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p.pm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c58-990341p.pm"

Transcription

1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17 軸 心 突 破 和 禮 樂 傳 統 前 言 下 面 這 篇 文 字 是 我 用 英 文 撰 寫 的 一 篇 解 釋 性 的 長 文 論 天 人 之 際 中 國 古 代 思 想 的 起 源 試 探 中 的 第 二 章, 由 二 十 一 世 紀 託 盛 勤 唐 古 譯 為 中 文 二 十 一 世 紀 這 一 期 是 關 於 軸 心 突 破 的 專 號, 編 者 因 為 此 章 與 之 有 關, 特 將 拙 文 收 入 其 中, 以 供 讀 者 參 考 我 願 意 趁 此 機 會 向 編 者 和 譯 者 表 示 誠 摯 的 謝 意 由 於 這 是 長 文 中 的 一 章, 開 端 和 結 尾 都 不 免 有 些 兀 突 現 在 我 要 寫 幾 句 話 說 明 此 文 的 原 委 論 天 人 之 際 主 要 在 探 討 中 國 思 想 的 一 個 主 要 特 色, 大 致 以 天 代 表 超 越 世 界, 以 人 代 表 現 實 世 界 這 兩 個 世 界 在 軸 心 突 破 以 前 已 存 在, 但 兩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則 因 突 破 而 發 生 了 重 要 變 化 此 文 論 旨 甚 為 繁 複, 這 不 能 詳 說 此 章 論 軸 心 突 破 和 禮 樂 傳 統, 不 過 是 全 文 中 的 一 個 歷 史 環 節, 可 以 單 獨 成 立, 但 其 涵 義 則 必 須 在 全 文 中 才 能 充 分 顯 露 出 來 全 文 其 他 部 分 也 有 涉 及 軸 心 突 破 的, 但 這 無 法 包 括 進 去 這 是 要 請 讀 者 原 諒 的 軸 心 突 破 的 觀 念 是 1949 年 雅 斯 貝 斯 (Karl Jaspers) 在 歷 史 的 起 源 與 目 標 中 首 先 提 出 的 1,1953 年 有 英 譯 本 問 世 年 美 國 Daedalus 學 報 春 季 號 有 專 號 討 論 這 個 問 題, 題 為 Wisdom, Revelation, and Doubt: Perspectives on the First Millennium B. C. 英 語 世 界 對 軸 心 突 破 的 觀 念 發 生 較 大 的 興 趣, 這 一 專 號 是 發 生 了 影 響 的 關 於 古 代 世 界 中 幾 個 主 要 文 明 ( 或 文 化 ) 在 公 元 前 一 千 年 之 內 都 經 過 了 一 次 精 神 的 覺 醒 或 跳 躍, 學 術 界 早 已 有 此 共 識, 並 不 是 雅 斯 貝 斯 個 人 的 新 發 現 他 的 真 正 貢 獻 毋 寧 是 把 問 題 提 得 更 尖 銳 更 集 中 據 我 閱 覽 所 及, 雅 氏 的 新 說 法 基 本 上 是 在 韋 伯 (Max Weber) 的 比 較 宗 教 史 的 基 礎 上 發 展 出 來 的 突 破 這 一 觀 念 也 早 已 涵 蘊 在 韋 伯 的 著 述 之 中 1963 年 菲 施 賀 夫 (Ephraim Fischoff) 譯 韋 伯 有 關 宗 教 社 會 學 的 著 作 為 英 文 3, 帕 森 斯 (Talcott Parsons) 為 該 書 寫 了 一 篇 很 長 的 引 論 (Introduction), 對 突 破 的 觀 念 作 了 重 要 的 發 揮 4, 稍 後 帕 森 斯 自 己 寫 知 識 份 子 ( Intellectual ) 一 文 5 又 繼 續 闡 釋 此 義, 並 提 出 了 哲 學 突 破 (philosophic breakthrough) 的 概 念 所 以 我 注 意 到 古 代 突 破 問 題 是 從 韋 伯 與 帕 森 斯 那 得 來 的, 遠 在 我 接 觸 雅 斯 貝 斯 之 前 如 果 我 們 要 深 入 研 究 古 代 突 破 的 問 題, 韋 伯 著 作 所 蘊 藏 的 豐 富 資 料 是 更 值 得 發 掘 的 一 般 社 會 學 家 和 史 學 家 重 視 韋 伯 關 於 現 代 關 於 古 代 世 界 中 幾 個 主 要 文 明 ( 或 文 化 ) 在 公 元 前 一 千 年 之 內 都 經 過 了 一 次 精 神 的 覺 醒 或 跳 躍, 並 不 是 雅 斯 貝 斯 個 人 的 新 發 現 據 我 閱 覽 所 及, 雅 氏 的 新 說 法 基 本 上 是 在 韋 伯 的 比 較 宗 教 史 的 基 礎 上 發 展 出 來 的 我 注 意 到 古 代 突 破 問 題 是 從 韋 伯 與 帕 森 斯 那 x 得 來 的, 遠 在 我 接 觸 雅 斯 貝 斯 之 前 二 十 一 世 紀 雙 月 刊 2000 年 4 月 號 總 第 五 十 八 期

2 18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性 問 題 的 理 論, 而 往 往 忽 略 他 對 古 代 各 大 宗 教 起 源 的 討 論, 在 我 看 來, 這 至 少 是 過 於 偏 頗 了 這 我 要 對 雅 斯 貝 斯 和 韋 伯 的 關 係 稍 作 補 充 雅 氏 ( ) 雖 比 韋 伯 ( ) 小 十 九 歲, 但 在 學 術 上 是 極 為 相 得 的 他 們 自 1909 年 相 識 以 後, 雅 氏 便 進 入 了 韋 伯 的 學 術 內 圈 之 中 雅 氏 能 在 海 德 堡 大 學 立 足 ( 先 教 心 理 學, 後 主 講 哲 學 ), 最 初 也 是 由 於 韋 伯 的 大 力 推 薦 韋 伯 不 立 門 戶, 不 要 信 徒, 雅 氏 也 不 是 他 的 學 生 和 信 徒, 但 受 他 的 影 響 則 甚 大 我 們 只 要 一 讀 雅 氏 在 1932 年 所 寫 的 長 文 Max Weber: Politician, Scientist, Philosopher 6, 即 可 知 其 梗 概 雅 氏 論 突 破 特 別 重 視 哲 學 家 作 為 個 人 (individuals) 的 貢 獻 此 意 最 初 即 由 韋 伯 論 先 知 (prophet) 和 卡 里 斯 瑪 (charisma) 時 所 發 舉 此 一 例, 已 可 見 雅 氏 所 承 受 於 韋 伯 者 是 如 何 深 厚 了 我 們 讀 韋 伯 和 雅 斯 貝 斯 關 於 古 代 精 神 突 破 的 討 論, 可 以 獲 得 一 個 相 當 確 定 的 印 象 : 即 突 破 造 成 了 世 界 各 大 文 化 的 長 期 傳 統, 至 今 仍 在 支 配 µ 各 大 文 化 中 人 的 思 想 和 情 感 這 我 要 介 紹 一 下 聞 一 多 在 文 學 的 歷 史 動 向 一 文 (1943 年 作 ) 中 所 說 的 話 7: 艾 森 斯 塔 特 二 十 一 世 紀 2000 年 2 月 號 上 把 源 於 近 代 西 方 的 現 代 方 案 定 為 第 二 個 軸 心 時 代, 我 們 首 先 必 須 指 出 : 這 是 軸 心 突 破 時 代 兩 個 文 化 希 臘 與 以 色 列 在 歐 洲 混 合 與 衝 突 的 結 果 至 少 從 精 神 方 面 看 是 如 此 希 臘 的 理 性 傳 統 與 以 色 列 的 啟 示 傳 統 在 中 古 歐 洲 匯 流 之 後, 兩 者 之 間 始 終 存 在 Ä 緊 張 和 不 安 人 類 在 進 化 的 途 程 中 蹣 跚 了 多 少 萬 年, 忽 然 這 對 近 世 文 明 影 響 最 大 最 深 的 四 個 古 老 民 族 中 國 印 度 以 色 列 希 臘 都 在 差 不 多 同 時 猛 抬 頭, 邁 開 了 大 步 約 當 紀 元 前 一 千 年 左 右, 在 這 四 個 國 度 d, 人 們 都 歌 唱 起 來, 並 將 他 們 的 歌 記 錄 在 文 字 d, 給 留 傳 到 後 代 在 中 國, 三 百 篇 d 最 古 部 分 周 頌 和 大 雅, 印 度 的 黎 俱 吠 陀 (Rigveda), 舊 約 d 最 早 的 希 伯 來 詩 篇, 希 臘 的 伊 利 亞 特 (lliad) 和 奧 德 賽 (Odyssey) 都 約 略 同 時 產 生 聞 一 多 在 這 所 描 述 的 正 是 雅 斯 貝 斯 所 謂 軸 心 突 破 的 現 象, 不 過 從 文 學 方 面 µ 眼 而 已 但 此 文 比 雅 氏 的 歷 史 的 起 源 與 目 標 要 早 六 年 所 以 我 說, 關 於 古 代 突 破, 學 術 界 早 有 共 識, 不 可 視 為 雅 氏 的 創 見, 更 不 可 視 為 西 方 學 人 的 獨 特 觀 察 聞 一 多 在 此 文 中 又 說, 這 四 大 文 化 互 相 接 觸 既 久, 個 性 必 將 逐 漸 消 失, 最 後 將 無 可 避 免 地 形 成 一 個 共 同 的 世 界 文 化 這 個 意 見 其 實 是 受 到 西 方 現 代 性 論 述 的 暗 示, 在 今 天 看 來 似 乎 並 沒 有 足 夠 的 根 據 我 在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最 近 一 期 (2000 年 2 月 號 ) 上 讀 到 艾 森 斯 塔 特 (Shmuel N. Eisenstadt) 邁 向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軸 心 一 文, 論 及 第 二 個 軸 心 時 代 的 問 題, 不 免 引 起 一 點 感 想, 順 便 說 一 說 我 的 看 法 艾 氏 所 謂 現 代 方 案 其 實 便 是 年 代 紅 極 一 時 的 現 代 化 理 論 聞 一 多 的 世 界 文 化 也 可 以 屬 於 此 一 方 案 之 內 艾 氏 本 人 對 現 代 化 理 論 及 其 修 正 曾 有 重 要 的 貢 獻, 所 論 自 是 出 色 當 行 不 過 他 從 古 代 軸 心 跳 到 啟 蒙 運 動 以 來 的 第 二 個 軸 心 時 代, 語 焉 不 詳, 似 尚 未 有 透 宗 之 見 如 果 把 源 於 近 代 西 方 的 現 代 方 案 定 為 第 二 個 軸 心 時 代, 我 們 首 先 必 須 指 出 : 這 是 軸 心 突 破 時 代 兩 個 文 化 希 臘 與 以 色 列 在 歐 洲 混 合 與 衝 突 的 結 果 至 少 從 精 神 方 面 看 是 如 此 希 臘 的 理 性 傳 統 與 以 色 列 的 啟 示 傳 統 在 中 古 歐 洲 匯 流 之 後, 兩 者 之 間 始 終 存 在 µ 緊 張 和 不 安 文 藝 復 興 以 來, 由 於 種 種 俗 世 力 量 的 出 現, 這 兩 個 傳 統 之 間 的 衝 突 也 愈 來 愈 不 能 調 和, 終 至 破 堤 而 出 西 方 近 代 所

3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19 謂 宗 教 與 科 學 之 爭 便 是 其 最 顯 著 的 表 徵 但 是 希 臘 與 以 色 列 的 軸 心 突 破, 從 我 個 人 的 觀 點 說, 都 是 屬 於 外 向 超 越 型, 因 此 一 方 面 互 相 激 盪, 另 一 方 面 又 互 相 加 強 在 激 盪 與 加 強 中, 近 代 西 方 文 化 才 發 展 出 極 大 的 力 量 這 一 近 代 西 方 的 軸 心 終 於 在 近 兩 三 百 年 中 宰 制 了 世 界, 使 其 他 文 化 ( 包 括 經 歷 過 軸 心 突 破 的 中 國 印 度 和 近 東 ) 都 淹 沒 在 它 的 洪 流 之 下, 十 九 世 紀 興 起 的 馬 克 思 主 義 烏 托 邦 想 像 更 是 宗 教 與 科 學 的 矛 盾 統 一 體, 所 以 它 特 別 有 吸 引 力, 也 可 以 說 是 現 代 方 案 中 最 後 一 個 版 本 非 西 方 地 區 的 知 識 人, 有 的 為 它 的 宗 教 狂 熱 ( 革 命 ) 所 吸 引, 有 的 為 它 的 科 學 預 斷 ( 歷 史 必 然 性 ) 所 吸 引, 最 多 的 是 兩 者 兼 而 有 之 直 到 蘇 聯 解 體, 這 個 現 代 方 案 才 真 正 引 起 不 少 人 的 反 思 亨 廷 頓 (Samuel P. Huntington) 的 文 明 衝 突 論 雖 然 包 涵 了 許 多 不 符 事 實 的 論 斷, 但 他 能 突 出 現 代 化 理 論 的 蔽 障, 承 認 西 方 文 明 不 可 能 統 一 全 世 界, 終 不 能 說 不 表 現 一 種 覺 悟 他 的 理 論 雖 未 觸 及 軸 心 突 破 的 問 題, 但 已 預 設 軸 心 突 破 的 幾 個 大 文 化 仍 然 保 存 了 它 們 的 個 性, 至 少 這 些 個 性 並 未 完 全 消 失 從 歷 史 事 實 出 發, 我 們 不 能 不 承 認 西 方 的 現 代 方 案 構 成 了 十 九 二 十 世 紀 世 界 文 化 的 軸 心 我 在 此 所 強 調 的 是 現 代 方 案 並 非 純 現 代 現 象 ; 我 們 分 析 所 謂 西 方 現 代 文 化, 應 該 認 出 其 中 主 要 精 神 因 素 源 於 希 臘 和 以 色 列 的 軸 心 突 破 所 以 第 二 個 軸 心 時 代 與 第 一 次 軸 心 突 破 之 間 有 一 脈 相 承 之 處, 這 是 不 容 否 認 的 大 體 上 說, 西 方 冷 戰 的 終 結 使 我 們 對 於 古 代 軸 心 突 破 的 持 續 力 有 了 更 深 刻 的 認 識 今 後 是 否 有 第 三 個 軸 心 時 代 的 出 現, 或 者 還 是 第 二 個 軸 心 時 代 以 經 濟 全 球 化 的 方 式 繼 續, 變 相 地 支 配 µ 其 他 文 化 與 民 族, 這 個 問 題 太 大, 不 是 我 能 在 這 篇 引 言 中 發 揮 的 姑 止 於 此 回 到 本 題, 我 在 軸 心 突 破 和 禮 樂 傳 統 中 所 處 理 的 僅 限 於 中 國 古 代 突 破 的 歷 程 及 其 具 體 的 歷 史 背 景 以 整 個 軸 心 突 破 為 比 較 參 照, 我 強 調 中 國 古 代 的 突 破 有 其 獨 特 的 取 徑 儒 墨 道 三 家 都 是 突 破 了 三 代 禮 樂 傳 統 而 興 起 的 而 所 謂 禮 樂 傳 統 則 包 含 µ 很 大 的 巫 文 化 的 成 分 這 三 家 都 曾 與 巫 的 勢 力 奮 鬥 過, 最 後 揚 棄 了 巫 而 成 就 了 自 身 的 超 越 這 是 為 甚 麼 它 們 一 方 面 致 力 於 消 除 禮 樂 傳 統 中 的 巫 風, 另 一 方 面 又 對 禮 樂 本 身 作 了 新 的 闡 釋 它 們 的 超 越 不 是 與 禮 樂 傳 統 一 刀 兩 斷, 徹 底 決 裂 中 國 古 代 突 破 所 帶 來 的 超 越 與 希 臘 和 以 色 列 恰 恰 相 反, 我 現 在 可 以 更 明 確 地 界 說 為 內 向 超 越 (inward transcendence) 我 以 前 曾 用 過 內 在 超 越 一 詞, 雖 僅 一 字 之 差, 意 義 則 完 全 不 同 內 在 超 越 早 已 是 immanent transcendence 的 標 準 譯 名, 這 是 西 方 神 學 上 的 觀 念, 與 我 所 表 達 的 意 思 根 本 不 合 內 向 超 越 的 涵 義 很 複 雜, 非 一 言 可 盡, 詳 見 天 人 之 際 其 他 各 章 以 禮 樂 為 例, 孔 子 提 出 仁 為 禮 的 精 神 內 核, 莊 子 重 視 禮 意 都 是 其 例 儒 道 兩 家 都 擺 脫 了 古 代 禮 樂 傳 統 中 巫 的 主 導 成 分, 天 與 人 之 間 溝 通 不 再 需 要 巫 為 中 介, 代 之 而 起 則 是 心 莊 子 的 心 齋 尤 其 值 得 注 意 總 之, 在 軸 心 突 破 之 後, 人 與 超 越 世 界 ( 可 以 天 為 代 表, 無 論 取 何 義 ) 的 聯 繫 主 要 是 靠 心 中 國 無 西 方 式 的 神 學, 而 心 性 之 學 則 自 先 秦 至 後 世 有 種 種 發 展, 這 決 不 是 偶 然 的 所 以 內 向 超 越 成 為 中 國 思 維 的 特 色 之 一, 直 到 與 西 方 接 觸 以 後 才 發 生 變 化 希 臘 與 以 色 列 的 軸 心 突 破 都 是 屬 於 外 向 超 越 型 中 國 古 代 突 破 所 帶 來 的 超 越 與 希 臘 和 以 色 列 恰 恰 相 反, 我 現 在 可 以 更 明 確 地 界 說 為 內 向 超 越 它 與 內 在 超 越 一 詞, 雖 僅 一 字 之 差, 意 義 則 完 全 不 同 內 在 超 越 是 西 方 神 學 上 的 觀 念, 與 我 所 表 達 的 意 思 根 本 不 合 內 向 超 越 的 涵 義 很 複 雜, 非 一 言 可 盡

4 20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我 在 1978 年 寫 古 代 知 識 階 層 的 興 起 與 發 展 一 文 8, 曾 立 哲 學 的 突 破 專 節, 但 所 據 者 為 韋 伯 與 帕 森 斯, 未 用 雅 斯 貝 斯, 因 為 我 對 於 軸 心 一 詞 稍 有 猶 豫 雅 氏 不 但 有 軸 心 時 代 之 說, 而 且 更 進 一 步 提 出 軸 心 民 族 (axial peoples), 以 與 未 經 突 破 的 民 族 (The people without the breakthrough) 對 比 9 這 種 提 法 在 過 去 視 為 當 然, 在 今 天 多 元 文 化 的 時 代 恐 難 免 引 起 無 謂 的 爭 議 現 在 我 改 用 軸 心 突 破 則 是 因 為 此 詞 已 普 遍 流 行, 便 於 讀 者 但 是 我 願 意 特 別 聲 明 一 句, 我 雖 用 軸 心 突 破 一 詞, 並 不 存 文 化 沙 文 主 義 的 偏 見 如 果 我 可 以 自 由 選 擇, 則 超 越 突 破 (transcendent breakthrough) 更 能 表 達 我 的 想 法 下 面 便 是 譯 文, 但 原 有 附 註 一 律 削 去, 俟 全 文 出 版 時 再 增 入, 讀 者 諒 之 一 中 國 古 代 突 破 的 背 景 : 禮 壞 樂 崩 孔 子 時 代 中 國 精 神 的 巨 大 轉 型 可 以 被 視 作 軸 心 時 期 眾 多 主 要 突 破 之 一 莊 子 及 其 門 徒 早 已 領 悟 了 這 場 精 神 運 動 的 意 義 : 混 沌 之 死 道 為 天 下 裂 確 實 抓 住 了 軸 心 突 破 概 念 的 基 本 含 義 超 越 的 意 思 是 如 史 華 慈 所 說 : 對 於 現 實 世 界 進 行 一 種 批 判 性 反 思 性 的 質 疑, 和 對 於 超 越 世 界 發 展 出 一 個 新 的 見 解, 這 種 超 越 是 原 創 性 的 現 在, 問 題 在 於 我 們 如 何 理 解 這 場 突 然 的 精 神 啟 蒙, 並 且 將 之 與 天 人 之 間 的 分 際 聯 繫 起 來 我 在 本 章 中, 打 算 從 比 較 角 度 提 出 此 問 題 以 作 為 開 始, 因 為, 中 國 並 非 古 代 世 界 唯 一 經 歷 了 這 場 啟 蒙 的 國 家 大 約 四 十 年 前, 雅 斯 貝 斯 提 醒 我 們 注 意 這 樣 一 個 極 其 有 趣 的 事 實 : 在 他 稱 之 為 軸 心 時 代 的 公 元 前 第 一 千 紀, 一 場 精 神 突 破 出 現 於 幾 個 高 級 文 明 之 中, 包 括 中 國 印 度 波 斯 以 色 列 希 臘 其 形 式 或 是 哲 學 思 辯, 或 是 後 神 話 時 期 的 宗 教 幻 想, 或 是 中 國 的 道 德 哲 學 宗 教 意 識 的 混 合 型 顯 然, 軸 心 時 代 的 眾 多 突 破 都 是 各 自 獨 立 發 生 的, 無 法 確 證 彼 此 互 有 影 響 我 們 至 多 只 能 說, 可 能 當 文 明 或 文 化 發 展 到 某 個 階 段, 或 許 會 經 歷 某 種 相 同 的 精 神 覺 醒 雅 斯 貝 斯 更 進 一 步 提 出, 這 場 軸 心 突 破 的 終 極 重 要 性 對 於 各 有 關 文 化 的 性 格 具 有 定 型 的 影 響 在 過 去 幾 十 年 間, 針 對 雅 斯 貝 斯 的 突 破 概 念 已 經 進 行 了 大 量 討 論, 大 家 一 致 認 為, 孔 子 時 代 中 國 精 神 的 巨 大 轉 型 若 被 視 作 軸 心 時 期 眾 多 主 要 突 破 之 一, 可 能 會 得 到 更 好 的 理 解 因 此, 莊 子 及 其 門 徒 早 已 領 悟 了 這 場 精 神 運 動 的 意 義, 他 們 自 己 就 曾 推 波 助 瀾, 這 一 點 也 就 更 加 值 得 注 意 了 混 沌 之 死 道 為 天 下 裂 確 實 抓 住 了 軸 心 突 破 概 念 的 基 本 含 義 有 許 多 方 法 可 以 描 述 軸 心 突 破 的 特 徵 考 慮 到 我 在 此 所 做 討 論 之 目 的, 我 傾 向 於 將 之 看 作 內 涵 µ 原 創 性 超 越 的 精 神 覺 醒 在 此, 超 越 的 意 思 是, 如 史 華 慈 (Benjamin I. Schwartz) 所 說 : 對 於 現 實 世 界 進 行 一 種 批 判 性 反 思 性 的 質 疑, 和 對 於 超 越 世 界 發 展 出 一 個 新 的 見 解, 說 這 種 超 越 是 原 創 性 的, 意 指 它 從 此 之 後, 貫 穿 整 個 傳 統 時 代, 大 體 上 一 直 是 中 國 思 維 的 核 心 特 徵 學 者 們 也 基 本 同 意, 軸 心 突 破 直 接 導 致 了 現 實 世 界 和 超 越 世 界 判 然 二 分 的 出 現 而 這 基 本 上 正 是 超 越 的 題 中 應 有 之 義 : 現 實 世 界 被 超 越 了, 但 並 未 被 否 定 不 過, 另 一 方 面, 超 越 的 確 切 樣 式 經 驗 內 容 歷 史 進 程, 則 各 文 明 互 異, 因 為, 每 一 種 文 明 超 越 都 發 生 在 各 自 獨 特 的 前 突 破 基 礎 之 上 我 緊 接 µ 就 要 談 到 中 國 超 越 的 獨 特 性 有 些 西 方 學 者 早 已 注 意 到, 與 西 方 比 較 起 來, 中 國

5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21 的 軸 心 突 破 好 像 是 最 不 激 進 或 最 為 保 守 的 我 認 為 這 個 判 斷 是 有 根 據 有 道 理 的 可 以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方 法 來 討 論 這 種 情 況 其 中 之 一 或 許 就 是, 中 國 在 軸 心 時 代 期 間 或 此 後, 都 µ 重 於 歷 史 的 連 續 性 突 破 是 出 現 了, 但 是 並 非 與 突 破 前 的 傳 統 完 全 斷 裂 另 一 種 方 法 就 是 研 究 現 實 世 界 和 超 越 世 界 之 間 的 關 係 現 在, 讓 我 先 對 中 國 的 軸 心 突 破 做 一 番 簡 單 的 歷 史 鳥 瞰 帕 森 斯 指 出, 希 臘 軸 心 突 破 針 對 的 是 荷 馬 諸 神 的 世 界, 以 色 列 則 針 對 舊 約 和 摩 西 故 事, 印 度 則 是 悠 久 的 吠 陀 傳 統, 那 麼, 中 國 突 破 發 生 的 背 景 又 是 甚 麼 呢? 我 的 簡 單 答 案 是 : 三 代 ( 夏 商 周 ) 的 禮 樂 傳 統 禮 樂 傳 統 從 夏 代 以 來 就 體 現 在 統 治 階 層 的 生 活 方 式 之 中 孔 子 有 關 夏 商 周 禮 樂 傳 統 以 因 襲 為 主 略 有 損 益 的 名 言, 似 乎 已 被 考 古 學 界 每 一 次 大 發 現 所 證 實, 至 少 就 商 周 二 代 而 言 確 是 如 此 然 而, 到 了 孔 子 所 生 活 的 時 代, 古 代 的 禮 樂 秩 序 已 瀕 於 徹 底 崩 壞 這 種 情 況 在 孔 子 對 當 時 那 些 違 反 禮 樂 秩 序 基 本 準 則 的 貴 族 的 嚴 厲 譴 責 中 得 到 清 楚 的 反 映 魏 爾 (Eric Weil) 曾 提 出 一 個 有 趣 的 觀 察 : 在 歷 史 上, 崩 壞 經 常 先 於 突 破 而 出 現 春 秋 時 代 的 禮 壞 樂 崩 恰 好 為 魏 爾 的 觀 察 提 供 了 一 個 典 型 的 例 子 我 斷 定, 正 是 由 於 政 治 社 會 制 度 的 普 遍 崩 壞, 特 別 是 禮 樂 傳 統 的 崩 壞, 才 引 致 軸 心 突 破 在 中 國 的 出 現 為 了 證 實 這 一 看 法, 我 要 分 別 說 明 中 國 軸 心 時 代 三 家 主 要 哲 學 流 派 儒 家 墨 家 道 家 的 突 破 和 古 代 禮 樂 傳 統 之 間 的 密 切 關 係 限 於 篇 幅, 我 只 能 各 舉 其 要, 不 能 詳 述 二 儒 家 的 突 破 中 國 突 破 發 生 的 背 景 是 甚 麼 呢? 我 的 簡 單 答 案 是 : 三 代 ( 夏 商 周 ) 的 禮 樂 傳 統 我 斷 定, 正 是 由 於 政 治 社 會 制 度 的 普 遍 崩 壞, 特 別 是 禮 樂 傳 統 的 崩 壞, 才 引 致 軸 心 突 破 在 中 國 的 出 現 這 種 情 況 在 孔 子 對 當 時 那 些 違 反 禮 樂 秩 序 基 本 準 則 的 貴 族 的 嚴 厲 譴 責 中 得 到 清 楚 的 反 映 不 必 說, 孔 子 是 在 古 代 中 國 不 斷 演 化 不 斷 持 續 的 禮 樂 傳 統 中 成 長 起 來 的 據 傳 說, 他 十 多 歲 時 就 對 禮 樂 入 迷, 並 且 終 生 都 熱 切 刻 苦 地 研 習 禮 樂 三 十 五 歲 時, 他 已 是 魯 國 出 名 的 禮 樂 專 家, 魯 國 貴 族 為 了 禮 的 問 題 時 常 要 求 助 於 他 他 確 實 極 為 仰 慕 周 代 早 期 的 禮 樂 秩 序,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且 將 之 理 想 化, 他 還 經 常 用 彷 彿 獻 身 於 恢 復 周 代 禮 樂 的 姿 態 發 表 意 見 不 過, 如 果 把 他 說 成 是 僅 僅 從 周 而 以 能 繼 文 王 周 公 之 業 為 職 志, 則 至 少 是 一 種 誤 導 如 果 我 們 將 孔 子 視 作 軸 心 時 代 的 一 位 聖 人, 那 麼 就 必 須 了 解, 他 的 中 心 見 解 在 何 種 意 義 上 方 能 被 闡 釋 成 禮 樂 傳 統 的 突 破, 因 為 它 首 先 就 是 從 這 個 傳 統 中 產 生 出 來 的 就 是 在 這 一 點 上, 我 發 現 韋 伯 關 於 亞 洲 各 大 宗 教 起 源 所 做 的 社 會 歷 史 觀 察 值 得 注 意 下 面 這 段 話 與 中 國 尤 其 有 關 : 我 們 在 此 必 須 確 定 一 個 具 有 根 本 重 要 性 的 事 實, 即 亞 洲 各 大 宗 教 教 義 都 是 知 識 份 子 創 造 的 在 中 國, 儒 家 的 創 始 人 孔 子 及 其 信 徒, 還 有 通 常 視 作 道 家 創 始 人 的 老 子, 他 們 或 者 是 受 過 古 典 教 育 的 官 吏, 或 者 是 經 過 相 應 訓 練 的 哲 學 家 這 些 群 體 都 是 倫 理 或 救 贖 學 說 的 承 負 者 而 知 識 階 層 在 既 成 的 宗 教 局 面 下, 往 往 結 合 成 學 術 性 社 群, 大 致 可 與 柏 拉 圖 學 院 的 及 希 臘 有 關 哲 學 學 派 相 比 擬 在 那 種 情 況 下, 這 個 知 識 階 層 就 會 和 那 些 希 臘

6 22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學 派 一 樣, 對 於 既 存 的 宗 教 實 踐 不 採 取 官 方 的 立 場 他 們 經 常 對 現 存 宗 教 實 踐 漠 然 無 視, 或 者 從 哲 學 角 度 加 以 重 新 闡 釋, 而 不 是 從 中 抽 身 而 出 孔 子 的 突 破 始 於 追 問 禮 樂 實 踐 的 精 神 基 礎, 我 們 似 乎 可 以 進 一 步 論, 孔 子 對 禮 樂 傳 統 加 以 哲 學 上 的 重 新 闡 釋, 其 結 果 是 最 終 將 仁 視 作 禮 的 精 神 基 礎 我 們 可 以 講, 仁 指 的 是 由 個 人 培 育 起 來 的 道 德 意 識 和 情 感, 只 有 仁, 才 可 以 證 明 人 之 真 正 為 人 韋 伯 從 比 較 觀 點 得 出 的 宏 觀 畫 面 在 此 恰 好 合 乎 我 們 的 意 圖, 這 是 很 可 佩 服 的 將 韋 伯 的 說 法 做 一 點 細 微 改 動, 我 們 就 可 以 說, 正 如 下 文 所 要 陳 述 的, 孔 子, 還 有 老 子 從 哲 學 角 度 對 現 行 禮 樂 實 踐 加 以 重 新 闡 釋, 而 不 是 從 中 抽 身 而 出 關 於 用 禮 樂 替 換 宗 教, 我 必 須 即 刻 說 明 一 下, 我 並 非 要 取 消 中 國 禮 樂 傳 統 中 的 宗 教 傾 向 中 國 禮 的 概 念 的 意 義 遠 比 西 方 術 語 宗 教 所 可 能 包 容 的 含 義 複 雜 寬 泛, 這 個 事 實 使 得 這 一 替 換 成 為 必 要 我 還 想 說 明, 在 此 採 用 禮 這 一 術 語, 純 粹 是 為 了 行 文 的 方 便, 在 本 文 中 都 必 須 按 其 原 本 的 古 典 意 義 ( 禮 樂 ) 加 以 理 解 我 們 現 在 可 以 更 清 楚 更 集 中 地 看 出, 孔 子 的 突 破 基 本 就 是 在 於 對 當 時 的 禮 樂 實 踐 做 出 哲 學 上 的 重 新 闡 釋, 正 如 韋 伯 所 言 孔 子 的 突 破 始 於 追 問 禮 樂 實 踐 的 精 神 基 礎 禮 樂 專 家 林 放 曾 向 孔 子 請 教 禮 之 本, 子 曰 : 禮, 與 其 奢 也, 寧 儉 喪, 與 其 易 也, 寧 戚 ( 論 語. 八 佾 ) 胡 適 很 久 以 前 就 已 正 確 地 指 出, 孔 子 答 林 放 話 中 有 關 喪 禮 的 第 二 節 部 分 在 禮 記. 檀 弓 得 以 進 一 步 詳 述 : 子 路 曰 : 吾 聞 諸 夫 子, 喪 禮 與 其 哀 不 足 而 禮 有 餘 也, 不 若 禮 不 足 而 哀 有 餘 也 ; 祭 禮 與 其 敬 不 足 而 禮 有 餘 也, 不 若 禮 不 足 而 敬 有 餘 也 胡 適 還 敏 銳 地 讓 我 們 注 意 孔 子 與 子 夏 的 對 話 弟 子 對 禮 的 起 源 的 深 刻 理 解, 給 老 師 留 下 了 極 其 強 烈 的 印 象 孔 子 向 子 夏 解 釋 道, 從 素 以 為 絢 我 們 可 以 推 出 繪 事 後 素 子 夏 即 刻 進 一 步 推 理 道 : 禮 後 乎? ( 論 語. 八 佾 ) 這 再 次 提 出 了 禮 之 本 的 問 題 據 韋 利 (Arthur Waley), 禮 後 乎? 是 指 禮 只 能 建 立 在 仁 的 基 礎 上 近 來, 中 國 學 者 也 獨 立 提 出 了 這 樣 的 解 釋 情 況 就 是 這 樣, 我 們 似 乎 可 以 進 一 步 推 論, 孔 子 對 禮 樂 傳 統 加 以 哲 學 上 的 重 新 闡 釋, 其 結 果 是 最 終 將 仁 視 作 禮 的 精 神 基 礎 仁 是 一 個 無 所 不 包 的 倫 理 概 念, 無 法 對 之 進 行 定 義, 而 且 也 不 容 易 納 入 任 何 西 方 範 疇 它 既 非 完 全 理 性, 又 非 完 全 感 性, 卻 確 實 包 含 µ 以 各 種 方 式 組 合 在 一 起 的 理 性 和 感 性 成 分 就 仁 代 表 µ 某 種 人 生 發 生 出 轉 化 力 量 的 內 在 之 德 而 言, 甚 至 使 我 們 不 能 不 疑 心, 仁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與 上 古 以 來 一 直 和 禮 樂 傳 統 密 不 可 分 的 巫 文 化 ( 詳 後 章, 本 文 不 能 涉 及 ) 有 關 係 不 管 確 切 情 況 究 竟 如 何, 我 們 完 全 可 以 講, 仁 指 的 是 由 個 人 培 育 起 來 的 道 德 意 識 和 情 感, 只 有 仁, 才 可 以 證 明 人 之 真 正 為 人 據 孔 子, 正 是 這 種 真 實 的 內 在 德 性, 賦 予 禮 以 生 命 和 意 義 子 曰 : 人 而 不 仁, 如 禮 何? 人 而 不 仁, 如 樂 何? ( 論 語. 八 佾 ), 又 曰 : 禮 云 禮 云, 玉 帛 云 乎 哉? 樂 云 樂 云, 鐘 鼓 云 乎 哉? ( 論 語. 陽 貨 ) 與 孔 子 之 前 關 於 禮 之 基 礎 的 觀 點 做 一 比 較, 我 們 就 可 以 較 為 完 整 地 理 解 通 過 重 新 闡 釋 禮 樂 傳 統 而 達 致 的 突 破 左 傳. 文 公 十 五 年, 即 公 元 前 611 年, 據 云 一 位 魯 國 貴 族 曾 說 過 : 禮 以 順 天, 天 之 道 也 即 便 到 了 孔 子 的 時 代, 這 種 有 幾 百 年 歷 史 的 禮 的 起 源 觀 仍 未 遭 到 挑 戰 子 產, 既 是 鄭 國 著 名 政 治 家, 又 以 在 幾 方 面 都 是 孔 子 的 啟 蒙 先 驅 而 聞 名, 他 有 一 段 話 被 人 引 於 左 傳. 昭 公

7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23 二 十 五 年 下 : 子 產 曰 : 夫 禮, 天 之 經 也, 地 之 義 也, 民 之 行 也 天 地 之 經 而 民 實 則 之, 則 天 之 明, 因 地 之 性 這 正 是 艾 歷 亞 德 (Mircea Eliade) 稱 之 為 禮 儀 的 神 聖 範 式 (divine models of rituals) 的 那 類 理 論, 見 於 所 謂 初 民, 亦 見 於 發 達 文 化 孔 子 的 突 破 就 是 在 這 種 理 論 居 於 支 配 地 位 的 背 景 下 發 生 的 他 重 新 找 尋 禮 之 基 礎, 不 外 向 天 地, 而 是 內 向 人 心 不 消 說, 天 對 聖 人 仍 然 是 重 要 的, 不 過 方 式 卻 更 新 了 我 們 會 在 下 面 回 過 頭 來 討 論 天 人 合 一 問 題 時 看 到 這 一 點 現 在, 需 要 就 孔 子 對 禮 樂 實 踐 功 能 的 看 法 略 加 討 論 了 他 強 調 仁 作 為 禮 之 基 礎 具 有 首 屈 一 指 的 重 要 性, 但 是, 他 對 必 不 可 少 的 社 會 倫 理 秩 序 禮 的 熱 情 絲 毫 沒 有 減 弱 最 好 的 例 證 見 於 下 引 論 語. 顏 淵 中 一 段 廣 為 徵 引 同 時 也 是 爭 論 叢 集 的 話 : 顏 淵 問 仁 子 曰 : 克 己 復 禮 為 仁 一 日 克 己 復 禮, 天 下 歸 仁 焉 為 仁 由 己, 而 由 人 乎 哉? 顏 淵 曰 : 請 問 其 目 子 曰 : 非 禮 勿 視, 非 禮 勿 聽, 非 禮 勿 言, 非 禮 勿 動 關 於 這 段 話 的 解 釋 可 謂 歧 義 紛 出, 因 為 與 我 們 所 關 心 的 問 題 無 關, 我 也 就 不 予 涉 及 了 我 們 引 用 的 目 的 只 在 於 表 明 孔 子 雖 然 將 禮 視 作 仁 的 精 神 賴 以 徹 底 實 現 的 形 式, 但 他 對 禮 則 仍 極 為 關 注 孔 子 列 舉 的 四 目, 詳 細 解 釋 了 克 己 復 禮 的 內 涵 我 認 為, 仁 禮 關 係 可 以 被 理 解 成 一 種 靈 魂 與 肉 體 之 間 的 關 係, 根 據 孔 子 時 代 發 展 起 來 的 新 概 念, 兩 者 互 相 依 存, 缺 一 不 可, 這 是 顯 而 易 見 的 其 所 以 如 此, 因 為 在 儒 家 看 來, 雖 然 仁 起 先 是 個 人 的 內 在 德 性, 最 終 卻 必 然 成 為 體 現 在 人 與 人 之 間 關 係 的 社 會 德 性 孔 子 似 乎 從 一 開 始 就 是 在 禮 樂 傳 統 的 脈 絡 下 發 展 出 仁 的 觀 念 的 韋 利 在 其 論 語 譯 注 本 指 出, 孔 子 所 說 的 克 己 復 禮 已 見 於 左 傳. 昭 公 十 二 年 ( 公 元 前 529 年 ), 仲 尼 曰 : 古 也 有 志 克 己 復 禮 云 云 勿 庸 置 疑, 這 決 不 是 說 孔 子 公 元 前 529 年 引 用 了 古 人 的 話 其 年 他 僅 有 二 十 一 歲, 根 本 不 可 能 有 史 官 在 孔 子 出 場 時 即 刻 記 錄 他 所 說 的 話 由 於 左 傳 現 行 本 最 早 成 書 於 公 元 前 四 世 紀, 因 此, 要 麼 此 二 說 出 於 同 一 來 源, 要 麼 兩 件 事 發 生 時 間 彼 此 間 隔 不 遠, 這 樣 的 推 測 比 較 合 理 無 論 在 哪 種 情 況 下, 左 傳 所 載 孔 子 的 話 只 能 繫 於 他 生 前 最 後 二 十 年 之 間, 因 為 顏 回 ( 公 元 前 年 ) 比 孔 子 早 去 世 兩 年 左 傳 的 記 載 無 助 於 我 們 對 論 語 中 的 相 同 一 段 話 做 出 新 的 解 釋, 但 是, 卻 揭 示 出 某 種 可 能 : 孔 子 對 禮 樂 傳 統 的 重 新 闡 釋, 即 仁 禮 關 係 的 新 說 法, 也 許 並 非 他 的 獨 創, 其 中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出 自 他 之 前 很 久 的 某 位 無 名 思 想 家 我 們 不 能 指 望 徹 底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我 的 目 的 只 是 想 借 用 這 個 問 題 進 一 步 討 論 中 國 的 軸 心 突 破 我 在 本 文 中 所 講 孔 子 的 突 破, 並 不 意 味 µ 我 認 為 所 有 甚 或 絕 大 多 數 的 特 別 觀 孔 子 列 舉 的 四 目, 詳 細 解 釋 了 克 己 復 禮 的 內 涵 我 認 為, 仁 禮 關 係 可 以 被 理 解 成 一 種 靈 魂 與 肉 體 之 間 的 關 係, 兩 者 缺 一 不 可 因 為 在 儒 家 看 來, 雖 然 仁 起 先 是 個 人 的 內 在 德 性, 最 終 卻 必 然 成 為 體 現 在 人 與 人 之 間 關 係 的 社 會 德 性 孔 子 似 乎 從 一 開 始 就 是 在 禮 樂 傳 統 的 脈 絡 下 發 展 出 仁 的 觀 念 的

8 24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墨 家 的 觀 點 始 於 對 禮 樂 傳 統 的 否 定 性 回 應 墨 子 對 同 時 代 儒 家 禮 樂 實 踐 的 激 烈 攻 擊, 也 表 明 他 不 滿 意 孔 子 的 重 新 闡 釋 墨 子 並 沒 有 徹 底 拋 棄 古 代 的 禮 樂 傳 統, 與 對 禮 相 比, 他 可 能 對 樂 的 作 用 持 更 為 基 本 的 否 定 態 度 他 意 欲 建 立 的 新 宗 教, 要 消 除 掉 其 中 巫 的 成 分 念 和 獨 到 構 想 都 是 孔 子 個 人 的 天 才 創 造 ; 我 也 並 不 認 為, 所 謂 的 突 破 在 時 間 上 完 全 和 孔 子 一 生 同 其 終 始 如 果 考 慮 到 孔 子 堅 持 自 己 的 文 化 角 色 是 述 者, 而 非 作 者 ( 論 語. 述 而 ), 也 就 沒 有 必 要 對 克 己 復 禮 云 云 乃 是 引 自 古 人 而 感 到 驚 訝 了 一 如 孔 子 所 坦 承 者 : 我 非 生 而 知 之 者, 好 古, 敏 以 求 之 者 也 ( 論 語. 述 而 ) 有 人 提 出, 孔 子 的 人 文 主 義 不 僅 受 到 之 前 博 學 之 士 ( 包 括 子 產 ) 發 展 起 來 的 啟 蒙 觀 念 的 激 發, 也 寓 於 春 秋 時 期 上 層 文 化 的 道 德 實 踐 之 中 孔 子 又 說 : 三 人 行, 必 有 我 師 焉 擇 其 善 者 而 從 之,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論 語. 述 而 ) 表 明 他 也 熱 心 接 受 同 時 代 人 之 善 上 文 提 到 了 林 放 首 次 提 出 了 關 於 禮 之 本 的 問 題, 子 夏 則 做 出 了 禮 後 乎 的 敏 銳 觀 察, 兩 者 都 被 孔 子 欣 然 採 納 了 因 此, 我 們 最 終 只 能 同 意 孟 子 所 云 孔 子 之 謂 集 大 成 ( 孟 子. 萬 章 章 句 下 ); 或 者, 今 天 我 們 可 以 說, 孔 子 之 成 就 是 集 大 成 這 樣 看 來, 斷 斷 不 能 將 突 破 誤 讀 成 孔 子 得 之 於 頓 悟 的 個 人 體 驗 相 反, 孔 子 的 軸 心 突 破 乃 是 一 個 長 程 發 展 的 結 果, 孔 子 的 貢 獻 基 本 上 在 於 將 這 個 問 題 的 闡 明 和 概 念 化 第 一 次 提 高 到 一 個 新 的 水 平 三 墨 家 的 突 破 為 了 使 我 們 關 於 軸 心 時 代 的 討 論 更 加 完 整, 我 們 現 在 就 轉 向 墨 家 和 道 家 在 此, 我 們 唯 一 的 目 的 乃 是 找 出 禮 樂 傳 統 在 兩 家 主 要 觀 點 形 成 過 程 中 所 起 的 作 用 然 而, 由 於 墨 道 兩 家 的 突 破 發 生 在 儒 家 之 後 頗 久, 因 此, 它 們 不 僅 針 對 µ 禮 樂 傳 統 本 身, 同 時 也 對 儒 家 的 重 新 闡 釋 作 出 了 反 應 很 久 以 來, 人 們 就 已 經 認 識 到, 墨 家 的 觀 點 始 於 對 禮 樂 傳 統 的 否 定 性 回 應 墨 子 對 同 時 代 儒 家 禮 樂 實 踐 的 激 烈 攻 擊, 也 表 明 他 不 滿 意 孔 子 的 重 新 闡 釋 早 至 公 元 前 二 世 紀, 如 果 不 是 更 早 的 話, 莊 子. 天 下 的 作 者 就 這 樣 形 容 墨 子 : ( 墨 子 ) 作 為 非 樂, 命 之 曰 節 用, 生 不 歌, 死 無 服 不 與 先 王 同, 毀 古 之 禮 樂 類 似 的 記 載 也 見 於 公 元 前 二 世 紀 的 淮 南 子 : 墨 子 學 儒 者 之 業, 受 孔 子 之 術, 以 為 其 禮 煩 擾 而 不 悅, 厚 葬 靡 財 而 貧 民, 服 生 而 害 事, 故 背 周 道 而 用 夏 政 應 該 注 意 到, 上 引 的 兩 位 作 者 都 是 道 家, 而 非 儒 家, 他 們 對 墨 家 的 整 體 描 述 幾 乎 一 致, 這 是 比 較 客 觀 的 看 法, 不 可 疑 為 論 敵 的 有 意 歪 曲 更 為 重 要 的 是, 這 些 看 法 都 可 以 由 公 認 為 墨 子 中 可 靠 的 早 期 作 品 得 到 完 全 地 證 明 由 此, 我 們 說, 墨 子 的 突 破 也 是 在 禮 崩 樂 壞 的 歷 史 背 景 下 發 生 的, 應 該 大 致 不 差 我 們 的 下 一 個 問 題 是 : 墨 子 是 否 完 全 脫 離 了 禮 樂 傳 統 呢? 還 是 他 也 試 圖 重 新 闡 釋 禮 樂 傳 統 呢? 我 想 首 先 要 說 清 楚, 墨 子 確 實 對 當 時 統 治 階 層 禮 樂 實 踐 中 所 表 現 的 過 度 奢

9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25 侈 的 生 活 風 格 大 加 抨 擊, 但 是, 他 並 沒 有 徹 底 拋 棄 古 代 的 禮 樂 傳 統 假 若 我 們 想 進 一 步 分 疏, 那 麼 可 以 說, 與 對 禮 相 比, 他 可 能 對 樂 的 作 用 持 更 為 基 本 的 否 定 態 度 情 況 之 所 以 如 此, 我 相 信 並 不 僅 僅 如 當 代 學 者 正 確 注 意 到 的 那 樣, 乃 是 由 於 他 持 功 利 主 義 的 立 場, 似 乎 還 和 他 意 欲 建 立 的 新 宗 教 有 關 這 種 宗 教 是 以 古 代 模 式 為 基 礎, 但 是 要 消 除 掉 其 中 巫 的 成 分 他 清 楚 地 引 證 古 代 文 獻, 以 說 明 樂 舞 曾 是 先 王 所 禁 止 的 巫 風 中 的 主 要 部 分 墨 子 不 滿 於 孔 子 所 做 的 重 新 闡 釋, 顯 然 源 於 這 樣 一 個 事 實 : 在 他 看 來, 孔 子 實 際 上 仍 然 維 護 周 代 發 展 起 來 的 一 切 現 存 禮 儀, 而 未 作 任 何 有 意 義 的 改 革 而 墨 子 則 以 徹 底 改 造 禮 樂 為 自 己 的 神 聖 使 命 他 所 做 的 並 不 是 對 夏 商 周 整 個 禮 樂 傳 統 棄 之 不 顧, 而 是 用 據 他 說 是 古 代 先 王 所 認 可 的 原 初 簡 潔 性 來 重 新 闡 釋 這 個 傳 統 無 疑, 他 認 為 後 代, 尤 其 是 東 周 時 期, 禮 日 趨 複 雜 繁 縟, 並 不 是 進 步, 而 是 墮 落 上 引 淮 南 子 背 周 道 而 用 夏 政, 的 確 包 含 µ 一 定 道 理 墨 子 在 和 一 位 名 叫 公 孟 的 儒 者 爭 論 時, 也 批 評 他 法 周 而 不 法 夏 諸 如 此 類 的 說 法 引 導 某 些 注 釋 家 推 測 墨 子 倡 導 的 為 父 母 行 三 月 之 喪 實 際 上 乃 是 夏 禮 不 過, 倘 若 考 慮 到 甚 至 連 孔 子 對 夏 禮 也 早 已 不 敢 確 說 ( 論 語. 八 佾 ), 則 墨 子 是 否 能 詳 言, 是 很 可 懷 疑 的 我 們 可 以 相 對 肯 定 地 說, 墨 子 傾 向 於 以 包 括 夏 代 建 立 者 在 內 先 王 的 名 義 倡 導 新 的 禮 儀 方 式 至 於 就 禮 樂 傳 統 而 言, 墨 子 大 致 是 寧 取 早 先 之 簡 樸 而 捨 其 後 來 之 繁 縟 的 但 是, 說 他 反 對 周 代 所 代 表 的 一 切 東 西, 則 顯 然 是 不 正 確 的 此 外, 他 同 孔 子 一 樣, 認 為 古 之 聖 典 如 詩 書 具 有 極 大 的 重 要 性 然 而, 卻 有 一 點 根 本 區 別 : 對 於 孔 子 以 及 後 來 的 儒 家 來 說, 詩 書 與 禮 樂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前 者 體 現 在 後 者 之 中 ; 而 墨 子 則 認 為, 這 些 字 詞 的 精 神 已 經 在 禮 樂 的 墮 落 退 化 過 程 中 失 落 了 由 此, 他 說 道 : 墨 子 不 滿 於 孔 子, 源 於 孔 子 仍 然 維 護 周 代 發 展 起 來 的 一 切 現 存 禮 儀, 而 未 作 任 何 有 意 義 的 改 革 而 墨 子 則 是 用 古 代 先 王 所 認 可 的 原 初 簡 潔 性 來 重 新 闡 釋 這 個 傳 統 在 他 看 來, 後 代, 尤 其 是 東 周 時 期, 禮 日 趨 複 雜 繁 縟, 並 不 是 進 步, 而 是 墮 落 古 之 聖 王 欲 傳 其 道 於 後 世, 是 故 書 之 竹 帛, 鏤 之 金 石, 傳 遺 後 世 子 孫, 欲 後 世 子 孫 法 之 也 今 聞 先 王 之 遺 而 不 為, 是 廢 先 王 之 傳 也 這 樣, 我 們 就 可 以 看 到, 在 墨 家 的 突 破 中, 一 如 在 儒 家 的 突 破 中, 並 沒 有 出 現 過 傳 統 的 徹 底 斷 裂 四 道 家 的 突 破 道 家 的 突 破 極 有 可 能 發 生 在 公 元 前 四 世 紀 晚 期 至 公 元 前 三 世 紀 早 期 我 完 全 意 識 到, 現 代 學 術 界 關 於 道 家 文 獻, 尤 其 是 道 德 經 的 作 者 和 時 代 眾 說 紛 紛, 爭 呶 未 休 不 過, 這 不 是 涉 及 這 些 問 題 的 地 方 我 在 下 面 只 論 及 明 顯 比 孔 子 晚 出 的 那 些 觀 念 有 一 則 古 老 的 傳 說 : 老 子 是 當 時 突 出 的 禮 的 專 家, 孔 子 曾 向 其 問 禮 這 似 乎 隱 含 µ 某 種 暗 示, 即 在 古 代 禮 樂 傳 統 和 道 家 學 說 的 起 源 之 間 存 在 µ 某 種 關 聯 我 們 在 道 德 經 三 十 八 章 中 找 到 一 段 關 於 禮 的 討 論, 很 是 有 趣, 生 動 地 展 現 了 作 者 對 禮 樂 傳 統 的 態 度, 其 文 如 下 :

10 26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故 失 道 而 後 德, 失 德 而 後 仁, 失 仁 而 後 義, 失 義 而 後 禮, 失 禮 者, 忠 信 之 薄 而 亂 之 首 也 莊 子 告 訴 我 們 如 何 從 現 在 的 墮 落 狀 態 回 歸 到 道 : 第 一 步 忘 禮 樂, 第 二 步 忘 仁 義 但 是, 莊 子 的 道 存 身 於 感 覺 和 一 般 理 性 無 法 接 觸 的 領 域 之 中, 因 此, 人 在 追 求 與 道 合 一 時, 必 須 忘 卻 賴 以 獲 得 有 關 此 世 確 定 知 識 的 方 法 在 我 看 來, 這 兩 步 導 向 道 的 忘 並 不 能 省 略 或 越 過 其 中 之 一 這 描 寫 的 是 道 的 原 始 淳 樸 性 逐 步 衰 退 的 過 程 從 失 道 開 始, 這 段 話 中 所 列 舉 的 每 一 步 都 是 對 原 始 精 神 的 偏 離 這 種 精 神 在 老 子 中 是 樸, 在 莊 子 中 是 混 沌 同 時, 每 一 步 又 正 是 走 向 墮 落, 而 我 們 現 在 則 把 這 一 墮 落 看 作 是 人 類 文 明 或 文 化 從 這 個 角 度 理 解, 諸 如 老 莊 等 道 家 確 實 可 比 擬 作 西 方 稱 為 尚 古 主 義 (primitivist) 的 知 識 傳 統 事 實 上, 早 期 道 家 不 僅 是 年 代 上 的 尚 古 主 義 者, 相 信 人 類 最 早 的 階 段 才 是 最 好 的, 而 且 還 是 文 化 上 的 尚 古 主 義 者, 相 信 文 明 制 度 不 但 不 是 自 然 狀 態 的 改 進, 而 是 對 自 然 狀 態 的 污 染 和 毀 滅, 而 人 類 只 有 在 自 然 狀 態 中 才 能 找 到 完 全 徹 底 的 幸 福 與 自 由 對 這 位 道 家 作 者 而 言, 禮 的 興 起 也 就 意 味 µ 原 初 精 神 衰 退 到 了 極 點, 因 此 就 是 亂 之 首 我 們 還 必 須 將 此 段 文 字 解 讀 成 對 儒 學 的 間 接 批 評, 因 為 仁 義 是 儒 學 的 兩 個 特 徵, 正 如 道 德 之 於 道 家 學 說 釋 讀 此 段 文 字 有 兩 種 方 法 : 從 前 往 後 讀 是 對 墮 落 (fall)( 我 只 是 為 了 方 便 才 借 用 了 基 督 教 術 語 ) 過 程 的 描 述, 認 為 儒 家 對 禮 的 興 起 負 有 直 接 責 任 ; 從 後 往 前 讀 則 是 救 贖 (salvation)( 再 次 借 用 基 督 教 術 語 ) 的 歷 程, 而 儒 學 又 沒 有 為 我 們 提 供 最 終 的 息 止 之 地 我 們 一 定 要 返 回 太 初 之 道 這 兩 種 釋 讀 方 法 或 多 或 少 地 得 到 了 老 子 兩 個 版 本 的 支 持 : 一 是 標 準 本 道 德 經 道 經 ( 三 十 七 章 ) 先 於 德 經 ( 四 十 四 章 ); 一 或 許 可 稱 德 道 經, 次 序 正 好 相 反 我 們 過 去 只 能 基 本 依 靠 韓 非 的 解 老 作 為 後 者 存 在 的 證 據, 現 在 則 由 馬 王 堆 所 出 兩 件 帛 書 進 一 步 證 實 了 所 以, 倘 若 我 們 取 德 道 經 本, 則 上 行 段 落 正 出 現 在 德 經 首 章, 表 明 老 子 的 文 本 也 正 是 以 禮 樂 傳 統 為 其 出 發 點 的 甚 至 更 為 重 要 的 是, 老 子 中 僅 有 暗 示 的 救 贖 歷 程, 更 在 莊 子 中 獲 得 明 確 表 述 莊 子 在 關 於 坐 忘 ( 大 宗 師 ) 的 一 段 著 名 文 字 中, 在 三 個 地 方 虛 構 了 孔 子 和 他 最 得 意 的 弟 子 顏 回 的 三 段 對 話 某 日, 顏 回 告 訴 孔 子 : 回 益 矣, 解 釋 道 : 回 忘 仁 義 矣 孔 子 曰 : 可 矣, 猶 未 也 另 一 天, 師 生 再 次 相 會, 顏 回 又 稟 告 孔 子 回 益 矣, 不 過 這 次 是 回 忘 禮 樂 矣, 孔 子 的 回 答 還 是 : 可 矣, 猶 未 也 兩 人 對 話 的 高 潮 最 終 在 第 三 次 見 面 時 出 現 了 顏 回 描 繪 其 精 神 進 程 ( 益 ) 曰 : 回 坐 忘 矣 孔 子 蹴 然 問 道 : 何 謂 坐 忘? 顏 回 答 曰 : 墮 肢 體, 黜 聰 明, 離 形 去 知, 同 於 大 通 此 謂 坐 忘 孔 子 至 此 徹 底 信 服 了 顏 回 對 道 的 體 認, 乃 曰 : 而 果 其 賢 乎! 丘 也 請 從 而 後 也 ( 按 : 淮 南 子. 道 應 訓 引 此 段, 顏 回 先 忘 禮 樂, 次 忘 仁 義, 恰 好 與 老 子 中 的 次 序 完 全 相 反 我 相 信 淮 南 子 的 次 序 是 大 宗 師 此 段 的 原 來 狀 態, 故 下 文 從 之 ) 不 難 看 出, 這 正 是 老 子 所 見 墮 落 過 程 的 逆 反 莊 子 在 此 告 訴 我 們 如 何 從 現 在 的 墮 落 狀 態 回 歸 到 道 : 第 一 步 忘 禮 樂, 第 二 步 忘 仁 義, 只 有 這 樣 才 能 回 歸 大 道 但 是, 莊 子 的 道 存 身 於 感 覺 和 一 般 理 性 無 法 接 觸 的 領 域 之 中, 因 此, 人 在 追 求 與 道 合 一 時, 必 須 忘 卻 賴 以 獲 得 有 關 此 世 確 定 知 識 的 方 法 然 而,

11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27 在 我 看 來, 這 兩 步 導 向 道 的 忘 並 不 能 省 略 或 越 過 其 中 之 一 在 此 必 須 記 住 道 家 的 方 法 乃 是 得 魚 忘 筌, 得 意 忘 言 但 是 在 捕 得 魚 之 前, 畢 竟 還 是 要 用 筌 的 莊 子 在 這 個 方 面 是 先 維 特 根 斯 坦 (Ludwig Wittgenstein) 而 發 了, 當 然, 後 者 以 為 這 是 無 關 緊 要 之 事 (a matter of indifference) 維 特 根 斯 坦 在 邏 輯 哲 學 論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談 到 自 己 的 命 題, 提 出 可 將 它 們 視 作 登 上 高 處 的 階 梯 : 他 必 須, 這 麼 說 吧, 爬 上 去 後 丟 掉 梯 子 他 更 進 一 步 向 我 們 保 證 : 他 必 須 忘 卻 這 些 命 題, 然 後 將 會 正 確 恰 當 地 看 世 界 莊 子 大 概 也 會 說 出 類 似 的 話, 其 精 神 恰 相 一 致 : 他 必 須 先 忘 卻 禮 樂, 其 次 忘 卻 仁 義, 然 後 才 會 與 道 漸 成 一 體 我 們 在 本 文 中 討 論 了 三 大 哲 學 學 派 與 軸 心 突 破 的 關 係, 其 中 道 家 的 突 破 或 許 最 為 激 進 這 種 激 進 態 度 尤 其 反 映 在 兩 個 顯 著 的 特 徵 之 中 第 一 個 特 徵 是 對 整 個 禮 樂 傳 統 持 否 定 的 立 場, 其 前 提 是 對 人 類 文 明 持 更 為 基 本 的 否 定 態 度 ; 第 二 個 特 徵 是, 現 實 世 界 與 超 越 世 界 在 道 家 觀 點 比 起 在 其 他 任 何 哲 學 派 別 中 更 劇 烈 地 分 離 開 來 換 句 話 說, 我 們 可 以 講, 早 期 道 家, 尤 其 是 莊 子 竭 力 向 我 們 人 類 表 示, 在 我 們 通 過 感 官 和 智 力 所 了 解 到 的 現 實 世 界 之 上, 還 存 在 µ 一 個 更 高 的 精 神 世 界 不 必 說, 這 個 精 神 真 實 實 際 上 就 是 道 的 世 界 我 們 在 前 面 已 經 討 論 過 道 家 對 禮 樂 傳 統 所 持 的 否 定 態 度, 現 在, 我 們 來 看 一 下 道 家 所 區 分 的 兩 個 世 界 我 在 此 還 想 引 用 莊 子 虛 構 的 孔 子 和 另 一 位 弟 子 子 貢 的 對 話, 以 說 明 這 個 問 題 故 事 同 樣 始 於 莊 子 否 定 禮 的 觀 點 孔 子 有 一 次 命 子 貢 前 去 參 加 道 家 朋 友 桑 戶 的 葬 禮, 子 貢 驚 奇 地 發 現 兩 位 道 家 竟 臨 尸 鼓 琴 而 歌 子 貢 探 問 此 係 何 禮? 只 引 得 兩 人 相 視 而 笑, 批 評 子 貢 完 全 不 懂 禮 意 子 貢 返, 以 告 孔 子 子 曰 : 彼 遊 方 之 外 者 也 而 丘 遊 方 之 內 者 也 外 內 不 相 及 而 丘 使 女 往 弔 之, 丘 則 陋 矣 彼 方 且 與 造 物 者 為 人, 而 遊 乎 天 地 之 一 氣 芒 然 彷 徨 乎 塵 垢 之 外, 逍 遙 乎 無 為 之 業 彼 又 惡 能 憒 憒 然 為 世 俗 之 禮, 以 觀 眾 人 之 耳 目 哉! 道 家 的 軸 心 突 破 最 為 激 進, 尤 其 反 映 在 兩 個 顯 著 的 特 徵 之 中 第 一 個 特 徵 是 對 整 個 禮 樂 傳 統 持 否 定 的 立 場, 其 前 提 是 對 人 類 文 明 持 更 為 基 本 的 否 定 態 度 ; 第 二 個 特 徵 是, 現 實 世 界 與 超 越 世 界 在 道 家 觀 點 x 比 起 在 其 他 任 何 哲 學 派 別 中 更 劇 烈 地 分 離 開 來 遊 方 外 和 遊 方 內 後 世 簡 化 為 方 外 和 方 內, 成 為 宗 教 社 團 和 世 俗 社 會 各 自 的 標 籤 就 我 所 知, 這 是 中 國 本 土 區 分 一 般 稱 為 彼 世 (other-worldliness) 和 此 世 (this-worldliness) 最 早 最 清 楚 的 表 述 柏 拉 圖 一 直 被 稱 作 西 方 彼 世 思 想 之 父, 主 要 由 於 他 關 於 善 的 觀 念 他 認 為, 那 些 認 識 到 善 的 人 不 願 意 料 理 人 的 事 務, 他 們 的 心 靈 渴 望 將 全 部 時 間 奉 獻 給 上 面 的 世 界, 這 正 是 莊 子 所 說 的 : 相 造 乎 道 者, 無 事 而 生 定 ( 定 讀 為 足 ) 藐 姑 射 之 山 上 那 個 完 滿 自 足 的 神 人 也 清 楚 地 說 明 了 這 一 點 : 世 蘄 乎 亂, 孰 弊 弊 焉 以 天 下 為 事! 我 們 決 不 能 將 莊 子 的 高 級 道 領 域 誤 為 自 然 界, 因 為 它 不 在 任 何 物 理 空 間 之 內, 也 不 能 將 之 等 同 於 某 種 宗 教 意 義 的 天 堂 生 活, 因 為 這 種 天 堂 有 時 只 不 過 是 此 世 的 延 長, 僅 僅 略 去 了 此 世 的 痛 苦 和 挫 敗 而 已 相 反, 道 是 看 不 見 的 永 恆 世 界, 要 在 較 高 級 的 王 國 中 才 可 以 發 現 : 與 低 級 王 國 不 僅 在 級 別, 細 節 上 不 同, 而 且 在 本 質 上 不 同 我 自 然 不 是 說, 莊 子 是 軸 心 時 代 中 唯 一 對 這 個 高 級 精 神 領 域 有 慧 照 的 思 想 家

12 28 二 十 一 世 紀 評 論 孔 子 顏 回 孟 子 也 都 時 時 對 這 一 領 域 有 所 論 說 和 描 述, 儘 管 孔 子 之 道 與 莊 子 之 道 相 當 不 同 我 只 想 說, 這 種 分 野 在 莊 子 的 著 作 中, 比 起 在 其 他 任 何 地 方, 得 到 了 更 系 統 化 更 尖 銳 的 表 現 不 過, 他 的 激 進 他 對 此 世 的 棄 絕, 斷 斷 不 是 完 全 徹 底 的 他 沒 有 宣 稱 要 完 全 遁 離 此 世, 在 彼 世 永 恆 憩 息 他 自 己 未 曾 放 棄 此 世 正 如 日 後 門 徒 所 說 : 獨 與 天 地 精 神 往 來, 而 不 敖 倪 於 萬 物, 不 譴 道 家 的 突 破 之 所 以 獨 特, 乃 是 由 於 它 不 僅 近 乎 徹 底 地 與 禮 樂 傳 統 決 裂, 還 因 為 它 在 中 國 的 語 境 下 在 現 實 世 界 和 超 越 世 界 之 間 做 出 了 鮮 明 的 分 判 然 而, 兩 個 世 界 在 道 家 觀 點 x 與 其 說 是 一 刀 兩 段 般 截 然 分 開 的, 還 不 如 說 是 相 互 糾 纏 的 在 這 一 點 上, 道 家 的 突 破 仍 然 不 曾 跳 出 中 國 內 向 超 越 的 格 局 之 外 是 非, 以 與 世 俗 處 他 甚 至 還 強 調 禮 意, 臨 尸 而 歌 也 還 是 一 種 喪 禮 所 以 莊 子 本 人 也 有 妻 死 鼓 盆 而 歌 的 傳 說 莊 子 和 道 家 也 依 然 是 對 禮 樂 傳 統 作 了 新 的 解 釋, 而 不 是 從 這 一 傳 統 中 全 部 退 去 我 們 如 何 理 解 這 半 吊 子 的 救 贖 呢? 關 於 這 個 問 題, 沒 有 簡 單 的 答 案 雖 然 如 此, 我 在 道 家 魚 筌 類 比 的 啟 發 下, 想 大 膽 提 出 一 個 具 體 的 猜 想 : 情 況 或 許 是, 莊 子 想 其 需 要 此 世 來 作 為 階 梯, 只 有 如 此 才 能 使 他 攀 上 更 為 高 級 的 道 的 王 國 襲 用 維 特 根 斯 坦 的 說 法, 他 必 須 忘 卻 此 世, 然 後 才 會 看 到 彼 世 現 在 讓 我 們 來 總 結 一 下 道 家 的 突 破 之 所 以 獨 特, 乃 是 由 於 它 不 僅 近 乎 徹 底 地 與 禮 樂 傳 統 決 裂, 還 因 為 它 在 中 國 的 語 境 下 在 現 實 世 界 和 超 越 世 界 之 間 做 出 了 鮮 明 的 分 判 特 別 是 莊 子, 更 一 直 是 中 國 原 有 的 精 神 傳 統 中 關 於 彼 世 思 想 的 主 要 資 源 眾 所 周 知, 莊 子 的 彼 世 思 想 後 來 被 外 來 的 印 度 佛 教 的 更 強 烈 的 彼 世 觀 念 掩 去 了 它 的 光 彩 但 是, 這 個 事 實 同 樣 重 要, 莊 子 的 思 想 使 中 國 在 佛 教 入 華 時 就 已 做 好 了 接 受 其 彼 世 學 說 的 準 備 比 如 魏 晉 新 道 家 進 一 步 發 揮 了 他 忘 的 觀 點, 就 幫 助 了 支 遁 (314-66) 將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Prajñaparamita) 比 附 為 超 越 智 慧, 至 人 可 藉 此 證 得 本 無 道 家 觀 點 將 中 國 的 軸 心 突 破 推 到 了 極 限, 這 樣 說 毫 不 誇 張 然 而, 兩 個 世 界 在 道 家 觀 點 與 其 說 是 一 刀 兩 段 般 截 然 分 開 的, 還 不 如 說 是 相 互 糾 纏 的 在 這 一 點 上, 若 是 從 比 較 眼 光 觀 看, 道 家 的 突 破 仍 然 不 曾 跳 出 中 國 內 向 超 越 的 格 局 之 外 盛 勤 唐 古 譯 註 釋 1 Karl Jaspers, 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 (Zürich: Artemis Verlag, 1949). 2 Karl Jasper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trans. Michael Bulloc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3 Max Webe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rans. Ephraim Fischoff (Boston: Beacon Press, 1963). 4 同 上 註, 見 頁 XXXIII-XXXIV;XIII-XIIII 5 收 在 Philip Rieff, ed., On Intellectual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0). 6 收 入 John Dreijman, ed., Karl Jaspers on Max Weber, trans. Robert J. Whelan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989), 收 在 聞 一 多 全 集, 第 一 冊, 甲 集 : 神 話 與 詩 ( 上 海 : 開 明 書 店,1948), 頁 收 在 中 國 知 識 階 層 史 論 ( 台 北 : 聯 經 出 版 事 業 公 司,1980); 又 見 士 與 中 國 文 化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1987) 9 見 註 2, 頁 51 余 英 時 美 國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東 亞 研 究 系 講 座 教 授

892411H007028

892411H007028 1 N. J. Girardot 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Theme of Chaos Chun-Tun 2 Girardot 3 1 9 1 2 1971 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3 1982 55 1 4 4 1989 253 254 268 269 2 5 6 creation

More information

CMN_GOL_0160

CMN_GOL_0160 八 福 04 在 基 督 里 的 新 生 命 (2) ( 约 9900 字 ) 亲 爱 的 听 众 朋 友 弟 兄 姊 妹, 今 天 我 们 继 续 讲 述 八 福 系 列, 我 们 会 探 讨 在 基 督 里 的 新 生 命 这 个 题 目 的 下 半 部 分 首 先, 我 来 读 出 今 天 的 经 文, 马 太 福 音 五 章 7 至 12 节 7. 怜 恤 人 的 人 有 福 了! 因 为

More information

Craig Calhoun, Chris Rojek and Bryan Turner Calhoun and Land, 1989. ć Bell, Daniel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Bauman, Zygmunt (1991) The Holocaust

More information

9 20 20 20 42 No. 4 200 2005 227

9 20 20 20 42 No. 4 200 2005 227 * - ** 930 50 958 96 97 975 985 988 994 2003 97 972 985 986 989 992 994 4 9 20 20 20 42 No. 4 200 2005 227 96 955 968 980 / / 996 39 2009 43 No. 4 200 / / / / 77 2 / / / 236 2 44 2006 64 249 232 / / /

More information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1999 3 32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1999 3 32 2003 3 : : 87 89 ( ) 92112110 : ( ) : ( ) : : vsc - 1 ; 31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1999 3 32 ( ) : (Charisma) : 1993 51 : 1996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More information

( ) ,726,428, ,564,718, % 9,012,138, ,341,315, % 1,878,592,500.00

( ) ,726,428, ,564,718, % 9,012,138, ,341,315, % 1,878,592,500.00 2009 2009 1 2009 1 1.1 1.2 1.3 ( ) 2 2.1 2009.9.30 2008.12.31 54,726,428,175.27 30,564,718,943.81 79.05% 9,012,138,266.13 7,341,315,769.17 22.76% 1,878,592,500.00 1,252,395,000.00 50.00% / 4.80 5.86-18.09%

More information

1 7 7 15 16 23 26 35 39 40 45 47 49 55 61 61 61 63 69 81 81 83 87 91 91 93 95 97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p p a p b p p p p p p a p a p p p. 1

p p a p b p p p p p p a p a p p p. 1 * 5 5 5-1. * 08BSH040 5 4 2011 p. 6 1 2010 p. 2 2011a p. 4 2011b p. 20 2010 p. 19 2 2006 p. 5 2007 p. 14 2007 p. 8 2011 p. 275 3 2010a p. 1 2007a p. 179 2011 p. 142 2011 p. 155 4 2. 2011 p. 20 2010 p.

More information

穨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PDF

穨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PDF ~ 1 2 3 1 2 3 1 4 9 10 4 5 6 7 8 9 10 2 11 12 13 14 11 ~ 12 ~ 13 14 ~ ~ ~ 3 15 16 17 18 19 15 ~ B. J. Mansvelt Beck, The Date of the Taipeing Jing, T oung Pao, Vo1. LXVI, 4-5 (1980),pp. 149~182 16 17 ~

More information

ww236-°ê.tpf

ww236-°ê.tpf BIBLID 05-875(006)5:4 pp.- 解 構 與 重 構 近 ㆓㈩ 來 臺 灣 歷 史 意 識 變 化 的 主 要 趨 勢 * 王 晴 佳 ( ) 也 許 是 世 紀 之 交 的 關 係,000 以 來 在 臺 灣 出 版 了 不 少 回 顧 歷 史 研 究 在 臺 灣 的 發 展 變 化 的 論 著 除 了 拙 著 臺 灣 史 學 50 以 外, 又 有 林 滿 紅 彭 明 輝 杜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大陸論文_繁_.doc

Microsoft Word - 大陸論文_繁_.doc 玄 天 上 帝 信 仰 與 和 諧 社 會 建 設 學 術 研 討 會 大 陸 論 文 武 當 山 道 教 協 會 湖 北 省 武 當 文 化 研 究 會 中 華 道 教 玄 天 上 帝 弘 道 協 會 屏 東 縣 枋 寮 鄉 北 玄 宮 2007 年 8 月 目 錄 武 當 道 與 和 諧 社 會 李 光 富 001 老 子 尊 道 貴 德 尚 和 的 玄 同 " 願 景 唐 明 邦 004 道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第 一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一 引 言 論 語 這 部 書 是 東 亞 文 明 的 偉 大 經 典, 記 載 二 千 年 前 孔 子 (551-479B.C.) 和 他 的 學 生 的 思 想 與 行 誼, 雖 多 是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布 帛 椒 菽 之 言, 但 孔 門 師 生 卻 常 常 體 神 化 不 測 之 妙 於 人 倫 日 用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1 1 1 1983 549 1977 59 2 2 3 4 5 2 2000 5-143 3 4 1998 709 5 640 3 4 5 6 6 6 10-12 7 8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1 12 1921 7 66-79 8 12 1929 12 691-697 9 1962 9 20 10 1989 3 385-397 11 1963 343-36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劉燕萍本文0514.doc

Microsoft Word - 劉燕萍本文0514.doc 淡 江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第 二 十 九 期 壹 緒 論 聊 齋 誌 異 中 涉 及 人 神 仙 的 婚 戀 故 事, 約 有 十 六 篇 (1) 十 六 篇 中, 有 關 於 性 幻 想 將 愛 慾 投 射 在 異 類 女 子 身 上 之 篇, 如 嫦 娥 ( 卷 八 ) 和 霍 女 ( 卷 八 ) 亦 有 以 神 婚 補 償 生 活 上 欠 缺 之 作 如 羅 剎 海 市 ( 卷 四 )

More information

2002 3,, 3000,,,,,,,,,,,,, (1881 1933),, 1898, ;1904,,;, 2, 1980,393 399, ( 1995 1 ) ( 2001 2 ) ( 2001 3 ) ( 2001 2 ) ( 1996 2 ),,,, ;,,,,, 2 ( 1974 )

2002 3,, 3000,,,,,,,,,,,,, (1881 1933),, 1898, ;1904,,;, 2, 1980,393 399, ( 1995 1 ) ( 2001 2 ) ( 2001 3 ) ( 2001 2 ) ( 1996 2 ),,,, ;,,,,, 2 ( 1974 ) ,,,,,,, ;,,,,,,,,,,,,,,,, 189 2002 3,, 3000,,,,,,,,,,,,, (1881 1933),, 1898, ;1904,,;, 2, 1980,393 399, ( 1995 1 ) ( 2001 2 ) ( 2001 3 ) ( 2001 2 ) ( 1996 2 ),,,, ;,,,,, 2 ( 1974 ),, 190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05生命的檢證_定_

Microsoft Word - _05生命的檢證_定_ 東 吳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2011 年 11 月 頁 97-126 生 命 的 檢 證 從 稽 神 錄 考 述 五 代 民 間 信 仰 中 自 我 與 神 明 之 詮 解 及 份 際 黃 東 陽 提 要 本 文 以 回 復 六 朝 志 怪 近 於 著 史 的 傳 統 撰 成 徐 鉉 稽 神 錄 為 文 本, 用 以 考 察 在 佛 道 兩 教 盛 興 後 的 五 代, 民 間 信

More information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00-5558 208 03-0089- 207 3 7 C92.4 E 20 90 2 5 8 949 208-05-0 / 0087 Fei Xiaotong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Brian H. Turner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7. DOI

More information

隐 喻 视 野 下 尤 利 西 斯 中 狂 欢 化 的 水 形 象 研 究 果 有 一 天 都 柏 林 突 然 从 地 球 上 消 失 了, 人 们 可 以 根 据 我 的 小 说 重 建 它 (Gifford, 1988:68) 尤 利 西 斯 是 对 奥 德 赛 的 戏 谑 奥 德 赛 是 当

隐 喻 视 野 下 尤 利 西 斯 中 狂 欢 化 的 水 形 象 研 究 果 有 一 天 都 柏 林 突 然 从 地 球 上 消 失 了, 人 们 可 以 根 据 我 的 小 说 重 建 它 (Gifford, 1988:68) 尤 利 西 斯 是 对 奥 德 赛 的 戏 谑 奥 德 赛 是 当 外 国 语 文 研 究 2012 年 第 1 辑 ; 总 第 4 辑 外 国 文 学 研 究 * 隐 喻 视 野 下 尤 利 西 斯 中 狂 欢 化 的 水 形 象 研 究 四 川 农 业 大 学 董 梅 摘 要 : 尤 利 西 斯 充 满 了 荒 唐 的 话 语 怪 诞 的 形 象 和 夸 张 的 行 为, 颠 覆 了 对 于 常 态 生 活 的 描 述, 契 合 了 巴 赫 金 笔 下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No Petrus Ramus 3 John Donne Thomas Adams John Cotton Thomas Hooker Anthony van Dyck 5 Grand Tour p See Perry

No Petrus Ramus 3 John Donne Thomas Adams John Cotton Thomas Hooker Anthony van Dyck 5 Grand Tour p See Perry 17 17 17 17 16 17 1 16 17 1 See Ann Hurley John Donne's Poetry and Early Visual Culture Cranbury New Jerse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2005 William A. Hyrness Reformed Theology and Visual Culture Cambridge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将不服从行为入罪的限制 兼论澳门刑法中的违令罪 方 泉 一 不服从 从 原罪 到 罪 一 不服从 公民不服从及其他 在法学和政治学语境中 不服从行为 disobedience 是指不遵守法令 的行为 按照行为主体的身份 广义上的不服从行为包括公务人员违反政 令 军人违反军令及普通公民违反法律或法令的行为 自古以来即有 军 令如山 的说法 现代的刑法或军事法中往往都有关于军人违反命令的处 罚规定 而执行上级的命令亦是对公务人员的职业要求

More information

,,,,,, (William Parish) , 2865, : (1966 ) 20,,, 20, :,, :,, (Destratification) (Parish,1984 :84-120), 1983 (N = 1774) (Xie &Lin, 1986) 19

,,,,,, (William Parish) , 2865, : (1966 ) 20,,, 20, :,, :,, (Destratification) (Parish,1984 :84-120), 1983 (N = 1774) (Xie &Lin, 1986) 19 2004 4 Abstract :Depending on the data of The Changing of China s Social Structure in 2001,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ttainment of Chinese social statu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by linear regression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1 1 (1990) 9 2 ()(2003) 30 3 38-4144-45 4 47-51 5 60-65 100 6 79-84 2 7 85-88 8 89-91 9 99-100 10 119-121 11 125-129 12 139-148 3 13 149-151 14 (1995) 167 15 173-174 175-177 16 177-179 4 17 182-183 18

More information

872412H156001

872412H156001 The Pacification of Plagues Ritual as Performed in Donggang--An analysis of Cults to the Lords on Taiwan, Dean, Kenneth 1988 Taoism and Popuilar Religion on Southeast China: History and Revival, Dissertation,

More information

21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二 十 期 原 住 民 的 這 些 疾 病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另 外 一 類 責 怪 受 害 者 的 研 究 則 傾 向 以 原 住 民 的 認 知 行 為 來 分 析 詮 釋 原 住 民 的 健 康 弱 勢, 如, 原 住 民 個 人 健 康 習 慣 不 良

21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二 十 期 原 住 民 的 這 些 疾 病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另 外 一 類 責 怪 受 害 者 的 研 究 則 傾 向 以 原 住 民 的 認 知 行 為 來 分 析 詮 釋 原 住 民 的 健 康 弱 勢, 如, 原 住 民 個 人 健 康 習 慣 不 良 書 達 悟 民 族, 你 為 什 麼 不 生 氣?: 精 神 失 序 社 會 學 分 析 下 的 蘭 嶼 鉅 變 評 陳 美 霞 成 功 大 學 公 共 衛 生 研 究 所 達 悟 族 的 精 神 失 序 : 現 代 性 變 遷 與 受 苦 的 社 會 根 源, 蔡 友 月 著, 台 北 : 聯 經,2009 年,533 頁 台 灣 原 住 民 的 健 康 狀 態, 就 像 世 界 上 幾 乎 所

More information

2

2 ( ) cmwang@mail.thu.edu.tw (Lebensf ) 1 2 (Amspruch) ( 1999 77-80) 3 (Gadamer 1996) (Gadamer 1993 274) (Gadamer 1993) (Rainer Maria Rilke) 4 5 (Gadamer 1993 31-32) (Vico)( ) (phronesis) (Sensus ommunis)

More inform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Society Camic Robert M. Hutchins great traditions Philip Reiff Samuel Nelson Daniel Bell Lewis Coser Edw

American Sociological Society Camic Robert M. Hutchins great traditions Philip Reiff Samuel Nelson Daniel Bell Lewis Coser Edw 932 Robert E. Park 933 999a 206 2006 220 American Sociological Society Camic 2007 242-243 20 945-955 Robert M. Hutchins great traditions Philip Reiff Samuel Nelson Daniel Bell Lewis Coser Edward Shils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 2...2...4...4...6...6...6...12...12...16...20...20...21...25...27...30...30...39...43...43...44...45...46...50...51...54...55...58...59...61...64...71 3...71...71...74...81...81...87...90...93...94...97...102...102...104...106...110...112...114...117...121...123...123...123...126...129...130...131...132...133...133...134

More information

,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2003 3,,,,,,, : : 87 89 ( ) 92112110, :,,,,,, (, ) : (, ),,,,,,, :,,,,, :,,,,,, vsc - 1,, ;,, 31 ,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社 會 從 痛 苦 和 己 所 不 欲 的 狀 況 下 獲 得 解 脫 的 方 式, 而 傳 統 宗 教, 比 如 猶 太 教 基 督 教 的 教 義 中 對 女 性 的 負 面 評 價, 無 一 不 顯 示 女 性 固 有 的 原 罪 只 有 通 過 宗 教 的 方 式 才 能 夠 獲 得 最 終

社 會 從 痛 苦 和 己 所 不 欲 的 狀 況 下 獲 得 解 脫 的 方 式, 而 傳 統 宗 教, 比 如 猶 太 教 基 督 教 的 教 義 中 對 女 性 的 負 面 評 價, 無 一 不 顯 示 女 性 固 有 的 原 罪 只 有 通 過 宗 教 的 方 式 才 能 夠 獲 得 最 終 壹 前 言 中 國 大 陸 女 作 家 徐 小 斌 以 血 代 墨 的 傑 作 羽 蛇, 自 1998 年 出 版 伊 始 至 今 已 再 版 8 次 這 部 被 作 家 本 人 稱 為 迄 今 為 止 最 令 她 滿 意 的 一 部 作 品 自 投 入 市 場 後, 歷 經 了 由 讚 不 絕 口 到 失 寵 於 社 會 話 語 的 孤 獨 者 的 巨 大 轉 變, 個 中 原 因, 除 了 大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69 期 ( 民 國 99 年 9 月 ),41-78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剪 髮 易 服 與 晚 清 立 憲 困 局 (1909-1910) * ** 樊 學 慶 摘 要 蓄 留 髮 辮 穿 著 滿 式 服 飾 是 清 朝 統 治 的 基 本 國 策 但 為 推 行 預 備 立 憲, 載 灃 攝 政 後 對 辮 服 禁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137-165 19 1 90 6 ** * ** NSC87-2411-H-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2000 9 28 2000 10 10 2000 10 25 2001 2 7 137 138 19 1 1 2 shamanism shamanic illness

More information

2015 第 二 屆 中 華 文 化 與 天 人 合 一 國 際 研 討 會 Striving toward Oneness of Heaven and Man Tong-Miin Liou Tsing Hua Chair Professor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

2015 第 二 屆 中 華 文 化 與 天 人 合 一 國 際 研 討 會 Striving toward Oneness of Heaven and Man Tong-Miin Liou Tsing Hua Chair Professor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 劉通敏 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摘 要 本文從平等賴奮鬥的宇宙觀 闡述如何從奮鬥之基 向自己奮鬥 的內向超越為起 點 中繼 向自然奮鬥 形而下的 萬物皆備於我與自然和諧共存 利用厚生 創造人 類新文明 和形而上的 掙脫上有旋風力 下有引力束縛及突破命定 最後 向天 神 奮鬥 向天界要求平等 以臻中國人思想的最高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 欲達目標 行 最重要 天行健的無言之教 即是人只要一息尚存 就須如同天體運行不息的奮鬥不懈

More information

, :,,, ; ; 80 %,,,,,,,,,, 1945, 48,,,,,,,,, (), 19 70,,,, 2001, 8116 %, 88 %, 100 %, 95

, :,,, ; ; 80 %,,,,,,,,,, 1945, 48,,,,,,,,, (), 19 70,,,, 2001, 8116 %, 88 %, 100 %, 95 :,,,,,,,,,, :,,,,,,,,,,,,,, 70 %, 90 %, 100 % 60 %,,, 20 % 94 , :,,, ; ; 80 %,,,,,,,,,, 1945, 48,,,,,,,,, (), 19 70,,,, 2001, 8116 %, 88 %, 100 %, 95 2006 1,,,, 11000,, 1973,,,,,,,,, () 1000 20 70,,,,,,

More information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Ξ,,,, ;,,,,,,,,,,,,,,,,,,,,, ;,,,,,,, :,,, Ξ,,!,,,, 2005, 469,,,,,, :,, 2001, 440 443, 24, ( 22,2006 5 ),,,,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J003.doc

Microsoft Word - J003.doc 玄 奘 大 學 學 位 論 文 格 式 參 酌 範 例 ( 論 文 撰 寫 格 式 仍 依 各 系 所 規 定 自 行 調 整 ) 九 十 三 年 四 月 二 十 一 日 第 三 次 法 規 委 員 會 議 通 過 九 十 三 年 六 月 二 日 第 十 五 次 教 務 會 議 提 案 討 論 壹 基 本 材 質 與 規 格 一 紙 張 規 定 : ( 一 ) 封 面 封 底 : 精 裝 本 : 燙

More information

12期.FIT)

12期.FIT) 2009 年 第 12 期 渊 总 第 64 期 冤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媒体自觉 写在两岸 三通 实现一周年之际 文 / 福建海峡电视台总监 互动 是新时代传媒的核心特征 也是福建海峡电视台成立五年来摸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寻找 事件点 策划出一系列独具 海峡 特色的大型活动 以调动信息接 收者参与体验的形式 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建立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系 形成海峡电视台将 满足受众对两岸全方位认知和了解的期待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72D3938ABFCA6D2A4BDA5C1BB50AAC0B77CB8D5A8F7A977BD5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72D3938ABFCA6D2A4BDA5C1BB50AAC0B77CB8D5A8F7A977BD5A2E646F63> 大 學 入 學 考 試 中 心 九 十 八 學 年 度 指 定 科 目 考 試 試 題 考 科 - 作 答 注 意 事 項 - 考 試 時 間 :80 分 鐘 作 答 方 式 : 選 擇 題 用 2B 鉛 筆 在 答 案 卡 上 作 答, 修 正 時 應 以 橡 皮 擦 拭, 切 勿 使 用 修 正 液 祝 考 試 順 利 第 1 頁 98 年 指 考 一 單 選 題 ( 8 0 分 ) 說 明 :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 川 日 本 論 語 詮 釋 史 論 ( 增 訂 二 版 ) 目 次 自 序... i 導 論 第 壹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1 一 引 言... 1 二 儒 家 思 想 脈 絡 中 經 典 性 的 三 個 面 向... 8 三 儒 家 的 經 典 性 三 個 面 向 間 之 關 係... 26 四 結 論... 36 第 貳 章 從 中 日

More information

穨attitudes

穨attitudes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1999929 2000514 20008 1937) 69-74 1978 20 1979 100-101 1982 121-126 1983 60 1983 68-6989 1984 33-55 1984 37 1986 5764-77 1988 3647-48 1989 118-119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90 12 101 134 * * 102 1 2 3 4 5 1 2 3 4 5 90 6 103 6 7 8 cluster of images 9 10 6 7 dialectical logical paradox paradox 8 9 10 J. Derrida trace 104 transcendent movement invisible 11 12 13 14 11 12 13

More information

610 Office Report cn 20110201

610 Office Report cn 20110201 关 于 610 办 公 室 的 调 查 报 告 (2003 年 9 月 8 日 首 发,2011 年 2 月 1 日 更 新, 更 新 的 主 要 内 容 附 在 报 告 最 后 ) 610 办 公 室 的 成 立 名 称 组 织 结 构 经 费 编 制 主 要 工 作 前 言 1999 年 6 月 10 日, 为 了 避 开 宪 法 和 正 常 的 法 律 程 序, 在 前 中 共 领 导 人 江

More information

093_114_Koh_khee_heong

093_114_Koh_khee_heong !"#$%!"#$%&'()*+,-.!"#$%&'!"#$%&'()1389 1464!"#$%&'()*+,-./01!"#$% &'()*+,!-.(/0123456789!"#$%&'()*+,-./01234567*8+,79:;!"#$%&'()*+,-./0/123(456789:;

More information

穨theme

穨theme * 1987 1988 1997 199752 4 1997 1998 Anna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Cahiers d'extrême-asie 5 (1989-1990), pp. 223-347 1444 1930 1992 1519-1546 1997 1992 541-72 1994 323-39

More information

Hwang Yang Kipnis Wong 1996 Wong & Salaff 1998 Wank 1996 Bian

Hwang Yang Kipnis Wong 1996 Wong & Salaff 1998 Wank 1996 Bian 1998 20 30 2002 Gold et al. 2002 Gold et al. 2002 3-4 1994 Gift Favors and Banguets The Art of Sociat Relationships in China Yang 1994 2009 2009 Weber 1968 236 Arthur Smith 2007 218 2005 84 1947 22-37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90 12 171190 * 225 150 660 1,500 9,000 89 1 * 1 290 142 108 172 225 225 250 225 300 5 300 100 1 773 760 7624 130 120 250 90.9.29 90 12 173 2 20 10 1 100 20 1 161 164 164 225 168 1 4 8 41 164 225 200 250

More information

7P4 33

7P4 33 0 4 Jan. 0 Vol. 4 No.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0 30 < > 946 948 0087 I0 A 000-73 0 0-003-30 907 907 908 3 0-06- 7P4 33 / 3 96 34 P5 hypothesis 830 4 5 Frank

More information

普門學報 第 44 期 / 2008 年 3 月論文 / 安貝卡與其新佛教運動之研究 ( 下 ) ISSN: X 44 / / 普門學報社出版地址 :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電話 : 轉 傳真

普門學報 第 44 期 / 2008 年 3 月論文 / 安貝卡與其新佛教運動之研究 ( 下 ) ISSN: X 44 / / 普門學報社出版地址 :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電話 : 轉 傳真 44 / 2008 3 / 1930-223- -224- 44 / 2008 3 / Emile Durkheim -225- -226- 44 / 2008 3 / -227- 1920 1930-228- 44 / 2008 3 / 1947-229- 21-230- 44 / 2008 3 / 22-231- -232- 44 / 2008 3 / To produce a Buddhis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鄧茜蓉-本文0627.doc

Microsoft Word - 鄧茜蓉-本文0627.doc 淡 江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第 三 十 四 期 壹 前 言 知 識 經 濟 的 推 動 推 動 是 當 前 我 國 重 要 政 策 之 一, 在 此 一 時 代, 知 識 是 經 濟 增 長 的 重 要 資 本 和 資 源, 誰 能 掌 握 知 識, 活 用 知 識, 創 新 知 識, 便 是 最 大 贏 家 十 八 世 紀 以 來, 古 典 經 濟 學 派 理 論 一 直 認 為 勞 力 與

More information

列寧式黨國體制下立法機關的制度化

列寧式黨國體制下立法機關的制度化 立 度 立 立 度 領 立 度 念 度 狀 不 流 不 年 來 不論 領 來 領 領 連 1 年 來 數量 年 度 立 立 度 識 度 立 度 立 1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p. 12. 2 立 度 立 歷 力 度 易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季风书讯NO.144.doc

Microsoft Word - 季风书讯NO.144.doc 季 风 书 讯 NO.144 2009.5 编 后 小 记 四 卷 本 牛 津 欧 洲 史 的 翻 译 引 进, 无 疑 是 今 年 史 学 界 的 一 桩 盛 事 过 去 几 十 年 里, 国 内 已 经 出 版 过 不 少 国 别 史, 英 国 史 法 国 史 德 国 史 等 等, 但 极 少 能 有 贯 通 整 个 欧 洲 的 欧 洲 史 前 两 年 的 诺 曼 戴 维 斯 的 欧 洲 史 是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宗教信仰對撒拉族鄉鎮企業的影響

第三章 宗教信仰對撒拉族鄉鎮企業的影響 第 三 章 宗 教 信 仰 對 撒 拉 族 鄉 鎮 企 業 的 影 響 第 三 章 宗 教 信 仰 對 撒 拉 族 鄉 鎮 企 業 的 影 響 第 一 節 伊 斯 蘭 教 經 濟 思 想 伊 斯 蘭 教 作 為 一 種 思 想 信 仰 倫 理 道 德 宗 教 制 度 風 俗 習 慣 和 社 會 歷 史 文 化 現 象, 具 有 廣 泛 的 群 眾 性, 從 總 體 上 來 看, 伊 斯 蘭 教 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arx

Microsoft Word - marx 马 克 思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问 题 再 考 在 自 由 社 会 秩 序 中 的 自 然 神 祇 与 个 人 原 耻 1, 我 谈 到 自 由 社 会 主 义 崇 尚 体 力 劳 动 提 倡 脑 力 劳 动 是 社 会 生 活 和 经 济 收 入 的 不 可 分 离 的 一 部 分 的 原 则, 以 此 可 以 理 解 后 来 的 印 刷 工 思 想 家 蒲 鲁 东 如 何 鄙 视 没 有

More information

美 国 研 究

美 国 研 究 2 1994 1994 3 4 1994 1994 5 6 1994 1994 7 8 1994 1994 9 10 1994 1994 11 12 1994 1994 13 14 1994 1994 15 16 1994 1994 17 18 1994 1994 19 20 1994 1994 21 22 1994 1994 23 24 1994 1994 25 1994 26 1994 27 28

More information

56 3 2016 5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56 No. 3 May 2016 2015-12 - 26 DOI 10. 15939 /j. jujsse. 2016. 03. 007 200082 1 341-344 68 2 3 119 4 147-148 5 7 5 4 69 2016 3 6 7 8 2

More information

穨_1_.PDF

穨_1_.PDF d:\taoism\medicine\sick2.doc (2000.10.24)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2000928 20001010 20001025 1963 260-261Rolf A. Stein, "Un exemple de relations entre taoïsme et shamanism

More information

作者簡介 黃春枝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專任教授 1988 迄今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專任講師兼文學院院長秘書 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輔 導委員 考試院特種考試典試委員 著作 青年期親子關係適應之研究 三民書局 青年期親子溝通 之研究 桂冠圖書公司 高雄市青少年

作者簡介 黃春枝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專任教授 1988 迄今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專任講師兼文學院院長秘書 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輔 導委員 考試院特種考試典試委員 著作 青年期親子關係適應之研究 三民書局 青年期親子溝通 之研究 桂冠圖書公司 高雄市青少年 台灣鬼谷子學術研究會叢書 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大熔爐 黃春枝 混元禪師 撰 指導 作者簡介 黃春枝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專任教授 1988 迄今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專任講師兼文學院院長秘書 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輔 導委員 考試院特種考試典試委員 著作 青年期親子關係適應之研究 三民書局 青年期親子溝通 之研究 桂冠圖書公司 高雄市青少年康樂活動之研究 研 究報告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b.doc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b.doc 社 會 與 文 化 理 論 (Soci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九 十 六 學 年 第 一 學 期 課 程 名 稱 : 社 會 與 文 化 理 論 開 課 系 所 :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系 上 課 教 室 :SB345 上 課 時 間 : 星 期 三 下 午 15:40 18:30 授 課 對 象 : 大 學 部 三 年 級 學 生 學 分 數 :3

More information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1. 2. 3. 4. 5. 89 115 913 1 1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praetorian 44 20 2002.12.30 2 armed forces 3 objective civilian control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praetorianism civil supremacy

More information

N.W.J.E 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 Robert Redfield 1897~

N.W.J.E 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 Robert Redfield 1897~ DOI:10.16486/j.cnki.62-1035/d.2016.01.003 2015 11 2 240 105 R. H. Tawney 1880~1962 Werner Sombart 1863~1941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6 1 88 2016.No.1 Total No.88 N.W.J.E 1936 1939 1939 Bronislaw Malinowski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情理法」的運用

第二節  「情理法」的運用 論 宋 代 獄 訟 中 情 理 法 的 運 用 劉 理 參 陸 料 論 論 令 理 僚 理 理 不 不 易 力 若 理 論 了 理 行 不 殺 論 若 力 更 理 立 歷 立 理 1 行 讀 歷 來 律 說 僚 讀 理 理 不 行 理 僚 理 理 理 論 理 理 讀 讀 不 理 省 理 理 理 理 理 理 行 論 行 僚 立 度 理 行 理 令 理 理 理 理 理 2 念 裡 來 理 不 行 1 不

More information

萧启庆教授《蒙元社会文化史》研究介绍

萧启庆教授《蒙元社会文化史》研究介绍 萧 启 庆 教 授 蒙 元 社 会 文 化 史 研 究 介 绍 许 守 泯 ( 成 功 大 学 历 史 学 系 ; 台 湾 台 南 ) 一 经 历 简 介 萧 启 庆 教 授 是 当 今 海 内 外 蒙 元 史 研 究 最 重 要 的 学 者 之 一 萧 教 授 生 于 1937 年, 祖 籍 江 苏 泰 兴 1955 年 就 读 台 湾 大 学 历 史 系, 深 受 姚 从 吾 先 生 (1894

More information

總 會 會 長 的 教 訓 約 瑟 斐 亭 斯 密

總 會 會 長 的 教 訓 約 瑟 斐 亭 斯 密 總 會 會 長 的 教 訓 約 瑟 斐 亭 斯 密 總 會 會 長 的 教 訓 約 瑟 斐 亭 斯 密 總會會長的教訓系列叢書 總會會長的教訓 約瑟 斯密 36481 265 總會會長的教訓 百翰 楊 35554 265 總會會長的教訓 約翰 泰來 35969 265 總會會長的教訓 惠福 伍 36315 265 總會會長的教訓 朗卓 舒 36787 265 總會會長的教訓 約瑟F. 斯密 35744

More information

2 2000 88

2 2000 88 Easton 1953p.153 Lasswell Kaplan1970 p.71 attainability Anderson1976p.2 Dye1995p.3 2000 p.8-10 1. 2. 3. 4. problem-solving oriented 1970 CHU-90-H-004 1 2 2000 88 (pluralistic civil society) 1. 2. 3. 4.

More information

- state) : : ; : ; (Max Weber) (David Held) (Ulrich Beck) : (1) : (2) : ; (3) : ( Robert Gilpin) : 5

- state) : : ; : ; (Max Weber) (David Held) (Ulrich Beck) : (1) : (2) : ; (3) : ( Robert Gilpin) : 5 ( ) 2004 1 [ ] [ ] : ; 17 ; ( Westphalian System) ; 1648 10 16 (Jean Bodin) (nation 4 - state) : : ; : ; (Max Weber) (David Held) (Ulrich Beck) : (1) : (2) : ; (3) : ( Robert Gilpin) : 5 ( ) 2004 1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f.doc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f.doc 族 群 理 論 專 題 (Seminar on Ethnicity) 九 十 六 學 年 第 二 學 期 課 程 名 稱 : 族 群 理 論 專 題 課 號 :IHC5104 開 課 系 所 :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客 家 專 班 上 課 教 室 :SA( 科 一 館 )110 上 課 時 間 : 星 期 一 晚 上 18:30-21:20 授 課 對 象 : 客 家 專 班 學 分 數 :3

More information

一、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1. Chapter III :Rules for the Distinction of the Normal from the Pathological, in Durkheim, Emile,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nd Selected Texts on Sociology and its Method RSM,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 办 单 位 : 中 国 社 会 与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人 类 学 研 究 所 第 150 期 中 国 社 会 学 会 民 族 社 会 学 专 业 委 员 会 2013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论 文 只 有 一 个 中 华 民 族 民 国 时 期 改 废 少 数 民 族 称 谓 的 历 史 考 察 论 移 民

More information

80 專 題 : 大 學 理 念 與 通 識 教 育 後, 歐 洲 大 學 便 明 確 以 人 文 學 科 主 要 是 古 希 臘 語 和 拉 丁 語, 以 及 用 這 兩 種 文 字 撰 寫 的 文 史 哲 藝 等 經 典 著 作 作 為 自 由 教 育 的 主 要 內 容 1828 年 耶 魯

80 專 題 : 大 學 理 念 與 通 識 教 育 後, 歐 洲 大 學 便 明 確 以 人 文 學 科 主 要 是 古 希 臘 語 和 拉 丁 語, 以 及 用 這 兩 種 文 字 撰 寫 的 文 史 哲 藝 等 經 典 著 作 作 為 自 由 教 育 的 主 要 內 容 1828 年 耶 魯 中 國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 理 念 與 現 實 曹 莉 * 清 華 大 學 本 文 以 清 華 大 學 為 主 要 實 例, 試 圖 回 顧 和 梳 理 中 國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歷 程, 闡 述 在 不 同 歷 史 階 段 所 發 展 的 理 論 基 礎 和 現 實 訴 求, 並 結 合 國 外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經 驗 中 可 借 鑒 的 元 素, 指 出 在 當

More information

鳳龜龍謂之四靈 漢代以後 龜蛇相 以及護法的功能被擴大 成為當時四 周易參同契 曰 玄武龜蛇 糾盤 帥 黑煞將軍 之一 真武成為道教主 纏的形象逐漸普遍 一說是象徵生殖 相扶 以明牝牡 畢竟相胥 楚辭 遠遊 云 召玄武而奔屬 玄武的稱 呼代替了龜的單稱 另一說認為玄武是 龜類一種 因夾蛇而食 因蛇在

鳳龜龍謂之四靈 漢代以後 龜蛇相 以及護法的功能被擴大 成為當時四 周易參同契 曰 玄武龜蛇 糾盤 帥 黑煞將軍 之一 真武成為道教主 纏的形象逐漸普遍 一說是象徵生殖 相扶 以明牝牡 畢竟相胥 楚辭 遠遊 云 召玄武而奔屬 玄武的稱 呼代替了龜的單稱 另一說認為玄武是 龜類一種 因夾蛇而食 因蛇在 道 壇論教 權威與信仰 以 神性及 信仰內容的衍變為視角 閻莉 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系 真武 亦稱玄武 元武 是普廣 型道教神仙 玄者 自然之始祖 而 萬殊之大宗 1 也 我國真武祠廟普及 程度僅次於關帝 觀音的祠廟 以真武 命名的地名 山名 街巷亦很尋常 宋 真宗時因避聖祖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 武 真武信仰從產生到成熟經歷了一個 漫長過程 真武信仰被納入道教信仰並 受到唐代到明代的皇家推崇 是唐代到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1 2 3 -----------------------------------15 --------------------------33 78 --------------------------------86 4 103 110 --- -------115 5 6 7 8 1 Rudolf Otto, 1869-1937 Numinous Das Heilige, The Idea of

More information

,020 HRM HRM HRM 20

,020 HRM HRM HRM 20 HRM HRM HRM HRM HRM HRM HRM HRM 2014 12 16 1 19 2009 9 301,020 HRM HRM HRM 20 HRM HRM HRM HRM HRM HRM 1 2 3 2014 12 16 1 21 HRM HRM HRM HRM HRM HRM HRM 43 22 H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94 17 2014 12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175B1C6B279B1D0BD6DC2F8BB78A176B2C4A445B4C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175B1C6B279B1D0BD6DC2F8BB78A176B2C4A445B4C12E646F63> 排 球 教 練 角 色 扮 演 之 探 討 李 建 平 台 中 技 術 學 院 高 明 峰 台 灣 體 育 學 院 壹 前 言 絕 大 多 數 的 排 球 教 練 都 是 運 動 員 出 身, 在 經 歷 長 時 間 扮 演 選 手 的 角 色 上, 累 積 對 排 球 技 戰 術 等 方 面 的 知 識, 在 選 手 舞 台 落 幕 後 轉 戰 到 另 一 職 場 上, 許 多 的 技 術 經 驗

More information

提 到 有 教 無 類 的 意 義, 他 說 : 類 字 是 族 群 的 意 思, 孔 子 傳 道 授 業, 不 分 種 族 膚 色, 一 視 同 仁 1 蘇 秉 崎 的 解 讀 和 傳 統 的 解 讀 不 一 樣, 傳 統 的 解 讀 通 常 將 類 當 作 貴 賤 貧 富 的 區 別 概 念,

提 到 有 教 無 類 的 意 義, 他 說 : 類 字 是 族 群 的 意 思, 孔 子 傳 道 授 業, 不 分 種 族 膚 色, 一 視 同 仁 1 蘇 秉 崎 的 解 讀 和 傳 統 的 解 讀 不 一 樣, 傳 統 的 解 讀 通 常 將 類 當 作 貴 賤 貧 富 的 區 別 概 念, 孔 子 與 族 群 政 治 楊 儒 賓 壹 孔 子 的 家 世 德 國 哲 學 家 雅 斯 培 與 日 本 哲 學 家 和 辻 哲 郎 幾 乎 在 上 世 紀 的 同 一 段 時 間 提 出 人 類 四 大 導 師 的 論 點 他 們 指 出 在 人 類 的 軸 心 時 代, 四 位 代 表 人 類 精 神 與 文 明 不 同 發 展 方 向 的 聖 哲 分 別 出 現 在 古 文 明 地 區, 其

More information

1-0導讀與學習目標

1-0導讀與學習目標 4-0 導 讀 與 學 習 目 標 導 讀 少 年 夫 妻, 老 來 伴, 從 子 女 離 家, 家 庭 進 入 空 巢 期 的 階 段, 伴 隨 著 退 休, 會 有 更 多 時 間 和 空 間 與 配 偶 的 相 處, 因 此 在 婚 姻 生 活 方 面 也 需 要 調 適, 包 含 : 1. 夫 妻 兩 人 再 度 更 親 密 的 相 處 2. 家 務 的 共 同 分 擔 3. 退 休 生 活

More information

No. 4 2012 1 2 1 Gaius Sallustius Crispus The Jugurthine War /The Conspiracy of Catiline S. A. Handford trans. London Penguin 1963 pp. 179-180. 2 Gaiu

No. 4 2012 1 2 1 Gaius Sallustius Crispus The Jugurthine War /The Conspiracy of Catiline S. A. Handford trans. London Penguin 1963 pp. 179-180. 2 Gaiu 5 No. 4 2012 1 2 1 Gaius Sallustius Crispus The Jugurthine War /The Conspiracy of Catiline S. A. Handford trans. London Penguin 1963 pp. 179-180. 2 Gaius Sallustius Crispus The Jugurthine War / The Conspiracy

More information

穨hair&sick

穨hair&sick "Medical Knowledge and Uses of Hair in Traditional China" 199777 The Taniguchi Foundation Medicine and the Expressive Body The 2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Eas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江陰之役1.37.doc

Microsoft Word - 江陰之役1.37.doc 正 史 與 野 史 史 實 與 傳 說 夾 縫 中 的 江 陰 之 變 (1645) 黃 一 農 * 摘 要 江 陰 之 役 (1645) 有 可 能 是 十 七 世 紀 前 半 葉 全 世 界 陸 地 上 規 模 最 大 的 砲 戰, 它 與 較 出 名 的 揚 州 十 日 和 嘉 定 三 屠 並 列 為 明 末 三 慘 然 而, 令 人 驚 訝 的 是, 除 了 一 些 主 要 由 邑 人 撰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唯 一 確 定 存 在 的 我 與 存 在 的 諸 系 統 前 一 章 已 經 以 精 簡 的 方 式 討 論 到 系 統 的 自 我 同 一 性 與 環 境 同 一 性 問 題 這 兩 個 問 題 作 為 盧 曼 社 會 系 統 理 論 的 前 提, 由 於 和 系 統 對 自 己 的 不 透 明 性 以 及 環 境 對 系 統 的 不 透 明 性 這 兩 個 前 提 發 生 矛 盾,

More information

後共產主義社會階層化機制之探討

後共產主義社會階層化機制之探討 * * mhwang@npit.edu.tw ( 1999 2) 1949 ( ) ( 1986 264) (dichotomous model) (Max Weber) ( 1994 1994 Hsiao 1993) ( ) ( ) ) (1986 264) 1 1 (Szelenyi 1978 Zhou et 1996) al. (totalitarianism) 2 2 (Doak A Barnett)

More information

參、社會 華士傑

參、社會                                             華士傑 2001. 12. 20 33 爲 衆 衆 8 34 2001. 12. 18 35 3 17 2 36 The Wild East 37 56 10 35 53 4 40 70 16 34 100 65 1 6 10 18 1 25 6 2 9 3 10 500 12 22 38 6 122 39 26 4 40 産 1 7 919 41 1 168 9 17.6 2 460 1 540 3 199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 ªL«T§».doc

Microsoft Word - 4. ªL«T§».doc 政 治 科 學 論 叢 第 二 十 二 期 民 國 93 年 12 月 頁 91~138 * 老 子 指 歸 之 政 治 思 想 試 論 林 俊 宏 ** 摘 要 先 秦 道 家 在 思 想 上 的 高 度, 顯 然 在 兩 漢 與 魏 晉 思 想 活 動 的 實 踐 中, 得 到 細 部 化 的 發 展 與 演 繹 或 者 是 進 一 步 的 世 俗 化, 這 樣 過 程 的 思 想 活 動 從

More information

2

2 1 2 3 4 5 6 7 O1 O2 O3... On G1 G2 G3... Gn A1 A2 A3... An 8 9 1. 2. 5. 3. 4.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 1 1 1 1 1

More information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 1 * Paul Katz 2002321 2002415 200277 1 (1994-2000.5) (2000 1918 1114 2 1091 3 1937 329 1941 578 4 1945 5 1970 6 1976 7 1982 8 ) 40-90 1951-1990 (2001)( ) 2 ( 1937) ( )1(1942) 90-102 3 ( 1992) 18 4 5

More information

é (Government) (Political system) (Government grid- lock)

é (Government) (Political system) (Government grid- lock) é (Government) (Political system) (Government grid- lock) (Utopia) (Utopianism) (Ethnocentrism) (Absolutism) (Demagogue) (Totalitarianism) (Republicanism) (Civil societ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Liberal

More information

穨yinmen.PDF

穨yinmen.PDF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Beauty Women and War -- Confronting Cannons with Naked Women in Ming-Ching China 199961112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June 11-12, 1999 Taipei,

More information

/ / / / 10 / 100005 / http: / / www. ssdph. com. cn / ( 010 ) 85117872 / / / / (010 ) 65139961 65139963 / / ( 010 ) 65285539 / / / / 880 1230 1/ 32 /

/ / / / 10 / 100005 / http: / / www. ssdph. com. cn / ( 010 ) 85117872 / / / / (010 ) 65139961 65139963 / / ( 010 ) 65285539 / / / / 880 1230 1/ 32 / In Defence of Sociology E ssays, I n ter pretations & Rejoin ders ANTHONY GIDDENS / / / / 10 / 100005 / http: / / www. ssdph. com. cn / ( 010 ) 85117872 / / / / (010 ) 65139961 65139963 / / ( 010 ) 65285539

More information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SOCIOLOGY OF ETHNICITY 8,9 1997 9-10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993 1926 11/12 1995 26 1996 2 18 self-assertion

More information

Dispensationalist 6 dietary law 1 Enns, Paul P 1992 499 2 Mary Douglas Leviticus as literatur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7, 144 2

Dispensationalist 6 dietary law 1 Enns, Paul P 1992 499 2 Mary Douglas Leviticus as literatur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7, 144 2 台 灣 神 學 院 道 學 碩 士 論 文 GRACE UNDER THE PROHIBITION -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Impurity as stated in Leviticus 11-12 指 導 教 授 : 陳 尚 仁 評 閱 教 授 : 曾 宗 盛 研 究 生 : 陳 思 豪 1 Dispensationalist 6 dietary law 1 Enns,

More information

N.W.J.E Robert Redfield 1996 Samuel Huntington

N.W.J.E Robert Redfield 1996 Samuel Huntington 1001-5558 2016 04-0138-35 2016 3 27 267 2014, 1940 1945 2016 4 91 2016.No.4 Total No.91 N.W.J.E Robert Redfield 1996 Samuel Huntington 2014 139 140 N.W.J.E 141 142 N.W.J.E 143 144 N.W.J.E 145 Claude Levi-Strauss?

More information

中 国 民 众 的 经 济 信 心 指 数 报 告 (2015-2016) 目 录 中 国 民 众 的 经 济 信 心 指 数 报 告 (2015-2016)... 1 第 一 章 引 言... 1 第 二 章 研 究 设 计... 3 第 三 章 数 据 与 分 析... 4 第 四 章 总 体 结 论... 18 附 录 一 基 于 网 络 大 数 据 的 中 国 民 众 经 济 信 心 分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歩 1 See Donold E. Nuechterlei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terests World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73), 172. 2 1992 6 178 3 5 9 1991 1 4-7 25 4 2001 12 27-8 5 2000 5 205 6 5 9 1991 1

More information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2004520 1 5 17 2000 2 3 11 10 4 1972 525 19981 292005.03.30 199051 Alexander Wendt 5 1. 2. 3. identity interest shared knowledge 6 1949 292005.03.3079 identity 7 8 1. 2. 9 1. 2. 3. 4. 10 proximate motivation

More information

評介夏春濤著《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

評介夏春濤著《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 中 正 歷 史 學 刊 民 國 99 年 第 十 三 期, 頁 165-184 評 介 夏 著 天 國 的 隕 落 太 平 天 國 宗 教 再 研 究 詹 恩 勝 *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評 介 夏 春 濤 所 著 天 國 的 隕 落 太 平 天 國 宗 教 再 研 究 本 書 作 者 詳 論 太 平 天 國 宗 教 的 創 立 教 義 經 典 儀 式 節 日 與 傳 播 情 況, 分 析 上

More information

.184. 陳 玉 箴 圖 進 行 家 父 長 式 與 公 共 化 的 消 費 管 理, 同 時 設 立 形 同 公 娼 業 的 特 種 酒 家, 將 飲 食 與 情 色 業 分 割 治 理 但 與 此 同 時, 新 的 上 層 階 級 仍 是 宴 席 場 所 的 主 要 消 費 者, 國 家 機

.184. 陳 玉 箴 圖 進 行 家 父 長 式 與 公 共 化 的 消 費 管 理, 同 時 設 立 形 同 公 娼 業 的 特 種 酒 家, 將 飲 食 與 情 色 業 分 割 治 理 但 與 此 同 時, 新 的 上 層 階 級 仍 是 宴 席 場 所 的 主 要 消 費 者, 國 家 機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39 期 2013 年 5 月, 頁 183-230 政 權 轉 移 下 的 消 費 空 間 轉 型 : 戰 後 初 期 的 公 共 食 堂 與 酒 家 (1945-1962) 陳 玉 箴 日 治 時 期 的 酒 樓 珈 琲 館 等 消 費 空 間 在 日 治 結 束 後 改 制 為 公 共 食 堂 酒 家, 部 分 大 型 酒 樓 於 短 短 一 二 十

More information

韩国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之比较

韩国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之比较 韩 日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之 比 较 崔 志 鹰 内 容 提 要 : 韩 日 两 国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有 四 个 共 同 点 : 政 府 都 对 经 济 进 行 干 预, 储 蓄 率 较 高, 重 视 节 能 和 环 保, 企 业 管 理 崇 尚 权 威 本 文 着 重 对 韩 日 两 国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 不 同 点 进 行 比 较, 指 出 韩 国 奉 行 出 口 第 一,

More information

PentateuchPreAssignmentSimp

PentateuchPreAssignmentSimp 摩 西 五 經 研 讀 : 神 的 救 贖 計 劃 陈 宝 成 主 编 摩 西 五 经 的 简 介 和 大 纲 基 督 教 教 会 和 圣 经 学 者 一 般 都 把 圣 经 旧 约 的 首 五 倦 书 视 为 摩 西 五 经 Pentateuch, 因 其 有 共 同 的 历 史 情 节 和 贯 穿 其 中 的 神 学 主 题, 所 以 传 统 把 它 归 于 一 位 作 者 摩 西, 或 简 称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3E4ACC9A457AABABA74A558AACC>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3E4ACC9A457AABABA74A558AACC> (resistance) 邊 界 上 的 演 出 者 : 在 文 明 1 2 3 社 會 中 撐 出 抵 抗 與 創 造 的 空 間 張 慈 宜 輔 大 心 理 系 我 的 田 野 工 作 及 背 景 簡 介 大 致 上 來 說, 我 的 田 野 工 作 從 2006 年 元 旦 進 行 到 2007 年 六 月, 為 期 約 一 年 半 事 實 上, 在 我 形 式 上 結 束 我 的 陣 頭 田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