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复发与再燃 b, 常见的病状与体征 : 发热, 皮疹, 毒血症状, 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 (5) 传染病的诊断 1 临床资料 2 流行病学资料 3 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 一般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分子

Similar documents
Ó Ñ Ñ Ñ

福建农业学报 材料与方法 试验菌株 引物 主要仪器 主要试剂 细菌培养 模板的制备 反应条件 扩增产物的检测 特异性试验 敏感性试验 分离菌株检测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结果与分析

!

Microsoft PowerPoint - Z 总论 [兼容模式]


福建农业学报 材料与方法 毒株 主要仪器 主要试剂 引物设计 的培养 反应条件的建立 荧光定量 检测临床样本 结果与分析

材料与方法 试剂与溶液 主要仪器 试验动物 人工抗原的合成

传染病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列入我国 的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剂 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三 消除阶段的监测 2


感染学知识点总结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第三章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疾病诊治实务(一)

名人养生.doc

<4D F736F F 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27 i

% % ,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 ,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

海淀区、房山区(四)

穨ecr1_c.PDF

穨2005_-c.PDF

北京理工大学.doc

尲㐵.⸮⸮⸮⸮⸮

东城区(下)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物质结构_二_.doc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i

水力发电(九)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景观植物(一)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园林植物卷(三).doc

19q indd

厨房小知识_一_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CRBX.s92



安全救护教学设计 一 教学导入 教学过程设计 二 学情了解 三 学习新课 1. 指压止血法

`


第 期 甘金华等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材料与方法 试剂及溶液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11. 呕血 (1) 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2) 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3) 伴随症状 体征和临床意义 (4)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区别 (5) 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12. 便血 (1) 病因 (2) 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 (4) 伴

天主教永年高級中學綜合高中課程手冊目錄

¸±É˺®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FEELING COMFORTABLE ABOUT SEX

婴幼儿护理(四).doc

(?AB(EFGH I% *% FJ% H%!JK31;JH?SP H33G??3;!L3I0301X?RX2M17;7!?WZ;(XO*%22 (! )*! )* ( J?SP (!!;! ( % 3 ( ( P*W((% (!;!; ;!?SP J XH ( WI2 [OB WBF% (!; ;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Microsoft Word \256\325\260\310\267|\304\263\254\366\277\375.doc)

(1) (2) (3) 1. (1) 2

刘国红等 芽孢杆菌的系统进化及其属分类学特征 芽孢杆分类系统的演变发展

厨房小知识(四)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4D F736F F D 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避孕知识(下).doc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Microsoft Word - 報告.doc

BY1.mps

untitled

女性美容保健(四).doc

1. 血 液 對 身 體 細 胞 的 重 要 性 身 體 得 以 健 康 運 作, 最 主 要 靠 的 是 血 管 內 的 血 液 ; 它 帶 著 養 分 與 氧 給 細 胞, 並 帶 回 廢 雜 物 及 二 氧 化 碳 排 出 體 外, 若 此 血 管 阻 塞 導 致 運 作 不 順 時, 各 部

學 習 內 容 元 素 一 直 透 過 中 小 學 校 課 程 相 關 課 題 培 養, 如 : 小 學 常 識 科 人 文 學 科 和 科 學 科 等 這 些 從 沒 有 因 為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課 程 指 引 在 2012 年 擱 置 而 有 任 何 改 變 4. 教 育 局 持


育儿知识100问(二)

說 明 會 內 容 全 民 健 保 暨 施 行 細 則 修 正 之 承 保 重 點 與 案 例 說 明 二 代 健 保 實 施 後 就 醫 權 益 更 有 保 障 補 充 保 險 費 知 識 自 我 檢 測 及 討 論 附 錄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保 險 費 負 擔 金 額 表 ( 四 )- 職

小儿疾病防治(四).doc


ii


春季养生(上).doc

华北电力大学(下).doc

t02aplp

肝病养生.doc

女性减肥健身(一).doc

2009



III

未命名-2

中国奶粉业_一_

Transcription: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与其它学科具有密切而有机的联系 传染病学由其高度的逻辑性和理论有其本学科的特点 传染病学的教学目的是运用最新的现代医学成果掌握传染病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预防及治疗 熟悉疾病的流行病学 病原学及生理学 学生应答具备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论目的要求 1 了解学习传染病的意义, 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2 熟悉感染的概念, 传染病的诊断, 治疗原则及预防方法 ; 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方法 3 掌握感染过程中的表现, 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甲类传染病的种类 教学内容 (1) 感染, 共生状态, 机会感染的概念 (2) 感染与免疫 1 感染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 病原体被清除, 隐形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在性感染 ; 2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 病原体的致病性 ( 侵袭性,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 (3)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1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4) 传染病的特征 1 基本特征 :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2 临床特征 :

a,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复发与再燃 b, 常见的病状与体征 : 发热, 皮疹, 毒血症状, 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 (5) 传染病的诊断 1 临床资料 2 流行病学资料 3 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 一般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查, 其它检查 (6) 传染病的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 严格遵守传染病报告制度, 掌握甲类传染病的种类,3 类 35 种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方法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 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主动和被动特异性免疫 各论病毒性肝炎教学要求 1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变化 ; 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 ; 肝炎的治疗, 危害性, 并发症和预后 ; 2 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意义; 各型的病理特点 ; 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其它辅助检查方法 ; 预防措施 3 掌握病毒性肝炎中病原分型,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类型 ;HBV 抗原抗体系统的意义 ;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 重点是肝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血清肝炎病毒标记物的诊断意义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教学内容 : (1) 病毒性肝炎的概念, 病原学分型 : 甲, 乙, 丙, 丁, 戊, 庚,TTV (2) 病原学 : 甲, 乙, 丙, 丁, 戊, 庚,TTV 肝炎病毒的特点, 重点讲授乙型肝炎病毒学特征,HBV 抗原抗体系统, 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标记 (3) 流行病学 : 1 传染源 : 患者, 病毒携带者 ( 只有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存在慢性病毒携带者 ) 2

2 传播途径 : 粪 口传播, 体液传播, 社区获得性传播,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医院内传播 3 易感人群及免疫力 (4) 病理解剖 : 简单介绍 5 型肝炎病理特点除甲戊两型不转为慢性外, 其余各型肝炎的病理改变基本相同 ;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及淤胆型肝炎的病理特点 (5) 临床表现潜伏期,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6) 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 ( 血清酶学, 血清蛋白的检测, 血清胆色素检测 ); 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 重型肝炎诊断的金标准 ), 血氨浓度检测, 尿胆色素检测 2 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血清标记物, 粪便标记物检测 ;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标记, 分子生物学标记 3 肝活体组织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7)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诊断, 病原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 (8) 鉴别诊断 :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 溶血性黄疸 肝外梗阻性黄疸 ),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 其它病毒, 感染中毒性肝炎,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 血吸虫性肝病, 肝豆状核变性 ) (9) 预防 : 控制传染源 : 患者的隔离, 携带者的管理 ; 切断传播途径 : 甲戊病毒性肝炎型肝炎搞好卫生措施, 乙丙丁型防止血液和体液的传播 ; 保护易感人群,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的主动和被动免疫 2 见习内容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黄疸 肝肿大 出血的判断, 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炎病毒标志物对诊断的意义 流行性出血热目标要求 : 1 掌握 : 鼠是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临床表现各期的特点, 重点是 : 发热期 三红, 三痛, 出血点, 渗出的特点 ; 低血压休克期热退症重的特点 ; 少尿期的尿毒症, 出血, 高血容量综合征的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血 尿常规, 血液生化, 凝血功能检查特点, 免疫学诊断价值 ; 诊断依据 ; 治疗原则, 发热期 低血压期 少尿期的治疗方法 2 熟悉 :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机制, 基本病理损伤特点, 病理生理特点 ; 多尿期分期标准和恢复期的标准 ; 并发症 ; 鉴别诊断 ; 预后 3 了解 : 病原学 ; 多尿期, 恢复期及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 (1) 流行性出血热的概念 (2) 流行病学 : 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广泛, 流行特征的地区性, 季节性, 周期性, 易感染人群 (3) 发病机理 : 病毒直接作用, 免疫作用, 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 休克, 出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4) 病理解剖 : 血管病变, 肾脏病变, 心脏病变, 垂体及其它脏器病变 3

(5)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发热期 ( 三红, 三痛, 出血点, 渗出 ); 低血压休克期 ( 热退症重的特点 ); 少尿期 ( 尿毒症, 出血, 高血容量综合征的表现 ); 多尿期分期标准, 恢复期的标准 (6)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幼稚细胞, 类白血病反应, 异性淋巴 ); 尿常规 ( 尿蛋白 管型 红细胞 膜状物 ), 血液生化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 免疫学检查, 其它检查 (7) 并发症 : 腔道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 脑炎, 脑膜炎, 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 ), 脑水肿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衰肺水肿 ), 其它 (8) 诊断 : 临床特征 : 三种主要表现, 病程五期经过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浓缩, 异性淋巴细胞, 白校办减少, 尿蛋白 ; 参考流行病学资料 (9) 治疗 : 治疗原则为发热期控制感染, 减轻外渗, 改善中毒症状, 预防 DIC; 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改善微循环 ;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 促进利尿, 导泻和放血疗法, 透析, 多尿期维持水电平衡, 防止继发感染 ; 恢复期补充营养 见习内容观察典型病人, 三红 三痛 症状, 出血点特点, 尿中膜状物, 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 少尿期及多尿期的治疗, 人工肾治疗方法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目标要求 : 1 掌握 : 乙脑的传染源, 流行特征, 普通型乙脑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脊液的特点, 对症治疗的主要措施, 乙脑的鉴别诊断, 血清学诊断意义 2 熟悉 : 乙脑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 ;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3 了解 : 乙脑的临床类型, 乙脑的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及预防 教学内容 :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念 (2) 乙脑流行病学 : 主要传染源是猪,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 多见于儿童, 隐性感染率高 ; 乙脑呈季节性流行, 感染后获持久的免疫力 (3)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典型分期 1 初期 : 发热, 头痛, 呕吐, 颈项强直及抽搐 2 极其 : 发热, 意识障碍, 惊厥, 抽搐, 呼吸衰竭, 神经系统症状, 体征 (4)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脑脊液, 血清学检查 ; 病毒分离仅在一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检测 (5)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主要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6) 鉴别诊断 : 中毒性菌痢, 结核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其它病毒性脑炎 (7) 治疗 : 抗病毒治理药物 : 利巴韦林, 干扰素 一般治疗 : 良好的护理, 降温, 水电解质平衡和能力供给 ; 对症治疗 : 高热, 惊厥或抽搐, 呼吸衰竭, 脑水肿, 颅高压的处理, 恢复期后遗症的处理 目标要求 : 狂犬病 4

1 掌握 :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 固定毒株的定义 特点, 狂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 被狗咬伤后的发病因素 ; 主要临床表现 ( 重点掌握恐水 怕风 咽肌痉挛的典型表现 ); 被狗咬伤后伤口正确处理的方法 ; 疫苗接种的种类 适应症 方法 2 熟悉 : 狂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特点,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3 了解 : 狂犬病的治疗 教学内容 : (1) 狂犬病的概念 (2) 病原学 : 狂犬病毒特性, 街毒株和固定株的特点 (3) 流行病学 : 主要传染源是狂犬, 经咬伤 抓伤是主要入侵途径 ; 咬伤后的发病因素 (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典型临床经过分三期前驱期 兴奋期 麻痹期 ; 各期的临床表现 (5) 实验室检查 : 周围血象及脑脊液 病原学检查, 内基小体检查, 病毒抗原 抗体检测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有被狂犬或病畜咬伤或抓伤史, 出现典型临床表现 ; 病毒分离或尸检脑组织内基小体 ; 抗原 抗体检测 ; 须与破伤风, 病毒性脑炎, 脊髓灰质炎等鉴别 (7) 预防 : 管理传染源, 伤口处理的重要性 ; 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 地鼠肾疫苗对暴露前 后接种的方法 ; 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麻疹目标要求 : 1 掌握: 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 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 前驱期卡他症状, 科普利克斑特点, 出疹的时间顺序, 皮疹特点, 皮疹消退的顺序, 特点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对症治疗 ; 并发症的治疗 2 熟悉: 病原学诊断方法 ; 血清学检测意义 ; 其他实验室检查 ; 一般治疗 3 了解: 麻疹病原学特点 ; 发病机制 ; 病理解剖 ; 预防 教学内容 : (1) 麻疹的概念 (2) 流行病学 :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易感者接触后 90 % 发病, 发病后免疫力持久, 冬春季为多 (3)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潜伏期主要表现为发热, 卡他症状, 科普利克斑特点 ; 出疹期 : 出疹时间, 顺序, 皮疹特点 ; 恢复期 : 疹退顺序, 特点, 临床分型 (4)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病原学诊断, 标本采集部位, 方法, 分离检测方法, 多核巨细胞及其内外包涵体, 麻疹病毒检测方法, 血清抗体检测种类 (5) 诊断 : 流行期间接触史 ; 典型发热,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明显科普利克斑和典型皮疹可诊断 (6) 鉴别诊断 : 风疹 ; 幼儿急诊 ; 药物疹 (7) 治疗 : 一般治疗 ; 对症治疗 ; 并发症治疗 ; 主要是支气管肺炎 抗菌素的选择 ; 中毒症状激素的使用 ; 心肌炎, 脑炎, 急性喉炎的处理 5

艾滋病目标要求 : 1 掌握: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病人, 无症状携带者, 特别是后者为主要传染源 ; 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 精子, 子宫, 阴道分泌物, 体液 ( 唾液 眼泪 乳汁 ) 中, 均具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性接触, 注射, 母婴及其它途径 ; 高危人群 : 男同性恋, 性乱交, 静脉药瘾, 血友病多次输血者 ; 潜伏期 :2~10 年 ; 艾滋病的预防策略 : 隔离病人, 加强检疫 ; 严禁吸毒, 取缔娼妓, 控制血制品的使用 ; 加强公用医疗器械和公用生活用品消毒 2 熟悉: 艾滋病的病原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预后 3 了解: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治疗及预防 教学内容 : (1) 艾滋病的概念 (2) 流行病学 : 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 ; 病毒主要存在的部位 ; 重点讲授传播途径 : 性接触, 注射途径, 母婴传播, 其它途径, 高危人群 : 男同性恋, 性乱交, 静脉药瘾, 血友病多次输血者 (3)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CD4 + T 淋巴细胞在艾滋病毒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 导致免疫缺陷 ; 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 主要病理特点是炎症反应少, 病原繁殖多 ; 病理变化是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2~10 年 ; 感染后可分四期 :I 期 ( 急性感染 ),II 期 ( 无症状感染 ),III 期 (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IV 期 ( 艾滋病 ) 五种表现 ; 常见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 肺部 ( 肺孢子虫肺炎 ), 胃肠 ( 念珠菌感染 ), 神经系统 ( 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 皮肤黏膜 ( 卡氏肉瘤 ) 口眼部症状等 (5) 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 ; 免疫学检查 (T 细胞绝对数下降,CD4 + T 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 血清学检查 (HIV 抗体 抗原阳性 ) (6) 诊断 : 临床表现为高危人群 ; 体重下降 10% 以上, 慢性咳嗽或腹泻 1 个月以上, 发热 1 个月以上, 全身淋巴结肿大, 反复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口腔念珠菌感染 ; 实验室检查 :HIV 抗原 抗体检测, 病毒检测 细菌感染伤寒目标要求 : 1 掌握: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四期, 极期的临床表现 ; 伤寒沙门氏菌培养 ( 血, 骨髓, 粪便 ) 及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意义 ; 伤寒的鉴别诊断及病原治疗 2 熟悉: 伤寒的病原学 ; 流行病学 ;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 临床类型 ; 并发症及其他实验室检查 3 了解: 伤寒的一般治疗, 并发症及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 伤寒的预防 教学内容 : (1) 伤寒的概念 6

(2) 流行病学 :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 ; 传播途径 ( 水源 食物传播为主 );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 (3)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 病原菌侵入途径, 两次菌血症与肠道病变及临床表现的关系 ; 主要致病因素是伤寒杆菌释放的内毒素 ; 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 (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典型四期经过 : 初期, 极期 ( 高热 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肝脾肿大, 皮疹 ), 缓解期, 恢复期的临床特征 ; 临床类型 ( 轻型, 普通型, 迁延性, 逍遥型, 暴发型 ); 小儿伤寒, 老年伤寒的临床特点 ; 伤寒复发, 再燃的概念 (5)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 伤寒杆菌培养 ; 肥达氏反应的意义和结果评价 ; 其他检查 (6) 并发症 : 肠出血为常见并发症 ; 肠穿孔为最严重并发症 ; 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心肌炎,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 ; 其他 (7) 诊断及鉴别诊断 :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特点 ; 实验室检查 应与病毒感染, 疟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粟粒性肺结核,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 (8) 治疗 : 病原治疗 ( 喹诺酮类, 氯霉素, 头孢菌素类, 阿莫西林 ); 并发症治疗 ( 肠出血, 肠穿孔, 中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细菌性痢疾目标要求 : 1 掌握 : 急性菌痢普通型和中毒型的临床表现 2 熟悉 : 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熟悉菌痢的治疗和中毒性菌痢的抢救措施 3 了解 : 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教学内容 : 1 病原学 :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分为 4 群 47 个血清型, 均可产生内毒素, 且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的主要因素 2 流行病学 : 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 经消化道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短暂 夏秋季多见 3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 (1) 菌痢的发生发展过程, 临床表现的发生机理 (2) 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 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1) 急性菌痢 1 普通型 ( 典型 ) 的临床表现 2 轻型 ( 非典型 ) 3 重型 4 中毒型 ( 休克型 脑型 混合型 ) 的临床表现 (2) 慢性菌痢 5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粪便检查 ( 外观 镜检 培养 ), 免疫学检查 7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特征, 大便性状 镜检及培养 (2) 鉴别诊断 : 急性菌痢与阿米巴痢疾 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脑的鉴别 7 治疗 (1) 急性菌痢 1 一般治疗 2 病原治疗 : 喹诺酮类 氨基甙类 磺胺类三代头孢类等 3 对症治疗 (2) 中毒性菌痢 1 一般治疗 2 病原治疗 : 采用第三代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 3 对症治疗 : 降温 镇静 休克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脑型应脱水治疗脑水肿和防治呼吸衰竭 8 预防 : 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标要求 : 1 掌握 :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特点 暴发型流脑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熟悉 : 流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了解 : 脑膜炎球菌的特点 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 1 病原学 : 脑膜炎球菌的特点, 流行菌株的类型 2 流行病学 :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 主要经呼吸道直接传播, 普遍易感, 有明显季节性流行 (3 月 ~4 月为高峰 ) 3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 病原体侵入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 既与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 更主要是与人体免疫状态 防御功能有关 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 2-3 天 (1) 普通型 1 前驱期 2 败血症期此期重要体征是皮肤粘膜瘀斑瘀点 3 脑膜炎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 恢复期 (2) 暴发型起病骤, 病凶险, 病死率高 1 休克型主要表现为 DIC 循环衰竭 2 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 3 混合型 (3) 轻型流脑病变特点, 婴幼儿流脑的特点, 老年流脑的特点 5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 ) 脑脊液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呈化脓性改变 细菌学检查 ( 涂片 培养 ) 免疫学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 8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应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鉴别 7 治疗 (1) 普通型 1 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 2 病原治疗青霉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 氯霉素 磺胺药 3 对症处理降温 脱水 (2) 暴发型 1 休克型 : 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 迅速纠正休克 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应用肝素抗 DIC 治疗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2 脑膜脑炎型 : 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 脱水治疗防止脑疝 肾腺皮质激素 呼吸兴奋剂 降温和镇静 8 预防 霍乱目标要求 : 1 掌握: 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和确诊依据 霍乱的治疗原则和补液疗法 2 熟悉: 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办法 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3 了解: 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内容 : 1 概述: 定义 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2 病原学: 形态 分类 培养 抗原结构和毒素 变异和抵抗力 3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 病人和带菌者 (2) 传播途径 : 经水传播是主要途径, 常呈爆发流行 食物传播的作用仅次于水 (3)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 (4) 流行特征 : 夏秋季为流行季节 地方性与流行扩散,O 139 霍乱流行特征 4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5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3 天 强调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 ( 吐泻期 脱水期 反应或恢复期 ) 6 实验室检查: 血液浓缩, 粪便检查 ( 常规 动力试验及制动试验 涂片 培养 ), 血清学检查 7 并发症: 急性肾功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8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标准 : 下列之一即可诊断 : 1 凡有吐泻症状, 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2 流行区人群, 凡有典型症状, 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 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 4 倍增长, 亦可确诊为霍乱 3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 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 5 天内, 有腹泻症状者及接触史, 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9

(2) 疑似诊断 (3) 鉴别诊断 : 急性胃肠炎 急性菌痢 大肠杆菌性肠炎 9 治疗治疗原则 : 严格隔离, 及时补液, 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1) 严格隔离 (2) 及时补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 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 (3) 抗菌药物为辅助治疗 (4) 对症治疗 10 预防 : 对传染源进行强制性管理 4 临床表现 (1) 腺鼠疫 : 占 85~90% 除全身中毒症状外, 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2) 肺鼠疫 : 病死率极高 胸部 X 线呈支气管炎表现, 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3) 败血型鼠疫 : 又称暴发型鼠疫 可原发或继发 (4) 其他类型 : 皮肤鼠疫, 脑膜脑炎型, 眼型, 肠炎型, 咽喉型 5 实验室检查 : (1) 细菌学检查 : 采淋巴结穿刺液 脓 痰 血 脑脊液进行涂片检查 细菌培养 动物接种 (2) 血清学检查 : (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6 诊断 : 对第一例病人及时发现与确诊, 对本病的控制与预防极为重要 (1) 流行病学资料 : (2) 临床资料 : (3) 实验室诊断 : 是确定本病最重要依据 7 治疗 : (1) 病原治疗 : 治疗原则是早期 联合 足量 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 对症治疗 : (3) 局部治疗 : 8 预防 (1) 严格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者 细菌性食物中毒目标要求 : 1 掌握: 胃肠型食物中毒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治疗原则 2 熟悉: 定义 病原学及其特点, 病原体治疗方法 3 了解: 流行病学 鉴别诊断与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 1 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概念 2 病原学: 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属 大肠埃希菌 变形杆菌 葡萄球菌等 ; 各种致病菌的特征 10

3 流行病学 : 传染源是被感染的动物和人 ; 通过细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品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 ; 流行病学特征 : 夏季多发, 可集体发病 4 发病机制 : 胃肠型食物中毒可分为病毒型 感染型和混合型 ; 肠毒素 细菌侵袭性 内毒素和过敏反应的作用 5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沙门氏菌 副溶血弧菌 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菌 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均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 ; 侵袭性细菌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变形杆菌各有其临床特点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对可疑食物及吐泻物作细菌培养或动物实验 ; 鉴别诊断 : 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霍乱, 急性菌痢, 急性出血性坏死肠炎等相区别 7 治疗 :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 病原治疗 : 抗生素的作用 8 预防 : 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管理 ; 加强卫生宣传 败血症目标要求 : 1 掌握 : 败血症的定义, 常见致病菌和少见致病菌, 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诊断要点, 治疗原则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 熟悉 : 败血症与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区别, 致病菌发病率的变迁情况, 对症治疗与病灶处理及并发症治疗的方法 3 了解 : 几种常见病原菌特点, 主要病理变化, 鉴别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 1 定义 : 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的关系, 与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区别 2 病原学 : 常见致病菌和少见致病菌 ; 致病菌发病率的变迁情况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脆弱拟杆菌, 念珠菌的主要特点 3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 人体因素, 病原菌的作用 ; 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等地关系 ; 病理变化 4 临床表现 : 败血症的重要临床表现 ( 毒血症, 发热, 皮疹, 关节症状, 前夕性病灶等 ); 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区别 ; 各种败血症 ( 包括真菌败血症 厌氧败血症等 ) 的临床特点 ; 重要并发症 5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 血液骨髓多次培养 ; 厌氧菌, 真菌培养以及原发或继发病灶脓液涂片或培养的重要性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 原发病灶,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 ; 与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恶性淋巴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变应性压败血症, 粟粒性结核, 伤寒等相鉴别 7 预后 8 治疗 : 对症治疗 ; 病灶处理 ; 抗菌药物 ( 包括联合 ) 的应用原则及其选择 ;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细菌 (MDR) 和 MRSA(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PRSP(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 感染治疗的特点及危害 ; 感染性休克,DIC 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的治疗要点 ; 用药前后检测血清杀菌实验, 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 ; 抗内毒素抗体的应用及评价 ; 各种败血症的预后 9 预防 : 劳动保护, 必满创伤和疮疖挤压 ; 合理使用创伤性诊疗技术 ;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 11

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目标要求 : 1 掌握: 钩体病感染中毒性诊断和病原治疗 2 熟悉: 钩体病毒感染中毒型和黄疸出血型的表现 3 了解: 钩体病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野鼠和猪 ; 通过污染的水 ( 最主要 ) 接触和直接接触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 具有流行病学特征 3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钩体病病情轻重与菌型和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 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4 临床表现: 潜伏期 ; 病程分为三期 (1) 早期 ( 钩体败血症期 ): 在起病后 3 天内, 为早期钩体败血症阶段 ; 主要为全身感染中毒表现 ; 有三症状三体征 (2) 中期 ( 器官损伤期 ) 起病 3-10 天内, 为症状明显阶段 ; 表现因临床类型而异 1 流感伤寒型 ; 2 肺出血型 : 分肺出血轻型和肺弥漫性出血型 ; 3 黄疸出血型 : 有黄疸, 出血倾向和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4 肾衰竭型 ; 5 脑膜脑炎型 (3) 后期 ( 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 后发热, 眼后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 5 实验室检查: (1) 血尿常规 (2) 血清学检查 : 显微凝集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 病原学检查 : 血培养, 核酸检测 6 诊断: 据流行病学资料, 早期 ( 钩体败血症期 ) 的临床表现, 不同临床类型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检查 ; 各临床类型需与相似表现的疾病鉴别 7 治疗 (1) 一般治疗 (2) 病原治疗本病治疗的关键和根本措施 1 对青霉素高度敏感, 是首先药物 ; 应主要赫氏反应 2 庆大霉素 (3) 对症治疗 (4) 后发症的治疗 8 预防 目标要求 : 疟疾 12

1 掌握 : 诊断要点 2 熟悉 : 疟疾的典型症状 ; 病原治疗 3 了解 : 疟原虫种类, 在人体内发育过程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 1 病原学 : 疟原虫共有 4 中 ; 疟原虫的生活史 2 流行病学 : 传染源为患者及带疟原虫这 ; 传播媒为按蚊 ; 经叮咬皮肤而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 ; 温带有明显的季节性 ( 夏秋季 ) 3 发病机理 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疟疾的典型表现 : 突发的寒战, 高热, 大汗和间歇期 ; 反复发作可造成贫血和脾脏轻度肿大 ; 脑型疟, 恶性疟和输血后疟疾 5 诊断 : (1) 流行病学资料 (2) 临床表现 : 典型疟疾的特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诊断性治疗 (3) 实验室检查 : 疟疾的确立有赖于厚或薄血涂片, 吉姆萨染色后直接镜检疟原症 6 治疗 (1) 抗疟原虫治疗 1 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 : 氯喹, 青蒿素等 ; 2 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迟发型孢子的药物 : 磷酸伯氨喹疟疾的病原治疗需分别应用以上两类药物 ; 3 脑型疟疾的病原治疗 : 氯喹, 奎宁, 磷酸咯萘啶, 青蒿琥酯 (2) 对症治疗 8 预防 (1) 化学预防根治病人及带疟原虫者, 预防性服药 ; (2) 控制传播媒介 ; (3) 疫苗预防最有希望的方法, 尚在研究中 日本血吸虫目标要求 : 1 掌握 : 诊断要点和病原学治疗 2 熟悉 :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 临床分型和特点 3 了解 : 血吸虫的生活史和流行概况 教学内容 : 1 概述 : 新中国在防治上的成就及流行现状 2 病原学 :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 合抱寄生于门静脉系统 ; 生活史 3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为受感染的人和动物 (2) 传播途径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 粪便入水 ;2 钉螺孳生 ;3 接触疫水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 (1) 发病机制疾病发生过程 ( 虫卵肉芽肿形成的三个阶段 ); 各型发生的免疫机理 ; (2) 病理解剖结肠病变 ; 肝脏病变最显著 5 临床表现 13

(1) 急性血吸虫 : 发热, 过敏反应和腹部症状 ; (2) 慢性血吸虫病 (3) 晚期血吸虫病 : 巨脾型, 腹水型, 侏儒型 ; (4) 异位损害 6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 肝功能试验 ; 病原学检查 ( 粪便涂片, 孵出毛蚴和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免疫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7 并发症 8 诊断和鉴别诊断 : (1) 诊断 : 流行病学史 ;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2) 鉴别诊断 9 治疗 (1) 病原治疗 : 吡喹酮 (2) 对症治疗 10 预防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