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 F736F F D205F365FB6C0A6A1A454A16DA9F6C4C0A16EAABAA175B371B365A176BAEBAFAB5FBD735F2E646F63>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4D F736F F D205F365FB6C0A6A1A454A16DA9F6C4C0A16EAABAA175B371B365A176BAEBAFAB5FBD735F2E646F63>"

Transcription

1 東吳中文學報第十六期 2008 年 11 月頁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商瑈 提 要 清代的 易 學研究, 在崇實黜虛的時代氛圍中, 進入回歸漢學 反省宋學的新里程 乾嘉時期樸學興盛, 惠棟 張惠言固守漢 易 堡壘, 輯存古義, 講求訓詁有據, 重新樹立漢 易 之新疏典範 嘉道以後經世思潮波瀾壯闊, 儒者指斥唯陋儒才爭門戶, 故倡議合漢 宋為一爐, 兼取漢儒象數與宋儒義理之長, 試探羲文之奧蘊, 強調聖人垂訓, 教人用 易, 非教人作 易 的徵實原則, 黃式三即為其一 黃氏治 易 標榜求是不求古, 有宗主而無門戶, 以通貫經傳為綱領, 是故講究串合六十四卦之卦爻辭, 以明其皆一意相承, 又闡發卦爻象之通變義理與人事得失之感通 其 易釋 之作, 首就先儒注 易 或有隨文曲衍 或彖與爻悖 或爻與爻悖以致於卦義難明之失, 力主彖爻合釋, 以使其歸於一義 ; 再者, 六十四卦辭之同者, 亦有前後彼此矛盾者, 故將同辭合釋以求其通貫 ; 尤以對歷來 易 說之可疑而當辨者, 博引諸經互證釐析, 以求合於聖人之旨 ; 復以大量史實證 易, 強調 易 學不可捨人事而言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 : 黃式三 易釋 經典詮釋 清代學術 清代易學 浙東學術 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2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一 前言 清代經學發展有著強烈的 述古 精神 ; 亦即標榜直承兩漢經師, 而將傳統 十三經 作全面檢視, 並為之重新箋 注的 新疏 運動 1 此一學術思潮與趨勢, 試探其歷史背景, 當溯源明代說經之弊 ; 楊慎 ( ) 嘗感慨道 : 本朝以經學取人, 士子自一經之外, 罕所通貫 近日稍知務博, 以譁名茍進而不窮本原, 徒事末節 五經 諸子, 則割取其碎語而誦之, 謂之蠡測 ; 歷代諸史, 則抄節其碎事而綴之, 謂之策套 其割取抄節之人, 已不通經涉史, 而章句血脈皆失其真 2 由於對經學缺乏通貫系統之研究, 甚至將古經傳束之高閣, 即使當朝經述義訓亦皆不觀 於是明代中葉以降, 部份經學家即針對此弊呼籲當回歸經書本義, 如羅欽順 ( ) 即言 : 程子言性即理也, 象山言心即理也, 至當歸一, 精義無二 且孟子嘗言, 理義之悅我心, 猶芻豢之悅我口, 猶為明白易見 故學而不取證於經書, 一切師心自用, 未有不自誤者也 3 主張理學的 性即理 心即理 諸命題, 應 取證於經書, 闡發其義理亦當本於經書, 一切從經文出發, 自然可辨, 若以己意裁斷, 便是師心自用, 缺乏理論根據, 流於空談 然而, 此一崇實思想, 由於大部分儒者仍關注於理學, 以致於呼應者少, 始終未能蔚為風氣 到了清初, 儒者目睹明末空疏學風造成之弊, 於是疾呼主張崇實黜虛, 提倡經世致用 舉凡顧炎武 ( ) 黃宗羲( ) 黃宗炎( ) 閻若璩( ) 毛奇齡( ) 姚際恆( ) 惠棟 ( ) 胡渭( ) 等等, 皆反對談心說性的論學宗旨, 提倡以實用之經學補救空疏之理學 如黃宗羲即以東南儒宗的氣魄, 豪邁地宣稱 : 儒者之學, 經緯天地 4 視孔子之學乃天地賴以常運而不息, 人紀賴以接 此所謂傳統之 十三經注疏 指阮元所勘刻者 : 即 周易 取王弼 韓康伯注與孔穎達正義 ; 尚書 取孔安國傳 孔穎達正義; 毛詩 取鄭玄箋 孔穎達正義; 周禮 取鄭玄注 賈公彥疏 ; 儀禮 取鄭玄注 孔穎達正義; 禮記 取鄭玄注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 取杜預注 孔穎達正義 ; 春秋公羊傳 取何休注 徐彥疏; 春秋穀梁傳 取范寧注 楊士勛疏; 論語 取何晏注 邢昺疏; 孝經 取唐明皇帝注 邢昺疏; 爾雅 取郭璞注 邢昺疏; 孟子 取趙岐注 孫奭疏等 另關於清代 十三經 新疏之衍進過程與思想大要暨研究成果詳參張素卿 : 清代漢學與左傳學 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 ( 臺北 : 里仁書局,2007 年 ) 楊慎 : 升庵外集 舉業之陋 ( 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71 年 ), 冊 5, 卷 61, 頁 2175 羅欽順 : 困知記 ( 收入 叢書集成初編, 上海 : 商務印書館,1936 年 ), 冊 653, 卷 2, 頁 13 黃宗羲 : 南雷詩文集 碑志類 贈編修弁玉吳君墓志銘 收入 黄宗羲全集 (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年 ), 第 10 册, 頁

3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續而不墜之綱紀 於是論 易 以為 : 象數之變遷為經, 人事之從違為緯, 義理即在其中, 聖人寫天象以為象數, 不過人事之張本, 5 主張義理即人事之理, 重其經世實用之功 至於顧炎武則明確提出 理學, 經學也 之主張, 6 治 易 主實用, 指出 : 聖人所聞所見, 無非 易 也 若曰掃除聞見, 并心學 易, 是 易 在聞見之外也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皆所以告人行事 7 反對將 易 當作義理或數術探討的古籍, 強調義理當與人倫日用 政事治平休戚相關, 於是回歸古學 復興漢學即成為清初實學思潮的主要趨勢 大部分清儒更認為漢人去古未遠, 所言亦當較近古義, 於是不滿當時流傳之 十三經注疏, 多有未取漢注, 於是批評甚烈 如惠棟 ( ) 即曰 : 易 學一壞于王弼, 再壞于孔穎達, 再壞于邵氏, 而 易 道遂亡 8 惠棟是個極力尊漢崇古的經學家, 故不滿王弼 ( ) 一系雜揉莊 老的論 易 方式, 於是對於魏晉 唐宋之經說大加撻伐 稍後的江藩 ( ) 亦抨擊 周易 取王 韓二注實則 空言說理, 失漢家法, 孔疏又 依注敷衍, 根本 毫無足據, 9 譏其 棄尊彝而寶康瓠, 舍珠玉而收瓦礫 10 此言雖近於情緒語, 卻也道出清儒對於魏晉 唐宋經說之鄙棄態度 於是清儒治經便據漢儒舊注 古訓加以申說辨證, 形成一種 新疏 潮流, 且成果甚為可觀 諸如惠棟之 周易述 江聲( ) 之 尚書集註音疏 孫星衍 ( ) 之 尚書今古文注疏 王鳴盛( ) 之 尚書後案 劉文淇 ( ) 春秋左氏正義 陳立( ) 公羊傳義疏 鍾文烝( ) 穀梁經傳補注 劉寶楠( ) 論語正義 焦循( ) 孟子正義 等等, 堪稱一代之絕作, 曠古所僅見 11 試觀清初 易 學仍以宋學為主流, 清世祖敕撰 易經通注 聖祖令李光地 ( ) 編纂 周易折中, 表面上雖言 歷代諸儒敘述源流, 講論指 黃宗羲 : 南雷詩文集 畫川先生易俟序 收入 黄宗羲全集 (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年 ), 第 10 册, 頁 98 顧炎武 : 亭林文集 與施愚山書 ( 臺北 : 新興書局,1965 年 ), 卷 3, 頁 10 顧炎武 : 亭林文集 與人書二, 卷 4, 頁 9 惠棟 : 易纂言跋 收入漆永祥點校 東吳三惠詩文集 ( 臺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6 年 ), 頁 403 江藩 : 經解入門 注家有得有失第六 ( 臺北 : 廣文書局,1977 年 ), 卷 1, 頁 江藩 : 經解入門 歷代經學興廢第九, 卷 2, 頁 30 鄧實 : 國粹學報 國學今論, 第一年第五號, 頁

4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趣, 其說皆不可廢 之立場, 12 看似博取眾說, 實際上諸家取捨仍多取程朱, 因此宋 易 仍佔主流地位 到了乾嘉時期, 官方編纂 四庫全書 與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大規模整理古代典籍, 方對漢學漸次肯定, 並轉而批評宋儒重性理探討而輕經典本義之弊, 進而提倡講求實證大力糾正 離經言道 之論, 故 尊漢抑宋 的治學取向幾乎成為時代共識 在此以漢學為尊的大洪流下, 認為 : 宋人以數言 易, 已不甚近於人事, 又務欲究數之所以然, 於是由畫卦推奇偶, 由奇偶推 河圖 洛書, 由 河圖 洛書 演為黑白 方圖 縱橫 順逆, 至於汗漫而不可紀 13 不滿宋儒臆造 圖 書 的解 易 模式, 紛紛以復原漢 易 為首務 除了重新闡發卦氣象數之說外, 特別重視輯佚 校勘, 探求漢注遺文以輯存古義, 惠棟便是當中之最者 其增補 鄭注, 搜輯鉤稽, 考校與推闡漢魏諸說, 高舉尊漢抑宋大旗, 堪稱清代漢 易 之典範 繼惠氏之後的張惠言, 特別針對虞翻象數之說, 加以大規模輯錄與整理, 被視為惠棟後繼之復原漢 易 最有成者 江藩的 國朝漢學師承記 即稱許惠棟 周易述 一書, 專宗虞仲翔, 參以荀 鄭諸象之義, 約其旨為注, 演其說為疏, 漢學之絕者千有五百餘年, 至是而燦然復章矣! 14 其強烈的漢學立場, 雖扭轉了清初以來宋學獨尊之勢, 使漢學成為學術主流, 卻同時存在偏執立場與門戶之見 於是方東樹站在宋學的立場撰寫 漢學商兌, 對漢學家一致遵循的由文字 音韻 訓詁以尋找經書義理的治學宗旨尤為反感, 展開了強烈的漢學與宋學之論爭 然而如此壁壘分明的門戶立場, 治學難免偏於一隅而失其公允 是故嘉道以降經學家即倡議折衷漢宋 二者兼采, 將重心置於經義之通貫與實用價值, 黃式三即為一例 故本文以黃式三 易釋 為主要素材, 15 並旁及其文集 儆居集 中關於 易經 議題之多篇專論, 探究黃氏以 通貫 為精神的 易 學內涵與特色 二 黃式三融貫諸經展現浙東博洽學風 清儒章學誠 ( ) 揭出 浙東學派 之名, 列出以黃宗羲為首, 以 12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周易折中 凡例, 冊 38, 頁 紀昀總纂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易類, 卷 1, 頁 1 14 江藩 : 國朝漢學師承記 惠周惕 ( 臺北 : 廣文書局,1993 年 ), 頁 黃式三 易釋 四卷, 筆者所見之版本有二 : 一為據光緖十年 (1884) 廣雅書局刊本影印, 收入 無求備齋易經集成, 第 122 冊 ( 本文所據即是本 ) 又收入 叢書集成續編, 哲學類, 第 29 册 一為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緖十四年 (1888) 定海黃氏家塾刻本影印, 收入 續修四庫全書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 經部, 冊 30 比對其內容, 二者並無差異

5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及從黃宗羲遊學的萬斯同父子, 下迨乾嘉時期全祖望 邵晉涵等浙東經學家, 指出其強調史學, 且 通經服古, 絕不空言德性 不悖於朱子之教 不拘門戶之見 的治學特色 16 綜觀浙學精神, 其學有根柢 重視事功, 深具 求實 批判 兼容與創新 之精神, 研經治史, 崇尚志節 涉及百家, 博洽文辭, 實自成特色 17 而黃式三為嘉道年間浙東經學家, 畢生矢志 以治經為天職, 18 且學無藩籬, 其多種經學箋 注多能不拘門戶, 博引眾說, 體現浙學精神 黃氏 易 學亦有家承淵源, 其父親即以 易 著名庠序, 19 今雖未見專書流傳, 然而幼承庭訓亦當多所啟發 至於黃氏對於 易 學之鍾愛, 其 易釋序 嘗言三十歲以後即關注歷來 易 說, 且自此手不釋卷鑽研不輟, 曾 發家所藏之 易 書盡覽之 20 又由於身處清代中後期, 故得以遍覽歷代經說, 於是指出 歷來諸說如大道多歧, 南轅北轍, 往往分道揚鑣, 各言其是, 遂不知其誰為實, 其誰為非之嘆, 進而反覆繙閱討論, 思之又思之, 遂融會彖 爻 傳之所合, 總會意旨, 並推各爻之所變, 撰著 易釋 四卷, 道光二十八年 (1848) 中秋定稿, 並自敘言 : 非依據古人則不能獨傳, 必盡同古人則可以不作 21 可見其於 易 之研究除了徵引古注舊說外, 亦有獨標創見之處 倘回歸中國二千多年以來的學術發展, 即是以儒學為主流的 釋經 學, 透過後儒對經典持續不斷的詮釋與再詮釋, 而將經典的價值與內容積澱成為一個源遠流長的學術體系 黃氏亦從中指出先儒注說誤解之處, 強調當以求真求是之態度予以釐正, 亦即不可盡同於古人 黃式三雖長於經學, 然而其於史學 子學亦多有鑽研 浙江定海縣志 記黃氏之學行曰 生平於學, 無所不窺, 並包六藝, 22 即頗能概括黃氏兼及群籍不囿於一家的學術性格 故治經亦能廣引眾說, 易釋 中徵引他說之例隨處可見 以經部為例, 有引 尚書 者, 如卷一釋 離 卦曰 : 16 章學誠 : 文史通義 浙東學術 ( 臺北 : 廣文書局,1981 年 ), 頁 詳參李威熊 : 乾嘉浙東學派之經學觀, 收入林慶彰 張壽安主編 : 乾嘉學者的義理學 ( 臺北 : 中研院文哲所,2003 年 ), 頁 ; 吳光 : 試論浙學的基本精神 兼談浙學與浙東學派的研究現狀, 收入萬斌主編 : 浙江研究集萃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 頁 儆居集 漢宋學辯 ( 光緒十四年續刻本 ), 經說三, 頁 黃以周 : 儆季文鈔 敕封徵仕郎內閣中書先考明經公言行, 光緒二十年南菁書院刊本, 卷 5, 頁 1 20 易釋 敘, 頁 同上註 陳訓正 馬瀛等纂修 : 浙江省定海縣志 黃式三, 頁

6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五攝王事之公, 如元公柔能制剛, 出 謂上 用出征 ; 涕 泣道之如 書 大誥, 令為首者伏罪, 不豪累眾醜, 誅武庚, 而宥頑民也 23 此處即引 尚書 大誥 周公東征平定管叔 蔡叔之亂時普告殷民之語, 表現出既得人助, 又得天輔, 人助天輔, 非通天下之志而何之義, 24 解釋 離 六五爻與上九爻寓有正邦安國之意 又如卷四之 釋陰陽先後 引 禹貢 說明 連山 陰先陽後之理, 認為 禹貢 先導山後導水, 義同 連山, 此皆古人先陰後陽之教 25 藉由 禹貢 開山以導水, 蘊含之山陰 水陽之理以說明 連山 乃先陰後陽 其次精研 三禮 的黃式三亦屢屢引 禮 以釋 易 如釋 離 卦之義即引 周禮 而說 : 離 火外明, 五位柔不當, 而四 土有兵戎之象 離 為甲胄 為戈兵 ; 離 為兵火, 猶兵火夏宮掌之, 皆其象也 26 對照 周官 夏官 之職為 帥其屬而掌邦政, 以佐王平邦國, 27 屬於管理軍事之部門, 28 故 離 即有兵戎之象之所據 又有引 禮記 釋 无妄 曰: 不耕 而 穫, 不菑 而 畬, 福不求而自至, 而以為凶者, 聖人甚禍无故之利耳 29 據 禮記 坊記 所云 : 易 曰: 不耕獲, 不菑畬, 凶 以此坊民, 民猶貴祿而賤行 30 依此強調以禮儀為重, 爾後才講財利之事, 否則即凶 其中並引了 无妄 六二爻辭說明不勞而獲之危險性 同樣引用 禮記 者, 又如其釋上篇經傳謂 : 乾 象傳 曰 雲行雨施, 坎 也; 大明, 離 也 晉 象傳 大明, 亦指 離 日 禮 大明生于東是也 31 此乃說明 乾 卦 彖傳, 雲行雨施 之現象, 依照 坎 卦言之, 大明終 23 上述引文皆見於 易釋, 卷 1, 頁 大誥 之大義探討詳參李振興: 尚書學述 ( 臺北 : 東大圖書公司,1994 年 ), 下冊, 頁 易釋, 卷 4, 易釋, 卷 1, 頁 十三經注疏 周禮, 頁 關於 周禮 之軍制探討, 詳參侯家駒 : 周禮研究 ( 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年 ), 頁 易釋, 卷 1, 頁 孫希旦 : 禮記集解 ( 臺北 : 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 ), 卷 50, 頁 易釋, 卷 2, 頁

7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始 即對 離 卦而言, 故黃氏特引 禮記 之說 32 由於 禮記 之 大明 與 月 相對, 可證 大明 亦即 太陽, 離 卦即有太陽之象, 大明終始 之 大明 亦即 離 卦 麗也 之義 黃氏又有引 論語 孟子 者, 如釋 貞 說 : 文言傳 曰 貞, 固足以幹事, 以貞配信, 非以貞配智 智者, 聖之始條理, 四德之所並資, 兩信有可 有不可 故 論語 以 言必 信, 為士之次 孟子 云, 大人言不必信, 明乎四德之貞為信, 而貞固之義明 33 黃氏據此說明 貞 乃具有 信守 之意, 然而有時為了仁義, 也要懂得權變, 故分別引用 論語 與 孟子, 說明君子 大人不會固執己見而違悖正道, 此亦 乾 四德所言貞之大信也 上舉諸例, 足見黃氏解經能通貫歷代經說, 旁徵博引, 並 掃除漢 宋標榜陋習, 34 辨析是非, 頗得 易 道之綱領, 亦體現浙學博洽融通之學術特色 三 易釋 融攝經傳之 通貫 精神 黃氏開始接觸 周易 之年頗早, 除受到父親的啟蒙外, 其 易釋序 嘗言 : 漢 魏及唐 宋 元 明, 不敢有所偏棄, 懼其隘也 35 此為公允的治學態度, 尤以中國的經典詮釋, 儒者為解決所面臨的時代課題時, 常將此一意識呈顯在注疏中, 是以歷代諸多經學著述未必合於經典原意, 欲求聖人本義, 將之 盡覽之 的確較能免於偏執之失 黃氏為求注疏精確, 更歷經二十餘年鑽研, 到了五十二歲時方始動筆作 易釋 撰寫時正遭逢庚子之亂, 倉皇避亂之際, 黃氏自言行篋所攜為 李氏 集解 王 注 孔 疏 程 傳 朱子 本義 及舊所鈔叢說, 36 並據以作書 從黃氏所參看之書來觀察, 李氏所著標榜 集虞翻 荀爽三十餘家, 刊輔嗣之野文, 補康成之逸象, 37 其目的欲將王弼注中兼攝莊 老玄學之 鄙野之文 加以刪削, 對於虞翻 鄭玄所遺漏的象數之學則予以增補, 被視為保存漢代談象數 易 說之代表作 ; 而程 朱等著則為宋 易 的代表 黃氏兼而參之, 正顯現其重融通之治學原則 綜觀 易釋 一書, 雖屬於傳統經 32 禮記 禮器 : 天道至教, 聖人至德 廟堂之上, 罍尊在阼, 犧尊在西 廟堂之下, 縣鼓 在西, 應鼓在東 君在阼, 夫人在房 大明生於東, 月生於西, 此陰陽之分 夫婦之位也 君西酌犧象, 夫人東酌罍尊 禮交動乎上, 樂交應乎下, 和之至也 見 十三經注疏 禮 記, 頁 易釋, 卷 1, 頁 盧松安 : 易廬易學書目 ( 濟南 : 齊魯書社,1999 年 ), 頁 易釋 敘, 頁 3 36 易釋 敘, 頁 3 37 李鼎祚 : 周易集解 序 ( 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 ), 頁

8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典詮釋, 然而並非逐字 逐句註解, 而是將有待解釋釐清之諸多疑義, 以通貫經傳為綱領, 一一論證詮解 ( 一 ) 彖爻合釋 以明卦 爻辭一意相承 彖 為十翼之一, 分別解釋六十四卦的卦名 卦辭與全卦大旨 自漢代以降, 費氏即強調以十翼解經, 步之者如東漢馬融 (79 166) 鄭眾(? 114) 荀爽 ( ), 乃至虞翻 ( ) 皆然 38 孔穎達 ( ) 周易正義 引褚氏 莊氏釋 彖 字云 : 彖, 斷也 斷定一卦之義, 所以名為彖也 39 而後儒對於 彖 之解釋則有二義, 其一據孔穎達 左傳 襄公九年 疏 所界定的 周易 卦下之辭, 統論一卦之體, 明其所由 的 彖辭 ; 40 其一指 易傳 中的 彖傳 而黃氏 彖爻合釋 所指之 彖 乃為第二義, 亦即 彖傳 由於 彖傳 用以闡釋卦名 卦辭 卦義, 一般從卦體 卦德 卦象的角度來進行, 且多能指明卦中主爻, 有時亦將隱藏在卦形之內的義理揭示出來, 因此黃氏將六十四卦之彖 爻辭合釋, 一一申明其皆一意相承 以 屯 卦為例, 卦辭說 : 元 亨 利 貞, 勿用有攸往, 利建侯 屯 卦倘從文字本義來看, 屯 為象形字, 說文解字 釋為 象草木之初生, 亦即 芚 字 ; 41 又 序卦傳 亦云 屯者, 物之始生也, 對照 說文 : 生, 進也 象艸木生出土上 42 故 屯 字象草木從土中冒出, 生 字則象其已完全長出, 可見二者皆以 屮, 故 屯 有 難 義, 又有 始 義, 依照此卦乃由字形的 草木初生 之態引申到 事物初生 的艱難, 亦即具有初生與艱難的雙重意義 從卦象看, 屯 下卦為 震, 上卦為 坎, 震 義為動, 坎 義為險, 動於險中, 必有艱難 再從卦的排列順序上看, 乾 坤 兩卦之後, 緊接著即為 屯 卦, 這是因為 乾 坤 象徵天地, 隨著天地陰陽的交合, 萬物開始生長, 乃以 屯 卦繫 乾 坤 之後, 表示人生可以有各種類型的凶難, 諸如六二 屯如邅如 則演繹成馬之回旋不前 初九象徵初生的艱難情狀, 雖有初始 通達 和諧 貞正的德性, 但也不宜隨意前行, 不如先建立諸侯方為有利 於是初爻說 利居貞, 利建侯, 以為若能保持貞正之德行必將有利, 正如王者建立諸侯, 倘能固其根本漸次發展成長, 亦必將有利 於是 彖傳 亦曰 : 宜建侯而不寧, 認為此時王者宜於建立諸侯, 固其根本, 以求其大大 38 關於費氏 易 之版本 淵源影響 特色價值等探討, 詳參徐芹庭 : 費氏易導論一, 中華 易學 ( 臺北 : 中華易經學會期刊委員會,1985 年 ), 第 6 卷, 第 2 期, 頁 十三經注疏 周易, 頁 十三經注疏 左傳, 頁 段玉裁 : 說文解字注 ( 臺北 : 黎明圖書公司,1991 年 ), 頁 同上註, 頁

9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之安寧, 強調不宜輕舉妄動之戒 於是黃氏解釋說 : 利居貞, 即 彖 之 勿用攸往, 以五未變復不願建侯 ( 彖傳 不寧即不願 ), 而屯其膏也 屯膏者, 以爵祿不容濫而有重難之意, 膏賜陰小常守, 此重難之意, 非不吉也 有陽大之宜建侯者, 貞屯之則凶, 能建 侯 43 這樣的解釋顯然是根據 彖傳 來詮釋 ; 由於九五爻為 屯 卦的君位, 故亦得中得正, 本應膏澤天下施恩於民 但處於屯難剛頓之情況下, 只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假若超過限度造成基礎的虧損, 即可能帶來凶險的結果 故黃氏特別看重 彖傳 的 不寧 二字, 認為此為釋經之關鍵, 而將其解釋成 不願, 亦即此時 不願 浮濫賞賜爵祿, 以求其安寧 如此則遇陰小亦能常守, 故此卦未必不吉 換言之, 利用初 即 利建侯, 動則吉, 不動則凶, 艱難之時未必不可建立諸侯, 而是該注意恩澤施予之限度, 故未必不吉 如此一來, 卦辭 爻辭與 彖傳 皆一義相承, 揭示事物處於草創 初生階段的艱難情狀, 強調謹慎行事 遵循正路爭取到光輝的前景 同樣將彖 爻合釋的又如 復, 卦辭言 反復其道, 七日來復, 44 依 復 卦之旨, 乃具 回復 亨通 之象, 由於此時正當陽氣即將反轉復歸於陽剛正道之際, 於是等待經過七日必將回復到來 因此 彖 傳曰 : 反復其道, 七日來復, 天行也 復, 其見天地之心乎? 45 解釋此七日來復乃天道運行之規律, 由於此時陽剛正逐漸增長, 於是陽剛回復正體現天地生生不已之用心 易釋 則據 彖 而解釋說 : 言七日而復者, 震 少陽以七而復, 天心不遠 ; 待老陽之九而後復, 于爻則言人之復也當不遠, 義相貫也 復之者何? 復之初即 剝 上之碩果之仁 仁者, 生生之德也 是從道不從人也 46 由於 復 卦 ( ) 乃下 震 上 坤 組合而成, 因此黃氏即參以 震 卦所言 七日得 之義, 將七日視為轉變週期, 正可體現天地生生不已之循環法則, 亦如初九所言 不遠復 再者, 復 為一陽處群陰之下, 象徵復道之始, 故代表起步不遠即回復之象, 正與 彖 天地之心 之義相合 接著黃氏又解釋 復 之義, 由於 剝 復 兩卦為往來卦, 而 剝 卦揭示陽剛正氣逐漸被剝蝕的 43 易釋, 卷 1, 頁 7 44 十三經注疏 易 復, 頁 同上註 46 易釋, 卷 1, 頁

10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過程, 但仍留有上九一陽碩果不食 ( ), 此不食之碩果即為 仁, 象徵人事的 生生之德, 正與 復 卦陽剛逐漸回復之運動軌跡構成一個完整的變化週期, 遂七日回復之象為天地自然之循環, 可見從道不從人, 反映順應天道運行, 陰陽消長 循環不已之變化觀 ( 二 ) 同辭合釋 以申卦辭之同者俱歸一義 釋例 為清儒所好用的治學方法, 譬如淩廷堪 ( ) 禮經釋例 即據 儀禮 十七章經文中的儀節度數 行進舉止, 藉由前後文脈絡及經文中所載不同禮儀的進行, 加以條列歸納會通成八類 禮例 的 釋例 代表之作 47 這種解經方式已脫離了名物訓詁的內容, 特別是經學而言, 由於中國儒學向有 尊經 之傳統, 於是歷來的儒學發展即是不斷地詮釋經典, 因此釋經者常需要歸結前人之說而提出己見, 有時須將散見於不同章節中的同一字辭或觀念做統整, 有時甚至以經解經以求通貫 黃氏即比對了 易經 中的六十四卦凡卦辭之同, 認為其有前後異解者, 即予以合釋, 使其歸於一義 以 中行 二字為例, 六十四卦之爻辭言 中 之例頗多, 師 泰 都是六二與六五說 中以行, 似乎有一個固定的規則, 亦即在二 五二爻言 中 然而黃氏卻又指出有例外者, 如 益 復 二卦, 益 之六三曰 有孚, 中行, 復 之六四曰 中行獨復, 可見此二卦言 中 之爻卻是分別落在三 四, 而非二, 五, 顯然前後矛盾 故黃氏即將六十四卦辭中凡言 中行 者作統整, 認為皆當歸於一義, 亦即 : 彖爻之言中者, 皆指二 五 : 二為下卦之中, 五為上卦之中也 48 因此 中 應當指上 下二卦的 中位, 亦即二 五兩爻 以 泰 夬 師 臨 等四卦為例: 泰 之九二言 得尚于中行, 此爻下卦為, 亦即以陽剛居 下卦 之中, 上與五有應, 剛健充沛, 處通泰之盛時, 故有心胸開闊, 既不遺棄遠者, 又不結黨偏私的中庸美德 其次為上卦之居中者, 如 夬 卦之九五言 中行无咎 師 之六五 象傳 亦云 長子帥師, 以中行也 臨 六五 象傳 言 行中之謂也, 皆以五中行, 亦即其上卦皆居中之勢, 故其象甚明, 都有其行不偏且能遵循中道之義 比較特別者為黃氏 釋孚 便綜合十九個皆言及 孚 之卦以釋之, 認為 孚 皆指 坎 水之 信 黃氏首先以 中孚 之卦旨為立說, 指出 : 47 詳參拙作 : 一代禮宗 淩廷堪之禮學研究 ( 臺北 : 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年 ), 頁 易釋, 卷 2, 頁

11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卦名 中孚, 非謂三 四之中虛能孚也 謂二 五剛中, 中實為孚, 三 四則受孚者也 49 依照卦爻而言, 中孚 下卦為 兌, 上卦為 巽, 由於上 下皆陽, 中間為陰, 陽實而陰虛, 故象徵心中孚信 ( 誠信 ) 之象 黃氏繼而指出卦辭中言及 孚 者皆有一定原則, 亦即 彖 之言 孚 者七卦, 需 訟 坎 夬 二 五皆九 觀 革 五九 損 二九 孚 皆指中爻之九 以八卦之象言之, 坎 為水 為信, 凡爻二 五之九者, 伏坎, 孚, 其象也 50 由於六爻之初 三 五為剛位, 亦即陽位 ; 二 四 上是柔位, 亦即陰位 凡陽爻居初 三 五, 陰爻居二 四 上即屬於 得位 正位 當位 故 中孚 之 彖 言 柔在內而剛得中, 亦即六三 六四兩個陰爻居卦之內, 九二 九五皆陽剛處中, 象心中誠實之意 因此黃氏即據 彖 之言而發揮, 以為九二 九五之 誠 意, 乃在強調六三 六四陰爻須內心柔順, 謙虛誠信, 故心中誠信乃 中孚 之旨 因此對照上述所舉之七卦 : 需 坎 損 皆言 有孚 訟 言 有孚窒 夬 言 孚號有厲 觀 言 有孚顒若 革 言 巳日乃孚, 正巧其二 五兩爻皆為九, 且其卦辭皆言及 孚, 足見六十四卦凡是言及 孚 者, 其二 五之爻皆為陽 黃氏繼而以爻辭中提及 孚 者為例, 認為其當釋為心中誠信, 不得前後異義, 因此為求通貫, 則 爻之言 孚 者十八卦, 言 交孚 者, 一卦 ; 言 匪孚 者, 一卦 ; 言 罔孚 者, 一卦 51 這裡所謂的 交孚 者之一卦, 是指 睽 ; 睽 卦九四卦辭言 遇元夫, 交孚, 厲无咎, 由於此爻為陽剛居四 ( ), 卦中六三 六五兩陰均有所屬, 因已孤獨無應, 加上初九亦無應, 52 故兩陽剛相遇而引為同志, 故互相以誠相見, 乃得無咎 因此 交孚 即指心中誠信, 由於 睽 由 中孚 四 五兩爻互易而成, 又 睽 與 坎 之二 三 四 五爻之陰陽皆相同, 故 二坎 孚四, 四互坎 孚二, 53 故稱為 交孚, 亦即四 二相孚以佐五也 至於 晉 卦其二 五皆陰, 外卦雖與 坎 之陰陽相反, 然而此爻陽剛, 不中失正, 下應初六而又上比六五, 有用心不專之象, 正如鼫鼠五技而窮, 加上初爻以陰柔居 晉 卦初位, 力弱位卑, 初進即遭摧 49 同上註, 頁 易釋, 卷 2, 頁 同上註, 頁 無應 : 凡處下卦三爻與處上卦三爻皆兩兩爻感對應, 即初與四爻應, 二與五爻應, 三與上爻應, 易 例稱 應 爻 對應之爻為一陰一陽則可交感, 謂 有應 ; 若俱為陰爻, 或俱為陽爻, 必不能交感, 謂 無應 爻位對應的關系, 象徵事物矛盾 對立面存在著和諧 統一的運動規律 53 易釋, 卷 2, 頁

12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挫, 又因其前有六二 六三兩陰爻阻隔, 故本身基礎不雄厚, 只得以稱 罔孚, 亦即尚未見信於眾 因此黃氏詮釋說 : 萃 卦則初 二皆孚于五, 五曰匪孚, 元永貞, 指三之 嗟, 若上之 涕洟, 始雖匪孚, 感于元德, 亦永貞而孚也 54 萃 之初爻與二爻皆為陰, 因此初六上應九四, 但前有二陰相阻, 三又承四, 因此對九四疑慮重重, 代表誠信之心不能保持至終 到了九五則當天下大聚之時, 高居尊位, 但其時九四已擅聚三陰, 己德未能廣孚於眾, 故只能自守剛正以免咎, 因此說是 匪孚 亦即此時仍未能廣泛取信於眾, 其處境就如六三所稱之嗟歎聲 上六所言之痛哭流涕之時 然而雖曰 匪孚, 但是九五仍能以陽剛之氣生成萬物, 而始有德君長貞正堅固而得到信服 為了解釋六十四卦中 孚 義皆一意相承, 黃氏又遍舉各卦中有言及 孚 者, 諸如 比 小畜 泰 大有 隨 大壯 家人 解 皆二陽同德相孚也 益 姤 升 井 革 兌 中孚 未濟 豐 等卦, 印證凡爻之言 孚 者, 十九卦無不同, 即 孚為坎水之信, 55 都有信服之義 如此一來, 十九卦之卦辭皆可通貫俱歸一義, 不再前後矛盾 易釋 中將卦辭相同者作統整歸納者, 除了上述兩例外, 尚包括大人 用六用九 往來 元吉大吉 大小 桀剛 貞 應 血 大君 小人勿用 有他 西郊 征 笑號 介 涉大川 柔上行 用拯馬壯 言不信 羊易牛易 惕出逖出等二十二個議題 當然這些論題有些是前人已論證過者, 然而黃氏即秉持 盡覽之 之原則, 前說不足者亦另出新義, 一一加以釐析, 亦自有其價值 ( 三 ) 辨舊說 全體不明 之失 承前所論, 黃氏釋 易 重其經 傳之通貫, 因此 易釋 的釋經方式即綜合六十四卦之卦辭與爻辭及十翼之說, 指出其中有疑異之處來辨析, 而內容與篇幅佔 易釋 全書之大半 論題的提出則依據上 下經傳之次序, 擇取其認為當辨者而論之 特別是對於 周易 重卦作者的看法, 詳加探討 由於 繫辭 稱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 觀鳥獸之文, 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56 是故, 歷來儒者大致贊同伏羲作八卦, 萬物之象皆在其中之說 然而雖有萬物之象, 其變通之理猶尚未備, 故因其八卦而更重之, 遂重演為六十四卦 然而, 此 重 54 同上註 55 易釋, 卷 2, 頁 十三經注疏 周易 繫辭下, 頁

13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卦 之人, 歷來有四說 : 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重卦, 鄭玄之徒以為神農重卦, 孫盛以為夏禹重卦, 史遷等以為文王重卦 57 而黃氏則贊同鄭玄之說 鄭玄據 繫辭 以立論 ; 繫辭下 云: 包犧氏沒, 神農氏作 斲木為耜, 揉木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蓋取諸 益 日中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貨,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蓋取諸 噬嗑 58 可見神農時巳有 益 與 噬嗑, 故可推論重卦者為神農 黃氏贊同鄭說而認為 : 伏羲為上古, 神農為中古, 黃帝 堯 舜稱後世聖人, 則下古也 記 禮運 正義言神農為中古, 五帝為下古是也 神農重卦, 故曰 易 之興于中古, 則此言重卦之始自神農, 其義彰彰矣!, 鄭君故不誤也 59 黃氏認為既然 易 之興在中古, 顯然重卦者當為神農才與時代相符 黃氏此一論點雖是據鄭玄觀點加以輔證, 且不論 重卦 之說至今尚無定論, 屈萬里先生更認為 神農或夏禹之說, 皆漢儒想像之辭, 60 然而黃氏之辯證持論無論是 清史稿 清儒學案 甚至友人幫他寫的行傳皆同時提及, 顯然成為後人評價其 易 學成就時公認頗具價值的特殊觀點 如前所述, 清儒經典 新疏 時, 對於王弼旨近 莊 老 的論 易 模式多所指責, 故黃氏亦呼應此一觀點, 對於王弼亦多所批評 如辨 乾 用九之 天德, 不可為首也 句, 黃氏即認為此乃 : 元 亨 利 貞之四德備, 物无亦上之也 不可為首, 言无有駕其上者也, 非謂乾剛不可為物首也 不可為物首, 則非天德矣! 61 由於 乾 上下卦皆為 乾, 其象為天, 其義為健, 亦即乾以象天, 天由陽剛之氣所構成, 特點就是強健, 亦即為天德剛健 居於上位之人提供了最有利的時機, 因此可說元 亨 利 貞四德皆備之時, 此時處於下位者必須戒慎不可強出頭, 應當要 隨之 則吉, 若 駕其上 則凶 黃氏認為是否有所作為之關鍵, 在於檢視自己居於何種身分, 並非此時皆不可為首, 否則豈不違背了天德乃陽剛之德齊備之時的原則 所以 文言傳 說 乾元用九, 天下治也, 此時為 元, 代表能以陽剛之氣生成萬物, 因此居於上位者 ( 國君 ) 只要善用陽九的變化, 天 57 詳參黃沛榮編 : 易學論著選集 周易通論 ( 臺北 : 長安出版社,1985 年 ), 頁 2-4; 林尹 : 易經要略, 收入 易經論文集 ( 臺北 : 黎明文化事業,1982 年 ), 頁 十三經注疏 周易 繫辭下, 頁 易釋, 卷 3, 頁 屈萬里 : 關於周易之年代思想 收入 屈萬里先生文存 ( 臺北 : 聯經出版,1985 年 ), 頁 易釋, 卷 3, 頁

14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下即可大治 黃氏接著表達對王弼的不滿, 指出說 : 群陽為首, 則天下治 ; 群陰為首, 則天下亂 天下之治, 由於天德之為首也 故 乾 為首, 曰首出庶物 舊解多謬, 非特不知天德, 而天下治亂之由亦昧昧矣! 此由王嗣輔誤之也 62 可見天下治亂的關鍵點在於以何人首出 : 群陽 ( 乾 ) 為君位, 象天德剛健之時, 此時以上位者為首而有所作為則天下治 反之若為 群陰 ( 坤 ) 則為臣位, 此時臣子當柔順輔助君主, 若凌駕君上而先之, 恐易造成亂天下之禍 比對王弼之註解則認為 : 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 九, 陽也 ; 陽, 剛直之物也 夫能全用剛直, 放遠善柔, 非天下至理, 未之能也 故乾元用九, 則天下治也 夫識物之動, 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 63 王弼主張就人事層面而論, 陽既是剛直 剛強, 倘就老子柔弱剩剛強之理, 治理天下豈能 全用剛直, 而 放遠善柔, 關鍵在於掌握人事上特定的具體處境, 即在於能否把握時機, 把握到了便能執簡以御繁地輕易窮究眾理而統領眾物 顯然王弼的註解乃援引老子守柔的人事 義理 來詮釋, 而黃氏則根據 象數 感應來推斷人事, 是以黃氏指責王弼忽略天德乃君德的重要性, 以致於貽誤後人之失 除了指證前人之失外, 易釋 亦多有補舊說之闕者 如 乾 文言 知至至之 知終終之, 以為前儒解釋皆偏於將 至 終 之象, 於是以終為上 下卦之終, 亦即 三 爻之位, 象徵人事到了衡斷至之 終止的時刻, 此時該達到的目標一定能達到, 該終止的事情也當及時終止 然而此 析義雖精, 實 未有確指 黃氏則以 乾 卦上 下卦來判別, 認為 : 三 居下體之極, 進于見龍在田之上, 日乾乾行事而自不驕也, 知終終之 不為其所不可為而止之也 三 居上體之下, 无可躍之候惕而无咎, 故在下不憂也 64 以六十四卦的下卦來看, 此時的三指居於下卦頂端的九三, 這位置還高於九三爻的見龍在於田上, 當效法天的剛健精神, 發憤自強整天勤奮不懈而不驕, 因此代表勇往直前正是有所作為不可終止的時刻 若以八卦來看, 此時的 三 居於 62 易釋, 卷 3, 頁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註, 經部, 冊 7, 總頁 易釋, 卷 3, 頁

15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最下, 屬於較為艱難的爻位, 但也不須憂心, 最好暫時 終之 審時度勢以求无咎免禍 於是結論出八卦的終於三爻, 六十四卦的終則在九三爻 : 九三言終, 則 至之 ; 九四言之, 則 終之 黃氏更對照六十四卦而後證明 : 坤 三曰无成有終, 謙 三曰君子有終, 睽 三曰无出有終, 皆以三為終 65 可見都是九三爻言 終 顯然 終 除了義理上的解釋之外, 應當注意到爻位變化的規則 諸如上述之例, 易釋 中黃氏以為舊說 管窺天小, 全體不明, 逐一辨證前儒之失而補其所闕者, 據筆者統計就 疑義分析 之卷計有七十餘例, 皆辯證有據, 呼應其作 知非子傳 說 遇有歧異之處, 必以孰畏聖言, 孰侮聖言, 檢點得失, 寸心自知, 遂不敢勦說雷同 的實事求是精神 66 四 闡發 易 道 知人事, 悉天命 之實功 皮錫瑞 經學歷史 稱清代為經學復盛時代, 儒者承晚明經學極衰之後, 推崇實學以矯空疏, 67 旋以治經為天職, 畢生鑽研不遺餘力 然而他們看重經典的實用價值, 以 易 而言, 直以為 : 夫聖人垂訓, 實教人用 易, 非教人作 易 今不談其所以用, 而但談其所以作, 是 易 之一經, 非千萬世遵為法戒之書, 而一二人密傳元妙之書矣 68 於是釋經的目的並非純粹的將之視為一門學科來探討, 而是求其能合於人倫日用的實用價值 黃氏亦然, 對於 易 學之探究, 即強調人事吉凶 進退存亡所由決, 吉凶悔吝所由生 因此就歷來儒者所關注的諸多論題作闡釋 如論陰陽之先後 ; 黃氏以 周禮 天官 記載之 連山 歸藏 周易 等 三 易 為例, 分別指出說 : 連山易 如今地理家言天地之氣, 發源於崑崙天下名山大川起伏之所, 自始先山後水, 則有先陰後陽之教 ; 歸藏易 言生民之序, 其教亦先陰後陽者, 是以陰陽家言 玄牝門, 天地根, 必重萬物之母, 老子 65 易釋, 卷 3, 頁 儆居集 雜著四, 頁 皮錫瑞 : 經學歷史 ( 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年 ), 頁 紀昀總纂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易類, 卷 1, 頁

16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書祖軒轅, 其言有所本也 69 黃氏藉由陰陽家 地理學與神話傳說之觀點, 指出 連山 歸藏 皆為 先陰後陽 之演化結構 正如山有陰陽之屬性, 故 連山 即山先水後, 對應到 易 之陰陽即成為 先陰後陽 之演化結構 倘再證以 老子 所言陰為萬物之母, 則可知先陰後陽之發展軌跡 復以 易傳 尚書 周禮 為證, 由於坤乾乃 歸藏 取 坤 以藏之之義, 而 歸藏 坤 首 乾 次, 如 繫辭傳 一陰一陽之謂道 說卦傳 立天道, 曰陰陽, 都是先言陰而後言陽, 對照 尚書 禹貢 : 禹別九州, 隨山濬川, 任土作貢 禹敷土, 隨山刊木, 奠蒿山大川 也是先整治山林樹木, 再導引水道, 同於夏代 連山 先山後水, 先陰後陽之理 至於 周官 提到祭祀典禮中, 也將先妣視作重要的祭祀對象, 此皆陰先陽後之文化內涵, 是以其 義同 歸藏, 此皆古人先陰後陽之教也 70 至於以 乾 為首的 周易, 黃氏則曰 : 文王 周公重三綱, 遠追伏羲, 以 乾 之為君 為父 為夫者居首, 孔子述之于 坤 象傳曰 : 先迷失道, 後順得常 謂陰先陽則迷而失道, 陰後陽則順而有常 于 繫辭傳 曰 :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又以天地明乾坤之序, 皆 周易 之道也 71 黃氏舉文王 周公 孔子三人來說明乾主坤從之理, 從 坤 彖傳與 繫辭傳, 以及消息卦變, 來肯定 周易 中重陽的特質, 並以此說明君子隨時消息 勇敢果決之理 其博引以證, 將 陰先陽後 或 陽先陰後 之文化內涵與演變關係, 皆作詳細印證, 以見其合於人事的實用價值 又如對於 易 之 玩占 議題, 繫辭上 云 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認為君子平時居處 行動之時倘能玩味揣摩 易 象, 則自然能得天佑, 指出 易 之實用意義即在於觀象玩辭 黃氏亦就此實用價值, 闡明玩占應回歸人事為旨歸 其首先即云 : 易 所以占天數之吉凶也 而文王 周公 孔子之教人, 則顯而歸之于人事 隨 之 象 曰 : 元 亨 利 貞, 无咎 有德, 免咎 ; 无德, 則咎 文王之意, 左傳 言之矣! 72 黃氏本於占吉凶所重在於人事, 故舉 隨 卦辭之例, 即使所得斷辭為吉, 但是 69 易釋, 卷 4, 頁 易釋, 卷 4, 頁 易釋 云君子觀象玩辭, 可得天佑而吉 ( 卷 4, 頁 188) 72 易釋, 卷 4, 頁

17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德性不符, 也將無從得吉 此亦 左傳 之德義警示, 對照 左傳 中多處言及 德 的觀念, 如隱公四年有 臣間以德和民, 不間以亂, 僖公三十三年載 敬, 德之聚也 能敬必有德 德以治民, 君請用之 昭公二十年又曰 若有德之君, 外內不廢, 上下無怨, 動無違事, 其祝 史薦信, 無愧心, 73 皆強調君德之重要 故 易釋 即緣此重德之說, 而云 : 周公之爻辭, 有與 象 反言之者, 如 履 之 象傳 說 不咥人, 亨 爻曰 咥人, 凶 有一爻之中, 反正言之者, 師 之初曰 師出以律, 否臧凶 五曰 利執言, 无咎 長子帥師, 弟子輿尸, 貞凶 上曰 大君有命, 小人勿用, 大有 之三曰 公用亨于天子, 小人弗克, 隨 之四曰 隨有獲, 貞凶 有孚在道, 以明, 何咎, 其明者, 亦復如此 74 又如 履 卦雖然卦辭曰 履虎尾, 不咥人 所以能亨, 然而在六三爻辭中則明確指出 眇能視, 跛能履, 履虎尾, 咥人凶 若是本身德性不足, 在人事上又不知進退, 那麼本來坦蕩亨通之道, 亦將有凶險之變數 這正與 隨 卦辭之例相應 黃氏又舉 同人 六二交辭與卦辭為例, 雖然卦辭言 同人于野, 亨, 然而 同人 ( ) 六二爻也得中得位, 但由於在人事上 用心偏狹, 75 故終究致 吝 黃氏又舉同一爻辭中, 亦可比較出吉凶乃繫於人事, 如 師 初六曰 師出以律, 否凶, 即說明若無紀律, 將會有凶象 而在 師 卦上六則言 大君有命 與 小人勿用, 更是直接闡明人事上的是非判斷 此外, 黃氏又舉 大有 九三爻辭 隨 九四爻辭 臨 六三爻辭 剝 上九爻辭 革 上六爻辭, 此皆蘊涵人事是非於吉凶斷辭中 至於 象傳 常以人事是否得宜以詮釋經文, 黃氏亦分別舉出經 傳之吉凶 凶吉相反兩例以證之 如 需 九三爻辭說 需 于泥, 致寇至, 象徵處於危殆狀態, 但是九三之 象傳 則言 自我致寇, 敬慎不敗, 亦即如果能隨時莊敬而謹慎行事, 也將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其中的關鍵仍在人事上的敬慎得宜與否 至於爻辭吉而象辭有戒慎之意的例子, 黃氏則舉出 大有 六五 : 厥字爻如, 威如, 吉, 象傳 有言 威如之吉, 易而无備也 76 在爻辭為吉的情況下, 象傳 特設警戒之辭, 即是為了提醒人們勿忘實際行事才是吉凶之規準 可見 分見 左傳, 卷 17 卷 49, 頁 王弼注 同人 六二指出 : 應在乎五, 唯同於主, 過主則否, 用心偏狹鄙吝之道 ( 十三經注疏 周易 同人, 頁 45 ) 75 十三經注疏 周易 同人, 頁 朱熹注 大有 六五象傳曰 : 太柔, 則人將易之, 而完畏備之心 周易本義, 頁

18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玩占者, 當知爻言吉, 失其德則凶 ; 爻言凶, 反其失則吉也 77 認為所占卦爻辭為吉, 但是真正決定吉凶之依準, 仍存於人事之是否得宜 黃氏更以國運為例, 指出 : 逢盛運而有盛德, 則為舜 禹 ; 逢衰運而有凶德, 則為桀 紂 ; 運雖盛, 而以暴德絕之, 則為秦皇 ; 運雖衰, 而以盛德維之, 則為蜀漢 78 證以史實, 則國運之興衰顯然繫於人君之樹德與否, 亦即呼應 坤 卦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 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 之義, 強調豈可舍人事而言 易? 亦即落實人倫日用的實用價值 除上述二例之外, 易釋 卷四又如釋六十四卦不可旁通取象; 申鄭玄卦爻配十二時辰乃仰觀天 俯觀地之正論 再者釋重卦 天人相貫 重卦 卦變 筮理 觀變 觀象等, 闡發回歸天道流行發揮 易 學知人事與悉天命之實用價值, 在在顯示黃氏治經強調經世實用之原則 五 兼象數 義理, 復以史證 易 紀昀編纂 四庫全書 嘗就先秦以來 易 學史的源流與變遷發展歸納為 兩派六宗, 其云 : 易 之為書, 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左傳 所記諸占, 蓋猶太卜之遺 法 漢儒言象數, 去古未遠也, 一變而為京 焦, 入於禨祥, 再變而為陳 邵, 務窮造化, 易 遂不切於民用 王弼盡黜象數, 說以老 莊, 一變 而胡瑗 程子, 始闡明儒理, 再變而李光 楊萬里, 又參證史事, 易 遂日啟其論端 此兩派六宗, 已互相攻駁 79 倘再參照其 周易義象合纂序 文所云 : 要其大端而論, 則象數歧而三 : 一田 孟之 易, 一京 焦之 易, 一陳 邵之 易 也 義理亦歧而三 : 一王弼之 易, 一胡瑗之 易, 一李光 楊萬里之 易 80 綜合上說, 則兩派六宗之圖示如下 : 77 易釋, 卷 3, 頁 同上註, 頁 紀昀總纂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易類, 卷 1, 頁 1 80 紀昀 : 紀文達公遺集 周易義象合纂序 收入 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435, 卷 8, 頁

19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兩派六宗 象數派 義理派 象數宗 : 田王孫 孟喜等禨祥宗 : 焦延壽 京房等圖書宗 : 陳搏 邵雍等老莊宗 : 王弼 韓康伯等儒理宗 : 胡瑗 程伊川等史事宗 : 李光 楊萬里等 倘就上表而論, 漢儒大致而言重象數, 而宋儒則偏於義理 換言之, 漢代 易 學家善於以象數來解釋卦爻關係, 宋代 易 學家則明於義理以闡發天人之際 而黃氏對於象數 義理是否有所偏取, 就其嘗言避難時所攜帶的是 李氏 集解 王 注 孔 疏 程 傳 朱子 本義 及舊所鈔叢說, 並據以撰寫 易釋 來看, 李氏被視為重象數之書, 而王 孔 程 朱子之作則較重義理之闡發, 因此釋 易 亦兼參象數 義理, 並以史事證 易 ( 一 ) 以象數變化合君子之德黃氏主張融漢宋於一爐, 嘗指責輕漢學者以為漢學雜圖讖, 即訓詁 聲音 文字 制度 名物 事蹟孳孳考核, 而聖人之道不在, 是盡零碎也, 於是誤以為漢學皆支離之說 而輕宋學者亦視宋儒無極 太極 先天 後天之辯, 於經外多叢談, 即考驗身心, 推闡誠正, 亦為空言, 因此亦譏宋學之支離也 其實 經學, 漢 宋各有所發明, 後儒沒所長, 攻所短, 至叩其墨守之說, 則明知有害於經而故諱之, 是鬷戾家臣不敢知國者也 81 因此應當拋下派別成見, 以合於經義為要務, 於是兼采漢儒象數 與宋儒義理之長 如釋 謙 便直言 : 天下事惟善用柔, 迺堪用剛也 九三有君民之大德, 有事君之小心, 功能轉 坤, 其謙尤大, 此 乾 三 惕若 之君子也! 82 謙 為一陽五陰之卦, 而九三乃唯一之陽爻 黃氏以六爻皆陽的 乾 與六爻皆陰的 坤 說明 謙 九三之功用 在柔與剛中, 九三具有關鍵地位, 故 謙 九三以剛居陽位而得正, 黃氏指出此爻是由 乾 九三而來 乾 九三爻言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厲无咎, 其中甚具 自強不息 的精神與憂患意識, 而這同時也與 謙 九三爻 勞謙, 君子有終, 吉, 有著 象傳 所言 萬民服也 的功勞, 但更有著 功成不居 的 81 儆居集 漢宋學辯, 頁 易釋, 卷 1, 頁

20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謙退美德 經由 謙 九三爻的展示, 可將 謙 本為 坤 牝馬 的柔順德性, 配以 乾 飛龍 的造化之德 所以 謙 卦辭與九三爻辭皆言 君子有終, 而無 乾 過於剛健, 導致上九 亢龍有悔 的 盈不可久也 ; 也不會有 坤 過於柔弱, 而導致壓抑過久, 造成一觸即發的 龍戰于野 的衝突 謙 有為有守的恰當表現, 即在九三爻中展現出來, 亦即象數爻位歷程變化與君子德性義理展現的相合明例 於是, 黃氏便強調其中之義理當在推演人事之 善於用柔 而非橫衝直撞, 尤以上位者之君王更當引以為惕, 以免引來戰爭災禍 再如釋 豐 謂 : 豐 上傳 自藏 當作 自戕 豐 與 離 祇上爻之變, 上變為六, 其屋彌豐, 其家益蔽, 雖目中之明, 无不蔽矣 然蔽人者, 終自戕, 小人何益于身家哉? 此聖人為小人戒, 未嘗不為小人謀也 83 首先指出 豐 上六象傳的 自藏 應作為 自戕, 亦即自我傷害 其詮釋乃是經由 離 上九與 豐 上六的象數比較, 指出兩卦之異僅在於上爻, 本來 重明以麗乎正 的 離, 在經過上爻陽變陰而成 豐 之後, 雖然有了上六屋蓋的遮蔽, 但也將 離 日加以隔絕, 於是失去日光豐照天下的富麗, 恐將會有自取滅亡的危險性, 且對於家園甚至國家都將無益 進而認為 此聖人為小人戒, 未嘗不為小人謀也, 亦即同於 繫辭傳 小人不恥不仁, 不畏不義, 不見利, 不勸 不威 不懲 小懲而大誡, 此小人之褔 之義作出進一步之發揮 84 繫辭傳 僅說明對小人的懲戒, 黃氏則進一步說明小人不可以將自我德義遮蔽, 而失去中正光明 如此為小人憂患謀慮, 方為 周易 仁義立人之道 可知黃氏釋 易 雖重義理卻又兼論象數, 將卦爻象數的提示運用於德性論述中並加以闡發, 再由義理闡發以盡 易 道的論述, 兼顧 周易 卦爻陰陽變化之本 ( 二 ) 以人事吉凶印證之道德觀至於六宗之一的 史事 一派, 由於史乃真正發生之事件, 故歷來儒者常以經史並舉, 或認為經史同源, 或論六經皆史, 遂常將經 史中之事件或制度, 援以印證於經典中, 正符於清儒強調實事求是之學術性格, 故以史證經亦成為一種解 易 的途徑 試探以史治 易 之源流與表現形式, 最早者當推 易傳, 其通過對 周易 成書及作者之追溯及探討, 表現出作者以史事解決 易 學問題的方法 而帛書 易傳 用史事解說 周易 卦爻辭則開以史治 易 之先河 再者, 鄭玄以 周禮 參史事 晉干寶本之殷周史揭證 周易 等等, 皆為以史 83 易釋, 卷 3, 頁 十三經注疏 繫辭傳下, 頁

21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證 易 之例 而從研究方法言之, 以史治 易 大致分為三種形式 : 其一為 以史注 易, 即從史料中引出結論; 其二為 以史證 易, 即以史事印證和闡發其中所蘊含之大道, 而史事乃成為闡衍易學思想和構築理論體系之材料 其三為 以史代 易, 主張經即史, 皆認同六經皆史的觀點 85 而黃氏承襲浙東重史之學術取向, 亦兼治史學, 其文集中便撰有 史說 五卷, 探索歷代史事並評價其得失, 故其 易釋 則亦常見其援其所長之史例解經之處 如卷一釋 晉, 即以三國史事以證經, 其言 : 維用伐邑, 其蜀即帝位, 議伐中原之象乎? 初未受命, 裕元咎, 此三顧茅廬, 許以馳驅之時乎? 二 受 福 愁如 所謂 後值傾覆, 受任于敗軍之際, 奉命于危難之中 乎? 三 眾允 上行其定益都 為軍師, 眾信治蜀之績乎? 初曰 摧如 二曰 愁如, 言初未晉 受命 二未晉 受福 之前也, 四為 鼫鼠 則摧如 五未升上則愁如 鼫鼠 則曹魏是也 86 其中以三國史事與蜀漢諸葛事蹟來相擬 晉 卦各爻 如以蜀始立國的事蹟來說明 晉 卦辭 康侯用錫馬蕃庶 接著解釋六五 往吉 與上九 維用伐邑, 以蜀漢即帝位後議伐曹魏 問鼎中原 而初爻 裕无咎 與小 象 未受命 則以劉備三顧茅廬之事來印證 而注六二爻 受 愁如 則以劉備軍隊揮軍吳國商議抗魏等事蹟來說明 至於釋六三爻 眾允 上行 則以蜀漢定益都 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 而使眾人相信治蜀之良策政績等事為例證 最後再以篡漢的曹魏來說明九四爻辭中的 鼫鼠, 在在顯示熟於三國史事, 並以史事發展以闡釋 晉 卦之巧妙 再如釋 明夷, 黃氏將六爻分別以商 周兩代遞嬗事蹟, 加以詮說 依照 明夷 之初九爻辭曰 明夷于飛, 垂其翼 君子于行, 三日不食 有攸往, 主人有言 87 黃氏指出此 不食 是就歷史上伯夷之待海濱事蹟而言, 由於初九爻位與五 上爻位相隔尚遠, 是早知商紂為昏闇不明之君, 於是伯夷 不食而早行 以明志也 明夷 六二 象傳 為 順以則也, 雖然商紂暴虐無道, 但文王既為人臣, 而商朝尚不該滅, 所以黃氏認為歎息于時之无可如何, 乃是文王之順以則也 至於 明夷 九三爻, 黃氏以卦變說解, 由於武王能行君子 大人之道, 所以伐紂是為陽長, 於是大君 臨 變為 泰, 而天道 良臣 百姓皆有志一 85 關於以史治 易 之形式 特點 代表儒者, 詳參林忠軍 : 論以史治 易 收入朱伯崑主編 國際易學研究 第四輯 ( 北京 : 華夏出版社,1998 年 ), 頁 易釋, 卷 1, 頁 十三經注疏 周易, 卷第 4, 頁

22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同齊心伐紂 相對地, 商紂自恃得君位, 強升陽位以肆虐百姓, 於大君 臨 變為 明夷, 只有九二陽爻強升成為九三爻, 而使第二爻中道虛空 國勢衰微, 而成 明夷 之勢 而 明夷 六四爻辭為 入于左腹, 獲明夷之心, 於出門庭, 黃氏亦認為此時是 太師疵 少師彊抱器歸周之象, 可知商紂失德而導致眾叛親離, 使臣子 出門庭 也 明夷 六五爻辭為 箕子之明夷, 利貞, 正如商朝雖國勢未亡, 但是紂王不理國事, 昏闇不明, 連最後的忠臣箕子也被囚禁, 雖然有 紂未亡之象, 但亡國已是可預知的事了 明夷 上六爻辭為 不明, 晦, 初登于天, 後入於地, 88 正如商朝在強盛數百年後, 已是明晦入地而為 紂既亡之象 也 黃氏將 明夷 六爻整體脈絡, 透過商 周兩代遞嬗之史事顯示出來, 此即以史證 易 之例 此外, 黃氏又以史事比較之方式而論 易, 如卷四 釋玩占 曰 : 天運之盛衰與人事之得失, 兩相合以見吉凶也 逢盛運而有盛德, 則為舜 禹 ; 逢衰運而有凶德, 則為桀 紂 ; 運雖盛而以暴德絕之, 則為秦皇 ; 運雖衰而以盛德維之, 則為蜀漢 中主之醇疵不同, 吉凶亦異, 安可舍人事而言之歟? 89 其闡明占筮必須以人事為依歸, 雖一代之興盛確實是有天運之成份, 倘不回歸人事而論, 終不可以長久, 亦即落實人倫日用之實際功用 所以舜 禹為開國之君, 因其本身自修德性, 又能夠得到君臣 百姓的愛戴, 所以開一代之盛世 ; 桀 紂亡國之君, 則一來荒淫無道, 又國勢已衰, 所以結束一朝之國運 ; 再以秦始皇與蜀漢昭烈帝事蹟相比, 也是可以知道君王應該以發揮德性 施行德政, 作為吉凶的依歸, 否則徒有盛運, 也將只有一時國運而已 黃氏藉由數件獨立之史實比較, 清楚闡釋 易 占重人事得失的特點, 重視 易 學合於人事的實用價值 六 結論 黃氏釋 易 非逐字 逐句箋注, 而是以論說方式解釋經義, 故將象爻辭合釋, 以明卦 爻辭皆一意相承 ; 復以清儒好用之釋例方式, 將 易 卦辭中之同辭合釋, 使其俱歸於一義 ; 又申論舊說之有不妥者, 使 易 之全體大明, 得以反應清儒經世致用之時代共識, 尤以徵 易 象於史實時事, 強調 易 道乃聖人垂教, 闡發知人事, 悉天命之旨 其論辯頗見歸本於鄭玄, 又能融攝眾說, 足 88 本段引文見於 十三經注疏 周易, 卷第 4, 頁 易釋, 卷 4, 頁

23 黃式三 易釋 的 通貫 精神 見其有宗主而無門戶之治學性格 誠如其摯友傅夢占所云 : 囊括古今注說而實事求是, 以此羽翼往聖之書, 非逞臆辨, 此真 易 道之綱領, 發前人所未發 90 即肯定黃氏學無藩籬, 注重通貫精神而對於歷來 易 卦詮釋歸納與統整之功 綜觀黃式三之釋 易 特色乃以 通貫 為其綱領, 然而近來諸多學者認為 易 之經文成於周初, 傳文中最早的 彖 象, 則成於戰國中晚期, 其間相差近六 七百年, 如何證明傳文的解釋必合於經文原意? 況且 十翼 未必成於一人之手, 思想本就歧異, 故主張 易 學當以經解經 傳歸傳的解法以求合於本義 筆者以為, 今日固然不該將 經傳 視為一體, 然而通過黃氏之論述, 其融會彖 爻 傳之所合, 重視 經 傳 之間的通貫精神 誠如胡玉縉 ( )) 作 續四庫提要三種, 即評價 易釋 : 融會全經, 不泥于一章一句, 在 易 說中最為通貫 91 故能在 通貫經傳 的綱領下, 辨析是非, 融攝諸經, 合釋分析以求通解, 除了能掃除清代儒者漢 宋標榜之陋習, 體現浙東學術博洽融通之特色外, 亦得以觀察 易經 和 易傳 之間仍有一定的 通貫 之處, 此亦黃氏 易 學之價值所在 傅夢占 : 易釋敘, 收入 易釋, 頁 3 胡玉縉撰 吳格整理 : 續四庫提要三種 ( 上海 :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年 ), 頁

24 東吳中文學報 第十六期 The value of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Huang Shi-San 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of Changes Shang, Jou Abstract Huang Se Sun is a philosopher in Jiaqing Daoguang period which scholars advocated the incorporation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spiritual interpretation of Yi-Jing ( Book of Changes or Classic of Changes ). They strongly believed a laureate scholars should focus on the meaningful comprehension rather than different factions of the research. Furthermore, they supposed that denotation signs (Gua) should be valued as important as its connotation behind. Different from some scholars such as, HwiDon and Chang HwiYen insisted the doctrinaire has higher value, Huang encouraged the liberal perspective and should dominate the study of Yi-Jing. Huang affirmed the theme of any study is the wisdom rather than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His collections and references without any boundary to accomplish an extensive view for the study, and they are all supported with abundant factual evidences from his research. He claimed what makes a theory distinctive over time is its contents rather than the people who are holding it. Therefore, he enhanced the correlation of 64 Gua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each Gua. Moreover, he distinguished the analysis from different scholars and determined the substantial principle of Yi-Jing. His study surely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shaping the philosophy in the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 Yi-Shih,publication interpretation, academy of Ching dynasty, Study of Yi in Ching dynasty Miss. Shang, Jou is a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t 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吳秉勳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摘 要 關鍵詞 : 三國演義 魯肅 人物形象 儒家 25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1 1973 2 3 1982 4 2000 5 1 19771271 21021973 1022-23 31071996 12 110-115 4 1982 01 71-75 5 20063 78-79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2 990027 Chinese 248 30 (02)2299-9006 (02)2299-9110 99 5 1 1 二 詩 詩 文 本 趙 幼 文 曹 植 集 校 注 一 書 2 2 3 4 2 此 處 論 點 參 見 張 淑 香,< 三 面 夏 娃 - 漢 魏 六 朝 詩 中 女 性 美 的 塑 像 >, 中 外 文 學 第 15 卷 第 10 期 ; 及 趙 彩 花,< 先 秦 到 漢 代 詩

More information

102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041-1111 1 57 894 奝 2 1098-1102 1 32 1997 593-605 2 2 1975 247-268

102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041-1111 1 57 894 奝 2 1098-1102 1 32 1997 593-605 2 2 1975 247-268 BIBLID 0254-4466(2010)28:1 pp. 101-123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 民 國 99 年 3 月 ) ** * 大 江 匡 房 江 談 抄 詩 話 日 本 北 宋 2009 3 18 2009 9 20 2010 1 27 * ** 97-2410-H-003-144-MY3 101 102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041-111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從易經推算原理談洞燭機先防範未然之道

從易經推算原理談洞燭機先防範未然之道 易經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103 年 7 月 5 日 1 人的一生, 由於感到精神上的茫然, 生活上的無定, 常會對個人的生存價值產生懷疑, 而對未來更是有著莫名的恐懼 因此, 構想未來 推斷未來, 以滿足洞燭機先的心理, 便如是而產生了 103 年 7 月 5 日 2 一 自然界的象徵符號 古代聖人觀察自然現象, 發現宇宙間一切事物, 都具有陰陽兩性 - - - 便是所謂的陰爻與陽爻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 第三期 書目文獻 1 2 二 獨著 / 編譯書目述評 (Auguste Comte,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 第三期 書目文獻 1 2 二 獨著 / 編譯書目述評 (Auguste Comte, ) 書目文獻 民國文人易君左著作述要 王兵 * 一 前言 (1899-1972) * 王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227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 第三期 書目文獻 1 2 二 獨著 / 編譯書目述評 1. 2. 3. (Auguste Comte,1798-1857) 1 2 1981 11 678 1961 2 228 書目文獻 民國文人易君左著作述要 4. 5. 6.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五章 金士升易學中的哲學思想.doc

Microsoft Word - 第五章  金士升易學中的哲學思想.doc 第 五 章 金 士 升 易 學 中 的 哲 學 思 想 金 士 升 曾 為 明 末 諸 生, 自 然 受 到 明 代 程 朱 官 學 的 影 響 在 第 二 章 金 士 升 易 學 淵 源 中 又 可 看 出 其 受 到 漢 宋 元 明 諸 多 易 學 家 的 影 響 另 外, 明 亡 後, 金 士 升 賣 卜 為 生, 王 學 末 流 在 民 間 廣 泛 的 傳 播 陽 明 心 學, 從 金 士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7 291308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提 要 關 鍵 詞 : 儀 禮 鄭 玄 儀 禮 注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禮 學 訓 詁 注 釋 學 291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一 前 言 ( 一 ) 鄭 玄 朱 熹 禮 學 的 地 位 和 意 義 : 292 ( 二 ) 關 於 敖 繼 公 知 人 論 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BIBLID 0254-4466(2010)28:1 pp. 157-189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 民 國 99 年 3 月 ) ** * 1526-1590 忬 1507-1560 1 2009 2 11 2009 5 26 2010 1 27 * ** NSC93-2411-H-031-016 NSC94-2411-H-031-014 1 2002 157 158 漢 學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292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292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BIBLID 0254-4466(2010)28:3 pp. 291-32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 民國 99 年 9 月 ) * 1930 關鍵詞 : 1930 1900-1950 1744-1832 1 2009 7 24 2010 3 312010 8 11 * 1 2009 291 292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38 2008 1789 1730-1797 2 156

More information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2012 年 3 月 頁 205-234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陳 金 英 摘 要 宋 代, 是 一 個 茶 風 熾 盛 的 朝 代, 而 代 表 宋 代 的 文 學 體 裁 宋 詞, 正 是 蘊 含 大 量 飲 茶 風 俗 的 重 要 文 獻 然 而 歷 來 研 究 宋 詞 或 研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2006 6 139 170 1849 139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2009)27:4 pp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147

BIBLID (2009)27:4 pp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147 BIBLID 0254-4466(2009)27:4 pp. 147-178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1376-1383 * 1310-1381 1357-1402 2008 11 3 2009 10 21 * 147 148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1 2 3 1 1993 164 John Dardess John Dardess, Confucianism

More information

6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Andrew H. Plaks (2004.1):

6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Andrew H. Plaks (2004.1): BIBLID 0254-4466(2010)28:3 pp. 63-97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 民國 99 年 9 月 ) ** * 165 2009 5 11 2010 7 28 2010 8 11 * ** 2008 8 28 63 6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1891-1962 1881-1936 1 2 3 4 5 1 2004 322-323 2 6 1983 170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第二輯 : 性情之教 第三輯 : 孔子教我們甚麼? 附錄

第二輯 : 性情之教 第三輯 : 孔子教我們甚麼? 附錄 目錄 上篇 : 論語 性情學序論...3...12...23...33...43...54...64...75...89...98...114...141 下篇 : 霍韜晦講 論語 鳳凰衛視同名節目播出記錄稿第一輯 : 現代社會與孔子之教...157 13...163...170...176 第二輯 : 性情之教...185...191...195...200...204 第三輯 : 孔子教我們甚麼?...211...216...221...226...231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1

1 1 () () 2 () () 1987 1988 () () 2010 來 理 3 () () () () () 4 () ( ) ( ) 來 理 () 1 5 高中生對手搖杯飲料之成癮度探討 高中生對手搖杯飲料之成癮度探討 以東港海事為例 價格便 宜 14% 離家近 12% 特色茶 飲 店面 19% 設計 3% 品牌 10% 促銷活 動 8% 品質 14% 碳酸 咖啡 6% 2% 服 務 態 度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一 Hot Potatoes 命 題 軟 體 操 作 說 明 一 註 冊 操 作 程 序 1. 進 入 Hot Potatoes 的 官 方 網 站 網 址 http://web.uvic.ca/hrd/hotpot/index.htm 並 點 選 Register 2. 點 選 read the licence terms. 閱 讀 使 用 說 明 3. 點 選 I have read the licens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王詩評.doc

Microsoft Word 王詩評.doc 9 100 3 119 142 119 蘇氏易傳 是北宋文豪蘇軾的 易 學代表作, 是書揉合諸家之學, 以 易 為明道之器, 著眼於一切近人事 人情者立論, 故素來將蘇軾劃歸於義理派 易 家 然綜觀全書, 並非純就義理論說, 蘇軾亦採用漢代之象數說, 呈現象數 義理兼綜之博雅學風 漢人論 易, 特重卦氣說, 蘇軾尤以十二消息卦為重 故本文擬從 卦配節候之卦氣模式 陰陽消息論人事進退 釋 易 兼綜義理與象數

More information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93 98 臺中高工 張麗美老師 93 98 93 10 98 19 93 98 --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93 94 95 96 97 98 1.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1 2 1 1 1 1 2.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3 3 3 3 2 4 3.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2 2 3 2 2 3 4.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目錄.doc

Microsoft Word - 目錄.doc 義理 象數與圖書之兼綜 - 朱震易學研究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Yili, Xiang-Shu, and Tu-Shu A Study on Zhu Zhen s Yi Theory 目 次 緒論 17 Introduction 25 第一章宋代易學發展的兼綜典範..35 第一節宋代易學發展的歷史角色 35 第二節象數 義理與圖書兼綜的典型 42 一 漢代象數易學再現的典範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第一章 詩 經 之 植 物 素 材 概 說 詩 經 之 植 物 素 材 概 說 周 明 儀 台 南 女 子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詩 經 為 中 國 最 早 之 詩 歌 總 集, 其 內 容 之 豐, 儼 然 如 上 古 時 期 之 動 植 物 百 科 辭 典, 而 其 作 法 及 內 容 對 後 世 文 學 作 品 更 有 深 遠 影 響 就 植 物 素 材 而 言, 現

More information

襍 0-6 - -162-

襍 0-6 - -162- 00 6 章 太 炎 早 年 的 春 秋 左 傳 學 與 清 代 公 羊 學 的 關 係 以 春 秋 左 傳 讀 為 討 論 中 心 一 引 言 (6-6) () (06-0) 000 0-161- 襍 0-6 - -162- 6 6 00-6 - (6-) -0 0-6 - 00-00 - 6- -163- 二 公 羊 學 三 科 九 旨 簡 述 疎 10 11 10 6 b 11 00-164-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中 正 漢 學 研 究 2012 年 第 一 期 ( 總 第 十 九 期 ) 2012 年 6 月 頁 111~134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111 從 哀 傷 到 哀 而 不 傷 : 陳 子 昂 與 張 九 齡 的 感 遇 詩 對 比 研 究 * 丁 涵 摘 要 在 中 國 古 典 文 學 語 境 中, 一 個 主 題 的 奠 立 往 往 需 要 歷 時 彌 久, 而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53-276 20 1 91 6 * 253 254 20 1 1724-1805 1 1729-1781 2 3 4 1 1980 6 3 2 1974 54 1967 223 3 1755 1980 106 4 1966 7 255 5 6 7 8 5 1325 4 7 6 1979 1933 7 19 7 8 4 2000.12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一編.doc

Microsoft Word - 第一編.doc 第一編國文文選精編... 1-1 古者庖犧氏 章 周易繫辭下...1-3 七月 詩經豳風...1-13 秦晉殽之戰 左傳...1-27 秋水 莊子...1-45 養生主 莊子...1-66 天論 荀子...1-76 牧民 ( 三章 ) 管子...1-96 兼愛 墨翟...1-103 定法 韓非...1-110 學記 禮記...1-120 管晏列傳 司馬遷...1-142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敘 班固...1-159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管 理 師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規 劃 師 術 科 考 試 題 解 製 作 單 位 :TMCA 台 灣 行 動 商 務 運 籌 管 理 協 會 證 照 評 測 試 務 中 心 1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引 新 北 市 電 子 遊 戲 場 業 設 置 辦 法 作 為 否 准 訴 願 人 申 請 公 司 變 更 登 記 之 依 據, 顯 有 違 誤, 將 前 揭 處 分 撤 銷, 命 原 處 分 機 關 另 為 適 法 之 處 分 原 處 分 機 關 乃 重 行 審 酌, 並 以 訴 願 人 申 請

引 新 北 市 電 子 遊 戲 場 業 設 置 辦 法 作 為 否 准 訴 願 人 申 請 公 司 變 更 登 記 之 依 據, 顯 有 違 誤, 將 前 揭 處 分 撤 銷, 命 原 處 分 機 關 另 為 適 法 之 處 分 原 處 分 機 關 乃 重 行 審 酌, 並 以 訴 願 人 申 請 經 濟 部 訴 願 決 定 書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06 月 13 日 經 訴 字 第 10506306380 號 訴 願 人 : 鑫 賀 電 子 遊 戲 場 業 有 限 公 司 指 定 送 達 地 址 : 新 北 市 板 橋 區 文 化 路 1 段 266 號 13 樓 代 表 人 : 黃 芹 君 訴 願 人 因 申 請 公 司 遷 址 及 修 正 章 程 變 更 登 記 事 件, 不 服

More information

95期.cdr

95期.cdr 屬於雙翅目果實蠅科之害蟲 為葫蘆科與茄科作物之主要害 蟲 周年可見 雌蠅以產卵管插入瓜果內產卵 孵化之幼蟲於瓜果 內縱橫蛀食而導致腐爛 老熟幼蟲脫離 瓜果彈跳進入土中化蛹 完成一世代之 時 間 隨 季 節 不 同 約22-45天 不 等 一 年 發 生6 7代 目 前 為 瓜 果 類 種 植 最 難 防 治 之害蟲 除了於瓜實期為害 尚可為害 瓜藤與花器 未套袋之瓜果則無一幸 免 絲瓜受害瓜果表面於雌蠅產卵部位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二 期 2000 年 7 月 頁 33-68 東 華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學 院 論 宋 代 以 詩 為 詞 現 象 及 其 在 中 國 文 學 史 論 上 的 意 義 提 要 關 鍵 詞 : 以 詩 為 詞 文 學 史 論 本 色 辨 體 反 辨 體 描 述 義 評 價 義 規 範 義 豪 放 婉 約 雅 正 本 質 體 源 主 體 失 位 主 體 復 位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

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 清 代 詞 論 中 的 比 興 寄 託 說 析 論 1 以 雲 間 陽 羨 浙 西 三 大 詞 派 為 探 究 中 心 本 文 發 表 於 2010 年 6 月, 彰 師 大 國 文 系 彰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期, 頁 7-58 黃 雅 莉 摘 要 比 興 寄 託 說, 在 傳 統 詵 學 中 有 著 悠 久 的 歷 史, 詞 作 為 一 種 娛 樂 文 學, 原 本 並 沒 有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 夜 間 專 班 )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周 鼎 珩 易 學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柱 言 撰 指 導 教 授 : 黃 忠 天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六 月 提 要 本 論 文 以 周 鼎 珩 易 學 之 研 究 為 題, 全 文 共 分 六 章, 大 約 十 一 萬 字 旨 在 探 討 周 鼎 珩 先 生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7 期 壹 前言 (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7 期 壹 前言 ( ) 從為民喉舌到探求民瘼 - 臺灣省議員與省諮議員的重要提案與議題淺析 (1959 2010) 從為民喉舌到探求民瘼 - 臺灣省議員與省諮議員的重要提案與議題淺析 (1959 2010) 王靜儀 *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 摘 要 1959 4 30 615 1959 1998 13 關鍵詞 : 臺灣省議員 臺灣省諮議員 重要提案 74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7 期 壹 前言 1951 1950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臺 中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學 報 第 三 期 國 立 臺 中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印 行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十 二 月 出 版 目 次 大 象 傳 之 需 卦 飲 食 宴 樂 彙 考 高 志 成 1 唐 代 隱 逸 文 化 : 以 大 環 境 的 觀 察 為 中 心 林 燕 玲 25 由 詩 檢 定 蘇 軾 的 天 文 能 力 廖 藤 葉 41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71975869 選輯衛生醫療檔案之意涵 Implication of Health Archives Selective Compilation Wu, Shiao-Chi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Polic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e-mail: scwu@ym.edu.tw Chen, Mei-Jung

More information

臺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八期 2015 年 3 月 頁 85 ~ 120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晏斯盛以傳解經的 易 學理念與實踐 楊自平 * 提 要 晏斯盛 ( 字虞際, 號一齋,? -1752) 為清中葉 易 學家, 強調 易 為聖人藉卜筮以明義理之書, 主張即 易 以明象言理, 並以一陰一陽的易簡思

臺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八期 2015 年 3 月 頁 85 ~ 120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晏斯盛以傳解經的 易 學理念與實踐 楊自平 * 提 要 晏斯盛 ( 字虞際, 號一齋,? -1752) 為清中葉 易 學家, 強調 易 為聖人藉卜筮以明義理之書, 主張即 易 以明象言理, 並以一陰一陽的易簡思 臺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八期 2015 年 3 月 頁 85 ~ 120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晏斯盛以傳解經的 易 學理念與實踐 楊自平 * 提 要 晏斯盛 ( 字虞際, 號一齋,? -1752) 為清中葉 易 學家, 強調 易 為聖人藉卜筮以明義理之書, 主張即 易 以明象言理, 並以一陰一陽的易簡思想為 易 的核心義理 晏氏以成卦原則及成卦後原則的二重區分論通例, 成卦原則據 繫辭傳 肯定重卦說,

More information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Title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醮儀紀實 Author(s) Palmer, DA; Yu, WT Citatio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香港, 2011 年 4 月 21-23 日. I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p. 469-502 Issued Date 2013 URL http://hdl.handle.net/10722/205323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目 錄 2016 年 中 國 語 文 科 試 卷 三 聆 聽 及 綜 合 能 力 考 核 樣 本 試 卷 示 例 及 說 明 前 言 1 第 五 級 示 例 一 2 第 五 級 示 例 二 11 第 四 級 示 例 一 20 第 四 級 示 例 二 28 第 三 級 示 例 一 37 第 三 級 示 例 二 45 第 二 級 示 例 一 53 第 二 級 示 例 二 61 第 一 級 示 例 一 68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易經概論

易經概論 易經思維與生命教育 2008/04/1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孫劍秋主任 人的一生, 由於感到精神上的茫然, 生活上的無定, 常會對個人的生存價值產生懷疑, 而對未來更是有著莫名的恐懼 因此, 構想未來 推斷未來, 以滿足洞燭機先的心理, 便如是而產生了 易經, 向來為國人所重視 傳統讀書人認為它是我國學術的源頭, 道家則認 為它是煉丹養生旳憑據 醫家拿它來說明醫理 天文家也用它來闡明星象,

More information

A-錢穆宗教觀-171

A-錢穆宗教觀-171 台 南 應 用 科 大 學 報 第 32 期 人 文 管 理 類 頁 171-186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0 月 錢 穆 宗 教 觀 析 論 以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觀 察 核 心 梁 淑 芳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可 謂 一 代 通 儒 本 文 以 其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主, 輔 以 錢 穆 的 其 餘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草案)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草案) 兆 豐 國 際 商 業 銀 行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第 一 條 第 二 條 為 建 立 本 公 司 良 好 董 事 會 治 理 制 度 健 全 監 督 功 能 及 強 化 管 理 機 能, 爰 依 公 開 發 行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辦 法 第 二 條 訂 定 本 規 則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之 主 要 議 事 內 容 作 業 程 序 議 事 錄 應 載 明 事 項 公 告 及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5 5 - b 凖 -206-

5 5 - b 凖 -206- 00 055 論 三 卷 本 京 氏 易 傳, 兼 及 京 房 的 六 日 七 分 說 一 前 言 005 0 00 0 0 0 0-0 00-205- 5 5 - b 凖 -206- 0 13 0b 10 5-11 55 50 a-a 5-5 b 12 13 5-207- 15 二 飛 爻 伏 爻 世 爻 及 二 十 八 宿 入 卦 14 5 5 5/5 5/ 15 00 0 16 00 - -20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制 訂 及 修 正 紀 錄 一 本 規 則 初 版 於 2012 年 7 月 21 日 制 訂 二 本 規 則 第 一 次 修 訂 於 2013 年 6 月 29 日 三 本 規 則 第 二 次 修 訂 於 2014 年 6 月 25 日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第 1 條 本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

反 之, 若 連 帶 保 證 乃 保 證 人 與 主 債 務 人 間 之 連 帶, 連 帶 保 證 人 無 先 訴 抗 辯 權 ( 最 高 法 院 45 年 度 台 上 字 第 1426 號 判 決 參 照 ) 例 如 : 甲 乙 丙 三 人 共 同 保 證 A 銀 行 融 資 於 B 公 司 之

反 之, 若 連 帶 保 證 乃 保 證 人 與 主 債 務 人 間 之 連 帶, 連 帶 保 證 人 無 先 訴 抗 辯 權 ( 最 高 法 院 45 年 度 台 上 字 第 1426 號 判 決 參 照 ) 例 如 : 甲 乙 丙 三 人 共 同 保 證 A 銀 行 融 資 於 B 公 司 之 102_2 財 3B 債 各 期 末 考 試 題 ( 林 信 和 ) 註 一 : 不 參 看 法 典, 不 作 弊, 憑 自 己 的 實 力 作 答, 字 體 端 正 適 中 附 法 條 判 決 判 例 及 理 由 註 二 : 請 按 考 題 所 示 題 序 號 碼 逐 一 作 答 以 利 得 分! 請 善 用 暑 期 進 補 厚 植 根 基, 因 為 你 值 得! 一 請 教 幾 個 法 律 概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色 彩 是 人 的 視 覺 機 制 所 創 造 出 來 用 以 探 究 環 境 的 工 具, 它 不 僅 能 提 供 辨 識 的 作 用, 還 具 有 知 覺 與 文 化 上 的 意 涵, 並 能 引 發 強 烈 到 超 越 理 智 的 情 緒 反 應, 對 人 類 的 生 活 影 響 十 分 深 遠 2120 21 3 30 20109453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icrosoft Word - 德 霖 學 報 第 二 十 一 期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六 月 李 商 隱 詩 學 箋 釋 方 法 探 析 以 回 中 牡 丹 爲 雨 所 敗 二 首 之 彙 評 進 行 詮 解 李 商 隱 詩 學 箋 釋 方 法 探 析 以 回 中 牡 丹 爲 雨 所 敗 二 首 之 彙 評 進 行 詮 解 陳 秀 美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明 清 以 來 諸 家 箋 釋 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doc

Microsoft Word - 24.doc 水 陸 畢 陳 晚 明 飲 食 風 尚 初 探 蕭 慧 媛 桃 園 創 新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與 休 閒 事 業 管 理 系 摘 要 飲 食 是 人 類 維 持 與 發 展 生 命 的 基 礎 之 一, 飲 食 風 尚 會 隨 著 社 會 地 位 物 質 條 件 以 及 人 為 因 素 轉 移, 不 同 階 層 的 飲 食 方 式, 往 往 標 誌 著 他 們 的 社 會 身 分, 甚 至 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九 期 2010 年 07 月 頁 51-8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蒙 以 養 正 李 贄 九 正 易 因 之 蒙 卦 解 與 童 心 說 袁 光 儀 * 摘 要 本 論 文 主 要 藉 由 李 贄 的 九 正 易 因 一 書 中 對 蒙 卦 的 闡 釋, 與 其 眾 所 週 知 的 童 心 說 作 一 對 照 與 印 證 李 贄 長 期 被 視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總 統 令 中 華 民 國 1 0 2 年 1 月 9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 0 2 0 0 0 00811 號 茲 修 正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條 例 第 一 條 第 三 條 至 第 五 條 及 第 六 條 之 一 至 第 九 條 條 文, 公 布 之 總 統 馬 英 九 行 政 院 院 長 陳 冲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條 例 修 正 第 一 條 第 三 條 至 第 五 條 及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