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論:漢魏南北朝道教的傳播與文化交流



Similar documents
zt

戲劇研究 創刊號 詞之雅化 實為 折子戲 源生之三個重要背景 歷代戲曲劇種如先秦至唐代之 戲曲小戲 宋金雜劇院本 北曲雜劇四折每折作獨立性演出 乃至明清民間 小戲與南雜劇之一折短劇 均實為折子戲之 先驅 則明正德至嘉靖間北劇南 戲選本之 摘套 與 散齣 迎神賽社禮節傳簿 中之 零折散齣 均可 視之為

0 1!, 10,,,,,, ( 1) 1 ( ) ( ) ( ) ( ) , , 7 10, 600,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仿真模拟题(4)


<4D F736F F F696E74202D ABE1A4A420A4A4C2E5BEC7B7A7BDD720C2E5BEC7B7BDAC79BB50B56FAE6920ADD9B0B7AFE82E BACDBAE65BCD2A6A15D>

思明区现代朊务业发展规划

1 住 房 保 障 10BA 住 房 保 障 索 引 号 : / 主 题 名 称 : 住 房 保 障 发 文 单 位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发 文 日 期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部, 中

Microsoft Word - 〈出師表〉補充講義-1214.doc

<4D F736F F 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4D F736F F 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 $##%!!! $!!!! &!!!! (!! %!! )!!! *!!!!!!! #!!!!! $

!##$ %!!##$ & (!##$ %!!##$ &!##$!##(!##$! "

《捕捉儿童敏感期》

2 國 文 考 科 試 題 解 析 命 題 出 處 與 南 一 版 第 五 冊 第 二 課 幽 夢 影 選 課 程 內 涵 同 試 題 解 析 某 君 講 信 用, 重 然 諾, 行 事 穩 健, 工 作 負 責 較 符 合 謹 飭 友 謹 飭 友 指 的 是 言 行 謹 慎 而 有 節 制 的 朋

untitled

29 碳 酸 钙 D3 片 ( 别 名 维 生 素 D3 碳 酸 钙 )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0 炔 诺 酮 滴 丸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1 去 氯 羟 嗪 片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2 茶 苯 海 明 片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3

untitled

穨飲食與養老_決定版_.PDF

untitled

untitled

重庆渝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里 再 说 吓 唬 了 孩 子, 肯 定 方 宁 不 忍 所 以 她 不 死 便 罢, 倘 若 死, 只 有 到 办 公 室 沈 若 鱼 冷 静 得 好 像 在 评 点 某 一 电 视 剧 中 的 女 主 角 你 说 她 是 怎 么 死 的? 先 生 又 感 惊 骇 吃 安 眠 药 沈 若 鱼 成

我眼中的好老师

( ) 16. 老 年 人 因 老 化 現 象 導 致 聽 力 較 差, 溝 通 時 應 以 高 頻 率 音 調 說 話 較 佳 編 碼 :01743 出 處 :0105 來 源 : 課 本 ( ) 17. 老 年 人 因 為 對 甜 鹹 的 味 覺 遲 鈍, 因 此 口 味 會 偏 重 此 時 可

幻灯片 1

目 前 言... 1 一 发 展 背 景... 2 ( 一 ) 发 展 优 势...2 ( 二 ) 机 遇 挑 战...6 ( 三 ) 战 略 意 义...8 二 总 体 要 求... 9 ( 一 ) 指 导 思 想...9 ( 二 ) 基 本 原 则...10 ( 三 ) 战 略 定 位... 1

第一次段考 二年級社會領域試題 郭玉華 (A)(B) (C)(D)

消 费 特 征 贸 易 对 象 客 户 群 体 跨 境 电 商 出 口 占 据 绝 对 比 重, 进 口 增 长 迅 速 出 口 端, 美 国 和 欧 盟 市 场 较 为 稳 定, 东 盟 等 群 体 增 长 迅 速 ; 进 口 端 以 日 本 韩 国 新 西 兰 等 发 达 国 家 为 主 主 要

《牛虻》(下)

但 洋 糖 最 终 乘 船 溯 江 而 上, 再 加 上 民 国 初 年 至 抗 战 前 夕 二 十 余 年 间, 四 川 接 连 不 断 遭 受 水 灾 旱 灾 地 震, 平 均 每 月 爆 发 两 次 军 阀 混 战, 乡 村 遭 受 极 大 破 坏,( 赵 泉 民,2007) 农 村 经 济

zt

穨attitudes

竞赛报名与报名审核

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作業備考 APP-141

婚姻與生育初探

untitled

<4D F736F F D20BEF6B2DFB2CEBFBC B5DA3130C6DAD7DC313131C6DA2E646F63>

Ps22Pdf

. (A) (B) (C) A (D) (E). (A)(B)(C)(D)(E) A

2

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定期考國文科試題

2011-论文选集-2.cdr

26 头 孢 他 啶 注 射 剂 27 头 孢 他 美 酯 口 服 常 释 剂 型 28 头 孢 吡 肟 注 射 剂 29 头 孢 硫 脒 注 射 剂 30 头 孢 唑 肟 注 射 剂 31 头 孢 替 安 注 射 剂 32 头 孢 哌 酮 注 射 剂 33 头 孢 哌 酮 舒 巴 坦 注 射 剂

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在校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調查

Microsoft Word - 05第二章.do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2009年挑战乔戈里

論鄭玄對《禮記‧月令》的考辨

096THU DOC

untitled

《哈佛考考你·智力》

! "#$% & ())*! ++, +- +.)! ++ ())* / 0!!""#!

《牛虻》

153

untitled

运用多媒体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

_題目卷

捕捉儿童敏感期

正 确 答 案 BC 答 案 解 析 融 券 方 是 逆 回 购 方 买 入 返 售 方 资 金 融 出 方 例 2 多 选 题 所 债 券 回 购 市 场 的 参 与 主 体 主 要 有 ( ) A. 证 券 公 司 B. 保 险 公 司 C. 证 券 投 资 基 金 D. 上 市 商 业 银 行

防 東 北 季 風, 遌 植 棘 竹 可 以 防 盜 竹 子 還 能 夠 生 產 竹 材 製 作 農 具 和 籬 笆, 竹 筍 則 是 餐 桌 上 的 菜 餚 但 隨 著 建 材 及 房 屋 結 構 的 改 變, 傳 統 竹 圍 已 逐 漸 被 樓 房 取 代 6. 竹 圍 的 功 用 正 面 :

第七期

福 建 福 州 市 长 乐 市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产 品 小 家 电 产 品 长 乐 市 吴 航 洪 鸣 家 用 电 器 维 修 店 长 乐 市 西 洋 北 路 69 号 福 建 福 州 市 平 潭 县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四維段1135地號私有土地提供本府施作青青草園未滿3年期限產權移轉建屋事宜協調會議紀錄


2. 论 痘 疹 受 病 之 由 2.1. 夫 小 儿 在 胎 之 时. 乃 母 五 脏 之 液 所 养 成 形 也. 其 母 不 知 禁 戒. 纵 情 浓 味. 好 啖 辛 酸. 或 食 毒 物. 其 气 传 于 胞 胎 之 中. 此 毒 发 为 疮 疹. 名 曰 三 秽 液 毒. 一 五 脏 六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 # # "" # 3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C) 比 得 上 (D) 如 果 17. ( ) 聖 賢 經 傳 和 傳 奇 小 說 兩 個 傳 字, 其 音 義 關 係 為 何? (A) 音 同 義 異 (B) 音 義 皆 同 (C) 義 同 音 異 (D) 音 義 皆 異 18. ( ) 下 列 選 項 中 的 形 似 字, 何 者 讀 音

1

2 A

Microsoft Word - z-ww477-02


科別

!!" #" $" #%%& #%%& #


<4D F736F F D203937A67EBEC7A67EABD7B0AAA454A457BEC7B4C1B2C4A447A6B8A4EBA6D2A6D2C3442D54>


省政府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05号)

二 了 解 你 的 潜 在 客 户 层 级, 是 获 取 超 值 海 外 订 单 的 必 由 之 路 1 谁 是 优 秀 的 潜 在 客 户? 他 们 到 底 在 哪 里? 2 国 际 零 售 集 团 是 如 何 进 行 国 际 采 购 的? 他 们 关 心 什 么? 应 该 如 何 与 他 们 沟

专科疾病诊治(二十)

实 信 用 的 原 则 " 其 中, 诚 实 信 用 原 则 是 指 民 事 主 体 进 行 民 事 活 动 时, 均 应 诚 实, 不 作 假, 不 欺 诈, 不 损 害 他 人 利 益 和 社 会 利 益, 正 当 地 行 使 权 利 和 履 行 义 务 甲 将 平 房 售 与 丙 而 未 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分析报

<4D F736F F D20312D3520D6F7B0ECC8AFC9CCCDC6BCF6B1A8B8E62E646F63>

山东2014第四季新教材《会计基础》冲刺卷第三套

nj15-5.FIT)

A. B. C. D. 2. A. B. C. D. 3. A. 4 N B. 18 N C. 40 N D N 1

_題目卷

Ps22Pdf

国外医药法规及各省市自治区中医药立法.doc

2.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A. 水 手 在 伦 敦 讲 东 印 度 群 岛 的 所 见 所 闻, 匠 人 在 火 炉 边 讲 自 己 的 人 生 经 历, 他 们 讲 的 故 事 各 有 特 点, 但 同 属 于 传 统 故 事 模 式

一 本 期 头 条 商 务 部 : 电 子 商 务 十 三 五 规 划 即 将 出 台 齐 鲁 电 商 风 云 榜 之 最 受 欢 迎 旅 游 电 商 名 单 揭 晓 二 政 策 快 讯 国 务 院 : 便 利 通 关, 扩 大 跨 境 电 商 试 点 关 于 改 革 社 会 组 织 管 理 制 度

流基地领导小组

1 重 要 提 示 及 目 录 1.1 重 要 提 示 基 金 管 理 人 的 董 事 会 董 事 保 证 本 报 告 所 载 资 料 不 存 在 虚 假 记 载 误 导 性 陈 述 或 重 大 遗 漏, 并 对 其 内 容 的 真 实 性 准 确 性 和 完 整 性 承 担 个 别 及 连 带 的

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完整版)春闻网

二, 国 内 著 名 财 经 记 者 其 中 财 经 资 讯 的 主 要 需 求 者 选 择 中 国 经 营 报 的 忠 实 读 者, 于 年 7 月 1 4 日 ( 总 期 第 1514 期 ) 随 报 刊 登 出 问 卷, 回 收 问 卷 1103 份, 其 中 有 效 问 卷 10

Transcription:

新 高 中 中 國 歷 史 課 程 知 識 增 益 系 列 : (2) 選 修 單 元 五 : 宗 教 傳 播 與 文 化 交 流 第 一 部 分 : 道 教 概 論 : 漢 魏 南 北 朝 道 教 的 傳 播 與 文 化 交 流 演 講 稿 黎 志 添 教 授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12/2/2009 大 綱 : 第 一 章 : 什 麼 是 道 教? 第 二 章 : 漢 魏 天 師 道 的 形 成 第 三 章 : 天 師 道 在 北 方 的 傳 播 第 四 章 : 六 朝 時 代 江 南 道 教 第 五 章 : 南 朝 天 師 道 的 傳 播 第 六 章 : 江 南 上 清 經 運 動 第 七 章 : 六 朝 靈 寶 經 歷 史 第 一 章 : 什 麼 是 道 教? 道 教 以 為 道 是 自 本 自 根, 先 天 地 生, 為 天 地 母 同 時, 道 卻 是 無 形 無 名, 不 可 道, 不 可 名 天 地 大 小, 無 不 由 道 而 生 者 也 太 平 經, 頁 十 六 人 之 稟 生, 本 乎 道 氣 道 德 真 經 廣 聖 義, 卷 四 十 大 千 之 載, 一 切 眾 生, 悉 有 道 性 洞 玄 靈 寶 本 相 運 度 劫 期 經 老 子 與 道 德 經 1

老 子 (604-531 B.C.) 孔 子 (551-479 B.C.) 司 馬 遷 (145-86 B.C.) 史 記 史 記 卷 63: 1. 老 子 者, 楚 苦 縣 厲 鄉 曲 仁 里 人 也, 姓 李 氏, 名 耳, 字 聃, 周 守 藏 室 之 史 也 2. 孔 子 適 周, 將 問 禮 於 老 子 3. 老 子 修 道 德, 其 學 以 自 隱 無 名 為 務 居 周 久 之, 見 周 之 衰, 迺 遂 去, 至 關, 關 令 尹 喜 曰 : 子 將 隱 矣, 彊 為 我 著 書 於 是 老 子 迺 著 書 上 下 篇, 言 道 德 之 意 五 千 餘 言 而 去, 莫 知 其 所 終 列 仙 傳 提 及 老 子, 曰 : 老 子, 姓 李, 名 耳, 字 伯 陽, 陳 人 也, 生 於 殷 時 為 周 柱 下 吏 後 周 德 衰, 乃 乘 青 牛 車 去, 入 大 秦 過 西 關 關 令 尹 喜 待 而 迎 之, 知 真 人 也 乃 強 使 著 書 作 道 德 上 下 經 二 卷 竹 簡 帛 書 老 子 : 德 篇 和 道 篇 - 共 八 十 一 章 竹 簡 本 ( 甲 乙 丙, 發 現 於 1993 年 湖 北 省 荊 門 市 郭 店, 發 表 於 1998 年 ); 竹 簡 本 的 抄 寫 早 於 B.C.278 年, 是 目 前 所 知 最 早 的 老 子 帛 書 本 ( 甲 乙,1973 年 發 現 於 長 沙 馬 王 堆, 帛 書 甲 本 抄 寫 年 代 在 B.C.206-195 之 間, 乙 本 在 B.C.179-169 之 間 ) 道 家 1. 史 記 卷 63: 或 曰 : 老 來 子 亦 楚 人 也, 著 書 十 五 篇, 言 道 家 之 用, 與 孔 子 同 時 云 世 之 學 老 子 者 則 絀 儒 學, 儒 學 亦 絀 老 子 道 不 同 不 相 道 謀, 豈 謂 是 邪? 李 耳 無 為 自 化, 清 靜 自 正 2. 史 記 卷 130- 太 史 公 自 序 六 家 : 陰 陽 儒 墨 名 法 道 德 2

道 家 無 為, 又 曰 無 不 為, 其 實 易 行, 其 辭 難 知, 其 術 以 虛 無 為 本, 以 因 循 為 用 無 成 埶, 無 常 形, 故 能 究 萬 物 之 情 不 為 物 先, 不 為 物 後, 故 能 為 萬 物 主 漢 書. 藝 文 志 卷 30: 右 道 三 十 七 家, 九 百 九 十 三 篇 例 如 : 老 子 文 子 關 尹 子 莊 子 列 子 鶡 冠 子 3. 抱 朴 子 外 篇 言 道 家 葛 洪 (283-343) 在 抱 朴 子 外 篇 自 敘 篇 中 說 : 其 內 篇 言 神 僊 方 藥 鬼 怪 變 化 養 生 延 年 禳 邪 卻 禍 之 事, 屬 道 家, 其 外 篇 言 人 間 得 失, 世 事 否 臧, 屬 儒 家 4. 歷 來 有 些 學 者 把 老 莊 道 家 自 然 哲 學 與 後 來 的 一 種 摻 雜 各 種 道 術 符 錄 齋 醮 神 仙 的 宗 教 性 道 教 分 別 開 來 道 家 (philosophical Taoism) 道 教 (religious Taoism): 道 家 的 宗 教 化 5. 道 家 道 教 是 古 代 中 國 宗 教 的 複 合 體 : 我 們 以 為 道 教 本 身 內 容 是 複 雜 的 它 包 括 黃 老 老 莊 思 想, 以 及 神 仙 養 生 各 種 方 道 術 傳 統, 例 如 金 丹 黃 白 吐 納 導 引 仙 藥 行 氣 辟 穀 齋 醮 房 中 符 籙 咒 術 等 等 不 僅 這 樣, 從 道 教 發 展 史 來 看, 它 還 混 合 了 各 種 先 秦 兩 漢 民 間 多 神 信 仰 星 斗 祭 祀 古 代 中 國 陰 陽 五 行 方 術, 老 子 及 仙 人 崇 拜 並 又 融 合 漢 代 以 來 的 讖 緯 思 想 儒 家 倫 理 和 後 來 傳 入 的 佛 教 地 獄 輪 迴 觀 念 等 的 影 響 結 果, 就 是 在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史 上, 道 教 與 儒 家, 佛 教 鼎 足 而 立 第 二 章 : 漢 魏 天 師 道 的 形 成 張 道 陵 江 西 龍 虎 山 天 師 府 張 天 師 世 家 六 十 三 代 張 恩 溥 三 天 內 解 經 1.5b: 太 上 以 漢 順 帝 時, 選 擇 中 使, 平 正 六 天 之 治, 分 別 真 偽, 顯 明 上 三 天 之 氣, 以 漢 安 元 年 (142) 壬 午 歲 五 月 一 日, 老 君 於 蜀 郡 渠 亭 山 石 室 中, 與 道 士 張 道 陵 將 詣 昆 侖 大 治, 新 出 太 上 太 上 謂, 世 人 不 畏 真 正, 而 畏 邪 鬼, 因 自 號 為 新 出 老 君, 即 拜 張 為 太 玄 都 正 一 平 氣 三 天 之 師, 付 張 正 一 明 威 之 道, 新 出 老 3

君 之 製, 罷 廢 六 天 三 道, 時 事 平 正, 三 天 洗 除 浮 華, 納 樸 還 真, 承 受 太 上 真 經 製 科 律 後 漢 書 郡 國 五 : 漢 置 蜀 郡 巴 郡 漢 中 郡 廣 漢 郡 及 犍 為 郡 巴 郡 十 四 城, 戶 三 十 一 萬 六 百 九 十 一, 口 百 八 萬 六 千 四 十 九 廣 漢 郡 十 一 城, 戶 十 三 萬 九 千 八 百 六 十 五, 口 五 十 萬 九 千 四 百 三 十 八 蜀 郡 十 一 城, 戶 三 十 萬 四 百 五 十 二, 口 百 三 十 五 萬 四 百 七 十 六 三 國 志 魏 志 卷 八 張 魯 傳, 頁 263-265: 1. 張 魯 字 公 祺, 沛 國 豐 人 也 祖 父 陵, 客 蜀, 學 道 鵠 鳴 山 中, 造 作 道 書 以 惑 百 姓, 從 受 道 者 出 五 斗 米, 故 世 號 米 賊 2. 陵 死, 子 衡 行 其 道 衡 死, 魯 復 行 之 3. 益 州 牧 劉 焉 以 魯 為 督 義 司 馬, 與 別 部 司 馬 張 脩 將 兵 擊 漢 中 太 守 蘇 固, 魯 遂 襲 脩 殺 之, 奪 其 眾 焉 死, 子 璋 代 立, 以 魯 不 順, 盡 殺 魯 母 家 室 4. 魯 遂 據 漢 中, 以 鬼 道 教 民, 自 號 師 君, 其 來 學 道 者, 初 皆 名 鬼 卒 5. 受 本 道 已 信, 號 祭 酒, 各 領 部 眾 多 者 為 治 頭 大 祭 酒 6. 皆 教 以 誠 信 不 欺 詐 有 病 自 首 其 過, 大 都 與 黃 巾 相 似 7. 諸 祭 酒 皆 作 義 舍, 如 今 之 亭 傳 又 置 義 米 肉, 縣 於 義 舍, 行 路 者 量 腹 取 足 ; 若 過 多, 鬼 道 輒 病 之 8. 犯 法 者, 三 原, 然 後 乃 行 刑 不 置 長 吏, 皆 以 祭 酒 為 治, 民 夷 便 樂 之 雄 據 巴 漢 垂 三 十 年 漢 末, 力 不 能 征 按 : 在 以 後 三 十 年 一 直 在 巴 漢 建 立 天 師 道 的 宗 教 統 治 ( 從 185 A.D. 到 215A.D.) 直 至 建 安 二 十 年 (215 A.D.) 張 魯 為 曹 操 軍 隊 所 降 服, 跟 著 天 師 道 轉 入 另 一 段 新 的 歷 史 發 展 時 階 段 另 參 : 三 國 志 卷 八 張 魯 傳 注, 引 典 略, 頁 264; 後 漢 書 卷 八 靈 帝 紀, 頁 349 4

道 教 的 形 成 的 問 題 討 論 1. 我 們 討 論 道 教 與 道 家 之 間 的 關 係 問 題 時, 其 實 已 經 帶 出 了 有 關 道 教 形 成 的 歷 史 問 題 對 此 問 題, 學 者 當 中 還 是 各 有 各 不 同 見 解 2. 日 本 學 者 在 六 十 年 初, 例 如 大 淵 忍 爾 道 教 史 研 究 (1964), 就 認 為 後 漢 末 的 兩 大 宗 教 運 動 張 角 太 平 道 和 張 魯 五 斗 米 道, 正 式 代 表 中 國 古 代 道 教 的 開 始 時 期 3. 在 西 方 學 術 界,Michel Strickmann 在 1977 年 的 文 章 The Mao Shan Revelations - 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 亦 從 眾 議 紛 紜 的 局 面 突 破 而 出, 索 性 主 張 張 魯 五 斗 米 ( 又 稱 天 師 道 ) 為 中 國 道 教 歷 史 的 始 點 從 這 歷 史 始 點, 他 認 為 道 教 的 宗 教 團 才 正 式 成 立 二 世 紀 漢 中 天 師 道 的 組 織 : 二 十 四 治 ( 教 區 ) 雲 笈 七 籤 卷 二 十 八 二 十 四 治 並 序 云 : 謹 按 張 天 師 二 十 四 治 圖 云 : 太 上 以 漢 安 二 年 正 月 七 日 中 時, 下 二 十 四 治, 上 八 治 中 八 治, 下 八 治, 應 天 二 十 四 氣, 合 二 十 八 宿, 付 天 師 張 道 陵, 奉 行 布 化 張 天 師 二 十 四 治 圖 引 文 亦 見 王 懸 河 (683 在 世 ) 三 洞 珠 囊 卷 七 正 統 道 藏 存 有 一 卷 正 一 法 文 天 師 教 戒 科 經, 裡 面 有 一 章 叫 大 道 家 令 戒 當 中 保 存 了 早 期 北 方 天 師 道 及 反 映 漢 中 天 師 道 的 組 織 及 活 動 資 料 情 況 陽 平 治 : 教 : 謝 二 十 四 治, 五 氣, 中 氣, 領 神, 四 部 行 氣, 左 右 監 神, 治 頭 祭 酒, 別 治 主 者, 男 女 老 壯 散 治 民 陽 平 治 : 氣 職 :1. 五 氣 ;2. 中 氣 ;3. 領 神 氣 ;4. 四 部 行 氣 ;5. 左 右 監 神 氣 祭 酒 :6. 治 頭 祭 酒 7. 別 治 主 者 道 民 :8. 男 女 老 壯 散 治 民 三 洞 珠 囊 卷 七 十 二 引 二 十 四 治 圖 : 上 品 八 治 中 品 八 治 下 品 八 治 別 治 ( 備 治 ) 八 品 配 治 八 品 遊 治 上 品 八 治 5

陽 平 治 鹿 堂 山 治 鶴 鳴 治 漓 沅 山 治 葛 貴 山 治 庚 除 治 秦 中 治 真 多 治 蜀 郡 繁 縣 界 蜀 郡 繁 縣 界 蜀 郡 臨 邛 縣 界 蜀 郡 繁 縣 界 蜀 郡 繁 縣 界 廣 漢 郡 陽 泉 縣 西 廣 漢 郡 綿 竹 縣 東 廣 漢 郡 新 都 縣 二 十 四 治 的 宇 宙 論 原 理 二 十 四 治 具 有 多 重 宇 宙 論 上 的 對 應, 被 視 為 星 宿 在 地 上 的 投 影 它 們 也 構 成 了 一 個 聖 地 網 絡, 這 些 聖 地 按 等 級 組 織, 其 中 許 多 是 紀 念 教 主 張 道 陵 的 生 平 事 跡 的 與 二 十 四 治 的 設 立 一 起, 也 頒 布 了 一 個 二 十 四 職 的 祭 酒 道 士 等 級 第 三 章 : 天 師 道 在 北 方 的 傳 播 晉 書 卷 八 十 王 羲 之 傳 : 1. 王 氏 世 事 張 氏 五 斗 米 道, 凝 之 [ 王 羲 之 次 子 ] 彌 篤 孫 恩 之 攻 會 稽, 僚 佐 請 為 之 備 凝 之 不 從, 方 入 靖 室 請 禱, 出 語 諸 將 佐 曰 : 吾 已 請 大 道, 許 鬼 兵 相 助, 賊 自 破 矣 既 不 設 備, 遂 為 孫 恩 所 害 2. 未 幾, 獻 之 [ 王 羲 之 幼 子 ] 遇 疾, 家 人 為 上 章, 道 家 法 應 首 過, 問 其 何 得 失 對 曰 : 不 覺 餘 事, 惟 憶 與 郗 家 離 婚 獻 之 前 妻, 郗 曇 女 也 建 安 二 十 年 (215) 十 一 月, 張 魯 歸 降 曹 魏 三 國 志 卷 十 五 張 既 傳 : 1. 魯 降,[ 張 ] 既 說 太 祖 拔 漢 中 民 數 萬 戶, 以 實 長 安 及 三 輔 2. 由 建 安 二 十 年 至 二 十 四 年, 曹 操 數 次 徒 漢 中 民 參 唐 長 孺 : 魏 晉 期 間 北 方 天 師 道 的 傳 播 : 綜 上 所 述, 被 迫 遷 徙 的 漢 中 人 民 是 大 量 6

的, 遷 徙 地 區 自 長 安 三 輔 以 至 洛 陽 鄴 城 唐 李 吉 甫 元 和 郡 縣 圖 志 卷 一 : 三 輔 武 帝 太 初 元 年 改 內 史 為 京 兆 尹, 後 與 左 馮 翊 右 扶 風 謂 之 三 輔, 並 稱 俱 在 長 安 城 中, 又 置 司 隸 校 尉 以 總 之 光 武 都 洛 陽, 以 關 中 地 置 雍 州, 尋 復 立 三 輔 後 漢 書 地 理 志 1. 京 兆 尹, 戶 十 九 萬 五 千 七 百 二, 口 六 十 八 萬 二 千 四 百 六 十 八 2. 左 馮 翊, 戶 二 十 三 萬 五 千 一 百 一, 口 九 十 一 萬 七 千 八 百 二 十 二 3. 右 扶 風, 戶 二 十 一 萬 六 千 三 百 七 十 七, 口 八 十 三 萬 六 千 七 十 三 國 志 魏 志 卷 一 武 帝 紀, 頁 45 1. [ 建 安 二 十 年 ] 三 月, 公 西 征 張 魯, 至 陳 倉, 將 自 武 都 入 氐, 氐 人 塞 道, 先 遣 張 郃 朱 靈 等 攻 破 之 夏 四 月, 公 自 陳 倉 以 出 散 關, 至 河 池 氐 王 竇 茂 眾 萬 餘 人, 恃 險 不 服, 五 月, 公 攻 屠 之 西 平 金 城 諸 將 麴 演 蔣 石 等 共 斬 送 韓 遂 首 秋 七 月, 公 至 陽 平 張 魯 使 弟 衛 與 將 楊 昂 等 據 陽 平 關, 橫 山 築 堿 十 餘 里, 攻 之 不 能 拔, 乃 引 軍 還 賊 見 大 軍 退, 其 守 備 解 散 公 乃 密 遣 解 慓 高 祚 等 乘 險 夜 襲, 大 破 之, 斬 其 將 楊 任, 進 攻 衛, 衛 等 夜 遁, 魯 潰 奔 巴 中 公 軍 入 南 鄭 漢 中 郡, 盡 得 魯 府 庫 珍 寶 巴 漢 皆 降 2. [ 建 安 二 十 年 ] 十 一 月, 魯 自 巴 中 將 其 餘 眾 降 封 魯 及 五 子 皆 為 列 侯 劉 備 襲 劉 璋, 取 益 州, 遂 據 巴 中 ; 遣 張 郃 擊 之 十 二 月, 公 自 南 鄭 還, 留 夏 侯 淵 屯 漢 中 二 十 一 年 春 二 月, 公 還 鄴 三 月 壬 寅, 公 親 耕 籍 田 夏 五 月, 天 子 進 公 爵 為 魏 王 三 國 志 魏 志 卷 八 張 魯 傳, 頁 263-265: 雄 據 巴 漢 垂 三 十 年 漢 末, 力 不 能 征, 遂 就 寵 魯 為 鎮 民 中 郎 將, 領 漢 寧 太 守, 通 貢 獻 而 已 民 有 地 中 得 玉 印 者, 群 下 欲 尊 魯 為 漢 寧 王 魯 功 曹 巴 西 閻 圃 諫 魯 曰 : 漢 川 之 民, 戶 出 十 萬, 財 富 土 沃, 四 面 險 固, 上 匡 天 子, 則 為 桓 文, 次 及 竇 融, 不 失 富 貴 今 承 制 署 置, 勢 足 暫 斷, 不 煩 於 王 願 且 不 稱, 勿 為 禍 先 魯 從 之 韓 7

遂 馬 超 之 亂, 關 西 民 從 子 午 谷 奔 之 者 數 萬 家 三 國 志 魏 志 卷 八 張 魯 傳, 頁 263-265: 建 安 二 十 年 (215), 太 祖 乃 自 散 關 出 武 都 征 之, 至 陽 平 關 魯 欲 舉 漢 中 降, 其 弟 衛 不 肯, 率 眾 數 萬 人 拒 關 堅 守 太 祖 攻 破 之, 遂 入 蜀 魯 聞 陽 平 已 陷, 將 稽 顙 [ 歸 降 ], 圃 又 曰 : 今 以 迫 往, 功 必 輕, 不 如 依 [ 杜 濩 ] 赴 朴 胡 相 拒, 然 後 委 質, 功 必 多 於 是 乃 奔 南 山 入 巴 中 左 右 欲 悉 燒 寶 貨 倉 庫, 魯 曰 : 本 欲 歸 命 國 家, 而 意 未 達 今 之 走, 避 銳 鋒, 非 有 惡 意 寶 貨 倉 庫, 國 家 之 有 遂 封 藏 而 去 太 祖 入 南 鄭, 甚 嘉 之 又 以 魯 本 有 善 意, 遣 人 慰 喻 魯 盡 將 家 出, 太 祖 逆 拜 魯 鎮 南 將 軍, 待 以 客 禮, 封 閬 中 侯, 邑 萬 戶 封 魯 五 子 及 閻 圃 等 皆 為 列 侯 為 子 彭 祖 曹 宇, 後 封 燕 王 取 魯 女 魯 薨, 諡 之 曰 原 侯, 子 富 嗣 華 陽 國 志 卷 二 漢 中 志, 頁 72-73 建 安 二 十 年, 魏 武 帝 西 征 魯 魯 走 巴 中 先 主 將 迎 之 而 魯 功 曹 閻 圃 說 魯 北 降, 歸 魏 武, 贊 以 大 事 宜 附 託 杜 濩 朴 胡 委 質 不 然, 西 結 劉 備 以 歸 之 魯 勃 然 曰 : 寧 為 魏 公 奴, 不 為 劉 備 上 客 也 遂 委 質 魏 武 武 帝 拜 魯 鎮 南 將 軍, 封 襄 平 侯 又 封 其 五 子, 皆 列 侯 真 誥 卷 四 許 子 從 張 鎮 南 之 夜 解 條 注 云 : 張 系 師 為 鎮 南 將 軍, 建 安 二 十 一 年 亡 (216), 葬 於 鄴 東 唐 長 孺 : 魏 晉 期 間 北 方 天 師 道 的 傳 播 : 北 方 在 漢 末 并 沒 有 天 師 道 傳 播, 其 傳 播 至 早 也 應 在 天 師 道 系 師 張 魯 北 遷 之 後 北 魏 (420-534) 道 教 造 像 碑 姚 伯 多 道 教 造 像 碑 碑 陽 北 魏 太 和 二 十 年 (496) 藥 王 山 博 物 館 藏 北 魏 時 期 的 出 土 道 教 造 像 碑 現 存 46 通 碑, 其 中 32 通 碑 的 碑 文 記 載 地 或 出 土 地 都 8

集 中 在 雍 州 北 魏 地 形 志 載 : 雍 州 領 郡 五 縣 三 十 一 五 郡 為 京 兆 馮 翊 扶 風 咸 陽 北 地 道 教 造 像 碑 雕 造 的 主 神 像 : 供 奉 老 君, 例 如 道 像 碑 發 願 文 有 記 錄 皇 老 君 太 上 君 太 上 太 上 道 君 天 尊 等 隋 書 經 籍 志 云 : 太 武 始 光 (424-428) 之 初, 於 代 都 東 南 起 壇 宇, 給 道 士 百 二 十 餘 人, 顯 揚 其 法, 宣 布 天 下, 自 是 道 業 大 行, 每 帝 繼 位, 必 受 符 籙, 以 為 故 事, 刻 天 尊 及 諸 仙 之 像, 而 供 養 焉 姚 伯 多 道 教 造 像 碑 碑 陽 下 半 部 刻 發 願 文 : 夫 大 道 幽 玄, 以 妙 寄 為 宗. 靈 教 微, 以 虛 寂 為 為 當 今 世 道 教 紛, 群 惑 玆 甚, 假 道 亂 真, 群 聚 為 媚, 大 道 之 要 清 虛, 唯 真 素 為 潔, 練 身 克 修, 大 道 之 本 於 大 代 太 和 廿 年 歲 在 丙 子 九 月 辛 酉 朔 四 日 甲 子, 姚 伯 多 怕 龍 定 龍 伯 養 天 宗 等, 上 為 帝 主, 下 為 七 祖 眷 屬, 敬 造 皇 老 君 文 石 像 一 軀 姚 伯 多 道 教 造 像 碑 碑 左 側 下 半 部 刻 發 願 文 : 願 故 主 國 王 以 物, 敷 教, 休 問 遠 彰, 邊 夷 賓 伏, 炎 害 自 罷, 德 流 兆 庶, 善 瑞 榛 祥, 民 樂 貞 信, 臣 節 忠 良, 道 協 靈 應, 族 延 未 央, 以 道 為 基, 與 仙 相 望, 願 道 民 姚 伯 多, 三 宗 五 祖, 七 世 父 母, 前 亡 后 妃 眷 屬, 若 在 三 徒, 速 得 解 脫, 得 遠 離 囚 徒 幽 執 之 苦, 上 升 南 宮 神 鄉 之 土, 若 更 下 生, 侯 王 為 父 富 今 伯 多 父 母 兄 弟 妻 息 大 小, 封 心 同 信, 尊 道 為 主, 學 以 生, 神 仙 為 侶, 福 慶 隆 昌, 子 孫 斯 與, 所 願 克 成 ( 下 泐 ) 如 此 種 福, 功 ( 下 泐 ) 北 方 天 師 道 教 的 地 區 社 群 根 據 道 教 造 仍 碑 題 名, 以 邑 為 信 仰 組 織 形 式 的 有 九 通 碑 例 如 北 魏 正 始 二 年 (505) 的 馮 神 育 道 教 碑, 參 與 造 像 人 二 百 二 十 人, 二 十 四 9

種 姓 氏, 其 中 以 馮 性 最 多 大 代 正 始 二 年 秋 九 月 己 巳 朔 二 十 六 日 甲 午 真, 道 民 馮 神 育 同 邑 二 百 人 等, 投 委 壇 靜, 仲 追 冥 果, 造 立 石 像, 永 式 錄 在 馮 神 育 道 教 碑 裡, 有 參 與 造 像 活 動 的 還 包 括 四 位 稱 為 三 洞 法 師, 另 外, 還 有 道 士 道 民 錄 生 邑 師 門 師 邑 政 等 參 陳 寅 恪 : 天 師 道 與 濱 海 地 域 之 關 係 (1933) 陳 寅 恪 : 崔 浩 與 寇 謙 之 (1950) 寇 氏 家 族, 由 漢 中 徙 居 長 安 三 輔 地 區 天 師 道 的 後 裔 1. 馮 翊 郡 萬 年 縣 2. 魏 書 釋 老 志 云 : 世 祖 時, 道 士 寇 謙 之, 字 輔 真, 南 雍 州 剌 吏 贊 之 弟 自 云 寇 恂 之 十 三 世 孫 早 好 仙 道, 有 絕 俗 之 心, 少 修 張 魯 之 術 3. 北 史 寇 讚 傳 云 : 寇 讚 字 奉 國, 上 谷 人 也, 因 難 徙 馮 翊 萬 年 父 修 之, 字 延 期, 苻 堅 東 來 太 守 贊 弟 謙, 有 道 術, 太 武 敬 重 之 陳 寅 恪 : 崔 浩 與 寇 謙 之 頗 疑 寇 氏 一 族 原 從 漢 中 徙 至 馮 翊, 以 其 為 豪 宗 大 族, 故 有 被 徒 之 資 格, 以 其 為 米 賊 餘 黨, 故 其 家 世 守 天 師 道 之 信 仰 然 則 寇 謙 之 之 所 以 早 修 張 魯 之 術, 固 非 偶 然 也 陳 寅 恪 : 天 師 道 與 濱 海 地 域 之 關 係 晉 書 王 羲 之 傳 云 : 王 氏 世 事 張 氏 五 斗 米 道 陳 寅 恪 : 蓋 六 朝 天 師 道 信 徒 之 以 之 字 為 名 者 頗 多, 之 在 其 名 中, 乃 代 表 其 宗 教 信 仰 之 意, 如 所 佛 教 徙 之 以 曇 或 法 為 名 者 相 類 ( 崔 浩 與 寇 謙 之 ) 第 四 章 : 六 朝 時 代 江 南 道 教 10

周 一 良 : 南 朝 境 內 之 各 種 人 及 政 府 對 待 之 政 策 : 1. 所 謂 南 朝 疆 境 者, 指 淮 河 以 南 今 浙 江 福 建 江 西 湖 南 廣 東 廣 西 貴 州 之 全 省, 江 蘇 安 徽 河 南 湖 北 四 省 之 南 部, 暨 四 川 雲 南 兩 省 之 一 部 分 而 言 也 2. 在 此 疆 域, 二 百 七 十 年 間 約 略 有 三 種 人 之 分 布 (1) 北 方 遷 來 之 僑 人, 亦 稱 北 人, 晚 來 者 則 目 為 荒 傖 ;(2) 南 地 之 士 著, 曰 南 人, 亦 稱 吳 人, 專 指 三 吳 地 方 土 著 而 言 ;(3) 蠻 俚 溪 僚 等 文 化 低 下 之 土 著 吳 人 孫 吳 立 國 以 江 東 六 郡 為 根 本 ( 會 稽 吳 郡 丹 陽 豫 章 廬 陵 ), 後 來 一 再 征 伐 拓 土, 擁 有 揚 州 荊 州 交 州 三 州 揚 州 境 內, 以 浙 江 ( 今 錢 塘 江 ) 兩 岸 最 為 富 庶, 浙 西 即 三 吳 平 野 沃 區, 浙 東 則 以 會 稽 郡 最 為 豐 實, 兩 者 合 稱 吳 會 永 嘉 之 亂 前 後 避 亂 南 來 的 僑 人 的 地 域 分 布 周 一 良 南 朝 境 內 之 各 種 人 及 政 府 對 待 之 政 策 : 東 晉 (317-420) 之 世 先 有 僑 民 而 後 立 僑 州 郡 縣, 故 可 由 僑 州 郡 縣 之 名 稱 推 斷 其 地 之 有 僑 民 陳 寅 恪 : 述 東 晉 王 導 之 功 業 : 北 人 南 來 避 難 約 略 可 分 為 二 路 線, 一 至 長 江 上 游, 一 至 長 江 下 游, 路 線 固 有 不 同, 而 避 難 人 群 中 其 社 會 階 層 亦 各 有 互 異, 其 上 層 階 級 為 晉 之 皇 室 及 洛 陽 之 公 卿 士 大 夫, 中 層 階 級 亦 為 北 方 士 族, 但 其 政 治 社 會 文 化 地 位 不 及 聚 集 洛 陽 之 士 大 夫 集 團, 下 層 階 級 為 長 江 以 北 地 方 低 等 士 族 及 一 般 庶 族 宋 書 州 郡 志 南 徐 州 下 : 1. 晉 永 嘉 大 亂, 幽 冀 青 并 兗 州 及 徐 州 之 淮 北 流 民 相 率 過 淮, 亦 有 過 江 在 晉 陵 郡 界 者 晉 成 帝 咸 和 四 年 (329), 司 空 郗 鑒 又 徙 流 民 之 在 淮 南 者 於 晉 陵 諸 縣, 11

其 徙 過 江 葵 及 留 在 江 北 者, 並 立 僑 郡 縣 以 司 牧 之 徐 兗 二 州 或 治 江 北, 江 北 又 僑 立 幽 冀 青 并 四 州 2. 晉 陵, 吳 時 分 吳 郡 無 錫 以 西 為 毗 陵, 永 嘉 五 年 (311), 元 帝 改 為 晉 陵 宋 書 州 郡 志 雍 州 下 : 1. 胡 望 氐 亂, 雍 秦 流 民 多 南 出 樊 沔, 晉 孝 武 (373-396) 始 於 襄 陽 僑 立 雍 州, 并 立 僑 郡 縣 宋 文 帝 元 嘉 二 十 六 年, 割 荊 州 之 襄 陽 南 陽 新 野 順 陽 隨 五 郡 為 雍 州, 而 僑 郡 縣 猶 寄 寓 在 諸 郡 界 2. 元 嘉 二 年 (425) 秋 八 月 甲 申, 以 關 中 流 民 出 漢 中, 置 京 兆 扶 風 馮 翊 等 郡 宋 書 文 帝 紀 1. 京 兆 郡, 雍 州 僑 郡 先 屬 府, 宋 武 帝 永 初 元 年 (420) 屬 州 領 縣 三 戶 二 千 三 百 七, 口 九 千 二 百 二 十 三 2. 馮 翊 郡, 三 輔 流 民 出 襄 陽, 文 帝 元 嘉 六 年 立 戶 二 千 七 十 入, 口 五 千 三 百 二 十 一 3. 在 雍 州 僑 立 的 郡 還 有 始 平 扶 風 南 上 洛 廣 平 孫 吳 (222-280) 吳 的 君 主 自 孫 權 起, 自 魏 文 帝 黃 初 元 年 (220), 即 受 魏 封 吳 王, 至 黃 初 三 年 (222) 年 建 號 為 黃 武, 始 拒 魏 至 明 帝 太 和 三 年 (229), 權 自 稱 皇 帝, 建 號 為 黃 龍 此 後 凡 稱 皇 帝 二 十 五 年 (222-252) 孫 亮 孫 休 孫 皓 晉 太 康 元 年 (280) 晉 武 帝 出 師 伐 吳, 入 建 業, 孫 皓 迎 降, 上 其 圖 籍 州 四, 郡 四 十 二, 縣 三 百 十 三, 戶 五 十 二 萬 三 千, 吏 三 萬 二 千, 兵 二 十 三 萬, 男 女 口 二 百 三 十 萬 孫 吳 立 國 以 江 東 六 郡 為 根 本 ( 會 稽 吳 郡 丹 陽 豫 章 廬 陵 ), 後 來 一 再 征 伐 拓 土, 擁 有 揚 州 荊 州 交 州 三 州 揚 州 境 內, 以 浙 江 ( 今 錢 塘 江 ) 兩 岸 最 為 富 庶, 浙 西 即 三 吳 平 野 沃 區, 浙 東 則 以 會 稽 郡 最 為 豐 實, 兩 者 合 稱 吳 會 12

陳 寅 恪 : 述 東 晉 王 導 之 功 業 孫 氏 之 建 國 乃 由 江 淮 地 域 之 強 宗 大 族 因 漢 末 之 擾 亂, 擁 戴 江 東 地 域 具 有 戰 鬥 力 之 豪 族 故 其 政 治 社 會 之 勢 力 全 操 於 地 方 豪 族 之 手, 西 晉 滅 吳 以 後, 此 種 地 方 勢 力 並 未 因 之 消 滅 南 人 在 政 治 社 會 地 位 難 與 僑 人 競 爭 東 晉 王 朝 (317-420) 是 在 來 自 北 方 的 流 亡 貴 族 掌 握 了 政 治 上 文 化 是 導 權 的 條 件 下, 壓 倒 了 江 南 土 著 豪 族 階 層 之 後 形 成 的 這 恐 怕 是 確 定 無 疑 的 事 實 川 勝 義 雄 氏 認 為 : 東 晉 初 期, 在 平 定 王 敦 蘇 峻 之 亂 以 後, 於 公 元 四 世 紀 三 十 年 代, 確 立 了 以 門 閥 制 度 為 基 礎 的 貴 族 體 制 除 部 分 名 門 外, 大 多 數 江 南 土 著 豪 族 士 族 都 安 於 寒 門 寒 士 的 地 位 都 築 晶 子 : 關 於 南 人 寒 門 寒 士 的 宗 教 想 像 力, 收 入 日 本 中 青 年 學 者 論 中 國 史 葛 洪 : 抱 朴 子 外 篇 卷 二 十 六 譏 惑 篇 : 喪 亂 以 來, 事 物 屢 變 : 冠 履 衣 服, 袖 袂 財 裁 制, 日 月 改 易, 無 復 一 定 乍 長 乍 短, 一 廣 一 狹, 忽 高 忽 卑, 或 粗 或 細 所 飾 無 常, 以 同 為 快 其 好 事 者, 朝 夕 放 效, 所 謂 京 輦 貴 大 眉, 遠 方 皆 半 額 也 余 寔 凡 夫, 拙 於 隨 俗, 其 服 物 變 不 勝, 故 不 變 無 所 損 者, 余 未 曾 易 也 雖 見 指 笑, 余 亦 不 理 也 豈 茍 欲 違 眾 哉! 誠 以 為 不 急 耳 上 國 眾 事, 所 以 勝 江 表 者 多, 然 亦 有 可 否 者 君 子 行 禮, 不 求 變 俗, 謂 違 本 邦 之 他 國 不 改 其 桑 梓 之 法 也 況 其 在 於 父 母 之 鄉, 亦 何 為 當 事 棄 舊 而 強 更 學 乎? 孫 吳 政 權 於 280A.D. 亡 於 北 方 司 馬 氏 晉 王 朝 以 後, 吳 人 事 實 上 還 屢 屢 起 兵 叛 變, 因 此 之 故, 晉 武 帝 曾 這 樣 抨 擊 吳 人 說 : 吳 人 趑 雎, 屢 作 妖 寇 晉 書, 卷 五 十 二, 華 譚 傳 同 時, 在 文 化 上, 晉 人 輕 視 吳 人 的 作 風, 從 王 濟 對 吳 人 華 譚 在 其 對 應 考 策 時 的 詰 難 可 見 其 跡, 王 濟 對 華 譚 曰 : 君 吳 楚 之 人, 亡 國 之 餘, 有 何 秀 異 而 應 斯 舉? 這 種 文 化 上 的 歧 視 和 排 斥 態 度, 更 是 形 成 晉 王 朝 對 吳 人 的 不 平 等 統 治 政 策 葛 洪 也 因 此 感 嘆 於 自 己 深 切 體 會 晉 對 吳 人 的 不 平 等 對 待 由 於 晉 司 馬 政 權 平 定 吳 以 後 的 四 13

十 年 中, 江 南 知 識 份 子 仍 然 被 排 斥 於 中 央 任 人 取 仕 的 經 學 考 試 以 外 因 此, 葛 洪 批 評 說 : 昔 吳 土 初 附, 其 貢 士 見 偃 以 不 試 今 太 平 已 近 四 十 年 矣, 猶 復 不 試, 所 以 使 東 南 儒 業 衰 於 在 昔 也 此 乃 見 同 於 左 衽 之 類, 非 所 以 別 之 也 外 篇 吳 失 篇 我 生 不 辰, 弗 先 弗 後, 將 見 吳 土 之 化 為 晉 域, 南 民 之 變 成 北 隸 也 在 自 述 篇, 葛 洪 仍 念 念 不 忘 自 己 家 族 過 去 在 孫 吳 時 代 的 顯 達 功 職 和 地 位, 因 此 其 祖 父 和 父 親 仕 吳 時 歷 任 的 繁 細 官 銜, 亦 一 一 盡 列 例 如, 述 及 其 祖 父 葛 奚 他 說 : 有 經 國 之 才, 仕 吳, 歷 宰 海 鹽 臨 安 (272 卒 ) 時, 山 陰 三 縣, 入 為 吏 部 侍 郎 御 史 中 丞 廬 陵 太 守 太 子 少 傅 中 書 大 鴻 臚, 侍 中 光 祿 勳 輔 吳 將 軍 封 吳 壽 縣 侯 葛 洪 (283-343) 抱 朴 子 內 篇 葛 洪 抱 朴 子 外 篇 自 敘 篇 中 說 : 其 內 篇 言 神 僊 方 藥 鬼 怪 變 化 養 生 延 年 禳 邪 卻 禍 之 事, 屬 道 家, 其 外 篇 言 人 間 得 失, 世 事 否 臧, 屬 儒 家 現 今 學 者 推 崇 內 篇 的 貢 獻 乃 在 於 建 立 了 神 仙 道 教 的 系 統 理 論 方 士 傳 統 的 江 南 神 仙 思 想 和 追 求 葛 洪 於 二 十 前, 大 約 十 五 六 歲 時, 便 開 始 跟 隨 其 從 祖 葛 玄 的 弟 子 鄭 隱 入 山 修 習 道 家 經 書, 其 後, 他 更 在 馬 跡 山 中 立 壇 盟 受 鄭 隱 祕 傳 於 他 的 三 部 煉 丹 經 書 及 諸 口 訣 除 此 三 部 丹 經 書, 葛 洪 也 是 在 鄭 隱 五 十 餘 弟 子 當 中, 唯 一 能 夠 從 鄭 隱 傳 授 了 另 外 兩 部 屬 於 與 東 漢 以 後 盛 行 的 方 士 傳 統 有 關 的 重 要 方 術 符 書 三 皇 內 文 和 墨 子 枕 中 五 行 記 葛 洪 引 證 其 神 仙 金 丹 道 術 的 系 統 傳 統, 是 由 左 慈, 葛 玄, 鄭 隱, 到 葛 洪 自 己 : 昔 左 元 放 於 天 柱 山 中 精 思, 而 神 人 授 之 金 丹 仙 經, 會 漢 末 亂, 不 遑 合 作, 而 避 地 來 渡 江 東, 志 欲 投 名 山 以 修 斯 道 江 東 先 無 此 書, 書 出 於 左 元 放, 元 放 以 授 余 從 祖, 從 祖 以 授 鄭 君, 鄭 君 以 授 余, 故 他 道 士 了 無 知 者 也 內 篇 金 丹 篇 卷 四 葛 洪 的 方 士 師 承 系 統 14

1. 就 東 漢 以 後 方 術 傳 統 和 方 士 群 的 歷 史 資 料, 現 今 以 後 漢 書 方 術 傳 最 為 詳 盡, 當 中 紀 錄 了 包 括 左 慈 在 內 的 三 十 四 位 三 國 時 期 著 名 方 士 的 生 平 傳 記 2. 葛 洪 的 師 承 系 統, 亦 正 是 源 於 東 漢 以 後 的 方 士 和 方 術 傳 統 從 最 早 的 左 慈 葛 玄 以 迄 鄭 隱, 他 們 的 方 術 活 動 都 是 屬 於 這 一 段 時 期 活 躍 的 方 士 群 的 代 表 因 此, 直 到 葛 洪, 尤 其 由 於 受 到 從 祖 方 士 葛 玄 的 遺 傳 影 響, 他 的 道 術 傳 統 當 是 保 存 和 傳 承 了 那 以 師 承 祕 傳 為 基 礎 的 方 術 傳 統 3. 葛 洪 ( 或 以 他 為 代 表 的 葛 氏 道 家 傳 統 ) 本 身 所 受 承 傳 的 宗 教 傳 統, 主 要 來 自 方 士 道 術 家 神 仙 家 養 生 家 ; 尤 其 主 張 鍊 丹 養 形 等 方 術 性 較 強 的 宗 教 救 濟 方 法 葛 洪 視 神 仙 為 最 重 要 的 價 值 理 想, 即 是 個 體 生 命 能 夠 長 生 不 死 葛 洪 神 仙 思 想 倚 賴 的 方 法 是 以 神 仙 宗 教 為 目 的 的 鍊 丹 術 與 鍊 黃 白 術, 再 加 上 行 氣 服 藥 房 中 守 一 符 籙 等 道 術 輔 助, 以 致 希 望 達 成 由 養 生 長 生 久 視 不 死 一 直 至 升 仙 的 超 越 完 滿 價 值 世 界 葛 洪 說 : 長 生 之 道, 道 之 至 也, 故 古 人 重 之 也 通 過 養 身 鍊 形, 配 合 養 神 養 氣, 而 達 至 成 長 生 升 仙 的 宗 教 目 標 正 如 他 說 : 若 夫 仙 人, 以 藥 物 養 身, 以 術 數 延 命, 使 內 疾 不 生, 外 患 不 入, 雖 久 視 不 死, 而 舊 身 不 改, 苟 有 其 道, 無 以 為 難 也 第 五 章 : 南 朝 天 師 道 的 傳 播 張 魯 降 曹 魏 以 後 (215), 曾 有 大 量 漢 中 人 民 被 迫 北 遷, 定 居 關 中, 三 輔 以 至 洛 陽 鄴 城, 因 此, 天 師 道 從 年 被 曹 操 從 巴 蜀 地 區 遷 移 到 長 安 洛 陽 等 關 中 地 方 以 後, 它 的 傳 播 範 圍 主 要 在 中 國 北 方 地 區 發 展 結 果 正 如 唐 長 孺 所 說 : 張 魯 和 他 的 臣 僚 以 及 人 民 的 北 遷 不 但 帶 著 他 們 的 宗 教 信 仰 同 來, 而 且 還 帶 著 他 們 的 宗 教 組 織 同 來 天 師 道 在 江 南 的 開 始 傳 播, 那 要 直 至 西 晉 王 朝 受 胡 人 入 侵, 結 果 大 量 北 人 貴 族 遷 徙 至 江 南, 並 成 立 新 的 東 晉 王 朝 ( 即 是 在 317A.D.) 以 後, 那 時 天 師 道 才 明 顯 地 在 江 南 地 區 出 現 和 傳 播 南 朝 天 師 道 治 1. 王 氏 世 事 張 氏 五 斗 米 道, 凝 之 彌 篤 孫 恩 之 攻 會 稽, 僚 佐 請 為 之 備 凝 之 不 15

從, 方 入 靖 室 請 禱, 出 語 諸 將 佐 曰 : 吾 已 請 大 道, 許 鬼 兵 相 助, 賊 自 破 矣 既 不 設 備, 遂 為 孫 恩 所 害 晉 書 卷 八 十 王 羲 之 傳 2. 郗 鑒 字 道 徽, 高 平 金 鄉 人 今 山 東 省 二 子 : 愔 曇 懠 字 方 回 與 姊 夫 王 羲 之 高 士 許 怐 ( 詢 ) 有 邁 世 之 風 愔 事 天 師 道 晉 書 卷 六 十 七 郗 鑒 傳 3. 於 時 郗 愔 及 弟 曇 奉 天 師 道, 而 充 與 弟 準 崇 信 釋 氏 謝 萬 譏 之 云 : 二 郗 諂 於 道, 二 何 佞 於 佛 晉 書 卷 七 十 七 何 充 傳 4. 郗 愔 信 道 甚 精 勤, 常 患 腹 內 惡, 諸 醫 不 可 療 聞 于 法 開 有 名, 往 迎 之 既 來, 便 脈 云 : 君 侯 所 忌, 正 是 精 進 太 過 所 致 合 一 劑 湯 與 之 一 服 即 大 下, 去 數 段 許 紙 如 拳 大, 剖 看, 乃 先 所 服 符 也 世 說 新 語 術 解 篇 5. 殷 仲 堪 少 奉 天 師 道, 又 精 心 事 神, 不 吝 財 賄, 而 怠 行 仁 義, 嗇 於 周 急, 及 [ 桓 ] 玄 來 攻, 猶 勤 請 禱 晉 書 卷 八 十 四 殷 仲 堪 傳 6. 殷 仲 堪, 陳 郡 人 也, 為 太 子 中 庶 子, 少 奉 天 師 道, 受 治 及 正 一, 精 心 事 法 不 吝 財 賄, 家 有 疾 病, 躬 為 章 符, 往 往 有 應, 鄉 人 及 左 右 或 請 為 之, 時 行 週 救, 弘 益 不 少 也 三 洞 珠 囊 卷 一, 引 道 學 傳 7. 有 云 : 李 東 者, 許 家 常 所 使 祭 酒 先 生 ( 許 邁 ) 亦 師 之 家 在 曲 阿 東 受 天 師 吉 陽 治 左 領 神 祭 酒 真 誥 卷 十 九 翼 真 檢 8. 錢 塘 杜 明 師 夜 夢 東 南 有 人 來 入 其 館, 是 夕 即 靈 運 生 於 會 稽 旬 日 而 謝 玄 亡 其 家 以 子 孫 難 得, 送 靈 運 於 一 杜 治 養 之, 十 五 方 還 都, 故 名 客 兒 鍾 嶸 詩 品 上 宋 臨 川 太 守 謝 靈 運 條 9. 初 錢 唐 人 杜 子 恭 通 靈 有 道 術, 東 土 豪 家 及 京 邑 貴 望, 並 事 之 為 弟 子, 執 在 三 之 敬 [ 沈 ] 警 累 世 事 道, 亦 敬 事 子 恭 宋 書 卷 一 百 沈 約 自 敘 篇 第 六 章 : 江 南 上 清 經 運 動 丹 陽 郡 句 容 許 氏 家 族 新 的 江 南 道 教 傳 承 上 清 經 : 紫 微 王 夫 人 紫 清 上 宮 九 華 真 妃 上 真 司 命 南 嶽 夫 人 某 師 凡 此 前 後 云 某 者 皆 楊 君 自 隱 名 也 16

紫 陽 真 人 茅 中 君 清 靈 真 人 茅 小 君 太 元 真 人 雲 林 右 英 王 夫 人 南 岳 紫 虛 元 君 九 華 真 妃 桐 柏 真 人 昭 靈 李 夫 人 太 微 玄 清 左 夫 人 北 渟 宮 中 歌 曲 真 誥 卷 三 : 鬱 藹 非 真 虛 太 無 為 我 館 玄 公 豈 有 懷 縈 蒙 孤 所 難 落 鳳 控 紫 霞 矯 轡 登 晨 岸 寂 寂 無 濠 涯 暉 暉 空 中 觀 隱 芝 秀 鳳 丘 逡 巡 瑤 林 畔 龍 胎 嬰 爾 形 八 瓊 迴 素 旦 琅 華 繁 玉 宮 綺 葩 凌 巖 粲 鵬 扇 絕 億 領 撫 翮 扶 霄 翰 西 庭 命 長 歌 雲 璈 乘 虛 彈 八 風 纏 綠 宇 藂 煙 豁 然 散 靈 童 擲 流 金 太 微 啟 壁 案 三 元 起 折 腰 紫 皇 揮 袂 讚 朗 朗 扇 景 曜 曄 曄 長 庚 煥 超 軿 竦 明 刃 下 盼 使 我 惋 顧 哀 地 仙 輩 何 為 栖 林 澗 江 南 上 清 經 派 源 起 1. 道 教 上 清 經 派 的 開 創 者, 就 是 以 丹 陽 郡 句 容 縣 寒 門 許 謐 許 翽 通 過 靈 媒 楊 羲 為 中 心 的 一 群 江 南 士 族 接 受 道 教 諸 神 -- 真 人 的 啟 示 時 間 就 是 從 東 晉 興 寧 太 和 年 間 (363-371) 展 開 2. 上 清 經 源 起 的 時 間, 是 從 東 晉 哀 帝 興 寧 太 和 (363-371) 年 間 形 成 的 根 據 真 誥, 上 清 經 是 由 紫 虛 元 君 上 真 司 命 南 岳 魏 夫 人 ( 魏 華 存 ) 以 及 其 他 真 人 從 上 清 天 下 降, 授 與 魏 華 存 的 靈 媒 弟 子 楊 羲 (330-386), 使 他 以 隸 字 寫 出 來 的 3. 楊 羲 把 上 清 經 傳 及 許 謐 ( 字 長 史 )(303-373), 以 及 許 謐 的 第 三 子 許 翽 ( 字 掾 )(341-370) 因 此, 上 清 經 就 是 指 由 上 清 真 人 降 受 於 靈 媒 楊 羲 和 許 氏 父 子 的 道 經 群, 據 說 總 共 有 三 十 一 部 當 中 最 重 要 的 道 經, 就 是 大 洞 真 經 4. 這 些 真 人 的 啟 示 由 楊 羲 筆 錄, 由 許 謐 許 翽 抄 寫 楊 許 死 後, 此 文 件 散 逸, 17

其 中 一 部 分 雖 有 竄 改, 卻 得 以 流 傳 於 吳 會 地 方 的 南 人 寒 門 出 身 的 士 族 中 間 5. 我 們 可 把 上 清 經 的 源 起 追 溯 至 魏 華 存, 經 過 其 子 劉 璞 而 傳 給 楊 羲 楊 羲 後 來 成 為 許 長 史 家 的 靈 媒, 及 後 再 與 許 謐 許 翽 父 子 一 起 成 為 新 的 上 清 道 教 運 動 的 開 創 者 6. 南 齊 末 年, 公 元 500 年 前 後, 茅 山 派 道 教 的 開 山 祖 師 陶 弘 景 蒐 集 了 散 逸 文 件, 依 據 楊 許 筆 跡, 正 偽 存 真, 附 以 詳 注, 編 纂 成 冊, 題 目 真 誥 -- 真 人 的 神 諭 真 誥 所 收 文 字 除 真 人 啟 示 的 記 錄 外, 還 包 括 經 典 選 粹, 楊 許 致 真 人 的 書, 內 容 廣 泛 有 真 人 謳 歌 仙 界 的 詩 種 種 方 術, 幽 界 之 構 想 等 等, 書 後 還 有 附 有 楊 許 自 身 夢 的 記 錄 和 書 信, 陶 弘 景 所 作 的 編 纂 說 明 及 許 氏 家 譜, 共 二 十 卷 7. 隨 後, 在 江 南 士 族 出 現 的 圍 繞 上 清 經 的 新 的 道 教 造 經 運 動, 它 一 直 發 展 到 唐 代 成 為 影 響 很 大 的 茅 山 道 派 真 誥 卷 二 十 云 : 今 世 中 相 傳 流 布, 京 師 及 江 東 數 郡, 略 無 人 不 有, 但 江 外 尚 未 多 爾 都 築 晶 子 : 關 於 南 人 寒 門 寒 士 的 宗 教 想 像 力 但 長 達 一 百 幾 十 年 的 真 誥 的 傳 承 過 程 說 明 它 對 該 時 代 的 南 人 寒 門 寒 士 階 層 曾 經 有 普 遍 意 義 歸 根 到 底, 真 誥 是 那 個 時 期 降 神 對 楊 許 精 神 投 影 的 結 果, 而 其 宗 教 想 像 力 突 出 地 吸 收 了 南 人 寒 門 寒 士 的 政 治 社 會 意 識 Michel Strickmann, The Mao Shan Revelations: 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 一 文, 其 主 要 論 點 如 下 : 1. 東 晉 王 朝 建 立, 南 人 無 論 在 政 治 上 抑 或 在 精 神 上 就 都 屈 從 於 來 自 北 方 的 新 政 治 體 制 貴 族 制 以 及 隨 之 南 渡 而 來 的 華 北 天 師 道 但 是 真 誥 卻 自 覺 地 吸 收 和 統 一 了 北 方 的 天 師 道 與 南 方 的 傳 統 -- 吳 越 一 帶 伴 有 神 靈 附 巫 之 體 的 祭 祀 儀 式 和 舊 江 南 讀 書 人 所 寫 的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改 變 其 原 貌 而 成 為 超 越 了 兩 者 的 更 高 級 的 仙 境 和 修 道 法 2. 江 南 上 清 派 的 新 的 宗 教 運 動 不 只 是 停 留 在 楊 羲 和 許 氏 父 子 的 一 代 時 期 無 疑, 它 的 源 起 是 與 他 們 三 人 的 神 秘 宗 教 經 驗 而 產 生, 據 眾 真 仙 降 受 啟 示 而 得 上 清 經 系 但 是, 上 清 派 以 後 繼 續 發 展 的 關 鍵 因 素 卻 是 繫 於 因 為 他 們 三 人 所 傳 的 經 典 及 其 宗 教 思 想 大 大 影 響 了 當 時 的 江 南 知 識 份 子, 吸 引 了 他 們 信 奉 上 清 經 典 的 宗 教 思 想 18

3. 在 許 氏 以 後, 出 現 了 圍 繞 上 清 經 典 的 抄 經 和 傳 經 的 廣 泛 風 氣 在 真 誥 卷 二 十, 陶 弘 景 就 對 這 場 抄 經 和 傳 經 的 廣 泛 風 氣 有 很 詳 細 研 究 追 溯, 包 括 : 自 許 楊 死 後 上 清 經 典 如 何 從 許 家 傳 播 到 東 晉 江 南 士 族 知 識 分 子 手 上 他 們 如 何 爭 相 抄 誦 楊 許 真 跡 經 典, 以 至 這 抄 傳 道 經 運 動 如 何 一 直 延 續 到 五 世 紀 中 期 陶 弘 景 的 時 代 上 清 經 思 想 : 誦 經 和 存 思 1. 上 清 派 並 不 認 同 葛 氏 神 仙 道 教 的 主 張, 金 丹 方 術 不 是 最 能 達 至 救 濟 的 最 理 想 方 法, 相 反, 誦 經 和 存 思 是 最 理 想 的 宗 教 方 法 因 此, 真 誥 以 為 : 若 得 大 洞 真 經 者, 復 不 須 金 丹 之 也, 讀 之 萬 過 畢 便 仙 也 2. 上 清 派 和 葛 氏 道 有 明 顯 分 別, 從 下 述 比 較 的 例 子 可 表 明 出 來 抱 朴 子 內 篇 曰 : 不 得 金 丹, 但 服 草 本 之 藥 及 修 小 術 者, 可 以 延 年 遲 死 耳, 不 得 仙 也 或 但 知 服 草 藥 而 不 知 還 年 之 要 術, 則 終 無 之 生 之 理 也 ( 極 言 篇, 卷 十 三 ) 但 根 據 上 清 派 之 經 典 真 誥, 則 認 為 食 草 木 之 藥, 不 知 房 中 之 法 及 行 氣 導 引 服 藥 無 益 也, 終 不 得 道, 若 但 知 行 房 中 導 引 行 氣 不 知 神 丹 之 法, 亦 不 得 仙 也 若 得 金 汋 神 丹 不 須 其 他 術 也, 立 便 仙 矣 若 得 大 洞 真 經 者 復 不 須 金 丹 之 道 也, 讀 之 萬 過, 畢 便 仙 也 ( 卷 五 ) 存 思 法 內 觀 法 太 虛 真 人 南 嶽 赤 君 內 法 曰 以 月 五 日 夜 半 時 存 日 象 在 心 中 日 從 口 入 也 使 照 一 心 之 內 與 日 共 光 相 合 會 畢 當 覺 心 暖 霞 暉 映 驗 良 久 乃 祝 曰 大 明 育 精 內 鍊 丹 心 光 暉 合 映, 神 真 來 尋 畢 咽 液 九 過 到 十 五 日 二 十 五 日 二 十 九 日 復 作 如 上 使 人 開 明 聰 察 百 關 鮮 徹 面 有 玉 光 體 有 金 澤 行 之 十 五 年 太 一 遣 寶 車 來 迎 上 登 太 霄 行 之 務 欲 數 不 必 此 數 日 作 也 第 七 章 : 六 朝 靈 寶 經 歷 史 洞 玄 部 靈 寶 經 道 藏 三 洞 四 輔 19

道 士 受 法 教 程 中 包 含 了 作 為 三 洞 部 類 經 典 的 洞 真 部 上 清 經 洞 玄 部 靈 寶 經 和 洞 神 部 三 皇 經 這 些 三 洞 部 經 典 的 學 習 次 序, 最 初 是 洞 神 部 三 皇 經, 接 著 是 洞 玄 部 的 靈 寶 經, 最 後 是 洞 真 部 的 上 清 經 靈 寶 : 1. 東 漢 許 慎 說 文 解 字 曰 : 靈, 巫 也, 以 玉 事 神 段 玉 裁 注 : 楚 人 名 巫 為 靈 2. 寶, 珍 也 珍 寶 或 寶 物 3. 後 漢 書 卷 六 十 曰 : 靈 保, 神 巫 也 敦 煌 道 教 文 書 及 敦 煌 古 靈 寶 經 數 萬 件 敦 煌 遺 書 中, 真 分 之 九 十 是 佛 教 文 書, 道 經 僅 佔 百 分 之 二 到 百 分 之 三 1979 大 淵 忍 爾 編 纂 成 敦 煌 道 經 圖 錄 編 收 集 了 496 份 道 教 文 書 其 中 靈 寶 經 類 共 252 件 (1) 道 藏 本 為 元 始 五 老 赤 書 玉 篇 真 文 天 書 經 上 中 下 三 卷 ( 第 1 冊 - 774) 敦 煌 本 為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五 篇 真 文 赤 書 上 下 卷 (2) 道 藏 本 為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赤 書 玉 訣 妙 經 上 下 二 卷 ( 第 6 冊 ) 敦 煌 本 為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玉 訣 上 下 卷 (3) 道 藏 本 為 洞 玄 靈 寶 玉 京 山 步 虛 經 一 卷 ( 第 34 冊 ) 敦 煌 本 為 太 上 說 太 上 玄 都 ( 玉 ) 京 山 ( 步 虛 ) 經 (4) 道 藏 本 為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自 然 至 真 九 天 生 神 章 一 卷 ( 第 5 冊 ) 敦 煌 本 為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自 然 至 真 九 天 生 神 章 (5) 道 藏 本 為 太 上 無 極 大 道 真 一 五 稱 符 上 經 上 下 二 卷 ( 第 11 冊 ) 敦 煌 本 為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大 道 無 極 自 然 真 一 五 稱 符 上 經 真 誥 : 復 有 王 靈 期 者, 才 思 綺 拔, 志 規 敷 道 見 葛 巢 甫 (4 世 紀 下 半 葉, 葛 洪 283-343 的 侄 孫 ) 造 構 靈 寶, 風 教 大 行, 深 所 忿 嫉 於 是 詣 許 丞, 求 受 上 經 丞 不 20

相 允, 王 凍 露 霜 雪, 幾 至 性 命 許 感 其 誠 到, 遂 復 授 之 王 得 經 欣 躍, 退 還 尋 究 知 至 法 不 可 宣 行, 要 言 難 以 顯 泄, 乃 竊 加 損 益, 盛 其 藻 麗 依 王 魏 諸 傳 題 目, 張 開 造 制, 以 備 其 錄, 並 增 重 詭 信, 崇 貴 其 道 凡 五 十 餘 篇 趍 競 之 徒, 聞 其 豐 博, 互 來 宗 稟 傳 寫 既 廣, 枝 葉 繁 雜, 新 舊 渾 淆, 未 易 甄 別, 自 非 已 見 真 經, 實 難 證 辨 葛 玄 在 天 台 山 早 期 靈 寶 經 記 載 葛 玄 在 天 台 山 靜 齋 思 真 念 道, 以 致 感 動 上 聖 垂 降 雲 笈 七 籤 卷 三 引 靈 寶 略 記 稱 葛 玄 入 天 台 山 學 道, 精 思 遐 徹, 未 周 一 年, 感 通 太 上, 遣 三 聖 真 人 下 降, 以 靈 寶 經 授 之 雲 笈 七 籤 卷 三 又 引 陸 修 靜 靈 寶 經 目 序 曰 : 仙 公 授 ( 靈 寶 經 文 ) 文 於 天 台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真 一 勸 誡 法 輪 妙 經 稱 : 太 極 左 仙 公 於 天 台 山, 靜 齋 拔 罪, 燒 香 懺 謝, 思 真 念 道 未 一 年, 遂 致 感 通, 上 聖 垂 降, 曲 眄 幽 房 雲 笈 七 籤 卷 三 道 教 所 起 云 : 今 傳 靈 寶 經 者, 則 是 天 真 皇 人 於 峨 嵋 山 授 於 軒 轅 黃 帝 又 天 真 皇 人 授 帝 嚳 於 牧 德 之 臺, 夏 禹 感 降 於 鍾 山 崑 崙 也, 闔 閭 竊 窺 於 句 曲 其 後 有 葛 孝 先 之 類, 鄭 思 遠 之 徒, 師 資 相 承, 蟬 聯 不 絕 雲 笈 七 籤 卷 三 引 靈 寶 略 記 : 至 三 國 時, 吳 主 孫 權 赤 烏 之 年, 有 琅 耶 葛 玄, 字 孝 先, 孝 先 乃 葛 尚 書 之 子, 尚 書 名 孝 儒, 年 八 十, 乃 誕 玄, 玄 多 靈 應, 年 十 三 好 慕 道 德, 純 粹 忠 信, 舉 孝 廉, 想 就, 棄 榮 辭 祿, 志 尚 山 水, 入 天 台 山 學 道, 精 思 遐 徹, 未 周 一 年, 感 通 太 上, 遣 三 聖 真 人 下 降, 以 靈 寶 經 授 之, 其 第 一 真 人 自 稱 太 上 玄 一 第 一 真 人 鬱 羅 翹, 其 第 二 真 人 自 稱 太 上 玄 一 第 二 真 人 光 妙 音, 其 第 三 真 人 自 稱 太 上 玄 一 第 三 真 人 真 定 光 三 真 未 降 之 前, 太 上 又 命 太 極 真 人 徐 來 勒 為 孝 先 作 三 洞 法 師 孝 先 凡 所 受 經 二 十 三 卷, 并 語 稟 請 問 十 卷, 合 三 十 三 卷 孝 先 傳 鄭 思 遠, 又 傳 兄 太 子 少 傅 海 安 君, 字 孝 爰, 孝 爰 付 子 護 軍 悌, 悌 即 抱 朴 子 之 父, 抱 朴 從 鄭 君 盟, 鄭 君 授 抱 朴, 於 羅 浮 山 去 世, 以 付 21

兄 子 海 安 君, 至 從 孫 巢 甫, 以 隆 安 之 末, 傳 道 士 任 延 慶, 徐 靈 期 等, 世 世 錄 傳, 支 流 分 散, 孳 孕 非 一 (8b-9a) 靈 寶 經 目 宋 文 帝 元 嘉 十 四 年 (437) 陸 修 靜 (406-477) 31 歲 編 撰 靈 寶 經 目 宋 明 帝 泰 始 七 年 (471) 陸 修 靜 奉 詔 上 了 一 部 三 洞 經 書 目 錄, 其 中 有 靈 寶 經 的 經 目 1974 大 淵 忍 爾 發 表 論 古 靈 寶 經 一 文 發 現 在 敦 煌 伯 希 和 2861 號 和 2256 號 文 書 保 存 了 陸 修 靜 的 靈 寶 經 目, 因 此 靈 寶 經 目 得 以 恢 復 了 陸 修 靜 在 元 嘉 十 四 年 (437) 寫 成 的 靈 寶 經 目 序, 見 雲 笈 七 籤 卷 四 收 載 頃 者 以 來, 經 文 紛 互, 是 非 相 亂, 或 是 舊 目 所 載, 或 自 篇 章 所 見, 新 舊 五 十 五 卷, 學 士 宗 竟, 鮮 有 甄 別 余 先 未 悉, 亦 是 求 者 一 人 既 加 尋 覽, 甫 悟 參 差, 或 刪 破 上 清, 或 采 搏 餘 經, 或 造 立 序 說, 或 迴 換 篇 目, 裨 益 章 句, 作 其 符 圖 ; 或 以 充 舊 典, 或 置 盟 戒 文 字 僻 左, 辭 趣 煩 猥, 義 味 淺 鄙, 顛 倒 舛 錯, 事 無 次 序 陸 修 靜 在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授 度 儀 表 稱 : 伏 尋 靈 寶 大 法, 下 世 度 人, 玄 科 舊 目, 三 十 六 卷 但 正 教 始 興, 天 書 寶 重, 大 有 之 蘊, 不 盡 顯 行 然 即 今 見 出 元 始 舊 經, 並 仙 公 所 稟, 臣 據 信 者, 合 三 十 五 卷 陸 修 靜 在 元 嘉 十 四 年 (437) 寫 成 的 靈 寶 經 目 序 曰 : 上 皇 元 年, 元 始 天 尊 下 教, 大 法 流 行, 眾 聖 演 暢, 修 集 雜 要, 以 備 十 部 三 十 六 帙, 引 導 後 學, 救 度 天 人 期 運 既 至, 大 法 方 隆, 但 經 始 興, 未 盡 顯 行, 十 部 舊 目, 出 者 三 分 參 考 : 小 林 正 美 六 朝 道 教 史 及 王 承 文 敦 煌 古 靈 寶 經 與 晉 唐 道 教 靈 寶 齋 陸 修 靜 洞 玄 靈 寶 齋 說 光 燭 戒 罰 燈 祝 願 儀 10b,: 夫 齋 直 是 求 道 之 本, 莫 不 由 22

斯 成 矣 陸 修 靜 洞 玄 靈 寶 五 感 文 7a: 指 教 之 齋, 以 清 素 為 貴 祭 酒 籙 生 共 應 用, 隨 巨 細 無 苦 時 遭 飢 食, 唯 菜 蔬, 向 王 之 菜, 則 不 得 噉 中 食 之 後, 水 不 過 齒, 思 經 念 道, 不 替 須 臾 正 一 論 : 旨 教 齋 法 及 塗 炭 儀 共 出 一 卷 天 師 以 漢 安 元 年 (142) 十 月 十 五 日 下 旨 教 於 陽 平 山, 以 教 眾 官, 令 入 仙 目 王 ( 長 ) 趙 ( 昇 ) 修 之, 卒 登 上 道 當 爾 之 時, 塗 炭 之 謝 已 行, 而 靈 寶 齋 儀 未 敷, 唯 五 符 而 已 天 師 所 說 云 : 吾 以 此 法 教 治 官 道 民 靈 寶 齋 儀 旨 教 齋 法 雖 真 而 古 拙 起 於 葛 氏, 旨 教 齋 出 自 天 師 靈 寶 齋 -- 懺 謝 罪 愆, 拔 度 死 魂 洞 玄 靈 寶 齋 說 光 燭 戒 罰 燈 祝 願 儀 : 懺 謝 罪 咎, 請 乞 求 願, 心 丹 至 誠, 謙 苦 懇 惻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往 生 救 苦 妙 經 : 汝 等 弟 子, 一 切 男 女, 一 念 之 中, 發 心 精 進, 七 日 七 夜, 菜 食 長 齋 月 當 十 直, 一 日 之 中, 十 二 時 節, 燒 香 行 道 請 諸 道 師, 建 立 道 場, 然 四 十 九 燈, 懸 旛 蓋, 轉 讀 此 經, 晝 夜 七 遍, 七 日 七 夜 懺 悔 汝 等 弟 子 香 火 知 識, 七 祖 父 母, 過 去 亡 人, 宿 業 罪 根, 並 得 解 脫 塗 炭 齋 陸 修 靜 洞 玄 靈 寶 五 感 文 7b: 塗 炭 之 齋, 以 苦 節 為 功, 上 解 億 曾 萬 祖, 無 數 劫 來, 宗 親 門 族 及 己 身 家 門, 無 鞅 數 罪, 拯 拔 憂 苦, 濟 人 危 厄, 其 功 至 重, 不 可 稱 量 法 於 露 地 立 壇, 安 欄 格 齋, 人 皆 結 同 氣 賢 者, 悉 以 黃 土 泥 額, 被 髮 繫 著 欄 格, 反 手 自 縛, 口 中 銜 璧, 覆 臥 於 地, 開 兩 腳, 相 去 三 尺, 叩 頭 懺 謝, 晝 的 時 向 西, 夜 三 時 向 北, 齋 有 上 中 下 三 元 相 連 一 元 十 二 日, 合 三 十 六 日 陸 修 靜 洞 玄 靈 寶 五 感 文 1b-2b: 以 癸 已 年 冬 (453), 攜 率 門 人 建 三 元 塗 炭 齋 科 禁 既 重, 積 旬 累 月, 負 戴 霜 露, 足 冰 首 泥, 時 值 陰 雨, 衣 裳 霑 濡, 勁 風 振 厲, 嚴 寒 切 肌, 忍 苦 從 法, 不 敢 虧 替, 素 23

各 羸 冷, 慮 有 怠 懈 乃 說 五 感 以 相 勸 慰 二 感 父 母 今 落 三 塗, 嬰 罹 眾 難, 循 於 劍 樹, 墮 於 刀 山, 履 於 炎 火, 鑊 渴 之 熱, 沒 於 幽 夜, 冰 凍 之 寒, 或 懸 在 笞 柛 撾 杖 之 下, 千 痛 萬 楚, 不 可 堪 當, 悲 惱 憂 厄, 時 刻 難 忍, 希 望 免 脫, 無 自 自 濟, 念 此 崩 哽, 肝 心 潰 亂, 五 體 戰 懷, 形 魂 失 措, 不 覺 投 地 塗 炭 乞 哀 四 感 太 上 眾 尊 大 聖 真 人, 開 此 大 化, 出 斯 妙 法, 拯 拔 三 塗, 接 濟 五 道, 億 曾 萬 祖, 積 劫 殃 對 一 旦 釋 然, 幽 魂 苦 爽, 超 昇 福 堂 陸 修 靜 洞 玄 靈 寶 五 感 文 5b: 洞 玄 靈 寶 之 齋 有 九 法 金 籙 齋 自 然 齋 黃 籙 齋 洞 神 三 皇 齋 明 真 齋 太 一 齋 三 元 齋 三 元 塗 炭 齋 八 節 齋 黃 籙 齋 - 拔 度 濟 幽 陸 修 靜 洞 玄 靈 寶 五 感 文 6b: 黃 籙 齋 為 同 法, 拔 九 祖 罪 根 蔣 叔 輿 無 上 黃 籛 大 齋 立 成 儀 1.2a: 靈 寶 齋, 上 解 宿 世 重 過, 拔 度 惡 緣, 下 解 己 身 積 行 以 來, 所 犯 罪 愆 道 門 定 制 卷 六 : 普 資 家 國, 遍 濟 存 亡, 開 度 七 祖, 救 拔 三 途 上 拔 億 曾 萬 祖 惡 對 罪 根 下 拯 九 夜 三 塗 窮 鬼 幽 爽 24

參 考 書 目 陳 寅 恪 : 天 師 道 與 濱 海 地 域 之 關 係, 陳 寅 恪 史 學 論 文 集 ( 原 刊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三 本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1992) 唐 長 孺 : 魏 晉 期 間 北 方 天 師 道 的 傳 播, 收 入 唐 氏 魏 晉 南 北 朝 史 論 拾 遺,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3) 唐 長 孺 : 錢 塘 杜 治 與 三 吳 天 師 道 的 演 變, 魏 晉 南 北 朝 隋 唐 史 資 料 第 十 二 冊 黎 志 添 : 南 朝 天 師 道 正 一 法 文 經 的 源 流 與 內 容 初 探, 第 二 屆 道 家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廣 州 : 廣 東 人 民 出 版 社,2001), 頁 162-180 小 林 正 美 著, 李 慶 譯 : 六 朝 道 教 史 研 究 ( 成 都 : 四 川 人 民 出 版 社,2001) 王 承 文 : 敦 煌 本 太 極 左 仙 公 請 問 經, 收 入 王 氏 敦 煌 古 靈 寶 經 與 晉 唐 道 教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2) 陳 國 符 : 南 北 朝 天 師 道 考 長 編 道 藏 源 流 考 下 冊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63), 頁 308-369 張 勳 燎, 東 漢 墓 葬 出 土 的 解 注 器 材 料 和 天 師 道 的 起 源,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第 九 輯 (1996), 頁 253-26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