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Transcription

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自 冷戰結束後, 由世界仍在不斷的衝擊與摩擦顯示 歷史並未終結 根據 1993 年的統計, 在世上現有 22 場暴力衝突中, 除了 5 場是歸於戰爭外, 其餘均與族群對抗息息相關, 乃至族群反制國家壓制所引發的衝突 1 基於這種現象, 學界對於族群政治的研究興趣, 主要就是因為全球性族群政治或族群衝突的重現, 而將族群特質視為一種政治現象從事理論化的工作 族群政治之所以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乃因多族群國家在族群彼此之間的歧異, 當各族群的成員以宗教 地域 種族為基礎所產生的的社會原始情感 (primordial sentiment), 經由變化而超越對國家的忠誠, 國家認同 (national identity) 與國家整合 (national integration) 常因此遭遇巨大衝擊 2 而這族群效忠的原始情感, 在政治發展的過程中, 不僅沒有因政治現代化的結果而消退, 反 1 T.R.Gurr and B. Harff 著, 鄭又平等譯, 國際政治中的族群衝突 ( 台北 : 韋伯,1998), 頁 IV 2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c Political in the New 1

2 而在世界各地被政治化, 變為無所不在而且還在增長的普遍現象 3 傳統現代化及發展理論研究者, 原本預期族群政治現象應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消退, 然而卻在 年代仍重現於政治舞台, 這種現象持續至當代, 特別是蘇聯霸權的瓦解之後, 東歐民主化浪潮所伴隨的族群政治運動便達最高峰 除東歐共黨國家外, 有的民主國家也都難以逃脫這股浪潮 如在英國, 因族群的差異而導致有北愛爾蘭 (North Ireland) 威爾斯 (Wales) 與蘇格蘭 (Scotland) 爭取自治與分離運動 ; 加拿大發生魁北克 (Quebec) 的獨立運動 ; 在法國的科西嘉 (La Corse) 以及西班牙的巴斯克(Basque), 亦面臨著相同之問題 美國雖號稱民族的大熔爐, 族群政治現象在歷經民主政治薰陶後卻依舊存在 ; 而美國學者在選舉與投票行為的研究中, 亦有發現族群投票的現象 4 此種 族群 議題在發展過程中的重現, 族群政治已儼然演變成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 於是少數族群藉由民族主義爭取自治與分離, 逐漸成為政治發展過程的重要變數, 這些現象引起學者紛以族群重現 (ethnic resurgence) 或邊陲政治化 (peripheral politicization) 等主題從事研究 5 就研究區域而言, 東南亞國家是研究族群政治的學者普遍認為世界上族群異質性 (heterogeneous) 最高的區域 6 東南亞族群政治之所以受到矚目, 乃因這些國家大量的移民 持續的宗教文化運動的波潮 戰爭和及貿易以及殖民征服, 而這些因素造就東南亞地區成為研究族群政治的最佳題材 由此 東南亞族群政 States in C. Geertz,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 pp J. Rothschied, Ethnopolitic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William Flanigan and Nancy Zingale, Political Behavior of the American Electorate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 1991), pp Dov Ronen, Ethnicity, Politics, and Development:An Introduction in Dennis L. Thompson and Dov Ronen (eds.), Ethnicity, 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Lynne Reinner Publishers, 1986), pp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7), p

3 治研究 便成為筆者自攻讀碩士至博士學位以來始終感興趣的領域 在筆者的碩士論文中, 曾經試圖建立一個族群政治發展的觀察架構 在這個架構中, 族群政治發展是由族群團體到民族國家建立的一種漸進過程 族群政治的發展是一種因果關係, 也就是將族群認同 族群對立意識 政治支持各自為一個發展的階段, 彼此環環相扣 ; 而各個階段的轉變, 也必須與外在條件相配合 族群族群認同族群意識政治支持 民族主義 族群特質的差異 族群結構不對等 族群動員 圖 1-1: 筆者所建構族群政治的發展架構 資料來源 : 戴萬平, 族群政治與國家角色 : 新加坡的個案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8 年 6 月, 頁 49 碩士畢業後, 為膺緒東南亞族群政治研究, 遂進入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班就讀, 有幸跟隨顧長永教授進行三項的國科會計劃 :88 年國科會 新加坡的族群政治 : 理論與實際 (NSC H ) 計劃 7,89 年國科會 馬來西亞的族群政治 : 理論與實際 (NSC H ) 計劃 8,90 年國科會 印尼族群政治研究 (NSC H ) 計劃, 在顧教授的指導下, 以 新加坡 馬來西亞 印尼 為個案, 探討族群政治與政治發展的關聯度, 7 8 戴萬平 顧長永, 新加坡的族群政治 : 本質與發展, 東南亞季刊, 第 3 卷第 3 期,1998, 頁 35-66; 戴萬平 顧長永, 多種族主義與新加坡的國家認同,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 第 2 卷第 2 期,2000, 頁 兩篇文章 戴萬平 顧長永, 經濟發展 民主化與族群政治 : 馬來西亞的個案, 問題與研究, 第 40 卷第 6 期,2001, 頁

4 以及影響族群政治的變因 這幾項研究計劃為其後的東南亞族群政治分析具備初 步的成果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 即是以過去參與碩士論文與國科會計劃研究的成果為基礎, 進一步分析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以下簡稱印尼 ) 這個充滿多元族群國家的族群政治 由於過去國內較少關注有關類似的議題, 加以印尼宗教 地域與種族的複雜性, 故本論文屬於探索性的研究 除膺續參與國科會計畫的研究經驗作為印尼族群政治的基礎, 本論文也希望藉個人屈見及論點提供一個印尼族群政治的整體觀察面向, 探討族群政治對印尼政治發展的影響, 期盼對紛雜印尼族群政治研究有所突破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印尼族群政治 的研究途徑 在東南亞國家中, 印尼的族群政治現象是有其歷史與背景的獨特性, 其中包括人口眾多 地理的支離破碎 各式各樣的宗教信仰 族群語言的多樣性 面對如此的環境, 國際媒體將印尼稱為東南亞的 巴爾幹 9 事實上, 要研究印尼族群政治, 必須先認知印尼國家的本質 在兩百年之前, 印尼這個國家並不存在 在這個區域內, 這些蔓延在澳洲與亞洲之間的群島分別遭到荷蘭 英國與葡萄牙的殖民者分裂割據 在過去, 群島間許多獨立的土著國家林立, 分別隸屬於兩百 9 印尼火藥庫, 宛如巴爾幹, 聯合報, 1999 年 6 月 14 日, 版 11 4

5 個或更多的種族團體, 並無整個 印尼 的身份意識 10, 並 : 從蘇門答臘北端的亞齊 (Aceh) 巴厘 ( Bali) 摩鹿加 ( Moluccas) 的安汶 (Ambon) 帝汶 (Timor) 到伊里安加亞 (Irian Jaya) 的美拉尼西亞 (Melanesia), 加上晚近的華人與阿拉伯的移民社群 荷蘭帝國主義的殖民支配不僅創造一個涵蓋整個群島的國家, 也為印尼的 國族建造 提供了一個 社會國家 的族群政治複雜個案 Anderson 做了一個比喻, 蘇門答臘和麻六甲海峽對岸的馬來亞半島都是馬來人種, 他們不僅物理距離接近, 而且在血緣上有關連, 語言相通, 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而在蘇門答臘千里之外的安汶, 既沒有共同的母語, 也不屬於同一族群, 更沒有相同的宗教, 但他們卻將馬來人視為外國人, 而把安汶人理解為本國同胞 11 在這如此的多元化的社會很容易激化為內部的政治鬥爭, 進而綿延從後殖民時期至今的族群衝突 西方社會關於印尼政治研究的著作有如汗牛充棟, 隨著研究典範的轉移愈印尼政治發展的變化, 不同的時期各有不同的研究取向 不過目前學界對於印尼族群政治並無完整性的分類探討, 也少有學者完全單獨以 印尼族群政治 作為研究的單元, 所以尚未出現藉用單一理論涵蓋解釋整體族群政治現象的文獻 12 某些著作分析印尼政治發展涉及印尼國家整合的議題, 但卻沒有特別針對族群政治 10 Benedict R. O'G. Anderson 認為 印尼 (Indonesia) 是屬於一個拼湊而來的希臘字母 參閱 Benedict R. O'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 台北 : 時報,1999), 頁 130 就今日的觀點而言, 印尼 這個國家的疆域的決定完全是依照 1910 年以來荷蘭殖民征服的 尼德蘭印地斯 (Netherlands Indies) 地域相符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130 筆者曾於 2002 年 4 月 30 日在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劃與美國杜克大學亞太研究所共同舉辦 區域研究與社會科學對話: 對亞太研究未來方向的啓示 研討會上訪問廖建裕 (Leo Suryadinata) 教授 廖建裕教授認為, 如果將研究定位爲 政治科學研究, 則需研究印尼族群政治的單一事件並賦予 理論意義 ; 如果定位爲 區域研究, 則研究者的主要工作是 有系統的就事論事 關於這樣的概念可參考廖建裕 (Leo Suryadinata), 區域研究與社會科學應該合而爲一嗎? 以東南亞爲例, 發表自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劃與美國杜克大學亞太研究所共同舉辦 區域研究與社會科學對話 : 對亞太研究未來方向的啓示 研討會, 臺北南港, 2002 年 4 月 30 日 5

6 提出特定的解釋 例如 Crouch 藉由分析印尼軍隊與政治的關係, 間接詮釋爪哇的霸權文化是維持印尼國家整合的要素 ; 也有一些名作是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分析特定的族群政治, 例如 Nazaruddin Sjamsuddin 以 亞齊 (Aceh) 為個案的 The Republican Revolt: A Study of the Acehnese Rebellion 13 因為這些因素, 在做印尼族群政治的文獻探討時, 研究者僅能選擇性地回顧過去學者對於印尼政治研究的軌跡, 簡單歸納出印尼族群政治研究的可行分析途徑 一 國家整合研究途徑 國家整合途徑主要是以 1950 年現代化理論 ( modernization) 為研究的典範 在現代化理論中, 國族的建立 (nation-building) 和國家 ( 官方所建立的 ) 民族主義 (office nationalism) 是被視為政治發展和現代化進程中最崇高的目標 14, 因此對於族群議題, 在當時被視為一種簡單課題, 族群意識的差異普遍地被認為會隨著現代化的結果而消失 例如 Karl Deutsch 就認為 : 隨著政治現代化的結果, 將導致人民的生活方式由傳統轉為現代的社會動員 (social mobilization) 在社會動員的過程中促使人民對於舊有的經濟及心理狀態崩潰, 人們開始並接受新的社會化, 學習新的社會行為 社會動員的結果造成政治參與階層的擴大 政治菁英的轉型, 而有些轉變將促使政治認同及歸屬感凝聚在民族國家的架框 ; 政治現代化有助人類放棄狹隘的 原始的對部落或族裔的認同, 進而認同範圍更大的國族 Nazaruddin Sjamsuddin, The Republican Revolt: A Study of the Acehnese Rebellion (Singapore: ISEAS, 1985). 源自於 Lucian W. Pye 的想法 唐光華, 政治文化的沉思者 - 白魯恂 ( 台北 : 允晨文化,1982 年 ), 頁 相類似的論述論述可參閱 Karl Deutsch,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 62. T. Parsons, American Sociolog:: Perspectives, 6

7 基於這樣的思考, 包括康乃爾學派 George McT.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16, 與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就是相當著名的代表作 這兩本著作雖未以 族群政治 為主題研究, 但 Kahin 分析印尼國家意識的增長, 特別強調 民族主義 是印尼獨立革命時期整合印尼社會的重要工具 延續 Kahin 獨立革命時期 ( 年 ) 的研究,Feith 則是從歷史文化的背景, 分析印尼 議會民主時期 ( 年 ) 以多元政黨為背景與競爭互動 在 Feith 眼中, 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除了民族主義外, 建立制度化的認同與菁英的合作對國家整合相當重要, 而 議會民主 的失敗就是菁英整合失靈的結果 雖然 Kahin 與 Feith 的論點被其他學者批評是 西方理性政治的角度而不適合套用第三世界新興國家 17, 但這些批評無損這兩位大師位居近代西方印尼研究開創者的地位, 也被認為是印尼早期研究最具份量的著作 18 除 Kahin 與 Feith 外,Willam Liddle 的 Ethnicity, Par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An Indonesian Case Study 19, 則是套用 Clifford Geertz 的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oblems, Method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8), pp G. Almond and G. Powel,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 ;Lucian W. Pye, Race and Culture (Glencecoe: The Free Press, 1966), pp George McT.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 17 這兩本書的評論可參見 Simon Philpott, Rethinking Indonesia:Postcolonial Theory, Authoritarianism and Identity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2000), pp ; Harry J. Benda 則是批評 Feith 缺乏多元政治史的角度是無法理解印尼政治 Harry J. Benda, Democracy in Indonesia in B. R. O'G. Anderson and Audrey Kahin (eds.),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Thirteen Contribitions to the Deb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5. 兩者之間的相關辯論可參閱 B. R. O'G. Anderson and Audrey Kahin (eds.), op. cit., pp Simon Philpott, op. cit., pp R. Willam Liddle, Ethnicity, Par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An Indonesian Case Stud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 其後 Liddle 並沒有繼續以現代化理論解釋蘇哈托時期的印尼政治 例如 R. Willam Liddle, Can All Good Things Go Together? Democracy, Growth and Unity in Post Soeharto Indonesia ' in D. Bourchier and J. Legge (eds.), Democracy in Indonesia: 7

8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New States 新興國家 整合革命 的概念 20, 藉由西蘇門答臘鄉村田野調查的個案, 對族群 政黨 地方領導人所進行印尼國家整合研究 大體而言, 面對獨立時期的紛擾,Liddle 對印尼的國家整合保持正面的看法,Liddle 這本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的著作, 也成為研究印尼獨立初期族群政治的重要參考資料 1970 年代後, 雖然現代化與整合理論雖然不再是西方學界研究第三世界國家的唯一途徑, 但一些學者依然以整合的觀點分析印尼政治 例如 C. Drake, Nation Integration in Indonesia: Patterns and Policies 便從社會文化 經濟 社會交互關係三個層次, 討論印尼社會的整合與政府的政策回應 在行為科學的主流研究取向下,C. Drake 並利用社會統計中的 空間模型 (Spatial Patterns) 來分析這樣的關係 21 ;Audrey R. Kahin,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 Revolution: Unity of Diversity 與 Rebellion to Integration: West Sumatra and the Indonesian Polity 則從區域整合的觀點分析爪哇與外島的關係 22 ; 以及近期印尼華人學者 Leo Suryadinata 的一系列文章則是從 土著 與 非土著 的互動關係分析印尼的整合 23, 特別將焦點放在 非土著 的華人議題之上 s and 1990s (Clayton: Cent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1994). 20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New States in Clifford Geertz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b, 1963), pp C. Drake, Spatial Patterns in C. Drake, Nation Integration in Indonesia: Patterns and Polic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pp Audrey R. Kahin,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 Revolution: Unity of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Audrey R. Kahin, Rebellion to Integration: West Sumatra and the Indonesian Polity (Amsterdam: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Press, 1999). 23 Leo Suryadinata,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24 Leo Suryadinata, Local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and their Position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1), p. 49. 以及 Leo Suryadinata,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Singapore: ISEAS, 1997). 8

9 二 官僚威權政體與國家統合研究途徑 隨著時代變遷, 自 1970 年後政治學研究已呈現出多元的風貌, 特別是新馬克思學派, 對開發中國家進行歷史個案的比較研究, 並對傳統的現代化理論提出批判 著名的 Guillermo O Denell 就指出現代化拉丁美洲國家在經濟失序與社會動盪, 文人政府無法控制局面的時候, 軍人往往會以發動政變實施威權統治的方式來維持秩序 主宰政治權力的將領加上負責經濟發展的官僚組成 官僚威權政體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以犧牲民主的方式換取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 25 官僚威權政體 的研究途徑, 正可反映出解釋蘇卡諾在 1965 年建立 新秩序政權 (Orde Baru,New Order Regime) 的特質 對於新秩序政權的研究, 相類似的著作包括 K. D. Jackson 家長式統治官僚政體 (bureaucratic politity and patrimonial cluster) 26 ; D. K. Emmerson 官僚多元主義 (bureaucratic pluralism) 27 ; D. Y. King 的 官僚威權政體 (bureaucratiic-authoritarianism) 28 ; R. Robison 的 結構主義 (a structuralist approach) 29 ; William Liddle 的 受限 25 G. O'Donnell,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ern American Poli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26 K. D. Jackson,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Structure and Culture in Indonesia in Jackson, K. D. and Lucian W. Pye (eds.), Political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Indone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27 D. K. Emmerson, Understanding the New Order: Bureaucratic Pluralism in Indonesia, Asian Survey, Vol. 23, No. 11, November 1983, pp D. Y. King, Indonesia's New Order as a Bureaucratic Polity, A Neopatrimonial Regime or a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 Regime: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in Benedict R.O'G Anderson and Kahin, A. (eds),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Thirteen Contributions to the Debate (Ithaca: South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1982). 29 R. Robison, Indonesia: Tensions in State and Regime in K.Hewison (ed.), Southeast Asia in the 1990s: Authoritarianism, Democracy and Capitalism (St. Leonards: Alien & Unwin, 1993). 9

10 制的多元主義 (restricted pluralism) 30 ; 李美賢教授的 威權政治機制與官僚政 治 等 31 學者評論具有 官僚威權政體 特質的印尼社會是處在一種 主從 (patron-client) 的權力關係之下 32 基於 主從關係, David Brown 在其研究東南亞族群政治的著名著作 The State and Ethnic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中認為 : 族群菁英互動 (ethnic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of political elite) 與 家父長的統治 (Patrimonialism) 是解釋 新秩序時期 (Orde Baru) 印尼族群政治的關鍵 33 在 主從關係 下, 為了維持政治的穩定, 當政者以軍隊作為權威工具, 並藉由與各族群菁英的資源與利益交換, 來換取各族群團體對該政權的效忠 這是解釋 新秩序時期 族群政治比 議會民主時期 穩定的原因 雖然 David Brown 也是採 整合 的概念, 但他所指的 整合 並不是現代化學派的文化 社會或經濟的 整合過程 他認為透過這樣的權威與利益交換, 印尼的國家整合可以維持在持續但脆弱的平衡狀態 34 所以他又稱這種將 族群 與 社會團體 概念結合的模式稱為 族群的統合主義 (state corporatist), 或是 新家父長式統治 (Neo-Patrimonialism), 做為新秩序時期族群政治特色 Liddle 的一篇文章 Coercion, Co-opt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in Indonesia 也有類似於 David Brown 的看法 R. William Liddle, The Politics of Shared Growth: Some Indonesian Case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19, No. 2, January 1987, pp 李美賢, 印尼 新秩序 時期的威權政治機制與官僚政治, 東南亞季刊, 第 1 卷第 4 期, 1996, 頁 K. D. Jackson, op. cit., p David Brown, Neo-Patrimonialism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Indonesia in David Brown, The State and Ethnic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p David Brown, op. cit., p William R. Liddle, Coercion, Co-opt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in Indonesia in Michael E. Brown and Sumit Ganguly (ed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MA: MIT Press, 1997), pp

11 三 民主轉型研究途徑 民主轉型研究途徑的興起主要是反映 1998 年蘇哈托下野後, 增長的族群政治現象對印尼國家統一的危機與挑戰 國內的重要著作包括區鉅龍教授, 後蘇哈托時期印尼民主化與發展的前景 36 ; 李美賢教授, 亞洲式民主 與政治危機 -- 印尼個案研究, 新加坡前駐印尼大使 Lee Khoon Choy 的 A Fragile Nation: The Indonesian Crisis 從 地域差異 的觀點描述印尼各族群的歧異對民主化的挑戰 38 Grayson Lloyd 與 Shannon Smith 主編的 Indonesia Today: Challenges of History 與 Donald K. Emmerson 主編的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Polity Economy Society Transition 則分析民主化後印尼所面臨到政治 經濟 社會的轉型危機, 其中當然包括區域與宗教等族群議題 39 Leo Suryadinata 的 Election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分析了民主化後的印尼選舉, 其中有關回教政黨 及其他政黨在不同區域的得票率 華人的政治參與等, 這些皆是研究民主化後印尼政治重要的參考素材 40 Leo Suryadinata 另一篇文章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Destroy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n Indonesia 則是分析全球化下民族主義風潮對印尼國族建立的挑戰 整體而言,Leo Suryadinata 對印尼的國家 區鉅龍, 後蘇哈托時期印尼民主化與發展的前景, 問題與研究, 第 38 卷第 1 期,1999 年 1 月, 頁 44 李美賢, 亞洲式民主 與政治危機 -- 印尼個案研究, , 問題與研究, 第 38 卷第 8 期,1999 年 1 月, 頁 Lee Khoon Choy, A Fragile Nation: The Indonesian Crisi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1999). 39 Grayson Lloyd and Shannon Smith (eds.), Indonesia Today: Challenges of History (Singapore: ISEAS, 2001). Donald K. Emmerson (ed.),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Poliy, Economy, Society Transition (London: M. E. Sharpe, 1999). 40 Leo Suryadinata, Election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Singapore: ISEAS, 2002). 相較於印尼民主化時期的選舉研究, 有關新秩序時期的印尼選舉則可參閱 R. William Liddle, A Useful Fiction: Democratic legitimation in New Order Indonesia in R. H. Taylor (ed.), The Politics of Elections in 11

12 整合還是保持較為樂觀的看法 41 不論是整合 統合或是民主化途徑, 大多都是結合西方政治學研究典範與印尼政治發展變遷的研究, 且分析議題大多集中在印尼政治發展的特定時期 雖然都反映了印尼政治發展的事實現狀, 但將西方學術的典範直接投射在印尼政治之中, 是很容易落入單一的邏輯假設, 忽略印尼政治整體發展的多元性 ; 況且研究片段的理論套用, 往往會欠缺歷史性整體脈絡分析, 這都是這些著作被其他學者詬病之處 42 四 文化研究途徑 相較於西方政治學的學術典範, 文化研究途徑則認為文化 宗教與傳統的認同是決定印尼政治的重要關鍵 43 就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而言, 文化研究就是透過 深描法 (thick descruption), 藉由延伸文化的表演文件 (acted document) 說明人類行為的行動意義 44 在方法學上, 深描法 特別著重仔細注意日常生活的細節, 所以文化研究途徑特別強調在地性與 田野調查 (Field Work), 這一方法對補足西方學界研究印尼不夠 本土化 的批評更是重要 45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1 Leo Suryadinata,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Destroy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n Indonesia in Leo Suryadinata (ed.),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East and West (Singapore: ISEAS, 2000), pp 對於以西方研究途徑研究印尼政治的理論批判可參考 D. Mc Cargo and R. H.Taylor, Polities in M. Halib and T. Huxley (eds), An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London: Tauris, 1996), pp Simon Philpott, op. cit., pp Clifford Geertz,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Chap Clifford Geertz 批判西方學術界普遍主義 (Universalism) 的價值觀, 而提出以 多元文化 (multiculturalism) 與 相對主義 (relativism) 的方法論從事社會科學研究 例如, 在他一本著作即是透過宗教文化研究, 解析 19 世紀的巴厘 藉由文化研究途徑, 他發現所謂的國家 12

13 從文化的角度或文化途徑來研究印尼政治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專注於族群文 化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 另一類則是從意識型態探討印尼宗教與國家意識的問題, 當然特別指 回教議題 與 班查西拉 鑒於爪哇文化的影響力, 著名的社會人類學者 Clifford Geertz 的 Agriculture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就是透過文化人類學的方法, 從爪哇農業社會的特徵文化分析印尼社會的權力關係 46 而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的 Language and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 則更是研究爪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47 澳洲學者 Harold Crouch 的 The Army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48, 則是採取不同於傳統西方 理性政治 研究途徑, 藉由印尼傳統文化的概念研究 官僚威權政體, 特別是 爪哇文化 的權力作用 49 根據 Crouch Geertz 與 Anderson 的分析, 蘇卡諾 指導民主 與蘇哈托 新秩序 政權的政治權力基礎來自傳統爪哇文化, 這是解釋印尼 指導民主 與 新秩序 時期的區域關係是一種 爪哇中心主義 的原因 50 由於印尼是全世界信奉回教人口最多的國家, 文化途徑的第二類著作則突顯 回教也是研究印尼政治另一個重要議題 Clifford Geertz 的 The Religion of Java 就像一個劇場, 是由 儀式 (rituals) 與 符號 (symbols) 所交錯羅織而成 這一點與西方學界以政治或權力關係研究國家是有很大的差異 Clifford Geertz, Negara: The Theater State in Nineteenth-Century BalI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46 Clifford Geertz, Agriculture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47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Language and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Harold Crouch, The Army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 也可參閱 Harold Crouch, Patrimonialism and Military Rule in Indonesia, World Politics, Vol. 31, No. 4, July 1979, pp Harold Crouch, The Army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bid., pp Simon Philpott, op. cit., pp

14 是研究回教與爪哇宗教文化的重要參考著作 51 因為回教議題而創造出的 班查西拉 (Pancasila) 被認為是印尼國家統一的 保護傘 52, 一些學者也以 班查西拉 意識型態的角度研究印尼政治 這些著作包括區鉅龍教授, 印尼班查西拉意識型態的理論與實踐 53 ;Eka Darmaputera, Pancasila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and Modernity in Indonesian Society: A Cultural and Ethical Analysis 54 ; Douglas E. Ramage 的 Politics in Indonesia: Democracy, Islam, and the Ideology of Tolerance 55 而 Jacques Waardenburg 的 Muslim Perceptions of Other Religions: A Historical Survey 則是從 班查西拉 的角度分析回教徒與其他宗教的關係 56 當然, 也有學者認為回教並不是印尼政治發展的障礙, 反而是助力 例如 Robert W. Hefner 的一系列文章, 包括著名的 Civil Islam: Muslims and Democracy in Indonesian 就認為回教政治在印尼民主化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57 以文化為研究途徑的確能補足過去傳統現代化與統合途徑對於缺乏 本土 在地 思考的遺憾 但如果過於強調文化面向, 也會遭致 文化決定論 的批評 58 況且 爪哇文化 是否可歸為一整體 爪哇文化 的霸權是否可能轉型或繼續維持 回教 是否持續在印尼政治扮演關鍵的角色等, 都是文化論者受挑戰的地方 51 Clifford Geertz, The Religion of Jav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0). 52 Herbert Feith, op. cit., p 區鉅龍, 印尼班查西拉意識型態的理論與實踐, 問題與研究, 第 37 卷第 3 期,1998 年 3 月, 頁 Eka Darmaputera, Pancasila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and Modernity in Indonesian Society: A Cultural and Ethical Analysis (New York: E. J. Brill, 1988). 55 Douglas E. Ramage, Politics in Indonesia: Democracy, Islam, and the Ideology of Tolerance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56 Jacques Waardenburg, Muslim Perceptions of Other Religions: A Historical Surve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57 Robert W. Hefner, Civil Islam: Muslims and Democracy in Indonesia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58 J. Pemberton, On the Subject of Jav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15 五 階級研究途徑 對於西方研究途徑, 不論是 現代化 的 整合 或 官僚威權 的 統合 研究途徑, 馬克思主義的學者都給予不同的意見批判 例如,Maclntyre 將這兩種途徑批評為 國家中心主義 (state-centredness) 59 也有一些左派學者稱這些著作是一種 以國家的資格來研究國家 (state qua state) 以及 異文同種國家 (conflate nation with nation-state) 的謬誤, 這並不符合印尼的國家本質 60 他們主張 階級 才是研究印尼國族建立的分析基礎, 印尼民族主義者只是將 階級差異 轉化為 族群矛盾, 才是印尼政治的 真實歷史 61 Samuel L. Popkin 的 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亦是以階級觀點來研究東南亞族群的重要作品 62 而階級又如何形成族群問題? 主要是因為面對資本主義入侵所採取的不同態度, 造成各族群間所擁有的權力與利益的不平等 ( 階級差異出現 ), 例如爪哇人比起外島的印尼人, 他們最早接觸荷蘭殖民者, 也接受到最多的好處, 所以成為 買辦 階級, 也就造成獨立後爪哇島在政治 經濟 文化上的優越地位 印尼華人的尷尬角色也可用此角度解釋 : 華人被賦予經濟上的特權, 但政治上還是被白人壓迫者, 不過就原住民的角度看, 兩者都是和我不同階級者, 都是壓迫我的人 所以每次有政治混亂出現, 就趁火打劫, 搶奪華人的生命財產與迫害人性尊嚴 59 A. Maclntyre, Busines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Sydney: Alien & Unwin, 1991), pp 這兩個概念引自 M. T. Berger 的一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M. T. Berger 分析研究印尼 國族建立 (Nation-Build) 不同途徑 參閱 M.T. Berger, Old state and New Empire in Indonesia: Debating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uharto`s New Order,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18 Issue 2, 1997, pp R. Robison, Indonesia: The Rise of Capital (Sydney: Allen, 1986), pp Samuel L. Popkin, 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15

16 不過, 就整個印尼政治發展史的演進來看, 階級 觀點似乎只是印尼政治 的個別特徵, 特別是對 印尼華人 議題與 爪哇中心主義 解釋力較高, 是難 以綜觀整個印尼族群政治的全貌 63 六 民族主義研究途徑 除傳統政治學的研究途徑外, 民族主義途徑的歷史分析則有別於西方學派與馬克斯主義的想法 並不排斥其他如國家整合 國家統合 民主轉型或是文化研究的分析方法, 強調多重研究途徑的可能性, 但是強調不可忽略國家得以存在的 本質 以及 歷史的 解釋 64 簡單而言, 民族主義研究途徑 主要是透過 歷史國家研究法 (historic state approach) 來研究呈現印尼政治的本質 ; 藉由 歷史決定 (a historically determined) 使印尼注定成為一個國家 以民族主義途徑從事印尼政治研究最著名的著作首推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根據他的理論, 認為印尼的國家本質是 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 65 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理論根據是 印尼 (Indonesia) 這個字並非地理之名詞, 也不是擁有一段長久的歷史名詞 而荷蘭完全掌控今日的 印尼, 只不過在 20 世紀初 ; 印尼 這個字眼之所以出現, 乃是 1850 年代以後在歐洲所產生的人類學術語, 在民族主義發展的初始階段, 民族主義者的國家概念是為了打破荷蘭殖民的不平等結構, 而將 荷屬東印度 (Dutch East Indies), 創造成為 Indische native, 並命名為 印尼 這樣的一個國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例如國內學者張翰璧與王宏仁在探討印尼資本與階級問題時, 所提出 階級族群化 即是以印尼華人為主要探討對象 參閱張翰璧, 王宏仁, 資本全球化與階級問題族群化 : 以印尼為例, 發表自中研院主辦, 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1999,1999 年 4 月 參閱吳叡人, 認同的重量 : 想像共同體導讀, 收錄自 B.R.O'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 台北 : 時報,1999), 頁 xvi-xvii 65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1991). 16

17 家 Anderson 比較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主義發展, 這種包括印尼在內的民族主 義是屬於 殖民地民族主義 (colonial nationalism), 其特徵則是 每個民族主 義的領土範圍和先前的帝國行政單元的形狀是相同的 (isomorphism) 66 藉由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與歷史分析, 可以讓研究者瞭解印尼國家存在的本質 從國家本質理解族群政治的概念, 廣泛被使用在其他各國族群政治的分析架構上 67 不過可惜的是, 作為一本純粹理論探討的著作,Anderson 的焦點並不是放在建立 想像共同體 與印尼族群政治的關聯性 如果延續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 就國家本質而言, 由於印尼社會多元的複雜性, 想像共同體 理論可以解釋這個多元社會為何可能共同組成一個國家, 這意味國家即使是根據 想像 一個基於不同的人群與土地的組合, 還是可以開創的特定政治空間 既然是 想像共同體, 那麼扮演更重要角色的便是歷史的共同記憶 而非地理條件或人種文化相似性 然而, 一群人能否和另一群人共同組合成同一國家, 主要還是看如何形塑想像共同體 殖民主義讓 多元異質的印尼 團結成為 單一政治空間, 這樣的基礎在 反殖民化 的目的達到後, 後續執政者的統治是否讓 印尼想像共同體 繼續保有 想像 的基礎? 董思齊在一本著作中以 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描述族群政治 他認為 : 想像共同體 之所以會出現族群政治現象, 是因為 國家已然建立, 認同尚未確立 的不確定性 68 任何人都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地, 想像共同體 的成員是在沒法自行決定的狀態下, 成為某個社群下的居民 如果 想像共同體 66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ibid., p Alexander J. Moty, Imagined Communities, Rational Choosers, Invented Ethnics, Comparative 68 Politics, No. 1, 2002, pp 董思齊, 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 :1949 年以來台灣國家認同的困境,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 年 17

18 的 認同 是不確定的 是衝突的 是武力打壓的, 而不是一種自然的集體意識, 這種 想像的碰撞 就會促使族群團體希望藉由政治力打破原來這樣的共同體關 係 研究東南亞族群政治著名學者 David Brown 亦重視從 民族主義 的觀點研究族群政治 他認為 : 對於族群政治研究, 不論是以傳統政治結構 國家的經營策略 族群菁英的互動 地域經濟的差異 社會階級結構來解釋東南亞國家的族群政治現象, 都不能忽略這些國家族群政治的本質是建立在 國家民族主義 (state nationalism) 與 族群 (ethnicity) 與之間的關聯上 69 過去筆者對東南亞族群政治的研究, 亦採取民族主義的分析方式, 主要是由 族群 觀察 國家民族主義 ( 如圖 1-1) 這樣的分析模式對於 新加坡 馬來西亞 的個案可以良好的掌握, 是因為兩國族群政治的單純性 70 鑑於印尼族群的多元分歧, 本論文捨棄個別 族群 而改採從 國家 的總體角度, 分析 族群 與 國家民族主義 的互動 基於 民族主義研究途徑 的討論, 本論文所要建立的問題意識是 : 透過民族主義的內涵變遷與族群政治歷史事件的分析, 歸納對印尼族群政治的解釋架構 也就是本論文將以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的理論為開端, 由 國家民族主義 的角度 透過 歷史國家的分析方法 研究印尼族群政治的發展 ; 並藉由歷史事件的分析, 呈現印尼族群政治現象 在每個歷史區塊的研究中, 將族群政治的分析焦點著重在 國家對族群的經營支配 (state dominate) 與 族群團體的政治動員 (ethnic group mobilization) 之間的互動 David Brown, Ethnicity, 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 in David Brown, op. cit., pp 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族群政治的研究中, 通常分析的是當地土著與華人間的政治關係 71 David Brown, Ethnicity, 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 in David Brown, op. cit., p. 258; 並可參閱戴萬平, 族群政治與國家角色 : 新加坡的個案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 年 6 月, 第四章 18

19 依循印尼民族主義的發展, 本論文將印尼政治的歷史特性分期為 獨立前期 (1900 年 倫理政策 的實施到 1945 年印尼宣佈獨立 ) 國家整合 (1945 年到 1965 年的蘇卡諾執政時期 ) 國家統合 (1965 年共黨政變後到 1998 年的新秩序時期 ) 民主轉型 ( 1998 年至今 ) 等四個階段, 瞭解分析這四個歷史階段中 國家經營支配 與 族群團體政治動員 交錯關係, 並在結論部分透過歸納法提出解釋架構, 以利於對 印尼族群政治 形成的整個歷史脈絡有全面性的瞭解與掌握 由於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印尼族群政治的整體研究尚屬有限 在缺乏相關的對照研究之下, 本論文仍屬於 整體性 (holism) 探索性 (discovery) 的研究 本論文也不意圖提出一個 普遍性 (an universal truth) 族群政治的解釋架構, 僅希望藉由本論文的研究分析與解釋架構的提出, 能補足學界缺乏 印尼族群政治整體分析 之缺憾 這個研究開端期望對紛雜印尼族群政治的研究有所突破 19

20 第三節 名詞定義 研究議題與論 文分析架構 一 印尼 族群 的構成特質 : 宗教 地域與種族 有關於對族群政治的討論, 應以 族群團體 為研究的重心 族群 (Ethnic) 這個名詞, 在人類學 文化學 社會學 政治學 歷史學中皆有其不同之意涵, 學者對此名詞, 亦有相當不同之討論 72 本論文將 族群 定義為: 一個族群的存在必須同時具備主觀的認定與客觀的事實 當一群人基於主觀相信他們自己共有的種族 語言 宗教或歷史經驗等相同的價值而結合, 可以稱其為一個族群團體 在客觀的事實上, 這樣的團體包括宗教 地域 種族等不同實體之組合 73 根據這樣的定義, 對照印尼多元社會文化背景, 印尼的 族群 包含三個構成實體組合 74 : 有關於 族群 定義的討論, 參閱 E. Obidinski,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finition, Ethnic, No. 5, 1978, pp 另一個有關於族群定義討論的著作是 B. B. Lai, 他是從當代的 文化的 結構的 產生方式 ( 同意或強制 ) 闡述族群的意涵 B. B. Lai, Perspectives on Ethnicity:Old Wine in New Bottl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 6, No. 2, 1983, pp 這個定義參閱 L. van den Berghe, Race and Racism: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78), pp 亦參考 Anthony D. Smith,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Blackwell, 1986), pp Leo Suryadinata, Election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Singapore: ISEAS, 2002), Chap. 1 20

21 (1) 具有宗教 (Religion) 區隔特徵的團體 75 : 目前印尼社會包括有回教 (Islam) 76 基督教(Protestan) 天主教 (Katolik Roma) 印度教 (Hindu) 佛教 (Buddhist) 孔教 (Khonhucu) 等宗教團體 77 印尼宗教族群政治通常指的是回教團體 回教政黨與印尼政治的牽連互動 表 1-1: 印尼人的宗教信仰 (%) 宗教 回教徒 基督徒 天主教徒 印度教徒 佛教徒 其他宗教 總計 資料來源 : 計算自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tatistik Indonesia/Statistical Handbook of Indonesia 1986(Jakarta: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1987), pp (2) 具有地域 (Regionalism) 區隔特徵的團體 : 目前印尼社會約有 600 個以 地理為區分的族群團體 根據 2000 年的統計資料, 爪哇人 (Javanese) 約佔印尼總人口的 45%, 巽他人 (Sundanese) 佔 14%, 馬都拉人 據印尼的法律規定, 所有的公民都必須在五種 官方宗教 中擇一信仰, 這是因為印尼共黨是屬於 無神論 有關 一般研究東南亞 Islam 的學者, 例如林長寬教授 麥留芳教授, 通常把 Islam 翻譯為 伊斯蘭 Muslim 翻譯成 穆斯林 這種譯法主要是認為 : 以中國古代 回族 信仰的宗教作為 Islam 的代名詞並不恰當 然而, 對於 族群政治 的研究者而言, 對於 Islam 不在研究 Islam 的 宗教本質, 而僅在觀察 Islam 所顯現出的政治意義與特質 因此本論文依循東南亞與印尼當地華文書報的通稱, 將 Islam 稱為 回教 ;Muslim 稱為 回教徒 國內東南亞學者顧長永教授 區鉅龍教授的文章中也持這種翻譯方式 孔教又稱 儒教, 泛指印尼華人的宗教信仰, 是印尼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 但並非 官方宗教 21

22 (Madurese) 佔 7.5%, 海岸馬來人 (Coastal Malay) 佔 7.5%, 其他 26% 78 地域主義的族群政治通常指的是 爪哇 與 外島 之間的關係, 特別是 亞齊 安汶 伊里安加亞 79 等外島地區與爪哇中央政府的關係 圖 1-2: 印尼族群的地域分布 資料來源 :Thomas R. Leinbach and Richard Ulack, Southeast Asia: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0), p (3) 具有種族區隔特徵的團體 : 在一般大眾的認知中, 常會將 種族 與 族群 的概念相混淆 根據學界的定義, 種族僅為構成族群的因素之一 種族是以 外表 (pheotypical) 基因 (genotypical) 特徵為基礎 80 ; 族群則帶有語言 宗教或歷史經驗的 社會 特性 81 根據印尼國會 其他包括望加錫人 (Makassarese)5% 巴達克人(Bataks)5% 米南卡包人(Minangkabau) 5 % 殖民者稱 伊里安加亞 為 荷蘭新幾內亞 或 西新幾內亞 (Nieuw-Guinea) 印尼政府 在此時期稱 西伊里安 (West Irian), 並在 1972 年改稱為 伊里安加亞省 (Irian Jaya) 反對印尼統治的抵抗運動則稱此地為 西巴布亞 (West Papua), 印尼民主化後改稱為 巴布亞省 (Papua) 本論文則以 伊里安加亞 稱之 80 Ivan Hannaford, Race: The History of an Idea in the West (Washington D. 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1996). 81 William Peter, Subnations of Western Europe in 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ds.) 22

23 年 9 月制定的 反族群歧視法 草案中, 將族群定義為 : 具有血緣 風俗 傳統 語言 宗教 歷史 地理 文化關係的 社會 群體 82 ; 同時, 在印尼文中, 族群 (ethnic) 指的是 etnis etnisitas 與 ethisime, 種族 (race) 則是 suku 與 ras; 可見 族群 與 種族 有明顯不同的意義 印尼社會討論 種族 議題, 通常是指的是 土著 (pribumi Indonesia, 印尼原住民 ) 與 非土著 ( 印尼華人 ) 之間的政治 經濟 社會關係 ; 以及在 境內移民政策 下, 本地種族 與 外來移入種族 之間的相處關係 而混合上述 宗教 地域 種族 三種特徵, 更增加印尼族群團體族群互動的複雜性 ( 圖 :1-3) 例如 居住在摩鹿加群島 信仰基督教的安汶人, 與 居住爪哇 信仰回教的爪哇人, 在 宗教 地域 種族 上有極大的差異, 如果加上歷史與政府政策等其他外在因素, 族群衝突就會因此而出現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 The Jakarta Post, 11 September 2002, p. 2; The Jakarta Post, 12 September 2002, p. 4. 根據該草案對種族的定義是指膚色 頭髮 身體等 外觀特徵 而區別的團體 由此可知, 族群 比 種族 最大的不同在於 族群 的社會特質, 這一觀點是與本論文對族群的定義相符合 23

24 圖 1-3: 印尼族群的宗教 地域與種族 資料來源 :Donald K. Emmerson,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New York: M. E. Shape, 1999), p. xxviii. 亦有學者主張 階級 與 性別 亦是一種族群類屬 但根據前所引述印尼政府的 反族群歧視法 草案以及民間有關印尼族群政治的討論, 並未將階級與性別涵蓋在內, 因此本論文對印尼族群政治的探討並不討論 性別族群 與 階級族群 的問題 二 研究議題與論文分析架構 就比較政治 (comparative politics) 的觀點, 世界上甚少國家是由完全單一的族群而組成, 換句話說, 大部份國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族群間相處的問題, 然而也未必就意味大部份國家都存在著 族群政治 現象 依 J. Rothschied 對 族群政治 的定義, 族群政治 指的是: 當各族群團體因為對各種社會價值與資源分配而不滿, 產生政治意識 並以所屬的族群作為基本的政治動員 (ethnic 24

25 political mobilization), 以打破社會價值與資源分配的不滿關係 83 K. R. Gladdish 則將族群的政治動員訴求歸納為三種類型 84 : (1) 訴求參與政治競爭 獲取政治資源 : 包括參與參政管道 爭奪政治權 力 尋求掌握國家機器 85 (2) 訴求地域化的安排 : 包括尋求 地區主義 (regionalism) 地方分 權 ( decentralization) 權力下放 ( devolution) 地方自治 (autonomy) 聯邦體制 (federation) 或 分離 (secession) (3) 訴求平等與保護或是減少偏見 消除歧視 : 包括爭取平等享有 公民 權 ( 如國籍取得的平等 ) 文化權 ( 如保留使用母語與母語的受教 權 ) 86 財產權 ( 如原住民族要求外來者歸還土地 ) 87 相較於西方學術界的學理定義, 關於 族群政治動員 在研究印尼的文獻與當地的媒體中常使用二個名詞 討論政治參與, 使用 aliran politik 這個字 根據字義解釋,aliran 的字義是 派系 Clifford Geertz 則將其定義為 一個政治系統中, 政黨體系被不同理念的社會團體正式或非正式的包圍 88 ;Anderson 則闡述為 具有政治文化區隔的組織性政治競爭 89 ;Herbert Feith 則認為 aliran 是 83 J. Rothschied, Ethnopolitics:A Conceptual Frame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K. R. Gladdish, 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Culture Minorities in Anthony E. Alcock, Brain K. Taylor and John M. Welton (eds.), The Future of Cultural Minorities (London: Macmillan, 1979), pp M. J. Easman, Ethnic Poli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94), p John Coakley, The Territorial Mmanagement of Ethnic Conflict (London: Frank Cass, 1993), p Swepston Lee and Roger Pl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nd Rights of Indigenous and Tribal Populations,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Vol. 124, No. 1, 1985, pp Clifford Geertz, The Javanese Village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Local Ethnic and National Loyalties in Village Indonesia: A Symposiu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Old State New Society in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Language and 25

26 一種 政治理念主導下的派系競爭, 各個派系會依附一個政治理念以爭取支持 90 綜合而言,aliran 的概念就是在政治競爭中, 各派系團體依附著不同的政治 理念, 而這些理念的背後代表著不同的宗教 地域與種族的政治文化, 各派系會 利用這樣的政治理念以爭取相同政治文化者的支持 所以有的學者就以 aliran politik 作為 族群政治 的代稱 91 本論文將其解釋為 族群政治參與 另一個在印尼文中會用到族群政治動員的字眼是 SARA 這個字指的是 Suku ( 有特定謂稱 有區域區隔的種族 ) Agama( 宗教 ) Ras( 沒有特定通稱的種族 ) 與 Antargolongan( 社會溝通 ) 的衝突, 特別指暴力衝突 例如 1998 年的反華暴動與發生在印尼各地的宗教暴力衝突 本論文則以 族群暴力衝突 稱之 基於上述的族群政治意義的討論與本章第二節所陳述論文的分析方法, 本論 文對於印尼族群政治的研究議題包括 : (1) 獨立前期 (1900 年至 1945 年 ) 國家整合 (1945 年至 1965 年 ) 國家統合 (1965 年至 1998 年 ) 民主轉型 ( 1998 年至今 ) 四個 國家民族主義階段下 國家對於族群的支配 ( 2 ) 分析族群團體的政治動員, 包含 族群政治參與 與 族群暴力衝突 兩層次下的三個別議題 : a. 宗教族群政治 : 印尼教族群團體 的政治動員現象包括 : 回教政黨 政治 體制外的回教政治與宗教衝突 回教認同與 國家意識爭議等 簡單而言, 宗教族群團體主要訴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footnote Herbert Feith, Introducation in Herbert Feith and Lance Castles (eds.), Indonesian Political Thinking,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91 Irman G. Lanti, Back to the (Slightly Different) Futur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ISEAS, 2001), pp

27 求政治競爭參與 b. 地域族群政治 : 印尼 地域族群團體 的政治動員現象包括 : 爪哇與外島的政治衝突 外島地區的叛變 外島族群自治的訴求 地域分離主義等 簡單而言, 地域性的族群團體主要訴求地域化的安排 c. 種族族群政治 : 印尼 種族族群團體 的政治動員現象包括 : 華人與土著間的種族互動 華人的政治參與 內部移民政策 引發的的土著的種族衝突等 簡單而言, 種族族群團體主要是訴求平等權與保護權 綱 上述文字可以繪出以下的分析架構 (research framework) 成為本論文研究大 27

28 印尼族群政治研究 國家對族群的經營支配族群團體的政治動員 : 政治參與 與 暴力衝突 國家民族主義發展階段 : 獨立前期 ( ) 整合時期 ( ) 統合時期 ( ) 民主轉型時期 (1998-) 交互關係 宗教面向的族群政治 地域面向的族群政治 種族面向的族群政治 圖 1-4: 本論文的分析架構 第四節 論文研究方法 一 文獻收集與分析 作為一個區域研究者, 相關文獻的蒐集是獲得背景知識的主要來源 在文獻 分析法中, 最重要的是資料的蒐集, 必須將既有相關性之報導 國內外舉辦之相 關研討會 學術期刊 論文或著作加以蒐集整理 本論文進行研究的資料主要以英文為主, 中文與少量的印尼文為輔 國內資 料來源除各大學圖書館 中研院東南亞計畫圖書館的藏書外, 並透過 新加坡東 28

29 南亞研究院圖書部 (ISEAS Books, 與著名網路書商 亞馬遜 (Amazon Books, 訂購相關圖書 其他書面資料來源包括報章雜誌類的 Tempo,Far Eastern Ecomonic Review,The Jakarta Post, 期刊則包括康乃爾大學東南亞區域計畫半年一期的 Indonesia, 印尼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的 The Indonesia Quarterly, 以及 Third World Quarterly,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Asian Studi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等, 都是本篇論文資料收集的來源 Yahoo 網站上的 Aceh-Links, 每日提供國際各大報對印尼與亞齊的報導 ; 等網站也是重要的研究參考資源 除以上國內資料資分析外, 為進行本論文的撰寫, 曾經前往國外收集資料的 時間與地點包括 : (1) 2001 年 2 月 13 日至 18 日前往 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圖書館 與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 (ISEAS) 收集與購買相關書籍與期刊 (2) 2001 年 8 月至 9 月, 前往美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進行短期進修, 並在該校 研究圖書館 (Young Research Library) 與圖書部收集與購買相關書籍與期刊 (3) 2002 年執行國科會 印尼族群政治專題研究計畫 並於 2002 年 4 月 1 日至 7 日, 至美國 喬治華盛頓大學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喬治城大學 (George Town University) 圖書部 世界銀行 (The World Bank) 圖書部, 收集資料與購買相關書籍 (4) 2002 年 7 月 25 日至 10 月 22 日前往 印尼大學 (Universitas Indonesia) 文學院 (Fakultas Sastra) 進行印尼語文與文化的短期 進修 期間曾在下列機構收集相關資料 : 29

30 a. 印尼大學總圖書館 (Universitas Pusat Perpustakaan); b. 印尼大學政治與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Fakultas Ilmu Sosial dan Ilmu Politik) 92 ; c. 印尼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所 (CSIS,Center for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 圖書館 ; d. 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秘書處圖書館 ; e. 日惹 (Yogyakarta)Universitas Gajah Mada 大學圖書館 ; f. 印尼華文 和平日報 與 和平出版社 ; g. 印尼各大書店 二 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 有鑑於印尼族群政治發展的多樣性, 因此本論文除文獻內容分析外, 尚須實證與田野調查的資料加以補正 這些資料的取得方式包括 : 參與觀察 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 當然, 限於研究時間及經費, 本論文捨棄問卷調查研究的部分, 而僅進行多次 短期 ( 三個月 ) 研究 藉由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 可避免國內文獻蒐集不易之缺失外, 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的 沈浸與脫離 93, 亦可彌補文獻內容的偏頗與失真, 以符合區域研究者 入戲觀眾 (spectateur engaga) 的基本要 一位從事東南亞研究的學者曾經告訴筆者, 如果進行東南亞的文獻資料收集, 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遠比在當地更有效率 就印尼而言, 印尼大學圖書總館的藏書並不豐富, 在有關印尼政治的研究著作不論是英文或印尼文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 印尼大學 政治與社會科學院 的院圖書館中, 藏書不多且不採開架閱覽, 因此要尋找與借閱參考資料更為困難 這兩個概念來自 Clifford Geertz 深描法 Clifford Geertz,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30

31 求 94 本論文研究曾進行下列的田野調查與訪談 95 : (1)1999 年 2 月 1 日前往印尼訪問我國駐印尼代表處 印尼大學政治系 中文系 印尼智庫 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CSIS) 在此期間於我國駐印尼代表處與印尼台商協會代表座談, 並參與該年度印尼與亞洲台商聯合大會 (2)2001 年 2 月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 訪問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劉宏博士 ( 東南亞華人專家 ), 政治系何啟良博士 ( 東南亞族群政治專家 ), 東亞所徐本欽博士 ( 東南亞政治發展專家 ) 此外在本次的訪問中, 經由新加坡搭船前往印尼廖內省 (Riau) 巴潭島 (Batam), 在無預警的情況下, 目睹當地的排華衝突與華人搭船逃離 96 (3)2002 年 4 月 30 日於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劃 與 美國杜克大學亞太研究所 共同舉辦的 區域研究與社會科學對話 : 對亞太研究未來方向的啟示 研討會中, 訪問新加坡大學政治系印尼專家廖建裕 (Leo Suryadinata) 教授 (4)2002 年 7 月 25 日至 30 日在顧長永博士指導下, 前往亞齊地區進行田 Basic Books. 1973), Chap 入戲的觀眾 的概念來自法國哲學家 Raymond Aron, 這是 想像共同體 一書的譯者來描 述 Anderson 實踐觀察者 的傾向 吳叡人, 認同的重量 : 想像共同體導讀, 前揭書, 頁 xxi. 本論文研究以做一個 印尼族群政治 的 實踐觀察者 自勉 關於筆者對東南亞研究的參與, 見 衝突的原因乃是由於當地的黑幫與賭場糾紛 詳見聯合早報,2001 年 2 月 20 日, 版 1 根據筆者與當地的導遊交談, 從巴潭島到廖內首府 帕干巴魯 (Pekanbaru) 坐飛機需要一個半小時, 坐船前往雅加達則要三天三夜, 華人則可能還要面對海上航行搶劫的威脅 然而, 從巴潭島搭乘快艇最慢則只要 40 分即可抵達新加坡 巴潭島去過新加坡遠多過去過雅加達的人 筆者於 2002 年 7 月底訪問亞齊, 當地居民表示在亞齊地區形成 亞齊 棉蘭 檳城 的 31

32 野考察, 訪問下列人士 : a. 亞齊 Universitas Syiah Kuala 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Dr. Raja Masba; b. 調停印尼政府與亞齊獨立運動的中介組織 (Centre for Humanitarian Dialogue) 亞齊地區的負責人 Mark Knight; c. 亞齊省政府官員, 旅遊局局長 Zainul; d. 亞齊當地華商吳厚豐先生, 並拜訪當地回教與華人社區 (5)2002 年 7 月 30 日至 10 月 22 日停留印尼大學, 與當地民眾及印尼大學生接觸 並參與觀察 2002 年 8 月 人民協商會議 修憲會議期間的回教團體的場外示威 印尼獨立紀念日的相關活動 雅加達地區行政長官選舉示威 大學生與回教團體的反美示威 並透過 無結構型訪談 中的 客觀陳述法 與 深度訪談法, 訪談下列學者及專家 : a. 我國駐印尼代表處張永郎副代表 我國駐印尼代表處業務組張維達 組長 97 ; b. 印尼台商李耀武先生 98 ; c. 印尼 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兼 印尼大同黨 (Partai Bhinnka Tunggal Ika Indonesia) 印尼民族聯合黨 總主席吳能彬 (Nurdin Purnomo) 99 ; d. 印尼大學社會文化學院 Ida Sundari Husen 博士 100 ; 共同貿易圈, 緊密程度遠比對雅加達牽連來的大 如此可見印尼國家統治的不易 年 7 月 30 日下午 4 時至 8 時 年 7 月 25 日下午 8 時至 10 時 年 10 月 14 日下午 5 時至 7 時 年 8 月 4 日上午 10 時至 12 時 32

33 e. 印尼大學政治系資深講師兼印尼選舉改革中心主任 Smita Notosusanto 101 ; f. 印尼大學中文系講師 Christine Tala Bachrun 102 ; g. 中國北京外語大學印尼語系講師 印尼大學社會文化學院訪問學者 關楠 103 ; h. 印尼政治傳記作家 和平日報特約撰述張永和 104 ; i. 曾經參與 98 年學生運動代表 ; 以及若干印尼大學中文系 政治系 社會人類學系, 日惹 Universitas Gajah Mada 大學政治系, 碩博士 班與大學部學生 (6)2002 年 12 月 3 日於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澳洲 印尼與東南亞 座談會後, 訪問澳洲 Flinders 大學亞洲研究學系教授 Colin Brown 印 尼學講師 Iem Brown, 討論東帝汶 亞齊與印尼國家整合的議題 年 9 月 16 日下午 2 時至 3 時 年 10 月 9 日下午 12 時至 2 時 Christine Tala Bachrun 是印尼原住民, 為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所碩士, 是研究印尼著名學者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的學生 年 9 月 24 日上午 9 時至 11 時 年 10 月 14 日下午 5 時至 7 時 張永和, 民主之父 : 瓦西德傳 ( 雅加達 : 印尼和平書局, 2001) 33

34 第五節 論文章節安排 本論文寫作結構設計共分為六章 : 第一章為緒論, 主要說明研究背景 目的與研究方法, 並針對 印尼政治研究 的理論做文獻探討 第二章主要根據 想向共同體 的理論, 討論印尼民族主義形成背景與獨立前期 (1900 年至 1945 年 ) 荷蘭殖民者實施 倫理政策 後, 民族主義與族群政治的形成背景 第三章討論與分析 獨立初期 (1945 年至 1965 年 ) 的國家整合以及來自族群政治的挑戰, 這個時期包含印尼獨立後的 議會民主 與蘇卡諾的 指導民主 時期的族群政治 第四章討論與分析 新秩序時期 (1965 年至 1998 年 ) 的族群政治, 指 1965 年 5 月 30 日共黨政變後, 蘇哈托執政的 新秩序時期 如何以 官僚威權 與 國家統合 支配族群政治 第五章討論與分析 1998 年 5 月蘇哈托下台後 民主轉型時期 (1998 年後至今 ), 族群政治的再興及轉變, 並對印尼族群政治發展做總體分析 第六章為結論, 將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分為 : 印尼族群政治發展的歸納分析 影響印尼族群政治因素的歸納分析 提出解釋印尼族群政治架構三個部分 最後, 並提出本論文的研究限制與未來可繼續努力的方向 34

35 表 1-2: 本論文研究寫作架構 章節安排 時期 國家民族主義發展階段 分析議題 第一章 緒論 : 研究背景 文獻回顧 研究議題與論文分析架構 第二章 年 獨立前期 印尼民族主義的起源獨立前的族群政治 國家機關的經營支配 : 國家整合 族群團體的政治參與 : 第三章 年 第四章 年 第五章 1998 年至今 國家整合時期 新秩序時期 民主轉型時期 1. 宗教 : 獨立初期的回教政治 2. 地域 : 聯邦主義與地區叛變 3. 種族 : 華人的政治參與與民族主義者的態度國家機關的經營支配 : 國家統合族群團體的政治參與 : 1. 宗教 : 統合主義下的回教政治 2. 地域 : 統合主義下的區域關係 3. 種族 : 華人政治壓制與經濟合作國家機關的經營支配 : 民主轉型族群團體的政治參與 : 1. 宗教 : 民主轉型與回教政治 2. 地域 : 民主轉型與分離主義 地方自治 聯邦主義 3. 種族 : 民主轉型與種族衝突 第六章 結論 : 歸納提出解釋架構 35

36 第二章 想像的共同體 : 印尼戰前 民族主義與族群政治 第一節 理論詮釋 : 想像的共同體 學 界對於族群政治研究大多會涉及民族主義的概念 105 這是因為近代學界 普遍同意近代民族國家 (the nation-state) 的國民情操 (sentiment) 來自 民族主義 106 民族主義具有相當的政治意涵, 也是當今最強而有力的政治意識型態 107, 更有學者認為全世界的政治都是以民族主義的原則所組織 108 對於族群群政治的研究而言, 族群政治是民族主義運動成形的先決條件 109 當族群政治跨過 105 例如 A. D. Smith 認為族群研究 (Ethnic Studies) 經常必須包括民族 (Nation), 民族主義, 而民族經常具備族群的根源 轉引自管碧玲, 民族主義與台灣的政黨政治,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年 7 月, 頁 A. W. Wachma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cy (New York: M. E. Sharpe, 1994), p E. J. Hobsbawm, Whose Fault-Line Is It Anyway in New Statesman and Society, 24 April 1992, p A. H. Brich,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Modern Democracy (London: Routledge, 1993), p A. D. Smith, Nationalist Movement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1976), p

37 這個臨界點的鴻溝, 所顯示的是另一個民族國家的誕生, 因此民族主義可以是國 族建立的力量, 亦可能是摧毀國族的關鍵 110 對於民族主義的研究, 西方學術界探討民族主義的性質與起源一直存有 原生主義 與 建構主義 ( 或稱現代主義 環境主義 ) 兩大路線的爭議(primordialist vs. modernist/ constructivist) 111 原生論 強調固有文化的重要性, 認為族群認同是不能選擇的, 而是被賦予 (given) 的原生情感 (primordial sentiment), 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 112 ; 建構論 則不同意 原生論 的主張, 認為族群認同可以藉由族群界限的擴充或收縮而改變 113 兩者的路線爭議導因於學者對民族主義基本假設的不同 前者, 強調民族主義是一種基本存在的特質 (essentialism); 後者, 則強調民族主義是一種創新性 (epochalism) 與現代性 (modernity) 的產物 114 前者亦強調基本存在的特質指的是傳統心理親密感的重建, 所以強調族群特質, 用此特質界定自我以有別於他人或是外來者 ; 後者則指的是根據歷史潮流的通則向前發展 對於傳統的再發現 重新使用部族性的象徵符號 語言等, 是民族主義運動的重要特質, 而民族主義更深層的意義, 即是一種強化族群特徵 強調自我概念 並且建立 自主的政治社群 的意識及行動, 主張政治疆界應與社會疆界一致, 並且統治者屬於該 110 W. Connor, Ethnonationalism-The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New Jersey:Princeton, 1994), p 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 Introduction in 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ds.)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 建構主義亦有學者稱之為 工具論 或 功能論, 參閱葛永光, 多元文化與國家整合 - 兼論中國認同的情形與挑戰 ( 台北 : 正中書局,1991 年 ), 頁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c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Clifford Ceertz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8), pp D. L. Horowitz, Ethnicity Identity in 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ds.)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Clifford Geertz, op. cit., p

38 社會的成員 115 民族主義的 創新性 則以 Benedict R. O'G. Anderson 與 E. Gellner 為代表 116 其中, 以東南亞為研究專長的 Anderson 提出的 想像共同體 (imagined community) 理論, 對傳統民族主義研究形成巨大的衝擊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主要是從 主觀主義 角度做論證, 強調民族主義是一種 創新性 與 現代性 政治文化建構的 想像, 其目的是創造一個 想像共同體, 一個國家的民族主義建構並不是根據 族群特質 (ethnicity) 117 在 Anderson 眼中, 這種 人為 的想像類似於宗教及神話想像過程 ; 藉由社群的想像, 將會創造一種共同政治集體表徵 而這種集體創造的過程, 是由菁英份子所發動, 用來打破族群不平等與不正義的關係, 這種不正義與不平等結構, 在現存的政治體系中是無法改變的 118 這樣子的集體作用是透過現代化的溝通, 將特定環境裡的人 文化 社會 經濟與政治上的 共同想像 定義國家的範圍 Anderson 進一步闡述歐洲民族主義的本質 他強調 印刷術資本主義 (print-capitalism) 對民族意識的形成與擴散扮演重要角色, 認為 印刷術的資本主義 乃是民族主義先決性的物質條件 透過商業印刷 地方語言可以被字典和文學出版而強化, 也因為這樣的散佈, 於是民族意識開始生根於群眾之中, 民族主義也因而奠基 共同語言的出版品, 也有助於民族教育的流傳 當然, 在 Anderson 的理論中最受學界關注的是他所指稱 最後一波, 也就 是 殖民民族主義 (colonial nationalism) 的起源與散佈 他觀察到, 殖民民 115 Eric Gellner, Nation and Nationalism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83), p Eric Gellner 原著, 李金梅譯, 國族主義 ( 台北 : 聯經,2000) Eric Gellner 曾經與 Anthony Smith 於 1995 年在英國 Warwick University 辯論有關民族主義起源的問題 有關這場辯論可參閱 Eric Gellner 原著, 李金梅譯, 國族有肚臍嗎?, 前揭書, 頁 B.R.O'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 台北 : 時報, 1999) 118 P. R. Brass,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Theory and Experience (New Delhi: Sage, 1991), p

39 族主義 最顯著的特徵, 在於 : 每個民族主義的領土範圍和先前的帝國行政單 元形狀是相同的 (isomorphism) 119 至於殖民邊界何以成為國家邊界? 殖民帝 國行政單元如何成為民族意識領域?Anderson 提出他的幾點觀察 首先,Anderson 認為因為殖民國專制的中央集權, 在此種官僚行政的控制之下, 各種不同的族群群體 地主 商人 地方官僚 等等, 得以共同經驗到他們的 政府 乃至於 國家 根據 Karl Deutsch 的社會溝通理論, 這樣的殖民統治將提供被殖民者不同族群團體的 共同經驗 120 共同經驗 就成為殖民政府轉型民族國家的準備 其次, 不同族群間 共同經驗 創造, 還包括現代化教育的擴散與複製 在殖民者眼中, 不論這些群眾使用何種族群的母語, 他們都集體被殖民者視為是 本地人 ( inlanders) 或是 土著 (natives) 或是 原住民 (indigenes)- 這些名詞都是與殖民者有所區別的另一整體 在殖民統治的管理下, 這些被殖民統治的族群, 不論是 本地人 土著 原住民 勢必被 標準化 這些族群無論來自何處, 透過殖民地的學校體系, 他們必須讀同樣的書, 使用同樣的數學公式, 這樣創造出一個共同經驗的連貫的世界, 一個被殖民統治的 整體 學校體系的廣布意味著這個 整體 的居民擁有命中注定卻不可改變的邊界 121 此外, 藉由殖民教育的擴散與行政規模的逐漸擴大, 殖民政府也必須訓練一批通曉雙語的人才, 以充當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媒介, 這些雙語菁英也就成為最初的反殖民民族主義者 這也是幾個因素所造成的 最初, 這些雙語菁英藉由殖民教育的機會, 往往會接觸到歐洲歷史 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思想 語彙 119 B.R.O'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 台北 : 時報, 1999), 頁 Karl Deutsch, Nationalism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1967), p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40 與行動模式, 歐洲民族主義的思潮即在這批菁英中開始萌芽 122 繼之, 學校教育系統的頂端往往就在殖民地的首府, 而來自於各地的知識份子就這個金字塔頂端, 邂逅來自殖民地全境不同的菁英, 讀同樣的書, 學相同的算數 根據 Anderson 的理論, 這些菁英 感覺到 殖民首都是他們的共同首府, 來自各方的同學正好驗證 殖民地圖 這塊特定領土的想像真實性, 也就形成 想像意識 的開端 123 當然, 殖民政府也會意識到教育系統對殖民統治的威脅, 所以在高等教育, 殖民者還是較為保守的 124 最後, 殖民者培養雙語菁英的目的, 是在填補殖民地官僚機構或母國企業中下階層的職位 隨著官僚行政的擴大, 這些掌握雙語的知識份子階層, 將會形成殖民地少見的一個 專業階層 125 這個 專業階層 藉由官僚行政的參與, 官僚旅行 126, 讓這些知識份子再一次的經驗這塊的特定領土, 也為這 想像共同體 提供領土基礎與土地的共同感受 127 在 1991 年 想像共同體 的修訂版中,Anderson 更進一步分析二次大戰後 新興獨立國家的 殖民民族主義 是如何散佈 民族的想像 在過去的版本中, Anderson 認為歐洲民族主義的散佈, 源於資本主義發展與印刷術的傳播 他認 122 在 Anderson 的著作中, 引述印尼爪哇的民族主義者 Ki Hadjar Dewantoro 的一段文章 這個文章的大意是 : 當荷蘭人在印尼大肆慶祝荷蘭從法國帝國下解放的同時, 是否會注意到印尼民族有會有此渴望? 藉由類似的活動, 民族主義知識份子的意識也開始覺醒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根據 George M. Kahin 的調查, 在 1940 年印尼受過大學教育的 土著 僅有 637 人, 也是就 是想抑制隨高等教育來的民族意識增長 George M.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9), p. 32. 以印尼為例, 在 1928 年, 荷蘭殖民政府中已有 90 %是本地人 126 Anderson 所謂的 朝聖之旅 (pilgrimages), 是指殖民地菁英藉由被派任到各地的官僚旅行在意識上切斷了殖民地與母國的連結 127 Kellas 認為這樣的 朝聖之旅 就是一種社會溝通的型態 James G. Kella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pp

41 為除了資本主義與印刷術的傳播之外, 人口普查 地圖 博物館 三者, 對殖民民族想像的形成有重大意義 其中 人口普查 意味著透過殖民政府人為的族群劃分, 每一個族群都有清楚位置, 這就刻畫出被殖民者的精神面貌 (mentalities) 與想像認同, 這種認同並經由殖民官僚系統的行政措施而逐漸實體化 編製 地圖, 則象徵著國家領域的邊界, 這種決定國家想像的主權範圍 也由於印刷術的發達, 地圖透過印刷技術的傳播, 將一種象徵 領域 的識別傳播穿透至被殖民群眾的想像之中, 形成反殖民主義的一個有力象徵 而博物館則代表一種集體性的標誌化, 其將殖民領域的居民對傳統與國族的想像, 投射在日常生活環境中, 形成的權力制度 (institutions of power) 塑造日後國族建立的想像領域, 致使在殖民政府統治下的人民 地理區域結合為一個反殖民統治的正當性 想像的開始 : 殖民統治內領域人民的共同經驗 想像的擴散 ( 菁英層次 ): 現代教育與行政規模的擴大培養本土菁英 想像的擴散 ( 群眾層次 ): 混合歐洲民族意識起源的資本主義與印刷術, 加上殖民統治的 人口普查 地圖 博物館 想像的成形 : 菁英領導反殖民運動 想像的成形 : 群眾具備民族意識 反殖民民族主義與建國 圖 2-1: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 殖民民族主義 起源與散佈的論述 資料來源 : 筆者歸納整理 41

42 第二節 想像共同體 對印尼族 群政治的詮釋 一 想像共同體 與印尼 簡單來說,Anderson 將民族主義建構過程, 定位在 想像共同體, 現代民族主義就是創造想像共同體的過程 因為 想像共同體, 不同的人群與土地所形成的組合, 如果能夠開創出想像的政治空間, 共同組成一個國家即為可能 換言之, 國家的建構, 包括疆界內人民同質的想像 文化和感情 而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提出後, 一些學者延續 Anderson 的研究, 將東南亞國家視為是開創想像政治空間的最佳舞台 128, 尤其是印尼的國族建立 我們若把印尼國族建立置於 想像共同體 的框架中, 應可以做出以下的論證 : 印尼國家意識的起源是以 想像 為基礎的 印尼民族主義, 這種民族主義尤其是建構在 反殖民主義 的 想像 上, 而這樣子的想像也就形成了印尼 社會國家 族群政治背景 128 有關於以東南亞的 想像 研究族群政治, 可參閱 Anthony Reid,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ties in a Democratic Age: Some Thoughts of a Southeast Asian Historian in Oh Myung Seok and Kim Hyung Jun (eds.), Religion, Ethnicity and Modernity in SEA (Seoul: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Simon Philpott 也套用 Anderson 想像 的概念, 討論東南亞研究方法論的問題 Simon Philpott, Imagining Southeast Asia: Power and Knowledge in the Formation of a Southeast Asian Politics Studies Discourse in Simon Philpott, Rethinking Indonesia: Postcolonial Theory, Authoritarianism and Identity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2000), pp

43 對於這樣子的論證, 第一個必須先分析的議題是 : 為何印尼國家意識的起 源是基於想像 人為建造? 在社會發展史上, 過去的 印尼 是許多獨立的土著國家林立, 尚無 印尼 的身份意識, 並分別隸屬於兩百個或更多的種族團體 今日大多數的印尼人分屬於美拉尼西亞民族 (Melanesians) 與南島民族 (Austronesians), 從蘇門答臘北端的亞齊 (Aceh) 巴厘 ( Bali) 摩鹿加 ( Moluccas) 的安汶 (Ambon) 帝汶 (Timor) 到伊里安加亞(Irian Jaya) 的美拉尼西亞 (Melanesia), 加上晚近華人與阿拉伯的移民社群 不同島嶼與種族的環境差異, 影響到不同的社會性質 這是由於地理位置的使然, 早期印尼群島主要出現有兩種類型國家 : 一種是海上貿易王國 ; 一種是農業生產出口王國, 兩王朝相互爭奪控制的鬥爭一直持續 而位於蘇門答臘上的王朝大多屬於前者, 因為蘇門答臘位於麻六甲海峽的最短航海線上 ; 大多數的爪哇國家屬於後者, 這是因為爪哇則位於群島的中心位置, 加上有其自然條件的優越, 佔有較大的支配優勢 不過由於這些王朝變遷與循環的更迭迅速 129, 缺乏持續且一統天下的佼佼者, 也由於這些群島地區因國際貿易附帶產生的文化接觸, 更加暴露於外來文化的影響, 特別是懷著不同政治動機的宗教信仰伴隨著商業貿易往來 ( 特別是回教 ), 使得群島社會更呈現割裂現象 從宗教的因素觀察, 印尼社會也是呈現出多元宗教的現象 印尼政府正式承認的宗教包括回教教 天主教 基督教 印度教,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 泛靈信仰者 (animists) 在印尼的二億二百多萬人口中, 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民信奉回教教 除回教教外, 而不同的宗教也往往和地域與種族相結合, 與亞洲之間的群島分別遭到荷蘭 英國與葡萄牙的殖民者分裂割據 例如巴厘 (Balinese) 的印度教 安汶 (Ambonese) 的天主教 帝汶 (Timor) 混合天主教與回教 伊 129 根據統計, 在西元七世紀到十七世紀的一百年間, 爪哇地區就曾出現數 10 個政治實體 43

44 里安加亞的天主教 ; 宗教分歧性確實存於印尼社會之中 在地理上, 地域性的族群因素也會影響到印尼的國族建立 因為一個由一萬七千多個島嶼 ( 另有一說為一萬三千六百多個島嶼 ) 相距三千多英里 跨越三個時區所組成的國家, 在政治地理整合上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尤以遙遠的伊里安加亞 (Irain Jaya) 地區為甚 130 而且這個統治疆界的形成卻是荷蘭殖民者與英國 西班牙 葡萄牙 澳洲等國家殖民談判的結果決定歸屬, 忽略當地人民種族社會的特性 就國家歷史而言, 雖然某些學者回顧印尼的歷史發展, 例如雖然 G. M. Kahin 認為整個 印尼 國家的想像歷史可以遙指西元第九世紀與第十四世紀的 夏達特拉 (Shrivijava) 與 馬札帕希特 (Majapahit) 兩個爪哇古代王朝 131, 但是實際上, 現代 印尼 概念的存在並不久遠 132 印尼 二字並非地理名詞, 也不是擁有一段長久歷史的名詞, 印尼 二字是在 1848 年由一個英國人類學者提出的人類學術語, 字根源自於希臘文 indos( 水 ) 和 nesos( 島 ),Indonesia 意即 海國 與 島國 所以除殖民經驗外, 基本上 印尼 這個國家是缺乏文化 傳統 與歷史的 共同 經驗 133 就今日的觀點論, 印尼 國家疆域的決定完全與 1910 年後荷蘭殖民征服的 尼德蘭印地斯 (Netherlands Indies) 地域相符 在民族主義發展的初始階段, 印尼 的概念是在 20 世紀初留學荷蘭萊登 (Leiden) 大學的學生, 基於社會現實打破荷蘭殖民的不平等結構, 在人類學的課程上希望以一個具有政治意識的 130 伊里安加亞主要是以美拉尼西亞 (Melanesians) 人種為主, 還包括一些 印歐 的混血兒 在宗教上屬於基督教 天主教與當地原始宗教的混合信仰 131 George M.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 George M. Kahin 的觀點也被 Anderson 認為是 爪哇中心論 的思考 Benedict R. O'G. Anderson, 133 The Idea of Power in Javanese Cultur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73. 荷蘭也只不過在 20 世紀初才真正的掌控今日的 印尼 44

45 名詞, 做為取代 Netherlands Indies 以及 Dutch East Indies ( 荷屬東印度 ) 這些學生希望以 荷屬東印度屬民 (Indische native) 意識創造 印尼 (Indonesia) 為名稱的國家 他們回到印尼後, 就成為印尼民族主義的領導者 換句話說, 印尼 的國家概念, 並非來自於傳統社會發展 也非來自宗教 地理與久遠的國家歷史, 而是殖民共同經驗使得殖民者對 印尼 成為 印尼 荷蘭帝國主義的殖民支配創造一個涵蓋整個群島的國家, 當代 印尼 意識的興起是由於對荷蘭殖民威權統治的反抗而蔓延至整個 荷屬東印度 Robert Cribb 以及 C. Brown 就認為, 荷蘭統治透過軍事 經濟與政治的手段, 除去了殖民前的各個單元, 使殖民主義轉化為一個新興國家, 建立整體的殖民體系, 而 反殖民的剝奪意識 (a sense of grievance), 促使印尼成為一個反殖民的 想像共同體 134 Audrey R. Kahinu 也認為, 所謂 印尼 意識的興起, 是由於對荷蘭殖民威 權統治的反抗而蔓延至整個 荷屬東印度 而這種 印尼 意識, 是根據由每個區域各自的傳統 歷史對殖民統治的反抗而來 這樣的背景與過程, 正符合 Anderson 對 殖民民族主義 的觀察 : 每個民族主義的領土範圍和先前的帝國行政單元的形狀是相同的 (isomorphism) 135 當然, 以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概念分析印尼的民族主義, 並非沒有受到挑戰 例如, 一些新馬克斯主義學者認為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只是為殖民統治 文化 的註解, 其最終目的只是為印尼國家建立提供延續的正當性 136 A. Gordon 認為, 印尼國家建立是爪哇的 土地貴族 (priyayi) 為維護殖民前自身 134 Robert Cribb and C. Brown 原著, 蔡百銓譯, 前揭書, 頁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但是 Anderson 也觀察到, 並非所有的殖民民族主義的領土範圍和先前的帝國行政單元的形狀都是相同的, 例如法國統治下的越南 柬埔寨與寮國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M. T. Berger, Old state and New Empire in Indonesia: Debating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uharto`s New Order,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18, Issue 2, 1997, pp

46 利益, 係建立前殖民經濟軌跡延續的政權, 而非反殖民的民族主義 137 如此批評, 雖然與 Anderson 對印尼國家本質的看法以及對印尼民族主義者反殖民運動的見解有所差異, 但是這些學者卻也確實肯定 : 印尼共同體是延續荷蘭殖民的想像而建立 138 二 想像共同體 與印尼族群政治 當瞭解印尼的 想像共同體 是由殖民共同經驗所塑造, 本章的第二論證是 : 印尼共同體是延續荷蘭殖民想像而建立, 想像共同體 也決定印尼的族群政 治的社會背景 這樣的概念, 又可以分成數點加以分析 首先, 從印尼 想像共同體 的形成是與其他殖民者談判的結果來看, 想像共同體 的形成往往忽略當地人民種族社會的特性而決定歸屬 更重要的是, 荷蘭統治者利用種族 部落 宗教 社會 經濟等矛盾, 以達 分而治之 (devide et impera) 的策略 例如, 荷蘭殖民者將 荷屬東印度 的居民區分為 歐洲人 東方外國人 (Vreemde Oosterlingen) 和 內地人 (Inlanders), 並經常製造或挑撥當地華人與土著之間的矛盾 此外, 殖民統治者也大量吸收安汶基督徒加入殖民軍隊征伐爪哇的回教徒, 也利用爪哇士兵討伐亞齊人 在荷蘭殖民政府結束權力真空下, 印尼的多元化社會, 激化了內部的政治鬥爭, 進而加深了不同族群衝突 所以在獨立初期的印尼,Antony Reid 觀察到 : 歷史的恩怨使印尼缺乏明確的國家意識, 也因此種下日後族群衝突的因子 A. Goedon, Imaginary Histories and Real Thing: a Critique of Anderson and Benda on the Autonomous State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 23, No. 4, 對印尼的國族建立持 想像共同體 看法者還包括 J. Pemberton 與 H. Lefebvre 等學者 參閱 J. Pemberto, On Subject of Jav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9. H.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Oxford Press, 1991). 139 Antony Reid, The Revolution in Region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Indonesia 46

47 其次, 從理論上來思考, 雖然學界將 Anderson 歸為現代主義一派, 也就是將民族主義視為是一種現代的 文化的人造物, 但是不若 E. Gellner 那麼否定 族群特質 對民族主義的影響 140 也就是說,Anderson 並不認為這個 民族想像 的 人為過程 是一種 虛幻意識 的產物 ; 想像共同體 不是虛構的共同體, 也並非政客操控人民的幻影, 而是一種與歷史文化變遷相關的人類深層意識的心理建構 ; 印尼的 想像 的心理建構, 由反荷蘭的 殖民民族主義 到民族菁英建構的 國家民族主義 的想像共同體 然而, 由 殖民民族主義 到 國家民族主義, 前後共同體的想像是否能維持心靈的一致性?Anderson 並沒有進一步說明 事實上, 如果回顧近代史, 荷蘭能整個掌控今日的 印尼 不過也只在 20 世紀初, 印尼 國家意識的產生, 是根據由每個區域各自的傳統 歷史對殖民統治的反抗而來 而荷蘭對於 整個 印尼統治期間並非太長, 印尼各族群缺乏共同長久的共同殖民迫害史, 也就缺乏民族意識長久的一致性 當殖民主義讓 印尼 成為 印尼, 在 反殖民 的目的達到, 這個共同的目標消逝, 印尼 是否還可以結合成為一個 印尼? 由印尼國族建立之後的動盪, 我們不難發現, 對印尼共同體的論述出現 民族想像的碰撞 : 不同的族群團體對印尼的國族建立目標有所衝突與矛盾 ; 族群政治 使印尼變成一個 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 簡單而言, 在印尼獨立前, 基於反殖民的 共同想像, 使所有的族群團結一致對外 ; 在獨立之後, 印尼各族群對印尼共同體的想像有所衝突 : 回教主義者主張以回教建國而與世俗主義者的碰撞 爪哇中心論者主張以爪哇文化建構國家而與外島聯邦主義者之間的碰撞 不同的想像對民族菁英所建構的 國家民族主義 有所抗拒與衝撞, 也就產生印尼 族群政治 的現象 140 Revolution: Conference, Utrecht, Utrechtse Historische Cahiers June 1986, p 這種特質包括血緣宗族 種族 民間文化 等 參閱 E. Gellner 原著, 李金梅譯, 導讀, 前揭書, 頁 3 47

48 況且, 如 Anderson 所言, 雖然透過 人口普查 將民族想像實體化, 但 人 口普查 對於 我群 他群 的絕對區分雖然塑造了認同, 這種認同, 卻也種 下印尼國家日後族群紛擾的種子 總而言之, 印尼的 想像共同體 是由殖民共同經驗所塑造, 也因為印尼 想像的碰撞 造就了印尼的族群政治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為 印尼族群政治研究, 提供了一個明確思考開端 以下篇幅先就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起源與散佈的論述, 對照分析印尼想像共同體的擴散與成形過程, 爾後再進一步討論是如何因為 想像的碰撞 而形成印尼族群政治的現象 第三節 獨立前的民族主義 : 印尼 想像共同體的擴散與成形 一 起源 : 反殖民主義 前述提及, 印尼的複雜社會能達成政治統一, 是荷蘭殖民擴張的結果 在殖民主義的經濟與戰略利益考量下, 荷蘭人在 1602 年 3 月 23 日創立 荷屬東印度公司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簡稱 VOC);1607 年首先控制了摩鹿加群島與爪哇的西北, 設總督府於今日的安汶 ;1619 年在華人的協助下佔領巴達維亞 (Batavia, 即今日的雅加達 ), 將總督府遷移至巴達維亞 ;1799 年荷蘭政 48

49 府接管東印度公司, 使荷蘭的政治勢力正式進入印尼 141 荷蘭殖民勢力在 18 世 紀控制整個爪哇,19 世紀佔領蘇門答臘,20 世紀初控制蘇拉維西 加里曼丹 與伊里安加亞地區 142 圖 2-2: 荷蘭征服印尼各群島的時間 資料來源 :C. Drake, Nation Integration in Indonesia: Patterns and Polic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p. 30. 在荷蘭統治之初, 殖民者致力於保持印尼的傳統生活型態 荷蘭人建立一套雙重標準的政府制度 : 一套爪哇的行政機構專門處理印尼人的事務, 及一個荷蘭行政機構專門處理荷蘭人的事務 殖民者很少訓練土著來擔任政府職務, 荷蘭人希望能維持土著舊有的生活方式 在直接統治與間接統治的區分下, 荷蘭人的法律制度只適用於旅居當地的荷蘭人, 土著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階層相對較少, 反殖民的意識也尚未出現 年後由於殖民地瓜分的爭奪, 東南亞地區原屬葡萄牙的殖民地僅剩澳門與東帝汶 至 此, 葡萄牙屬東帝汶 與 荷屬東印度 成為不同的殖民統治區 年至 1816 年 荷屬東印度 曾短暫被英國統治 143 Lucian W. Pye 原著, 李偉成譯, 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 ( 台北 : 五南,1991), 頁 56 49

50 到了 20 世紀, 主張終止殖民統治的反殖民運動開始萌芽 這主要是因為幾件事件的影響, 並與荷蘭的殖民政策有關 其一, 荷蘭殖民者從 20 世紀開始設立 土著官員培訓學校 (Opleidingsschool voor Inlandsche Ambtenaren, 簡稱 OSVIA), 培育出大量的土生荷蘭人與土生歐洲人的行政人員, 取代原有歐洲出生的行政官僚 行政管理的本土化, 造成殖民母國與殖民管理階層的杆格, 而逐漸與原有的殖民母國脫節 144 同時, 藉由 土著官員培訓學校 培育出的土著菁英, 藉殖民教育的機會與博物館的建造, 使民族主義的思潮在這批菁英中開始萌芽, 且驗證殖民領土的想像, 想像共同體 的領域空間即在土著菁英的腦海中略具雛形 145 而伴隨著本土化, 這些本土官僚與土生華人 (Peranakan) 的關係大都良好, 這也提升印尼華人在政治與商業界上的影響力, 對原有的土著政治經濟空間造成擠壓, 於是一股 政治反歐 經濟反華 的民族意識也就因此產生 其二,20 世紀初荷蘭殖民統治範圍已遍及全部群島, 透過行政措施與媒體傳播, 將這些不同的領土結合成為荷蘭皇家名義上的一整體, 一個共同體的想像空間 同時, 藉由 Anderson 所謂的 人口普查, 荷蘭殖民者對荷屬東印度的人口區分, 使不同族群的土著將自己與其他土著視為一 整體, 也就產生共同的 土著意識 146 荷蘭人也透過一些個別的企業與海上貿易, 將企業經營的領域結合傳統統治者的領域, 久而久之, 提供殖民者緊密的政府結構, 加上群島間經 雖然土生歐人是歐洲血統, 但這些土生歐人已經可以掌握政治和軍事權力的殖民地上層階 級 Anderson 舉例說, 這些人的認同邏輯是這樣的 : 既然生在中美洲, 他就不可能是一個 真正的 西班牙人 Anderson, 前揭書, 頁 68 印尼國家博物館建於 1862 年, 裡面陳設了印尼各族群團體的文物與族群地圖, 也包含許多荷 蘭殖民時期的古地圖 筆者訪問該博物館, 該館導覽人員表示印尼國家博物館成立的目的是 要讓所有的印尼人知道 : 印尼國家的 真正 圖像 在 爪哇戰爭 之後, 荷蘭殖民者開始在 荷屬東印度 進行人口普查 在歷次的普查中發 現整個 荷屬東印度 地區的人口不平均, 爪哇地區具有人口優勢, 所以殖民當局提出 爪哇主義 (Javaism) 將地方發展資源 集中在爪哇地區, 並在其後的 倫理政策 提出 境內移民 的構想, 以減輕人口的壓力 但這項人口政策並未成功, 這是因為所有政府的資源集中在爪哇地區, 爪哇人並不想移居他處 參閱 Hans Gooszen, A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he 50

51 貿的往來, 使這些島嶼族群意識到他們是屬於一個共同的政治體系, 一個共同的 歸屬 147 其三, 是 倫理政策 (Ethical Policy) 的提倡 148 倫理政策原本的目的是提倡基督教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 並希望透過教會與教育傳播, 以基督教取代原有的回教教義 ; 希望透過宗教的轉化, 以增加群眾對殖民母國的效忠 149 藉由 倫理政策 與本土學校的開辦, 不僅使受教育的土地貴族有了 自由 權利 等反殖民思想, 同時 倫理政策 的內容包括基督教的推行, 也引起回教菁英份子, 尤其是回教教師的反彈, 驅使他們加入反殖民的行列 除了宗教因素, 使回教徒對 倫理政策 的不滿外, 在貿易上回教徒渴望藉由 倫理政策 的自由經濟條款可以得到更好的經商機會 然而, 荷蘭公司與印尼華人繼續掌控經濟, 於是這種土著社群的經濟困境即為印尼民族主義提供一個潛在的推動力 繼於 1912 年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民族主義革命的鼓舞, 一群回教徒教師組成 回教聯盟 (Sarekat Islam,SI), 在反華人經濟優勢與反對荷蘭人政治統治的原則下, 便成為印尼近代史上第一個 反殖民 的政治組織 150 若從民族主義本質討論, 民族主義的前提有三 : 第一 民族主義的根本在 於一個與其他民族有顯著外在差異的民族 ; 第二, 該民族成員將其民族的利益與 價值置於其他的利益與價值之上 ; 第三, 該民族的成員主張, 該民族應當盡可能 Indonesia (Singapore: ISEAS, 1999), pp Lucian W. Pye 原著, 李偉成譯, 前揭書, 頁 倫理政策 的出發點本是一個在印尼荷蘭律師指荷蘭人在印尼殖民獲得的巨額利潤, 是一筆道德上的債務, 荷蘭人應在印尼實施 仁政 以為報答 這種主張馬上就被與殖民地市場關係密切的資本家支持而推行 149 James M. Hagen, Read All About It: The Press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Dutch East Indies Society,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Vol. 70 Issue 3, 1997, p A. Uhlin, Authoritarianism and Democracy in A. Uhlin, Indonesia and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Richmond: Curzon, 1997), p

52 獨立 151 簡單而言, 印尼民族主義的興起, 是受到 荷屬東印度 地區內部的經濟條件, 政治環境與宗教政策所影響, 反歐 ( 政治 ) 與反華 ( 經濟 ) 是印尼民主初期發展的著力點 在此時, 雖然也有類似像 東印度黨 (IP,the Indische Partijy) 的政治組織喊出了 創造獨立的國家 (create a free nation) 的口號, 但是在 1910 年代初期, 這些領導者對 印尼 國家概念還是屬於模糊的階段 二 提倡 : 民族主義菁英的角色 根據 Anderson 的理論, 民族意識有賴民族主義菁英提倡 其他學者也認為, 雖然荷蘭的統治對印尼民族主義的起源有相當的影響, 但是印尼民族主義的起源還是有賴爪哇的土著菁英與回教菁英在本土勢力的提倡 152 而印尼戰前的民族主義運動, 事實上就是一種菁英領導的運動 153 先撇開回教菁英, 印尼的傳統菁英多半指的是爪哇內陸的 土地貴族 (prijayi) 154 這些貴族菁英的特徵是特別是上層階級, 受荷蘭 ( 西方 ) 教育, 往往因其出生背景而得以擔任攝政與地區 次地區的首長與公務員 (pamong praja) 在過去 強迫種植 (Kultuurstelsel) 制度下, 這些土地貴族一向與殖民統治者的關係良好, 殖民統治者保障這些傳統土地菁英的世襲地位與生產關係 155 然而隨著強迫種植制度的結束, 土著官員培訓學校 的開辦 土地貴族的 子女前往海外接受西方教育, 這些殖民教育反而使民族主義的種子逐漸蔓延開來 151 胡祖慶, 後冷戰時期東歐民族主義問題解析, 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95, 頁 Audrey R. Kahin,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 Revolution: Unity of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Press, 1985), 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prijaji 是 Clifford Geertz 對具有地方色彩爪哇傳統土地菁英的一種區分 蘇卡諾就屬於這個階級 參閱 Clifford Geertz, The Religion of Jav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0). 155 王遠嘉, 爪哇地區的強迫種植制度 : 一個政治經濟觀點, 2001 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 度研討會論文集 ( 南投 : 暨南國際大學,2001), 頁 21 52

53 156 同時一些土地貴族也開始創辦自己的教育機構 例如, 被認為是印尼民族主 義起源的 至善社 (Bidi Utomo), 就是由爪哇地區貴族所開辦的教育機構 157 這樣的組織有助於恢復傳統意識, 並巧妙的培育反荷蘭情愫的民族主義 青年受到民族主義的鼓舞, 除了赴海外留學受到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啟發之外, 土耳其青年 (Young Turks) 領導的土耳其革命,1911 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革命, 都對印尼青年民族主義運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透過菁英組織與領導反殖民運動, 更使這種民族的想像意識生根於群眾心中 例如,1917 年 印尼協會 (Perhimpunan Indonesia) 是一個首次以 印尼 為名的政治組織 ;1924 年 印尼共產黨 (PKI,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則是第一個使用 印尼 作為政黨的名稱 印尼 最後成為 1928 年 11 月 28 日 青年誓言 (Sumpag Pemuda), 後唯一的民族想像標記 158 印尼 字眼的使用, 激發了大眾的民族想像 ; 透過這個字眼的傳播, 更讓民族主義由菁英走向群眾 到了 1920 年代, 本土菁英代表的青年民族主義運動, 逐漸成為印尼民族主義發展的重要支柱, 但是在 20 年代民族主義的成長階段, 不同的民族主義勢力相當分歧 R. Abdulgani 觀察印尼民族主義的起源, 歸納出以下的類別 : 第一類為 爪哇文化 為中心的民族主義, 把反殖民的思想建立在重振爪哇文化的固有傳統, 這些領導者以 爪哇土地貴族 (priyayi) 為代表, 緬懷早期的爪哇王國 ; 第二類, 則是回教徒民族主義 ; 第三類則是政治性的民族主義, 如 東印度黨 (IP,the Indische Partiy) 喊出了 創造獨立的國家 的口號 然而, 在如此分歧的情況下, 如何整合這些民族運動? 其中, 來自爪哇的蘇 156 強迫種植制度在農民不斷的反抗下, 推行至 1870 年廢除 157 至善社 (Bidi Utomo) 成立於 1908 年 這兩個字印尼文的字義是 高貴努力, 是一些印尼貴族學校學生所成立的組織, 主張結合西化與爪哇傳統以改造印尼 至善社 成立的 5 月 20 日也被印尼政府宣告為 國民覺醒日 158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54 卡諾是具有 個人魅力 (Charismatic) 的領導者 雖然不曾留學歐洲, 但是蘇 卡諾對印尼國家想像建構是綜合新興印尼民族主義所有的思潮, 並且比所有的民 族主義思想家更務實, 在印尼戰前民族主義的整合扮演著重要角色 1927 年 6 月 4 日由包括蘇卡諾在內的青年民族主義者為發展群眾組織, 於是成立 印尼國民黨 (PNI,Perserikatan National Indonesia), 並首次喊出 印尼獨立 (Indonesia Merdeka) 的激烈口號 這個口號立刻整合所有非共產主義的民族主義團體 這也促成了 1928 年 10 月舉行的第二次印尼青年大會 在這次的大會中, 不同的青年組織通過了 青年誓言 (Sumpag Pemuda), 這是印尼民族主義發展重大的里程碑 在蘇卡諾的主導之下, 印尼國民黨 仿照著印度國大黨的路線, 推行 不合作運動 (non-cooperation), 成為推動印尼獨立最有力量的群眾組織 年 12 月, 蘇卡諾在法庭上發表 印尼控訴 (Indonesian Archipelago Speech) 抨擊荷蘭殖民政策的辯護詞, 引起印尼群眾的廣大迴響 雖然之後蘇卡諾被逮捕入獄, 印尼國民黨 也因此解散, 民族菁英間逐漸開始有一些路線上的爭執 ( 這一點將在第四節作進一步討論 ), 但後繼者如 印尼黨 (Partindo,Partai Indonesia) 大印尼黨 (Parindra) 等民族主義團體, 於 1939 年 5 月組成 印尼政治聯盟 (Gabungan Politik Indonesia, Gapi), 並在 1939 年 12 月號召 90 個政治團體, 召開人民代表大會, 通過多項政治目標, 確立了常設政治機構 國旗 國歌等,1941 年成立 印尼人民會議 (Majelis Rakyat Indonesia,MRI) 等使印尼民族主義的目標更為清晰 這些民族菁英的努力, 終究為日後 想像共同體 奠定基礎 三 散佈 159 在戰前, 蘇卡諾曾經被荷蘭殖民當局逮捕過兩次流放至監獄 第一次在 1932 年 12 月 一次在 1934 年, 直到日本佔領印尼後才被釋放 54

55 討論完印尼民族主義菁英的角色, 必須進一步討論, 菁英中的 民族意識 是如何散佈至全印尼乃至成型的 首先, 根據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的理論, 資本主義印刷術的普及是民族意識擴散的重要元素 James M. Hagen 也觀察到, 媒體的傳播是創造印尼意識的重要關鍵 160 例如, 在中爪哇日惹 (Yogyakara) 出版的的 Retnodhoemilah 在梭羅(Solo) 出版的 公園報導 ( Taman Pewarta), 兩個媒體的發行量雖然只有在 2000 份左右, 但是這些以 土地貴族 為閱讀對象的媒體, 凝聚原本因地理位置割裂群島間菁英的共同意識 161, 藉由本土文字的報導, 也創造出一個共同體的可能想像 (created certain possibilities for conceiving community) 162 而 1925 年以宣揚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的 獨立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Merdeka) 與 1937 年本土民族新聞工作者成立的 安塔拉通訊社 (ANTARA), 更是被認為在喚醒印尼群眾的民族意識起很大的作用 163 其次, 是語言的統一 在 Anderson 眼中, 民族意識的起源之一是語言, 他指出一個想像共同體 語言 的選擇, 是逐漸的 不自覺的 實用主義的發展過程 164 在 1928 年 11 月 青年誓言 宣佈印尼人民應建立一個祖國, 一個民族和一種語言的國家 儘管荷蘭的殖民統治者稱印尼為 荷屬印度, 這些青年的民族主義者卻一致認定以 印尼 為國名, 以傳統貿易與官方行政語言 印尼語 (Bahasa Indonesia) 為國語, 這項決定對團結 印尼 意識更有決定性的影響 由於 印尼語 是採用拉丁文書寫的方式, 便於傳播, 語言的問題則較不成為印 160 James M. Hagen, Read All About It: The Press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Dutch East Indies Society,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Vol. 70, Issue 3, 1997, p James M. Hagen, op. cit., p James M. Hagen, op. cit., p 獨立印尼 是一份由印尼留荷學生組織, 也是青年民族主義團體 印尼協會 (Perhimpunan Indonesia) 的機關刊物, 在當時是被殖民當局查禁的, 但卻在年輕的知識份子廣為流傳 164 Anderson 原著, 吳叡人譯, 前揭書, 頁

56 尼民族想像的障礙 165 因此,Feith 認為 印尼語 (Bahasa Indonesia) 是結合 366 多個印尼土著族群團體自我覺醒 (self-aware) 的重要工具 166 ; 印尼民族主義發展至此, 印尼語 不僅促成土著 印尼化 的意識, 也刻畫出一種國家意識的認同工具 167 第三, 除了語言的統一成為整合反殖民勢力之重要工具外, 傳統文化的回教信仰, 與回教徒法律制度 (adat) 168, 也成為印尼不同土著族群的共同特徵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169 就宗教對民族主義的意義而言,Anderson 曾經提到, 古代歐洲民族想像的根源, 一者來自過去王朝的緬懷, 一者來自於宗教的共同體 事實上, 宗教在第三世界的民族主義發展過程中, 也扮演著重要的社會力量 D. Norbu 認為宗教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三世界民族主義發展的支柱主要有三個因素 :( 1 ) 宗教可以提供族群成員認同的基礎 ;(2) 宗教提供族群成員心理安全感 ;(3) 宗教可以形塑族群成員的價值系統 170 接著 D. Norbu 也進一步認為 : 宗教力量不僅可以提供社會結構的合法性基礎, 同時也可以創造出領導民族主義運動的領袖 165 雖然 印尼語 被正式命名在 1928 年, 但印尼語並不是新生語言 印尼語的前身為馬來語, 長期以來在印尼廣為流傳 儘管爪哇人佔印尼人口的多數, 但古老的爪哇文學語言語法複雜語態眾多, 且充滿階級封建思想 爪哇知識階層出於加強民族間溝通的願望, 也贊成使用印尼語 D. Rothermund 原著, 朱章才譯, 殖民統治的結束 ( 台北 : 麥田,1999), 頁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p Simon Philpott, The Study of Indonesia Politics in Simon Philpott, Rethinking Indonesia: Postcolonial Theory, Authoritarianism and Identity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2000), p. 61. 筆者觀察印尼社會雖然現今方言仍普遍被印尼民眾使用, 但是重要場合或不同方言群之間, 印尼語是普遍被使用的工具 168 Adat 是源於阿拉伯的 習慣法 (customary law) 因為印尼土著以回教徒人口居多數, 殖民當允許土著以 Adat 作為土著間共同法律 雖然 Adat 的內容也有所差異, 但 Adat 還是成為各地土著的共同生活規範 不過, 在所謂 大東方 ( 巴厘島與蘇拉維西以西 ) 的外島地區, 並沒有 Adat 的傳統存在 參閱 Frederica M. Bunge (ed.), Indonesia: A Country Stud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University, 1983), pp C. J. Christie, A Modern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SEAS, 1996), p D. Norbu,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1992), p

57 171 印尼民族主義的形成也正符合這樣的說法 由於印尼有將近八成的人口是 回教徒, 正統回教教義 (Sharia) 禁止回教徒接受異教徒的統治, 因此在回教徒 眼中, 荷蘭的殖民統治就是一種宗教的壓迫 所以在印尼民族主義發展過程中, 回教徒一直扮演著反殖民的重要力量 ; 回教政治也影響了印尼日後的政局發展 第四, 社會主義意識型態亦是滋長印尼民族主義的重要成分 1920 年 5 月 23 日 東印度共產主義聯盟 成立 (1924 年改稱 印尼共產黨, 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簡稱 PKI), 主要成立目標是反帝國主義與法西斯 反對荷蘭統治, 將社會主義運動與國家解放運動的結合, 朝向激進與軍事化 這也使部分的回教徒民族主義者走向社會主義化, 例如受到左派思想影響的回教社會主義團體 紅色回教聯盟 (Serikat Rakjat) 共黨也在各地從事工人與農民運動, 藉著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對抗殖民政府 年印尼共產黨藉農民運動發動 紅色起義, 在爪哇與蘇門答臘地區以武裝革命的方式反對殖民政府 雖然馬上遭到荷蘭殖民當局弭平, 從此次的起義中的確震撼荷蘭的殖民統治者, 也被認為是印尼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重要里程碑 雖然印尼民族主義的研究先驅 G. McT. Kahin 認為, 印尼民族主義是一種 現 代化, 也就是尋求西方式自由民主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 173, 並不認同印 尼共黨與左派在民族主義運動中扮演的角色 174 但是不可否認的, 在 回教社會 171 D. Norbu, op. cit., pp 例如 1925 年的泗水大罷工, 最後在荷蘭殖民當局的鎮壓下挫敗,Serikat Rakjat 也就就此式微 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 這使得完全仰賴出口市場的印尼經濟遭受嚴重的打擊 其後, 印尼的經濟一直持續在不穩定的情況 例如在 1929 年印尼的出口值是 盧布,1934 年降到只有原來出口值的 3 成, 這也使得這些民族菁英意識到, 在殖民經濟的結構下, 印尼的人民將持續生活在貧窮邊緣, 唯有趕出殖民者印尼經濟才可能達到發展 參閱 Roeslan Abdulgani, Pre-War Nationalism (Monash: Monash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8. 也因為經濟的衰敗, 印尼土著開始眼紅華人的經濟優勢, 更進一步的排斥華人 174 G. McT.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 pp

58 主義 的勢力開始式微後, 共產黨的領導人反而是希望透過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 跨過族群界線, 達到解放 (freedom) 印尼的目的 因此這樣子的意識型態也吸引部分都市中較無族群意識的居民, 特別是華人的支持 175 所以研究印尼史的 Robert Cribb 認為, 印尼 反殖民 的意識型態是不同意識型態的知識份子, 結合了 馬克思主義 回教 發展主義 三者融合而成 176 最後, 日本人在二次大戰提出的 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 口號, 更令這些被殖民統治者感到鼓舞 印尼民族主義在 1942 年到 1945 年被日本三年的佔領期間, 獲極大的進展, 這也可歸納為幾點因素 首先, 為了博取土著的好感, 日本統治者允許使用 大印尼 (Indonesia Raya) 的國歌與三色旗, 並釋放蘇卡諾與哈達, 允諾給與民族主義組織更大的自主空間 這些措施無形增加蘇卡諾與哈達在民族主義團體中的地位, 提供蘇卡諾與哈達發展群眾政治的重要機會 其次, 日本廢除殖民者建立的語言與教育系統, 以本土學校取代殖民學校體系 ; 成立 語言委員會 推廣印尼語 印尼語的使用率更為提昇, 使得印尼民族主義運動擁有更廣泛和年輕的社會基礎 177 第三, 最重要的, 日本人還協助印尼民眾組成 祖國保衛軍 (Fatherland Defense Force,Peta) 培養印尼軍官 這一支武裝部隊最後成為印尼國民軍, 使得民族主義者, 在獨立後期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可以與荷蘭殖民者相抗衡 最後, 日本比荷蘭統治更為殘酷的壓榨印尼群眾, 也激起印尼廣大群眾更大的排外政治意識 因此自日本 1945 年 8 月 15 日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 48 小時之後, 蘇卡諾與哈達馬上就在 1945 年 8 月 17 日宣布印尼獨立 175 不過 Harry Benda and Ruth McVey 認為印尼共黨人要求 解放印尼 更勝於 印尼獨立 參 閱 Harry Benda and Ruth McVey, The Communist Uprisings of in Indonesia: Key Document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xxi. 176 Robert Cribb, Nation: Making Indonesia in Donald K. Emerson (ed.),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New York: M. E. Sharpe), p 年 青年誓言 之後, 荷蘭殖民當局為壓制印尼民族主義運動的發展, 大力提倡爪哇語 巽他語 亞齊語等方言, 竭力阻礙印尼民族統一語言的形成 58

59 1945 年印尼宣布獨立, 象徵荷蘭殖民統治的結束, 這是印尼民族主義致力 於印尼統一的重要成果 印尼民族主義之所以能夠迅速得到印尼民眾的認同, 是 因為這個民族國家的創建象徵, 這是荷蘭殖民外來統治下無法達成的 178 第四節 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 : 印 尼獨立前的 族群政治 前述提及, 雖然荷蘭的殖民統治, 使印尼的複雜社會形成一個 想像共同體, 成為 Robert Cribb 眼中 命中注定 (foreordained) 的共和國 179, 但另一方面荷蘭殖民統治 分而治之 (devide et impera) 的策略, 卻也使印尼更加分歧 即使荷蘭的統治勢力, 能夠從蘇門答臘到伊里安加亞有效延伸, 但是荷蘭人迷戀經濟利益, 並沒有在改變大多數人民文化, 教育, 經濟的議題上作太多的著墨 荷屬東印度 的領土疆界乃是不同殖民者的談判結果, 疆界劃分往往是忽略當地宗教 地域與種族社會的特性而決定他們的歸屬 180 這使得群島間雖然在政治上是統一的, 但存在著社會的歧異性則並未統一 因此, 雖然民族主義者藉由反殖民意識建立印尼, 但是這不意味著一個穩定而強大的共和國就此誕生 事實上, 在 想像共同體 成立之前, 族群政治 的現象已經存在, 這也造成印尼獨立之 178 Robert Cribb, "Nation: Making Indonesia" in D. K. Emerson (ed.),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London: M. E. Sharp), p Robert Cribb, op. cit., p 雖然新幾內亞各部落的內鬥頻仍, 但是這些部落宗教 文化 歷史與種族的共通性至少大於 59

60 後的隱憂 一 宗教與印尼族群政治 論及獨立前的族群政治, 首先必須分析回教在印尼民族主義中的角色 為何回教對印尼的政治發展如此重要? 這是因為印尼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回教國家,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 反對印尼等同於回教國家的學者, 也不否認回教對印尼國家發展的影響 181, 更有學者認為, 必須從回教開始瞭解印尼的政治發展 182 自 13 世紀開始, 由於海上貿易, 阿拉伯人把回教信仰帶入印尼群島, 一些地方君王因為商業利益而改信回教 這些來自阿拉伯商業回教徒大多信奉實踐蘇菲主義 (Sufism), 注重神秘體驗, 很容易與當地傳統信仰佛教與印度教神秘經驗和部落信仰融合, 使回教逐漸發展成為印尼最大的宗教族群 由於貿易因素, 印尼的回教徒多半居住在沿海與商業社區, 尤其是在蘇門答臘的海岸地區 ( 特別是位於麻六甲海峽航道旁的亞齊 ), 受外界影響較深, 並擁有較高的宗教團結性 183 到了 17 世紀初, 殖民者開始掌握群島地區, 基督教 ( 包括天主教 ) 也開始 傳入 由於當時大多數土著已接受回教, 結果只有偏遠的外島族群 ( 例如安汶 伊里安加亞 ) 和移民族群 ( 例如華人 ) 接受基督教的比較較高 基督徒也多半受 幾千公里以外的回教商人, 然而, 巴布亞卻被劃分為不同的殖民地, 隸屬不同的政治單元 181 Jamhari, Islamic Political Parties: Threats or Prospects in G. Forrerster (ed.), Post-Soeharto Indonesia: Renewal or Chaos (Singapore: ISEAS, 1999), p A. Uhlin, Indonesian Islam and Democracy in A. Uhlin (ed.), Indonesia and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Richmond: Curzon, 1997), p 根據筆者的訪談印尼當地的某些華人認為, 回教的傳入殖民者刻意的維持與導入的 這是因為回教有嚴格的回教教義, 例如一天需 拜神 (Sembahyang) 五次 (Isys, Subuh, Buhur, Asar, Magrib 又稱五功 ), 這會使土著社會因沉浸宗教儀式而較容易順服, 不會產生對殖民者的反 60

61 到殖民勢力的重用, 甚至殖民者利用宗教的差異來分化土著 另一方面, 雖然回教是印尼最大的宗教信仰, 但是在印尼的回教社群也並非不具異質性 例如在亞齊地區, 自 18 世紀開始就已經受到比爪哇地區更嚴格的回教統治 ; 在爪哇地區, 回教信徒就可以區分為 虔誠回教徒 (santris,pious Muslims) 與結合回教教義與印度教 泛靈論成分的 世俗回教徒 (abangans, nominal Muslims, 又稱 名義回教徒 ), 而其中又以 世俗回教徒 為多數 184 前述提到殖民政府在 1901 年推行的 倫理政策 公開支持基督教, 這是驅使印尼回教徒著手進行反殖民運動的引燃點 回教徒的具體行動是在 1912 年成立 回教聯盟 (SI,Sarekat Islam), 以反對印尼華人與殖民經濟作為訴求, 且更為政治性與群眾化, 比 1908 年成立的 至善社 (BU) 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85 因為 回教聯盟 所強調的 泛回教主義 (Pan-Islamism), 使得印尼民族意識的萌芽除了反殖民外, 也沾染 回教政治 的色彩 186 其後, 一些民族主義團體與回教的關係更為密切, 民族主義者一直也有 回教 與 民族主義 結合之爭辯 例如 爪哇青年團 (Jong Java) 的領導者 Hadji Salim 就曾經批判不應將 回教 與 民族主義 混合成單一意識型態, 此話一出, 立刻引起回教知識分子的反彈, 爪哇青年團 也就因此而分裂 187 除是否要將 回教 與 民族主義 結合的爭辯外, 回教內部也存有歧異 在 1912 年, 一批從埃及 回教兄弟會 (Muhammadijah) 返國的教士, 在達賀蘭 184 抗意識 參閱 Clifford Geertz, The Religion of Jav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0). 根據游謙的統 計 abangans 約佔印尼人口的 50 % 參閱游謙, 印尼宗教衝突溯源, 發表自 1999 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1999 年 4 月 17 日, 頁 4, 圖表二 185 Audrey R. Kahin,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 Revolution: Unity of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Leo Suryadinata, Indonesian Nationalism and the Pre-war Youth Movement in Leo Suryadinata,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p

62 (Ahmad Dahlan) 的領導下, 開始在都市地區, 特別是爪哇文化的發源地日惹 (Yogyakarta), 從事 現代化 的回教工作 188 日後 回教兄弟會 成為印尼第 二大的回教組織, 並發展勢力到外島地區, 特別是蘇門答臘的 米南卡包 然而, 此回教組織的發展也引起以爪哇鄉村為主 傳統教師 ( ulama) 反彈 這些傳統的回教教師在 1926 年 1 月 26 日, 由瓦哈伯 (Wahab Chasbullah) 在東爪哇的泗水 (Surabaya) 成立 回教教師會 (Nahdlatu Ulama, NU) 回教教師會 因此成為印尼最大的回教團體 189 回教教師會 與 回教兄弟會, 一直有 傳統主義 與 現代主義 教義的路線之爭 1930 年之後是印尼 國家認同 與 回教認同 同時的發展時期, 一些以回教為號召民族主義團體受到世俗民族主義主義者的啟發, 更是成立各種不同的政治團體 190 例如, 在 回教聯盟 (SI) 中, 一些非共黨人士組成 回教聯盟黨 (Partai Sarekat Islam Indonesia, 簡稱 PSII) 以及其後又分裂出 回教黨 (Partai Islam Indonesia, 簡稱 Parii) 191 以蘇門答臘的 米南卡包 (Minangkabau) 人為主的 回教徒聯盟 (Persatuan Muslimin Indonesia, 簡稱 Permi) 等 回教民族主義團體更在 1937 年組成 回教大會 (MIAI,Majelis Islam a la Indonesia) 把結合 回教 與 民族主義 的聲勢推向最高峰 1943 年 11 月日本佔領期, 日本人把這些不同派別的回教團體結合成為 回教諮議會 (Masyumi, 簡稱為 瑪斯 188 Muhammadijah (The association of the followers of Mohammad) 又譯為 穆罕默德協會 或是 先知使徒會, 本論文則以 回教兄弟會 稱之 參閱游謙, 前揭文, 頁 6 其後, 回教兄弟會 成為 1950 年代 瑪斯友美 的主要構成力量 189 瓦哈柏 (Wahab Chasbullah), 也就是前總統瓦西德 (Abdurrahman Wahid) 的祖父 也有學者將 回教教師會 譯為 教士復興會 參閱游謙, 前揭文, 頁 6 其後, 回教教師會 成為一個政治組織, 也被譯成 回教學者黨 本論文以 回教教師會 通稱之 190 Leo Suryadinata, Indonesian Nationalism and the Pre-war Youth Movement in Leo Suryadinata,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p 此時還有許多回教團體, 以非政黨的形式存在, 例如 回教高等教育聯合會 回教教育聯 合會 等等 62

63 友美 ) 這個組織在 50 年代的印尼政局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觀察這些爭議, 簡單而言獨立前印尼民族主義的領導者, 在宗教信仰上可分為兩類 : 世俗主義者 (secular, 包括 世俗回教徒 與非回教徒 ) 與 虔誠回教徒 192 世俗民族主義者雖然也強調對回教律法的尊重, 但是他們所要建構的是一個具有現代意義, 而非回教國家的意識型態 193 虔誠回教徒 則主張回教應該成為國教 這兩類對回教不同態度的領導者, 在獨立前尚且能夠同在一個 反殖民 的信念下攜手並進, 為一個獨立的 國家想像 而奮鬥 194 二 地域與印尼族群政治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由東到西相距三千多英里, 群島間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與語言文化 在政治文化上, 學者通常將印尼的政治文化區別為 爪哇政治文化 (Javanese Political Culture) 與 外島政治文化 (Seberang Political Culture) 195 兩種政治文化對統治模式與權力關係的見解不同, 政治文化的差異造成爪哇與外島地區對於印尼 國家想像 的差異性 就歷史意義而言, 前述討論把印尼民族主義開端界定在 20 世紀的最初 10 年 然而, 在 19 世紀就已經開始有一些反殖民運動 例如在 1825 年到 1830 年 的 爪哇戰爭 (Padri War) 年到 1837 年的西蘇門答臘 米南卡包 192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John Kautsky(ed.), Political Change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New York: Hill, 1965), p Seberang 這個字在印尼文中指的是 另一邊 外部的, 相對於爪哇政治文化, 也就是爪哇以外的政治文化, 學者多以 外島 通稱之 Irman G. Lanti, Back to the (Slightly Different) Futur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ISEAS, 2001), pp 爪哇戰爭 是由 Diponegoro 王子所領導, 本來只是回教內部反對印度文化傳統的泛回教主義改革運動, 因殖民者的介入而演變成反殖民戰爭,Diponegoro 王子被放逐海外 63

64 (Minangkabau) 起義 1893 年到 1903 年亞齊抵抗荷蘭統治的 亞齊戰爭 (Aceh War) 197, 但是這些反抗運動並不具備全國性的訴求, 因為當時 印尼 集體意識並沒有成形 爪哇 ( 包括馬都拉 (Madura) 與巴厘 (Bali)) 與 外島 ( 蘇門答臘 蘇拉維西 加里曼丹等其他外島地區 ) 的區隔 優越的爪哇 這樣的概念在印尼歷史上早已存在 198 其後, 由於殖民者所建立的教育機構多半集中在爪哇, 反國民意識的覺醒也多半集中在爪哇, 所以早期的印尼民族主義運動, 其實就是一種 爪哇中心主義 例如被認為是印尼民族主義起源的 至善社 (Bidi Utomo), 就是由爪哇貴族所開辦教育機構, 這樣的組織有助於恢復傳統意識, 不過這一類的組織多半將目標放在教育與文化復興上而非政治, 而且關注在 爪哇文化, 限定成員為爪哇與其相近的馬都拉土著, 並沒有喚醒 非爪哇人的民族意識, 所以其扮演的政治功能還是有限 199 Akira Nagazum 認為當時的爪哇人口佔整個荷屬東印度地區 70 % 200, 加上 至善社 其實只是 爪哇中心主義 的民族主義組織, 所以他認為印尼早期反殖民意識並沒有 印尼國家觀念 的思考 201 有的學者認為, 印尼民族主義的起源雖然包括爪哇的土著菁英與回教菁英, 然而對 印尼 概念的提倡, 是來自於回教菁英, 並不是來自於傳統的爪哇貴族, 爪哇貴族的反殖民論述是建立在 爪哇文化 的復興 202 如果進一步分析整個 荷屬東印度 民族意識的起源, 可以發現 印尼 概 197 亞齊戰爭 主要訴求團結回教, 重建 回教社群 (Ummah) 以對抗殖民勢力 198 張奕善譯, 原作者不詳, 東南亞史 ( 台北 : 國際編譯館,1982), 頁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Leo Suryadinata,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p Graeme Hugo, Indonesia in Thomas R. Leinbach and Richard Ulack (eds.), Southeast Asia: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0), p 參閱 Akira Nagazumi, The Dawn of Indonesian Nationalism: the Early Years of Budi Utomo, (Tokyo: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1972). 202 H. R. Abdulgani, op. cit., p

65 念的形成, 雖然能夠普及到整個 荷屬東印度 區域, 但這些民族主義組織, 如前述提到的 至善社, 主要以爪哇為活動範圍, 特別是在殖民統治力量集中的都市 203 在當時, 由於所有的殖民行政資源集中在爪哇, 許多外島的居民也對殖民者這樣的做法不滿, 想改善這樣的資源分配關係 1902 年荷蘭殖民者制定 地方分權法案 (Decentralization Law), 給予外島各地更多的自治權限 這項法案使得包括亞齊, 東蘇門答臘, 中爪哇地區的泗水 日惹, 東 西加里曼丹, 蘇拉維西 等荷蘭間接統治的區域, 享有較多自治權 (self-governing) 在這些擁有自治權的間接統治區域, 當地統治菁英對該地有重要的影響, 而且彼此互相孤立, 這些菁英仰賴過去的傳統權威, 對於未來 印尼 的圖像並沒有如同受過西方教育的菁英熱衷, 也對 爪哇中心主義 的民族想像較有抗拒 204 Leo Suryadinata 探討印尼戰前青年民族主義運動也發現了這個現象, 例如安汶有 安汶青年團 (Ambonese Sarekat), 巽他有 巽他青年團 ( Sundanese Pasundan) 等等, 各自獨立運作, 所以他認為 1930 年前的民族主義運動, 充滿地域性, 共同集體的印尼國家意識並不存在 205 到了 1928 年, 青年誓言 雖然迅速團結不同地方團體的民族主義組織, 有共同的理想奮鬥目標, 但根據 Audrey R. Kahin 的分析, 除爪哇為基礎的民族菁英以 印尼國家意識 作為反殖民的訴求外, 在爪哇以外的民族主義者還是以 地區傳統 與 宗教 作為反殖民統治的工具 206 另外也可以從 印尼國民黨 內部路線的爭議, 觀察到地域因素對印尼族群 203 Audrey R. Kahin, op. cit., p A. Reid, The Indonesian National Revolution (Australia: Longman, 1974), pp Leo Suryadinata, Indonesian Nationalism and the Pre-war Youth Movement in Leo Suryadinata, Interpreting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p Audrey R. Kahin, Introduction in Audrey R. Kahin in Audrey R. Kahin (ed.)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n Revolution: Unity from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pp

66 政治的影響 207 在 1929 年蘇卡諾被殖民當局逮捕後, 民族主義菁英對於民族主義路線開始分為兩派 以沙托諾 (Sartono) 為首的 爪哇派 成立 印尼黨 (Partindo), 主張以 群眾路線 來達成反殖民的目的, 後來同為爪哇出生的蘇卡諾也加入這個組織 ; 而來自蘇門答臘 米南卡包派 (Minangkabau) 的哈達 (Hatta) 與薩理爾 (Sutan Sjahrir) 則成立 印尼國民教育黨 (Pendidikan Nasional Indonesia, 又稱 New PNI), 主張透過 教育 (Pendidikan) 路線達到反殖民的目的 雖然表面看來這是民族主義的路線之爭, 但其中也隱含民族主義運動 區域 的隔閡 位於今日蘇門答臘西部沿海的 米南卡包 (Alam Minangkabau) 是爪哇島外最大的族群團體, 也是一個以貿易為主的回教徒社會, 這與傳統以農為主的爪哇社會是大為不同的, 也因此在印尼的獨立運動中扮演 非爪哇 的民族主義運動中心 208, 也在印尼民族主義運動中扮演僅次於爪哇的重要角色 209 如果簡單分析 爪哇 與 米南卡包 對於印尼國家本質的看法差異, 可以發現 : 由於爪哇農業社會的環境, 在文化上比較渴望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中心, 所以主張將印尼建立成一個以爪哇為文化中心的 中央領導共和國政府 210 ; 而 米南卡包 因為地理因素, 自 1830 年代以來在回教 教育與地方習慣法 (adat) 上, 一向有較為廣闊的自治空間, 也比較容易接觸西方思想, 所以 米南卡包 菁英則較為傾向將印尼建立成一個 民主而地方分權的聯邦政府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Audrey R. Kahin, West Sumatra: Outpost of the Republic in Audrey R. Kahin (ed.)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n Revolution: Unity from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pp 印尼共黨發動的紅色起義也是以 米南卡包 為發起地 出生 米南卡包 的領導者還包括共黨領導人 Tan Malaka 以及 Sjahrir H. Agussalim Natsir 210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The Ideal of Power in Javanese Culture in Claire Holt (ed.),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Audrey Kanin, Rebellion to Integration: West Sumatra and the Indonesian Polity (Amsterdam: 66

67 若從結合區域與宗教的觀點, 米南卡包 對於回教教義的信仰也遠比爪哇地區更為堅持 以 米南卡包 發源地的民族主義團體 印尼回教徒聯盟 (Permi), 就是第一個結合回教與民族主義的政治團體, 其後並集體加入 回教聯盟黨 (PSII), 而非以爪哇人為主的 印尼國民黨 212, 這一點就顯示 米南卡包 回教民族主義與爪哇世俗民族主義者的觀念是有差異的 而以基督徒為主的安汶 (Ambon) 以及信仰正統回教的亞齊, 更與爪哇文化有更大的差異 Audrey R. Kahin 就分析, 包括亞齊, 東 西蘇門答臘 南蘇拉維西 安汶, 甚至中爪哇 213 以巽他人為主的西爪哇, 對 印尼的國家想像, 都有 內在分歧 (Internal Dissension in the Republic) 的情況 214 也有些學者從 區域民族主義 的角度, 分析印尼民族主義發展過程中爪哇與外島的關係 他們認為印尼獨立前的 區域民族主義 (Regional Nationalism) 確實是存在的 David Hemley 以北蘇拉維西的 Minahasa 基督徒族群為對象, 分析印尼獨立前的區域民族主義 他引用 Merle C. Rickefs 的觀點, 認為在獨立前由於種族 語言 宗教與殖民統治的差異, 印尼區域民族主義存在, 且附庸在 爪哇中心主義 215 而 David Hemley 進一步認為, 這些區域民族主義者的 印尼想像 是基於 聯邦主義, 並不反對 印尼想像共同體 的成立, 而是要求一個以 聯邦 架構的印尼民族主義, 而非以 爪哇中心 的共和國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7. 哈達雖然強調自己是虔誠的回教徒, 但他主張回教與政治應做適度的分離, 所以當他從荷蘭 學成歸國時選擇建立 新印尼國民黨 (New PNI), 希望民族主義與 民主 結合 年 10 月印尼宣佈獨立後, 中爪哇曾經發生 三地區 (Brebes, Pemalang, Tegal) 事件 反對爪哇貴族主導的 印尼國民委員會, 當然這其中也有社會革命的階級因素在內 214 Audrey R. Kahin, Introduction in Audrey R. Kahin (ed.)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n Revolution: Unity from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pp Merle C. Rickefs,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London: Macmillan, 1981), p David Hemley, Nationalism and Regionalism in Colonial Indonesia: The Case of Minahas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h.D. Thesis, 1992, p

68 不過, 雖然這些巨大文化 社會歧見使得民族主義團體四分五裂, 但是民族主義菁英還是瀰漫追求印尼國家統一的狂熱 在 1935 年, 這些地區性的民族主義組織, 包括 至善社 蘇門答臘聯盟 安汶聯盟 馬都拉聯盟 巴達維亞聯合會 等區域性的民族主義團體, 才勉強以各個地區代表的身份整合至 大印尼黨 (Parindra, Indonesian Party) 以爪哇為主的領導民族主義菁英亦認知, 為了能夠扮演支配角色取得獨立之後繼續享有殖民建制下的權威地位, 他們就必須繼續盡力維持延續 荷屬東印度 與 印尼 領土的一致性 217 但是不可否認, 獨立前後 爪哇 與 外島 的 區域 潛在的族群政治競爭仍然存在, 印尼民族主義並不能完全消弭區域的分歧性 218 在 1945 到 1948 年間, 荷蘭人也就利用這樣子的族群矛盾, 推行 聯邦主義政策, 意圖打敗印尼這個脆弱的新生國家, 後續也引發了 1950 年代的區域叛變 三 種族與印尼族群政治 從種族的角度分析, 印尼是個種族複雜的國家 在印尼獨立前, 荷蘭殖民當局多半以 土著 (indigenous) 與 非土著 (non-indigenous) 作為行使統治權的區分標準, 並將居住在東印度的居民分為, 歐洲人 東方外國人 和 土著 219 根據 Anderson 的理論, 人口普查 的區分, 不僅使不同族群土著之間的有 了 土著標記 的一致性, 這樣子的一致性也形成所有土著共同的 排外性 217 Robert Cribb and C. Brown 原著, 蔡百銓譯, 印尼當代史 ( 台北 : 國立編譯館,1997), 頁 Han Gooszen, Uniformity and Diversity in Demographic Developments in Han Gooszen A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Singapore: ISEAS, 2000), p 在獨立前印尼土著將荷蘭殖民者賦予的身分 東印度人 (Indonesier) 附加民族主義的意義, 改稱自己是 印尼人 (bangsa Indonesia) 獨立之後則稱自己是 印尼當地人 (Indonesia asli) 土生印尼人 (Native Indonesia) 也通稱為 土著 或 原住民 ( Pribumi Bumiputera) 當然這些名詞都將包括 土生華人 (Peranakan) 的華人排除在外 68

69 此外, 其中的 東方外國人 就指的是華人與更為少數的阿拉伯人 在印尼民族主義的發展初期, 土生阿拉伯人 ( Arab Peranakans) 也曾經一度被視為外來者而被印尼土著所排斥, 但因為共同的回教信仰, 印尼土著還是將 土生阿拉伯人 視為印尼民族主義的夥伴 220 雖然華人約僅佔總印尼人口的 3 %, 學者認為印尼的種族問題就是 土著 (Prubumi) 與非土著 (non-prubumi) 的問題, 非土著 通常指 華人 221 所以印尼的種族問題也就是 華人問題 (Masalah Cina) 222 華人在印尼民族主義中的角色, 主要可以從兩個層次加以討論分析 其一, 由於對民族主義認同的歧異, 造成華人不同的民族主義傾向者的政治競爭 ; 其二, 因為華人的民族主義傾向加上經濟因素, 使得華人被排除於印尼民族主義之外, 而且國家認同遭到 土著 質疑 因此, 日後 土著 與 非土著 之間的種族關係也就持續緊張 223 (1) 土生華人 新客華人 與民族主義 在傳統印尼華人社會中, 通常可區分為 : 土生華人 (Peranakan), 與 新 客華人 (Totok 或稱 Singkeh) 兩種群體 224 土生華人 指的是 19 世紀前移民 220 土生阿拉伯人 在 1934 年成立 印尼阿拉伯聯合會 (Persatuan Arab Indonesia, PAI), 並加入 印尼政治聯盟, 與土著民族主義組織合作爭取印尼的獨立 土生阿拉伯人中也有反對印尼民族主義者, 在 1939 年成立 土生阿拉伯運動 (Indo-Arabische Beweging, IAB), 鼓吹 阿拉伯民族主義 221 Robert Cribb, op. cit., p 即使到今日, 在某些地區華人與土著彼此的稱呼依然保有歧視的字眼 例如根據筆者的訪談 觀察, 亞齊的華人稱土著為 番人, 土著則稱華人為 支那人 (Cina) 有關印尼華人在印尼獨立前的政治經濟活動的情形, 重要的參考著作是 Mona Lohanda, The Kapitan Cina of Batavia (Jarkarta: Percetakan Karya Unipress, 2001). 該書 2001 年的再 版為英文版 這兩者的區別, 學者有不同的定義, 有些學者將 土生華人 ( Peranakans) 界定在 Local-Born mixed blood Foreigners 或者 Local-born non-natives, 相反的 新客華人 (Totok) 字面意 69

70 並在印尼本地出生的華人後代, 多半集中在爪哇地區從事農業與勞力方面的工作 由於早期 土生華人 多半是單身男子, 所以往往與當地 世俗回教徒 婦女通婚, 加上交通與通訊的困難使返國不易, 歷經幾個世代後, 這些 土生華人 的後代多半已不會說華語, 逐漸遺忘了華族文化, 並與當地的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獨特的 土生華人 (Chinese Peranakan) 文化社群 新客華人 則是指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 因為經濟與生活因素, 大量來自於中國大陸南方沿海各省的移民, 包括來到印尼在內的東南亞華人 由於移民的時間不長, 這些華人並沒有融入當地的社會之中, 他們對中國還是有特殊的情感, 因而被稱為 新 客 華人 由於 新客華人 注重子女對於中國文化的教育與傳承, 他們的後代雖然有些人已經在印尼出生, 但在分類上還是被歸為 新客華人 在文化特徵上, 新客華人 以從事貿易工作為主, 並以方言作為群體界線 雖然有一些中國民族主義者試圖整合兩者, 但是由於文化上的重大差異, 加上 土生華人 抱怨 新客華人 掌握經濟優勢 新客華人 抱怨 土生華人 缺乏對祖國的情感, 是不愛國的表現 這樣的差異使兩者一直還是維持各自群體的獨立性 225 義是 a foreign born pure blood Foreigner 或 Pure Blood Foreigner Leo Suryadinata 將 土生華人 定義為 Indonesian-Speaking Chinese, 新客華人 定義為 Chinese-Speaking and China-Oriented, 兩者區別在文化意義 參閱 Leo Suryadinata, Introduction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2), pp 有關 土生華人 的討論也可參閱 Charles Cpooel, Mapping the Peranakan Chinese in Indonesia, Far Eastern History, No. 8, 1973, pp Donald E. Willmott, The Chinese of Semarang: A Changing Minority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71 表 2-1: 土生華人 與 新客華人 的人口數與居住地區的比較 單位 : 千人 年代群體爪哇與馬都拉島外島地區整個印尼人口數百分比總人口人口數百分比總人口人口數百分比總人口 1920 土生華人 新客華人 土生華人 新客華人 資料來源 :Leo Suryadinata, The Chinese Minority: on Analysis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2), p. 47. 在政治上, 由於移民的時間不長, 新客華人 重視文化傳統, 中華文化根基也深植在這些人的心中 基於在落葉歸根的情感因素, 許多華人也相信他們如同候鳥一般總有一天會回到中國, 對於 中國 仍有相當之感情 在缺乏 落地生根 的外在因素下, 新客華人 仍然維持對 中國 以及 中華文化 的認同, 所以他們仍持續的說華語或中國的地方方言, 對中國政治與中國民族主義遠比當地政治有興趣 226 新客華人 多半集中在外島地區從事商業活動, 較少參與集中在爪哇地區的政治活動, 加上語言因素, 他們並無法被參與殖民行政或政府的專業部門工作 綜合這些因素, 在獨立前 新客華人 的政治角色一直不是很突顯 除了 1740 年在 巴達維亞 (Batavia) 反抗殖民者 年在加里曼丹 226 Wang Gungwu, Sojourn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Southeast Asia, Asian Culture, No. 18, 1994, pp 例如 : 亞齊與南加里曼丹的華人多半使用 客家話 棉蘭的華人則使用 福建話 ( 台灣的閩南語 ) 居多 年荷蘭總督 Adriaan Valckenier 定出 強制驅逐新移民出境 的辦法, 造成外來華人移民的騷動, 發生殖民者在巴達維亞舊城的言論堂 (Gedung Bicara) 大屠殺事件, 約有 5000 人喪生, 史稱 紅溪事件 自此, 華人集體搬遷至今日的華人區 (Glodok) 71

72 建立數個如 蘭芳公司 (Lanfang Gonghegou) 經濟自治體的政治活動外 228, 土 生華人 原本對於政治活動, 甚至包括文化活動亦並不熱衷 促使 土生華人 產生政治意識與中國的局勢變化有密切相關 20 世紀初, 由於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使 土生華人 開始產生文化與政治意識 1900 年成立的 中華會館 (Tiong Hoa Hwee Koan), 是印尼第一個支持孫中山先生 中國民族主義 的民族主義團體 中華會館 不僅支持中國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 同時也積極在殖民當地推展 土生華人 的華文教育, 設立華文學校, 提昇 土生華人 的中國文化認同 其後, 由於國民革命受到海外華人的熱烈支持, 國民政府對海外的華人自然產生特殊情感, 於是在 華僑為革命之母 的口號下, 國民政府在印尼建立 中華商會 (Tiong Hoa Siang Hwee), 作為海外華人與國民政府聯繫的管道 229 除受中國革命成功的鼓舞外, 殖民當局在 1910 年修改國籍法, 准許 荷屬東印度 出生的居民可以擁有殖民屬民身分的政策, 亦影響 土生華人 的政治態度 1917 年 土生華人 在 三寶壟 (Semarang) 召開 爪哇華人會議 (Semarang Conference) 會後宣佈 : 印尼華人屬於外僑, 不必參與當地的政治, 因此將不會派代表參加 國民參議會 (Volksraad,the People Council) 這些 土生華人 反對殖民當局的 國籍法, 認為華人應與祖國有共同的命運, 希望能維持中國國籍 世紀的西方學者, 將婆羅洲 ( 今日西加里曼丹 ), 由羅芳伯創立的 蘭芳公司 稱為 一個主權完整的共和國 在這個公司中設有民選的大總統等職位,1884 年該公司被殖民者武力解散 有關 蘭芳公司 的歷史, 可參閱 J. J. M. De Groot 原著, 袁冰凌譯, 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 ( 台北 : 中研院近史所,1996) 229 根據筆者於印尼當地的觀察, 一些廟宇與在 20 至 50 年代去世華人的墓碑, 依然保有 中華 民國 的紀元, 由此可見當時印尼華人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情感 230 Leo Suryadinata, Local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and their Position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2), p

73 不過, 並非所有的 土生華人 都接受這個決議 1920 年中以簡福祥為首 荷屬東印度 傾向的華人, 決定接受殖民當局的指派進入 國民參議會 這項舉動造成 土生華人 開始分為兩派 : 一派是主導 爪哇華人會議, 主張持中國傾向的 新報 (Sin Po) 集團 ; 一派則是曾經留學荷蘭的 土生華人 在 1928 年成立組成的 中華會 (Chung Hwa Hwi, 又稱 荷屬東印度中華大會 ) 中華會 則主張採 荷屬東印度 傾向, 決議加入國民參議會, 並不把 華人身分 當成是 殖民者 與 土著 之間的一種保護資源, 反而認為尋求與殖民當局的合作才會確保 土生華人 的最大利益, 他們並排除 非土生華人 成為 中華會 的會員 1930 年代開始, 也有一些 土生華人 開始出現 本土政治意識, 並挑戰 中華會 荷蘭傾向 的政治態度 1932 年, 這些有本土意識的 土生華人 成立一個傾向印尼民族主義政黨, 印尼中華黨 (Partai Tionghoa Indonesia, PTI) 印尼中華黨 的成立目的雖然並非不十分明確, 但在政治意識上有多項主張, 包括 : 華人應融合於印尼本土的政治環境中 ; 華人的思考應該 印尼化 ; 所有的土生華人應該是傾向 印尼 而非 中國 ; 土生華人 在商業活動上應該與 新客華人 保持適當的距離 231 總歸而言, 自 1930 年代後, 土生華人 分裂為三個不同政治路線的團體 : (1) 傾向中國民族主義的 新報 集團 ;(2) 傾向於荷蘭者的 中華會 集團 ; (3) 傾向印尼本土的 印尼中華黨 在日本統治期間所有的政治活動被禁止, 僅有中國民族主義傾向的華人團體, 以非公開的方式活動 因為共同抵抗日本的因素, 許多 新客華人 亦加入支持中國民族主義的行列, 取代 土生華人, 反而成為中國民族主義的領導者 至此, 華人內部民族主義的分歧也暫時平息 231 Leo Suryadinata, Introduction, op. cit., p. xvi. 73

74 (2) 土著與非土著的族群關係 在荷蘭殖民統治初期, 土著與非土著之間並非處於緊張關係 相反的, 土著與非土著在殖民統治的威脅下, 於 1740 年到 1744 年華人和爪哇人民曾經共同發動 全面戰爭, 共同抵抗來自殖民者的統治, 這顯示華人與土著對於殖民者的反抗是在同一陣線 其後, 印尼華人成為少數種族議題的原因, 是荷蘭殖民當局所採取的 分而治之 策略, 在這個策略下, 並未將整個 荷屬東印度 地區內所有的族群團體有效的整合 相反的, 分而治之 的功能區分, 在政治 經濟 軍事上荷蘭殖民者掌握大權, 土著則多半集中在鄉村從事農漁業活動, 而華人則是被殖民者鼓勵從事經濟活動, 華人就扮演殖民者與土著貿易上的中介 (intermediate) 角色 這樣刻意維持的多元社會, 成為荷蘭殖民當局一種便於治理, 且可維持政治穩定的有效工具 232 另一方面, 雖然華人刻意被殖民當局塑造為殖民者與土著的中介, 但是根據 分而治之 的原則, 農業部門屬於土著所獨享, 所以在 1870 年的農業法案規定, 非土著並不能擁有自己的農業土地 不僅如此, 華人必須居住在特定的區域的 限制居住地區 (Zoning System) 與旅行至各地, 也必須獲得允許 旅行許可 (Pass System), 種種措施都顯示殖民者對華人並非友善 然而到了 20 世紀初, 由於 土生華人 逐漸掌握當地的經濟優勢, 對荷蘭殖民者有造成一定的壓力, 為了消除 土生華人 在 荷屬東印度 地區政治上的剝奪感, 因此 倫理政策 之後, 荷蘭殖民者開始與 土生華人 合作, 協助 中華會館, 建立中國學校 在政治層次上, 除原有的 瑪腰 (Majoor) 甲必丹 ( Capitan) 雷真蘭 ( Luitanant) 等外 233, 殖民政府並拔擢 土生華人 232 J. S. Furnivall, Colonial Policy and Practi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rma and Netherlands Indi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56), pp 甲必丹 是荷蘭殖民統治下 分而治之 的管理制度 殖民當局任命有影響力的華人富商 大地主為 甲必丹, 其職務是管理華人民刑事務 為殖民者供應物資 徵收稅賦等 雷珍 74

75 進入中央與地方政府中擔任低層次的官員, 也廢除 限制居住地區 與 旅行許 可 制度 這樣討好華人的政策, 使土著開始憤憤不平, 土著認為殖民政府造成 土著與非土著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因為財富差距的逐漸擴大, 加上土著民族意識的抬頭, 從 1910 年代開始, 土著與非土著之間的種族關係開始成為政治課題 前述提到, 印尼民族主義興起重要團體 回教聯盟 成員大多為回教貿易商與土地擁有者, 因此該組織主要的宗旨除了是提昇回教徒土著人口的經濟利益之外, 特別排斥華人經濟壟斷 自 1912 年開始, 回教聯盟 開始利用宗教作為工具動員土著群眾, 將 土著民族 (Bumiputera) 與 華人民族 (bangsa Cina) 刻意區隔, 主張 信仰回教的土著應團結起來對抗 異教徒 234 這樣的口號很快的引燃土著的反華情緒 1918 年 10 月 31 日中爪哇爆發回教徒和華商, 因為商業利益糾葛而引起族群衝突的 庫杜斯 (Kudus) 事件 在土著與華人相互指責的情況下, 公眾輿論開始因族群差異開始有了分歧 : 華人認為 回教聯盟 是騷亂背後的黑手 ; 土著則認為華人壟斷地方經濟才會引起民怨 自此之後, 回教領導者開始用以下的論述來教育土著 : 華人群體, 是不同於 土地之子 (sons of the soil); 土著人民是一個 民族 (Bangsa), 是不同於其他的 民族 ( 華人與荷蘭人 ), 荷蘭人以及同路的華人掌握經濟優勢, 是所有土著所痛恨的 235 混合種族 經濟與宗教的因素, 加上華人本身對 中國民族主義 有憧憬者 居多數,1928 年 青年誓言 並沒有任何的華人團體加入 事實上, 除了一些 少數的左翼團體, 如 印尼人民運動 (the Indonesian People s Movement, 234 蘭 的職務則是輔佐 甲必丹 瑪腰 則是具有榮譽的 甲必丹 有關 回教聯盟 對華人的批判, 可參閱 Sartono Kartodirdjo, Protest Movement in Rural Java: A Study of Agrarian Unrest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2), p

76 Gerindo) 歡迎華人入會外, 印尼幾個主要的民族主義團體 印尼國民黨 新印尼國民黨 大印尼黨 都排除非土著入會 236 而除移民人口佔印尼總人口的比例相對較少的原因外, 印尼國民黨 等印尼民族主義的領導者也認為華人具有中國民族主義傾向, 是一種只顧自身利益的做法, 不融於印尼民族主義運動 237 其後的 大印尼黨 雖然期望把印尼建立在 文化整合 的概念上, 開放給 與其他非土著的成員入會 ( 例如 土生阿拉伯人 (Arab Peranakans)), 但對於 華人, 也僅與 土生華人 政黨 印度尼西亞中華黨 合作, 始終拒絕華人個別 成員加入 簡單而言, 印尼土著菁英發動民族主義的最終目標有二, 其一是整合各族群建立一個新而現代化的印尼, 其二是實現印尼在政治與經濟上的獨立自主 238 為了達成第一個目標, 民族菁英的策略是整合不同文化土著, 以建立一個滿足 土著文化 為中心渴望的國家 ; 為了達到第二個目標, 這個國家必須要發展以土著為主的中產階級經濟, 以取代華人的經濟支配 為了達成這兩個目標, 民族主義者必須集中所有的 土著意識 ; 對抗的標的不僅是針對殖民者, 也包括非土著的華人 239 這樣也就可以理解印尼民族主義為何將華人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 到最後, 因為華人對印尼民族主義並未積極參與, 華人對印尼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問題是一直受到土著質疑 套用 Anderson 的理論, 獨立前的印尼華人並未被納入 共同體的想像 之中, 因此 1945 年的印尼憲法中特別規定 共和國總統必須是印尼土著 (Presiden adalah orang Indonesia asli), 這也是印尼民族主義者對華人 - 包括 土生華人 與 新客華人 的不信任所下的註腳 236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op. cit., p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op. cit., p Leo Suryadinata, Ethnic Chinese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p Leo Suryadinata, Introduction, op.cit., p. xvii. 76

77 第五節 小結 印尼是個多族群的群島社會, 在荷蘭殖民統治之前, 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統一國家, 荷蘭人三百年建立的殖民統治, 透過 分而治之 的殖民政策以維持這樣的多元化, 印尼的民族主義是基於反殖民的共同意識, 而非基於特定的 族群特質 正如 Anderson 所言描述, 民族主義是一種 創新性 與 現代性 的 想像共同體, 印尼民族主義的發展史也正驗證 民族主義建構論 的觀點 本章雖以 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詮釋印尼國族建立的過程, 但是分析的結果與 Anderson 略有不同 這主要的原因是 Anderson 的 想像共同體 的理論觀點對詮釋印尼國族建構有所幫助, 但是這樣的觀點卻也過於樂觀, 忽略印尼不同的族群團體基於宗教 地域 與種族的族群分歧性 ; 想像共同體 的概念並不能完全消弭宗教 區域 種族, 具有族群特質的民族主義 忽略 民族主義 與 族群 的相關性, 也是 Anerson 被其他學者詬病的地方 240 印尼獨立後的權力真空, 內部的族群差異開始出現, 進而加深了彼此的歧見 240 Leonard Binder, "Identity, Culture, and Collective Action, paper prepared for delivery at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August 30-September 2, 2001, p

78 與衝突, 以致在印尼獨立後面臨到族群政治帶來的挑戰 241 就如 Kahin 所言, 雖然反殖民運動建構與鞏固了 印尼民族主義, 但是獨立後的印尼政治, 還是被 宗教, 地域, 種族 等不同的界線所挑戰 242 即使到今日, 超過 30 年的威權壓制, 多數的印尼人依舊認為 宗教, 地域, 種族 的歧異性還是持續的侵犯到印尼的政治發展 243 基於對印尼民族主義與獨立前族群政治的觀察, 我們可以將圖 2-1,Anderson 想像共同體 起源與散佈的論述進一步以圖 2-2 表示 : 241 Eka Darmaputra, Pancasila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and Modernity in Indonesia (Leiden: E. J. Brill, 1988), p 參閱 George M.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 243 The Jakarta Post, 25 February 1999, p

79 印尼的想像 : 殖民統治內領域人民的共同經驗 想像的擴散 ( 菁英層面 ): 現代教育與行政規模的擴大培養本土菁英 想像的擴散 ( 群眾層次 ): 歐洲傳統的民族意識起源是資本主義與印刷術, 殖民民族主義則加上殖民統治的 人口普查 地圖 博物館 想像的成形 : 菁英領導反殖民運 想像的成形 : 民族意識深根於群眾 想像的碰撞 : 宗教 地域與種族資料來源 : 筆者歸納整理 印尼的族群政治 圖 2-2: 想像共同體 與 印尼族群政治 資料來源 : 筆者自行繪製 點小結 : 若將獨立前 印尼族群政治 的發展脈絡作進一步整理, 本章可以歸納出幾 (1) 從宗教觀點而言, 回教徒民族主義菁英對 印尼想像共同體 的創建扮演重要的角色 回教徒希望透過反殖民將印尼建立成 回教國 然而, 世俗民族主義者並不想印尼以 回教 意識型態建國 兩者在獨立前大致能在 反殖民 的理念下合作, 但也為獨立後印尼的國家定位問題種下衝突的因子 回教內部也有分歧性, 傳統主義的 回教教師會 與現代主義的 回教兄弟會 的教義之爭, 其後更演變成政治路線之爭 79

80 (2) 從地域的觀點而言, 荷蘭 分而治之 的政策, 造成 爪哇 與 外島 的區隔 由於印尼民族主義發源於爪哇, 爪哇中心 的印尼民族主義是受到外島地區質疑的 爪哇民族主義者的國家想像是將印尼建立為 單一共和國 ; 外島的民族菁英則偏好將印尼建立為一個聯邦國, 這使得 印尼的國家想像 早已存在分歧的因子 (3) 從種族的觀點而言, 獨立前印尼族群政治的種族面向是集中在 土著 與 非土著 之上, 這尤其指土著與印尼華人的關係 由於華人是外來者, 又是土著與殖民者的中界, 掌握經濟優勢, 特別受到從事商業的回教徒民族主義者排斥 由於獨立前的印尼華人大多是 中國民族主義 認同者, 所以華人對印尼的忠誠度是受到民族主義者的質疑, 甚至被排除在 共同的想像 之外 最後, 我們可以說, 印尼的國家基礎是基於 想像的 反殖民 的社會國家 (social states) 的想像, 民族主義不僅提供 想像共同體 與國家本質, 也創造出特定的時空認同 244 我們進一步追問, 殖民主義讓 印尼 團結成為了 印尼, 這樣的基礎在 去殖民化 的目的達到後, 印尼民族主義 是否繼續還存有 想像 的基礎? 族群政治 是否會因 共同體的成立 而消逝? 印尼 是否還可能繼續整合成為一個 印尼? 這都是獨立後民族主義者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244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p

81 第三章 印尼獨立初期的族群政治 ( ) 第一節 印尼國家合法性的建立與 整合 國 家整合 (Nation Integration) 通常被學者認為是開發中國家政治發展的第 一個重大目標 245 這是因為新興國家獨立後如何維持統一, 政府的形式, 宗教的國家地位, 區域與種族劃分 等等基本議題, 在 國家建立 (Nation-Building) 的過程中往往會是不同團體間缺乏共識, 每一股政治勢力都無法使其他社會勢力接受, 通常政治發展理論將這種現象稱為 國家整合 的困境 246 尤其在社會分歧的國度裡, 族群認同的 原初情結 (Primordial Sentiment) 245 R. William Liddle, Ethnicity, Par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An Indonesian Case Study, op. cit., p James S. Coleman and Carl G. Rosberg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opical Africa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4), pp

82 是 國家建立 的重大挑戰 247 因此, 如何縮短菁英與群眾間的落差 塑造社會 信念與價值 培養國家意識 將宗教 語言 種族等異質的團體, 納於國家制度 的架構中, 都是新興國家必須歷經的 整合革命 過程 248 正如 Anderson 所言, 想像共同體 是一種 合法性想像 的渴望 249 作為一個新生共同體, 獨立後的印尼由於缺乏一個整體的國家歷史經驗, 重新定義一個 新共和國 的地理與心理疆界是相當不易的事情, 因此難免會歷經痛苦國族建立與國家整合的挑戰 250 這意味獨立後印尼首要課題不僅要將獨立前的民族主義意識延續, 更必須將族群認同的傳統忠誠 (loyalties) 整合至對整個印尼國家體制的認同, 更要建立印尼國家機關的合法性 相較於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英國殖民統治區域, 殖民者在印尼並沒有遺留一套完整制度作為國家統治的規則, 沒有有效的規範制度, 族群政治 造成國家無法整合的現象反而進一步呈現出 共同體想像 的困境 251 為了描述與分析 族群政治 對獨立初期印尼整合的挑戰, 本章首先將印尼獨立初期進一步區分為 :( 1 ) 1945 年到 1949 年的 確定國家地位 ;(2)1950 年到 1958 年的 議會民主 ;(3)1959 年到 1965 年 指導民主 等三個時期, 作為印尼國家整合的背景分析 其次, 藉由 宗教 地域 種族 三個面向, 進一步闡述印尼獨立初期 族群政治 現象對印尼 國家整合 的挑戰 247 呂亞力, 政治發展 ( 台北 : 黎明文化,1995), 頁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New States in Clifford Geertz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b, 1963), pp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Old State New Society in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Language and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Carl H. Lande, Ethnic Conflict, Ethnic Accommodation, and Nation-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inter 1999, p R. William Liddle, Ethnicity, Par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An Indonesian Case Stud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

83 一 確定國家地位 時期 ( ) 年到 1949 年是印尼 確定國家地位 時期, 此時民族主義者所需面對的困境是印尼國家基礎並不穩固 253 此時的印尼, 充滿各式各樣的宗教 區域與軍事組織, 這些多樣組織的結合並不是一個 國家, 充其量只是一個對於國家想像的 共同遠景 254 而共產主義者的叛亂 255 前殖民者發動兩次的 警察行動 256, 更增加這個新生國家的不確定性 實際上, 以蘇卡諾為首的民族主義者雖然迅速以 共和國 的名義組成了政府, 真正有效統治還是相當困難 就如 Kahin 所觀察, 即使到了 1946 年, 位於爪哇 印尼共和國政府 對蘇門答臘地區的聯繫控制, 也僅靠無線電波而已 257 在國家認同上, 許多新興國家的獨立初期, 國家意識只集中在都市中產階 252 後來的印尼的官方將這段時期稱為 獨立戰爭時期, 是一場 我們 對抗 外來 的一場戰 爭 但是這種說法被學者認為是刻意忽視了當時印尼內部社會與政治的失序 Simon Philpott, op. cit., p 有關這個時期的政治發展可參閱 Anthony Reid, The Indonesian National Revolution (Australia: Longman, 1974). 253 George McT.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 254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Old State New Society in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Language and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年 6 月共黨分子在陳馬六甲 (Tan Malaka) 的領導下, 策劃了綁架印尼總理沙里爾與其內閣成員, 後因蘇卡諾採取宣佈緊急狀態與行使獨裁權力後平息這場叛亂 1948 年在東爪哇共黨人士發動 瑪迪溫 (Mudiun affair) 事件, 共黨人士宣佈成立自己的政府, 宣佈全面起義, 爆發左派與右派人士的激烈廝殺與內戰 其後, 前殖民者並以共黨威脅為藉口發動了 警察行動 參閱 D. C. Anderson, The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Mudiun Affair, Indonesia, No.21, 1976, pp 年 7 月 1948 年 12 月荷蘭殖民者發動兩次的 警察行動, 目的是要 恢復荷屬東印度地區的秩序 第一次的警察行動, 前殖民者佔領了爪哇 馬都拉 蘇門答臘的重要地區 ; 第二次的警察行動, 攻陷了當時 印尼共和國 臨時首府日惹 (Jogjakarta), 俘虜了當時的總統蘇卡諾等重要的政府官員 後來荷蘭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斡旋下撤離 257 George McT. Kahi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op. cit., p

84 級 與知識分子 258 印尼這樣的情況特別明顯 印尼民族主義特別集中在爪哇與蘇門答臘的菁英身上 所以在反殖民的意識型態完成後, 民族主義者必須提供另一種 想像的論述 於是蘇卡諾效法中國孫中山先生的 三民主義, 提出 班查西拉 建國五原則, 加上 多元而一體 (Bhinneka Tunggal Ika) 的精神, 成為世上少見第三世界國家擁有本國建國的意識型態, 也奠定了印尼憲法架構 政治體制以及國家建設發展的大方針, 暫時化解印尼獨立之初尋求國家定位與國家認同的問題 259 在統治層面, 為了解決獨立之後所面臨的合法性問題, 加上民族主義領導者急於將前殖民者所留下的政治真空填補, 印尼 1945 年憲法 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由於倉促制定的 印尼 1945 年憲法 只有短短 37 個條文, 因此其中有關於合法行使權力條文相當模糊 年憲法 設計的條文中, 印尼的政治體制應該是一個總統制為主的國家, 總統有權任命內閣成員, 並搭配一個 諮詢議會 ( 人民協商會議 MPR, Majelis Permusyawaratan Rakyat) 與一個經由選舉產生的 人民立法會議 (DPR, Dewan Perwakilan Rakyat) 由於此時期無法舉行普選, 獨立準備委員會 (Preparatory Committee for Indonesian Independence) 將所有的權力賦予總統 不過, 雖然總統蘇卡諾總聲望很高, 但他的角色僅是在被定位在 動員群眾反對殖民者, 本身並沒有任何的行政歷練得以治國, 加上曾與日本人合作的污名, 所以在實際的政治運作上, 原本應對總統負責的內閣, 最後卻變成向 135 名 指定議員 所組成的 中央委員會 (KNIP,Central National Committee) 中的 工 258 Emerson, op. cit., p 區鉅龍, 印尼班查西拉意識型態的理論與實踐, 問題與研究, 第 37 卷第 3 期,1998 年 3 月, 頁 印尼 1945 年憲法 是全世界最短的憲法 Michael R. J. Vatikiotis 著, 林若雩譯, 東南亞政治與發展 ( 台北 : 韋伯,1999), 頁 53 84

85 作委員會 (Working Committee) 負責 261 所以在獨立之初, 蘇卡諾雖然具備憲 法上總統的身分, 但實際上, 僅是一個弱勢國家元首與代表國家整合的民族革命 精神領袖而已 262 在政黨政治上, 政治學理論提出 : 政治制度是社會基本結構的反映 ; 社會分歧的結構, 會使政黨成為政治競爭的中介 年中央委員會曾經決議蘇卡諾與哈達應該帶領唯一的民族主義政黨 印尼國民黨, 作為國家整合的領導政黨 不過這項決議在宣佈後不久, 就有各種政治團體不顧這個禁令成立自己的政黨, 政府也只得取消一個國家政黨的決策, 承認全體印尼國民得以成立自己政黨的權利 依據 Huntington 的概念, 新興獨立國家缺乏強而有力的政黨整合, 政黨參與爆炸將使得政治制度化的水平下降 264 同為第三世界新興國家的印尼, 顯現的是 : 政黨開放的結果, 使全體印尼國民都有組織及參與政黨的權利 但伴隨著政治意識的擴大及參與的衝突, 也為議會民主時期的混亂種下不可避免的惡果 整體而言, 獨立初期延續著獨立前民族主義運動的團結, 共同抵抗前殖民者的重返, 並完成國際承認的主要政治目標 印尼人的政治意識, 也以 亞洲第一個武裝鬥爭而贏得獨立的國家 而自豪 然而, 由於共和國政府的虛弱, 無法有效整合各個族群階級團體, 加上人民參與抵抗運動, 也鼓動群眾對政治參與的激 261 印尼第一任的內閣總理是薩里爾 (Sutan Sjahrir) 薩里爾與荷蘭的談判引起印尼人民的不滿, 但蘇卡諾的威望則協助他維持了總理的職位 後來內閣人士也屢有變動, 如後繼的薩里富丁 (Amir Sjarifuddin,PKI 的秘密黨員 ), 在 1949 年 倫維爾協議 後下臺, 則由哈達兼任總理 262 George McT. Kahin, Major Government of A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8), pp Giovanni Sartor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p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pp

86 情, 文官系統尚未建立 265, 其種種紊亂現象使得此時的國家輪廓還是難以描畫 266 二 議會民主時期 ( ) 267 : 受到國際輿論的壓力,1949 年 12 月 27 日荷蘭政府根據 圓桌會議 的決議, 簽署主權轉移命令後印尼才算真正的獨立, 結束 340 年荷蘭的殖民統治 獨立後一年, 印尼 1950 年臨時憲法 正式誕生, 蘇卡諾成為首任總統, 哈達則為副總統兼任總理 1950 年臨時憲法 與 1945 年憲法 最大不同在 1950 年臨時憲法 採內閣制 基於新的憲政架構, 印尼在 1955 年舉辦獨立後首次的全國普選 對於獨立初期的印尼來說, 當反殖民的共同價值結束後, 各個政治團體的焦點也隨之轉變 在 確定國家地位 時期的政黨, 不只要為本身的政治權力而努力, 還必須為國家的統一而奮鬥 但是自殖民者的手中爭取到完全的獨立後, 政黨則將其政治資源競爭的關注轉向到國內政治權力的爭奪上 268 在此環境下, 制度的設計必須是容納不同代表性的, 並可以為各種分歧的競爭組織提供政治參與的架構 所以, 西方式的多黨內閣制與 荷蘭式的比例代表制 作為選舉制度被認為是是整合紛亂政治的必要手段 當殖民者的行政官僚逐漸離開後, 印尼土著很難迅速的填補這個空缺, 且對於繼任的職務缺乏應有的訓練,Kahin 認為此時期印尼的官僚系統是同時代其他國家最為低劣的 George McT. Kahin, Major Government of Asia, op. cit., p Robert Cribb and Colin Brown 原著, 蔡百銓譯, 印尼當代史 ( 台北 : 國立編譯館,1997), 頁 有關印尼 議會民主時期的起落 可參閱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268 Herbert Feith, The Indonesian Elections of 1955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R. William Liddle, op. cit., p. 8 另一種說法是, 印尼之所以採行 議會內閣制 是對西方社會的允諾 86

87 但是這樣的選舉制度並不能有效創造出穩定的經濟政治秩序 印尼 議會民主 時期共更換了 7 個內閣 雖然西方學術理論認為, 制度參與的保障可以提供整合的機制, 然而 議會民主 的制度設計非但沒有發揮整合的功能, 內閣的更動頻繁與政黨的惡鬥, 反而是造成當時印尼政治失序的主因 Lucian W. Pye 曾經將稱印尼的政黨體系為 分裂的政黨體系 分裂的政黨體系 產生的原因, 一方面是受到前述所言政治制度的影響, 其實根本的原因, 還是社會的嚴重分歧和政治菁英的恩怨衝突 270 所以有一些學者將 議會民主時期 的制度參與的整合失敗, 歸咎於此時期的菁英競爭 例如,Feith 將此時期印尼的領導者, 分為 國家鞏固者 (Solidarity-maker) 的蘇卡諾, 與 問題解決者 (Problem-solvers) 的哈達 這兩個國家領導人的差異在於西方導向的哈達, 比較具有民主憲政價值的思想 ; 蘇卡諾則是具有傳統爪哇思想的民族主義領導者 在民族主義革命的過程中, 二人一直被認為是 兩位一體 的革命領袖, 但在 議會民主 時期, 兩人因所支持的政黨不同, 加上共黨從中挑撥, 兩人開始出現裂痕, 哈達也因此在 1956 年辭去副總統職位 271 Feith 認為此時的印尼整合之失敗, 就是在這兩個領導人政治競爭, 而具有西方民主憲政思想的哈達並沒有能夠掌握印尼的政局 272 在多黨政治與菁英惡鬥的情況下,Anderson 就悲觀認為 1950 年代的印尼整合 並沒有一種國家體制的可能性 273 政黨惡鬥, 也使日後印尼共黨奪權有了可趁之機 不論任何的因素, 印尼 議會民主 時期最大的特徵是 : 虛弱國家與分歧社 會無法解決國家整合的困境 鑒於西方是民主帶來的失序, 蘇卡諾與軍隊對此情 況開始感到不滿 到 議會民主時期 的後期, 蘇卡諾 1957 年 3 月 14 日宣佈 緊 270 Lucian W. Pye, Southeast Asia s Political Syste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67), pp 到了 1953 年, 阿里內閣開始, 印尼的政黨政治更形成以蘇卡諾支持的 印尼國民黨 集團 與哈達支持的 瑪斯友美 集團的政治競爭 272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Old State New Society, op. cit., p

88 急狀態 的戒嚴令 1958 年 8 月再次提出 指導民主 (Guided Democracy) 的主張 年 2 月 21 日, 蘇卡諾開始正式推行 指導民主 的決議, 並在軍隊的支持下於 7 月 5 日解散議會, 恢復並引用 1945 年憲法, 使總統重新獲得行政與立法權力的合法性 自此, 印尼的政局也就從 議會民主 進入到 指導民主 時期 三 指導民主 時期 ( ) 作為一個國家領導者以及一個民族主義的魅力領袖, 蘇卡諾無法忍受西方民主制度造成 弱國強社會 的失序 275 指導民主 的出現, 是蘇卡諾解決衰弱的民主政治的方式 根據 指導民主 的原則, 蘇卡諾採取 民族主義 回教 共產主義 的 三位一體 (NASAKOM,Nasionalisme, Agama dan Komunisme) 的意識型態統治策略 這個統治策略的具體內容包括 : 成立 合作內閣 與 合作國會 ; 制定政黨法簡化政黨 ; 高級文官不得加入政黨 ; 專業界代表與軍隊代表可以進入立法機構 276 種種措施都是為了解決議會民主時期政黨政治的混亂以達到整合印尼的目的 另一方面,1945 年的 班查西拉 雖然奠定了國家意識的基礎, 但並沒有 轉化為操作工具 277 因此在指導民主時期蘇卡諾希望藉由 班查西拉 的重新提 274 指導民主 的主張是蘇卡諾 1956 年底於出訪共黨國家後首次提出,1957 年 2 月 21 日蘇卡諾正式提出指導民主的 概念 (konsepsi) 275 Mochtar Pabottingi, Indonesia: Historicizing the New Order s Legitimacy Dilemma, Muthiayh Alagappa (ed.),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Southeast Asia: The Quest for Moral Author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印尼 1945 年憲法 第二條規定, 人民協商會議 ( MPR) 的代表由 人民立法會議 (DPR) 議員與各地區 各團體的代表組成 這項條文賦予各功能團體參與國會的合法地位 277 Feith 認為議會民主時期的 班查西拉 只是一種象徵性的符號, 失去原有國家意識型態保護傘的角色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

89 倡鞏固自身地位 278 在 班查西拉 精神下, 蘇卡諾並不認為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可以解決印尼的整合與合法性的問題 蘇卡諾理念中, 主要是要恢復爪哇傳統的 協商 (musyawarah) 與 協議 (mufakat) 原則, 以取代西方式的議會政治 Crouch 指出, 由於蘇卡諾對西方憲政民主的敵視, 所以他依循著爪哇古代帝國 馬札帕希特(Majapahit) 王朝 與 馬達蘭 (Mataram) 王朝 的統治模式, 建構他的合法性 279 簡單而言, 指導民主 的概念並不是要尋找一個新的民主生活方式, 而是要 返回傳統, 訴諸傳統的權威, 在這種權威下必須在社會中關鍵的一群人之間製造出一種 共識 (gotong royong) 為了扭轉 弱國強社會 的政治現象, 蘇卡諾擱懸國會, 遴選 609 個來自社會中不同的功能團體組成 人民議會 (People`s Congress), 以 合作國會 (Gotong Royong Parliament) 為口號取代原有的國會, 限制政黨活動 ; 並且結合軍隊 工人和農民團體 等等, 社會各個領域功能團體的代表, 動員組織為 從業集團 (Golongan Karya) 支持政府政策 280 此時, 蘇卡諾儼然成為一個傳統權威的大家長, 在極力恢復秩序的情況下, 蘇卡諾自稱為 革命 社會主義 領導者 的三位一體領袖(RoSoPim), 並被賦予 終身總統 的頭銜 281 在實際的統治模式上, 由於在地方叛亂後, 蘇卡諾刻意的攏絡軍方換取支持, 以軍方將領填補中央與地方的官員空缺 282, 這主要是希望透過軍事力量強化國家制度性的權威 在經濟上, 以 經濟民族主義 為號召, 強迫接管荷蘭在印 278 Ganis Harson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ncasila in Ganis Harsono, Recollections of an Indonesian Diplomat in the Sukarno Era (St. Lucia: University of Queens land Press, 1977), Chap Harold Crouch, op. cit., pp 印尼獨立後, 蘇卡諾本意將 印尼國民黨 建立為一個由社會不同功能團體的統合性政黨, 後因哈達的反對作罷 在訪問共產國家後, 蘇卡諾在 1958 年 10 月 23 日成立 從業集團, 成為軍方參與政治的合法管道 1964 年為了排阻共黨對各個社會團體的入侵, 在軍方的主導 下擴大 從業集團 成立一個 從業集團聯合秘書處, 也就是日後的 高卡爾 (Golkar) 蘇卡諾的個人封號還包括 工人偉大領袖 無產階級之父 等等 89

90 尼的所有企業 在對外的關係上, 除了堅持 大印尼 的民族主義 283, 對伊里安加亞議題不讓步外, 逐漸左傾的他把這種民族主義擴大, 以創造外來極端威脅的方式團結印尼群眾, 將獨立後的 馬來西亞聯邦 視為是西方帝國主義的延續, 在 1963 年初採取與馬來西亞的 對抗政策 (ganyang Malaysia) 284 透過 蘇卡諾主義 (Sukarnoism) 的民族外交政策, 蘇卡諾不但可以轉移國內政局困境, 同時藉由國際問題提高聲望, 以反帝國主義的情操鞏固印尼民族主義 285 然而, 蘇卡諾提倡 三位一體 原本的用意, 是希望藉由軍方掌握印尼的行政體系, 透過回教掌握印尼的宗教生活, 利用共黨掌握民間與社團組織, 而他本人則是當最後的仲裁者 然而, 由於經濟的持續惡化, 加上蘇卡諾以印共制衡軍隊, 都使得印尼共黨與軍方的歧見日益加深 286 這兩大勢力原本是蘇卡諾政權的重要支柱, 共黨與軍方的政爭反而成為 指導民主 的致命傷 共黨勢力藉著 三位一體 而壯大, 終究發生 九卅 政變結束 指導民主 287 在此時期, 唯一在整合上較有成就的是教育 雖然印尼面臨政治與經濟的困境, 但在國民意識的文化教育上, 卻有重大的進展 除強迫 8 至 14 歲的學齡孩童接受國民教育外, 在 1961 年更擴展中學與大學教育, 印尼成年人口的識字率由 1930 年的 7.4% 提升到 1961 年的 46.7% 288 同時, 藉由 印尼語 的普及語文教導, 印尼國家意識的基礎在文化上逐漸穩固 張奕善譯, 前揭書, 頁 Jon M. Reinharde,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Case of Indonesia (New Have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顧長永,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 ( 台北 : 五南,1995), 頁 在 1962 年伊里安加亞反荷與回教國運動結束後, 蘇卡諾就開始採取一連串削弱軍方權限的動作 林鴻池, 印尼政黨體系演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頁 150 在 1955 年選舉後, 印尼共黨在支持者的人數與控制的社團實質上已成為第一大黨 Donald Hindley, President Sukarno and the Communists, APSR, No. 4, 1962, p 直至今日在印尼中小學的圍牆上都有全印尼的地圖以灌輸學童國家意識 張奕善譯, 東南亞洲史 ( 台北 : 國立編譯館,1982), 第五十章, 頁 23 90

91 從 確定國家定位 議會民主 到 指導民主, 以上的國家整合模式, 並無法有效解決印尼獨立初期的政治僵局, 套用 Myron Weiner 的國家整合概念, 這個時期的印尼國家整合, 只是相當低度的整合而已, 這也終究導致 1965 的政變, 也結束了蘇卡諾對印尼的統治 290 簡單而言,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印尼在獨立初期, 國家整合最大的困境在國家定位共識的混亂, 加上政治制度的脆弱, 也造成國家政治秩序的失序 意識型態的論述未能明確建立, 加上 三位一體, 顯然違反蘇卡諾自己論述的 班查西拉 的宗旨 291, 終於把印尼推向失序的邊緣 Sameul P. Huntington 曾經對新興國家的民主發展, 提出一種悲觀的看法 他認為這些新興國家的民族主義領導者, 在獨立後因缺乏持續動員的政治支持與組織的政治力量, 導致無法填補殖民者所遺留下的權威與合法性真空 ; 混亂的政局最後必然會被軍事政權所取代 292 即使有蘇卡諾具有民族主義領導者的威望, 印尼難免也步上這樣的後塵 不僅如此, 來自宗教 地域 種族等族群政治的挑戰, 亦是獨立初期整合危機的重大考驗 290 Myron Weiner,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laude Welch (ed.),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California: Wadworth, 1967), pp 區鉅龍教授認為,1965 年共黨政變導致蘇卡諾下台, 就是因為蘇卡諾背離了 班查西拉 參閱區鉅龍, 印尼班查西拉意識型態理論與實踐, 問題與研究, 第 37 卷第 3 期,1998 年 3 月, 頁 Samuel P. Huntington, op. cit., pp

92 第二節 宗教 : 獨立初期的回教政治 一 班查西拉 與體制內的回教政治 在印尼民族主義的發展階段, 回教提供了印尼人民宗教象徵性的認同與整合成為印尼民族主義的重要支柱 大體而言,Feith 將印尼民族主義的領導者分為 世俗民族主義者 與 回教主義者, 從歷史文化解釋世俗民族主義者與回教民族主義的差異 293 在獨立前, 兩者對回教的態度雖然不同, 但在民族主義的萌芽時期尚能在 反殖民 的目標下共同奮鬥 然而, 在 1940 年代以後, 雙方的歧見開始出現 這些回教領導人體認到犬儒式 (syncretic) 的爪哇民族主義, 不僅缺乏宗教知識與宗教論述, 也缺乏文化認同的自信, 開始對世俗民族主義有所不滿 294 所以到了獨立前, 這兩種宗教不同立場的團體也僅剩 反殖民 的合作基礎 295 由於 世俗民族主義者 與 回教主義者 在 回教 意識型態的對立, 加上回教本身內部的分裂, 導致從這些歧異而建立的政黨競爭, 成為獨立初期族群政治的重要特徵 前述提到, 當印尼國家狀態確立後, 並不意味印尼政局開始穩定 在倉促中 獲得獨立的印尼, 獨立之後最首要的課題, 就是國家定位的問題, 特別是回教的 293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A. Reid, The Indonesian National Revolution (Australia: Longman, 1974), p John H. Kautsky, Political Change in Underdevelopmented Countries: Nationalism and 92

93 憲政地位 獨立初期, 印尼獨立籌備委員會 (PPKI,Panitia Persiapan Kemerdekaan Indonesia) 在討論印尼建國的基礎時, 這兩種立場的人士開始為回教憲政地位而僵持不下 在 1945 年 6 月 22 日, 經過妥協的討論後, 以蘇卡諾為首的世俗民族主義領導者與回教民族主義者做出以下協議 : 印尼不該是個回教國家, 但是信仰回教的公民必須遵守 回教律法 (Syariah) 這個協議被稱為 雅加達憲章 (Jakarta Charter) 然而, 這個條文不僅干涉到世俗回教徒的宗教信仰, 也將使基督徒等其他宗教少數團體淪為次等公民 由於在獨立初期, 並沒有一個可以與民族主義競爭的意識型態, 而且軍方的官兵大多來自被低階的 土地貴族 與世俗民族主義者 296, 所以民族主義者可以在最後抗拒回教民族主義者的壓力, 並沒有以宗教作為界定公民身份的標準 當 1945 年 8 月 18 日最後的憲法版本送交國會批准時, 在蘇卡諾的主導下, 將 雅加達憲章 排除於憲法之外 蘇卡諾並在 1945 年 6 月 1 日的演說中, 提議以一個名為 班查西拉 (Pancasila) 的五個原則作為印尼建國基礎, 並將這些原則明定於印尼憲法的序言上 : 信仰真神 (Belief in the One God); 國家統一 (National Unity); 人道主義 (Humanitarianism); 人民主權 (People s Sovereignty) 社會正義與繁榮 (Social Justice and Prosperity) 由於當時虔誠回教徒堅持要求 印尼應建立在真神的基礎上, 國家有義務保 Communism (New York: Times, 1965), p R. William Liddle, The Islamic Turn in Indonesia: A Political Explanation,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55, No.3, August 1996, p

94 證對回教教徒實行回教律法, 世俗民族主義者則堅決反對這種說法, 所以 班查西拉 的第一原則, 信仰真神 的論述就是為解決建立 回教國 與否所帶來的爭論 297 民族主義者認為 班查西拉 的原則一方面規定國家的存在應有宗教信仰為基礎, 但另一方面沒有指出特定的真神為何, 以保障每個國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98 為了安撫回教徒, 共和國政府成立 宗教部 以回教徒擔任宗教部長, 換取回教徒對國家的尊重 雖然如此, 這些行動還是遭到來自回教徒的抗議, 尤其是回教政治團體 瑪斯友美 (Masyumi, 或 Masjumi) 的反彈 299 瑪斯友美 是在日本佔領期間所建立的回教組織, 日本人規定所有的回教組織都必須加入 瑪斯友美 1945 年這個組織轉變成政黨, 主要的訴求是將印尼建立為 回教國 由於民族主義者刻意忽視 雅加達憲章 中的回教精神, 當 雅加達憲章 被排除於 1945 年憲法 後, 瑪斯友美 不滿見到回教並未成為印尼的建國基礎, 逐漸對世俗民族主義者失去信任 在這段期間某些 瑪斯友美 成員開始支持體制外的 回教軍 的 回教國 運動, 但是大多數的回教徒還是願意支持 瑪斯友美, 希望透過合法的群眾政治組織繼續在體制內, 也就是印尼議會民主中發揮影響力 在意識型態上, 瑪斯友美 以回教的代言人自居, 反對共產主義, 不斷的製造宗教狂熱 族群糾紛與排華浪潮, 並在蘇門答臘和爪哇西部等虔誠回教徒集中的地區獲得極大的支持 代表回教徒的 瑪斯友美 與代表民族主義的 印尼國民黨 也一直保持激烈的對立與競爭 原本蘇卡諾第一次提出的 班查西拉 原則是 :1. 民族主義 ;2. 人道主義 ;3. 協商原則 ;4 社 會繁榮 ;5. 信仰真神 後來在世俗民族主義者與非回教徒的要求下, 才把 信仰真神 提升 至第一原則 張錫鎮, 國家意識型態與文化, 收錄自張錫鎮,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 ( 台北 : 揚智,1999), 頁 263 此項原則也被寫入至 印尼 1945 年憲法 第 29 條中 或譯為 回教諮議會 (Consultative Council of Indonesian Muslims) 年印尼共和國統一之後, 首任內閣總理是 瑪斯友美 的納席, 第二任也為 瑪斯友美 94

95 而 瑪斯友美 內部也有政治權力爭奪的問題 1952 年 回教教師會 與 印尼回教聯盟黨 因反對 回教兄弟會 壟斷回教政治資源而脫離 瑪斯友美 301 成為獨立政黨的 回教教師會, 早在 1926 年就已成立, 主要是由中爪哇與 東爪哇傳統的回教教師所組成, 領導者大都是從舊式宗教學校接受教育, 與現代主義的 回教兄弟會 政治態度相當不同 瑪斯友美 的成員大都來自 回教兄弟會, 這些成員都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對於建立回教社會較為堅持, 在政治上也較難妥協 ; 回教教師會 較為保守, 且受爪哇文化影響較深, 也比較容易受現實所妥協 302 回教教師會 並在 瑪斯友美 與 印尼國民黨 的競爭下坐收漁利 303 印尼回教聯盟黨 則是介於 回教 與 世俗民族主義 間, 宣揚回教在政治與憲政上的需求 表 3-1 即為各政黨的回教光譜 表 3-1: 印尼各政黨的回教光譜 回教 非回教 回教兄弟會印尼共產黨回教教師會回教聯盟黨印尼國民黨瑪斯友美黨與其他政黨現代化教派傳統教派混合回教與民族主義世俗回教徒無神論與其他宗教虔誠回教徒 資料來源 : 修改自 Karl D. Jackson, Traditional Authority, Islam and Rebellion: The Study of Indonesian Political Behavio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p. 82. 的蘇基曼 (Sukiman) 印尼國民黨 則為反對黨 301 回教教師會 脫離 瑪斯友美 過程的討論可參閱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p Alan S. Samon, Conceptions of Politics, Power, and Ideology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n Islam, in Karl D. Jackson and Lucian W. Pye (eds.), Political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Indonesia, op.cit.,pp 在 1953 年阿里內閣中, 為排除 瑪斯友美 的入閣並維持回教徒在內閣的代表性, 延攬了只 有 8 個國會席次的 回教教師會 成員擔任副總理與內政部長 95

96 就族群政治的理論而言, 政治學者多主張一個國家的社會分歧若是相互切割 (cross-cutting), 將使政治衝突趨緩 ; 相對的, 若是社會分歧相互重疊 (overlapping), 政治衝突則較容易惡化, 甚至於導致民主政治的崩解 304, 回教內部的不一致, 使得原本分歧多樣的印尼社會, 在其多元宗教的本質和內涵上更增加了複雜性 雖然回教政黨對民族主義者造成極大的壓力, 但是世俗民族主義者認為把印尼的國家基礎建立在 回教 會摧毀印尼的統一性 所以 班查西拉 的第一原則明白的宣示印尼共和國是基於 信仰真神 的原則, 而不只是回教的真神, 印尼不是一個回教國家 其後的 1949 年聯邦憲法 與 1950 年的單一國家憲法 都採取與 1945 年憲法 相同的立場 有關 雅加達憲章 的辯論也就一直持續至 1955 年的大選 1955 年印尼舉行獨立後第一次的國會選舉 此次選舉最主要的議題就是印尼應該以 班查西拉 做為國家合法性的基礎, 還是要成為一個 回教國 305 蘇卡諾並以 民族主義 作為政治工具, 打擊 瑪斯友美 的 回教 的構想危害印尼共和國的統一, 企圖以民族主義轉移回教徒對 瑪斯友美 的支持 瑪斯友美 的領導者, 則是抨擊世俗民族主義者是虛偽的回教徒 無神論者 306 圖 3-1 則為各政黨的意識型態 304 Seymour Martin Lipset, Consensus and Conflict: Essay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1985); 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Cleavage Structures,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An Introduction in 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eds.),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7), Chap R. William Liddle, The Islamic Turn in Indonesia: A Political Explanation,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Vol. 55, No. 3, August 1996, p 瑪斯友美 與 回教教師會 皆以宗教及道德為訴求, 聲稱只有投票給該黨才會上天堂 96

97 圖 3-1:1955 年大選各政黨的意識型態 資料來源 :Irman G. Lanti, Back to the (Slightly Different) Futur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ndonesian Politics (Singapore: ISEAS, 2001), p. 5. 由於印尼的選舉制度是仿效 荷蘭式的比例代表制, 每個選民是在政黨之間作選擇, 而不是投給個別候選人 比例代表制的選舉結果, 注定使印尼走向宗教與地域的分歧 307 所以 Herb Feith 評論這一次的印尼大選, 是一種 準意識型態 (quasi-ide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的選舉 ; 選舉結果顯示人民對於 宗教 的關心, 更甚於政策事務 在印尼獨立之後, 共有 70 多個政黨出現,1955 年的選舉則有 40 多個政黨角逐 226 個國會席位 參閱 Lucian W. Pye 原著, 李偉成譯, 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 ( 台北 : 五南,1991), 頁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

98 表 3-2:1955 年印尼國會大選主要政黨的得票率與席次 政黨 得票率 席次 印尼國民黨 PNI 22.3 % 57 瑪斯友美 Masyumi 20.9 % 57 回教教師會 NU 18.4 % 45 印尼共產黨 PKI 16.4 % 39 印尼回教聯盟黨 (PSSI) 2.9 % 8 印尼基督教黨 (Parki) 印尼天主教黨 (PK) 印尼社會黨 (Parsi) 等其他政黨 19.1 % 51 資料來源 :Herb Feith, The Indonesia Elections of 1955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7), pp 在這次大選中, 瑪斯友美 贏得蘇門答臘島和西爪哇等回教地區大部分議席, 並以蘇門答臘的代言人自居 ; 印尼國民黨 則在中爪哇取得勝利; 回教教師會 在東爪哇獲勝, 與瑪斯友美持續保持對立 為了能獲得多數的席次組織政府, 最後是由 印尼國民黨 瑪斯友美 回教教師會 組成聯合政府 但是由於這三個均是以不同意識型態基礎的政黨, 所以這個聯合政府的組成是相當脆弱的 其後,1956 年 11 月的制憲會議, 班查西拉 再次成為討論的議題 瑪斯友美 與 虔誠回教徒 主張以 回教 取代 班查西拉 作為國家基礎; 世俗民族主義者堅持以 班查西拉 為國家基礎, 後來共黨也放棄其所堅持的社會主義而傾向 班查西拉 的世俗民族主義, 各政黨再次為 回教議題 針鋒相對, 造成制憲會議的僵局 此時, 蘇卡諾開始有了 埋葬政黨 的構想 蘇卡諾實施 指導民主 後, 再次回絕 瑪斯友美 要求政府遵守 雅加達憲章 決議 瑪斯友美 也隨即退出聯合政府 晚年左傾的蘇卡諾在 1959 年 7 月實施以 民族主義 回教 與 共產主義 三位一體 的 指導民主 (Guided Democracy) 在戒嚴法的實施下, 蘇卡諾刻意拉攏代表 民族主義 的軍隊, 98

99 使軍隊成為可以與回教團體競爭的政治勢力 當蘇卡諾於 1959 年 7 月 15 日下令 解散國會, 議會民主結束, 關於回教議題的辯論也就暫時終止 309 此外, 蘇卡諾亦頒布 1957 年第 7 號總統決定, 開始以法令限制政黨的活動, 簡化政黨組織 由於幾個 瑪斯友美 的領導者加入 印尼革命政府 的叛變, 瑪斯友美 也因為被認為是參與支持區域的叛變, 而在 1960 年遭到蘇卡諾的下令禁止 310 雖然蘇卡諾的 三位一體 中包括 回教 意識型態, 但蘇卡諾的目的是利用回教防止共黨與軍方的勢力膨脹, 他還是盡力維持國家政權的世俗化 這些措施使 回教政治 在蘇卡諾統治末期暫時消退 二 體制外的回教政治 在獨立初期的印尼除了體制內的回教政治外, 一些激進的回教教徒並不以體制內的參與為滿足 他們希望透過體制外的手段, 藉由武裝力量達到建立 回教國 的目的 這批回教徒通常被稱為 回教領土運動 (Darul Islam, 或稱為 回教家園 (House of Islam) 運動 ) 日據期間, 日本人訓練了一批回教徒軍隊抵抗原有的殖民者, 印尼獨立後這 批軍隊並沒有解散, 並在 1947 年以西爪哇為根據地, 號召回教徒組成 回教部 隊 (TII,Indonesian Islamic Army), 持續扮演反殖民武裝力量的角色 在 1948 年 印尼共和國 政府在與荷蘭人的 倫維爾協議 中, 印尼政府 同意把正規部隊撤出西爪哇 311 至使當地的回教領袖擔心當時的印尼共和國政府 309 Adam Schwarz, A Nation in Waiting: Indonesia in the 1990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p 另一個一蹶不振的原因是, 因為 瑪斯友美 內部對回教國議題看法不一而分裂 311 倫維爾協議 是聯合國安理會為調停荷蘭第一次 警察行動 而介入要求雙方停火, 所以才會有撤軍的協議 99

100 會將該地交由異教徒統治 所以回教領袖在 回教部隊 的支持下, 在西爪哇的馬隆朋 (Malongbong) 宣佈 回教領土 起義, 組成 真主之軍 (Hizbullah, Army of Allah ), 宣布回教統治該地區, 擁護領袖卡托索威卓 (S. M. Kartosoewirjo), 誓言不接受 倫維爾協議 的和平決議, 繼續對荷蘭人進行武裝鬥爭 當 1949 年荷蘭將主權移轉給後, 真主之軍 仍然拒絕加入印尼正規軍, 並 在西爪哇宣告成立 回教印尼國 (Islamic Indonesian State, 簡稱回教國 ), 持續 以游擊隊的方式與共和國政府對抗 312 除 回教國運動 外, 由 Kyai Machful Abdurachman 所領導的 回教徒部隊 (Angkatan Ummat Islam), 亦主張以武裝力量保衛印尼回教 這個部隊曾經在荷蘭 第二次警察行動 與印尼政府共同反抗荷蘭 在圓桌會議簽署後, 該部隊發表聲明, 要求將印尼建立反共的回教國家, 並加入 回教國 運動 50 年代, 回教國 風潮並開始散佈至南加里曼丹, 南蘇拉維西與亞齊等地區 回教軍 部隊並在西爪哇 蘇拉維西與蘇門答臘北部的亞齊山區, 持續與政府軍發生衝突, 直到 1962 年卡托索威卓被捕後才算肅清 年一度有死灰復燃的現象, 後來還是被政府軍隊弭平 為何 回教家園 與 回教國 會採取體制外的政治活動? 回教家園 的領導者卡托索威卓認為, 在印尼獨立之後, 蘇卡諾與哈達並沒有遵守承諾將回教教義納入國家意識之中 他表示如果拒絕將回教做為印尼建國的唯一基礎, 世俗民族主義者將導致與荷蘭統治失敗一樣的後果 314 回教家園 雖然採取的不是 312 約略估計這批軍隊約在 2 萬人上下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 Adam. Schwarz, op. cit., p Adam. Schwarz, op. cit., p

101 分離主義的策略, 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將回教教義推展至整個印尼 315 ; 他們並非 要求 現代化, 只是認為印尼獨立後, 缺乏宗教精神將只成為缺乏靈魂的軀殼 當然, 回教國 的訴求, 是受到 世俗回教徒 世俗民族主義者 ( 尤其是軍方 ) 與非回教徒族群強力抵制 一般而言, 軍方的將領與士兵多半出身爪哇, 爪哇地區的 虔誠回教徒 在獨立戰爭後被解除軍職, 這也是以 世俗回教徒 為主的軍方, 對 回教國 的鎮壓可以放手一搏的原因 316 三 非回教徒的政治參與 在 1945 年 11 月 18 日成立的 印尼基督教黨 (Parki,Partai Kristen Indonesia) 就主張將印尼建立為一個 政教分離 不基於某個宗教教義 的國家, 並堅持 班查西拉, 主要的勢力範圍在蘇拉維西與摩鹿加地區 317 基督教會在 1950 年也成立了 印尼教會委員會 (Dewan Gereja Indonesia) 作為凝聚印尼基督教團結的組織 與 印尼天主教黨 (Partai Katholik) 一樣, 這兩個政黨都是屬於 永久居於少數地位的黨 318, 支持者集中在固定的基督教與天主教地區 由於兩黨的教徒在官僚體 軍隊 私人企業與學界中還是位居要津, 加上兩黨的領袖均具有威望, 在政治上還是稍有影響力 319 從以上的討論中可以發現, 獨立後的 回教 變成印尼國內政治的分裂變數, 印尼回教徒基於信仰的虔誠程度與地理上的分布, 就一直成為政治發展上衝突的 315 Robert Cribb, "Nation: Making Indonesia" in D. K. Emerson (ed.),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London: M. E. Sharp, 2000), p Harold Crouch, The Army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參閱姚楠主編, 印尼基督教黨, 東南亞歷史辭典 ( 上海 : 上海辭典出版社,1991), 頁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

102 根源 在這個時期共和國政府企圖解決回教社會地位問題時, 不是面臨到回教政治團體的挑戰, 就是驅使人民的全面叛亂, 可見回教議題對印尼的政治發展是相當棘手的 對回教讓步的結果, 可能會滿足特定的族群, 但也會使世俗回教徒與其他宗教團體的疏離 若從 想像共同體 概念的分析, 回教國 與 世俗民族主義 對於國家的概念是有極大的差異, 回教政治 與 回教國 造成國家整合的困境 就長期的影響而言, 世俗民族主義者 堅持將印尼建立為 整合主義國家 (Negara Integralistik) 國家, 遠比單純順從回教徒來的重要, 迫使蘇卡諾最終還是以非民主的手段解決這樣的衝突 320 不過即使 回教國 的採取武裝叛亂, 基本上還是屬於保有對印尼民族主義的向心力, 這些叛亂活動並非走向 分離主義 第三節 地域 : 聯邦主義與地區叛變 321 一 國家體制定位 : 共和國或聯邦國 傳統上, 前殖民者對印尼群島的統治, 在佔領的期間及統治程度上皆有差 320 Douglas E. Ramage, Origins of Discourse: Politics and Ideology since 1945 in Douglas E. Ramage, Politics in Indonesia: Democracy, Islam and the Ideology of Tolerance (New York: Rutledge, 1995), p 關於印尼獨立初期聯邦主義的討論, 可參閱 A. Arthur Schiller, The Formation of Federal Indonesia (Bandung: W. van Hoeve Ltd., 1955). 102

103 異 爪哇島在印尼各群島中被殖民統治時間最長, 反殖民的意識也最強 蘇門答臘的亞齊曾經為了保衛鄉土與殖民者激戰, 地域意識特別強烈 南蘇拉維西地區則因長期不曾受殖民者與外力之干擾, 原始的傳統社會得以保留 由於領域的疆界是由前殖民者所繼承決定而來, 國家的基礎在 想像共同體 上, 缺乏共同的歷史經驗, 加上 印尼民族主義, 充滿了 爪哇中心 的思考, 印尼的集體國家意識, 也就特別集中在爪哇與蘇門答臘都市地帶的中央政府與人口較為集中之地 322 此外, 殖民者在爪哇著重西化教育的發展, 外島則偏經濟 傳統社群價值則繼續維繫地域情節, 外島居民的印尼國家認同還是遭受到很大的挑戰 323 對於前殖民者荷蘭而言, 印尼獨立乃是既存事實, 但是為了持續戰前的策略與維持殖民前的影響力, 維持聯邦體制是前殖民者偏好的方案 324 為轉移民族主義的重心, 荷蘭刻意製造爪哇與外島的矛盾, 在 1946 年 7 月邀集不包括爪哇與蘇門答臘地區的外島代表, 在蘇拉維西的 望加錫 (Makasar, 或稱馬卡薩 ) 召開 馬利諾會議 (Malino) 在這場會議中, 依據殖民者的規劃, 勾勒印尼應是由 15 個爪哇與蘇門答臘為基礎的小國組成 印尼聯邦國 325 這個構想很快就被殖民者付諸實行 1946 年 11 月 15 日, 在英國的壓力下, 蘇卡諾領導的 印尼共和國政府 勉強同意由 印尼共和國 326 蘇拉維西( 婆羅州 ) 東印尼 327, 三地組成 印尼聯邦國 (United States of Indonesia, USI) 這個協議被稱為 林加札提協議 (Linggarjati Agreement) 328 當然這樣子的協議, 立刻遭到民 322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Leo Suryadinata,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Destroy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n Indonesia in Leo Suryadinata,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East and West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9), p 年 2 月 10 日荷蘭政府曾經發表對印尼的政策宣言, 當時就提出 印尼聯邦國 的構想 朱鶴賓, 東南亞新興國家 ( 台北 : 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1955), 頁 馬樹禮編著, 印尼獨立運動史 ( 台北 : 正中書局,1977), 頁 192 印尼民族主義者所能控制的區域, 領土包括爪哇與蘇門答臘, 首都在日惹 (Yogyakarta) 指的是巴厘島以東的外島地區, 又稱 大東方 (Great East), 首府是蘇拉維西的 望加錫 在該協議下, 荷蘭僅承認 印尼共和國 在爪哇 蘇門答臘及馬都拉三地的主權 Robert Cribb 103

104 族主義者的群情激憤, 最後也迫使當時的總理沙里爾下臺 這個協議雖然並未真 正的徹底執行, 但 聯邦主義 的想法已逐漸在爪哇與蘇門答臘以外的區域, 尤 其是 東印尼 地區生根 329 經過第二次警察行動後, 在國際壓力調停的壓力下,1949 年 12 月的 圓桌會議 ( 又稱海牙會議 ) 荷蘭同意正式將主權移交給同年 12 月 27 日成立的 印尼聯邦合眾共和國 (RUSI,Republic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Indonesia, 也就是 印尼聯邦國 的後繼 ) 330 這個聯邦共和國是以爪哇與蘇門答臘部分地區的 印尼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onesia), 加上殖民者建立 分布於外島 聯邦諮詢會議 成員 (BFO,Federal Consultative Assembly) 合一的加盟共和國 331 聯邦諮詢會議 是在荷蘭監督下, 爪哇以外其他群島的 15 個小邦組成, 荷蘭並保有對新幾內亞島西半部 ( 即 伊里安加亞 ) 的控制權 而且根據 圓桌會議 的決議, 印尼聯邦合眾共和國 依然被視為是荷蘭國王主持 荷印聯盟 (Netherlands-Indonesian Union) 的一部份 聯邦制的提出, 意味中央政府必須默許地方擁有更大的自主性 這是因為當時 印尼共和國政府 無力介入地方事務與國家整合困難下不得已的選擇 332 然而, 聯邦制的構想並沒有獲得爪哇領導者的真正支持 以爪哇為主的民族主義領導者也理解, 聯邦制並不可能讓民族自覺與獨立的願望真正實現 這些領導者體 329 and C. Brown 原著, 蔡百銓譯, 印尼當代史 ( 台北 : 國立編譯館,1997), 頁 27 因為 東印尼 在日本投降後, 很快的就被荷蘭人重新控制 在利用 荷裔印尼人 ( 維斯特 粦,Westerling) 殘酷的鎮壓下, 印尼民族主義的活動多半被壓制 在這種情形下, 被殖民者認為是 聯邦主義 的示範區域 馬樹禮, 前揭書, 頁 圓桌會議 最重要的協議是荷蘭必須在 1949 年 12 月 30 日前將主權移交, 並由荷蘭, 印尼聯邦共和國, 蘇利南 (Surinam), 庫拉索 (Curacao) 等前荷蘭殖民地組成 荷 - 印聯盟 (Netherlands-Indonesian Union), 以荷蘭女王為最高元首, 雙方 永久合作 331 聯邦諮詢會議 是 1948 年在萬隆成立 332 Nazaruddin Sjamsuddin, The Republican Revolt: A Study of the Acehnese Rebellion (Singapore: ISEAS, 1985), p

105 認到, 要防堵前殖民者 分而治之 的策略, 只有透過中央集權爪哇才可能以其密集的人口操縱整個印尼的大權 所以在 1949 年 印尼聯邦合眾國 成立後, 爪哇中央政府反而開始著手取消聯邦制, 恢復統一的共和制 在這股民族主義的壓力下, 聯邦諮詢會議 ( BFO) 的各邦政府逐漸屈服 1950 年 8 月 15 日, 也就是印尼獨立五週年, 在蘇卡諾宣布 印尼統一共和國 ( 也就是今日的 印尼共和國 ) 取代 印尼聯邦合眾國 印尼統一共和國 採共和制, 取消原有各邦, 重新劃定省份 國家體制與領土定位問題也才正式確立 333 在這個時期, 雅加達中央政府還是可以獲得外島地區對共和國的忠誠 因為在獨立之初, 大多數外島的族群團體並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小而同質的國家, 失去民族主義者承諾的 現代化 機會 外島區域的領導者希望, 在宣布對國家的最大忠誠下, 可以自由的分享與改變他們的地方政治勢力 所以這些外島的地區領導者期望印尼可以變成一個聯邦國家 ; 在聯邦體制的架構下, 保護各個多元與傳統的地方政治環境 這些領導者也認為, 地域性的認同可以僅限於地方的層次而非國家的層次, 聯邦體制下的地方的自主性可以換取國家忠誠 334 而且這些外島的領導人認為強調地域性族群認同, 可以對馬克思與回教極端主義降溫 335 所以當中央政府宣佈廢除聯邦體的改變立刻引發地方的不滿 從民族主義者的角度而言, 維持印尼的統一性與一致性是相當重要的, 但對 爪哇中心主義 持懷疑態度的外島地區, 並沒有獲得自治與自主的條件, 對中央政府逐漸感到失望而產生地方的叛亂事件 333 其後印尼政府在 1956 年正式廢除 圓桌會議協議 在 1950 年成立的省份包括南蘇門答臘 西爪哇 中爪哇 東爪哇 日惹特別行政區 其他省份則在之後陸續成立 334 Robert Cribb, "Nation: Making Indonesia" in D. K. Emmerson (ed.),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London: M. E. Sharp), p 在馬克思主義衝擊下, 共產主義者與回教極端份子於 1945 年與 1946 年間在蘇門達臘與爪哇 掀起許多社會運動, 雖然當時的社會團體是多元的, 但 階級意識 並未動搖到印尼國家統 105

106 二 區域主義與地區的叛變 (1) 望加錫 與 亞齊 的地區叛變 從地理上來看, 東印尼 區域一直是比較傾向於聯邦主義與荷蘭, 也是印尼民族主義不普及之地區 年 3 月 25 日原 東印尼邦 (NIT,Negara Indonesia Timur, 也就是前述的 大東方 ) 的首府, 南蘇拉維西的 望加錫, 發生了 望加錫事件 337 這個事件的起因是 望加錫 當地的政治領袖是相當支持聯邦制度, 駐紮該地的前 荷蘭皇家印地斯軍 (KNIL) 部隊亦同, 他們並不願被編入印尼的正規部隊之中 於是, 這一群部隊由阿布督阿吉茲 (Andi Abdul Aziz) 領導, 進攻中央政府的部隊 事後在中央政府的威嚇下, 阿布督阿吉茲才順從前往雅加達並被逮捕, 中央政府軍也登陸望加錫, 事件才告落幕 亞齊則是另一個地方叛變的中心 位於麻六甲海峽口多半從事貿易的亞齊居民, 一向以虔信 回教 與作風強悍著稱, 也是西亞回教文化輸往印尼的重要窗口, 一向有 麥加走廊 (Serambi Mekkah) 之稱, 在回教文化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338 在 確定國家地位 時期, 亞齊人民對印尼民族主義的忠誠度是相當高的, 也曾拒絕加入 1948 年荷蘭人扶植 聯邦諮詢會議 下 蘇門答臘邦 (State of Sumatra) 339 印尼獨立後, 亞齊的領導人 達烏德貝魯 (Daud Beureueh) 即要 一的基礎 336 Amal Ichlasul, Region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in Indonesian Politics: West Sumatra and South Sulawesi (Yogyakarta: 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望加錫 又稱烏戎潘當(Ujung Pandam), 位於蘇拉維西的西南部, 是荷蘭扶植 1946 年成立的 東印尼共和邦 的首府 338 然而根據筆者實際的觀察, 在亞齊市 (Banda Aceh) 依然有教堂 ( 華人與非華人 ) 與華人的 廟宇存在 339 Osman Raliby, Historical Documents (Jakarta: Bulan Bintang, 1953), p

107 求印尼共和國政府正式承認亞齊的自治地位, 當時由於共和國政府的虛弱, 對於亞齊根本無拒絕的餘地 在 1950 年共和國建立後, 中央政府為了鞏固權力, 亞齊被併入北蘇門答臘省, 撤銷自治地位, 也撤銷當地 回教貴族 (uleebalang) 的文官資格 由於在亞齊地區的 回教貴族 一直是地方政治勢力的掌控者, 中央政府此舉自然讓這些的宗教領袖感到不滿 1953 年初蘇卡諾訪問亞齊, 回教領袖鼓動大批群眾示威, 反對 班查西拉, 要求蘇卡諾將回教做為國家基礎 其後並爆發 達烏德貝魯事件 (Daud Beureueh Event) 這事件的起因是亞齊的軍事強人 達烏德貝魯 以 全亞齊回教學者聯合會 (PUSA,All-Aceh Religious Scholars Association) 為後盾, 要求亞齊成立 自治省, 保留外匯收入, 建立以回教為基礎的宗教自治區, 並宣佈加入 回教教國 運動 340 雖然共和國政府撫靖並施, 但一直還是無法完全平復秩序 1956 年共和國政府增設亞齊省 341,1959 年印尼中央政府給予亞齊 特別領土 (Daerah Istimewa) 的自治地位, 增加地方權限, 亞齊的局勢才告暫時平順 342 Nazarruddin Sjamsuddin 曾經以亞齊的個案分析此時期地方叛變的現象 343 他將印尼獨立初期區域主義的產生歸納幾個原因, 其中包括 : 地方政治人物的政 治鬥爭 344 政黨政治的競爭蔓延到地方 345 中央與地方的資源分配等等 然而, 鄭瑞明, 從歷史角度看印尼亞齊獨立運動, 歷史月刊,64 期,2000 年 3 月, 頁 68 根據印尼政府 1957 年頒布的第一號法令 (Law 1/1957), 在外島的政治壓力下, 中央政府給 予地方的自治權力, 包含地方行政首長民選等 J. D. Legge, Central Authority and Regional Autonomy in Indonesia: A Study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 53. 一些不滿對中央政府屈服的亞齊領導者則轉而將活動地下化, 繼續以游擊隊與政府對抗 343 Nazaruddin Sjamsuddin, The Republican Revolt: A Study of the Acehnese Rebellion (Singapore: 344 ISEAS, 1985), p. 13. 例如, 當時北蘇門達臘的省長 S. M. Amin 認為, 回教 並不是導致亞齊叛變的因素, 而是回教地方的回教貴族 uleebalang 與回教教師 ulama 在地方政治權力上的鬥爭, 並利用群眾的回教信仰當作是對抗中央政府的武器 參閱 S. M. Amin, On the Bloody Affair in Aceh (Jakarta: 107

108 根據 Nazarruddin Sjamsuddin 的分析, 地方叛變最主要的根本原因, 是印尼是要走向聯邦制, 還是共和制的議題 346 即使到 1950 年代後, 聯邦制的呼聲也從未消逝 這樣的爭議最後演變為 爪哇 與 外島 的二分法對抗, 由於爪哇仰賴外島的經濟資源, 由爪哇人主導的共和國政府自然會在這樣的爭辯上為自己的利益強力辯護 (2) 南摩鹿加共和國 叛變 延續 望加錫 事件,1950 年 4 月安汶 南摩鹿加共和國 的叛變是印尼 1950 年代唯一分離主義的訴求 南摩鹿加 ( South Moluccas) 是 東印尼邦 的一個行政區, 首府是安汶 在殖民時期, 由於安汶人大多是基督徒, 殖民統治者大多用安汶人 (Ambonese ) 作為殖民軍隊 皇家印地斯軍 (Royal Netherlandsch Indies Army, KNIL) 的主要來源, 而安汶人也多半倚靠荷軍的薪俸過生活 347 在蘇卡諾宣佈獨立後, 這一批部隊被殖民者利用去對抗爪哇人的印尼民族主義部隊與回教徒的 印尼回教部隊 1949 年荷蘭人撤退與 望加錫 事件後, 許多親荷蘭的 東印尼 邦政府官員由 望加錫 逃離至安汶, 加上前 皇家印地斯軍 武裝力量的支持,1950 年 4 月 25 日 東印尼邦 前司法部長蘇穆克 (Soumokil) 宣布 南摩鹿加共和國 (Republic of South Moluccas,RMS) 獨立, 並大肆搜捕回教徒與印尼民族主義政黨人士 348 不過, 這次的叛變不久馬上 345 Soeroengan, 1956). 例如亞齊一直是 瑪斯友美 的根據地 當 1953 年中央政府逐漸開始由民族主義者所控制, 亞齊的叛變即被詮釋是 瑪斯友美 鼓動要給 印尼國民黨 政府的教訓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p Nazaruddin Sjamsuddin, op. cit., p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Ethnic Group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這些軍隊與家屬害怕印尼共和國成立後會解散 皇家印地斯軍, 使他們失去經濟依靠, 一方 面也害怕共和國部隊的回教徒會殘害基督徒 108

109 就被共和國政府派兵弭平, 數千的安汶人跑去荷蘭組織流亡政府做最後的對抗 349 在印尼民族主義眼中, 受荷蘭支持的 南摩鹿加共和國 的成立是殖民者藉 此意圖延續殖民主義, 而不是當地民眾渴望脫離印尼 350 不論是歷史恩怨 宗教 因素或是政治人物的操弄, 南摩鹿加共和國 成為印尼獨立之初唯一的分離主 義 (3) 全面鬥爭憲章 (Permesta) 與 印尼革命政府 (PRRI) 351 雖然上述叛變皆馬上被弭平, 未使整個印尼統一造成立即的危害, 但是對於這些區域主義的現象, 有學者評論於 1950 年代初, 在混亂的狀態下, 能維持國家統一性只有象徵性的法律而已 352 軍隊地方主義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特別是在外島省分 隨著經濟逐漸的惡化, 民族主義者承諾獨立之後的現代化, 並沒有讓印尼民眾得到滿足 延續著殖民前的經濟困境, 而且經濟活動限於爪哇而無法開展, 持續困擾著國家領導者 獨立之後的政治停滯與經濟困境, 伴隨著第一次普選的政治競爭, 再次為印尼的國家統一造成了影響 1955 年第一次民主選舉, 對於印尼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意義是 : 選舉打破了 反殖民的共同意識型態, 加深了區域衝突的進一步威脅, 特別是爪哇與外島的關 年事變後, 約有 人逃至荷蘭, 安汶人在荷蘭形成的封閉的社區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這批移居荷蘭的安汶人為爭取摩鹿加的獨立, 從事許多如劫機的恐怖活動 參閱羅石圃主編, 東南亞國家國際關係論叢 ( 台北 :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3), 頁 Leo Suryadinata,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Destroy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n Indonesia, op. cit., p 關於這些叛變事件與 議會民主時期 中央地方關係的進一步討論, 可參閱 Gerald S. Maryanov, Decentralization in Indonesia as a Proble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8). 352 M. Malley, "Regions: Centralization and Resistance" in D. K. Emerson (ed.), Indonesia Beyond Suharto (London: M. E. Sharp), p

110 係 353 在 1955 年選舉之前的舊國會, 並沒有所謂 區域主義 的傾向, 因為當時國會議員很少藉由民選產生, 沒有 選區地域化 (Regional Alignments) 的現象 然而在歷經 1955 年選舉的競選活動, 激烈的選舉過程使各政黨因競爭而出現地域的分歧 354 例如當 瑪斯友美 在蘇門答臘從事競選活動時, 攻擊 印尼國民黨 是 爪哇政黨 ; 印尼國民黨 在爪哇攻擊 瑪斯友美 是 蘇門答臘政黨 爪哇人在中央政府居於領導地位, 忽視外島利益的問題, 也成為其他地域性政黨所嚴厲批評的主題 不過, 因為選舉採取以全國為選區的比例代表制, 其實卻意味超過半數的爪哇居民即已將支配選舉的結果 表 3-2: 印尼 1955 年大選四個主要政黨在爪哇與外島地區的得票 政黨名稱 在爪哇的得票數在外島的得票數 總得票數 印尼國民黨 6,964,595 1,470,058 8,434,653 瑪斯友美 405,703 7,498,183 7,903,866 回教教師會 5,945,993 1,009,148 6,955,141 印尼共產黨 5,497, ,148 6,176,914 總數 11,814,057 10,656,537 29,470,574 資料來源 : 筆者自行計算 資料取自 Herb Feith, The Indonesia Elections of 1955(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7), p. 58 and 85. 由表 3-2 分析可以發現, 印尼國民黨 回教教師會 與 印尼共產黨 總共從爪哇獲得 85 %的選票 瑪斯友美 的選票則有半數來自於外島 在多數的外島省分, 這三個以爪哇為大本營的政黨得票都遠落於 瑪斯友美 之後 會造成這個原因主要是宗教與經濟 在宗教上, 因為外島的回教徒大都是虔誠回教 353 Robert Cribb, Nation: Make Indonesia, op. cit., p William R. Liddle 觀察到在 1950 年代後期, 族群認同是與政黨分歧相互關聯的 例如 North Tapanuli Batak 的地區支持基督教黨 (Parkindo),South Tapanuli Batak 支持 瑪斯友美, 爪哇人則大都支持 印尼國民黨 不過, 雖然也有地區性的小黨出現, 印尼人大多還是支持全國性的政黨 William R. Liddle, Ethnicity, Par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An Indonesian Case 110

111 徒, 且比較有商業導向, 他們擔心爪哇中央政府忽視共黨的坐大, 將會降低國家對宗教的支持與鼓動反資本主義的政策 在經濟上, 雖然 1956 年第 32 號法案 (Law No. 32 of 1956) 規定了中央與地方歲收分配的公式, 但是多數的外島民眾還是質疑, 作為進口地區的爪哇政府會優先照顧消費者利益, 操控關稅政策與匯率以確保進口或價格低廉 相反的, 外島居民認為爪哇中央政府對印尼的出口並未妥善照顧, 使在外島的出口產品收入比殖民前更低 所以當時印尼外島地區流傳一句話 : 爪哇的中央政府把爪哇當成全國財富的消費者, 其他島嶼當成是全國財富的生產者 355 軍隊的地方主義也是印尼會朝向區域化的一項因素 當蘇卡諾宣布印尼獨立後, 所面對的首項難題是 : 如何阻止日本佔領軍與由日本扶植年輕軍官所組成的國民軍之間的衝突 356 日本人曾經下令解散國民軍, 但蘇卡諾巧妙的將各個部隊以化整為零的方式, 將國民軍分割為一個個獨立的地方保安部隊, 以保存印尼本國的武裝力量 357 但是此種作法損害了部隊統一指揮體系, 地方保安部隊的指揮官認為自己是獨立的, 不需要向人匯報 最後在所有的地方指揮官一致推選蘇迪曼 (Sudirman) 將軍, 這個問題才獲得初步解決 不過, 也因為蘇迪曼是由部隊選舉產生而非政治任命, 因此軍方人士強調軍隊應有獨立的政治地位 而這造成 Study, op. cit., p R.Cribb 原著, 蔡百詮譯, 前揭書, 頁 88 印尼的出口物資大多產於爪哇以外的外島, 據當時的統計, 僅蘇門答臘地區出口總值就達到全國總額的 70 %, 中央政府機構幾乎是靠外島來維持 馬樹禮, 前揭書, 頁 這批軍隊在爪哇稱為 祖國保衛者 (Pembela Tanah Peta, Defenders of the Fatherland), 在蘇 門答臘稱為 從軍 (Giyugun), 通稱為 印尼國民軍 (Tentara National Indonesia, TNI), 1945 年印尼獨立後改稱 印尼武裝部隊 (Angkatan Bersenjata Republik Indonesia, ABRI), 民 主化後又改回為 印尼國民軍 (TNI) 這些部隊包括 印尼國民軍 社會主義青年團 人民軍 野牛師團 回教教軍 學 生軍 等不同的名目 其中又有日本系統 荷蘭系統的派系之爭, 爪哇軍官多為日本系統, 蘇門答臘則為荷蘭系統 到最後這樣的派系之爭就演變為 : 支持總統蘇卡諾 印尼國民黨的 爪哇軍隊 與支持副總統哈達 蘇門答臘軍隊 之間的紛爭 馬樹禮, 前揭書, 頁

112 日後印尼軍方在政治與社會扮演著 雙重角色 (Dwi fungsi) 358 雙重角色 加上過去為抵抗荷蘭, 軍隊呈現高度的去中心化, 因此當時的趨勢是軍人效忠對象是地方指揮官 地方軍隊也缺乏來自中央政府國庫的財政支持, 使得這些軍隊開始介入商業活動, 這些商業活動增加了地方軍隊的自主性 尤其在蘇門答臘與蘇拉維西地區, 軍隊默許的走私活動, 大大降低了政府的稅收 1956 年哈達辭去副總統, 加深了爪哇與外島之間的裂痕 代表爪哇的蘇卡諾與代表蘇門答臘的哈達一直是印尼民族主義的指標人物, 非爪哇人一直把當成是爪哇與外島地區政治平衡的重要象徵, 他的辭職與淡出政壇被視為是爪哇與外島地區的分裂 359 同時, 軍隊地方主義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特別是在外島省份 因此在 1956 年, 印尼政府接受納蘇遜 (A. H. Nasution) 將軍的建議, 開始整頓軍隊地方化的問題 這引起地方的反彈, 一些來自雅加達的失意政客也加入他們的陣營 1956 年 12 月開始, 位於中蘇門答臘的 野牛師團 與北蘇門答臘的 大象師團 等地方部隊發動叛亂, 拒絕爪哇中央政府的軍隊調度 1957 年 3 月, 東印尼 軍區的指揮官蘇姆爾 (Colonel Sumual) 在蘇拉維西的 望加錫 宣布 緊急戰爭狀態, 以軍管取代文官省長 並與其他外圍不滿爪哇的各省, 包括蘇拉維西, 努沙群島 (Nusa Tenggrar), 摩鹿加, 等原屬於 大東方 的各省, 發表 共同奮鬥宣言 (Permesta,Universal Struggle Charter 或譯為 全面鬥爭憲章 ), 要求爪哇中央政府給予外島各省廣泛的自治權與經濟自主, 廢除中央集權制 這些外島軍人提出三點政治訴求 : 第一, 要求減少總統蘇卡諾的權力 ; 第二, 由前副總統哈達組成新內閣 ; 第三, 開除納蘇遜將軍 1958 年 2 月 15 日, 另一個地方叛變組織 印尼革命政府 (PRRI,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在哈達的故鄉, 蘇門答臘 358 關於印尼軍方的 雙重角色, 可參閱區鉅龍, 後蘇哈托時代印尼軍人 雙重角色 的持續與變遷, 問題與研究, 第 38 卷第 4 期,1999 年 4 月, 頁 R. Cribb 原著, 蔡百詮譯, 前揭書, 頁

113 的巴東 (Padang) 成立, 這個組織要求蘇卡諾放棄獨裁統治與地方經濟獨立, 並 與 共同奮鬥宣言 陣營達成一致的立場 360 除了軍隊地區主義的因素外, 蘇門答臘與蘇拉維西的叛亂也顯示, 這些爪哇以外的外島地區要求改善經濟資源分配 361 雖然爪哇中央政府在 1957 年第 1 號法案 (Law No.1 of 1957) 將省長由中央官派改為直接民選, 但是外島的菁英份子還是要求雅加達設立一個上議院 (Senate), 以維護區域利益 不過, 這些叛變的領導者, 仍主張繼續維持國家的完整性, 並非訴求區域分離, 而是要求改變雅加達政府的區域政策, 恢復 1945 年獨立革命的理想 這些外圍省分的叛亂, 摧毀了印尼原有內閣政府的正常運作, 促使蘇哈托必須有所作為, 這也是他宣布戒嚴以及其後 指導民主 的原因 為了避免軍隊與區域結合, 除在爪哇地區外, 地方指揮官以非在地的族群, 特別是由爪哇系統的軍官出任, 避免造成以地域族群為基礎的軍隊再次出現 自此, 印尼軍隊逐漸成為以爪哇人為基礎的部隊 362 加上蘇卡諾賦予軍隊 功能團體 的地位參與政治, 以換取軍方對中央政府的支持, 中央權威也就更為穩固 363 這一連串的措施, 在納蘇遜將軍的領導下,1961 年忠於政府的軍隊平定所有的叛亂 這些事件使得 西蘇門答臘地區, 以 米南卡包 人為主, 在荷蘭統治時期是一直保有地方財政與教育的自 主性, 因此較有地方自主的傾向 Audrey Kahin, West Sumatra: Outpost of the Republuc in Audrey Kahin (ed.),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Indonesian Revolution: Unity from Divers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p. 146 印尼革命政府 在 1960 年 2 月 6 日改組 為 印尼聯邦共和國 (RPI), 持續提出聯邦制的主張 這段時期的叛變研究可參閱 Audrey Kahin, Section: Region versus Capital in Audrey Kahin, Rebellion to Integration: West Sumatra and the Indonesian Polit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蘇卡諾的共黨與獨裁傾向, 也是促使這次地方叛變的原因 因此, 也有學者觀察這些叛變的 背後都是獲得美國 中央情報局 (CIA). 支持 Adam Schwarz, op. cit., p. 17. 根據 1974 年的統計, 印尼軍方爪哇人佔 75 %之多 Data on the Current Military, Indonesia, No.18, 1974, pp 自 1955 年各派系與利益的 270 名陸軍軍官召開 日惹會議 後, 軍方開始團結, 成為一個功 能團體從事政治活動, 對印尼政局的影響力也逐漸加深 113

114 軍方在印尼政局的地位更為重要 三 伊里安加亞議題 1945 年 獨立調查委員會 中, 除了宗教議題外, 如何界定 國家領域, 是另一個重要的討論議題, 特別是有關於 伊里安加亞 的議題 在冗長的辯論 中, 主要來自三方面的不同意見 : (1) 完全繼承前殖民者領域, 並加入北婆羅州 沙嘮越 汶萊 東帝汶 馬來亞及各地的附屬島嶼 ; (2) 完全繼承前殖民領地, 但不包括伊里安加亞 ; (3) 完全繼承前殖民領地並加上馬來亞 去除伊里安加亞 在這三個方案中, 蘇卡諾個人偏好方案 (1) 對於蘇卡諾而言, 建立一個從 蘇門答臘到伊里安加亞 的 大印尼 是他一生的重要志業 364 尤其早年從事民族主義運動時許多民族主義領袖, 包括哈達與薩里爾, 都曾經囚禁在此 所以在民族主義的國家想像中, 伊里安加亞地區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 哈達本人則支持方案 (2) 最後的投票結果, 方案 (1) 獲得壓倒性勝利的 39 票, 方案 (2) ( 3 ) 分別 只得 19 票與 6 票 365 在民族主義的大旗下, 蘇卡諾領導的印尼民族主義者最終 還是認為 伊里安加亞 不應分離於印尼其他地區 對於前殖民者來說, 荷蘭政府一直明確的把 伊里安加亞 當成是與印尼分 364 Geoff Simons, Indonesia: The Long Oppression, op. cit., p.136. 蘇卡諾是這麼說的 : the totality of all human beings, who according to geopolitics ordained by God Almighty, live throughout the unity of the entire archipelago of Indonesia from the northern tip of Sumatra to Irian. 365 Geoff Simons, Indonesia: The Long Oppression, op. cit., p

115 割的一部份, 尤其在 確定國家地位時期 (1945 年到 1949 年 ), 荷蘭政府一直意圖將伊里安加亞與殖民地的其他地區視為是不同的議題 荷蘭殖民者認為, 伊里安加亞 在宗教 文化與種族上都異於印尼其他地區, 與爪哇屬不同的政治單元, 印尼不能繼承伊里安加亞的主權 366 由於雙方不肯讓步, 最後 圓桌會議 將伊里安加亞的議題暫時擱置 但是基於 大印尼民族主義 的目標, 蘇卡諾並沒有對 伊里安加亞 議題妥協 對內, 蘇卡諾透過一波波的演說與政治動員, 發動 解放伊里安運動, 鼓動印尼民族主義的浪潮 對外, 共和國政府的數度向聯合國提案, 要求確認對伊里安加亞的主權 到 1950 年代中末期, 蘇卡諾的意識型態已經明顯的藉由民族主義作為對抗帝國主義 例如, 在 1954 年萬隆 (Badung) 召開 亞非國家會議 為了與殖民帝國主義對抗, 在 1958 年並將荷蘭所有在印尼的資產收歸國有, 與荷蘭在 1960 年 8 月斷絕外交關係 此外, 為了移轉國內政治失序的焦點, 蘇卡諾亦把這種 印尼民族主義 投射在國際舞台, 大印尼主義 成為印尼獨立初期的重要外交政策, 光復 伊里安加亞 也就成為蘇卡諾整合印尼的重要目標 他成立 西伊里安解放最高指揮部, 由野戰軍官蘇哈托少將擔任作戰指揮官 在當時國際的環境下, 美國不希望印尼左傾導向蘇聯, 因此決定施壓荷蘭博取印尼支持, 要求荷蘭放棄 伊里安加亞 在美國的運作下, 荷蘭在 1962 年 10 月 1 日將 伊里安加亞 的主權交與 聯合國臨時執行機構 (UNTEA), 在 必須在 1969 年舉行公民投票 的附帶決議下, 聯合國在 1963 年 5 月 1 日將主權交與印尼 367 伊里安加亞 的歸併, 象徵蘇卡諾 大印尼主義 的民族想像大業也就完成 從這個時期區域的叛變與分離運動看來, 除了被視為是殖民延續的 摩鹿加 366 Robert Craig Bone, The Dynamic of the Western New Guinea Proble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年 伊里安加亞省 正式建立, 成為印尼第 26 省 115

116 共和國 外, 不論是 回教領土 印尼共和國革命政府 全面鬥爭憲章, 這些重大的區域挑戰都是與印尼的整體身分有關, 並未企圖脫離印尼 印尼政府官方則是稱這些叛變為 不自然的內戰 368 Roeslan Abdulgani 也稱這些叛變都只是在一個不穩定政府與社會中, 尋求一種共同體生活穩定 369 伊里安加亞議題 更是蘇卡諾實踐 想像共同體 的重大成就 從過去企盼獨立反抗殖民統治運動的決心, 藉由革命的過程將所有印尼人團結在民族想像的旗幟下 所以地方上雖屢有叛變的出現, 困擾民族主義領導者, 對印尼的共同想像並未就此消逝, 這也是分離的訴求只有在 南摩鹿加 出現的主因 對於這種現象,Leo Suryadinata 認為 50 年代的地方叛變與分離運動能迅速被政府壓制, 是因為印尼民族主義已經深植印尼大部分群眾的心中, 大部分的印尼人民害怕國家的分裂使印尼走回殖民統治的老路 370 一些受過西方教育並支持區域主義的外島菁英, 所持信念是 去中心化 是一個民主體制解決整合危機的必經過程 蔡百銓譯, 前揭書, 頁 Roeslan Abdulgani, History of Indonesia Nationalism (Monash: Monash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Leo Suryadinata,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Destroy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n Indonesia, op. cit., p Gerald S. Maryanov, op. cit., pp

117 第四節 種族 : 華人的政治參及民 族主義者的態度 獨立以前, 華人是被排斥於印尼國家想像的民族主義運動之外的 雖然印尼在獨立後採取的是 多元而一體 (Bhinneka Tunggal Ika) 的種族觀念 372, 但是華人並不被土著認定在 印尼國族 (Bangsa Indonesia) 之中 除了印尼共產黨, 多數的土著政黨也拒絕華人的加入 由於非土著的種族包括阿拉伯人 印度人 歐亞混種人亦受到影響, 但因人數的緣故, 獨立初期比較受到討論還是華人種族議題 373 相較於宗教與地域的壓迫性, 華人議題似乎對民族主義者而言, 是較不棘手的問題 一 華人的政治參與 在印尼的國徽中, 大鳥 (Garuda) 的下方即寫著 Bhinneka Tunggal Ika ( 從分歧中追求統一, 多元而統一 ) 這句話來自西元 14 世紀的 Sutasoma 王朝, 在 1951 年蘇卡諾將這句話拿來作 為印尼共和國的口號 由於種族問題的複雜與敏感性, 印尼政府從未公佈過各種族的人口資料 關於印尼種族人口 比例問題大多數的學者是參考 1930 年殖民者所做的統計資料 學者猜測這可是希望掩飾爪哇人口過多的事實 參閱 Leo Suryadinata, Introduction: Ethnicity, Regionalism, and Religion in Leo Suryadinata, Election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Singapore: ISEAS, 2002), p. 15, Note

118 延續戰前的 中華會 印尼中華黨 新報 等團體, 雖然在日據時代所有的活動遭到禁止, 華人本身對於 土生華人 (peranakans) 與 新客華人 (totoks) 的區分仍然存在 但是在戰後則有不同的發展 尤其是 土生華人 建立了許多組織以維持自己的利益 首先, 印尼中華黨 在 1950 年更名為 印尼團結聯盟 (Persatuan Tenaga Baru), 成為一個名義上多族群政黨 但因 多族群 的概念並未在華人社群中生根, 該政黨並未受到普遍的支持 中華會 中的一些領導人在 1948 年建立 華人聯盟 (Persatuan Tionghoa) 並在 1950 年 3 月後更名為 印尼中華民主黨 (PDTI,Indonesian Chinese Democratic Party), 成為印尼獨立初期首要的華人政治團體 到了 1954 年, 印尼政府允許華人籌設自己的政治組織 一些包括 印尼中華民主黨 在內的華人政黨, 決定籌建一個新的組織, 以團結華人力量參與選舉, 這也就是後來在的 國籍協商會 (Baperki,Citizens Consultative Body) 國籍協商會 成立後立刻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團體, 所持的宗旨是訴求包括華人在內的所有印尼公民都應有相等的權利, 國籍協商會 並在 1955 年大選獲得 1 席國會議席 374 就形式上而言, 這個組織並不是以華人的族群特質為基礎, 但實際上這個組織就是 土生華人 的代表團體, 僅有極少數的土著成員參與 國籍協商會 關注並不限於政治事務, 亦包含文化層面, 甚至創辦了一所 土生華人大學 (Ureca,Universita Res Publica) 375 雖然 國籍協商會 幾乎整合所有 土生華人 的政治力量, 但左傾的路線 爭議也一直不斷 左派的一方堅信唯有實現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 華人的弱勢地 位才能得以有效解決 最後, 以蕭玉燦 (Siauw Giok Tjan) 為首, 傾向印共的一 374 議會民主時期 的印尼國會曾經出現過 6 個土生華人代表議席, 不過大多是指定的席次 Leo Suryadinatat, Pribumi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op. cit., p 土生華人大學 在 1965 年被迫被更名為 Universitas Trisakti, 成為一所土著為主的學校, 也是 1998 年政治改革的引爆點 118

119 派取得領導權, 國籍協商會 也逐漸變為支持社會主義的團體, 與蘇卡諾及印尼共黨有密切的聯繫關係 1965 年的政變的 國籍協商會 被懷疑是策動政變的主謀之一, 導致無辜的華人因而被屠殺 自此, 所有的華人團體被政府宣布禁止, 華人也開始反省是否要介入政治 1965 年後華人便逐漸退出政治活動 376 除此之外, 另一個土生華人組織是在 1963 年 同化會議 後成立的 建設統一民族機構 (LBKB,Institute for Promotion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該組織在印尼政府的鼓動下, 主張華人應透過通婚 改名換姓 信仰回教等方式, 完全的同化於印尼土著 377 這個組織先後發表了 同化宣言 (Piagam Assimilasi) 與 同化憲章 這些主張主要是仿效印尼民族主義在 1928 年發表的 青年誓言, 強調華人應認同 一個民族 一個祖國 一個語言, 唯有透過這樣的認同才能顯示對印尼國族 (bangsa Indonesia) 的效忠 378 但是這樣的 同化路線 觀點並沒有受到華人的普遍支持, 其與 國籍協商會 的 整合路線, 在立場上是屬於對立的關係 379 新客華人 大多是中國傾向, 成立的團體包括 僑中 (Qiao Zong,General Organizatio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與 華校教師聯合會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兩個團體 然而, 這些團體被視為是 外國組織, 並不被允許參與印尼的政治運作 但是到了 1960 年這種中國傾向不論在 新客 或 土生 華人之間都已經消失 376 Leo Suryadinata, Patterns of Chin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Four ASEAN States in Leo Suryadinata, Chinese and Nation-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1997), pp 有的華人主張透過宗教融入印尼社會之中. 例如 1953 年成立的 中華回教聯合會 參閱姚楠主編, 同化宣言 同化憲章, 東南亞歷史辭典 ( 上海 : 上海辭典出版社,1991), 頁 Leo Suryadinata, Local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and their Position in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1), p

120 除了 土生 與 新客 華人之間的差異外, 華人內 左傾 ( 傾向中國大 陸 ) 與 右派 ( 傾向台灣 ) 的鬥爭, 亦形成自相殘殺的局面 華人內部左右分 裂的結果, 也間接削弱華人的勢力和影響力 380 二 民族主義者對華人的態度 前述提及, 印尼民族主義的起源, 除了反歐, 還有反華 民族主義者追求印尼獨立之精神, 一方面是希望將各個種族整合至一個以 土著文化 (indigenous culture) 為基礎的國家之下 ; 一方面希望獲得經濟獨立 所以, 當 反殖民 的目標不在後, 掌握經濟優勢的華人, 就成為土著眼中新的攻擊對象 由於印尼華人對印尼民族主義並不積極, 加上多數華人的中國傾向,1945 年到 1949 年曾經發生多次的反華暴動 381 這些排華運動反映民族主義思潮的衝擊下, 土著對華人不滿的情緒和宣洩 但是因為新生的印尼與前殖民者持續處在衝突的狀態, 印尼民族主義者需要當地華人的支持力量, 民族獨立的目標才能進一步實現, 所以在 確定國家地位時期 民族主義者對於華人還算相當寬容 382 例如國籍與公民權的問題 國籍與公民權的給予是國家整合的重要工具, 獨 晚年蘇卡諾左傾的態度, 得勢的左派華人進行對右派華人各種迫害, 如在 1958 年後沒收右派 華人的僑校與企業等等 1965 年共黨發動政變後, 軍方大肆捉捕左派華人分子, 不少右派華 人反而也被牽連 包括 1945 年的泗水 (Surabaya) 暴動,1946 年的萬隆 (Bandung) 文登 ( Tangarang) 巴眼 亞庀 ( Bangansiapiapi) 暴動,1947 年發生巨港 (Palembang) 東爪哇 西爪哇 中爪哇 蘇門答臘 占卑 (Jambi) 等暴動 華僑誌編撰委員會, 印尼華僑誌 ( 台北 : 華僑誌編撰委員會, 1961), 頁 也可參閱楊聰榮, 暴動歷史 族群關係與政治變遷: 印尼歷史上的政權轉移與反華暴動, 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1999: 東南亞的族群 階級與國家發展 (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1999), 頁 11 之附表 382 Leo Suryadinata, Government Poli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Indonesia in Leo Suryadinata, Chinese and Nation-Build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1997), p

121 立初期, 除了 非土著 (bukan asli) 不能擔任總統外,1946 年的國籍法傾向平等原則, 只要華人沒有實際的行動申請中國籍, 本地出生 連續居住滿五年的華人可以自動成為 印尼公民, 這算是一種 消極公民權制度 (passive system of citizenship) 383 在中國政府採取血統主義寬鬆的國籍認定下, 許多華人保有雙重國籍的身分, 有些華人甚至拒絕成為印尼國民 根據當時的統計, 在超過 150 萬本地出生的華人中, 有 39 萬的華人具有中國籍, 也就是在所有 210 萬的華人中, 有將近 110 萬的華人不具印尼國籍 384 這些華人也並沒有意識到取得印尼國籍後應有的權利與利益, 也對中國民族主義還保有幻想 1950 年新政府成立, 雖然新政府秉持著平等原則, 強調各種族一律平等 ( jus soli), 但土著與非土著的關係又有微妙的變化 印尼政府在懷疑華人忠誠度是朝向 中國 與 荷蘭 的情形下, 究竟要把華人充分納入至國家中, 還是以各種方式限制華人的公民權? 都是民族主義者所困擾的課題 1950 年後, 華人逐漸發現, 成為印尼公民在經濟活動上較為有利, 而且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幻想逐漸開始破滅 此時, 他們也開始意識到有關公民權的問題 而土著政治人物也不滿存有雙重國籍可能性的 消極公民權制度, 亦希望華人能在印尼與中國之間作一個選擇 在 1955 年中國總理周恩來訪問印尼前夕, 中印雙方簽定 中國印尼雙重國籍條約 (Dual Nationality Treaty) 385 根據該條約, 規定年滿 18 的華人必須在印尼與中國兩個國籍中選擇, 印尼政府會給予選擇印尼國籍者的公民權 這項協議並在各方 ( 特別是回教政黨 瑪斯友美 ) 的壓力與反對下, 直至 1958 年 年印尼憲法第 27 條 : 所有公民在政府與法律中有同等地位 384 David Mozingo, The Sino-Indonesian Dual Nationality Treaty, Asian Survey, December 1961, pp 印尼在 1950 年 4 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121

122 月 21 日印尼國會批准後才生效 386 就理論上而言, 華人的國籍問題似乎已經解決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 由於害怕過多的華人憑藉著經濟實力將主導印尼的政治與國家安全, 所以在 1958 年印尼政府反而開始推行較為嚴格的 國籍法 (Act No. 62 of 1958, 1958 Citizenship Act), 非印尼出生的華人要取得印尼國籍是更加困難 1965 年政變後不久, 由於共黨與華人的淵源, 以及懷疑中國大陸的背後支持政變, 中國印尼雙重國籍條約 也就被印尼政府單方面廢止, 一些不具印尼國籍的華人地位也就妾身未定 由於印尼民族主義的目標除了政治獨立外, 也包含經濟的獨立自主, 因此當印尼真正獲得獨立後, 在經濟上採取 土著主義 的經濟政策 (Economic Indigenism), 以協助土著經濟地位的提升 387 首先被提出來的是 堡壘計劃 (Benteng System) 根據這個計劃, 凡是土著資本超過 70 %的企業, 即是屬於 堡壘商 (Benteng), 政府對於這一類的企業應給予 土著特權 (Indigenous Privileges), 享受各種的優惠措施, 以促進土著企業的競爭能力 除了對土著企業有所保護外,1951 年印尼經濟部長蘇米特洛提出 蘇米特洛 (Sumitro Plan) 計劃, 保護土著的工業生產 在該計劃中規定, 印尼的主要工業應由土著經營, 限制外資介入, 華人經營有成效的碾米工業也在禁止之列 次工業非土著資本僅能佔一半 自 1952 年的開始, 印尼政府也對華人經營出口貿易加以限制, 特別是農產品或土產之輸出, 並且把主要的物資進出口收為國營 延續這樣的進出口保護政策, 阿里內閣 (Ali cabinet) 於 1954 年進一步限制 外籍人士使用各進出口港口周邊的工廠 這項法令即使在政黨對立的環境下, 還 386 Donald E. Willmott, The National Status of the Chinese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61), pp 根據非正式的統計,1950 年初的華人總收入約佔全印尼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Roeslan Abdulgani, op. cit., p

123 是少見的獲得土著朝野一致支持 388 種種政策主要都是針對華人的經濟優勢而 來 1956 年在泗水召開的 土著經濟會議 (All-Indonesian National Economic Congress) 中, 前 印尼聯邦國 臨時總統阿沙特 (Assat Dotuk Mudo) 提倡名為 阿沙特運動 的反華運動 (Gerakan Assaat) 這個運動主張, 不論在文化 社會與經濟範疇, 華人都應被禁止介入 尤其在經濟層面, 不論是否具備印尼國籍的華人壟斷印尼經濟, 將阻礙印尼民族經濟的發展 他們並將印尼政治不穩定歸咎於經濟問題, 要解決經濟問題, 就應將華人排除於印尼經濟部門 389 在這股風潮的推波助瀾下, 各種針對華人的經濟政策更是紛紛出籠 例如 :1957 年外籍華人更被排斥不得經營輕工業 1958 年禁止所有的外國人經營群島間的貿易活動 因為經濟持續的惡化, 印尼政府並於 1959 年將貨幣貶值與凍結存款, 這些政策都使得擁有較多財富的華人蒙受到重大損失 尤其影響印尼華人最大的是軍方將領的建議 印尼政府以安全理由為藉口, 在 1959 年印尼政府頒布 1959 年第 10 號總統條例 ( 又稱 監督外僑居住和旅行條例 ), 政府開始限制外國商人, 也就是針對華人, 在城市以外的區域從事 小型商業 (Wurang) 活動 根據該條例, 華人必須在 1960 年 1 月 1 日前將他們的企業交給印尼土著, 以免華人利用從事商業活動之便來資助叛亂 某些地區的指揮官, 例如西爪哇, 更宣布禁止華人在鄉村居住 在執行這個政策的情況下, 約有 家以上的印尼華商受影響, 有超過 40 至 50 萬人的華人立刻面臨到經濟困境 390 印尼排華運動在此時達到最高潮 最後約有 10 萬左右的華人被迫回中國 388 Herbert Fe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op. cit., pp Herbert Feith and Lance Castles (eds.), Indonesian Political Thinking,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參閱姚楠主編, 1959 年第 10 號總統條例, 東南亞歷史辭典 ( 上海 : 上海辭典出版社,1991), 頁

124 晚年蘇卡諾在經濟上採取更嚴格監管外國所有的公司與企業 391 這種做法主要是希望透過 土著化 與 民族化 的政策以化解經濟困境 然而這些限制華人經濟活動的政策, 並沒有真正使印尼的經濟得到發展, 反而使經濟惡化 392 例如, 堡壘制 形成所謂 阿里巴巴 (Ali Baba) 現象, 也就是 土著執照擁有者 (Ali) 與 華人企業 (Baba) 的商業聯盟關係 這意味著華人賺取企業的利潤, 分享給掌握政治資源的土著菁英, 以換取的政治保護 393 這種現象也可以說明即使在土著的打壓下, 為何仍有華人的代表出現在 合作國會 與內閣中 基於這樣的勾結, 對大多數土著的經濟地位不但沒有獲得有效提升, 反而拖垮了當時的印尼經濟 在文化上, 不論 土生華人 還是 新客華人, 對於華人文化與教育議題一向重視 雖然印尼民族主義強調 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 一個語言 的基本立場, 但是獨立後初期除了一些地方軍事將領反對華語的使用外, 印尼政府對華人教育與文化並沒有太多的限制 394 可是當印尼國家的基礎穩固後, 印尼政府開始關注印尼華校, 在教師的資格與教學的環境上加以限制, 將華文教育印尼化 1957 年印尼政府開始限制非外國子民不得進入外國學校 這項限制措施意味許多具備印尼國籍的華人子弟不得進入華校就讀, 因此約有 1100 間的華校被迫關閉 1958 年由於懷疑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涉嫌支持外島叛亂, 印尼政府開始進一步限制與接管華校 395 到了 1960 年, 約有 72 %的華校被迫停辦 由於伊里安加亞的議題的爭議, 印尼政府在 1957 年 12 月開始宣佈接管荷蘭在印尼的企業 年印尼的通貨膨脹幾達 100 %, 損失五分之一的外匯存底, 並背負巨額的外債 顧長永,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 ( 台北 : 五南,1995), 頁 Wang Gungwu, Are Indonesian Chinese Unique? Some Observations in J. A. C. Mackie (ed.), The Chinese in Indonesia: Five Essays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ii, 1976), p 東爪哇指揮官 Sumitro 將軍曾經通令, 切斷以華語通話的轉接電話 在 1953 年印尼政府就已經頒布了 外僑教育監督條例, 對華人學校開始建立嚴格的管控措施 宋鎮照, 印尼華人的政經地位變遷與展望, 海華與東南亞研究, 第 1 卷第 1 期,2001, 頁 124

125 1960 年在民族主義者的授意下, 一些華人簽署 同化宣言 根據這個宣言, 印尼政府開始禁止使用華文招牌與華文書報進口, 不允許使用華語, 也規定具印尼國籍的華人需改用印尼文或印尼語發音的名字 年政變後, 不論是否具備印尼國籍華人學童, 都必須進入印尼學校 所有的華文報刊也被禁止, 同化 政策從此徹底執行 398 獨立初期的印尼複雜的國內政局與國際環境, 印尼政府的華人政策背後其實都隱藏著不同政治立場的角力 399 在主要的政治勢力中, 瑪斯友美 支持力量來自貿易回教徒社群, 所以特別強調 經濟土著主義, 對華人也最為不信任, 是支持 阿沙特運動 的主要力量 ; 回教教師會 亦持 經濟土著主義 主張, 也是 1959 年第 10 號總統條例 背後的支持者 簡而言之, 不論是 瑪斯友美 還是 回教教師會, 回教團體是基於宗教與經濟理由排斥華人 至於軍方, 如蘇納迅將軍, 則質疑華人的國家認同, 主張透過 同化 的方式整合華人 而印尼共黨與社會主義者, 雖然也有 土著 與 非土著 的差異觀念, 但其對華人的態度較為溫和, 甚至認為華人的零售企業, 對印尼經濟是有貢獻的,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態度, 吸引部分華人社團左傾 400 掌控印尼政局的民族主義者, 對華人態度亦有兩種類型 受西方自由主義影 響較深的哈達, 對華人較為友善, 反對包括 阿沙特運動 的排華行動 蘇卡諾 年第 4 號法案 在當時這項方案並沒有完全的執行,1965 年蘇哈托掌權後才以另一項更名措施取代 為了怕有些華人不懂印尼文, 官辦的 印度尼西亞日報 一半以華文刊登作為官方的宣傳之 用, 成為唯一的華文報 國際環境指的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 華僑 政策, 影響了印尼華人的身分認同 此外,1958 年蘇拉維西與蘇門答臘的叛變, 印尼政府認為 中國國民黨 牽涉其中, 於是印尼政府禁止 國民黨支持的華校 Leo Suryadinata, Ethnic Chinese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不同政治立場對於華人的不同態度, 筆者整理自 Leo Suryadinata, Pribumi Perceptions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 op. cit., pp

126 的態度則是模稜兩可 : 一方面希望降低華人在經濟上的影響力 ; 一方面希望將華人 融合 (absorbed) 至土著為主體的國家之中, 以維持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 不過, 晚年的蘇卡諾受到軍方的影響,1960 年後逐漸主張透過 同化 (assimilation) 的方式將華人納入 土著的印尼國家想像 (an indigenous Indonesian nation) 之中 401 根據 同化 的理念,1963 年到 1965 年間, 蘇卡諾曾提議將華人視為是一個 種族 (suku), 等同於 爪哇人 (Javanese) 巽他人 ( Sundanese) 其他的種族一樣, 有合法居住在印尼的權利 402 但其他的領導人並不同意這樣主張, 蘇卡諾垮台後該項政策也就終止 第五節 小結 研究政治發展理論的學者觀察, 新興國家在獨立之後可採行以下的整合策略 : 參與制度設計 意識型態 克里斯瑪領導 (Charismatic leadership) 菁英合作 種族政策 ( 鎮壓 消滅 同化與融合 ) 等等 403 面對整合困境, 多樣化整合策略都可在獨立初期的印尼族群政治中見到蹤跡 在議會民主時期, 西方議會參與民主的制度設計提供政黨政治競爭的場域 由於 班查西拉 所扮演的意識型態整合功能顯然沒有發揮, 根據這一點, 當然 401 Leo Suryadinata, Ethnic Chinese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儘管 土生華人 文化層面已經充分的 印尼化 (Indonesianized), 但是印尼政府大多一體視之為 Chinese 402 Leo Suryadinata, Ethnic Chinese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op. cit., p 呂亞力, 前揭書, 頁

127 可以質疑藉由 Weber 所言 合理合法的權威 建立的政治制度, 是否能有效解決族群政治的整合困境? 在傳統民主國家, 可以擁有多元的中介團體作為個人與國家之間利益表達的橋樑, 較可能實現 共識型民主 (consociation democracy); 但是在類似如印尼的新興多族群國家, 各族群團體宗教 地區與種族的原初認同不易消逝, 且缺乏成員的重疊共識 (overlapping memberships), 要維持一個和諧穩定的政治競爭環境是相當困難的 404 議會民主時期的整合失靈, 不論是制度失調, 還是 Feith 所言的菁英整合失敗, 族群認同的歧異才是背後最具關鍵的因素 面對議會民主的困境, 蘇卡諾最後還是以 克里斯瑪 與 民族主義 結合領導者的姿態出現, 以個人的威望與民族主義重新包裝作為維持國家想像與合法性的工具 就像 Gliffoed Geertz 所分析, 指導民主 的 權威主義 (Authoritarianism) 是 解決第三世界整合失靈的一個典型範例 (an almost classic case of integrative failure) 405 為了達到 民族主義現代化, 蘇卡諾藉由權威主義混合 軍事壓制 與 復古意識型態, 利用復古爪哇文化的傳統權威來規避權力合法性的問題 406, 也可以 爪哇中心主義 作為合理的壓制外島的叛亂 407 蘇卡諾的重提民族主義的做法, 的確增強印尼國家想像的統一性 408 也驗證 Anderson 觀察, 反殖民的新興國家在國族建造的過程中, 往往具有一種真實的, 群眾式民族主義的熱情, 以及 馬基維利式 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的貫徹 409 基於 404 R. William Liddle, op. cit., p Gliffoe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 in Gliffoed Geertz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n (London: Macmillan, 1963), pp Benedict R. O G Anderson, Ideal of Power in Javanese Culture in Claire Holt (ed.),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Mochtar Pabottingi, op. cit., p R. William Liddle, op. cit., p Anderson 原著, 想像的共同體, 前揭書, 頁

128 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的運用, 在宗教議題上, 蘇卡諾重提 班查西拉 與 三位一體 (NASAKOM) 壓制回教政黨 ; 在區域關係上, 攏絡支持民族主義的軍方來壓制地方不滿, 以反帝的 大印尼主義 外交政策 收復 伊里安加亞 相較回教與區域關係的棘手, 蘇卡諾可以簡單的選擇 土著經濟 與 種族同化 政策來對華人放手一博 雖然執政後期 族群政治 被壓制, 蘇卡諾個人意向搖擺的整合領導, 並無法解決經濟惡化 共黨威脅 群眾與菁英的落差, 因此 指導民主 的政權並無法繼續延續 Anderson 認為這些困境都是造成 1965 年政變的主要原因 不論是 議會民主 或是 指導民主 時期,Clifford Geertz 稱印尼獨立初前 20 年都是處在一種 無法實現的國家狀態 (a state manqué) 410,1965 年的軍事政變, 新秩序政權 (New Order) 的出現, 也就是為這個 無法實現的國家狀態 的困境做了一個解套 411 當然, 有些學者提出根本上的質疑, 認為西方式 整合 思考只是重現印尼前殖民的現況 他們認為印尼獨立初期 族群政治 是一種殖民統治的遺續現象, 整合只是一種殖民的複製, 一種 維持國家現狀 (state qua state) 的 想像歷史 (imaginary history), 忽略各族群不同的 真實歷史 (real history) 訴求 412 當然這種說法似乎顯得微不足道 畢竟, 獨立初期的印尼除短暫的 南摩鹿加 410 Clifford Geertz,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p Mochtar Pabottingi, Indonesia: Historicizing the New Order s Legitimacy Dilemma in Muthiah Alagappa (ed.),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Southeast Asia: The Quest for Moral Author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參閱 A. Gorgon, Imaginary Histories and the Real Thing: A Critique of Anderson and Benda on the Autonomous: State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 23, No. 4, 1993.Clive J. Christie 則是特別舉了亞齊的例子說明 Clive J. Christie, Nationalism and the House of Islam: the Acehnese Revolt and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in Clive J. Christie, A Modern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SEAS, 1996), pp

129 族群分離主義外 ( 也是一個殖民主義的遺續?), 即使面臨整合的威脅印尼國家 概念還是維持在大多數印尼群眾心中 這可以以 William Liddle 的資料作為佐證 他在印尼蘇門答臘 Simalungunm 與 Siantra 地區進 行田野調查, 在國家認同的面向上, 他的結論是 : there is no longer any significant segment of local society actively opposed to the nationalist ideal. R. William Liddle, op. cit., p

130 第四章 新秩序時期的族群政治 ( ) 第一節 統合主義與新秩序時期的 族群政治 在 1960 年代及 1970 年代期間, 拉丁美洲許多民主政權 ( 包括巴西 祕魯 巴拉圭 智利 阿根廷 ) 發生軍事政變, 這些政變意味現代化理論下的 西方代議民主模式, 已不再能解決社會 國家的失序, 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國家組織, 包括軍隊與科技官僚機構所形成的政權 414 這種政權被通稱為 官僚威權主義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這種政權的特點是在政治上經由高壓的統治, 對社會實施 非政治化 排斥以往活躍的部門, 加強社會人們特殊的秩序, 以封閉的政治系統達到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 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and Enzo Faletto,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pp Guillermo O Donnell, Reflections on Patterns of Change in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 States, 130

131 有學者以 國家統合主義 (state corporatism) 來解釋實施官僚威權主義國家機關與社會團體的關係 416 他們發現在官僚威權的架構下, 通常國家機關是由上而下凌駕社會團體之上 也就是在一個組合主義社會中, 社會團體的互動是由國家機關來規範, 並預期某些計畫之結局 417 Winkler 更指出在統合主義的體系下, 國家機關會以 團結 秩序 民族主義 與 經濟成就 等四個原則來指導與管制社會團體 418 如果將 國家統合主義 概念套用至印尼的政治發展上, 面對 1950 年代的政治危機, 蘇卡諾晚年已有統合主義的傾向, 因而孕育出 指導民主 的統治概念 1965 年發生 九卅事件 後, 蘇哈托認為 指導民主 的失敗, 在於蘇卡諾並沒有掌握軍隊與建造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 所以當蘇哈托取代蘇卡諾成為印尼總統, 蘇哈托並無法忍受共黨的興起, 與 1960 年初混亂的 舊秩序 所以他建立一個以 新秩序 為口號, 軍隊與科技官僚機構所形成的 統合主義政權 419 這個被 Karl Jackson 稱為 官僚政體 (bureaucratic polity) 政權根本概念就 是國家在追求全國利益時, 應隔離派系與公共輿論之外才能執行正確的政策 420 為了解決蘇卡諾執政時期的紊亂, 並維持政治的合法性, 新秩序政權 強 調以 政治穩定 換取 經濟發展 為了達到政治的穩定, 蘇哈托宣稱以傳統 爪哇社會的集體協商代替民主, 這樣的構想意味著將印尼社會 去政治化 為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No. 13, Vol. 1, 1978, p Phillipe C. Schmitter, Dangers and Dilemmas of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5, No.2, 1994, p 周育仁, 政治與經濟之關係 ( 台北 : 五南,1993), 頁 J. Winkler, Corporatism,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17, 1976, p 年 3 月 11 日蘇卡諾簽署 三一一政令 (Executive Order of March 11,1996) 授權蘇哈托以總統 武裝部隊指揮官最高統帥的名義恢復治安後, 實際的權力便已移轉至蘇哈托手中 1968 年 3 月 27 日蘇哈托正式被 人民協商會議 推選為總統 420 Karl Jackson, Bureaucratic Polit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Indonesia in Karl Jackson and Lucian W. Pye (eds.), Political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Indonesi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p

132 了達到這樣的目的, 在意識型態上, 蘇哈托並沒有繼承蘇卡諾 三位一體 (Nasakom) 的意識型態, 反而努力營造蘇卡諾早期思想 班查西拉 作為國家意識型態, 在這個意識型態上塑造 新秩序 政治的運作方式, 賦予 班查西拉 的工具特性 在 班查西拉民主 的理念下, 傳統爪哇社會的 協商一致 互助合作 的概念, 也就取代西方議會民主原則 與其他的官僚威權主義國家一樣, 軍人在新秩序的政治穩定 (stabilitas) 扮演重要的角色 印尼軍人勢力的篡起是 1955 年大選後, 在印尼政治發展上的重要現象 50 年代末期地方叛變事件後, 數百名地方官員的空缺迅速為軍方所填補 由於蘇哈托本身是軍人出身, 蘇哈托之所以能取得政權, 也是靠軍隊的力量 在新秩序時期, 軍方扮演的是 雙重功能 (dwifungsi) 的角色, 除了國防與社會安全外, 軍人可以參與國家社會活動, 以維護 班查西拉 這些角色給予軍人參與政治的機會 421 根據 1970 年代末期的統計, 內閣中有一半的閣員與地方三分之二的省長皆有軍方的背景 422 ; 即使到了 1993 年, 在 41 名內閣成員中, 軍方仍佔 10 席, 四成的省長也還是由軍方出任 423 除了軍隊, 延續蘇卡諾 專業集團 的構想, 蘇哈托把蘇卡諾時代的 專業集團聯合秘書處 改造為一個名為 高卡爾 ( Golongan Karya,Golkar) 的政黨 作為一個統合主義政黨, 高卡爾 是以包含勞工 農民 青年 學生 知識分子等不同的專業組織所組成 424 當然軍隊也是構成 高卡爾 的重要支柱 以軍方為主體, 並透過全國性控制的官僚系統, 將所有的政策由中央政府集權制定, 421 J. Djiwandonq Soedjati, The Militar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Indonesia in J. Djiwandonq Soedjati (ed.), Soldiers and Stability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SEAS, 1988), p Michael R. J. Vatikiotis, Indonesian Politics under Suharto: Order, Development and Pressure for Change (New York: Routlegde, 1993), p Colin Mac Andrews,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 in Indonesia, Asian Survey, Vol. XXXIV, No. 4, 1994, p 有關 高卡爾 的組成, 可參閱 Leo Suryadinata, Military Ascendancy and Political Culture: A Study of Indonesia s Golkar (Ohio: Ohio University, 1989), p

133 這樣的政治聯盟關係就成為控制印尼社會脈動的關鍵 425 另一方面由於 1965 年印尼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 為維持政權合法性, 重建印尼經濟成為蘇哈托掌權後的當務之急 蘇哈托將政府的任務界定在 發展 (pembangunan), 在這個原則下必須達成繁榮與現代化兩個目標 藉由 國家發展規劃局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Board, BAPPENAS) 技術官僚的規劃, 實施一系列的 五年計畫 的結果, 使得新秩序時期的經濟得以持續發展 426 藉由經濟發展的成果, 印尼的貧窮人口已經從 1976 年的 %, 降低到 1987 年的 17.4 %,1990 年更降到 % 427 這些經濟表現為蘇哈托贏得 發展之父 的美稱, 而 經濟奇蹟 也就常被形容為印尼 新秩序政權 的經濟表現 428 讓一個在 60 年代仍然貧苦落後的國家, 到了 80 年代後期被視為新興經濟國家 長期穩定而快速的經濟成長, 也讓蘇哈托總統到 90 年代依然在政壇上屹立不搖 表 4-1: 新秩序時期幾項經濟指標 GDP 成長率% 資本累積成長率% 出口成長率% * 11.7 進口成長率% 資料來源 : 修改自 Shinichi Lchimura and James W. Morley, Introduction: the Varieties of Asia-Pacific Experience in James W. Morley (ed.), Driven by Growth: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London: M. E. Sharp, 1998), Table 1.6, 1.9, * 世界油價危機使石油出口減緩 425 R. William Liddle, Leadership and Culture in Indonesian, Pacific Affair, 1978, pp 即使在 1982 年國際油價危機, 印尼的經濟成長率還是能夠達到 2 % 427 Amir Santoso, Democratization: The Case of Indonesia s New Order in Anek Laothamatas (ed.), Demarcation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 (Singapore: ISEAS, 1997), p

134 簡單而言, 蘇哈托統治體系的階層, 就是蘇哈托控制軍隊 軍隊控制政黨 軍隊及 高卡爾 控制政府官僚與國會 429 至於這一套官僚威權的統治能夠在印尼推行近 30 年之久? 這可以從爪哇傳統文化解釋這樣的關係 Anderson 認為階層化的 主從關係 (patron-client) 就是傳統爪哇社會的權力概念 這種又被稱為 bapakism 的模式, 是建立在一種非衝突性的階層化邏輯 430 上位者( 父親 ) 提供資源與權威, 下位者 ( 子民 ) 則回饋支持與服從 431 上位與下位者之間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 在這樣的概念下, 居於上位的權力中心, 事實上是被階級與官僚區隔, 下位者 ( 群眾 ) 則被排除在權力外 432 如此由上而下的主從關係, 充滿了整個爪哇社會 除了社會的本質外, 爪哇人的順從文化也維持了這樣的結構 433 所以有學者認為, 新秩序政權 的統治本質, 就是將這種爪哇文化散佈至 整個印尼, 成為 新秩序政權 重要的統治根基 434 蘇卡諾的 指導民主 與蘇哈托的 新秩序 官僚威權政體的出現, 代表議 會民主時期 國家整合 的 多元主義 (pluralism) 模式, 無法解決印尼族群 政治的 不可治理性 (ungovernability) 435 ; 新秩序時期的國家統合主義出現就 428 Asia Week, 9 August 1998, p 顧長永,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 ( 台北 : 五南,1995), 頁 B. R. O G Anderson, The Ideal of Power in Javanese culture in Claire Holt (ed.),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2), pp Karl Jackson, op. cit., p David Brown, Indonesia: Neo-Patrimonial and Integration in David Brown, The State and Ethnic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1994), p 即使在今日社會, 爪哇的 主從階級 關係依然十分明顯 筆者的友人告訴筆者, 對於傭人 必須要以命令的口氣以維持權威 ( 例如不能說 請 字 ), 傭人認清自己的身分不踰矩是相當重要 在印尼的社會中, 上位者對下屬施以好處換取下位者的勞務與忠誠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在印尼文中, 這樣的權力關係被稱為 Pamrih 434 Frederica M. Bunge (ed.), Indonesia: A Country Stud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University, 1983), p 不可治理性 的概念來自 P. Schmitter 他認為 統合主義 之所以出現, 乃是在多元社會中政府無法負荷 (overload) 來自多元團體的需求, 形成威脅政府的一大考驗 而印尼議會民主時期這種無法負荷來自多元族群政治的需求, 形成的失序現象就是印尼國家機關的 不可 134

135 是要將 50 年代 議會民主時期 的 族群政治 (alian politik) 議題加以統合與鞏固 這種統合模式就像 John McGarry and Breadan O`Leary 所指出, 威權國家機關的角色是透過資源分配的偏好拉攏特定族群, 選擇性的創造與操作族群政治, 以便維護既有的執政基礎 436 也正如 Liddle 所陳述, 組合主義關係下的 壓制 與 合作 就必然成為印尼國家機關經營族群政治的主要手段 437 本章將以國家統合主義下族群政治的 壓制 分化合作 與 資源偏好分配 作為討論基礎, 分別從 統合主義下的回教政治 統合主義下的區域關係 華人政治壓制與經濟合作 三個角度, 來分析新秩序時期的族群政治 圖 4-1: 新秩序國家統合主義下的族群政治 資料來源 : 改編自顧長永, 蘇哈托的統治體系, 東南 亞政府與政治 ( 台北 : 五南,1995), 頁 37 治理性 參閱 Christpher Ham and Hill Michael, The Process in the Modern Capitist (Sussex: Harverster, 1984), p John McGarry and Breadan O`Leary, The Macro-political Regulation of Ethnic Conflict, The Political of Ethnic Conflict Regu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3), pp 相類似的看法見 Michael E. Brown,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Ethnic Relation in Michael E. Brown and Sumit Ganguly (ed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MA: MIT Press, 1997), pp William R. Liddle, Coercion, Co-opt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in Indonesia in Michael E. Brown and Sumit Ganguly, op. cit., pp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1 Clifford Geertz 2 Marc Howard Ross 3 Edmund Leach Ra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

1 Clifford Geertz 2 Marc Howard Ross 3 Edmund Leach Ra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 專題研究 China s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 toward Taiw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1987 12 20 2000 2008 3 22 Cultura Celere inhabit cultivate protect honour with worship culture and manurance

More information

公民化與現代化

公民化與現代化 Michael Mann 行 類 歷 行 來 來 不 說 了 切 行 理 了 參 類 略 了 論 1 理 了 金 說 了 度 兩 來 數 行 裡 2 金 了 不 不 3 了 數 論 讀 4 1 見 參 戦 立 說 力 不 說 行 力 2 參 金 論 聯 論 年 參 金 論 列 柳 年 3 參 葉 錄 錄 北 流 六 4 力 隸 讀 參 聯 歷 略 讀 參 聯 金 1 論 論 歷 兩 說 兩 不 兩

More information

DOI 10. 19561 /j. cnki. sas. 2017. 05. 139 * D634. 3 A 1008-6099 2017 05-0139 - 14 1 2 3 / / 2014 / 2015 * 1 2 1982 1985 1985 1987 1987 1989 1989 1995 2006 2000 8 2002 2005 2006 7 2010 9 2007 2011 4 3

More information

0 7 7 950 95 950 99 95 958 5 950 95 9 95 8 0 95 8 99 78 950 6

0 7 7 950 95 950 99 95 958 5 950 95 9 95 8 0 95 8 99 78 950 6 0 7 99 ~ 956 * K7 A 00-708 0 0-00 - 0 * 0 7 ~ Linda Grove Rebecca Nedostup Jennifer E. Altehenger Daniel Koss Michael J. Shapiro ed. Language and Politic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8 Igal Halfin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2DBED4B2A4A9D2A9DBA5CDB8EAB054A7B9BEE3AAA92DB3D5A468AF5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2DBED4B2A4A9D2A9DBA5CDB8EAB054A7B9BEE3AAA92DB3D5A468AF5A2E646F63> 持 續 國 內 領 先 打 造 國 際 知 名 淡 江 大 學 國 際 事 務 與 戰 略 研 究 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TKU 碩 士 班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博 士 班 105 學 年 度 招 生 資 訊 應 試 參 考 建 議 資 料 如 有 報 考 意 願 請 洽 本 所

More information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SOCIOLOGY OF ETHNICITY 8,9 1997 9-10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993 1926 11/12 1995 26 1996 2 18 self-assertion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引言 1 2 Szelenyi Kostello (1996) Gordon (2000) (Alcock, 1997, pp92-96; Burden, 2000; Duffy, 1998; Gordon et al, 2000; Jordan, 1996; Saraceno, 1997; SEU, 2001) (Bauman, 1998 Silverman & Yanowitch, 1997) 1979

More information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 20 20 70 80 1 20 90 20 90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41-42. 2 19 1985 80 Gerald D. Nash,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More information

Craig Calhoun, Chris Rojek and Bryan Turner Calhoun and Land, 1989. ć Bell, Daniel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Bauman, Zygmunt (1991) The Holocaus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f.doc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f.doc 族 群 理 論 專 題 (Seminar on Ethnicity) 九 十 六 學 年 第 二 學 期 課 程 名 稱 : 族 群 理 論 專 題 課 號 :IHC5104 開 課 系 所 :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客 家 專 班 上 課 教 室 :SA( 科 一 館 )110 上 課 時 間 : 星 期 一 晚 上 18:30-21:20 授 課 對 象 : 客 家 專 班 學 分 數 :3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HK-ID.PDF

HK-ID.PDF 1994 1990 1 1993 ideas ethos practice 2 3 4 1990...... 5 1990:120... 1989 12 6 80% 92% 99 75% 7 1957 1967 1973 1974 4 1975 9 1978 1982 8 1990...... 1988... 9 ...... 10 1990 : 1949-1970 1970-1973 1973-1975

More information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1. 2. 3. 4. 5. 89 115 913 1 1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praetorian 44 20 2002.12.30 2 armed forces 3 objective civilian control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praetorianism civil supremacy

More information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001-5558 2011 04-0059-19 C912.4 E Asia Trends * 2011 4 Asia Trends 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ng on 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1

More information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2015 3 Mar. 2015 2 Arab World Studies No.2 Margot Badran, Dual Liberation Feminism and Nationalism in Egypt 1870~1925, Spring, 1988, p.24. 77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More information

(low-intensity rule) (power stand-off) 3 (despotically weak and infrastructurally strong) 4 (logistic capacity) (in a spirit of equality)

(low-intensity rule) (power stand-off) 3 (despotically weak and infrastructurally strong) 4 (logistic capacity) (in a spirit of equality) 1 1990 1950 1950 1 261 (low-intensity rule) (power stand-off) 3 (despotically weak and infrastructurally strong) 4 (logistic capacity) (in a spirit of equality) 5 1950 1980 1949 2 M. Kundera 1985 3 John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sds2014_04.docx

Microsoft Word - csds2014_04.docx 為 什 麼 是 少 數 民 族 華 僑 華 人? 一 位 中 國 學 者 的 解 答 * 2015 張 振 江 2014 年 4 月 4-5 日, 澳 洲 國 立 大 學 亞 洲 太 平 洋 研 究 院 (Research School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at the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和 中 國 暨 南 大 學 國 際 關

More information

穨yinmen.PDF

穨yinmen.PDF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Beauty Women and War -- Confronting Cannons with Naked Women in Ming-Ching China 199961112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June 11-12, 1999 Taipei,

More information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00-5558 208 03-0089- 207 3 7 C92.4 E 20 90 2 5 8 949 208-05-0 / 0087 Fei Xiaotong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Brian H. Turner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7. DOI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章 影響中共與越南關係發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影響中共與越南關係發展的主要原因 1 2280 2 7868.58 2002 Kenneth 3 Waltz James Rosenau pre-theory idiosyncratic role governmental societal systemic 4 Joshua S.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5 1950 1 1964 6 1 2 1998 1 421 3 Kenneth N.

More information

1

1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獎 勵 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領 域 博 士 候 選 人 撰 寫 博 士 論 文 成 果 報 告 八 0 年 代 後 台 灣 散 文 之 家 國 書 寫 研 究 核 定 編 號 :NSC 98-2420-H-006-003-DR 獎 勵 期 間 :98 年 08 月 01 日 至 99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1978 Naughton (1995)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Standard and Poor) 45 8500 (Holland and Lague, 2004) (quasi-market) (Oi, 1992; 1995; Walder, 1995) 1 WTO Naughton, 1995; Shirk, 1994; White, 1993; Goldstein,1995;,

More information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2005 5 May12005 2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12 [ ]? (early modern)?? [ ] 2004-11 - 15 [ ] [ ] 81 1960-1970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1 1968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 川 日 本 論 語 詮 釋 史 論 ( 增 訂 二 版 ) 目 次 自 序... i 導 論 第 壹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1 一 引 言... 1 二 儒 家 思 想 脈 絡 中 經 典 性 的 三 個 面 向... 8 三 儒 家 的 經 典 性 三 個 面 向 間 之 關 係... 26 四 結 論... 36 第 貳 章 從 中 日

More information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启示意义•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启示意义• - 1 Pax Americana Pax Romana Pax Britannica 2 3 20 60 4 1 1998 4 2 Joseph S. Nye,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p.50. 3 Immanuel Wallerstein, Three

More information

2

2 WTO 1 2 3 ( 2002b 1) (Held et al 1999) Giddens (1999 4) Tomlinson (1992 2) Beck 1 ( 1999) Beck ( 1999) Giddens (interconnectedness) ( ) (Giddens 1994 4-5) (Green 1997 130~131 2002) 1 4 ( 2002 2000 1999)

More information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 20 70068 20 7 9 6 7 000 900 5 65 93 956 55 * YJC770059 0&ZD5 67 202 2 4 7 60 2005 6 2 68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70 2 3 820

More information

2 2000 88

2 2000 88 Easton 1953p.153 Lasswell Kaplan1970 p.71 attainability Anderson1976p.2 Dye1995p.3 2000 p.8-10 1. 2. 3. 4. problem-solving oriented 1970 CHU-90-H-004 1 2 2000 88 (pluralistic civil society) 1. 2. 3. 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概 念 革 命 所 導 致 的 文 化 變 革 : 以 戀 愛 文 化 為 例 * 華 梵 大 學 哲 學 系 冀 劍 制 摘 要 : 概 念 是 人 們 思 考 的 基 本 工 具, 依 據 不 同 的 概 念 就 會 產 生 不 同 的 思 考 而 文 化 則 是 由 一 群 人 所 組 成 的 社 群 藉 由 一 些 共 同 的 想 法 與 做 法 所 形 成 的 風 俗 習 慣 與 認 知

More information

1 1956 5 28 2 11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3 1 2 1986 6 76-83 2-3 2003 298 3 Francis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

1 1956 5 28 2 11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3 1 2 1986 6 76-83 2-3 2003 298 3 Francis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 SOCIOLOGY OF ETHNICITY 52 2009 5 10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1956 5 28 2 11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More information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H 執 行 期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H 執 行 期 行 利 流 精 類 行 年 年 行 立 參 理 臨 倫 劉 金 理 年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95-2411-H-008-001 執 行 期 間 :95 年 08 月 01

More information

b ethnic enclaves defensive communities urban villages as transitional zone

b ethnic enclaves defensive communities urban villages as transitional zone * 24 making home of from the scratch 2003 2005 1995 2005 2006 2013 2014 1997 2000 2015a 2015 5 * 16SRA002 102 2017. 2 1 2015b 1 1985-2000 1995-2010 ethnic enclaves defensive communities urban village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EAI Working Paper 中国在东南亚外交 _Dr Sheng Lijun_.doc

Microsoft Word - EAI Working Paper 中国在东南亚外交 _Dr Sheng Lijun_.doc 中 国 在 东 南 亚 外 交 : 用 势 与 用 力 盛 力 军 东 亚 论 文 第 71 期 ISSN 0219-1415 ISBN 978-981-08-3505-7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同 意 不 得 转 载 出 版 日 期 :2009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 在 东 南 亚 外 交 : 用 势 与 用 力 * 盛 力 军 国 际 关 系 中 排 座 次 历 来 以 硬 实 力 论

More information

- state) : : ; : ; (Max Weber) (David Held) (Ulrich Beck) : (1) : (2) : ; (3) : ( Robert Gilpin) : 5

- state) : : ; : ; (Max Weber) (David Held) (Ulrich Beck) : (1) : (2) : ; (3) : ( Robert Gilpin) : 5 ( ) 2004 1 [ ] [ ] : ; 17 ; ( Westphalian System) ; 1648 10 16 (Jean Bodin) (nation 4 - state) : : ; : ; (Max Weber) (David Held) (Ulrich Beck) : (1) : (2) : ; (3) : ( Robert Gilpin) : 5 ( ) 2004 1 : ;

More information

一、

一、 II 1 1 2 3 (deep interview) (thick description) (research) 4 1 2002 2 3 4 2 5 ECB ECB 7 5 2002 6 FI152001.08.21 7 FI382003.09.27 3 8 ECB ECB ECB 9 10 11 1. 8 FI352003.08.12 9 FI152001.08.21 10 II 2003

More information

穨抗戰前後國民政府國民營劃分原則與公營化台灣日資

穨抗戰前後國民政府國民營劃分原則與公營化台灣日資 Research Center For Taiwan Economic Development (RCTED) * --- ** 2001/7/26 2001/8/31 mcchang@mgt.ncu.edu.tw 1 2 (Chang and Chen2001) Hong (1997) San (199319952000) (1997) (1997) small- and medium-sized

More information

1 Randall Hansen and Patrick Weil, editors, Dual Nationality, Social Rights and Federal Citizenship in the U. S. and Europe,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1 Randall Hansen and Patrick Weil, editors, Dual Nationality, Social Rights and Federal Citizenship in the U. S. and Europe,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SOCIOLOGY OF ETHNICITY 47 2008 4 20 21 Nathan Glazer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Randall Hansen and Patrick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人權影像 : 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 1984 摘要 1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48 1984 1984 1984 1 98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84 1984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84 40

More information

(Asian values) 1997 (Christopher Patten) 1997 1 2 1998 (Amartya Sen) (Orient) 3 4 1994 1 Christopher Patten: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

(Asian values) 1997 (Christopher Patten) 1997 1 2 1998 (Amartya Sen) (Orient) 3 4 1994 1 Christopher Patten: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 * 1997 1 (Asian values) 1997 (Christopher Patten) 1997 1 2 1998 (Amartya Sen) (Orient) 3 4 1994 1 Christopher Patten: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re of Asia (NewYork: Times Books, 1998), Caveat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一 報 告 內 容 2 二 參 考 文 獻 9 三 附 錄 : 已 蒐 集 之 民 國 時 期 中 小 學 教 科 書 ( 全 文 ) 目 錄 12 1

目 錄 一 報 告 內 容 2 二 參 考 文 獻 9 三 附 錄 : 已 蒐 集 之 民 國 時 期 中 小 學 教 科 書 ( 全 文 ) 目 錄 12 1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期 中 進 度 報 告 從 集 體 記 憶 到 官 方 記 憶 : 民 國 時 期 中 小 學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變 遷 之 研 究 (1912-1949)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整 合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100-2410 - H -656-005- 執 行 期 間 :100

More information

Chap3Chinese

Chap3Chinese 第 三 章 北 京 大 学 : 引 领 文 化 的 旗 帜 许 美 德 查 强 闫 凤 桥 基 于 北 京 大 学 在 中 国 近 现 代 历 史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地 位, 描 述 中 国 高 校 的 大 众 化 进 程, 将 北 京 大 学 列 为 第 一 位 应 该 是 顺 理 成 章 的 在 与 北 京 大 学 领 导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交 谈 中, 我 们 能 够 感 受 到

More information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 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如何考古 06 2013 9 489 經由人骨中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提供考古學家另一個探討古代攝食系統的途徑 另外, 可以藉由鍶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群的來源與遷移過程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13 15 13 12 15 14 13 15 13 12 15 13 15 13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2013 9 489 07 δ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The Research on the Voting Behavior of Jiua n Tsu en and R ung Ji a Ethnic Group in Kaohsiung County on 2001 Legislative Election 91 1 The Research on the Voting Behavior of Jiua n Tsu en and R ung Ji

More information

北京大学申报市级教学成果奖

北京大学申报市级教学成果奖 教 学 成 果 应 用 及 支 撑 材 料 目 录 1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社 会 学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2 2 获 奖 证 明... 8 附 件 一 (1):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与 实 践 教 学 30 年... 8 附 件 一 (2): 荣 获 北 京 市 社 会 学 理 论 与 应 用 优 秀 教 学 团 队... 9 附 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緒論(定稿).doc

Microsoft Word - 緒論(定稿).doc 緒 論 一 研 究 動 機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有 中 國 女 界 之 盧 騷 之 稱 的 金 一 ( 即 金 天 翮, 1873-1947), 1 在 為 上 海 的 女 子 世 界 撰 寫 的 發 刊 詞 中, 曾 有 這 麼 一 段 話 : 女 子 者, 國 民 之 母 也 欲 新 中 國, 必 新 女 子 ; 欲 強 中 國, 必 強 女 子 ; 欲 文 明 中 國,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6 卷 单 边 委 托 与 模 糊 治 理 :基 于 乡 村 社 会 的混合关系研究 田雄,王伯承 摘摇 要:当前,乡村社会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而非理性合作的态势 其中,县乡 干 部 与 村干部形成 共事与共谋冶 关系,村 干 部 与 村 民 形 成 支 持 互 利 冷 漠 和 反 对 冶 等 四 种 关 系 乡 村 利 益主体之间多种混合关系形成的

More information

1 2 3 1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pp. 375-400 Zbigniew Brzezinski and John

1 2 3 1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pp. 375-400 Zbigniew Brzezinski and John 2012 7 * 100732 D815 A 1006-9550 2012 07-0127 - 29 * 127 1 2 3 1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pp. 375-400 Zbigniew Brzezinski and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nomothetic approach HouseWright [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9倪仲俊.doc

Microsoft Word - 9倪仲俊.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五 期 2009 年 06 頁 199 ~ 216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國 技 的 重 量 - 一 九 六 年 代 末 期 少 棒 熱 相 關 報 紙 新 聞 論 述 中 的 國 族 主 義 話 語 初 探 * 倪 仲 俊 摘 要 本 文 以 一 九 六 年 代 末 臺 灣 少 棒 熱 包 括 紅 葉 少 棒 隊 因 擊 敗 來 訪 的 日 本 少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 言 公 元 2000 年 3 月 18 日 是 台 灣 歷 史 上 一 個 不 平 凡 的 日 子 這 一 天, 在 台 灣 執 政 長 達 55 年 的 中 國 國 民 黨 輸 掉 了 政 權, 代 表 台 灣 本 土 進 步 改 革 勢 力 的 民 主 進 步 黨 籍 總 統 候 選 人

壹 前 言 公 元 2000 年 3 月 18 日 是 台 灣 歷 史 上 一 個 不 平 凡 的 日 子 這 一 天, 在 台 灣 執 政 長 達 55 年 的 中 國 國 民 黨 輸 掉 了 政 權, 代 表 台 灣 本 土 進 步 改 革 勢 力 的 民 主 進 步 黨 籍 總 統 候 選 人 苦 澀 的 果 實 : 論 民 進 黨 八 年 執 政 的 民 主 憲 政 表 現 游 盈 隆 ( 民 進 黨 智 庫 副 執 行 長 行 政 院 陸 委 會 前 特 任 副 主 委 )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由 兩 部 分 所 構 成 : 第 一 部 份 有 系 統 地 整 理 了 以 陳 水 扁 總 統 為 核 心 的 民 進 黨 執 政 團 隊 八 年 執 政 期 間 在 民 主 憲 政 方

More information

2007 2 1 20 60 2007 14 2007 2 2001 226 2 224 2010. 6 1 2 1999 557

2007 2 1 20 60 2007 14 2007 2 2001 226 2 224 2010. 6 1 2 1999 557 * Foucault 1980 83 Foucault 1980 120 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Class Americans Sally Engle Merry * 223 2007 2 1 20 60 2007 14 2007 2 2001 226 2 224 2010. 6 1 2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2000 6 139-160 1 1 Ping-tzu Chu, "Tradition Building and Cultural Competition in Southern Song China (1160-1220): The Way, the Learning, and the Text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238-277 140 (1133-1180)

More information

第五章

第五章 僚 William A. Welsh 說 僚 理 論 兩 老 路 (old-line) 僚 識 落 1 來 僚 領 力 更 僚 了 不 僚 僚 理 論 論 識 不 更 僚 僚 理 論 度 來 僚 說 歷 論 僚 不 論 僚 理 論 僚 僚 理 論 列 僚 僚 僚 僚 理 論 論 異 僚 僚 索 僚 理 論 行 (mixed scanning model) 1 William A. Welsh, Elites

More information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2004 19461969 1970 1950 1969 1950 1 1969 1969 1963 1967,1975:13 1982:100, 2002 1 2 1970 1970 1970 2002;2003 1969 1 1969 1970 2 1969 2 1969 1950 19691970 1990 1970 1970 19471970 Barclay 1954, 1982, 1986

More information

van Dijk 1 2 3 1. representation 2-2

van Dijk 1 2 3 1. representation 2-2 - - van Dijk 2003 Foucault 2003 2-1 van Dijk 1 2 3 1. representation 2-2 media image 1994 1. 2. 3. 1993 1996 1998 1998 1. 2. 3. 2000 1. 2. 3. 1998 1. 2. 3. 4. 2. 19982000 2-3 Stuart Hall1995 Campbell1995

More information

~

~ * * 0 0 3 9 0 0 0 0 4 0 30 936 ~ 939 00083 * 008 08JJDGJW56 00 00BGJ00 008 08JZD0039 007 B70 3 6 0 7 3 9 9 ~ 90 637 9 6 0 90% 9 3 908 7 876 4 908 9 5 6 984 p. 8. 3 00 6 4 Muhammad Y. Muslih The Origins

More informatio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local financial managerial capability 2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local financial managerial capability 2 621 160 05-2428238 05-2721195 E- Mail polkjl@ccunix.ccu.edu.tw 1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local financial managerial capability 2 91 1 27 91 2 19 91 5 24 1990 3 fundamentalism 2000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More information

i-v

i-v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 Vol. 3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4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81 82 Bray, Mark & Lee, W.O. (1993). "Education, Democracy and Colonial Transition: The Case of Hong Kon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特别报告:中国NGO概览 (final, April 2, 2013).doc

Microsoft Word - 特别报告:中国NGO概览 (final, April 2, 2013).doc Shawn Shiehand Amanda Brown-Inz 8 NGO 17 2 3 NGO NGO NGO NGO NGO NGO NGO NGO GONGO NGO 4 1 Tsinghua University NGO Research Centre, ed., The 500 NGOs in China (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More information

Hwang Yang Kipnis Wong 1996 Wong & Salaff 1998 Wank 1996 Bian

Hwang Yang Kipnis Wong 1996 Wong & Salaff 1998 Wank 1996 Bian 1998 20 30 2002 Gold et al. 2002 Gold et al. 2002 3-4 1994 Gift Favors and Banguets The Art of Sociat Relationships in China Yang 1994 2009 2009 Weber 1968 236 Arthur Smith 2007 218 2005 84 1947 22-37

More information

* * JJD

* * JJD 2012 5 * 110036 1926 1935 * 2009 2009JJD770023 132 1 Purple Roof Women s Shelter Foundation Women s Solidarity Foundation 2 2001 1980 1 Yesin Arat Feminist Islamist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urkey Political

More information

西方心理輔導理論與實踐的臺灣本土化研究

西方心理輔導理論與實踐的臺灣本土化研究 2005.11.1812.17 20 80 19982004 2004 Triandis, 1995 Hsu, 1985 Yang, 1992 Ho, 1993; Hwang, 1997 Yeh,1997;, 1992 1996 2002 Moghaddam,1993; Sinha & Tripathi,1994 Yang, 1981; Yang, 1988 1 1996 2003 2003 2000

More information

必 修 环 节 5 学 分, 学 科 专 业 课 程 学 分 不 少 于 11 学 分 自 学 课 程 学 分 另 计 课 程 设 置 参 见 第 九 部 分 2 直 读 博 士 生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期 间, 需 获 得 学 位 课 程 总 学 分 不 少 于 36 学 分 其 中 公 共

必 修 环 节 5 学 分, 学 科 专 业 课 程 学 分 不 少 于 11 学 分 自 学 课 程 学 分 另 计 课 程 设 置 参 见 第 九 部 分 2 直 读 博 士 生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期 间, 需 获 得 学 位 课 程 总 学 分 不 少 于 36 学 分 其 中 公 共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一 适 用 学 科 哲 学 ( 一 级 科 学, 哲 学 门 类 ) 本 方 案 适 用 于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 级 学 科, 学 科 代 码 : 010108 二 培 养 目 标 培 养 科 技 哲 学 科 技 与 社 会 科 技 政 策 与 管 理 等 方 面 的

More information

051_072_Zhang_yi

051_072_Zhang_yi !"#$%&'()*+,-!"#$%&' *!"#$%& * 1 2!"#$%&'()*+,-./0!12345678("#$90!"#$%&'()*+,-.#/0123#45(6789:;#&!"#$%&'()*+(,-./0123456789:;2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87 ... 1 1.1... 1 1.2... 3 1.3... 7 1.4... 8 1.5... 9 1.6... 10... 11 2.1... 11 2.2... 12 2.2.1... 12 2.2.2... 15 2.2.3... 18 2.2.4... 20 2.3... 22 2.3.1... 22 2.3.2... 27 2.3.3... 29... 30 3.1... 31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大國 是怎樣 崛起 的? 馬克思對經濟學的革命 002 金箍棒 與 緊箍咒 : 債務驅動的暴力 010 人 如何成為 世界貨幣 026 文明的辯證法 049 反對 資本主義 不等於反對 資本 066 社會主義與金融 085 第二章古典經濟學的 扯淡 批判 與 扯淡 122 市場經濟的起源 125 信用 : 貨幣化的道德 140 銀行券 : 債務貨幣 157 怎樣讀懂 資本論 167

More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論文與報告 國際比較與民族主義 一 國際體系與文化個性 昨天與今天 貝詩萊 (Jean BAECHLER) 巴黎四大歷史社會學教授法蘭西研究院道德與政治科學院院士 14 16 19 polities 認同與全球化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悖論 transpolitie hiérocratie 1566 1848 14 15 16 18 19 一 轉型國家運作機制 1. 歐洲的昨天 539 6 一

More information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 1 * Paul Katz 2002321 2002415 200277 1 (1994-2000.5) (2000 1918 1114 2 1091 3 1937 329 1941 578 4 1945 5 1970 6 1976 7 1982 8 ) 40-90 1951-1990 (2001)( ) 2 ( 1937) ( )1(1942) 90-102 3 ( 1992) 18 4 5

More information

20 Abstract Malaysi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progress as a multi-ethnic n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mmunal riots of May 13, 1969, its

20 Abstract Malaysi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progress as a multi-ethnic n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mmunal riots of May 13, 1969, its 马 来 西 亚 华 人 研 究 学 刊 第 7 期,2004 年, 页 19-41 Journal of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历 届 马 华 公 会 总 Volume 会 长 与 华 7, 人 2004: 文 化 19-41 历 届 马 华 公 会 总 会 长 与 华 人 文 化 Presidents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More information

北洋新政时期天津中医界的改革活动与地域社会

北洋新政时期天津中医界的改革活动与地域社会 1 90 199290 (1993) (1999) 2002 2 Carol Benedict, 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00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 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Hofstede 40 IBM nomothetic 4 approach

More information

EJCUS1002_04.doc

EJCUS1002_04.doc 第 5 卷 第 2 期 中 国 城 市 研 究 ( 电 子 期 刊 ) Vol.5 No.2 2010 年 10 月 E-JOURNAL OF CHINA URBAN STUDIES Oct., 2010 企 业 行 为 与 灵 活 性 经 营 策 略 对 劳 动 力 市 场 分 割 的 影 响 徐 伟 1,2, 杨 波,3 2, 陈 真 真 (1.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24) * GDP 2.45% 1.53% 1 1 1860 1860 1895 1895 * (225) 1. 2. 3. 4. 5. 6. 1. 2. 3. 4. 1. 2. 3. 4. (226) 1. 2. 3. 4. 5. 6. 7. 1980 137 1860 1990 1860 1997 1 1 1920 1920 (227) 1. (1) (2) (3) 1984 406 1905

More information

第11卷第9期 中華民國102年9月 壹 前言 中國大陸注重多邊外交工作 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冷戰後之霸權行徑與超級 大國的地位 及在處理大國關係上的霸道思維及單邊主義 1 且亦逐步認知到多 邊制度可以用來制約自己 反過來也可以用來制約其他國家 且能夠使一個國 家 在 國 際 關 係 中 學 會 用 規

第11卷第9期 中華民國102年9月 壹 前言 中國大陸注重多邊外交工作 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冷戰後之霸權行徑與超級 大國的地位 及在處理大國關係上的霸道思維及單邊主義 1 且亦逐步認知到多 邊制度可以用來制約自己 反過來也可以用來制約其他國家 且能夠使一個國 家 在 國 際 關 係 中 學 會 用 規 A Review and Outlook of Mainland China 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汪毓瑋 Wang,Yuh-Woei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兼國境警察學系主任 摘要 隨著中國大陸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其在多邊舞臺上也將發揮比以往更大的 作用 多邊外交 能夠使一個國家在國際關係中 學會用規則保護自己 並 用規則合法的追求更多利益 但同時也可能被視為 有心 國家的順勢牽制

More information

CSSCI

CSSCI 01 / 008 011 11 008 011 11 01 / 30 6 106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6 008 011 1 008 3 30 1 1995 005 007 9 5 005 56 7 000 1 3 9 00 3 90 195 003 3 6 8 003 1995 005 006 CSSCI 001 005 007

More information

1 1906 ~ 1911 1906 1905 2 12 1906 4 7 3 1906 9 9 6 25 10 7 12 30 1907 1 2 p. 81. 3 2002 305 Ervand Abrahamian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 New Jersey

1 1906 ~ 1911 1906 1905 2 12 1906 4 7 3 1906 9 9 6 25 10 7 12 30 1907 1 2 p. 81. 3 2002 305 Ervand Abrahamian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 New Jersey * * 710069 112 * 08XSS003 1 1906 ~ 1911 1906 1905 2 12 1906 4 7 3 1906 9 9 6 25 10 7 12 30 1907 1 2 p. 81. 3 2002 305 Ervand Abrahamian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ore information

1959 1960 8 9 196 瑏 瑠 1 1959 1957 196 10 5 6 7 197 1 8 1961 196 5 9 1 5 6 7 8 瑏 瑠 189 197 199 1955 1960 196 105-0105 - 08 0-00059 - 08 1990 1960 105-0

1959 1960 8 9 196 瑏 瑠 1 1959 1957 196 10 5 6 7 197 1 8 1961 196 5 9 1 5 6 7 8 瑏 瑠 189 197 199 1955 1960 196 105-0105 - 08 0-00059 - 08 1990 1960 105-0 016 0 60 1956 1957 1 10 1 1957 7 1 9. 5 0 007 01 1950 1 Kotkin and Clive Scholield eds. 1955 1 British Columbia Press 015 pp. 10-17 1955 0 1956 0086-01 0-00888 - 1990 005 009 196 011 01 0 60 Department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C8B05FA970AABAA94DAA41A8D3A15DBC66AC64ABE1ADD7A7EFA15E323031333035323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C8B05FA970AABAA94DAA41A8D3A15DBC66AC64ABE1ADD7A7EFA15E32303133303532312E646F63> 掀 起 妳 的 和 服 來 : 1 日 治 臺 灣 婦 人 病 院 性 病 監 控 體 系 梁 秋 虹 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選 人 摘 要 本 文 探 討 日 治 臺 灣 婦 人 病 院 ( 娼 妓 檢 診 治 療 機 構 ) 的 殖 民 地 性 傳 染 病 監 控 體 系 從 婦 人 與 病 院 兩 個 研 究 面 向, 分 別 探 討 其 監 控 對

More information

Buroway 1978 p Przeworski and Wallerstein Zingales Rajan and Zingales 1998 Blair 2005 Blair and Stott

Buroway 1978 p Przeworski and Wallerstein Zingales Rajan and Zingales 1998 Blair 2005 Blair and Stott * 2007 77 19 1882 353 1 20 70 Buroway 1978 p. 256 * 100872 mengjie@ ruc. edu. cn 2005 1 2005 15 1972 571 Buroway 1978 p. 256 80 Przeworski and Wallerstein 1982 2002 2005 Zingales 2000 1998 Rajan and Zingale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博 物 館 與 文 化 第 6 期 頁 35~68(2013 年 12 月 ) Journal of Museum & Culture 6 : 35~68 (December, 2013) 臺 灣 地 方 文 化 館 政 策 呈 現 之 多 元 文 化 2 蘇 明 如 Multi-Culture Study on Project of Taiwan Local Cultural Museums Ming-Ju

More information

200 2015. 1 ACADEMICS No. 1 Jan. 2015 * 200237 Logit 1 2 * 09CSH005 B501 47 2015. 1 3 2000 5227. 2 2012 17587. 7 3. 4 2012 46769 28752 18017 4 2012 43797. 5 1587. 7 20 2013 5 6 48 7 8 9 10 11 T H 12 13

More information

227次双周:柯荣柱提要和全文.doc

227次双周:柯荣柱提要和全文.doc 1 * Trust in China: A Cross-regional Analysis * 1 1993 2 100 100 2 Putnam,1993 1998Knack & Keefer,1997 3 20 1998 4 Putnam,1993,1995; 1998; Colman,1988,1995 Social capital Kreps 1986 Fudenberg & Tirole199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 办 单 位 : 中 国 社 会 与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人 类 学 研 究 所 第 150 期 中 国 社 会 学 会 民 族 社 会 学 专 业 委 员 会 2013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论 文 只 有 一 个 中 华 民 族 民 国 时 期 改 废 少 数 民 族 称 谓 的 历 史 考 察 论 移 民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53-75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to Study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53-75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to Study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 主 題 論 文 課 程 研 究 8 卷 2 期 2013 年 9 月 頁 53-75 從 大 學 的 發 展 趨 勢 探 析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普 通 高 中 階 段 的 課 程 改 革 李 文 富 摘 要 大 學 階 段 的 人 才 培 育 是 教 育 的 重 要 課 題, 而 它 與 普 通 高 中 教 育 有 著 密 不 可 分 的 連 動 關 係 隨 著 大 學 數 量 的

More information

<B0EAA467A4CEA4BDA640AA76B27A4E6F2E31332E706466>

<B0EAA467A4CEA4BDA640AA76B27A4E6F2E31332E706466> 19972004 2003 19962003 19981995 19961997a 2004 2014 2014 35.08 1992 24 45 65 19991993 45 Jackson 2002 2006 65 7 25 55 59 60 64 Gottfried 1995post-fordism 45 64 2014 2014 25.89 27.03 2008 1 45 64 65 2010

More information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Antonino Forte Antonino Fort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Antonino Forte Antonino Fort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 78 200433 Cakravartin K207 A 027-0246 2013 11-0078-11 mandate 2 Cakravartin 1 2012 12CZS020 12YJC7700 98 1 18 2012 2 2000 79 1 2 3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399 41 4

More information

(domestic crim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 94 89) (Washington Post) ( )

(domestic crim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 94 89) (Washington Post) ( ) 5 1 2 1 3 ( ) 19 15 6 5 4 300 300 600 471 78.5% ( NSC 91-2414-H-015-009-SSS) 137 (domestic crime) 90 1 91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 94 89) (Washington Post) 2001 12 31 1 1 15 2000 12 27 ( 90.1.1)

More information

人味!哪去了?:博物館的原住民異己再現與後殖民的展示批判

人味!哪去了?:博物館的原住民異己再現與後殖民的展示批判 1991 119 We are human being Native today living voice 65 LakotaBea Medicine Hill & Hill, 1994 : 16 1990 Native America Graves Protection and Repatriation Act1989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Indian NMAI

More information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SARS 灰信網 (freesion)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SARS 灰信網 (frees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10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10 月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A Study of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PRC s Civil Servant: From a Legal System Perspective 沈建中 (Shen, Chien-Chung) 國立臺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More information

香港藝術發展局委託報告

香港藝術發展局委託報告 香 港 藝 術 發 展 局 委 託 報 告 香 港 藝 團 與 內 地 交 流 資 料 結 集 和 分 析 A STUDY ON CULTURAL EXCHANGE OF LOCAL ARTS GROUPS WITH THE MAINLAND 終 期 報 告 香 港 大 學 文 化 政 策 研 究 中 心 2006 年 12 月 香 港 藝 團 與 內 地 交 流 資 料 結 集 和 分 析 許 焯

More information

GDP

GDP 36 5 Vol. 36 No. 5 2016 9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 2016 / 100871 20 80 G75 A 1672-433X 2016 05-0001-17 1984 2000 2015 3 1 8 1-5 2016-06

More information

後共產主義社會階層化機制之探討

後共產主義社會階層化機制之探討 * * mhwang@npit.edu.tw ( 1999 2) 1949 ( ) ( 1986 264) (dichotomous model) (Max Weber) ( 1994 1994 Hsiao 1993) ( ) ( ) ) (1986 264) 1 1 (Szelenyi 1978 Zhou et 1996) al. (totalitarianism) 2 2 (Doak A Barnet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9725陳秋坤清樣稿_0601.doc

Microsoft Word - 9725陳秋坤清樣稿_0601.doc 臺 灣 史 研 究 第 十 六 卷 第 一 期, 頁 1-28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三 月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帝 國 邊 區 的 客 庄 聚 落 : 以 清 代 屏 東 平 原 為 中 心 (1700-1890) * ** 陳 秋 坤 摘 要 從 帝 國 邊 區 的 比 較 視 野 看 來, 清 代 屏 東 平 原 客 庄 聚 落 的 地 權 結 構 顯 示 公 共 產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