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言宗女居士林主辦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佛教真言宗女居士林主辦"

Transcription

1 第 一 章 導 論 佛 教 真 言 宗 女 居 士 林 主 辦 佛 教 典 籍 的 現 代 詮 釋 選 講 典 籍 : 辯 中 邊 論 講 者 : 趙 國 森 先 生 甲 辯 中 邊 論 (Madhyanta-vibhaga) 簡 介 一 梵 文 原 典 藏 文 漢 文 均 存 二 漢 英 各 譯 本 漢 譯 本 * 中 邊 分 別 論 陳 真 諦 譯 * 辯 中 邊 論 唐 玄 奘 譯 (661 年 出 ) * 漢 文 兩 種 與 藏 文 對 照 本 辯 中 邊 論 * 藏 要 本 辯 中 邊 論 呂 澂 校 英 譯 本 * Th. Stcherbatsky: Madhyanta-vibhaga (chap 1) * Stefan Anacker: Commentary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Middle from Extremes.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 Thomas A. Kochumuttom: Discrimination between Middle and Extremes. A Buddhist Doctrine of Experience. 三 注 解 分 析 * 中 邊 分 別 論 世 親 造 釋 真 諦 譯 * 辯 中 邊 論 世 親 造 釋 玄 奘 譯 * 辯 中 邊 論 述 記 唐 窺 基 著 * 中 邊 分 別 論 疏 ( 存 卷 三 ) 新 羅. 元 曉 撰 * 梵 文 安 慧 辯 中 邊 論 注 由 烈 維 發 現, 山 口 益 校 訂 出 版 * 梵 文 世 親 辯 中 邊 論 注 長 尾 雅 人 校 訂 出 版 * 辯 中 邊 論 講 要 呂 澂 講 * 辯 中 邊 論 要 義 呂 澂 講 * 辯 中 邊 論 頌 釋 太 虛 法 師 << 唯 識 典 籍 研 究 ( 二 )>> 第 30 冊 大 乘 文 化 出 版 社 太 虛 大 師 全 書 第 十 五 冊 四 研 究 書 * 葉 阿 月 有 關 中 邊 分 別 論 的 研 究 論 文 1> 唯 識 思 想 之 研 究 ( 日 文 本 ) 主 要 是 此 論 第 一 及 三 品 2> 以 中 邊 分 別 論 為 中 心 比 較 諸 經 論 的 心 性 清 淨 說 << 唯 識 思 想 論 集 ( 三 )>> 第 43 冊 大 乘 文 化 出 版 社 3) 空 性 的 同 義 語 哲 學 與 文 化 第 廿 三 期 4) 唯 識 思 想 的 十 二 緣 起 -- 以 中 邊 分 別 論 為 中 心 辯 中 邊 論 現 代 詮 釋 第 A 1 頁

2 第 一 章 導 論 臺 大 哲 學 論 評 第 4 期 1981 年 1 月 5)`vijnana ( 識 ) 與 `vijnapti`( 表 識 ) 的 研 究 -- 以 為 唯 思 想 為 中 心 文 史 哲 學 報 6)The Theories of Bodhisattva`s avarana"( 障 礙 )and karana"( 能 作 因 ) in the Madhyanta-vibhaga-bhasya 臺 大 哲 學 論 評 第 10 期 五 作 者 問 題 * 頌 文 彌 勒 論 師 造 其 身 份 學 界 有 多 種 說 法 * 頌 文 釋 世 親 論 師 ( AD) 造 六 本 論 主 題 的 特 色 * 闡 明 離 開 有 與 無 兩 邊 的 中 之 空 性, 這 是 對 空 性 打 出 了 瑜 伽 行 派 的 解 釋 之 文 獻 而 被 注 意 的 東 西 * 此 論 由 簡 潔 的 敘 述 而 表 明 有 綿 密 組 織 之 思 想 * 第 一 章 : 以 討 論 虛 妄 分 別 與 空 性 之 關 係 * 第 三 章 : 以 三 性 為 根 本 真 實 而 敘 述 著 與 其 他 思 想 的 關 係 乙 辯 中 邊 論 第 一 品 各 頌 內 容 劃 分 辯 中 邊 論 內 容 分 析 頌 數 總 序 1 第 一 辯 相 品 -- 以 下 二 品 明 境 虛 妄 分 別 的 九 相 (1) 虛 妄 分 別 之 有 相 2 (2) 虛 妄 分 別 之 無 相 3 (3) 虛 妄 分 別 之 自 相 4-5 (4) 虛 妄 分 別 之 攝 相 6 (5) 於 此 入 無 相 方 便 相 7-8 (6-7) 此 差 別 相 異 門 相 9 (8) 此 生 起 相 10 (9) 此 雜 染 相 以 上 辯 依 他 起 相 所 知 空 性 五 義 13 (1) 空 性 相 14 (2) 空 性 異 門 15 (3) 此 異 門 義 16 (4) 空 相 差 別 (5) 此 成 立 義 以 上 辯 圓 成 實 性 辯 中 邊 論 現 代 詮 釋 第 A 2 頁

3 第 一 章 導 論 丙 辯 中 邊 論 頌. 相 品 中 三 性 的 特 質 剖 析 A 辯 中 邊 論 頌 三 自 性 的 特 點 從 辯 中 邊 論 頌. 相 品 中 的 三 自 性 思 想 來 看, 具 有 下 列 的 特 質 : 一 基 於 聖 者 悟 的 心, 而 以 教 的 方 式, 說 明 雜 染 諸 法 之 依 他 起 性 二 意 圖 以 自 性 清 淨 心 的 有 垢 位 與 無 垢 位, 來 說 明 清 淨 與 雜 染 諸 法 的 存 在, 但 這 種 理 論 體 系, 與 由 迷 惘 的 亂 識, 展 開 生 死 輪 迴 的 惑 業 苦 顯 然 不 同 的 三 依 他 起 性 是 指 虛 妄 分 別 的 亂 識 ( 三 界 心 心 所 ) 及 由 此 形 成 的 雜 染 諸 法, 這 種 表 示 方 式, 是 與 最 初 的 依 他 起 性 有 關 ; 至 於 清 淨 的 有 為 法, 則 在 圓 成 實 性, 而 不 見 以 清 淨 的 依 他 起 性 表 示 四 以 亂 識 表 示 依 他 起 性 的 雜 染 諸 法 ; 又 以 自 性 清 淨 心 的 有 垢 位 表 示 雜 染 性 這 明 顯 地 說 明 初 期 三 自 性 思 想, 要 與 唯 識 說 阿 賴 耶 識 緣 起 說 結 合, 但 在 理 論 上 未 能 達 到 善 巧 圓 融 即 阿 賴 耶 識 緣 起 說 一 面 統 括 了 惑 業 苦, 另 一 面 又 結 合 了 唯 識 說 的 思 想, 認 為 識 現 起 的 境 是 非 有, 但 虛 妄 分 別 的 亂 識 卻 執 為 實 有 如 是 的 亂 識, 既 具 有 阿 賴 耶 識 迷 惘 的 特 性, 同 時 又 夾 雜 了, 在 悟 心 的 基 礎 上 之 唯 識 說 觀 念, 即 識 所 緣 境, 唯 識 所 現 五 辯 中 邊 論 頌 主 張 : 由 雜 染 的 虛 妄 分 別 現 起 遍 計 所 執 性 ; 自 性 清 淨 的 悟 心 現 起 圓 成 實 性 而 此 迷 心 悟 心 則 仍 未 找 到 統 一 的 依 據 六 辯 中 邊 論 頌 的 依 他 起 性 尚 未 解 決 的 問 題, 要 等 到 阿 賴 耶 識 的 性 質 發 展 為 非 染 非 淨 的 中 性 時, 才 能 取 締 自 性 清 淨 心 因 客 塵 所 染, 而 有 染 淨 的 性 質 亦 唯 有 阿 賴 耶 識 發 展 為 這 樣 的 中 性, 才 能 徹 底 解 決 唯 識 說 與 阿 賴 耶 識 緣 起 在 結 合 時 本 質 上 的 矛 盾 B 辯 中 邊 論 頌 時 期 有 待 解 決 的 問 題 在 辯 中 邊 論 頌 的 時 期, 似 乎 已 經 意 識 到, 要 以 依 他 起 性 為 中 心, 來 說 明 分 別 性 與 圓 成 實 性 所 以 論 中 有 : 依 止 虛 妄 分 別 境 故, 說 有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 依 止 虛 妄 分 別 性 故, 說 有 依 他 起 自 性 ; 依 止 所 取 能 取 空 故, 說 有 圓 成 實 自 性 [34] 的 構 思 即 以 虛 妄 分 別 所 現 起 的 境 之 實 有 與 非 有, 而 形 成 虛 構 的 分 別 性 與 清 淨 的 圓 成 實 性 ; 但 依 他 起 性 本 身 的 性 質, 則 說 為 虛 妄 分 別 性 辯 中 邊 論 頌 這 種 以 辯 中 邊 論 現 代 詮 釋 第 A 3 頁

4 第 一 章 導 論 境 的 有 無, 而 關 連 起 迷 心 與 悟 心, 看 似 能 夠 以 依 他 起 性 統 攝 其 餘 二 性, 假 若 細 心 分 析, 便 會 發 現 能 夠 知 境 非 有 的 悟 心, 是 要 具 有 停 止 分 別 的 無 分 別 智, 才 能 達 到 超 越 種 種 顛 倒 的 實 境, 而 非 虛 妄 分 別 的 迷 心, 因 為 這 虛 妄 分 別 的 本 質 是 與 有 漏 諸 法 相 關, 並 不 能 成 為 悟 心 的 基 礎 所 以 辯 中 邊 論 頌 要 以 自 性 清 淨 心 的 有 垢 位 與 無 垢 位 來 說 明 悟 心 出 現 的 可 能 然 而 這 兩 種 性 質 完 全 不 同 的 心, 如 何 能 依 吾 人 生 命 現 象 的 存 在, 而 可 達 到 轉 迷 成 悟 呢? 在 辯 中 邊 論 頌 裏, 仍 未 能 有 效 地 解 決 這 種 矛 盾 至 於 依 他 起 性 的 性 質, 雖 然 已 開 始 注 意 到 其 存 在 的 性 質 為 虛 妄 分 別 性, 但 這 虛 妄 分 別 性 只 能 是 屬 於 雜 染 性, 而 未 能 成 為 悟 心 的 所 依 所 以, 要 有 待 無 著 世 親 等 論 師 們 的 開 拓 和 發 展, 而 下 文 的 討 論, 也 正 要 緊 扣 這 些 問 題, 提 出 筆 者 的 見 解 辯 中 邊 論 現 代 詮 釋 第 A 4 頁

5 辯 中 邊 論 二 譯 及 藏 要 校 勘 對 照 趙 國 森 會 譯 辯 中 邊 論 卷 一 世 親 菩 薩 造 唐 三 藏 法 師 玄 奘 奉 詔 譯 中 邊 分 別 論 卷 上 天 親 菩 薩 造 陳 天 竺 三 藏 真 諦 譯 藏 要 校 勘 注 及 按 語 呂 澂 校 勘 趙 國 森 按 語 辯 相 品 第 一 (1) 相 品 第 一 (1) 以 下 藏 本 第 一 卷, 相 品 第 一, 無 辯 字 陳 本 同 以 下 各 品 亦 俱 同 稽 首 造 此 論, 善 逝 體 所 生, 及 教 我 等 師, 當 勤, 顯 斯 義 (2) 恭 敬 善 行 子, 能 造 此 正 論, 為 我 等 宣 說, 今 當 顯 此 義 (2) 此 依 藏 本 句 讀, 意 謂 分 別 諸 義 故 當 勤 也 此 中 最 初 安 立 論 體 頌 曰 : 總 序 [ 一 ] 唯 (3) 相 障 真 實 及 修 諸 對 治, 即 此 修 分 位 得 果 無 上 乘 初 立 論 體 [ 一 ] 相 障 及 真 實, 研 習 對 治 道, 修 住 而 得 果, 無 上 乘, 唯 爾 (3) 藏 本 無 此 唯 字, 下 釋 同 但 前 長 行 云 : 初 唯 安 立 論 體 論 曰 : 此 論 唯 說 如 是 七 義 一 相, 二 障, 三 真 實, 四 修 諸 對 治, 五 即 此 修 分 位, 六 得 果, 七 無 上 乘 此 七 義 是 論 所 說, 何 者 為 七? 一 相, 二 障, 三 真 實, 四 研 習 對 治, 五 修 住, 六 得 果, 七 無 上 乘 今 於 此 中 先 辯 其 相 頌 曰 : 今 依 相 說 此 偈 言 : [ 二 ] 虛 妄 分 別 有, 於 此 二 都 無, 此 中 唯 有 空, 於 彼 亦 有 此 [ 二 ] 虛 妄 分 別 有, 彼 處 無 有 二, 彼 中 唯 有 空, 於 此 亦 有 彼 論 曰 : 虛 妄 分 別 有 者 (4), 謂 有 所 取 能 取 分 別 (5) 於 此 二 都 無 者, 謂 即 於 此 虛 妄 分 別 永 無 所 取 能 取 二 性 (6) 此 中 唯 有 空 者, 謂 虛 妄 分 別 中, 但 有 離 所 取 能 取 空 性 (7) 於 彼 亦 有 此 者, 謂 即 於 彼 此 中, 虛 妄 分 別 者, 謂 分 別 能 執 所 執 ; 有 者, 但 有 分 別 彼 處 者, 謂 虛 妄 分 別 ; 無 有 二 者, 謂 能 執 所 執 此 二 永 無 彼 中 者, 謂 分 別 中 ; 唯 有 空 者, 謂 但 此 分 別 離 能 執 所 執 故 唯 有 空 於 此 者, 謂 能 所 空 中 ; 亦 有 彼 (4) 藏 本 牒 釋, 文 皆 不 全 (5) 勘 藏 本 意 謂 於 所 取 能 取 分 別 陳 本 云 分 別 所 執 能 執 (6) 藏 本 作 實 事 dnos-po (7) 藏 本 作 離 所 取 能 取 實 事 之 性 [ 以 上 頁 一 前 ]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1 頁

6 二 空 性 中, 亦 但 有 此 虛 妄 分 別 若 於 此 非 有, 由 彼 觀 為 空 ; 所 餘 非 無 故, 如 實 知 為 有 若 如 是 者, 則 能 無 倒 顯 示 空 相 (8) 復 次, 頌 曰 : [ 三 ] 故 說 一 切 法, 非 空 非 不 空, 有 無 及 有 故, 是 則 契 中 道 (9) 者, 謂 有 虛 妄 分 別 若 法 是 處 無, 由 此 法 故 是 處 空, 其 所 餘 者 則 名 為 有 若 如 是 知, 即 於 空 相 智 無 顛 倒 次 說 偈 言 : [ 三 ] 故 說 一 切 法, 非 空 非 不 空, 有 無 及 有 故, 是 名 中 道 義 (8) 勘 藏 本 云 : 若 其 無 彼 法 者, 即 由 彼 如 實 觀 為 空 若 所 餘 法 是 有 者, 即 於 此 如 實 知 為 有 與 大 論 真 實 品 相 合, 今 譯 文 略 (9) 藏 本 作 是 則 為 中 道, 無 此 契 字 陳 本 同 論 曰 : 一 切 法 者, 謂 諸 有 為 及 無 為 法 虛 妄 分 別 名 有 為 ; 二 取 空 性 名 無 為 依 前 理 故 (10), 說 此 一 切 法 非 空 非 不 空 由 有 空 性 虛 妄 分 別, 故 說 非 空 ; 由 無 所 取 能 取 性, 故 說 非 不 空 有 故 者, 謂 有 空 性 虛 妄 分 別 故 ; 無 故 者, 謂 無 所 取 能 取 二 性 故 ; 及 有 故 者, 謂 虛 妄 分 別 中 有 空 性 故, 及 空 性 中 有 虛 妄 分 別 故 是 則 契 中 道 者, 謂 一 切 法 非 一 向 空, 亦 非 一 向 不 空 如 是 理 趣 妙 契 中 道, 亦 善 符 順 般 若 等 經 說 : 一 切 法 非 空 非 有 如 是 已 顯 虛 妄 分 別 有 相 無 相 此 自 相 今 當 說 頌 曰 : 一 切 法 者, 謂 有 為 名 虛 妄 分 別 ; 無 為 名 空 非 空 者, 謂 由 空 由 虛 妄 分 別 ; 非 不 空 者, 謂 由 能 執 所 執 故 有 者, 謂 虛 妄 分 別 有 故 ; 無 者, 謂 能 ( 執 ) 所 執 無 故 ; 及 有 者, 謂 於 虛 妄 中 有 真 空 故 ; 於 真 空 中 亦 有 虛 妄 分 別 故 是 名 中 道 義 者, 謂 一 切 法 非 一 向 空, 亦 非 一 向 不 空 如 是 等 文 不 違 般 若 波 羅 蜜 等, 如 經 說 : 一 切 法 非 空 非 不 空 如 是 已 說 虛 妄 分 別 有 相 無 相 竟 今 當 次 說 其 自 體 相 故 說 偈 言 : (10) 藏 本 缺 此 句, 別 有 釋 云 : 說 者 顯 示 之 義 [ 四 ] 識 生 變 似 義, 有 情 我 及 了 (11), 此 境 實 非 有, 境 無 故 識 無 [ 四 ] 塵 根 我 及 識, 本 識 生 似 彼, 但 識 有 無 彼, 彼 無 故 識 無 (11) 勘 藏 本 此 二 句 意 云 : 現 似 義 有 情 我 及 了 別 之 識 生 起 悉 指 識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2 頁

7 論 曰 : 變 似 義 者, 謂 似 色 等 諸 境 性 現 變 似 有 情 者, 謂 似 自 他 身 五 根 性 現 變 似 我 者, 謂 染 末 那, 與 我 癡 等 恆 相 應 故 變 似 了 者, 謂 餘 六 識, 了 相 麤 故 (12) 此 境 實 非 有 者, 謂 似 義 似 根 無 行 相 故 ; 似 我 似 了 非 真 現 故, 皆 非 實 有 境 無 故 識 無 者, 謂 所 取 義 等 四 境 無 故, 能 取 諸 識 亦 非 實 有 復 次 (13), 頌 曰 : [ 五 ] 虛 妄 分 別 性 (14), 由 此 義 得 成 (15) 非 實 有 全 無, 許 滅 解 脫 故 論 曰 : 虛 妄 分 別 由 此 義 故 成 非 實 有, 如 所 現 起 非 真 有 故 (16) 亦 非 全 無, 於 中 少 有 亂 識 生 故 (17) 如 何 不 許 此 性 全 無, 以 許 此 滅 得 解 脫 故 (18) 若 異 此 者, 繫 縛 解 脫 則 應 皆 無, 如 是 便 成 撥 無 雜 染 及 清 淨 失 已 顯 虛 妄 分 別 自 相 此 攝 相 今 當 說, 但 有 如 是 虛 妄 分 別, 即 能 具 攝 三 種 似 塵 者, 謂 本 識 顯 現, 相 似 色 等 似 根 者, 謂 識 似 五 根, 於 自 他 相 續 中 顯 現 似 我 者, 謂 意 識 與 我 見 無 明 等 相 應 故 似 識 者, 謂 六 種 識 本 識 者, 謂 阿 黎 耶 識 生 似 彼 者, 謂 似 塵 等 四 物 但 識 有 者, 謂 但 有 亂 識, 無 彼 者, 謂 無 四 物 何 以 故? 似 塵 似 根 非 實 形 識 故 ; 似 我 似 識 顯 現 不 如 境 故 彼 無 故 識 無 者, 謂 塵 既 是 無, 識 亦 是 無 是 識 所 取 四 種 境 界, 謂 塵 根 我 及 識 所 攝 實 無 體 相, 所 取 既 無, 能 取 亂 識 亦 復 是 無 如 是 說 體 相 已, 今 當 顯 名 義, 故 說 偈 言 : [ 五 ] 亂 識 虛 妄 性, 由 此 義 得 成 非 實 有 無 故, 滅 彼 故 解 脫 亂 識 虛 妄 性 由 此 義 得 成 者, 謂 一 切 世 間 但 唯 亂 識 此 亂 識 云 何 名 虛 妄, 由 境 不 實 故 由 體 散 亂 故 非 實 有 者, 謂 顯 現 似 四 物, 四 物 永 無 故 非 實 無 者, 謂 非 一 切 永 無, 由 亂 識 生 故 云 何 不 許 亂 識 永 無, 故 偈 言 : 滅 彼 故 解 脫 若 執 永 無, 繫 縛 解 脫 皆 不 成 ` 就, 則 起 邪 見, 撥 淨 不 淨 品 如 是 說 虛 妄 體 相 已 今 當 次 說 虛 妄 攝 相, 若 言 唯 是 虛 妄, 云 何 能 攝 三 性 言, 與 下 釋 文 相 順 * 森 按 : Artha-sattva-atma-vijnapti-p ratibhasam prajayate Vijnana. (Thomas P.46) 依 此 識 是 vijnana 有 主 體 的 意 味, 真 諦 譯 本 識 疑 誤 ; 了 是 vijnapti 即 表 象 的 識 (12) 藏 本 缺 此 句,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一 後 ] (13) 藏 本 無 復 次 語 (14) 藏 本 無 此 性 字, 次 頌 釋 文 亦 同 (15) 此 從 藏 本 陳 本 斷 句, 意 謂 由 此 成 就 也 (16) 勘 藏 本 意 謂 : 不 如 所 現 起 而 有 (17) 藏 本 作 唯 有 錯 亂 hkru...a 生 起 故 ( 此 處 藏 文 拼 音 印 刷 不 清 ) (18) 勘 藏 本 此 句 詠 ( 此 字 印 刷 不 清 ) 牒 頌 文, 今 譯 改 長 行 也 * 森 按 ; 此 中 真 諦 譯 謂 : 若 言 唯 是 虛 妄 如 何 能 攝 三 自 性 玄 奘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3 頁

8 自 性 頌 曰 : 故 說 偈 言 : 譯 則 說 虛 妄 分 別 能 攝 三 自 性 兩 者 意 義 有 別 [ 六 ] 唯 所 執 依 他 及 圓 成 實 性 (19) 境 故, 分 別 故 及 二 空 故 說 [ 六 ] 分 別 及 依 他, 真 實 唯 三 性 由 塵 與 亂 識, 及 二 空 故 說 (19) 藏 本 三 性 作 遍 分 別 依 他 及 圓 成, 陳 本 大 同, 今 譯 取 意 增 文 [ 以 上 頁 二 前 ] 論 曰 : 依 止 虛 妄 分 別 境 故, 說 有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依 止 虛 妄 分 別 性 故, 說 有 依 他 起 自 性 依 止 所 取 能 取 空 故, 說 有 圓 成 實 自 性 已 顯 虛 妄 分 別 攝 相 當 說 即 於 虛 妄 分 別 入 無 相 方 便 相 頌 曰 : [ 七 ] 依 識 有 所 得, 境 無 所 得 生 ; 依 境 無 所 得, 識 無 所 得 生 分 別 性 者, 謂 是 六 塵 永 不 可 得, 猶 如 空 華 依 他 起 性 者, 謂 唯 亂 識, 有 非 實 故, 猶 如 幻 物 真 實 性 者, 謂 能 取 所 取 二 無 所 有 真 實, 有 無 故, 猶 如 虛 空 說 虛 妄 攝 相 已 今 當 說 入 虛 妄 無 所 有 方 便 相 故 說 偈 言 : [ 七 ] 由 依 唯 識 故, 境 無 體 義 成 ; 以 塵 無 有 體, 本 識 即 不 生 * 森 按 : 兩 譯 對 分 別 依 他 等 性 的 內 容 說 明, 詳 略 分 別 頗 大 論 曰 : 依 止 唯 識 有 所 得 故, 先 有 於 境 無 所 得 生 復 依 於 境 無 所 得 故, 後 有 於 識 無 所 得 生 (20) 由 是 方 便 得 入 所 取 能 取 無 相 一 切 三 界, 但 唯 有 識, 依 如 此 義, 外 塵 體 相, 決 無 所 有, 此 智 得 成 由 所 緣 境 無 有 體 故, 能 緣 唯 識 亦 不 得 生 以 是 方 便, 即 得 入 於 能 取 所 取 無 所 有 相 (20) 藏 本 仍 作 唯 識 陳 本 同, 今 譯 ( 玄 奘 譯 ) 文 略 復 次 (21), 頌 曰 : 偈 言 ( 宮 本 有, 餘 缺 ): (21) 藏 本 無 復 次 語 [ 八 ] 由 識 有 得 性, 亦 成 無 所 得, 故 知 二, 有 得 無 得 性 平 等 (22) [ 八 ] 是 故 識 成 就, 非 識 為 自 性, 不 識 及 與 識 * 由 是 義 平 等 (* 宮 本 作 應 知 識 不 識 ) (22) 從 藏 本, 故 知 二 應 為 一 讀 陳 本 云 : 應 知 識 不 識 由 是 義 平 等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4 頁

9 論 曰 : 唯 識 生 時, 現 似 種 種 虛 妄 境 故 名 有 所 得 以 所 得 境 無 實 性 故, 能 得 實 性 亦 不 得 成 由 能 得 識 無 所 得 故, 所 取 能 取 二 有 所 得 平 等 俱 成 無 所 得 性 (23) 顯 入 虛 妄 分 別 無 相 方 便 已 此 差 別 異 門 相 今 當 說 頌 曰 : 所 識 諸 塵 既 無 有 體, 是 故 識 性 無 理 得 成 就 不 識 者, 由 自 性 不 成 就, 是 故 非 識 此 法 真 實 無 所 有 性 而 能 顯 現 似 非 實 塵, 故 說 為 識 說 入 虛 妄 無 所 有 方 便 相 已 今 當 顯 虛 妄 總 相 故 說 偈 曰 : (23) 藏 本 此 下 釋 後 半 頌 云 : 有 所 得 者, 所 得 自 性 不 成, 故 為 無 所 得 ; 無 所 得 性, 復 現 似 虛 妄 境 義 故 為 有 所 得 以 此 釋 二 者 平 等, 文 義 暢 盡, 陳 本 亦 同, 今 譯 有 誤 [ 九 ] 三 界 心 心 所, 是 虛 妄 分 別 唯 了 境 名 心, 亦 別 名 心 所 [ 九 ] 虛 妄 總 類 者, 三 界 心 心 法 唯 塵 智 名 心, 差 別 名 心 法 論 曰 : 虛 妄 分 別 差 別 相 者, 即 是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諸 心 心 所 異 門 相 者, 唯 能 了 境 總 相 名 心, 亦 了 差 別 名 為 受 等 諸 心 所 法 今 次 當 說 此 生 起 相 頌 曰 : 虛 妄 者, 若 約 界 立, 謂 欲 色 無 色 界 ; 若 約 生 立, 謂 心 及 心 法 是 總 類 相 說 總 相 已, 別 相 今 當 說 心 者, 但 了 別 塵 通 相 ; 若 了 塵 別 相, 說 明 為 心 法, 謂 受 想 行 等 說 總 別 相 已, 次 顯 生 起 相 [ 十 ] 一 則 名 緣 識, 第 二 名 受 者, 此 中 能 受 用 分 別 推 (24) 心 所 [ 十 ] 第 一 名 緣 識, 第 二 是 用 識, 於 塵 受 分 別, 引 行 謂 心 法 * 森 按 : 攝 大 乘 論 有 引 此 頌, 應 對 比 參 考 [ 註 一 ] (24) 藏 本 作 轉 ; 陳 本 作 引 行 次 下 釋 云 : 令 心 捨 此 取 彼 論 曰 : 緣 識 者 謂 藏 識, 是 餘 識 生 緣 故 藏 識 為 緣 所 生 轉 識, 受 用 主 故 (25) 名 為 受 者 此 諸 識 中 受 能 受 用 ; 想 能 分 別 ; 思 作 意 等 諸 相 應 緣 識 者 謂 阿 黎 耶 識, 餘 識 生 緣 故 用 識 者 謂 因 黎 耶 識 於 塵 中 起 名 為 用 識 於 塵 受 者 謂 領 塵 苦 等, 說 名 受 陰 ; 分 別 者 謂 選 擇 塵 差 別, 是 (25) 藏 本 缺 此 句, 陳 本 同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5 頁

10 行 能 推 諸 識 此 三 助 心 (26) 故 名 心 所 今 次 當 說 此 雜 染 相 頌 曰 : [ 十 一 ] 覆 障 (27) 及 安 立, 將 導 攝 圓 滿 三 分 別 受 用 引 起 並 連 縛 [ 十 二 ] 現 前 苦 果 故, 唯 此 惱 世 間, 三 二 七 雜 染, 由 虛 妄 分 別 名 想 陰 ; 引 行 者 能 令 心 捨 此 取 彼, 謂 欲 思 惟 及 作 意 等 名 為 行 陰 如 是 受 等 名 為 心 法 說 生 起 相 已 當 說 虛 妄 染 污 相, 故 說 偈 言 : [ 十 ] 覆 藏 及 安 立, 將 導 與 攝 持, 圓 滿 三 分 成, 領 觸 並 牽 引, [ 十 二 ] 執 著 及 現 前, 苦 故 惱 世 間, 三 種 二 種 難, 亦 七 由 虛 妄 (26) 藏 本 缺 此 句 [ 以 上 頁 二 後 ] (27) 勘 藏 本 頌 文, 逐 名 皆 有 故 字, 與 下 釋 相 合 今 譯 文 略 * 森 按 : 今 譯 於 第 十 二 頌 首 句, 以 一 故 字 貫 通 上 文, 此 乃 古 文 修 辭 慣 用 的 方 法, 讀 者 應 知 每 一 項 均 有 故 字 是 以 今 譯 文 與 藏 譯 同, 而 陳 本 則 文 略 論 曰 : 覆 障 故 者, 謂 由 無 明, 覆 如 實 理 (28), 障 真 見 故 安 立 故 者, 謂 由 諸 行 植 本 識 中, 業 熏 習 故 將 導 故 者, 謂 有 取 識, 引 諸 有 情 至 生 處 故 攝 故 者, 謂 名 色, 攝 有 情 自 體 故 圓 滿 故 者 (29), 謂 六 內 處, 令 諸 有 情 體 具 足 故 三 分 別 故 者, 謂 觸, 能 分 別 根 境 識 三 順 三 受 故 受 用 故 者, 謂 由 受 支, 領 納 順 違 非 二 境 故 引 起 故 者, 謂 由 愛 力, 令 先 業 所 引 後 有 得 起 故 連 縛 故 者, 謂 取, 令 識 緣 順 欲 等 連 縛 生 故 現 前 故 者, 謂 由 有 力, 令 已 作 業 所 與 後 有 諸 異 熟 果, 得 現 前 故 苦 果 故 者, 謂 生 老 死, 性 有 逼 迫 酬 前 因 故 唯 此 所 說 十 二 有 支, 逼 惱 世 間, 令 不 安 隱 覆 藏 者, 由 無 明, 能 障 如 實 見 故 安 立 者, 由 諸 行 能 安 立 業 熏 習 於 本 識 中 故 將 導 者, 由 本 識 及 意 識 能 令 眾 生 往 受 生 處 故 攝 持 者, 謂 由 色 能 攝 持 自 體 五 聚 故 圓 滿 者, 謂 由 六 入 能 生 長 故 三 分 成 者, 依 根 塵 識 諸 觸 成 故 領 觸 者, 由 樂 苦 等 為 損 益 故 牽 引 者, 由 貪 愛 令 業 能 牽 後 生 故 執 著 者, 由 四 取, 能 令 諸 識 染 著 欲 等 四 處 隨 從 得 生 故 現 前 者, 由 業 有, 謂 已 作 諸 業, 趣 向 來 生, 為 與 果 報 故 苦 者, 由 生 老 死 故 惱 世 間 者, 謂 三 界 由 無 明 乃 至 老 死 等 所 逼 惱, 恒 受 苦 難 故 (28) 藏 本 但 有 障 如 實 見 一 義, 陳 本 同 (29) 藏 本 以 下 三 段 文 略, 但 云 圓 滿 者 由 六 根, 三 分 別 者 由 觸, 受 者 由 受 [ 以 上 頁 三 前 ]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6 頁

11 三 雜 染 者, 一 煩 惱 雜 染, 謂 無 明 愛 取 ; 二 業 雜 染, 謂 行 有 ; 三 生 雜 染, 謂 餘 支 二 雜 染 者, 一 因 雜 染, 謂 煩 惱 業 ; 二 果 雜 染, 謂 所 餘 支 七 雜 染 者, 謂 七 種 因 : 一 顛 倒 因, 謂 無 明 ; 二 牽 引 因, 謂 行 ; 三 將 導 因, 謂 識 ; 四 攝 受 因, 謂 名 色 六 處 ; 五 受 用 因, 謂 觸 受 ; 六 引 起 因, 謂 愛 取 有 ; 七 厭 怖 因, 謂 生 老 死 此 諸 雜 染, 無 不 皆 由 虛 妄 分 別 而 得 生 長 此 前 總 顯 虛 妄 分 別 有 九 種 相 : 一 有 相 ; 二 無 相 ; 三 自 相 ; 四 攝 相 ; 五 入 無 相 方 便 相 ; 六 差 別 相 ; 七 異 門 相 ; 八 生 起 相 ; 九 雜 染 相 如 是 已 顯 虛 妄 分 別 今 次 當 說 所 知 (30) 空 性 頌 曰 : 三 種 二 種 難 亦 七, 由 虛 妄 者 : 三 種 難 者, 謂 煩 惱 業 生 等 煩 惱 難 者, 謂 無 明 貪 愛 取 ; 業 難 者, 謂 行 及 有 ; 生 難 者, 謂 餘 七 分 二 種 難 者, 所 謂 因 果 因 難 者, 煩 惱 業 分 ; 果 難 者, 謂 所 餘 分 七 難 者, 謂 七 種 因 : 一 顛 倒 因, 謂 無 明 ; 二 牽 引 因, 謂 諸 行 ; 三 將 因, 謂 本 意 二 識 ; 四 攝 因, 謂 名 色 六 入 ; 五 受 用 因, 謂 觸 受 ; 六 引 出 因, 謂 愛 取 有 ; 七 厭 怖 因, 謂 生 老 死 由 虛 妄 者, 如 是 苦 難 從 虛 妄 生 集 虛 妄 義 有 九 種 相, 所 謂 有 相 ; 無 相 ; 自 相 ; 攝 相 ; 入 無 相 方 便 相 ; 差 別 相 ; 眾 名 相 ; 生 緣 相 ; 染 相 義 現 於 前 說 虛 妄 已 當 說 方 便 為 顯 空 義, 由 此 相 應, 故 說 偈 言 : (30) 勘 藏 本 云, 空 性 云 何 應 知? 不 以 所 知 連 空 性 為 文, 與 陳 本 同, 今 譯 不 明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7 頁

12 [ 一 三 ] 諸 相 及 異 門 義 差 別 成 立, 應 知 二 空 性, 略 說 唯 由 此 [ 十 三 ] 體 相 及 眾 名, 其 義 與 分 別, 成 立 理 應 知, 略 解 空 如 是 論 曰 : 應 知 能 取 所 取 空 性, 略 說 但 由 此 相 等 五 所 知 空 性 其 相 云 何 (31)? 頌 曰 : 云 何 應 知 空 相? 偈 言 : (31) 藏 本 云, 相 云 何 應 知? [ 一 四 ] 無 二 有 無 故 (32), 非 有 亦 非 無, 非 異 亦 非 一, 是 說 為 空 相 論 曰 : 無 二 謂 無 所 取 能 取 ; 有 無 謂 有 二 取 之 無 此 即 顯 空 無 性 為 性, 故 此 空 相 非 有 非 無 (33) 云 何 非 有? 無 二 有 故 云 何 非 無? 有 二 無 故 此 顯 空 相 非 有 非 無 此 空 與 彼 虛 妄 分 別 非 異 非 一 (34), 若 異 應 成 法 性 異 法, 便 違 正 理, 如 苦 等 性 ; 若 一 則 應 非 淨 智 境 亦 非 共 相 此 即 顯 空 與 妄 分 別 離 一 異 相 所 知 空 性 異 門 云 何 (35)? 頌 曰 : [ 十 五 ] 略 說 空 異 門, 謂 真 如 實 際 無 相 勝 義 性 法 界 等 (36) 應 知 [ 一 四 ] 無 二 有 此 無, 是 二 名 空 相, (32) 藏 本 此 句 合 末 句 為 前 半 頌, 陳 本 故 非 有 非 無, 不 異 亦 不 一 同 藏 本 意 云, 無 二 體 及 無 體 之 體 是 為 空 相 今 譯 略 體 字 無 二 者 謂 無 所 取 能 取 ; 有 此 無 者 謂 但 有 所 取 能 取 無 是 二 名 空 相 者 謂 無 及 有 無 是 名 空 相 此 顯 真 空 無 有 二 相, 是 法 以 二 無 為 性, 不 可 說 有 不 可 說 (33) 勘 藏 本 此 牒 第 三 句 頌 森 按 第 三 無 句 者 即 今 譯 第 二 句 云 何 非 有? 是 二 無 故 云 何 非 無? 是 二 無, 有 故 故 偈 言 非 有 非 無, 是 名 真 空 相 不 異 亦 不 一 者, 與 虛 妄 分 別 (34) 勘 藏 本 此 牒 第 四 句 頌 森 按 第 四 不 異 相, 亦 不 一 相 若 異 者 謂 句 即 今 譯 第 三 句 法 性 與 法 異, 是 義 不 然, 譬 如 五 陰 與 無 常 性 及 苦 性 ; 若 一 者, 清 淨 境 界 智 及 通 相 不 成 就 如 是 道 理 顯 現 空 與 虛 妄 離 一 異 相, 是 故 說 不 有 非 不 有 ; (35) 藏 本 云, 異 門 云 何 應 知? 非 一 非 異 相 云 何 眾 名 應 知 [ 十 五 ] 如 如 及 實 際, 無 相 與 真 實, 法 界 法 身 等, 略 說 空 眾 名 (36) 藏 本 無 等 字, 與 下 釋 合 [ 以 上 頁 三 後 ] 論 曰 : 略 說 空 性 有 此 異 門 (37) (37) 藏 本 缺 此 句 釋, 陳 本 同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8 頁

13 云 何 應 知 此 異 門 義? 頌 曰 : [ 十 六 ] 由 無 變 無 倒 相 滅 聖 智 境, 及 諸 聖 法 因 異 門 義 如 次 論 曰 : 即 此 中 說 所 知 空 性, 由 無 變 義 說 為 真 如, 真 性 常 如 無 轉 易 故 (38) 由 無 倒 義 說 為 實 際, 非 諸 顛 倒, 依 緣 事 故 由 相 滅 義 說 為 無 相, 此 永 絕 一 切 相 故 由 聖 智 境 義 說 為 勝 義 性, 是 最 勝 智 所 行 義 故 由 聖 法 因 義 說 為 法 界, 以 一 切 聖 法 緣 此 生 故 (39), 此 中 界 者, 即 是 因 義 無 我 等 義, 如 理 應 知 (40) 云 何 應 知 空 性 差 別? 頌 曰 : 云 何 眾 名 義 應 知? [ 十 六 ] 非 變 異 不 到 ( 倒 ) 相 滅 聖 境 界 聖 法 因 及 依, 是 眾 名 義 次 無 異 為 義 故, 是 故 為 如 如, 恒 如 是 不 捨 故 無 顛 倒 為 義 故, 說 實 際 非 顛 倒 種 類 及 境 界 故 相 滅 為 義 故, 說 無 眷 離 一 切 相 故 無 分 別 聖 智 境 界 故, 第 一 義 智 為 體 故 說 真 實 聖 法 因 為 義 故, 是 故 說 法 界, 聖 法 依 此 境 生, 此 中 因 義 是 界 義 攝 持 法 身 為 義 故 說 法 身 如 是 空 眾 名 義 已 顯 云 何 空 分 別 應 知 * 森 接 : 三 本 宮 作 倒 (38) 藏 本 云 : 說 為 如 性, 常 如 是 故 無 真 字 義 陳 本 同 (39) 藏 本 云 : 由 緣 慮 此 而 起 故 陳 本 云 : 法 界 聖 法 依 此 境 生 意 同 (40) 藏 本 無 此 句, 與 頌 文 合 * 森 按 : 陳 本 此 處 有 攝 持 法 身 為 義 故 說 法 身 句, 與 今 譯 及 藏 本 異 [ 十 七 ] 此 雜 染 清 淨, 由 有 垢 無 垢, 如 水 界 金 (41) 空, 淨 故 許 為 淨 論 曰 : 空 性 差 別 略 有 二 種, 一 雜 染 ; 二 清 淨 此 成 染 淨 由 分 位 別, 謂 有 垢 位 說 為 雜 染 ; 出 離 垢 時 說 為 清 淨 (42) 雖 先 雜 染 後 成 清 淨, 而 非 轉 變 成 無 常 失 如 水 界 等 出 離 客 塵, 空 淨 亦 然, 非 性 轉 變 (43) 此 空 差 別 否 有 十 六, 謂 內 空 外 空 內 外 空 大 空 空 空 勝 義 空 有 為 空 無 為 空 畢 竟 空 無 [ 十 七 ] 亦 染 亦 清 淨, 如 是 空 分 別, 水 界 金 空 靜 ( 淨 ), 法 界 淨 如 是 何 處 位 空 不 淨? 何 處 位 空 淨? 有 垢 亦 無 垢 若 在 此 位 中 是 諸 垢 法, 未 得 出 離, 與 共 相 應 是 位 處 說 不 淨 ; 若 已 與 垢 相 應, 後 時 無 垢, 不 離 變 異 法 故 云 何 不 無 常? 為 此 問 故 答 ( 後 半 頌 )* 客 塵 故, 離 滅 故, 不 是 自 性 變 異 故 復 有 分 別 此 空 有 十 六, 一 內 空 二 外 空 三 內 外 空 四 大 空 五 空 空 六 第 一 義 空 七 有 為 空 八 無 為 空 九 畢 竟 (41) 原 作 全, 今 依 藏 本 陳 本 改 * 森 按 : 陳 本 靜, 下 句 作 淨, 由 此 可 知 靜 應 為 淨 (42) 勘 藏 本 此 處 澂 云 : 何 時 為 染? 何 時 為 淨 耶? 乃 牒 第 二 句 頌 云 云 * 森 按 : 陳 本 於 此 才 列 出 後 半 頌 (43) 勘 藏 本 此 處 澂 云 : 如 此 轉 變 云 何 不 成 無 常? 乃 牒 後 半 頌 云 云 [ 以 上 頁 四 前 ]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9 頁

14 際 空 無 散 空 本 性 空 相 空 一 切 法 空 無 性 空 無 性 自 性 空 此 等 略 義, 云 何 應 知 頌 曰 : 空 十 無 前 後 空 十 一 不 捨 空 十 二 性 空 十 三 相 空 十 四 一 切 法 空 十 五 非 有 空 十 六 非 有 性 空 如 是 略 說 空 應 知 [ 十 八 ] 能 食 及 所 食, 此 依 身 所 住 能 見 此 如 理, 所 求 二 淨 空 (44) [ 十 九 ] 為 常 益 有 情, 為 不 捨 生 死, 為 善 無 窮 盡, 故 觀 此 為 空 [ 二 十 ] 為 種 姓 清 淨, 為 得 諸 相 好, 為 淨 諸 佛 土, 故 菩 薩 觀 空 [ 十 八 ] 食 者 所 食 空, 身 及 依 處 空, 能 見 及 如 理, 所 求 至 得 空 [ 十 九 ] ( 為 常 利 益 他, 為 不 捨 生 死, 為 善 無 窮 盡 [ 依 釋 文 引 錄, 原 缺 ]) [ 二 十 ] ( 為 清 淨 界 性, 為 得 大 相 好, 為 清 淨 佛 法, 故 菩 薩 行 彼 [ 依 釋 文 引 錄, 原 缺 ]) (44) 藏 本 作 善, 與 下 釋 合 * 森 按 : 山 口 益 著 漢 藏 對 照 辯 中 邊 論 第 十 九 頁 云 : 陳 本 釋 文 所 引 偈 頌 與 西 藏 本 同 論 曰 : 能 食 空 者 依 內 處 說, 即 是 內 空 所 食 空 者 依 外 處 說, 即 是 外 空 此 依 身 者 謂 能 所 食 所 依 止 身, 此 身 空 故 名 內 外 空 諸 器 世 間 說 為 所 住, 此 相 寬 廣 故 名 為 大, 所 住 空 故 名 為 大 空 能 見 此 者 謂 智, 能 見 內 處 等 空, 空 智 空 故 說 名 空 空 (45) 如 理 者 謂 勝 義, 即 如 實 行 所 觀 真 理, 此 即 空 故 名 勝 義 空 菩 薩 修 行 為 得 二 淨 (46), 即 諸 有 為 無 為 善 法, 此 二 空 故 名 有 為 空 及 無 為 空 此 中 能 食 空 者, 依 內 根 故 說 所 食 空 者, 依 外 塵 故 說 身 者 是 能 食, 所 食 者 是 依 處, 是 重 ( 疑 是 身 之 誤 ) 空 故 說 內 外 空 大 空 者, 世 器 遍 滿 故, 故 說 名 大, 此 空 說 大 空 內 入 身 及 世 器 此 法 是 空, 無 分 別 智 能 見 此 空, 此 無 分 別 智 空, 故 名 空 空 如 道 理 依 第 一 義 相 觀 此 法 為 空, 是 名 第 一 義 空 為 得 此, 菩 薩 修 行 空 是 此 法 空, 為 何 修 行? 為 至 得 二 善, 一 有 為 善 ; 二 無 為 善, 此 空 是 名 有 為 無 為 空 為 常 利 益 他, 為 一 向 恒 利 益 * 森 按 : 陳 譯 重 勘 今 譯 應 為 身 字 (45) 勘 藏 本 意 謂 此 內 處 等 復 由 何 見 為 空 耶? 由 空 性 智, 此 智 空 為 空 空 (46) 藏 本 云, 何 以 故? 菩 薩 修 行 亦 是 空 故, 然 則 云 何 行 耶? 為 得 二 善 故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四 後 ]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10 頁

15 為 於 有 情 常 作 饒 益 而 觀 空 故, 名 畢 竟 空 生 死 長 遠 無 初 後 際, 觀 此 空 故, 名 無 際 空 不 觀 為 空, 便 速 厭 捨, 為 不 厭 捨 此 生 死 故, 觀 此 無 際 生 死 為 空 為 所 修 善 至 無 餘 依 般 涅 槃 位, 亦 無 散 捨 而 觀 空 故, 名 無 散 空 諸 聖 種 姓 自 體 本 有, 非 習 所 成, 說 名 本 性, 菩 薩 為 此 速 得 清 淨 而 觀 空 故, 名 本 性 空 菩 薩 為 得 大 士 相 好 而 觀 空 故, 名 為 相 空 菩 薩 為 令 力 無 畏 等 一 切 佛 法 皆 得 清 淨, 而 觀 此 空 故, 名 一 切 法 空 是 十 四 空 隨 別 安 立 此 中 何 者 說 名 為 空? 頌 曰 : 他 故, 修 此 空 故, 說 畢 竟 空 為 不 捨 生 死, 此 生 死 無 前 後, 諸 眾 生 不 見 其 空, 疲 厭 故 捨 離 生 死, 此 空 是 名 無 前 後 空 為 善 無 窮 盡, 諸 佛 入 無 餘 涅 槃, 因 此 空 不 捨 他 利 益 事, 是 名 不 捨 空 為 清 淨 界 性, 性 義 者 種 類 義, 自 然 得 故, 故 立 名 性, 此 空 名 性 空 為 得 大 相 好, 是 大 人 相 及 小 相, 為 得 此 二 相 修 行 此 空, 是 名 相 空 為 清 淨 佛 法, 故 菩 薩 行 彼, 十 力 四 無 畏 等 諸 佛 不 共 法, 為 清 淨 令 出, 菩 薩 修 此 空, 是 名 一 切 法 空 如 是 十 四 種 空 已 安 立 應 知 分 別 此 相, 是 十 四 中, 何 法 名 空? 偈 曰 : [ 二 十 一 ] 補 特 伽 羅 法, 實 性 俱 非 有, 此 無 性 有 性, 故 別 立 二 空 論 曰 : 補 特 伽 羅 及 法 實 性 俱 非 有 故 (47), 名 無 性 空 此 無 性 空 非 無 自 性, 空 以 無 性 為 自 性, 故 名 無 性 自 性 空 於 前 所 說 能 食 空 等, 為 顯 空 相, 別 立 二 空, 此 為 遮 止 補 特 伽 羅 法 增 益 執, 空 損 減 執, 如 其 次 第, 立 後 二 空 如 是 已 顯 空 性 差 別 [ 二 十 一 ] 人 法 二 皆 無, 此 中 名 為 空, 彼 無 非 是 無, 此 中 有 別 空 人 法 二 無 有 是 法 名 空, 是 無 有 法 決 定 有 亦 空 如 上 說 能 食 等 十 四 處 此 二 法 是 名 空 為 顯 空 真 實 相 故, 是 故 最 後 安 立 二 空, 一 非 有 空 ; 二 非 有 性 空, 立 二 空 何 所 為? 為 離 人 法 增 益 ; 為 離 人 法 空 毀 謗, 如 次 第 如 是 空 分 別 應 知 (47) 勘 藏 本, 意 謂 補 特 伽 羅 及 法 無 自 性 為 空, 此 無 自 性 性 亦 非 有 陳 本 同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11 頁

16 此 成 立 義 云 何 應 知? 頌 曰 : 云 何 空 成 立 義 應 知? 偈 言 : [ 二 十 二 ] 此 若 無 雜 染, 一 切 應 自 脫 ; 此 若 無 清 淨, 功 用 應 無 果 論 曰 : 若 諸 法 空, 未 生 對 治, 無 容 雜 染 者 (48), 一 切 有 情 不 由 功 用, 應 自 然 解 脫 若 對 治 已 生, 亦 不 清 淨, 則 應 求 解 脫 勤 勞 無 果 既 爾, 頌 曰 : [ 二 十 二 ] 若 言 不 淨 者, 眾 生 無 解 脫 ; 若 言 無 垢 者, 功 用 無 所 施 若 諸 法 空, 對 治 未 起 時, 為 客 塵 不 染 故 自 然 清 淨, 煩 惱 障 無 故, 不 因 功 力, 一 切 眾 生 應 得 解 脫 若 對 治 已 起, 自 性 故 不 淨, 為 得 解 脫 修 道, 功 用 無 果 報 故 作 如 是 果 故 說 偈 言 : * 森 按 : 二 譯 內 容 頗 有 差 異 而 Thomas A. Kochumuttom 依 梵 文 的 英 譯 與 玄 奘 同 (48) 勘 藏 本, 意 謂 若 諸 法 未 生 對 治, 而 由 空 故 亦 不 以 客 塵 成 雜 染 者 [ 二 十 三 ] 非 染 非 不 染 ; 非 淨 非 不 淨, 心 性 本 淨 故, 由 客 塵 所 染 (49) [ 二 十 三 ] 不 染 非 不 染 ; 非 淨 非 不 淨, 心 本 清 淨 故, 煩 惱 客 塵 故 (49) 藏 本 缺 此 半 頌 論 曰 : 云 何 非 染 非 不 染 (50)( 原 作 染 ), 以 心 本 染 故 (51) 云 何 非 淨 非 不 染 ( 原 作 淨 ), 由 客 塵 所 染 故, 是 名 成 立 空 差 別 義 此 前 空 義 總 有 二 種, 謂 相 安 立 相 復 有 二, 謂 無 及 有 空 性 有 相, 離 有 離 無, 離 異 離 一, 以 為 其 相 (52) 應 知 安 立 即 異 門 等 (53) 云 何 不 染 非 不 染? 心 本 自 性 清 淨 故 云 何 非 淨 非 不 淨? 煩 惱 客 塵 故 如 是 空 分 別 略 說 已 安 立 空 眾 義 者, 應 知 有 二 種, 一 為 體 相, 二 為 安 立 何 者 為 體 相? 為 有 相 故, 無 有 相 故 是 有 相 者, 離 有 離 無 相, 離 一 離 異 相 安 立 者 眾 名 等 四 義 應 知 (50) 原 作 不 染, 今 依 藏 本 改, 次 牒 句 例 知 (51) 勘 藏 本 意 謂 由 自 性 光 明 hod-gs lba 故 [ 以 上 頁 五 前 ] (52) 原 作 想, 今 依 麗 刻 改 (53) 藏 本 次 有 一 段 云 : 此 中 顯 示 此 等 四 者, 為 滅 分 別 恐 懼 懈 怠 及 猶 豫 故, 說 空 自 相 業 相 染 淨 相 及 種 類 相 [ 以 上 頁 五 後 ] [ 註 一 ] 攝 大 乘 論 有 四 譯, 據 此 可 資 對 勘 以 下 分 別 列 出 各 譯 內 容 : 唐 譯 一 則 名 緣 識, 第 二 名 受 者, 此 中 能 受 用 分 別 推 心 所 世 親 釋 曰 : 此 中 受 用 是 生 起 義 受 用 中 有 名 受 用 者, 為 顯 此 義 故, 引 中 邊 分 別 論 頌 為 阿 笈 摩 ( 大 a)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12 頁

17 無 性 釋 曰 : 諸 趣 謂 天 等 趣 ; 能 受 用 者 即 六 轉 識 為 受 用 故, 從 緣 而 生, 所 緣 境 界 可 分 別 故, 為 顯 此 義, 故 引 中 邊 分 別 論 頌 為 至 教 量 言 此 中 者, 此 諸 識 中 能 受 用 者 謂 受 蘊 ; 能 分 別 者 謂 想 蘊 ; 能 推 者 謂 行 蘊, 思 能 推 心, 於 彼 彼 轉 最 勝 故 說 如 是 三 蘊 皆 能 助 心, 受 用 境 界 故 名 心 法 ( 大 b) 隋 譯 第 一 謂 緣 識, 第 二 受 用 識, 諸 心 法 所 扶, 了 別 此 受 用 世 親 釋 曰 : 於 中 一 切 身 及 趣 為 受 用 者, 謂 於 彼 中 受 用 生 故, 由 於 受 用 中 有 故, 名 受 用 者, 此 義 以 中 邊 差 別 阿 含 顯 示 ( 大 b) 陳 譯 一 說 名 緣 識, 二 說 名 受 識, 了 受 名 分 別, 起 行 等 心 法 世 親 釋 曰 : 一 說 名 緣 識 者, 阿 黎 耶 識 是 生 起 識 因 緣 故, 說 名 緣 識 ; 二 說 名 受 識 者, 其 餘 諸 識 前 說 名 生 起 識, 今 說 名 受 識, 能 緣 塵 起, 於 一 一 塵 中 能 受 用 苦 樂 等, 故 名 受 識, 即 是 受 陰 ; 了 受 名 分 別 者, 此 三 受 若 有 別 心 能 了 別, 謂 此 受 苦, 此 受 樂, 此 受 不 苦 不 樂, 此 識 名 分 別 識, 即 是 想 識 ; 起 行 等 心 法 者, 作 意 等 名 起 行, 謂 此 好 彼 惡 等, 思 故 名 作 意, 此 作 意 能 令 心 捨 此 受 彼, 故 名 起 行, 起 利 即 是 行 陰 六 識 名 心, 從 此 初 心 生 彼 三 心 故 名 心 法 後 魏 ( 佛 陀 扇 多 ) 譯 一 是 作 緣 識, 第 二 受 果 報, 分 別 受 報 者, 同 發 諸 心 爾 藏 譯 ( 呂 澂 ) 一 者 為 緣 識, 第 二 有 受 用, 受 用 及 分 別, 彼 能 轉 心 所 [ 註 二 ] 梵 文 英 譯 與 藏 本 同 How is it that it is neither defiled nor unpurified? 及 How is it neither undefiled nor purified? (p.246) [ 註 三 ] 又 心 性 清 淨 英 譯 作 shining nature of citta (p.246) 與 藏 本 同 辯 中 邊 論. 辯 相 品 會 譯 第 13 頁

18 辯 中 邊 論 二 譯 及 藏 要 校 勘 對 照 趙 國 森 會 譯 辯 中 邊 論 卷 一 世 親 菩 薩 造 唐 三 藏 法 師 玄 奘 奉 詔 譯 中 邊 分 別 論 卷 上 天 親 菩 薩 造 陳 天 竺 三 藏 真 諦 譯 藏 要 校 勘 注 及 按 語 呂 澂 校 勘 趙 國 森 按 語 辯 障 品 第 二 障 品 第 二 已 辯 共 相, 障 今 當 說 頌 曰 : 偈 言 : [ 一 ] 具 分 及 一 分, 增 盛 與 平 等, 於 生 死 取 捨, 說 障 二 種 姓 (1) 論 曰 : 具 分 障 者, 謂 煩 惱 障 及 所 知 障 於 諸 菩 薩 種 姓 法 中 具 為 障 故 (2) 一 分 障 者, 謂 煩 惱 障, 障 聲 聞 等 種 姓 法 故 增 盛 障 者, 謂 即 彼 貪 等 行 (3) 平 等 障 者, 謂 即 彼 等 分 行 取 捨 生 死 能 障 菩 薩 種 姓 所 得 無 住 涅 槃, 名 於 生 死 有 取 捨 障 如 是 五 障 隨 其 所 應 說 障 菩 薩 及 聲 聞 等 二 種 種 姓 復 次, 頌 曰 : [ 一 ] 偏 及 一 方 重, 平 等 及 取 捨, 今 說 二 種 障 此 中 偏 障 者, 煩 惱 障 及 一 切 智 障, 為 菩 薩 種 姓 諸 人 二 障 圓 滿 故 一 方 障 者 謂 煩 惱 障, 為 聲 聞 性 等 諸 人 重 障 者, 是 前 諸 人 欲 等 諸 行 中 隨 一 麤 煩 惱 平 等 障 者, 平 等 諸 行 中 隨 行 中 隨 一 生 死 取 捨 障 者, 菩 薩 性 諸 人 為 障 無 住 處 涅 槃 故 如 理 相 應, 二 種 人 障 已 說 : 一 菩 薩 性 人 ; 二 聲 聞 等 性 人 復 有 煩 惱 相 九 種 偈 言 : (1) 藏 本 此 頌 但 有 三 句, 無 此 生 死 及 種 姓 等 語 陳 本 同 (2) 勘 藏 本 云 : 此 謂 於 諸 菩 薩 種 姓 之 煩 惱 及 所 知 障 次 云 : 謂 於 聲 聞 等 種 姓 之 煩 惱 障 文 義 更 明 森 按 : 貪 等 行 是 貪 瞋 癡 慢 尋 思 等 行 ( 大 a) (3) 勘 藏 本 意 謂 即 此 等 障 為 諸 貪 等 行 之 障 森 按 : 等 分 行 是 遠 離 猛 劣 住 平 等 位 諸 煩 惱 ( 大 b) [ 二 ] (4) 九 種 煩 惱 相, 謂 愛 等 九 結 初 二 障 厭 捨, 餘 七 障 真 見 [ 三 ] 謂 能 障 身 見 彼 事 滅 道 寶, 利 養 恭 敬 等, 遠 離 遍 知 故 論 曰 : 煩 惱 障 相 略 有 九 種, 謂 愛 等 九 種 結 愛 結 障 厭, 由 此 於 順 境 [ 二 ] 九 結 名 惑 障, 厭 離 及 除 捨 實 見 及 身 見 [ 三 ] 身 見 所 依 法, 滅 道 三 寶 障 利 養 恭 敬 等, 輕 財 知 止 足 九 種 諸 惑 結, 此 中 說 煩 惱 障 此 諸 煩 惱 障 為 障 誰? 愛 欲 結 者 障 厭 離 心 (4) 藏 本 合 下 二 句 為 一 云, 諸 結 是 為 障 次 有 一 頌 半 釋 所 障 法 陳 本 同 森 按 : 九 種 煩 惱 相 是 愛 恚 慢 無 明 見 ( 身 見 邊 見 及 邪 見 ) 取 ( 見 取 及 戒 禁 取 ) 疑 ( 以 上 根 本 煩 惱 ) 嫉 和 慳 ( 此 二 隨 煩 惱 ) 等 又 以 煩 惱 為 自 性 之 障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14 頁

19 不 能 厭 離 故 恚 結 障 捨, 由 此 於 違 境 不 能 棄 捨 故 餘 七 結 障 真 見, 於 七 遍 知 如 次 障 故 謂 慢 結 能 障 偽 身 見 遍 知, 修 現 觀 時 有 間 無 間 我 慢 現 起, 由 此 勢 力 彼 不 斷 故 無 明 結 能 障 身 見 事 遍 知, 由 此 不 知 諸 取 蘊 故 見 結 能 障 滅 諦 遍 知, 由 薩 迦 耶 及 邊 執 見 怖 畏 滅 故, 由 邪 見 謗 滅 故 取 結 能 障 道 諦 遍 知, 取 餘 法 為 淨 故 疑 結 能 障 三 寶 遍 知, 由 此 不 信 受 三 寶 功 德 故 嫉 結 能 障 利 養 恭 敬 等 遍 知, 由 此 不 見 彼 過 失 故 慳 結 能 障 (5) 遠 離 遍 知, 由 此 (6) 貪 著 資 生 具 (7) 故 復 有 別 障 能 障 善 等 十 種 淨 法 其 相 云 何? 頌 曰 : 心 堅 礙 結 者, 障 除 捨 心, 因 此 惑 違 逆 礙 境 界 中, 不 能 生 捨 除 心 諸 餘 結 者, 覆 障 真 實 見 云 何 起 障? 是 諸 煩 惱 次 第, 是 諸 餘 煩 惱 是 此 五 處 障 我 慢 結 者, 欲 滅 離 身 見 時 障, 對 正 觀 智 有 異 品 無 異 品, 我 慢 數 行, 故 此 身 見 不 得 滅 無 明 結 者, 欲 遠 離 身 見 依 處 時, 為 真 實 見 障, 因 此 不 得 遠 離 取 陰 故 見 結 者, 欲 通 達 滅 諦 時, 為 作 障, 身 見 及 邊 見 於 滅 諦 生 怖 畏 故, 邪 見 於 滅 諦 起 誹 謗 故 取 結 者, 通 達 道 諦 時 為 作 障, 依 別 道 理 思 擇 求 得 清 淨 故 疑 結 者, 欲 通 達 三 寶 時 為 作 障, 不 信 受 三 寶 功 德 故 嫉 妒 結 者, 欲 遠 離 利 養 恭 敬 時 為 作 障, 不 見 此 過 失 故 慳 吝 結 者, 欲 行 輕 財 知 足 時 為 作 障, 令 貪 著 財 物 等 故 善 法 障 復 十 復 有 別 障 十 種 善 法 等 處 應 知 何 者 為 十 處? 偈 言 : 名 煩 惱 相 ( 講 要 875 頁 ) [ 以 上 頁 五 後 ] 森 按 : 愛 恚 為 初 二 障 愛 障 取 出 離 之 淨 ; 恚 障 捨 染 ( 不 稱 意 之 嫉 恨 ) 森 按 : 真 見 即 遍 知, 是 見 真 實 也 森 按 : 以 我 慢 為 ( 偽 ) 身 見 之 苗, 由 此 能 增 長 慢 又 現 觀 時, 若 得 勝 法, 便 有 我 慢 間 起, 自 恃 陵 他, 由 此 為 緣 身 見 難 斷 ( 見 述 記 卷 二 頁 四 ) 森 按 : 薩 迦 耶 見 於 五 蘊 取 為 我 及 我 所, 染 慧 為 性, 薩 是 敗 壞 義 ; 迦 耶 是 謂 和 合 積 聚 義, 由 此 見 壞 五 蘊 而 執 有 常 一 我 我 所 故 邊 執 見 是 薩 迦 耶 見 增 上, 而 於 所 取 或 執 為 常 或 執 為 斷 邪 見 是 謗 惑 業 等 因 果 見 取 是 前 三 見 及 所 依 蘊, 隨 觀 為 最 為 上 等 戒 禁 取 是 於 戒 禁 及 彼 所 依 諸 蘊, 隨 觀 為 清 淨, 為 解 脫, 為 出 離 ( 大 ) (5) 陳 本 云 輕 財 知 足 (6) 原 作 寶, 今 依 麗 刻 改 (7) 藏 本 次 有 一 句 頌 云 : 十 善 等 復 別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六 前 ] [ 四 ] 無 加 行 非 處 不 如 理 不 生 不 起 正 思 惟, 資 糧 未 圓 滿 [ 五 ] 闕 種 姓 善 友 心 極 疲 厭 性 及 闕 於 正 行 鄙 惡 者 同 居 [ 六 ] 倒 麤 重 三 餘 般 若 未 成 熟 及 本 性 麤 重, 懈 怠 放 逸 性 [ 七 ] [ 四 ] 不 行 非 處 所 所 行 不 如 理 不 生 不 思 量 資 糧 不 具 足 [ 五 ] 性 友 不 相 稱 心 疲 故 厭 離 修 心 不 相 稱 惡 怨 人 共 住 [ 六 ] 麤 惑 三 隨 一 般 若 不 成 森 按 : 此 下 第 四 至 八 頌 列 大 乘 不 共 法 之 障, 共 三 十 種, 能 障 善 等 十 法 善 等 十 法 具 列 於 第 九 頌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15 頁

20 著 有 著 資 財, 及 心 性 下 劣 不 信 無 勝 解, 如 言 而 思 義 [ 八 ] 輕 法 重 名 利 於 有 情 無 悲 匱 聞 及 少 聞, 不 修 治 妙 法 論 曰 : 如 是 名 為 善 等 法 障 所 障 善 等, 其 相 云 何? 頌 曰 : 就 自 性 重 煩 惱 懈 怠 與 放 逸 [ 七 ] 著 有 及 欲 塵, 下 劣 心 亦 爾 不 信 無 願 樂 如 言 思 量 義 [ 八 ] 不 敬 法 重 利 於 眾 生 無 悲 聞 災 及 少 聞 三 昧 資 糧 減 如 是 諸 障 何 者 為 善 法? 偈 言 : [ 九 ] 善 菩 提 攝 受 有 慧 無 亂 障 迴 向 不 怖 慳 自 在, 名 善 等 [ 九 ] 善 菩 提 攝 取 有 智 無 迷 障 迴 向 不 怖 嫉 自 在, 善 等 十 論 曰 : 如 是 善 等 十 種 淨 法, 誰 有 前 說 幾 種 障 耶? 頌 曰 : 如 是 善 等 諸 法 中, 何 者 被 障? 何 者 為 障 應 知? 答 偈 言 : [ 十 前 半 ] 如 是 善 等 十, 各 有 前 三 障 [ 十 前 半 ] 此 十 各 三 障, 十 事 中 應 知 論 曰 : 善 有 三 障, 一 無 加 行, 二 非 處 加 行, 三 不 如 理 加 行 菩 提 有 三 障, 一 不 生 善 法, 二 不 起 正 思 惟, 三 資 糧 未 圓 滿 發 菩 提 心 名 為 攝 受, 此 有 三 障, 一 闕 種 姓, 二 闕 善 友, 三 心 極 疲 厭 性 有 慧 者 謂 菩 薩, 於 了 此 性 有 三 種 障, 一 闕 正 行, 二 鄙 者 共 住, 三 惡 者 共 住 此 中 鄙 者 謂 愚 癡 類 ; 樂 毀 壞 他 名 為 惡 者 善 法 有 三 障, 一 者 不 修 行, 二 非 處 修 行, 三 修 行 不 如 理 菩 提 有 三 種 障, 一 者 不 生 善, 二 不 生 正 思 量, 三 資 糧 不 圓 滿 攝 取 菩 提 者, 發 菩 提 心 是 名 攝 取 菩 提, 此 心 有 三 種, 一 與 性 不 相 應 行, 二 朋 友 不 相 應, 三 心 疲 極 厭 離 有 智 者 是 菩 薩, 體 性 為 知, 此 法 有 三 障, 一 修 行 不 相 稱, 二 惡 友 人 共 住, 三 與 惡 怨 人 共 住 此 中 惡 人 者 愚 癡 凡 人, 惡 怨 人 者 礙 菩 薩 功 德 觀 菩 薩 過 森 按 : 即 生 起 障 森 按 : 即 安 住 障 森 按 : 攝 受 即 任 持 障 講 要 謂 發 心 而 後 有 菩 提 意 樂, 而 後 能 攝 受 一 切 善 法 一 切 有 情 然 內 須 種 姓 無 闕, 心 力 勇 猛 ; 外 則 須 善 友 提 攜 也 p.877 森 按 : 即 照 了 障 講 要 言, 慧 謂 簡 擇, 菩 薩 所 以 不 共 於 小 乘 者, 即 有 此 簡 擇 善 惡 之 慧 也 p.877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16 頁

21 無 亂 有 三 障, 一 顛 倒 麤 重, 二 煩 惱 等 三 障 中 隨 一 有 餘 性, 三 能 成 熟 解 脫 慧 未 成 熟 性 障 斷 滅 名 無 障, 此 有 三 障, 一 俱 生 麤 重, 二 懈 怠 性, 三 放 逸 性 迴 向 有 三 障, 令 心 向 餘 不 向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一 貪 著 諸 有, 二 貪 著 資 財, 三 心 下 劣 性 不 怖 有 三 障, 一 不 信 重 補 特 伽 羅, 二 於 法 無 勝 解, 三 如 言 而 思 義 不 慳 有 三 障, 一 不 尊 重 正 法, 二 尊 重 名 譽 利 養 恭 敬, 三 於 諸 有 情 心 無 悲 愍 自 在 有 三 障, 令 不 得 自 在, 一 匱 聞 生 長 能 感 匱 法 業 故, 二 少 聞, 三 不 修 治 勝 三 摩 地 失 無 迷 者 心 不 散 亂, 有 三 障, 一 顛 倒 麤 失, 二 煩 惱 等 三 障 中 隨 一 有 餘, 三 令 成 熟 解 脫 般 若 未 熟 未 滿 無 障 者 滅 離 諸 障 是 名 無 障, 此 有 三 障, 一 自 性 麤 惑, 二 懈 怠, 三 放 逸 菩 提 迴 向 有 三 障, 令 心 迴 向 餘 處 不 得 一 向 迴 向 無 上 菩 提, 一 貪 著 諸 有, 二 貪 著 有 資 糧 法, 三 下 劣 品 心 無 怖 畏 有 三 障, 一 於 人 不 生 信 重 心, 二 於 正 法 中 不 生 願 欲, 三 如 名 字 言 語 思 量 諸 義 樂 嫉 妒 者 有 三 障, 一 不 尊 重 正 法, 二 尊 重 利 養 恭 敬, 三 於 眾 生 中 不 起 大 悲 心 不 自 在 者 有 三 障, 因 此 三 不 得 自 在, 一 無 聞 慧, 無 聞 者 生 起 業 惑 正 法 災 故, 二 聞 慧 少 弱, 三 者 三 昧 事 不 成 熟 森 按 : 即 變 壞 障 顛 倒 麤 重 是 由 分 別 煩 惱 所 生 之 習 氣 ( 講 要 p.878) 森 按 : 即 分 離 障 無 障 者 是 障 修 道 也 又 本 性 粗 重 為 俱 生 煩 惱 之 習 氣 ; 應 行 不 行 為 懈 怠 ; 不 應 行 而 行 為 放 逸 也 ( 講 要 p ) 森 按 : 即 轉 變 障 森 按 : 即 信 解 障 森 按 : 即 顯 了 障 森 按 : 即 至 得 障 復 次, 如 是 諸 障 於 善 等 十 隨 餘 義 中 有 十 能 作 (8) 即 依 彼 義 應 知 此 名, 十 能 作 者 : 一 生 起 能 作, 如 眼 等 於 眼 識 等 二 安 住 能 作, 如 四 食 於 有 情 三 任 持 能 作, 謂 能 任 持, 如 器 世 間 於 有 情 世 間 四 照 了 能 作, 如 光 明 於 諸 色 五 變 壞 能 作, 如 火 等 於 所 熟 等 六 分 離 能 作, 如 鐮 等 於 所 斷 等 七 轉 變 能 作, 如 金 師 等 還 復 是 此 障 善 等 諸 法 中, 十 種 隨 一 分 作 因, 依 此 義 故 應 知 障 中 何 者 為 十 因 : 第 一 生 因, 譬 如 眼 入 為 眼 識 作 生 因 二 住 因, 譬 如 四 種 食 為 一 切 眾 生 三 持 因, 如 所 持 能 攝 持, 譬 如 器 世 界 為 眾 生 生 世 界 四 明 了 因, 如 光 明 為 色 五 變 異 因, 如 火 等 為 成 熟 等 諸 事 六 相 離 因, 如 鐮 等 為 刈 等 七 迴 轉 因, 如 金 銀 師 為 迴 轉 諸 金 銀 令 成 鐶 釧 八 必 比 因, 譬 如 煙 為 火 等 必 森 按 : 隨 餘 義 是 隨 餘 經 論 所 明 義 (8) 勘 藏 本 意 謂 能 作 因 陳 本 意 同 [ 以 上 頁 六 後 ] 森 按 : 集 論 卷 三 雜 集 論 卷 四 云, 能 作 因 差 別 略 有 二 十 種 一 生 能 作, 謂 識 和 合 望 識 由 此 和 合 所 作 本 無 今 有 故 二 住 能 作, 謂 食 望 已 生 及 求 生 有 情 由 此 勢 力 生 已 相 續 不 斷 故 三 持 能 作, 謂 大 地 望 有 情, 載 令 不 墮 故 四 照 能 作, 謂 燈 望 諸 色 了 闇 障 故 五 變 壞 能 作, 謂 火 望 薪, 令 彼 相 續 變 異 故 六 分 離 能 作, 謂 鐮 望 所 斷, 令 連 屬 物 成 二 分 故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17 頁

22 轉 變 金 等 成 鐶 釧 等 八 信 解 能 作, 如 煙 等 於 火 等 九 (9) 顯 了 能 作, 如 因 於 宗 十 至 得 能 作, 如 聖 道 等 於 涅 槃 等 (10) 依 如 是 義 故, 說 頌 言 : 能 作 有 十 種, 謂 生 住 持 照 變 分 離 轉 變 信 解 顯 至 得 如 識 因 食 地 燈 火 鐮 工 巧 煙 因 聖 道 等, 於 識 等 所 作 於 善 等 障 應 知 亦 然 一 生 起 障, 謂 於 其 善, 以 諸 善 法 應 生 起 故 二 安 住 障, 謂 於 菩 提, 以 大 菩 提 不 可 動 故 三 任 持 障, 謂 於 攝 受, 以 菩 提 心 能 任 持 故 四 照 了 障, 謂 於 有 慧, 以 有 慧 性 應 照 了 故 五 變 壞 障, 謂 於 無 亂, 轉 滅 迷 亂 名 變 壞 故 六 分 離 障, 謂 於 無 障, 此 於 障 離 繫 故 七 轉 變 障, 謂 於 迴 向, 以 菩 提 心 轉 變 (11) 相 故 八 信 解 障, 謂 於 不 怖, 無 信 解 者, 有 怖 畏 故 九 顯 了 障, 謂 於 不 慳, 於 法 無 慳 者 為 他 顯 了 故 十 至 得 障, 謂 於 自 在, 此 是 能 得 自 在 相 故 (12) 所 障 十 法 次 第 義 者, 謂 : 有 欲 證 無 上 菩 提 於 勝 善 根 先 應 生 起 比 知 九 令 信 因, 譬 如 立 證 因 分 為 所 立 義 十 至 得 因, 如 道 等 為 涅 槃 等 諸 果 作 因 如 是 生 障, 善 處 應 知, 此 應 令 生 故 住 障 者, 菩 提 處, 此 不 應 壞 動 故 持 障 者, 菩 提 攝 取 處, 菩 提 心 能 持 故 明 了 障 者, 有 智 處, 此 應 顯 了 故 變 異 障 者, 無 迷 處, 迷 轉 滅 故 有 變 異 相 離 障 者, 無 障 處, 此 障 相 離 為 體 故 迴 轉 障 者, 迴 向 處, 菩 提 心 迴 向 為 體 相 故 必 比 障 者, 無 怖 畏 處, 為 不 信 故 怖 畏 令 信 障 者, 無 嫉 妒 處, 於 法 不 嫉 妒 令 人 信 故 至 得 障 者, 自 在 處, 無 所 繫 屬 至 得 為 體 相 故 七 轉 變 能 作, 謂 工 巧 智 等 望 金 銀 等 物, 轉 彼 方 分 成 異 相 故 八 信 解 能 作, 謂 煙 望 火, 由 此 比 知 不 現 見 故 (9) 藏 本 作 令 信 陳 本 同 九 顯 了 能 作, 講 宗 因 喻 望 所 成 義, 由 此 得 正 決 定 故 十 等 至 能 作, 謂 聖 道 望 涅 槃, 由 此 證 彼 故 ( 此 前 十 能 作 與 本 論 大 同 見 大 b;31.713b) (10) 藏 本 此 頌 在 後 出 陳 本 缺 此 頌 森 按 : 上 十 種 能 作 因 乃 餘 經 論 意, 本 論 有 其 別 義, 以 下 一 一 具 說 (11) 藏 本 作 迴 向 陳 本 同 (12) 藏 本 此 下 出 前 頌 文 陳 本 無 頌, 並 缺 下 一 段 文 [ 以 上 頁 七 前 ] 森 按 : 述 記 謂 舊 論 ( 即 真 諦 譯 ) 脫 此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18 頁

23 勝 善 根 力 所 任 持 故, 必 得 安 住 無 上 菩 提 為 令 善 根 得 增 長 故, 次 應 發 起 大 菩 提 心 此 菩 提 心 與 菩 薩 性 為 依 止 如 是 菩 薩 由 已 發 起 大 菩 提 心 及 勝 善 根 力 所 持 故, 斷 諸 亂 倒, 起 無 亂 倒 由 見 道 中 無 亂 倒 故, 次 於 修 道 斷 一 切 障 既 斷 障 已, 持 諸 善 根 迴 向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由 迴 向 力 所 任 持 故, 於 深 廣 法 便 無 怖 畏 既 無 怖 畏, 便 於 彼 法 見 勝 功 德, 能 廣 為 他 宣 說 開 示 菩 薩 如 是 種 種 功 德 力 所 持 故, 疾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於 一 切 法 皆 得 自 在 是 名 善 等 十 義 次 第 (13) 雖 善 等 法 即 是 覺 分 波 羅 蜜 多 諸 地 功 德 而 總 別 異 今 應 顯 彼 菩 提 分 等 諸 障 差 別, 頌 曰 : 偈 言 : 以 下 一 段 次 第 之 文, 今 勘 多 梵 本 悉 皆 具 有 ( 卷 二 第 十 三 頁 後 ) 森 按 : 菩 提 心 指 任 持 菩 薩 性 指 照 了 森 按 : 斷 一 切 障 即 是 無 障 森 按 : 迴 向 即 轉 變 森 按 : 無 怖 即 信 解 森 表 : 能 廣 為 他 宣 說 開 示 即 顯 了 森 按 : 自 在 即 至 得 也 (13) 藏 本 缺 此 句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七 後 ] [ 十 後 半 ] 於 覺 分 度 地, 有 別 障 應 知 [ 十 後 半 ] 助 道 十 度 地, 復 有 餘 別 障 論 曰 : 復 於 覺 分 波 羅 蜜 多 諸 地 功 德 各 別 有 障 於 菩 提 分 有 別 障 者, 頌 曰 : 助 道 品 法 處 者, 偈 言 : [ 十 一 ] 於 事 不 善 巧, 懈 怠 定 減 二 不 植 羸 劣 性 見 麤 重 過 失 [ 十 一 ] 處 不 明 懈 怠 三 昧 少 二 種 不 種 及 羸 弱 諸 見 麤 惡 過 論 曰 : 於 四 念 住 有 於 諸 事 不 善 巧 念 處 者 依 處 不 明 了 為 障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19 頁

24 障 於 四 正 斷 有 懈 怠 障 於 四 神 足 有 三 摩 地 減 二 事 障 一 於 圓 滿 欲 勤 心 觀 隨 減 一 故 ; 二 於 修 習 八 斷 行 中 隨 減 一 故 於 五 根 有 不 植 圓 滿 順 解 脫 分 勝 善 根 障 於 五 力 有 羸 劣 性 障, 謂 即 五 根 由 障 所 雜 有 羸 劣 性 於 七 等 覺 支 有 見 過 失 障, 此 是 見 道 所 顯 示 故 於 八 聖 道 支 有 麤 重 過 失 障, 此 是 修 道 所 顯 示 故 於 到 彼 岸 有 別 障 者, 頌 曰 : 四 正 勤 處 懈 怠 四 如 意 足 處 禪 定 少 二 種 為 不 圓 滿, 欲 精 進 心 思 量 四 種 隨 一 不 具 足 ; 為 修 習 不 具 足 成 資 糧 八 法 隨 一 不 具 故 五 根 處, 不 下 解 脫 分 善 法 種 子 故 力 處 是 五 根 羸 弱, 與 非 助 道 相 雜 起 故 覺 分 處, 諸 見 過 失, 見 道 所 顯 故 道 分 處, 麤 重 過 失, 此 修 道 所 顯 現 故 波 羅 蜜 障 者, 偈 言 : [ 十 二 ] 障 富 貴 善 趣 不 捨 諸 有 情, 於 失 德 減 增 令 趣 入 解 脫 [ 十 三 ] 障 施 等 諸 善 無 盡 亦 無 間, 所 作 善 決 定, 受 用 法 成 熟 論 曰 : 此 說 十 波 羅 蜜 多 所 得 果 障, 以 顯 十 種 波 羅 蜜 多 自 性 之 障 謂 於 (14)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說 富 貴 自 在 障 於 淨 戒 波 羅 蜜 多 說 善 趣 障 於 安 忍 波 羅 蜜 多 說 不 捨 有 情 障 於 精 進 波 羅 蜜 多 說 減 過 失 增 功 德 障 於 靜 慮 波 羅 蜜 多 說 令 所 化 趣 入 法 障 於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說 解 脫 障 於 方 便 善 巧 波 羅 蜜 多 說 施 等 善 無 窮 盡 障, 由 此 迴 向 [ 十 二 ] 富 貴 及 善 道 不 捨 眾 生 障, 增 減 巧 德 失, 令 諸 眾 生 入 [ 十 三 ] 解 脫 無 盡 量 令 善 無 有 間, 所 作 常 決 定, 同 用 令 他 熟 此 十 種 波 羅 蜜 能 生 此 法, 此 法 是 波 羅 蜜 果, 為 障 波 羅 蜜 果 故, 是 故 顯 說 障 波 羅 蜜 檀 波 羅 蜜 者, 何 法 為 障? 自 在 增 上 障 尸 羅 波 羅 蜜 者, 障 善 道 為 障 羼 提 波 羅 蜜, 障 不 捨 離 眾 生 毗 梨 耶 波 羅 蜜, 障 增 益 功 德 損 減 過 失 禪 波 羅 蜜 者, 障 受 化 眾 生 令 入 正 位 ( 四 十 心 正 位 )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障 令 他 解 脫 漚 和 ( 下 有 心 ) 拘 舍 羅 波 羅 蜜, 障 檀 等 波 羅 蜜 無 盡 無 減, 為 迴 (14) 勘 藏 本 意 謂 以 障 布 施 之 果 富 貴 故 為 障, 餘 句 例 同, 文 義 更 明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0 頁

25 無 上 菩 提 令 施 等 善 無 窮 盡 故 於 願 波 羅 蜜 多 說 一 切 生 中 善 無 間 轉 障, 由 大 願 力 攝 受 能 順 善 法 生 故 於 力 波 羅 蜜 多 說 所 作 善 得 決 定 障, 由 思 擇 力 及 修 習 力 能 伏 後 障 非 彼 伏 故 於 智 波 羅 蜜 多 說 自 他 受 用 法 成 熟 障, 不 如 聞 言 而 覺 義 故 於 十 地 (15) 功 德 有 別 障 者, 頌 曰 : [ 十 四 ] 遍 行 與 最 勝, 勝 流 及 無 攝, 相 續 無 差 別, 無 雜 染 清 淨 [ 十 五 ] 種 種 法 無 別, 及 不 增 不 減, (16) 並 無 分 別 等 四 自 在 依 義 [ 十 六 ] 於 斯 十 法 界, 有 不 染 無 明, 障 十 地 功 德, 故 說 為 十 障 論 曰 : 於 遍 行 等 十 法 界 中, 有 不 染 無 知 障 十 地 功 德, 如 次 建 立 為 十 地 謂 初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遍 行 義, 由 通 達 此 證 得 自 他 平 等 法 性 第 二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最 勝 義, 由 通 達 此 作 是 思 惟, 是 故 我 今 於 同 出 離 一 切 行 相 應 遍 修 治, 是 為 勤 修 相 應 出 離 第 三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勝 流 義, 由 通 達 此 知 所 聞 法, 是 淨 法 界 最 勝 等 流, 為 求 此 法 設 有 火 坑 量 等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投 身 而 取 不 以 為 難 向 菩 提 故 諸 波 羅 蜜 無 盡 無 減 波 抳 陀 那 波 羅 蜜 者, 障 一 切 生 處 善 法 中 無 間 生 起, 依 願 力 故 能 攝 持 隨 從 善 法 生 處 波 羅 波 羅 蜜 者, 障 善 法 決 定 事, 思 擇 修 習 力 弱 故 不 能 折 伏 非 助 道 故 闍 那 波 羅 蜜 者, 障 自 身 及 他 同 用 法 樂 及 成 熟 兩 處, 不 如 聞 言 通 達 義 故 於 十 種 地 中, 復 有 次 第 障 偈 言 : [ 十 四 ] 遍 滿 最 勝 義, 勝 流 第 一 義, 無 所 繫 屬 義, 身 無 差 別 義 [ 十 五 ] 無 染 清 淨 義, 法 門 無 異 義, 不 減 不 增 義, 四 自 在 依 義 [ 十 六 ] 此 法 界 無 明, 此 染 是 十 障, 非 十 地 扶 助, 諸 地 是 對 治 法 界 中 十 種 義 遍 一 切 處 等 無 染 濁 無 明, 此 無 明 十 種, 菩 薩 地 中 次 第 應 是 障, 非 地 助 道 法 界 中 何 者 為 十 種 義 一 者 遍 滿 義, 依 菩 薩 初 地 法 界 義 遍 滿 一 切 處, 若 薩 入 觀 得 通 達, 因 此 通 達 得 見 自 他 平 等 一 分 二 者 最 勝 義, 依 第 二 觀 此 法 已, 作 是 思 惟, 若 依 共 平 等 出 離 一 切 種, 治 淨 出 離 應 化 勤 行 三 者 勝 流 義, 因 三 地 法 界 傳 流 知 所 聞 正 法 第 一, 為 得 此 法 廣 量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火 坑 能 自 擲 其 中 (15) 藏 本 缺 功 德 義, 下 頌 釋 同 陳 本 亦 同 [ 以 上 頁 八 前 ] (16) 藏 本 無 此 句 義,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八 後 ]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1 頁

26 第 四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無 攝 義, 由 通 達 此 乃 至 法 愛 亦 皆 轉 滅 第 五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為 相 續 無 差 別 義, 由 通 達 此 得 十 意 樂 平 等 淨 心 第 六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無 雜 染 無 清 淨 義, 由 通 達 此 知 緣 起 法 無 染 無 淨 第 七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種 種 法 無 差 別 義, 由 通 達 此 知 法 無 相, 不 行 契 經 等 種 種 法 相 中 第 八 地 中 所 證 法 界 名 不 增 不 減 義, 由 通 達 此 圓 滿 證 得 無 生 法 忍, 於 諸 清 淨 雜 染 法 中, 不 見 一 法 有 增 有 減 有 四 自 在 : 一 無 分 別 自 在 二 淨 土 自 在 三 智 自 在 四 業 自 在 法 界 為 此 四 種 所 依 名 四 自 在 所 依 止 義, 第 八 地 中, 唯 能 通 達 初 二 自 在 所 依 止 義 第 九 地 中 亦 能 通 達 智 自 在 所 依 義, 圓 滿 證 得 無 礙 解 故 第 十 地 中 復 能 通 達 業 自 在 所 依 義, 隨 欲 化 作 種 種 利 樂 有 情 事 故 復 略 頌 曰 : 四 無 所 繫 屬 義, 因 此 四 地, 因 此 觀 法 愛 一 向 不 生 五 身 無 差 別 義, 因 第 五 地 十 種 心 樂 清 淨 平 等 六 無 染 清 淨 義, 因 第 六 地 十 二 生 因 處 無 有 一 法 可 染 可 淨, 如 此 通 達 故 七 法 門 無 異 義, 因 第 七 地 無 相 故, 修 多 羅 等 法 別 異 相 不 行 不 顯 故 八 不 減 不 增 義, 因 八 地 得 滿 足 無 生 法 忍 故, 若 不 淨 淨 品 中 不 見 一 法 有 減 有 增 故 此 中 復 有 四 種 自 在, 何 者 為 四? 一 無 分 別 自 在 二 淨 土 自 在 三 智 自 在 四 業 自 在 此 中 法 界 是 第 一 第 二 自 在 依 處 八 地 中 通 達 智 自 在 依 義, 因 九 地 得 四 無 礙 辯 故 業 自 在 依 義, 因 十 地 如 意 欲 變 化 作 眾 生 利 益 事 [ 十 七 ] 已 說 諸 煩 惱, 及 諸 所 知 障, 許 此 二 盡 故, 一 切 障 解 脫 復 有 略 說 : [ 十 七 ] 已 說 煩 惱 障, 及 一 切 智 障, 是 攝 一 切 障, 盡 彼 得 解 脫 論 曰 : 由 此 二 種 攝 一 切 障 故, 許 此 盡 時 一 切 障 解 脫 前 障 總 義 有 十 一 種 : 一 廣 大 障, 謂 具 分 障 二 狹 小 障, 謂 一 分 障 此 二 種 障 滅 盡 無 餘 故, 得 出 離 解 脫 一 切 障 障 總 義 者 : 一 大 障, 是 遍 滿 故 二 小 障 者, 一 方 障 故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2 頁

27 三 加 行 障, 謂 增 盛 障 四 至 得 障, 謂 平 等 障 五 殊 勝 障, 謂 取 捨 生 死 障 六 正 加 行 障, 謂 九 煩 惱 障 七 因 障, 謂 於 善 等 十 能 作 障 (17) 八 入 真 實 障, 謂 覺 分 障 九 無 上 淨 障, 謂 到 彼 岸 障 十 此 差 別 趣 障, 謂 十 地 障 十 一 攝 障, 謂 略 二 障 三 修 行 障 者, 重 惑 四 至 得 障 者, 平 等 煩 惱 五 至 得 勝 負 障, 取 捨 障 六 正 行 障 者, 是 九 種 煩 惱 結 七 因 障, 善 等 處, 由 十 種 因 義 故 八 入 真 實 障 者, 是 助 道 障 九 無 上 善 障 者, 十 波 羅 蜜 障 十 勝 負 捨 離 障, 十 地 障 攝 集 障, 略 說 有 二 種 : 一 解 脫 障 二 一 切 智 障 中 邊 分 別 論 障 品 第 二 竟 (17) 藏 本 次 云, 以 是 因 義 故 陳 本 同 辯 中 邊 論 卷 第 一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3 頁

28 障 品 第 二 注 釋 [1] 慢 : 依 止 薩 迦 耶 見 心 高 舉 為 體 ( 性 質 ), 不 敬 苦 生 所 依 為 業 ( 作 用 ) 不 敬 者, 謂 於 師 長 及 有 德 而 所 生 憍 傲 ; 苦 生 者, 謂 生 後 有 故 ( 大 乘 阿 毘 達 摩 雜 集 論 卷 一 大 a) [2] 無 明 者, 謂 三 界 無 智 為 體, 於 諸 法 中 邪 決 定 疑 雜 染 生 起 所 依 為 業 邪 決 定 者, 謂 顛 倒 智 ; 疑 者 猶 豫 ; 雜 染 生 起 者, 謂 貪 等 煩 惱 現 行 ; 彼 所 依 者, 謂 由 愚 癡 起 諸 煩 惱 [3] 疑 者, 於 諦 猶 豫 為 體, 善 品 不 生 依 止 為 業 於 諦 猶 豫 者, 亦 攝 於 實 ( 宮 本 作 寶 ) 猶 豫, 如 其 所 應 滅 道 諦 攝 ; 善 品 不 生 者, 謂 由 不 決 不 造 修 故 [4] 嫉 者, 耽 著 利 養 不 耐 他 榮, 瞋 之 一 分, 心 妒 為 體, 令 心 憂 慼 不 安 隱 住 為 業 [5] 慳 者, 耽 著 利 養 於 資 生 具, 貪 之 一 分, 心 吝 為 體, 不 捨 所 依 為 業 不 捨 者, 由 慳 吝 故, 非 所 用 具 亦 恒 聚 積 [ 以 上 見 大 乘 阿 毘 達 摩 雜 集 論 卷 一 大 a-699a] [6] 不 怖 成 己, 謂 聞 深 理 難 行, 而 不 怖 畏, 即 為 未 來 信 解 之 所 依 也 不 慳 成 物, 謂 不 慳 即 捨, 則 無 行 而 不 能 行 成 己 成 物, 正 菩 薩 行 之 妙 用 也 ( 講 要 p.878) [7] 四 念 住 : 觀 身 不 淨 觀 受 是 苦 觀 心 無 常 觀 法 無 我 [8] 四 正 斷 : 斷 斷, 努 力 斷 除 已 起 的 惡 ; 律 儀 斷, 努 力 使 未 起 的 惡 不 生 ; 隨 護 斷, 努 力 使 未 起 的 善 生 起 ; 修 斷, 努 力 增 長 已 起 的 善 ( 此 處 至 覺 支 的 解 釋 是 參 考 佛 教 要 語 的 基 礎 知 識 第 二 二 四 頁 至 二 二 八 頁 ) [9] 四 神 足 : 欲 神 足, 欲 得 禪 定 ; 精 進 神 足, 努 力 於 得 到 禪 定 ; 心 神 足, 欲 得 禪 定 的 守 心 狀 態 ; 思 惟 神 足, 為 得 禪 定 而 作 的 思 惟 觀 察 又 此 中 二 事 者, 一 欲 勤 心 觀 ; 二 修 習 信 等 八 斷 行 依 雜 集 論 卷 十 ( 大 a) 云 : 欲 勤 心 觀 修 習 有 二 種 : 謂 並 因 緣 聚 散 遠 離 修 ; 不 劣 不 散 彼 二 所 依 隨 順 修 此 中 顯 示 欲 等 能 遠 離 聚 散 及 因 緣 等 二 種 修 義 : 聚 因 緣 者, 謂 遠 離 毘 缽 舍 那 故, 由 懈 怠 門 所 生 沈 沒 ; 散 因 緣 者, 謂 遠 離 不 淨 想 故, 由 掉 動 門 所 生 高 舉 聚 者, 謂 由 惛 沈 睡 眠 門 於 內 踧 踖 ; 散 者, 謂 由 隨 順 淨 妙 相 門 於 外 馳 散 不 劣 隨 順 修 者, 謂 依 觀 察 相 觀 察 諸 法 ; 不 散 隨 順 修 者, 謂 依 不 淨 想 觀 察 毛 髮 等 事 彼 二 所 依 隨 順 修 者, 謂 修 光 明 想, 依 如 是 次 第 薄 伽 梵 說 : 我 之 欲 樂 無 有 下 劣 亦 無 高 舉, 於 內 不 聚 於 外 不 散, 有 前 後 想 及 上 下 想 開 發 其 心, 遠 離 纏 縛 與 光 明 俱, 自 修 其 心 當 令 我 心 無 諸 闇 蔽 修 習 八 種 斷 行, 何 等 為 八? 謂 欲 精 進 信 ( 輕 ) 安 正 念 正 知 思 捨 如 是 八 種 略 攝 為 四 : 謂 加 行 攝 受 繼 屬 對 治 加 行 者, 謂 欲 精 進 信 欲 為 精 進 依, 信 為 欲 因, 所 以 者 何? 由 欲 求 故, 為 得 此 義 發 勤 精 進, 如 是 欲 求 不 離 信 受 有 體 等 故 攝 受 者, 謂 ( 輕 ) 安 由 此 輕 安 攝 益 身 心 故 繼 屬 者, 謂 正 念 正 知 由 不 忘 所 緣, 安 心 一 境 故, 若 有 放 逸 生 如 實 了 知 故 隨 其 次 第 對 治 者, 謂 思 捨 策 心 持 心 二 加 行 力, 已 生 ( 惛 ) 沈 掉 ( 舉 ) 能 遠 離 故, 又 能 引 發 離 隨 煩 惱 止 等 相 故 若 於 此 缺 欲 勤 心 觀 或 信 等 八 斷 行 於 四 神 足 的 獲 得 俱 為 障 阻 [10] 五 根 : 即 信 勤 ( 精 進 ) 念 定 慧 五 種 能 力, 亦 即 使 眾 生 趨 向 涅 槃 的 五 種 能 力 依 雜 集 論 卷 十 ( 大 b) 云 : 五 根 的 所 緣 境 是 四 聖 諦, 由 諦 現 觀 加 行 ( 方 便 ) 所 攝 而 作 此 行 故 五 根 的 修 習, 謂 信 根 於 諸 聖 諦 起 忍 可 ( 決 定 了 解 ) 行 修 習 ; 精 進 根 於 諸 諦 生 忍 可 已, 為 覺 悟 故, 起 精 進 行 修 習 ; 念 根 於 諸 諦 發 精 進 已, 起 不 忘 失 行 修 習 ; 定 根 於 諸 諦 既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4 頁

29 繫 念 ( 不 忘 失 ) 已, 起 心 一 境 性 行 修 習 ; 慧 根 於 諸 諦 心 既 得 定, 起 簡 擇 行 修 習 能 修 治 煖 頂 引 發 忍 世 第 一 法 述 記 ( 卷 二 頁 十 七 ) 云 : 由 解 脫 分 滿, 方 修 五 根 諸 論 說 此 ( 五 根 ) 在 煖 頂 位, 若 不 種 頂 解 脫 圓 滿 之 位, 不 得 五 根, 乃 為 障 也, 或 障 體 即 不 信 成 唯 識 論 卷 九 頁 三 云 : 從 發 深 固 大 菩 提 心 乃 至 未 起 順 決 擇 分 識 皆 是 資 糧 位 攝 此 即 積 集 五 停 心 及 總 別 念 住 等 資 糧, 是 名 種 順 解 脫 分 之 善 根 [11] 五 力 : 即 信 勤 ( 精 進 ) 念 定 慧 五 種 能 力, 這 裏 的 能 力 是 相 對 於 五 根 能 對 治 不 信 等 而 言, 其 不 可 屈 伏 義 較 五 根 強 故 名 力 ( 參 考 大 c) 又 講 要 謂 : 力 謂 善 根 增 盛, 羸 劣 即 其 障 也 真 諦 譯 云 : 與 非 助 道 相 雜 起 故 此 即 羸 劣 障 也 述 記 云 : 諸 論 說 此 在 忍 ( 世 ) 第 一 法 [12] 七 覺 支 : 是 達 到 覺 悟 前 的 七 種 修 行 項 目 1) 念 覺 支 是 對 很 久 以 前 的 經 驗 均 可 記 憶 不 忘 2) 擇 法 覺 支 依 所 記 憶 的 道 理, 以 智 慧 去 思 惟 分 別 3) 精 進 覺 支 能 精 勤 地 貫 徹 此 擇 法 覺 支 的 行 為 4) 喜 覺 支 由 精 進 而 得 的 法 悅 5) 輕 安 覺 支 由 得 法 悅 進 而 身 心 感 覺 到 輕 快 安 樂 ( 此 乃 入 定 前 的 身 心 必 經 狀 態 ) 6) 定 覺 支 由 輕 安 起 後, 達 至 心 靈 的 統 一 狀 態 ( 定 ) 7) 捨 覺 支 平 等 面 對 所 得 心 靈 統 一 的 狀 態, 並 能 捨 棄 此 心 靈 統 一 所 帶 來 種 種 喜 悅 的 貪 著, 而 達 至 苦 樂 愛 非 愛 的 平 等 七 覺 支 的 所 緣 境 是 四 聖 諦 的 如 實 性, 即 勝 義 清 淨 所 緣 由 修 習 七 覺 支 而 於 見 道 所 斷 煩 惱 ( 即 分 別 起 煩 惱 ) 永 斷 故 若 於 中 有 見 道 所 治 煩 惱 ( 見 過 失 ), 而 障 見 道 者, 名 見 過 失 障 講 要 謂 : 覺 分 之 果 為 如 實 見, 即 是 見 道, 煩 惱 邪 見 乃 為 ( 見 道 之 ) 果 障 ( 頁 879) [13] 八 聖 道 支 有 麤 重 過 失 障 : 於 修 道 位 中 所 有 煩 惱 及 所 知 障 的 現 行 及 種 子 名 為 麤 重 ( 參 考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七 ), 此 能 障 道 支 斷 習 得 修 道 之 解 脫 果 以 上 為 大 小 乘 共 有 之 果 障 [14] 十 波 羅 蜜 多 自 性 之 障 : 述 記 云 : 顯 非 自 障, 即 是 果 障, 返 障 之 也 言 之 障 者, 顯 依 士 釋, 非 持 業 釋 諸 波 羅 蜜 多 自 性 非 障 故 [15] 由 慳 犯 戒, 不 得 富 貴 及 生 善 趣 是 以 慳 及 犯 戒, 能 障 布 施 淨 戒 之 果, 使 不 得 富 貴 及 生 善 趣 也 ( 參 考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八 ) 講 要 云 : 富 貴 為 ( 布 ) 施 果, 慳 吝 等 即 其 障 也 善 趣 為 ( 持 ) 戒 果, 殺 等 惡 業 即 其 障 [16]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八 云 : 由 安 忍 故, 攝 諸 有 情 言 安 忍, 障 體 是 瞋 害, 損 殺 有 情 故 [17] 講 要 ( 頁 879) 謂 : 過 失 日 減 功 德 日 增 是 精 進 果, 若 知 惡 不 捨, 聞 善 不 改, 懈 怠 乃 其 障 [18] 由 定 故, 能 令 所 化 有 情 趣 入 正 法, 此 是 靜 慮 果, 其 障 為 散 亂 ( 參 考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八 至 十 九 ; 講 要 頁 879) [19] 由 般 若 ( 慧 ) 故 能 證 解 脫, 惡 慧 愚 癡 是 其 障 ( 參 考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九 ) 又 以 上 為 六 度, 下 四 度 由 慧 開 出 [20] 講 要 ( 頁 879) 謂 : 方 便 度 者, 謂 有 方 法 ( 方 便 善 巧 ), 若 以 施 等 ( 善 ) 迴 向 無 上 菩 提, 菩 提 無 盡, 迴 向 於 彼 亦 無 有 盡, 是 故 方 便 無 逾 迴 向 又 以 下 均 以 愚 癡 為 其 障 體 (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九 ) [21] 講 要 ( 頁 879) 謂 : 精 進 無 間, 事 業 雖 有 間 歇, 而 心 願 則 無 斷 又 述 記 卷 二 頁 十 九 言 : 由 十 大 願, 願 在 所 生 之 處 善 無 間 而 轉, 故 由 大 願 攝 受 能 順 善 法 之 生 現 今 世 人 無 大 願 攝, 故 於 所 在 生, 不 順 善 法, 善 法 不 起, 非 無 間 轉 所 謂 十 大 願 者 : 一 供 養 願, 常 願 以 清 淨 心 供 養 諸 佛 二 受 持 願, 願 受 持 諸 佛 之 教 行 證 法 而 毋 失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5 頁

30 三 轉 法 輪 願, 願 勸 請 一 切 諸 佛 轉 法 輪 四 修 行 願, 願 以 菩 薩 所 修 諸 行 教 化 一 切, 令 其 受 行, 心 得 增 上 五 成 熟 願, 願 知 所 化 眾 生 一 切 之 差 別, 隨 其 所 知 教 化, 令 生 信 入 三 乘 道 六 承 事 願, 願 知 眾 生 所 居 一 切 世 界 之 淨 穢 差 別 七 淨 土 願, 願 求 諸 佛 淨 土, 攝 取 眾 生 八 不 離 願, 願 與 一 切 菩 薩 同 智 慧 心 功 德 行 九 利 益 願, 願 身 口 意 業 益 物 而 不 空 十 正 覺 願, 願 成 無 上 菩 提, 以 菩 提 道 利 益 眾 生 此 十 願 以 真 如 為 體, 以 初 地 菩 薩 見 真 如 故, 能 成 立 之 ( 瑜 伽 師 地 論 卷 47) [22] 講 要 (880) 謂 : 力 度 者, 謂 所 作 善 決 定 成 就, 如 理 作 意, 鍥 而 不 捨, 即 得 決 定 也 述 記 ( 卷 二 頁 十 九 ) 言 : 是 力 度 能 伏 障, 障 不 能 伏 ( 力 ), 以 此 中 說 是 果 障 故 思 擇 力 及 修 習 力 是 說 聞 慧 及 修 慧 之 力, 是 能 伏 障, 非 障 所 伏 [23] 自 他 受 用 法 成 熟 者, 令 自 受 用 法 及 自 成 熟 令 成 熟 ; 或 自 受 用 令 他 成 熟, 此 障 即 障 其 能 成 熟 也 又 不 如 聞 言 而 覺 義 故 者, 是 不 如 所 聞 及 他 之 言 說 而 覺 相 義, 即 自 簡 擇 而 觀 察 義, 非 由 他 知 也 ( 述 記 卷 二 頁 二 十 ) 講 要 謂 : 前 慧 度 乃 平 等 無 分 別 智, 此 第 十 智 度 即 超 出 無 分 別 之 施 設, 自 在 善 巧, 更 為 難 能 凡 與 方 便 反 者, 即 此 後 四 度 之 障 [24] 講 要 謂 : 法 界 即 是 空 性, 不 謂 空 性 而 言 法 界 者, 空 性 為 淨 法 之 因, 又 為 清 淨 智 所 緣, 名 之 法 界 又 不 染 無 知 者, 是 不 與 煩 惱 同 起 的 所 知 障, 此 能 障 十 地 所 證 之 法 界 [25] 初 地 所 證 為 遍 行 義 ( 平 等 ) 遍 一 切 一 味 發 心 菩 薩, 一 入 見 道, 即 證 此 法 界, 則 能 平 等 布 施, 故 初 地 中 施 度 增 盛, 不 染 無 明 不 斷, 即 能 為 障, 餘 地 準 知 ( 頁 881) [26] 同 出 離 是 三 乘 共 得 之 涅 槃 一 切 行 相 諸 能 得 出 離 之 因 意 即 我 今 於 三 乘 能 得 出 離 的 一 切 行 相, 皆 應 遍 勤 修 此 相 應 出 離 之 行 ( 述 記 卷 二 頁 二 十 ) 由 勤 修 一 切 行, 垢 無 不 盡, 而 窮 極 戒 ( 離 垢 義 ) 之 用, 故 此 由 戒 力 勤 修 正 行, 身 心 獲 得 清 淨 [27] 三 地 證 法 界 等 流 義, 謂 所 證 法 界 是 佛 清 證 法 界 等 流, 為 求 法 故, 投 身 火 窟 亦 所 不 辭, 故 忍 度 增 盛 ( 講 要 頁 881) [28] 四 地 證 法 界 無 攝 義, 謂 不 與 戲 論 相 涉, 即 是 精 神 專 一, 於 志 不 棼 ( 講 要 頁 881) [29] 五 地 所 證 法 界 為 相 續 無 差 別 義, 以 真 如 體 唯 一 ( 平 等 ), 非 如 色 等 相 續 差 別 又 十 意 樂 平 等 淨 心 述 記 謂 意 樂 即 信 欲 或 欲 解 為 體, 又 十 意 樂 平 等 淨 心, 應 說 為 十 意 樂 淨 平 等, 十 地 論 解 云 : 平 等 深 淨 心 者, 於 平 等 中, 心 得 清 淨 此 即 定 境 又 十 意 樂 述 記 有 詳 細 討 論, 可 自 行 參 考 卷 二 頁 廿 三 [30] 六 地 證 法 界 無 雜 染 清 淨 義, 謂 無 染 淨 故,( 心 性 本 淨, 客 塵 染 故 ) 而 於 緣 起 法 善 巧, 故 慧 增 勝 [31] 於 此 第 七 地 中, 不 取 種 種 法 相, 唯 方 便 善 巧 為 能 ( 講 要 頁 881) 意 即 不 拘 泥 於 文 字 相, 而 深 得 法 之 精 神, 方 便 施 與 種 種 教 化, 善 導 有 情 [32] 八 地 中 證 法 界 不 增 不 減 義, 謂 於 此 證 得 無 生 法 忍, 於 垢 淨 法 中, 得 四 自 在 : 一 無 分 別 ; 二 淨 土 ; 三 智 ; 四 業 初 二 為 八 地 願 力 所 增 盛 此 無 生 智, 初 地 分 得, 至 此 地 方 得 圓 滿, 忍 知 諸 法 不 生 [33] 第 九 地 能 通 達 智 自 在, 由 智 自 在 故 得 四 無 礙 解 之 力, 於 法 義 辭 辯 等 四 智 自 在 說 法 無 礙 [34] 第 十 地 能 通 達 業 自 在, 由 智 慧 力 故, 於 自 他 受 用 法 成 熟, 故 能 隨 欲 作 種 種 利 益 有 情 事 業, 得 業 自 在 參 考 葉 阿 月 唯 識 思 想 的 客 塵 煩 惱 說 -- 以 中 邊 分 別 論 為 中 心 一 文, 與 障 品 有 關 辯 障 品 第 二 第 26 頁

31 辯 中 邊 論 二 譯 及 藏 要 校 勘 對 照 趙 國 森 會 譯 辯 中 邊 論 卷 中 世 親 菩 薩 造 唐 三 藏 法 師 玄 奘 奉 詔 譯 中 邊 分 別 論 卷 中 天 親 菩 薩 造 陳 天 竺 三 藏 真 諦 譯 藏 要 校 勘 注 及 按 語 呂 澂 校 勘 趙 國 森 按 語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真 實 品 第 三 已 辯 其 障, 當 說 真 實 頌 曰 : 此 品 真 實 應 說 何 者 真 實 [ 一 ] (1) 真 實 唯 有 十, 謂 根 本 與 相, 無 顛 倒 (2) 因 果, 及 麤 細 真 實 [ 二 ] 極 成 淨 所 行,(3) 攝 受 并 差 別, 十 善 巧 真 實, 皆 為 除 我 見 論 曰 : 應 知 真 實 唯 有 十 種 : 一 根 本 真 實 二 相 真 實 三 無 顛 倒 真 實 四 因 果 真 實 五 麤 細 真 實 六 極 成 真 實 七 淨 所 行 真 實 八 攝 受 真 實 九 差 別 真 實 十 善 巧 真 實, 此 復 十 種 為 欲 除 遣 十 我 見 故, 十 善 巧 者 : 一 蘊 善 巧 二 界 善 巧 三 處 善 巧 四 緣 起 善 巧 五 處 非 處 善 巧 六 根 善 巧 七 世 善 巧 八 諦 善 巧 九 乘 善 巧 十 有 為 無 為 法 善 巧 此 中 云 何 根 本 真 實? 謂 三 自 性, 一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二 依 他 起 自 性, 三 圓 成 實 自 性 依 此 建 立 餘 真 實 故 於 此 所 說 三 自 性 中, 許 何 義 為 真 實 頌 曰 [ 一 ] 根 本 相 真 實, 無 顛 倒 真 實, 果 因 俱 真 實, 細 麤 等 真 實 [ 二 ] 成 就 清 淨 境, 攝 取 分 破 實, 勝 智 實 十 種, 為 對 治 我 見 如 是 十 種 真 實, 何 者 為 十? 一 根 本 真 實 二 相 真 實 三 無 顛 倒 真 實 四 果 因 真 實 五 細 麤 真 實 六 成 就 真 實 七 清 淨 境 界 真 實 八 攝 取 真 實 九 分 破 真 實 十 勝 智 真 實 勝 智 又 十 種 真 實, 為 對 治 十 種 我 執 應 知, 何 者 為 十? 一 陰 勝 智 二 界 勝 智 三 入 勝 智 四 生 緣 勝 智 五 處 非 處 勝 智 六 根 勝 智 七 世 勝 智 八 諦 勝 智 九 乘 勝 智 十 有 為 無 為 勝 智 此 中 何 者 根 本 真 實? 三 種 自 性, 一 分 別 自 性, 二 依 他 自 性, 三 真 實 自 性 一 切 餘 真 實 此 中 所 立 故 三 性 中 何 法 名 真 實 可 信 受 (1) 藏 本 缺 此 總 句 陳 本 同 (2) 藏 本 作 果 因, 下 釋 同 陳 本 亦 同 (3) 勘 藏 本 意 謂 總 攝, 與 前 品 頌 云 攝 受 意 謂 攝 取 者 異 [ 以 上 頁 九 後 ]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第 27 頁

32 [ 三 ] 許 於 三 自 性, 唯 一 常 非 有, 一 有 而 不 真, 一 有 無 真 實 (4) [ 三 ] 性 三 一 恒 無, 二 有 不 真 實 三 有 無 真 實, 此 三 本 真 實 (4) 藏 本 頌 末 有 結 句 云, 許 自 性 為 三, 陳 本 同 今 譯 合 初 句 為 一 也 論 曰 : 即 於 如 是 三 自 性 中, 遍 計 所 執 相 常 非 有, 唯 常 非 有 於 此 性 中 許 為 真 實, 無 顛 倒 故 依 他 起 相 有 而 不 真, 唯 有 非 真 於 依 他 起 許 為 真 實, 有 亂 性 故 圓 成 實 相 亦 有 非 有, 唯 有 非 有 於 此 性 中 許 為 真 實,(5) 有 空 性 故 云 何 相 真 實 頌 曰 : [ 四 ] 於 法 數 取 趣, 及 所 取 能 取 有 非 有 性 中, 增 益 損 減 見 [ 五 前 半 ] 知 此 故 不 轉, 是 名 真 實 相 分 別 性 相 者 恒 常 不 有, 此 相 分 別 性 中 是 真 實, 無 顛 倒 故 依 他 相 者 有 不 實, 唯 有 散 亂 執 起 故 此 相 依 他 性 中 是 真 實 性 真 實 性 相 者 有 無 真 實, 此 相 真 實 性 中 是 真 實 何 者 相 真 實 [ 四 ] 增 益 損 減 謗, 於 法 於 人 中 所 取 及 能 取, 有 無 中 諸 見 [ 五 前 半 ] 知 常 見 不 生, 是 真 實 家 相 (5) 藏 本 缺 此 句, 陳 本 同 論 曰 : 於 一 切 法 補 特 伽 羅 所 有 增 益 及 損 減 見, 若 知 此 故 彼 便 不 轉, 是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真 實 相 於 諸 所 取 能 取 法 中 所 有 增 益 及 損 減 見, 若 知 此 故 彼 便 不 轉, 是 名 依 他 起 自 性 真 實 相 於 有 非 有 所 有 增 益 及 損 減 見, 若 知 此 故 彼 便 不 轉 是 名 圓 成 實 自 性 真 實 相 (6) 此 於 根 本 真 實 相 中 無 顛 倒 故 名 相 真 實 人 等 及 法 等, 有 增 益 謗 見 有 損 減 謗 見 不 得 起 為 知 見 此 法 故, 此 法 分 別 性 中 是 真 實 相 能 執 所 執 增 益 損 減 謗 見 不 得 起, 為 知 見 此 法 故, 此 法 依 他 性 中 是 真 實 相 有 中 無 中 增 益 損 減 見 不 得 起 為 知 見 此 法 故, 此 法 真 實 性 中 是 真 實 相 如 是 根 本 真 實 相 說 名 相 真 實 (6) 勘 藏 本 意 謂 於 根 本 真 實 中, 此 相 真 實 不 顛 倒, 是 名 相 真 實 無 顛 倒 真 實 者, 謂 無 常 苦 空 無 我 性, 由 此 治 彼 常 等 四 倒 云 何 應 知 此 無 常 等 依 彼 根 本 真 實 立 耶? 頌 無 顛 倒 真 實, 無 顛 倒 真 實 者 為 對 治 常 等 顛 倒 故 有 四 種 : 一 無 常 二 苦 三 空 四 無 我 此 四 云 何 根 本 真 實 所 立? 此 中 無 [ 以 上 頁 十 前 ]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第 28 頁

33 曰 : 常 云 何 應 知 [ 五 後 半 ] (7) 無 性 與 生 滅, 垢 淨 三 無 常 [ 六 ] 所 取 及 (8) 事 相, 和 合 苦 三 種 空 亦 有 三 種, 謂 無 異 自 性 [ 七 ] 無 相 及 異 相, 自 相 三 無 我 如 次 四 三 種, 依 根 本 真 實 [ 五 後 半 ] 無 常 義 有 三, 無 義 生 滅 義 [ 六 ] 有 垢 無 垢 義, 本 實 中 次 第 苦 三 一 取 苦, 二 相 三 相 應 [ 七 前 半 ] 無 空 不 如 空, 性 空 合 三 種 無 相 及 異 相, 自 相 三 無 我 (7) 藏 本 此 半 頌 合 末 半 頌 為 文 云, 無 常 者 無 義, 生 及 滅 者 相, 垢 及 與 淨 義, 如 次 依 本 實 陳 本 同 (8) 藏 本 無 事 字, 下 釋 同 陳 本 亦 同 論 曰 :(9) 無 常 三 者 : 一 無 性 無 常, 謂 遍 計 所 執, 此 常 無 故 二 生 滅 無 常, 謂 依 他 起, 有 起 盡 故 三 垢 淨 無 常, 謂 圓 成 實, 位 轉 變 故 (10) 苦 三 種 者 : 一 所 取 苦, 謂 遍 計 所 執, 是 補 特 伽 羅 法 執 所 取 故 二 事 相 苦, 謂 依 他 起, 三 苦 相 故 三 和 合 苦, 謂 圓 成 實, 苦 相 合 故 根 本 真 實 中 有 三 種 性, 此 性 中 次 第 應 知 三 種 無 常 義 一 無 有 物 為 義, 故 說 無 常 二 生 滅 為 義 三 有 垢 無 垢 為 義 根 本 真 實 中, 次 第 三 種 苦 一 取 苦, 人 法 執 著 所 取 故 相 苦 者 三 受 三 苦 為 相 故 相 應 苦 者 與 有 為 相 應 故, 為 有 為 法 通 相 故 此 三 苦 於 次 第 性 中 應 立 (9) 藏 本 此 段 列 舉 三 名 云, 如 次 依 本 實, 不 詳 釋 所 以, 陳 本 同 (10) 藏 本 此 段 但 釋 所 以, 不 配 三 性 陳 本 同 空 有 三 者 : 一 無 性 空, 謂 遍 計 所 執, 此 無 理 趣 可 說 為 有, 由 此 非 有 說 為 空 故 二 異 性 空, 謂 依 他 起, 如 妄 所 執 不 如 是 有,(11) 非 一 切 種 性 全 無 故 三 自 性 空, 謂 圓 成 實, 二 空 所 顯 為 自 性 故 分 別 性 者, 無 別 道 理 令 有, 無 有 物 是 其 空 依 他 性 相 者, 無 有 如 所 分 別, 不 一 向 無 此 法, 不 如 有 是 空 真 實 性 相 者, 二 空 自 性, 是 故 說 名 自 性 空 (11) 藏 本 譯 異 性 為 非 性, 故 此 段 釋 云, 以 非 彼 體 性 故 為 空 無 我 三 者 : 一 無 相 無 我, 謂 遍 計 所 執, 此 相 本 無 故 名 無 相, 即 此 無 相 說 為 無 我 二 異 相 無 我, 謂 依 他 起, 此 相 雖 有 而 不 如 彼 遍 計 所 執 故 名 異 相, 即 此 異 相 說 為 無 我 三 自 相 無 我, 謂 圓 成 實, 無 我 所 顯 以 為 自 相, 即 此 自 相 分 別 性 者, 相 體 無 有, 是 故 此 無 相 是 其 無 我 依 他 性 者, 有 相 不 如 所 分 別, 不 如 相 者 是 其 無 我 真 實 性 者, 是 二 無 我, 是 故 自 體 是 其 無 我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第 29 頁

34 說 為 無 我 如 是 所 說 無 常 苦 空 無 我 四 種, 如 其 次 第, 依 根 本 真 實 各 分 為 三 種, 四 各 三 種 (12) 如 前 應 知 如 是 三 種 根 本 真 實 中 顯 說 有 三 種 無 常 : 一 無 物 無 常, 二 生 滅 無 常, 三 有 垢 無 垢 無 常 三 種 苦 : 一 取 苦, 二 相 苦, 三 相 應 苦 三 種 空 : 一 無 有 空, 二 不 如 空, 三 自 空 三 種 無 我 : 一 無 相 無 我, 二 異 相 無 我, 三 自 性 無 我 (12) 藏 本 列 舉 諸 名,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十 後 ] 因 果 真 實, 謂 四 聖 諦 (13) 云 何 此 依 根 本 真 實 頌 曰 : 果 因 真 實, 此 根 本 真 實 中 應 立 何 者 果 因? 苦 諦 集 諦 滅 諦 道 諦 云 何 根 本 真 實 得 立 (13) 藏 本 列 舉 四 諦 陳 本 同 [ 八 ] (14) 苦 三 相 已 說, 集 亦 有 三 種 謂 習 氣 等 起, 及 相 未 離 繫 [ 九 ] 自 性 二 不 生, 垢 寂 二 三 滅 遍 知 及 永 斷, 證 得 三 道 諦 [ 八 前 半 ] 苦 相 等 已 說, 苦 諦 如 前 說 集 諦 復 有 三, 熏 習 與 發 起, [ 九 ] 及 不 相 離 等 體 滅 二 種 滅, 垢 淨 前 後 滅 觀 智 及 除 滅 [ 十 前 句 ] 證 至 道 有 三 (14) 藏 本 先 出 長 行 云, 謂 由 彼 無 常 等 相, 次 頌 云, 故 許 為 苦 諦 論 曰 : 苦 諦 有 三, 謂 無 常 等, 四 各 三 相, 如 前 已 說 集 諦 三 者 : 一 習 氣 集, 謂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執 (15) 習 氣 二 等 起 集, 謂 業 煩 惱 三 未 離 繫 集, 謂 未 離 障 真 如 無 倒 真 實 中 如 三 苦, 三 無 常 等, 因 此 四 無 倒 應 知 苦 諦 三 種 集 諦 應 知, 何 者 為 三? 熏 習 集 諦 者, 執 著 分 別 性 熏 習 發 起 集 諦 者 煩 惱 及 業 不 相 離 集 諦 者 如 如 與 惑 障 不 相 離 (15) 勘 藏 本 意 謂 愛 著, 與 上 所 執 之 執 義 異 滅 諦 三 者 : 一 自 性 滅, 謂 自 性 不 生 故 二 二 取 滅, 謂 所 取 能 取, 二 不 生 故 三 本 性 滅, 謂 垢 寂 二, 即 擇 滅 及 真 如 三 種 滅 義 故 應 知 滅 諦, 何 者 為 三? 自 性 無 生 能 執 所 執 二 法 不 生 垢 寂 滅 二 種, 一 數 緣 滅, 二 法 如 如 是 三 種 滅, 一 無 體 滅, 二 二 滅, 三 自 性 滅 道 諦 三 者 : 一 遍 知 道, 二 永 斷 道, 三 證 得 道 應 知 此 中 於 遍 計 所 執, 唯 有 遍 知 於 道 諦 有 三, 於 三 根 本 真 實 中 云 何 得 安 立? 說 道 諦 如 是, 一 者 觀 察 分 別 性, 二 為 觀 察 除 滅 依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第 30 頁

35 依 他 起, 有 遍 知 及 永 斷 於 圓 成 實, 有 遍 知 及 證 得 故 依 此 三 建 立 道 諦 他 性, 三 為 觀 察 證 至 真 實 性 如 是 此 中 為 觀 察 為 除 滅 為 證 至 故, 安 立 道 諦 應 知 麤 細 真 實 謂 世 俗 勝 諦 云 何 此 依 根 本 真 實? 頌 曰 : 麤 細 真 實 者, 俗 諦 及 真 諦, 此 二 諦 根 本 真 實 中, 云 何 得 立? [ 十 ] (16) 應 知 世 俗 諦, 差 別 有 三 種 謂 假 行 顯 了, 如 次 依 本 三 [ 十 一 ] (17) 勝 義 諦 亦 三, 謂 義 得 正 行 依 本 一 無 變, 無 倒 二 圓 實 論 曰 : 世 俗 諦 有 三 種 : 一 假 世 俗, 二 行 世 俗, 三 顯 了 世 俗 此 三 世 俗 如 其 次 第, 依 三 根 本 真 實 建 立 [ 十 後 三 句 ] 麤 義 有 三 種, 立 名 及 取 行 顯 了 名 俗 諦 [ 十 一 ] 真 諦 三 中 一 一 義 二 正 修, 三 至 得 真 實 無 變 異 無 倒, 成 就 二 真 實 俗 諦 有 三 種 : 一 立 名 俗 諦, 二 取 行 俗 諦, 三 顯 了 俗 諦 因 此 三 義, 根 本 真 實 中 應 安 立 三 種 俗 諦, 次 第 應 知 (16) 藏 本 此 頌 初 三 句 為 一 段 云, 假 設 及 知 識, 如 是 說 為 粗, 世 俗 有 三 類 陳 本 亦 作 三 句, 意 同 (17) 藏 本 此 頌 有 單 句 頌 云, 勝 義 者 唯 一, 釋 云 勝 義 諦 者 應 知 一 圓 成 性, 此 復 云 何 為 勝 義 耶? 次 乃 出 下 一 頌 陳 本 同 [ 以 上 頁 十 一 前 ] 勝 義 諦 亦 三 種 : 一 義 勝 義, 謂 真 如, 勝 智 之 境 名 勝 義 故 二 得 勝 義, 謂 涅 槃, (18) 此 是 勝 果 亦 義 利 故 三 正 行 勝 義, 謂 聖 道,(19) 以 勝 法 為 義 故 此 三 勝 義, 應 知 但 依 三 根 本 中 圓 成 實 立 勝 境 諦 者, 一 真 實 性 中 應 知, 此 勝 境 云 何 真 實? 義 真 實 者, 法 如 如, 真 實 智 境 界 故 至 得 真 實 者, 涅 槃, 功 德 究 竟 故 正 行 真 實 者, 聖 道, 無 勝 境 故 (18) 藏 本 云 是 義 之 勝 者 故 陳 本 意 譯 云 功 德 究 竟 故 (19) 藏 本 云 境 義 是 勝 故 (20) 此 圓 成 實 總 有 二 種, 無 為 有 為 有 差 別 故 無 為 總 攝 (21) 真 如 涅 槃, 無 變 異 故 名 圓 成 實 ; 有 為 總 攝 一 切 聖 道, 於 境 無 倒 故 亦 名 圓 成 實 云 何 有 為 無 為 法, 共 得 真 實 性 所 攝 答 : 無 為 法 者, 無 變 異 成 就, 得 入 真 實 性 攝 一 切 有 為 法 道 所 攝, 無 顛 倒 成 就 故, 境 界 品 類 中 無 顛 倒 故 (20) 藏 本 此 句 作 問 詞, 云 何 說 有 為 無 為 俱 是 圓 成 性 耶? 文 義 更 洽 陳 本 同 (21) 藏 本 缺 此 句, 但 云 無 變 異 成 就 故 名 圓 成 陳 本 同 極 成 真 實 略 有 二 種, 一 者 世 間 極 成 真 實 二 者 道 理 極 成 真 實 云 何 此 二 依 彼 根 本 真 實 立 耶 頌 曰 : 成 就 真 實 者, 於 根 本 真 實 中 云 何?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第 31 頁

36 [ 十 二 前 ] (22) 世 極 成 依 一, 理 極 成 依 三 [ 十 二 前 ] 安 立 成 就 者, 一 處 世 俗 成 離 名 無 體 故, 三 處 道 理 成 (22) 陳 本 文 廣, 開 為 一 頌 論 曰 : 若 事 世 間 共 所 安 立 (23) 串 習 隨 入 覺 慧 所 取, 一 切 世 間 同 執 此 事 是 地 非 火, 色 非 聲 等, 是 名 世 間 極 成 真 實 此 於 根 本 三 真 實 中, 但 依 遍 計 所 執 而 立 若 有 理 (24) 義 聰 叡 賢 善 能 尋 思 者, 依 止 三 量 證 成 道 理, 施 設 建 立, 是 名 道 理 極 成 真 實 此 依 根 本 三 真 實 立 分 別 性 中 得 立 是 物 處, 共 立 印 定 數 習 故, 因 此 所 立 印 定 起 世 智, 一 切 世 間 人 一 處 同 一 世 智, 如 此 物 是 地 非 火, 此 物 是 色 非 聲, 如 是 等 此 俗 成 就 屬 ( 第 ) 一 性 ( 真 實 ) 上 品 諸 人 於 義 於 理 中 聰 明, 在 於 覺 觀 地 中 依 三 量, 四 道 理 中 依 一 道 理, 若 物 若 事 得 成 就, 此 二 名 道 理 成 就 (23) 勘 藏 本 意 謂 習 於 名 號 也 森 按 : 此 俗 成 就 中 的 此 字, 疑 是 世, 以 頌 文 中 有 一 處 世 俗 成 語 (24) 勘 藏 本 意 謂 於 所 宗 道 理 及 義 善 巧 而 有 尋 思 者 陳 本 云 於 義 於 理 中 聰 明 淨 所 行 真 實 亦 略 有 二 種, 一 煩 惱 障 淨 智 所 行 真 實 ; 二 所 知 障 淨 智 所 行 真 實 云 何 此 二 依 彼 根 本 真 實 而 立 頌 曰 : 清 淨 境 真 實 有 二 種, 一 清 淨 煩 惱 障 智 境, 二 清 淨 智 障 智 境 如 是 清 淨 智 境 真 實 [ 十 二 後 ] 淨 所 行 有 二,(25) 依 一 圓 成 實 論 曰 : 煩 惱 所 知 二 障 淨 智 所 行 真 實, 唯 依 根 本 三 真 實 中 圓 成 實 立 餘 二 非 此 淨 智 境 故 [ 十 二 ] 清 淨 境 二 種, 攝 在 於 一 處 一 處 者 真 實 性 云 何 如 此 無 別 性 作 清 淨 智 境 故 (25) 藏 本 云 說 依 一 真 實, 不 出 圓 成 之 名 陳 本 同 次 頌 亦 同 此 例 [ 以 上 頁 十 一 後 ] (26) 云 何 應 知 相 名 分 別 真 如 正 智 攝 在 根 本 三 真 實 耶? 頌 曰 : 三 種 根 本 真 實 性 中 五 攝 真 實 云 何 安 立? (26) 藏 本 云 云 何 應 知 攝 真 實 攝 在 根 本 三 真 實 耶? 陳 本 大 同 [ 十 三 ] 名 遍 計 所 執,(27) 相 分 別 依 他 真 如 及 正 智, 圓 成 實 所 攝 [ 十 三 ] 相 及 於 分 別, 名 字 二 性 攝 聖 智 與 如 如, 此 二 一 性 攝 (27) 勘 藏 本 相 ( r yur) 是 因 義 論 曰 : 相 等 五 事, 隨 其 所 應, 攝 在 如 義 相 應 依 五 種 攝 品 類 根 本 性 辯 真 實 品 第 三 第 32 頁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民 政 事 務 總 署 諮 詢 文 件 設 立 物 業 管 理 行 業 的 規 管 架 構 的 公 眾 諮 詢 ( 2010 年 12 月 ) 最 近 修 訂 日 期 : 2010 年 12 月 3 日 http://www.had.gov.hk/tc/publications/consultation_papers/consultation_papers.htm 錄 數 行 度 行 行 見 歷 力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 五 章 實 證 結 果 第 一 節 敘 述 統 計 表 11 表 12 分 別 為 男 女 癌 症, 實 驗 組 與 控 制 組 樣 本 之 基 本 特 性 此 為 罹 癌 前 一 年 度 樣 本 特 性 由 於 我 們 以 罹 癌 前 一 年 有 在 就 業, 即 投 保 類 別 符 合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法 中 所 規 定 之 第 一 類 被 保 險 人, 且 年 齡 介 於 35 至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大乘廣五蘊論20120807

Microsoft Word - 大乘廣五蘊論20120807 大 乘 廣 五 論 內 文 與 科 判 佛 說 五, 謂 色 受 想 行 識 云 何 色? 謂 四 大 種 及 大 種 所 造 色 四 大 云 何 四 大 種? 謂 地 界 水 界 火 界 風 界 此 復 云 何? 謂 地, 堅 性 ; 水, 濕 性 ; 火, 煖 性 ; 風, 輕 性 界 者, 能 持 自 性, 所 造 色 故 種 云 何 四 大 所 造 色? 謂 眼 耳 鼻 舌 身 色 聲 香

More information

貳、研究動機

貳、研究動機 中 華 民 國 第 四 十 六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高 職 組 農 業 及 生 物 科 技 科 第 三 名 091406 石 蓮 花 面 膜 學 校 名 稱 : 國 立 民 雄 高 級 農 工 職 業 學 校 作 者 : 職 二 陳 雅 婷 指 導 老 師 : 李 素 菁 職 二 侯 建 鑫 職 二 許 哲 仁 職 二 侯 富 荃 關 鍵 詞 : 石 蓮 花 面

More information

102.6.30.xls

102.6.30.xls 之 二 資 產 負 債 權 益 展 開 表 102 年 6 月 30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會 計 項 目 展 開 項 目 現 金 及 約 當 現 金 75,497 75,497 存 放 央 行 及 拆 借 銀 178 178 同 業 透 過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 之 金 融 資 產 139,578 139,578 對 金 融 相 關 事 業 之 資 本 投 資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3936303230A14B>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3936303230A14B> 國 民 小 學 與 國 民 中 學 班 編 制 及 教 職 員 員 額 編 制 準 則 修 正 總 說 明 現 行 國 民 小 學 與 國 民 中 學 班 編 制 及 教 職 員 員 額 編 制 準 則 ( 以 下 簡 稱 本 準 則 ) 係 於 九 十 四 六 月 二 十 三 日 修 正 發 布, 為 配 合 立 法 院 第 六 屆 第 三 會 期 第 五 次 會 議 決 議, 請 教 育 部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sejdoc_20011017_03.doc

Microsoft Word - dsejdoc_20011017_03.doc 有 關 調 查 的 詳 盡 資 料 及 分 析 報 告, 可 於 辦 公 時 間 內 前 往 教 育 暨 青 年 局 青 年 廳 駿 菁 活 動 中 心 查 閱 澳 門 青 少 年 研 究 系 列 之 三 澳 門 青 少 年 的 婚 姻 及 家 庭 觀 念 調 查 研 究 單 位 : 教 育 暨 青 年 司 青 年 廳 澳 門 青 少 年 犯 罪 研 究 學 會 青 少 年 研 究 小 組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目 錄 2016 年 中 國 語 文 科 試 卷 三 聆 聽 及 綜 合 能 力 考 核 樣 本 試 卷 示 例 及 說 明 前 言 1 第 五 級 示 例 一 2 第 五 級 示 例 二 11 第 四 級 示 例 一 20 第 四 級 示 例 二 28 第 三 級 示 例 一 37 第 三 級 示 例 二 45 第 二 級 示 例 一 53 第 二 級 示 例 二 61 第 一 級 示 例 一 68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indd

printing.indd 上 帝 信 仰 與 古 代 中 國 13 基 督 教 之 景 教 在 唐 朝 傳 入 中 國 人 類 最 早 期 活 動 都 在 兩 河 流 域 一 帶 人 類 文 化 始 於 巴 比 倫 兩 河 流 域 14 圖 片 中 國 基 督 教 簡 史 挪 亞 三 子 後 裔 分 散 全 地, 中 國 人 是 閃 族 的 後 人 四 大 文 明 古 國 都 離 不 開 大 河 滋 潤 一 般 書 籍 所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嶺 東 科 技 大 學 財 務 金 融 系 日 四 技 學 生 專 業 學 習 地 圖 02 年 6 月 28 日 0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財 務 金 融 系 課 程 委 會 議 通 過 名 稱 微 積 分 ( 一 ) 微 積 分 ( 二 ) 個 體 經 濟 學 商 業 套 裝 軟 體 ( 二 ) 應 用 統 計 學 ( 一 ) 期 貨 與 選 擇 權 國 際 - 管 理 學 保 險 學 商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密法漫談一 卷02 透過語根修行

密法漫談一   卷02    透過語根修行 北 行 北 行 行 行 領 行 領 羅 了 識 不 識 不 流 說 什 念 不 鍊 不 鍊 鍊 不 說 不 來 念 不 不 說 裡 念 不 年 不 年 年 了 年 不 念 什 理 不 女 殺 了 什 不 念 不 念 不 年 念 不 不 不 念 不 念 不 念 不 不 不 念 不 力 度 串 念 念 說 不 說 念 老 念 念 不 更 不 不 不 什 不 念 不 什 不 識 不 不 什 什 類 識 不

More information

度 ph 度 降 量 量 phph 糖 ph 度 更 3 說 酪 不 不 什 參 度 識 不 度 1

度 ph 度 降 量 量 phph 糖 ph 度 更 3 說 酪 不 不 什 參 度 識 不 度 1 中 華 民 國 第 52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國 小 組 生 物 科 080318 沒 齒 難 忘 的 乳 香 ~ 乳 飲 品 對 牙 齒 的 影 響 學 校 名 稱 : 臺 北 市 大 安 區 私 立 復 興 國 民 小 學 作 者 : 指 導 老 師 : 小 四 甘 杰 生 小 四 陳 宗 駿 林 淑 慧 陳 顥 仁 小 四 黃 暐 哲 小 四 沈 平 關 鍵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Annual General Meeting statements – Chines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statements – Chinese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文 件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會 就 因 本 文 件 或 因 信 賴 本 文 件 的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滙 豐 控 股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2教師升等說明會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2教師升等說明會 2 1 3 4 2 5 6 3 7 8 4 9 10 5 11 12 6 13 14 7 15 靜 宜 大 學 教 師 升 等 資 料 ( 僅 供 參 考 ) 一 姓 名 : 二 單 位 : 三 現 職 : 四 學 歷 ( 請 詳 填 起 訖 日 期 ): 五 經 歷 ( 請 詳 填 起 訖 日 期 ): 六 教 師 證 書 字 號 : 年 資 起 算 日 : 七 學 術 專 長 領 域 : 八 任

More information

99年版人口推計報告

99年版人口推計報告 (99)033.805 GPN1009903003 ISBN978-986-02-4626-1 2010 年 2060 年 行 99 年 9 (99)033.805 GPN1009903003 ISBN978-986-02-4626-1 2010 年 2060 年 行 力 行 99 年 9 2010 年 2060 年 數 2010 年 23.17 2060 年 19.90 18.84 17.19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菩 提 道 次 第 一 二 三 雪 歌 仁 波 切 講 授 法 炬 法 師 翻 譯 2008/08/31 請 思 惟 : 為 饒 益 等 同 虛 空 般 的 如 母 眾 生, 務 必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必 須 努 力 於 能 證 得 的 方 法 ( 方 便 ), 是 所 聽 聞 之 法 我 們 已 值 遇 此 法, 而 且 已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再申訴評議書(草案)

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再申訴評議書(草案) 臺 灣 省 教 師 申 訴 評 議 委 員 會 再 申 訴 評 議 書 案 號 :95051 號 再 申 訴 人 : 出 生 年 月 日 : 民 國 年 月 日 身 分 證 字 號 : 服 務 單 位 及 職 稱 : 高 級 中 學 教 師 住 居 所 : 出 生 年 月 日 : 民 國 年 月 日 身 分 證 字 號 : 服 務 單 位 及 職 稱 : 高 級 中 學 教 師 住 居 所 : 出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A4B0EAA4E5A4C6A46ABEC7C0B3A5CEBCC6BEC7A874BEC7B873C3D2AED1B1C2BB50BFECAA6B31303130343230205F726576697365645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A4B0EAA4E5A4C6A46ABEC7C0B3A5CEBCC6BEC7A874BEC7B873C3D2AED1B1C2BB50BFECAA6B31303130343230205F726576697365645F2E646F63>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應 用 數 學 系 學 群 證 書 授 與 辦 法 99.03.19 訂 定 101.04.13 100 學 年 度 第 2 學 期 第 1 次 系 課 程 委 員 會 議 修 訂 101.04.20 100 學 年 度 第 5 次 系 務 會 議 通 過 一 宗 旨 本 系 應 用 數 學 統 計 科 學, 與 計 算 機 科 學 學 群 證 書 授 與 的 目 的 是 希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1010327

1010327 核 算 加 計 利 息 滯 納 金 滯 納 利 息 規 定 及 計 算 範 例 各 稅 法 對 納 稅 義 務 人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大 多 有 加 徵 滯 納 金 加 計 利 息 之 規 定, 而 逾 期 與 否, 應 以 繳 款 書 所 填 載 之 繳 納 期 間 繳 納 期 限 或 限 繳 日 期 為 準 認 定 之 各 代 收 稅 款 金 融 機 構 對 於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第 一 章 1 2 3 4 第 二 章 5 6 7 8 1. 2. 9 3. 4. 5. 6. 7. 8. 9. 10. 11.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第 三 章 p 12 b / B 0.75 13 p 14 15 D = l 20 +10 16 17 p l D l D l D 3 p 4 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中華民國 第51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 第51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 華 民 國 第 51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國 小 組 數 學 科 佳 作 080401 連 續 整 數 和 的 難 題 學 校 名 稱 高 雄 市 鼓 山 區 中 山 國 民 小 學 作 者 指 導 老 師 小 五 陳 書 玟 小 五 黃 鈺 媚 邱 郁 芳 許 紋 菁 小 五 方 培 蓉 小 五 許 家 哲 小 五 蔣 承 軒 關 鍵 詞 連 續 整 數 和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2D313032A7DEC075BAC2BC66B56EB04FB44EC5AAA7D3C440A7C7A874B2CEBEDEA740A4E2A55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2D313032A7DEC075BAC2BC66B56EB04FB44EC5AAA7D3C440A7C7A874B2CEBEDEA740A4E2A5552E646F63> 102 學 年 度 四 技 二 專 技 優 甄 審 入 學 招 生 就 讀 志 願 序 登 記 系 統 操 作 參 考 手 冊 目 錄 一 重 要 事 項 說 明... 1 二 系 統 入 口... 2 三 操 作 步 驟... 2 ( 一 ) 進 入 就 讀 志 願 序 登 記 系 統... 2 ( 二 ) 閱 讀 登 記 就 讀 志 願 序 注 意 事 項... 3 ( 三 ) 登 記 就 讀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公 告 及 送 達 教 育 部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21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1030167058A 號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幼 稚 園 及 托 兒 所 在 職 人 員 修 習 幼 稚 園 教 師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課 程 辦 法 草 案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條 第 二 項 準 用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條

More information

1、目的

1、目的 文 件 名 稱 :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版 本 :C 頁 次 :1/5 1 目 的 為 建 立 豐 祥 控 股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下 稱 本 公 司 ) 良 好 董 事 會 治 理 制 度 健 全 監 督 功 能 及 強 化 管 理 機 能, 確 保 董 事 會 召 集 及 議 事 之 順 利 進 行, 爰 依 公 開 發 行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辦 法 第 二 條 訂 定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互 補 : 若 兩 個 角 的 和 是 一 個 平 角 (80 0 0 ), 我 們 稱 這 兩 個 角 互 補, 如 圖, + = 80, 故 我 們 稱 與 互 補 互 餘 : 若 兩 個 角 的 和 是 一 個 直 角, 我 們 稱 這 兩 個 角 互 餘, 如 圖, + =90 0, 故 我

互 補 : 若 兩 個 角 的 和 是 一 個 平 角 (80 0 0 ), 我 們 稱 這 兩 個 角 互 補, 如 圖, + = 80, 故 我 們 稱 與 互 補 互 餘 : 若 兩 個 角 的 和 是 一 個 直 角, 我 們 稱 這 兩 個 角 互 餘, 如 圖, + =90 0, 故 我 點 線 角 : 在 探 討 幾 何 學 之 前, 我 們 必 須 先 瞭 解 構 成 平 面 圖 形 的 基 本 元 素 - 點 線 角 點 : 點 是 幾 何 學 中 所 討 論 的 最 基 本 圖 形 點 僅 用 來 表 示 事 物 所 在 的 位 置, 而 不 考 慮 它 的 形 狀 與 大 小 圖 示 記 法 讀 法 點 或 點 點 或 點 線 : 線 可 以 想 成 是 筆 尖 在 紙 上

More information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立 積 電 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範 第 1 條 ( 訂 定 依 據 ) 為 建 立 本 公 司 良 好 董 事 會 治 理 制 度 健 全 監 督 功 能 及 強 化 管 理 機 能, 爰 依 公 開 發 行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辦 法 之 規 定 訂 定 本 規 範, 以 資 遵 循 第 2 條 ( 規 範 範 圍 )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之 議 事 規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作一個跑的快的橡皮動力車

作一個跑的快的橡皮動力車 中 華 民 國 第 四 十 五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國 小 組 生 活 與 應 用 科 學 科 080808 鋁 箔 燒 烤 知 多 少? 桃 園 縣 中 壢 市 內 壢 國 民 小 學 作 者 姓 名 : 小 六 陳 靖 淳 小 六 彭 靖 雅 小 六 莊 文 傑 小 六 莊 溶 維 小 六 邱 繼 政 小 六 吳 國 忠 指 導 老 師 : 林 淑 惠 年 度

More information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 1 - - 2 - - 3 - - 4 - 註 一 一 般 義 工 : 任 何 人 志 願 貢 獻 個 人 時 間 及 精 神, 在 不 為 任 何 物 質 報 酬 的 情 況 下, 為 改 進 社 會 而 提 供 服 務, 時 數 不 限 ( 參 考 香 港 義 務 工 作 發 展 局 之 定 義 ) 註 二 核 心 義 工 : 由 於 建 立 社 會 資 本 所 重 視 的 是 網 絡 的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4B3C344322DA8CCAA6BB5BDA5CEB3CCA6B3A751BCD0A4CEADADA8EEA9CAA9DBBCD0BFECB27AB1C4C1CAA4A7A740AA6B2E707074>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4B3C344322DA8CCAA6BB5BDA5CEB3CCA6B3A751BCD0A4CEADADA8EEA9CAA9DBBCD0BFECB27AB1C4C1CAA4A7A740AA6B2E707074> 依 法 善 用 最 有 利 標 及 限 制 性 招 標 辦 理 採 購 之 作 法 行 政 院 公 共 工 程 委 員 會 1 壹 前 言 貳 最 有 利 標 参 限 制 性 招 標 簡 報 大 綱 2 1 壹 前 言 最 有 利 標 決 標 及 限 制 性 招 標, 皆 為 採 購 法 規 定 之 合 法 決 標 及 招 標 方 式 之 ㄧ, 如 能 依 法 善 用, 對 於 提 升 採 購 效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題目:中醫師配發藥材及合成中成藥簡介會

題目:中醫師配發藥材及合成中成藥簡介會 中 醫 師 配 發 中 藥 材 及 合 成 中 成 藥 簡 介 會 由 於 中 藥 商 過 渡 性 領 牌 工 作 已 完 成, 當 局 現 正 考 慮 實 施 中 醫 藥 條 例 中 有 關 限 制 管 有 及 銷 售 中 藥 材 及 中 成 藥 以 及 製 造 中 成 藥 的 罰 則 及 相 關 條 文 在 有 關 法 例 實 施 後, 中 醫 師 如 售 賣 或 配 發 中 藥 材 予 任 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7300網頁設計.doc

Microsoft Word - 17300網頁設計.doc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之 一 七 三 網 頁 設 計 行 政 院 職 業 訓 練 局 編 印 勞 工 委 員 會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年 六 月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目 錄 一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說 明... 1 二 丙 級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2 三 乙 級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TTCH4.docx

Microsoft Word - ATTCH4.docx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多 元 入 學 招 生 辦 法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草 案 總 說 明 現 行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多 元 入 學 招 生 辦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辦 法 ) 係 於 一 百 零 二 年 八 月 二 十 三 日 訂 定 發 布, 教 育 部 於 一 百 零 三 學 年 度 實 施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為 使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More information

中市93學年度第45屆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市93學年度第45屆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 華 民 國 第 四 十 五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國 小 組 自 然 科 081526 多 吃 蔬 果 多 健 康?! 臺 中 市 西 區 忠 信 國 民 小 學 作 者 姓 名 : 小 六 陳 亭 伃 小 六 張 競 元 小 六 廖 珮 邑 小 六 翁 子 庭 小 六 洪 詩 堯 小 六 指 導 老 師 : 張 珮 鳳 闕 維 正 說 利 易 便 理 葉 類

More information

表 二 105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英 語 科 閱 讀 與 聽 力 答 對 題 數 對 應 整 體 能 力 等 級 加 標 示 對 照 表 閱 讀 答 對 題 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聽 力 答 對 題 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表 二 105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英 語 科 閱 讀 與 聽 力 答 對 題 數 對 應 整 體 能 力 等 級 加 標 示 對 照 表 閱 讀 答 對 題 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聽 力 答 對 題 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5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各 科 計 分 與 閱 卷 結 果 說 明 2016/06/03 105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各 測 驗 科 目 計 分 及 寫 作 測 驗 與 數 學 非 選 題 閱 卷 工 作 已 於 日 前 完 成, 國 文 英 語 數 學 社 會 自 然 各 科 計 分 採 標 準 參 照 方 式, 廣 邀 學 科 教 授 中 學 教 師 及 測 驗 專 家, 依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16DA46AB4BCABD7BDD7A16EA4A7BAEBB669AA69C3B9BB6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16DA46AB4BCABD7BDD7A16EA4A7BAEBB669AA69C3B9BB652E646F63> !"#$%&'()*+, 釋 淨 照 編. 福 嚴 佛 學 院 2001/4/17!"#$%&'()* ( 一 ) 波 羅 蜜 (paramita) 的 涵 義 : (1)parama( 最 高 的 最 上 的 ) parami( 女 性 名 詞 ) + ta( 抽 象 名 詞 ) 成 就 最 上 完 成 (2)pAra( 彼 岸 ) param( 受 詞 ) + I( 去 的 動 詞 )+ t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目 錄 論 1 2 4 12 14 六 17 19 行 22 理 25 26 料 27 35 0 第 一 章 緒 論 精 療 若 類 不 若 不 易 識 練 識 見 勞 88 年 5 11 88 勞 021084 了 易 識 練 不 易 類 類 料 了 理, 力 易 識 更 1 一 名 稱 化 學 式 第 二 章 乙 炔 氣 之 特 性 Acetylene C 2 H 2 量 26.04 92.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全華Ch2-05.doc

Microsoft Word - 全華Ch2-05.doc 得 分 : 101 學 年 度 第 2 學 期 Ch2-5 數 字 系 統 與 資 料 表 示 法 命 題 教 師 : 範 圍 : 年 班 號 姓 名 一 單 選 題 : ( 1 ) 1. 通 常 PC 上 採 用 2 的 補 數 法 表 示 負 整 數, 所 使 用 的 整 數 範 圍 為 -32768 到 +32767, 請 問 此 情 況 下, 一 個 整 數 佔 用 多 少 Bytes? (1)2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須 重 補 修 學 校 課 程 異 動 時, 新 舊 課 程 應 有 修 習 對 照 表, 供 休 復 學 生 或 重 補 修 學 生 使 用 學 生 所 修 全 學 年 之 選 修 課 程, 如 僅 單 一 學 期 成 績 及 格, 仍 承 認 該 學 期 選 修 學 分 學 生 每 學 期 修

須 重 補 修 學 校 課 程 異 動 時, 新 舊 課 程 應 有 修 習 對 照 表, 供 休 復 學 生 或 重 補 修 學 生 使 用 學 生 所 修 全 學 年 之 選 修 課 程, 如 僅 單 一 學 期 成 績 及 格, 仍 承 認 該 學 期 選 修 學 分 學 生 每 學 期 修 中 國 科 技 大 學 附 設 進 修 學 院 學 則 中 華 民 國 92 年 3 月 10 日 校 務 會 議 通 過 中 華 民 國 92 年 04 月 28 日 教 育 部 台 社 ( 一 ) 字 0920058884 號 函 備 查 中 華 民 國 93 年 6 月 28 日 校 務 會 議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31 日 校 務 會 議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94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壹、摘要

壹、摘要 中 華 民 國 第 四 十 五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高 職 組 農 業 及 生 物 科 技 科 最 佳 團 隊 合 作 獎 091404 當 菜 遇 到 牛 奶 國 立 苗 栗 高 級 農 工 職 業 學 校 作 者 姓 名 : 職 二 吳 韋 璇 職 二 李 婌 玉 職 二 陳 雨 暄 職 二 陳 思 涵 指 導 老 師 : 許 智 凱 1 ..P.2..P.2..P.3..P.3..P.3..P.12..P.21..P.22..P.22

More information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示 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分 別 提 供 增 強 版 及 標 準 版, 使 用 標 準 版 必 須 安 裝 JAVA, 標 準 版 自 動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而 使 用 增 強 版 則 不 必 安 裝 JAVA, 但 必 須 按 更 新 鍵 才 能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請 用 戶 根 據 實 際 需 要 選 擇 使 用 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銓敘部退一字第10338497241號函

Microsoft Word - 銓敘部退一字第10338497241號函 公 教 人 員 保 險 法 第 16 條 第 2 項 第 1 款 但 書 所 定 優 惠 存 款 範 圍 一 覽 表 公 教 人 員 保 險 法 第 17 條 第 4 項 第 1 款 第 2 款 所 定 離 退 給 與 範 圍 一 覽 表 公 教 人 員 保 險 法 第 17 條 第 4 項 第 3 款 所 定 優 惠 存 款 範 圍 一 覽 表 及 公 教 人 員 保 險 被 保 險 人 一 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7.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7.doc 十 六 特 勝 與 四 禪 八 定 的 比 較 第 七 講 十 六 觸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我 們 今 天 先 介 紹 什 麼 是 十 六 觸 地 大, 有 四 個 如 果 我 們 在 定 中 感 覺 身 體 的 重 量 很 重, 身 體 很 重, 這 個 是 地 大 的 第 一 個 現 象 ; 或 者 是 感 覺 身 體 往 下 沉, 一 直 往 下 沉 一 直 往 下 沉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abour_comparison.doc

Microsoft Word - labour_comparison.doc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勞 動 合 同 法 ( 草 案 ) 原 草 案 及 修 改 草 案 比 較 原 草 案 1. 事 業 單 位 聘 用 人 員 納 入 本 法 調 整 範 圍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境 內 的 企 業 個 體 經 濟 組 織 民 辦 非 企 業 單 位 與 勞 動 者 建 立 勞 動 關 係, 訂 立 和 履 行 勞 動 合 同, 適 用 本 法 國 家 機 關 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林 利 利 林 論 料 理 理 論 讀 了 理 理 了 理 來 歷 行 更 1 理 論 理 論 立 料 理 論 理 行 立 例 讀 論 料 便 不 類 來 例 行 略 樂 利 來 行 2 林 利 來 來 說 不 更 不 歷 裡 力 了 聯 聯 狼 念 陵 北 論 切 念 聯 來 念 朗 歷 異 了 不 論 索 理 論 索 了 念 邏 類 行 立 了 念 量 樂 便 論 領 念 索 索 念 索 年 念

More information

(1) 參 加 直 轄 市 縣 市 性 比 賽 : 可 得 6 分, 可 得 5 分, 可 得 4 分, 可 得 3 分, 第 5 名 可 得 2 分, 第 6 名 以 後 可 得 1 分 (2) 參 加 性 比 賽 : 直 轄 市 縣 市 性 比 賽 各 之 得 分 乘 以 2 (3) 參 加 國

(1) 參 加 直 轄 市 縣 市 性 比 賽 : 可 得 6 分, 可 得 5 分, 可 得 4 分, 可 得 3 分, 第 5 名 可 得 2 分, 第 6 名 以 後 可 得 1 分 (2) 參 加 性 比 賽 : 直 轄 市 縣 市 性 比 賽 各 之 得 分 乘 以 2 (3) 參 加 國 一 依 據 :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附 設 實 驗 國 民 小 學 應 屆 畢 業 生 市 長 獎 給 獎 實 施 要 點 1030520 臨 時 校 務 會 議 訂 定 1030903 校 務 會 議 修 訂 ( 一 ) 本 校 應 屆 畢 業 生 畢 業 給 獎 實 施 原 則 ( 二 ) 臺 南 市 102 學 年 度 國 民 中 小 學 畢 業 生 市 長 獎 給 獎 實 施 計 畫 二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金 度 金 度 金 度 金 度 契 列 行 行 行 利 列 行 年 來 利 率 見 年 金 金 列 見 類 金 理 不 利 率 列 不 金 不 金 立 理 金 列 理 行 金 理 利 率 度 不 金 不 列 類 量 類 不 不 類 列 金 來 利 來 金 來 累 列 不 金 立 理 金 金 力 金 不 1/25 列 不 不 金 立 不 領 金 列 不 金 金 金 金 立 理 利 列 力 力 離 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工程與管理總評_文龍修0508_.doc

Microsoft Word - 08工程與管理總評_文龍修0508_.doc 群 類 : 工 程 與 管 理 類 科 目 : 專 業 一 ( 物 理 ) 一 試 題 總 體 評 論 : 1. 整 體 分 析 : (1) 分 析 表 評 論 主 題 評 論 內 容 備 註 難 易 是 否 適 中 是 評 量 層 次 是 否 恰 當 是 是 否 符 合 課 程 綱 要 ( 測 驗 目 標 ) 88% 符 合 各 章 節 佔 分 比 重 是 否 適 切 是 是 否 掌 握 重 點

More information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3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8, No. 1555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公 共 衛 生 學 系 相 關 公 職 報 考 資 格 以 下 資 料 係 作 為 報 名 之 參 考, 最 終 仍 須 經 考 選 部 應 考 資 格 審 查 通 過 為 準 類 科 別 種 類 名 稱 等 級 學 歷 資 格 應 考 資 格 特 殊 限 制 條 件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暨 普 通 消 防 設 備 人 員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34-consultation-press-c4swl.doc

Microsoft Word - 334-consultation-press-c4swl.doc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對 教 育 統 籌 局 有 關 實 施 六 年 中 學 及 四 年 大 學 學 制 諮 詢 文 件 的 回 應 二 零 零 五 年 一 月 十 七 日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中 大 ) 就 政 府 諮 詢 文 件 實 施 六 年 中 學 及 四 年 大 學 發 表 書 面 意 見 如 下 由 於 諮 詢 文 件 中 多 項 建 議 尚 欠 詳 盡 細 節, 本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5-刪空白頁

Microsoft Word - 15-刪空白頁 令 中 華 民 國 02 年 0 月 2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02039430B 號 修 正 各 直 轄 市 縣 ( 市 ) 政 府 及 師 資 培 育 之 大 學 申 請 辦 理 高 級 中 等 以 下 學 校 及 幼 稚 園 教 師 證 書 注 意 事 項,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各 直 轄 市 縣 ( 市 ) 政 府 及 師 資 培 育 之 大 學 申 請 辦 理 高 級 中

More information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台 中 市 財 團 法 人 光 華 高 級 工 業 職 業 學 校 專 業 科 目 -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教 案 本 適 用 科 別 : 機 械 科 製 圖 科 編 寫 單 位 : 光 華 高 工 機 械 製 圖 科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More information

2

2 1 98.06.05 97 4 2 3 4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教 師 評 鑑 辦 法 第 一 條 94.12.23 94 學 年 度 第 2 次 校 務 會 議 通 過 96.06.08 95 學 年 度 第 4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98.10.23 98 學 年 度 第 1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98.12.18 98 學 年 度 第 2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More information

A2: 國 中 基 測 是 一 種 標 準 化 測 驗, 測 驗 結 果 是 以 量 尺 分 數 表 示 量 尺 分 數 是 透 過 統 計 方 法, 由 答 對 題 數 轉 換 而 來, 其 目 的 是 要 呈 現 每 一 位 考 生 的 每 一 測 驗 學 科 在 所 有 考 生 中 的 相 對

A2: 國 中 基 測 是 一 種 標 準 化 測 驗, 測 驗 結 果 是 以 量 尺 分 數 表 示 量 尺 分 數 是 透 過 統 計 方 法, 由 答 對 題 數 轉 換 而 來, 其 目 的 是 要 呈 現 每 一 位 考 生 的 每 一 測 驗 學 科 在 所 有 考 生 中 的 相 對 98 年 國 民 中 學 學 生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問 與 答 節 錄 目 次 肆 精 打 細 算 談 量 尺 節 錄 自 國 民 中 學 學 生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推 動 工 作 委 員 會 網 頁 資 料 國 中 基 測 自 民 國 90 年 實 施 以 來, 為 我 國 每 年 報 考 人 數 最 多 的 重 要 測 驗 依 據 高 中 暨 高 職 多 元 入 學 方 案, 國 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主 任 導 師 一 年 級 導 師 系 學 會 導 師 二 年 級 導 師 教 育 專 業 課 26 學 分 教 師 資 格 檢 定 考 試 ( 每 年 3 月 ) 中 等 學 校 教 師 證 書 學 習 護 照 ( 實 地 實 習 研 習 服 務 時 數 心 霊 美 學 與 藝 術 人 文 活 動 )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書 教 師 甄 試 專 門 課 程 ( 任 教 類

More information

與民俗有關的韓語慣用語

與民俗有關的韓語慣用語 韓 語 和 中 國 語 的 口 蓋 音 化 現 象 郭 秋 雯 論 一 序 言 i, j ( y) 更 來 識 裂 拉 i, j 更 省 力 更 便 了 兩 類 立 63 韓 國 語 文 研 究 1 ` ` 來 裡 t 列 i,j k i,j 不 裡 來 論 來 不 歷 了 雷 不 列 論 ʂ ʂ ɕ ɕ 不 了 亂 64 韓 語 與 中 國 語 的 口 蓋 音 化 現 象 tʂ( ) ` tɕ(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老 智 慧 σοφία 信 心 πίστις 愛 心 φιλανθρωπία 服 務 διακονία 行 林 隆 (03)521-7125 / http://www.pbc.org.tw 行 8350 路 56 (03)521-7194 /0070222-7 1989 年 3 /2007 年 3 56 Kao-Feng Road Hsinchu 30064 TAIWAN POSTAGE PAID

More information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嘉 義 市 第 三 十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猜 拳 決 勝 負 的 最 佳 策 略 探 討 科 別 : 數 學 科 組 別 : 國 小 組 關 鍵 詞 : 剪 刀 石 頭 布 黑 白 猜 編 號 : 壹 摘 要 在 玩 遊 戲 時 往 往 需 要 運 用 猜 拳 剪 刀 石 頭 布 或 黑 白 猜 來 決 勝 負 或 是 分 組, 但 人 數 一 多, 便 無 法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說 梁 不 落 讀 梁 李 來 路 說 金 不 說 縷 說 不 理 論 若 率 豈 不 1 梁 見 讀 梁 金 讀 參 金 料 北 1987 年 3 103 2 宅 立 梁 了 便 不 便 數 宅 不 李 北 1979 年 9 6, 7 3 北 北 1998 年 11 18 4 1145 51 說 異 兩 來 歷 說 例 例 例 參 來 歷 了 立 更 來 論 歷 不 易 便 讀 了 立 見 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教師待遇條例.doc

Microsoft Word - 教師待遇條例.doc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400067391 號 第 一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依 本 條 例 行 之 第 二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分 本 薪 ( 年 功 薪 ) 加 給 及 獎 金 第 三 條 本 條 例 所 稱 主 管 機 關 如 下 : 一 公 立 學 校 : ( 一 ) 國 立 學 校 為 教 育 部 ( 二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2013 年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考 試 成 績 發 放 安 排 及 最 新 資 訊 2013 年 7 月 6 日 2013 年 文 憑 試 報 考 統 計 2012 年 2013 年 報 考 人 數 73,074 82,283 學 校 考 生 71,745 71,168 自 修 生 1,329 11,115 重 考 生 人 數 :10,973 重 考 的 自 修 生 :8,836 重 考 的

More information

七 同 意 主 管 機 關 委 請 相 關 機 關 ( 構 ) 查 詢 申 請 登 記 人 之 債 信 刑 案 素 行 及 考 核 資 料 之 同 意 書 前 項 各 款 文 件 應 於 登 記 時 備 齊, 交 付 受 理 登 記 機 關 文 件 不 齊 者, 不 予 受 理 登 記 ; 其 需

七 同 意 主 管 機 關 委 請 相 關 機 關 ( 構 ) 查 詢 申 請 登 記 人 之 債 信 刑 案 素 行 及 考 核 資 料 之 同 意 書 前 項 各 款 文 件 應 於 登 記 時 備 齊, 交 付 受 理 登 記 機 關 文 件 不 齊 者, 不 予 受 理 登 記 ; 其 需 行 政 院 農 業 委 員 會 令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4 月 30 日 農 輔 字 第 1010050880 號 修 正 農 會 總 幹 事 遴 選 辦 法 附 修 正 農 會 總 幹 事 遴 選 辦 法 主 任 委 員 陳 保 基 農 會 總 幹 事 遴 選 辦 法 修 正 條 文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農 會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四 十 九 條 之 一 規 定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觀 十 二 因 緣 品 第 十 四 章 節 大 意 初 看 這 品 的 偈 頌, 我 們 會 很 驚 訝 : 它 跟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完 全 不 同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乃 是 先 立 再 破, 甚 至 一 破 再 破 而 這 品 竟 只 有 立 而 沒 有 破, 甚 至 立 的 部 分, 也 只 是 平 鋪 直 敘 地 看 不 出 有 任 何 特 勝 之 處 我 們 學 佛 以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5A4C6AA41B0C8C2E0ABACBB50B3D0B7735FA4A3A650AAC0B873B5B2BA63A455AA41B0C8C4DDA9CAA76CA4DEA44FB1B4B0515F46696E616C5F325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5A4C6AA41B0C8C2E0ABACBB50B3D0B7735FA4A3A650AAC0B873B5B2BA63A455AA41B0C8C4DDA9CAA76CA4DEA44FB1B4B0515F46696E616C5F325F2E646F63> 第 陸 章 結 論 與 未 來 研 究 方 向 第 一 節 結 論 注 重 服 務 價 值 的 時 代 已 經 來 臨, 現 在 的 社 會 是 一 個 服 務 化 的 社 會, 有 別 於 過 去 企 業 經 營 的 作 法, 以 實 體 產 品 之 生 產 為 中 心, 想 法 本 位 為 工 業 化 時 代 的 生 產 與 製 造, 進 入 服 務 化 的 社 會, 由 於 服 務 與 實 體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