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宗範-講記(繁)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修道宗範-講記(繁)"

Transcription

1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賣 -1-

2 修道宗範講記 簡要科判及目錄 前言代序 3 甲一 菩提心 7 乙一 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7 乙二 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27 甲二 空正見 65 乙一 顯正見為修道之要務 65 乙二 示正見之修學方法 86-2-

3 前言代序 學人今天跟大家研究的主題是 修道宗範 很多人都會認為 所有的 宗教都是 勸人為善 所以佛教的修學跟一般的宗教 完全是一樣的 其 實 這個觀念只對了一半 比方說 一個 外道學者 他們去修學善業 因 為善業的緣故 來生投生到人天的安樂果報 但是當這個安樂的果報結束 後 他就什麼都沒有了 同樣的 一個佛教徒 他也去造作一個善業 來 生也會得到一個人天的安樂果報 當他這 個安樂果報受用完之後 其實他 的內心 還有一種強大的力量 就是一種 聖道 的力量 這種力量 會帶引這個有情眾生 繼續往涅槃的方向 不斷的邁進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不同結果呢 因為兩者的 因地 不同 一般的 非 佛教徒 他們造作善業的時候 所依止的是一種 善心 我們的心有善 跟惡 造作善業的時候 是 善心 這一部分起現行 而佛教徒在造作善 -3-

4 業的時候 除了 善心 之外 還多了一個 道心 這是不共於外道的地 方 所以 我們是用兩種心態來造作善業 一個是 善心 一個是 道心 一個是成就 安樂的果報 一個是成就 出世的解脫 佛教徒的內心狀 態 肯定跟外道不同 就是我們除了善念之外 多了一份道念 今天 我們就用兩堂課的時間 來跟大家研究 佛教的道心 到底 有哪些內涵 應該如何去修學 這就是我們這堂課的主題 -4-

5 修道宗範 道 是指 出世的聖道 當我們立定志向 想要追求解脫時 有 那些宗 宗 就是宗要 有那些主要的軌則 範 就是軌則 我們要 遵循什麼樣的軌則 才能夠使令我們的生命趨向於大般涅槃 當然軌則很 多 我們提出一個比較重要的叫 宗要 將述此義 依大乘顯密二教 立二種根本 依止大乘法 立兩種根本 甲一 菩提心 確定修學目標 甲二 空正見 建立緣起正見 -5-

6 在所有的大乘經論當中 修學 的方法有很多 但是它有一種根本 我 們講 本立而道生 這根本的第一個 就是我們的 願望 你為什麼修 學佛法 就是我們所依止的 菩提心 第二個 在修學佛法當中 你的思 考模式是什麼 是用什麼樣的想法 來抉擇你的身心世界 一個 菩提心 一個 空正見 有這兩個重點 菩提心 的內容有兩部分 第一 菩提心的功德(為什麼要修學菩提心) 第二 菩提心的修學方法 首先看 乙一 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為什麼要修學菩提心 沒有修學菩提心 會有什麼樣的過失 我們引用蕅益大師 靈峰宗論 的 一段文 來加以說明 -6-

7 甲一 菩提心(分二 乙一 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乙二 示菩 提心之修學方法 ) 乙一 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成佛作祖 墮坑落塹 所爭只一念間 故儒云 人心惟危 道心 惟微 惟聖罔念作狂 惟狂克念作聖 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 利 與善之間也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 聽教看經 參宗坐禪 但夾帶利名 心 便是三塗種子 但執著取相 便是人天魔外種子 但一味出離生 死 便是二乘種子 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 便是菩薩種子 但從自覺 聖趣 光明發輝 徹其源底 共迴向淨土 普與眾生 同登極樂 便 是無上菩提種子 故曰 一切法正 一切法邪 藕益大師 靈峰宗論 -7-

8 所 以 一 般 故 曰 一 切 法 邪 一 切 法 正 便 是 無 上 菩 提 種 子 徹 其 源 底 共 迴 向 淨 土 欲 知 參聽受 宗教戒 坐看學 禪經律 但 便但但 從 是具一 菩真昧 實出 薩 種 普 光 自 自離 與 明 覺子覺便 眾 發 聖 覺是 他 生 輝 趣 之二 心乘 同 種 登 子 極 樂 -8- 與 跖 但但 執夾 著帶 取 相利 故 儒 云 墮 坑 落 塹 舜 之 分 無 他 名 與 便心 善 利 是便 人是 天 之 魔三 外塗 間 種種 也 子子 惟惟 狂聖 克罔 念念 作作 聖狂 道人 心心 惟惟 微危 成 佛 作 祖 所 爭 只 一 念 間

9 這段文 蕅益大師對於一個大乘菩薩 因地發心 的開示 有很清楚 的脈絡分析 這段開示文 分成三大段來說明 第一段 先談菩薩 因地 發心 的重要性 成佛作祖 墮坑落塹 所爭只一念間 當一個修行人 開始修學資糧 包括福德 智慧兩種資糧時 他的生 命未來有兩種結果 第一個是 成就佛道 或者是成為一代的 祖師 內心成就很多殊勝的功德莊嚴 這是第一種結果 第二個是 墮坑落塹 就是墮落到三惡道 造成很多很多身心的痛苦 這兩種結果的關鍵點所爭 爭 是 差別 的意思 關鍵性的差別 就是 一念心的邪 正 這個 地方 標出了 因地發心 的重要性 身為佛教徒的基本生命觀 諸法因緣生 我們不同意生命是 無因 緣 或者是 邪因緣 那麼 什麼是 因緣 簡單講 就是 你內心 -9-

10 一動 就是一種因緣 看你往哪一個方向動 如果你今天做一件事情 所 依止的是為了名 為了利 往這個方向在動 所造作的業 就跟 三塗 相應 因為你的根本緣起是雜染的 反之 如果你追求的 是一種無上菩 提心 那麼所修的善法 就是 成佛作祖 也就是說 業 本身不能決 定善惡 是由你的心態來主導的 所以我們說 心為業主 這個 心 當然有很多種 關鍵點就是你--心中的願望--你的目標會決 定你的結果 蕅益大師講了這個 總標 之後 第二段就 引證 引用儒家的一些 道理來作證明 在儒家的道理當中 有兩句話提到內心的重要性 第一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古代的聖賢 能夠觀察到我們的內心 有兩種狀態 第一個是 人心 第二個 道心 我想 我們研究過 唯識 或者你平常靜坐 觀察內心的活動 你會

11 發覺一個人 不完全是好人 但也不完全是壞人 每一個人都是善 惡夾 雜 如果到好的環境 得到三寶的攝受 就把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變成好 人 如果遇到惡因緣的刺激 就會控制不了自己 去造殺盜婬妄的罪業 變成惡人 所以 每個人在沒有成就聖道之前 沒有入 正定聚 之前 包括了 人心 也包括了 道心 不幸的是 人心 的勢力 是比較強大的 私欲比道力更強大 人 心惟危 這個 危 就是非常的危殆難安--躁動不安的 那麼 道心 是 非常微弱難明的 古人常說 欲望 是我們的本性 善念 是一種美德 換句話說 善念 是要刻意栽培的 欲望 是不用栽培 所以 一個人 要犯錯很自然 但是要自己去拜佛 布施 持戒 非常的勉強 可見這跟 我們的心態有關-- -- 煩惱的勢力 強過於 正念的勢力 也就是說 我 們必須要很小心克制我們的私欲

12 第二 惟聖罔念作狂 惟狂克念作聖 這地方說明 一個人的行為 和結果 是由 心態 來決定的 一個 聖人 假設他放縱自己的心念 就馬上轉變成一個狂妄 兇惡的人 如果 一個狂妄兇惡的人 能夠懺悔 改過 克制自己的心念 馬上就變成一個 聖賢之人 所以一個人的好 壞是不決定的 完全是由你的內心來主導 佛法講 諸法無自性 沒有一個人 天生就是一個好人 或者天生 是一個壞人 要看你如何去栽培自己 在平常修行中 應該會有一個感覺 如果 你一天當中 老是做你 喜歡 做的事情 你這個人可能就沒 什麼進步 因為你一直放縱自己 沒有自我要求 讓自己增上的力量消失 掉了-- --你喜歡做什麼 你就做什麼 另外一種人 就是做自己 應該 做 的事情 說 欸 這件事情我不太想做 我現在不太想去拜佛 我現在的

13 心情也不想去講經 但是我勉強自己去做 為什麼 因為這是我的理想 我的目標 當一個人已經不去隨順內心的煩惱-- 不隨妄轉 的時候 就是 說 雖然煩惱還是存在 但是已經慢慢不隨煩惱活動 就是在進步當中 我怎麼知道我修學有進步呢 如果你一天當中 大部分的時間 都是 做你應該做的事 你是以 理想來引導你的生命 你在進步當中 這是很清楚的 反之 如果你一天 當中 都是 做你喜歡做的事 那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 完全一樣 依舊 沒有突破 所以 這個觀念很重要 在於 克制 跟 不克制 的差別 這一段 引證 的道理講完之後 蕅益大師很慈悲 又舉出一個實際 例子來作證明 欲知舜與跖 舜 是古代一位賢明的君王 他做了很多 造福人民的事情 這個 跖 跟 舜 是同一個時代人 跖 是當時的大 盜 殺人搶劫危害社會 這兩個人 從歷史上來判斷 都極度有才華 而

14 且這個 跖 能夠聚集九千多人跟他在一起 很有攝受力 也是不得了 這兩個人 我們很難從才華跟福報當中 分辨差別 但是 他們最大的差 別是在哪裡呢 就是 利 與 善 一個是放縱自己的私欲 追求個人的 利益 另一個是以聖賢之道 來調伏自己 去追求心中的道 造成 賢明 國君 和 兇惡的大盜 不同的結果 其實 生命的差別 就在於-- --你心中的 希望 如果諸位研究 百法明門論 五十一個心所 就會發覺引導我們內心 強有力 的想法很多 但比較明顯有影響的 就是這個 欲 --你心中的 希望 你希望變成什麼樣的結果 你的生命就 會往那個方向去 所以我們 對心中的 希望 要經常的反省 對於這個生命引導的力量 是不可忽略 的 當然 我們剛開始出家 可能也感覺不出 因地發心 的重要 但是

15 慢慢的出家久了 你會發現 誒 這個 成佛之道 越跑 好像大家距離 越遠 出家越久 你會發覺 修行的相貌就不同了 大概出家十年以上 我們講 相由心生 看看自己修行 弘法的方向 就能看出當初的因地發 心 十年之後 你心中的願望 就完全顯露出來 那時候想要調整 可能 來不及了 因為勢力已經成形 已經堅固了 必須要花很大很大的力量 才能夠去改變你的方向 我的建議是這樣 要走這條菩提之道 一開始 就要走對方向 你可以走得 慢 但是 千萬不要走錯 走得慢 起碼你是正確的 還有希望 走錯了 要更換跑 道 就非常困難 那得要有大善知識的出現 才有辦法調伏你 所以 舜 跟 跖 他們兩個從小看起來都很聰明 很會讀書 很會 辦事 為什麼長大之後 他變成 舜 他變成 跖 呢 因為所追求的人

16 生不同 一個是追求名利 一個是追求聖賢之道 很多人說 因地發心 沒有人看得到 剛開始沒有人看得到 但是十 年後 你的相貌就完全顯現出來 等它顯現出來 就已經來不及了 你沒 有力量調整它 問題在這個地方 所以 因地發心 如此的重要是--剛開始 不感覺它的存在 等到你覺得很重要 已經走上不歸路 不可能 再回頭 就這樣走下去了 我們初出家 就是把這個根本問題 你 的方向 蕅益大師說的 定盤 星 --方向先弄正確 你希望你人生的船航 到底要往哪裡去 先確定 至 於這艘船 開的快 開的慢 倒不是很重要 這一段 就是說明因地發心 對於我們的生命 有非常重要的主導勢力 再看第二段 因地的發心 到底有哪些差別相貌呢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 聽教看經 參宗坐禪

17 這是修學的法門 比方說 有些人歡喜學戒 因為過去的善根 看到 戒法就起歡喜心 就以持戒來當 作整個修學的方向 有些人對教理 修止 觀有興趣 有些人相應於參禪 喜愛打坐 這三種法門 都能夠成就廣大 的福德 智慧資糧 但是這三種法門 都不能決定你未來要去哪裡 法 本身是沒有方向性的 諸位要知道 法 是由 心 來主導的 法 可以讓你成就一種資 糧力 但是這個資糧力 到底是往哪一個方向去 就看你怎麼發心 以下 蕅益大師提出了五種發心 產生五種不同的結果 一 但夾帶利名心 便是 三塗種子 有些人他學戒的目的 不完全是為了弘護正法 續佛慧命 是想要作 一個律師 他學經的目的 也不是依經典來調整自己 是想要作一個法師 追求假名 或者是追求利養 這種情況為什麼是 三塗種子 呢

18 因為 你因地發心有問題 所以當可樂的果報出現時 一定會讓你 產 生放逸 也就是你在修這個善業的時候 就已經夾雜毒藥了 所以 他這 個 三惡道 是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是在第三世出現的 印光大師說的 三 世怨 我們一旦夾帶 名利心 去修學善法 你的三惡道果報 會在第三 世出現 第一生 以有漏心修學善法 第二生 成就安樂的雜染果報 然後產生放逸 帶動你的煩惱和罪業 第三生 就直接墮到三惡道去 這便是三塗種子 二 但執著取相 便是 人天魔外種子 這個 執著取相 當然比追求名利心稍微好一點 這種人比較清高 是什麼人呢 大部分是學佛以後 他也不太看經典 全心在行門上拜佛 持咒 一個人老是在行門上用功 而不能夠 依教起觀 觀照自己內心的 我執 法執相貌 不懂得去調伏自己的心性 只是在行門上用功 很容易

19 心外求法 然後就招感 人天魔外 這種因緣 這兩種發心 以佛法來說 都是邪惡的發心--追求神通 追求感應 追 求名聞利養 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我們講嚴格一點 像這樣的人 越是用 功越糟糕 因為你方向錯了 應該往北開 你往南開 有時會越走離目的 地越遠 三 但一味出離生死 便是 二乘種子 出離生死 不是不好 問題在 一味 就是說 你對眾生沒有悲憫 心 完全只考慮自身的解脫 這樣頂多變成二乘的果報 因為胸量狹小 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是 正 所以在發心的時候 要分 別 邪 正 然後 大 小 最後是 圓滿 不圓滿 有這六個差別行相 這地方 是一 種正確而狹隘的發心 在佛法當中 佛陀承認這種功德 所以我們講 三 乘 其實小乘的功德 佛法是承認的 不像前面兩個是應該要排除的

20 四 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 便是 菩薩種子 菩薩的發心 是 上求佛道 希望自己往聖道邁進 但是又能夠隨緣 盡份的 度化眾生 這種菩薩的功德 叫做 大 但畢竟不圓滿 什麼叫 圓滿的發心 五 但從自覺聖趣 光明發輝 徹其源底 共迴向淨土 普與眾生 同登極樂 便是 無上菩提種子 前面的大乘的發心 在受戒的時候 當初是怎麼得戒體 就是 緣境 發心 嘛 緣十法界的有情 無情 發起增上心 誓斷一切惡 誓修一切 善 --上求佛道 斷惡 修善 是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 誓度一切眾生 這是下化眾生 當你有這樣的發心時 應該說已經成就大乘的種子 但是 不一定圓滿 要圓滿的話 除了 大悲願力 以外 還要多一個 般若波 羅蜜 的觀照

21 什麼叫 般若波羅蜜的觀照 呢 就是 自覺聖趣 這是一種智慧 就是你能夠 迴光返照 經上常說 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五陰身心剎那 剎那生滅 五 陰 從什麼地方來呢 是從一念的清淨心而來的 所以我們 迴光返照 正念真如 -- 把心帶回家 之後 看到本來無一物的清淨本性 那麼 諸 佛的功德莊嚴 又是從什麼地方來 也是從清淨本性來的 所以 當每一 個眾生都 攝用歸體 的時候 看到一切法-- -- 如 的本性現前 所謂 心 佛 眾生 三無差別 自他不二 的本體 然後 從這個清淨的本性 產 生大悲心-- 光明發輝 -- 從空出假 依體起用 --生起同體大悲心 所 以 你這個發心必須要 徹其源底 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 而產生菩提心 依此菩提心 迴向淨土 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 這才叫做 圓滿的發 心

22 前面的大乘發心 多少是有點 心外求法 心外有眾生可度 心外有 佛道可成 最後是完全-- -- 法法消歸自性 把人生當作是一種歷練 生 命的目的 只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 這叫 稱性起修 他的立足點是向內 回歸自性 再看第三段結論 故曰 一切法正 一切法邪 當我們的心念是 正 的 所修的法門就完全是正的 當心念是 邪 惡 所修的法都變成邪惡 我們剛開始學佛 看了很多經典 其實經典也 分成兩種 依智者大師判教 法華經 之前叫做 權法 --為實施權 在 權法 的教法當中 佛陀把 法 的力量 講得很重要 認為修行不管 是誦經 持咒 就是一念心-- 能念的心 跟 所念的法 那我問你 哪 一個比較重要 前面的 權法 佛陀強調 法門 比較重要 佛陀說 修 三皈五戒

23 這是人天果報 修 四諦十二因緣 這是二乘的涅槃 修 六波羅蜜 是成就菩薩的果位 所以 佛陀區別十法界 剛開始是以 法門 來引導 心 法 是最重要的 但是讀到 法華經 的時候 佛陀的口氣完全不同-- 開權顯實 會三 歸一 佛陀說 前面所講的法 都是方便說的 真正的實義是 會三歸 一 -- --會三乘的教法 回歸到 一心真如 的實相 其實 所有的法門 都是依止內心而安立的 到了法華會上 佛陀說 你發的是菩提心 即便 去掃地 都是成佛的資糧 法 本身不能代表方向 所以讀了 法華經 你就會有不同的思考 法 變成被動 心 才是主動 是以 心力 來 帶動 法力 在密宗有一則公案 很值得我們深思 說是 有兩個徒弟照顧一個老和尚 這個老和尚病得很嚴重 連走路

24 都不能走 每天要有人幫他洗澡 打點日常的起居 食衣住行 這兩個小 徒弟出了家之後 整天就忙著老和尚的事情 什麼 事都不能做 兩個師兄 弟 有一天就坐著商量 大師兄說 我們兩個這樣下去 今生的道業都完 了 都不要修行了 一定要有一個人出去參學 修殊勝的法門回來 再教 另外一個 小師弟說 師兄你講的有道理 這樣也是對啊 與其這樣 倒不如一個出去參學 兩個人就在佛前抓鬮 看是誰出去參學 誰留在 寺裡照顧老和尚 抓鬮的結果 大師兄出門參學 小師弟照顧師父的起居 沒話講嘛 這是三寶的意思 大師兄帶著小師弟的期望 離開了 到很多地方參學 小師弟就照顧 這個老和尚 三年之後 大師兄滿載而歸 學習很多殊勝的法門 就跟小 師弟說 我這三年當中 修了很多殊勝的妙法 把法門一一的傳授給小師 弟 小師弟聽了很高興 大師兄說 小師弟 那你這三年當中 除了照顧

25 師父 你還做什麼 他說 我還有一個法門 專誦 普門品 你誦 給我聽聽看 這個小師弟雙腿一盤 就背誦起來 因為他沒事就誦 普 門品 當 普門品 一啟動 所謂的 普門示現 內心跟 普門品 相 應的時候 一為無量 無量為一 境界現前 整個身心放大光明 大師兄 看了之後 哎呀 一個小小的 普門品 也能夠產生這麼殊勝的功德 這個公案 值得深思的就是 我們習慣去追求外在的東西 以為外在 的東西 可以把我們提昇起來 這觀念是不對的 其實外在的東西 只是 一種助緣 你自己要提昇 你真的想要提昇 外面的東西 才能夠幫助你提昇 我出家二十一年 僧伽教育也辦了十幾年 我有一個心得 給大家參 考 諸位以後可能會當師長的 你要記得這句話 不要想要去改變對方 你改變不了 一個人要改變 只有一種情況

26 他自己想要改變 你試試看 當他因緣還沒有成熟 你只有等待 所有的覺悟 都是先 自覺 --發自內心的覺悟 他時間還沒有到 你緊張也沒有用 我講實在 話 他自己不想改變 你是沒有辦法的 那這樣 善知識 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因緣 可以 影響 對方 但是不能改變對方 我們創 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讓他自己去改變 諸位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受戒 受戒的時候 三師一定要你自己發願 我想 願 沒有人可以幫你發 的 就是我自己想改變嘛 我弟子某某過去的 過去就不要提了 過去的 就過去了 從現在開始 我的生命只做三件事 誓斷一切惡 誓修一切善 誓度一切眾生 諸位知道這三個 願 是誰發呢 這個是 佛陀 的願啊 你以佛陀

27 自我期許 你發這個願 你的生命已經產生新的方向了 所以受了戒 叫做 什麼 叫做 法王座下添新孫 你不要小看他 王子墜地 功超群臣 他雖然還沒有成就 但是他所發的願 跟佛的願是一樣的 就像 小王子 誕生了 他什麼事也沒做 對國家也沒貢獻 但是他是王種 我們發了菩 提心 表示我們是 佛種 至於這種子什麼時候結果 沒有人知道 但是 潛力無窮 因為他發的願跟佛陀的願一樣 佛陀的願力也是 誓斷一切惡 誓修一切善 誓度一切眾生 因此 你剛開始的心願 會決定你未來的結果 而這樣的心願 沒有 人可以取代 沒有人可以幫助你 一個人 能夠增上 改變 只有你自己想 要改變才有辦法 所以受戒一定要你自己發願 就是這個道理 也就是說 整個生命的變化 第一個因素 來自於你新的 希望 這 是你生命的扭轉點

28 乙二 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分二 丙一 先修出離心 丙二 正修 菩提心 ) 丙一 先修出離心 希望 主導我們的生命 那麼應該發什麼心 會比較正確 前面一 科講到 菩提心的重要 這一科是 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這當中有兩 個重點 一 先修出離心 二 正修菩提心 在修 大悲 之前 一定先 修 出離 佛法的因緣觀 剛剛也講過 所有的因緣 就是你的 心態 你的心 態決定你的因緣 從十二因緣當中來觀察 為什麼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在三 界輪迴呢 為什麼我們死亡之後 不像阿羅漢進入涅槃 而繼續在三界得 果報呢 因為我們對三界的果報有所 愛取 換句話說 是我們自己願意 來三界的

29 在心態還沒有改變之前 我們不可能離開三界 那麼 我們為什麼會對三界果報 產生這麼堅固的愛取呢 這當中因 為我們產生一種 顛倒 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 我們在三界得果報的時候 由於過去的善業 會出現一些五欲的安樂果報--有很多的財富 或者有美好 的眷屬 或者得到別人的尊重 等等 我們這一念心跟安樂果報 一接觸 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 並且對這個感受 產生堅固的愛著 我想 每個人都知道 面對生命 我們付出很多慘痛的代價 每個人 在三界得果報 不管你福報有多大 一定要深受老病死的折磨 但是我們 還是願意再來 為什麼 因為我們對於過去安樂果報 那種印象 經驗 揮之不去 認為那種安樂的果報 是非常殊勝的 為了追求這種安樂的果 報 我們願意承受老病死的折磨 其實 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因為這個安 樂果報 並不是如我們想像這麼的美好 換句話說 每個人願意來三界

30 是因為在三界當中 我們的生命經驗 對它產生一種美好的想像 當這個 美好的想像 沒有改變之前 你不可能離開三界 應該怎麼改變我們的心態呢 在藏系的 大乘菩提心法 中 有二個 重點 第一 思惟生死的過患 這是改變 對來生的愛取 有些人今生的遭遇 有很多的不幸 可能 是色身有很多的障礙 可能婚姻 事業有很多的不順 所以他放棄了今生 把整個希望寄託到來生 他為什麼要布施 為什麼嚴格的持戒呢 因為他 對 來生 有所期待 但是這個期待是錯誤的 因為你來生有 三塗果報 的過失 那種安樂的果報是有過失的 當我們對 來生 有所期待的時候 你要知道 它會產生三種障礙 第一個 煩惱障 你今生的布施 持戒 精進 來生變成一個大富長

31 者 大國王 當你受用這種安樂果報的時候 會讓你產生放逸的心態 而 產生貪著 會有煩惱的障礙 第二個 業障 因為這種 貪著 的勢力加強以後 你就會造很多殺 盜婬妄的罪業 你看一般學佛不夠深刻的人 看到大福報的人 大企業家 會產生羨慕 其實 諸位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幾乎所有人天安樂果報的 背後 都有很多問題 講實在話 福報越大 他的煩惱越重 他的罪業也 越重 除非他真正的覺悟 受了菩薩戒 才會開始改變 法華經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這是佛陀說的 其實三界的果報 都是不安穩的 因為它是煩惱之火 業障之火跟報障之火 所以三界的果報 是值得怖畏的 佛陀講一個譬喻說 三界安樂果報 譬如美食夾雜毒藥 初雖美味 終成大患 我們在因地的時候 對這個果報有所期待 等到果報出現的

32 時候 這種安樂的果報 是有煩惱 罪業果報的毒藥 當你把美好的食物 吃下去 同時也把這三種毒藥吃下去 所以 你對來生有所期待 到了第 三生 就糟糕了 它就是 三惡道 的果報 這 三惡道 的危機 是在 你第二生受用果報時 就形成了 所以我們對 來生 的執取是錯誤的 因為你來生的安樂果報 其實是夾帶 第三生 地獄的危機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說 讓你生命去一趟天堂 之後再讓你去一 趟地獄 受刀山油鍋 有沒有人願意 兩個都去 你願意嗎 沒有人願意 對不對 寧可兩個都不要 對不對 為什麼我們對三界還有貪著呢 是因為沒有真正的了解 其實 很多 事情你看清楚了 自然不喜歡 如果你很喜歡 我勉強你不喜歡 那沒有 用的 諸位你要知道 佛法為什麼叫 覺 所有的功德 都是從 覺悟 發動出來的 講實在話 勉強沒有用 的 諸位你做師父 你勉強他去拜佛

33 是沒有用的 要培養他自動自發 所以 我們對來生為什麼要放棄呢 因 為來生享用安樂果報 第三生就要墮到地獄去了 這兩個是相互關聯的 第二 思惟死殁無常 這是改變 對今生的愛取 這種人福報大都很大 他前生一方面布施 一方面持戒 所以今生的五陰身心 身體健康 人也長得莊嚴 眷屬美好 人生幾乎沒有瑕疵 他對於今生的五陰身心 產生了深深的愛著 應該怎 麼辦呢 修 無常觀 --以破除對今生的愛取 我們應該思惟 身是無常 幻緣虛假 你今生的正報身心世界 是 要面臨死亡的 而且世間所有種種美好因緣 也都是暫時存在的 善導大師說 饒汝千般快樂 無常終是到來 今生的安樂 是可以 破壞的 楞嚴經 上說 我們今生的生命 就像大海冒出一個水泡 當然

34 有的水泡比較美妙 有的水泡比較醜陋 但它畢竟是一個水泡 總有一天 又回到大海 又創造另外一個水泡 大海 指的是我們的 真如本性 它是不變的 而 水泡 是暫時的 生滅的 我們對於今生的愛取 事實 上這些果報是暫時的 等到死亡到來的時候 你就會失望 所以 我們從 無常觀 當中 來消滅我們對今生的愛取 也就是說 應該如理思惟--改變心態 以消滅對 來生的愛取 跟 今 生的愛取 這時候我們對三界的果報 就會開始生起厭離 完全的厭離了

35 卷二 前文講到 丙一 先修 出離心 身為一個有情眾生 內心當中 有一個沒辦法改變的本性 就是希望 生命能夠--離苦得樂 這是沒辦法改變的 換句話說 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 安樂 而不喜歡痛苦 比方說 你看有些人喜歡吃榴槤 其實他重點不在 吃榴槤 重點是跟榴槤接觸的時候 會產生一種樂受 他要的是一種 樂 受 如果他真的喜歡吃榴槤 榴槤吃多了以後 變成 苦受 的時候 他 就不要了 有些人喜歡睡覺 其實重點也不在睡覺本身 而是他的心跟睡 眠一接觸 會產生樂受 他要的也是那個樂受 追求快樂的感受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必須看清楚 這個快樂的感 受 在 今生 跟 來生 是否會引來更多的過患 佛法是要我們追求-沒有過失的快樂 比方說 聖道樂 比方說 三昧樂 這是你要清楚的

36 我們過去生中 對三界的輪迴 已經養成一種習慣性--喜歡追求三界的 五欲樂 現在必須經過如理思惟 慢慢扭轉這種不正確的想法 所以聽經 叫做 潛移默化 我們不可能像六祖大師頓悟 最起碼能夠慢慢的修正自 己的方向 首先 我們要斷絕對 來生安樂果報 的執取 因為追求來生的安樂 你在第三生會墮到三惡道去 來生的安樂有 三惡道 的過失 我們也應 該拒絕對 今生安樂果報 的追求 因為它總有一天會失掉 與其等到死 亡的失望 不如早一點 慢慢的把它放下 免得構成臨終的驚慌恐怖 因 為不管你願不願意 遲早要面對死亡 而且它隨時會到來 當我們如理的思惟 三塗的過失 無常敗壞的過失 慢慢就知道 這 兩種安樂都不是我們的皈依處

37 三 思惟暇滿難得 閒暇圓滿的人生是難得的 前面兩個 思惟生死的過患 思惟死殁 的無常 確定我們一定要出離三界 問題是 什麼時候出離呢 很多人說 我是想出離三界啊 但不急著今生 可以 來生 再出離 這個觀念也是 錯誤的 因為人道難生 佛乘難遇 失此不求度脫 千生萬劫何期 在整個六道當中 能得到 人 道的因緣並不多 得到人身 又能遇 到佛法的住世 這個因緣又更少了 所以我們如果失去人身 以及佛法的 因緣 以後想要再遇到同樣的機會 就很難很難了 我想 研究 唯識學 會知道一個觀念 就是我們 善根 的功能會 退轉 會退化 轉變 這當中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是 機 第二個是 法 善導大師說 為什麼善根會退轉呢

38 第一 從 內因力 來說 我們本身的善根就比較淺薄 煩惱粗重 你看你今生好像道心很堅固 其實你看蘇東坡前生是五祖戒禪師 他前生 持戒也是很精進 等到第二生變成蘇東坡 就放逸了 因為我們阿賴耶識 當中 有很多種子 你現在的善根 只是一部分的種子 我必須要提醒大 家 你現在表現的身口意 是你生命中的其中一部分 不是全部 你只是 讓你 善 的部分表現出來 有很多很多 邪惡 的功能 還在睡眠狀態 沒有消失掉 把它叫醒後 你就換成另外一個人 了 我們的內心當中 有 善 惡的功能 而且 邪惡 的功能 超過善良的功能 這一點我必須提 醒大家 第二 從 法 來說 善導大師說 因為 去佛久遠 佛法的勢力慢 慢的淡薄 你得到 增上 的力量 也就淡薄了 我們都知道 生命是無 常變化 不幸的是--它是往壞的地方變 諸位你看看 時間是往壞的地方走

39 如果我們的生命是往好的地方走 那我們今生不急 來生更有希望 問題 是我們今天生長在 減劫 啊 佛陀不在 增劫 的時候出世 如果佛陀 出生在增劫 歷代祖師都比我們差 那我們就沒有學習的對象 所以減劫-後後比前前更糟糕 我們必須皈依上師 皈依祖師 因為我們比祖師差 所以說 生死的問題 你來生比今生更難處理 換句話說 拖得 越久 對你越不利 第一 你本身善根會退化 第二 來生 再來的時候 你所遇 到的三寶跟今生的三寶 完全不一樣 素質差很多 你要花加倍的努力 才有辦法達到你今生的效果 在修學 出離心 的過程當中 要很清楚的知道 你越早出去 越容 易出去 時間拖的越久 對我們是越不利 因為生命是往壞的方向走 這 是佛陀的預言 叫做 五濁惡世 末法時代 三寶的光明越來越暗淡 越 來越暗淡 可能你對今生的三寶不是很滿意 但是你來生 會更失望 你不

40 可能遇到更好的三寶 佛陀已經預言嘛 離佛越久遠 法 越來越薄弱 離佛越久遠 眾生的 善根 越來越糟糕 所以我們要很清楚 失此不求 度脫 千生萬劫何期 我們的出離 必須現在要完成 這是把時間確定 下來 總之 我們希望追求安樂 應該是追求 聖道的安樂 而不是追求 五欲的安樂 比方說 我們去大殿 拜佛 剛開始可能不是很習慣 但是勉強自己 --不能拜 要他拜 不能專 要他專 拜了二十拜 三十拜以後 欸 你的 心跟佛號慢慢有幾分相應了 會產生一種 法喜 的快樂 這也是一種快 樂 但是這種快樂 是沒有過失 它沒有煩惱障 業障 報障 比方說 我們 靜坐 我們身心很舒暢 內心跟佛號相應 心於佛號專一安住 心 於佛號相續安住 內心一片寂靜 也可以產生安樂的感受 而不是躁動的 所以 我們想要追求快樂 就應該改變方向 應該讓自己追求 沒有過失

41 的快樂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 一個人說要放下 放下 你怎麼讓他放下呢 他 都還沒有 安住 怎麼放下呢 能真正放棄世間五欲樂的人 一定是在 聖道 當中得到法喜 只有 聖人的心 是無所住的 我們凡夫的心 一定有所 住 所以 我們要放 棄三界的果報 唯一的可能就是-- --你要趕快上路 你必須在佛法當中 得 到一個真實安樂的處所 才可能放下這些五欲樂 否則你放不下 因為我 們是有所住的 這是講到 出離心 的修學方法

42 丙二 正修菩提心 分二 丁一 四弘誓願 丁二 自他交換 丁一 四弘誓願 菩提心 就是把前面的 出離心 加上一個 大悲心 就是菩提 心 這地方有兩個內容 一個是 總相 的修學 一個是 別相 的修學 四弘誓願 一 眾生 無邊誓願度 依 苦 集 二諦而發 二 煩惱 無盡誓願斷 三 法門 無量誓願學 依 滅 道 二諦而發 四 佛道 無上誓願成

43 總相 的修學 菩提心 就是四弘誓願 一 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 煩惱無盡誓願 斷 三 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 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四個蕅益大師把它分 成兩類 一個是依 苦 集 二諦而發心 第二 依 滅 道 二諦而發 心 苦 集 二諦 是生死的因果 雜染的因果 滅 道 二諦 是涅槃清淨的因果 這地方 就牽涉到 種性 的問題 諸位今天受了菩薩戒 都有發願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但事實上 上求佛道 跟 下化眾生 在剛開始 是不可能二者兼顧的 初心菩薩 不可能同時上求佛道 又同時下化眾生 你做不到的 所以形成修學 先後次第 的不同 就有所謂的 悲增上菩 薩 和 智增上菩薩

44 龍樹菩薩的 智度論 中 有講出判斷 種性 的方式 他說 在飢荒的時代 你只有一碗飯 你同時遇到了 佛陀 也同時 遇到了 乞丐 你在沒有太多的思索 用你的直覺作抉擇 你會把這碗飯 給佛陀 還是給乞丐 如果你選擇供養 佛陀 那你是屬於 理智行 --你在未來的生命當 中 會先完成 上求佛道 再完成下化眾生 你是屬於 智增上菩薩 -你會花比較多的時間 在佛堂用功跟三寶結緣 然後再去度化眾生 如果你這碗飯會選擇給 乞丐 你會布施給眾生 表示你是 悲增上 菩薩 --你在未來生命當中 可能花很多的時間去利益眾生 剩餘的時間 再去佛堂自己用功 這個沒有對與錯 但是這個會影響到整個 成佛之道 的過程 智增 上菩薩 會先成就 聖道 再成就 福報 成就 人緣 你看有些人

45 他修的很好 但不一定有人緣 講經的時候才三 四十個聽眾 反觀有些 人 沒什麼修行 因為福報很大 聽他講經的人幾千個 但是講出來沒什 麼道理 就是有 人緣 重點不是他講什麼 而是他有人緣 這是說明 菩薩道當中有 悲增上 有 智增上 如果你在因地 所緣的境 是眾生的法界--緣眾生的苦而發心 多分來說 你是 悲增上 如果你是緣 佛道 殊勝而發心的 多分來說 是屬於 智增上 總而言之 我們的生命 要有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的願望 前面 是 消極的出離 應該放棄三界的果報 這 裡是 積極的追求 大乘佛 法是有所放下 有所追求 小乘佛法 出離三界 自我了脫以後 就沒有 了 菩薩是放下三界過失的快樂 而追求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的理想 為什麼要 發願 呢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 為什麼還要有 誓願力 把它變成一種願望呢

46 古人說 菩薩的 願力 有三種功德 第一 引生修學的動力 一個人有了願望 才有修學的動力 有些人 進步很慢 你看他 人家打板去作早課 他也去作 下殿他也跟人家下殿 但是十年下來 沒什麼進步 因為他沒有誓願力 一個人沒有願望 他作 功課是在應付 諸位要知道 佛法 你用應付的態度去做 跟主動的去追求 效果完 全不一樣 打佛七就很清楚 七天之前 來打佛七 七天以後 同樣一句佛號 你念佛 我也念佛 我一句佛號都沒有比你少 但是念完七天 效果完全 不同 有些人是有備而來 真的是為了消業障 追求臨終的正念而來念佛 所以他念佛號的背後 有一種動力-- 願望 來推動這一句佛號 有些人 他無所謂 反正你打板 我就進來 念完了 就下去休息 七天以後 完

47 全沒改變 這個佛號進入阿賴耶識裡面睡眠 就是你沒有動力 一個人沒 有願望 就很難進步 第二 確認修學的方向 我們的精神 體力是有限的 必須集中心力 才能夠有所成就 所以越早立定方向 越容易成功 否則你的資糧都分散 掉了 第三 是最重要的--突破自我設限 從 唯識 的角度來看 我們是活 在過去 我們的阿賴耶識 恆轉如暴流 就是 水流 的思想 上游的水 流會影響到下流 我們昨天會影響到今天 今天的你 是從什麼地方來 從昨天來 那麼昨天的你 是從什麼地方來 從前天而來的 假設不設定 目標 我們永遠活在過去 就很難突破過去習慣的自我意識 所以一定要 設定目標 才能突破過去 開創一個新的未來 我講一個實際的真實的故事

48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故事 在聖誕節的晚上 一個很貧窮人家的小男孩 打著赤腳 走到一個賣鞋的櫥窗 在那櫥窗 前站了很久 看上一雙很漂亮 的鞋子 一段時間以後 外面下著大雪 店裡老闆看這小孩子站這麼久 就去關心說 小男孩 你想幹什麼 這小男孩說 今天是聖誕節 你 可不可以代我向上帝禱告 看看他能不能把這 雙鞋 送給我 當我的聖誕 節禮物 老闆回答他說 好 那你進來坐吧 就請他坐下 他說 你 在客廳坐一下 我幫你去問上帝 看他的意思怎麼樣 這個老闆就進去 了 過了一會 這老闆又出來了 他說 你的心意 我跟上帝報告了 上 帝回答說 他沒辦法給你一雙鞋子 他只能夠給你一雙襪子 你穿這 雙襪 子 去找你自己的鞋子 這個鞋子你要自己去找 他不能送給你 說完 之後 老闆幫他穿上襪子 就把這小男孩送走了 經過幾十年之後 這位老先生收到一封信 信上說 我真誠的感謝您

49 對我的忠告 在我小時候 您就給我一個非常美好的願景 給我一個希望 的目標 我現在已經找到我的鞋子 所以寫這封信來感謝您 然後署名 美國總統林肯 林肯先生說 小時候的這一段遭遇 對他人生產生很大的突破 因為 上帝給他一個願望 要他去找他自己的鞋子 讓他發自內心的去追求 而不是上帝送給他 我想 受菩薩戒也是這個道理 說實在話 佛陀是不能幫你追求任何 東西的 佛陀創造一個好的因緣 讓你自己發自內心誓願 由你自己來度 你自己 所以 當你面對三寶的所緣境 許下了 誓斷一切惡 誓修一切 善 誓度一切眾生 你的生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表示什麼意思呢 你的過去 已經不等於未來 一般沒有受戒 沒有發願的人 你過去是怎麼回事 臨命終時 大概

50 就是怎麼回事 不容易改變--過去就等於未來 所以算命 能把你算的很清 楚 但是發了願的人 過去已經不等於未來 你 的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 所以 當我們發了 出離心 之後 還要立定一個 誓願 一定要讓生命 不斷的往佛道的方向邁進 一個人 讓自己永遠保持進步 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動態 變化的 你說 我保持原地不動 不可能 生命是遷流 變更的 我們只有二個選擇 不是進步 就是退步 所以我 們要讓自己不退步 唯一的方法 就是每天保持進步 這是第一個 上求 佛道 第二個 在你的生命當中 盡能力去幫助苦惱的眾生 積集廣大的 福德資糧 這個就是我們受了菩薩戒之後 首先 緣眾生苦而發大悲心 其次 緣聖道的功德 而發起上求佛道的心 有這兩大願望

51 丁二 自他交換 我們如何對眾生產生大悲心呢 以下 根據寂天菩薩的教授 寂天菩 薩的方式--叫 自他的交換 自 就是我們愛護自己的心 這是我們與生 俱來的 但這種心態不好 對我們非常不利的 後面會說明 那麼 他 是愛護他人的心 關懷他人的心 這種心態對我們是非常重要 而且對我 們幫助非常大 我們應該把愛護自己的心 調 整為愛護他人的心 這個就 是心態上的轉變 這個轉變有三個過程 第一個 你要思惟 自他平等 自他於苦皆不欲 願得安樂此心同 一 自他平等 他之求樂亦如我 自他等視求加持 我們應該要去思惟 我們想要離苦得樂 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件事情

52 無量無邊的眾生 也想要離苦得樂 這一點是沒有差別的 所以 我們的 心跟無量無邊眾生的心 都喜歡遠離痛苦 都喜歡追求安樂 這樣的心情 是完全相同的 換句話說 他之求樂亦如我 無量無邊的眾生 希望離 苦得樂跟我的心情一樣 所以應該把自己跟他人 平等 的看待 來求上 師的加持 我們一般人 總是覺得 自己 很重要 這很正常 你看相片的時候 第一個會看誰 一定是看你自己 這是人性 但是 我們一般人只知道自己要離苦得樂 而忽略了無量無邊的有情 眾生 他們也有這種希望 所以我們自己跟眾生沒有什麼差別 不要老是 覺得你很特別 其實我們跟眾生完全一樣 這一點很重要 把自己跟他人 的界線打破 不要老是注意自己 這個觀念對我們不好 第二個 在平等當中 其實我們自己是比較 輕 愛護自己是有過失

53 的 愛護他人是成就功德的 當我們心態轉變時 意味著我們內心當中功 德的出現 看偈頌就清楚了 愛自即成眾苦因 愛他則是萬善根 二 自輕他重 生佛差別從此出 自他相換求加持 既然我跟眾生都一樣想要 離苦得樂 那到底誰比較重要呢 我們應該思惟 我們愛護自己 我們今生的體力 所有的修學都追求 自己的快樂 這樣只有一個結果--造成自己更多的痛苦 這一點 跟我們原 先的思考有點不同 我們會覺得 為自己的快樂 才會更快樂 其實這 是錯誤的 諸位可以想想看 我們為什麼會痛苦 因為有 罪業 那為什麼有 罪

54 業 呢 因為有 無明 為什麼有 無明 呢 因為我們有 私心 有 自我意識 我們總是認為在身心世界中 在剎那 剎那變化當中 有一 個恆常住 不變異的 我 然後對這個 我 產生 愛著 由這 愛著 的結果 跟別人產生 對立 然後就 起煩惱 造業 招感痛苦的果報 所 以自私自利的心 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這個諸位要永遠記住 為什麼會有痛苦 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痛苦 說實在話 世間上 沒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是我們自己愚痴的心 給自己帶來痛苦 所以愛護自己的自私心 是所有罪業 痛苦的根源 反 過來 把這樣的心態轉成 愛他 就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如果我們今天把 愛自己的心 轉成愛護他人的心 將它當作你生命的理想來實踐 那麼 你會創造更大的功德 所以 生 佛差別從此出 為什麼佛陀在因地 行布施 持戒 這個

55 善業 在他的心中 結果出現了萬德莊嚴 我們過去也曾經布施 持戒 但是這些善業 在我們狹隘的自私心中 卻變成一種微小的人天福報 同 樣的善業 在佛陀的心中 產生廣大的功德 在我們凡夫的心中 產生這 麼狹隘的果報 就是因為我們的 心態 不夠美好 眾生之所以變為眾生 佛陀之所以變成佛陀 是因為 想法 有所不 同 所以 自他交換求加持 我們應該把凡夫的 自私心 轉成佛陀愛他 的心 諸位要知道 我們的 心態 會決定我們的 狀態 正如印光大師 說的 同樣是 水 牛有比較調柔的心 喝了水 轉成了牛奶 毒蛇因為 瞋心重 也去喝水 轉成毒液 同樣是一池水 牛 喝了變成牛奶 毒蛇喝 了變成毒液 因為兩個不同的心態 造成了不同的狀態 西藏的法王 曾經要我們思考

56 生命就是一個抉擇 你要想想看 當我們今天出現一個天平的時候 左邊是我們自己的安樂 右邊是無量無邊有情的安樂 你會選擇什麼 當 然是無量無邊的有情比較重要 所以應該要為理想而活 應該要實踐菩薩 道 以這樣的意樂 來推動我們的善業 不要老是為了自己 這樣才是成 就諸佛功德 一個正確的心態 如果我們老是自私自利 一輩子沒有什麼 成就 這個心態的轉變很重要 有了這樣的認識 再看第三段 自他交換 以我善樂諸因果 他苦因果盡無餘 三 自他交換 如風去來行取捨 由此發心求加持 現在我們也知道 愛護他人的心 對我們是非常有 利的 所以開始將 我們在因地 所種下的善因 跟今生所受用的樂果 這種殊勝的因 果 - 迴向 --把今生所有的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這些廣大的福德

57 資糧 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 希望他們的苦因跟苦果 都能夠消滅無餘 我們的心態 從今開始不再注意自己 開始愛護眾生了 就好像是虛空的 風一來一去 產生取捨 我們擇取眾生的苦 施捨我們自身的快樂 發自 我們犧牲 奉獻的精神 由此發起大悲心 來祈求上師的加持 這地方是說 在修學佛法當中 除了所修學的法門 心態也是很重要 到底愛護自己比較重 還是愛護眾生比較多 這會影響未來果報的差別 我們要了解一個觀念 這是懺公師父常講的一個觀念 我們修行人有 三個重點--解門 行門 性格 這當中他認為 性格 最重要 一個人有天 大的解門 天大的行門 性格不好 都不行 所謂的 性格 是什麼呢 老人家說 什麼是一個好的性格呢 只有三個字 就是 學吃虧 學吃虧 這三個字 我體驗了很久 現在有一點心得 覺得這個道

58 理非常好 我現在也喜歡吃虧 希望付出很多 得到很少 我剛開始對於 這樣的遭遇 也不是很滿意 但是後來發覺 學吃虧 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簡單舉兩個例子 諸位 如果你在常住 你付出的很少 結果你得到 了很多 你覺得這種因緣好不好 不好 對啊 你在耗損你前生的福報 你今生是福報越來越少 那些差額是從哪裡來的 絕對不是從天上掉下 來 表示你的生命是在 退步 當中 反過來 你對常住付出很多 但是 沒有人知道 非常好 你的生命在 進步 當中 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不 可限量 也許 你不一定有美好的過去和現在 但是肯定有一個美好的未 來 如果你很在意你的 未來 那你應該 學吃虧 第二個從 學吃虧 當中 增加我們的菩提心 培養一種內在的德行 一個菩薩 什麼事都斤斤計較 很難把菩薩事業做好 某種程度來說 行

59 菩薩道會有很多障礙 需要靠一些 願力 來支持 這種 願力 就是 你願意代眾生受苦-- 學吃虧 的心情 往往也是 這種心情 使令你產生了突破 我們剛開始是發 學吃虧 的心 來幫助 眾生 結果這種心態 反而幫助了我們自己 諸位懂這意思嗎 你 學吃 虧 不一定是幫助別人 因為對方得不得度 有很多複雜的因緣 但是肯 定是幫助你 對你絕對有好處 你們以後學習菩薩戒 菩薩戒有 攝律儀戒 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三大部分 攝律儀戒 --斷惡這一部分 當然菩薩所對治的是貪 瞋 治 瞋比較重 攝善法戒 --菩薩很重視六波羅蜜 特別是智慧的學習 在 饒 益有情戒 這一部分 你把它讀完之後 只有三個字 就是 學吃虧 你度化眾生就是 學吃虧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就從這樣的心態當中 慢慢的成就廣大的功德莊嚴 說實在話 心態

60 不改變 你不可能進步 因為它是根本嘛 所有的善業 都跑哪裡去了 諸位想想看 你所做的善業 是安住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蘊量 如果你 的心量狹小 如何培養廣大的功德呢 我們說 一切唯心造 我希望我們 先調整心態 比你去做廣大的善業更重要 你有美好的 心態 才有美好的狀態 所以 這裡的 自他交換 是說 你要相信我們去幫助眾生 比幫助 自己更重要 當心態改變時 生命就完全不同了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 讓諸位去體會一下 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 但重點不在真假 而是能不能從這裡得到啟示 佛陀有一天派一個使者 要這個使者到天堂跟地獄去考察 這個使者 首先到 地獄 去 剛好看到地獄眾生在吃飯 但是每個地獄眾生 都是

61 面黃肌瘦 他看到一個現象 地獄的眾生 手上拿的筷子有一公尺長 非 常的長 每一個人都把筷子往自己嘴巴夾 結果沒有一個人吃得到 所以 弄的很苦惱 這個使者看了之後 非常感嘆 搖搖頭走了 他又到天堂去了 看到天堂的人 每一個天人氣色非常好 容光煥發 剛好也在吃飯 筷子也是一公尺長 但是大家拿筷子是夾給別人 吃 你夾 給我吃 我夾給你吃 大家吃得很高興 這個 筷子 就是我們的心態 你有兩個選擇 如果 你的筷子是 往內 那你的生命就完了 沒有前途 你不要告 訴我說 你一天拜幾百拜 都沒有用 因為你根本的方向是錯誤 的 是自 私的心態 事實上 筷子 的方向 有兩種選擇 第一個 往外 第二 個 往內 所產生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也就是說 我們的生命有兩種選擇 第一 為你自己而活 第二 為別人而活 慈悲心跟自私的心 你 選擇什

62 麼樣的心態 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諸法因緣生 這個 因緣 前面講過 就是你的 心態 所以 我們講如是 因 緣 果 報 你的 心態 能決定你的 種性 也就 決定你未來生命的 結果 你的精進 只是讓結果出現快跟慢而已 所以 你的心態已經決定了方向 而你的資糧力 你的精進與否 只是讓這個結 果出現的快 出現的慢 如此而已 這就是我們說的 大乘的第一個根本 確認我們一種 利他菩提心 不是要你做很多事情 其實菩薩道做很多事情與否 那是看因緣 利 他 不是說 從今開始 什麼功課都不作了 不是這個意思 你該做什麼 功課 還做什麼功課 但是心態轉變一下 自 他 的心態轉變一下 你 會發覺 當你不再注意自己的身心世界 至少痛苦會降低很多

63 很多痛苦都是你自己攀緣來的 有一半是 依他起性 一半是我們的 遍計執 -- --是你的 想像力 把它擴大了 這個 利他的心 好處很多 你今生會減少很多罣礙痛苦 來生你會 往無上菩提因緣走 好處很多 所以我希望 在剛開始的時候 你第一步 就走對 學佛啊 你看 法華經 上 最不好的就是 到最後再 回小向 大 再來調整 那是一種悲哀 一開始方向就應該走對 可以走得慢 但 就是走對方向

64 卷三 從整個大乘 唯識 經論的學習 我們可以知道 佛陀對於生命的描 述 講到 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 這個 水流 應該怎麼去觀察呢 在佛法裡面是把它分成-- 過去 現 在 未來 三部分來觀察 其實這三部分是互有關連的 它們的關係有 兩個特點 第一 它是變化的 我們昨天跟今天是不一樣的 今天跟 明天也不一樣 感受 想法都不一樣 所以過去 現在 未來的生命是變 化的 第二 它是相續的 也就是說 其實昨天的你 會影響到今天 的你 你看你昨天喜歡拜佛 你今天也很喜歡拜佛 那麼 你今天喜歡拜 佛的那個功能 是怎麼來的呢 是昨天累積來的 所以不管願不願意 我 們一定要承當過去所留下來的痕跡 這是很 困擾的一件事情 因為留下來 的這些東西 大都是不好的--煩惱障 業障 報障

65 修行人第一要事 善導大師強調 剛開始修行 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 定位 就是我們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 這一點你要很清楚 我們的內 心當中 有很多的煩惱障 業障在干擾 主導我們 我們是在這樣的情況 之下 開始修行 有這樣的認識以後 第一件事情 過去的水流 流到現 在 應該怎麼辦 首先 要 發願 就是 我一定要改變自己 發自內心的一種願 望 從今開始要--誓斷一切惡 誓修一切善 誓度一切眾生 生命的變化 從你 發願 開始 重新設定你生命的目標 很多人 把 受戒 當作一個目標 這是不對的 我一定要把它修 的很好才受戒 受戒 是一個起步 是修行的第一步 它是 因地 不是結果 很多人不敢受菩薩戒 說我修的不夠好 你就是修的不夠好 所以才

66 要修菩薩戒 所以 我們受菩薩戒 所發的願力 只是一個 開始 我 們在三寶面前許下誓願 設定生命未來的目標 這是第一步 這一部分昨 天講過了 第二 你要建立心中的 大乘的空正見 我們應該怎樣來觀察 抉擇我們的身心世界 化解心中的煩惱障 業障 使令我們的心態隨順於 願望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建立大乘的空正見 經過誓願力 觀照力 很自然的帶動六波羅蜜的行動 就是這三種力量 誓願力 觀 照力 行動力 能改變生命的水流 使令它趨向於佛道 甲二 空正見 分二 乙一 顯正見為修道之要務 乙二 示正見之 修學方法 乙一 顯正見為修道之要務

67 顯 正見 為修道之要務 整個修學聖道的第一件要務 就是建立 大 乘的正見 我們看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論文 討究佛法 第一要務 諸佛所師所謂法也 況弟子乎 雖勝義法 性 貴在親證 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 示真實修行出要 何由得證 勝義 試觀外道 亦出家求出生死 不知正法 求昇反墜 故不留心 教典 饒勇猛精進 定成魔外 脇尊八十出家 晝觀三藏 夜習禪思 乃有濟 有謬云 年少力强 宜習教典 年衰力弱 只堪念佛 豈年 少不必念佛 年老不可習教 將謂如來教法 僅同舉子業 博名利於 半生者乎 一歴耳根 永為道種 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今佛法 流布 賴迦葉阿難二祖 徹底悲心 人皆視作等閒 殊不知恒沙世界 無量劫中 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 靈峰宗論

68 - 68 -

69 - 69 -

70 這篇論文 我們分成三大段 第一大段 講到 正見 的重要性 先 看第一小段 討究佛法 第一要務 諸佛所師所謂法也 況弟子乎 當我們設定了 修學的目標 開始要斷惡 修善 度眾生 接下來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去 親近善知識 --學習 研究佛法的道理 這 是第一要緊的事 為什麼這樣講呢 以下舉出一個例子說 三世諸佛在因地的時候 他 們的修學 也是遵循佛法的軌則 而成功的 所謂的 佛陀 剛開始也 是一個生死的業障凡夫 他也是緣境發心 面對三寶的境界而許下願望 然後產生觀照 最後付出行動 才慢慢的改變自己 而成就佛道 沒有一 尊佛是一出家 兩個眼睛一閉 就自然成佛的 沒有這回事情 一定要經 過佛法的-- 聞 思 修 種種次第修學 才能夠建立正確的觀照

71 意思是說 諸法的 實相 並不是佛陀創造出來的 是宇宙間本來 就存在的真理 是佛陀發現的 佛陀發現了以後 把這個真理傳出來 每 一尊佛都以這樣的真理 來開導眾生 所以佛陀是 以法來當作師 --當作 一個軌範加以遵循 這個理由我們看第二段 雖勝義法性 貴在親證 殊勝的第一義諦--我空 法空的真如法性 可貴的是在 親證 而不在 言說 當我們在初地的時候 無分別智 親證 真如理 的時候 是離一 切言說相的 所以真實的親證真如理 是 離言說相 離分別相 它是 離語言文字的 我們叫做 離言真如 但是剛開始我們要依止所謂的 依言真如 看第二段 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 示真實修行出要 何由得證勝義

72 身為一個初學者 剛開始沒有經過 黃卷 古時候的紙 它是沒有 漂白的是黃卷 赤牘 這是一種竹片 古時候以 黃卷 跟 赤牘 來記載整個佛法的經律論 假設我們沒有經 律 論的語言文字 來做一 個標月指 指示--真實的修學出離生死的法要 我們又怎麼能夠親證 二空 真如 之理呢 語言文字 表達的佛法 叫做 標月指 比方說 我告訴大家 冷氣在那個地方 這個 指頭 當然不是冷氣 所以你 執著文字 那你 也錯誤 但是你順著文字去思惟 你就可以得 到這個冷氣的最後目標 我 們講說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這十個字 不能代表真理 但是你 內心當中 不斷的把這十個字 不斷的思惟 你就能夠在心中 產生真理 它本身不是真理 因為它只是一個生滅的音聲而已 但是它含藏著真理 - 文以載道 所以經過你的消化 就能夠把真理顯示出來

73 佛法的經典很奇妙 雖然它本身不是真理 但經過你的咀嚼 消化之 後 它會釋放出真理 這個叫做 標月指 所以我們初學者 沒有理由 拒絕對經論的學習 因為沒有人引導你 等於是盲修瞎練 這以下舉出兩 個實際的例子來做證明 一個是失敗的例子 一個是成功的例子 試觀外道 亦出家求出生死 不知正法 求昇反墜 故不留心 教典 饒勇猛精進 定成魔外 試觀 我們可以去反省一下 過去修行人的相貌 比方說 印度的 外道 在古時候也有所謂的沙門團 印度 的九十六種外道 大部分也都是 辭親出家 他們也看到生死的痛苦 也知道在每一期的生命當中 都要承 受老病死的折磨 他們很清楚 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受生 只要在三界受生 就不能避免老病死的痛苦 所以他們也希望出離生死啊 但是因為沒有正 確的方法來引導 結果 求昇反墜

74 古印度 修學外道可分成兩大類 九十六種外道有兩大類 第一個是 苦行外道 它的重點以 苦行 來折磨自己的色身 期 望這樣來消業障 解脫生死 其實 生死跟色身沒有關係 因為色身 只是 果報體 第二個是 冥想外道 他們透過 冥想 禪定 的修學 來獲得解 脫 在外道的禪定當中 產生 斷 常 兩種的邪見 反而產生更嚴重的 過失 其實 苦行 外道過失不多 頂多是浪費時間 這個 冥想 外道 的過失 是很嚴重的 因為他在禪定當中 產生了 邪見 往往會謗無 因果 謗無涅槃 因為毀謗真理的緣故 反而墮落到三惡道去 所以叫做 求昇反墜 蕅益大師做出結論 假設一個初學者 不留心經律論的教 典 雖然你 勇猛精進的修學 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 就是變成 天魔外道 因為都

75 是 心外求法 沒有找到生死輪迴的根源 我們講 不知妄本 你根 本不知道虛妄的根本在哪裡 佛陀在 楞嚴經 上說 一條繩子打了一個結扣 凡夫是往右邊拉扯 外道是往左邊拉扯 結果這個結 越結越深 只有佛弟子能夠從中間把它 解開來 因為他能夠掌握它的關鍵-- 知其所結之根本 我們再看第二個例子 脇尊八十出家 晝觀三藏 夜習禪思 乃有濟 脇尊者 是佛滅度六百年出世的 大概是在馬鳴菩薩那個時代 他 是到八十歲才出家 所以精神體力已經很有限了 但是他能夠掌握正確的 方法 雖然不一定有外道的精神體力 也不一定有外道的精進 但是他掌 握了整個修行的軌則 掌握了生命 還滅 的軌則 晝觀三藏 --白天研 究教理 加強自己對生命的觀照 夜習禪思 --晚上把這個觀照 不斷在

76 心中串習 修學止觀 終於在三年之後 證得阿羅漢果 一個人的解脫 跟你的精進不一定有關係的 問題是能 否找到 虛妄 的根本 在哪裡 蕅益大師在 楞嚴經 的二十五圓通註解當中 再三強 調一個觀念 欲知山上路 須問過來人 以登山來做例子 今天要登 上高山 你不可以拿一個鐮刀 就自己開 出一條路 不可以 其險可知 你必須要請示走過 有經驗的人 所以我們初學者 一定要以古德 以祖 師為老師 不能說 自己看戒律 看經典 就望文生義 盲加修煉 經文 每一句話的解釋 有它的傳承 你一定要去看祖師先賢的開導 我遇到很多的初學者 他們在看經論的時候 會犯一個毛病 就是 他說 誒 這一句話 我認為怎麼樣 我的想法是什麼樣 其實我講真的 你沒有資格講這一句話 你看孔夫子 中國的聖人 他十 五歲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他修了十五年 把自己的觀念建立

77 起來 十五歲立志求學 三十歲才把自己的修學宗旨 整個菩提道的 道路 安立下來 然後還經過十年的歷練 四十歲才完全沒有疑惑 整個生命的 方向 修行的目標 自己生命的定位 才完全確定下來 我們一個初學者 說話的口氣 應該是這麼講 這一句話 道宣律祖怎麼說 印光大師怎麼說 蕅益大師怎麼說 這 樣對你才有好處 因為 欲知山上路 要問過來人 必須遵循著聖賢的 腳步而走 才是最安全的 遵循聖人的軌跡 就是 修行的捷徑 --萃取他的正知正見 這一段 就是講這個觀念 初學者 我們的人生經驗有限 但是今天 能夠把祖師的法語學起來 可以把歷代祖師的傳承 集在我們的心中 可 以把這些古代聖賢 經過幾百年的真理 放在心中 雖然我們的修行 只 有兩三年 但是已經把兩千年的佛教精華 都吸收起來了 這對我們修行

78 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剛開始一定要依止經論 依止祖師的註解 這是第一 個觀念 其次 我們看蕅益大師所破除的錯誤想法 有謬云 年少力強 宜習教典 年衰力弱 只堪念佛 豈年少 不必念佛 年老不可習教 在當時有一個錯誤的想法說 如果你是年青出家 精神體力很旺盛 那麼就可以研究教典 研究戒律 如果你年紀大了 體力衰弱了 那你就 好好的老實念佛就好 這個觀念錯在哪裡呢 蕅益大師說 難道年紀輕的 就不必念佛 年紀老的 就不可習教嗎 我們現在經常犯一個毛病 把 解 行 二門分開來 好像說 解門 是要講給別人聽的 你研究教理 只是講給居士聽的 自己的修行 還是用你過去的那一套 所以 觀照力 跟 行動力 兩個

79 是分開的 眼睛跟腳是分開的 結果變成什麼呢 把如來所宣說教法 等 同於 舉子業 --好像古時候的讀書人 只是為了博取功名於後半生 古時 候的人 十年寒窗無人知 只是為了 一舉成名天下聞 他不一定 要把這些教理用來改變自己 但是 佛法的觀念不是這樣-佛法的 觀照力 是要帶動你的 行動力 這叫 目足雙運 說 年紀大了 只堪念佛 這個觀念是不對的 其實 一個人是 不是有資格完全的念佛 跟年紀沒有關係 跟你的學習 才有關係 很多人 都說 我現在要老實念佛了 什麼都不看了 其實 你不一定有資格 老實念佛 如果深入到淨土的經論裡面去研究 你會發覺 念佛 跟 往生 沒有必然的關係 沒有直接的關係 往生與否 在 信願 之有無 品位的高下 在 持名 的淺深 念佛 是一種強大的善業力 因為這個佛號是 無量光 無量壽

80 阿彌陀佛 無量阿僧衹劫 積功累德所成就的萬德洪名 但是這個萬德 洪名本身並沒有方向性 必須用 內心的信心跟願望 來引導這個佛號 才 能夠感應道交 才能夠往生淨土 所以 佛號 是決定品位的高下 往生 與否 是看你的心態--你內心的信心跟願望 不過 這地方當然也有差別 如果詳細區分的話 在中國淨土宗的歷 代祖師當中 善導大師 比較強調 信心 蕅益大師 比較強調 願 力 善導大師 的整個淨土思想 是從 第十八願 建立的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 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他在整個 至心信樂 欲生我 國 乃至十念 當中 強調的是 至心信樂 他說這是往生的關鍵 善導大師以 信心 來攝願望 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往生 關鍵是你念佛的

81 時候 你的內心是不是能夠 順從本願 什麼叫 順從本願 念佛的時候 你說我是業障深重 我是不是可 以往生 你沒有順從本願 你還是順從你的妄想 你沒有真實的皈依 阿彌 陀佛第十八願 你說 我福報不夠 我業障深重 是不是可以往生 你打 這個妄想 就不是順從本願 以 善導大師 的標準 當佛號提起來 你的心中是一念不生 只有 一句佛號 整個身心 通身靠倒 內心跟佛號結為一體 他說這是往生 的標準 善導大師對於 阿彌陀佛本願 的皈依 是很強烈的 所以他以 信 來主導整個往生的關鍵 他也提倡 專修 對佛陀身 口 意三 業的皈依-- 身業 專門禮拜阿彌陀佛 口業 專門稱念阿彌陀佛 意 業 專門觀想 皈依阿彌陀佛-- --結果是萬修萬人去 第二個傳承 是以 蕅益大師 為代表 包括永明延壽大師

82 蕅益大師這一系列的教法 是強調 圓修 他的思想傳承來自 第 十九願 -- 發菩提心 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 欲生我國 不是每一個人 都可以專修的 蕅益大師認為往生與否 在於你對整個生命目標的確定 -你是否真實的 厭離娑婆 欣求極樂 善導大師的所觀境在 佛 蕅益大師的所觀境在 淨土 他認為 你真正很想往生淨土 這是關鍵--你真實的一定要離開娑婆 你一定要求生 淨土-- 我願意到淨土去 所以我在念佛 這是一個不同的思考 我為了 菩提道而求生淨土 但是我是業障凡夫我做不到 所以我仰仗佛力幫忙 所以 蕅益大師的皈依境是在淨土 以佛號來幫他完成往生淨土的希 望 善導大師的皈依境在阿彌陀佛的本願 這兩個皈依境 一個強調 信 一個強調 願 當然二種修法 都要有信 願 只是各有偏重 整個修學 心地法門的建立 都必須透過經論的學習 古德的開示

83 才能建立修行的方向 才知道該怎麼去調整心態--隨順於 順從本願 隨 順於 厭離娑婆 欣求極樂 這些都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想出來的 因此 你是不是能夠專心念佛 跟 年紀 的大小 沒有關係 是看你是否有學 習的經驗 一歷耳根 永為道種 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這一段是說明 法寶 的殊勝 佛法的教理 只要經歷耳根 短暫的 聽聞到一個觀念 雖然不一定馬上做到 但是只要以歡喜心 來聽聞這些 法義 這些種子 就存在我們的心中 在未來的生命當中 會產生一種增 上的力量 永遠的增上力量 比方說 大士 這地方的 大士 是指 釋迦牟尼佛 的前生 他 過去生 曾經做一個苦行外道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三寶並沒有現前 沒 有人能夠引導他修學 他只好靠冥想 自己去摸索

84 他在山中冥想 剛好有一個羅剎鬼 從山洞經過 誦了半句偈 說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他講這半句偈時 這位苦行外道剛好在思惟緣 起 聽到這句話 非常震撼 他想 對啊 諸行 行 就是有為的身心 世界--我們的身心世界 是無常的生滅之法 但是這只是把眾生病相講出 來 並沒有開示解藥 怎麼辦呢 我應該怎麼去扭轉它呢 沒有解藥 這位苦行外道就趕快走出來 求羅剎鬼說 你是不是可以把下面的 半句偈 也告訴我 羅剎鬼說 可以 但是我現在肚子很餓 我把這 半句偈告訴你 你必要用你的色身來回饋我 釋迦牟尼佛回答說 好 與其愚痴的活著 倒不如把我的色身獻給你 所以羅剎鬼就把下半句說 出來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所謂的 涅槃 就是當你把 生滅法 結束時 寂滅就現前了 這一句話 有很深的道理

85 五蘊身心是 生滅 的 但是它的本質又是 不生滅 的 這個我們 後文會講到 也就是 當我們遠離生命的 因緣 時 不生滅法 自 然就現前 這就是寂滅的安樂 所以我們的佛陀 在因地的時候 為了求 法而捨生命 為了什麼呢 因為這個 法 是成就聖道的種子 現今佛法的流布 是佛滅度後 靠迦葉尊者的五百結集 乃至於二祖 的傳承 才能夠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法 流傳到現在 我們不應該把它 等閒視之 為什麼呢 在整個恆沙世界當中 恆沙世界 指空間 無 量劫 是指時間 我們迴觀整個廣大的時 空當中 有很多很多天上的飛 鳥 地上的眾生 乃至海上的魚類 對於整個佛法 都沒有機會聽聞得到 都還處在愚痴 生死當中 根本沒有得度的因緣 我們今天能得度 除了自己的善根 是需要 三寶 引導的 因為三

86 寶是一個增上緣 三寶當中 最重要的就是 法寶 所以 華嚴經 說 佛寶 有說法之恩 我們為什麼頂禮佛陀呢 因為祂說法 法寶 有 開慧之恩 法 能開啟我們心中的智慧 僧寶 有住持之恩 為什麼 我們要恭敬出家眾 因為他把佛法一代一代的相傳下去 整個三皈依當 中 其實關鍵點是在 法寶 我們所皈依境是 法 --包括趨向涅槃的整 個修學法門 宗大師講到法寶的殊勝 有一個偈頌 佛非水洗眾生罪 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將己德移於餘 唯為說法令解脫 意思是說 佛陀的出世 雖然祂有廣大波羅蜜 廣大的功德 但是不 能夠用祂的大悲水 來洗除我們眾生的罪 佛非水洗眾生罪 但是 亦 非手拔有情苦 也不能用祂的雙手 拔除我們的痛苦 我們有痛苦 佛

87 陀在身邊 祂也愛莫能助 祂也不能夠把祂所修的功德 送給我們 那麼 佛陀出世既不能為我們拔苦 也不能為我們 與樂 那佛陀做什 麼事呢 唯為說法令解脫 佛陀只做一件事情 說法 讓你自 己覺 悟 蕅益大師也提到類似的觀念 他說 為什麼佛陀不能夠直接救拔我們 因為我們的痛苦 是自己捏造出來的-- 既從心起 還從心滅 你在那地方作夢-- 夢裡明明有六趣 --我不能進入到你的夢境 我唯 一能做就是把你叫醒 我們身心的痛苦 是自己的 妄想 捏造出來的 所以它不真實 不真實 的東西 佛陀怎麼幫忙斷除呢 佛陀只能用各 種語言文字 讓我們如實的觀察 讓我們自己 去 覺悟 然後消滅自己 心中的妄想 恢復正常 只有這個方法 沒有其他的方法

88 佛法 能夠開啟我們的智慧 我們自己用智慧 來斷除心中的虛妄 進而摧毀煩惱跟罪業 所以佛法它有引導 開啟智慧的功能 這個就是我 們所皈依的境 再看第二大科 前面講到 佛法 的重要 以下講到應該怎樣建立 大 乘佛法的正見 又怎麼去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 乙二 示正見之修學方法(分三 丙一 總標相妄性真 丙二 別 明五陰相狀 丙三 結示勸修 ) 丙一 總標相妄性真 在大乘佛法當中 觀察生命是分成兩部分的 一個是 有為的相狀 一個是 無為的體性 相狀 是虛妄的 虛妄 的意思 不是說它 不存在 而是說

89 它是 生滅變化 的 你看 他昨天這個樣子 明天就改變了 只要是眼 睛可以看得到的 耳朵可以聽得到的 身體可以觸摸的 能見聞嗅嘗覺知 感受它存在的東西 都是屬於生滅變化 而這個生滅變化的體性 卻是 不 生不滅 的 這個地方是一個關鍵點 我們看 楞嚴經 的經文就清楚 先看第一段 舉相幻化 阿難 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當處出生 隨處滅盡 這一段 把我們生命的 五陰 的狀態 作一個總標 佛陀招呼了阿 難說 你到現在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想要了脫生死 但是什麼是生死 你還不清楚 所以說 你應該很清楚的知道 在一切浮塵的相狀 這 一 切 包括了我們的 色 受 想 行 識 我們這一期的五陰身心 你 可能是一個男人的五陰身心 或者是一個女人的五陰身心 那麼 這個身

90 心世界 它的相狀是什麼呢 是一個 浮塵 就像是飄浮在空中的灰塵 這種相狀是虛幻變化的 為什麼呢 因為 當處出生 隨處滅盡 這個 當處 處 是什麼意思 蕅益大師說 這個 處 指的是 現前一念心性 --我們的 真如本性 我們的生命是一念的心性 隨 因 緣的和合 而顯現 等到結束的時候 又隨 因緣的別離 而消失 比方 說 我們前生可能是一隻螞蟻 螞蟻到三寶的因緣 起歡喜心跟三寶結下 善緣 所以當螞蟻的果報結束之後 今生出現一個人的五陰身心 因為今 生持戒的關係 來生又變成天人的五陰身心 所以生命是依止一念心性 因緣和合而顯現 等到業力結束了 就消失了 我們怎麼觀察這個生命呢 楞嚴經 的觀念是說 我們的生命 是 來無所從 去無所至 你說 你從什麼地方來 我是從前生而來 這個說法不對 因為

91 你前生的色身 跟今生長得不一樣 你前生做螞蟻 或做其它眾生的時候 你的想法跟今生的想法 也不一樣 如果前生可以創造你 為什麼它創造 今生的你 跟前生會不一樣呢 A 創造了 B 結果被創造的 B 跟 A 不一樣 這不合道理 我們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沒有從什麼地方來 比方說 我這個 釋 淨界 壽命盡了 死掉了 我的色身消失了 我今生的想法 感受也消失 了 那麼 我又跑到哪裡去呢 也是 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我們的身 心世界 簡單講就是--沒頭沒尾 我們的生命 沒有一個起頭 也沒有一個 結束點 只就是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只就是在 整個過程當中 有一個 假相 存在而已 你要好好的利用它 可以創造 功德 你沒有好好利用它 當下就消失掉了 覓之了不可得 當它消 失的時候 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我們的生命是沒頭沒尾 所以說是 當

92 處出生 隨處滅盡 因緣和合時 虛妄的出現 因緣別離時 虛妄的消 失 這是總說 剖相示性 幻妄稱相 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在整個虛妄的身心世界當中 你還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存在--我這個身心 世界是無頭無尾 生滅變化的 那就乾脆不要了 不可以的 因為它的 體 性 是一個 妙覺明體 是一個 真如本性 無量無邊的珍寶 就在 你生滅變化的身心世界裡蘊藏著 等待你去開發 所以我們常說 借假 修真 古人說是 就路還家 在生滅的因緣當中 蘊藏一個 妙覺 明體 的功德

93 徧歷諸法 如是乃至五陰 六入 從十二處 至十八界 整個身心世界包括 五陰 六入 六根 十二處 六根 六塵開出 來十二處 十八界 六根 六塵 六識 總而言之 就是我們當下的身心 世界 都是假借因緣業力的和合 而虛妄的出現 等到因緣消失時 也就 虛妄的消失掉 這個是講 相狀 這以下講 體性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 本如來藏 常住妙明 不動周圓 妙真如 性 但是在整個生滅 去來的假相當中 它的本性是 如來藏 的真如本 性 它具足四種功德 一個 眾生本具 諸佛所證 的真如本性 它是 常 住 的 蕅益大師解釋 什麼叫 常住 呢 沒有 去 跟 來 的差別

94 妙明 的 沒有 迷 悟 的差別 真如本性既沒有迷 也沒有悟 不 動 的 沒有 生 滅 的差別 周圓 的 它是周徧法界 簡而言之 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如本性 它是 常住 妙明 不動 周圓 這四種功 德具足的 妙真如性 總結 性真常中 求於去來 迷悟 生死 了無所得 其實 在真實常住的一念心性當中 去找它的 去來 迷悟 生死 是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 當我們回歸到真如本性 是沒有所謂的生死問題 因此我們看 生命體 就從兩方面來看

95 眾 生 心 性 識陰 行陰 想陰 受陰 色陰 五陰身心 不生不滅 生滅變化 中間這個圓圈 是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 我們習慣稱它為 本來面目 就是整個生命 我們觀察過去的時候-- 你從什麼地方來 你一直向內 觀 一直觀 觀到我們生命的原點 這個地方就是我們 清淨本然 周徧 法界 的 不生不滅的本性 但是 我們一念心性妄動以後 就產生業 力 就產生識陰 行陰 想陰 受陰跟色陰 當五陰生起的時候 生 從 識 起 生的時候是從微細的 識蘊 開始 滅 從 色 除 在 破壞五陰的時候 應先破壞色陰 是從外面粗相破壞進來

96 也就是說 我們在看生命 一個是整體的生命 一個是各別的生命 楞嚴經 講出一個譬喻說 像這個 大海 大海 就表示我們不生 不滅的整體生命 大海由於業力風一吹 產生一個泡沫 這個 水泡 就是你現在的生命 你各別的生命 這個生命出現以後 產生一個水泡 沒多久 又會回到大海 但是又出現另外一個水泡 出現水泡以後 又回 歸大海 所以我們生命體是一個 生滅 跟 不生滅 的結合體 你說 我們的生命是 不生滅 也對 你說 它是 生滅 也對 從我們 個體的生命 角度來看 是生滅變化的 從我們的 本來面目 來說 它沒有所謂的生滅 這個地方的問題在哪裡 問題是我們的心 我們一直 住 在生滅的 五陰身心世界 一路走來 被我們的色法 感受 想法一再的干擾 所以 我們被五陰弄得團團轉 沒辦法回到我們的真如本性

97 我們不能夠遠離對 五陰的愛取 也就不能夠遠離 三界的生死 我們剛開始修行的過程 我們講 空 假 中 三觀 第一個是修 空 觀 --把心帶回家--回到你的清淨本性 這是第一點 在智者大師的 懺悔 法門 當中 他說 你要把罪業懺除清淨 你一定要站在 真如本性 的 角度來懺罪 我們懺罪的心態 要站在一個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的角 度來懺罪 就是我們本性沒有罪業 我們只是一念的迷情 而虛妄的出現 很多業力 但是我們的本性依然是清淨 不受染污的 所以懺悔是站在 清 淨本性 的角度來懺悔 你才可以徹底的把罪懺清淨 否則永遠也懺不清 淨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 很多人犯了一個嚴重毛病 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他的心住在 業障 裡面 心有所住 你一直認為你業障深重 只有一個結果 你果然業障深重 所以 我

98 們往生與否 其實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一切業障海 皆由妄想生 我們 把五陰身心無限的擴大 其實五陰身心並不可怕 它只就是一個 因緣和 合 虛妄有生 的假相 問題是我們太過執著它 使令它對我們的干擾擴 大 永遠找不到我們的家 構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一個五陰結束後 又創 造另外一個五陰 因為前面的顛倒 又起惑造業 又創造另外一個五陰 只要沒有看到五陰的本質 就不能脫離五陰的繫縛 所以不管從斷惡的角度 從修善的角度 黃念祖老居士 有講到一個觀 念 在 無量壽經 的講義中 他說 臨終十念的往生不容易 臨命終時-內憂外患--外在環境的干擾 內心煩 惱的活動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十念往 生 有些人十念不能往生呢 黃念祖老居士說 關鍵點 這個往生的人 要有 般若波羅蜜 的智慧觀照--不隨妄轉 正念真如 一般沒有經過佛法訓練的人 他的 心 住在哪裡 肯定住在五陰

99 最差的人住在 色陰 一天到晚注意自己的色身 我是不是變老了 我 是不是有很多的病痛 結果整天都被色陰帶著走 你 注意色陰做什麼 這 個色身只是老病死的一個臭皮囊 最低程度的人是住在 色陰 好一點 的人開始注意精神狀態 注意 受 想 有些人很注意自己的感受 整 天就注意自己的感受 誒 你跟我講這句話 我感受不好哦 我們老 是住在感受 你就沒辦法得到解脫 再怎麼拜佛也沒有用 問題是這個 受 陰 你對它有所住 它就對你產生一定的控制 我們講感應道交 你注 意 受 你就跟它感應 它本來沒有繫縛你的能力 是你自己去招惹它 的 我們要知道 色不迷人 人自迷 五陰本身對我們 本來沒有主動 干擾 是因為我們執著它 然後它才干擾你 下根機住在 色陰 中等人住在 受 想 有禪定的人是住在 行 陰跟識陰 這是很微細的 一般我們做不到 因為 行 跟 識 是很

100 微細 很微細的活動 有禪定的人才感覺得出來 才看得到念頭的遷流 整個 楞嚴經 就是在破除 五陰 的執著 因為五陰它的生滅現象 使令我們產生顛倒 而捏造一個 自我 使生命輪迴的活動 一再的重 複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首先要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 就是-- 我們對五陰 的過度執著 五陰本身沒有錯 是我們 內心 對它的執取 我們要消 滅對五陰的執取 就必須把心回歸到清淨的本性 並安住在本性當中 這 是一個基本的思考模式

101 卷四 丙二 別明五陰相狀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 所要處理的 就是 內心 的問題 發菩提心 只是設定一個目標 在過程當中 我們要處理的是 云何應住 第 二個 云何降伏其心 你的菩提心要怎麼安住 第二個 你怎麼去調伏 你的煩惱 楞嚴經 講到一個觀念 我們不能夠以 五陰身心 來發菩提心 說 你為什麼發菩提心 因為我突然間有一個想法 你這個菩提心是 住在 想陰 是非常危險 因為想法是變化的 有些人發菩提心是住在 色陰 誒 我看到三寶很莊嚴 所以我發菩提心 我看到出家人 都 很用功修行 所以我發菩提心 那麼大家如果不修行 你的菩提心 也就退 失了 所以 你以 生滅法 而發菩提心 你這個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102 首楞嚴王三昧 的關鍵點是說 為什麼我們一開始修行 就要找到 一個 安住點 因為 你住在一個生滅的因緣而發菩提心 當你 所住 的因緣 發生變化時 所發心的功德就跟著破壞 比方說 我今天蓋一個 很漂亮的房子 這個房子蓋得很久 材料也很好 裡面的裝潢也很好 但 不幸的是 我蓋在一個地震帶 當大地一震動 所有都破壞掉了 這就是 為什麼有些人在行菩薩道 他的菩提心非常的脆弱 外面的因緣一變化 他的道心就退失了 但是有些人的菩提心 念佛的心 能夠不為煩惱所障 不為業力所障 不為生老病死所障礙 你看有些人 一病痛起來 他的佛 號就沒辦法念下去 因為他心中一定還有所住 我們的 心 本來無形 無相的 那麼 到底誰干擾我們 誰綁住了 我們 這都是需要去思惟的問題 同樣一念心性 歷代的祖師面對病痛的 時候 他照樣念他的佛號 五陰身心對他沒有干擾 但是我們為什麼會經

103 常受到五陰的干擾 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五陰 因為這個 是 依他起性 是前生業力創造 出來的 況且五陰也沒有錯 我們一再強調 你說 這個 五陰 我把它 消滅了 消滅了 下次還會再出現一個五陰 更糟糕 問題不在五陰 問 題在我們心中 那一念迷情 那一念顛倒的無明 所以 要對治無明 唯 一的方法 就是點亮心中的光明 看清楚什麼是五陰 你就不會再顛倒了 當然 我們還有對它執著的習氣 但是當你看清楚之後 你慢慢 慢 慢就會跟它保持距離 慢慢脫離它 你就有希望了 所以 一定要把心中 的光明智慧點亮 清楚的知道身心世界 它的真實相是什麼 我們不能夠 沒有五陰 但是也不能太愛著它 要跟五陰保持 不即不離 --因為你沒有 五陰 你也不能持戒 也不能念佛 什麼都不行 但是你過度的依賴它 它又干擾你 應該怎麼辦呢

104 看下文就知道 我們應該怎麼利用五陰來積功累德 但是又能夠不 為它所障礙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當然首先要了解五陰的相貌 丁一 色陰 色 就是 質礙 的意思 它有一定的形狀 也佔有一定的空間 包括 五根 六塵 五根 就是我們正報的眼 耳 鼻 舌 身 五根 身 還有外在 六塵 的境界 這個叫做 色陰 色陰是怎麼回事 我們看佛陀在 楞嚴經 怎麼描述我們的色陰 阿難 譬如有人 以清淨目 觀晴明空 惟一晴虛 迥無所有 其人無故 不動目睛 瞪以發勞 則於虛空別見狂華 復有一切狂亂 非相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佛陀談 色陰 講出一個譬喻 祂說 比方有一個健康的人 他有

105 一雙很正常的眼睛 這個眼睛叫 清淨目 是沒有毛病的 他用他很清 淨的眼睛 去觀晴朗的虛空 這個 清淨目 指的是我們心中本具的 如 如智 所觀的 虛空 是表達這個 如如理 --以如如智來照如如理 這 時候是 能 所不二 的 得到的答案是 惟一晴虛 迥無所有 看到 一個廣大無邊的虛空 空空蕩蕩沒有一點雲霧可得 這一段是比喻 當我們 把心帶回家 的時候 觀察我們清淨本然的 本性 本來是沒有根身世界 本來是沒有的 我們必須先看到它 本來沒有 後來才有的 這個非常重要 你 要站在 沒有 的角度 來承認它有 站在 本來無一物 的角度 來承 認這個 假相 的存在 你就不受執著的苦 而且可以利用它 如果 你 一開始就認為它真實的 那就不對了 這以下每一 陰 的道理 都是同樣 站在一個 本來無一物 何處

106 惹塵埃 的角度 來承認五陰的存在--站在 畢竟空 的角度 來承認 因 緣有 迥無所有 是說 其實 我們本來是沒有的 後來是怎麼 有 的 呢 其人無故 不動目睛 瞪以發勞 這一個人 無緣無故 這一 句話很重要-- 無緣無故 說 是誰讓我有五陰的呢 沒有理由 虛妄之 法 如果是有真因的話 那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 說 煩惱是有因緣的 那你就不能斷了嘛 所以 楞嚴經 的根本思想 蕅益大師說 達妄本空 知真本有 妄想 本來就沒有的 那本來就沒有 怎麼有的 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以佛法的角度來看 不承認有煩惱的 真實體性 存在 這個人 他把 北 邊 當作 南邊 突然間 有人跟他說 這不是南邊 這是北邊 那麼

107 他懂了 你剛剛那一念的迷惑 是怎麼來的呢 覓之了不可得 --不過是 一念的迷情 知道以後就沒有了 當我們成佛以後 迴觀過去的生死流轉 只是一場虛幻的夢 你說 它跑到哪裡去呢 也不知道它跑哪裡去了 你看你作夢的時候-- 夢裡 明明有六趣 但是醒過來的時候 我們一個晚上作 了五個夢 醒後 那 五個夢跑哪裡去了呢 它是沒有根源的 只就是一念的夢心 虛妄顯現出 來的 當那一念夢心被破壞後 它就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說我們 的生死流 轉是沒有原因的 這叫-- 達妄本空 這個人無緣無故的 就把眼睛突然間專注起來-- 不動目睛 --我們本 來眼睛是開合自然 突然間 專注在一個所緣境上 就表示這個人動了 攀 緣心 了 一念妄動以後 瞪以發勞 瞪久了以後 產生疲勞的現象 就在清淨的虛空當中 虛妄的看到 狂華 在虛空中 到處的飛舞 乃至

108 於其它的 狂亂非相 虛空本來沒有狂華 但是因為我們眼睛疲勞 才 看到了狂華 那麼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那應該怎麼看清楚我們的色身呢 就是 我們本來是沒有色身的 後來一念的迷情以後 就有色身了 只是有它的 假名 假相 假用 這個叫做 即空 即假 即中 我們在觀察生命 第一件事情先用 空觀 先觀到它的 本體 楞嚴經 在修觀的時候 首先問它 你從什麼地方來 這個觀念非 常重要 一般人的習慣看到色身 就對這個相狀產生執著 產生相互作用 現在 我們看到每一個東西 都要看它的根源 就是 你從什麼地方來 結果一找 找到最後--覓之了不可得 原來它是沒有根源的 只就是一個 當 處出生 隨處滅盡 的因緣假相 一個沒頭沒尾的因緣生滅而已 這時候 心安定下來--以無住為住--就知道 哦 原來這個色身是暫時的 所以 空

109 觀 是照了心性的本體 把本來面目現出來 讓我們能安住 那麼 假觀 怎麼運用它 假觀 最重要是-- 找到你的定位 你 身體很健康 有很健康的修行方法 你的身體很羸弱 有很羸弱的方法 其實生命沒有絕對的對錯 好的東西 身體太健康了 不一定好修行 諸 位要知道 世間的有為法 往往都是有好 有壞 所以觀察 空性 讓你 安住 假觀 能夠找到你的定位 你現在住的五陰是怎麼回事 要怎 麼善巧來運用它 使令它隨順於聖道 這部車子 給你的時候 是什麼情 況 都可以---好的車子 有好的車子的用途 不好的車子 有不好的用途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 沒有絕對的壞 你要用的恰當 它就能夠隨順於聖 道 當然 這個地方我們所摘錄的 比較偏重在 空觀 這一部分 就是 說 整個 色陰 是本來沒有的 因為一念的妄動 一念的迷情才出現的

110 這是第一個觀念 丁二 受陰 再看第二個 受陰 這是一種 精神狀態 前面的色陰是一種 物質 的世界 以下 受 想 行 識 都是一種精神狀態 精神狀態 由粗到細 先講最粗淺的 受陰 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 第一個出 現的念頭 就是 感受 --領納 看經文 阿難 譬如有人 手足宴安 百骸調適 忽如忘生 性無違順 其人無故 以二手掌於空相摩 於二手中 妄生澀滑冷熱諸相 受陰 當知亦復如是 我們平常會接觸到很多人 遇到很多事 會產生很多的苦 樂感受 這個 感受 是怎麼回事呢

111 比方說 有一個人 他的雙手 雙足非常的安穩快樂 整個身體也非 常的調和順暢 但是突然間 他忘了身體的存在 這時候他沒有所謂的苦 樂感受 他是 無喜亦無憂 不取亦不捨 這是講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是沒有任何感受的 我們本具的 清淨本性 本來是沒有感受的 後來 是怎麼有的呢 這個人無緣無故 就用兩個手掌 這兩個手掌一個是 六 根 一個是 六塵 根 塵的相互磨擦 就產生了--澀 滑 冷 熱 種種的感受 蕅益大師把 澀 滑 冷 熱 判作 九法界 苦澀 表示三塗 的苦受 滑 表示人天的樂受 冷 表示二乘孤寂的感受 熱 表 示菩薩榮耀的感受 這九法界的感受 都是因為這個人 莫名其妙的兩手 互相摩擦而產生的 當我們開始去找根源時 本來是沒有 感受 的 感受 其實是一種很直覺的反應 跟我們的 福報 也有關係 你

112 看 維摩詰經 上說 譬如諸天 共寶器食 隨其福德 飯色有異 天人吃飯時 每個天人同時看飯菜 有些人看到的飯菜 特別美妙的 他 的感受特別的快樂 有些人看到了 之後 他的快樂感受就比較差 這跟過 去的善業有關係 比方說 我們今天來這 裡受戒 吃同樣的飯菜 住同樣 的寮房 但是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 那麼這 感受 是怎麼回事呢 就是 循業發現 是從個人的 業力 顯現出來的 我說實在話 如果你有志於行菩薩道 不要太注意自己的感受 太注意你自己的感受 心就開始起伏 我們有理想要實踐的人 當你決定要做一件事情 一天要 拜幾百拜 我要誦什麼經 要去到哪一個地方弘法 當你下定決心之後 就不能太注意你的感受 否則你永遠被你過去的業力干擾 變成惡性循環 什麼叫 惡性循環 你過去造了罪業 結果今生要去修功德 它來

113 干擾你 因為干擾你 你又不能修功德 又造作罪業 造了罪業 你來生 又受到干擾 你永遠不能產生一種扭轉的力量 修行人對於 感受 要儘量把它淡薄 感受不是好事情 你慢慢會知道 對於身心世界的感受 會影響到你的心情 我們常說 做你該做的事 不要做你想做的事 一個人 要慢慢能 不隨妄轉 不要把感受當一回事 當然 你一定會有感受 但是你不要管它--你該怎麼 做 你就怎麼做 這個地方講到 感受 是由於一念的迷情而有的 丁三 想陰 我們看 想陰 --就是 於境取相 而施設名言 蕅益大師把 前五 識 判為 受陰 因為前五識 它是一種直覺的反應 所以它比較偏重 在 受 那麼這個 想陰 主要是 第六意識 的一個想像 我們看 經文

114 阿難 譬如有人 談說酢梅 口中水出 思蹋懸崖 足心酸澀 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想陰 的相貌 是什麼呢 比方 有一個人 他沒有真正去吃梅子 但是當聽到有人談說 酸酢 梅子 他想到這些酸的東西時 口中就產 生口水 他也沒有真正去到懸崖的地方 但是當他思惟自己站在高聳的懸 崖旁時 足心就產生酸澀的現象 想陰 對我們的影響力 亦復如是 剛剛講到一個人 不要去注意自己的感受 想陰 就非常重要了 生命的改變 要先改變我們心中的 想像 我們的生命是由 願望 來引導的 而願望是由你的想像來引導的 比方說 有些人很有可能會出家 有些人就不太可能會出家 這個 事 出必有因 有居士問我說 你看我會不會出家 我說 想到出家 的時候 你想到什麼 如果 你把出家的影像現前 想到的是正面的思

115 考 誒 出家不錯啊 很寂靜啊 很清閒啊 我說你以後很可能會出家 你生命當中有那種動力存在 你把出家做功德想 所以你心中已經蘊藏那 種願望 那個 欲 就算你今生沒有出家 來生一定也會出家 如果你 想到出家 唉 出家是很寂寞的 很無聊的 我看你不會出家 就算出家 也不會太久 所以這個法 到底對你產生什麼樣的作用 你的 想像 很 重要 你看有些人 出生在佛陀出世的時候 很容易跟佛陀產生交集 剛好 他轉生當人的時候 佛陀也出世 有些人得到人身的時候 一出生 剛好 佛陀昨天滅度了 沒有緣 因為我們沒有經常去想像佛陀的功德 我問你一句話 你認為佛菩薩還在不在 在 對 你要認為 祂在 你想像祂的功德 祂就在 一個人完全不去想佛菩薩 對你來說 祂就不存在

116 一個人最大的潛能就是 想像 -- 觀想 為什麼修止觀 觀 就是一種想像 但是我們又不能胡思亂想 佛陀是怎麼想像人世間的 佛陀告訴我們 要把三界做 過失想 把涅槃當 功德想 那麼 你有這樣的想像 你的生命就產生變化了 我們過去因為錯誤的想像 所以產生錯誤的引導 比方說 極樂世 界 我問過很多修淨土的人 你想到極樂世界 你有什麼想像 有些人 說 我不知道怎麼想像 那你就失利了 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完全 陌生的地方去 你要往生 來自於你的好樂 你的好樂 來自於你對它正 確的 功德聯想 所以你必須把極樂世界整個功德--包括正報的身心世界 沒有病痛 具足五通 壽命久遠 衣食自然 身相莊嚴 而且身心世界 散發出非常殊勝的快樂 超過阿羅漢的滅盡定 跟這些功德做一個正確的

117 聯想 你能夠產生好樂 才能夠對它產生一定的感應力量 一個陌生的東西 跟你不會有交集的 為什麼某甲跟某乙 你們的生 命會經常會在一起 今生在一起 來生也在一起 再來生也在一起 因為 你們彼此互相做正面的思考 你 都想他的優點 他也想你的優點 我保證 你們來生又會在一起 因為產生一種想像 一種希望 這個希望會帶動我 們的生命 往那一個方向走 所以我們講 憶佛 念佛 -- 憶念 就是一 種 想像 那麼 念佛 當然就是 持名 要注意 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 如果這個事情是 不好的 跟殺 盜婬妄有關的 但是你作出美好的想像 你就要小心 它在你的生命當中 可能會出現 因為你對它產生美好的想像 你要趕快把它扭轉過來 為什麼我們要讀經典 我們要學習 佛陀是怎麼看人生的 祂是怎麼想像這些萬事萬物 當

118 我們的想像力跟佛陀的想像力 完全一樣的時候 那你的行為 你的生命 一定跟祂一樣 所以 在整個生命當中 色 受 想 行 識 最有主導力的 就是 這個 想陰 -- 於境取相 施設名言 它影響我們心中的欲 影響我們 的希望 影響我們未來的行為 也影響我們最後的結果 所以這個 想陰 太重要了 丁四 行陰 阿難 譬如暴流 波浪相續 前際後際 不相踰越 行陰當知 亦復如是 行陰 是一種 造作遷流 主要是配對 第七意識 的了別 一 種 恒審思量 它的形相就像高山上 快速流轉的水流 這個水流 產

119 生很多的波浪 相續不斷 這個 不斷 它是前面的波浪 後面的波浪 不會互相的超越 一個接一個 一個接一個 我們心中的造作功能 亦復 如是 這是心念的造作 非常微細的造作 丁五 識陰 識陰 就是 了別 所配對的是 第八識 經文 阿難 譬如有人 取頻伽瓶 塞其兩孔 滿中擎空 千里遠行 用餉他國 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比方說有一個人 他取這個 頻伽瓶 頻伽 是 頻伽鳥 這 個鳥叫 妙音之鳥 牠的形色美麗 音聲悅耳 一個身體同時具足兩個 頭 商人就把牠的形狀 做成花瓶 還把花瓶的兩個頭 塞住了 把頻伽 鳥的兩個頭塞住 表示凡夫的 我執 法執 產生了障礙 這裡面的空氣 和外面的空氣不能流通 這個 頻伽鳥 表示我們的 五陰身心

120 滿中擎空 千里遠行 用餉他國 他就帶著瓶子裡面滿滿的虛空 跑到千里以外遙遠的地方 到他國去受用 這個 他國去受用 表示什麼 呢 表示我們從前面的五陰 引導下一個五陰 這就是 阿賴耶識 前 面的五陰造了很多的業 這個業力 又出現下一個五陰 就是 千里遠行 用餉他國 識陰 當知亦復如是 阿賴耶識 它儲藏業力 使令生命不斷的相續下去 五陰結束了以 後 為什麼又出現一個五陰呢 因為有 阿賴耶識 攝持業力的種子 現在我們把五陰身心世界 描述出來 也就是說 我們應該怎麼正確的觀察 五陰身心 呢 首先 看到五陰身心 先產生 空觀 的智慧 先觀察五陰身心 你 從什麼地方來 最後 覓之了不可了 我們對五陰身心 的態度 是先遠離 它 因為我們習慣被它牽著走 所以先把心帶回家--安住在 清淨的本性

121 站在一個 畢竟空 的角度來觀察五陰 然後再 從空出假 再用 假 觀 --觀察五陰的假名 假相 假用 應該怎樣借用五陰 來幫助我們斷惡 修善 度眾生 總之 先求遠離 然後再重新回到五陰 所以是先 空觀 再 假觀 最後保持中道的 中觀 諸位不曉得有沒有這種經驗 比方說 我們住在一個僧團或家裡都好 住久了以後 大家的關係搞的不好 你就到其他地方去參學 去暫時住一 住 一個月之後 你再回來 感覺就不太一樣了 你會用比較超然的態度 來面對新的因緣 所以 我們對五陰的態度是先 空觀 把這個心帶出 來 然後再用 假觀 再重新回去面對 再利用五陰的假相 產生斷惡 修善 度眾生的作用 是這樣的態度

122 丙三 結示勸修 分二 丁一 結示法要 丁二 功德超勝 丁一 結示法要 開顯妄緣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整個五陰身心 其實是從 阿賴耶識 的業種子來的 那是整個生死 的根源 這個 陀那 就是 執持 第八識又叫 執持識 它執持無 量有漏 無漏的種子 它的形相是非常微細難知的 這當中的習氣種子 是剎那剎那生滅 不停止的 就好像暴流一樣 這個 第八識 它是我們眾生一個生死虛妄的根源 它是 真非真 你不可以說它是 真 也不可以說它是 非真 因為它是 生滅跟不 生滅的和合體 所以 五陰 你不能說它是 真 也不能說它是 不

123 真 因為它 體性是真 作用是假 所以佛陀對於這樣一個 真非真 的道理 不隨便開演 因為怕產生錯誤的理解 總而言之 真非真 的意思是說 五陰 的 體性 是真實的 它的體性清淨本然 是真實的 但是 它暫時顯現的 作用 是假的 是這個意思 所以 你也不能夠把五陰消 滅 五陰被消滅了 這個真實的體性 你也找不到了 你必須要假借過去 生業力 所創造的這個五陰身心 來修行才可以 那應該怎麼辦呢 看第二段 正示法門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124 幻法云何立 我們的問題在哪裡呢 這個 自心取自心 第一個 自心 指的是 我們現在 第六意識 的心態 第二個 自心 指的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 五陰身心 第六意識 去執著 第八識 所變現的五陰身心 結果 非 幻 五陰本來是一個 依他起性 是沒有錯的 但因為我們的取著 而變成一個 遍計所執性 五陰本來是沒有障礙的 但是因為你取著它 而變成障礙 所以問題不在五陰 有人說 我這隻手一天到晚偷東西 不如把手弄斷 問題不在這個手 而是我們對五陰的取著 所以關鍵點在 不取 我們對五陰能夠保持一 定的距離 那就沒有所謂的 非幻 沒有非幻 的意思就是 連真實 的功德也不可得 非幻的真實的功德不可得 何況是這種虛幻顛倒之法呢 楞嚴經 的思想 剛開始就是讓你 不取 -- 不迷 不取 不動

125 我一再強調 我們一個初學者 一定要想辦法 把你這一念心跟五陰 慢慢脫離 否則你很難很難修行 你 會一直被 色身 干擾 被你的 感 受 想法 乃至於 行陰 干擾 這兩個是後面比較微細 甚至到臨 命終時 你都拋不掉五陰 問題是你又不能把它消滅掉 因為錯不在它 錯在於我們跟五陰距離太近了 我們深深的執著它 所以剛開始就是 不 取 對五陰 不迷 不取 不動 先遠離它 是這個道理 因此 剛開 始 先加強 空觀 是對的 如果你還沒有利他的因緣 還沒有要假借五 陰去積功累德 先離開五陰是對的 丁二 功德超勝 名稱尊貴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力用超勝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功德究竟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126 一路涅槃門 楞嚴經 的 首楞嚴王三昧 要修行人安住在 真如本性 跟 五陰保持一定的距離 有什麼好處呢 這是一種 妙蓮華 出汙泥而不 染 你不一定要把五陰消滅掉 你也不必去改變五陰 你只要保持 無住 就可以了 這是像金剛一樣的 尖銳的 一種觀照智慧 能夠破除一切障 礙 因為一切的障礙都是五陰產生的 離開了五陰 沒有人會給你障礙 如幻三摩提 這個 如幻 有一點道理 三摩提 當然是一種 三昧 它能夠斷惡 修善 如幻三摩提 的意思是說 雖修而無 能修 所修 雖斷而無 能 斷 所斷 這個道理我們講解一下 在小乘的教法裡面 說 斷 就真的斷了 說 修 那就真的修 小乘它 法 是真實有的-- 我空 法有 大乘佛法是連 法 都 畢竟

127 空 -- 我空 法空 大乘佛法並不是 無所求 也不是 無所得 你要說大乘佛法 無所求 無所得 那生命的動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完全無所求 他生命就沒有動力了 就沒有力量了 生命的力 量來自於有所求 才有前進的動力 但它是怎樣呢 站在 不求 的角度 來求 你才不會亂求 站在 畢竟空 的角度來斷煩惱 站在 畢竟空 的角度來積功累德 所以我們看 煩惱 是如夢如幻的 看 功德 也是 如夢如幻的 卻是真實的是把煩惱斷了 也把功德建立起來了 只不過我 們的心是安住在 畢竟空 來做一切事情 這樣的心態才不會受到干擾 修行人的立足點 你站在什麼角度來修行 很重要 會影響到你整個 修行是不是堅固 有很多人 剛開始修行衝得很厲害 沒多久還俗了 沒 多久退心了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退轉 歸咎在外在的環境 這是不對的 因為外在環境 你改變不了 就是你心態錯誤嘛 你剛開始就沒有把你自

128 己的腳跟 站在應該站的地方 你說你把房子蓋在地震帶 結果被破壞了 你說 我怎麼知道它是地震帶 你本來就應該要知道它是地震帶 菩薩 云何應住 很重要 你一開始就站在五陰的角度來修行 你 的道心就非常危險 你的干擾也特別多 臨命終要保持正念 也非常困難 因為你不知道 五陰會出什麼狀況 你沒辦法控制 五陰的問題 在於你 作不了主 它是前生的業力 諸法無我 這個是很可怕的 五陰是變化的 它要往什麼方向變 你控制不了的 你看有些人 修行一段時間 心就開始起起伏伏 這個人 還是被五陰牽著走 所以一個老修行 他的心是安定的 五陰你要動 動 你的 我安住在 本來無一物 我該怎麼做 我就怎麼做 這樣 你才 能夠完全的脫離過去 走出一條新的路來 否則你很難脫離你過去生 所 累積下來這些煩惱障 業障 你沒辦法脫離

129 所以 這個 不取法門 很重要 因為五陰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它不 一定現在干擾你 但是你越修行 越到最後就越危險 所以這個 如幻三 摩提 就是說 我們在生命當中 不斷的改變 調整自己的身心世界 但 是從 體性 來說 是站在一個 畢竟空 的角度 來做調整的 叫 如 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即便是短暫的修學 都能夠超越二乘的偏空涅槃 因 為二乘的偏空涅槃 對五陰是逃避的 他把身心世界--灰身泯智--全部斷的 一乾二淨 過於消極 因為它還可以借假修真 你要憶佛 念佛 你要成 就廣大功德 還得靠它 所以二乘人只修 空觀 不修 假觀 只知 道離開五陰 卻不知道怎麼利用五陰 所以他的修行是單方向的 大乘佛 法你要能夠 攝用歸體 還得要能夠 依體起用 五陰不可以執著 但是五陰也不能夠完全放棄 你要把這兩句話合起來看 就知道什麼是大

130 乘的 中道 不可以執著它 但也不能沒有它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就是說 這是一種無比殊勝的法門 十方諸佛之所成就大般涅槃 完 全是一路這樣走過來的 只有這條路 對五陰身心保持--非即 非離--空 假 中三觀 空觀 照了它的本來面目 本來沒有五陰的清淨本性 假觀 重新在五陰當中 找到生命的定位 應該怎麼去把五陰發揮出 來 讓它去實踐斷惡 修善 度眾生的理想 所以 這個 正知見 是說 我們應該怎樣利用今生的生命 今生的 身心世界就是 五陰 不管它是好的 不管它是不好的 這個都不重要 重點你怎樣去看待它 運用它 當然這個觀念 也不能夠三言兩語 就講清楚 我只是提出一個概念 我們應該用比較 中道 的態度 來經營生命 今生的生命 受著過去的

131 影響 這是不可否定的 只是 我們想要創造未來 卻又不想受過去干擾 應該怎麼辦 現在的五陰 你不能完全的捨棄 但是這個五陰 又受過去 業力的牽引 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要出狀況 那你應該怎麼辦 呢 這個諸 位要去好好想一想 你不能沒有它 但是你又不能執著它

132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005 The Master Key System 006 007 The Master Key System 008 009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0 011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2 013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4 015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6 017 Contents chapter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345201207)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3452012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33/134 請 打 開 講 義 第 六 十 八 頁 : 壬 二 明 六 入 性 當 我 們 在 研 究 一 部 經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4-134_\244\337\275\345201207)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4-134_\244\337\275\3452012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34/134 請 打 開 講 義 第 七 十 頁 : 子 四 明 舌 入 即 藏 性 這 一 大 科, 佛 陀 的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無 名 問 無 明 聖 嚴 法 師 與 李 連 杰 的 對 話 無 名 問 無 明 時 間 : 二 三 年 九 月 六 日 地 點 : 台 北 市 政 府 親 子 劇 場 主 持 人 : 葉 樹 姍 ( 電 視 台 新 聞 主 播 ) 座 談 人 : 聖 嚴 法 師 ( 法 鼓 山 創 辦 人 )

無 名 問 無 明 聖 嚴 法 師 與 李 連 杰 的 對 話 無 名 問 無 明 時 間 : 二 三 年 九 月 六 日 地 點 : 台 北 市 政 府 親 子 劇 場 主 持 人 : 葉 樹 姍 ( 電 視 台 新 聞 主 播 ) 座 談 人 : 聖 嚴 法 師 ( 法 鼓 山 創 辦 人 ) 無 名 問 無 明 目 錄 無 名 問 無 明 2 知 足 感 恩 從 名 利 中 解 脫 3 把 握 當 下 走 出 菩 薩 大 道 9 現 場 問 答 17 無 名 問 無 明 聖 嚴 法 師 與 李 連 杰 的 對 話 無 名 問 無 明 時 間 : 二 三 年 九 月 六 日 地 點 : 台 北 市 政 府 親 子 劇 場 主 持 人 : 葉 樹 姍 ( 電 視 台 新 聞 主 播 ) 座

More information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嘉 義 市 第 三 十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猜 拳 決 勝 負 的 最 佳 策 略 探 討 科 別 : 數 學 科 組 別 : 國 小 組 關 鍵 詞 : 剪 刀 石 頭 布 黑 白 猜 編 號 : 壹 摘 要 在 玩 遊 戲 時 往 往 需 要 運 用 猜 拳 剪 刀 石 頭 布 或 黑 白 猜 來 決 勝 負 或 是 分 組, 但 人 數 一 多, 便 無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圆 觉 经 第 九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经 文 善 男 子! 此 无 明 者 非 实 有 体, 如 梦 中 人 梦 时 非 无, 及 至 于 醒 了 无 所 得 ; 如 众 空 华 灭 于 虚 空, 不 可 说 言 有 定 灭 处, 何 以 故? 无 生 处 故 一 切 众 生 于 无 生 中 妄 见 生 灭, 是 故 说 名 轮 转 生 死 从 真 起 妄 一 念 不 觉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學 佛 五 講 佛 法 的 正 見 十 課 前 講 話 世 界 各 地 天 災 人 禍 不 斷, 有 什 麼 方 法 能 幫 助 這 些 在 苦 難 中 的 眾 生 呢? 從 佛 教 的 觀 點 來 看, 除 非 我 們 能 夠 洞 徹 此 中 真 正 的 因 果 關 係, 否 則 絕 對 不 可 能 徹 底 改 善 世 間 的 災 難 當 我 們 在 尋 求 解 決 問 題 辦 法 的 過 程 中,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life930106

life930106 下 象 棋 暗 棋 一 象 棋 是 什 麼? 象 棋 是 中 國 老 祖 先 發 明 的, 下 象 棋 可 以 讓 頭 腦 變 聰 明, 所 以 象 棋 是 益 智 遊 戲 象 棋 的 棋 子 有 二 種 顏 色 : 黑 色 和 紅 色 請 你 數 一 數, 總 共 有 多 少 個 棋 子? - 1 - 休 閒 教 育 領 域 教 材 範 例 紅 色 的 棋 子 有 16 個 黑 色 的 棋 子 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28-134_\244\337\275\345201206)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28-134_\244\337\275\345201206)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28/134 請 大 家 打 開 講 義 第 五 十 八 頁 : 午 二 釋 同 分 妄 見 前 一 科, 佛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2 飲 料 調 製 丙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必 勝 寶 典 Beverage Modulation Preparation 應 考 綜 合 注 意 事 項 A1 A2 A3 A4 A5 A6 B7 B8 B9 B10 B11 B12 C13

2 飲 料 調 製 丙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必 勝 寶 典 Beverage Modulation Preparation 應 考 綜 合 注 意 事 項 A1 A2 A3 A4 A5 A6 B7 B8 B9 B10 B11 B12 C13 1Part BEVERAGE MODULATION PREPARATION 2 飲 料 調 製 丙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必 勝 寶 典 Beverage Modulation Preparation 應 考 綜 合 注 意 事 項 1. 980301 980302 980303 A1 A2 A3 A4 A5 A6 B7 B8 B9 B10 B11 B12 C13 C14 C15 C16

More information

天 台 教 觀 綱 宗 講 記 004 目 錄 28 人 生 不 是 只 有 業 力, 還 有 你 的 心 態 與 思 考 模 式... 1 29 怎 麼 才 能 讓 整 個 業 力 跟 思 想 達 到 平 衡?... 8 30 你 不 能 再 刺 激 生 死 業 力 了, 要 趕 快 放 下!..

天 台 教 觀 綱 宗 講 記 004 目 錄 28 人 生 不 是 只 有 業 力, 還 有 你 的 心 態 與 思 考 模 式... 1 29 怎 麼 才 能 讓 整 個 業 力 跟 思 想 達 到 平 衡?... 8 30 你 不 能 再 刺 激 生 死 業 力 了, 要 趕 快 放 下!.. 天 台 教 觀 綱 宗 講 記 004 目 錄 28 人 生 不 是 只 有 業 力, 還 有 你 的 心 態 與 思 考 模 式... 1 29 怎 麼 才 能 讓 整 個 業 力 跟 思 想 達 到 平 衡?... 8 30 你 不 能 再 刺 激 生 死 業 力 了, 要 趕 快 放 下!... 12 31 真 如 緣 起 是 如 何 解 讀 人 生 的?... 18 32 你 一 天 到 晚

More information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採訪 / 葉代芝 2005 12 2,500 爭取獨立 流亡到這裡的西藏難 民, 在刻苦的環境中胼手胝足, 建立起一個個屯墾區 90 希望,沒有句點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9 5 2.5 4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行動醫療團團長陳志福醫師, 為巡迴醫療團隊掌舵 30 周維正醫師是國合會的長期志工, 走過了三十多個國家, 在各個行動醫療團中, 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看 骨 頭 說 故 事 骨 頸 的 大 小 與 形 狀 1 1 20 2013 9 489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2013 9 489 21 DNA 5 X B6 人 骨 與 獸 骨 的 異 同 B7 28 32 36 22 2013 9 489 B6 B2 3 5 B7 2013 9 489 23 基 於 部 分 動 物 的 移 動 性 低, 透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著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蘭 嶼 行 醫 記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蘭 嶼 行 醫 記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蘭 嶼 行 醫 記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蘭 嶼 行 醫 記 自 序 記 三 年 八 個 月 蘭 嶼 行 醫 日 子 記 三 年 八 個 月 蘭 嶼 行 醫 日 子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 吳 錦 發 自 序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法 鼓 山 的 核 心 主 軸 心 靈 環 保 目 錄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2 心 靈 環 保 6 慈 悲 沒 有 敵 人, 智 慧 不 起 煩 惱 心 靈 環 保 17 附 錄 : 心 靈 環 保 法 語 精 選 33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菩 提 道 次 第 一 二 三 雪 歌 仁 波 切 講 授 法 炬 法 師 翻 譯 2008/08/31 請 思 惟 : 為 饒 益 等 同 虛 空 般 的 如 母 眾 生, 務 必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必 須 努 力 於 能 證 得 的 方 法 ( 方 便 ), 是 所 聽 聞 之 法 我 們 已 值 遇 此 法, 而 且 已

More information

LSM Chinese

LSM Chinese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書 名 : 路 加 福 音 生 命 讀 經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讀 經 : 希 伯 來 書 二 章 十 四 節 上, 十 六 至 十 七 節 上, 腓 立 比 書 二 章 六 至 八 節, 約 翰 福 音 一 章 一 節, 十 四 節, 五 章 三 十 節, 六 章 三 十 八 節 在 本 篇

More information

愛上傲嬌老師目次第十七課男人的恢復力是很好的004 第十八課喝酒,是最容易喝出感情的012 第十九課男人急起來,是可以不擇手段的055 第二十課到底,他是可以被打敗的111 第二十一課結果,他才是最後的那個人143 第二十二課這個人,從來都是屬禽獸的162 尾聲好一隻占有慾強大的獸181 屈雲番外愛上甜味棉花糖183 2 古承遠番外 新黑夜裡總會有顆星199 李悠然番外 新週而復始的一天205 屈雲番外

More information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色 彩 是 人 的 視 覺 機 制 所 創 造 出 來 用 以 探 究 環 境 的 工 具, 它 不 僅 能 提 供 辨 識 的 作 用, 還 具 有 知 覺 與 文 化 上 的 意 涵, 並 能 引 發 強 烈 到 超 越 理 智 的 情 緒 反 應, 對 人 類 的 生 活 影 響 十 分 深 遠 2120 21 3 30 20109453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聯 繫 客 戶 創 先 機 助 握 商 情 百 五 載 HSBC Holdings plc 滙 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2015 年 中 期 業 績 報 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行 政 第 二 十 三 卷, 總 第 八 十 八 期,2010 No.2,267 275 267 * 憲 法 和 基 本 法 是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憲 制 基 礎, 體 現 在 二 個 方 面 第 一, 一 國 兩 制 的 實 施 需 要 制 度 化 和 法 律 化, 制 度 化 就 是 設 立 特 別 行 政 區, 法 律 化 就 是 制 定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制 度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目 錄 緣 起 聖 嚴 法 師 2 一 我 們 環 保 的 目 標 推 動 全 面 社 會 的 淨 化 4 二 禮 儀 環 保 的 基 礎 觀 念 的 淨 化 與 個 人 的 淨 化 8 ( 一 ) 觀 念 的 淨 化 : 負 責 任 盡 責 任 8 ( 二 ) 個 人 的 淨 化 : 心 儀 口 儀 身 儀 8 三 禮 儀 環 保 的 重 要 性 10 ( 一 ) 個 人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7.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7.doc 十 六 特 勝 與 四 禪 八 定 的 比 較 第 七 講 十 六 觸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我 們 今 天 先 介 紹 什 麼 是 十 六 觸 地 大, 有 四 個 如 果 我 們 在 定 中 感 覺 身 體 的 重 量 很 重, 身 體 很 重, 這 個 是 地 大 的 第 一 個 現 象 ; 或 者 是 感 覺 身 體 往 下 沉, 一 直 往 下 沉 一 直 往 下 沉 一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3 3 3 3

3 3 3 3 跟 我 一 起 做 飯 吧! 金 來 沅 的 料 理 日 記 3 3 3 3 4 序 好 好 為 自 己 做 一 頓 飯 5 Prologue 6 2008 11 7 Prologue Contents 4 Prologue 開 始 之 前 請 先 詳 讀 一 遍! 12 14 16 3 17 18 20 21 Mon AM 08 ' 00 懷 念 媽 媽 廚 藝 的 日 子, 媽 媽 的 拿 手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迎接下一個五年 01 築 93 10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03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粉墨社區 社團跳動參與社團,開啟了心中的桃花源;走進社區,沉浸在民眾散發的人情味 04 築透過南關社區大學藝術列車, 人文種子在社區中不斷地萌芽與茁壯!

More information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丑 二 生 分 二 科 寅 一 徵 云 何 生? 云 何 生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無 始 樂 著 戲 論 因 已 熏 習 故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這 是 第 二 科 生 意 地 裡 面 也 是 分 五 科 意 的 自 性 所 依 所 緣 助 伴 作 業 第 五 科 作 業 裡 面 分 兩 科 第 一 科 約 通 相 辨 第 二 科 約 最 勝 辨 最 勝 辨 裡 面 分

More information

ART_RAE16_ticket_cn_p.1

ART_RAE16_ticket_cn_p.1 1. 2. 3. 4. 基 础 部 分 - 色 彩 TM TM Premier B2C Sales to China 2014 TM OCR www.divcom.com.hk/ocrc 現 在 開 始 計 劃 訪 問 亞 洲 零 售 博 覽 的 行 程! 交 通 配 套 乘 車 路 線 : 由 機 場 乘 坐 公 共 汽 車 : A11 或 E11 到 灣 仔 (~80 分 鐘 ) 地 鐵 :

More information

CU0594.pdf

CU0594.pdf 8 SOHO 1 3 003 SOHO SOHO Coder Programmer HTML CSS PHP JavaScrip 009 LECTURE 1-1 1 048 PART 2 LECTURE 1-1 1 049 SOHO Landing Page Landing 050 PART 2 LECTURE 1-1 1 SEO SEO P.093 SEO SEO SEO SEO SEO 051

More information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方 外 看 紅 塵 家 庭 溝 通 目 錄 一 親 子 教 育 3 讓 孩 子 走 自 己 的 路 3 以 佛 心 陪 孩 子 成 長 7 我 不 是 小 流 氓 10 以 勉 勵 代 替 責 罵 13 尊 重 孩 子 的 意 願 16 悲 哀 小 皇 帝 19 青 少 年 為 何 迷 戀 網 路? 22 小 爸 媽 問 題 多 24 接 受 同 性 戀 兒 子 27 單 身 者 適 合 收 養 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3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Microsoft Word - 3-3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觀 念 篇 關 係 式 描 述 兩 個 變 數 x 與 y 之 間 關 係 的 數 學 式 子 例 題 練 習 1. 時 速 60 (km/h) 前 進, 求 距 離 y ( 公 里 ) 與 時 間 x ( 小 時 ) 的 關 係 式 關 係 式 就 是 描 述 兩 個 變 數 x 與 y 之 間 關 係 的 數 學 式 子 例 如 :y=60x 2. 媽 媽 的 年 齡 (x 歲 ) 比 女 兒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indd

printing.indd 上 帝 信 仰 與 古 代 中 國 13 基 督 教 之 景 教 在 唐 朝 傳 入 中 國 人 類 最 早 期 活 動 都 在 兩 河 流 域 一 帶 人 類 文 化 始 於 巴 比 倫 兩 河 流 域 14 圖 片 中 國 基 督 教 簡 史 挪 亞 三 子 後 裔 分 散 全 地, 中 國 人 是 閃 族 的 後 人 四 大 文 明 古 國 都 離 不 開 大 河 滋 潤 一 般 書 籍 所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03-??????

03-?????? 攝 類 學 03 講 者 : 促 稱 格 西 譯 者 : 法 音 法 師 地 點 : 三 學 法 洲 時 間 :20121003 接 續 探 討 常 的 性 相, 如 文 : 非 剎 那 與 法 的 同 位 即 常 的 性 相 空 有 作 用 者, 即 無 事 的 性 相 不 生 即 非 所 作 性 的 性 相 不 堪 生 住 滅 即 無 為 法 的 性 相 非 勝 義 具 有 作 用 者 即 世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45/134 編輯出版 : 淨願蘭若 / 釋心賢 請大家打開 講義 第 96 頁 : 辛七 明藏性即識大性 - 壬二 明大均在本經的 正宗分 開始的時候, 阿難尊者請佛陀開示 首楞嚴王三昧 的修學法門, 佛陀花了三卷的時間,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辰 六 法 分 二 科 巳 一 出 體 性 分 三 科 午 一 標 略 說 法 界 :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這 是 外 六 處 最 後 一 個 法 處 也 就 是 我 們 常 說 的 法 塵 前 面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都 說 過 了 這 是 最 後 一 個 是 法 界 略 說 法 界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色 聲 香 味 觸 是 以 別 名 表 示 的 每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生 態 環 境 產 生 很 嚴 重 的 傷 害, 為 確 保 農 業 的 永 續 發 展 與 安 全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chakra_0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chakra_01.doc 脈 輪 與 修 行 第 一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臺 北 新 店 二 一 一 年 四 月 七 日 那 為 什 麼 飲 食 是 我 們 修 行 第 一 步 要 對 治 的 呢? 因 為 它 是 動 物 的 本 能, 你 看 動 物 牠 就 是 從 生 到 死 只 做 一 件 事, 就 是 生 存 嘛, 那 怎 麼 生 存? 就 是 吃 吃 吃, 那 我 們 的 脈 輪 也

More information

奇 妙 的 24 摘 要 從 撲 克 牌 中 隨 機 抽 取 4 張 牌 可 以 有 1820 種 牌 組, 在 這 1820 種 牌 組 中, 有 1362 組 可 經 由 四 則 運 算 的 方 式, 算 出 24 點, 有 458 組 無 解 快 速 求 解 的 方 法 有 相 加 法 因 數

奇 妙 的 24 摘 要 從 撲 克 牌 中 隨 機 抽 取 4 張 牌 可 以 有 1820 種 牌 組, 在 這 1820 種 牌 組 中, 有 1362 組 可 經 由 四 則 運 算 的 方 式, 算 出 24 點, 有 458 組 無 解 快 速 求 解 的 方 法 有 相 加 法 因 數 金 門 地 區 第 55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科 別 : 數 學 組 組 別 : 國 小 組 作 品 名 稱 : 奇 妙 的 24 關 鍵 詞 :24 點 四 則 運 算 ( 最 多 3 個 ) 編 號 :( 由 主 辦 單 位 填 寫 ) 奇 妙 的 24 摘 要 從 撲 克 牌 中 隨 機 抽 取 4 張 牌 可 以 有 1820 種 牌 組, 在 這 1820

More information

《親子天下》四月改月刊記者會

《親子天下》四月改月刊記者會 親 子 天 下 新 聞 稿, 敬 請 協 助 發 佈 2012 年 3 月 29 日 發 佈, 共 8 頁 親 子 天 下 雜 誌 公 布 國 中 生 學 習 力 大 調 查 十 二 年 國 教 時 代 免 除 基 測, 會 不 會 降 低 國 中 生 學 習 動 機? 調 查 發 現 國 中 生 被 考 試 制 約 : 超 過 五 成 學 生 認 為 自 己 學 習 動 機 不 強 烈 ; 如 果

More information

天 台 教 觀 綱 宗 講 記 009 目 錄 88 佛 陀 說 法 只 為 了 一 個 目 的, 就 是 要 啟 發 我 們 內 心 的 覺 悟! 佛 陀 隨 時 等 待, 你 準 備 好 就 可 以 開 示 悟 入 佛 的 知 見 了 古 代 法 師 的 判 教

天 台 教 觀 綱 宗 講 記 009 目 錄 88 佛 陀 說 法 只 為 了 一 個 目 的, 就 是 要 啟 發 我 們 內 心 的 覺 悟! 佛 陀 隨 時 等 待, 你 準 備 好 就 可 以 開 示 悟 入 佛 的 知 見 了 古 代 法 師 的 判 教 天 台 教 觀 綱 宗 講 記 009 目 錄 88 佛 陀 說 法 只 為 了 一 個 目 的, 就 是 要 啟 發 我 們 內 心 的 覺 悟!... 1 89 佛 陀 隨 時 等 待, 你 準 備 好 就 可 以 開 示 悟 入 佛 的 知 見 了... 16 90 古 代 法 師 的 判 教, 到 底 哪 裡 出 了 差 錯, 必 須 要 智 者 大 師 重 新 判 教?19 91 成 佛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學 生 的 共 同 筆 記 有 無 著 作 權? 學 校 任 課 教 師 上 課 時 的 授 課 演 講, 是 一 種 語 文 著 作 上 課 的 學 生 將 教 師 的 授 課 內 容, 一 字 一 句 的 抄 錄 成 筆 記, 這 是 一 種 重 製 行 為 學 生 上 課 的 目 的, 在 於 獲 得 授 課 教 師 所 傳 授 的 知 識, 而 學 生 上 課 做 筆 記, 是 一 種 習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10-2 SCJP SCJD 10.1 昇陽認證 Java 系統開發工程師 的認證程序 Java IT SCJD

10-2 SCJP SCJD 10.1 昇陽認證 Java 系統開發工程師 的認證程序 Java IT SCJD 10 SCJD 簡介 Java 10-2 SCJP SCJD 10.1 昇陽認證 Java 系統開發工程師 的認證程序 Java IT SCJD 10 SCJD 10-3 Java Java SCJD 7 Swing RMI 10.1.1 The Assignment The Essay 9 10 10-4 SCJP SCJD 90 10.1.2 SCJP Java 90 120 Swing 1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觀 十 二 因 緣 品 第 十 四 章 節 大 意 初 看 這 品 的 偈 頌, 我 們 會 很 驚 訝 : 它 跟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完 全 不 同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乃 是 先 立 再 破, 甚 至 一 破 再 破 而 這 品 竟 只 有 立 而 沒 有 破, 甚 至 立 的 部 分, 也 只 是 平 鋪 直 敘 地 看 不 出 有 任 何 特 勝 之 處 我 們 學 佛 以

More information

1830 Barthelemy Thimonnier 1840 Elias Howe 1846 250 2014 2 494 51

1830 Barthelemy Thimonnier 1840 Elias Howe 1846 250 2014 2 494 51 奇 縫 高 手 縫 紉 機 2 18 科 學 史 上 著 名 的 夢 Singer 1790 Thomas Saint 50 2014 2 494 1830 Barthelemy Thimonnier 1840 Elias Howe 1846 250 2014 2 494 51 實 用 的 家 用 縫 紉 機 誕 生 1853 Issac Singer 20 S 對 後 世 深 遠 的 影 響 40

More information

2016-2017 04-05 06 07-08 09 10 11 12-13 14 15-16 17 17 18-19 20-26 27-29 30-32 33-35 36-37 37-38 39-40 40 41-42 42-43 44 45-47 48 49-51 51 52-53 54-55 56 57 58 59 60 2001 9 2002 1 896 1989 1989 8 Peninsula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