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WGML



Similar documents
眼病防治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八)

vi 黃 帝 內 經 即 學 即 用 別 做 反 自 然 的 事 053 成 年 人 應 該 斷 奶 055 吃 肉 吃 素 因 人 而 異 057 要 分 清 飢 和 餓 058 生 活 現 代 化 與 本 能 退 化 061 調 神 就 是 調 節 奏 063 想 冬 泳, 先 問 問 自 己

心理障碍防治(下).doc

Microsoft Word - MP2018_Report_Chi _12Apr2012_.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皮肤病防治.doc

性病防治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一)

全唐诗24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ZYXM.S2

绝妙故事

中医疗法(下).doc

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PDF

全唐诗28

榫 卯 是 什 麼? 何 時 開 始 應 用 於 建 築 中? 38 中 國 傳 統 建 築 的 屋 頂 有 哪 幾 種 形 式? 40 大 內 高 手 的 大 內 指 什 麼? 42 街 坊 四 鄰 的 坊 和 街 分 別 指 什 麼? 44 北 京 四 合 院 的 典 型 格 局 是 怎 樣 的

「香港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計與教學」單元設計範本

Microsoft Word - report final.doc

i


一、

-i-

Microsoft Word - 强迫性活动一览表.docx

Microsoft Word - Panel Paper on T&D-Chinese _as at __final_.doc

中医疗法(上).doc

穨ecr2_c.PDF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i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i

39898.indb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PDF

2. 我 沒 有 說 實 話, 因 為 我 的 鞋 子 其 實 是 [ 黑 色 / 藍 色 / 其 他 顏 色.]. 如 果 我 說 我 現 在 是 坐 著 的, 我 說 的 是 實 話 嗎? [ 我 說 的 對 還 是 不 對 ]? [ 等 對 方 回 答 ] 3. 這 是 [ 實 話 / 對 的

Page i

Microsoft Word - Paper on PA (Chi)_ docx

捕捉儿童敏感期

<4D F736F F D203938BEC7A67EABD7B942B0CAC15AC075B3E6BF57A9DBA5CDC2B2B3B92DA5BFBD542E646F63>

世界名画及画家介绍(四).doc

第 二 輯 目 錄.indd 2 目 錄 編 寫 說 明 附 :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中 國 語 文 科 評 核 模 式 概 述 綜 合 能 力 考 核 考 試 簡 介 及 應 試 技 巧 常 用 實 用 文 文 體 格 式 及 寫 作 技 巧 綜 合 能 力 分 項 等 級 描 述 練 習 一

战神(上).doc

灵魂战记.doc

图 书 在 版 编 目 (CIP) 数 据 鼓 励 孩 子 100 金 句 / 刘 超 平 等 编 著. - 北 京 : 金 城 出 版 社, ISBN Ⅰ. 鼓 Ⅱ. 刘 Ⅲ. 家 庭 教 育 - 语 言 艺 术 Ⅳ.G78 中 国 版 本 图 书 馆 CIP

( CIP ) :, ISBN D CIP (2001) ISBN D

Ps22Pdf

未命名-14

( CIP ) /,. - :, ISBN K878.2 CIP (2005) : : ( ) ( 421 ) : / 32 : : 154 ISBN

(CIP) /.:, ( ) ISBN I207.2 CIP (2001) ( ) ( ) /

内页.FIT)

(CIP) / : ISBN Ⅰ Ⅱ Ⅲ ( ) - Ⅳ B CIP (2006) / ISBN /B (0

1

Ps22Pdf

( CIP ) /. - :, ( ) ISBN K291 CIP ( 1999 ) * ( 6 ) : * ISBN :

Ps22Pdf

Ps22Pdf

(CIP),. - :, ISBN E296 CIP ( 2003) ( ) : : : : 6 1 : : : : 32 ( ) : 680 : : 5000 : :

( CIP) /. - :, ( ) ISBN I CIP ( 2002) ( ) : : : ( ) 1 : : : /32 : 208 : 5, 400 :

,,, 19, 370,,,,,,, (CIP) /. :, ISBN R28 CIP (2002 ) * * : / 16 : : : 1 4

Ps22Pdf

( CIP ) /. - :, ( ) ISBN F CIP ( 1999 ) * ( 6 ) : * ISBN :

Ps22Pdf

Ps22Pdf

Ps22Pdf

Ps22Pdf

緒 言 董 事 會 宣 佈, 為 能 更 具 效 率 調 配 本 集 團 內 的 資 金 有 效 降 低 集 團 的 對 外 貸 款, 並 促 進 本 集 團 內 公 司 間 的 結 算 服 務, 於 2016 年 9 月 30 日, 本 公 司 中 糧 財 務 與 管 理 公 司 訂 立 財 務

图 书 在 版 编 目 ( 犆 犐 犘 ) 数 据 英 汉 汉 英 心 词 汇 手 册 / 苏 云 编. 上 海 :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2016 ( 外 教 社 英 汉 汉 英 百 科 词 汇 手 册 系 列 ) ISBN Ⅰ.1 英 Ⅱ.1 苏

目 录 院 领 导 职 责... 1 院 长 职 责... 1 医 疗 副 院 长 职 责... 1 教 学 副 院 长 职 责... 2 科 研 副 院 长 职 责... 2 后 勤 副 院 长 职 责... 3 主 管 南 院 区 副 院 长 职 责... 3 党 委 书 记 职 责... 4

樹 木 管 理 專 責 小 組 報 告 人 樹 共 融 綠 滿 家 園

<D6D0B9FAB9C5CAB757512E6D7073>

<4D F736F F D20A4A4B0EAB371AB4FB3E65FA4A4A4E5AAA95F5F >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60.99%39.01%

尿路感染防治.doc

II II

(As at 28

群科課程綱要總體課程計畫書


untitled

图 书 在 版 编 目 (CIP) 数 据 / 蔡 礼 旭 著. 北 京 : 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 蔡 礼 旭 文 集 ) ISBN Ⅰ.1 Ⅱ.1 蔡 Ⅲ.1 哲 学 - 通 俗 读 物 Ⅳ.1B 中 国 版 本 图 书 馆 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七十五).doc

硕士论文正文

iv 不 必 詫 異, 其 實 成 功 與 失 敗 之 間 就 是 由 這 樣 簡 單 的 工 作 習 慣 造 成 的 可 見, 習 慣 雖 小, 卻 影 響 深 遠 遍 數 名 載 史 冊 的 成 功 人 士, 哪 位 沒 有 幾 個 可 圈 可 點 的 習 慣 在 影 響 着

Teaching kit_A4_part4.indd

_Chi.ps, page Preflight ( _Chi.indd )

九龍城區議會

Microsoft Word - Entry-Level Occupational Competencies for TCM in Canada200910_ch _2_.doc


HKAS 002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智力测试故事

版权页.doc

CIP ) / :, ISBN K.23 CIP (2006) : mm 1/ 16 : 55 : :5000 ISBN / K 23 ( 3 ) :

Ps22Pdf

Ps22Pdf

(b) 3 (a) (b) 7 (a) (i) (ii) (iii) (iv) (v) (vi) (vii) 57

<4D F736F F D20C8ABCEC42020A1B6D6D0B9FABDFCCFD6B4FACAB7B8D9D2AAA1B7BEABB2CABDCCB0B82E646F63>

Ps22Pdf

Adobe Photoshop PDF

<D5FDCEC42E733932>

(CIP) :, 2003 ISBN / R151.2 CIP (2002) ( ) 850 mm1168 mm 1/ ISBN 7 810

Transcription:

21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教 材 供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用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毋 桂 花 主 编 北 京

内 容 简 介 本 书 是 21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教 材 ( 供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用 ) 中 的 一 种, 主 要 论 述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及 眼 科 疾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诊 断 治 疗 本 书 的 编 写 突 出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的 特 点, 坚 持 体 现 三 基 ( 基 本 理 论 基 本 知 识 基 本 技 能 ) 教 学, 注 重 教 学 内 容 的 科 学 性 和 实 用 性 可 供 中 医 药 院 校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学 生 使 用, 也 可 作 为 临 床 医 师 及 自 学 中 医 者 的 学 习 参 考 书 图 书 在 版 编 目 (CIP) 数 据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 毋 桂 花 主 编 北 京 : 科 学 出 版 社,2004 8 (21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教 材 供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用 ) ISBN 7 03 013738 8 Ⅰ 中 Ⅱ 毋 Ⅲ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 高 等 学 校 : 技 术 学 校 - 教 材 Ⅳ R276 中 国 版 本 图 书 馆 CIP 数 据 核 字 (2004) 第 060825 号 责 任 编 辑 : 曹 丽 英 / 责 任 校 对 : 张 琪 责 任 印 制 : 刘 士 平 / 封 面 设 计 : 卢 秋 红 版 权 所 有, 违 者 必 究, 未 经 本 社 许 可, 数 字 图 书 馆 不 得 使 用 出 版 北 京 东 黄 城 根 北 街 16 号 邮 政 编 码 :100717 http :/ / www.sciencep.com 印 刷 科 学 出 版 社 发 行 各 地 新 华 书 店 经 销 2004 年 8 月 第 一 版 开 本 :8 5 0 1168 1/16 2004 年 8 月 第 一 次 印 刷 印 张 :2 3 印 数 :1-4 000 字 数 :5 4 9 0 0 0 定 价 : 00 元 ( 如 有 印 装 质 量 问 题, 我 社 负 责 调 换 枙 环 伟 枛 )

枟 21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教 材 ( 供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用 ) 枠 编 写 委 员 会 主 任 委 员 张 俊 龙 副 主 任 委 员 邹 本 贵 闫 敬 来 李 京 慧 编 委 ( 以 姓 氏 笔 画 为 序 ) 王 晓 鹤 王 茂 盛 毋 桂 花 闫 敬 来 刘 亚 明 刘 宏 奇 李 晶 李 京 慧 张 克 敏 张 俊 龙 邹 本 贵 赵 尚 华 郭 蕾 秦 艳 虹 冀 来 喜 枟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枠 编 写 人 员 主 编 毋 桂 花 副 主 编 刘 鑫 祝 维 峰 编 写 人 员 毋 桂 花 高 建 忠 刘 鑫 马 芬 俞 祝 维 峰

编 写 说 明 本教材是 21 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供中医 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 的一种 主要论述耳鼻咽 喉口腔疾病以及眼科疾病的发生 发展 诊断 治疗 专科性较强 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 术教育中医 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学生用 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全书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 上篇主要论述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简史和耳科学 鼻 科学 咽喉科学以及口腔科学等内容 每一科内容又分概述和疾病两部分 概述部分分别论 述耳鼻咽喉口腔的应用解剖 生理功能 耳鼻咽喉口腔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 的病因病机 辨病与辨证要点 治疗概要等内容 疾病部分对每一疾病从概念 病因病机 诊断 依据 辨证论治 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下篇主要论述眼科学发展简史 眼的解剖及生理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病因病机 眼科诊 断概要 眼科治疗法 眼病的护理与预防以及眼睑病 两眦病 白睛疾病 黑睛疾病 瞳神病 眼 外伤和其他眼病等内容 疾病部分仍从概念 病因病机 诊断依据 辨证论治 护理和预防等方 面论述 本书编写分工 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部分由毋桂花 高建忠编写 眼科学部分由刘鑫 马芬 俞 祝维峰编写 由于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内容及眼科学内容丰富庞杂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 吸收了全 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的编写经验 参考和有选择地吸收了历代和当今医著的有关论述内 容 结合教学科研医疗实践的体会 编写了本教材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 书中分列了学习 目标 小结 链接 思考题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编写时间仓促 书中难免存在诸多疏漏和不妥之处 恳请广大读者和 同道提出宝贵的意见 以利于进一步的修订和提高 编 者 2 004 年 2 月 iii

目 录 序 编 写 说 明 上 篇 1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发 展 简 史 (3) 2 耳 科 学 (9) 2 1 耳 科 学 概 述 (9) 2 1 1 耳 的 应 用 解 剖 (9) 2 1 2 耳 的 生 理 功 能 (15) 2 1 3 耳 与 脏 腑 经 络 的 关 系 (17) 2 1 4 耳 病 的 病 因 病 机 概 述 (19) 2 1 5 耳 病 的 辨 病 与 辨 证 要 点 (21) 2 1 6 耳 病 的 治 疗 概 要 (23) 2 2 耳 科 疾 病 (27) 2 2 1 耳 疖 (27) 2 2 2 耳 疮 (29) 2 2 3 旋 耳 疮 (32) 2 2 4 异 物 入 耳 (34) 2 2 5 耵 耳 (36) 2 2 6 耳 胀 耳 闭 (38) 2 2 7 脓 耳 (42) 2 2 8 脓 耳 变 证 (46) 2 2 9 耳 鸣 耳 聋 (51) 2 2 10 耳 眩 晕 (55) 3 鼻 科 学 (59) 3 1 鼻 科 学 概 述 (59) 3 1 1 鼻 的 应 用 解 剖 (59) 3 1 2 鼻 的 生 理 功 能 (63) 3 1 3 鼻 与 脏 腑 经 络 的 关 系 (65) 3 1 4 鼻 病 的 病 因 病 机 概 述 (67) 3 1 5 鼻 病 的 辨 病 与 辨 证 要 点 (69) 3 1 6 鼻 病 的 治 疗 概 要 (72) 3 2 鼻 科 疾 病 (75) 3 2 1 鼻 疔 (75) 3 2 2 鼻 疳 (77) 3 2 3 伤 风 鼻 塞 (79) 3 2 4 鼻 窒 (82) 3 2 5 鼻 槁 (85) 3 2 6 鼻 鼽 (88) 3 2 7 鼻 渊 (91) 3 2 8 鼻 息 肉 (94) 3 2 9 鼻 衄 (97) 3 2 10 鼻 腔 异 物 (100) 4 咽 喉 科 学 (103) 4 1 咽 喉 科 学 概 述 (103) 4 1 1 咽 喉 的 应 用 解 剖 (103) 4 1 2 咽 喉 的 生 理 功 能 (106) 4 1 3 咽 喉 与 脏 腑 经 络 的 关 系 (108) 4 1 4 咽 喉 病 的 病 因 病 机 概 述 (110) 4 1 5 咽 喉 病 的 辨 病 与 辨 证 要 点 (112) 4 1 6 咽 喉 病 的 治 疗 概 要 (114) 4 2 咽 喉 科 疾 病 (117) 4 2 1 急 喉 痹 (117) 4 2 2 慢 喉 痹 (120) 4 2 3 急 乳 蛾 (122) 4 2 4 慢 乳 蛾 (125) 4 2 5 喉 痈 (127) 4 2 6 梅 核 气 (129) 4 2 7 急 喉 喑 (132) 4 2 8 急 喉 风 (134) 4 2 9 慢 喉 喑 (137) 4 2 10 异 物 梗 喉 (140) 5 口 腔 科 学 (142) 5 1 口 腔 科 学 概 述 (142) 5 1 1 口 腔 的 应 用 解 剖 (142) v

vi 中医五官科学 5 1 2 口 腔的 生理 功能 148 6 1 4 X 线检 查法 178 5 1 3 口 腔与 脏腑 经络 的关 系 149 6 1 5 听 力检 查法 5 1 4 口 腔病 的病 因病 机概 述 151 6 1 6 前 庭功 能检 查法 5 1 5 口 腔病 的辨 病与 辨证 要点 153 5 1 6 口 腔病 的治 疗概 要 155 6 2 鼻 的常 用检查 法 179 180 181 6 2 1 外 鼻的 检查 法 181 6 2 2 鼻 前庭 的检 查法 181 5 2 口 腔科 疾病 158 6 2 3 鼻 腔的 检查 法 181 5 2 1 牙 痛 158 6 2 4 鼻 窦的 检查 法 183 5 2 2 龋 齿 161 5 2 3 牙 痈 163 5 2 4 牙 咬痈 165 5 2 5 牙 宣 167 5 2 6 口 疮 169 5 2 7 口 糜 173 6 耳鼻咽喉口腔的常用检查法 6 1 耳 的常 用检查 法 176 176 6 1 1 外 耳检 查法 176 6 1 2 耳 镜检 查法 177 6 1 3 咽 鼓管 检查 法 6 2 5 嗅 觉检 查 184 6 3 咽 喉的 常用检 查法 184 6 3 1 咽 部检 查法 184 6 3 2 鼻 咽部 检查 法 185 6 3 3 喉 咽部 检查 法 185 6 3 4 直 接喉 镜检 查法 185 6 3 5 纤 维喉 镜检 查 185 6 3 6 喉 动态 镜检 查 186 6 3 7 喉 X 线检 查 186 6 4 口 腔的 常用检 查法 186 附 中医 耳鼻咽 喉口 齿部 位名 称对 照表 177 187 下 篇 7 中医眼科学发展史 191 7 1 萌 芽时 期 南北 朝以 前 7 2 奠 基时 期 隋唐 时期 191 192 7 3 独 立发 展时期 宋元 时期 193 7 4 兴 盛时 期 明朝 清 朝鸦 片战争 以 前 194 7 5 衰 落与 复兴时 期 清 朝鸦 片战争 以 后 至今 195 8 眼的解剖与生理 8 1 眼 球 197 197 8 1 1 眼 球壁 197 8 1 2 眼 内容 物 8 2 视 路 201 202 8 3 眼 附属 器的 解剖 与生 理 8 3 1 眼睑 204 8 3 2 结膜 的分 布结 构 8 3 3 泪器 205 205 8 3 4 眼外 肌 8 3 5 眼眶 204 207 207 8 4 眼 的血 液循 环与 神经 支配 208 8 4 1 血液 循环 208 8 4 2 神经 支配 209 8 5 中 医古 代对 眼解 剖生 理功 能的 认识 209 9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9 1 眼 与脏 腑的 关系 211 211 8 2 1 视 神经 202 9 1 1 眼与 心 小肠 的关 系 211 8 2 2 视 交叉 203 9 1 2 眼与 肝 胆的 关系 212 203 9 1 3 眼与 脾 胃的 关系 212 8 2 3 视 束 203 9 1 4 眼与 肺 大肠 的关 系 213 8 2 5 视 放射 203 9 1 5 眼与 肾 膀胱 的关 系 213 8 2 6 视 皮质 203 9 1 6 眼与 三焦 的关 系 8 2 4 外 侧膝 状体 214

目 录 vii 9 2 眼 与 经 络 的 关 系 (214) 9 2 1 眼 与 十 二 经 脉 的 关 系 (215) 9 2 2 眼 与 奇 经 八 脉 的 关 系 (215) 9 2 3 眼 与 经 筋 的 关 系 (216) 10 病 因 病 机 (217) 10 1 病 因 (217) 10 1 1 六 淫 (217) 10 1 2 疠 气 (218) 10 1 3 七 情 内 伤 (219) 10 1 4 饮 食 不 节 (219) 10 1 5 过 劳 (219) 10 1 6 眼 外 伤 (219) 10 1 7 其 他 因 素 (219) 10 2 病 机 (219) 10 2 1 外 感 病 机 (219) 10 2 2 内 伤 病 机 (220) 11 眼 科 诊 断 概 要 (223) 11 1 眼 科 诊 法 (223) 11 1 1 问 诊 (223) 11 1 2 视 功 能 检 查 (225) 11 1 3 一 般 检 查 (229) 11 1 4 检 眼 镜 与 裂 隙 灯 显 微 镜 检 查 (233) 11 1 5 眼 科 其 他 检 查 (237) 11 2 眼 科 辨 证 法 (237) 11 2 1 五 轮 辨 证 法 (238) 11 2 2 眼 病 症 状 辨 证 法 (240) 11 2 3 眼 内 病 变 辨 证 法 (242) 12 眼 科 治 疗 法 (245) 12 1 内 治 法 (245) 12 1 1 疏 风 清 热 法 (245) 12 1 2 祛 风 散 寒 法 (245) 12 1 3 泻 火 解 毒 法 (246) 12 1 4 滋 阴 降 火 法 (246) 12 1 5 祛 湿 法 (246) 12 1 6 止 血 法 (246) 12 1 7 活 血 化 瘀 法 (247) 12 1 8 软 坚 散 结 法 (247) 12 1 9 疏 肝 理 气 法 (247) 12 1 10 补 益 法 (247) 12 1 11 退 翳 明 目 法 (248) 12 2 外 治 法 (248) 12 2 1 一 般 外 治 法 (248) 12 2 2 其 他 外 治 法 (250) 12 3 其 他 疗 法 (250) 12 3 1 针 灸 疗 法 (250) 12 3 2 常 用 手 术 疗 法 (250) 13 眼 病 的 护 理 与 预 防 (251) 13 1 眼 病 的 护 理 (253) 13 1 1 辨 证 施 护, 认 真 负 责 (253) 13 1 2 对 高 龄 眼 病 患 者 的 护 理 (253) 13 1 3 眼 部 护 理 (254) 13 1 4 饮 食 护 理 (254) 13 1 5 煎 服 药 物 的 方 法 (254) 13 2 眼 病 的 预 防 (254) 13 2 1 饮 食 规 律, 起 居 有 常 (255) 13 2 2 避 免 时 邪, 调 和 七 情 (255) 13 2 3 讲 究 卫 生, 保 护 视 力 (255) 13 2 4 注 意 安 全, 防 止 外 伤 (255) 14 眼 睑 病 (256) 14 1 针 眼 (256) 14 1 1 病 因 病 机 (257) 14 1 2 临 床 表 现 (257) 14 1 3 诊 断 依 据 (257) 14 1 4 辨 证 论 治 (257) 14 1 5 其 他 疗 法 (258) 14 2 胞 生 痰 核 (259) 14 2 1 病 因 病 机 (259) 14 2 2 临 床 表 现 (259) 14 2 3 诊 断 依 据 (259) 14 2 4 辨 证 论 治 (260) 14 2 5 其 他 疗 法 (260) 14 3 睑 弦 赤 烂 (261) 14 3 1 病 因 病 机 (261) 14 3 2 临 床 表 现 (261) 14 3 3 诊 断 依 据 (262) 14 3 4 辨 证 论 治 (262) 14 3 5 其 他 疗 法 (263) 14 4 椒 疮 (263) 14 4 1 病 因 病 机 (263) 14 4 2 临 床 表 现 (263) 14 4 3 诊 断 依 据 (264) 14 4 4 沙 眼 分 期 (264)

viii 中医五官科学 14 4 5 并 发症及 后遗 症 265 16 2 1 病 因病 机 282 14 4 6 辨 证论治 265 16 2 2 临 床表 现 282 14 4 7 其 他疗法 266 16 2 3 诊 断依 据 282 14 5 上胞 下垂 266 16 2 4 辨 证论 治 282 14 5 1 病 因病机 266 16 2 5 其 他疗 法 283 14 5 2 临 床表现 267 16 2 6 护 理及 预防 284 14 5 3 诊 断依据 267 附 天行 赤眼 暴翳 284 14 5 4 辨 证论治 267 16 3 时 复症 285 14 5 5 其 他疗法 268 16 3 1 病 因病 机 285 15 两眦病 269 15 1 冷泪 症 269 15 1 1 病 因病机 270 15 1 2 临 床表现 270 15 1 3 诊 断依据 270 15 1 4 辨 证论治 270 15 1 5 其 他疗法 271 15 2 漏睛 272 15 2 1 病 因病机 272 15 2 2 临 床表现 272 15 2 3 诊 断依据 272 15 2 4 辨 证论治 272 15 2 5 其 他疗法 273 15 3 漏睛 疮 274 15 3 1 病 因病机 274 15 3 2 临 床表现 274 15 3 3 诊 断依据 274 15 3 4 辨 证论治 275 15 3 5 其 他疗法 275 15 4 胬肉 攀睛 276 15 4 1 病 因病机 276 15 4 2 临 床表现 276 15 4 3 诊 断依据 276 15 4 4 辨 证论治 277 15 4 5 其 他疗法 278 16 白睛病 16 3 2 临 床表 现 285 16 3 3 诊 断依 据 286 16 3 4 辨 证论 治 286 16 3 5 其 他疗 法 287 16 4 金 疳 287 16 4 1 病 因病 机 287 16 4 2 临 床表 现 288 16 4 3 诊 断依 据 288 16 4 4 辨 证论 治 289 16 4 5 其 他疗 法 289 17 黑睛疾病 290 17 1 聚 星障 291 17 1 1 病 因病 机 291 17 1 2 临 床表 现 291 17 1 3 诊 断依 据 292 17 1 4 辨 证论 治 292 17 1 5 其 他疗 法 293 17 2 凝 脂翳 294 17 2 1 病 因病 机 294 17 2 2 临 床表 现 294 17 2 3 诊 断依 据 295 17 2 4 辨 证论 治 295 17 2 5 其 他疗 法 296 17 3 花 翳白 陷 297 17 3 1 病 因病 机 297 17 3 2 临 床表 现 297 279 17 3 3 诊 断依 据 297 16 1 暴风 客热 279 17 3 4 辨 证论 治 298 16 1 1 病 因病机 279 17 3 5 其 他疗 法 298 16 1 2 临 床表现 279 17 4 混 睛障 299 16 1 3 诊 断依据 279 17 4 1 病 因病 机 299 16 1 4 辨 证论治 279 17 4 2 临 床表 现 299 16 1 5 其 他疗法 281 17 4 3 诊 断依 据 300 16 2 天行 赤眼 282 17 4 4 辨 证论 治 300

ix 目 录 17 4 5 其 他疗法 301 18 6 4 辨 证论 治 322 17 5 宿翳 301 18 6 5 其 他疗 法 323 17 5 1 病 因病机 301 18 7 视 瞻有 色 323 17 5 2 临 床表现 301 18 7 1 病 因病 机 323 17 5 3 诊 断依据 302 18 7 2 临 床表 现 323 17 5 4 辨 证论治 302 18 7 3 诊 断依 据 324 17 5 5 其 他疗法 302 18 7 4 辨 证论 治 324 18 瞳神病 304 18 7 5 其 他疗 法 325 18 1 瞳神 紧小 305 18 8 高 风内 障 325 18 1 1 病 因病机 305 18 8 1 病 因病 机 325 18 1 2 临 床表现 305 18 8 2 临 床表 现 325 18 1 3 诊 断依据 307 18 8 3 诊 断依 据 326 18 1 4 辨 证论治 307 18 8 4 辨 证论 治 326 18 1 5 其 他疗法 309 18 8 5 其 他疗 法 327 18 2 绿风 内障 309 18 9 目 系暴 盲 327 18 2 1 病 因病机 310 18 9 1 病 因病 机 327 18 2 2 临 床表现 310 18 9 2 临 床表 现 328 18 2 3 诊 断依据 310 18 9 3 诊 断依 据 328 18 2 4 辨 证论治 311 18 9 4 辨 证论 治 329 18 2 5 其 他疗法 312 18 9 5 其 他疗 法 329 18 3 圆翳 内障 313 18 10 青盲 331 18 3 1 病 因病机 313 18 10 1 病 因病机 331 18 3 2 临 床表现 313 18 10 2 临 床表现 331 18 3 3 诊 断依据 314 18 10 3 诊 断依据 331 18 3 4 辨 证论治 314 18 10 4 辨 证论治 331 18 3 5 其 他疗法 315 18 10 5 其 他疗法 332 附 惊震内 障 316 19 眼外伤 334 18 4 云雾 移睛 317 19 1 异 物入 目 335 18 4 1 病 因病机 317 19 1 1 病 因病 机 335 18 4 2 临 床表现 317 19 1 2 临 床表 现 335 18 4 3 诊 断依据 317 19 1 3 诊 断依 据 335 18 4 4 辨 证论治 318 19 1 4 处 理及 治疗 方法 335 18 4 5 其 他疗法 319 19 2 撞 击伤 目 336 18 5 络阻 暴盲 319 19 2 1 病 因病 机 337 18 5 1 病 因病机 319 19 2 2 临 床表 现 337 18 5 2 临 床表现 319 19 2 3 诊 断依 据 338 18 5 3 诊 断依据 320 19 2 4 辨 证论 治 338 18 5 4 辨 证论治 320 19 2 5 其 他疗 法 338 18 5 5 其 他疗法 321 19 3 真 睛破 损 339 18 6 络损 暴盲 321 19 3 1 病 因病 机 339 18 6 1 病 因病机 321 19 3 2 临 床表 现 339 18 6 2 临 床表现 321 19 3 3 诊 断依 据 340 18 6 3 诊 断依据 322 19 3 4 辨 证论 治 340

x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19 3 5 其 他 疗 法 (341) 19 4 化 学 性 眼 外 伤 (342) 19 4 1 病 因 病 机 (342) 19 4 2 临 床 表 现 (342) 19 4 3 诊 断 依 据 (343) 19 4 4 处 理 及 治 疗 方 法 (343) 19 5 电 光 性 眼 炎 (344) 19 5 1 病 因 病 机 (344) 19 5 2 临 床 表 现 (344) 19 5 3 诊 断 依 据 (344) 19 5 4 处 理 及 治 疗 方 法 (345) 20 其 他 眼 病 (346) 20 1 突 起 睛 高 (346) 20 1 1 病 因 病 机 (346) 20 1 2 临 床 表 现 (346) 20 1 3 诊 断 依 据 (347) 20 1 4 辨 证 论 治 (347) 20 1 5 其 他 疗 法 (347) 20 2 风 牵 偏 视 (348) 20 2 1 病 因 病 机 (348) 20 2 2 临 床 表 现 (348) 20 2 3 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349) 20 2 4 辨 证 论 治 (349) 20 2 5 其 他 疗 法 (350) 20 3 能 近 怯 远 (350) 20 3 1 病 因 病 机 (350) 20 3 2 临 床 表 现 (351) 20 3 3 诊 断 依 据 (351) 20 3 4 辨 证 论 治 (351) 20 3 5 其 他 疗 法 (352) 20 4 能 远 怯 近 (352) 20 4 1 病 因 病 机 (353) 20 4 2 临 床 表 现 (353) 20 4 3 诊 断 依 据 (353) 20 4 4 辨 证 论 治 (353) 20 4 5 其 他 疗 法 (354)

上 篇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 科学发展简史 学习目标 了 解中医耳 鼻咽喉口 腔 科悠 久的 历 史 对 本学 科 主要 学 术理 论 的源流有 一个较为完 整的认识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1 殷商至秦汉 约公元前 16 世纪 公元 220 年 殷商 约公元前 16 世纪 前 1066 年 之前 没有文字可考 至殷商 才开始有最早的甲骨 文和青铜器铭文 甲骨文中已经有 疾耳 疾自 枟说文枠 自 鼻也 疾口 疾齿 疾 言 等记载 这些记载 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耳鼻咽喉口腔科的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西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 约公元前 1066 前 221 年 人们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 对疾 病的认识日益提高 并且已经懂得了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防治 例如枟左传枠载 耳不听五 声为聋 这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 枟山海经枠中载有元龟 白 等防治五官病药物共八种 在这一时期 出现了我国第一位五官科医生扁鹊 据枟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枠记载 扁鹊过洛 阳 闻周人爱老人 即为耳 目 痹医 这一时期 产生了我国现存第一部由实践观察的积累进 而升华到理论的中医巨著 枟黄帝内经枠 它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产生了中医耳 鼻咽喉口腔科学基本理论 主要是脏腑官窍理论 此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理论代有发展 但皆 基于对这一基本理论的扩充和发展 枟黄帝内经枠在耳鼻咽喉口腔科领域 从解剖 生理 病因病理 临床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 入的探讨和论述 解剖方面 如枟灵枢 肠胃枠说 唇至齿长九分 口广二寸半 齿以后至会厌 深三寸半 大 容五合 舌重十两 长七寸 广二寸半 咽门重十两 广一寸半 至胃长一尺六寸 生理方面 如枟素问 上古天真论枠说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三七 肾气平均 故 真牙生而长极 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枠说 心主舌 在窍为舌 脾主口 在窍为口 肺主鼻 在窍为鼻 肾主耳 在窍为耳 枟灵枢 脉度枠说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3

4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故 肺 气 通 于 鼻, 肺 和 则 鼻 能 知 香 臭 矣 ; 心 气 通 于 舌, 心 和 则 舌 能 知 五 味 矣 脾 气 通 于 口, 脾 和 则 口 能 知 五 谷 矣 ; 肾 气 通 于 耳, 肾 和 则 耳 能 闻 五 音 矣 枟 灵 枢 忧 恚 无 言 枠 说 : 咽 喉 者, 水 谷 之 道 也 ; 喉 咙 者, 气 之 所 以 上 下 者 也 ; 会 厌 者, 音 声 之 户 也 ; 口 唇 者, 音 声 之 扇 也 ; 舌 者, 音 声 之 机 也 ; 悬 雍 垂 者, 音 声 之 关 也 病 因 病 理 方 面, 如 枟 素 问 玉 机 真 脏 论 枠 说 : 脾 为 孤 脏 其 不 及 则 令 人 九 窍 不 通 枟 灵 枢 脉 度 枠 说 : 五 脏 不 和, 则 七 窍 不 通 枟 素 问 气 厥 论 枠 说 : 胆 移 热 于 脑, 则 辛 鼻 渊 枟 灵 枢 决 气 枠 说 : 精 脱 者, 耳 聋 枟 素 问 阴 阳 别 论 枠 说 : 一 阴 一 阳 结, 谓 之 喉 痹 枟 灵 枢 口 问 枠 说 : 上 气 不 足, 脑 为 之 不 满, 耳 为 之 苦 鸣, 头 为 之 苦 倾, 目 为 之 眩 临 床 方 面, 论 及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病 证 有 耳 聋 耳 鸣 鼻 渊 鼽 嚏 喉 痹 口 疮 龋 齿 等 30 多 种, 且 多 载 有 防 治 方 法 秦 汉 时 代 ( 公 元 前 221 ~ 公 元 220 年 ), 是 医 药 学 术 发 展 较 快 成 就 较 大 的 历 史 时 期 这 一 时 期 写 成 了 我 国 现 存 第 一 部 药 学 专 书 枟 神 农 本 草 经 枠 和 创 立 辨 证 论 治 的 枟 伤 寒 杂 病 论 枠 枟 神 农 本 草 经 枠 载 药 365 种, 同 时 奠 定 了 中 药 学 的 部 分 基 础 理 论 书 中 论 及 治 疗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的 药 物 53 种 枟 伤 寒 杂 病 论 枠 创 立 了 比 较 系 统 的 理 法 方 药 辨 证 施 治 方 法, 奠 定 了 中 医 学 的 临 床 基 础, 同 样 也 奠 定 了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辨 证 论 治 的 基 础 综 上 所 述, 从 殷 商 至 秦 汉, 属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的 萌 芽 和 奠 基 阶 段 这 一 时 期 的 特 点 主 要 是 专 科 知 识 的 初 步 积 累 和 学 科 的 起 源 枟 黄 帝 内 经 枠 奠 定 的 中 医 基 本 理 论, 枟 神 农 本 草 经 枠 奠 定 的 药 物 学 理 论, 枟 伤 寒 杂 病 论 枠 奠 定 的 辨 证 论 治, 为 本 学 科 后 来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基 础 (2) 两 晋 至 金 元 ( 公 元 265 ~ 1368 年 ) 两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公 元 265 ~ 581 年 ), 葛 洪 著 枟 肘 后 备 急 方 枠, 首 次 分 卷 记 载 了 耳 道 异 物 气 道 异 物 食 道 异 物 及 其 多 种 处 理 方 法, 例 如 用 韭 菜 取 食 道 鱼 骨 刺 等 皇 甫 谧 著 枟 针 灸 甲 乙 经 枠, 载 有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等 多 种 疾 病 的 辨 证 针 灸 取 穴 等, 如 耳 鸣 鼻 衄 喉 痹 咽 痛 口 齿 病 舌 病 等 在 这 一 时 期, 出 现 了 最 早 的 拔 牙 术 和 唇 裂 修 补 术 的 记 载 隋 代 ( 公 元 581~618 年 ), 是 中 医 学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历 史 时 期 巢 元 方 等 人 编 写 成 我 国 现 存 第 一 部 病 因 病 理 学 专 著 枟 诸 病 源 候 论 枠, 书 中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疾 病 设 有 专 卷 论 述 ( 卷 二 十 九, 卷 三 十 ), 列 证 69 候, 全 书 论 及 耳 鼻 咽 喉 口 齿 疾 病 有 130 多 候 同 时 注 意 到 小 儿 的 生 理 特 点, 把 小 儿 耳 鼻 咽 喉 口 齿 疾 病 做 了 专 卷 论 述 ( 卷 四 十 八 卷 五 十 ) 对 每 种 疾 病 证 候 的 发 生 发 展 和 演 变 都 做 了 详 尽 的 阐 述 该 书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枟 黄 帝 内 经 枠 有 关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病 因 病 理 认 识, 对 后 世, 尤 其 是 宋 代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的 发 展 有 极 为 深 刻 的 影 响 唐 代 ( 公 元 618~907 年 ) 经 济 繁 荣, 促 进 了 科 学 文 化 的 发 展, 医 学 也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成 就 唐 代 开 国 之 初 ( 公 元 624 年 ) 即 置 尚 药 局 太 医 署, 太 医 署 既 是 医 务 行 政 机 构, 又 是 医 学 教 育 机 构, 设 立 五 种 医 学 专 科, 其 中 就 有 耳 目 口 齿 科, 这 时, 耳 鼻 喉 科 已 初 具 规 模, 开 始 形 成 独 立 的 专 科 唐 代 的 医 学 名 家 辈 出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进 一 步 积 累 和 丰 富 了 临 床 学 经 验 著 名 医 家 孙 思 邈 在 枟 千 金 要 方 枠 中 设 专 卷 论 述, 且 第 一 次 将 鼻 口 舌 唇 齿 喉 耳 病 归 为 七 窍 病, 在 辨 证 论 治 上 有 了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同 时, 除 了 过 去 单 一 的 重 视 内 服 药 之 外, 更 广 泛 的 采 用 了 外 治 手 术 针 灸 砭 法 导 引 及 食 疗 等 枟 千 金 翼 方 枠 中 尚 列 有 通 九 窍 药 品 衄 血 药 品 耳 聋 药 品 坚 齿 药 品 口 疮 药 品 等 共 37 种 并 且 首 次 记 载 了 烙 法 治 疗 咽 喉 病

1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发 展 简 史 5 王 焘 著 枟 外 台 秘 要 枠, 载 治 疗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药 方 不 下 400 首, 设 耳 鼻 咽 喉 口 齿 专 篇 苏 敬 编 著 的 枟 新 修 本 草 枠 在 诸 病 通 用 药 中 载 有 治 疗 眩 晕 喉 痹 痛 鲠 齿 痛 口 疮 鼻 衄 血 耳 聋 鼻 息 肉 声 音 哑 等 病 的 药 物 宋 代 ( 公 元 960~1279 年 ) 加 强 了 医 事 的 管 理, 改 进 了 体 制, 把 医 药 行 政 与 医 学 教 育 分 立 开 来, 学 习 科 目 由 唐 代 的 5 个 专 业 课 程 分 为 9 个 科, 其 中 有 口 齿 兼 咽 喉 科 同 时, 活 字 印 刷 术 的 发 明, 促 进 了 科 学 文 化 的 交 流 而 加 速 了 医 药 学 的 发 展 由 政 府 组 织 编 写 的 枟 太 平 圣 惠 方 枠 枟 太 平 惠 民 和 剂 局 方 枠 枟 圣 济 总 录 枠 等 书 中,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疾 病 均 有 专 门 论 述 枟 太 平 圣 惠 方 枠 提 出 了 咽 为 胃 之 系, 喉 为 肺 之 系 的 观 点 枟 苏 沈 良 方 枠 继 枟 难 经 枠 之 后, 再 一 次 记 载 了 咽 喉 解 剖 陈 言 著 枟 三 因 极 一 病 证 方 论 枠, 把 病 因 学 说 系 统 化, 其 中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齿 疾 病 的 内 外 致 病 因 素 辨 证 治 疗 及 处 方 用 药 等 均 有 详 尽 的 论 述, 较 之 前 人 有 较 大 的 进 步 金 元 时 代 ( 公 元 1115 ~ 1168 年 ), 随 着 医 学 理 论 研 究 的 深 入 发 展, 各 派 医 家 的 学 术 争 鸣 丰 富 了 祖 国 医 学 的 内 容, 促 进 了 医 学 的 发 展 医 学 分 科 由 9 科 扩 大 为 13 科, 其 中 分 设 口 齿 科 和 咽 喉 科 这 一 时 期, 以 金 元 四 大 家 为 代 表 的 各 医 学 流 派,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学 科 有 着 较 大 的 影 响 如 刘 完 素 ( 河 间 ) 首 次 提 出 耳 聋 治 肺 鼻 塞 治 心 的 观 点 对 鼽 嚏 的 定 义 也 有 确 切 的 认 识, 并 创 新 性 地 提 出 嚏 属 火 还 明 确 指 出 鼻 窒 的 主 要 症 状 是 但 侧 卧 上 窍 通 利, 而 下 窍 闭 塞 张 从 正 ( 子 和 ) 从 理 论 到 临 床 比 较 系 统 地 阐 述 了 咽 喉 牙 舌 诸 病 皆 属 于 火 的 观 点 他 还 首 先 报 道 了 用 纸 卷 成 筒, 放 入 口 内, 再 用 筷 子 缚 小 钩, 把 误 吞 的 铜 钱 取 出, 这 是 内 镜 钳 取 异 物 的 原 始 方 法 李 杲 ( 东 垣 ) 认 为, 九 窍 者, 五 脏 主 之 五 脏 皆 得 胃 气, 乃 能 通 利 胃 气 一 虚, 耳 目 口 鼻, 俱 为 之 病 创 立 益 气 升 阳 通 窍 一 法, 朱 震 亨 ( 丹 溪 ) 的 养 阴 学 说 至 今 在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领 域 里 仍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他 首 先 提 出 了 虚 火 致 喉 痹 的 病 因 病 机, 指 出 阴 虚 火 炎 上, 必 用 玄 参 对 耳 眩 晕 的 症 状 有 较 确 切 的 描 述, 并 提 出 以 治 痰 为 主 的 治 则 方 药 综 上 所 述, 从 两 晋 至 金 元, 是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基 本 形 成 并 不 断 充 实 发 展 的 重 要 历 史 时 期 这 一 时 期 的 特 点 主 要 是 临 床 医 学 经 验 的 积 累 和 新 的 学 术 理 论 的 不 断 产 生 基 本 形 成 的 标 志 是, 自 枟 肘 后 备 急 方 枠 始, 这 一 时 期 诸 多 有 影 响 的 著 作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为 什 么 把 耳 鼻 咽 喉 病 划 为 一 科 现 代 医 学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通 例 把 五 官 分 属 于 眼 科 耳 鼻 咽 喉 科 和 口 腔 科 那 么, 耳 鼻 咽 喉 又 是 怎 样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呢? 首 先, 从 解 剖 上 耳 鼻 咽 喉 是 互 相 沟 通 互 相 联 系 的 张 开 人 的 嘴 巴, 就 可 看 到 咽 部, 其 前 上 方 通 向 鼻 腔, 咽 的 正 前 方 是 口 腔, 在 鼻 咽 部 侧 壁 有 通 向 中 耳 鼓 室 的 咽 鼓 管 咽 口, 咽 腔 的 下 方 是 喉, 所 以 耳 鼻 咽 喉 可 以 看 作 是 以 咽 部 为 中 心 而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咽 部 向 下 是 食 管, 喉 向 下 延 续 是 气 管, 因 此, 气 管 食 管 科 学 也 一 直 是 耳 鼻 咽 喉 科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内 容 设 有 专 卷 论 述, 同 时 政 府 医 事 制 度 和 医 学 教 育 中 设 有 耳 目 口 齿 等 分 科 (3) 明 清 时 期 ( 公 元 1368 ~ 1911 年 ) 明 代 ( 公 元 1368 ~ 1644 年 ), 由 于 手 工 业 商 业 有 较 大 发 展, 对 外 贸 易 发 达, 促 进 了 中 外 医 学 交 流,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也 得 到 了 相 应 发 展 这 一 时 期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的 发 展 突 出 地 表 现 为 理 论 与 实 践 辨 证 与 治 疗 的 紧 密 结 合 如 关 于 耳 与 脏 腑 经 络 关 系 的 理 论 及 其 应 用, 薛 铠 枟 保

6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婴 撮 要 枠 卷 四 说 ; 耳 者 心 肾 之 窍, 肝 胆 之 经 也 心 肾 主 内 症, 精 血 不 足 ; 肝 胆 主 外 症, 风 热 有 余 或 聋 聩, 或 虚 鸣 者, 禀 赋 虚 也 ; 或 胀 痛, 或 脓 痒 者, 邪 气 客 也 禀 赋 不 足, 宜 用 六 味 地 黄 丸 ; 肝 经 风 热, 宜 用 柴 胡 清 肝 散 临 床 方 面, 也 有 较 大 成 就, 不 少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在 这 一 时 期 内 首 次 论 及, 治 疗 方 法 也 越 来 越 丰 富, 临 床 经 验 得 到 了 较 好 的 总 结, 并 基 本 形 成 了 比 较 系 统 的 辨 证 施 治 方 法 朱 枟 普 济 方 枠 身 形 一 集 共 34 卷, 其 中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内 容 便 占 18 卷 之 多 沈 之 问 枟 解 围 元 薮 枠 是 麻 风 病 专 著, 首 次 论 述 喉 麻 风 薛 己 枟 外 科 发 挥 枠 首 次 记 述 了 鼻 与 咽 喉 梅 毒 枟 口 齿 类 要 枠 专 论 喉 舌 口 齿 诸 病 杨 继 洲 枟 针 灸 大 成 枠 一 书,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病 的 针 灸 治 疗 进 行 了 一 次 认 真 的 总 结, 一 反 过 去 取 穴 较 多 的 做 法, 而 趋 于 精 练, 取 穴 较 少 王 肯 堂 枟 证 治 准 绳 疡 医 枠 卷 六 记 载 了 耳 郭 再 植 和 割 喉 患 者 的 分 层 缝 合 术 等 手 术 方 法 陈 实 功 枟 外 科 正 宗 枠 对 耳 鼻 咽 喉 科 手 术 疗 法 具 有 重 大 贡 献, 所 载 取 鼻 痔 法 云 : 先 用 茴 香 草 散 连 吹 二 次, 用 细 铜 箸 二 根, 箸 头 钻 一 小 孔, 用 丝 线 穿 孔 内, 二 箸 相 离 五 分 许, 以 二 箸 头 直 入 鼻 痔 根 上, 将 箸 线 绞 紧, 向 下 一 拔, 其 痔 自 然 拔 落 现 代 采 用 的 鼻 息 肉 摘 除 术, 实 际 上 是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加 以 改 进 完 善 的 该 书 卷 二 咽 喉 论 部 分, 集 明 及 明 以 前 喉 科 临 床 医 学 之 精 华, 系 统 而 比 较 全 面 地 阐 述 了 咽 喉 疾 病 的 治 疗 方 法, 有 发 散 泻 下 发 表 攻 里 探 吐 刺 血 倒 痰 放 脓 针 烙, 以 及 补 阳 补 阴 佐 治 等 多 种 治 则 治 法, 标 志 着 古 代 咽 喉 科 学 系 统 的 辨 证 施 治 方 法 的 基 本 形 成, 对 后 世 影 响 极 大 曹 士 衍 枟 保 生 秘 要 枠, 详 细 论 述 导 引 运 功 治 病 之 法, 对 于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的 导 引 法 也 搜 集 甚 多, 其 中 如 治 耳 重 ( 即 耳 内 胀 塞 ), 定 息 以 坐, 塞 兑, 咬 紧 牙 关, 以 脾 肠 二 指 捏 紧 鼻 孔, 睁 二 目, 使 气 窜 耳 通 窍 内, 觉 哄 哄 然 有 声, 行 之 二 三 日 通 窍 为 度 此 即 今 之 咽 鼓 管 自 行 吹 张 法 李 时 珍 枟 本 草 纲 目 枠 载 药 1892 种, 其 中 有 856 种 单 味 药 用 来 直 接 治 疗 本 科 各 病, 内 服 药 的 方 剂 用 药 还 不 计 在 内 张 介 宾 枟 景 岳 全 书 枠 卷 二 十 七 载 : 凡 耳 窍 或 损 或 塞, 或 震 伤, 以 致 暴 聋, 或 鸣 不 止 者, 即 宜 以 手 中 指 于 耳 窍 中 轻 轻 按 捺, 随 捺 随 放, 随 放 随 捺, 或 轻 轻 摇 动, 以 引 其 气, 捺 之 数 次, 其 气 必 至, 气 至 则 窍 自 通 矣 此 即 鼓 膜 按 摩 术, 至 今 仍 有 实 用 意 义 书 中 还 首 载 咽 喉 梅 毒 及 瘟 疫 病 龚 居 中 枟 红 炉 点 雪 枠 卷 一 载 : 火 病 失 音 以 水 涸 火 炎, 熏 炼 肺 窍, 金 为 火 烁 而 损, 由 是 而 声 嘎 声 嘶 见 焉 这 是 关 于 喉 结 核 的 论 述 清 代 ( 公 元 1644 ~ 1911 年 ) 的 医 事 制 度, 又 分 九 科, 咽 喉 与 口 齿 再 度 合 并 至 于 民 间 的 实 际 情 况, 则 咽 喉 大 多 独 立 成 科, 称 喉 科, 口 齿 科 在 正 规 分 科 中 已 迹 近 消 失, 凡 一 般 口 腔 黏 膜 病 大 多 属 于 内 科 或 儿 科, 化 脓 性 和 牙 周 疾 病 的 属 外 科, 至 于 牙 体 疾 病, 则 另 有 草 泽 铃 医 来 担 任, 无 形 中 把 牙 医 已 排 除 在 正 统 医 学 之 外 吴 谦 等 人 编 著 枟 医 宗 金 鉴 枠, 整 理 古 人 及 前 人 的 医 疗 经 验, 内 容 丰 富, 其 书 用 歌 诀 的 形 式 表 达, 便 于 传 记 其 中 载 有 耳 鼻 咽 喉 口 齿 唇 舌 的 疾 病 约 50 余 种, 并 附 有 绘 图, 便 于 明 了 患 病 的 部 位, 还 初 次 出 现 了 耳 痔 耳 挺 耳 蕈 等 病 的 记 载 清 代 的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进 展 以 喉 科 学 为 突 出, 尤 其 在 白 喉 和 烂 喉 痧 方 面 的 研 究 与 防 治, 积 累 了 相 当 丰 富 的 经 验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从 乾 隆 12 年 ( 公 元 1744 年 ) 到 光 绪 28 年 ( 公 元 1902 年 ) 中, 白 喉 烂 喉 痧 等 疫 喉 病 先 后 四 次 大 流 行 :1744 ~ 1773 年 开 始 零 星 发 现,1785 年 第 一 次 大 流 行,1830 ~ 1840 年 间 第 二 次 大 流 行,1856 年 第 三 次 大 流 行,1901 ~ 1902 年 第 四 次 大 流 行

1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发 展 简 史 7 对 人 民 生 命 危 害 极 大, 促 进 医 家 们 对 喉 病 进 行 研 究 和 防 治, 积 累 了 不 少 经 验, 喉 科 专 著 陆 续 问 世, 如 枟 喉 科 指 掌 枠 枟 尤 氏 喉 科 秘 书 枠 枟 咽 喉 经 验 秘 传 枠 枟 重 楼 玉 钥 枠 枟 喉 科 紫 珍 集 枠 等 不 下 50 种 其 中, 枟 重 楼 玉 钥 枠 首 先 制 定 养 阴 清 肺 汤 治 疗 白 喉, 一 直 为 后 世 喉 科 医 家 所 重 视 除 此 有 专 论 疫 喉 的, 如 枟 喉 白 阐 微 枠 枟 疫 痧 草 枠 枟 白 喉 全 生 集 枠 枟 白 喉 治 法 忌 表 抉 微 枠 枟 痧 喉 正 义 枠 枟 白 喉 条 辨 枠 等 30 多 种 因 为 经 过 反 复 的 临 床 验 证, 至 此 对 疫 喉 有 了 比 较 完 善 的 治 法 综 上 所 述, 明 清 两 代 可 以 说 是 古 代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发 展 的 鼎 盛 时 期, 有 两 个 显 著 的 特 点 一 是 理 论 与 临 床 辨 证 与 治 疗 的 紧 密 结 合, 出 现 了 许 多 以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为 特 点 的 总 结 性 论 述,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系 统 的 辨 证 施 治 方 法 基 本 形 成 另 一 个 特 点 是 喉 科 学 的 发 展 与 成 就 (4) 建 国 以 后 ( 公 元 1949 年 至 今 ) 辛 亥 革 命 之 后 至 新 中 国 成 立 前 ( 公 元 1912 ~ 1949 年 ), 由 于 西 方 医 学 的 东 渐, 帝 国 主 义 文 化 侵 略 和 反 动 政 府 的 崇 洋 媚 外, 使 中 医 事 业 备 受 摧 残, 以 至 奄 奄 一 息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也 不 例 外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后, 我 国 的 医 药 卫 生 事 业 蓬 勃 发 展,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也 进 入 了 一 个 崭 新 的 历 史 发 展 时 期 1951 年 7 月, 新 中 国 第 一 个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专 科 在 上 海 市 松 江 县 城 内 松 江 城 厢 第 四 联 合 诊 所 中 建 立 开 诊 1956 年 以 后, 全 国 大 部 分 省 市 相 继 开 办 了 中 医 学 院, 培 养 高 等 中 医 中 药 人 才 中 医 学 院 内 设 立 五 官 科 教 研 组, 讲 授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专 业 知 识 自 1959 年, 卫 生 部 在 成 都 市 召 开 编 写 中 医 教 材 计 划 和 具 体 分 工 会 议 后, 第 一 版 第 二 版 枟 中 医 喉 科 学 讲 义 枠 分 别 于 1960 年 1964 年 出 版 ; 第 三 版 枟 五 官 科 学 枠 于 1975 年 出 版, 第 四 版 第 五 版 枟 中 医 耳 鼻 喉 科 学 枠 分 别 于 1980 年 1985 年 出 版 1972 年 前 后, 全 国 各 中 医 学 院 附 院 为 了 学 员 实 习 需 要, 纷 纷 建 立 起 了 耳 鼻 咽 喉 专 科 门 诊 全 国 各 地 中 医 院, 也 先 后 建 立 起 耳 鼻 咽 喉 专 科 从 1974 年 起 至 1988 年, 卫 生 部 委 托 广 州 上 海 南 京 三 所 中 医 学 院 举 办 了 10 期 ( 届 )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师 资 培 训 班 1978 年 9 月, 上 海 市 成 立 了 全 国 中 医 学 会 上 海 分 会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组, 这 是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科 有 史 以 来 第 一 次 有 了 自 己 的 组 织 1987 年 9 月, 中 华 全 国 中 医 学 会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会 在 南 京 成 立, 同 时 召 开 了 第 一 届 年 会 1990 年,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厦 门 国 际 培 训 交 流 中 心 主 办 了 国 际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科 培 训 班, 把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介 绍 到 了 国 外 在 党 的 中 医 政 策 指 引 下,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新 生 力 量 不 断 成 长, 西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工 作 者 也 在 学 习 中 医 广 大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人 员, 运 用 中 西 医 两 套 理 论 知 识 和 诊 疗 技 术, 防 治 本 科 疾 病, 取 得 不 少 新 的 成 果 古 老 的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走 入 了 一 个 新 兴 的 历 史 发 展 时 期

8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有 悠 久 的 历 史, 历 代 医 家 在 基 础 理 论 和 防 治 疾 病 等 方 面 均 有 发 展 与 创 新, 我 国 现 存 第 一 部 医 学 专 著 枟 黄 帝 内 经 枠 奠 定 了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的 生 理 病 理 的 理 论 基 础, 并 指 导 着 临 床 实 践 ; 唐 代 太 医 署 的 设 置, 标 志 着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已 初 具 规 模 ; 金 元 四 大 家 的 学 术 思 想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有 着 较 大 的 影 响 ; 新 中 国 的 成 立 使 中 医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不 断 发 展 壮 大 1 如 何 认 识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是 一 门 古 老 而 新 兴 的 学 科? 2 枟 黄 帝 内 经 枠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有 哪 些 贡 献? 3 唐 代 在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方 面 有 哪 些 成 就? 4 金 元 四 大 家 对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科 学 有 哪 些 贡 献?

耳 科 学 2 1 耳科 学概 述 耳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 属 清窍 之一 它虽是局部器官 但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地发生 作用 枟灵枢 口问枠说 耳者宗脉之所聚 由于全身经络聚会于耳 使耳与脏腑及全身各部发 生密切的联系 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 常可反应于耳 相反 耳发生病变 亦可循经涉及所属脏 腑 在辨证方面 要重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在治疗方面 要根据辨病与辨证的实际情况 选用 内治法 外治法或其他疗法 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2 1 1 耳的 应用 解剖 学习目标 1 熟悉耳 的解剖结 构 2 掌握鼓 膜的正常 标志 咽鼓管的结 构及功能 3 了解耳 郭的表面 标志及内耳 的构造 耳分为外耳 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图 2 1 2 1 1 1 外耳 外耳包括耳郭及外耳道 1 耳郭 耳郭突出于头面部两侧 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而无软骨外 其余均以软骨为支 架 外覆皮肤 各部名称见图 图 2 2 耳郭的皮下组织少 皮肤与软骨粘连较紧 故炎症等发 生肿胀时 感觉神经易受压迫而致剧痛 若有血肿或渗出很难自然吸收 外伤或手术 可引起软 9

10 中医五官科学 图 2 1 外 中内 耳关 系示 意图 娇贵的耳朵 据说老 子 耳 朵 大 人 称 李 耳 刘 备 耳 朵大 可 顾 自 见 其 耳 吕 布 骂 他 大 耳 儿 长 一 副 漂 亮 的 双 耳 会 给 人 增 色 不 少 尤 其饰 以个性 化 的 耳 环 但 耳 郭 还 是 很娇 嫩的 一 旦不 小 心 让作 为 支 架 的 软 骨 发 炎 变 成 液 状 的 脓 液 可 能 就 很 难 恢 复 图 2 2 耳郭 表面 标志 到原 来的 美 了 用力 挖耳 损伤 外 耳 道 可 能 只 是 有 点 疼痛 而已 倘 不小 心 损 伤了 薄 薄 的 鼓 膜 甚 骨膜炎 甚至发生坏死 导致耳郭畸形 耳 或捅 个 脑 脊 液 耳 漏 损 伤 听 力 为 轻 还 郭血管位置浅表 皮肤菲薄 血流缓慢 易受 有可 能引 起颅 内的 感染 冻伤 耳郭有许 多耳针穴 位 值 得认真 研 耳朵 的听 觉 很 灵 敏 但 90 分 贝 左 右 究 的噪 音就 可以 使你 耳 朵 受 到损 害 时 间 长 2 外耳道 了更 坏 外耳道起自外耳道口 内至鼓膜 全长 干祖 望在 医话 中 提 到 这样 一 件 事 考 约 2 5 3 5 厘米 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 外 试时 问 耳有 哪两 个 功 能 一 个 学 生 的 答 1 3 为软骨部 内 2 3 为骨部 其交界处较窄 案为 听 觉 和 戴 眼 镜 看 来 保 护 好 耳 郭 也是 戴眼 镜的 需要 称为峡部 异物常嵌于此处 外耳道略呈 S 形弯曲 在成人其走向 是先后上而后弯向前下 故在检查外耳道深 部或鼓膜时 需将耳郭向后 上 外方提起 婴幼儿由于外耳道骨部和软骨部未发育完 全 软骨部的上下壁相接近呈一缝隙 但外

2 耳 科 学 11 耳道外端略向上倾斜 检查时须将耳郭向后 下 外方牵拉 由于鼓膜向前下方倾斜 因而外耳 道前下壁较后上壁约长 6 毫米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毛囊 皮脂腺及耵聍腺 外伤后易感染成疖 外耳道皮肤较薄 与软 骨膜和骨膜附着较紧 发炎时疼痛较甚 且可因下颌关节的运动 改变外耳道软骨的形态 使 疼痛加剧 外耳的动脉由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 耳后动脉和颌内动脉所供给 静脉流入颈外静脉 颌 内静脉和翼静脉丛 外耳的神经由下颌神经的耳颞支 来自颈丛的耳大和枕小神经 面神经的耳后支和迷走神 经的耳支所组成 当刺激外耳道时 常引起反射性咳嗽 是迷走神经受刺激的缘故 外耳的淋巴流入耳前淋巴结 耳后淋巴结 少数流入颈浅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 2 1 1 2 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的空腔 包括鼓室 咽鼓管 鼓窦及乳突气房 1 鼓室 鼓室又名中耳腔 位于颞骨内 介于鼓膜与内耳外壁之间 为一含气空腔 有上 下 内 外 前 后六个壁 图 2 3 图 2 3 鼓 室六 壁模 式图 右 1 外壁 大部分为鼓膜 图 2 4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为 8 毫米 9 毫米 厚 0 1 毫米的椭圆形 灰白色 有光泽 半透明的弹性薄膜 呈浅漏斗状 凹面向外 斜置于外耳 道 与外耳道底约成 45 角 婴幼儿由于外耳道骨部未发育 鼓膜几乎与外耳道底部平行 正常鼓膜有以下标志 鼓膜中央凹点的最深部 相当于锤骨柄的尖端 名鼓脐 鼓脐前下方 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 名光锥 光锥后上方的白色条纹称锤纹 实为锤骨柄的映影 其上端灰白色圆形小突起称锤骨短突 在锤骨短突前 后各有一条皱襞 称锤骨前襞 锤骨后 襞 二者均为锤骨短突挺起鼓膜所致 为紧张部与松弛部的分界线 为便于临床描述 常将鼓

12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膜 分 为 四 个 象 限 : 即 沿 锤 骨 柄 做 一 假 想 延 长 线, 另 经 鼓 膜 脐 做 一 与 其 垂 直 又 相 交 的 直 线, 将 鼓 膜 分 为 前 上 前 下 后 上 后 下 四 个 象 限 ( 图 2 5) 图 2 4 右 耳 正 常 鼓 膜 像 图 2 5 鼓 膜 的 四 个 象 限 2) 内 壁 : 即 内 耳 的 外 壁 ( 图 2 3) 中 央 隆 起 处 名 鼓 岬, 为 内 壁 中 央 较 大 的 膨 凸, 系 耳 蜗 底 周 所 在 处 ; 在 鼓 岬 后 上 方 有 前 庭 窗, 又 名 卵 圆 窗, 被 镫 骨 足 板 及 环 韧 带 所 封 闭, 向 内 通 向 内 耳 的 前 庭 蜗 窗 又 名 圆 窗, 位 于 鼓 岬 后 下 方, 为 圆 窗 膜 ( 又 称 第 二 鼓 膜 ) 所 封 闭 面 积 为 2 平 方 毫 米, 向 内 通 向 耳 蜗 鼓 阶 鼓 岬 上 方 有 面 神 经 管 水 平 段 通 过 3) 前 壁 : 又 名 颈 动 脉 壁, 前 壁 下 部 以 极 薄 的 骨 板 与 颈 内 动 脉 相 隔 ; 上 部 有 鼓 膜 张 肌 管 的 开 口 和 咽 鼓 管 的 鼓 室 口 鼓 室 借 咽 鼓 管 与 鼻 咽 部 相 通 4) 后 壁 : 又 名 乳 突 前 壁, 上 宽 下 窄, 面 神 经 垂 直 段 通 过 此 壁 之 内 侧 上 部 有 一 小 孔, 名 鼓 窦 入 口, 上 鼓 室 借 此 与 鼓 窦 相 通 5) 上 壁 : 又 名 鼓 室 盖, 由 颞 骨 岩 部 前 面 构 成, 后 连 鼓 窦 盖, 前 与 鼓 膜 胀 肌 管 之 顶 相 连 续, 鼓 室 借 此 壁 与 颅 中 窝 的 大 脑 颞 叶 分 隔 在 婴 幼 儿 时, 位 于 此 壁 的 岩 鳞 裂 常 未 闭 合, 中 耳 炎 症 易 由 此 波 及 到 脑 6) 下 壁 : 亦 称 颈 静 脉 球 壁, 为 一 较 上 壁 狭 小 的 薄 骨 板, 与 颈 内 静 脉 球 相 隔 (2) 鼓 室 内 容 物 鼓 室 内 有 三 块 听 小 骨, 即 锤 骨 砧 骨 镫 骨 大 部 分 居 于 上 鼓 室 内, 借 韧 带 与 关 节 组 成 听 骨 链 听 骨 链 以 锤 骨 柄 与 鼓 膜 相 连, 以 镫 骨 足 板 及 其 周 围 的 环 状 韧 带 连 于 卵 圆 窗, 砧 骨 位 于 锤 骨 和 镫 骨 之 间 鼓 室 内 还 有 两 条 小 肌 肉 : 镫 骨 肌 和 鼓 膜 胀 肌 前 者 收 缩 牵 引 镫 骨 小 头 向 后, 使 镫 骨 底 板 的 前 端 向 后 外, 减 少 对 内 耳 的 压 力 ; 后 者 收 缩 牵 引 锤 骨 柄 向 内, 增 加 鼓 膜 张 力 (3) 咽 鼓 管 咽 鼓 管 是 沟 通 鼓 室 与 鼻 咽 部 的 通 道 它 起 自 鼓 室 前 壁, 向 前 内 下 方 斜 行, 止 于 鼻 咽 部 侧 壁 一 端 开 口 于 中 耳 鼓 室 前 部 叫 咽 鼓 管 鼓 口, 一 端 开 口 于 鼻 咽 部 侧 壁 叫 咽 鼓 管 咽 口 咽 鼓 管 是 中 耳 与 外 界 大 气 相 交 通 的 惟 一 管 道, 也 是 中 耳 感 染 的 主 要 途 径 成 人 全 长 约 35 毫 米, 管 径 最 窄 处 仅 0 5 毫 米 咽 鼓 管 近 鼓 室 端 为 骨 部, 占 全 长 1/3, 是 经 常 开 放 的 ; 近 咽 端 为 软 骨 部, 占 全 长 2/3, 呈 裂 隙 状, 是 经 常 闭 合 的, 当 张 口 吞 咽 呵 欠 等 动 作 时, 才 使 咽 口 瞬 息 开 放, 以 调 节 鼓 室 气 压, 保 持 鼓 膜 内 外 压 力 的 平 衡, 维 持 中 耳 正 常 生 理 功 能 咽 鼓 管 黏 膜 为 假 复 层 柱 状 纤 毛 上 皮, 纤 毛 运 动 方 向 朝 向 鼻 咽 部, 不 断 将 鼓 室 的 分 泌 物 排 除

2 耳 科 学 13 至 鼻 咽 部, 又 因 软 骨 部 黏 膜 呈 皱 襞 样, 具 有 活 瓣 作 用, 故 能 防 止 咽 部 液 体 进 入 鼓 室 成 人 咽 鼓 管 的 鼓 口 约 高 于 咽 口 15 ~ 25 毫 米, 且 管 道 有 自 然 弯 曲, 有 利 于 引 流 和 排 液, 婴 幼 儿 的 咽 鼓 管 较 直, 咽 口 与 鼓 口 几 乎 在 同 一 水 平 面, 且 管 腔 较 短, 管 径 较 宽, 故 鼻 腔 和 咽 部 的 炎 症 容 易 经 此 管 侵 犯 中 耳 ( 图 2 6) 图 2 6 成 人 与 婴 幼 儿 的 咽 鼓 管 比 较 (4) 鼓 窦 鼓 窦 为 鼓 室 后 上 方 的 含 气 空 腔, 出 生 时 即 存 在, 但 幼 儿 鼓 窦 的 位 置 较 浅 较 高, 随 着 乳 突 的 发 展 而 逐 渐 向 后 下 移 位 鼓 窦 向 前 经 鼓 窦 入 口 与 上 鼓 室 相 通, 向 后 下 通 乳 突 气 房 (5) 乳 突 出 生 时 乳 突 尚 未 发 育, 多 自 2 岁 后 始 由 鼓 窦 向 乳 突 部 逐 渐 发 展,6 岁 左 右 气 房 已 有 较 广 泛 的 延 伸, 最 后 形 成 许 多 大 小 不 等, 形 状 不 一, 相 互 沟 通 的 气 房, 内 有 无 纤 毛 的 黏 膜 上 皮 覆 盖 中 耳 的 动 脉 来 自 颌 内 动 脉 的 鼓 室 支, 耳 后 动 脉 的 鼓 室 支 和 脑 膜 中 动 脉 的 分 支 静 脉 流 入 岩 上 窦 和 翼 静 脉 中 耳 的 神 经 为 面 神 经 和 鼓 丛 神 经 2 1 1 3 内 耳 内 耳 又 称 迷 路, 位 于 颞 骨 岩 部 内, 含 有 听 觉 与 位 觉 重 要 感 受 装 置 外 层 是 由 厚 2~3 毫 米 的 骨 质 形 成 的 骨 管, 称 骨 迷 路, 在 骨 迷 路 里 悬 浮 着 同 形 状, 但 只 有 其 1/4 大 小 的 膜 性 管, 称 膜 迷 路 骨 膜 迷 路 之 间 充 满 外 淋 巴 液, 膜 迷 路 内 含 有 内 淋 巴 液 (1) 骨 迷 路 骨 迷 路 分 为 耳 蜗 前 庭 半 规 管 三 部 分 ( 图 2 7) : 耳 蜗 位 于 迷 路 前 部, 呈 蜗 牛 状, 主 要 由 中 央 的 蜗 轴 和 周 围 的 骨 蜗 管 组 成 骨 蜗 管 旋 绕 蜗 轴 二 周 半, 基 底 转 向 鼓 室 内 侧 壁, 形 成 鼓 岬 蜗 轴 在 耳 蜗 的 中 央, 呈 圆 锥 形, 从 蜗 轴 有 骨 螺 旋 板 伸 入 骨 蜗 管, 达 管 径 的 一 半, 有 基 底 膜 连 续 螺 旋 板 达 耳 蜗 管 的 外 壁, 将 骨 蜗 管 分 为 上 下 二 部, 前 庭 阶 居 上, 与 前 庭 相 通, 鼓 阶 居 下, 借 圆 窗 与 鼓 室 相 通 两 阶 内 均 含 外 淋 巴 液, 借 蜗 尖 部 的 蜗 孔 彼 此 相 通 中 间 为 膜 蜗 管, 又 名 中 阶, 含 内 淋 巴 液 前 庭 位 于 骨 迷 路 的 中 部, 呈 椭 圆 形 前 部 与 耳 蜗 相 通, 后 部 与 半 规 管 相 通 外 壁 为 鼓 室

14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图 2 7 骨 迷 路 ( 右 ) 内 侧 壁 的 一 部 分, 有 前 庭 窗 和 镫 骨 底 板 相 连 前 庭 腔 内 壁 有 从 前 向 后 下 弯 曲 的 斜 形 骨 嵴, 名 前 庭 嵴 前 庭 嵴 后 面 有 椭 圆 隐 窝, 内 含 椭 圆 囊 ; 前 面 有 球 状 隐 窝, 内 含 球 囊 半 规 管 位 于 前 庭 的 后 上 方, 为 三 个 互 相 垂 直 的 半 环 形 骨 管, 即 外 ( 水 平 ) 半 规 管 上 ( 前 ) 半 规 管 和 后 半 规 管 每 个 半 规 管 的 一 端 膨 大 处, 称 壶 腹 上 半 规 管 内 端 与 后 半 规 管 上 端 合 成 总 脚, 外 半 规 管 内 端 为 单 脚, 故 3 个 半 规 管 共 有 5 个 孔 通 入 前 庭 (2) 膜 迷 路 膜 迷 路 由 膜 管 和 膜 囊 组 成 借 纤 维 囊 固 定 于 骨 迷 路 内, 形 态 与 骨 迷 路 相 似, 亦 分 三 部 分 ( 图 2 8) 图 2 8 膜 迷 路 示 意 图 蜗 管 为 膜 性 螺 旋 管, 两 头 为 盲 端, 充 满 内 淋 巴 液 横 切 面 为 三 角 形, 底 为 螺 旋 板 及 基 底 膜, 基 底 膜 上 有 柯 替 氏 器, 或 称 螺 旋 器, 为 听 觉 末 梢 感 受 器 椭 圆 囊 与 球 囊 二 囊 均 在 骨 前 庭 内 膜 半 规 管 借 五 孔 通 入 椭 圆 囊 球 囊 借 联 合 管 通 入 蜗 管 椭 圆 囊 和 球 囊 各 有 一 小 管 合 并 成 内 淋 巴 管 椭 圆 囊 壁 上 有 椭 圆 囊 斑, 球 囊 壁 上 有 球 囊 斑 囊 斑 内 有 带 纤 毛 的 感 觉 上 皮 细 胞 和 前 庭 神 经 末 梢, 其 纤 毛 上 覆 盖 一 层 胶 性 耳 石, 又 称 位 觉 砂, 为 静 平 衡 末 梢 感 受 器 膜 半 规 管 与 骨 半 规 管 形 状 相 同 壶 腹 部 有 壶 腹 嵴, 为 供 给 半 规 管 前 庭 神 经 支 的 终 点, 由 支 持 细 胞 和 毛 细 胞 神 经 上 皮 组 成, 是 前 庭 周 围 感 受 器 的 部 分 内 耳 的 动 脉 来 自 脑 基 底 动 脉 的 内 耳 道 支, 静 脉 自 内 耳 静 脉 流 入 岩 下 窦 或 横 窦 听 神 经 离 脑 干 后, 与 面 神 经 进 入 内 耳 道 在 内 耳 道 内 分 为 耳 蜗 及 前 庭 二 支, 耳 蜗 支 穿 入 蜗

2 耳 科 学 15 轴内形成蜗螺旋神经节 节内双极神经细胞的远侧突穿过螺旋板 终止于柯替器 前庭支在耳 道内形成前庭神经节 节内双极细胞的远侧突终止于半规管的壶腹嵴 球囊斑和椭圆囊斑 耳分为外耳 中耳 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郭及外耳道 耳郭的表面标志主要 有耳轮 对耳 轮 三角窝 耳甲 腔 耳 屏 耳 垂等 外耳道由于成人与婴幼儿的不同 因此在检查成人外耳道及鼓膜时 需将耳郭向后 上 外方牵拉 检查婴幼儿时 需将耳郭向后 下 外方牵拉 中耳是一含气的空腔 包括鼓室 咽鼓管 鼓窦及乳突气房 鼓室有上 下 内 外 前 后六 个壁 其外壁大部分是鼓膜 正 常鼓 膜有 以下 标志 鼓 脐 光锥 锤 纹 锤骨 短突 前 后皱 襞 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 由于婴幼儿咽鼓管宽 短 直 故鼻腔 咽腔的炎症容易经 此管侵犯中耳 鼓室通过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相通 内耳包括耳蜗 前庭 半规 管三 部分 外 层为 骨迷 路 内层 为悬 浮在 骨迷路 中 但只 有其 1 4 大小的膜迷路 1 简述耳的解剖结构 2 检查外耳道深部及鼓膜时 应注意什么 3 鼓膜的正常标志是什么 怎样划分其象限 4 什么是咽鼓管 有何作用 成人与婴幼儿有何不同 2 1 2 耳的 生理 功能 学习目标 1 掌握耳听 觉功能空 气传导的途 径 2 熟悉骨传 导的作用 3 了解耳的 平衡功能 耳的生理功能包括听觉和平衡两部分

16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2 1 2 1 听 觉 功 能 听 觉 是 大 脑 听 觉 中 枢 对 声 波 刺 激 的 主 观 感 觉 声 波 ( 声 波 是 声 源 发 出 后 经 媒 质 传 播 的 机 械 振 动 波, 又 称 声 音 ) 由 空 气 传 导 和 骨 传 导 途 径 传 入 内 耳 的 耳 蜗, 产 生 神 经 冲 动, 经 听 神 经 传 至 听 觉 中 枢, 产 生 听 觉 正 常 情 况 下 以 空 气 传 导 为 主 (1) 空 气 传 导 它 是 声 波 传 入 内 耳 的 主 要 途 径 声 波 由 耳 郭 收 集, 经 外 耳 道 振 动 鼓 膜, 使 听 骨 链 产 生 位 移, 前 庭 窗 上 的 镫 骨 的 振 动 激 动 前 庭 阶 外 淋 巴, 经 前 庭 膜 使 内 淋 巴 振 动, 进 而 刺 激 耳 蜗 的 感 音 结 构 ( 基 底 膜 上 的 螺 旋 器 ) 产 生 神 经 冲 动, 此 冲 动 通 过 耳 蜗 神 经 纤 维 传 入 大 脑 皮 层 听 觉 中 枢, 产 生 听 觉 此 外, 鼓 室 内 的 空 气 振 动 也 可 经 蜗 窗 膜 激 动 鼓 阶 外 淋 巴, 使 基 底 膜 上 的 螺 旋 器 兴 奋, 产 生 听 觉, 但 力 量 微 弱 空 气 传 导 的 途 径 简 示 如 下 ( 图 2 9) : 耳 郭 外 耳 道 声 波 鼓 膜 的 振 动 听 骨 链 位 移 前 庭 窗 内 耳 淋 巴 液 波 动 基 底 膜 的 振 动 螺 旋 器 兴 奋 听 神 经 听 觉 中 枢 产 生 听 觉 图 2 9 空 气 传 导 的 途 径 (2) 骨 传 导 骨 传 导 是 指 声 波 直 接 由 颅 骨 传 至 耳 蜗, 使 内 耳 淋 巴 液 产 生 振 动 这 种 传 导 仅 在 气 导 系 统 发 生 障 碍 时 才 起 作 用 当 耳 部 疾 病 引 起 听 觉 障 碍 时, 骨 导 听 觉 在 鉴 别 诊 断 中 有 重 要 意 义 2 1 2 2 平 衡 功 能 正 常 情 况 下, 人 体 保 持 平 衡, 依 靠 本 体 感 受 器 视 器 及 前 庭 器 官 的 相 互 协 调 一 致, 其 中 以 前 庭 器 官 最 为 重 要 前 庭 感 受 器 由 椭 圆 囊 斑, 球 囊 斑 和 壶 腹 嵴 组 成 椭 圆 囊 和 球 囊 主 要 感 受 直 线 加 速 或 减 速 运 动, 以 及 头 位 改 变 的 刺 激, 发 生 各 种 反 射, 使 身 体 姿 势 作 适 当 的 调 整, 以 免 倾 倒 当 头 部 受 直 线 加 速 作 用 时, 两 囊 毛 细 胞 的 纤 毛 受 其 表 面 位 觉 砂 反 方 向 移 位 的 刺 激, 使 前 庭 神 经 末 梢 产 生 神 经 冲 动 当 头 部 固 定 不 动 时, 椭 圆 囊 及 球 囊 感 受 到 内 淋 巴 液 的 压 力 是 恒 定 的, 因 此 可 以 保 持 身 体 静 态 时 平 衡 半 规 管 主 要 感 受 旋 转 运 动 的 加 速 或 减 速 的 刺 激 每 侧 三 个 互 相 垂 直 的 半 规 管 能 对 来 自 三 维 空 间 任 一 平 面 的 旋 转 刺 激 产 生 反 应 当 头 部 受 角 加 速 度 作 用 时, 膜 半 规 管 内 的 内 淋 巴 液 因 惯 性 而 发 生 反 旋 转 方 向 的 流 动, 推 动 壶 腹 嵴 帽 同 向 倾 倒, 同 时, 嵴 帽 内 毛 细 胞 的 纤 毛 弯 曲 而 受 刺 激, 使 其 基 底 部 的 前 庭 神 经 末 梢 产 生 神 经 冲 动 故 半 规 管 又 称 动 平 衡 器 官 此 外, 也 可 产 生 一 些 植 物 性 神 经 反 射, 表 现 为 眩 晕 出 汗 皮 肤 苍 白 恶 心 呕 吐 等 这 些 反 应 的 性 质 及 程 度 与 前 庭 感 受 器 的 兴 奋 性 有 关, 兴 奋 性 较 高 的 反 应 较 剧, 甚 至 导 致 病 态

2 耳 科 学 17 耳的生理功能包括听觉和平衡两部分 听觉功能是声波由空气传导和骨传导途径传入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经听神经传导而产生 的 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途径为主 平衡功能的产生 主要依靠本体感受器 视器及前 庭器官的相 互协调 一致 其中以 前庭器 官最为重要 由于前庭掌管人体的静态平衡 半规管掌管人体的动态平衡 所以分别被人们称 为 静平衡器官 和 动平衡器官 1 耳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几种 分述之 2 1 3 耳 与脏 腑经 络的 关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耳 与 五 脏 六 腑 的 关 系 树 立 整 体 观 念 明 确 耳 与 肾 心 肝 胆 脾 肺等 脏腑在生理 病理上的 密切关系 2 熟悉耳与 经络关系 以及耳与脏 腑经络关 系在临床应 用 上的重 要意义 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的活动基础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 脏腑肢节联系 上下表 里沟通的通道 二者配合把人体的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 五官九窍 皮肉筋脉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 由于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 经络循行不同的途径 使耳与不同脏腑发生不同程度的联 系 2 1 3 1 耳与 脏腑的关 系 在耳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 与肾 心 肝 胆 脾 肺等脏腑的关系较为密切 尤其是与 肾及肝胆关系最为密切

18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肾 耳 为 肾 之 外 窍, 耳 的 生 理 功 能 由 肾 所 主 肾 为 藏 精 之 脏, 受 五 脏 六 腑 之 精 而 藏 之 肾 之 精 气 上 通 于 耳, 肾 气 充 沛, 耳 窍 得 精 气 的 滋 养, 则 耳 的 功 能 健 旺, 听 力 聪 敏 若 肾 虚 精 亏, 耳 失 所 养, 则 耳 的 生 理 功 能 失 健 如 枟 济 生 方 耳 门 枠 所 说, 肾 气 不 平, 则 耳 为 之 受 病 也 枟 灵 枢 海 论 篇 枠 指 出 : 髓 海 不 足, 则 脑 转 耳 鸣 肾 脏 的 病 理 变 化 可 影 响 于 耳 窍, 观 察 耳 的 病 症, 可 判 断 脏 腑 病 变, 某 些 耳 的 疾 患, 由 于 外 邪 所 犯, 可 引 起 肾 脏 发 生 病 变 心 心 寄 窍 于 耳, 耳 为 心 之 客 窍 枟 证 治 准 绳 杂 病 枠 说 : 心 在 窍 为 舌, 以 舌 非 空 窍, 因 寄 窍 于 耳, 则 肾 为 耳 窍 之 主, 心 为 耳 窍 之 客 生 理 上, 心 主 神 明, 耳 司 听 觉, 受 心 的 主 宰 ; 心 主 血 脉, 耳 为 宗 脉 之 所 聚, 心 血 充 沛, 上 奉 于 耳, 则 听 觉 聪 敏 ; 手 少 阴 心 之 脉 络 于 耳 中, 肾 之 精 气 上 通 于 耳, 心 肾 相 交, 心 火 肾 水 相 互 调 和, 则 清 净 精 明 之 气 上 走 空 窍, 耳 受 之 而 听 觉 聪 敏 病 理 上, 心 虚 血 耗, 耳 失 所 养, 或 心 肾 不 交, 水 亏 火 旺, 上 扰 清 窍, 皆 使 听 闻 之 乱 肝 肝 气 通 于 耳, 枟 医 学 心 悟 卷 四 枠 说 : 足 厥 阴 肝, 足 少 阳 胆 经 皆 络 于 耳 枟 辨 证 录 耳 痛 门 枠 说 : 肝 为 肾 之 子, 肾 气 既 通 于 耳, 则 肝 气 未 尝 不 可 相 通 者 子 随 母 之 象 也 正 因 肝 肾 同 源, 肝 气 假 肾 气 以 通 于 耳, 又 肝 主 疏 泄, 藏 血, 所 以, 耳 的 正 常 生 理 功 能 有 赖 于 肝 血 充 沛 肝 气 条 达 多 种 耳 病, 常 由 于 肝 脏 功 能 失 调 所 引 起 胆 胆 附 于 肝, 肝 与 胆 互 为 表 里, 胆 足 少 阳 之 脉, 其 支 者 从 耳 后 入 耳 中 出 走 耳 前 经 脉 相 互 络 属, 其 生 理 病 理 变 化 关 系 非 常 紧 密, 耳 的 正 常 生 理 功 能 亦 有 赖 于 肝 胆 气 机 调 达 肝 胆 主 升 发, 喜 条 达, 若 肝 胆 失 调, 胆 经 有 热, 易 上 逆 于 耳 而 为 病 枟 类 证 治 裁 卷 六 枠 亦 说 : 有 肝 胆 火 升, 常 闻 蝉 鸣 者 胆 经 病 变 往 往 兼 有 肝 经 病 变, 常 因 气 机 上 逆, 闭 阻 耳 窍 而 导 致 耳 病 脾 脾 为 后 天 之 本, 气 血 生 化 之 源, 主 输 布 水 谷 精 微 和 运 化 水 湿 脾 功 能 正 常, 则 清 气 上 升, 浊 阴 下 降, 耳 为 清 窍, 得 清 气 濡 养 而 健 旺, 若 脾 气 虚, 气 血 化 生 不 足, 清 气 不 能 上 奉, 耳 窍 失 养, 易 为 邪 毒 所 犯 ; 若 湿 困 于 脾, 以 致 湿 浊 停 聚, 聚 湿 生 痰, 蒙 蔽 清 窍 如 枟 素 问 玉 机 真 脏 论 枠 说 : 脾 为 孤 脏, 其 不 及, 则 令 九 窍 不 通 枟 灵 枢 口 问 枠 说 : 上 气 不 足, 脑 为 之 不 满, 耳 为 之 苦 鸣, 头 为 之 苦 倾, 目 为 之 眩 则 指 出 脾 虚 气 血 生 化 不 足, 清 阳 不 升, 脑 失 充 养, 致 生 耳 鸣 脑 转 目 眩 的 耳 眩 晕 症 肺 手 太 阴 肺 之 脉 会 于 耳 中, 肺 主 声, 令 耳 闻 声 肺 肾 同 源, 肺 为 肾 之 母, 肺 气 通 于 耳, 中 耳 的 功 能 与 肺 气 有 关, 所 以, 在 生 理 上, 耳 与 肺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若 肺 经 受 邪, 易 致 邪 阻 耳 窍 为 病, 如 枟 素 问 气 交 变 大 论 枠 说 : 肺 金 受 邪 咽 燥, 耳 聋 临 床 上 常 见 外 感 表 证, 肺 气 不 宣, 致 鼻 塞 流 涕 之 时, 可 出 现 耳 胀 耳 鸣 听 力 障 碍 等 症, 故 有 耳 聋 治 肺 一 说, 肺 虚, 亦 可 导 致 耳 聋, 如 枟 素 问 脏 气 法 时 论 枠 : 肺 病 者 虚 则 不 能 报 息, 耳 聋 嗌 干 2 1 3 2 耳 与 经 络 的 关 系 耳 是 经 络 聚 会 之 处, 通 过 经 络 的 循 行, 构 成 了 耳 与 五 脏 六 腑, 全 身 各 部 广 泛 的 联 系, 在 枟 灵 枢 邪 气 脏 腑 病 形 篇 枠 说 : 十 二 经 脉, 三 百 六 十 五 络, 其 气 血 皆 上 于 面 而 走 空 窍 其 别 气 走 于 耳 而 为 听, 其 中 直 接 循 环 于 耳 的 经 脉 有 : 足 少 阳 胆 经 手 少 阳 之 三 焦 经, 均 从 耳 后 入 耳 中, 走 耳 前 足 阳 明 胃 经, 从 颊 车 上 耳 前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从 目 锐 眦 入 耳 中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从 巅 至 耳 上 角 其 中, 尤 以 足 少 阳 胆 经 与 耳 关 系 最 为 密 切 枟 血 证 论 枠 说 : 足 少 阳 胆 脉 统 耳 轮 此 外, 有 络

2 耳 科 学 19 脉入耳者 如枟素问 缪刺论枠说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 此五络皆会于耳中 由于耳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广泛的联系 以及经络循行所属之不同 使人体各个部位和器官 在耳窍上均有其对应点 因此 将耳郭分区 分别隶属于人体各器官组织 以此作为观察和治疗 疾病的依据 这就是耳针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并已日趋普遍 耳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 但临床上与肾 心 肝 胆 脾 肺的关 系较为 密切 尤其与 肾及肝 胆的关系最密切 所谓 虚证耳病多责之于肾 实证耳 病多责之于 肝胆 是也 近 年来 耳与肺 的关系也受重视 其关系主要从生理 病理两个方面来认识 耳为经脉循行聚会之处 十二经中以阳经与耳的关系较为密切 手足三阳经中 除手阳明 大肠经外 余皆直接循行于耳 手足三阴经中 手足少阴 太阴及足厥阴肝经之络 皆会于耳 1 怎样理解肾 心 肝 胆 脾 肺与耳的关系 2 用耳针治疗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2 1 4 耳 病的 病因 病机 概述 学习目标 1 了 解耳科疾病 不 同 外 因 内 因 和不 内 外 因 所产 生 不 同 的 病理变化 2 理解不同 病理变化 引起局部症 状不同的 表现 耳病的发生 内因多由肾 肝胆 心 脾 肺等脏腑的功能失调 外因多为风 热 寒 湿之邪 侵袭 不内外因是饮食所伤及外来伤害 不同病邪 不同脏腑病变 就产生了不同病理变化和 病证 一般来说 实证 热证的急性耳病 多责之于肝胆 虚证寒证的慢性耳病 多责之于肾 脾 2 1 4 1 邪毒 侵袭 耳为清空之窍 易招致外邪而为病 邪毒侵袭耳窍的病症 多属急证 热证 实证 病变部

20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位 以 外 耳 中 耳 居 多 邪 毒 侵 袭 因 于 风 寒 风 热 者, 可 致 肺 失 宣 降, 邪 壅 耳 窍, 或 少 阳 胆 经 受 邪, 经 气 痞 塞, 以 致 中 耳 为 患, 产 生 耳 内 胀 闷 闭 塞, 听 力 障 碍 等 症 ; 邪 毒 直 犯 耳 窍, 内 传 肝 胆, 风 火 热 毒 结 聚 于 耳, 气 血 壅 滞, 可 致 外 耳 或 外 耳 道 红 肿 疼 痛 等 症 ; 若 风 热 湿 邪 犯 耳, 内 传 于 脾, 湿 热 熏 蒸 于 耳, 可 致 耳 部 湿 疹 痒 痛 等 症 2 1 4 2 肝 胆 湿 热 胆 经 经 脉 内 络 于 肝, 外 循 于 耳, 肝 胆 互 为 表 里, 二 经 病 变 常 相 互 影 响 肝 主 疏 泄, 喜 舒 畅 条 达, 若 疏 泄 失 常, 则 郁 而 化 热 ; 胆 性 刚 强, 邪 犯 及 胆, 其 病 变 多 为 火 热 上 灼 若 肝 火 偏 盛, 上 扰 清 窍, 可 致 耳 鸣 耳 聋 头 痛 眩 晕 等 症, 或 突 发 耳 聋 耳 鸣 如 潮 ; 若 外 邪 侵 犯 耳 窍, 湿 热 邪 毒 壅 盛 传 里, 犯 及 肝 胆, 肝 胆 湿 热, 循 经 搏 结 于 耳 窍, 内 外 湿 热 熏 蒸, 则 致 气 血 壅 滞, 甚 或 化 腐 为 脓, 发 为 红 肿 剧 痛, 溃 破 流 脓 等 中 耳 或 外 耳 病 变, 若 火 毒 炽 盛, 灼 蚀 耳 后 完 骨, 可 致 耳 根 毒 2 1 4 3 邪 犯 心 经 火 毒 壅 盛, 久 困 于 里, 内 犯 心 经, 心 火 炽 热, 上 侵 脑 髓, 结 为 痰 火, 痰 火 内 扰, 扰 乱 心 神, 多 见 于 脓 耳 火 毒 炽 盛, 腐 蚀 蒸 灼 耳 骨, 致 脓 毒 走 散 而 致 脓 耳 变 证, 症 见 耳 脓 突 然 减 少, 疼 痛 加 剧, 高 热, 烦 躁 神 昏 谵 语, 头 痛 呕 吐 颈 项 强 直 抽 搐 昏 睡 等 危 重 证 候 2 1 4 4 肾 脏 亏 损 肾 主 一 身 精 气, 藏 真 阴 而 寓 元 阳, 为 水 火 之 脏, 肾 精 损 耗, 耳 失 滋 养, 功 能 不 健, 易 为 邪 毒 滞 留 引 起 耳 病 若 肾 阴 虚, 则 阴 精 亏 损, 无 以 制 火, 虚 火 上 炎, 清 窍 受 扰 ; 肾 阳 虚, 则 阳 气 虚 弱, 温 煦 生 化 功 能 不 足, 寒 水 上 犯, 停 聚 耳 窍, 以 上 均 可 出 现 耳 聋 耳 鸣 眩 晕 流 脓 肾 主 骨, 肾 虚 则 骨 弱, 若 湿 浊 久 聚, 腐 蚀 耳 骨, 可 致 脓 耳 变 证 心 气 亦 通 于 耳, 心 火 肾 水 互 济 为 用, 若 肾 阴 亏 损, 水 不 制 火, 心 肾 不 交, 心 火 独 亢, 上 扰 清 窍, 可 致 耳 鸣 耳 聋 肝 肾 同 源, 精 血 互 生, 肾 精 亏 损, 则 肝 血 亦 亏, 以 致 水 不 涵 木, 肝 阳 上 亢, 扰 动 清 窍 而 致 耳 鸣 耳 聋, 眩 晕 等 症 2 1 4 5 脾 气 虚 弱 脾 为 后 天 之 本, 气 血 生 化 之 源, 主 升 清 降 浊 脾 气 虚 弱, 则 气 血 生 化 不 足, 耳 窍 失 养, 邪 毒 易 于 滞 留, 同 时, 脾 虚 生 湿, 湿 困 于 脾, 清 阳 不 升, 湿 浊 邪 毒 停 聚 耳 窍 而 为 病, 出 现 耳 鸣 耳 聋, 耳 内 流 脓, 耳 周 皮 肤 湿 烂, 眩 晕 等 症 2 1 4 6 气 血 瘀 滞 耳 为 宗 脉 之 所 聚, 故 诸 经 的 病 变 皆 可 影 响 及 耳 若 起 居 失 宜, 猝 受 惊 恐, 气 血 逆 乱 ; 或 思 虑 伤 脾, 气 结 血 滞 ; 或 郁 怒 伤 肝, 肝 失 疏 泄, 气 机 不 畅, 血 液 凝 滞 ; 或 跌 打 损 伤, 脉 络 受 损, 血 溢 脉 外, 气 血 瘀 阻 ; 或 耳 病 失 治 误 治, 迁 延 日 久, 邪 毒 滞 留, 脉 络 闭 阻 等 原 因, 皆 可 导 致 耳 窍 经 脉 之 气 血 运 行 障 碍, 血 液 瘀 滞, 阻 闭 清 窍, 遂 成 耳 闭 耳 鸣 耳 聋 等 症

2 耳 科 学 21 耳病的内因多因肾 心 肝 胆 脾 肺等脏腑功 能失调 外 因多由 于风 热 寒 湿等 外邪侵 袭与外伤 实证多为风 热 湿邪侵袭 脏腑病变多为肝 胆 心 肺等 虚证多为湿邪 脏腑病变 多为脾 肾 其病因病机归纳有 邪毒侵袭 肝胆 湿热 邪犯心 经 肾 脏亏损 脾气 虚弱 气血瘀 滞等 1 耳病常见病因有哪些 2 邪毒侵袭所致耳病的病因病机如何 3 简述肝胆湿热所致耳病的病因病机 4 虚证耳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5 邪犯心经的病机实质是什么 2 1 5 耳病 的辨 病与 辨证 要点 学习目标 1 掌握耳科 疾病的几 个主要症状 的辨病与 辨证方法 2 了解局部 辨证与全 身辨证相结 合的重要 性及临床应 用 耳病辨证是以望 闻 问 切四诊和必要的现代医学检查资料 采取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 运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为主的辨证方法进行辨析 以鉴别同一症状可能存在的不同疾病和不 同证候 本节将耳痛 耳脓 耳鸣耳聋 眩晕等耳病常见的几个主要局部症状分别辨析如下 2 1 5 1 辨耳 痛 耳痛主要见于耳疖 耳疮 耳胀 急性脓耳等 耳病初起耳痛 咀嚼或按压耳屏 牵拉耳郭 疼痛加剧 无耳流脓 检查见外耳道红肿或糜 烂 多为耳疖 耳疮 多因火热邪毒 上攻耳道 作肿成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