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m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cocm"

Transcription

1 圣灵与教会 ( 韦焜墀牧师 ) - 附 : 杨庆球博士关于 圣灵 和 教会 的笔记 书籍 : 1. [ 课本 ] 杨庆球 会遇系统神学 ( 中神, 天道代理 2000) 2. Guthrie( 高以峰, 唐万千译 ) 古氏新约神学 ( 上 ) (1990 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 ) (New Testament Theology IVP) 3. [ 课本 ] 唐佑之 复兴的能源 ( 证主 1976) 4. Clinton( 王一平译 ) 属灵恩赐 ( 天道 1984) 5. 张慕皑 近代灵恩运动 ( 宣道 1994) 6. Graham Billy( 戴维扬, 王美芬译 ) 圣灵 ( 基道 1984) 7. 苏颎智 认识圣灵及圣灵的工作 ( 种籽 1988) 8. 曾立华 教会职事的重寻与更新 ( 建道神学院 卓越发行 1996) 9. [ 课本 ] 唐佑之 教会生活的艺术 大纲 1. 为什么我们要认识圣灵 2. 圣灵的位格 圣灵是神 3. 圣灵的工作 4. 圣灵与教会 5. 圣灵充满 6. 圣灵的恩赐 7. 教会的定义 8. 教会的组织 9. 教会的功能 10. 教会的圣礼 研经 : 1. 约 14: 林前 章 3. 弗 4: 腓 1:27-2:11.

2 附 : 杨庆球博士关于 圣灵 和 教会 的笔记 (17) 圣灵 48. 圣灵的位格 我们不能离开三位一体的上帝来讨论 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真神 圣父 圣子 圣灵三而为一 同质 同权 同荣 但三者的位格 (Personal properties) 是有分别的 亚他那修信经上说 : 我们敬拜一体三位, 而三位一体之上帝 ; 其位不紊, 其体不分 父一位 子一位 圣雾亦一位 然而父子圣灵同一神性, 同一荣耀, 亦同一永恒之尊严 圣取既与父子有如此关系, 则我们不能把圣灵看成上帝的工具, 祂不次于父而与父为一, 祂不次于子而与子为一 所以我们说上帝的灵, 耶稣的灵 希腊文文法里 圣灵 是个中性格名词, 必须配上一个中性代名词 " 它 ". 但在约翰福音中作者为了突出圣灵的位格, 却重复运用阳性代名词 " 他 " 来叙述耶稣对圣灵的讲论, 因为约翰要指出圣灵是有位格的, 不是死物的 同时, 圣经描述圣灵会听 会讲, 能作见证, 使人信服, 荣耀基督, 带领 引导 感动人说话, 用说不出的叹息为信徒祈求等 ( 约 14:26,15:26, 16:7-15; 彼 2 :4: 8:29; 13 :2: 16:6-7; 罗 8:14: 加 4:6), 此外, 人可以欺哄, 圣灵却不曾被人欺哄, 例如使徒行传五传, 有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奉献给上帝, 私自留下几分, 以博取虚名. 彼得责备他欺哄圣灵 圣灵也会为人抯忧 ( 弗 4:30), 从此可知, 圣灵必定是有位格的, 祂并非祇是一种力量, 一种影响力, 而是像父和子一样, 有自己的位格 彼得责备亚那尼亚欺哄 " 圣灵 ", 不是欺哄人, 乃是欺哄 上帝 ( 徒 5;3-4) 圣灵与上帝互用 保罗在林前 3:16-17 说," 你们是上帝的殿. 又在 6:19-20 说, 你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 " 可见保罗心中圣灵与上帝是可以互调的 保罗又指出圣灵参透万事, 除了上帝的灵, 没有人知道上帝的事,( 林前 2:10-11), 可见圣灵与上帝有全知的属性 耶稣临死前交付门徒, 说要差遣圣灵来, 引寻他们明白一切的真理 ( 约 10:13) 圣灵在圣经中也被描述为上帝的能力, 例如路加 1:35 圣灵被称为至高者的能力 保罗亦承认基督的福音使邦人信服, 是 圣灵的能力 ( 罗 15:18) 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上帝, 祂与父同时参与创造 且继续在创造的活动中 创 l:2 上帝的灵逞行在水而上 所以祂与父从开始便创造, 且托住万有 圣灵的位格是清楚的, 因此我们不要把圣灵而作神秘力量, 可以任意支取, 或任意使唤 圣灵被描述为一位圣者, 祂的独特性包含在合一的神的本体里, 圣灵的 圣 字意味祂的的神性. 例加耶稣祝祂的门徒要受洗归入上帝的名, 这个名是单数. 是一个具有三重位格的名 (Tri-personal name), 如太 28:19, 奉父 子 圣灵的名施冼, 这父 子 圣灵的名不是三个名宇, 而是一个名字, 指独一真神的名字 圣灵的位格在圣经有几处提及 : 约翰福音用男性的称谓来称呼圣灵 ( 约 16:13 14) 1 其次, 那稣用, 保惠师, 来称呼圣灵 ( 约 14:26) 保惠师是当那稣不在, 衪代替耶稣教导我们 保惠师 (paraclete) ( 参约 14:16; 15:26; 16:7) 是一个很丰富的词汇, 它的意思包括安慰者, 使人刚强者 辅导员, 帮忙者, 支持者 顾问, 辩护者 长者等等角色, 衪紧随那稣而来, 接续那稣的职事, 惟有像那稣一样有位格的圣灵, 才能够这样做 圣灵会 荣耀 基督 ( 约 16:14), 圣灵与基督的关系十分密切, 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彰显基督, 使人信服那稣而得救 圣灵与父子, 同权同荣,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太 28: 19; 林后 13:14 都同时提及圣父 圣子 圣灵 在早期教会的洗礼, 父 子 圣灵成了信仰的中心, 所以使徒信经分三段 : 我信圣父, 我信圣子, 我信圣灵 49. 圣灵的工作 圣灵的工作是与三一上帝的工作不可分的 上帝的慈爱, 基督的牺牲及圣灵的能力三者一起配搭工作, 圣灵一般的工作 A. 在创造中圣灵如同上帝的手和能力, 参与创造, 掌管造物的秩序, 使万物按一定创造律而运行 但更 1 M.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1985)

3 高的律是上帝的旨意, 也就是爱 所以圣灵实践上帝的旨意 就是上帝与万物的关系, 自从人犯罪后, 上帝与人有了距离, 并不是说上帝放弃衪所造之物, 乃因圣洁的上帝与有罪的人不可亲近 圣灵向人带来上帝的律法, 同时带来上帝的恩慈, 好叫人类不至消灭, 圣灵在受造物及自然的运作中, 可以看成上帝在白然界的体现, 圣灵按上帝的心意, 维持整个受造物的秩序 这个秩序因人类犯罪而遭到破坏, 却因基督的救赎而恢复 自基督降世士, 衪把末世的救赎带进了今日, 使这混乱世界有了新秩序 因信那稣而有了上帝儿子的名份, 参与了天国, 这个秩序是耶稣透过圣灵去维持, 推动 这个秩序仍未完全实现, 得救的人仍盼望将来身体的得赎, 但新秩序的扩展及维持正是圣灵的工作, 圣灵不是要去建立新秩序, 新秩序是因耶稣的死, 复活和升天而建立, 等到耶稣再来而完全, 所以圣灵的工作乃是彰显基督, 推广新秩序, 使人归入基督名下 B. 圣灵与基督耶稣被卖的那一夜, 向十一个门徒说了一段很长的话, 衪在约翰福音中好几次提到保惠师, 即是衪所说真理的灵 ( 约 14:17;15:26;16:13) 和圣灵 ( 约 14:26), 圣灵是父神的使者由圣子差派 ( 约 15:26;16:7), 圣灵是因基督的名受差遣, 是耶稣的信差, 发言人和代表. 衪永远与那稣的门徒同在 ( 约 4:16) 借着圣灵的降临, 耶稣实在地住在门徒中间 在圣灵新约的职事中, 圣灵会隐藏自己, 而将人的注意力校正至耶稣身上, 把人带近信 望 爱 顺服 敬拜和委身的生活中, 以致与基督有亲密的关系. 由此可见, 圣灵与基督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我们之所以能亲就基督, 是圣灵工作. 圣灵帮助我们经历基督的同在, 并与基督和天父相交 耶稣在世上三年的事奉中, 曾经不断教导人, 同样圣灵也有教导的工作 : 圣灵教导的方式是使徒回想并了解耶稣曾说过的话 圣灵教导我们有关耶稣的事情, 例如十字架 复活 作王 再来 复兴万事等 原来人之所以认识基督, 不致把祂当作十字架的囚犯, 又明白十字架的能力, 粉碎死亡的毒钩, 都是圣灵的工作, 圣灵在一个一个的人心中动工, 叫世人看为愚拙的道理, 却成为基督徒生命的至宝, 这些都是圣灵的工作, 所以当人悔改归向主, 承认自己的罪, 接受基督的主权, 正是圣灵的工作, 历世历代, 圣灵借着作见证的基督徒把真理向人展示, 然后圣灵就开启众人心灵的耳朵, 使真理在每个人的心里运行 总括而言, 圣灵在新约中的职事是要把主耶稣照明, 关于这方而的职事, 耶稣在地上的时候, 圣灵还没有赐下 ( 约 7:39), 直至基督复活升天, 圣灵才开始衪的工作, 使人醒觉到耶稣的荣耀 圣灵的工作, 是不让人看见衪在动工, 衪的工作是让人看见基督 所以简单一句, 圣灵的工作是隐藏自己, 彰显基督 不单如此, 圣灵更维持我们与基督的关系, 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进人基督里面, 我们读新约 直接论到圣灵的工作不及圣父 圣子的多, 原因就在此. 我们亲就了基督, 圣灵也就完成了衪的工作 (18) 圣灵的引领 50. 圣灵在基督里的工作圣灵与基督的关系可从基督三方面的职份来说, 表明圣灵在基督里的工作 基督的三个职份就是先知 祭司 君王 相应于基督的先知职份, 圣灵就是先知的灵, 继续不继的藉先知或传道者的囗述说基督广传上帝的话语, 基督徒也有先知的职份, 但基督徒不是自己去运作先知的职份, 因为这个职份是本属于基督的, 我们只是基督在地上的影子 我们空无一物, 无以述说基督, 但基督的灵帮助我们, 在历世历代中圣灵藉衪的子民宣讲了上帝的话 人所听见的, 是基督的信息, 藉圣灵宣讲出来, 是上帝的话, 不是人的话 ( 来 l,1) 相应于祭司的, 是圣灵代我们向上帝祈求 我们本来死在罪恶过犯当中, 但因着耶稣的死, 为我们流出宝血, 凡信主受了洗的人, 就是领受了十字架宝血的洗礼, 圣灵代我们向父求赦, 就是祭司的职责 衪又代我们向天父祈求, 因我们本不懂得祈求, 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 ( 罗 8:26) 相应于君王的职责, 圣灵的工作就是上帝大能的运作 圣灵充份地把基督的得胜彰显战胜黑暗权势, 例如医病, 赶鬼, 使人离罪归主 圣灵处处彰显基督王权的能力 天国的降临不是抽象的, 而是可见可体验的, 是上帝的新秩序, 要与旧秩序相斗 因着圣灵的工作, 使人清楚看见基督为王, 因为衪统治万有 圣灵的工作与基督不可分 三位一体的上帝并不截然区分三重工作 据尼西亚信经所说, 圣灵由父和子而出, 圣灵的主要工作是彰显基督, 维持新秩序, 扩展上帝的统治 人所见及所体验的是基督本

4 身, 就是上帝的褔音, 而背后整个工作的运作就是圣灵 51. 圣灵的能力 今天有许多关乎圣灵能力的讲论, 都是令人忧虑的 ; 巴刻曾警告我们说 : 当我们思想圣灵时, 若只集中注意圣灵作为一种能力这个主题, 而没有一个更具深度的观点, 没有从另一个中心主题去看圣灵的职事, 那么, 扭曲的观念很快就悄俏潜人我们的思想里 什么是扭曲了的观念呢? 巴刻举例说, 当一个人经常寻求力量去驾驭生活上的大小事情时, 他会虔诚地专注自己心灵的起伏, 因而产生一种自我中心和内向的心态, 以致对社群的福利和社会的需要漠不关心 52. 圣灵在圣徒的工作 当人论及圣灵的工作时, 往往倾向于以人为中心, 就好像神的能力是一些随时储备妥当的东西, 只要运用思想和意志 通常美其名为奉献和信心 就可以开关 使用, 同时, 这种态度形成一种观念, 认为只要我们肯释放自己内在的能力, 神的能力就会在我们心里自动地运行 因此, 我们可以随时按照自己奉献和信心的程度来调节这种能力 另一个随之浮现的观念, 就是以为必须处于内在的被动状态中, 完全等候神的能力带领我们 同样, 在某些圈子的布道工作里, 差不多形成一种惯例, 就是为心灵空虚的人提供一种生活的力量 表面上, 就好像只要人肯委身基督, 他立刻可以得发动和操纵能源的权利 可是, 这一切听起来都不是以圣经真理为基础的基督教信仰 首先, 这些观念混淆了两件事 :I) 凭己意去摆布神的能力, 这是法术, 使徒行传所记载的西门就是一个例子,( 徙八 l8-24) 2) 因着顺服神的旨意而经历神的能力, 这是宗教,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的表现就是很好的例子 ( 林后十二 9 10) 再者, 法术和宗教都是不切实际的 布道家们的讲章经常暗示一件事实, 就是我们一旦成为基督徒, 神在我们里面的能力就可以立时除去我们性格上的任何弱点, 令我们生活一帆风顺 ; 可是, 这种说法是违背圣经, 甚至是不诚实的 当然, 神有时候可以施行奇迹, 令悔改的人忽然改变过来 从这些或那些弱点中得释放, 即如其他时候 衪亦会偶然施行神迹奇事一样 : 然而, 每个基督徒的生命都是一场持久战, 要不继对抗来自世界 肉体和魔鬼的种种试诱和压力 ; 同时, 那追求活像基督, 例如, 智慧 忠心 爱心和公义的生活的争战是严苛的, 是永不停息的 在布道中宣扬相反的现实, 就无宁是 - 一种骗取信心的技俩 同样, 传统的培灵会中的讲论, 经常鼓励我们一时间对自己有过高或过低的期望, 例如, 每时每刻完全脱离罪的缠累. 是期望过高 ; 另一方面, 没有动机去期望能够逐步摆脱罪对我们心窍的辖制, 就是期望过低 这是一种拙劣的神学, 而且在心理和信抑上都不符现实 2 我们受造的身体仍末得赎, 属灵的得胜是漫长的, 没有人在一刻间就可以进到完全境地, 惟有经历长时间的属灵争战 反省 悔罪 上进 冶死自己心内的罪性, 每日保持与上帝良好的关系, 祷告 读经 倚靠神 我们已得救赎的喜乐, 与实际生活肉体的软弱, 仍是基督徒生活的张力 圣灵是伴随我们去打那美好胜仗的良师益友 上述是圣灵消极的工作, 使人知罪自责, 积极是使人重生 进人天国, 耶稣与尼哥德母论重生说, " 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 就不能进天国 " ( 约 3:51) 水代表了一个新开始, 弃旧迎新, 圣灵代表上帝的大能 重生不是道德修养, 而是上帝的能力临到人, 使人改变赐人新生命, 重生的改变不是由肉体而来, 所以基督教弃绝法利赛主义, 就是由人的努力达致生命改变," 风随着意思吹, 你听见风的响声却 不晓得从那里来, 往那里去, 凡从圣灵生的, 也是加此 " ( 约 3:8) 3 重生是圣灵的工作, 引导人得救赎 在下一节, 我们要更详细讨纶 53. 圣灵的重生和成圣 耶稣所说的 重生 ( 约一 3-8; 另参彼前一 23; 雅一 18), 是 从灵生的 (6 节 ), 指到内在更新的洁净. 正加以西结书三十六章二十五至二十七节的意思一样 在类似的基础下, 保罗称这个过程为 重 2 巴刻,<< 活在圣灵中 >> ( 香港 : 宣道,1989) 页 Raymond Brow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New York: Double Day 1970)

5 生 (regeneration)( 多三 5) 和 新造 (new creation) ( 林后五 17; 加六 17), 并把它解释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改变 ( 罗六 3-11; 西二 12-15) 保罗像耶稣一样, 确定基督徒藉信心能逐渐达致完全 信心的意思是仰望基督, 信靠祂所流的宝血并宝血所印证赦罪的应许 ( 参罗四 l6-25, 十 :8-13; 西二 12; 约三 l5-21, 五 24, 六 47,53-58) 同时, 保罗也告诉我们, 圣灵吸引我们倚靠和追随基督 ( 林前一二 3), 使我们与基督联合, 成为祂教会的肢体, 同属一个身体 (13 节 ); 因此我们借着信心, 可在祂的大能之下活出超自然的生命 对相信圣经的人来说, 这些都是正确的, 都是老生常谈 可是, 我们对于新生通常过于 主观, 主观 的意思并不是个人化, 而是说太内向, 把注意力集中到个别信徒身上, 忽略了那位拯救人的基督 这是错误的想法, 会产生两个不良的后果 首先, 找们脑悔中充塞着一种规格式的期望, 认为悔改信主必定有某种情感经验, 例如, 为罪忧伤 在寻索真理过程中的痛苦挣扎 信主后的极度喜乐等等 我们从别人的悔改经历中推论出这种期望 这些经历很可能自保罗开始, 到后来的奥古斯丁 (Augustine) 路德 (Luther) 本仁 [Bunyan) 卫斯理 (Wesley), 以至我们自己的悔改经验 ; 然后, 我们用这些经历作为判断同侪和他人是否真正悔改的准绳 实是愚昧又可悲! 许多悔改经验, 甚至一些很突然而又可追溯日期的经验 ( 这些经验可能只属少数 ), 可以跟一般标准的期望有极大差异 我们硬要用这种尺度去量度别人, 很容易把一些现时满有悔改特征的人指为未信者 同时, 对于那些曾经一度见证自己有合乎标准悔改经验的人 虽然现在已不再有那些经验, 我们还是把他们看作是已经悔改信主的 其实, 正如清教徒和十九世纪神学家爱德华滋 Jonathan Edwardsl 所熟知的, 根本没有一种情感状况或什么必然后果, 也没有任何一个指标上思想 判继, 必会产生无数错误, 惟独现时就表现出悔改的新生命, 才足以让人有信心去确定一个人以往曾在某一个时候悔改信主 第二个不良后果, 就是在我们的褔音信息中, 基督不是我们所注意的中心, 也不是开启我们生命意义的钥匙, 她只不过是一个形象, 有时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形象, 我们把衪引进来, 只不过为了解答我们一些先存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 例如 : 我如何找到内心的平安? 如何在压力下找到心灵和思想上的平安, 欢欣, 喜乐, 生活的力量? 我们并不强调尽忠跟随耶稣的必要及其中的要求, 因此跟随耶稣的代价也就没有人去计算了 结果, 我们撒下的福音种子, 只收割了一大批还未回转的人, 他们以为可以随意呼唤耶稣, 利用衪作为救主和助手, 但不承认衪为生命的主 同时, 亦吸引了一大堆人, 他们被信息中片面的光芒所误导, 以为基督可以保护属衪的人免遇上生命中一切烦恼 第一类人若然没有完全流失, 使成为教会中的枯木 第二类人经过挫败后大受打击 极度困扰, 这是因为他们所期望的, 刚好与实际经验相反 例如一些敬虔和热心的信徒, 从没有想过会遇见不幸, 例如亲人死亡, 使他们无法接受现实, 产生极大悲伤, 甚至无法再过正常的信徒生活. 信徒产生这种虚假期望, 与教会的牧养方式是有关系的. 当困难临到时, 信徒除了咬紧牙关, 顽强不屈, 就再无其他应付方法了 这些期望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很明显, 那种推销员式以人为中心的福音信息, 一方面大力吹捧基督徒生命的好处, 另一方面只避重就轻地谈论基督徒的担子, 因而给信主的人固定了一条思想路线 这正是我们要追溯的问题根源 我们要清理现时福音信息里过多及有害的主观成分, 最重要是学习紧随圣灵的引导, 直接注目在耶稣基督身上 衪是救世的神, 是世人的典范 未来的审判者, 也是软弱 贫穷和不可爱者的爱侣 ; 衪曾亲自背负了十字架, 现在要带领我们走十架的道路 然后, 我们就可以打破那所谓标准悔改经验的旧框框, 强调悔改的内涵主要不是某种情感流露, 而是个人对基督全然委身 同时, 我们可以改变我们一贯的习惯, 不再将悔改经验抽离, 作为判别信仰真伪的特征, 转而以目前悔改生命的流露作为曾否悔改的唯一明证 再者, 我们可以修正那不虔不敬的观念, 不再以耶稣为可供我们利用的一位救主, 改为强调耶稣是道成肉身的神, 我们必须以赞美和事奉来敬拜地 还有, 我们要矫正从前以为基督徒生命是一帆风顺 鸟语花香的错误观念 我们应该强调基督的道路是经过死亡再经历复活的路 我们必须知道, 衪经常引领我们走上这一条多样化的道路, 有顺境, 有逆境. 4 成圣的路既长且远, 如果没有圣灵的鼓励 扶持, 只靠自己的能力, 必定感到弧单乏力 重生是当下的事情, 成圣是漫长的生命成长经历, 其中有起有落, 有欢笑, 有眼泪, 但基督已把最好的救赎赐给我们, 荣耀的得胜者一直在前头等候我们, 今日纵然有困难, 但主的恩典够用, 没有任何难处能叫我们 4 巴刻 :<< 活在圣灵中 >> ( 香港 : 宣道,1989) 75-76

6 与基督的爱分离, 这是成圣的路途所坚守的 (19) 圣灵与教会 54. 恩赐与教会恩赐 (Charisma) ( 罗 12:6; 林前 1:7; 12:4, 9, ,31) 指基督借着圣灵赐给教会, 并透过教会运用出来, 成就所有事奉或教会事工 许多人认为, 圣灵的职事由始至终只是关乎如何运用恩赐, 例如讲道 教导 说方言 医治等 他们也认为新约的教导, 恩赐就是上帝的能力, 所以属灵生命的实质在乎表现, 人愈能表现恩赐, 就表示他愈被圣灵充满 这样看圣灵的恩赐基本上是对的, 因为保罗说 : 恩赐原有分别, 圣灵却是一位, 职事也有分别, 主却是一位 功用也有分别, 神却是一位, 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 ( 林前 12:4-6) 恩赐并非单给予圣品人员, 所有基督徒都有恩赐 作为教会的牧师或领导人, 要用自己的恩赐去装备平信徒, 使所有信徒都能善用他们的恩赐 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个是太强调教会权柄, 一个是太强调平信徒的地位, 中世纪的时候, 教会把上帝所赐的恩赐限于少数教会领袖, 例如教皇 主教及神父等, 以为只有神职人员才能 成全圣徒, 各尽其职, 建立基督的身体 ( 弗 4:11-12) 所以神职人员宣称所有属灵职事都是他个人责任, 教会失去活力, 变成死硬的组织 很不幸今天有些基督教会也是过于高抬牧师的属灵地位, 把属灵事限于牧师一人, 使教会走向狭窄 孤立及僵化的地步 5 另一方面, 如果太强调平信徒的属灵职事, 也有弊端, 令一些平信徒低估和轻视牧师的责任, 忘记尊重牧者的职份和领导, 甚至平信徒以为自己可以全盘管理教会, 设立专制的牧养监察去监视牧师, 把上帝所呼召的仆人当作雇工看待 保罗对罗马教会说, 希望能把一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他们 ( 罗 1:11) ;而在林前 7:7 则说恩赐是从上帝处领受的, 各人不同 可见恩赐不是天生的技能, 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 但恩赐是可追求的 ( 林前 14:1) 恩赐的总归是装备信徒建立教会 二者不可分 圣灵赐给教会的恩赐就是自由. 第一, 信徒从罪中得释放, 脱离律法和死亡而得自由 ; 第二, 信徒要传扬这使人得自由的福音 教会不是组织, 而是有机体 (organism), 因为她是有生命的, 圣灵赐下恩赐给教会, 教会有活力, 使人见证主的拯救 这就是恩赐运作的目的 圣灵与教会的关系, 有三点要注意 : A. 圣灵赐给教会的, 是天国的恩赐 每一个天国国民, 都可以领受, 当一个人信主, 是圣灵的工作 ( 林前 4:13; 5:5, 7) 他联于耶稣基督, 也是圣灵的工作 ( 林前 12; 罗 8:11) 将来身体得赎, 也是圣灵的工作 ( 林前 15:27), 所以, 没有圣灵的工作, 没有信徒, 这是圣灵最乐于施予信徒的恩赐 圣灵也赐下外在的恩赐, 例如医病, 赶鬼, 说方言等 信徒必须先领受内在的恩赐, 让上帝的主权能居于人心内, 然后祂的权能才能显露出来 B. 教会是圣灵的殿 教会是信徒的群体 圣灵既居于信徒心内, 自然也在群体之内 当人有上帝儿子的身份, 必须使他们身份与实在相符 所以圣灵帮助我追求与主合一的生活 教会由每一个属灵的信徒组成 所以称为灵宫 耶稣是房角石, 我们是活石被建造在灵宫上,( 彼前 2:5) 如果信徒停止追求, 活石变为化石, 教会的化石越多, 力量越少, 圣灵的恩赐也就不能运动, 因此保罗严厉地警告我们 若有人毁坏上帝的殿, 上帝必要毁坏那人, 因为上帝的殿是圣的, 这殿就是你们 ( 林前 3:17) 毁坏的意思就人制造分裂, 或使教会失去活力, 变成僵化的团体. C. 圣灵管治教会, 所以教会要聆听圣灵, 接受圣灵的引导, 由于圣灵是活的, 所以教会不应把传统, 制度看重过于圣灵的引导 圣灵的工作是随己意的, 但不是专横混乱, 祂是自由的主, 是真自由的源头, 也是真实的秩序 圣灵按各时代和地区的不同需要来引导教会工作, 目的是彰显基督 让多人信主, 使天国扩展, 建立基督的身体 恩赐与事工 林前十二章讨论恩赐最详尽, 但并非把不同恩赐制度化 恩赐不同, 并不造成属灵地位高低, 因为 5 T. F. Torrance, The School of Faith,The Catechisms of the Reformed Church,(London: James Clarke and Co. Ltd. 1959) p.xcvi-cxxvi 6 杨牧谷 : << 狂飙后的微声 >> ( 香港 : 卓越书楼 ) 页

7 都来自一位圣灵, 是祂随己意运行的 ( 林前 12:11, 18) 然而, 恩赐确是有分别, 价值也有不同, 例如讲道列为众恩赐之首, 爱是最大的恩赐 ( 林前 12:31), 其他恩赐有治理, 医病, 说方言等 各人领受恩赐是按信心大小而定 ( 罗 12:3; 弗 4:7) 这样说来, 各人是按他自己得恩赐的本性及能力来领受及运作 不过, 人是机体, 并不是一成不变, 凡努力追求, 圣灵亦会按祂心意多赐给人, 或补助人在某方面的不足 7 事工 (diakoniai 罗 11:13; 12:7; 林前 12:5; 16:15; 林后 4:1; 6:3; 弗 4:12; 西 4:17; 提前 1:12 等 ) 是恩赐运作的表现, 用来建立教会使教会增长的 ( 弗 4:12; 林前 14:26) 恩赐与事工不可分, 是建立基督身体的不二法门 值得注意的是, 事工并非教会的制度, 如果事工繁复, 使教会制度化, 好像政府一个大机构, 有人负责慈善 ---- 慈善部, 有人负责传福音 ---- 福音部, 有人负责教牧薪津 ---- 财政部等, 使教会失去了圣灵恩赐运作的目的 教会不是长老, 主教, 牧师等阶级组成, 而是圣灵给予人领导才干, 带领教会 我们要紧记, 一切可见的职份及工作, 背后都同归一位圣灵掌管, 是活泼的, 长进的 恩赐要结合事工, 避免教会制度化, 传统化, 真正的属灵权柄不在某人的才干, 而在某人顺服圣灵, 为圣灵所管治 ( 提前 1:18; 3:1 以下 ; 4:14; 提后 2:24) 如果恩赐脱离了职份, 信徒有工作岗位的名称, 不能再运作属灵的恩职, 就是教会僵化的开始, 圣灵也离开了这职份 如果全教会都只是职份没有恩赐, 这教会就没有圣灵, 也就是死的教会了 56. 恩赐的使用 当我们讨论恩赐的使用, 很容易想起医病, 赶鬼, 说方言一些神迹奇事 在近代五旬节派灵恩运动一分重视方言, 甚至以能说方言为信徒领受圣灵的明证, 我们先讨论方言 有人以为使徒行传有很多方言的例证, 所以信徒真领受圣灵必定会说方言, 然而在上一段我们看到凡重生得救的信徒已经领受了圣灵, 例如约 3:3-8 我们是被圣灵重生, 罗 8:9-16 人若没有基督的灵, 就不是属基督的 可是并非每一个受圣灵的人都说方言 细看使徒行传说方言的例子是有代表的, 耶稣临升天说 :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 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并要在耶路撒冷, 犹太全地, 和撒玛利亚, 直到地极, 作我的见证 ( 徒 1:8) 说方言是圣灵临到该处的明证, 因为方言是超乎常人的能力, 最好表达圣灵的能力 圣灵降临, 先在耶路撒冷 门徒被圣灵充满, 说起方言, 使各地向来的人甚感惊讶 圣经记载耶路撒冷说方言之事, 只此一次 犹太全地的例子, 是哥尼流一家听彼得讲道时圣灵降临说方言来 ( 徒 10:44-48) 当福音传到撤玛利亚 使徒打发彼得, 约翰到他们那里 为他们祷告, 要叫他们受圣灵 ( 徒 8:14-17) 可是这里没有提及圣灵, 但圣灵降临的时候, 是明显可知的, 甚至行邪术的西门也看见了, 并且想以钱换取按手的能力, 也许圣灵降临的时候, 可能伴随说方言 最后一次是在外邦, 即保罗在以弗所遇见几个门徒 他们只受了约翰悔改的洗, 还未知道圣灵降下的事, 所以保罗替他们受洗, 按手在他们头上的时候, 圣灵便降临在他们身上, 他们就说方言, 又说豫言 ( 徒 19:1-7) 如果包括撤玛利亚那一次, 使徒行传有关方言的记载, 表示圣灵工作的扩展耶路撒冷, 撤玛利亚, 犹太全地, 直到地极, 都看见圣灵的作为 说方言并非唯一表示圣灵充满的途径, 反之亦然 一切恩赐的使用, 都要为造就人, 保罗对哥林多人说 : 在教会中, 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 强如说万句方言 ( 林前 14:19) 其次是医病 雅各教导我们, 中间有人病了就该请教会的长老, 为病人抹油祷告 ( 雅 4:14) 旧约中医治表明了上帝的宽恕, 恩慈和怜爱 ( 创 20:17; 诗 41:4); 若全国顺服主, 也得医治 ( 出 23:22-25; 利 27:14-21; 民 16:47; 申 7:15) 耶稣的医治是工作的一部份 祂是弥赛亚, 天国从祂的降临开始在地上实现, 在天国中不应有疾病, 眼泪 所以耶稣在宣讲天国的福音的同时, 以医病的能力显明天国的临在 8 祂早期出来传道时, 在迦百农医治一个瘫子, 对他说 : 你的罪赦了 众人心中议论, 耶稣问他们, 叫瘫子的罪得赦或叫他拿起褥子, 那一样容易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 如果耶稣是一个江湖客, 信口雌黄, 叫瘫子罪得赦是容易不过的, 因为这句话不能验证 ; 若非上帝的儿子, 叫瘫子拿起褥子, 定然不能下台, 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 就对瘫子说, 我吩咐你起来! 耶稣的医治, 是显明祂的权柄, 使人知道福音的大能, 不在于医治, 乃在于罪得赦免, 从这点, 我们知道一切神迹, 奇事, 是彰显天国的降临, 它们本身不是天国, 所以宣教士在蛮方传道, 常有神迹奇事伴随, 一俟福音建立, 7 Herman Ridderbos, Paul, An Outline of His Theology (London: SPCK 1977) P Keith M. Bailey, Divine Healing: The Children s Bread (Harrisbury: Christian Publication, 1977), p.55,

8 神迹奇事渐渐消退. 然而, 我们并非不相信祷告医病, 要认清楚, 上帝是医治的主, 我们不能在上帝之上指挥祂 上帝随己意医治, 也可以因我们的恳求而怜悯医治我们, 每一个都有权柄求上帝医治, 但没有人能有秘诀掌握医治的法门, 以代替上帝, 因上帝才是医治的主 9 再者, 上帝是创造的主, 万有律则祂已经确立, 祂会把人安放在自然律则下得保护, 除非祂有更高的目的, 否则不会随意破坏律则 所以我们遵守宇宙律则, 保重身体, 也是上帝的恩典 若有疾病, 医生也遵照一般律则, 医治我们 我们有权且应该求上帝医治, 顺从创造律则使病得逾, 也是上帝的心意 赶鬼是天国临在的最好明证 魔鬼在世上仍有极大权柄 罪恶, 淫乱, 邪灵充塞世界各地 一般来说, 基督徒是受天使保护, 但并非对邪灵免疫 当留意过圣洁生活 邪灵搔扰基督徒, 出于两种可能 : 一是魔鬼有特别计划, 要攻击主的儿女 例如一个热心传福音的人, 正在灵界前线作战, 本身及家庭容易魔鬼攻击. 另一可能是生活不洁, 或接触邪灵的事, 挑引邪灵. 基督徒有权柄赶鬼, 因为我们是被拣选的族类, 是有君尊的祭司 ( 彼前 2:9) 靠着基督, 先求圣灵洁净和充满, 让基督的能力透过个人彰显出来, 奉耶稣的名, 把邪灵驱逐 (20) 圣灵的应许 57. 圣灵充满与圣灵的洗 A. 圣灵充满与圣灵的洗我们经常听闻一种见解, 就是根据使徒行传二章, 认为神要每个基督的生命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是普通洗礼, 第二是圣灵的洗 圣灵的洗将一个人的属灵生命提升到更高境界 对于这见解, 我们应该怎样回应呢? 我们应该如此说, 虽然个别基督徒需要圣灵 第二次接触 ( 还有第三次 第四次和许多次 ), 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得着这种经历, 但若以为这是神为所有基督安排的计划, 那就错了 神定意所有基督徒悔改信主那一刻开始, 就享有五旬节所赐下的内在祝福, 不一定是外在的修饰, 而是心灵与基督的密契, 并从这种关系涌流出来的一切喜乐和安稳 为什么第一代门徒的属灵生命可分成两个阶段或两个层次? 唯一的理由是他们在五旬节之前信主. 但对于你和我 我们差不多在五旬节后二千年才成为基督徒. 所启示给我们的计划, 是我们一开始就可以完全享受到圣灵的新约职事 在新约里面, 这事已经十分清楚, 保罗指出在悔改信主之时, 圣灵的洗就发生在哥林多的信徒身上 同样道理, 这事也发生在五旬节之后所有信主的人身上 ( 林前一二 13) 保罗以所有基督徒自悔改信主以后都应该一直实行的生活方式, 来形容被圣灵充满的表现 ( 参弗五 18-21; ) 我们若缺乏这种表现, 并非因为神不定意如此, 只不过 ( 姑勿论我们是否察觉到 ) 是我们消灭了圣灵的感动 ( 参提前五 19) 可以肯定说, 基督徒是透过圣灵全面的新约职事而使灵命逐渐成长 ( 参弗四 15; 是前三 12; 提后一 3; 彼后三 18), 获得新的属灵经验, 并加深和丰富了旧的属灵经验 所以当我们领受洗礼时, 同时领受圣灵的洗 并不需要等候将来再有圣灵的洗 但上帝可以叫我们个别的得着特殊的圣灵经历 每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都已领受圣灵, 但不都是属灵的人 保罗称呼哥林多收信者为 弟兄, 他们已接受了主, 但责备他们是 属肉体的 ( 林前 3:1), 原来一个信主的人, 都有新生命, 也已领受圣灵, 属灵生命好像初生的婴孩 属灵新生命与旧性情彼此相斥 情欲和圣灵相争, 圣灵和情欲相争 ; 这两个是彼此相敌, 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 ( 加 5:17) 一个愿意顺服圣灵的, 更觉得争战的激烈性 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 充份体会到属灵与属肉体的相争, 他说 : 我真是苦啊!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7:24) 一个愿意顺服主而又陷入肉体软弱的人是十分痛苦 但感谢上帝, 不是靠自己力量, 乃是靠圣灵能力, 第八章保罗说 : 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 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8:2) 耶稣基督已经得胜死亡和罪恶, 我们这一群跟随主的人, 在属灵大方向上已经得胜了, 主在前头向我们招手 但在世途上, 我们仍要面对很多罪恶的挑战, 一不留心, 就要跌倒, 好像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登陆诺曼第, 德军注定败亡 但盟军在推进期间, 仍有灵星的失败 若不忠心作战, 死亡更多 今日我们靠主已登上得 9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Doctrin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4)

9 胜的途径, 但并非说我们在生活上不会失败, 相反, 魔鬼更尽心对付基督徒, 令他们失败灰心, 最后离弃主 故我们切忌中计, 切莫灰心 圣灵充满是什么? 就是治死肉体的软弱, 顺从圣灵的引导 怎样知道圣灵充满, 有人以为能说方言, 能医病赶鬼, 就是圣灵充满的表征, 其实不一定 加拿大民众教会创立人史密斯 (Oswald J. Smith) 说得好 : 我有没有能力胜罪和服事主呢? 若有了, 那末我就是过着圣灵充满的生活 10 圣灵充满不是一次过的经验, 乃是不断追求, 最重要的表征是在对罪恶, 尤其肉体的克胜, 今次得着圣灵充满, 不保证明天不会软弱, 只要这取死的身体一天仍在, 属灵战争决不能松懈, 约翰安慰门徒说 :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 上帝是信实的, 是公义的, 必要赦免我们的罪, 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 约一 1:9) 这并非叫信徒有犯罪的借口, 乃是提醒在属灵争战中切勿灰心弃主, 无论如何总要返回主怀中 圣灵充满是需要不断追求的 追求圣灵充满要舍弃罪恶 即向上帝承认所犯的一切罪, 驱逐撤旦及弃绝坏行为, 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上帝隔绝 ( 赛 59:2)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 主必不听 ( 诗 66:18) 其次是信心, 初生的基督徒多凭感觉, 但一个成熟的基督徒, 不是要狂喜的经历, 情绪的高低来验证上帝的临在 潘霍华在德军集中营每天面对死亡 他今日为好朋友祷告, 明晨可能被处决, 在无尽的黑夜, 上帝好像不再听他, 他被孤悬在宇宙之中, 一切宗教礼仪, 祷告都好像无用, 生命随时到终点 他发出了令人不解的感叹, 人已经成长, 人不需要上帝了! 11 有人以认他大不敬虔 其实不然 当一个人追求信仰成长, 他与上帝的关系到了不再需要倚赖外物 ( 例如宗教礼仪 ) 来维系的阶段, 也不再看见自己的软弱, 只靠基督的恩典, 上帝 这个在西方代表着宗教文化的名词, 是不需要的了, 其实潘霍华的心可能极敬虔 摩西晚年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到了忘我的境界, 甚至可以打破宗教的阻障, 与主面对面 追求圣灵充满, 就是追求与主合一, 被圣灵掌管 圣灵不是得力饮品, 注射了大有能力, 祂是永活的上帝 圣灵充满就是上帝的能力透过你彰显出来, 追求圣灵充满没有捷径, 是一生努力 不断祷告亲近主, 领受祂的话, 效法主耶稣感受到主的心意, 又表达主的心意 史密斯举了一例 : 某传道人寻求圣灵充满, 多次祈求, 上山静修, 一直无效, 最后在自己房中, 拚命祈祷, 圣灵降临了, 没有震颤特异感觉, 没有方言, 而是突然体会 ; 耶稣为失丧灵魂所感受的痛苦, 他体会到主的心肠, 耶稣的性情, 心中十分忧苦, 又十分喜乐, 既看见当地失丧灵魂的悲惨, 又看到十字架的得胜, 自此, 他的工作大蒙上帝的祝福, 多人得救 B. 圣灵与洁净圣灵在我们逐渐成圣的过程中, 使我们趋向完全, 帮助治死我们里面的罪 ( 罗八 14; 另参看西三 5), 并改变我们, 叫我们 荣上加荣 ( 林后三 18) 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叛逆神的非理性能量 一种傲慢 任性的习惯, 在道德及属灵上形形色色的自我中心表现 无论罪以任何形式出现, 都惹神憎厌 ( 赛六一 8; 耶四四 4; 箴六 16-19), 也使我们在神的眼里成为不洁之民 所以从圣经来看, 罪不单需要被赦免, 而且需要被洁净 同样地, 以赛亚盼望有一天 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 将钖安女子的污秽洗去 ( 赛四 4; 另参看要求人洗濯 自洁的经文 : 赛一 16; 耶四 14) 以西结覆述神的话 :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 你们就洁净了 我要洁净你们, 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 弃掉一切的偶像 ( 结三六 25) 撒迦利亚预告 : 那日, 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开一个泉源, 洗除罪恶与污秽 ( 亚十三 1) 玛拉基发出警告说 : 神 如炼金之人的火, 如漂布之人的碱 祂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 必洁净利未人, 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 ( 玛三 2 3; 另参看赛一 25; 亚一三 9) 这些经文指出犯罪行为使我们在神面前成为污秽 ; 罪恶叫神讨厌和反感, 一如当我们发现本该是洁净的地方变成污秽时, 我们自己也表示讨厌和反感 ; 但在神恩慈的圣洁里, 这一切都解决了, 祂不单赦免我们的罪, 而且帮助我们不再犯罪 圣灵使基督徒醒觉自己的罪污, 并为此感到羞惭, 又激励我们去 洁净自己, 除去身体 灵魂一切的污秽, 敬畏神, 得以成圣 ( 林后七 1) 当我们突出圣灵这方面的工作时, 正好显明了圣经一个重点, 而在我们这个颓废的世代里, 不重视一切道德标准, 羞耻之心视作等闲, 实在需要大 10 << 圣灵充满与浇灌 >> ( 香港 : 圣道出版社 1967),65 页 11 潘霍华 : << 狱中书简 >> 许碧端译 ( 香港 : 文艺 1969),123 页

10 58. 灵恩运动 大的强调这重点 同时, 基督徒在现世纯洁生命的追求, 意味着他们长远下去一种自觉的矛盾和挣扎, 并常会感到成绩未达理想 ; 这方面的着重是相当正碓的,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 圣灵和情欲相争, 这两个是彼此相敌, 使你们不能作所愿作的 ( 加五 17) 保罗在加拉太书告诉我们基督徒生命里的实际挣扎 他要我们知道, 每个基督徒的生命里, 都存在着两种敌对的欲望 ; 这两种力量在动机层次上彼此为敌 有些欲望表现出人性堕落后一种悖逆神 自私自利的天性 ; 有些欲望表现出由重生而来的超自然 荣耀神和爱神的动机 由于基督徒内心有这两种敌对的催迫动力, 当其中一股动力把他拉向前时, 另一股动力便把他拉向后 ; 因此, 纵然他恒常的目标是完完全全地服事神, 他还是发觉他的心灵从未完全纯洁无瑕, 他所作的事, 也并非绝对正确无误 就这样, 他时时刻刻不能作他所愿作的 他在生活中认识到他所作的一切其实可以并且应该做得更好 : 不单只在被自己的骄傲 软弱 愚昧出卖了时如此, 他努力尝试行善为义的时候也是如此 在每一次尝试之后, 在每一个行动之后, 他往往看见他在动机上 在表现上, 都有许多可以改善之处 他当其时感到已尽所能做到最好的事情, 事后回顾都会发现并非做得最好 就这样, 他穷一生之力追求完美, 却又发现他所追求的永远不能在他掌握之内 当然, 这不是说他永不会达到任何程度的义, 保罗并非预料基督徒生命是经常完全失败的, 反而, 他期望这是不断的道德成长 当顺着圣灵而行, 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这是加拉太书五章十六节对信徒的直接要求, 第十七节只不过是这要求的注脚而已 明显地, 保罗在这里及其他经文教导有关基督徒品行时, 他每每期望信徒努力向前, 养成圣洁的习惯, 积极操练自己, 学像基督 保罗说, 基督徒既然从罪的奴役中释放出来, 他就可 按着心灵的新样 ( 罗七 6), 实践爱和公义 ; 凡他现在能实践的, 他都必须去实践, 因为这圣洁的生活是神的旨意 ( 加五 13 14; 罗六 17 至七 6; 帖前四 1-8) 基督徒能够且必须借着圣灵治死他们的罪 ( 罗八 13); 他也能够且必须活在圣灵里, 走在属神和善行的道路上 ( 罗八 4, 加五 16 25) 意思是说, 一些他从前爱做的事, 或一般未信主的人爱做的事, 他如今放弃不作, 而且, 他开始选择作另一些事情 现在, 他要追随自己心灵里 ( 即在他的意识里 ) 所感受到属于圣灵的意愿, 而不陷溺在肉体的情欲中 基督徒生命必须是公义的生命, 这正是他悔改和重生的自然流露, 也是基本的要求 活在圣灵中的基督徒, 会不断发现他的生命尚未达致本来应有的美善 ; 他经常要面对重重障碍和限制, 以及自己扭曲的天性背道而驰的拉扯. 他正在打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同时, 即使是他最好的行为, 也不免犯上动机上的罪 ; 他亦发现他每日的生活充满污点, 他必须每时每刻仰赖神在基督里的赦罪恩典, 否则他就会在罪中失丧. 同时, 他也认识到自己心灵的软弱和善变, 需要经常求告圣灵赐给他力量, 使他在这场内在的斗争中能坚持到底 你确实不能实践你心想望的那种圣洁生活 对保罗来说, 这句话明显地道出了人追求圣洁的一些真相 谁可以说他是错误的呢? 所以一个被圣灵重生的人, 并非当下立刻完全圣洁无瑕, 一个基督徒达到圣洁的地方也没有捷径, 要一生奋斗, 治死犯罪的肢体, 不断求圣灵加力, 求主耶稣赦免软弱, 成圣之路才能不断提升 灵恩运动是近代教会一项注重属灵恩赐的运动, 他们强调圣灵的洗, 特别强调说方言的恩赐 他们主张圣灵的洗是人悔改和接受水礼后的独特经验, 不单每个信徒需要, 更是每个信徒必会寻得着的. 换句话说, 一个重新得救的信徒, 一定有圣灵的洗, 才自然会说方言 灵恩派重视表记的恩赐 (Sign gifts), 一个领受了圣灵的洗的信徒, 理应有讲方言 翻方言 医治 行神迹, 透过异像 异梦以及内在印象直接从上帝领受预言 可是今日大部份的教会都丧失了这些恩赐, 或是很多教会都不重视这些恩赐 灵恩派的祟拜一般充满热情 自由及灵活, 没有传统教会的死板呆滞, 总括来说, 灵恩派的神学有四个特点 : 12 A. 凡得救的信徒经过一段时间追求上帝, 例如追求圣灵充满, 他们都会经历第二次的恩典, 就是圣灵的洗, 圣灵的洗使信徒有以下觉醒 : 12 巴刻 : << 活在圣灵中 >> 页

11 I. 他意识到上帝完完全全的爱, 并深深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上帝儿女的身份 II. 他与主耶稣有密切的交往, 感受到耶稣是他的救主 生活上的密友 III. 他体验到圣灵的能力, 从他内里涌溢出来 IV. 他经历到这世界的败坏和天上圣洁的力, 他感到每天都要打属灵的战争, 击退世上邪恶的引诱和幽暗世界的势力 B. 讲方言灵恩派认为讲方言是出自上帝的能力, 目的是帮肋信徒祷告和赞美神, 它提出信徒在敬拜中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把他心灵向神或某一对象提升时, 他的声带就自由振动, 滔滔不绝地发出声音, 这种声音不一定来自圣灵的感动 讲方言不一定在狂喜的状态下进行, 他的思想状态也不一定有怪异之处 开始了讲方言的信徒, 以后多数会继续讲 灵恩派认为说方言的祷告才是真实的祷告,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14 章 1-19 节对说方言的评价不高, 但他仍然十分重视, 认为说方言能大大帮助他们的灵修生活 C. 属灵恩赐灵恩派的信徒理解到恩赐是传达基督的权能与知识, 用以造就教会的能力 过去几个世纪教会中的表记恩赐, 与普通的恩赐和教导 执事 治理相提并重, 他们很相信凡领受圣灵的洗的信徒, 必定有一些恩赐, 而各人所领受的恩赐必须互相配搭, 目的是为了建立基督的身体 事实上灵恩派的基本教导是圣灵合一, 并非分裂, 如果有好事生非, 专与人作对的份子, 已经脱离了灵恩的教导 D. 在圣灵里敬拜灵恩派团体有不同形式的敬拜, 但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 敬拜的礼仪结构是摆脱规限, 容让自发性的投入和发挥, 非形式化及缓慢前进, 好让大家能沐浴在与神和众人一起的感觉中 灵恩派的敬拜是浪漫的, 要把内里热烈的态度和感受表达出来, 与古典的祟拜, 有庄严的形式, 要提升祟拜者的情操等有不同的着重点 灵恩派的敬拜是从我们内心深处向上帝真正敞开为目标, 好让每个敬拜者的脑海中有许多意念在打转, 进而找到上帝自己, 而且颂扬及享受在衪里面的生命是如斯真实 上述四点是一般灵恩派的特色, 可是在近代灵恩运动的发展, 曾出现偏激甚至做成教会分裂的现象 在十九世纪末期, 美国有一位牧师叫道威约翰 (John Alexander Dowie ) 着重神迹医治, 建立了锡安教会, 吸引了很多人 到了廿世纪初, 有很多跟随者 道威牧师宣讲 完备福音 (full Gospel), 即能叫人的灵 魂 体都蒙福的福音, 这教导成了后来灵恩运动的口号之一 可是道威牧师后来渐渐离开圣经的教导, 在自己教会建立使徒阶级, 又宣布凡不参加锡安教会的都没有未来的盼望. 他又十分骄傲, 看自己高过施洗约翰和使徒 道威牧师死后, 他的跟随者成了美国各地五旬节教会的领袖 这种着重圣灵恩赐的教会, 例如医病 说方言 行神迹等传遍了欧美 到了六十年代, 更传到了东南亚, 包括台湾 香港 星加坡和马来西亚 这时期的灵恩运动以说方言 灵洗 圣灵充满和神迹医治为主导 凡灵恩派所到的地方, 都吸引了大批信徒赴会, 参加者返回自己的教会后, 往往带来很多负面批评, 造成教会分裂, 引起很多教会不满 到了二十世纪, 灵恩运动领袖要算纪当奴 (Donald Gee, ) 牧师最著名. 他是英国神召会的主席, 足迹踏遍全球, 到处讲解圣经, 致力与世界各宗派领袖沟通, 他坚持一个原则 : 凡受圣灵洗礼的必须说方言 他认为说方言是 圣灵洗礼的第一个证据, 因为说方言是圣灵洗礼的唯一记号 一个人说方言, 证明圣灵保惠师已经带着荣耀和能力降临在那人身上了 13 纪当奴牧师本意并不要分裂教会, 但由于对说方言的看法使灵恩派教会与其他教会不同, 结果做成教会分裂, 特别在东南亚的灵恩派, 主张圣灵洗礼之后, 信徒恩赐就会被挑旺, 说方言, 唱灵歌, 神迹医治, 渐渐发展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方, 只要有神迹医治, 说方言, 就有真福音, 就有真信徒, 把圣灵的恩赐, 就是外在的记号, 高抬过于认识基督, 相信基督 结果, 有些灵恩派人士流落成了江湖术士, 只 13 宣道会创立人宣信博士早年颇受五旬运动影响, 后来由于对说方言的领受不同, 与灵恩运动划清了界线. 宣信博士坚持说方言的恩赐只是圣灵充满的一种证明, 不是必须的, 也不是唯一的证明. 信徒最重要的信仰核心不是圣灵的恩赐, 而是因信称义, 以基督为中心的全然为主的生活.David F. Hartzfeld and Charles Nienkirchen (ed.) The Birth of a Vision: Essays on the Ministry and Thought of Albert Simpson, (Alberta, Beaverlodge: Buena Book Services, 1986) p ; Robert Niklaus etc. All for Jesus, 许云娴, 文逢参译,<< 全然为主 >> ( 香港 : 宣道,1988)

12 讲神迹医治不讲基督十字架道理 其实灵恩派教会与福音派教会的神学争论, 其中之一在于圣灵的恩赐是一早临在信徒的生命, 还是要待第二次圣灵的洗 灵恩派的说法是这样 :: 人奉圣父 圣子 圣灵接受洗礼是第一次洗礼, 圣灵并未全备的降临, 要等第二次的恩典, 即圣灵第二次临降某人身上, 他就会说方言, 行神迹奇事等证明他正式领受了圣灵, 但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认为当一个人决志信主 悔改接受洗礼的时候, 圣灵已经临到他的生命, 以后他若说方言, 行神迹等, 只是他体验到那已经在他生命中的圣灵能力, 人不必再等候第二次圣灵的洗礼 无论灵恩派人士和非灵恩派人士, 都一致追求圣洁, 追求与主有更深更亲密的交通, 领人信主, 互相亲爱 灵恩运动对教会有很好的提醒, 可是在这运动的周围常伴随着玄妙和伪装的属灵事物, 我们是必须小心的 灵恩运动还有几点要注意 : 一般来说, 灵恩运动的信徒较偏狭, 只与灵恩派信徒团契, 只支持灵恩派的事工, 常常树立门户之见 其次, 灵恩派往往在祟拜 事奉中都诉诸主观的感情, 着重自己的经历而轻视教会历代以来先贤先哲的信仰历程, 又常常高举属灵恩赐的大小, 就是高举可以看得见的表记恩赐, 用来衡量一个信徒的属灵境况 最后, 大部份灵恩运动常犯的毛病就是高抬幸福主义和快乐主义, 好像美国布道家慕迪 (D.L.Moody) 所说 : 我现在整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你也可以如此 他们假定身体的毛病或心灵的痛苦不是上帝的旨意, 所以他们以耶稣和门徒的医治作为典范, 据太 8:16 17 节解释赛 53: 有关得赎的医治, 马太 8:16 17 节 : 到了晚上, 有人带着许多被鬼附的, 来到耶稣跟前, 祂只用一句话, 就把鬼都赶出去, 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以赛亚说 : 祂代替我们的软弱, 担当我们的疾病 灵恩派人仕宣称基督的救赎不单是灵魂得赎, 更是肉体的医治, 这是信徒应有的权利 所以一个真信徒, 重生得救后, 是可以随时求主医治他的肉体痛苦, 而肉身的医治是包括在灵魂得赎的应许中 可是, 在新约中, 也有疾病未得医治, 例如提摩太胃口不清, 屡次患病, 保罗劝他不要照常喝水, 可以稍微用点酒 ( 提前 5:23); 以巴弗提病得几乎要死 ( 腓 2:27); 特罗非摩病了, 以致不得与保罗继续同工, 被逼留在米利都 ( 提后 4:20) 保罗提到自己有一根剌, 事实上是指肉体上的痛苦 ( 林后 12:7-10) 有一些灵恩派的信徒很相信一个忠心事奉主的人, 必定会百业兴旺, 大富大贵. 他们认定上帝绝对不愿意祂的子女备受穷乏之苦 这看法也是违背圣经的 它使人产生虚假的盼望, 一旦事情不如意, 信心亦全然崩溃, 信徒的盼望是耶稣已经救赎我们, 宇宙之主为我们舍命, 使我们活得很有尊严, 在生活上凡事加力, 并不在乎家道富贵, 因为使我们满足的是主, 而不是世上财富 世界有苦难, 但主不叫我们 离开世界 ( 约 17:15), 反之, 祂差遣圣灵保守我们, 叫我们在苦难中同情关怀苦难中的人, 旧约中的先知在苦难中成长, 耶稣为了苦难而临世界, 祂是我们的主, 尚且受人拒绝, 何况我们? ( 太 10:24) 新约使徒不单在苦难中挣扎, 更为主殉道, 可见信徒的力量平安来自得赎的盼望, 不是世上家道丰富 我们在苦难中, 因仰望将来天家的产业, 就心中涌溢喜乐, 这是喜乐的秘诀, 决非其他人所能了解的 二十世纪灵恩运动发展很快, 我们应该重视灵恩运动带来的影响 自从本世纪初掀起的灵恩运动, 一直发展到今天, 不少福音派教会的信徒和神职人员都被吸引到灵恩教会去, 从一九零零年至一九八零 年期间, 福音派信徒在过去八十年由七千万增至二亿二千万, 而灵恩派信徒则从零增至六千多万 14 可见增长速度十分快 在六十年代后的灵恩运动, 比本世纪初的灵恩运动减少了偏激, 而且信仰更接近大公教会, 我们不能以灵恩派教会过度热心而拒绝他们, 也不能因为他们太看重表记的恩赐而定他们的罪, 事实上福音派教会及主流教会本身也有很多缺点, 太多不必要的传统及历史包袱, 例如太制度化, 太宗派主义, 教会行政组织太严密, 以致热心的信徒和神职人员耗尽精力在会议桌上, 失去了信仰的真诚简朴 灵恩运动唤醒福音派教会所忽略了的表记恩赐, 对它们有平衡的看法. 我们不必怕灵恩运动, 反之, 要从圣经的教导, 吸纳他们的长处, 使福音的工作更有果效, 荣耀我们的上帝 年版 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 转引自杨牧谷 :<< 狂飕后的微声 >> ( 香港 卓越 1991),233 页

13 (23) 教会的意义 59. 教会的性质教会一词在圣经中的字源是指呼召或召出 旧约指以色列民的聚会所 ( 民 14:5; 徒 7:38) 新约用来描述基督徒团体 ( 徒 9:31; 林前 2:2) 基督教初传到中国, 把讲道, 聚集比拟为中国的学堂, 故译为讲书, 聚集的地方称为教会 ( 教导的集会 ), 可见中国人对真道的宣讲何等重视 教会的希腊文厄谒斯亚 (ekklesia), 在公元第一世纪通用的希腊文中, 通常用来指某种聚集 它可以指任何一种定期的聚集, 譬如某一团体为决定议案而召开的政治性集会, 它有时指希腊社会中民间自动组成的各种宗教性质的协会, 藉共同敬拜一位神祗表明他们的合一 譬如以弗所的银匠有一个拜亚底米神的协会 而基督徒所用 神的厄谒斯亚 一词, 表明他们是一个宗教性的团体, 类似其他协会的形式, 并没有特别之处, 只不过是许多民间团体中的一个 但是虽然基督徒用了一个通俗的字, 他们用的时候在意义上却有限制, 特指他们这一群是属神的团体, 或属基督的团体, 专指这是 属神 而非属我们的团体 这个事实含意深广, 以后我们就能明白 要澈底了解这个字, 我们也必须记得所有旧约希腊文译本 ( 即七十士译本, 是犹太人及第一世纪教会所用的圣经 ) 的读者都非常熟悉这个字 它被用来指以色列 全会众 (congregation or assembly ) 特别是当他们受到呼召去迎见主时 ( 申 4:10;9:10;18:16;31:30; 士 20:2) 司提反论到 旷野会中 (the congregation in the wilderness ) 就用了这个字 ( 徒 7:38) 希伯来书 2:12 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 在会中我要颂扬你 是引诗篇 22:22, 也采这种用法 基督徒用 教会 (church) 一词, 仿佛是指一群呆板 安静 被动的会众, 温驯地坐在教堂的长椅上 旧约却给它完全不同的味道 旷野的会 是充满活力的, 是一群不断前进的人, 一同迈向荣耀的目的地 他们惊心动魄地离开埃及, 到西乃山朝见召他们的主 ; 他们蒙召追随祂过旷野进入应许之地 我们将发现这种很着重教会 目标 的观念, 在新约里回声雄浑 正如纽比真 (Lesslie Newbigin) 所说 : 教会是一群追随神的人 它不断前进着 奔向地极, 恳求世人与神和好 ; 奔向时间之终, 迎见那使万物合一的主 15 一群会众的集合绝非出于偶然 ; 教会是神特别呼召而成的 希腊文这个字的变化与 呼召 的动词 (kaleo) 名词 (klesis) 关系极为密切 从希腊文看很清楚, 英及中文却无法表达 譬如那篇伟大大祷文的结语 : 但愿他在教会中, 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 就更能领会到这段文字的力量了 这个字群及希伯来文与它同义的字, 新旧约中共出现七百余次 其意义不仅是称呼众人的字, 更是召呼众人. 邀请 召呼他们前来 在伊甸园中, 耶和华神呼召亚当 后来他曾呼唤 : 撒母耳! 撒母耳! ( 创 3:9; 撒上 3:4) 这个观念含意丰富, 在神呼召以色列会众的事上, 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A. 第一 他们 蒙召出来, 是一种 脱离 亚伯拉罕蒙召离开吾珥, 以色列人蒙召离开埃及, 后来脱离巴比伦 对基督徒而言, 呼召指脱离罪恶和死亡 B. 他们 蒙召为与神建立某种关系 神与人立的 约 表明这个观念 ( 神向亚伯拉罕和摩西所行的 ) 基督徒蒙召 与祂的儿子 一同得分 ( 林前 1:9), 此处不仅指我们将来所能得到的, 也表明我们现在与祂的关系 C. 他们 蒙召, 将来要承受产业 对他们而言那就是所应许的迦南地 ; 对基督徒而言, 那就是天国 圣经中 往一个目的地前进 的观念很平常 我们 是同蒙天召 ( 来 3:1) 保罗提到 从上面 来的呼召 ( 腓 3:14), 他鼓励提摩太 持定永生 你为此被召 ( 提 : 前 6:12) D. 他们 一同蒙召成为神特别的子民 祂的产业 ( 申 7:6) 亚伯拉罕蒙召时得着应许, 他的后裔要像天上的星 海边的沙那样多 摩西得着应许, 神要使他所领出埃及的人民成为大国 因此我们看见, 神的呼召不仅是个人性的, 乃是呼召一群人成为 属神的子民 这些丰富深厚的意义, 都包含在教会这个字中 16 I. 无形和有形的教会无形的教会又称大公教会 ( 英文 Catholic 大公即普遍存在 universal 的意思 ), 指凡相信基督重生得救的信徒所组成的教会 由于这教会不限时间和地域, 凡有信主的人, 就有教会 15 Lesslie Newbigin, The Household of God (New York: Friendship Press, 1953/1960) p 高力富 :<< 美境重寻 >> ( 香港 : 证道 1976),8-11 页

14 的存在, 因为惟独相信基督的人, 才是祂圣教会的肢体 ( 徒 16:31) 由使徒彼得, 保罗, 早期教父, 历世历代教会的先贤圣哲, 到今天分布世界各地的信徒, 都属于这教会 因此我们无论在何地方, 遇上信主的人, 都以 主内弟兄 相称 这教会是圣洁的, 因为召我们的主是圣洁, 所以被召加入这国度也是圣洁的 ( 彼前 2:9) 这教会是大公的, 即无分轩轾, 没有种族, 地域, 以基督为首, 我们为肢体, 除去一切人为的偏见, 所以是大公的 有形的教会指地方教会, 旧约时代有圣殿和会堂, 新约以后基督徒聚集成为地方教会, 例如耶路撒冷, 安提阿教会等 有形教会按条件接纳各人入会, 例如公开信主, 受洗等而成为会员 有形教会会员名录可经审查而知道, 无形教会名录只有上帝才能尽知. 有形教会在地上, 不免有伪信者混入 ( 例如太 13:24-30 稗子的比喻 ), 也有冒名的教师 ( 太 7:22-23), 但到审判之日, 上帝会把他们分别出来 教会既是人承认自己有罪, 接受基督的群体组成 有人比喻教会好像医院 17, 收留一群 罪人, 让他们在主的道受造就, 得治疗 ( 太 9:12-13). 因此, 教会并不是 圣人俱乐部 反之, 凡诚心承认自己软弱有罪, 需要救恩而接受主的, 就可以成为教会的成员 有人批评教会不完美, 所以不返教会, 是不公平的. 教会在世上正渡过医治期, 今日不完全是可以理解, 到将来蒙主恩典成为无瑕疵的新妇 ( 启 19:7) 纵然今日教会虽不完美, 但却有最好治疗之方, 就是上帝的话, 也有教会纪律, 使各人能循序渐进, 渐渐成长 在教会里的人, 断不能放任, 以致使人趺倒 60. 教会的特征教会的特征, 是教会本质上所应有的, 因此有形和无形的教会都应该包括在内 : A. 教会的四个基本要素 I. 合一性 (Unity) 肢体的人数虽然众多, 但身体只有一个 ( 弗 1:22-23), 耶稣基督是教会独一的根基 ( 林 : 前 3:11) 有同一信仰 : 一主 一信 一洗 一上帝 ( 弗 4:5) 同一圣礼 无形的教会完全体现合一的特征 有形的教会只能部份体现, 例如大部份教会均承认圣经为上帝的道, 是上帝默示, 承认使徒信经 由于今日很多教会不相信圣经的默示, 甚至不接受道成肉身, 复活升天的道理, 又有公然违反圣经的伦理教导, 以致失去合一的基础, 对这些叛道的教会, 不必强求合一 对于有合一基础的教会, 应联合阵线, 推广福音, 改变世俗潮流 II. 圣洁性 (Holiness) 上帝是圣洁的, 祂把教会分别为圣 教会虽存在世上, 却不属世界 ( 太 16:18; 约 15:16 19; 太 28:20) 保罗称信徒为 圣徒, 信徒群体为 圣洁的国度 ( 林前 1:2) 由于信徒都是重生得救, 蒙上帝赦罪洁净的, 所以按名是圣洁的 生活上仍有过失, 在耶稣义袍遮盖下上帝看为圣洁 所以教会这群体是圣洁的 III. 大公性 (Catholicity) 教会的本质大公性的 地方教会是属于大公教会的一部份, 它表彰了大公教会的性质, 大公教会是抽象的, 必须透过地方教会来表达 所以地方教会要打破地域, 文化的限制, 彼此相通 遇有某地区教会就要联手帮助 各地方教会也要彼此代求, 因为我们同属基督所立的大公教会 IV. 承继性 (Apostolicity) 承继性, 或称使徒性 这并不是说教会是建基于彼得及其承继者 乃是说教会的教导, 包括圣经及教义是由使徒而来, 而使徒是亲自承于主的 只有教会接受及传承使徒的教训, 17 同上注 页

15 18 虽历尽艰难, 仍世代相传 宗教改革的领袖们, 并非另创新教, 乃是要教会重返使徒的传统 B. 教会是上帝的家除了这四个基本要素, 圣经提到教会是上帝的家, 正如提摩太前书 4:15 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会 我们信主成为基督徒, 正如保罗在以弗所书 2:19 所说 这样, 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 是与圣徒同国, 是上帝家里的人了 上帝家里 一词 与加拉太书 6:10 信徒一家 一词类似, 描写了家庭的亲密 温暖与安全 教会对我们的意义应该如此 --- 是我们感到安全 自在 不需要躲在面具之后的地方, 是我们接受关心, 彼此关切的所在 教会是神的家, 家的特性就是爱的关怀与爱的服事 信徒是神家里的人, 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在互相关怀之中, 必有互爱的表现 --- 服事 家里虽然长幼有序, 却无尊卑之分 主耶稣以仆人的身份服事, 祂要门徒们也彼此服事, 充份尽家人的责任 教会是神的家, 对有家庭的基督徒来说, 我们应该首先在自己的基本单位, 就是在家庭中尽责, 然后在教会大单位中尽力 我们应该为我们所想望的基督徒家庭祷告, 为我们要抚养长大 将来事奉主的儿女祷告, 我们也应该为将来要积极参与 全力投入的教会祷告 没有结婚的基督徒怎么样呢? 一 在以弗所书中, 保罗列举了基督徒团体中各种不同的关系, 丈夫与妻子 孩子与父母 仆人与主人 这些并没有囊括所有的关系 没有主人的自由人 没有儿女的夫妇 单身的男女等. 不仅未婚男女, 包括鱌夫寡妇等, 并不摒除在教会关系之外 保罗只是举出教会中三个常见的关系, 作为范例 二 独身的基督徒, 即使他是第一代基督徒, 我们也可以说, 教会 --- 神的家 --- 是他们奇妙的大家庭. 别人需要他们, 他们在其中可以感到自如, 扮演重要的角色 杰出的独身者, 借着完全献上的事奉, 大大帮助教会全体的长进, 使教会得到建造 不仅他们自己因着成为神大家庭的一份子而蒙福, 他们也对教会温暖 真实的团契有莫大的页献 这样, 每一个人 --- 无论年轻 年长 ; 已婚 未婚 ; 鱌夫 寡妇 ; 孩子 孤儿 --- 都知道自己属于 神的家, 奇妙愉快无比 我们必须记住, 结婚或独身都是暂时的, 因为在天家不娶也不嫁 ( 太 22:30), 这两种情形在哥林多前书 7:7 都认为是 特殊恩赐 ( 原文为 Charisma) C.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 并且各自作肢体 ( 哥林多前书 12:27), 个别信徒是圣灵的殿, 是基督的肢体 ( 哥林多前书 6:15 19), 信徒结合起来, 是肢体的配合, 成为身体 这原是采取旧约的观念, 希伯来的思想中有一种所谓 集体人格 (Corporate Personality), 就是以个体代表群体, 也是以群体寓在个体, 例如以赛亚书中的 受苦的仆人 ( 尤其是 53 章 ) 但以理书中的 人子 (7:13-22), 以及罗马书五章的亚当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个别的信徒都是肢体, 基督是头, 是教会生命的中枢 这项真理最主要的依据是主设立晚餐的心意, 主以一个饼来说明一个身体 使徒保罗显然把握主的用意, 他说 : 我所擘开的饼, 岂不同领基督的身体么? 我们虽多, 仍是一个饼, 一个身体, 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 哥林多前书 10:16 下 -17), 教会既是身体, 必须合一 ; 既有肢体, 必定不同 整体的合一与个体的不同, 这种合一中的多数 (Unity in Diversity), 是教会的特征 保罗有清楚的说明 : 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 乃是许多肢体 ( 哥林多前书 12:14) 身子是一个, 却有许多肢体, 而且肢体虽多, 仍是一个身子, 基督也是这样 ( 12:12) 关于身体的合一, 以弗所书有很明确的论述 在第四章内, 保罗曾提说七项合一 : 身体只有一个, 圣灵只有一个, 正如你们蒙召, 同有一个指望 一主 一信 一洗 一上帝 就是众人的父, 超乎众人之上, 贯乎众人之中, 也住在众人之内 ( 4:4-6). 然而他说到个别不同的恩赐为主所赐, 目的为建立主的身体, 当各肢体发挥功用, 彼此相助, 便叫身体渐渐增长, 在爱中建立 (4:12 16) 教会是身体, 必须生长, 也应达到成熟的阶段 身体的合一, 是头的功能 以弗所书也曾论述 (1:22;4:15;5:20), 基督是教会的头, 指过去 现在与将来三个阶段, 祂为教会作万有之首, 教会是身体, 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1:23) 基督是教会生命的实际 基督是教会的头, 不但以弗所书有清楚的论述 (5:23), 而且在歌罗西书更强调 : 祂是教会全体之首, 祂是元始, 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 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1:18) 保罗再论述头与身体的关系 : 持定元首, 全身既然靠祂筋节得以相助联络, 就因上帝大得长进 ( 歌罗西书 2:19) 18 Hans Kung, The Church (New York: Image Book, 1967) p

16 (22) 教会的角色 教会是身体, 就不是人为的组织与机构 这是生命的有机体 (Organism), 而不是会组织的团体 (Organization ) 所以社会一般的组织系统, 并不能适用于教会 教会若失去属生命的性质, 就消失她的功用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可说是上帝的道继续的成为肉身, 是道成肉身的延续 (Extension of the Incarnation) 主降世的道成肉身是历史的事实, 曾具体而真实地将上帝表明出来 祂升天以后, 降下圣灵来建立教会, 祂的身体继续具体与真实地启示上帝的道 19 基督是教会的头, 是每一个肢体必须认清而且信从的 教会的民主与自由必须在主的权能之下, 才会有见证的能力 61. 教会的标记在讨论标记之前, 我们必须指出, 教会的内容主要是敬拜, 因为她是信徒的团聚, 在一起敬拜上帝 敬拜是信心的表现, 以上帝为尊崇的对象 教会其他的一切, 都必须从敬拜起始 圣经每提及 事奉, 常有双重的涵义 : 敬拜与工作, 但更常用的是指敬拜 旧约律法书所说的事奉实际是敬拜, 甚至新约罗马书十二章一节的 事奉 也有同样的意义 敬拜必须是个人将自己完全奉献, 才算正当合宜 在新约的用字方面看, 敬拜是公众的事奉 (Leitourgia, 英文 Liturgy 字源, 原意为 公众 Leitos 与 工作 Ergon) 这表明信徒大众必须共同参与, 虽然有领导崇拜的人, 然而其他参加的人们不是观众或听众, 他们都应有直接 主动的感受, 使崇拜更活泼 真实 与属灵 参加崇拜, 也必须切实参与 所谓 参与, 表明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 也不取被动的态度 有时人们感到不能从崇拜中得, 其实这可能是 参与 方面失败, 是自己的问题, 不应怪责别人 他们常批评聚会的气氛不属灵, 主领者不真诚 ; 讲道的内容太理论不实际, 太空泛不充实, 或者在语句方面太迂腐, 思想表达太陈旧等. 但是 参与 既不是被动的观望或听讲, 就必须自己先作适当的准备, 也在个别灵修方面充实 崇拜是信心的表达, 如果信众的组合松懈, 个人又缺少追求长进以致信心微弱, 这样的崇拜一定不会属灵的 参与是共同分享, 这是信徒相通的过程 敬拜是与神相交, 也是信徒之间的相交, 大家在敬拜时共同表达对上帝尊崇的心意, 也须要彼此享受肢体连结的喜乐 于是热烈的情绪就产生了 大家才会对教会有深切的归属感 教会的标记用来分辨有形教会的合法性 早期教会的信仰由使徒传授, 有耶路撒冷大会 ( 徒 15) 决定差传的争议, 各教会在使徒的带领下合一及团结 及至主后约一千年, 东西教会分裂, 二者渐渐偏离圣经教导, 以教会行政, 希腊哲学, 教会传统及迷信代替圣经 所以有宗教改革带领教会返回圣经 路德提出了 唯独圣经 ; 唯独信心 ; 唯独恩典 改革运动后, 除了路德和加尔文, 也有其他天主教人仕相继离开天主教, 自立宗派, 各自强调不同教义和礼仪 因此教会必须有标记, 福音机构, 团契, 查经班, 它们并不是教会, 因为它们不符合教会的标记, 教会的标记通常有四点 : A. 正确的宣讲真道这是最基本的, 教会应以宣讲上帝的话为主要任务 ( 太 28:19-20),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 3:15 说 : 教会是真理的柱石与根基, 真理必须宣讲与传扬, 将基督教的恩典传布各处, 进入每个人心 教会若脱离真道, 就不是教会, 圣经的要道就是因信称义的道理,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 祂一生的工作及教训, 就是基本要道 教会必须按圣经解析圣经, 因为只有圣经才是上帝的话 宣道是圣经中的重点, 也是教会主要的内容 自五旬节起, 历代教会的宣道始终没有熄灭, 有时虽然暗淡, 然而一经挑旺, 又辉煌异常. 尤其在历史的转机中, 圣灵的工作显示福音的大能 社会无论怎样变迁, 人心基本的需要并无改变, 因为人人需要上帝的话语 B. 正确的施行圣礼教会必须按圣经的教导, 施行圣礼, 就是洗礼和圣餐礼 圣礼是教会重要的标记 耶稣设立圣餐, 吩咐门徒要这样做来记念主 ; 祂临升天时吩咐门徒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 为信的人施洗 ( 太 28:19) 这两个圣礼都是主所吩咐的, 教会必须遵行 我们在下章教会的圣礼再详讨论 C. 施行教会纪律为保持教会的纯洁, 有圣职人员的设立, 例如监督或长老, 他们有纯正的信仰, 良好品格, 19 唐佑之,<< 教会与我 >> ( 香港 : 证道 1975) 9-11 页

17 才能治理教会 ( 提前 3:1-13)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监督受托施行纪律保持教会纯洁 ( 太 16:19) 凡有偏离正道, 道德操守不纯正, 都要受惩戒 圣洁的生活不只是在教会内, 也是信徒个人 家庭与社会所表现的思想与言行, 就是在教会外应有的福音的见证 主耶稣很重视纪律的问题, 所以祂特别指示合宜的途径, 首先是劝说, 以后再以两三个人的见证, 向教会提出, 最后只得要他离开教会 早期教会很认真接受耶稣的教训, 切实执行纪律 哥林多教会发生淫乱的事 ( 林前 5 章 ). 却采取容忍的态度, 使保罗十分不满, 以致严重地警告他们 :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 败坏他的肉体, 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5:5) 他的意思是放弃不肯悔改的人, 那人既自暴自弃, 自行让撒但以罪蚕食他的身体, 因此身体必因罪而受苦 然而他若真是蒙恩的人, 灵魂仍是得救的, 只有在他复活的时候, 才得不朽的荣体, 不再受情欲的辖制了 保罗显然以很严厉的态度实行纪律, 不然罪恶的影响, 使教会受到腐,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教会纪律并不是一套法律规章, 而是基于神的话语, 而真理的依据必在神的公义与慈爱上, 才不会偏差 纪律是维持教会的威严, 重视教会分别为圣的地位, 有道德与属灵的敏感, 不容罪恶与错谬侵袭教会, 保持应有的圣洁, 才能见证救赎的福音 D. 传福音及差传教会存在的目的, 不单为培育信徒, 更是在社区及世界各地见证基督 传福音是教会一个明显标记, 差传是把福音传至其他社群或文化, 以在当地建立教会 教会存在的目的, 是为了传福音及差传, 传福音及差传的目的, 是为了建立教会, 一切团契, 查经班, 或是福音前哨工作都不是最终存在目的, 其最终必须建立教会, 教会一俟成立, 必须外展传福音及差传, 教会始能世代相传并扩展开去 我们在下一节教会与差传再详细讨论 62. 教会的组织 A.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身体只有一个, 不应该分开 但是宗派的存在已经是既存的事实, 凡标榜超宗派的, 日久也成为宗派 教会的合一是主的心意 圣经的真理, 也是众信徒的愿望 然而教会合一的真义是什么? 这些都是必须细心思考的 宗派对许多人来说是教会分歧的现象, 缺少合一的精神 在西方的社会中, 教会有不同的宗派, 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 不足为奇 然而在教会尚未充分发展的地区, 宗派往往成为人们置疑的问题, 为不信者所批评 一般人 ( 甚至包括信徒 ) 似乎对宗派有相当误解, 再加上有些所谓无宗派或超宗派的教会刻意的论断, 实应解释及澄清 宗派 其名用于教会, 是译自英文 Denomination, 原意为 名称 教会或因地域性的区分, 或因信仰的重点, 而用名称标明, 就是宗派 在教会历史中 宗派是有西方基督教发展的原因与结果 从背景来分析, 有两个用语, 自由教会 (Free Church) 和 信徒教会 (Believers Church), 我们耍稍为解释 自由教会应追溯初期的教会, 因为在耶路撒冷 安提阿 以弗所 哥林多 罗马等教会, 记载在新约中的, 他们并不遵照任何制度与组织 也没有确定的传统 应该列为自由教会 他们因听信福音离开异教世俗, 而自动地组织团契, 为教会的前身, 也成为当时教会的本身 后来罗马政治力量将基督教奉为国教, 宗教日渐形式化与组织化, 使教会失去纯正的性质 然而部份教会仍保持自由的传统, 虽曾屡遭敌对, 被视为异端, 但始终屹立 直到十六世纪宗教改革, 自由教会才有抬头的机会, 有些采取固定的名称 其他更多的教会被人以名称来分别, 这些有名称的教会就成为一般所谓的宗派 自十七世纪之后, 教会名称繁多, 宗派林立, 显然与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有关 自由教会视信仰生活重于组织, 与 信徒教会 有同样的注重点 自由教会大多主张会众民主, 群策群力的事奉 ; 而且坚持教会与政府分开, 不受政治的管辖与约束 信徒教会 是宗教改革后的用词, 先由马丁路德所倡导, 多主张信心之重要 任何与信心无关之礼仪或组织都是错误的 教会是真正信主的人所组成的, 与世界分别, 与政府分开, 注重读经祷告的灵修生活, 信心与行为一致 教会是立约的团契, 互誓忠信, 虔敬与严谨 这种见解是容纳宗派的, 而且深信圣灵能使相同信仰的宗派合一 综上所论, 宗派可说是历史的产物, 教会在摆脱罗马天主教的统制下, 自然发展成为不同的团契, 以致日后形成不同之宗派 这复原运动在欧洲起始, 在英国发展而有清教徒 (Puritans) 他们强调教会的自由, 不随从宗教组织与制度 ( 所谓 Non -Conformists); 不与政治联合, 政教完全分开 ; 不与世俗相混 ; 自由民主与独立是教会的精神 归纳来说, 宗派自十六 七世纪逐渐产生,

18 至十九世纪尤其在美国已经有高度的发展 当宗派的组织日渐扩长, 可能有不健全的情况 信仰一经强调, 也易趋偏窄, 树立门户之见, 常为人们所诟病 由于宗派间彼此排斥, 信徒常向往无宗派或超宗派的教会 然而凡标榜这些只在形式上稍有改变, 而实质上仍是宗派, 甚至在作风上更排外与竞争, 结果有更浓厚的宗派色彩 这种趋势是对教会有极大的危害, 不可不慎 有些超宗派的教会是由一些大有恩赐的领袖发起, 由于他人格的感召, 确能吸引许多信徒, 往往太以个人与少数人为中心, 虽蓬勃一时, 可惜后继无人, 不能持久 宗派虽不完美, 但另有一种功能, 是促进信徒对教会有归属感, 有确定的身份 (Identity), 尽应有的本份 (Role and Duty) 宗派本身并无错误, 在今日繁复的社会中, 多元的现象是必有的 ( 今日社会学家特别强调等多元社会 Pluralistic Society), 教会在现实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宗派必会继续存在的 然而教会必须避免世俗化的影响 (Secularization), 在时代的洪流中为真理屹立, 成为中流砥柱, 重视纯正的信仰, 不发展狭窄的宗派观念, 不自立门户 惟我独尊, 却尊重其他在信仰上正确的教会, 在传福音的事上彼此相交合作 随圣灵的引领, 合力建立基督的身体 现今世界上基督教的主要宗派有信义宗教会 浸信会 长老会 圣公会 宣道会 五旬节会 循道会及公理宗会等 在中国为了更有效地合作, 二十年代由几个宗派 ( 如改革宗和公理宗等 ) 合成了中华基督教会, 另有独立的宗派如小群 耶稣家庭等 B. 组织制度教会的组织, 可略分四类 : 20 I. 主教制 (Episcopal) 主教制 (Episcopal), 又称监督制 ; 以主教为治理教会的首要人物 是托使徒职位和权柄的传授及承袭, 例如教皇制, 是监督的最高发展 圣公会也是监督制 最高主教由主教团互选, 主教权柄是权力的来源, 由最高的主教分授下去 一切任职罢免都是由上而下的 主教权柄被认为是使徒统绪 (apostolic succession), 即耶稣授权彼得, 彼得授权罗马主教, 一直流传下来 这说法很有疑问, 因为彼得并没有建立罗马教会 且耶稣可以直接给予保罗或其他使徒权柄, 难道祂不可以按自已心意立其他人? II. 长老制 (Presbyterian) 主要有长老会和改革宗教会 长老由会员选举产生 长老为治理教会的领袖 教会行政最后决定权在长老团 长老制承认各会堂在对内事务上有独立制裁权 各堂会联合组织区会, 大会, 和总会 总会并不随意否决大会或区会的议案, 各级会议只讨论有关自已范围的事项, 并无由上管下的意思 III. 公理制 (Congregational) 与主教制相反, 以各堂会在行政上完全独立为原则, 最后操在会员手中 教牧由会员大会聘任, 一般行政人员, 只对会员大会负责 独立会堂也按实际需要联合其他堂会, 共同服务社区或协力差传等, 浸信会 公理宗教会及很多地方教会 (Local Church) 都属这派 IV. 无组织派 (Non-government) 例如贵格会, 弟兄会及小群教会, 轻看一切教会及教牧的组织, 人人平等 甚至圣礼的施行也较自由 认可的弟兄无须经过按立, 便可以参与讲道, 施圣礼等 63. 教会与社会政治 A. 教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主耶稣在最后一周, 向们徒讲解了很多真理, 其中提到信徒与世界的关系, 可以作为教会与社会的参照, 约翰福音 15 章 14 节主耶稣说信徒 不属世界, 所以世界恨信徒, 但接着又说 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 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 (15 节 ), 可见耶稣并没有叫信徒舍离这世界, 从这角度看, 信徒与世界的关系, 是不从属于这个世界但又不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常用寄居来形容信徒在世界的情形 教会与社会的关系也一样, 既不是佛家的舍离精神, 否定世界一切责任, 也不像世俗主义, 教会的价值由世界给予 我们生活在世上, 向创造主负责 而世界之运行, 亦依赖创造主的托扶 教会这种不从属也不离世的本质, 决定了早期教会所走迂回曲折的路, 由于教会认定只属于 20 Millard J, 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19 主, 所以面对犹太人的逼迫, 罗马政府的杀戳, 仍然不改变原初的信仰, 因为教会的头是基督, 教会许配了给主的新妇 但教会仍然在世上, 因此信徒并不因逼迫而跑到沙漠避世, 反之, 教会在逼迫的狂潮中站稳, 宣扬福音, 服侍有需要的人, 指责不义的社会制度 B. 教会与社会制度社会上没有完美的社会制度, 圣经也没有为今日国家定下什么具体的制度, 但圣经定下一些原则, 首先肯定了人类尊严 自由和平等, 而社会上不应有超人或特权阶级 这些基本的预设, 如何可以得到保障? I. 圣经中人的尊严 创世记 一章二十六节记载, 上帝按祂的形像造人 有学者以为形像是指外在的, 也有以为是内在的 犹太学者雅各 (Jacob) 认为形像与样式包括了属灵的承载以及适切地由高贵的气质所管辖 士来马赫 (F.E.D. Schleiermacher, ) 认为上帝所创造的是一种宗教与道德的个人生命 巴特 (Karl Barth, ) 在 教义学 说 : 上帝按衪的形像造人并非加添了什么东西在衪的造物上, 只是按祂造人的目的而造 21 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可以与上帝交通 因此人与其他受造物不同, 是享有与上帝交通的特权, 所有人都一样 诗篇 第八篇四 五节说 : 人算什么... 你叫他比天使 ( 或作神 ) 微小一点, 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天使, 按原文可译为 上帝, 人有上帝形像, 被派管理整个宇宙, 这是人的地位 诗人把人比较诸天穹苍, 觉得人在时空中很微小, 但地位郄非常尊贵 创造论也指出了上帝是万有之主, 人只是管家, 所以人不能永远拥有一物, 大地是由上帝所分配, 人权不能被剥夺 在旧约时代有禧年和奴隶的例子可供我们参考 利未记 二十五章记载了禧年; 每第七年为安息年, 七个安息年后的一年, 即第五十年, 就是禧年 以色列人要在这一年向遍地居民宣告自由 如果有些人因为穷乏, 把自已卖给富有的人, 他不得算为奴仆, 只可作雇工, 到了禧年, 他和他儿女要离开你, 一同出去归回本家 ( 利二十五 41), 为什么呢? 因为 他们是我 ( 上帝 ) 的仆人 ( 利二十五 2) 万有之王正好保障了人的基本权利 保罗也劝腓利门, 他的奴隶离开了他, 成了主的儿女, 当他归回时, 不再是奴隶, 乃是高过奴隶, 是亲爱的弟兄 ( 门 16) 地也是这样, 人不能永远拥有地, 到了禧年, 地业要出买主的手, 自已便归回自已的地业 ( 利二十 28), 因为地是我的 ( 利二十五 23) 从创造论观点看, 人与万物都属于上帝, 人不能掌握生产资料来奴役他人, 因为人不是万物的主人, 只是 客旅 ( 利二十五 23) II. 圣经的人观 圣经 没有高举人性, 反而以先知的教诲和律法审察人的作为, 因为人有罪性, 不能充份发挥人的高尚品质 但 圣经 没有抹煞人的良知, 它是人的是非之心, 可以分辨善恶 ( 罗二 15) 如果我们肯定了人有上帝的形像, 有衪的尊贵和荣耀, 则民主之可能在乎人能否充份发挥人性潜藏的高尚品质 反之, 极权主义是要奴化人性, 扭曲良知, 抹煞人内在的道德 美善和创意, 使人完全顺服在极权的思想下 当人性完全被剥夺, 人又怎能使用民主的权利? 人性被摧毁到只有义务, 没有权利, 否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甚至造违背良心损人利己的事当作一种任务时, 还有什么民主可说, 在极权主义下, 只有民奴, 没有民主 然而, 圣经 的人观刚好相反, 上帝所统治的, 不是一种僵化的制度 在上帝的管治下, 个人能得到自已保险的地位, 在一切纷扰困难中, 仍能实现他的本份, 确定他的自由独立 上帝与万民建立一个新的关系, 上帝要将律法写在人心, 也要把新灵放在人的里面 ( 参耶三十一 33; 结三十六 26) 在新约时代, 上帝借着耶稣的死, 使 天上 地上, 一切所有的, 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 ( 弗一 10), 这个新团体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 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 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 太二十五 40) 在基督眼中, 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人都是宝贵的 人只要靠着基督所立的新约, 便可以进到这新人类群体中 圣经 是先恢复人性的高尚品质, 使人得以选择自已的命运, 这种人性观有异于古代的阶级制及极权主义 另一方面, 圣经 也是充份体认人性的软弱, 它不会把人的软弱隐瞒, 反而要世世代代的人知所警戒 例如摩西是上帝所赞许的, 仍不免犯错 ( 参出四 24-26; 民二十 10-12) 大卫 21 英译 It (the image and likeness of God) consists as man himself consists as the creature of God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Edinburg: T & T Clark, 1975) vol.3, part 1, 184

20 III. 的罪不单在 撤母耳记下 详细记载, 更在耶稣的家谱重提 ( 参太一 6) 圣经 告诉我们, 没有义人, 连一个也没有 ( 参诗十四 2 3) 因此, 人的命运不能由一个人或一小撮的人来支配, 必须由全体共同监察 人要先承认自已的不足及限制, 才可以被别人委以重任, 而在操作过程才可以有改进, 人事更替亦可顺利进行 圣经中的民主理想近代民主思想有两个传统 : 一是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观念, 所有人天生自由 平等 政府是由人民组成也是为人民而设 另一传统来自英 美的清教徒观念 : 上帝统管国家, 但世人犯了罪, 要有监察制度,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两个传统都肯定了基本人权 可是, 人犯了罪, 人的自私往往破坏了理想的生活 自由平等的社会也可能发展罪恶来 例如大多数人的意愿是性滥交, 因此可以选举一个妓女当议员, 实行娼妓合法化 民主与道德没有必然关系 当个人的罪扩展为群体的罪, 人多数的决定不一定是对的 然而, 民主之为民主也在此 集体的错误, 后果由集体承担 以色列人要求撤母耳立王, 上帝允准了, 他们要自吃苦果 犹太人钉死耶稣, 承担了历史的责罚 ( 太二十七 25) 直至有先知出现, 逆流而上, 给众人当头捧喝, 群众才能再作正确决定 英 美的民主基础源于 圣经 教训, 自十九世纪世俗主义高涨, 宗教影响力日渐消退 而世人也渐渐看见民主制度的限制 个人自私膨胀成为集体自私, 大多数人的决定可以牺牲小众的利益甚至整个国家的前途 因此, 民主制度应返回 圣经 的教训, 认识创造 堕落与救赎的观念 越多的个人反省, 越能影响整体的民主价值取向 民主与理想社会不是挂式的 要使民主社会步向完善之途, 必须激发个人内在的高尚品质, 也就, 是重新肯定人心内上帝的形像, 遵从良知的引导 圣经 没有指出具体的民主制度, 但 圣经 的教训可作基础的预设 民主制度亦非唯一最完善的制度, 因为人腐败了. 故此, 人本身很难在腐败了的人群中建立完美的制度. 正因如此, 更需要彼此监察, 互相勉励, 激发上帝在人心中所安置的美好品质, 共同建立一个接近完美的制度 C. 基督徒对政治的参与 I. 我们先看个圣经例子, 从两个角度看基督徒对政治的参与, 他们都是旧约人物 一个是亡国前被当时民族主义分子视为叛国的耶利米 ; 另一个是亡国后侨居外地三代, 在政府任高职的尼希米, 他们都是表达了超越环境因素的远见和勇气 i. 耶利米主前六世纪正是犹大国多事之秋 巴比伦南征北讨, 很快便要侵占犹大国 当时国内形势十分紧张, 对于战事大致可分为两个意见 ; 一是联同埃及打退巴比伦, 二是藉自强运动力拒强敌 巴比伦不单是外邦人, 更是蔑视上帝的外族. 主前五百九十七年攻占耶路撒冷后, 不单掳走领袖人物, 更把上帝圣殿的宝物 金银器皿等一并带走, 令犹大人民族自尊受损. 更甚的, 是在宗教感情方面受到不可弥补的伤害 无论从政治或宗教的角度看, 巴比伦都是可恶的. 因此, 两年后在犹大地听到巴比伦骚乱的消息, 带来了民族新希望 先知哈拿尼亚更预言两年之内犹大人要挣脱巴比伦的轭, 最重要的, 是能夺回圣殿的器皿, 一洗在宗教上受屈的酸气 ( 耶二十八 2-4) 哈拿尼亚的预言正合乎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在埸的耶利米, 也衷心盼望这预言成就 虽然他知道这是假预言, 因为上帝一再借着他预言巴比伦要征服犹大, 但哈拿尼亚的预言太漂亮了, 所以他补充说 : 先知预言的平安, 到话语成就的时候, 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华所差来的 ( 耶二十八 9) 这正是耶利米日后困境的写照 由于上帝的话临到耶利米, 却违反群众的民族及宗, 教感情, 而这些预言不是一两日内可以应验的, 因此耶利米便要氶担最大的逼迫和指控 跟着来的五年, 全国弥漫着爱国热情和宗教狂热, 要为犹大的自由和独立而战 在这存亡之秋, 耶利米竟散布丧志言论, 说留在城中必惨死, 投降巴比伦得存活, 并表明这是耶和华所吩附的话 ( 耶三十八 2 3) 这可算为叛国的言论, 使人心寒手软, 难怪犹大首领要把他吊在牢狱泥沆之中 ( 耶三十八 6) 耶利米不爱国吗? 是投降主义吗? 以当时的环境来说, 没有人不是这样说 经过二

21 II. III. 千多年, 我们很清楚知道不是这一回事 问题是有什么使耶利米甘心背乎自己的性情传出这些言论呢? 他对政治的参与不是按当时民族及宗教感情所决定, 而是按超乎环境的启示所指引 ii. 尼希米耶利米预言很快实现, 主前五百八十七年, 三份之一的犹大人被掳到巴比伦, 除留三份之一外, 其余的饿死 战死及流徙至埃及 城墙被拆 圣殿被毁, 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 六十年后波斯王古列第一次颁旨, 犹大人开始回归, 重建圣殿, 经历种种艰难, 过了十八年, 在所罗巴伯 哈该 撒迦利亚鼓励下, 圣殿历四年而建成 虽然有了敬拜的地方, 但留居的犹大人习染了外邦偶像崇拜的方式, 且久历贫困, 失去了高尚气质和品格, 在宗教上的表现就是不敬虔, 例如献上残疾的祭物 不守安息日 不奉献 与外邦人通婚等 这种宗教混乱情况维持了几近一个世纪, 至尼希米出现才得到匡正 尼希米的先父辈是最早被掳到巴比伦的一批犹大人, 到尼希米时, 大概已经历了三 四代 他身居酒政高位, 即是王帝最亲信的职位之一 主前四百四十五年, 尼希米得知耶路撒冷城墙被毁, 城门被烧 ( 尼一 2 3), 他内心十分难过和无助 犹大人回归后, 受波斯统治, 他们若有任何背叛迹象, 必遭极大惩罚 因此, 他们要自建城墙 城门, 必招来波斯军的猜疑 既是尼希米所服侍的波斯王烧本国同胞的城门, 拆同胞的城墙, 尼希米可以说什么呢? 难道他不怕别人怀疑自己叛国 ( 波斯 ) 吗? 不单职位丢掉, 头胪可能也不保! 难怪尼 ; 希米 坐下哭泣, 悲哀几日 ( 尼一 4) 这种悲哀及无助, 决非笔墨所能形容 这样, 我们不难明白尼希米祷告了四个月, 还不敢向王吐露真情, 直至王问到, 才惊慌地回答, 说的时候, 更是小心万分 ( 尼二 4) 尼希米干冒杀身之祸, 直言求王许他回国, 重建城墙的要求, 若不是他已把生命放在上帝手中, 决不敢做这傻事! 作为一个波斯国高级官员, 竟敢返故乡重建叛国的城, 墙, 若非他一生表现忠心可靠, 难以想象波斯王竟会答应, 尼希米的政治参与和他的敬虔委身实不能分开 基督徒的身份基督徒不是先知, 因为先知是领受原初启示, 上帝话语出口的人 ( 出七 1 2; 申十八 18-19); 基督徒不是使徒, 因为使徒是耶稣独特差派给予特殊使命的人 ( 路九 ) 基督徒却是基督的追随者, 忠于主的教训, 又要宣扬主的名 基督徒是一个人, 有被上帝选召特殊的身份, 却没有宗教制度的特殊地位 基督徒的权柄不是仗赖教会的地位, 而是上帝话语的权柄 基督徒的身份与角色不能分开 : 他同时是一个父亲 一个公民, 或某一机构的顾问或董事 基督徒不能逃避角色所带来的责任 : 照顾家庭 忠实投票 维护大众利益等 因此, 基督徒也不能逃避政治的事情 由于基督徒有永恒的盼望, 因为他被救赎, 属于天上的国民, 但他仍有地上的责任, 见证上帝国的降临, 所以基督徒不离开世界, 也不属于这个世界, 正好反映了基督徒的角色是不能分割的 虽然使徒曾经强调 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 徒六 4), 但之后彼得继续医病 ( 徒九 33) 参与耶路撒冷大会( 徒十五 7) 记念穷人的需要等( 加二 10)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一个整全的福音, 因此传道人不能掩面不看羊群所在的社区, 所经历的风险 一个基督徒纵然有好的 属灵经历, 但若对社会变动不加注意, 他的属灵洞见不一定保证他对社会的回应必然正确 基督徒必须透过某程度上的参与, 才能明白社会的变迁 基督徒对政治参与的一些意见基督徒盼望的国度是由今世延伸至末世, 所以不应脱离社会群众, 应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社会上, 对政治参与, 有下面一些参考, 由于是参考, 所以没有绝对是或绝对不是, 很多时要看实际情况决定 i. 政治变迁及氛围难以预料, 基督徒应以个人身份参政, 不应把自己的政治立埸强加于其他基督徒身上或代表他们发言 ii. 基督徒应常以 圣经 末世观提醒自己, 固然要尽地上本份, 但应有基督徒勇气敢于批判不合 圣经 教导的政治取向 iii. 基督徒应爱国 关心社会, 但社会国家民族不是最后的价值判准 好像耶利米, 又好像

22 iv. 二次大战前德国, 纵然国民疯狂投入纳粹国族主义, 很多基督徒从 圣经 作出批判, 甚至甘冒生命危险 所有政治参与都应以尼希米为榜样, 不为投机, 不为取众, 而是先在自己的事务上忠心谨守冈位, 竭力承担上帝所交托的责任, 才能在社会事务上立好榜样 基督徒的身份是被召的, 不, 是特殊阶级, 但有超然的地位, 因为服侍的是宇宙之主 价值得失是根源于基督的福音, 凡事应为福音好处而作, 我们的主是创造主也是救赎主, 我们的职份却是宣扬救赎主所成就的救恩, 其他一切事情, 都不能取代这职份 64. 教会与差传 耶稣临死时交给门徒大诫命 : 你们要彼此相爱 临升天时交给门徒大使命 : 你们要去, 使万民作我的们徒, 奉父 子 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凡我所盼咐你们的, 都教训他们遵守, 我就常与你们同在, 直到世界的末了 ( 太 28:19-20) 大诫命是给每一个人遵守的, 大使命却是门徒的专利 上帝是世界的创造主, 也是世界的救赎主, 借着所造之物, 我们可以认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 ( 罗 1:20), 但却无法领受上帝的救赎 大使命的目的不是叫我们单传讲福音, 乃是要我们使万民作主的门徒. 然而, 保罗说 : 没有传道的, 怎能听见呢? 没有奉差遣的, 怎能传道呢? ( 罗 10:14-15) 传福音始终是第一步, 也是整个得门徒最先的步骤, 差传就是要把福音传开去, 包括本地的 海外的 差传简单说就是差遣传道的人, 到教会以外宣扬福音, 其目的叫人信主成为主的门徒, 然后聚集建造教会 成立教会以后继续差传, 福音继续广传, 换句话说, 差传的目的是成立教会, 教会的设立是为了差传, 如果一个教会没有差传, 没有向外传福音, 就是背弃了主耶稣所给予的大使命, 也就失去了生长的活力, 就算有一时的兴旺, 最后亦会被历史潮流冲擦而消失 以下我们简单回顾过去二千年教会的差传历史 : 早期教会逼迫的狂澜把基督徒分散在地中海一带, 基督教很快在各地生根 第一个世纪末期, 教会都是这样在欧洲 非洲及亚洲逐渐建立起来 到第四世纪中叶, 特别在罗马帝国的东部, 基督教运动如日中天 传福音和设立教会是新约时代的首要任务, 但到了第四世纪, 基督徒突然享有空前的自由, 这时神学问题逐渐受人重视 教会领袖对外要排斥异端邪说, 对内又要应付教义上的争辩, 神学家苦心整理出一套套的教条, 教会议会又无所不辩, 从基督的神性到女人有没有灵魂都成为争辩的焦点 到了五, 六世纪的时候, 早期教会传福音的热诚反而被忽略了 后来蛮族人入侵, 导致罗马帝国覆亡, 这些神学争吵便暂告平息 由于中世纪的宣教运动, 基督教在欧洲得以与蛮族人的势力并驾齐驱 罗马天主教的教士, 在向蛮族人传福音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例如本尼狄克修道会 (Benedictines) 在荒僻的地区建立修道院, 发挥了他们特有的影响力 爱尔兰也兴起了宣教热诚, 派宣教士远赴中欧 中世纪末期, 罗马天主教内部最大的增长, 是托砵僧 (friars) 的兴起 这些到处传道的僧侣, 对教会宣教影响深远 些外, 方济会 (Franciscans) 创于一二零九年, 道明会 (Dominicans) 创于一二一六年, 耶稣会 (Jesuits) 则创于一五三四年, 他们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地设立教会, 创办修道院, 宣扬福音 到了十六世纪, 复原派改教运动 (Protestant Reformation) 为基督教带来新生, 可惜对福音广传贡献甚微 欧洲属灵的复兴无疑帮助许多人肯定了信仰的意义, 但还未重视向外传福音的行动 十八世纪, 欧洲大陆的敬虔主义 (pietism), 英国和美洲的福音派运动为基督带来逢勃的朝气, 宣教的热诚如星火燃点 敬虔主义者与继承他们的莫拉维亚派 Moravians) 分布在世界各地 英 美信徒开始美洲本土印第安人的传福音工作, 并付诸行动 这种对宣教工作重新委身的精神十分令人鼓舞, 并且成为一股新的力量, 带动十九世纪的教会去完成大使命 十九世纪初, 英人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为伦敦传道会所差, 于 1817 年第一位踏足中国的基督教宣教士, 经历各种艰辛, 虽然六年只得一位中国人信主, 但他翻译圣经, 编英华字典, 为后来的宣教奠立美好根基 南京条约后, 借着不平等条约, 大量宣教士涌进中国, 有些对中国民情了解不深, 有些未能对当时社会情况作深刻反省, 做成中国人与基督教之间的张力及误解. 无论如何, 福音总算传开了, 宣教士的努力也是不可抹杀 在 1900 年义和团事件后, 外国宣教士开绐反省福音本色化的间题, 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后, 很多宣教士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 嬴取不少中国人的接纳和爱戴 迨至 1949

23 年, 中国进入一个新里程, 结束了外国在中国的差会, 是中国教会承担本地传福音及海外差传的时候 今日世界仍有很多未得之民, 他们连一次福音还未有机会听, 例如中国某些小数民族. 在回教国家内大部份人民, 一些原始部落, 甚至大城市的贫下阶层, 妓女 流浪汉 街童等, 听福音的机会很少 二十世纪末的差传, 不再是由欧美把福音传给亚 非. 相反, 自从十九世纪福音广传后, 亚洲及非洲很多地方的教会已成长, 相对欧美的教会开始衰落, 今日差传的责任是落在一切成长教会的肩头上. 在韩国 香港等不少教会已差派宣教士, 甚至有些往欧美传福音, 建立教会 只要教会成立了, 就要传广福音, 先在本地, 再往远方. 差传运动是不能停止的 (23) 教会的圣礼 65. 圣礼的意义基督教的外在分歧很多时表现在不同的圣礼施行, 我们尝试从圣礼的本义及形式来讨论, 务求发现彼此信仰的共同点 基督教的圣礼只限于水礼与圣餐 路德主张圣礼包含两件事 : 上帝话语的应许和圣礼的媒介 媒介本身, 例如水礼用的水和圣餐礼的饼酒, 本身不是圣礼 圣礼必须经由上帝设立再加上祂的应许, 因此婚姻和坚振礼或婴孩奉礼等不算圣礼 应许是指罪得赦免, 因此领受圣礼的人必须借着 信心来领受, 然后得着所赐的应许 22 加尔文进一步指出, 圣礼是上帝给人的表记 (signs) 23, 以证实祂的应许是可靠的, 他把圣礼的媒介推及于自然物, 例如彩虹放在云中, 以表祂不再毁灭人 虹本身没有制止洪水的功效, 但有上帝带应许的话, 使它成了立约的表记 上帝是自然的主, 祂可以用自然, 加上祂的话和应许, 使之成为圣礼 希腊思想中物质为罪恶, 很多人认为用物质的东西来帮助崇拜, 是不够属灵. 其实基督教并没有希腊思想的灵性与自然对立, 上帝是造物主, 祂可以藉所造之物彰显祂的荣耀, 例如诗歌音乐等 在旧约律法书上规定了割礼, 献祭和各种礼仪, 为犹太人的圣礼 到新约来临, 只有水礼和圣餐是主所设立, 于是成了教会所持守的两种圣礼 因此我们对圣礼有两种看法, 广义的圣礼,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皆可因上帝的应许而成为表记 如 冒烟的炉, 烧着的火把 ( 创 15:17) 露水和羊毛 ( 士 6:37-40) 等 狭义的圣礼, 专指教会的两个圣礼, 是主亲自设立 我们在下面所讨论有关圣礼的教义, 只就两个圣礼, 洗礼和圣餐礼而讨论 圣礼既是上帝借着所见之物施行祂的应许, 领受的人必须靠信心来领受, 否则徒具外表, 失去圣礼的意义 路德宗教会强调圣礼乃是施恩的工具, 即上帝藉圣礼使人得到祂赦罪的应许, 这主张使我们不敢轻忽圣礼所内涵的意义 施行圣礼的有效性并不在施行者的身份 据奥古斯丁所言, 圣礼是上帝的工作, 不是人的工作. 因此, 圣礼的效力不在乎施行圣礼者的品德如何, 所以人在加入大公教会时, 从前所受的洗礼无须再行施洗. 虽是如此, 奥氏补充说, 外间所行的圣礼虽说有效, 可是只有大公教会所施行的圣礼才能结成果实. 因 为只有在大公教会中, 为圣礼所证明的爱才可以得着. 24 奥氏为了维护大公教会的地位, 固然这样说, 但奥氏提出的原则 : 圣礼的效力不在乎施行者却是我们接受的. 圣礼的有效性在乎上帝的话语和媒介物, 施行者只要正碓地施行, 圣礼便为有效. 宗教改革神学家一致反对天主教受造的恩典 (created grace) 25 中世纪神学家如亚奎那斯, 相信上帝的恩典除了藉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外, 更伸延至施行圣礼的祭司身上 所以教会的祭司阶级, 可以作为人神的中保 只有教士可以施行圣礼, 因为他们拥有上帝受造的恩典 这受造恩典既特别颁给教会 ( 天主教 ), 所以教会之外没有救恩 路德首先反对这种看法, 他根据奥古斯丁的话, 认为圣礼的合法与否, 不在乎施行者 ; 乃在乎适当的运用媒介和忠实的表达上帝的话 26 所以教士不是特殊阶级 他强调平信徒祭司职, 在没有圣职人员情况下, 一位信主的信徒, 可按照圣经的教导, 施行圣礼, 领受者若凭信心领受就会领受了上帝的应许 22 Paul Althaus, The Theology of Martin Luther, R. C. Schultz Trans.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66), << 基督教要义 >> 卷四, 十四章十八节 华尔克 << 基督教会史 >> ( 香港 : 文艺 1976) T.F. Torrance, Theology in reconstruc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5) 奥古斯丁在 395A.D. 任主教后, 曾就反对多纳徒主义 (Donatism) 提出教牧的品行并不影响他职务上的有效性 谷勒 本 << 教, 会历史 >> ( 香港, 道声 1965) 195

24 路德论水礼是简明清楚 : 水礼能使罪得赦免,, 救人脱离死亡和魔鬼 水礼能够有效, 是因为水礼 结合了帝的道和倚靠上帝道的信心 所以水礼本身是一种碓实的功效 27 加尔文则强调水礼是一个表记, 但一如圣餐的看法, 若水礼只是表记, 便不算什么 他说 : 水礼好比一份具有法律性的公文, 藉此上帝担保我们一切的罪都得赦免或涂枺 28, 加尔文反对水本身有洗净和重生的效力, 他的观点是把水当作工具使用, 只是一种证明和方向 其实这点与路德所论的亦有相似地方 离开了上帝的话, 水是普通的水, 不能作成圣礼的功效 他们二人一致认为, 水礼的救赎意义, 是表明我们在基督里死去, 然后得着新生命, 并且劝我们要照基督死的样式向罪死, 照祂复活的样式向义活 水礼使我们与祂的死有份 同样也使我们与基督复活相连 66. 洗礼洗礼的形式可就洗礼的方式和对象来讨论, 洗礼的方式有洒水礼和浸礼 29 路德赞成洗礼以浸入的形式, 因为与圣经所论洗礼的意义相符浸入的水礼最能像征与主同死, 埋 [ 葬, 和复活的样式 但路德与加尔文持同一意见, 浸入或洒水非洗礼的意义的重点, 重要的是施洗的水, 上帝的话语应许和受洗者的信心领受 圣经中有浸入和洒水的例子, 二者皆能正碓地表达洗礼的意义 旧约中预表洗礼的有各种洗濯的规矩, 祭司把牛犊山羊的血和水, 洒在书上和百姓身上, 洒在帐幕和各种器皿上 ( 来 9:19-21) 作者把这些洒礼看为洗礼 (baptsim) 新约五旬节三千人受洗, 在当时实际环境都不可能是浸的 保罗为禁卒施洗, 是在禁卒领他自己家之前, 故很可能仍在监狱办事处内, 故施行浸礼的可能亦不大 然而, 重要的, 不是浸入或洒水, 而是藉洗礼表示信徒与基督的联合, 受洗归入基督与祂一同死同埋葬, 也同钉十字架, 同生长, 加 3:27 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这 里没有浸入或洒水的形式, 不应为形式而起争辩 30 洗礼的对象, 是信主的人, 信主受洗, 必然得救 因此信洗派 ( 即重洗派 ) 主张受洗者必须能在人前承认自己的信仰, 如青年或成年人, 才可以接受洗礼 婴孩不能认信, 洗礼是由父母操纵, 故洗礼无效 很多不施行婴孩洗礼的教会都有婴儿奉献礼, 父母在上帝面前立约, 应许教导孩童, 待他们成长才向众人认信, 接受洗礼 路德和加尔文认为水礼的赦罪是同时给予婴孩的 虽然婴孩未能知道善恶, 但并不是说不知道上帝, 因为上帝可以用熹微的光辉照耀他们 31 是否施行婴孩洗礼, 可由该教会的传统决定, 洗礼是充份条件, 如果没有信, 不必争辩受洗者的年龄, 至于婴孩有没有信心, 也非我们所能 探知 然而, 使徒教会一直为婴孩受洗 32, 固此婴孩受洗的意义也不可忽略 67. 圣餐礼圣餐或称主的晚餐是主所设立的 ( 太 26:26-29; 可 14:22-25; 路 22:19-20), 是基督与门徒同守逾越节时所吩咐我们遵守的 正如前文所述, 神的话语与圣餐是不可分割的, 因为前者强调了神的启示, 而后者侧重人的回应 在施餐时, 我们必须要重新碓定圣餐的意义 A. 记念主恩路加和保罗同时引用耶稣的话, 指出是主亲口吩咐门徒, 应当守圣餐记念他 ( 路廿二 19; 林前十一 24,25), 记念基督的救赎大功 迫本溯源, 教会的存在, 是出于基督的救恩 故此, 圣餐作为记念基督之救赎, 是值得教会恒常遵守的 圣餐本来源于犹太人的逾越节, 是记念耶和华上帝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在埃及为奴的生活, 并且出埃及 入迦南, 得着那应许流奶与蜜之地 以色列 27 << 协同书 >> < 路得小问答 > 第四条 28 << 基督教要义 >> 卷四, 15 章 1 节 << 路德神学类编 >> ( 香港 : 道声,1961) 190 林荣洪 << 王明道与中国教会 >> ( 香港 : 中神 1982) ( 附录 ) 31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Book 4, Chapter. 16, Section 徒 2:38-39: 洗礼的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 另见徒 16:15 吕底亚一家受洗, 自然包括小孩在内.

25 人的存活, 应追溯到在逾越节中上帝的拯救 ( 出十一至十三 ) 以色列人守逾越节时, 是极之隆重的,, 其预备及吃晚餐的情况, 要一如他们先祖出埃及那一夜, 吃烤了的羊羔, 佐以无酵饼和苦菜, 还要束腰, 脚穿上鞋, 父亲又会重述逾越节的故事, 栩栩如生, 务求使往昔的事件能重现在眼前, 犹太人认为这才是 记念 在此, 现代新约学者布鲁斯 (Bruce) 也指出 记念 不单是一种思想上的习作, 而是涉及到要能理解其含义 因此, 记念 不是静态的, 而是让基督救赎的作为, 借着圣餐的饼和杯, 再一次重现在我们眼前 正如圣灵借着宣讲的道, 在信徒心中作工, 圣灵也透过圣餐这最能具体表微着基督之救赎的礼仪, 提醒信徒不要忘本或负恩 B. 重温信约主耶稣指出, 圣餐的杯是祂立约的血 ( 路廿二 20; 林前十一 25), 表示祂以死来代信徒与上帝主约 这约名为 新约 是与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与耶和华所立的约有别 不过, 约 的观念, 即是贯通了新旧约的一个神学题旨 每当上帝与祂子民建主关系, 均采用 立约 的形式, 如挪亚之约 亚伯拉罕之约 西乃之约 大卫之约等 约 的特微, 是上帝主动地拣选人, 而借着与人 立约, 成就祂对人的应许和祝福 在 立约 的过程中, 人虽然是被动的一方, 但却有责任履行 立约 时的氶诺, 否则, 便会如大卫之后人, 遭逢灭国的厄运 圣礼 (sacrament) 本来的意思, 便是形容罗马士兵在参军时向帝王效忠时的宣誓 因此, 信徒在领受圣餐时, 要重温在立约时, 他对神的承诺, 反省自己有否履行主的训示, 效忠于主道, 然后信众同背 使徒信经 或 尼西亚信经, 以重新碓定自己的信仰, 这样, 才不致成为一个背信反约的人 C. 与主相会在哥林多前书十章二十 廿一节中, 保罗劝谕教会说, 一个人不能同时喝主的杯, 又喝鬼的杯, 因为喝鬼的杯便是与鬼相交 昔日之哥林多教会正处身于信奉多神的外邦都会里, 而一般希腊人在神庙献祭后, 便会邀请朋友赴会, 吃那些祭过偶像之物, 同时亦发出请柬, 内中声明赴此筵席是与那被拜之神一同用膳相交 事实上, 在初期教会守圣餐时, 很可能亦有这个心态, 他们相信在擘饼和饮杯之中, 主会特别与他们同在. 例如在以马忤斯的路上, 门徒虽然与复活的主同行, 却认不出是主, 直到他们与主一同用膳, 当主擘饼之时, 他们才恍然大悟, 认出是他 抑有进之, 当主在耶路撒冷向门徒显现时, 有可能都是在吃饭的时候 启示录三章二十节载有耶稣基督斥责老底嘉教会, 并劝谕教会要悔改, 主也应许会与教会 一同坐席, 此处之意, 大有可能是指主会在圣餐中临到教会 因此, 对初期教会来说, 守主餐有着一个特殊的意义, 便是主会在灵中, 与他们相会. 而这也是一个事实, 因为圣灵既是耶稣的灵, 祂会借着圣餐, 印证了基督的临在, 一方面使徒领受恩典, 一方面会对犯罪而又不自省察的信徒施行审判 保罗便是为此而指摘哥林多之信徒, 说他们是因为混乱圣餐及分门结党而受到患病和死亡的刑罚 ( 林前十一 27-33) 而对着圣餐, 受众除非不领受, 否则, 其中仪节性的行动会有一种催逼的作用, 促使人的心灵, 对饼和杯等所表征的意义有所回应, 这样, 圣灵便更能在受众的心中工作 ; 这便能达到主特别在圣餐中向信徒显现的功效 D. 实践肢体生活圣餐本来便是为属主的人而设, 但哥林多教会却在守圣餐时, 极为自私, 各人自顾自吃, 甚至酩酊大醉 这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在初期教会的圣餐中的一部分, 此聚餐被称为 爱筵 (the agape) 顾名思义爱筵是给予教会肢体相交 彼此相爱的机会, 尤以在食物上之分享 教会中本有不少是贫穷的和为奴的, 他们日之饮食一定非粗劣, 而这爱筵却使他们得着真正的饱足 这一点, 使教会能具体地实践肢体的生活, 使信徒的相交 (Koinonia), 不单是在属灵的层面, 更包括了物质上的分享 可惜的是, 可能因为有教会像哥林多的信徒一样, 因着爱筵而混乱了圣餐, 致使爱筵渐与圣餐分开, 而后来更不再举行爱筵, 致令信徒在守圣餐中完全失却了实践肢体相交的机会 实在使人唏嘘不已 今天我们领受圣餐时, 切莫忘记肢体相受的道理 诚然能共同进膳, 分享食物是最好不过的安排, 然而, 其他如对有需要的肢体馈赠, 或为之祷求, 又或者有慈惠之奉献, 亦能重收拾 爱筵 精神的功效 E. 表示信徒合一上一点提及在圣餐之中有爱筵, 而爱筵是信徒一起用膳 对犹太人来说, 与别人共同用膳, 表示了一种亲切的友情 在加拉太书二章十一 十二节有记载, 保罗斥责使徒彼得, 因他怕与外邦信徒坐席 由于共同坐席表示相, 交彼得怕他的行动, 会使犹太信徒以为他与外邦信徒结伙, 带来非议, 故出此下策 ; 保罗当然不满这种殊不鲜明的态度 巴勒斯坦地亦有一句习语 : 我们之间有饼和盐的关系, 这表示了共同用膳代表了彼此为友 诗篇廿三篇五节在措写耶和华的慈爱时, 诗

26 人有言 : 在我敌人面前, 你为我摆设筵席 意即诗人为仇敌所追击, 但耶和华如主人一样, 请他共进筵席, 以他为挚友般保护他 因此, 与某人同坐一席, 表示一种 委身的友谊 (committed friendship) 因此, 在教会一同领受圣餐时, 信徒既是同领一饼一杯, 便应互助互爱, 彼此顺服, 消除一切嫌隙, 务求心灵合一, 因为他们同是在主里为肢体 F. 宣扬主的死除了 和合本 外, 其他中文译本均将哥林多前书十一章廿六节译作 宣扬祂的死 而非 表明祂的死 即是说在信徒守圣餐之时, 有一种宣扬主之救赎 ( 即福音 ) 的作用 至于宣扬的方法, 有两个可能的途径, 其一是当信徒守圣餐时, 未信者在旁观礼, 但又不明其含意, 信徒便可向之解释, 藉此宣扬主的受死 ; 其二是圣餐本身, 是 主之死 最具体的表征, 信徒在领受时, 提醒了他们要去将福音传扬, 因为主是为世人而死 总而言之, 圣餐有对外和对内的作用, 上述五点均是对内, 以造就信徒的灵命, 但此处则是有对外的作用, 使教会以外的人也得着福音的好处 保罗更强调宣扬福音的期限, 是 直等到祂来, 表明教会在主复临之前的使命, 便是 宣扬主的死 有见及此, 无论守圣餐是采取开放式还是关闭式, 教会的门户都应向世界敝开, 努力在社会和天国之间筑桥, 领人归主, 这是信徒在守圣餐时所不容略的一个真理 G. 等候主再来圣餐有一种盼望的意味, 逾越节的晚餐本有四次饮杯, 但耶稣应许, 在饮过第三杯后, 不会再有饮杯, 要等到在弥赛亚国度里与门徒 喝新的那日子 ( 太廿六 29; 可十四 25), 这是何等的盼望! 主再来 之亚兰文为 Maranatha, 此字出现于哥林多前书十六章廿二节 一个亚兰文竟出现在希腊文的新约里, 可见它是教会惯常采用的字眼 据 十二使徒遣训 所记, 此字更可能是用于圣餐礼的祷文中, 表示初期教会那种盼望主再来的情怀是何等的浓烈 圣餐本源于逾越节的晚餐, 此晚餐是为了记念耶和华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 得以成家立国, 而圣餐是记念耶稣基督拯救教会, 即真以色列人, 脱离黑暗的权势, 进入上帝爱子的国度里 主再来时, 将会有羔羊的婚筵, 这婚筵表示上帝的拯救计划已完全成就, 教会与她的主, 便如新郎和新妇共偕连理一样, 永远联合在一起 在此, 我们可以说, 昔日逾越节的筵席是预表圣餐, 而今日之圣餐, 又预表将来天上的婚筵 因此, 信徒在守圣餐时, 应有一种因盼望而生的 感恩, 这也是圣餐被称为 祝谢 (The Eucharist, 希腊文即是感恩 ) 之意思 圣餐可说是一个保证, 表示信徒已胜券在握, 在这个 已经 却 未曾 (already but not yet) 的人生中, 信徒难免会有挣扎和失望, 然而, 圣餐却提醒我们, 主必再来而胜利在望, 故此, 信徒不用疲倦灰心 我们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地投入事奉, 一方面静待黎明, 等候主的再临 33 综上所论, 圣餐那丰富的意义, 意味着神要藉之给予人丰盛的恩典, 教会可说是责无旁贷 务必向信徒解明圣餐礼的用意, 使我们领受圣餐时, 同得圣餐应许的恩典 33 本节转录自张永信 << 崇拜 : 神学 实践 更新 >> ( 香港 : 天道 1991)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国度、权柄、荣耀

国度、权柄、荣耀 第八课 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3 课程大纲对成长的回应 : 提摩太书和提多书对逼迫的回应 : 彼得前书对犹太教的回应 : 希伯来书课文目的学完本课后, 你应该能够 : 陈述新约所展现给我们的, 保罗最后几年的生活以及提摩太和提多的事工 描述保罗在提摩太书和提多书中所阐述的牧养事工的观念与目标 认识彼得前书中有关苦难与基督徒生活的教训 阐述希伯来书中有关基督教与犹太教关系的真理

More information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1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47160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603-8061 9988; Fax: 603-8061 9933 Email: akitiara@po.jaring.my Website: www.akitiara.com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0 1 3 4 5 15 28 58 69 92 104 106 2 40 200 5 8:00 8:50 8:50 9:40 9:40 10:30 10:30 10:50 10:50 11:40 11:40 12:30 / 200 3 66 2:15 Henrietta C. Mears J. Vernon MacGee John Balchin 4 66 40 1600 39 5 12 5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 谨识 III IV V 礡 VI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匉 33 痲 34 35 躝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a) 北国灭亡之因 48 (b) 亚述灭亡之因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同声 2013 年 2 月 8 日 第 1 期 同声 期刊内容 第二页 灵修 第三- 四页 读经 第五- 六页 感恩分享 背诵经文 贴撒罗 尼迦前书 5:16-18 要常常喜乐 不住地祷告 凡事谢恩 因 为这是神 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十七- 十八页 第七页 专访 第八- 十页 主日学 第十一- 十三页 教会建造 第十四- 十五页 经历主 第十六页 青少年心声 编辑 徐光 黄黎光 排版 尤国芳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110 小 说 历 史

More information

属灵恩赐

属灵恩赐 第八课 医病 行异能 说预言的恩赐 12 8-10 137 138 1. 12 3-6 4 10-11 2. 3. 4. 5. 13 11-12 1 2 9 12 139 Howard Carter 1 a b c 9 3 5 14 140 1. 9 24 2. 11 29-30 3. 12 7-10 2 a b c d 141 1. 3 1-11 2. 5 15 3. 8 5-7 4. 9 17-18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王跃生 依据抽样调查资料和阶级成分档案资料 冀南农村的分家行为与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仍是传统色彩浓厚的社会 尽管合爨共财受到推崇 但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大家庭状态并非易事 兄弟婚后分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差异只是从结婚到分家的间隔有长短之别 中国家庭财产的平均继承制度和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家庭的存在基础 当然在不同阶层中 家庭分合的力量是有差异的 贫穷阶层缺少维系大家庭的物质基础 各自谋生成为主流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 世纪中叶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通 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它把美国经济区域连成一片 标志着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在这一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的重大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在工程中 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 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 年 % 月 & 日第 " 期 同声 同声 "#$" 年四月 第二期 背诵经文 期刊内容 约翰福音 ##$%&'%( 复活节 第二页 灵修 第三页 受洗见证 第八"十页 主日学笔记 第九页 基督信仰 第十三 人生随想 第十一 十二 十五页 耶稣对他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 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 远不死 你信这话吗 本期编辑 徐光 闻钟秀 排版 尤国芳 黄黎光 "#$"

More information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米彦军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 与日本社会现实不符 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改变主张 狂热鼓吹以皇室为中心对外侵略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极大伤害 皇室中心主义是包含家国同构 忠君爱国 神国思想和武士道等在内的天皇专制国体思想 其实质是内行尊皇之 王道 外行霸道 继承和发展了唯心主义的皇国史观 对当今日本右翼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More information

Most of the notes taken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Most of the notes taken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Genesis Ch. 1-11 Most of the notes taken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圣经作者 66卷 (39;27) 约40位 君王, 王子, 省长, 先知, 祭司, 文 士, 税吏, 医生, 牧人, 渔夫, 制帐 篷者. 文字 旧约: 希伯莱文/亚兰文 希腊文(?) 新约: 希腊文 1400400 : (200-100 BC) 39 17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玉市教函 2010 132 号 签发人 : 杨希初 各县 ( 市 区 ) 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学校 : 现将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表彰 2010 年度全区优秀学生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 桂教 2010 6 号 ) 转发给你们, 请你们及时在校内公布获得表彰的学生名单, 以资鼓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班集体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以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为榜样,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刘家峰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 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 教会乡村化 的主张 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 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 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 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1 4 2 5 3 6 1 2 3 4 1 2 1 1 3 2 5 6 2 2 1 3 2 7 8 2 3 1 3 2 9 10 3 理想的城市形象 1 为实现理想的城市形象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1 为培养身心双方面的健康提供终身的支援 所有市民的人权都得到尊重 无论是谁都能充满活力 安居乐业的城市 推进保健 预防医疗的相关工作 推进心理健康和防止自杀对策的相关工作 措施2 健全医疗体制使市民 能够接受合适的医疗服务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保护长江生态 最后的机会 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谈长江生态系统 瞭望东方周刊社 吴 铭 导语 为了一些经济利 益 把国家的水域资源破坏 掉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 水利 工程专家同生态专家似乎 已经成了天然的 敌人 2013 年有关 长江生态系 统崩溃 的问题 再次引 发了这种对峙 长江 作为中国和亚 洲第一大河 哺育了中华 民族 而对长江的开发也 在近年达到高峰 除了三 峡 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引言 为你预备了地方 引言 有一个人名叫耶稣基督, 祂是神在肉身的显现 耶稣对世界有 莫大影响, 就是历法也因祂改为公元前 (B.C. 主前 ) 及公元后 (A.D. 主后 ) 耶稣在地上不单行了许多神迹, 而且为我们牺牲在十字架上 祂对世人的爱真是大的 最令人兴奋的是, 耶稣基督已从死里复活 祂的话语告诉我们 : 他受害之后, 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 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 讲说神国的事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周五班笔记_2108年3月2日.doc

Microsoft Word - 周五班笔记_2108年3月2日.doc 认识圣经中的圣灵 2018 年 3 月 2 日周五班 网校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与主连接 : 与圣经连接, 与圣灵连接 这也是我们网校的目的, 无论是短程还是长程的目标 耶稣基督祂自己 我们没有任何宗派, 也不属于任何宗派 我们所信的很简单 : 圣经里有的, 全部接受, 没有的, 都不接受, 或者有些保留, 或者作为参考 信得简单, 就容易与主连接上 我们所信的耶稣不是历史上的耶稣, 而是复活的主, 他死了,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人 的 角 度 作 起 點, 然 後 逐 步 擴 闊 視 野 故 此 下 文 會 採 取 這 個 分 析 次 序 : 先 從 案 主 特 質 與 社 群 文 化 入 手, 然 後 討 論 有 關 的 教 會 傳 統 與 真 理 教 導, 最 後 在 處 理 方 案 上 作 出 一 些 具 體 的 建

人 的 角 度 作 起 點, 然 後 逐 步 擴 闊 視 野 故 此 下 文 會 採 取 這 個 分 析 次 序 : 先 從 案 主 特 質 與 社 群 文 化 入 手, 然 後 討 論 有 關 的 教 會 傳 統 與 真 理 教 導, 最 後 在 處 理 方 案 上 作 出 一 些 具 體 的 建 中 國 神 學 研 究 院 2011 2012 年 度 下 學 期 : 教 牧 神 學 與 堂 會 領 導 統 籌 老 師 : 張 略 博 士 功 課 類 別 : 個 案 研 究 個 案 研 究 黃 牧 師 的 請 辭 陳 季 明 鄒 玉 蘭 黃 文 鴻 胡 俊 鑾 岑 光 照 ( 一 ) 個 案 引 介 黃 牧 師 一 家 四 口, 在 教 會 中 事 奉 多 年 黃 師 母 是 一 位 全 職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孔繁岭 七七事变后 主要激于爱国义愤 欧美留学生的近半 关内留学生的几乎全部 毅然回国 投入抗战洪流之中 在教育 科技 文化等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有 名左右滞留海外 战时 鉴于外汇的紧缺和战后的需要 国民政府留学政策经历了前严后松的变化 约有 名学子被派赴海外 主要前往美英 与此同时 沦陷区各伪政权积极推行留日奴化教育 连同台湾 约有 万人前往敌国 整个抗战时期 这两万余名在海外的学子 情况各异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钞晓鸿 郑振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贾根良 马国旺 后凯恩斯经济学 多样性 共同基础 综合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 凯恩斯革命 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 流产 的 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 凯恩斯 卡莱茨基 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 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 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 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外交 年第 期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白云真 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应属当下中国外交新的转型的必要内涵和关键环节 外交制度的合理建构有助于促进中国外交健康且持续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公民身份和国家 认同有效且理性的塑造 为此 笔者将尝试运用国家 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诠释与理解中国外交 制度的创建 发展及其创新 以历史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进程 从而能够更好 地为当下中国外交制度的创新提供某些重要的思考或启示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Course: Basic Christian Doctrine

Course: Basic Christian Doctrine Course: Basic Christian Doctrine 课程 : 基督教基本要义 Series: The Apostles Creed 系列 : 使徒信经 Lesson 4: The Holy Spirit 第四课 : 圣灵 1. Host 每个基督教传统都有其侧重点 有些传统突出强调敬拜, 有些强调教义和真理, 有些强调社会参与和善行的方面, 有些传统则强调信徒之间的合一见证, 还有些会强调基督徒要有活泼的生命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apter_12_in_Chinese-Final.doc

Microsoft Word - Chapter_12_in_Chinese-Final.doc 第十二章圣灵 1 圣灵是上帝, 他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位, 与父和子有别 他有位格, 不是一种无位格的力量 我们也要看 圣灵在创造 护理 救赎 教会和信徒的生命中是怎样工作的 在一到三章, 我们关注的是上帝论, 特别关注父上帝 我们研究他的位格, 就是他的本质和属性 ; 我们研究了他的工作, 他所做的, 就是神迹 护理 创造和预旨 在十到十一章我们关注子上帝, 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格, 首先看了他的位格,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Ø Ø fi» ` ˆ ˇ `ƒ»» `ƒ` `

Ø Ø fi» ` ˆ ˇ `ƒ»» `ƒ` ` » œ» ł ˇ ˆæ Ø Ø fi» ` ˆ ˇ `ƒ»» `ƒ` ` 责 任 篇 放羊干嘛 挣钱 挣钱干嘛 娶婆姨 娶婆姨干嘛 生娃 生娃干嘛 放羊 感想 多么流畅的对话 多么自然的循环 当然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 是一个民族要发展 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到 而在于没有目标 可达成 在那没有智慧之光照耀的地方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 : 00 9 : : : : : : : : : : : :

: : 00 9 : : : : : : : : : : : : 0 ( ) JOURNALOFLITERATUREHISTORY ANDPHILOSOPHY No.0(SerialNo.) 陈 来 : 仁学本体论是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 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 一仁的本体论传统儒学 万物一体 的思想既是一种精神境界 也指万物关联共生的整体 这种整体就是 仁体仁体论把传统儒学的一体之仁与生生之仁作了有机结合仁本体与关联共生的万有是 全体是用 全用是体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胡迎建 抗战时期 旧体诗创作走出了五四以来的低迷状态 出现了复兴的态势 其表现是 残酷的战争为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题材与人生体验 抗战之初开展了利用旧的文艺形式包括旧体诗以鼓舞民心的讨论 诗作者队伍不断扩大 诗社纷纷成立 雅集 唱和活动频繁 出版诗集 创办刊物林林总总 总的特点是承继 诗经以来兴观群怨的优秀传统 多角度 广视野深刻地反映时代 高扬抗战救国主旋律 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主要表现为 一是描写世乱时艰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1. 受洗班需知和守则 3 2. 第一课 : 神 4 3. 第二课 : 耶稣基督 第三课 : 救恩 第四课 : 得救的确据 第五课 : 圣灵 第六课 : 圣经 第七课 : 教会 第八课 : 生命的成长 第九课

目录 1. 受洗班需知和守则 3 2. 第一课 : 神 4 3. 第二课 : 耶稣基督 第三课 : 救恩 第四课 : 得救的确据 第五课 : 圣灵 第六课 : 圣经 第七课 : 教会 第八课 : 生命的成长 第九课 2012 受洗班讲义 72 纽西兰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宣教议会 目录 1. 受洗班需知和守则 3 2. 第一课 : 神 4 3. 第二课 : 耶稣基督 10 4. 第三课 : 救恩 18 5. 第四课 : 得救的确据 23 6. 第五课 : 圣灵 28 7. 第六课 : 圣经 35 8. 第七课 : 教会 40 9. 第八课 : 生命的成长 46 10. 第九课 : 祷告 51 11. 第十课 : 灵修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江西抗日战争史

江西抗日战争史 Ⅰ Ⅱ Ⅲ Ⅳ 绪 论 2 江西抗日战争史 绪论 2 2 3 4 江西抗日战争史 绪 论 5 6 江西抗日战争史 目 录 / 第一节江西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形成 5 0 第二节新四军的组建与开赴抗日最前线 4 4 29 36 43 第三节江西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53 53 58 /65 第一节临战前的江西战场 65 65 70 江西抗日战争史 目录 第二节日军侵占赣北 77 77 92 00 第三节万家岭大捷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Lesson Title

Lesson Title 为什么要为儿女施洗? 学习指南 内容 页码 大纲 本课大纲, 包括 DVD 中每部分开始的时间分钟数 2 注释 提供课程内容大纲, 关键笔记, 课程的引言和总结, 以及记录更多笔记的位置 复习问题 关于课程基本内容的问题, 记录下答案的位置 ; 适用于书面作业和考试 应用问题 把课程内容和基督徒人生, 神学和事奉联系起来的问题 ; 适用于小组讨论, 书面作业和考试 3 13 17 如何使用本课程和学习指南

More information

五旬宗教义绪论 (BTHE114)

五旬宗教义绪论 (BTHE114) 肯定和持守救恩第 4 章 我们如何思想前面学过的这诸多的伴随着救恩的祝福呢? 救恩是否只是一个情感的高潮, 很快就过去, 而且给人留下疑问, 前面发生的事是否真实呢? 不幸的是, 这正发生在有些人的身上 但是神因着他的智慧, 已经为我们提供一条出路, 来保守我们得救的经历, 使之活泼并不断成长 对我们来说, 关于神的爱的新鲜的启示可以 每早晨都是新的 ( 耶利米哀歌 3:22-23) 在本章, 我们将学习两种圣礼,

More information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年第 期 第 期 秦立彦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布莱特 哈特 华人形象 美国西部 世纪美国作家布莱特 哈特在很多作品中都写到在美国西部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形象复杂多样 彼此 交织 对进行单一道德评价的形象研究提出一种矫正 包括诗歌 小说 戏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秦立彦 男 黑龙江人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士 英语系硕士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师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PentateuchPreAssignmentSimp

PentateuchPreAssignmentSimp 摩 西 五 經 研 讀 : 神 的 救 贖 計 劃 陈 宝 成 主 编 摩 西 五 经 的 简 介 和 大 纲 基 督 教 教 会 和 圣 经 学 者 一 般 都 把 圣 经 旧 约 的 首 五 倦 书 视 为 摩 西 五 经 Pentateuch, 因 其 有 共 同 的 历 史 情 节 和 贯 穿 其 中 的 神 学 主 题, 所 以 传 统 把 它 归 于 一 位 作 者 摩 西, 或 简 称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五旬宗教义绪论 (BTHE114)

五旬宗教义绪论 (BTHE114) 圣灵 : 个人生命的良伴第 9 章 我们前面学过了圣灵在世界上以及教会生活中活泼的 超自然的工作 然而, 我们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处理日常的杂事, 作日常的决定 但是日常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选择有时会带来永恒的结果, 对我们及对他人都是这样 我们的言行具有很重的份量 我们没有时间来浪费在漫不经心的 自我中心的言谈举止上 我又告诉你们 : 凡人所说的闲话, 当审判的日子, 必要句句供出来 ( 马太福音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65 114 1 2 3 1 96.49% 89.47% 68.42% 62.28% 42.98% 32.46% 26.32% 14.04% 13.16%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89.47 96.49 62.28 68.42 14.04 26.32 13.16 42.98 32.46 1 2 73.68% 63.16% 56.14% 36.84%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在将多神教的 女神 索菲亚 圣灵 圣母 大地母亲 俄罗斯祖国 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 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 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 神秘和深沉 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 世纪俄罗斯文学对 永恒女性 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 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俄罗斯文学 女性崇拜

More information

就业办口袋书

就业办口袋书 3 喜欢就是喜欢 兴趣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质 兴趣是与带有某种遗传特征的天赋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不尽相同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进入一 种忘我的投入状态 并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倾向 真 正的兴趣是抽掉了功利色彩的一种本能 与天赋休戚相 关 而不能掉入将社会的功利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误 区 撇开浮云 喜欢就是喜欢 才是兴趣的本真 问题二 兴趣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第一单元信仰基石 4. 阅读 [ 约翰福音 ]14:10 父藉着谁做事? 5. 阅读 [ 约翰福音 ]16:26-27 因为我们爱圣子, 圣父会怎样对我们? 圣子顺服圣父旨意, 完成救赎计划 6. 阅读 [ 约翰福音 ]1:18 我们怎样认识父? 7. 阅读 [ 约翰福音 ]17:1-4 圣父交给圣

第一单元信仰基石 4. 阅读 [ 约翰福音 ]14:10 父藉着谁做事? 5. 阅读 [ 约翰福音 ]16:26-27 因为我们爱圣子, 圣父会怎样对我们? 圣子顺服圣父旨意, 完成救赎计划 6. 阅读 [ 约翰福音 ]1:18 我们怎样认识父? 7. 阅读 [ 约翰福音 ]17:1-4 圣父交给圣 第一单元信仰基石 第一课三位一体的真神 主题经文 :[ 哥林多后书 ]13:14 时空连线 1. 请说说你对 圆桌会议 的理解? 2. 你认为采取 圆桌会议 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3. 为什么现在很多国际性的会议都采取 圆桌会议 的形式? 4. 如果我说圣父 圣子 圣灵之间的关系和 圆桌会议 参与者的关系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么你会怎样理解圣父 圣子 圣灵之间的关系? 5. 你认为圣父 圣子 圣灵是享有同样的尊贵与荣耀的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