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闻法行为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闻法行为"

Transcription

1

2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四 闻法轨理 ( 三 ) 闻法行为 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3 目录 前行备忘录 闻法行为 1 ( 一 ) 如毒般应断之行为 1 1 器之三过 1 2 六垢 2 3 五不取 4 ( 二 ) 如药般应取之行为 5 四依法 6 前行备忘录 闻法行为讲记 11 ( 一 ) 如毒般应断之行为 11 1 器之三过 17 2 六垢 37 3 五不取 87 ( 二 ) 如药般应取之行为 118 四依法讲记 123

4 闻法行为 1 大圆满龙钦宁体 前行备忘录 闻法行为 纽西 龙多丹毕尼玛尊者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二者行为分二 :( 一 ) 如毒般应断之行为 ;( 二 ) 如药般应取之行为 ( 一 ) 如毒般应断之行为分三 :1 器之三过;2 六垢 ;3 五不取 1 器之三过所谓器的过失, 譬如在一个有毒的容器中, 无论倒入怎样的上妙汁液, 都由于容器有毒而变成了有毒, 同样, 对于非器弟子, 无论传多少法, 不但不成烦恼的对治, 反而成了烦恼的增添故 这里首先要知道, 耳根不专注听闻, 就像容器倒覆, 即使从上灌下汁液, 汁液却并不入内一般, 虽然身体住在说法场所, 但是心未入于说法场所的缘故, 耳根不能

5 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专注谛听上师的话语, 导致连上师讲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需要耳根专注倾听 虽然耳根在倾听, 但如果内心不持, 也不会有利益, 因为并未懂得文句和意义 所以必须在心中持住法 第三, 如果夹杂烦恼的话, 就会贩卖正法, 以及在听法场所起贪嗔痴, 将成积集恶业故, 与烦恼相杂犹如毒品故 这三者的对治, 在经中说到 : 善谛听闻, 意思念之, 当为汝说 这就是佛在对阿难说 : 你的等起不要杂烦恼, 应当以耳根听文, 意中持义, 就为你宣说 此外并没有说 等起和贪嗔烦恼相杂, 耳根不专注, 心中不持义, 为你宣说 因此须要在等起不杂贪嗔烦恼 意乐不离菩提心的状况中, 以耳根听文 心中持义来谛听 2 六垢六垢, 指慢心 无信 不励力求法 外散 内收和疲厌 慢心的体相是, 观待比自己低下者, 自诩殊胜, 使内心高举 自从有了慢心后, 就对低下者生轻蔑 对高胜者起嫉妒 对平等者生较量, 以此原因, 骄慢铁球, 不沾德水 再者, 自从内心有慢之后, 就不见自己过 不知他人德, 因此是内心的垢染 其对治者, 常认自己过, 将自过揭露出来, 常处低位, 身着破衣, 对

6 闻法行为 3 于上 中 下三者都修恭敬 无信者, 指对于法及法师不起正信 其对治为 : 需要对于法和法师的无欺生起真实信心 不励力求法, 指得不得法都无所谓, 对于法不励力求, 就像在马前倒骨头 在狗前扔青草一样的心态 对治为 : 需要发起正法难遇和善知识难见之想, 之后对于法的每一句义都生起励力求的欲乐 外散者, 由外散的门径会引生贪等烦恼的缘故, 成为垢染 其对治为 : 需要向内收摄自心 再者, 过于内收的话, 会引起睡眠 昏聩 沉没的缘故, 也是垢染 因此需要诸根悠闲放任, 在心中出现了劲头再闻法 疲厌的心态闻法, 指讲法的时间过长等时, 被饥渴和日晒雨淋等所逼恼, 就极容易舍弃法和上师 因此需要在还没有积集舍法罪业之前, 发愿永远不离正法和上师, 如此印持之后再退出讲堂 或者这样生欢喜心 : 过去我的生命都毫无意义地唐捐了, 现在为了求得正法, 如果能由病痛饥渴等代受一切有情的苦而闻法的话, 在他方刹土须堕入金刚地狱的诸多恶业, 于我等大师的刹土 南赡部洲此业增长地, 仅仅由头痛就能清净的话, 这下就能清净无量罪业 圆满无量资粮, 多么令人欢喜啊! 我要欢欢喜喜地闻法!

7 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3 五不取五不取者, 指与佛陀的教证法宝脱离而取 第一, 不思维法义而仅仅像听故事一样取佳妙动听的文句, 或者说需要推敲词句后, 取无意义的文句之鬘 第二, 有些说起来像是宁玛派大修行者的人, 他们说 讲的只是文句表皮而已, 应当了悟心的本面, 说完用手指指胸口后, 不看文句而只取意义, 是指这种承许 以上二者的对治是 : 应当文义联系起来持 第三 不会义而取, 指不了义取为了义, 颠倒秘密意趣而取, 以及与四依相违而取 其对治者 : 须要依法不依人 人有再大的名声, 如果他的法不相应因果和大乘之道, 那么仅仅依人是没有利益的 ; 如果法相应大乘, 则无论人如何都可以, 因此须要依法 依法又须要依义不依语 义有了义不了义, 须依了义 了义有智和识, 须依智 第四 颠倒而取, 指颠倒受取法义 在领受密乘之法后, 心想 : 对于饮酒 双运 降伏等的行为, 我可以受用了, 是指这一类的情形 其对治是 : 行为须要和阶段相连 也就是说, 在获得等持的暖相后, 说三个字就能转变酒的色香味时, 或者已经获得能行诛杀 能由秘密内证使复活等的暖相时, 就可以随应而行了 如

8 闻法行为 5 果没有这样了知, 还没有证得深密义就对须保密者胡作非为的话, 那除了魔和日札魔这样的下场外, 别无去处 第五 错上下而取, 指还没受取前行之前就做正行的讲闻, 前行中对于共同外和不共内两部分的法要也是颠倒先后而取 其对治是, 对于正等觉的正法, 须要如阶梯般上下关联而取 ( 二 ) 如药般应取之行为应取之行为 : 在依止四想中, 于自作病人想, 就是须要认识被自相续的因三毒 果三苦的大病所缠缚的这一自过 其他容易了解 六度有闻 讲两类 本论中宣说了前者 讲法的六度为 : 不顾恋名利而说法, 即是布施 ; 不对他人作讥讽 轻蔑等恶行, 即是持戒 ; 数数请问而不起嗔恚, 即是安忍 ; 昼夜说法心无疲厌, 即是精进 ; 一心专注法义而不散乱, 即是静虑 ; 三轮清净, 善能发起弟子闻思, 即是般若 其余容易了知

9 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1 四依法 拉色丹毕嘉村尊者撰著益西彭措堪布译文以上所讲的四种道理若真实领纳, 便会以自己的智慧力于相续中自然生不随人随法等的四种依 若不具足如是作观察的智慧, 就会如依止盲人般, 不可能趋向解脱的正道 仅仅依随世间共许的缘故导致不依法而依人 ; 仅仅受持表面词句的缘故导致依语不依义 ; 仅仅以容易了达而依止的缘故导致不依了义而依不了义 不依智慧而依妄识, 如是便会从真实四依中颠倒 依法不依人 : 此理便是 : 如若依于宣说以真实正理成立的道, 则无论宣讲者的人格是贤善还是下劣, 身份是在家还是出家以及有无名声等, 依止此法皆必定解脱 如佛陀因为所化的缘故, 亦幻化为屠夫等一样, 虽然形相上看起来是屠夫, 但毕竟是对众生直接作利益的佛陀之化身, 故 1 本文节录于拉色丹毕嘉村尊者的 解义慧剑论释

10 四依法 7 依止其宣说的以理成立的正道必定会获得解脱 相反, 如果依止相违于大乘义理的宣说, 即使宣说者的行为再善妙 名声再大甚至示现佛陀的相好与威仪, 但对自己亦不会有丝毫利益, 且最终除导致入歧途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 譬如魔王为令修行人从大乘道中退失亦显现如佛陀般圆满的相好与威仪, 虽然形相上看起来好像与佛无二, 但他毕竟是怀着令人从大乘修行道中退失之目的的魔王, 故依其颠倒之说不会获得任何解脱 依义不依语 : 虽然对于诠释正法的文句首先须要听闻, 尔后须要思维, 但是闻思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达文句所指示的正见, 故不应依止能诠的语句, 而应依止所诠的法义 因为若能真实通达法义, 则无论语句的多寡, 还是词藻的优劣皆不会相违于意义 如果已经知道一切经论的法句唯一是为令学者通达意义而安立, 却仍然不依义而依语, 就像已找到大象却仍然还要通过脚印再寻求大象般而成为可笑之处 另外, 若一味耽著于词句上的多说, 直到分别念没有息灭之间, 可以一直不断地宣说, 乃至尽未来际 但如是偏堕于执著表面的语句, 除了导致延缓通达真实义

11 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之徒劳无义的结果外, 对自己又怎会有任何实义可言呢? 如同以手指指月之时, 愚痴的人不看天空中的月亮, 仅仅执著手指 与此相同, 仅仅执著文句的愚人只是观察文句而忽略意义, 如此永远没有机会通达真实的意义 所以应依义不依语地按实际意义而观察 串习, 此理极为重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 如上之理明白以后, 自然会趣入希求 通达意义 观点 而欲通达法义, 首先要了知 : 佛陀经中的义理有了义与不了义的差别 之所以这样讲, 是因为佛陀遍知一切所化的根机与调伏的方便等, 于是便相应于所化的种性 根机 意乐等而宣说如阶梯般的九乘法要, 且下下未证知的部分皆以上上来通达 而对佛陀如是具有四种秘密 四种意趣等的宣说, 若仅如文取义, 则以正量有害, 故应分清了义与不了义之后, 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 如天鹅从水与乳当中择乳般, 具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如来的善说大海之中享用佛法的了义精华 如是对于显密甚深了义的关要之义便会获得永远不退转的坚固信解, 且能无余受持三乘之中任何一乘的无尽法藏, 同时

12 四依法 9 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均具有次第引导的能力, 从而成为佛陀教法与证法的胜利大幢 依智不依识 : 辨析了义与不了义之后, 便要如实了达甚深了义的观点 而在真正实修之时, 不应依止随顺声音和合的分别心, 即不能随二取所摄的虚妄分别识, 而应当依于无二取的智慧 何以故? 因为具有现与不现 双亦双非等所缘的能所自性之心识唯一是错乱的缘故, 所以以它所缘的任何一法皆属虚妄, 如是不可能触证远离戏论的法性真如 故在实修过程中必须要依止智而不依妄识 下面再解释一下根据 : 凡是缘有事 无事等的法皆是属于有相状, 因为都具有取有事或者取无事的所缘, 是故都为分别心之魔所缚 所以无论以何种遮破与安立亦灭离不了心有所缘的状态 相反, 依智不依识便可以达到无遣无立 见而解脱的真实境界 如寂天菩萨于 入行论 般若品 中云 : 何时实无实, 心前悉不住, 无有余相故, 无缘最寂灭 如是在殊胜的境界中, 虽然远离了一切能所二取, 但也并非冥顽之空, 不是这样的空, 而是在觉悟到自然

13 1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智慧自性光明之面目的同时, 自然停止了四边所摄的一切戏论 依止智就是依止这个殊胜的智慧 以上宣讲了观察二谛的四种正理, 以及四种正理之间的差别 若要真正通达大乘中观不可思议的宗见则必须要依赖此殊胜正理, 通过观察此种种正理而引起真实行持四依的功德

14 闻法行为讲记 11 大圆满龙钦宁体 前行备忘录 闻法行为讲记 纽西 龙多丹毕尼玛尊者传授阿琼仁波切记录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二者行为分二 :( 一 ) 如毒般应断之行为 ;( 二 ) 如药般应取之行为 ( 一 ) 如毒般应断之行为分三:1 器之三过;2 六垢 ;3 五不取 所受持的闻法行为有两种 : 负面像毒一样应断的行为, 正面像药一样应取的行为 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 在缘起上分清此二者 如果发现不仅根本得不到法益, 反而变成非法 堕恶趣的毒素, 并逐渐损坏自相续, 就必须切断这种行为 譬如, 中毒后, 一旦意识到是毒就会立即采取措施去清除毒素 另一方面, 如果知道是妙药, 能资养法身慧命, 得到无数功德利益, 我们也应当积极去求取

15 1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如毒应断的行为有三类 : 自相续器的三过 闻法时的六垢 学法时的五不取, 共十四项 譬如, 闻法时不听法师的声音 不肯将所闻正法受持于心 闻法的等起不清净或与烦恼相杂, 这些内心的毒素如果没有断除, 再珍贵的甘露妙法都会被自相续染成毒物 很多人学法不仅没得利益, 反而产生罪过 下场悲惨, 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他不断地以闻法为缘造下非法, 譬如轻慢法和法师, 起各种无信 不恭敬 散乱 违反等行为, 此等行为如毒一般可怕, 导致毁坏自己的今生来世 此外, 六垢即慢心 无信 不励力求 外散 内收 疲厌等等 ; 五不取是不顺应法的轨则, 颠倒而行, 有时只取文不取义, 或者只取义不取文, 或者颠倒而取 错乱上下而取 不体会密意而取等等, 也全是心中的毒素 这些会导致我们学法却得不到利益 法师每次倾降的是甘露般的妙法, 只要我们断除毒素, 使自相续之器清净无染, 就容易如理受持正法 所谓 听闻随转修心要, 少力即脱生死城, 对于每次闻法都能按闻法轨理来行持, 决定会有极大改善 将每一分法义都吸纳入心, 不必说当下能成办利益, 即使是乃至尽未来际之间也都将成办利益, 是如此不可思议 譬如某种食物本身极有营养, 再加上自身良好的消化吸收

16 闻法行为讲记 13 能力, 两方面因缘契合, 便能很快吸收营养 利益身体 同样, 法是最殊胜的, 是能让我们证入法界的等流因, 一分分接纳以后, 如果自心没有毒素等的垢染, 它就决定能资养法身慧命 内心断除六垢, 以正面的诚敬 信心 大希求心 一心专注 心态安然, 以及勇悍而无疲厌的强大心力去求取, 就必定能真正握持到佛法 如果我们学法时内心非常善妙 有智慧, 知道佛法的文和义不相脱离的缘故, 需要通过文来领会义 ; 而且, 通过佛法里的各种秘密 意趣 了不了义等, 来非常善妙地了知法的规则 ; 继而不错乱上下次第, 有条不紊地按照修心的规律一步步进行, 由此很快就能出现学法的大成效 在学法之初, 闻法的等起和行为至关重要 譬如之前讲 三殊胜 时曾对等起方面做过大量的宣说, 也就是, 起先如何以广大意乐菩提心摄持 ; 进一步提升见地的话, 还要深观一切都是本来清净 如是住于最胜妙的缘起点, 就有助于促成大乘的成佛之道以及金刚乘的速道 具备了善妙等起的摄持后, 还要关注行为 此处便属于最重要的入门前的交待, 我们应当知道以此类推, 之后从第一步的暇满引导, 一直到最后一步的引导都需

17 1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要如是进行 言教 每个引导的科判下也都是首先强调要做闻法引导 为什么呢? 万法重开端, 如果最初的等起不合格, 那么无论学习多少法, 其实都不成为成佛的因, 也不成为金刚乘的法道 ; 或者说如果行为有偏差, 同时自身的缘起也有偏差, 试想在毒素般的相续里, 怎么可能出现胜妙佛法的利益呢? 传法法师只能把原理和轨则告诉听众, 至于得不得利益, 就看自己是否能落实到行持 所谓行持, 第一个就是要断除如毒般的行为, 要一心反省 : 就是因为心里有毒恶的因素, 才导致我学法多年不但不得利益, 反而滋生诸多过患, 譬如缘于法和法师起轻慢 懈怠 违背, 没有一心住于正法等等 我竟是这般恶劣! 我理应如是发惭愧心, 改正身处闻法行列却以下劣意行积下无量缘法 缘师的过失 我们一旦检查就不难发现诸多问题 比如, 听法时没有一心专注缘取说法师的声音, 而是随自己的心意,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时看其他书, 有时上网散乱, 或者突然想起什么, 就去干其他事情等等, 诸如此类都是不如法行为 如是以器不合格的缘故, 缘于说法音声发生种种过患, 可见劣器本身是一种毒, 不是好现象 有人自以为这便是所谓有个性 有自在等等, 但实际上全

18 闻法行为讲记 15 是学法过程中的毒素 不妨想想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 他们非常不得了, 三藏十二部都能讲, 却分别堕入地狱和饿鬼, 这些岂不令人生畏?! 其次, 学习诸多佛法却一门也不受持, 是不具德的表现 对于极其微妙 千两黄金都无法相较的佛法, 我们一旦遇到就应该马上受持, 否则怎可心安? 但是, 我们对法并没有尽到心, 甚至还比不上对于世间学问或者名利财色等的强烈寻求 这都是内心的腐烂相或有毒的行为 我们听了很多法, 却一点不肯受持在心, 还觉得自己不必再做什么, 只是听闻就已经算是表现不错 某天出门, 往往也都是完全散乱于五欲六尘 声色享受当中, 哪里用心记过什么佛法呢? 哪里意识到要把听到的佛法珍重受持? 哪里像爱护如意宝, 或珍重自己的眼目一般, 一心依法修持? 由此, 即使学法多年, 乃至从下到上乘各种法门都听过 学过 会说 会讲, 然而知识越多, 分别就越多, 自私心就越膨胀, 慢心也在不断高涨, 而谦下 恭敬 信受的行为却是越来越稀少 在别人眼中, 或许学法者的实际表现比学法前还要差, 因为学法后, 似乎变得更加傲慢 这就是我们的颠倒处 再说, 所谓的毒器过, 是指起初就动机不良地谋算 :

19 1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我听闻或修炼这一法门, 将来会很有名誉, 脸上有光, 得到别人的恭敬, 得到许多利养等等 ; 或者在闻法时不断地现起烦恼, 这些都是有 毒 之心 由于等起是染污 有毒的状态, 即使学习再多佛法也只会变成虚伪的商人 外在现出一种高尚相, 却到处贩卖正法, 比一般的贩子更恶劣 ; 或者心态上出现骄慢 嗔恚 嫉妒 不满足等等, 只能不断地积累罪业, 无论灌入多少佛法都不会有利益 此处用 如毒 如药 来表达, 其实非常有加持 我们见到 毒, 就不难了知它的可怕和严重性, 在尚未清除之前, 听受任何法都会由于它的沾染而成为过失 而且因为法和法师境缘重大的缘故, 缘此所发生的过失或者说业的作用力, 也会非常巨大 也就是说, 以自己对业果的愚昧, 被自我的烦恼 习性所障蔽, 导致不断地起现颠倒行为 我们一旦意识到其结果的可怕性, 就应该从此战战兢兢 守护三门, 注意在缘起上纠正, 使自己转为具足善心 信心 恭敬心的贤妙容器, 并做出恭敬的行为等 只有把这一系列都朝向最贤妙的方向扭转, 才能真正受教, 使每次倾降 注入的 甘露, 哪怕是一四句偈, 都能在相续中发生无量的利益 ( 也就是说, 不必说闻后修持, 即使是听闻的当下也会出现很

20 闻法行为讲记 17 多功德 ) 对于极其难得 殊胜 尊贵的妙法, 我们内心一定要具足相应的德相, 才能与法契合, 或者说从初一到十五, 一切闻法 修法等都将成为产生无量现前与究竟利益的因 我们的学法将日新月异, 自己也感到内心清净 智慧明了 善心萌发等, 方方面面都越来越好 总之, 得利与否的关键, 就看能不能实行一心住于正法 1 器之三过所谓器的过失, 譬如在一个有毒的容器中, 无论倒入怎样的上妙汁液, 都由于容器有毒而变成了有毒, 同样, 对于非器弟子, 无论传多少法, 不但不成烦恼的对治, 反而成了烦恼的增添故 器 有容器 器具之意 在古代, 器 指工具, 譬如机器即机械性的工具 机器性能好, 制造出的产品数量就多, 而且品质精良 纽西龙多尊者在此首先做一种总的引导, 把 器 比喻为我们的心相续 根器上等者能迅速得到很大利益 ; 根器不合格则不得利益, 甚至出现过患 学法重在根器, 如果自相续已整治得非常贤妙 具德相, 有信心 清净观 智慧 慈悲 精进力等, 能够一心专注 敬法敬师 一心执持 如法而行, 有很

21 1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多德相, 那就必然如同性能良好的器具般, 有巨大的学法动力 ; 反之, 器般的相续如果顽钝 恶劣 有过患, 或者隐藏其他许多危险因素, 在启动时就会不断出故障 发生损耗, 甚至具有杀伤性 毒害力等等 此处的 器, 实际上代表广义 所谓器的过失, 以譬喻来说, 器内如果有各种植物毒素 动物毒素 真菌毒素等, 那么其中的每一种毒素都会起作用, 使灌入的上等乳汁或甘露, 与毒混合而变成毒药 ; 同样, 心相续好比一个容器或瓶子, 由于多世以来深重而顽固的习气多种多样, 譬如骄慢 懈怠 散乱 轻视 胡作非为 厌烦法 舍弃法 看法师过失 过分紧张执著等等, 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 让毒素般的它们占据优势, 那么自己的闻法 学法不但不得利, 反而以烦恼毒的作用招来极大过患 由此可知, 学法的前提是自己成为法器才行 ; 否则, 对于非器弟子, 无论法师传授多少, 他不但不会依法对治烦恼, 反而都只是在他的相续当中起到负作用, 使学法成为增添烦恼的因素 很多人说 : 学了这么久, 我的心相续一点改善也没有 于是把过失推卸到法和法师头上 其实这只能怪他自己心不贤善, 眼根不清净 心不清净, 对于法和法师没有善心 如是以其缘起恶劣的缘故, 下场当然不妙,

22 闻法行为讲记 19 搞得自己灰溜溜的, 一身过失 譬如在世间, 看一个人有没有发展前途, 只须看他对父母如何 如果一直责怪父母不够关心 不够有钱或没有权势, 他怎么可能会有前途呢? 父母是很重大的对境, 在缘起上能强劲地引生利益和过患, 就像磁场的强度不同, 把铁屑放在旁边, 磁化的速度 力度也根本不一样 又如高铁的行进速度远超马车, 是因为二者的运行力不同 ; 同样, 在业门当中, 境是很主要的一种缘, 所触境缘不同, 引发业的力用也就不同 又譬如在大街上辱骂一个乡下人, 所缘境力量薄弱的缘故, 官方不会把你抓进监狱 ; 但如果在公众场合说皇帝的坏话, 就会马上被抓起来处死, 也是因为所缘境强大的缘故 又譬如随便撕一块家里的桌布, 境缘微弱的缘故, 即使对其生起恶心也还是较为微小的业 ; 但如果跑到天安门广场把红旗撕破, 那就不得不坐牢了 因为二者象征性不同, 红旗代表国家 这些都是关于境的道理 如果我们意识到法是一切境中的最最重大者, 之后对法礼拜 恭敬等行为也就自然能做得出 同时, 法师是以法来资养我们慧命之人, 从这一点而言, 他与一般人完全不同, 对我们恩德极大的缘故, 如果对其不敬, 过患必定严重 比如, 有的人

23 2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打骂一个普通人过后, 心里会感到不舒服, 因为这是恶业 ; 然而如果是打骂母亲, 就一定要堕地狱了, 即便是在今生当中也不难发现人生越来越不顺遂, 乃至气 脉 明点等都不顺畅 想想看, 就知道其中的严重性! 因此, 我们不应忽视缘起, 它是如此利害攸关的一件大事 非器, 即指内心愚昧 骄狂 散乱, 对法无有恭敬 信心 希求心等等, 具有诸多腐烂 不清净相 那么法师能不能为他传法呢? 不能 并不应当以众生可怜的缘故, 就主动给他传 传法者一定要观机施教, 否则不但没有意义, 还会产生诸多过患, 正法丝毫不会成为他烦恼的对治 于此, 我们应当好好检查自心 : 所学之法是否成为自己烦恼的对治? 自己往往把所学的法用于何处? 也许我们会说 : 我没有以此博取名闻利养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真正有多么贤善 也许还会说 : 我好好地听受了 但这很可能只是自视过高, 看不到自己满身的缺点而已 如果闻法之时, 连对待高级物质般的珍惜心都不具备, 就很应当惭愧了 我们为了衣食 享受 娱乐等都会费尽心思, 一心想得到所欲的效果, 一次不够还要第二次, 直到满意才稍罢休 但如果在法上没有这份心, 它怎么会成为我们烦恼的对治? 甚至再如何努力也最

24 闻法行为讲记 21 多成为知识, 自己还误以为知识学得好就叫做有成就 再说, 只学知识, 不放在心上用, 岂非如同鹦鹉学舌? 不再增加慢心 狂妄 放逸等, 就算非常幸运了, 但也基本不可能 因为往往身份越高, 慢心就越大, 根本做不出利他 舍己 奉献 随顺等诸如此类谦下的行为 在他的王国里, 自己是老大 其实这种心态非常危险 所学的法全都成了增加烦恼的因素, 这也就是以非器学法所导致的过失 我们在轮回中流转了无数世, 不可能刚遇到佛法马上就成为多么高尚的法器,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目前最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的错误, 并真心改正, 来拥有转变的契机 反之, 如果连这份心都没有, 那学法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希望 也就是说, 首先通达应舍的过失, 以及应做到哪几点, 之后就要按照引导的窍诀在自身上实践 窍诀也非常简要, 关键是用心来接受 论初的此处如果不把道理开通, 在内心尚未接受之前, 即便听到再多的窍诀, 他也只会认为是简单的操作手册 我这样的人还要做这么简单的操作? 固执傲慢者真的是愚不可及! 真理很简单, 操作起来也不复杂, 难以处理的是, 固有的观念非常有问题 一旦我们能真正非常重视 非常希求, 并且有意识地进入闻法, 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

25 2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这里首先要知道, 耳根不专注听闻, 就像容器倒覆, 即使从上灌下汁液, 汁液却并不入内一般, 虽然身体住在说法场所, 但是心未入于说法场所的缘故, 耳根不能专注谛听上师的话语, 导致连上师讲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需要耳根专注倾听 三过之首是耳朵不专注听闻说法的音声, 好比容器倒置, 由于口朝下 没有对准汁液而承接的缘故, 无论灌注多少, 也不会有一滴入于器中 同样, 身体虽然在说法场所, 但自心没有趣入于接受佛法的缘起当中, 难以得到真正的法益 耳是一种根门, 只有以此根门朝向法师的声音, 声音才能从耳根进入心中, 之后在心中产生后续缘起的运作, 譬如去记忆 思维 受持 奉行等等 如果连法都不肯听进, 那在心里能留下什么? 什么也不会有 连上师讲什么都不知道, 就完全断绝了趋入正法之门 所以, 首先必须耳根专注倾听 经中说, 佛讲法时众弟子一心聆听, 对于佛陀的每一法音都极为珍视 生怕漏失, 绝不会随随便便 那么我们听法时, 也应当观想自心如同一片大地, 急需甘露般的妙法倾降而下 如是在缘起上若能受持得当, 就会成为法道的有力根本, 成为在自身上发生无量胜妙功德

26 闻法行为讲记 23 的远因 譬如在田地里播下良种, 即使暂时看不出结果, 但随着季节 雨水 阳光等因缘会合, 在秋收之时, 大地上就能呈现出蓬蓬勃勃的许多美妙果实, 这些都是由于有因的缘故 同时, 我们受取妙法时不能起任何邪想, 譬如 : 这堂课我听不懂, 干脆不要听了 ( 因为佛法本身非常殊胜, 哪怕一句正法入心都决定起到作用 ); 或者挑剔法师过失 : 他怎么长成这个样子, 说话那副样子, 有这种缺点 那种缺点 其实一旦心不清净, 就马上障蔽智慧 我们想让正法句句入心, 就不可作非理之想, 也不可寻觅过失, 一定要认识到, 对于胜妙的甘露法, 以非常清净 纯洁的心来接取它, 才能避免覆器之过 我们每次听法, 耳根没有注意倾听等的态度, 如果被法师看到, 难免会有一些反应, 譬如气氛马上不对, 如此一来我们就造下了罪业 ; 反之, 如果弟子态度很好, 法师讲起来也会特别有劲头, 这是由于心和心之间的感通 诚敬 事实的确如此, 荡巴桑结曾说 : 我们要以野兽乍闻声般的心态来闻法 一心聆听 摒绝一切干扰与妄念, 以最大的意乐来接取佛法, 在一切当中以此为最重, 由此自然出现贤善之相 譬如当下内心踊跃 感动, 对于法的尊重 诚敬使得身上汗毛直竖等等, 这些

27 2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都是善根力的作用 法的功德或许不为人见, 但它的确最为重大, 三地菩萨为了求法可以越过火海, 正是因为他不同于我们凡夫, 他登入三地后更加认识到, 唯有法是能入法界的最胜妙因缘, 所以一心要接取诸佛亲证法界所流露出的甘露语句 它叫做 圣言 或 至言, 比世上任何学问 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 有了这种认识, 必然会一心求取 有人会说 : 教我的法师不过是个凡夫 但其实我们不应有这种想法, 从起初我们就要作佛想 : 这是直接从佛口中传出的法 不须理会其他, 只要内心具备最圆满的信心和恭敬, 并按照法轨去如理行持, 就绝对得大利益 譬如孝子不应察父母之过 : 父母很差劲 很 蹩脚 等 厌恶父母会产生很多过失, 父母永远是父母, 我们一定要注重这种唯心的道理, 不应当有任何不好的印象或看法 同样, 对法师也要一直作清净观 佛陀观, 更何况他本来也是佛, 一切都是佛 此缘起上的要道, 对于我们而言特别关键 培养好自己的心态以后, 一路上来都会发生极大的利益 ; 反之, 如果在这方面没能纠正, 那么往后都会不断发生麻烦和过患 一切皆随习性或惯性行为而转, 习性错乱, 或有不如理 不如法处, 其实就是毁灭的因素,

28 闻法行为讲记 25 是障碍我们得到利益的因素, 是产生无量过患的因素, 故是应断之毒 也就是说, 每一次闻法都需要以耳根专注倾听 倾听 的 倾 是倾向, 表示一直对准所接受的来源 譬如用壶给杯子里倒牛奶, 如果我们不肯接受, 还把杯口朝下扣放, 那怎么能行呢? 又如向日葵朝向阳光开放般, 我们心的容器也要对准更多的法, 处在一种完全开放 接收的状态, 使法师可以源源不断地传授 如果法师见到我们仅仅呆坐 闭眼, 一副不肯听受的样子, 他大概一句也讲不出来 心和心之间有对抗 不接受的状态, 就没办法传授或交流 世间也说 : 话不投机半句多 两人在一起互不认可, 还有什么好说? 世间法尚且事小, 但在佛法上因果就太大了, 我们对此一定要当心 虽然耳根在倾听, 但如果内心不持, 也不会有利益, 因为并未懂得文句和意义 所以必须在心中持住法 虽然耳根去听了, 但内心没有了别 没有掌握, 也不会有任何利益, 因为不知道文句及其涵义, 就无法受持佛法, 这才是最关键处 好比学拳, 拳谱上所教的语句没记住, 它的涵义更不熟悉, 那自己要怎么打呢? 又

29 2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岂能发生打拳的利益呢? 不可能 又譬如学习技艺, 对于师父教授的话语 内容无所领会, 如何才能施展技艺并得到利益呢? 不可能 同样, 闻法时首先态度需要恭敬 全神贯注, 但仅仅如此还远不足够, 我们还要做个有心人, 听出来从前到后关键性的句子是哪些, 这堂课有哪几个要点等等 也就是说, 即使记不住全部细节, 也应当记住要点 在要点当中, 首先是话语, 然后还有意义, 这些都记住以后才能晓得如何去实行 否则, 法师虽然为我们传授, 我们也自认为很认真地听受了, 但是到底在说什么? 什么涵义? 如何实践? 一问三不知, 就必定无法真实受益 不可能因为 态度很好 很认真地听, 就能得到利益, 它充其量只是种下远因而已 譬如有人提问器之三过 六垢 五不取到底讲什么? 即使我们现代人记性差, 没办法把原话复述出来, 但起码也要知道, 器的三过中覆器过是不专心听, 漏器过是不能受持法的句和义, 毒器过即等起求名利或心态有贪嗔等 这 三过 的文句我们首先要了知并记持 其次又有懂和不懂的差别 譬如所讲三种过失当中, 我们可能只懂两个, 或者只懂一个, 就是掌握了两个或一个方面的涵义 懂一个才有可能做得出来一个,

30 闻法行为讲记 27 懂两个才做得来两个, 懂三个才做得来三个, 难道不是吗? 如果自己连一个都不记得, 又如何能做出来呢? 最初心里记不住, 可以做一些笔记, 精练地记几个要点, 或关键的几句话, 而不是所有语句都一股脑记下来 如果时间上仍然来不及, 就把要点记在心里, 回头再写到笔记本上, 那么这三条应该就能记住了 记住之后能否用得上, 还要观待懂不懂 有的人只是记一条 懂一条 做到一条, 那么也就只能在这一条上得利益 譬如第一覆器过很容易记住和懂得 不能心不在焉, 必须一心闻法 ; 接下来能意识到这种做法确实不合理, 也就会有针对性地改正, 从而一心倾听 ; 之后便容易发生利益 同样, 对于第二过 第三过, 假如说根本不懂, 怎能知道应当断除? 又怎能知道如何断除? 所以在第二条 第三条上能否得到相应的利益, 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记住 能不能懂得 能不能实践 总之有三 : 一是记, 二是懂, 三是做 如果没有记住语句能听懂吗? 不可能 不懂内容会实践吗? 不可能 做到这三点, 便能得到相应的利益 以第二条为例, 过去是听完法就拉倒, 而且有一种错觉, 认为自己懂了, 可以了 有的人自以为懂得坏苦 行苦, 结果用不到修行上, 追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懂, 以前只是在蒙

31 2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骗自己而已 而且, 如果自认为 懂, 其实没懂 ; 自认为 得, 其实没得 ; 再加上自己也从没有检查出来, 就会使自己一路错到底 每一次传都没懂得, 传一百次也没懂得, 却还要自以为懂得, 这就是自欺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 每次学法都要观察自己有没有 持 所谓 持, 是指记住句子 懂得意义, 进而真正去做 对此, 我们需要时常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些漏器之过 再者, 还应当放下其他琐事, 因为仅此 大圆满前行 足以让我们修持三至六年, 一旦修行成功, 也绝对极有利益 当前关键不在于多, 不在于东听西听, 而在于能不能实行, 如果不能实行, 其实就与自己完全无关 具体来看 : 第一点, 每次所听闻法是否已经记住? 即使不要求一字一句全部背下来, 也要求记住要点 第二点, 是否懂得其中涵义? 也就是关键在于, 能否握持法义? 所讲的内容是否听懂? 第三点要观察自己能否行持? 如果这三点不具备, 那么即使从暇满一直学到最后也不见得有什么作用 譬如很多人学过多遍 前行, 但起了什么作用呢? 起没起作用只需观察其内心有没有改变 学后的身心相续跟以前相比, 功德或善心增长,

32 闻法行为讲记 29 就表示学法有利益 如古人所说 2 : 未读 论语 时是这种人, 读后还是这种人, 就等于没读 论语 同样, 学法无益等于白学 ; 既然学了, 就应当有所不同 当前我们如毒般的极大过失即是心不持法 无论讲什么都不肯记持在心 不肯思维 更不肯依之修行, 对于这种人, 法师也知道跟他讲法等于是对牛弹琴, 没有作用 犹如父母对子女苦口婆心地教导, 但子女并不接受, 结果一句话也无法入心 优秀的孩子或学生对于老师的话很尊重, 能记在心里并思维 : 今天老师讲了什么? 这一句有很深的意义, 这个内容很重要 他不但会忆念, 而且明白意义之后还会去运用 去实践, 由此也就不难进步 如此一来, 使每次的所学都能起到作用, 避免仅仅成为死学知识, 或增长傲慢等毫无益处之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学法却不得益的情况呢? 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出问题 也就是很多人自从在世间上学的第一堂课开始, 一切都成了学知识, 跟修心毫不相干 更麻烦的是在当代, 上学成了一种商业行为, 花钱去买 去学, 哪里还会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 并以诚敬心去实行呢? 尊重不够, 未持有正确的方法, 也就意味着缘起 2 程子曰 : 今人不会读书 如读论语, 未读时是此等人, 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 便是不曾读

33 3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从第一步就已经错了, 一路下来又能有什么效果? 这种状况使得老师 家长们都大伤脑筋 : 苦心教育不出效果, 花费无数心血, 却都毫无作用 更可悲的是, 而今这种问题已经蔓延到佛教当中, 往往出现的一些新环境 新理念, 都换汤不换药, 无非是外在的包装变相, 内里还是老样子 也就是说, 在世间熏染的邪观念 邪习性, 动不动就冒出来 这种障碍如果还不整治, 即使忙上一辈子也会一事无成, 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有毒, 无论听什么法都难得利益 我们再来反省关键的三点 : 首先, 自己是否有心记住法师所说 ; 其次, 有没有好好地去思维 领会其中的深义 ; 第三, 有没有遵照教导实行 具备这三点, 绝对学一分有一分利益 ; 否则, 即使听讲再多, 因为连最初学法的缘起 正确理念的建立都不具备, 后面必定如常言所说 初一若错乃至十五 般, 会一路错到底 因此, 自身如毒般的行为首先需要断除, 以免将法师所传精深佛法变得脏污不堪 譬如厨师面对伸来的脏碗只能说 : 你的碗那么脏, 叫我怎么把美味佳肴倒进去? 倒进去岂不都成了脏兮兮的吗? 我做的是国宴, 你首先把盘子刷干净, 然后才能把珍馐摆进去 脏盘子里面有各种毒素 各种污秽物, 能放东西吗? 放了能不变

34 闻法行为讲记 31 质吗? 到底会有利益还是害处? 同样, 我们首先要承认, 在现相中我们已经颠倒惯了, 内心已经积有很多毒素, 否则也不至如此苦恼 动不动就出现过患, 动不动就做错或想错 缘于无上佛法还要生起诸多过患, 无非就是因为心内有毒 或许有人反驳 : 我怎么会是毒? 你怎么能说我是有毒分子? 然而我们不妨仔细想想, 难道不是吗? 我们毕竟是凡夫 佛陀也说, 凡夫内心最重的是四大颠倒 常乐我净的执著, 明明无常偏要以为常, 明明没有主宰还时时以为有 我 等等, 这就表示颠倒心非常深重 闻法之先, 就要如理地把自己调整为法器, 否则必定不得利益 第三, 如果夹杂烦恼的话, 就会贩卖正法, 以及在听法场所起贪嗔痴, 将成积集恶业故, 与烦恼相杂犹如毒品故 第三是杂烦恼如毒器过 此中又分两种情况 : 第一种生起烦恼的情况是, 认为求某法 修某法, 将来就会有名声 地位, 别人会恭敬我 供养我, 会给我几辆车 几套房子, 配置电脑 手机等各种受用品, 会给我买许多高档物件等等 想一想, 这怎么能行呢? 以贪烦恼贪取现世受用, 学一点法只是为了有效地招取名利, 只是为了给他人传讲后, 金钱 恭敬等很快现前 信众马

35 3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上送钱 给恭敬, 他认为这样比较舒服 殊不知, 其实已经中了世间名闻利养之毒 有人问 : 真有这么容易中毒吗? 回答 : 唐朝悟达国师做过十世高僧, 但当坐上懿宗皇帝赐予的沉香宝座时, 生起一念慢心, 结果累世冤家立即附缠于身 烦恼是如此无孔不入, 所以我们千万要警惕不可开启邪窍, 而要常开正气灵窍 邪窍一开邪魔入, 正窍一开正法入 受取正法的心应当保持纯净 反之, 所谓毒器便是学习 念修 行持等时心里不干净 譬如那些假和尚 假道士 假居士无论敲打唱念, 或者讲法 做法事, 目的无非都是骗取财物 具有辨别能力的人不难认识到, 这些为财不为法的做法是杂毒的不如法行为, 他的心不清净, 用法来牟利, 简直是法贩子, 我们不要请他来做 毒器过的第二种, 譬如, 本来法场当中还很清净, 而他忽而暴跳如雷, 忽而变得非常狂妄, 辱骂场内听众, 甚至打斗等, 生起各种烦恼心 或者处在颠倒愚痴的状态, 法师传法时, 他玩手机, 东张西望, 甚至毫无顾忌地跟别人说闲话 ; 或者在听法场合, 随便站起来走来走去, 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等等, 这些都是愚痴, 都是心里的 毒 即便听到了正法法句, 也会由于与相续

36 闻法行为讲记 33 的颠倒烦恼结合而成为毒品, 成为造大罪业之因 塔波仁波切也说 : 如果不如法而做, 法就成为你将来堕恶趣的因 是如此可怕! 凡是缘法所出现的烦恼, 要么是发心不对, 要么是心不清净, 最终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们由此应当警觉 : 一定不能让心染上毒患 这三者的对治, 在经中说到 : 善谛听闻, 意思念之, 当为汝说 这就是佛在对阿难说 : 你的等起不要杂烦恼, 应当以耳根听文, 意中持义, 就为你宣说 此外并没有说 等起和贪嗔烦恼相杂, 耳根不专注, 心中不持义, 为你宣说 因此须要在等起不杂贪嗔烦恼 意乐不离菩提心的状况中, 以耳根听文 心中持义来谛听 三过的对治, 就是佛在每次说法前提醒的 善谛听闻, 意思念之 当时如来对阿难说: 现在我要传法了, 你的等起不要跟烦恼掺杂, 耳朵要聆听法句或者传法的声音, 心里要持握它的意义, 我就为你传授 (; 相反, 如果你未能做到这些, 就不应为你宣说, 因为缘起不顺合, 只会起现无数过患的缘故 ) 如是, 我们应当注意缘起上的不愚昧, 并不是只要所传佛法殊胜就可以随便传给一切人 法师授课也往往

37 3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很注意当场的因缘, 如果已经不具备如理如法的缘起, 座下的人根本不听, 那还何必讲什么? 传讲只能使他们更加轻视佛法, 产生无量过失 如来一直都在掌握着这种传法的缘起 如来并没有说 : 你的等起跟贪 嗔等烦恼相杂, 耳朵也不专注, 内心也不肯持法, 但我还是要为你宣说 佛不度无缘之人, 有机有缘就说法, 无机无缘便不说 法是需要拿黄金来求 摆狮子座来请的, 为什么呢? 如果不是, 人们就容易藐视佛法 毫不在乎, 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 结果不仅难得利益, 还会由此产生无量罪过, 毁坏自己的今生来世 同时, 这也是教育学上非常关键的环节 世上多少父母教出的孩子不成才, 不外就是因为教育出问题 父母往往溺爱 顺从孩子的恶习而不忍惩治, 结果当然就越发展越严重, 最终是毁害 耽误了他的一生 常言道 : 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们从未听说过溺爱之中出孝子 ; 又有 慈悲生祸害, 方便出下流 的说法 ; 还有所谓 慈悲作障 没有以智慧摄持, 没有洞明缘起, 恰如其分地施教, 不但不成利益, 反而成为过失 也就是说, 狮子乳盛于瓦器, 瓦器崩裂 为无力承受的人传法, 使他缘法造下大罪业, 岂不就摧毁他了吗? 因此,

38 闻法行为讲记 35 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传法 都可以纵容 认识到此等毒性行为, 我们才能如理弃除, 并开始真正随顺缘起 随顺法道来行持 我们作为学人, 应当自知在本分上该做些什么, 首先, 闻法前第一念的等起一定要干净, 一定要提起菩提心, 不可与烦恼混杂,( 否则, 等起一旦染污, 往后的心念与行为都不可能纯净,) 继而在不离的状态中带到第二刹那, 之后心住其中即可 此后耳朵专注地倾听法句, 并以心来持牢法义, 也就是一句句听得清清楚楚, 每一种意义也都把握得明明白白, 一直如此用心地领取佛法, 这样算是具有了清净闻法的相 思考题 1 反省自身, 认识到三过等如毒一般, 使自己学法不得利益, 并由此发起惭愧心 ; 思维断除此毒能使学法得大利益, 从而生起欲断如毒之行为 按闻法轨理而行的决心 2 认识器之三过的相 过患, 通达断除方法后按照引导窍诀在自身上实行 (1) 器 比喻什么? 什么是非器之相? 非器学法会导致什么过失?

39 3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2) 检查自己是否有耳不专注谛听 心中不持法 与烦恼相杂的过失, 有则思维其过患而发起誓愿改正的决心 (3) 怎样避免毒器过? (4) 以怎样的认识 态度 行为能够避免覆器过? (5) 为使心中持法, 必须做到哪三点? 应如何做到?

40 闻法行为讲记 37 2 六垢六垢, 指慢心 无信 不励力求法 外散 内收和疲厌 行为上还要远离闻法的六种垢染 垢染是指它一旦生起, 心就变得不清净 清净时如同明镜般的自心, 本来能够反应法义 领纳法义, 而一旦动荡 染著, 或者起现各种烦恼情绪, 就没办法受取佛法, 因此, 这些也是内心如毒素般的不如法状况, 分为慢心 无信 不励力求法 外散 内收 疲厌等各种闻垢 得不到法益, 是因为在缘起上落入染污状态, 从而跟法不相应, 导致即使在闻法场所, 也只会使闻法成为增上烦恼的因素 到底是法的内涵还是非法的内涵只看自己的心, 毕竟, 心起烦恼能跟法相应吗? 不可能, 只能跟非法相应 譬如心生骄慢, 则无论听闻任何法, 都与这种烦恼毒结合, 造下各种罪业 或者不具信心, 得到再多的传法也没有任何利益, 因为心不在接受的状态 又如在邪见者面前, 无论法师说多少, 他只是生起反对 反感, 或者诋毁 破坏之心, 由此造下罪业 所以, 并不是缘于佛法便自然能产生功德 又好比在灭佛运动期间, 很

41 3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多人丧心病狂, 烧经书 砸佛像 斗争僧徒等等, 这些不都是以三宝为对境吗? 然而生起了非常恶劣之心的缘故, 造下滔天大罪 同样, 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进入说法场所, 就完全是净障增德 心若有毒, 碰到任何法都变成毒, 而且会毒化心中的善根, 毒化正法的法流等等, 这一切完全都是以心来转变 其次, 对于内心无动于衷, 并不是励力求法的人, 说多少都没有用, 因为他缺乏上进心 譬如老师教导一个没有进取心的学生, 无论多少次地拼命灌输, 也丝毫起不到作用 ; 反之, 如果是教导希求上进的学生, 只要说一句就能管用 同样的道理, 如果不愿去学修佛法, 再多的法宝对他而言, 都只是如同放在狗面前的青草一般, 岂能由此得到法益? 又好比对于面前的一杯牛奶, 自己根本不想去喝, 它又怎么能主动进入口中并滋养身体呢? 内在的缘起上, 自心有没有励力希求, 就决定了有没有吸收力 这些都是隐形的 内心世界里的事, 我们不能只看外在, 或责怪外在的因缘 内里如毒般的相续尚未净化之前, 他不可能得到法益 ; 能否在内心转变, 才是真正的关键 再说外散 心奔驰在外, 缘于非法之境 缘于迷乱显现, 一直取著 分别 贪婪 妄动不已, 然而这些恰

42 闻法行为讲记 39 恰是苦恼之源 过患之本 这种错乱的状态与正确的状态相违, 心已落入颠倒错乱, 其实再听多少正法都与自己无关 因为法与非法不并行, 肮脏的心中, 怎么可能出现清净的法义? 同样不能与法契合的还有内收, 是指处在非常紧张 执著的状态 毕竟清净 安详的心才容易与正法相应, 即使是起码的为人做事也都需要安详 譬如老师让学生上台演讲, 学生上台之后身紧张 心紧张, 全身的细胞都紧张, 导致半小时都说不出话来, 但是有什么用呢? 这些都是需要处理的垢染, 缘起上不契合很难得利益 它并不是凭想象就能得到, 一定要首先以理智解决自身上的问题 好比机器出现故障, 运转不灵, 甚至朝反方向运转, 这时我们不能梦想它能自动变好, 而是一定要找出出错的原因, 然后一一排除, 使之恢复正常 同样, 我们心的 机器 叫做法器, 法器出现问题, 出现故障 走火, 或者其中的各种污垢尚未净除, 那么它当然不能正常运作 如果心都不能正常运行, 还能接受到正法吗? 如果是朝反方向运行, 结果在自己恶趣的帐簿上不断增值, 这岂不是很危险? 人要有理智的态度 进入正式引导之前, 首先学习

43 4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闻法的轨则, 了知哪些是如毒一般必须断除的行为之后, 就要按照对治法去清理 ; 否则, 从第一次引导直到最后一次, 不但不见成效, 反而积下无量的过患 没积过患算是幸运了, 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进展 为什么? 因为心的机器不够清洁 如同一些老爷机器 嘎吱嘎吱 响的时候, 就要给它加润滑油, 清理污垢, 妥善地处理方方面面, 不能让它拖着障碍来运行 智者的做法是, 看到问题, 就在内部的机制上解决, 使其继续正常运行 万事重缘起, 而缘起在心 在行为 在于做法 我们一定要看自己的心契不契合法道 : 我生起这种心态如法吗? 这种态度对吗? 这种缘起是真正在迎取法 吸收法, 专注在法上吗? 如果不是, 那么自己就只如同影子, 甚至是如同捣蛋分子 非法分子在听法 他们也可以深入法场, 但因为心上的缘起错乱, 丝毫都不会有任何正面作用 譬如一个破坏佛教的人, 专门在经堂里寻隙捣乱, 能说他坐在现场会有什么利益吗? 同样, 不要以为自己是纯净的三宝分子, 我们心里其实有很多毒 ( 如果内心完全干净那就是圣人了 ),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凡夫, 一半好一半不好, 或者百分之三十好, 百分之七十坏, 或者百分之七十好 百分之三十坏等等 这些都需要在

44 闻法行为讲记 41 自身上反省 其中坏的因素便是 毒, 即使它触到法也会将法全盘毒化 有人问 : 真是如此吗? 回答 : 心里的毒尽是制造过患的根本 我们从小到大, 在学校 在家庭 在社会 在事业 在待人接物等上面, 都是这些毒在捣蛋, 是这些毒在毒化相续 制造恶业 那么, 遇到佛法就能突然解决吗? 不一定 各种观念的毒 心态的毒 行为的毒 做法的毒等等根深蒂固, 需要我们一一清除 开始学法当然就等于是有了转机, 或者说如果我们能按照法教去做, 就有变清净的机会 ; 相反, 如果没遇到佛法, 或者虽然遇到但不接受, 他就会继续下堕, 最严重的叫做 阐提, 那真是万劫不复 没遇到好的机缘, 还要一味随顺自己颠倒的想法 做法, 结果出现了无量的灾难 损害 当今时代是知识升值的时代, 大多数人只接受理性, 简单地说教根本行不通, 所以此处再再从道理上, 让大家认清什么是有利 什么是有弊 认清过患 调顺自心以后, 也能使此 器 等同于过去淳朴时代根基纯厚的人, 但是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 反复地纠正恶习 提起善根, 才有希望 所以, 受法之前的闻法轨理极端重要, 把它放在最前也就意味着开端 在这一点上没有

45 4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处理好, 一路都会不断出问题, 或者完全还是学知识的状态, 只是具备一种闻法影像而不产生学法效果 ; 或者即使身在佛门, 实际仍是世间人的相续, 如同所谓 披着羊皮的狼 一般 了解以上道理后, 再来学习以下一一指出的六种闻垢状况, 以及对治的方法 慢心的体相是, 观待比自己低下者, 自诩殊胜, 使内心高举 自从有了慢心后, 就对低下者生轻蔑 对高胜者起嫉妒 对平等者生较量, 以此原因, 骄慢铁球, 不沾德水 再者, 自从内心有慢之后, 就不见自己过 不知他人德, 因此是内心的垢染 其对治者, 常认自己过, 将自过揭露出来, 常处低位, 身着破衣, 对于上 中 下三者都修恭敬 第一种闻垢是慢心 慢是根本烦恼, 它一旦生起, 各种附属的烦恼也都会生起, 使得内心完全被烦恼障蔽, 无法出现丝毫功德, 是如此严重 此处说到, 骄慢 如同一个圆圆的铁球, 一滴水都沾不上, 意为遇到任何对境都不会生起功德 古人说 : 满招损, 谦受益 谦是一种我执小 我慢小的状况, 我慢越微弱就越有机会受教, 得利益的涉及面就越广 谦虚的人到哪里都受益 ; 而自私过盛 骄慢过大的人在

46 闻法行为讲记 43 哪里都沾不到功德 譬如, 有字谜说 因为自大一点, 惹得人人讨厌 ( 谜底 : 臭 ) 自大即是慢相 我非常大 试想, 人群中出现如此自高自大的一个人, 他能产生什么功德呢? 他到任何地方都自以为 我最高大 最了不起, 那么他肯低头吗? 肯承事别人 利益别人吗? 菩萨道都是以利他为重 ; 相反, 骄慢的人不可能做出利他的行为 他看到别人时, 有要维护自我尊严的极大执著, 如果别人比他优秀, 就非常恐慌 眼红 生嫉妒 ; 如果比他低劣, 就不屑一顾, 表现出一种瞧都不瞧别人一眼的高傲姿态 ; 如果跟他平等, 他由于害怕失去地位而紧张不已, 生起竞争心 人群中只有上中下三种人, 他遇到哪种人都起烦恼, 当然任何功德也不会有, 一滴功德水也沾不上 相反, 如果能够谦下地对上恭敬 对下爱护 对同等友好, 岂不是随处都得到功德利益? 再就法而言, 古人说 : 下人不深, 不得其真, 那种 把自己降低 处在卑下位的心 不深切的话, 我们所得的法益必定很少, 甚至丝毫不得法益, 或者说不能得到真实的法 因为求法要用最虔诚的心, 甘愿处在卑下位, 能够承事法 承事法师 汉传佛教当中的印光大师也一直强调 : 有一分恭敬, 则消一分罪业, 增一分

47 4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福慧 ; 有十分恭敬, 则消十分罪业, 增十分福慧 等等 也就是说, 恭敬是得利益的根本, 有了慢心就不可能恭敬, 慢与恭敬二者本体互违 普贤十大愿王以礼敬为首, 表示它是万善的开端 我们一再强调, 它是缘起上的大根本, 我们一定要一以贯之地通透这一点 譬如说, 观一切皆佛是礼敬的根本, 生起这种尊重心以后, 在面对一切众生界时都会遍行礼敬, 身礼敬 口礼敬 心礼敬, 如此一来, 便无处不是功德 然后, 有了礼敬当然就有赞叹, 就有供养, 有忏悔, 有随喜, 有请转, 有常学, 有恒顺, 有回向等等 这一切贤妙的善行海 善行王都是由礼敬而生, 所以将它标在首位 恭敬是开端, 它是开启自性的最佳缘起 恭敬到了极度, 心就完全开张 ; 处在极深的恭敬当中, 刹那间就会开悟, 因此我们不必以世智聪辩为高妙 无论现代人如何崇尚知识, 在密法当中都是以信心和恭敬为最关键 之前在 晋美朗巴尊者传 当中也讲过, 由于尊者极度的恭敬, 所以当加持融入时, 顿然间开明本性, 并随之出现证量 那极度的信心和恭敬使尊者几乎昏厥, 又好像泯灭了念头, 紧接着本性就显现了, 当时就是如此 即使不谈如此高深的境界, 其实在一切世俗缘起里,

48 闻法行为讲记 45 要得利益也是以恭敬为首 具备了恭敬, 身心相续就变得非常妙善, 无论去到何处都只沾功德 骄慢则是封闭自心的缘起 世间过患最大的是 我, 一切过患的根源是我爱执, 我爱执膨胀到了极大程度, 就出现一种慢相 看什么都不起眼, 看什么都不如我自己 世上似乎只有这个私我最为庞大, 然而 私我 恰恰是众生沦落的根源, 因为是把假当成真, 而且把所谓的 真 推崇到最高, 导致无可救药 现代人鼓吹自我尊严 自我张场, 把自我提升到极高, 这在佛教看来其实是最为危险的万祸之源, 丝毫不可能产生功德 有人说 : 佛教所说的无我, 岂不是泯灭 我 了? 回答 : 一定要把 私我 消除, 真正的 我 才会显现 能恭敬一切人, 私我 就会变小, 甚至消失 这才是顺应法道的缘起 圣人立教无不是要降伏慢心 只有我相渐小, 不以自我为重, 德性才会逐渐显发 譬如当今时代, 家家户户都是小皇帝 小公主, 他们的慢心越来越大 非常骄傲 男骄 女娇, 无论是男子的 马 字旁的 骄, 还是女子的 女 字旁的 娇, 这些越来越增盛, 德性就必定难以被培养出来, 岂不是很糟糕! 父母不知道

49 4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如何教育, 只是一味地宠惯子女 以子女为尊, 不可能培养出孝子 贤女, 因为那些小皇帝 小公主不可能做出贤孝行为 他们往往只会傲视别人 ; 看到有比自己更优秀的就不舒服, 不肯谦虚地去求学 ; 见到跟自己平等的就去较量 去竞争, 他们怎么会产生德行呢? 所有增上生善趣的德行, 都要求有一分舍己为人 ; 所有的善道也都是从他爱执而来, 只是一分 多分和满分的差别而已 譬如行孝, 要不要把自己放下, 去恭敬父母? 或者行悌, 要不要把自己放下, 去承事兄长? 或者关心自己的弟弟 妹妹乃至眷属, 要不要放下自己 牺牲自我, 去利益他人? 世上的一切善业都是由此而来 譬如布施, 是不是把自己的钱财等施舍他人? 譬如安忍, 是不是不顾及自己的冷热 寒苦 名誉 受用等等, 一心安住于道? 一切都要有舍才能得, 而 舍 即是没有 我, 或 我 相很小 如果 我 相太大, 如此处所说, 处于人群当中认为 : 我是很殊胜的, 我是很了不起的! 把自心抬高, 心态越来越高涨, 会使自己在缘起上非常吃力 亏损 不妨想想 : 在高处如何能受教呢? 高是俯视的状态, 如何能够承接? 古往今来的修法者都是以谦下来寻求, 以恭敬作供养 礼拜 祈请等 之后上师传法, 他便能很

50 闻法行为讲记 47 快将法融入内心 如果自己高高在上, 将法师看作是 0.5 米的侏儒, 将自己看作是两米高的巨人, 让侏儒如何给巨人传递呢?! 因此一定要把自己放到最低, 把心放到最低, 接受法师倾入佛法 也就是说, 心有骄慢为障不可能得法, 甚至连传承也不得 因为传承都是从上往下流传, 不是从下往上逆行, 这种道理一定要懂得, 所以把 慢心 列为闻垢之首 如上所述, 慢心是巨大的敌人, 是损坏我们的根本, 我们一再随顺它就会达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坚固的慢心, 如同一个圆铁球, 到哪里都不沾功德水 在人群里,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傲慢者的相貌 : 背着双手, 眼睛只会朝上, 下面的一律不看, 走到哪里都是如此 他让别人望而生畏 如此 高大 的人, 谁能吃得消? 所以这种人很倒霉 即使暂时有一点小聪明, 终究也不会有所成就, 他在缘起上已经封禁了成就之门的缘故 法师见到如此骄慢的人也不会欢喜施教, 甚至教导以后也会觉得 : 这次教错人了, 怎么能教给他? 教他只是让他增长烦恼的毒品, 师教有过啊! 相反, 有谦下心 甘处卑下位的人, 到哪里都能随顺, 让大家始终对他有种很好的印象 事实上, 对上能恭敬, 对下能爱护, 对平等者能友好, 这便是贤善之人

51 4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内心润泽 清净的缘故, 他能够真正受法 此处龙多上师说 : 自从学人生起慢, 心就完全被蒙蔽 慢 是持 我很高 很了不起 的心态, 这种人绝对不承认自己有错误 处在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状况, 非理作意逐渐扩大, 他会把自己想象得无限美好 人心是很奇怪的 譬如我们对一个长相丑陋者说 : 你长得很好啊, 你今天很好看! 她果然就觉得 : 我非常好看! 我们再跟她说 : 你现在真是世上最美的仙女啊! 她就真的感觉自己美到举世无双 看看人的非理作意是如此强大! 这些虽然都是假心幻变出来的幻觉, 但这种幻觉会欺骗主人, 人们因此而迷醉 自恋 自狂 自傲等等 为什么照镜子? 不就是自傲 自恋吗? 连穿件衣服都要在试衣镜前照来照去, 左照照 右照照, 观察效果如何 如果还不错, 她就自鸣得意, 俨然是第一美人 由此沉溺在想象当中, 再也不会认为自己丑陋 同样, 以慢心认为 我是第一, 我很殊胜, 我比别人强, 我们会想到自己有问题 有过失吗? 不会 分别心如是作意以后就生起慢, 相反, 谦的作意已经被压伏而无法生起 以慢会压伏谦, 有了谦就压伏了慢, 我们一定要了知这两种相违相克的心态 继而还要知道, 在缘起上该如何对治呢? 以下给出

52 闻法行为讲记 49 五个药方, 要求我们一定做到 目前不必妄谈高深境界, 首先在缘起上顺应而行, 以小乘的出离为根本, 以去掉私我的执著为根本, 才最切实 ; 也不必高谈什么染净平等, 应当首先认清自己还是一种染污状态 第一, 常常认知自己的过失 如六祖大师所说 : 常见自己过 认知自己的错处, 心就落在 我是个很差的人, 我一无是处 上面, 就不会执持高慢相, 能自然放低自己 第二, 把自己的过失揭露出来 就是说, 我们要承认并且说出 : 我是一个很坏的人, 我有这些过失 那些过失 肯如是去做, 我们的心态就能谦下 ; 如果拒绝, 坚决不承认自己有问题 有过错, 则不仅慢毒无法解决, 而且还会在内心继续扩张 直到最后无药可救, 完全被慢心毒化 腐蚀 第三, 常处低劣 到哪里都像个皇帝一样背手 望天, 那种不正常状态, 没有一点接收法的气氛, 最终身心都会出毛病, 而且对以后的成就来说也绝对是第一障碍, 所以要常处低下位 第四, 穿破烂的衣服 没必要天天穿得光鲜亮丽 好看耀眼, 那其实也是一种慢心, 为了维护自我体面 当年, 释迦导师教导出家人要穿粪扫衣, 三衣一钵, 当

53 5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乞士 3 为什么? 可以降伏我慢 因此, 我们在这些方面也要特别注意, 受用高档 地位高升 名声大噪, 或者知识广博时, 决定容易生起慢心 人是一种烦恼动物, 从实相清净来说虽然本来是佛, 但现相上还是烦恼动物 自身有什么优点就缘此生起慢心, 慢无处不在 因此, 佛陀为使出家人守护自心, 倡导穿破烂衣 第五, 对于上中下三种人 比我超胜 比我差 和我同等的人都要起恭敬 也就是说, 我们唯一修持恭敬非常重要 如果这一点修得好, 上师会观照到法器堪能的状况, 从而欢喜传法 为什么? 因为弟子人品好, 将来决定能够受持正法, 传给这种人对众生有好处 但如果是慢心高涨的垢染之器, 那就算了吧, 跟他说两句客气话也就可以放下, 因为不是法器 这一条说到对任何人都要持恭敬的态度和行为 然而, 恭敬对待上等 同等人也许还可以做到, 对下等人甚至也需要恭敬就比较困难, 一般人会想 : 他比我差, 让我如何能对他恭敬? 其实, 如果对低劣的人都能恭敬, 恰恰说明自己是上好的德性 这种根器适合修大乘 修大法, 因为心量 气量大, 胸襟开阔, 成就也就大, 3 梵语比丘, 华言乞士 乞是乞求之名, 士是清雅之称 谓出家之人, 上乞法以资慧命, 下乞食以资色身, 故名乞士

54 闻法行为讲记 51 发任何愿 修任何法 做任何事都会非常顺利 也就是若能做到恭敬, 一切都不难, 对一切事都能观清净, 对一切众生也都能做饶益 因为他没有停留于烦恼, 而是以自己的见解去深入清净的内层世界 有人说 : 这些跟我们闻法有什么关系? 你是不是扯得太远了? 回答 : 不要这样想, 一切都是同等缘起 我们应当了知等流的原理 : 培养在这一方面做到如理如法, 在另一方面也能同样, 使自己到哪里都得利益 当然, 不仅需要外修行为, 也要向内修正自己的慢心等, 有各方面缘起的调整 调整合格之后再来听法, 由于心器清净 贤善的缘故, 妙法甘露很容易被顿然吸收 领纳 ; 不像那种充耳不闻 置若罔闻的傲慢者, 他们藐视法 藐视法师的缘故, 一无所获 比方一个人的孝心显露以后, 在社会上 在人群中, 方方面面都会生起很贤善的心 这就是他不起恶心的习性使然, 真正走上孝悌之道就不会再做捣乱治安或违背众人利益的事 同样, 贤妙的心, 在法场上也不会做出违背法则之事, 这都是由平时的人品所决定 心已经成为贤善的秉性, 怎么还可能行于非法呢? 人内在的心器塑成以后, 就能无往而不利, 一定有远大的前程 这也就是我们在闻法

55 5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之初, 着重培养法器的原因 思考题 1 慢心 的体相如何? 细致反省自心, 认识慢心的状况 2 从以下几点数数思维慢的过患, 对于它是 障碍得法益的第一垢染 产生认识, 并生起欲断除的决心 : (1) 遇上中下三种人都起烦恼 ; (2) 不生任何功德 ; (3) 不见己过 不知他德 3 对治慢心的五个方法是什么? 准确掌握后, 一一在自身上运用 对治

56 闻法行为讲记 53 无信者, 指对于法及法师不起正信 其对治为 : 需要对于法和法师的无欺生起真实信心 无信就是对法和法师不起信心 其实要是不相信法, 不相信法师, 那么听闻也就没有意义了 人和人之间重要的是信任, 人和法之间也是信任最重要 我们能信任此法有利益 是安乐之道, 就会开始去实行 ; 我们能相信师父的话是真实 有利益, 就会照着去做 否则, 法师讲再多法对我们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可以说, 没有信心就断绝了入法之门 那么, 如何断除无信的垢染呢? 对治法便是一直要思维 : 佛法无欺, 法师无欺 如 道次第 所说, 一再思维法的利益, 作珍宝想 作眼目想 作光明想 作大胜利想 作无罪想等等, 或者以各种譬喻思维法的利益而生起坚信 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结合 道次第 中的广说来观修, 但此处只以一个作无欺想的要点作为代表 无欺, 是指法的体性 作用等无欺 整个一大法藏从下乘到上乘有无数法门, 其中的任何一分都绝对是无欺 是授予我们修心的教授, 每一分圣言都能使我们离过证德 所谓法的无欺, 也就是指, 佛的确看到了缘起 看到了真相, 看到众生是如何颠倒而落入衰损, 同时, 佛也彻知该如何断除衰损 该如何调整并归于不颠倒状

57 5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态, 以及怎样才能生起利益等等, 总之, 所有佛法都是在宣说真理 相信法的无欺, 就是信仰法是真理 是正道, 随后我们对于任何圣教都容易生起信心 对于我们而言, 特别要对大圆满龙钦宁体本法生起信心, 要知道其中任何一处都没有欺骗我们 它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或者江湖骗子的信口胡言 : 我这种药是多么多么神效, 服一贴便沉疴顿愈, 几十年的重病在一天之内完全解决, 往后无比健康等等 可是真正服药以后, 病情反而加重, 就不难发觉他是骗子 ; 圣法却绝非如此, 它是从彻见的智慧和无碍的慈悲中流露而出, 岂能有错? 佛的一切种智现见了成办现前和究竟利乐的道路, 然后为我等众生传授 宣演, 怎会有欺诳? 如 道次第 所说, 我们能相信佛的无上成就, 之后就开始秉持 : 佛陀的任何一分法都无比珍贵, 决定是实现安乐的道路 如是对法生起正信后, 就开始把每一分法都纳受在自心上来实行 就本法而言, 从暇满开始, 一路一路都是在开示真理, 告诉我们如何从一介凡夫逐步转心向道 : 先是发起四厌世心, 走上出离之道 ; 再是修皈依 菩提心, 转向大乘 密乘 ; 然后积资净障, 接近现证 ; 之后修相应法达至开悟 以这样的一种途径就能了知 : 哦! 这不是

58 闻法行为讲记 55 卖狗皮膏药, 的确是无上法宝 生起正信以后, 对佛法当中的任何一句一义都不再小看, 真正认识到它是无价之宝, 是让我们起死回生的妙药 ; 于是, 对于所听到的每一句都能接受 同时, 信心深切, 受持也深, 想把每一句都刻在心上, 丝毫舍不得遗漏 也就是说, 有了信心, 就能恭敬地受持此法, 并付诸实修 对于法师也是如此 他是传授正法者, 他不是对我们说谎, 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行道 他有经验 有传承 有智慧, 能够明确知道法义 因此我们应当了知 : 这是我的老师, 他不会蒙骗我, 他是在指导我 如是生起信心后, 才肯按照法师的话去行持 ; 否则, 他说多少遍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就好比某条路一定能通往金色的宝洲, 那里充满了金光闪闪的宝物, 道路无欺, 我们应该相信可以走这条路 其次有一位向导, 他已经实际成就了这条路, 或者他经过别人的传授, 已经在地图上熟知这条路的正确走法 也就是他有实证的证德, 或者有通达教理的功德等等 古人说 : 师者, 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即是向导, 法是路, 对此二者我们理应生信 相信道路的无欺, 就是想 : 它的确如此, 不是骗我的

59 5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反之, 如果对这条路不相信, 当然就不肯走, 又怎么会到达宝洲呢? 譬如人家说这条路通往宝洲, 自己偏偏说 : 不可能吧, 它会不会把我引到悬崖去? 或 那是条死路, 走不通吧! 世上有假路也有真路 指假路的人同样会说 : 你这样走就能到达某地等等 但实际只是谎言, 根本不是正路 或者有些路只能走到半截, 譬如某些宗教只能告知一些现世法, 或许稍微有着善道的体性, 但还远远不够 实现现世都成问题, 实现来世就更免谈了 或者也有一些道, 虽然会说到希求来世, 但仍不免在轮回里打转, 脱不出轮回 譬如世间的很多宗教, 可以让人来世去往善趣, 但没有出世间道的内涵, 就只是相对层面的正路, 不是毕竟得到善妙之果的路 还有一种虽然可以出离世间, 然而却是小路, 是缓慢 迂曲的路, 它未尝不是一条好路, 因为能得解脱, 但不是最殊胜的路等等 此处就整个一大藏教来说, 的确以一种极为简捷 高妙的方式渗入于大圆满的前行 正行 支分 主体的各种道分之中 我们应该要相信从普贤王如来一直传承下来的这条大道 譬如最开始讲 如来心印传, 就是让我们了知这一伟大传承的由来, 否则, 我们甚至可能会猜测这是不是外道胡编乱造出来的法 再如, 之前我

60 闻法行为讲记 57 们也比较细致地学习了 晋美朗巴尊者传, 这些都是有证量的祖师和法 况且, 整个法类是莲师伏藏, 属于心髓法, 也就是说, 我们对于法或者这条法道的性质 所趣向的目标 行进速度, 它的简洁 殊胜 要妙 切中实修 容易发生功德 起效果等等, 方方面面都要明确 由此自然生起正信, 之后要不要走这条路就看我们自己了 如果说 : 我要走这条路, 那么就要实际去做 ; 如果整天画地图, 跟别人讲这是某某地 那条路要如何走, 然后自己却像个残废一样坐着不动, 又怎么会到达目的地呢? 其次, 一定要相信向导 一条从没走过的路, 没人指导的话自己如何去走? 此中没有自学成才的先例, 如果还要把向导贬低得一塌糊涂, 可以吗? 或者对他说 : 我不相信你这向导, 他还能带领我们走吗? 不可能, 是我们自己拒绝 不仅必须相信向导, 还要认识到 : 我走这条无比殊胜的路, 就要依靠如是殊胜的向导, 向导对我有大恩 而且要以信心和恭敬来依止, 不然让他如何引导? 最后都分不清是谁在引导谁 想一想, 连世间法上都是如此, 何况出世法? 首先闻法之前我们要通过观察, 知道是位具相的法师, 他有各种各样的德相, 了解以后觉得不错, 愿意跟

61 5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他学 由此一旦达成了师徒关系, 就必须生信心 如何生起信心? 内心确定 他不是骗我的 譬如向导说 我带你走, 我们要认识到他的无欺性, 认识到向导是一个正直 诚实的人, 好心要带领我们走 能认定这一点, 就应当生起信心, 按照他的指教来行持菩提道 ; 如果不起信心, 路也不肯走, 他说的话也不肯做, 那么从闻法开始就算是彻底完了 这些都属于闻垢 对于不生信心者说多少也没用, 因为他完全被障蔽了 成唯识论 说 : 不信自相浑浊, 复能浑浊余心心所, 如极秽物自秽秽他 不信, 是很 肮脏 的一种心所, 本身染污而且染污其他 如同一堆屎, 不但自己臭秽, 而且粘到哪里, 哪里就臭秽, 可说是 自秽秽他 同样, 不信者还会生起疑心等, 所谓 狐疑不信, 如狐狸一般, 性情多疑 犹豫不决, 总是想 : 是这样吗? 不是这样吧? 等等 疑心重重, 不肯生信, 也不肯往前行进, 所以是障道的因素 譬如, 有人说 : 我们一起走吧! 一个人很干脆, 马上站起来说 : 好! 我们走! 背上包就跟着 另一个人却说 : 这样不行吧? 不应该这样吧? 屁股总是不愿挪动, 别人拖他也拖不动, 他心里有疑, 又想去, 又不想去 像这种状态就没办法前进, 所以叫有垢染 障

62 闻法行为讲记 59 碍 别人看拖他不动, 也很失望 : 算了吧, 你不走拉倒, 我们大家要走了 或者即使他跟着上路, 但一路都疑来疑去, 譬如刚走到半山腰, 又说 : 我不去了, 这样走恐怕走不到吧? 等等 然而, 一路上会有好多任务需要完成, 如果老是有疑心, 怎么可能完成呢? 比如现今修暇满, 有的人不肯修, 嫌弃法门太低 ; 可是等修到后后高法时, 像这种出离心都生不起来的人, 还要往上攀, 他怎么可能攀得上去? 结果不得不又下到底层, 到底层也不愿意打基础, 就又往左边看看 右边看看, 这样绕来绕去怎么能行呢? 心太乱 太杂的缘故, 称为 脏 所以法师说一个, 我们就要有信心实行一个 受持一个, 这就如同跟着向导走 向导说 : 我们在这儿休息, 那我们就休息 ; 在这里安营扎寨, 吃点东西, 然后歇一下 等会儿还要打好水, 那山上没水 等等, 我们都要跟着做 ; 到某地之后要走这条路, 你们要怎样跟着我来, 要注意什么, 坐哪路车, 到哪站下, 又到哪里去 等等, 通通都要照办 法道的次第引导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现在共同修学, 第一步就是集训, 集训什么呢? 我们一路行进的过程中, 必须避免一些错乱行为, 而且要遵循如理的行为 ;

63 6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如是培训以后再步调一致地接受引导, 就肯听从 肯照做 当然引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好比万里长征, 行进过程中有很多站 ; 就本法而言, 有十二 站, 每一站包括好几级路程, 每一级路程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些都必须实地行进, 跟上每一步的引导 同时每一位学人一定要对于这条法道和引导者有信心, 之后就要按照所引导的去行持 如同一位旅游者, 上路之前往往会认定 : 这是最大的国际旅游公司, 不可能骗人 那些 皮包公司, 他们才会骗人, 但这家绝对可靠 由此放心, 并完全认可导游所指点的路, 愿意跟着走 ; 或者是对于向导早就很熟悉, 知道他是内行, 接下来才肯对于他所说的任何话都听从指挥而行动 譬如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到西安 因此, 西安有哪些景观, 那里的各条路是如何如何等等, 都要听从导游的介绍与安排 如果导游说 : 我们按照 的程序来走, 我们听后当然就要跟着走, 以免掉队 如果你偏要说 我一个人走, 那怎么行呢? 到第二天你肯定会迷路 接下来的第二站是甘肃, 先坐车到兰州, 然后去嘉峪关 ; 去嘉峪关要坐什么车, 早上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事, 中午在哪儿吃饭, 晚上几点集合等等 ; 嘉峪关游完后去敦煌, 敦煌过了去塔尔木, 之后乘火车奔赴

64 闻法行为讲记 61 拉萨, 到拉萨后再去日喀则, 再从日喀则去尼泊尔, 然后去印度, 到印度以后去金刚座, 这一路下来, 只要跟着导游就 OK 成道也是同样, 对于指引我们一路修行的真正向导, 我们就要如是对法与上师生信心, 按照指导去行持 如果学人说 : 我怀疑你 不相信你, 我不跟你走, 那何必还要 买票? 你随时可以打道回府 我们现在是要走上光明大圆满之路 从暇满开始, 这段旅程有一个一个环节, 都是要在心上去行进 例如从因 喻 果方方面面思维它的难得, 从现前 究竟思维它的义大, 或者对于暇满的体性 八暇十满, 以及如何断除八无暇, 以及特别的十六种无暇等等, 一一都要在自己的状态上去反省 观修 之后建立定解 观念, 使得自心一直思维 : 此次人身是多么难得啊! 我不愿意浪费 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一定要用在正法上面! 如果能够生起这种决心, 它就能推使我们直接入于法道之中, 日日夜夜行持正法 暇满到量后, 就要开始修无常 无常之中也有七番, 需要我们一个一个方面去思维, 从最广阔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无常开始, 然后是历史上 三有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四季的更替, 人类环境里的各种无常变相等等, 最后思维到我们自身的死 死期不定, 死缘众多, 死时只有法

65 6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有利益, 因此我们只能一心向法等等 如是步步实修, 乃至每一想到明天死不死都不知道, 今天就一定要修持对死亡有利益的法, 这时就要更进一步切入于 必须当下修法, 以此产生很大的力量, 将心直接转入修法 无常是第二站, 必须经过足量的观修, 否则如同没有到达兰州, 又怎么再到敦煌呢? 接下来是思维业因果 也就是, 既然要走安乐之道, 首先就要观察何者有利 何者无利 造恶就感苦, 行善就得乐, 在我们面前展现出这两条路, 看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别以后, 不难建立因果正见, 从而一向行善去求乐, 一向断恶去避苦, 一切时都按照因果来行持, 于是到达了第三站 然后思维轮回苦, 对于轮回总体的状况 支分状况, 一个一个地观察 法师的传讲就如同带领观看整个轮回范畴里的事, 会告知在大的原则上如何看待整个轮回, 为什么从上界到下界都仅仅是苦的自性, 还要观察三苦, 苦苦 坏苦 行苦是如何等等 具体的支分方面又会带领观察六层境界, 下趣的地狱 饿鬼 旁生是如何受苦, 善趣当中, 人类如何饱尝八苦, 修罗又如何具有斗争苦, 以及欲界天的五衰相现 死堕苦, 上界天的坏苦 行苦等等, 导师会引领着我们不断用自己的心眼透

66 闻法行为讲记 63 视轮回的真相, 一旦看到它彻底是苦的自性, 无丝毫安乐可言, 也就容易歇下对轮回的追求 因为知道求来求去也只是求得一堆苦, 何必做这种无意义的事呢? 从此一心向往出离 求解脱道, 就已经到达了第四站 通过前两站的历练, 自心不会再著于现世法, 通过后两站, 不会再著于来世法, 于是往解脱的方向行进, 这叫做出现了厌世心 求解脱心 ; 然后再思维解脱的利益, 从而一心求取 ; 再思维如何依止善知识, 也就是为成办即生的解脱走上依师之路 这就完成了外前行的一段旅程 但是尚未到达终点, 如同只到达塔尔木, 未到达拉萨 未到达世尊的金刚座, 所以还需要继续前进 要上 高铁, 重新武装自己的相续, 以归依作为道基 ; 随后修发心, 把身心全分纳入于大乘法道当中 ; 然后积资净障, 使自相续调整到能够生起证悟的状况 ; 再直接跟三世诸佛总集体的上师相应, 让他的力量入于内心, 破开迷云障雾, 彻见本性 这时就如同到达金刚座, 随后就可以坐上法王正位的宝座 当一切迷乱消失, 自性的大圆满就会完全显发, 而以上的每一站都是法道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试想, 如果没有信心, 我们会走这条路吗? 能一步

67 6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一步按部就班地前进吗? 能真正按照法轨非常殷重地 实修, 达到一步一步各自的修量吗? 这是一段不短的 路, 每一个环节都要在因缘上完全相合 非常严密地进 行 否则, 因缘上稍有缺失就不可能成功 中间乏少信 心, 在修学正法方面出现障碍, 也根本得不到法益 甚 至如果最初就不相信这条路 不相信向导的话, 他哪年 才能到呢? 没有可能到达 总之, 第二个非常大的过患 与垢染便是没有信心, 或者说有怀疑, 它会极大程度地 障碍行进, 使人们不能成功地走上法道, 所以我们一定 要遣除这种障垢 不励力求法, 指得不得法都无所谓, 对于法不励力求, 就像在马前倒骨头 在狗前扔青草一样的心态 对治为 : 需要发起正法难遇和善知识难见之想, 之后对于法的每一句义都生起励力求的欲乐 第三个闻垢是不励力求, 没有一种极大的希求心 不是一说到正法, 主动力就被引发出来, 不是对法一心 求取 希求修持 4 譬如过去杨露禅 偷拳 由于他特别喜欢太极拳, 又没有条件拜师, 就在一旁偷偷观看, 看了以后马上私 下练习, 要把这些招式练出来, 这就是他有希求心 好 4 杨露禅 ( 年 ), 杨式太极祖师

68 闻法行为讲记 65 乐心 相反, 如果对法没有好乐心, 即便法师传授再多 也不会有用, 简直是对牛弹琴 跟石头说话一样 生公 5 说法, 顽石还会点头, 但对于没希求的人, 恐怕再如 何说, 他也不会点头 这种人无异于画中人, 他没有一 颗真实求法的心 然而, 内在一颗火热的心对于学法来 说是非常必要的, 乃至学到最后都不是形如槁木 心如 死灰 也就是说, 连勇悍上进的劲头都没有, 连一种求 法的殷重感 迫切的希求心都没有的话, 他绝对不会成 功 励力求是精进的不同表达 战士要有斗志, 修行人 要有修志, 要有舍命都可以的极大求法心, 才决定成功 学人是否具足闻法的德相就要看他希求还是不希求 如 果认为自己得不得无所谓, 得也好, 不得也罢, 跟我没 多大关系 如此无动于衷, 就是没有励力希求心 自心 的主动力没有开发出来, 心力没有开张, 怎么可能得 到? 世间法方面也是同样, 譬如爱迪生寻求科学发明时 一心贯注, 他非常希求能做出这方面的贡献, 因此不断 奋斗 其他无论是世间的求学 求财 求名等等, 都是 有希求才有行动, 否则定然不肯行动 5 竺道生大师 ( ), 一般称为生公, 是晋宋间的义学高僧 尝讲经于虎丘寺, 聚石为徒, 说到一阐提有佛性, 群石皆为点头

69 6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如上所述, 要走一条从西安出发一直到金刚座的路, 我们内心有没有希求呢? 如果没有励力希求心, 不是一心盼望去金刚座朝拜圣地, 就一定不肯走, 难道不是吗? 即使别人说 : 我给你一张机票怎么样? 但对于无动于衷的人来说, 机票就跟一张草纸也没什么差别 相反, 如果有特别强大的劲头, 一听到说有人带领要走这条路, 去向金刚座, 那种希求 向往心使得他简直睡不着, 日夜渴望加入这一次朝圣之旅 现在我们就是要走一条内在的朝圣之路, 一条成佛之路, 所以应当特别盼望 希求, 超过任何世间人对财富 权力 知识等的希求力 求取力 心里发愿 : 我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求取它, 或者想 : 我从现在起到死之间都要努力,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这就是励力, 它表示给自己加劲, 使内在的力已经要冲出来了 他甘愿 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任何饥寒困苦都扛得住, 能够不惜身命地去求法 强烈的求法精神, 使他对于法师所传的任何一部法, 都视为无价之宝, 并尽己全力去修行每一段内容 如果缺少了这种希求心, 其实再传多少都没有用, 如同在马前面倒骨头 狗前面扔青草一样, 与自己毫不相关, 这种心态绝对不可能成功 ( 马是 素食家, 给它倒草料它会吃, 但如果给骨头, 它的态度就是 : 这个

70 闻法行为讲记 67 跟我没关系, 我不稀罕 ; 狗是一种喜欢吃骨头的 荤食家, 给它扔再多草, 它都不会瞟一眼, 反而表示 : 我不要这些 其实这便是 不励力求 ) 如果驯马师不断地给马喂骨头, 马儿却连口都不肯张, 更不必说咀嚼, 如此一来, 它怎么能吸收呢? 又好比对于丝毫没有主动性的人, 让他做什么都不肯 同样, 传法师好比驯马师, 即使他再殷勤传法, 学人却一直无动于衷, 看都不看一眼, 觉得那些法跟自己无关, 心不励力求取, 能有什么用呢? 能吸收佛法 能让佛法利益自己的相续吗? 真正有求法之心, 他的内外状态就会完全不同 不仅从内心里特别注意 特别想要通达法义, 而且也会非常认真地听闻 : 那是在说什么? 并积极思维 : 它的涵义如何? 等等 不励力求的对治是生起难遭遇想, 认识到此中具有极大意义, 所谓千载难逢 万劫难遇, 如何珍惜都不为过, 从而把每一句法都视为如意宝, 生起一种 我要尽最大努力求取到它 的意乐, 来对治垢染 具体而言, 我们应当如理思维 : 正法极其难遇, 在无佛出世的漫长时期里, 一句法也听不到, 是如来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福慧圆满而成道, 才宣说一切正法 再者, 龙钦宁体是总摄小 大 密三乘修要的至极

71 6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精髓的大法, 的确可谓亿劫难逢, 这一次错过了, 何时才能再遇呢? 无论如何我都要把求法视为最重大的因缘 之后又想 : 善知识非常难遇, 如果没有往昔的福慧善缘, 就连一面也难以见到, 然而今天的因缘多么殊胜, 人身也得到了, 法也遇到了, 何况善知识还正在传授, 我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当下的因缘 否则, 错过这一次, 岂能再有下一次的机缘? 在此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 人们往往以为, 正法能够源源不断 层出不穷地流传, 因而任何时候自己也都能得到 然而这种错觉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网络上虽然充满佛教资料, 但如果没有具相法师的传授, 学人依然不能学懂 佛法绝不是随便看看 听听就能轻易通达的 况且, 因缘错过难再值遇, 传一次 前行 就需要好几年时间, 妄想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学, 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们应该衡量 : 前行 能得几度闻? 尤其是如此完整 详细的传授, 到哪里能再找到? 再者, 几年以后人都老了, 因缘或许会把自己牵得东奔西走, 还能遇到如此大法吗? 实在是非常困难 即使常常听到法讯, 知道这边有法师在讲什么, 那边又在讲什么, 但由于因缘不能相合的缘故, 始终没办法深入佛法 不过是在外面听听消息, 做个观赏者, 或者偶尔翻一翻书 对于其中具体的环节, 自己哪有心思一步步跟着学修

72 闻法行为讲记 69 呢? 也就是说, 这次其实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因此, 对于正法字字句句的涵义, 我们一定要有励力求取的意乐 : 这次闻法时, 我争取把每一句都求到! 细到对其中每一个法句 每一个要点 每一个细节, 都非常珍惜地受持 好比导游带领我们从西安出发一路朝圣, 我们会想 : 对于路途当中每一处佛教圣地或山洞 每一个加持物 每一尊圣像, 我都一定要真心地磕几个头, 顶戴碰触 真心发愿, 一丝一毫都不漏过 为什么呢? 因缘难得, 这次能来, 以后不一定有机会 譬如年纪大了, 或者经济条件不允许, 或者不想走动 缺乏意乐等等, 朝圣之路在今生当中可能只旅行一次, 下次再来的可能性不大 人生之中, 各种因缘虽然众多, 但法缘其实极其稀少, 过分幻想只会障碍自己 在当前法缘出现时, 就一定要以大希求心立即求取 毫不放过 与上述譬喻相反, 我们要如同狗面前出现骨头那样, 马上咬住, 津津有味地 啃食, 吸收其中全部的营养 ; 又如同马面前出现青草般, 马上在口中不断地咀嚼, 使之消化吸收 滋养身体 思维佛法难得 善知识难见, 观想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从而好好把握 把握又要切入于最精细处 由于其

73 7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中每一法句都是金刚句, 涵义无比殊胜 富有加持, 能带来无比的大利益, 所以我们对于每一句话也就都应当视若至宝般希求闻受, 以此对治不励力求的过失 思考题 1 相信法无欺 法师无欺的心态是怎样的? 2 大圆满龙钦宁体法的来源 性质 作用 行进速度等是怎样的? 从暇满到上师相应法之间的修心路程大体是如何进行? 如理思维, 对本法的无欺性产生正信 3 如何认定法师无欺? 结合向导引路的譬喻如理思维, 对法师生起正信 4 励力求法的心态是怎样的? 结合朝圣的譬喻详细体会 5 反省自心是否有励力求的德相, 认识错误后发起欲断除的决心 6 如理思维正法难遇 善知识难见之理, 尤其确认到此次法缘难得, 对于本法的每一句义都生起励力求的欲乐

74 闻法行为讲记 71 外散者, 由外散的门径会引生贪等烦恼的缘故, 成为垢染 其对治为 : 需要向内收摄自心 此处讲到对治外散的必要以及对治方法 心往外散是产生贪等烦恼的门径, 所以一定要截断它 也就是说, 心从根门出去, 驰散于外境欲尘, 就如同打开了烦恼之门, 容易引生贪欲 嗔恚等各种烦恼 ; 如果守护根门, 不令自心外散于尘境中分别 耽著, 便不会生起贪等烦恼 晋美朗巴尊者在自传当中说 : 住在寺院人多聚会之处, 在关房处不见很多人 如果见的话, 贪嗔等烦恼会压不住 在人多愦闹的地方起烦恼非常快, 根本不易压住 什么缘故呢? 譬如眼睛看到了色, 马上起贪或者嗔 ; 耳朵听到声音也是同样, 心的外散很快引生烦恼 奉劝初学者不宜上网 不宜看世间染污之事即是此理, 否则, 准保烦恼的门就此打开 作为修行人, 口里话要少, 心上事要少, 手上钱要少, 有此三 少, 并且一心住于正法, 自己的修行才有希望 ; 反之, 如果沉溺于欲尘, 每天都生起无数次烦恼, 还怎能住于正法呢? 可见外散最能破坏修法 尤其初学者, 修行尚未稳固的缘故, 一定要安住静处 宁可死在静处, 也不要在危险的红尘中迷失 俗话说 眼不

75 7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见心不烦, 眼见之后不免生心, 此心非贪即嗔, 或各种烦恼 同样的道理, 耳闻 鼻嗅 舌尝 身触等等也都是如此 也就是说, 识驰散在六境上面是惹烦恼 生苦的根源, 会出现各种迷乱显现以及各种苦恼, 所以是过患之门 因此, 修法者要密护根门, 常常现起忆念 正知守护自相续 既然外散是产生烦恼的门径, 我们就要采取对治 如何对治呢? 心的野马每次出去都会惹事生非, 所以要像牧马人一样, 及时把它收回, 不让它在外境散乱 其实, 不断在欲尘里散乱 动摇的人, 都不算是真正的修法者, 甚至于 溜野马 几天 几十天都不觉知, 多少个小时沉溺在影视 新闻 娱乐等引发贪嗔的五欲境中, 起现大量分别, 烦恼越来越深重 尤其当代人似乎已经失控, 以芝麻大的事都会马上生起很大烦恼, 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就是外散 有人问 : 有这么厉害吗? 回答 : 网上大都是虚假的图片 文字信息, 初学者的眼根每当触及, 不是生贪就是生嗔, 或者散乱 妄动, 起心的频率非常快 强度非常大, 久而久之就串习成了非常糟糕的心态, 即强烦恼态 在这种状态当中, 内心根本安定不下来, 也没办法学法, 事实上就是如此严重

76 闻法行为讲记 73 不仅如此, 而且因缘和合很快会生起烦恼 例如一张图片, 如果是引贪之境, 看后马上起贪 网上有很多花边新闻, 有各种惹人心动的事, 内心缘念于此, 就难免控制不住而现行烦恼 几个小时下来, 心被染污得一塌糊涂 而且非常严重 非常深固, 一座法修下来也许没能清净多少, 但上一次网或者散乱一次, 会发现自心似乎被蒙上了很厚重的污垢, 几乎完全被覆蔽 : 一方面自心动荡不安, 难以收回, 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混浊不堪, 显不出法义 不能与法契合等 再者, 散乱之后, 人往往是想 : 我不愿意再修法了, 干脆躺下去睡吧! 乃至睡眠以后, 梦境也是乱七八糟, 身心都受到摧残, 无法趣入修法 需要采取的手段是, 心刚一溜出去就把它收回来, 如同看管野马般, 及时制止妄动 也就是说, 以摄心来对治外散的垢染, 所谓 目不邪视, 耳不妄听 6, 论语 中也说到 :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这些都告诉我们不应外散放荡, 否则有大过患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 前行引导文 时也了知, 五根识驰散在外便是葬送自己, 使一切所作所行与自杀无 6 北齐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教子 云 :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 怀子三月, 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 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 以礼节之

77 7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异 其中, 著色如飞蛾扑火, 死在灯火之下 ; 著声, 如野兽闻声, 被猎人捕杀 ; 著香, 如蜜蜂闭死在花笼中 ; 著味, 如鱼儿被铁钩钓走 ; 著触, 如大象陷在淤泥里 然而, 我们怎能任凭宝贵的慧命葬送于五欲当中? 过去认为那是自由自在, 其实是对缘起愚昧 以染污法 苦恼法岂能求得幸福快乐 高品质的生活? 如今我们须认清虚假 澄定自心, 以免放纵错乱习性, 导致慧命丧亡 第六识也没必要缘念三时的种种境, 那些其实根本没意义 过去的事已灭, 追忆它是一种妄想 ; 未来的事未到, 迎接它只是幻想 ; 现在的境虚假不实 迁流不已, 在里面捕捉 计较分别也不过是痴心狂想 总而言之, 三时的影像境都是虚假法, 驰散 追求 沉溺其中只是狂乱或狂心所为 认定这一点以后, 我们就应当断除外散, 唯一住于正法, 没必要缘过 现 未三时之境打妄想, 白白浪费心力 感情 修行人是无事人, 我们就是要做无事道人, 趁早歇下自心 原先往往有打妄想的毛病, 想想过去 想想未来, 不由自主就沉浸在妄想里, 还以为是一种享受 甚至有的人打上一两个小时的妄想都可以, 无所事事地半坐半躺, 竟然感觉想一想还很舒服 很有意思 但是, 妄想打久了难免成病, 如今我们既然看透, 闲居

78 闻法行为讲记 75 无事时, 应该是正好用来修道, 除了让自己唯一住于修法外, 再也不应理会其他无意义事 要知道, 心收回来才能缘于正法, 否则 嗜欲深者天机浅 修持大道会很困难 也就是, 如果习气太重 对虚假的欲尘嗜好太多, 认为声色 权贵 钱财等极有意义, 追求种种欲尘境界, 心就自然散乱 迷失 缺乏灵性, 还能修什么佛法? 只会现起各种各样的烦恼 业习, 使轮回越发展越壮大罢了 再者, 过于内收的话, 会引起睡眠 昏聩 沉没的缘故, 也是垢染 因此需要诸根悠闲放任, 在心中出现了劲头再闻法 此处需要了解三个层面 : 内收垢染的原因 垢染的作用和对治 首先, 由于心识过分收缩于一处, 而进入暗昧状态, 越来越模糊不清, 越来越沉陷下去 轻则昏聩, 出现糊里糊涂提不起精神的状态 ; 重则心识沉没 陷落, 进一步便会深入睡眠 内收会使心识处在不明清的状态, 不能够很清楚地记持 思维 受取法义, 所以成为闻法的垢障 对治是要让诸根悠闲放任, 调整出正确的心态 也就是劳逸结合, 松紧得度地闻法 如何对治呢? 可以从

79 7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反方面下手 内收是过于收摄, 把心识的范围缩小 集中在一个焦点上, 由于太紧张 太执著的原因, 好像投注到工作中一样, 不知不觉沉陷进去, 反而使心识本自的能量无法发挥, 处入一种消极的状态 对此, 我们需要反其道而用之, 让诸根悠闲放任 内收似乎是受到辖制, 要让心一直盯牢一点, 所以很累 悠闲则好比放下了一切心事 一切任务和压力 ; 放任则更加体现了一种随意 自在 我们的心本来具足能量, 可以灵活地运行并清明地领悟, 只是以内收导致能量无法发挥, 从而陷入一种极端 相反, 使自心重新焕发能量的方法, 就是让诸根悠闲, 心无挂碍 自由自在地放松下来, 有意地不再那么认真, 不刻意去干什么, 而是随便怎样都可以 此时, 心从对一处焦点的死死执著变成了一种完全的自由和随意 ; 从原来缩紧或者狭小的状态变得松缓, 又宽阔得似乎可以朝多方面敞开 譬如, 以手紧握细沙, 细沙反而漏失更快 同样, 我们处在一种内收的执著当中, 会造成很多肌肉 骨骼 心理等各方面的紧张, 从而并不容易把握法义 反之, 当没有任务, 可以随便去做各种动作 行为时, 紧张状态自然消除, 身心的能量也能够恢复 因此,

80 闻法行为讲记 77 我们如果调整好心态 不紧不松地前来闻法, 无论听什么, 都能清楚 开阔 明朗地缘取法义, 并记持于心, 由此成为内收的对治 疲厌的心态闻法, 指讲法的时间过长等时, 被饥渴和日晒雨淋等所逼恼, 就极容易舍弃法和上师 因此需要在还没有积集舍法罪业之前, 发愿永远不离正法和上师, 如此印持之后再退出讲堂 第六种闻垢 疲厌, 同样是从体相 所导致的过患, 以及我们该如何避免来宣说 其实这些也全是基于缘起上的考虑, 能洞达缘起, 就是有理智的人, 不需他人逼迫便会自然信受并如法而行 疲厌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本来对听法还算有意乐, 但后来时间太长, 法师讲得太多, 身体受不了 时间过长对于我等凡夫来说, 确实是身体疲厌的一种因素, 有可能坐不住, 或者到了进餐时间, 出现饥饿 口渴等等 又有的在露天上课, 太阳晒得厉害, 十分钟以内还不要紧, 但晒上两个小时就特别烦躁不安, 身体左转右转 动来动去, 心里也生起厌烦 : 快结束, 不要讲了! 怎么这么讨厌? 还不下课! 这就是由暴晒或太热产生的情绪 ; 如果天太冷, 刮大风, 一开始也许还不要紧, 但后来风越来越大, 于是自己越来越无法忍受, 顾及自身

81 7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的健康, 也会产生排斥心 厌烦心, 不想继续听下去 好比老师上课拖堂, 学生有意见, 叫做 厌 又好比工人, 如果长期干活多 工资少, 身体很劳累 辛苦, 伙食也差, 他们就会罢工, 这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排斥心态 同样, 闻法时间长, 学员累了就会罢学, 不想听 一旦生起厌烦心, 此次闻法就出现过患了 乃至下一次上课, 以这种等流习气仍然会产生厌烦心 产生障道的作用 如此三番五次地串习以后, 就觉得听这些课太难受, 我不要听, 干脆换一换 可见, 内在出现厌烦心态, 甚至会造下舍法罪 它是如何出现的? 其实是感觉自己在吃苦 受不了, 于是起厌烦 闻法是这样, 工作也是如此 比如做某项佛法方面的工作, 起初很激动, 但时间长了 身体累了, 工作条件差, 或者整天忙忙碌碌, 就感觉太单调 不喜欢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方面 有人会说 : 我累了 饿了 苦了, 发点牢骚还不行吗? 回答 : 从法的要求上来说是不行的 为什么? 因为它会导致由此舍弃法和上师 本文直接说到, 出现的效果就是非常容易舍法和舍师, 他厌烦到什么都不想要 譬如给你一种食物, 开始你还会觉得好吃而欣然接受,

82 闻法行为讲记 79 但吃到一定量就感到受不了, 于是大喊 : 我不要了, 我再也不吃这种东西了, 当时就产生一种弃舍的态度 同样, 以闻法疲厌而弃舍的缘故, 会集舍法罪 我们作为相信因果的修行人, 一定要了知哪些对自己不利, 以便提前进行防护 具体该如何做呢? 舍法的心态是 我不要它了! 持法的心态则是 我要永远受持它, 永远不舍! 以此持法的祈愿可以对治舍法心 此处龙多上师开示到, 在起舍法心之前就要防护, 也就是每次听完法都发愿印持 : 但愿我遇法! 遇到上师! 而不是等生起舍弃心以后才忏悔 每一次都是正面的祈愿的缘故, 这种强烈观念, 在何时何处就都会保护 摄持我们的心, 不往舍弃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龙多上师告诉我们第一个对治方法, 是用 不离师 不离法 的依止心作印持, 每一次闻法末尾都发下善愿 : 愿我不离法! 不离师! 之后再退场 其中所蕴含的善巧在于, 以此等流我们下一次还会再来闻法 然而如果是最后起念 : 我不要再听了! 这种缘起就很不妙, 可能导致下次真的不再来听 所以每一次都要留余地, 让善妙的等流接续下去, 但愿我再遇师! 再遇法! 一直具有下次再来的意乐, 这便是缘起上的善巧 不要等自己生厌烦 我下次还要来啊? 心

83 8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里不情愿, 却不得不勉强自己憋着一口气去听, 到了后来就很难咽下这口气, 最后就有呕吐之感, 一见到经堂就想吐, 或者一想到要听法简直烦得要死, 如是在识田上已经种下不愿听法的习气, 就很容易造下舍法罪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学习, 有的学生厌烦学习 前者往往希望老师多讲一些, 听完一堂课还期盼下次再听, 每次都有强烈希求 他的好乐心不断增强, 听讲再多也不会有逆反心理 他觉得能学到知识就很幸福, 由此一直在良性运转 ; 而厌学的学生, 最初就破坏了缘起, 上课就持一种消极态 躲避态, 没给自己一种良好的提醒, 下次上课还是想 我不要听 他不但内心舍法, 而且外在表现上也是距离老师远远地坐着 如此一来, 心和心还能接通吗? 对法师厌烦, 岂能承接他所传下来的法吗? 不可能 厌烦的情绪发起, 心便随之封闭, 不愿再接受传法, 这些都是需要对治的状态 心与心之间的契合非常关键, 要想长期相处, 双方的心态很重要 尤其是自己方面出现故障, 譬如处在杂染的状态, 会导致正法不能顺利被吸收等诸多过患, 因而需要及时处理 而对于其中的第六疲厌闻垢, 第一个方法就是以祈愿 常遇法 常遇师 来对治 其次是提起大欢喜心, 来对治饥渴 劳累等苦受

84 闻法行为讲记 81 当人们觉得一件事非常有意义时, 受一点苦是无所谓, 也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我们要注意到这种心理特点 每当稍微感觉有些受不了的时候, 就要马上振作起来, 提起心力, 专门思维这是有极大利益的事 实际上, 以上所遇到的只是一丁点小苦, 而如 贤愚经 中所说佛陀因地的求法苦行, 譬如投火坑 身剜千灯 钉千钉等, 我们就绝对难以做到 可是为什么他可以堪忍如此巨大的苦行? 因为了知法的极大利益, 从而宁可舍身都要闻受 相比之下, 我们受到的饥渴 寒热 蚊虫噬咬 风吹日晒 疲劳 疼痛, 或者久坐导致浑身不适等等, 这些算什么呢? 咬咬牙都能克服, 只要我们想到正法利益最大 再看那些不远万里去挖金矿或者淘金的人, 住在非常寒冷的野外, 清早起来也极劳累, 但一想到不久能得到金子, 无论再累他都认为值得, 哪怕干上三天三夜也不成问题, 就是因为欢喜心 希求心强烈, 完全映蔽了小小的苦受 人心便是如此, 看到有利益就肯干 肯卖命 又譬如我们大都在世间都读过书, 当时为了考上名校 出人头地, 读中学奋战几年都不会喊苦, 人家劝休息也都不肯, 只顾埋头做题 看书 那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觉得学习有大意义! 如今我们学的是佛法 是成佛

85 8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之道, 无数倍超过在世间读书的利益, 还有什么苦不能忍受? 或者从另一方面来看, 譬如自己患上严重疾病, 医生来诊治, 告知需要针灸 开刀等等 虽然受一点苦, 但能一次性解决沉疴, 于是自己咬咬牙, 决定以此小苦代替大苦 再如母亲为让孩子脱离病苦, 即使要背他到几十里外求医, 也都愿意做 路上再大的劳苦, 以她强大的心力, 都没有什么不能克服 以上所举例子, 懂得之后应当尽量运用 也就是一旦通达这种内心缘起的合理性, 明白该如何操作以后, 我们按照原理去修 去做, 去顺合于这种缘起之道, 就决定能祛除疲厌的垢染 因此, 以下介绍这第二种方法 或者这样生欢喜心 : 过去我的生命都毫无意义地唐捐了, 现在为了求得正法, 如果能由病痛饥渴等代受一切有情的苦而闻法的话, 在他方刹土须堕入金刚地狱的诸多恶业, 于我等大师的刹土 南赡部洲此业增长地, 仅仅由头痛就能清净的话, 这下就能清净无量罪业 圆满无量资粮, 多么令人欢喜啊! 我要欢欢喜喜地闻法! 第二种方法是从求法的意义上思维, 并生起极大欢喜心 : 我往昔的生命全都被无意义地浪费, 今天能够闻受正法真是太有意义 太幸运了!

86 闻法行为讲记 83 进一步思维 : 我现在为求圣法, 受一点病痛 饥渴等, 可以代受一切有情的苦 毕竟有苦受时容易修持, 无苦则不易进行这种修法, 受苦是个很好的机会 譬如饥饿时, 可以思维以此代受一切众生苦 或者酷热 身体不适, 乃至病痛难忍时, 都可观想以自苦抵消一切众生苦 如此听受佛法, 能极快地消除往昔恶业 释迦佛的刹土 南赡部洲是诸业增长之地, 业果成熟极其迅速, 譬如上半生造业, 下半生成熟 ; 稍微造恶, 直堕恶趣, 稍微行善, 便得解脱等等 这是非常难得的因缘, 我们处在此地 此时 此状况中, 如果善巧修行, 能迅速消业 譬如以诚敬 慈悲心为前提, 听法时可以观想 : 我以现在的少许苦代一切众生受苦 在其他刹土必堕金刚地狱的诸多恶业, 借助一次轻微头痛般的苦, 以及同时的这种观修与闻法, 便得以清净, 这就叫做 以小苦代大苦 如上所述, 如果扎一针就能去掉百年沉疴, 我们肯定会非常欢喜地说 : 竟然有这等好事, 医生你一定要给我扎一针! 不但不会怪罪医生带来疼痛, 反而会心急地催促 : 你快点给我扎一针! 同样, 我们应当暗自庆幸 : 这次太幸运了, 我一定要受这点疲累的小苦, 才有机会消除极重罪业 圆满无数资粮, 多么值得欢喜!

87 8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真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如是欢欢喜喜地听闻佛法 人心往往是随想随变 并非固定 以此第二种方法作意而转变心态, 自己马上就会振作起来, 甚至法师讲三个小时都能坐得住 提起心力 对治垢染, 当时就处在诚敬 清净的状态中, 仅此一次便能消除无量恶业 积集无数资粮, 这种大方便其实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当然, 如果将心转向负面, 就会很糟糕, 譬如越坐越苦恼, 继而动气 发火 生厌烦心, 最后实在忍不下去, 就暗暗发誓 : 我再也不来听! 永远不听你的课了! 由此造下舍法 舍师之罪 试看, 关键不都在一念之心吗? 如是领会 掌握缘起以后, 我们应当积极地调整自心 小结听法需要一种自然的状态, 没有任何心事 执著, 也没造下严重罪恶, 也没有现行烦恼或散乱, 修行生活很有规律, 早上安安心心地听, 或者下午来听都很好 关键是在于状态, 否则听再多都无法吸收入心, 有什么用呢? 太紧 太松 造恶 不恭敬 慢心 疲厌 不励力求, 这些统统不合格 具足相反的如是众多条件和德相之后, 闻受佛法才能有利益 我们每次闻法前都应当检查自心是否清净 譬如生起慢心等就要及时对治, 因为已经障道, 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或者在外溜达得多, 逛街 逛商店, 跟这个人聊

88 闻法行为讲记 85 半天, 去那家吃一顿, 又看电视 听了新闻 上网闲逛等等, 内心严重外散, 再来听法肯定不灵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 事情很多或者分别心打妄想太多, 到了听课的时间才匆匆忙忙去听, 不在状态的缘故, 法根本不入心 或者自己特别紧张, 处在一种执著的状态, 或者烦恼纠缠, 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或者起了厌烦情绪等, 这些都不是如理的闻法状态, 心不开通 不明朗就难以受持佛法 可见, 闻法需要各方面的因缘积聚 内心清净才能得到法益 ; 若能长期保持, 所得法益更是不可思议 不如法 杂乱的心态, 都叫做垢染, 在这类状况当中即使长久听闻, 也不可能有什么效果, 所以都是我们应当断除的如毒般的行为 总结如上所述, 器之三过 六垢, 它们如毒一般急需断除, 同时它们的性质 相状 后果如何, 以及如何对治, 这一整套方法龙多上师全都交给了我们 接下来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如此操作, 让自己成为一名纯熟的善巧者 从原来那种盲目 无知, 不晓得如何应对 调整等的状态当中脱离, 了知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心, 并开始走向成熟, 这些对于我们来说特别重要

89 8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思考题 1 如理思维并反省自身状况, 深刻认识到 外散引生烦恼, 毁坏法身慧命, 发起断除的决心后如理对治 2 反省自身状况, 认识内收的体相和过患, 思维而通达对治方法后如理调心 3 疲厌的状况如何? 出现疲厌的原因是什么? 生起厌烦会导致哪些过患? 如何对治厌烦? 反省自身而思维, 了达其缘起后如理调心

90 闻法行为讲记 87 3 五不取五不取者, 指与佛陀的教证法宝脱离而取 五不取, 是指对佛的教法和证法法宝没有契合, 脱离而持的状况, 属于自心第三类有毒的行为, 它导致我们无法受取佛法的妙宝 具体是取文不取义 取义不取文 不会义而取 颠倒而取 错上下而取这五种 由于闻受佛法的方式并没有相合于法宝的本义, 因此不能真正受取正法 这五种取不到的方式就叫做 五不取 闻法正是为了受取教法和证法的法宝 能否恰如其分地受持于自相续, 使自己成为富有法藏的人, 对我们来说关系巨大, 但关键在于能否排除如毒一般的五不取 它是脱离教法和证法的行为, 或者说错谬的取法态度 做法 我们如果不在这一关键点上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就会始终堕在一种颠倒取法 错谬取法的状况 佛法如宝山, 其中有远远超胜金 银 玛瑙等的无数珍宝, 但是如果探求者的受取方式不对, 他就拿不到法宝, 非常可惜 有人问 : 真是如此吗? 回答 : 当然是 所谓 身在宝山而空返, 或者 盲

91 8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而为宝所伤 7, 意为心中如果有观念 见解 行为的毒素, 即使遇到法宝也容易被法宝所伤 前文的杂烦恼如毒器过, 是从造业角度的观察等起和态度, 若不如法而行法, 正法反成恶趣因, 即是此理 此处则是从取法方式而言, 如果做法错误, 那么从前行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整个过程, 就会产生大量错乱 有的人轻视前行 其实大圆满正行以前的修法全部叫 前行, 有外有内, 囊括了要达成开悟的所有最关键因素, 包括了小大密各乘的要点 九乘妙法的心髓 前段时间讲 法海奇珍 时, 也引用了华智仁波切最后的偈言, 赞叹本法作为深要处 总集窍妙处, 如同无比富饶的法藏, 尽是珍宝, 故称 法海奇珍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有缘来到法海, 要求取海中妙宝, 或者说是来到了宝山 但是, 如果取宝的方法不对, 在几年的进程当中一直空取 错取 谬取 邪取, 就叫做 盲而为宝所伤 相反, 如果了知五不取错在何处, 自身的问题又出在哪里, 如何才能纠正等, 把自己的取法方式调正之后, 时时处处都容易取到珍宝, 可谓 身在宝山, 时时取宝, 极其幸运 因此, 在入法之前, 7 盲而为宝所伤 : 大富盲人, 虽处宝藏之中, 由一无所见的缘故, 无论走动或动转身体都不免为珍宝羁绊 牵掣甚至伤损

92 闻法行为讲记 89 必须要断除的如毒般行为的第三类就是五不取 第一, 不思维法义而仅仅像听故事一样取佳妙动听的文句, 或者说需要推敲词句后, 取无意义的文句之鬘 五不取也就是五种不能取到正法的做法 首先, 取文不取义是指不肯思维法义, 只是注重文句的美妙 动听 只要如同故事 诗朗诵般, 听起来文句优美 华丽, 就特别喜欢 或者有些人特别注重讲说方式和表达方式, 譬如逻辑 推敲 咬文嚼字 各种修饰语的界定等, 但是不肯受取其中涵义 他只是乐于受取没有实义的文句之鬘, 喜欢一连串说得华美动听的词句, 或者一种逻辑性等这些语言表面的功夫, 不曾取到其中深刻的涵义 只取文不取义就不能取得正法 譬如小孩采花, 只注意花的颜色, 不会注意其精华 花蜜 ; 或者如同只取甘蔗皮, 就取不到其中的精妙美味 第二, 有些说起来像是宁玛派大修行者的人, 他们说 讲的只是文句表皮而已, 应当了悟心的本面, 说完用手指指胸口后, 不看文句而只取意义, 是指这种承许 其次, 取义不取文, 往往是那些所谓修大法的人,

93 9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标榜自己是宁玛派大修行者, 说 : 能讲出来的只是一些句子的表皮, 我们要了悟心的本来面目 之后, 用手指指胸口, 表示需要唯一受取心的要义 以他的观点而言, 认为不必要注意文字, 是这种状况 其实这是第二类偏差, 会导致舍弃教法 无法受取内中涵义 也就是一旦脱离了无边法义载托的文句, 就很容易堕于一种简单的顽空当中 比如有些学宁玛派 噶举派 禅宗等的人说 : 大圆满 大手印 禅宗不立文字, 可见语言文字都是表皮 他藐视教典, 自负是在修学顶乘, 是大圆满 大手印的修行人 这种人最容易犯下取义不取文的过失 我们的相续需要有一段成长的过程, 需要从外前行的暇满开始, 一路一路进行修心的引导 其中佛菩萨 祖师的圣言的启迪 教化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只有时时忆念语句, 才会知道意义所在 以文句能够理解并轻而易举地记持意义, 串习深刻后便能进一步在自身上实行,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释迦佛辛勤说法四十九年, 也是以文句作为巧方便, 一路引导众生顺利进入 同样, 本法的每一个文句都在引导如何远离颠倒而修心, 以及逐渐发展自心等, 使我们与大圆满正行的道越来越接近 相合

94 闻法行为讲记 91 具体来说, 由于我们从无始辗转以来存有很多颠倒的知见 错谬的意乐和行为, 于是在各方面频频发生业障 发生迷乱, 导致不易现见本性 既然障碍重重 资粮薄弱, 我们的修行过程当然也就需要佛菩萨一路一路地引进, 而这又需要借助教法文字 也就是说, 首先受持教文, 之后心里忆持, 然后如教修行, 叫做 听闻随转修心要, 少力即脱生死城, 是闻思修的一贯规则 其中闻慧与思慧都是缘于文句而生起, 首先是听懂文句, 然后缘念文句来思维 得到定解, 再按照定解修持, 之后转化自心, 这一切怎能离开文句呢? 所谓的大修行人, 一味摒弃教法, 结果自心空空荡荡, 既不念暇满, 不修无常, 也不谨慎对待业果, 乃至不修苦谛 不求出离 不防护自心等等, 只能落在豁达空 顽空里面 不仅受取不到佛法, 反而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其中原因, 无非是他藐视教典 舍文而单单取义, 但问题是舍弃文句又怎能受取其意义呢? 有人问 : 最上乘岂不是不立文字吗? 回答 : 已经达到一定境界的修行者, 以不立文字而超脱, 但并不意味着凡夫可以效仿丹霞去烧佛, 毕竟一不小心就要堕地狱 我们从愚昧凡夫要走向佛地, 期间有诸多法义需要

95 92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通达, 而通达是需要借助文句记载来摄持自心, 理解意义, 之后按照法义去行持 但是, 如果学了少许大圆满 大手印 禅宗, 又没学通透的一知半解者, 就容易只取义不取文, 使自己落于一种简单 庸俗的空当中 这第二种过患, 也同样导致不能取得佛法珍宝, 无论是教法还是证法 以上二者的对治是 : 应当文义联系起来持 以上两种过错的对治, 就是需要句和义联系起来受取 也就是在记持法句的前提下, 理解法句所表达的内义, 叫做文义结合而持, 是应该采取的正确的取法方式 第三 不会义而取, 指不了义取为了义, 颠倒秘密意趣而取, 以及与四依相违而取 如上所说联系文和义, 其实是为了从文能取到义 而在在取义的阶段, 又容易产生未领会义而取的过患 也就是领会错误 : 不了义取为了义, 秘密意趣颠倒取, 相违四依而取 出现这第三种过患是因为闻者听不懂话, 搞不清楚佛法浩大系统里的了义与不了义 各种密意与意趣, 以及应当如何来行持四依法 譬如到达一个大药店, 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珍贵名药, 治疗世上八万四千种病, 我们

96 闻法行为讲记 93 就要辨别哪个需要, 哪个不需要, 或者该如何来取用等 同样, 佛教教育系统当中, 设有逐级向上攀登的 阶梯, 在每一阶层都应当具备当时的立场与眼光 我们如今是要进入庞大的大圆满前行修心系统, 它囊括了小大密三乘达至开悟的所有修行要点以及直捷的方便, 当然需要提前交待取受整体教法的态度 由于佛陀 祖师说法是针对无数不同根机, 自然有了或不了义, 乃至秘密 意趣等各种说法 如果未能领会圣言之义, 就容易产生错乱 不了义取为了义, 对于不了义语认为是了义 是究竟的观点, 但实际上是自己未能正确理解 佛菩萨在宣说法义上面有了和不了的差别 不了 是指我们以此尚且不能探究到它真实的本源, 只能停留于较外层的涵义 佛法有从外到内, 从粗到细, 从现相到实相的差别, 实相里面又有最深密之义, 已经到达最终 说到底的才是了义, 在此之前宣说的都不算了义 或者说尚未宣说完毕, 还没宣说到它究竟的实相, 探究真理的过程也不能于此完成, 这种法是一种不了义的说法 有些只是世俗层面的说法, 或者只是针对分别心的现相的说法, 并非实相本身, 而我们如果执为实相本身, 或以为已经宣说完毕, 把它当成真实 究竟的说法, 就

97 94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会障碍自己受取实相义 因此在学法之前需要了解这些方面, 以免发生错乱 执著暂时的方便法为究竟, 却并没有受取真正的实相义未免遗憾 大圆满是要直证实相,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了与不了义, 避免迂曲地 绕道而行, 或者执不了义为了义, 导致自己永世无法现见了义 ( 不了义法既然不是实相本身, 如果还要误以为彻底 认取为真实, 必然会延迟开悟的时间 ) 有很多语言只具有暂时的必要性, 因为是佛或祖师等安住在一种密意 意趣当中而宣说 譬如要对治某个人以少为足, 就要呵斥 破除他的满足感, 让他增进 ; 对于心力不强盛 比较混乱的人, 如果他一味地懈怠, 就需要多说功德利益 前景美好等, 来鼓励并增长他的信心 欢喜心, 使他渐入佛门, 否则, 恐怕会打击甚至砸碎他的梦想 ; 如果他自以为了不起地抖威风, 则又要采取贬一贬 压一压等的方法 有的人对佛法生起邪思分别, 认为此佛不如彼佛, 因而质问 : 为何不能佛佛平等? 比如释迦佛示现寿量八十岁 身高一丈六, 而拘留孙佛寿量数万岁 身形极其高广, 有无量的庄严, 一般人就认为拘留孙佛更伟大, 于是贬前者, 尊后者 此时为了消除众生庸俗的高下之

98 闻法行为讲记 95 见, 释迦佛说拘留孙佛即是我, 这叫平等意趣 或者针对一类根器未熟的众生, 不能最初就传授究竟的空性法门, 否则他会崩溃, 会由于无法接受而诽谤空性 因此, 佛陀为他们宣说有蕴界处的法 ( 其中并不存在补特伽罗我, 只是无我唯蕴而已 ) 既然众生的虚妄心识前的确有错乱相, 而实相里没有, 于是佛的心意就安住在这种意趣当中, 如同哄逗孩子般, 暂时安慰说 : 你心前的蕴界处一个一个都有, 各是何等何等的体性作用 当然进一步就会启发他 : 在这些法上面找不到人我 由此我们要了知 : 对于某种根机, 佛陀只是说一分法, 而这一分法并不究竟 ; 佛有住于现相上的密意, 当时说法仅是就众生心识的现相 总之, 佛陀说法常有密意, 处处都能应机施教, 我们应当要会得佛说法的权智慧 8 为了逐步引导我们, 佛陀设立如阶梯般的次第性教法, 包涵了从下到上 层层引进的内容 对于中途的教法, 我们当然不能执为了义, 否则会停留在化城而无法到达宝所 佛引导众生从现相的末端逐步深入, 譬如家长对于一个六岁的孩童, 先要让他入幼儿园, 然后入小学 中学 大学 研究所, 如是逐步进行 8 权即权巧 权智, 又称方便智, 指通达权巧方便 能随机说法之智慧

99 96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由于众生根器不够 智慧有限, 所以佛陀最初先说业果 以粗分的善恶因果法则, 启发众生认识到一切果是从因而来 : 快乐来自行善 痛苦来自造恶 之后再讲细分, 也就是分为十善 十恶, 包括每一类的意乐和加行如何 会导致何种结果, 果中又分异熟果 等流果 增上果等等 但这时的 善恶因果法则, 仍然并非了义缘起, 并不是说佛法到此彻底究竟 学人再没什么可深造 如果得少为足, 就此停滞不前, 便会延误见实相的进程, 譬如, 作为幼儿园毕业的孩童, 怎么可以不再继续学习呢? 因此, 之后佛陀要为他们宣讲小乘法 讲四谛 好比读完幼儿园还要继续读小学一般, 四谛是对生命缘起更细分的揭示 轮回是按照业力来运作, 所出现的器情万相也是由彼等各自不同的业力感召而来 我们如果还希求了知业的本源 了知业从何处来, 就应当更细分地推究到集谛的根源 我执 本来没有 我, 众生却执著有我, 在面对情境时就会发生我执的妄动, 这便叫做烦恼 具体是如何生起呢? 首先认为有我, 我应该要被爱, 那么其他境缘对我有利, 我就会表示一种态度 ; 对我不利, 就又表示另外一种态度, 这些以我执而起的态度都是烦恼 由于执著我, 才生起贪 嗔 痴 慢

100 闻法行为讲记 97 嫉等无数烦恼, 可见万祸之根正是我执 进一步还可以观察到, 以我执起惑造业, 出现了轮回 ; 相反, 我执泯灭 惑业止息, 轮回也就随之消失 由此推知, 轮回消尽之后的灭谛也一定存在 ; 而且必有能证灭谛的真实之道, 它就叫做解脱道 小乘便是以人无我空慧为主, 配以戒 定 慧各种支分合成的一种完整的二乘之道 但是, 小乘的说法仍然不了义, 应当继续学修大乘, 大乘当中才进一步讲说成就佛果之道 如同儿童上过小学还要进一步升入中学般, 大乘在 业是怎样变现出了根身器界 等问题上, 给出了更合理的理由和答案 小乘以我执发生有漏业的说法不够完备, 大乘当中则为我们指出了一套错乱以后的系统, 叫做阿赖耶系统 : 一念无明不认取本性, 之后妄立心前有境, 落在二取迷乱中, 由二取的习气发展出完全是错乱性的一种系统 这名言系统里的一切法, 除了自己心的妄现以外, 没有其他 为什么会有三世相续呢? 仅解释为业力仍然不够完备, 必须建立赖耶缘起 也就是说, 前五识一旦脱离对境也随即灭尽, 第六识在昏厥 鼾睡等位, 或者在无想定中也不起现行, 这些都有可能消失或 暂停, 所以不应安立为诸法根源 ; 而第八阿赖耶识是从无始辗转 刹那刹那相续而来, 持有各种种子, 每一生世都是

101 9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以识上的种子来现行一切显现 于是能够完备地解释流转缘起的规律 很多法相宗学者以此为了义, 他们停滞不前 不求上进, 以其见地, 承许三大阿僧祇劫成佛, 同时安立众生在无始的本识中有无漏种子一直在辗转相续, 此无漏种子属生灭法等 譬如在法相宗的 五性说 9 中安立, 如果是大乘的决定种性, 就有成佛的种子, 但它是属于能生的种子, 需要通过不断修行来辗转增长, 最终达成佛果 从一个种子变成佛有多困难? 最少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但是, 这种说法未能揭示到本源, 也仍然不够了义 这种见地最初是来自佛说的部分经典 如果我们不能分辨, 仅以佛说的缘故而执为了义, 就必定无法接受 众生本来是佛 的观点 法道的修 行 果全部跟随见解而转, 见解位于何种层次, 随之而来的修 行 果就是相应的何种层面 对于修持大圆满而言, 上述见地还远远不够, 还远远无法趣入大圆满 大圆满见必须首先追究到了义是什么, 因此, 红教特别注重如来藏之说, 非常重视 如来藏经 宝性论 等等 这些法类中明说众生本来是佛, 只要有开取的方 9 法相宗所立, 一切众生之机类, 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 : 一 定性声闻 ; 二 定性缘觉 ; 三 定性菩萨 ; 四 不定性 ; 五 无性

102 闻法行为讲记 99 便, 只要因缘相合就能直接取证, 并非多么困难 总之, 在见地上不可把不了义混为了义, 而一定要了解佛的经义, 否则会受观念的拖累, 乃至在几十劫 无量劫当中一直影响自己佛道的进程 超胜赖耶缘起的是真如缘起, 真正能够学修此法的人就如同入于佛教大学 此大学中前一部分说空, 后一部分说明, 空 指佛二转法轮的教义, 佛讲了二十多年的 般若经, 一味讲空 为什么? 无非是要接引众生淘汰一切执情, 洗清一切执著此法有 彼法有的虚妄分别心 淘汰以后才能认知到客尘法全部虚假不实 根本不存在, 只是如同曾经的一场幻梦 其实每个人本来都是佛, 破妄以后显真就是非常自然 方便的事, 所以在教法上采取先破妄 再显真的次第 破妄用遮诠, 其实是部分了义, 空 方面虽然宣说到位, 但对 妙有 并未重点宣说 般若经 中一味说空, 都是在破除法我执, 让心从执著中脱出 等到一概破尽, 我们能认定一切显现无非虚假, 不再执著二取之境时, 佛陀直接宣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这才是真实了义的佛法真理, 相当于学术顶端的大学研究所的课程 整部佛法到此为止已经宣说彻底 之前所读大学本

103 10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 闻法行为 科般 空 的课程, 只是部分了义 校长会说 : 你们不要急, 课程还没学完 空 分已经彻底的缘故叫做 一分了义, 还有一部分未彻底的缘故, 叫做 未了义 等读到研究所, 导师揭示众生本具如来藏 本来是佛时, 妙有 这一分也已说尽, 我们的课程到此完满, 这最后一层教授就叫做 了义 以上介绍了佛教的一大系统 对此无尽宝藏般的佛法, 我们如果没有理清眉目, 可能根本不知到底该如何取受 佛说法的密意并不是一般人的虚妄分别那样简单, 我等凡庸只能知道分别识范围的一点小事情, 而佛已彻见真谛, 他巴不得直接告诉我们实相 但是, 为了更有利于众生的修行, 佛陀不得不要施设阶梯, 让我们按次第进行 因此, 我们要会取佛陀本意, 会取佛法的究竟了义处, 取法时不再犯下将不了义取为了义的过错 其次, 颠倒秘密意趣而取 佛引接众生有很多的对治密意等, 以及很多说法的意趣, 都是针对众生不同的情况传授不同的话语 如同父母教育孩子, 针对他犯下的错误的种类不同 针对他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 劝说相关的话 这些当然有必要 有用意等, 我们不能颠倒执取

104 闻法行为讲记 101 针对一些实执坚固 暂时无法接受法无我教理的小乘人, 佛陀宣说蕴等诸法有 ( 当然, 上面没有补特伽罗我 ), 这种暂时的说法符合弟子的根机意乐 否则, 他不但不接空性, 很可能还会诽谤等 应众生当时的情况而采取权巧, 是诸佛菩萨的大智慧 我们正是要考虑到教法的灵活性, 而不可听到佛说诸法有 蕴界处有, 就认为它真实有 不了义法有其意趣所在, 因为这是就世俗现相的暂时说法, 众生心前无欺显现虚假之相, 但它们并非实相中有, 对此我们不可错解 譬如佛说要杀父杀母 10, 我们不能真的仅以文字表面颠倒而取, 拿起刀子便去杀父杀母 应当了知其表意为, 父是无明, 母是贪爱, 我们应当由此断除轮回 又比如有的人一味做布施, 积集世间福报 多处建庙 供养 做好事, 天天到处奔忙, 却不去希求其他修行, 其实是一种 少知足障 佛陀总不能让他始终处于这种层次, 而一定要促使他进步的缘故, 有时候会呵斥布施行 : 你整天执著做那些财布施, 除了那一点你还会干什么? 布施其实很低级 你没有一丝持戒的气 10 大乘入楞伽经 中云: 佛告大慧 五无间者 所谓杀母杀父 杀阿罗汉 破和合僧 怀恶逆心出佛身血 大慧 是为内五无间 若有作者 无间即得现证实法 贪爱名为母, 无明则是父, 识了于境界, 此则名为佛 随眠阿罗汉, 蕴聚和合僧, 断彼无余间, 是名无间业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Cycling in NZ130305

Cycling in NZ130305 P 1 TOPIC CYCLING IN NZ P 2 P 3 1 新西兰元 /1.5L P 4 青春没有终点, 旅途永 无穷尽! P 5 穷游 网倡导的穷游精神, 是 一种背上 行囊, 清爽上路, 简朴 行 走, 自由 心灵, 穷尽天下美景的潇洒 生活 方式 P 6 尊重当地 人, 保持开放的 心态, 享受旅途中的 一切 旅途的每 一次等待, 每 一次迷路, 说不定都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P 7 不去穷游的借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Ø Ø fi» ` ˆ ˇ `ƒ»» `ƒ` `

Ø Ø fi» ` ˆ ˇ `ƒ»» `ƒ` ` » œ» ł ˇ ˆæ Ø Ø fi» ` ˆ ˇ `ƒ»» `ƒ` ` 责 任 篇 放羊干嘛 挣钱 挣钱干嘛 娶婆姨 娶婆姨干嘛 生娃 生娃干嘛 放羊 感想 多么流畅的对话 多么自然的循环 当然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 是一个民族要发展 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到 而在于没有目标 可达成 在那没有智慧之光照耀的地方

More information

教学输入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温晓虹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讨 论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习得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 输入的语言素材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 即使接收了的内容也并不会自动进入中介语的体系 而是需要进一步对输入语言进行 分解 归类等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处理 在语言 内化 的基础上 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才能 够不断地得到重新组合 趋于目的语 另外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前和输出时需要调节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入菩萨行论 第 02 讲记在第二堂课中, 上师强调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第一是集体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学习的时候最好是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有它的必要性才这样安排的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学习, 一方面会觉得自由一点, 但是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压力 对于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来讲, 学习也许可以圆满, 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 遇到一点小违缘就有可能中断学习, 这是很可惜的 大家在一起学习, 相互之间有一种帮助和加持力,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第 期 总第 期 年 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孙 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英语语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更好的教学法 而是要探索一套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与学生学习体验相一致的教与学的策略 为此 有必要构建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7

未命名-7 贾平凹的 后院 生活 Jia PingAo De Houyuan Shenghuo 空手进去又空手出来 这时 门铃响了 志平也是按平凹指令 以最快速度过来 他不是从家里来的 他过来时也没有给平凹带吃的 平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给陈景民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 门铃又响 平凹让武梅去开门 还说 陈景民送来了吃食 客气点儿 的 可是 让来时送点吃食 人家给咱送吃的 平凹和武梅分而食之 第二天 平凹就带着他的贺礼

More information

就业办口袋书

就业办口袋书 3 喜欢就是喜欢 兴趣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质 兴趣是与带有某种遗传特征的天赋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不尽相同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进入一 种忘我的投入状态 并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倾向 真 正的兴趣是抽掉了功利色彩的一种本能 与天赋休戚相 关 而不能掉入将社会的功利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误 区 撇开浮云 喜欢就是喜欢 才是兴趣的本真 问题二 兴趣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目 录 MUL U 目录 一 如何切合题意 1:!!!!!!!!!!!!!!!!! 2!!!!!!!!!!!!!!!!!! 3!!!!!!!!!!!!!!!!!! 5 2:!!!!!!!!!!!!!!!!!!!! 6,!!!!!!!!!!!! 7!!!!!!!!!!!!!!! 9 3:!!!!!!!!!!!!!!!!!!! 11!!!!!!!!!!!!!!! 12!!!!!!!!!!!!!!! 14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17,2015 3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Vol.17,Mar.2015 (, 201114) :,,,,.,.,,. : ; ; ; ; :,. 5. 4 9,.,,,,.,.Maly,. 3,.,.,,,,.,,,,.,, :,,,. 189 17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2015 3,,. 1,,.,,.,..,,,,,.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1 4 2 5 3 6 1 2 3 4 1 2 1 1 3 2 5 6 2 2 1 3 2 7 8 2 3 1 3 2 9 10 3 理想的城市形象 1 为实现理想的城市形象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1 为培养身心双方面的健康提供终身的支援 所有市民的人权都得到尊重 无论是谁都能充满活力 安居乐业的城市 推进保健 预防医疗的相关工作 推进心理健康和防止自杀对策的相关工作 措施2 健全医疗体制使市民 能够接受合适的医疗服务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玉市教函 2010 132 号 签发人 : 杨希初 各县 ( 市 区 ) 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学校 : 现将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表彰 2010 年度全区优秀学生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 桂教 2010 6 号 ) 转发给你们, 请你们及时在校内公布获得表彰的学生名单, 以资鼓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班集体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以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为榜样,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汪庆华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 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 该 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 死者的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 了新的契机 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 在名誉权问题上 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 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 也就是说 从非 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 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 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

More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卷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卷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徐 进 邵毅明 彭其渊 蒋朝哲 以路线 驾驶者 车辆仿真系统为行车试验手段 根据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角输入和转速的时域变化 分析了多条路线的操纵负荷特性 试验路线的设计车速 为 含长大圆 曲线 卵型 凸型 回头曲线等组合 结果表明 在 的山岭区高速公路上操纵车辆是非常容易的 当曲线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 曲线行驶和直线行驶已经不存在差别 但仍需要方向 干预 当行驶速度偏离设计车速不多时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锦成说33期 (电子)

锦成说33期 (电子) 2016 年 09 月刊 总第 33 期? 就业数据如何反馈人才培养质量 DT 时代, 就业指导中心需向数据服务中心转变 CONTENTS 33 期 卷首 P.01 专题 就业数据的价值及深度应用 就业质量年报的发布可谓近几年高等学校的一件大事, 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类院校, 每年都要就本校的就业质量向主管部门和社会来一次汇 报和巡礼 一串串 一行行 亮眼 的数字背后, 你能看出什么? 你能解读出什么值得思考和认真总结的问题?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梦想着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从来不乏这样的例子 人们都认为过时的 PC 电脑配件是积压废品, 迈克尔戴尔却低价收购改装升级后转手卖出, 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人们都认为免费聊天工具是赔本赚吆喝, 腾讯却从草根出身的 QQ 起家, 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人们都认为常旅客里程是航空公司的成本, 航空公司却通过常旅客里程销售获得超过 50% 的附加收入

More information

)

) 德 塔尼娅 波泽尔忻! 华译! 伍慧萍校!! 本文旨在探讨现有的 欧洲化 方案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欧盟边界 扩展至那些在国内制度的效率和民主合法性方面以 恶治 为特征的东部和东南部邻国 这些 欧洲周边国家 既无意愿 亦未必有能力调整自身以适应欧盟的要求 甚至缺乏入盟动力 不愿承担入盟成本 本文探究当将 欧洲化 概念和因果关联机制运用于此类国家时 需要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进一步限定 笔者认为 只要欧盟不对那些它并不想接纳为成员的国家调整其

More information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 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而取得公众信任的 能力 是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 政府公信力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 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 政府公信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发轫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不到位是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主要原因 提高政府公信力 要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来实现 目前有 必要通过制度建设 政府建设 政策制定与管理创新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1-16页

1-16页 17 报告 18 报告 焊接 质量 19 I 20 报告 01 02 03 04 21 22 能量高度集中 科学 ELI Beamline 可以用于做很多事情, 包括产生反物质, 以及在几分之一秒内将分子重新排列 23 照明 24 科学 如今, 在 Hilase 项目已经实现了功率 250 千瓦的泵浦光源 最终的目标功率是 1000 千瓦 25 26 人物 M 27 ö 28 人物 为什么能源利用效率如此重要?

More information

2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有理性的 经过真实智慧抉择后的如理修行, 这样怎么可能 现前修佛法的殊胜功德呢? 般若的加持最强大大家想想, 万法当中, 对治烦恼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 般若就是大智慧 没有般若的凡夫, 不管是闻思修, 或者是做利他的事情, 肯定处在执著之中, 很难摆脱我执 自

2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有理性的 经过真实智慧抉择后的如理修行, 这样怎么可能 现前修佛法的殊胜功德呢? 般若的加持最强大大家想想, 万法当中, 对治烦恼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 般若就是大智慧 没有般若的凡夫, 不管是闻思修, 或者是做利他的事情, 肯定处在执著之中, 很难摆脱我执 自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1 般若品释 净水如意宝 上师仁波切随堂开示 上师仁波切在宣讲 般若品释 净水如意宝 时, 就般若法门的重要性以及学修方法等多个方面作了精彩的开示, 兹录以成文, 并附以标题, 以使广大同修, 共沾法益, 共同推进闻思修事业, 使正法长住世间 净水如意宝 讲的就是修行般若的境界 入行论般若品释 净水如意宝 讲得非常殊胜, 非常精彩, 比如现在正在讲的抉择四念住的修习要义这部分,

More information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保护长江生态 最后的机会 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谈长江生态系统 瞭望东方周刊社 吴 铭 导语 为了一些经济利 益 把国家的水域资源破坏 掉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 水利 工程专家同生态专家似乎 已经成了天然的 敌人 2013 年有关 长江生态系 统崩溃 的问题 再次引 发了这种对峙 长江 作为中国和亚 洲第一大河 哺育了中华 民族 而对长江的开发也 在近年达到高峰 除了三 峡 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TEBIEBAODAO 2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TEBIEBAODAO 2 1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TEBIEBAODAO 2 特别报道 3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4 红色革命之旅 5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 浦江二小 ) 6 志愿服务之旅 7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江川 窗明几净的大教室 古美 手工成品 马桥 运动很重要呦 虹桥 愉悦的软陶时间 梅陇 我们的成果墙七宝 午餐真美味吴泾 我的班名我做主 莘庄 志愿者哥哥姐姐带我们走进魔法之旅新虹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黄柯鑫博士 甘特图 A B C D E F 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甘特图的优点 : 直观明了 ( 图形化概要 ); 简单易懂 ( 易于理解 ); 应用广泛 ( 技术通用 ) 甘特图的缺点 : 不能清晰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 WBS 责任分配矩阵 ( 负责〇审批

More information

器之 间 向一致时为正 相反时则为负 ③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 流 单个电荷的定向移动同样形成电流 3 电势与电势差 1 陈述概念 电场中某点处 电荷的电势能 E p 与电荷量 q Ep 的比值叫做该点处的电势 表达式为 V 电场中两点之间的 q 电势之差叫做电势差 表达式为 UAB V A VB 2 理解概念 电势差是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之差 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More information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 仿佛你救了他 ) 女人的初恋一开始时是一个十分难忘和甜蜜的事情 鱼跳进瓶子, 扑通., 瓶子的心也紧张地跳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郭洪茂 满铁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产物 铁路在满铁经营中始终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 满铁铁路运输业务不断膨胀 铁路工人数量也迅速增大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 尤其七七事变以后 满铁铁路运输日益紧张 劳动力供求矛盾也不断加剧 铁路劳动力严重不足 从业员素质下降 铁路事故增多 战时经济日趋窘迫 在这种形势下 满铁庞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赖以运转和经营的广大铁路工人 一方面在自身素质不断恶化条件下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运输劳务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哲学是民族化 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 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 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 象 意范畴 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 象与意义 意境是 言与意 象与意的关系 言尽象与不尽象 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 得象忘言 得 意忘象 而推致 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 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YANYUAN VOICE 本期导读 燕园组讯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永远的分配问题 为什么看重公平? 作为假设的公平 作为期望的公平 不要说应该公平 所谓公平 我眼中的猫 说 纭 卡丢了以后 : 卡奴 的悲哀 众里寻 Ta 你疯了吗? 失败恐惧吞钩现象 信任 濛濛 一眼就看见你, 水瓶 请找出右边两幅图中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章 102 图 4唱16 基于图像渲染的理论基础 三张拍摄图像以及它们投影到球面上生成的球面图像 拼图的圆心是相同的 而拼图是由球面图像上的弧线图像组成的 因此我 们称之为同心球拼图 如图 4唱18 所示 这些拼图中半径最大的是圆 Ck 最小的是圆 C0 设圆 Ck 的半径为 r 虚拟相机水平视域为 θ 有 r R sin θ 2 4畅11 由此可见 构造同心球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投影图像中的弧线图像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俄克拉何马大学现代语言 文学及语言学系 美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俄克拉何马大学教育学院 美国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 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 篇 包括先秦典籍 中古诗词 现当代作品 民间故事 美国华裔 文学等 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 在选录时 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 教材或以主题编目 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

More information

邱 江 吴玉亭 张庆林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选取 个具体内容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 以小四 初一 高一 大三的学生为被试 探讨了命题内容对青少年条件推理的影响机制及其发展特点 结果表明 对同一年级而言 不同内容的条件命题的相同推理 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对不同年级而言 相同内容的条件命题的四种推理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青少年的条件推理过程似乎是一种基于对事件发生概率估计的直觉判断 这一判断过程主要取决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强校战略 三 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的效果 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在提高广大职工收入水平的基础上 重点要提高拔 尖人才的工资性收入及各种福利待遇 自从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以来 我校职 工的工资性收入普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薪酬改革方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 持和欢迎 根据我们的调查 自 1999 年薪酬制度改革以来我校职工的工资性 收入增长了近 3畅 5 倍 具体增长情况见下图 1 图 1 1999

More information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5-1- katugomi2015_c 1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2 2 14.3.3 1:55:18 PM -3-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3 3 14.3.3 1:55:19 PM 塑料容器包装 塑料标识的收集日 每周一次 星期 所谓 塑料制容器包装 ( 塑料标识 ) 厖 指的是装入或包裹商品并附有

More information

2009 年第 6 期 高清总动员 35

2009 年第 6 期 高清总动员 35 要说 08 年最成功的高清机, 非三合一 F1/F2 莫属 它集中了国内不同的高清接收需求, 整合了当时能想到的各种功能, 为欣赏高清奥运, 满足高端发烧人士, 做出了贡献 F1/F2 的成功, 说明不依赖进口, 我们也有能力打造顶级的高清机, 并且更适合国内的使用习惯 不过, 即使 F1/F2 的终极版, 也不兼容 ABS-S 或 ISDB-S, 没有网络功能, 不能 USB 录像等等, 有一定的局限性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为国开利甲 两弹裂长空 记 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程开甲院士 经济日报社 佘惠敏 1918 年出生的程开 甲 在他 96 岁高龄时获 得 了 国 家 最 高 科 技 奖 这个奖 源于半个世纪 前新中国爆响的第一颗 原子弹 源于他为国奉 献的耿耿丹心 源于他 开拓进取的赫赫功勋 顽童的自尊 从那天起 我看到了 中国的希望 在文风繁盛的江苏 省吴江市出生成长的程 经济日报 第 7 版

More information

ESOL-CN-Bleed.pub

ESOL-CN-Bleed.pub NZCB Discover New Zealand BELIEVE YOU CAN www.nzcb.ac.nz ,, 我非常喜欢这里, 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谢谢学校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升学机会, 因此我也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也来 NZCB 学习国际英文 (IESOL) 课程 - 黎曦 ( 中国 ) 在 NZCB 学习期间我的收获非常大, 不止是英语能力的提升, 还让我更加熟悉新西兰,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以南方电视台为例 南方电视台建于 年 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共电视台 致力于向全球报道 我们的美洲 它希望创造出一种能抗衡国际传媒集团的信息传播模式 推动拉美实现传媒独立 以传媒手段促进拉美一体化 它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拉美各国人民以自己的眼睛观察自我 使拉美各国人民加强相互了解和借鉴 发掘和认同自身的文化和身份 还有助于打破发达国家对全球传媒市场的垄断 为构建 国际信息新秩序 作出尝试 同时 它在保持独立性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65 114 1 2 3 1 96.49% 89.47% 68.42% 62.28% 42.98% 32.46% 26.32% 14.04% 13.16%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89.47 96.49 62.28 68.42 14.04 26.32 13.16 42.98 32.46 1 2 73.68% 63.16% 56.14% 36.84%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目录 一 佛法的核心 1 二 什么是如法的闻思修 6 三 闻思修的衡量标准 10 四 闻思修三慧的殊胜作用 12 五 缺乏闻思修三慧的严重后果 21 六 最大的慈善是闻思修行 25 七 哪些人今生不需要广泛闻思, 可以直接修行成就 34 八 随信行与随法行 37 九 如何学修佛法的小结 58 附 : 持大乘法愿文 63 愿海精髓 65 联系方式 66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More information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 世纪中叶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通 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它把美国经济区域连成一片 标志着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在这一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的重大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在工程中 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 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徐国栋 最早的宪法用语是基于希腊人的经验确立的 它代表了一种 主体际关系 的宪法观 往后的宪法用语一直循着希腊思想的线索演变 西塞罗把拉丁化 同时把相应的宪法观念客观化为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规则 西塞罗还基于当时的修辞学和医学的成就打造了 和 两个表示宪法的词汇 并把它们的配词设定为可以互换 托马斯 阿奎那用 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宪法观念 把 主体际关系 的含义缩减为阶级关系的含义 进入民族国家时代后 产生了基本法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19板书

19板书 第 十九课 Instructor: Yoyo 对话 一 咱们来 术馆还没 开 门呢 á á ǎ, ě ù ǎ á é ǒ ā é 来 来晚 á ǎ ǐ á ǎ ǎ 参观 个 ǒ ī ā í ì à ā ā í è à ǔ 你真 欢 国画 ǐ ē ǐ ā ō ó à 啊 欢 鸿画 马 ì ǒ ē á ǐ ā ú ē ó à ǎ 跟你 样 很 欢 国画 ǒ ē ǐ í à ě ě ǐ ā ō ó à 从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Peter Brook, The Open Door,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Inc., 1995), pp.49. 127 128 129 1994 2004 829 130 131 图 12 2004 132 图 13 九鲤洞的扶乩手为大爷伯开光和命名 第三 戏台上的服装和道具的清净 由陈善德长者清净目连戏表演使用的 所有道具和服装 重要的道具包括地狱门

More information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110 小 说 历 史

More information

就业37.CDR

就业37.CDR 关注 先人指路 Guidence 成电四年 我们这样度过 人物简介 李默兰 微固学院03级集成电路专业 留学美国耶鲁大学 孙 宁 应用数学学院03级学生 签约IBM 李 晗 自动化工程学院03级学生 保送清华大学读研 倪 威 应用数学学院03级学生 成电杰出学生 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最佳交换留学生 李 凡 通信学院03级学生 英语双学位 跨专业考入华中科技大学 胡方靖 电工学院03级学生 保送本校读研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比如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 比如学历相同 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 为什么在不同行业 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 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