中国pdf.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中国pdf.doc"

Transcription

1 中国历代帝王 绝色中文教研室

2 目录 夏...4 商...6 先商...6 商...7 周...9 西伯...9 西周...10 东周...10 春秋...11 战国...11 秦朝...12 西楚...13 汉朝...14 西汉...14 新朝...15 玄汉...15 赤眉汉...16 成家...16 东汉...16 南越...17 三国...19 魏...19 蜀...20 吴...20 晋朝...21 西晋...21 东晋...22 桓楚...22 南北朝...23 南朝...23 南朝 : 宋...23 南朝 : 南齐...24 南朝 : 南梁...25 南朝 : 西梁...26 南朝 : 陈...26 北朝...26 北朝 : 北魏...26 北朝 : 北齐...29 北朝 : 北周...29 隋...31 唐...33

3 唐...33 武周 ( 南周 )...35 唐朝 ( 续 )...35 宋...38 北宋...38 长其 ( 大历 )( 天南 )( 大南 )...39 蒙唐...39 安阳...40 大蜀...40 王蜀...40 大方...40 楚 ( 宋时期 )...40 刘齐...40 南宋...41 大元...41 奚...41 回奚...42 辽西...42 红袄军...42 郝汉...42 东夏 ( 东真 )...42 西夏...42 金...43 大理国...45 元...47 罗平...50 大兴...50 大金...50 天完...50 宋...51 大汉...51 大夏 / 明夏...51 张周...51 明...52 太平...54 汉...55 蔡唐...55 大顺...55 大西...55 西藏国...55 清...56 建州国...56 后金 ( 女真国 大满洲国 )...57 清...57

4 夏 The Xia Dynasty (about 2146 B.C B.C.) 夏禹建立, 国都为安邑 ( 山西夏县西北 ), 桀时灭亡, 有 17 个帝王 随 奴隶制和三皇五帝时期的帝王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 后被世袭制取代 社会由原 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 年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体系下的王朝 世袭王朝制度从此绵亘 4000 多 Established by Xiayu, and ending with Jie, the Xia dynasty had seventeen emperors. Its capital was in Anyi (northwest of Xia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When the abdication system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time of "The Three Kings and Five Emperors" was replaced by the hereditary system, Xia became the first dynasty of the hereditary system in China, This kind of dynasty of the hereditary system lasting for more than four thousand years. 夏朝时期君主君主 姓名及另名 在位时间 姒文命 姒高密 大禹 前 2237 年 前 2227 年 启 前 2227 年 前 2188 年 太康 前 2188 年 前 2159 年 仲康 前 2159 年 前 2146 年 相 前 2146 年 -- 前 2079 年 少康 前 2079 年 -- 前 2057 年 予 前 2057 年 -- 前 2040 年 槐 前 2040 年 -- 前 2014 年 芒 前 2014 年 -- 前 1996 年 泄 前 1996 年 -- 前 1980 年 不降 前 1980 年 -- 前 1921 年 扃 前 1921 年 -- 前 1900 年 廑 前 1900 年 -- 前 1879 年 孔甲 前 1879 年 -- 前 1848 年 皋 前 1848 年 -- 前 1837 年 发 前 1837 年 -- 前 1818 年

5 履癸 前 1818 年 -- 前 1766 年 有穷氏 君主 在位时间 后羿 [1]? 伯明氏君主在位时间寒浞 [2]? 注 : 1. 和夏朝相同一时期的帝王 2. 同上

6 商 The Shang Dynasty (about 1600 B.C B.C.) 商的统治很稳固 盘庚帝在位时曾几次迁都, 最后定都在殷, 所以商朝也叫 做殷朝, 迁都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商朝是王位世袭制, 从兄终弟及 父死子继, 到商后期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这也是后来周朝宗法制的重要基础 商的占卜也很出名, 现存的甲骨文便是占卜 的记录 Very stable with its reign, the Shang dynasty is also called Yin dynasty, because Emperor Pangeng moved the capital several times, which promoted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until he chose Yin as the permanent site for the capital. The Shang dynasty was a hereditary system, that is, the throne was passed from elder brother to younger brother, or from father to son. In the latter years of the Shang dynasty, a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which the eldest son of the principal wife succeeded. This system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patriarchal system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Shang dynasty was also famous for divination. The existing inscriptions on bones and tortoise shells are records of divination. 先商 先商时期君主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 契 前 2257 年? - 昭明? - 相土? - 昌若? - 曹? - 冥? 商高祖 王亥? 前 1972 年 - 王恒 前 1971 年? - 上甲微?

7 - 报乙? - 报丙? - 报丁? - 示壬? 商夔宗 示癸? 前 1783 年 商 商朝时期君主 庙号 谥号 姓名 史记中的 甲骨文中 在位时间 祭名 的祭名 商高祖乙 太武王 子履 汤 唐 大乙 前 1778 年 前 1742 年 ( 一说为太祖 ) 商太祖 代王 原名以跌 太丁 大丁 前 1741 年 - 哀王 子胜 外丙 卜丙 前 1741 年 前 1734 年 - 懿王 子庸 仲壬 - 前 1734 年 前 1730 年 商太宗 文王 子至 太甲 大甲 前 1730 年 前 1720 年 - 昭王 子绚 沃丁 - 前 1720 年 前 1691 年 - 宣王 子辩 太庚 大庚 前 1691 年 前 1666 年 - 敬王 子高 小甲 - 前 1666 年 前 1649 年 - 元王 子密 雍己 - 前 1649 年 前 1637 年 商中宗 景王 子伷 太戊 大戊 前 1637 年 前 1562 年 - 孝成王 子庄 仲丁 中丁 前 1562 年 前 1549 年 - 思王 子发 外壬 卜壬 前 1549 年 前 1534 年 - 平王 子整 河亶甲 戋甲 前 1534 年 前 1526 年 - 穆王 子滕 祖乙 且乙 前 1526 年 前 1507 年 - 桓王 子旦 祖辛 且辛 前 1507 年 前 1491 年 - 僖王 子逾 沃甲 羌甲 前 1491 年 前 1466 年 - 庄王 子新 祖丁 且丁 前 1466 年 前 1434 年 - 顷王 子更 南庚 前 1434 年 前 1409 年 - 悼王 子和 阳甲 象甲 前 1409 年 前 1402 年 商世祖 文成王 子旬 盘庚 般庚 前 1402 年 前 1374 年 - 章王 子颂 小辛 前 1374 年 前 1353 年 - 惠王 子敛 小乙 前 1353 年 前 1325 年 商高宗 襄王 子昭 武丁 前 1325 年 前 1266 年 - - 原名以跌 祖己 且己 - - 平王 子跃 祖庚 且庚 前 1259 年 前 1226 年

8 商世宗 定王 子载 祖甲 且甲 前 1226 年 商甲宗 共王 子先 廪辛 前 1226 年 前 1220 年 商康祖 安王 子嚣 庚丁 康丁 前 1220 年 前 1199 年 商武祖 烈王 子瞿 武乙 前 1199 年 前 1195 年 - 匡王 子托 太丁 文丁 前 1195 年 前 1192 年 - 德王 子羡 帝乙 前 1192 年 前 1155 年 - 纣王 子受 帝辛 前 1155 年 前 1122 年

9 周 The Zhou Dynasty (1066 B.C. 256 B.C.) 周朝存在约 800 年, 共传 30 代 37 王 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采用 分封亲戚 以藩屏周 的政策, 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分封各地, 建立诸侯 诸侯国对中央王室起到拱卫的作用 东周时期, 诸侯日渐强大, 之间 战乱频繁, 出现了有名的 春秋五霸 和 战国七雄 周朝文化发展迅速, 出现诸子百家, 文化极端繁盛, 儒 道 法 墨等学术 流派皆起源于这一时期 Separated into West Zhou period and East Zhou period, the Zhou dynasty lasted for about eight hundred years, having thirty-seven emperors in thirty generations. Adopting the policy of using clansmen to protect the reign, the ruler of the Zhou dynasty sent their relatives of the same surname to different places to establish feudal states. Those states effectively protected the central imperial court. In the East Zhou period, those feudal states became more and more powerful, and thus fought with each other frequently, which led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famous "The Five Overlord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Seven Powerful Sta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ulture was developed quickly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ir exponents started to appear in this period, such as Confucian, Taoist, Legalist, and Mohist etc. 西伯 周朝西伯君主谥号 姓名及另名 在位时间 姬弃 ( 后稷 )? 姬不窋? 姬鞠? 姬公刘?

10 姬庆节? 姬皇仆? 姬差弗? 姬毁隃? 姬公非? 姬高圉? 姬亚圉? 姬公叔祖类? 周太王 姬亶父? 姬季历? 西周 西周时期君主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周文王 姬昌 前 1182 年 前 1133 年 周武王 姬发 前 1133 年 前 1116 年 周成王 姬诵 前 1116 年 前 1079 年 周康王 姬钊 前 1079 年 前 1053 年 周昭王 姬瑕 前 1053 年 前 1002 年 周穆王 姬满 前 1002 年 前 947 年 周共王 姬繄扈 前 947 年 前 935 年 周懿王 姬囏 前 935 年 前 910 年 周孝王 姬辟方 前 910 年 前 895 年 周夷王 姬燮 前 895 年 前 877 年 周厉王 姬胡 前 877 年 前 841 年 共和 ( 一说为皇君姬和摄行天子政 ) 前 841 年 前 828 年 周宣王 姬静 前 828 年 前 782 年 周幽王 姬宫涅 前 782 年 前 771 年 东周 东周时期君主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周平王 姬宜臼 前 771 年 前 720 年 周桓王 姬林 前 720 年 前 697 年

11 春秋 春秋时期君主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周庄王 姬佗 前 697 年 前 682 年 周厘王 姬胡齐 前 682 年 前 677 年 周惠王 姬阆 前 677 年 前 675 年前 673 年 前 652 年 周废王 姬颓 前 675 年 前 673 年 周襄王 姬郑 前 652 年 前 619 年 周顷王 姬壬臣 前 619 年 前 613 年 周匡王 姬班 前 613 年 前 607 年 周定王 姬瑜 前 607 年 前 586 年 周简王 姬夷 前 586 年 前 572 年 周灵王 姬泄心 前 572 年 前 545 年 周景王 姬贵 前 545 年 前 520 年 周悼王 姬猛 前 520 年 周敬王 姬丐 前 520 年 前 477 年 周元王 姬仁 前 477 年 前 469 年 周贞定王 姬介 前 469 年 前 441 年 周哀王 姬去疾 前 441 年 周思王 姬叔 前 441 年 周考王 姬嵬 前 441 年 前 426 年 周威烈王 姬午 前 426 年 前 402 年 战国 战国时期君主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周安王 姬骄 前 402 年 前 376 年 周烈王 姬喜 前 376 年 前 369 年 周显王 姬扁 前 369 年 前 321 年 周慎靓王 姬定 前 321 年 前 315 年 周赧王 姬延 前 315 年 前 256 年 周顺王 ( 东周君 ) 姬杰 前 256 年 前 249 年

12 秦朝 The Qin Dynasty (221 B.C. 206 B.C.)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秦朝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 制,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在统一文字和统一度量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在原先六国城墙的基础上加以连接 修复建起万里长城就毁誉参半了, 城墙有抵御外族侵略的作用但也劳民伤财, 成为秦国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焚书坑儒 事件更是文明的倒退 As the first united imperial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the Qin dynasty changed its system from previous feudal states to a centralized empire, and tightened its control on local authorities. The Qin dynasty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unification of land and measurement,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building of the Great Wall had a mixed reception, as although it helped defend the land from invasion, it also consumed lots of manpower and resources, which partially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Qin dynasty. Furthermore, "burning books and burying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 by Emperor Qin Shi Huang marked the retrogression of civilization. 秦王朝君主谥号 世数 姓名 在位时间 秦昭襄王 [1] - 嬴则 前 307 年 前 251 年 秦孝文王 - 嬴柱 前 251 年 秦庄襄王 [2] 太上皇 嬴子楚 前 251 年 前 247 年 - 秦始皇 嬴政 前 247 年 前 209 年 - 秦二世 嬴胡亥 前 209 年 前 206 年 - 秦三世 嬴子婴 前 206 年 注 : 1. 如昭文君即位, 则昭襄王非天子 2. 颁布系数时作废

13 西楚 西楚政权君主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楚隐王 ( 国号张楚 ) 陈胜 前 208 年 楚义帝 熊心 前 207 年 前 206 年 西楚霸王 项羽 前 206 年 前 202 年

14 汉朝 The Han Dynasty (206 B.C. 220 A.D.) 汉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强盛帝国 在汉统治的五百年的历史中, 通过一系 列政治经济改革, 使国力强盛 人民安乐, 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汉朝逐步使儒家政治定为正统 从此儒家政治得以在中国延续 2000 年 汉朝封邦建国, 完善行政制度, 使中央集权更趋稳固 连通西域, 丝绸之路把中华的物产和文明传输到西方 创和亲的方式, 把文明带入游牧民族, 起到同化降服的作用 In its history of five hundred years, the Han dynasty became a united and powerful empire through a serie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and was a tim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The Han dynasty gradually set Confucianism as an authentic political idea, which enabled Confucianism to prevail in China for the following two thousand years.. The Han dynasty stabilized its centralism by perfecting its administrative system. It not only passed Chinese commodities and civilization to the west through the "Silk Road", but also brought civilization to various nomadic groups by creatively marrying daughters of the Han imperial family to them, which helped assimilate and subdue those groups. 西汉 西汉时期君主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 太上皇帝 刘煓 - - ( 太祖追谥 ) 汉太祖 高皇帝 刘邦 - 前 206 年 前 195 年 ( 汉 高 祖 )[1] - 孝惠皇帝 [2] 刘盈 - 前 195 年 前 188 年 - 前少帝 [3] 刘恭 - 前 188 年 前 184 年

15 - 后少帝 [4] 刘弘 - 前 184 年 前 180 年 汉太宗 孝文皇帝 刘恒 前元 后元 前 180 年 前 157 年 - 孝景皇帝 刘启 前元 中元 后元 前 157 年 前 141 年 汉世宗 孝武皇帝 刘彻 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前 141 年 前 87 年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汉 太始 征和 后元 - 孝昭皇帝 刘弗陵 始元 元凤 元平 前 87 年 前 74 年 - 废皇帝 刘贺 [5] - 前 74 年 汉中宗 孝宣皇帝 刘询 本始 地节 元康 神爵 前 74 年 前 49 年 ( 刘病己 ) 五凤 甘露 黄龙 汉高宗 孝元皇帝 刘奭 初元 永光 建昭 竟宁 前 49 年 前 33 年 汉统宗 孝成皇帝 刘骜 建始 河平 阳朔 鸿嘉 前 33 年 前 7 年 永始 元延 绥和 - 孝哀皇帝 刘欣 建平 元寿 前 7 年 前 1 年 汉元宗 孝平皇帝 刘衎 元始 前 1 年 5 年 - 孺子皇帝 [6] 刘婴 居摄 初始 5 年 9 年 注 : 1. 司马迁的 史记 中称刘邦庙号为汉高祖, 后世多因循之 实际庙号为汉太祖 2. 汉朝 ( 包括东汉 ) 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 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 孝 字, 意喻强 调孝治天下, 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3. 汉文帝之前是汉高后掌权, 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刘恭和刘弘 实质上汉文帝只是正式继任的汉朝皇帝 4. 同上 5. 汉宣帝之前是汉废帝昌邑王刘贺 刘贺即位仅 27 日就被霍光废黜 6. 刘婴为皇太子, 号孺子 王莽摄政, 称摄皇帝 新朝 新朝时期君主与年号 (8 年 -23 年 ) 谥号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年期 建兴帝 - 王莽 8 年 23 年 初始始建国天凤地皇 8 年 9 年 13 年 14 年 19 年 20 年 23 年 玄汉 玄汉君主与年号 (23 年 -25 年 ) 谥号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年期

16 武顺帝 - 刘玄 23 年 25 年更始 23 年 25 年 赤眉汉 赤眉汉君主与年号 (25 年 -27 年 ) 谥号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年期 继帝 - 刘盆子 25 年 27 年建世 25 年 27 年 成家 成家君主与年号 (25 年 -36 年 ) 谥号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年期 - - 公孙述 25 年 36 年龙兴 25 年 36 年 东汉 东汉时期君主与年号 (25 年 220 年 )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年期 世祖 光武皇帝 刘秀 25 年 --57 年 建武建武中元 25 年 56 年 56 年 57 年 显宗 孝明皇帝 刘庄 57 年 --75 年 永平 58 年 75 年 肃宗 孝章皇帝 刘炟 75 年 --88 年 建初元和章和 76 年 84 年 84 年 87 年 87 年 88 年 穆宗 孝和皇帝 刘肇 88 年 年 永元元兴 89 年 105 年 105 年 105 年 - 孝殇皇帝 刘隆 105 年 年 延平 106 年 106 年 - 孝德皇帝 刘庆 恭宗 孝安皇帝 刘祜 106 年 年 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107 年 113 年 114 年 119 年 120 年 121 年 121 年 122 年 122 年 125 年 - 前少帝 [1] 刘懿 125 年 - - 敬宗 孝顺皇帝 刘保 125 年 年 永建阳嘉永和 126 年 132 年 132 年 135 年 136 年 141 年

17 汉安建康 142 年 144 年 144 年 144 年 - 孝冲皇帝 刘炳 144 年 年 永嘉 145 年 145 年 - 孝质皇帝 刘缵 145 年 年 本初 146 年 146 年 - 孝穆皇帝 刘开 孝崇皇帝 刘翼 威宗 孝桓皇帝 刘志 146 年 年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147 年 149 年 150 年 150 年 151 年 152 年 153 年 154 年 155 年 158 年 158 年 167 年 167 年 167 年 - 孝元皇帝 刘淑 孝仁皇帝 刘苌 孝灵皇帝 刘宏 168 年 年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168 年 172 年 172 年 178 年 178 年 184 年 184 年 189 年 - 汉少帝 [2] 刘辩 189 年 光熹昭宁永汉 189 年 189 年 189 年 189 年 189 年 189 年 - 孝献皇帝孝愍皇帝 [3] 刘协 189 年 年 中平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189 年 189 年 190 年 193 年 194 年 195 年 196 年 220 年 220 年 220 年 注 : 1. 在汉敬宗 ( 汉顺帝 ) 之前本来是阎太后 ( 汉安帝太后 ) 拥立的少帝刘懿, 刘懿做了半 年皇帝即死亡, 敬宗趁机即位 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2. 献帝以前是少帝刘辩, 当了四个月皇帝, 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 现在史书 和学者都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3. 此谥为蜀汉昭烈皇帝所上谥的 南越 南越国君主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越武王 ( 南越武帝 ) 赵佗 前 203 年 [1] 前 137 年 南越文王 ( 南越文帝 ) 赵眜 ( 赵胡 ) 前 137 年 前 122 年

18 南越明王 赵婴齐 前 122 年 前 115 年 南越哀王 赵兴 前 115 年 前 112 年 南越靖王 赵建德 前 112 年 前 111 年 注 : 1. 赵佗建立南越国的年代并没有史籍直接记载, 现代的研究文献均以 史记 的有关记 载推算而得 所以目前对南越国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前 203 年 ( 参见西汉南越 王墓博物馆网站 ), 一说是前 204 年 ( 参见 南越国史, 张荣芳黄淼章著, 广东人民出 版社,1995 年出版 )

19 三国 The Three Kingdoms (220 A.D. 280 A.D.)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战乱时期 三国期间因为战争的需要, 把农业生产放于首 要地位, 金属冶炼及造船等技术, 在三国时期都有较大进步 但是, 连年的征战 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较缓慢的时期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 战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官渡之战 和 赤壁之战 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Because of the wars among Wei, Wu, and Shu, the Three Kingdoms was a chaotic period. Agriculture, metallurgy, and shipbuilding were developed quickly due to the needs of wars. However, the continuous wars that consumed huge amounts of resources and manpower slowed down overall development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heories of war fully developed in war practices. "The battle of Guandu" and "The battle of Chibi" were two classic examples of defeating the many with few. 魏 三国曹魏君主与年号 庙号 谥号 君主名 年号 年期 - 魏高帝 ( 世祖追谥 ) 曹腾 魏太帝 ( 世祖追谥 ) 曹嵩 - - 太祖 ( 世祖追谥 ) 魏武帝 ( 世祖追谥 ) 曹操 - - 高祖 ( 世祖 )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220 年 -226 年 烈祖 魏明帝 曹睿 无 魏哀帝齐王 ( 厉公 ) 曹芳 废为 邵陵县公 无 废帝 曹髦 废为 高贵乡公 太和青龙景初正始嘉平正元甘露 227 年 -233 年 233 年 -237 年 237 年 -239 年 240 年 -249 年 249 年 -254 年 254 年 -256 年 256 年 -260 年

20 无魏元帝曹奂 景元 咸熙 260 年 -264 年 264 年 -265 年 蜀 三国蜀汉君主与年号 庙号谥号君主名年号年期 - 昭烈皇帝 ( 先主 ) 刘备章武 221 年 -223 年 - 孝怀皇帝 ( 后主 ) 刘禅 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223 年 -237 年 238 年 -257 年 258 年 -263 年 263 年 吴 三国东吴君主与年号 (222 年 -280 年 ) 谥号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年期 武烈帝 ( 孙权追崇 ) 吴始祖 孙坚 长沙桓王 ( 孙权追崇 ) - 孙策 大皇帝 太祖 孙权 222 年 -252 年 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222 年 -229 年 229 年 -231 年 232 年 -238 年 238 年 -251 年 251 年 -252 年 252 年 废皇帝会稽王 - 孙亮 252 年 -258 年 建兴五凤太平 252 年 -253 年 254 年 -256 年 256 年 -258 年 景皇帝 - 孙休 258 年 -264 年 永安 258 年 -264 年 文皇帝 ( 孙皓追崇 ) - 孙和 - - 末帝 - 孙皓 264 年 -280 年 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264 年 -265 年 265 年 -266 年 266 年 -269 年 269 年 -271 年 272 年 -274 年 275 年 -276 年 276 年 277 年 -280 年

21 晋朝 The Jin Dynasty (265 A.D. 420 A.D.) 晋朝是一个积弱的朝代 除了开国三帝, 其他的皇帝多半孱弱, 北方受外族 的入侵, 一直控制在晋的皇权之外 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晋后 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少数民族接触到华夏文化后, 形成汉族和少数民族 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 并逐渐被民族同化融合, 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大民族 中华民族 Jin was a dynasty of weakness, with most emperors, except the first three, weak in will. Repeatedly invaded by foreign nations, the northern land was out of the empire's control, and continued to be the case till post-jin times. After becoming the governors of the Central Plains, the minorities came into contact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mixed with the Han nation. After that, the minorities and the Han nation gradually melted into a bigger nation the Chinese Nation. 西晋 西晋君主与年号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晋高祖 ( 晋世祖追崇 ) 宣帝 司马懿 晋世宗 ( 晋世祖追崇 ) 景帝 司马师 晋太祖 ( 晋世祖追崇 ) 文帝 司马昭 晋世祖 武帝 司马炎 265 年 290 年 孝惠皇帝 司马衷 290 年 306 年 孝武皇帝 司马伦 ( 本为赵王 ) 302 年 孝怀皇帝 司马炽 306 年 313 年 孝愍皇帝 司马邺 313 年 317 年

22 东晋 东晋君主与年号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晋中宗 元帝 司马睿 317 年 322 年 晋肃宗 ( 肃祖 ) 明帝 司马绍 322 年 325 年 晋显宗 ( 显祖 ) 成帝 司马衍 325 年 342 年 康帝 司马岳 342 年 344 年 晋孝宗 穆帝 司马聃 344 年 361 年 哀帝 司马丕 361 年 365 年 废帝 司马奕 365 年 371 年 晋太宗 简文皇帝 司马昱 371 年 372 年 晋烈宗 孝武皇帝 司马曜 372 年 396 年 安帝 司马德宗 396 年 418 年 恭帝 司马德文 418 年 420 年 桓楚 东晋时期桓楚君主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楚太祖 宣武皇帝 桓温 武悼皇帝 桓玄 403 年 [1] 404 年 注 : 1. 东晋安帝献上国玺, 禅位于桓玄的日期, 是在东晋元兴二年 (403 年 ) 十一月二十一 日, 合阳历 403 年 12 月 20 日 ; 但是桓玄正式称帝之日是在同年十二月三日, 已合阳历 404 年 1 月 1 日 东晋十六国 参见 :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

23 南北朝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386 A.D. 581 A.D.) 南北朝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南北割据的时期, 南朝经历了宋 齐 梁 陈四个朝代, 北朝 五胡十六国 过渡到魏,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隋统一 中国作了准备 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有所停滞, 但佛教得到空前发展, 这一时期国内寺庙林 立 敦煌千佛洞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建造 学术 上的成绩斐然, 代表之一是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 was a period in which China was separated by southern and northern regimes. The Southern Dynasties included Song, Qi, Liang, and Che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which "the Sixteen Kingdoms of the Five Barbarian Groups" period transitioned to Wei dynasty promoted nations' blend, and was the prelude to China's unification in the succeeding Sui dynasty. Although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economy was at a standstill, Buddhism had developed unprecedentedly. Temples scattered everywhere in this period, and the Cave of Thousand Buddha at Dunhuang, The Yungang Grottoes, The Longmen Grottoes, and the Maijishan Grottoes were all built in this period. The advance in academics was also evident, and one example was that Pi was calculated accurately to the seventh decimal places. 南朝 南朝 : 宋 南北朝 南朝 宋之君主和年号 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孝穆皇帝 ( 宋高祖追崇 ) 刘翘

24 宋高祖 武帝 刘裕 永初 420 年 422 年 少帝 刘义符 景平 423 年 宋太祖 文帝 刘义隆 元嘉 424 年 453 年 ( 初谥中宗 ) ( 初谥景帝 ) 刘劭 453 年 宋世祖 孝武皇帝 刘骏 孝建 453 年 456 年 大明 457 年 464 年 刘义宣 454 年 前废帝 刘子业 永光 465 年 景和 465 年 宋太宗 明帝 刘彧 泰始 465 年 471 年 泰豫 472 年 后废帝 刘昱 元徽 473 年 476 年 ( 废为苍梧王 ) 顺帝 刘准 升明 477 年 479 年 南朝 : 南齐 南北朝 南朝 齐之君主和年号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宣帝 萧承之 ( 南齐太祖追崇 ) 南齐太祖 高帝 萧道成 建元 479 年 482 年 南齐世祖 武帝 萧赜 永明 482 年 493 年 南齐世宗 文帝 萧长懋 ( 萧昭业追崇 ) 前废帝 萧昭业 隆昌 494 年 ( 废为 : 郁林王 ) 后废帝 萧昭文 延兴 494 年 ( 废为 : 海陵恭王 ) 南齐高宗 明帝 萧鸾 建武 494 年 497 年 永泰 498 年 炀帝 萧宝卷 永元 499 年 500 年 ( 废为 : 东昏侯 ) 和帝 萧宝融 中兴 501 年 502 年

25 南朝 : 南梁 南北朝 南朝 梁之君主和年号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南梁太祖 文帝 萧顺之 ( 南梁高祖追崇 ) 南梁高祖 武帝 萧衍 天监 502 年 519 年 普通 520 年 526 年 大通 527 年 528 年 中大通 529 年 534 年 大同 535 年 545 年 中大同 546 年 太清 547 年 549 年 岷帝 萧正德 549 年 ( 本为临贺王 ) 南梁太宗 简文皇帝 萧纲 在位时间 549 年 550 年 ( 初谥高宗 ) ( 初谥明帝 ) 大宝 550 年 南梁高宗 昭明皇帝 萧统 ( 萧栋追崇 ) 安帝 萧欢 ( 萧栋追崇 ) 兴文皇帝 萧栋 天正 551 年 ( 本为豫章王 ) 仁帝 萧纪 天正 552 年 ( 本为武陵王 ) 元帝 萧绎 承圣 552 年 ( 承圣元年 ) 天正 553 年 ( 天正二年 ) 承圣 ( 承圣二年 ) 553 年 承圣 554 年 ( 承圣三年 ) 闵帝 萧渊明 天成 555 年 敬帝 萧方智 绍泰 555 年 太平 556 年 557 年 兴正皇帝 萧庄 557 年

26 南朝 : 西梁 南北朝 南朝 西梁之君主和年号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西梁中宗 宣帝 萧察 555 年 562 年 西梁世宗 孝明帝 萧岿 562 年 585 年 孝靖皇帝 萧琮 [4] 585 年 587 年 注 : 1. 此为萧铣追谥, 一般称之为西梁后主 南朝 : 陈 南北朝 南朝 陈之君主和年号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陈太祖 景帝 陈文赞 ( 陈高祖追崇 ) 始兴昭烈王 陈道谭 ( 陈高祖追崇 ) 陈高祖 武帝 陈霸先 557 年 559 年 陈世祖 文帝 陈蒨 559 年 566 年 废帝 陈伯宗 566 年 568 年 ( 废为临海王 ) 陈高宗 宣帝 陈顼 568 年 582 年 陈后主 末帝 陈叔宝 ( 废为长城炀公 ) 582 年 589 年 北朝 北朝 : 北魏 南北朝 北朝 北魏之君主与年号 庙号谥号姓名年号使用时间 献明皇帝拓跋寔

27 ( 北魏太祖追崇 ) 北魏太祖 道武皇帝 拓跋圭 ( 初谥烈祖 ) ( 初谥宣武皇帝 ) 登国 386 年 396 年 ( 西魏文帝 皇始 396 年 398 年 改为烈祖 ) 天兴 398 年 404 年 天赐 404 年 409 年 北魏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永兴 409 年 413 年 神瑞 414 年 416 年 泰常 416 年 423 年 北魏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焘 始光 424 年 428 年 神麚 428 年 431 年 延和 432 年 434 年 太延 435 年 440 年 太平真 440 年 451 年 君 正平 451 年 452 年 敬寿皇帝 拓跋余 承平或 452 年 ( 本为南安王 ) 永平 北魏恭宗 景穆皇帝 拓跋晃 ( 北魏高宗追崇 ) 北魏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浚 兴安 452 年 454 年 兴光 454 年 455 年 太安 455 年 459 年 和平 460 年 465 年 北魏显祖 献文皇帝 拓跋弘 天安 466 年 467 年 皇兴 467 年 471 年 北魏高祖 孝文皇帝 元宏 [1] ( 拓跋宏 ) 延兴 471 年 476 年 承明 476 年 太和 477 年 499 年 北魏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景明 500 年 503 年 正始 504 年 508 年 永平 508 年 512 年

28 延昌 512 年 515 年 北魏肃宗 孝明皇帝 元诩 熙平 516 年 518 年 神龟 518 年 520 年 正光 520 年 525 年 孝昌 525 年 527 年 武泰 528 年 少恭皇帝 元钊 建义 [2] 528 年 北魏肃祖 文穆皇帝 元勰 ( 北魏敬宗追崇 ) 孝宣皇帝 元劭 ( 北魏敬宗追崇 ) 北魏敬宗 孝庄皇帝 元子攸 永安 528 年 -530 年 ( 初谥武怀皇帝 ) 显文皇帝 元颢 孝基 529 年 建武 529 年 敬帝 元晔 建明 530 年 -531 年 ( 本为长广王 ) 顺帝 元悦 更兴 530 年 节闵皇帝 元恭 [3] 普泰 531 年 -532 年 顺文皇帝 元朗 [4] 中兴 531 年 -532 年 ( 本为安定王 ) 武穆皇帝 元怀 ( 孝武皇帝追崇 ) 孝武皇帝 元脩 [5] ( 出皇帝 ) 太昌 532 年 永兴 532 年 永熙 532 年 -534 年 注释 北魏孝文帝下令将国姓由拓跋改为元 本表自孝文帝以下一律使用元姓 元钊登基后未改年号 魏书 作前废帝, 北史 北齐书 作节闵帝 魏书 作后废帝 魏书 作出帝, 北史 北齐书 作孝武帝

29 北朝 : 北齐 南北朝 北朝 北齐之君主和年号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时间 ( 在位时间 ) 文穆帝 高树 北齐高祖 神武帝 高欢 ( 初谥太祖 ) ( 初谥献武皇帝 ) 北齐世宗 文襄帝 高澄 北齐显祖 ( 初谥高祖 ) ( 曾改谥威宗 ) 文宣帝 ( 曾改谥景烈皇帝 ) 高洋 ( 高欢次子 ) 废帝 高殷 ( 高洋长子 ) ( 废为济南闵 悼王 ) 北齐肃宗 孝昭帝 高演 ( 高洋之弟 高 欢六子 ) 北齐世祖 武成帝 高湛 ( 高洋之弟 高 欢九子 ) 北齐后主 安帝 高纬 ( 高湛长子 ) 高延宗 ( 本为安德王 ) 北齐幼主 顺帝 高恒 ( 高纬长子 ) 忠帝 高绍义 ( 本为范阳王 ) 在位时间 550 年 ⑸-559 年 ⑽ ( 天保 ) 在位时间 559 年 ⑽-560 年 ⑻ ( 干明 ) 在位时间 560 年 ⑻-561 年 ⑾ ( 皇建 ) 在位时间 561 年 ⑾-565 年 ⑷ 大宁 561 年 ⑾-562 年 ⑷ ( 或太宁 ) 河清 562 年 ⑷-565 年 ⑷ 在位时间 565 年 ⑷-577 年 ⑿ 天统 565 年 ⑷-569 年 ⑿ 武平 570 年 ⑴-576 年 ⑿ 隆化 577 年 ⑴-577 年 ⑴ 承光 577 年 ⑴-? 577 年 -580 年 北朝 : 北周 南北朝 北朝 北周之君主与年号

30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德帝 宇文肱 北周太祖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在位时间 557 年 北周世宗 明帝 宇文毓 在位时间 557 年 ⑼-560 年 ⑷ 557 年 ⑼-559 年 ⑻ 武成 559 年 ⑼-560 年 北周高祖 武帝 宇文邕 在位时间 560 年 ⑷-578 年 ⑹ 保定 561 年 -565 年 天和 566 年 -571 年 建德 572 年 ⑶-577 年 宣政 578 年 ⑴-578 年 ⑹ 宣帝 宇文赟 在位时间 578 年 ⑹-579 年 ⑵ ( 大成 ) 静帝 宇文衍 在位时间 579 年 ⑵-581 年 ⑵ 大象 579 年 ⑵-580 年 大定 581 年 ⑴-581 年 ⑵

31 隋 The Sui Dynasty (581 A.D. 618 A.D.) 隋朝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 前后仅文帝 炀帝两代, 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 的朝代之一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 隋朝的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 确立了三省 六部新制, 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人工开辟的京杭大运河, 成为南北经济运输的大动脉 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从而, 带来了隋之后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文化 Lasting for only thirty-eight years, the Sui dynasty had only two emperors, and was a short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The Sui dynasty was a period when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nd culture were strengthened and centralism was enhanced. The man-made Grand Canal, later became a transportation artery connecting south and north. The opening of the Grand Canal set a solid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 in later years. 隋朝 君主与年号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时间段 ( 在位时间 ) 隋太祖 武元帝 杨忠 ( 隋高祖追崇 ) 隋高祖 隋文帝 杨坚 在位时间 581 年 ⑵-604 年 ⑺ 开皇 581 年 ⑵-600 年 仁寿 601 年 -604 年 ⑺ 隋世祖 隋炀帝 杨广 在位时间 604 年 ⑺-617 年 ⑾ ( 或隋闵帝 ) 大业 604 年 ⑺-618 年 ⑶ ( 或隋明帝 ) 隋世宗 隋成帝 杨昭 ( 隋恭帝追崇 ) 隋恭帝 杨侑 在位时间 617 年 ⑾-618 年 ⑸ 义宁 617 年 ⑾-618 年 ⑸

32 隋隆帝 杨浩 618 年 ( 本为秦王 ) 隋哀帝 杨侗 618 年 ⑸-619 年 ⑷ ( 本为越王 ) 皇泰 618 年 ⑸-619 年 ⑷

33 唐 The Tang Dynasty (618 A.D. 907 A.D.)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 唐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文化灿烂, 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 朝鲜等许多 国家和地区,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唐代国家统一, 经济空前繁荣, 社会安定, 呈现一派升平 盛唐气象 文 学上诗歌空前繁荣, 涌现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为后世所不能超越 唐代是中华 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As the most brilliant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the Tang dynasty reached a peak for its strong national strength, prosperous economy, and splendid culture. Being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Tang influenced Japan,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its civilization. The Tang dynasty was a tim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appearing as a "golden age".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 large number of popular poems were written, which has never happened since. 唐 唐朝 君主与年号之一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时间段 在位时间 德明帝 皋陶 ( 唐高祖追崇 ) 圣祖 玄元帝 李耳 ( 高祖追崇 ) 兴圣帝 李皓 ( 唐高祖追崇 ) 献祖 宣帝 李熙

34 ( 高祖追崇 ) 懿祖 ( 高祖追崇 ) 太祖 ( 高祖追崇 ) 世祖 ( 高祖追崇 ) 高祖太宗高宗义宗 ( 高宗追崇 ) 中宗睿宗 光帝 李天锡 景帝 李虎 元帝 李昞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在位时间 618 年 ⑸ 626 年 ⑻ ( 初谥大武皇帝 ) 武德 618 年 ⑸ 626 年 ( 曾谥神尧皇帝 ) ( 光孝帝 )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在位时间 626 年 ⑻ 649 年 ( 初谥文帝 ) 贞观 627 年 649 年 ( 曾谥文武圣皇帝 ) ( 广孝帝 )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在位时间 649 年 ⑹ 683 年 ⑿ ( 初谥天皇大帝 ) 永徽 650 年 655 年 ( 弘孝帝 ) 显庆 656 年 661 年 ⑵ 龙朔 661 年 ⑶ 663 年 麟德 664 年 665 年 干封 666 年 668 年 ⑵ 总章 668 年 ⑶ 670 年 ⑵ 咸亨 670 年 ⑶ 674 年 ⑺ 上元 674 年 ⑻ 676 年 ⑽ 仪凤 676 年 ⑾ 679 年 ⑸ 调露 679 年 ⑹ 680 年 ⑻ 永隆 680 年 ⑻ 681 年 ⑼ 开耀 681 年 ⑼ 682 年 ⑴ 永淳 682 年 ⑵ 683 年 ⑾ 弘道 683 年 ⑿ 孝敬帝 李弘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5] 在位时间 683 年 ⑿ 684 年 ⑵ ( 初谥孝和皇帝 ) 嗣圣 684 年 ⑴ 684 年 ⑵ ( 昭孝帝 )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 在位时间 684 年 ⑵ 690 年 ⑼ ( 初谥大圣贞皇帝 ) 文明 684 年 ⑵ 684 年 ⑼ ( 兴孝帝 ) 光宅 684 年 ⑼ 688 年 永昌 689 年 ⑴ 689 年 ⑾ 载初 689 年 ⑾ 690 年 ⑼

35 注释 : 5. 实际由武则天掌权 6. 同上 武周 ( 南周 ) 唐朝 武周君主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周始祖 文帝 姬昌 南周睿祖 康帝 姬武 南周严祖 成帝 武克已 南周肃祖 章敬皇帝 武居常 南周烈祖 昭安皇帝 武俭 南周显祖 文穆皇帝 武华 南周太祖 明高皇帝 武士彠 圣神皇帝 ( 尊号 ) 武曌 690 年 704 年 唐朝 ( 续 ) 唐朝 君主与年号之二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时间段 在位时间 中宗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在位时间 705 年 710 年 ( 初谥孝和皇帝 ) 神龙 705 年 707 年 ( 昭孝帝 ) 景龙 707 年 710 年 少帝 李重茂 在位时间 710 年 ( 殇帝 ) 唐隆 710 年 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在位时间 710 年 712 年 ( 初谥大圣贞皇帝 ) 景云 710 年 711 年 ( 兴孝帝 ) 太极 712 年 延和 712 年 让帝 李宪 ( 唐玄宗追崇 )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在位时间 712 年 756 年 ( 明孝帝 ) 先天 712 年 713 年 开元 713 年 741 年

36 天宝 742 年 756 年 奉天皇帝 李琮 ( 唐肃宗追崇 )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 李亨 在位时间 756 年 762 年 帝 至德 756 年 758 年 ( 宣孝帝 ) 乾元 758 年 760 年 上元 760 年 761 年 761 年 762 年 承天皇帝 李倓 ( 唐代宗追崇 )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在位时间 762 年 779 年 ( 孝武帝 ) 宝应 762 年 763 年 广德 763 年 764 年 永泰 765 年 766 年 大历 766 年 779 年 广武王 李承宏 在位时间 763 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在位时间 780 年 805 年 ( 孝文帝 ) 建中 780 年 783 年 兴元 784 年 贞元 785 年 805 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在位时间 805 年 ( 安孝帝 ) 永贞 805 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 李纯 在位时间 806 年 820 年 帝 元和 806 年 820 年 ( 神孝帝 )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在位时间 821 年 824 年 ( 文惠孝帝 ) 长庆 821 年 824 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在位时间 824 年 826 年 ( 愍孝帝 ) 宝历 824 年 826 年 绛王 李悟 在位时间 826 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在位时间 826 年 840 年 ( 献孝帝 ) 宝历 826 年 大和 827 年 835 年 开成 836 年 840 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在位时间 841 年 846 年 ( 肃孝帝 ) 会昌 841 年 846 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在位时间 847 年 859 年

37 ( 一称元圣至明成武献文 大中 847 年 849 年 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 ( 献文孝帝 ) ( 大孝帝 )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在位时间 859 年 873 年 ( 恭惠孝帝 ) 大中 859 年 咸通 860 年 873 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在位时间 873 年 888 年 ( 定孝帝 ) 咸通 873 年 874 年 干符 874 年 879 年 广明 880 年 881 年 中和 881 年 885 年 光启 885 年 888 年 文德 888 年 李煴 886 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在位时间 888 年 904 年 ( 景文孝帝 ) 龙纪 889 年 大顺 890 年 891 年 景福 892 年 893 年 干宁 894 年 898 年 光化 898 年 901 年 天复 901 年 904 年 天祐 904 年 德王 李裕 886 年 景宗 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李祝 在位时间 904 年 907 年 ( 一说哀宗 ) ( 哀帝 ) ( 哀孝皇帝 ) ( 后唐明宗追崇 ) 天祐 904 年 907 年

38 宋 The Song Dynasty (960 A.D A.D.) 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 合称两宋 宋朝为积弱的朝代, 前后受多个少数民族 的入侵, 代表性的有辽 金 蒙等, 宋偏安于临安后称为南宋时期 宋朝科举制度完善, 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 ; 手工业分工细密, 工艺先进, 产品闻名于世 ; 并诞生最早的纸币 宋代文化空前进步, 理学 文学 史学 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 宋朝的词和唐朝的诗称为中华文学的 双璧 Separated into North Song and South Song, the Song dynasty was invaded many times by many minority groups, representatives of which were Liao, Jin, and Meng etc. The period when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retain sovereignty over Linan is called the South So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ecame complete and mature in the Song dynasty, shedding deep influences on later times.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was prominent. Handcrafted products were famous around the world for their fine quality and advanced workmanship. The earliest paper currency appeared in this time. The Song dynasty saw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fields such as Neo-Confucianism, literature, historiograph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ong lyrics, together with Tang poems, are deemed as pearls in Chinese literature. 北宋 庙号 谥号 本名 曾 用 即 年号 在位时间 名 位名 宋圣祖 [2] 赵玄朗 宋僖祖 [3] 文献皇帝 赵朓 宋顺祖 [4] 惠元皇帝 赵珽 宋翼祖 [5] 简恭皇帝 赵敬 宋宣祖 [6] 武昭皇帝 赵弘殷 宋太祖 大孝皇帝 赵匡胤 建隆 干德 开宝 960 年 976 年

39 宋太宗 文武皇帝 赵光义 赵 匡 赵 太平兴国 雍熙 端 义 炅 拱淳化 至道 宋真宗 元孝皇帝 赵德昌 赵 元 赵 咸平 景德 大中祥 休 恒 符 赵 元 天禧 干兴 侃 宋仁宗 明孝皇帝 赵受益 赵 天圣 明道 景祐 祯 宝元 康定 庆历 皇祐 至和 嘉祐 宋英宗 宣孝皇帝 赵宗实 赵 治平 曙 宋神宗 圣孝皇帝 赵仲针 赵 熙宁 元丰 顼 宋哲宗 昭孝皇帝 赵佣 赵 元祐 绍盛 元符 煦 宋徽宗 显孝皇帝 赵佶 建中靖国 崇宁 大 观 政和 重和 宣和 宋钦宗 仁孝皇帝 赵亶 赵烜 赵 靖康 桓 注 : 2. 宋太祖追谥, 实际尚未即位 3. 同上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976 年 997 年 997 年 1022 年 1022 年 1063 年 1063 年 1067 年 1067 年 1085 年 1085 年 1100 年 1100 年 1125 年 1125 年 1127 年 长其 ( 大历 )( 天南 )( 大南 )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昭圣皇帝侬全福大汉 1039 年 仁惠皇帝侬智高真兴 景瑞 启 历 端懿 1039 年 1055 年 蒙唐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蒙赶德圣 1038 年 1045 年

40 安阳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王则德圣 1047 年 1048 年 大蜀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李顺 应运 994 年 张余 994 年 995 年 王蜀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王均化顺 1000 年 大方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方腊 ( 圣公 ) 永乐 1120 年 1121 年 楚 ( 宋时期 )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钟相天载 1130 年 1133 年 杨么大圣天王 1133 年 1136 年 刘齐 皇帝刘豫

41 南宋 庙号 谥号 本名 曾 用 即位 年号 统治时间 名 名 宋 高 宪孝皇帝 赵构 建炎 绍兴 1127 年 1162 宗 年 正安皇帝元懿太子 赵旉 明受 1130 年 宋 孝 成孝皇帝 赵 伯 赵瑗 赵眘 隆兴 干道 淳熙 1162 年 1189 宗 琮 赵玮 年 宋 光 慈孝皇帝 赵惇 绍熙 1189 年 1194 宗 年 宋 宁 恭孝皇帝 赵扩 庆元 嘉泰 开禧 1194 年 1224 宗 嘉定 年 宋 理 安孝皇帝 赵 与 赵 贵 赵昀 宝庆 绍定 端平 1224 年 1264 宗 莒 诚 嘉熙 淳祐 宝祐开庆 景定 年 宋 度 景孝皇帝 赵 孟 赵孜 赵禥 咸淳 1264 年 1274 宗 启 年 宋 恭 孝恭皇帝 赵显 德祐 1274 年 1276 宗 年 宋 端 愍孝皇帝 赵是 景炎 1276 年 1278 宗 年 末皇帝 赵昺 祥兴 1278 年 1279 年 大元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高永昌隆基 1116 年 奚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萧干天嗣 1123 年

42 回奚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回离保天复 1123 年 辽西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张鲸 ( 称辽西王 ) 大汉 1214 年 1215 年 张致 ( 称汉兴皇帝 ) 兴龙 1215 年 1216 年 红袄军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郝宝顺天 1215 年 1216 年 郝汉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郝定顺天 1216 年 东夏 ( 东真 )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蒲鲜万奴天泰 大同 1215 年 1234 年 西夏 党项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拓跋宁丛 585 年? 年 拓跋赤辞 634 年? 年 拓跋思太

43 拓跋守寂 ( 为西平 王 ) 拓跋朝光 拓跋戎德 拓跋乞梅 拓跋干晖? 年 881 年 ( 称夏国公, 大唐定难节度使 ) 李思恭 881 年 895 年 李思谏 895 年 908 年 李仁祐 908 年 李彝昌 908 年 909 年 李仁福 909 年 933 年 李彝超 ( 朔方王 ) 933 年 935 年 李彝殷 935 年 967 年 李光睿 ( 为西平王 ) 967 年 978 年 李继筠 978 年 980 年 李继捧 ( 赵保忠 ) 980 年 982 年 夏太祖 孝光皇帝 李继迁 ( 赵保吉 ) 982 年 1004 年 夏太宗 光圣皇帝 李德明 1004 年 1032 年 西夏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夏景宗 武烈皇帝 李元昊 [7] 1032 年 * 1048 年 夏毅宗 昭英皇帝 李谅祚 1048 年 1067 年 夏惠宗 康靖皇帝 李秉常 1067 年 1086 年 夏崇宗 圣文皇帝 李干顺 1086 年 1139 年 夏仁宗 圣德皇帝 李仁孝 1139 年 1193 年 夏桓宗 昭简皇帝 李纯祐 1193 年 1206 年 夏襄宗 敬穆皇帝 李安全 1206 年 1211 年 夏神宗 英文皇帝 李遵顼 1211 年 1223 年 夏献宗 兴德皇帝 李德旺 1223 年 1226 年 顺武皇帝 李睍 1226 年 1227 年 注 : 7. 李元昊于 1032 年继承父亲李德明爵位, 仍称藩于宋 ;1038 年才脱宋自立为皇帝 金 女真

44 庙号 谥号 汉名 女真名 在位时间 金始袓 景元皇帝 完颜函普 941 年 -960 年 玄德皇帝 完颜乌鲁 960 年 -962 年 庆安皇帝 完颜跋海 962 年 -983 年 金献祖 定昭皇帝 完颜绥可 983 年 年 金昭祖 成襄皇帝 完颜石鲁 1005 年 年 金景祖 惠桓皇帝 完颜乌古迺 1021 年 年 金世祖 圣肃皇帝 完颜劾里钵 1074 年 年 金肃宗 穆宪皇帝 完颜颇刺淑 1092 年 年 金穆宗 孝平皇帝 完颜盈歌 1094 年 年 金康宗 恭简皇帝 完颜乌雅束 1103 年 年 金太祖 武元皇帝 完颜旻 阿骨打 1113 年 年 金, 庙号 谥号 汉名 女真名 年号 在位时间 金太祖 武元皇帝 完颜旻 阿骨打 收国 天辅 1115 年 年 金太宗 文烈皇帝 完颜晟 吴乞买 天会 1123 年 年 金徽宗 ( 金熙宗追崇 ) 景宣皇帝 完颜宗峻 绳果 金熙宗 ( 初谥金闵宗 ) 金德宗 ( 海陵王追崇 ) 金睿宗 ( 金世宗追崇 ) 孝成皇帝 完颜亶 合剌 天会 天眷 1135 年 ( 初谥武灵皇帝 ) 皇统 年 睿明皇帝 完颜宗干 干本 前废帝 完颜亮 迪古乃 天德 贞元 1149 年 ( 本为海陵王 ) 正隆 年 简肃皇帝 完颜宗尧 讹里朵 金世宗 仁孝皇帝 完颜雍 乌禄 大定 1161 年 年 金显宗 光孝皇帝 完颜允恭 胡土瓦 ( 金章宗追崇 ) 金章宗 英孝皇帝 完颜璟 麻达葛 明昌 承安 1190 年 泰和 年 武平皇帝 ( 本为 完颜永济 ( 允济 ) 兴胜 大安 崇庆 1208 年

45 卫绍王 ) 至宁 年 金宣宗 圣孝皇帝 完颜珣 吾睹补 贞祐 兴定 1213 年 元光 年 金哀宗 ( 金义 顺靖皇帝 完颜守绪 ( 守礼 ) 宁甲速 正大 开兴 1223 年 宗 ) 天兴 年 末帝 完颜承麟 盛昌 1234 年 大理国 大理国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大理太祖 神圣文武皇帝 段思平 文德 神武 公元 937 年至公元 944 年 文经皇帝 段思英 文经 公元 944 年至公元 945 年 大理太宗 慈武皇帝 ( 文武皇帝 ) 段思胄 ( 良 ) 至治 公元 945 年至公元 951 年 广慈皇帝 段思聪 明德 广德 顺德 公元 951 年至公元 968 年 应道皇帝 段素顺 明正 公元 969 年至公元 985 年 昭明皇帝 段素英 广明 明治 明统 明圣 明德 明应 公元 986 年至公元 1009 年 宣肃皇帝 段素廉 明启 干兴 公元 1010 年至公元 1022 年 秉义皇帝 段素隆 明通 公元 1022 年至公元 1026 年 圣德皇帝 段素真 正治 公元 1026 年至公元 1041 年 天明皇帝 ( 炀皇帝 ) 段素兴 圣明 天明 公元 1041 年至公元 1044 年 大理兴宗 孝德皇帝 段思廉 保安 正安 正德 保德 明侯 公元 1044 年至公元 1074 年 上德皇帝 段廉义 上德 广安 公元 1075 年至公元 1080 年 上明皇帝 段寿辉 上明 公元 1080 年至公元 1081 年 保定皇帝 段正明 保立 建安 天佑 公元 1081 年至公元 1094 年 广安

46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广安皇帝杨义贞德安公元 1080 年 大中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大中太祖 ( 正德 文戎天佑安 高智升 皇帝追崇 ) 邦皇帝 富有圣表正德皇帝 高升泰 上治 公元 1094 年至公元 1096 年 后大理国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大理中宗 文安皇帝 段正淳 天授 开明 天政文安 公元 1096 年至公元 1108 年 大理宪宗 宣仁皇帝 段和誉 ( 正严 )( 誉 ) 日新 文治 永嘉保天 广应 公元 1108 年至公元 1147 年 大理景宗 正康皇帝 段正兴 ( 易长 ) 永贞 大宝 龙兴盛明 建德 公元 1147 年至公元 1171 年 大理宣宗 功极皇帝 段智兴 利贞 盛德 嘉会元亨 安定 亨时 公元 1172 年至公元 1200 年 大理英宗 亨天皇帝 段智廉 亨时 凤历 元寿 公元 1200 年至公元 1204 年 大理神宗 永惠皇帝 段智祥 天开 天辅 天寿 公元 1205 年至公元 1238 年 孝义皇帝 段祥兴 道隆 公元 1239 年至公元 1251 年 武安皇帝天定贤王 段兴智 道隆 利正 兴正天定 公元 1251 年至公元 1254 年 大理总管 参见 : 大理总管列表 哈剌汗

47 元 The Yuan Dynasty (1271 A.D A.D.)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 中国的王朝 大蒙古国不仅包含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 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 个欧亚 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元朝在经济 文学 艺术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文 学上的元曲成就最高 威尼斯商人 马可 波罗游记 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元朝大 都的繁荣景象 Built by Mongolian people, the Yuan dynasty was the first dynasty in which a minority group united China. The Yuan controlled not only the Central Plains and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expanded its reign to all Asia and even Europe, becoming the dynasty that owned the most lan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Yuan dynasty was original in areas of economy, literature, and arts etc. In addition to the handcraft industry that had further developed, literature reached another peak represented by Yuan Songs.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by a Venetian merchant describ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Yuan in detail. 蒙古帝国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元熙祖 毅玄皇帝 孛儿只斤孛瑞察儿八林昔黑剌秃合必畜 海都汗 拜姓忽儿 敦必乃汗 葛不律寒八哩丹甘麻刺 元宣祖 功哲皇帝 孛儿只斤合 不勒

48 元烈祖神元皇帝也速该? 年 年 ( 空位时期 ) 1171 年 年 元太祖 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圣宗 忠武皇帝 孛儿只斤察 ( 元世祖追崇 ) 合台 元穆宗 道宁皇帝 兀鲁失亦都 孛儿只斤术 ( 元世祖追崇 ) 汗 赤 元睿宗 景襄皇帝 也可那颜汗 孛儿只斤拖 ( 元世祖追崇 ) 雷 ( 监国 ) 元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汗 孛儿只斤窝 阔台 昭慈皇后 ( 称 乃马真脱列 制 ) 哥那 元定宗 简平皇帝 贵由汗 孛儿只斤贵 由 钦淑皇后 ( 称 斡兀立海迷 制 ) 失 元宪宗 桓肃皇帝 蒙哥汗 孛儿只斤蒙 哥 元世祖 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 必烈 中统 / 至元 1182 年 年 1227 年 年 1228 年 年 1241 年 年 1246 年 年 1248 年 年 1251 年 年 1259 年 年 元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元世祖 文武皇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 至元 1271 年 帝 烈 年 元裕宗 ( 元成宗追崇 ) 元成宗元顺宗 ( 元武宗追崇 ) 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 明孝皇 孛儿只斤真金 帝 广孝皇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 元贞 大德 1294 年 帝 耳 年 衍孝皇 孛儿只斤答剌 帝 麻八剌 宣孝皇帝钦孝皇帝文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大德 至大 1307 年 年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 至大 皇庆 延 1311 年 黎拔力八达 佑 年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 延佑 至治 1320 年 八剌 年

49 元显宗仁孝皇 ( 也孙铁木儿帝追崇 ) 元晋宗致孝皇帝元兴宗德孝皇 ( 一说元幼主 ) 帝元文宗元孝皇帝元明宗景孝皇帝元宁宗嗣孝皇帝 孛儿只斤甘麻剌 叶顺铁木 孛儿只斤也孙 至治 泰定 致 1323 年 耳汗 铁木儿 和 年 阿里加巴汗札牙笃汗和西拉古图土汗宜林奇葆汗 孛儿只斤阿速 天顺 1328 年 吉八 孛儿只斤图帖 致和 1328 年 睦尔 天历 至顺 1329 年 年 孛儿只斤和世 天历 1329 年 琜 孛儿只斤懿璘 至顺 1332 年 质班 年 元惠宗 顺皇帝 乌哈图汗 孛儿只斤妥欢 至顺 元统 至 1333 年 帖睦尔 元 至正 年 北元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元惠宗 顺帝 乌哈图汗 孛儿只斤妥欢 至正 1368 年至 普孝皇帝 帖睦尔 1370 年 元昭宗 和孝皇帝 必里格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 宣光 1370 年至 识里达腊 1378 年 元益宗 天元皇帝 特古斯特穆 孛儿只斤脱古 天元 1378 年至 ( 一说元后主 ) ( 本为益王 ) 宁孝皇帝 尔汗 思帖木儿 1388 年 兴原皇帝 卓里克图汗 孛儿只斤思克 ( 去年号 ) 1389 年至 卓里图 1392 年 大古皇帝 尼古埒苏克 孛儿只斤额勒 1393 年至 齐汗 伯克 1399 年 ( 去国号 ) 顺天皇帝 掍特穆尔汗 孛儿只斤坤帖 1400 年至 木儿 1402 年 鞑靼 汗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兀雷帖木儿汗 孛儿只斤鬼力赤 公元 1402 年至 1410 年 孛儿只斤德勒伯克 公元 1411 年至 1415 年 孛儿只斤岱总 公元 1433 年至 1451 年 天圣可汗 孛儿只斤也先 公元 1451 年至 1454 年 乌珂克图汗 蒙古勒克哷青吉斯 公元 1454 年至 1465 年

50 摩伦 公元 1465 年至 1466 年 乌格克图汗 满都固里 公元 1475 年至 1479 年 达延汗 巴酋蒙克 公元 1480 年至公元 1517 年 阿拉克汗 博迪 公元 1519 年至公元 1547 年 库登汗 达赍逊 公元 1548 年至公元 1557 年 扎隆克图汗 图们 公元 1558 年至公元 1592 年 撒辰汗 布延 公元 1592 年至公元 1603 年 库图克图汗 林丹 公元 1603 年至公元 1634 年 额哲 公元 1634 年 元朝农民动乱 罗平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林桂芳延康 1282 年 赵良钤 ( 林桂芳同期皇帝 ) 延康 1282 年 大兴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杨振龙安定 1289 年 大金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朱光卿赤符 1337 年 天完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徐寿辉 ( 徐真一 ) 治平 太平 天启 天 定 1351 年 年

51 宋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明皇帝 ( 小明王 ) 韩林儿龙凤 1355 年 年 大汉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炀皇帝陈友谅大义 1359 年 1363 年 顺皇帝归德侯 ( 明太 祖降封 ) 陈理德寿 1363 年 1364 年 大夏 / 明夏 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夏太祖大统皇帝明玉珍天统 1363 年 1366 年 顺皇帝归义侯 ( 明太祖降封 ) 明升开熙 1366 年 1371 年 张周 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诚王 ( 自称 ) 张士诚天佑 1353 年 年

52 明 The Ming Dynasty (1368 A.D A.D.)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皇朝 明朝时期, 海上丝绸之 路和新航路的开辟, 使中西方的经济交流更趋密切频繁, 国内出现了资本经济的 萌芽, 西方的宗教思想和文明在利玛窦的传播下, 逐渐被部分中国人接受 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比较迅速, 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 西游记 水浒 三国演义 就是出于明朝 对联从明朝兴盛发展, 并一直到今天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last dynasty built by Han nation. The economic interactiviti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were closer and more frequent during the time due to the opening of "The Ceramic Road" and other ocean passages. The capital economy started to emerge, and western religion and ideology brought in and disseminated by Matteo Ricci were gradually accepted by some Chinese. The Ming dynasty saw a quick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culture. Three of four famous novels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ilgrimage to the West", "The Water Margin", and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ere produced in this dynasty. Antithetical couplets became popular at the time and are still popular today. 明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明德祖 [8] 玄皇帝 朱百六 明懿祖 [9] 恒皇帝 朱四九 明熙祖 [10] 裕皇帝 朱初一 明仁祖 [11] 淳皇帝 朱世珍 明太祖 高皇帝 朱元璋 洪武 1368 年 1398 年 明兴宗 [12] 孝康皇帝 朱标 明惠宗 [13] 惠帝 朱允炆 建文 1398 年 1402 年 让皇帝 明太宗 文皇帝 朱棣 永乐 1402 年 1424 年 明成祖 [14] 明仁宗 昭皇帝 朱高炽 洪熙 1424 年 1425 年 明宣宗 章皇帝 朱瞻基 宣德 1425 年 1435 年

53 明英宗 睿皇帝 朱祁镇 正统 1435 年 1449 年 天顺 [15] 1457 年 1464 年 明代宗 [16] 景皇帝 朱祁钰 景泰 1449 年 1457 年 明宪宗 纯皇帝 朱见深 成化 1464 年 1487 年 明孝宗 敬皇帝 朱祐樘 弘治 1487 年 1505 年 明武宗 毅皇帝 朱厚照 正德 1505 年 1521 年 宁皇 ( 宁王 ) 朱宸濠 顺德 1519 年 明睿宗 [17] 兴献皇帝 朱祐杬 明世宗 肃皇帝 朱厚熜 嘉靖 1521 年 1566 年 明穆宗 庄皇帝 朱载垕 隆庆 1566 年 1572 年 明神宗 显皇帝 朱翊钧 万历 1572 年 1620 年 明光宗 贞皇帝 朱常洛 泰昌 [18] 1620 年 明熹宗 悊皇帝 朱由校 天启 1620 年 1627 年 明思宗 [19] 烈皇帝 朱由检 崇祯 1627 年 1644 年 明毅宗明威宗明怀宗 悼皇帝 朱慈烺 ( 本为献愍太子 ) 注 : 8. 明太祖追谥, 实际尚未即位 9. 同上 10. 同上 11. 同上 12. 明惠宗追谥, 实际尚未即位 明成祖时撤消其庙号谥号, 南明弘光元年七月恢复 13. 本无庙号, 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上庙号惠宗, 谥号让皇帝, 清高宗时改谥为恭闵惠帝 14. 明世宗嘉靖时期改谥明成祖, 至此后世不再称朱棣庙号太宗 15. 此为英宗 1457 年复辟后之年号, 后在位年亦为天顺时期 16. 本无庙号, 明宪宗追上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崇祯十七年七月, 南明安宗上庙号为代 宗, 谥号景皇帝 17. 明世宗追上, 实际尚未即位 18. 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之后为泰昌元年 实际使用泰昌年号只有四个月 19. 清军入关后上庙号为怀宗, 后撤庙号, 改谥庄烈闵皇帝 崇祯十七年六月, 南明安宗上 庙谥为思宗烈皇帝, 后又改庙号为毅宗, 唐王上崇祯帝庙号为威宗 南明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恭帝孝帝 ( 南明安宗追 朱常洵

54 崇 ) 南明安宗孝简皇帝圣安皇帝赧帝 ( 本为福王 ) ( 监国 ) 和帝 ( 本为潞王 ) ( 监国 ) 统帝 ( 本为鲁王 ) 端帝 ( 南明安宗追崇 ) 裕帝 ( 南明绍宗追崇 ) 南明绍宗襄帝 ( 本为唐王 ) 思文皇帝 [20] 文帝 ( 本为唐王 ) 神帝 ( 本为韩王 ) 南明礼宗端帝 ( 南明昭宗追崇 ) 南明昭宗匡帝 ( 郑成功谥 ) ( 本为桂王 ) 出帝 [21] ( 监国 ) 平帝 ( 本为靖江王 ) 顺帝 ( 本为淮王 ) 注 : 请参见南明 20. 此谥为南明昭宗所追谥 21. 此谥为清朝所追谥 朱由嵩 弘光 1644 年 6 月 1645 年 6 月 朱常淓 ( 上艹下 1645 年 7 月 汸 ) 朱以海 1645 年 8 月 1655 年 朱硕潢 朱器墭 朱聿键 隆武 1645 年 8 月 1646 年 10 月 朱聿讁 绍武 1646 年 12 月 1647 年 1 月 朱本铉 定武 1646 年 8 月 1664 年 朱常瀛 朱由榔 永历 1646 年 12 月 1662 年 1 月 朱亨嘉 1645 年 朱常清 东武 1648 年 明朝农民起义 太平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55 叶宗留泰定 1448 年 1449 年 汉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刘通德胜 1465 年 蔡唐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蔡伯贯大宝 1565 年 大顺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李自成永昌 1644 年 1645 年 大西 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西太祖 ( 残部追谥 ) 高皇帝张献忠大顺 1644 年 1646 年 武皇帝秦王孙可望兴朝 1646 年 1647 年 西藏国 汗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达延鄂齐尔汗 拉藏汗 朋素克 1643 年 1670 年 1671 年 1701 年 1701 年 1717 年

56 清 The Qing Dynasty (1644 A.D A.D.) 清朝统治者为满族人 共历十帝 清朝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 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 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 版图,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经济上, 清朝巩固了封建帝制, 延缓了资本经济发展 文化上编纂了 四库 全书 等集大成之作, 总结了文化遗产, 但 文字狱 却使大量书籍失传, 文人受害, 扼杀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Ruled by Manchu people, the Qing dynasty had ten emperors altogether. The long-lasting conflict between nomadic people and farming people in Chinese history was reconciled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China as a unitary multi-national country was strengthened. In the economy, the autocratic system strengthened in the Qing dynasty ob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culture,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of Four" compiled in this time summarized the cultural legacy. On the other hand, large numbers of books were lost, and many scholars were persecuted because of the notorious "literary persecution" system, which held back cultural growth. 建州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清始祖 爱新觉罗 布库里雍顺 清肇祖 原皇帝 爱新觉罗 孟特穆 纯皇帝 爱新觉罗 充善 兴皇帝 爱新觉罗 脱罗 正皇帝 爱新觉罗 锡宝齐 篇古 清兴祖 直皇帝 爱新觉罗 福满 清景祖 翼皇帝 爱新觉罗 觉昌安 清显祖 宣皇帝 爱新觉罗 塔克世

57 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 努尔哈 赤 天命 1583 年 1616 年 后金 ( 女真国 大满洲国 )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清太祖 高皇帝 爱新觉罗 努尔哈 天命 1616 年 1626 年 赤 清太宗 文皇帝 爱新觉罗 皇太极 天聪 1626 年 1636 年 清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清太宗 文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 崇德 1636 年 1643 年 清成宗 [22] 义皇帝 爱新觉罗 多尔衮 清世祖 章皇帝 爱新觉罗 福临 顺治 1643 年 1661 年 清圣祖 仁皇帝 爱新觉罗 玄烨 康熙 1661 年 1722 年 清世宗 宪皇帝 爱新觉罗 胤禛 雍正 1722 年 1735 年 清高宗 纯皇帝 爱新觉罗 弘历 乾隆 1735 年 1795 年 清仁宗 睿皇帝 爱新觉罗 颙琰 嘉庆 1795 年 1820 年 清宣宗 成皇帝 爱新觉罗 旻宁 道光 1820 年 1850 年 清文宗 显皇帝 爱新觉罗 奕詝 咸丰 1850 年 1861 年 清穆宗 毅皇帝 爱新觉罗 载淳 祺祥 1861 年 同治 1861 年 1874 年 清德宗 景皇帝 爱新觉罗 载湉 光绪 1874 年 1908 年 逊皇帝 爱新觉罗 溥仪 宣统 1908 年 1912 年 注 : 年, 多尔衮狩猎中死去, 顺治帝追尊庙号为成宗, 谥号为义皇帝 后苏克萨哈上表 成为导火索, 多尔衮尊号被废, 迁出太庙 23. 被称为清逊帝, 或末皇帝

0 6 Jun. 0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Vol. No. * 方铁黄禾雨 99 985 65009 ** 0 &ZD5 00 00 006 00 00 0 9 0 0 009 9 9 80 0 69 5 6 7 8 5 6 8 86 58 86 8 008 9 7 9 5 07 50 5 6769 00 60 5 7 96

More information

排版稿.FIT)

排版稿.FIT) 第 30 卷 第 2 期 2015 年 4 月 Journal ofjingdezhen University Vol.30No.2 Apr.2015 弘 扬 陶 瓷 文 化 提 升 名 城 价 值 特 约 栏 目 主 持 人 韩 晓 光 教 授 景 德 镇 是 闻 名 世 界 的 瓷 都, 千 年 不 息 的 窑 火 创 造 了 辉 煌 璀 璨 的 陶 瓷 艺 术, 同 时 也 积 淀 了 博 大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2 48 Y 0 5 80.2% 3% 6.8% M7 Y-STR ( RegionV 9 bp 9.7% 3 ) 986 987 996 (758) ( ) 53 994 2003 9 986 42 987 2 3 996 3

2 48 Y 0 5 80.2% 3% 6.8% M7 Y-STR ( RegionV 9 bp 9.7% 3 ) 986 987 996 (758) ( ) 53 994 2003 9 986 42 987 2 3 996 3 52 ( 厦 门 大 学 历 史 系 福 建 厦 门 36005) [ ] 本 文 首 先 辨 析 前 人 研 究 客 家 由 来 的 观 点 提 出 客 家 主 要 出 自 中 原 但 是 唐 代 形 成 说 太 早 元 明 形 成 说 太 晚 安 史 之 乱 对 客 家 形 成 的 影 响 不 大 南 朝 末 年 的 侯 景 之 乱 虽 然 促 使 江 淮 人 大 举 南 迁 江 西 但 是 真

More information

: ( ),,,,, 1958,,, , 263, 231, ,,,,,,, 4, 51, 5, 46, 1950, :,, 839, 3711, ( ) ( ) 20 ( ),, 56, 2, 17, 2, 8, 1,,,,, :,,,, ;,,,,

: ( ),,,,, 1958,,, , 263, 231, ,,,,,,, 4, 51, 5, 46, 1950, :,, 839, 3711, ( ) ( ) 20 ( ),, 56, 2, 17, 2, 8, 1,,,,, :,,,, ;,,,, : (1950 1955) 1950,,,,,,, 1949, ( 200433) 10,,, 1950,,,,,,, : 1950,,,,,,??,,,,,,,,,,, :,,, 1991, 1, 3 178 : (1950 1955),,,,, 1958,,, 1950 1955, 263, 231, 32 1950,,,,,,, 4, 51, 5, 46, 1950, :,, 839, 3711,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9 17 3 China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Sep12007 Vol117 No13 :,1964 : 1, 100006,20 20 40,,,, 1938 1941 1946 1997 1995 1 2007 3,, 1981 : :, :,,,, :,,, ( ) ;,, :, : 1981 4 :, :, 1984

More information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5 * ** 45-86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4 (2016) : 45-86 School of Theat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5.11.20 2016.6.22 * 14BZS079 13BZS017 1980 15CZW044 **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67-196 18 2 89 12 * 167 168 6 577 578 6 2 2 580 5 8 581 2 2 8 9 1 2 1 1 119 19 2 1977.6 1 1 22-23 Denis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 ang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35-55

35-55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5-55 18 2 89 12 * 35 36 1 1 24 1980 802-805 37 2 2 128 1959 3223 38 3 4 36 5 6 7 3 5 179 4 14 1805 5 6 258-260 6 127 3215 7 6 255 87 39 8 9 10 11 12 13 14 8 5 1986 642 9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104王三慶.doc

104王三慶.doc 2005 12 95 120 4 2 437-464 On 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of 95 New Words made by Wu Tse-t ien, as well as Multiple Version of Written Languages Wang San-Ch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2005 4,,,,,,,,,,,,, (2001 ) ;() ( 1997 ) ; ( 1997 ) ; () (1996 ) ;,: ( 1995 ) ; (1995 ),,,, (J13) (J9) (J10), (J19) (J17) 58

2005 4,,,,,,,,,,,,, (2001 ) ;() ( 1997 ) ; ( 1997 ) ; () (1996 ) ;,: ( 1995 ) ; (1995 ),,,, (J13) (J9) (J10), (J19) (J17) 58 ,,,, 44 %,,,,,,,,,,,, 57 2005 4,,,,,,,,,,,,, (2001 ) ;() ( 1997 ) ; ( 1997 ) ; () (1996 ) ;,: ( 1995 ) ; (1995 ),,,, (J13) (J9) (J10), (J19) (J17) 58 ,,,,,,,,,,, 1945 11 5,, ( ) : ; 1945 11,,,,,:, 1987,802,

More information

2001 4,,,,, 1983,,, :,,,,,,,,,, :, 70 80, 1984,,,,,,,,,, 80,, ( ),,,,,,,,,,,,,,,,,,,, 4

2001 4,,,,, 1983,,, :,,,,,,,,,, :, 70 80, 1984,,,,,,,,,, 80,, ( ),,,,,,,,,,,,,,,,,,,, 4 :,,,,, : 1978,,,, ( ),,,,, 20,,,,,,,,,,,,,, 3 2001 4,,,,, 1983,,, :,,,,,,,,,, :, 70 80, 1984,,,,,,,,,, 80,, ( ),,,,,,,,,,,,,,,,,,,, 4 ,,,,, ( ),,,,,,,,,,,,,,,,,,,,,,,,,,,,,, :,,,,,,,, ( ),?, :?,,,,, 5

More information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99 1992 11 7 1999 8811218 800 150.456 1387 1392 1680 The Research on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Yeh in Kinmen This research is written by a native kinmenese who does a long period of field research and

More information

48 東華漢學 第20期 2014年12月 後 卿 由三軍將佐取代 此後 中大夫 極可能回歸原本職司 由 於重要性已然不再 故而此後便不見 中大夫 記載於 左傳 及 國 語 關鍵詞 左傳 中大夫 里克 丕鄭 卿

48 東華漢學 第20期 2014年12月 後 卿 由三軍將佐取代 此後 中大夫 極可能回歸原本職司 由 於重要性已然不再 故而此後便不見 中大夫 記載於 左傳 及 國 語 關鍵詞 左傳 中大夫 里克 丕鄭 卿 東華漢學 第 20 期 47-98 頁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華文文學系 2014 年 12 月 春秋晉國 中大夫 考 黃聖松** 摘要 本文討論 左傳 國語 所載 中大夫 之含義及職司內容 認為 中大夫 不可與 上大夫 下大夫 排比 視為 大夫 等 第 左傳 所載 大夫 一詞前常冠以其他名詞 如 中軍大夫 上軍大夫 下軍大夫 七輿大夫 公族大夫 及 僕大 夫 筆者認為 冠諸 大夫 前名詞即是該大夫職司範圍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1期 阅江学刊 2016 年 2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1 Feb 2016 审美文化研究 植物审美专辑 论 红楼梦 中的桂花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210097 摘要 红楼梦 继承了桂花的原型意义 比德 思路 用桂花形容袭人的性格 还使用了 蟾桂 折桂 两个与桂花有关的典故 红楼梦 中出现的桂花既有秋桂 也有南方特有的春 桂 红楼梦 中有两次赏桂活动

More information

戲劇研究 第二期 9 0 周育德 金水 中國戲史略 鄧濤 劉立文 中國古代戲劇文學史 張 庚 9-003 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 廖奔 劉彥君 中國戲曲發展 12 史 等都或簡或繁地把它當作論題 就中後兩部著墨較多 自然也較富於參考 價值 而盧前之書成書較早 已將花雅爭衡分為三期 始於秦腔 繼以徽調

戲劇研究 第二期 9 0 周育德 金水 中國戲史略 鄧濤 劉立文 中國古代戲劇文學史 張 庚 9-003 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 廖奔 劉彥君 中國戲曲發展 12 史 等都或簡或繁地把它當作論題 就中後兩部著墨較多 自然也較富於參考 價值 而盧前之書成書較早 已將花雅爭衡分為三期 始於秦腔 繼以徽調 戲 劇 研 究 008 年 7 月 第 期 頁 48 論說戲曲雅俗之推移 上 從明嘉靖至清乾隆 曾永義 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中國戲曲史上有所謂 花雅爭衡 或作 花雅之爭 這是一件大事 因 為論時間在百年之上 論結果則使得劇壇盟主 由雄霸元明兩代的詞曲系曲牌體 戲曲劇種 轉而為詩讚系板腔體戲曲劇種 同時也使得腔調劇種由明代之單腔調 劇種轉為多腔調劇種 其劇場之主宰者也由元明兩代之劇作家劇場轉為演員中心

More information

蔡 氏 族 譜 序 2

蔡 氏 族 譜 序 2 1 蔡 氏 族 譜 Highlights with characters are Uncle Mike s corrections. Missing or corrected characters are found on pages 9, 19, 28, 34, 44. 蔡 氏 族 譜 序 2 3 福 建 仙 遊 赤 湖 蔡 氏 宗 譜 序 蔡 氏 之 先 出 自 姬 姓 周 文 王 第 五 子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9 61-89 2004 12 * * 62 9 1 2 3 4 5 6 1 3 4 5 6 7 8 2 3 4 5 6 63 7 8 12 1 1 1 1 2 3 1 6 1 1 9 56 11 13 24 2 7 8 9 64 9 7 7 3 4 9 10 23 11 1357 2468 11 10 19 2003 10 1 65 7 5 3 1 2 4 6 8 1 6 8 4 4 6 1 30

More information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鼓 励 替 代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鼓 励 替 代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SINOPEC EDRI 2014.8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More information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元代宫廷饮食文化探秘 文章编号 1001-5558 2011 01-0202-06 双 金 摘要 成书于 1330 年的 饮膳正要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集饮食文化与营养学于 一身的著作 是元朝蒙古族医学家 营养学家忽思慧于担任元仁宗宫廷饮膳太医期间 在积 累丰富的烹饪技术 营养卫生及饮食保健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该书在我国蒙古 族 汉族医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饮膳正要 元代 宫廷 饮食文化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01 12 93-122 * 2012.7.10 2012.12.5 * 94 638-712 677-744 709-788 749-814 -850-867 1 980-1052 1007-1072 1037-1101 1010-1071 1032-1098 1007-1072 1009-1059 2 1023-1063 992-1049 1002-1069 * 1 2 49 880 1997

More information

2004 5,,,,,,,,,, :,,,,,,,,,,,,,,, ,,9 12,,,,,,,,,,,,, : 4, 1958, (), 1987,417 (),7, 32

2004 5,,,,,,,,,, :,,,,,,,,,,,,,,, ,,9 12,,,,,,,,,,,,, : 4, 1958, (), 1987,417 (),7, 32 1901,, ( ),,,,,,,,, 19 90,,, (),189, 31 2004 5,,,,,,,,,, :,,,,,,,,,,,,,,, 1901 7 13,,9 12,,,,,,,,,,,,, : 4, 1958,4672 58 (), 1987,417 (),7, 32 ,,,,,,,, 10,,,,,,,;,,, ; :,, ( 1988 2000 1991 3, ),,, ( 115,1988

More information

YANGTZE RIVER ACADEMIC 2013 4 40 2013 No. 4 Serial No. 40 100081 1960 1992 2004 1974 2004 2000 1 27 2013 4 1992 25 27 1983 1 2006 144 145 2000 111 28 2006 144 2007 28 3330 29 30 2013 4 2006 78 2006 174

More information

46 Sophie Legrand

46 Sophie Legrand 2014 3 45 * 130012 KEY WORDS Shang culture Eurasian Steppe Metallurgical region ABSTRACT The research illustrates that the Early Shang was the period whe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Northern Cultures integrate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06 年 06 月 頁 205~246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周 代 燕 國 享 國 永 年 原 因 試 探 王 明 摘 要 周 代 封 國 數 以 百 計, 在 史 記 十 二 諸 侯 年 表 中 列 出 十 三 家 事 蹟 較 詳 者, 其 中 壽 命 最 長 的 為 齊 燕 兩 國 燕 國 雖 比 齊 稍 短, 但 齊 國 在 386B.C.

More information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2007 3 143 178 1 1 20 2002 3 11-112 2002 22-180 -143- 2 3 4 2 1985 160-179 3 2004 192-210 4 14 1999 3 223-255 -144- (1622) 5 6 (1715) 1703 7 5 1992 135 6 1969 3 1a-b 7 [1897] 6 3 5 195b -145- 8 9 (1756-1766)

More information

西 出 永 昌 无 故 人

西   出   永   昌   无   故   人 西 出 巂 唐 无 故 人 论 保 山 汉 营 古 城 址 应 即 巂 唐 城 并 为 南 丝 路 之 阳 关 何 金 龙 ( 云 南 省 文 物 考 古 研 究 所 650118) 摘 要 : 保 山 汉 营 古 城 址 应 为 东 汉 益 州 西 部 都 尉 及 永 昌 郡 治 所 在 的 巂 唐 城, 是 南 方 丝 绸 之 路 西 线 在 当 时 中 国 境 内 南 端 的 最 后 一 座

More information

2 味 美 直 死 宋 元 明 美 食 河 魨 傳 考 比, 中 藏 禍 無 涯 甚 美 惡 亦 稱, 此 言 誠 可 嘉 4 茲 詩 深 得 廬 陵 亦 今 江 西 吉 安 市 人 歐 陽 修 的 心 儀, 歐 陽 文 忠 集 卷 七 三 書 梅 聖 俞 河 豚 魚 詩 後 卷 一 二 八 詩 話

2 味 美 直 死 宋 元 明 美 食 河 魨 傳 考 比, 中 藏 禍 無 涯 甚 美 惡 亦 稱, 此 言 誠 可 嘉 4 茲 詩 深 得 廬 陵 亦 今 江 西 吉 安 市 人 歐 陽 修 的 心 儀, 歐 陽 文 忠 集 卷 七 三 書 梅 聖 俞 河 豚 魚 詩 後 卷 一 二 八 詩 話 文 化 史 札 記 1 味 美 直 死 宋 元 明 美 食 河 魨 傳 考 王 頲 提 要 : 自 北 宋 以 來, 儘 管 仍 在 爭 論 是 否 具 有 毒 性, 魨 形 目 屬 之 河 魨 亦 河 豚, 緣 蘇 軾 等 人 的 詩 言 傳 爲 佳 味, 烹 飪 蔚 然 成 風 逮 至 南 渡, 這 種 美 食 的 流 行 繼 續 高 漲, 逐 漸 達 到 頂 峰, 而 炊 爨 成 爲 習 俗

More information

清代佛山镇的城市发展和手工业、商业行会

清代佛山镇的城市发展和手工业、商业行会 清 代 佛 山 镇 的 城 市 发 展 和 手 工 业 商 业 行 会 朴 基 水 ( 韩 国 成 均 馆 大 学 历 史 系 ) 摘 要 : 自 明 中 叶 以 来, 随 着 铁 器 手 工 业 的 发 展, 佛 山 镇 作 为 手 工 业 城 市 开 始 兴 盛 起 来 由 于 水 路 交 通 便 利, 佛 山 作 为 国 内 各 省 间 贸 易 及 对 外 贸 易 的 中 转 地, 头 角 日

More information

II

II I II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in Taiwan With Rope-Jumping as the Main Subject Abstract The first national folk sports competition, held in Tainan city on Sep 9, 1976, established the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2002 10 1-28 Inquiry into Yan Yan-Zhi s The Chant of Five Virtuous Men and Xiao Tong s The Chant of Shan Tao and Wang Rong Chiang Chien-Chu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1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校 內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A Study of Chinese Tea Poetry and The Tea Rule of Poet 計 畫 類 別 : 整 合 型 計 畫 個 人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 MUST- 97- 人 藝 -02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3 月 01 日 至 97 年

More information

第 6 期 阎 崇 年 : 清 朝 历 史 的 文 化 记 忆 9 第 二 种, 从 崇 德 元 年 (1636 年 ) 到 宣 统 三 年 (1911 年 ), 共 276 年 因 崇 德 元 年 皇 太 极 改 金 为 清, 故 有 学 者 主 张 清 朝 以 此 为 始 第 三 种, 从 顺

第 6 期 阎 崇 年 : 清 朝 历 史 的 文 化 记 忆 9 第 二 种, 从 崇 德 元 年 (1636 年 ) 到 宣 统 三 年 (1911 年 ), 共 276 年 因 崇 德 元 年 皇 太 极 改 金 为 清, 故 有 学 者 主 张 清 朝 以 此 为 始 第 三 种, 从 顺 第 43 卷 2015 年 11 月 第 6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43 No. 6 Nov. 2015 本 刊 特 稿 编 者 按 : 自 20 世 纪 80 年 代 兴 起 的 清 史 研 究 热 潮 至 今 方 兴 未 艾 然 而, 如 何 突 破 既 往 的 研 究 范 式,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131-161

131-161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31-161 20 1 91 6 ** 1576-1629?-1630?-1631 1621 * ** NSC88-2411-H-007-006 131 132 20 1 1569-1625?-1632 1 1576-1629 1621 2 1629 1584-1630 3 4 1 1997 218-242 2 1633 26-27 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2009 年 4 月 頁 1-2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日 本 復 仇 觀 管 窺 以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 李 隆 獻 摘 要 本 文 延 續 筆 者 對 復 仇 / 復 仇 觀 的 歷 時 性 考 察, 以 日 本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管 窺 日 本 復 仇 觀 的 淵 源 與 嬗 變 之 跡 要 點 如 下 : 一

More information

張 佳 114 古改革目的在於塑造明政權 承古先聖王之統 的正統地位以期加強民眾對新政 權的認同 同時借助對胡漢服飾習俗的嚴格區分刻畫一個異於 中國 傳統的 胡 4 元 形象以此反襯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明初通過對士庶日常服飾的嚴格規範細 緻地刻畫了各個群體和階層 君臣 官民 良賤 的身份界限建立起一套與

張 佳 114 古改革目的在於塑造明政權 承古先聖王之統 的正統地位以期加強民眾對新政 權的認同 同時借助對胡漢服飾習俗的嚴格區分刻畫一個異於 中國 傳統的 胡 4 元 形象以此反襯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明初通過對士庶日常服飾的嚴格規範細 緻地刻畫了各個群體和階層 君臣 官民 良賤 的身份界限建立起一套與 重整冠裳 洪武時期的服飾改革 * 張 佳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引言 1 改正朔易服色 是中國歷代王朝開國必經的兩道程序分別象徵對天道的順應 和對社會秩序的調整用以塑造新政權的合法性明代開國也未能自外於這一傳 統在明初一系列開國制作當中服飾制度改革幾乎貫徹洪武朝的始終構成了禮 制重建的重要內容衣裳冠履除去蔽體保暖 修飾容止的實用功能還被附加上了 諸多文化內涵 衣冠 幾乎成為 文明 文化 的同義詞有賴中國服飾史和元明

More information

235-262 Øfi ™‚

235-262  Øfi ™‚ 2003 9 235 262 1 2 1 2 1966 510-235- 3 (1901-1995) ( t e r m i n a l culture) 4 3 1930 53 4 1 9 9 3 2 1 3 7 9-3 8 0-236- (221 B.C.) 5 (A.D. 593) 5 6 2 2 1 993 3 1-3 7 2 003 4 57-485 -237- (221 B.C.-1911)

More information

2002 5,,,,, 1990,, 1996,,,,,, 1949,,,2000, ;20, 3,2000 7,1990, , , :( ), , 31 ; :, :,2001,

2002 5,,,,, 1990,, 1996,,,,,, 1949,,,2000, ;20, 3,2000 7,1990, , , :( ), , 31 ; :, :,2001, Ξ,,,,,,,,,, Ξ,,,,,, 79 2002 5,,,,, 1990,, 1996,,,,,, 1949,,,2000, 2001 3 ;20, 3,2000 7,1990,210 245 1996 2,18 22 1998,528 537 :(1580 1644), 1997 1, 31 ; :, :,2001,146 148 80 ,,,,,,,,,,,,,,,,, (),,,,, (20

More information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 201 1945 8 1945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e war and had to retreat from Taiwan.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瑏瑡 B ~ 瑏瑡

瑏瑡 B ~ 瑏瑡 210093 1200 K928. 6 A 1005-605X 2014 04-0059- 10 The Taihu Lake Basin in the Regional History Study Jiangnan or West Zhejiang GAO Yi - fan FAN Jin - min Histor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More information

9(3)人文封面

9(3)人文封面 102 9 3 243-256 摘要 30 1931 1930 322-323 1943 7 31 30 40 1895 1896 244 1 2005 1-17 1943 1933 73 2011 116 30 30 1931 1 2011 24 33 245 1937 1941 12 1930 322-323 1943 7 31 2003 28-59 1920-1925 1926-1937 1937-1978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991201--蕭慧媛--327-348.doc

Microsoft Word - 991201--蕭慧媛--327-348.doc 蕭 慧 媛 南 亞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與 休 閒 事 業 管 理 系 摘 要 傳 統 中 國 戲 曲 演 出 大 都 與 里 社 酬 神 有 關, 酬 神 演 戲 可 說 從 來 已 久 戲 曲 戲 班 和 戲 園 最 早 開 始 於 北 宋 末 年 的 戲 文 和 南 戲 而 讓 戲 曲 演 出 成 為 假 酬 神 真 自 娛, 且 盛 況 空 前 則 非 明 代 莫 屬 明 中 晚 期 後,

More information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第 19 卷 第 1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9 No.1 2013 年 2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Feb. 2013 拭 揩 抹 擦 搌 的 历 史 演 变 与 方 言 分 布 王 娟 (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文 学 院, 山 西 太 原,030012;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上

More information

2005 3,, :,,,, (),,,,, [],,,,,,,,,,, (),, (,, ),,,,,,,,,,,,,,,,,,,,,,,,,( ),, :,,, :,?,,, :,1999,

2005 3,, :,,,, (),,,,, [],,,,,,,,,,, (),, (,, ),,,,,,,,,,,,,,,,,,,,,,,,,( ),, :,,, :,?,,, :,1999, (), 70,,,,,, :,31, 1555,;18,,, ;,, (1895),, 1 2005 3,, :,,,, (),,,,, [],,,,,,,,,,, (),, (,, ),,,,,,,,,,,,,,,,,,,,,,,,,( ),, :,,, :,?,,, :,1999,24 25 2 (),,,,,,, 1970,,,,,, ;,; :,,?? 1988,,, 1987 1990,,,

More information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清 代 臺 灣 客 家 文 人 的 人 際 網 絡 以 吳 子 光 為 中 心 研 究 生 : 呂 欣 芸 指 導 教 授 : 吳 學 明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一 月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More information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李元皓 二十世紀初期京劇淨行演員及其唱腔研究 以 牧虎關 御果園 為例 二十世紀初期京劇淨行演員及其唱腔研 究 以 牧虎關 御果園 為例* 李元皓** 中文摘要 形成於十九世紀的京劇 在二十世紀初時 發展的勢頭風潮臻於極盛 新興 的唱片錄音科技也於十九世紀末抵達中國 留下了一批珍貴的老唱片 以不同於 書面文字的方式 記錄著京劇有聲的過往 老唱片所能記錄的雖然只有聲音 然 而聲音 亦即 唱腔 正是戲曲藝術的核心之一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26 期 頁 63-87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13 年 12 月 曹 學 佺 湘 西 紀 行 的 探 究 許 建 崑 提 要 天 啟 二 年 (1622) 曹 學 佺 授 命 為 廣 西 布 政 使 司 右 參 議, 次 年 四 月 十 二 日 出 發, 自 福 建 福 州 啟 程, 取 道 江 西 廣 東, 再 到 廣 西 桂 林 七 月 四 日 抵 達 公

More information

55-83

55-83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55-83 20 1 91 6 * 55 56 20 1 7 1 2 1 1997.10 7 260 2 7 1 262 57 17 3 94 4 3 1989.3 662-663 4 1976.10 2456-2457 58 20 1 5 74 6 100 7 92 8 64 9 33 5 1978.10 472-473 6 1951-195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徐 婉 真 這 四 天 的 綠 島 人 權 體 驗 營 令 我 印 象 深 刻, 尤 其 第 三 天 晚 上 吳 豪 人 教 授 的 那 堂 課, 他 讓 我 聽 到 不 同 於 以 往 的 正 義 之 聲 轉 型 正 義, 透 過 他 幽 默 熱 情 的 語 調 激 起 了 我 對 政 治 的 興 趣, 願 意 在 未 來 多 關 心 社 會 多 了 解 政 治 第 一 天 抵 達 綠 島 不 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九 期, 頁 167-188 1 二 七 年 九 月 誤 入 與 遊 歷 宋 傳 奇 王 榭 仙 鄉 變 型 例 探 究 黃 東 陽 摘 要 肇 興 六 朝 的 仙 鄉 傳 說 不 僅 騰 播 於 當 時, 後 世 亦 多 仿 摹 其 撰 寫 體 制 及 內 容, 嘗 為 小 說 及 戲 曲 的 重 要 命 題 惟 於 六 朝 所 奠 定 下 仙 鄉 的 基 本

More information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興大人文學報 第五十三期頁 167-192 二 一四年九月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李建德* 摘 要 三官信仰源於漢末古天師道歷經各朝的發展正一 靈寶 上清 樓觀 全 真等道教宗派及明代以來的新興民間秘密教派皆參與其發展使三官信仰產生極大 的變革進而影響當代臺灣社會對三官神的認知筆者透過文獻研究法先考證三 官神由漢末至宋 元的流變提出 正一發其端而靈寶成其大 的觀點 其次對 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65.doc

Microsoft Word - 465.doc 第 13 卷 第 4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3 No4 2007 年 8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ug 2007 幽 人 空 山, 过 雨 采 蘋 唐 代 诗 歌 蘋 意 象 探 微 张 俊 峰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江 苏 南 京,210097) 摘 要 : 蘋 意 象 源 自

More information

中文版样板

中文版样板 第 17 卷 第 3 期 衡 水 学 院 学 报 Vol. 17, No. 3 2015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5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5.03.005 董 仲 舒 : 儒 学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座 丰 碑 钱 耕 森 ( 安 徽 大 学 哲 学 系, 安 徽 合 肥 230039)

More information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私 立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伯 謙 教 授 中 國 素 食 文 化 與 漢 傳 佛 教 關 係 之 研 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Vegetarianism and Mahayana 研 究 生 : 方 廉 豐 撰 民 國 一 Ο 四 年 六 月 1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More information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2015 3 Mar. 2015 2 Arab World Studies No.2 Margot Badran, Dual Liberation Feminism and Nationalism in Egypt 1870~1925, Spring, 1988, p.24. 77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More information

65,, [ 3 ] ( P80) ;,,,,, [ 4 ] ( P8,16),, ;,,, : (1),,, [ 5 ] ( P5051) (2),, ; :,,, [ 5 ] ( P5055) (3) :,,,, [ 5 ] ( P ) : (1) : ( ),,,,,,,,,,

65,, [ 3 ] ( P80) ;,,,,, [ 4 ] ( P8,16),, ;,,, : (1),,, [ 5 ] ( P5051) (2),, ; :,,, [ 5 ] ( P5055) (3) :,,,, [ 5 ] ( P ) : (1) : ( ),,,,,,,,,, 64 () 2007 5 (203 ) (, 100037) [],,,,,,,,,,,,,, [ ] ; ;;; [] K2492257 [] A [ ] 100220209 (2007) 0520064215,,,,,,,,,,,,,,, (, ) :,,,, : (),,,,,,,,,,, (), [ 1 ] ( P629),,,,,, [ 2 ] ( P12) ;,,,,,, [ ] 2007-07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A Surve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vorable Local Conditions and Field,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Decoration of Street Taking Hai An Road of Tainan City for Example Abstract It has been several decades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Doctorate Dissertation 徐 孚 遠 在 世 變 下 之 生 命 情 懷 Xu Fu-Yuan's Life Feeling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More information

59 [1] [2] [3] A A ( 4 ) A A [4]

59 [1] [2] [3] A A ( 4 ) A A [4] 5 1 5 (1): 58 70 2013 3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 Mar., 2013 DOI: 10.3724/SP.J.1224.2013.00058 100190 20 50 70 2009 60 G301 A 1674-4969(2013)01-0058-13 20 50 1 : 2012 12 25; : 2013 01 18 : (Y250013015)

More information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309 J Chin Med Special Edition (2): 309-320, 2014 DOI: 10.3966/101764462014122502017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張加昇 蘇奕彰 *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班 台中 台灣 本文探討從 17 世紀荷蘭 西班牙占領時期以及明清統治時期的關於臺灣早期醫療發展事 項的記載 以及中醫在臺灣早期發展之成果 在臺灣的歷史發展之中

More information

地質調査研究報告/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地質調査研究報告/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Shigeru Suto, Takayuki Inomata, Hisashi Sasaki and Sakae Mukoyama (2007) Data base of the volcanic ash fall distribution map of Japan. Bull. Geol. Surv. Japan, vol. 58(9/10), p.261-321, 8 figs, 2 tables,

More information

64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Sponsored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AIFBG Hsiu-huan Chou * Abstract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64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Sponsored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AIFBG Hsiu-huan Chou * Abstract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63 20 4 8 193 64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Sponsored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AIFBG Hsiu-huan Chou * Abstract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ndemnity Funds remitted by the British

More information

0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Nov. 0 No.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K9 A 00-887 0-0 - 00-6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0-06 - 0 978 000 tianmi@ 6. com 0 CZS0 0 NJSY0 99 09 998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8, 63-93 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 李文環 1 楊晴惠 2 摘 要 古老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許多回憶 也能追溯某些歷史發展的軌跡 位於高雄市蓬 萊路三號 現為高雄港港史館的紅磚式建築 在高雄港三號碼頭作業區旁的一片倉庫 群中 格外搶眼 這棟建築建成於西元 1917 年 至今已將近百年 不僅躲過二戰戰 火無情轟炸 並保存至今 十分可貴 本文透過歷史考證

More information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第 1 期 2011 年 01 月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1 Jan. 2011 蔡 东 藩 著 述 考 释 范 志 强 ( 浙 江 万 里 学 院 文 化 与 传 播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15100 ) [ 摘 要 ] 蔡 东 藩 作 为

More information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3,,,,,, 1872,,,, 3 2004 ( 04BZS030),, 1 2005 5,,,,,,,,,,,,,,,,, 1928 716,1935 6 2682 1928 2 1935 6 1966, 2174, 7014 %, 94137 % 4, 1961, 59 1929,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 :,,,, :,,,,,,

More information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 史 学 研 究, 2016, 4(1), 1-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ojhs http://dx.doi.org/10.12677/ojhs.2016.41001 Protection Republic Award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国际政治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2013 1 1980 樊 *** 超 1980 1 2 3 * 100871 ** 121 国际政治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1 1984 1982 2 3 4 5 1980 1980 1 2004 6 15 2005 572 2003 1 34 2 1949 2001 2003 368 1993 5 2010 3 34 2003 2 59 3 50 2000 450 451 4 2003 282

More information

秘密社会与庚子勤王运动—南海西樵巨盗区新的个案

秘密社会与庚子勤王运动—南海西樵巨盗区新的个案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 ---------------------------------------------------------------------------- 510275 1 1 2 1899 9 9 3 3 16 10 4 5 6 7 8 9 10 1898 11 12 2 13 1898 1901 14 1899 4 15 16 17 18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2002 2,,,,,,, ,,,,,,,,,, 1907,1925,, ,, , 1928,1934,1934 5,, ,, ,,,,

2002 2,,,,,,, ,,,,,,,,,, 1907,1925,, ,, , 1928,1934,1934 5,, ,, ,,,, 20 30 20 30,,,, 20 30,,,, (1994 ),1930 1939 25, 1900,1921,,, 1926 1952,1966 10 111 2002 2,,,,,,, 1928 1933,,,,,,,,,, 1907,1925,, 1927 1,, 2 1952 1966 6 1985, 1928,1934,1934 5,, 1935 1933,, 1941 10 9,,,,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01-220 19 2 90 12 206-8 * 201 202 19 2 1 25-220?-194 2 188-141 157-141 3 56-88 75-88 4 5 1 1983 26-27 31 11 4 1936 1007-1063 1980 1985 60 3 1989.9 527-577 2 1984 53 3 145-86

More information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004 07 7 949 ~ 00 4 9 50 005 005 980 005 006 5 0 95 7 96 96 948 00 96 0 96 98 97 98 98 4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004 07 7 949 ~ 00 4 9 50 005 005 980 005 006 5 0 95 7 96 96 948 00 96 0 96 98 97 98 98 4 90 0 0 70 K45 A 007 87 04 05 069 0 4 5 0 0-0 80 0 6 99 994 4 006 986 006 008 008 6 009 4 006 986 006 008 4 007 4 5 99 6 Public History 007 69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CHA

Microsoft Word - MCHA 探 讨 曹 操 用 人 之 法 与 其 政 治 成 就 THE METHODS OF CAO CAO IN THE USE OF PERSONNEL AND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张 伟 隆 CHONG WEI LOONG MASTER OF ARTS ( CHINESE STUDIES )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 ,:,, 1981,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 ,:,, 1981, ,,,,,,,,,,,,,,,,,, 1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208 248,:,, 1981,459 460 2 ,,,,?,,,,,, (7 19 ),,,,,,,,,,,,,, : (),1959,187 190 :,1907 7 21 24 ;,1907 8 2 ;,1907 7 20 22 23 28

More information

continuous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the jades of Khotan into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Plains as well as into the other kingdoms along the Silk Road s

continuous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the jades of Khotan into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Plains as well as into the other kingdoms along the Silk Road s DUNHUANG RESEARCH NO. TOTAL 10 11 荣新江 1 朱丽双 2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 ;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北京 ) ;; ; ; ( ) DOI10.13584/j.cnki.issn1000-4106.2014.03.026 From Tribute to Trade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the Jades of

More information

05 0 No. 05 Vol. 0 970 00006 DOI:0.6/j.cnki.qhdz.0090 paradigm 96 0 970 0 980 979 5 6 980 5 6 980 979 979 998 980 0 988 57 0 6 99 988 979 980 99 99 978 990 988 6 6 995 60 0 980 99 7 995 5 Modern China

More information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0 No. 0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江 苏 南 京 009) 新 文 化 运 动 以 后, 中 国 的 文 史 学 术 界 大 致 分 为 南 北 两 大 系 统, 以 新 旧 为 重 要 分 野 其 中, 位 于 南 京 的 东 南 大 学 多 被 视 为 南 方 旧 学 的 重 镇 9 年 南 京 国 民 政

More information

瑏瑠 % 瑏瑡 % % 瑏瑢 19

瑏瑠 % 瑏瑡 % % 瑏瑢 19 * 1961 1963 1 2 3 4 5 1958 1965 200433 chen_xi@ fudan. edu. cn * 2015M570320 1 2 3 4 2000 4 2001 6 1999 1 1999 5 5 1961 1963 2003 2007 7 140 1 2 3 4 5 20 50 20 6 20 50 1957 200 7 1958 11 11 8 9 1958 3

More information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2012 年 5 月 当 代 中 国 史 研 究 May,2012 第 19 卷 第 3 期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Vol. 19 No. 3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刘 志 青 [ 摘 要 ] 中 共 十 六 大 以 来, 中 国 军 事 变 革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指 导 下, 注 重 实 际,

More information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91-122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朱 鶴 齡 書 元 裕 之 集 後 及 其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文 淵 閣 及 文 津 閣 本 文 獻 的 存 佚 問 題 與 其 意 義 邱 怡 瑄 * 摘 要 清 代 經 學 大 家 朱 鶴 齡 (1606-1683) 於 明 清 鼎 革 後 專 意 著 述, 終 生

More information

宋徽宗的風流韻事 152 元順帝混亂的後宮 157 明成祖斬殺三千宮女 164 明憲宗沉醉萬氏 慈母懷 167 明武宗與眾不同的女性癖 173 明熹宗的 戀母情結 179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生死愛戀 183 順治帝情迷董鄂妃 186 乾隆帝的花月豔事 190 咸豐帝的風流韻事 195 同治風流染 花柳

宋徽宗的風流韻事 152 元順帝混亂的後宮 157 明成祖斬殺三千宮女 164 明憲宗沉醉萬氏 慈母懷 167 明武宗與眾不同的女性癖 173 明熹宗的 戀母情結 179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生死愛戀 183 順治帝情迷董鄂妃 186 乾隆帝的花月豔事 190 咸豐帝的風流韻事 195 同治風流染 花柳 目錄 秦始皇的身世與愛情 1 漢高祖劉邦身邊的女人 10 漢武帝移情別戀衞子夫 16 漢元帝痛惜 落雁 遠飛 22 漢成帝墜入 溫柔鄉 27 漢哀帝也玩 斷臂山 36 漢光武帝平生只愛一個女人 44 魏武帝曹操的浪漫史 53 晉武帝染指逾萬宮娥 63 北魏孝文帝被戴綠帽子 67 齊少帝獨愛潘玉兒 75 陳後主只留玉樹後庭花 83 隋文帝畏懼妻子獨孤氏 91 隋煬帝強佔庶母 98 唐太宗李世民迷戀弟媳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2007 10 177-196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Food in the First Lunar Month between China and 177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4期 阅江学刊 2015 年 8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4 Aug 2015 审美文化研究 江南渔隐与元代吴镇的渔父词画 李杰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 510303 摘要 渔父的隐士形象源自姜尚 范蠡 严光等典范人物 受其影响最深远的是唐代张志和 张志和首唱 渔父词 又随句赋象 写景夹词 绘写江南渔隐图 张志和使江南渔隐传统在后 世渔父词画中得以继续传承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外 語 學 院 韓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Kore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韓 國 與 台 灣 的 民 間

More information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四 十 期 2013 年 3 月 頁 61-88 永 遠 的 革 新 號 側 論 筆 匯 遺 漏 在 文 學 史 上 的 密 碼 及 其 重 要 性 陳 明 成 摘 要 由 於 歷 來 有 關 文 學 雜 誌 與 現 代 文 學 的 研 究 成 果 已 呈 豐 碩, 相 形 之 下, 對 於 栽 種 在 兩 者 之 中 的 革 新 號 筆

More information

23-46

23-46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3-46 19 1 90 6 1 2 * 1 121 1982.11 3124-3125 2 1988.3 6 23 24 19 1 3 4 3 1986.12 4 1980.9 505 25 5 6 7 8 5 9 1993.10 425 6 579-580 7 552-554 8 26 19 1 9 10 11 12 Benedetto

More information

2010/

2010/ Abstract T 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family network family and kinship circle family.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ndividual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