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疾病诊治实务(一)

名人养生.doc

<4D F736F F 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27 i

% % ,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 ,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

海淀区、房山区(四)

穨ecr1_c.PDF

穨2005_-c.PDF

北京理工大学.doc

尲㐵.⸮⸮⸮⸮⸮

东城区(下)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物质结构_二_.doc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i

水力发电(九)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景观植物(一)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园林植物卷(三).doc

19q indd

厨房小知识_一_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厨房小知识(五)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园林植物卷(十二).doc

华东师范大学.do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乳业竞争_一_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doc

untitled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六)

中国政法大学(六).doc

胎儿健康成长.doc

bnbqw.PDF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nb.PDF

第三章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米食天地教案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1) (2) (3) 1. (1) 2

(Microsoft Word \256\325\260\310\267|\304\263\254\366\277\375.doc)

(i) (ii) (iii) (iv) 380,000 [ ] , , % % % 5.5% 6.5%

厨房小知识(四)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4D F736F F D 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避孕知识(下).doc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一).doc

i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七).doc

i

女性美容保健(四).doc

學 習 內 容 元 素 一 直 透 過 中 小 學 校 課 程 相 關 課 題 培 養, 如 : 小 學 常 識 科 人 文 學 科 和 科 學 科 等 這 些 從 沒 有 因 為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課 程 指 引 在 2012 年 擱 置 而 有 任 何 改 變 4. 教 育 局 持

untitled

新婚夫妇必读(九).doc

FEELING COMFORTABLE ABOUT SEX


婴幼儿护理(四).doc

說 明 會 內 容 全 民 健 保 暨 施 行 細 則 修 正 之 承 保 重 點 與 案 例 說 明 二 代 健 保 實 施 後 就 醫 權 益 更 有 保 障 補 充 保 險 費 知 識 自 我 檢 測 及 討 論 附 錄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保 險 費 負 擔 金 額 表 ( 四 )- 職

小儿疾病防治(四).doc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五).doc

ii

名人养生.doc

常见病防治(二).doc

女性减肥健身(一).doc

Microsoft Word - 報告.doc

奥运风云榜(上).doc

肝病养生.doc

t02aplp

华北电力大学(下).doc

明星资料大全(八).doc

春季养生(上).doc

1. 血 液 對 身 體 細 胞 的 重 要 性 身 體 得 以 健 康 運 作, 最 主 要 靠 的 是 血 管 內 的 血 液 ; 它 帶 著 養 分 與 氧 給 細 胞, 並 帶 回 廢 雜 物 及 二 氧 化 碳 排 出 體 外, 若 此 血 管 阻 塞 導 致 運 作 不 順 時, 各 部

III

未命名-2

Policy Agenda

中国奶粉业_一_


女性美容保健(七).doc

(i) (ii) (iii) (i) (ii) (iii) (iv) 1. 2

Transcription: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圖 書 資 訊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老 師 : 鄭 恒 雄 明 清 譯 書 書 目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郭 建 佑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七 月

摘 要 隨 著 明 末 以 來 中 西 文 化 的 交 流, 西 學 譯 書 的 傳 入,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面 臨 到 文 獻 環 境 的 改 變, 以 收 集 譯 書 為 己 任 的 譯 書 書 目 是 中 西 新 舊 知 識 交 替 下 的 特 殊 產 物 譯 書 書 目 大 多 為 中 國 學 者 所 編 撰, 在 思 想 上 雖 延 續 著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精 神, 但 是 由 於 所 譯 書 籍 種 類 繁 雜 內 容 新 穎, 早 已 非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所 能 涵 蓋, 在 編 纂 上 勢 必 得 採 用 不 同 的 分 類 方 法 與 著 錄 體 制 譯 書 書 目 實 為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向 現 代 過 渡 的 橋 樑 本 研 究 擬 從 研 究 明 清 時 期 譯 書 書 目 的 發 展, 來 理 解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在 西 學 影 響 下 所 做 出 的 反 應 與 回 饋, 具 體 而 微 的 呈 現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轉 型 之 初 的 複 雜 歷 史 圖 景 本 研 究 共 分 五 章, 除 了 首 末 緒 論 及 結 論 外, 各 章 內 容 如 下 : 第 貳 章 : 譯 書 書 目 形 成 的 歷 史 脈 絡, 先 回 顧 西 學 輸 入 中 國 的 時 間 和 內 容 等 環 節 再 按 照 歷 史 進 程 與 內 容 特 徵 區 分 為 數 個 階 段, 探 究 每 個 階 段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內 涵 以 及 明 清 時 期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概 況, 瞭 解 當 時 的 時 代 氛 圍 與 學 術 思 潮 第 參 章 :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與 著 錄 體 例, 則 是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發 展 概 況 及 體 例 加 以 探 討 從 譯 書 書 目 的 類 型 切 入, 將 譯 書 書 目 分 為 專 科 型 綜 合 型 出 版 目 錄 藉 由 對 譯 書 書 目 類 型 的 區 分, 能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內 容 有 初 步 的 認 識 而 後 進 一 步 釐 清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思 想 及 體 例 的 運 用, 深 入 認 識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意 涵 第 肆 章 :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系 統, 從 中 國 本 土 學 術 傳 統 自 身 的 發 展, 及 西 學 學 術 體 系 影 響 這 兩 條 線 索 入 手 希 望 在 此 基 礎 上, 理 解 譯 書 書 目 在 中 國 四 部 分 類 法 框 架 下 是 如 何 因 應 圖 書 分 類 與 學 術 體 系 的 轉 化, 藉 以 呈 現 近 現 代 中 國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與 改 變 綜 合 以 上 所 述, 明 清 時 期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譯 書 活 動 的 歷 史 脈 絡, 以 及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在 面 對 西 學 的 解 讀 和 應 對 方 式 這 兩 個 層 面, 就 是 本 研 究 討 論 明 清 時 期 譯 書 書 目 的 狀 況 與 評 價 之 主 軸

謝 辭 當 開 始 提 筆 寫 謝 辭 時, 感 受 最 多 的 不 是 論 文 完 成 的 喜 悅, 而 是 結 束 輔 大 圖 資 多 年 學 習 歲 月 的 不 捨 七 年 前 選 擇 輔 大 圖 資 就 讀, 從 對 圖 資 領 域 的 一 無 所 知 到 參 與 圖 書 館 志 工 服 務 圖 書 館 工 讀 選 擇 繼 續 唸 研 究 所, 一 直 到 現 在 用 論 文 來 為 我 的 學 習 暫 時 劃 下 句 點, 希 望 未 來 的 日 子, 我 仍 能 在 圖 資 領 域 繼 續 學 習 論 文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向 指 導 教 授 鄭 恒 雄 老 師 致 上 最 誠 摯 的 謝 意 當 我 開 始 著 手 進 行 論 文 時, 由 於 選 擇 的 題 目 在 目 前 圖 資 領 域 中 少 有 人 進 行, 也 涉 及 了 往 昔 較 少 接 觸 的 史 學 領 域 在 收 集 資 料 撰 寫 論 文 的 過 程 中, 我 面 臨 到 許 多 的 困 惑, 鄭 老 師 在 我 論 文 進 行 時 的 引 導 與 啟 發, 給 予 我 許 多 的 幫 助, 讓 論 文 順 利 完 成 感 謝 兩 位 論 文 口 試 委 員 盧 荷 生 老 師 蘇 精 老 師 對 論 文 的 悉 心 查 閱, 對 我 的 寶 貴 建 議 和 叮 嚀 不 單 是 論 文 上 的 指 正, 兩 位 老 師 在 學 術 上 的 專 業 以 及 對 學 術 品 質 的 堅 持, 也 讓 我 受 益 良 多 感 謝 輔 大 圖 資 的 各 位 老 師, 老 師 們 在 課 堂 上 的 教 導, 讓 我 能 有 穩 定 的 基 礎 面 對 課 業 大 學 班 導 淳 淳 老 師 的 對 我 們 的 關 懷, 以 及 助 教 們 從 大 學 到 研 究 所 諸 多 事 項 的 幫 忙 與 提 醒, 我 都 銘 記 於 心 在 研 究 所 學 習 的 過 程 中, 同 學 間 對 課 業 的 相 互 討 論 一 同 參 與 活 動 互 相 鼓 勵 打 氣, 讓 我 擁 有 豐 富 充 實 的 研 究 所 生 活 祝 福 已 經 完 成 論 文 的 同 學 們, 繼 續 朝 自 己 的 理 想 邁 進, 還 沒 完 成 的 同 學 們 也 好 好 加 油 囉 身 旁 許 多 好 友 的 相 互 砥 礪 國 圖 工 讀 的 點 點 滴 滴 鳳 儀 的 陪 伴 輿 論 文 審 查 的 幫 忙, 也 都 是 我 求 學 過 程 中 的 美 好 回 憶 一 段 短 短 的 謝 辭 難 以 道 盡 我 在 輔 大 圖 資 七 年 的 學 習 歷 程, 以 及 感 謝 所 有 曾 給 予 我 幫 助 的 師 長 及 朋 友, 更 多 的 感 謝 在 我 的 心 中 最 後 感 謝 家 人 的 關 懷 與 鼓 勵, 父 母 親 的 支 持 與 照 顧, 是 我 努 力 求 取 知 識 的 最 大 後 盾 希 望 這 份 成 果 與 喜 悅 能 分 享 給 所 有 身 邊 關 心 我, 以 及 我 關 心 的 人 1

目 次 第 壹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問 題 考 察 2 一 變 動 時 代 背 景 下 的 特 定 產 物 : 譯 書 書 目 2 二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繼 承 與 重 建 : 譯 書 書 目 的 角 色 3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4 第 三 節 研 究 回 顧 與 資 料 運 用 6 一 目 錄 學 及 圖 書 史 相 關 領 域 6 二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及 譯 書 活 動 12 三 西 學 思 潮 及 分 類 系 統 的 轉 化 14 第 四 節 研 究 方 法 與 論 文 結 構 17 一 研 究 方 法 17 ( 一 ) 以 縱 向 的 時 間 發 展 結 合 橫 向 的 社 會 背 景 17 ( 二 ) 比 較 映 襯 法 的 特 質 突 顯 17 二 論 文 結 構 18 第 五 節 研 究 範 圍 19 一 研 究 對 象 19 二 時 間 斷 序 24 三 研 究 內 容 25 四 研 究 限 制 26 第 貳 章 譯 書 書 目 形 成 的 歷 史 脈 絡 27 第 一 節 明 清 之 際 : 西 學 的 最 初 傳 入 28 一 西 學 傳 入 的 時 代 背 景 28 二 譯 書 活 動 初 期 的 主 要 內 容 與 特 徵 30 三 明 清 時 期 :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總 結 33 第 二 節 清 中 期 :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式 微 36 i

一 雍 正 禁 教 後 的 逐 漸 式 微 36 二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對 西 學 的 反 應 38 第 三 節 晚 清 : 西 學 的 再 度 輸 入 41 一 晚 清 西 學 傳 播 主 體 的 多 樣 化 42 ( 一 ) 英 美 基 督 新 教 傳 教 士 為 開 端 42 ( 二 ) 政 府 力 量 的 參 與 45 ( 三 ) 社 會 士 人 的 逐 步 投 入 49 二 譯 書 內 容 的 轉 變 50 ( 一 ) 學 科 輸 入 的 多 元 化 50 ( 二 ) 日 譯 西 學 的 傳 入 54 三 書 目 答 問 對 西 學 的 反 應 58 第 參 章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與 著 錄 體 例 62 第 一 節 譯 書 書 目 的 類 型 62 一 專 科 型 譯 書 書 目 62 ( 一 ) 道 學 家 傳 至 泰 西 著 述 考 : 宗 教 譯 書 書 目 的 產 生 62 ( 二 ) 曆 書 總 目 表 為 開 端 的 自 然 科 學 性 譯 書 書 目 64 二 西 學 總 目 表 到 譯 書 經 眼 錄 : 綜 合 型 譯 書 書 目 的 逐 漸 成 長 70 ( 一 ) 西 學 書 目 表 首 開 先 例 的 綜 合 譯 書 書 目 70 ( 二 ) 日 譯 西 學 傳 入 後 所 產 生 的 譯 書 書 目 77 ( 三 ) 兼 採 東 學 與 西 學 的 東 西 學 書 目 79 三 機 構 出 版 目 錄 83 ( 一 ) 江 南 製 造 局 譯 書 書 目 84 ( 二 ) 廣 學 會 譯 著 新 書 總 目 87 ( 三 ) 益 智 書 會 擬 著 各 種 書 目 錄 與 寓 華 西 人 自 譯 各 書 目 錄 89 第 二 節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思 想 90 一 介 紹 西 學 推 廣 譯 書 91 二 經 世 致 用 下 的 援 引 西 學 93 三 維 新 變 法 與 新 民 之 道 95 第 三 節 譯 書 書 目 的 著 錄 體 例 99 一 繼 承 : 類 序 與 提 要 的 運 用 99 ii

( 一 ) 類 序 101 ( 二 ) 提 要 103 二 創 新 : 著 錄 項 目 的 多 元 化 106 ( 一 ) 完 整 的 著 錄 項 目 106 ( 二 ) 強 調 版 本 108 ( 三 ) 著 錄 價 值 109 第 肆 章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系 統 111 第 一 節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分 類 系 統 112 一 因 書 而 設 類 - 中 國 古 典 書 目 的 基 礎 112 二 七 分 而 四 部 - 古 今 不 易 之 法 114 三 學 科 分 類 或 學 術 分 類 - 中 國 古 典 書 目 所 依 循 的 腳 步 116 第 二 節 西 學 帶 來 的 迷 惘 119 一 學 尚 博 通 的 中 國 治 學 思 想 120 二 儒 家 思 想 下 的 重 道 輕 藝 121 第 三 節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體 系 124 一 中 國 學 人 對 西 學 的 初 步 分 類 125 ( 一 ) 新 式 學 堂 帶 入 的 西 方 學 科 觀 念 126 ( 二 ) 中 國 士 人 對 西 學 的 初 步 認 知 128 二 綜 合 型 譯 書 書 目 分 類 體 系 130 ( 一 ) 西 學 書 目 表 開 創 的 學 政 雜 體 系 131 ( 二 ) 分 類 體 系 的 細 化 134 ( 三 ) 自 行 其 道 的 日 本 書 目 志 138 第 伍 章 結 論 142 第 一 節 譯 書 書 目 在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上 的 源 流 142 一 譯 書 書 目 產 生 的 歷 史 背 景 143 二 譯 書 書 目 的 類 型 與 體 制 淵 源 143 iii

三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理 念 145 第 二 節 譯 書 書 目 的 過 渡 性 質 146 第 三 節 譯 書 書 目 的 學 術 價 值 147 一 譯 書 書 目 的 歷 史 作 用 147 二 譯 書 書 目 的 史 料 價 值 148 附 錄 一 : 譯 書 書 目 書 影 151 參 考 書 目 162 1. 專 書 162 2. 學 位 論 文 165 3. 期 刊 論 文 166 iv

第 壹 章 緒 論 現 代 社 會 邁 入 電 子 化 數 位 化 的 時 代, 進 步 的 電 腦 技 術 與 網 路 環 境 正 在 一 步 一 步 改 變 著 人 類 資 訊 傳 播 和 使 用 的 方 式 從 以 往 以 紙 本 為 主 的 圖 書 文 獻 逐 漸 轉 向 以 數 位 多 媒 體 技 術 為 主 的 網 路 資 訊 資 訊 來 源 廣 泛, 傳 播 速 度 一 日 千 里 數 量 龐 大, 內 容 繁 雜 的 資 訊, 無 疑 的 為 現 代 人 們 的 生 活 與 工 作 帶 來 了 極 大 的 便 利 與 此 同 時, 圖 書 館 的 領 域 也 隨 著 時 代 的 變 遷, 因 應 了 資 訊 的 增 長 與 多 元, 逐 步 走 向 了 數 位 圖 書 館 電 子 資 源 的 美 好 前 景 但 不 可 諱 言 的, 資 訊 的 快 速 成 長 也 造 成 了 如 資 訊 超 載 資 訊 爆 炸 等 從 前 所 想 像 不 到 的 社 會 現 象 這 意 味 著, 當 我 們 的 閱 讀 有 更 多 選 擇 的 時 候, 人 們 也 開 始 變 得 無 所 適 從 在 這 幾 年 間, 坊 間 出 現 了 許 多 推 薦 書 目 新 書 目 錄 出 版 目 錄, 或 是 各 方 面 的 專 業 閱 讀 書 目 這 些 書 籍 的 風 行 突 顯 了 在 資 訊 爆 炸 的 現 代 社 會 中, 經 過 專 家 選 擇 整 理 編 寫 提 要 的 書 目, 提 供 了 讀 者 在 選 擇 上 的 依 據 書 目 發 揮 了 向 讀 者 推 薦 圖 書 指 導 閱 讀 的 功 用, 它 使 讀 者 尋 找 到 適 合 於 自 己 的 興 趣 和 需 要 的 圖 書, 也 能 讓 讀 者 有 方 向 地 閱 讀 和 研 究, 無 疑 是 溝 通 圖 書 與 讀 者 之 間 的 重 要 工 具 而 在 數 位 化 潮 流 下 出 現 各 式 各 樣 的 電 子 資 料 庫, 以 及 為 了 因 應 大 量 網 路 資 訊 而 一 直 精 進 檢 索 能 力 的 搜 尋 引 擎, 其 實 也 正 是 書 目 功 能 透 過 現 代 科 技 下 的 另 一 種 形 式 在 一 百 多 年 前 的 晚 清 社 會, 由 於 西 學 譯 書 的 輸 入, 擴 大 了 中 國 固 有 的 學 術 體 系, 但 大 量 的 譯 書 卻 也 困 擾 著 中 國 士 人 學 子 的 選 擇 清 光 緒 二 十 八 年 (1902), 開 明 書 店 創 設 啟 事 中 曾 講 到 : 譯 書 日 多, 優 劣 參 半, 未 經 提 要, 源 流 不 明, 不 知 何 者 當 購, 何 者 不 當 購, 其 難 一 也 小 品 下 乘, 已 多 傳 述, 鴻 篇 名 著, 尚 未 流 傳 駁 雜 而 難 語 精 專, 瑣 屑 而 不 成 片 段, 志 學 之 士, 得 門 無 從, 其 難 二 也 1 1 轉 引 自 魯 軍, 第 二 次 外 來 知 識 大 輸 入 的 歷 史 記 錄 - 論 清 末 譯 書 目 錄, 資 料 工 作 通 訊 2 期 (1982): 頁 36 1

晚 清 社 會 為 了 因 應 當 時 的 困 惑, 同 樣 利 用 了 編 制 書 目 的 方 式, 希 望 藉 由 書 目 的 整 理 推 薦 導 讀 等 作 用, 能 讓 學 人 士 子 到 一 般 民 眾 都 能 有 效 的 吸 收 到 新 知 儘 管 這 些 書 目 所 蒐 集 的 圖 書 早 已 陳 舊, 書 目 本 身 也 已 成 為 古 籍, 但 在 當 時, 它 們 也 是 以 資 訊 傳 播 的 先 鋒 而 努 力 在 晚 清 社 會 發 揮 著 作 用 第 一 節 問 題 考 察 一 變 動 時 代 背 景 下 的 特 定 產 物 : 譯 書 書 目 明 朝 末 年, 隨 著 傳 教 士 的 入 華 傳 教, 西 方 科 學 技 術 思 想 文 化 也 相 繼 傳 入 中 國, 隨 後 西 學 書 籍 更 是 逐 步 的 翻 譯 出 版 西 書 翻 譯 為 中 文, 開 始 於 十 六 世 紀 的 末 葉 耶 穌 會 士 肇 始 於 前, 新 教 傳 教 士 繼 起 於 後 而 自 十 九 世 紀 中 葉 以 來, 翻 譯 一 事 更 成 為 中 國 走 向 現 代 化 的 一 種 特 殊 措 施 從 明 末 至 晚 清 將 近 三 百 多 年 的 譯 書 史, 譯 書 活 動 的 主 要 人 物 從 傳 教 士 到 政 府 民 間 私 人, 許 許 多 多 的 人 士 都 紛 紛 參 與 其 中 譯 書 的 數 量 也 日 益 增 加, 性 質 內 容 更 是 由 初 期 單 純 的 神 學 教 義 天 文 曆 法 到 自 然 科 學 政 經 史 地 等 無 所 不 包, 形 成 了 一 個 龐 大 的 譯 書 資 源 譯 書 作 為 西 學 東 漸 下 的 直 接 產 物, 是 明 末 以 來 人 們 學 習 西 方 文 化 重 要 的 途 徑 之 一 近 代 中 國 政 治 與 知 識 界 的 領 袖 人 物, 不 諳 外 國 語 言 文 字, 他 們 的 西 方 知 識 多 獲 取 於 譯 書, 而 在 兩 種 文 化 交 流 的 過 程 中, 產 生 直 接 影 響 的, 多 數 是 翻 譯 而 不 是 原 著, 由 此 可 見 翻 譯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重 要 性 譯 書 活 動 進 行 到 晚 清, 譯 書 的 大 量 積 累 與 當 時 士 人 對 譯 書 迫 切 需 求 之 間, 是 需 要 一 種 能 聯 繫 譯 書 和 讀 者 之 間 的 媒 介, 來 促 進 譯 書 資 源 的 合 理 和 有 效 地 利 用, 這 種 媒 介 就 是 譯 書 書 目 譯 書 書 目 不 僅 是 中 國 從 閉 關 自 守 一 路 發 展 到 學 習 西 方 文 明, 尋 求 救 國 之 道 過 程 的 必 然 產 物, 同 時 也 反 應 了 明 末 以 來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歷 史 軌 跡 如 江 南 製 造 2

局 譯 書 事 略 西 學 書 目 表 東 西 學 書 錄 增 版 東 西 學 書 錄 譯 書 經 眼 錄 等 幾 部 書 目 在 時 間 上 是 相 互 聯 接 的, 蒐 羅 了 清 咸 豐 至 光 緒 年 間 (1858-1904) 年 間 中 外 人 士 翻 譯 引 進 的 一 千 多 種 西 學 譯 書 從 譯 書 書 目 中 所 蒐 集 的 明 清 時 期 譯 書, 將 能 發 現 西 學 所 傳 入 的 豐 富 面 貌, 從 不 同 角 度 體 認 中 國 社 會 是 如 何 面 對 西 方 來 的 嶄 新 思 想, 展 現 了 明 朝 中 後 期 至 清 末 這 一 漫 長 的 歷 史 時 期 中, 中 西 兩 種 不 同 文 化 不 同 社 會 意 識 的 碰 撞 過 程 二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繼 承 與 重 建 : 譯 書 書 目 的 角 色 周 積 明 認 為 作 為 人 類 文 化 實 踐 活 動 的 一 種 產 品, 書 目 無 論 在 東 方 還 是 在 西 方, 都 具 有 自 身 的 文 化 品 性 作 為 一 種 觀 念 形 態 的 精 神 文 化 產 品,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先 天 就 蘊 含 著 固 有 的 文 化 品 性 目 錄 學 家 往 往 具 有 優 良 的 文 化 素 質 和 文 化 修 養, 因 此, 他 們 比 一 般 社 會 成 員 要 更 充 分 更 集 中 地 體 現 所 屬 民 族 和 時 代 的 思 想 情 緒 和 文 化 精 神 也 由 於 目 錄 學 家 處 於 不 同 的 時 代 和 社 會, 社 會 政 治 經 濟 的 變 異 以 及 由 多 元 因 素 構 合 成 的 時 代 心 態, 對 目 錄 學 家 有 著 直 接 的 強 烈 的 影 響, 因 此, 古 典 目 錄 中 的 文 化 品 性 也 相 應 映 現 出 不 同 階 段 的 歷 史 文 化 風 貌 2 中 國 近 代 史 是 一 部 新 舊 制 度 交 替 新 舊 思 想 激 蕩 中 學 西 學 衝 擊 融 合 的 歷 史 這 些 時 代 社 會 文 化 的 劇 變, 勢 必 反 映 到 目 錄 學 領 域, 使 得 近 現 代 中 國 目 錄 學 明 顯 地 體 現 出 新 舊 並 存 學 科 轉 型 流 派 紛 爭 和 起 伏 發 展 的 特 點, 正 如 同 鄭 鶴 聲 所 說 的 : 自 西 學 東 漸, 諸 事 日 新, 目 錄 之 學, 因 之 轉 變 3 中 國 歷 來 有 編 撰 書 目 的 傳 統, 每 種 書 目 都 有 其 內 在 的 文 化 意 義 譯 書 書 目 是 文 化 交 流 下 的 特 定 產 物, 每 當 不 同 類 型 的 文 化 相 遇, 必 然 會 發 生 碰 撞, 雖 然 最 終 的 結 果 多 傾 向 於 融 合, 但 在 相 遇 初 期, 各 種 文 化 勢 必 力 求 發 展 自 己 介 紹 自 己 2 3 周 積 明 著, 文 化 視 野 下 的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 北 京 市 : 中 國 青 年,2001), 頁 7 8 10 17 鄭 鶴 聲 著, 中 國 史 部 目 錄 學 ( 臺 北 市 : 華 世,1985), 頁 143 3

當 佛 教 文 化 傳 入 後, 為 了 突 顯 其 學 術 及 思 想 上 的 獨 特 性, 並 由 於 佛 經 本 身 譯 者 眾 多 等 實 際 因 素, 僧 眾 便 藉 由 編 著 大 量 的 書 目 反 映 其 龐 大 的 經 藏, 進 而 推 廣 利 用 而 明 末 開 始 的 西 學 傳 入, 清 代 中 後 期 西 方 勢 力 的 影 響, 面 對 外 來 強 大 的 政 治 力 量 學 術 思 潮, 中 國 一 方 面 出 現 了 如 西 化 論 中 體 西 用 論 等 理 論 ; 另 外 也 出 現 了 如 保 守 派 的 禮 教 觀, 保 存 國 學 西 學 中 源 論, 各 種 思 想 紛 紛 出 籠 為 了 傳 播 思 想, 達 到 教 育 的 目 的, 書 目 是 相 當 適 合 的 工 具 書 目 本 身 具 有 控 制 文 獻 辨 章 學 術 的 功 能, 用 它 來 推 薦 文 獻 傳 播 思 想 學 術, 可 說 是 相 當 適 切 的 在 文 化 衝 突 時 期, 書 目 充 分 被 利 用, 成 為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中 的 一 種 特 殊 現 象, 晚 清 譯 書 書 目 與 國 學 書 目 的 蓬 勃 發 展, 正 證 明 了 此 點 因 此 中 國 目 錄 學 的 出 發 基 礎 也 由 往 昔 整 理 文 獻 逐 步 轉 向 成 推 薦 文 獻 傳 播 學 術 思 想 古 典 目 錄 學 注 重 文 獻 整 理, 近 代 目 錄 學 開 始 把 目 光 轉 向 讀 者, 現 代 目 錄 學 則 恰 當 地 處 理 了 文 獻 整 理 與 讀 者 需 求 的 關 係, 講 求 兩 者 之 間 的 書 目 情 報 交 流 4 由 於 譯 書 書 目 是 為 向 社 會 大 眾 傳 播 推 廣 西 學 譯 書 而 編 纂, 編 著 原 因 上 的 改 變, 譯 書 書 目 也 就 成 為 中 國 目 錄 學 由 古 典 向 近 代 的 轉 捩 點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在 傳 統 觀 念 中, 目 錄 學 是 一 門 客 觀 的 學 科, 藉 由 書 目 著 錄 各 朝 代 的 圖 書 資 料, 可 提 供 學 者 查 閱 各 書 籍 的 存 佚 和 類 別 的 功 用 中 國 歷 代 治 目 錄 學 者, 多 就 目 錄 學 本 身 進 行 探 索, 藉 由 涉 獵 目 錄 學 家 目 錄 學 名 著 等, 由 此 涉 入 經 史 子 集 的 國 學 領 域 然 而 如 僅 止 於 此, 目 錄 學 的 意 義 及 其 功 用 就 十 分 狹 隘 鄭 樵 通 志. 校 讎 略 說 : 類 例 既 分, 學 術 自 明, 以 其 先 後 本 末 俱 在 觀 其 書, 可 知 其 學 之 源 流 5 而 章 學 誠 在 校 讎 通 義 中 說 : 4 5 王 心 裁, 試 論 中 國 目 錄 學 傳 統, 大 學 圖 書 館 學 報 3 期 (2000): 頁 73 鄭 樵, 編 次 必 謹 類 例 論, 通 志, 卷 七 十 一 校 讎 略 4

校 讎 之 義, 蓋 自 劉 向 父 子 部 次 條 別, 將 以 辯 章 學 術, 考 鏡 源 流 非 深 明 於 道 術 精 微, 群 言 得 失 之 故 者, 不 足 與 此 後 世 部 次 甲 乙, 記 錄 經 史 者, 代 有 其 人, 而 求 能 推 闡 大 義, 條 別 學 術 異 同 使 人 由 委 溯 源, 以 想 見 於 墳 籍 之 初 者, 千 百 之 中 不 十 一 焉 6 又 說 : 古 人 著 錄, 不 徒 為 甲 乙 部 次 計 如 徒 為 甲 乙 部 次 計, 則 一 掌 故 令 史 足 矣, 何 用 父 子 世 業 閱 年 二 紀 僅 乃 卒 業 乎? 蓋 部 次 條 別, 申 明 大 道, 敘 列 九 流 百 世 之 學, 使 之 繩 貫 珠 聯, 無 少 缺 逸, 欲 人 即 類 求 書 因 書 究 學 7 鄭 樵 章 學 誠 認 為 目 錄 之 學, 非 止 部 次 甲 乙, 更 重 要 的 是 闡 明 學 術 發 展 源 流, 也 就 是 以 目 錄 學 作 為 學 術 史 之 用 延 續 著 劉 向 父 子 考 辨 學 術 源 流 的 傳 統, 中 國 歷 代 書 目 透 過 編 纂 者 個 人 的 學 術 觀 念 選 擇 編 輯, 那 麼 一 定 程 度 上, 書 目 就 變 成 了 呈 現 學 術 風 貌 的 史 料 更 進 一 步 的 說, 目 錄 學 如 果 是 主 觀 的 詮 釋 圖 書 文 獻, 那 所 有 的 分 類 也 就 具 有 了 更 深 一 層 的 意 義, 它 們 不 再 只 是 書 籍 的 分 類 而 己, 更 是 學 術 的 分 類 也 就 是 說 目 錄 學 本 身 的 研 究, 實 可 與 政 治 史 學 術 史 文 化 史 結 合 起 來, 成 為 一 個 包 羅 萬 象 的 學 科 領 域 這 應 為 當 前 目 錄 學 研 究 所 應 思 考 的 環 節 而 近 代 譯 書 活 動 作 為 傳 統 中 國 與 西 方 溝 通 的 橋 樑, 不 僅 僅 在 國 際 政 治 及 社 會 上 產 生 影 響, 諸 如 現 代 圖 書 館 觀 念 的 發 芽 近 代 出 版 事 業 的 形 成 以 及 學 術 思 潮 的 轉 變, 都 對 中 國 圖 書 事 業 帶 來 相 當 大 的 衝 擊 面 對 這 樣 的 時 代 變 遷, 中 國 圖 書 事 業 是 如 何 因 應, 並 且 發 展 出 自 己 的 特 色, 這 是 值 得 深 入 研 究 的 本 研 究 即 是 受 此 兩 點 啟 發, 力 圖 擴 大 研 究 範 圍, 以 譯 書 書 目 為 研 究 對 象, 希 望 透 過 譯 書 書 目 的 探 討 能 將 圖 書 事 業 史 的 相 關 領 域 加 以 結 合 並 立 基 於 上 述 所 提 到 目 錄 學 研 究 的 新 觀 點, 試 圖 擺 脫 傳 統 目 錄 學 的 論 述, 而 以 大 歷 史 的 視 野, 將 譯 6 7 章 學 誠, 校 讎 通 義 序 章 學 誠, 互 著 第 三, 校 讎 通 義, 卷 一 5

書 書 目 的 發 展 與 時 代 聯 繫 起 來, 從 不 同 觀 點, 探 討 當 時 譯 書 書 目 所 發 揮 的 價 值 及 功 用 整 體 性 的 觀 察 時 空 背 景 文 獻 發 展 與 譯 書 書 目 間 的 互 動, 見 出 譯 書 書 目 的 文 化 意 涵 同 時, 藉 由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探 討, 希 望 對 於 當 時 的 社 會 文 化 與 學 術 等 方 面, 能 提 供 更 多 的 了 解 與 認 識 因 此, 本 研 究 擬 探 討 : 1. 譯 書 書 目 產 生 的 歷 史 背 景 2. 譯 書 書 目 的 基 本 情 況 和 類 別 3. 譯 書 書 目 體 制 的 淵 源 4.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理 念 5. 譯 書 書 目 在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上 的 影 響 及 其 價 值 6. 譯 書 書 目 所 發 揮 的 社 會 作 用 冀 望 從 上 述 幾 個 方 向, 能 夠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整 體 狀 況 有 所 瞭 解, 進 而 發 掘 譯 書 書 目 在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轉 型 期 的 意 義 第 三 節 研 究 回 顧 與 資 料 運 用 一 目 錄 學 及 圖 書 史 相 關 領 域 在 目 錄 學 領 域 裡 對 於 我 國 近 代 目 錄 學 家 及 目 錄 學 思 想 的 研 究 缺 乏 系 統 的 成 果, 發 表 的 專 著 及 論 文 屈 指 可 數 討 論 的 方 向 多 在 於 對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回 顧, 而 以 時 代 發 展 為 討 論 的 主 軸 因 此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探 討, 僅 作 為 明 清 時 期 目 錄 學 的 其 中 一 環, 以 寥 寥 數 筆 帶 過, 或 是 僅 提 兩 三 部 書 目, 缺 少 深 入 的 探 索 這 些 研 究 成 果 中, 影 響 較 大 的 莫 過 於 姚 名 達 著 作 的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8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雖 名 為 史, 但 除 了 介 紹 各 種 不 同 類 型 的 書 目 歷 代 書 目 的 考 證 8 姚 名 達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2005) 6

外, 另 外 也 有 專 述 目 錄 學 理 論 的 部 分 書 中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研 究 涉 獵 較 多, 也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收 集 及 分 類 體 系 多 有 著 墨, 內 容 較 相 關 著 作 齊 全 豐 富 但 因 書 中 區 分 各 類 型 書 目 的 依 據 為 收 錄 的 文 獻 內 容, 所 以 譯 書 書 目 被 分 散 在 宗 教 書 目 翻 譯 書 目 專 科 書 目 下 來 討 論, 缺 少 對 譯 書 書 目 整 體 的 研 究 與 評 價 也 因 為 其 為 目 錄 學 專 著, 故 缺 乏 對 當 時 文 化 交 流 社 會 因 素 譯 書 活 動 等 譯 書 書 目 發 展 背 景 的 建 構, 較 難 以 對 譯 書 書 目 有 全 面 性 的 瞭 解 而 其 他 通 論 性 的 目 錄 學 重 要 著 9 作 內 容 多 集 中 在 古 代 少 數 傑 出 的 目 錄 學 家 和 幾 部 有 價 值 書 目 的 研 究, 雖 然 在 書 目 的 分 類 源 流 及 學 術 價 值 上 有 深 入 的 見 解, 但 研 究 的 範 圍 與 視 野 都 少 見 譯 書 書 目 而 近 年 來 對 目 錄 學 的 研 究 雖 然 研 究 量 逐 步 增 加, 研 究 視 野 加 廣, 但 仍 以 一 般 性 的 概 論 為 主 內 容 大 致 上 可 區 分 為 3 類 : 首 先 為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方 面 的 專 著, 著 重 在 從 政 治 社 會 變 遷 切 入, 討 論 書 目 與 時 代 背 景 間 的 關 連 10 ; 或 是 介 紹 歷 代 書 目, 討 論 目 錄 學 的 原 理 流 別 分 類 法 專 科 特 種 等 問 題 的 論 著 11 ; 還 有 以 教 學 為 主, 系 統 化 的 討 論 目 錄 學 的 理 論 及 思 想 的 專 著 12 但 這 些 目 錄 學 著 作 中 仍 少 有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深 入 刻 劃 例 如 在 目 錄 學 史 的 專 著 中, 僅 概 略 的 介 紹 譯 書 書 目, 說 明 其 為 西 學 影 響 下 的 產 物, 看 法 也 多 因 襲 舊 有 觀 念 或 是 在 討 論 繼 四 部 法 之 後 興 起 的 書 目 時, 以 少 量 篇 幅 介 紹 書 目 答 問 西 學 書 目 表 古 越 藏 書 樓 9 10 11 12 許 世 瑛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現 代 國 民 基 本 知 識 叢 書 2 輯 ( 臺 北 市, 中 華 文 化 事 業 出 版 委 員 會,1954); 蔣 元 卿 著, 中 國 圖 書 分 類 之 沿 革 ( 臺 北 市 : 中 華,1966); 王 重 民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論 叢 ( 北 京 市, 中 華,1984); 昌 彼 得 潘 美 月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 臺 北 市 : 文 史 哲,1986); 汪 辟 疆 著, 目 錄 學 研 究 ( 上 海 市..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2000) 鄭 鶴 聲 著, 中 國 史 部 目 錄 學 ( 臺 北 市 : 華 世,1985); 呂 紹 虞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稿 ( 臺 北 市 : 丹 青,1986); 喬 好 勤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 武 漢 市 : 武 漢 大 學 出 版 社, 1992); 李 瑞 良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史 ( 臺 北 市 : 文 津,1993); 余 慶 蓉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思 想 史 ( 長 沙 市 :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1998) 李 曰 剛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 臺 北 市 : 明 文,1983); 余 嘉 錫 著, 目 錄 學 發 微 ( 成 都 市 : 巴 蜀 書 社,1991); 胡 楚 生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 臺 北 市 : 文 史 哲,1995); 劉 兆 祐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 臺 北 市 : 五 南,2000) 白 國 應 著, 圖 書 分 類 法 ( 北 京 市 : 書 目 文 獻,1981); 傅 榮 賢 著, 中 國 古 代 圖 書 分 類 學 研 究 ( 臺 北 市 : 學 生,1999); 俞 君 立 陳 樹 年 主 編, 文 獻 分 類 學 ( 武 漢 市 : 武 漢 大 學 出 版 社,2001); 彭 斐 章 喬 好 勤 陳 傳 夫 編 著, 目 錄 學 ( 武 漢 市 : 武 漢 大 學 出 版 社,2003) 7

書 目 等 幾 部 較 為 著 名 的 改 良 四 部 法 的 書 目, 之 後 便 從 孫 毓 修 引 進 杜 威 分 類 法 後 的 變 革 說 起 這 樣 的 安 排, 缺 少 時 代 的 連 續 性, 更 加 無 法 解 釋 為 什 麼 中 國 在 接 受 到 杜 威 分 類 法 後 即 傾 向 杜 威 分 類 法 的 潮 流 而 在 討 論 目 錄 學 理 論 的 專 著 中, 因 為 譯 書 書 目 本 為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過 渡 時 期 的 產 物, 缺 少 理 論 建 構 及 長 時 間 的 茁 壯 發 展, 自 然 少 有 關 注 早 期 劉 簡 中 文 古 籍 整 理 分 類 研 究 13 近 年 大 陸 出 版 的 中 國 文 獻 分 類 法 百 年 發 展 與 展 望 14 兩 書, 其 中 蒐 集 了 相 當 完 整 的 書 目 及 近 代 分 類 法, 前 者 不 僅 對 古 典 目 錄 學 時 代 的 書 目 蒐 羅 齊 全, 在 第 三 章 近 代 圖 書 分 類 法 的 部 分, 對 中 國 古 典 書 目 轉 型 到 杜 威 分 類 法 其 間 的 各 種 新 式 分 類 法 整 理 齊 全, 但 內 容 完 全 沒 有 提 到 譯 書 書 目 的 部 分, 皆 以 圖 書 館 分 類 法 為 主 而 後 者 雖 然 對 二 十 世 紀 上 半 葉 的 圖 書 分 類 法 做 出 詳 盡 的 蒐 集 與 考 據, 但 一 樣 將 目 光 集 中 在 西 方 分 類 法 的 引 進 後 的 轉 變, 殊 為 可 惜 須 知 古 典 書 目 作 為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理 論 發 揚 實 踐 的 結 晶, 本 為 文 獻 整 理 下 的 成 果, 與 新 式 圖 書 館 分 類 法 乃 是 依 照 學 科 架 構 下 先 行 塑 造 的 體 系, 本 質 上 有 著 極 大 的 差 別 譯 書 書 目 作 為 這 段 轉 型 期 間 的 書 目 體 現,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整 體 認 識 及 理 論 爬 梳, 將 能 更 加 清 楚 銜 接 古 典 至 近 代 至 現 代 的 中 國 目 錄 學 發 展 歷 程 除 專 書 外, 學 界 針 對 近 代 目 錄 學 的 研 究 以 專 文 為 主, 涵 蓋 層 面 也 較 廣 許 剛 的 碩 士 論 文 中 國 私 家 目 錄 與 時 代 學 術 文 化 15, 以 私 家 目 錄 的 影 響 為 主 軸, 具 體 說 明 兩 次 外 來 文 化 影 響 下, 佛 教 文 化 與 西 學 東 漸 對 私 家 目 錄 的 影 響 陳 耀 盛 在 文 化 的 異 質 交 流 與 目 錄 學 的 嬗 變 16 一 文, 認 為 異 質 文 化 的 引 入 造 成 學 術 上 不 融 合 的 特 徵, 而 目 錄 發 展 深 受 學 術 思 潮 的 影 響, 造 成 了 異 質 文 化 下 目 錄 學 幾 次 劇 烈 的 變 遷, 正 與 許 剛 的 論 點 相 互 呼 應 梁 進 學 的 碩 士 論 文 試 論 清 末 民 初 舉 要 目 13 14 15 16 劉 簡 著, 中 文 古 籍 整 理 分 類 研 究 ( 臺 北 市 : 文 史 哲,1981) 俞 君 立 主 編, 中 國 文 獻 分 類 法 百 年 發 展 與 展 望 ( 武 漢 市 : 武 漢 大 學 出 版 社,2002) 許 剛, 中 國 私 家 目 錄 與 時 代 學 術 文 化 ( 貴 州 師 範 大 學 中 國 近 現 代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2003 年 5 月 ) 陳 耀 盛, 文 化 的 異 質 交 流 與 目 錄 學 的 嬗 變, 圖 書 館 理 論 與 實 踐 2 期 (2000) 頁 32-35 8

錄 的 發 展 17, 則 是 針 對 清 代 舉 要 目 錄 的 發 展 做 出 相 當 完 整 的 說 明, 其 中 戊 戌 到 庚 子 時 期 的 新 學 書 目 篇 章 以 譯 書 書 目 為 對 象, 突 顯 晚 清 譯 書 書 目 發 展 的 一 種 現 象, 即 是 書 目 作 為 維 新 派 宣 揚 西 學 的 主 要 工 具, 而 為 了 達 到 此 一 目 的, 書 目 以 舉 要 目 錄 為 主, 同 時 更 加 注 重 類 序 的 運 用 另 外, 針 對 維 新 派 人 士 的 目 錄 學 思 想, 閔 定 慶 曾 發 表 過 維 新 派 目 錄 學 的 文 化 內 蘊 18 一 文, 而 維 新 派 中 以 康 有 為 梁 啟 超 二 人 最 為 著 名, 也 積 極 投 入 在 目 錄 學 領 域, 針 對 他 們 兩 人 的 目 錄 學 思 想, 學 界 也 有 相 當 多 的 討 論 19 一 直 以 來 討 論 譯 書 書 目 的 專 文 並 不 多, 皆 以 期 刊 專 文 的 方 式 發 表 20, 篇 幅 不 多, 因 此 內 容 均 為 通 論 的 敘 述, 研 究 不 夠 深 入, 觀 點 也 大 多 相 互 因 襲 針 對 單 一 譯 書 書 目 的 研 究, 以 梁 啟 超 的 西 學 書 目 表 影 響 最 大, 也 較 為 風 行, 所 以 有 許 多 學 者 從 不 同 角 度 切 入 討 論 21 黃 慶 澄 所 著 的 中 西 普 通 書 目 表, 也 有 學 者 撰 專 文 討 論 22 23 沈 國 威 對 康 有 為 日 本 書 目 志 的 專 文 最 為 深 入, 並 提 出 許 多 新 穎 的 論 點 如 日 本 書 目 志 體 制 上 受 到 當 時 日 本 出 版 社 書 肆 的 目 錄 所 影 響, 以 及 在 書 目 中 運 用 了 許 多 大 量 的 日 語 新 詞, 都 是 前 人 所 未 涉 及 的 方 向 另 外 針 對 晚 清 在 譯 書 過 程 活 動 中 相 當 重 要 的 江 南 製 造 局, 王 揚 宗 在 江 南 製 造 局 翻 譯 書 目 17 18 19 20 21 22 23 梁 進 學, 試 論 清 末 民 初 舉 要 目 錄 的 發 展 ( 華 東 師 範 學 院 古 典 文 獻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2004 年 5 月 ) 閔 定 慶, 維 新 派 目 錄 學 的 文 化 內 蘊, 學 術 研 究 3 期 (1994): 頁 83-87 陳 耀 盛, 論 康 有 為 目 錄 學 思 想, 近 代 史 研 究 3 期 (1995): 頁 179-194; 孟 昭 晉, 康 有 為 的 書 目 實 踐, 孟 昭 晉 著, 書 目 與 書 評 ( 石 家 莊 市 : 河 北 教 育,2004) 梁 松 濤, 梁 啟 超 文 獻 學 思 想 研 究 ( 河 北 大 學 漢 語 言 文 字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5 年 6 月 ) 魯 軍, 第 二 次 外 來 知 識 大 輸 入 的 歷 史 記 錄 - 論 清 末 譯 書 目 錄, 資 料 工 作 通 訊 2 期 (1982): 頁 34-40; 張 志 偉, 近 代 東 西 學 書 目 初 探, 四 川 圖 書 館 學 報 2 期 (1989): 頁 33-39; 袁 彤, 西 學 書 目 簡 介, 圖 書 館 工 作 與 研 究 6 期 (1998): 頁 55-56; 林 立 強, 明 至 清 末 譯 書 書 目 的 狀 況 與 評 價, 東 南 學 術 3 期 (1999): 頁 106-109 劉 靜, 略 論 梁 啟 超 的 西 學 書 目 表, 山 東 圖 書 館 學 季 刊 1 期 (1994): 頁 63-67; 傅 榮 賢, 西 學 書 目 表 論, 山 東 圖 書 館 季 刊 4 期 (1996): 頁 56-60; 劉 明 鐺, 從 西 學 書 目 表 看 梁 啟 超 早 期 目 錄 學 思 想 圖 書 館 學 研 究 1 期 (1997):86-91; 艾 克 利, 論 梁 啟 超 的 新 學 書 目, 西 安 外 國 語 學 院 學 報 第 7 卷 1 期 (1999): 頁 66-69 潘 猛 補, 黃 慶 澄 與 中 西 普 通 書 目 表, 圖 書 館 研 究 與 工 作 3 期 (1993): 頁 40-42 沈 國 威, 康 有 為 及 其 日 本 書 目 志, Journal of studies o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 五 號 (2003), 頁 51-68 9

新 考 24 一 文 中 對 江 南 製 造 局 曾 出 版 過 的 5 種 譯 書 書 目 進 行 相 當 完 整 的 考 證, 並 對 之 前 相 關 研 究 提 出 了 前 人 的 缺 失 但 其 他 諸 如 曆 書 總 目 表 農 務 要 書 簡 明 目 錄 譯 書 經 眼 錄 等 數 十 種 譯 書 書 目, 都 少 有 專 門 且 深 入 的 討 論 除 了 目 錄 學 領 域 外, 在 相 關 的 圖 書 史 領 域 中 也 有 可 資 借 鑒 的 著 作 如 李 雪 梅 著 有 中 國 近 代 藏 書 文 化 25, 對 近 代 中 國 的 藏 書 家 藏 書 目 錄 多 有 著 墨 陳 力 謝 灼 華 與 蕭 東 發 皆 著 有 中 國 圖 書 史 相 關 的 著 作 26, 其 中 均 有 相 當 的 篇 幅 在 描 述 中 國 近 代 的 部 分, 對 當 時 在 西 學 影 響 下 包 含 目 錄 學 圖 書 館 及 圖 書 事 業 都 有 深 入 的 敘 述 而 來 新 夏 及 其 學 生 一 同 著 作 的 中 國 近 代 圖 書 事 業 史 27, 更 是 將 焦 點 集 中 在 近 代 明 清 時 期, 討 論 到 譯 書 活 動 的 進 行, 從 中 分 析 傳 教 士 洋 務 運 動 維 新 派 等 知 識 群 體 對 當 時 圖 書 事 業 的 影 響 程 煥 文 所 著 晚 清 圖 書 館 學 術 思 想 史 28, 內 容 著 重 在 維 新 派 人 士 建 立 圖 書 館 的 歷 程 上, 所 以 對 當 時 康 梁 二 人 的 目 錄 學 思 想 有 深 入 的 剖 析 這 些 論 著 雖 然 並 非 譯 書 書 目 的 專 門 論 著, 但 可 提 供 當 時 政 治 社 會 知 識 份 子 與 圖 書 館 思 想 的 資 料, 加 強 研 究 的 全 面 性 本 研 究 在 回 顧 了 譯 書 書 目 的 相 關 論 述 後, 後 續 在 譯 書 書 目 的 收 集 與 整 理 過 程 中, 先 運 用 了 上 述 所 提 與 譯 書 書 目 有 關 的 專 文, 作 初 步 的 爬 梳, 進 而 使 用 許 多 書 目 方 面 的 工 具 書 以 資 確 認, 反 覆 驗 證 如 王 紹 曾 主 編 的 清 史 稿 藝 文 志 拾 遺 29, 在 史 部 目 錄 類 中 就 有 譯 述 之 屬 的 部 分 來 新 夏 主 編 的 清 代 目 錄 提 要 30, 蒐 集 豐 富 的 清 代 書 目, 而 且 有 簡 明 的 敘 述, 方 便 對 照 梁 子 涵 所 編 的 中 國 歷 代 書 目 總 錄 31 中 將 歷 代 書 目 區 分 為 5 大 類, 在 學 科 書 目 中 的 天 主 教 基 督 教 書 目, 以 及 特 種 書 目 中 的 翻 譯 書 目, 都 屬 於 譯 書 書 目 的 著 述 而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王 揚 宗, 江 南 製 造 局 翻 譯 書 目 新 考, 中 國 科 技 史 料 第 16 卷 2 期 (1995): 頁 3-18 李 雪 梅 著, 中 國 近 代 藏 書 文 化 ( 北 京 市 : 現 代,1998) 陳 力 著, 中 國 圖 書 史 ( 臺 北 市 : 文 津,1996); 蕭 東 發 著, 中 國 圖 書 出 版 和 印 刷 史 論 ( 北 京 市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1); 謝 灼 華, 中 國 圖 書 與 圖 書 館 史 ( 武 漢 市 : 武 漢 大 學 出 版 社,2005) 來 新 夏 等 著, 中 國 近 代 圖 書 事 業 史 ( 上 海 市 : 上 海 人 民,2000) 程 煥 文 著, 晚 清 圖 書 館 思 想 史 ( 北 京 市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2004) 王 紹 曾 主 編, 淸 史 稿 藝 文 志 拾 遺 ( 北 京 市 : 中 華,2000) 來 新 夏 主 編, 清 代 目 錄 提 要 ( 山 東 : 齊 魯 書 社,1997) 梁 子 涵 編, 中 國 歷 代 書 目 總 錄 ( 臺 北 市 : 中 華 文 化 出 版 事 業 委 員 會,1953) 10

姚 名 達 所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年 表 則 羅 列 了 各 書 目 的 刊 刻 時 間, 考 據 嚴 謹, 提 供 年 代 與 作 者 的 查 考 然 因 時 代 久 遠 考 證 不 易, 不 免 有 所 疏 漏, 但 仍 為 本 研 究 擬 定 了 較 諸 類 似 研 究 更 為 完 整 的 明 至 清 末 譯 書 書 目 的 清 單 近 年 來 許 多 書 目 的 重 新 出 版 32, 有 助 於 目 錄 學 領 域 的 研 究, 但 譯 書 書 目 仍 然 是 較 缺 乏 關 注 的 一 環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近 代 譯 書 目 33, 其 中 收 錄 有 泰 西 著 述 考 增 版 東 西 學 書 錄 譯 書 經 眼 錄 江 南 製 造 局 譯 印 圖 書 目 錄 廣 學 會 譯 著 新 書 總 目 馮 承 鈞 翻 譯 著 述 目 錄 等 6 部 譯 書 書 目, 是 目 前 僅 有 針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出 版 品, 為 本 研 究 提 供 相 當 大 的 助 益 然 而 因 為 歷 來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忽 略, 除 了 部 分 譯 書 書 目 尚 有 原 書 可 供 利 用 外, 其 他 的 則 必 須 運 用 文 集 或 叢 書 來 搜 尋 部 分 的 譯 書 書 目 則 因 時 代 久 遠 及 少 見 流 傳, 如 無 法 取 得 原 書, 則 透 過 前 人 的 研 究 資 料, 從 中 獲 取 資 料 分 析 如 此 則 難 免 有 疏 漏 及 不 夠 完 整 之 憾, 但 實 為 不 得 已 由 於 近 年 來 史 學 家 對 出 版 史 編 輯 史 的 注 意, 認 為 這 部 分 的 史 料 有 益 於 擴 大 近 代 史 研 究 的 面 向, 補 足 傳 統 史 料 的 不 足, 於 是 坊 間 出 版 了 許 多 史 料 集 李 希 泌 張 淑 華 編 的 中 國 古 代 藏 書 與 近 代 圖 書 館 史 料 34 汪 家 熔 輯 注 的 中 國 出 版 史 料 近 代 部 分 35 張 靜 盧 輯 註 的 中 國 近 現 代 出 版 史 料 36 都 是 這 類 領 域 中 相 當 重 要 的 出 版 物, 收 錄 了 許 多 有 關 於 譯 書 活 動 及 譯 書 書 目 相 關 的 史 料 文 件, 為 本 研 究 提 供 了 豐 富 的 原 始 資 料 來 源 32 33 34 35 36 嚴 靈 峯 編, 書 目 類 編 ( 臺 北 市 : 成 文,1978); 嚴 佐 之 著, 近 三 百 年 古 籍 目 錄 舉 要 ( 上 海 市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94); 徐 蜀 宋 安 利 編, 中 國 近 代 古 籍 出 版 發 行 史 料 叢 刊 ( 北 京 市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2003); 周 振 鶴 編, 晚 清 營 業 書 目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2005) 王 韜 顧 燮 光 等 編, 近 代 譯 書 目 ( 北 京 市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2003) 李 希 泌 張 椒 華 編, 中 國 古 代 藏 書 與 近 代 圖 書 館 史 料 ( 春 秋 至 五 四 前 後 )( 北 京 市 : 中 華,1982) 宋 原 放 主 編 ; 汪 家 熔 輯 注, 中 國 出 版 史 料 : 近 代 部 分 ( 武 漢 市 : 湖 北 教 育 出 版 社, 2004) 張 靜 盧 輯 註, 中 國 近 現 代 出 版 史 料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2003) 11

二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及 譯 書 活 動 譯 書 書 目 的 出 現, 導 因 於 譯 書 數 量 的 大 幅 提 昇, 而 譯 書 即 為 西 學 東 漸 過 程 中 的 產 物 因 此 如 果 沒 有 西 學 的 傳 播 與 中 西 文 化 間 的 交 流 衝 突 融 合, 也 就 不 可 能 產 生 譯 書 書 目 如 果 脫 離 了 西 學 東 漸 的 發 展 背 景, 我 們 便 無 法 掌 握 譯 書 書 目 發 展 的 歷 史 脈 絡 學 界 專 論 明 清 時 期 文 化 交 流 的 研 究, 可 以 追 溯 到 清 代 清 代 對 西 學 的 傳 播 就 已 經 有 相 當 多 的 討 論, 傅 蘭 雅 的 江 南 製 造 局 譯 書 事 略 37, 孫 維 新 的 泰 西 格 致 之 學 與 近 代 刻 翻 譯 諸 書 詳 略 得 失 何 者 為 最 要 論 38, 梁 啟 超 的 讀 西 學 書 法 39, 三 者 從 不 同 角 度 出 發, 以 譯 書 做 為 論 述 的 出 發 點, 對 晚 清 西 學 傳 播 作 了 階 段 性 的 歸 納 與 總 結, 成 為 此 一 課 題 的 研 究 開 端 民 國 以 後 對 明 至 清 末 的 西 學 傳 播 論 著 也 逐 漸 增 多, 周 昌 壽 編 的 譯 刊 科 學 書 籍 考 略 40 書 中 考 據 了 明 末 到 1936 年 間 中 國 翻 譯 西 方 科 學 書 籍 的 書 目, 但 書 目 部 分 缺 漏 不 少, 也 缺 乏 研 究 議 論 的 部 分 張 蔭 麟 著 的 明 清 之 際 西 學 輸 入 中 國 考 略 41 則 是 針 對 明 末 至 清 乾 隆 時 期 西 學 引 進 的 概 略 性 研 究, 由 於 缺 少 晚 清 譯 書 的 部 分, 也 使 研 究 的 整 體 性 失 色 不 少 上 述 研 究 皆 缺 少 對 甲 午 戰 後 通 過 日 本 轉 口 輸 入 西 學 的 研 究 近 代 中 國 與 日 本 同 樣 經 歷 鎖 國 接 納 西 學 的 過 程, 而 在 甲 午 戰 後, 中 國 體 會 到 與 日 本 間 的 差 距, 進 而 尋 求 從 日 本 加 速 學 習 西 學 的 過 程, 而 這 也 反 應 在 譯 書 書 目 上, 如 東 籍 月 旦 日 本 書 目 志 的 出 現 往 昔 這 一 方 面 是 學 界 較 少 觸 及 的 一 環, 譚 汝 謙 日 本 譯 中 國 書 綜 合 目 錄 的 序 言 42, 針 對 中 日 之 間 譯 書 事 業 的 37 38 39 40 41 42 載 於 清 光 緒 6 年 (1880) 格 致 匯 編 卷 5 至 卷 8 傅 蘭 雅 撰 ; 孔 慶 和, 王 冬 立, 張 宇 澄 等 編, 格 致 匯 編 ( 南 京 市 : 南 京 古 舊 書 店,1992) 王 韜 編, 格 致 書 院 課 藝 第 7 冊, 頁 10 載 於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西 學 書 目 表 梁 啟 超 編, 西 學 書 目 表 周 壽 昌 編, 譯 刊 科 學 書 籍 考 略, 胡 適 蔡 元 培 王 雲 五 編, 張 菊 生 先 生 七 十 生 日 紀 念 論 文 集, 民 國 叢 書 第 二 編 98(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局,1989) 張 蔭 麟 著, 明 清 之 際 西 學 輸 入 中 國 考 略, 李 毓 澍 編, 張 蔭 麟 先 生 文 集 ( 臺 北 市.. 九 思,1977) 原 文 為 日 本 譯 中 國 書 綜 合 目 錄 序 言, 譚 汝 謙 主 編 ; 小 川 博 編, 日 本 譯 中 國 書 綜 合 目 錄 ( 香 港 : 中 文 大 學 出 版 社,1981) 12

歷 程 提 出 了 相 當 完 整 的 考 據, 深 入 研 究 了 中 國 通 過 日 本 轉 口 西 學 的 問 題, 補 足 了 這 方 面 的 不 足 近 來 中 國 學 者 在 明 清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的 研 究 上 不 僅 涉 及 的 內 容 地 區 以 及 研 究 角 度 都 較 以 前 廣 泛, 而 且 在 研 究 方 向 開 拓 的 主 題 和 論 證 方 法 等 方 面 也 不 斷 呈 現 新 的 趨 勢 和 新 內 容, 有 助 於 進 一 步 深 化 明 清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的 研 究 在 綜 合 性 論 著 上 的 代 表 性 著 作 之 一 是 熊 月 之 的 西 學 東 漸 與 晚 清 社 會 43, 內 容 著 重 在 清 道 光 二 十 二 年 (1842) 之 後 西 學 在 中 國 傳 播 的 情 況, 以 涉 及 譯 書 的 人 物 機 構 為 經, 時 代 為 緯, 交 織 出 西 學 傳 播 的 各 種 面 向 另 外 如 馬 祖 毅 所 著 的 中 國 翻 譯 史 44, 也 是 較 受 人 關 注 的, 其 中 對 從 鴉 片 戰 爭 到 五 四 運 動 前 的 翻 譯 活 動 重 要 西 書 以 及 翻 譯 者 都 有 介 紹, 討 論 的 範 圍 也 相 當 廣 泛, 如 文 學 藝 術 等 都 包 含 在 內 但 仍 有 些 問 題 存 在, 如 因 注 重 角 度 的 不 同, 所 以 偏 重 於 翻 譯 過 程 的 介 紹, 較 少 討 論 到 西 學 與 社 會 間 的 聯 繫, 以 及 部 分 內 容 不 夠 深 入, 而 延 續 傳 統 的 看 法 在 圖 書 文 獻 的 專 門 領 域 中, 彭 斐 章 主 編 的 中 外 圖 書 交 流 史 45 潘 玉 田 及 陳 永 剛 合 著 的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史 46 為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方 面 總 體 性 研 究 的 成 果 另 外 如 計 文 德 出 版 其 碩 士 論 文 從 四 庫 全 書 探 究 明 清 間 輸 入 之 西 學 47, 以 四 庫 全 書 為 出 發 點, 以 四 庫 全 書 收 錄 耶 穌 會 士 所 編 譯 西 書 為 主 體 描 述, 從 側 面 反 映 西 學 的 傳 播 與 本 土 回 應 在 專 文 的 部 分, 最 為 重 要 的 莫 過 於 錢 存 訓 所 發 表 的 近 代 譯 書 對 中 國 現 代 化 的 影 響 48 文 中 共 分 6 章, 運 用 計 量 目 錄 學 的 方 法, 依 據 徐 維 則 東 西 學 書 錄 顧 燮 光 的 譯 書 經 眼 錄 等 譯 書 書 目 來 分 析 西 學 的 傳 播 內 容, 不 過 有 些 問 題 存 在, 如 錢 存 訓 所 依 據 的 版 本 是 初 版 的 東 西 學 書 錄, 與 後 來 經 顧 燮 光 增 訂 的 43 44 45 46 47 熊 月 之 著, 西 學 東 漸 與 晚 清 社 會 ( 上 海 市 : 人 民,1994) 馬 祖 毅 著, 中 國 翻 譯 史 ( 武 漢 市 : 湖 北 教 育 出 版 社,1999) 彭 斐 章 主 編, 中 外 圖 書 交 流 史 ( 長 沙 市 :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1998) 潘 玉 田 陳 永 剛 著,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史 ( 北 京 市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1999) 計 文 德 著, 從 四 庫 全 書 探 究 明 清 間 輸 入 之 西 學 ( 臺 北 市 : 漢 美,1991) 48 Tsuen-hsuin Tsien, Western Impact on China through Translation,"Far Eastern Quarterly, 8:3(May 1954), 305-327. 13

增 訂 東 西 學 書 錄, 在 所 收 書 上 有 三 百 餘 種 的 落 差, 影 響 了 分 析 的 科 學 性 但 其 所 運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時 代 斷 序 及 觀 念 都 深 深 影 響 了 後 續 相 關 研 究, 成 為 後 續 研 究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譯 書 活 動 的 基 礎 三 西 學 思 潮 及 分 類 系 統 的 轉 化 自 從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第 一 部 系 統 著 作 七 略 產 生 之 後, 七 略 以 降 的 各 種 官 修 私 修 和 史 志 書 目 都 無 一 例 外 地 採 用 分 類 的 形 式 實 現 對 圖 書 文 獻 的 整 序 因 此 透 過 對 書 目 分 類 系 統 的 探 究, 將 能 發 掘 出 書 目 內 含 的 編 纂 意 念 傅 榮 賢 在 其 中 國 圖 書 分 類 學 中 說 : 圖 書 分 類 在 整 序 文 獻 的 同 時, 也 整 序 了 文 獻 背 後 的 文 化 因 此, 分 類 學 系 統 與 其 被 整 序 的 文 化 背 景, 在 總 體 精 神 上 應 該 是 相 符 合 的 用 以 區 分 圖 書 分 類 學 的 基 本 態 度 和 策 略, 其 實 也 必 定 是 相 關 文 化 的 基 本 態 度 和 策 略 49 說 明 了 圖 書 文 獻 乃 是 學 術 思 想 的 載 體, 因 此 書 目 在 進 行 圖 書 分 類 時 最 基 本 的 依 歸, 自 然 與 當 時 學 術 發 展 與 社 會 文 化 相 呼 應 周 彥 文 進 一 步 闡 述 了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分 類 特 質 : 西 方 的 圖 書 分 類 法 是 以 分 類 法 為 著 眼 點, 學 術 分 類 是 他 們 製 定 分 類 法 的 憑 據 ; 可 是 中 國 的 目 錄 學 家 著 眼 點 卻 在 學 術 分 類, 他 們 在 架 構 學 術 系 統 時, 理 所 當 然 的 也 架 構 了 一 套 隸 置 圖 書 的 系 統 前 者 是 用 分 類 法 來 統 屬 圖 書, 可 是 後 者 卻 是 在 劃 分 圖 書 的 學 門 時, 形 成 了 分 類 的 型 式 所 以, 中 國 的 目 錄 學 中 能 形 成 許 多 不 同 的 分 類 方 法, 就 是 因 為 各 人 的 學 術 系 統 理 念 不 同 的 原 故 50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分 類 根 源 於 學 術 分 類, 是 故 歷 代 目 錄 學 家 49 50 傅 榮 賢 著, 中 國 古 代 圖 書 分 類 學 研 究 ( 臺 北 市 : 學 生,1999), 頁 1 周 彥 文 著, 中 國 目 錄 學 理 論 ( 臺 北 市 : 學 生,1995), 頁 3 14

種 種 不 同 的 分 類 主 張, 都 是 因 個 人 學 術 觀 點 的 歧 異 而 有 所 異 同 因 此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核 心, 一 直 都 被 認 為 是 辨 章 學 術 考 鏡 源 流, 對 於 這 種 狀 況, 王 京 山 解 釋 為 : 為 實 現 辨 章 學 術, 考 鏡 源 流 的 目 的, 為 充 分 揭 示 出 學 術 文 化 發 展 的 歷 史 過 程 及 其 來 龍 去 脈, 傳 統 目 錄 學 要 著 重 典 籍 內 容, 採 用 分 類 目 錄 的 形 式, 以 便 從 文 獻 的 學 術 內 容 出 發 實 現 對 文 獻 的 標 引 和 檢 索 在 分 類 的 基 礎 上, 再 以 提 要 解 題 等 內 容 著 錄 項 目 揭 示 典 籍 的 學 術 內 容 和 文 化 內 涵 51 因 此 中 國 歷 代 書 目 大 體 上 能 反 映 出 時 代 學 術 分 類 與 學 科 的 發 展 狀 況 換 言 之 透 過 對 當 時 文 化 學 術 的 探 索, 將 能 更 加 體 認 出 書 目 的 分 類 精 神 與 隱 含 其 中 的 當 代 文 化 縮 影 西 學 的 引 進, 對 中 國 方 面 的 學 術 思 潮 是 一 種 移 植 轉 化 的 過 程, 影 響 了 許 多 中 國 固 有 的 學 科 知 識 與 內 容 梁 啟 超 最 早 在 這 方 面 有 其 立 論, 在 中 國 近 三 百 年 學 術 史 52 中, 首 次 提 出 西 學 東 漸 對 明 末 清 初 啟 蒙 學 者 思 潮 的 影 響, 在 書 後 也 列 出 了 耶 穌 會 士 譯 著 書 籍, 並 且 首 度 對 西 學 文 獻 進 行 了 總 結 和 歸 類 而 眾 多 學 者 更 是 以 其 本 身 專 業 學 術 背 景 出 發, 來 探 討 西 學 對 中 國 各 傳 統 學 科 的 影 響 這 些 西 方 新 式 學 科 的 傳 入 無 疑 擴 大 了 中 國 固 有 的 知 識 體 系 西 學 傳 入 的 豐 富 內 容, 勢 必 對 中 國 傳 統 的 學 術 體 系 有 很 大 的 衝 擊 其 間 的 關 係 遠 非 引 進 輸 入 移 植 這 麼 簡 單 明 清 之 際 人 們 在 理 解 西 學 的 過 程 中, 有 一 個 不 斷 借 用 傳 統 架 構 又 突 破 傳 統 架 構 的 過 程, 也 就 是 從 本 土 豐 富 的 學 術 分 類 系 統 中 去 尋 找 接 引 西 學 的 架 構,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正 是 其 所 援 用 的 主 體 之 一 正 如 同 左 玉 河 所 說 : 中 國 典 籍 四 部 分 類 法 轉 向 西 方 近 代 圖 書 分 類 法, 是 中 國 知 識 系 統 在 晚 清 51 52 王 京 山, 中 國 傳 統 目 錄 學 辨 考 與 致 用 的 辯 証 思 考, 圖 書 與 情 報 2 期 (2002): 頁 25 梁 啟 超 著, 中 國 近 三 百 年 學 術 史 ( 北 京 市.. 東 方,1996) 15

時 期 重 建 之 體 現 這 種 典 籍 分 類 之 演 化, 不 僅 僅 是 改 變 典 籍 分 類 法 之 簡 單 問 題, 而 是 從 以 四 部 為 框 架 的 中 國 傳 統 知 識 系 統, 向 以 學 科 為 主 的 西 方 知 識 系 統 轉 變 之 重 大 問 題 表 面 上 是 將 四 部 分 類 體 系 下 之 典 籍 歸 併 到 十 進 法 圖 書 分 類 體 系 中, 實 質 上 則 是 將 四 部 之 學 知 識 系 統 逐 漸 消 解 掉, 融 入 到 近 代 新 知 識 系 統 中 53 在 討 論 中 國 現 代 學 術 轉 型 問 題 的 論 著 中, 如 桑 兵 提 出 晚 清 民 國 的 知 識 與 制 度 體 系 轉 型 54 羅 志 田 發 表 的 西 學 沖 擊 下 近 代 中 國 學 術 分 科 的 演 變 55 2005 年 黃 興 濤 胡 文 生 論 戊 戌 維 新 時 期 中 國 學 術 現 代 轉 型 的 整 體 萌 發 - 兼 談 清 末 民 初 學 術 轉 型 的 內 涵 和 動 力 問 題 56 李 剛 發 表 的 知 識 分 類 的 變 遷 與 近 代 學 人 治 學 形 態 的 轉 型 57 等 文 初 步 勾 勒 出 了 精 要 的 研 究 方 向 隨 著 研 究 的 深 入, 胡 文 生 發 表 的 博 士 論 文 學 術 體 制 人 晚 清 學 術 轉 型 的 多 維 透 視 58 分 別 以 書 目 答 問 學 院 改 制 現 代 知 識 分 子 等 層 面 綜 論 此 一 問 題 孫 青 發 表 的 博 士 論 文 晚 清 之 西 政 東 漸 與 本 土 回 應 59, 其 中 在 第 二 章 晚 清 中 文 語 境 內 西 方 政 治 之 學 內 容 的 基 本 載 體 - 書 目 與 譯 本 第 五 章 中 學 與 西 政 - 西 政 東 漸 的 本 土 回 應 兩 部 分 都 以 譯 書 書 目 作 為 研 究 的 主 體, 以 學 術 體 系 的 轉 化, 來 探 討 中 國 政 治 學 在 西 學 影 響 下 的 改 變 以 及 左 玉 河 發 表 的 從 四 部 之 學 到 七 科 之 學 - 學 術 分 科 與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系 統 之 創 建 60 都 是 這 方 面 研 究 的 重 要 成 果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左 玉 河 著, 從 四 部 之 學 到 七 科 之 學 : 學 術 分 科 與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系 統 之 創 建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2004), 頁 330 桑 兵, 晚 清 民 國 的 知 識 與 制 度 體 系 轉 型, 中 山 大 學 學 報 社 會 科 學 版 第 44 卷 6 期 (2004): 頁 90-98 羅 志 田, 西 學 衝 擊 下 近 代 中 國 學 術 分 科 的 演 變,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1 期 (2003): 頁 107-114 黃 興 濤 胡 文 生, 論 戊 戌 維 新 時 期 中 國 學 術 現 代 轉 型 的 整 體 萌 發 - 兼 談 清 末 民 初 學 術 轉 型 的 內 涵 和 動 力 問 題, 清 史 研 究 4 期 (2005): 頁 36-50 李 剛, 知 識 分 類 的 變 遷 與 近 代 學 人 治 學 形 態 的 轉 型, 福 建 論 壇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版 5 期 (2005): 頁 72-77 胡 文 生, 學 術 體 制 人 晚 清 學 術 轉 型 的 多 維 透 視 ( 中 國 人 民 大 學 清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2005 年 6 月 ) 孫 青, 晚 清 之 西 政 東 漸 與 本 土 回 應 ( 復 旦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2005 年 4 月 ) 左 玉 河 著, 從 四 部 之 學 到 七 科 之 學 : 學 術 分 科 與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系 統 之 創 建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2004) 16

以 上 概 略 介 紹 了 目 前 對 譯 書 書 目 及 相 關 課 題 的 研 究 情 況, 從 不 同 的 方 向 回 顧 了 前 人 對 目 錄 學 及 圖 書 史 相 關 領 域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及 譯 書 活 動 西 學 與 分 類 系 統 的 討 論, 上 述 論 著 各 有 題 旨 和 重 點 由 於 譯 書 書 目 為 目 錄 學 研 究 中 較 少 人 關 注 的 領 域, 因 此 在 研 究 資 料 上 必 須 以 其 他 學 科 領 域 來 輔 助, 方 能 拼 湊 出 譯 書 書 目 及 近 代 目 錄 學 的 全 面 圖 像 第 四 節 研 究 方 法 與 論 文 結 構 一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所 致 力 的 方 向, 乃 是 希 望 將 譯 書 書 目 的 形 成 成 長 與 歷 史 變 遷 社 會 發 展 聯 繫 起 來, 整 體 性 的 觀 察 時 空 背 景 文 獻 交 流 與 譯 書 書 目 間 的 相 互 影 響 進 而 從 中 發 現 譯 書 書 目 內 在 的 文 化 意 涵 與 精 神 價 值, 理 解 中 國 知 識 界 在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下 所 做 出 的 反 應 與 回 饋 為 了 達 到 這 樣 的 研 究 目 的, 必 須 採 用 多 層 面 的 觀 點 以 及 交 叉 的 結 構 論 述 等, 以 樹 立 嚴 謹 的 理 論 架 構 因 此 本 研 究 將 著 重 於 2 個 方 向 : ( 一 ) 以 縱 向 的 時 間 發 展 結 合 橫 向 的 社 會 背 景 探 討 譯 書 書 目 的 發 展, 著 重 的 便 是 時 間 縱 向 的 發 展, 以 及 橫 向 社 會 背 景 的 相 關 聯 繫, 本 文 主 要 的 研 究 方 法 即 是 這 個 縱 橫 交 叉 的 論 述 結 構 首 先 譯 書 是 譯 書 書 目 的 核 心, 考 察 譯 書 的 情 況 與 內 容, 展 現 譯 書 書 目 的 淵 源 與 脈 絡 其 次, 是 譯 書 書 目 的 發 展, 各 時 期 譯 書 書 目 各 有 內 容 與 形 式 上 的 差 異, 沿 著 時 間 進 展 做 出 觀 察 與 說 明, 將 同 時 期 的 社 會 政 經 學 術 思 潮 等 橫 向 背 景 也 加 入 考 量 ( 二 ) 比 較 映 襯 法 的 特 質 突 顯 就 譯 書 書 目 發 展 來 說, 一 則 對 各 時 期 譯 書 譯 書 書 目 形 式 內 容 的 演 變 情 況 17

做 相 互 的 比 較, 以 表 現 各 階 段 的 發 展 特 色 ; 二 則 將 各 種 譯 書 書 目 進 行 體 制 異 同 的 勘 驗, 藉 以 歸 納 譯 書 書 目 的 體 制 特 質 ; 三 則 對 照 前 後 期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思 想 類 名 設 立, 瞭 解 編 纂 者 對 西 學 接 受 解 釋 的 程 度 觀 察 譯 書 書 目 演 進 過 程 中 編 撰 方 式 類 型 的 轉 變, 可 進 一 步 討 論 譯 書 書 目 與 傳 統 書 目 間 滲 透 與 轉 化 的 狀 況 二 論 文 結 構 本 研 究 擬 從 研 究 明 清 時 期 譯 書 書 目 來 理 解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在 西 學 影 響 下 所 做 出 的 反 應 與 回 饋 在 內 容 方 面, 除 了 緒 論 及 結 論 外, 分 為 3 章 9 節 及 若 干 小 目 來 討 論, 以 下 僅 就 各 章 的 結 構 分 述 如 下 : 第 貳 章 : 譯 書 書 目 形 成 的 歷 史 脈 絡 首 先 回 顧 西 學 輸 入 中 國 的 時 間 和 內 容 等 環 節 分 析 中 西 方 的 社 會 文 化 背 景, 以 及 當 時 的 中 西 雙 方 是 如 何 交 流 進 一 步 再 按 照 歷 史 進 程 與 內 容 特 徵 區 分 為 數 個 階 段, 探 究 每 個 階 段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內 涵 以 及 明 清 時 期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概 況, 瞭 解 當 時 的 時 代 氛 圍 與 學 術 思 潮 第 參 章 :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與 著 錄 體 例 則 是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發 展 概 況 及 體 例 加 以 探 討 從 譯 書 書 目 的 類 型 切 入, 將 譯 書 書 目 分 為 專 科 型 綜 合 型 出 版 目 錄 藉 由 對 譯 書 書 目 類 型 的 區 分, 將 能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內 容 有 初 步 的 認 識 而 後 進 一 步 釐 清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思 想 及 體 例 的 運 用, 深 入 認 識 譯 書 書 目 的 編 纂 意 涵 第 肆 章 :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系 統 是 對 譯 書 書 目 的 分 類 理 念 作 進 一 步 的 探 討, 從 中 國 本 土 學 術 傳 統 自 身 的 發 展, 及 西 學 學 術 體 系 影 響 這 兩 條 線 索 入 手 希 望 在 此 基 礎 上, 理 解 譯 書 書 目 在 中 國 四 部 分 類 法 框 架 下 是 如 何 因 應 圖 書 分 類 與 學 術 體 系 的 轉 化, 藉 以 呈 現 近 現 代 中 國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與 改 變 綜 合 以 上 所 述, 明 清 時 期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譯 書 活 動 的 歷 史 脈 絡, 以 及 中 國 本 土 知 識 份 子 面 對 西 學 的 解 讀 和 應 對 方 式 這 兩 個 層 面, 就 是 本 研 究 討 論 明 清 時 期 譯 書 書 目 的 狀 況 與 評 價 之 主 軸 18

第 五 節 研 究 範 圍 一 研 究 對 象 廣 義 說 來, 所 有 的 溝 通 行 為 都 是 翻 譯 行 為, 閱 讀 書 寫 言 談 等 語 言 行 為, 都 屬 於 翻 譯 的 領 域 具 體 而 言 則 應 指 把 一 種 語 言 或 語 言 變 體 的 內 容 變 為 另 一 種 語 言 或 語 言 變 體 的 過 程 與 結 果, 或 者 說 把 用 一 種 語 言 材 料 構 成 的 文 本 用 另 一 種 語 言 準 確 而 完 整 的 再 現 出 來 61 由 此 可 以 發 現 翻 譯 為 兩 種 不 同 語 言 或 文 字 間 的 轉 化 翻 譯 一 詞 原 指 將 佛 典 翻 成 漢 語 的 活 動 62 後 則 逐 漸 推 廣 於 梵 語 之 外 的 語 文, 最 明 顯 的 即 為 明 代 以 降 西 洋 書 籍 的 翻 譯 因 此 我 們 在 談 到 中 文 翻 譯 時, 可 大 概 區 分 為 外 文 中 譯 與 中 文 外 譯, 本 研 究 所 指 的 翻 譯, 係 由 外 文 譯 為 中 文 而 不 更 改 其 內 容 者 為 限 譯 書 則 為 不 同 語 言 間 文 字 轉 換 的 物 質 載 體, 而 本 研 究 中 所 指 的 譯 書 均 指 外 文 中 譯 圖 書 根 據 圖 書 館 學 與 資 訊 科 學 大 辭 典 的 說 明, 書 目 記 載 各 書 書 名 著 者 版 本 出 版 年 出 版 地 出 版 者 間 附 價 格 著 者 生 平 圖 書 內 容 授 受 源 流 收 藏 處 所 等, 內 容 詳 簡 不 一, 多 按 分 類 排 列 63 大 陸 方 面 則 定 義 書 目 為 著 錄 一 批 相 關 文 獻, 按 照 一 定 次 序 編 排 而 成 的 揭 示 與 報 導 文 獻 信 息 的 工 具 64 書 目 種 類 繁 多, 略 分 為 :(1) 圖 書 總 目, 含 書 目 總 錄 叢 書 書 目 聯 合 書 目 展 覽 書 目 ;(2) 藝 文 志, 含 正 史 藝 文 志 郡 邑 藝 文 志 著 述 考 ;(3) 特 種 書 目, 含 著 本 解 題 選 書 營 業 版 本 禁 書 辨 偽 翻 譯 引 用 知 見 闕 書 兒 童 非 書 資 料 等 書 目 及 書 目 期 刊 ;(4) 藏 書 目 錄 ;(5) 各 學 科 書 目 65 譯 書 書 目 屬 於 特 種 書 目, 本 研 究 中 專 指 將 譯 書 收 錄 編 輯 而 成 的 書 目 至 於 當 時 盛 61 林 煌 天 主 編, 中 國 翻 譯 詞 典 ( 武 漢 市 : 湖 北 教 育 出 版 社,1997), 頁 167 62 ( 宋 ) 釋 法 雲 稱 : 夫 翻 譯 者, 謂 翻 梵 天 之 語 轉 成 漢 地 之 言, 音 雖 似 別, 義 則 大 同 釋 法 雲 撰, 翻 譯 名 義 集,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縮 本 31( 臺 北 市 : 商 務 印 書 館,1967), 頁 2 63 胡 述 兆 總 編, 圖 書 館 學 與 資 訊 科 學 大 辭 典 ( 臺 北 市 漢 美,1995), 頁 1203 64 中 國 大 百 科 全 書 總 編 輯 委 員 會 編, 中 國 大 百 科 全 書 圖 書 館 學 情 報 學 檔 案 學 ( 北 京 市 : 中 國 大 百 科 全 書 出 版 社,1993), 頁 262 65 同 註 63, 頁 1204 19

行 的 藏 書 樓 書 目 雖 然 也 有 收 藏 譯 書, 也 有 部 分 書 目 因 應 譯 書 的 出 現 做 類 目 的 調 整, 如 清 光 緒 三 十 年 (1904) 徐 樹 蘭 編 古 越 藏 書 樓 書 目 光 緒 三 十 三 年 (1907) 楊 復 胡 煥 編 浙 江 藏 書 樓 書 目 即 屬 於 此 類 但 由 於 書 目 本 身 並 非 針 對 譯 書 而 編 撰, 因 此 本 研 究 不 列 入 討 論 範 圍 而 當 時 社 會 中 諸 如 書 店 的 營 業 書 目 書 業 公 會 檔 案 以 及 報 刊 上 的 售 書 廣 告 也 多 有 譯 書 的 書 目 資 料, 66 然 而 這 些 書 目 並 未 獨 立 強 調 譯 書 以 及 缺 乏 完 整 的 類 名 款 目 編 排 方 式, 因 此 也 不 列 入 討 論 範 圍 之 內 本 研 究 中 討 論 譯 書 著 作 時, 並 不 限 定 於 中 譯 西 文 書 籍 書 目 因 在 甲 午 戰 爭 之 後, 日 本 成 為 中 國 西 方 思 想 的 引 進 主 要 輸 入 之 處, 中 國 大 量 引 進 日 本 著 作, 並 加 以 翻 譯, 於 是 將 中 譯 日 文 書 籍 書 目 也 納 入 研 究 內 容, 如 康 有 為 所 編 的 日 本 書 目 志 以 及 梁 啟 超 編 東 籍 月 旦 等 即 屬 此 類 型 之 譯 書 書 目 在 十 九 二 十 世 紀 之 交 的 幾 年 時 間 內, 中 國 還 出 現 了 一 些 將 以 往 翻 譯 出 版 的 報 刊 文 章 和 書 籍 輯 錄 出 版 的 西 學 叢 書 譬 如 光 緒 二 十 一 年 (1895) 孫 延 翰 輯 錄 的 西 學 叢 書 光 緒 二 十 二 年 (1896) 富 強 齋 主 人 輯 錄 的 西 學 富 強 叢 書 光 緒 二 十 三 年 (1897) 梁 啟 超 輯 錄 的 西 政 叢 書,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梁 啟 超 輯 錄 的 新 學 大 叢 書 等 十 餘 種 這 十 餘 種 叢 書 因 非 書 目 性 質, 並 不 列 入 研 究 範 圍, 但 其 在 分 類 理 念 上 與 譯 書 書 目 相 互 影 響, 在 本 研 究 中 會 參 酌 討 論 以 下 將 本 研 究 所 蒐 集 到 的 譯 書 書 目 整 理 如 表 一, 共 47 種 : 表 一 明 末 清 季 譯 書 書 目 整 理 ( 依 書 目 筆 畫 排 序 ) 書 目 名 稱 編 纂 者 版 本 或 年 代 備 註 天 文 算 法 考 梁 兆 鏗 清 光 緒 年 間 稿 本 上 海 製 造 局 譯 印 圖 書 目 上 海 製 造 局 民 國 年 間 鉛 印 本 即 江 南 製 造 局 錄 翻 譯 館 66 參 見 周 振 鶴 編, 晚 清 營 業 書 目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2005); 徐 蜀, 宋 安 利 編, 中 國 近 代 古 籍 出 版 發 行 史 料 叢 刊 ( 北 京 市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2003) 20

日 本 書 目 志 康 有 為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上 海 大 同 譯 書 局 石 印 本 日 本 理 學 書 目 杜 亞 泉 載 於 清 光 緒 27 年 (1901) 亞 泉 雜 誌 7 期 日 本 理 學 數 學 書 目 杜 亞 泉 載 於 清 光 緒 27 年 (1901) 亞 泉 雜 誌 8 期 日 本 算 學 書 目 杜 亞 泉 載 於 清 光 緒 27 年 (1901) 亞 泉 雜 誌 9 期 中 西 普 通 書 目 表 黃 慶 澄 清 光 緒 24 年 (1898) 算 學 館 亦 作 普 通 學 書 目 錄 刻 本 西 士 書 目 韓 霖 年 代 不 詳 載 於 竹 崦 庵 書 目 姚 名 達 考 即 道 學 家 傳 西 書 提 要 梁 啟 超 此 書 目 未 成 西 學 書 目 表 梁 啟 超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時 務 報 本 增 訂 西 學 書 目 表 盧 靖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慎 始 基 齋 叢 書 本 通 商 以 前 西 人 譯 著 各 梁 啟 超 書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時 務 報 附 於 西 學 書 目 表 後 本 近 譯 未 印 各 書 梁 啟 超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時 務 報 附 於 西 學 書 目 表 後 本 中 國 人 所 著 書 梁 啟 超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時 務 報 附 於 西 學 書 目 表 後 本 21

西 書 考 胡 兆 鸞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長 沙 刻 亦 作 西 學 通 考 本 江 南 製 造 局 翻 譯 西 書 事 傅 蘭 雅 略 益 智 書 會 擬 著 各 種 書 目 傅 蘭 雅 載 於 清 光 緒 6 年 (1880) 格 致 匯 編 本 卷 5 至 卷 8 載 於 清 光 緒 6 年 (1880) 格 致 附 於 江 南 製 造 局 翻 譯 錄 匯 編 本 卷 5 至 卷 8 西 書 事 略 後 寓 華 西 人 自 譯 各 書 目 傅 蘭 雅 載 於 清 光 緒 6 年 (1880) 格 致 附 於 江 南 製 造 局 翻 譯 錄 江 南 製 造 局 繙 譯 各 種 西 未 著 編 人 書 目 江 南 製 造 局 記 ( 圖 書 魏 允 恭 目 ) 匯 編 本 卷 5 至 卷 8 清 光 緒 30 年 (1904) 南 海 馬 氏 翻 刻 本 清 光 緒 31 年 (1905) 刻 本 西 書 事 略 後 江 南 製 造 局 譯 書 提 要 陳 洙 清 宣 統 元 年 (1909) 刻 本 在 華 耶 穌 會 士 列 傳 及 書 費 賴 之 清 光 緒 年 間 刊 本 目 東 西 學 書 錄 提 要 總 敘 沈 桐 生 清 光 緒 23 年 (1897) 讀 有 書 齋 刊 本 東 西 學 書 錄 徐 維 則 清 光 緒 25 年 (1899) 江 南 製 造 局 刊 本 增 版 東 西 學 書 錄 徐 維 則 輯 ; 清 光 緒 28 年 (1902) 年 石 印 顧 燮 光 補 輯 本 東 西 人 舊 譯 著 書 徐 維 則 清 光 緒 25 年 (1899) 江 南 製 附 於 東 西 學 書 錄 後 造 局 刊 本 中 國 人 輯 著 書 徐 維 則 清 光 緒 25 年 (1899) 江 南 製 附 於 東 西 學 書 錄 後 22

造 局 刊 本 東 籍 月 旦 梁 啟 超 載 於 清 光 緒 28 年 (1902) 新 民 叢 報 耶 穌 會 士 著 述 目 未 著 編 人 年 代 不 詳 載 於 清 吟 閣 書 目 耶 穌 會 士 西 洋 姓 氏 著 述 未 著 編 人 目 年 代 不 詳 鈔 本 若 水 齋 古 今 算 學 書 錄 劉 鐸 清 光 緒 24 年 (1898) 刊 本 科 學 書 目 提 要 初 編 王 景 沂 清 光 緒 29 年 (1903) 年 北 洋 官 報 局 鉛 印 本 道 學 家 傳 韓 霖 張 賡 年 代 不 詳 附 於 聖 教 信 證 後 清 刊 本 泰 西 著 述 考 王 韜 清 光 緒 16 年 (1890) 鉛 印 本 姚 名 達 考 即 道 學 家 傳 通 學 書 籍 考 述 廬 清 光 緒 25 年 (1899) 排 印 本 亦 作 通 學 書 目 考 農 務 要 書 簡 明 目 錄 傅 蘭 雅 口 清 光 緒 27 年 (1901) 上 海 製 譯 ; 王 樹 善 造 局 刻 本 筆 述 新 學 書 目 提 要 沈 兆 煒 清 光 緒 29 年 (1903) 上 海 通 雅 書 局 鉛 印 本 新 學 書 目 提 要 通 雅 齋 同 人 清 光 緒 29 年 (1903) 上 海 通 雅 書 局 鉛 印 本 福 建 求 治 局 採 錄 西 學 書 未 著 編 人 目 年 代 不 詳 鈔 本 算 學 考 初 編 馮 澄 清 光 緒 24 年 (1898) 刊 本 23

算 學 書 目 題 要 丁 福 保 清 光 緒 25 年 (1899) 竢 實 學 堂 刻 本 廣 學 會 譯 著 新 書 總 目 廣 學 會 清 末 鉛 印 本 曆 書 總 目 表 徐 光 啟 載 於 明 崇 禎 四 年 (1631) 崇 禎 曆 書 譯 書 經 眼 錄 顧 燮 光 清 光 緒 30 年 (1904) 撰 ; 民 國 23 年 (1934) 杭 州 金 佳 石 好 樓 石 印 本 本 國 人 輯 著 書 顧 燮 光 清 光 緒 30 年 (1904) 撰 ; 民 附 於 譯 書 經 眼 錄 後 國 23 年 (1934) 杭 州 金 佳 石 好 樓 石 印 本 譯 書 提 要 未 著 編 人 清 光 緒 33 年 (1907) 北 京 政 治 官 報 局 排 印 本 譯 書 表 王 仁 俊 年 代 不 詳 梁 啟 超 慕 真 軒 藏 王 氏 手 稿 本 二 時 間 斷 序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從 古 自 今 持 續 不 斷 的 進 行, 但 明 清 之 前 多 為 宗 教 的 文 獻 交 流, 如 佛 教 景 教 回 教 文 化 的 傳 入 直 到 明 清 時 期, 在 文 藝 復 興 科 學 革 命 影 響 下 的 近 代 西 洋 學 術 思 想 才 逐 漸 傳 入 中 國 這 段 從 十 六 世 紀 開 始 的 西 學 文 獻 輸 入, 無 論 在 數 量 涉 及 範 圍 影 響 上 都 非 之 前 所 能 比 擬 針 對 這 段 對 近 代 中 國 產 生 重 大 影 響 的 時 間 歷 程, 各 家 說 法 不 一, 如 郭 廷 以 認 為 約 略 可 分 為 三 期 : 明 清 之 際 ; 清 代 道 咸 同 光 ; 民 國 初 年 67 張 蔭 麟 則 認 為 可 分 為 兩 期 : 第 一 期 始 於 明 萬 曆 中 葉 67 郭 廷 以, 近 代 科 學 與 民 主 思 想 的 輸 入 - 晚 清 譯 書 與 西 學 ( 上 ), 大 陸 雜 誌 第 4 卷 1 期 (1952): 頁 1 24

(1573-1619), 至 清 乾 隆 中 (1736-1795) 而 絕 ; 第 二 期 始 於 清 咸 豐 年 間 至 同 治 (1851-1874) 的 洋 務 運 動 以 至 今 日 68 而 潘 玉 田 在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史 則 區 分 為 : 明 末 清 初 (1582-1722); 清 中 期, 主 要 是 指 乾 隆 繼 位 到 道 光 二 十 年 (1736-1840); 第 三 階 段 是 清 末 (1840-1919) 69 雖 然 各 家 從 不 同 角 度 切 入 造 成 時 間 分 期 上 的 歧 見, 但 大 抵 依 照 明 末 清 初 清 中 期 晚 清 的 軌 跡 而 明 至 清 末 中 西 學 的 傳 入 與 翻 譯, 在 一 開 始 雖 也 以 教 義 為 主, 但 同 時 也 引 進 了 許 多 有 關 自 然 科 學 人 文 藝 術 的 書 籍 而 後 當 政 府 與 民 間 逐 步 投 入 譯 書 之 後, 大 量 的 引 進 西 學, 譯 書 的 種 類 更 是 豐 富 許 多, 這 也 是 譯 書 書 目 多 產 生 於 晚 清 之 故 所 以 如 要 對 譯 書 書 目 有 完 整 的 瞭 解, 則 必 須 延 續 這 一 段 軌 跡, 完 整 的 呈 現 中 國 傳 統 與 現 代 接 軌 的 整 體 世 代 背 景 如 前 所 述, 本 研 究 所 探 討 譯 書 書 目 的 時 間 斷 限 大 抵 為 : 從 明 代 傳 教 士 引 進 西 學 的 年 代 開 始, 目 前 學 者 對 明 清 之 際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研 究, 大 多 從 明 代 萬 曆 時 期 計 起 本 研 究 將 以 明 崇 禎 四 年 (1631) 作 為 開 始, 此 為 本 研 究 所 收 集 到 最 早 的 譯 書 書 目 即 曆 書 總 目 表 刊 載 於 崇 禎 曆 書 的 時 間 結 束 於 清 宣 統 三 年 (1911), 為 清 朝 結 束 的 日 期 因 此 有 部 分 譯 書 書 目 雖 然 收 錄 明 清 時 期 的 譯 書, 但 成 書 於 民 國 時 期, 如 徐 宗 澤 編 著 明 清 間 耶 穌 會 士 譯 著 提 要 周 壽 昌 編 著 譯 刊 科 學 書 籍 考 略 等, 則 不 列 入 研 究 範 圍 三 研 究 內 容 本 研 究 是 以 研 究 譯 書 書 目 的 體 制 形 式 分 類 思 想 類 目 功 能 影 響 為 主, 關 於 譯 書 書 目 中 所 收 集 的 譯 書, 並 不 在 研 究 範 圍 之 內 另 外 本 研 究 也 不 涉 及 個 別 譯 書 及 譯 書 書 目 的 版 本 考 據 68 69 同 註 41, 頁 559 同 註 46, 頁 84 25

四 研 究 限 制 本 研 究 所 參 考 的 文 獻, 由 於 語 言 能 力 問 題, 限 定 於 中 英 文, 未 能 廣 及 其 他 語 文 文 獻, 尚 有 未 盡 周 延 之 處 本 研 究 為 了 對 譯 書 書 目 做 出 完 整 探 討, 利 用 各 種 史 料 收 集 完 整 的 譯 書 書 目, 但 由 於 當 時 的 譯 書 書 目 有 部 分 為 稿 本 或 鈔 本, 並 未 傳 世, 也 因 為 有 部 分 書 目 因 地 域 限 制, 在 臺 灣 未 能 接 觸 到, 則 以 前 人 的 研 究 結 果 透 過 二 次 文 獻 為 立 論 基 礎 26

第 貳 章 譯 書 書 目 形 成 的 歷 史 脈 絡 十 六 世 紀 開 始, 在 華 耶 穌 會 士 通 過 文 獻 傳 播 活 動, 把 西 方 科 學 技 術 學 術 思 想 傳 入 中 國, 由 此 拉 開 了 西 學 東 漸 的 序 幕, 架 起 了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橋 樑 自 明 末 耶 穌 會 傳 教 士 艾 儒 略 (Jules Aleni) 編 纂 西 方 大 學 教 科 書 綱 要 西 學 凡 以 來, 西 學 差 不 多 成 為 中 國 對 西 方 科 學 技 術 及 學 術 文 化 的 簡 稱, 由 於 中 西 語 言 的 歧 異, 作 為 西 學 載 體 的 西 學 書 籍 在 中 國 必 須 經 由 多 種 翻 譯 的 途 徑 成 為 譯 書, 方 能 為 廣 大 的 群 眾 所 認 識 西 學 譯 書 在 這 段 期 間 裡, 隨 著 傳 播 主 體 的 屢 次 轉 變, 逐 漸 擴 大 其 接 觸 對 象, 流 傳 甚 廣 也 因 為 傳 入 學 科 的 發 展, 所 涉 及 的 學 術 範 圍 越 來 越 廣 泛, 數 量 越 趨 龐 大 為 使 社 會 大 眾 能 有 效 的 獲 得 譯 書 資 訊 與 利 用, 社 會 上 出 現 了 針 對 譯 書 而 編 纂 的 譯 書 書 目 針 對 這 段 譯 書 書 目 的 形 成 過 程, 本 章 將 對 明 末 清 季 這 三 百 多 年 間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主 要 變 化 作 概 括 論 述, 探 究 每 個 階 段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內 涵 以 及 明 清 時 期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概 況, 瞭 解 當 時 的 時 代 氛 圍 與 學 術 思 潮, 以 提 供 對 譯 書 書 目 形 成 的 背 景 認 知 針 對 這 段 對 近 代 中 國 產 生 重 大 影 響 的 時 間 歷 程, 各 家 說 法 不 一, 如 郭 廷 以 認 為 約 略 可 分 為 三 期 : 明 清 之 際 ; 清 代 道 咸 同 光 ; 民 國 初 年 1 張 蔭 麟 則 認 為 可 分 為 兩 期 : 第 一 期 始 於 明 萬 曆 中 葉 (1573-1619), 至 乾 隆 中 (1736-1795) 而 絕 ; 第 二 期 始 於 清 咸 豐 年 間 至 同 治 (1851-1874) 的 洋 務 運 動 以 至 今 日 2 而 潘 玉 田 在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史 則 區 分 為 : 明 末 清 初 (1582-1722); 清 中 期, 主 要 是 指 乾 隆 繼 位 到 道 光 二 十 年 (1736-1840); 第 三 階 段 是 清 末 (1840-1919) 3 雖 然 各 家 從 不 同 角 度 切 入 造 成 時 間 分 期 上 的 歧 見, 但 大 抵 不 脫 明 末 清 初 清 中 期 晚 清 的 軌 跡 本 章 也 將 以 此 為 立 論 的 依 據, 循 序 討 論 各 時 期 西 學 輸 入 的 狀 況 與 作 為 中 國 1 郭 廷 以, 近 代 科 學 與 民 主 思 想 的 輸 入 晚 清 譯 書 與 西 學 ( 上 ), 大 陸 雜 誌 第 4 卷 1 期 (1952), 頁 1 2 張 蔭 麟 著, 明 清 之 際 西 學 輸 入 中 國 考 略, 李 毓 澍 編, 張 蔭 麟 先 生 文 集 ( 臺 北 市.. 九 思,1977), 頁 559 3 潘 玉 田 陳 永 剛 著, 中 西 文 獻 交 流 史 ( 北 京 市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1999), 頁 84 27

本 土 學 術 載 體 的 古 典 目 錄 學 如 何 逐 步 改 變, 繼 而 演 繹 出 複 雜 多 變 的 譯 書 書 目 第 一 節 明 清 之 際 : 西 學 的 最 初 傳 入 明 末 清 初, 中 國 對 外 交 流 史 上 出 現 了 繼 魏 晉 佛 學 盛 行, 和 隋 唐 大 量 容 納 外 來 文 化 之 後, 又 一 次 大 規 模 文 化 交 流 活 動, 即 所 謂 的 西 學 東 漸 這 次 文 化 交 流 所 涉 及 的 知 識 內 容 都 遠 遠 地 超 過 了 前 兩 次, 而 它 的 主 要 傳 播 者 是 來 自 於 歐 洲 的 耶 穌 會 傳 教 士 作 為 中 西 文 化 的 溝 通 者 和 文 化 使 者 的 耶 穌 會 士, 在 傳 教 的 同 時 也 傳 播 了 較 中 國 更 為 進 步 的 知 識 和 科 學 技 術 一 西 學 傳 入 的 時 代 背 景 南 宋 以 降, 程 朱 理 學 一 直 在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領 域 居 於 主 導 地 位, 但 明 代 中 後 期 經 濟 的 發 展 逐 漸 引 起 思 想 的 變 化, 學 術 思 想 上 呈 現 出 繁 榮 景 象 王 守 仁 建 立 心 學 體 系, 強 調 人 的 意 識 和 主 觀 精 神 的 作 用, 別 立 宗 旨, 與 朱 子 背 馳, 使 當 時 的 思 想 界 耳 目 一 新 後 來 以 李 贄 為 主 要 代 表 的 泰 州 學 派 發 揮 人 皆 可 為 聖 人 的 思 想, 提 出 百 姓 日 用 即 人 倫 物 理, 蔑 視 封 建 禮 教, 突 破 禮 教 羈 絆, 提 倡 平 等, 具 有 較 濃 的 平 民 色 彩 4 學 術 思 想 上 的 轉 變 為 明 末 西 學 的 傳 播 作 了 思 想 上 的 準 備, 使 傳 播 受 到 的 阻 力 有 所 減 弱 因 此 : 在 客 觀 上 創 造 了 一 種 開 放 的 學 術 空 氣, 使 學 者 能 有 較 少 的 心 理 負 擔 來 接 受 新 奇 異 質 的 西 學, 為 近 代 意 義 上 的 西 學 在 中 國 得 以 立 足 行 了 一 個 奠 基 禮 5 中 世 紀 後 期 與 中 國 相 距 甚 遠 的 歐 洲 在 工 商 業 上 有 了 很 大 發 展, 生 產 力 有 了 顯 4 5 沈 定 平 著, 明 清 之 際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史 明 代 : 調 適 與 會 通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2001), 頁 552 鄒 桂 香, 十 六 至 十 八 世 紀 西 學 文 獻 在 中 國 的 傳 播 ( 鄭 州 大 學 管 理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2005 年 5 月 ), 頁 3 28

著 提 高, 出 現 了 一 些 以 手 工 業 和 商 業 為 中 心 的 城 市 新 興 生 產 技 術 的 推 廣 和 應 用, 出 現 了 資 本 主 義 的 生 產 方 式 和 新 興 的 資 產 階 級, 而 且 力 量 日 漸 壯 大, 他 們 對 於 封 建 主 義 和 束 縛 他 們 的 神 權 思 想 日 益 不 滿 因 此 發 生 了 宗 教 改 革, 宗 教 改 革 主 要 是 針 對 教 會 的 腐 敗 而 產 生, 宗 教 改 革 目 的 是 為 了 復 興 古 代 神 學, 要 求 改 革 教 會 的 陋 習 它 既 是 一 場 思 想 運 動, 也 是 場 社 會 改 革, 以 德 國 的 馬 丁 路 德 和 瑞 士 的 加 爾 文 為 主 要 代 表 和 領 導 人, 後 來 傳 到 其 他 歐 洲 國 家, 涉 及 社 會 的 層 面 相 當 廣 泛 與 此 同 時, 紙 張 和 印 刷 術 的 發 明, 更 加 速 了 歐 洲 文 化 思 想 傳 播 的 進 程 從 絲 路 時 代 直 到 中 世 紀, 中 國 與 歐 洲 的 來 往 主 要 通 過 陸 路 進 行, 到 了 十 五 世 紀 之 後, 由 於 土 耳 其 帝 國 的 興 起 和 擴 張, 壟 斷 了 東 西 貿 易, 伴 隨 著 元 帝 國 的 瓦 解 等 種 種 原 因 使 中 國 和 歐 洲 之 間 的 直 接 交 通 陷 於 停 頓, 東 西 方 的 交 往 也 因 而 隔 絕 隨 著 西 歐 各 國 經 濟 的 崛 起, 羅 盤 觀 象 儀 分 度 儀 等 先 進 技 術 的 使 用, 不 僅 豐 富 了 歐 洲 人 的 航 海 學 地 理 學 和 天 文 學 知 識, 而 且 提 高 了 歐 洲 人 的 軍 事 和 航 海 技 能 同 時, 由 於 東 西 之 間 的 不 平 衡 貿 易, 使 得 金 銀 大 量 外 流 黃 金 成 為 王 公 貴 族 商 人 教 士 資 產 階 級 等 狂 熱 追 求 的 東 西, 刺 激 了 西 歐 的 冒 險 家 拓 展 大 西 洋 航 線 去 非 洲 和 東 方 尋 找 黃 金 的 欲 望, 迫 使 他 們 探 索 通 往 東 方 的 新 航 路 同 時, 西 歐 天 主 教 在 宗 教 改 革 之 後, 也 想 在 東 方 開 闢 自 己 新 的 勢 力 範 圍 由 於 麥 哲 倫 哥 倫 布 環 球 旅 行 和 美 洲 大 陸 的 發 現, 西 歐 各 國 開 始 了 大 規 模 的 航 海 探 險 和 殖 民 擴 張, 其 觸 角 也 伸 向 了 中 國, 而 與 之 伴 隨 而 來 大 批 耶 穌 會 傳 教 士 東 來 傳 教, 更 帶 來 了 西 方 的 科 技 文 化 中 西 方 的 文 化 交 流 是 兩 種 異 質 文 化 之 間 的 交 流 由 於 文 化 的 多 樣 性 和 差 異 性, 不 同 的 文 化 有 不 同 的 構 成 特 色, 因 此, 跨 文 化 交 流 的 動 因 是 異 質 文 化 之 間 的 文 化 差 異, 這 種 文 化 差 異 導 致 了 跨 文 化 交 流 的 產 生 和 發 展 也 就 是 說 : 文 化 傳 播 的 根 源 在 於 文 化 差 異 文 化 傳 播 發 生 的 前 提 也 正 是 兩 種 異 質 文 化 的 接 觸, 文 化 交 流 的 過 程 就 是 文 化 傳 播 的 過 程, 在 跨 文 化 交 流 的 兩 種 29

異 質 文 化 中 優 勢 文 化 佔 有 主 導 地 位, 起 著 主 導 作 用 6 十 六 至 十 八 世 紀 開 始, 中 西 方 社 會 己 經 存 在 明 顯 的 差 距, 尤 其 是 在 思 想 文 化 方 面 明 中 葉 以 後, 隨 著 生 產 力 水 準 的 提 高 和 整 個 社 會 經 濟 的 發 展, 出 現 了 經 世 致 用 的 科 學 思 潮, 農 業 手 工 業 天 文 學 數 學 地 理 學 醫 藥 學 軍 事 學 樂 律 學 園 林 學 等 中 國 傳 統 科 技 領 域 都 有 進 一 步 的 發 展 但 是, 晚 明 中 國 科 學 技 術 的 發 展 己 經 出 現 了 一 種 矛 盾 的 局 面, 形 成 了 實 用 性 技 術 科 學 的 發 達 與 理 論 科 學 科 學 思 維 薄 弱 的 極 大 反 差 7 這 一 時 期, 西 方 的 自 然 科 學 理 論 得 到 了 迅 速 的 發 展, 已 經 產 生 了 近 代 科 學 所 必 需 的 概 念 體 系 理 論 體 系 與 思 想 方 法, 近 代 科 學 體 系 逐 步 確 立, 逐 漸 打 破 了 傳 統 知 識 的 範 疇, 正 在 向 近 代 知 識 轉 型 並 形 成 全 新 的 知 識 架 構 中 國 傳 統 科 學 中 的 兩 大 主 要 學 科 數 學 與 天 文 學 處 於 衰 落 的 狀 態, 顯 示 出 晚 明 的 科 技 成 就 已 無 法 與 西 方 的 系 統 研 究 成 果 相 比 由 以 上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東 西 方 文 化 不 僅 存 在 著 巨 大 的 本 質 差 異, 而 且, 西 歐 各 國 經 歷 了 文 藝 復 興 的 洗 禮 之 後, 在 思 想 文 化 上 尤 其 是 自 然 科 學 方 面 上 已 經 優 於 中 國, 中 國 也 有 了 引 進 西 方 科 學 技 術 和 文 化 的 必 要 性 和 可 能 性 這 種 異 質 文 化 間 的 差 異, 產 生 了 相 互 之 間 的 吸 引 和 借 鑒, 使 得 彼 此 的 交 流 成 為 可 能 二 譯 書 活 動 初 期 的 主 要 內 容 與 特 徵 明 嘉 靖 年 間, 耶 穌 會 傳 教 士 聖 方 濟 各 沙 勿 略 (Francis Xavier) 開 始 來 中 國 傳 教, 使 得 曾 中 斷 的 中 西 交 通 再 次 地 興 盛 起 來, 掀 開 了 大 批 西 方 耶 穌 會 士 紛 紛 東 來 的 序 幕 耶 穌 會 是 主 要 天 主 教 修 會 之 一, 是 天 主 教 內 部 為 了 與 新 教 勢 力 相 抗 衡, 意 在 扶 助 羅 馬 教 皇 而 興 起 的 一 個 傳 教 組 織 明 萬 曆 年 間, 義 大 利 人 利 瑪 竇 (Matteo Ricci) 始 將 天 主 教 傳 入 內 地, 其 後 來 傳 教 的 耶 穌 會 士 有 艾 儒 略 金 尼 閣 6 7 嵇 立 群, 論 文 化 傳 播 與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首 都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社 會 科 學 版 1 期 (1998): 頁 33 同 註 4, 頁 577 598 30

(Nicolas Trigault) 等 人 耶 穌 會 士 們 在 進 入 了 中 國 後, 所 見 到 的 是 一 個 與 歐 洲 截 然 不 同 的 世 界 基 於 明 清 之 際 中 國 的 國 威 和 在 華 傳 教 所 面 臨 的 重 重 阻 力, 利 瑪 竇 等 耶 穌 會 傳 教 士 在 傳 教 過 程 中 意 識 到, 要 成 功 地 宣 教, 必 須 入 鄉 隨 俗, 理 解 尊 重 與 適 應 中 國 文 化, 尤 其 是 調 和 與 中 國 傳 統 儒 家 思 想 間 的 關 係, 對 天 主 教 作 出 適 應 儒 學 適 應 中 國 禮 俗 適 應 中 國 文 化 的 必 要 的 變 通 與 調 適 因 此 利 瑪 竇 採 用 儒 冠 儒 服, 認 真 研 究 中 國 文 化, 極 力 糅 合 儒 家 學 說, 借 助 中 國 經 典 中 的 觀 念 宣 教, 同 時 採 行 學 術 傳 教 的 策 略, 都 是 調 和 適 應 傳 教 的 措 施 自 明 萬 曆 十 二 年 (1584) 羅 明 堅 (Michel Ruggieri) 出 版 第 一 本 中 文 譯 書 聖 教 實 錄 以 來, 傳 教 士 就 把 編 譯 書 籍 作 為 傳 播 天 主 教 的 主 要 手 段 之 一, 與 中 國 開 明 之 士 一 起, 編 譯 了 大 量 的 宗 教 書 籍 和 有 關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和 自 然 科 學 的 書 籍 利 瑪 竇 曾 說 過.. 易 於 宣 傳 福 音 的 方 法, 就 是 用 書 籍 宣 傳 聖 教, 書 籍 可 以 在 中 國 各 處 暢 行 無 阻 8 便 是 希 望 透 過 書 籍 來 達 到 宣 傳 教 義 的 本 意 一 開 始 時 耶 穌 會 士 的 譯 述 以 宗 教 為 最 多, 但 影 響 不 大, 於 是 他 們 轉 入 著 手 翻 譯 西 方 科 學 著 作, 希 望 以 新 科 學 及 天 文 曆 法 的 技 術, 來 接 近 中 國 的 士 大 夫 階 層 期 望 透 過 士 大 夫 階 層 而 認 識 更 多 的 朝 廷 官 員, 然 後 再 藉 由 這 些 官 員 們 對 下 發 揮 影 響 力, 提 高 西 方 文 化 在 中 國 的 地 位, 最 後 達 到 傳 播 宗 教 的 目 的, 使 其 教 義 較 容 易 地 為 中 國 民 眾 接 受 如 明 萬 曆 三 十 三 年 (1605) 徐 光 啟 向 利 瑪 竇 提 議 : 應 該 印 行 一 些 有 關 歐 洲 科 學 的 書 籍, 引 導 人 們 做 進 一 步 的 研 究, 內 容 則 是 要 新 奇 而 有 證 明 9 便 可 得 知 中 國 的 士 大 夫 逐 漸 對 西 學 產 生 更 大 的 興 趣, 因 此 翻 譯 了 重 要 的 幾 何 原 本 一 書 李 之 藻 隨 後 更 於 明 萬 歷 十 一 年 (1613) 向 神 宗 皇 帝 上 書 請 譯 西 洋 曆 法 書 疏, 文 中 提 及 當 時 的 西 學 書 籍, 有 曆 術 之 書 水 法 之 書 算 法 之 書 測 望 之 書 日 軌 之 書 萬 國 圖 誌 之 書 醫 理 之 書 樂 器 之 書 格 物 窮 理 之 書 等, 李 之 藻 8 9 羅 光 編, 利 瑪 竇 傳 ( 臺 北 縣.. 輔 仁 大 學 出 版 社,1982), 頁 207-208 利 瑪 竇 著, 利 瑪 竇 中 國 札 記 ( 北 京 市 : 中 華,1983), 頁 617 31

認 為 : 以 上 諸 書 多 非 吾 中 國 書 傳 所 有, 想 在 彼 國, 亦 有 聖 作 明 述, 別 自 成 家, 總 皆 有 資 實 學, 有 裨 世 用 因 此 各 種 書 籍 都 應 當 漸 次 廣 譯, 其 於 鼓 吹 休 明, 現 文 成 化, 不 無 俾 補 因 而 就 有 與 國 計 民 生 關 係 密 切 的 泰 西 水 法 地 震 說 醫 藥 生 物 科 學 的 藥 露 說 泰 西 人 身 概 論 物 理 學 方 面 的 遠 西 奇 器 圖 說 等 譯 書 李 之 藻 上 書 請 譯 西 洋 曆 法 書 疏, 文 後 更 建 議 聘 用 耶 穌 會 士 翻 譯 西 書 並 在 禮 部 下 設 譯 書 機 構 計 畫 將 耶 穌 會 士 帶 來 的 西 學 書 籍 擇 其 要 者, 漸 次 廣 譯 10 這 些 事 例 都 可 以 看 出 耶 穌 會 士 的 譯 書 正 逐 漸 發 揮 功 用 從 這 時 期 譯 介 圖 書 的 種 類, 我 們 大 致 可 以 看 出 傳 入 的 西 學 包 括 的 基 本 內 容 梁 啟 超 在 中 國 近 三 百 年 學 術 史 中, 統 計 耶 穌 會 士 在 華 譯 著 西 書 約 360 餘 種 11 余 施 霖 的 碩 士 論 文 統 計 1584-1758 年 間 耶 穌 會 士 的 中 譯 西 書 共 計 378 部, 其 中 宗 教 類 175 部, 占 總 數 的 46%: 人 文 科 學 類 47 種, 包 括 倫 理 政 治 語 言 字 典 文 學 心 理 教 育 地 理 等, 占 總 數 的 12%; 自 然 科 學 類 166 種, 包 括 天 文 數 學 12 生 物 醫 學 水 利 物 理 地 質 軍 事 等, 占 總 數 的 41% 錢 存 訓 根 據 費 賴 之 在 華 耶 穌 會 士 列 傳 及 書 目 和 裴 化 行 歐 洲 著 作 漢 譯 書 目 兩 書 統 計,1580-1799 年 間 耶 穌 會 士 的 中 譯 西 書 共 計 437 部, 其 中 宗 教 類 251 部, 占 總 數 的 57%: 人 文 科 學 類 55 種, 包 括 哲 學 倫 理 語 言 文 字 教 育 地 理 等, 占 總 數 的 13%; 自 然 科 學 類 131 種, 包 括 數 學 天 文 生 物 醫 學 物 理 地 質 軍 事 等, 占 總 數 的 30% 13 由 上 述 可 知, 耶 穌 會 士 當 時 所 著 譯 的 書 籍, 主 要 是 以 宣 揚 天 主 教 教 義 教 規 儀 式 及 耶 穌 會 活 動 為 主, 所 占 比 例 最 大, 超 過 一 半 以 上, 這 也 和 來 華 傳 教 士 所 抱 持 的 宗 旨 目 的 相 當 吻 合 再 者, 明 末 清 初 的 西 學 之 風, 基 本 上 並 未 超 出 中 國 傳 統 科 學 的 學 科 範 疇, 還 是 集 中 在 天 文 數 10 李 之 藻, 請 譯 西 洋 曆 法 等 書 疏, 徐 宗 澤 著, 明 清 間 耶 穌 會 士 譯 著 提 要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2006), 頁 195-196 11 參 考 梁 啟 超 著, 中 國 近 三 百 年 學 術 史 ( 北 京 市.. 東 方,1996) 12 余 施 霖, 李 之 藻 天 學 初 函 之 研 究 ( 臺 北 市 立 師 範 學 院 應 用 語 言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4 年 8 月 ), 頁 95-96 13 Tsuen-hsuin Tsien, Western Impact on China through Translation, Far Eastern Quarterly, 8: 3(May 1954), 307. 32

學 地 理 學 上, 特 別 是 天 文 數 學 方 面 的 著 作 其 原 因 是 自 古 以 來, 中 國 即 重 視 曆 算 之 學, 不 僅 因 曆 法 與 農 業 生 產 息 息 相 關, 而 且 更 重 要 的 是 皇 權 受 命 於 天, 頒 布 曆 法 被 視 為 是 皇 權 的 統 治 象 徵, 所 以 觀 天 象 知 人 事 就 成 為 皇 家 天 文 機 構 的 職 責 和 專 利 明 代 雖 嚴 禁 民 間 私 測 天 象, 但 不 禁 研 習 曆 法, 清 代 時 取 消 禁 令, 康 熙 更 是 鼓 勵 民 間 研 習, 因 而 曆 算 之 學 大 盛 加 上 明 清 兩 代 改 曆 的 需 要, 中 國 士 大 夫 急 需 從 西 洋 之 學 中 吸 納 較 為 先 進 的 天 文 數 學 知 識, 本 研 究 所 收 最 早 的 譯 書 書 目 曆 書 總 目 表 正 為 當 時 所 翻 譯 西 方 曆 法 的 書 目 三 明 清 時 期 :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總 結 劉 向 七 略 曰 : 尚 書 有 青 絲 編 目 錄 這 是 目 錄 一 詞 的 最 早 出 現 自 漢 劉 向 父 子 編 制 別 錄 七 略 以 降, 歷 代 公 私 藏 書 多 有 書 目, 其 中 不 乏 名 作 來 新 夏 認 為, 劉 向 父 子 等 人 把 單 純 的 編 目 工 作 提 高 到 了 學 術 研 究 的 高 度, 使 編 制 群 書 目 錄 的 過 程 成 為 建 立 學 科 的 過 程, 為 後 學 創 建 了 規 制 因 此, 我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是 伴 隨 著 這 幾 部 著 名 的 群 書 目 錄 的 撰 著 而 興 起 的 14 七 略 以 及 隨 後 幾 部 著 名 的 書 目 為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奠 定 了 基 石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的 發 展 基 本 上 是 平 穩 的, 從 七 略 以 降 所 體 現 的 目 錄 學 思 想 到 鄭 樵 的 類 例 學 說, 章 學 誠 的 考 辨 學 術 源 流, 歷 時 1800 年 左 右 而 沒 有 什 麼 重 大 的 改 變, 仍 然 是 追 求 明 瞭 學 術 明 清 兩 朝, 是 中 國 目 錄 學 發 展 的 繁 盛 時 期, 各 種 各 類 官 私 書 目 紛 紛 問 世 明 代 是 社 會 經 濟 和 文 學 創 作 發 展 都 相 當 發 達 的 時 代, 圖 書 業 也 因 印 刷 技 術 的 提 高 而 相 當 成 熟 在 這 種 社 會 環 境 下, 私 人 藏 書 家 的 數 量 成 長 相 當 快 速 明 代 有 名 望 的 藏 書 家 幾 乎 都 撰 有 家 藏 書 目, 如 高 儒 的 百 川 書 志 陸 深 的 江 東 藏 書 目 陳 第 的 世 善 堂 藏 書 目 錄 茅 元 儀 的 白 華 樓 書 目 祁 承 燁 的 澹 生 堂 書 目 等 不 下 數 十 種, 其 中 亦 不 乏 一 些 傳 世 之 作 除 了 私 人 藏 書 書 目 十 分 發 達 14 來 新 夏 著, 古 典 目 錄 學 淺 說 ( 北 京 市 : 中 華 2003), 頁 8 33

外, 官 家 藏 書 書 目 數 目 也 相 當 可 觀, 如 文 淵 閣 書 目 內 閣 藏 書 目 錄 國 史 經 籍 志 等 當 時 幾 部 著 名 的 書 目 也 特 別 收 錄 傳 教 士 和 中 國 學 者 譯 介 的 西 學 書 籍 如 脈 望 館 書 目 設 大 西 人 書 類 白 華 樓 書 目 設 外 學 類 ( 其 中 有 佛 教 書 ) 以 及 絳 雲 樓 書 目 設 天 主 教 類, 反 應 了 當 時 西 學 傳 入 的 狀 況 經 過 明 代 的 醞 釀, 中 國 古 典 目 錄 學 在 清 代 進 入 了 鼎 盛 時 期 據 清 史 稿. 藝 文 志 目 錄 類 就 登 錄 有 100 餘 種, 據 清 代 目 錄 提 要 的 不 完 全 統 計 更 達 到 三 百 八 十 餘 種 15 清 代 目 錄 學 著 作 不 僅 數 量 眾 多, 而 且 從 圖 書 收 錄 編 制 體 例 目 錄 形 式 和 內 容 價 值 各 方 面 看, 都 顯 示 了 一 種 總 結 前 代 開 啟 後 來 的 成 就 與 特 色 目 錄 學 的 功 用 價 值 及 其 學 術 研 究, 也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認 識 和 長 足 的 發 展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成 為 我 國 古 代 目 錄 學 史 上 一 部 集 大 成 的 巨 著 周 中 孚 理 堂 讀 書 記 章 學 誠 史 籍 考, 姚 振 宗 後 漢. 藝 文 志 隋 書 經 籍 志 考 證, 以 及 張 之 洞 書 目 答 問 等, 也 都 是 不 同 類 型 的 書 目 名 著 伴 隨 書 目 的 發 展, 明 清 時 代 之 目 錄 學 也 逐 漸 成 為 顯 學, 人 們 對 典 籍 及 學 術 分 類 已 有 自 覺 認 識, 許 多 學 者 將 它 視 為 治 學 之 門 徑 如 目 錄 學 名 稱, 便 始 見 於 清 人 王 鳴 盛 十 七 史 商 榷 : 目 錄 之 學, 學 中 第 一 要 緊, 必 從 此 問 途, 方 能 得 其 門 而 人 16 明 人 祁 承 燁 曰 部 有 類, 類 有 目, 若 絲 之 引 緒, 若 網 之 就 綱, 井 然 有 條, 雜 而 不 紊 17 清 人 王 鳴 盛 曰 凡 讀 書 最 切 要 者, 目 錄 之 學 目 錄 明, 方 可 讀 書 ; 不 明, 終 是 亂 讀 18 不 僅 目 錄 學 的 思 想 比 較 發 達, 而 且 出 現 了 以 專 門 研 究 典 籍 分 類 問 題 之 目 錄 學 著 作 明 人 胡 應 麟 之 經 籍 會 通, 被 認 為 是 中 國 第 一 部 目 錄 學 史 專 著 胡 氏 以 歷 代 書 目 為 綱, 分 源 流 類 例 遺 軼 見 聞 四 篇 其 類 例 篇 曰 : 15 16 17 18 參 考 來 新 夏 主 編, 清 代 目 錄 提 要 ( 山 東 : 齊 魯 書 社,1997) 王 鳴 盛, 十 七 史 商 榷, 卷 一 祁 承 燁, 庚 申 藏 書 略 例, 李 希 泌 張 椒 華 編, 中 國 古 代 藏 書 與 近 代 圖 書 館 史 料 ( 春 秋 至 五 四 前 後 ) ( 北 京 市 : 中 華,1982) 頁 28 同 註 16, 卷 七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