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析論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台東縣文學.doc

第 1 頁 C97232 第 一 部 分 : 選 擇 題 ( 佔 55 分 ) 一 單 選 題 ( 佔 34 分 ) 說 明 : 第 1 至 第 17 題, 每 題 選 出 一 個 最 適 當 的 選 項, 劃 記 在 答 案 卡 之 選 擇 題 答 案 區 每 題 答 對 得 2 分, 答 錯 或

<4D F736F F D20BBA6CBC9BDCCC8CBA1B A1B BAC5B8BDBCFE2E646F63>

第 1 頁 C97131 第 一 部 分 : 選 擇 題 ( 佔 54 分 ) 一 單 選 題 ( 佔 36 分 ) 說 明 : 第 1 題 至 第 18 題, 每 題 選 出 一 個 最 適 當 的 選 項, 標 示 在 答 案 卡 之 選 擇 題 答 案 區 每 題 答 對 得 2 分, 答 錯

准 尧 角 色 定 位 尧 存 在 周 期 形 态 和 方 式 等 角 度 与 传 统 媒 介 环 境 进 行 比 较 袁 分 析 了 网 络 传 播 中 野 意 见 领 袖 冶 在 分 散 而 微 尧 重 局 部 事 实 细 节 真 实 尧 非 层 级 去 权 力 化 等 方 面 的 形 态 特

第 一 部 分 目 录 销 售 管 理 规 范 汇 编... 5 Ⅰ 销 售 资 格 管 理 篇 关 于 保 险 公 司 销 售 人 员 资 格 管 理 的 规 定 关 于 银 邮 代 理 机 构 代 理 资 格 管 理 的 规 定 关 于 银 邮

一 緒 論 ( 一 ) 研 究 動 機 及 目 的 中 國 唐 代 為 佛 教 發 展 輝 煌 時 期, 其 中 禪 宗 也 是 當 時 鼎 盛 流 行 的 宗 派 之 一 本 文 主 要 在 探 討 馬 祖 道 一 (709~788, 以 下 簡 稱 馬 祖 ) 所 傳 承 的 洪 州 禪 ( 又

由 于 企 业 的 经 营 活 动 具 有 内 在 不 确 定 性, 某 些 财 务 报 表 项 目 不 能 精 确 计 量, 只 能 进 行 估 计 正 是 由 于 这 种 不 确 定 性, 在 会 计 实 务 中, 很 多 财 务 报 表 舞 弊 都 与 会 计 估 计 相 关 对 于 注 册

ttian

国 家 文 件 关 部 门 制 定 并 实 施 与 当 地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和 校 车 服 务 需 求 相 适 应 的 校 车 服 务 方 案, 统 一 领 导 组 织 协 调 有 关 部 门 履 行 校 车 安 全 管 理 职 责 县 级 以 上 地 方 人 民 政 府 教 育 公 安 交

<4D F736F F D F F355FCCECB5D8BFC6BCBCB5DACEE5BDECB6ADCAC2BBE1B5DAB6FEB4CEBBE1D2E9BEF6D2E9B9ABB8E62E646F6378>



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 国 营 企 业 实 行 劳 动 合 同 制 暂 行 规 定 和 国 营 企 业 招 用 工 人 暂 行 规 定 1986 年 7 月 12 日, 国 务 院 发 布 国 营 企 业 实 行 劳 动 合 同 制 暂 行 规 定 和 国 营 企 业 招 用 工 人 暂 行 规 定 ( 国 发 19


一、银行结售汇业务

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有關田

CIC _Appendix

目 录 福 建 档 案 2015 年 第 6 期 总 第 204 期 佳 作 欣 赏 你 如 此 端 详 的 这 张 迷 惑 的 脸 和 那 历 经 风 雨 和 冰 霜 寂 寞 的 眼 寒 冷 的 冬 天 怕 你 在 夜 里 着 凉 事 业 管 理 亮 点 与 重 点 试 谈 我 省 依 法 治 档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航空动力 公告编号:2011临-【】

2016年微信3月(3)

两 级 党 委 ( 党 总 支 ) 中 心 组 理 论 学 习 提 出 如 下 安 排 意 见 一 总 体 要 求 高 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旗 帜, 以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毛 泽 东 思 想 邓 小 平 理 论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鲤城区保留的区级前置审批事项目录(116项).xls

untitled

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通知

喜 临 门 家 具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16 年 第 二 次 临 时 股 东 大 会 会 议 议 程 会 议 召 集 人 : 公 司 董 事 会 现 场 会 议 时 间 :2016 年 6 月 16 日 ( 星 期 五 ) 下 午 14 时 现 场 会 议 地 点 : 浙 江 省 绍 兴 市

<4D F736F F D DB6C0B752A5AD5FA16DBDD7BB79B5A7B8D1A16EAF75B0B0A6D2B8C92E646F63>

<4D F736F F D EA16DBB50B3AFA742A4A7AED1A16EBD67A6AEA4CEA8E4C3C0B34EAF53A6E2B1B4AA522D2DB3B9A5BFA9BE5F702E34332D35345F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預官_士_考選歷屆試題86~100】.doc

国家邮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

盐 田 区 2015 年 社 会 建 设 行 动 计 划 2015 年 是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 关 键 之 年 全 面 推 进 依 法 治 区 的 开 局 之 年, 也 是 十 二 五 规 划 的 收 官 之 年 十 三 五 规 划 的 谋 划 之 年 结 合 省 市 年 度 社 会 工 作

第 1 頁 C97231 第 一 部 分 : 選 擇 題 ( 佔 55 分 ) 一 單 選 題 ( 佔 34 分 ) 說 明 : 第 1 至 第 17 題, 每 題 選 出 一 個 最 適 當 的 選 項, 劃 記 在 答 案 卡 之 選 擇 題 答 案 區 每 題 答 對 得 2 分, 答 錯 或


025-



彰化縣九十一年運動大會目錄


019-

Microsoft Word - Book 3 巫山行.doc


<4D F736F F D20ACA1B0CAA6A8AA47B3F8A769AED1>

关于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通知( )

親鸞和懺悔道的哲學

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

<4D F736F F D20E1E9C7F8C8CBC0CDB9ABA1B A1B BAC5B9D8D3DAD3A1B7A2A1B6E1E9BDADC7F8CAC2D2B5B5A5CEBBB8DACEBBC9E8D6C3B9DCC0EDCAB5CAA9B7BDB0B8A1B7B5C4CDA8D6AA>

海 军 大 连 舰 艇 学 院 807 有 机 化 学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2-2 有 机 化 学 笔 记, 此 笔 记 为 高 分 研 究 生 复 习 所 用, 借 助 此 笔 记 可 以 大 大 提 高 复 习 效 率, 把 握 报 考 院 校 2

一 本 所 新 闻 1.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发 布 关 于 适 用 < 中 华 人 本 所 诉 讼 与 仲 裁 专 业 委 员 会 与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联 合 主 办 商 标 法 实 务 研 讨 会 民 共 和 国 保 险 法 > 若 干 问 题 的 解 释 ( 二 ) 该 司 法 解

027-

<4D F736F F D BEC7A67E2DB5A7B8D52DBB79A4E5AFE0A44FB4FAC5E7BEE3A658A5FE2E646F63>

76 宣 城 年 鉴 种 权 专 项 执 法 行 动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执 法 年 活 动 ) 组 织 开 展 了 自 查 自 纠 和 集 中 整 治 活 动 印 发 了 关 于 开 展 2009 年 放 心 农 资 下 乡 进 村 宣 传 周 活 动 的 通 知, 组 织 开 展 第 五

zt

Microsoft Word - Book 2 月下行.doc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825 管 理 学 原 理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管 理 学 原 理 真 题 , 历 年 真 题 主 要 用 来 研 究 考 研 的 考 点, 重 点 和 出 题 思 路, 为 考 研 最 重 要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811 西 方 哲 学 史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1-1 本 套 资 料 没 真 题 注 : 若 考 前 收 集 到 最 新 考 研 真 题, 我 们 将 免 费 邮 件 发 送 给 购 买 资 料 的 考 生, 若 考 生 自

重 庆 邮 电 大 学 数 据 结 构 802 初 试 内 部 精 华 资 料 1-1 数 据 结 构 2007, 暂 无 答 案 2-1 考 研 复 习 规 划 指 导 全 年 专 业 课 复 习 计 划, 指 导 考 生 科 学 时 间 分 配, 提 高 备 考 效 率, 免 费 赠 送 2-2

語文學習領域─本國語文(國語文)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809 机 械 设 计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810 机 械 原 理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机 械 原

浙 江 财 经 大 学 891 统 计 学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浙 江 财 经 大 学 统 计 学 891 全 套 考 研 资 料...22 浙 江 财 经 大 学 高 等 数 学 601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Microsoft Word - Book 11 人道行.doc

Microsoft Word - _二_-1-2D研習講義-孫藝玨.doc

Microsoft Word 司仲敖.doc

山 东 财 经 大 学 431 金 融 学 综 合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2-2 金 融 学 笔 记, 由 考 取 本 校 本 专 业 高 分 研 究 生 总 结 而 来, 重 点 突 出, 借 助 此 笔 记 可 以 大 大 提 高 复 习 2-3 金

042-

鲁 东 大 学 702 普 通 心 理 学 ( 含 发 展 心 理 学 ) 全 套 考 研 资 料 <2016 年 最 新 考 研 资 料 > 2-2 普 通 心 理 学 笔 记, 由 考 取 本 校 本 专 业 高 分 研 究 生 总 结 而 来, 重 点 突 出, 借 助 此 笔 记 可 以 大


学 习 贯 彻 中 央 尧 省 尧 市 纪 委 全 会 精 神 专 栏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十 八 届 中 央 纪 律 检 查 委 员 会 第 六 次 全 体 会 议 公 报 渊 2016 年 1 月 14 日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十 八 届 中 央 纪 律 检 查 委 员 会 第 六 次

Microsoft Word - 临政办发12.doc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标题

目 录 第 一 部 分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概 况 一 主 要 职 能 二 部 门 预 算 单 位 构 成 第 二 部 分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016 年 部 门 预 算 表 一 财 政 拨 款 收 支 总 表 二 一 般 公 共 预 算 支 出 表 三 一 般 公 共 预 算 基

ᄐ↓ᅯᄎ2015ᅣ↑ᄇ﾿ᅢᅤᅯ녜 ̄

科学技术部2013年度部门预算

一、二○○二年学校工作的简要回顾

Microsoft Word - 白俄罗斯公司法汉语译文2015年7月15日修改版.docx

第 一 部 分 中 国 气 象 局 职 责 及 概 况 一 主 要 职 责 ( 一 ) 拟 定 气 象 工 作 的 方 针 政 策 法 律 法 规 发 展 战 略 和 长 远 规 划 ; 制 定 发 布 气 象 工 作 的 规 章 制 度 技 术 标 准 和 规 范 并 监 督 实 施 ; 承 担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计划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办 法 第 一 章 总 则 第 一 条 为 加 强 学 校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合 理 配 置 和 有 效 使 用 国 有 资 产, 确 保 国 有 资 产 安 全 与 完 整, 保 障 和 促 进 学 校 各 项 事 业 发 展, 根

省安委会2015冬防工作方案.doc

南 昌 大 学 人 力 资 源 工 作 简 讯 2015 年 第 2 期 ( 总 第 27 期 ) 目 录 1 人 力 资 源 综 合 信 息 2 人 员 调 配 及 机 构 编 制 管 理 信 息 3 劳 资 工 作 信 息 4 师 资 管 理 信 息 5 高 层 次 人 才 及 队 伍 建 设

国家邮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

国家邮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

11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权责清单

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工作介绍

<4D F736F F D20C9FABBB7B9FAD6D CBB6CABFB8B4CAD4B7BDB0B8312E646F63>

目 录 一 部 门 职 责... 1 二 预 算 编 报 范 围... 3 三 2013 年 部 门 预 算 报 表 及 情 况 说 明... 5 收 支 预 算 总 表 及 情 况 说 明... 5 收 入 预 算 表 及 情 况 说 明... 7 支 出 预 算 表 及 情 况 说 明... 1

标题

目 录 一 重 要 提 示... 3 二 公 司 主 要 财 务 数 据 和 股 东 变 化... 3 三 重 要 事 项... 6 四 附 录 / 22

目 录 引 言... 3 第 一 部 分 电 价 水 平 基 本 情 况...4 一 上 网 电 价...4 二 输 配 电 价...6 三 销 售 电 价...9 四 政 府 性 基 金 和 附 加...12 第 二 部 分 电 价 政 策 执 行 情 况...13 一 电 价 水 平 调 整 情

西安邮电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简报

密 级:

市六届人大--次

目 录 前 言 第 一 章 近 年 来 合 同 行 政 监 管 及 相 关 工 作 改 革 创 新 情 况 第 二 章 2014 年 合 同 行 政 监 管 及 相 关 工 作 情 况 第 一 节 合 同 格 式 条 款 监 管 一 银 行 业 电 信 业 合 同 格 式 条 款 专 项 整 治 二

中国文联部门预算


( 十 ) 其 他 会 计 工 作 第 四 条 单 位 不 得 任 用 ( 聘 用 ) 不 具 备 会 计 从 业 资 格 的 人 员 从 事 会 计 工 作 不 具 备 会 计 从 业 资 格 的 人 员, 不 得 从 事 会 计 工 作, 不 得 参 加 会 计 专 业 技 术 资 格 考 试

Transcription:

蘇 轍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析 論 撰 寫 人 : 程 美 珍 老 師

壹 前 言 翻 閱 中 國 古 典 文 學 之 散 文 史, 宋 代 文 學 可 謂 最 為 燦 爛 之 扉 頁 ; 而 論 及 古 代 散 文 之 雋, 必 提 唐 宋 古 文 八 大 家 此 八 大 家 中, 除 了 韓 愈 柳 宗 元 為 唐 代 文 人, 餘 者 皆 宋 朝 文 人, 而 蘇 氏 父 子 三 人 更 是 佔 了 三 席 然 提 及 三 蘇, 人 們 往 往 津 津 樂 道 東 坡 的 作 品, 對 於 其 父 蘇 洵 弟 蘇 轍, 雖 其 詩 文 亦 有 可 觀 之 處, 卻 總 被 東 坡 之 盛 名 所 掩 蓋 蘇 轍 文 章 以 策 論 見 長, 在 北 宋 也 自 成 一 家, 雖 比 不 上 蘇 軾 的 才 華 橫 溢, 但 他 在 散 文 上 的 成 就, 誠 如 其 兄 蘇 軾 所 言, 達 到 了 汪 洋 澹 泊, 有 一 唱 三 嘆 之 聲, 而 其 秀 傑 之 氣 終 不 可 沒 [1] 本 文 即 以 其 膾 炙 人 口 之 名 作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作 ㄧ 析 論, 藉 此 對 蘇 轍 之 情 性 學 術 思 想 以 及 行 文 之 特 色 作 深 入 了 解, 並 將 本 文 之 山 水 遊 記 屬 性 作 ㄧ 番 研 討, 以 期 日 後 不 論 教 學 進 修 上 皆 能 有 所 裨 益 貳 作 者 介 紹 蘇 轍 (1039 1112) 字 子 由, 晚 年 自 號 潁 濱 遺 老, 北 宋 眉 州 眉 山 今 四 川 眉 山 人, 他 是 蘇 洵 的 第 二 個 兒 子, 大 詩 人 蘇 東 坡 的 弟 弟, 世 稱 小 蘇, 與 父 兄 並 稱 為 三 蘇, 俱 在 唐 宋 八 大 家 之 列 以 下 分 項 述 論 之 : 一 蘇 洵 為 二 子 命 名 蘊 含 之 深 義 初, 蘇 洵 為 二 子 命 名 實 蘊 含 深 義, 其 短 文 名 二 子 說 曰 : 輪 輻 蓋 軫, 皆 有 職 乎 車, 而 軾 獨 無 所 為 者 雖 然, 去 軾 則 吾 未 見 為 完 車 也 軾 乎, 吾 懼 汝 之 不 外 飾 也 天 下 之 車, 莫 不 由 轍, 而 言 車 之 功, 轍 不 與 焉 雖 然, 車 仆 馬 斃, 而 患 不 及 轍 是 轍 者, 善 處 乎 禍 福 之 間 也 轍 乎, 吾 知 免 矣 此 乃 蘇 洵 赴 京 應 試 不 第, 轉 而 將 希 望 寄 託 於 二 子, 返 鄉 後 即 寫 下 此 文, 當 時 軾 十 一 歲, 轍 才 八 歲, 而 綜 觀 兄 弟 二 人 一 生 及 其 情 性, 恰 與 此 文 相 應, 似 是 冥 冥 中 自 有 命 定, 而 蘇 洵 真 可 謂 知 子, 故 清 人 沈 德 潛 說 : 二 子 之 性 情 才 術, 遭 逢 究 竟, 以 定 於 此 天 下 之 車 無 不 循 轍 而 行, 但 論 到 車 的 功 用 卻 沒 轍 的 份 雖 然, 車 仆 馬 斃, 而 患 不 及 軾 轍 無 論 功 之 福, 也 鎮 遭 仆 斃 之 禍 是 轍 者, 善

處 於 禍 福 之 間, 又 能 勉 力 向 前, 這 正 是 為 他 取 名 轍 的 深 意 蘇 轍 性 格 沖 和 淡 泊, 深 沉 不 露, 並 能 盡 力 王 事, 位 至 尚 書 右 丞, 門 下 侍 郎! 二 生 平 經 歷 簡 介 宋 仁 宗 嘉 佑 二 年 (1057), 轍 19 歲, 與 兄 蘇 軾 同 榜 中 進 士, 當 時 主 考 官 為 歐 陽 修 [2] 進 士 及 第 後, 母 程 氏 病 卒, 旋 即 返 家 守 喪, 期 滿 赴 京 候 官 留 京 期 間, 曾 拜 謁 歐, 欲 與 韓 琦 會 面, 寫 了 一 篇 上 樞 密 韓 太 尉 書 ;23 歲 舉 直 言 極 諫 科 時, 因 其 御 試 制 科 策 中 指 斥 仁 宗 歌 舞 飲 酒, 優 遊 無 度, 不 問 朝 政, 不 恤 民 情, 以 出 言 不 遜 被 列 為 下 等, 授 商 州 ( 今 陝 西 商 縣 ) 軍 事 推 官 ; 神 宗 即 位, 反 對 青 苗 法, 認 為 地 方 官 吏 從 中 漁 利, 因 而 上 書 建 議, 得 罪 王 安 石, 出 為 河 南 府 ( 今 河 南 洛 陽 市 ) 推 官 元 豐 元 年 (1078) 蘇 軾 因 為 作 詩 譏 諷 時 政 獲 罪, 幾 至 於 死, 轍 上 書 請 求 以 自 己 的 官 職 為 兄 贖 罪, 被 貶 為 筠 州 ( 今 江 西 省 高 安 縣 ) 監 鹽 酒 稅 元 佑 元 年 (1086) 宋 哲 宗 即 位, 司 馬 光 等 舊 黨 人 士 當 權, 廢 新 法, 召 蘇 轍 入 京 為 司 諫, 時 年 48 紹 聖 元 年 (1094), 新 黨 又 得 勢, 於 是 蘇 轍 屢 遭 貶 官, 遷 徙 不 定 徽 宗 時, 已 是 晚 年, 退 居 許 州 ( 今 河 南 許 昌 市 ), 在 潁 水 濱 築 遺 老 齋, 自 號 潁 濱 遺 老 後 蔡 京 掌 權, 又 降 朝 議 大 夫, 蘇 轍 閉 門 學 禪, 並 整 理 己 之 著 作, 以 自 遣 餘 日, 卒 後 追 謚 端 明 殿 學 士, 後 又 追 謚 文 定 觀 其 一 生, 除 翰 林 學 士 為 皇 帝 機 要 秘 書 地 位 較 高 之 外, 其 餘 多 任 幕 僚 或 小 官, 然 卻 能 無 少 怨 尤 [3], 魏 了 翁 曾 評 價 蘇 氏 兄 弟 之 一 生 : 平 生 大 節 在 於 臨 生 死 厲 害 而 不 可 奪 ; 其 厚 於 報 知 己, 勇 於 疾 非 類, 則 歷 熙 豐 祐 聖 之 變 如 一 日 [4] 三 著 述 及 文 學 主 張 風 格 蘇 轍 由 於 晚 年 有 十 餘 年 的 閒 暇 致 力 於 著 述, 故 其 作 品 較 其 兄 蘇 軾 來 得 多 他 的 作 品 現 存 欒 城 集 八 十 四 卷, 欒 城 應 詔 集 十 二 卷, 其 他 著 作 有 詩 集 傳 二 十 卷, 春 秋 集 傳 十 二 卷, 道 德 經 解 二 卷, 古 史 六 十 卷, 龍 川 略 志 十 卷, 別 志 八 卷 轍 自 幼 聰 敏, 母 親 程 氏 教 其 經 史, 兼 以 父 兄 輔 助, 文 名 亦 見 重 當 時 他 以 儒 學 為 主, 嚮 慕 孟 子, 而 又 遍 觀 百 家 ; 擅 長 政 論 史 論, 針 砭 時 政, 以 古 鑒 今 在 文 學 主 張 方 面 承 繼 發 展 孟 子 的 養 氣 說, 和 曹 丕 文 以 氣 為 主 [5] 的 文 氣 一 說, 可 從 其 上 樞 密 韓 太 尉 書 一 文 中 得 以 窺 知 他 認 為 作 家 在 古 文 寫 作 上 應 養 氣, 此 是 受 到 孟 子 之 影 響 所 致, 故 此 氣 乃 為 浩 然 正 氣, 要 由 內 心 涵 養, 又 須 憑 恃 廣 闊 的 生 活 閱 歷, 才 能 發 於 文 辭 臻 於 妙 境, 故 極 為 讚 揚 司 馬 遷 之 行 天 下, 周 覽 四 海 名 山 大 川, 才 能 完 成 文 采 華 茂 史 實 兼 具 之 鉅 作 史 記 因 此 閱 轍 之 文, 有 汪 洋 淡 泊,

秀 傑 深 醇 之 氣 而 在 文 氣 上, 轍 之 散 文 結 構 嚴 謹, 語 言 質 樸, 然 語 氣 常 在 磅 礡 氣 勢 中 間 以 徐 緩, 常 使 其 文 情 境 極 為 高 妙, 其 兄 蘇 軾 曾 盛 讚 其 體 氣 高 妙 參 本 文 背 景 宋 神 宗 元 豐 元 年 ( 西 元 一 七 八 年 ), 蘇 東 坡 因 作 詩 譏 評 時 政 獲 罪, 蘇 轍 上 書 乞 納 在 身 官 為 兄 贖 罪, 上 不 許, 首 先 被 貶 到 筠 州 ( 今 江 西 省 高 安 縣 ) 監 理 鹽 酒 稅 第 二 年 八 月, 他 的 哥 哥 案 發 被 捕, 同 年 十 二 月 獲 釋, 隨 即 責 授 黃 州 團 練 副 使 本 州 安 置, 第 二 個 被 貶 又 明 年, 清 河 人 士 張 夢 得 ( 字 懷 民 ), 也 被 貶 來 黃 州 擔 任 通 判 之 職 東 坡 與 夢 得 兩 位 同 是 天 涯 淪 落 人, 惺 惺 相 惜, 交 遊 密 切, 在 < 記 承 天 寺 夜 遊 > 一 文 中, 即 蘇 軾 夜 訪 張 懷 民 閒 適 生 活 的 記 載, 時 為 元 豐 六 年 ( 西 元 一 八 三 年 ) 十 月 十 二 日 初, 張 懷 民 寓 居 在 承 天 寺 ; 之 後, 他 便 在 寓 所 西 南 臨 江 處 建 亭, 目 的 在 覽 觀 江 流 之 勝 ; 亭 成, 蘇 軾 拿 宋 玉 < 風 賦 > 快 哉 此 風 裏 的 快 哉 二 字, 為 之 命 名, 張 也 託 蘇 轍 寫 了 這 篇 < 記 > 文 中 讚 揚 張 夢 得 的 隨 緣 自 適, 豁 然 達 觀, 不 以 物 傷 性, 一 方 面 是 慰 藉 兄 軾 與 張 氏, 另 一 方 面, 亦 何 嘗 不 是 自 己 為 擺 脫 貶 謫 困 境 而 以 自 勉 耶? 肆 題 解 本 文 出 自 欒 城 集, 此 本 著 作 係 蘇 轍 親 自 輯 訂 自 己 的 詩 文, 共 八 十 四 卷, 主 要 收 錄 哲 宗 元 祐 以 前 作 品 因 蘇 氏 先 世 為 趙 州 欒 城 人, 且 轍 曾 任 官 中 奉 大 夫 護 軍 欒 城 縣, 因 以 題 書 名 不 以 物 傷 性 為 本 文 之 主 旨 全 文 快 哉 二 字 貫 串, 此 二 字 為 本 文 之 線 索, 然 須 不 以 物 傷 性, 即 使 其 中 坦 然 不 以 物 傷 性, 將 何 適 而 非 快, 方 能 達 到 快 哉 之 境 余 秋 雨 柳 侯 祠 談 到 中 國 封 建 時 代 文 人 共 同 的 命 運 [6], 而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可 讓 我 們 學 習 古 代 仁 人 莊 士 在 大 環 境 下 如 何 自 處 古 代 士 人 大 抵 是 儒 家 無 入 而 不 自 得 的 傳 統, 至 范 仲 淹 發 揮 為 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而 至 本 文 的 不 以 物 傷 性, 皆 是 一 脈 相 承 的 觀 念 古 時 無 法 掌 握 自 己 命 運 屢 受 貶 謫 之 苦 的 士 大 夫, 在 顛 簸 宦 途 中 如 何 保 持 自 己 心 靈 的 澄 明 即 本 文 所 寓 之 深 義, 唯 有 心 中 坦 然 自 適, 不 為 外 物 所 役 使, 才 能 迎 戰 外 在 的 橫 逆 伍 內 容 賞 析 下 面 即 從 文 體 內 容 思 想 結 構 行 文 特 色 線 索 筆 法 與 修 辭 進 行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一 文 之 賞 析 :

一 文 體 本 文 是 一 篇 山 水 遊 記, 究 其 文 體 屬 於 雜 記 類, 清 姚 鼐 古 文 辭 類 纂 序 目 : 雜 記 類 者, 亦 碑 文 之 屬 碑 主 於 稱 頌 功 德, 記 則 所 紀 大 小 事 殊, 取 義 各 異, 在 黃 登 山 先 生 所 編 之 古 文 分 類 選 註 中 將 雜 記 類 大 致 分 為 九 類 [7], 本 文 當 屬 記 樓 臺 亭 閣 類 的 雜 記 中 國 的 遊 記 文 學 由 來 已 久, 包 括 了 求 法 僧 的 遊 歷 見 聞 文 人 刻 畫 山 水 的 詩 文 遊 記 專 著 等 一 般 來 說, 一 篇 記 遊 文 學, 必 定 包 涵 了 記 敘 的 成 份, 寫 遊 歷 的 過 程, 可 能 也 兼 及 抒 情 或 議 論, 如 遊 褒 禪 山 記 ( 記 敘 + 抒 情 + 論 說 ) 岳 陽 樓 記 ( 記 敘 + 議 論 ), 而 本 篇 遊 記 性 質 亦 非 純 然 記 敘, 是 融 敘 事 寫 景 議 論 抒 情 為 一 體 的 記 遊 名 篇 另 外, 據 張 高 評 先 生 在 古 典 散 文 的 主 題 與 技 巧 中 將 唐 宋 古 文 的 名 家 名 篇, 依 主 題 類 型 統 整 歸 納, 提 出 十 種 較 常 見 的 文 章 類 型 [8], 其 中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屬 於 因 物 詠 懷, 借 題 發 揮 感 悟 一 類 綜 合 以 上 所 述, 此 篇 文 體 為 雜 記 類, 是 一 篇 山 水 遊 記, 究 其 內 容 屬 樓 臺 亭 閣 類 因 物 詠 懷, 借 題 發 揮 感 悟 的 遊 記 二 內 容 思 想 本 文 雖 題 名 為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實 則 借 題 發 揮, 寓 有 勸 戒 之 義 與 慰 勉 之 情 當 時 的 張 夢 得 與 蘇 氏 兄 弟 皆 處 於 貶 謫 在 野 不 得 志 之 窘 況, 張 氏 與 大 蘇 二 人 均 謫 居 黃 州, 而 小 蘇 在 筠 州, 三 人 堪 稱 同 是 天 涯 淪 落 人, 他 們 的 惺 惺 相 惜 之 情 自 不 在 話 下 文 中 一 為 讚 賞 張 氏 不 以 謫 為 患, 而 自 放 山 水 之 間 的 豁 達 胸 襟, 實 屬 難 得 ; 另 一 則 藉 此 安 慰 自 己 遭 貶 之 失 意, 勉 勵 後 人 祈 使 自 身 於 面 臨 挫 折 時, 應 效 法 張 氏 的 曠 達 且 不 以 物 傷 性 實 則 本 篇 始 發 為 文 時, 轍 之 心 境 與 兄 張 氏 同 樣 已 具 開 闊 胸 懷 北 宋 文 人 在 學 術 思 想 上 較 前 朝 更 為 崇 文 尊 儒, 且 加 上 宋 朝 皇 室 向 有 與 士 大 夫 治 天 下 [9] 的 治 國 理 念, 這 種 重 文 輕 武 的 文 治 現 象, 使 宋 朝 士 人 更 汲 汲 於 科 舉 取 士 一 旦 經 考 取 發 派 任 官, 自 詡 此 後 將 一 展 鴻 圖, 能 為 天 下 蒼 生 興 利 除 弊 然 相 對 地, 若 是 貶 官 不 為 朝 廷 所 重 用, 那 麼 心 中 的 憂 思 懣 憤, 又 豈 是 文 人 志 士 所 能 承 擔 的 憂 傷 情 懷? 黃 美 鈴 在 其 中 文 研 究 計 劃 北 宋 貶 謫 詩 人 的 心 靈 模 式 與 類 型 分 析 中 提 及 北 宋 士 大 夫 普 遍 有 以 天 下 為 己

任 的 自 覺 精 神, 他 們 對 參 政 有 強 烈 的 使 命 感, 因 此 官 場 是 士 人 生 活 的 鵠 的, 與 理 想 價 值 的 寄 託, 仕 途 失 意 也 成 為 士 人 挫 敗 的 最 大 根 源 [10] 以 上 所 引 這 一 小 節 文 字, 更 足 以 說 明 北 宋 文 人 對 其 自 身 仕 途 的 失 意, 竟 是 無 法 承 受 之 重 了 所 以 本 文 對 張 夢 得 將 自 我 寄 託 於 山 水 間 之 情 事 加 以 讚 揚, 誠 屬 因 其 可 貴 而 書 之 古 代 中 國 士 人 一 經 貶 謫 後, 往 往 因 所 左 降 之 官 職, 有 其 名 而 無 實 權, 故 只 能 將 心 中 之 抑 鬱 煩 悶 發 為 文 章, 因 而 自 古 以 來 這 類 的 思 想 學 術 文 章, 亦 形 成 了 貶 謫 文 學 宋 代 文 化 與 文 學 研 究 宋 代 文 人 的 謫 居 心 態 [11] 亦 有 這 方 面 的 論 說 : 在 這 樣 的 生 活 中, 他 們 獲 得 自 由 生 命 的 閒 適 和 愉 悅 緊 張 精 神 的 緩 解 苦 悶 心 靈 的 慰 藉 發 揮 文 化 藝 術 才 能 而 實 現 的 價 值 對 謫 居 的 文 人 的 確 是 尤 其 重 要 而 此 等 發 揮 文 化 藝 術 才 能 而 實 現 的 價 值 如 唐 宋 八 大 家 中 的 韓 柳 三 蘇 等 人 之 文 章, 他 們 最 膾 炙 人 口 的 作 品 幾 乎 皆 在 貶 謫 之 後 所 寫 成, 如 韓 愈 的 進 學 解 祭 鱷 魚 文, 柳 宗 元 的 永 州 八 記 捕 蛇 者 說, 蘇 軾 的 前 後 赤 壁 賦 等, 韓 愈 亦 有 文 窮 而 後 工 之 說 另 者, 何 以 見 得 本 篇 始 發 為 文 時, 轍 之 心 境 與 兄 張 氏 同 樣 已 具 開 闊 胸 懷? 筆 者 以 為 可 從 文 章 開 始 便 以 滔 滔 奔 流 之 長 江 流 勢 寫 起, 心 中 若 不 快, 何 以 寫 出 如 此 令 人 感 到 快 哉 的 江 流 流 勢? 又, 在 本 文 最 後 一 段 所 顯 現 的 是 道 家 思 想, 其 中 坦 然 不 以 物 傷 性 一 語, 便 兼 有 儒 釋 道 三 家 思 想 的 影 子, 這 與 蘇 轍 貶 筠 州 後 開 始 精 研 佛 法 不 無 關 係 : 儒 家 無 入 而 不 自 得 中 庸 君 子 坦 蕩 蕩 論 語 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 范 仲 淹 岳 陽 樓 記 言 古 仁 人 之 心 ) 道 家 外 物 不 可 必 莊 子 佛 家 應 無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金 剛 經 中 國 古 典 哲 學 十 分 推 崇 天 人 合 一 的 生 命 精 神, 這 是 一 種 超 越 個 體 生 存 的 一 切 煩 惱 而 實 現 的 自 由 精 神, 亦 是 人 格 獨 立 的 審 美 觀 天 就 是 自 然, 人 就 是 人 事, 以 老 莊 的 角 度 來 看, 就 是 為, 唯 有 放 棄 人 事 這 個 為, 將 自 我 的 身 心 完 全 融 入 大 自 然 中 達 到 無 為, 從 而 進 入 物 我 兩 忘 獨 立 自 足 自 由 自 在 的 境 界 因 此, 自 古 以 來 自 然 山 水 即 文 人 心 靈 的 避 風 港 所 以 作 者 於 本 文 中 盛 讚 張 夢 得 不 以 謫 為 患 自 放 山 水 之 間, 即 含 有 此 深 義

三 文 章 結 構 與 行 文 特 色 全 文 以 快 哉 二 字 為 線 索, 依 次 展 開 快 哉 之 勢, 貫 串 全 文 本 文 分 段 向 有 三 段 四 段 五 段 之 說, 筆 者 依 教 學 所 用 版 本, 將 文 章 共 分 四 段, 其 結 構 如 下 : 第 一 段 - 建 亭 先 景 後 人 事 ( 起 : 建 亭 者 亭 的 位 置 建 亭 之 緣 由 亭 之 命 名 者 ) 第 二 段 - 亭 景 先 景 後 人 事 ( 承 : 日 夜 之 景 - 兼 聽 覺 視 覺 之 摹 寫, 歷 史 事 蹟 - 書 三 國 史 事 ) 第 三 段 - 亭 名 出 處 先 敘 後 議 ( 轉 : 典 出 宋 玉 風 賦, 為 下 文 之 主 旨 預 留 伏 筆 ) 第 四 段 - 亭 名 寓 意 ( 合 : 全 文 主 旨 所 在 ) 以 下 依 此 結 構 析 論 之 : 第 一 段 : 文 章 起 勢 具 非 凡 之 象, 以 有 快 哉 氣 勢 作 者 先 寫 江 景, 其 江 流 之 勝 是 以 層 遞 法 鋪 寫 而 成, 使 江 水 流 勢 愈 寫 愈 加 壯 闊 如 第 一 層 為 江 出 西 陵, 始 得 平 地, 其 流 奔 放 肆 大 寫 長 江 由 西 陵 峽 進 入 平 原, 江 流 的 水 勢 迅 猛 水 面 寬 闊, 奔 放 肆 大 為 其 描 述 江 流 之 勝 的 第 一 層 ; 繼 而 南 合 湘 沅, 北 合 漢 沔, 其 勢 益 張 長 江 水 流 在 往 南 匯 集 了 湘 江 沅 江, 自 北 又 匯 聚 了 漢 水 沔 水 之 後, 其 水 勢 更 將 浩 浩 湯 湯, 其 勢 益 張 乃 江 流 之 勝 的 第 二 層 摹 寫 ; 而 至 於 赤 壁 之 下, 波 流 浸 灌, 與 海 相 若 到 了 赤 壁 附 近, 整 個 長 江 的 流 勢 灌 注 了 所 有 支 流 後, 水 面 便 壯 闊 的 像 海 一 樣, 與 海 相 若 是 第 三 層 的 江 流 之 勝 故 由 奔 放 肆 大 其 勢 益 張 與 海 相 若 層 遞 描 繪 出 長 江 的 汪 洋 浩 蕩 之 後, 隨 即 引 出 建 亭 者 建 亭 緣 由 建 亭 地 點 建 亭 目 的 以 及 命 名 者 : 建 亭 者 清 河 張 君 夢 得 建 亭 緣 由 - 謫 居 齊 安 建 亭 地 點 - 即 其 廬 之 西 南 為 亭 建 亭 目 的 - 以 覽 觀 江 流 之 勝

命 名 者 - 余 兄 子 瞻, 名 之 曰 快 哉 於 此 亦 點 出 題 名 快 哉 二 字, 以 統 貫 下 文 如 此 由 線 ( 江 流 人 事 分 述 ) 至 面 ( 以 張 君 之 謫, 得 為 亭 覽 勝 ) 而 收 束 於 點 ( 點 題 快 哉 ), 逐 見 開 篇 壯 勢 之 妙, 使 亭 名 勝 景 結 合 為 一 即 以 張 君 之 謫, 得 為 亭 覽 勝, 不 亦 快 哉! 點 出 快 字 作 為 全 文 眼 線, 自 然 照 應 題 目, 妙 在 不 著 半 點 痕 跡 第 二 段 : 描 寫 由 亭 子 所 見 的 景 觀, 再 牽 合 三 國 的 流 風 遺 跡, 以 說 明 為 何 命 名 快 哉 的 原 因 此 段 先 描 摹 景 觀 部 分, 再 由 景 觀 引 發 懷 想 三 國 英 雄 人 物 的 豪 情 壯 志 此 部 份 與 其 兄 蘇 軾 之 赤 壁 賦 有 相 似 之 處 描 景 方 面 由 亭 之 所 見 總 提, 逐 次 鋪 寫 所 觀 賞 的 勝 景, 其 筆 端 豐 富 多 姿 : 亭 之 所 見 範 圍 - 南 北 百 里 東 西 一 舍 景 觀 總 括 之 語 - 濤 瀾 洶 湧 ( 俯 景 ), 風 雲 開 闔 ( 仰 景 ) 近 景 - 日 景 - 晝 則 舟 楫 出 沒 於 其 前 ( 視 覺 ) 夜 景 - 夜 則 魚 龍 悲 嘯 於 其 下 ( 聽 覺 ) 遠 景 - 西 望 之 景 - 西 望 武 昌 諸 山, 岡 陵 起 伏, 草 木 行 列, 煙 消 日 出, 出 漁 夫 樵 父 之 舍, 皆 可 指 數 此 段 景 觀 的 描 寫, 可 謂 壯 觀 中 帶 有 細 膩 之 筆 法 亭 子 所 見 的 視 力 範 圍 是 南 北 百 里 東 西 一 舍, 就 視 野 上 是 非 常 遼 闊 ; 濤 瀾 洶 湧, 風 雲 開 闔 概 述 了 所 見 之 景 緻 極 其 壯 闊, 且 巧 妙 地 以 人 們 觀 覽 姿 勢 的 不 同, 描 寫 出 不 同 角 度 的 視 野 景 觀 如 從 亭 子 俯 視 則 得 濤 瀾 洶 湧 之 景 ( 俯 景 ), 仰 觀 則 有 風 雲 開 闔 之 勝 ( 仰 景 ), 而 洶 湧 一 詞 描 繪 出 江 流 之 迅 猛, 開 闔 之 語 則 狀 寫 天 上 浮 雲 的 聚 散 無 常 變 幻 不 定, 筆 者 以 為 此 二 句 似 與 當 時 蘇 轍 之 生 存 環 境 一 樣, 政 治 上 新 舊 黨 爭 的 政 權 迭 替, 轍 一 生 仕 途 上 的 起 落, 正 如 風 雲 的 變 化 莫 測 ; 而 此 等 得 與 失 之 間 的 心 緒, 恰 若 洶 湧 的 浪 濤, 在 轍 之 心 中 翻 騰 不 已 總 提 景 觀 之 後, 接 著 由 所 見 景 觀 的 遠 近 來 描 繪 而 從 亭 子 的 近 處 觀 覽 又 有 白 晝 黑 夜 不 同 的 景 致 白 天 亭 子 前 面 可 看 見 有 舟 楫 出 沒, 晚 上 則 聽 見 魚 龍 悲 嘯, 為 何 魚 龍 是 悲 嘯 而 非 歡 欣? 此 為 一 伏 筆, 因 文 人 謫 居 於 此, 心 情 是 落 寞 感 傷, 所 聽 者 無 非 是 令 人 更 加 悲 傷 的 聲 音, 此 乃 作 者 主 觀 感 受 而 發, 為 後 文 使 其 中 不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病 此 皆 騷 人 思 士 之 所 以 悲 傷 憔 悴 而 不 能 勝 者, 烏 睹 其 為 快 也 哉! 埋 下 伏 筆 另 外, 在 此 亦 運 用 了 摹 寫 修 辭 中 的 視 覺 聽 覺 來 具 體 描 繪, 使 景 觀 更 引 人 入 勝 而 後 抒 發 觀 此

勝 景 的 感 想 是 變 化 倏 忽, 動 心 駭 目, 不 可 久 視 遠 景 的 描 述 以 今 乃 得 玩 之 幾 席 之 上, 舉 目 而 足 來 開 端 因 舉 目 足 以 望 遠, 所 以 向 西 望 去 的 武 昌 諸 山 是 岡 陵 起 伏, 草 木 行 列, 起 伏 二 字 帶 出 山 巒 疊 嶂, 行 列 繪 萬 物 生 長 之 繁 盛, 此 二 句 為 秀 麗 之 景 ; 而 煙 消 日 出, 漁 夫 樵 父 之 舍, 皆 可 指 數 表 示 雖 為 遠 望 之 景, 然 從 亭 中 所 見 之 景 象 依 然 清 晰 可 辨 若 與 近 景 描 寫 相 較, 則 遠 景 的 逶 迤 秀 麗 沖 淡 上 述 近 景 的 駭 目 驚 心 狀 景, 此 種 時 而 疾 狀 時 而 紆 緩 的 文 氣, 亦 是 蘇 轍 特 有 之 文 風, 在 驚 駭 之 餘 又 從 自 然 景 色 中 得 以 舒 放, 不 也 是 一 種 快 哉 嗎? 繼 而 文 筆 由 景 轉 入 人 事, 在 覽 觀 自 然 勝 景 下, 聯 想 至 古 代 三 國 的 人 物 史 跡 至 于 長 洲 之 濱, 故 城 之 墟, 曹 孟 德 孫 仲 謀 之 所 睥 睨, 周 瑜 陸 遜 之 所 馳 騖, 作 者 憑 藉 史 實, 通 過 想 像, 用 簡 潔 之 筆 概 括 著 名 三 國 時 代 的 赤 壁 之 戰 英 雄 人 物 如 以 長 洲 之 濱, 故 城 之 墟 指 此 為 三 國 吳 國 舊 有 城 池, 睥 睨 生 動 繪 出 志 在 千 里 壯 心 不 已 [12] 的 曹 操, 與 以 神 武 雄 才, 兼 仗 父 兄 之 烈, 割 據 江 東 [13] 的 孫 權, 二 人 皆 有 雄 心 欲 霸 天 下, 所 以 在 赤 壁 之 戰 中, 相 互 傲 視 對 方 ; 而 騁 騖 一 詞 將 孫 吳 的 將 領 周 瑜 陸 遜 二 人 之 勇 武 與 敵 軍 作 戰 的 豪 邁, 均 鮮 活 地 呈 現 出 來 周 瑜 曾 破 曹 操 於 赤 壁 之 戰, 而 陸 遜 曾 在 荊 州 襲 擊 關 羽, 敗 劉 備 於 夷 陵, 且 又 破 曹 魏 之 將 領 曹 休 於 皖 城, 之 後 當 他 整 軍 路 過 武 昌 時, 孫 權 令 左 右 以 御 蓋 覆 在 他 的 身 上 這 等 豪 放 之 歷 史 事 蹟, 亦 令 人 感 到 快 哉! 故 其 流 風 遺 蹟, 亦 足 以 稱 快 世 俗 此 段 文 字 運 用 具 體 形 象 的 語 言, 不 但 將 江 山 的 勝 景 展 現 在 讀 者 面 前, 亦 緬 懷 三 國 英 雄 的 史 蹟, 於 景 淋 漓 盡 致, 敘 事 鮮 明 生 動, 將 此 二 種 分 述, 又 以 快 哉 結 合, 用 來 承 接 第 一 段 的 建 亭 目 的 以 覽 觀 江 流 之 勝, 且 順 勢 說 明 了 命 名 快 哉 的 緣 由 第 三 段 : 本 段 先 引 自 宋 玉 風 賦 中 一 段 楚 襄 王 與 宋 玉 的 對 話, 道 出 快 哉 二 字 的 典 故 出 處, 其 典 故 原 文 如 下 : 楚 襄 王 游 於 蘭 台 之 宫, 宋 玉 景 差 侍 有 風 颯 然 而 至, 王 乃 披 襟 而 當 之, 曰 : 快 哉 此 風! 寡 人 所 與 庶 人 共 者 邪? 宋 玉 對 曰 : 此 獨 大 王 之 雄 風 耳, 庶 人 安 得 而 共 之! 而 本 文 為 昔 楚 襄 王 從 宋 玉 景 差 於 蘭 臺 之 宮, 有 風 颯 然 至 者, 王 披 襟 當 之, 我 們 不 難 發 現 此 段 文 字 幾 乎 是 與 原 文 相 同, 僅 幾 個 字 的 出 入 接 著 作 者 一 句 玉 之 言, 蓋 有 諷 焉, 此 乃 為 下 文 議 論 之 過 渡 句, 由 此 文 意 上 由 敘 事 寫 景 轉 為 議 論, 展 開 了 雄 雌 之 風 遇 與 不 遇 的 論 辯, 而 遇 與 不 遇 之 議 題, 實 則 為 下 段 文 旨 預 留 伏 筆 因 此 本 段 結 構 上 可 以 分 二 層 來 推 究 其 意 :

第 一 層 說 明 快 哉 二 字 的 出 處, 評 論 宋 玉 的 見 解 第 二 層 人 有 遇 不 遇 一 詞 為 士 生 於 世 以 下 數 語 之 伏 筆 從 第 一 段 至 第 二 段 皆 是 緊 扣 快 哉 二 字 而 來, 唯 此 段 突 地 來 個 對 話, 之 後 還 對 宋 玉 的 見 解 作 評 論, 這 似 乎 是 節 外 生 枝, 豈 非 遠 離 主 題? 實 則 不 然, 仔 細 閱 讀 之, 本 段 文 字 仍 是 以 快 哉 二 字 為 據, 因 為 蘇 轍 於 此 處 只 是 借 評 論 宋 玉 之 話, 巧 妙 地 引 出 快 哉 二 字 的 出 處 快 哉 此 風, 此 乃 第 一 層 而 文 中 亦 藉 由 宋 玉 與 楚 王 之 間 的 問 答, 另 生 波 瀾, 說 明 人 的 遇 不 遇, 即 人 生 得 意 與 否, 實 與 風 無 關, 故 夫 風 無 雄 雌 之 異, 而 人 有 遇 不 遇 之 變 ; 楚 王 之 所 以 為 樂, 與 庶 人 之 所 以 為 憂, 此 則 人 之 變 也, 而 風 何 與 焉 即 本 文 生 發 議 論 之 始 表 面 上 作 者 認 為 風 只 是 風, 無 雄 雌 的 差 別, 楚 王 與 百 姓 眼 前 之 風 均 同, 楚 王 之 所 以 感 到 快 樂, 而 百 姓 之 所 以 感 到 憂 慮, 是 因 為 二 者 之 間 的 境 遇 不 同, 故 憂 樂 殊 異, 與 風 無 干, 足 見 外 在 的 事 物 並 非 是 快 與 不 快 的 決 定 性 因 素 ; 而 此 處 亦 帶 有 另 一 層 深 義, 即 他 們 三 人 之 所 以 遭 受 貶 謫 不 遇, 楚 風 不 與 : 這 不 過 是 自 我 寬 解 之 言 罷 了 此 為 第 二 層 另 外, 以 文 氣 來 說, 此 段 亦 有 舒 緩 文 勢 之 作 用 古 人 為 文, 向 來 注 重 文 氣 [14], 若 是 在 稱 快 世 俗 後, 緊 承 士 生 於 世 數 語, 文 章 讀 來 便 有 氣 短 勢 促 之 嫌, 而 此 處 蘇 轍 旁 生 一 筆, 便 使 行 文 間 氣 勢 紆 徐 開 闔 有 致 舒 放 自 如 第 四 段 : 點 名 題 旨 所 在, 自 士 生 於 世, 至 烏 睹 其 為 快 也 哉, 說 明 心 中 坦 然 不 以 物 傷 性 者, 將 無 所 不 快 此 段 依 序 可 分 為 三 個 層 次 : 第 一 層 立 論 泛 說 士 之 所 以 快 與 不 快 的 原 因 或 作 法 第 二 層 正 例 進 入 正 題, 說 明 張 夢 得 之 所 以 無 所 不 快 的 原 因, 是 他 不 以 謫 為 意, 即 能 夠 自 適 所 得 來 的 第 三 層 反 例 從 反 面 立 論, 仍 舊 歸 結 到 快 字, 說 明 夢 得 之 勝 於 騷 人 思 士 者 多 矣 由 此, 本 段 一 開 始 先 承 上 段 遇 不 遇 之 變 推 出 本 文 之 主 旨 : 士 生 於 世, 使 其 中 不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病? 使 其 中 坦 然, 不 以 物 傷 性, 將 何 適 而 非 快? 此 為 立 論 之 處, 闡 述 人 活 在 世 上, 假 使 心 中 坦 然 自 得, 那 麼 到 哪 裡 皆 能 無 所 不 快! 此 為 第 一 層, 緊 接 後 面 的 二 層 內 容, 實 則 為 此 處 立 論 所 舉 的 正 反 二 例 至 於 士 究 是 指 一 般 人, 抑 或 中 國 的 知 識 份 子 即 士 大 夫? 筆 者 以 為 若 就 作 者 本 身 所 處 朝 代 本 文 的 寫 作 背 景 而 言, 當 是 指 後 者 中 國 的 知 識 份 子 然 此 處 也 可 以 不 去 特 別 指 出, 因 為 本 篇 文 章 之 所 以 歷 久 不 衰 傳

頌 不 已, 就 是 因 此 段 蘊 含 之 深 義, 實 已 為 跨 越 古 今 皆 能 通 達 的 人 生 態 度, 故 凡 人 若 都 抱 此 心 態 處 世, 定 使 人 類 生 存 的 環 境 更 加 和 諧 第 二 層 為 正 面 例 子, 稱 道 張 氏 不 以 謫 居 為 憂, 能 夠 將 自 我 寄 託 在 山 水 之 間 的 曠 達 行 徑, 證 明 了 第 一 層 的 論 點 : 使 其 中 坦 然, 不 以 物 傷 性, 將 何 適 而 非 快? 且 以 其 中 宜 有 以 過 人 之 處 一 句, 道 出 了 當 時 文 人 遭 貶 之 挫 折 何 其 憂 深, 而 張 夢 得 謫 居 在 黃 州 ( 即 文 中 的 齊 州 之 地 ) 時, 初 無 定 所, 借 宿 於 承 天 寺 [15], 竟 能 利 用 處 理 公 務 的 閒 暇 時 間, 遊 山 玩 水, 還 為 此 建 了 一 座 亭 子, 實 在 是 應 該 有 超 越 常 人 的 地 方, 所 以 將 蓬 戶 甕 牖, 無 所 不 快 ; 而 況 乎 濯 長 江 之 清 流, 挹 西 山 之 白 雲, 即 便 是 居 處 環 境 的 簡 陋 生 活 的 窘 困, 卻 能 放 懷 得 失, 沉 浸 在 大 自 然 的 江 闊 天 清, 亦 是 了 不 得 之 胸 襟, 此 就 是 張 氏 的 過 人 之 處 最 後 筆 鋒 掉 轉, 由 正 面 舉 例 論 證 轉 為 反 面 立 論 : 不 然, 連 山 絕 壑, 長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風, 照 之 以 明 月, 此 皆 騷 人 思 士 之 所 以 悲 傷 憔 悴 而 不 能 勝 者, 即 呼 應 前 面 立 論 士 生 於 世, 使 其 中 不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病, 對 於 心 中 無 法 坦 然 自 適 的 騷 人 墨 客, 那 麼 即 使 有 連 山 絕 壑 的 雄 奇 壯 麗, 長 林 古 木 之 幽 靜, 清 風 的 吹 拂, 明 月 的 照 耀, 也 只 會 使 他 們 觸 景 傷 情 更 加 地 哀 愁, 怎 能 享 受 到 這 些 大 自 然 的 美 景 呢? 這 與 張 夢 得 之 得 失 忘 懷, 能 與 天 地 萬 物 融 合 為 一 的 境 界, 實 是 正 反 之 對 照 此 為 第 三 層 而 到 了 最 後 一 段, 也 是 文 章 總 合 之 處, 文 章 通 過 稱 道 張 夢 得 的 坦 然 自 適, 無 往 不 快, 從 正 反 兩 面 來 論 證 主 旨, 這 種 筆 法 更 加 有 力 闡 發 主 題 此 外, 本 段 文 字 有 許 多 呼 應 前 段 文 意, 如 : 不 以 謫 為 患 謫 居 齊 安 此 其 中 宜 有 以 過 人 者 其 中 坦 然 濯 長 江 之 清 流 江 出 西 陵 數 語 挹 西 山 之 白 雲 西 望 武 昌 諸 山 由 此,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轍 之 行 文 是 相 當 嚴 謹, 起 承 轉 合 兼 具, 無 怪 乎 吾 師 黃 登 山 先 生 常 言 欲 欣 賞 歷 代 散 文 之 美, 還 是 唐 宋 文 人 作 品 最 為 佳 妙! 四 線 索 筆 法 修 辭 全 文 快 哉 一 詞 共 出 現 七 次, 實 為 全 文 之 線 索, 可 說 是 兼 具 主 題 線 索 式 文 眼 [16], 極 寫 其 觀 賞 形 勝 與 覽 古 之 快 先 記 述 快 哉 亭 自 然 人 文 景 觀 之

所 以 稱 快, 後 援 引 楚 王 披 襟 當 風 之 歷 史 史 實, 申 論 坦 然 自 得 無 往 不 快 的 人 生 哲 理 本 文 無 論 章 法 行 文 皆 由 快 哉 二 字 為 主 軸 來 進 行 : 江 流 之 勝 人 事 古 蹟 古 今 風 人 泛 論 實 例 正 面 反 面 文 中 蘇 轍 從 江 流 之 勝 至 人 事 古 蹟, 由 古 至 今, 從 風 至 人, 從 泛 論 到 實 例, 由 正 面 到 反 面, 一 一 敘 論 ; 由 亭 名 快 哉 記 敘 亭 景 之 所 以 為 快, 再 由 三 國 流 風 遺 蹟 之 稱 快 世 俗, 引 出 楚 襄 王 披 襟 當 風 之 快, 而 後 再 歸 結 於 坦 然 自 適 之 快, 張 君 自 放 山 水 之 快, 並 反 面 指 陳 騷 人 思 士 因 得 失 縈 懷 不 能 暢 快 故 其 章 法 因 快 哉 二 字 之 貫 串, 有 其 內 在 脈 絡, 且 文 意 上 亦 層 層 翻 進, 有 一 氣 呵 成 之 妙 另 外, 在 敘 事 繪 景 的 筆 法 上, 採 時 空 交 錯 虛 實 相 間 詳 略 之 筆 法 筆 者 在 此 用 一 架 構 表 統 攝 以 上 筆 法 : 敘 事 時 間 虛 筆 略 筆 : 今 北 宋 古 三 國 戰 國 今 北 宋 繪 景 空 間 實 筆 詳 筆 : 第 一 段 江 流 之 勝 快 哉 亭 第 二 段 南 北 百 里 東 西 一 舍 亭 前 俯 景 仰 景 日 景 夜 景 近 景 遠 景 時 間 上 古 今 交 錯 的 筆 法, 令 人 跨 越 時 空 境 界, 令 人 感 到 時 間 是 無 限 綿 長 由 張 夢 得 所 在 的 朝 代 北 宋, 而 後 時 間 往 前 追 溯 至 三 國 戰 國, 既 是 追 溯 古 代 時 空, 是 屬 虛 筆 寫 法, 而 僅 以 幾 個 詞 語 描 繪 偉 大 史 蹟 而 空 間 的 描 繪 上, 又 屬 略 筆 空 間 的 描 繪 則 可 看 出 由 亭 景 一 處 狹 小 範 圍 竟 將 視 野 延 至 無 限 寬 廣, 如 視 野 上 的 鏡 頭 由 大 範 圍 至 小 範 圍, 而 後 又 將 鏡 頭 拉 遠 至 整 個 天 地 間 的 廣 大 空 間, 其 自 然 勝 景 真 是 極 其 無 窮 無 盡 本 文 描 景 上 尤 以 第 二 段 從 亭 之 所 見 的 景 觀 最 為 高 妙 蘇 轍 於 此 處 充 分 發 揮 其 觀 察 力, 寫 景 的 層 次 井 然, 且 能 寫 出 景 物 的 特 色 及 予 人 之 感 受 :

層 次 景 物 特 色 感 受 水 濤 瀾 洶 湧 雄 渾 有 力 天 風 雲 開 闔 變 化 迅 速 水 面 人 文 舟 楫 出 沒 飄 忽 水 下 水 族 聲 音 魚 龍 悲 嘯 感 奮 岸 山 岡 陵 起 伏 逶 迤 岸 木 草 木 行 列 優 美 岸 人 文 屋 舍 可 數 恬 靜 [17] 此 處 具 體 詳 盡 又 細 膩 的 筆 法, 可 謂 詳 筆 實 筆 工 筆 寫 景 兼 有 之 這 種 筆 姿 的 豐 富 變 化, 使 文 章 的 形 式 更 加 優 美, 無 形 中 益 增 加 高 價 值 的 閱 讀 性 其 中 虛 實 之 筆 可 使 全 文 之 藝 術 更 臻 美 妙 之 境, 據 中 國 古 典 文 藝 學 叢 編 一 談 虛 實 之 藝 術 [18] : 實, 是 指 在 文 藝 作 品 中 直 接 可 感 的 方 面, 亦 即 直 接 形 象 ; 虛, 是 指 在 文 藝 作 品 中 由 直 接 形 象 引 發 而 由 聯 想 或 想 像 的 間 接 形 象, 好 的 文 藝 作 品, 實 以 引 虛, 虛 中 孕 實, 能 使 欣 賞 者 回 味 無 窮 本 文 即 藉 由 江 流 之 勝 的 實 筆, 引 發 歷 史 遺 跡 的 虛 筆, 而 此 段 虛 筆 的 敘 述 中, 亦 蘊 含 了 快 哉 真 意, 形 成 虛 實 相 間 的 藝 術 妙 境 了 在 修 辭 上, 若 以 細 論, 則 可 以 賞 析 之 處 繁 多, 如 本 篇 文 章 駢 散 相 參, 有 大 量 的 排 比 對 偶 之 句, 既 對 仗 工 整, 且 音 律 優 美 ; 另 外 在 主 題 的 闡 述 上, 又 使 用 許 多 對 比 手 法, 使 文 章 前 後 呼 應, 相 映 成 趣 然 因 此 種 映 襯 手 法 與 前 面 所 述 之 呼 應 文 句 有 重 疊 之 累, 因 而 筆 者 於 此 僅 就 論 述 錯 綜 諷 刺 激 問 三 個 修 辭 技 巧 錯 綜 : 據 黃 慶 宣 修 辭 學 中 對 錯 綜 下 的 定 義 : 凡 把 形 式 整 齊 的 辭 格, 如 類 疊 對 偶 排 比 層 遞 等, 故 意 抽 換 詞 彙 交 蹉 語 次 伸 縮 文 句 變 化 句 式, 使 其 形 式 參 差, 詞 彙 別 異, 叫 做 錯 綜 [19] 依 此 定 義, 文 中 風 無 雄 雌 之 異, 而 人 有 遇 不 遇 之 變 一 句, 過 去 高 中 國 文 動 動 腦 第 三 冊 的 編 者 將 此 句 納 為 互 文 修 辭 格 實 為 謬 誤 之 說, 吾 師 黃 登 山 先 生 說 明 此 句 宜 為 抽 換 詞 面 之 錯 綜 修 辭, 因 風 與 人 無 關, 怎 可 互 文 參 照? 應 是 為 求 變 化, 而 將 上 句 的 異, 在 下 句 抽 換 成 意 義 相 同 的 變, 使 文 句 不 致 有 貧 乏 重 複 之 嫌 另 外 使 其 中 不 坦 然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病? 使 其 中 坦 然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快 中 的 將 何 往 而 非 病 與 將 何 往 而 非 快 才 是 屬 於 互 文 參 照 的 修 辭 法 諷 刺 : 諷 刺 又 稱 為 反 諷 [20], 是 指 運 用 一 定 的 語 言 表 達 方 式, 顯 示 事 物 內 部 的 不 協 調 性, 暴 露 其 荒 謬 可 笑 的 本 質, 以 貶 責 否 定 該 事 物 或 事 務 的 某 個 方 面 的 技 法 修 辭 通 鑒 中 提 及 諷 刺 帶 有 強 烈 的 感 情 色 彩 [21]

另 外, 於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中 亦 說 : 表 象 和 事 實 的 對 比, 表 面 上 講 的 是 一 件 事, 骨 子 裡 指 的 是 另 外 一 件 相 反 的 事 如 第 三 段 中 的 此 獨 大 王 之 雄 風 耳, 庶 人 安 得 共 之 文 句, 表 面 上 看 似 讚 美 楚 襄 王 英 豪 的 氣 勢, 但 實 際 上 則 是 諷 刺 楚 襄 王 的 不 知 民 間 疾 苦, 未 能 與 民 同 樂 激 問 : 此 為 設 問 修 辭 中 的 激 問 修 辭 格, 因 帶 有 反 詰 語 氣, 故 亦 稱 為 反 詰 據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中 所 下 之 定 義 用 疑 問 句 的 形 式 表 達 確 定 的 意 思, 以 增 強 語 式 的 修 辭 方 式, 叫 做 反 問 反 問 又 叫 反 詰 詰 問 或 激 問 [22] 另 外 此 書 將 激 問 修 辭 分 為 兩 類 : 一 為 用 否 定 的 方 式 表 示 肯 定 的 意 思, 另 一 種 為 用 肯 定 的 形 式, 表 示 否 定 的 意 思 如 第 三 段 此 則 人 之 變 也, 而 風 何 與 焉? 以 及 第 四 段 士 生 於 世, 使 其 中 不 坦 然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病? 使 其 中 坦 然 自 得, 將 何 往 而 非 快 二 處 反 問 讀 者 的 方 式, 皆 屬 用 否 定 的 方 式 表 示 肯 定 的 意 思 的 類 型, 逼 使 文 氣 為 之 暢 勝 有 加 強 語 氣 之 效 陸 結 論 總 體 而 言, 本 文 以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為 題, 而 以 烏 賭 其 為 快 也 哉 的 反 詰 收 篇 的 特 殊 形 構, 即 吾 師 黃 登 山 先 生 常 提 及 的 特 意 構 成 形 式 上 的 矛 盾 衝 突, 巧 妙 地 達 到 內 容 上 的 和 諧 統 一 文 章 為 快 哉 亭 而 作, 但 此 亭 只 是 一 空 曠 的 軸 心, 全 文 繞 著 此 軸 心, 轉 出 了 自 然 風 景 歷 史 風 景 文 學 風 景, 最 後 歸 結 於 心 靈 風 景 由 長 江 水 勢 層 遞 三 變 寫 來, 為 此 亭 繪 下 一 廣 大 的 背 景 及 視 野, 觀 點 甚 廣, 映 襯 出 快 哉 亭 的 珍 巧 ; 再 從 歷 史 與 文 學, 將 觀 點 拉 深, 使 此 亭 點 染 了 人 文 深 度, 最 後 再 以 議 論 將 觀 點 提 昇, 道 出 人 生 在 世, 必 須 保 持 心 靈 的 自 由, 不 為 外 在 境 遇 所 移, 才 能 無 往 不 快, 無 入 而 不 自 得 另 外, 除 了 上 述 文 章 結 構 內 容 行 文 特 色 的 析 論 之 外, 筆 者 以 為 此 文 題 目 為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所 以 通 篇 不 論 描 景 敘 事 皆 以 黃 州 快 哉 亭 相 關 之 事 物 為 主 軸 如 既 提 及 三 國 英 雄 人 物, 何 不 提 諸 葛 亮 關 羽 張 飛 等 人, 而 言 孫 權 曹 操 周 瑜 陸 遜, 即 因 黃 州 昔 為 孫 吳 之 領 土, 且 這 些 人 均 是 赤 壁 之 戰 的 主 要 人 物, 此 等 寫 法 近 似 楚 辭 一 書 : 書 吳 地 吳 人 吳 語 ; 另 外 第 三 段 快 哉 一 詞 之 出 處 : 楚 王 宋 玉 等 人 事 的 場 景 亦 是 舊 日 之 黃 州 此 篇 文 章 實 與 東 坡 的 名 作 前 赤 壁 賦 有 許 多 相 似 之 處, 筆 者 在 此 希 望 於 未 來 可 以 將 本 篇 與 之 相 較 一 番, 其 中 定 能 激 發 更 多 的 文 學 意 趣

參 考 書 目 書 籍 01 欒 城 集, 宋 蘇 轍 著, 四 部 備 要 本 02 蘇 轍 評 傳, 曾 棗 莊 著, 台 北,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社,1995 年 初 版 03 古 文 辭 類 纂, 清 姚 鼐 著 王 文 濡 評 校, 台 灣 中 華 書 局,1972 9 月 04 蘇 轍, 呂 晴 飛 主 編, 台 北, 地 球 出 版 社,1992 初 版 05 蘇 轍 集, 蘇 轍 撰, 中 華 書 局,1990 年 初 版 06 欒 城 集, 蘇 轍 撰, 江 蘇,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7 年 初 版 07 宋 代 文 化 與 文 學 研 究, 張 海 鷗 著, 北 京,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2002 年 4 月 08 北 宋 新 舊 黨 爭 與 文 學, 蕭 慶 傳 著, 北 京,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2001 年 6 月 09 宋 代 文 學 通 論, 王 水 照 主 編, 高 雄, 復 文 圖 書 出 版 社, 民 89 年 10 宋 代 文 學 史, 孫 望 常 國 武 主 編, 北 京,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1996 年 初 版 11 北 宋 的 古 文 運 動, 何 寄 澎 著, 台 北, 幼 獅 文 化 出 版 公 司, 1996 年 初 版

12 中 國 文 學 之 美 學 精 神, 葉 太 平 著, 台 北, 水 牛 出 版 社, 民 87 年 初 版 13 古 代 散 文 鑒 賞 辭 典, 王 彬 主 編, 北 京, 農 村 圖 書 出 版 社, 1987 年 12 月 初 版 14 古 文 鑑 賞 集 成, 吳 功 正 周 振 甫 等 主 編, 台 北, 文 史 哲 出 版 社, 民 86 年 6 月 再 版 15 修 辭 學, 黃 慶 萱 著, 台 北, 三 民 書 局, 民 國 79 年 6 月 再 版 16 中 國 古 典 文 藝 學 叢 編, 胡 經 之 編 著, 北 京,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1 年 7 月 17 修 辭 通 鑒., 成 偉 鈞 編 著, 台 北, 建 宏 出 版 社,1996 年 18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台 北, 書 林 出 版 社, 民 80 年 9 月 19 高 中 國 文 趣 味 教 學 手 冊 第 三 冊, 宋 裕 編 著, 台 北, 萬 卷 樓 圖 書 出 版 社, 民 85 年 初 版 20 高 中 國 文 動 動 腦 第 三 冊, 梁 桂 珍 等 人 編 著, 校 訂 者 : 王 熙 元 劉 兆 祐 龔 鵬 程, 台 北, 國 文 天 地 雜 誌 社, 民 78 年 9 月 21 新 譯 古 文 觀 止, 謝 冰 瑩 等 注 譯, 台 北, 三 民 書 局,1992 年 9 月 22 今 註 今 譯 古 文 觀 止, 黎 民 文 化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1996 年 9 月 23 文 化 苦 旅, 余 秋 雨 著, 中 文 在 線 出 版 社,2002 年 11 月 再 版 24 古 文 分 類 選 註, 黃 登 山 黃 炳 秀, 台 北, 文 史 哲, 民 90 年

25 續 資 治 通 鑑 長 編, 卷 221, 熙 寧 四 年 三 月 文 彥 博 語 期 刊 01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賞 析, 黃 春 貴 著, 台 北, 國 文 天 地 月 刊 第 14 卷 第 4 期, 民 87 年 9 月 02 成 大 第 一 屆 宋 代 文 學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中 的 蘇 氏 兄 弟 繪 畫 觀 的 考 察, 李 栖 著 03 中 文 研 究 計 劃 中 的 北 宋 貶 謫 詩 人 的 心 靈 模 式 與 類 型 分 析, 黃 美 玲 著, 民 90 年 04 虛 實 章 法 析 論, 陳 佳 君 著, 中 華 活 頁 文 選, 第 4 期 總, 第 148 期 05 蘇 轍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賞 析 結 構 分 析, 陳 佳 君 著, 民 90 年 附 錄 蘇 轍 生 平 重 要 事 蹟 一 覽 表 仁 宗 1. 父 蘇 洵 遠 遊 在 外, 少 年 時 由 母 親 程 氏 啟 蒙 教 導 2. 嘉 祐 二 年, 十 九 歲, 與 兄 同 榜 中 進 士 少 年 英 氣, 可 參 上 樞 密 韓 太 尉 書 3 附 帶 說 明 嘉 祐 二 年 榜 趣 事 : (1) 該 榜 在 古 文 運 動 中 地 位 重 要, 歐 陽 脩 任 主 考, 提 拔 曾 鞏 蘇 軾 蘇 轍, 雖 引 起 軒 然 大 波, 但 使 北 宋 散 文 走 向 平 淡 樸 實 的 古 文 之 風 歐 陽 脩 很 欣 賞 蘇 軾 的 刑 賞 忠 厚 之 至 論, 但 因 懷 疑 是 學 生 曾 鞏 所 作, 為 免 非 議, 將 他 置 於 第 二 名 歐 陽 脩 感 嘆 : 老 夫 當 避 此 人 出 一 頭 地 並 對 家 人 說, 三 十 年 後, 世 人 將 只 知 蘇 軾, 不 再 記 得 有 歐 陽 脩 (2) 蘇 洵 說 : 莫 道 登 科 易, 老 夫 如 登 天 ; 莫 道 登 科 難, 小 兒 如

拾 芥 (3) 眉 山 生 三 蘇, 草 木 盡 皆 枯 ( 吸 收 天 地 精 華 ) 剛 中 進 士, 母 程 氏 病 卒, 守 喪 三 年 英 宗 1. 守 喪 期 滿, 赴 京 候 官 後 任 校 書 郎, 隨 父 在 京 修 禮 書, 以 侍 奉 老 邁 (50 幾 歲 ) 的 父 親 直 到 三 年 後 蘇 軾 回 京 任 官 才 赴 外 任, 次 年, 父 病 卒, 回 川 守 喪 神 宗 哲 宗 徽 宗 2. 這 是 兄 弟 倆 第 一 次 分 別, 蘇 轍 想 到 五 年 前 赴 京 趕 考 時 曾 經 澠 池, 送 行 後 想 到 子 瞻 西 行 赴 任 必 經 澠 池, 寫 懷 澠 池 寄 子 瞻 兄 : 相 攜 話 別 鄭 原 上, 共 道 長 途 怕 雪 泥 歸 騎 還 尋 大 梁 陌, 行 人 已 渡 古 崤 西 曾 為 縣 吏 知 民 否? 舊 宿 僧 房 壁 共 題 遙 想 獨 游 佳 味 少, 無 言 騅 馬 但 鳴 嘶 蘇 軾 次 原 韻 字 寫 了 和 子 由 澠 池 懷 舊 : 人 生 到 處 知 何 似, 應 似 飛 鴻 踏 雪 泥, 泥 上 偶 然 留 指 爪, 鴻 飛 哪 復 計 東 西! 老 僧 已 死 成 新 塔, 壞 壁 無 由 見 舊 題 往 日 崎 嶇 還 記 否, 路 長 人 困 蹇 驢 嘶 1. 父 喪 後 再 任 官, 此 時 王 安 石 變 法, 反 對 新 法, 官 職 不 高 又 因 蘇 軾 的 烏 台 詩 案 ( 子 由 : 東 坡 何 罪? 獨 以 名 太 高 ), 上 為 兄 軾 下 獄 上 書, 自 願 降 官 以 贖 兄 罪, 蘇 軾 則 寫 獄 中 寄 子 由 : 與 君 世 世 為 兄 弟, 更 結 人 間 未 了 因 可 見 兄 弟 情 誼 深 厚, 眾 人 力 保 之 下, 蘇 軾 貶 官 黃 州 湖 北 黃 岡 團 練 副 使, 蘇 轍 亦 貶 筠 州 江 西 高 安 鹽 酒 稅, 也 就 是 寫 黃 州 快 哉 亭 記 時 當 時 筠 州 另 兩 名 同 事 皆 罷 官, 三 人 業 務 落 入 他 一 人 身 上, 加 上 洪 水 過 後, 官 署 被 毀, 連 容 身 之 處 也 沒 有, 整 天 早 出 晚 歸, 在 市 上 與 人 民 算 計 蠅 頭 小 利, 無 暇 立 德 修 業, 極 其 痛 苦 此 時 開 始 習 佛 官 運 較 順 1. 歸 隱 許 州 河 南 許 昌 潁 水 之 濱, 自 號 穎 濱 遺 老 靜 心 養 氣, 兒 孫 承 歡, 安 享 十 三 年, 七 十 四 歲 在 靜 寂 中 辭 世

[1] 蘇 軾 答 張 文 潛 書 [2] 宋 史 歐 陽 修 傳 [3] 宋 史 蘇 轍 傳 [4] 鶴 山 先 生 大 全 文 集 卷 六 二 跋 蘇 文 定 公 帖 [5] 曹 丕 典 論 論 文 [6] 余 秋 雨 文 化 苦 旅 中 文 在 線 出 版 社,2002.11 再 版 [7] 黃 登 山 黃 炳 秀 古 文 分 類 選 註, 頁 : 台 北 市 文 史 哲, 民 90 [8] 張 高 評 古 典 散 文 的 主 題 與 技 巧 中 提 到 唐 宋 文 人 的 著 作 中 有 十 種 較 常 見 之 文 章 類 型 :1. 山 水 寓 志, 體 現 林 泉 隱 逸 之 樂 ;2 因 物 詠 懷, 借 題 發 揮 感 悟 ;3. 悼 古 傷 今, 引 為 勸 戒 資 鑑 ;4. 閒 情 逸 趣, 勝 景 描 摹 ;5. 慷 慨 論 政, 進 陳 得 失 ;6. 從 容 評 史, 鑑 戒 成 敗 ;7. 敘 事 傳 人, 得 失 龜 鑑 ;8. 談 學 品 藝, 心 裁 別 出 ;9. 說 服 勸 諫, 情 理 兼 顧 ;10. 以 文 為 戲, 亦 莊 亦 諧 [9] 續 資 治 通 鑑 長 編 卷 221, 熙 寧 四 年 三 月 文 彥 博 語 [10] 黃 美 玲 中 文 研 究 計 劃 北 宋 貶 謫 詩 人 的 心 靈 模 式 與 類 型 分 析 民 90 [11] 張 海 鷗 宋 代 文 化 與 文 學 研 究 宋 代 文 人 的 謫 居 心 態,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02.4, 頁 202 [12] 曹 操 龜 雖 壽 12 三 國 志 周 瑜 傳 操 雖 托 名 漢 相, 其 實 漢 賊 也 將 軍 以 神 武 雄 才, 兼 仗 父 兄 之 烈, 割 據 江 東, 地 方 數 千 里, 兵 精 足 用, 英 雄 樂 業, 尚 當 橫 行 天 下, 為 漢 家 除 殘 去 穢 況 操 自 送 死, 而 可 迎 之 耶? 請 為 將 軍 籌 之.. 今 使 北 土 已 安, 操 無 內 憂, 能 曠 日 持 久, 來 爭 疆 場, 又 能 與 我 校 勝 負 於 船 楫 間 乎? 今 北 土 既 未 平 安, 加 馬 超 韓 遂 尚 在 關 西, 為 操 後 患 且 舍 鞍 馬, 仗 舟 楫, 與 吳 越 爭 衡, 本 非 中 國 所 長, 又 今 盛 寒, 馬 無 草, 驅 中 國 士 眾 遠 涉 江 湖 之 間, 不 習 水 土, 必 生 疾 病 此 數 四 者, 用 兵 之 患 也, 而 操 皆 冒 行 之 將 軍 擒 操, 宜 在 今 日 [14] 本 篇 析 論 在 作 者 著 作 學 術 思 想 風 格 中 曾 提 及 蘇 轍 為 文 注 重 養 氣 [15] 蘇 軾 記 承 天 寺 夜 遊 一 文 中 可 看 出 此 點 [16] 成 偉 鈞 編 著 修 辭 通 鑒. 第 五 篇 篇 章 修 辭 台 北 縣, 中 和 市, 建 宏 出 版 社, 1996, 頁 1043~1045

[17] 工 筆 寫 景 : 成 偉 鈞 編 著 修 辭 通 鑒. 第 五 篇 篇 章 修 辭 台 北 縣, 中 和 市, 建 宏 出 版 社,1996, 頁 1059 虛 實 修 辭 : 成 偉 鈞 編 著 修 辭 通 鑒. 第 五 篇 篇 章 修 辭 台 北 縣, 中 和 市, 建 宏 出 版 社,1996, 頁 1116 [18] 胡 經 之 中 國 古 典 文 藝 學 叢 編 一. 虛 實 北 京,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1.7 [19]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台 北 : 三 民 書 局, 民 國 79.6 再 版, 頁 527 [20] 同 上, 略 之 頁 321 [21] 同 註 16, 略 之 頁 1125 [22]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台 北, 書 林 出 版 社, 民 80 年 9 月, 頁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