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兩漢災害高峰期(0630)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兩漢災害高峰期(0630)"

Transcription

1 臺大歷史學報第 57 期 BIBLID (2016)57p 年 6 月, 頁 收稿, 通過刊登 DOI: /ntuhistory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 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陳彥良 * 提要 本文探討漢代水 旱 蝗 疫造成饑饉 荒歉的災害史, 及其與治亂興衰的關係 全文分三部分 : 一, 利用文獻分析及統計, 得出兩漢災荒的時間分布, 以掌握各時期頻率的變化 二, 以重大災害密集爆發為基準, 呈現兩漢災荒史的 4 個關鍵段落 三, 藉由不同段落之間的比較, 剖析災荒與政治經濟體制的關聯 以武帝元封四年 (107 BC) 關東流民二百萬口 王莽時期 (11-24) 農業崩潰與 陰陽錯謬 的關係, 以及東漢安帝 ( 在位 ) 水旱十載 3 次事件為例, 釐清自然和人為因素在兩漢災荒史上的作用, 及所隱含的意義 簡述本文論旨 : 一, 災荒的發生頻率及程度輕重牽涉到兩漢治亂興衰, 其間關係複雜, 不能簡單的對應 二, 氣候變化可以解釋災荒的發生, 無法解釋造成破壞的程度 三, 兩漢農業的全面崩潰與大蝗災密切相關, 但蝗災是農業崩潰的結果, 而非原因 四, 王莽時期河患 枯旱霜蝗等災害無法解釋為其滅亡的主要理由 ; 漢末之傾穨亦復如此 五, 基於史實分析比較證明, 良好的政治經濟體制得以減除災荒所造成的破壞, 而決定朝代興亡的大規模災害, 以人禍的因素居多 關鍵詞 : 漢代災荒王莽鄧太后政治經濟體制 *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 2 段 1 號 ; harold@mail.ndhu.edu.tw.

2 陳 48 彥 良 一 災害特徵與分類釋義 二 兩漢災荒次數及頻率統計 三 兩漢複合災害的高峰期 四 關東流民二百萬口 武帝元封四年流民事件剖析 五 陰陽錯謬 之外 新莽農業崩潰之由 六 水旱十載 和熹鄧后與東漢中期危機的化解 結論 天災還是人禍 一 災害特徵與分類釋義 中國歷史上的農業災害包括氣象 生物 環境災害等三大類 30 多 1 種 影響最大的是水 旱和蝗災三種 管子 度地 有水 旱 風霧 雹霜 厲 蟲等五害 五害之屬 水最為大 2明人徐光啟 農政全書 則指出 地有高卑 雨澤有偏被 水旱為災 尚多倖免 之處 惟旱極而蝗 數千里間草木皆盡 或牛馬毛幡幟皆盡 其害尤慘 過於水旱 3認為為禍最烈的是蝗災 水旱尚在其次 漢代已出現滅蝗的方法 比較有成效的是塹埋 火滅二法 捕捉最 下 詩經 小雅 大田 有 去其螟螣 及其蟊賊 無害我田稺 田 祖有神 秉畀炎火 注云 持之付於炎火 使自消亡 4這是火滅法 論衡 順鼓 言 蝗蟲時至 或飛或集 所集之地 穀草枯索 吏卒 1 卜風賢 周秦兩漢農業災害系統的要素構成 農業考古 2004 年第 1 期 南昌 頁 唐 尹知章注 戴望校正 管子校正 臺北 世界書局 1972 頁 明 徐光啟撰 石聲漢校注 農政全書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卷 44 荒政 備荒考中 頁 漢 毛亨傳 鄭元箋 唐 孔穎達疏 詩經 收入 清 阮元審定 盧宣旬校 毛詩注疏 收入 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5 據清 嘉慶二十年 1815 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頁 473 上

3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49 部民 塹道作埳 榜驅內於塹埳 杷蝗積聚以千斛數 5這種驅趕 塹 埋的方法更適用於蝝蝻階段 尚未成蟲群飛之時 至於王莽 45 BC-AD 23 地皇三年 22 夏 6 蝗從東方來 蜚蔽天 至長安 莽發吏 民設購賞捕擊 7亦可證漢代知道捕打滅蝗 只是莽末農業生產已經崩 潰 百姓流離 或淪為群盜 處處皆蝗 捕擊已無意義 不同的災害也會相互聯動 擴大災情 在水 含河患 旱 蝗災 之間尤其明顯 前引徐光啟有 旱極而蝗 之說 但在華北一帶 特別 是黃河泛濫地區 雨澇之後 再經炎旱連年 復加上夏暑酷熱 蝗禍尤 為凶虐 冬寒殺滅幼蟲 多雨破壞蟲卵 都能使蝗害暫時消戢 蝗蟲最 適合生長的處所 是植被稀疏 溫暖乾燥的土壤表層 如河湖邊緣泥灘 沙洲之地 日照既給予所需溫度 周邊草木又足供啃囓之資 這些條件 在水旱之後的夏 秋之際最具備 故蝗害大都集中發生於夏秋季節 除 此之外 大風吹襲 也會擴大蝗害的遷移傳播 8 水 旱 蝗外尚有疫病 疫癘之類屬生物性災害 若如漢末的大疫 死亡率極高 範圍又廣 對平民的影響更甚於蝗害 再者 大疫所帶來 的心理衝擊 是激化社會政治動盪的因素之一 至於影響範較小的天災 首先是 海溢 因暴雨加上強風吹襲 造成海水倒灌 湓溢於陸地而形成 也可能是地震引起的海嘯 tsunami 9海溢災情與河決 河溢情況類似 但其損害屬沿海局部範 圍 其次則有寒 霜凍害 以及風災 前者常引致重大災情及農 牧損 5 漢 王充著 黃暉校釋 論衡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 卷 15 順鼓 頁 本文所述兩漢各帝之在位起迄年代 請參見表一 正文中不重複註出 7 漢 班固著 顏師古注 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64 點校本 以下簡稱 漢 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鄧拓 中國救荒史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8 新版 頁 鄭雲飛 中國 歷史上的蝗災分析 中國農史 1990 年第 4 期 南京 頁 如 往者天嘗連雨 東北風 海水溢 西南出 寖數百里 可能即指海侵 參閱 漢 書 卷 29 溝洫志 頁 1697 其他解釋參閱王子今 漢代 海溢 災害 史學月刊 2005 年第 7 期 開封 頁 26-30

4 陳 50 彥 良 失 後者造成大面積的作物折倒及莖葉焦枯 其影響也不應忽視 第三是地震 強烈的地震可造成重大死傷 但對農業種植的傷害則 有限 或不易達到像旱 澇 蝗的程度 漢代居宅為木土構造 民間用 瓦的很多 但高樓少 貧民則住茅廬 故地震對生命財產的威脅 與近 代磚牆構建者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 傳統上地震對執政者是立即而明顯 的警示 此因震波較水旱訊息的傳播快得多 故記載不失 但史書紀錄 多未載明震度 要從中挑出大規模的地震 除了個別例子外 通常有很 大的困難 史料所見兩漢造成最多死傷的地震 是宣帝本始四年 70 BC 四月那一次 波及河南以東 49 郡 殺 6 千餘人 其次是呂后二年 188 BC 正月地震 造成武都山崩 死 760 人 10除此兩例 幾次震 度較大者 則僅倒毀幾百家或壓殺數百人 而絕大多數都未載列死傷人 數 無法判斷其規模大小 最後是冰雹 須賴較嚴苛的大氣條件始足以釀災 因此多屬小範圍 事件 雖易為史家記錄 但實質損失通常不至於太大 而與地震類似或 相關的地裂 地坼 土石流 山崩 以及火災 隕石 雷電 牛疫 黃霧 可能是沙塵暴 等 亦能造成一定的災損 但同樣的 對人君警 策的意義較多 影響應更為局部或輕微 故本文將地震和冰雹另作處理 見文末附表一 二 而火災 隕石 雷電 黃霧 雨血等皆省略 傳統中自然災害大體如上所列 惟研究上不能不加檢別 鉅細靡遺 的研究好處是詳盡 壞處是易散漫失焦 災害的頻率 frequency 重要 但災害的強度 strength 及規模 scale 不容忽視 至於人為因素 如 戰爭 苛政以及貪官污吏皆為致災因素 這幾類情況都足以破壞農業社 會生產力 造成資源的浪費和誤用 削弱人們對水旱疾疫的承受力 從 而擴大災情 由於歷史資料通常不會明白交代重大災害是出於自然原 因 還是由苛政 戰爭引起 更周延的比對與探索 才能呈現災荒史的 真正面貌 兩漢災荒的研究 自 1937 年鄧雲特 鄧拓 中國救 10 見 漢書 卷 27 下之上 五行志下之上 頁

5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51 荒史 出版至今 已累積許多成果 如卜風賢就農業災害和預防方面做 長時段的整理 陳業新就災害的社會影響寫成的專著 王文濤關注社會 救助及個人福利等面向 角度相對新穎 此外游修齡 章義和 鄭雲飛 楊振紅等人 皆曾提出相關專著或論文 11受惠於檢索技術的進步 有 關兩漢自然災害的量化研究亦不少 12不過 由於標準不一 詳略互異 加上時代斷限的紛歧 各種統計數字不盡相同 論證互有高下 且多就 各災種分散討論 較少針對災荒與治亂興亡之關係提出醒目的論點 再 則這類研究多半僅簡單羅列次數及計算頻率 通常未考慮災害強度與密 集度可能比次數重要 如下文所指 兩漢多災複發及多次連發的重災爆 發期 影響深遠 其與政治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也較複雜 意義更重大 有別於過去的研究 本文全面整理兩漢災荒數據 特別著眼於重災 的群發期 且就事件的背景及因果深入探討 而除了自然因素外 人事 因素也不可輕忽 以往把政治 經濟因素納入災荒史的研究相對罕見 參閱鄧拓 中國救荒史 頁 卜風賢 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 方略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 頁 陳業新 災害與兩漢 社會研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頁 王文濤 秦漢社會保障研 究 以災害救助為中心的考察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 游修齡 中國蝗災歷 史和治蝗觀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 年第 2 期 廣州 頁 章義和 中國蝗災史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頁 鄭雲飛 中 國歷史上的蝗災分析 中國農史 1990 年第 4 期 頁 楊振紅 漢代自然 災害初探 中國史研究 1999 年第 4 期 北京 頁 其他則有從氣候變遷 角度探討兩漢自然災害的眾多研究 如竺可楨 文煥然 陳良佐 王子今 卜風賢 陳 業新 楊振紅 以及地質科學家許靖華 李裕元等人的成果 限於篇幅 暫不俱引 12 目前已有多種災荒史的資料匯編 秦漢部分比較齊全的是王文濤 秦漢社會保障研 究 頁 附錄一 二部分 但該著也有缺點 例如附錄一表 1 及附錄二 元 鼎四年 113 BC 及五年並無水災 瀧川龜太郎已言 漢 武紀 關東水災 在元鼎二年 人相食 在三年 此併敘 又如表 1 中平三年條 誤用數術書 潛潭巴 的預測之辭 其實並無實指 參閱王文濤 秦漢社會保障研究 頁 日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臺北 洪氏出版社 1977 頁 劉春雨 東漢自然災害史研究綜述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社科版 2008 年第 10 期 鄭州 頁 78

6 陳 52 彥 良 有鑑於此 不同政治經濟條件與災荒之間的關聯 也是本文要解決的課 題 14 本文論述次序如下 一 兩漢劃分為 13 期 參見表一 求取各 期中災荒發生的次數及頻率 二 區分災害的強度等級 並就 4 大重 災密集爆發期進行闡述 三 比較各重災密集爆發期狀況之異同 並 嘗試探討其中涵義 特別藉由元封四年 107 BC 關東流民二百萬 口 王莽時期農業崩潰與 陰陽錯謬 的關係 以及東漢安帝 水旱 十載 三次重大災荒事件 釐清災荒背後的自然 氣候環境 和人為 政 治經濟 因素 發掘兩漢四百年 202 BC-AD 220 治亂盛衰的另一層 因由 二 兩漢災荒次數及頻率統計 以下據文末附表一 附表二的資料 整理統計各類災荒及饑饉的總 次數及年平均次數 再用折線圖呈現變動的趨勢 如前述 地震 地動 山崩等 和冰雹另外處理 原始資料是從漢史文獻搜集而來 以列入具 體可徵 且確定屬於何時期的災荒事件為原則 汰除 寒暑違節 陰 陽差越 災異並起 而無實際內容的史料 卜風賢曾點出 漢代政治腐敗與錯誤決策是農業災害發生的原因 丁光勛也直指 崇本 抑末 重農抑商的政策 使社會經濟結構單一 農民謀生手段單調 從而減弱了農民 抗災的能力 不過 把人事因素納諸災荒史 緊扣政治經濟的動態發展以形成系統性 論述者 仍不多見 參閱卜風賢 周秦兩漢時期農業災害致災原因初探 農業考 古 2002 年第 1 期 南昌 頁 丁光勛 兩漢時期的災荒與荒政 歷 史教學問題 1993 年第 3 期 上海 頁 如 漢書 匈奴傳 會連雨雪數月 畜產死 人民疫病 穀稼不孰 單于恐 屬 域外現象 與中原較無關 故不錄 再如 後漢書 方術列傳 徐登 時遭兵 亂 疾疫大起 未能考其在何帝時事者 亦不錄 見 漢書 卷 94 上 匈奴傳 上 頁 3781 南朝宋 范曄著 李賢等注 後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65 點校本 以下簡稱 後漢書 卷 82 下 方術列傳下 頁 2741

7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53 分期各帝在位起迄年 表一兩漢各期自然災害 地震和雨雹事件頻率統計 年數 自然災害 * 地震 ** 雨雹總次數年均次數總次數年均次數總次數年均次數 1 高惠呂 ( BC) 高帝 ( BC) 惠帝 ( BC) 呂后 ( BC) 2 文景 ( BC) 文帝 ( BC) 景帝 ( BC) 3 武帝 ( BC) 昭宣 (86-48 BC) 昭帝 (86-74 BC) 宣帝 (74-48 BC) 5 元成 (48-7 BC) 元帝 (48-33 BC) 成帝 (33-7 BC) 6 哀平 (7 BC-AD 5) 哀帝 (7-1 BC) 平帝 (1 BC- AD 5) 7 劉嬰王莽更始 (6-25) 孺子嬰 (6-8) 王莽 (9-23) 更始 (23-25) 8 光武帝 (25-57) 明章 (57-88) 明帝 (57-75) 章帝 (75-88) 10 和殤安少 (88-125) 和帝 (88-105) 殤帝 ( ) 安帝 ( ) 少帝 (125) 11 順沖質 ( ) 順帝 ( ) 沖帝 ( ) 質帝 ( ) 12 桓靈 ( ) 桓帝 ( ) 靈帝 ( ) 13 獻帝 ( ) 說明 :* 包括水 旱 蝗 寒 霜 風 疾疫 饑饉 ;** 包括地動 地裂 地坼 山崩 資料來源 : 由作者依史料編製 ( 參照文末附表一 附表二 )

8 54 陳 圖一 彥 良 兩漢各期自然災害 地震和雨雹事件頻率變化 2.50 次數 年 自然災害 地 震 雨 雹 說明 本折線圖根據表一分 13 期 第一列數字代表分期 1 高惠呂 2 文景 3 武帝 4 昭宣 5 元成 6 哀平 7 劉嬰王莽更始 8 光武帝 9 明章 10 和殤安少 11 順沖質 12 桓靈 13 獻帝 根據表一 圖一內容 可得出兩漢災荒的趨勢及特點如下 第一 兩漢四百年中 災荒發生頻率有升有降 長期趨勢呈波浪狀 上升 東漢中期以後才稍回降 第二 前漢 後漢對比 除明帝 章帝期外 前者任一時期的年均 災荒次數都比後者低 顯示東漢風雨不時 寒溫無節的情況比西漢嚴 重 第三 西漢年均災荒次數最高的是元帝 成帝時期的 0.98 次 年 昭帝 宣帝時期的 0.37 次 年最低 第四 若將王莽攝政至更始年間歸於西漢 則該期災荒頻繁程度是 西漢之最 但若併於東漢 則其程度尚不及中等 未足稱為大災期 第五 東漢光武帝在位期間災害之頻繁 超過王莽至更始時期 第六 東漢災荒頻率最低的時期是明 章時期 最高的是和 殤 安 少四帝期 接著的順 沖 質帝期明顯回落 第七 和 殤 安 少四帝的災荒發生頻率是 2.14 次 年 也是兩

9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55 漢四百年中最高的 尤其安帝朝災情之酷烈 竟似不為治漢史者所正 視 值得注意 第八 兩漢地震 地裂 山崩 冰雹和其他水旱蝗等災害的年均 爆發率有同步變動的趨勢 若加計地震及冰雹 則和 安諸帝期之災變 遠遠超過其他分期 16 上 述 的 觀 察 可 與 前 賢 的 研 究 相 對 照 畢 漢 思 Hans Bielenstein, 在 漢室復辟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一書 統計高帝至光武時期的災異紀錄 指出災異 portents 多集中在幾代 漢帝 而非在時間上平均分布 認為那是受政治動機左右之故 其次 他特別強調黃河潰堤影響新朝之敗亡 畢氏的論點頗有修正的空間 第一 所謂災異 應 在各朝平均分布的說法過於武斷 欠缺理論和事 實根據 第二 根據本文所收錄史料 發現光武期災異較新莽期為多 文帝 景帝比惠帝 呂后為多 與武帝略同 證明哀帝 王莽時期災異 是被政治所左右 實屬猜測 畢氏史料搜集顯有不足 第三 畢氏的視 角局限在西漢 若將前 後漢全面對比 則東漢和 安二帝時期是兩漢 最多災害的時期 不是王莽 光武帝建武年間災害頻率也超過王莽 若謂王莽時期災害直接導致新朝的敗亡 則無法解釋其他時代為何沒有 產生相同結果 第四 畢氏著重討論黃河下游青 徐之地的自然災變 未關注廣闊的泛華北地區 例如王莽天鳳元年 14 沿邊諸郡已大飢 且出現人相食慘狀 早於青徐二州在天鳳五年 18 才發生 而前者是 不折不扣的人為浩劫 詳後文 第五 兩漢時期黃河多次決堤 亦無 證據證明王莽時期的河決是最嚴重的一次 若就所有發生的天災加總 觀之 王莽時期的天災也不是最具破壞性的 牛疫 影響農業生產 但較間接 且兩漢的牛疫十之八九都發生在明 章二帝時期 其涵義甚瞭然 此處省略 17 畢漢思認為黃河潰堤是王莽政權敗亡最重要的 第一因 余英時持反對意見 陳啟雲 則贊同其說 惟兩漢河決 河溢及河徙十餘次 非僅王莽時期才有 這一事實已足使畢 氏之說面臨困境 以西漢來說 武帝元光三年三月河水決濮陽 五月再決於瓠子 成帝 建始四年的 決於館陶及東郡金隄 泛溢兗 豫 入平原 千乘 濟南 凡灌四郡三十

10 陳 56 彥 良 三 兩漢複合災害的高峰期 前面整理 呈現的是兩漢各期災荒發生頻率 由於未依災情輕重進 行區分 只能凸顯災荒史的一個面向 要做到全面觀照 困難處不少 主要是史料的訊息過於簡單 造成客觀判斷上的困難 只能依災情由重 到輕 大致劃分 I 到 V 五個等級 根據原典文獻用詞的強或弱 概略地區別其程度的高低 參閱附表一 第I等級 全國性 跨區域或關中地區的特大災荒 歲大饑 民 大饑 大饑 關東大饑 涵蓋函谷關以東的廣大範圍 關中大飢 漢 帝國核心區 地位重要 天下大旱 蝗蔽天下 或 關東蝗大起 蜚 西至敦煌 天下旱 天下疫 天下大潦 東西數千里的大旱 9 州 或 80 郡以上齊發的旱 澇或蝗 數州以上的饑荒 百日以上的霖雨 京 師或十餘郡或 2 州以上的 人相食 18 二縣 水居地十五萬餘頃 深者三丈 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 以及成帝鴻嘉三年 河 溢之害數倍於前決平原時 這幾次情況都很嚴重 再如成帝元延元年 12 BC 百川 沸騰 江河溢決 大水泛濫郡國十五有餘 危害亦非輕微 至於文帝前十二年冬 河決 東郡 河決酸棗 東潰金隄 其後 河溢通泗 東郡 酸棗 屬陳留郡 都比魏郡 距出海口更遠 推算它泛濫面積 不太可能比王莽時期河決魏郡小 根據漢人說法 黃 河有北決 南決之差異 北決病四五郡 南決病十餘郡 漢書 溝洫志 頁 1687 上述文帝 武帝時期之河決都是南決 情況應該比王莽魏郡的北決惡劣 既如此 則以 河決為王莽敗亡之第一因的論點站不住腳 以上史實出處 俱參見文末附表一 相關研 究和討論 參閱 Hans Bielenste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I,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y (Stockholm), I, No. 26 (1954), pp ; Hans Bielenstein, Wang Ma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the Later Han,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 The Ch in and Han Empires 221B.C.-A.D.220, ed. Denis Crispin Twichett, and Michael Loewe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 余英時 畢漢思王莽亡於黃河改道說質疑 收入氏著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 古代篇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0 頁 陳啟雲 漢儒與王莽 評述西 方漢學界的幾項研究 史學集刊 2007 年第 1 期 長春 頁 災害分級牽涉到程度與範圍 程度 一般而言 若範圍相同 饑饉比單純水 旱 蝗災 情更慘重 史不言饑 表示儲糧有餘 尚可存活 出現饑字 意味粒斷糧絕 若非已成

11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57 第 II 等級 跨區域的次級災荒 區域性的大災荒 十數郡以上 規模的 大旱 大蝗 大霖雨 大雨雪 數十郡或數州的水 旱 蝗 有冠地區名的 大飢 數郡以內的人相食 數郡以上規模的大疫 數 郡以上 有災情描述的河決 連雨 50 日以上 流殺數千人以上 死亡 5,000 人以上的地震 第 III 等級 區域性的中等程度災害 簡單描述 旱 並旱 雩 蝗 歲不登 大寒 一 二郡之內的民疫 無災情描述的河決 河溢 水出 水溢 十餘郡或二州以上有災情描述 十數郡或一 二 州的水 旱 蝗 連雨 50 日以下 流殺數百人以上 死亡 2,000 至 5,000 人的地震 第 IV 等級 區域性的小規模災害 螟 雨水 雨雪 民被水災 士卒疫病 寒凍 地區 旱 單一河流水出 水溢 或數郡有災情描 述 死亡 2,000 人以下的地震 第Ⅴ等級 偶發的個別性災害 小旱 大風 雨雹 寒氣錯謬 個別的暴雨 暴風卒至 無災情描述的地震 為求醒目以及處理的方便 本文依照上述災情的劃分 篩選並標示 出最重要的第Ⅰ等級的大災 以深色網底表示 俱見文末附表一 第Ⅰ等級的大災害對數量眾多的人民生計具有毀滅性 如果短期間 爆發多次這類的大災害 很可能引發嚴重的全國性動亂 形成改朝換代 的危機 兩漢四百多年間 足以造成改朝換代的毀滅性自然災害的爆發 期已有多次 其明顯特徵 正是數年之內接連有多種及多次第Ⅰ等級重 災的複合發作 繼而爆發大規模的流民潮及死亡潮 這種多災複發與多 餓殍 即命在旦夕 故 大饑 較之 大旱 大蝗 等 不為同級別 再則 就災 害的發展過程看 理論上先發生水旱蝗等災 之後出現饑饉 最後 人相食 是最嚴 重的情況之下發生 所以本文把兩州規模或京師的 人相食 置於和 關東大饑 一 樣的第 I 等級 範圍 災情若冠以 天下 表示涵蓋廣遠 與不冠者輕重當有差異 因此將 天下大旱 等歸為第 I 等級 僅出現 大旱 之類者 置於第 II 等級 最後 為免枝節瑣碎 本文僅區分 5 個級別 故 天下大饑 災情雖屬重中之重 和 關東大 饑 等併列為第 I 等級

12 58 陳 彥 良 次連發的密集災害期 可稱為 複合災害高峰期 根據前述及附表一 可以發現兩漢四百多年中 符合第Ⅰ等級標準 的災害共有 36 次 而在數年之內密集爆發第Ⅰ等級災害 3 次以上的 應 有 4 個時期 接二連三的重大災荒造成全國性的農業崩潰 四境民不聊 生 不僅無數人民在饑 疫之中受盡折磨 首善之區的京師也可能出現 人相食的慘況 詳下文 這 4 個時期分別是 西漢元帝朝的公元前 年 王莽後期到光武帝之初的公元 年 東漢安帝永初年間的公元 年 漢獻帝興平 建安之際的公元 年 圖二 公元前 年第Ⅰ等級災荒年代分布 前202 前180 前150 前120 前90 前60 前 第一次複合災害高峰期發生在西漢元帝朝 初元元年 48 BC 正 月的暴風應是徵兆 而地動數次以及 夏寒 日青無光 的異象 顯示 氣候可能突然變冷 四月中 關東 年穀不登 民多困乏 接著瘟疫 突起 到九月 天下大水 關東 11 郡國為患尤甚 百姓饑饉 至於人相 食 證明事態向大災荒發展 多種 多次災害的連番襲擊 再次造成翌 年 初元二年 六月關東饑 齊地人相食的慘況 七月元帝再下詔 指 出 禾麥頗傷 一年中地再動 北海水溢 流殺人民 顯示出現農損 地震以及海水灌溢 初元三年夏又炎旱為災 至此 風 寒 水 旱 饑 疫皆已具備 往後情況愈見惡化 初元五年 44 BC 關東連遭災

13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59 害 饑寒疾疫 夭不終命 永光元年 43 BC 三月隕霜殺桑 接著夏 寒 九月初再次隕霜殺稼 19一連串紀錄顯示天候異常變冷 導致農作 物損失慘重 是致災的主要原因 此後天下大飢 綜合觀之 元 成二帝應該是西漢歷史中氣候反常最激烈的時期 在此要強調的是 以自然因素致災 元帝朝遠比武帝嚴重 亦不輕於王 莽 而以人為因素致災而論 元帝朝則比秦末漢初與新莽輕微得多 前 一點意味 初元 永光之際 雖 東方連年飢饉 加之以疾疫 百姓菜 色 或至相食 20甚至爆發全國性大饑荒 卻不至於像武帝末的天下 戶口減半 這證明武帝時期的 天災 實源於人禍居多 後一點則說明 在元帝治下 西漢帝國本極可能因重災肆虐而發生大規模動亂 但最後 並未像新莽中原鼎沸 天下土崩 證明元 成時期政治經濟結構並未因 政策錯誤而遭到大規模破壞 當時朝政多缺 還不至到王莽時的程度 從而維繫基本的社會秩序 故得以渡過此一難關 第二次複合災害高峰期橫跨王莽地皇二年到光武帝建武三年 2127 延續約 8 年 莽始建國三年 11 瀕河諸郡蝗蟲滋生 這與平 帝時黃河 汴河決壞未修 致適合蝗蝻生長的河洲大面積出現應有關聯 同年黃河於魏郡決堤 淹沒清河以東數郡 才出現較嚴重災變 21天鳳 元年到三年間 濱海地區 隕霜 殺屮木 邯鄲以北大雨霧 水出 深者數丈 流殺數千人 此地正當黃河下游 屬青州之界 此外有大雨雪 關東尤甚 天鳳四年八月則出現罕見低溫 百官人馬 有凍死者 22接連的自然災害最後導致天鳳五年的青 徐大饑荒 複 合災害高峰呼之欲出 19 據 漢書 載 此年 四月 日色青白 亡景 正中時有景亡光 是夏寒 至九月 日 乃有光 本段所述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20 漢書 卷 75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頁 這次河決實際災情如何 於史無載 漢書 僅述 莽恐河決為元城冢墓害 及決東去 元城不憂水 故遂不隄塞 班固提到這一點 呈現王莽的私心及坐視 其他細節付之 闕如 參閱 漢書 卷 99 中 王莽傳中 頁 漢書 卷 99 中 王莽傳中 頁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4151

14 陳 60 彥 良 到天鳳六年 19 左右 關東一帶已經饑旱好幾年 地皇元年 20 七月的風災 吹毀具象徵意義的王路堂建築 同時連續 60 餘日大雨 使 災情雪上加霜 次年秋發生 隕霜殺菽 關東大饑 蝗 則表示寒害 使得豆類凍枯 而蝗災又造成糧食歉收 歷經數年慘烈的人禍和天災 到地皇三年二月 東方歲荒民飢 道路不通 以致 關東人相食 這 時 大量饑民及暴徒佔領各交通要道和大小城市 朝廷就算有心運用行 政手段扭轉危局 已不可能 事實上 地皇二年京師附近三輔盜賊亦早 已 麻起 23廣闊的東方陷入無政府狀態 到處是殺戮戰場 且糧食 危機持續惡化 故於同時間再次爆發大規模人吃人慘劇 新莽時期的複合災害 延續到東漢初建 其原因大部分已不是天災 雖自莽末天下旱霜連年 百穀不成 但 建武 元年之初 耕作者少 民饑饉 黃金一斤易粟一石 便難說與天災有關 而是各集團軍事動 員 生產未能恢復所致 到建武二年 26 三輔大飢 人相食 城 郭皆空 白骨蔽野 則要歸咎於毫無紀律的赤眉 軍團 赤眉 平定之後 百姓飢餓 人相食 黃金一斤易豆五升 24則是其流風 餘烈使然 在這裡要特別指出 光武執政 30 多年 到明章以後 旱颰 蝗虐 風災 雨變不斷 尤其建武年間 非人為的自然災害並沒有比王莽時期 少 太平御覽 所引 三十國春秋 的記述是重要證據 諸州自建武元年十一月不雨雪 至十二年八月穀價踊貴 金斤值米 二升 民流散死者十有五六 百姓嗷然 人無生賴 25 此條不僅證明 後漢書 注所引 古今注 有很高的可信度 俱見附表 一光武期諸條 且清楚說明建武前期天災要超越王莽時期 在這段期 間 中原各地陸續進入戰後復員期 但大規模戰鬥要到建武十年及十二 23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25 宋 李昉編纂 夏劍欽等校點 太平御覽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卷 35 時序部二十 頁 303

15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61 年 討平隴 蜀才算結束 且光武並無推動任何倒行逆施的 社會經濟政策 但此時 金斤值米二升 較王莽及赤眉時代的粟豆價 格高出數倍 足證天災之嚴重 除此之外 疾疫爆發的次數也增加 雖 然災疫叢生 處境艱險 但密集的複合型災荒自建武四年赤眉消解以後 便未再出現 其真正原因 顯然要從兩者施政方針的不同尋找 第三次複合災害高峰期發生在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到永初七年 在延平元年 106 安帝未即位前 比年水旱傷稼 人飢流冗 安帝即位後 陰陽差越 變異並見 萬民飢流 形勢更趨極端 該 年夏季陰寒不暖 九 十月連續發生 6 州 4 州大水及雨雹 從範圍推 測 災情幾已涵蓋全國 隨即於次年 107 春季出現蔓延青 兖 豫 徐 冀 幷等 6 州的大規模饑荒 同年內再發生 8 郡國旱災 41 郡國 315 縣的水災 據說 四瀆溢 傷秋稼 壞城郭 殺人民 其他數十郡 則有山水暴至 大風 雨雹以及地震 由於災虐並生 百姓飢饉 盜賊 群起 十一月民訛言相驚 司隸 幷 冀州民人奔流 再加以叛羌入 寇 流民擾動 而徵發不絕 水潦不休 地力不復 其後兩年 同樣澇 旱風災並至 如二年 108 五月旱 六月京師及 40 郡國大水 大風 雨雹 西方叛羌颷起 米穀踴貴 自關以西 道殣相望 翌年 109 郡國 8 並旱 連續密集的天災終於導致永初三年三月 京師大飢 民相 食 26 災害不止於此 永初三年五月癸丑 洛陽出現拔樹大風 京師及 41 郡國有雨水及冰雹之災 更讓人惴懼的是 饑荒擴散到京師以外 幷 涼二州大飢 人相食 不僅如此 這年夏天關東水潦等災 人民飢餓 死盡 漢人韓琮隨南單于入朝 目睹災情 竟遊說南單于乘機出兵 遂聯合烏桓南下入寇 但為梁慬?-112 耿夔等漢將連兵擊敗 由於 連續嚴重災荒 國用不足 政府遂令吏人入錢穀得為關內侯 五大夫等 以及減百官及州郡縣俸祿各有差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27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16 陳 62 彥 良 這一次複合災害高峰期 水 旱 蝗災輪番出現 尤其蝗災蔓延愈 廣 永初四年 110 夏四月 六州蝗 以致青 冀流民前後連屬 七月 三郡大水 連年不登 穀石萬餘 四年及五年夏並旱 五年 111 九州蝗 郡國八雨水 六年 112 三月則有十州出現蝗災 28則此年蝗 害幾已遍及全國 安帝即位後 鄧太后 名綏 是實際的主政者 雖連遭大 災與外患 內亂交侵 但人民生命財產之損失 似乎始終控制在一個差 可忍受的範圍 從事後國家社會的元氣依舊存在 百姓流而復返 死中 得生 可以得到證明 鄧氏之治多災多難 而未讓東漢帝國崩解 實有 其故 後文將予探討 第四次複合災害高峰期發生在漢室已近滅亡的獻帝興平元年到建安 五年 安帝以降諸帝 災異一樣頻仍 桓帝 靈帝時期尤多 例如桓帝初 期發生多次大疫 元嘉元年 151 任城 梁國二郡百姓相食 永興元年 153 郡國 32 災蝗 同年七月黃河再次溢流 百姓飢窮 流宂道路 至有數十萬戶 冀州尤甚 次年京師蝗災 紛至沓來的災情累積成永 壽元年 155 的司隸 冀州人相食 到延熹九年 166 司隸 豫州 飢死者什四五 靈帝期也有大疫多起 等到中平元年 184 黃巾之亂 更使天下飢荒 人民相食 29不過以嚴重程度而言 這段期間災害雖屬 極端 仍較漢末興平 建安之際稍緩 漢獻帝初立 初平元年 190 時遭董卓 及李傕?-198 郭汜?-197 之禍 三輔飢亂 軍閥混戰 人民飢饉 屯聚鈔暴 旱 蝗盛行 初平三年 192 春 連雨 60 餘日 而自去年歲末太陽不 照 霖雨積時 晝陰夜陽 霧氣交侵 四年 193 六月中 大雨晝夜 28 後漢書 卷 5 孝安帝紀 頁 志 13 五行一 頁 3278 注引 古 今注 卷 51 李陳龐陳橋列傳 頁 1688 晉 袁宏撰 張烈點校 後漢紀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 以下簡稱 後漢紀 卷 16 孝安皇帝紀上 頁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17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餘日 漂沒民庶 又有寒風如冬時 而冬季卻旱勢炎盛 東方也連年 飢荒 30或許因為冷熱異常 各地災變頻傳 但還不到最高峰 複合災害的高峰於興平元年 194 開始 此年夏蝗蟲起 百姓大餓 三輔的大旱更讓災情加重 穀一斛 50 萬 豆麥 20 萬 人相食啖 白 骨委積 令人怖慄 二年四月獻帝被劫持在長安 是時蝗蟲大起 歲旱無穀 後宮食煮棗菜 諸將不相能率 上下亂 糧食盡 31這一 二年間大旱 蝗蟲起 大饑 人相食等記載連篇累牘 32到興平二年冬 就連天然資源較豐富的江淮一帶也 空盡 人民相食 33 至建安初 天下饑荒未解 元年 196 乘輿返洛陽 宮室燒盡 街 陌荒蕪 百官披荊棘 尚書郎以下自出樵采 或飢死牆壁間 二年五月 蝗災 九月漢水溢 各地持續旱荒 江淮一帶災情有增無減 士民凍 餒 江淮間相食殆盡 稍後袁紹?-202 公孫瓚?-199 交兵 幽 冀饑荒 建安五年 200 所在熇厲 天旱不雨 道塗艱難 34 災變似到建安六年以後 才有所緩和 但漢末張仲景 自敘 余宗族素多 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以來 猶未十稔 其死亡者 三分 有二 傷寒十居其七 35可見當時政治經濟結構全面崩潰 生計艱難 人的給養及照護也跟著瓦解 若非疫病流行 則抵抗力削弱也可能造成 百姓罹病率大增 壽命大減 果然 建安十六年及二十二年 二十四年 大疫連番爆發 家家有強尸之痛 室室有號泣之哀 或闔門而殪 或舉族而喪 曹丕 與吳質 書云 30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31 後漢書 卷 9 孝獻帝紀 頁 376 三國志 卷 1 魏書一 武帝紀 頁 12 後漢紀 卷 28 孝獻皇帝紀 頁 參閱 晉 陳壽著 南朝宋 裴松之注 三國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 點校本 以下簡稱 三國志 卷 9 魏書九 夏侯惇 曹洪傳 頁 卷 10 魏 書十 荀彧傳 頁 308 卷 14 魏書十四 程昱傳 頁 427 卷 15 魏書十五 司馬朗傳 頁 三國志 卷 15 魏書十五 賈逵傳 頁 486 注引 魏略 34 本段以上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35 日 森立之著 郭秀梅等校點 傷寒論考注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3 頁 17-19

18 陳 64 彥 良 昔年疾疫 親故多離其災 36這種恐怕的疫情 為兩漢四百年所未 有 東漢中期以後 外有羌戎之禍 內有閹尹之毒 中有戚舅之害 又 帝多沖齡 權力數易 王朝阽危已甚 桓帝以降 政治之不良 竟使中 央及地方形成膠固的貪腐結構 其後政局的紛爭 變亂的蔓延與軍閥的 擅政使情勢更為惡化 在在顯示朝政 吏治等人為因素是東漢晚期社會 動盪 經濟殘破的主因 37 以關中為例 董卓盡徙洛陽數百萬口於長安 踐踏馳驅 飢餓寇掠 積尸盈路 悉燒宮廟官府居家 二百里內無孑遺 此後長安盜賊不禁 白日擄掠 李傕 郭汜侵暴百姓 後來反目 相攻連月 於是自獻帝東 歸 興平二年 195 長安城空 40 餘日 強者四散 羸者相食 二三 年間 關中無復人跡 至於中原各地 則諸軍並起 飢則寇略 飽則 棄餘 瓦解流離 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38政局失控以及武人有力者 的濫作妄為 使得社會經濟秩序蕩然 故稍見旱荒 便出現人相食啖 白骨委積的景象 東漢末年密集多發的自然災害 使得已然動盪的社會政治危機更為 加深 興平 建安之間 雖時見寒溫失常 蝗旱屢臻 但當 時政權之簸盪 生民之殄滅 中原之亂離 主要仍是洛陽 關中及各地 軍閥間爆發的多次戰火所造成 複合災害高峰期多伴隨全國性的超級大蝗災 尤其於易代動亂殺伐 之際 秦始皇四年 243 BC 王莽地皇二年 三年 東漢獻帝興平元 年 二年 另 武帝太初元年 104 BC 平帝元始二年 2 之蝗災差 近之 但將大蝗害爆發前後事件略做比對 即可得知 與其說超大蝗 36 後漢書 志 17 五行五 頁 關於漢末統治集團與社會經濟崩潰的關聯 參閱劉修明 東漢宦官集團的社會基礎 史林 1986 年第 1 期 上海 頁 林劍鳴 秦漢史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9 頁 後漢書 卷 72 董卓列傳 頁 三國志 卷 1 武帝紀 頁 14 注引 魏書

19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65 災是亂世之因 不如說它是世亂之果 這主要是因為在蝗災爆發前 政 治經濟都已極動盪 稅賦綦重 法禁繁苛 盜賊縱橫 百姓非繇役纏身 遭刑囚誅戮 否則就是出逃流亡 由於大量土地被拋荒 導致田壤中蝝 蝻滋生 成蟲即肆虐蔓延成災 而其他時期蝗災 則因政治經濟動盪較 輕微 多數勞動力仍留下持續耕作 田疇澆灌 植被覆蓋以及分散作物 種類 改變蝗蟲的生長條件 使用撲打 填瘞 火滅諸法亦可以殺除蝗 蟲 使其滋長獲得控制 由於蝗蟲的活動力有累積性 隨群體的擴大其 規模 程度也上升 多股蝗群之間也因生物本能彼此產生激烈的競爭 擴大侵掠的速度與範圍 故大量荒蕪土地的存在 使得蝗災從區域性災 害 演變為全國性大災荒而不可收拾 真要追溯源始 暴虐貪殘之政才 是元凶 以下藉由三次代表性史事的剖析 進一步釐清天災 人禍與兩漢政 治經濟結構的關聯 四 關東流民二百萬口 武帝元封四年流民事件剖析 武帝朝是西漢歷史的轉折 其中原因 如部分學者的假定 是自然 災害造成 39不過 實情是該時期天災不少 人禍亦不遑多讓 而以往 較少注意的是 何為天災 何為人禍 天災與人禍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39 如林劍鳴稱 武帝末年 西漢王朝的興盛局面逐漸顯示出下世的光景 葛劍雄則指 出武帝朝是西漢人口唯一呈負成長的時段 呂思勉更直言 其不至於土崩者亦僅矣 所謂 轉折 者指此 參閱林劍鳴 秦漢史 頁 384 葛劍雄 西漢人口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頁 呂思勉 秦漢史 臺北 開明書店 1969 頁 142 另有學者認為 文景之治 昭宣中興與災害發生的兩個低谷期相吻合 而 武 帝末經濟衰退 王莽政權危機恰恰處於災害發生的兩個高峰期 參閱張文華 漢代 自然災害的發展趨勢及其特點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 年第 5 期 淮安 頁 671

20 陳 66 彥 良 長期以來 這些問題多未深考 遂使此一轉折籠統帶過 關鍵史事竟至 堙晦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實 可能就是元封四年 關東流民二百萬口 的事件 在元封四年以前 即發生多次大旱 大雨雪和蝗災 以及嚴重的民 疫 文帝時期也有接連數年 比不登 又有水旱疾疫之災 163 BC 非獨出現於武帝一朝 漢文帝初登上位 179 BC 即碰上連續百日的積 霖 兩年後再遭天下旱 後六年 158 BC 春又遇天下大旱 景帝中五 年 145 BC 夏也發生 天下大潦 這四次水 旱規模之大 可能都 超越武帝時的任何一次 文 景期間 黃河也曾決堤 文帝前十二年 168 BC 十二月東郡酸棗堤決 其後 河溢通泗 40這次河決造成的破壞 想必極鉅 可惜缺少災情描述 損失難以評估 武帝以後的天災 大概只有河決比較嚴重 以及兩次因霖雨而生的 水患 建元三年 138 BC 黃河再度於平原郡溢流 其後該地大飢 人 相食 情況確實不容小覷 武帝元光三年 132 BC 春 河水改道 自 頓丘東南流入渤海 五月黃河決於瓠子 東南注鉅野 通於淮 泗 另 決濮陽 氾郡十六 發卒十萬救決河 河決觀 梁楚之地固已數 困 這些紀錄 推算起來都指同時事 可知元光三年南北決口不止一 處 41瓠子的堤決一直要到元封二年 109 BC 才填堵成功 其時氾濫 已逾 20 年 武帝元鼎二年 115 BC 關東大水 平原 勃海 太山 東郡溥 被災害 餓死者以千數 武帝遣使者虛郡國倉廩以賑貧民 又募豪富人 相貸假 尚不能相救 乃徙貧民於關西 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 七十 餘萬口 衣食皆仰給縣官 42這次災情 以實徙民數 70 多萬計算 已 極嚴重 但不知未徙者總數多少 元鼎三年三月 水冰 接連四月雨 40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41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42 參閱 漢書 卷 6 武帝紀 頁 182 卷 74 魏相丙吉傳 頁 3137 漢 司馬遷著 劉宋 裴駰集解 唐 司馬貞索隱 唐 張守節正義 史記 北 京 中華書局 1972 點校本 以下簡稱 史記 卷 30 平準書 頁 1425

21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67 雪 多重的氣象災害引發大規模的人相食危機 涵蓋關東十餘郡之 廣 43 當然 武帝時還發生極大型蝗災 太初元年 104 BC 遣李廣利?-89 BC 發天下讁民西征大宛 此時 關東蝗大起 蜚西至敦煌 44 蝗蟲肆虐的範圍罕見之廣 大約由東向西蔓延整個華北地帶 可以說是 自秦代以來最大的一次蝗害 武帝時期河患 水災及蝗禍的災荒 嚴重肆虐漢帝國主要經濟區 然而程度上仍不能和元帝期的自然災害相比擬 最多與文 景時期相 當 但武帝時的流民浪潮及人相食事件 規模與次數 卻都比文景 元 成二期來得大 來得多 武帝元封四年 關東出現 200 萬口流民 數目之大 乃兩漢史所僅 見 關於此事 武帝紀 平準書 及 食貨志 都未見載 45武帝 一朝 大規模流民有多起 其時內外多故 事變叢脞 可能因此忽略 但此事既見於 史記 石慶傳 年代清楚 漢書 不但承襲 內 容還頗有增補 因此並非無中生有 該事件之敘述 繫於丞相石慶?-103 BC 任上最後一次尷尬遭遇 以呈現武帝所用丞相 多 文深謹慎 無 他大略 的凡庸之輩 漢書 載 元封四年 關東流民二百萬口 無名數者四十萬 公卿議欲請徙流 民於邊以適之 上以為慶老謹 不能與其議 乃賜丞相告歸 而案 御史大夫以下議為請者 慶慚不任職 上書曰 城郭倉廩空 虛 民多流亡 罪當伏斧質 上不忍致法 願歸丞相侯印 乞骸骨 歸 避賢者路 漢書 卷 27 中之下 五行志中之下 頁 史記 卷 123 大宛列傳 頁 史記 孝武本紀 非原貌 已難究論 資治通鑑 於漢史裁斷極精 亦不見書 羅彤華的專著對兩漢流民的研究頗深入 惜亦未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見羅彤華 漢 代的流民問題 臺北 學生書局 1989 第三章及其他相關章節 46 漢書 卷 46 萬石衛直周張傳 頁 2197 又見 史記 卷 103 萬石張叔 列傳 頁 2768 文較約省

22 陳 68 彥 良 200 萬口的規模實在太大 其中 無名數 的 40 萬 應該是流浪太久的 流民 戶簿名籍已喪失至少超過一年 其他 160 萬 則應該是新增流民 屬籍尚在 猶有歸家的可能 47對此 朝廷非常棘手 48但也難任其生 滅 皇帝召集廷議 公卿的結論 是採行像前述元鼎二年 115 BC 徙 民於新秦中 及元狩四年 119 BC 關東遭雨雪及水澇之災後 徙貧民 於隴西 北地 西河 上郡 會稽的作法 但那兩次遷徙的流民數 70 餘萬 費用即以億計 非造成 用度不足 則 縣官大空 49故勢 難再行 由於問題難解 武帝對石慶的耄默頗感不滿 石慶遂謝罪告歸 但 武帝看到石慶的奏本大為慍怒 以 醜惡之辭 痛罵之 而話中隱藏的 訊息 足以說明這事件真正的涵義 上報曰 河水滔陸 泛濫十餘郡 隄防勤勞 弗能陻塞 朕 甚憂之 問百年民所疾苦 惟吏多私 徵求無已 去者便 居者 擾 故為流民法 以禁重賦 切比閭里 知吏姦邪 委任有司 然則官曠民愁 盜賊公行 往年 赦殊死 無禁錮 咸自新 與更始 今流民愈多 計文不改 君不繩責長吏 而請以興徙四十萬 口 搖蕩百姓 孤兒幼年未滿十歲 無罪而坐率 朕失望焉 今君 上書言 倉庫城郭不充實 民多貧 盜賊眾 請入粟為庶人 夫懷 知民貧而請益賦 動危之而辭位 欲安歸難乎 君其反室 50 在痛罵之前 武帝交代親身經歷 先前備嘗艱辛 終於塞住瓠子決口 於是巡行天下 問民疾苦 過程中發現百姓最痛苦的其實是 重賦 47 漢代每年案比 編造戶口簿籍 此謂 名數 如脫籍超過一年 即成無名數之民 參 閱王毓銓 民數與漢代封建政權 中國史研究 1979 年第 3 期 北京 頁 葛劍雄推論 當時關東人口約二千多萬 則流民已佔近 10% 而無名數即脫離戶籍的 已佔總數的近 20% 這些數字的涵義值得細味 參閱葛劍雄 西漢人口地理 頁 兩次徙民分別見 史記 卷 30 平準書 頁 1425 漢書 卷 6 武帝紀 頁 漢書 卷 46 萬石衛直周張傳 頁 2198

23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69 故申嚴禁 武帝自言 惟吏多私 徵求無已 去者便 居者擾 故為流 民法 承認官吏收取橫暴 且解釋百姓之所以流亡 乃因深知 去者 便 居者擾 故乾脆出逃 才能避免 吏 的荼毒 可見 流民法 主要是為防範官吏騷擾百姓 徵求無已而訂的法律 武帝還說 過去吏 民有罪 都已赦除 希望改過自新 但今日 流民愈多 計文不改 官曠民愁 盜賊公行 顯然犯者依舊 吏治還在敗壞 流民法徒成 具文 皇帝最後直白地問 這無名數 40 萬口生計無著 流浪在外已經 多年 堪復承受長途遷徙簸蕩 且經費何來 再徵更多稅 益賦 嗎 此處先要釐清的是 元光三年瓠子河決後 梁 楚為直接受災之地 流民應由此發源 元封二年 遣汲仁 郭昌發卒數萬塞河堤 堤成 築 宮宣房 而導河北行二渠 復禹舊迹 而梁 楚之地復寧 無水災 51 史 漢 皆清楚敘明 河患至此平息 故兩年後的 200 萬口流民與 河決及水災似無必然關係 52然而是不是因為天旱之故 武帝紀 載 該年 夏 大旱 民多暍死 53但兩漢史中出現大旱者有 30 多次 54這 次旱災等級不算最高 宣帝本始三年 71 BC 大旱 東西數千里 51 漢書 卷 29 溝洫志 頁 1684 史記 卷 29 河渠書 頁 最可證明的是 河患已在兩年前平息 而 200 萬口中的 80% 160 萬 是一年內的新流 民 參考註 47 引王毓銓文 另 漢書 溝洫志 載 自塞宣房後 河復北決於 館陶 分為屯氏河 東北經魏郡 清河 信都 勃海入海 廣深與大河等 故因其自 然 不隄塞也 這個紀錄不置年月 無災情描述 再則由 因其自然 不隄塞 推 測沒有嚴重災情 且河道走的是信都 渤海方向的北線 亦非關梁 楚之地 見 漢 書 卷 29 溝洫志 頁 漢書 卷 6 武帝紀 頁 195 關於 暍死 注曰 中熱而死也 其事 本罕 兩漢史中亦僅見此例 推測乃是災民流離在外 氣弱體虛 且水漿不便 饑渴 交加 故中暑死亡 故事實應該是民流在前 暍死 在後 簡言之 是饑民流亡所致 之結果 可以認為 正由於流民總數達 200 萬 才足以使中暑事件頻傳 54 這之前 惠帝五年 190 BC 文帝前九年 171 BC 後六年 158 BC 夏 景帝中 三年 147 BC 秋 後二年 142 BC 十月 各出現一次 大旱 文帝前三年 177 BC 天下旱 後六年春則出現 天下大旱 參考附表一的整理

24 陳 70 彥 良 更早的文帝後六年 158 BC 天下大旱 55但這兩個時間都無流民 的紀錄 元封四年的旱情 與流民 200 萬的規模不相匹配 綜合上述時間背景 以及分析武帝和石慶的對話內容 可以看出幾 點訊息 56第一 河決不是導致流民直接原因 天旱也不是主要理由 第二 知吏姦邪 顯示吏道極不良 第三 吏多私 徵求無已 計 文不改 顯示行政極貪瀆 無效率 第四 賦稅無端加重 萬民不堪負 荷 第五 徙置流民的成效不彰 政府欠缺經費 無法再徙 第六 朝 廷既提不出辦法 故問題從未解決 在對話中 武帝只知繩責長吏 但還原當時情境 其實背後有更多 武帝個人決策以及行事風格的因素 地方官員最多只擔負一部分責任 這些因素導致政苛民擾 官僚得以上下其手 奸取利益 57深抉其因 武帝自建元 BC 以後 即強勢推出一波波不合理的財經政 策 自文 景以來逐步奠定的社會秩序和經濟基礎 幾乎瓦解 如 鹽 鐵論 所概括 建元之始 崇文修德 天下乂安 其後 邪臣各以伎藝 虧亂至治 外障山海 內興諸利 楊可告緡 江充禁服 張大夫革令 杜周治 獄 罰贖科適 微細並行 不可勝載 夏蘭之屬妄搏 王溫舒之徒 妄殺 殘吏萌起 擾亂良民 當此之時 百姓不保其首領 豪富莫 必其族姓 其禍累世不復 瘡痍至今未息 漢書 卷 27 中之上 五行志中之上 頁 參考附表一的整理 56 其中還可見武帝確有憂民之心 似非亡國之主 故 失望焉 但武帝單靠憂民之心 無法解決 200 萬人長期無家可歸的困境 57 苛政與流民的關係 也可由成帝鴻嘉四年 16 BC 詔書看到 數敕有司 務與行寬 大 而禁苛暴 訖今不改 一人有辜 舉宗拘繫 農民失業 怨恨者眾 傷害和氣 水 旱為災 關東流冗者眾 青 幽 冀部尤劇 朕甚痛焉 據成帝所言 表面上水 旱為災 而至流冗 實情為有司苛暴 造成 農民失業 故水 旱一來 便致民流 參閱 漢書 卷 10 成帝紀 頁 漢 桓寬撰 王利器校注 鹽鐵論校注 定本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 卷 28 國疾 頁 334

25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71 其他財經政策俱見 平準書 與 食貨志 不再復述 這裡僅簡單點 出 武帝的各次改幣 及算緡 告緡政策在元鼎四年 113 BC 以前都 已完成 而鹽鐵壟斷 均輸 平準等政策 在元封元年 110 BC 桑弘 羊 BC 為治粟都尉領大農後 得到全面貫徹 再三年 關東即 出現 200 萬口流民 可見因無法承受眾多錯誤政策 以及貪官汙吏的打 擊 人民生計剝奪殆盡 在這樣的政經大環境之下 無災易變為有災 另 一方面是無天災則有官災 小災則釀成大災 若遭水旱 百姓便被迫 流離 受盡饑餒困苦 家破人亡 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存在多年 如前述元狩四年 元鼎二年各有至 少 70 萬以上的流民 59釐清各時代背景 並將各代流民多寡略做比較 便可以得到正確的理解 關東 200 萬流民的事件 正是武帝時期國家政 策與自然災害結合促成的複合災荒所造成 萬流民最後何去何從 政府有無安輯之策 如何解決 傳世文 獻並無明確記載 漢書 食貨志 指出 武帝末年 悔征伐之事 漸補其過錯 封丞相田千秋?-77 BC 為富民侯 有象徵意義 再以趙 過為搜粟都尉教行代田 以廣農耕 61實質的寬政惠民措施當還有其他 59 漢武帝時期 3 次流民事件 在兩漢有明確數字的史料中 其規模或可位居前 3 名 其他 流民規模可相彷彿的例子 有西漢成帝時 流散冗食 餒死於道 以百萬數 哀帝建 平二年 5 BC 陰陽錯謬 歲比不登 天下空虛 百姓饑饉 父子分散 流離道路 以十萬數 王莽末 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 及東漢桓帝永興元年 郡國三十二蝗 河水溢 百姓飢窮 流宂道路 至有數十萬戶 冀州尤甚 但成帝那次的記載出於谷 永?-9 BC 的奏對 乃成帝執政時期或是自營建昌陵 BC 以來流民數量的總 括 再者成帝雖政道紕謬 擬於武帝 而災變之頻亟 實超越武帝之時 其他 3 條案例 都缺乏具體人數 參閱 漢書 卷 85 谷永杜鄴傳 頁 3462 卷 81 匡張孔 馬傳 頁 3358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4177 以及 後漢書 卷 7 孝桓 帝紀 頁 食貨志 載武帝 外事四夷 內興功利 役費並興 而民去本 董仲舒 BC 因此上書 懇言 薄賦斂 省繇役 以寬民力 然後可善治 但 仲舒死後 功費愈 甚 天下虛耗 人復相食 可見問題不僅止是流民而已 參閱 漢書 卷 24 上 食貨志上 頁 漢書 卷 24 上 食貨志上 頁 1138

26 陳 72 彥 良 因此到武帝晚年情況應該稍稍變好 62但元封四年到武帝死 87 BC 還 有整整 20 年 若真要追究 據班固 所言 孝武奢侈餘敝師 旅之後 海內虛耗 戶口減半 63則很可能的推測 200 萬口流民應大 多數已包含在那 減半 的部分矣 64 最終得等到霍光?-68 BC 輔政 昭帝上臺 86 BC 改政寬民 於是流民稍還 進而田野益闢 頗有畜積 國家社會元氣才算恢復 霍 光知時務之要 輕繇薄賦 與民休息 65這個方針為宣帝所繼承 在 昭 宣二帝的努力下 不僅對外戰事大大減少 諸如豁免田租 更賦 諸給中都官者 且減之 罷鹽鐵榷酤 66減鹽價 解除經濟管制 如 民以車船載穀入關者 得毋用傳 67 等等 盡付諸實行 以及尚德 緩刑 獄刑號為平矣 諸善政 68都得到落實 在這樣的政治經濟條 件下 吏稱其職 民安其業 69而成中興之業 所以 儘管宣帝本 始三年發生橫跨東西數千里的大旱災 並未見大規模流民 一直要到新 莽時期才又出現 參閱田餘慶 論輪臺詔 歷史研究 1984 年第 2 期 北京 頁 漢書 卷 7 昭帝紀 頁 戶口減半 的真正含意 宣帝時夏侯勝的敘述解釋得很清楚 天下虛耗 百姓流離 物故者半 即指約 50%的人口非自然死亡 若依葛劍雄的算法 則武帝統治 四十多 年間 總人口約減少了四百萬 但參酌夏侯勝的廷議 這算法似乎有些保守 參閱 漢 書 卷 75 夏侯勝傳 頁 3156 葛劍雄 西漢人口地理 頁 漢書 卷 7 昭帝紀 頁 233 霍光的新法 基本上是遵從孝文之政而來 史 言杜延年?-52 BC 見國家承武帝奢侈師旅之後 數為大將軍光言 年歲比不登 流民未盡還 宜修孝文時政 示以儉約寬和 順天心 說民意 年歲宜應 光納其 言 舉賢良 議罷酒榷鹽鐵 皆自延年發之 可證 參看 漢書 卷 60 杜周傳 頁 漢書 卷 7 昭帝紀 頁 漢書 卷 8 宣帝紀 頁 漢書 卷 51 賈鄒枚路傳 頁 2368 卷 23 刑法志 頁 漢書 卷 7 宣帝紀 頁 約莫要到元 成多災期 流民才重新成為嚴重問題 昭 宣時期災害較少 大規模流 民之消失與此亦有關係 但本始三年夏的大旱是一個試金石 能大大減少流離饑饉

27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73 五 陰陽錯謬 之外 新莽農業崩潰之由 過去學界對王莽政權敗亡的認識 長期以來以豪族大姓為中心的社 會史解釋居於主流 如楊聯陞 瞿同祖 勞榦 余英時等都認為王莽新 朝的建立與崩解 與豪族有密切關係 71也有學者將視角轉換至自然 環境因素 如畢漢思和陳啟雲認為 黃河改道是大量饑民湧現 以及流 民為盜的主因 也是王莽政權敗亡最重要的 第一因 陳良佐則注意 到氣候的作用 指出西漢自元帝以後進入小冰期 王莽時代 低溫和 旱災達到高峰 整個時期都是氣候異常 東漢桓靈年間也是如此 72 其解釋雖隱而不宣 但已將寒燠失度 水旱不節等氣候變異的現象與王 莽政權的速亡相聯結 王莽時代由於混亂的政治經濟制度造成的人禍 終促成其政權垮 臺 此一史實昭昭彰著 所謂 第一因 者 應該在這裡尋找 各地豪 傑趁勢崛起 無論出於自保 理想或投機 都是政經失序的時代條件下 之必然現象 王莽傳 的記述即可見端倪 而新莽時期的混亂 到底 是氣候 自然或政經失序的因素居多 答案應可從史料抽絲剝繭得出 而如前文指出的 寒溫失常現象在王莽時期確實存在 但總的災害頻率 和重災密集度 王莽時期並不是最高 以下要說明 王莽新朝的災難與 荒歉 大抵皆由其錯誤的施政造成 平順過渡 實不能不歸功於當時朝廷政策之正確 71 參閱楊聯陞 東漢的豪族 清華學報 第 11 卷第 4 期 1936 北京 頁 瞿同祖 漢代社會結構 上海 世紀出版集團 2007 頁 勞榦 漢 代的豪強及其政治上的關係 收入氏著 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上冊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 頁 余英時 東漢政權的建立與士族大姓的關係 新 亞學報 第 1 卷第 2 期 1956 香港 頁 近則有崔向東同此見 參閱崔向 東 漢代豪族地域性研究 北京 中華書局 2012 頁 陳良佐 從春秋到兩漢我國古代的氣候變遷 兼論 管子 輕重 著作的年代 新史學 第 2 卷第 1 期 1991 臺北 頁 42 陳良佐 再探戰國到兩漢的氣候變 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 67 本第 2 分 1996 臺北 頁 379

28 陳 74 彥 良 事實上 王莽的敗亡徵兆 已在沿邊諸郡的大規模暴亂與饑荒暴露 無遺 先是始建國二年 10 王莽無端改匈奴璽為章 更名單于為降 奴服于 遂引起入寇 王莽新即位 即怙府庫之富欲立威 派出 12 大將 褊裨以下 180 人 募天下囚徒 丁男 甲卒三十萬人 轉眾郡委輸五 大夫衣裘 兵器 糧食 長吏送自負海江淮至北邊 使者馳傳督趣 欲以夷滅匈奴 將軍嚴尤?-23 素有智略 極力勸阻他的愚行 但王 莽轉兵穀如故 以軍興法從事 天下騷動 已播下災亂的種子 73 從王莽發跡的歷程看 其取得政權過程計畫周全 步驟綿密 但即 真之後的施政 則全憑一己之喜怒 毫無章法 始建國三年 他令諸軍 先到者暫屯於邊郡 等待出兵 但諸將在邊無所事事 致使吏士放縱而 無紀律 持續調兵使 內郡愁於徵發 民棄城郭流亡為盜賊 幷州 平 州尤甚 於是王莽加派中郎將 繡衣執法各 55 人 分填緣邊大郡督禁 但這批人 便為姦於外 撓亂州郡 貨賂為市 侵漁百姓 各為 權勢 恐猲良民 妄封人頸 得錢者去 蓋王莽統御失中 官將怙惡 有以致之 而他的盲動輕舉 浮濫發兵 盡放不收 後勤軍需體系無法 有效運作 則是主因 諫大夫如普巡察邊兵回來 只簡單說了一句 軍 士久屯塞苦 邊郡無以相贍 道盡困境之緣故 總之 沿邊平民不堪 兵將荼毒 紛紛逃逸 邊區社會經濟結構瀕臨崩解 到了天鳳元年 14 形成 緣邊大飢 人相食 的慘狀 不僅如此 匈奴再次入寇 邊民散 亡 流入內郡 為人奴婢 為禁止這種情形繼續發生 王莽甚至下 令 敢挾邊民者棄市 74 百姓已到人吃人地步 可以想像身陷絕域邊緣官兵的恐懼難安 天 鳳二年 15 士兵已三年未調返 塞下穀貴糧缺 縣官亦無力供食 五原 代郡的官卒無法忍受 成群結隊起為盜賊 轉入他郡 王莽遣將 調兵 結合郡縣武力討擊之 經年才獲平定 但沿邊諸郡早已大空 原 73 此段引文俱見 漢書 卷 99 中 王莽傳中 頁 卷 94 下 匈 奴傳下 頁 此段引文俱見 漢書 卷 99 中 王莽傳中 頁

29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75 本 北邊自宣帝以來 數世不見煙火之警 人民熾盛 牛馬布野 自 王莽構難匈奴 邊民死亡係獲 又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 吏士罷弊 數年之間 北 邊虛空 野有暴骨矣 75 隗囂?-33 後來數落王莽逆人大罪之一 緣邊之郡 江海之濱 滌地 無類 76就是指這情況而言 77不僅如此 邊郡的問題延燒到內地 漢 書 食貨志 載 邊兵二十餘萬人仰縣官衣食 用度不足 數橫賦歛 民俞貧困 常 苦枯旱 亡有平歲 穀賈翔貴 78 這是因為對邊兵的輸送饋食負擔沉重 過程又無效率 導致經費短絀 只有擴張稅項 橫斂亂賦 內郡之民病困更甚 而這種多加出來的賦斂 75 漢書 卷 94 下 匈奴傳下 頁 後漢書 卷 13 隗囂公孫述列傳 頁 王莽天鳳年間邊軍的駭人遭遇 簡牘中亦有反映 今查敦煌新莽殘簡 天鳳年間多見 饑餒之辭 可與史書相互參證 如以下諸簡 羸瘦困亟 閒以當與第一輩兵俱去 以 私泉獨為糴穀 敦 41 送食連常逋 不以時到 吏士困餓 毋所假貸 敦 102 橐佗持食救吏士命 以一郡力足以澹養數十人 敦 124 糧食孚盡 吏士飢餒 馬畜物故什五 人以食為命 敦 135 〼 相助為省艱顧 致不可不食耳 何敢望肉 願勅 敦 136 茍當事宜 此所謂權也 然則不 澹 飢餓幷至 必且為憂累 敦 171 閒以戊部餓乏 求至省減吏士 廩分 振罷羸 敦 971 以上諸簡編年都在天鳳四年 17 充分顯示芻秣已盡 糗糧空乏 吏士困餓 畜馬餒死 而輸食又 常逋 的狀況 軍輸沒有著落 故用 私 泉 糴穀 官兵飢餓 不得不以死馬為食 但情況仍不停惡化 故 何敢望肉 而 茍 當事宜 此所謂權也 然則不澹 飢餓幷至 必且為憂累 橐佗 按 即駱駝 持 食救吏士命 以一郡力足以澹養數十人 則其急迫驚恐絕望之態 躍然出於字外 又 有 郡前以過大軍空室殊不能卒以一月內發也 敦 101 郡空極 亢毋以 自遣 叩頭 敦 160 則似透露緣邊諸郡殘破空虛之慘狀 河西地區要到 更始委竇融 以張掖屬國都尉 又被推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 政亦寬和 上 下相親 晏然富殖 安定 北地 上郡流人避凶飢者歸之不絕 情況才好轉 引文俱 見饒宗頤 李均明 新莽簡輯證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5 頁 後 漢書 卷 23 竇融列傳 頁 漢書 卷 24 上 食貨志上 頁 1144

30 陳 76 彥 良 因為廣泛持久不斷地收取 加上天旱 使穀價飆漲 但應注意 首先是 民俞貧困 才會 常苦枯旱 在此一敘述中 天災仍是附帶 旁 緣的現象 反觀內郡 則是人禍加上天災 天鳳五年青 徐大飢 寇賊蜂起 六年左右 關東已饑旱數年 地皇元年七月風災吹毀王路堂 同月大雨 60 餘日 這些俱屬天災所致無疑 但二年秋 隕霜殺菽 關東大饑 蝗 可能是自然與人事因素參半 三年二月東方歲荒民飢 關東人相食 則緣於王莽數易幣制 擾亂市場 破壞田制 橫徵重稅 官僚貪瀆等造 成生產全面崩潰的人為因素 人口大量死亡的後果是瘟疫的出現 79這 些大多不能算是天災 四月 王莽自認 陽九之阨 與害氣會 究於去 年 以故 枯旱霜蝗 飢饉薦臻 百姓困乏 流離道路 把災沴的 原因歸咎於天氣和上帝 其實都是托詞 班固看穿這類話的虛偽不實 指出王莽歲為此言 以至於亡 80天鳳四年起東方出現多股反叛勢力 五年 赤眉之一支呂母?-18 集團也起於琅邪 此集團初起背景 琅邪女子呂母亦起 引兵入海 其眾浸多 後皆萬數 莽遣使 者即赦盜賊 還言 盜賊解 輒復合 問其故 皆曰愁法禁煩苛 不得舉手 力作所得 不足以給貢稅 閉門自守 又坐鄰伍鑄錢挾 銅 姦吏因以愁民 民窮 悉起為盜賊 莽大怒 81 王莽本欲以赦代勦 無奈隨復為盜賊 之所以如此 據使者所言 乃姦 吏 貢稅與酷法所害 此可見新朝所塑造的政治經濟體制 使百姓 不 得舉手 想 閉門自守 亦不可能 竟至求生無路 自新無門 使者 未有一語及於天災 同時瓜田儀?-21 起事於會稽 莽令費興為荊州牧 責其討平 費興解釋對治方策 荊揚多山澤 民以漁獵採集為業 但新朝 張六筦 79 本段史事及引文 俱參考文末附表一的整理 80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4175 卷 24 上 食貨志上 頁 後漢書 卷 11 劉玄劉盆子列傳 頁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 下 頁

31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77 稅山澤 妨奪民之利 連年久旱 百姓飢窮 故為盜賊 解決的辦法 是曉告盜賊歸田里 假貸犁牛種食 闊其租賦 82簡單說就是掃除苛政 其盜自解 這兩例都清楚顯示 當時盜賊之興起 皆由於吏治不善 法 禁煩苛 貢稅綦重 民不聊生之故 自然災害都佔其次 王莽居攝以後所推行的弊政簡要羅列於下 將之與王莽時期的天 災 以及民變 叛亂爆發的時間相對照 則可知事變之起 多由錯誤政 策在先 以致百姓窮迫無告 鋌而走險 居攝二年 7 五月 更造貨 錯刀 一直五千 契刀 一直五百 大錢 一直五十 與五銖錢並行 民多盜鑄者 始建國元年 9 更名天下田曰王田 奴婢曰私屬 皆不得賣 買 犯令 法至死 制度又不定 吏緣為姦 天下謷謷然 陷刑者眾 又 罷錯刀 契刀及五銖錢 而更作 凡寶貨五物 六名 二十八品 百姓憒亂 其貨不行 於是農商失業 食貨俱廢 民涕泣於市道 始建國二年 10 初設六筦之令 命縣官酤酒 賣鹽鐵器 鑄 錢 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 又令市官收賤賣貴 賒貸予民 收息百月三 犧和置酒士 郡一人 乘傳督酒利 皆用富賈 乘傳求利 交錯天下 姦吏猾民並侵 眾庶各不安生 天鳳三年 16 五月 莽下吏祿制度 吏終不得祿 各因官 職為姦 受取賕賂以自共給 天鳳四年 17 復明六筦之令 每一筦下 為設科條防禁 又一切調上公以下諸有奴婢者 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 天下愈愁 盜賊起 天鳳五年 18 天下吏以不得奉祿 並為姦利 郡尹縣宰家累 千金 莽下詔 公府士馳傳天下 考覆貪饕 開吏告其將 奴婢 告其主 幾以禁姦 姦愈甚 地皇元年 20 建九廟 窮極百工之巧 帶高增下 功費數百 82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32 陳 78 彥 良 鉅萬 卒徒死者萬數 地皇二年 21 轉天下穀幣詣西河 五原 朔方 漁陽 每一郡 以百萬數 欲以擊匈奴 同年 民犯鑄錢 伍人相坐 沒入為官 奴婢 其男子檻車 兒女子步 以鐵鎖琅當其頸 傳詣鍾官 以十 萬數 到者易其夫婦 愁苦死者什六七 軍師放縱 百姓重 困 83 值得注意 在決定東方反叛勢力大擴張的魏郡河決 11 和青徐大飢 18 兩大事件爆發之前 普天之下 已因錢刀寶貨 銅炭 王田 奴婢 鹽 鐵 五均 六筦 吏祿諸惡政 處處出現 吏緣為姦 天下謷謷然 陷 刑者眾 9 農商失業 食貨俱廢 民涕泣於市道 9 姦 吏猾民並侵 眾庶各不安生 10 的景況 如許倬雲所言 漢代農民 生活很大部分依賴市場活動的收入 市場和農耕同樣重要 84但王莽 造 井田 使民棄土業 又 設六筦 以窮工商 85使農耕與市場同時 解體 於是農民生活所賴的資源及途徑盡被剝奪 且其後事變愈多 單 單民犯鑄錢及相坐械赴長安鍾官者就以十萬計 這一連串政經擾動 使 生產體系徹底瓦解 農民流離去鄉 棄土離農 無人耕作 於是三分的 小旱也可以演變為十成的大旱 且田地中蝗蝻從醞釀滋生 發展到大範 圍的爆發性增長 其結果就是地皇三年出現的罕見超級大蝗災 據史載 地皇三年夏 蝗從東方來 蜚蔽天 至長安 入未央宮 緣殿閣 其規模 等級堪與秦始皇四年的蝗蔽天下 漢武帝太初元年 83 漢書 卷 99 上 王莽傳上 頁 4087 卷 99 中 王莽傳中 頁 卷 24 上 食貨志上 頁 1144 卷 24 下 食貨志下 頁 許倬雲著 王勇譯 漢代農業 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及特性 桂林 廣西師範大 學 2005 頁 另參考楊聯陞 從四民月令所見到的漢代家族的生 產 食貨 半月刊 第 1 卷第 6 期 1935 上海 頁 8-11 黃今言 漢代專 業農戶的商品生產與市場效益 安徽史學 2004 年第 4 期 合肥 頁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4170

33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79 關東蝗大起 蜚西至敦煌 平帝元始二年 2 蝗徧天下 86三次特大蝗 災相彷彿 背景也頗雷同 同屬政經擾攘 軍役繁興 棄農廢業的年代 僅元始二年似天災因素較多 王莽不得不發動吏民 同時設購賞捕擊 但此刻恐無暇處理 因同時間流民入關者數十萬 王莽特置養贍官以供 稟食 而 飢死者十七八 87便可推知 有兩實例可說明青 徐地區棄農廢業的主因 王莽末 北海 正屬 青州 遭遇賊寇 百姓莫事農桑 淳于恭?-約 80 耕作不懈 鄉人勸 止他說 時方淆亂 死生未分 何空自苦為 可見政經失序 百姓 絕望 盜賊滿野 身家不保 此時人們惟事茍且 以免浪費體力 因而 生產停頓 遂致荒歉 到了順帝末 李固 為太山太守 北海 左近 時盜賊屯聚經年 郡兵千人 無能制止 李固到任後 悉罷兵 歸農 未滿歲 賊皆弭散 88由此觀之 百姓持耒便是農 握兵便 成盜 歸農或為盜 決定於吏治之清濁與政策之良窳 民皆持耒 則雖 遭水旱 尚可抗禦 若千人持兵 則萬人廢業 稍遇旱荒 螽蝗隨起 不可復制 王莽也知政策錯誤 故其後頻頻下詔停止新政 但國境遼遠 政令 不及 徒增擾亂 地皇三年之後 王莽態度大為轉變 首先是這年二月 下令開倉賑貸 以施仁道 但值此之際 關東已出現人相食慘狀 四月下令開天下山澤之防 勿令出稅 但過沒幾天 遮蔽天空的蝗 蟲大軍從東方飛到長安 攀附城內宮中各建築物 數十萬流民進入關中 到十月 莽知天下潰畔 人民怨恨 決定一併廢除井田 奴婢 山澤 六筦之禁 以及 即位以來詔令不便於民者皆收還之 並特派專員至 各地傳達這個訊息 89但南陽劉氏兄弟等多股義軍已經起兵 事遂不果 王莽此舉為時已晚 86 漢書 卷 27 中之下 五行志中之下 頁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後漢書 卷 39 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 頁 1301 卷 63 李杜列傳 頁 漢書 卷 99 下 王莽傳下 頁

34 陳 80 彥 良 六 水旱十載 和熹鄧后與東漢中期危機的化解 史言東漢自和 安二帝以後中衰 原因固然多端 要之災沴暴增實 是一大因素 安帝永初 以後 水旱十載 非旱即澇 無饑 則蝗 百姓飢荒 更相噉食 的災情擴及京師 境況之悲慘 誠兩漢 史所罕見 可名為 永初之災 90事實上 從災荒史的角度看 安帝 永初 元初 之際 可與新莽天鳳 地皇 獻帝興平 建安之 際相比擬 理應亂亡 非僅中衰 而若綜括和 殤 安 少諸帝為一期 則該期天災之頻繁 亦屬兩漢四百年之最 超過王莽及獻帝 參閱圖一 及文末附表 殤 少享國極淺 有名無實 和帝 安帝在位各為 17 及 19 年 足資研究 和帝初期實際統治者是竇太后?-97 竇氏委任其兄竇憲?-92 為大將軍 兩人掌控內外朝政 竇氏親族多擁大官 有驕縱之名 尤其 竇憲威權震朝廷 陵肆滋甚 91對政治風氣有不良影響 永元四年 92 竇憲有逆謀 和帝迫令自殺 竇氏瓦解 此後和帝親政 史言竇氏專政 外戚奢侈 賞罰過制 倉帑爲虛 92但仍有可 以稱道者 竇后甫聽政 即罷國營鹽鐵 其議始出於馬棱 章和二年 88 京師旱 93時穀貴民飢 棱 奏罷鹽官 以利百姓 馬棱為廣陵太守 賑貧羸 薄賦稅 興復陂湖 溉田二萬餘頃 吏民刻石頌之 94由其行 事 可見濟貧 薄稅與罷廢鹽官 非不相關 而實同為嘉惠民生的善政 90 後漢紀 載 元初二年 115 春 自上即位 至于是年 頻有水旱之災 百姓飢 饉 則災害之流行 應自安帝即位的延平元年 106 起算 見 後漢紀 卷 16 孝安皇帝紀上 頁 後漢書 卷 23 竇融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43 朱樂何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4 孝和孝殤帝紀 頁 後漢書 卷 24 馬援列傳 頁 862

35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81 竇太后卒從其議 詔書可見 自武帝鹽鐵官營以來 吏多不良 動失 其便 意指貪瀆盛行 官民俱無利 此時再復官營 未利反害 故 罷其禁 95 和帝親政以後 放權讓利的財經方針基本上沒有改變 和帝雖年少 但對於吏治情偽頗有掌握 永元五年 93 和帝 15 歲 二月丁未之詔顯 示出這一點 往者郡國上貧民 詔書實覈 欲有以益之 而長吏不能躬親 反更徵召會聚 令失農作 愁擾百姓 此時下詔 是因去年秋麥有損 國家恐民食不足 欲地方上報尤困貧 不能自存的戶口人數 但官員行事粗糙 為計量家戶資財多寡 算及鍋 碗 愁擾百姓 且 貧人既計釜甑以爲資財 懼於役重 多即賣之 以 避科稅 豪富之家乘賤買 故得其饒利 96說明窮人生計所資全給富 者巧取豪奪 結果下戶貧迫更甚 和帝時雖災害迭見 黎民流離 朝政或病於苛碎 97但主政者不僅 實施 勿復受獻 徹膳損服 舉實流冗 開倉賑廩 等治標之 舉 還多次力推削減支出 減免稅賦 惠民讓利的治本政策 如永元五 年二月詔 省減內外廄及涼州諸苑馬 自京師離宮果園上林廣成囿悉以 假貧民 恣得采捕 不收其稅 六年詔 流民所過郡國皆實稟之 販賣 者勿出租稅 九年詔 山林饒利 陂池漁採 以贍元元 勿收假稅 98 范曄 孝和帝紀 末總評東漢前中期的施政成果 很值得參考 自中興以後 逮于永元 雖頗有 張 而俱存不擾 是以齊民歲增 99 闢土世廣 95 其詔曰 孝武皇帝致誅胡 越 故權收鹽鐵之利 而吏多不良 動失其便 以違 上意 先帝恨之 故遺戒郡國罷鹽鐵之禁 縱民煮鑄 入稅縣官如故事 參見 後漢 書 卷 4 孝和孝殤帝紀 頁 以上引文 俱見 後漢書 卷 4 孝和孝殤帝紀 頁 175 正文及注 97 後漢書 卷 48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4 孝和孝殤帝紀 頁 後漢書 卷 4 孝和孝殤帝紀 頁 195

36 陳 82 彥 良 這論斷給了永元之政相當正面評價 重要的是 范氏點出東漢中期有齊 民歲增 闢土世廣的成績 是和帝 俱存不擾 實行正確的統治方針 的結果 元興元年 105 和帝死 接下來殤帝沖齡而亡 於是安帝被立 故 太后鄧氏得以自同年起聽政 直到建光元年 121 殂歿止 鄧后之兄騭?-121 延平元年 106 拜為車騎將軍 儀同三司 遂預朝政 鄧氏主政期間 內遭十載水旱 外則西羌亂夏 連十餘年 100災變 禍難紛至沓來 延平元年 自夏以來 陰雨過節 煗氣不效 似乎氣 溫已嚴重失常 故六月中 37 郡 國水災 致此年大水傷稼 倉廩為虛 101 其後四個月內接連 6 州大水及 4 州大水 從此進入長達近 10 年的災害 高峰期 在高峰期內 連年不登 穀石萬餘 灾異蜂起 寇賊縱 橫 102高峰期之後 雖偶見豐穰 但災害仍舊 地震坼裂 水雨傷稼 大風殺人無歲無之 如元初二年 115 詔言 被蝗以來 七年于茲 今 帬飛蔽天 為害廣遠 主政者 灾異不息 憂心悼懼 103如前文及附 表所述 安帝時災害之猖獗 實遠超過兩漢其他分期 漢室得以渡過這段重災肆虐的高峰期 實有賴執政的鄧太后推行寬 恤民瘼的政策 鄧氏初柄政 立刻裁減宮中的人力與諸多靡費 郡國上 貢物品皆減其過半 悉斥賣上林鷹犬 其蜀 漢釦器九帶佩刀 並不復 調 又御府 尚方 織室錦繡 冰紈 悉令省之 又止畫工 39 種 免遣者諸園宮人 人 104 鄧氏自覺權勢太盛 恐連累朝政 敗壞治道 故逕自下詔 請首都 及南陽地區相關官員 積極糾核鄧家姻戚賓客 詔告曰 每覽前代外戚賓客 假借威權 輕薄謥詷 至有濁亂奉公 爲人患 100 後漢書 志 16 五行四 頁 後漢書 卷 4 孝和孝殤帝紀 頁 197 志 18 五行六 頁 後漢書 卷 51 李陳龐陳橋列傳 頁 1688 卷 4 孝安帝紀 頁 後漢書 卷 4 孝安帝紀 頁 後漢書 卷 10 上 皇后紀上 頁 422

37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83 苦 咎在執法怠懈 不輒行其罰故也 今車騎將軍騭等雖懷敬順之 志 而宗門廣大 姻戚不少 賓客姦猾 多干禁憲 其明加檢敕 勿相容護 105 自是親屬犯罪 無所假貸 主政者這種自我約束 公正無私的做法 可 謂整飭吏治的最佳模範 鄧后自言 永初之際 人離荒厄 朝廷躬自菲薄 去絕奢飾 食 不兼味 衣無二綵 106這一點 鄧騭也有功勞 時遭元二之災 人士荒飢 死者相望 盜賊群起 四夷侵畔 騭等 崇節儉 罷力役 推進天下賢士何熙 祋諷 羊浸 李郃 陶敦等 列於朝廷 辟楊震 朱寵 陳禪置之幕府 故天下復安 107 孝安帝紀 皇后紀 崇節儉 罷力役的詔令所見多有 非僅止上 述諸例 今綜合鄧后所實施之政策 而有助於社會元氣恢復者 主要旨 趣約有九點 減國用 禁奢侈 糾長吏 懲貪苛 開倉稟 賑流民 調 租米 徙尤貧 開池苑 假公田 盡地力 給種餉 修渠道 溉田疇 除租稅 免算賦 褒循吏 顯忠良 而歸納其核心要點 無非徹底做到 整齊吏治 寬政惠民而已 這九條方針 固是史書常見的治平法則 無足多言 但在東漢中至 晚期歷史統治階層裡 俱能實行者 洵屬少見 以往治漢史之學者 比 較少注意到東漢中期災難頻傳的永初 元初年間 和熹鄧后屢施惠政 紓解民困 化除民厄 用行動緩解東漢王朝的重大危機 所做出的貢獻 值得提及的 是鄧太后為達到整齊吏治 寬政惠民的目的 苦心孤詣地 找機會褒崇循吏 顯拔忠良的作為 試舉一例 105 後漢書 卷 10 上 皇后紀上 頁 鄧后此舉 樊宏?-51 調和陰陽 寔在節儉 的建言亦有影響 參閱 後漢書 卷 4 孝安帝紀 頁 228 卷 32 樊宏陰識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16 鄧寇列傳 頁 614 按 元二 舊以為元元之誤 高文釋為 元年 二年之災 義較勝 參閱高文 漢碑集釋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 頁 96 引文又見於 後漢紀 卷 17 孝安皇帝紀下 頁 327 字句稍不同

38 陳 84 彥 良 王渙?-105 字稚子 州舉茂才 為溫縣令 縣內多姦猾 渙以方 略討擊 境內清夷 商人露宿於道 其有放牛者 輒云以屬稚子 終 無侵犯 後來官洛陽令 以平正居身 得寬猛之宜 為人極有幹 才 冤嫌久訟 歷政所不斷 法理所難平者 莫不曲盡情詐 壓塞群 疑 又能以譎數發擿姦伏 京師以為渙有神算 但這些都還不是王渙 最受愛戴的理由 下面敘述可知其故何在 元興元年王渙病卒 百姓得 知此訃 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 致奠醊以千數 渙 喪西歸 道經弘農 民庶皆設槃桉於路 吏問其故 咸言平常持米到洛 爲卒司所鈔 恆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 不見侵枉 故來報恩 108 東漢吏治有某種結構性的貪瀆因子在其中 由 平常持米到洛 爲卒司 所鈔 恆亡其半 即可見微知著 而王渙在任之時 做到讓農工商士 不見侵枉 所以民思其德 感其惠 故特為立祠祭拜 每食輒弦歌而 薦之 但該故事尚有深義 以此例粗估可得 在東漢中期 貪官汙吏產生 的影響 可能是遠超過農工商業總值 50%的成本 此因 恆亡其半 的 情況 是在穀物收割碾成米且運到市場而尚未賣出前被掠奪 百姓對 於幫助他們謀取福利的父母官 恩情之深 溢於言表 范曄特別提到王 渙治溫縣時 商人露宿於道 牛隻放散於野 終無侵犯 百姓生命 財產受到保障 再而他的早死 令 市道咨嗟 這些訊息提示 官僚 清廉與吏治整飭乃民生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 一旦少了這個基礎 將使 市場遭到破壞 導致生計摧殘及財產損失 鄧太后於永初二年 107 特別下詔褒揚王渙 夫忠良之吏 國家所以爲理也 求之甚勤 得之至寡 故洛陽 令王渙 秉清脩之節 蹈羔羊之義 盡心奉公 務在惠民 功業未 遂 不幸早世 百姓追思 爲之立祠 自非忠愛之至 孰能若斯者 108 本段關於王渙的敘述及引文 參見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39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85 乎 今以渙子石爲郎中 以勸勞勤 109 類似詔書別處未見 循吏傳 中亦僅此一例 故意義不可輕忽 它的 重要性 在於讓我們知道王渙身處貪濁之世 以一身之清廉與幹練 為 百姓牟求福利 而鄧氏的褒揚 正可以顯示 求忠良之吏 讓這些人 盡 心奉公 務在惠民 無妄發賦 念在理冤 110為鄧后的施政理念 鄧氏在位時 政尚寬憫 以恤民為意 又可由鐔顯的例子看到 鐔 顯任豫州刺史時 天下飢荒 競為盜賊 州界收捕萬餘人 顯愍其困 窮 自陷刑辟 輒擅赦之 111鐔顯放縱盜賊 其實是飢民 自覺於 職有虧 遂自劾奏 有詔勿理 後來還遷升長樂衛尉 可見地方官以寬 惠取代武力清勦的做法 得到朝廷認同 循吏傳 中最接近王渙寬政惠民事跡的 有桓帝時期的孟嘗 孟 嘗曾任合浦太守 此地以商販貿糴及海中採珠為主業 在他到任之前 宰守並多貪穢 詭人採求 不知紀極 112怪的是海珠從此消失 都 移轉到交阯地界 於是合浦郡行旅不至 人物無資 貧者餓死於道 孟 嘗到官後 革易前敝 求民病利 曾未踰歲 去珠復還 百姓皆反其業 商貨 流通 稱爲神明 113 一年之內 市場回歸熱絡 邊民重獲生機 這樣一位有突出治績的循吏 朝官推薦於桓帝 卻 竟不見用 卒于家 114 對比王渙和孟嘗的遭遇 則和安與桓靈兩期 雖同遭水旱疾癘之 災 但在前者 東漢王朝傾而未絕 漢德雖衰 民心猶在 在後者 則 貪饕劫掠 政教蹉跌 漸亂以至於亡 其故何在 可以思過半矣 115范 109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2469 後二句見注所引 古樂府歌 的內容 111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76 循吏列傳 頁 漢季世非無清正之吏 除孟嘗外 另有 招還流亡 假賑貧人 的虞詡?-137 小

40 陳 86 彥 良 曄之評平實公允 自太后臨朝 水旱十載 四夷外侵 盜賊內起 每聞人飢 或達旦 不寐 而躬自減徹 以救災厄 故天下復平 歲還豐穰 116 在艱困的處境之下 天下復平 歲還豐穰 可說已給和熹鄧氏最好 的評價 117 元初五年 118 平望侯劉毅上書安帝頌鄧氏德政 杜絕奢盈之 源 防抑逸欲之兆 菲薄衣食 躬率群下 損膳解驂 以贍黎苗 所言屬實 無虛誑語 至於鄧氏是否如他所說 惻隱之恩 猶視赤子 雖無法證明 但 克己引愆 顯揚仄陋 政非惠和 不圖於心 則是史實俱在 條條可徵 他點出鄧后主政的中心精神 崇晏晏之政 敷在寬之教 是貼切入神的概括 劉毅總論鄧氏 丕功著於大漢 碩惠加於生人 118亦非溢美茍頌之辭 民有罪 多所容貸 的史弼?-約 180 修德清靜 百姓以安 的陳寔 等人 但與和熹之政相比 這些人德業懿範之所由 非在朝當局的主要方針 諸人事 跡見 後漢書 卷 58 虞傅蓋臧列傳 頁 1869 卷 64 吳延史盧趙列傳 頁 2111 卷 62 荀韓鍾陳列傳 頁 後漢書 卷 10 上 皇后紀 頁 鄧氏死後 朝政遂衰 范曄指出 原因一在於安帝左右近倖 如乳母王聖?-約 125 樊豐?-125 謝惲?-125 之輩 便孽黨進 驕溢不法 元舅耿寶?-125 皇后 兄弟閻顯?-125 等並用威權 傾搖朝廷 二在於安帝自身無法割情欲之歡 罷宴私之 好 如 初政已來 日月未久 費用賞賜已不可筭 斂天下之財 積無功之家 帑藏單 盡 民物彫傷 奢靡敗政的情況 與鄧太后儉約為國完全相反 故其結果大異其趣 於自然災害何有哉 史言安帝少號聰明 故鄧太后立之 及長 多不德 故然 至 於桓 靈 穢政更多 天下日亂 如靈帝多蓄私臧 收天下之珍 每郡國貢獻 先輸 中署 名為 導行費 呂強?-184 諫曰 調廣民困 費多獻少 姦吏因其利 百 姓受其敝 又阿媚之臣 好獻其私 容諂姑息 自此而進 但言不用 范曄論道 自桓 靈之閒 君道秕僻 朝綱日陵 國隙屢啟 自中智以下 靡不審其崩離 這 與和熹之政不啻判若雲泥 參閱 後漢書 卷 10 上 皇后紀 頁 430 卷 54 楊震列傳 頁 1761 宋 司馬光編集 元 胡三省音注 章鈺校記 資治通 鑑 北京 中華書局 1956 點校本 卷 50 漢紀四十二 頁 後漢書 卷 10 上 皇后紀 頁 426

41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87 今日看來 相較於東漢中期以後的歷朝執政者 鄧氏以一代女主 能夠做到克己約省 惠利民生 使民瘼有所舒緩 生靈有所依歸 從而 使家園得以清復 社稷免於危亡 是很高的成就 若不瞭解她身處於特 殊的天降災戾 黎民荼苦的時代 便難以理解劉毅說的 巍巍之業 可 聞而不可及 蕩蕩之勳 可誦而不可名 的深刻涵義 119 結論 天災還是人禍 水旱災荒與氣候變化相表裡 這是明顯的事實 然而世運的興或衰 王朝的治或亂 仍須從二者之外求解 西漢哀帝時 鮑宣?-3 針對百 姓的流離死亡 提出著名的 七亡 七死 之說 內容大多是刑罰 吏治和盜賊問題 水旱疾疫只佔相對較小的一部分 成帝時谷永善說災 異 也認為 羣小用事 峻賦重刑 百姓愁怨 則卦氣悖亂 咎徵著郵 流隕之應出於飢變之後 兵亂作矣 120鮑 谷之外 漢儒中持這類 觀點的數見不鮮 其涵義值得深思 事實上 傳統社會中 個人或群體對於天然災害 都具備一定的應 變經驗及能力 反而對於苛政 蠹弊的吏治以及兵燹等人為造成的禍害 對抗能力有限 而不論天災抑或人禍 當人們無法承受磨難的挑戰 若 非選擇死守 可能只有加入盜賊或流亡一途 但如此 則將加深社會經 濟及政治危機 造成不斷地惡性循環 誠如羅彤華所論 流民問題傳達出兩漢四百年的治亂訊息 它不是 在末季才奇峰突起 也非局限在某一特定地區 只有當統治者保持 應 變的活力與能力 才可避免流民問題成為內變的動力 121本文比較兩 漢各期災荒發生頻率 對照四百年治亂盛衰 發現統治者應變的活力與 119 後漢書 卷 10 上 皇后紀上 頁 426 參閱 後漢書 卷 78 宦者列傳 頁 2532 卷 79 下 儒林列傳下 頁 漢書 卷 72 王貢兩龔鮑傳 頁 3088 卷 85 谷永杜鄴傳 頁 羅彤華 漢代的流民問題 頁 273

42 陳 88 彥 良 能力與各朝政治經濟政策息息相關 這些政策 不僅限於政府事後被動 地賑濟 給稟 放貸 免賦 或是頒布口惠而實不至之詔 而應從改善 朝政之清濁 吏治的良窳做起 以固本培元的方式 切實做到經濟權利 之放讓 人民生計之尊重 以保障農 工 商 漁 牧等百業的開放發 展 有如西京之文景 東京之和熹的做法 則雖有大災 終能因此而脫 濟 且底於緝熙 非能如武帝的恃權用酷 王莽的變亂無常 桓靈的昏 憒貪瀆 而有所救也 本文利用文獻分析及統計 得出兩漢各期災荒的發生頻率 再以重 大災害的密集爆發為標準 凸顯兩漢史的 4 個關鍵轉折 最後以 3 個史 例剖析災荒與漢代政經體制之關聯及其涵義 結論概括如下 氣候與自然條件影響歷史 但非僅指氣溫高低 寒燠暖凍而已 雨 潦 亢旱 蝗螟 河決 海溢 風災 疾疫等因素都很重要 這些變數 關連複雜 研究上不能分開處理 應一體討論 也不能寬泛地以氣候的 長期特徵取代歷次具體的災荒 否則看不出問題的癥結 再者 西漢 東漢對比 後者年平均天災紀錄比前者多 顯示東漢陰陽錯謬 風雨不 時的情況比西漢嚴重 惟自然災害應用於漢史解釋 尚須面對下列反證 其一 與過去的研究不同 兩漢災荒頻率最高的時期 不在王莽的 新朝 也非漢末 而是東漢和殤安少諸帝期 其次才是桓靈時期 和殤 安少諸帝高出其他時期非常明顯 尤以安帝朝災情之酷烈 為四百年之 首 若單看西漢 災荒高峰期是元 成時期 元帝朝災情尤重 不在 武帝 這說明武帝時期爆發的幾次特大規模流民潮不能單純用天災來解 釋 其二 全國性的超級大蝗災常發生在易代動亂殺伐之際 其原因是 大量荒蕪土地的存在 使得蝗災從區域性災害 演變為全國性大災荒而 不可收拾 但追溯其始因 朝政之乖謬及吏治的敗壞才是啟動土地大規 模拋荒的元凶 其三 黃河的潰決常常是極重大災害 如前述 武帝元光三年三月 河決濮陽 五月再決於瓠子 成帝建始四年 29 BC 河果決於館陶及

43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89 東郡金隄 泛溢兗 豫 入平原 千乘 濟南 凡灌四郡三十二縣 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 鴻嘉三年 17 BC 河溢之害數倍於前決平 原時 122這幾次情況似較嚴重 相對來說 王莽時期的河決損失不是 特別明顯 這意味河患導致新莽政權敗亡並非有效的論證 其四 比較西漢文 景的治世 武帝的社會動盪 海內虛耗 戶 口減半 和哀 平時期的怠荒 這三個時期災害的發生比率雖有差 別 但不算太大 說明朝代的治亂興衰 人事的作用要超越天災的影響 對比王莽 更始之際 以及光武建武年間兩個時期 災荒發生頻率也相 差無幾 事實上建武年間災害更多 不同的卻是 一者為治世 或曰 大亂變小亂 小亂而至治安 社會漸趨安定 百姓有樂生之望 一者 為亂世 或曰小亂變大亂 大亂而至亡國 誅罰泛濫 盜賊充斥 流 離死亡相繼 說明政治的施設與經濟政策的實際推行 主導世運之升沉 觀察秦 西楚 漢 新莽 更始 赤眉 東漢 漢 魏等三個易代之際 的災荒 其始源和推展雖存在寒溫 旱澇 大風 地震等天災的因素 但最後仍以人禍 尤其是戰爭 的成分為多 最後 作為上述人禍論的另一佐證 東漢和殤安少諸帝天災地變連 年 為兩漢的最高峰 尤以安帝朝為最 但其時漢室雖衰而未亡 將絕 而更生 之所以如此 應歸因於以和熹鄧后為主導的漢廷君臣克念政道 採取澄清吏治 減稅救荒 寬厚卹民 與民活路的政策 緩解了危機的 惡化 123 責任編輯 歐陽宣 校對 石昇烜 122 漢書 卷 29 溝洫志 頁 往昔學者多強調武帝 新莽以及漢末氣候異常的重要性 但這類說法顯然低估了其他 時期的災害程度 本文結論對於眾多類似觀點或可提供反思的基礎

44 90 陳彥良 附表一兩漢自然災害 疾疫及饑饉事件彙整表 帝號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高帝 惠帝 呂后 文帝 1. 元年以後前 206 以後 漢興, 接秦之敝, 諸侯並起, 民失作業, 漢書食貨志上 1127 而大饑饉 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 死者過半 2. 二年四月前 205 大風從西北起, 折木發屋, 揚砂石, 晝晦 漢書高帝紀上 二年六月前 205 關中大飢, 米斛萬錢, 人相食 令民就食蜀漢書高帝紀上 38 漢 4. 七年冬十月前 200 至樓煩, 會大寒, 士卒墮指者什二三 漢書高帝紀下 二年前 193 夏旱 漢書惠帝紀 五年夏前 190 大旱, 江河水少, 谿谷絕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高后三年夏前 185 三年夏, 江水 漢水溢, 流民四千餘家 漢書高后紀 四年秋前 184 河南大水, 伊 雒流千六百餘家, 汝水流八百餘家 9. 七年九月前 181 將軍隆慮侯灶往擊之 會暑溼, 士卒大疫, 兵不能踰嶺 10. 八年夏前 180 漢中 南郡水復出, 流六千餘家 南陽沔水流萬餘家 漢書五行志上 1346 史記南越列傳 2969 漢書五行志上 八年八月前 180 天大風, 從官亂, 莫敢鬪者 漢書高后紀 文帝初前 179 文帝初, 多雨, 積霖百日而止 西京雜記 元年四月前 179 齊楚地震, 二十九山同日崩, 大水潰出 漢書文帝紀 前二年六月前 178 淮南王都壽春大風毀民室, 殺人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前三年秋前 177 天下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前四年六月前 176 大雨雪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前五年前 175 吳暴風雨, 壞城官府民室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前五年十月前 175 楚王都彭城大風從東南來, 毀巿門, 殺人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前九年春前 171 春, 大旱 漢書文帝紀 前十二年冬前 168 冬十二月, 河決東郡 河決酸棗, 東潰金隄, 漢書文帝紀 123 史記河渠書 前十六年前 164 今河溢通泗 史記封禪書 後元年春前 163 間者數年比不登, 又有水旱疾疫之災 漢書文帝紀 後二年 前 162 後歲少不登 史記封禪書 1384 漢書郊 祀志 後三年秋前 161 大雨, 晝夜不絕三十五日 藍田山水出, 漢書五行志上 1346 流九百餘家 漢水出, 壞民室八千餘所, 殺三百餘人 14. 後六年春前 158 天下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後六年前 158 夏四月, 大旱, 蝗 漢書文帝紀 後六年秋前 158 螟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1446

45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91 帝號 景帝 武帝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17. 元年前 156 間者歲比不登, 民多乏食, 夭絕天年, 漢書景帝紀 139 朕甚痛之 18. 前五年前 152 五月, 江都大暴風從西方來, 壞城十二丈 史記孝景本紀 前六年前 151 冬十二月, 雷, 霖雨 漢書景帝紀 中三年夏前 147 夏旱 漢書景帝紀 中三年秋前 147 中三年秋,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中三年前 147 秋九月, 蝗 漢書景帝紀 中四年前 146 三月, 大蝗 史記孝景本紀 中四年前 146 夏, 蝗 漢書景帝紀 中五年夏前 145 天下大潦 史記孝景本紀 中六年前 144 春三月, 雨雪 漢書景帝紀 後元年前 143 五月 丙戌, 地大動, 鈴鈴然, 民大疫死, 棺貴, 至秋止 漢書天文志 後二年春前 142 以歲不登, 禁食馬粟 食馬粟者, 沒入之 漢紀孝景皇帝紀 後二年前 142 十月, 大旱 史記孝景本紀 後二年前 142 十月, 衡山國 河東 雲中郡民疫 史記孝景本紀 孝景時 (?) 上郡以西旱 史記平準書 建元三年春前 138 河水溢於平原, 大飢, 人相食 漢書武帝紀 四年前 137 夏, 有風赤如血 六月, 旱 漢書武帝紀 五年前 136 五月, 大蝗 漢書武帝紀 元光元年前 134 徐樂上書言 : 間者, 關東五穀不登, 年歲未復, 民多窮困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三年春前 132 春, 河水徙, 從頓丘東南流入勃海 漢書武帝紀 三年五月前 132 丙子, 河決於瓠子, 東南注鉅野, 通於淮 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泗 表 1135 河渠書 四年四月前 131 夏四月, 隕霜殺草 漢書武帝紀 五年前 130 秋七月, 大風拔木 漢書武帝紀 五年八月前 130 八月, 螟 漢書武帝紀 六年夏前 129 夏, 大旱, 蝗 漢書武帝紀 元朔年間 (?) 天大風 漢書景十三王傳 五年春前 124 大旱 漢書武帝紀 元狩元年前 122 十二月, 大雨雪, 民多凍死 漢書武帝紀 三年夏前 120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三年前 120 山東被水菑, 民多飢乏 史記平準書 元鼎二年前 115 三月, 大雨雪 漢書武帝紀 二年前 115 夏, 大水, 關東餓死者以千數 漢書武帝紀 二年前 115 秋九月, 詔曰 : 今水潦移於江南, 漢書武帝紀 三年前 114 三月水冰, 四月雨雪, 關東十餘郡人相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1424 食食 山東被河災, 及歲不登數年, 人或相貨志下 1172

46 92 陳彥良 帝號 武帝 昭帝 宣帝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食, 方二三千里 20. 五年秋前 112 蝗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元封元年前 110 是歲小旱, 上令百官求雨 史記平準書 二年前 109 是歲旱 史記孝武本紀 二年前 109 大寒, 雪深五尺, 野鳥獸皆死, 牛馬皆踡蹜如猬, 三輔人民凍死者十有二三 西京雜記 (?) (?) 天大風, 車不得行 漢書外戚傳上 元封中 (?) 自塞宣房後, 河復北決於館陶, 分為屯氏漢書溝洫志 1686 河, 東北經魏郡 清河 信都 勃海入海, 廣深與大河等, 故因其自然, 不隄塞也 26. 三年夏前 108 旱 史記封禪書 四年前 107 夏, 大旱, 民多暍死 漢書武帝紀 六年五月 前 105 旱 後書志禮儀中 3120 注引古 今注 29. 六年秋前 105 秋, 大旱, 蝗 漢書武帝紀 太初元年前 104 關東蝗大起, 蜚西至敦煌 史記大宛列傳 元年前 104 十一月乙酉, 未央宮柏梁臺災 先是, 大風發其屋 漢書五行志上 二年前 103 秋, 蝗 漢書武帝紀 三年秋前 102 復蝗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天漢元年前 100 夏,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三年夏前 98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太始二年前 95 秋, 旱 漢書武帝紀 征和元年前 92 夏,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二年四月前 91 大風發屋折木 漢書武帝紀 三年秋前 90 蝗 漢書武帝紀 四年夏前 89 蝗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後元元年前 88 ( 鉤弋 ) 夫人死雲陽宮 時暴風揚塵, 百姓感傷 史記外戚世家 始元元年前 86 大水雨, 自七月至十月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二年前 85 往年災害多, 今年蠶麥傷 漢書昭帝紀 四年前 83 比歲不登, 民匱於食, 流庸未盡還 漢書昭帝紀 六年前 81 夏, 旱, 大雩, 不得舉火 漢書昭帝紀 元鳳元年前 80 燕王都薊大風雨, 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壞城樓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三年春前 78 乃者民被水災, 頗匱於食 漢書昭帝紀 五年前 76 夏, 大旱 漢書昭帝紀 本始三年夏前 71 大旱, 東西數千里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四年春前 70 詔曰 : 今歲不登, 已遣使者振貸困漢書宣帝紀 245

47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93 帝號 元帝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乏 10. 地節四年前 66 膠東 渤海左右郡歲數不登, 盜賊並起 漢書循吏傳 3639 趙尹韓張兩王傳 四年前 66 今年郡國頻被水災 漢書宣帝紀 元康二年前 64 今天下頗被疾疫之災 漢書宣帝紀 四年 (?) 前 62 今歲不登, 穀暴騰踴, 臨秋收斂猶有乏者, 至春恐甚, 亡以相恤 漢書魏相丙吉傳 神爵元年前 61 秋,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初元元年 前 48 正月, 有暴風自西南來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元年前 48 四月, 詔曰 : 關東今年穀不登, 民多困乏 是歲夏寒, 日青無光 漢書元帝紀 279 楚元王傳 元年前 48 六月, 以民疾疫, 令大官損膳, 漢書元帝紀 元年九月前 48 天下大水, 關東郡十一尤甚 饑, 或人相食 漢書食貨志上 1142 元帝紀 二年前 47 三月, 詔曰 : 歲數不登, 元元困乏, 不漢書元帝紀 281 勝饑寒 六月, 關東饑, 齊地人相食 6. 二年前 47 秋七月, 詔曰 : 今秋禾麥頗傷 一年中地再動 北海水溢, 流殺人民 漢書元帝紀 三年夏前 46 夏, 旱 漢書元帝紀 五年夏四月前 44 夏四月, 關東連遭災害, 饑寒疾疫, 漢書元帝紀 285 夭不終命 9. 永光元年前 43 三月, 隕霜殺桑 ; 雨雪, 隕霜傷麥稼, 秋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1427 罷 四月, 日色青白, 亡景, 正中時有景元帝紀 287 五行志下之下亡光 是夏寒, 至九月, 日乃有光 1507 九月二日, 隕霜殺稼, 天下大飢 10. 二年前 42 夏六月, 詔曰 : 間者連年不收, 四方咸漢書元帝紀 290 馮奉世傳困 元元之民, 困於饑饉, 亡以相救 3296 是歲時比不登, 京師穀石二百餘, 邊郡四百, 關東五百 四方饑饉 11. 三年前 41 冬十一月, 詔曰 : 乃者己丑地動, 中冬漢書元帝紀 290 雨水, 大霧 12. 五年前 39 夏及秋, 大水 潁川 汝南 淮陽 廬江雨, 壞鄉聚民舍, 及水流殺人 漢書五行志上 五年前 39 河決清河 ( 郡 ) 靈 ( 縣 ) 鳴犢口 漢書溝洫志 建昭二年前 37 十一月, 齊楚地震, 大雨雪, 樹折屋壞 漢書元帝紀 二年前 37 大旱 ( 按 : 此條疑有誤, 謹錄以備考 ) 文獻通考物異考十 四年三月前 35 雨雪, 燕多死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1425

48 94 陳彥良 帝號 成帝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17. 建始元年前 32 三月癸未, 大風自西搖祖宗寢廟, 揚裂帷席, 折拔樹木, 頓僵車輦, 毀壞檻屋 18. 元年四月前 32 壬寅晨, 大風從西北起, 雲氣赤黃, 四塞天下, 終日夜下著地者黃土塵也 19. 元年九月前 32 數郡水出, 流殺人民 河者水陰, 四瀆之長, 今乃大決, 沒漂陵邑 20. 元年十二月前 32 大風, 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郡國被災什四以上, 毋收田租 漢書外戚傳下 3979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1449 漢書外戚傳下 3979 漢書成帝紀 二年夏前 31 夏, 大旱 漢書成帝紀 三年夏前 30 大水, 三輔霖雨三十餘日, 郡國十九雨, 漢書五行志上 1347 山谷水出, 凡殺四千餘人, 壞官寺民舍八萬三千餘所 23. 三年秋前 30 秋, 關內大水 郡國被水災, 流殺人民, 多至千數 漢書成帝紀 三年冬前 30 甲己之間暴風三溱, 拔樹折木 漢書谷永杜鄴傳 四年前 29 夏四月, 雨雪 漢書成帝紀 四年前 29 河果決於館陶及東郡金隄, 泛溢兗 漢書溝洫志 1688 豫, 入平原 千乘 濟南, 凡灌四郡三十二縣, 水居地十五萬餘頃, 深者三丈, 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 27. 四年九月前 29 大雨十餘日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河平元年前 28 三月, 旱, 傷麥, 民食榆皮 流民入函谷關 29. 三年前 26 河復決平原, 流入濟南 千乘, 所壞敗者半建始時 漢書天文志 1310 漢書溝洫志 陽朔二年前 23 春, 寒 漢書成帝紀 二年前 23 秋, 關東大水, 流民 漢書成帝紀 四年四月前 21 雨雪, 燕雀死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鴻嘉三年前 18 大旱 漢書成帝紀 三年前 17 是歲, 勃海 清河 信都河水湓溢, 灌縣漢書溝洫志 1690 邑三十一, 敗官亭民舍四萬餘所 今河溢之害數倍於前決平原時 35. 永始二年前 15 二月, 詔曰 : 關東比歲不登, 漢書成帝紀 二年前 15 永始三年詔 : 往秋郡被霜, 冬無大雼, 居延新簡釋粹 102 不利宿麥, 恐民〼 37. 三年前 14 夏,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四年夏前 13 大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四年前 13 谷永元延元年曰 : 往年郡國二十一傷於水災, 禾黍不入 漢書谷永杜鄴傳 3470

49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95 帝號 哀帝 平帝 王莽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40. 元延元年前 12 今年蠶麥咸惡 百川沸騰, 江河溢決, 大水泛濫郡國十五有餘 漢書谷永杜鄴傳 綏和二年前 7 河南 穎川郡水出, 流殺人民, 壞敗廬舍 漢書哀帝紀 建平二年前 5 陰陽錯謬, 歲比不登, 天下空虛, 百姓饑饉, 父子分散, 流離道路, 以十萬數 漢書匡張孔馬傳 四年春前 3 今春月寒氣錯繆, 霜露數降 漢書何武王嘉師丹傳 四年春前 3 大旱 漢書哀帝紀 哀帝時 (?) 暴風卒至 後書方術列傳 哀帝時 (?) ( 巴郡 ) 時天大旱, 須臾大雨, 至晡後書方術列傳 2707 時, 湔水涌起十餘丈, 突壞廬舍, 所害數千人 7. 元始二年秋 2 蝗, 徧天下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四年冬 4 大風, 吹長安城東門屋瓦且盡 漢書平帝紀 平帝時 (?) 平帝時, 河汴決壞, 未及得修 後書循吏列傳 始建國三年 11 瀕河郡蝗生 海濱蝗 漢書王莽傳中 4127 漢紀 孝平皇帝紀 三年 11 河決魏郡, 泛清河以東數郡 漢書王莽傳中 天鳳元年 14 四月, 隕霜, 殺屮木, 海瀕尤甚 漢書王莽傳中 元年 14 七月, 大風拔樹, 飛北闕直城門屋瓦 雨 雹, 殺牛羊 漢書王莽傳中 元年 14 緣邊大飢, 人相食 漢書王莽傳中 二年 15 邯鄲以北大雨霧, 水出, 深者數丈, 流殺 數千人 7. 三年二月 16 乙酉, 地震, 大雨雪, 關東尤甚, 深者一 丈, 竹柏或枯 漢書王莽傳中 4141 漢書王莽傳中 三年十月 16 馮茂擊句町, 士卒疾疫, 死者什六七 漢書王莽傳中 四年八月 17 是歲八月, 鑄斗日, 大寒, 百官人馬 有凍死者 漢書王莽傳下 五年 18 時青 徐大飢, 寇賊蜂起 後書劉玄劉盆子列傳 六年左右 19 是時, 關東饑旱數年 漢書王莽傳下 地皇元年 20 七月, 大風毀王路堂 皆破折瓦壞, 漢書王莽傳下 4159 發屋拔木 13. 元年七月 20 是月, 大雨六十餘日 漢書王莽傳下 二年 21 秋, 隕霜殺菽, 關東大饑, 蝗 漢書王莽傳下 三年 22 二月莽下書曰 東方歲荒民飢, 道路不漢書王莽傳下 通 是月, 關東人相食 四月莽曰 : 惟陽九之阨, 與害氣會, 究於去年 枯旱霜蝗, 飢饉薦臻, 百姓困乏, 流離道路, 于春尤甚

50 96 陳彥良 帝號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王 16. 三年 22 ( 按 : 綠林軍中 ) 大疾疫, 死者且半 後書劉玄劉盆子列傳 468 莽 17. 三年夏 22 蝗從東方來, 蜚蔽天, 至長安, 入未央宮, 漢書王莽傳下 緣殿閣 莽發吏民設購賞捕擊 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 乃置養贍官稟食之 飢死者十七八 光武 18. 地皇四年 更始元年 23 三月辛巳朔 是日, 大風發屋折木 漢書王莽傳下 元年 23 更始立, 今民皆飢, 後書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 二年 24 會大雷風, 屋瓦皆飛, 雨下如注, 滍後書光武帝紀 8 水盛溢 21. 二年 24 及至南宮, 遇大風雨 後書馮岑賈列傳 建武元年 25 自王莽末, 天下旱霜連年, 百穀不成 元東觀漢記光武皇帝紀上 年之初, 耕作者少, 民饑饉, 黃金一斤易 8 後書隗囂公孫述列傳 粟一石 山東飢饉, 人庶相食 ; 兵所屠滅, 535 城邑丘墟 2. 二年春正月 26 是月, 赤眉焚西京宮市, 發掘陵園, 寇掠後書光武帝紀上 28 漢書關中 王莽傳下 4193 民飢餓相食, 死者數十萬, 長安為虛, 城中無人行 3. 二年 26 至陽城 番須中, 逢大雪, 坑谷皆滿, 後書劉玄劉盆子列傳 483 士多凍死 4. 二年 26 九月關中饑, 民相食 ; 後書光武帝紀上 31 劉玄三輔大飢, 人相食, 城郭皆空, 白骨蔽野 劉盆子列傳 484 ( 按 : 時遭赤眉 ) 5. 三年 27 赤眉平後, 百姓飢餓, 人相食, 黃金一斤 易豆五升 後書馮岑賈列傳 三年七月 27 雒陽大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7 注引古 今注 7. 四年 28 東郡以北傷水 後書志五行三 3306 注引古 今注 8. 五年 29 夏四月, 旱, 蝗 五月丙子, 詔曰 : 後書光武帝紀上 38 久旱傷麥, 秋種未下 9. 六年六月 30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10. 六年 30 夏, 蝗 後書光武帝紀下 六年九月 30 大雨連月, 苗稼更生, 鼠巢樹上 後書志五行一 3269 注引古 今注 12. 七年夏 31 是夏, 連雨水 後書光武帝紀下 52

51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97 帝號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13. 八年 32 秋, 大水 是歲大水 後書光武帝紀下 九年春 33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15. 十年 34 雒水出造津 後書志五行三 3307 注引謝 承書 16. 十一年 35 時天風狂急, 風怒火盛, 橋樓崩燒 後書馮岑賈列傳 十二年五月 36 並旱 中國未安, 米穀荒貴, 民或流 散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今注 天文上 十三年 37 揚徐部大疾疫, 會稽江左甚 後書志五行五 3350 注引古 今注 19. 十四年 38 是歲, 會稽大疫 後書光武帝紀下 建武中 (?) 南陽淯陽 建武中疫疾, 後書獨行列傳 十七年 41 雒陽暴雨, 壞民廬舍, 壓殺人, 傷害禾稼 後書志五行一 3269 注引古 今注 22. 十八年 42 五月, 旱 後書光武帝紀下 二十年秋 44 振旅還京師, 軍吏經瘴疫死者十四 五 後書馬援列傳 二十一年 45 六月,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25. 二十二年三月 46 京師 郡國十九蝗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 今注 26. 二十三年 47 京師 郡國十八大蝗, 旱, 草木盡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 今注 27. 二十三年 47 震雷疾雨, 南風飄起, 水為逆流, 飜涌二後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2848 百餘里, 箄船沈沒, 哀牢之眾, 溺死數千 人 28. 二十四年 48 六月丙申, 沛國睢水逆流, 一日一夜止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 今注 29. 二十五年 49 會暑甚 士卒多疫死, 援亦中病 後書馬援列傳 二十五年 49 郡國七大疫 後書志五行五 3350 注引古 今注 31. 二十八年 52 三月, 郡國八十蝗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 今注 32. 二十九年 53 四月, 武威 酒泉 清河 京兆 魏郡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弘農蝗 今注 33. 三十年 54 五月, 大水 後書光武帝紀下 三十年 54 五月, 旱 後紀光武皇帝紀 三十年 54 六月, 郡國十二大蝗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 今注

52 98 陳彥良 帝號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光 36. 三十一年 55 夏五月, 大水 後書光武帝紀下 81 武 37. 三十一年 55 是夏, 蝗 後書光武帝紀下 中元元年 56 秋, 郡國三蝗 後書光武帝紀下 83 明帝 章帝 1. 永平元年五月 57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2. 三年 59 永平三年夏旱, 而大起北宮 後書第五鍾離宋寒列傳 永平中 (?) 豫章遭蝗, 穀不收 民飢死, 縣數千百 人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謝沈書 4. 三年 60 京師及郡國七大水 後書孝明帝紀 四年十二月 61 酒泉大蝗, 從塞外入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古 今注 6. 八年 65 五月, 河內 陳留蝗 後書志五行三 八年 65 九月, 京都蝗 後書志五行三 八年 65 秋, 郡國十四雨水 後書孝明帝紀 八年冬 65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10. 九年 66 蝗從夏至秋 後書志五行三 十年 67 郡國十八或雨雹, 蝗 後書志五行三 3313 注引古 今注 12. 十一年八月 68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13. 十五年八月 72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14. 十五年 72 蝗起泰山, 彌行兗 豫 後書志五行三 3318 注引謝 承書 15. 十八年三月 75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16. 永平十八年 75 是歲, 牛疫 京師及三州大旱 後書孝章帝紀 建初元年 76 大旱穀貴 比年久旱, 灾疫未息 後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 二年夏 77 今水旱連年, 民流滿道, 至有餓餒者 後紀孝章皇帝紀 四年夏 79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20. 五年二月 80 甲申詔, 曰 : 去秋雨澤不適, 今時復旱, 後書孝章帝紀 139 如炎如焚 21. 七年 82 盛夏多寒, 立夏以來, 當暑而寒 後書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 傳 七年 82 是歲, 京師及郡國螟 後書孝章帝紀 144

53 兩漢災害高峰期 天災 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99 帝號 和帝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23. 八年 83 是歲, 京師及郡國螟 後書孝章帝紀 元和元年春 84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25. 三年 86 今比年傷於水旱, 民不收, 緣邊方外域, 後紀孝章皇帝紀 237 捐妻子, 流離道路 ; 中州內郡, 公私屈竭 1. 章和元年 87 章和元年, 遷廣陵太守 時穀貴民飢, 郡 界常有蝗蟲傷穀, 穀價貴 後書馬援列傳 862 東觀漢記馬棱傳 二年 88 五月, 京師旱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二年七月 88 三輔 幷 涼少雨, 麥根枯焦, 牛死日甚 後書卓魯魏劉列傳 永元元年 89 是歲, 郡國九大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二年 90 郡國十四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6. 四年 92 是夏, 旱, 蝗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五年 93 五月戊寅, 南陽大風, 拔樹木 後書志五行四 六年 94 七月水, 大漂殺人民, 傷五穀 後書志天文中 六年 94 秋七月, 京師旱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179 張 時歲災旱, 祈雨不應, 今復久旱, 曹鄭列傳 1199 秋稼未立 10. 六年 (?) 約 94 時有疾疫,( 曹 ) 褒巡行病徒, 為致醫藥 後書張曹鄭列傳 七年 95 ( 曹褒 ) 出為河內太守 時春夏大旱, 糧 穀踊貴 後書張曹鄭列傳 八年 96 五月, 河內 陳留蝗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八年 96 九月, 京師蝗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八年 96 四時不和, 害氣蕃溢 嗟命何辜, 獨遭斯 疾 中夜奄喪 15. 九年 97 六月, 蝗 旱 秋七月, 蝗蟲飛過京 師 漢碑集釋孟孝琚碑 15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年 98 夏五月, 京師大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年 98 冬十月, 五州雨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二年 100 三月丙申, 詔曰 : 比年不登, 百姓虛匱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186 京師去冬無宿雪, 今春無澍雨, 黎民流離, 困於道路 19. 十二年 100 六月, 舞陽大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三年 101 秋九月, 詔曰 : 水旱不節, 蝗螟茲生 後紀孝和皇帝紀 十三年秋 101 荊州雨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四年秋 102 是秋, 三州雨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五年 103 雒陽郡國二十二並旱, 或傷稼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54 100 陳彥良 帝號 殤帝 安帝 年代西元災害敘述出處 24. 十五年 103 五月戊寅, 南陽大風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五年 103 是秋, 四州雨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十六年 104 秋七月, 旱 今秋稼方穗而旱, 雲雨不霑 27. 延平元年六月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郡國三十七雨水 後書孝和孝殤帝紀 延平中 106 冀土荒饉, 道殣相望 漢碑集釋鮮于簧碑 延平元年 106 比年水旱傷稼, 人飢流冗 今始夏, 自三月以來, 陰寒不暖 後書卓魯魏劉列傳 元年九月 106 六州大水 後書孝安帝紀 元年十月 106 四州大水, 雨雹 後書孝安帝紀 永初元年 107 春正月, 青 兖 豫 徐 冀 幷六州民飢 後紀孝安皇帝紀上 元年 107 郡國八旱, 分遣議郎請雨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34. 元年 107 大風拔樹 後書志五行四 元年 107 十月辛酉, 新城山泉水大出 是歲, 四十一雨水, 或山水暴至 後書孝安帝紀 元年 107 ( 郡國 ) 二十八大風, 雨雹 後書孝安帝紀 元年九月 107 辛未, 司空尹勤免, 以水雨漂流也 後書孝安帝紀 注 38. 二年 108 春正月, 廩河南 下邳 東萊 河內貧民 後書孝安帝紀 209 注引古時州郡大飢, 米石二千, 人相食, 老弱相今注弃道路 39. 二年 108 五月, 旱 後書孝安帝紀 二年六月 108 京師及郡國四十大水, 大風, 雨雹 後書孝安帝紀 三年 109 郡國八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42. 三年三月 109 京師大飢, 民相食 後書孝安帝紀 三年五月 109 癸丑, 京師大風 拔南郊道梓樹九十六枚 ( 按 : 後書作 癸酉, 疑誤 ) 後書孝安帝紀 213 志五行四 三年 109 是歲, 京師及郡國四十一雨水雹 後書孝安帝紀 三年 109 永初三年夏, 漢人韓琮隨南單于入朝, 旣後書南匈奴列傳 2957 還, 說南單于云 : 關東水潦, 人民飢餓死盡, 可擊也 46. 三年 109 幷涼二州大飢, 人相食 時連旱蝗飢荒 後書孝安帝紀 214 西羌傳 四年夏 110 永初 四年 五年夏, 並旱 後書志五行一 3278 注引古 今注 48. 四年 110 夏四月, 六州蝗 後書孝安帝紀 215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2

2 990027 Chinese 248 30 (02)2299-9006 (02)2299-9110 99 5 1 1 二 詩 詩 文 本 趙 幼 文 曹 植 集 校 注 一 書 2 2 3 4 2 此 處 論 點 參 見 張 淑 香,< 三 面 夏 娃 - 漢 魏 六 朝 詩 中 女 性 美 的 塑 像 >, 中 外 文 學 第 15 卷 第 10 期 ; 及 趙 彩 花,< 先 秦 到 漢 代 詩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indd

printing.indd 上 帝 信 仰 與 古 代 中 國 13 基 督 教 之 景 教 在 唐 朝 傳 入 中 國 人 類 最 早 期 活 動 都 在 兩 河 流 域 一 帶 人 類 文 化 始 於 巴 比 倫 兩 河 流 域 14 圖 片 中 國 基 督 教 簡 史 挪 亞 三 子 後 裔 分 散 全 地, 中 國 人 是 閃 族 的 後 人 四 大 文 明 古 國 都 離 不 開 大 河 滋 潤 一 般 書 籍 所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015 年 兩 岸 四 地 四 星 級 大 學 排 行 榜 序 號 1 大 連 理 工 大 學 遼 寧 31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 西 北 工 業 大 學 陝 西 32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3 華 南 理 工 大 學 廣 東 33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4 湖 南 大 學 湖 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74743 (Project Leader) IPO_.indb

74743 (Project Leader) IPO_.indb 520,000 208,000 DTZ Worldwide Limited DTZ Worldwide Limited 52 208 (i) (ii) 88 (i) (ii) (i)(ii) 201020158.8% 2015 34.3% 201020159.0% 1,080 370 58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股份代號 598 Stock Code : 598 注入新能 量 明 確 新方 向 2015 Interim Report 2015 中 期 報 告 中期報告 R O F A Y NE W D T I L A T I V IR E C New Ti Interim Report on 2015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2 3 4 5 7 9 10 38 49 50 公司資料 公司 公司 SINOTRANS

More information

天然災害發生數目 10附錄 年全球災害統計 UN/ISDR Top 10 天然災害發生趨勢 ( 統計自 1975~2007) 2007 年受天災侵襲之前 10 名國家 2007 年自然災害造成死亡人數前 10 名 2007 年受天然災害造成之傷亡前 10 名地區 ( 每

天然災害發生數目 10附錄 年全球災害統計 UN/ISDR Top 10 天然災害發生趨勢 ( 統計自 1975~2007) 2007 年受天災侵襲之前 10 名國家 2007 年自然災害造成死亡人數前 10 名 2007 年受天然災害造成之傷亡前 10 名地區 ( 每 2007 年災害大事記 p97 天然災害發生數目 10附錄 96 2007 年全球災害統計 UN/ISDR 1 2007 Top 10 天然災害發生趨勢 ( 統計自 1975~2007) 2007 年受天災侵襲之前 10 名國家 2007 年自然災害造成死亡人數前 10 名 2007 年受天然災害造成之傷亡前 10 名地區 ( 每 10 萬人 ) 1 1975-2007 ( 1975 ~ 2007)

More information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 6 30 6 2016 2016 www.hkex.com.hk www.chalco.com.cn 2 6 8 10 中期 12 中期 12 13 16 22 25 26 27 5% 28 29 29 報告期 29 30 31 31 31 32 35 35 36 38 報告 44 中期 報 46 1 2016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ALUMINUM CORPORATION

More information

1010327

1010327 核 算 加 計 利 息 滯 納 金 滯 納 利 息 規 定 及 計 算 範 例 各 稅 法 對 納 稅 義 務 人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大 多 有 加 徵 滯 納 金 加 計 利 息 之 規 定, 而 逾 期 與 否, 應 以 繳 款 書 所 填 載 之 繳 納 期 間 繳 納 期 限 或 限 繳 日 期 為 準 認 定 之 各 代 收 稅 款 金 融 機 構 對 於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 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如何考古 06 2013 9 489 經由人骨中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提供考古學家另一個探討古代攝食系統的途徑 另外, 可以藉由鍶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群的來源與遷移過程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13 15 13 12 15 14 13 15 13 12 15 13 15 13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2013 9 489 07 δ

More information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40 2014 2 494 台灣食蛇龜生存的挑戰 失落的龜樂園 20 台灣的食蛇龜 J. E. Gray 1863 R. Swinhoe J. Reeve 台灣原來還算普遍的食蛇龜, 也名列投機者高價競逐的少數物種之一, 前景令人擔憂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0.07 8.25 2 40 5 16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2014 2 494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0,000,000 20,000,000 2,000,000 180,000,000 0.62 0.38 1% 0.0027% 0.005% 1711 38D 0.62 0.38 0.621%0.005%0.0027% 0.62 www.hkexnews.hk www.ulferts.com.hk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示 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分 別 提 供 增 強 版 及 標 準 版, 使 用 標 準 版 必 須 安 裝 JAVA, 標 準 版 自 動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而 使 用 增 強 版 則 不 必 安 裝 JAVA, 但 必 須 按 更 新 鍵 才 能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請 用 戶 根 據 實 際 需 要 選 擇 使 用 標

More information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公 告 及 送 達 教 育 部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21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1030167058A 號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幼 稚 園 及 托 兒 所 在 職 人 員 修 習 幼 稚 園 教 師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課 程 辦 法 草 案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條 第 二 項 準 用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條

More information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52 2013 4 484 人類活動與 地球熱循環 46 不斷追求進步的我們, 殊不知在迅猛發展的同時, 已經陸續對地球的整個環境生態引爆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所造成的傷害正逐漸擴大並增強中 10 6,000 500 地球的熱循環 3 2013 4 484 53 54 2013 4 484 工業革命後, 人類活動產生的熱迅速增加, 使地球原本趨於最適合人類活動的熱平衡必須重新調整 環境變遷 18 28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2-黃昭元.doc

Microsoft Word - 02-黃昭元.doc 平 等 權 與 自 由 權 競 合 案 件 之 審 查 從 釋 字 第 649 號 解 釋 談 起 黃 昭 元 目 次 壹 前 言 貳 研 究 議 題 與 架 構 參 案 件 類 型 與 審 查 方 式 分 析 一 一 規 定 同 時 侵 害 數 權 利 的 案 件 類 型 二 審 查 方 式 的 區 別 實 益 : 審 查 順 序 標 準 結 果 三 三 種 可 能 的 審 查 方 式 四 各 種

More information

1

1 2015 www.hkgem.com www.kwanonconstruction.com 1 目錄 3 4 6 7 11 20 30 42 44 45 47 48 49 51 114 2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頁 次 :4-2 13 團 體 協 約 為 定 期 者, 其 期 限 不 得 超 過 多 少 年? 1 年 2 年 3 年 4 年 14 勞 資 雙 方 應 本 誠 實 信 用 原 則, 進 行 團 體 協 約 之 協 商 ; 對 於 他 方 所 提 團 體 協 約 之 協 商, 無 正 當 理 由

頁 次 :4-2 13 團 體 協 約 為 定 期 者, 其 期 限 不 得 超 過 多 少 年? 1 年 2 年 3 年 4 年 14 勞 資 雙 方 應 本 誠 實 信 用 原 則, 進 行 團 體 協 約 之 協 商 ; 對 於 他 方 所 提 團 體 協 約 之 協 商, 無 正 當 理 由 頁 次 :4-1 105 年 公 務 人 員 初 等 考 試 試 題 等 別 : 初 等 考 試 類 科 : 勞 工 行 政 科 目 : 勞 工 行 政 與 勞 工 法 規 大 意 考 試 時 間 : 1 小 時 座 號 : 注 意 : 本 試 題 為 單 選 題, 請 選 出 一 個 正 確 或 最 適 當 的, 複 選 作 答 者, 該 題 不 予 計 分 本 科 目 共 50 題, 每 題 2

More information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103 年 公 務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三 級 考 試 暨 普 通 考 試 ( 含 公 職 類 科 第 一 試 ) 報 考 人 數 暨 錄 取 或 及 格 率 按 類 科 分 報 考 人 數 到 考 人 數 類 科 別 需 用 人 數 錄 取 標 準 % % % % 錄 取 或 及 格 人 數 到 考 率 (%) 錄 取 或 及 格 率 (%) % % 總 到 考 率 總 及 格 率 119,959

More information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修 正 對 照 表 修 正 規 定 名 稱 :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一 為 規 範 臺 北 縣 ( 以 下 簡 稱 本 縣 )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標 準 設 置 原 則 及 加 置 原 則, 特 訂 定 本 要 點 二 本 縣 教 師 員 額 計 算 標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 1 - - 2 - - 3 - - 4 - 註 一 一 般 義 工 : 任 何 人 志 願 貢 獻 個 人 時 間 及 精 神, 在 不 為 任 何 物 質 報 酬 的 情 況 下, 為 改 進 社 會 而 提 供 服 務, 時 數 不 限 ( 參 考 香 港 義 務 工 作 發 展 局 之 定 義 ) 註 二 核 心 義 工 : 由 於 建 立 社 會 資 本 所 重 視 的 是 網 絡 的

More information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01 國 立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系 66 66 667.00 385.00 636.00 390.00 01

More information

2014 : 706 2 3 4 5 6 12 15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報表 截至二零一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二零一三年 3 3,796 4,738 3,796 4,738 4 1,983 1,837 (27,319) (26,934) (21,540) (20,359) 5 (64) (92) (21,604) (20,451) 6 159 196 期 7 (21,445) (20,255)

More information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轉 載 總 統 令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400067391 號 茲 制 定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公 布 之 總 統 馬 英 九 行 政 院 院 長 毛 治 國 教 育 部 部 長 吳 思 華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公 布 第 一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依 本 條 例 行 之 第 二 條 教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學 生 的 共 同 筆 記 有 無 著 作 權? 學 校 任 課 教 師 上 課 時 的 授 課 演 講, 是 一 種 語 文 著 作 上 課 的 學 生 將 教 師 的 授 課 內 容, 一 字 一 句 的 抄 錄 成 筆 記, 這 是 一 種 重 製 行 為 學 生 上 課 的 目 的, 在 於 獲 得 授 課 教 師 所 傳 授 的 知 識, 而 學 生 上 課 做 筆 記, 是 一 種 習

More information

2 3 13 17 22 26 1 2 8 100738 +86 (10) 8508 5000 +86 (10) 8518 5111 www.kpmg.com.cn 2006 4 2002 2006 1 28% 2006 17 8 500 2006 2006 2006 7 2.5 2 1 500 500 40% 500 10 16 14 12 10 8 6 4 2 2002-2006 5.1 5.9

More information

e-Submission System Quick Reference Guide for Publication Related Matters (Chinese version)

e-Submission System Quick Reference Guide for Publication Related Matters (Chinese version) 有 關 登 載 事 宜 的 電 子 呈 交 系 統 簡 易 參 考 指 南 2016 年 5 月 1.4 版 本 第 1 頁 目 錄 1 登 入 前 要 準 備 的 資 料... 4 2 登 入 電 子 呈 交 系 統... 5 2.1 輸 入 使 用 者 編 號 及 密 碼... 5 2.2 接 受 免 責 聲 明 的 版 頁... 5 2.3 從 主 項 目 單 中 選 擇... 5 3 一 次

More information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6 20114460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 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 也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 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偏低 建築的環保時代已來臨 1992 199212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1998 1996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7.22 34 1 6 20114460 7 8 201144604

More information

02 動 機 2052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與 安 全 衛 生 工 程 系 4 4 155 130 313 247 02 動 機 2029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資 訊 工 程 系 12 12 125 100 300 242 02 動 機 2094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機

02 動 機 2052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與 安 全 衛 生 工 程 系 4 4 155 130 313 247 02 動 機 2029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資 訊 工 程 系 12 12 125 100 300 242 02 動 機 2094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機 02 動 機 2004 國 立 臺 北 科 技 大 學 車 輛 工 程 系 15 15 385 355 641 601 02 動 機 2006 國 立 高 雄 第 一 科 技 大 學 機 械 與 自 動 化 工 程 系 智 慧 自 動 化 組 2 2 365 355 592 587 02 動 機 2099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工 業 教 育 學 系 車 輛 技 術 組 14 14 375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目 錄 前 言... 1 政 治 1....5 2....7 3....8 4....9 5....10 經 濟 6....12 7....13 8....14 9....15 10....16 11....17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101年性別圖像1.doc

101年性別圖像1.doc 衛 生 局 性 別 統 計 圖 像 性 比 例 男 性 人 口 年 增 率 低 於 女 性, 致 性 比 例 逐 年 降 低 100 年 臺 北 市 男 女 性 比 例 ( 指 男 性 人 口 對 百 位 女 性 人 口 的 比 例, 即 男 / 百 女 ) 為 92.85, 與 91 年 97.09 相 較, 性 比 例 減 少 4.24, 即 十 年 來 每 百 名 女 性 人 口 相 對 之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應 用 外 語 系 ( 科 )102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1 次 系 學 務 會 議 記 錄 時 地 間 :102 年 10 月 7 日 ( 星 期 一 ) 中 午 12 時 10 分 點 : 六 藝 樓 306 研 討 室 應 出 席 人 員 : 郭 主 任 筱 晴 鄭 美 滿 老 師 周 郁 明 老 師 李 彌 丹 老 師 陸 靜 容 老 師

More information

长 安 侠 少 每 至 春 时 结 朋 联 党 各 置 矮 马 饰 以 锦 鞯 金 铃 并 辔 于 花 树 下 往 来 使 仆 人 执 酒 皿 而 随 之 遇 好 酒 则 驻 马 而 饮

长 安 侠 少 每 至 春 时 结 朋 联 党 各 置 矮 马 饰 以 锦 鞯 金 铃 并 辔 于 花 树 下 往 来 使 仆 人 执 酒 皿 而 随 之 遇 好 酒 则 驻 马 而 饮 李 白 咏 侠 诗 述 论 侯 长 生 唐 代 是 中 国 诗 歌 的 鼎 盛 时 期 诗 歌 的 思 想 内 容 得 到 了 极 大 的 丰 富 和 发 展 咏 侠 诗 在 唐 朝 也 成 为 众 多 诗 人 表 述 心 志 的 另 一 种 方 式 李 白 不 仅 有 任 侠 的 经 历 而 且 创 作 了 大 量 的 咏 侠 诗 通 过 对 这 些 诗 歌 的 分 析 对 于 理 解 李 白 的

More information

2015 002 024 004 026 005 027 011 028 021 043 023 048 James William Beeke Howard Robert Balloch Peter Humphrey Owen Peter Humphrey Owen Peter Humphrey Owen Howard Robert Balloch Peter Humphrey Owen 中 Maples

More information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諮 心 組 職 涯 領 域 與 生 涯 徑 路 圖 一 職 涯 領 域 以 下 為 本 所 畢 業 生 就 業 相 關 領 域 與 簡 介 說 明, 各 類 別 修 課 事 項 之 說 明 請 參 照 頁 碼 欄 位, 並 翻 至 該 頁 詳 讀 其 說 明, 以 作 為 未 來 就 業 與 修 業 課 程 安 排 之 參 考 此 外, 同 學 在 思 索 未 來 實 習 或 工 作 之 機 構 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教師待遇條例.doc

Microsoft Word - 教師待遇條例.doc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400067391 號 第 一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依 本 條 例 行 之 第 二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分 本 薪 ( 年 功 薪 ) 加 給 及 獎 金 第 三 條 本 條 例 所 稱 主 管 機 關 如 下 : 一 公 立 學 校 : ( 一 ) 國 立 學 校 為 教 育 部 ( 二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102 四技二專 統一入學測驗 大甲高中 朱碧霞 老師 共同科目 國文 發行人 陳炳亨 總召集 周耀琨 總編輯 蔣海燕 主 編 陳俊龍 校 對 黃筱閔 美 編 林靖雨.本書內容同步刊載於翰林我的網 出 版 民國一 二年一月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電 話 (06)2619621#314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管 理 師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規 劃 師 術 科 考 試 題 解 製 作 單 位 :TMCA 台 灣 行 動 商 務 運 籌 管 理 協 會 證 照 評 測 試 務 中 心 1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More information

1公告[1].rtf

1公告[1].rtf 內 政 部 公 告 發 文 日 期 :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8 月 30 日 發 文 字 號 : 台 內 役 字 第 1010830457 號 附 件 :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免 役 禁 役 緩 徵 緩 召 實 施 辦 法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151 條 第 2 項 及 第 154 條 第 1 項 公 告 事 項 : 一 修 正 機 關 : 行 政 院 二 修 正 依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歷 5 主席報告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17 董事會報告 26 獨立核數師報告 28 綜合全面收益報表 29 綜合財務狀況報表 30 綜合權益變動表 31 綜合現金流量表 32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4 五年財務摘要 95 主要物業之詳情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歷 5 主席報告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17 董事會報告 26 獨立核數師報告 28 綜合全面收益報表 29 綜合財務狀況報表 30 綜合權益變動表 31 綜合現金流量表 32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4 五年財務摘要 95 主要物業之詳情 Great China Properties Holdings Limited 大中華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 : 21 同一夢想 共創未來 2015 年報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歷 5 主席報告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17 董事會報告 26 獨立核數師報告 28 綜合全面收益報表 29 綜合財務狀況報表 30 綜合權益變動表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主 任 導 師 一 年 級 導 師 系 學 會 導 師 二 年 級 導 師 教 育 專 業 課 26 學 分 教 師 資 格 檢 定 考 試 ( 每 年 3 月 ) 中 等 學 校 教 師 證 書 學 習 護 照 ( 實 地 實 習 研 習 服 務 時 數 心 霊 美 學 與 藝 術 人 文 活 動 )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書 教 師 甄 試 專 門 課 程 ( 任 教 類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Zhongzhi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Limited 3737 2015 目 錄 2 4 5 10 18 20 24 36 38 39 40 42 43 45 104 公司資料 Clifton House 75 Fort House P.O. Box 1350 Grand Cayman KY1-1108 Cayman Islands 3 141 2102 2103 1 22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目 錄 1. 收 回 本 年 度 經 費 1 ~ 2 2. 收 回 以 前 年 度 保 留 經 費 3 ~ 11 3. 新 舊 年 度 期 間 常 生 問 題 集 12 ~ 20 4. 收 款 收 據 錯 誤 之 問 題 集 21 ~ 22 歲 入 類 - 5. 轉 正 通 知 書 及 收 入 退 還 書 23 ~ 25 6. 其 他 26 ~ 26 7. 保 管 款 之 說 明 27 ~ 30 8.

More information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2 3-4 5-6 7-10 11-12 13-31 32-40 41-42 43 44-45 46 47-48 49-132 133 134 公司資料 02 年 公司 44 9 C D 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 The Belvedere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黃 金 期 貨 合 約 細 則 下 述 合 約 細 則 適 用 於 黃 金 期 貨 合 約 : 相 關 資 產 合 約 單 位 交 易 貨 幣 合 約 月 份 報 價 最 低 價 格 波 幅 立 約 成 價 立 約 價 值 持 倉 限 額 成 色 不 少 於 995 的 黃 金 100 金 衡 安 士 美 元 現 貨 月 及 下 兩 個 曆 月 集 團 行 政 總 裁 與 證 監 會 會 商 後 可

More information

HISTORY C. 98 99 98 99 D. 2882% E. F. 2 5 6 7 10 23 24 31 32 33 3 101 A. B. C. 2 康 熹 100 指 考 科 目. 歷 史 科

HISTORY C. 98 99 98 99 D. 2882% E. F. 2 5 6 7 10 23 24 31 32 33 3 101 A. B. C. 2 康 熹 100 指 考 科 目. 歷 史 科 康 熹 編 輯 小 組 11 9 7 7 7 3 1 2 2 1 1 4 2 19 2 2 3 2 7 1 2 1 (14) 3 2 2 7 5 1 2 1 2 (10) 3 4 3 (4) 4 (6) 1 3 2 (44) 11 9 7 7 A. 1/4 11-441945 1/27-11 B. 992/3 6-9 2/3 4-6 18 康 熹 100 指 考 科 目. 歷 史 科 1 HISTORY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1

1 2016 www.hkgem.com www.kwanonconstruction.com 1 目錄 3 4 6 10 21 32 47 49 50 52 54 56 126 2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Trust

More information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第 一 章 1 2 3 4 第 二 章 5 6 7 8 1. 2. 9 3. 4. 5. 6. 7. 8. 9. 10. 11.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第 三 章 p 12 b / B 0.75 13 p 14 15 D = l 20 +10 16 17 p l D l D l D 3 p 4 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1030714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1030714 六 條 附 表 公 特 種 應 目 表 壹 本 表 每 年 所 設 類, 仍 需 配 合 當 年 任 用 需 求 予 以 設 置 貳 類 普 通 目 為 : 及 四 國 文 ( 作 文 公 文 與 測 驗 ) 其 占 分 比 重, 分 為 作 文 占 百 分 之 六 十, 公 文 測 驗 占 百 分 之 十, 時 間 小 時 五 國 文 ( 包 括 公 文 格 式 用 語 ) 採 測 驗 式 題,

More information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104 年 6 月 17 日 修 正 證 券 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應 注 意 事 項 問 答 集 一 證 券 商 於 98 年 9 月 28 日 前 經 本 會 核 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者 ( 辦 理 顧 問 諮 詢 業 務 ), 擬 依 新 修 正 證 券 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應 注 意 事 項 ( 以 下 簡 稱 注 意 事 項 ) 第 2 點 第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ir@abchina.com 2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ir@abchina.com 2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1288 2016 2016 3 31 571 XIVA 13.09(2) 13.10B 1 1.1 1.2 2016 4 28 2016 5 2016 1414 1.3 1.4 1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 ) 102 (2013) %102 (2013)1 57 (1968) (2013) (2013)

( ) 102 (2013) %102 (2013)1 57 (1968) (2013) (2013) 附 錄 歷年災害 相關統計分析 218 91-92 (2002-2003) 102 (2013) 2248.6 41.5101%102 (2013)1 57 (1968)60 1998102 (2013) 23.923.6 0.3 6102 (2013) 57196021 541960 1 1 47 (1958) 53 (1964) 37 99 (2010) 14102 (2013) 31 25.7

More information

(3)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之 稅 務 知 識 及 (4) 商 法 典 ( 二 ) 重 新 批 准 註 冊 為 註 冊 會 計 師 / 專 業 會 計 員 之 筆 試 科 目 如 下 : (1)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之 稅 務 知 識 及 (2) 商 法 典 ( 三 ) 考 試 範

(3)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之 稅 務 知 識 及 (4) 商 法 典 ( 二 ) 重 新 批 准 註 冊 為 註 冊 會 計 師 / 專 業 會 計 員 之 筆 試 科 目 如 下 : (1)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之 稅 務 知 識 及 (2) 商 法 典 ( 三 ) 考 試 範 核 數 師 暨 會 計 師 註 冊 委 員 會 首 次 註 冊 為 註 冊 會 計 師 / 專 業 會 計 員 及 重 新 批 准 註 冊 為 註 冊 會 計 師 / 專 業 會 計 員 之 考 試 規 章 根 據 十 一 月 一 日 第 72/99/M 號 法 令 核 准 之 會 計 師 通 則 第 四 條 第 三 款 之 規 定, 申 請 首 次 註 冊 為 註 冊 會 計 師 / 專 業 會

More information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以 營 養 添 加 劑 作 為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來 源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三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總 統 令 中 華 民 國 1 0 2 年 1 月 9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 0 2 0 0 0 00811 號 茲 修 正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條 例 第 一 條 第 三 條 至 第 五 條 及 第 六 條 之 一 至 第 九 條 條 文, 公 布 之 總 統 馬 英 九 行 政 院 院 長 陳 冲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條 例 修 正 第 一 條 第 三 條 至 第 五 條 及

More information

( 第 4 項 ) 第 1 項 及 第 2 項 投 資 抵 減 之 適 用 範 圍 核 定 機 關 申 請 期 限 申 請 程 序 施 行 期 限 抵 減 率 及 其 他 相 關 事 項, 由 行 政 院 定 之 行 為 時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及 第 4 項 分

( 第 4 項 ) 第 1 項 及 第 2 項 投 資 抵 減 之 適 用 範 圍 核 定 機 關 申 請 期 限 申 請 程 序 施 行 期 限 抵 減 率 及 其 他 相 關 事 項, 由 行 政 院 定 之 行 為 時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及 第 4 項 分 會 議 錄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102 年 度 6 月 份 第 1 次 庭 長 法 官 聯 席 會 議 會 議 日 期 :102 年 6 月 4 日 相 關 法 條 :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第 4 項 ( 民 國 92 年 2 月 6 日 修 正 公 布 ) 公 司 研 究 與 發 展 及 人 才 培 訓 支 出 適 用 投 資 抵 減 辦 法 第 3 條 第

More information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105 年 屏 東 縣 糖 尿 病 暨 慢 性 病 共 同 照 護 網 繼 續 教 育 The Conference of Diabetes Joint Care In 本 研 討 為 增 進 慢 性 病 患 之 肺 結 核 與 COPD 疾 病 認 識, 另 針 對 糖 尿 病 胰 島 素 之 臨 床 經 驗 分 享, 讓 學 員 充 分 認 識 胰 島 素 特 性, 以 提 供 良 好 的 醫

More information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 / 105 / / 7 0 2 4 8 76 / / 7 0 2 5 2 8-1 / / 06 2619621 #311 / E-mail / periodical @ hanlin.com.tw / http://www.worldone.com.tw http://www.worldone.com.tw NO.00847 ZXCV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icence-business.doc

Microsoft Word - licence-business.doc 國 內 各 類 證 照 考 試 訊 息 - 依 行 業 分 類 1 銀 內 行 ( 僅 供 參 考, 所 有 詳 情 請 參 閱 各 網 站 ) 業 台 部 灣 控 金 制 融 與 研 內 訓 部 院 稽 主 核 辦 測 : 初 驗 階 ( 一 授 般 信 消 人 費 員 ) 專 銀 業 行 能 內 力 部 測 控 驗 制 與 進 內 階 部 授 稽 信 核 人 員 專 ( 消 業 費 能 金 力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可持续发展报告摘要2013

可持续发展报告摘要2013 可持續發展報告 摘要 願 景 使 命 為 了 我 們 : 2013 年 公 司 主 要 及 2000 878 24 2013 2012 2013 : 能 源 25 加 氣 站 2013 2% 1 環 保 表 現 ( ) ( ) 15 2015 ( 香 港 ) 2005 0.79 21% 2013 0.62 90% 6% 減 少 5R 香 港 煤 氣 生 產 廠 房 10 8 6 4 ¹ 4.59 0.5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0040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1.00 25 406.30 **** ----- ----- ----- 004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

0040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1.00 25 406.30 **** ----- ----- ----- 004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 103 學 年 度 大 學 考 試 入 學 分 發 各 系 組 最 低 及 錄 取 人 數 一 覽 表 000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文 x1.50 英 文 x1.25 數 學 乙 x1.00 歷 史 x1.25 地 理 x1.00 32 493.40 **** ----- ----- ----- 000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外 國 語 文 學 系 國 文 x1.25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