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1 使徒保罗于罗马... 9 月 30 日 -10 月 6 日 2 早期教会的争议...10 月 7 日 -13 日 3 人类的状况...10 月 14 日 -20 日 4 因信称义...10 月 21 日 -27 日 5 亚伯拉罕的信心...10 月 28 日 -11 月 3 日 6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目录 导言 1 使徒保罗于罗马... 9 月 30 日 -10 月 6 日 2 早期教会的争议...10 月 7 日 -13 日 3 人类的状况...10 月 14 日 -20 日 4 因信称义...10 月 21 日 -27 日 5 亚伯拉罕的信心...10 月 28 日 -11 月 3 日 6"

Transcription

1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 学课 教员良助 唯独因信得救 : 罗马书 高级研经指引编辑部著 刘善和译 2017 年第 4 季 (10-12 月 ) 1

2 目录 导言 1 使徒保罗于罗马... 9 月 30 日 -10 月 6 日 2 早期教会的争议...10 月 7 日 -13 日 3 人类的状况...10 月 14 日 -20 日 4 因信称义...10 月 21 日 -27 日 5 亚伯拉罕的信心...10 月 28 日 -11 月 3 日 6 亚当与耶稣...11 月 4 日 -10 日 7 胜过罪恶...11 月 11 日 -17 日 8 罗马书第七章的人是谁?...11 月 18 日 -24 日 9 不被定罪...11 月 25 日 -12 月 1 日 10 应许的儿女...12 月 2 日 -8 日 11 蒙拣选的人...12 月 9 日 -15 日 12 以善胜恶...12 月 16 日 -22 日 13 基督化的生活...12 月 23 日 -29 日 2

3 导言 这是我们的立场 : 路德论罗马书 就在 5 百年前的这个月,33 岁的神学教授马丁. 路德贴出了他著名的 95 条 论纲 虽说他的初衷只是想反驳一个罗马教士, 那人借着贩卖赎罪券压榨路德的教友们, 但是路德的抗议行为却成了触发基督教改革运动的火苖, 从那时起, 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 当然, 自从 1517 年的那一日, 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从始至终永不改变 的, 是上帝的话语和当中的真理 这些真理给予路德挑战罗马教廷的神学基 础, 并向数百万人传递世人唯因信得救的伟大信息 这个神学基础核心就是我们这一季的研究重心 : 罗马书 路德在他的 罗马书注释 中写道 : 罗马书其实是新约的主要部分, 它是最纯洁的福音, 不仅值得每个基督徒去背熟当中的每一句话, 还应该每天阅读, 作为日用的灵粮 马丁. 路德着, 罗马书注释 原文第 8 页 是的, 路德就是在罗马书里发现了唯独 因信称义 的伟大真理 正是在这里, 这个在努力寻求救恩之保证的人, 发现了这个伟大的真理 不仅是罗马书, 也不仅是 新约, 而是整本 圣经 的伟大真理 : 救恩计划的真理, 是万古之先, 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 ( 提后 1:9) 就是这个真理, 救恩只有在基督的义之中才可找到的真理 这是一种借着信心归于我们的义, 一种在遵行律法以外所赐给我们的义 或如保罗在罗马书中如此清楚表述的那样 : 所以, 我们看定了, 人称义是因着信, 不在乎遵行律法 ( 罗 3: 28) 正是为了这个真理, 路德在 1521 年起身反抗世界和罗马教廷的权势, 遭到俄姆斯议会传唤, 并当庭宣告说 : 我不能 也不愿撤回这些著作 因为一个基督徒违背自己的良心是不妥当的 这就是我的立场, 此外我别无主张 多比尼着, 宗教改革史 原文第 249 页 3

4 而今天, 忠心的基督徒除了站在上帝话语的立场, 去反对一切非出自于 圣 经 的传统和教条之外, 也别无其他主张 毫无疑问, 基督教自路德以来, 在摆脱数世纪的迷信和假教义方面, 已经取得 了很大的进展 这些谬道不仅扭曲了福音, 而且实际上也篡夺了福音 然而经年累月后, 改革运动如今已停滞不前 在有些地方, 福音的进展已被冷漠的形式主义所取代 甚至在另一些地方, 竟大有回到先前罗马教廷管辖之下的态势 而现在, 在普世教会主义和多元主义充斥的情况下, 许多曾经推动宗教改革的独特真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在周遭以强词夺理 大肆抨击的方式, 试图掩盖悬而未决之基本异议的情况下, 这些真理亦变得隐而未显 但以理书 7:23-25,8:9-12 和启示录第 13 及 14 章的预言, 以及罗马书中因信得救的大好消息, 都显示了那些忠于 圣经 的人, 为何必须坚守基督教改革先驱不惜以自身生命来维护的真理 我们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 我们倚靠的是 唯独圣经 的原则 ; 因此,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引领基督徒退回罗马和改革之前的信仰之企图 反之, 圣经 为我们指出了相反的方向 ( 启 18:4), 而我们要往这个方向前进, 向世界传扬 永远的福音 ( 启 14:6), 就是五百年前感动马丁. 路德的同一个福音 4

5 第 1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1:8 教学目的 : 知晓 : 了解保罗于罗马教会的历史和背景 感受 : 感受到保罗对犹太人和外邦人唯独因着恩典和信心的救恩所怀的巨大负担, 并感受到自己为失落者而工作的欲望 行动 : 分享保罗的传教负担和他接触世人的方法, 透过集思广益的方式, 讨论接触所在小区的方法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保罗把永恒的福音传到西班牙的策略甲 保罗的使命策略不仅是纸上谈兵, 而且也是实际可行的 这怎么说呢? 乙 在我们实际的基督化见证中, 有哪些是使命性的 西班牙? 二 感受 : 保罗对使命和犹太人与外邦人 ( 全人类 ) 的救恩的负担甲 我如何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一些可能最容易接受我见证的不信之人生发同情心呢? 乙 如果有的话, 有哪些种族 文化 或民族上的偏见影响我对社会上某些人或同工同事的感觉? 三 行动 : 活出保罗为全人类的救恩使命所表现的负担 甲 有哪些实际的方式我们可以透过关爱的互动来作福音的见证呢? 乙 我们的目标为什么应该是把福音的见证传给所有的人呢? 总结 : 本课应激励所有人更以祷告的心, 有意识地去考虑我们作见证的情况 5

6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1:8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保罗对罗马信徒的信德所给予的赞赏, 应启发和激励所 有自称为基督徒的人, 叫他们努力使属灵的事成为他们生活中和见证中的首要 任务 开始的讨论 : 挑战学员真正检讨他们对 圣经 真理的了解 ( 尤其是关于个人救恩及其实践的意义 ) 然后带领他们评估他们目前在各人的环境中分享福音的努力和手段 保罗也以同样的方式, 肯定并分享了他由使命所驱动的计划, 把福音传遍当时知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讨论问题 : 1. 保罗的福音有什么含义? 它与其他关键的基督教教义又有什么关系呢? 2. 我们的地方教会展现了哪些属灵的恩赐? 这些恩赐如何进一步澄清地方教会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使命? 这些恩赐还如何澄清教会的全球使命 我们对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同胞的使命呢? 第二步 探索 圣经注释 I. 保罗使命策略的大背景 保罗的宣教旅程历史和他为未来所设定的目标, 有助于澄清我们对 罗马书 的实践指导和神学内容的理解 知晓保罗的历史尤其有助于澄清他有关唯独因信基督而得个人救恩的教导 记住这个更大的背景, 以下是本周学课所强调的 罗马书 四大主题的简要概述 活动 : 首先, 要更好地了解保罗宣教工作的范围和目标, 想象一下你身处保罗作为宣教士所到的古老地方之中 使用 圣经 地图 ( 如果方便的话 ) 来激发你的想象力 然后问自己 : 在这个地方, 什么景色 声音 食物和人占大多数呢? 这种环境的想象如何帮助你更了解保罗作为宣教士所要面临的文化挑战? 6

7 从这个练习中所收集到的见解, 有哪些可能适用于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布道和见 证的挑战? II. 保罗事工的背景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6:1,2; 徒 18:1 18;20:2,3;28:17 31; 和罗 15:25,22) 哥林多教会是在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 ( 约公元 年 ) 期间所建立的 在他的第三次宣教旅程 ( 约公元 年 ) 期间, 他再度访问了哥林多, 并为耶路撒冷困苦的圣徒筹募了一笔奉献款项 但是, 在他离开哥林多前往耶路撒冷之前, 他写了 罗马书 ( 大概在公元 58 年 ), 旨在澄清他对恩典的福音或唯独因信基督得救所作的教导 在外邦人是否需要先成为犹太人 ( 礼仪上和法定上 ), 然后才能成为基督徒的争议上, 保罗作了一番解释, 并澄清了他的立场 保罗访问了加拉太各教会 ( 在前往哥林多之前 ), 在加拉太教会中, 这些 ( 在以色列和安提阿出现的 ) 议题引起了分裂 ( 如保罗在 加拉太书 中, 和记载在 使徒行传 的辩论中所陈明的 ) 因此, 保罗写 罗马书 的目的似乎是双重的 他之所以写这封信, 是要提醒罗马信徒关于他的宣教目标和策略 他也试图澄清他的福音是什么, 尤其是与犹太教, 旧约 和外邦人归主有什么关系 试想 : 鉴于耶稣和 新约 使徒的教训, 福音如何解释 旧约 律法与先知的 神学和伦理教义? III. 上帝对基督教事工和使命的美意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5:25,22) 保罗的目的是前往罗马, 为罗马信徒服务, 并且为赴地中海西部盆地 ( 西班牙 ) 的使命奠定基础 但在抵达罗马之前, 他必须先前往耶路撒冷把善款送到上帝贫困的子民手中 这次访问可能是为了加强外邦信徒和犹太信徒的团结之心 这一举不仅提供给犹太人的身体需要, 而且还可对律法在救恩中的作用之辩论所产生的创伤, 起到复合作用 但上帝的 美意 却耽误了保罗前往罗马的意图, 这对使徒造成极大的伤痛 他反而被拘捕, 并被送往罗马面对审判 试想 : 自然, 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必定是, 在保罗所有的耽搁和痛苦之中, 上帝 在其中有什么美意 我们如何响应这个难解的问题? 7

8 IV. 圣徒的定义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7) 字典将 圣徒 定义为 因其罕见的圣洁生活而被基督教会正式承认宣布并且追封的圣人或圣徒 句子中的 罕见 一词可能表明, 众圣徒被赋予圣洁的特殊恩赐, 使他们在属灵上比一般信徒优秀 但 圣经 如何定义 圣徒 呢? 保罗在罗 1:7 中使用的 圣徒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的 hagios, 意思是为了具体的呼召或目的而分开或奉献 Hagios 专门用于指最早的基督徒社会成员, 以表示那些纯洁 公义 和圣洁的人 保罗 写信给你们在罗马, 为神所爱, 奉召作圣徒的众人 愿恩惠 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 罗 1:7) 在这里, 保罗使用的圣徒一词是指整个教会, 而不是几个选民或杰出的信徒 经文的现代翻译有助于进一步澄清我们对这种包容性的理解, 以及它所包含的所有人 英王钦定本 翻译为 圣徒, 新国际版本 译为 ( 神的 ) 圣民, 完整犹太圣经 译成 蒙召 为祂分别为圣的人, 而 新世纪版本 则译成 蒙神所爱, 蒙召成为祂圣民的人 在这些翻译中, 显而易见的是, 圣徒是蒙神所拣选的, 为祂的特殊目的而分别为圣的人 那么很明显的是, 圣徒 是任何一个相信基督和祂福音的信徒 他已接受了基督救赎之死的功劳 这功劳是为所有信徒提供的, 不论是男女, 犹太人或外邦人 试想 : 圣徒 一词有时候附带着一种属灵上的专有权和优越感之概念 有鉴于此, 我们如何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定义 圣徒 这个词, 使它超越这词的传统观念呢? V. 罗马教会的信徒是谁?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8) 罗马教会是由犹太人和外邦人均匀组成的, 他们的信德据说 传遍了天下 保罗在稍后提到犹太信徒和希利尼信徒时, 似乎认为所有的信徒都应该在福音及其宣扬上团结合一,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要救一切相信的 先是犹太人, 后是希利尼人 ( 罗 1:16) 8

9 试想 : 反思 罗马书 信息的使命性 实践性 和神学性的大背景 在这样的 背景下, 你安息日学的信徒在神学上和实践上如何能达到一种更完美的合一, 好为三天使信息的宣扬提供最佳的环境呢?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鉴于十六世纪的路德马丁和基督教时代第一个世纪的使徒保罗和他的基督徒同胞的历史背景, 我们似乎有理由仔细反思这些时代的共同点 我们特别需要思考的是, 保罗的福音如何可以 补救 每个时代的文化环境和道德问题 应用问题 : 1. 你能想出哪些西方历史上的其他文化, 因着唯独本乎恩因着信而得救的 圣 经 真理之复兴, 而对这个文化起到了补救的作用呢? 2. 福音所提供的救恩 ( 包括其强调救恩是供给所有罪人的 无论种族 社 会 或教育背景如何 ) 如何有助于缓解我们文化中的种族冲突和经济不平等的 现象呢? 3. 保罗的福音和伦理如何与所谓的西方世俗的现代文化有联系? 4. 为什么世界上工业化程度较低的文化似乎对 圣经 福音更开放或乐于接 受?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要求班上的学员反思他们可以如何根据自身的宗教文化背景, 以不同的方式, 更有效地以福音见证来接触他人 他们的道德和伦理见证 ( 也许对人表现善良 有礼貌 和周到 ) 可能如何创造一种气氛, 使关于福音祝福的讨论可以更多地吸引这些人, 在他们的娱乐场所 工作场所 或社会 / 服务俱乐部? 活动 : 1. 让班上的学员为某人或小区里有组织性的团体外展活动集思广益 2. 评估你的安息日学课班所拥有的技能和恩赐, 以增强这样的见证 9

10 第 2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约 1:17 教学目的 : 知晓 : 锚定他或她的想法, 使其了解上帝的律法如何与全人类的个人救恩, 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 有重要的联系 感受 : 感受到那启发了 罗马书 的争议性神学背景 行动 : 抽时间祷告, 以求了解与唯独因信基督的功劳而得救恩有关的律法与恩典的议题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引起保罗写 加拉太书 和 罗马书 的 争议, 绝对影响我们的赎罪与因信得救的神学甲 那些主张割礼和其他律法的遵守之人声称什么? 乙 唯独因信称义如何与所有救恩经验的基础有关? 二 感受 : 正确的紧迫感, 以将保罗的神学纳入我们的日常见证中甲 这些犹太信徒为什么有这样的紧迫感, 要将外邦人先变成犹太人, 才能成为基督徒呢? 乙 什么事应该真正激励基督徒加紧去接触非基督徒呢? 三 行动 : 对罪人及其对神恩典的需要有负担甲 当我们身为基督徒考虑到基督恩典以外的人时, 我们应该如何思量他们的救恩问题, 和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 还有他们的道德行为与他们得不得救有什么关联? 10

11 乙 当我们想到基督以外的人时, 白白的恩典之福音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 激励性的益处呢? 总结 : 为了成为一个 真正的信徒, 一个人的教义必须以 圣经 为基础 真正的属灵 以及伦理上纯正 因此是可信的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约 1:17 教学过程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为了使灵性越趋成熟, 我们必须了解在神学和伦理上, 律法与恩典之间的正确关系之重要性 致教师的建议 : 引导学员更清楚地了解律法与恩典之间的 争议, 以及保罗 对这辩论的正确 解决方案 所提出的建议 开始的讨论 : 要求学员分享他们的个人经验, 述说他们如何正确地了解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历史上出现的律法与恩典的争议性辩论 这些经验可能包括他们个人尝试去分享一种平衡的观点 它也可能包括复临信徒的内部讨论, 以及与其他非复临信徒和非基督徒慕道友分享的尝试 讨论问题 : 1. 在历史上, 复临信徒为什么这么难对律法与恩典之间的正确关系达成共识呢? 同样地, 为什么这么难对本乎恩因着信而称义, 与成圣的经验如何相互联系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呢? 其他教会也面临这个同样的问题, 这对我们应该有什么意义呢? 2. 基督徒能不能达到品格上的完全, 这个议题如何与赦免 ( 称义 ) 和品格改变 ( 成圣 ) 所扮演的角色有关? 在这议题的背景下, 称义和成圣如何与按行为受 审判的 圣经 教导有联系? 11

12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让我们记住, 关于律法与恩典的辩论不仅在教义上非常重要 它也有巨大的潜力, 能为我们的生活和见证带来实际的属灵 伦理 和见证的清晰度 记住, 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对律法 恩典 和相关问题的经验, 而是律法与恩典如何引致这三件事情 :(1) 得救信心的真经验 (2) 圣洁的生活 以及 (3) 得人的见证 圣经注释 I. 更美之约 新约和旧约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来 8:6) 约的问题不仅仅是旧约中的靠律法的行为得救对比新约中的靠恩典得救, 无论如何, 这是个虚假的区别 真正的问题是与旧约的 表号 有关, 它们指向基督在新约中的赎罪工作 旧约 的信徒是透过表号和应许, 向前展望基督的工作 借着信心, 新约 信徒可以看到上帝如何透过基督的降世, 为他们的救恩成就了什么事 然而不幸的是, 这里必须指出, 在使徒保罗的时代, 有一种歪曲在暗中渗透到 上帝子民的思想中 有些人开始相信救恩是基于律法的行为, 而不是信心 试想 : 显然, 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 旧约的仪式和仪文律法已经停止, 而基督的 工作已从犹太教转到了基督教 鉴于这种变化, 律法与恩典之间所扮演的角色 在神学上以及在救恩的经验中有什么正确的关系呢? II. 旧约 ( 犹太人 ) 的律例条规之宗旨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利第 12,16 和 23 章 ) 高级学课为 旧约 律法提供了一个精辟的总结或概述 :(1) 道德律法 (2) 仪文律法 (3) 民事律法 (4) 律例典章 以及 (5) 健康条例 诚然, 这样的分类有点 矫揉造作 无论如何, 它能帮助我们澄清律法与恩典之间的正确关系 12

13 讨论问题 : 在 旧约 的律法与 新约 借着基督的赎罪工作得救的经验这两 者之间的关系上, 前者所扮演的正确角色是什么? III. 徒第 15 章 : 加拉太书 和 罗马书 中所反映的辩论的争议性背景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徒第 15 章 ) 在徒第 15 章中, 我们看到 旧约 律法在 新约 神学中的个人救恩议题上所扮演的正确角色的辩论背景 这是争议的本质 : 犹太主义者声称, 除非外邦人受割礼, 否则他们不能得救 毕竟, 上帝在创 17:10 中给亚伯拉罕诫命的宗旨岂不是救恩吗? 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保罗的答案是, 顺从仪文律法是救不了任何人的 但在作出了这个宣布之后, 保罗明确说道, 道德律法仍然是基督化伦理的标准 另外还有其他的律法也是应该遵守的, 免得犹太信徒反感 比如禁戒 血 所以这整个情况引起了一些有趣的挑战, 我们将在以后的问题上探讨 试想 : 保罗既然有先知的权威, 为什么还转向一个教会议会来解决这个外邦人 是否需要遵行律法来得救的问题呢? 在议会的决定中, 似乎有哪些原则发挥作用, 要求外邦人遵守律法所规定的 一些条例呢?( 例如, 其中一些条例包括禁戒血和勒死的牲畜的肉 ) 道德律法在基督徒的经验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学课说得非常清楚, 对新约信徒而言, 道德律法并没有被废 除 这个事实引出了一个问题 : 道德律法在新约的经验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这新约的经验就是唯独因着相信基督和祂的义而得救的经验 思考 / 应用问题 : 1. 保罗强调救恩是唯独因着信心而来的 然而, 正如学课所指出的, 这种信念并不意味着道德律法不需要遵守 对于保罗来说, 顺从十诫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然而, 今天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来说, 顺从律法在哪些方面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呢? 应该如何解决? 13

14 2.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所面临的最紧迫之伦理和神学问题之一, 可能是十条诫命中与安息日有关的诫命 ( 这个议题假设大多数基督徒都会承认, 十诫中所有的其他诫命都适合新约信徒遵守 ) 这个议题的核心是关乎以下问题 : 作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 我们有什么 圣经 证据来支持遵守安息日是以恩典和信心为本的论点呢? 而且, 这种以恩典和信心为基础的回应将会包括哪些关键论据呢? 3. 福音派基督徒经常提出的反安息日的挑战是这样的 : 有些人说, 因为守安息日没有被具体提到 ( 徒第 15 章 ), 所以它必定不是给外邦人遵守的 驳斥这一挑战的一个响应, 是以禁止作假见证和杀人的诫命也没有被具体提到的理由来推翻这个论点 虽然这是肯定的, 但我们仍然必须谨慎地从这个沉默的角度来响应这个论点 沉默的论据可以成为一把双刃剑 这样的论据也可以用来废除十诫中最明显的要求 比如那些禁止作假见证 偷盗和杀人的诫命 当我们从 圣经 的沉默中推论出其逻辑的结论时, 我们如何可能会误以为信徒有了恩典, 就可以忽视上帝律法中最明显的要求呢? 活动 : 分享你所遇到的一些挑战的经验, 当一些困难的问题似乎损害你的信仰 与伦理观的关键部分时, 你如何找到满意的答案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鼓励学员有意识地去反思律法与恩典的议题, 进一步思考罪对 人类和上帝造成了什么伤害 活动 : 1. 与班上的学员讨论进入两种极端之一的诱惑 : 律法主义或 廉价恩典 2. 除非获得特别的启示, 否则人类为什么不可能自然地了解我们当今所面临的争议性议题和伦理难题呢? 3. 今天许多教会领袖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于传统生活方式标准变得越来越松 这种标准的下降不仅限于饮食指导方面, 而且也表现在衣着 装饰 以及经常光顾一度被认为是禁区的娱乐场所 ( 电影院, 舞厅等 ) 上 同时, 标准在哪里结束, 律法主义态度又在哪里开始呢? 在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 我们应如何保持平衡呢? 14

15 第 3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3:23 教学目的 : 知晓 : 承认人类已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罪恶和死亡的深坑中 感受 : 感受到他或她无助的情况, 同时培养上帝没有遗弃他或她的希望 行动 : 拒绝那些人性本善和人文进步的观念, 因为这些观念能使人感觉不到自己对基督的需要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甲 罪为什么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 而不是定期出现的零星问题? 乙 有了那许多对于人类邪恶之治疗的建议 ( 如教育 政治 / 社会手段等 ), 你如何把解决方案集中在上帝借着基督所成就的事上? 二 感受 : 应付问题甲 什么文化上的谎言使我们麻木不仁而感受不到我们罪恶的现实和我们对上帝的需要呢? 乙 由于 感觉有罪 可以是一个自我毁灭的经历, 我们怎能把这个观念重新转化为向基督迈出的第一步? 三 行动 : 打击问题的否认甲 有人说 : 鉴于许多非基督徒也表现善心和爱心, 人类其实并不那么糟糕 ( 因此不需要救主 ) 你如何回应这种说法? 15

16 乙 内心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区别如何有助于回答以上的问题? 总结 : 如果人类否认或低估了其集体有罪状况的现实的话, 人将难以理解和赏 识上帝救人的荣耀福音 第一步 引起动机 教学过程 经文焦点 : 罗第 2 章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当某一个小区得了上帝的祝福或特权时, 那个小区对自己的罪之承认可能会受到损害 小区以外的人的罪恶会被放大, 而小区内的人所犯的罪会被缩小化或予以否认 一个人如果存心擅作主张和假冒伪善, 就很难意识到自己需要上帝在基督里的公义了 致教师的建议 : 我们的目标是阻止教会走进保罗的对话伙伴在罗第 2 章中所走进的同一个陷阱当中 对于罪的处理, 采用双重标准将导致神学上和宣教上的灾难 温馨地努力让学员承认, 这个罪的微妙层面是适用于我们所有人身上的 用保罗的强烈谴责 ( 罗 2:1 5,23,24) 来强调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 因教会的见证和上帝的品格正受到威胁 ( 罗 2:24) 开始的讨论 : 把别人的罪放得最大, 而把自己的罪缩得最小, 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当我们在路上开车, 突然另一位司机犯错误时, 我们作为基督徒所压抑的言词和愤怒便爆发出来, 使我们感觉尴尬 然而, 当我们犯同样的驾驶错误时, 我们则轻轻地对自己耳语说 : 哎呀 或 抱歉 这是保罗在罗第 2 章中所透露的双重标准, 而这个同样的标准, 也需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暴露出来 讨论问题 : 1. 仅将罪的问题应用于非信徒身上, 如何使我们误用福音? 2. 在犯罪和判断方面, 持有双重标准如何基本上否定我们对世界的见证? 16

17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罗第 2 章是相当受忽略的一章 它夹在改革教派的 义人必因信得生 ( 罗 1:17) 的口号, 与罗第 3 章至第 8 章中公认的神学宝库之间 它究竟如何融入这封信更广泛的神学结构当中, 这个问题是学者们一直感到困惑的 这种混淆给罗第 2 章留下了更多进一步反思的空间 鼓励你班上的学员, 叫他们把握宝贵的机会, 去开拓无人踏足过的领域 一定要强调罗第 2 章所概述的特定行为如何表明 (1) 罪是一个普世性问题 (2) 所指的不顺从源自对上帝的恩典擅作主张的罪 圣经注释 I. 论断人的要遭受审判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28 30;2:1 11) 在记录了一连串的罪行 ( 罗 1:23 31) 之后, 还有一种行为是必需受到谴责的 罪人不但厚颜无耻地犯下这些罪行, 而且还赞许那些犯下这些罪行的人 ( 罗 1:32) 他们没有以无辜或无知为辩护自己的借口, 只有咄咄逼人的叛逆 有点意想不到的是, 保罗转过来谴责那论断这些罪行的人 他用了一个讽刺的修辞手法来陈述他的论点, 还用了一个虚拟的对话伙伴 这个伙伴不像那些赞成这些公然罪行的人, 而是谴责所有这些恶行的 ( 罗 2:1) 然而只有一个问题 这个 公义 的论断者也犯了他所谴责的同样罪行, 而保罗以这种深刻的洞察力, 把整个世界都扫入了同一个困境之中 ( 罗 3:9), 以便能将福音的解决办法不分青红皂白地应用在所有人身上 无可厚非, 那论断人的对话伙伴是代表犹太人 ( 罗 2:17), 而犯了那一连串罪行的外邦人, 如今与犹太人平起平坐地站在上帝的公义审判台前 ( 罗 2:3,5,16;3:9) 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 一个拥有足够的虔诚知识来谴责恶行的犹太民族, 怎 么会以为他们在犯下同样的罪行时却能 逃脱上帝的审判 ( 罗 2:3) 呢? 这 个问题将结合下面的评论来回答 17

18 试想 : 保罗将全人类都带到 罪恶之下 ( 罗 3:9), 这种手法应该如何永远 改变我们看待别人的罪恶的方式? 在看待我们周围的罪恶时, 需要培养哪个品 格素质? 这种素质能不能帮助我们面对自己的罪呢? II. 虚假的安全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2:17 29,3:1) 处理罗第 1 章和第 2 章的标准方式, 是把这两章视为先将外邦人和犹太人通通带到罪恶之下, 好叫第 3 章里的福音能应用于普天下的人身上 这里也强调了这种手法 但罗第 2 章也描绘了一种援引上帝恩典的虚假安全版本 这种虚假的安全破坏了人对上帝的真诚顺从, 同时也可能取代那 因基督耶稣的救赎 而来的 上帝的 ( 真正 ) 恩典 ( 罗 3:24) 为了回答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 让我们再次重申 : 保罗的对话伙伴如何以为他和他所代表的人将会逃脱神的审判呢? 答案在于上帝的品格在神学上的解释 : 他们认为上帝对他们 ( 不是外邦人 ) 有恩慈 宽容 忍耐, 以尽量把上帝对他们 ( 不是外邦人 ) 的审判缩到最小 ( 罗 2:5) 保罗为了纠正这种对上帝恩慈属性的滥用, 于是他强调说 (1) 这些品格素质的目的是要领人悔改, 以及 (2) 上帝 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 罗 2:6) 换句话说, 无论一个人的行为如何, 当他不顺从上帝, 却以赞美上帝的恩典来辩解自己的罪, 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在审判中脱罪时, 上帝是听不见他赞美的声音的 保罗这里的思路也出现在罗第 2 章的后半段 这里至少提到十个关于拥有特权的声称 例如, 这包括称自己为犹太人 指着上帝夸口 给瞎子领路等等 ( 罗 2:17 21) 在这一列表上添加割礼的圣约记号( 罗 2:25) 和上帝圣言的交托 ( 罗 3:2), 犹太人便会承认自己在 各方面 都占了优势 ( 罗 3:2) 然而, 以色列一边依靠上帝恩慈的拣选之举和伴随着的圣约特权, 另一边却又违反了这项律法 / 约, 因而 玷辱神, 并导致外邦人亵渎神 ( 罗 2:23,24) 保罗纠正这种双重标准的方式是援引一个已被证明是令学者常年头痛的概念 保罗在这一章的中间简单地说 : 原来在神面前, 不是听律法的 ( 单指犹太人 ) 为义, 乃是行律法的 ( 犹太人或外邦人皆可 ) 称义 ( 罗 2:13) 如果上帝不是这样, 那么在审判中就只有犹太人才能保证过关或得救了, 因为外邦人不能声讨那沛降在以色列身上的民族和宗教祝福 ( 例如听律法的权利 ) 但据保罗说, 这样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上帝没有任何偏爱, 因为祂 不偏待人 ( 罗 2:11) 18

19 作为与上帝立约的特殊选民, 他们所有的这些优势, 在他们违犯律法的时候就 算不得什么了 一个人的割礼可以逆转 ( 罗 2:25), 而其犹太身份也可以受 到威胁 ( 罗 2:28) 总而言之, 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恩惠, 不幸和不必要地导致他们自以为是, 对自己的罪恶和虚伪视而不见, 尤其是在他们与外邦人的关系上 保罗就像十字架之后的施洗约翰一般, 为上帝在基督里的福音之来临而预备道路, 是一个给犹太人和外邦人的福音, 也是给你和我的福音 所以他在此先以这论点作为过渡说明, 准备在下来的几章中把福音带进来 讨论问题 : 当今的基督徒可能紧紧抓住哪些神学上的虚假安全网, 导致福音的 全备事工受到阻碍?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廉价恩典 假冒伪善 以及对遵守律法的无视, 是今天基督教会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罗马书 还经常被用来支持这种反律法主义的情绪 鼓励班上的学员思考可能阻止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罪人, 并且迫切需要基督的现代身份地位象征 ( 如教会教籍 族裔优势等 ) 思考问题 : 我们如何能意识到我们的教会在历史上特别受到上帝的祝福, 而又不陷入早期 犹太教所陷入的优越感之相同陷阱之中呢?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对比这两种情况 : 看出别人的罪恶不需要任何功夫 ( 罗 1:18 32), 但看出自己的罪恶却非常困难 ( 罗 2:1,21 24) 目标是让学员在上帝面前进入最深层的反思和谦卑之中 在活动中你要带头, 第一个分享你自己的经验 19

20 活动 : 1. 邀请一些勇敢的学员来分享见证, 述说上帝如何指出他或她的某种偏见, 以及上帝如何恩慈地将他或她从这种态度中解脱出来 2.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一个共同经历是, 因我们对律法和安息日的委身而被标榜为律法主义者 鼓励一名学员利用罗第 2 章来表明, 声称享有得救的地位同时却又违反上帝的律法有多虚伪 20

21 第 4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3:28 教学目的 : 知晓 : 保罗在 罗马书 中对 福音 的总体阐述的思路, 是建立在罗 3:19 28 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了解其重要性 感受 : 强烈感受因信称义在基督所归于罪人之义上的彻底重要性 行动 : 澄清他或她对称义的理解, 并能够正确地了解称义与成圣和丰盛属灵生活之间的关系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上帝医治之恩和脱离罪之救赎甲 意识到罪是个属灵上的疾病, 而不仅仅是一系列罪行和态度, 这为什么重要呢? 乙 属灵的医治与正常管道的医治之间有什么正确的顺序? 二 感受 : 把相关因信称义的主题之关键性质内在化 甲 靠律法的行为得救为什么那么徒劳无功? 乙 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上帝白白的宽恕能导致 廉价的恩典? 三 行动 : 采取切实的步骤, 以更加明白称义的概念甲 因信称义有什么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缓解受责备的良心? 乙 因信称义中有哪些固有的内在因素, 有助于提供救恩的保证, 是靠行为得救所不能提供的? 总结 : 本周的关键经文现在启动了保罗对唯独因信称义的直接阐述 随着罗 3:21 的 但如今, 保罗已达到了 罗马书 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21

22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3:28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我们如今纪念宗教改革之启动五百周年 在这时候, 我 们试图充分了解唯独因信称义的相互作用, 及其在 罗马书 中的经典 圣 经 表述 除了因信称义之外, 再没有一个对个人救恩更根本的议题了 致教师的建议 : 认真使学员明白他们需要阐明他们对唯独因信称义之了解, 这 是至关重要的 开始的讨论 : 要求班上的学员分享他们的个人历程, 在如何了解赦免 宽恕 以及在上帝面前获宣判无罪的新法定地位 他们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智力 ( 教义 ) 上的清晰度, 还是承认他们的重大需要? 请他们分享随后接受上帝慈爱赦免之个人意义 最后, 他们得了上帝儿女名分之新法定地位有什么意义? 试想 : 使徒保罗和路德马丁两人的发现之真正核心所在, 是真正了解上帝公义的要求, 如何能在不废除祂律法的情况下得以成全 对他们而言, 关键在于基督借着祂主动 完全顺从律法要求的生活, 并且借着祂被动地替罪人所受的死, 而为我们成全了神圣正义的要求 因此, 作为罪的承担者, 基督满足了上帝律法公正的要求, 就是要求罪人永远 死亡 ( 罗 6:23) 以偿还罪的工价 上帝借着基督罪债的偿还和祂的圣洁生活, 为人类的罪之赦免作了充分的预备 讨论问题 : 1. 你最难面对的事情是什么 : 承认你的莫大需要, 因为你有罪, 还是简单地完 全依靠上帝白白的宽恕之恩呢? 2. 在我们有罪的人性中, 有什么事似乎总是驱使我们透过我们自己的功劳来满 足上帝正义的要求呢? 22

23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罗 3:19 28 中的信息已经被著名的 新约 评论家莱昂 莫里斯描述为 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段 ( 引自莫里斯的评论, 乔治 奈特着, 探索罗马书: 灵修版注释, 原文第 88 页 ) 但如今 ( 罗 3:21) 这句过渡性的表述, 是保罗在 罗马书 的辩论思路之中最具决定性的时刻之一, 它向读者敞开了人类有罪的困境有望得到转变的可能性 因此, 我们需要谨慎地思考这些经文 圣经注释 序言 : 以下是罗 3:19 28 的 高潮点 高级学课的评论在这里起到了司法性的帮助作用 为了加强我们对本课的学习, 我们将提取最有分量的重点, 并添加一些补充评论 I. 第一点 : 律法在称义中的作用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19,20) 律法在导向称义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当保罗在犹太律法的广义上提到 律法 一词时, 他具体指的是摩西的前五经, 然后较为一般性的指整个 旧约 然而, 他经常思想道德律法及其在律例 典章 和仪文诫律上之 圣经 详述 律法以下 是指律法的管辖范围 以下, 律法作为罪的定义者, 使罪人在上帝面前产生罪恶感 然而, 这里的重点在于, 虽然律法没有能力赎回, 但它可以非常有力地领导罪人去寻求罪的补救方案 律法不能使一个人在上帝的眼中成为义人 如上所述, 律法好比疾病的症状一样治不了疾病 试想 : 有罪的人类之遵守律法是值得赞赏的, 但遵守律法为什么没有能力使任 何罪人称义呢? II. 第二点 : 上帝的义 与律法的义之间的对比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21) 读罗 3:21 这节关键经文有什么含义? 上帝的义 明显与 律法的义 形成对比 这 上帝的义 是来自上帝 ; 的确, 这是祂所提供的, 基于耶稣的生死所成就的事 而这神圣的 义 已经为所有愿意凭信心接受它的人而预备好了 不是因为他们应得这义, 而是因为他们绝对需要它 23

24 讨论问题 : 信息选粹 第 1 卷, 原文第 367 页, 包含一段也许是怀爱伦对称义之最明确的表述 问班上的学员这句表述如何影响了他们以及他们对怀爱伦的态度及其对因信称义的看法 ( 也可以请他们以祷告的心去思考同一卷中原文第 300 到 400 页的论述, 或许会有所帮助 ) III. 第三点 : 称义与 公义 之间的联系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24) 罗 3:24 澄清了被译为 称义 的关键希腊词, 接下来保罗讨论了称义与 公 义 之间的联系 ( 罗 3:25) 试想 : 恩典 的主要结果之一, 是上帝在 宣告 悔改的罪人 在上帝面前称义 的祝福 在一个重要的意义上, 称义是 发生在某个时间点上 的一件事 但称义也可能是 持续进行的, 意思是说, 由于人类的脆弱, 我们需要基督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中保和代求者, 在我们的信心上, 和我们与上帝同行的生活中, 不断弥补我们不可避免的缺陷 问班上的学员 : 在仔细思考这些重点之后, 你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IV. 第 4 点 : 区分 挽回祭 与 宽容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25) 罗 3:25 引导我们到两个主要的希腊词语,hilasterion 和 paresis 这两个词通常分别被翻译成 挽回祭 和 宽容 / 赦免 这些术语在这上下文中对于定义基督为罪人所成就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基督为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已经作好了妥善的预备 神圣要求既已得到了满足, 上帝就可以为悔罪者提供 宽容, 或宽恕及赦免他们的罪了 试想 : 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 有哪些方法可以更清楚地翻译这些关键术语? V. 第 5 点 : 称义与上帝赦免罪人的公平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26 28) 在罗 3:26,27 中, 保罗总结了罗 3:24,25 的救恩含义 由于基督所成就的事, 上帝可以宣告罪人为义, 然而, 在观看的宇宙众生眼中, 上帝仍然可以被视为完全公平的 在罗 3:28 中, 保罗可以得出结论说, 罪人称义是 不在乎 遵行律法的, 或者说, 在遵行律法 以外 24

25 试想 : 顺从的行为没有能力叫人称义 但行为确实有一个积极的作用, 即证明一个人的信心之真实性和上帝赦免其罪的宣告 然而, 有人误认为, 保罗在罗 3:26,27 中的用词, 具体是 不在乎 这句词语, 表明恩典已废掉了律法和信心的顺从 基于罗 3:24,25 的正确解读, 为什么事实却恰恰相反呢?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那样, 本周的经文是完全基础性的 在这里, 我们需要挑战班上的学员, 不仅要感受到这段经文在神学和教义上的重要, 还要感受到这些真理对个人的成圣有相当严肃的意义 因此, 请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 思考 / 应用问题 : 1. 保罗这神学在哪些可能的方式上影响信徒在教会和世人面前所过的生活? 2. 保罗这信息如何似乎影响怀爱伦的证言及其对基督生死的理解? 这两者又应 该如何影响信徒从罪和罪的权势中得救的经历呢?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问班上的学员, 保罗这些经文和怀爱伦的评论如何塑造了他们对基督生死的意义之神学 挑战学员仔细温习怀爱伦所著的 历代愿望 中的 髑髅地 和 成了 两章 作者如何维护或拒绝基督的完美生命和死亡之所以赐下, 是为了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 使祂能为我们的罪提供慈爱的宽恕这些概念呢? 活动 : 计划一个后续会议, 以解答第四步中 致教师的建议 之下所提出的问 题 25

26 第 5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3:31 教学目的 : 知晓 : 正确了解保罗对因信称义的看法与其 旧约 背景之间的关系 感受 : 对于 旧约 和 新约 两者之间在唯独因信称义的议题上之一致, 有深厚的感触和赏识 行动 : 寻求方法使这主题成为可以与他人分享的经验并且有 圣经 的支持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保罗所教导的称义不是什么新鲜事甲 它是建基于关键的 旧约 证言, 包括摩西律法和戴维的诗篇 这为什么重要呢? 乙 摩西和戴维对称义的意义所贡献的主要证言是什么? 丙 罗第 4 章与罗第 3 章和第 5 章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背景? 二 感受 : 保罗所教导的称义不是什么新概念甲 我们为什么必须知道仪文上和道德上的成就两者都不能使罪人称义呢? 乙 我们如何可以借着清楚知道因信称义所涉及的事, 而感受到更大的救恩保证呢? 三 行动 : 正确掌握罗第 4 章中宽恕与顺从之间的正确关系甲 称义与成圣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对于一个人属灵和道德上的兴盛如此至关重要呢? 26

27 乙 搞清楚律法对恩典的正确关系如何可以帮助我们对混淆的基督徒和非 基督徒慕道友所作的见证呢? 总结 : 称义是建基于整个 圣经 见证的, 知道这一点很重要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3:31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虽然唯独因信称义可能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一种教义上的 信念, 但是在亚伯拉罕和戴维的属灵经历上却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 所有信徒 也都可以有同样的经历 致教师的建议 : 保罗如今既已明确地建立了因信称义的道理, 于是便开始说明 旧约 中亚伯拉罕 ( 创世记 ) 和戴维 ( 诗篇 ) 生活中得救之信心 因此, 这 个道理为 旧约 中两位首要人物所确定 开始的讨论 : 问问班上的学员他们是否曾经被那些声称自己不在律法之下, 而 在恩典之下的 新约 基督徒挑战过 根据本周的课文, 我们应该给出怎样的 适当响应? 讨论问题 : 1. 如果我们说 旧约 圣徒是靠着律法和行为得救, 而 新约 信徒则是靠着信心得救的话,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请说明 2. 如果有的话, 新约 信徒比起 旧约 圣徒有什么优势呢?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在本周课文的关键经文中, 我们尤其需要探讨的是保罗如何使 用 旧约 来成立他因信称义的道理 记得保罗在罗 3:21 一直到罗 5:20 的 27

28 经文中开始认真地阐述称义的道理 那么, 他在罗第 3 章和第 4 章中的关键 圣经 论证是什么呢? 圣经注释 I. 在基督里的信心与摩西律法和关键 旧约 人物的联系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31 和 4:1 8) 保罗在罗 3:31 中巧妙地提出了律法 恩典 和信心之间关系之问题 然后, 他便迅速地进入了他的论述, 按照经文记载, 提出了先祖亚伯拉罕和戴维王的生平见证 因此, 不仅是律法书 ( 圣经 前五本书), 还有先知书和其他著作 ( 特别是戴维的诗篇 ) 也都支持他的论点 鉴于他犹太教对手的假设, 这种做法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诠释动作 然后保罗借着引用创 15:6( 摩西律法 ) 的经文以提出具体的内容 : 亚伯拉罕信神, 这就算为他的义 ( 罗 4: 3) 他还引用了诗 32:1, 其中戴维 ( 其故事被包括在 旧约 的先知书中 ) 声称 : 那在律法的 行为以外, 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 ( 罗 4:6) 试想 : 律法如何没有失效? 不但没有失效, 它还是明确成立的, 透过表明 旧约 指向因信而非因律法的行为称义, 作为人类从罪中得救的基础 事实上, 如果称义是基于我们人类的顺从, 那就很容易产生绝望或自以为是的状况 这两种结果总是倾向于实际的反律法主义 ( 使律法无效 ) II. 唯独因信称义在戴维王的情况中变得尤其强大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撒下第 11 和 12 章和诗第 51 篇 ) 撒下第 11 章在 旧约 所记载的罪恶之中是最为悲惨的案例之一 我们在这里 看到戴维的通奸和随后的欺骗行为的记录 这些罪恶直接地导致戴维杀害了赫 人乌利亚, 造成人们对他和他的王权失去尊重 讨论问题 : 戴维为自己的罪所必须付出的严重代价, 如何不可避免地指向上帝 为了赦免罪人而付上的昂贵代价 就是基督为了成全公义的要求而替代罪人 的死? III. 保罗接着争论说, 救恩不仅是为犹太人, 也是为外邦人预备的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4:9 12) 28

29 这些经文的关键点在于, 当亚伯拉罕在上帝面前被宣判为义人时, 他在实质上甚至还不是一个犹太人 这也是在他受割礼之前的事 所以, 亚伯拉罕成为因信称义 ( 在律法的行为以外 ) 以及救恩的普世性 为犹太和外邦信徒所预备的 ( 来 2:9) 之主要见证人 试想 : 由于救恩已提供给全人类, 而上帝也在人类身上投入了无限的价值, 那么任何基督徒怎么会敢于涉及种族 ( 民族 ) 阶级 和国籍的偏见呢? 绝对肯定的是, 基督为全人类的死应该有效地去除偏见 我们的心灵中可能潜藏着哪些不同形式的偏见呢? IV. 路德 宗教改革 与因信得救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4:13 17) 在罗 4:13 中, 保罗如何直接进入 应许 与 律法 的对立主题之中, 以及这两个主题如何在亚伯拉罕的案例中排演出来? 很明显的, 保罗的论点是信心能救人, 而律法 ( 包括道德律法 ) 则定人的罪 因此, 保罗正试图表明, 以那定人罪的 ( 律法 ) 来寻求救恩是何等的徒劳无功 因此, 因为人人都犯了罪, 所以全人类都需要亚伯拉罕所发现的 : 救赎人的义 这义只能借着信心而归给所有罪人 ( 犹太人和外邦人 ) 这就是那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基本真理 试想 : 我们需要受到提醒的是, 正好在五百年前的 1517 年 10 月 31 日, 路德马丁将他著名的 95 条条文 钉在德国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 高级学课在这一天的主题正好进入到因信得救的道理之核心之中 这第四部分以一个问题开篇 : 在罗 4:13 中, 保罗如何直接进入 应许 与 律法 的对立主题之中, 以及这两个主题如何在亚伯拉罕的案例中排演出来? 答案是什么呢? V. 唯独信心 的议题不仅启发了保罗在 罗马书 中的论述, 也包括加 3: 中的论述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加 3:21 24) 保罗提出了一个问题 : 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反对吗? 他随即立刻以一句强烈的 断乎不是 来回答这个问题 ( 加 3:21) 事实上, 他还大胆地继续提出, 信徒是 被看守在律法之下 的, 律法明确地指向那将来要显明出来的 真道, 并为此真道而保守他们 因此, 在基督和祂的义中, 律法因而成为那领导上帝的儿女惟有借着信心到那伟大的称义者基督面前的 训蒙的师傅 ( 加 3:23,24) 29

30 试想 : 我们为什么能安全地得出结论说, 加拉太书 很肯定是和 罗马书 一起 从同一块救赎之布上剪出来的 呢? VI. 唯独因信称义的观念澄清律法在因信得救中所起到的作用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3:31) 许多人声称罗 3:31 教导说, 恩典废掉了律法 但是, 废掉律法就等于否认 罪 ; 那么恩典就变得多余了 对于那些声称罗 3:31 废掉了律法的人, 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呢? 为了响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仔细思考以下这一段 : 一位经验丰富的布道士曾经分享过以下对那些声称 恩典废掉了律法 的人的回答方式 他对他们回答说 : 我问他们, 他们如何可以用任何令他们信服的逻辑来唱 奇异恩典 这首歌呢? 然后我简单地说, 他们其实不能用任何叫他们信服的理由来唱这首歌! 这怎么说呢? 答案很简单 因为你如果废掉了律法, 那么你就没有罪了, 那么你因而就不需要恩典了! 我有律法作为我的 训蒙师傅 来叫我知罪, 因此我受了启发能唱 奇异恩典 这首歌! 试想 : 正如布道士所指出的那样, 没有律法, 你如何能真正地以任何令你信服 的理由来唱 奇异恩典 这首歌呢? 为什么这种神学不符合真正的恩典福音 呢?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我们在 罗马书 的研究中已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头 虽然保 罗将进一步论述罗第 5 章中使人称义的恩典之含义, 但教员还是应该向班上的 学员提出以下问题 : 应用问题 : 1. 你是否清楚明白了律法 罪恶 与赦免或使人称义的恩典之间的正确关系呢? 写下你的个人见证, 以表达你对律法与恩典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了解 2. 我们如何区分律法主义与真正满有恩典的顺从? 3. 上帝归于罪人的义之真正体验有哪些特征呢? 4. 我们如何才能使称义的恩典之经历与 善恶之争 的主题产生联系呢? 30

31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为了接触非复临信徒的基督徒 有宗教信仰的非基督徒 和我 们较为世俗化的友人, 邀请你班上的学员思考以下活动 活动 : 1. 在公共卫生与健康方面, 有哪些卫生与健康事工可能适合你的村庄或政府市政区域? 2. 反思我们可以用何种方式表达上帝所赐的自由意志之 圣经 概念, 以便在你的公共政治环境中提倡宗教自由的活动 31

32 第 6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5:1,2 教学目的 : 知晓 : 了解唯独因信称义更深一层的神学和属灵含义 感受 : 对于救恩的福惠有更大的喜乐和感恩 行动 : 了解亚当的堕落以及人因信基督所得的救恩特权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是什么造成罪恶和痛苦? 上帝对失丧的人类提供了什么救赎方案? 甲 撒但和亚当做了什么, 造成人类陷入罪恶 痛苦 和死亡的深渊中? 乙 基督如何以祂的生命 死亡 和复活, 赐给罪人在上帝面前享有新的地位呢? 丙 亚当与基督之间的对比为何有助于解释救恩? 二 感受 : 基督因置身于罪的恶臭中和与父神分离的恐怖中所感受的痛苦甲 我们能以何种方式解释基督置身于罪恶环伺中的可憎? 乙 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感受基督在客西马尼园中, 和在十字架上被彻底抛弃的感觉? 三 行动 : 回想亚当面对自己的失败时必然会有的感受甲 回想一下当你真的给朋友带来痛苦时, 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乙 邀请班上的学员分享, 在一场痛苦的人际关系破裂之后, 他们如何得到宽恕和复合之恩的祝福 32

33 总结 : 在思考这一课时, 我们应该用祷告的心去反思罪恶 基督的赎罪 和因 信称义如何有连贯性的相互联系在一起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5:1,2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因信基督的赎罪工作而称义, 指向强大的含义, 说明信 徒应该如何看待他们自己与亚当和基督之间的关系 在亚当里, 只有内疚 定 罪 和死亡, 但因信基督, 就有自由, 摆脱了罪疚感和罪恶的权势 致教师的建议 : 我们现在来到了 圣经 之中, 关于罪的教导之意义 因信基督而称义 与信徒随从圣灵的新生命之间的一个重要关键 因此, 我们需要了解应如何看待我们在亚当里, 并可以因信与基督分享的共同基业 我们与基督分享的祝福远远超过了信徒所希望 透过传承亚当的基业而得到的回报 在基督里的生命, 是以满溢的祝福为其特色, 这乃是借着基督的 血 与上帝 和好, 和借着祂的 生 命的功效而 得救 所得来的 ( 罗 5:9,10) 开始的讨论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我们从亚当所承受的罪之意义, 以及因信 基督救赎之工所得的赦免 ( 宽恕 ) 请学员探讨以下问题 : 因信基督而从罪的 权势中得救如何能成为他们随从圣灵的生活基础? 试想 : 反思你与上帝同行的过程中, 一些对你产生关键影响力的经文, 思考它们如何有效地提高了你的意识, 使你认识到自己需要为上帝所接纳, 并意识到圣灵在门徒培训上的力量 在准备这一课时, 建议你花一个小时思考, 反思罪对第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的影响, 特别是当我们的主进入客西马尼园时, 祂那可怕的十字架经历之痛苦前奏 33

34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让我们记住 :(1) 从罗 3:21 至 4:25, 因信称义的道理已经 明确建立了 我们还要记住 :(2) 保罗在第 5 章中开始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因 信称义如何为真诚的基督徒开启了神学 属灵 和伦理上的祝福 ( 或含义 ) 圣经注释 I. 称义使人对奇妙祝福有清楚的认识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5:1 5) 被上帝接纳就好比走进餐厅而突然意识到上帝已为祂的儿女摆设了一顿营养丰富的属灵筵席, 相称于国王 的饮食 此外, 这样丰盛的筵席, 也深深地激起了信徒得与上帝 相合 ( 罗 5:1) 的感恩之心, 使他们能在上帝面前获得新的合法地位, 并使信徒能 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 罗 5:2) 此外, 这种在 盼望 ( 罗 5:4) 中的欢喜, 甚至引导信徒 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 ( 罗 5:3) 保罗继续讽刺的说, 患难 有一种能产生奇妙连锁反应的作用, 因为 患难生忍耐 忍耐生老练, 老练生盼望 ( 罗 5:3,4) 随着 盼望 条件的引入, 保罗受灵感而宣告说, 这 盼望 必不至于令人失望, 实际上它能带来一种体验 : 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 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 罗 5:5) 试想 : 这当中列举的祝福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但是, 最后一个 圣灵的恩 赐 为何才是使信徒能够充分掌握随后赋予他们一切的祝福呢? II. 我们一切盼望的来源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5:6 11) 罗 5:6 11 这段圣灵启示的经文包括了上帝借着基督使人称义的生命和死亡所作的和解行为 它照亮了一条道路, 由圣灵领导的信徒可以 接受 这些大能的 和解 作为 ( 罗 5:11) 圣灵指出基督的牺牲是基督徒一切 盼望 的泉源 34

35 讨论问题 : 1. 也许这段经文中最深奥的部份便是这一句 : 现在我们既靠着祂的血称义, 就更要借着祂免去神的忿怒 ( 罗 5:9) 当我们面对上帝慈爱的预备, 使我们 得与神和好 ( 罗 5:10,11) 时, 我们要如何了解 血 和 忿怒 这两个词呢? 此外, 罗 5:10,11 不仅谈论了基督的 死, 而且还谈到了祂的 生 因此, 从哪种层面, 我们可以说是基督的生命使信徒和好呢? 2. 讨论你如何回答以下问题及其原因 基督的 生 是否与祂的 死 一样, 也是归于 或算为信徒的呢? 或者说, 基督的 生 之所以赐给我们, 是为了作为自我牺牲的服务精神和道德指南的楷模呢? III. 第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5:12 14) 史实如下 : 在亚当里, 全人类都被引入罪恶和内疚之中 因此, 亚当成为罪恶的根源, 而基督 ( 第二个亚当 ) 则成为从罪中得拯救的泉源 包括罪和它的权势 显然, 一个人不能完全解释罪 ( 罪孽或不法的隐意 ( 帖后 2: 7)), 但保罗宣称在基督里有胜过罪的盼望 试想 : 我们不能清楚地解释罪的起源和我们从亚当所传承的 但是上帝已经在 基督里为全人类预备了永恒的救恩 这项预备对于上帝允许罪恶进入宇宙之举 的公义说明了什么呢? IV. 知罪与脱离罪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5:15 21) 另外还有两个议题尚待厘清 :(1) 律法在说服罪人承认自己的罪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 以及 (2) 上帝的救赎如何 显多? 律法的主要目的, 虽然在西乃山之前只知其存在是为了使人知罪, 也使罪人承认自己需要救恩 但随着律法在西乃山被揭示, 人类发现他们显然处于一种道德困境的劣势之中 也就是罪的 过犯 显多了 ( 罗 5:20) 但值得感恩的是, 罪的显多指出了从罪中得救的 恩典 更显多 ( 罗 5:20,21) 试想 : 上帝丰盛的恩典比自私和罪恶显得 更 多 ( 罗 5:17), 这是非常惊人的 在基督洪恩里的乐观与富足, 可以说明任何关于上帝处理罪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以及正义和良善的问题 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 罗 5:15 19 才能在救赎的问题上显得合理 那么对罗 5:21 的应许, 什么样的响应才算适当呢? 35

36 他这样说 :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 照样, 恩典也借着义作王, 叫人因我们的主 耶稣基督得永生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在罗 5:15 17 中, 恩赐 或 赐 这个词出现了五次 因此, 称义 不是赚取的, 严格来说是一项上帝慈爱的恩赐 恩赐 是保罗对称义所用的限定符 然后, 他在第 6 章及其后继续讨论与跟从圣灵新生活有关的议题 应用问题 : 1. 这段关于人类因 在亚当里 承受遗传的死亡困境以及 在基督里 人类所 得的生命的完整描述, 何以让信徒去面对最难堪和嘲讽的试探呢? 2. 当我们真实面对生命意义的最终问题时, 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任何较下列更实际或更具哲学基础的其他问题 : 我们人生的真正焦点是什么? 我们是否生活在亚当里 ( 罪恶的生活 就是对基督没有信心的生活 ), 还是生活在基督里 ( 借着相信祂 )? 换句话说 : 我们是随从 圣灵 还是随从 肉体 的人? 讨论你的答案及其原因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我们如何能真正地把本周的课文, 连同在亚当里的死和在基督里的生命这种全面的观念, 变得具体又实用呢? 请学员主动分享他们生活中最显著的 在亚当里 以及其他真实是 在基督里 的一些关键时刻 吩咐他们不要描述任何尴尬或惊悚的细节, 只聚焦于他们与上帝的生活所涉及的核心问题, 以及救恩如何借着基督和祂的灵成为活的 实际存在的事物 活动 : 1. 挑战班上的学员写出一篇简短的属灵自传, 并描述他们对需要救恩的信心成长过程之关键转折点 他们可以描写后来如何找到基督, 并以非常具体的方式认识了上帝对他们的旨意 2. 让全体学员花时间来反思那些曾经在他们与基督同行的经历中 最具决定性与实际性的 影响力传播者 要求志愿者分享这些具有影响力的信徒及其榜样, 如何帮助他们能够运用属灵恩赐 36

37 第 7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6:1 4 教学目的 : 知晓 : 相信罪的主权已被粉碎, 而对所有接受基督的死和复活的信徒来说, 死亡已被击败 感受 : 上帝没有离弃祂的儿女无助地面对罪的权势和惩罚, 为此欢喜快乐 行动 : 像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人一样生活, 全天庭都在等待着他的新生活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基督的经历可以成为我的经历甲, 基督的死和复活的双重史实如何能转化为我们现在的个人经验呢? 乙, 保罗在罗 6:1 和第 15 节提出的修辞问题, 如何告诉我们他的读者可能对于充满恩典的人生下错误的结论呢? 二 感受 : 顺从的自由甲, 你如何说服一个人去相信作义的奴仆 ( 罗 6:18) 是获得真自由的唯一途径? 乙, 为什么在作 神的奴仆 ( 罗 6:22) 与作 罪之奴仆 ( 罗 6:20) 之间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呢? 三 行动 : 过新生活 甲, 当基督徒允许罪来辖制他们的生活时, 这对上帝的品格和祂的救赎计划说 明了什么? 37

38 乙, 如果成圣的生活充满了喜乐 平安 与自由, 那为什么人往往会反对刻意 的圣洁生活呢? 总结 : 基督徒所享有的特权, 不仅是因他们的罪得赦免而欢喜, 也是因他们得 以从罪的辖制中解脱而快乐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6:5 7,12 14,22 教学过程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耶稣的被钉十字架和复活迎来了长久期待的新纪元, 罪恶和死亡这两个仇敌已遭致命的打击 正因如此, 罪的统治已被粉碎, 而我们的顺从就可以完全投向复活的基督 然而, 我们对基督的坚定信念是必要的, 因为旧的纪元仍然萦绕着我们, 我们在奋斗过程中仍能感觉那 已经 来到和 尚未 完成的救恩现实 致教师的建议 : 对于某些人来说, 胜过罪恶 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主题 但对于其他人, 它只会引发一种失败和内疚感 有时候, 前者的热心被后者误解, 因而引发伤人的争议 因此, 你有责任谨慎地表明, 胜过罪恶为何不是一种必须逃避的负担, 而是一种必须拥护的有福特权 这恩赐是上帝恩典的一部分 开始的讨论 : 约瑟夫在做生意时遭到抢劫 ; 所以, 此刻他正坐在法庭上等待案件审理 在等待时, 他有机会聆听其他案件 一位被告的女士发出的请求, 尤其使他深受感动 她显然过得很苦, 在庭上头发凌乱, 衣冠不整 她有毒品前科, 而这次是再度犯罪 她求法庭允许她进入基督教戒毒中心, 不要再把她送回监狱 然后, 她突然作了见证, 说上帝如何进入了她的生命并拯救了她 然而, 她一再地说, 不是她的行为救了她, 而是上帝的恩典 约瑟夫听了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当然, 上帝珍贵无价的恩典拯救了我们所有人, 而福音的信息想必对一个有犯罪记录的人特别有安慰性 然而, 她没有提到上帝有意或有能力去帮助她胜过毒品, 但这角度可能有助于她的案件, 因为她要求进入一所基督教开办的戒毒中心 可惜她最后惨遭拒绝 38

39 讨论问题 : 1. 我们是否急着告诉别人 他们所做的没有一样 可以为他们赚取天国, 以致我们忘了强调故事的下半段 上帝可以改变 他们所做的一切, 为了他们自己的好处以及上帝的荣耀? 2. 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女人谈话, 那么你会分享罗第 6 章的哪些话, 好给她一些希望呢?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胜过罪恶的议题有时候会因为品格完全的争论, 和某一个假设性的罪是否会令人被拒于天国门外, 而引起争议 从保罗在罗第 6 章的角度 不从我们内部的争议来看, 将讨论提升到不同的层面上 圣经注释 I. 新生的样式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6:5 13) 所以, 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 ( 罗 6:12) 这个命令是否说得容易, 做起来却困难呢? 看来, 保罗以平常的语气告诉读者, 只要避免罪而事奉神就好 ( 罗 6:13) 对于那些认真听取保罗劝勉的人来说, 在反思我们的失败时候, 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完成不了任务 在有关罪恶的难题里, 其中的好消息是, 保罗直截了当的劝勉有个非常奇妙的背景 若我们了解这个背景, 那他胜过罪的期望就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了 这是什么背景呢? 随着基督的死和复活的到来, 历史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末日性转变 当耶稣说 神的国临到你们了, 祂就是指着这种变化 ( 太 12:28) 保罗也指着这种变化说, 尝过神善道的滋味, 觉悟来世权能 ( 来 6:5)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新纪元已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见证了上帝之灵的沛降 ( 徒第 2 章 ), 以及那些从前被压迫 / 恶魔力量主宰之人的医治和属灵复兴 ( 太 4: 23;12:22,28; 路 4:18; 徒 5:17) 这上帝权能的新纪元就是保罗论述的背景, 当他谈到我们的 旧人 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打破了罪的奴役的时候, 就是以这新纪元为背景的 ( 罗 6:6) 我们与基督在复活中的联合, 推动我们进入 新生的样式 ( 罗 6:4), 也就是 来世的最终生命 基督徒已经被这个生命牢牢握住, 而他们在世上的生活也被它改变了 伊万 布拉岑着,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神学手册 原文第 296 页 39

40 正是在这种意识之下, 我们都生活在上帝国度的权能之内 因此, 保罗呼召我们 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 ( 罗 6:11), 不要容许罪 作王 或 作你们的主 ( 罗 6:12,14), 这些都不是什么奢望 这些是植根于我们主耶稣的历史 / 救恩临到之命令 因此, 我们真有潜力可以过着 作义的奴仆 的生活, 而不再 作罪的奴仆 了 ( 罗 6:17,18) 试想 :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新的末世时代, 这种认知如何激励我们抗 拒罪而为上帝生活呢? 这个观点如何能保护我们 且避免 (1)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为罪找借口, 和 (2) 忘记救恩是个恩赐? II. 律法与恩典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6:14) 不在律法之下 而是 在恩典之下 的对比, 在复临信仰和其他基督教信仰之间, 成了一个障碍, 理由很明显 我们至少知道罗 6:14 意味着什么, 基于保罗所强调的修辞问题 : 我们在恩典之下, 不在律法之下, 就可以犯罪吗? 断乎不可! ( 罗 6:15) 所以, 这句话的意思不可能是继续盲目犯罪 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引用之前的 两个纪元 概念, 在这里也许是有帮助的 若我们视 旧人 的经验 ( 罗 6:6) 为律法的经验, 而 新人 的经验 ( 弗 4:24) 为恩典的经验, 那就能得出一些新的见解 保罗在 罗马书 中反复讲述律法 罪 死这三项事物 ( 罗 5:12,13,20,21;7:5,9 11,13, 23,24;8:2) 很可能, 当他提到其中任何一项时, 他可能是在谈论彼此之间的动态关系 例如, 保罗很容易就谈到我们借着基督的死而 在罪上死了, 就好像我们借着基督的死而 在律法上也是死了 一样 ( 罗 6:2;7: 4) 律法 罪 死之间的关系非常接近, 以致保罗有一次必须强调说, 律法不是罪 ( 罗 7:7) 当他把论点带到最高点时, 他又重复说这三点, 强调在基督耶稣里, 我们已经 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 罗 8:2) 所以, 在旧人的经验中, 罪趁机利用律法来产生死亡 ( 罗 7:5,8) 它受到肉体的辖制, 以致虽然它拥有书面的律法, 但违法的行为还是很普遍 ( 罗 7: 5,6;2:27) 恩典的经验, 则因基督的死和复活而成为可能 ; 它被圣灵 由内心发出对律法的顺从 以及公义所充满 ( 罗 2:27 29;6:4,17 23;7: 6;8:1 4) 这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保罗为何可以说: 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 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 乃在恩典之下 ( 罗 6:14) 40

41 讨论问题 : 1. 我们如何确定 不在律法之下 不能转化为不顺从律法呢? 2. 你如何用 罗马书 解释 在恩典之下 的意思, 乃是指罪的主权已被粉碎了?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虽然旧人对比新人的术语在神学当中是常见的, 但它并没有在平信徒属灵的阅读材料中被广泛地使用 为了防止误解和灰心, 请强调这个概念 虽然我们活在 恩典 之下, 我们的 旧人 仍然不时地会透过我们 必死 的身体来试探和骚扰我们 应用问题 : 1. 罗第 6 章中的哪一些动词表示, 我们仍然有责任让自己处在 新人 的状态中, 好叫 恩典也借着义作王 ( 罗 5:21)? 2. 根据罗第 6 章, 作义的奴仆是一项重担还是特权? 请说明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读保罗书信的秘诀之一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像保罗一样思考问 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鼓励班上的学员借着以下活动先清除个人所有成见 活动 : 保罗经常以对比方式呈现事情或主题 拿一块白板或一张纸, 写上两个大标题 : 旧人和新人 从罗第 2 至 8 章, 填写各事件 经验 或各个经验的特征 ( 作为另一个选项, 这个练习也可以在没有教材的辅助下进行口头讨论 ) 41

42 第 8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7:4 6 教学目的 : 知晓 : 明白保罗在呼吁我们从律法 罪 死的身份中, 转移至与基督联合的新身份去 感受 : 在与基督联合的现实中欢乐, 知道圣灵将在这种联合中充分发挥作用 行动 : 为上帝结果子, 这在基督以外永远不可能发生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耶稣不会与别人分享你甲 如果律法是圣洁 公义 良善 又属灵的, 那为什么保罗不断地推动他的读者去重新承认基督, 而不是承认律法呢? 乙 为什么我们不能与基督又与律法两者联合呢? 如果我们尝试这样做的话, 保罗会担心什么? 二 感受 : 死亡与再婚甲 向某样东西 死, 好叫你能向某样东西 ( 或某人 ) 活, 是什么意思呢? 乙 婚姻为什么非如此适合拿来做人与基督相联合的比喻呢? 三 行动 : 心灵的顺从 甲 按着心灵的新样式来服事与按着仪文的旧样式来服事 ( 罗 7:6), 两 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42

43 乙 关于以上的问题, 这种顺从的内容是不一样, 是相同, 还是两者都有 一点呢? 总结 : 罗第 7 章扩大了罗第 6 章中的对比, 但也更完整地解释了这两种经验 ( 律法 罪 死相对于基督 灵 顺从 生命 ) 之间的斗争如何在我 们的个人生活中排演出来 第一步 引起动机 教学过程 经文焦点 : 罗 7:1 14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律法虽然良善, 但它无法产生上帝所期望祂子民拥有的顺从和相应的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 它似乎还加剧了罪的问题 保罗认真地着手取代律法作为主要的身份来源, 同时又一面肯定和捍卫它, 而将他的读者带到他们在基督里的新身份去 所产生的结果却是灵 生命 以及带反讽意味的 所谓真正的顺从律法 致教师的建议 : 作为一个教会, 我们响应了保罗对律法的许多肯定, 但有时 候, 我们也发现保罗对律法的负面评估很难解释清楚 仔细听好保罗在罗第 7 章中如何描述律法的现象, 并引导学员容许保罗解释他自己的话 开始的讨论 : 一旦知道你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 其他基督徒可能很快地给予批评, 例如 : 你们仍然活在旧约之下 ; 我们是靠恩典得救, 而不是靠律法 ; 诫命已经被钉在十字架上了 ; 你们是律法主义者 ; 保罗说这, 保罗说那 等等 那么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当有人使用保罗对律法的负面评论来攻击我们时, 我们总想拿出保罗 约翰 雅各布 或耶稣所说一切肯定律法功用的经文来反驳他们 但是, 这种策略只会变得拿 圣经 的一部分来反驳另一部分 能让我们的听众留下更深印象的是, 如果我们拿别人用来攻击我们的经文, 然后仔细说明这些经文在其上下文语境中实际的意思 这种做法在处理罗第 6 章和第 7 章时尤其重要 43

44 讨论问题 : 1. 在解决关于律法的争议上, 与其从其他书中提取经文, 为什么继续使用保罗的论点更为有效? 2. 虽然罗第 7 章目前具有争议性, 但你认为当 罗马书 这封信首次读给罗马信徒听的时候有引起争议吗? 为什么呢?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罗第 7 章是罗第 6 章的延伸 ; 所以, 找出保罗可能重复和延伸 的平行或相同概念 另外, 也看一下罗第 8 章, 因为保罗的许多思维都汇集在 这一章里, 要确保你的结论与罗第 8 章的结论是一致的 圣经注释 I. 葬礼与再婚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7:1 4) 保罗将死亡和婚姻这两个比喻联系起来, 以解释由于弥赛亚时代的来临而发生的奥妙转变 这隐喻包含了两个丈夫和一个妻子, 但其诠释在概念上有点棘手, 因为那位死了的人 ( 你们 也是死了 ) 也是再婚的同一个人 ( 叫你们归于别人 ) 这个意思的概念是, 你们 就是那嫁给一个丈夫的妻子 另一个丈夫是 那从死里复活的 ( 罗 6:9), 也就是耶稣 将这些概念连在一起, 保罗说你们死了, 好叫你们可以再婚 在上下文中, 死了的 你们 与那些 在罪上死了 的人是同一班人, 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 好使 罪身 得以灭绝 ( 罗 6:2,6) 但是, 我们怎样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也要照样因祂的复活与祂同活 ( 罗 6:4) 所以, 这个观念已经介绍过了, 一个人可以死, 但同一个人也同时可以活着 因此, 作为一个死了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个活着的妻子, 并不那么奇怪 有人错误地推断说, 律法是死了的丈夫之一 但人是向律法死的 律法本身并没有死, 而是我们与律法之间的关系死了 在这个隐喻中, 律法是那把女人捆在她第一任丈夫身上的约束力 死亡是切断这种约束力的手段, 为的是让她能改嫁给基督 这是一个微妙但却关键的区别 44

45 那么, 这些细微之处意味着什么呢? 保罗的重点是什么呢? 首先, 请注意他讲话的对象是谁 : 我现在对明白律法的人说 ( 罗 7:1) 这些是犹太人和 / 或改信犹太教的人 他们的身份, 无论是民族或宗教身份, 是完全受律法约束的, 这种束缚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外邦人 ( 像我们大多数人 ) 难以想象的 然而, 在这位拿撒勒人里面, 上帝彰显了祂救赎公义的最大启示 虽然这启示被律法所见证, 但这启示仍是 在律法以外 的 ( 罗 3:21) 保罗所搏斗的, 在某个意义上是 好的一面成为了最好一面之敌人 从以遵行律法为民族身份认同的来源 ( 其圣所服务 表号 约的记号, 如割礼等 ), 要完全转变为认同一个围绕死亡和复活的弥赛亚之全新身份是不容易的 但保罗知道上帝的子民如今已处在弥赛亚的新约时代, 而以色列的故事已经走向了最后一章 他希望能鼓励他们与上帝充满力量的预言同步迈进 试想 : 牢记以色列的故事如何有助于一个人了解保罗的一些论点? 记住基督关 于律法的教训, 基督徒在与基督结合之后能期望什么样的生活? II. 罪趁机利用律法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7:5 14) 保罗为读者提供了另一个原因, 虽然这原因很少被强调, 说明他们为何有必要 在律法上死 ( 罗 7:4), 就是这个发展中的主题, 即罪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趁机利用律法 注意这段经文沿着这条思路的进展 : 律法本是外添的, 叫过犯显多 ; 我们属肉体的时候, 那因律法而生的恶欲, 就在我们肢体中发动, 以致结成死亡的果子 ; 罪趁着机会, 就借着诫命叫诸般的贪心在我里头发动 ; 那本来叫人活的诫命, 反倒叫我死 ; 因为罪趁着机会, 就借着诫命引诱我, 并且杀了我 ( 罗 5:20;7:5,8,10,11) 但是像律法那样良善又圣洁 ( 罗 7:12) 的东西, 看起来怎会与罪和死共谋呢? 保罗在至少三节经文中清楚作出的假设回答了此问题 :(1) 我们属肉体的时候, 那因律法而生的恶欲, 就在我们肢体中发动, 以致结成死亡的果子 ( 罗 7:5);(2) 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 但我是属乎肉体的, 是已经卖给罪了 ( 罗 7:14); (3) 律法既因肉体软弱, 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 ( 罗 8:3) 当肉体 就是与律法为仇的肉体 ( 罗 8:7, 8) 面对律法时, 就会结出罪和死的果子来, 而且看起来两者似乎都是律法所造成的 但是结论并非如此, 保罗斩钉截铁地否认律法有罪 他说, 律法 断乎不是 罪, 而那良善的 断乎不是 叫我死的 ( 罗 7:7,13) 责任必 45

46 定完全落在罪的身上 ; 虽然律法在罪与死之间的关系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它是 无辜的 保罗预期罪与律法之间这些意想不到的联系会引起争议 因此, 罗第 7 章在保 罗的整体著作中是他为律法所作的最强烈辩护 试想和讨论问题 : 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在罗第 7 章中, 律法 罪 死 和肉体彼 此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基于他自己的论点, 保罗为什么必须如此大力地捍卫律 法呢?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如果你的教会里有强大的律法主义阵容, 那么有必要将一个人的身份从守律法转移到与基督建立个人关系上 另一方面, 我们既生活在反律法的时代中, 保罗对律法的辩护也是完全合适的 你也必须相应地了解你的听众和牧师 应用问题 : 1. 在本章开头的两位丈夫与在本章结论所描述的内部斗争之间, 你看到什么联系? 2. 罗第 7 章有什么话是对着那些感觉被罪所支配的人而说的?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保罗的著作通常不是那么容易明白 他经常喜爱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说同样的话 如果我们不了解他在一处所说的话, 在他后来的著作中我们仍然有希望能了解 在他的著作中举出这种重复和重述的例子, 并鼓励你的学员坚持跟着保罗的论述走 活动 : 1. 将罗第 7 章作为对罗第 6 章的注释, 反之亦然 再看看你可以从一章中找到多少节经文, 是对另一章具有影响的 2. 与一些朋友一起逐节读完罗第 1 章至第 8 章, 然后分享你们从整体架构而非松散的经文中所获得的见解 46

47 第 9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8:1 教学目的 : 知晓 : 了解义人凭信心生活, 和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的意思 感受 : 从耶稣基督借着祂的圣灵而来的陪伴中获得盼望 行动 : 发现并实践与上帝建立友谊的方法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义人因信得生甲 我们如何凭信心生活? 乙 随从圣灵是什么意思? 丙 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是什么意思? 丁 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如何改变我们? 二 感受 : 在上帝的友谊中产生盼望甲 你在什么时候觉得最孤单寂寞? 乙 好朋友给你的生命带来什么? 丙 知道宇宙的上帝愿意成为你不变的伴侣, 这样的认识如何对你有益? 三 行动 : 与基督建立友谊甲 你愿意做些什么来发展与基督的友谊? 乙 有哪些方法可让你思考耶稣的身份? 丙 你在生命中的哪些关键时刻会注意到圣灵的陪伴? 47

48 丁 思想基督的身份, 这种思考在你个人身上成就了什么事? 总结 : 当我们明白被圣灵充满的意思是我们与基督有着密切的友谊时, 我们就 会在祂的陪伴中找到盼望和转变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8:1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在我们的思想上和生活方式上思想基督的事, 能透过圣 灵的工作与上帝建立友谊 致教师的建议 : 帮助你的安息日学小组了解基督的牺牲已经消除了定罪 我们无法凭自己的行为来赚取救恩或脱离定罪 现在我们既已摆脱了定罪, 而且可以自由选择随从圣灵的生活, 而不再随从肉体的生活, 我们就可以把思想转移到基督身上, 并透过我们与圣灵的关系与基督建立友谊 把友谊的概念留在思想中, 将有助于充份解释什么是圣灵住在我们里面 开始的讨论 :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不同的朋友影响我们的方式? 这端赖于我们 与谁在一起, 我们的活动 个性 说法 对待他人的方式 和心情, 似乎都会 产生变化 科里年少时喜欢跟几个不同的朋友在一起玩 其中一个是帮派领袖 ; 他正想在他们的小镇里组织一个帮派 科里的父亲警告他不要和这个朋友在一起, 并宣告说这种友谊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 科里不相信他父亲的话 他 12 岁那年偷了当地杂货店的东西被逮捕, 只因为他想要给这个 朋友 一个好印象 科里还有其他朋友喜欢在半夜悄悄溜出去 当他们在科里家过夜时, 他们一伙 人就会偷偷从他家人的谷仓溜出去, 走三英里路到一个人口只有两千五百人的 镇上去, 那里深夜少有人出现 48

49 但是科里还有一个朋友叫凯利的 凯利觉得溜出去没意思, 也不认为偷窃是个好主意 事实上, 凯利邀请科里到他教会的青年团契 当科里和凯利在一起时, 他的思想就会改变, 他的行为会更加检点, 他的品格也会朝着一个更正派的方向发展 讨论问题 : 1. 我们为什么会被和我们在一起的朋友所影响? 友谊能满足什么需求? 2. 你能以什么方式想象一种与上帝的友谊, 以及它会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罗第 8 章中有太多的信息, 一堂课也讲不完 因此, 我们将着重前 11 节的重点 关注本课提出的三点将有帮助, 也不会让学员被本章中的基督观 挽回祭等问题过于分散注意力 不断把讨论带回到与上帝建立友谊这个概念上 圣经注释 序言 :( 迅速回顾一下罗 1:16,17 和罗第 5 章至第 8 章, 简单温习一下 ) 在罗第 8 章中, 保罗继续扩展福音的主题, 显明了上帝的义, 这义是本于信, 以致于信, 如经上所记 : 义人必因信得生 ( 罗 1:17) 保罗在第 5 章中发表了罪接管这世界的情况 然后他在第 6 章中提出了有必要在罪上死和有新生样式的概念, 这些是由洗礼所代表的 然后他在第 7 章中表达了住在他里头的罪之性质 ( 罗 7:22,23) 现在他转而发表凭信心生活的意思是什么, 也就是借着住在我们心里的圣灵, 而不再是住在我们里头的罪, 叫我们在基督里生活 ( 罗 8:1 11) 试想 : 因信称义的什么主要含义, 借着我们随后在圣灵里的生活, 能加强我们 与上帝的同行呢? I. 义人必因信得生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8:1 11) 本章开始的头一个字, 即我们的关键经文, 是以 如今 为开始的 这个词是一个过渡词, 类似于说 因此 保罗已经建立了一个案例, 说明罪恶为世界带来破坏, 然而他把论点带到了一个高潮, 尤其是以罗 7:24 中的感叹句作为最高点 :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答案当然是救赎主耶稣基督 因 49

50 此, 因为耶稣已救我们脱离了 这取死的身体, 所以对于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人, 就不再定罪了 保罗至今在信中一直在谈论定罪是什么, 以及全人类所陷入的悲惨状况 如今他过渡到信心的生活, 因为义人不仅因信称义, 他们也随从圣灵凭信心生活 正如称义是一份赐给信徒的恩赐, 照样, 公义的生活也是因着信而赐给信徒的 保罗清楚地提醒读者, 这是因为耶稣 成为罪身的形状, 并且被献上作赎罪祭 ( 从而成全了律法的正义 ), 才能使信徒在圣灵里过着自由的生活 ( 罗 8:2 4) 试想 : 1. 耶稣的死与我们能够过公义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 耶稣如何成全律法? 3. 耶稣的成全律法如何赐给信徒自由的生活? II. 随从圣灵的生活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7:22,23 和 8:9 11) 随从 圣灵 而不随从 肉体, 是希腊语中的一句短语, 意思是以某种方式行事为人 罪人怎样将自己的意志和生活方式彻底地降服在罪之下, 以致罪住在他里面 ( 罗 7:22,23), 照样, 罪人也可以在他的意愿和生活方式上彻底顺服圣灵, 以致圣灵住在他里面 ( 罗 8:9 11) 那么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一个人的心思意念体贴着圣灵的事, 而不是肉体的事 当我们思想着圣灵的事, 并随从圣灵而生活的时候, 我们就有圣灵住在我们心里了 这并不意味着圣灵与我们的灵相融合, 就如罗第 7 章中的罪与我们的灵也没有融合一样 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的意思是, 我们与圣灵作了朋友, 从此不再与上帝为敌, 不像以前的思想那样专注于体贴肉体的事了 ( 罗 8:7) 试想 : 1. 体贴肉体能为一个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 死亡 呢? 属灵 情感 或社交上的死亡有哪些例子呢? 2. 随从圣灵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你什么时候见过某人以具体的方式随从圣灵而生活? 那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 50

51 III. 放在心里成为友谊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约 17:20 23) 试着把圣灵住在心里的状态视为一种深厚的友谊 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生活时, 他们说的话和他们的身份, 都在影响着我们 我们会开始在思想 言语 和行为上与他们同化 我们对他们也有同样的影响 如果我们来到一个地步, 让我们完全顺服朋友的旨意, 把我们的思想和意志都完全降服在他的意愿和欲望之下,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我们这位朋友已经 住在我们心里 了 耶稣在约 17:20 23 中祷告, 愿祂的门徒都能合而为一, 就如祂与父神合而为一那样 门徒不能彼此融合成一个身体, 就如我们也不能这么做一样 ; 尽管如此, 他们却要彼此合而为一, 也要与耶稣合而为一, 就如耶稣与天父合而为一一样 这种合一是在心灵 意愿 和旨意上的合一 试想 : 1. 你什么时候与另一个人非常要好, 以至于两人开始有相同的思想呢? 2. 上帝的话在你需要它时, 何时会进入你的思想呢?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继续帮助你的学员思考他们与上帝间的友谊 强调沟通是友谊的一个重要部分, 并帮助他们意识到, 思想圣灵的事就是听祂有什么话要在 圣经 中对我们说 应用问题 : 1. 你如何与一个人建立牢固的友谊? 2.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与上帝建立友谊关系? 你要怎样思想圣灵的事和话语呢?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帮助你的学员想出一些方法如何让他们的思想更有创意地转向 与基督之间的友谊 活动 : 1. 背一段直接与你生活中的难处有关的 圣经 经文 2. 创造一种艺术作品来表现你与上帝之间的友谊, 如歌曲 图画 / 绘画 拼贴 雕塑等 51

52 第 10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第 9 章 教学目的 : 知晓 : 了解上帝没有遗弃以色列的现实, 祂要拯救所有人, 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 感受 : 获得一种令人信服的感觉, 虽然上帝愿意拯救所有人, 但唯独祂能拣选在祂国度中执行特定使命的人 行动 : 分别上帝要救赎的对象与祂任命作为祂助手之间的差异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上帝如何救赎失丧者甲 以色列为什么如此明显地误解了他们神圣的命运? 乙 上帝为什么从来没有立过一项无条件的约来拯救任何民族或宗教团体呢? 二 感受 : 感受上帝对以色列的失败所存的耐心甲 犹太人的拒绝和基督的被钉十字架大可能招致上帝的弃绝, 但上帝为什么没有完全弃绝以色列呢? 乙 你是否曾经搞砸过一次重要的工作机会, 却又重获第二次机会呢? 请分享你对这个特别祝福的反应 三 行动 : 顺服上帝的旨意 甲 为什么有人会嫉妒别人的事工? 52

53 乙 上帝决定由谁来接受哪些 属灵恩赐 ; 关于上帝事工的委任, 这项 事实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 : 了解上帝要拯救犹太人和外邦人的旨意, 并明白祂如何拣选祂定意的人 去接触失丧的人, 这是很重要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第 9 章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了解上帝并不预设任何人的永恒救恩, 是至关重要的 事 但在使命分配和属灵恩赐上, 祂会决定由谁去执行祂的吩咐 在基督徒的 见证和服务生活上, 能参与上帝救赎计划的一部分, 是很大的祝福 致教师的建议 : 上帝不预设任何人的个人救恩 但是在以色列为上帝所拣选向失落的世人执行使命而作祂见证人之命运上, 祂有相当的主权 所以, 本周的关键问题是 : 在上帝愿意拯救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背景下, 祂如何看待祂旧约子民的失败呢? 开始的讨论 : 回想你第一次读罗第 9 章的经验 有哪些关于上帝似乎不可违逆 的预设问题会立刻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尤其是涉及个人从罪和永死中得救的问 题? 讨论问题 : 1. 上帝的本性中有什么保证可以说明, 祂并不是一个不可违逆地预设每个人的永恒命运的神? 2. 保罗为什么似乎对犹太人的救恩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负担? 3. 注意保罗对罗第 9 章中所谓 犹太问题 的明显关注 正当大量的外邦人高兴地涌向教会, 并悠然地接受福音的同时, 什么因素使保罗对犹太人抗拒福音这一事实感到焦虑与困惑? 53

54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虽然我们会寻求合理化上帝拯救所有罪人的愿望, 但罗第 9 章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是 : 上帝如何打算最终赎回以色列人 ( 犹太人 ), 尽管他们过去是失败的呢? 因此, 我们需要仔细跟随保罗的思路, 理解上帝救赎所有人的计划, 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内 圣经注释 I. 保罗对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负担和旨意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9:1 13) 在这些经文中, 保罗试图表明上帝使用以色列的计划并没有完全失败, 而且还在产生一批亚伯拉罕后裔的 余数 所以, 虽然上帝有选择性, 但祂拯救失丧者的旨意仍在缓慢且平稳地进展着 例如, 犹太人之父亚伯拉罕被上帝拣选, 而他 ( 因信靠上帝的应许和能力 ) 生了一个儿子, 名叫艾萨克 ; 而艾萨克因信生了雅各布, 也就是以色列各支派的直系祖先 因此, 虽然上帝遇到了挫折, 但祂仍然坚持不懈地兴起了一班忠心的 余民, 或得赎的子民 这些奇迹的子民在一个被罪恶和绝望所蹂躝的世界中正成为祂的以色列先驱和救恩工具 试想 : 虽然上帝选择性地拣选了祂特殊的仆人, 然而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上帝 在拯救人的事上并没有随祂一己之意行事呢? II. 上帝为世人拣选的使者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9:14 24) 保罗如今引用了出 33:19 和 9:16 来继续他的论证, 以表明上帝 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祂必彰显祂的 怜悯 和祂的 权能 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 罗 9:15,17) 保罗还用了神圣窑匠的比喻来阐述上帝的 权能, 说明祂有特权随意塑造泥土器皿的形状 ( 罗 9:19 24) 所以, 显然上帝在决定谁来执行祂在地上的宣教旨意上, 有最终的控制权 54

55 讨论问题 : 上帝负责拣选祂的宣教器皿 这个事实是不是否定上帝有能力赋予 人类选择接受或拒绝永恒救恩的权利呢? 为什么? III. 上帝负责祂拯救世界的使命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9:25 33) 花一些时间温习保罗所引用的 旧约 经文, 论到上帝对外邦人使命的预言 ( 例如何 2:23 和 1:10; 赛 10:22,23 和 1:9 和 13:19) 试想 : 在这些经文中, 有什么证据表明上帝在拯救犹太人和外邦人上表现了极大的热心? IV. 普世性的救恩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提前 2:3,4;4:10; 约 3:16; 多 2:11; 彼后 3: 9) 以上供温习的经文清楚地见证了救恩的普世性质 但这些经文又如何与保罗所 说 上帝有权拣选以色列作祂宣教工具之论点有关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让我们来思考下面这五段经文 ; 它们似乎清楚论到一种白 白的恩典和自由意志的救恩 : 1. 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 祂愿意万人得救, 明白真道 ( 提前 2:3,4) 对照 2. 永生的神, 祂是万人的救主, 更是信徒的救主 ( 提前 4:10) 3. 神爱世人, 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祂的, 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 ( 约 3:16) 4. 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 已经显明出来 ( 多 2:11) 和 5. 主 乃是宽容你们, 不愿有一人沉沦, 乃愿人人都悔改 ( 彼后 3:9) 试想 : 回顾这个部分一开始时的问题 : 我们要怎么解释这些经文呢? 答案在于思考以下原理 : 如果保罗在罗第 9 章中的意思是, 上帝预设了全人类的救恩, 无视乎他们对福音所予以的自由意志 本乎恩典和信心的回应, 那么我们就面临了 圣经 一个严重的矛盾 这个假设的难题要怎么解决呢? 那么似乎 合乎逻辑 的结论就会是, 善恶之争的主题之中, 能解释罪和痛苦起源之诠释力被切断了 这个结论的可怕结果会是, 上帝变成了剩余的唯一罪因, 和一种脱离罪的工价之武断救恩的赐予者 对罗第 9 章中, 圣经 真理之正确理解如何推翻这种错误的假设? 55

56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邀请学员思考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关于第二步中善恶之争主题 之演变过程, 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 思考 / 应用问题 : 1. 哲学和神学中常提到的一个主题是 神义论, 也就是说, 我们如何能在面对人类痛苦与悲伤看似从未减轻之问题上, 维护或恰如其份地 衡量 上帝 你在试图了解邪恶的问题上, 曾有过什么挣扎呢? 2. 我们对罗第 9 章的解释, 如何使保罗在 罗马书 中展开的论证在语境上得以理解? 我们会不会错误地置入了一种与保罗的总体思想不一样的 自由意志, 白白的恩典 的主题呢? 请讨论 3. 鉴于上述的许多自由意志和白白恩典的经文, 如果我们把保罗的书信放在 圣经 正典更广泛的叙述中, 对保罗来说公平吗? 4. 善恶之争如何对世界历史展现的邪恶和人类不可胜数的痛苦与损失, 提供一个令人满意地解释呢?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在你班上学员试图了解罗第 9 章和保罗对 犹太人问题 之挣扎时, 领导他们以一种与保罗和他对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宣教负担相和的角度来看事情 活动 : 1. 请班上的学员反思并重读保罗在罗 9:1 4 中对犹太人的救恩之极度痛心, 甚至 绝望 地坦承他的关怀 然后思考下列的第二个活动 2. 在反思了你在基督化见证和服务上的经验之后, 问大家 ( 以个人开始, 然后全班 ) 你们是否曾经达到这个地步, 就是愿意 和 你生命中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一同死 ( 如摩西 ), 或者愿意 为 他们而死 ( 如保罗 )? 3. 保罗在罗 9:30 33 中思考了 以色列 ( 尤其是第一世纪的 犹太人 ) 和 外邦人 看待福音的不同方式之后, 便比较了那些追求 律法的义 ( 罗 9:31) 的人之两种不同经验 他将这两种经历认定为 ( 一 ) 因信而得的义 ( 罗 9:30), 以及 ( 二 ) 律法的行为 ( 罗 9:32) 有什么关键特征, 可以帮助基督徒认识基于 信心 的经验与基于 律法的行为 的经验之间的区别? 56

57 第 11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11:1 教学目的 : 知晓 : 了解救恩的供给是为着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人 感受 : 同情每个种族的人, 意识到所有人都需要从上帝而来的同一救恩 行动 : 把福音的信息传给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全世界的人都可借着基督而得救恩甲 地球上有没有一群人是上帝的恩典所不能救的? 为什么? 乙 普世性的救恩是否意味着每个人都必得救? 为什么? 丙 救恩是如何获取的? 二 感受 : 寻找全人类的共同点 甲 你在什么时候最能感觉你与周围的人联系在一起? 乙 在配得救恩方面, 有没有任何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不同? 为什么? 三 行动 : 与你周围的人分享救恩的普世性质甲 分享福音如何有助于打破种族偏见的障碍? 乙 你如果能看别人, 就像他们的一切与你自己的一样, 那么你对待别人的方式会有什么不同? 总结 : 因信基督耶稣而得的救恩, 地球上所有人群都可获得, 只要他们选择信 靠祂 这个现实意味着所有人都一样需要救恩 当我们了解这个真理时, 我们 57

58 就能以同理心来看待所有人, 并且更容易接受上帝的呼召, 以分享耶稣基督的 好消息 第一步 引起动机 教学过程 经文焦点 : 罗 11:1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认识到上帝寻求拯救每一个人, 可以帮助基督徒对我们 周围的所有人群表现出更大的同情和开放程度 致教师的建议 : 帮助你班上的学员明白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词语, 以了解救恩是对地球上所有人群开放的 这包括穆斯林 印度教徒 恐怖分子 吸毒成瘾者 露宿街头者 富人 黑人 白人 黄种人等等每一个人 外邦人 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是指 列邦 之人, 意思是所有不是以色列人的各国人民 开始的讨论 : 科里在春假期间带了一群高中生去探访一所收留流浪之人的收容所, 作为当地圣工项目的一部分 每个学生被分配不同的任务 科里被分配到一间储藏室里帮忙油漆 他正与收容所的一个居民一起工作, 该居民透过收容所提供的计划正在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们油漆的时候, 科里追问了他的故事 那人告诉科里说, 他不久以前曾经当过牧师 最终他承受不了牧师工作的压力以及家人的压力 当他看着教会连同他的家人面临支离破碎的局面时, 他发现自己孤单一人, 很想找一个出路来逃避 他跟一个老朋友住在一起, 因为他离婚之后没有房子住 这个 朋友 给他毒品 这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吸食任何毒品, 但是在绝望的那一刻, 他竟接受了 那是他成瘾的开始, 最终导致他在公园里吸毒过量 他住在收容所已有一段时间了, 而且开始把毒瘾戒掉, 逐步康复, 也再次找到人生的意义 收容所的其他居民已经开始叫他牧师, 并向他寻求属灵咨询 听了他的故事之后, 科里开始意识到我们所有人都是那么的脆弱 这里的两个人 他们俩都是牧师 只有上帝的恩典, 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什么优点, 才能阻止我们陷入堕落与悲剧的深坑中 58

59 讨论问题 : 1. 描述一次当你发现自己竟然认同一个你从没想到会去认同之人的经历 2. 当我们在别人身上认出自己的时候, 它会如何改变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当你研究罗第 10 章和第 11 章中 圣经 不同的部分时, 继续把学员拉回到本课的主题和这两章中因信称义的道理 救恩不是借着我们自己的努力而来的, 而是借着在基督里律法的成全而来 圣经注释 I. 对救恩的渴望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0:1 4) 我们必须认识保罗在第 10 章和第 11 章中, 话语背后的动机, 这是很重要的 保罗的动机就是他渴望所有人都得着救恩 这不仅仅是任何救恩, 而是以上帝的公义为基础的救恩, 也不是行为的义和自身的奋斗 保罗描述犹太人所寻求的救恩为他们自己的义, 而不是上帝的义 以人为的努力为基础的救恩, 实际上是不顺从那来自上帝的救恩 保罗将基督描述为 律法的总结 ( 罗 10:4) 有人说这节经文的意思是基督已经废掉了律法 这节里的 总结 这个词来自希腊词 telos 这个词更适合翻译成 成全 基督是律法的成全, 而不是律法的终结 人为的努力无法遵行律法或成全律法 因此, 基督有必要来成全律法和上帝与人类之间的约, 才能为所有人提供救恩 讨论问题 : 1. 有没有方法叫我们成为义呢? 如果有的话, 是怎样的方法? 如果没有, 又是为什么呢? 2. 你认为基督为何是律法的成全? II. 顺服耶稣为主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0:5 14) 59

60 这段经文所描述的救恩过程是一个认罪和诚心相信的过程 我们再次被提醒, 称义是因信而来的 这段经文中的措词可能会令人混淆 : 升到天上去, 下到阴间去 这句短语表明, 没有人需要促成道成肉身 死 或复活, 因为耶稣已经成就了这些事 剩下唯一可做的事, 是口里承认 心里相信耶稣是主 这句措辞是一个重要的桥梁, 无论对居住在罗马的犹太人还是外邦人而言都是 对于犹太人来说, 主 是指 旧约 中的耶和华, 而对罗马公民来说, 主 是指西泽 所以, 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 他们都需要接受耶稣的主权 对犹太人来说, 他们需要接受耶稣确实是 旧约 中的耶和华 ( 编按 : 耶稣承受了父的名, 所以也叫做耶和华 ( 来 1:4) ) 因此, 他们不是遗弃他们原有的信仰, 而是肯定自己的根源 对外邦人来说, 他们必须放弃西泽作他们的主, 并让耶稣来取代他 对于这两群人, 保罗肯定凡求告主名的人都必得救 ( 罗 10:13) 讨论问题 : 1. 列出你可以想到的不同人群 这些人群有哪些领导人或特殊的意识形态? 2. 这些不同的群体需要以什么方式来顺服耶稣为主, 而不是他们目前所遵循的领导或意识形态? III.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根源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1:11 24,30 32) 在这些经文中, 保罗向外邦信徒发出警告, 不要拒绝犹太人, 尤其是在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和得救这方面 保罗在这里使用橄榄树的隐喻来表明, 以色列的一部分已经拒绝了耶稣为主, 已经从他们与上帝的立约关系的根源中被切断了 以色列曾经被称为上帝的选民 他们曾经借着自然或基因遗传的关系, 与亚伯拉罕 艾萨克 和雅各布 ( 以色列 ) 的父权树干相连, 但这还不够 他们也需要信耶稣 保罗用这个比喻来警告外邦信徒, 不要失去信心而发现自己被切断, 正如一部分犹太人那样 保罗也用这个比喻来让外邦信徒知道, 犹太人也会很容易地回归到他们与上帝的救赎立约的关系之中 犹太人比其他邦国的人更容易获得救恩 毕竟, 犹太人只需要承认耶稣乃是他们素来所相信的耶和华 另一方面, 外邦人必须拒绝西泽为他们的主, 让耶稣取而代之 保罗在罗 11:30 32 中指出, 每个人都不顺从上帝 外邦人甚至在他们未认识 上帝是谁之前已经不顺从了, 有一部分犹太人因为拒绝耶稣如今变得不顺从 了 但是, 正如所有人都不顺从一样, 恩典怜悯也提供给所有人, 包括犹太人 60

61 和外邦人在内 希腊文中的 外邦人 这个词是指除了以色列之外的所有其他 邦国 因此, 所有的邦国和人群都可以得着怜悯 试想 : 1. 你认为今天的犹太人比起第一世纪的犹太人会更难还是更容易接受耶稣为主呢? 为什么? 2. 如果如保罗所说, 以色列由于他们的宗教根源, 会更容易接受耶稣为主的话, 那么同样源于亚伯拉罕的伊斯兰教是否也很容易接受耶稣为主呢? 为什么? 3. 你认为今天有哪些人群最难接受基督? 为什么?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0:14 21 花一些时间讨论他们如 何能把福音带给他们安乐窝以外的人群 应用问题 : 1. 你需要对哪一组人群更开放, 以便能与他们分享福音? 2. 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克服安乐窝的问题来接触这群人呢? 3. 你如何可以更有效地与这些难以接触和有挑战性的群体分享福音呢?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找一些方法能让你的学员与他们正常安乐窝以外的人群联系 活动 : 与你班上的另一个学员一组, 他所接触的人群必须与你通常在一周内接 触的人群不同 跟他一起参加那群人的出游活动或聚餐 下一周向你的班报告 事情的经过以及感受 你学到了什么? 你分享了什么? 61

62 第 12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12:2 教学目的 : 知晓 : 了解心意的更新是信徒与上帝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 感受 : 越来越能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 该如何做才能更遵循上帝的旨意 行动 : 根据这个方向, 辨认上帝如何指导我们过生活和选择如何行事为人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上帝如何更新信徒的心意甲 谁负责信徒心意的更新? 乙 心意的更新是一个主动还是被动的过程? 请说明 丙 信心在心意更新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二 感受 : 更加意识到上帝的旨意 甲 你什么时候经历过新的属灵意识? 分享这种理解对你有何意义 乙 描述一段你悔悟自己需要在思维和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的经历 三 行动 : 认定上帝的旨意以及付诸行动甲 最近上帝一直在要求你对什么不符合敬虔生活样式的事悔悟? 你如何能对这种悔悟付诸行动呢? 乙 你认出自己有哪些属灵恩赐? 你如何能为上帝使用这份恩赐? 62

63 总结 : 本课将帮助学员了解, 当他们逐步将自己的心意和活动献给上帝作为活 祭的同时, 他们心意上的更新将产生相互对应的作用 然后上帝将会给他们力 量去按着祂的旨意来思想 感受 和行动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12:2 教学过程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献给上帝作为活祭 只有这 样, 圣灵才能使我们的心意和行为得到更新, 以反映上帝对我们生命的旨意 致教师的建议 : 帮助你班上的学员意识到, 按照上帝的旨意而不是世界的规范来生活, 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顺服, 和圣灵持续互动的更新 因信称义仍然是一个全然更新的过程, 从头到尾, 直到得荣耀为止 值得再强调的是, 这种奇妙的心意更新永远都是从上帝的灵得力而成的 开始的讨论 : 在戒除成瘾上著名的 十二步骤 过程的前两个步骤, 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所谓将我们的心意从这世界的模式中更新 继而产生变化的意义, 并 赋予我们力量去见证上帝的旨意 第一步是承认你正面临成瘾的问题 然后, 第二步是承认你需要来自更高权威 的帮助, 以克服你的成瘾 这种承认是一个比我们想象中更为艰难的过程 人们可能愿意承认他一般上是 有罪的 但是能够承认我们生活中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更艰难了 在大学期间, 科里拒绝承认他的特定成瘾不仅仅是一种 缓解压力 的方式 上帝不得不使他悔悟 一旦他悔悟了, 并完全承认他有这个问题, 科里就只需要采取行动, 以戒除他生命中的成瘾 他需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才能做到这一点 当科里得了圣灵的引导, 在宿舍的走廊上向着他的房间前进, 以便将那些使他成瘾的物质扔到附近的垃圾箱里的那一刻, 他的生命从来没有走得那样辛苦过 63

64 在生理上, 我们知道, 对于我们所采取的每一项行动, 我们的大脑都会形成神 经路线或模式 这些路线当与化学物质结合时会得到加强, 即使是我们自己大 脑中的化学物质也是如此 我们真的需要借着心意的更新而产生变化 讨论问题 : 1. 班上有没有一个学员愿意分享他的经验, 描述他如何胜过成瘾的问题或正与成瘾的问题奋斗? 如果他愿意, 请他作见证 2. 分享你如何能够在你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全新的好习惯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鼓励你班上的学员思考信徒作为救恩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能以哪些方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上帝, 一旦顺服于祂之后, 又被动地接受上帝在他们生命中的作为 圣经注释 序言 : 与班上的学员简单地温习一下罗第 12 章 罗 12:1,2 中有两个命令 第一个是叫信徒做一件主动的事, 即献上自己 当作活祭 第二个命令是叫信徒容许一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即 心意更新而变化 第 12 章的其余部分和接下来的几章给出了一些实用和伦理性的例子, 说明他们如何能活出这种新的思维模式 试想 : 为什么信徒经常乐意做理智的事, 但却不愿意采取逻辑却实用的 下一 步 呢? I. 信徒的主动性顺服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2:1,2) 罗 12:1 中的第一个命令是叫信徒做一件主动的事 他们要把自己献给上帝当作活祭 这句话中的动词在希腊语中是命令形式的 保罗在这里并没有给信徒任何选择的余地 : 他们必须将自己的生命献上当作活祭, 作为属灵的敬拜 祭物被描述为 活 的, 这表示动词的主动性 信徒不是被宰杀的祭物, 被动地放在祭坛上, 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他为了遵守上帝的旨意, 而放下自己的私心 64

65 试想 : 1.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对你有什么具体意义? 2. 你如何能够积极主动地把你的生命献给上帝而顺服祂的旨意呢? II. 上帝改变信徒的行动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8:5 9) 保罗在罗第 12 章中发出的第二个命令是在第 2 节中 : 要 变化 然而, 这个命令的动词是被动式而不是主动式的 这个命令是一种要在信徒身上行出来的事 在 圣经 中经常有一个现象, 当遇到一个被动式的动词, 但却没有主词指明是谁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 它就被称为神圣被动式 因此, 行出这个动作的就是上帝 根据上下文, 罗 12:2 显然是一个神圣被动式的情况 信徒要心意更新而 变化, 使他不再效法这个世界 这种心意更新把我们带回到了罗第 8 章里 那体贴肉体的心意会带来死亡 ; 但是体贴圣灵的心意就会带来生命与平安 因此, 第 12 章中的心意更新是指圣灵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 在我们主动地献上自己的生命给上帝当作活祭, 选择体贴思想圣灵的事之后, 上帝就会借着我们的心意更新而主动地改变我们 这导致我们与上帝建立一种合作性的友好关系 讨论问题 : 1. 如果是我们选择自己所思所想, 那么上帝要怎样更新我们的心意呢? 2. 描述自己的一段经历, 圣灵提醒你 圣经 中的一段经文, 帮助你改变了思维方式 III. 得了更新的心意之伦理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2:3 8) 保罗在罗第 12 章开始时给了这两个命令之后, 他就继续描述信徒的生活模式是如何透过伦理的案例来改变的 一个例子是叫信徒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 而是认同他们的肢体身份 这个命令可以在基督身体之隐喻中看出, 信徒被赋予了一定份量的恩典, 一种属灵的恩赐, 用以事奉教会和上帝借着教会对世界圣工的使命 为了强调被上帝所改变的被动的一面, 显然这些恩赐是由圣灵 ( 林前 12:4 11) 给予的, 而不是赚取的 ; 反之, 恩赐是照着信心而领受的 其他的例子包括以一种属灵的热忱 ( 心里火热 ) 来服事主 ( 罗 12:11), 而真诚地爱别人 心里火热 也是一个提醒说, 是上帝正在改变我们 ( 编 65

66 按 : 心里火热 的 心, 在英文 圣经 中也译作 灵 ) 这个词在经 文中是个修饰词, 这意味着这种火热是由圣灵所赋予的 同样地, 这 灵 在 每个信徒心中创造出一种对儿子名分的渴望, 如罗 8:22,23 中所描述的 试想 : 1. 你在罗第 12 章和第 13 章中还看到哪些其他关于生活改变的伦理实例呢? 2. 你的信心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你待人的方式?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把自己的生命当作活祭献给上帝的计划的主动过程, 对于信徒是一个每时每刻的过程 帮助你班上的学员想想, 他们如何可以在每天的时刻里向圣灵献上自己的心意, 使其得到更新 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提取具体的例子, 说明把圣灵所启示的经文应用在生活中如何能带来更新和改变 应用问题 : 1. 你能不能描述你在上周生活中, 当你选择 ( 或可以选择但没有 ) 把你的心意献给上帝, 并以新的方式来思考的经历? 2. 你从 圣经 中的哪个指示得了帮助 ( 或者可以得到帮助但没有 ), 让你知道如何思想或在那种情况下该做什么? 3. 你从今天的课文中学到什么? 这个教训如何能具体改变你的生活?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这个活动需要用到一块海报板, 或白板和白板笔 也可以印出一张大脑的图片, 将它贴在海报板上, 或事先画在白板上 ( 如果无法取得上述教材的话, 你可以用粉笔或棍子在地面上画出这张图案 如果没有海报板或画的地方, 请直接讨论下面的活动问题即可 ) 活动 : 1. 让全班集思广益, 在海报板上的大脑图片周围, 写下 有罪念头 的各种例子 2. 让全班集思广益, 在板上所写的每一个有罪的念头上, 用不同的颜色笔写下更新后的思想之例子 3. 加上一节 圣经 章节以辅助每项更新的思想 66

67 第 13 课 本课综览 关键经文 : 罗 14:10 教学目的 : 知晓 : 意识到个人的信念 爱 与和谐, 为基督的身体带来公义 感受 : 对于在生活中坚持信念有责任感, 并对于较封闭之人持怜悯之心 行动 : 检查上帝在他的生命中使他悔悟的事, 并在信仰的道路上高举别人, 按着上帝的感动来实践生活 课文纲要 : 一 知晓 : 个人信念与爱是至关重要的 甲 上帝最近把哪些个人信念放在你心上? 乙 你如何能去爱那些跟你的信念不同的人? 二 感受 : 强烈的个人信念与同情心甲 当上帝将一个信念放在你生命中, 要你去做某一件事时, 你会感觉到什么? 乙 怜悯之心如何帮助你放下个人私心去爱一个人? 三 行动 : 提高自己对个人信念的意识, 并协助别人发展信念甲 你如何确定上帝正试图使你产生个人信念? 乙 你如何高举教会教友与基督之间的关系呢, 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67

68 总结 : 基督化生活是一种响应上帝放在我们心上之信念的生活, 同时也为了灵 里的爱 平安 与和谐, 举起我们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 上帝所赐予他们的信 念都不尽相同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起动机 经文焦点 : 罗 14:10 灵性成长的重要观念 : 知道如何按照上帝放在你心上的信念来生活, 同时接受 你周围的人也有相等的权利做同一件事 致教师的建议 : 本课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反论 上帝呼召我们以某种方式来生活 我们因此对这些生活方式有了信念 然而, 祂也呼吁我们去爱我们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 并且有时候要放下我们生活的信念, 以高举他们 在本课开始时作一个祷告, 祈求主赐下和谐与怜悯 开始的讨论 : 在神学训练最后一期期间, 科里在布道学校实习 他当时带领一个年轻人查经并参加布道会 这个年轻人刚刚和科里与他太太还有他们的一些朋友在公园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星期天 当他们离开公园时, 科里建议他们一起去吃饭 这个年轻人对科里说, 他在日落前不愿出去吃饭, 因为星期天是他的安息日 科里告诉他, 他们愿意尊重他的信仰和要求 然后科里问年轻人他在布道会中学到了什么关于第七日安息日的道理 他们讨论了年轻人学到的经文, 以及 圣经 中的明确证据 科里问他对安息日有什么信念, 以及守第七日安息日在他看来是否合理, 从而使他们在这个美丽的星期天日落之前可以自由地出去吃饭 科里再次留给年轻人个人信念的空间, 不想强迫他作决定 这个年轻人决定他会尝试他对守星期六安息日的新信念 然而, 这个故事一直困扰着科里 他在试图说服年轻人关于安息日的道理上, 真正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是不是只因为他那个时候想去吃饭, 而不是想让年 轻人知道安息日有多重要? 他做对了吗? 讨论问题 : 1. 你认为作者有没有给这位新信徒足够空间去作自己的决定呢? 为什么? 2. 你认为作者如果在星期天为了这个新信徒没有出去吃饭的话, 他会不会是持守着他自己对安息日的信念? 为什么? 68

69 3. 描述你曾经如何小心翼翼地走在信念与对新信徒的爱之间的界在线 第二步 探索 致教师的建议 : 帮助你班上学员理解下面经文不是在讲一个鼓励人违背十诫的 问题 相反的, 它涉及的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非救恩问题, 其诠释充满着广泛的 可能性 圣经注释 序言 : 与你班上的学员一起简单温习罗第 14 至 16 章 罗马书 的最后三章描述了如何与不同灵性成长阶段的信徒相处之相关课题的基础 信心强的和信心软弱的信徒, 都在遵循他们的个人信念而同时又相互爱戴 在这部分能放下个人信念, 以求达到基督肢体的和谐, 就是义人因信得生的意义之一 我们必须有信心, 上帝知道一个人需要知道什么, 以及他们应该如何, 以及何时应用他们所得的知识 试想 : 当面对棘手的伦理问题时, 我们如何知道, 我们正根据真基督教原理 ( 价值观 ) 来作选择, 而不仅仅是被多元文化的相对主义所驱动? I. 不同的诠释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4:1 12) 这段经文相当难解 保罗写信给罗马信徒谈论关于饮食的问题 评论家对应该如何充份诠释这些经文看法不一 可能那软弱的信徒, 那不吃肉的, 是一个外邦信徒, 由于他来自一个食用祭牲之肉的背景, 因此他深信他必须远离这种食物, 以免他又回到以前的拜偶像习惯去 还有可能的是, 软弱的信徒可能是一个犹太信徒, 他仍然持守 旧约 的饮食律例, 为的是靠遵行律法来获取救恩, 而不是靠基督里的信心 犹太人已经离开罗马十年了, 当他们再回到罗马时, 他们可能很难买到以正确方式宰杀的肉 即放血的肉 因此, 他们决定完全避免吃肉 无论这段经文如何诠释, 保罗明确指出, 一个人吃还是不吃, 都是为了荣耀上帝 不同的信徒有不同的信念 ; 然而, 却没有一个人应该论断另一个人 他们应该将这些信念的审判留给上帝, 并欢迎他们的同道, 如上帝欢迎他们一样 69

70 试想 : 1. 你认为这两个诠释中哪一个更有可能? 2. 应该选择哪一个解释是否重要? II. 放下我们自己的信念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4:13 23) 在这段经文中, 保罗听起来好像只是针对信心强的信徒说话 他鼓励信心强的 信徒放下他们的一些自由, 以免得罪软弱的信徒 事实上, 保罗正对信心强和信心软弱的两种信徒说话 这些书信要在教堂大声朗读, 所以, 双方都会在一起听这封信 保罗呼吁这两个群体, 放下他们之前关于饮食的信念, 而采纳一种新的信念 与其他信徒相爱与和谐的信念 保罗不是在呼吁个人过不一样的生活, 而是呼吁他们不要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别人身上 每个人都需要按照自己良心的感悟来生活, 因为如果一个信徒故意违背这种信念的话, 这个行为才算是罪 然而, 信徒必须以不会造成不必要过犯之方式与其他信徒进行互动 换句话说, 信徒必须避免对他人作出论断, 不强迫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想 不叫别人转变成为自己的形象, 而是叫人变成上帝的形象, 这就是圣灵使他们悔悟的事 试想 :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什么关于凭信心生活的意义? III. 基督的榜样 ( 与班上的学员一起温习罗 15:1 6) 在我们凭信心生活时, 基督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这个理想在这段经文中也是如此 耶稣来到这世上, 是要为人舍去祂的生命, 而不是强迫人去顺服祂 他可以以大能力降临, 但正如他对彼拉多所说的 : 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我的国若属这世界, 我的臣仆必要争战, 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 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 约 18:36) 耶稣舍去了祂的生命, 又复活了, 好叫我们得自由去选择是否跟随祂 这个自由的恩赐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而到最后, 这种自由的行使将是宇宙和睦相处的唯一途径 70

71 试想 : 1. 耶稣的榜样如何帮助你容许他人按着自己的信念来生活? 2. 在基督的身体中与其他信徒和睦相处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第三步 应用 致教师的建议 : 给班上的学员预备一个安静的反思时间来思考以下的应用问题 他们可以分成小组来讨论, 然后相互祷告 之后, 你可以要求志愿者与全班学员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答案 倘若可能提供纸和笔, 以便学员可以写出他们的反思 应用问题 : 1. 你是否曾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别人身上 ( 强迫他接受 ), 以至得罪他呢? 2. 你如何可以弥补这样的行为, 与他和睦相处, 以基督的爱来对待他呢? 第四步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 致教师的建议 : 你可能需要一块白板或海报板来进行这项活动 如果没有这些 材料的话, 请参与者做简单的心理笔记来报告 活动 : 1. 列出你教会最不能接受的生活选择方式, 甚至反对到论断的地步 2. 你如何可以帮助你的教会在这些有争议的议题上做出更基于原则的改变呢? 71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国度、权柄、荣耀

国度、权柄、荣耀 第八课 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3 课程大纲对成长的回应 : 提摩太书和提多书对逼迫的回应 : 彼得前书对犹太教的回应 : 希伯来书课文目的学完本课后, 你应该能够 : 陈述新约所展现给我们的, 保罗最后几年的生活以及提摩太和提多的事工 描述保罗在提摩太书和提多书中所阐述的牧养事工的观念与目标 认识彼得前书中有关苦难与基督徒生活的教训 阐述希伯来书中有关基督教与犹太教关系的真理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 谨识 III IV V 礡 VI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匉 33 痲 34 35 躝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a) 北国灭亡之因 48 (b) 亚述灭亡之因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 夏传玲 :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定性研究在最近 多年的发展概况, 总结 了定性研究的六个发展趋势和分析策略上的三种流派 在上述两种背景下,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给定性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它和手工操作对比时的优势和劣势, 以及应用这种定性分析技术所可能面临的困难 : 定性研究定性分析 文化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0 1 3 4 5 15 28 58 69 92 104 106 2 40 200 5 8:00 8:50 8:50 9:40 9:40 10:30 10:30 10:50 10:50 11:40 11:40 12:30 / 200 3 66 2:15 Henrietta C. Mears J. Vernon MacGee John Balchin 4 66 40 1600 39 5 12 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 年 % 月 & 日第 " 期 同声 同声 "#$" 年四月 第二期 背诵经文 期刊内容 约翰福音 ##$%&'%( 复活节 第二页 灵修 第三页 受洗见证 第八"十页 主日学笔记 第九页 基督信仰 第十三 人生随想 第十一 十二 十五页 耶稣对他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 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 远不死 你信这话吗 本期编辑 徐光 闻钟秀 排版 尤国芳 黄黎光 "#$"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玉市教函 2010 132 号 签发人 : 杨希初 各县 ( 市 区 ) 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学校 : 现将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表彰 2010 年度全区优秀学生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 桂教 2010 6 号 ) 转发给你们, 请你们及时在校内公布获得表彰的学生名单, 以资鼓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班集体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以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为榜样,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1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47160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603-8061 9988; Fax: 603-8061 9933 Email: akitiara@po.jaring.my Website: www.akitiara.com

More information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本文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方式这一新的视角, 对北京著名的外来农村人口聚 居区 浙江村 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状况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深入分析 指出 : 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力 的流动, 它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 经营者的流动 浙江村村民进入城市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过程, 并 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聚居为基础的产业加工基地, 作者将这种类型的流动称为产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在将多神教的 女神 索菲亚 圣灵 圣母 大地母亲 俄罗斯祖国 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 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 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 神秘和深沉 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 世纪俄罗斯文学对 永恒女性 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 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俄罗斯文学 女性崇拜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同声 2013 年 2 月 8 日 第 1 期 同声 期刊内容 第二页 灵修 第三- 四页 读经 第五- 六页 感恩分享 背诵经文 贴撒罗 尼迦前书 5:16-18 要常常喜乐 不住地祷告 凡事谢恩 因 为这是神 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十七- 十八页 第七页 专访 第八- 十页 主日学 第十一- 十三页 教会建造 第十四- 十五页 经历主 第十六页 青少年心声 编辑 徐光 黄黎光 排版 尤国芳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 合作型施压 美国对华战略的策略调整 王 帆! 尽管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在加深 但保持不对称的相互依存 关系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 在不对称相互依存的前提下 美国对中国开始实施了 一种新的合作型施压策略 该策略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手段之一 作者分析了在相互 依存条件下美国对华实施合作型施压政策的背景 目的 相关议题和实施手段 并以谷歌事件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三个案例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俄克拉何马大学现代语言 文学及语言学系 美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俄克拉何马大学教育学院 美国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 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 篇 包括先秦典籍 中古诗词 现当代作品 民间故事 美国华裔 文学等 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 在选录时 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 教材或以主题编目 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第十课 一信主时奇妙的变化

第十课  一信主时奇妙的变化 二 祂叫我们活过来 ( 弗 2:1,5) 5 一信主时奇妙的变化 祷告 : 主, 我们谢谢祢, 赐给我们机会一起来探讨祢在我们身上所完成的救法 ; 祢在我们身上的旨意和目的 愿圣灵不断带领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 让我们看见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 越照越明, 直到日午 谢谢主, 奉主耶稣的名, 阿们! 感谢神的恩典, 神差遣祂的独生儿子道成肉身到地上完成救法, 使我们从死在过犯罪恶之中活过来 一信主时,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YANYUAN VOICE 本期导读 燕园组讯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永远的分配问题 为什么看重公平? 作为假设的公平 作为期望的公平 不要说应该公平 所谓公平 我眼中的猫 说 纭 卡丢了以后 : 卡奴 的悲哀 众里寻 Ta 你疯了吗? 失败恐惧吞钩现象 信任 濛濛 一眼就看见你, 水瓶 请找出右边两幅图中

More information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第 期 总第 期 年 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孙 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英语语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更好的教学法 而是要探索一套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与学生学习体验相一致的教与学的策略 为此 有必要构建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年第 期 第 期 秦立彦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布莱特 哈特 华人形象 美国西部 世纪美国作家布莱特 哈特在很多作品中都写到在美国西部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形象复杂多样 彼此 交织 对进行单一道德评价的形象研究提出一种矫正 包括诗歌 小说 戏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秦立彦 男 黑龙江人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士 英语系硕士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师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1, :,,, ;,,,, (, ),,,,, 1,,, (,, )

,,,,,,, ;,, ;, ;, (, / ),, ;,,.,,,,,,,,,,,,,,,,, ;,,,,,,, 1, :,,, ;,,,, (, ),,,,, 1,,, (,, ) 刘世定 内容提要 : 本文在嵌入性视角的引导下, 进入关系合同理论领域 对关系合同的 分析, 以威廉姆森的合同治理结构理论作为基点 在分析了他的理论脉络和隐含假 设后, 本文提出了三个假定, 即约前关系导入 多元关系属性 对关系属性的有限控 制 在新的假设下, 首先讨论了合同治理结构和嵌入关系结构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 并特别探讨了两者间的结构性摩擦 继而, 在关系合同的研究中引入了委托 - 代理关系,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广州市 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 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

More information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为国开利甲 两弹裂长空 记 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程开甲院士 经济日报社 佘惠敏 1918 年出生的程开 甲 在他 96 岁高龄时获 得 了 国 家 最 高 科 技 奖 这个奖 源于半个世纪 前新中国爆响的第一颗 原子弹 源于他为国奉 献的耿耿丹心 源于他 开拓进取的赫赫功勋 顽童的自尊 从那天起 我看到了 中国的希望 在文风繁盛的江苏 省吴江市出生成长的程 经济日报 第 7 版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17,2015 3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Vol.17,Mar.2015 (, 201114) :,,,,.,.,,. : ; ; ; ; :,. 5. 4 9,.,,,,.,.Maly,. 3,.,.,,,,.,,,,.,, :,,,. 189 17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2015 3,,. 1,,.,,.,..,,,,,.

More information

介绍 罗马书 简介和背景 : 一. 作者 : 使徒保罗 1. 保罗生在基利家的大数 2. 他是犹太人, 并继承了他父亲的罗马公民的身份 3. 在他童年时, 他学过织帐篷的贸易 4. 作为犹太人的传统, 他在耶路撒冷一个与众不同的律法教师迦玛列门下受教 ( 徒 22:3), 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5.

介绍 罗马书 简介和背景 : 一. 作者 : 使徒保罗 1. 保罗生在基利家的大数 2. 他是犹太人, 并继承了他父亲的罗马公民的身份 3. 在他童年时, 他学过织帐篷的贸易 4. 作为犹太人的传统, 他在耶路撒冷一个与众不同的律法教师迦玛列门下受教 ( 徒 22:3), 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5. 罗马书 系统查经 课程学生手册 课程主题经文章节背景引言 1 对保罗的呼召, 愿望和信心 1:1-17 2 对不敬虔定罪 1:18-32 3 对道德的说教者定罪 2:1-16 4 对犹太人的定罪 2:17-3:8 5 对所有人的定罪 3:9-31 6 亚伯拉罕因信称义 4:1-25 7 阐述称义 5:1-21 8 从罪的奴役中得释放 6:1-23 9 信徒与罪的斗争 7:1-25 10 靠圣灵自由地得生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ESOL-CN-Bleed.pub

ESOL-CN-Bleed.pub NZCB Discover New Zealand BELIEVE YOU CAN www.nzcb.ac.nz ,, 我非常喜欢这里, 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谢谢学校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升学机会, 因此我也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也来 NZCB 学习国际英文 (IESOL) 课程 - 黎曦 ( 中国 ) 在 NZCB 学习期间我的收获非常大, 不止是英语能力的提升, 还让我更加熟悉新西兰,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刘家峰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 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 教会乡村化 的主张 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 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 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 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新约圣经伴读...I...II..VIII XI..1 13 25 37 49 61 73 85 97..109..121..133..145..157..169..181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X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O O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哲学是民族化 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 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 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 象 意范畴 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 象与意义 意境是 言与意 象与意的关系 言尽象与不尽象 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 得象忘言 得 意忘象 而推致 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 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就业办口袋书

就业办口袋书 3 喜欢就是喜欢 兴趣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质 兴趣是与带有某种遗传特征的天赋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不尽相同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进入一 种忘我的投入状态 并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倾向 真 正的兴趣是抽掉了功利色彩的一种本能 与天赋休戚相 关 而不能掉入将社会的功利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误 区 撇开浮云 喜欢就是喜欢 才是兴趣的本真 问题二 兴趣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徐国栋 最早的宪法用语是基于希腊人的经验确立的 它代表了一种 主体际关系 的宪法观 往后的宪法用语一直循着希腊思想的线索演变 西塞罗把拉丁化 同时把相应的宪法观念客观化为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规则 西塞罗还基于当时的修辞学和医学的成就打造了 和 两个表示宪法的词汇 并把它们的配词设定为可以互换 托马斯 阿奎那用 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宪法观念 把 主体际关系 的含义缩减为阶级关系的含义 进入民族国家时代后 产生了基本法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5-rom c-sim.doc

Microsoft Word - 45-rom c-sim.doc 恰克史密思牧师 ( 各各他教会 ) 保罗在第三章讲到因信称义, 以及神如何宣告我无罪 这一切都因着我在耶稣基督里的信心, 以及我相信祂为我的罪, 钉死在十字架上, 祂替代了我该死的罪 祂背负了我的罪孽 可是借着我对祂的信心, 神就宣告我为无罪, 使我能因信称义 在第四章, 保罗从旧约, 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真理, 给了我们一把开启亚伯拉罕信心之门的钥匙 第五章一开始就说 : 我们既因信称义, 是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5-rom c-sim.doc

Microsoft Word - 45-rom c-sim.doc 恰克史密思牧师 ( 各各他教会 ) 弟兄们, 我现在对明白律法的人说,( 罗马书 7:1) 换句话说, 保罗现在是对犹太人说话, 他说你们不知道律法管人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吗? 保罗说 : 你们岂不晓得律法管人是在活着的时候么 ( 罗马书 7:1) 关于这点,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他的话, 就如女人有了丈夫, 丈夫还活着, 就被律法约束. 丈夫若死了, 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 所以丈夫活着, 他若归于别人,

More information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 世纪中叶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通 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它把美国经济区域连成一片 标志着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在这一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的重大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在工程中 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 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More information

汉语译著中的西洋姓名问题 近百年的西学汉语著作中存在着大量名不从主人 名不副实的虚幻洋名 姓名颠倒 把复姓当全名 胡乱选择姓名简称等错误在词条 索引 著者目录中经常出现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各行各业早晚都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为了提高西学水平 有必要引进西洋姓名学 姓氏是象征血缘遗传的家庭伦理标志 是风俗嬗变的化石 姓名演变与民族文化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折射传统特色 正确理解和著录西洋姓名 对提高西学和外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 1 孕前准, 需不需要? 2 3 Page 1 4 + more on 2 Lorem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Ipsum 2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Lorem Ipsum (continued) 3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Lorem Ipsum Etiam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教学输入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温晓虹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讨 论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习得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 输入的语言素材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 即使接收了的内容也并不会自动进入中介语的体系 而是需要进一步对输入语言进行 分解 归类等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处理 在语言 内化 的基础上 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才能 够不断地得到重新组合 趋于目的语 另外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前和输出时需要调节

More information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着力培育爱心和责任感 余心言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话说思想工作 出版发行 专题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YIJIA GUI 2014 7 12 15 18 JOHN ENSLE 2014 35 成年后, 我所做的主要领导与道德决定都建立在当年在福吉谷军事学院和大学所受的训练上 在学校, 我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 学会对他人负责, 同时也促使我将此生奉献给可敬的海上事业 这些特质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GEORGE H. STERNS 1991 WES MOORE 1996 成功的配方是 热情加上

More information

1859 1930 1885 27 1887 1890 1930 H 20 30 20 80 2004 12 5 H J RACHE 第二天傍晚 我们在客厅里谈论这件事 B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S32.pptx

Microsoft PowerPoint - S32.pptx 大众系统神学第卅二课 救恩论 播映操作小技术 : 滑鼠 click 各位置 目前播映片号 / 总片数 第卅二课 罗马书的救恩论 ( 上 ) 音量 全萤幕 暂停目前时间 / 总播映时间前后换片 暂停课程纲要, 可指定播映片号内容 请按 开始播放 罗马书的救恩论 罗马书一到八章, 是全本圣经对救恩论最完整 有系统的归纳 1. 保罗介绍他自己是福音特派员 一 1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 奉召为使徒, 特派传神的福音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 ;,,,,,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 ;,,,,, 1 2 : :, :, ( 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 谭 深 内容提要 : 本文归纳了打工妹们书信中的五个主要话题, 并通过这些话题分析了工厂打工妹的交往圈子的活动和功能, 她们工作流动的原因和策略, 她们与出生家庭 的关系, 她们的感情和婚姻, 她们对打工生活的评价 分析特别注重了性别的角度, 指出了打工妹们的处境 经历和态度形成中的性别原因,,,,, ( ), ( ) 1,,,,,,,,,,,,, :,, / ;,,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图1 嘉兴市住宅建设规划图 有章可循 的 2 更具专业性 划 城市雕塑规划等等均需要深入 了解与规划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 宏观层面上的非法定规划如概 这对规划师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 念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需要 要求之外 也更加大了规划编制的 对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有深入的探 难点 讨与研究 经济发展规划涉及城市 3 更具动态性 非法定规划可以说是在法定规 题 而微观层面上的非法定规划如 划的基础上考虑我们怎样做才能使

More information

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地理空间 及其文化表征 王玉括 地理空间在非裔美国文学中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形态特征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 弗雷德里克 道格拉斯 一个黑人奴隶的自述 看不见的人 与 所罗门之歌 指出地理空间在非裔美国文学中的隐喻作用及其文化表征 非裔美国文学 空间 奴隶叙述 自由 自我 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 王玉括 年生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近期发表著 述有专著

More information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比如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 比如学历相同 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 为什么在不同行业 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 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