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6-0105091.pm



Similar documents
c pm

1 2 9

胡 耀 邦 及 其 時 代 121 胡 耀 邦 作 為 曾 經 的 中 共 重 要 領 導 人, 何 以 其

* 1 2 2

*

1 2

c pm

*


c pm

c pm

c pm

c pm

c pm

c pm

2

10 防 波 堤 : 石 斑 雀 鯛 方 蟹 岩 蟹 貳 海 岸 生 態 一 棲 地 生 態 1 潮 上 飛 沫 區 林 投 沙 岸 : 藍 綠 藻 海 蟑 螂 陸 蟹 沙 蟹 扁 跳 蝦 寄 居 蟹 2 礁 岩 礫 石 區 姑 婆 嶼 巨 礫 海 岸 : 螺 類 貝 類 海 膽 青 海 菜 紫 菜



* * 2

中 三 中 國 語 文 科 表 6.21b 中 三 各 學 習 範 疇 的 卷 別 編 排 學 習 範 疇 分 卷 題 數 評 估 時 限 閱 讀 聆 聽 寫 作 9CR1 22 9CR2 22 9CR3 22 9CL1 16 9CL2 16 9CW1 2 9CW2 2 9CW 分 鐘

38 學 術 論 文 一 經 濟 危 機 與 政 權 危 機 bk ,800 2,60

30 學 術 論 文 二 復 旦 內 部 圍 繞 鬥 爭 目 標 的 紛 爭 bk bl bm bn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c pm

c pm

mm

全国马术项目通级考核实施细则

2

c pm

Microsoft Word - Ch6b_P6 Chinese_2011C.doc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q j m ① 本文以鸦片战争 材料 目前学界对此较少涉猎 英语音素 粤语对译为 前后传教士编写的 种粤语文献为材料探讨鸦 组选 哑 或 亚 哑 亚 粤方言也可读 片战争前后英源音译词用字现象及其对现代汉语 ⑤ 今为 A m 明代译作 阿聃 或 阿耽 亚当 音译词的影响 供

穨_1_.PDF

标题

目 录 一 重 要 提 示... 3 二 公 司 主 要 财 务 数 据 和 股 东 变 化... 3 三 重 要 事 项... 8 四 附 录 / 28

untitled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目 录 一 重 要 提 示... 3 二 公 司 主 要 财 务 数 据 和 股 东 变 化... 3 三 重 要 事 项... 7 四 附 录 / 25

北京农学院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 #!!!!

!!!!!!!

数 据 库!!

会 文 化 的 封 闭 隔 绝 政 治 的 对 立 与 社 会 制 度 的 差 异 迫 使 这 些 大 陆 迁 台 的 外 省 人 # 变 成 了 有 家 归 不 得 的 流 亡 者 与 故 乡 的 一 切 从 此 天 各 一 方 摆 荡 在 新 旧 环 境 的 焦 躁 中 这 些 跋 涉 过 动

# # # # # # #!# # 铏 描 写 的 这 个 故 事 当 然 是 出 于 想 象 # 和 傅 会 # 而 作 为 便 于 讨 论 相 关 问 题 我 们 有 必 要 先! %!! #!!!!!!!!!!!! #!! #! # # 鷟 的 游 仙 窟! 记 叙 其 与 崔 十 娘 五 嫂

Microsoft PowerPoint - 5-人事室-印手冊用

,,,,,,,,,,,, :?,,? ( )??,,??,,?,,? ( )?,?,,? ( ),? 阿 英 夜 半 的 尖 叫 已 经 持 续 了 一 个 月, 她 说 不 知 道 为 什 么 会 这 样, 也 控 制 不 了 听 到 人 家 的 谈 论, 我 很 不 开 心 我 根 本 不 知

Microsoft Word - ¼¯±ô¤p«Ä.doc

欧 洲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 ( ) % &

一 朝 鲜 人 移 居 中 国 东 北 的 过 程 及 主 要 政 治 因 素 关 于 朝 鲜 人 移 居 中 国 东 北 的 过 程 加 利 福 尼 亚 州 立 大 学 教 授 将 移 民 过 程 分 为 个 阶 段 即 第 一 阶 段 是 年 以 前 这 时 期 移 入 中 国 东 北 的 朝

!

# % % 狥 名 已 矣 心 斋 王 &

合 情 合 理 即 是 好 法 # # # # 鸣 珂 劳 远 望 展 纸 托 情 深 世 乱 关 河 隔 旅 怀 岁 月 侵 家 珍 次 第 数 好 句 短 长 吟 清 越 东 山 志 流 风 自 可 钦! 理 要 层 层 觅 情 须 一 往 深 常 存 春 夏 意 不 让 雪 霜 侵 越 石 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年 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侵 略 性 是 我 们 称 之 为 自 恋 的 认 同 模 式 的 相 关 倾 向 而 这 种 认 同 模 式 决 定 了 人 的 自 我 以 及 人 的 世 界 特 有 的 实 体 域 的 形 式 结 构

!!

李 自 然 % 试 论 乾 隆 对 回 民 的 政 策 兼 评 李 普 曼 论 大 清 律 例 当 中 的 伊 斯 兰 教 和 穆 斯 林! # # # # #! # # & # # ( # # ) # # # # # & 清 高 宗 实 录 卷 清 高 宗 实 录 卷 ( 清 高 宗 实 录 卷

书 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二課: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

袁 华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 院 琚 芬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 院 段 强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 院 张 盘 德 佛 山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潘 燕 霞 福 建 医 科 大 学 刘

( 六 ) 誰 該 做 佛 事? 50 ( 七 ) 誦 經 做 什 么? 53 ( 八 ) 拜 懺 做 什 么? 56 ( 九 ) 放 焰 口 做 什 么? 58 ( 十 ) 人 鬼 之 間 的 佛 事 60 兩 類 超 度 亡 與 存 ( 一 ) 前 言 64 ( 二 ) 超 度 亡 靈 64 (

欧 洲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年 第 期!! %! # # &! #! ( % & 余 牧 人 # 抗 战 八 年 来 的 中 国 教 会 # 基 督 教 丛 刊 第 期 年 月 第 页 参 见 刘 吉 西 等 编 # 四 川 基 督 教 巴 蜀 书 社 年 版 秦 和 平 # 基 督 宗 教 在 西 南 民 族 地 区 的 传

!!! #! #!

壹 前 言 一. 研 究 動 機 學 者 指 出 轉 換 時 期 是 孩 子 飲 食 習 慣 建 立 的 關 鍵 時 期, 若 孩 子 累 積 不 好 得 經 驗, 到 兩 歲 時 可 能 會 出 現 偏 食 情 況 ( 張 雪 惠, ) 嬰 兒 的 副 食 品 是 邁 入 寶 寶

近 代 史 研 究 % 年 第 期! # % # & % % % % % % % %

沦 陷 时 期 北 平 日 伪 的 金 融 体 系 及 掠 夺 手 段!!

( 附 件 一 ) 中 華 民 國 兒 童 教 保 聯 合 總 會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第 十 八 條 修 正 草 案 建 議 對 照 教 育 部 版 條 文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條 例 第 19 條 草 案 本 法 施 行 前 已 於 私 立 托 兒 所 任 職, 於 本 法 施


社 会 学 研 究., ( 二 ) 社 会 的 生 产 作 为 独 特 的 转 型 问 题,, :,,,, :,, :,?,?,,, ( ),, (. ) (- ) ( ), (. ) ( )(, ), : +,? 1 ( 三 ) 转 型 社 会 与 转 型 社 会 学 的 使 命,,,,,,, 1

对 法 理 学 知 识 谱 系 的 一 种 考 察 一 追 求 作 为 客 观 实 体 的 法 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c pm

< A4BDA769A657B3E62E786C7378>



* 2




yy.xls


13. 下 列 植 物 的 向 性 或 運 動, 哪 些 是 受 到 生 長 素 作 用 的 影 響?(5-4) 甲. 睡 蓮 的 花 到 了 晚 上 會 合 起 來 ; 乙. 黃 瓜 的 捲 鬚 攀 附 竹 竿 向 上 生 長 ; 丙. 含 羞 草 的 葉 經 碰 觸 後 閉 合 ; 丁. 紅 豆


第十二章 角色转换 走向成功

16 标 本 缓 急 的 护 理 原 则 不 包 括 ( 扶 正 祛 邪 法 ) 17 顺 从 疾 病 假 象 而 进 行 护 理 的 方 法 为 ( 反 护 法 ) 18 下 列 属 于 正 护 法 的 是 ( 虚 则 补 之 ) 19 因 中 气 不 足 脾 阳 不 运 而 致 的 腹 胀 便

???p???????????i?h?h?D???N_?s_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103學年度第1次教師甄選簡章

3. 透 過 團 體 小 組 分 別 設 計 出 一 套 自 行 車 伸 展 操 4. 教 師 介 紹 騎 乘 自 行 車 上 座 方 法 煞 車 及 踩 踏 等 要 領. 練 習 自 行 車 運 動 中 基 本 的 上 座 平 衡 直 行 轉 彎 煞 車 等 動 作 ( 二 ) 自 行 車 運 動

104 年 度 推 廣 校 園 正 確 用 藥 教 育 模 式 中 心 學 校 成 果 報 告 書 學 校 : 桃 園 市 中 心 學 校 田 心 國 民 小 學 壹 計 畫 目 的 一 凝 聚 本 市 中 心 學 校 與 重 點 種 子 學 校 正 確 用 藥 教 育 推 廣 共 識, 期 能 培

( ) 5. 自 行 車 有 吱 吱 喳 喳 的 聲 音 可 能 是 什 麼 原 因 所 造 成?(1) 鈴 號 的 聲 音 (2) 螺 栓 ( 帽 ) 鬆 動 (3) 腳 踏 板 磨 損 ( ) 6.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是 對 的?(1) 輪 胎 的 胎 壓 是 愈 高 愈 好, 所 以 填

学做一体手册,餐饮.doc

人体解剖实习指导.doc

硕士论文正文

ZW.PDF

cm 50.5cm

Transcription:

學 術 與 國 家 : 國 粹 國 故 與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羅 志 田 近 代 中 國 士 人 面 臨 西 潮 衝 擊, 多 數 中 國 讀 書 人 都 在 思 考 一 個 共 同 的 問 題 : 中 國 向 何 處 去? 由 於 政 教 相 連 的 中 國 傳 統 對 學 的 強 調, 這 個 問 題 無 時 不 刻 與 學 相 關 ; 反 之, 當 許 多 人 說 學 的 時 候, 其 實 考 慮 的 關 注 的 又 決 非 僅 僅 是 學 術, 而 是 遠 更 廣 闊 的 國 家 民 族 存 亡 和 發 展 一 類 大 問 題 近 代 中 國 士 人 面 臨 西 潮 衝 擊, 在 中 國 已 由 文 變 野 實 際 處 於 世 界 的 邊 緣 甚 至 未 能 進 入 世 界 的 背 景 之 下, 多 數 中 國 讀 書 人 都 在 思 考 一 個 共 同 的 問 題 : 中 國 向 何 處 去? 由 於 政 教 相 連 的 中 國 傳 統 對 學 的 強 調, 這 個 問 題 無 時 不 刻 與 學 相 關 ( 這 是 民 初 讀 書 人 常 能 從 物 質 上 看 到 文 明 的 一 個 重 要 潛 因 ); 反 之, 當 許 多 人 說 學 的 時 候, 其 實 考 慮 的 關 注 的 又 決 非 僅 僅 是 學 術, 而 是 遠 更 廣 闊 的 國 家 民 族 存 亡 和 發 展 一 類 大 問 題 因 此, 從 清 季 保 存 國 粹 的 朝 野 努 力 及 由 此 而 起 的 爭 論 開 始, 到 新 文 化 運 動 時 的 整 理 國 故 再 到 北 伐 前 後 兩 次 關 於 國 故 和 國 學 的 大 討 論, 這 一 系 列 論 爭 都 以 學 術 為 題, 卻 遠 遠 超 出 了 學 術 的 範 圍, 而 形 成 了 社 會 參 與 相 對 廣 泛 的 思 想 論 爭 1 這 些 論 爭 有 的 已 為 學 者 所 注 意 而 語 焉 不 詳, 有 的 則 較 少 受 到 學 者 關 注 如 果 說 清 季 的 材 料 相 對 不 易 搜 集, 民 初 幾 次 爭 論 的 材 料 其 實 並 不 稀 見, 而 且 參 與 這 些 論 爭 的 人 物 ( 特 別 是 新 派 人 物 ) 大 多 數 已 經 青 史 留 名, 他 們 的 具 體 言 論 似 乎 仍 未 受 到 足 夠 的 重 視 2 朱 維 錚 先 生 約 十 年 前 曾 指 出, 新 文 化 運 動 期 間 新 潮 與 國 故 兩 派 的 論 爭, 在 學 術 上 並 沒 有 超 出 劉 師 培 當 年 的 主 張 3 這 一 睿 見 並 未 引 起 研 究 者 的 注 意, 而 朱 先 生 該 文 意 不 在 此, 也 僅 僅 點 到 為 止 實 則 幾 次 論 爭 的 觀 念 可 見 明 顯 的 傳 承 ( 當 然 也 有 變 化 ), 尤 其 是 各 次 論 爭 的 核 心 關 注 點 基 本 一 致, 但 既 存 研 究 中 基 本 未 見 將 其 聯 繫 起 來 的 思 考 和 討 論 庚 子 以 後, 清 季 朝 野 皆 曾 有 保 存 國 粹 的 願 望 和 具 體 的 努 力 民 間 的 國 粹 派 近 年 受 到 研 究 者 更 多 關 注, 直 接 以 國 粹 派 或 國 粹 主 義 為 題 的 研 究, 較 早 的 有 楊 天 石 的 論 辛 亥 革 命 前 的 國 粹 主 義 思 潮 4; 此 後 中 國 大 陸 學 * 本 文 大 致 屬 於 研 究 討 論 性 質, 以 點 到 為 止 的 方 式 提 出 一 些 與 本 論 題 相 關 而 值 得 思 考 的 面 相, 具 體 的 申 論 請 參 閱 將 由 三 聯 書 店 出 版 的 拙 作 學 術 與 國 家 : 二 十 世 紀 前 三 十 年 關 於 國 粹 國 故 與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術 進 入 非 常 時 期, 倒 是 美 國 學 者 施 奈 德 (Laurence A. Schneider) 和 伯 納 爾 (Martin Bernal) 分 別 著 有 國 粹 與 知 識 份 子 和 劉 師 培 與 國 粹 5; 到 二 十 世 紀 80 年 代 則 有 胡 逢 祥 的 論 辛 亥 革 命 時 期 的 國 粹 主 義 史 學 6 ; 進 入 90 年 代, 相 關 論 著 漸 多, 其 中 鄭 師 渠 的 晚 清 國 粹 派 是 迄 今 為 止 我 所 見 到 的 關 於 國 粹 派 最 為 詳 盡 的 研 究 7 此 外, 廣 義 的 近 代 中 國 民 族 主 義 近 代 學 術 史 思 想 史 和 具 體 的 南 社 同 盟 會 辛 亥 革 命 以 及 相 關 人 物 ( 特 別 是 章 太 炎 ) 的 既 存 研 究 多 少 都 與 國 粹 派 相 關, 均 不 容 忽 視, 此 不 贅 不 過, 由 於 國 粹 學 派 所 涉 及 的 內 容 非 常 廣 泛, 如 學 派 之 內 各 人 觀 念 的 異 同 清 季 保 存 國 粹 的 朝 野 努 力 以 及 國 粹 與 歐 化 之 爭 等 一 系 列 問 題 仍 有 許 多 可 以 探 討 之 處 尤 其 清 政 府 方 面 保 存 國 粹 的 相 關 努 力 很 少 有 人 關 注, 將 朝 野 的 類 似 關 懷 結 合 起 來 探 討 者 更 幾 乎 未 見 實 則 清 季 朝 野 雙 方 不 僅 有 對 立 的 一 面, 也 有 共 同 的 一 面 ; 在 保 存 國 粹 方 面, 有 時 像 章 太 炎 和 張 之 洞 這 樣 在 政 治 觀 念 上 對 立 的 人, 其 文 化 共 識 的 程 度 或 者 還 超 過 太 炎 與 吳 稚 暉 這 樣 政 治 觀 念 相 近 之 革 命 黨 人 從 辛 亥 革 命 到 張 勳 復 辟, 國 人 似 更 多 關 注 直 接 的 政 治 問 題 胡 適 在 二 十 世 紀 20 年 代 初 注 意 到, 因 古 學 界 青 黃 不 接 所 造 成 的 學 術 寂 寞 使 許 多 人 產 生 古 學 將 要 淪 亡 的 悲 觀, 結 果 很 自 然 的 發 出 一 種 沒 氣 力 的 反 動 的 運 動 來 8 然 而 造 成 那 時 與 古 學 相 關 的 學 術 寂 寞 恐 怕 還 有 一 個 重 要 原 因, 便 是 學 術 特 別 是 國 人 真 正 熟 悉 的 傳 統 中 國 學 術 在 此 期 間 基 本 淡 出 思 想 言 說 的 中 心 在 民 初 趨 新 的 大 勢 下, 一 些 舊 派 人 物 試 圖 挽 狂 瀾 於 既 倒 的 努 力 的 確 只 能 是 沒 氣 力 的 反 動 真 正 使 國 學 / 國 粹 回 到 思 想 言 說 中 心 的 是 五 四 後 新 派 人 物 推 動 的 整 理 國 故 運 動 這 一 當 時 影 響 巨 大 的 努 力 雖 然 在 各 種 思 想 史 和 學 術 史 論 著 中 不 時 被 提 到, 但 不 知 為 何 迄 今 少 見 專 門 而 系 統 的 研 究 陳 以 愛 最 近 關 於 北 京 大 學 研 究 所 國 學 門 的 新 著, 雖 然 僅 選 取 一 個 機 構 在 一 段 時 期 (1922-27)Ð 的 發 展 進 行 探 討, 或 可 說 是 這 方 面 第 一 部 比 較 詳 細 的 專 著 9 此 前 較 有 分 量 的 論 文 多 側 重 於 提 倡 整 理 國 故 最 力 的 胡 適, 然 數 量 也 不 多 bk 新 近 一 些 學 術 史 研 究 對 此 有 較 前 更 具 體 的 關 注 ( 即 不 僅 是 提 及 而 已 ), 尤 其 桑 兵 教 授 對 國 學 的 整 體 性 研 究 論 著 仍 在 刊 布 之 中 bl, 但 關 於 整 理 國 故 的 專 門 研 究 仍 待 來 者 bm 而 1919-29 年 間 幾 次 關 於 國 故 或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既 存 研 究 或 偶 爾 提 到, 或 幾 乎 未 見 提 及, 顯 然 未 受 到 足 夠 的 重 視 從 清 季 起 這 一 系 列 思 想 論 爭 最 顯 著 的 主 線 是 ( 廣 義 的 )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關 係, 在 近 三 十 年 間 大 體 經 歷 了 從 保 存 國 粹 到 整 理 國 故 再 到 不 承 認 國 學 是 學 這 一 發 展 演 化 進 程 從 稱 謂 看, 又 大 致 經 歷 了 從 中 學 到 國 學 / 國 粹 再 到 國 故 ( 學 ) / 國 學 這 一 過 程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或 可 以 說, 國 粹 國 學 國 故 等 詞 彙 的 大 量 引 入 思 想 言 說 之 中, 恐 怕 就 因 為 中 學 已 經 失 去 吸 引 力 和 競 爭 力, 尤 其 國 學 明 顯 是 中 學 的 近 義 詞 章 太 炎 在 1906 年 鼓 吹 以 國 粹 激 動 種 姓 時, 他 ( 以 及 主 張 以 歷 史 激 發 愛 國 心 的 梁 啟 超 等 ) 有 意 無 意 間 不 過 是 換 一 個 標 籤 而 試 圖 將 在 時 人 思 想 言 說 中 已 經 邊 緣 化 的 中 學 拉 回 到 中 心 來 ; 但 正 由 於 國 粹 與 中 學 的 接 近, 這 一 努 力 的 成 就 有 限, 或 可 說 基 本 是 不 成 功 的 就 清 季 而 言, 從 中 學 而 國 學 國 粹 國 故 與 103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從 清 季 起 一 系 列 思 想 論 爭 最 顯 著 的 主 線 是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關 係, 在 近 三 十 年 間 大 體 經 歷 了 從 保 存 國 粹 到 整 理 國 故 再 到 不 承 認 國 學 是 學 這 一 發 展 演 化 進 程 國 粹 國 學 國 故 等 詞 彙 的 大 量 引 入 思 想 言 說 之 中, 恐 怕 就 因 為 中 學 已 經 失 去 吸 引 力 和 競 爭 力, 尤 其 國 學 明 顯 是 中 學 的 近 義 詞 二 十 一 世 紀 雙 月 刊 2001 年 8 月 號 總 第 六 十 六 期

104 人 文 天 地 1908 年, 章 太 炎 在 規 新 世 紀 一 文 中 已 將 國 粹 國 學 和 國 故 三 詞 並 用, 但 一 年 多 後 他 將 其 重 要 著 作 命 名 為 國 故 論 衡, 則 意 味 ú 在 意 識 層 面 對 國 粹 的 正 式 棄 用, 且 多 少 隱 含 ú 反 戈 一 擊 之 意 : 國 故 當 然 比 國 粹 更 中 性 不 過, 國 故 一 詞 的 真 正 流 行 還 在 十 年 之 後 而 國 粹 這 一 進 程 當 然 未 必 即 呈 線 性 發 展, 具 體 到 個 人 則 可 能 還 先 言 國 粹 而 後 說 國 學 bn 但 許 守 微 1905 年 發 表 在 國 粹 學 報 的 論 國 粹 無 阻 於 歐 化 一 文 提 示 & 學 這 一 稱 謂 至 少 在 中 西 對 立 方 面 已 明 顯 改 變 ( 詳 後 ), 章 太 炎 恰 在 次 年 鼓 吹 以 國 粹 激 動 種 姓 顯 非 無 因 而 至 到 1908 年, 太 炎 自 己 在 其 規 新 世 紀 一 文 中 已 將 國 粹 國 學 和 國 故 三 詞 並 用, 那 時 基 本 是 作 為 互 換 的 同 義 詞 而 避 免 文 字 的 重 複 ; 但 一 年 多 後 他 將 其 重 要 著 作 命 名 為 國 故 論 衡, 則 意 味 & 在 意 識 層 面 對 國 粹 的 正 式 棄 用, 且 多 少 隱 含 & 反 戈 一 擊 之 意 : 國 故 當 然 比 國 粹 更 中 性, 而 論 衡 則 義 本 王 充, 明 顯 有 商 榷 批 評 之 意 不 過, 國 故 一 詞 的 真 正 流 行 還 在 十 年 之 後 了 對 一 般 人 而 言, 國 粹 國 學 國 故 這 幾 個 名 詞 在 清 季 民 初 二 三 十 年 間 大 致 為 許 多 人 互 換 使 用 如 果 姑 以 國 學 統 稱 之, 則 甚 麼 是 國 學? 國 學 是 否 妨 礙 中 國 走 向 世 界? 以 及 國 學 ( 或 其 後 來 的 變 體 文 化 史 ) 自 身 怎 樣 走 向 世 界? 這 些 都 是 當 年 學 人 與 學 術 社 會 非 常 關 注 並 一 直 在 思 考 和 爭 辯 的 大 問 題 就 表 述 方 式 言, 或 可 以 說 許 守 微 1905 年 凸 顯 的 國 粹 與 歐 化 之 爭 是 從 中 西 學 戰 到 中 西 文 化 競 爭 之 間 的 過 渡 階 段, 三 者 基 本 同 義 清 季 朝 野 各 方 在 努 力 保 存 國 粹 的 同 時 已 對 歐 化 採 取 既 抵 拒 又 包 容 的 態 度, 民 初 學 人 大 致 繼 承 了 這 一 取 向 由 此 視 角 考 察 從 保 存 國 粹 到 整 理 國 故 再 到 不 承 認 國 學 是 學 這 一 蘊 涵 複 雜 而 發 展 曲 折 的 演 化 進 程, 當 更 容 易 看 出 各 派 觀 念 的 異 同 所 在 總 體 地 看, 庚 子 後 士 人 關 懷 的 主 要 問 題 及 許 多 具 體 論 題 論 點 皆 與 甲 午 至 戊 戌 維 新 時 相 類, 有 明 顯 的 繼 承 性 ; 但 不 同 之 處 也 清 晰 可 見, 主 要 因 士 人 思 想 資 源 的 擴 充 日 本 的 影 響 增 強 戊 戌 後 康 梁 的 逃 亡 辦 報 雜 誌 的 大 量 湧 現 和 留 日 學 生 開 始 較 多 發 言 等, 而 用 以 表 述 思 想 的 術 語 尤 可 見 明 顯 的 突 破 當 時 一 個 顯 著 的 特 徵 是 在 共 同 的 關 懷 之 下 卻 常 常 缺 乏 共 識, 比 如 當 時 一 般 人 眼 中 的 新 舊 雙 方 ( 以 及 新 舊 陣 營 內 不 同 的 派 別 ) 大 家 都 意 在 致 用, 而 何 為 有 用, 所 見 卻 大 不 相 同, 這 是 時 人 言 論 分 歧 的 一 大 關 鍵 十 九 至 二 十 世 紀 之 交 的 思 想 關 聯 部 分 即 體 現 在 甲 午 中 日 戰 爭 後 開 始 的 關 於 中 學 ( 舊 學 ) 是 否 有 用 有 甚 麼 用 及 甚 麼 才 有 用 等 系 列 問 題 對 庚 子 義 和 團 之 役 後 士 人 的 影 響, 並 因 此 產 生 關 於 物 質 文 明 與 文 質 文 明 的 區 分 和 對 後 者 的 特 別 注 重, 復 因 中 學 ( 主 要 在 物 質 層 面 ) 的 無 用 發 展 到 中 國 無 學 的 認 知, 而 中 西 學 戰 的 存 在 又 不 允 許 中 國 無 學, 結 果 導 致 對 中 國 傳 統 學 術 進 行 君 學 與 國 學 的 區 分 和 對 古 學 的 全 面 疏 理 ( 部 分 也 因 欲 模 仿 西 歐 實 行 中 國 的 古 學 復 興 ), 最 後 由 於 古 學 難 以 包 容 西 學 而 使 更 具 開 放 性 的 國 學 或 國 粹 這 樣 的 新 術 語 得 以 流 行 這 一 進 程 未 必 呈 線 性 發 展, 但 大 體 維 持 & 一 種 邏 輯 的 聯 繫 庚 子 後 士 人 多 以 為 政 府 不 足 以 救 亡, 因 而 不 可 恃, 故 朝 野 雙 方 在 政 治 上 相 當 對 立 但 在 文 化 方 面, 畢 竟 國 粹 學 派 的 組 織 是 國 學 保 存 會, 其 標 誌 與 同 樣 明 確 以 保 存 國 粹 為 口 號 的 存 古 取 向 非 常 相 近 ; 且 雙 方 都 不 同 程 度 地 傾 向 於 中 西 調 和 的 取 向, 對 稍 後 所 謂 歐 化 取 容 納 態 度, 而 非 完 全 排 斥 ; 故 當 時 朝 野 之 間 的 衝 突 和 緊 張 程 度 不 像 以 前 認 知 的 那 樣 嚴 重, 可 見 明 顯 的 共 性 在 朝 廷 的 一 面, 張 之 洞 所

謂 欲 強 中 國 不 得 不 講 西 學 欲 存 中 士 之 認 同 又 不 能 不 講 中 學 那 種 曲 折 心 態 相 當 有 代 表 性 ; 在 民 間 則 有 提 倡 開 放 的 國 學 強 調 國 粹 不 阻 歐 化 的 國 粹 學 派 兩 者 的 共 性 是 大 致 遵 循 溫 故 知 新 或 新 故 相 資 的 取 向, 希 望 走 出 一 條 魚 與 熊 掌 兼 得 之 路 不 過, 官 方 與 民 間 關 於 保 存 國 粹 的 具 體 取 向 則 頗 不 相 同, 且 時 常 視 對 方 為 對 立 面, 這 一 實 際 存 在 的 衝 突 和 對 立 無 論 如 何 不 能 輕 視, 故 國 粹 學 派 與 辦 理 存 古 學 堂 的 官 方 在 保 存 國 粹 方 面 的 實 際 努 力 及 其 觀 念 異 同 值 得 認 真 考 察 而 且, 當 時 仍 有 不 少 人 更 多 看 見 國 粹 與 歐 化 那 衝 突 的 一 面 同 樣 以 歐 洲 為 學 習 榜 樣 的 吳 稚 暉 等 提 倡 無 政 府 主 義 者, 當 時 就 認 為 中 國 古 學 缺 乏 可 開 發 的 思 想 資 源, 明 確 表 示 不 贊 同 古 學 復 興, 而 主 張 直 接 走 歐 化 之 路 對 特 別 強 調 國 家 存 在 意 義 的 國 粹 學 派 來 說, 若 棄 國 粹 而 歐 化, 結 果 可 能 是 雖 富 強 而 文 明 卻 已 非 中 國, 故 在 清 季 最 後 幾 年 本 來 對 歐 化 持 開 放 態 度 的 國 粹 學 派 特 別 是 章 太 炎 等 人 針 對 棄 國 粹 而 歐 化 的 主 張 進 行 了 激 烈 的 鬥 爭, 其 核 心 則 在 語 言 文 字 之 上 : 始 則 貶 斥 東 瀛 文 體, 繼 而 反 對 採 用 萬 國 新 語, 這 與 清 季 語 言 文 字 地 位 的 上 升 有 直 接 關 係 隨 & 近 代 尊 西 趨 新 大 勢 的 強 化, 起 源 於 傳 教 士 的 中 國 文 字 難 這 一 觀 念 在 許 多 中 國 士 人 中 日 益 普 及, 且 被 認 為 是 造 成 中 國 人 識 字 率 不 高 故 影 響 開 智 的 主 要 原 因, 因 而 出 現 了 簡 化 中 國 文 字 甚 至 再 造 中 國 新 文 字 的 主 張, 後 者 多 與 拼 音 化 相 關, 更 甚 者 則 提 出 廢 棄 中 國 語 文 而 採 用 萬 國 新 語, 在 巴 黎 的 無 政 府 主 義 者 鼓 吹 尤 力 與 此 同 時, 由 於 西 方 民 族 主 義 思 想 在 清 季 最 後 幾 年 的 引 入, 前 此 不 甚 被 看 重 的 語 言 文 字 地 位 逐 漸 上 升, 被 視 為 國 粹 的 要 素 之 一 ; 故 國 粹 學 派 所 提 倡 的 古 學 復 興, 其 一 個 重 點 即 落 實 在 語 言 文 字 之 上 語 言 文 字 是 表 述 思 想 的 工 具 還 是 構 成 民 族 或 國 粹 的 要 素? 它 是 否 應 為 中 國 在 近 代 中 外 國 家 競 爭 中 的 表 現 不 佳 承 擔 責 任? 它 能 否 影 響 晚 清 朝 野 試 圖 改 善 中 國 在 世 界 的 地 位 這 一 共 同 的 目 標? 如 果 能 夠, 怎 樣 影 響? 中 國 應 該 拋 棄 傳 統 減 輕 包 袱 走 直 接 歐 化 之 路 還 是 尋 求 一 條 國 粹 包 容 歐 化 的 古 學 復 興 之 路? 這 些 問 題 在 清 季 最 後 幾 年 受 到 朝 野 共 同 關 注, 並 引 起 激 烈 的 觀 念 競 爭 如 果 一 個 物 質 上 像 歐 美 或 日 本 那 樣 富 強 文 化 上 像 它 們 那 樣 文 明 但 其 認 同 上 已 沒 有 多 少 中 華 成 份 的 國 家 出 現 在 東 亞 大 陸 之 上, 這 個 國 家 還 是 中 國 嗎? 用 今 日 的 話 說, 當 實 現 中 國 國 家 這 一 實 體 富 強 ( 甚 至 文 明 ) 的 目 標 與 落 實 在 中 華 民 族 之 上 的 中 國 這 一 民 族 國 家 的 存 在 發 生 衝 突 時, 應 該 做 出 何 種 選 擇? 對 於 這 些 問 題, 當 時 的 國 粹 學 派 和 歐 化 派 ( 皆 取 其 大 意 ) 有 & 相 當 不 同 甚 至 對 立 的 答 案 而 革 命 黨 人 內 部 的 對 立 有 時 甚 至 超 過 其 與 清 政 府 的 衝 突, 後 者 那 時 也 在 充 滿 內 部 阻 力 的 情 形 下 嘗 試 推 行 拼 音 化 的 簡 字 章 太 炎 等 也 曾 受 到 無 政 府 主 義 影 響 的 人 卻 不 能 容 忍 用 萬 國 新 語 取 代 中 文, 結 果 形 成 一 場 革 命 黨 人 內 部 的 爭 論 此 前, 與 語 言 文 字 密 切 相 關 的 文 體 問 題 已 成 為 朝 野 共 同 關 注 的 一 個 焦 點 在 東 瀛 文 體 及 構 成 此 文 體 的 重 要 特 徵 新 名 詞 越 來 越 流 行 於 中 國 的 同 時, 貶 斥 和 抵 制 東 瀛 文 體 也 日 漸 形 成 朝 野 一 致 的 風 氣 ( 這 並 不 意 味 & 這 樣 的 一 致 是 朝 野 共 謀 的, 也 未 必 是 有 意 國 粹 國 故 與 105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吳 稚 暉 認 為 中 國 古 學 缺 乏 可 開 發 的 思 想 資 源, 明 確 表 示 不 贊 同 古 學 復 興, 而 主 張 直 接 走 歐 化 之 路 對 特 別 強 調 國 家 存 在 意 義 的 國 粹 學 派 來 說, 若 棄 國 粹 而 歐 化, 結 果 可 能 是 雖 富 強 而 文 明 卻 已 非 中 國, 故 在 清 季 最 後 幾 年, 針 對 棄 國 粹 而 歐 化 的 主 張 進 行 了 激 烈 的 鬥 爭, 其 核 心 則 在 語 言 文 字 之 上

106 人 文 天 地 五 四 後 興 起 的 整 理 國 故 的 努 力, 引 發 一 場 以 北 大 學 生 為 主 的 思 想 論 爭 就 其 既 與 學 術 相 關 然 其 關 懷 又 超 越 於 學 術 的 特 徵 而 言, 這 次 論 爭 上 承 清 季 保 存 國 粹 的 朝 野 努 力 及 由 此 而 起 的 爭 議, 下 啟 與 科 學 與 人 生 觀 之 爭 同 時 及 北 伐 之 後 兩 次 關 於 國 故 和 國 學 的 討 論 識 的 ) 關 於 文 體 和 新 名 詞 的 爭 議 不 僅 反 映 了 清 季 士 人 對 一 些 基 本 思 想 和 學 術 問 題 的 見 解, 揭 示 出 時 人 對 日 本 這 一 敵 國 既 試 圖 效 法 又 欲 有 所 區 別 的 心 態, 尤 可 見 當 時 新 舊 的 糾 纏 互 滲 已 到 較 難 區 分 的 程 度 國 粹 一 詞 被 其 主 要 的 倡 導 者 棄 用, 部 分 也 因 為 他 們 本 不 認 為 中 國 傳 統 一 切 皆 粹, 而 提 倡 將 傳 統 區 分 對 待, 故 曾 重 建 出 別 於 君 學 的 國 學 而 且, 國 粹 學 派 正 是 在 試 圖 區 別 於 日 本 國 粹 主 義 之 時 隱 約 覺 察 到 國 粹 這 一 新 名 詞 有 些 問 題, 並 開 始 探 索 可 否 以 其 他 更 恰 當 的 方 式 來 表 述 國 粹 章 太 炎 便 重 新 詮 釋 了 國 故 一 詞 而 使 之 流 行 傅 斯 年 指 出, 國 故 一 詞, 本 為 習 用, 即 國 朝 之 掌 故 也 乃 太 炎 盡 改 其 舊 義 然 因 清 末 民 初, 人 以 國 學 二 字 為 不 妥, 遂 用 國 故 bo 五 四 後 興 起 的 整 理 國 故 的 努 力, 以 其 影 響 範 圍 的 廣 闊 和 參 與 者 的 眾 多, 大 致 可 以 算 作 一 場 運 動 而 整 理 國 故 的 主 張 甫 提 出 便 引 起 了 爭 議, 引 發 一 場 以 北 大 學 生 為 主 的 思 想 論 爭 與 清 季 相 同, 論 爭 雙 方 的 共 同 之 處 不 少, 尤 其 是 繼 承 了 晚 清 學 戰 的 傳 統, 特 別 注 重 學 或 後 來 開 始 流 行 的 文 化 層 面 就 其 既 與 學 術 相 關 然 其 關 懷 又 超 越 於 學 術 的 特 徵 而 言, 這 次 論 爭 是 從 清 季 開 始 的 系 列 論 爭 的 一 部 分, 它 上 承 清 季 保 存 國 粹 的 朝 野 努 力 及 由 此 而 起 的 爭 議, 下 啟 與 科 學 與 人 生 觀 之 爭 同 時 及 北 伐 之 後 兩 次 關 於 國 故 和 國 學 的 討 論 與 清 季 關 於 國 粹 的 論 爭 相 近 的 是,1919 年 這 次 論 爭 已 不 是 純 粹 中 西 之 間 的 學 戰, 一 切 以 古 義 為 斷 的 大 國 故 主 義 已 基 本 退 隱, 參 與 思 想 競 爭 的 已 是 大 致 繼 承 了 清 季 保 存 國 粹 論 者 的 中 西 調 和 取 向 而 主 張 國 故 和 科 學 並 存 的 另 一 種 大 國 故 主 義 了 此 後 即 使 這 樣 的 舊 派 也 逐 漸 淡 出, 到 1923 年 初 胡 適 和 梁 啟 超 為 清 華 學 生 開 具 國 學 書 目, 又 引 發 一 輪 關 於 整 理 國 故 的 新 爭 論 ; 這 次 再 爭 論 已 不 在 新 舊 兩 派 中 進 行, 參 與 者 基 本 皆 新 派 人 物, 毋 寧 是 一 場 新 派 內 部 試 圖 整 合 觀 念 的 努 力 那 時 不 論 支 持 還 是 反 對 整 理 國 故 之 人 都 經 常 援 引 科 學 以 為 助, 像 吳 稚 暉 康 有 為 這 樣 政 治 文 化 立 場 都 相 當 不 同 的 老 輩 此 時 均 特 別 強 調 中 國 急 需 的 是 科 學 的 物 質 層 面, 而 林 玉 堂 ( 林 語 堂 ) 等 幾 位 對 國 學 認 知 不 甚 相 同 的 年 輕 留 學 生 卻 更 注 重 科 學 的 整 體 性 ( 其 實 是 更 側 重 其 精 神 與 方 法 ), 並 進 而 提 出 了 科 學 的 國 學 的 口 號 非 常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吳 稚 暉 那 時 要 反 對 的 已 是 用 西 方 觀 念 武 裝 的 洋 八 股, 可 知 咸 同 時 一 些 士 人 主 張 的 中 學 勝 於 西 學 這 樣 一 種 純 八 股 觀 念 已 不 能 在 民 初 的 思 想 言 說 中 立 足 而 參 與 思 想 競 爭, 主 張 完 全 回 向 傳 統 的 取 向 即 使 存 在, 也 如 毛 子 水 在 1919 年 所 說, 因 錯 處 容 易 明 白 而 沒 有 多 少 反 對 或 打 擊 的 必 要 bp 由 於 中 學 先 後 以 國 粹 或 國 故 的 表 現 形 式 重 新 進 入 中 國 思 想 言 說 的 中 心, 一 些 新 文 化 人 發 現 此 時 八 股 又 因 洋 的 包 裝 和 支 持 隱 而 復 顯, 兩 者 的 結 合 對 中 國 的 發 展 構 成 了 新 的 甚 至 可 能 是 更 嚴 重 的 威 脅 吳 稚 暉 便 認 為 洋 八 股 自 是 一 種 當 行 出 色 的 新 國 粹, 他 最 擔 心 若 真 真 把 線 裝 書 同 外 國 文 學 配 合 成 了 洋 八 股, 當 此 洋 功 名 盛 到 頂 點 時 代, 那 就 葬 送 了 中 國, 可 以 萬 劫 不 復 bq 在 西 學 掌 握 話 語 權 勢 的 時 代, 國 粹 若 有 西 學 為 之 正 名, 將 難 以 破 除 打 倒, 這 才 是 吳 所 懼 怕 的

這 也 是 導 致 一 些 新 派 學 者 轉 變 態 度 的 重 要 因 素, 他 們 在 最 初 論 證 整 理 國 故 的 正 當 性 和 必 要 性 時, 基 本 不 存 打 倒 舊 文 化 之 意, 但 到 北 伐 前 後 幾 年 間 卻 轉 而 將 整 理 國 故 與 破 壞 性 的 打 鬼 聯 繫 起 來 最 具 象 徵 意 義 的 是 與 整 理 國 故 有 一 定 距 離 的 文 學 研 究 會 在 1923 年 和 1929 年 的 小 說 月 報 上 分 別 刊 發 兩 組 相 關 文 章, 前 者 力 圖 為 整 理 國 故 正 名, 後 者 卻 激 烈 反 對 國 學 其 實 在 整 理 國 故 運 動 內 部 本 存 在 一 種 從 病 理 學 的 意 義 來 看 待 整 理 國 故 的 思 路, 以 為 通 過 整 理 可 防 治 中 國 固 有 的 疾 病 沿 此 理 路 走 向 打 鬼 甚 而 主 張 基 本 放 棄 整 理 國 故 也 是 比 較 自 然 的 發 展, 但 新 派 學 者 這 一 態 度 的 逆 轉 主 要 還 是 與 當 時 的 世 風 密 切 關 聯, 許 多 人 正 是 基 於 整 體 性 的 新 舊 不 兩 立 的 認 知, 為 劃 清 與 舊 派 的 界 線 而 走 上 反 對 自 己 前 期 主 張 之 路 從 十 九 世 紀 末 的 甲 午 戰 爭 到 1945 年 抗 戰 結 束, 對 於 久 處 外 患 壓 迫 下 的 中 國 士 人 來 說, 二 十 世 紀 20 年 代 可 能 是 中 外 國 家 實 體 競 爭 最 為 淡 化 的 時 段 此 時 與 清 季 的 最 大 區 別 是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疏 離 : 對 強 調 國 無 學 則 不 立 的 清 季 士 人 來 說, 國 學 既 不 能 無 用, 也 不 能 不 是 國 粹 ; 但 對 提 倡 科 學 無 國 界 的 新 文 化 人 來 說, 學 術 與 國 家 可 以 無 關, 至 少 關 係 不 密 切 br 正 是 在 這 樣 一 種 立 場 之 上, 國 學 本 身 成 為 可 以 比 以 前 遠 更 輕 鬆 地 進 行 討 論 的 題 目 隨 & 一 度 風 靡 的 整 理 國 故 開 始 走 向 衰 歇, 國 學 本 身 的 學 科 定 位 或 學 術 認 同 也 產 生 了 問 題 有 的 學 者 試 圖 用 國 故 學 來 取 代 國 學, 有 人 根 本 主 張 國 學 不 是 學 然 而, 胡 適 等 人 轉 變 其 對 整 理 國 故 的 態 度 本 身 又 是 認 為 國 學 妨 礙 了 中 國 這 一 國 家 實 體 的 發 展, 即 鄭 振 鐸 擔 心 的 會 有 阻 礙 於 中 國 民 族 的 進 步 與 發 展 特 別 是 阻 礙 中 國 國 力 及 文 化 的 發 展 bs, 無 意 中 仍 回 到 國 家 立 場 之 上 結 果, 在 較 少 受 到 外 患 直 接 壓 迫 的 情 形 之 下, 一 度 疏 離 的 學 術 與 國 家 再 次 凸 顯 出 其 緊 密 的 關 聯, 體 現 了 民 初 思 想 對 清 季 思 想 的 繼 承 或 者 說, 在 意 識 層 面 力 圖 區 分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民 初 趨 新 學 者 在 下 意 識 層 面 仍 相 當 注 重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關 聯 其 實, 趨 新 學 人 在 意 識 層 面 與 下 意 識 層 面 之 間 的 此 種 心 態 緊 張 本 肇 端 於 清 季, 當 時 國 粹 學 派 一 些 核 心 人 物 一 方 面 自 己 推 動 學 術 物 質 化 的 趨 勢, 卻 又 ( 多 半 無 意 識 地 ) 試 圖 扭 轉 這 一 趨 勢 ; 他 們 的 思 想 資 源 日 益 西 化, 卻 又 不 能 完 全 認 同 西 方 思 想 ; 在 其 界 定 的 國 學 或 國 粹 向 西 學 開 放 的 同 時, 卻 又 不 能 迴 避 中 西 學 戰 的 實 際 存 在 ; 西 來 的 民 族 主 義 學 理 喚 醒 了 許 多 人 內 心 中 潛 伏 的 夷 夏 之 辨 觀 念, 並 因 此 而 導 致 反 滿 革 命 意 識, 但 當 面 臨 中 外 這 一 更 基 本 的 衝 突 時, 區 分 滿 漢 的 觀 念 又 退 居 二 線 了 這 其 間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關 係 既 有 互 補 的 一 面 ( 如 學 亡 則 國 亡 保 國 與 保 學 ), 也 有 緊 張 的 一 面 ( 如 究 竟 以 國 家 的 象 徵 黃 帝 紀 年 還 是 以 學 術 的 象 徵 孔 子 紀 年 ) 而 士 人 基 本 價 值 觀 念 和 國 家 認 同 ( 即 是 否 承 認 大 清 為 中 國 ) 的 暗 中 轉 換, 恐 怕 有 相 當 的 代 表 性 時 人 內 心 之 中 新 舊 思 想 資 源 混 雜 競 爭 和 互 動 這 樣 一 種 至 為 複 雜 的 多 層 面 緊 張 與 外 在 的 中 西 新 舊 之 間 那 複 雜 曲 折 的 相 互 關 係 有 直 接 的 關 聯, 而 個 體 士 人 內 心 的 緊 張 狀 態 大 致 也 表 現 在 群 體 心 態 之 中 ( 程 度 容 有 不 同, 甚 國 粹 國 故 與 107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二 十 世 紀 20 年 代 可 能 是 中 外 國 家 實 體 競 爭 最 為 淡 化 的 時 段 此 時 與 清 季 的 最 大 區 別 是 學 術 與 國 家 的 疏 離 : 對 強 調 國 無 學 則 不 立 的 清 季 士 人 來 說, 國 學 既 不 能 無 用, 也 不 能 不 是 國 粹 ; 但 對 提 倡 科 學 無 國 界 的 新 文 化 人 來 說, 學 術 與 國 家 可 以 無 關, 至 少 關 係 不 密 切

108 人 文 天 地 毛 子 水 曾 說 國 故 派 的 張 不 過 要 為 國 和 故 爭 一 個 地 位, 實 有 所 見 所 謂 國 的 地 位, 大 致 是 中 國 在 世 界 上 究 竟 處 於 一 個 甚 麼 地 位 及 時 人 對 此 的 希 望 ; 而 故 的 地 位 則 多 半 意 味 ú 傳 統 在 現 代 Ž 應 否 佔 一 個 地 位 及 佔 一 個 甚 麼 樣 的 地 位 ; 兩 者 在 當 時 又 是 緊 密 關 聯 和 相 輔 相 成 的 至 可 能 很 不 同 ), 且 延 續 到 民 國 初 年 1920 年 即 有 人 提 出, 新 舊 之 分 有 時 間 意 義 和 空 間 意 義 兩 方 面, 前 者 以 現 在 為 基 準, 過 去 為 舊 而 未 來 為 新 ; 後 者 則 以 本 地 所 未 前 有 之 外 來 者 為 新 由 此 角 度 看, 吾 國 今 日 新 舊 之 爭, 實 猶 是 歐 化 派 與 國 粹 派 之 爭, 基 本 屬 於 空 間 意 義 的 新 舊 bt 這 一 空 間 意 義 的 新 舊 不 過 是 中 西 的 代 名 詞, 且 在 多 數 時 人 認 知 中 與 時 間 意 義 的 新 舊 仍 頗 有 關 聯 面 臨 這 一 局 勢, 新 文 化 人 創 造 出 一 種 在 古 今 與 中 西 之 間 換 位 的 方 式 來 化 解 緊 張 他 們 引 入 一 個 新 的 空 間 範 疇 世 界 而 賦 予 傳 統 與 現 代 的 時 間 區 分 以 新 的 含 義 : 世 界 常 常 代 表 新 的 未 來, 而 中 國 則 更 多 象 徵 & 舊 的 過 去 ; 空 間 上 的 世 界 雖 約 等 於 歐 美 而 未 必 包 括 中 國, 但 只 要 時 間 上 現 在 的 中 國 割 斷 與 已 死 的 歷 史 的 聯 繫 而 認 同 於 正 在 生 長 的 世 界, 便 可 以 成 為 想 像 中 的 未 來 世 界 之 一 部 分 在 這 新 世 界 Ð, 不 再 有 空 間 的 中 西 之 分, 大 家 都 正 在 生 長 因 而 是 可 能 平 等 或 正 走 向 平 等 的 成 員 ( 其 實 中 國 人 自 己 內 心 仍 不 認 為 中 西 平 等, 故 中 國 還 要 全 面 向 西 方 學 習 ) 這 樣 一 種 充 滿 想 像 意 味 的 特 殊 時 空 互 動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給 了 新 文 化 人 一 種 相 對 超 越 的 地 位, 或 者 說 他 們 常 常 通 過 時 空 換 位 給 自 己 營 造 一 個 超 越 古 今 中 外 二 元 對 立 的 超 越 地 位 : 時 間 上 的 現 在 使 它 們 輕 易 超 越 空 間 上 的 中 西 對 立, 而 空 間 上 的 世 界 又 使 他 們 隨 時 可 跳 出 ( 中 國 ) 古 代 的 籠 罩 這 樣, 近 年 說 得 熱 鬧 的 人 我 之 別 (Other &/vs Self) 理 論 對 新 文 化 人 的 詮 釋 能 力 便 相 對 有 限, 因 為 他 們 可 以 而 且 實 際 上 也 確 實 通 過 時 空 移 位 而 不 時 轉 換 身 份 認 同 雖 然 這 樣 的 時 空 換 位 基 本 是 在 精 神 而 非 物 質 領 域 Ð 進 行 ( 以 歐 美 為 中 心 的 世 界 往 往 無 意 接 納 甚 至 不 那 麼 平 等 對 待 以 世 界 民 自 居 的 中 國 人 ), 但 仍 給 新 文 化 人 以 超 乎 尋 常 的 自 我 批 判 能 力, 使 他 們 可 以 激 烈 反 傳 統 且 公 然 認 同 於 西 方 而 沒 有 多 少 內 心 不 安, 因 為 他 們 正 在 為 中 國 再 造 文 明, 面 向 的 是 一 個 光 明 的 未 來 這 就 牽 涉 到 晚 清 以 來 士 人 的 一 個 主 要 關 懷 ( 雖 然 是 有 重 大 分 歧 的 關 懷 ): 要 改 善 中 國 在 世 界 上 的 地 位, 究 竟 是 溫 故 知 新 走 古 學 復 興 之 路 還 是 面 向 未 來 推 陳 出 新, 再 造 一 個 新 的 中 國 文 明? 兩 種 路 向 雖 異, 其 關 懷 卻 同 毛 子 水 曾 說 國 故 派 的 張 不 過 要 為 國 和 故 爭 一 個 地 位, 實 有 所 見 所 謂 國 的 地 位, 大 致 也 就 是 中 國 在 世 界 上 究 竟 處 於 一 個 甚 麼 地 位 及 時 人 對 此 的 希 望 ( 即 中 國 應 該 處 於 甚 麼 樣 的 地 位 ); 而 故 的 地 位 則 多 半 意 味 & 傳 統 ( 時 人 更 多 用 古 代 一 詞 ) 在 現 代 Ð 應 否 佔 一 個 地 位 及 佔 一 個 甚 麼 樣 的 地 位 ; 兩 者 在 當 時 又 是 緊 密 關 聯 和 相 輔 相 成 的 由 於 中 國 在 近 代 中 外 物 質 層 面 的 競 爭 已 明 顯 敗 落, 且 新 文 化 運 動 時 新 舊 士 人 關 注 的 重 心 本 來 也 多 在 文 明 或 文 化 層 面, 如 果 中 國 的 故 沒 有 甚 麼 地 位, 則 中 國 在 世 界 上 實 際 等 於 無 足 輕 重 這 正 是 為 甚 麼 不 少 五 四 人 說 到 科 學 便 強 調 其 精 神 和 方 法 並 具 體 化 為 實 驗 主 義 和 辯 證 唯 物 論 的 一 個 重 要 潛 因, 而 科 學 的 兩 大 分 支 實 驗 主 義 和 辯 證 唯 物 論 在 實 踐 層 面 又 落 實 在 胡 適 提 倡 的 整 理 國 故 顧 頡 剛 為 首 的 古 史 辨 和 郭 沫 若 為 代 表 的 社 會 史 研 究 之 上 這 既 有 中 國 學 人 對 考 據 方 法 相 對 熟 悉 而 能 有 所 為 這 一 技 術 層 面 的 因 素, 也 因 國 人 隱 顯 不

一 的 民 族 主 義 情 緒 在 起 作 用 沒 有 科 學 的 支 撐, 國 學 便 上 不 了 台 面 ; 沒 有 國 故 這 一 多 數 中 國 學 者 耳 熟 能 詳 的 具 體 治 學 對 象, 以 方 法 為 依 歸 的 科 學 便 不 能 落 在 實 處 ck 胡 適 當 時 就 指 出, 整 理 國 故 是 我 們 最 易 為 力 而 又 最 有 效 果 的 努 力 方 向 他 特 別 強 調, 東 大 與 北 大, 雖 同 為 國 立 的, 而 在 世 界 學 術 上, 尚 無 何 等 地 位 要 想 能 夠 有 一 種 學 術 能 與 世 界 上 學 術 上 比 較 一 下, 惟 有 國 學 cl 實 際 上, 那 時 比 較 有 成 就 的 也 只 有 國 學, 顧 頡 剛 就 注 意 到 別 的 科 學 不 發 達 而 惟 有 國 學 發 達 的 現 象 cm 不 過, 由 於 胡 適 自 己 帶 頭 轉 變 態 度, 以 及 當 時 許 多 學 人 根 本 不 承 認 國 學 是 學, 尤 其 思 想 上 相 當 對 立 且 學 術 取 向 也 頗 多 歧 異 的 北 京 大 學 和 東 南 大 學 的 學 人 在 國 故 學 即 是 文 化 史 一 點 上 達 成 了 大 致 的 共 識, 在 這 樣 的 思 想 與 學 術 互 動 中, 國 學 一 名 終 於 不 立, 最 後 還 是 中 國 所 固 有 而 西 方 學 術 分 類 中 也 存 在 的 史 學 被 確 立 下 來, 國 學 遂 在 反 對 聲 中 淡 出 思 想 和 學 術 的 主 流 註 釋 1 相 對 廣 泛 這 一 定 語 應 予 充 分 注 意, 這 一 系 列 論 爭 以 至 我 們 史 學 研 究 中 備 受 重 視 的 清 季 民 初 新 舊 之 爭, 其 實 都 是 充 滿 士 人 關 懷 主 要 在 精 英 之 間 展 開 的 爭 論, 其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受 到 當 時 全 社 會 的 關 注, 還 有 待 考 證 2 據 說 中 山 大 學 歷 史 系 正 有 人 以 黃 節 為 博 士 論 文 的 題 目 ; 關 於 民 初 的 爭 論, 一 個 少 見 的 例 外 是 沈 松 僑 的 學 衡 派 與 五 四 時 期 的 反 新 文 化 運 動 ( 台 北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出 版 委 員 會,1984), 該 書 以 四 頁 約 兩 千 字 的 篇 幅 論 述 了 1919 年 以 北 大 學 生 為 主 的 關 於 整 理 國 故 的 思 想 論 爭 3 朱 維 錚 : 失 落 了 的 文 藝 復 興, 收 入 其 音 調 未 定 的 傳 統 ( 瀋 陽 : 遼 寧 教 育 出 版 社,1995), 頁 132 4 文 載 新 建 設,1965 年 2 期 5 Laurence A. Schneider, National Essence and the Intelligentsia and Martin Bernal, Liu Shih-p'ei and National Essence, in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ed. Charlotte Furth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7-89, 90-112. 6 文 載 歷 史 研 究,1985 年 5 期 7 如 吳 雁 南 等 主 編 : 清 末 社 會 思 潮 的 第 七 章 國 粹 主 義 的 復 興 古 學 ( 張 Þ 平 執 筆 )( 福 州 : 福 建 人 民 出 版 社,1990), 頁 360-423; 鄭 師 渠 : 晚 清 國 粹 派 文 化 思 想 研 究 ( 北 京 :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1993)( 按 鄭 師 渠 另 著 有 國 粹 國 學 國 魂 : 晚 清 國 粹 派 文 化 思 想 研 究 台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2, 書 未 見 ); 朱 維 錚 : 失 落 了 的 文 藝 復 興, 收 入 其 音 調 未 定 的 傳 統, 頁 132-40; 丁 偉 志 : 晚 清 國 粹 主 義 述 論, 近 代 史 研 究,1995 年 2 期 ; 王 森 : 劉 師 培 與 清 末 的 無 政 府 主 義 運 動, 大 陸 雜 誌,90 卷 6 期 (1995 年 6 月 ); 王 東 傑 近 年 有 三 篇 相 關 論 文, 即 國 學 保 存 會 和 清 季 國 粹 運 動, 四 川 大 學 學 報,1999 年 1 期 歐 風 美 雨 中 的 國 學 保 存 會, 檔 案 與 史 學,1999 年 5 期 及 國 粹 學 報 與 古 學 復 興, 四 川 大 學 學 報,2000 年 5 期 木 山 英 雄 的 文 學 復 古 與 文 學 革 命 ( 學 人, 第 10 輯,1996 年 9 月 ) 從 文 學 角 度 討 論 問 題, 亦 可 參 考 與 此 論 題 密 切 相 關 而 值 得 參 考 的 還 有 俞 旦 初 的 愛 國 主 義 與 中 國 近 代 史 學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1996); 沈 松 僑 : 振 大 漢 之 天 聲 民 族 英 雄 系 譜 與 晚 清 的 國 族 想 像,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集 刊,33 期 (2000 年 6 月 ) 8 胡 適 : 國 學 季 刊 發 刊 宣 言, 胡 適 文 存 二 集, 卷 一 ( 上 海 : 亞 東 圖 書 館,1924), 頁 1-2 國 粹 國 故 與 109 國 學 的 思 想 論 爭

110 人 文 天 地 9 陳 以 愛 : 中 國 現 代 學 術 研 究 機 構 的 興 起 以 北 京 大 學 研 究 所 國 學 門 為 中 心 的 探 討 (1922-1927) ( 台 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史 學 系,1999) 此 書 雖 尚 存 可 議 之 處 ( 如 立 論 時 像 多 數 中 國 近 代 史 論 著 那 樣 有 偏 向 新 派 的 傾 向 ), 但 四 百 餘 頁 的 論 述 大 致 建 立 在 堅 實 而 廣 泛 的 史 料 基 礎 之 上, 值 得 認 真 閱 讀 尤 其 這 不 過 是 作 者 的 碩 士 論 文, 可 以 讓 我 們 正 在 指 導 研 究 生 論 文 的 博 碩 士 生 導 師 們 反 思 之 處 真 的 很 多 bk 李 孝 悌 : 胡 適 與 整 理 國 故 兼 論 胡 適 對 中 國 傳 統 的 態 度, 食 貨 月 刊 ( 復 刊 ) ( 台 北 ),15 卷 5-6 期 (1985 年 11 月 ); 耿 雲 志 : 胡 適 整 理 國 故 平 議, 歷 史 研 究,1992 年 2 期 ; 雷 頤 : 胡 適 與 整 理 國 故 運 動, 收 入 其 時 空 遊 走 : 歷 史 與 現 實 的 對 話 ( 濟 南 : 山 東 教 育 出 版 社,1999), 頁 184-202 bl 比 如 王 森 的 民 國 的 新 史 學 及 其 批 評 者 和 劉 龍 心 的 學 科 體 制 與 近 代 中 國 史 學 的 建 立, 兩 者 均 收 入 羅 志 田 主 編 的 二 十 世 紀 的 中 國 : 學 術 與 社 會 ( 史 學 卷 ) ( 濟 南 : 山 東 人 民 出 版 社,2001), 頁 31-130 449-580 桑 兵 : 晚 清 民 國 時 期 的 國 學 研 究 與 西 學, 歷 史 研 究, 1996 年 5 期 ; 國 學 與 漢 學 近 代 中 外 學 界 交 往 錄 ( 杭 州 : 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1999); 桑 教 授 還 有 一 本 相 關 著 作 即 將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出 版 另 一 篇 值 得 注 意 的 論 文 是 鍾 少 華 的 試 論 近 代 中 國 之 國 學 研 究 ( 學 術 研 究,1999 年 8 期 ), 此 文 稍 奇 特, 引 書 甚 多 而 不 分 層 次 ( 如 作 者 最 欣 賞 的 是 一 本 影 響 不 甚 大 的 中 學 教 材, 儘 管 中 學 教 材 也 有 影 響 較 大 者, 如 錢 穆 的 國 學 概 論 ), 且 好 發 議 論 而 不 無 偏 見 ( 如 作 者 自 己 也 介 入 討 論, 認 為 硬 把 國 家 同 學 術 綁 到 一 起, 以 希 望 作 為 抵 抗 外 來 傳 入 的 新 人 類 知 識 的 武 器, 這 種 徒 勞 的 努 力, 歷 史 已 經 將 之 廢 棄 了 ; 同 樣, 國 學 分 類 的 混 亂 也 是 因 為 將 國 與 學 攪 拌 到 一 起 的 問 題 沒 解 決 好, 引 文 在 頁 31-32); 然 若 暫 不 論 其 評 價, 這 Ž 正 體 現 出 該 文 實 有 所 見, 即 注 意 到 學 術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性 bm 據 我 所 知, 南 京 大 學 中 文 系 的 徐 雁 平 君 正 就 此 為 題 進 行 其 博 士 論 文 的 研 究 bn 參 見 鄭 師 渠 : 晚 清 國 粹 派 文 化 思 想 研 究, 頁 112-13 bo 傅 斯 年 致 朱 家 驊 ( 抄 件 ),1940 年 7 月 8 日, 台 北 中 研 院 史 語 所 傅 斯 年 檔 案, 承 杜 正 勝 所 長 惠 允 使 用 bp 毛 子 水 : 國 故 和 科 學 的 精 神, 頁 732-33 bq 吳 稚 暉 先 生 來 信, 晨 報 副 刊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1981 年 影 印 本 ),1923 年 10 月 15 日,2 版 br 學 術 超 越 的 觀 念 在 新 文 化 運 動 前 期 甚 得 提 倡, 但 顯 然 受 到 五 四 學 生 運 動 的 有 力 衝 擊 ; 或 正 因 此, 在 20 年 代 初 的 科 學 與 人 生 觀 之 爭 中, 學 術 超 越 的 觀 念 反 得 到 較 前 更 有 力 的 提 倡, 這 一 趨 勢 要 到 九 一 八 之 後 才 有 較 大 的 改 變, 詳 另 文 bs 鄭 振 鐸 : 且 慢 談 所 謂 國 學, 小 說 月 報, 20 卷 1 號 (1929 年 1 月 ), 頁 12 bt 管 豹 : 新 舊 之 衝 突 與 調 和, 東 方 雜 誌,17 卷 1 號 (1920 年 1 月 10 日 ), 頁 89-90 ck 參 見 羅 志 田 : 走 向 國 學 與 史 學 的 賽 先 生, 近 代 史 研 究, 2000 年 3 期 cl 教 務 長 胡 適 之 先 生 的 演 說, 北 大 日 刊,1922 年 12 月 23 日, 第 8 冊, 頁 2; 胡 適 : 再 談 談 整 理 國 故,1924 年 1 月, 收 入 許 嘯 天 輯 : 國 故 學 討 論 集 ( 上 海 : 上 海 書 店 影 印 群 學 社,1927), 第 1 集, 頁 22; 均 引 自 陳 以 愛 : 中 國 現 代 學 術 研 究 機 構 的 興 起, 頁 96-97 cm 顧 頡 剛 : 一 九 二 六 年 始 刊 詞, 北 京 大 學 研 究 所 國 學 門 周 刊,2:13 (1926 年 1 月 6 日 ), 頁 10 本 文 承 劉 龍 心 小 姐 賜 贈 複 印 件, 謹 此 致 謝 羅 志 田 四 川 大 學 歷 史 系 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