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浅释 ( 现代修学救命的经典 ) < 七 >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 一 书写因缘二千多年前, 我们的世尊三界导师众生慈父 本师释迦牟尼佛, 有感于生 老 病 死的感伤, 人生短促如蜉蝣处处显示无常之恸 于是放弃荣华富贵, 别离娇妻眷属, 出家求道, 悟道成佛之后, 便开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 六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浅释 ( 现代修学救命的经典 ) < 七 >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 一 书写因缘二千多年前, 我们的世尊三界导师众生慈父 本师释迦牟尼佛, 有感于生 老 病 死的感伤, 人生短促如蜉蝣处处显示无常之恸 于是放弃荣华富贵, 别离娇妻眷属, 出家求道, 悟道成佛之后, 便开"

Transcription

1 1. 正文 1. << 认识佛教及修行 >>( 上部 ) 黔新出 图书 2006 年内资准字 426 号一 书写因缘二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创立佛教的? 悟的什么道? 三 什么是佛法? 四 什么是佛教? 五 科学与佛法 < 一 > 科学的定义及科学方法 < 二 > 科学知识及演进 < 三 > 科学发达对人类的影响 < 四 > 对科学应有的认识与评价 < 五 > 科学与佛法异同比较 < 六 > 佛法与科学间的桥梁 真理 < 七 > 科学家 哲人 名人对佛教的看法 < 八 >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 九 > 信佛不是迷信 学佛是积极的 < 十 >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 十一 >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 十二 >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 十三 >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 十四 >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 十五 > 佛教使人类向善 使世界更加光明, 是全人类的佛教 < 十六 > 什么是魔? 如何降魔? < 十七 > 诸佛所行? < 十八 > 修行人在哪里修? 六 佛法修学七大科目 < 一 > 三福 1 人天福 / 孝敬 慈悲 身善 口善 意善 2 二乘福 / 三皈 自性三宝 住持三宝 / 严持戒律之精神和原则 3 大乘福 / 发菩提心 先断烦恼再度众生 < 二 > 六和敬 < 三 > 三学 / 戒 定 慧 < 四 > 六度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五 > 佛法的修学次第 1 信解行证 2 戒定慧齐修 / 五年专诵一部经, 先断烦恼 智慧流露

2 < 六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浅释 ( 现代修学救命的经典 ) < 七 >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 一 书写因缘二千多年前, 我们的世尊三界导师众生慈父 本师释迦牟尼佛, 有感于生 老 病 死的感伤, 人生短促如蜉蝣处处显示无常之恸 于是放弃荣华富贵, 别离娇妻眷属, 出家求道, 悟道成佛之后, 便开始说法利益众生, 普愿众生皆能脱离尘垢, 同归清净本性, 免于轮回之苦, 佛陀的大慈悲心, 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尽的 回顾佛法尚未东来时, 历代祖师为使佛法薰蓋本土, 披星载月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而行 ; 中途不知多少英灵亡魂飘泊异地, 黄土陇头堆白骨, 荒塚如堆草 ; 然虽困境重重却不灭其求法和弘法的决心, 佛法才能在步步艰难之下, 徐徐传入 以致于处于现在时期的我们, 仍能得闻尊贵的佛法, 实在是高僧大德们斑斑血泪换取而来的 感念祖师们的恩泽, 如不精进, 实在有愧先历祖师们的舍身求法和弘法 反观今日, 表面上学佛的声迹比比皆是, 实际上佛法却没有真正深植人心, 可惜了解佛教教义的人太少, 实践所谓菩萨行的更少 有许多自视有悟性高傲的人, 以学术研究为主, 只知表面字义, 却没有深入去识证体会其精髓, 稍有理悟便狂妄自大, 或者被用于居家祈安, 更可悲的是沦落于人死之后引导亡魂的器具, 如此荒腔走调的变相情势使得佛法几近荡然无存 每想到此, 再回眸深思佛陀及代代祖师为佛法牺牲的精神, 身为皈依弟子的我们真是感到无地自容 眼见佛法沦丧, 在痛惜之余, 深感有拔乱反正的义务, 尤其是今日道德观念败坏, 社会现象紊乱得令人触目惊心, 而博大精深的佛法却无法发挥效用, 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在佛法沉沦的今日, 我们佛法弟子愿以弘扬正法为已任, 肩担起护法的重责 我不敢奢言能造成多大的彰效, 但希望有滴水成河的功能, 积少成多凝聚微薄的奉献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给大众注入些正确的佛法概念, 不至使其陷入累卵之危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期盼大家都能体念闻法的不易, 让佛陀金口诵涵的法宝常住在世 促使五浊恶世众生, 都能在佛法的沐浴下洗涤出清净的本性, 三涂八难都能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以回报宏伟浩大的佛恩 再此衷心感谢慧海老和尚 通睿法师 宗曦法师的审阅支持, 及沈彬 焦静等人的支持 三宝弟子 : 张微甲申年 己巳月於筑二 释迦牟尼佛怎样创立佛教的? 悟的什么道? 释迦牟尼佛, 又称释迦世尊 释迦是种族名, 义译能仁, 佛之姓 ; 牟尼义译为寂默, 佛之名 称释迦牟尼者, 意思为释迦族之圣者 称释迦世尊是为其觉圆德备, 出世三乘, 世间六凡无不共尊, 故号世尊 释迦牟尼佛 ( 约公元前 565 年 ~ 前 486 年, 西方人记载 ), 我们中国人记载, 释迦牟尼佛是在中国周昭王二十六年 ( 甲寅 ) 的四月初八诞生, 于周穆王五十三年 ( 壬申 ) 二月十

3 五日入灭 原名悉达多, 姓乔答摩 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 ( 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 ), 国王净饭王的太子, 母亲是释种善觉长者之女摩耶夫人 当时, 印度社会阶级分为四种 一 为婆罗门, 主持宗教 ; 二 为刹帝利, 系王族, 掌理政治 ; 三 吠舍种姓, 为商贾 ; 四 首陀罗, 为农人奴隶 悉达多是属刹帝利 悉达多太子降生后不久, 一位当时负有盛名的预言家阿私陀仙人, 来谒见净饭王, 说要为太子占相 净饭王命人抱出太子, 请阿私陀仙人观看, 最后阿私陀仙人感叹说 : 大王啊! 照太子这种相貌看来, 在人间找不出第二个来 将来长大成人, 他若在家, 一定为转轮圣王 ; 他若出家, 可成就一切智慧, 利益人天, 但据我的观察, 太子将来必定出家学道, 转大法轮 可惜我老了, 恐怕将来看不到这些情形了 说完叹息着告辞而去 净饭王听了阿私陀仙人的话, 使他又喜又忧, 喜的是太子相貌殊好, 可为转轮圣王, 统一天下 ; 忧的是怕太子长大了当真要出家修道 太子生后第七天, 生母摩耶夫人命终, 后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太子少年时, 净饭王请了名师令太子习文学和武艺 先请文事最优的毗奢密多罗教太子文学 伦理学, 宗教学 数学 医学等诸种学问, 又请武术最精的羼提婆教太子兵法及武艺 太子天资聪颖, 对所学的各种知识技能, 皆能融会贯通, 可以说文武兼全, 智勇悉备 太子虽然勇武聪明, 但性情却喜沉思瞑想 有一次同父王郊游, 看见田中的农人赤体裸背, 在烈日之下工作 老牛拖着犁不得休息, 还被鞭打得皮破血流 ; 又见农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虫蚯蚓, 被鸟雀竟相啄食, 惨痛万分 太子看到心中感到无限的哀痛 就在阎浮树下, 端坐沉思 净饭王找到他, 问他为何如此, 他说 : 看见世间的众生, 互相吞食, 心中感到万分难过, 所以坐在这里沉思 净饭王劝慰太子半天, 才带他一同回宫 回到宫里净饭王想到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 深怕太子厌世出家, 于是为太子建造了适于春 夏 秋三季不同娱乐要求的三时宫殿 殿中都用七宝装饰, 穷极奢华 又在园里广造池台, 栽种花果, 并以 500 采女, 歌舞随侍 在太子 16 岁时为他安排了婚事, 纳释种婆罗门摩诃那摩之女耶输陀罗为妃 婚后不久, 悉达多夫妇生下了儿子罗睺罗 人间的娱乐, 可以说应有尽有 但这些声色之娱并不能使太子感到欢乐, 相反他更对于人生苦难现象的关怀, 苦苦思索 一天, 太子禀明父王, 要到城外出游, 净饭王便敕令官属前后导从, 陪同太子出城 这时途中观者如云, 都想看看太子的风采 太子乘车到了东门, 于人丛中看见一个老人, 发白面皱, 骨瘦如柴, 手持拐杖, 行动极其困难 车经南门, 又看见一个病者, 身瘦腹大, 喘息呻呤, 痛苦万状的在道路旁挣扎 后来到了西门, 遇到一族人抬着一具尸体, 那个尸体脓血流溢, 恶臭难闻 随行的亲属, 痛哭流涕, 使目睹者心酸 太子看到此等情状, 真是感慨万分 想到世人不拘富贵贫贱, 都逃不过老病死的大关, 乃叹道 : 日月易过, 少年不常, 老至如电, 身形不支, 气力衰虚, 坐起苦极, 我虽富贵, 岂能独免, 念及将来, 甚可畏惊 在这几次出外郊游的过程中, 年轻的太子发现了衰老 病痛 与死亡等现象, 引起了他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深切忧思 虽然自已生活优裕舒适, 但也痛感世间变化无常, 人人生活在苦难中, 悉达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读过很多吠陀经典 但优越的生活, 也不能帮助他去掉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和追求 加上受到当时盛行的沙门修行方式的影响, 到了他 19 岁的时候, 悉达多下了出家学道的决心 就在二月初八的夜里, 中夜起身, 到耶

4 输陀罗的寝宫, 对熟睡中的爱妃和娇儿 ( 罗睺罗 ) 看了最后一眼, 断然潜出宫门唤醒他的仆人车匿, 骑上骏马健陟, 策马出城 出了北门, 回顾巍娥的宫城, 他发誓言道 : 我若不能求得正觉, 度脱众生于生死海中, 誓不再回迦毗罗城 于是, 他策马疾走, 天亮到了拘利国外的阿拿摩河畔停了下来 悉达多摘除发中明珠叫仆人车匿带回宫中奉还父王 ; 脱了身上的璎珞以奉还姨母 ; 又脱了身上华美的服饰叫车匿交给耶输陀罗, 然后拔剑断了头发, 改扮成沙门模样 仆人车匿看见太子道心坚定, 不肯回宫, 无奈骑着骏马健陟, 怀抱太子的服饰, 大哭而返 悉达多依然别妻离子, 舍弃了王位的继承权, 剃掉须发, 披着袈裟出家修行, 就是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 悉达多首先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 跋伽仙人接见了他, 他看见和跋伽仙人在一处修苦行的人, 是通过种种折磨肉体的苦行以求精神解脱, 太子认为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他正在思考的问题, 于是他停留了一宿之后即便辞去 此时, 净饭王已知道太子出家的事情, 他无限悲哀, 便派王师大臣二人, 带着侍从, 去追劝太子回国 他们追到了太子, 但太子立志修行, 不为所动 王师大臣无奈, 乃留下了乔陈如等五个年青人侍从太子, 他二人带着其余的人回报净饭王 悉达多带着五个年青人, 南渡恒河, 到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 国王频婆娑罗王闻知, 便把太子迎往宫中 他为太子绝世英才而遁世出家, 感到深为惋惜, 力劝太子还俗, 并愿以王位相让 太子婉和的谢绝了他的好意, 频婆娑罗王深为感动, 便向太子说 : 你如得道, 愿先来度我 太子便告辞而去 他们一行六人又到王舍城附近山林, 跟随数论派的先驱者阿逻罗 迦罗摩以及邬陀迦 罗摩子修习禅定 悉达多诚诚恳恳, 认真地修学完成, 但认为这不是道, 不是究竟 悉达多经过五年的游历访遍了所有仙人修学完成, 认为都不是究竟 当时他再也找不到明师, 只好又来到尼连禅河 ( 恒河 ) 附近的伽阇山苦行林, 期望通过苦修得到正觉 他逐渐减少食物, 直至每天只吃一谷一麦 磨砺身体历经六年之久 最后身形消瘦得不像样子, 但对解脱之道仍无所得, 终于悟出苦行无益 他这样修是要找出一个真理来, 于是就下山来到恒河, 洗去六年的积垢, 并接受进食了林中牧羊女供养他很好的乳酪 这时跟随太子苦修的五个年青人, 看到这种情形, 认为太子放弃了修行志向, 便心生诽谤, 一同离开太子自行到波罗奈国鹿野苑 ( 即鹿园, 五仙所居之修行处, 为古帝王苑园, 又为帝王养鹿之园 ) 中苦行去了 这五个人后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最先所度的大弟子 这时一般人也都以为悉达多 退道 了 因为都认为出家人修道应该苦行, 于是那些跟他的人自然离开 可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 释迦牟尼佛因为得到了营养, 恢复了体力才睹明星而悟道 ( 宇宙人生的真理 ) 所以提醒同修们, 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 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 是无法修道与证道的, 这是一个事实 在这六年时间释迦牟尼佛做了些什么? 又是如何修持的 我们看了他的传记, 只看到他学 无想定 三年, 又学 非想非非想定 三年, 最后 知非即舍 我们大家往往忽略了他在修行中, 认真修持的一面 1 什么是 无想定? 这是印度古法, 中国及全世界各地都有, 也就是修道人想学到的没有妄想 比如 : 我们打坐, 能不能做到盘起腿来没有思想? 绝对做不到 释迦牟尼佛在学 无想定 三年以后, 发现这不是道而丢掉, 并不是他没有修成, 而是修成后丢掉了它 因为这不是道

5 由于佛经文字简单, 我们很容易看过去而忽略了 同修们要记住佛经上每一个字都是智慧, 不要忽略了它 2 什么是 非想非非想定? 非想非非想定 : 非想 不是我们普通惯性的思想境界, 但是 非非想, 不是思想, 勉强就说它是一种灵感吧! 是一种超越思想的灵感 非想非非想定 与 无想定 的这个 定 完全不同 无想定是把思想完全除掉, 而这个非想是 绝对没有思想, 可是又不是象无想定般的什么都不知道 它不是没有知觉, 没有灵感的一种功夫 这是当时所标榜的最高修炼方法 释迦牟尼佛以三年的时间, 达到了这个境界, 但发现它不是道, 所以又丢掉了, 大体上佛经传记所讲佛的修炼经过, 这是很重要的两点 这两种修持的功夫, 实验, 已经涵盖了世界上很多的修持方法, 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所以释迦牟尼佛其它的修学, 都可以不必再细述了, 例如 : 佛在学道前, 对于文学 数学 武艺等等都达到了最高明的境界, 出家后又学成了这两种最高的法门, 但是认为还不是道 其实, 假如你真能做得到, 天天在那里一动不动, 即使你没有道, 别人也认为你有道了! 悉达多接受了营养, 恢复了体能, 并未放弃寻求解脱之道 他又独自一人渡过恒河, 来到伽耶山一座小山里见到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双腿跏趺, 端身正念 发愿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 ( 觉悟 ), 宁可碎此身, 终不起此座 经过七天七夜, 最后 ( 十二月八日的凌晨 ) 抬头睹明星, 豁然大悟, 证得一切种智, 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这时悉达多太子还不到 30 岁 这简单的几个字, 我们很容易被忽略过去, 看的时候似乎懂了, 可是没有深入体会 佛当时的发愿, 推开一切, 等于说发了誓, 赌了咒 这一次如果我不成道, 就在这里死掉算了, 不起此座 就是这句话, 他求道就是那么的专心 根据释迦牟尼如来应化史集的记载, 佛在六天之内, 先得四禅八定, 再得意生身, 而后陆续一夜之间证得六神通, 第七天的凌晨, 抬头一看, 看到天上的明星而证悟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无上正等正觉 ) 那释迦牟尼佛睹明星悟道, 悟的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悟的是 :( 此地浅讲 ) 一 一切众生都有一个共通体, 就是清净灵妙, 光明圣洁的真心 一切含灵的众生, 都具有心性自体功能, 而发生种种作用 虽然终日应用, 但是只能认识这个自性功能所产生的作用 而不能认识心性光明寂然的自体, 所以才在生死之流当中旋转不已 二 一切现象所生, 都是心性自体功能所显现 一切世界的物质微尘, 都是因为从心性的本体功能而形成 世界上一切所有一草一木, 一点一滴, 如果要研究它的根源, 都有它自己的特性, 即使是虚空, 也有它的名称和现象 这个清净灵妙, 光明圣洁的真心, 为物质 心理 生理的一切中心体性 物质色相与虚空, 互相生克, 虽然现出千变万化, 但超越不出自性本体的功能 而自性本体功能, 则随同变化所生的物质色相与虚空, 充满于宇宙间 所以在自性本体功能的空性中, 有风的吹动, 虚空的晴朗, 太阳的光明, 云雾的昏暗等等各种现象 一切众生自己迷闷, 背觉合尘 违背了正觉的自性, 自己随合物理的变化, 所以才发生种种尘劳, 而形成世间相 释迦牟尼佛证悟道妙明不起, 生灭的自性, 合于自性本体, 这个自性本体是妙觉 圆明 圆满地普照于宇宙间

6 所以在自性功能中 一 即具足无量作用, 无量也只是 一 小中可以现大, 大中可以现小, 这个自性如如不动的遍满十方虚空世界 三 真心正觉自性, 遍满十方虚空世界, 湛然清净, 常住本位, 没有生灭变化 我们众生向来不认识自己, 更不知道自己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 本来是清净光明的 平常都被物理现象和意识思想的心理状态 妄想所支配, 认为这种妄想作用, 就是自己的真心 所以发生种种错误, 在生死中轮转不休 那我们说释迦牟尼佛这一下抬头悟道, 悟道了以后, 前面那些修持, 都浪费掉了, 那六年的功夫都白做了吗? 换句话说, 释迦牟尼佛悟道弘法不超过 30 岁, 弟子们比他的年龄大多了, 他从小所受的教育, 以及出家后, 各种修炼, 修苦行是不是白干了呢? 我们大家学佛, 有点颠倒因果 是的我们都晓得佛经里的词句, 什么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缘起性空 性空缘起, 真如实性 等等名句 但是, 这些学理和道理, 不是我们的 ; 而是释迦牟尼佛苦行那么多年以后, 对弟子的回答 ; 人家把这个回答记录下来以后, 我们看了才懂的 事实上, 不是我们懂, 这不过是佛经的增上缘, 我们拿到佛的成果, 加以接受而已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也应该走修行的路子, 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 照佛经严格要求自己, 向真正的修持路上去求证, 自己去证到老师所讲的理 我们知道, 一般讲修证功夫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就是把前人修持的经验和累积的见地, 拿来倒因为果, 然后就变成佛学了 结果我是我, 佛学是佛学, 两个对立的 对于修持一无用处 因为我们懂得这么多道理以后, 往往会误以为是自己的成果 尤其是一些人讲打坐 讲密 讲禅什么都会, 满口行话, 但是看看他那样子, 又一点都不像 我们学佛的同修要注意啊! 释迦牟尼成佛以后, 就开始弘法利益众生 他首先来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 向曾经陪伴他进行多年苦修的乔陈如 摩诃那摩 跋波 阿舍婆阇 跋陀罗阇五人演说佛法, 接纳他们成为最早的僧众弟子 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 初转法轮, 至此佛 法 僧三宝具足佛教正式形成 世尊度化五比丘后, 就暂时安居在鹿野苑中 不久波罗奈国长者耶舍和他的亲友 50 人都来向世尊皈依 世尊又遣弟子四方弘化, 并亲自到摩迦陀苦行林中, 度化事火外道优楼频罗迦叶 那提迦叶及伽耶迦叶三弟兄 他们三弟兄尚有弟子千人, 同时皈依世尊 于是世尊的声教四被, 远近尊扬 世尊想到未成道时, 频婆娑罗王有 : 若成道时, 愿先见度 的约言, 于是带领千余弟子, 走向王舍城 频婆娑罗王闻说世尊来到, 欣喜万分, 亲自迎接世尊到迦兰陀竹园中, 听受佛法受持五戒 他并在竹园中建造寺宇供世尊居住 这就是僧伽最初有寺宇之始的竹林精舍 这时婆罗门中有舍利弗及大目犍连二人, 都聪明智慧, 名望素著, 各有一百弟子修习道行 一天, 舍利弗途中遇到世尊弟子马胜比丘, 见他威仪殊胜, 举止安详, 心中颇为敬羡, 便问马胜比丘 : 请问令师是谁, 他平常说些什么教法呢? 马胜比丘说 : 我师释迦世尊, 他的智慧神通, 无人可比 我年纪幼稚, 受学曰浅, 尚领会不了我师的妙法 舍利弗一再要求说 : 请慈悲方便, 略说一点概要 马胜遂说偈道 : 诸法因缘生, 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听了, 大有感悟, 回去告知目犍连, 带着弟子一同皈依世尊, 这二人皈依后, 世尊因他二人学识优越, 对他二人特别重视, 这就引起旧日弟子中有以为不平的, 世尊因说四句偈道 :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

7 佛教 这时净饭王听说太子成道, 并且在邻国王舍城说法, 就遣使者请世尊回国一行 世尊就回到伽毗罗卫国为亲族说法, 阿难陀 阿那律诸王子都随世尊出了家 后来世尊之子罗睺罗也剃度出家, 世尊因他年幼就为他制定了沙弥十戒, 这是僧团中沙弥的开始 世尊在去鹿野苑度化五比丘的途中, 接受了谛婆沙和跋利迦等诸商人的供养, 并接受诸人所请, 为其授皈依, 这些人也就成了佛门最早的在家信众 释迦牟尼佛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方法, 进行了长达 49 年的弘法活动 讲经三百余会, 足迹遍布恒河两岸, 度人无数 在弘法的过程中, 释迦牟尼佛在各地组织起了许多僧团, 得到了一些国王 大臣 富商的拥戴, 并在他们有力支持下建立了祇园精舍 竹林精舍等众多的寺院, 佛教力量日见扩大 公元前中国周穆王五十三年 ( 壬申 ) 二月十五日,79 岁高龄的释迦牟尼佛, 见这时三藏经典已经尽备, 四众弟子普沐教泽, 度生之事渐毕, 就在拘尸那伽罗城外的婆罗双树林, 命阿难敷设床座, 示以即将涅槃 这时诸大弟子都伤感无已, 就推阿难向世尊请示四事 : 1 佛灭后依谁为师?2 依何安居?3 如何调伏恶性比丘?4 如何结集经典令人证信? 释迦牟尼佛指示说 : 第一 依戒为师 ; 第二 依四念处为安住 ; 第三 恶性比丘默摈 ; 第四 在经典前冠以 如是我闻 四字令人证信 这时有外道婆罗门须跋陀罗赶来求度, 成为世尊最后的度化弟子 二月十五日中夜月圆时分, 释迦牟尼佛右胁而卧, 汩然入寂 后来诸弟子将释迦牟尼佛圣体于拘尸那揭罗城的天冠寺中荼毗, 所遗舍利由摩揭陀等八国分别建塔供养 释迦牟尼佛涅槃了却给世界留下了充满睿智的宇宙人生真理 经过后代佛门弟子的不断整理与弘扬, 佛教逐渐超越了古印度的疆界, 成为全人类的智慧瑰宝 三 什么是佛法在修学佛法之前, 我们一定要对于佛法先有个简单而又正确的认识 假如我们把佛法认错了, 即使费了许多的时间修学, 到后来得不到结果, 这就非常可惜了!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 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出现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 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 释迦牟尼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六年 ( 甲寅 ), 于周穆王五十三年 ( 壬申 ) 入灭 住世七十九年 现代中国佛教, 老一辈的大德们, 对佛入涅槃的纪念日, 便是用这个纪年 历史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 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佛入灭后一千年, 于中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 ( 甲子 ), 汉明帝派郎中蔡愔 中郎将秦景 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 西寻佛法 使臣们从大月氏请来了天竺 ( 古印度 ) 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两高僧在东汉使者的陪同下, 带着佛舍利, 用白马驮载着佛经 佛像, 于永平十年 ( 丁卯 ) 来到京城洛阳, 馆于鸿胪寺 汉明帝非常欢喜, 重礼厚待两位高僧, 并派人在洛阳西雍门外修建白马寺 也就是在公元六十七年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才传入中国 ( 一 ) 什么是佛? 什么是法? 什么是佛法? 佛这一个字, 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 是 智慧 觉悟 的意思 当年为什么不用 智 觉 这两个字来翻译, 而采用佛陀这个音译呢? 因为佛陀的含意, 是无限的深广, 我们中国字汇里的 智 觉 二字不能全部包括 因此, 就采用音译, 然后再加以注解 佛这个字有体 有用 从它的本体上说是 智慧, 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 觉悟

8 1 就体上讲, 智有三种 : A 一切智 : 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本体, 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 B 道种智 : 种是指种种的现象, 宇宙之间的现象, 种类无量无边, 这许许多多的现象, 怎么产生的? 从哪里来的? 现象 过程如何? 后来结果如何? 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 叫做道种智 C 一切种智 : 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 究竟圆满的明了, 没有一丝毫的迷惑, 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 这样的智慧, 叫做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 具足这三种智, 由这个智慧起作用, 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真相, 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 2 智慧起就是大觉,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 觉 也有三类 :A: 自己觉悟 ;B: 能够帮助他人觉悟, 这叫觉他 ;C: 觉行圆满, 圆满的觉悟 小乘阿罗汉 辟支佛这些人自己觉悟 他们自觉之后, 还没有发心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觉悟 经典里常常说这是小乘人 大乘菩萨自觉之后, 能够主动的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人 希望觉悟 就是机缘成熟, 菩萨一定会主动的帮助他, 使他从自觉到究竟圆满的觉悟, 这是自觉觉他 这究竟圆满就是无所不知, 全知全能 佛既能自觉, 又能觉他, 又能觉行圆满, 万德具备, 故为大觉者 佛陀 是不是只有佛才能成佛呢? 不是的, 我们每一个人及众生都可以成佛 世尊告诉我们, 这样圆满的智慧德能, 觉 就是它的德能, 它的作用, 一切众生本来具足 华严经 上讲 :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圆觉经 上讲得也很清楚 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现在我们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 怎么失掉的? 佛用一句话, 把我们病根说出来了 : 但以妄想, 执著不能证得, 这就是我们的病根所在 就是受妄想, 执著之害 每天还在继续不断的搞生死轮回, 也是妄想 执著 ; 生活过得这么苦, 烦恼多, 还是妄想 执著 妄想 执著的确是一切迷惑, 灾难的病根 妄想执著去掉一分, 我们就得一分自在, 就恢复一分的智觉 ; 要把妄想 执著断得干干净净, 我们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复了, 恢复到本来佛了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及众生都可以成佛 世出世间, 没有哪一法有这么平等 释迦牟尼佛不过先得, 我等之所同然, 所以示成佛道, 为我们的老师 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佛教是平等 慈悲 清净 自由的, 人人皆有佛性, 个个可以成佛, 这个事实真相佛在大乘经里明白告诉了我们 大智大觉的对象, 就是无尽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 这个 万 不是数字, 只是形容极多, 也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 佛经上常说, 人身上一根汗毛, 或说微尘, 这是讲小的 ; 大的可到尽虚空遍法界, 这一切事物就是我们智觉的对象 佛用一个代名词代表这些万事万物, 这个名词就叫 法 所以 佛 法 这两个字连起来, 就是无尽的智慧 觉悟 觉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之法, 所觉的对象没有边际, 能觉的自觉也没有边际 这无量无边的智觉, 大家要记住, 是自己的本能 不过这里面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很不容易体会的, 就是佛跟我们讲 : 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对象 ( 宇宙人生万事万物 ), 是一不是二 这个我们很不容易理解 实在讲, 如果我们很冷静的去思惟 观察, 假如佛所说的这句话真的能成立 这个智觉是究

9 竟圆满的 那这句话就可以相信, 我们应该相信 如果说 : 能知 跟 所知 是对立的, 这个智与觉就很难讲到圆满 换句话说, 这是有限的, 不是究竟圆满的 但是佛法告诉我们, 能知 能觉 与 : 所知 所觉 是一不是二 这是佛法里面常讲的 一真法界, 也就是华严最真实 最圆满 最高的境界 净土宗讲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属于一真法界 以上, 我们明了 佛 佛法 这个名词的意思, 对于什么叫佛法, 会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四 什么是佛教佛教究竟是什么呢? 学佛之人不能不知道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就是觉悟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教育, 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 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 它讲过去 现在 未来 ; 空间上, 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就是教我们认识自己, 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 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以它是教学, 是教育, 不是宗教 它是智慧, 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中国儒家孔子的教育, 是讲一世 ( 一生 ) 从生到死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教育, 讲过去 现在 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这个疑问就会消除 在日常生活中, 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 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 本是根本, 师是老师,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根本的老师 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 他是第一位创办人 我们自称为 : 弟子, 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 由这些称呼, 我们知道, 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这个我们要清楚明了, 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 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 我们与菩萨是同学关系, 菩萨是我们的学长 释迦牟尼佛传法教育学生的那个时候, 没有象我们今天世间的学校, 那个时候佛门弟子修学读书的学校叫什么呢? 叫做 丛林, 即是树木丛聚之林 丛林 就是佛教学校的名称 当时学校有两种 : 第一种是僧伽兰摩, 即佛门弟子大众共住的园林, 由国王或大富商供养, 供各地佛弟子修行读书的地方, 这一类园林一般就是比较大型的寺院 第二种是阿兰若, 即是寂静之处, 离乡村有两里, 去村一拘卢舍, 也就是听不到鼓声牛声的距离 这两种住处一大一小, 但都处在树林之中, 所以当时佛弟子修学读书的地方, 就称之为 丛林, 丛林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学校 在中国, 佛弟子僧聚处称 寺院, 另有来历 寺院 ; 为寺和院的合称, 单称寺为总名, 院则为寺内分别院落 具体称寺院, 为某某寺 寺 : 原指中国古代官署名, 称为寺 如 : 大理寺 太常寺 鸿胪寺等 公元六十七年东汉明帝派特使迎接印度高僧迦叶摩腾 竺法兰以白马驮经来到洛阳, 由主外交事务的鸿胪寺接待 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 专管外交的 所以中国古时候政治制度, 君权跟宰相权也相当地清楚 宰相他不管外交, 只管内政 宰相底下一级单位机构的名称叫部, 在汉朝时候有六部, 部长称尚书, 次长称侍郎 帝王的皇室君权, 皇帝底下也有一级办事的机构, 它的名称称寺, 所以皇帝底下有九寺, 寺的长官叫卿 公卿 所以当时办外交的是直属于皇帝的, 就是皇帝底下专门管外交的叫鸿胪寺, 鸿胪寺卿就是现在外交部长 但是他不归宰相就是现在的首相或者是总理管, 是归皇帝, 所以是由国家来接待 到最后看到佛法太好了, 希望高僧们长住下来 ; 长住下来总不能把鸿胪寺霸占了 ; 于是在皇帝下面再设一个寺, 本来是九个寺, 就变成十个寺, 那么这个寺叫什么名字呢? 白马寺 那个时候首都在洛阳, 洛阳白马寺是第一个寺, 是直属于皇帝底下, 跟九个寺平等排列的, 是皇帝

10 底下一级办事机构 办什么事情呢? 办教育 所以宰相底下有一个礼部, 就是现在的教育部, 礼部是办教育的, 这是办国家传统教育 ; 那么皇帝底下这一个寺专门办佛陀教育, 现在也可以说办社会教育 于是中国就有两个教育部, 一个直属于皇帝, 一个直属于宰相的, 同修们要懂得这个性质 当时白马寺的事业是翻经讲经, 指导人修行, 纯粹是做教育工作 与超度亡人念经, 绝对没有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不晓得什么时候起来的, 而且起来得很晚, 因为在唐朝中叶以前, 我们在历史上都看不到, 都没有这个东西存在 所以这是变质了, 现在是越变越不像样了, 真正是宣宾夺主, 佛教本来面目我们完全看不到了 但是 寺 这个名称一直延留到现在, 这样后世便将僧人居住 修行 读书的地方照例称寺 寺里面聚集居住修行读书的佛弟子越来越多, 寺内分处数个院落, 便又出现 院 的称呼 所以在中国讲的 寺院 或者 丛林,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佛教学校 古时候中国也没有象现代世间的学校, 那个时候, 有的请老师在家教学, 叫私塾 ; 有的在山上树林多的地方建立书院 所以现在讲的学校和古时讲的学校, 名词不一样, 但同是一个意思, 都是教育 读书的地方 所以大家记住, 寺院 丛林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佛教学校 再从佛教学校 ( 寺院 ) 来看, 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在一起 这种形式, 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 现代人处处讲艺术, 佛教二千五百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 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 和尚, 其实在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 和尚是印度梵语, 翻作 亲教师, 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 若不是直接指导我的, 就称他为法师 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 阿阇黎, 阿阇黎的言行, 可以做我们的榜样, 可以做我们的模范, 我们可以跟他学习 和尚 又相当于学校校长, 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 课程是他制定, 教师是他聘请的, 这是主持的职责 主持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 佛家称为纲领执事, 分掌三个部门 掌管教务的称 首座 ; 掌管训导的称 维那 ; 掌管总务的称 监院 名称与现代学校教师不一样, 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世间学校里面的教务 教导 总务没有两样 大家也就知道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 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 我们从佛教的起源, 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 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 这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 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学什么! 古时候佛门弟子每天上课八小时, 修行八小时 修行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坐禅, 一种是念佛 所以佛门弟子每天用功十六个小时, 解行相应 上课听讲, 研究讨论, 是理论上的 ; 然后修清净心, 修觉正净 每天十六个小时在用功, 妄念当然少, 所以成就很快 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道场只是每天供供佛, 修一点福报而已, 这就要注意了啊! 佛教寺院是学校, 不要把它变质成宗教了, 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是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 是追求真理, 研究知识的学校 这里面的科目比世间学校开的科目还多, 不是人们认为的宗教, 也不是现在有些大学把佛法当作哲学研究, 开设 佛经哲学 这一门课, 这些都错了 佛教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大学, 是觉悟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真相的教育 佛教不是宗教, 也不是哲学, 佛法就是佛法 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所必需, 为什么呢? 它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问题, 到将来的生死大事, 没有一样解决不了的 可见得佛教的教学内涵是非常精深广大, 认作宗教 认作学术就是变质, 这就错了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什么呢? 是彻底破除 迷信 佛门常讲 : 破迷开悟, 离苦得乐 迷是什么呢? 对自已, 对生活环境, 对宇宙人生真相不了解 因为不了解真相, 往

11 往就看错了, 也想错了 看错 想错也就做错 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 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 没想错 没看错 没做错, 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 所以 破迷开悟 是从因上说, 离苦得乐 是从果上说 为达到这个目的,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 破除迷信, 启发真正的智慧, 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 : 真 妄 邪 正 是 非乃至于善恶, 利 害 ; 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 大觉 奋发 进取 乐观 向上的慈悲济世人生观 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 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 让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 家庭美满 社会和谐 国家富强 世界和平, 一切众生都得真实利益, 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 至于往后的目标 断烦恼 出三界, 殊胜的利益, 就更不可思议了 所以同修们要认识清楚, 佛法是教学, 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实利益智慧的教育 五 科学与佛法一切法不离佛法, 科学知识亦不例外, 追溯科学知识的本源即能见到佛法 那用现时代的骄子 科学知识 来说明佛法 ( 一 ) 科学的定义及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 简单地讲, 科学是分科之学识, 是对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作有系统研究, 经过实验证明成为公式化之知识, 这种知识便是科学知识 由此而获得的结论, 便是科学的结论 这种科学知识和结论, 虽然也是人类经验中得来, 但科学方法是必须经过实验的 一种假设须经过实验证明才能成立 所以通过科学方法而作出的结论, 一定能正确地解释某一部事象 因为依靠实验的科学方法, 才能避免主观的意测和判断的错误 人类对于周围的事物, 各有各的看法和想法, 多数主观的, 不一定是对的 譬如 : 人类对天地的想法, 起初以为地是平的, 天是圆的, 太阳是绕着地球而旋转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这就是科学纠正了人类主观的意测 ( 二 ) 科学知识及其演进科学对于宇宙实相方面的认识和发展, 近世纪来不断有极其重大的发现, 对于宇宙的构成, 有了更进步, 更具体的认识, 举两点来讲 1 对原子概念的演进 : 在十七世纪, 人类对物质认识, 认为任何物体是由一种基本, 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构成 这种物质微粒, 称为原子, 它的原义, 就是 不可分的 十八世纪末, 十九世纪初约翰 道尔登首创原子说 : 认为宇宙间一切物质, 均由有限的元素构成 元素由同类原子所构成, 他认为每个元素实实在在一个一个独立而不可分割, 看不见的原子所组合的 原子则不可再分 他将原子想像为桌球房里的桌球相似 一九一三年丹麦科学家波尔, 经过实验而获得的结论 : 每个原子可以分为两部份, 一部份极小而质量比较重的称为核子, 它是被另一部份称为电子的所包围着 核子外有一层相当距离的空间, 空间的外层有很多电子围着核子转动, 好像行星环绕太阳转动相似 电子的周围有磁力场, 磁力线的影响力, 在理论上可说是普及全宇宙 电学专家法拉地描述原子的形状, 好似一种星鱼, 身体小而手臂长, 它能够交叉牵缠四周其它一切所能接触到的物质, 这就是说组成种种物质宇宙因素的质体是相互牵连, 而难能分割的 这一概念甚为重要, 已打破原有的原子独立存在的概念, 说明了物与物间在互相摄拒 互相影响, 相对地存在 这与佛法讲的 诸法众缘生 的哲理可以会通 它证明了物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将物质认作为单独存在的想法, 实在是我们心理上的错觉而已 宇宙简单

12 地说, 仅不过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程序及一组一组相互关连的活动, 在活动中间, 没有一个因素可以单独变化而不影响其它因素, 一切是在不停的动态状况中 这种说法与佛陀在 梵网经 内对宇宙实相所作的比喻极为相似, 佛陀描述法界实相 ( 即宇宙真相 ) 譬如 : 帝释天宫殿外发光的珠网, 每一个网目上的明珠含有其它千千万万明珠的影子, 而其它千千万万明珠中也均含有这一明珠的影子 宇宙的组成就好像帝网珠一般地光光互摄 重重无尽 这与科学家们所发现的原子 电子世界, 可说是极相吻合的 不过, 佛陀是从能认识的心方面体证法界实相 ( 宇宙真相 ), 科学家则从研究所认识的对象中发现这宇宙间各质点的互相关连状态, 可谓殊途同归 一九 0 五年, 大科学家西方科学之父爱因斯坦预测 物质与能力可以互相转换, 并认为极小的物质, 可以变成极大的能力 他把物质和能的关系立出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公式,E=MC2(E= 能量 M= 物质 C= 光速 ), 换句话说, 物质乘光速自乘的数字就是能 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 即是说极小的物质可以转成巨大的能量, 这个公式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在日本广岛 长崎原子弹的爆发, 就是一个论证 他的预测, 已由原子分裂的成功而得到完全证实, 原子不可分裂之说终于打破了 确切地证实了物质和能, 可以互相转变的能力成为现实 这是科学史上极端重要和具有革命的发展 毫无疑义对人类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甚至整个历史, 都将有深远和影响 因此, 我们不妨将物质或原子描写成能力的高度浓缩状态 原子分裂及其它科学的新发现, 对于宗教来说, 不也啻投下了一枚原子弹, 动摇了某些宗教的神造万物的理论基础 唯一的例外, 就是佛教 科学的发展, 不但不足以否定佛教的理论, 而且替佛教的理论作了有力的论证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经中用 芥子纳须弥 来说明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收缩的时候, 可藏之于芥子, 解放的时候, 可以大过须弥山 ( 最大的山, 形容非常之大, 在下本书里面解释 )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讲 法华经 时, 一坐五十劫 ( 劫是亿万年长的时间 ), 这就是佛家对时空的体证 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上, 如果乘数倍光速的飞机在太空飞行, 时光同样能不流或倒流, 看到过去世的种种事物, 这种科学的时空概念, 与佛家的时空体证, 正复相符 科学界的分裂原子, 使极小的物质变成极大的力量, 打破原子不能分裂的理论 在佛教的理论上, 如能打破 我执, 同样可以产生无可比喻的精神力量 不过物理上的力量可以看到, 精神上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 用比喻讲, 觉者破 我执 后所产生的大智慧与大慈悲和物质界原子解放后所产生, 光和热极为相似 2 静的力学概念演进至相对论的力学概念 : 牛顿的静则恒静, 动则恒动的力学概念, 对于地球上各种物理现象应用是适合的, 但对于太空外的大宇宙和原子内部的小宇宙, 牛顿的定理就无法应用 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 新的力学概念代替了牛顿定理 他认为动静相对, 绝对的动与绝对的静同样没有意义 所有一切物质能力都在相对情形下而存在而发展, 甚至时间空间亦属相对地存在 由空间的变动才能产生时间的概念 现在太空航行中已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此后创立四度空间理论极关重要 所谓的四度空间即是长 宽 高三度空间加上时间 ( 就是时间加空间 ) 物质在三度空间内存在, 并不能充分描述动的宇宙, 必须添一时间因素进去, 才能表达宇宙实相, 这便是科学的宇宙观 这种宇宙观是科学家以数学方式推求出来的, 科学家认识这四度空间的宇宙虽是实相, 但无法为我人意识所了解与思议出来 这正与佛法中所说 : 一真法界 或是 诸

13 法实相 一样, 是不可思议的, 至少这一点上和现代科学家所作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3 综合上述 :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已于一九 五年发表其简明的质能互变公式 : 即 E=MC2,E 代表能量,M 代表物质,C 代表光速 光速是极大的, 它的自乘数当然更大 即是说 : 极小的质量可以转成极大的能量 这公式是依据相对论原理推演出来 它的正确性已有原子能的解放而予以证实 因此, 相对论被科学界一致认为是揭穿人类对宇宙奥秘的锐利武器! 依相对论说, 我人常识中有空间的感觉, 也是时间的感觉 但是这个分离 ( 时空分离 ) 是纯碎主观的 空间与时间分开来都是相对量, 它们对每个观察者是不同的 依这原理, 德国大数学家柯斯避, 发展成为时空连续区的假说, 以数学方式来表达相对原理 时空连续区的观念亦即是四度空间的宇宙实相观 巴纳特在 宇宙与爱因斯坦 一书内说 : 你不要以为时空连续区不过是算术上的虚构, 这个世界, 实在就是时空连续区 一切真实在空间时间中存在, 两者是分不开的 一切时间的度量秒 分 时 日 月 年等是地球在空间对于太阳 月球 恒星等地位的度量 同样, 我们计算在地球上地位的经度与纬度, 是用分与秒来度量的 而要精密地计算时, 我们必须知道年中的某日, 与日中的某时 时空互依而成立是可以想见的 我们现在再看佛法中如何说明时空 佛法说 : 时间是不能离开 法 而别有的 中论说 : 因物故有时, 离物何有时? 即是说时间是依具体存在的变动相待而起的概念 离开具体的存在即无常住不变的时间实体 一切法都在不断的流变中, 这一切法的变动, 便现出时间相 结论是 : 时间是无自性的 ( 即相对性的 ) 佛法说空间是物质相对存在的 因色故有无色处, 无色处名虚空相 色 即相等于 物质, 以有碍为性 ; 空间以无碍为性 但无碍的空间, 没有有碍的色法是无法显现的 即没有色法, 那有无色处的空相可得? 物质与空间相对存在, 在佛法内说得是最清楚最彻底的 一切法相对存在, 佛法用 众缘所生 来方便说明 缘 : 即是条件 一切法在众多条件之下, 刹那生起, 刹那灭尽 从纵的时间方面看, 虽前法后法相似相续, 但前法已非后法 从横的空间方面看, 众多条件下生起的法, 不可能单独存在的, 即没有决定的 自性 所以离开了时间因素而想像某法存在 ( 占有空间 ) 是不符真相的 依缘生观, 一切法无自性 ( 即无单独实存性质 ), 而缘生时假相幻用非无 无自性所以非 实有, 有假相幻用所以非 实无, 这是佛法的中道观, 亦即是, 时空不分割时一切法的实相 实与四度空间的观念若合符节 佛法更指出, 我人的主观经验, 很久以来, 是依时空分裂的观点去认识人生宇宙的, 这倒见即产生了我人主观的世间相 由于这观点的惯性作用, 我人即使知道了一切法相对存在的道理, 竟无法立刻破除这根深蒂固的倒见 须要经过锻炼, 才能把我人的主观错觉纠正过来, 真实的见到实相 也可说为相对性的究竟实证, 或说为四度空间契入 佛法内说为自性的觉悟, 彻见诸法实相 时间 空间在佛法内, 与相对论一样, 说明为主观的产物 ( 假分位 ), 并都说把它们分开来, 只是一种方便的看法 ( 假立的 ) 佛法不同科学的即是 : 佛法找出了这是主观的错觉, 即从纠正主观着手, 进一步, 引导人们怎样去除主观, 体证实相 解决了知识的矛盾与迷惑, 情意上的苦闷与烦恼, 这些问题, 都为科学范围所不及的了 质能, 动静, 与时空是宇宙间一切现象事理的最基本概念 它们既然都是相对的, 无疑

14 宇宙间一切都是相对的 事实上也确然如此 一切色相如色别, 大小 明暗 美丑等等 ; 一切动态如动静 快慢等等 ; 一切声音的高低 幽扬 静躁等等 ; 一切感觉如冷暖 轻重 软硬等等 ; 以及一切概念如时空 有无 断常 主客, 乃至相对绝对等等, 总之一切见闻觉知, 都不离相对性, 故说一切相对 科学与佛法可说殊途同归, 同此结论 相对论可说为科学已证实世间极成理则 由分析观察现象开始, 综合其共通性, 发现宇宙间一切相对这真实相状却不在我人思议范畴以内, 只能表达在四度空间的数学方式中 换言之, 这结论对一般追求真理的人说, 是消极性的, 并容易给神教者以机会说 ; 科学既无法彻底说明人生宇宙的实相, 足证凭人类的智慧, 宇宙人生的实相是无法追求得到的 所以, 即使是科学家不少也在相信上帝创造万物 有些人明知这是不合逻辑的, 但也很难反驳它 佛法却说得很清楚! 我人之所以见不到一切法的相对性 ( 即一切法的实性 ), 因为我人的认识作用 ( 包括明了意识与潜意识 ), 受主观成见及其惯性所扰, 所以即使知道了诸法的相对性, 也看不清楚诸法实相 但主观成见及其惯性, 却可以利用相对原理去破除的 破除了以后即能明明白白地体证到诸法实相 体证实相的人 ( 不是神 ) 称为觉者 所以依照先觉者的方法训练自己, 人人有机会体证实相而成为觉者的 现在分三段来略述佛法如何利用相对原理, 来纠正我人的主观错觉 A 对机说法彻证诸法实相的觉者, 一方面彻见众缘所生, 相依 相摄 ( 即一法中有一切法, 一切法中有一法 ) 的假相幻用, 另一方面亦因众缘所生, 彻证诸法空无自性的体性 这相用与体性都是活活泼泼的, 四度空间的, 时空不分割的境界 远离我人充满了主观成见的意识领域 既然不能成为意识对象, 亦即无法出诸言文字 不过觉者们却可以随顺我人的常识方便地假立言语文字 利用相对原理, 来纠正我人的主观错觉 假立的言语文字与实相的关系, 好比真人与照片的关系 假立只是假立, 并非真实, 科学内立的假说, 其实也是方便说明 但是科学家如不知道 假 与 真 的关系 ; 即无法排除执假为真而生错觉 请注意, 以上说明也是假立的, 领会到了, 不必执著 觉者以假立言语文字如何说法呢? 回答是 : 只能针对, 对方的错觉与误解, 依对方所能了解的言语文字, 予以纠正或予以说明 譬如 : 迷途的人, 迷东方为西方, 只能指出他相反的方向却是西方 如 我人执实有一个独立自在的 我, 觉者只有依我人的知解来说明 我 实是不存在的 假如不针对, 对方的错觉说, 这说法的作用便不发生 又如不依对方所了解的说, 对方不能懂, 说法的作用也不发生 所以常言 : 说法不对机, 等于闲言语 就觉者自身讲, 一切法的体性 假相 幻用, 法法间的关系, 都是彻了无遗的 在这情况下, 可以想像他实是无法开口的, 除非依不觉的对方而说 好比一个精通万国言语的人, 见对方是中国人即可说中国话, 即对方是英国人即说英国话, 随机应感, 恰到好处 但试问对方如不开口, 他应说什么话好? 金刚经 上佛问须菩提, 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答言 : 如我解佛所说义,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意即无上正等正觉 ), 亦无有定法, 如来可说 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不可说, 这充分地说明了利用相对原理, 方便对机说法的道理 修学佛法的人, 对对机说法的原理, 更不可不知 佛所说的经, 与其他觉者所说的论

15 , 都是有时 地 人等等因缘, 应机而说的 在对机的时候都是恰到好处, 成就殊胜功德, 值得赞扬 但万不能以此抑彼, 以自宗为最胜 ( 这是可以的 ), 而去毁谤他法 ( 这是不合理的 ) 他法自有对他法的机, 破他方便, 罪过不轻! 应 一门深入, 广为普赞 上面所说, 是就我人知识方面的错觉,( 理性方面的错误 ), 需要对机说法 我人理性方面的错误, 人人之间, 虽千差万别, 但亦有相似之处, 共同之处 例如 : 一般人都执有实 我, 有实 法 针对此执, 觉者们说种种 我空 法空 的道理 因为 我 法 是一般的执见, 所以 我空 法空 也成为佛法一般真理了 依常识, 一般均执质能或时空等的单独绝对存在, 所以相对论与佛法 缘起性空 的中论, 亦可成为普遍真理了 B 应病与药除了知识方面的错觉, 我人尚有情意方面的错觉 因为不了解诸法的缘生性, 无自性, 内执独存的 我 盲目地愿望它能常往, 外执独存的 法, 起种种爱憎行为 情意方面的错觉, 是依知识错觉而起的, 但因为执用大, 却不能单凭理智力可以克服 先觉们除了用上述相以原理说明以外, 更施设种种对治方法, 去纠正情意方面的错误行为 情意方面的错觉, 是比较具体的, 其性质与程度, 因人而异, 实是千差万别 因此事相方面的对治方法变成千差万别, 所谓 法门无量 法门虽多, 但原理则一, 即是应病与药 我人的错觉如病, 觉者针对他而说某一法门, 好比是药 药以治病, 病去药也不需要再服了 足证是不离相对原理的 金刚经 上说 :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意即说 : 觉者所说的法, 为使未觉者觉 好比渡河用的筏, 等渡到了彼岸, 这筏也应舍去了 能令人觉悟的 法, 尚且应舍, 何况其他 法 呢? 可见佛教对机说法是彻底的相对论 我人外在的种种错误行为, 佛法用戒律对治之 我人内在的种种知识上, 情意上的错觉, 佛法用种种观行调服之 例如 : 对贪欲重的教修不净观 ; 对瞋恨心重的教修悲观 ; 对心多散乱的教修数息观 ; 对愚昧不明理的教修因缘观 ; 对业障重的教修念佛观 种种方便, 无非对病发药而已 相对原理已如上述, 但在实施之时须恰到好处, 即是中道原理 C 中道原理在法则上, 一切法既是相对的, 即不应执有无两边, 即是两极 例如 : 对执 有 的人应说 无, 但对执 无 的人应说 有 不执 有 无 两端即成中道 六祖大师在 坛经 上说 : 若有人问汝义, 问 有 将 无 对, 问 无 将 有 对, 问 凡 以 圣 对, 问 圣 以 凡 对, 二道相因, 生中道义 在程度上, 当锻炼行为或修习观行时, 亦不可趋于极端 所以佛陀的教法, 一方面反对当时的顺世外道享乐主义, 一方面又反对极端的苦行主义 认为两种都不中道, 在 四十二章经 上有 弦缓不鸣, 弦急声绝, 缓急得中, 诸音普矣 的比喻 总之, 相对原理证到了时是活活泼泼的, 无可形容的实相 等遇缘应机时, 却又是肯肯定定的, 恰到好处的中道 宇宙诸法, 实性如是, 除了依相对原理方便假说以外, 亦别无他法可说了 在这是要向大家介绍和指出, 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一连串重要事实以及新的观念, 与远

16 在二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 ( 意即觉者 ) 所揭发与宏扬的宇宙基本真相, 是何等的相似可以作相互比较 在现今科学愈昌明, 佛教教义愈能发扬光大 佛教的教义, 不只经得起科学的考验, 而且科学上的发现, 更有力地为佛教教义作了注解 ( 三 ) 科学发达对人类的影响一 从一般的说, 科学发达, 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 增进了生活的享受 而另一面, 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特别在都市方面, 由于高科技时代, 工业发达, 人口密集, 工作繁忙, 生活紧张, 都市病的患者日益增多 尤其是物质文明高涨的国家和地区 据英国心理学家霍士称 英国成年人有四分之一都有精神病, 原因是由于焦虑与恐惧所致 现代都市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也有很多的人, 焦虑 恐惧 烦恼 自我麻痹, 有些人自杀, 如一些名人 富商 老百姓等等, 你只要一观察就能看到和听到 这在古时候是无法想像的, 这可说是科学发达对人类所引致的一种不健康情绪 科学丰富了人类物质供应 ; 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烦恼! 推其原因, 主要的不外下列几点 1 过去维系人心的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 由于科学发达而逐渐被冲淡了 2 科学本身并未建立新的道德或新的宗教, 致使人类精神方面出现了真空状态, 失去了精神的寄托 3 物质方面的成就, 增加了人类对物欲的享受, 所谓欲壑难填, 是现代人的苦恼根源! 人除了工作处, 就惶然无所适从 二 就特殊方面讲, 科学的发达, 论证了四度空间的宇宙实相, 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 在哲学上自有其极重大意义 但对一般人说来, 很深的数字公式, 并无多大用处 不过在佛法观点来看, 这种科学宇宙观, 不违乎佛法内的宇宙观, 无异替佛教理论作了科学的说明! 同时也构成了使科学与佛法融会贯通的桥梁 故对于佛教来说, 却是极端重要的发展, 必然的有助于今后佛法的发扬光大! ( 四 ) 对科学应有的认识与评价科学丰富了人类的知识经验, 科学提高了物质利用, 科学满足了人类的生活享受, 科学也造成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武器 如 : 原子弹 核子弹 生化武器等等 科学究竟为人类带来幸福抑或罪恶呢? 这是运用科学的 人 自己的事 科学本身, 原是人类的一种工具, 无所谓功过 譬如火, 善用之, 可以煮食 不善用之, 可以成灾 现在人类对宇宙人生真理尚未有正确的普遍认识, 内心的贪瞋痴慢疑无法控制 在这个时候忽然拥有了绝大毁灭力的核子弹等等, 无异小孩子手执火把, 实属极为危险的事, 我们需要冷静去面对现实 1 科学在物质方面的成就, 可以增加人类幸福, 也可以毁灭整个文化 关键所在, 还在人类怎样去运用, 是祸是福, 仍是在人类自己去选择 2 科学对于精神方面的研究和成就, 远不如物质方面 相对地, 在科学领域中, 精神方面就显得落后 因此, 双方发展失去平衡, 实是增加人类种种困惑 烦恼的原因 3 由于科学的发展, 某些宗教的理论受到破坏, 某些道德观念受到影响, 某些人精神上丧失信仰, 造成人类精神的空虚和彷徨 4 科学所作出的宇宙实相的数学公式, 很少人能了解它的哲学意义, 以致无法成为一般人追求真理研究对象 科学所产生出来的 瑰宝, 却无法为人普遍享用 这些事实 无论我们喜欢与否, 无法否定它的存在, 也无法使人类的历史开倒车! 今后人类精神上

17 何去何从? 应该把已有的丰富科学知识转过来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本体, 认识知识的本源, 才能进而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和真理! 因此, 只有佛法来解答这个迫切的问题 科学的发展, 无疑已震撼了某些宗教的理论, 上帝造万物, 神造万物, 动摇了某些人的信仰, 丧失了精神上的寄托, 造成了精神上的空虚 但是, 对佛教来说, 科学的发展, 是科学替佛教作了科学性的实验, 有力地证实了佛法理论的正确性 以科学论证, 充实了佛法的理论, 加强了原有佛弟子的信心, 同时也必然的扩张了佛教的新领域 成为更多人的新信仰! 使彷徨歧途丧失信心的人, 对宇宙人生, 重新建立新信仰, 恢复精神和物质的平衡发展, 这一点科学和佛教的结合是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 五 ) 科学与佛法异同比较科学与佛法有通同的目标, 也有通同的特点 结果也相互助长, 相辅相成 但两者之间, 显然也有方法上的差异 1 方法 : 佛法 : 观察现象, 见诸法无常性, 无我性, 摒除主观成见和欲求, 使正确认识诸法实相 科学 : 观察现象, 创立假设, 须依实验证明, 使主观成见无所渗入 2 观察方向佛法 : 内观的 ( 对主观认识言 ) 科学 : 外观的 ( 对认识的对象言 ) 3 证成或发现佛法 : 直证实相, 非言说思议所及, 但仍不妨相对地假立无量哲理及方法 科学 : 一切现象作用, 都是相对地存在发展 本体是不可思议的四度空间 4 效用佛法 : 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真理 根除妄想 分别 执著 贪瞋痴慢疑等烦恼, 解脱生死束缚 科学 : 物理 化学 工程 医药等方面物质的成就, 由于物质的偏面发展 使人类精神方面失去平衡 现代科学的发展, 对于物质方面的成就, 无疑大过心法方面的, 不及佛教对于心王心所等研究得深入, 而心法的生灭变化, 又较色法 ( 物质的 ) 灵活而难于捉摸 因此, 心法和色法在科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也因其如此, 今后心法在科学上的发展, 自有其广阔的前途, 必将有助于佛理的阐扬, 正如科学在色法上的成就, 对佛法所作的贡献一样 ( 六 ) 佛法与科学间的桥梁 真理缘于上面所说佛法和科学的关系, 可见非但不对立, 而且有很多通同之点 科学的立场是客观的, 而佛法的立场绝对排除主观的 我执 科学是理智的产物, 曾经破除人类对物理上的谬见 ; 佛法是理智的彻证, 彻底破除人类心理上的迷执和愚暗 科学家研究方法, 依靠逻辑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事物, 进行演泽归纳, 经过实验而作出正确的结论 佛教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更深入地观照, 体证世间一切事物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和科学最终目的, 同样是追求真理! 真理可成为两者的汇合点, 亦是沟通两者间的桥梁 因此, 科学与佛法是互相发扬, 相辅相成的

18 过去许许多多科学上重大的发现, 佛教不但不像其它宗教的理论不耐科学的考验而告破产 相反的, 都成了佛法理论有力注解, 证实佛法的伟大和正确性 如 : 上面所提的四度空间, 在基本宇宙观方面, 科学与佛法知见, 完全和协而一致 其它方面多得不胜枚举 大家可以参看科学家尤智表在 佛教科学观 一书里例举得很多 ( 七 ) 科学家 名人 哲人对佛教的看法现代西方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评论说 :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 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 避免教条和神学, 涵盖自然和精神方面 它的根基, 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 这种宗教意识来源, 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 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在哲学界, 上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著有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论著四十多部, 并在 1950 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 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 :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 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美国的沈家祯博士说 : 我本人是作家, 对科学很感兴趣, 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 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不是二, 二而一的 阿诺德爵士说 : 我说过, 我还要说, 我还要一遍又一遍的说, 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 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 任何宗教如果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 那就是佛教 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罗琲罗博士说 : 佛教是现实的, 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 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 它并不是错误地折磨摧残我们 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 并且给我们指出一条通向彻底自由 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 孙中山先生说 : 佛教乃救世之仁, 佛教是哲学之母, 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说 : 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 自初发心以迄成佛, 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近代哲学泰斗罗素则认为 : 我并不觉得基督在智慧和德行上比其他一些有名望的人要高, 我想, 我会把佛陀的位置摆在基督的前面 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 缪勒说 : 佛就是其所说的所有美德的化身, 在他四五十年间成功而事件繁多的传教生涯中, 他将所有的言说都付诸于实践, 任何一处都不曾发现他表现过人性的弱点或发泄过任何低劣的感情, 佛陀的道德准则, 是世间所知道的最完美的道德准则 印度总统拉哈克斯说 : 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摩尼 巴格西在 我们的佛陀 中说 : 最认人吃惊的一点是, 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独特的结合体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 因为, 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 :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 它视善良和慈悲促进健康, 不可以仇止仇 孙中山先生在 军人精神教育录 中赞扬佛教 : 以牺牲为主, 救济众生 马克思, 思格斯也都认为佛教中的辩证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如马克思说 :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经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19 著名学者巴格尔说 : 在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中, 只有佛教是有意识 坦率地 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米尔曼主教说 : 我越来越觉得释迦牟尼就是道路 真理和生活 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说 : 只要日月继续存在, 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佛法就会一直延续 因为, 佛教是人的宗教, 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我们都知道, 如今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而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但对人类精神方面的探讨研究之少 我一直认为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 才能共创人类的美好 科学家们虽然用自己的分别意识作了实验和抉择, 但未深入研究内心世界的缘故, 由此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他们也就无法超越 他们一生中孜孜探求外境的真理并对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当偶尔反观自己, 产生诸如 我是谁? 心的本体是什么? 这一类问题时, 便往往一片茫然 美国的沈家祯博士曾说 :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 科学家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对究竟什么是 我 的问题有一个答案, 只对 我 提出了疑问, 也因此有的科学家对 我 并不如一般人的执著 那时如果了解了佛教义理, 就可以顺利解决这类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中, 处处都闪烁着有关精神论述的智慧火花 因此, 科学家尤智表说 : 科学和佛教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 他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 解除了人们的迷执, 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 而达到无上的正觉, 可惜现代的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 凡有关于心的部分, 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盏慧灯, 不足以破除迷暗 ( 八 )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共产党员以为, 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而佛教是主观唯心的宗教 事实上, 佛教理论是相当深奥的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领袖陈独秀先生,1920 年在上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被选为总书记 他说 : 佛法之广大精深, 余所素信不疑者 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唯物唯心的判断就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 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系统而已 大家都知道, 哲学是对人生 宇宙世界总的看法, 涉及到精神与物质, 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 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佛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说 : 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 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 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 : 佛法 与其称为宗教, 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其实佛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它包括科学 宗教 哲学等等宇宙人生的教育 在历代高僧大德为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 形成了许多流派, 比如中观派 唯识派等等 再者, 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 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基础之上 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明证, 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经过理性的检验 所以, 恩格斯也在 自然辩证法 中称赞 :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 又说 : 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 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的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 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 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 马克思辩证的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说 :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经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20 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主义思想, 并直接影响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 这是辩证主义者也承认的 如 : 恩格斯在 世间论 中说 : 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 辩证思维才成熟 从此语中可得知, 佛陀以前整个人类都处于迷茫而无有成熟辩证思想的状态中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 主观唯心主义 的哲学, 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唯心构造, 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的, 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才是客观的 唯物的 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但这样的看法是对佛教一点都不懂, 因为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 教法就是宇宙人生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 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 这就是证法 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 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 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 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所以, 历代证悟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 称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是真实不虚 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 马克思哲学 科学 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 而不是相悖的, 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 : 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 李石岑教授, 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科学, 是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 他说 : 我认为佛学的提倡, 不仅对科学毫无抵触, 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 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 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现代科学之父, 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则说 : 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 它超越个人化的神, 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 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 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 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 科学是讲求客观实际的, 既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能认为佛教能与现代科学相依并用, 那么对于那些思想陈旧老化的人, 依然以为自己信仰的是客观唯物的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是与 主观唯心主义 的佛教水火不相容, 抱着这些老思想的人现在是应该认真观察的时候了, 不要以为自己的智慧和对现代科学的认识比爱因斯坦等等还伟大 如今,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正在出现种种佛教中所说的事实, 与科学相应的事, 若这些实实在在的真实例子都不承认, 那就只有在这个世界中闭塞视听来过日子, 否则将无法面对现实 假如真正的现实也不承认, 那怎么还会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呢?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思想意识应该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 并且我们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又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 所以我们思想意识也应跟得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进步 如果只是一味地抱着一些陈旧的观念, 机械地摹仿一些过时的传统教条模式, 那怎么会有新鲜的活力和强盛的生命力呢? 这也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事物是辩证发展的论点, 这岂不成了假唯物主义了? 其实,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佛教也是讲普度众生, 这二者的真实意义都是以善心和好意来为人民做事情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毛泽东 1955 年 3 月 8 日同达赖的谈话 : 我们再把眼光放大, 要把中国 把世界搞好, 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主张普度众生, 是代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 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 他不当王子, 出家创立佛教 因此, 信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 在为众生及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毛泽东 1961 年元月 23 日的一次谈话 : 我赞成有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教的经典, 研究佛教 伊斯兰教 耶稣教等经典 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 群众有那么多人信教, 我们要做群众工作, 我们却不懂宗教, 只红不专 所

21 以我们应该相互信任, 彼此沟通学习理解, 这样才能增进大家的团结, 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说 : 在漫长历史发展中, 佛教文化对中国伦理道德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 佛教许多主张和我们现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们无论谈什么, 都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服从最符合事实的观点, 这是合理的科学态度, 也是佛教的精神所在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 : 要谈任何问题, 都必须在和平及民主的气氛中进行, 就如佛教所作的指导 可惜在我们现代的有些人没有什么观察能力, 对一些观点和说法也不知道用辩证发展和公正的态度去好好思维, 我认为只要是自他有益, 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主张, 就应该值得我们去承认 ( 九 ) 信佛不是迷信 学佛是积极的现在社会上的人们对佛教态度大概有四种 : 信仰的, 半信半疑的, 不信仰也不反对的, 还有反对的 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 但主因不出下面两种 : 消极逃避 迷信 这些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 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呢? 1 信佛不是迷信在近现代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 有一部份人以为佛教是迷信的, 信仰佛教的人们也是被迷住了等等, 产生了诸多不客观公正而又很是幼稚的看法, 现在也是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这种相当轻率的态度 但我们放眼看看, 真正有智慧的人们当中没有发现有人说佛教是迷信的, 虽然他们当中有些自己并不信仰佛教, 但在他们的心目当中, 都认为佛教是很高深博大, 是相当了不起的, 只不过现在暂时还没有时间去进行深入研究或者自己还没有缘份加入到佛教信仰者的行列之中 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说 : 佛教的理论, 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佛教的戒律, 使下愚人不能不信, 通彻上下, 这是最可贵的 张东荪先生说 : 我对于佛家, 却相当的敬重, 认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是对的, 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 扬振宁 1944 年获硕士学位,1948 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7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说 : 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 他们有智慧的人, 虽然不一定对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 但却对人类高尚伟大的佛教文化都抱着尊重的态度 然而恰恰是那些没有智慧却又固执之人, 尤其是对世间及出世间法都不懂的人, 反倒会说佛教是很迷信的, 这种说法在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相当地流传 那时候的人们普遍地陷入于一种愚昧而疯狂的状态, 教师 知识分子都变成了臭老九, 许许多多的老干部被批斗 打倒, 社会一片混乱 不管是对西方的现代文明还是东方的传统文化都是践踏得一塌糊涂, 特别是对西方的人文科学和华夏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挂上了 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迷信 等封资修的招牌 现在继续这样痴迷不悟的人不是很多了, 但我还是希望那些还在说迷信的人们首先应该作一些观察, 如果对一个事情不作任何观察就随随便便地下结论, 那不管你是什么样层次的人, 以你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说是某一个学问或主义, 别人若不加思辨就说是迷信, 想必你也不会苟同 有人说我们在家或去寺院烧香拜佛是迷信, 这不是迷信 我们大家都知道, 每年清明节国家机关 学校等都要组织人们去人民英雄纪念碑扫墓, 缅怀悼念那些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 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 为了国家 为了社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的思想也会激励我们为人民 国家 社会奉献自己

22 的光和热 我们尊重他们感谢他们, 他们的思想提醒我们的所作所为,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他们虽然不在人世, 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高尚的思想永远还在我们的人间 所以, 国家机关 学校等会组织人们去人民英雄纪念碑扫墓 每到逢年过节, 我们大家也要祭拜供奉一下我们不在人世的先人祖辈, 那我们为什么要供奉先人祖辈呢? 大家都知道没有先人祖辈, 会有我们的父母吗? 没有父母又怎么会有我们呢? 所以每到逢年过节, 大家都要祭拜供奉先人祖辈, 感谢他们对我们的生育和养育恩情 同样的道理, 我们去烧香拜佛也是感谢诸佛菩萨教给我们的大智慧, 了解宇宙人生真理 感谢他们为我们世人留下了大智慧的经典书籍, 三藏十二部大经浩瀚如云 他教给我们怎样认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环境 ; 怎样灭除自己的苦恼 ; 怎样修证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 想法 说法及做法, 认我们 破迷开悟, 离苦得乐 ; 怎样做个有益人民 国家 社会以及全人类全世界的人 难道这样的大恩大德不应该去感谢他们吗? 所以烧香拜佛是尊重 感谢诸佛菩萨 但还有一层意思是在提醒自己, 我们在社会上真的做个好榜样了吗? 真的为人民 国家 社会做出贡献了吗? 真的在修证自己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 想法 说法 做法了吗? 真正灭除了自己的苦恼了吗? 真的是在依教奉行了吗?(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烧香拜佛的意思很多, 在以后的书籍当中你会看到 ) 诸佛菩萨他们不是神, 佛教不是宗教, 他们是人 是先人, 只不过他们先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留下经典书籍来教我们, 让我们觉悟, 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离苦得乐 只要你觉悟, 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你也是佛菩萨, 人人都可以做到 所以佛教是平等的 慈悲的 佛教是教育, 不是迷信, 不是宗教 事实上, 人类历史上包括现代社会上的许多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们也尊崇佛教为智信而不是迷信的 比如 : 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大学者梁启超曾说 : 佛教这信仰, 乃智信而非迷信, 乃兼善而非独善, 乃入世而非厌世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也说 : 佛教不但不迷信, 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 佛教不是神道设教, 不是精神痛苦的麻醉剂, 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 佛教是理智的 平等的 自由的 客观的 彻底的 具体的 积极的 入世的 实用的宗教 又说 : 科学愈昌明, 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 近年来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渐兴盛, 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 即如我国近年来佛教徒中, 就有不少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 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 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 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 文学家胡适, 留学于美国, 回国后执教于北京大学 曾加入 新青年 编辑部, 撰文反对孔教与封建伦理, 宣传科学 民主 自由 提倡白话文 1938 年任驻美大使,1946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后到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他的著作很多, 如 中国哲学大纲 白话文学史 等等, 他也提倡学佛并写下了 论牟子理惑论 楞伽经考 四十二章经考 菩提达摩考 中国禅学之发展 等等大量的书籍 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 汤用彤, 留学于美国, 先后在汉姆林大学 哈佛大学深造 回国后曾在东南大学 南开大学 中央大学等任教 五十年代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后任副校长, 他也提倡学佛, 写下了 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关于肇论 僧伽提婆之毗昙学 等大量书籍 又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 革命家 文学家鲁迅先生阅读了 贤愚经 瑜伽师地论 等佛经论典后, 对佛的智慧感叹不已, 对他的朋友许寿棠说 : 释迦牟尼佛真是伟大的圣哲, 我平常对人生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 而

23 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 真是伟大的圣哲 据 1914 年的 甲寅书帐 记载, 这一年鲁迅先生购买的佛教方面书刊就多达七十五种, 共二百十三册 并且先后出钱在金陵刻经处, 刻印 百喻经 等, 如今在上海展览馆就有当年的 百喻经 刻版保存 不必说人们送给鲁迅先生多少美称, 只是他一生中所写的著作一般人已望尘莫及了, 以他的智慧也是对释迦牟尼佛赞叹不已, 还出钱刻印经典, 那我们有些对世间上的文学 哲学等也不怎么了解通达的人凭什么说佛教是迷信的呢? 否则鲁迅先生 胡适 爱因斯坦等等伟大的科学家 文学家 哲学家 革命家们反倒是有宣扬迷信之嫌了 所以信佛不是迷信 2 学佛是积极的我们发心学佛, 我们就是发心菩萨, 菩萨就要修六度万行 在六度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中, 布施第一每位, 那我们要布施, 自己就要有能力去布施啊! 我们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才有经济效益, 自己才能吃饭穿衣等等, 才能在物质上去帮助别人, 这才叫财布施啊! 如果我们自己本职工作没有做好, 那自己吃饭穿衣都有问题, 又拿什么去财布施呢? 所以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这就要积极 我们不认真努力学习经典, 不好好学习科学知识, 又怎么可以给别人讲佛法和科学知识呢? 那法布施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学佛是积极的 自己一定要有能力, 才能做到布施, 自己受益, 别人也受益 那也有人说出家人在寺院对社会没有积极的贡献, 一个个都念佛求了生死 求出三界 其实不然, 出家人对世间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是教化 正如同世间法里面的学校老师, 学校老师每天上课教学生, 他不去做一切营生谋利的事业, 为什么一般人不去责怪那些当教员的, 偏偏责怪出家人, 这很没有道理 出家人不但言教, 而且有身教 身教教什么呢? 教人们把名闻利养 妄想 分别 执著统统放下 出家人表演的就是这一招啊! 这一招在佛学教育里面是最重要的一招 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 无论男女老少, 各行各业如果能够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 都能为社会造福, 为众生造福, 这才是真正的积极 你看出家人的贡献大不大, 所以佛门弟子无论在家出家有一个最基础的原则 : 学佛, 佛是九法界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 模范 起心动念 言语造作都要给广大人民群众做最好的榜样, 都要为社会造福, 为众生造福, 为全人类一切众生服务 你看是积极还是消极, 这肯定是积极啊! 而且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 不断地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 为社会做贡献, 这些都是菩萨行为 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是在学佛 因为他们对佛教不了解, 甚至排斥佛学, 所以我们佛弟子就要更多的学习佛法, 好给别人讲解 佛学是相当地深奥, 若是没有人解说, 或者自己没有去听闻学习, 那么即使是有智慧的人, 也是难以理解佛法里面的真理, 更何况是一般人 如 华严经 上讲 : 佛法若无人解说, 虽是智者不得解 我们佛弟子就要告诉他们, 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菩萨行, 就是在学佛, 这是学佛的基础 再叫他们像我们一样皈依三宝, 多学习佛法, 如法修行, 修学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宇宙人生真理, 不必到老的时候才学, 此时就学, 此时就发菩提心 有一些人以为修行学佛是专为来生, 与日常生活无关这就错了,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佛法就在生活当中, 佛说八正道即是指示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直趋涅槃妙果 依之而行 即生 即受其益 就事而言, 就是日常生活, 工作上 应酬上, 处世待人接

24 物发生哪些弊病, 这些弊病就要立即修正更改, 现实中就受益 所以学佛处处都是显示的是积极的, 对现今和来生都是有益的 ( 十 )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如今社会上很多人对出家人特别轻视, 好像在他们的眼目中, 出家人都是因为人生不得意, 受到各种打击或者是生活上走投无路, 才选择逃避现实出家为僧这条灰色道路 其实这正表明他们根本不懂历史, 我们且不说出家人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和及其内在的证悟境界 仅仅就民族文化交流和对社会贡献来看, 出家人对人类社会就写下了不可磨灭光辉灿烂的一页 如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史上, 唐代的玄奘法师 ( 约公元 600~664 年 ) 俗姓陈, 名祎, 今河南省堰师县人 13 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20 岁受具足戒 玄奘出家以后, 四处求学, 遍访名师, 饱学佛教大 小乘经论及各家学说 于贞观三年 (629 年 ) 玄奘离开长安, 昼伏夜行 经兰州 凉州 瓜州出玉门关, 横越 上无飞鸟, 下无走兽, 复无水草 的莫贺延碛大沙漠, 历经艰险, 九死一生, 到达高昌都城伊吾 ( 今新疆哈密 ) 当时的高昌国王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玄奘法师在此受到优厚的礼遇并得到终身供养的请求 但玄奘法师志在求法, 再三辞谢 于是在高昌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玄奘法师经屈支 ( 今新疆库车 ) 跋路迦 ( 今新疆阿克苏 ) 等国, 顺利地到达素叶城 在这里又得到了突厥叶护可汗的诸多关照 玄奘法师在经过了几十个小国和数年的跋涉之后, 终于到达中印度摩竭陀国王舍城, 进入了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 他跟该寺戒贤三藏法师学习 瑜伽师地论 等各类论典, 历时五年 后游历印度东部 南部 西部 北部数十国, 广泛参学, 历经四年 回那烂陀寺后, 应戒贤法师之嘱, 主讲 摄大乘论 唯识抉择论 等 玄奘法师写的 会宗论 三千颂, 融会大乘佛教空 有二宗, 受到戒贤法师的赞赏 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 还奉戒贤法师之命, 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 亦获大胜 戒日王还在曲女城为玄奘法师设无遮大会, 以玄奘法师所著 会宗论 制恶见论 的论点标宗, 任人难破 经 18 天大会终了, 无人能予以诘难 一时名震五印, 受到大 小乘佛教徒的一直推崇, 被大乘佛教徒尊为 大乘天, 被小乘尊为 解脱天 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受到了当时全印度举国上下的尊敬, 并把中国的书籍如老子等译为梵文传入印度 贞观十九年, 玄奘法师谢绝了五印朝野多方恳留, 携带大批经 像载誉回国 回国时唐朝太宗皇帝亲自出迎, 并希望玄奘法师出任大臣 但被玄奘法师婉言谢绝 玄奘法师西行求法, 往返 17 年, 旅程五万里, 所闻所履, 百有三十八国, 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书共 520 夹 657 部 共译出佛教经论 75 部 1335 卷 如 大般若经 大菩萨藏经 解深密经 称赞净土经 瑜伽师地论 大毗婆沙论 成唯识论 俱舍论 等等经文 并把入印路途见闻写成 大唐西域记 12 卷 书中记载了他所经历的西域 中亚 印度诸国的自然地理 风土人情 为人们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 地理状况, 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 玄奘法师园寂时, 朝野送葬者竟达百余万人 玄奘法师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实为罕见, 所以鲁迅先生也赞叹玄奘法师为中国历史上堪称 民族脊梁 的优秀杰出人物 如西安 玄奘三藏法师院 的建设也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 内设有玄奘法师纪念堂 玄奘法师事迹陈列馆和讲经堂 玄奘法师的部分舍利在上世纪还被迎往到日本供奉,1955 年经周恩来总理同意, 我国政府又分赠部分玄奘法师舍利与印度政府, 安放在玄奘法师当年

25 留学的那烂陀寺 1988 年, 由 198 人组成的台湾玄奘法师舍利奉迎团也来到北京访问, 准备迎请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到台湾供奉在三藏记念塔内, 希望让玄奘法师的光芒永远照耀全台湾所有人士的心, 台湾也创办有玄奘大学, 就是为了玄奘法师的精神能够永远活在学子们的心中 释一行 ( 公元 673~727 年 ):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佛教密宗大师 俗姓张 名遂 今河南省南乐县人 是唐初功臣张公谨的嫡孙 20 岁已经博览经史, 并且精通天文历法, 阴阳五行 一次他向道士伊崇借了西汉大学者扬雄所著的 太玄经 一书, 几天后就去归还, 并呈上自己在数天之内写成的 大衍玄图 和 义诀 各一卷, 阐释扬雄的 太玄经 伊崇大加赞赏, 称其为颜回再世 张遂于是声名大震 在 21 岁时张遂来到嵩山投普寂禅师出家为僧, 法名一行 出家以后, 一行法师一面勤修佛法, 一面仍致力于天文历法等的学习 他的聪慧和学识得到了普寂禅师的赞赏, 许其外出参学, 云游天下 开元五年 (717 年 ) 唐玄宗请释一行入京, 让他修订历法 据新 旧 唐书 记载, 一行法师从开元九年 (721 年 ) 开始草拟大衍历, 到开元十五年 (727 年 ) 完成 为重修历法, 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所写的在 新唐书 天文志 所载 历议 十卷 历立成 十二卷 历草 二十四卷 七政长历 三卷等书, 都是当时为草似 大衍历 所提出的重要文献 同时, 因当时所使用的历法 麟德历 误差较大, 而要造新历则需要从天象方面寻找立论根据 为此, 又需要制造先进的天文仪器, 以供测候之用 据 新唐书 天文志 载, 开元十一年 (723 年 ), 释一行和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 用铜铁铸成可以测量星宿运动和考察月球运行规律的黄道游仪 测量结果, 证实恒星的位置确有移动 并据此画成 36 张天文图, 深得玄宗嘉许 接着, 释一行又和梁令瓒一起改制浑天仪 浑天仪是我国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仪器, 始创于西汉武帝时代 东汉张衡曾改用漏水转动, 后屡有改进 但直到释一行等的改制, 才较为完备 旧唐书 天文志 中详细地描述了释一行等所制之浑天仪的构造 运行之精妙 新唐书 天文志 曰 : 中咎之法, 初淳风造历 ( 即李淳风造麟德历 ), 定二十四气中咎, 与祖冲之短长颇异, 然未知其孰是 及释一行作 大衍历, 诏太史测天下之咎, 求其土中, 以为定数 这是用圭表测量同一时间里日光在各地投影的影差, 以计算太阳距离赤道南北远近的方法 释一行根据当时实测的结果, 计算出大约 526 里 ( 唐里每里 300 步, 合 米 )270 步, 影差二寸有余, 纠正了 周髀算经 中 王畿千里, 影差一寸 的说法 释一行从实测中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了子午线一度的长度, 比 814 年回教王阿尔马蒙实测子午线早 90 年 释一行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又是一个佛教高僧 他曾与印度僧人金刚智 善无畏共同译出 大日经 七卷, 苏婆呼童子经 苏悉地羯罗经 各三卷,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四卷等等, 因而得到了金刚智 善无畏胎藏 金刚两部密法不同的传承 释一行自己也写了大量著作如 大日经疏 摄调伏藏 十卷 释氏系录 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 北斗七星护摩法 等等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十月, 释一行在长安华严寺圆寂 唐玄宗赐谥号大慧禅师, 并 为释一行制碑文, 亲书于石, 出内库钱五十万为起塔于铜人之原 明年, 幸温汤, 过其塔前, 又驻骑徘徊, 令品官就塔而告其出豫之意 更赐绢五十匹以莳塔前松柏焉 可见当时朝廷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释一行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颗巨星, 他的科技成

26 就, 辉煌业绩, 他对中国科技史和佛教史的突出贡献, 将会昭垂史册, 千古流芳 鉴真和尚 ( 公元 688 年 ~763 年 ): 是我国唐代高僧, 日本佛教律宗的创始人 俗姓淳于 扬州江阳县人 14 岁跟智满禅师出家为沙弥, 神龙元年 (705 年 ) 跟光州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景龙元年 (707 年 ) 出游参学, 先到东都洛阳, 继至西京长安 第二年, 于长安跟恒景律师受具足戒 这两位律师都是当时的律宗大德 道岸律师是南山律宗开山祖师道宣的再传弟子, 师从道宣的弟子文纲律师 ; 恒景律师也是文纲的弟子, 后来又在荆州玉泉寺研究天台止观, 名重当世 鉴真和尚得遇名师, 获益良多, 数年之间, 道业精进, 通达三藏 此后, 鉴真和尚又进一步向道宣律师高足融济律师学习道宣所著的 四分律行事钞 羯磨疏 量处轻重仪 ; 后又向相州日光寺相部律宗始祖法砺律师的大弟子大亮律师学习法砺的 四分律疏 鉴真和尚自长安回到扬州, 在江淮一带大开法筵, 弘扬律学, 授徒传法, 写经造寺, 成为道岸律师以后独步江淮的律学大师 他还主持大云寺的悲田院, 从事佛教慈善事业 在医学方面, 博达多能, 品鉴极精, 亲自为病人施医熬药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 年 ) 十月, 留学中土的日本僧人荣睿法师 普照法师南下扬州, 参见鉴真和尚, 代表日本佛教界和政府恳请鉴真和尚东渡传戒 鉴真和尚不顾五旬高龄和路途危险, 以 为了大法, 何昔身命 的无畏精神, 慨然允诺 从此, 开始了历时 12 年的东渡壮举 鉴真和尚一行从天宝元年开始准备, 一直到天宝十二年东渡成功, 先后六次起行, 然或因风浪击毁船只, 或因其弟子不忍他以年迈之身涉险东渡而多方阻拦, 致使前五次均受挫折 其中尤以第五次最为惨重 天宝七年 (748 年 ), 经历了四次失败打击的鉴真和尚, 仍然信心不减, 率领船队起航东渡 一路上连遇狂风巨浪, 在海上漂流十余日, 历尽艰险, 最后竟漂至海南岛南端的振州 ( 今崖县 ) 一行人越过雷州海峡, 辗转广西 广东 江西, 才重返扬州 往返万里, 历时两年, 颠沛流离, 备受磨难 在长期的艰苦旅途中, 日本僧人荣睿法师在端州龙兴寺 ( 今广东高要县 ) 园寂, 为法捐躯 ; 他的高足祥彦法师在吉州 ( 今江西吉安 ) 园寂于船上 鉴真和尚哀痛日本僧人荣睿法师, 加上旅途炎热, 突发眼病, 而导致双目失明 这种种的挫折与磨难, 并没有动摇鉴真和尚东渡传法的意志 天宝十二年 (753 年 ), 他应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人的请求, 开始了他的第六次东渡, 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 并于次年二月至平京城 ( 今奈良 ) 鉴真和尚一行人在日本受到了朝野的热烈欢迎, 日本天皇诏曰 : 自今以后, 授戒传法, 一任和尚 并特授鉴真和尚为传灯大法师 同年四月, 在鉴真和尚的指导下, 于奈良东大寺毗卢遮那大佛殿前, 筑起了一座庄严的戒坛 鉴真和尚为日本天皇 皇后 皇太子等人授菩萨戒, 又为沙弥正修的 440 余人授戒 ; 另有忍基法师等 80 余人都舍旧戒而重授新戒 鉴真和尚的这次传戒, 仪式隆重, 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之始 接着, 又在东大寺的大佛殿西面, 开辟戒坛院, 从此四方信众前来受戒的, 络绎不绝, 鉴真和尚将中国的佛教经典, 佛教艺术品的有关雕刻 建筑 绘画 医药 文学 书法等多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毫不保留地带到日本 同去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能工巧匠, 在鉴真和尚的带领下 759 年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 此寺被称为日本律宗本山, 成为日本佛教建筑的样板, 至今仍被日本视为国宝 在医学方面, 鉴真和尚传有 鉴真上人秘方 亲自校正了日本草药许多名不符实的错误 被日本药物学界奉为始祖 在书法方面, 鉴真和尚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 影响所及, 至今日本人民仍然非常热爱中国的书法艺术 他所带去的

27 各种字帖 经卷一度成为日本书法 印刷的揩模 鉴真和尚于公元 763 年在日本唐招提寺园寂 弟子们在他生前采用干漆夹紵工业, 为他制作了写真坐像, 被定为日本国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鉴真大师坐像, 由专机运送到大师的故乡江苏扬州, 进行了为期 7 天的展出, 瞻仰者达 17 万余人 ; 此后, 还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法源寺两处展出了 16 天, 当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还特意撰文, 高度评价鉴真和尚为中日本友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鉴真和尚被日本人民尊为 日本文化恩人 日本律宗太祖 日本医学之祖 盲圣, 他的东渡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 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 为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又比如九华山地藏菩萨金乔觉, 原为古新罗 ( 今韩国 ) 王子, 于公元 741 年来华弘扬佛法, 人们称其为地藏菩萨化身, 故其驻锡地九华山遂作为地藏王菩萨道场, 而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又如安世高, 原是安息国的太子, 后把王位让与其叔, 自己出家为僧, 于公元 148 年来华, 是中国佛教译经事业的奠基人 在中国近代则有弘一大师, 早年曾留学日本, 把西方的音乐 美术 戏剧等引进中国, 后出家为僧成为著名律宗大德 其实, 古今中外仍有许许多多我们知名和不知名的高僧大德, 大德居士, 他们戒行高超, 学识渊博 ; 努力弘法利生的佛门弟子, 他们为法忘躯, 普利人天的慈悲情怀, 受到国内 国际人士的广泛敬佩, 为世界文化交流, 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 为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BT2 ( 十一 )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 很多人对出家人有不公正的看法, 这是很荒谬的 从古以来的历史显示, 社会对出家人的评价都是非常地高 实际上, 出家人是我们整个社会和国土的庄严 舍弃世俗获得出家身份, 这是世界上任何昂贵的珍宝都不能相比的, 所以出家人非常地尊贵 从出世间的功德来讲, 在佛法经论中有许多圣教的证明, 大家可去详为参阅, 但总而言之, 有幸披上出家僧衣也是千百万劫中难以得到的 然后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 披上袈裟也是最难的, 世间上各种再昂贵的金银财宝也是没有任何一样比得上它, 地藏十轮经 上有出家人较世间诸人尊贵的种种说明 宝梁经 中也谕示了应以八法敬重袈裟即 于身袈裟应起塔想 世尊想 寂灭想 慈想 敬如佛想 惭想 愧想 今我来世离贪瞋痴具沙门法想 因此清朝的君主顺治皇帝说 : 世间最贵者, 莫若舍俗出家, 又说 : 黄金白玉非为贵, 唯有袈裟披最难 历史上, 出家人的地位一直受到尊崇 如 : 南北朝时, 南朝的梁武帝, 以佛法治国, 并拜法云 云光 宝志三大高僧为师 隋文帝小时由智仙神尼抚养长大, 后在南京栖霞山造塔回向智仙神尼, 塔中铭文 菩萨戒弟子大隋皇帝坚, 敬白十方一切三宝, 同时在全国各地落成了三十多座 隋开皇十一年 (591 年 ), 晋王为智者大师建造了天台寺, 后改名国清寺 隋炀帝封智者为国师 二十岁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萨戒, 与其父亲大唐开国皇帝唐太宗一样推动佛教事业, 礼敬玄奘法师等等有道高僧, 并经过辩论后, 决定出家人不用顶礼国君 唐太宗也曾感叹说 : 出家乃大丈夫之行, 非帝王将相所易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对出家人也是礼敬有加,(701 年 ~704 年 ) 武则天将已 95 岁高龄的神秀法师请到京师, 女皇 亲加跪礼, 时时问道 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 曾是七代帝王之师 五代时吴越王钱

28 (852 年 ~932 年 ), 小时曾受高僧洪堙法师指点, 发达后见洪堙法师必跪拜, 称自己为弟子, 并大兴佛教, 使人心向善, 安居乐业 元朝的萨迦班智达 八思巴等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国师 清朝历代帝王如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等都无比恭敬出家僧人, 并拜玉琳 金刚戒等僧人为国师 顺治皇帝在其 赞僧诗 中有 朕本西方一衲子, 如何落在帝王家, 只因当初一念差, 黄袍换却紫袈裟 之句, 意即前世出家为僧, 只因一念之差, 今世没有承继前志, 而做了帝王, 流露出了无限的懊悔之情 而历代名臣如宋代的王安石, 元朝的耶律楚材等本身即是佛门居士, 事出家人为师 历代文人, 如唐朝的白居易 王维 宋朝的苏东坡 辛弃疾等等, 也多与僧人交游, 从这些高僧大德超凡脱俗的气质中受到启发, 而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现在世界上泰国 缅甸 斯里兰卡等等国家元首常对出家人恭敬礼拜,1990 年不丹国王深格王休见到上师晋美彭措仁波切上前五体投地, 恭敬顶礼, 以示敬意 这些有地位, 有福份的国家元首也对出家人如此恭敬, 那更何况我们一般的人们呢? 中国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 在家时为一富家子弟, 曾以自己杰出的艺术才华而誉满当时, 并且把西方音乐 美术 戏剧等引进到中国, 正当他辉煌的艺术生涯和个人的人生圆满达到极为顶峰的时候, 他却毅然舍俗出家, 潜心于佛学修证, 并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几大高僧之一, 他说 : 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 ( 十二 )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作为一名佛教徒, 应该多多学习佛法, 尽量以佛教的思想智慧去指导自己的生活 现在虽然学佛的人很多, 但他们中有些人并不知道多少佛教的内容 这样在遇到一些违缘时, 往往退失自己的信心, 产生各种邪知邪见 我们作为佛的学生却不懂得佛法是很惭愧和遗憾的 不懂佛法, 不但自己信仰 修行难以增上, 还无法解答他人提出的疑问 尤其是现在接受各类新知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会提出许许多多发人深思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 不懂佛法的人在回答时, 便会显得捉襟见肘, 难以应付 而受了许多佛法熏陶的人则可以用方便善巧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 解除他人的疑惑, 使其种下善根, 甚至可以使他们对殊胜的佛法生起无比的信心, 进而作热诚的追求 我们不必强迫人们信仰佛法, 但我们所要做的是将佛法真实的面貌呈现于对佛法末有认识, 抱有成见的人士面前, 引发他们追求真理的热诚, 因此, 我们不管自己信仰 修行还是为了弘法利生, 作为一名佛教徒认真地学习佛法都是特别地重要 因受社会 环境的各种影响, 我们有些居士只停留在办个皈依证上, 不定时地去寺庙烧点香, 做点供养 平时则忙于工作 家务没有精力用于闻思修, 结果烦恼 挫折一来, 便毫无把握随业流转 要知道我们皈依三宝, 这不是一件小事, 这是正式拜释迦牟尼佛做老师, 愿意一生依照老师的教训来修学 修行 ( 即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 想法 说法 做法加以修正 ) 要觉而不迷, 正而不邪 净而不染 无论对人 对事 对物一定要觉悟, 绝不能迷惑 还是颠三倒四, 那我们并没有回头, 也没有依靠, 皈依就是有名无实 觉正净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 都具足 从前把它忘掉了, 从今天起要回过头来依靠它 我们要随时随处用 觉正净 来修正我们的思想 见解 言行, 这才是真正的三皈依 出家人更应该修学佛法, 出家人是僧宝, 是众生的老师, 我们众生还要听你们讲解佛法, 你们的言谈举止, 都是我们众生学习的榜样 要注意啊! 否则只穿出家衣服, 剃了头

29 发, 并不代表你一定已是出家人 本师释迦牟尼佛曾说 : 出家人若不明白教理, 仅剃去发须有何用? 所以佛教徒更应该学习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 也即是教法与证法, 求得真正的佛法 ( 十三 )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气功是一种人体生命科学, 填补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空白, 对人身上的秘密也有了新的发现 气功有能够利益人类社会的一面, 因通过炼气功自身进行调节, 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甚至能开发出人本身拥有的某部份潜力 但它远较佛法肤浅, 所以人们通过接触, 了解习炼气功, 会愈觉得佛法所揭示的人自身奥妙的无比正确, 并且比气功更为精确详尽, 系统博大, 也更为彻底究竟 所以愈深入研究气功, 就会愈走向佛法 很大一部份佛教徒从最初习炼气功而最后彻底转入佛门,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 许多气功师本身就是师从于佛门中的高僧大德, 甚至于功理功法也直接来源于佛法 所以现在炼气功的人们也应该追本溯源, 直接从各宗各派气功的源流 佛法中去寻找宇宙人生的奥妙, 去发现气功中纯粹而精深的真谛, 这样就不致于被现在五花八门的气功表面现象所迷惑 实际上, 人应该有辨别的能力, 特别是现在商品经济社会, 假冒伪劣的东西很多, 越是名牌产品, 被仿制的伪劣品也越多 所以在末法时代, 特别需要一双鉴别真假是非的慧眼 现在社会上有一部份人, 对神秘事物与当代兴起的一些气功宗教热潮特别感兴趣, 但却显得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 以至于一听到什么 大师 大法 就激动不已, 头脑也糊涂起来, 最后就陷入一方盲目偏执之中, 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还不知道 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 是现代科学的开山鼻祖, 他说 : 无知识的热心, 就如在黑暗中远行 所以只有一方热情, 而没有辨别真假是非的知识与能力, 就如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深暗夜中远行一般, 是相当危险的, 作为人则随时都有丧失掉自己生命与慧命的可能 大家要知道佛教是劝人善的, 劝人做一个好人, 是追求宇宙人生真理, 研究知识, 对社会没有伤害的 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气功师要求他的弟子不要学佛法, 只是专学他那一门气功就可以了 ; 甚至还有的狂人别出新裁, 声称自己是 最高层次的大佛, 创造一套什么 大法 来, 利用人性的弱点, 拿着佛法作招牌, 斯骗善良的人们, 扰乱社会, 危害大众的安全 在传功讲法的时候, 往往爱引用一些佛教的名词术语, 但即使全部都用佛教术语拼凑在一起的东西, 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佛法 这些所谓的 大法, 只要稍加辨别分析, 就会知道这其实在几千年前的佛经论典中早就已经详细地说明过, 可是现在很多无知的人们还以为是现代人创新的什么高深大法, 真是可怜! 二十三岁获得西藏第一智者称誉的萨班尊者就曾经讲过那些毫无辨别能力, 对别人言听计从的愚者, 他说 : 智者自己能观察, 愚者总是随声行 如同老犬乱吠, 群犬亦是随声奔 所以那些充满善良热情又缺乏足够理性判断的人们, 应该多多地学习那些几千年来早已为大众所公认的佛法论著, 多多地了解佛法传播的社会演变的历史 看看现在的一些气功师们以及一些所谓的 宗师 大师, 狂妄的甚至声称自己是 最高层次的大佛 的人, 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慈悲是否真的已经超过了以前佛门中很多高僧大德和佛菩萨们? 这些所谓的 大法 是不是真的让我们心清净 没有烦恼执著贪瞋痴慢等等? 真的讲平等, 没有分别吗? 真的是让社会安宁, 国家繁荣昌盛吗? 如一些所谓的 大法 都

30 被国家政府制止, 还暗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蛊惑人心, 扰乱社会, 这不是叫人在触犯国家法律吗? 所以我奉欠那些真心追求真理和善良的人们都应该对佛法作仔细深入的研究 识证, 不要仅是听信于那些好像自己比释迦牟尼佛还高 还伟大 超越古今, 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的人支言片语, 而应该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比较才对 本对佛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所追求, 佛菩萨祖师大德们的无上慈悲与深博的智慧早已有无数的历史事实作证 为什么不去研究识证信仰, 而偏要去沉迷于那些不究竟似是而非的东西和所谓的 大法 呢? 现在有些人只要一听到某大神大仙或者高功能高层次的神灵超人, 自己即成为追星族, 而不甘人后 这也是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愚昧无知, 这样就非常容易被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现象所迷惑 在现代改革开放的时代, 社会上兴起了东方神秘主义和宗教气功的热潮, 加上以前人们一直接受的是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 对宗教和一些神秘现象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基础知识, 这也是情有可原 其实在宇宙中存在的一些鬼怪神灵以及所有的神秘事物, 在佛法中早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这方面的知识与智慧, 人们更应该去看看佛经论典, 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现在人们被社会上的一些神秘现象所迷惑和欺骗, 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 在自身上也存在有追求开悟, 猎奇显异 出功能 出神通 求财求名等高度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作怪 如果人们炼气功只是为了出功能得神通而不着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与鉴别善恶的能力, 不去追求大智慧, 那么我们去作鬼类, 动物就可以 因为那些鬼也有很大的神通, 鸟鱼蛇虫也能空行潜水地遁, 比人的特异能力似乎强多了 学学科学当个工程师 专家就可以, 因为科学技术也有神奇的变化能力 如 : 手机就可以连五洲雷鸣, 天耳通有了 ; 看电视就可接四海风云, 天眼通有了 ; 坐飞机不就又是神足通了吗? 就象密拉日巴说 : 具有神通有何益, 空行饿鬼亦有此 一个人有了神通, 但贪瞋痴却等同与普通人, 如此其所造的恶业会比平常更历害 所以人们只有在通过修行排除了自己的贪瞋痴等烦恼, 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解脱, 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美好 否则, 即使气功再发达, 人们开发出再多的超级特异功能, 人世间也只能变成一个乌七八糟的妖魔鬼怪的世界 现在气功才刚刚发展起来, 不象科学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所以现在大家都要警惕注意, 要从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经验教训, 否则等到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时就追悔莫及了 现代气功中过于追求奇能异术等外在东西, 就象现在科学追求物质一样, 会使人们盲目跟随, 从而使自己丧失最宝贵的心性和灵性 所以佛门中的高僧大德一般都有很大的神通, 但因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戒律中明示不得轻易显现, 故在外表如常人一样 他们从不夸耀自己, 但却内藏圣德, 其神通也只有在度生利众的必要时才偶尔显现, 故为一般普通人所不知道 藏地大德恰美仁波切曾说 : 末法时代最大的神通是能持守清净的戒律 因为, 神通再大也抵不过业力, 所以人们不要去追求虚妄的东西与狂妄自大的能力, 而应发展美好的心灵与追求宇宙人生真理的智慧, 那时成就了佛果, 世界所有的神通也就有了 这也是我对广大气功爱好者和哪些还在学所谓 大法 的人真切忠告! ( 十四 )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 物质水平越来越高, 但人们内心的文化素质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而仅仅是外境的发展, 这样实际上对人类自身不一定是有利 比如 : 一个

31 人的财富虽然越来越多, 但如果他自己心没有能够得以调伏, 那他的贪心也就会越来越重, 那怕是拥有了几百万乃至数亿计的美元, 他始终都是满足不了, 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也越来越多 而有些人虽然没有丰足的物质享受条件, 但在他自己的心里非常地知足少欲, 知道佛法里的这种智慧, 这样即使他很贫穷, 但在他的心里却是非常地快乐 人要是没有了解安乐的本质, 寻到安乐真正的源泉, 那物质对人们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助益 沈家祯, 纽约圣约翰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现任美国佛教会副会长, 世界宗教研究院院长, 他说 : 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 如佛陀对人所说的, 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 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 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故现代西方社会有不少人因已发现现代科技不足以解决他们的最终烦恼, 而有禅学热 藏学热, 及 东方神秘主义 等热潮的兴起 英国的诺曼裴耐斯教授说 : 佛教是医治 崇尚 摩登病的良药 在我们这个痛苦疲惫的欧洲, 我们急需佛陀的教理 科学只是把事物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 如研究自然科学就只分析物质如何的构成变化和运动的 ; 搞生物学的就只是研究植物与动物的器官组织构成及习性和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 搞经济学的人关心的就是个人或集团社会的资本财富如何才能快快地增值起来 所以科学并不是以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 更不把人心的因素考虑进去 结果, 科学与人的劣根性一相结合, 许多杀人的武器就研究出来, 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 这些武器也越来越先进, 杀伤力越来越强, 杀伤范围越来越大, 对无辜野生动物的捕捉杀害方面就更加肆无忌惮凶残无情了 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导致人们的贪欲心越来越强, 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而不择手段, 于是假冒商品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骗人的花招越来越多 工厂的有毒气体和废液无节制地大量排放, 使许多昔日旖旎的田园风光已荡然无存, 城市里空气 饮用水遭受严重污染, 孳生了各种疾病, 臭氧层的空洞 过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等等已是迫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国际间也是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而尔虞我诈, 充满阴谋与恐怖乃至于发生罪恶的战争 科学研究的初衷是为了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 但现在的结果是各国储存的核武器却是能使地球上所有生命在顷刻间毁灭无数次 若这些具有强大威力的核武器不幸被某个丧心病狂的人 ( 如希特勒之流 ) 控制, 则整个人类将随时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军备竟赛也使得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研制 发展更新式的杀人武器, 这种自掘坟穴式的疯狂行为, 无疑给我们人类社会的前景带来了无限恐怖 ; 农药的使用最终还是危害到人们自身的健康 ; 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 后果是危及到人类总的生存和发展命运 ; 政治和经济在不以良心和慈悲的引导下, 也是导致人心的险恶和大规模的彼此仇恨与冲突 科学技术发展进步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物质上的利益, 但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和所有我们同样有着苦乐感受的一切有情动物的生命, 又都是这样地脆弱, 这样容易受到伤害, 人们变得更加凶险狡诈冷酷无情, 这些到底是为什么? 一切有智慧的人, 一切有良知的人, 一切关心人类幸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人们, 都应该在这些关系到人类命运前途的大问题上深刻反省 正如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时, 所指出的那样 : 尽管我们时代物质文明进步和人生享用的富足是以前任何时候都望尘莫及的, 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巨多的安全感, 我们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充满苦迫和缺陷的世间, 从佛教的观点来说, 当前人类出现的种种危机, 究其根

32 源是人类无视缘起法的规律 长此以往, 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本身 我认为导致这些社会人类危机的原因, 就是科学没有一个更上层更高尚的精神指导, 人类社会的幸福发展毕竟有赖于人心的改善和精神灵魂上的升华 人类与低等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一颗分辨是非 明白事理的心, 低层次上的物质再怎样发展进步, 也不会使人类精神生活变得充实丰富, 极有可能相反地是导致人心的贫乏无聊与极端的野蛮恶劣 所以今日的科学世界急需更广大上层的理智和更高尚慈悲精神的指导 印度杰出的政治家尼赫鲁 (1889 年 ~1964 年 ) 说 : 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波, 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 佛陀的教理就象太阳一样大放光芒 在这个充斥着原子弹和氢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这个教理了 人类两千五百年的经历只不过是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教理的持久性和真实性 让我们记住这永恒的教理, 努力按照佛陀的教法来革新我们的思想和修正我们的行为 这样, 即使是处在令人恐惧的原子弹时代, 我们也会镇定自如地面对它, 为促成正思正行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美国纽约市佛教徒会会长乔治 万雷也说 : 现在世界急需拯救 我认为只有佛的光明和佛的圣洁, 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 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 十五 ) 佛教使人类向善 使世界更加光明 是全人类的佛教佛教的宗旨和精神是不做任何恶事, 奉行善事 如佛经中说 :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其中大乘佛教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即是饶益一切众生 对所有的有情发无上的大慈大悲心, 这样的一颗心不管对什么样的人都是应该具足的 若一个学佛的人不具足这样的心, 就不成其为一个大乘佛教徒 在社会上的那些不学佛法的人, 如果没有具足这样的心, 在生活中就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 而产生烦恼 执著等等 因此这至关重要的大慈大悲心, 在佛教当中被再三地提倡 如果人与人之间, 众生与众生之间, 乃至国与国之间以大慈大悲而心心相联 那么现在社会上的许多灾难和国际上的战争也就会风平浪静 以事实为证, 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各种动乱和战争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征服自己的心 象二次世界大战, 就是人们以瞋恨心为因, 这样导致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使数千万的人失去了生命 如果人们这样继续地不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调伏, 那将来是非常容易发生同样的战争 因此, 我们人类众生的彼此关心爱护是非常地重要 佛陀要求弟子们事无巨细, 行事之前首先必需端正自己做事的动机 恶劣的与非善非恶的动机都必须改成良善的, 对众生有饶益心和高尚的大慈大悲心 而现今世间的事情则反其而行, 因此从宏观上看, 真心学佛的国家元首, 必然慈悲护持民众, 不然当权者往往会穷兵黩武, 在其对自己不利的环境里以各种手段残害民众, 如历史上的希特勒等 尤其在科技发达的现代, 一个动机不纯的国家元首能起到的破坏作用将越来越大 几百年前, 一个元首所犯错误一般只导致一城一池人民的伤亡, 而现在借助于科技, 全世界人民都可能会因此而陪上性命 当今大多数国家元首本来希望缔造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世界 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不相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 造下了种种的恶业 如制造核武器 生化武器等等, 由此对整个人类都造成了很大的危险 我们要排除现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危机, 就必须要依释迦牟尼佛的教言, 以大慈大悲, 断恶行善, 以及五戒十善等等这些殊胜的佛法善巧智慧和慈悲精神来使人类积极向善, 使未来的世界更加光明 如果我们以佛法的教义来要求自己, 则我们的身心将会更加健全和理智, 对人类和一切

33 有情将会充满慈悲和同情, 对社会也会更加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样我们的家庭也就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我们的社会也就是一个和平进步和健康发展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创造在佛法精神的指引下, 也会同人类的幸福命运联系在一起而显得更为理性, 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在慈悲和良知的保证下如理合法地进行, 我们人类也会从彼此仇恨和罪恶战争中解救出来 世界将会和平, 人们将会在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安乐, 所以佛教是全人类的佛教 ( 十六 ) 什么是魔 如何降魔魔是我们自己的妄想心, 贪爱心 瞋恚心 痴心 自私自利心, 也就是自己的邪知 邪见 我们就要磨灭自己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所作所为的这个 磨 魔 就是磨灭的 磨, 是针对自己不正确的想法 说法 做法而进行修改磨灭 八大人觉经 上讲的四大类, 烦恼魔最严重最可怕, 你要能觉, 烦恼魔在里面不在外面, 外面魔是种种诱惑 外面的色相是眼识魔 ; 外面的音声是耳识魔 ; 外面的气味是鼻识的魔 ; 外面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是舌识魔, 这个总名称叫天魔 天魔在哪里呢? 现在的花花世界, 到处都是 你有没有觉悟呢? 如果觉悟了, 其实外面的魔境是我们内心魔变现出来的 能变魔境的是我们自己的邪知邪见, 贪瞋痴烦恼, 外面境界是所变 自己本身有烦恼, 有邪知邪见, 这是所有一切魔障的根源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邪知邪见磨灭, 外面所变的魔境就不碍事了, 魔也是众生, 众生无边誓愿度, 怎么可以拒绝呢? 解决的问题是要把他化解, 而不是压制对抗 你能除去邪知邪见, 妖魔鬼怪都成佛了 这才叫普度众生 妖魔鬼怪在佛菩萨眼中是过去父母 未来诸佛, 孝顺心和恭敬心没有一丝毫减少 世尊用慈悲 真诚 清净 平等 包容感化他们, 化魔成佛, 自他两利 魔成佛了, 永远感激你, 将来示现做你的护法, 这叫真正解决问题 ( 十七 ) 诸佛所行世出世法, 因缘果报是真理, 永恒不变, 诸佛如来不能改变因果 造作善业必定得善果, 造作恶业必定得恶报, 因缘果报这个事是真的, 千真万确丝毫不假 这些恶人现前是恶, 菩萨知道等待他回头, 或是十年 二十年, 或是在临终最后一念, 回头是岸 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 知道诸佛菩萨的那种善巧方便, 不是平常人能够观察得到的 我们要学, 尽心尽力去学, 对于一切人事物用真诚心, 用慈悲心, 微密观照 佛菩萨跟我们凡夫在根本上有一个不同的观念, 凡夫观念当中, 这个世间有恶人有善人, 这个成见很深 ; 佛菩萨观念跟凡夫不一样, 佛菩萨心目当中九法界众生都是好人 都是善人, 没有恶人 我们看那些恶人, 佛菩萨说 : 一念迷惑, 他会回头 就好像这个人喝洒喝醉, 发酒疯一时糊涂, 不要计较他, 等他酒醒就好了 佛菩萨看众生是这个看法 我们凡夫看众生作恶, 以为他就永远作恶, 他恶到底, 他就不回头了 ; 佛菩萨不是的, 佛菩萨看众生是一时迷惑 这是真的, 我们看错了, 他看的不错 马鸣菩萨在 大乘起信论 上讲 : 一切众生本觉本有, 不觉本无, 这是佛菩萨看法 九法界六道三涂众生不觉, 不觉本来无 ; 本觉是本来有, 本觉并没有失去, 只是不觉把本觉盖覆住了 所以才说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凡有佛性皆当作佛 佛菩萨看众生跟我们不一样, 所以佛菩萨伟大, 佛菩萨大慈大悲 因此, 我们要有能力观机, 要有像诸佛菩萨那样大智慧, 善巧方便, 帮助那些善根薄弱人的回头, 这个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 这是有相当智慧 遭遇一切苦难, 一切毁谤 侮辱都不会放在心上, 对于那些毁谤 侮辱的人

34 , 还是一片真诚 一片慈悲, 可以学诸佛所行 学诸佛所行, 跟同修们说, 就是诸佛所行 ( 十八 ) 修行人在哪里修我们现在看到, 世俗人 佛门的修行人病痛很多, 病痛从哪里来? 病很多, 很复杂, 根是什么? 总有个头, 总有个根, 这个根就是污染, 污染最严重 最历害的是贪 瞋 痴, 佛讲这是三毒 有这三毒在, 我们的心就不清净, 心不清净身就不清净, 这才是我们现前身病 心病的大根大本 聪明人要离开一切病苦, 你就应该把贪瞋痴断掉 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不瞋不痴, 你的色相自然端正庄严, 你的身体一定轻安, 健康长寿 我们修行, 这就知道从哪里修 但是要想断贪瞋痴, 可不是容易事情 所以我教同修们, 先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 怎么修法? 起心动念想别人, 要像诸佛菩萨一样, 念念要想利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 不起念则已, 起念就与这个相应, 不再想自己了 这是修行很好的方便法, 在这个地方学, 在境界里面修, 离开境界你到哪里修? 特别是人事环境上修, 要学古圣先贤, 与人相处, 相处不好, 过在自己不在对方, 这就叫修行 如果你一定执著过失在对方, 我没有过失, 那就难了 为什么呢? 自己不晓得过失在哪里, 自己没有办法改过自新 你要想改过, 首先要知道过在哪里, 要反省 古德常讲 : 独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这两句话有大学问大道理在, 我们千万不要把它看轻了 你要真正懂得, 真正能够记住, 能够做到, 终身享用不尽, 我们修清净心, 不能离开这个原则 常常想自己的过失, 常常改正自己的过失, 比什么都重要 改过就有进步, 改过是真修行 为什么? 修正自己的毛病了 修行, 行就是行为, 错误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 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 真正达到不起心不动念 不分别 不执著, 这就叫三昧 ; 现前的境界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这叫智慧 佛教学生, 要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 定慧等持, 我们的定跟慧要平等, 慧就是清楚明了, 定是不起心动念 眼见色, 如我们看到花 看到树, 我们看得很清楚, 这是慧 这个花很好看, 你多看它一眼, 你定就没有了 为什么? 起心动念了 这树长得不错, 欣赏欣赏, 这一欣赏就错了 为什么? 你起心动念了 换句话说, 不是自然的 我对这棵树上没有作意 没有起心动念, 我的眼根在树上得三昧了 ; 花, 我很欢喜它, 花上就没有三昧 我们眼看的外面境界无量无边, 无量无边境界当中都不起心 都不动念, 这就叫做 无量无边三昧 同修们细心在这上体会, 耳对音声也是如此, 这个音声我很喜欢, 我很爱听, 你在这个声音上没有三昧 为什么? 你在这个音声上, 你的受落在苦乐忧喜舍里头, 落在苦乐忧喜舍这五种里面就没有三昧 ; 离苦乐忧喜舍, 三昧现前了, 这才是正受 我喜欢它, 我讨厌它, 这种受都不是正受, 是六道凡夫的感受 诸佛菩萨一切受用当中决定没有苦乐忧喜舍, 一味! 一味是真的, 二味是假的 所以修行人在哪里修?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修行 修行的总纲领就是定慧, 戒定慧三学皆是方法 依照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 我们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去修定慧等持, 定慧双修, 就是这个道理, 同修们不能不懂得啊! 这叫真修行, 修 外不著相, 内不动心, 又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没有人问你的时候, 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本来无一物, 般若无知, 样样清楚 样样明白, 他没有分别 没有执著 没有妄想, 无知 有人向你请教的时候, 你说得头头是道, 无所不知 ; 你就晓得, 无所不知是

35 般若的他受用, 教化众生 无知是般若的自受用, 自受用是三昧, 正受! 凡夫之人颠倒, 把自受用的忘掉了, 把他受用的变成自受用, 我知, 我什么都知道 ; 当别人请教的时候, 什么都不知道, 颠倒了, 麻烦大了, 著了相 因此, 修行功夫不得力, 不得力的原因在此地, 你总要把原因找到, 然后把原因消除, 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佛法修学七大科目六 佛法修学七大科目 ( 一 ) 三福佛为一切众生说法都是方便说, 佛说法是非常活泼的, 是因人施教没有定法的 佛的教法, 无论他怎么说法, 都离不开大圆满 换句话说, 全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 因此, 法门是真正的平等 就如同 华严经 上讲的主伴圆融, 一个为主, 其他一切都是伴 如果我们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 一切诸佛就是伴 ; 以阿弥陀佛为主, 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就是伴 任何一尊佛都可以做主, 也可以做伴, 主伴圆融 佛如是, 菩萨也不例外 假如我们学佛, 以观世音菩萨为本尊, 诸佛菩萨都是伴 ; 以地藏菩萨为本尊, 观世音菩萨及诸佛菩萨就是伴 佛的经典也是如此, 我们以 无量寿经 为主, 一切经典都是伴 ; 以 金刚经 为主, 无量寿经 是伴, 华严经 法华经 都是伴 这才看到他真正平等, 真正的自在无碍, 然后我们才能谈教学的纲领 在佛门中, 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 都是赞叹这个法门是第一 说这个法门第一并不显示其他法门就是第二, 其他法门自有对他法的机, 这点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才不致于犯过失 犯什么呢? 自赞毁他 破他方便, 罪过不轻, 这就犯大戒, 是错误的 所以说要 一门深入, 广为普赞, 这就对了, 同修们一定要记住 在修学纲领上, 像 观无量寿经 的缘起中说, 韦提希夫人家庭遭了很大的变故, 对于人间疾苦, 才真正体会到, 这才要求释迦牟尼佛说 : 这个世界太苦了, 实在没有意思, 有没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更清凉的世界, 没有造恶的世界, 我希望往生到那里 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 就把十方诸佛的世界, 以神力变现在她面前, 让她自己去观察 选择 她实在不负释迦牟尼佛的希望, 她选中了西方极乐世界, 要求释迦牟尼佛教给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 佛在没有说明方法之前, 教她先修三种净业, 并且告诉她, 这三种净业是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一句话非常重要, 使我们明了三世一切诸佛 ( 过去佛 现在佛 未来佛 ) 修行证果, 都要依此三福为基础 这好像盖楼房一样, 无论盖多高, 盖什么样式, 地基都是一样的 净业三福 就是佛法共同的基础, 一定要从这个基础上建立, 才能成就一切佛法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1 人天福净业三福, 第一 : 孝养父母, 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 第二 : 受持三皈, 具足众戒, 不犯威仪 第三 : 发菩提心, 深信因果, 读诵大乘, 劝进行者 共十一句 我们在经中看到, 佛常叫着 善男子 善女人 什么叫善? 善的标准是什么? 就是要具足这三种净业 十一句都做到了, 才是大乘经上所称的 善男子 善女人, 可见其标准很高 如果是小乘经, 那只是具足第一条和第二条就够了 阿弥陀经 金刚经 等是大乘佛法, 在大乘佛法里所称的 善男子 善女人, 三福十一句都要做到啊! 若有一句做不到, 就不能称为 善男子 善女人 我们续经, 想想自己是 善男子 善女人 吗? 佛说法, 无论是讲基本的修学方法, 还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理, 字字句句都与大圆满相应

36 也就是说都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法法皆是大圆满 这三福十一句, 也是字字圆满 第一句 : 孝养父母 这个 孝 字, 我们要体会这个字的意义 它上面是 老, 下面是 子 这就是告诉我们, 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 是 一 不是 二, 孝是没有代沟的 过去还有过去, 未来还有未来, 过去无始, 未来无终, 无始无终, 本是一体 就是佛法里面讲的 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 换句话说,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 孝 字 ; 尽虚空遍法界, 就是一个 孝字 但是, 什么人能够把孝道做得圆圆满满的呢? 只有诸佛如来 如果不成佛, 孝字怎么做也做不到大圆满 孝养 孝指理性, 养指行德 不但是奉养父母之身, 须知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 戒经上说 : 一切男人是我父, 一切女人是我母, 这是把孝顺父母的心发扬光大, 尽虚空遍法界, 就是一个 孝道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佛法是师道, 是以孝道为基础, 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 一个人不孝敬父母, 而会恭敬老师, 这在理上是讲不过去的 ; 这种情形必然别有企图, 存心巴结老师, 必是不怀好意, 有自私心在里面, 为达到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去巴结老师 在佛法教育里面, 孝顺父母又尊重老师才是理所当然, 人人皆应该如此 明白这个事实真相, 才知道佛菩萨 中国古圣贤教导我们的就是孝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 是佛门的孝经, 唯有 孝敬 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 孝敬 是性德, 唯有性德才能开发自性 因此在这三种净业里, 它排在第一句, 是根本的根基, 是非常的重要 我们中国人敬先人祖辈, 祖先去我们很远很远, 几百年 几千年 几万年, 我们逢年过节还要纪念他 为什么要纪念呢? 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晓得纪念的意义了 因为他跟我们是一体的, 没有分隔的, 一心真诚的纪念, 就是自性的一念相应 我们连先人祖辈都念念不忘的人, 一定会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的人就会尊敬师长, 这是性德大用 如学生不听老师的话, 不好好学习, 父母就操心, 这是不孝 ; 再者兄弟朋友要和睦, 若不合睦, 使父母忧虑, 也是不孝 ; 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一定奉公守法, 不使父母担忧, 不让父母牵挂, 这就是孝顺 所以孝道确实是性德的究竟圆满, 佛教导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 孝养父母后就应该尊敬老师, 佛是我们最早的老师, 二千五百年前创始的老师, 我们连这位老师都尊敬, 都念念不忘, 眼前的老师那有不尊敬的道理呢? 同样的道理, 我们供奉佛像, 不是把他当作神明来看待, 而是把他看作本师遗像, 是返本报始, 是尊敬 感谢 提醒 报恩的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佛弟子要供佛像, 世间要供祖先, 它有非常深远 广博的教育意义在其中 让我们看到祖宗的神位, 看到佛菩萨形像, 就想到孝敬, 孝亲尊师 三福孝亲尊师后接着是 慈悲 慈悲是性德,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 孝敬扩大就是慈悲 慈悲, 第一就是不杀生, 用意很深 如果不熟读 地藏菩萨本愿经, 要不把 地藏菩萨本愿经 参透, 你对于这一句真正的含意就无法理解 真正参透了才晓得, 一切恶业中杀业最重 为什么呢? 一切有生命的众生, 没有一个无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虽然杀生是冤冤相报, 但是, 当他受果报的时候, 他是不会想到我前世杀他, 今天我应该被他杀害 ; 前生我吃他的肉, 今生我的肉也应该供养他 如果能这样想, 业债偿清那就没事了 假如, 他不是这么想, 怀恨在心, 你杀我, 我来生一定还要杀你, 这冤冤相报就没完没了, 而且仇恨必定越积越深, 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 所以讲慈悲, 慈悲包括的面是无限的深广, 佛特别提出这一件事来 换一句话说, 杀生就是不敬老师 不孝父母 因为老师 佛 教给我们五条根本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贾根良 马国旺 后凯恩斯经济学 多样性 共同基础 综合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 凯恩斯革命 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 流产 的 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 凯恩斯 卡莱茨基 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 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 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 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俄克拉何马大学现代语言 文学及语言学系 美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俄克拉何马大学教育学院 美国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 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 篇 包括先秦典籍 中古诗词 现当代作品 民间故事 美国华裔 文学等 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 在选录时 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 教材或以主题编目 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 世纪中叶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通 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它把美国经济区域连成一片 标志着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在这一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的重大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在工程中 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 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米彦军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 与日本社会现实不符 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改变主张 狂热鼓吹以皇室为中心对外侵略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极大伤害 皇室中心主义是包含家国同构 忠君爱国 神国思想和武士道等在内的天皇专制国体思想 其实质是内行尊皇之 王道 外行霸道 继承和发展了唯心主义的皇国史观 对当今日本右翼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年第 期 第 期 秦立彦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布莱特 哈特 华人形象 美国西部 世纪美国作家布莱特 哈特在很多作品中都写到在美国西部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形象复杂多样 彼此 交织 对进行单一道德评价的形象研究提出一种矫正 包括诗歌 小说 戏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秦立彦 男 黑龙江人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士 英语系硕士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师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在将多神教的 女神 索菲亚 圣灵 圣母 大地母亲 俄罗斯祖国 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 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 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 神秘和深沉 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 世纪俄罗斯文学对 永恒女性 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 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俄罗斯文学 女性崇拜

More information

年 月 宁夏社会科学 第 期 总第 期 邓小东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乞丐问题一直是困扰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的倒台而减轻 相反更加严重 民国时期乞业发达 乞丐在继承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 又有新的发展 乞丐增多 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救济和防范乞丐的新的措施和思想 它为我们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 %

% % 兼论 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和运用 苏智良! 吴俊范 #! 由于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着学科分野的界限 致使已往的 景观概念缺乏全面性 其结果是 不仅地理学的景观研究缺少历史的底蕴与含量 而且历史学领域内系统的景观史研究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本文分别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和以 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为中心例证 探讨在新的景观概念基础上和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 研究区域景观史的必要性 可行性以及具体的研究路径与操作方法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姓名 : 任晓晴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伦理学指导教师 : 李桂梅 20061101 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 作者 : 任晓晴 学位授予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 被引用次数 : 1 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 (9 条 ) 1. 谭永一夫一妻制的哲学基础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张善余 彭际作 俞 路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欧洲各个地区中 东欧是 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 在北欧和西欧地区 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 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 大约在 年间 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 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 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17,2015 3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Vol.17,Mar.2015 (, 201114) :,,,,.,.,,. : ; ; ; ; :,. 5. 4 9,.,,,,.,.Maly,. 3,.,.,,,,.,,,,.,, :,,,. 189 17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2015 3,,. 1,,.,,.,..,,,,,.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比如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 比如学历相同 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 为什么在不同行业 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 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YANYUAN VOICE 本期导读 燕园组讯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永远的分配问题 为什么看重公平? 作为假设的公平 作为期望的公平 不要说应该公平 所谓公平 我眼中的猫 说 纭 卡丢了以后 : 卡奴 的悲哀 众里寻 Ta 你疯了吗? 失败恐惧吞钩现象 信任 濛濛 一眼就看见你, 水瓶 请找出右边两幅图中

More information

<565FB8BDBCFE315FBFBCCAD4B0B2C5C5B9ABCABE5F E786C73>

<565FB8BDBCFE315FBFBCCAD4B0B2C5C5B9ABCABE5F E786C73> 1 2 3 4 5 从 愚昧 到 科学 - 科学技术简史 管理系 3 从 愚昧 到 科学 - 科学技术简史 人文科学系 4 从 愚昧 到 科学 - 科学技术简史 信息工程系 6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管理系 15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机械工程系 3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经济系 4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人文科学系 16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商船系 5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食品工程系

More information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 评冯金华 价值转形 一个伪问题 丁堡骏 长春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 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 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 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 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 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冯金华 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 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 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玉市教函 2010 132 号 签发人 : 杨希初 各县 ( 市 区 ) 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学校 : 现将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表彰 2010 年度全区优秀学生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 桂教 2010 6 号 ) 转发给你们, 请你们及时在校内公布获得表彰的学生名单, 以资鼓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班集体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以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为榜样,

More information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从 的译名谈起 领导权还是 霸权! #!! # & ( ) +,! # & ( ) +, & ( ) +)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 ) +, 年第 期 # ) # # + 二 葛兰西对霸权概念的拓展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 目 前 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年国民政府发动的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而对于 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 关注的还很不够 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 师资最强大 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 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 同时 拟就不 同阶段的从军意识 动员方式 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

More information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刘家峰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 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 教会乡村化 的主张 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 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 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 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

More information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着力培育爱心和责任感 余心言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话说思想工作 出版发行 专题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More information

; ~ : ; [1] : 327

; ~ : ; [1] : 327 10 3 2013 3 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 Vol.10No.3 Mar.2013 * 齐善鸿肖华 ( 南开大学商学院 ) : 通过对科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探讨 反思了管理科学在这 2 个方面的状态 探讨 了因人文性的缺失而导致的发展困境提出管理科学要在科学二重性的统一中寻找发展之 路 让管理回归本质 从管理的根源和核心入手 将管理主体的自我管理作为突破困境的支点

More information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110 小 说 历 史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反思经史关系 从 启攻益 说起 李存山 本文论析上博简 二 中容成氏! 关于 启攻益 汤攻桀 以及上古帝王世系的记载与经 史相异 并且探讨了容成氏! 子羔! 和郭店竹简唐虞之道! 具有相同的思想倾向 其 禅而不传 或 至于禹而德衰 的思想当属于 孔孟之间 的儒家之学 在燕国发生了 让国 事件而孟子的思想更集中在 王霸之辨 时 唐虞之道! 等篇的 帝 王之辨 就不合时宜了 史 受到 经 的影响 经 史都存在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孔繁岭 七七事变后 主要激于爱国义愤 欧美留学生的近半 关内留学生的几乎全部 毅然回国 投入抗战洪流之中 在教育 科技 文化等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有 名左右滞留海外 战时 鉴于外汇的紧缺和战后的需要 国民政府留学政策经历了前严后松的变化 约有 名学子被派赴海外 主要前往美英 与此同时 沦陷区各伪政权积极推行留日奴化教育 连同台湾 约有 万人前往敌国 整个抗战时期 这两万余名在海外的学子 情况各异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年第 期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 以组织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杭州经验 郑杭生 杨 敏 多年来 以 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的价值共识作为共同行动的基础 杭州经验 通过连续不断的系列创新 对 中国经验 的内核 构建 国家 社会 新型关系 促进 政府 企业 社会 的三维合作 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形成优化配置 给予了独特的探索 最近几年中 杭州经验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的新跨越 对 政府 企业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第 期 总第 期 年 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孙 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英语语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更好的教学法 而是要探索一套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与学生学习体验相一致的教与学的策略 为此 有必要构建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战争制胜的秘密 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 胜利与失败 李 卓 近年来 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 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一书 对书中提出的 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 的研究问题 分析框架 经验论证等主要研究环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本文从理论 方法论等角度总结了此书的成就 认为该书通过构建以 军事力量部署 这一非物质变量为核心的安全理论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汪庆华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 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 该 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 死者的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 了新的契机 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 在名誉权问题上 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 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 也就是说 从非 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 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 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抗日战争研究 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 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 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 大学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 学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编辑部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史学月刊 编辑 部 安徽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Ø Ø fi» ` ˆ ˇ `ƒ»» `ƒ` `

Ø Ø fi» ` ˆ ˇ `ƒ»» `ƒ` ` » œ» ł ˇ ˆæ Ø Ø fi» ` ˆ ˇ `ƒ»» `ƒ` ` 责 任 篇 放羊干嘛 挣钱 挣钱干嘛 娶婆姨 娶婆姨干嘛 生娃 生娃干嘛 放羊 感想 多么流畅的对话 多么自然的循环 当然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 是一个民族要发展 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到 而在于没有目标 可达成 在那没有智慧之光照耀的地方

More information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黄 茂 曾瑞炎 年抗日战争爆发 日军企图摧毁中国教育事业 对高等教育机关狂轰乱炸 使中国高等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 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 国民政府教育部作出内迁的决策 据此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也对医学高校的内迁作了规划 并以这次内迁为契机 对西南 西北及华中地区的医学教育加以了重视 随着国府的迁都重庆 四川成为了抗战后方重地 为此 有不少高校迁往了四川 其中医学高校就有 所 这些医学高校在四川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医学教育事业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本文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方式这一新的视角, 对北京著名的外来农村人口聚 居区 浙江村 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状况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深入分析 指出 : 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力 的流动, 它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 经营者的流动 浙江村村民进入城市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过程, 并 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聚居为基础的产业加工基地, 作者将这种类型的流动称为产

More information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国家人口计生委原办公厅主任 中国计生协会原副会长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珮云 珮云 刘少 珮云 珮云 卫生部门应该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 珮云 珮云 珮云 畊等 人在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的联合发言 积极提倡晚婚 避孕和计划生 珮云 这个指示 珮云 珮云 珮云 珮 珮云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 中国人口出版社 彭珮云主编

More information

: : 00 9 : : : : : : : : : : : :

: : 00 9 : : : : : : : : : : : : 0 ( ) JOURNALOFLITERATUREHISTORY ANDPHILOSOPHY No.0(SerialNo.) 陈 来 : 仁学本体论是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 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 一仁的本体论传统儒学 万物一体 的思想既是一种精神境界 也指万物关联共生的整体 这种整体就是 仁体仁体论把传统儒学的一体之仁与生生之仁作了有机结合仁本体与关联共生的万有是 全体是用 全用是体

More information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刘志彪 吴福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 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 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 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贸易量越大 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 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110659850003734 211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110659850004303 211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110659850007372 211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110659850009803 245 日语 ( 外 ) 65 无误 110659850005177 308 护理综合 170 无误 110659850006267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º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º 曹 莉 占有 历史的真实与文本的愉悦 曹 莉 本文以分析当代英国女作家拜厄特的长篇小说 占有 的 充盈饱满 为出发 点 探讨小说所表现的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距离和张力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的历史 内涵以及小说这一特殊的叙事形式 在创作情节和情境以及在进行情节和情境的组合过程中以其特有的较为充分和自由的表达方式所能给予的阅读与写作的愉悦 拜厄特 占有 历史小说 历史叙述 文本的愉悦 ¹ 曹莉 文学博士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 净土真 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作者 : 忻平 作者单位 : 相似文献 (1 条 ) 1. 期刊论文秦永章.Qin Yongzhang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 西本愿寺派与中国西藏地 方政权及藏传佛教界的接触 - 世界民族 2007(2)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这个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步西方列强之后尘, 开始向外开疆拓土, 近邻中国便成为日本军国 主义者蚕食的对象.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