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2C420A4BB20B3B9202020A6F2B6F0BB50A6F2B9B32E646F63>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K¦b¦¼Ãä.doc

<4D F736F F D20B2C4A440B3B9ABD8A678A4E5A4C6AABAA5D1A8D3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ë»y¡B¥jªe¬¥�µ»P¥x»y.doc



第 十 一 期 2015 年 2 月 关 于 车 辆 购 置 税 征 收 管 理 有 关 问 题 的 公 告 ( 点 击 跳 转 至 全 文 ) 国 家 税 务 总 局 公 告 2015 年 第 4 号 关 于 电 池 涂 料 消 费 税 征 收 管 理 有 关 问 题 的 公 告 ( 点 击 跳

Bodhisattva Vow The Verses of the Eight Auspicious Ones If you chant these words once before beginning an activity, it will be easily accomplished, ju

1999年报全文.PDF

沙田崇真學校

2005 GUANGDONG GOLDEN HORSE TOURISM GROUP STOCK CO.,LTD Golden Horse CO.,LTD (0768) (0768)

Microsoft Word - 澎湖田調報告_璉謙組.doc

˛ˇ

广 州 蓝 皮 书 社 会 保 障 关 键 词 : 广 州 社 会 保 障 社 会 保 险 社 会 救 助 社 会 福 利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由 社 会 救 助 社 会 保 险 社 会 福 利 住 房 保 障 四 大 系 统 以 及 慈 善 事 业 和 其 他 补 充 保 险 构 成 在 主

Microsoft Word - 教聯會對《2016施政報告》教育施政的20點建議_定稿.doc

<4D F736F F D20A54CA8D3A6DBA6F2B5D0C2C4AABAB0EAABD >

正式发文



1. 我 们 是 按 照 神 的 形 象 被 造, 意 味 着 我 们 被 造 就 是 要 去 管 理 丶 去 带 领 神 照 他 的 形 象 造 我 们, 那 麽 神 的 形 象 是 什 麽 样 的 呢? 新 约 歌 罗 西 书 1:16-18 说 : 万 有 都 是 靠 他 造 的 丶 无 论

Ps22Pdf


穨CY03509.PDF

傳 迦 派 崔 津 書 賜 序 3 目 次 傳 迦 派 崔 津 書 賜 序...6 迦 賜 序 文 翻 譯...7 典 籍...9 典...9 卷... 卷... 7 卷 卷 儀 軌 滅 趣 普 簡 軌 簡 略 儀 軌 讚 怙 主 賜 安

Microsoft Word - 25.doc

深 圳 蓝 皮 书 劳 动 关 系 段, 企 业 劳 动 管 理 日 趋 多 元 化 劳 资 关 系 复 杂 化 利 益 矛 盾 显 现 化, 劳 动 关 系 需 要 进 一 步 调 整 和 规 范 面 对 劳 资 关 系 的 新 情 况 新 特 点 新 趋 势, 深 圳 市 委 市 政 府 审 时

, 1,,,,,( ), [4 ],,,,,,,,,, ,,, 1 ( ),,, 1,,2,,, 3,:,,,, [5 ] [6 ] (1898),, 85 ( 2898) [7 ],,,,, ,, s Ku brnan sum brgya

(Microsoft Word - \262\246\267~\302\247\263\365\245Z_ \256\325\260\310\263\370\247i_last version.doc)

000-A-165 撠??摨?

理 及 提 供 資 訊 作 學 習 工 作 及 日 常 生 活 之 用 香 港 學 生 中 英 語 文 水 平 5. 教 育 局 一 直 透 過 多 種 渠 道 了 解 學 生 的 中 英 語 文 水 平, 例 如 透 過 全 港 性 系 統 評 估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考 試 等 大 型 考

000-A-256 撠

( )


000-A-255 撠

<4D F736F F D D B9D8D3DAD0DCC3A8C6BDB0E5CFEEC4BFB6FEB4CEB1E4B8FCB2A2B7C5C6FAD3C5CFC8B9BAC2F2C8A8F4DFB9D8C1AABDBBD2D7CAC2D2CBB5C4B9ABB8E62E646F63>

目 录

世界历史之未解之谜(十一).doc

untitled

第十三期師徒之間與男女關係、無上的信任 ─ 潘的故事、旅行者與魔術師、宗薩寺歷史簡介、佛教網站簡介\(1\)、宗薩仁波切2003年法會行程表

Sutra del Corazn con Comentario por el Ven

<4D F736F F D20BAA3B3BDB2B9B3E4B7A8C2C9D2E2BCFBCAE92D >

1

Taiwan jewel orchid

26)

國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

untitled

OO OO 2

<4D F736F F D203FA55BA5C1A147A5C13FAC47A8C63FBCBDAABA3FA54ED3EC3FA9CA2E646F6378>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24284


Microsoft Word - 刘平

西 藏 唐 卡 藝 術

癌 症 非 病 故 無 藥 可 醫 癌 症 非 病, 它 是 屬 於 全 身 的 中 毒 症 叫 做 癌, 所 以 它 無 藥 可 醫, 因 為 它 不 是 病, 若 是 病 還 有 藥 可 醫 ; 但 它 是 全 身 的 中 毒 症, 中 毒 至 很 深 就 變 成 癌 所 以, 若 可 以 解

87,, ;,,,,,,,,,,,,, ;,,,,,,,, ;,, (, 1 2),, ,,,,,,,, [ 1 ], 1982,, :,,,,,,,,,,,,,,,,,,,,,,,,,,,,,,,,,, [ 2 ],,,,,, ( ),,,,,,, ( ), [ 3 ], [ 4 ],

,,,,,6,,,,,,,,,,,,, ;,,,,( ), (),,,,,,,,,,,,, 56,55,,,,,,, (),,,,,,,,,,,,, :, 1900,,,,,, ,,,,,,,,,,,,,,,,,,,,,,,,:,;,,,,,,,,,,,, 21

49 赵令时   四首

2007 1

F-3-qf1,3.indd

06 [] (4) FigGoldearringwithmosaicturquoise [] (5) Fig4Goldearring Fig5Goldearring Fig Filigreemosaic vase Fig Filigreemosaic ornaments 4 (6)

65 :, :, : : ;, : ( ),, 2 :, :, ( ) :,,, ( ) (2) 3 ( ),, : 697 : ; 698 8,, :, :,,, :

Microsoft Word - 衣食住行.doc

百业经白话文

Wedding Proposals-2005

法 會 議 員, 為 政 府 建 立 熟 地 倉, 以 及 作 長 遠 土 地 發 展 規 劃 2.5 土 地 發 展 局 職 能 包 括 : 根 據 政 府 的 長 遠 人 口 及 住 戶 總 量 及 結 構 預 測, 推 算 香 港 長 遠 土 地 需 求, 包 括 房 屋 經 濟 活 動 (

3 6,145,866 5,730,375 (3,109,784) (3,153,649) 3,036,082 2,576,726 40,158 36,518 (1,291,476) (1,100,322) (278,948) (265,624) (195,536) (176,331) 1,310,


目 录 CONTENTS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作 文 教 学 王 妮 40 浅 谈 高 中 文 言 文 教 学 赵 健 41 小 学 数 学 分 层 教 学 初 探 李 俊 花 42 探 究 性 学 习 在 物 理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刘 相 辉 42 活 学 活 用 扎 根 生 活

one function room for VIPs for bookings of 100 diners and above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10 桌 以 上 宴 会 可 提 供 一 个 免 费 多 功 能 厅 作 为 贵 宾 休 息 室 ( 视 预 定 情 况

JS113077_Front

JS113_Front


eprint GROUP LIMITED eprint , , % e-print 158, , % e-banner 46,621 42, % 12,889 11, % e-print 11,915 12,8

JS113077_Front

China as a Military Power , Jeremy Black

投影片 1

Microsoft Word - Mobile Trading User Manual-updated


18¾ÏºØ

063-CS4.indd

WHITE DOVE(GROUP) COMPANY LIMITED 2

000-A-245 撠

皈 依 儀 式 謹 訂 於 2008 年 3 月 15 日 ( 星 期 六 ) 舉 行 敦 珠 佛 學 會 之 皈 依 儀 式 時 間 : 晚 上 七 時 半 地 點 : 敦 珠 佛 學 會 會 址 香 港 柴 灣 常 安 街 77 號 發 達 中 心 4/F 皈 依 儀 式 由 敦 珠 佛 學 會

Microsoft Word - 中国养生茶新产品推荐手册-9.6版!.doc

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untitled

微软用户



mi - I 2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Gardens ±86: IBl&K «* mm-.tes&it

Microsoft Word - Chinese Art Catalogue.doc

新解《红楼梦》3.doc

JS113256_Front

城市设计 U r b a n D e s i g n 图1 Fig.1 50 东晋都建康城范围推测(朱 ) Supposed Jiankang city, capital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VOL.35 NO.8 AUG 城市规划 CITY PLANN

撠

bnb.PDF

45 18 A4~A DAY A %

Ps22Pdf

2 jana ṣaḍvarṣika nirdeśa? śveta siddhσnta dahara? śr śπdra śamatha jhσpita śraddhσ sσdhu citta manas vijñσna? svabhσva cπḍσ? citra kṣamσ ΣcΣrya jñσna

, ,744752,9191,046, ,808509, ,

untitled

untitled

Transcription:

第 六 章 佛 塔 與 佛 像 佛 塔 部 分 舍 利 法 華 玄 贊 卷 二 曰 : 梵 云 設 利 羅, 體 也 舍 利 者, 訛 也 資 持 記 卷 下 四 之 一 曰 : 舍 利, 此 翻 遺 身 即 死 屍 也 玄 應 音 義 卷 六 曰 : 舍 利, 正 音 設 利 羅, 譯 云 身 骨, 舍 利 有 全 身 者, 有 碎 身 者 舍 利 (sarira) 近 代 譯 為 設 利 羅 室 利 羅, 在 印 度 是 死 屍 的 總 稱 俱 舍 光 記 卷 八 曰 : 馱 都, 即 佛 身 界 也 亦 名 設 利 羅 唐 言 體, 佛 身 體 也 舊 云 舍 利, 訛 也 但 是 舍 利 在 漢 傳 佛 教 則 一 直 被 視 為 佛 教 的 專 用 名 詞, 與 死 屍 有 別 秘 藏 記 曰 : 天 竺 呼 米 粒 為 舍 利 佛 舍 利 亦 似 米 粒, 是 故 曰 舍 利 也 全 身 舍 利 者, 如 多 寶 佛 之 舍 利 是 也 ; 碎 身 舍 利 者, 如 釋 迦 牟 尼 佛 之 舍 利 是 也 金 光 明 經 卷 四 捨 身 品 說 : 舍 利 者, 是 戒 定 慧 之 所 熏 修, 甚 為 難 得, 最 上 福 田 長 阿 含 經 卷 三 遊 行 經 提 到 佛 臨 涅 槃 時, 囑 咐 阿 難 : 阿 難! 汝 欲 藏 我, 先 以 香 湯 洗 浴, 用 新 劫 貝 周 遍 纏 身, 以 五 百 張 氈 次 如 纏 之 內 身 金 棺, 灌 以 麻 油 畢, 舉 金 棺 置 第 二 大 鐵 槨 中, 旃 檀 香 次 重 於 外, 積 重 名 香, 厚 衣 其 上 而 闍 維 之, 訖, 收 舍 利 於 四 衢 道 起 立 塔 廟, 表 剎 懸 繒, 使 諸 行 人 皆 見 佛 塔, 思 慕 如 來 法 王 造 化 這 是 提 到 處 理 佛 陀 遺 體 如 何 入 棺 火 化 的 記 述 佛 陀 舍 利 是 指 佛 陀 火 化 後 的 遺 物, 其 骨 舍 利, 其 色 白 ; 髮 舍 利, 其 色 黑 ; 肉 舍 利, 其 色 赤 金 光 明 經 卷 四 捨 身 品 說 : 舍 利 者, 是 戒 定 慧 之 所 熏 修, 甚 難 可 得, 最 上 福 田 及 是 舍 利 者, 即 是 無 量 六 波 羅 蜜 功 德 所 重 因 為 象 徵 著 遺 教 不 滅, 並 具 有 靈 驗 性, 佛 陀 舍 利 就 成 為 佛 門 傳 世 的 聖 物, 擁 有 佛 陀 舍 利 的 佛 寺, 名 氣 自 然 大 增 佛 陀 舍 利 塔 的 型 制 塔 的 梵 音 (stupa, 巴 利 文 Thupa) 翻 譯 成 漢 音 為 窣 堵 波 私 偷 簸, 簡 稱 偷 婆 塔 婆 兜 婆 浮 圖 佛 圖, 或 稱 土 巴 ( 巴 利 語 Thupa), 轉 音 為 塔 婆 (Tope), 在 緬 甸 稱 為 (Pagoda) 錫 蘭 稱 為 (Dagaba), 後 來 漢 地 又 稱 寶 塔 魏 晉 以 後, 特 別 造 出 了 塔 之 一 字, 所 以 才 有 塔 婆 之 稱 若 從 救 人 一 命, 勝 造 七 級 浮 屠 來 看, 浮 屠 塔 婆 是 代 表 奉 祀 佛 真 身 與 精 神 的 場 所 最 初 佛 的 梵 文 發 音 (Buddha), 到 西 域 轉 音 成 (Budo), 原 來 翻 譯 成 用 閩 南 語 唸 浮 屠 的 發 音 為 最 接 近, 但 借 用 了 佛 字 以 後, 中 國 人 便 專 以 浮 屠 來 稱 塔 了 是 知 佛 在 世 時, 弟 子 都 以 佛 陀 為 精 神 中 心 ; 佛 涅 槃 後, 就 以 塔 作 為 精 神 中 心 了 據 說 在 迦 必 羅 衛 國 與 舍 衛 國, 早 期 就 留 存 有 拘 留 孫 佛 (Krakucchanda, 斷 惑 佛 ) 拘 那 含 牟 尼 佛 (Kanakamuni, 金 寂 佛 ) 迦 葉 佛 (Kasyapa) 等 佛 塔 的 建 造, 但 也 只 是 傳 說 而 已, 1

並 未 留 下 遺 跡 Stupa 的 原 意 有 三, 是 堆 積 堆 高 的 土 墩 高 顯 處 或 顯 墳, 也 有 靈 廟 功 德 聚 歸 宗 聚 相 和 滅 惡 生 善 處 的 另 外 之 稱, 其 實 就 是 埋 葬 火 化 之 後 的 灰 燼 和 骨 灰 的 土 丘 塚 (mound), 是 一 種 墓 葬 建 築 藏 文 稱 為 曲 典, 意 為 保 存 或 儲 藏 佛 法 之 處, 為 後 世 禮 拜 佛 陀 之 地 不 過 後 來 將 埋 藏 有 舍 利 的 稱 為 窣 堵 波, 型 制 相 同 但 無 舍 利 者 稱 為 支 提 (Caitya, 福 聚, 舊 譯 靈 廟 ) 淨 處, 而 發 展 成 另 一 種 供 禮 拜 的 塔 廟 形 式 寄 歸 傳 卷 三 曰 : 大 師 世 尊 既 涅 槃 後, 人 天 共 集 以 火 焚 之 眾 聚 香 柴 遂 成 大 積 即 名 此 處 以 為 制 底 (Chaitya, 支 提 ), 是 積 聚 義 又 譯, 一 想 世 尊 眾 德 俱 聚 於 此 二 乃 積 磚 土 而 成 之 詳 傳 字 義 如 是, 或 名 窣 堵 波, 義 亦 同 此 舊 總 云 塔, 別 道 支 提, 斯 皆 訛 矣 法 華 義 疏 卷 十 一 曰 : 依 僧 祇 律, 有 舍 利 名 塔 婆, 無 舍 利 名 支 提 地 持 云, 莫 問 有 無, 皆 名 支 提 大 日 經 疏 卷 五 曰 : 制 底, 翻 為 福 聚 謂 諸 佛 一 切 功 德 聚 在 其 中 是 故 世 人 為 求 福 故, 悉 皆 供 養 恭 敬 同 卷 六 曰 : 復 次 梵 音 制 底 與 質 多 體 同, 此 中 秘 密 謂 心 為 佛 塔 也 兩 者 皆 為 積 聚 之 義, 由 此 可 知, 此 乃 是 後 人 為 區 分 舍 利 之 有 無, 特 別 之 區 分 也 窣 堵 波 也 借 鑒 天 竺 的 皇 家 陵 墓, 故 知 古 天 竺 埋 葬 屍 骨 的 墳 塚 就 是 窣 堵 波, 它 的 型 制 就 是 覆 缽 形 的 大 土 塚, 塚 頂 有 豎 杆 及 圓 盤 後 來 印 度 中 亞 的 塔 原 則 上 都 離 不 開 類 似 之 造 型 傳 說 佛 陀 被 弟 子 毘 舍 問 及, 以 後 如 何 才 能 表 達 對 佛 的 虔 誠 時, 佛 陀 沒 有 答 話, 而 是 把 身 上 的 方 形 袈 裟 平 鋪 在 地, 把 佛 缽 倒 扣 在 袈 裟 上, 再 把 錫 杖 豎 立 在 覆 缽 上, 這 就 形 成 了 印 度 窣 堵 波 的 雛 形 一 般 天 竺 佛 塔 分 有 五 個 部 分, 即 基 台 (Medhi, 最 下 層 圓 形 或 方 形 的 基 礎 面 ) 覆 缽 (Anda, 半 球 形 的 主 體 ) 平 版 台 箱 ( 在 覆 缽 上 的 箱 形 物, 可 收 藏 遺 物 的 方 龕, 或 稱 聖 骸 堂 ) 柱 竿 ( 在 平 版 台 之 上 的 柱 竿 ) 蓋 ( 柱 竿 上 的 華 蓋 ) 五 部 分, 再 圍 以 欄 楯 基 台 意 指 大 地, 覆 缽 表 徵 蒼 天, 柱 竿 代 表 世 界 的 無 形 軸 線, 華 蓋 是 天 界 諸 神 的 象 徵, 平 版 台 箱 的 遺 物 是 佛 陀 的 示 現 所 以, 塔 的 半 球 形 是 墳 墓 與 天 穹, 塔 具 有 涅 槃 與 宇 宙 的 雙 重 象 徵 佛 塔 塔 身 的 頂 部 是 塔 剎, 天 竺 把 幡 杆 稱 為 剎, 早 期 是 以 須 彌 座 或 仰 蓮 座 承 托 剎 身, 剎 杆 上 套 貫 相 輪, 其 數 目 不 等 梵 語 ksetra 音 譯 為 掣 多 羅 差 多 羅, 即 國 土 土 田 之 意, 而 梵 漢 雙 舉 云 為 剎 土, 再 引 申 更 具 有 梵 剎 佛 剎 ( 佛 國 ) 僧 剎 寶 剎 之 意, 於 是 我 們 仍 見 韓 國 自 古 即 稱 佛 寺 為 剎 (se) 至 今 剎 另 有 二 義, 天 竺 剎 帝 利 是 守 田 主 ; 後 人 以 柱 取 代 剎 竿 剎 柱 頭 安 佛 骨 舍 利, 意 同 土 田 塔 之 別 名 因 之 稱 為 金 剎, 意 指 佛 之 國 土 又 以 金 屬 所 造 之 剎 竿, 即 塔 上 之 九 輪 早 期 天 竺 窣 堵 波 的 塔 剎 遠 望 如 修 剪 過 的 樹 形, 如 桑 奇 窣 堵 波 的 塔 剎 相 輪, 看 來 與 菩 提 樹 聖 樹 生 長 的 象 徵 有 關, 是 否 如 此 仍 有 待 研 究 中 國 的 佛 塔 與 印 度 古 代 的 佛 塔 相 似 之 處 極 少, 可 是 仍 保 留 著 印 度 形 式 的 塔 剎, 據 後 漢 書 陶 謙 傳 記 載 貪 官 笮 融 所 為 : 大 起 浮 圖 寺, 上 累 金 盤, 下 為 重 樓, 又 閣 堂 周 回, 可 容 三 千 許 人, 作 黃 金 圖 像, 衣 以 錦 采 每 浴 佛, 輒 多 設 飯, 飯 布 席 於 路, 其 有 就 食 及 觀 者 且 萬 餘 人 所 謂 金 盤 就 是 金 屬 作 的 塔 剎 2

法 華 經 之 授 記 品 曰 : 起 七 寶 塔, 高 表 金 剎 早 期 塔 剎 與 中 原 塔 剎 也 不 盡 相 同, 主 要 是 剎 座 覆 缽 相 輪 寶 瓶 寶 蓋 寶 珠 等 六 部 分 組 成 ; 中 原 塔 剎 則 由 剎 座 仰 蓮 覆 缽 相 輪 寶 瓶 寶 蓋 燄 光, 再 上 則 置 仰 月 和 寶 珠 或 華 蓋 組 成, 塔 剎 大 都 以 銅 鐵 製 成 寶 蓋 呈 八 角 形 傘 狀, 每 角 繫 有 風 鐸 塔 頂 四 角 還 必 須 連 繫 一 條 拉 鏈 與 寶 蓋 相 連, 才 能 穩 定 塔 剎 日 本 法 藏 館 編 纂 的 總 合 佛 教 大 辭 典 中 記 說 窣 堵 波 塔 的 結 構, 塔 的 基 層 構 造 為 方 形 的 露 盤 基 台, 圍 以 欄 杆, 並 設 有 供 人 上 下 的 階 梯 ; 基 台 上 有 一 覆 缽 式 的 建 築 型 式, 空 心 塔 體 一 方 開 設 門 洞 通 於 塔 心 室, 內 置 佛 像 或 佛 教 聖 物, 後 期 則 供 奉 西 方 三 聖, 入 塔 即 可 拜 佛 ; 覆 缽 之 上 有 剎 柱 等, 覆 缽 之 上 就 是 安 置 相 輪 的 位 置 從 剎 柱 的 相 輪 層 級 數, 在 天 竺 便 可 看 出 該 塔 所 埋 藏 的 是 佛 還 是 阿 羅 漢 的 舍 利 地 面 則 圍 以 較 大 的 圍 欄 圍 住 整 座 塔, 圍 欄 另 開 四 道 雕 飾 豐 富 的 牌 門 玄 奘 在 大 唐 西 域 記 寫 大 夏 國 都 縛 喝 國 (Balkh) 有 供 奉 佛 陀 的 髮 爪 之 塔 斯 則 釋 迦 法 中 最 初 窣 堵 波 也 傳 說 佛 陀 證 果 成 道 後, 自 菩 提 樹 下 起, 方 詣 鹿 園, 時 有 二 商 人 提 譜 (Trapusa, 帝 離 撲 沙 ) 及 波 利 (Bhallika, 博 黎 迦 ), 遇 彼 世 尊, 隨 其 行 路 之 資, 遂 獻 麵 果, 佛 為 說 天 人 之 福, 十 善 五 戒, 如 來 復 授 其 髮 爪 焉, 二 長 老 各 歸 鄉 後, 乃 建 塔 供 養 在 十 誦 律 卷 五 十 六 也 記 說, 須 達 長 者 (Sudatta, 即 給 孤 獨 長 者 ) 曾 向 佛 陀 求 取 頭 髮 和 指 甲, 並 起 髮 爪 塔 供 養 這 好 像 是 台 灣 早 期 流 行 的 生 基 源 由, 那 時 的 塔 是 用 來 供 奉 佛 陀 的 髮 爪, 還 沒 開 始 供 奉 舍 利 佛 本 行 集 經 卷 十 三 十 九 及 三 藏 法 數 卷 十 三 提 到, 帝 釋 天 建 有 天 上 四 塔 : 一. 箭 塔, 取 佛 為 太 子 時 所 帶 之 一 箭 建 塔 ; 二. 髮 塔, 取 太 子 出 家 時 之 髮 建 塔 ; 三. 缽 塔, 取 佛 將 成 道 時 受 牧 女 乳 糜 之 缽 建 塔 ; 四. 佛 牙 塔, 取 佛 荼 毘 (Jhapita, 音 闍 毘 多 茶 鼻 多, 即 火 化 ) 時 之 佛 牙 建 塔 此 為 取 使 用 物 作 紀 念 建 塔 之 始 據 說 佛 陀 臨 入 涅 槃 時, 有 一 位 弟 子 問 到, 以 後 如 何 紀 念 佛 陀 和 教 法, 佛 陀 回 答 只 要 一 堆 土 能 夠 存 放 舍 利 羅 (sarira) 即 可, 這 也 就 是 建 覆 缽 式 塔 的 由 來, 就 那 麼 簡 單 而 已 長 阿 含 經 記 說 : 於 四 衢 道 起 立 塔 廟, 表 剎 懸 繒, 使 諸 行 人 皆 見 佛 塔, 思 慕 如 來 法 王 道 化 建 塔 只 是 為 了 紀 念 佛 陀 對 世 人 的 教 誨, 並 無 太 多 的 要 求 看 來 豪 華 的 佛 塔 只 是 後 世 弟 子 的 心 願, 後 來 演 變 金 碧 輝 煌 的 佛 寺 建 築, 當 然 也 是 後 人 的 多 事 後 來 大 乘 佛 教 對 佛 陀 信 仰 的 宣 說, 越 來 越 崇 高 偉 大, 建 築 物 也 逐 漸 雄 偉 莊 嚴 在 大 般 涅 槃 經 後 分 就 寫 說 : 佛 告 阿 難, 佛 般 涅 槃, 荼 毘 既 訖, 一 切 四 眾 收 取 舍 利, 置 七 寶 瓶 當 於 拘 尸 那 伽 城 內 四 衢 道 中 起 七 寶 塔, 高 十 三 層, 上 有 相 輪 (harmika, 露 盤 ), 一 切 妙 寶 間 雜 莊 嚴, 一 切 世 間 眾 妙 花 幡 而 嚴 飾 之 四 邊 欄 楯 七 寶 合 成, 一 切 莊 校 靡 不 週 遍 其 塔 四 面, 面 開 一 門, 層 層 間 次, 窸 牖 相 當, 安 置 如 來 舍 利, 其 辟 支 佛 塔 應 十 一 層, 其 阿 羅 漢 塔 成 以 四 層, 其 轉 輪 王 塔 亦 七 寶 成, 無 復 層 級 但 七 寶 應 該 指 七 種 上 好 的 石 料 雕 砌 而 成, 而 不 是 真 的 用 金 銀 水 晶 真 珠 車 渠 ( 硨 磲 ) 瑪 瑙 珊 瑚 琥 珀 等 之 七 寶 來 建 築 塔 3

八 種 塔 十 塔 與 如 來 八 大 寶 塔 十 二 因 緣 經 說 : 八 種 塔 並 有 露 槃, 佛 塔 八 重 菩 薩 七 重 辟 支 佛 ( 緣 覺 ) 六 重 四 果 ( 羅 漢 ) 五 重 三 果 ( 阿 那 含 ) 四 重 二 果 ( 斯 陀 含 ) 三 重 初 果 ( 須 陀 洹 ) 二 重 凡 僧 但 蕉 葉 火 珠 而 已 翻 譯 名 義 集 所 說 : 八 種 塔 即 如 來 塔 菩 薩 塔 緣 覺 塔 阿 羅 漢 塔 阿 那 含 塔 斯 陀 含 塔 須 陀 洹 塔 轉 輪 王 塔, 此 八 人 滅 後, 為 必 當 立 塔 者 大 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卷 一 序 品 曰 : 又 此 光 中 影 現 如 來 不 可 思 議 八 大 寶 塔 : 拘 娑 羅 國 淨 飯 王 宮, 生 處 寶 塔 ; 摩 伽 陀 國 伽 耶 城 邊, 菩 提 樹 下 成 佛 寶 塔 ; 波 羅 奈 國 鹿 野 園 中, 初 轉 法 輪 度 人 寶 塔 ; 舍 衛 國 中 給 孤 獨 園, 與 諸 外 道 六 月 論 議, 得 一 切 智 聲 名 寶 塔 ; 安 達 羅 國 曲 女 城 邊, 昇 忉 利 天 為 母 說 法, 共 梵 王 天 及 天 帝 釋 十 二 萬 眾, 從 三 十 三 天 現 三 道 寶 階 下 閻 浮 時 神 異 寶 塔 ; 摩 竭 陀 國 王 舍 城 耆 闍 堀 (Grdhrakuta) 山, 說 大 般 若 法 華 一 乘 心 地 經 等 大 乘 寶 塔 ; 毘 舍 離 國 菴 羅 衛 林, 維 摩 長 者 不 可 思 議 現 疾 寶 塔 ; 拘 尸 那 國 跋 提 河 邊 娑 羅 林 中 圓 寂 寶 塔 ; 如 是 八 塔, 大 聖 化 儀, 人 天 有 情 所 皈 依 處, 供 養 恭 敬, 為 成 佛 其 中 圓 寂 寶 塔 藏 有 佛 陀 舍 利, 應 屬 窣 堵 波, 其 他 七 塔 則 是 支 提 但 藏 傳 密 宗 的 如 來 八 塔 說 法 則 與 此 說 略 異, 請 另 見 如 來 八 塔 欄 十 誦 律 曰 : 爾 時, 閻 浮 提 中 起 舍 利 塔 第 九 瓶 塔, 第 十 炭 塔 佛 出 般 涅 槃 後 起 十 塔, 自 是 以 後 起 無 量 塔 又 阿 育 王 經 卷 六 記 曰 : 佛 入 涅 槃, 起 八 舍 利 塔 第 九 甕 塔, 第 十 炭 塔 於 是 我 們 見 到 十 塔 之 稱 而 般 涅 槃 經 卷 下 則 以 為 有 十 一 塔, 謂 : 舍 利 八 分 為 八 塔, 第 九 為 甕 塔, 第 十 為 定 塔, 第 十 一 灰 塔 供 養 舍 利 塔 的 功 德 相 傳 釋 迦 牟 尼 佛 圓 寂 之 後, 在 大 集 經 中 記 載 : 忉 利 天 城 東, 照 明 園 中 有 佛 髮 塔 ; 城 南, 麤 澀 園 中 有 佛 衣 塔 ; 城 西, 歡 喜 園 中 有 佛 缽 塔 ; 城 北, 駕 御 園 中 有 佛 牙 塔, 在 法 苑 珠 林 記 說 安 塔 有 三 意 : 一. 表 人 勝 二. 令 他 信 三. 為 報 佛 恩 又 記 當 時, 難 頭 禾 龍 王 於 半 途 向 阿 闍 世 王 強 索 到 佛 髭 舍 利, 即 還 須 彌 山 下, 起 水 八 萬 四 千 里, 起 水 晶 琉 璃 塔 人 間 國 家 則 為 佛 興 建 有 十 剎 : 頂 塔 骨 塔 牙 塔 或 齒 塔 髮 塔 爪 塔 衣 塔 缽 塔 錫 塔 瓶 塔 輿 塔 稱 為 十 剎 馬 鳴 菩 薩 在 佛 所 行 讚 中 記 說 十 塔 : 八 王 起 八 塔, 金 瓶 及 灰 炭 ; 如 是 閻 浮 提, 始 起 於 十 塔 後 人 便 將 原 五 精 舍 稱 為 五 山, 與 十 剎 ( 十 塔 ) 並 稱 為 天 竺 的 五 山 十 剎 佛 陀 舍 利 塔 終 於 成 為 佛 教 徒 神 聖 信 仰 的 所 在, 又 因 為 佛 陀 舍 利 會 增 生, 信 徒 們 爭 相 迎 請 回 去 供 養, 就 有 小 型 舍 利 塔 (votive) 的 供 奉 藏 傳 佛 教 認 為 舍 利 塔 是 證 悟 之 心 的 凝 點 針 尖, 有 了 舍 利 塔 讓 後 世 許 多 的 信 徒 遇 見 了 已 成 就 的 上 師 不 過, 中 土 一 些 高 僧 埋 屍 骨 的 類 似 塚 塔 (saririka) 就 沒 有 如 此 神 聖 地 被 尊 崇 般 若 經 說 : 般 若 波 羅 蜜 中, 生 諸 佛 舍 利, 以 是 故, 舍 利 得 供 養 供 敬, 尊 重 讚 歎, 4

供 養 供 敬 舍 利 故, 受 天 上 人 中 福 樂, 常 不 墮 三 惡 道 ; 如 所 願, 漸 以 三 乘 法 入 涅 槃 雖 然 傳 說 佛 陀 舍 利 遺 留 很 多, 但 是 永 遠 無 法 滿 足 信 徒 的 需 求, 請 不 到 佛 陀 舍 利 的 信 徒, 也 不 必 灰 心 舍 利 既 有 如 米 粒, 則 可 以 米 粒 替 代 舍 利 後 來, 因 為 舍 利 子 的 數 量 總 是 不 能 滿 足 廣 大 的 信 眾, 便 造 有 如 意 寶 珠 經 輪 咒 王 經 說 : 若 無 舍 利, 以 金 銀 琉 璃 水 晶 瑪 瑙 玻 璃 眾 寶 造 作 舍 利 行 者 無 力 者, 即 至 大 海 邊, 拾 取 清 淨 砂 粒 即 為 舍 利 亦 用 藥 草 竹 木 根 節 造 為 舍 利 有 了 替 代 品 以 後, 舍 利 塔 的 尊 崇 就 大 大 成 了 必 要 的 擺 設 佛 說 造 塔 延 命 功 德 經 是 罽 賓 國 三 藏 沙 門 般 若 奉 詔 譯, 經 文 鼓 勵 波 斯 匿 王 建 塔 以 延 命 造 塔 方 式 則 是 以 泥 團 造 小 塔, 並 附 有 咒 語 作 觀 想 等 方 法 說 如 此 所 得 功 德, 與 造 佛 塔 無 差 別, 當 知 是 人 於 此 一 生, 不 為 一 切 毒 藥 所 中 ; 壽 命 長 遠, 無 有 橫 死, 好 處 多 多, 無 法 盡 錄 長 阿 含 經 卷 三 遊 行 經 更 寫 到 : 於 四 衢 道, 起 立 塔 廟, 表 剎 懸 繒, 使 諸 行 人 皆 見 佛 塔, 思 慕 如 來 法 王 道 化, 生 獲 福 利, 死 得 上 天 其 他 還 有 佛 說 造 塔 功 德 經 右 繞 佛 塔 功 德 經 無 垢 淨 光 大 陀 羅 尼 經 及 一 切 如 來 心 秘 密 全 身 舍 利 寶 篋 印 陀 羅 尼 經 等 等, 都 述 說 有 造 塔 的 功 德 地 宮 是 因 應 中 國 深 埋 習 俗 的 特 殊 環 境 所 出 現 的 建 築 構 造 因 此 中 國 式 的 塔 下 留 有 地 宮 的 空 間, 用 來 珍 藏 佛 陀 的 舍 利 及 聖 物 天 竺 盛 行 火 葬, 沒 有 深 埋 的 習 俗, 火 化 後 之 舍 利 子 就 供 在 塔 內 中 國 為 了 對 佛 陀 的 尊 崇, 就 建 造 帝 王 陵 寢 般 的 地 宮 珍 藏 佛 陀 的 舍 利 及 聖 物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南 詔 地 區 的 塔 不 設 地 宮, 文 物 不 是 貯 存 於 塔 頂, 就 是 存 放 在 基 座 內, 與 內 地 塔 的 構 造 有 別 梁 大 同 三 年 ( 西 元 537 年 ), 武 帝 改 造 丹 陽 長 干 寺 塔 時, 佛 陀 舍 利 再 度 出 現 梁 書 記 說 : 初 穿 土 四 尺, 得 龍 窟 及 昔 人 所 捨 金 銀 環 釧 釵 鑷 等 諸 雜 寶 可 深 九 尺 許, 方 至 石 磉, 磉 下 有 石 函, 函 內 有 鐵 壺, 以 盛 銀 坩, 坩 內 有 金 鏤 罌, 盛 三 舍 利, 如 粟 粒 大, 圓 正 光 潔 函 內 又 有 琉 璃 碗, 內 有 四 舍 利 及 髮 爪, 爪 有 四 枚, 並 為 沉 香 色 又 說 : 髮 青 紺 色, 眾 僧 以 手 伸 之, 隨 手 長 短, 放 之 則 旋 屈 為 蠡 形 唐 憲 宗 元 和 十 四 年 ( 西 元 819 年 ), 韓 愈 因 上 諫 迎 佛 骨 表 被 貶 為 潮 州 刺 史 的 公 案, 其 中 的 佛 骨 就 是 指 位 在 今 陜 西 扶 風 縣 城 北 十 公 里 法 門 鎮, 古 寺 法 門 寺 (The Famen Temple) 中 所 藏 佛 的 中 指 骨 節 真 身 咸 通 十 四 年 ( 西 元 873 年 ) 唐 懿 宗 身 染 重 病, 內 政 外 交 又 處 理 不 順, 便 於 四 月 八 日 迎 佛 骨 入 宮, 以 求 紓 解 壓 力, 可 惜 三 個 月 後 仍 然 病 逝 隔 年 正 月 四 日 僖 宗 下 詔 送 還 佛 骨, 於 是 法 門 寺 佛 骨 舍 利 連 同 上 千 件 稀 釋 珍 寶 歸 安 於 塔 下 之 石 室 地 宮, 此 後 就 一 直 未 被 擾 動 西 元 1579 年, 萬 曆 七 年 時 因 唐 塔 崩 毀, 於 是 改 建 為 八 角 樓 閣 式 磚 塔, 塔 高 四 十 七 公 尺, 歷 時 三 十 年 完 成 ; 西 元 1939 年 朱 子 橋 將 軍 集 資 修 繕, 曾 經 開 啟 地 宮, 怕 落 入 日 本 侵 略 軍 手 中, 荒 稱 內 有 青 蛇 盤 據, 趕 忙 封 土 復 原 ; 西 元 1966 年 紅 衛 兵 群 集 法 門 寺, 打 算 破 5

四 舊 打 開 地 宮, 因 住 持 梁 新 法 師 引 火 自 焚 抗 議, 紅 衛 兵 才 罷 休 ; 西 元 1981 年 明 代 磚 塔 半 壁 崩 塌, 直 到 西 元 1985 年 拆 除 重 建 法 門 寺 塔, 西 元 1987 年 發 現 了 石 蓋 天 井, 打 開 即 現 地 宮, 此 深 藏 千 餘 年 的 佛 指 舍 利 以 及 諸 多 寶 藏 才 復 現 於 世 內 有 八 重 寶 銅 函 所 珍 藏 的 佛 骨 舍 利 四 枚, 一 為 真 的 靈 骨, 另 三 為 供 一 般 人 瞻 仰 的 影 骨 仿 造 品 今 新 建 之 真 身 塔 其 下 就 是 唐 代 地 宮 的 所 在, 寺 旁 亦 建 有 法 門 寺 博 物 館, 存 放 當 時 出 土 的 文 物 西 元 2002 年 的 3 月, 台 灣 的 佛 教 徒 就 恭 迎 此 真 身 到 台 灣 據 說 人 間 現 存 僅 有 兩 顆 佛 牙, 一 顆 是 五 世 紀 末 葉 時 由 法 獻 ( 另 有 說 是 法 顯 ) 從 于 闐 帶 到 南 京, 後 輾 轉 至 長 安, 最 後 再 供 奉 到 北 京 的 龍 泉 寺, 明 英 宗 時 此 寺 改 名 為 靈 光 寺 八 國 聯 軍 攻 佔 北 京 的 時 候, 佛 塔 被 毀, 使 得 中 國 唯 一 的 佛 牙 重 現 而 另 外 一 顆 佛 牙, 自 古 就 供 奉 在 斯 里 蘭 卡 國 可 是 據 載 於 唐 武 宗 會 昌 元 年 ( 西 元 841 年 ) 二 月 八 日 至 十 五 日, 在 長 安 的 大 莊 嚴 寺 崇 聖 寺 荐 福 寺 興 福 寺 各 開 有 佛 牙 奉 禮 供 信 眾 瞻 仰 其 來 歷 自 古 分 別 傳 說 是 : 大 莊 嚴 寺 佛 牙 從 天 竺 人 腿 肉 裡 將 來, 護 法 毘 迦 羅 神 將 護 得 來 ; 崇 聖 寺 佛 牙 是 那 吒 太 子 從 天 上 將 來, 交 與 終 南 山 宣 律 師 ; 荐 福 寺 佛 牙 是 法 界 和 尚 從 于 闐 國 將 來 ; 興 福 寺 佛 牙 從 吐 蕃 將 來 佛 牙 只 有 四 顆, 其 他 應 稱 為 佛 齒, 竟 然 四 顆 佛 牙 同 時 出 現 在 中 國, 或 許 是 中 國 人 齒 (dan, 臼 齒 ) 牙 (dhatu, 犬 牙 ) 不 分 吧!( 另 見 本 書 第 二 章 于 闐 國 欄, 說 法 有 別 ) 阿 育 王 建 塔 佛 陀 火 化 後, 依 後 分 涅 槃 經 卷 下 曰 : 造 八 金 罈, 八 師 子 座, 各 以 七 寶 而 為 莊 嚴, 其 七 寶 罈 各 受 一 斛 毘 奈 耶 雜 事 卷 三 十 九 曰 : 如 來 舍 利 總 有 一 石 六 斗, 分 為 八 分 七 分 在 贍 部 洲 其 第 四 分 阿 羅 摩 處 所 得 之 者, 在 龍 宮 供 養 玄 奘 在 大 唐 西 域 記 則 記 說 當 時 : 帝 釋 謂 諸 王 曰 天 當 有 分, 阿 那 婆 答 龍 王 復 作 是 議, 婆 羅 門 即 作 三 分, 一 諸 天, 二 龍 眾, 三 人 間, 八 國 重 分 天 龍 人 王 莫 不 悲 感 即 至 阿 育 王 息 壞 目 因 緣 經 說 : 吾 ( 佛 ) 逝 百 歲, 當 有 王 出, 於 閻 浮 地, 起 八 萬 四, 如 來 神 廟 (tathagatadevakula), 周 滿 方 城 法 華 經 之 藥 王 品 曰 : 火 滅 已 後, 收 取 舍 利, 作 八 萬 四 千 寶 缾, 以 起 八 萬 四 千 塔 在 廣 弘 明 集 中, 法 琳 破 邪 論 提 到 : 東 天 竺 國 有 阿 育 王 收 佛 舍 利, 役 使 鬼 兵, 散 起 八 萬 四 千 寶 塔, 遍 閻 浮 提 我 此 漢 土 九 州 之 內, 並 有 塔 焉 阿 育 王 起 塔 之 時, 當 此 周 敬 王 二 十 六 年 丁 未 歲 也 ( 西 元 前 494 年 ) 塔 興 周 世, 經 十 二 王, 至 秦 始 皇 三 十 四 年 ( 西 元 前 211 年 ), 焚 燒 典 籍, 阿 育 王 塔 由 此 淪 亡, 佛 家 經 傳 靡 知 所 在 阿 育 王 知 道 法 王 塔 (Dharma-raja Stupa, 佛 塔 ) 的 最 高 象 徵, 能 夠 樹 立 佛 塔 並 倡 導 保 衛 者, 也 可 同 時 成 就 了 現 世 大 帝 國 統 治 者 的 神 聖 地 位, 體 現 國 家 的 統 一, 所 以 他 特 別 地 熱 衷 於 是 前 往 王 舍 城, 開 取 阿 闍 世 王 所 建 之 佛 塔, 從 中 取 出 四 升 之 舍 利, 餘 下 於 原 地 重 建 大 塔 據 說 在 佛 教 之 前, 即 有 佛 塔 的 存 在, 在 阿 育 王 石 柱 法 敕 記 中, 曾 提 及 他 曾 擴 建 過 過 去 佛 拘 那 含 牟 尼 的 佛 塔 6

佛 母 般 泥 洹 經 曰 : 我 般 泥 洹 後, 二 百 歲 時, 阿 育 王 從 八 王 索 八 斛 四 斗 舍 利, 一 日 中 作 八 萬 四 千 浮 圖 魏 書. 釋 老 誌 亦 云 : 于 ( 佛 滅 ) 百 年, 有 王 阿 育, 以 神 力 分 佛 舍 利, 役 使 鬼 神, 造 八 萬 四 千 塔, 布 於 世 界, 皆 同 日 而 就 今 洛 陽 彭 城 姑 臧 臨 淄 皆 有 阿 育 王 寺, 蓋 承 其 遺 蹟 焉 中 國 浙 江 省 寧 波 市 港 口 的 阿 育 王 寺, 是 浙 東 四 大 叢 林 之 一 寺 中 供 奉 著 據 說 是 阿 育 王 時 期 的 佛 陀 舍 利 子, 為 中 國 僅 有 的 一 顆, 很 嚴 密 地 保 存 於 藏 經 閣 內 ( 佛 教 徒 或 歷 史 學 家 尚 未 依 此 說 于 ( 佛 滅 ) 百 年 推 測 釋 迦 牟 尼 佛 的 涅 槃 年 代 ) 此 附 會 有 阿 育 王 山 在 今 浙 江 寧 波 鄞 縣, 說 西 晉 武 帝 太 康 二 年 ( 西 元 281 年 ) 有 劉 薩 訶 者 ( 後 出 家 法 名 慧 達 ), 於 此 山 中 得 古 代 木 製 佛 塔 一 基, 以 為 阿 育 王 八 萬 四 千 塔 之 一, 尊 崇 之, 此 山 遂 稱 為 阿 育 王 山 南 朝 劉 宋 元 嘉 十 二 年 ( 西 元 435 年 ) 曇 摩 密 多 建 立 寺 塔 梁 武 帝 大 同 六 年 ( 西 元 540 年 ) 詔 越 州 守 臣 蕭 察 重 修 廟 宇, 改 賜 名 阿 育 王 寺 經 過 考 證 阿 育 王 時 代 還 沒 有 佛 像 的 雕 刻 塑 造 因 為 佛 圓 寂 後, 信 徒 們 已 無 法 向 佛 的 真 身 頂 禮, 只 好 轉 向 佛 的 遺 骨 舍 利 塔 頂 禮 膜 拜 所 以, 早 期 只 是 建 造 紅 磚 舍 利 塔 供 奉, 是 用 來 表 徵 佛 的 真 身, 佛 塔 後 來 就 成 為 僧 團 的 信 仰 中 心 ; 另 外 阿 育 王 廣 矗 弘 法 石 柱 來 宣 揚 教 法, 石 柱 也 就 成 為 信 徒 膜 拜 頂 禮 的 圖 騰 善 見 律 毘 婆 沙 說 : 王 所 統 領, 八 萬 四 千 國 土, 敕 諸 國 起 八 萬 四 千 大 寺, 起 塔 八 萬 四 千 王 敕 諸 國 造 立 塔 寺, 各 受 王 命 歡 喜 而 造 另 傳 說 阿 育 王 一 時 之 間 能 在 天 竺 各 地, 廣 造 八 萬 四 千 座 佛 陀 舍 利 塔 的 可 能 性, 是 在 於 材 料 結 構 及 造 型 都 是 非 常 簡 樸 因 為, 保 存 至 今 的 佛 陀 舍 利 塔 都 是 用 紅 磚 築 砌 的, 而 紅 磚 是 取 田 土 造 窯 燒 製 即 可 阿 育 王 時 代, 塔 的 型 制 是 覆 缽 式, 古 時 候 傳 來 中 土, 被 稱 之 為 方 墳 或 圓 塚 迦 膩 色 迦 王 建 塔 洛 陽 伽 藍 記 卷 五 中 有 楊 衒 之 引 道 榮 傳 所 記, 於 佛 涅 槃 後 二 百 年, 迦 尼 色 迦 ( 迦 膩 色 迦 ) 在 犍 陀 羅 東 南 七 里 所 立 的 雀 離 浮 圖 (cakri stupa, 輪 王 塔 寺 ): 其 高 三 丈, 悉 用 文 石 為 階 砌 櫨 拱, 上 構 眾 木, 凡 十 三 級 上 有 鐵 柱 高 三 百 尺, 金 盤 十 三 重 合 去 地 七 百 尺 雀 離 浮 圖 自 往 以 來, 三 經 大 火 所 燒, 國 王 修 之, 還 復 如 故 塔 內 物 事 悉 是 金 玉, 千 變 萬 化, 難 得 而 稱 旭 日 始 升, 則 金 盤 晃 朗, 微 風 漸 發, 則 寶 鐸 和 鳴, 西 域 浮 圖 最 為 第 一 此 塔 初 成, 用 真 珠 為 羅 網, 覆 於 其 上 古 天 竺 覆 缽 式 的 佛 塔, 向 南 傳 到 斯 里 蘭 卡, 向 北 傳 到 尼 泊 爾 的 加 德 滿 都, 就 有 了 變 化, 如 著 名 的 佛 眼 塔 (Swayambhunath stupa, 史 瓦 楊 布 那 特 塔 ) 就 在 覆 缽 上 加 上 了 塔 傳 到 西 域, 再 進 入 中 土, 更 變 得 讓 古 天 竺 人 看 不 出 來 了 犍 陀 羅 地 區 的 窣 堵 波 就 有 了 變 化, 其 台 基 增 至 二 到 三 層, 塔 身 塔 剎 相 對 應 縮 小 甚 至 有 些 地 方 塔 身 塔 剎 增 高 了 許 多, 台 基 部 分 改 為 前 方 後 圓 天 竺 珊 奇 佛 法 僧 三 塔 7

佛 塔 等 建 築 經 巽 加 王 朝 (Sunga Dynasty) 擴 建, 又 經 數 個 世 紀 後, 笈 多 王 朝 的 佛 教 興 盛 期 的 經 營, 雖 然 後 來 遭 受 到 伊 斯 蘭 教 教 徒 入 侵, 塔 毀 寺 損 但 近 年 可 從 最 負 盛 名 的 珊 奇 佛 塔 呈 現 出 來 的 雄 偉, 見 到 佛 教 在 當 時 的 盛 況 珊 奇 (Sanchi) 又 稱 桑 奇 桑 志 或 桑 契, 距 離 今 印 度 中 央 邦 (Madhya Pradesh) 首 府 波 帕 爾 (Bhopal) 不 遠 的 那 瓦 巴 (Nawab) 平 原 的 一 座 高 約 九 十 公 尺 的 小 山 上, 是 印 度 的 佛 教 藝 術 重 鎮, 在 眾 多 佛 塔 皆 已 荒 廢 後, 珊 奇 大 塔 是 唯 一 存 下 最 古 的 佛 塔 該 地 主 要 三 塔 與 其 它 遺 跡 的 門 柱 (Torana, 陀 蘭 納, 塔 門 牌 坊 ) 欄 楯, 雕 刻 內 容 豐 富, 雕 工 精 細 生 動, 有 佛 教 故 事 民 間 神 像 聖 物 崇 拜 供 養 人 藥 叉 女 複 合 幻 化 的 動 物 以 及 植 物 紋 飾, 展 現 中 印 度 本 土 藝 術 的 特 色 佛 陀 不 希 望 人 們 稱 他 為 神, 也 不 希 望 人 們 繪 畫 雕 刻 偶 像 來 膜 拜 他, 佛 陀 遺 訓 要 弟 子 們 應 該 以 法 為 師, 要 遵 循 他 的 教 法 才 能 解 脫 所 以 後 人 不 敢 也 不 能 雕 刻 佛 陀 聖 像, 只 好 以 菩 提 樹 (Bodhi-tree) 金 剛 座 法 輪 (dharmachakra) 三 寶 標 誌 (Trishulas) 佛 足 印 佛 塔 弘 法 柱 來 代 表 佛 陀 真 身 因 此 珊 奇 佛 塔 興 建 的 時 期, 被 稱 為 沒 有 佛 像 的 佛 教 藝 術 時 期 它 可 以 一 隻 小 象 來 暗 示 入 胎 ; 一 匹 馬 象 徵 出 家 ; 傘 蓋 和 寶 座 代 表 佛 陀 ; 法 輪 代 表 說 法 ; 塔 代 表 涅 槃, 完 全 採 取 象 徵 的 手 法 珊 奇 是 阿 育 王 時 代 中 印 度 的 佛 教 重 鎮 所 以 阿 育 王 也 在 此 蓋 了 一 座 覆 缽 式 紅 磚 舍 利 塔, 塔 前 立 有 弘 法 石 柱 珊 奇 一 號 佛 塔 很 幸 運 地 未 被 破 壞, 奇 蹟 似 地 保 存 至 今, 底 層 台 基 高 4.3 公 尺, 台 基 直 徑 36.6 公 尺, 其 上 之 塔 身 直 徑 32 公 尺, 高 12.8 公 尺 阿 育 王 的 藝 匠 都 是 來 自 北 印 度 犍 陀 羅 的 希 臘 後 裔, 佛 塔 旁 所 雕 刻 的 塔 門 (Vedika) 有 十 公 尺 高, 石 柱 成 熟 精 美, 像 是 沿 襲 羅 馬 的 浮 雕 後 來 巽 加 時 期 在 原 塔 外 包 砌 石 塊, 將 原 塔 加 大, 四 周 建 低 欄 楯 (Harmika), 欄 楯 表 面 的 浮 雕 是 簡 單 的 動 物 與 蓮 花 飾 紋, 而 巽 加 王 朝 (Sunga period) 那 時 候 中 印 度 的 珊 奇 本 土 藝 人 所 雕 的 獅 子, 看 起 來 就 像 是 大 隻 貓 珊 奇 二 號 塔 是 法 塔, 在 一 號 佛 塔 的 西 方, 約 建 於 西 元 前 二 世 紀 的 巽 加 王 朝 時 期 因 為 考 古 挖 出 的 四 個 舍 利 小 盒, 內 存 阿 育 王 時 代 十 位 弘 法 僧 的 名 號, 所 以 稱 為 法 塔, 以 別 於 一 號 佛 塔 此 覆 缽 式 法 塔 沒 有 塔 門 雕 刻, 四 周 只 有 各 式 簡 單 的 蓮 花 浮 雕 的 欄 楯 圍 住, 欄 楯 柱 之 裝 飾 為 圓 形 和 半 圓 形 圖 案, 其 中 蓮 花 雕 紋 有 全 開 花 蕾 瓶 插 等 式 樣 源 自 埃 及 的 蓮 花, 很 早 就 被 婆 羅 門 教 與 佛 教 作 為 聖 潔 的 象 徵, 因 此 在 印 度 任 何 宗 教 聖 地, 處 處 可 見 這 座 法 塔 也 增 加 了 動 物 的 紋 飾, 除 了 獅 象 馬 牛 之 外, 還 有 孔 雀 竭 摩 魚 鴨 蛇 等 珊 奇 三 號 塔 是 僧 塔, 位 在 大 塔 的 東 北 面, 因 從 塔 內 挖 掘 出 的 二 個 舍 利 罐, 刻 有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的 法 號, 所 以 稱 為 僧 塔 其 規 模 相 同 於 二 號 法 塔, 只 是 多 了 一 層 平 頭 與 塔 門, 但 欄 楯 上 之 裝 飾 則 顯 得 簡 單 多 了 印 度 人 相 信 釋 迦 牟 尼 是 毘 濕 奴 的 化 身, 所 以 塔 門 柱 刻 有 毘 濕 奴 神 坐 在 阿 難 陀 龍 王 上 的 雕 刻 在 主 塔 之 南 牌 坊 的 前 方, 有 最 早 建 立 的 阿 育 王 石 柱 的 殘 幹 與 柱 頂 其 它 三 根 分 別 是 熏 8

迦 ( 巽 加 ) 時 代 或 笈 多 時 代 所 建 立 的 因 此, 建 築 的 形 式 略 有 不 同 早 期 中 國 樓 閣 式 的 塔 及 其 以 後 的 發 展 古 天 竺 覆 缽 式 的 塔 初 入 西 域 及 雲 南 時, 幾 乎 是 照 原 樣 搬 進 來, 但 與 漢 地 當 時 已 發 展 高 大 的 木 構 造 宮 殿 樓 ( 亭 ) 閣 相 比, 在 漢 人 看 來 不 足 以 供 奉 偉 大 的 佛 陀 的 舍 利 與 丈 六 金 身 魏 書 釋 老 志 記 有 : 自 洛 中 構 白 馬 寺, 盛 飾 浮 圖, 畫 跡 甚 妙, 為 四 方 式, 凡 宮 塔 制 度, 猶 依 天 竺 式 樣 而 重 構 之, 從 一 級 至 三 五 七 九, 世 人 相 承 所 以, 漢 地 第 一 個 佛 塔 洛 陽 白 馬 寺 塔, 可 能 採 取 中 國 建 築 樓 ( 亭 ) 閣 式 與 窣 堵 波 的 主 要 外 形 結 合, 創 造 出 漢 地 至 今 特 有 的 塔 但 是 也 有 人 以 為 是 將 窣 堵 波 的 概 念, 融 合 了 漢 代 一 種 軍 事 利 用 的 瞭 望 台 (Watch Tower, 斥 候 塔 瞭 敵 塔 ), 而 發 展 出 來 中 國 形 式 的 佛 塔 樓 ( 亭 ) 閣 式 塔 的 基 座 有 一 或 三 層 的 方 形 基 台, 也 有 的 是 以 須 彌 座 為 塔 基, 如 約 建 於 隋 代 仁 壽 元 年 ( 西 元 601 年 ), 位 於 山 東 的 神 通 寺 四 門 塔 其 年 代 是 現 存 僅 次 於 嵩 山 嵩 嶽 寺 的 磚 塔 的 古 塔 神 通 寺 原 是 燕 王 慕 容 德 為 僧 朗 所 立 之 寺, 隋 代 高 僧 法 瓚 奉 文 帝 欽 賜 舍 利 至 寺, 舍 利 放 光, 僧 俗 同 見, 因 此 建 塔 供 奉 之 此 塔 僅 在 須 彌 基 座 上 立 一 方 形 塔 身, 正 中 為 塔 心 柱, 塔 身 與 塔 頂 是 以 石 板 堆 砌 而 成 的, 四 門 內 各 有 石 雕 佛 坐 像 一 尊, 面 向 四 方 上 披 以 四 坡 式 方 尖 鑽 塔 頂, 頂 上 置 塔 剎, 十 分 古 樸 故 唐 宋 以 後, 基 座 大 多 以 須 彌 座 出 現, 塔 身 改 象 徵 六 合 之 六 角 形 象 徵 八 卦 之 八 角 形, 塔 簷 由 一 重 增 為 二 重 或 三 重 三 國 志 劉 繇 傳 記 說 漢 末 中 平 五 年 至 初 平 四 年 ( 西 元 188-193 年 ), 徐 州 有 位 貪 暴 殘 忍 的 地 方 官 ( 下 邳 國 相 ) 笮 融 遂 斷 三 軍 之 委 輸, 大 起 浮 圖 寺 建 浮 圖 祠.. 以 銅 為 人, 黃 金 塗 身, 衣 以 錦 彩 垂 銅 盤 九 重, 下 為 重 樓 閣 道, 可 容 千 餘 人 悉 課 讀 佛 經 每 浴 佛, 多 設 酒 飯, 布 席 於 路, 經 數 十 里, 民 人 來 觀 及 就 食 且 萬 人, 費 以 億 計 秦 始 皇 漢 武 帝 都 曾 修 建 高 樓 臺 榭 以 迎 仙 人, 而 據 僧 人 說 佛 又 比 仙 人 尊 貴, 不 難 想 像 漢 地 佛 塔, 一 定 要 建 得 比 較 高 崇, 故 非 以 樓 閣 建 造 不 可 不 過, 民 間 的 財 力 是 無 法 與 官 方 相 比, 一 般 下 層 民 眾 就 以 亭 子 與 窣 堵 波 結 合 成 亭 式 塔 亭 式 塔 一 般 為 單 層 木 構 造 的 圓 形 方 形 或 六 角 形 的 亭 子, 亭 上 加 有 帶 相 輪 的 塔 剎, 這 種 亭 式 塔 修 造 容 易, 所 以 後 來 也 被 許 多 高 僧 採 用, 作 為 墓 塔 現 存 最 早 的 亭 式 佛 塔 是 山 東 歷 城 縣 柳 埠 村 青 龍 山 麓 神 通 寺 的 四 門 塔, 建 於 隋 大 業 七 年 ( 西 元 611 年 ) 塔 身 為 大 塊 青 石 砌 成, 單 層 方 形, 每 邊 寬 7.4 公 尺, 總 高 15.04 公 尺, 四 面 各 開 一 半 圓 拱 形 門, 塔 室 正 中 為 塔 心 柱, 四 面 各 有 一 佛 像 明 清 以 來 習 稱 四 門 塔 宋 遼 金 兩 百 多 年 間, 流 行 一 種 花 塔, 屬 樓 閣 式 塔 與 亭 閣 式 塔 融 合 的 塔 系, 這 種 裝 飾 繁 複 的 塔 被 稱 為 花 塔, 因 其 有 如 巨 型 花 束 盛 開, 在 中 國 現 存 有 十 餘 座 此 系 列 的 塔 是 在 塔 身 上 半 部 裝 飾 著 各 種 繁 複 的 花 飾, 如 巨 大 的 蓮 瓣 密 排 的 佛 龕 或 塑 造 佛 菩 薩 天 王 力 士 神 人, 以 及 獅 象 龍 魚 等 雕 塑 和 其 他 雕 塑, 好 比 是 錦 衣 綴 滿 了 玉 石 環 珮, 非 常 富 麗 堂 皇, 是 內 地 塔 樣 華 麗 發 展 的 結 果 在 正 定 的 廣 慧 寺 的 花 塔, 建 於 宋 金 時 代, 是 此 類 造 型 中 最 為 繁 複 華 麗 的 一 種 塔 9

為 折 角 八 邊 形 之 三 層 建 物, 仿 木 樓 閣, 總 高 40.5 公 尺, 塔 剎 部 分 高 13 公 尺, 十 三 圈 的 相 輪 改 以 一 層 層 的 蓮 瓣 每 一 蓮 瓣 影 塑 有 虎 象 獅 龍 等 動 物, 或 是 佛 菩 薩, 或 是 小 型 亭 台 樓 閣, 參 差 配 置 很 有 變 化, 並 塗 以 各 種 顏 色 塔 頂 則 用 八 角 攢 尖 頂 收 頭, 整 座 塔 宛 如 一 束 永 不 凋 謝 的 花 柱 現 存 花 塔 有 十 餘 座, 比 較 有 名 的 是 敦 煌 城 子 花 塔 廣 州 六 榕 寺 花 塔 河 北 淶 水 慶 華 寺 花 塔 河 北 曲 陽 修 德 塔 河 北 正 定 廣 惠 寺 花 塔 井 陘 花 塔 北 京 房 山 萬 佛 堂 花 塔 山 西 太 原 蒙 山 花 塔 五 臺 山 佛 光 寺 杲 公 禪 師 塔 等 木 料 興 建 的 樓 閣 式 塔 易 燃 易 腐, 此 缺 點 逐 漸 被 磚 石 取 代, 而 成 為 磚 石 砌 建 的 密 簷 式 塔 其 塔 簷 與 簷 之 間 的 緊 密 相 連, 內 部 空 心 的 塔 身 被 填 實, 所 以 稱 為 密 簷 式 塔, 其 密 簷 可 達 七 級 九 級 甚 至 十 六 級 ( 大 理 三 塔 之 中 塔 ) 它 是 在 仿 亭 閣 式 塔 底 層 之 上 加 上 數 級 塔 簷 而 成 簷 與 簷 之 間 的 塔 身 高 距 很 近, 每 面 塔 身 開 的 窗 洞 都 不 大, 這 是 在 中 國 發 展 出 來 最 有 特 色 的 一 種 塔 還 有 一 種 實 心 磚 塔, 每 面 外 表 都 有 佛 龕, 龕 內 置 佛 像, 龕 之 兩 側 有 繪 製 佛 經 故 事 或 花 紋 圖 案, 但 求 簡 潔, 得 與 塔 體 協 調, 以 達 樸 素 大 方 之 效 古 代 純 磚 造 的 塔, 保 存 至 今 的 如 長 安 ( 今 西 安 ) 大 慈 恩 寺 的 大 雁 塔 ( 方 形 角 錐 狀, 原 十 層, 因 戰 爭 毀 剩 七 層, 內 設 有 盤 梯 到 頂 ) 長 安 薦 福 寺 的 小 雁 塔 ( 方 形, 原 十 五 層, 因 地 震 影 響 現 存 十 三 層 ) 長 安 興 教 寺 的 玄 奘 塔 長 安 香 爐 寺 塔 ( 十 三 層 ) 華 嚴 寺 廢 墟 中 的 杜 順 塔 洛 陽 白 馬 寺 的 齊 雲 塔 杭 州 西 湖 淨 慈 寺 的 雷 峰 塔 與 保 俶 塔 天 台 山 國 清 寺 的 隋 塔 江 蘇 吳 縣 虎 丘 塔 南 京 棲 霞 山 寺 舍 利 塔 河 南 嵩 山 登 封 縣 的 嵩 岳 寺 磚 塔 ( 十 二 邊 形 平 面, 十 五 層, 高 約 四 十 於 公 尺, 西 元 523 年 所 建 ) 以 及 雲 南 大 理 崇 聖 寺 的 三 塔 ( 方 形 密 簷 式 主 塔 建 於 西 元 824-839 年 間, 十 六 層, 高 69.3 公 尺 ; 兩 座 八 角 仿 樓 閣 式 小 塔, 十 層, 高 42.19 公 尺, 建 於 西 元 938-1254 年 間 ) 等 等, 都 是 以 磚 材 建 造 的 文 化 大 革 命 期 間, 紅 衛 兵 曾 經 炸 燬 了 一 座 磚 造 斜 塔, 此 塔 名 泗 洲 塔, 坐 落 在 湖 南 省 武 岡 縣, 塔 為 七 級 八 面 角 錐 型, 各 級 檐 下 有 飛 禽 走 獸 亭 台 樓 閣 花 草 樹 木, 非 常 精 美 武 岡 縣 誌 記 有 : 泗 洲 塔 在 東 門 外, 此 塔 始 建 於 宋 神 宗 元 豐 元 年 ( 西 元 1078 年 ), 這 座 古 塔 據 說 傾 斜 度 比 義 大 利 的 比 薩 還 要 老 還 要 斜 這 一 炸 之 後, 中 國 再 也 沒 有 人 為 了 這 座 塔 為 何 斜 而 不 倒 而 傷 腦 筋 了 仿 木 構 造 的 塔 是 由 磚 砌, 或 鐵 鑄 或 陶 燒, 可 是 還 保 持 木 構 樓 閣 式 的 樣 式, 每 一 層 仍 然 砌 出 木 構 造 的 樑 柱 拱 檐 等, 很 清 楚 地 表 現 出 木 構 造 的 機 能 中 國 大 陸 現 存 有 六 座 古 鐵 塔, 其 中 湖 北 當 陽 玉 泉 山 寺, 於 北 宋 仁 宗 嘉 祐 六 年 ( 西 元 1061 年 ) 以 生 鐵 所 鑄 的 玉 泉 鐵 塔, 重 53.3 公 噸, 仿 木 構 樓 閣 式, 八 角 十 三 層, 高 有 17.9 公 尺 ; 江 蘇 省 鎮 江 北 固 山 甘 露 寺, 於 北 宋 神 宗 熙 寧 九 年 ( 西 元 1076 年 ) 建 有 九 層 高 鐵 塔, 明 代 又 修 建, 將 原 來 的 第 五 六 層 作 為 三 四 層, 一 二 層 仍 是 宋 代 的 製 品, 塔 基 為 蓮 花 座, 配 上 雲 水 紋 蓮 瓣 雙 雀 遊 龍 搶 珠 等 圖 案, 十 分 精 緻 以 陶 燒 製 的 塔, 則 屬 西 元 1082 年, 北 宋 神 宗 元 豐 五 年 燒 製 的 福 州 湧 泉 寺 千 佛 陶 塔, 最 為 有 名 此 陶 塔 為 八 角 九 層, 高 6.83 公 尺, 座 徑 1.2 公 尺, 係 分 層 燒 製 然 後 併 合 而 成, 形 體 挺 拔 纖 秀, 工 藝 精 巧, 僅 供 觀 賞 在 北 京 故 宮 中 的 壽 寧 宮 尚 有 六 座 景 泰 藍 製 成 的 藏 式 10

佛 塔, 都 還 鑲 嵌 著 價 值 非 凡 的 貓 眼 等 珍 奇 寶 石 印 度 佛 教 密 宗 興 起 後, 又 將 另 外 一 種 五 塔 式 的 金 剛 寶 座 塔 傳 入 漢 地, 早 在 敦 煌 北 朝 壁 畫 中 曾 出 現 但 到 了 明 清 時 期, 才 正 式 有 了 金 剛 寶 座 塔 的 修 造 金 剛 寶 座 塔 以 方 形 高 臺 基 曼 陀 羅 壇 城 式 配 置 五 座 寶 塔 形 成 其 原 型 來 自 西 元 四 至 六 世 紀 發 展 出 來 的 一 種 塔 式, 最 有 名 的 是 建 在 菩 提 伽 耶 的 佛 陀 伽 耶 大 塔 正 中 的 塔 代 表 大 日 如 來, 北 方 塔 是 不 空 成 就 如 來 東 方 塔 是 阿 門 如 來 南 方 塔 是 寶 生 如 來 西 方 塔 是 阿 彌 陀 如 來 北 京 有 三 座 金 剛 寶 座 塔 : 正 覺 寺 ( 明 代 所 建 真 覺 寺, 又 稱 五 塔 寺, 重 修 於 西 元 1761 年 ) 香 山 碧 雲 寺 塔 西 黃 寺 清 淨 化 域 ( 城 ) 塔 ( 為 紀 念 逝 於 北 京 的 第 六 世 班 禪 喇 嘛, 於 西 元 1782 年 所 建 的 衣 冠 塔 ) 都 屬 之 其 他 在 山 西 五 台 山 的 圓 照 寺 塔 正 定 的 廣 慧 寺 塔 四 川 龍 興 的 舍 利 塔 內 蒙 呼 和 浩 特 市 的 慈 燈 寺 塔 雲 南 昆 明 的 妙 湛 寺 塔 景 洪 縣 曼 飛 龍 白 塔 ( 九 會 曼 陀 羅 塔 ) 各 有 一 座, 而 以 五 塔 寺 雕 刻 得 最 為 精 美 塔 的 五 方 配 置 代 表 著 五 種 智 慧 和 平 面 延 展 的 五 種 佛 國 世 界, 還 有 浩 瀚 宇 宙 的 象 徵 喇 嘛 塔 中 甚 至 還 包 含 了 日 月 天 空 地 等 世 界 的 垂 直 構 成, 以 及 地 球 的 地 水 火 風 空 等 物 質 原 素 的 特 性 如 位 在 內 蒙 呼 和 浩 特 市 的 慈 燈 寺 塔, 除 了 在 塔 簷 塑 有 佛 陀 與 菩 提 寺 的 造 型 外, 在 塔 座 的 北 邊 還 分 別 刻 有 須 彌 山 分 布 圖 天 道 輪 迴 圖 及 天 文 圖 等 天 文 圖 中 還 標 有 二 十 八 宿 二 十 四 節 氣 等 內 容 元 代 官 方 信 仰 喇 嘛 教, 從 尼 泊 爾 再 度 將 窣 堵 波 傳 至 內 地, 造 型 仍 似 覆 缽 式, 仍 保 有 墳 塚 的 形 式, 但 已 不 再 近 似 半 球 體, 其 下 周 舒 張 中 部 束 縮 上 部 再 鼓 大 上 面 豎 立 比 較 長 大 的 塔 剎, 剎 桿 拉 拔 增 至 十 三 圈 相 輪 即 十 三 天, 有 時 寶 蓋 裝 飾 繁 褥, 是 為 至 今 仍 存 有 的 喇 嘛 塔 或 藏 密 塔 明 清 時 期 密 宗 照 樣 盛 行, 但 喇 嘛 塔 也 成 為 喇 嘛 或 高 僧 的 墓 塔, 在 漢 地 則 稱 為 和 尚 墳 覆 缽 式 塔 金 剛 寶 座 塔 大 致 上 承 襲 了 天 竺 舊 有 的 模 式, 但 已 加 入 許 多 漢 地 的 因 素 西 元 1271 年, 忽 必 烈 為 了 迎 佛 陀 舍 利, 在 大 都 ( 北 京 ) 修 建 了 大 聖 萬 安 寺, 就 是 尼 泊 爾 工 匠 阿 尼 哥 設 計 修 造 的 北 京 北 海 妙 應 寺 白 塔, 與 天 竺 原 始 的 窣 堵 波 並 不 完 全 相 同 另 據 真 覺 寺 金 剛 寶 座 塔 碑 記 中 說 : 其 丈 尺 規 矩 與 中 印 土 之 寶 座 無 異 也 明 清 時 代 雲 南 傣 族 信 仰 佛 教 的 地 區, 也 有 一 種 與 喇 嘛 塔 同 宗, 但 風 格 不 同 的 緬 寺 塔 緬 寺 塔 大 多 為 圓 形 或 多 角 形, 其 塔 身 低 伏 而 塔 剎 高 聳, 相 當 俊 秀 建 於 西 元 1204 年 的 曼 飛 龍 白 塔, 坐 落 在 景 洪 縣 孟 籠 鄉 曼 飛 龍 后 山 之 巔, 傣 語 稱 為 塔 糯, 意 為 筍 塔, 看 來 是 金 剛 寶 座 塔 的 一 種 傣 族 人 所 建 緬 化 塔 的 變 體 曼 飛 龍 塔 為 一 組 九 塔 立 於 同 一 臺 基 的 塔 群, 台 基 為 八 角 形 須 彌 座 中 心 主 塔 為 磚 構 實 心, 高 16.3 公 尺, 周 圍 圍 繞 高 十 公 尺 多 的 八 座 小 塔, 塔 身 潔 白, 塔 尖 貼 金 箔, 狀 似 筍 之 破 土 而 出, 造 型 挺 拔 秀 麗, 組 合 得 體 壯 觀 每 座 子 塔 都 有 一 座 佛 龕, 內 供 一 尊 佛 雕, 佛 龕 上 還 有 一 隻 欲 騰 空 飛 翔 的 鳳 凰, 與 龕 門 口 兩 條 張 牙 舞 爪 的 泥 塑 龍 相 對 成 趣 另 外 山 東 歷 城 柳 埠 村 的 九 頂 塔, 是 建 於 唐 代 八 角 單 層 磚 塔, 高 13.3 公 尺, 塔 身 是 磨 11

磚 對 縫 砌 築, 牆 體 呈 內 凹 曲 面, 正 南 面 上 方 有 拱 門, 內 置 佛 像 一 尊 塔 檐 部 用 磚 疊 澀 出 挑 十 七 皮, 出 檐 亦 隨 之 呈 內 凹 曲 面, 檐 上 又 疊 澀 收 進 十 六 皮 磚, 形 成 八 角 平 台, 上 方 置 方 形 三 層 小 塔 九 個 中 間 一 個 突 兀 而 出, 周 圍 八 小 塔 環 立, 搭 配 有 致, 精 巧 有 趣 塔 又 有 雙 塔 三 塔 六 塔 及 塔 林 等 的 塔 群 排 列 方 式 依 據 法 華 經 中 所 說 釋 迦 牟 尼 佛 與 多 寶 如 來 並 坐, 故 有 雙 塔 的 建 立 較 有 名 的 雙 塔 有 太 原 的 雙 塔 蘇 州 羅 漢 院 的 八 角 七 層 雙 塔 泉 州 開 元 寺 的 八 角 五 層 雙 塔 遼 寧 北 鎮 崇 興 寺 雙 塔 等 三 塔 代 表 尊 奉 釋 迦 牟 尼 佛 藥 師 如 來 佛 與 未 來 彌 勒 佛 大 理 地 區 南 詔 保 和 時 期 ( 西 元 824-835 年 ) 建 造 的 大 理 崇 聖 寺 三 塔, 是 漢 地 佛 塔, 其 中 的 千 尋 塔 是 大 理 現 存 最 早 的 塔, 為 方 形 十 六 層 密 檐 式 塔, 高 69.13 公 尺, 旁 配 有 兩 座 十 層 高 完 全 相 同 的 平 面 八 角 形 密 檐 式 塔, 其 高 有 42.40 公 尺 塔 之 排 列 成 塔 牆 的, 如 浙 江 天 台 山 國 清 寺 的 六 塔 塔 牆 青 海 塔 爾 寺 的 八 塔 塔 牆 至 於 塔 群 成 林 的, 就 是 元 代 所 建 寧 夏 青 銅 峽 牛 首 山 的 塔 林, 是 以 三 角 形 布 置 整 齊 排 列 的 108 座 塔 的 塔 林, 而 位 於 塔 林 群 最 上 方 的 是 一 座 覆 缽 式 的 喇 嘛 塔, 其 造 型 極 為 獨 特 而 塔 數 最 多 的 塔 林 在 嵩 山 少 林 寺, 少 林 寺 原 是 北 魏 孝 文 帝 所 建, 現 有 唐 代 至 清 代 千 餘 年 間 所 造 的 各 式 墓 塔, 共 有 232 座 其 他 塔 林 如 北 京 西 山 郊 門 頭 溝 的 潭 柘 寺 及 昌 平 區 銀 山 寺 塔 林 山 東 泰 山 靈 岩 寺 塔 林 等 等, 都 是 有 名 的 塔 林 建 築 中 國 寺 塔 的 特 色 中 國 式 的 塔 有 方 有 圓, 唐 以 前 方 形 居 多, 宋 以 後 則 有 四 角 六 角 八 角 以 至 十 二 角 形, 高 有 三 層 五 層 七 層 九 層 十 一 層 十 三 層 十 五 層 十 七 層 以 至 三 十 七 層 者, 有 實 心 有 中 空, 有 素 磚 堆 砌 甚 至 雕 鏤 畫 棟, 雖 然 有 些 已 不 再 屬 於 宗 教 的 建 築, 但 的 確 是 一 種 經 由 宗 教 建 築 影 響 的 特 色 中 國 式 塔 的 平 面 形 邊 通 常 是 呈 方 或 圓, 有 四 六 八 十 二 等 雙 的 陰 偶 數, 樓 層 數 則 為 單 的 陽 奇 數, 完 全 是 配 合 中 土 陰 陽 調 合 的 方 式 來 處 理 佛 經 裡 有 許 多 數 字 可 以 利 用, 有 人 認 為 四 邊 為 四 聖 諦 ; 六 角 形 可 以 代 表 六 道 輪 迴 或 六 度 萬 行 ; 八 邊 形 代 表 八 正 道 或 八 相 成 道 ; 十 二 邊 指 十 二 因 緣 反 正 稍 能 了 解 佛 經 又 能 說 善 道 者, 都 可 以 說 出 一 番 根 據 一 種 理 由 另 據 續 高 僧 傳 記 載, 建 於 北 魏 時 的 洛 陽 永 寧 寺 塔, 完 成 後 幾 十 年 就 遭 火 焚 毀, 後 人 記 曰 : 入 地 剎 柱, 乃 至 周 年, 猶 有 煙 氣 所 謂 剎 柱 即 塔 心 柱, 就 是 由 塔 基 直 貫 至 塔 剎 的 中 心 柱 從 總 高 有 32.45 公 尺 的 日 本 法 隆 寺 現 存 的 木 造 五 層 塔 設 計 看 來, 有 學 者 認 為 其 結 構 是 以 剎 柱 為 中 心, 四 周 的 樑 柱 再 攀 附 其 上 認 為 剎 柱 好 像 是 結 構 上 的 必 要, 其 實 未 必, 但 似 乎 還 有 更 神 奇 的 意 義 在 內 料 敵 塔 與 降 敵 塔 建 塔 還 有 特 殊 的 用 意, 由 於 建 高 塔 可 以 遠 眺 四 方, 利 用 來 作 為 斥 候 監 視 來 敵 的 軍 事 用 途, 現 存 最 高 達 八 十 四 公 尺 的 磚 造 料 敵 塔, 位 在 今 河 北 定 州 市, 始 建 於 宋 真 宗 咸 平 四 12

年 時 ( 西 元 1001 年 ), 歷 時 五 十 五 年 才 完 成 而 另 外 一 種 是 象 徵 性 降 敵 用 的 塔, 曾 出 現 在 新 羅 新 羅 國 佛 教 興 盛 時 期, 產 生 了 一 種 特 色, 舉 國 將 新 羅 王 視 為 轉 輪 聖 王, 相 信 新 羅 王 族 源 至 與 釋 尊 所 出 的 剎 帝 利 種 相 同 的 聖 族 慈 藏 大 師 於 此 種 風 氣 下 提 倡 新 羅 國 佛 土 說, 新 羅 早 是 過 去 佛 說 法 的 故 地 因 此, 慈 藏 曾 於 護 國 皇 龍 寺 興 建 一 座 高 達 六 十 六 公 尺 半 的 九 層 塔, 揚 言 建 此 塔 可 以 祈 願 降 服 四 鄰 的 九 敵, 塔 中 納 奉 了 以 前 沈 湖 所 帶 來 的 佛 陀 舍 利 九 個 敵 國 : 第 一 層 為 日 本 國, 第 二 層 是 中 華, 第 三 層 是 吳 越, 第 四 層 是 托 羅, 第 五 層 是 鹰 遊, 第 六 層 是 靺 鞨, 第 七 層 是 丹 國, 第 八 國 是 女 狄, 第 九 層 是 濊 貊 新 羅 國 將 佛 教 精 神 的 神 髓 發 揮 到 極 致, 佛 法 就 是 立 國 的 基 本 這 是 新 羅 人 認 定 其 國 是 前 劫 之 佛 說 法 故 地, 也 是 擁 戴 轉 輪 聖 王 的 精 神 指 標 古 塔 的 代 表 磚 造 塔 高 僧 傳 曰 : 康 僧 會, 吳 赤 烏 十 年 ( 西 元 247 年 ) 至 建 康, 孫 權 令 求 舍 利, 既 得 之, 權 為 造 塔 晉 帝 過 江 更 修 飾 之, 此 中 國 造 塔 始 也 中 國 現 存 最 古 老 的 塔 是 建 於 北 魏 正 光 四 年 ( 西 元 523 年 ), 在 今 河 南 嵩 山 的 嵩 嶽 寺 塔, 塔 身 為 淺 黃 色 磚 砌 造, 為 十 二 邊 十 五 層 的 量 體, 總 高 達 四 十 多 公 尺 第 一 層 有 四 個 出 入 口 和 八 個 佛 龕, 塔 內 作 為 置 放 佛 舍 利 與 佛 經 之 用 途 二 層 以 上 密 檐 相 接, 最 上 是 一 個 磚 雕 的 塔 剎 塔 的 外 形 為 柔 合 的 拋 物 線 狀, 是 北 朝 時 代 有 著 濃 厚 胡 人 異 國 氣 息 的 佳 作 據 說 南 北 朝 時 建 有 一 座 木 造 的 天 明 寺 塔, 高 達 147 公 尺, 相 當 壯 觀 另 有 法 王 塔 建 於 隋 文 帝 仁 壽 元 年 ( 西 元 601 年 ), 位 在 黑 河 亂 石 灘 地 的 仙 遊 寺 法 王 塔 是 中 國 現 存 唯 一 的 隋 代 磚 塔, 為 七 層 樓 閣 式, 高 29.55 公 尺, 平 面 方 形, 塔 身 筆 直, 砌 築 精 細, 工 藝 精 良 應 縣 木 塔 而 由 田 和 尚 奉 詔 始 建 於 遼 代 道 宗 清 寧 二 年, 宋 仁 宗 嘉 祐 元 年 ( 西 元 1056 年 ) 的 雁 塔, 因 地 處 古 代 之 雁 門 郡 所 屬 的 應 縣 而 通 稱 之, 經 約 一 百 四 十 年 後, 又 於 金 代 明 昌 六 年 ( 西 元 1195 年 ) 再 修 建 完 成, 此 位 在 山 西 省 應 縣 程 內 西 北 的 佛 宮 寺 樓 閣 式 木 塔, 則 是 中 國 現 有 唯 一 的 古 木 塔 佛 宮 寺 在 金 代 稱 為 寶 宮 禪 寺, 佔 地 約 有 四 十 餘 頃, 院 落 群 集, 建 築 非 常 富 麗 但 是 到 了 清 朝, 由 於 皇 帝 重 視 喇 嘛 教, 顯 較 缺 少 了 官 方 補 助, 信 眾 又 生 活 窮 困, 無 錢 資 助 寺 院, 只 好 讓 寺 院 破 敗 荒 蕪, 僅 剩 此 木 塔 還 保 持 原 狀 我 們 可 以 從 塔 的 南 門 外 木 聯, 明 瞭 古 人 對 此 古 塔 的 讚 賞 描 述 : 第 二 層 拔 地 驚 天 四 面 雲 山 拱 起 一 柱 ; 乘 風 步 月 萬 家 煙 火 飛 接 雲 霄 第 三 層 俯 瞻 桑 干 滾 滾 波 濤 縈 似 帶 ; 遙 臨 恆 岳 蒼 蒼 岫 峒 屹 如 屏 13

第 四 層 點 嶮 透 雲 霞 西 望 雁 門 丹 岫 小 ; 玲 瓏 侵 碧 漢 南 瞻 龍 首 翠 峰 低 此 塔 原 名 叫 佛 宮 寺 釋 迦 塔, 為 八 角 形 平 面 木 構 造 塔, 五 層 六 簷, 底 層 直 徑 為 30.27 公 尺, 總 高 有 67.31 公 尺, 位 在 佛 宮 寺 大 雄 寶 殿 之 前 全 塔 分 為 三 個 結 構 部 分, 最 下 層 是 磚 石 壘 砌 的 基 台, 高 四 點 四 公 尺 ; 塔 身 全 是 木 構 造, 高 五 十 一 點 三 五 公 尺, 有 磚 製 剎 座 高 一 點 六 五 公 尺 ; 鐵 製 塔 剎 則 高 九 點 九 一 公 尺 ( 據 明 萬 曆 田 蕙 重 修 應 州 誌 記 稱, 塔 高 三 百 六 十 尺, 圍 半 之, 六 層 八 角, 上 下 皆 巨 木 為 之, 層 如 樓 閣, 玲 瓏 宏 敞, 宇 內 浮 圖 足 稱 第 一 ) 全 塔 不 用 一 根 釘 子 就 能 建 造 完 成, 簡 直 是 鬼 斧 神 工 塔 的 每 層 結 構 是 斗 拱 和 樑 枋 組 合 成 的, 斗 拱 有 54 種 不 同 的 形 式 塔 結 構 的 層 與 層 之 間 不 是 榫 接, 而 是 叉 柱 造, 是 將 上 層 的 柱 子 下 端 削 尖, 直 接 插 入 下 層 柱 頂 端 的 凹 槽 中, 此 外 未 作 任 何 固 定 的 措 施, 就 像 堆 積 木 一 般 建 成 的 每 一 層 柱 子 都 比 下 面 一 層 向 裡 退 入 約 半 個 柱 徑 做 收 分, 形 成 柱 子 向 內 裡 傾 斜 正 由 於 結 構 的 不 穩 定 性, 彷 彿 有 隨 時 倒 塌 的 危 險, 卻 是 產 生 位 移 與 形 變 間 相 互 抵 消 的 安 全 關 鍵, 令 今 人 嘆 服 還 有 一 個 奧 秘, 更 能 讓 現 代 所 謂 的 結 構 大 師 心 服 口 服, 就 在 於 木 塔 除 五 個 明 層 外, 另 有 四 個 暗 層, 各 暗 層 在 內 柱 與 內 外 角 柱 之 間 加 設 不 同 方 向 的 斜 撐, 此 些 斜 撐 和 樑 柱 所 組 成 的 平 座 暗 層 結 構, 類 似 空 間 桁 架 式 的 一 道 鋼 構 圈 樑, 如 此 明 暗 剛 柔 的 巧 思, 使 木 塔 在 不 穩 定 中 達 到 穩 定, 且 有 極 強 的 抗 震 能 力 因 此, 雖 經 九 百 多 年, 歷 經 無 數 次 地 震, 仍 舊 安 然 無 恙 明 代 得 修 佛 宮 寺 釋 迦 塔 記 曾 載 : 金 元 迄 我 明 大 震 凡 七, 而 塔 屢 震, 屹 然 壁 立 復 又 歷 經 清 代 民 國 訖 今, 亦 有 地 震 戰 火 不 斷, 卻 絲 毫 無 傷, 真 為 古 塔 慶 幸 藏 傳 佛 教 的 如 來 八 塔 藏 傳 佛 教 寺 塔 的 種 類, 有 喇 嘛 塔 ( 天 竺 式 或 藏 式 ) 樓 閣 式 塔 密 檐 式 塔 金 剛 寶 座 塔 ( 五 塔 ) 朝 聖 塔 吉 祥 塔 紀 念 塔 護 廟 塔 ( 寺 院 四 周 塔 ) 鎮 邪 塔 功 德 塔 ( 八 座 或 一 百 零 八 座 ) 長 壽 塔 藏 經 塔 舍 利 塔 等 多 種 塔 是 佛 教 一 種 供 信 徒 崇 拜 的 重 要 寶 物, 建 塔 更 有 威 懾 制 邪 的 神 聖 力 量, 可 供 人 們 祈 禱 求 助 藏 族 信 徒 更 建 造 整 套 的 如 來 八 塔 來 紀 念 佛 陀 的 八 大 成 就 如 來 八 塔 也 稱 善 逝 八 塔 或 八 大 靈 塔, 是 藏 傳 佛 教 依 八 大 制 底 處 發 展 出 來, 為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一 生 的 八 大 重 要 事 蹟, 作 用 類 似 壁 畫 上 的 八 相 圖 八 塔 為 : 一 在 劫 比 羅 伐 史 堵 的 蓮 聚 塔 ( 積 蓮 塔 堆 蓮 塔, 佛 本 生 處 ) 藏 名 貝 蚌 曲 典, 為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的 降 生 而 建, 以 佛 降 世 即 能 行 走, 步 步 生 蓮 而 名 之 二 在 摩 揭 陀 國 佛 陀 伽 耶 尼 連 河 旁 菩 提 樹 下 的 菩 提 塔 (Byang chub 成 佛 處 成 道 處 ) 藏 名 蔣 卻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在 菩 提 樹 下 覺 悟 成 道 而 建, 也 稱 成 道 塔 三 在 婆 羅 尼 斯 國 的 鹿 野 苑 吉 祥 塔 ( 轉 法 輪 處 ) 藏 名 札 西 郭 芒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在 鹿 野 苑 初 轉 法 輪 而 建, 為 傳 法 吉 祥 多 門 的 象 徵, 也 稱 四 諦 塔 四 在 耆 闍 窟 崛 山 的 神 變 塔 ( 現 神 通 處 ) 藏 名 炯 楚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在 舍 衛 城 顯 現 神 變 降 伏 外 道 而 建 14

五 在 劫 比 他 國 的 天 降 塔 ( 三 十 三 天 塔, 從 天 下 處, 三 道 寶 階 ) 藏 名 拉 霸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升 天 為 母 說 法 後, 從 忉 利 天 下 降 重 返 人 間 而 建, 也 稱 聖 降 塔 降 凡 塔 (Iha babs) 六 在 摩 揭 陀 國 的 息 諍 塔 ( 化 度 分 別 僧 處 ) 藏 名 演 頓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在 竹 林 精 舍 調 息 僧 諍, 和 解 不 生 糾 紛 而 建, 也 稱 和 解 塔 ( 和 好 塔 ) 和 平 塔 七 在 廣 嚴 城 的 尊 勝 塔 ( 思 念 量 處 ) 藏 名 南 傑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涅 槃 前 應 弟 子 要 求, 延 長 住 世 戰 勝 病 魔 暫 留 世 間 救 度 眾 生 而 建, 也 稱 勝 利 塔 幸 福 塔 八 在 拘 尸 城 城 邊 沙 羅 林 內 的 涅 槃 塔 ( 佛 入 涅 槃 處 雙 樹 涅 槃 處 ) 藏 名 釀 喋 曲 典, 紀 念 釋 迦 牟 尼 佛 示 現 涅 槃 而 建 據 說, 如 來 八 塔 的 型 制 就 是 源 自 印 度 獲 得 佛 陀 舍 利 的 八 組 人 所 建 的 原 始 窣 堵 波 : 蓮 聚 塔 是 依 照 迦 毘 羅 衛 城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菩 提 塔 是 依 照 瑪 格 達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吉 祥 多 門 塔 是 依 照 鹿 野 苑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神 變 塔 是 依 照 舍 衛 城 ( 斯 拉 瓦 斯 蒂 )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天 降 塔 是 依 照 僧 伽 尸 (Samkasya, 桑 卡 斯 亞 桑 卡 西 亞 ) 曲 女 城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息 諍 塔 是 依 照 王 舍 城 ( 拉 傑 格 里 )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尊 勝 塔 是 依 照 毘 舍 離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 涅 槃 塔 是 依 照 拘 尸 那 迦 城 的 窣 堵 波 建 造 的 還 有 另 一 種 無 量 宮 外 的 八 塔 : 一 東 方 白 頂 塔 ; 二 南 方 多 羅 寶 積 塔 ; 三 西 方 自 在 三 界 解 脫 塔 ; 四 北 方 業 海 塔 ; 五 東 南 象 熱 三 塔 ; 六 西 南 巴 爾 巴 熱 塔 ; 七 西 北 吉 祥 積 塔 ; 八 東 北 日 輝 塔 紀 念 如 來 的 八 種 塔 非 常 類 似, 均 由 台 基 塔 身 相 輪 三 部 分 所 組 成, 但 為 了 表 示 建 塔 的 意 義, 又 有 所 差 異 蓮 聚 塔 台 基 的 四 個 階 層 為 圓 形, 上 有 蓮 花 圖 案 ; 菩 提 塔 具 有 降 魔 的 能 力, 其 塔 形 較 大, 地 位 特 殊 ; 吉 祥 塔 塔 腹 要 向 外 凸 出 ; 神 變 塔 台 基 為 四 方 形, 塔 腹 圓 凸 ; 天 降 塔 的 塔 腹 又 圓 又 凸, 上 有 天 梯 ; 息 諍 塔 台 基 四 層, 每 層 都 是 等 齊 的 八 角 形 ; 尊 勝 塔 台 基 為 方 形, 只 有 三 階 ; 涅 槃 塔 塔 基 無 層 級, 是 種 圓 形 佛 塔 藏 塔 有 多 重 的 表 徵, 具 有 印 度 五 大 原 素 的 意 義, 也 有 宇 宙 體 系 的 觀 念 藏 塔 的 基 礎 為 四 方 形, 上 有 四 個 台 階, 象 徵 佛 教 神 聖 的 須 彌 山, 也 屬 於 地 輪 ; 塔 基 上 的 瓶 形 塔 身 是 無 形 的 原 始 佛 的 位 置, 象 徵 萬 物 的 起 源, 也 屬 於 水 輪 ; 瓶 上 是 圓 錐 體 的 相 論, 有 十 三 圈, 表 示 菩 薩 的 十 三 種 果 位 屬 於 火 輪 ; 相 輪 的 半 月 形 與 太 陽 的 形 狀, 象 徵 日 月 星 辰 圍 繞 須 彌 山 宇 宙 柱 運 行 著, 其 月 屬 風 輪 日 屬 空 輪 因 此, 藏 塔 雖 有 多 種 的 變 化, 但 都 不 會 離 開 其 基 本 的 原 理 印 度 的 窣 堵 波 是 從 尼 泊 爾 傳 入 西 藏, 其 原 來 的 覆 缽 半 球 體 轉 變 為 瓶 形 或 金 剛 寶 座 式 的 喇 嘛 塔, 而 廣 為 流 傳 更 因 為 元 代 把 喇 嘛 教 奉 為 國 教, 喇 嘛 塔 便 隨 著 政 權 的 擴 張 出 現 在 中 土 各 地 元 世 祖 至 元 八 年 ( 西 元 1271 年 ) 開 始, 在 北 京 建 造 落 成 的 大 聖 壽 萬 安 寺, 後 於 明 代 重 建 改 稱 為 妙 應 寺, 因 寺 內 的 這 一 座 白 塔, 塔 體 潔 白, 所 以 稱 為 白 塔, 如 今 人 們 則 直 稱 是 白 塔 寺 15

這 座 白 塔 由 元 代 國 師 八 思 巴 的 得 意 門 生 尼 泊 爾 名 匠 阿 尼 哥 設 計 建 造, 共 花 了 八 年 的 時 間 完 成 此 塔 供 奉 佛 陀 的 舍 利, 又 作 為 政 教 的 威 權 象 徵 而 坐 鎮 都 邑 塔 總 高 50.9 公 尺, 基 座 面 積 810 平 方 公 尺, 塔 基 是 兩 層 亞 字 形 的 須 彌 座, 塔 身 為 上 大 下 小 的 瓶 形 覆 缽 體, 缽 體 下 圍 以 大 蓮 華 瓣 塔 頂 是 十 三 層 的 相 輪, 裝 飾 著 鎏 金 小 銅 塔 和 華 麗 的 流 蘇, 以 及 重 要 的 標 誌 清 順 治 八 年 ( 西 元 1651 年 ), 與 妙 應 寺 白 塔 東 西 對 峙 的 地 方, 另 外 建 了 一 座 北 海 白 塔, 塔 基 是 十 字 折 角 型 的 須 彌 座, 塔 體 比 較 清 秀 瘦 高, 正 面 有 壺 門 式 焰 光 門, 上 刻 梵 文 咒 語 塔 剎 成 相 背 而 置 的 天 盤 地 盤 與 日 月 火 燄, 覆 缽 下 為 三 道 金 剛 圈 此 塔 之 典 雅 陰 柔 與 妙 應 寺 白 塔 之 粗 獷 壯 美, 形 成 對 比 此 塔 台 基 是 高 大 的 磚 石 砌 建, 上 為 覆 缽 式 塔 身, 最 大 直 徑 14 公 尺, 塔 總 高 35.9 公 尺 塔 身 上 部 是 細 長 的 相 輪, 剎 上 的 天 地 盤 改 為 相 背 而 置, 再 上 為 日 月 火 燄 覆 缽 下 的 裝 飾 由 蓮 瓣 改 為 三 道 金 剛 圈 西 藏 高 僧 靈 塔 佛 陀 並 沒 有 要 求 弟 子 把 自 己 塑 成 全 身 舍 利, 而 是 以 火 化 處 理 可 是 後 世 弟 子 們 卻 留 下 那 麼 多 的 肉 身 菩 薩, 代 表 著 何 種 意 義? 有 沒 有 受 到 中 亞 文 化 的 影 響? 而 且 乾 屍 木 乃 伊 和 肉 身 菩 薩 到 底 有 什 麼 差 別? 為 何 佛 教 徒 對 乾 屍 不 很 尊 重, 卻 對 肉 身 菩 薩 要 虔 誠 萬 分 的 膜 拜? 其 中 如 何 區 別? 而 且 直 到 今 天, 仍 有 許 多 的 出 家 人 期 望 自 己 的 肉 身 能 夠 不 朽, 背 後 的 目 的 是 什 麼? 都 是 很 令 人 好 奇 的 禪 宗 六 祖 的 肉 身 舍 利 是 中 土 最 先 有 的 高 僧 肉 身 舍 利 記 載 說 開 元 三 大 士 之 一 的 密 宗 大 師 善 無 畏 圓 寂, 遺 形 漸 逝 加 縮 小, 黑 皮 隱 隱, 骨 其 露 焉, 這 是 古 代 密 宗 大 師 遺 蛻 縮 身 的 記 錄 藏 傳 佛 教 供 奉 高 僧 肉 身 的 靈 塔, 也 就 是 珍 藏 西 藏 聖 者 的 遺 骸 處 在 布 達 拉 宮 的 紅 宮 內, 有 歷 代 達 賴 喇 嘛 的 靈 塔 ; 甘 丹 寺 有 宗 喀 巴 的 靈 塔 殿 ; 札 什 倫 布 寺 有 第 一 世 達 賴 喇 嘛 和 四 至 十 世 班 禪 的 靈 塔 殿 古 代 埃 及 和 斯 基 泰 人 皆 相 信 有 來 世, 認 為 靈 魂 不 滅, 故 有 厚 葬 之 習 俗 根 據 蘇 俄 的 考 古 研 究 報 告, 斯 基 泰 人 上 層 首 領 人 物 之 屍 體, 都 經 過 香 料 塗 敷, 有 些 屍 體 的 內 臟 在 塗 香 料 前 便 取 出, 屍 體 除 了 塗 香 料 外, 還 放 入 防 腐 劑, 再 填 滿 乾 果 仔, 與 埃 及 木 乃 伊 的 處 理 方 式 大 致 相 同 波 斯 人 稱 斯 基 泰 人 為 薩 迦 人, 西 藏 也 有 薩 迦 派, 也 有 類 似 木 乃 伊 的 處 理 而 且 釋 迦 族 與 薩 迦 族, 發 音 相 似, 與 這 種 情 形 是 否 有 關? 值 得 研 究 古 埃 及 人 相 信, 人 的 靈 魂 有 天 會 回 到 原 來 的 軀 體, 並 得 到 永 生 希 臘 歷 史 之 父 曾 描 述 埃 及 人 製 作 木 乃 伊 的 過 程 : 首 先 用 鐵 鉤 從 鼻 孔 鉤 出 一 部 分 的 腦 子, 然 後 注 入 藥 劑 清 洗 他 們 用 衣 索 匹 亞 石 製 尖 刀, 在 屍 體 側 面 劃 一 刀, 把 內 臟 取 出 來 用 椰 子 油 酒 和 搗 碎 的 香 料 清 洗 體 內, 然 後 將 桂 皮 沒 藥 乳 香 等 眾 多 香 料 填 進 體 內, 再 依 原 樣 縫 好 五 千 年 前 的 古 埃 及 人 就 是 這 樣 保 存 身 體 的 西 藏 的 靈 塔 與 印 度 的 佛 塔 不 一 樣, 它 可 以 在 靈 塔 內 供 奉 火 化 後 的 遺 骨, 也 可 以 保 存 完 好 的 遺 體 高 僧 涅 槃 後 的 遺 體 要 經 過 防 腐 乾 燥 裝 金 三 道 技 術 處 理 的 手 續 : 首 先 將 遺 體 16

加 以 洗 滌, 不 動 一 刀 一 剪 地 從 特 殊 孔 道 取 出 體 內 臟 器, 然 後 用 含 蘇 打 粉 的 藏 地 出 產 的 沼 鹽, 吸 收 體 內 的 水 分, 再 用 綢 緞 密 密 裹 緊 吸 出 水 分, 數 月 間 按 期 更 換 綢 緞, 直 到 水 分 完 全 吸 乾 然 後 同 時 以 藏 紅 花 檀 香 粉 香 料 漆 料 藥 物 及 高 原 地 帶 生 長 的 具 有 防 腐 消 毒 作 用 的 植 物 等 等, 進 行 複 雜 的 處 理, 使 全 身 猶 如 人 在 睡 眠, 隨 時 可 以 喚 醒, 外 部 輪 廓 一 如 生 前 最 後 進 行 裝 金 修 飾, 先 進 行 整 容 塗 上 金 粉, 並 重 新 描 繪 五 官, 並 將 黃 金 箔 一 層 層 附 麗 在 遺 體 上, 使 每 一 皺 褶 處 都 複 製 得 一 如 生 前 然 後 穿 上 法 衣 頭 帶 法 冠, 手 執 金 剛 杵 鈴 等 法 器, 最 後 才 將 製 作 處 理 完 善 的 肉 身 置 於 塔 內 印 度 的 佛 塔 純 粹 是 對 精 神 的 關 懷, 西 藏 卻 是 把 精 神 與 肉 體 一 同 珍 視 不 過, 若 同 樣 作 為 涅 槃 塔, 倒 以 西 藏 的 靈 塔 最 為 實 際, 最 符 合 塔 的 本 義 而 且 藏 塔 的 塔 身 合 與 人 體 的 肩 腰 比 例, 也 與 菩 薩 的 塑 像 等 同, 完 全 呈 現 禪 定 中 的 人 體 輪 廓, 所 含 的 深 意 竟 是 如 此, 令 人 讚 服 現 代 密 宗 建 立 的 舍 利 塔 第 一 座 在 台 灣 建 立 的 密 宗 舍 利 塔, 位 在 台 北 縣 深 坑 鄉, 是 為 紀 念 紅 教 高 僧 蔣 波 羅 曾 仁 波 切 而 建, 塔 身 潔 白 無 瑕, 襯 托 在 蔚 藍 天 空 的 山 區 裡 ; 在 台 灣 台 南 左 鎮 葛 瑪 葛 舉 寺 建 有 神 變 塔, 是 東 南 亞 最 大 的 密 宗 舍 利 塔 其 基 座 在 幾 位 大 仁 波 切 的 應 允 下, 融 合 了 台 灣 顯 密 佛 教 的 風 俗, 作 為 先 人 置 放 骨 灰 之 靈 堂 ; 建 在 美 國 科 羅 拉 多 州 洛 磯 山 佛 法 中 心, 為 紀 念 丘 揚 聰 巴 仁 波 切 的 舍 利 塔, 是 以 天 降 塔 的 方 式 興 建 的, 意 在 祈 求 聰 巴 仁 波 切 很 快 地 能 轉 世 再 來 丘 揚 聰 巴 仁 波 切 在 西 元 1970 年 遇 見 日 本 禪 學 大 師 鈴 木 大 拙 (Daistz T. Suruki), 進 而 相 知 相 惜, 後 在 鈴 木 先 生 鼓 勵 下 建 立 了 金 剛 法 界 佛 法 中 心 依 頂 果 欽 哲 仁 波 切 的 指 示, 塔 內 將 放 置 十 萬 個 擦 擦 (Tsa Tsa), 這 些 擦 擦 是 混 合 了 聰 巴 仁 波 切 的 骨 肉 舍 利 與 泥 土 所 作 成 的 小 佛 像, 通 常 這 樣 是 為 了 凝 聚 舍 利 塔 的 精 神 力 量 擦 擦 泥 塑 浮 雕 是 用 硬 模 擠 壓 而 成, 可 以 是 小 型 泥 佛 或 是 一 些 帶 有 佛 像 的 佛 塔 小 山 在 印 度 境 內, 有 一 座 紀 念 卡 盧 仁 波 切 的 舍 利 塔, 塔 高 108 呎, 僅 次 於 聖 地 菩 提 迦 耶 舍 利 塔 的 第 二 大 塔, 位 於 印 度 西 利 谷 利 市 (Shiliguri) 地 方, 是 在 通 往 卡 林 邦 (Kalimpang) 錫 金 (Sikkim) 與 不 丹 (Bhutan) 的 路 上 土 地 是 長 住 夏 威 夷 的 仁 青 喇 嘛 的 兄 長 所 捐 贈 開 工 時 有 打 雷 的 吉 兆, 並 挖 到 五 色 土 舍 利 塔 內 供 有 釋 迦 牟 尼 佛 與 卡 盧 仁 波 切 的 法 像, 一 塊 從 卡 盧 仁 波 切 的 遺 體 上 割 下 來 的 肉 舍 利, 還 有 一 根 纏 繞 咒 語 代 表 中 脈 的 直 木 搜 幸 與 很 多 擦 擦 (tshs-tsha) 由 空 中 俯 視, 可 以 看 到 塔 尖 寫 有 斗 大 的 六 字 大 明 咒 咒 語, 塔 旁 四 周 均 立 有 佛 像 ( 卡 盧 仁 波 切 的 遺 體 舍 利, 很 完 整 地 保 存 入 龕 於 他 在 梭 那 達 本 寺 的 舍 利 塔 ) 現 代 密 宗 對 佛 塔 禮 敬 的 無 限 功 德 說 法 我 們 從 現 代 的 藏 密 文 宣 中 見 到, 藏 王 赤 松 德 貞 向 蓮 師 請 求 : 偉 大 的 上 師, 請 您 告 訴 17

我 們 若 是 向 大 佛 塔 頂 禮 繞 塔 恭 敬 獻 供 養 以 及 整 修 粉 飾 清 潔 打 掃 大 佛 塔, 這 是 三 世 諸 佛 的 總 集 處, 這 將 產 生 何 種 功 德 利 益? 蓮 師 回 答 : 大 王, 請 您 仔 細 傾 聽 在 三 世 諸 佛 菩 薩 皆 如 實 的 進 入 這 座 清 淨 心 壇 城 後, 大 佛 塔 能 立 即 毫 不 費 力 地 滿 一 切 願, 因 為 它 已 成 為 如 意 寶 如 果 有 眾 生 以 清 淨 心 向 大 佛 塔 頂 禮 繞 塔 禮 敬, 所 得 到 的 功 德 是 不 可 思 議 不 可 計 量, 這 是 三 世 諸 佛 所 不 能 言 因 為 大 佛 塔 的 建 造 是 為 了 帶 給 眾 生 無 量 的 歡 喜 ; 因 為 大 佛 塔 是 三 世 諸 佛 心 之 無 上 壇 城, 因 為 也 是 世 出 世 間 眾 生 的 欣 悅 處, 不 論 天 人 不 論 是 任 何 的 發 願 祈 請, 一 切 皆 能 滿 願, 即 使 是 究 竟 悉 地 和 無 上 成 就 皆 可 滿 願 這 座 如 意 滿 願 大 佛 塔 恰 容 卡 秀 大 佛 塔, 珍 貴 的 如 意 寶 珠, 能 賜 給 眾 生 任 何 形 式 的 快 樂, 那 些 能 來 朝 禮 注 視 大 佛 塔 者, 在 死 亡 後 中 陰 飄 泊 期 間, 三 惡 道 的 門 將 對 其 關 閉 如 果 有 人 能 聽 見 大 佛 塔 的 音 律, 究 竟 證 悟 的 種 子 已 根 植 於 他 的 心 中 ; 如 果 有 人 能 清 楚 觀 想 大 佛 塔 本 性 者, 他 將 不 再 有 種 種 煩 惱 的 干 擾, 能 很 快 進 入 禪 定 中 ; 如 果 有 人 能 合 掌 誠 摯 地 向 大 佛 塔 禮 敬, 將 能 進 入 真 實 道 中 有 人 若 希 求 權 勢, 若 向 大 佛 塔 獻 供 養, 則 可 成 為 轉 輪 王 ; 若 有 人 繞 行 大 佛 塔, 則 可 獲 得 天 道 七 種 功 德 : 出 身 高 貴 形 體 美 好 大 安 樂 品 德 智 慧 權 勢 榮 耀 無 有 疾 病 以 及 長 壽 ; 若 有 人 向 大 佛 塔 祈 願, 則 不 論 為 自 身 求 或 為 他 人 求, 皆 可 立 即 滿 願 ; 若 有 人 向 大 佛 塔 的 住 持 僧 眾 獻 供 養, 則 來 生 將 無 有 飢 渴 疾 病 ; 若 有 人 以 香 花 供 養 大 佛 塔, 則 可 獲 得 祥 和 與 安 樂, 以 及 飛 黃 騰 達 和 健 康 長 壽 ; 若 有 人 向 大 佛 塔 細 獻 香 供, 則 將 得 到 清 淨 的 事 業 ; 若 有 人 獻 燈 供, 則 將 照 亮 無 明 ; 若 有 人 獻 塗 香, 則 將 遠 離 煩 惱 與 痛 苦 ; 若 有 人 供 養 飲 食, 則 將 成 就 三 摩 地, 並 遠 離 飢 餓 若 有 人 以 五 種 香 來 供 養 大 佛 塔, 將 能 形 體 美 好 受 一 切 人 喜 愛 ; 若 有 人 以 五 種 塗 香 作 供 養, 將 得 到 潔 淨 的 住 所, 無 有 任 何 惡 味 臭 息 ; 若 有 人 以 五 種 寶 物 作 供 養, 則 將 累 積 功 德, 並 且 增 進 權 勢 榮 耀 快 樂 和 享 受 ; 若 有 人 以 寶 傘 勝 利 幢 作 供 養, 將 可 免 除 貪 欲, 並 且 將 受 人 禮 敬 ; 若 有 人 以 絲 帶 和 旛 旗 來 作 供 養, 就 可 得 到 安 樂 財 富 和 豐 盛, 並 且 將 能 免 於 水 火 獅 象 復 仇 毒 蛇 非 人 及 毒 藥 的 恐 懼 ; 若 有 人 以 燈 燭 供 養, 能 在 剎 那 間 見 到 十 方 如 來 真 實 法 界 ; 若 有 人 以 酥 油 燈 供 養, 將 能 以 法 燈 照 亮 十 方, 息 滅 愚 癡 無 明 增 廣 佛 慧 若 有 人 以 白 漿 粉 刷 大 佛 塔, 將 得 到 明 潔 光 潤 的 膚 色, 並 得 到 快 樂 繁 榮 及 健 康, 並 能 號 令 人 鬼 神 眾 ; 若 有 人 以 飲 食 在 法 會 中 作 供 養, 將 能 得 到 究 竟 和 悉 地 力, 而 且 心 識 中 的 各 種 潛 能 將 成 為 真 實 若 有 人 能 掃 除 清 潔 大 佛 塔 的 灰 塵, 則 能 身 體 明 麗 光 潔 ; 若 有 人 能 修 護 重 建 大 佛 塔, 則 能 去 除 無 明 的 種 子 和 根 源 ; 若 有 人 能 使 大 佛 塔 免 於 損 壞, 將 能 免 於 非 時 死 亡, 若 有 人 向 大 佛 塔 祈 求 大 樂 之 流, 將 能 得 到 十 方 諸 佛 的 灌 頂 加 持 ; 如 果 有 人 有 無 意 觀 想 大 佛 塔, 將 能 自 然 化 生 於 西 方 極 樂 世 界 的 蓮 花 中 好 像 只 要 禮 敬 供 養 大 佛 塔, 任 何 世 俗 的 富 貴 權 勢 都 先 能 滿 願 多 功 能 的 五 輪 塔 18

塔 之 認 識 有 顯 密 二 教 之 別, 顯 教 以 塔 為 揭 高 德 之 標 幟, 即 所 謂 墓 標, 故 限 於 佛 乃 至 有 德 之 比 丘 ; 密 教 以 塔 為 大 日 如 來 之 三 昧 耶 形, 五 輪 塔 是 佛 體, 而 非 墓 標, 因 而 允 許 為 結 緣 追 福 之 利 用 故 密 教 可 建 石 塔 婆 為 一 般 僧 俗 之 墓 處, 此 為 五 輪 塔 大 日 經 疏 卷 十 四 曰 : 一 切 世 界 皆 是 五 輪 之 所 依 持 世 界 成 時, 先 從 空 中 而 起 風, 風 上 起 火, 火 上 起 水, 水 上 起 地 即 是 曼 荼 羅 安 立 次 第 來 台 弘 法 多 次 的 密 宗 大 德 陳 健 民 上 師, 曾 指 示 在 台 灣 北 部 金 山 鄉 建 立 一 座 石 造 護 國 五 輪 塔 密 宗 用 五 輪 塔 來 示 現 十 方 諸 佛 法 報 化 三 身 之 總 集 合 體, 其 淵 源 於 一 切 如 來 心 全 身 舍 利 寶 篋 陀 羅 尼 經, 經 云 : 此 真 言 具 大 威 力, 能 滅 生 死 重 罪, 成 就 淨 善 功 德, 若 人 至 誠 禮 拜 恭 敬 供 養, 或 安 於 佛 像, 及 塔 中, 或 潔 身 佩 帶, 心 存 善 念, 即 為 十 方 如 來 攝 護 加 持, 不 為 一 切 寒 熱 諸 病, 災 難 夭 橫 及 盜 賊 怨 讎 魘 魅 咒 詛 毒 蟲 毒 獸 等 之 所 傷 害, 亦 無 饑 饉 貧 乏 之 憂, 一 切 諸 天 讚 詠 衛 護, 速 能 消 除 業 障, 增 長 福 慧, 現 世 安 穩, 後 生 極 樂, 所 獲 功 德, 不 可 思 議 金 山 五 輪 塔 是 經 筆 者 設 計, 由 普 賢 王 如 來 佛 教 會 總 主 教 徐 博 士 芹 庭 大 德 負 責 籌 款 安 排 建 造, 徐 總 主 教 說 : 五 輪 塔 由 下 而 上 為 地 水 火 風 空 五 輪, 宇 宙 皆 由 此 五 大 元 素 所 組 成, 其 文 字 則 為 梵 文 五 輪 的 種 子 字, 五 輪 塔 中 貫 以 不 鏽 鋼 管 表 中 脈, 由 丹 麥 國 王 之 女 婿 烏 力 拉 麻 哲 學 博 士 放 置 密 宗 白 教 大 寶 法 王 的 髮 舍 利 與 佛 陀 舍 利 放 置 後, 曾 感 晴 天 霹 靂, 甘 露 普 沾 十 方 之 靈 驗, 在 場 信 眾 皆 親 眼 目 睹 五 輪 塔 由 下 疊 上, 地 輪 黃 色 立 方 形, 水 輪 白 色 圓 球 形, 火 輪 紅 色 正 三 角 錐 形, 風 輪 綠 色 銖 缽 行 形, 空 輪 藍 色 摩 尼 寶 形 塔 中 貫 以 中 脈 與 塔 剎 的 作 用 是 相 同 的, 主 要 是 能 通 天 地 之 氣 易 經 學 專 家 徐 博 士 指 出, 此 五 輪 塔 又 隱 含 太 極 兩 儀 四 象 五 行 八 卦 和 宇 宙 萬 象 的 原 理, 包 括 釋 儒 道 三 教 聚 集 的 功 德 五 輪 塔 也 象 徵 靜 坐 中 的 人 體, 作 為 人 體 曼 陀 羅 ( 有 胎 養 作 用 ): 盤 坐 的 雙 腿 為 地 輪, 腎 臟 為 水 輪, 心 臟 為 火 輪, 肺 臟 為 風 輪, 頭 部 為 空 輪, 以 讓 靜 坐 者 平 衡 調 心 之 用 可 知, 一 般 塔 內 之 剎 柱 另 有 目 的, 而 非 屬 結 構 上 的, 但 有 其 必 要, 是 故 可 從 佛 教 建 築 看 出 佛 法 的 應 用 性 與 包 容 性 七 寶 輪 王 七 寶 與 八 吉 祥 八 寶 八 供 七 寶 八 吉 祥 八 寶 八 供 等 都 與 佛 教 的 裝 飾 供 養 有 關, 常 在 石 雕 彩 繪 供 桌 上 出 現, 我 們 研 究 佛 建 築 必 須 清 楚 這 些 物 品 根 據 資 料 顯 示 諸 經 所 說 的 七 寶 有 些 小 差 異, 法 華 經 之 受 記 品 曰 : 金 銀 琉 璃 硨 磲 瑪 瑙 真 珠 玫 瑰 七 寶 合 成 無 量 壽 經 上 就 樹 說 七 寶 : 金 銀 琉 璃 玻 梨 珊 瑚 硨 磲 瑪 瑙 大 智 度 論 卷 十 曰 : 有 七 種 寶, 金 銀 毘 琉 璃 頗 梨 車 渠 馬 瑙 赤 真 珠 ( 此 珠 極 貴, 非 是 珊 瑚 ) 阿 彌 陀 經 曰 : 亦 以 金 Suvarya 銀 Rupya 琉 璃 Vaidurya 玻 梨 Sphatika 赤 珠 Rohita-mukta 硨 磲 Musara-galva 瑪 瑙 Asmagarbha 而 嚴 飾 之 般 若 經 則 以 金 銀 琉 璃 硨 磲 瑪 瑙 琥 珀 珊 瑚 為 七 寶 而 蒙 古 藏 傳 佛 教 的 七 寶 ( 資 具 七 寶 ) 則 為 金 銀 琉 璃 冰 珠 石 子 母 綠 寶 石 水 晶 石 紅 珍 珠 今 人 選 19

其 中 不 同 的 八 種 稱 為 八 寶 通 常 藏 傳 佛 教 雕 塑 的 佛 像 體 內 或 小 型 塔 中 裝 藏 用 的 五 寶, 為 金 銀 珍 珠 珊 瑚 青 金 石 或 水 晶 不 過, 也 有 把 劍 虎 皮 坐 席 八 功 德 水 衣 服 靴 佛 堂 等 稱 為 七 寶, 所 以 不 要 混 淆 不 清 長 阿 含 經 卷 六 轉 輪 聖 王 修 行 經 提 到 : 一. 金 輪 寶 二. 白 象 寶 三. 紺 馬 寶 四. 神 珠 ( 摩 尼 ) 寶 五. 玉 女 寶 六. 居 士 寶 七. 主 兵 寶 其 中 居 士 寶 在 涅 槃 俱 舍 論 稱 為 主 藏 臣 寶, 在 雜 譬 喻 經 則 為 典 財 寶 ; 又 有 居 士 寶 另 稱 為 大 主 臣 寶, 主 兵 寶 另 稱 為 將 軍 寶 的 說 法 藏 族 佛 畫 中 的 七 珍 寶 (precious) 為 大 象 寶 (elephant) 大 臣 寶 (minister) 王 后 寶 (queen) 駿 馬 寶 (horse) 將 軍 寶 (general) 金 輪 寶 (wheel) 牟 尼 寶 (jewel) 甚 或 增 加 寶 藏 瓶 寶 山 寶 樹 寶 牛 等 等, 這 些 都 是 指 轉 輪 聖 王 所 應 該 擁 有 的 寶 物 藏 傳 佛 教 的 吉 祥 物 甚 多, 其 中 以 呈 現 圖 案 之 八 吉 祥 為 最 常 見 八 吉 祥 為 : 吉 祥 寶 傘 (Precious Umbrella) 吉 祥 金 魚 (Golden Fish 雙 魚 ) 吉 祥 寶 瓶 (Vase of Treasure) 吉 祥 蓮 華 (Lotus Flower) 吉 祥 海 螺 (White Conch) 吉 祥 寶 結 (Endless Knot, 盤 長 ) 吉 祥 寶 幢 (Victory Banner, 華 蓋 天 竺 軍 旗 ) 吉 祥 法 輪 (Golden Wheel) 而 蒙 古 藏 傳 佛 教 的 吉 祥 八 物 卻 是 指 : 鏡 子 黃 色 顏 料 奶 酪 醬 羽 毛 水 果 右 旋 海 螺 紅 色 顏 料 等 西 藏 的 八 瑞 物 也 稱 八 吉 祥 物, 則 為 : 鏡 酪 長 壽 茅 草 木 瓜 右 旋 海 螺 牛 黃 黃 丹 白 芥 子 還 有 八 寶 飾 (Eight jewel ornaments) 是 裝 飾 佛 像 的 物 件 : 頭 冠 (crown) 耳 環 (earrings) 高 緊 領 項 鍊 (choker) 或 短 項 鍊 (short necklace) 長 項 鍊 (long necklace) 臂 環 (arm rings ) 手 鐲 (bracelets) 腳 鐲 (anklets) 皮 帶 (belt) 藏 傳 佛 教 的 八 供 是 供 在 供 桌 上 的 禮 品, 其 咒 為 嗡 邊 炸 ( 金 剛 加 持 ) 啞 甘 ( 飲 水 表 功 德 水 ) 巴 丁 ( 浴 水 表 功 德 水 ) 補 施 別 ( 花 表 布 施 ) 堵 別 ( 香 表 持 戒 ) 啞 羅 給 ( 燈 表 忍 辱 ) 更 迭 ( 塗 香 表 精 進 ) 尼 尾 爹 ( 食 物 表 禪 定 ) 夏 布 打 ( 音 樂 表 般 若 ) 不 囉 的 匝 耶 ( 虔 誠 奉 獻 ) 娑 哈 所 以, 如 果 不 是 實 品 供 養, 則 會 繪 畫 在 彩 圖 上, 那 是 表 示 虔 誠 的 一 點 心 意 為 何 早 期 的 佛 塔 擺 在 中 軸 線 上? 據 洛 陽 伽 藍 記. 永 寧 寺 說 : 前 有 寺 門, 門 內 建 塔, 塔 後 建 佛 殿 塔 中 藏 有 舍 利, 是 信 徒 膜 拜 的 地 方, 為 寺 院 的 主 體, 塔 重 於 寺, 今 日 本 大 阪 飛 鳥 寺 與 四 大 天 王 殿 是 仿 白 馬 寺 而 建 立, 從 韓 日 兩 國 現 存 的 古 佛 寺, 約 略 可 見 唐 以 前 中 國 佛 塔 的 風 貌 位 在 五 台 山 南 門 道 上 附 近 的 尊 勝 寺, 現 已 非 唐 代 原 貌, 早 先 是 佛 陀 波 利 第 二 次 回 五 台 山 經 過, 於 此 見 原 寺 已 毀, 表 奏 聖 上 奉 旨 敕 建 為 善 住 閣 院 並 建 有 尊 勝 經 幢, 經 幢 是 刻 有 經 文 的 多 角 形 石 柱, 該 經 幢 現 已 無 存 此 寺 於 宋 大 聖 四 年 ( 西 元 1026 年 ) 演 教 大 師 奉 旨 重 修 重 建, 再 建 有 尊 勝 經 幢, 改 稱 真 容 禪 院 ; 又 於 明 萬 曆 十 九 年 ( 西 元 1592 年 ) 淳 峰 和 尚 承 旨 修 建, 寺 名 改 為 尊 勝 禪 寺, 但 大 致 上 應 該 仍 依 原 有 之 中 軸 線 建 立 20

西 元 1986 年 香 港 的 金 山 法 師 見 祖 庭 破 敗, 集 資 重 修, 歷 十 二 年 完 工 今 之 尊 勝 寺 從 入 口 依 次 為 天 王 殿 大 雄 寶 殿 三 大 士 殿 藏 經 樓 諸 天 殿 與 五 文 殊 殿 皆 對 準 中 軸 線 建 立 的, 寺 後 建 有 高 四 十 五 公 尺 高 九 層 的 萬 藏 塔, 則 稍 微 偏 些 左 手 邊 念 佛 堂 前 的 中 庭, 現 存 有 的 塔 形 尊 勝 經 幢, 係 宋 代 建 立 至 今, 有 些 風 化, 但 經 文 仍 很 清 晰 寺 右 側 牆 外, 則 有 墓 塔 群 戊 寅 年 末 舉 辦 1998 年 佛 教 建 築 傳 統 與 前 瞻 系 列 講 座, 第 一 節 中 國 中 央 美 術 學 院 屠 舜 耕 教 授 特 別 提 到, 初 期 的 佛 教 建 築 在 寺 中 心 大 殿 前, 均 建 有 佛 塔, 後 來 逐 漸 塔 寺 並 重, 再 後 來 則 寺 重 於 塔, 塔 就 往 兩 側 移, 退 居 次 要 地 位, 最 後 卻 縮 小 供 於 供 桌 上, 改 以 供 佛 像 的 大 殿 為 主 體 起 因 是 佛 教 信 仰 深 植 民 間 後, 隨 著 對 佛 理 的 認 知, 人 們 開 始 擺 脫 佛 塔 的 神 秘 感 而 據 沙 門 統 惠 深 之 條 制 啟 曰 : 朝 士 死 後, 其 家 多 捨 居 宅, 以 施 僧 尼, 京 邑 第 宅 略 為 寺 矣 北 魏 開 始, 一 般 富 紳 仕 豪 為 求 死 後 得 度 或 來 世 平 安, 紛 紛 獻 宅 為 寺, 但 依 制 宅 居 佛 寺 是 不 能 建 塔 的, 只 好 成 立 無 塔 之 寺 院, 從 此 開 始 塔 寺 分 離 建 於 南 朝 元 嘉 二 年 ( 西 元 425 年 ), 位 在 寧 波 的 阿 育 王 寺 中, 有 一 座 舍 利 殿 高 五 十 餘 ( 公?) 尺, 殿 內 再 建 一 石 製 舍 利 塔, 石 塔 內 又 有 一 小 座 七 寶 鑲 嵌 的 青 色 木 塔, 高 一 尺 四 寸, 廣 七 寸, 塔 剎 有 五 重 相 輪, 塔 身 四 面 都 有 雕 刻, 內 藏 有 釋 迦 牟 尼 佛 的 舍 利 此 小 木 塔 完 全 是 印 度 風 格 的 造 型, 據 說 是 在 晉 代 泰 始 年 間 ( 西 元 265-289 年 ) 由 叫 劉 薩 阿 的 人 挖 掘 出 來 的, 被 視 為 阿 育 王 所 造 的 八 萬 四 千 塔 之 一, 但 又 與 五 代 吳 越 王 錢 弘 ( 俶 ) 以 金 銅 精 鋼 所 造 的 八 萬 四 千 寶 篋 印 經 塔 相 似, 根 本 弄 不 清 楚 到 底 是 地 下 挖 出 來 的, 還 是 五 代 時 遺 傳 下 來 的 不 過, 確 是 中 國 現 存 最 小 的 名 塔 塔 為 何 成 了 死 亡 的 象 徵? 在 屠 教 授 所 展 示 的 幻 燈 片 中, 有 些 塔 的 塔 剎 就 現 出 了 八 卦 的 符 號, 中 國 佛 教 認 為 如 此 佛 道 不 分, 更 成 了 台 灣 寺 廟 的 特 色 古 代 的 塔 是 佛 陀 神 聖 的 象 徵, 台 灣 佛 教 並 沒 有 類 似 大 陸 的 叢 林 制 度, 沒 有 寺 田 供 給 經 濟 來 源, 不 知 從 何 時 開 始, 就 有 了 靈 骨 塔 骨 灰 塔 來 安 奉 信 徒 靈 骨, 成 為 經 濟 的 主 要 來 源 之 一 屠 教 授 就 說 中 國 的 古 佛 塔 很 多 是 實 心 的, 最 多 也 只 是 一 樓 才 可 以 進 入, 裡 面 供 的 是 佛 陀 舍 利 佛 像 佛 經 等 其 實 中 國 佛 教 除 佛 塔 外, 還 有 兩 種 不 同 功 能 的 塔, 一 是 墓 塔, 一 是 風 水 塔 墓 塔 是 用 來 埋 藏 高 僧 和 佛 教 徒 的, 大 多 離 佛 寺 不 遠, 造 型 與 窣 堵 波 式 塔 相 似, 但 也 有 亭 閣 式 塔 與 密 簷 式 塔, 墓 塔 下 築 有 石 室, 內 可 置 骨 灰 罐, 以 千 百 不 計 等 中 國 大 陸 於 最 近 幾 年, 又 有 由 港 台 信 徒 投 資 靈 骨 塔 骨 灰 塔 的 興 建 約 在 元 代 中 後 期 出 現 的 風 水 塔, 是 堪 輿 家 利 用 佛 塔 建 築, 作 為 彌 補 風 水 缺 陷 所 用, 或 為 鎮 風 鎮 水 鎮 妖 而 建, 一 般 採 用 密 簷 式 塔, 量 體 不 大 而 簡 單 不 過, 到 了 清 朝 中 晚 期, 則 又 有 屬 於 風 水 塔 的 圓 柱 式 塔 出 現, 其 基 座 為 方 型, 塔 身 平 面 則 為 圓 形 而 塔 簷 收 分 不 很 明 顯, 簷 級 的 出 伸 很 短, 每 層 塔 簷 用 石 料 仿 磚 塔 正 反 疊 澀 出 挑, 且 21

其 規 模 不 大, 僅 只 有 三 至 四 公 尺 高 後 期 風 水 塔 亦 以 實 心 居 多, 裝 飾 也 比 較 簡 單, 每 面 塔 身 劈 龕, 置 以 道 教 之 造 像, 如 魁 星 文 曲 雷 公 老 君 等 等 明 末 清 初 時 的 見 月 老 人 在 一 夢 漫 言 書 中 提 到 : 塔 應 建 在 龍 首 之 地, 以 保 永 遠 也 就 是 要 建 在 大 殿 左 前 方, 中 土 人 士 認 為 主 殿 左 邊 為 大, 若 是 建 佛 陀 聖 塔, 當 然 可 望 佛 寺 香 火 興 隆 後 來 卻 有 人 主 張 塔 不 宜 建 在 大 殿 前 方 及 兩 側, 想 必 指 的 是 靈 骨 塔 骨 灰 塔 才 有 了 此 禁 忌 於 是 可 知 有 學 者 為 何 認 為 塔 是 死 亡 的 象 徵, 指 出 建 於 埔 里 的 中 台 禪 寺 在 佛 頭 頂 上 安 塔 是 死 亡 的 建 築, 是 不 吉 利 的 繞 塔 是 修 行? 又 佛 音 日 報 曾 報 導, 佛 光 山 星 雲 大 師 準 備 花 上 新 台 幣 十 億 元 興 建 佛 牙 塔, 安 奉 由 逃 亡 印 度 的 西 藏 喇 嘛 所 贈 送, 迎 請 回 來 的 佛 牙 ( 但 並 未 說 明 是 左 犬 牙 或 是 右 犬 牙, 人 類 只 有 四 顆 牙, 佛 陀 其 它 三 十 六 顆 應 屬 齒 ), 而 委 託 高 雄 一 位 民 間 專 家 ( 非 建 築 師 ) 規 畫 過 幾 年 塔 興 建 完 成 以 後, 臺 灣 將 有 一 處 作 為 膜 拜 繞 塔 修 行 的 聖 地 因 為 台 灣 的 塔 都 是 安 奉 寺 僧 或 俗 人 的 靈 骨 塔, 沒 有 一 座 純 舍 利 塔 之 故 再 根 據 佛 文 月 刊 報 導, 星 雲 大 師 最 後 則 決 定 在 佛 光 山 寺 的 北 側, 開 發 九 點 六 八 公 頃 土 地, 利 用 五 點 四 公 頃 可 建 地, 興 建 地 下 一 層 地 上 二 十 層 建 築 物, 作 為 佛 陀 紀 念 館, 內 設 佛 牙 舍 利 展 示 區 藏 經 區 小 型 展 覽 紀 念 館 禪 室 研 究 室 等 後 來 佛 光 山 在 世 界 不 景 氣 的 當 今, 又 取 得 擎 天 神 公 司 拋 售 的 西 北 側 鄰 地 四 十 公 頃 的 土 地 中 國 時 報 終 於 在 2003 年 1 月 13 日 報 導 : 佔 地 五 十 公 頃 的 佛 陀 紀 念 館, 在 12 日 動 工 佛 光 山 的 開 山 祖 師 星 雲 大 師 表 示, 紀 念 館 的 外 觀 是 以 初 看 不 是 佛, 看 久 了 就 是 佛 的 寶 塔 造 型 設 計, 宣 稱 與 高 雄 縣 政 府 未 來 推 動 的 觀 光 行 銷 目 標 一 致 紀 念 館 的 建 設, 和 高 鐵 捷 運 有 著 同 樣 得 意 義, 後 者 是 硬 體 建 設, 紀 念 館 則 屬 於 精 神 建 設 更 表 示 此 座 塔 高 一 百 三 十 公 尺 的 佛 陀 紀 念 館, 只 要 除 了 供 奉 釋 迦 牟 尼 佛 的 牙 齒 舍 利 外, 館 內 還 有 博 物 館 展 覽 館, 並 設 有 三 百 六 十 度 立 體 動 畫 電 影 院 活 動 廣 場 文 化 廣 場 服 務 廣 場 安 養 中 心 等 附 屬 設 施 塔 的 建 築 材 料 是 當 今 最 特 殊 的 建 材, 將 可 留 存 數 千 年, 可 以 是 未 來 世 界 歷 史 的 傑 作, 是 作 為 全 世 界 人 類 的 精 神 指 標 與 堡 壘 安 基 儀 式 則 在 念 佛 灑 淨 及 七 百 位 貴 賓 虔 誠 捧 著 以 金 箔 包 覆 的 磚 塊, 依 然 在 齊 念 著 阿 彌 陀 佛 的 聖 號 下 砌 成 其 實, 繞 塔 的 宗 教 行 動, 自 古 就 被 認 為 是 有 加 持 力, 能 夠 賜 福 信 徒 的 雖 然, 整 個 外 在 的 身 體 的 朝 拜 行 動, 是 由 個 人 內 心 深 處 轉 化 的, 何 不 直 指 出 來, 是 否 智 愚 程 度 不 一, 必 須 統 一 教 學? 或 許 是 為 了 同 時 減 去 現 代 信 徒 因 過 度 營 養 後 的 肥 胖, 而 令 朝 山 繞 塔, 卻 忽 視 思 維 敏 銳 的 小 部 分 人 相 信 不 少 人 曾 見 達 摩 破 相 論 說 : 繞 塔 行 道 者, 塔 是 身 心, 當 令 覺 慧 巡 繞 身 心, 念 念 不 停, 名 為 繞 塔 過 去 諸 聖 皆 行 此 道, 得 至 涅 槃 今 世 人 不 會 此 理, 不 曾 內 行, 唯 執 22

外 求, 將 質 礙 身, 繞 世 間 塔, 日 夜 走 驟, 徒 自 疲 勞 可 知 繞 塔 是 像 法 佛 教 甚 至 是 末 法 佛 教 的 特 色 正 因 有 如 此 等 超 然 之 見, 達 摩 大 師 (Bodhi dharma) 早 就 受 到 頑 固 的 密 宗 與 律 宗 法 師 的 毒 害 多 次 但 是, 如 今 號 稱 傳 臨 濟 禪 法 的 大 師 們, 卻 漠 視 達 摩 祖 師 的 勸 告, 真 令 人 搖 頭 嘆 息 佛 像 部 分 我 們 可 以 把 佛 菩 薩 阿 羅 漢 金 剛 四 大 天 王 護 法 神 眾 歷 代 祖 師 飛 天 (Gandharva, 音 樂 神 乾 達 婆 ) 等 等 的 神 像 (deities) 繪 畫 雕 塑 都 歸 為 佛 像 藝 術 傳 遍 亞 洲 的 佛 教, 因 為 在 西 元 前 二 世 紀 左 右 受 到 希 臘 文 化 的 促 成, 人 們 從 心 靈 崇 拜 ( 理 性 的 信 仰 ) 轉 變 為 膜 拜 偶 像 ( 感 性 的 信 仰 ) 的 信 仰, 逐 漸 轉 變 為 眾 佛 眾 神 足 下 虔 誠 的 信 徒, 已 經 有 將 近 二 千 年 的 歷 史 佛 像 崇 拜 的 信 仰 已 經 根 深 柢 固, 不 會 再 有 人 習 慣 於 沒 有 佛 像 的 原 始 佛 教, 就 連 提 倡 回 歸 佛 陀 時 代 的 人, 恐 怕 也 不 能 避 免 放 棄 佛 像 的 因 此, 佛 像 已 成 為 佛 教 精 神 的 直 接 表 徵, 但 是 如 果 把 佛 像 在 各 傳 播 地 的 發 展 情 形 作 一 系 列 的 比 較, 會 發 現 有 截 然 不 同 的 現 象, 還 會 讓 人 有 這 怎 麼 可 能? 的 懷 疑 與 驚 嘆 為 什 麼 早 期 的 佛 長 得 像 希 臘 人? 目 前 所 知, 據 傳 由 富 樓 那 尊 者 為 佛 陀 所 畫 的 寫 實 像, 仍 存 在 大 英 博 物 館 中 該 畫 與 婆 羅 門 教 對 梵 天 印 象 既 成 的 三 十 二 相 八 十 種 隨 形 好 的 描 述, 的 確 相 差 太 多 ( 但 如 腋 下 平 滿 馬 陰 藏 相 等 修 氣 功 行 者 所 產 生 的 生 理 變 化 後 之 特 徵, 確 有 其 事 實 ) 依 此 傳 說 的 大 人 相 大 丈 夫 相, 本 就 屬 於 占 星 命 相 上 的 說 法, 如 果 全 部 依 該 說 法, 所 描 繪 出 來 的 佛 像, 一 定 相 當 奇 怪 的 貴 霜 王 朝 把 佛 陀 改 造 成 印 度 化 的 阿 波 羅 (Apollo) 的 樣 子, 有 著 波 狀 毛 髮, 那 只 是 泛 希 臘 化 地 區 的 佛 陀, 就 連 後 來 世 界 各 國 自 行 雕 塑 的 佛 像, 也 全 然 不 同 而 非 洲 黑 人 基 督 徒 就 曾 把 耶 穌 塑 造 成 黑 皮 膚 形 象, 以 便 讓 同 胞 認 同, 這 真 是 異 曲 同 工 清 乾 隆 六 年, 為 了 中 國 佛 像 還 是 大 量 的 粗 製 濫 造, 便 下 令 譯 出 佛 說 造 像 度 量 經 以 統 一 佛 菩 薩 佛 母 明 王 的 造 形 ( 當 然 這 本 經 是 後 代 大 德 造, 非 釋 迦 佛 親 說 ) 今 小 乘 佛 教 寺 院 中 僅 以 單 尊 取 相, 僅 提 供 以 一 尊 釋 迦 牟 尼 像 來 敬 拜, 甚 為 簡 潔, 確 與 大 乘 佛 教 密 乘 佛 教 有 其 不 同 特 殊 之 處 可 惜 全 國 制 式 的 統 一 造 型, 卻 又 顯 得 十 分 呆 板, 如 緬 甸 寮 國 等 國 家 的 佛 像 造 型 古 希 臘 是 偶 像 崇 拜 最 徹 底 的 國 度, 希 臘 人 一 定 受 到 古 埃 及 偶 像 崇 拜 的 薰 陶, 其 擬 人 化 的 神 像, 留 傳 至 今 最 多, 當 然 對 印 度 古 有 宗 教 變 成 偶 像 崇 拜 影 響 也 最 大 23

希 臘 佛 教 不 能 免 俗, 為 了 大 眾 冥 想 的 需 要, 所 以 也 在 希 臘 入 侵 印 度 犍 陀 羅 (Gandhara) 後, 並 同 時 於 摩 突 羅 ( 秣 菟 羅 Mathura 摩 偷 羅 馬 圖 拉 末 土 羅 摩 突 羅, 今 穆 特 拉 ) 分 別 有 了 大 量 佛 教 與 耆 那 教 的 造 像 運 動, 並 使 在 家 佛 教 徒 視 具 體 之 事 物 重 於 抽 象 之 理 論, 但 將 本 來 主 張 覺 悟 的 修 行, 忽 然 降 為 偶 像 崇 拜, 陷 入 與 佛 法 相 違 的 巨 大 矛 盾 與 倒 錯 的 危 險 中, 則 甚 是 可 惜! 原 先 佛 像 是 被 雕 刻 來 模 仿 思 念 用 的, 不 是 用 來 拜 的 如 今 我 們 用 金 銀 銅 木 石, 雕 塑 了 佛 像, 每 天 很 虔 誠 地 跪 拜, 是 想 能 崇 服 佛 的 般 若 智 慧, 見 了 祂 的 形 像, 不 忘 祂 的 教 誨, 是 為 了 模 仿 效 法 祂 的 行 止, 或 如 同 看 了 父 母 的 遺 像, 回 憶 父 母 的 親 情, 在 內 心 中 與 父 母 有 交 談 的 機 會, 此 種 禱 告 的 心 懷, 也 是 各 教 信 徒 相 類 似 之 處 又, 供 花 獻 佛 正 如 同 我 們 以 花 圈 裝 飾 在 陣 亡 將 士 銅 像 前 一 樣, 是 在 感 佩 其 崇 高 精 神, 而 不 是 求 那 些 金 銀 物 像 的 神 祕 加 持 若 說 佛 像 必 須 享 用 供 物, 豈 不 會 把 信 徒 嚇 死? 所 謂 祭 神 如 神 在 那 是 假 設 的 狀 況, 如 果 拜 石 頭 會 感 應, 有 神 祕 的 靈 效, 也 都 是 自 心 的 反 映 而 已, 沒 有 神 奇 可 言 所 以 金 剛 經 (Diamond Sutra) 警 告 說 : 若 見 諸 相 非 相, 即 見 如 來 即 能 顯 現 出 我 們 如 所 從 來 (So-come) 的 佛 性, 才 是 最 需 要 去 了 解 的 否 則 又 被 痛 責 為 偶 像 崇 拜 ( 基 督 教 也 有 十 字 架 的 象 徵 性 圖 騰 崇 拜 ), 豈 不 冤 枉? 事 實 上 漢 傳 佛 教 崇 拜 佛 像 的 起 因, 正 好 是 中 國 在 五 胡 十 六 國 三 百 多 年 的 分 裂 戰 爭 動 盪 下, 人 民 苦 難 深 重 佛 教 適 時 宣 揚 救 苦 救 難 的 偉 力 與 因 果 報 應 的 說 法, 吸 引 了 大 量 受 苦 受 難 的 人 民, 和 已 自 身 難 保 的 上 層 人 士, 而 大 為 興 盛 西 域 式 的 佛 陀 梵 像 進 入 中 土 便 迎 合 變 裝, 於 是 漢 相 的 佛 菩 薩 像 高 坐 於 華 美 的 床 上, 上 覆 七 寶 流 蘇 帳, 宛 如 中 國 的 帝 王 王 公 貴 族 但 背 後 卻 隱 藏 著 帝 王 即 佛 的 用 意 也 由 於 政 教 合 一 的 需 要, 讓 大 師 們 不 敢 懷 疑, 至 今 中 國 的 信 眾 們 卻 仍 然 迷 惑 於 這 種 祈 求 崇 拜 佛 教 徒 不 應 該 著 像 迷 信 您 曾 否 懷 疑.. 我 家 的 歐 米 陀 浮 和 你 家 的 阿 彌 達 罷 為 何 長 得 不 一 樣? 尤 其 今 日 可 見 日 本 中 國 台 灣 西 藏 尼 泊 爾 錫 金 等 地 所 造 佛 像, 雖 都 有 阿 彌 陀 佛, 竟 然 沒 有 一 尊 造 型 相 同 就 是 告 訴 我 們 不 要 著 相, 否 則 執 著 外 像 修 法 就 是 外 道 法, 尤 其 不 要 忘 了 內 尋 內 證 的 心 法 可 是 往 生 時 來 接 引 的 是 誰? 豈 不 叫 人 有 盲 目 無 主 之 憾? 因 此, 要 知 道 所 謂 阿 彌 陀 是 無 量 光, 是 要 在 腦 中 生 起 無 量 壽 無 量 光 才 對 記 得 十 年 前 有 人 在 台 灣 南 部 佛 山 拍 照 時, 因 為 長 期 曝 光 及 動 搖 的 緣 故, 洗 出 燭 光 搖 曳 的 呆 板 照 片, 一 時 轟 動 號 稱 西 方 三 聖 顯 靈, 到 處 被 傳 頌 著 還 有 很 多 附 佛 外 道, 利 用 重 複 曝 光 製 造 重 疊 顯 像, 更 笨 拙 的 是 指 頭 擋 到, 洗 出 來 後 卻 大 肆 宣 傳 為 放 光 加 持 神 佛 降 臨, 達 到 種 種 自 我 宣 傳 的 目 的 對 於 這 種 現 象, 一 直 沒 有 大 師 想 澄 清 清 楚 佛 教 徒 的 著 像 迷 信 是 目 前 最 被 基 督 教 徒 引 以 為 笑 談 的, 擁 有 般 若 智 慧 的 佛 教 淪 落 24

至 此, 能 不 叫 人 感 慨 萬 萬 千?( 依 古 大 師 指 示 : 接 引 佛 具 不 定 相, 皆 憑 信 徒 感 知, 但 應 具 無 見 頂 光 須 彌 白 毫 眉 間 光 胸 萬 卍 字 (Swastika) 旋 光 此 指 示 亦 提 到 是 光 的 覺 受, 故 非 世 間 尤 其 在 中 國 創 立 的 淨 土 宗, 諸 大 師 所 推 崇 之 各 種 藝 師 畫 作 的 畫 像 塑 像 而 已 ) 密 教 徒 應 該 是 模 仿 的 高 手 後 來, 後 期 密 教 雖 開 始 出 現 龐 大 的 造 像, 如 果 不 了 解 其 表 徵 的 用 意, 更 會 陷 入 著 相 的 泥 沼, 或 沉 迷 在 滿 天 神 佛 的 幻 境 俗 稱 禪 貧 富 密 淨 土 方 便 由 於 密 法 成 立 之 年 代, 是 當 時 物 質 文 明 盛 興 的 時 代 社 會 人 士 知 識 水 準 好 像 也 較 高, 強 調 今 世 要 能 成 就, 比 較 適 合 ( 各 當 時 ) 的 知 識 階 級 智 慧 高 家 境 良 好 者 加 上 有 理 論 智 慧 有 程 序 的 修 法, 其 供 養 物 品, 可 顯 示 當 時 的 富 裕 而 密 教 為 了 將 深 奧 的 密 法, 以 各 種 特 殊 造 像 來 表 徵, 然 後 再 詳 細 解 說, 並 告 誡 應 於 最 終 而 放 棄 離 執 而 無 執, 顯 然 是 針 對 當 時 當 地 人 心 文 明 之 不 同 而 設 計, 此 真 是 用 心 良 苦! 密 宗 訓 練 先 由 對 生 本 尊 崇 拜, 轉 成 最 終 之 自 生 本 尊 觀 想, 從 唐 卡 (Tanga, Thank-kas 蕩 嘉 ) 上 繪 製 的 佛 像 等 造 型 坐 姿 來 模 仿 起, 在 身 心 上 達 到 相 同 的 境 界, 是 以 假 修 真 最 圓 滿 的 教 學 方 式, 暫 時 允 許 初 學 者 對 偶 像 崇 拜 的 用 意 也 是 在 此 尤 其 觀 想 其 實 也 是 一 種 能 量 波 動, 想 念 光 明 的 方 法, 這 也 是 密 教 的 特 色 但 是 誤 用 於 黑 暗 的 觀 想, 就 會 降 低 能 量 波 的 波 長 與 頻 率, 而 貶 低 陷 入 黑 暗 的 空 間 所 謂 的 地 獄 但 是, 如 果 學 了 太 多 本 尊 以 後, 難 免 變 成 多 重 性 格, 增 加 自 己 的 限 囿, 發 展 自 己 的 執 著 與 對 他 人 的 憎 恨, 反 而 不 利 心 性 的 超 越 西 藏 的 魔 法 與 密 法 Magic and Mystery in Tibet 書 中 描 寫 一 群 人 可 以 虛 構 一 個 幽 靈 ( 心 靈 的 產 物 ), 大 量 的 心 能 量 凝 聚, 而 且 賦 予 它 生 命, 但 要 費 很 大 的 工 夫, 才 能 重 新 吸 收 將 它 解 體 由 此 可 知, 雖 然 掌 握 了 心 靈 造 物 論, 若 是 一 直 執 著 崇 拜 佛 像 和 曼 陀 羅, 仍 無 法 領 悟 佛 的 正 心 尤 其, 密 教 金 剛 明 王 的 產 生 來 自 印 度 教 的 諸 神, 是 以 作 為 比 濕 婆 夫 妻 更 具 威 力 的 神 佛 而 創 造 出 來 的 密 教 認 為 不 動 明 王 是 大 日 如 來 的 化 身 ; 降 三 世 明 王 是 阿 門 如 來 的 化 身 ; 軍 荼 利 明 王 是 寶 生 如 來 的 化 身 ; 大 威 德 明 王 是 無 量 壽 如 來 的 化 身 ; 金 剛 夜 叉 明 王 是 不 空 成 就 如 來 的 化 身, 完 全 是 隨 順 剛 強 眾 生 而 幻 化 出 來 的, 所 謂 菩 薩 低 眉 ; 金 剛 怒 目 兩 者 相 應 並 俱 還 有 密 教 的 諸 天 像, 也 是 由 印 度 教 及 其 他 宗 教 的 神, 轉 化 而 成 為 佛 教 的 護 法 神 眾 在 大 圓 覺 心 法 一 書 中, 華 藏 上 師 指 出 密 教 則 是 初 期 祖 師 為 對 治 婆 羅 門 教 徒 而 設 立 的, 龍 猛 菩 薩 住 世 時, 則 以 婆 羅 門 之 手 法 建 立 一 切 密 法, 即 用 婆 羅 門 方 法 度 婆 羅 門, 使 之 還 歸 本 來 面 目 一 切 的 知 識 如 果 沒 有 善 加 運 用, 很 可 能 成 為 我 人 達 到 自 性 最 深 奧 境 界 的 陷 阱 因 為 觀 照 自 己, 不 必 依 賴 正 式 的 灌 頂 儀 式, 也 不 依 賴 知 識 的 詮 釋 其 後 諸 師 均 依 龍 猛 之 法, 建 立 四 本 續 以 度 印 度 四 階 級 : 以 修 本 續 度 婆 羅 門 (Brahmana, 祭 司 ); 以 作 本 續 度 剎 帝 利 (Ksatriya, 王 室 武 士 ); 以 瑜 伽 本 續 度 首 陀 羅 (Sudra, 農 奴 ); 以 無 上 本 續 度 旃 陀 羅 (Candala, 屠 者 ) 對 貪 瞋 癡 特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