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0 期 ( 中論 ) 中觀論頌講記 觀作作者品第八 1 (pp ) 釋厚觀 ( ) 壹 引言 惑業所生 (pp ) ( 壹 ) 明 8 觀作作者品 與前後各品之關係 (p.173) 觀世間集中, 上兩品 ( 6 觀染染者品 7 觀三相

Similar documents
2. 主 婦 パートの 能 力 2.6 個 人 正 社 員 経 験 主 婦 パートの 9 割 以 上 が 正 社 員 経 験 あり 主 婦 パートに 正 社 員 (または 正 職 員 )でどのくらいの 期 間 働 いていたかを 聞 いたところ 全 体 の 91.6%に 正 社 員 で 働 いた 経

目 次 第 1 章 はじめに 1 1 本 研 究 の 目 的 先 行 研 究 本 研 究 の 構 成 略 語 収 集 の 方 針 10 第 2 章 原 形 分 割 単 位 (1): 段 2 1 略 語 構 成 過 程 における 原 形 分 割 段 の

121025 資料4 国民年金保険料の後紊制度の実施状況等について

27???[???|???O?q?[?????~27?r

07???[???|???O?q?[?T???~07?r

2 华 子 岗 飞 鸟 去 不 穷, 连 山 复 秋 色 上 下 华 子 岗, 惆 怅 情 何 极 苍 茫 的 天 空 中, 成 群 的 鸟 儿 向 南 飞 翔 着, 一 群 又 一 群, 接 连 不 断 连 绵 起 伏 重 重 叠 叠 的 山 峦 又 是 一 片 秋 色 我 有 时 登 上 华 子

リスニング ⑴~⑸のAの 発 話 に 対 するBの 問 いの 答 えとして 最 も 適 当 なものを,それぞれ 1~4の 中 から1つ 選 び,その 番 号 を 解 答 欄 にマークしなさい (25 点 ) ⑴ ⑵ ⑶ ⑷ ⑸ 1

40

Microsoft Word - ジャーナル表紙.doc

目 录 1 学 长 寄 语 2 留 学 前 准 备 2-1 留 学 计 划 表 2-2 院 校 规 划 2-3 语 言 考 试 2-4 院 校 申 请 2-5 留 学 费 用 2-6 签 证 2-7 行 前 准 备 3 留 学 生 活 3-1 留 学 路 上 3-2 实 用 信 息 3-3 学 习

017_読物15_周.indd

<4D F736F F D D918C9A8DDE92B28DB895F18D902E646F6378>



目 录 前 言 1 劳 动 条 件 的 原 则 1 决 定 劳 动 条 件 时 1 平 等 待 遇 以 及 男 女 同 酬 的 原 则 2 排 除 昔 日 的 约 束 2 平 均 薪 金 2 关 于 劳 动 合 同 期 限 以 及 有 期 限 的 劳 动 合 同 3 明 确 表 示 劳 动 条 件

C 場 : 海 上 漁 業 環 境 與 執 法 主 持 人 : 蔡 副 署 長 日 耀 ( 行 政 院 農 業 委 員 會 漁 業 署 ) C-1 報 告 人 : 台 灣 漁 業 管 理 制 度 與 執 法 歐 教 授 慶 賢 ( 國 立 臺 灣 海 洋 大 學 環 境 生 物

~ 4 NHK 25. 9% 38% 23. 6% 63. 9% 3? 倾化? http / /blogos. com /article /80142 / http / /opinion. huanqiu. co

貿易投資相談ニュース臨時増刊号

2015 春 节 联 欢 会 语 和 中 国 的 时 事, 同 时 也 让 我 学 到 了 很 多 其 它 宝 贵 的 东 西 比 如 说 如 何 和 他 人 交 往 认 识 她 之 前, 我 不 知 道 推 心 置 腹 这 个 成 语, 我 也 从 来 没 跟 别 人 建 立 过 深 厚 的 友

中 文 摘 要 本 專 題 旨 在 探 究 台 灣 與 日 本 的 水 果 產 業 發 展 現 況 及 問 題 點, 及 兩 者 水 果 種 類 產 地 和 進 出 口 狀 況 同 時, 透 過 問 卷 調 查, 藉 此 了 解 消 費 者 的 消 費 習 慣 及 需 求, 提 供 水 果 商 進

2. 中 日 成 语 现 状 及 特 点 2.1 现 代 汉 语 中 的 四 字 成 语 起 源 于 中 国 的 四 字 成 语 简 洁 生 动 寓 意 深 刻, 且 朗 朗 上 口, 是 汉 字 文 化 圈 重 要 的 财 产 根 据 刘 长 征 等 (2007) 和 张 正 生 (2014) 的

少 数 民 族 虐 殺 は 正 しかった 中 国 共 産 党 唐 山 学 習 班 班 員 の 日 記 ( 楊 海 英 ) 少 数 民 族 虐 殺 は 正 しかった 中 国 共 産 党 唐 山 学 習 班 班 員 の 日 記 楊 海 英 目 次 一 日 記 資 料 の 背 景 二 造 反 派 が 回

2017 年度決算短信集計 連結 合計 ( 市場第一部 市場第二部 マザーズ JASDAQ)(1) 業種集計社数 ( 単位 : 社 百万円 %) 売 上 高 ( 営業収益 ) 営業利益 経常利益 2017 前年度比 前年度比 前年度比 全産業 3,250 72

<4D F736F F D20959F89AA8D5D A E838B8CF097AC875595F18D908F FA95B68DC58F4994C5816A2E646F63>

組別:日文組

2016年度招生簡章 持有留學以外的其他簽證者(在日本居住)

2 留 学 项 目 1 北 海 道 大 学 招 收 中 国 国 家 建 设 高 水 平 大 学 公 派 研 究 生 项 目 学 生 的 通 知 项 目 信 息 来 源 : 国 际 合 作 部 项 目 简 介 : 国 家 留 学 生 基 金 委 每 年 通 过 国 家 建 设 高 水 平 大 学 公

第5期科学技術基本計画における目標値・指標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81798B9B89EE97DE817A95FA8ECB945C945A93788C8B89CA2E786C7378>

16???[???|???O?q?[?????~16?r

固定資産税 1 固定資産税の調定額調 区分構成比前年比構成比前年比 納税義務者数 ( 人 ) 課税標準額 法定未免満税点 法定以免上税点 計 合 年度平成 3 0 年度平成 2 9 年度 土地 5, % 99.8 % 6, % % 土 家 家屋 1,156

(Microsoft Word - \275\327\244\345\245\376.doc)

Microsoft Word - 王鼎棫 doc

Microsoft Word doc

6-1-1極限的概念

PRIMERGY SX960 S1/SX980 S1/SX910 S1 システム構成図 (2012年8月版) 樹系図

来 解 释 们 所 引 起 的 语 法 现 象 具 体 而 言 就 是, 我 们 将 使 用 信 息 结 构 来 描 写 们 的 用 法 本 文 的 构 成 如 下 首 先 我 们 讨 论 们 的 基 本 用 法 然 后 简 单 地 说 明 汉 语 概 数 结 构 的 分 类, 指 出 各 个 类

<4D F736F F D20315F FA57EBB79B8735FA578A55FA5ABA451AB48B0AAAFC5A4A4BEC75FA4E9A4E5C3FE5FBDD7A4E5C3FE5FA741BBA1A95FA9C7A4A3A95FA9C72DB24CBDCDA578A4E9A9C7B2A7ACFCADB92E646F63>

全 日 本 博 士 協 会 の 皆 さんは 留 学 を 通 じて さまざまな 形 で 日 中 友 好 の 活 動 を 行 い きっ と 皆 さん 心 中 の 平 和 がいつか 地 球 上 に 訪 れるでしょう 当 時 札 幌 農 学 校 と 呼 ばれた 北 海 道 大 学 の 初 代 教 頭 として

16?????[?????~???Q??

目 錄 一 實 習 日 誌 二 實 習 照 片 三 實 習 成 果 四 實 習 心 得

Microsoft Word - 論文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目 錄 CONTENTS

論文タイトル(MS ゴシック,12pt)

-35-

<4D F736F F D EC096B A A B C835E815B91E D865F959F8C9A8EA996668BE682CC915391CC95FB88C42E646F63>

個 人 簡 歷 2

<4D F736F F D20B0D3AB7EA8C6AC47B4C1A5BDB3F8A769A977BD5A2E646F63>

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Microsoft Word - 095_ 什麼最快樂 (白話與經文加註)-ok .doc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副 會 長 問 候 台 日 間 的 堅 韌 臍 帶 黃 天 麟 的 地 方, 經 該 校 陳 邦 泓 校 長 之 安 排, 種 植 了 兩 棵 樹, 留 下 他 們 懷 念 之 情, 願 那 兩 棵 樹 會 年 年 長 大, 長 長 遠 遠 象 徵 台 日 間 的 友 誼 永 存 平 成 23 年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15?????[???L?~???Q??

14年度MF_09短大66_p02-14[植].indd

<4D F736F F D20315F FA57EBB79B8735FB0F2B6A9A5ABA870A5DFA5FAB6A9B0AAAFC5AE61A8C6B0D3B77EC2BEB77EBEC7AED55FA4E9A4E5C3FE5FBDD7A4E5C3FE5F4C494E45A A A8CFA5CEAE74B2A7AABAA4C0AA52A1D

30 现 代 汉 语 (12 级 ) 31 应 用 文 写 作 (11 级 )

市 立 永 平 高 中 無 填 報 無 填 報 (02) 市 立 樹 林 高 中 已 填 報 已 填 報 (02) 市 立 明 德 高 中 已 填 報 (02) 市 立 秀 峰 高 中 已 填 報

2. 禁 止 母 乳 代 用 品 之 促 銷 活 動, 以 及 不 得 以 贊 助 試 用 或 免 費 等 方 式, 取 得 奶 瓶 及 安 撫 奶 嘴 認 證 說 明 以 贊 助 試 用 或 免 費 等 方 式, 取 得 奶 瓶 及 安 撫 奶 嘴, 並 在 婦 產 科 門 診 兒 科 門 診 產

目 录 第 一 篇 入 门 学 习 1. 五 十 音 图 学 习 P3 2. 日 语 发 音 学 习 P5 第 二

学校法人 岡学園

<4D F736F F 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F5.docx

Microsoft Word - 朗诵诵材.doc

<4D F736F F D20C8CBB8A3D2BDD2A9BCAFCDC5B9C9B7DDB9ABCBBECFEACABDC8A8D2E6B1E4B6AFB1A8B8E6CAE9A3A8CEE4BABAB5B1B4FABFC6BCBCB2FAD2B5BCA

第十号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06-07周年報告template.PDF

製造中止商品のお知らせ 下記商品は製造中止とさせて頂きます 商品により在庫があるものもございますのでお問合せ下さい 2019/3/14 close to me St SR 製造中止 ~ close to me St SR 製造中止 close to me St

博 士 論 文 19 世 紀 上 海 方 言 動 詞 研 究 2014 年 度 王 一 萍 熊 本 学 園 大 学 大 学 院 国 際 文 化 研 究 科 国 際 文 化 専 攻

<4D F736F F D20A5F1A4FBA473A6DBA662C149AE76BB50B0A8AFAAB944A440AC78A67BA976C149BEC7ABE4B751AABAB56FAE692E646F63>


<48508F4390B38CB48D E FA C092E88AED88EA C FD82E786C73>

164 我 们 认 为 足 和 足 足 分 别 是 表 示 主 观 量 的 手 段 之 一, 以 往 很 少 有 人 从 主 观 量 的 角 度 进 行 过 研 究, 本 文 着 重 对 其 表 主 观 量 的 意 义 用 法 以 及 功 能 进 行 考 察 本 文 中 所 使 用 的 实 例, 主

町内通学路放射線測定結果 測定日 : 3 月 28 日天候 : 晴れ 単位 : 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 / 時測定機器 : アロカ製シンチレーション式サーベイメーター 測定場所 舗道上側溝上歩道付近 ( 土の上 ) 測定時間地上 1cm 地上 50cm 地上 1m 地上 1cm 地上 50cm 地上 1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untitled

<4D F736F F D20A54CA8D3A6DBA6F2B5D0C2C4AABAB0EAABD >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SurveyMonkey分析 - Export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CSR 报 告 211( 完 整 报 告 ) 编 辑 方 针 CSR 21 CSR 报 告 的 对 象 范 围 报 告 对 象 期 间 报 告 对 象 组 织 发 行 参 考 导 则 ISO 2621 GRI26G3 27 制 作 部 门


11 日语高级口译4619.燕京华侨大学

61_設計建設14A_本文正誤表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反 之, 若 連 帶 保 證 乃 保 證 人 與 主 債 務 人 間 之 連 帶, 連 帶 保 證 人 無 先 訴 抗 辯 權 ( 最 高 法 院 45 年 度 台 上 字 第 1426 號 判 決 參 照 ) 例 如 : 甲 乙 丙 三 人 共 同 保 證 A 銀 行 融 資 於 B 公 司 之

HD indd

Microsoft Word - Japanese Society Manga Anime_1112.doc

<96DA8E9F2E786C73>

Transcription: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0 期 中論 中觀論頌講記 觀作作者品第八 1 pp.173-183 釋厚觀 2015.10.17 壹 引言 惑業所生 pp.173-174 壹 明 8 觀作作者品 與前後各品之關係 p.173 觀世間集中, 上兩品 6 觀染染者品 7 觀三相品 論究從煩惱 染著而有生滅 集諦本以愛取為主動力, 作業而受果, 所以此下三品 8 觀作作者品 9 觀本住品 10 觀燃可燃品, 明作業 作者及受報 貳 作者 作業 受者 果報皆無自性, 而有緣起的假名 pp.173-174 阿含經 說 : 無作者而有果報 2 這是說 : 作作者沒有, 而業與果報, 卻絲毫不 爽 淨名經 也說: 無我 無造 無受者, 善惡之業亦不亡 3 4 但這是針對外道的神 我而說的 外道們立有我論, 為作作者 受受者, 建立他們的輪迴說 佛法是徹底的無我論者, 所以說作作者沒有, 僅有業及果報 因為執著我我所, 為造 業感果的原因 ; 無我, 即能達到解脫, 所以特別的重視無我 業及果報的是否實有, 且略而不談 其實, 是常是實的作作者, 固不可以說有 ; 假名 1 1 清辨, 般若燈論釋 作 8 觀作者業品 大正 30,79 c13 2 安慧, 大乘中觀釋論 作 8 觀作者作業品 大正 30,151c17 3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作 8 觀業作者品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39: karmakārakaparīkṣā nāmāṣṭamaṃ prakaraṇam 行為 業 と行為者 作者 との考察 と名づけられる第八章 4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1a,n.1: 以下 無畏論 卷三, 四本作 觀作者及業品 案 : 四本 是指西藏譯中論本頌本 番本, 宋譯安慧釋 大乘中觀釋論 釋本, 唐譯清辨釋 般若燈論釋 燈本, 梵本月稱 淨明句論 梵本 2 1 雜阿含經 卷 13335 經 :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 諸比丘! 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 如是眼不實而生, 生已盡滅, 有業報而無作者, 此陰滅已, 異陰相續, 除俗數法 ; 耳 鼻 舌 身 意亦如是說, 除俗數法 俗數法者, 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如無明緣行, 行緣識, 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又復,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如是廣說, 乃至純大苦聚滅 比丘! 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大正 2,92c16-25 2 大智度論 卷 31 1 序品 : 佛說法有二種 : 一者 無我, 一者 無法 為著見神有常者, 故為說 無作者 ; 為著斷滅見者, 故為說 有業 有業果報 若人聞說無作者, 轉墮斷滅見中, 為說有業 有業果報 大正 25,295a21-25 3 亡 : 無, 沒有 漢語大詞典 二,p.293 4 維摩詰所說經 卷上 1 佛國品 : 說法不有亦不無, 以因緣故諸法生, 無我 無造 無受者, 善惡之業亦不亡 大正 14,537c15-16 190

的作作者, 也還是要承認的 同樣的, 業及果報, 雖說是有, 但業果的實自性, 也還 是不可得的 作作者 受受者 業 果報, 都沒有實在自性可得, 而經說自作自受, 這都是約緣起 的假名說 這緣起如幻的作業 受報, 是佛法中最難解的 忽略如幻的假名, 犢子系等才主張不可說的作者 受者 ; 一分大乘學者, 才主張有如 來藏為善不善因 5 貳 正論 pp.174-183 壹 正破 pp.174-182 一 遮戲論 pp.174-181 一 實有實無門 pp.174-178 1 標章 釋第 1 頌 6 pp.174-175 7 [01] 決定有作者, 不作決定業 ; 決定無作者, 不作無定業 8 5 1 宋 求那跋陀羅譯,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 4 一切佛語心品 : 佛告大慧 :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 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 譬如伎兒, 變現諸趣, 離我我所 不覺彼故, 三緣和合方便而生 外道不覺, 計著作者 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 名為識藏 大正 16,510b4-8 2 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增注本,p.385: 大慧菩薩所代表的眾生, 要求生死輪迴的主體, 本有涅槃佛體, 佛適應這類根性, 所以說如來藏 如說 :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 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 譬如伎兒, 變現諸趣 自性無垢, 畢竟清淨 如伎兒的變現諸趣, 可說是輪迴主體 自性無垢, 畢竟清淨, 就開示了佛身與涅槃的本有, 這如一切如來藏經廣說 6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問曰 : 現有作 有作者 有所用作法, 三事和合故有果報, 是故應有作者 作業 答曰 : 上來品品中破一切法皆無有餘, 如破三相, 三相無故, 無有有為 ; 有為無故, 無無為 ; 有為 無為無故, 一切法盡無 作 作者若是有為, 有為中已破 ; 若是無為, 無為中已破 ; 不應復問 汝著心深故而復更問, 今當復答 : 決定有作者, 不作決定業 ; 決定無作者, 不作無定業 若先定有作者 定有作業, 則不應作 若先定無作者 定無作業, 亦不應作 大正 30, 12b6-17 7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1a,n.3: 決定有無, 意謂定是 定非 8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b14-15 若有實作者, 不作有實業 大正 30,80a5 若無實作者, 不作無實業 大正 30,80a9 作者若有實, 亦不作實業 大正 30,152a5 實所作無故, 無所作差別 大正 30,152a7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40: sadbhūtaḥ kārakaḥ karma sadbhūtaṃ na karotyayam / kārako nāpyasadbhūtaḥ karmāsadbhūtamīhate //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この行為者が,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行為をなすということは, ない また, 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者が, 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を試みるというこ 191

作者是能作者, 作業的業是事業 作身口意的三業, 引起感果的能力, 也叫做業 這作者與業, 是實有的呢? 還是實無? 能作的作者及所造作的業, 一般人的見解, 不是實在有, 就是實在無 本論稱之為 決定有 決定無 慣習了自性見的人, 不出這二邊見, 所以用有無雙關去觀察 假定說 : 決定有 實在的 作者, 就 不 應 作 實有的 決定業 假定說 : 決定無 實有的 作者, 也 不 應造 作 實無的 無定業 雖有這雙關的觀破, 但下文解釋時, 只說明 決定有作者, 不作決定業 因為, 實有作者 作業, 尚且不可得, 何況無作者 作業呢! 這可以不必再說 2 釋成 pp.175-178 [02] 決定業無作, 是業無作者 ; 定作者無作, 作者亦無業 9 [03] 若定有作者, 亦定有作業, 作者及作業, 即墮於無因 10 とも, ない 9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b18-19 有實者無作 大正 30,80a12 業是無作者 大正 30,80b3 有業無作者 大正 30,152a12 無實所作故 大正 30,152a15 有作者無業 大正 30,152a19 作者亦無實 大正 30,152b4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42: sadbhūtasya kriyā nāsti karma ca syādakartṛkam / sadbhūtasya kriyā nāsti kartā ca syādakarmakaḥ //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もの 行為 には, 作用は存在しない すなわち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 行為は, 行為主体の無いものとなるであろう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もの 行為者 には, 作用は存在しない すなわち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 行為主体は, 行為の無いものとなるであろう 5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1a,n.5: 番 梵頌云 : 定是則無作, 成無作者業 ; 定是則無作, 成無業作者 無畏牒頌二四句同今譯 佛護釋云 : 此順前頌先解決定作者作定業也 此頌首句三句之決定是本爲屬聲而下略名字, 故佛護解作決定作者, 月稱又解作決定業, 無確論也 10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b27-28 業及彼作者, 則墮於無因 大正 30,80b13 若實有作者, 亦實有作業 ; 作者及作業, 二俱墮無因 大正 30,152b7-8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44: karoti yadyasadbhūto `sadbhūtaṃ karma kārakaḥ / ahetukaṃ bhavetkarma kartā cāhetuko bhavet // もしも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者が, 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をなすのであるならば, 行為は原因の無いものとなるであろう また行為主体も原因の無いものとなるであろ 192

[04] 若墮於無因, 則無因無果, 無作無作者, 無所用作法 11 [05] 若無作等法, 則無有罪福 12 ; 罪福等無故, 罪福報亦無 13 [06] 若無罪福報, 亦無大涅槃, 諸可有所作, 皆空無有果 14 1 決定有作業 決定有作者, 皆不能有所作 釋第 2 頌 15 pp.175-176 う 5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1b,n.3: 番 梵云 : 若定非作者作定非業者 今譯改錯, 釋亦錯 11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c4-5 無因義不然, 無因無果故 大正 30,80b22 作及彼作者, 作用具皆無 大正 30,80b29 若有果無因, 因即非道理 大正 30,152b14 作作者無體, 作用不和合 大正 30,152b18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46: hetāvasati kāryaṃ ca kāraṇaṃ ca na vidyate / tadabhāve kriyā kartā karaṇaṃ ca na vidyate // 原因が存在しないならば, 行為の結果も, 行為の原因も, 存在しない それ 行為の結果 が存在しないならば, 作用も, 行為主体も, 手段も, 存在しないことになる 12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1b,n.4: 番 梵原作 法 非法 13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c6-7 法非法亦無, 作等無體故 大正 30,80c7 若無法非法, 從生果亦無 大正 30,80c17 若無法非法, 所作等無體 大正 30,152b23 法非法無故, 從生果亦無 大正 30,152b26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48: dharmādharmau na vidyete kriyādīnāmasaṃbhave / dharme cāsatyadharme ca phalaṃ tajjaṃ na vidyate // 作用などが存在しないならば, 法 にかなった行ない と非法 の行ない との両者は, ともに存在しない 法 にかなった行ない も, また非法 の行ない も存在しないならば, それから生ずる果報も, 存在しないことになる 14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 若無罪福報, 亦無有涅槃, 諸可有所作, 皆空無有果 大正 30,12c8-9 有 = 大 宋 元 明 大正 30,12d,n.16 2 般若燈論釋 : 無對應偈頌 無果無解脫, 亦無生天道 ; 非唯生天道, 解脫道亦無 大正 30,152b29-c1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50: phale `sati na mokṣāya na svargāyopapadyate / mārgaḥ sarvakriyāṇāṃ ca nairarthakyaṃ prasajyate // 果報が存在しないならば, 解脫にいたる 道 も, また天界にいたる道も, 成り立たないことになる こうして また, 一切の作用が無意味である, という誤りが付随する 193

為什麼說決定有作者不作決定業呢? 因為, 假使說業自有決定真實的體性, 這就不能成立造作的意義 這業是自體成 就的, 不是由作者的造作而有, 也就根本用不著作者 所以說 : 決定業無作, 是 業無作者 反之, 假定說能作者的我, 自有決定的體性, 不因作業而成立, 這也就不能成立 造作的意義 並且, 離了業而先已有了能作者的自體, 這作者也就與業無關 作業與作者, 要有相依不離的關係, 然後能成因果的聯繫 假使此是此, 彼是彼, 二者不相關, 這因果的聯繫, 就不能成立 所以說 : 定作者無作, 作者亦無業 說作者, 說作業, 本來要成立能作 所作的因果性 ; 但執為實有自體, 就不能成 立他的目的了 2 執著定有作者, 或執定有作業即墮無因過 釋第 3 頌 16 p.176 再進一步的推破 : 如執著人 法各別, 作業之前 定有作者, 或作者之前 定有 作業 ; 那麼, 所執的 作者及作業, 就會 墮於無因 而有的過失 要知道, 由於作業, 所以名為作者, 如說在未作業前, 決定已有作者自體, 這就 是離作業的因, 有作者的果 作者不從因緣生, 所以是無因有 同樣, 作業是由作者所造的, 如說他在沒有作者以前已有, 這就是離作者有作業, 作業不從因緣有, 所以也是無因 上頌 第 2 頌 說不能有所作, 這一頌 第 3 頌 說作者 作業無因 3 若無因則無果, 亦無所作業 作者 所用作法 釋第 4 頌 17 pp.176-177 如作者及所作業, 不從因緣有, 這又有什麼過失呢? 這過失太大了! 15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決定業無作, 是業無作者 ; 定作者無作, 作者亦無業 若先決定有作業, 不應更有作者, 又離作者應有作業, 但是事不然 若先決定有作者, 不應更有作業, 又離作業應有作者, 但是事不然 是故決定作者 決定作業, 不應有作 不決定作者 不決定作業, 亦不應有作 何以故? 本來無故 有作者 有作業尚不能作, 何況無作者 無作業! 大正 30,12b18-26 16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若定有作者, 亦定有作業, 作者及作業, 即墮於無因 若先定有作者 定有作業, 汝謂作者有作, 即為無因 離作業有作者, 離作者有作業, 則不從因緣有 大正 30,12b27-c2 17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問曰 : 若不從因緣有作者 有作業, 有何咎? 答曰 : 若墮於無因, 則無因無果, 無作無作者, 無所用作法 第 4 頌 若無作等法, 則無有罪福 ; 罪福等無故, 罪福報亦無 第 5 頌 若無罪福報, 亦無有涅槃, 諸可有所作, 皆空無有果 第 6 頌 若墮於無因, 一切法則無因無果 能生法名為因, 所生法名為果, 是二即無 ; 是二無故無作 無作者, 亦無所用作法, 亦無罪福 罪福無故, 亦無罪福果報及涅槃道, 是故不得從無因生 大正 30,12c2-14 194

假定作者 作業 墮 在 無因 中, 無因, 根本就不能成立 而且, 作者是作者, 作業是作業, 二者既 無因, 那當然也就 無果 真的因果都不可得了, 那還有什麼呢? 也就 無作無作者, 無所用作法 了 無作是沒有作業, 也可說是沒有作果的動作 ; 無作者, 是沒有能造作的我 ; 無所用作法, 是說所作的資具也不可得 4 若無所作業等法, 則法 非法 福報 罪報皆無法成立 釋第 5 頌 p.177 18 從此推論下去, 就達到撥無一切的邪見 因為, 造作 作者 所用作法都不可得, 那麼, 惡業的罪行 善業的福行, 也就 無有了 所以說 : 若無作等法, 則無有罪福 罪行是感罪惡果報的, 福行是感福樂果報的 罪福等 行既都是 無 有, 那麼 罪苦的 福樂的果報, 當然也就不可得了 所以說 : 罪福報亦無 5 若無罪福果報, 則無涅槃, 即破壞世間 出世間 釋第 6 頌 pp.177-178 有罪福的業行及罪福的果報, 就有世間生死的因果, 及依此而超脫的出世法 假 使沒有了這些, 這就是破壞了世間, 也就是破壞了出世間 所以說 : 若無罪福報, 亦無大涅槃 涅槃是依修行無漏聖道而證得的, 也還是勝無漏因所顯 經 中說 : 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集世間 ; 有因有緣世間滅, 有因有緣滅 世間 19 世出世間一切, 不離因果 所以如不能成立因果, 世間的苦 集不可說, 出世間的滅 道也不可說, 那就成為一切 所作 的, 皆空無有果 了 那麼, 我們還辛勤的修善, 精進的修學佛法做什麼呢? 二 亦有亦無門 釋第 7 頌 20 pp.178-179 [07] 作者定不定, 不能作二業, 有無相違故, 一處則無二 21 18 撥 :14. 廢棄, 除去 15. 滅絕, 斷絕 漢語大詞典 六,p.894 19 參見 雜阿含經 卷 253 經 大正 2,12c23-13 a12 20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問曰 : 若作者不定, 而作不定業有何咎? 答曰 : 一事無尚不能起作業, 何況二事都無! 譬如化人以虛空為舍, 但有言說而無作者 作業 問曰 : 若無作者 無作業, 不能有所作 ; 今有作者 有作業應有作 答曰 : 作者定不定, 不能作二業, 有無相違故, 一處則無二 作者定不定, 不能作定不定業 何以故? 有無相違故 一處不應有二 有是決定, 無是不決定, 一人一事云何有有 無? 大正 30,12c14-24 21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c20-21 有無互相違, 一法處無二 大正 30,80c29 作者實不實, 亦不作二業 ; 有無互相違, 一處即無二 大正 30,152c16-17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52: kārakaḥ sadasadbhūtaḥ sadasatkurute na tat / 195

1 外人執著作者與業亦有亦無 p.178 上面說實有或實無作者, 不能成立作業 於是外人又轉計 : 作者亦決定有亦不決定有, 能作亦決定亦不決定的業 這亦有亦無, 類似性空者所說的性空假名, 但實際不同 他們的意念中, 不是實有, 就是實無, 有無是敵體相違的, 決不同性空者的性空假名, 相成而不相奪的 亦有亦無, 有人說 : 沒有作業的時候, 不決定有作者 ; 造作業了, 就決定有作者 沒有感果時, 決定有所作業 ; 感了果, 就不決定有所作業, 如飲光部所說的 22 2 中觀破 pp.178-179 1 以 一剎那 破亦有亦無 p.178 他是約長時說的, 如在一剎那間, 那誰能建立亦有亦無呢? 作者 的亦 定 亦 不定, 是 不能 造 作 亦定亦不定的 二業 的 2 以 一處 破亦有亦無 pp.178-179 定 不定, 就是有與無 實 有 與實 無, 兩性 相違, 怎麼可於 一處 的作者, 說他亦有亦無? 或於一處的作業上, 說亦有亦無的二性呢? 所以說 無 二 三 一有一無門 釋第 8 頌 23 p.179 [08] 有不能作無, 無不能作有 ; 若有作作者, 其過如先說 24 parasparaviruddhaṃ hi saccāsaccaikataḥ kutaḥ // 実在であり且つ非実在である行為者が, 実在であり且つ非実在であるそれ 行為 をなす, ということは, ない なぜならば, 相互に矛盾している実在と非実在とが, どうして, 一つのものとして あり得るであろう か 22 1 大毘婆沙論 卷 19: 或復有執 : 諸異熟因, 果若未熟其體恒有 ; 彼果熟已, 其體便壞, 如飲光部 彼作是說 : 猶如種子, 芽若未生, 其體恆有 ; 芽生便壞 諸異熟因亦復如是 大正 27,96 b6-9 2 印順法師, 中觀論頌講記,p.300: 假定說 : 業決定是自有性的, 這不但本來存在而不成造作, 也應該永遠存在而不再滅失, 那就應該這生受了果報, 此業不失, 來生更受果報, 再來生還是受果報, 一直受果無窮 如這樣, 也就失去隨業受果的意義, 人類不能再以新作的善業, 改善自己了! 飲光部見到了這點, 所以他主張業力沒有受報是存在的, 受了報就不存在的了 23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有不能作無, 無不能作有 ; 若有作作者, 其過如先說 若有作者而無業, 何能有所作? 若無作者而有業, 亦不能有所作 何以故? 如先說 有中若先有業, 作者復何所作? 若先無業, 云何可得作? 如是則破罪福等因緣果報, 是故偈中說 : 有不能作無, 無不能作有 ; 若有作作者, 其過如先說 大正 30,12c25-13a3 24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2c25-26 2 般若燈論釋 卷 6 8 觀作者業品 : 有者不作無, 無者不作有 大正 30,81a15 此由著有過, 彼過如先說 大正 30,81a17 3 大乘中觀釋論 卷 7 8 觀作者作業品 : 196

再作一有一無破 如說作者有 作業無, 或作者無 作業有, 這都不能成立有所作的 因為, 有因與無果, 有果與無因, 一有一無, 二者不能相及, 不能構成關係 所以決定 有 作者, 不能作 決定 無 的作業; 決定 無 作者, 也 不能作 決定 有 的作業 或者覺得 : 一有一無, 難以成立造作 要成立因果的關聯, 還是有作 有作者吧! 但是, 先有作業, 還要作者作什麼? 在作業前先有作者, 這作者到底作了什麼, 而稱為作者呢? 這 若有作作者 的 過 失, 早已 如先 前所 說, 不勞一破再破的了 四 此一彼三門 pp.179-181 [09] 作者不作定, 亦不作不定, 及定不定業, 其過先已說 25 作作者作用, 所作實非實 ; 著即生過失, 此因如先說 大正 30,152c21-22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54: satā ca kriyate nāsannāsatā kriyate ca sat / kartrā sarve prasajyante doṣāstatra ta eva hi // 実在している行為主体によって実在していない もの がなされる, ということはないし, 実在していない 行為主体 によって実在している もの がなされる, ということもない なぜならば, そこにはまさしく, それら一切の誤りが付随するからである 5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2a,n.1: 番 梵頌云 : 作者若決定, 不作不定業, 不定不作定, 此亦成先過 無畏牒頌云 : 作者及作業, 定不作不定 云云 釋云 : 決定者不作不定業, 不定者不作定業 佛護云 : 前依定不定俱三種同類說, 今依異類說 25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3a4-5: 作者不作定, 亦不作不定, 及定不定業, 其過如先說 如先 = 先已 宋 * 元 * 明 * 大正 30,13d,n.1 作者實不實, 亦實亦不實 ; 不作三種業, 是過先已說 大正 30,81a21-22 所作實不實, 亦實亦不實 ; 作者及作業, 此因如先說 大正 30,152c25-26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56: nāsadbhūtaṃ na sadbhūtaḥ sadasadbhūtameva vā / karoti kārakaḥ karma pūrvoktaireva hetubhiḥ //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行為者が, 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をなすことはないし, また実在しており且つ実在していない 行為をなすこと もない それは, 先に述べたもろもろの理由 第二偈など による 5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2a,n.2: 番 梵下有三頌 一云 : 作者若是定, 不作不決定, 俱定不定業, 因如上說故 二云 : 作者若不定, 亦不作決定 俱定不定業, 因如上說故 三云 : 作者定不定, 亦不作決定, 或不決定業, 因如前當知 無畏牒前二頌, 首句皆云 作者及與業 197

[10] 作者定不定, 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於業, 其過先已說 26 1 決定有作者, 不能作三業 釋第 9 頌 27 p.180 從自性的見地去看作者與作業, 說作者能作業, 這是不能成立的 因為事業定有, 作者不作定 業 ; 事業不決定有, 作者也 不作不 決 定 業 ; 事業亦有亦無, 作者也不作亦決 定 亦 不 決 定業 說作者能作業, 這業決不出三類 其過 失, 如 先 前的實有實無門 亦有亦無門 一有一無門, 已 分別 說 過 2 作者決定 不決定 亦定亦不定, 皆不能作業 釋第 10 頌 28 p.180 反過來說 : 決 定 的 作者, 不能作業 ; 不 決 定 的作者, 也不能作業 ; 亦 決 定亦不 決 定 的作者, 也 不能作於 各種的事 業 他的所以不能作, 過 失也在 先已說 3 小結 pp.180-181 把這三種作者 三種作業, 分別配合來說, 可以成為九句 : 決定的作者 : 不作決定業, 不作不決定業, 不作亦決定亦不決定業 不決定的作者 : 不作決定業, 不作不決定業, 不作亦決定亦不決定業 亦決定亦不決定的作者 : 不作決定業, 不作不決定業, 不作亦決定亦不決定業 26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3a9-10 2 般若燈論釋 卷 6 8 觀作者業品 : 作業實不實, 亦實亦不實 ; 非俱作者作, 過亦如先說 大正 30,81a23-24 3 大乘中觀釋論 卷 7 8 觀作者作業品 : 作者諸所作, 非實非不實 ; 應知業亦然, 此因如先說 大正 30,152 c27-28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58 p.260: nāsadbhūto `pi sadbhūtaṃ sadasadbhūtameva vā / karoti kārakaḥ karma pūrvoktaireva hetubhiḥ // 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者もまた,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行為をなすことはないし, また実在しており且つ実在していない 行為をなすこと もない それは, 先に述べたもろもろの理由 第三偈など による karoti sadasadbhūto na sannāsacca kārakaḥ / karma tattu vijānīyātpūrvoktaireva hetubhiḥ // すでに実在しており且つ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行為者が, すでに実在している行為をなすことはないし, まだ実在していない 行為をなすこと もない そして, それは, 先に述べたもろもろの理由 第七偈など によって知られるべきである 27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作者不作定, 亦不作不定, 及定不定業, 其過先已說 定業已破, 不定業亦破, 定不定業亦破, 今欲一時總破, 故說是偈 是故作者不能作三種業 大正 30,13a4-8 28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今三種作者亦不能作業 何以故? 作者定不定, 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於業, 其過先已說 作者定 不定 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於業 何以故? 如先三種過因緣, 此中應廣說 如是一切處求作者 作業, 皆不可得 大正 30,13a8-13 198

列表如下 : 決定業決定作者, 不作 不決定業 亦決定亦不決定業 決定業不決定作者, 不作 不決定業 亦決定亦不決定業 決定業亦決定亦不決定作者, 不作 不決定業 亦決定亦不決定業 二 示正見 pp.181-182 [11] 因業有作者, 因作者有業, 成業義如是, 更無有餘事 29 一 作者與作業相依相存, 無自性而緣起假名假 釋第 11 頌 30 pp.181-182 他人所執的實有或實無的作者及作業, 已摧破了 ; 性空者究竟有沒有這二法呢? 如抹殺了這二者, 這一樣的墮在邪見中 ; 如還承認有這二法,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 論主說 : 作者與作業, 是彼此相依而相存的, 彼此都從因緣生, 沒有自性的作者及作業, 但假名相宛然而有 這就是說 : 作者之所以為作者, 是 因業 而 有作者 的 ; 業之所以為業, 是 因作者 而 有業 的 因此, 作者及作業, 成立於假名的相互觀待法則 假使離了作者, 作業就不可得 ; 離了作業, 作者也就不可得 29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3a17-18 緣作者有業, 緣業有作者 ; 由此業義成, 不見異因故 大正 30,81a27-28 因作者有業, 因業有作者 大正 30,153a8 世俗遣異性, 我見成就相 大正 30,153a12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62: pratītya kārakaḥ karma taṃ pratītya ca kārakam / karma pravartate nānyatpaśyāmaḥ siddhikāraṇam // 行為者は行為に縁って 起こり, また行為はその行為者に縁って起こる それ以外の成立の原因を, われわれは見ない 5 歐陽竟無編,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藏要 4,22b,n.3: 番 梵頌云 : 作者緣業成, 業復緣作者, 除此得生起, 不見能成因 無畏釋云 : 作者依業而起, 業依作者而起 30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問曰 : 若言無作 無作者, 則復墮無因 答曰 : 是業從眾緣生, 假名為有, 無有決定, 不如汝所說 何以故? 因業有作者, 因作者有業, 成業義如是, 更無有餘事 業先無決定, 因人起業, 因業有作者 作者亦無決定, 因有作業名為作者, 二事和合故得成作 作者 若從和合生則無自性, 無自性故空, 空則無所生, 但隨凡夫憶想分別故說有作業 有作者 ; 第一義中無作業 無作者 大正 30,13a13-24 199

論主 成 立 業 及作者的意 義, 就是 如是 除了這緣起義以外, 更無有 其 餘 的 事 理可以成立的了 二 三論學者與天台家之詮釋 p.182 古代的三論學者, 據 決定業無作 一頌 第 2 頌 31, 成立初章義 32 依本頌 第 11 頌 成立中假義 初章義 遮他, 中假義 顯正 如說 : 作者是人, 作業是法, 各有決定性, 那就不依人而有法, 不依法而有人 這 樣, 人不從法有, 人是自人 ; 法不從人有, 法是自法 人 法都是自有的, 自有就 是自性有, 失卻因緣義, 就是非佛法的邪見了 反之, 人不自人, 依法故有人 ; 法不自法, 依人故有法 這樣, 人 法都是因緣有, 因緣有就是假人 假法 ; 假人 假法, 即是不人 不法, 從假入中 轉過來, 不人 不法而假名為人 法, 就是中後假了 33 天台家立不可思議的妙假, 所以要破這因緣假 ; 但三論師依龍樹本品, 依因緣相待 假, 立一切法, 也破一切法 貳 類破 釋第 12 頌 34 pp.182-183 [12] 如破作作者, 受受者亦爾, 及一切諸法, 亦應如是破 35 31 案 : 指第二頌 : 決定業無作, 是業無作者 ; 定作者無作, 作者亦無業 32 印順法師, 中觀今論,p.45: 中國古三論師教導學人, 有入門的 初章義 與 中假義 初章, 譬如讀書的先學字母, 就是第一課的意思 要學中觀, 第一步必須明解初章, 即破斥外人的立義 ; 然後進一步修學中觀家的正義 中假 33 隋 吉藏撰, 中觀論疏 卷 6 8 作者品 : 因業有作者, 因作者有業, 成業義如是, 更無有餘事 偈分為二 : 初有三句, 明有因緣人法 ; 更無有餘事一句, 此辨更無外人五種人法 一師初章 中假語並是依 作者品 此文作之 初章, 四對之失, 即是前過外人人法不相因義 四對之得, 即是此文人法相因義, 故初章語起自此文也 中假起此品者, 明外人性人法不可得 非人非法, 即是假前中義 因緣人法, 即中前假義 因緣人法, 即是非人非法, 名假後中義 非人非法, 假名人法, 即中後假義 而三論師雖誦初章 中假之言, 而不知文處, 故今略示之 大正 42,91c6-16 34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青目釋 : 如破作作者, 受受者亦爾, 及一切諸法, 亦應如是破 如作 作者不得相離, 不相離故不決定, 無決定故無自性 受 受者亦如是 受名五陰身, 受者是人, 如是離人無五陰, 離五陰無人, 但從眾緣生 如受 受者, 餘一切法亦應如是破 大正 30,13a25-b2 35 1 中論 卷 2 8 觀作作者品 大正 30,13a25-26 2 般若燈論釋 卷 6 8 觀作者業品 : 如業作者離, 應知取亦爾 大正 30,81b5 及餘一切法, 亦應如是觀 大正 30,81b19 200

如 上 破作作者 的不可得是這樣, 破斥 受受者, 當知也是這樣 受 是五 蘊法, 受者 是人 有人才有五蘊的受法, 有五蘊的受法才有人 ; 離了五蘊的受法, 人就不可得, 離了受者人, 五蘊的受法也就不可得 這一切, 因緣和合有的, 緣生無自性, 無自性就是空 ; 在這空無自性中, 唯有假名的 受受者 如破受受者是這樣, 其他凡有因果關係 人法關係的 一切諸法, 也都可以 如是 的方法去 破 斥, 去成立 附錄 印順法師, 8 觀作作者品 科判 科判 偈頌 癸一 標章 [01] 決定有作者, 不作決定業 ; 決定無作者, 不作無定業 戊二 有作則受 己一 觀作作者 庚一 正破 辛一 遮戲論 壬一 實有實無門 癸二 釋成 [02] 決定業無作, 是業無作者 ; 定作者無作, 作者亦無業 [03] 若定有作者, 亦定有作業, 作者及作業, 即墮於無因 [04] 若墮於無因, 則無因無果, 無作無作者, 無所用作法 [05] 若無作等法, 則無有罪福 ; 罪福等無故, 罪福報亦無 [06] 若無罪福報, 亦無大涅槃, 諸可有所作, 皆空無有果 壬二 亦有亦無門 [07] 作者定不定, 不能作二業, 有無相違故, 一處則無二 壬三 一有一無門 [08] 有不能作無, 無不能作有, 若有作作者, 其過如先說 壬四 此一彼三門 [09] 作者不作定, 亦不作不定, 及定不定業, 其過先已說 [10] 作者定不定, 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於業, 其過先已說 示辛正二見 [11] 因業有作者, 因作者有業, 成業義如是, 更無有餘事 庚類二破 [12] 如破作作者, 受受者亦爾, 及一切諸法, 亦應如是破 3 大乘中觀釋論 卷 7 8 觀作者作業品 : 作者作業等, 此義如是故, 餘法自及他, 相因義應觀 大正 30,153a28-29 4 月稱, 梵本 淨明句論 ; 參見三枝充惪, 中論偈頌總覽,p.264: evaṃ vidyādupādānaṃ vyutsargāditi karmaṇaḥ / kartuśca karmakartṛbhyām śeṣān bhāvān vibhāvayet // 以上のように, 行為と行為主体とを破斥したところから, 同樣に執着 取 の破斥 も知られるべきである 行為と行為主体と の以上の考察 にもとづいて, そのほかのもろもろの 存在 もの こと を考察すべきである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