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Final Collated Thesis.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Final Collated Thesis.doc"

Transcription

1 宋代状元研究 第一章前言 状元是科举中的第一名, 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最终登上了榜中的顶端, 实属不易 自古以來, 人们给状元报以赞许的眼光和崇高的荣耀 在科举时代, 状元 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与深远的影响 有关状元的故事与美谈传颂不断, 不但在史书 文学作品中 表演舞台上, 而且渗透到生活习俗 饮食起居等领域,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就以宋代 ( 公元 年 ) 的状元来看, 明人朱希召就编撰了 宋历科状元录, 记载了两宋 118 名状元的事迹 有关状元的的事迹不但记载于史书, 而且从唐宋时起, 就被编为小说或剧本, 广为流传 这些文学作品大多数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状元的悲喜离合 辛酸苦辣 善恶美丑等各种生活百态 例如写宋代状元呂蒙正的南戏 破窑记 便是一个好例子 状元作为出类拔萃 吉祥如意的象征, 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宋代就有一种牡丹花被命名为 状元红 也有一种荔枝称为 状元红 另外, 许多成语典故和谚语如 金榜提名 状元及第 连中三元 行行出状元 等都是状元文化中影响深远的术语 无论是在科举时代或是现代, 状元的文物或文学作品更是抢手的收藏品, 价值很高 自有科举制度以来, 朝廷对登科者, 特别是状元, 都有许多特别的优待 例如宋代对状元有 给驺 制度, 这也是皇帝给予新科状元的一种特殊的荣宠, 其他登科者是无法享受的 1 有学者认为从总体看, 在优礼进士方面, 宋代较唐代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尹洙曾说 : 状元登第, 虽将兵数十万, 恢复幽蓟, 逐强虏于穷漠, 凯歌劳还, 献捷太庙, 其荣也不可及也 这说明状元的地位崇高, 并非一般进士可以相比 宋代登第进士特殊的待遇能从皇帝恩例 ( 赐诗 箴等 赐钱 赐绿袍 靴 笏 为状元差导从和赐闻喜宴 ) 与期集庆典 ( 置状元局 朝谢 拜黄甲 叙同年 乡会 谒谢先圣 先师 游西湖 名园及试射等, 最后是归里 ) 两大方面窥探出来 2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恩例或待遇中, 有两项 ( 为状元差导从和置状元局 ) 仅限于状元, 这是其他登科者所无法享受的 从宋代起, 在一些地方还兴起一股为新科状元立 状元坊 的风气, 其后历代相沿 所谓 洞房花烛夜, 金榜提名时, 何况是榜中之首的状元, 其荣耀之大, 可说是衣锦还乡 光宗耀祖 余英时则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宋代状元的重要性, 其引 能改斋漫录 : 贾黯以庆历丙戌 ( 六年,1046), 廷试第一 往谢杜公 ( 衍 ) ; 公无他语, 独以生事有无为问 贾退谓公门下客曰 : 黯以鄙文魁天下, 而谢 1 李世愉 中国历代科举生活掠影 ( 沈阳 : 沈阳出版社,2005 年 ), 页 70 2 祝尚书 宋代登第进士的恩例与庆典 -- 兼论科举的公正性问题, 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3 月 ( 第 33 卷, 第 2 期 ), 页

2 于公, 公不问 而独在于生事, 岂以黯为无取耶? 公闻而言曰 : 凡人生事, 虽为显官, 亦不能不俯仰, 由是进退多轻 今贾君名在第一, 则其学不问可知, 其为显官则又不问可知 衍独惧其生事不足, 以致进退之轻, 而不得行其志焉, 何怪之有? 贾君为之叹服 ( 卷一二 记事 杜祁公问贾黯以生事有无 条 ) 余英时解释所谓 生事, 即关心其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可以允许随时不合则去, 不必为五斗米折腰 他指出这个故事显示了出当时大臣期待状元能为国家认真做事, 而状元也以此自许 3 他们是一群有深层思想和远大抱负的特殊人物 虽然状元在科举时代如此重要, 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但学术界对这群特殊人物却没有很多有系统的研究 其中只有中国学者周腊生的 宋代状元奇谈 宋代状元谱 对宋代的状元进行了有系统的资料整理 他把宋代状元的资料分门别类, 综合性地记录了状元的地理分布 寿命 出身等数据 同时他也记述了各状元的的奇闻故事 周腊生在整理宋代状元的有关资料与数据上的努力勿庸置疑 可惜的是, 他并没有进一步使用这些研究资料来回答一些宋代的社会课题, 好让我们通过状元更了解宋代社会的性质 另外, 更多现有的状元研究也只专注于谈论状元的趣事或奇谈, 又或者是整理他们的文献和作品 其实这些资料 数据与研究可以用来回答宋史学者从 1950 年代就开始关注的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和唐宋转折等课题 第一节研究之目的 本文研究宋代的状元, 从宏观上来看, 这批特殊群体能反映和折射这段时代的历史辉煌 衰落与转折, 因为这批状元是当时的历史产物 而从微观上分析则能让我们了解当时的选拔制度 ( 科举制度 ) 的发展 教育制度与改革 社会形态的转变 社会流动 家族发展 文学 道学的发展, 甚至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转变 状元在中国历史上本来就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 所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中国的科举考试不是现代意义上纯教育水平考试, 而是专门性的官员资格考试 既然是专门性的官员资格考试, 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的, 有一个 资格审查 的程序 国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 也不可能是无限制的, 所以只有够资格的人才能够进入这个圈子里面 4 而状元就是数以万计举子最优秀的代表, 所以他们具有很强的社会与时代的代表性 分析这批特殊群体的籍贯 出身背景 婚姻关系 其政途遭遇等方面都能让我们窥探出这个国家 这个时代的社会性质 可惜近期学者在科举学兴起后并没有人特别关注这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群体 他们大多考察科举制度本身的发展 利弊 社会影响与功能 ; 也有一批学者从断代 3 余英时 朱熹的历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 上 ) ( 北京 : 三联书店,2004 年 ), 页 钱茂伟 国家 科举与社会 : 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 ( 北京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页 91 2

3 的微观作实证研究, 大多数是涉及科举与教育 政治 文学 社会 考试思想 士风等方面的探讨 因此本论文想弥补前人未深入探讨的几个有关宋代状元的课题 例如接下来将探讨的 宋代状元籍贯地理分布之分析 ( 第二章 ) 和 宋代状元的职任与升迁之分析 ( 第四章 ), 前人虽皆有提述, 但却未有深入研究, 而且与唐代作比较的研究仍未有之 又举本文第三章的 宋代状元出身背景与婚姻关系之分析, 此章试图从这群特殊人物中来窥探宋代杜会流动的情况 较具体来说, 此章将有系統地梳理两宋 118 名状元 制定出一个宋代状元出身背景的标准, 然后整理成资料表, 最后与唐代的状元做比较, 从中探讨社会流动的课题, 以弥补前人在探讨这个课题的时候所未曾涉及到的材料与观点 从 1950 年以来, 研究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的学者, 大部分都使用 < 登科录 > 或 < 进士表 > 作为材料 这些材料无疑对进士人名失载 错讹, 进士籍贯刊误等问题作了细致的补充, 有无法替代的价值 同时, 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登科录 > 或 < 进士表 > 中的人数多得惊人, 例如根据龚延明的研究, 明代共取进士 89 科, 实际总数为 人 5 何炳棣的资料却显示明代进士有 人而清代则有 人 6 又根据美国学者贾志扬 (John W. Chaffee) 对宋代教育与科举的研究, 当中他整理了方志名录编列的宋代各州进士总数表, 其总人数高达 而周腊生从若干文献却整理出了宋代 位进士 8 萧源锦的状元研究却发现宋代有 名进士 9 另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学者由于使用不同的材料来研究宋代的进士, 所以几乎都有数目上的差异, 有些的差距竟达 1400 名之多 照宋代的教育与科举的发展来看, 贾志扬的整理数字还算比较保守的 无论如何, 由于进士人数如此庞大, 而且到了今天不同学者在进士的数目上还存有分歧, 因此统计与总结变得相当困难 更加重要的是宋代状元和普通的进士相比, 其待遇不只较优厚, 而且他们的仕途发展与升迁都要来得快 这是研究宋代状元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据周腊生的研究, 各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是很不相同的 : 状元宰相比例最高的是宋, 最低的是唐 ; 状元高官比例最高的是宋, 最低的是五代 ; 状元被淹没比例最高的是五代, 最低的是清 综之, 宋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10 而对被认为有罪 错的状元实施处罚, 明代最为残酷, 唐代次之 ; 最为宽容的是宋代, 清代次之 11 另 5 龚延明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见 浙江大学学报,2006 年第 3 期, 页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John W. Chaffee,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in Sung Society ( )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98), pp 周腊生 宋代状元奇谈 宋代状元谱 ( 北京 : 紫禁城出版社, 1999 年 ), 页 萧源锦 状元史话 (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2004), 页 周腊生 < 各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 -- 历代状元遭际考索之二 >, 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1 期, 页 周腊生 < 各代状元遭刑戮及重大处罚情形比较 -- 历代状元遭际考索之三 >, 见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页 24 3

4 有学者认为五代和唐代的状元最不被受重视, 不能与宋代状元相比 12 如此说来, 研究这群受重视的宋代状元远比研究其他朝代的状元或进士来得重要 另外, 许多学者对于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这个课题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这当中当然有许多原因, 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学者对于社会流动的概念或者这个标准的设定有所不同 因此, 先理清社会流动这个概念对我们了解前人所得出的结论和我们将要设立的标准会有所帮助 社会流动是著名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 (Pitirim Alexandrovich Sorokin) 早在 1920 年代就形成的一个社会学中的研究领域 由于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是个非常专业与复杂的课题, 而在其定形后又有许多学者提出研究方法上的改良 ; 13 又或者是研究的发展与方向等问题, 14 所以本文并不打算深入探讨 但是重要的是, 我们必须认识西方社会流动的基本概念与中国科举制度和社会特色的一个关系 换句话说, 当我们借鉴西方社会流动的方法与理论时, 必须考虑到中国宋代这个时代与社会的实际情况 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 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 动力机制 时空范围 方向和速度, 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 社会分层研究和社会流动研究互为表里, 不可或缺,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 在一个既定的社会阶层结构里, 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 称为上升流动 反之, 则称为下降流动, 这两种流动称为垂直流动, 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社会流动 例如, 在中国古代社会, 就有和 士之子常为士, 农之子常为农, 工之子常为工, 商之子常为商 的说法, 社会流动会几乎等于无, 所以称之为封闭型社会 15 但是, 随着历史的发展, 士农工商的身分是可以互调的, 尤其是到了宋代这个如此开放的时代, 一个农民的孩子想成为宰相是绝对有可能的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亦是许多学者所关注的课题 其实唐代与宋代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的学者视唐代与宋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是从中古社会发展到近世社会的历史 关于中古社会的定义问题, 众说纷纭, 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在日本, 最早提出 唐宋变革 学说的是京都学派的开创者内藤湖南 他论断, 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 :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 而宋代是近世的开始, 其间包含了唐末至五代一段过渡期 16 基本上, 他将六朝隋唐确立为中国的 12 平川 < 唐代的状元并不受重视 >, 见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 页 55 另见平川 < 状元在五代仍不受重视 >, 见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 年第 4 期, 页 Charles F. Westoff, Marvin Bressler, Philip C. Sagi, The Concept of Social Mobility: An Empirical Inqui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25, No.3, (June 1960), pp See also Saburo Yasuda, A Methodological Inquiry into Social Mobi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29, No.1, (Feb 1964), pp Alan C. Kerckhoff, The Current State of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25, No.2, (Spring 1984), pp 陆学艺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 页 内藤湖南 < 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 见刘俊文主编 ; 杜石然, 魏小明等译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 第 1 卷 )( 北京 : 中华书局,1992), 页 10 4

5 中世 ( 或 中古 ), 后汉中期以前为 上古, 宋以后至明清为 近世 内藤湖南这个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 近世开端于宋代的 唐宋变革论, 即被欧美学界广泛接受的所谓 内藤假说 (Naito Hypothesis) 他的主要论据, 可总结为八点 : 第一, 贵族政治的衰废, 君主独裁的代兴 第二, 君位地位的变化 第三, 君主权力的确定 第四, 人民地位的变化 第五, 官吏任用法的变化 第六, 朋党性质的变化 第七, 经济上的变化 第八, 文化性质的变化 17 宫崎市定后来继承并发展了内藤湖南的学说, 尤其在社会经济方面, 成为内滕氏之后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之后, 东京学派的学者也多次批判内滕湖南的 唐宋变革论 而经过论战, 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在下列几点上基本达成了共识 : (1) 唐宋之际, 确实发生了极大的社会变迁 (2) 唐宋间社会的最显著变化, 是门阀贵族的没落和科举出身的官僚的兴起 (3) 大土地的耕作形态, 由部曲制演变为佃户制 (4) 唐帝国的崩溃, 促成了周边民族的自立化 18 由于 唐宋变革论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 而且亦非本章的主题, 所以本章只讨论在 唐宋变革论 中和宋代状元出身背景与婚姻关系有关的内容, 也就是第 (2) : 唐宋间社会的最显著变化, 是门阀贵族的没落和科举出身的官僚的兴起 换句话说, 当时的社会上下流动极高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唐宋状元的出身背景来论证唐宋期间, 门阀贵族是否没落? 科举出身的官僚是否已兴起? 关于唐宋变革这个课题, 中国学者也有一番的讨论, 例如梁启超就说过 : 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 ( 西元前 221 年 - 西元 1795 年 ), 此期可称为 亚洲之中国, 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 竞争最烈之时代, 同时又是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整 君主专制政体全盛之时代 19 又如傅斯年说 : 中世起自隋开皇九年, 迄于宋祥兴二年 以风俗改易为中世枝分 (Subdivision) 之分本 20 除了梁启超和傅斯年外, 其他中国学者如陈寅恪 钱穆 傳乐成 侯外庐 胡如雷, 到现代学人漆侠 王曾瑜 朱瑞熙和张邦炜等都从不同角度讨论过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部分论断 21 例如钱穆认为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 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 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 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 魏 晋以下的门第势力, 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 已彻底消灭, 商业资本难于得势, 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 我们若把分裂性不阶级性, 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 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 Hisayuki Miyakawa, An Outline of the Naito Hypothesis and Its Effects on Japanese Studies of China, The Far East Quarterly, Vol.14, No.4, (Aug 1955), pp 张其凡 < 关于 唐宋变革期 学说的介绍与思考 >, 见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1 期, 页 邱添生 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 ( 台北 : 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年 ), 页 傅斯年 傅斯年全集 ( 第四册 )( 台北 :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民国 69 年 ), 页 李华瑞 <20 世纪中日 唐宋变革 观研究述评 >, 见 史学理论研究,2003 年第 4 期, 页 钱穆 国史新论 ( 北京 : 三联书店,2004), 页 25 5

6 其实社会流动越畅通, 社会流动率越高, 就越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 尤其是中底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满希望, 通过后致性规则也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 实现上升流动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 23 很明显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对于任何统治者来说这都是有好处的 因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稳定 公平与开放的社会 普遍上来说, 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传统中国的社会流动是极高的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考试这个机制的关系 平民通过教育和科举考试, 就能上达社会高层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使整个社会更加开放 其实陈寅恪就曾指出唐代的政治呈献了一个新格局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武则天专政破格用人的关系 她利用科举制度来打击宇文泰 关中本位政策 下所结集的贵族后裔 当时山东江左人民工于为文, 就是武则天所提拔起来的新兴阶级了 24 这样一来, 无论出身何等社会阶级, 通过科举考试, 都能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的确, 我们姑且可以不必先谈科举制度在实际上对社会流动的作用, 但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看, 这种制度真的给了他们另外一片更蓝的天空, 更大的希望 当科举制度在 1905 年正式废除 西方文化与教育开始影响中国后, 这种社会垂直流动就消失了 这是因为在科举制度的时代, 读书人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之后, 中举的机率是颇高的 ; 但是在科举制度废除后, 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却寥寥无几, 基本上只限制于官僚 专业人士和富商这一小撮人的身上 25 但这种情形发展到了今天已有很大改变 在科举制度的时代, 社会垂直流动的向度是 一元化 的, 这是因为人们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唯一重要指标就是 功名 但是在科举制度废除后, 社会垂直流动的向度由 一元化 转向 多元化, 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社会地位由此也提高了 26 换句话说, 人们已经不仅仅以 功名 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 以财富与权力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变得更受大家接受和欢迎, 而下面我们将会看到, 基本上美国汉学家韩明士就是用财富 权势和名望来给社会精英 (elite) 下定义 这样说来, 是不是就说明了考试制度已无法促成社会流动呢? 其实, 当下的各种考试对社会流动仍有积极的作用 这是因为考试能够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行为的价值取向起导引作用 由此看来,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或者是当下的各种教育上的考试, 其实对社会流动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而其最大的分别只是社会流动的流速与流量罢了 第二节宋代科举与社会流动研究之回顾 23 同 (15), 页 2 24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台北 : 台湾商务印书馆, 民国 83 年 ), 页 Y.C Wang, Western Impact an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25, No.6, (Dec 1960), pp , 伍茂春 < 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垂直流动 >, 见 历史教学问题,1997 年第 6 期, 页 46 6

7 科举作为中国古代一项政治官员选拔制度, 有其基本的 不可或缺的要素 : 其中包括选拔主体, 即和谁来选的问题 ; 选拔对象, 即谁有资格和能力入选的问题 ; 最后是选拔的中介体, 即包括选拔目的, 以及由此决定的选拔标准和相应的选拔方法等等 27 如果是这样, 状元作为科举的魁首, 在很大的程度上他可以代表当时的政治 教育 社会 文化等领域的景观 因此, 在深入了解宋代状元之前, 也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宋代科举制度的一些背景 宋代科举制度虽是沿袭唐 五代旧制, 但有很大的改进, 各项制度日趋完善, 其中有些制度影响所及直至清末, 在中国科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 省试与殿试三级, 其中省试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考试, 但是要想参加省试, 则首先必须通过解试, 以取得参加省试的资格 而殿试成为科举考试制度中的必经的程序, 是始于宋太祖开宝八年 殿试是最后一级的考试, 皇帝是名义上的主考官 考生的试卷, 先由正式的考官们评阅后评定成绩, 依高低的顺序排列, 进而呈给皇帝作最后的裁决 虽然在宋代的科举制度中, 皇帝有最后的决定权, 但是假如没有真材实料, 也绝对到不了皇帝的案上 赵匡胤一建国就恢复了科举制度, 而且针对唐 五代旧制暴露出来的问题, 作了一系列的整顿与改革, 逐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科举立法 首先, 宋代科举革除了 公荐 制度 所谓 公荐 就是唐代合法的 通榜 制度 这是朝廷权贵拥有向考官推荐举子的特权 其次是实行了 别头试 举人若与各考官有族人 亲戚关系, 必须回避, 另外置考场应试, 亦称 别试 别头试 在唐代就已实行, 但是那时还没有成为一种有效的制度 到宋仁宗时, 不仅中央的省试, 就连州县的发解试也都一律实行 别头试 有趣的是, 别头试 的精神发展到了现今的考试仍然得到了延伸 例如在新加坡的剑桥全国性考试当中, 主持考试的主考员 鉴考员等都必须申报所主考的考试考生当中并没有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学生 否则, 考试当局将更换主考员, 以示考试的公正 第三项就是 锁院制度 这制度要求所有知贡举官一旦受命, 就要锁居在贡院, 与外界隔离, 甚至连家人都不允许见面 这是要预防考题的泄漏, 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另外, 宋代也明令禁止新进向知贡官 谢恩, 不得以 座主 门生 相称 这目的是要杜绝考生与知贡官 搞关系, 以维持考试的公正无私 上述的立法, 虽然赌赛了权贵子弟凭借势力地位轻取科地之路, 但是只凭这些措施仅能禁止权贵之家对科举的公开操纵, 却很难禁止他们私下的舞弊活动 于是就有了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的弥封和誊录制度 28 弥封制度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 籍贯 家世等记录封贴起来, 也称为 糊名 这样做考官就不知道所批改的卷子是谁的, 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徇私舞弊了 省试和解试分别在真宗景德四年 (1007) 和宋仁宗明道二年 (1033) 实行弥封制 这个制度发展到今天已变成了 考试编号制度 在许多全国性的考试当中, 27 刘清华 < 科举学 : 考试选才理论的系统化 >, 见刘海峰主编 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 ( 武汉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 页 刘安泰 < 宋代科举与文官政治 >, 见 东方论坛,1998 年第 2 期, 页 19 7

8 考生只允许在考卷上写他们的 考生编号, 而不允许写他们的名字 这个制度虽然很妙, 可惜考生姓名虽弥封了, 但是考官们仍然能够认识考生的笔迹, 还是可以作弊 为了杜绝此弊,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 朝廷设置了誊录院, 将殿试卷子一律派专人抄录, 然后才命令试官批改审阅, 这就是誊录制度了 从此以后, 省试和解试也依次推行誊录制度 同时, 为了加强科场的纪律, 宋代还实行了严格的搜身法则 这是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 需要通过考场内卫兵的搜查, 以确保考生没有帶不合法的物品进入考场 这些种种措施为众多举子在科举考试中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条件, 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保障 状元是中国历史的特产, 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两者关系密切 而近年来学术界还提出了 科举学 的研究 刘海峰就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建立 科举学, 并对 科举学 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界定 : 以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历史上存在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29 其实科举制度不只对中国人影响深远, 其对外国许多制度与文化都有直接的关系 李弘祺就说过考试的观念和制度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 而事实上, 中国人的考试制度早在中古已经为欧洲人所知悉, 其涓滴影响, 历久而不衰 30 所以又有学者注意到了西方学术界大量的关于公务员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论述 他们认为出现于古代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行用于当代西方世界的公务员制度是有连接的 31 可惜的是近期研究 科举学 的学者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群在科举制度中举足轻重的状元身上 根据何忠礼对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的回顾, 美国学者关于宋代科举制度对 政权的开放 社会的流动 究竟有多大作用的问题, 讨论得相当热烈 32 而就目前使用状元来研究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的学者, 也只有中国学者宋元强使用了清代的 114 名状元来进行考察 33 他认为科举取士确实造成了社会的流动, 他通过对有清一代 114 名状元中家世可以查考明白的 57 名状元出身的抽样调查, 以事实说明了科举制度 不拘门弟 均等竞争 公开考试 优生劣汰的基本特征 这种竞争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 为历代统治者甄选了一批又一批的百官 他发现, 在这 57 名清代状元中, 出生于官僚家庭的占 51%, 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占 49%, 平民弟子入仕人数几乎占了一半左右 按理说, 统治阶级在选举中总要照顾到本阶级的利益, 可是为什么自唐宋迄明清, 科举制度一直成为封建政府采用的主要选官方式, 均等竞争的原则沿用不衰呢? 宋元强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 封建社会内地主阶级逐步更新, 自宋至清, 品官地主 官绅地主 庶民地主渐处支配地位, 科举取士适合他们的政治与经济需要 第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有利于强化皇权 第三, 受传统儒家教育的 29 刘海峰 科举制与 科举学 ( 贵州 :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年 ), 页 ( 美 ) 李弘祺 (Thomas H. C Lee)< 中国科举考试及其近代解释五论 >, 见刘海峰主编 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 ( 武汉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 页 2 31 任爽 石庆环著 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 : 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2001 年 ), 页 1 32 何忠礼 <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 见 历史研究,2000 年第 6 期, 页 宋元强 清朝的状元 ( 长春 :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 年 ) 8

9 士阶层不断扩大, 笼络士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擢拔有才能的士子利于强有力的统治阶层 34 宋先生的状元研究让我们知道研究状元的价值与重要性 其他朝代却还没有类似的著作, 所以本文试图使用宋代 118 名状元的材料来回答有关宋代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的问题 而近一个世纪以来, 学者比较关注的课题是科举考试是否带动了社会的向上流动 它是否真正平等和开放? 关于这课题, 打从 1950 年代就不乏学者提出争议 例如柯睿格就通过分析宋代仅存于世的两份 < 登科录 >(1148 及 1256 年 ) 和当时的名人传纪, 看登科士人的家庭北背景, 他发现大部分的人的父亲 祖父与曾祖父三代都没有当过官 因此, 他结论说宋代的社会因为科举考试的关系, 基本上还是提供了很多的上升机会 35 柯睿格的这个结论在两年后得到许烺光进一步的支持 许烺光使用的资料包括四个县志和人物传记, 他设定了一个社会流动的标准, 结论说明中国的平民要在社会阶梯往上爬, 还是有相当的机会的 36 几乎与此同时, 潘光旦和费孝通也考察了中国科举与社会流动的课题, 他们使用清代 ( 从康熙到宣统朝代 ) 出版考生的试卷文章作为文献, 这是因为试卷前均有应试者的履历和三代的情况, 故能看出他们的家世 他们的发现是在一定程度上, 科举考试的确能让平民有步骤地在社会中向上流动, 而这些人大都分都是地主 年德国历史学家魏佛吉 (Karl Wittfogel) 在其著作 东方专制主义 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 中谈到中华帝国的科举与社会流动的课题, 他指出科举制度建立的基础不是源于民间所提倡的自由平等, 而是由专权者专制地控制着 他认为中国的科举考试在其前六百年是开放的, 但在研究各个朝代正史中的名人专记时, 他却发现在朝廷当官的只有少数是来自平民阶层的 就以宋代而言, 他发现有 85% 的朝廷官员是来自社会上层的, 当中 72% 的父辈也都当官 ;13% 是皇亲国戚 最后也仅有 15% 平民出身的 38 所以他认为科举并没有带来很大的社会向上流动 孙国栋在 1959 年则全面分析了 新唐书 旧唐书 旧五代史 和 宋史 中的列传人物, 并把当中所有人物分成三大类, 从中又细分成 12 项 他比较了唐到宋之间这些人物的家世 他的发现是当中有数目最多者是唐代第一项 ( 名族子弟 ), 宋代为第八项 ( 本传不及家世径由科举进者 ), 所以他认为这表示唐宋社会人物之大不同 唐时之名族子弟, 至宋已转为由科举进身之寒族 他认 34 Song Yuanqiang( 宋元强 ) The Selection of Civil Officials Through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s,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1996 (02) Summer, pp.122, E.A. Kracke,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under the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0, No.2, (Sept 1947), pp Francis L. K. Hsu,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14, No.6, (Dec 1949), pp Kuang-Tan P an and Hsiao-T ung Fei, City and Village: The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Johanna Menzel Meskill(ed.),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 Career Open to Talent? (Bos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63), pp Karl A. Wittfogel, Mobility in an Oriental Despotism, Johanna Menzel Meskill(ed.),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 Career Open to Talent? (Bos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63), pp

10 为由读书业文, 再经科举进入仕宦, 乃为宋代人物上达之一广途 39 孙国栋确定了科举考试在社会向上流动的积极作用 进入 1960 年代, 何炳棣使用明清两代的登科录, 统计与分析中举人的家世 他把登科录中父辈与祖辈三代的资料进行统计, 找出中举人的出身, 并把他们分成三大类 他的结论是明清时期有许多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管道推动着社会的向上流动 简单的说, 何炳棣发现明代完全平民出身, 家庭上三代无功名或无可任官的功名的官员占到了一半, 在清代, 这一变化例略有下降 而通过科举制度, 使平民能在社会中向上流动, 这在政治上与社会上是有稳定性作用的 40 何炳棣的研究做得很全面, 虽然从方法上用今天的眼光看来没什么特别, 但其统计规模很大 从何炳棣的研究后, 学术界基本上没有出现直接与科举制度和社会流动有关的研究, 但是当学者在进入 1980 年代后, 研究宋代家族有如雨后春笋, 他们所研究的议题非常广泛, 包括了家族内部各层面 宗族在地域社会的角色扮演 家族兴衰和地位升迁等课题 41 而在这些问题上又不免牵涉到科举考试和社会流动, 所以就出现了哈特韦尔 (Robert Hartwell) 开始挑战科举制度的开放性的论点 哈特韦尔的研究对于考试制度能 开放政权 的说法加以完全否定, 并批评柯睿格在评估社会流动时没有考虑到其直系与旁系亲属的情况 他把科举看作是一个对社会流动性实际上不起重要的因素 他指出不论是在苏州或是其他有关于制订政策的官员和财政官员的传记中, 都没有一个可以证明家庭向上流动是由于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 而在每一个以文件证明的关于向上流动的例子中, 中举都是在跟一个已经形成的权贵缙绅世族通婚之后 42 换言之, 他认为进入社会地位确定的官僚贵族的关键性标准是婚姻, 而不是科举 哈特韦尔的学生韩明士 (Robert Hymes) 承袭了他的说法 韩明士通过研究江西抚州的家族, 最后他认为宋代中举的士人都是从一个互相通婚的社交圈子中出来的人所垄断, 所以科举考试并不能带动任何社会流动 就算是有, 也是因为地方精英他们内部分枝的结果 43 显然的, 哈特韦尔和韩明士认为科举考试对于社会流动不能产生作用, 士族依靠家族的势力和彼此互相通婚长期保持社会地位, 所以考试出身不过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但我认为韩明士只考察了宋代一个地方的案例, 并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有一些学者对于他所定下的精英的七个标准表示怀疑 其精英家族定义的宽泛及精英概念本身的内在矛盾, 使精英家族的形象模糊不清, 也使大家怀疑这个社会集团存在的可能性 44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39 孙国栋 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 见 新亚学报,1959 年第 4 卷第 1 期, 页 See (6), pp , 详见郭恩秀 < 八 0 代以来宋代家族史中文论著研究回顾 >, 新史学,2005 年第 16 卷第 1 期, 页 Robert M.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2, Issue 2, (Dec 1982), pp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魏峰 宋代社会的理想化分析 -- 评韩明士 政治家与绅士, 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6 卷第 3 期, 页

11 在这相近时期, 哈特韦尔另一位学生万安玲 (Linda Walton) 分别就宋代楼氏家族的兴起 发展 义庄 婚姻及人际关网络等, 探讨家族如何借科举 家族与婚姻等方式的结合, 以获得 维持和巩固其在地方上的地位与名望 45 不难看出, 万安玲没像哈特韦尔和韩明士那么的极端, 完全否定科举考试在社会流动的积极功能 由于哈特韦尔和韩明士的论点与前期的学者有很大差异, 所以又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贾志扬在 1985 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宋代考试制度的名著 The Thorny Gate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 ( 中译本为 宋代科举 ) 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放在社会流动, 但他对哈特韦尔的结论却表示了一些保留 贾志扬认为即使哈特韦尔关于通婚在一时更为重要的意见为未来的研究所证实, 也不能证明科举不重要, 而只是证明与官僚贵族通婚对于登科和做官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虽然有些新兴家族的成员可能通过其婚亲荫补的特权而进入官场,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 最初进入官场是必须通过科举的 在一些情况下, 登科本身就是缔结良缘的必要条件 另外, 哈特韦尔关于科举的观点也没有考虑到学校和科举在宋代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他认为科举制度对宋代社会有许多作用, 而且两者关系重大 它不仅用于选拔官员, 也提供士子们一个发迹与表现才能的机会 ; 它可以控制社会和知识界 ; 可作为皇权的象征 贾志扬在总结全书时说明在优秀分子社会在宋代所经历的变化中, 科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其他的因素 ( 家族组织, 婚姻关系, 职业的多样化, 以及有时统率军队的能力 ) 显然也起着作用 46 我认为贾志扬的看法是比较中肯的 在宋代, 一个平民基本上没有什么 本钱 或条件能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上流人士, 假如要晋身社会上流, 最有效和快捷的渠道就是通过科举考试 这也就为什么贾志扬认为文官考试在宋代是关系重大而潜在着爆炸性的事件 个人 家庭以及往往是整个社会的命运都随考试的结果而定 47 虽然他没有直接谈论科举制度所带来的社会流动, 但显然的, 他认为其帶来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另外, 戴仁柱 (Richard Davis) 在研究明州史氏时批评了哈特韦尔和韩明士的论点 他认为家族是否能保持其社会地位, 科举考试是一个重要的 门路 当这个 门路 已开启, 对于在社会向上流动是一个好的开始 明州史氏便是从科举考试开始慢慢转变成明州的大氏族 当然, 戴仁柱不否定保持社会地位需要更多有利的因素, 而宋代的官僚制度也大都被贵族所控制着, 但他仍肯定了科举制度的开放性 48 他认为考试在某个层次上还是有可能提升一个寒门家庭的子弟 对于哈特韦尔和韩明士的论点, 李弘祺也不敢苟同 他承认在社会向上流动与长期保持统治阶层的权势与财富方面, 婚姻是很重要的, 但是他认为要自平民阶层兴起, 透过科举始终是唯一可靠的路 他也指出不管一个人或其家族在地方上因土 45 Linda Walton, Kinship, Marriage and Status in Song China: A Study of the Lou Lineage of Ningbo, ,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Vol.18, No.1 (1984), pp 贾志扬 宋代科举 ( 台北 : 东大图书公司, 民国 84 年 ), 页 17-20, 同上, 页 Richard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t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13,

12 地 财富及婚姻关系而享有多大的势力, 这个势力都必需依赖政治力量的保障 取得政治力量的保障便必须有人当官, 而当官的最重要和方便的途径便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 他进一步指出, 不管一个显赫家族的起源是什么, 最后他都必须设法在考试中取得功名 他不认为地主阶级之不当官的能依靠财富及婚姻而持之久远 但是, 若把亲属 婚姻或社会关系算进去, 则科举造成的流动会大打折扣 在高官方面, 其情况更是如此 李弘祺发现, 根据李心传的记录, 以荫补入官的人占全部文官数近四成, 而进士科出身的只占约当时文官数量的一半略多 这个记录可以用来证明当官人中, 由进士出身的很少, 而其中又有近一半 ( 全数的四分之一 ) 是特奏名出身 特奏名仕官升迁机会很小, 又多是一试再试的老举子, 因此宋代官僚中正科且又贫寒出身的人实在少而又少 49 李弘祺是第一个在讨论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的课题时提出特奏名的重要性的学者 他进一步指出这批特奏名仕官很多应该是平民出身, 他们为官时间虽然很短, 但至少造成了在底层官员当中经常有大量流动的现象 50 李弘祺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 他肯定了科举制度为平民百性提供了一个往社会上流提升的平台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夕,Beverly Bossler 在研究宋代的家族的著作中便支持了戴仁柱的看法 她指出在宋代, 无论是京城的精英或是韩明士所谓的地方精英都非常看重子弟们的教育与科举考试, 而且对于还没发迹的家庭更是如此 另外, 她认为宋代社会地位高低的决定因素包括了财富 教育 社会与亲族网络 个人魅力与影向力和最后的官位 51 不难看出, 在这五个因素当中, 教育与官位是与应试有直接关系的 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 Bossler 指出宋代亦有明显的社会向下流动 (downward mobility) 的情况 她说这时代其实很难划清社会精英之间的分别, 因为当时的社会是高度流动的, 所以要确立某人是否属于社会精英, 其宗族是至关重要的 52 虽然 Bossler 的著作不是针对科举考试与社会流动而写的, 但是她却从另外一个研究的角度告诉我们教育与科举考试对宋代家族的发展 维持和衰落是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这是不难理解的, 随着宋代社会的开放与复杂化, 人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去面对各种新的挑战 接下来陶晋生与黄宽重将告诉我们, 要提升与保持其社会地位, 参加科举是不二法门 他们更进一步分析宋代家族是用什么策略来维持他们的社会地位 陶晋生通过宋人文集中的传记来观察他们起家的经过, 维持一家或一族的继续兴盛所用的策略, 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 以及妇女的角色 他基本上考察了宰相韩琦 山阴陸氏和新昌石氏的家族, 其总结是在宋代, 一个家族要成功, 不能只靠建立地方势力 要想达到名族的地位, 必须努力读书, 求取功名 得到功名以后, 为了维持已经达到的地位, 却必须做到时常有子弟经由科举入士 例如韩氏原来並非大族, 自韩琦的父亲韩国华中进士第后, 家道才开始兴隆 而山阴陸氏在北宋时兴 49 李弘祺 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 ( 台北 :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民国 83 年 ), 页 ix-xiii,xx 50 李弘祺编 中国教育史英文著作评介 ( 台北 :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5), 页 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 ).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pp.204, See above, pp

13 起, 虽并非特别显赫, 却是宋代在科举登第方面比较成功的家族之一 新昌石氏的发达自石待旦建义学开始, 其在科第方面也较成功 他们在宋代三百年里, 这个家族都不断有子弟中举做官 石氏家族通过考试制度获得官位, 但到南宋时因其义塾衰落, 则和石氏子孙登第人数的減少有关 总的来说, 陶晋生认为在北宋, 因为科举制度扩充的结果, 逐渐形成一个经由科举取得政治权力, 崇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新士大夫阶层 相当多士人的起家是以取得进士资格为标准 由此取得进士和官职后, 士人就摇身一变成为士大夫, 其社会地位也不仅高于农工商人, 也高于地方上的豪族 53 同样的, 陶晋生的著作虽非直接讨论科举与社会流动, 但从他的研究中不难窥探出有宋一代, 有许多平民是利用科举考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多数人读书是为了和追求更多的学问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黄宽重最近的研究可以说是近期研究宋代家族与社会的一个总结 他在谈论家族兴衰与社会流动时指出, 宋代是一个竞争性强 开放性高的社会 家族发展固然是要有策略的, 教育 经济 婚姻 人际关系和阴补是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能否长期维持家声, 科举仍是最关键的因素 54 基本上, 他是通过研究四明的袁 楼 汪 高氏, 加上德兴张氏与浮梁程氏而得出这个结论 这些家族的生存策略都是围绕着科举而想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情况说明了在宋代, 无论平民百姓或是社会各族, 要改善或维持其社会上的地位, 科举考试还是最关键的 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 柯睿格 许烺光 潘光旦与费孝通 孙国栋 何炳棣 戴仁柱 Bossler 陶晋生和黄宽重等认为科举促进了社会阶级的上下流动; 而魏佛吉 哈特韦尔和韩明士却认为科举并没造成社会流动 ; 然而万安玲 贾志扬和李弘祺等属于 中立派, 他们一方面肯定了科举改变了社会结构, 另一方面又认为其对社会流动的作用和影响非常有限 其实还有其他学者认为, 中国早在两汉时期就已形成了一种上下流动的社会结构, 但还不很稳固, 而到了唐宋以后, 这种流动的社会结构就已经是相当稳固定型 几乎可以说是无可回返了 同处科举时期, 在唐代, 虽然科举出身者可升至高位, 但人数较少, 他们主要是补充高级官员阶层, 而中下级官员大多仍由非科举出身者构成 随着宋以后, 情况大有改变, 入仕录取名额增加, 中下级官员也越来越多由科举出身者构成了 55 我想这是一个无法否定 不难看出, 这 三派 有不同的结论是因为受到了史料的时代和地域的差异 样本的大小 研究的方法 标准的设定与观点不同等因素所造成的 同样的史料, 从不同的观点研究与分析, 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很可能的是, 科举制度促使社会流动的功能和结果并没有像柯睿格和何炳棣等人所说的那么大 ; 也沒有像哈特韦尔和韩明士等人所说的那么小 因此我认为, 科举制度的的确确促使了社会流 53 陶晋生 北宋士族 : 家族 婚姻 生活 (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01), 页 , 黄宽重 宋代的家族与社会 ( 台北 : 东大图书公司, 2006), 页 何怀宏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 北京 : 三联书店, 1998), 页

14 动, 但问题的关键是其到底引起了多大的社会流动? 本文的第三章将通过有宋一代 118 位状元的资料, 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 最后和唐代的状元比较而得出结论 众所周知, 中古士族一直垄断着唐代的政坛与科场 从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来看, 唐代状元以北方中原的世家大族为最多 唐代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 世家大族及朝中高官亦多出在中原地区, 争得状元必须有学问功底, 更要有人援引 誉扬, 因此状元多出在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五省, 不足为怪 这北方五省共有状元 70 人, 占 91 人的 76.92%; 其他八省 区仅占 23.08% 56 这种被北方世家大族垄断状元宝座的局面到了宋代究竟有何变化? 另外, 直接考察唐代与宋代两代状元出身背景与婚姻关系的变化亦能窥探出社会流动的转变, 因为这两代状元的出身背景与婚姻关系确实有很大分别 而在状元的职任与升迁方面, 宋代状元与唐 明清这几个朝代比较是最受朝廷重用与倚重的一群 另一个问题是前人这些对社会流动的研究中并没有很清楚地对社会流动这个概念作清楚的讲解或下定义 也就是标准设定的问题, 因此, 不同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待科举考试与社会流动这个课题, 这样也就难免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了 第三节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状元 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在辟召 ( 汉代一种察举选人方式 ) 有时需要举状, 这时的状元仅仅表示状中有名, 取得荐举的意思, 每位被辟召的人, 都能以状元相称 以状元称呼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名列前茅的新进士, 则是唐代才出现的事 这里有几种说法 一说状元源于科举考试后张榜公布名单 唐代进士科考试后, 例须在礼部南院榜公布中第者名单, 状者榜也, 元者首也, 状元就是名单中第一人 57 另说状元又称状头, 唐时名州府贡送到京城的举子, 应试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和本人履历等材料, 这是投状 礼部试后, 其将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及成绩一起呈报皇帝, 这是奏状, 而获排最前者, 即称状头 初唐进士无甲乙等级之分, 亦无状元之名, 武则天载初元年, 首创殿试, 把殿试成绩第一者称为状头或状元, 自此状头或状元一词才逐渐得以习用 北宋初, 殿试第一名被称为榜首, 待殿试制度正式确立后, 才称状元, 此后世俗民间一直沿用到今天 58 这样的说法得到周腊生的支持, 他认为 状元 一词是由民间创造的 开初只在民间口头使用, 不可能有权威的界定, 其含义也就不好悬揣, 到晚唐见诸文字时, 其含义已基本确定, 主要指进士科国家级考试的第一名 唐末五代间, 慢慢被社会上层接受 采用 五代以后, 先在君臣之间口头使用, 宋代中期以后才逐渐成为正式的诏令用语, 其含义也由基本确定到完全确定, 专指进士科国家级考试的第一名 周腊生 唐代状元奇谈 唐代状元谱 ( 北京 : 紫禁城出版社, 2002 年 ), 页 许友根 唐代状元研究 ( 长春 :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 页 1 58 莫雁诗 黄明编撰 中国状元谱 ( 广州 : 广州出版社,1993 年 ), 页 6 59 周腊生 < 状元 一词早期使用情况辨考 >, 见 江汉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2007 年第 4 期, 页 96 14

15 另外,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其 1300 年的发展当中, 是一个很长的历史现象 要想对科举制度的国家与社会作用作详尽的综合理解, 必须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时段作为考察对象, 而宋代的举科是最理想的 许倬云也认为宋代在考试发展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 他认为在宋代几乎全部的科举制度的细节都有了, 包括弥封卷子 回避 所有避免不公平的防范 今天的联考制度, 可以说远祖是由宋朝发展出来的 60 这样说来研究宋代的科举制度与其特殊产物 ( 状元 ) 对我们意义重大, 因为其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本文所研究的状元就是两宋 ( 公元 年 ) 的人物 两宋共有 118 次科考, 进士科有 14 名榜首 ( 其实也就是状元 ),104 名状元, 而这 118 名状元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 60 许倬云著 ; 陈宁 邵东方编 历史分光镜 ( 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 页

16 第二章 宋代状元籍贯籍贯地理分布之分析 随着历史的前进, 宋代在各领域的发展都有重心南移的趋势 从北宋发展到南宋, 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这是有一段历史渊源的 而在宋代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上, 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南移的趋势 北宋初期大部分的状元都属于北方籍贯, 他们几乎垄断了北宋近百年 后期属南方籍贯状元的人数就开始超越北方的状元了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宋 随着宋代重心南移, 自然而然的, 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也会跟随着转移 本章要分析具体是在什么时期开始有了这个转析, 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转析? 这是时间层面的分析 另外, 本章亦会从空间的层面看看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是否有特别的规律, 而究竟又是何因使其有这种规律? 由于两宋疆土的大小差异很大, 而政治重心北宋为开封, 南宋为临安, 因此应分开两个部分来分析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北宋状元的籍贯籍贯地理分布 北宋共有 69 位状元, 缺记载者有 4 人 其籍贯地理分布如下 : 表 2-1: 北宋状元籍贯地理分布 籍贯 人数 籍贯 人数 籍贯 人数 京西路 ( 北 ) 18 河东路 ( 北 ) 4 淮东路 ( 南 ) 2 开封府 ( 北 ) 7 江西路 ( 南 ) 4 江东路 ( 南 ) 1 福建路 ( 南 ) 6 湖北路 ( 南 ) 3 广西路 ( 南 ) 1 四川路 ( 南 ) 5 淮西路 ( 南 ) 2 京东路 ( 北 ) 4 浙东路 ( 南 ) 2 浙西路 ( 南 ) 4 陕西路 ( 北 ) 2 北宋在徽宗崇宁四年 (1105) 基本上分为 25 路, 而从上表可以看出他们来自 15 个路, 地理分布还算相当广阔 而假如以淮河 秦岭为界, 作为南北的界限, 我们会发现有 35 个状元来自北方 ; 而有 30 个状元来自南方 在北方, 又以京西路与开封府最为显著 这是能理解的, 因为北宋京师在开封, 所以开封府 (7 人 ) 与附近的京西路 (18 人 ) 人才较多 开封是北宋教育与文化中心, 拥有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 层次最多 种类最齐全的学校, 也是宋代最早有官学的地区, 各种文教设备自然也比其他地区完善 京师既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也是经济与文化中心 因此, 这里讯息灵通, 制度健全, 各种资源与人才也多, 这对于培养人才有极大的便利与优势 此外科举制度成立后, 科举成功者往往被吸收进入官僚集团, 在京师所在地任职, 有些甚至在那里落地生根 他们中有不少受高深教育的文化精英, 这些人才所构成的文化气氛与学术环境, 对各地文人有巨大的影响与吸引力, 成为人才荟萃京师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文化与教育水平较差的南方竟 16

17 孕育了 30 个状元, 是北宋状元总数的 46% 这种数据在宋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正如前章所述, 唐代状元以北方中原的世家大族为最多 唐代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 世家大族及朝中高官亦多出在中原地区, 争得状元必须有学问功底, 更要有人援引 誉扬, 因此状元多出在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五省, 不足为怪 这北方五省共有状元 70 人, 占 91 人的 76.92%; 其他八省 区仅占 23.08% 1 上表所呈现的北宋状元籍贯分布与数据咋看之下凌乱杂凑, 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但假如我们深入分析, 不难发现北宋状元籍贯分布的位置在空间上呈现了 十字型分布, 其横轴是从陕西路 ( 如杨砺是陕西兆鄠人 ) 经洛阳 ( 如安德裕是河南洛阳人 ) 和开封府 ( 如张去华 李肃 宋准 宋庠等众多状元 ) 到京东路 ( 如王曾是青州益都人 ) 纵轴是从北京经开封府, 然后到两浙路 ( 如霍端友是常州武进人 ) 这种 十字型分布 结构可以代表空间分布骨架, 如果以首都开封为中心, 向西到西安, 中间有洛阳 ; 向北到北京, 中间有安阳 ; 向南到杭州, 中间有南京 ; 向东到山东青州, 中间有曲阜 这种十字型骨架格局正是北宋状元籍贯分布区形成的特点, 因为这些历史较悠久 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政治中心的人们无论是行政技能培养 仕进环境和入官升迁机遇诸多方面都属较优越地位, 因此这些地区所孕育出来的状元人材自然就要多些 同样的道理, 没有出产状元的路如秦凤 广南两路与夔州路等就反面证明了状元仍有地域文化象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文化发达与否的一个指标 显然的, 区域政治中心与其区附近状元籍贯的分布密集可以说是宋代社会的一条重要的人才分布规律 再进一步从空间上来看, 如果把北宋的板图分作东南西北, 则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状元出自北部和东部 例如开封府 应天府 青州 蔡州 汾州 庐州 扬州 杭州 鄂州 衢州等状元出产较多 ; 南部和西部地区出产状元则不多, 只有福建和四川的状元最为显著, 但这些地区状元的出现是在北宋较后期的事情 其他地区如广南东路 湖南路 夔州路等皆未出产状元 这是不难理解的, 因为这些南部和西部地区不像北部和东部的地区那样, 无论在各方面的基础建设 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达等都较落后, 所以状元就不多产了 程民生认为, 北宋时河北地区出生的官员人数最多, 依次为京东 京西 开封 两浙等 人数最少的是夔州路 广西 梓州路 湖南 湖北 北方五路一府总数是 674 人 ; 南方十三路总数是 385 人, 仅及北方 57% 北方官员中虽然武臣比重大, 有 241 人, 但文臣有 433 人, 仍多于南方 应该注意到, 从北宋末期开始, 北方官员数量呈减少趋势, 而南方官员则呈增多趋势 2 这个趋势其实哈特韦尔也注意到了 在他整理宋代决策与财政官员的出身时发现, 来自南方的官员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 3 李正富在 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 中则从 宋史 列传 中之出身科举者摘录其籍贯而作统计 仅以进士科来看, 北宋有 883 人而南宋则有 345 人 他分析, 以路分言之, 北宋人才, 以京东路所得为最多 ; 次两浙 江南 福建 京西 ; 1 周腊生 唐代状元奇谈 唐代状元谱 ( 北京 : 紫禁城出版社, 2002 年 ), 页 98 2 程民生 <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 见 历史研究,1995 年第 1 期, 页 63 3 Robert M.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2, Issue 2, (Dec 1982), pp

18 再次河北 西川 准南 陕西 ; 而以河东 燕山 荆湖北 陕西 荆湖南 广南东 西 云中府诸路为最少 他也认为京东为都城所在, 四方荟萃, 文物鼎盛, 人才之多, 理固宜然 其余京西 河北, 亦缘地近京, 士有游学之便 4 这些发现与上述的状元籍贯地理分布不谋而合 其实宋初的前几个状元都是北方人, 慢慢才有几个南方人 下列的表更清楚地反映北宋前 后期从时间上来看状元籍贯地理分布的情况 : 表 2-2: 北宋状元籍贯地理分布详表 序号 姓名 ( 年 帝号 / 年号 / 月 藉贯 何方人 1 杨砺 ( ) 太祖建隆元年 (960) 庚申陕西兆鄠 ( 今陕西户县 ) 北方 2 张去华 ( ) 太祖建隆二年 (961) 辛酉开封襄邑 ( 今河南睢县 ) 北方 3 马适 (925?-995?) 太祖建隆三年 (962) 壬戌九江湖口 ( 今江西 南方 湖口 ) 4 苏德祥 (940?- 1000?) 太祖建隆四年 (963) 癸亥青州 ( 今山东益州 ) 北方 5 李景阳 (940?- 1000?) 太祖乾德二年 (964) 甲子 刘察 (940?-1000?) 太祖乾德三年 (965) 乙丑 李肃 ( ) 太祖乾德四年 (966) 丙寅开封府 ( 今属河 北方 南 ) 8 刘蒙叟 (937?- 1009?) 太祖乾德五年 (967) 丁卯宁陵 ( 今河南宁陵 ) 北方 9 柴成务 ( ) 太祖乾德六年 (968) 戊辰曹州济阴 ( 今山东菏泽 ) 北方 10 安德裕 ( ) 太祖开宝二年 (969) 己巳河南 ( 今河南洛 北方 阳 ) 11 张拱 (940?-1000?) 太祖开宝三年 (970) 庚午 刘寅 (940?-1000?) 太祖开宝四年 (971) 辛未 安守亮 (957?- 太祖开宝五年 (972) 壬申河南 ( 今河南洛 北方 1015?) 阳 ) 14 宋准 ( ) 太祖开宝六年 (973) 癸酉开封雍丘 ( 今河南杞县 ) 北方 15 王嗣宗 ( ) 太祖开宝八年 (975) 乙亥汾州 ( 今山西汾 北方 4 李正富 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 ( 台北 : 国立政治大学,1963 年 ), 页

19 阳 ) 16 吕蒙正 ( )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 河南洛阳 ( 今属河 北方 丁丑 南 ) 17 胡旦 ( ) 太宗大平兴国三年 (978) 戊寅 滨州渤海 ( 今山东惠民 ) 北方 18 苏易简 (958-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 梓州铜山 ( 今四川 南方 997) 庚辰 中江 ) 19 王世则 (955?- 1015)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 癸未 桂林永福 ( 今广西永福 ) 南方 20 梁颢 ( ) 太宗雍熙二年 (985) 乙酉科 郓州须城 ( 今山东东平 ) 北方 21 程宿 (960?- 太宗端拱元年 (988) 戌子衢州 ( 今浙江衢 南方 1000?) 县 ) 22 陈尧叟 ( ) 太宗端拱二年 (989) 己丑阆州阆中 ( 今四川阆中 ) 南方 23 孙何 ( ) 太宗淳化三年 (992) 壬辰蔡州汝阳 ( 今河南 北方 汝南 ) 24 孙仅 ( ) 真宗咸平元年 (998) 戊戌蔡州汝阳 ( 今河南 北方 汝南 ) 25 孙暨 (975?- 1005?) 真宗咸平二年 (999) 己亥河南汝州 ( 今河南汝南 ) 北方 26 陈尧咨 ( ) 真宗咸平三年 (1000) 庚子 阆州阆中 ( 今四川阆中 ) 南方 27 王曾 ( ) 真宗咸平五年 (1002) 壬 青州益都 ( 今山东 北方 寅 益都 ) 28 李迪 ( ) 真宗景德二年 (1005) 乙巳 濮州 ( 今山东鄄城 ) 北方 29 姚晔 (980?-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河南商水 ( 今属河 北方 1020?) (1008) 戊申 南 ) 30 梁固 ( )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1009) 己酉 郓州须城 ( 今山东东平 ) 北方 31 张师德 ( )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1011) 辛亥 开封襄邑 ( 今河南睢县 ) 北方 32 徐奭 ( )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福建瓯宁 ( 今福建 南方 (1012) 壬子 建安 ) 33 张观 ( )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绛州绛县 ( 今山西 北方 (1014) 甲寅 绛县 ) 34 蔡齐 ( )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莱州胶水 ( 今山东 北方 19

20 (1015) 乙卯 胶州 ) 35 王整 ( ?) 真宗天禧三年 (1019) 己 咸阳魏州 ( 今属陕 北方 未 西 ) 36 宋庠 ( ) 仁宗天圣二年 (1024) 甲 开封雍丘 ( 今河南 北方 子 杞县 ) 37 王尧臣 (1003- 仁宗天圣五年 (1027) 丁 应天府虞城 ( 今河 北方 1058) 卯 南虞城 ) 38 王拱辰 (1012- 仁宗天圣八年 (1030) 庚 开封咸平 ( 今河南 北方 1085) 午 通许 ) 39 张唐卿 (1010- 仁宗景祐元年 (1034) 甲 山东青州 ( 今山东 北方 1037) 戌 淄川 ) 40 吕溱 ( ) 仁宗宝元元年 (l038) 戊 江苏杨州人 南方 寅 41 杨寊 ( ) 仁宗庆历二年 (1042) 壬 庐州合肥 ( 今安徽 南方 午 合肥 ) 42 贾黯 ( ) 仁宗庆历六年 (1046) 丙 邓州穰县 ( 今河南 北方 戌 邓县 ) 43 冯京 ( ) 仁宗皇祐元年 (1049) 己丑 鄂州江夏 ( 今湖北武昌 ) 南方 44 郑獬 ( ) 仁宗皇祐五年 (1053) 癸巳安州安陆 ( 今湖北安陆 ) 南方 45 章衡 ( ) 仁宗嘉祐二年 (1057) 丁 浦城 ( 今福建浦 南方 酉 城 ) 46 刘辉 ( ) 仁宗嘉祐四年 (1059) 己 江西铅山 ( 今江西 南方 亥 铅山 ) 47 王俊民 (1036- 仁宗嘉祐六年 (1061) 辛 莱州掖县 ( 今山东 北方 1063) 丑 莱州 ) 48 许将 ( ) 仁宗嘉祐八年 (1063) 癸 福建闽县 ( 今福建 南方 卯 闽侯 ) 49 彭汝砺 (1041- 英宗治平二年 (1065) 乙 饶州鄱阳 ( 今江西 南方 1094) 巳 波阳 ) 50 许安世 (1048- 英宗治平四年 (1067) 丁 开封襄邑 ( 今河南 北方 1084) 未 睢县 ) 51 叶祖洽 (1050?- 神宗熙宁三年 (1070) 庚 福建邵武 ( 今福建 南方 1118) 午 邵武 ) 52 余中 (1050?- 神宗熙宁六年 (1073) 癸 宜兴 ( 今江苏宜 南方 1110?) 丑 兴 ) 53 徐铎 (1045?- 神宗熙宁九年 (1076) 丙 兴化莆田 ( 今福建 南方 20

21 1105?) 辰 莆田 ) 54 时彦 (1048?-1107) 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己未 河南开封 ( 今河南开封 ) 55 黄裳 ( ) 神宗元丰五年 (l082) 壬 延平 ( 今福建南平 戌 县 ) 56 焦蹈 (1055?-1085) 神宗元丰八年 (l082) 乙 无为州 ( 今安徽无为 丑 县 ) 57 李常宁 (1037- 哲宗元祐三年 (1088) 戊 开封廪延 ( 今河南 1088) 辰 延津 ) 58 马涓 (1060?- 哲宗元祐六年 (1091) 辛 四川保宁 ( 今四川 1120?) 未 南部 ) 59 毕渐 (1065?- 哲宗元祐九年 (1094) 甲 荆州潜江 ( 今湖北 1125?) 戌 潜江 ) 60 何昌言 (1070?- 哲宗绍圣四年 (l097) 丁 江西临江 ( 今江西 1127?) 丑 清江 ) 61 李釜 (1070?- 哲宗元符三年 (1100) 庚 大名 ( 今属河北 ) 1130?) 辰 62 霍端友 (1056- 徽宗崇宁二年 (1103) 癸 常州武进 ( 今江苏 1115) 未 武进 ) 63 蔡薿 ( ) 徽宗崇宁五年 (1106) 丙 河南开封 ( 今河南 戌 开封 ) 64 贾安宅 (1088- 徽宗大观三年 (1109) 己 乌程 ( 今浙江吴 1150?) 丑 兴 ) 65 莫俦 ( ) 徽宗政和二年 (1112) 壬 湖州人, 一说为吴 辰 县 ( 今江苏吴县 ) 66 何栗 ( ) 徽宗政和五年 (1115) 乙 仙井 ( 今四川仁 未 寿 ) 67 王昂 ( ) 徽宗政和八年 (1118) 戊 江都 ( 今江苏扬 戌 州 ) 68 何焕 (1095?- 徽宗宣和三年 (1121) 辛 金华永康 ( 今浙江 1131?) 丑 永康 ) 69 沈晦 ( ) 徽宗宣和六年 (1124) 甲 钱塘 ( 今浙江杭 辰 州 ) 北方南方南方北方南方南方南方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南方南方南方南方南方 从仁宗宝元元年 (l038) 开始, 南方的状元就越来越多, 一直到南宋 基本上, 仁宗宝元元年后只剩下贾黯 王俊民 许安世 时彦 李常宁 李釜和蔡薿七位北宋状元是北方人 下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看到这个转折 : 21

22 表 2-3: 北宋状元南北籍贯分类表 序号 皇帝 ( 登位年分 ) 状元总数 北方人数 南方人数 1 宋太祖 ( ) 宋太宗 ( ) 宋真宗 ( ) 宋仁宗 ( ) 宋英宗 ( ) 宋神宗 ( ) 宋哲宗 ( ) 宋徽宗 ( ) 不难看出, 北宋前三个皇帝 ( 即太祖 太宗与真宗 ) 时, 状元出身于北方籍贯的比率都高于南方籍贯的状元, 北方人垄断了状元榜近北宋初期的 80 年之久 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南方某些区域还未完全被纳入宋朝版图 但是这种北方状元垄断的情况到了宋仁宗时代出现了一个转折, 出身于南方籍贯的状元第一次超越了北方状元 从此, 北方籍状元垄断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 假如我们将这个情况和北宋入传的官员 ( 指正传和 循吏传 ) 的 1058 人分为 3 个时期统计做比较, 亦会发现明显相似的变化轨迹 北宋前期, 北方地区 278 人, 占 84.5%, 仅比唐代的 85% 下降了 1 个百分点 ; 南方地区 51 人, 占 15.5%, 仍处于明显的弱势 ; 北宋中期, 北方地区 274 人, 占 63.9%, 南方地区 155 人, 占 36.1%; 到了北宋后期, 北方地区 121 人, 占 40.3%, 南方地区 179 人, 占 59.7% 5 明显的, 这时期出现了科场及第优势的南北转变, 北方人及第人数越来越少, 南方举子占及第者的绝大多数 而在科举录取人数南北比例十分悬殊的情况下, 到北宋中叶, 终于引发了朝中大臣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 首先发难的是从陕州夏县 ( 今山西夏县 ) 入仕朝中的大臣司马光 ( 年 ) 他提倡科举应 分路取人 表面上他的主张看来与科场的地域之争无关, 实际上因为北方士子长于经学 南方士子长于诗赋, 司马光的建议隐含着扶植北方士人的用意 对于司马光的 分路取人 说, 从江西庐陵 ( 今江西吉安 ) 应举入朝的参知政事欧阳修 ( 年 ) 不惜与之发生正面的冲突, 针锋相对地提出 凭才取人 司马光和欧阳修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南北不同地域集团的利益, 双方各有充足的理由, 欧阳修 凭才取人 说着眼于一切以程文定去留, 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但司马光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 为促进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士子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 也有必要采取某些照顾政策, 以巩固全国的统一 不过, 由于双方的观点相持不下, 因而取士办法还是维持现状, 实质上宋英宗是采纳了欧阳修的意见 但宋神宗即位后, 这位 笃意经学 的皇帝执意要革除科举考试的弊端, 且考虑到西北人材多不在选, 于是采用王安石的办法, 将明经等科目归并于进士科, 并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改为以经术为主 但考经义要求 5 程民生 宋代地域文化 ( 开封 :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页

23 通经 有文采, 讲究作文技巧来阐发儒学的精神义理, 而不象以往明经科的墨义只需粗解章句, 故仍然是不利于西北人士 自哲宗后, 立齐鲁 河朔五路之制, 凡是北人皆别考, 然后取人, 南北始均 后来, 进士科又分立为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 也多少带有兼顾南北士人不同专长的用意 6 明显的, 司马光和欧阳修的纷争牵涉到的是 考试公平 与 政治公平 的问题 考试公平往往是一种理想 理论或原则, 政治公平则是一种政策手段 定额贡举显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 对此, 李弘祺就认为突出考试的公正是适当的, 因为它能在考生中均等的分配机会 但这对主持考试的政府来说, 这种制度要达成另外可能有更为远大的目标, 它必须满足社会的 地域的 和更为重要的道德公正的索求 7 这表面上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但其实 考试公平 与 政治公平 都是统治者想达到的最终目标 这个最终目标背后的思想指导原则是 公平分配利益, 而在政治层面上, 这有利于维护与巩固统治者政权的稳定 我们已知道社会流动的概念是 : 社会流动越畅通, 社会流动率越高, 就越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 尤其是中底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满希望, 通过后致性规则也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 实现上升流动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 而这个社会成员的希望和积极性在很大得程度上取决于考试是否 公平 了 司马光和欧阳修的纷争其实都是尝试在解决科举考试中 公平 的问题, 所以以较宏观的眼光来看, 他们是想达到某种程度的社会流动中的通畅性 但由于双方都站在不同的立场, 再加上他们的背景与政治地位, 所以才使到他们的纷争政治化了 尽管司马光尝试扭转南北及第不平衡的秃势, 但最后却于事无补 所以宋代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发展到了南宋已呈现了趋向南方人的局面, 这纯粹是当时政治 社会 经济与文化自然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有趣的是假如我们从进士的层面来统计, 并不能发现有类似状元和入传官员的轨迹或转折 请看下表 : 表 2-4: 北宋进士南北籍贯分类表 路 \ 年 南方进士 北方进士 地方史志所 列进士总数 南方进士所 70% 86% 94% 95% 97% 99% 占的总比率 全国授予进 刘海峰 <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 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 年第 1 期, 页 Thomas H.C.Lee, Government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in Sung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24 士学衔数资料来源 : 贾志扬 宋代科举 ( 台北 : 东大图书公司, 民国 84 年 ), 页 明显的, 打从北宋初期到晚期, 南方出身的进士就一直垄断科场 无论进士总人数的多寡, 南方进士所占的总百分比不只比北方进士来得高, 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从北宋初期的 70% 发展到晚期的 99%, 几乎全部进士都是南方人 对于上述这种南方人垄断考场的现象, 钱穆解释 : 南北两方经济状况之荣枯, 乃为其转捩要点 盖文学政事必待于师风尚之观摩, 社会声气之染习 大抵当时北方社会, 经济日趋枯竭, 故士人不能游学京师 南方经济较优, 故游学者盛 当时如晏殊 范仲淹及欧阳修辈, 皆以南人居京朝, 为名士之领袖, 风气之前导也 8 正如哈特韦尔所述, 人口的激增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根据他的估计, 中国在公元 1200 年有两千多万户口 ; 9 美国人口学专家 John D. Durand 曾指出在 12 世纪的中国, 南宋人口大概应有 7 千 5 百万, 如果再加上辽金的人口, 中国总人口在当时将近 1 亿 2 千 5 百万 10 而美国学者伊佩霞 (Patricia Buckley Ebrey) 则指出在 1100 年的宋代, 人口达到了一亿 她也认为繁荣的农业和密集的居住模式有助于商业发展 在人口稠密地区居住的农民, 在更大程度上卷入商业活动之 11 追根究底, 宋代社会 传统文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是有许多原因所造成的 而北宋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和唐代状元相比也显示出与宋代社会 文化与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基本吻合, 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进士与状元来自南方, 毕竟到了南宋, 北方的江山都被金人占领了 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要等到在宋仁宗时期才出现了这个状元南北籍贯的转折呢? 而为何在进士早已被南方人垄断的情况下, 北宋初期的状元还是以北方人为多呢? 笔者认为这关键在于殿试 为了公平地选拔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朝廷服务, 太祖于开宝八年 (975) 正式实行殿试 自此以后, 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 而从太宗朝开始, 殿试录取分为五甲 : 头两甲赐 进士及第 的称号, 第三甲赐 进士出身 的称号 ; 而第四 五甲赐 同进士出身 的称号 这五甲统称进士 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 ( 榜首 ),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12 换句话说, 进士与状元根本上的分别是状元是殿试选拔中排名第一的人而进士只是有资格参加殿试的人物 因此, 进士与状元的籍贯在比较趋势或规律时就不一定相吻合了 8 钱穆 国史大纲 ( 台北 : 商务印书馆,1953 年 ), 页 See(3), pp John D. Durand, The 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China, A.D , Population Studies, Vol.13, No.3, (Mar 1960), pp 伊佩霞 (Patricia Buckley Ebrey) 剑桥插图中国史 ( 台北 : 果实出版社, 2005 年 ), 页 Edward A. Kracke, Civil Service in Early Sung China, :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sponsorship to foster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pp

25 殿试是天子钦点状元的考试, 在理论上应该有三个主要特征 : 第一, 必须是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第二, 必须是在殿廷前试人, 而不是礼部贡院或中书省 这里 殿 或 廷 不仅指一种建筑场所, 还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与最高权力直接相关 第三, 必须是贡举考试科举中的常举而非制举考试中三级考试中的第三级考试, 而不能是第二级考试或第二级考试中的第二次考试即礼部试后的覆试, 而且参加殿试者的主体必须是第二级考试后的合格者, 而不能是落第者 以上三点紧密相关, 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举殿试 13 第一个特征意味着在殿试中, 皇帝绝对主宰着进士们的排名 ; 第二个特征意味着皇帝的决择是神圣的, 是必定要遵从的 ; 而第三个特征意味着能参加殿试的进士都是科场的精英, 而夺魁的状元就更不用说了 既然殿试有着上述的意义, 这就有必要详细分析殿试, 看看当中是什么原因, 使北宋状元与进士的籍贯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首先, 殿试试题的内容是考状元最关键的一环 因为其直接反映这些考生的才能和思想是否已达到统治者的要求 北宋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常有变迁, 以下列表能更清楚看出其实际情况 : 表 2-5: 北宋科举考试内容分类详表 皇帝 时代 解试内容 太祖 开宝 1. 诗赋论各一 2. 策五道 3. 帖经 ( 论语十帖 ) 4. 墨义 ( 春秋或礼记 十条 ) 仁宗 宝元 1. 策 中 2. 论 3. 诗赋 4. 帖经墨义 神宗 庆历四年 熙宁二年 1. 策二道 ( 经史 / 时务 ) 2. 论一道 3. 诗赋各一首 1. 大经义十道 ( 占诗 / 书 / 易 / 周礼 / 礼记 ) 2. 兼经义 ( 论语三道 / 孟子三道 ) 3. 论一道 4. 策三道 ( 律义一道 ) 省试内容 1. 同解试 2. 同解试 3. 同解试 4. 同解试 ( 又加律义三五条面对一二事 ) 1. 同解试 2. 同解试 3. 同解试 4. 同解试 1. 策三道 2. 论一道 3. 诗赋各一首 1. 大经义十道 2. 兼经义六道 3. 论一道 4. 策五道 ( 律义二道 ) 殿试内容诗赋 ( 开宝六年 ) 诗赋论 ( 太平兴国三年始 ) 论 ( 特奏名 : 咸平三年始 ) 诗赋论 ( 正奏各 ) 论 ( 特奏名 ) 义五道 ( 特 : 诸科 ) 论诗各一 ( 特 : 进士 ) 1. 策一道 2. 赋一首 策 ( 正 / 特奏各均同 ) 13 陈秀宏 < 殿试制度起源考辨 >, 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 年 3 月第 2 期, 页 85 25

26 哲宗 元祐二年 绍圣元年 1. 兼经 ( 诗赋人 ) 1. 本经义二道, 语孟义各一道 2. 赋及律诗各一道 2. 兼经 ( 经义人 ) 3. 论一道 4. 策 ( 子史 / 时务二道 ) 1. 经义 ( 大经二道, 语孟义一道 ) 2. 经义 ( 大经或中经 ) 3. 论一道 ( 子史 ) 4. 策一道 ( 律义 ) 1. 同解试 2. 同解试 3. 同解试 4. 同解试 1. 同解试 2. 同解试 3. 同解试 4. 同解试 资料来源 : 李正富 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 ( 台北 : 国立政治大学,1963 年 ), 页 从整体来看, 非常明显的是解试与省试所考的内容虽然复杂, 但几乎都是一样, 而只有殿试不同 基本上从仁宗朝开始要求考生论策, 而到了神宗朝, 殿试都考 时务策 一道, 后代沿用之 先以进士科考试内容来看, 虽然自真宗朝起就有要求重视策论的呼声, 而仁宗朝也屡下诏令要求在评判试卷的过程中兼顾策论, 但实际上还是以诗赋为重, 一直到仁宗朝的后期, 策论才真正在科举考试中发挥影响 14 北宋建国之初, 南人与北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北方人士对南方人士的轻蔑与排斥 宋初立国于北方, 最早继承的是后周的领土, 仅限于北方的一大部分地区 随后, 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陆续统一了南方诸国 以中原正统和胜利者自居的北方官员, 在地理上 心理上难免有优越感, 在政治上对南方人有所防范, 在地域上对南方人有所轻视 如对南唐旧臣, 普遍看不起 15 说到底, 北方人与南方人本来在各方面都有他们不同的地方 而这些南北文化上的差异使各路举子在科举制度中面对不同的考察内容与体式时, 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优劣成绩, 这也直接影响了进士与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 改变了以往北强南弱的局面 在科举考试中, 统治者选取了一些在他们视为最能体现人才品德 知识 才学 能力的文章体式, 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科目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科举文体了 科举文体与社会观念的演变有关 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 有一定的观念, 包括其思想观 社会观 政治观 文学观等等 科举文体的选择也是人才观念在科举制度上的反映 选择什么样的人, 怎么选拔人才, 都必然体现在科举取士上 进士科的策论, 多少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 但不容易反映出他的品德, 于是经义就成为策论的补充 后来发现经义背诵帖括墨义, 策论也可能多是书 策 策 14 林岩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 页 同 (5), 页 46 26

27 生之见的空话, 于是再加上诗赋, 看看士子有没有临场发挥的才华 科举文体, 就是在这种对文体的选择组合中出现的 16 但是在宋代, 由于受政治纷争的影响, 北宋科举制度经常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 前期考试能内容的诗赋与策论之争, 后期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经常的变动, 这些都显得十分混乱 17 其实无论科举考试中强调的是诗赋 论策又或是经义, 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在考察举子们文学上的才能 因为要在严格的文章体限定下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作, 并引起考官的注意和皇帝的青睐, 最需要的是高度的文学技巧和写作水平来表现出自己的才华 而在古代中国, 中唐以前擅文辞者, 多北人 中唐以下, 则诗人以江南为多 至宋尤如此 18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进士科中南方人所占的百分比从北宋初期的 70% 发展到晚期的 99%, 他们从头到尾垄断了科场 但是在状元的层面却要等到仁宗朝才被南方人垄断, 这关键在殿试中的论策 策是对策, 抒写自己对时务政事的看法 宋代试策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其以经学为主, 参以时务 第二是试策时有考校标准 凡策士, 其考第之制凡五等 : 学识优长 词理精绝为第一 ; 才思该通 文理周率为第二 ; 文理俱通为第三 ; 文理中平为第四 ; 文理疏浅为第五 第三个特点是策试有格式与字限上的要求 19 第一个特点说明了为数较少的北方进士在与南方进士爭夺状元的宝座时还是占俱了优势的, 因为南方习俗好文, 而北方人不善文辞 进士科考试内容的诗赋文辞, 较量的文学水平 这方面南方人是强项, 北方人是弱项 北方人久经儒学熏陶, 偏爱经学, 熟悉经书, 某种程度上也是扬长避短的选择 尚质少文的地域特点与经学传统相结合, 造就了一大批 经生 北方人擅于背诵, 在谈论引书时都能背诵原文 20 这在论策时还能占据一些优势, 因为策问发论多以儒家经典为缘起和依据, 以经学为主 再加上临场如能灵活应对, 在殿试中还是能与为数较多的南方进士一较高低, 不致于像在省试一般, 从北宋初期就已被南方进士垄断 所以说, 假如殿试没有论策, 南方状元所占的总百分比会和进士一样高 其实, 由一篇对策而钦点状元, 说明状元殿试对策基本上代表了科举考试中策文的最高水平 一般情况下, 皇帝钦点看重的不仅仅是对策的形式技巧, 而是其内容所包容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看重的是状元对 时务 的深刻见解, 以及由此展示出的治国安邦的文韬武略 21 毕竟大部分的统治者是不会愿意选拔出一位有满肚子文采却不会为国家办事的状元 在另一方面, 虽说宋代殿试为保公正和客观,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防范科场舞弊的措施, 加强了考试各阶段的管理, 其主要体现在加强对主考官的防范, 分散其权力, 废除行卷投卷制度, 实行对考官的锁院制和回避制度 ; 为防范举子作弊, 强化了连保制和搜检制, 在考场中实行御史巡视制 ; 为保证评卷的公平, 创立糊名法和 16 汪小洋 孔庆茂 科举文体研究 (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年 ), 页 同 (14), 页 3 18 金中枢 < 北宋科举制度研究 >( 上 ), 见 新亚学报,1964 年第 6 卷第 1 期, 页 同 (16), 页 同 (5), 页 张灿贤 < 状元殿试对策的文化内涵 >, 见 管子学刊,2006 年第 4 期, 页

28 誊录制, 同时加大了对作弊举子和舞弊官员的惩处 22 而且也有证据证明宋代在科举的过程 方法 类型 主体 对象等各方面都有相关的责任追究的规定, 比较详细 系统, 基本上得到落实施行 23 但是, 不能忘记的是在殿试中皇帝绝对主宰着进士们的排名,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考生众多, 皇帝一人是不可能把全部考卷都一一览阅的, 这还是得靠殿试考官来协助筛选, 最后才把他们认为最好的卷子呈给皇帝定夺 宋代殿试考官有一个完善的系统, 如下简表 : 表 2-6: 宋代殿试考官系统表 殿试考官 诸科出义官 点检官 謄录官 详定官 覆考官 弥封官 初考官 编排官 收卷官 从上表可以看出宋代的殿试制度加强了对主考官的防范, 分散其权力, 各个部门权力或大或小的人员都可以被调来举行考试, 这包括了太监 24 话虽如此, 有些考官的决定权是较其他的重要的, 这包括初考官 编排官与覆考官 就以殿试考官人选来看, 其初用, 官自国子博士起, 上至宰相 ; 职自秘阁校理起, 上至翰林学士承旨 其復用, 则以 职 占绝大多数, 翰林学士居首位, 盖一则以其为 清望官, 二则 以代文学之选 正符代表地位而然 其次为差遣, 又其次为官 又当注意者, 即考 覆 参详之诸要职, 几均为翰林学士之 职 与知制诰之 差遣 任之 宰辅重定, 天子亲校 若编排 封弥 腾录诸事务之类, 愈后则愈以次等之职 官 差遣充当 而点检则视其职责之轻重, 以为定焉 25 翰林学士在殿试中扮演着如此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是何等人物呢? 宋代中央文职机构的翰林学士院, 是沿袭唐代制度的 唐代有翰林学士 知制诰, 为皇帝亲信顾问之官, 其地位很重要 到了宋代, 又特定其资权, 变成了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了 宋代能入翰林学士院任职的, 都是一些文学之士 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 其下称翰林学士 知制诰 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 冯会明 刘佩芝 < 试论宋代对科考舞弊的防范 >, 见 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号, 页 104 肖建新 < 宋代的科举责任追究 >, 见 文史哲,2009 年第 5 号, 页 Ichisada Miyazaki, China's Examination Hell: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6), pp 金中枢 北宋科举制度研究再续 -- 进士诸科之殿试试法 ( 上 ), 见 历史学报,1980 年第七号, 页

29 朝廷的制诰 赦敕 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 还侍皇帝出巡, 充顾问 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 通考 职官考八 云 : 其为翰林学士者, 职始显贵, 可以比肩台长, 举武政路矣! 26 换言之, 翰林学士与知制诰无论在皇帝的各种决策上又或殿试上都能为皇帝充当顾问, 给予意见, 是他们身边影响力极大的重要人物 而事实也证明北宋初期之所以北方状元没有像北方进士一样 全军覆末, 其中原因是殿试考官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看看几个明显的例子 翰林学士扈蒙 ( 年 ) 是北宋幽州安次 ( 河北省安次县 ) 人, 他在太祖开宝五年 (972) 和宋建隆元年 (960) 以知贡举的身分分别擢升河南人安守亮和陕西兆鄠人杨砺为状元 他们全属北方人 再看翰林学士李昉 ( 年 ), 深州饶阳 ( 今河北饶阳县 ) 人, 他就曾在开宝六年因在担任知贡举时徇私偏袒同乡武济川为状元而最后被贬官 不过他仍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 权知贡举, 推举河南洛阳人吕蒙正为状元 他们全属北方人 我们不难想像这类 自己人 照顾 自己人 的做法在政治上是很常见的事 在另一方面, 如前所述, 从仁宗宝元元年状元籍贯转折后, 基本上只剩下贾黯 王俊民 许安世 时彦 李常宁 李釜和蔡薿七位状元是北方人 在几乎都是南方进士的垄断局面下, 为何这几位北方人还能脱颖而出, 成为状元呢? 这肯定有特殊的原因, 先看看贾黯是怎样当上状元的 石林燕语 卷八载 : 庆历中, 刘原父廷试第一 会王伯庸以翰林学士为编排官, 原父内兄也, 以嫌自列 或言 : 高下定于考试官, 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 无预与夺, 伯庸犹力辞 仁宗不得已, 以为第二, 而以贾直孺为魁 27 仁宗庆历六年殿试, 为了不致产生嫌疑, 王尧臣当面奏请将刘敞换掉, 使本为第二名的贾黯变成了状元, 连仁宗也拿他没办法 另看王俊民, 梦溪笔谈 卷一载 : 嘉祐中, 进士奏名讫, 未御试, 京师妄传 王俊民为状元, 不知言之所起, 人亦莫知俊民为何人 及御试, 王荆公时为知制诰, 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为详定官 旧制, 御试举人, 设初考官, 先定等第 ; 復弥之以送覆考官, 再定等第 ; 乃付详定官, 发初考官所定等, 以对覆考之等如同即已 ; 不同, 则详其程文, 当从初考或从覆考为定, 即不得别立等 是时, 王荆公以初 覆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 于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 杨乐道守法, 以为不可 议论未决, 太常少卿朱从道时为封弥官, 闻之, 谓同舍曰 : 二公何用力争, 从道十日前已闻王俊民为状元, 事必前定 二公恨 26 陈茂同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 天津市 :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页 ( 宋 ) 叶梦得撰 宇文绍奕考异 石林燕语 ( 北京 : 中华书局,1984), 页

30 自苦耳 既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禀, 而诏从荆公之请 及发封, 乃王俊民也 详定官得别立等, 自此始, 遂为定制 28 这段记录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决定殿试排名上, 知制诰王安石和天章阁待制杨乐道是详定官, 他们这些殿试考官往往主宰着考生的最终排名 仁宗通常也是依照他们的意见处理 所以说, 因为这样, 为了当上状元, 奉承当时得势的政治集团, 又或巴结考官的事就在所难免了 宋史 列传 曾记载有关蔡薿如何夺魁的事 : 崇宁五年, 以诸生试策, 揣蔡京且复用, 即对曰 : 熙 丰之德业, 足以配天, 不幸继之以元祐 ; 绍圣之缵述, 足以永赖, 不幸继之以靖国 陛下两下求言之诏, 冀以闻至言 收实用也 而见于元符之末者, 方且幸时变而肆奸言, 乘间隙而投异意, 诋诬先烈, 不以为疑, 动摇国是, 不以为惮 愿逆处其未至而绝其原 于是擢为第一 始, 薿未第时, 以书谒陈瓘, 称其谏疏似陆贽, 刚方似狄仁杰, 明道似韩愈 及对策, 所持论顿异, 遂欲害瓘以绝口 因其子正汇告蔡京不轨, 执送京师 29 明显的, 这位崇宁五年 (1061) 丙戌科状元蔡薿是一个很会见风转舵的人, 他靠巴结当时势力庞大的蔡京而坐上状元的宝座的 由于在殿试策论中所写的内容都附合蔡京的想法, 状元就非蔡薿莫属了 为了在政途上有较好的前程, 这类阿谀奉承的事是不足为奇的 所以说, 虽然宋代的科举相对与其他朝代的科举在制度上都很完善, 而对各阶层的考生也较公正, 但是到了殿试这一关, 变数还是存在, 考官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和考官权力分不开的是政治斗争 北宋的新旧党争就是一个好例子 其是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 新政虽有作为, 但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 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 如韩琦 司马光 苏轼等, 王安石则有吕惠卿 曾布 章惇及韩绛等新人的支持 新旧党争前后凡五十余年, 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 这包括了状元的人选问题 英宗治平四年 (1067) 丁未科状元许安世和哲宗元祐九年 (1094) 甲戌科状元毕渐便是很好的证明 许安世考状元时司马光权知贡举 在高达 95% 都是南方籍进士的情况下, 身为北方旧党的司马光没有理由不提拔北方籍的许安世 更为明显的例子是在哲宗元祐九年, 朝中政治斗争激烈, 并将政见之争帶入了科举考试的录取与名次排列当中 殿试过后, 初考官将倾向于司马光等人政见的置于前列, 到复考时, 知贡举扬畏主持其事, 又反过来, 以肯定王安石变法的人置于优等 毕渐因此沾了杨畏的光, 被点为状元 30 由此可见, 政治斗争与势力也直接影响状元的遴选, 从而也就影响了状元的籍贯 我们是有理由 28 ( 宋 ) 沈括 梦溪笔谈, 载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 第 862 册 ) ( 台北 : 台湾商务, 民国 72 年 ), 页 ( 元 ) 脱脱等撰 宋史 卷三五四 ( 北京 : 中华书局,1977), 页总 周腊生 宋代状元奇谈 宋代状元谱 ( 北京 : 紫禁城出版社, 1999 年 ), 页

31 相信在北宋初期, 当皇帝身边大部分俱影响力的高级官员还属于北方人时, 他们是会保护北方人或甚至去排斥南方人的 续资治通鉴 卷三十二就有明确记载北方人偏袒北方人当状元的例子 : 故事, 当赐第, 必召其高第数人并见, 又参择其材质可者, 然后赐第一 时新喻萧贯与齐并见, 齐仪状秀伟, 举止端重, 帝意已属之, 知枢密院寇准又言 : 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 齐遂居第一 帝喜, 谓准曰 : 得人矣! 特召金吾给七驺, 出两节传呼, 因以为例 准性自矜, 尤恶南人轻巧, 既出, 谓同列曰 : 又与中原夺得一状元 31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皇帝在殿试应从众多进士中选一名才能与气质俱佳者为状元 北方人蔡齐 ( 莱州胶水人 ) 与南方人萧贯 ( 江西新余人 ) 一起应召进见 恰在这时, 知枢密院寇准 ( 华州下邽人 ) 因为厌恶南方人轻巧, 乘机进言道 : 南方都是较低下落后的人, 不适合当状元 于是真宗便将蔡齐擢为第一 寇准从宫中出来, 对同僚夸耀说 : 又为中原夺得一个状元 这足以证明寇准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而且北方人偏袒北方人或排挤南方人当状元的事情应该是相当普遍的 这就解释了为何在仁宗朝之前虽然南方进士已垄断科场, 但北方状元仍多于南方状元 先撇开政治势力不谈 在任何考场, 除了有健全与公平的考试制度和自身的刻苦奋斗外, 时运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哲宗元符三年 (1100) 庚辰科状元李釜就是占尽天时的幸运儿 他在当年的省试中排第一, 而按照规定, 省试后还得进行殿试, 殿试虽不黜落, 但重新区分名次先后 这年正月初八, 哲宗驾崩, 新即位的徽宗因哲宗表期未满, 不亲试进士, 遂诏令以省试第一名李釜为状元 这种情况非常少有, 但还是存在 再看比较倒霉的元祐三年 (1088) 状元李常宁 从他出生到元祐三年, 已历四朝 ( 仁宗 英宗 神宗 哲宗 ) 他是宋代最老的状元 他推崇科举入仕, 刻苦攻读, 但在考生众多 南方人垄断的情况下, 他屡试不就 然而, 他并不气馁, 一次次地参加角逐, 终于在元祐三年夺魁 可惜的是命运弄人, 就在他刚当上状元的同年六月因病撒手人寰 32 李釜和李常宁夺魁是属于特殊情况 非常罕见, 不像贾黯 王俊民 许安世和蔡薿那样是因为殿试考官的关系而夺魁的 总而言之, 与进士籍贯相比, 北宋状元的籍贯为何要等到仁宗朝才出现转折, 这关键是殿试的考试内容与考官的影响力 假如北宋前后期状元籍贯的转变还不够显著, 那与唐代的状元比较会更清楚看到其中差距 如前所述, 唐代状元多出在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五省 ; 这北方五省共有状元 70 人, 占 91 人的 76.92%; 其他八省 区仅占 23.08%, 这和北宋的状元有很大差别 其实, 随着古代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 文化中心与人才密集区也作相应的变化, 而作为科举考试中最优秀的代表, 状元籍贯地理分布也 31 ( 清 ) 毕沅 续资治通鉴 ( 北京 : 中华书局,1979), 页 陈光辉 席凤宁主编 中国状元大典 ( 上卷 )( 北京 : 北京出版社,1998), 页 570,565 31

32 有从北趋南的走势 这是因为至南宋时期, 在中国南方, 由于学校教育兴旺发达, 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有品味的学术文化水平高, 学者如林, 大家辈出 ; 同时, 反映其思想学术文化的时代发展方向的众多学派也多分布在江南 ; 加上在人才和科举取士方面, 江南也占有明显的优势 ; 另外, 从与精神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方面来看, 东南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 且在各方面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 因此, 完全可以认为, 中国文化重心在当时已最终转移至东南地区 33 不难看出, 由于北方长期以来的优势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渐渐失去了, 反而南方在当时却相对的稳定, 经济 教育和文化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 有了这样的土壤, 状元也就较多产了 总的来说, 从北宋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看来, 除了开封府与附近的京西路人数较多外, 并没有明显出现状元的出身被某地区势力所垄断的情况 但是从空间上来看, 就呈现出 十字型分布, 但大部分的状元出自北部和东部 而从时间上来看, 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基本上隨着北宋的政治 社会与文化的南移而相对出现变化, 而这变化在仁宋时期最为明显, 可以说是一个转折期 第二节南宋状元的籍贯籍贯地理分布 而南宋方面, 状元共有 49 位 其籍贯地理分布如下 : 表 2-7: 南宋状元的籍贯籍贯地理分布地理分布表 籍贯 人数 籍贯 人数 籍贯 人数 浙东路 ( 南 ) 15 江西路 ( 南 ) 4 淮东路 ( 南 ) 1 福建路 ( 南 ) 13 淮西路 ( 南 ) 2 广东路 ( 南 ) 1 浙西路 ( 南 ) 6 湖南路 ( 南 ) 2 四川路 ( 南 ) 1 江东路 ( 南 ) 4 与北宋相比, 南宋因为版图缩小和北方被金人占领的关系, 状元只来自长江流域与福建一帶, 自然也就全属南方人了 因此, 北宋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所出现的 十字型分布 结构已消失了 以公元 1142 年为准, 南宋共有 16 路, 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状元来自 10 个路 除了文化 教育和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方 ( 如夔州路 广西路 湖北路 利州路等 ) 没有出产状元外, 其他的路都至少有一个状元 南宋京师在临安, 所以临安所在的浙东路 (15 人 ) 及其所近邻的浙西路 (5 人 ), 人才较多, 两浙路北宋状元的比率只占 8.7%, 而到了南宋则上升为 40.8%, 其增值相当惊人 这与政治中心所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据周藤吉之的研究, 在宋代两浙路市镇的数量达 105 个, 而只有 1/3 是从北宋或宋以前发展起来的 34 换句话说, 这当中 2/3 的市 ( 约 70 个市 ) 是在北宋或以后才发展起来 在这一百多年的宋代, 有这种城市 张全明 < 试析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 见 江汉论坛,2002 年第 2 期, 页 71 周藤吉之 < 宋代市与埠的分布及其发展 >, 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 年第 4 期, 页

33 发展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 城市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 其经济的繁荣是其中的推动力 而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动力是人口的激增 估测北宋中后期两浙约有 1204 万余人, 南宋中后期约有 1847 万余人, 是宋代人口最多的地区 35 北方地区因为面对外患, 经历比较多的战乱, 政治与社会相对不稳定, 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下表更清楚地反映南宋时期状元籍贯地理分布的详细情况 : 表 2-8: 南宋状元籍贯籍贯地理分布详地理分布详表 序号姓名 年 帝号 / 年号 / 月 70 李易 (1086?-1142) 高宗建炎二年 (1128) 戊 申 71 张九成 (1092- 高宗绍兴二年 (1132) 壬 1159) 子 72 汪应辰 (1118- 高宗绍兴五年 (1135) 乙 1176) 卯 73 黄公度 (1109- 高宗绍兴八年 (1138) 戊 1156) 午 74 陈诚之 (1093- 高宗绍兴十二年 (1142) 1170) 壬戌 75 刘章 ( ) 高宗绍兴十五年 (1145) 乙丑 76 王佐 ( 高宗绍兴十八年 (1148) 戊辰 77 赵逵 ( )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辛未 78 张孝祥 (1132-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1169) (1154) 甲戌 79 王十朋 (1112-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 1171) (1157) 丁丑 80 梁克家 (1128- 高宗绍兴三十年 (1160) 1187) 庚辰 81 木待问 (1140- 孝宗隆兴元年 (1163) 癸 1205?) 未 82 萧国梁 (1135?- 孝宗乾道二年 (1166) 丙 1185) 戌 83 郑侨 (1130?-1197) 孝宗乾道五年 (1169) 己 丑 藉贯江都 ( 今江苏扬州 ) 杭州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信州玉山 ( 今江西玉山 ) 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闽县 ( 今福建闽侯 ) 衢州龙游 ( 今浙江龙游 ) 山阴 ( 今浙江绍兴 ) 资州 ( 今四川资阳 ) 历阳乌江 ( 今安徽和县 ) 浙江温州乐清 ( 今浙江温州乐清 ) 福建泉州晋江 ( 今福建晋江 ) 浙江永嘉 ( 今浙江温州 ) 永福 ( 今福建永泰 ) 福建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35 程民生 < 简论宋代两浙人口数量 >, 见 浙江学刊,2002 年第 1 期, 页

34 84 黄定 ( ?) 孝宗乾道八年 (1172) 壬 福州永福 ( 今福建永泰 ) 辰 85 詹睽 ( ?) 孝宗淳熙二年 (1175) 乙 会稽 ( 今浙江绍兴 ) 86 姚颖 ( ) 未孝宗淳熙五年 (1178) 戊庆元府鄞县 ( 今浙江宁波戌鄞县 ) 87 黄由 (1150?- 孝宗淳熙八年 (1181) 辛 平江长州 ( 今江苏苏州 ) 1210?) 丑 88 卫泾 ( ) 孝宗淳熙十一年 (1184) 平江昆山 ( 今江苏昆山 ) 甲辰 89 王容 (1155?- 光宗淳熙十四年 (1187) 湖南湘阴 ( 今湖南长沙 ) 1215?) 丁未 90 余复 (1140?- 光宗绍熙元年 (1190) 庚 福建宁德 ( 今福建福州 ) 1200?) 戌 91 陈亮 ( ) 光宗绍熙四年 (1193) 癸 婺州就康 ( 今浙江永康 ) 丑 92 邹应龙 (1172- 宁宗庆元二年 (1196) 丙泰宋 ( 今福建泰宁 ) 1224) 辰 93 曾从龙 (1170?- 宁宗庆元元年 (1199) 己 泉州晋江 ( 今福建晋江 ) 1236) 未 94 傅行简 (1155?- 宁宗嘉泰二年 (1202) 壬 庆元府鄞县 ( 今浙江鄞 1215?) 戌县 ) 95 毛自知 (1180?- 宁宗开禧元年 (1205) 乙衢州西安 ( 今属浙江衢 1225?) 丑 县 ) 96 郑性之 ( 自宁宗嘉定元年 (1208) 戊福州 ( 今福建福州 ) 诚 )( ) 辰 97 赵建夫 (1175?- 宁宗嘉定四年 (1211) 辛两浙东路温州 ( 今浙江温 1235?) 未州 ) 98 袁甫 (1180?- 宁宗嘉定七年 (1214) 甲庆元府鄞县 ( 今浙江宁 1240?) 戌 波 ) 99 吴潜 ( ) 宁宗嘉定十年 (1217) 丁 宜州宁国 ( 今安徽宁国 ) 丑 100 刘渭 (1195?- 宁宗嘉定十三年 (1220) 婺州金华 ( 今浙江金华 ) 1255?) 庚辰 101 蒋重珍 (1190?- 宁宗十六年 (1223) 癸未 无锡 ( 今江苏无锡 ) 1235?) 102 王会龙 (1193- 理宗宝庆二年 (1226) 丙台州临海 ( 今浙江临海 ) 1252?) 戌 34

35 103 黄朴 ( ?) 理宗绍定二年 (1229) 己 丑 104 徐元杰 (1196- 理宗绍定五年 (1232) 壬 1245) 辰 105 吴叔告 (1193- 理宗端平二年 (1235) 乙 1265) 未 106 周坦 (1200?- 理宗嘉熙二年 (1238) 戊 1260?) 戌 107 徐俨夫 (1200?- 理宗淳祐元年 (l241) 辛 1260?) 丑 108 留梦炎 (1219- 理宗淳祐四年 (1244) 甲 1295) 辰 109 张渊微 (1215?- 理宗淳祐七年 (1247) 丁 1265?) 未 110 方逢辰 ( 理宗淳祐十年 (1250) 庚 戌 111 姚勉 ( ) 理宗宝祐元年 (1253) 癸 丑 112 文天祥 (1236- 理宗宝祐四年 (1256) 丙 1283) 辰 113 周震炎 (1231- 理宗开庆元年 (1259) 己 1290?) 未 114 方山京 (1215?- 理宗景定三年 (1262) 壬 1265?) 戌 115 阮登炳 (1225?- 度宗咸淳元年 (1265) 乙 1306?) 丑 116 陈文龙 ( 度宗咸淳四年 (1268) 戊 辰 117 张镇孙 (1235- 度宗咸淳七年 (1271) 辛 1278) 未 118 王龙泽 (1240?- 度宗咸淳十年 (1274) 甲 1300?) 戌 福州侯官 ( 今福建闽侯 ) 信州上饶 ( 今江西上饶 ) 福建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永嘉 ( 今浙江永嘉 ) 温州永嘉 ( 今浙江永嘉 ) 浙江衢州 ( 今浙江衢县 ) 盱江 ( 今江西广昌 ) 严州淳安 ( 今浙江淳安 ) 新昌 ( 今浙江新昌 ) 吉州庐陵 ( 今江西吉安 ) 太平当涂 ( 今属安徽 ) 绍兴府 ( 今浙江绍兴 ) 平江 ( 今湖南平江 ) 福州兴化 ( 今福建莆田 ) 南海 ( 今广东南海 ) 义乌 ( 今浙江义乌 ) 据贾志扬以地方志中所载北宋进士的统计, 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全国有 9630 人, 其中南方诸路达 9164 人, 占总数的 95.2%, 北方诸路仅有 466 人, 占总数的 4.8% 在南方地区中, 又以两浙东 两浙西 ( 占 32.6%) 江南东 江南西 (38.3%) 和福建 (24.2%) 等东南五路的进士为多, 共有 7038 人, 占北宋进士总数的 73% 这种南移的趋势发展到南宋更加严重 在南宋, 进士已增加到 人, 其中南方诸路 35

36 达 人, 占总数的 99.92%, 北方诸路仅 15 人, 占总数的 0.08% 东南五路的进士仍然最多, 共有 进士, 占北宋进士总数的 80% 36 这个研究数据与南宋状元的籍贯地理分布基本上是吻合的 在另一方面, 从 宋史 列传 中之出身科举者摘录其籍贯而作统计, 仅以进士科来看, 南宋有 345 人 南宋的江南 两浙 福建 西川, 亦是繁富之区, 而两浙 蜀 闽刻书之盛, 亦足为士子治学之一助 南宋立国临安, 两浙人才 遂冠诸路 江南 福建 西川次之, 依然人才称盛 两河以北五路, 沦陷于金, 故南宋少中第之人 37 基本上, 南宋的进士与状元并不像北宋的进士与状元那样, 在籍贯地理分布上出现颇大的分差 在状元籍贯地理的分布中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的情况, 无论是在北宋 ( 排行第三 ) 或南宋 ( 排行第二 ) 都是名列前茅 状元多产之地 南宋福建状元详情如下 : 表 2-9: 南宋福建状元表 序 姓名 年 帝号 / 年号 藉贯 号 32 徐奭 ( )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壬 福建瓯宁 ( 今福建建安 ) 子 45 章衡 ( ) 仁宗嘉祐二年 (1057) 丁酉 浦城 ( 今福建浦城 ) 48 许将 ( ) 仁宗嘉祐八年 (1063) 癸卯 福建闽县 ( 今福建闽侯 ) 51 叶祖洽 (1050?1118) 神宗熙宁三年 (1070) 庚午 福建邵武 ( 今福建邵武 ) 53 徐铎 (1045?-1105?) 神宗熙宁九年 (1076) 丙辰 兴化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55 黄裳 ( ) 神宗元丰五年 (l082) 壬戌 延平 ( 今福建南平县 ) 73 黄公度 ( ) 高宗绍兴八年 (1138) 戊午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74 陈诚之 ( ) 高宗绍兴十二年 (1142) 壬戌闽县 ( 今福建闽侯 ) 80 梁克家 ( ) 高宗绍兴三十年 (1160) 庚辰福建泉州晋江 ( 今福建晋 江 ) 82 萧国梁 (1135?- 孝宗乾道二年 (1166) 丙戌 永福 ( 今福建永泰 ) 1185) 83 郑侨 (1130?-1197) 孝宗乾道五年 (1169) 己丑福建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84 黄定 ( ?) 孝宗乾道八年 (1172) 壬辰 福州永福 ( 今福建永泰 ) 90 余复 (1140?-1200?) 光宗绍熙元年 (1190) 庚戌福建宁德 ( 今福建福州 ) 92 邹应龙 ( ) 宁宗庆元二年 (1196) 丙辰泰宋 ( 今福建泰宁 ) 93 曾从龙 (1170?- 宁宗庆元元年 (1199) 己未泉州晋江 ( 今福建晋江 ) 1236) 96 郑性之 ( 自宁宗嘉定元年 (1208) 戊辰福州 ( 今福建福州 ) 诚 )( ) 36 贾志扬 宋代科举 ( 台北 : 东大图书公司, 民国 84 年 ), 页 同 (4), 页

37 103 黄朴 ( ?) 理宗绍定二年 (1229) 己丑福州侯官 ( 今福建闽侯 ) 105 吴叔告 ( ) 理宗端平二年 (1235) 乙未福建莆田 ( 今福建莆田 ) 116 陈文龙 ( ) 度宗咸淳四年 (1268) 戊辰福州兴化 ( 今福建莆田 ) 宋代福建状元出产最多的是莆田 ( 共 5 人 ) 其次是闽侯( 共 3 人 ) 随后是晋江 永泰和福州 ( 各有 2 人 ); 仅有 1 位状元出产的地区是建安 浦城 邵武 南平和泰宁 为何宋代福建状元如此兴盛呢? 这与宋代福建教育的普及 经济的繁荣发展 交通的便捷 对外贸易的繁盛, 以及文化的发达, 都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 直接与人才鼎盛有关的是福建文化的兴盛 而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又离不开经济的基础与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先看看宋代福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由于福建地处南疆, 位于宋朝的战略后方, 所以, 在宋朝统治的 319 年内, 福建基本保持和平的发展局面 从军事上, 南宋与金国沿着淮河与秦岭对峙, 大多数地区都成为前线, 在远离前线的地区, 也只有福建一个了 尤其是福建沿海区域, 成为宋代经济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和平的环境保证了宋代福建经济的顺利发展 宋代以来, 闽地商贾的活动领域, 主要是海陸的贸易商业 运输业与金融业 唐中期以后, 福建便成了华南重要的文化 经济的先进地区 促使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 可以归结于远程商业的刺激和由于中原人口迁居南方而帶来文化 经济方面的开发 海上贸易的影响对于福建商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38 就以宋代的泉州为例, 其是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泉州在唐中叶以后, 西北陆路交通受阻中断, 陆上 丝绸之路 遂被海上 丝绸之路 取代, 成为中国对外交通和贸易的主要渠道, 乃至世界著名的大海港 北宋元祐二年 (1087), 泉州正式设置市舶司, 进一步奠定了其成为中国主要贸易港的地位 南宋建立的泉州对外海上交通范围更加广大, 其市舶司常到诸国舶船有 31 国 而泉州海上交通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 数量也很大 39 宋代出口货物中包括手工业制品 金属及其制品, 还有工艺品等, 其中以瓷器 丝绸为大宗 这些特色货品大多经由泉州运出外销 泉州的陶瓷器 40 数量较多, 所产主要远销海外, 在日本 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中出土的中国瓷器, 有很大部分是这些窑址的产品 41 另外, 福建作为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沿海地帶, 和长江下游和岭南地区的主谷流通已实现了商品化, 其来源是大量经常性的江南剩余产量, 运输极大 42 换句话说, 到了宋代, 福建的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商业化和具影响力的经济特区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 对福建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海外贸易也使福建取得了数额巨大的市舶收入 到了南宋, 福建市舶司的收入更是与日俱 38 斯波义信著 庄景輝译 宋代商业史研究 ( 台北 : 稻禾出版社, 民国 86 年 ), 页 胡沧泽 < 泉州与古代中外海上交通 >, 见 文史知识,1995 年第 4 期, 页 黄纯艳 宋代海外贸易 (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 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84 年 ), 页 斯波义信著 方健 何忠礼译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 南京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 ), 页 75 37

38 增 43 这就难怪状元多产的福建地区 ( 莆田 闽侯 晋江 永泰和福州 ) 都属沿海地帶而非内陆的地区 苏基朗把 年的宋代闽南划成宋元闽南经济发展的四个时期中的 第二期, 即整合的多元繁荣期, 这可能是闽南经济史的黄金时期 44 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福建的教育与文化的发达, 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后, 这会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进而参加科举考试, 毕竟这些活动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从事的, 而状元多产就不足为奇了 宋代福建文化的高度繁荣已是众所周知 诸如移民的涌入, 福建地位的提高和统治者的重视, 经济的繁荣, 特别是海外贸易成为重要支柱等等因素的作用, 上述已提过, 其他学者亦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各种统计不断说明两宋福建各类人才的涌现与文化地位的显赫 : 例如 宋史 所列 儒林传 和 道学传 中有闽人 17 位, 居全国第一 ; 两宋进士总数约为 多人, 福建占了近五分之一, 居全国第一 ; 宋元学案 立案学者 988 人, 福建 178 人, 居全国第一 至于宋代文献及福建文化之盛, 更是接踵而至 但是, 宋代福建文化空前的兴盛发展在各区域之间仍存在着严重分异, 导致了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 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由若干个文化密集地共同组成一个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地带, 进而对周围及更广大地区产生影响 宋代福建文化中心地带可分为四大地域 :(1) 建溪一线及浦城 邵武等地 ;(2) 莆田 福清等地 ;(3) 晋江等地 ;(4) 闽县 侯官一带 45 这四个文化中心地带除了 (1) 建溪一线及浦城 邵武等地是属于闽北内陆地区外, 其余的三个文化中心地带都属沿海地区 另一方面, 闽北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闽越文化的摇篮, 有 闽邦邹鲁 和 道南理窟 之称 从宋代以来, 这里便很好地保存了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元素 46 另外, 闽北能成为福建文化中心, 这也和南方区域文化的分布有关 宋代南方区域的开发, 是有层次不同的 南宋所辖区域内, 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是东南的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两浙东路 两浙西路 福建路, 以及四川的成都路 ; 其余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广南西路 广南东路发展程度要低一些 ; 而京西南路 两淮西路 两淮东路位于与金国对峙的前线, 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影响 所以说, 南宋的经济文化中心主要是东西两头, 即东南诸路与西部的成都路, 成都路的文化虽然发达, 但与东南诸路比, 一是地方较小, 二是位于抗金前线, 三是对南宋来说过于边远, 以故, 南宋的文化中心只能是东南诸路 东南各路的中心恰在四路交界的武夷山, 若以武夷山为中心, 以武夷山与南京的直线距离划一道圆, 恰好将东南城市的精华都划入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 宋代闽北成为东南的文化中心并不是偶然的, 它至少有位于中心的文化地理 43 胡沧泽 <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的兴起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见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 年第 1 期, 页 苏基朗 < 中国经济史的空间与制度 : 宋元闽南个案的启示 >, 见 历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页 林拓 < 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 >, 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 年 9 月 ( 第 16 卷第三辑 ), 页 胥文玲 < 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 -- 以闽北峡阳为个案 >, 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2008 年 7 月 ( 第 10 卷第 7 期 ), 页 38 38

39 优势 47 换句话说, 福建四大文化中心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中心是有其历史机缘的 因为四大文化中心除了有军事与地理优势外, 其商业和经济发展所帶来的社会条件和人文气息, 促使其变成文化鼎盛, 人材荟萃 进士和状元多产的地区 宋代福建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为科举培养了大批文化素质较高的后备力量, 从而促进福建科举事业的更加发达 文化与教育 科举之间在宋代福建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还 48 的确, 书院的兴办和发展, 为当地培养了许多人才, 也促进了地区科举考试中举人数的增加 在中国书院史上, 南宋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期 随着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 福建的书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以闽北地区的发展尤为突出 当然, 政府对各地方所采取的政策也左右了地方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发展 而福建是当时政府所特别照顾的一个地区 部分地由于南宋时两次解额的提高使福州的解额增至三培而达到九十名, 成为全国最高的解额, 因而使依靠特殊考试的人数从北宋末期的峰值 1.0 降到 0.6 但比起长江三角洲分区来, 这个数值仍然是高的, 它表明甚至在十三世纪时, 福州每三年平均产生的五十多名进士中, 还有三分之二之多的人了曾通过特殊考试 然而, 对于福州来说, 这种情况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它在官僚政治中所处的地位在北宋时期门是很突出的, 而且它在南宋时又以士人总数最多而又极为多种多样而自豪, 这正是它不同于浙沿海和长江三角洲诸州的地方 49 书院的设立只是教育事业硬件的建设, 更重要的是教育软件的配合, 也即是整个地方的学习风气与环境 随着中原人士的大量南迁, 尤其是宋室南渡后, 文化中心南移, 东南沿海地区学术日渐繁荣 在北方移民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官宦之家或书香门第的士人, 这些人的到来无论是否受重用, 都自然形成了崇儒重文的社会风尚 Hugh R. Clark 在研究关于福建木兰溪的宗族时发现, 这个靠近福州与泉州的地区, 其实在宋初时期是由三种宗族精英所构成的 第一种是唐代的旧士族 ( 其渊源能追溯到四世纪和五世纪时的北方士族 ), 例如莆阳黄 兴化郑 后埭郑 莆田许和林英的宗族等 第二种是介与九世纪和十世纪的移民, 而这种又能细分成两类 : 一类是固始人 ( 华南 广州地区的人 ) ; 另一类是唐末的北方移民, 这是构成大部分第二种的移民, 例如韩偓 刘若虚 蔡襄和陈可大等的宗族便是明显的例子 第三种是当时的新兴宗族, 是因为社会的流动的原故而新崛起的宗族, 例如刘师古 戴氏 龚氏和邱氏等, 另外也包括了谷目陈氏 黄烨和李宏的宗族等都是木兰溪地区的新精英 值得注意的是, 仅以 Clark 举出的这些宗族精英当中, 就有许多是进士出身, 例如林英 (1046) 郑济(1082) 都是进士, 而孝宗乾道五年 (1169) 己丑科状元郑侨就是属于第一种宗族精英 另有苏象先 (1091) 蔡襄 (1030) 陈可大(1112) 等皆是进士, 他们属于第二种宗族精英 还有刘师古 (1027) 本人 其弟刘夙 (1151) 和刘朔 (1160) 全是进士出身 ; 另外戴氏在宋亡时其宗族已出 47 徐晓望 <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 >, 见 东南学术,2002 年第 2 期, 页 黄洁琼 < 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 见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页 同 (36), 页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1951 年 ( 昭和 26 年 ) 28 辛卯 ( かのとう ) 38 辛丑 37 庚子 36 己亥 35 戊戌 34 丁酉 33 丙申 32 乙未 31 甲午 30 癸巳 29 壬辰 28 辛卯 27 庚寅月干支 6 日 8 日 8 日 9 日 8 日 8 日 8 日 6 日 6 日 5 日 6 日 5 日 節入 18:10 07:03 14:27 11:37 20:19 17:38 07:54

More information

干支暦140年表.xls

干支暦140年表.xls 二十四節気と土用 年 月日時分 年干支 月干支 日干支 24 節気土用入り 1901 1 6 8 54 辛丑 己丑 甲申 小寒 - 1901 1 18 3 34 辛丑 丑の土用入り 1901 1 21 2 16 辛丑 大寒 - 1901 2 4 20 40 辛丑 庚寅 癸丑 立春 - 1901 2 19 16 44 辛丑 雨水 - 1901 3 6 15 10 辛丑 辛卯 癸未 啓蟄 - 1901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社会学研究.,,, ;, ( ),, ( ),,,,,,,,,,,, ( ),,,,,,,,,,,,,,,,,,,,

社会学研究.,,, ;, ( ),, ( ),,,,,,,,,,,, ( ),,,,,,,,,,,,,,,,,,,, 吴铮强 : 科举制度本是官僚帝国实现普遍化权力的手段 皇权扩张的工具 均田制崩溃之后, 中华帝国出现了掌握经济资源却没有稳固政治地位的绅士阶层 由于遭到绅士集团的抵制, 宋朝试图通过科举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张国家权力的企图失败了 儒家学者扩张自身文化权力的学校取士方案不能 被帝国采纳, 最终放弃了主导文化教育和推举官员的要求, 仅提议通过科举理学化提升绅士集团的政治地位, 为科举制度发展 功名身份的终身制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钞晓鸿 郑振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读 开业寺碑 兼谈中古大族赵郡李裔家支的兴衰 唐华全 开业寺碑 记述了开业寺从北魏后期至唐前期一百多年间的历史变迁 并记载了舍第建立该寺的施主中古大族赵郡李裔家支的许多人物 这对于考察李裔家支的世系脉络及其兴衰变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开业寺碑 李裔家支 兴衰 鹙鹭 数若稻麻 但至北周武帝攻灭北 代序 所处 朝代 入仕者成员未仕五品五品总数者以上以下 入仕率 第一代北魏后期至东魏

More information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孙锡芳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 运用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概况 发达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 分析认为 明代陕西省的驿站数量仅次于四川和湖广 而陕西省驿站交通最发达的地区是陕北 其原因在于陕北地区是明代北部边防前线 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边防 非常重视这一地区的驿站交通建设 分析结果表明 明代陕北地区发达的交通网对传递军情

More information

P. 401 ( 一 ) 西昆文士主持各类贡举考试 P P P P P P. 267

P. 401 ( 一 ) 西昆文士主持各类贡举考试 P P P P P P. 267 许瑶丽 西昆文风除了表现在诗歌 四六文以外, 还风靡于科场律诗 赋当中太宗 真宗朝 贪才 佑文 的风 气, 加上日渐严密的取士制度, 使得作为学者宗师的馆阁词臣与科场之间以 文 为中心密切互动以杨亿为代 表的西昆文士频频担任各级贡举考试官, 并利用其在文学上的话语权大量奖掖后进 编选文集, 使西昆文风在 科场中风靡一时以律赋为例, 其西昆风格表现为形式上的精工律切, 内容上的博雅典赡馆阁与科场间的互动,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2000 6 139-160 1 1 Ping-tzu Chu, "Tradition Building and Cultural Competition in Southern Song China (1160-1220): The Way, the Learning, and the Text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238-277 140 (1133-1180)

More information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姓名 : 罗拾平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社会学指导教师 : 陈成文 20080501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作者 : 罗拾平 学位授予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 条

More information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俄克拉何马大学现代语言 文学及语言学系 美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俄克拉何马大学教育学院 美国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 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 篇 包括先秦典籍 中古诗词 现当代作品 民间故事 美国华裔 文学等 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 在选录时 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 教材或以主题编目 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ii Copyright Copyright Marip The Feng Shui Firm Tous droits de traduction, de reproduction et d adaptation réservés pour tous pays Illustrat

ii Copyright Copyright Marip The Feng Shui Firm Tous droits de traduction, de reproduction et d adaptation réservés pour tous pays Illustrat ii Copyright Copyright 2013-2016 Marip The Feng Shui Firm Tous droits de traduction, de reproduction et d adaptation réservés pour tous pays Illustrations : Eric Spirau Marip The Feng Shui Firm Collection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Auspicious Wedding dates 2014 by

Auspicious Wedding dates 2014 by Month Auspicious Wedding dates 2014 Chinese Calendar Day Chong Evil ( 沖煞 ) 2014/01/01 農曆 12/( 大 )01 Wed 沖虎 ( 丙寅 ) 煞南 2014/01/08 農曆 12/( 大 )08 Wed 沖雞 ( 癸酉 ) 煞西 2014/01/10 農曆 12/( 大 )10 Fri 沖豬 ( 乙亥 ) 煞東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新史學定稿.doc

Microsoft Word - 新史學定稿.doc 新 史 學 十 七 卷 二 期 二 六 年 六 月 1 軍 務 與 儒 業 的 矛 盾 * 衡 山 趙 氏 與 晚 宋 統 兵 文 官 家 族 方 震 華 ** 本 文 主 要 討 論 衡 山 趙 氏 祖 孫 三 代 以 文 臣 身 分 統 兵, 抵 禦 女 真 蒙 古 人 的 南 侵, 進 而 以 軍 功 入 朝 執 政 的 歷 程, 以 及 其 成 員 在 宋 元 鼎 革 之 際 的 遭 遇 進

More information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從 經 史 八 股 到 政 藝 策 論 : 清 末 癸 卯 甲 辰 科 會 試 論 析 * 李 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歷 史 系 引 言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歲 次 癸 卯 是 年 清 廷 補 行 辛 丑 壬 寅 恩 正 併 科 會 試, 1 因 京 師 貢 院 毀 於 拳 禍, 遂 借 闈 河 南 各 省 公 車 甘 冒 風 雪, 趨 之 若 鶩 翌 年 甲 辰 (1904),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抗日战争研究 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 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 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 大学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 学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编辑部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史学月刊 编辑 部 安徽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More information

三国时期墓葬特征述论 韩国河 朱 津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 汉制向 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 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 但又 出现了一些新器型 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 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 晋制 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 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 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三国 汉制 薄葬 晋制 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 清代广西天后宫的地理分布探析 滕兰花 清代时, 天后宫遍及广西各地, 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桂东地区多 桂西地区少的格局, 这与清代时大量的广东商人进桂密切相关, 广东商帮的力量是天后宫在广西各地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天后宫的空间分布实际上就是广西各地区广东商帮的势力分布东强西弱的折射, 反映了两广之间的地缘吸引力 广西天后宫广东地缘影响力作者滕兰花, 年生,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学专业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表 年北京 伦敦 东京 纽约人口净迁移规模比较 图 1 伦敦 东京 纽约 北京净迁移率 (%) 比较 109

表 年北京 伦敦 东京 纽约人口净迁移规模比较 图 1 伦敦 东京 纽约 北京净迁移率 (%) 比较 109 刘长安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100070)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规模接近 2000 万的特大城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 以及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快步迈进, 北京正在日益向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市看齐通过对北京与国际大都市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移民的现状比较研究, 了解北京与国际大都市的异同以及存在的差距, 并探索原因 ; 总结分析北京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人口迁移 ; 国际移民 ;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张善余 彭际作 俞 路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欧洲各个地区中 东欧是 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 在北欧和西欧地区 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 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 大约在 年间 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 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 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

More information

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李庆刚 中共党史 重大事件 研究新进展 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直是党史学界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 来 党史学界围绕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 或有新材料发现 或有 新观点提出 或有不同观点交锋 总体看来 对于诸多事件的看法 争论多于共识 这给研究者 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和路径 鹍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认为 八年抗战 鹍指出 七七

More information

,, 1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景天魁 内容提要 : 本文认为时空特性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 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 概念是建构社会理论的核心 本文从时空角度讨论了传统 现代和后现代的关系, 确定了社会时空的基本含义, 在此基础上界定和阐释了时空压缩概念, 并针对吉登斯的 时空延伸概念作了一些讨论 本文用时空压缩概念描述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性结构, 初步显示了这一概念的解释力??,,,? :,,,,,,,,,,,,,,,,,,,,,,,,,,,,,,

More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 2010 年本科招生分省录取情况统计 省份 科类 本一线出档线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文史 理工 北京 文史 理工

厦门大学 2010 年本科招生分省录取情况统计 省份 科类 本一线出档线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文史 理工 北京 文史 理工 厦门大学 2010 年本科招生分省录取情况统计 省份 科类 本一线出档线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文史 573 624 631 624 627.9 理工 562 634 655 634 640.7 北京 文史 524 567 620 567 592.5 理工 494 583 648 587 609.3 福建 文史 557 594 622 594 603.5 理工 539 602 650 602

More information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刘志彪 吴福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 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 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 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贸易量越大 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 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2] [8] [3] 100 [9] [4] [10] ; 1949 [5] / % 3160

[2] [8] [3] 100 [9] [4] [10] ; 1949 [5] / % 3160 2012 12 45 6 ( ) 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Dec.2012 Vol.45 No.6 20 50-70 王 成 ( 230039) : 新中国建立后的 20 多年里 从纵向来看 淮河流域轻 重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 从横向来 看 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发展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远远落后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

More information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外交 年第 期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白云真 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应属当下中国外交新的转型的必要内涵和关键环节 外交制度的合理建构有助于促进中国外交健康且持续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公民身份和国家 认同有效且理性的塑造 为此 笔者将尝试运用国家 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诠释与理解中国外交 制度的创建 发展及其创新 以历史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进程 从而能够更好 地为当下中国外交制度的创新提供某些重要的思考或启示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 : 50 : : : : : 148

: : 50 : : : : : 148 52 1 ( ) 2013 1 Vol.52 No.1 JournalofHuazh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Jan. 2013 郑若玲 1 陈为峰 2 (1. 361005;2. 6500092) 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以考试选才 考试在当今中国也被广泛使用 尤其是高考制度 具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古代科举与当今高考的考试后效都十分明显

More information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省份年份专业科类批次最低分 安徽 北京 金融学 理科 本科一批 639 金融学 文科 本科一批 626 金融学 文史 国家专项 620 金融工程 理科 本科一批 629 信用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省份年份专业科类批次最低分 安徽 北京 金融学 理科 本科一批 639 金融学 文科 本科一批 626 金融学 文史 国家专项 620 金融工程 理科 本科一批 629 信用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省份年份专业科类批次最低分 安徽 北京 金融学 理科 本科一批 639 金融学 文科 本科一批 626 金融学 文史 国家专项 620 金融工程 理科 本科一批 629 信用管理 理科 本科一批 634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理科 本科一批 627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文科 本科一批 626 金融学 文科 本科一批 613 金融学 文史 国家专项 601

More information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姓名 : 明成满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专门史指导教师 : 刘进宝 20080509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More information

自然状态 学说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研究综述 孙雪峰 房乐宪 自然状态 约翰 洛克 托马斯 霍布斯 霍布斯和洛克最早提出的 自然状态 学说是西方著名的政治学说之一 对西方政 治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学界 对他们的 自然状态 学说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学术界关于霍布斯与洛克 自然状态 学说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 并评估了各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省份 科类 本一线 出档线 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理 青海 文 理 山东 文 理

省份 科类 本一线 出档线 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理 青海 文 理 山东 文 理 厦门大学 2006 年普高招生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统计表 省份 科类 本一线 出档线 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文 573 600 25 638 601 612.7 安徽 理 566 615 74 653 615 630.1 理 ( 国防生 ) 566 596 12 621 596 607.2 北京 文 516 574 24 605 574 586.3 理 528 593 59 646 596 610.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_增訂新版_1024.doc

Microsoft Word -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_增訂新版_1024.doc 貳 十 九 世 紀 末 年 日 本 人 的 臺 灣 論 述 : 以 上 野 專 一 福 澤 諭 吉 與 內 藤 湖 南 為 例 一 引 言 1894 年 中 日 爆 發 甲 午 戰 爭, 中 國 慘 敗,1895 年 中 日 簽 訂 馬 關 和 約, 中 國 割 地 賠 款, 關 係 七 省 門 戶 之 臺 灣, 海 外 二 百 餘 年 戴 天 不 二 之 臺 灣 1 從 此 淪 為 新 興 的 日

More information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中英庚款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 田正平 张建中 依据 中英庚款息金用途支配标准 的规定 年至 年间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款资助了边疆教育 虽然资助的时间较短 资助的文教机构相对较少 但在推动边疆地区义务教育 考察教育实际状况 培训西北地区师资 创办边疆中学及倡导科学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这些举措直接推动了民国时期边疆省份的教育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 当时的某些举措或做法 对今天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More information

公共事业管理 理 政治学与行政学 文 国际政治 理 法学 (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文 法学 (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理 社会工作 文 德语 理 英语 文 628 6

公共事业管理 理 政治学与行政学 文 国际政治 理 法学 (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文 法学 (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理 社会工作 文 德语 理 英语 文 628 6 安徽 社会学 理 606 606 哲学 文 610 610 网络与新媒体 理 607 607 社会学 文 610 610 公共事业管理 理 606 606 翻译 文 611 611 经济学 理 611 611 网络与新媒体 文 611 611 国际商务 理 609 606 工商管理 文 612 612 行政管理 理 609 609 国际商务 文 611 6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法治信息管理方向

More information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年第 期 第 期 秦立彦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布莱特 哈特 华人形象 美国西部 世纪美国作家布莱特 哈特在很多作品中都写到在美国西部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形象复杂多样 彼此 交织 对进行单一道德评价的形象研究提出一种矫正 包括诗歌 小说 戏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秦立彦 男 黑龙江人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士 英语系硕士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师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 理想与现实 赵怀普 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构成了美欧关系的基础 但由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称 美欧联盟关系带有从属性质 冷战结束和欧盟崛起对传统的美欧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冲击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成为美欧双方的共同议程 美欧在跨大西洋关系重构问题上的互动和博弈表明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和目标上的深刻分歧 短期内并不具备形成一种新的全面和机制化的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More information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刘家峰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 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 教会乡村化 的主张 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 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 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 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况伟大 本文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基础上 考察了预期和投机对房价影响 理性预 期模型表明 理性预期房价越高 投机越盛 房价波动越大 适应性预期模型表明 当消费 性需求占主导时 上期房价越高 房价波动越小 当投机性需求占主导时 上期房价越高 房价波动越大 本文对中国 个大中城市 年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 预期及 其投机对中国城市房价波动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研究发现 经济基本面对房价波动影 响大于预期和投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别城市房价变动不是由预期和投机决定的

More information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 77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4 9.4 %2000 2006 R&D R&D 62.9%R&D 76.1% 80% 5-2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省份 批次 文科 重点线出档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重点线出档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 备注 山东 本一批 本一批

省份 批次 文科 重点线出档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重点线出档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 备注 山东 本一批 本一批 厦门大学 2007 年本科招生录取分数一览表 省份 批次 文科 重点线出档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录取人数 重点线出档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录取人数 备注 北京 本一批 528 562 621 572 591.6 23 531 613 655 613 631.9 52 本一批 574 580 638 584 612 23 545 559 643 594 615 67 非西藏生 广西 源定向西 625

More information

% %

% % 兼论 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和运用 苏智良! 吴俊范 #! 由于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着学科分野的界限 致使已往的 景观概念缺乏全面性 其结果是 不仅地理学的景观研究缺少历史的底蕴与含量 而且历史学领域内系统的景观史研究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本文分别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和以 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为中心例证 探讨在新的景观概念基础上和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 研究区域景观史的必要性 可行性以及具体的研究路径与操作方法

More information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瓶梅 美学思想研究姓名 : 孙俊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美学指导教师 : 寇鹏程 20100401 金瓶梅 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 孙俊 学位授予单位 : 西南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 (8 条 ) 1. 高莎莎 金瓶梅 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禁毁研究[ 学位论文 ]2009 2. 董定一论

More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姓名 : 任晓晴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伦理学指导教师 : 李桂梅 20061101 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 作者 : 任晓晴 学位授予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 被引用次数 : 1 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 (9 条 ) 1. 谭永一夫一妻制的哲学基础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 目 前 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年国民政府发动的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而对于 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 关注的还很不够 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 师资最强大 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 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 同时 拟就不 同阶段的从军意识 动员方式 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

More information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张 翼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原因作了社会学意义的探索和研究 认为家族主义与以家庭为最小生产单位的农业劳作方式, 家庭人口再生产对男婴的需 求与国家人口再生产对出生人数的限定, 以及妇女经济地位的相对低下等, 是造成出 生性别比升值的基本社会动因 指出, 在影响人口再生产的三只手 国家 家庭和市场中, 惟有借助于国家强有力的调控手段, 才能使失衡的出生性别比在短期内渐次 回落 作者 :

More information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 评冯金华 价值转形 一个伪问题 丁堡骏 长春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 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 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 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 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 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冯金华 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 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 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 统考拟招生计划数 00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经济学院 经济史 全日制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全日制 经济学院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 统考拟招生计划数 00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经济学院 经济史 全日制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全日制 经济学院 001 经济学院 020101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14 001 经济学院 020103 经济史 全日制 3 001 经济学院 020104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14 001 经济学院 020105 世界经济 全日制 7 001 经济学院 0201Z2 发展经济学 全日制 0 001 经济学院 020201 国民经济学 全日制 4 001 经济学院 020202 区域经济学 全日制 4 002 财政税务学院

More information

安徽 专业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专业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社会学 理 哲学 文 网络与新媒体 理 社会学 文 公共事业管理 理 翻译 文 经济学 理 网络与新媒体 文

安徽 专业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专业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社会学 理 哲学 文 网络与新媒体 理 社会学 文 公共事业管理 理 翻译 文 经济学 理 网络与新媒体 文 安徽 社会学 理 636 636 哲学 文 635 635 网络与新媒体 理 638 638 社会学 文 634 634 公共事业管理 理 636 636 翻译 文 636 636 经济学 理 638 638 网络与新媒体 文 634 634 国际商务 理 637 635 工商管理 文 636 636 行政管理 理 635 635 国际商务 文 635 63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法治信息管理方向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龚 关 清末到民国前期是华北集市的一个重大发展时期 表现为集市数量大幅度增加 集市网络层级结构更加分明 其功能也有重大变化 同时 这一时期也正是华北地区集镇的勃兴时期 集市的发展和集镇的勃兴同步进行 集镇的勃兴并没有使集市黯然失色 集市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既是华北地区在近代尤其是清末到民国前期商品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 也是华北区域市场发展迥异于江南地区的一个特点 近代华北地区集市 近代史研究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省份批次科类录取专业招生数 录取 最低分 备注 艺术 音乐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业成绩 美术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综合成绩 提前艺术体育本 科 提前一批本科 体育 ( 文 ) 体育 ( 理 ) 文史 体育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

省份批次科类录取专业招生数 录取 最低分 备注 艺术 音乐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业成绩 美术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综合成绩 提前艺术体育本 科 提前一批本科 体育 ( 文 ) 体育 ( 理 ) 文史 体育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 省份批次科类录取专业招生数 录取 最低分 备注 艺术 音乐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31 81.1 专业成绩 美术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30 593.7 综合成绩 提前艺术本 科 提前一批本科 ( 文 ) ( 理 ) 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12 67.4 专业成绩 社会指导与管理 5 67.4 专业成绩 教育 33 61.9 专业成绩 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15 68.9 专业成绩

More information

Chap3Chinese

Chap3Chinese 第 三 章 北 京 大 学 : 引 领 文 化 的 旗 帜 许 美 德 查 强 闫 凤 桥 基 于 北 京 大 学 在 中 国 近 现 代 历 史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地 位, 描 述 中 国 高 校 的 大 众 化 进 程, 将 北 京 大 学 列 为 第 一 位 应 该 是 顺 理 成 章 的 在 与 北 京 大 学 领 导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交 谈 中, 我 们 能 够 感 受 到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例的觀察

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例的觀察 -627- 782 3379 23.14% 1 (Richard L. Davis) 1.5% 492 48 10% 2 1 1983 10 85-90 2 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t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More information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李学智 民国初年 革命党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鼓吹以法治国 依法行事 热望将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 同时 兴办法政 法律 学校形成热潮 各种法律书籍大量出版 汇成一股颇有声势的法治思潮 在此期间 伍廷芳对陈其美以军政干涉司法和越权滥捕的行为进行的抵制 批驳和斗争 则成为这股思潮涌动中激起的浪花 民国初年 法治思潮 以法治国 伍廷芳 陈其美!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刘中荣王平周长城 矿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社区, 它的发展所追求的不仅是矿产资源和经济效益的提 高, 而且是一种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这种进步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矿区职工和居民素质的提高 生活的改善为核心的经济与非经济方面的均衡发展 作者在对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矿区人口与就业 教育与文 化 工农关系与社会治安 矿区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文 章指出,

More information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国内高等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评价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参考国内外各项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一套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从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三方面一共涉及 34 项指标, 对全国 39 家校的 12 个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进行了评价 我们已经连续做了 4 年的评价,2012 年度的评价结果见下表或 http://library.bjmu.edu.cn/ 名 次 2012 年度国内高等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孔繁岭 七七事变后 主要激于爱国义愤 欧美留学生的近半 关内留学生的几乎全部 毅然回国 投入抗战洪流之中 在教育 科技 文化等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有 名左右滞留海外 战时 鉴于外汇的紧缺和战后的需要 国民政府留学政策经历了前严后松的变化 约有 名学子被派赴海外 主要前往美英 与此同时 沦陷区各伪政权积极推行留日奴化教育 连同台湾 约有 万人前往敌国 整个抗战时期 这两万余名在海外的学子 情况各异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安徽 北京 表 3 天津师范大学 2018 年艺术本科各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 专业或方向 计划数 录取人数 文化 录取分数线 综合成绩 环境设计不分 服装与服饰设计不分 戏剧影视文学不分 7 7 广播电视编导不分 舞蹈学 ( 国标舞方向

安徽 北京 表 3 天津师范大学 2018 年艺术本科各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 专业或方向 计划数 录取人数 文化 录取分数线 综合成绩 环境设计不分 服装与服饰设计不分 戏剧影视文学不分 7 7 广播电视编导不分 舞蹈学 ( 国标舞方向 安徽 北京 表 3 天津师范大学 2018 年艺术本科各录取情况统计表 环境设计不分 4 4 547.96 服装与服饰设计不分 3 3 535.4 戏剧影视文学不分 7 7 广播电视编导不分 5 5 525 舞蹈学 ( 国标舞方向 ) 不分 9 9 508 省级统 ( 联 ) 考 非一志愿 524 合格 222.66 舞蹈学 ( 民族舞等方向 ) 不分 4 4 147.01 表演不分 6 6 236.85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赈济会的难民救济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周术槐 难民 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产生难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战争因素 是导致难民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国内因战争而形成的难民问题 成为当时中国 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支援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 每日都有大量来自沦 陷区的难民涌入 国民党政府因此不仅对难民救济机构进行了必要调整 同时 还制定了相应的难 民转移方案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岳经纶 陈泽涛! 中国既是产烟大国 也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公众 的吸烟状况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对于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乃至社会发展 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对中国控烟运动和控烟政 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 指出中国的控烟运动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 动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概念 分析了中国控烟运动疲弱的原因 并尝试提出推动中国控烟运动的政策措施! 控烟运动 控烟政策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Calendrier des ans

Calendrier des ans 萬年曆 Calendrier des 10 000 ans Feng Shui Ba Zi Yi Jing Médecin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Indispensable ouvrage de référence pour quiconque pratique ou étudie les arts traditionnels chinois, le calendrier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64 图2 第 43 卷 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北京市及其各城区实际住房价格 房价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租金增长速度 表明 2005 2010 年北京房价的上涨有脱离经济基本 面的迹象 2005 2010 年 实际租金增长平缓 各区实际租金的增长率在 32 68 之间 北京市 实际租金的增长率为 39 相比之下 实际住房价格上涨非常明显 各区实际房价的增长率在

More information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3 物理学 2 2 普通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3 俄语 3 3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3 3 海事管理 4 4 海洋技术 2 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4 4 海洋资源与环境 2 2 汉语国际教育 3 3 汉语言文学 3 3 化学 2 2 环境工程 3 3 旅游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3 物理学 2 2 普通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3 俄语 3 3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3 3 海事管理 4 4 海洋技术 2 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4 4 海洋资源与环境 2 2 汉语国际教育 3 3 汉语言文学 3 3 化学 2 2 环境工程 3 3 旅游管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18 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录取数 专业省份 录取数 计划数 本科 4093 4093 安徽 132 132 普通本科 102 102 财务管理 3 3 电子商务 3 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3 海事管理 3 3 海洋技术 3 3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3 3 海洋资源与环境 2 2 汉语言文学 3 3 化学 2 2 环境工程 4 4 会展经济与管理 3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More information

福建 甘肃 美术学文 绘画文 合计 4 4 戏剧影视文学文 理 摄影文 广播电视编导文 合计 省级统 成绩 = 高考成绩 美术学不分 绘画 不分 视觉

福建 甘肃 美术学文 绘画文 合计 4 4 戏剧影视文学文 理 摄影文 广播电视编导文 合计 省级统 成绩 = 高考成绩 美术学不分 绘画 不分 视觉 表 3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年艺术本科各录取情况统计表 北京 表演 ( 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 ) 文 0 0 舞蹈学 ( 民族舞等方向 ) 文 2 3 86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声乐方向 ) 文 0 0 85.33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键盘方向 ) 文 0 0 78 音乐表演 ( 器乐方向 ) 理 0 0 --- 重庆 播音与主持艺术 合计 4 4 --- 理 0 0 0 文 1 1 75.67

More information

北京市招生情况一览表 专业 年份 专业名称 2014 招生计划 最高分 文 2015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招生计划 最高分 类 文 2016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招生计划 最高分 类 文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类 金融学 财政学

北京市招生情况一览表 专业 年份 专业名称 2014 招生计划 最高分 文 2015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招生计划 最高分 类 文 2016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招生计划 最高分 类 文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类 金融学 财政学 北京市招生情况一览表 名称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8 0. 农林经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化产业管理 法学 0 0 0 法学 经济法方向 0 8 广告学 新闻学 税收学 理 工 理 工 理 0 96 99 管理科学 工程管理 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8 8 8 电子商务 7. 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财务管理 7 7 7 金融数学 7 7 7 经济统计学 8 8 8 0 0 0 工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44 2 Vol.44.2 ( )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 2016 3 Mar.2016 DOI:10.14182/j.cnki.j.anu.2016.02.005 X * 顾 辉 ( 230051) : 社会流动 ; 阶层固化 ; 二代 现象 :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 各阶层之间流动 尤其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否公平合理

More information

年 月 宁夏社会科学 第 期 总第 期 邓小东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乞丐问题一直是困扰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的倒台而减轻 相反更加严重 民国时期乞业发达 乞丐在继承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 又有新的发展 乞丐增多 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救济和防范乞丐的新的措施和思想 它为我们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

More information

!!

!! 徐二明 陈 茵 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 从企业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入手 剖析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研究组织管理机制对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和发展的影响 依据吸收能力经典文献对吸收能力的前因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 对现有文献中各种思路有一定的整理和明示作用 通过研究两种吸收能力的 类影响因素 辨识出中国企业在吸收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弱势 通过实证方法全面衡量和验证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两者之间以及两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More information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从 的译名谈起 领导权还是 霸权! #!! # & ( ) +,! # & ( ) +, & ( ) +)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 ) +, 年第 期 # ) # # + 二 葛兰西对霸权概念的拓展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