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 F736F F D203037A169A6F2A8EEB74FB464B1E7ACD3C45FC B2C4A443A8F7A16AAED5A55AA64CA6E6A5BB F312D3335B1695F2E646F63>

Similar documents
Slide 1

<4D F736F F D A169A6F2BBA1A454A754A454A464A6F2AC78A657C45FC462A16AAED5A55AA64CA6E6A5BB F312D313130B1695F2E646F63>

投影片 1

CH DOC

無威相腹佛 南無破煩惱佛 南無實法廣稱佛 南無世間喜佛 南無寶稱佛 南無難勝伏佛 南無好觀佛 南無勇興佛 南無翼從樹佛 南無狸牛威佛 南無天中天佛 南無師子幢佛 南無智慧威佛 南無無底威佛 一百佛竟 南無德豐佛 南無厚德佛 南無無念示現諸行佛 南無無生佛 南無無上光佛 南無山德佛 南無出現佛 南無服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色佛南無日空如來南無威相腹佛南無須彌山力佛南無摩尼珠腹佛南無金剛王佛南無難勝人佛南無難勝伏佛南無好觀如來南無勇興 ( 丹捍 ) 如來南無大海如來南無翼從樹佛南無狸牛威佛南無天中天佛南無師子幢佛南無智慧威佛南無無底威佛南無德豐如來南無厚德如來南無德臂如來南無德精進佛南無德巖如來南無山德如來南無出現如來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序 發心皈依 諸佛世尊尊者神僧名 諸佛世尊 尊者 神僧 歌曲 弘法門之曲 慶太平之曲 勝妙明具莊嚴之曲 勝妙明之曲 具莊嚴之曲 隆福祚之曲 慶太平之曲 弘法門之曲 普法界之曲一 普法界之曲二 普法界之曲三 普法界之曲四 普法界之曲五 普法界之曲六 普法界之曲七 弘利益之曲一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者而攝受之 十二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在所生處恒自憶念發菩提心 令菩提心相續不斷 仰願幽顯凡聖大眾 同加覆護同加攝受 令 ( 某甲 ) 等 ( 某甲字請各自稱名後皆例此 ) 所悔清淨所願成就 等諸佛心同諸佛願 六道四生皆悉隨從滿菩提願淨三業法 ( 淨身當洗浴淨口讚佛功德淨意運心懺悔三業既淨 乃可標心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TablesDivision_Chinois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16?????[?????~???Q??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香贊爐見普賢願尊者遍吉示我色身佛塔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願若我宿福應已歡喜敬禮復更讀誦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禮多寶上諸池玉女鼓樂絃歌其聲微妙讚歎大乘一實之道行者見薩以為眷屬安祥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其象開口於象牙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賢王菩薩像駕光佛現全一菩薩結跏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4D F736F F 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一卷 出 : 烏波離所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 曩謨釋迦牟尼佛曩謨金剛摧伏散壞佛曩謨寶焰佛曩謨龍勝佛曩謨勇猛軍 佛曩謨勤勇喜佛曩謨寶髻佛曩謨寶月光佛曩謨不空金剛佛曩謨寶藏佛 曩謨無垢光佛曩謨離垢光明佛曩謨

Slide 1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4D F736F F 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 E646F63>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南無西北方月光面佛南無月光佛南無月幢佛南無勇猛佛南無日光面佛南無日藏佛南無日光莊嚴佛南無華身佛南無波頭摩藏佛南無波頭摩鬚佛南無師子聲王佛南無善住心意佛歸命西北方如是等無量無邊諸佛 南無東北方寂諸根佛南無寂滅佛南無大將佛南無淨勝佛南無淨妙聲佛南無淨天供養佛南無善化佛南無化佛南無善意佛南無善意住持佛歸命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pico說明書繁體new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第35義】中

2

佛上法自在成就佛半月光佛香象佛無量明佛蓮華聚佛華生德佛旃檀德佛演聚佛上名慧佛作安佛無量德生佛明相佛無邊積佛眾德生佛一切功德生佛持炬佛華德生佛極高王佛宿王佛無寶彌樓佛虛淨王佛無量音佛無量明佛寶彌樓佛雜寶華嚴佛上眾佛離垢嚴佛金華佛寶窟佛雜華生佛放光佛華生佛華蓋佛不嚴虛佛流布力王佛梵音佛自在力佛無邊眾佛調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所 修 菩 提, 未 畢 竟 者 終 不 休 息, 成 就 菩 薩 所 有 功 德 其 名 曰 : 慧 光 無 礙 眼 菩 薩 摩 訶 薩 見 一 切 田 莊 嚴 瓔 珞 菩 薩 摩 訶 薩 不 斷 如 來 性 出 世 意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諸 眾 生 示 現 細 行 神 足 菩 薩 摩 訶

御製水懺序夫三昧水懺者 因唐悟達國師知玄 遇迦諾迦尊者 以三昧水為濯積世怨讎 知玄遂演大覺之旨 述為懺文 普利將來甚盛心也 其為福德莫可涯涘 所謂三昧者 正受之名也 不受諸受乃為正受 真空寂定此心不動 其要使人求之於己而已 蓋人之生於世也 自非上智之資 豈能無故作誤為之愆 或宿世冤業之繞 如來廣慈悲

A9R2DF6.tmp

16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無 名 問 無 明 聖 嚴 法 師 與 李 連 杰 的 對 話 無 名 問 無 明 時 間 : 二 三 年 九 月 六 日 地 點 : 台 北 市 政 府 親 子 劇 場 主 持 人 : 葉 樹 姍 ( 電 視 台 新 聞 主 播 ) 座 談 人 : 聖 嚴 法 師 ( 法 鼓 山 創 辦 人 )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死 第 一 覺 悟 : 世 間 無 常, 國 土 危 脆 金 剛 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大 般 若 經 云 : 諸 佛 出 世,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化 導 有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義,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成 佛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PowerPoint 簡報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LOHAS 30 (claudication) : spinal stenosis( ) 2 (refer pain) : C 456 (refer pain) NSAID NSAID 2 NSAID 6 NSAID ;

9705.pdf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untitled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T209_06

慈悲三昧水懺上卷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慈悲三昧水懺上卷南無懺摩會上佛菩薩(三稱)恭聞,如來應化,普利群機 尊者興慈,咸尊後記 江澄月映,迦摩羅疾而假示幻儀;德損恩濃,剎帝利寵而榮膺寶座 晁錯含東市之恨,伺隙尋伸;袁盎結西漢之讎,乘時獲報 由是因果無

為 勝 問 八 相 雖 異 但 是 彌 勒 一 相 續 身 身 既 不 殊 何 須 如 來 別 說 三 經 答 良 由 眾 生 機 悟 不 同 不 同 者 何 略 有 十 四 種 一 為 諸 眾 生 未 種 善 根 故 令 種 善 根 說 上 生 經 已 種 善 根 令 得 解 脫 故 說 餘 二

【第35義】中

Microsoft Word _???:??????????? doc

相 應 不 生 染 漏 是 比 丘 言 : 諸 大 德! 我 不 能 滅 此 諍, 我 詣 舍 衛 城 到 世 尊 所, 當 問 滅 此 諍 事 是 比 丘 到 已, 頭 面 禮 佛 足, 却 住 一 面, 白 佛 言 : 世 尊! 拘 睒 彌 諸 比 丘 鬪 諍 相 言, 同 止 不 和 合, 所

COVER_120807_cs3_retouched_hi

<4D F736F F D A169A6F2A8EEA46AB464A4DFC462BBF6A16AAED5A55AA64CA6E6A5BB2E646F63>


學佛五講

T0209_07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PowerPoint 簡報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Untitled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無 量 清 淨 平 等 施 五 濁 眾 生 咸 作 佛 斷 彼 一 切 顛 倒 想 猶 如 以 水 投 海 中 濕 性 混 合 無 不 同 雖 有 聖 智 難 分 別 人 人 皆 為 無 量 壽 稽 首 瞻 禮 即 西 方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宋 西 域 三 藏 畺 良 耶 舍 譯 如


Kinh A Di Da

Microsoft Word - 淨空法師法語_初編續編合刊_.doc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 )

地藏經 讀書會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Microsoft Word - ??????.doc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極樂密碼封面--繁1

Transcription: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七卷 佛曆一 七四年(西元五一二年)梁武帝年間大德高僧誌公法師奉詔於開封菩提寺編寫 佛曆二五六八年(西元二 六年)民國大德高僧達傳於台灣台北縣泰山鄉大覺禪寺校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西元二 六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校正 足七菩提分( 讚 酥酡食, 天廚獻上來 享受法食人間供, 諸佛菩薩降臨來 牧女雙雙獻香糜, 普施十方界, 大甘露法食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三稱) 第七卷入懺文 恭聞 : 七佛世尊! 作證明懺摩之主 七卷妙典, 入菩提解脫之門 富有七珍法財, 具 七菩提分 指 持戒 布施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救度眾生 ) 功德林以栴檀熏陶, 大法王作獅子嚬呻 3 2 1

在六道之沉淪 縱七情之妄想( 彩像以莊嚴, 花果香燈而間列 精誠供 養, 百拜虔恭 切念求懺某甲等, 多生父母, 累劫冤親 ; 樂 愛 惡 欲 ) ( 善願應從, 有求皆應 仰慈雲而廣布, 同水月以含容 奉請世尊降臨, 證明 懺法 上來奉為求懺某甲等, 啟建 佛制慈悲梁 皇寶懺 道場 茲當第七卷, 入壇緣起 ; 檀信轉加慇重, 會眾如法脩持 幢幡 七漏之煩惱( 七漏 指 見 修 根 惡 親近 受 念 之煩惱 ) 七情 即 喜 怒 哀, 乃無所而不為 起七慢之高山 七慢 即指 慢佛 慢法 慢僧 慢戒 慢定 慢慧 慢人, 背覺合 塵 七寶師子座而難登, 七遮惡業罪以 難逃 竊思多劫, 未經懺悔 ; 今生慶幸, 得皈依三寶 發露向諸佛像前, 滌罪 於大鏡圓裏 命我現前眾等, 披閱懺悔 靈文 人壽有限, 悲心無極 望佛哀憐 ), 欺賢罔聖 造 6 5 4

, 蒙熏加被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天師 ;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 禮盡無餘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皈命三世諸佛 南 無 毘 盧 遮 那 佛 南 無 無 量 壽 光 明 王 佛 南 無 尸 棄 佛 南 無 拘 留 孫 佛 南 無 毘 婆 尸 佛 南 無 毘 舍 浮 佛 南 無 本 師 釋 迦 牟 尼 佛 南 無 無 量 壽 佛 南 無 迦 葉 佛 南 無 拘 那 含 牟 尼 佛 南 無 多 寶 佛 南 無 法 海 雷 音 佛 9 8 7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二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夫 : 佛德渺漠, 無以言說 然 聖人立言者 ; 皆德之詮 道之徑 大德說法者 ; 是理之階 聖之導 所以 藉言以顯理, 顯理故作言 理由言彰, 言不背理 乖違於言理, 則令善惡殊絕 然 影響相符, 未曾差濫 在於初學, 要由文言, 以體會道理 自惟凡愚, 惛惑障重 於諸法門, 未能得言 今 識 粗故, 不得盡悟其妙 見淺故, 不得臻明其極 然 言之尚易, 行之實難 唯聖賢! 乃得言行兼備 今有言 : 自不能正, 云何正他? 我自三業穢濁, 云何勸人清淨? 自不清淨, 欲 12 11 10

使他清淨 ; 無有是處 為他作言, 而自己不行 ; 便成惱他 反覆尋省, 寧不自愧 不敢欺罔聖人, 隱覆其失 進退徬徨, 不知所措 今唯憑世間, 大慈悲父! 覆護攝受 且依懺法, 心存是善念, 得善法果無礙 但應努力, 不能懈怠 既有其言, 不容毀背 正當慚愧 若言行些微與理不合, 相與因此懺法, 改往脩來 大眾願無觸惱 ; 如有善知識, 不同會眾懺悔心 ; 願布施歡喜, 令其不成惡知識, 猶為菩提眷屬 今日道場會眾! 大眾從皈依以來, 知聖賢可靠 斷疑懺悔, 則罪惑俱遣 續以發心, 勸惡獎善兼行 ; 怨懟已解, 逍遙無礙 豈得不人人踴躍歡喜! 所以應自慶 今宣其意 : 佛說地獄救苦經 云: 八難者: 一者 墮入地獄 二者 墮入餓鬼 三 15 14 13

者 墮入畜生 四者 墮入邊地 五者 沉溺長壽天 六者 雖得人身, 癃殘百病 七者 生邪見家 八者 生不值遇佛陀 有此八難者, 所以眾生輪迴生死, 不離生死 我等相與, 生在如來像法之中, 雖不值遇佛陀, 而慶事猶多 以要言之 有難, 則有罪業在於心田 若心生疑, 則成難 心若無疑, 則非難 何以知之? 第八難云 : 生不值遇佛陀, 是名為難 佛住世時, 毘離耶城東, 有一老婦, 與佛同時, 生在同一世間 共佛俱在一處, 而不見佛 故知心疑, 則成是難 ; 未必異世, 才成其難 薄時懷惡, 則生陷地獄 ; 皆云是難 然 龍女, 聞文殊師利菩薩! 說法, 便得悟道 可見 不全是生於人 天, 便言非難 當知心茍不善, 惡報不虞 人天 18 17 16

之貴, 墮落地獄 畜生之身, 超登道場 是則 心邪, 則輕難變成重難 心正, 則重難而卻無礙 今日道場會眾, 以心礙故, 則成障難 心能正者, 則難非障 舉此一條理, 在在處處, 可得適從 故知佛住世, 及涅槃後 ; 無非正法 如是自慶, 事實不少 大眾日用, 不知其功 今略陳管見, 示自慶之端 若知自慶, 則復應脩出世心 何者, 應自慶? 佛說地獄救苦經 言 : 地獄難得脫免; 相與已得免離此苦, 是一自慶 餓鬼難得脫免 ; 相與已得遠離痛切, 是二自慶 畜生身難捨 ; 相與已得不受其報, 是三自慶 生在邊地, 不知仁義 ; 相與已得共住善國, 道法流行, 親承妙旨, 是四自慶 生長壽天, 不知植福 ; 相與已得復樹良因, 是五 21 20 19

自慶 人身難得, 一失不返 ; 相與已得各獲人身, 是六自慶 六根不具, 不作善根 ; 相與已得清淨, 向菩提道, 是七自慶 自己悟法是易 ; 為人說法, 反成為難 ; 相與一心, 皈憑正法, 是八自慶 不值遇佛陀, 為難 或云面不 佛, 又為大難 相與已能發大善願 ; 於未來世, 誓拔眾生 不以不 如來, 為難 但一見色像, 一聞正法 ; 自同在昔, 鹿苑初唱 皈依三寶, 能得消滅罪業, 生出福業 不以不見佛故, 稱之為難 佛說地獄救苦經 言 : 見佛為難; 相與已得瞻對尊像, 是九自慶 聞法復難 ; 相與已得餐服甘露法食, 是十自慶 出家為難 ; 相與已得辭親割愛, 皈向學道, 是十一自慶 自利者易, 利他為難 ; 相與今日一瞻一禮, 普為回向十方一切 24 23 22

眾生, 是十二自慶 悍勞忍苦為難 ; 相與今日各自翹勤, 為善不懈怠, 是十三自慶 讀誦為難 ; 我今得披覽經典, 是十四自慶 坐禪為難, 而今見有息心定意者, 是十五自慶 今日道場會眾! 如是自慶, 事多無量 ; 非復弱辭, 所能宣盡 凡人處世, 苦多樂少 一欣一喜, 尚不克諧 ; 況今相與, 得多無礙! 得此無礙, 皆是十方三寶威力 宜各至心, 懷憶此恩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 奉為國君百官, 土境人民, 父母師長, 上中下座, 信施檀越, 善惡知識 ; 諸天諸仙 護世四王 ; 聰明正直, 天地虛空, 主善罰惡, 守護持咒, 五方龍王 龍神八部 ; 閻魔法王 泰山府君 ; 天道 阿修羅道 地獄道 餓鬼道 畜生道等五道大神 ; 十八獄主, 並諸官屬 ; 廣及三界六道, 無窮無盡, 含 27 26 25

情抱識, 有佛性者 ; 至誠皈依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三寶! 願三寶以慈悲心, 同加攝受 以不可思議神力, 覆護拯接 令諸天諸仙, 一切神王 ; 廣及三界六道, 一切眾生 ; 從今以後, 越生死海, 到於性海彼岸 行願早圓, 入金剛心, 成等正覺 相與至心,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 皈依世間, 大慈悲父! (禮拜賢劫千佛, 自三百八十一佛起 ) 南無彌勒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寶網嚴身佛南無福德明佛南無造鎧佛南無成手佛南無善華佛南無集寶佛南無大海智佛南無持地德佛南無義意猛佛南無善思惟佛南無德輪佛南無寶光佛南無利益佛南無世月佛 30 29 28

南無美音佛南無梵相佛南無眾師首佛南無師子行佛南無難施佛南無應供佛南無明威德佛南無大光王佛南無金剛寶嚴佛南無眾清淨佛南無無邊名佛南無不虛光佛南無聖天佛南無智勝王佛南無金剛眾佛南無善住佛南無寶曇華菩薩南無無盡意菩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禮拜賢劫千佛, 四百一十佛竟 )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三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宜復人人緣念三寶 何以故爾? 若不知三寶, 云何得起慈心, 愍念一切眾生? 若不知三寶, 云何得起悲心, 救攝一切眾生? 若不知三寶, 云 33 32 31

何得起平等心, 怨親同觀? 若不知三寶, 云何能得妙智, 證無上道? 若不知三寶, 云何明了人法二空, 空如實相? 佛說地獄救苦經 言: 人身難得, 今已得 信心難生, 今已生 我等今者, 皈依三寶 ; 而眼不見地獄 餓鬼, 拔舌 吐火之色 ; 耳不聞地獄 餓鬼, 苦楚 熱惱之聲 ; 鼻不聞地獄 餓鬼, 剝裂 膿血之氣 ; 舌不嚐臭穢 腐敗之味 ; 身不觸鑊湯爐炭, 寒冰之苦 ; 意常得知 佛為無上慈悲之父, 作大醫王 知一切法, 為諸眾生病苦之良藥 知諸賢聖, 為一切眾生看病苦之保母 意常警緣 三寶護世, 於諸有識念處 我常得知 我等今日, 雖生在像法時期 ; 具有信心, 六根清淨, 無諸衰惱 悠遊適性, 往來無礙 此之勝報, 莫非宿緣! 三寶恩力, 又令今世, 發證得菩提 36 35 34

心 諸如此益, 非可具說 因此人人應報恩, 供養三寶 今日道場會眾! 佛說文殊師利菩薩救苦經 言 : 惟念過去世, 供養為輕微 ; 所以歷遐劫, 才能值遇世尊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又言: 設欲報佛恩者, 起舍利塔, 或精進舍 ; 燈燭旛蓋, 香華衣褥, 種種供養 將來之世, 自受其福 雖如此供養, 非報盡佛恩 欲報佛恩, 唯發證得菩提心, 立四弘誓願, 造無量善方便, 莊嚴身相, 脩淨土行 ; 是為智者, 報答佛恩 今日道場會眾! 諸佛慈悲, 恩不可報盡 我等凡夫能報佛恩者, 唯當依經所說, 發證得菩提心, 精進六度波羅蜜行, 乃至證得菩提, 於十方法界坐道場, 說法利人天 各各至心, 五體投地 ; 普為十方無窮無盡, 四生六道, 一切眾生, 39 38 37

皈依敬禮世間, 大慈悲父! (禮賢劫千佛, 自四百一十一佛起) 南無彌勒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建慈佛南無華國佛南無法意佛南無風行明白佛南無善思明道佛南無多明佛南無密眾佛南無光王佛南無功德守佛南無利意佛南無無懼佛南無堅觀佛南無住法佛南無諸足佛南無解脫德佛南無妙身佛南無隨世語言佛南無妙智佛南無普德佛南無梵財佛南無實音佛南無正智佛南無力得佛南無師子意佛南無淨華佛南無喜眼佛南無華齒佛南無功德自在幢佛南無明寶佛南無希有名佛 42 41 40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禮賢劫千佛, 四百四十佛竟)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大慈悲力 覆護眾生力 大方便力 不可思議力 ; 令脩懺眾等, 普及十方 法界, 一切有情 ; 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 處 ; 常聞三寶之名, 常瞻三寶之相 ; 常 蒙三寶光明, 照耀身心 ; 常蒙三寶慈悲, 覆護身心 ; 常獲三寶神力, 拔濟身心 ; 常得三寶智慧, 開悟身心, 悟無生忍, 證涅槃相 又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 常感三寶之 恩, 常念三寶之德 ; 常稱讚三寶, 常恭 敬三寶 ; 常供養三寶, 常脩建三寶道場 ; 常護持三寶, 常相續三寶 以此緣念 三寶, 知恩報恩, 人人各獲六根清淨, 五眼圓明, 四無量心 四無礙智( 佛道) 眾生 煩惱 法門 應念現前 六神通力 六度波羅蜜 45 44 43

, 隨心自在 盡未來際, 饒益有情 行 願圓成, 俱登正覺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四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相與已能生堅固信心, 發證得菩提心, 誓不退還 ; 此是不可思議志力 此心此志, 諸佛稱歎! 今日唯深心隨喜, 願未來世, 復得相遇於佛國淨土 捨身受身, 願不相離三寶 乃至證得菩提, 永為法親, 慈悲眷屬 今輕發此意, 實足驚於視聽! 然 人遇事雜, 冰炭交心 若不資藉強因, 即無以獲勝妙之果 ; 誠知非繆造 心不忘其善 ; 仰屈大眾, 冀蒙念力 ; 同為慈親, 降德道場 時運不留, 忽爾垂邁之年 緣行所牽, 勝會難期 當自勉勵, 兼以利人 若然排群, 莫追後悔 法音經耳 48 47 46

, 功報彌劫 一念之善, 永得資身 一向一志, 無願不獲 相與人人, 各各至心,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 皈依頂禮世間, 大慈悲父! (禮賢劫千佛, 四百四十一佛起 ) 南無彌勒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上戒佛南無離欲佛南無自在天佛南無梵壽佛南無一切天佛南無樂智佛南無可憶念佛南無珠藏佛南無德流布佛南無大天王佛南無無困縛佛南無堅法佛南無天德佛南無梵牟尼佛南無安詳行佛南無勤精進佛南無得上味佛南無無依德佛南無詹葡華佛南無出生無上功德佛南無仙人侍衛佛南無帝幢佛 51 50 49

南無大愛佛南無須鬘華佛 南無眾妙佛南無可樂佛 南無勢力行佛南無善定義佛 南無牛王佛南無妙臂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禮賢劫千佛, 四百七十佛竟 )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此道場會眾, 廣及十方法界一切有情 ; 同一菩提心, 同一菩提願 願從今日, 至未來際 ; 生生世世, 常為三寶眷屬, 同為智慧法親 ; 同處脩行, 同處證果 音響相應, 形影相隨 莊嚴淨土, 歷 侍諸佛 同行菩薩道, 同到智地, 救護 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接引眾生, 同菩薩 力, 同證佛智 法身本無二體, 行願亦同一致 三乘四 智( 三乘 指 菩薩 聲聞 緣覺 ; 四智 則為 佛 菩薩 聲聞 緣覺 ), 同得圓成 八解脫 六神通力, 同一自在 饒益 54 53 52

眾生, 同登正覺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五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相與又以今日懺悔發心, 功德因緣 ; 願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天主, 一切諸天, 各及眷屬 ; 又願仙主, 一切真仙, 各及眷屬 ; 又願梵王帝釋, 護世四王, 神王神將, 各及眷屬 ; 又願聰名正直, 天地虛空, 主善罰惡, 守護持咒, 一切神王, 一切神將, 各及眷屬 ; 又願妙化龍王, 頭化提龍王, 五方龍王龍神, 八部神王神將, 各及眷屬 ; 又願阿修羅王, 一切神王, 一切神將, 各及眷屬 ; 又願人道, 一切人王, 臣民將帥, 各及眷屬 ; 又願十方比丘 比丘尼 式叉摩那 沙彌 沙彌尼, 各及眷屬 ; 又願閻魔法王, 泰山府君, 五道大神 57 56 55

, 十八獄主, 一切鬼王, 各及眷屬 ; 又 願地獄道 餓鬼道, 一切眾生 ; 畜生道, 一切眾生, 各及眷屬 ; 悉令得入如來! 大願海中 各各具足, 功德智慧 如是三界內外, 無窮無盡, 一切眾生 ; 名色所攝, 有佛性者 ; 某甲等, 今日仰承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 大慈悲力 ; 諸大菩薩, 一切賢聖, 本誓 願力 ; 無量無盡智慧力, 無量無盡功德 力, 自在神通力, 覆護眾生力, 安慰眾 生力, 盡諸天諸仙漏力, 攝化一切善神 力, 救拔地獄眾生力, 濟度一切餓鬼力, 脫免一切畜生力 ; 令諸眾生, 得如所 願 某甲等, 今日又承慈悲道場力, 皈依三寶 力, 斷疑生信力, 懺悔發心力, 解怨釋 結力, 自慶歡喜力, 踴躍至心力, 發願 迴向善根力 ; 令諸眾生, 得如所願 60 59 58

某甲等, 今日又承七佛如來, 大慈心力 ; 十方諸佛, 大悲心力 ; 三十五佛, 滅煩 惱力 ; 五十三佛, 降伏魔力 ; 三百六十 佛(佛制金剛般若寶懺) 方, 四生六道, 一切眾生 ; 從今懺悔之 後, 在所生處 ; 各得諸佛, 諸大菩薩, 廣大智慧, 不可思議, 無量自在神力身 六度波羅蜜身, 迴向菩提 四攝身( 說愛聽語 作利益 同修), 度眾生力 ; 賢劫千佛, 攝受 眾生力 ; 諸大菩薩, 覆護眾生力 ; 無量 無邊觀世音菩薩, 教學正法力 ; 願令十 功德身, 饒益一切眾生 智慧身, 為眾 生說法無窮 金剛身, 不生不滅 淨法 身, 超脫生死 方便身, 現自在力 菩 提身,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 願四 生六道, 一切眾生, 皆悉具足如是等身 具足成就, 諸佛無上大智慧身 布施, 不捨一切眾生 大悲心, 拔 一切眾生苦 大慈心, 與一切眾生樂 63 62 61

又願十方一切眾生, 從今以後, 在所生處 ; 各得諸佛菩薩, 不可思議功德之口 柔軟口, 安樂一切眾生 甘露口, 清涼一切眾生 不虛口, 說真實法 如實傳法, 乃至夢中, 無有虛言 尊重口, 釋梵四王, 恭敬尊重 甚深口, 顯示法性 堅固口, 說不退法 正直口, 具足辯才 莊嚴口, 隨時隨業, 普皆示現 一切智口, 隨其所應, 度脫一切眾生 願四生六道, 一切眾生 ; 皆悉具足, 諸佛菩薩, 清淨口業 又願十方一切眾生, 從今以後, 在所生處 ; 各得諸佛菩薩, 不可思議大慈悲心 常有厭離煩惱心 猛利心 堅強心 金剛心 不退心 清淨心 明了心 求善心 莊嚴心 廣大心 有大智慧力, 有所聞法, 即自開悟 慈心向人, 斷諸怨懟 住於羞恥, 常懷慚愧, 不作眾惡 66 65 64

不計彼我, 同善知識 見有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之人, 咸生歡喜 怨親一觀, 心無憍慢 不說他人, 善惡長短 不作兩舌, 破合分離 所言柔軟, 不出惡辭 讚佛功德, 樂學佛法 愛護眾生, 如己無異 見有作福, 不行誹謗 慈心和合, 猶如聖眾 同諸菩薩, 成等正覺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六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諸天諸仙, 一切善神 ; 於諸眾生, 有無量不可思議恩德 願諸眾生, 長保安樂, 慇懃守護, 唯善是從 何以知然?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願滿無礙大慈心大陀羅尼經 言 : 佛敕 : 69 68 67

密 金剛鴦俱尸, 烏芻軍茶大力士 ; 慈心擁護持經者, 猶如法臣護天子 提頭賴吒神王女, 散支大將諸龍王 ;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護眼目愛己子 二十八宿大仙眾, 帝釋梵王四天王 ; 慈心擁護持經者, 晝夜六時不遠離 鬼子鬼母羅剎女, 修羅應竹三 羅 ;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愛頂腦不敢害 毗樓勒叉淨居王, 鳩槃茶王毗舍闍 ;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母愛子心無限 鳩闌婆馺娑樓羅, 滿善車 真陀羅 ; 慈心擁護持經者, 晝夜擁護行住俱 薩遮難陀跋難陀, 乾婆婆伽羅龍王 ; 慈心擁護持經者, 恭敬供養接足禮 水火雷電風土神, 神龍神母大藥叉 ; 慈心擁護持經者, 處處廣作善方便 猶如諸天奉帝釋, 亦如孝子敬父母 ; 慈悲道場施安樂, 教諸眾生結法親 72 71 70

若聞諸佛名號者, 又聞觀世音菩薩 ; 消除三障無諸惡, 五眼具足成菩提 諸天神王念一切, 恒加獎善助威神 ; 得生佛前入三昧, 畢竟當得不退轉 今日道場會眾! 諸天神王, 有如此恩德, 覆護眾生 而諸眾生, 未曾發心, 念報恩德 此恩此德, 功無邊際 我等今日, 懺悔發心, 皆是諸天神王, 密加神力, 獎助行者, 使心願成就 若不加助, 如是等心, 早應退沒 所以菩薩摩訶薩! 每每讚歎, 得遇善知識者, 是大因緣 ; 能令我等, 登踐道場 若無善知識, 云何令我得見諸佛? 大眾應且行勤勞, 亦是漸行報恩 相與各宜精誠運心, 知恩報恩 如前自慶, 重遇善知識為難 難得今果, 復欲何待? 失此一會, 知更何期? 唯當勇猛, 一心精進 念此一別, 相見未期 各自努力, 等一痛切, 75 74 73

五體投地 ; 奉為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天主, 一切諸天諸仙, 各及眷屬 ; 皈命敬禮世間, 大慈悲父! (禮賢劫千佛, 四百七十一佛起 ) 南無彌勒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大車佛南無滿願佛南無德光佛南無寶音佛南無光幢佛南無富貴佛南無師子力佛南無淨目佛南無觀身佛南無淨意佛南無知次第佛南無猛威德佛南無大光明佛南無日光曜佛南無淨藏佛南無分別威佛南無無損佛南無密日佛南無月光佛南無持明佛南無善寂行佛南無不動佛南無大請佛南無德法佛南無嚴土佛南無莊嚴王佛 78 77 76

南無高出佛南無燄熾佛南無蓮華德佛南無寶嚴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禮賢劫千佛, 五百佛竟 )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大慈悲力, 同加攝受 願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天主, 一切諸天, 各及眷屬 ; 平等空慧, 恒得現前 智力方便, 證無漏道 十地行願, 各得增明 六度波羅蜜脩心, 四無量心廣被 行菩薩道, 入佛行處 四弘誓願, 不捨眾生 辯才不斷, 樂說無窮 善權接化, 利益四生 俱登法雲, 證常住果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七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各各至心,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 奉為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仙 81 80 79

主, 一切真仙, 各及眷屬, 皈命敬禮世 間, 大慈悲父! (禮賢劫千佛, 五百零一佛起 ) 南無彌勒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高大身佛南無上善佛南無寶上佛南無無量光佛南無海德佛南無寶印手佛南無月蓋佛南無多燄佛南無順寂滅佛南無智稱佛南無智覺佛南無功德光佛南無法聲流布佛南無滿月佛南無名稱佛南無善戒王佛南無燈王佛南無電光佛南無大燄王佛南無寂諸有佛南無毘舍佉天佛南無華藏佛南無金剛山佛南無身端嚴佛南無淨義佛南無威猛軍佛南無智燄德佛南無力行佛 84 83 82

南無羅無明天佛南無智聚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禮賢劫千佛, 五百三十佛竟 )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大慈悲力, 同加攝受 願諸仙主, 一切真仙, 各及眷屬 ; 解脫客塵, 清淨緣障, 等佛身相 四無量心, 六度波羅蜜, 常得現前 四無礙智, 六神通力, 如意自在 ; 出入遊於菩薩境界 等法雲地, 入金剛心 以不思議力, 還復救度一切眾生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十八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完成校正 今日道場會眾, 重復至誠, 五體投地 ; 奉為梵王 帝釋 護世四天王, 各及眷屬, 皈命敬禮世間, 大慈悲父! (禮賢劫千佛, 五百三十一佛起 ) 87 86 85

南無彌勒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師子出現佛南無如王佛南無圓滿清淨佛南無羅 羅佛南無大藥佛南無清淨賢佛南無第一義佛南無德手佛南無百光明佛南無流布王佛南無無量功德佛南無法藏佛南無妙意佛南無德主佛南無最增上佛南無慧頂佛南無勝怨敵佛南無意行佛南無梵音佛南無解脫佛南無雷音佛南無通相佛南無慧隆佛南無深自在佛南無大地王佛南無大牛王佛南無梨陀目佛南無希有身佛南無實光相佛南無最尊天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禮賢劫千佛, 五百六十佛竟 ) 90 89 88

說無盡 得八自在(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大慈悲力, 同加攝受, 願梵王 帝 釋 護世四王, 各及眷屬 ; 六度波羅蜜, 四無量心, 日夜增明 四無礙辯, 樂 能遠至十方 能動地 隨意變化 ) 應念現前 慈悲普覆, 十方法界一切眾 生 百福莊嚴, 萬善圓極 三明開了, 為法輪王, 攝化六道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七卷 (卷終) 唱讚 佛光普照, 六道四生, 皈依三寶金剛慧 十方三世, 一切無礙 ; 如意自在, 救 度眾生 能化小多身 能化一大身 大身輕舉 自在轉化大小 心無高下, 具六神通 三昧總持, 93 92 91 南無難勝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第七卷出懺文 諸佛慈仁 ; 皈依者, 不墮十八諸地獄 三聚淨戒 ; 受持者, 更生忉利之天宮 惟願慈悲, 證明丹悃 坐七寶之華臺, 救度四生六道 願垂無極之大悲, 俯察 有情之微懇 某甲等上來奉為求懺, 脩崇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 茲當第七卷, 功課圓滿 我諸眾等, 入懺出懺, 念茲 在茲 燈然慧炬, 供獻酥酡 金爐騰藹 藹之祥雲, 玉燭吐煌煌之瑞氣 鐘磬響 鏗鏘之法韻, 花果陳上品之嘉珍 吟誦 抑揚之梵唄, 唱讚頓挫之玄音 供養巍 巍之善逝, 讚揚雄雄之聖德 入默默之 禪思, 集種種之妙行 耑伸回向, 證佛 菩提 ; 十方三寶同證鑒 然後普資於沙 界, 四恩三有盡沾恩 所生功德, 今為 求懺某甲等, 淨諸業障, 獲大吉祥 96 95 94

伏願 : 性天朗耀, 漏盡而正覺華開 濁 海波澄, 戒圓而三業清淨 摧七慢之高 山, 了七情之妄想 獲諸佛之法藏, 度 六趣之有情 化劍樹為七寶之香林, 變 業地作七珍之聖域 恐餘微細業果以難 逃, 再仰眾慈, 同求懺悔 七佛滅罪真言 (三遍) 南無喝囉怛多那, 哆剌陀, 夜耶 南無 揭囉訶阿唎耶! 離婆離婆, 悉難帝! 求 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 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 莎婆訶 唱讚 梁皇懺! 七卷功德力 ; 願滅信人(先靈) 七慢罪 ; 親證菩薩難勝地 懺文舉處罪花飛 解了冤, 懺了罪, 消災增福慧(拔度則念 往生極樂國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南無梁皇會上佛菩薩(三稱) 99 98 97

再舉讚 梁皇寶懺, 七卷已全周 回向四恩並三 有 合會眾等增福慧, 超度先靈登極樂 難勝地菩薩! 惟願哀納受 南無登雲路菩薩摩訶薩(三稱) 校刊重印 大乘法寶佛經 緣起 現在流傳之大藏經內容若有繆誤, 並非佛陀所宣講之佛法錯誤 中國之佛經, 皆出翻譯, 因佛降生於中天竺, 當時以音聲說法, 並無文字及錄音設備之原稿 原無經典, 後經弟子結集, 始有梵本文字 又印度文字, 亦極複雜, 而其古來最通用者, 厥唯梵文, 故中國經典, 多譯自梵文 但亦有其他文字, 如南方之巴利文等 故中國之經典, 有自梵文譯來, 有自巴利文譯來, 而大乘經典, 多譯自梵文 亦有從印度先傳丘慈, 于闐, 龜茲等國而間接譯來中國者, 由梵語而成華言 千百年來, 經過歷代弟子集結整理及排版印刷, 又經過不同語言文字之翻譯, 有時會有同音而用錯字, 有時會有失漏字句, 有時會有弟子贅述文字, 因而使佛經內容有些地方產生文詞義理不通順之處 乃有所失漏謬誤矣 一般弟子經常抱殘守缺, 不敢對佛經內容提出疑問, 或是祖師大德未經查考, 以原本錯誤的經文再作出一番解釋 其實弟子們應該知道 既是三寶常住, 佛陀雖然以涅槃示相, 當然隨時隨地都在我們身邊 最好的方式就是請示佛陀指正 妙法蓮華經 第十八品 法師功德品 中, 佛陀告訴常精進菩薩 : 若善男子 善女人, 受持是妙法蓮華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若書寫, 是人當得千二百耳功德 以是功德累積, 肉耳漸得清淨, 化為天耳, 皆悉聞知菩薩聲 佛聲 佛弟子要有正確之認識 : 改正佛經, 並非改變佛陀所說的法理, 乃係改正現有流傳通行之版本, 因為用字遣詞失漏及錯誤而使得佛陀所講述的原義產生繆誤 不可抱殘守缺, 因而誤解佛法義理 所有改正之處均依照佛菩薩指示為之, 使原義完整流傳, 而並非擅自加以增刪 從而, 大眾可以正解如來說法之文義巧妙 依佛所教恭請恩師 中華佛寺協會理事長達傳老和尚再予以校閱, 由佛陀證明功德, 具足十方資財, 方為印行流布, 期盼弘揚正法, 利益眾生, 是為至禱! 台灣菩薩戒優婆塞真彥謹識於台北縣泰山鄉大覺禪寺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展轉流布者回向偈 :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 倡印者 : 泰山大覺禪寺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饉等 ; 台北縣泰山鄉同榮村吳厝窠一號 仗佛大威光, 悉皆盡滅除 電話 : ( 二)二九 九八六二六 讀誦受持人, 展轉流布者 ;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得康寧 ;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上 下 102 101 100

105 104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