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一 诉讼调解的 U 型演变及原因分析 一切现实的存在都有其历史的缘由, 诉讼调解也不例外 尽管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类似中国诉讼调解的制度 ( 例如和解制度 ), 但相比较而言, 中国显然对诉讼调解更为重视, 虽然在不同时期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72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一 诉讼调解的 U 型演变及原因分析 一切现实的存在都有其历史的缘由, 诉讼调解也不例外 尽管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类似中国诉讼调解的制度 ( 例如和解制度 ), 但相比较而言, 中国显然对诉讼调解更为重视, 虽然在不同时期"

Transcription

1 R. L. R. 中国的诉讼调解 71 中国的诉讼调解 : 演变 制度及近期动态 张卫平 * 引言 : 由于历史 政治 文化以及法律观念等原因, 诉讼调解或法院调解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虽然, 对诉讼调解的重视程度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 但总体而言, 中国民事诉讼十分重视通过调解终结诉讼 不仅在司法政策层面上, 在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的规范方面也突出了诉讼调解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 由于中国执政党明确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口号, 在观念上更进一步强化了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 调解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并试图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所谓 大调解 格局, 以应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矛盾和纠纷 相应地在民事诉讼中, 诉讼内的调解更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得以强化 强调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实行调解 立案阶段 立案后开庭审理前 开庭审理中, 辩论结束之后判决之前, 一审 二审以及再审中也都可以调解 2012 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这一背景下也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应当先行调解的诉讼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 因为强调以诉讼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所以, 中国的民事诉讼十分明显地显现出诉讼调解化或调解型诉讼的特点 虽然在理论界对于诉讼调解在中国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应有地位 调解与裁判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 201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 以下简称 十八大 ) 之后, 中国在司法政策上显现出一定程度的转向, 似乎不再像 十八大 之前那样强调 大调解, 而是强调用法治的方式 法治思维化解矛盾, 重视法治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 学术界和实务界也开始反思诉讼调解的过度化或泛调解化 民事诉讼调解化的问题 在此时机, 本文欲对中国民事诉讼调解的演变 现行的制度规范 诉讼调解的新动向以及人们对此的认识或争论作一概要的介绍, 以使人们对中国的诉讼调解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This paper was lectured on 21 st October 2013 at Ritsumeikan University in Kyoto (supported by a grant-in-aid from 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将诉讼调解或法院调解称为 民事调解 因为民事调解容易与诉讼外的其他民事方面的调解混同, 本文使用诉讼调解或法院调解的这一概念 有学者认为, 大调解 一般是一种由地方地方政府主导之下各级政府部门联合指导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 ( 参见, 吴英姿 : 大调解的功能及其限度, 载 中外法学 2008 年第 2 期 ) 就笔者考察的情形来看, 大调解 是一个内涵不确定的概念, 主要是指由党政主导 主体多元 手段多样 方式灵活 相互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的综合体系, 提出特点是政府主导, 目的是实现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2 72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一 诉讼调解的 U 型演变及原因分析 一切现实的存在都有其历史的缘由, 诉讼调解也不例外 尽管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类似中国诉讼调解的制度 ( 例如和解制度 ), 但相比较而言, 中国显然对诉讼调解更为重视, 虽然在不同时期, 不同阶段, 重视的程度有所差异 这与中国争议解决方式的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联 通常的观点认为, 追溯遥远的历史, 可以发现民间调解一直在解决争议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传统由于契合了中国人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从而被不断延续下来, 并被吸收进司法制度之中, 成为中国司法解决争议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 尤其是在共产党革命早期的根据地, 基于法治意识 法律规范缺失以及政治的需要, 调解更成为一种司法方法 调解的这种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作为我们现行民事司法制度重要历史继承部分的 马锡五审判方式 的确立 著名的 马锡五审判方式 作为一种司法裁判方式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民间纷争解决方式的直接继承和发扬 这一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 纠纷解决的裁判者直接深入到纷争现场, 了解纷争形成的过程, 调查收集有关纷争的证据, 并在此过程中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说服教育, 最终化解 ( 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 纠纷 马锡五审判方式虽然是当时人们对马锡五在陕甘宁边区从事司法裁判工作特点的概括, 但实际上是对当时司法裁判方式的概括 马锡五的裁判工作方式最典型和最集中地反映了当时这种审判方式的特点 所以人们将其称为 马锡五审判方式 其中 着重调解 被视为 马锡五审判方式 的最基本特点之一, 是这种审判方式的主要标志 这种审判方式由于与当时的社会情境和政治要求具有内在的适应性, 因此成为一种模范的司法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被进一步延续下来, 并在 1982 年的民事诉讼法中得到体现 1979 年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试行 ) 时, 制定者就特别强调 面向实际 面向群众 充分考虑工人 农民的需要, 十亿人民的需要, 从便利人民群众进行诉讼, 便利人民法院办案的基本思想出发, 总结民事审判工作中的历史经验, 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系统化 条文化, 写入民事诉讼法的条文 这里所指的 行之有效的经验 主要就 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策略是团结群众, 发动群众以便实现自己的诉求 当时根据地的这种司法方式, 包括调解也被认为是团结群众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见强世功主编 : 调解 法制与现代性 : 中国调解制度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20 页 马锡五审判方式 就其元初的状态 ( 而非发展了的状态 ) 而言是当时人们对马锡五在陕甘宁边区从事司法裁判工作特点的概括, 但实际上是对当时司法裁判方式的概括和总结, 所谓马锡五审判方式是这种审判方式的概念化和符号化 由于马锡五先生司法工作的典型性 他的司法工作方式最典型和最集中地反映了当时这种审判方式的特点, 并得到当时高层的认可和赞扬, 所以人们将其称为 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司法干部对纠纷要全面 客观深入地进行调查 ;(2) 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3) 断案由司法干部和群众共同进行 ;(4) 诉讼程序简便利民 将诉讼简便利民加以展开, 则可以扩展为巡回审理 就地审理 免除诉讼费用 受理和审理的简便和简化, 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 反映马锡五审判方式以下价值导向 : 其一, 简化纠纷解决的程序 ; 其二, 便利当事人诉讼 ; 其三, 避免直接适用法律 ; 其三, 裁判者道德积极干预 参见 : 张卫平 : 回归 马锡五 的思考, 载 现代法学 2009 年第 5 期 参见张希坡 : 马锡五审判方式, 法律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页 马锡五, 生于 1899 年 1 月 8 日, 陕西省保安县人,1935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3 年任陇东专员时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1946 年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 柴发邦主编 : 民事诉讼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1983 年版, 第 51 页

3 R. L. R. 中国的诉讼调解 73 是指 马锡五审判方式 1982 年 民事诉讼法 ( 试行 ) 第 6 条规定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应当着重进行调解 ; 调解无效的, 应当及时判决 该条规定的 应当着重调解 就集中反映了 民事诉讼法 ( 试行 ) 对传统审判方式的承继 在以后 民事诉讼法 ( 试行 ) 实施的几年中, 诉讼调解依然被作为解决民事争议的重要方式 80 年代末, 随着改革的扩展和推进, 与当时的政治气候相适应, 在司法审判领域中的改革也开始升温,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作为中国社会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国推广开来 人们对司法最终解决寄予很大的期望 同时, 改革开放后民众权利意识的提高以及利益格局变化的影响, 民事案件大量增加, 法院面临很大审判压力, 依照原有的着重调解的审判方式审理案件, 无法及时解决积案问题, 加之, 受外国民事审判制度和严格执法要求的影响, 人们在意识上比较强调民事判决的作用, 相应地, 诉讼调解的运用逐渐被弱化 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 举证责任制度的推行又为弱化诉讼调解, 强化裁判解决提供了制度支持 过去对于案件事实不清的情形, 通常是通过诉讼调解加以处理, 以避免裁判事实依据的缺失问题, 在推行举证责任制度以后, 法院就可以在案件事实不清时, 利用举证责任风险承担机制直接作出裁判 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 过去重视诉讼调解的审判方式被视为传统审判方式的一个特点, 因此,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作为一种以改革传统审判方式为己任的改革活动也就自然会淡化诉讼调解 1988 年召开的全国第 14 次审判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行驶的 列车 在这次会议上, 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 中心工作, 主要包括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调整调解与判决的相互关系等等事项 所谓 调整诉讼调解与判决的相互关系, 其实质就是弱化诉讼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强调的是 该调则调, 当判则判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这种认识在 1991 年的 民事诉讼法 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民事诉讼法 第 9 条规定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 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判决 在法条表述上不再使用 着重 二字 民事诉讼法 实施以后, 民事程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在最高法院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出台后, 由于证据规则方面更加细化, 民事诉讼程序的刚性特征也得以强化, 基于上述综合因素, 在民事诉讼中, 诉讼调解结案率大幅度降低, 在许多法院, 诉讼调解结案率已经不到 10%, 二审案件诉讼调解结案率就更低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调解又开始受到重视, 诉讼调解也渐渐热起来, 形成了明显的 U 型回归态势 分析诉讼调解再兴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受国外纠纷解决方式变化的影响 实际上在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国外已经开始关注纠纷解决的 ADR, 包括所谓司法 ADR, 强调纠纷解决的弹性化和多样化 由于时滞的 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受案数 :1981 年 件 ;1986 年 件 ;1993 年 件 1995 年 件 中国法律年鉴 1982 年 1987 年 1994 年 1996 年版 参见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1988 年第 3 期 关于司法 ADR 的内涵, 在中国学界, 有多种认识, 一种观点是, 司法 ADR 是以法院为主持机构, 或者受法院指导, 但与诉讼程序不同的, 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诉讼外纠纷解决的一种制度 ( 章武生 : 民事简易程序研究,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第 292 页 ) 参见范愉 : 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第 页 章武生 : 民事简易程序研究,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第 292 页 张卫平 : 探究与构想,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327 页以下

4 74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原因, 国外的这种发展趋势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才被作为一种 西方意识 影响到中国, 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简化诉讼程序, 强调诉讼解决的替代性方法是一种解构原有审判方式的时髦, 一种期望回归传统的认识逐渐强烈起来 同时, 外国法理论中的批判法学 后现代法学理论对 守法主义者 对法的确定性 惟一性认识的批判也影响了中国学术界, 从而强化了人们对 民间法 惯习 的自然偏好, 强化了对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回归的价值崇拜 2 实体法 程序法的 刚性 以及实体法的缺失 法治的发展要求依照人们越来越多地依照法的规则实施其行为, 无论是在实体法领域, 还是程序法领域都日益显现出形式主义的刚性特征 这种刚性化特征与我国社会传统的行为方式和人治方式呈某种程度的抵触和对抗状态 ; 同时, 尽管立法在大量增加, 但由于立法资源运用的不当以及法律运用的方式 方法的不当 ( 例如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 而是一味追求法条的直接规定和对应 ), 因此不能有效地使用法律资源, 实体法规定的缺失依然突出, 因此人们期望通过诉讼调解的方式灵活地处理纠纷, 通过当事人的处分行为遮蔽实体法依据上的尴尬 在程序法方面, 则由于存在程序规则体系的不完善 规则本身的不合理问题, 一方面强化了程序规则的刚性特征, 另一方面, 因为法官自由裁量运用的不当或滥用, 又导致程序刚性的反面 裁量的随意性, 从而极大地冲击了裁判的权威性, 减低了裁判结果对当事人以及社会不满的吸收, 影响了结果的正当性 3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受阻, 促成了诉讼调解的回归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以传统审判方式为对象的, 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并没有取得完全颠覆传统审判方式的预期结果 受制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制约和司法体制的约束, 而无法向纵深推进,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程受到阻碍, 审判方式改革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改革从民事审判程序以及审判方式上转向了法院运行体制和制度方面, 并逐渐虚化和概念化 人们已经对审判方式改革产生了心理上的 审美疲劳, 回归传统审判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心理状态 4 审判责任追究机制强化了法官的 避错 心理, 使得法官在审判中尽可能回避直接通过裁判解决纠纷 裁判解决纠纷需要法官在裁判文书上明确写明裁判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 如果法官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时, 则被认为是审判上有错误, 属于 错判 错判 对法官的奖金 晋升 荣誉称号的获得都有消极影响 与裁判不同, 诉讼调解解决结案的, 不需要法官给出明确的法律根据和理由, 因为调解处理是当事人之间的自由处分, 无需明确实体权利义务 由于纠纷的处理不再根据实体法的规定, 因此作为裁判基础和前提的案件事实也同样被模糊和淡化, 虽然法律条文上也规定, 诉讼调解要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 但实际上案件事实的清晰化必然妨碍诉讼调解的成功率, 查明事实的要求就自然在实践中被淹没了 正是由于诉讼调解在本质上是当事人自由处分的结果, 不是法官的裁判行为, 因此, 在法官责任追究制的制度背景下, 法官当然会趋利避害, 尽可能促成调解的达成, 所以这一制度背景是调解结案率虚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5 调解有利于减少法官的工作压力 (1) 从审判工作量来看, 调解可以省掉庭审中正式开庭要求, 避免了对事实的认定, 对证据的质证 认证 (2) 法官也不需要向上级如组长 庭长 院长汇报案件, 省掉请示汇报的麻烦 在中国, 没有法官独立, 审判具有很 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也曾有过类似国外司法 ADR 的做法, 即一些法院设立的 经济诉讼调解中心, 但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 运作不久便被取消

5 R. L. R. 中国的诉讼调解 75 强的行政化色彩 对于疑难案件要求法官请示汇报, 即所谓请示汇报制度 (3) 不需要像裁判那样讲究法律的正确适用 (4) 调解有的不需要制作调解书, 省去了裁判文书的制作, 即使制作调解书也不像制作判决书那样有严格的要求 2004 年前后, 诉讼调解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进一步升温 基于抑制国内社会关系冲突的社会 政治需要, 执政党新的高层领导人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政治口号 建立和谐社会成为近期基本的政治要求, 对这一政治要求的落实被司法高层理解为在司法领域中 复兴 调解, 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被视为和谐社会实现的具体方式 在人们的认识当中似乎离和谐社会建构要求 最近 的制度就是诉讼调解制度 司法与政治形势的密切联系以及权力结构中司法的特定地位使得任何政治形势的要求都会直接在司法领域中得到反映 不仅在民事纠纷领域中诉讼调解重被提到了非常的地位, 刑事诉讼中的调解也在这种背景下被强势推出, 成为人们议论的重点问题之一 实际上, 人们对民事诉讼中诉讼调解的重视不仅仅是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技术手段的需求, 也是满足当下的政治需求, 是一种政治行为, 诉讼调解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正是由于这种特定的政治态势, 使得诉讼调解在法律上的实效性和规范性问题居于次要地位, 社会效果或政治效果成为人们追求的第一目的 近十年来, 一些在诉讼调解方面走在前列的基层法院几乎是以每年 5% 以上的幅度在提高诉讼调解的结案率, 调解结案率已经超过 60% 根据 2005 年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 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各类民事案件中, 法院调解结案的 件, 调解结案率 31%, 许多基层法院调解结案率已经达到 70% 以上 在以后的几年里调解率还在一直攀升 有的法院已经达到 90%, 甚至有个别法院提出了要实现 0 判决 的目标 调解结案率 调撤率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法院, 尤其是基层法院工作业绩的一个 硬指标, 在法院 审判管理指标体系 中占有很大的权重 在法院系统中的各种机制激励了法官们提升调解率 二 诉讼调解的制度规范 因为民事调解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 在制度设计上也就比较注意对民事调解的制度建构, 这一点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尤其是在诉讼调解再次得以强势回归之后, 人们更进一步强调通过制度细化诉讼调解的规范, 使着重诉讼调解能够得到具体体现 关于诉讼调解主要的制度规范文本是最高人民法院 2004 年公布的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以下简称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 由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实际上具有法律规范的作用, 因此, 该 规定 也就成为了关于民事调解的主要规范依据 该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参见, 宋朝武等著 : 调解立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第 52 页 肖杨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05 年 3 月 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张嘉军 : 民事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 载 法学研究 2012 年第 1 期 中国法院系统内部考核各法院审判绩效的一种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调解率 撤诉率 上诉率 上访率等指数 有不少人认为, 由于司法政策上对强化诉讼调解的要求, 因此关于调解率的数据可能有人为的因素并不能反映其真实状况

6 76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 一 ) 明确规定了答辩期满前可进行调解 中国民事诉讼法尽管规定了在民事诉讼中应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 但没有具体规定进行调解的具体阶段, 在认识上, 一般认为起诉之后至判决之前都可以进行调解 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在答辩期间即可以进行调解 该 规定 第 1 条规定 :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 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 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 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 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 所谓 答辩期满前 应当包括了三种情形 : 其一, 一审阶段中, 原告起诉法院受理案件后至答辩期届满的期间 ; 其二, 二审阶段 ( 上诉阶段 ), 当事人上诉之后, 上诉答辩期限届满前 ; 其三, 再审阶段, 本案再审程序启动之后, 再审当事人答辩期限届满前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明确了在案件受理之后至答辩期间内都可以进行调解 在没有这一明确规定之前, 人们通常会在开庭审理中才会进行调解, 因为在这个时候当事人都在场便于进行调解 如果规定在答辩期之前可以进行调解, 也就意味着一旦立案就可以进行调 解 这也包括起诉立案后移送审判庭之前进行的调解, 即所谓 立案调解 在民事调解的实务中, 立案调解有的也理解为包括立案前调解和立案后的调解 所谓立案前的调解, 是指在原告起诉后, 立案之前法院所进行的调解 这种调解的目的在于减少诉讼, 如果调解成立, 其结果通常是原告撤回起诉 在实务中民事调解通常在五个阶段进行,1 原告起诉后, 法院立案之前 ;2 法院立案之后, 答辩期届满之前 ;3 被告提交答辩状之后, 开庭审理之前 ;4 开庭审理之中;5 开庭审理之后, 法院裁判之前 有问卷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人中, 愿意在开庭审理中进行调解的比例最高, 为 50.7% ; 其次是答辩期满之后第一次开庭前 ; 选择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的仅为 14.8% ( 二 ) 明确规定协助调解和委托调解 1 协助调解所谓 协助调解 是指, 在诉讼中, 法院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 和具有专门知识 特定社会经验 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法院的调解工作 ( 见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中国民事诉讼法第 125 条前段规定 :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第 167 条也规定 :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 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因此, 不论是一审, 还是二审, 被告或被上诉人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第 15 天即为答辩期满之日 由于本案的再审程序是根据具体的原生效裁判的情形而定, 原裁判为一审生效裁判, 则本案再审程序适用一审程序 ; 原生效裁判为二审的, 本案再审程序适用第二审程序 因此, 答辩期间也按照相应规定 按照中国法院审判分工的程序, 原告起诉之后首先由法院的立案庭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 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予以立案, 然后根据案件的性质将案件移送给相应的审判庭审理 例如合同案件纠纷案件将移送给民事审判一庭进行审理 房地产案件将移送给民事审判二庭进行审理 知识产权的纠纷案件移送给专门的知识产权庭审理 杨畅 : 试论民事立案调解制度的建构, 载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编 : 北京市法院立案审理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文集 (2006), 第 1 页 法院调解实证分析 ( 上 ), 载宋朝武等著 : 调解立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第 61 页

7 R. L. R. 中国的诉讼调解 77 第 3 条 ) 虽然在民事诉讼法第 95 条中有关于协助调解的规定, 但相对而言,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的规定更加具体和明确 协助调解的制度规定其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 法院在调解之前通常会了解哪些人参与将有利于调解的达成 了解情况之后, 法院为了促成调解通常会先向这些人介绍有关案情, 说服这些参与者积极促成调解 从实证调查的情形来看, 大多数人愿意协助法院进行调解 关于协助调解, 人们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主要是关于协助调解的性质问题, 即协助调解是否是一种司法性质的调解 2 委托调解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首次明确规定了委托调解制度 委托调解 是指经各方当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可以委托相关单位 团体 组织或者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 达成调解协议后, 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确认的制度 根据该规定, 被委托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 和具有专门知识 特定社会经验 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 由法院委托单位 社会团体个人进行调解从制度的目的实际需要来看, 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大量案件需要调解所导致的法官资源紧张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民事案件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法院的法官数量虽然也一直在增加, 但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 法官依然处于很大的审理压力之中 ; 另一方面, 因为调解工作无需法律专业技能和知识, 更多地是说服工作, 因此, 其他非法律人士就可以胜任调解工作, 使得委托调解成为可能 一些学者更从 ADR 体系建构的角度认识委托调解, 认为委托调解是司法 ADR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些基层法院近些年来专门成立了 调解中心, 例如,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该调解中心的一项职能就是委托单位 团体或个人进行调解, 协调调解工作的展开 对于委托调解, 人们也存有质疑 主要问题是委托调解, 在性质上是否还是法院调解或诉讼调解 法院调解是利用法官的法律专业技能和法律专业知识促成调解, 并保障调解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而委托调解并没有这一优势 同时, 被委托人调解的费用及支付标准都是问题 ( 三 ) 先行调解在着重调解的司法政策指导下, 民事诉讼实务中实际上已经贯彻了先行调解的原则 在原告起诉立案之后法院通常都要进行调解 但 2012 年之前的民事诉讼法法典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先行调解的原则 2012 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基于对着重调解的强调, 民事诉讼法也相应规定了先行调解原则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 122 条规定 :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 适宜调解的, 先行调解, 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这里先行调解包括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之后尚未立案之前这一阶段 因此, 实际这一规定就突破了原来人们关于法院只能在诉讼系属之后才能介入的调解的一般法理 如此规定也是为了避免纠 民事诉讼法第 95 条规定 :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 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法院调解实证分析 ( 上 ), 载宋朝武主编 : 调解立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第 页 同上 肖宏 : 全员审判 : 应对案多人少的好机制 载 人民法院报 2010 年 4 月 30 日第二版 肖建国 : 司法 ADR 建构中的委托调解研究 载 法学评论 2009 年第 3 期 ( 总 155 期 )

8 78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纷案件进入审理程序, 希望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化解纠纷 这一规定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有学者指出, 在完成立案以前, 不管是域外大陆法系国家所实行的 起诉登记制 下的立案, 还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实行的 审查受理制 下的立案, 法院或者法官都是不能实施这些职权行为或者审判行为的 ( 四 ) 和解与调解的对接在中国, 无论在民事诉讼法中, 还是民事诉讼实务中, 都存在着和解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只是因为法院的主动介入使得民事调解的适用率远远高于和解 但由于毕竟存在着和解的情形, 因此在强调调解的态势下, 也就存在如何将和解与调解对接的问题 对此,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第 4 条第 1 款规定 :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 不计入审限 该条第 2 款规定 : 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的, 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 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 五 ) 超诉讼请求的调解 超诉讼请求的调解, 是指在诉讼中, 法院调解可以超出当事人的请求范围达成调解协议 司法解释允许调解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 目的在于能够更广泛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使得纠纷获得一次性解决, 有助于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超请求范围的调解通常是在诉讼中, 一方当事人提出了在诉讼请求之外的争议, 并寻求通过调解加以解决 基于法院的消极裁判地位, 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超诉讼请求范围纠纷的调解 虽然司法解释认可超诉讼请求范围的调解, 但人们对超诉讼请求范围的调解存有争议 主要的质疑在于诉讼调解是基于诉讼请求, 没有诉讼请求就没有本案民事诉讼, 如果调解超出了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就意味着调解不再是诉讼调解, 而且实际上也违反了不告不理的原则 ( 六 ) 明确规定履约责任通常认为调解在解决纠纷方面的作用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能够遵守调解协议, 即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但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就不能有效解决纠纷, 反而会影响纠纷解决的效率 一般情形下, 一旦达成调解协议, 法院会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将产生与判决书相同的法律效力 因此, 为了制约当事人的事后反悔权,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首次明确规定, 人民法院对于调解协议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 应予准许 ( 第 10 条 ) 也是说当事人可以在调解协议中约定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民事责任, 相当于合同违约责任 不过这里的问题是, 如果一方当事人真的在调解协议达成后, 不履行调解协议的, 如何追究其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呢? 在合同的情形, 如果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的, 另一方可以通过诉讼追究违约人的违约责任 在调解协议的情形是否也 赵刚 : 关于 先行调解 的几个问题 载 法学评论,2013 年第 3 期 在中国, 为了缩短诉讼周期, 民事诉讼法中专门设置了审限制度, 即规定一审和二审的审理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审理结束 需要延长时, 可以向法院院长或上级法院申请延长一定的审理期限 例如一审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 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还需延长的经上级法院批准 ( 民事诉讼法第 149 条 ) 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 ( 第 176 条 )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第 9 条规定 : 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 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9 R. L. R. 中国的诉讼调解 79 要通过诉讼追究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责任呢? 有实证调查报告提到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法官们对履约责任的现实性多持怀疑态度, 认为与其规定履行责任, 还不如直接适用调解书, 因为调解书一旦生效同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 七 ) 调解担保制度 民事调解若干规定 第 11 条规定 : 调解协议约定一方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 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案外人提供担保的, 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应当列明担保人, 并将调解书送交担保人 担保人不签收调解书的, 不影响调解书生效 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提供的担保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条件时生效 上述规定由此确立了调解担保制度 调解担保的目的也依然在于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 通过调解担保扩大了责任主体范围 在性质上, 调解担保与民事实体法上的担保相同 关于调解担保的法律根据是担保法 与其他担保不同的是, 调解担保具有直接执行的效力, 其效力来源于法院的审判权 实务中, 一般是在诉讼调解中的一方担心虽然达成调解协议, 但却不能履行, 因此, 希望他人能够担保履行义务 实务中调解担保已有实例, 表明的确有这种制度需求 三 诉讼调解的新动向及争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之后, 政治层面显现出了执政党对法治的重视 十八大 报告明确提出了要以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 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的观点, 再次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徇私枉法 执政党领导和政府领导人的更替也对中国的司法政策导向发生了一定影响 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开始反思过去的司法政策导向 普遍认为, 因为政策导向的问题导致存在诉讼调解泛化和滥用的倾向 调解的泛化和滥用实际上折射在司法政策导向上对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的误导和解构, 影响了司法裁判的功能, 导致了司法权威的贬损, 最终使得法律权威不断贬损 笔者认为, 这一问题的发生有其特定的中国语境 对诉讼调解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人们是持肯定态度的, 批评者主要针对强制性调解 泛调解化的政策导向和相关的制度规定 在时下的民事诉讼中, 诉讼调解已经成为一种被强化的态势, 人们在观念和心理上已经把诉讼调解率的提高和诉讼调解的运用作为了一种实践中的强势命令, 作为一种对司法行为的政治性要求, 这种政治性要求又由于传统意识 观念的契合, 进一步强化了命令的强制性 中国司法机关和法官在社会转型时期 ( 从人治向法治转型的时期 ) 所具有的非单一品行 ( 行政的 政治的和司法的复合品行 ) 也使得司法机关必须具有实现特定政治性要求的职能, 法官具有完成此项任务的职责 司法机关为了满足这种政治和司法的双重要求, 为提高调解结案率必然要出台相应的措施, 以保证 法院调解实证分析 ( 上 ), 载宋朝武主编 : 调解立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第 页 王杏飞 : 法院调解担保制度探析 载 石河子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2 期 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案例 (2011 西民初字第 号 ) 转引自黄冠猛 : 民事调解担保条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载 人民司法 2012 年第 6 期 在我国的传统意识上, 政治性任务往往具有高于其他任何任务的性质, 往往被视为最高命令

10 80 Ritsumeikan Law Review No. 31, 2014 和刺激诉讼调解的贯彻和实施 这种理念上的强化和心理上的强烈暗示也导致人们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行为偏好和价值取向, 提高调解结案率成为一种主要的价值追求, 如此一来, 所谓 该调则调, 当判则判 实际上已流于形式, 案件的审理又自然回到了 着重调解 的时代, 甚至超越了 着重调解 时代 在法律规定上, 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自愿, 其基本法理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自由处分, 没有当事人的自愿, 任何调解的达成都是非正当的 当然, 我们不能说现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都是在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情形下达成的, 但十分清楚和不可否认的是, 在目前这样的司法环境中, 强制调解的情形必然会高频率发生, 强制调解难以避免 虽然在最高法院 关于法官的行为规范 第 37 条第 2 项中明确规定 : 坚持自愿 合法原则, 能调则调, 当判则判, 判调结合, 案结事了 但该条第 1 项也同时规定 : 增强调解意识, 坚持将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 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 增强 和 充分 在特定的语境下都可能成为强化诉讼调解的 指令, 在强调诉讼调解的形势压力下, 该条规定很容易被 意会 为尽量调解, 而背离 言传 的 能调则调, 当判则判 该条第 3 项规定 : 讲究方式方法, 提高诉讼调解能力, 在同样的语境下也同样容易成为一种补强性 指令, 讲究方式方法 可能被误认为是规避强制调解的 艺术 处理 尤其是在强化诉讼调解具有了政治意义时, 其他的限制都会形同虚设 再加上我们已经给定的其他制度 ( 如法官责任追究制 ), 强制调解就是一种 高度盖然性 的结果, 而一旦调解成为一种强制性的处置纠纷的方式, 也就导致这种方式正义性的丧失 在民事诉讼中, 是坚持调解中心主义, 还是裁判中心主义, 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 近些年来, 无论是法律规定, 还是司法政策都坚持了调解中心主义 对此, 有学者指出, 中国正处于法治的初创阶段, 需要建立法律规则意识, 建立普遍的守法意识, 人们需要更多的了解法律的内涵, 尤其是实际运用中的法律 但是强化调解和泛调解化必然因为弱化裁判功能, 模糊法律对权利义务的规定, 弱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 导致守法意识 规则意识的淡漠 在西方国家, 法治状态与中国完全不同, 不处于同一个层面 纠纷解决的应有方式与该国特定的社会和法治状况应当一致 中国需要司法裁判强化法律规范, 解释法律规范 强化诉讼调解与人们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需求有关 由于社会矛盾加大, 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但如果简单地将强化调解与和谐社会简单对接, 认为强化调解就有利于社会稳定其实是误识 裁判具有解释法律 细化法律 激活法律 使法律实在化的功能, 因此, 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更大的意义, 而不是相反 因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和维系关键在于社会秩序的完善和遵从 法律规范是社会秩序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司法裁判能够保证法律规范作用的活性化, 从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维系 司法机关通过自己的司法裁判实现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和控制, 这也是法治基本要义 从法治国家的经验来看, 通过实在的法律稳定社会, 通过司法裁判稳定社会, 不仅比 压制型维稳 更有效, 更有可持续性, 其成本更低 人们还质疑强化调解的实际功效和作用 通常认为调解结案有利于义务的自动履行, 但由于强化调解的结果, 实际上调解并没有提高义务的自动履行率, 相反大量调解的案件 张卫平 : 诉讼调解 : 时下态势的分析与思考 载 法学 2007 年第 3 期

11 R. L. R. 中国的诉讼调解 81 进入执行领域, 完全颠覆了调解的比较优势 有学者的地方实证调查也支持了强化调解并没有提高自动履行率的观点 调解的比较优势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周期短 因为通过调解可以减少许多程序, 如果在开庭审理前达成调解, 则避免了开庭程序 ; 一审调解结案也就避免了上诉程序 但实际上, 实务中诉讼调解也同样花时间, 费周折, 尤其反复调解的情形下, 此种情形并不比直接裁判节约诉讼成本 在着重调解 强化调解正当化认识中, 认为着重调解更符合中国纠纷解决的传统, 更符合人们的传统观念 对此, 有学者认为, 实际上在重调解方面并非就是中国传统 有历史资料表明在清代, 知县听讼一般并不进行调解 而是当庭断案裁决 着重调解的传统应该起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庭调解传统, 是在缺失裁判实体法依据, 只能按照情理和乡规民约的大背景下的产物, 因此, 不能从中国纠纷解决的历史传统中获得正当性 结语 2012 年中国共产党的 十八大 以后, 随着人们对泛调解化政策以及大调解政策的批评和反思, 从媒体宣传来看, 大调解 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当下政府所重视, 在法制类媒体中对调解的宣传和报导也有所降温 在主流意识开始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中国社会的今天, 诉讼调解有可能恢复到当调则调, 当判则判的应有轨道 人们的共识是诉讼调解只有坚持自愿原则, 调解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单纯从所谓 案结事了 而不顾及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和正当性的认识和做法必然损害法律和法治 诉讼调解之所以为法院重视与中国特有司法体制有密切关联, 由于司法不独立, 法院在司法时难以发挥依法裁量的作用 又因为司法裁判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使得司法裁判不能成为解释现有法律, 具体指引人们行为规范的工具, 导致大量民事纠纷涌向法院, 导致法院难以承受审理的巨大压力 因此, 要使诉讼调解回归应有的轨道, 发挥裁判的功能, 司法体制的改革是关键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笔者认为, 在这一时期强调裁判的作用有助于全社会法律观念和意识的形成 在诉讼程序中, 裁判是中心和重点 对于转型中产生的大量纠纷, 更好的方法是建立 ADR 体系加以应对 这种应对也不应当是那种政府主导的所谓 大调解 格局, 这种政府主导方式必然导致政府更广泛的干预, 不利于社会 法治的发展 李浩 : 当下法院调解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 调解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研究 载 法学 2012 年第 1 期 李力在撰写的 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 ( 载 法律适用 2010 年第 7 期 ) 一文中对某地法院 8 年间审理案件的结果调查发现, 合同案件反悔率高达到 60% ; 权属类案件反悔率 52% ; 婚姻类案件反悔率 23% 法院调解实证分析 ( 下 ), 载宋朝武主编 : 调解立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第 95 页 黄宗智 : 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史 社会史 文化史研究 载 比较法研究 2000 年第 1 期

12

» ¼ ½ ¾» ¼ ½ ¾

» ¼ ½ ¾» ¼ ½ ¾ 黄 韬 在我国 部分金融法律争议案件因为司法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基本法律的规定 没有机会进入到法 院 或在进入法院的过程中被施加了某些限制 这一金融司法现象是与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司法体制运行的 某些特点紧密相关的 但这样的司法筛选机制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金融争议 案件筛选 司法体制 作者黄韬 法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师 ¹ º ¹ º » ¼ ½ ¾» ¼ ½ ¾ Á À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范 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以下简称 人民调解法 的颁行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需要 将开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构的新起点 其立法过程中不仅涉及了诸多利益的博弈 还贯穿着许多重要的理念冲突 立法机关在司法化与民间化 群众性与职业化 统一与多元 灵活适宜与规范程序 垄断与开放等不同选项之间 较充分地听取了各界的意见 经过集思广益 在草案的基础上作出了相对合理的抉择 使这部立法具有了务实 开放等特点和一定的前瞻性

More information

,,,,, 5,,, :,,,,,, ( ), 6,,,,,,,,, 7,, ( ),,,,,,,,,, 8,,,,,,,,,,,,,,,,, 9,,,,, :, :, :, :,,,,,

,,,,, 5,,, :,,,,,, ( ), 6,,,,,,,,, 7,, ( ),,,,,,,,,, 8,,,,,,,,,,,,,,,,, 9,,,,, :, :, :, :,,,,, :. /.....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研究 * 万春 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实行法律监督, 符合人大制度关于权力监督制约的原理, 不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应有的诉讼地位和独立性 权威性, 体现了检察官客观性义务的要求, 具有基本法律依据 开展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应遵循严格限制并减少死刑 切实保障人权 维护公共利益 公平 及时 突出重点等原则 检察机关在死刑复核中的诉讼地位不是公诉人, 而是法律监督者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备案审查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关于修改我国 行政诉讼法 的若干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 我国 行政诉讼法 亟须作出适当修改 在修法过程中应贯彻公民合法权益保护优先的原则 注重研究解决如下制度创新与改进的课题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作为行政诉讼立法的首要目的 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应坚持司法最终性 应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参加人范围和行政诉讼救济范围 行政诉讼立法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以更有效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 修改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092 司法论坛 一 常见的证据保全对象 windowsxp office2003 ( ) ( ) : : 二 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和处理 3 : ; ; ; ( )?

092 司法论坛 一 常见的证据保全对象 windowsxp office2003 ( ) ( ) : : 二 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和处理 3 : ; ; ; ( )? 091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保全制度研究 文 / ( ) 5 11. 12.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1. 2. 7 3. 6. 4. 5. ; :1. 2. 3. 4. 5. ( : ) 092 司法论坛 一 常见的证据保全对象 windowsxp office2003 ( ) ( ) : : 二 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和处理 3 : ; ; ; ( )? 093 ( ) 75 : : 75? 094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

»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第 期 王 铮 作者结合国际公约以及中国自 年代至今对外缔结的双边条约和 涉外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 总结分析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调查取证方面的各类问题 包括 提供证据和鉴定材料 扣押移交赃款赃物 代为询问证人 移送人员出 庭作证 跨境调查 控制下交付等等 同时 对加强与毒品 经济诈骗 洗钱等跨 国犯罪的斗争和健全我国司法协助制度提出了建议 国际司法协助 刑事 调查取证 ¹

More information

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始于近代西方国家 现代以来呈现出法典化 系统化趋势 法国文化遗 产法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 迄今已形成以 遗产法典 为核心 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 法律保护体系 颇具典型性 法国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在立法体系 制度设计 理念应用等方面的经验 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国 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中国 借鉴 叶秋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More information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外交 年第 期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白云真 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应属当下中国外交新的转型的必要内涵和关键环节 外交制度的合理建构有助于促进中国外交健康且持续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公民身份和国家 认同有效且理性的塑造 为此 笔者将尝试运用国家 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诠释与理解中国外交 制度的创建 发展及其创新 以历史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进程 从而能够更好 地为当下中国外交制度的创新提供某些重要的思考或启示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第 42 卷第 4 期 2012 年 7 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 ol 42 N o 4 July 2012 DOI 10 3785 j issn 1008 942X 2012 03 282 民事检察调解 法律监督中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 傅国云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More information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广州市 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 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N A J A

N A J A 2014 7 36 4 Modern Law Science Jul. 2014 Vol. 36 No. 4 1001-2397 2014 04-0164 - 12 蒋悟真 330013 精神赡养是亲属法规范中的重要内容, 事关老年人权益的保障与和谐社会秩 序的维护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权既是一项道德权利, 又是一项法定权利作为一种特殊的 权利样态, 精神赡养权具有与一般权利不同的特点 : 形式上的不明确性

More information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及完善 王琳瑜 杜治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中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 发展 加速推进三个阶段 呈现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日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进行立法 重构现有制度并使其系统化 建立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秦 燕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法律与习俗 两性关系 新旧婚姻观念之间的冲突 表明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边区政府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婚姻家庭变革的实践促进了边区的建设和持久抗战 并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继续实行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陕甘宁边区 婚姻家庭 变革!!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抗日战争研究 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 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 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 大学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 学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编辑部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史学月刊 编辑 部 安徽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学习目标 1. 2. 3. 4. 5. 导言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 2. 2 3. 1 2 3 4 3 工程合同管理 1-1 A. B. C. D. C C C A B D 二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 1-1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余玉苗 田 娟 朱业明 当前审计环境中 审计合谋现象普遍存在 双重审计制度可以看作是阻止审计合谋的一种制度设计 在分析审计合谋成因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包括引入第二个审计师的概率因子 融合外部监督惩罚与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 对阻止审计合谋的条件进行了均衡分析 研究结果 显示 当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强化后与适当的激励机制存在时 双重审计制度有利于降低对审计师的监督成本 从而为其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多期博弈角度看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姓名 : 明成满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专门史指导教师 : 刘进宝 20080509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 夏传玲 :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定性研究在最近 多年的发展概况, 总结 了定性研究的六个发展趋势和分析策略上的三种流派 在上述两种背景下,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给定性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它和手工操作对比时的优势和劣势, 以及应用这种定性分析技术所可能面临的困难 : 定性研究定性分析 文化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2

2 2016 2 1 2 目录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 年 11 月 8 日 ) 3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3 年 11 月 12 日 ) 45 7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2014 年 10 月 23 日 ) 9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5 年 10 月 29 日 ) 100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李学智 民国初年 革命党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鼓吹以法治国 依法行事 热望将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 同时 兴办法政 法律 学校形成热潮 各种法律书籍大量出版 汇成一股颇有声势的法治思潮 在此期间 伍廷芳对陈其美以军政干涉司法和越权滥捕的行为进行的抵制 批驳和斗争 则成为这股思潮涌动中激起的浪花 民国初年 法治思潮 以法治国 伍廷芳 陈其美!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More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姓名 : 任晓晴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伦理学指导教师 : 李桂梅 20061101 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 作者 : 任晓晴 学位授予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 被引用次数 : 1 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 (9 条 ) 1. 谭永一夫一妻制的哲学基础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 目 前 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年国民政府发动的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而对于 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 关注的还很不够 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 师资最强大 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 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 同时 拟就不 同阶段的从军意识 动员方式 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

More information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田苏苏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 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的华北 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资料和证据的缺乏 目前对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具体情况的揭露还远远不够 本文以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 结合实地调查 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日本侵华 慰安妇政策 华北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More information

《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黑体加粗,小2号)

《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黑体加粗,小2号) 司法文书 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 070392 课程名称 : 司法文书 英文名称 : Justical Documents 实训总学时 :15 适用专业 : 法学 治安学 课程类别 : 专业限选 先修课程 : 法理学 中国宪法 刑法 民法 经济法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二 实训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1 对学生的要求 : 1) 实训时按实训大纲的要求, 预习实训指导书,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CNKI 437 CSSCI 76 1 ( 1) Citespace CSSCI 2 CSSCI Citespace 7.1% ( 2) 5 60 CNKI 收录的相关论文 ( 篇 ) CSSCI 收录的相关论文 ( 篇 )

CNKI 437 CSSCI 76 1 ( 1) Citespace CSSCI 2 CSSCI Citespace 7.1% ( 2) 5 60 CNKI 收录的相关论文 ( 篇 ) CSSCI 收录的相关论文 ( 篇 ) 17 2 V0I.17 N0.2 20153 JOURNALOFTIANJINADMINISTRATIONINSTITUTE Mar.2015 ( 410083) : Citespace : : ; ; ; ; :F299.2 :A :1008-7168(2015)02-0090-10 1999 (CNKI) (CSSCI) :2015-01-09 : (13CZZ030); (12YJC810026);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九章审判监督程序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 应当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B. 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 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 ; 由原审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 也可以指令原审法院审理 C. 不论是

第十九章审判监督程序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 应当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B. 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 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 ; 由原审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 也可以指令原审法院审理 C. 不论是 第十九章审判监督程序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 应当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B. 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 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 ; 由原审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 也可以指令原审法院审理 C. 不论是否属于由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再审案件, 逮捕由检察院决定 D. 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 应当决定中止原判决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 李培林李炜 : 改革开放 年来,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 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基于 年和 年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的数据, 对近年来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年数据反映出农民工在收入水平较低 劳动强度较高的情况下, 却保持着较为积极的社会态度 ; 近两年的新变化是,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中国艺术美学的符号体系与国际审美共识 中国艺术美学是世界艺术美学的瑰宝从符号学角度而言, 中国艺术美学大体包括中国音符中国线条中 国画面中国造型四个方面中国符号植根于中国文化哲学精神, 是有意味的形式中国音符传递出东方 文化的天籁之音, 中国线条表征了中国人生命迹化的人文内涵, 中国画面在目击道存中发现中国艺术的美 学意蕴, 中国造型构建了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在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重新审视中国艺术美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江红英 进行人力管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 实施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在于抗战的需要 即推行兵役制度 保障军需后勤 建设后方工业 平衡人力资源 国民政府为实施人力管制 设置了专门机构 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与登记 制订出一系列法规 人力管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为 一般人力管制 技术员工管制 工资管制 实施国民义务劳动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 年代初期 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为坚持持久抗战 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政策上的保证

More information

[1] (P15-17) 1 ( ) ( ) [2] (P3-4) : ; [3] (P14) : ; [4](P300) : [5] (P583) [ ] : [ ] : [ ] : :

[1] (P15-17) 1 ( ) ( ) [2] (P3-4) : ; [3] (P14) : ; [4](P300) : [5] (P583) [ ] : [ ] : [ ] : : ( ) 2012 5 ( 107 ) 郑智航 ( 250100) : : ; ; ; :DF08 :A :1006-6128(2012)05-0076-12 1949 一 解放前政府权力的下沉 :2012-03-09 : (11CFX031); (10JZD0029) : (1983-) 76 [1] (P15-17) 1 ( ) ( ) [2] (P3-4) : ; 1929 1930 2 [3]

More information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比如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 比如学历相同 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 为什么在不同行业 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 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

More information

美国智库对当前中美关系的评析综述 卢 静 美国智库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智库认为 美中关系是 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而依存与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主轴 其中合作是竞争性的 美国智库建议美国政府通过 巧实力 外交 全面接触 中国 其短期目的是让中国承担更多的 国际责任 而长远目标是塑造和改变中国 美国智库 中美关系 竞争性合作 卢静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 :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 尤其是上世纪 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 省级面板数据, 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 而且运用 方法检验了可解释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变动模式的重要变量 本文发现, 在控制了经 济发展水平 金融深化改革以及其他因素之后, 地方政府之间在 招商引资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 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而取得公众信任的 能力 是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 政府公信力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 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 政府公信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发轫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不到位是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主要原因 提高政府公信力 要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来实现 目前有 必要通过制度建设 政府建设 政策制定与管理创新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汪庆华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 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 该 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 死者的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 了新的契机 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 在名誉权问题上 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 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 也就是说 从非 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 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 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昆曲青春版 牡丹亭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胡 丽 娜 青春版 牡丹亭 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昆曲热潮 而且为昆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 回顾 世纪以来 牡丹亭 跨文化传播的历程 青春版 牡丹亭 对昆曲的播扬可谓居功至伟 它将商业运作与社会运作 相结合的战略 立足本土与辐射世界的双重定位 坚持传统与调和现代的审美准则 为当下中 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哲学是民族化 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 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 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 象 意范畴 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 象与意义 意境是 言与意 象与意的关系 言尽象与不尽象 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 得象忘言 得 意忘象 而推致 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 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 理想与现实 赵怀普 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构成了美欧关系的基础 但由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称 美欧联盟关系带有从属性质 冷战结束和欧盟崛起对传统的美欧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冲击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成为美欧双方的共同议程 美欧在跨大西洋关系重构问题上的互动和博弈表明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和目标上的深刻分歧 短期内并不具备形成一种新的全面和机制化的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IV

IV 01 IV www.ghub.org/cfc/mining2014 www.ghub.org/cfc_en/mining2014 03 04 06 06 06 09 10 14 15 15 16 16 16 17 18 19 26 28 28 29 29 31 35 36 案例分析 : 简介 案例一紫金矿业集团中国紫金山金铜矿和秘鲁 Rio Blanco 铜矿 案例二五矿资源有限公司 (MMG) 老挝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谭 刚 抗战时期 为保证大后方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国民政府制定了大量交通法规 涉及到交通人事 业务 工务和财务方面 也包含了国民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具体管理内容 这些法规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体系 大量交通法规的颁布 体现了国民政府在交通管理上的一些特点 包括实行交通统制 军需优先 提倡节约和地方协作等特点 但由于在实际的交通管理中存在交通机构变动频繁 运价过低

More information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李尚公 沈春晖 本文说明了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和法律特征 探讨了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 法律问题 并对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 对建立我国调整资产证 券化的法律制定提出了建议 资产证券化 法律分析 立法建议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 法学研究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 & % % ( (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 & % % ( (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 及其演变规律 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 金太军 袁建军 以价值 资源 影响力 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关系分析的新框架可以深刻诠释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微观互动 信息控制 自由裁量 制度供给和身份认定构成了转型时期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基本模式 信息控制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神经网 自由裁量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特质 制度供给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保障 身份认定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助推剂

More information

自然状态 学说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研究综述 孙雪峰 房乐宪 自然状态 约翰 洛克 托马斯 霍布斯 霍布斯和洛克最早提出的 自然状态 学说是西方著名的政治学说之一 对西方政 治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学界 对他们的 自然状态 学说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学术界关于霍布斯与洛克 自然状态 学说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 并评估了各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王跃生 依据抽样调查资料和阶级成分档案资料 冀南农村的分家行为与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仍是传统色彩浓厚的社会 尽管合爨共财受到推崇 但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大家庭状态并非易事 兄弟婚后分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差异只是从结婚到分家的间隔有长短之别 中国家庭财产的平均继承制度和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家庭的存在基础 当然在不同阶层中 家庭分合的力量是有差异的 贫穷阶层缺少维系大家庭的物质基础 各自谋生成为主流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延风 内容提要 :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基金预筹积累的个人帐户制度 在向新制度的转轨过程中, 核心的问题是解决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 年以来的改 革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以致于陷入困境 作者认为改革的思路是用国有资产存量偿 还对老职工的养老金负债,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全的个人帐户制度 医疗和失业保障 改革也应转换思路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应打破城乡分割问题,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 失业保障不能通过失业保险解决,

More information

第 卷第 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 月 席月民 我国信托业已经成为从事营业信托业务的所有金融机构的总和或相应业务的市场总和 信托业监管对象绝不限于信托公司及其业务 对于混业经营的信托业而言 统一监管理念的确立至关重要 转变观念 改多头监管为统一监管 改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 尽快制定 信托业法 并确保司法权的适度介入 是当前我国信托业监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选择 信托业 统一监管 功能监管 信托业法 司法介入

More information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法函 号 刘 燕 一 问题的提出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三 会计界的 真实性 概念及其所蕴含的制度理性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四 什么是 虚假验资报告 法律上的含义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司法文书

第六章 司法文书 第六章司法文书 第一节 司法文书概述一 司法文书的概念 种类和特点 ( 一 ) 司法文书的概念司法文书是指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 检察机关 法院 监狱等司法机关 律师组织 公证机关 仲裁机关 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及非诉讼事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 二 ) 司法文书的种类司法文书可以从制作主体 文种 文书形式的角度进行分类 ( 三 ) 司法文书的特点司法文书具有制作的合法性和形式的程式性的特点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¹ º»

¹ º» ¹ º» 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孙学峰 王海滨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 分 享石油资源 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 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 大国 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 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 进入国家 的抵制 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 从中国能源外交的实践来看 有 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 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 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冯立天马瀛通冷眸 文章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 扼要描述了 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 轨迹, 并根据政策取向 实施环境和决策层的态度, 划分为九个历史时期, 使人读后从中对该政策历史有一个清晰概念, 并可悟出政策的未来走向 冯立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 ( 北 京 ) 马瀛通,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专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年第 期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 以组织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杭州经验 郑杭生 杨 敏 多年来 以 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的价值共识作为共同行动的基础 杭州经验 通过连续不断的系列创新 对 中国经验 的内核 构建 国家 社会 新型关系 促进 政府 企业 社会 的三维合作 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形成优化配置 给予了独特的探索 最近几年中 杭州经验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的新跨越 对 政府 企业

More information

二 中国老年教育分析框架 赋权增能

二 中国老年教育分析框架 赋权增能 赋权增能 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 王 英 谭 琳 兰州大学社会与人口研究所 甘肃兰州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北京 如何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发展能力 促进其社会参与和全面发展 提高其生活质量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老年教育作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正在引起普遍关注 赋权增能 的中国老年教育定位通过制度 机制 环境和心理的赋权 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 通过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 变化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

!! 徐二明 陈 茵 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 从企业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入手 剖析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研究组织管理机制对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和发展的影响 依据吸收能力经典文献对吸收能力的前因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 对现有文献中各种思路有一定的整理和明示作用 通过研究两种吸收能力的 类影响因素 辨识出中国企业在吸收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弱势 通过实证方法全面衡量和验证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两者之间以及两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More information

学术评论 :,,, (, : ) :,, (, : ),,,,,,, 1, ( ),,,,, (, : - ),,,, (, : ),,,,, (, ) 1 目前关于中国历史上谣言的研究不多, 有学者注意到中国秘密社会与谣言的关系 ( 刘平, : ), 有的注意到义和团运动中谣言的重要作用 ( 柯文

学术评论 :,,, (, : ) :,, (, : ),,,,,,, 1, ( ),,,,, (, : - ),,,, (, : ),,,,, (, ) 1 目前关于中国历史上谣言的研究不多, 有学者注意到中国秘密社会与谣言的关系 ( 刘平, : ), 有的注意到义和团运动中谣言的重要作用 ( 柯文 : * 李若建 : 论文回溯了 世纪 年代发生在几个省的 毛人水怪 谣言, 指出这一谣言爆发是当年社会巨变的一种反应 ; 谣言的实质是被重新建构的集体记忆 在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中, 社会变革的受冲击者起了关键的作用 ; 在谣言传播过程中, 民众呈现出集体行为的非理性, 同时也存在理性的成份 : 毛人水怪谣言社会控制, ( ), ( ),, : ( ),,,,,,,,,, (, ),? :, * 此文系中山大学二期

More information

住所 : 深圳市南山区环东路西环北路北滨海之窗花园 3 栋 3004 (ADATA) S107 闪存盘产品, 并使用涉案专利所保护的方法 近日, 原告于被告二处购得前述闪存盘产品 经对比分析, 前述闪存盘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落入了原告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十一条规定,

住所 : 深圳市南山区环东路西环北路北滨海之窗花园 3 栋 3004 (ADATA) S107 闪存盘产品, 并使用涉案专利所保护的方法 近日, 原告于被告二处购得前述闪存盘产品 经对比分析, 前述闪存盘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落入了原告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十一条规定, 证券代码 :300042 证券简称 : 朗科科技公告编号 :2016-032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起诉威刚科技 ( 苏州 ) 有限公司等单位侵犯公司发明专利权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 准确和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朗科科技 或者 公司 ) 于 2016 年 5 月 25 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 民事起诉状,

More information

, 1,,,,,,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黄平 克莱尔 内容提要 : 本文通过对四省八村的调查, 认为土地的缺乏是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不是一个充分甚至必要的条件 ; 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是外出务工的 必要条件 ; 是农业收入的相对低下, 使农民日益倾向于非农职业, 自愿放弃农业 外出 务工以挣得高于农业的收入,,,,, 1,,,,, * -, ( ),,.,,,,,,,,,, 1,,,, %,, (- % ), %,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年 月 宁夏社会科学 第 期 总第 期 邓小东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乞丐问题一直是困扰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的倒台而减轻 相反更加严重 民国时期乞业发达 乞丐在继承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 又有新的发展 乞丐增多 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救济和防范乞丐的新的措施和思想 它为我们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