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歲 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 佛至僖王元年庚子年七 乘羊車詣學堂四年癸卯年十 與諸同齒釋族試力 惠王三年丁未年十四 啟父王遊 出城東門見病人迴 六年庚 戌年十七 納妃求夷 八年壬子年十九 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二遊經云 佛二十出 家 增一阿含第二十四卷云 我年二十九 出家欲度人故 又云 年二十在外道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成道歲 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 佛至僖王元年庚子年七 乘羊車詣學堂四年癸卯年十 與諸同齒釋族試力 惠王三年丁未年十四 啟父王遊 出城東門見病人迴 六年庚 戌年十七 納妃求夷 八年壬子年十九 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二遊經云 佛二十出 家 增一阿含第二十四卷云 我年二十九 出家欲度人故 又云 年二十在外道"

Transcription

1 修訂日期: 2005/12/23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9, No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歷代三寶紀卷第一(帝年上周秦)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帝年上者 述身毒國如來託生 當此真丹姬周時也 年代寖遠人世參差 指而言 之亟迷前後 今先上編甲子紘絡古今 下纘帝年綱紀時代 庶禪讓霸主若鏡目前 遷 革市朝如鑒掌內 然後考諸君王澤被撫運 適時佛法化流應機濟物 釋經孔教理契冥 符 可謂靈降五天瑞通九州者也 姬昌母姒夢大人感因而生昌 龍顏虎眉身長一丈 胸有四乳 國濱西戎 政被東漸 赤雀降祉 改稱周 諡曰文王 都酆收葬枯骸 天 下歸服 故夫子曰 文王之德美哉 不動而化 到其子發武王伐紂 徙都鎬京 路逢 暍人下車而扇 卑輕萬乘子愛兆民 故孫卿子云 武王生則天下歌 死則四海哭 至 第十九主莊王他十年即魯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 夜中星隕如雨 案此 即是如來誕生王宮時也(先賢諸德推佛生年互有遐邇 依法顯傳推佛生時則當殷世武乙二十六年 甲午 至今開皇十七年丁巳便已一千六百八十一年 依沙門法上答高句麗國問 則當前周第五主昭 王瑕二十四年甲寅 至今丁巳則一千四百八十六年 引穆天子別傳為證 稱瑕子滿嗣位 穆王聞佛 生迦維 遂西遊而不返 依像正記當前周第十七主平王宜臼四十八年戊午 至今丁巳則一千三百二 十三年 依後周沙門釋道安用羅什年紀及石柱銘推 則當前周第十八主桓王林五年乙丑 至今丁巳 則一千二百二十五年 依趙伯林梁大同元年於盧山遇弘度律師得佛滅度後眾聖點記推 則當前周第 二十九主貞定王亮二年甲戌 至今丁巳殆一千六十一年 唯此最近 准三藏教及善見律云 佛何以 不度女人 為敬法故 正法千年 以度女人減五百年制修八敬還滿千年 然後像法亦一千年 末法 萬年 五千年來學三達智并得四果 六千年去學不得道 萬年已後經典文字自然滅盡 但現剃頭有 袈裟耳 正法之世大乘味淳 至乎像代味少淡泊 若入末法則無大乘 奴婢出家污染淨行 惡王治 世課稅僧尼 今則未然 緣此正像交涉未深 三寶載興大乘盛布 寧得已接於末法者哉) 今依普曜本行等經校讐魯史 輕舉一隅敬貽來哲 庶宣聖跡應託善權 佛以莊王 九年癸巳四月八日 現白象形從兜率降中天竺國迦毘羅城淨飯大王第一夫人摩耶右脇 是時諸天影潛衛從胎藏 祕隱世眼罕知 十年仲春二月八日夜鬼宿合時 於嵐毘園 波羅樹下右脇而誕 生相既顯 故普曜云 普放大光照三千界 即左傳說 恒星不現 夜明也 瑞應經云 沸星下現侍太子生 故左傳稱星隕如雨 本行經說 虛空無雲自 然而雨 杜氏注解蓋時無雲 左傳又稱 與雨偕也 然姬周曆十一月為正 言四月者 即今二月辛卯五日 魯史為謬 沙門道安著二教論 用姬曆推還合八日 唯以生時為 P. 1

2 成道歲 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 佛至僖王元年庚子年七 乘羊車詣學堂四年癸卯年十 與諸同齒釋族試力 惠王三年丁未年十四 啟父王遊 出城東門見病人迴 六年庚 戌年十七 納妃求夷 八年壬子年十九 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二遊經云 佛二十出 家 增一阿含第二十四卷云 我年二十九 出家欲度人故 又云 年二十在外道中學 長阿含亦云 年二十九出家 推其大例如來在世七十九年 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 所可化物唯應四十五年 而禪要經云 釋迦一身教化眾生四十九年 諸經多云 十九出家 今以此為正 若以二十九出家 三十五成道 經中蓋少 且云 二十年在外道中學 便是五十年方成道 是知為謬也) 十九年癸 亥年三十 二月八日明星出時 朗然覺悟成無上道(般泥洹經下卷 佛語阿難 我成道來年 亦自至四十有九 佛難可覩 一億四千萬歲乃有彌勒耳 禪要云 如來成道四十九年 是為一味 長阿含第五卷云 佛語須跋 我成佛已來已五十年)四十九年處在天人龍神世間 說法教化各 令解脫得證四果 逆有流者數若恒沙 免離三塗生天人者不可稱計 眾生感緣既盡 佛以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後夜 於中天竺拘尸那城入般涅槃 自爾已來至今開皇 十七年丁巳 一千二百五年世間眼滅(涅槃經及善見律並言二月十五日 菩薩處胎經云 二月 八日泥洹 又云 初生得道乃至涅槃皆四月八日 先德舊譯悉言 應是二月 所以然者 王舍城去 拘夷國城三千里 佛滅後七日方闍維弟子乃散 迦葉方向王舍城前夏安居集法藏 所將大眾若惠若 愚俱至於王舍城始復檢簡 不容即日便至所在 而餘經皆云中夜涅槃 唯善見律獨言平旦 經解滅 度 時節有所表明 將示眾生 於佛日 必在夜分若初夜時 時方未曉 即表後佛久乃出世 若在 中夜 相去正等 後夜之時 不久佛出 彌勒方有億年 又非異劫 中夜為允) 育王傳云 佛泥越後百十六年 閻浮提王名阿輸伽 出東天竺治華氏城 收佛舍 利散起八萬四千寶塔 匝閻浮提 頗欲周遍天竺傳載 可得略言 真丹國城江漢左右 關隴西東處處皆有 彼時當此周敬王世二十六年丁未歲也 自武王至赧三十九王八百 八十四年 都酆及鎬洛邑 成周凡歷四處 嬴昭襄王立五十二年滅周稱秦 改鎬京為 咸陽 仍即都之 至第四主始皇帝正二十六年 蕩除六國 二十七年廢罷九州 分天 下為三十六郡 三十四年所有典籍悉皆焚燒 唯醫方藥術不在爇限 降此悉灰 緣是 周代聖教靈跡 及阿育王造舍利塔 傳記湮絕靡知所承 又始皇時 有諸沙門釋利防 等十八賢者 齎經來化 始皇弗從 遂禁利防等 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 始皇 驚怖稽首謝焉 四主四十九年為漢所滅 起周武王元年己卯訖秦二世敗歲甲午 其間 九百三十三年 四十二主 周十六王四百五十三年 佛未出前名而不錄 起自莊王如 來誕世到乎漢始方紀歷年 二十六主四百八十一載 總結以為周秦世錄 明佛乘應教 被東云 周莊王(十五年今止取六年入紀佛生) 僖王(五年) 惠王(二十五年) 襄王(三十三年) 傾 王(六年) 匡王(六年四年二月佛入涅槃) 定王(二十一年) 簡王(一十四年) 靈王(二十七年) 景王(二十五年) 敬王(四十三年二十六年阿育王起八萬四千寶塔) 元王(八年) 貞定王(二十 八年) 孝王(一十五年) 威烈王(二十四年) 元安王(二十六年) 夷烈王(七年) 顯聖王(四十 P. 2

3 順靜王(六年) 赧王(五十九年) 秦昭襄王(五年) 孝文王(一年) 莊襄王(三年) 始皇帝(三十七年) 二世皇帝(三年) 始皇帝子(四十六日) 周(甲午)莊王他(十年二月八日 釋迦如來降神託生中天竺國迦毘羅城淨飯王宮 是時放光普 照 三千大千世界 皆悉大明 即魯春秋左傳云 恒星不現夜明時是也) (乙未)十一 (丙申)十 二 (丁酉)十三 (戊戌)十四 (己亥)十五 (庚子)僖王胡齊元(普曜經第三卷云 悉達太子年七歲乘羊車詣學堂就師 師名選友 即此年) (辛丑)二 (壬寅)三 (癸卯)四(現在因果經云 悉達太子年十歲時 與諸釋種同年齒者凡五百人 共捔氣力 即此年也) (甲辰)五 (乙巳)惠王閬元佛年十二 (丙午)二 (丁未)三(瑞應本起經上卷云 太子年至十四 啟父 王出遊 到城東門見病人迴 即此歲也) (戊申)四 (己酉)五 (庚戌)六(瑞應本起經上卷云 太 子年十七 王為納妃 名求夷 即此年也) (辛亥)七 (壬子)八(踰城出家瑞應本起經上卷云 太 八年) 子年至十九四月八日夜半 天於窓中叉手白言 時可去矣 即命馬行 與過去現在因果經同 即此 年) (癸丑)九 (庚申)十六 (甲寅)十 (乙卯)十一 (辛酉)十七 (丙辰)十二 (丁巳)十三 (戊午)十四 (己未)十五 (壬戌)十八(佛本行集經云 菩薩六年苦行既滿至春二月十六日 內心 自惟 須得上食乃證菩提 天化二女令煮十六分乳糜施 至二月二十三日晨朝 乞食而食) (癸亥) 十九(佛初成道普曜經第六云 菩薩明星出時寉然大悟 又云 十九出家 三十成道 功成志就莫 不大明 即此年 十二遊經云 佛從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坐樹下以為一年) (甲子)二十(第二年 於鹿野苑中為阿若拘隣等說法 彌沙塞律第二十一云佛念欲為欝[革*(罩-卓+力)]藍弗說法 天子白 言 昨已命終) 也) (乙丑)二十一(第三年 為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說法 并度其弟子 合滿千比丘 (丙寅)二十二(第四年 於伽耶山頂上為諸龍鬼說法即象頭山是也) (丁卯)二十三(第五年中 舍利弗作婆羅門 見佛弟子馬師比丘問云 何道 答吾佛弟子廣為其說得初果 還報目連 同至佛 所 舍利弗上智經七日便得阿羅漢 目連經十五日乃得) (戊辰)二十四(第六年 須達長者與太子 祇陀 共為佛作精舍十二浮圖寺七十二講堂三千六百間房五百樓閣 並須達作祇陀 唯起門樓屋也) (己巳)二十五(第七年在拘耶尼園 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說般舟經也) (庚午)襄王鄭元(第八年 佛在柳山中為純真陀羅王弟說法得道也 佛年三十七) (第九年 在穢澤為阿掘魔說法也) (壬申)三(第十年 還摩竭提國為弗沙王說法也) (辛未)二 (癸酉)四(第 (甲戌)五(第十二年 還本生國為釋種 十一年 在恐怖樹下為彌勒說本起經 即修行本起等經是) 說法八萬四千人得須陀洹道 十二遊經作如是說 普曜經第八云王遣梵志名優陀令迎佛 還辭稱闊 別已來十二年思想見也) (乙亥)六 (丙子)七 (丁丑)八 (戊寅)九(大集經第一云 如來成道始 十六年 知諸菩薩堪能任持大乘法藏 即於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內說大集經 即此年也) (庚辰)十一 (辛巳)十二 (壬午)十三 (癸未)十四 (丁亥)十八 (戊子)十九 (己丑)二十 (庚寅)二十一 巳)二十四 (甲午)二十五 (乙未)二十六 (甲申)十五 (丙申)二十七 (乙酉)十六 (辛卯)二十二 (丁酉)二十八 (己卯)十 (丙戌)十七 (壬辰)二十三 (癸 (戊戌)二十九 P. 3

4 (己亥)三十 (庚子)三十一 (辛丑)三十二 (癸卯)傾王臣元(佛年七十) (壬寅)三十三 (甲辰)二 (己酉)匡王斑元(佛年七十六) (乙巳)三 (庚戌)二 (辛亥)三 十五日後夜 於中天竺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羅樹間入涅槃) (乙卯)定王瑜元(佛入涅槃來四年) (辛酉)七 (壬戌)八 (己巳)十五 (癸亥)九 (丙辰)二 (甲子)十 (丙午)四 (戊申)六 (壬子)四(佛年七十九以匡王四年二月 (癸丑)五 (丁巳)三 (乙丑)十一 (丁未)五 (甲寅)六 (戊午)四 (丙寅)十二 (己未)五 (丁卯)十三 (庚申)六 (戊辰)十四 (庚午)十六 (辛未)十七 (壬申)十八(如來滅後二十餘年長老迦葉住持法藏付囑 阿難 然後入滅出像法正記) (癸酉)十九 (甲戌)二十 (丙子)簡王夷元(佛入涅槃來二十五年) (丁丑)二 (乙亥)二十一 (戊寅)三 (己卯)四 (庚辰)五 (辛巳) 六 (壬午)七 (癸未)八 (甲申)九 (乙酉)十 (丙戌)十一 (丁亥)十二 (戊子)十三 (己丑) 十四 (庚寅)靈王泄心元(佛入涅槃來三十九年) (辛卯)二 (壬辰)三(迦葉滅後二十年阿難住持法 藏 然後付囑末田地 方始入滅 亦出像法正記) (癸巳)四 (甲午)五 (乙未)六 (丙申)七 (丁酉)八 (戊戌)九 (己亥)十 (庚子)十一 (辛丑)十二 (壬寅)十三 (癸卯)十四 (甲辰)十 五 (乙巳)十六 (丙午)十七 (丁未)十八 (戊申)十九 (己酉)二十 (庚戌)二十一(十一月 庚子孔子 生於魯 是襄公二十二年) (辛亥)二十二 (壬子)二十三(末田地滅後 舍那婆修住持 法藏亦二十年 付優波掘多然後入滅) (癸丑)二十四 (甲寅)二十五 (乙卯)二十六 (丙辰)二 十七 (丁巳)景王貴元(吳王子季札來朝請觀周樂佛入涅槃來六十六年) (戊午)二 (己未)三 (庚 申)四 (辛酉)五(晉韓宣子來躬觀書於太史氏) (壬戌)六 (癸亥)七 (甲子)八 (乙丑)九 (丙 寅)十(孔子問禮於老聃) (丁卯)十一 (戊辰)十二 (己巳)十三 (庚午)十四 (辛未)十五 (壬 申)十六(舍那婆修滅後 優婆掘多住持法藏亦二十年 付提多迦 一名尸羅難陀 然後入滅) (癸 酉)十七 (甲戌)十八 (乙亥)十九 (丙子)二十 (丁丑)二十一 (戊寅)二十二 (己卯)二十 三 (庚辰)二十四 (辛巳)二十五 (壬午)敬王正元(佛入涅槃來九十一年) (癸未)二 (甲申)三 (乙酉)四 (丙戌)五 (丁亥) 六 (戊子)七 (己丑)八 (庚寅)九 (辛卯)十 (壬辰)十一(優波崛多滅後 尸羅難陀住持法藏 經一百年 此即第二百年初而提多迦聰明智慧三日得阿羅漢道 凡度十二億人得道) (癸巳)十二 (甲午)十三 (乙未)十四 (丙申)十五 (丁酉)十六 (戊戌)十七 (己亥)十八 (庚子)十九 (辛丑)二十 (壬寅)二十一 (癸卯)二十二(孔子出衛子路為季氏宰) (甲辰)二十三 (乙巳)二十四(孔子適陳) (丙午)二十五 (丁未)二十六(阿育王傳云 佛滅度後百十六年 出東天竺治華氏城統閻浮提為 鐵輪王 興隆佛法 起立八萬四千寶塔 當此歲也) (戊申)二十七 (己酉)二十八 (庚戌)二十 九 (辛亥)三十 (壬子)三十一 (癸丑)三十二 (甲寅)三十三 (乙卯)三十四 (丙辰)三十 五(孔子自陳之衛) (丁巳)三十六(召孔子還定六經 時年六十八 是魯哀公十一年) (戊午)三十 P. 4

5 七 (己未)三十八 (庚申)三十九(魯哀公十四年二月獲麟 孔子自此絕筆) (辛酉)四十 (壬戌) 四十一(孔子卒 時年七十三歲 魯史春秋經孔子絕筆止於獲麟庚申之歲 凡二百四十二年 弟子 又申後二年至卒時) (癸亥)四十二 (甲子)四十三 (乙丑)元王仁元(佛涅槃來一百三十四年) (丙寅)二 (丁卯)三 (戊辰)四 (己巳)五 (庚 午)六 (辛未)七 (壬申)八 (癸酉)貞定王亮元(左丘明春秋傳記 此年佛入涅槃來一百四十二年) (甲戌)二 (乙亥)三 (丙子)四 (丁丑)五 (戊寅)六 (己卯)七 (庚辰)八 (辛巳)九 (壬午)十 (癸未)十一 (甲申)十二 (乙酉)十三 (丙戌)十四 (丁亥)十五 (戊子)十六 (己丑)十七 (庚寅)十八 (辛卯)十九 (壬辰)二十 (癸巳)二十一 (甲午)二十二 (乙未)二十三 (丙申)二十四 (丁 酉)二十五 (戊戌)二十六 (己亥)二十七 (庚子)二十八 (辛丑)孝王隗元(佛入涅槃來一百七十年) (壬寅)二 (癸卯)三 (甲辰)四 (乙巳)五 (丙 午)六 (丁未)七 (戊申)八 (己酉)九 (庚戌)十 (辛亥)十一 (壬子)十二 (癸丑)十三 (甲 寅)十四 (乙卯)十五 (丙辰)威烈王午元(佛入涅槃來一百八十五年) (丁巳)二 (戊午)三 (己未)四 (庚申)五 (辛酉)六 (壬戌)七 (癸亥)八 (甲子)九 (乙丑)十 (丙寅)十一 (丁卯)十二 (戊辰)十三 (己巳)十四 (庚午)十五 (辛未)十六 (壬申)十七 (癸酉)十八 (甲戌)十九 (乙亥)二十 (丙子)二十一 (丁丑)二十二(九鼎震) (戊寅)二十三 (己卯)二十四(一本午有三十一年) (庚辰)元安王驕元(佛入涅槃來二百一十年) (辛巳)二 (壬午)三 (癸未)四 (甲申)五 (乙酉)六 (丙戌)七 (丁亥)八 (戊子)九 (己丑)十 (庚寅)十一 (辛卯)十二 (壬辰)十三 (癸巳)十四 (甲午)十五 (乙未)十六 (丙申)十七 (丁酉)十八 (戊戌)十九 (己亥)二十 (庚子)二十一 (辛丑)二十二 (壬寅)二十三 (癸卯)二十四 (甲辰)二十五 (乙巳)二十六 (丙午)夷烈王喜元(佛入涅槃來二百三十六年) (丁未)二 (戊申)三 (己酉)四 (庚戌)五 (辛亥)六 (壬子)七 (癸丑)顯聖王扁元(佛入涅槃來二百四十三年) (甲寅)二 (乙卯)三 (丙辰)四 (丁巳)五 (戊午)六 (己未)七 (庚申)八 (辛酉)九 (壬戌)十 (癸亥)十一 (甲子)十二 (乙丑)十三 (丙寅)十四 (丁卯)十五 (戊辰)十六 (己巳)十七 (庚午)十八 (辛未)十九 (壬申)二十 (癸酉)二十一 (甲戌)二十二 (乙亥)二十三 (丙子)二十四 (丁丑)二十五 (戊寅)二十 六 (己卯)二十七 (庚辰)二十八 (辛巳)二十九 (壬午)三十 (癸未)三十一 (甲申)三十 二 (乙酉)三十三 (丙戌)三十四 (丁亥)三十五 (戊子)三十六 (己丑)三十七 (庚寅)三 十八 (辛卯)三十九 (壬辰)四十 (癸巳)四十一 (甲午)四十二 (乙未)四十三 (丙申)四 十四 (丁酉)四十五 (戊戌)四十六 (己亥)四十七 (庚子)四十八 (辛丑)順靜王定元(佛入涅槃來二百九十一年) (壬寅)二 (癸卯)三 (甲辰)四 (乙巳)五 (丙午)六 P. 5

6 (丁未)赧王誕元(佛入涅槃來二百九十七年) (壬子)六 (己未)十三 (癸丑)七(秦昭襄王立) (庚申)十四 (甲寅)八 (辛酉)十五 (戊申)二 (乙卯)九 (壬戌)十六 (己酉)三 (庚戌)四 (辛亥)五 (丙辰)十 (丁巳)十一 (戊午)十二 (癸亥)十七 (甲子)十八 (乙丑)十九(薩 婆多記云馬鳴菩薩佛滅後三百餘年生東天竺婆羅門種 出家破諸外道 造大莊嚴論數百偈 盛弘佛 教 有別傳載 計當此時) (丙寅)二十 (丁卯)二十一 (戊辰)二十二 (己巳)二十三 (庚午) 二十四 (辛未)二十五 (壬申)二十六 (癸酉)二十七 (甲戌)二十八 (乙亥)二十九 (丙 子)三十 (丁丑)三十一 (戊寅)三十二 (己卯)三十三 (庚辰)三十四 (辛巳)三十五 (壬 午)三十六 (癸未)三十七 (甲申)三十八 (乙酉)三十九 (丙戌)四十 (丁亥)四十一 (戊 子)四十二 (己丑)四十三 (庚寅)四十四 (辛卯)四十五 (壬辰)四十六 (癸巳)四十七 (甲午)四十八 (乙未)四十九 (丙申)五十 (丁酉)五十一 (戊戌)五十二 (己亥)五十三 (庚子)五十四 (辛丑)五十五 (壬寅)五十六 (癸卯)五十七 (甲辰)五十八 (乙巳)五十九 秦(丙午)昭襄王勒元(廢周赧王為庶人 佛入涅槃來三百五十六年) (丁未)二 (戊申)三 (己酉)四 (庚戌)五 (辛亥)孝文王柱元(佛入涅槃來至此三百六十一年) (壬子)莊襄王子楚元(孝文子 治三年 佛入涅槃來三百六十二年) (癸丑)二 (甲寅)三 (乙卯)始皇帝政元(莊襄子治三十七年 呂不韋為相 佛入涅槃來至 此三百六十五年) (丙 辰)二 (丁巳)三 (戊午)四 (己未)五 (庚申)六 (辛酉)七 (壬戌)八(封嫪毒為長信侯) (癸 亥)九(辛冠誅嫪毐徙其家於蜀) (甲子)十(呂不韋免相徙太后於南宮后任李斯) (乙丑)十一(徙呂不 韋於河南) (丙寅)十二 (丁卯)十三 (戊辰)十四 (己巳)十五 (庚午)十六 (辛未)十七(是 歲滅韓 以其地為穎川郡) (壬申)十八 (癸酉)十九 (甲戌)二十 (乙亥)二十一 (丙子)二十 二(其歲滅魏以其地置梁郡) (丁丑)二十三 (戊寅)二十四(是歲滅楚定江東置會稽郡) (己卯)二 十五(是歲滅燕 又滅趙) (庚辰)二十六(是歲滅齊 六國并吞為一國 乃自立為皇帝 改正朔以 建亥為歲首) (辛巳)二十七(名河為德水 名民曰黔首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同一文軌) (壬午)二十 八(東巡登泰山封禪刻石紀功 遭大風雨 遣徐氏入海求三神山 使千人沒泗水求周鼎不得) (癸未 )二十九 (甲申)三十(改臘曰嘉平 甞夜微行至蘭池遇見盜甚窘迫武子擊殺乃獲免) (乙酉)三十 一 (丙戌)三十二(使蒙恬將二十萬人 北擊胡 取河南地築長城) (丁亥)三十三(傍河以來 至 陰山 為四十四縣 以河為塞 起臨洮訖遼水) (戊子)三十四(讁治獄吏不直助以築長城李斯奏焚 諸典籍坑儒士) (己丑)三十五 (庚寅)三十六 (辛卯)三十七 (壬辰)二世皇帝胡亥元(始皇帝子 佛入涅槃來至此四百二年 治三年) (癸巳)二 (甲午) 三(始皇帝孫子嬰立 四十六日為漢滅 佛入涅槃至四百四年) 開皇三寶錄卷第一(帝紀上周秦) P. 6

7 歷代三寶紀卷第二(帝年次前漢新王後漢)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帝年次者 劉邦字季 沛郡豐人 母媼息于大澤夢與神交 感而生季 首龍顏額 隆準 寬仁大度美鬚髯 左股髀間有七十二黑子 因託暴秦鼓其潛翼 既吞強楚遂奮 雲氣 前後凡經七十二戰 天下乃定 黑子之應其瑞在茲 既遠承周因爾稱漢 改咸 陽曰長安 而都之 自從開闢三皇五帝夏殷周秦迄文景前並以帝王標年 無別立號 至武帝世始製年名稱 建元云元狩 二年霍去病討匈奴 過居延山擒休屠王 獲其金 人以為大神 列置於宮 燒香禮之 此即像初至 三年鑿昆明池 遍於下際悉是灰墨 帝以其事問東方朔 朔奉答云 非臣所知 陛下可訪西域胡人 其後張騫使大夏還 漢始知有身毒國 又平帝世 大夫劉向自稱 余覽典籍往往見有佛經 及刪列仙傳 云 得藏書緬尋太史創撰列仙圖 自六代迄到于今七百餘人 向檢虛實定得一百四十 六人 其七十四人已見佛經 推此豈非漢時經目及古舊二錄道安所載十二賢者等經例 是 所餘止有七十二人為列仙傳 此蓋博識覩其大倫 將知周時久流釋典 情識未洽 歸信者稀 秦雖爇除漢復興出 故令劉向搜藏書見更列仙傳云 又哀帝世 元壽年中 景憲使於大月支國受得浮圖經 驗向所尋便實錄矣 王莽字巨君 元城人 為漢大司 馬翼輔平帝 元始五年乙丑帝崩 莽立宣帝玄孫嬰號稱孺子 莽為丞相 居攝三年 即真十五年通數十八年 實止十七載 莽為景帝第七世孫劉玄字聖公所滅 稱更始元 玄立二年復為赤眉所殺 劉秀字文叔 高祖九世孫 長沙定王後 居乎南陽之白水 鄉 父為濟陽令 生秀於縣中 有赤光之瑞 是歲嘉穀一莖九穗 因名為秀 隆準日 角口大眉長面美髭髯 性善仁愛 起於南陽 除蕩赤眉 遂定天下 是為後漢光武帝 焉 徙都洛陽 號年建武 聞昔世語光武起南陽 南陽無賤士 常謂此虛誕 見今經 說 釋迦出天竺 天竺多聖人 方驗斯真實 至明帝世永平七年 忽感神夢 覺已歡 悅 命使西行 因爾宅心遊志福境 嘗從容暇問弟東平王處 家居何者最樂 東平璝 偉腰帶十圍 即奏對云 為善最樂 帝稱之曰 此言甚大 足可以副王之腰腹 後使 迴還 仍詔宣譯 源發自此流注達今 法海無窮玄河靡竭 前後兩漢通及新王 合二 十六君 四百二十五載 紀錄帝世東西京云 (前漢)高帝(十二年都長安) 惠帝(七年) 呂后攝(八年) 文帝(二十三年) 景帝(十六年) 武帝(五十四年) 昭帝(十三年) 宣帝(二十五年) 元帝(十六年) 成帝(二十六年) 哀帝 (六年) 平帝(五年) 新王莾(十七年治長安) 更始帝(二年亦長安) (後漢)光武帝(二十三年都洛陽) 明帝(十八年十年譯經) 章帝(十三年) 和帝(十七年) 殤帝(一年) 安帝(十九年) 順帝(十九年) 沖帝(一年) 質帝(一年) 桓帝(二十一年) 靈帝 (二十二年) 獻帝(三十年) P. 7

8 (前漢乙未)高帝元(劉氏名邦字阿季 堯後 治十二年都長安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四百五年) (丙申)二 卯)九 (丁酉)三 (甲辰)十 (戊戌)四 (乙巳)十一 (己亥)五 (庚子)六 (辛丑)七(改咸陽為長安) (壬寅)八 (癸 (丙午)十二 (丁未)惠帝盈元(高帝子治七年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四百一十五年) (戊申)二 (己酉)三(舂 發長安六百里男女十四萬六千人 築長安城舊城西面 三十日了 六月又發諸侯率一十二萬人築南 (庚戌)四 面) (辛亥)五(正月又發六百里男女十四萬五千人築城北面 三十日了 夏又發一十二 (壬子)六 萬五千人築城東面 三十日了 秋九月長安城四面一切悉訖) (甲寅)呂后元(高帝后攝政八年佛入涅槃來至此已四百二十二年) 巳)四 (戊午)五 (己未)六 (庚申)七 (癸丑)七 (乙卯)二 (丙寅)五 (丁卯)六 (戊辰)七 (乙亥)十四 (丁 (辛酉)八 (壬戌)文帝恒元(高帝庶子治二十三年佛涅槃來至此已四百三十二年) (乙丑)四 (丙辰)三 (己巳)八 (丙子)十五 (庚午)九 (丁丑)十六 (癸亥)二 (辛未)十 (甲子)三 (壬申)十一 (戊寅)後元元年 )十二 (甲戌)十三 辰)三 (辛巳)四(文殊師利般泥洹經云 佛滅度後四百五十年 文殊師利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說十 (壬午)五 二部經訖 還本生地入涅槃五月大赦 免官奴婢為庶人) (癸未)六 (乙酉)景帝啟元(文帝子治十六年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四百五十四年) (戊子)四 (己丑)五 (庚寅)六 (辛卯)七 (丙申)五 (丁酉)六 (戊戌)後元元年 (壬辰)中元元年 (己亥)二 (癸巳)二 (己卯)二 (癸酉 (庚 (甲申)七 (丙戌)二 (丁亥)三 (甲午)三 (乙未)四 (庚子)三 (辛丑)武帝徹(景帝子治五十四年 自此始建年號稱建元元年 東方朔上書日進 時年二十二 民年九十已上復子孫令侍養 佛入涅槃至此已四百七十年) (壬寅)二(置茂陵邑徙郡國豪傑居之 賜徙民戶錢二十萬田二頃) (癸卯)三 (甲辰)四 (丁未)元光元 (乙巳)五 (戊申)二 (丙午)六 (己酉)三 (庚戌)四 (辛亥)五 (壬子)六(外國傳云 佛滅度後 四百八十年有神通羅漢名呵利難陀 國王之子 於優長國東北造牛頭栴檀彌勒像 高八丈 將巧匠 三人上兜率 看真彌勒造 然後得成甚有神驗) (丁巳)五 (癸丑)元朔元 (甲寅)二 (乙卯)三 (戊午)六 (己未)元狩元(十月帝幸雍獵得一白狩如麇五蹄改元云) (庚申)二(霍去病北討匃奴 過居延山 (辛酉)三(掘昆明 擒休屠王 獲其金人以為大神 列置甘泉宮燒香禮之 此即漢地佛像先來也) 池 其下悉是炭墨 武帝以問東方朔令辯所由 朔答云 非臣所知 陛下可問西域梵人) (癸亥)五 (甲子)六 (戊辰)四 (壬戌)四 (乙丑)元鼎元(六月汾陰得寶鼎水中 鼎大八尺一寸 高三尺六寸 故改 元云 昔秦遣人入水求鼎不得漢乃自出 可謂神物有應則彰無感則隱 豈人求哉) 卯)三 (丙辰)四 (己巳)五 (丙寅)二 (丁 (庚午)六 (辛未)元封元(正月甲子帝祭嵩山 起道宮齋七日祀訖還 四月帝閑居 方朔等侍 忽見一青 衣女子來告帝云 從今去百日清齋至七月七日 西王母許降 至期二更果來赴帝) 酉)三(帝先承王母言 以是年七月齋戒 以五嶽圖授董仲君 董仲君登即寫受) (壬申)二 (癸 (甲戌)四(帝又先承 P. 8

9 上元夫人言 四年七月齋戒 以五帝六甲靈飛十二事授李少君 登即寫受此二書傳行世者由先傳此 (乙亥)五 二君所以存矣) (丙子)六 (丁丑)太初元(十一月己酉天父焚柏梁臺 於是真形圖六甲 (戊寅)二 五帝靈飛十二事并帝所受集訣凡四卷共函並為火燒失本) 天漢元 (壬午)二 (癸未)三 (甲申)四 (乙酉)太始元 (丙戌)二 (丁亥)三 (己丑)延和元 (庚寅)二 (癸巳)後元元 (辛卯)三 (己卯)三 (庚辰)四 (戊子)四(三月帝幸太山祠西王母求靈 而神不應) (壬辰)四(正月幸東萊大海齋祠西王母 上元夫人求應不降) (甲午)二 (乙未)昭帝弗陵(武帝子治十三年始元元年佛入涅槃至此已五百二十四年) 三 (戊戌)四 (丙午)六 (己亥)五 (庚子)六 (辛丑)元鳳元 (壬寅)二 (丙申)二 (癸卯)三 (丁酉) (甲辰)四 (乙巳)五 (丁未)元平元 (戊申)宣帝詢(武帝曾孫治二十五年 太始元年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五百三十年) (庚戌)三 (己酉)二 (辛亥)四 (壬子)地節元 未)四 (辛巳) (癸丑)二 (庚申)神雀元 (丁卯)四 (甲寅)三 (辛酉)二 (乙卯)四 (壬戌)三 (戊辰)甘露元(一云甘姶元) (丙辰)元康元 (癸亥)四 (己巳)二 (丁巳)二 (甲子)五鳳元 (庚午)三 (戊午)三 (乙丑)二 (己 (丙寅)三 (辛未)四 (壬申)黃龍元 (癸酉)元帝奭(宣帝子治十六年初元元年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五百六十二年) 亥)三 (丙子)四 (丁丑)五 )建明元(一云建昭元) (戊寅)永光元 (甲申)二 (乙酉)三 (己卯)二 (丙戌)四 (庚辰)三 (丁亥)五 (辛巳)四 (甲戌)二 (壬午)五 (庚子)四 (甲辰)四 三 (庚寅)二 (壬辰)四 (癸巳)河平元 亥)三 (癸未 (戊子)竟寧元 (己丑)成帝驁(元帝子治二十六年稱建始元年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五百七十八年) (辛卯)三 (乙 (甲午)二 (乙未)三 (辛丑)鴻嘉元 (乙巳)永始元 (丙申)四 (壬寅)二 (丙午)二 (丁酉)陽明元(一云陽朔) (戊戌)二 (己 (癸卯)三(大夫劉向刪列仙傳云 七十四人己見佛經) (丁未)三 (戊申)四 (己酉)元延元 (庚戌)二 (辛亥) (壬子)四 (癸丑)綏和元 (甲寅)二 (乙卯)哀帝欣(元帝孫治六年稱建平元 佛入涅槃來至此六百四年) (丙辰)二 (丁巳)三 (戊午)四 (己未)元壽元(景憲使大月支國 受得浮圖經 浮圖者即佛陀也 豈非如來相續久矣) (庚申) 二 (辛酉)平帝衍(哀帝子治五年 稱元始元 佛入涅槃來至此六百一十年) (甲子)四 (乙丑)五 (壬戌)二 (癸亥)三 (丙寅)居攝元(莾立宣帝玄孫嬰號孺子 莾為丞相攝行政事 佛入涅槃來 至此六百一十五年莾廢孺子諡為幼帝) (丁卯)二 P. 9

10 (戊辰)始初元 新王(己巳)莽即真(號建國元) (庚午)二 (辛未)三 (壬申)四 (癸酉)五(甲戌)天鳳元 (乙亥)二 (丙子)三 (丁丑)四 (戊寅)五 (己卯)六 (庚辰)地皇元 (辛巳)二 (壬午)三 (癸未)更始元(劉玄字聖公 滅莽治二年 為赤眉所殺 玄景帝六世孫 佛入涅槃至此六百三 十二年) (甲申)二 (後漢 乙酉)光武帝(秀字文叔 高帝九世孫 立三十三年 徙都雒陽 號建武元 佛入涅槃 來至此六百三十四年) (丙戌)二 (丁亥)三 (戊子)四 (己丑)五 (庚寅)六 (辛卯)七 (壬辰) 八 (癸巳)九 (甲午)十 (乙未)十一 (丙申)十二 (丁酉)十三 (戊戌)十四 (己亥)十五 (庚子)十六 (辛丑)十七 (壬寅)十八 (癸卯)十九 (甲辰)二十 (乙巳)二十一(西域莎車王等 十六國 悉遣子來入侍奉獻方物) (丙午)二十二 (丁未)二十三 (戊申)二十四 (己酉)二十 五 (庚戌)二十六 (辛亥)二十七 (壬子)二十八 (癸丑)二十九 (甲寅)三十 (乙卯)三十 一 (丙辰)中元元(二月帝東巡太山 柴祭刻石 有雲氣成宮闕封禪梁甫訖迴 過魯祠孔子宅 九 月醴泉出 京師飲者痼疾皆差也) (丁巳)二(是歲取天下民戶凡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四十四民口 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 (戊午)明帝莊(光武第四子立十八年號永平元 佛入涅槃至此已六百六十七年) (庚申)三 (辛酉)四 (壬戌)五 (乙丑)八 命使西行尋求佛經) (癸亥)六 (丙寅)九 (丁卯)十(使還 得迦葉摩騰來到雒陽即翻四十二章經 (己巳)十二 使 是此年與諸家小異 據終亦不爽) (壬申)十五 (甲子)七(是年帝夢金人飛來殿庭 即佛像經法應也 (戊辰)十一(竺法蘭出佛本行經五卷 陶隱居年歷云 帝夢金人遣 以白馬馱經來 即起白馬寺) (辛未)十四 (癸酉)十六 (庚午)十三(竺法蘭出十地斷結經四卷) (甲戌)十七 (乙亥)十八 (丙子)章帝坦(明帝子立十三年號建初元佛入涅槃至此六百八十五年) (己卯)四(永平初通議郎班固作漢書訖 此年始就 凡二十餘載) (癸未)八 篇) (甲申)元和元 (己未)二 (乙酉)二 (丙戌)三 (庚辰)五 (丁丑)二 (戊寅)三 (辛巳)六 (壬午)七 (丁亥)章和元(詔遣曹褒定禮儀 凡一百五十 (戊子)二 (己丑)和帝肇(章帝子立十七年號永元元 佛入涅槃至此六百九十八年) (壬辰)四 (癸巳)五 (庚子)十二 (甲午)六 (乙未)七 (辛丑)十三安息國獻師子 (丙申)八 (壬寅)十四 (丁酉)九 (癸卯)十五 (庚寅)二 (戊戌)十 (辛卯)三 (己亥)十一 (甲辰)十六 (乙巳)元興 元 (丙午)殤帝隆(和帝子立一年號延平元 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一十五年) (丁未)安帝祐(章帝孫 立十九年號永初元 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一十六年) 三 百里) (庚戌)四 (乙卯)二 (辛亥)五 (丙辰)三 (壬子)六 (丁巳)四 (癸丑)七 (戊午)五 (甲子)三 (己酉) (甲寅)元初元(九真徼外夜郎等國內附闢境千八 (己未)六 (庚申)永寧元(四月帝詔謁者僕射劉珍作建武已來名臣傅) (癸亥)二 (戊申)二 (辛酉)建光元 (壬戌)延光元 (乙丑)四 P. 10

11 (丙寅)順帝保(安帝子立十九年 號永建元 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三十五年) 有司備玄纁聘南陽樊英及黃瓊楊厚等 詣公車設壇席問得失訖還以禮遣之) (庚午)五 (戊寅)三 (辛未)六 (壬申)陽嘉元 (己卯)四 (庚辰)五 (壬午)漢安元 道士章 醮起此) (癸酉)二 (甲戌)三 (乙亥)四 (丁卯)二(二月帝詔 (戊辰)三 (己巳)四 (丙子)永和元 (丁丑)二 (辛巳)六(時有張陵在蜀號天師 作道書二十四卷 論章醮之法 (癸未)二 (甲申)建康元 (乙酉)沖帝炳(順帝孫立一年號永嘉元 張陵子衡為保師 佛入涅槃來至此七百五十四年) (丙戌)質帝瓚(章帝玄孫 立一年號本初元 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五十五年) (丁亥)桓帝志(章帝曾孫立二十一年 號建初元 佛入涅槃來至此已七百五十六年朱士行漢錄 云 支婁迦讖此年譯阿閦佛經二卷) (戊子)二(高僧傳云 安世高從建初二年至靈帝建寧中 凡二 十餘載 合譯法句等經一百七十四部一百八十八卷) (己丑)三 (庚寅)和平元 (辛卯)元嘉元(朱 (壬辰)二(朱士行漢錄云 世高此年譯普 士行漢錄云世高此年譯五十校計經二卷七處三觀經二卷) 法義經一卷內藏經一卷) (癸巳)永興元 一卷) (甲午)二 (乙未)永壽元 (己亥)二 (庚子)三 (丙申)二(朱士行漢錄云 世高此年譯人本欲生經 (丁酉)三 (戊戌)延嘉元 (丙午)九 (辛丑)四 (壬寅)五 (癸卯)六 (甲辰)七 (乙巳)八 (丁未)永康元(支敏度錄云 世高此年譯修行道地經七卷或六卷) (戊申)靈帝閎(章帝玄孫立二十二年 號建寧元 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七十七年) (庚戌)三(世高譯經至此年方訖 非止一處在所即出) (己酉)二 (辛亥)四 (壬子)嘉平元(朱士行漢錄云 竺佛朔此年於洛陽譯道行經一卷 道安為之注序) (甲寅)三 (乙卯)四(帝好書自造義皇篇五十章) (丙辰)五 (支敏度錄云 支婁迦讖七月八日譯般若道行品等十卷) 子)中平元 (壬戌)五 (戊午)光和元 (己未)二 (庚申)三(聶道真錄云 支婁迦讖十月八日 (辛酉)四(都尉安玄譯法鏡經二卷阿含口解一卷 於洛陽出 於洛陽譯般舟三昧經二卷寶積經一卷) 嚴佛調筆受) (丁巳)六 (癸丑)二 (癸亥)六(竺佛朔 於洛陽譯道行經一卷 支讖傳語孟福張蓮筆受) (乙丑)二(支曜 於洛陽譯成具光明等十一部經十一卷) 婁迦讖二月八日於洛陽譯首楞嚴經二卷) (丙寅)三(朱士行漢錄云 支 (丁卯)四(康巨於洛陽譯問地獄事經一卷魏文帝生) )五(高僧傳云 古維摩詰等六部經合十卷 並臨淮嚴佛調於洛陽出之) (甲 (戊辰 (己巳)六(正月改光嘉元 十 月改昭寧元十二月改永隆元) (庚午)獻帝協(靈帝子立三十年 號初平元 二月董卓劫帝令還長安袁紹起兵勃海 孫堅起兵 江南 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九十九年) (辛未)二 (壬申)三 云 此年康孟詳於洛陽譯四諦經一卷 與世高出者小異) 月沙門竺大力於洛陽譯修行本起經二卷) 卷 並康孟詳出) 漢記) (丙戌)十一 (己丑)十四 (庚辰)五 (辛巳)六 (癸酉)四 (乙亥)二 (甲戌)興平元(竺道祖漢錄 (丙子)建安元 (戊寅)三 (己卯)四(高僧傳云 興起本行經等五部合八 (壬午)七 (癸未)八 (甲申)九 (乙酉)十(詔遣苟悅撰 (丁亥)十二(高僧傳云 中本起經二卷曇果共孟詳此年出之) (庚寅)十五 (丁丑)二(三 (戊子)十三 (辛卯)十六(高僧傳云 修行本起經二卷竺大力此年出之) (壬辰)十七 P. 11

12 (癸巳)十八 十 (甲午)十九(有張陵孫魯更造章 符自稱師君 率眾反拜為鎮夷中郎將) (丙申)二十一 (丁酉)二十二 (戊戌)二十三 (乙未)二 (己亥)二十四 歷代三寶紀卷第二(帝年次前漢新王後漢) P. 12

13 歷代三寶紀卷第三(帝年下魏晉宋齊梁周大隋)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帝年下者 始自三皇天唯一主 終乎兩漢地無二臣 爰洎魏晉已來逮我大隋馭世 其間京邑將若蝟毛 鵄蹲鶴立之都二十有二國 其一吳三秦涼魏齊陳等 此之八國 雖曰各保名器 並皆宣譯佛經 能使三寶住持 則是四生蒙賴 所以務善者流慶 故 致世錄相沿焉 而紀目無聞乘 時霸王者十有四國既不闡揚聖教 於事莫知祖修 今 各依彼誌書粗略標其年世 庶知強弱始末廢興 曹魏文帝黃初二年辛丑 劉備都蜀號 漢 二主四十三年 還入魏元帝 西晉惠帝太安元年壬戌 張軌起涼州號涼 是為前 涼 七主六十二年 入前秦符永固 晉惠永安元年甲子 劉淵起平陽 初號漢後稱趙 是為前趙 四主二十六年 入後趙石勒 同永安元年 李雄起蜀 初號大成 後改 稱漢 四主四十四年 為晉穆所滅 東晉元帝太興三年庚辰 石勒初起襄國 後徙都 鄴號趙 是為後趙 四主通冉閔三十五年 入前燕慕容俊 晉穆永和十一年乙卯 慕 容俊創起黃龍 後徙都鄴號燕 是為前燕 二主一十九年 入前秦符永固 晉孝武太 元十一年丙戌 慕容垂起於中山還襲燕號 是為後燕 徙都黃龍 五主二十六年 入 北燕馮跋 至十二年丁亥 呂光起涼州 還號為涼 是曰後涼 四主一十六年 入後 秦姚興 晉安帝隆安元年丁酉 禿髮烏狐起於西平 亦號為涼 是曰南涼 三主一十 八年 入西秦乞伏叱槃 至二年戊戌慕容德起於廣固 亦號為燕 是曰南燕 二主一 十三年 還為晉安帝所滅 至四年庚子 李暠起於燉煌 亦號為涼 是曰西涼 二主 二十二年 入北涼沮渠蒙遜 晉安帝義熙三年丁未 赫連勃勃起於朔漠 都統萬城 號為大夏 三主二十五年 入北魏太武至六年庚戌 馮跋起滅後燕 都於昌黎 號為 大燕是為北燕 二主二十八年 亦入北魏太武 至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已卯 是北魏太 延五年 太武西征遂滅北涼 自是諸國相吞略盡 唯北魏存 至齊明帝隆昌元年甲戌 是北魏太和十八年 孝文南遷都于洛邑 至梁武帝中大通六年甲寅 是南魏永熙三 年 武帝元循西遷長安 依周太祖宇文黑泰 齊太祖高歡別立清河王子元善見為主 北都于鄴 緣是復分為西東 魏梁孝元帝繹承聖四年乙亥 都在江陵 為西魏滅 自 是南朝曆數北旋 其年即魏後元二年 蕭衍孫察魏賜嗣立紹繼梁基 是曰後梁 既為 附庸則是影國 周受魏禪因而跱之 仍都江陵 三主三十三年 絕於開皇七年丁未 始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受後漢禪 二年辛丑天下三分 五十九年 至晉武帝咸寧五年 己亥 宇宙之內文軌復同 二十三年到晉惠帝永寧元年辛酉 州土幅坼競建國都 至 今開皇九年己酉 其間二百八十八年 故實沈已前天步孔艱 猶二六合 大梁之後王 道清泰 還一九州 車書契來已九年矣 化有功被民無得稱魏 至大隋四十四 主紀 歷三百七十八年 七代五都世錄云爾 P. 13

14 魏文帝(七年都雒陽) 明帝(十三年) 齊帝(十四年) 高貴鄉公(六年) 元帝(五年) (西晉) 武帝(二十五年都雒陽) 惠帝(十六年) 懷帝(六年) 愍帝(四年都長安) (東晉) 元帝(六年都建康) 明帝(三年) 成帝(十七年) 康帝(二年) 穆帝(十七年) 哀帝(四年) 海西公(五年) 簡文帝(二年) 孝武帝(二十四年) 安帝(二十二年) 恭帝(一年) 宋武帝(三年都建康) 前廢帝(一年) 文帝(三十年) 孝武帝(九年) 中廢帝(一年) 明帝(八年) 後廢帝(五年) 順帝(二年) 齊高帝(五年都建康) 武帝(十年) 廢帝(半年) P. 14

15 新安王(半年) 明帝(四年) 東昏侯(二年) 南康王(一年) 梁武帝(四十八年都建康) 簡文帝(二年) 孝元帝(四年都江陵) 周愍帝(一年都長安) 明帝(三年) 武帝(十八年) 宣帝(二年) 靜帝(一年) 大隋開皇來(十七年都大興) 魏(庚子)文帝丕(曹氏字子桓黃初元都雒陽佛入涅槃來至此已八百二十九年) (辛丑)二 (壬寅)三 吳(孫權字仲謀立二十八年都建業號黃武元稱太皇帝) (癸卯)四 二 (甲辰)五 三(維祇難於武昌郡譯阿差末菩薩經等二部合六卷) (乙巳)六 (丙午)七 四 五 (丁未)明帝叡(文帝子泰和元) 六 (戊申)二 七 (己酉)三 黃龍元 (庚戌)四 二(竺律炎於楊都出三摩竭等經二卷) (辛亥)五 三 (壬子)六 嘉禾元 (癸丑)青龍元 二 (甲寅)二 (乙卯)三 三 四 (丙辰)四 五 (丁巳)景初元 六(一本嘉禾止五年) (戊午)二 赤烏元 (己未)三 二 (庚申)少帝芳(正始元) 三 (辛酉)二 四 (壬戌)三 五(立子禾為太子) P. 15

16 (癸亥)四 (甲子)五 (乙丑)六 (丙寅)七 六 八 七 九 (丁卯)八 十(康僧會 感得舍利放光 孫權信伏 即為會造建初寺 此江東寺之先也) (戊辰)九 十一 (己巳)嘉平元 十二(廢太子和立子亮為太子) (庚午)二(曇柯羅於雒陽譯僧祇戒本一卷) 十三 (辛未)三 太元元年(康僧會於楊都建初寺譯六度集等經四部一十六卷) (壬申)四(康僧鎧於雒陽譯郁伽長者所問經二卷) 神鳳元年權薨 建興元年四 月亮立改元 (癸酉)五 二(支謙 從黃武年至此 凡出明度經等一百二十部一百四十九卷如吳錄所載) (甲戌)廢帝高貴鄉公髦(正元元年 曇諦於雒陽出曇無德羯磨一卷) 五鳳元 (乙亥)甘露元 二 (丙子)二 泰平元 (丁丑)三(白延於雒陽出首楞嚴等五部六卷) 二 (戊寅)四 三(八月亮薨九月休立 是為景帝改永安元) (己卯)五(穎川朱士行 最先出家 即漢地沙門之始也) 永安二 (庚辰)元帝陳留王煥(景元元) 三 (辛巳)二 (壬午)三 四 五 (癸未)四 六 (甲申)咸熙元(魏禪晉) 七(六月休薨七月皓立改元興元年) 西晉(乙酉)武帝炎(泰始元司馬氏字安世都雒陽) 甘露元 (丙戌)二(十一月八日 竺法護於長安白馬寺譯須真天子經二卷) 寶鼎元 (丁亥)三 (戊子)四 二 三 (己丑)五(七月二十五日竺法護出大般泥洹經二卷) 建衡元 (庚寅)六(九月護又出寶藏經二卷 光德太子經一卷賴吒和羅所問光德太子經一卷) 二 (辛卯)七 三 (壬辰)八(護又出新道行經十卷) 鳳凰元 (癸巳)九 二 (甲午)十(護又出無盡意經四卷) 三 (乙未)咸寧元 天冊元 (丙申)二 天璽元 (丁酉)三 天紀元 (戊戌)四 (己亥)五 二 三 P. 16

17 (庚子)泰康元 四(為晉將王濬所滅入雒封 皓為歸命侯 合五十八年 凡獲四州四十三 郡 三百一十三縣 五十二萬戶 三百四十萬 口兵士二十三萬吏三萬二千 後宮婇女五千人盡以 賜將士) (辛丑)二(彊良婁至出十二遊經一卷) 行經七卷) (壬寅)三 (乙巳)六(七月十日 護出海龍王經四卷) (癸卯)四 (丙午)七(八月十日護出正法華經十卷十月二 (丁未)八(正月十一日 出普門品經一卷 十七日出普超經四卷十一月二十五日出光讚般若經十卷) (戊申)九 四月二十七日出寶女問經一卷) (己酉)十(四月八日 護出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 十二 (庚戌)泰熙元(四月武帝崩 太子 月二日 出離垢施女經一卷 并魔逆經等 並在洛陽白馬寺出) (辛亥)元康元 哀立 是為惠帝 改元永平年) 辰)六 (丁巳)七 帝反正改) (戊午)八 (己未)九 (壬戌)二(十二月改元安元) (甲辰)五(二月二十三日 護出修 (壬子)二 (庚申)永康元 (癸丑)三 (甲寅)四 (乙卯)五 (丙 (辛酉)(始元元 正月倫篡改永寧元四月 (癸亥)(永安元正月改建武元七月改) (甲子)永興元(八月 改) (乙丑)二 巳)三 (丙寅)光熙元 (庚午)四 (丁卯)懷帝熾(惠帝弟稱永嘉元) (辛未)五(帝為劉曜所執送向平陽) (戊辰)二(法護出普曜經八卷) (壬申)六 (己 (癸酉)愍帝業(武帝孫建興 元 都長安 吳縣民朱鷹共東雲寺帛尼及信者數人 於松江滬瀆口接得二石像 背有銘誌 一名維衛佛 (甲戌)二 二名葉佛將還安置在通玄寺) (乙亥)三 (丙子)四 (戊寅)泰興元(二年三月帝崩元帝方即位改元) 武元都建康) (壬午)永昌元(閏十二月帝崩) (東晉)(丁丑)元帝睿(武帝從子建 (己卯)二 (癸未)明帝紹(元帝子稱太寧元) (丙戌)成帝衍(明帝子稱咸和元) (丁亥)二 (戊子)三 (庚辰)三 (甲申)二 (辛巳)四 (乙酉)三(閏八月帝崩) (己丑)四(丹陽尹高悝旦行至張矦橋 望 自中有五色光 出水上高數尺 悝往看異之 遣人入水 乃得一金像 無光趺工 製殊常悝乃下車 載像將還 至長干寺安置 委曲具在高僧劉薩何傳 臨海人張係世 常於海中捕魚見水上有光往 視乃是銅蓮華趺 即表上帝 勅安此像脚下 齊同如一 其趺上有梵書 外國僧讀云 是阿育王第 (庚寅)五 四女造開皇九年平陳此像今在京大興善寺) (乙未)咸康元 (六月帝崩) 和元) (丙申)二 (丁酉)三 (戊戌)四 (癸卯)康帝嶽(成帝弟稱建元元年) (丙午)二 (甲寅)十 (丁未)三 (乙卯)十一 (丙辰)十二 (己亥)五 (壬辰)七 (庚子)六 (甲辰)二(九月帝崩) (己酉)五 (庚戌)六 (符秦)帝健(皇始元都長安) (癸巳)八 (辛丑)七 (甲午)九 (壬寅)八 (乙巳)穆帝聃(康帝子稱永 (辛亥)七 (壬子)八 (癸丑)九 二 三 (丁巳)昇平元 (己未)三 (戊申)四 (辛卯)六 (戊午)二 (庚申)四 四 帝生 五 壽光元(建子立) 二 (辛酉)五(五月帝崩) 帝(永固立生從兄 改永興元) (壬戌)哀帝丕(成帝子稱隆和元) 二 甘露元 二 P. 17

18 (癸亥)興寧元 (甲子)二 (乙丑)三(二月帝崩) 五 三 六 四 (丙寅)廢帝海西公弈(哀帝弟稱太和元) (丁卯)二 (戊辰)三 三 (己巳)四 (庚午)五(十一月帝崩) 建元元 二 四 五 六 (辛未)簡文帝昱(元帝第六子 稱咸安元 交州合浦郡人 董宗之常以採珠為業 嘗於海底見 光照曜 往取乃 得佛光 即表上臺 帝勅安阿育王像背 冥然即合 四十餘年乃方具足帝即於長 干寺阿育王塔上 起三層木浮圖) (壬申)二(二月帝崩) 七 八 九(大史奏 有德星現外國分野 當有聖人入輔 遣符丕將十萬眾 攻晉襄陽取彌天釋道安) (癸酉)孝武帝曜(簡文子 稱寧康元) (甲戌)二 十 十一 (乙亥)三 十二(竺佛念 出菩薩瓔珞經一十二卷) (丙子)泰元元 (丁丑)二 十四 (戊寅)三 (己卯)四 十五 (庚辰)五 (辛巳)六 十六 (壬午)七 (癸未)八 十七 (甲申)九 (乙酉)十 十八 (丙戌)十一 (姚秦)帝萇(稱建初元改 長安為常安而都之) 十三 十九(僧伽提婆出阿 毘曇八揵度二十卷) (丁亥)十二 二(二月八日 曇摩難提譯王子法益經一卷) (乞伏秦) 國仁(稱建義元都宛州) 二十(僧伽跋燈出婆須蜜經十卷) (戊子)十三 三 二 二十一(二月八日 彌天釋道安卒) (己丑)十四 四 三 大安元(苻丕立改) (庚寅)十五 五 乾歸立(稱太初元) (辛卯)十六 六 二 太初元(苻登立改) (壬辰)十七 七 三 二 (癸巳)十八 八 四 三 (甲午)十九 皇初元(萇子興立改皇初元) 五 四 (乙未)二十 二 六 五 (丙申)二十一(九月帝崩) 三 魏道武帝(元氏立稱皇始元年都中山) 七 六 (丁酉)安帝(德宗改隆安元) 四 二 北涼(沮渠氏字蒙遜立稱神璽元都姑臧 郡) 八 建初元(符崇立為乾歸所滅四十四年) P. 18

19 (戊戌)二 弘始元 天興元 二 九 (己亥)三 二 二 永初元(徙都張掖) 十 (庚子)四 三(春廟庭樹生連理 冬羅什至常安弘法) 三 二 十一 (辛丑)五(改元興元) 四(三月五日出賢劫經十卷 十二月出思益經四卷 并什出) 四 三 十二 (壬寅)大亨元(桓玄篡) 五(四月二十三日什於逍遙園 出大品般若經四十卷興親對) 五 四 十 三(乾歸為姚興所擒封歸義矦) (癸卯)永始元 六(十月十七日弗若多羅 於中寺出十誦律五十八卷) 六 五 留姚立(徙都金城稱更始元) (甲辰)太和元 七(正月什出妙法華經七卷六月又出佛藏經三卷) 天賜元 六 二 (乙巳)義熙元 八(華首經十卷羅什出) 二 七 三 (丙午)二(師子國遣沙門曇摩 來獻白王像高四尺二寸此像今來在興善寺) 九(曇摩耶舍 出舍利弗阿毘曇三十卷) 三 八 四 (丁未)三 十(什出小品經十卷) 四 九 五 (戊申)四 十一(八月二十日 什卒於逍遙園依外國法焚惟舌不灰) 五 十 六 (己酉)五 十二 明元立(改永興元) 十一 七 (庚戌)六 十三 二 十二 八 (辛亥)七 十四 三 十三 九 (壬子)八 十五 四 玄始元(還治姑臧讖初到涼土也) 叱槃立(改 永康元) (癸丑)九 十六 五 二 二 (甲寅)十 十七 神瑞元 三(曇無讖出大般涅盤經四十卷) 三 (乙卯)十一 十八 二 四 四 (丙辰)十二 帝泓立(興子 改永和元) 泰常元 五 五 (丁巳)十三 二(為晉將劉裕所滅滅凡三十二年) 二 六 六 (戊午)十四(十二月帝崩) 三 三 七(讖出海龍王經四卷) 七 (己未)恭帝德文(安帝弟號元熙元年禪宋) 四 八 八 宋(庚申)武帝裕(稱永初元) 五 九 九 (辛酉)二(覺賢於道場寺 譯華嚴經五十卷或六十卷 起義熙十四年至此訖) 六 十(曇無讖譯經至此年都訖) 十 P. 19

20 (壬戌)三(五月帝崩) 七 十一 十一 (癸亥)廢帝義符(武帝太子稱景平元五月廢之八月 隆立) 太武立(改) 十二 十二 (甲子)文帝義隆(武帝第二子稱元嘉元年) 始光元(宼天師謙之到國) 十三 十三 (乙丑)二 二(置道壇) 十四 十四 (丙寅)三 三 承玄元 十五 (丁卯)四 四 二 十六 (戊辰)五 神嘉元(十一月十三日晝昏星現竟日) 義和元 十七 (己巳)六 二 二 木末立(改永和元) (庚午)七 三 三 二(為夏赫連氏所滅還入魏凡四十四年) (辛未)八 四(州鎮悉立道壇置生各二百人) 虔立(遜子 稱永和元) (壬申)九 延和元 二 (癸酉)十 二 三 (甲戌)十一 三 四(曇無讖 自知命卒此年) (乙亥)十二 太延元 五 (丙子)十三 二 六 (丁丑)十四 三 七 (戊寅)十五 四 八 (己卯)十六 五(太武親西征) 九(為魏所滅 涼立凡四十三年) (庚辰)十七 太平真君元 (辛巳)十八 二 (壬午)十九 三 (癸未)二十 四 (甲申)二十一 五 (乙酉)二十二 六 (丙戌)二十三 七(破浮圖滅佛法) (丁亥)二十四 八 (戊子)二十五 九 (己丑)二十六 十 (庚寅)二十七 十一(誅崔晧) (辛卯)二十八 正平元 (壬辰)二十九 文成立(稱興安元 還起浮圖復三寶) P. 20

21 (癸巳)三十(二月帝崩 太子劭立 至四月誅劭 劭弟立稱太初元) (甲午)孝武帝駿(稱孝建元) (乙未)二 (丙申)三 (丁酉)大明元 (戊戌)二 (己亥)三 興光元 太安元 二 三 四 五 (庚子)四(廣州獻三角牛 河南獻舞馬 肅慎獻楛矢) (辛丑)五 (壬寅)六 二 和平元 二 三(昭玄沙門曇曜欣三寶再興 遂於北臺石窟寺 躬譯淨度三昧經一卷 付法 藏傳四卷流通像法也) (癸卯)七(武帝子業立 號永光元 後改景和元) 四 (甲辰)八(十二月廢業 業弟或字休炳立 是為明帝 改元) (乙巳)泰始元 (丙午)二 (丁未)三 (戊申)四 (己酉)五 (庚戌)六 (辛亥)七 五 六 獻文立(號天安元) 皇興元 二 三 四 孝文立(號延興元) (壬子)泰豫元(明帝子昱立改元) 二(吉迦夜為僧正曇曜譯雜寶藏等經四部合二十卷 具在魏世錄) (癸丑)元徽元 三 (甲寅)二 四 (乙卯)三(東莞人徐坦妻懷身 兒在腹中啼) 五 (丙辰)四 承明元(北臺有百餘寺 僧尼二千餘人 四方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 僧尼七萬 七千二百五十人 見魏史) (丁巳)順帝准立(昱弟稱昇明元) (戊午)二(禪齊) 二 (己未)齊高帝道成(稱建元元) (庚申)二 (辛酉)三 (壬戌)四 泰和元 三 四 五 六 P. 21

22 (癸亥)五 七 (甲子)武帝賾立(高帝子稱永明元年) (乙丑)二 (丙寅)三 八 九 十 (丁卯)四(三月一日有石重數十斛 從海浮出江 取以獻 鑿為像坐 高三尺餘) (戊辰)五(正月交州獻一珠高二寸 具作佛坐像形 五月枳園寺沙門得三果) 十一 十二(冀州 送九尾孤大赦) (己巳)六(六月東陽獻六眼龜腹下有文字 又禪靈寺剎上放光) (庚午)七 (辛未)八 (壬申)九 (癸酉)十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遷廟向洛陽) (甲戌)隆昌元(七月帝崩 太子綽立 十月綽弟新安王昭文立 十二月昭文叔鸞立) 十 八 (乙亥)延熙元 (丙子)二 (丁丑)三 (戊寅)四 十九(大赦制衣冠章服定四海立門弟頒律令正言音改拓拔為元姓修禮樂)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己卯)永泰元(東昏侯寶卷立) 二十三 (庚辰)永元元 宣武立(孝文子改景明元) (辛巳)中興元(南康王寶融立改元禪梁) 二(曇摩流支 於洛陽白馬寺為宣武譯如來入諸 佛境界經二卷) 梁(壬午)武帝衍(天監元都建康) 三 (癸未)二(沙門曼陀羅 出寶雲等經三部合十卷) 四 (甲申)三 (沙門僧盛出教誡比丘法一卷沙門道歡出眾經要覽法一卷) 正始元(曇摩流支 出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 至二年方訖) (乙酉)四 (丙戌)五 (丁亥)六 二 三 四(曇摩流支 出金色王經一卷) (戊子)七(勅莊嚴寺沙門僧旻等 撰眾經要抄并目錄八十八卷) 永平元(即正始五年 十 地論十二卷 寶積經四卷或三卷 法華經論一卷 三部并勒那摩提出 三具足論一卷菩提流支提出) (己丑)八 (庚寅)九 二(金剛般若經一卷論三卷 菩提流支於雒陽胡相國宅出) 三 P. 22

23 (辛卯)十 四 (壬辰)十一(阿育王經十卷僧伽婆羅出) (癸巳)十二 延昌元 二(魏史云 此年撮天下僧尼寺積有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所 去承明來始三 十餘年 入楞伽經十卷菩提流支於雒陽出) (甲午)十三 三(深密解脫經五卷 菩提流支於雒陽出) (乙未)十四(勅安樂寺沙門僧紹撰經目四卷 解脫道經一十三卷僧伽出) 四(法集經四卷 菩提流支於洛陽出) (丙申)十五(勅沙門寶唱 撰經律異相五十卷 優婁頻經一卷木道賢出) 孝明立(宣武子 改熙平元 造永寧寺 遣沙門慧生使西域取經 凡七年還 得經論一百七十部 并行於世) (丁酉)十六(勅沙門寶唱 撰眾經佛名六月廢省諸州道士館) 二(太后胡氏秉政) (戊戌)十七(勅沙門寶唱 撰眾經目錄四卷 文殊問經一卷僧伽出) 神龜元(勝思惟經六 卷 菩提流支於洛陽出) (己亥)十八(勅沙門寶唱撰名僧傳三十一卷) (庚子)普通元(十法經僧伽婆羅出為一卷) 二 正光元(大薩遮尼乾子經十卷 佛名經十二卷 不增不減經二卷 差摩經二卷等 並菩提流支 為司州牧汝南王於第出) (辛丑)二(九月二十三日建立同泰寺 初竪剎 帝親自幸 百司盡陪) (壬寅)三 二 三(沙門慧生 凡歷七年從西域還 得梵經論一百七十部 即就翻譯並行於世 見魏史) (癸卯)四 四 五 孝昌元(即正光六年 無畏德女經一卷 金剛三昧陀羅尼經一卷 如來師子吼 (甲辰)五 (乙巳)六 經一卷並佛陀扇多出) (丙午)七 二 (丁未)大通元(同泰寺成帝親幸改元大赦) (戊申)二 三 四(武泰元 正月改三月孝明崩胡太后立臨洮王子三歲為帝 建義元 四月改 爾朱榮殺幼主 誅太后沈屍於河 立長樂王 永安元九月改誅葛榮 爾朱自號為天柱王 秉國政總 百寮) (己酉)中大通元(九月十五日 帝幸同泰寺 遜位為僕 地震 百寮請復位 凡十五日 十月 一日駕還宮) 二(孝基元 五月改北海王顥立長樂王 棄殿北走保建興 建武元六月改北海王 昇殿大赦 爾朱復奉長樂南攻 顥走為人斬送 還復永安號) (庚戌)二 三(九月長樂殺爾朱榮 十月爾朱世隆立長廣於高都 改建明元 十二月擒長 樂送并州殺之 諡曰莊帝 隆後又廢長廣立廣陵云) (辛亥)三 廣陵王位(改普泰元 攝大乘論本三卷 佛陀扇多出勝思惟經論無量壽優波 提舍等 菩提流支出) P. 23

24 (壬子)四 (癸丑)五 (甲寅)六 平陽王立(改永熙元 是為武帝) 二 (西晉)三(武帝入關 西移都長安 就周大祖宇文黑泰 是為西魏) 天平元(齊太祖高歡 別立清河王子善見為主 徙都于鄴 是為東魏) (乙卯)大同元 大統元(寶炬立改元 是文帝 宇文黑泰輔政為大丞相) 魏 二(文殊 問菩提經二卷 菩提流支出) (丙辰)二 (丁巳)三 (戊午)四 二(四月甘露降 秋穀不熟 民饑死者半) 三 三 四 四(納茹皇后) 元象元(迦葉等經三部七卷 月婆首那出 般若流支亦 出) (己未)五 (庚申)六 五 六 興和元(正法念經七十卷 般若流支出) 二(總計天下僧尼大數 二百萬矣寺三萬有餘 此去延昌未滿三十 年 承明出六十年) (辛酉)七 七 三(解脫戒本一卷 謗佛經一卷 業成就論一卷等 並般若流支出) (壬戌)八 八 四 (癸亥)九 九 武定元 (甲子)十 十(正月詔寬刑罰 廣學業 敦禮教 斷草書 去文存質) 二 (乙丑)十一 十一 三 (丙寅)中大同元 十二 四 (丁卯)太清元 十三 五 (戊辰)二(侯景背魏奔梁 梁封為河南王) 十四 六 (己巳)三(侯景作逆 五月帝崩簡文立 景為丞相總萬機) 十五(詔依古禮男女異路) 七(東魏禪高齊) (庚午)大寶元(湘東王在江陵 簡文密詔以王為相國丞制) 十六 齊天保元(歡第 二子洋立 是為文宣帝) (辛未)(天正元景廢帝立暕 改元太始元 景殺暕自立 改元) 十七 (壬申)(承聖元湘東在江 陵即帝位改元天正元 武陵在蜀即位又改元) 二 前元(廢帝立) 三 (癸酉)二 二(四月命大將軍魏安公尉遲向伐蜀八月擒秦王肅撝送長安) 四 (甲戌)三(十一月平江陵地入嶽陽 是為後梁附庸國也) 後元(齊王廓立 十月命柱國燕 國公討江陵殺湘東王) 五 (乙亥)四(三月送梁國圖籍墳典來長安為西魏所滅) 二 六 (丙子)五 陳永定元(霸先立承梁末 仍都建康) 七 P. 24

25 周(丁丑)愍帝覺(宇文黑泰子稱周元) 二(無上依經二卷真諦出) 八(月燈三昧經 十一卷 那連提耶舍出) (戊寅)二(廢覺立覺庶兄毓 是為明帝 稱武成元) 三(立世阿毘曇十卷真諦出) 九(大悲經五卷耶舍出) (己卯)二(武成元) 四 十(乾明元正月洋子殷立皇建元八月洋弟演立) (庚辰)三(武帝邕立明帝弟) 天嘉元(蒨立) (辛巳)武帝邕(保定元) 二 大寧元(演薨弟湛立) (壬午)二 三 河清元 (癸未)三 四(攝大乘論十五卷真諦出或十二卷) 二 (甲申)四(佛頂呪并功能一卷 闍那耶舍出) 五 三(法勝阿毘曇七卷 那連提耶舍 出) (乙酉)五 六(勝天王般若經七卷 月婆首那出) 天統元(湛子緯立) (丙戌)天和元 天康元(頊立) 二 (丁亥)二 光大元 三(月藏經十二卷 那連耶舍出) (戊子)三 二 四(菩薩見實三昧經十四卷 那連耶舍出) (己丑)四(婆羅門天文二十卷 達摩流支出) 太建元 五 (庚寅)五(大乘同性經四卷 闍那耶舍出) 二 武平元(大雲輪請雨經一卷沙門圓 明筆受闍那提耶舍出) (辛卯)六(定意天子所問經五卷 闍那耶舍出) 三 (壬辰)建德元(如來智不思議經三卷寶積經三卷闍那崛多出) (癸巳)二 五 (甲午)三(廢二教毀浮圖) (乙未)四 二 四 三 四 六 五 七 八 九 六(沙門智周等一十一人 往西域尋求佛經論等) (丙申)五 隆化元 (丁酉)六 承光元(緯子恒立為周所滅 封緯為溫國公) (戊戌)宣帝贇(武帝子 稱宣政元) 十 (己亥)(大成元正月改大象元二月改) 十一 (庚子)二(靜帝闡立 宣帝子 禪大隋即興三寶) 十二 (大隋)(辛丑)開皇元(春奉璽禪隋 冬沙門智周等齎婆羅門經論二百六十部應運來至勅旨付司訪 人令翻譯) 十三 (壬寅)二(業報差別經一卷 洋川郡守曇法智出 象頭精舍經一卷 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 毘尼 多流支出) 十四 P. 25

26 (癸卯)三(牢固女經一卷 百佛名經一卷 大莊嚴法門經二卷 德護長者經二卷 等四部合六卷 至德元(正月十日頊子叔寶立) 並那連提耶舍出) (甲辰)四(蓮華面經二卷 大雲輪請雨經二卷 力莊嚴三昧經三卷 等三部七卷 並那連提耶舍 二 (乙巳)五(大方等日藏經十五卷 從四年五月起首翻至五年二月方訖 那連耶舍出) 三 (丙午)六(大集經六十卷沙門僧就合大威燈經八佛名號經希有校量經善恭敬師經文殊尸利行經合 五經并闍那崛多出) 四 (丁未)七(虛空孕菩薩經 二卷如來方便善巧咒經一卷 不空羂索觀世音心咒經一卷金剛場陀羅 尼一卷四部合五卷並闍那崛多出) 五 (戊申)八(佛本行集經凡六十卷 七年七月起首至此年得十卷善恭敬善巧咒等經崛多出) 六(為大隋晉王所滅 自是九州復一統矣) (己酉)九(佛本行集經又出一十五卷) (庚戌)十(佛本行集經又出二十卷) (辛亥)十一(佛本行 集經又出一十五卷凡首尾五年方訖六十卷並闍那崛多譯月上女經善思童子等二經) (壬子)十二(法 炬陀羅尼經二十卷闍那崛多出) (癸丑)十三(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 四童子三昧經三卷並闍那崛多 出) (甲寅)十四(諸佛護念經十卷 賢護菩薩經六卷 並闍那崛多出 勅沙門法經二十大德 撰眾 經目錄七卷 勅有司撰眾經法式十卷制約僧尼) (乙卯)十五(大威德陀羅尼經二十卷 觀察諸法行 經四卷 諸法本無經三卷 譬喻王經二卷 發覺淨心經二卷 並闍那崛多譯) (丙辰)十六(金光明 經囑累一品 闍那崛多譯) (丁巳)十七(金光明經前後三翻 今總為一部八卷 沙門寶貴合 開皇 已來新所譯經並此年正月二十四日奏聞) (戊午)十八(超世經十卷崛多出) (己未)十九(三聚經二卷崛多等出) (庚申)二十(十月三日夜後分地大震) (辛酉)仁壽元(正月一日改) (壬戌)二 (癸亥)三 (甲子)四 (乙丑)大業元煬帝廣立(高祖文 出) 帝第二子在位十三年) (丙寅)二 (丁卯)三 (戊辰)四 (己巳)五 (庚午)六 (辛未)七 (壬申)八 (癸酉)九(穿汴河 日使百萬人米斗一千文) (甲戌)十 (乙亥)十一 (丙子)十二 (丁丑)十三 (大唐) 戊寅 (武德元)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 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P. 26

27 歷代三寶紀卷第三(帝紀下魏晉宋齊梁周大隋) 歷代三寶紀卷第四(譯經後漢)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後漢錄者 光武皇帝第四子莊繼立 諡為孝明帝 至永平七年夜夢金人身長丈六 項佩日輪飛空而至 光明赫奕照於殿庭 旦集群臣令占所夢 通人傅毅進奉對云 臣聞西方有神名佛 陛下所見將必是乎 帝以為然 欣感靈瑞詔遣使者 羽林中郎秦 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四人 往適天竺 於月支國遇攝摩騰 寫得佛經四十二章并獲 畫像 載以白馬還達雒陽 因起伽藍名白馬寺 諸州競立報白馬恩 長安舊城青門道 左二百餘步中興寺右 即是白馬寺之遺基 於即翻譯四十二章經 緘置蘭臺石室閣內 自爾釋教相繼雲興 沙門信士接踵傳譯 孝桓帝世又以金銀作佛形像 至孝靈帝光 和三年 遣中大夫於[名*隹]陽佛塔寺中 飯諸沙門 懸繒燒香散華燃燈 光和七年 張角等謀誅其逆黨內外姻屬 諸事老子妖巫醫卜並皆廢之 其有奉佛五戒勿坐 自秦 世沙門釋利防 及前漢劉向校書天閣已來 至此始有定錄 經則四十二章為首 人則 迦葉摩騰最初 迄於獻帝建安末齡 其間一百五十二年 歷十一主 華戎道俗十有二 人 兼摭舊遺更補先闕 並古失譯 合出經律三百五十九部 四百二十七卷 為後漢 錄運乎斯軸 庶有披覽鑒瞻古今 時代散聚經典離合 明揚盛化法寶備焉 (後漢) 沙門迦葉摩騰 一部一卷經 沙門竺法蘭 五部十三卷經 沙門安世高 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經律 沙門支婁迦讖 二十一部六十三卷經 優婆塞都尉安玄 二部三卷經 沙門竺佛朔 二部三卷經 沙門支曜 十一部十二卷經 沙門康巨 一部一卷經 清信士嚴佛調 七部十卷經 沙門康孟詳 六部九卷經 沙門釋曇果 一部二卷經 沙門竺大力 一部二卷經 諸失譯經 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經呪 P. 27

28 後漢四十二章經一卷 右一經一卷 明帝世中天竺國婆羅門沙門迦葉摩騰譯 或云竺攝摩騰 或直云攝 摩騰 群錄互存未詳孰是 既未審知定何是姓何者是名 先來弗譯所以備彰 騰幼而 敏悟兼有風姿 博學多聞 特明經律 思力精拔 探索幽深 敷文析理每有新義 當 時學徒未之附也 法師遊乎天竺 西北有一小國 其國宗奉焉 俄而隣國興師 兵戈 不戢 迄將踐境輒有事礙 於是疑有異術 密遣覘觀 使人還云 彼國君臣講習大乘 金光明等經 經言 說此法地神王護之 緣是隣國請和求法弘通大乘 自爾南渡漸於 此矣 永平年隨逐蔡愔至自洛邑 於白馬寺翻出此經 依錄而編 即是漢地經之祖也 舊錄云 本是外國經抄 元出大部 撮要引俗似此孝經一十八章 道安錄無出 舊 錄及朱士行漢錄僧祐出三藏集記 又載但大法初傳人未歸信致使摩騰蘊其深解不復多 翻 後卒[名*隹]陽 載其委曲備朱士行漢錄及高僧名僧等傳諸雜記錄 寶唱又云 是 竺法蘭譯 此或據其與攝摩騰同時來耳 佛本行經五卷 十地斷結經四卷(或八卷見朱士行漢錄) 法海藏經三卷(一本無藏字) 佛本生經二卷(見名僧傳) 二百六十戒合異二卷(見別錄) 右五部合一十六卷 中天竺國沙門竺法蘭 少而機悟淹雅博愛多通 禪思毘尼莫 不究竟 誦經百餘萬言 學徒千餘人 居不求安常懷弘利 戒軌嚴峻眾莫能闚 聞漢 使愔來訊訪漢地佛法 遂有心輕舉 國王不聽 密與騰同來 間行後至 明帝世翻初 共騰出四十二章 騰卒 蘭自譯 昔漢武帝穿昆明池 底得灰墨 問東方朔 朔云 可問西域梵人 法蘭既至 時以追問 蘭曰 此是劫燒之灰 朔言有徵 信者甚眾 又秦景使還於月支國得 優填王栴檀像師第四畫樣來至[名*隹]陽 帝即勅令圖寫供養 自爾丹素流演迄今 修行道地經七卷(或六卷 初出漢永康元年譯支敏度制序 見寶唱錄及別錄 或云順道行經) 法句經四卷 大僧威儀經四卷(右二經 並見別錄 新附別有異出 本小不同 祐失譯分為兩部二卷 即 此別錄合者是) 五十校計經二卷(或云明度校計元嘉元年出 見朱士行漢錄 僧祐錄同) 雜四十四篇經二卷(或云雜經 四十四篇 既不顯名未知何經 道安云 出增一阿含 祐錄 載) 七處三觀經二卷(元嘉元年譯 見朱士行漢錄 道安云 出雜阿含 見祐錄同) 十報經二卷(舊錄載云出長阿含 見祐錄亦名多增道章經) P. 28

29 大道地經二卷(初出 道安注解云 是修行經抄 元外國略 本或無大字 出長阿含 見祐 錄) 道意發行經二卷(或一卷 出長阿含 見道安及僧祐錄) 禪經二卷(初出 見別錄) 安般守意經二卷(或一卷道安云 小安般 見朱士行漢錄 及僧祐李廓錄同) 無量壽經二卷(初出 見別錄 元魏世沙門曇鸞論偈注解) 陰持入經一卷(別錄云陰持入道安注解 見朱士行漢錄及祐錄) 百六十品經一卷(舊錄云 增一阿含百六十章經 見僧祐錄) 大十二門經一卷(別錄云 二卷 出長阿含 道安注解見寶唱及祐錄) 小十二門經一卷(出長阿含 見寶唱及僧祐錄) 人本欲生經一卷(元嘉二年譯出長阿含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道安注解) 阿毘曇五法經一卷(舊錄云 阿毘曇五法行經 出長阿含 見祐錄) 七法經一卷(舊錄云 阿毘曇七法行經 出長阿含 或云七法行見祐錄) 普法義經一卷(元嘉二年譯出 亦名具法行經 出長阿含見朱士行漢錄及祐錄) 漏分布經一卷(道安云 出長阿含 見朱士行漢錄及祐錄亦出中阿含) 四諦經一卷(道安云 出長阿含 或云出中阿含初出見祐錄) 九橫經一卷(出雜阿含) 八正道一卷(右二經并出雜阿含 見朱士行漢錄及祐錄三藏記) 大安般經一卷(或二卷 道安注解 見祐錄 或云大安般集經) 思惟要略經一卷(或直云思惟經 見祐錄) 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聞城十二因緣經 初出見祐錄) 五陰喻經一卷(舊錄云 五陰譬喻經 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 出雜阿含) 轉法輪經一卷(或云法輪經 見釋道安及僧祐錄出雜阿含) 流攝經一卷(舊錄云 一切流攝 亦云一切流攝守 吳錄云流攝守因 亦云受因 見朱士行 漢錄及僧祐錄 出中阿含) 是法非法經一卷(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出中阿含) 法受塵經一卷(見僧祐錄) 十四意經一卷(舊錄云 菩薩十四意經 見僧祐錄) 本相猗致經一卷(出中阿含 吳錄云 大相猗致與緣本致經同 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及三藏 集記) 阿毘曇九十八結經一卷(見僧祐錄) 禪行法想經一卷(見僧祐錄及寶唱錄 三藏記) 禪行三十七品經一卷(見寶唱錄或無禪行字 及僧祐錄) P. 29

30 難提迦羅越經一卷(見僧祐錄) 獨富長者經一卷(亦云獨富長者財物無付經 亦云無子付囑 出雜阿含四十六卷) 長者懊惱三處經一卷(亦云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亦直云三處惱經) 申起長者悔過經一卷(亦云申越長者悔過供佛經 申越申起 未知何定) 佛為那拘說根熟經一卷(亦云為那拘羅長者說根熟經) 長者兄弟詣佛經一卷(亦云長者梨師達多兄弟二人往佛所經 出中阿含) 佛神力救長者子經一卷 阿那邠祁化七子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 亦直云十支經) 無畏離車白阿難經一卷(出雜阿含二十一卷) 受呪願經一卷(亦云最勝長者受咒願經) 長者子制經一卷 郁伽居士見佛聞法醒悟經一卷(亦云修伽陀居士佛為說法得惶悟經 出雜阿含) 得非常觀經一卷(亦云長者夜輸得非常觀經) 舍頭諫經一卷(初出 見舊錄亦云舍頭諫太子明二十八宿經 亦云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經 亦 云虎耳經) 出家因緣經一卷(亦云佛說出家因緣經) 佛度旃陀羅兒出家經一卷 純陀沙彌經一卷(或作沙門字 或作淳字 出雜阿含二十四卷) 外道出家經一卷 精進四念處經一卷(出雜阿含二十九卷) 父母恩勤報經一卷(一云難報出中阿含) 禪思滿足經一卷(出雜阿含) 數息事經一卷 禪法經一卷 禪祕要經一卷(或無祕字出禪要祕密治病經) 世間言美色經一卷(出雜阿含二十四卷) 一切行不恒安住經一卷(出雜阿含三十四卷) 人受身入陰經一卷(出修行道地經第一卷) 多倒見眾生經一卷(或無多字 出出曜經第十六卷) 人身四百四病經一卷(出修行道地經第一卷) 人病醫不能治經一卷(出修行道地經) 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斫毒樹復生經一卷(出出曜經) P. 30

31 犯戒罪報輕重經一卷 禪定方便次第法經一卷 阿練若習禪法經一卷(出菩薩禪法第一卷) 四百三昧名經一卷 自誓三昧經一卷(內題云 獨證品第四出 比丘淨行中初出 與護出大同小異) 流離王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初出與護出小異) 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初出) 迦葉結經一卷 罵意經一卷 處處經一卷 佛為頻頭婆羅門說像類經一卷(出雜阿含第十一卷) 婆羅門問佛布施得福經一卷 佛為調馬聚落主說法經一卷(出雜阿含三十二卷) 婆羅門行經一卷(出中阿含三十九卷) 豆遮婆羅門論議出家經一卷(出雜阿含四十二卷) 佛為事火婆羅門說法悟道經一卷(出雜阿含) 婆羅門虛偽經一卷(出雜阿含三十卷) 佛化大興婆羅門出家經一卷(出雜阿含 或作大與字) 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自他作苦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四吒婆羅門出家得道經一卷(出雜阿含四十四卷) 佛為憍慢婆羅門說偈經一卷(出雜阿含) 婆羅門服白經一卷(出雜阿含二十八卷) 婆羅門問世尊將來世有幾佛經一卷(出雜阿含) 婆羅門避死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佛為婆羅門說耕田經一卷(出雜阿含或無田字) 七老婆羅門請為弟子經一卷 婆羅門通達經論經一卷(出雜阿含第二十五卷) 佛覆裸形子經一卷(出生經 一云審裸形子經 審與覆此字誤未知何) 婆羅門解知眾術經一卷(出雜阿含) 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一卷(出雜阿含第二卷) 佛為年少婆羅門說知善不善經一卷 如幻三昧經一卷(或二卷) 安般經一卷 內藏經一卷(元嘉二年十月出是第一譯 一名內藏百品 或百寶 見朱士行漢錄) P. 31

32 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初出) 水喻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浮木譬喻經一卷 鼈喻經一卷(出六度集) 提婆達生身入地獄經一卷(出出曜經) 摩那祇女人誹佛生身入地獄經一卷 鬼問目連經一卷 十八地獄經一卷(或云十八泥犁) 地獄罪人眾苦經一卷 地獄報應經一卷(或云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 目連見眾生身毛如箭經一卷(出雜阿含第十九卷) 摩訶衍精進度中罪報品經一卷 尊者薄拘羅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八卷)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亦云阿難問事佛經 亦云事佛吉凶經) 迦旃延無常經一卷(出生經第二卷) 當來變滅經一卷 太子墓魄經一卷 四不可得經一卷(或無可字) 堅心正意經一卷(亦云堅心經亦云堅意經) 分明罪福經一卷 多增道章經一卷(舊錄無道字 亦云異出十報法出長阿含) 奈女祇域經一卷 金色女經一卷 摩鄧女經一卷(或云摩鄒女) 前世爭女經一卷(出生經) 承事勝己經一卷 悔過法經一卷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 太子夢經一卷 小般泥洹經一卷(見別錄) 慈仁不殺經一卷 阿難同學經一卷(出增一) 商人脫賊難經一卷 過去彈琴人經一卷(出雜阿含四十八卷) 尸迦羅越六向拜經一卷(初出出長阿含) 世間強盜布施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商人子作佛事經一卷(出長阿含) 呪賊經一卷 卒逢賊結衣帶呪經一卷 P. 32

33 梵天詣婆羅門講堂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五陰成敗經一卷(出修行道地經) 八光經一卷 五戰鬪人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五法經一卷(見僧祐錄) 五行經一卷 三毒經一卷 阿含正行經一卷 良時難遇經一卷 求離牢獄經一卷 蓮華女經一卷 孤母喪一子經一卷 昔有二人相愛敬經一卷(出出曜經) 住陰持入經一卷(亦云除持入 或二卷) 鏡面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子命過經一卷(出生經) 健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 歎寶女經一卷(亦云舍利弗歎寶女說不思議經) 大迦葉遇尼乾子經一卷(出長阿含) 正齋經一卷 阿那律思惟目連神力經一卷 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一卷(亦云遺日寶積三昧文殊師利問法身經) 舍利弗問寶女經一卷 月燈三昧經一卷(出大月燈三昧經) 阿難惑經一卷(出人本欲生經) 佛印三昧經一卷 迦葉詰阿難經一卷(亦云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 初出) 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 空淨天感應三昧經一卷(舊錄云 空淨三昧經) 情離有罪經一卷(世注為疑) 藥王藥上菩薩觀經一卷 義決律一卷(亦云藏決律法行道安云 出長阿含 或有經字者見僧祐錄 凡三十四部 合四十 卷 自餘雜出附) 右一百七十六部 合一百九十七卷 安息國王太子名清字世高 次當嗣王位讓位 與叔 既而捨國剃落出家 懷道遊方弘化為務 孝桓帝世建和二年 振錫來儀至乎洛 邑 少時習語大通華言 慨法化微廣事宣譯 到靈帝世二十餘年 其釋道安錄僧祐出 三藏集記慧皎高僧傳等 止云世高翻三十九部 義理明析文字允正 辯而不華質而不 野 凡在讀者皆亹亹然而不倦焉 房廣詢求究檢眾錄紀述 世高互有出沒 將知權迹 隱顯多途 或由傳者頗致乖舛 量傳所載三十九部 或但路出自燉煌來屆止京邑 靈 P. 33

34 帝之末關中擾攘 便渡江南 達人見機在所便譯 得知他處闕而未傳 又其傳末果云 而古舊錄所載之者 此竝世高刪正前譯不必全翻 今總群篇 備搜雜記 有題注者 多是河西江南道路隨逐因緣從大部出 錄目分散未足致疑 彼見故存此寧不纘 敢 依集編緝而維之 冀廣法流知本源注 欲識其迹具諸傳詳 大集經二十七卷(初出見李廓錄) 般若道行品經十卷(初出 亦云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或八卷 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見支敏度 錄及僧祐錄) 首楞嚴經二卷(中平三年二月八日出是初譯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三藏記吳錄又云三卷) 伅真陀羅尼經二卷(初出 安錄元舊錄云伅真陀羅尼王經 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 阿闍世王經二卷(初出 道安云 出長阿含 見僧祐錄) 阿閦佛國經二卷(建和元年譯是第一出 見朱士行漢錄 亦云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 亦 云可閦佛經或一卷 祐錄亦載) 無量清淨經二卷(亦云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見吳錄) 孛本經二卷(初出見僧祐錄) 般舟三昧經二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譯初出 見聶道錄吳錄及三藏記舊錄云大般舟三昧經) 古品遺日說般若經一卷(出方等部 一名佛遺日摩尼寶經 一名摩訶衍寶嚴經 一名大寶積 經 見僧祐錄) 寶積經一卷(光和二年譯第一出道安云摩尼寶經 或二卷 見舊錄及士行錄三藏集記等) 問署經一卷(亦云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道安云出方等部見吳錄及祐三藏記) 梵般泥洹經一卷(舊錄云胡般今改為梵初出 或二卷見朱士行錄及三藏集記)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亦直云阿闍世王經) 兜沙經一卷(見吳錄及三藏記) 內藏百品經一卷(第二出 與世高譯者小異 舊錄云 內藏百寶經 道安云 出方等部遍校 群錄並云百寶無百品 故知即是此經) 大方便報恩經一卷(見吳錄) 光明三昧經一卷(安錄無見吳錄及三藏記) 禪經一卷(見別錄) 雜譬喻經一卷(凡十一事 祐錄云失譯 今檢見別錄故載之) 阿育王太子壞目因緣經一卷(此王是佛滅後百三十年六月王方出 故非佛說 一本無經字 祐錄有 四十四部) 右二十一部 合六十三卷 月支國沙門支婁迦讖 亦直云支讖 桓靈帝世建和歲 至中平年 於洛陽譯 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等筆受 而舊譯云胡般泥洹者 未詳胡字 竊觀上代有經已來賢德筆受 每至度語無不稱云譯胡為漢 胡乃西國邊俗 漢是東 方 一號且九州地喚於西方總言天竺故漢書言身毒國也身毒即天竺 有中天竺 即佛 P. 34

35 生處天竺地也 有東有西有南有北 故云五天 而彼五天目此東國總言脂那 或云真 丹或作震旦 此蓋取聲有楚夏耳 若當稱漢 漢止劉氏 前漢後漢兩代一號 後漢禪 魏 魏弱三分政有吳蜀 魏雖吞蜀還復禪晉 自晉統馭十割九州地各有主 譯經依處 人處既異翻則不同 須依帝王稱謂甄別 今為此錄悉依正之 又胡既是西域邊俗 類 此氐羌蠻夷[狂-王+巢]獠 何有經書 乃云胡語 創標胡言模楷世間誰之過歟 佛生 天竺 彼土士族婆羅門是總稱為梵 梵者清淨承胤光音 其光音天梵之最下 劫初成 就水竭地乾下食地肥 身體麁重不能飛去 因即生人 緣本祖宗故稱為梵 是以應作 梵語梵書 漢語譯經人未剃落 魏朱士行創首出家服法為僧猶稱俗姓 吳晉相踵弗革 其風 逮自符秦有釋道安 獨拔當時居然超悟 道俗欽仰眾若稻麻 云既剃除紹繼釋 種子而異父豈曰相承 今者出家宜悉稱釋 及後經至翻四阿含 其文果云 四姓出家 同一釋種 眾咸歎伏(四姓者 一剎帝利 此是王種 二婆羅門 是高行人 三毘舍 如此土士 民 四首陀 為卑下 如此皂隸)然安正當晉秦之世 刊定錄目刪注群經 自號彌天楷模季 葉 猶言譯胡為秦 有五失本三不易 此亦崑山一礫未盡美焉 但上代來有胡言處 今錄並以梵字代之 庶後哲善言得其真正者也 法鏡經兩卷(或一卷 嚴佛調筆受 康僧會注 見僧祐錄) 斷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亦直云阿含口解經 亦云安侯口解經祐 云 世高譯今檢群錄 乃是安玄 譯) 右二部合三卷 安息國優婆塞都尉安玄 靈帝末世遊賈雒陽 因遇佛調即共翻譯 世亦號為安侯騎都尉 云祐稱世高 此是姓同相濫涉耳 高乃國王之太子也應嗣 故讓玄職號為侯 直據經題 居然可驗 以不細尋致合論耳 般舟三昧經二卷(舊錄云 大般舟三昧經 或一卷 第二出 見高僧傳) 道行經一卷(嘉平元年譯 見朱士行漢錄及三藏記 道安云是般若抄 外國高明者所撰 安為 之注并序) 右二部合三卷 天竺沙門佛朔 靈帝之世齎道行經來適洛陽 轉梵為漢 譯人時 滯 雖有失旨 然其音句棄文存質 深得經意 後光和中更譯般舟 讖為傳語 孟福 張蓮等筆受 文少勝前 小本起經二卷(或云修行本起 或云宿行 近來加小字耳 見舊錄及高僧傳) 成具光明經一卷(或云成具光明三昧 或云成具光明定意 見朱士行支敏度僧祐慧皎等四錄) 賴吒和羅經一卷(初出道安云 出方等部) 馬有八態經一卷(一名馬有八態譬人經 一名馬有八弊惡態經 出雜阿含三十四卷) 首至問佛十四事經一卷(或無佛字) 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第二出 與世高譯十二因緣經小異) 墮落優婆塞經一卷 小道地經一卷 P. 35

36 馬有三相經一卷(出雜阿含) 阿那律八念經一卷(或直云八念經 見舊錄) 摩訶摩耶經一卷(或直云摩耶經或二卷) 右一十一部合一十二卷 西域沙門支曜 靈帝世中平年 於雒陽譯其七部 是吳 錄所載 問地獄事經一卷(見朱士行漢錄) 右一經一卷 外國沙門康巨 靈帝中平四年 於洛陽譯 並言直理詣不加潤飾 古維摩詰經二卷(初出 見古錄及朱士行漢錄) 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三昧經 或一卷)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無菩薩字亦一卷) 思意經一卷(亦云益意經) 內六波羅蜜經一卷(亦云內外者道安云出方等部) 迦葉詰阿難經一卷(第二出 見岑號及寶唱二錄 與世高出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 大同 小異) 十慧經一卷(佛調自撰出并注序 亦云沙彌十慧 見僧祐寶唱及高僧傳等三錄) 右七部合一十卷臨淮 清信士嚴佛調當靈 帝世在雒陽出理得 音正盡經微旨郢 匠 之美見述後代焉 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初出 亦云瑞應本起經 亦云中本起經 見三藏記及祐錄) 興起行經二卷(亦名十緣經見吳錄) 梵網經二卷(初出見吳錄) 舍利弗目連遊四衢經一卷(見別錄) 報福經一卷(或云福報經見吳錄) 四諦經一卷(興平元年譯第二出 與世高所翻小異 見竺道祖漢錄) 右六部合九卷 外國沙門康孟詳 當獻帝世於雒陽陽譯 中本起經二卷(亦云太子中本起經 見始興錄) 右一經二卷 釋道安云 沙門曇果於迦維羅衛國 得此梵本來至雒陽 建安十二 年翻 康孟詳度語 修行本起經二卷 右一經二卷 亦是曇果與康孟詳 於迦維羅衛國齎梵本來 沙門竺大力 以建安 二年三月 於雒陽譯 孟詳度為漢文 釋道安云 孟詳所翻弈弈流便足騰玄趣矣 見 始興錄 大方便報恩經七卷 分別功德經五卷(迦葉阿難撰) P. 36

37 梵本經四卷(舊作云胡字似長安中出) 泥洹後千歲中變記經四卷(一名千歲變經) 合道神足經四卷(一名道神足無極變化經) 如來性起經二卷(一名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 諸經佛名二卷 舊譬喻經二卷 雜譬喻經二卷 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龍種尊國變化經一卷 過去香蓮華佛世界經一卷 見牧牛者示道經一卷(或上有佛字) 作佛形像經一卷(一名優填王作佛形像經 一名作像因緣經) 三千佛名經一卷 千佛因緣經一卷 五十三佛名經一卷 八部佛名經一卷 十方佛名經一卷 賢劫千佛名經一卷(唯有佛名與曇無蘭所出四諦經 千佛名異) 稱揚百七十佛名經一卷(亦直云百七十佛名經) 南方佛名經一卷(一名治城寺經) 滅罪得福佛名經一卷 觀世音所說行法經一卷(是呪經) 彌勒為女身經一卷 寂調意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 薩陀波崙菩薩求深般若圓像經一卷 菩薩生地經一卷 菩薩所生地經一卷 菩薩受戒法經一卷(異出本) 受菩薩戒次第十法一卷 菩薩懺悔法一卷 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經一卷 六菩薩名經一卷 迦葉赴佛泥洹經一卷(一名佛般泥洹時迦葉赴佛經) 善唄比丘經一卷 僧名數事行經一卷 比丘諸禁律一卷 摩訶僧祇律比丘要集一卷(一名摩訶僧祇部比丘隨用要集法) 優波離問佛經一卷 沙彌威儀一卷 沙彌十戒經一卷(舊錄直云沙彌戒) P. 37

38 比丘尼十戒經一卷 受十善戒經一卷 沙彌尼戒經一卷 賢者五戒經一卷 優婆塞威儀經一卷 四天王經一卷(後有呪似後人所附出雜阿含) 魔嬈亂經一卷(與魔正試目連經大同小異) 頂生王因緣經一卷(舊錄曇頂生王經) 行檀波羅蜜經一卷(或云一切施主所行檀波羅蜜經) 功德莊嚴王八萬四千歲請佛經一卷 摩調王經一卷(異出) 誨子經一卷 教子經一卷(一名須達教子經舊錄云 須達訓子經) 福子經一卷 小兒聞法即解經一卷 菩薩修行經一卷(一名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 或直云長者修行經) 長者賢首經一卷 長者命終無子付囑經一卷 質多長者請比丘經一卷 善德婆羅門求舍利經一卷 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一卷 無害梵志執志經一卷 梵志避死經一卷 梵志喪女經一卷 梵志觀無常得解脫經一卷 貧子得財發狂經一卷 [狂-王+樂]狗齧王經一卷(舊錄云[狂-王+樂]狗經) 居士物故為婦鼻蟲經一卷 鐵城泥犁經一卷 泥犁經一卷(一名中阿含泥犁經) 勤苦泥犁經一卷 地獄經一卷 鹽王五使者經一卷(一名五天使經) 積骨經一卷 苦陰經一卷 持齋經一卷 海八德經一卷 寂志果經一卷(出長阿含與前出者名同語異) 人弘法經一卷 未曾有經一卷(異出本) 華嚴瓔珞經一卷 觀世樓炭經一卷(有三品出大樓炭經) P. 38

39 波若得經一卷(一作般若德) 惟日雜難經一卷 內身觀章經一卷 摩訶剎頭經一卷(與灌頂經同 後事少異) 清淨法行經一卷 金剛清淨經一卷(或云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淨除業障經一卷 摩訶衍寶嚴經一卷 十住毘婆沙經一卷 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 轉女身菩薩經一卷(一名樂瓔珞莊嚴方便經 一名樂瓔珞莊嚴女經) 受持佛名不墮惡經一卷 七寶經一卷 十一因緣章經一卷(舊錄云十一因緣經) 沙門為十二頭陀經一卷 三十二相因緣經一卷(與安公失源所出三十二相大同小異) 三十七品經一卷(異出本) 般舟三昧念佛章經一卷(此章舊作童字) 瑜伽三磨斯經一卷(譯言修行略 一名達磨多羅禪法 或云達磨多羅菩薩撰 禪法要集) 禪要呵欲經一卷 須河譬經一卷(異本) 法句譬喻經一卷 譬喻經一卷 梵音偈本經一卷(舊作胡) 阿彌陀佛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一卷 讚七佛偈一卷 怛惒尼百句一卷 五言詠頌本起一卷(一百四十二道) 道行品諸經梵音解一卷(舊作胡音) 般若波羅蜜神呪經一卷(或無經字) 七佛所結麻油述呪一卷 幻師陂陀神呪一卷 五龍呪毒經一卷 取血氣神呪一卷(舊錄云血呪) 呪齲齒呪一卷(一名呪蟲齒 一名呪齒) 呪牙痛呪一卷(異本) 呪眼痛呪一卷(異本) 呪賊呪法一卷(異本) 七佛安宅神呪一卷 安宅呪法一卷 P. 39

40 右一百二十五部 合一百四十八卷 並是僧祐律師出三藏記撰古舊二錄 及道安 失源并新集所得失譯 諸經部卷甚廣 讎校群目蕪穢者眾 出入相交實難詮定 未覩 經卷空閱名題 有入有源無入無譯 詳其初始非不有由既涉年遠故附此末 冀後博識 脫覿本流希 還收正以為有據瀅 澄法海使靜濤波焉 歷代三寶紀卷第四(譯經後漢) P. 40

41 歷代三寶紀卷第五(譯經魏吳) 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魏吳錄者 洛陽建業二京都也 曹丕字子桓 沛郡譙人漢丞相操之世子也 初生 之日而有青雲狀如車蓋 當於其上竟日翠然 望氣者稱 至貴之徵非人臣象 年八歲 善屬文 嗣相位為魏王 受後漢禪 改稱為魏 仍都洛陽 炎漢數終 五嶽其為二祀 黃初魏受禪 九牧於是三分 孫氏覇吳 託長江以圖天下 劉宗王蜀 憑劍閣欲定 中原 橫虎爪牙臥龍威力 各據一域志在相吞 競擁疆場互嚴關柝 廣羅英俊用作股 肱 厚禮賢才賓為國寶 良匠妙法復此俱來 僧會適吳 舍利耀靈於江左 迦羅遊魏 禁戒宣布於洛中 法律自是大行 建初所以特立譯人隨世 仍彼方言出經逐時 便 題名目致有吳品 蜀普耀焉重疊再翻因斯而始派流 失譯良在於茲 既魏蜀吳三國鼎 跱 其蜀獨無代錄者 何豈非佛日麗天而無緣者 莫覩法雷震地比屋者弗聞哉 且舊 錄雖注蜀普曜首楞嚴等經 而復闕於譯人年世 設欲紀述罔知所依 推入失翻 故無 別錄 孫權字仲謀 吳郡富春人 世仕於吳 其家東塚上數有神光雲氣 又權之初在 孕 其母夢腸引出繞吳昌門 眾咸稱為孫氏興矣 及至權生眼有異光方頤大口 其父 奇之 權覇王也 跨躡閩越都邑斗牛 封授諸侯建立年號 朝宗海嶽南面君臨稱吳 徒治秣陵改為建業 魏承漢後二年權立 四主五十九年 皓立二年魏禪晉 晉立十五 年平吳 若以年分則皓十四年應入晉世 今通收取結為吳錄 自文帝黃初元年庚子 至元帝咸熙元年甲申 其間五主四十五年 道俗十人 所出經律羯磨并舊失譯 合三 百一十二部 四百八十三卷 總集以為魏吳二代九主兩都世錄云爾 魏沙門曇柯迦羅 一部(一卷戒) 沙門康僧鎧 二部(四卷經) 沙門曇諦 一部(一卷 羯磨) 沙門白延 六部(八卷經) 沙門支疆梁接 一部(六卷經) 沙門安法賢 二部(五卷 經) 吳沙門維祇難 二部(六卷經) 沙門竺律炎 三部(三卷經) 優婆塞支謙 一百二十 九部(一百五十二卷經) 沙門康僧會 一十四部(二十九卷經及注) 諸失譯經 一百一十部 (二百九十一卷經) 魏僧祇戒本一卷(初出見竺道祖魏世錄) 右戒本一卷中天竺國沙門曇柯迦羅 魏云法時 幼而才聰質像璝瑋 讀書一覽文 義悉通 善四違陀風雲星月圖讖運變靡所不該 自謂世間畢己心目 年二十五入一僧 坊 遇見法勝阿毘曇心 聊取觀之 茫然不解 慇懃重省更增惛漠 乃嘆曰 佛法鉤 深備論三世 乃棄出家 誦大小乘經及諸律藏 遊化至洛 于時魏境雖有佛法而道風 訛替 亦有眾僧未稟歸戒 止以剪落為殊俗耳 設復齋懺事同祠祀 迦羅既至大行佛 法 諸僧請出毘尼 迦羅以律藏曲制文言繁廣佛教未昌必不承用 以嘉平年於白馬寺 P. 41

42 出此戒本一卷 且備朝夕 中夏戒法始自此焉 郁伽長者所問經二卷(第二譯 一名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見竺道祖魏錄) 無量壽經二卷(第二譯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寶唱錄與世高出者小異) 右二部合四卷 天竺國沙門康僧鎧齊王世嘉平年於洛陽白馬寺譯 高僧傳載直云 郁伽長者等四經 檢道祖魏晉錄及僧祐出三藏記并寶唱梁代錄等 所列如前 自外二 部竝不顯名校閱群錄未見 曇無德羯磨一卷(初出見竺道祖魏錄) 右一卷曇無德者 魏云法藏 藏師地梨荼由 是阿踰闍第九世弟子 藏承其後 即四分律主也 自斯異部興焉 此當佛後二百年中 後安息國沙門曇諦 以高貴鄉公 正元一年屆乎洛汭(妙善律學於白馬寺眾請譯出) 首楞嚴經二卷(第二出 與漢世支讖所出本同文少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三藏記)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第三出與世高康僧鎧等所出無量壽經本同文名少異見竺道祖晉世雜 錄) 叉須賴經一卷(一本無叉字 見竺道祖及僧祐等錄) 除災患經一卷(見三藏集記) 平等覺經一卷(見竺道祖魏吳錄) 菩薩修行經一卷(一名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 一名長者修行經見始興及寶唱等二錄) 右六部合八卷 高貴鄉公世 西域沙門白延懷道遊化 甘露年中來屆洛陽止白馬 寺 眾請譯焉 法華三昧經六部(一本有正字 祐云失譯) 右一部六卷 高貴鄉公世 甘露元年七月外國沙門支疆梁接 魏言正無畏 於交 州譯 沙門道聲筆受 祐云失譯 房檢及見竺道祖魏世錄及始興 錄若依交州及始興 錄地應入吳錄今據平及魏錄收 附此 羅摩伽經三卷(見竺道祖寶唱法上靈祐等四錄) 大般涅槃經二卷(略大本前數品為此二卷 見竺道祖魏錄初) 右二部合五卷 外國沙門安法賢譯 群錄並云 魏世不辯何帝年 今依編于末 又別錄亦載 吳阿差末菩薩經四卷(見吳別二錄初出) 法句經二卷(初出吳錄云五卷見三藏記) 右二部合六卷 魏文帝世天竺沙門維祇難 吳言障礙 學通三藏妙善四含 歷國 遊方以行化為業 發趾西域同伴竺律炎到自江左 黃武三年於武昌郡譯為吳文 而維 祇難既未善方音 翻梵之際頗有不盡 志存義本辭句樸質 P. 42

43 三摩竭經一卷(見始興錄 與分惒檀王經 大同小異) 梵志經一卷(見始興錄與五百梵志經同本異出) 佛醫經一卷(共支越出 非全典從大經略見寶唱錄 或云佛醫王經) 右三經合三卷 魏明帝世 天竺沙門竺律炎 維祇難卒後 為孫權於楊都譯 群 錄不同 或云將炎(或云持炎 或云)律炎 未詳孰是 故備舉之 大明度經四卷(亦云大明度無極經或六卷 見竺道祖魏吳等三錄) 禪祕要經四卷(亦云禪法祕要見吳別二錄) 阿差末菩薩經四卷(見吳錄 第二出 與前維祇難所譯 本文小異) 菩薩本緣集經四卷(傳云天竺沙門僧伽斯那撰或三卷) 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三卷(亦云佛說普入道門經 或二卷 第二出 與後漢嚴佛調譯 者小異 見竺道祖魏吳錄及三藏記) 修行方便經二卷(或有禪字見吳錄) 大般泥洹經二卷(此略大本序分哀歎品為二卷 後三紙小異耳 見竺道祖吳錄道安云 出長 阿含 僧祐云 今長阿含與此異第二出) 瑞應本起經二卷(黃武年第二出 一云太子本起瑞應 與康孟詳出者小異 陳郡謝鏘吳郡張 洗等筆受 魏東阿王植詳定見始興錄及三藏記) 法鏡經二卷(道安錄無 僧祐云見別錄 僧會注并製序) 小阿差末經二卷(見別錄及三藏記) 阿彌陀經二卷(第四出 與漢世高魏僧鎧譯者小異 內題云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 經亦云無量壽經見竺道祖吳錄) 義足經二卷(見竺道祖吳錄及寶唱錄) 方等首楞嚴經二卷(黃武年第二出 與後漢支讖出者小異 見竺道祖吳錄安錄無 祐云見別 錄) 法句經二卷(第二出見別錄及三藏記少勝前譯) 慧印經一卷(一名慧印三昧經 一云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一云寶田慧印三昧經 與如來 智印經同本異出 見竺道祖吳錄及三藏記) 本業經一卷(一名菩薩本業經見祐錄) 須賴經一卷(第二出與白延出者同本別出 一云須賴菩薩經 見竺道祖吳錄及三藏記) 梵摩渝經一卷(見竺道祖錄及三藏記) 私阿末經一卷(一云私阿昧道安云 即是菩薩道樹經 同本異出別名見道安及支敏度僧祐等 三錄) 微密持經一卷(或云無量門微密持經 見僧叡二秦錄及三藏記) 月明童子經一卷(或云月明童男經 或云月明菩薩三昧經見三藏記) P. 43

44 阿難四事經一卷(見三藏記及別錄) 差摩竭經一卷(一名菩薩生地經 見竺道祖吳錄) 優多羅母經一卷(一本無母字) 七女經一卷(安云 出阿毘曇一云女本經初出) 郁伽長者經一卷(第二出 見竺道祖吳錄或二卷) 八師經一卷(見竺道祖吳錄) 釋摩男本經一卷(出中阿含 見竺道祖吳錄) 孛抄經一卷(初出 即孛經 見三藏記及別錄) 老女人經一卷(出阿毘曇 吳錄直云老女經或云老母經 見三藏記) 齋經一卷(初出 一云持齋經 見別錄) 悔過法經一卷(一云 序十方禮拜悔過文 或無經字) 賢者德經一卷 佛從上所行三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了本生死經一卷(安云 出生經 祐云今五卷 生經無此名 一名稻竿同本異出 謙自注并 制序) 惟明二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龍施女經一卷(安錄無 祐云見別錄) 鹿子經一卷(安錄無 祐云見別錄及竺道祖吳錄亦載) 十二門大方等經一卷(安無錄 祐云見別錄) 賴吒和羅經一卷(第二出 與支曜出者小異 或云羅漢賴吒和羅經 安錄無 祐云見別錄 凡三十經四十八卷 除郁伽長者經 並見祐錄) 四十二章經一卷(第二出 與摩騰譯者小異 文義允正辭句可觀 見別錄) 難龍王經一卷(一本無王字) 不自守意經一卷(或云自守 或云不自守) 五陰事經一卷 七知經一卷(一作智出中阿含第七卷) 人民求願經一卷 佛開解阿拔梵志經一卷(一云梵志阿[颱-台+(犮-乂+又)]經出長阿含) 寶海梵志成就大悲經一卷 梵志子死稻敗經一卷 梵志問佛師經一卷 降千梵志經一卷(出阿含經) 梵志經一卷(第二出) 度梵志經一卷 P. 44

45 外道仙尼說度經一卷 梵志結淨經一卷 梵志問佛世間增減經一卷 佛為外道須深說離欲經一卷(或無深) 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見別錄 僧祐云法護) 阿質國王經一卷 桀貪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國王成就五法久存於世經一卷 惟婁王師子湩譬喻經一卷(一本無譬喻字) 諸法本經一卷 五母子經一卷 戒消伏災經一卷(見舊錄) 枯樹經一卷(見道安錄一本上有大字) 是我所經一卷(出生經) 甘露道經一卷(出出曜經) 不淨觀經一卷(出長阿含) 水上泡經一卷 恒水戒經一卷(見舊錄 或無戒字) 色無常經一卷(出阿含) 護口意經一卷 壽命促經一卷(出雜阿含) 法施勝經一卷 諸漏盡經一卷(出雜阿含 或云諸盡經) 修行慈經一卷 須摩提長者經一卷 摩調王經一卷(初出一本無王字) 四願經一卷(見竺道祖吳錄及三藏記) 淨行品經一卷(出華嚴一云菩薩本業經) 金剛清淨經一卷(一云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滅不壞經) 惟越雜難經一卷 佛為訶到曠野鬼說法經一卷 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初出) 勸進學道經一卷(一本無勸字)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第二出) 堅意經一卷(或作心字) 三品弟子經一卷 摩訶精進經一卷(亦云大精進經) 菩薩修行經一卷(見寶唱錄) 普廣菩薩經一卷(見別錄) 陀羅尼句呪經一卷(亦云持句呪經) 華積陀羅尼呪經一卷(見寶唱錄) 八吉祥經一卷(見古錄亦有呪字 初出) P. 45

46 摩訶般若波羅蜜呪經一卷(見寶唱錄或直云般若波羅蜜呪經) 七佛神呪經一卷(一本無經字) 大慈無減經一卷 寶女明三十二相經一卷(一云問慧經 一云三十二事經 一云寶女問經凡四名) 三魚失水經一卷 演道俗業經一卷(見舊錄或無業字) 不莊校女經一卷(見寶唱錄) 申日經一卷(道安云出中阿含) 孫多耶致經一卷(或云梵志孫多耶致經道安云 出中阿含) 長者音悅經一卷(一云長者音悅不蘭迦葉經 一直云音悅經) 黑氏梵志經一卷(見別錄) 法律經一卷(亦云法律三昧經) 出家功德經一卷(見吳錄) 弊魔試目連經一卷(見舊錄出阿毘曇) 七漏經一卷(見別錄) 藍達王經一卷(一云目連因緣功德經 或云目連功德經 見吳錄) 魔女聞佛說法得男身經一卷(見別錄出大集) 魔化作比丘經一卷 佛以三車喚經一卷(出法華經) 未生怨經一卷 弗加沙王經一卷(一云萍沙王五願經道安云 出中阿含) 須摩提女經一卷 百喻經一卷 雪山獼猴經一卷 度脫狗子經一卷 猘狗經一卷 三種良馬經一卷 鴟鳥事經一卷 河中草龜經一卷 瞎鼈經一卷 四種良馬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鷹鷂臘經一卷(出增一阿含) 法滅盡經一卷(初出 或云法沒盡經 或云空寂菩薩所問經) 無母子經一卷 右一百二十九部 合一百五十二卷 魏文帝世 月支國優婆塞支謙 字恭明 一 名越 漢末遊洛受業於支亮 亮字紀明 明受業於支讖 讖已見漢錄 世稱天下博知 不出三 支謙該覽經籍莫不精究 世間枝藝多所綜習 遍學異書通六國語 其為人細 長黑瘦 眼多白而精黃 時人為之語曰 支郎眼中黃 形軀雖細是智囊 為漢末分亂 P. 46

47 避地歸吳 孫權聞其才(慧召與相見 意甚)悅之即使拜為博士 使輔導東宮 與韋曜諸 人共盡匡弼 甚有裨益 但謙生自西域 故吳志不載 任其力而不錄其功 此史家過 豈帝者之心 夫為天下之君 感得天下之用才堪世務則爵之於朝 垂名竹帛何華戎 之限隔而為代典不述乎 且葉公 子高性愛於龍 天龍遂為之降 既不禮待戎夷之民 而望其君附化難矣 然市死馬之骨以要駿驥 置九九之術用俟賢才 斯蓋帝囊包羅 吞納刊之自古今獨削哉 謙以大教雖行 而經多梵語未盡翻譯 自既妙善方言 乃更 廣收眾經舊本譯為吳言 從黃武首歲迄建興末年 其間首尾三十餘載 所出維摩大般 泥洹法句瑞應本起經等 僧祐三藏集記錄載唯有三十六部 慧皎高僧傳述止云四十九 經 房廣檢括眾家雜錄 自四十二章已下並是別記所顯雜經以附今錄 量前傳錄三十 六部 或四十九經 似謙自譯在後所獲或正前翻多梵語者然紀述聞見意體少同錄目廣 狹出沒多異 各存一家致惑取捨 兼法海淵曠事方聚渧 既博搜見故備列之 而謙譯 經典得義辭旨文雅甚有碩才 又依無量壽經及中本起製菩薩連句梵唄三契聲 于今江 淮間尚行兼注了本生死 等經并序 六度集經九卷(一云六度無極經 一云度無極經 一云雜無極經 見竺道祖錄及三藏記) 吳品經五卷(即是小品般若 見三藏集記) 菩薩淨行經二卷(赤烏年譯出 大集寶結品 或直云淨律經 見竺道祖吳錄) 雜譬喻集經二卷(或無集字 見祐錄) 阿難念彌經二卷(亦云法阿難念經 見祐錄) 鏡面王經一卷(見三藏記) 察微王經一卷(見僧祐錄) 梵皇王經一卷(見祐錄及高僧傳) 權方便經一卷(見吳錄及別錄) 坐禪經一卷(見吳錄及別錄) 菩薩二百五十法經一卷(或二卷 以此代僧二百五十戒呈皓者是) 法鏡經解子注二卷(并製序) 道樹經注解一卷(并製序) 安般經注解一卷(并製序) 右一十四部 合二十九卷 魏齊王世正始年中 天竺沙門康僧會 學通三藏博覽 六經 天文圖緯多所綜涉 辯於樞機善屬文翰 于時三吳先有支謙宣譯經典 既初染 大法風化未全 僧會欲使道振江淮興立圖寺 乃杖錫東遊 吳赤烏年達乎建業 即構 茅茨設像行道 時未有僧疑其矯異 有司奏權召而詰問 佛何靈驗 爾獨改形 會曰 如來遷迹已越千年 遺骨世間名為舍利 在所應現神耀無方 昔阿育王統閻浮提 乃 起八萬四千寶塔 夫塔寺之興以表遺化也 權以為誇誕 乃曰 若能得舍利者當為造 塔 如其虛妄國有常刑 請期七日 會乃謂其屬曰 法之興廢在斯一舉 今不至誠後 將何及 即共潔齋銅瓶盛水燒香禮請七日寂然 求申二七亦復無應 權曰 此甚欺誑 P. 47

48 將欲加罪 更請三七 權又特聽 會謂伴曰 宣尼有言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法靈 應降而吾等無感 何假王憲 當誓死為期 三七日暮猶無所覩 莫不震懼 既入五更 忽聞瓶中鎗然有聲 會自往視果獲舍利 明旦呈權 舉朝集觀 五色光炎照耀瓶上 權自執瓶寫銅盤上 舍利所衝盤即破碎 權大肅然驚起而曰 希有瑞也 會進言曰 舍利威神豈直光相而已 此乃劫燒之火不能焚 金剛之杵不能碎 權命試之 會更誓 曰 法雲方被蒼生仰澤 願更垂神迹以廣示威靈 乃置舍利於鐵砧之上 使有力者用 槌擊之 砧槌俱陷舍利無損 權大嗟伏即為建塔 以始有佛寺故號建初寺 因名其地 為佛陀里 由是江左大法遂興 會之力也 至孫皓時制令苛虐廢棄淫祀 及佛伽藍並 欲毀壞 皓問臣下 此由何興必有聖靈 當奉其道 如也無驗可悉焚之 諸臣僉曰 佛之威力不同餘神 康會感靈大皇創寺 今若輕毀恐貽後殃 皓意未然 乃遣張昱詣 寺詰會 昱巧才辯難問縱橫 會應機對辭藻鋒出 自旦之夕昱不能摧昱請退還 會送 門外 于時寺側有淫祀家 昱又誓云 玄化既孚此輩何緣近而不革 會曰 雷霆震擊 聾者不聞 豈聲之微貴在理會 理而有會萬里斯通 苟非其人比屋胡越 昱還歎會才 明非臣所測 伏願天鑒親檢察之 皓大集朝賢以馬車迎會 會既坐 皓問曰 佛教所 明善惡報應 何者是乎 會對曰 夫明主以孝慈訓世則赤烏翔老人星見 仁德育物則 醴泉涌嘉苗出生 善既有徵惡亦可驗 故為惡於隱 鬼得而誅之 為惡於顯 人得而 戮之 詩詠求福不迴 易稱積善餘慶 雖儒典之格訓 即佛教之明謨 皓曰 若然則 周孔 已行何用佛教 會曰 周孔所說略示世間 釋教幽微廣明因果 故行惡則有永 劫地獄苦酸 修善則有長受天宮安樂 舉茲以明勸勵不亦大哉 皓不能折雖聞正法而 惛暴情不勝其虐 嘗使衛兵後宮治園 得一金像高數尺許 因以呈皓 皓令著不淨處 以穢汁灌之 共諸群臣笑以為樂 俄爾皓身遍體大腫 隱處尤痛 叫喚徹天 群臣失 色 太史占卜言犯大神 即祈諸廟全不降愈 婇女先有奉佛法者 因問訊云 陛下曾 就佛求福不 皓舉頭問佛神大耶 婇女答云 佛是大神 皓心遂悟 具語意故 是時 婇女即奉迎像來置殿上 香湯沐浴數十遍洗 燒香懺悔 皓叩頭謝繫念于枕自陳罪狀 有頃痛間遣使詣寺問訊沙門 請會說法 會即隨入 皓具諮問罪福之理 會為敷析 辭甚精要 皓本才學欣然大悅 求看僧戒 會以戒祕不可輕宣 乃取菩薩本業百二十 五願 分作二百五十事 持擬大僧二百五十戒 用以呈皓 皓覩諸佛行住坐臥皆願眾 生令得安樂慈悲廣普益增善意心生歸信 倍加歡喜精誠猛勵 即請會受五戒 旬日疾 瘳 乃於會寺更加修飾 宣示宗室莫不信奉 會在吳朝亟說正法 皓性凶麁不染妙義 唯敘報應以開其心 而會閑隙為眾祈請 於建初寺譯出前件眾經并自注 序製並妙 得體文義允洽 其所注經安般守意法鏡道樹等 備見於錄 又傳梵唄聲甚清靡哀亮囀 韻 于今則之 吳天紀四年四月皓降于晉 九月會終 雜譬喻經八十卷 雜數經二十卷 P. 48

49 阿惟越致轉經十八卷(上三經並見舊錄) 摩訶乘經十四卷 蜀普曜經八卷 摩訶衍優波提舍經五卷 三昧王經五卷 梵王請問經五卷 不退轉輪經四卷 佛從兜率降中陰經四卷(出王宗錄) 四天王經四卷(疑一部四本) 魔王請問經四卷(或五卷) 那先譬喻經四卷(見舊錄) 度無極譬經三卷(或四卷) 釋提桓因所問經三卷 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經三卷 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經三卷 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三卷 濡首菩薩經二卷(疑是濡首菩薩分衛經) 太子試藝本起經二卷 小本起經二卷(見舊錄偈) 不思議功德經二卷(或云功德經) 蜀首楞嚴經二卷(見舊錄似蜀土所出) 後出首楞嚴經二卷(見舊錄云有十偈) 梵天王請佛千首經二卷(又大梵天王經 二卷似此) 深斷連經二卷 甘露味阿毘曇二卷(或云甘露味經 二卷) 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舊錄云七佛姓字經) 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舊錄云 阿惟越致戒經) 菩薩常行經一卷 摩訶目揵連與佛角能經一卷 阿難得道經一卷 阿難般泥洹經一卷 阿那律念復生經一卷 沙門分衛見怪異經一卷 人詐名為道經一卷 大戒經一卷 衣服制經一卷 沙彌離威儀經一卷 弟子本行經一卷 道本五戒經一卷 威儀經一卷(右並見舊錄) P. 49

50 為壽盡天子說法經一卷(舊錄云 命盡天子經) 魔試佛經一卷(見舊錄) 阿須倫問八事經一卷(舊錄云 阿須倫所問八事經) 摩竭王經一卷(舊錄云 摩竭國王經) 薩波達王經一卷(見舊錄) 尸呵遍王經一卷(舊錄云 尼呵遍王經) 年少王經一卷(見舊錄) 太子法慧經一卷(舊錄云太子法經) 是光太子經一卷 長者難提經一卷 長者子誓經一卷 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一卷 女利行經一卷(並見舊錄) 貧女聽經蛇齧命終經一卷(祐錄云 貧女聽經 蛇嚙命終生天經) 國王癡夫人經一卷 四婦因緣經一卷 婬人曳踵行經一卷(並見舊錄) 須多羅經一卷(舊錄云 須多羅入胎經) 惰迦經一卷(見舊錄晉言堅強) 盤達龍王經一卷(見舊錄) 牛米自供養經一卷(舊錄云 牛米自供經) 行牧食牛經一卷(舊錄所數) 墮釋迦牧牛經一卷(見舊錄) 法嚴經一卷(見舊錄疑即是等入法嚴經) 壁四經一卷 賣智慧經一卷 初受道經一卷 學經福經一卷 止寺中經一卷(並見舊錄) 無端底持經一卷(舊錄云 無端底總持經) 安般行道經一卷 解慧微妙經一卷 失道得道經一卷(並見舊錄) 心情心識經一卷(見舊錄云有注) 道德果證經一卷 父子因緣經一卷(並見舊錄) 檢意向正經一卷 熒火六度經一卷(舊錄有明度經一卷云 一名熒火明度經) P. 50

51 雜阿含經一卷 小觀世樓炭經一卷 內禪波羅蜜經一卷(並見舊錄) 四輩經一卷(舊錄云四事弟子經 或云四輩學經) 大四諦經一卷 五方便經一卷 五惟越羅名解說經一卷 五陰經一卷 中五濁世經一卷 六波羅蜜經一卷 大七車經一卷 八正邪經一卷 八總持經一卷 八輩經一卷 八部僧行名經一卷 大十二因緣經一卷 十八難經一卷(竝見舊錄) 五十二章經一卷(見舊錄別有孝明四十二章經) 百八愛經一卷(見舊錄 似抄五蓋疑結經) 逮慧三昧經一卷(見舊錄 一名文殊師利問菩薩十事行經) 小安般舟三昧經一卷(見舊錄) 禪行斂意經一卷(舊錄云禪行檢意經) 禪數經一卷(見舊錄) 化譬經一卷(見舊錄亦云化喻經) 群生偈經一卷(見舊錄) 大總持神呪經一卷(見舊錄 亦云總持呪經) 薩和菩薩經一卷(見舊錄 亦云國王薩惒菩薩經) 慧定普遍神通菩薩經一卷(見舊錄 亦云慧定普遍國土神通菩薩經) 貧女人經一卷(見舊錄亦云貧女難陀經) 阿秋那經一卷(見舊錄 亦云阿秋那三昧經) 右一百一十部 合二百九十一卷 並是古舊二錄失譯諸經 今結附此以彰遠年至 所依據 歷代三寶紀卷第五(譯經魏吳) P. 51

52 歷代三寶紀卷第六(譯經西晉)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西晉錄者 司馬炎字安世 河內溫人 魏大將軍侍中錄尚書相國晉王昭之太子 昭薨炎嗣為王 元帝知歷數有歸 使太保鄭沖奉璽致位 炎垂拱受禪 是為武帝 稱 晉都雒及長安 舊東西京也 晉武在馭十有五年 到咸寧中命司馬伷平吳得皓 封歸 命侯 自後漢永安二十四年至晉泰康肇元庚子歲首 於是九州還一統矣 又吳黃武初 陸績有言曰 從今已後更六十年 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至是果如績言 蜀平吳滅將 六十年 二十載後至于惠帝永寧之初 政道虧頹群雄嶽峙 趙王創基構逆篡立於朝 張軌繼迹弗臣擅收涼土 內外縻沸仍漸亂階 劉淵所以平陽 李雄因茲井絡 懷帝蒙 塵咸谷 愍帝播越長安 既道藉時興而兩都板蕩 法由人顯 屬二主栖遑 萬姓崩離 歸信靡託 百官失守釋種無依 時有沙門竺法護及彊梁婁至等亡身利物誓志弘宣 匪 憚苦辛闡法為務 護於晉世出經最多 其法欽羅叉聶遠父子竺法蘭等 相繼度述 所 以五十年間 華戎道俗十有三人 并前失譯諸經戒等 合四百五十一部 七百一十七 卷 集為西晉二京四主五十二年世錄云爾 (西晉)沙門竺法護 二百一十部(三百九十四卷經戒) 沙門彊梁婁至 一部(一卷經) 沙門安法欽 五部(一十二卷經) 沙門無羅叉 一部(二十卷經) 清信士聶承遠 三部(四 卷經) 沙門竺叔蘭 二部(五卷經) 承遠子清信士道真 五十四部六十六卷經錄目 沙門白法祖 二十三部(二十五卷經) 沙門釋法立 四部(一十三卷經) 優婆塞衛士 度 一部(二卷經) 沙門支敏度 二部(一十三卷經) 沙門釋法炬 一百三十二部(一百四 十二卷經) 沙門支法度 四部(五卷經) 諸失譯經 八部(一十五卷經) (西晉)雜譬喻三百五十首經二十五卷(見別錄) 光讚般若經十卷(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 十七品 或十五卷 見道安錄) 新道行經十卷(太始年第二出 與漢世竺佛朔譯舊道行全異 亦名小品出光讚般若) 漸備一切智德經十卷(元康七年出 是華嚴十地品 或五卷 見聶道真錄) 閑居經十卷 正法華經十卷(太康七年出 清信士張士明張仲正及法獻等筆受 或七卷 見聶道真錄曇邃 誦之日一遍 遂感神請 九十日畢 施白馬一匹白羊五頭絹九十匹) 普曜經八卷(永嘉二年 於天水寺出 是第三譯 沙門康殊白法巨等筆受 與蜀普曜及智猛實 雲所出六卷者小異 見聶道真及古緣) [颱-台+(犮-乂+又)]陀劫三昧經七卷 P. 52

53 修行經七卷(太康五年出 是第二譯 與漢世安世高出六卷者少異 亦云道地經見寶唱錄) 大哀經七卷(元康元年出 或八卷 或六卷 是大集一品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賢劫經七卷(元康元年出 趙文龍筆受 或十卷十三卷 舊錄云 永康年出 見聶道真錄) 小品經七卷(太始四年三月四日譯 是第二出 或八卷 見聶道真錄 與舊道行經本同 文小 異) 薩芸分陀利經六卷(太始元年譯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持心經六卷(太康七年出 凡十七品 一名等御諸法經 一名持心梵天所問經 一名莊嚴佛法 經 亦云持心梵天經 見舊錄聶道真錄) 度世品經六卷(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 是華嚴經世間品 見聶道真錄) 密迹金剛力士經五卷(太康元年十月八日出 或八卷四卷 見支敏度及竺道祖晉世雜錄) 樓炭經五卷(或六卷八卷是長阿含世記句文小異見聶道真錄 道安云 出方等部) 生經五卷(太康六年正月十九日譯 或四卷 見聶道真錄) 如來興顯經五卷(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 是華嚴經如來性品 亦云興顯如幻經見聶道 真錄) 阿差末經四卷(永嘉元年十二月一日譯 是第二出 或五卷七卷 出大集或云阿差末菩薩經 見聶道真錄及別錄) 無盡意經四卷(太始元年第二出 與阿差末同本別譯 出大集 見聶道真錄 或五卷) 寶女經四卷(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出 或三卷 亦云寶女三昧經 或云寶女問慧經 出大集 見聶道真錄) 普超經四卷(太康七年出 第二譯 與漢世支讖阿闍世王經本同別譯 亦云普超三昧經 亦云 文殊普超三昧經 見竺道祖雜錄) 海龍王經四卷(太康六年七月出 或三卷見聶道真錄) 阿惟越致經四卷(或云阿惟越致遮經 或云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或云廣博嚴淨經六卷 四經 同本別譯 見聶道真錄) 持人菩薩所問經三卷(或四卷 與持世經同本別譯) 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或云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或二卷 見聶道真錄) 超日明三昧經三卷(太始七年正月譯 初出 或兩卷 或直云超日明經 見聶道真錄) 菩薩藏經三卷 諸神呪經三卷 寶髻菩薩所問經二卷(泰熙元年七月十四日出 大集一名菩薩淨行經 舊錄云 寶髻經見聶 道真錄) 須真天子經二卷(太始二年於長安青門內白馬寺出 安文惠白元信傳語聶承遠張玄伯孫休達 筆受 亦云問四事經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泰熙元年出 或云嚴淨佛土 或云佛土嚴淨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 P. 53

54 弘道廣顯三昧經二卷(永嘉二年三月出 一云阿耨達 一云阿耨達請佛一云金剛門定意 或 無三昧字 凡四名有十品 一本但有七品少中三品一本正有前五品 見聶道真錄) 大般泥洹經二卷(太始五年七月三日出亦云方等泥洹經 見聶道真錄) 無量壽經二卷(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譯 是第四出 與吳世支謙魏世康僧鎧白延等出本同 文異亦云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首楞嚴經二卷(別有異出首楞嚴云阿難言) 寶藏經二卷(太始六年出) 要集經二卷(亦云諸佛要集經) 般舟三昧經二卷(道安云 更出般舟三昧經) 大善權經二卷(太康六年六月譯 初出亦云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或云慧上菩薩經 或善權 方便 或方便所度無極 凡五名見聶道真錄) 順權方便經二卷(亦云轉女身菩薩經 亦云推權方便經 舊錄云 順權女經 見聶道真錄) 隨權女經二卷(見別錄安錄無) 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 等目菩薩經二卷(或三卷) 勇伏定經二卷(元康元年四月九日出 是第四譯 與支讖支謙白延等所出首楞嚴經本同名異 文少別 見聶真道錄) 更出阿闍世王經二卷(第二出) 賈客經二卷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亦云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太始年出 亦云佛昇忉利天品經 見聶道真錄)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或二卷見晉世雜錄) 普門品經一卷(太康八年正月出 見聶道真錄) 月光童子經一卷(亦云月明童子經 與申日兜失利越等三經 同本異譯) 金剛藏菩薩行經一卷(元康七年於長安市西寺譯 出華嚴第二十二卷) 大淨法門經一卷(建興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 見聶道真錄) 離垢施女經一卷(太康十年二月二日出 見聶道真錄) 須摩提菩薩經一卷(亦云須摩提經 亦云須摩經 見聶道真及竺道祖等錄) 龍施女經一卷(舊錄云 龍施本起經 第二出)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初出 亦云頂王經 亦云維摩詰子問經亦云善思童子經 凡四名見支敏 度錄) 無所悕望經一卷(亦云象步經亦云象腋經 見聶道真錄) 魔逆經一卷(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 見聶道真錄) 濟諸方等學經一卷(或無學字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P. 54

55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亦云五十緣身行經 亦云菩薩緣身五十事經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大安二年五月十七日譯 一名彌勒菩薩本願經 一名彌勒難經 見聶道真錄及竺道祖錄) 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太康十年四月八日 護於洛陽白馬寺遇西域沙門寂志誦出 經後尚有 數品悉忘但宣憶者聶道真筆受見竺道祖錄一云淨律經) 無思議孩童菩薩經一卷(一云不思議光所問經 亦云名無思議光經) 彌勒成佛經一卷(太安二年出 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經見聶道真錄) 舍利弗目連遊諸國經一卷(或云舍利弗摩訶目揵連遊諸四衛經) 瑠璃王經一卷 寶施女經一卷(一名須摩提法律三昧經 見聶道真錄) 佛為菩薩五夢經一卷(太安二年五月譯 一名佛五夢 一名太子五夢 一名仙人五夢 見舊 錄及聶道真錄) 摩訶目揵連本經一卷(一本有訶無揵字) 太子墓魄經一卷(第二出) 四不可得經一卷(見聶道真及正度等錄) 菩薩悔過法經一卷(或無經字 下注云 出龍樹十住論) 乳光經一卷(與犢子經本同譯別) 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一卷(亦直云心明經) 大六向拜經一卷(太安元年譯 或云尸迦羅越六向拜經 或直云六向拜經見支敏度及寶唱錄) 鴦掘魔經一卷(一名指鬘經或作鴦掘魔羅經 見聶道真錄) 菩薩十住經一卷(與菩薩十地經 大同小異) 摩調王經一卷(第二出 與吳世支謙譯者大同小異 出六度集) 照明三昧經一卷 所欲致患經一卷(太安三年正月譯 見聶道真及王宗等錄) 法沒盡經一卷(或作滅字 一云空寂菩薩所問經 第二譯與吳世支謙出者同) 菩薩齋法經一卷(或無經字 一名正齋一名持齋 一名賢首菩薩齋法) 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一名如來自誓三昧經) 過去佛分衛經一卷(或云過去見舊錄) 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永寧二年四月十二日出 見聶道真錄) 總持經一卷(出生經 或云佛心總持經) 五福施經一卷(一名小乘毘尼方等經) 無憂施經一卷(阿闍世王女名) 無極寶三昧經一卷(永嘉元年三月三日譯 見聶道真錄及別錄) P. 55

56 寶網童子經一卷(亦云寶網經 見聶道真錄) 文殊師利悔過經一卷(初出亦云文殊師利五體悔過經) 普法義經一卷(亦云普義經第二譯與漢世安世高譯者大同小異見聶道真錄) 滅十方冥經一卷(光熙元年八月十四日出 一本無滅字 見聶道真錄) 菩薩十地經一卷(亦云十地經 亦云大方廣經 出華嚴十地品) 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一名溫室經 見聶道真錄) 賴吒和羅所問光德太子經一卷(太始六年九月三十日出 一名光德太子經 見竺道祖晉世 雜錄) 當來變經一卷(見聶道真錄) 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太安二年五月譯 舊錄云五百弟子說本末經 見聶道真錄) 師子月佛生經一卷(大安年譯 見聶道真錄) 迦葉結集傳經一卷(或云結集戒經 見聶道真錄) 柰女耆域經一卷(太安年出 一名柰女經 見聶道真錄) 胞胎經一卷(太安二年八月一日譯 或云胞胎受身經 見聶道真錄) 維摩詰所說法門經一卷(太安二年四月一日譯 是第三出 與漢世嚴佛調吳世支謙出者大同 小異見聶道真錄) 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云郁伽長者經 即大郁伽經 或二卷是第三出 與魏世康僧鎧 吳世支謙譯本同廣略文異 見道安及支敏度等錄) 幻士仁賢經一卷(見聶道真錄) 決總持經一卷(一云決定總持經) 首意女經一卷(一云梵女首意經) 舍頭諫經一卷(亦云大子二十八宿經 亦云虎耳意經 與摩登伽經同本異出 第二譯 與漢 世安世高所出者小異 見釋道安錄) 十二因緣經一卷(第三出與漢世安世高出 內典亦云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六十二見經一卷(亦云梵網六十二見經見竺道祖錄) 四自侵經一卷 無言童子經一卷(或二卷亦云無言菩薩經 出大集 見聶道真錄) 聖法印經一卷(元康四年十二月五日 於酒泉郡出 竺法首筆受 亦直云聖印經 亦云慧印 經 道安云 出雜阿含 見聶道真及寶唱錄) 移山經一卷(舊錄云 力士移山經) 嚴淨定經一卷(一名序世經) 慧明經一卷 大迦葉本經一卷 光世音大勢至受決經一卷(元康年出 亦直云觀世音受記經 見聶道真錄) P. 56

57 諸方佛名功德經一卷 目連上淨居天經一卷(一本無天字 出佛本行集經) 普首童真經一卷(見聶道真錄) 十方佛名經一卷 三品修行經一卷(亦云三品悔過經 道安云 近代人合大修行經) 金益長者子經一卷 眾祐經一卷 觀行不移四事經一卷 小法沒盡經一卷 四婦喻經一卷 廬夷亘經一卷 廅羅王經一卷 檀若經一卷 龍施經一卷 馬王經一卷 鹿母經一卷 給孤獨明德經一卷(亦云給孤獨氏經) 龍王兄弟施達試王經一卷 勸化王經一卷 百佛名經一卷(初出) 殖眾德本經一卷 沙門果證經一卷 身觀經一卷 醫王經一卷 法觀經一卷 意經一卷 降龍經一卷 應法經一卷 邪見經一卷 何苦經一卷 受歲經一卷 貧窮經一卷 灌臘經一卷(亦云般泥洹後四輩灌臘經) 密具經一卷(出生經) 悔過經一卷(亦云舍利弗悔過) 犯罪經一卷 法社經一卷(世注為疑) 雜讚經一卷 盂蘭經一卷 分別經一卷 腹使經一卷(出生經) 苦應經一卷 閑居經一卷(出生經) 四種人經一卷 七寶經一卷 四未曾有經一卷(亦云四未有經) 八陽經一卷 三十二相因經一卷(或云菩薩三十二相經 見道安錄) 四自在神通經一卷 佛悔過經一卷 三轉月明經一卷 解無常經一卷 胎藏經一卷 離垢蓋經一卷 小郁伽經一卷(與郁伽長者經不同) P. 57

58 阿闍貰女經一卷(建武元年出 第二譯 與吳世支謙譯者小異 亦名阿述達經亦名 阿闍世 王女經 亦名阿述達菩薩經 見聶道真及支敏度錄) 人所從來經一卷(亦云從所來) 惑羅云經一卷 雁王經一卷 十等藏經一卷 雁王五百雁俱經一卷 誡具經一卷 決道俗經一卷 猛施經一卷(亦云猛施道地經 見舊錄) 城喻經一卷 誡王經一卷 菩薩齋經一卷(或云賢首菩薩齋經 已上一百六十一部 三百三十五卷 並是舊錄及三藏記) 多聞經一卷(已下四十八部四十八卷 並是見吳錄別錄及晉世別錄) 彌勒菩薩為女身經一卷(一本無菩薩字) 離睡經一卷(一本有眠字) 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 [穴/悟]意經一卷 寶日光明菩薩經一卷(亦云寶日光菩薩問蓮華國相貌經) 樂想經一卷 尊上經一卷 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亦直云八十種好經見道安錄) 夫那羅經一卷 墮藍本經一卷(見別錄云 是果出維藍) 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寶女問慧經一卷(第二譯 與吳世支謙出者同出四卷 寶女經) 七女本經一卷(第二譯 與吳世支謙出者同) 女人慾熾荒迷經一卷(出出曜經) 悉鞞梨天子詣佛說偈經一卷(出雜阿含) 梵王變身經一卷 光世音經一卷(出正法華經) 惟明二十偈一卷(第二出與吳世支謙譯者同) 三品悔過經一卷 耆闍崛山解一卷(見祐錄) 比丘尼戒一卷(十誦本或有經字 與曇摩持所出小異) 眾經錄目一卷 右二百一十部 合三百九十四卷 月支國沙門曇摩羅察 晉言法護 本姓支 歷 遊西域解三十六國語及書 從天竺國大齎梵本婆羅門經 來達玉門 因居燉煌 遂稱 竺氏 後到洛陽及往江左 起武帝世太始元年 至懷帝世永嘉二年 其間在所遇緣便 P. 58

59 譯經信士聶承遠執筆助翻 卷軸最多 而高僧傳唯云護出一百六十五部 僧祐出三藏 集記止錄一百五十四部三百九卷 其中釋道安錄 又闕四部祐足 安云 遭值亂世錄 目星散 更相錯涉信有是焉 所以雜錄及諸別記 多注竺法護出 故知今之所獲審是 護公翻譯不疑 故聶承遠子道真與竺法首陳士倫孫伯虎虞世等 前後並是筆受之人 已見別傳不復委載 又李廓錄及雜別錄 並云支菩薩譯經六部一十六卷 僧祐錄云 天竺菩薩譯經 數同群錄 唯名不同 而祐下注支菩薩共竺法護譯 檢上翻名曇無羅 察 晉言即是法護 然支菩薩六部經目並入法護錄中 支竺姓乖始末異耳 言菩薩者 蓋美其號 究檢群錄其支菩薩即竺法護 無別兩人 出三藏記便成二舉 小非詳審 十二遊經一卷 右一經一卷 武帝世 外國沙門彊梁婁至 晉言真喜 太始二年於廣州譯 見始 興及寶唱錄 大阿育王經五卷(光熙年出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二卷(第二譯 或三卷 四卷 即是竺法護所出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同 本別名 文小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太安二年出 或三卷 亦云示現寶藏經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阿闍貰王經二卷(太康年譯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阿難目佉經一卷(與微密持經本同名異 見竺道祖晉世雜錄有作目法字) 右五部合一十二卷 惠帝世 安息國沙門安法欽 太康年於雒陽譯 放光般若經二十卷(第三出 與漢世竺佛朔所譯道行及小品並同本異譯別名) 右一部二十卷 此經元是頴川朱士行 覩其別本 行在洛陽嘗講道行 披覽竊覺 文句隱質諸未盡善者 每嗟嘆曰 此經實是大乘之要 而文未周譯理不盡 誓志捐身 發心尋取 行以魏末甘露五年發迹雍州 遂遊西域 於于闐國得前梵本九十章 減六 十萬言 遣弟子弗如檀 晉云法饒 從于闐送還歸洛陽 未發之頃于闐諸僧小乘學眾 遂以白王云 漢沙門欲以梵書惑亂正典 王為地主 若不禁之將斷大法聾盲漢地 王之咎也 王即不聽齎經出境 士行懊惱深懷痛心 乃請乞求燒經為證 王即許焉 於是積薪聚置殿前欲以焚之 士行至誠臨火誓曰 若當大法應流漢地 經當不然 如 其不護命也如何 言已投經 火即為滅 皮牒如本 更覺光鮮 大眾駭服咸稱神感 遂得送來達到陳留 還遇于闐僧無羅叉竺叔蘭等 當惠帝世元康元年五月十日 於倉 恒水南寺譯之 而竺道祖僧祐王宗寶唱李廓法上靈裕等諸錄 述著眾經並云 朱士行 翻此 蓋據其元尋之人推功歸之耳 房審校勘支敏度錄及高僧傳出經後記諸雜別目等 乃是無羅叉竺叔蘭等三人詳譯 朱士行身留停于闐 仍於彼化 唯遣弟子奉齎經來到 乎晉地 斯豈得稱士行出也 超日明三昧經二卷(第二譯 或直云超日明經 與竺法護前出三卷者 大同小異) P. 59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1951 年 ( 昭和 26 年 ) 28 辛卯 ( かのとう ) 38 辛丑 37 庚子 36 己亥 35 戊戌 34 丁酉 33 丙申 32 乙未 31 甲午 30 癸巳 29 壬辰 28 辛卯 27 庚寅月干支 6 日 8 日 8 日 9 日 8 日 8 日 8 日 6 日 6 日 5 日 6 日 5 日 節入 18:10 07:03 14:27 11:37 20:19 17:38 07:54

More information

Calendrier des ans

Calendrier des ans 萬年曆 Calendrier des 10 000 ans Feng Shui Ba Zi Yi Jing Médecin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Indispensable ouvrage de référence pour quiconque pratique ou étudie les arts traditionnels chinois, le calendrier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A46A57CA952A8F6A6E8A57CA952A8F620B0F2A5BBA4572E646F63>

<4D F736F F D20AA46A57CA952A8F6A6E8A57CA952A8F620B0F2A5BBA4572E646F63> 東四命卦西四命卦基本上, 此法把全球人口分為兩大類, 一類名為 東四命卦東四命卦, 屬 A 組命卦的人 ; 一類名為 西四命卦西四命卦, 屬 B 組命卦的人 命卦 男 ( 西元出生年 ) 女 ( 西元出生年 ) 東四命震卦命 牛 : 牛 : (A 組 ) 1925( 乙丑 ) 1961( 辛 1925( 乙丑 ) 1961( 辛 丑 ) 丑 ) 1916( 丙辰 ) 1952( 壬 1916( 丙辰

More information

12-19冠順中文圖書分類法-上( )

12-19冠順中文圖書分類法-上( ) 中文圖書分類法 4 中國年號筆畫查檢表 1.依中國歷代帝王年號漢字筆畫排序 2.著項目依序為年號 朝代及帝王名 西元起訖年 朝代及帝王名加註圓括號 二畫 人慶 西夏 仁宗 1144-1148 三畫 上元 唐 高宗 674-675 上元 唐 肅宗 760-761 久視 武周 則天武后 700 大中 唐 宣宗 847-859 大中祥符 北宋 真宗 1008-1016 大安 西夏 惠宗 1076-1085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0,000,000 20,000,000 2,000,000 180,000,000 0.62 0.38 1% 0.0027% 0.005% 1711 38D 0.62 0.38 0.621%0.005%0.0027% 0.62 www.hkexnews.hk www.ulferts.com.hk

More information

法施奔流時時不絕 然則西蕃五竺祖尚天言 東夏九州聿遵鳥迹 故天書天語 海縣 之所絕思 八體六文 大夏由來罕覿 致令昔聞重譯方見於斯 然夫國史之與禮經 質文互舉 佛言之與俗典 詞理天分 何以知耶 故佛之布教說導為先 開蒙解樸決 疑去滯 不在文華無存卷軸 意在啟情理之昏明 達神思之機敏 斯其致也 諦聽諦

法施奔流時時不絕 然則西蕃五竺祖尚天言 東夏九州聿遵鳥迹 故天書天語 海縣 之所絕思 八體六文 大夏由來罕覿 致令昔聞重譯方見於斯 然夫國史之與禮經 質文互舉 佛言之與俗典 詞理天分 何以知耶 故佛之布教說導為先 開蒙解樸決 疑去滯 不在文華無存卷軸 意在啟情理之昏明 達神思之機敏 斯其致也 諦聽諦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5, No. 2149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49 大唐內典錄序 麟德元年甲子歲京師西明寺釋氏 撰 原夫正法稱寶誠有其由 良是出俗之津途 入真之軌轍 所以歷劫英聖仰之如父 母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序 1 總括群經錄 之一 後漢 曹魏 之二 孫吳 西晉 之三 東晉 苻秦 之四 姚秦 西秦 前涼 北涼 之五 劉宋 之六 蕭齊 前梁 後魏 高齊 之七 周 陳 隋 之八 大唐 之九 大唐傳譯之餘 之十 敘列古今諸家目錄 2 別分乘藏錄 1 有譯有本錄 1 菩薩三藏錄 菩薩契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序 1 總括群經錄 之一 後漢 曹魏 之二 孫吳 西晉 之三 東晉 苻秦 之四 姚秦 西秦 前涼 北涼 之五 劉宋 之六 蕭齊 前梁 後魏 高齊 之七 周 陳 隋 之八 大唐 之九 大唐傳譯之餘 之十 敘列古今諸家目錄 2 別分乘藏錄 1 有譯有本錄 1 菩薩三藏錄 菩薩契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序 1 總括群經錄 之一 後漢 曹魏 之二 孫吳 西晉 之三 東晉 苻秦 之四 姚秦 西秦 前涼 北涼 之五 劉宋 之六 蕭齊 前梁 後魏 高齊 之七 周 陳 隋 之八 大唐 之九 大唐傳譯之餘 之十 敘列古今諸家目錄 2 別分乘藏錄 1 有譯有本錄 1 菩薩三藏錄 菩薩契經藏 大乘經重單合譯 般若部 寶積部 大集部 華嚴部 涅槃部 五大部外諸重譯經 附錄 五大部外諸重譯經之餘

More information

公司

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 00953 股份代號: 00953 年報 2014 ANNUAL REPORT 2014 Annual Report 2014 年 報 公司 2 3 4 14 24 28 38 40 41 43 44 46 99 1 Cricket

More information

初特承恩旨錄有三 右新譯華嚴經一 三朝翻譯經律論二 大佛名經一部等三 斯皆特降絲綸 許編目錄 具列如左 二總集群經錄 右從漢至唐所有翻述 具 帝王年代并譯人本事所出教等 以人代先後為倫 不依三藏之次 兼敘目錄新舊 同異 別錄二文下 初分乘藏差殊錄 右別錄之內典分為七 一有譯有本 二有譯無本 三文派別

初特承恩旨錄有三 右新譯華嚴經一 三朝翻譯經律論二 大佛名經一部等三 斯皆特降絲綸 許編目錄 具列如左 二總集群經錄 右從漢至唐所有翻述 具 帝王年代并譯人本事所出教等 以人代先後為倫 不依三藏之次 兼敘目錄新舊 同異 別錄二文下 初分乘藏差殊錄 右別錄之內典分為七 一有譯有本 二有譯無本 三文派別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5, No. 2157 No. 2157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一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謹按舊錄云 夫目錄之興也 蓋所以別真偽明是非 記人代之古今 摽卷部之多 小 摭拾遺漏刪夷駢贅

More information

2015 002 024 004 026 005 027 011 028 021 043 023 048 James William Beeke Howard Robert Balloch Peter Humphrey Owen Peter Humphrey Owen Peter Humphrey Owen Howard Robert Balloch Peter Humphrey Owen 中 Maples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前稱海王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 份 代 號 : 00070 2 3 4 5-13 14-15 16-26 27-32 33-39 40-43 44-45 46-47 48 49-50 51-112 02 公司資料 Nicholas J. Niglio 二零一七年一 一 一 二零一七年 一 二零一七年 一 公司 二零一七年一 一 二零一七年二 一 一 二零一七年 一 二零一七年

More information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2 3-4 5-6 7-10 11-12 13-31 32-40 41-42 43 44-45 46 47-48 49-132 133 134 公司資料 02 年 公司 44 9 C D 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 The Belvedere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1

1 2016 www.hkgem.com www.kwanonconstruction.com 1 目錄 3 4 6 10 21 32 47 49 50 52 54 56 126 2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Trust

More information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股份代號 598 Stock Code : 598 注入新能 量 明 確 新方 向 2015 Interim Report 2015 中 期 報 告 中期報告 R O F A Y NE W D T I L A T I V IR E C New Ti Interim Report on 2015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2 3 4 5 7 9 10 38 49 50 公司資料 公司 公司 SINOTRANS

More information

1

1 2015 www.hkgem.com www.kwanonconstruction.com 1 目錄 3 4 6 7 11 20 30 42 44 45 47 48 49 51 114 2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出三藏記集序 撰緣記 卷一 1 集三藏緣記 2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 3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 4 胡漢譯經音義同異記 5 前後出經異記 銓名錄 序 卷二 1 新集經論錄 2 新集異出經錄 卷三 1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 2 新集安公失譯經錄 3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 4 新集安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出三藏記集序 撰緣記 卷一 1 集三藏緣記 2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 3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 4 胡漢譯經音義同異記 5 前後出經異記 銓名錄 序 卷二 1 新集經論錄 2 新集異出經錄 卷三 1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 2 新集安公失譯經錄 3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 4 新集安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出三藏記集序 撰緣記 卷一 1 集三藏緣記 2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 3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 4 胡漢譯經音義同異記 5 前後出經異記 銓名錄 序 卷二 1 新集經論錄 2 新集異出經錄 卷三 1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 2 新集安公失譯經錄 3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 4 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錄 5 新集律分為五部記錄 6 新集律分為十八部記錄 7 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 卷四 1 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

More information

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集三藏緣記第一(出大智度論) 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般涅槃 臥床北首 天地震動 師子等百獸悉大哮吼 諸天人號咷 山林樹木皆悉摧裂 天女人女無量百千 喐咿交涕不能自勝 諸三學 人僉然不樂 諸無學人但念諸法一切無常 唯阿難親愛未除未離欲故 心沒憂海不能 自

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集三藏緣記第一(出大智度論) 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般涅槃 臥床北首 天地震動 師子等百獸悉大哮吼 諸天人號咷 山林樹木皆悉摧裂 天女人女無量百千 喐咿交涕不能自勝 諸三學 人僉然不樂 諸無學人但念諸法一切無常 唯阿難親愛未除未離欲故 心沒憂海不能 自 出三藏記集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5, No. 2145 No. 2145 出三藏記集卷第一 釋僧祐撰 出三藏記集序 夫真諦玄凝法性虛寂 而開物導俗非言莫津 是以不二默詶 會於義空之門 一 音振辯 應乎群有之境 自我師能仁之出世也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 ) (: 00059) 2015 目錄 2 3 4 5 8 21 41 53 61 63 64 66 67 68 150 151 1 公司資料 公司 股 00059 0.1% 05821 0.1% 05580 0.1% 05855 0.1% 05567 0.1% 05602 業 8 32 33 86 20 2208 2888 86 20 2208 2777 業 151 14 1401 (852)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歷 5 主席報告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17 董事會報告 26 獨立核數師報告 28 綜合全面收益報表 29 綜合財務狀況報表 30 綜合權益變動表 31 綜合現金流量表 32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4 五年財務摘要 95 主要物業之詳情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歷 5 主席報告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17 董事會報告 26 獨立核數師報告 28 綜合全面收益報表 29 綜合財務狀況報表 30 綜合權益變動表 31 綜合現金流量表 32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4 五年財務摘要 95 主要物業之詳情 Great China Properties Holdings Limited 大中華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 : 21 同一夢想 共創未來 2015 年報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歷 5 主席報告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17 董事會報告 26 獨立核數師報告 28 綜合全面收益報表 29 綜合財務狀況報表 30 綜合權益變動表

More information

儲君儀風 象室晅日 春居道契吟銅睟溫 玉裕宸柯 帝萼藩國 維城內宷外寮肅朝 清野霄形 荷法橋之濟 永隔邪津 履識承惠炬之輝 長遵正術 靜泰不惟鄙昧 輒撰斯文 敢事加損 還循舊轍 三章久布 畫一承風 明誠古人 請祛雜藏 恐文溺質用除濫觴 合成五卷 次之於左 眾經目錄隋沙門法經等撰都合二千二百一十九部六

儲君儀風 象室晅日 春居道契吟銅睟溫 玉裕宸柯 帝萼藩國 維城內宷外寮肅朝 清野霄形 荷法橋之濟 永隔邪津 履識承惠炬之輝 長遵正術 靜泰不惟鄙昧 輒撰斯文 敢事加損 還循舊轍 三章久布 畫一承風 明誠古人 請祛雜藏 恐文溺質用除濫觴 合成五卷 次之於左 眾經目錄隋沙門法經等撰都合二千二百一十九部六 修訂日期 : 2005/12/23 發行日期 : 2006/2/2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5, No. 2148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48 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釋靜泰撰夫文字即解脫真場 摽不二之宗 名句稱波若玄扄 開唯一之路 是以法籍馳簡 詔百億而同文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Zhongzhi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Limited 3737 2015 目 錄 2 4 5 10 18 20 24 36 38 39 40 42 43 45 104 公司資料 Clifton House 75 Fort House P.O. Box 1350 Grand Cayman KY1-1108 Cayman Islands 3 141 2102 2103 1 22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2017 目錄 2 3 5 11 22 35 50 56 57 59 61 63 122 1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 Cricket Square,

More information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 6 30 6 2016 2016 www.hkex.com.hk www.chalco.com.cn 2 6 8 10 中期 12 中期 12 13 16 22 25 26 27 5% 28 29 29 報告期 29 30 31 31 31 32 35 35 36 38 報告 44 中期 報 46 1 2016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ALUMINUM CORPORATION

More information

CHANGSHOUHUA FOOD COMPANY LIMITED

CHANGSHOUHUA FOOD COMPANY LIMITED 2014 CHANGSHOUHUA FOOD COMPANY LIMITED 2 3 5 12 22 34 38 40 41 42 43 44 46 102 公司資料 2 公司 股份 Royal Bank of Canada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 4th Floor, Royal Bank House 24 Shedden Road, George Town

More information

01 目錄 02 報 報 21 報 28 報 報 41 年 年報

01 目錄 02 報 報 21 報 28 報 報 41 年 年報 China Financia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Limited 2012 01 目錄 02 報 03 04 05 18 報 21 報 28 報 35 36 37 38 39 40 報 41 年 104 2012 年報 公司資料 02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Conyers Dill & Pearman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2014 : 706 2 3 4 5 6 12 15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報表 截至二零一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二零一三年 3 3,796 4,738 3,796 4,738 4 1,983 1,837 (27,319) (26,934) (21,540) (20,359) 5 (64) (92) (21,604) (20,451) 6 159 196 期 7 (21,445) (20,255)

More information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目錄 3 7 13 26 22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Dronodana Amrtodana dan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odhi-sattva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rahman isvara karman 10

More information

年報 2014 中裕燃氣控股有限公司

年報 2014 中裕燃氣控股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3633 ZHONGYU GAS HOLDINGS LIMITED www.zhongyugas.com Annual Report 2014 年 報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2014 Annual 年 Report 報 年報

More information

5 召集人: 董事会 6 主持人: 董事长詹纯新先生 7 会议的召开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及 公司章程 等规定, 会议合法有效 三 会议的出席情况 1 现场参加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 ( 代理人 ) 共计 21 人, 代

5 召集人: 董事会 6 主持人: 董事长詹纯新先生 7 会议的召开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及 公司章程 等规定, 会议合法有效 三 会议的出席情况 1 现场参加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 ( 代理人 ) 共计 21 人, 代 证券代码 :000157 证券简称 : 中联重科公告编号 :2015-032 号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 A 股类别股东大会及 H 股类别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 准确 完整, 没有虚 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公司 ) 已于 2015 年 6 月 29 日现场召开公司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 A

More information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852) (852)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852) (852) 2017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852) 2880 9263 (852) 2564 8487 operations@valueetf.com.hk www.valueetf.com.hk 2-3 理 4 ( ) 5 ( ) 6-7 ( ) 8 ( ) 9 ( ) 10 1 截至二零一七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管理人兼 RQFII 持有人惠理基金 理香港 香港 投資顧問 理香港 香港 管理人兼 RQFII

More information

宋徽宗的風流韻事 152 元順帝混亂的後宮 157 明成祖斬殺三千宮女 164 明憲宗沉醉萬氏 慈母懷 167 明武宗與眾不同的女性癖 173 明熹宗的 戀母情結 179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生死愛戀 183 順治帝情迷董鄂妃 186 乾隆帝的花月豔事 190 咸豐帝的風流韻事 195 同治風流染 花柳

宋徽宗的風流韻事 152 元順帝混亂的後宮 157 明成祖斬殺三千宮女 164 明憲宗沉醉萬氏 慈母懷 167 明武宗與眾不同的女性癖 173 明熹宗的 戀母情結 179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生死愛戀 183 順治帝情迷董鄂妃 186 乾隆帝的花月豔事 190 咸豐帝的風流韻事 195 同治風流染 花柳 目錄 秦始皇的身世與愛情 1 漢高祖劉邦身邊的女人 10 漢武帝移情別戀衞子夫 16 漢元帝痛惜 落雁 遠飛 22 漢成帝墜入 溫柔鄉 27 漢哀帝也玩 斷臂山 36 漢光武帝平生只愛一個女人 44 魏武帝曹操的浪漫史 53 晉武帝染指逾萬宮娥 63 北魏孝文帝被戴綠帽子 67 齊少帝獨愛潘玉兒 75 陳後主只留玉樹後庭花 83 隋文帝畏懼妻子獨孤氏 91 隋煬帝強佔庶母 98 唐太宗李世民迷戀弟媳

More information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4 期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釋厚觀 (2002.12.11) 壹 般舟三昧 ( 參見 :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843 ~ p.847) 般舟三昧, 意義是 現在佛悉立在前 ( 的 ) 三昧 現在佛, 是十方現在的一切佛 三昧修習成就了, 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的一切佛, 所以名 般舟三昧 見十方現在一切佛, 為什麼經中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呢? 修成了, 能見現在一切佛,

More information

900??indd

900??indd 900 432 中華民國一 二年七月十六日 中鋼半月刊 第九版 六月份公司業務概況 八 碳鋼產量 六九九 七 三公噸 碳 鋼銷量 七三六 九公噸 合併營收 二五 八七五 一七五千元 福利金收支統計 項 福 利 資 訊 請 參 閱 EIP 快速選 單 總務福利資訊平台 本公司福委會一 二年六月 份福利金收入及各項補助之人 數 金額統計如下表 至於各 一 二年合併累計營收 二千元 一七三 一五五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企业改制上市实务 修订说明 目录 - 1 -............. 企业改制上市实务 - 2 -................ 目录 - 3 -........... 企业改制上市实务 - 4 -......... 目录 - 5 -........... 企业改制上市实务 - 6 -............ 目录 - 7 -....... 企业改制上市实务 - 8 -.........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家世與赴日出家當小沙彌一 我的出身與家族 照片 25 源靈法師法像

第一章家世與赴日出家當小沙彌一 我的出身與家族 照片 25 源靈法師法像 家世與 赴日出家當小沙彌 1 7 1928 2 4 3 5 2006 79 第一章家世與赴日出家當小沙彌一 我的出身與家族 7 3 2 照片 25 源靈法師法像 臺灣經懺佛事縱橫談 源靈法師訪談錄 5 5 2 0 5 3 小沙彌 第一章 1 8 8 21 二 日本永明寺當小沙彌 家世與赴日出家當照片 26 東和禪寺第三代住持正通源靈 ( 陳進財 ) 時十五歲 西元一九四三年 ( 民國三十二年 ) 攝於日本島根縣鹿足郡津和野町覺皇山永明寺

More information

Ledderose,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Sichuan 2

Ledderose,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Sichuan 2 中國佛教石經 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叢書主編雷德侯 Series Editor Lothar Ledderose on behalf of Heidelberg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4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Chengd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年輕的夢想 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年輕的夢想 時間 :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李鍾桂 ( 救國團主任 ) 青年代表 : 莊焜吉 盧雲玲 陳月卿 : KTV

年輕的夢想 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年輕的夢想 時間 :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李鍾桂 ( 救國團主任 ) 青年代表 : 莊焜吉 盧雲玲 陳月卿 : KTV 年輕的夢想 目錄 年輕的夢想 2 相互學習無距離 4 獨立走出自己的路 9 塑造有希望的人生 13 服務與奉獻是快樂的泉源 16 年輕的夢想 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年輕的夢想 時間 :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李鍾桂 ( 救國團主任 ) 青年代表 : 莊焜吉 盧雲玲 陳月卿 : KTV 年輕的夢想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歷屆主席名錄 List of Chairmen 年份 Year 姓名 Name ( 戊寅 ) 盧賡揚 ( 禮屏 ) 主席 ( 己卯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 庚辰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 辛巳 ) 梁雲漢 ( 鶴巢

歷屆主席名錄 List of Chairmen 年份 Year 姓名 Name ( 戊寅 ) 盧賡揚 ( 禮屏 ) 主席 ( 己卯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 庚辰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 辛巳 ) 梁雲漢 ( 鶴巢 歷屆主席名錄 List of Chairmen 1878-79 ( 戊寅 ) 盧賡揚 ( 禮屏 ) 主席 1879-80 ( 己卯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1880-81 ( 庚辰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1881-82 ( 辛巳 ) 梁雲漢 ( 鶴巢 ) 主席 1882-83 ( 壬午 ) 馮普熙 ( 明珊 ) 主席 1883-84 ( 癸未 ) 何獻墀 ( 崑山 ) 主席 1884-85

More information

史家者流 不出編年列傳二體 左丘公穀因經為傳 編年成書 龍門以下歷代之 史 皆從列傳 司馬文正公著通鑑一編 取法左氏 上下數千載 前後數十朝 禪代 廢興存亡 賢否得失 一開卷得其大都 讀史者善之 慨自紀載興而編年易 事詞勝 而道法衰 吾不能為史諱矣 然史不獨可為儒家之用也 大藏五千餘函 其書三乘 浮

史家者流 不出編年列傳二體 左丘公穀因經為傳 編年成書 龍門以下歷代之 史 皆從列傳 司馬文正公著通鑑一編 取法左氏 上下數千載 前後數十朝 禪代 廢興存亡 賢否得失 一開卷得其大都 讀史者善之 慨自紀載興而編年易 事詞勝 而道法衰 吾不能為史諱矣 然史不獨可為儒家之用也 大藏五千餘函 其書三乘 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6, No. 1516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516-A釋氏通鑑序 吾佛世尊 五時演教 末上拈華 儻非迦葉破顏阿難結集 則五千四十八卷 正 法眼藏 涅槃妙心 皆成湮沒

More information

12 中國哲學Chinese philosophy

12 中國哲學Chinese philosophy 中國圖書分類法 ( 討論稿 ) 指導委員 : 胡歐蘭 執行秘書 : 白朝琴 小組委員 : 白朝琴 連鍾蕙 郭妮娜 陳秀珍 釋自衍 Buddhism 佛教是由印度釋迦牟尼佛創始, 於 東漢 時傳入中國本法的設計, 以中國佛教為重心 220 佛教總論 220.1 佛教教理 220.11 佛教哲學 220.111 論理學佛教邏輯 因明入此 220.113 倫理學人生觀入此 220.117 宇宙論 220.12

More information

南 華 大 學 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六度集經 的菩薩行思想及其 對當代生命教育的啟發 Thoughts of the discipline of the bodhisattva in A Collection of the Six Perfection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life education 研 究 生 莊月香 指導教授 黃國清 博士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59 65)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19 65)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胎藏的藏, 與懷妊 誕生, 也與種性 (gotra) 血統有 1 關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存有分二:常與無常

◎存有分二:常與無常 部派和律的傳承源流 林崇安教授 ( 內觀雜誌,65 期,pp.22-28,2009.03) 以下依據南北傳的相關資料綜合而得 : 第一結集 (1) 佛般涅槃當年, 大迦葉召集優波離 羅怙羅 阿那律 阿難等五百比丘於王舍城舉行第一結集 先由阿難誦出四阿含, 而後由優波離誦出律藏 ( 依據 : 摩訶僧祇律 ; 說有律雜事 卷 39) 此時的四阿含依次是 雜阿含 中阿含 長阿含 增一阿含 ( 依據 : 瑜伽師地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盈富基金 股份代號 : 2800 網址 : www.trahk.com.hk 二零一五年年報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 3 4 6 7 8 9 10 27 29 31 32 1 2 3 626 E 4 5 12(b) 72,147,175,736 62,224,200,759 114,651 151,372 7(d) 256,943,653 211,935,563 72,404,234,040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036A454B0EAAEC9A54EA4E4C1BEBB79A8A5AABAAEC9AAC5AF53A6E >

<4D F736F F D203036A454B0EAAEC9A54EA4E4C1BEBB79A8A5AABAAEC9AAC5AF53A6E >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2011 年第二期 ( 總第十八期 ) 2011 年 12 月頁 127~164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127 三國時代支謙詞彙的時空特色 * 竺家寧 摘要 譯經大師支謙, 身份是優婆塞 ( 佛教居士 ), 先世本月支人, 他的祖父法度在後漢靈帝 (168-189 年 ) 時, 率領國人數百東來歸化, 支謙即生在中國 早年受業於支讖的弟子支亮, 漢獻帝末年, 避亂到武昌, 更入建業,

More information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目錄 佛法與 e 世代 2 珍惜當下踏實生活 6 面對逆境與無常 11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侯文詠 : 佛法與

More information

The "Database of Full Text Chinese Documents"

The Database of Full Text Chinese Documents The "Database of Full Text Chinese Documents" at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Jender Le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Summary The "Database of Full Text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incorporated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1666) (股份代號:1666) 年 報 2013 ANNUAL REPORT 2013 Annual Report 2013

More information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簡說漢譯佛教大藏經的發展與數位藏經的編輯 杜正民 Aming Tu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DDBC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More information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修訂日期: 2006/01/05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4, No. 2131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31 翻譯名義序 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 嘗有意效崇文總目 撮取諸經要義 以為內典總目 見諸經中每用梵 語 必搜檢經教

More information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5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15 鐔津文集目錄 卷首 行業記(此即序) (陳舜俞撰) 卷一 輔教篇上 原教 勸書(并序共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0FEBFD5D4F1C8D5D5E6BEF720CDF5CFE9B0B2D6F82E646F63>

<4D F736F F D20D0FEBFD5D4F1C8D5D5E6BEF720CDF5CFE9B0B2D6F82E646F63> 第一章五行总论 第一节五行浅论 五行者, 在这里是指玄空五行, 是由河图五行演化而来的 河图五行是由三皇时代黄河附近的一匹马身上发现的 在马身上有一幅 1 6 2 7 3 8 4 9 5 10 的图点集合数, 左方是 3 8 右方是 4 9 上方为 2 7 下方为 1 6 中央为 5 10 之圆点族群 由其分布之位置可依自然法象来推测出来, 在上者表火 表南 表热气流窜方, 在下者表沈 表水 表阴,

More information

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妙法蓮華經 梵文為 Saddharma- 經典 pundarika sutra Saddharma 竺法護譯為 正 妙法 指微妙 究竟 圓滿 正 法 鳩摩羅什譯為 妙法 pundarika 原指白蓮 確的法 即佛所說法微妙無上 是佛所 花 漢譯 蓮華 sutra 為經

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妙法蓮華經 梵文為 Saddharma- 經典 pundarika sutra Saddharma 竺法護譯為 正 妙法 指微妙 究竟 圓滿 正 法 鳩摩羅什譯為 妙法 pundarika 原指白蓮 確的法 即佛所說法微妙無上 是佛所 花 漢譯 蓮華 sutra 為經 什麼是 法華經 法華經 十個入門 釋自衍 妙法蓮華經 的妙是什麼意思 法華經 為何稱作 經中之王 上哪兒查詢 法華經 的相關資料 十個入門讓您找到認識 法華經 的下手處 14 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妙法蓮華經 梵文為 Saddharma- 經典 pundarika sutra Saddharma 竺法護譯為 正 妙法 指微妙 究竟 圓滿 正 法 鳩摩羅什譯為 妙法 pundarika 原指白蓮

More information

新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00058 中 期 報 告 2 5 6 7 9 10 11 32 49 2 1 4 3 1 2 Conyers Dill & Pearman 8 2901 15 13 18 701 3 8 2 1 3 4 新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中期報告 2018 2 3 2 1 4 3 1 4 1. 2. 3. 4. 3 中期報告 2018 新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More information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目錄 一 可以再多想想, 放下自殺念頭 4 二 正確的價值觀, 破解自殺迷思 9 三 肯定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11 四 落實人文關懷, 成功防治自殺 15 五 放下自責內疚, 勇敢承擔責任 19 六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23 七 重新檢視媒體, 重視精神生活 28 八 重建媒體道德, 善盡社會責任 30 九 不做成功的人, 做個實在的人 33 十 逆境讓人成長, 打擊磨練意志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 1( 大正 3,626c): 若當出家, 成一切種智 ; 若在家者, 成轉輪王 轉輪王, 是不以武力經濟掠奪, 而以十善教化, 使世間過著和平 繁榮 安樂 統一的仁王 1 一切種智就是佛, 佛是徹悟人生實相, 闡揚正法的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 1( 大正 3,626c): 若當出家, 成一切種智 ; 若在家者, 成轉輪王 轉輪王, 是不以武力經濟掠奪, 而以十善教化, 使世間過著和平 繁榮 安樂 統一的仁王 1 一切種智就是佛, 佛是徹悟人生實相, 闡揚正法的 印順導師的佛陀觀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 貳 )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105/05/22 釋圓波敬編 貳 佛世時代背景 ( 壹 ) 政治上 強凌弱而進行兼併 ( 貳 ) 宗教上 舊宗教腐化, 新思想趨於極端 ( 叁 ) 釋尊反吠陀之學流創立佛教, 以不苦不樂為中道行 叁 佛陀一生的行誼 ( 壹 ) 出家動機 ( 貳 ) 成佛 ( 叁 ) 化導世間 ( 肆 ) 佛陀晚年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漢 譯 佛 經 中 地 獄 之 研 究 The Study of Hell in Chinese-Translated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 份 代 號 1813 Build home with heart Create future with aspiration KWG GROUP HOLDINGS LIMITED 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KWG GROUP HOLDINGS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行 神 精 類 行 年 年 行 立 參 理 理 理 年

行 神 精 類 行 年 年 行 立 參 理 理 理 年 行 神 精 類 行 年 年 行 立 參 理 理 理 年 ( 一 ) 計畫中文摘要 本計畫擬以 漢譯大乘佛典中神通故事的敘事研究, 為筆者繼 92 年度國科會計畫 漢譯佛典四阿含中僧人神通形象的敘事研究 93 年度 漢譯佛典廣律中僧人神通形象的敘事研究 94 年度 漢譯阿含廣律中僧人神通形象的敘事研究 的進階研究計畫 期望能做為筆者一系列循序漸進有計畫整理 勾勒 詮釋漢譯大 小乘經律中神通理論的發展變化

More information

ALIBABA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MI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mited 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IBABA HEALTH ALIBABA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mited 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 No A 法輪寶懺緣起例言懺儀 No B 贊助資訊卷目次 1a 1b 1c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 No A 法輪寶懺緣起例言懺儀 No B 贊助資訊卷目次 1a 1b 1c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 No. 1499-A 法輪寶懺緣起例言懺儀 No. 1499-B 贊助資訊卷目次 1a 1b 1c 2 3 4 5 6 7 8 9 10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16 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2.0 為基礎, 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 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