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FJXML.S72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ZYFJXML.S72"

Transcription

1 21 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 供药学 药剂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制剂工程 医药市场营销等专业用 ) 中药方剂学基础 主编段国峰主审窦昌贵编写人员 ( 以姓氏笔画为序 ) 马维坤刘柏生邵芸明广奇段国峰 北京

2 内容简介本书是 21 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之一 全书分上 下篇, 主要介绍了中药学 方剂学的发展概况, 中药的采制 性能 应用及方剂的组成变化 剂型 用法 ; 重点介绍了 176 味常用中药的性能 功效和 93 首方剂的组成 功效及方解 书末附有常用中药的处方全名 别名 处方常用并开药名及毒性中药品种等 本书构思新颖 内容丰富 层次分明 深入浅出 实用性强 可供高职高专药学 药剂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制剂工程 医药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也可用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或岗前培训使用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中药方剂学基础 / 段国峰主编畅 北京 : 科学出版社,2004 畅 8 21 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畅 ISBN 7 唱 03 唱 唱 9 Ⅰ 畅中 Ⅱ 畅段 Ⅲ 畅中药学唱方剂学唱高等学校 : 技术学校唱教材 Ⅳ 畅 R28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4) 第 号责任编辑 : 方霞吴茵杰 / 责任校对 : 朱光光责任印制 : 刘士平 / 封面设计 : 卢秋红 出版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邮政编码 : http :// w w w.sciencep.com 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倡 2004 年 8 月第一版 开本 : / 年 8 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 :15 3/4 印数 : 字数 : 定价 :28 畅 00 元 (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我社负责调换枙科印枛 )

3 21 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委员会 供药学 药剂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制剂工程 医药市场营销等专业使用 主任委员王广基副主任委员杨静化周俭慰徐文强委员 ( 按姓氏笔画为序 ) 王泽王小平毛金银朱连喜邬瑞斌汤启昭阮田保苏斌邵芸陆振达明广奇季常新於平段国峰钱春华高祖新黄纯黄达芳黄家利曹观坤蔡凤翟松涛樊一桥编委会秘书王莉

4 总序 近十几年来,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为中国的高教事业撑起了一片新的蓝天绿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为社会和广大学生认同 看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学生承担着科学与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 既要讲授科学文化知识, 又要培训实践技能 因此, 它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培养模式 教材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运作, 组织了一批有丰富知识 教学经验 实践经验的教师和一批有现代教育理念 熟悉科技发展进程和方向的青年骨干教师, 围绕药学各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第一批编写了枟工业药剂学枠 枟药物化学枠 枟化学原理与化学分析枠 枟药物分析枠 枟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枠 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枠 枟医药市场营销枠 枟医学基础枠 枟医药工作应用文枠 枟制药机械学枠 枟生物化学枠 枟微生物学枠 枟中医学基础枠 枟药理学枠 枟生理学枠 枟医药应用统计枠 枟药用物理枠 枟中药炮制学枠 枟中药药剂学枠 枟中药方剂学基础枠 枟医药数学建模教程枠 枟高等数学枠 枟有机化学枠 枟实用中药鉴定学枠等计 24 门课程的高职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 会给学习者以巨大的深刻的启迪, 学习者不但能从中循序渐进地学到科学文化知识, 从中还能够较快地接触到这门课程的本质 ; 能够打开视窗, 拓展视野, 发现和思考新问题 ; 能够接受到相应的人文教育, 提高学习者的品味 ; 能够洞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沿阵地 我们的教材编写人员尽力按这个方向编写教材, 它们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检验 本套教材主要特色 : 紧扣职业技术教育, 淡化理论推导, 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面向药品生产 质量检验和销售一线的技术要求, 特别是药剂专业与药学专业 ( 质量保证 ), 以工艺为主线进行了串联, 充分体现了我院在进行示范性高职建设过程中的成果 因此, 本套教材特别适合于药学类高职教育 囿于水平 人力 时间, 教材中会有不尽恰当的地方, 甚至会有谬误, 欢迎广大读者 教师 专家赐教, 批评, 以便再版时修订 今后, 我们还将计划编写出版药学类专业其他课程的教材 本套教材主要面向高职专科生, 考虑到专转本的需要, 枟药学高等数学枠增加了部分带倡内容 另外, 根据教学计划的差异, 有的课程的教材可供高职本科使用 承蒙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这套教材得以较快的速度编纂和付梓, 在此, 我们谨向科学出版社表示诚挚的谢意 杨静化 2004 年 5 月 i

5 编写说明 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开发和利用 ;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药产业更成了医药经济新的增长点 ; 因此, 中药引起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各类医药专业中纷纷加强了中医药教学, 以适应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模式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职业能力教育是其重要的特点, 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 开发和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是必要的 在学院领导和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 组织编写了新的枟中药方剂学基础枠教材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查阅了枟神农本草经枠以来的重要本草, 借鉴了中药学 方剂学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同时也参考枟中华本草枠等现代中药学著作 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枠 2000 年版和枟国家职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枠系列丛书, 结合编写人员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毕业工作后的反馈建议 全书分上 下二篇, 共 4 章, 后附 4 个附录 第 1 章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和中药的采制 性能 应用等基本理论与知识 ; 第 2 章按主要功效分为 19 节, 分别介绍各类常用中药的相关知识, 其中重点讲述了 176 味最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 简述其来源 炮制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现代研究, 列表介绍了 187 味较常用中药的性能功用 ; 第 3 章介绍方剂学的发展概略 常用治法 方剂的组成变化 剂型与用法 ; 第 4 章按主要功效分为 17 节, 分别介绍各类常用方剂的相关知识, 其中重点讲述 93 首方剂组成 功效主治及方解, 简述其用法 使用注意 现代应用, 并附有歌诀, 又列表介绍 104 首较常用方剂的组成与功用 附录为常用中药的处方全名与别名 处方的并开药名 第一批中成药非处方药 (OTC) 和毒性中药品种 编写分工如下 : 段国峰同志负责编写大纲 体例 样稿, 并负责第 1 章 第 2 章 1 ~ 12 节 第 3 章 第 4 章 11 ~ 14 节及全书的统稿 ; 明广奇同志负责第 4 章 1 ~ 10 节 ; 刘柏生同志负责第 2 章 13 ~ 19 节及附录 ; 邵芸同志负责第 4 章 节 ; 马维坤同志负责第四章 17 节 本书内容丰富 层次分明, 深入浅出 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药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使用, 并可用于药学或医学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复习或岗前培训 正文初稿完成后, 邀请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窦昌贵研究员审阅,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又承科学出版社编辑同志对本书的编写 校阅和出版工作给予指导与支持, 再次一并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时间匆促, 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差误, 恳请同志们多加指正 编者 2004 年 5 月 ii

6 目 录 上篇中药学基础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2) 第 1 节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2) 一 中药学的萌芽 (2) 二 古本草学时期 (3) 三 现代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 (4) 第 2 节中药的采制 (5) 一 品种与产地 (5) 二 采集与储藏 (6) 三 炮制与制剂 (8) 第 3 节中药的性能 (12) 一 四气五味 (13) 二 归经 (15) 三 升降浮沉 (15) 四 毒性 (16) 第 4 节中药的应用 (17) 一 配伍 (17) 二 禁忌 (18) 三 用量 (19) 四 用法 (21) 第 2 章各类常用中药 (23) 第 1 节解表药 (23) 一 发散风寒药 (23) 麻黄 (24) 桂枝 (24) 紫苏 (25) 生姜 (25) 荆芥 (26) 防风 (26) 羌活 (27) 白芷 (27) 二 发散风热药 (28) 薄荷 (28) 牛蒡子 (28) 蝉蜕 (29) 桑叶 (29) 菊花 (30) 柴胡 (30) 葛根 (31) 三 其他解表药 (31) 第 2 节清热药 (32) 一 清热泻火药 (32) 石膏 (32) 知母 (33) 天花粉 (33) 栀子 (34) 夏枯草 (34) 二 清热燥湿药 (35) 黄芩 (35) 黄连 (35) 黄柏 (36) 龙胆 (36) 三 清热解毒药 (37) 金银花 (37) 连翘 (38) 蒲公英 (38) 大青叶 (39) 板蓝根 (39) 鱼腥草 (40) 穿心莲 (40) 射干 (41) 白头翁 (41) iii

7 iv 中药方剂学基础 四 清热凉血药 (41) 生地黄 (42) 玄参 (42) 丹皮 (43) 赤芍 (43) 五 清虚热药 (44) 青蒿 (44) 地骨皮 (44) 六 其他清热药 (45) 第 3 节泻下药 (47) 一 攻下药 (47) 大黄 (48) 芒硝 (49) 二 峻下逐水药 (49) 甘遂 (49) 巴豆 (50) 三 润下药 (50) 火麻仁 (51) 四 其他泻下药 (51) 第 4 节祛风湿药 (52) 一 常用祛风湿药 (52) 独活 (52) 威灵仙 (53) 木瓜 (53) 徐长卿 (54) 秦艽 (54) 防己 (54) 桑寄生 (55) 五加皮 (55) 二 其他祛风湿药 (56) 第 5 节化湿药 (57) 一 常用化湿药 (57) 广藿香 (57) 厚朴 (58) 苍术 (58) 砂仁 (59) 二 其他化湿药 (59) 第 6 节利水渗湿药 (60) 一 常用利水渗湿药 (60) 茯苓 (60) 薏苡仁 (61) 泽泻 (61) 猪苓 (62) 车前子 (62) 滑石 (62) 川木通 (63) 茵陈蒿 (63) 金钱草 (64) 二 其他利水渗湿药 (64) 第 7 节温里药 (65) 一 常用温里药 (65) 附子 (65) 干姜 (66) 肉桂 (67) 吴茱萸 (67) 细辛 (68) 二 其他温里药 (68) 第 8 节理气药 (69) 一 常用理气药 (70) 陈皮 (70) 青皮 (70) 枳实 (71) 木香 (71) 香附 (72) 沉香 (72) 薤白 (73) 川楝子 (73) 二 其他理气药 (73) 第 9 节止血药 (74) 一 常用止血药 (75) 大蓟 (75) 小蓟 (75) 地榆 (76) 白茅根 (76) 三七 (77) 茜草 (77) 蒲黄 (78) 白及 (78) 仙鹤草 (79) 艾叶 (79) 二 其他止血药 (80)

8 目录 v 第 10 节活血化瘀药 (80) 一 常用活血化瘀药 (81) 川芎 (81) 延胡索 (82) 郁金 (82) 丹参 (83) 红花 (84) 益母草 (84) 牛膝 (85) 莪术 (85) 水蛭 (86) 二 其他活血化瘀药 (86) 第 11 节化痰止咳平喘药 (88) 一 化痰药 (88) 半夏 (89) 天南星 (90) 白芥子 (90) 旋复花 (91) 桔梗 (91) 川贝母 (92) 浙贝母 (92) 瓜蒌 (93) 竹茹 (93) 二 止咳平喘药 (94) 苦杏仁 (94) 紫苏子 (95) 百部 (95) 枇杷叶 (95) 桑白皮 (96) 葶苈子 (96) 三 其他化痰止咳平喘药 (97) 第 12 节安神药 (98) 一 重镇安神药 (98) 朱砂 (98) 龙骨 (99) 二 养心安神药 (99) 酸枣仁 (100) 远志 (100) 三 其他安神药 (101) 第 13 节平肝息风药 (101) 一 平肝潜阳药 (102) 石决明 (102) 牡蛎 (102) ( 代 ) 赭石 (103) 二 息风止痉药 (103) 羚羊角 (104) 钩藤 (104) 天麻 (105) 地龙 (105) 全蝎 (106) 三 其他平肝息风药 (107) 第 14 节开窍药 (108) 一 常用开窍药 (108) 麝香 (108) 冰片 (109) 石菖蒲 (109) 二 其他开窍药 (110) 第 15 节补虚药 (110) 一 补气药 (111) 人参 (111) 西洋参 (112) 党参 (112) 黄芪 (113) 白术 (113) 山药 (114) 甘草 (114) 二 补血药 (115) 当归 (115) 熟地黄 (116) 阿胶 (116) 何首乌 (117) 白芍 (118) 三 补阴药 (118) 北沙参 (119) 南沙参 (119) 麦冬 (119) 石斛 (120) 黄精 (120) 枸杞子 (121) 女贞子 (121) 龟甲 (121)

9 vi 中药方剂学基础 鳖甲 (122) 四 补阳药 (122) 鹿茸 (123) 淫羊藿 (123) 肉苁蓉 (124) 补骨脂 (124) 益智仁 (125) 杜仲 (125) 菟丝子 (125) 蛤蚧 (126) 冬虫夏草 (126) 海马 (127) 紫河车 (127) 五 其他补虚药 (128) 第 16 节固涩药 (129) 一 常用固涩药 (129) 五味子 (129) 山茱萸 (130) 乌梅 (131) 桑螵蛸 (131) 海螵蛸 (131) 肉豆蔻 (132) 二 其他固涩药 (132) 第 17 节消食药 (133) 一 常用消食药 (133) 山楂 (133) 麦芽 (134) 莱菔子 (134) 鸡内金 (135) 二 其他消食药 (135) 第 18 节驱虫药 (135) 一 常用驱虫药 (136) 使君子 (136) 槟榔 (136) 苦楝皮 (137) 二 其他驱虫药 (137) 第 19 节外用药 (138) 一 常用外用药 (138) 硫磺 (138) 白矾 (139) 炉甘石 (139) 斑蝥 (140) 二 其他外用药 (140) 下篇方剂学基础 第 3 章方剂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144) 第 1 节方剂学发展概略 (144) 第 2 节方剂与治法 (145) 一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45) 二 常用治法 (146) 第 3 节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47) 一 组方原则 (148) 二 组成变化 (149) 第 4 节剂型和用法 (150) 一 剂型 (150) 二 用法 (150) 第 4 章各类常用方剂 (153) 第 1 节解表方 (153) 一 发散风寒方 (153) 麻黄汤 (154) 桂枝汤 (154) 九味羌活汤 (155) 二 发散风热方 (155) 银翘散 (155) 桑菊饮 (15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56) 柴葛解肌汤 (157) 三 扶正解表方 (157) 败毒散 (157) 四 其他解表方 (158) 第 2 节清热方 (159) 一 清气分热方 (159) 白虎汤 (159) 二 清营凉血方 (160) 清营汤 (160)

10 目录 vii 三 清热解毒方 (160) 黄连解毒汤 (160) 普济消毒饮 (161) 四 清脏腑方 (161) 龙胆泻肝汤 (162) 白头翁汤 (162) 五 清热祛暑方 (163) 六一散 (163) 六 清虚热方 (163) 青蒿鳖甲汤 (163) 七 其他清热方 (164) 第 3 节和解方 (165) 一 和解少阳方 (165) 小柴胡汤 (165) 蒿芩清胆汤 (166) 二 调和肝脾方 (166) 四逆散 (166) 逍遥散 (167) 三 调和肠胃方 (167) 半夏泻心汤 (168) 四 调和寒热方 (168) 大柴胡汤 (168) 五 其他和解方 (169) 第 4 节泻下方 (169) 一 逐水方 (170) 十枣汤 (170) 二 寒下方 (170) 大承气汤 (171) 大黄牡丹汤 (171) 三 温下方 (172) 大黄附子汤 (172) 四 润下方 (172) 麻子仁丸 (173) 五 攻补兼施方 (173) 黄龙汤 (173) 六 其他泻下方 (174) 第 5 节祛湿方 (174) 一 燥湿和胃方 (175) 平胃散 (175) 藿香正气散 (175) 二 清热利湿方 (176) 茵陈蒿汤 (176) 八正散 (176) 三仁汤 (177) 二妙散 (177) 三 利水渗湿方 (178) 五苓散 (178) 四 温化水湿方 (179) 苓桂术甘汤 (179) 真武汤 (179) 五 祛风除湿方 (180) 独活寄生汤 (180) 六 其他祛湿方 (180) 第 6 节温里方 (181) 一 温中祛寒方 (182) 理中丸 (182) 二 回阳救逆方 (182) 四逆汤 (183) 三 温经散寒方 (183) 当归四逆汤 (183) 四 其他温里方 (184) 第 7 节理气方 (184) 一 行气方 (185) 越鞠丸 (185) 半夏厚朴汤 (185) 枳实薤白桂枝汤 (186) 金铃子散 (186) 二 降气方 (187) 旋复代赭汤 (187) 三 其他理气方 (187) 第 8 节理血方 (188) 一 止血方 (188) 十灰散 (189) 小蓟饮子 (189) 二 活血祛瘀方 (190) 桃核承气汤 (190) 血府逐瘀汤 (190) 复元活血汤 (191) 补阳还五汤 (191) 生化汤 (192) 桂枝茯苓丸 (192)

11 viii 中药方剂学基础 三 其他理血方 (193) 第 9 节化痰止咳平喘方 (194) 一 燥湿化痰方 (194) 二陈汤 (194) 温胆汤 (195) 二 清热化痰方 (195) 清气化痰丸 (195) 三 润燥化痰方 (196) 清燥救肺汤 (196) 麦门冬汤 (196) 贝母瓜蒌散 (197) 四 温化寒痰方 (198) 苓甘五味姜辛汤 (198) 五 其他化痰止咳平喘方 (198) 第 10 节安神方 (199) 一 重镇安神方 (199) 朱砂安神丸 (200) 二 养心安神方 (200) 酸枣仁汤 (200) 天王补心丹 (201) 三 其他安神方 (201) 第 11 节治风方 (202) 一 疏散外风方 (202) 川芎茶调散 (203) 小活络丹 (203) 二 平息内风方 (204) 镇肝息风汤 (204) 羚角钩藤汤 (204) 三 其他治风方 (205) 第 12 节开窍方 (206) 一 凉开方 (206) 安宫牛黄丸 (206) 二 温开方 (207) 苏合香丸 (207) 三 其他开窍方 (207) 第 13 节补益方 (208) 一 补气方 (209) 四君子汤 (209) 参苓白术散 (210) 补中益气汤 (210) 生脉散 (211) 二 补血方 (211) 四物汤 (211) 归脾汤 (212) 当归补血汤 (213) 三 补阴方 (213) 六味地黄丸 (213) 大补阴丸 (214) 二至丸 (214) 四 补阳方 (215) 肾气丸 (215) 五 其他补益方 (216) 第 14 节固涩方 (219) 一 固表止汗方 (219) 玉屏风散 (219) 二 涩肠止泻方 (220) 四神丸 (220) 三 固精止遗方 (220) 金锁固精丸 (220) 缩泉丸 (221) 四 固崩止带方 (221) 完带汤 (222) 五 其他固涩方 (222) 第 15 节消导方 (223) 一 消食导滞方 (223) 保和丸 (223) 健脾丸 (224) 二 消痞化积方 (224) 枳实消痞丸 (224) 三 其他消导方 (225) 第 16 节驱虫方 (226) 一 常用驱虫方 (226) 乌梅丸 (226) 二 其他驱虫方 (227) 第 17 节痈疡方 (227) 一 常用痈疡方 (228) 六神丸 (228) 五味消毒饮 (228) 仙方活命饮 (228) 二 其他痈疡方 (229)

12 目录 ix 附录 (230) ( 一 ) 常用中药的处方全名和别名 (230) ( 二 ) 处方常用并开药名 (232) ( 三 ) 我国第一批中成药非处方药 (OTC) 介绍 (232) ( 四 ) 毒性中药品种 (234) 参考文献 (236)

13 上篇中药学基础

14 第 章 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第 1 节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 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 产量丰富 历代文献记载的中药品种有 3000 多种, 截至 1995 年, 经调查已达 种, 为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祖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因此中药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总称 其大多来源于自然界, 包括植物 动物和矿物, 少量为化学加工品 ; 产地绝大多数在我国, 也有来自国外 ; 天然植物 ( 动物 矿物 ) 采集后经初步加工为中药材, 进一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 再经一定的工艺过程称为中药制剂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 采制 性能 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 文化 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中药以植物来源为主, 古代记载药物的专著, 多称为 本草 一 中药学的萌芽 从远古时期到秦代 ( 先秦时期 ), 是中药的起源阶段, 也是中药学的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类以采食植物和渔猎为生 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 人们发现 : 有的食物可口, 有的苦涩, 有的甚至会引起呕吐 麻木等现象 ; 而有的食物可使原来的腹痛 昏迷等病痛得以缓解 经过长期反复的尝试, 人们逐渐掌握了一些食物的性能, 并开始有意识地避免中毒或用来解除某些病症, 药物因此而产生, 即所谓 药食同源 神农 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的传说, 就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 而火的应用, 酒 醋的发现, 丰富和促进了早期药物的加工炮制技术及汤剂 酒剂等药物剂型的产生 先秦时期未有本草的出现, 但已有了药物知识的文字记载 枟诗经枠记有 50 多种植物名称, 为后来本草收载 ; 枟山海经枠载有中药 120 余种, 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 这个时期有关药物知识的形成与积累, 为以后本草时期的出现和中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

15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3 二 古本草学时期 春秋战国至明清朝代, 随着临床治病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文化 经济 哲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经整理充实而发展成熟 涌现出很多的医药大家, 出现了大量的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 本草 本草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宝贵经验与卓越贡献, 既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又是研究和发展中药学的基础 汉代本草的代表作为枟神农本草经枠 ( 简称枟本经枠 ) 作者不详, 该书虽托神农之名, 可能并非一人一时之手, 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 成书大约在东汉末年 ( 约公元 2 世纪 ), 原书已佚, 现存的各种版本均系后人考订 整理 辑复而成 其中流行较广者有二孙本 ( 清 孙星衍 孙冯翼辑 ) 顾本 ( 清 顾观光辑 ) 森本 ( 日本森立之辑 ) 枟本经枠序例部分简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 有毒无毒 配伍法度 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 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各论载药 365 种, 以上 中 下三品分类, 每一个药物记述了气味 有毒无毒 主要功用 别名 生境等, 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 如常山截疟 黄连治痢 大黄泻下 麻黄平喘 人参补虚 当归调经等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 是现存最早的本草 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为枟本草经集注枠 作者陶弘景, 书成于南北朝梁代 ( 约公元 500 年 ) 原书已佚, 仅存残卷, 今人尚志钧辑复 在序例部分除对枟本经枠条文逐一注释 发挥外, 又补充了大量采收 鉴别 炮制 制剂 合药取量 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 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 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将 730 种药物分为玉石 草木 虫兽 果 菜 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 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 补充了枟本经枠,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对本草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为枟新修本草枠 ( 又称枟唐本草枠 ) 该书由苏敬 李等主持编纂, 成书于唐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 全书有本草 药图 图经三部分, 共 54 卷, 载药 844 种 其中药物图谱还加以文字说明, 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纂药学专著的先例 该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 是我国历史第一部官修本草, 比公元 1542 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枟科德药方书枠早 887 年, 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该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 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学成就, 很快流传到国外, 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宋元时期本草的代表作为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枠 ( 简称枟证类本草枠 ) 作者为北宋名医唐慎微, 书稿初成于宋元丰五年 ( 公元 1082 年 ), 定稿不晚于宋大观二年 ( 公元 1108 年 ) 该书以掌禹锡的枟嘉甝本草枠和苏颂的枟图经本草枠为基础, 又收集了大量宋以前经 史 子 集中有关药学的资料, 参以民间及自己的经验而撰成 全书共 30 卷, 载药 1746 种, 附方 3000 余首 该书图文并茂, 方药并收, 医药结合 ; 体例上严谨有序, 保留文献的原来面目, 使大量的先前本草资料得以可寻, 集宋以前本草之大全,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明代本草的代表作为枟本草纲目枠 ( 简称枟纲目枠 ) 作者为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其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倾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 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及亲身实践, 参考文献 800 多种, 前后历经 27 年, 终于明万历六年 ( 公元 1578 年 ) 著成 全书共 52 卷, 约 200 万字, 载药 1892 种 ( 实为 1897 种 ), 附图 1109 幅, 收方 首 其序例部分对

16 4 中药方剂学基础 本草学史及药性理论等, 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 又结合临床设 百病主治药, 列出相应的药物 ; 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水 火 土 金石 草 谷 菜 果 木 服器 虫 鳞 介 禽 兽 人等 16 部, 细分为 60 类, 每药按正名, 释名 集解 正误 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附方诸项逐一介绍, 纲举目张, 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完备的分类法 ; 书中亦有对过去本草中谬误的指正 该书是我国 16 世纪以前本草学成就之大全, 而且在生物 化学 天文 地理等科学方面有重要的贡献, 被誉为 古代中国百科全书, 并很快传播海外, 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 清代赵学敏, 在广泛收集民间草药和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枟本草纲目拾遗枠 ( 简称枟纲目拾遗枠 ), 初稿成于乾隆三十年 ( 公元 1765 年 ), 定稿于嘉庆八年 ( 公元 1803 年 ) 全书共 10 卷, 载药 921 种, 新增 716 种药中大多疗效确切, 创古本草增药之冠, 大大丰富了本草学 同时又对枟纲目枠不详之处加以补充, 误处给以订正, 不但总结了 16 ~ 18 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 而且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三 现代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 19 世纪中叶以后, 西方医药大量涌入我国, 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 我国传统的医药逐渐被称为 中医 中药, 现代西方医药被称为 西医 西药 ; 本草学亦被称为中药学 近一个世纪来研究与发展中药的过程中, 在遵循传统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 引入了现代的科学与技术, 如生物学 化学 药理学等方法, 中药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民国期间, 曾出现过全盘否定传统中医药的思潮, 但在医药界有志之士的抗争与努力下, 中药仍有所发展 其间, 陈存仁主持编写的枟中国药学大词典枠是中医发展史上的第一部大型辞典 这一时期, 有部分人士注意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中药, 取得了初步成绩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与政策, 中药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国家和各省市中医药研究院所 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 ;1978 年以来又先后设立了中医药专业的硕士点 博士点, 从而形成了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 中药的科研条件逐步完善,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 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并促进了药用植物学 中药鉴定学 ( 生药学 ) 中药化学 ( 天然药化 ) 中药药理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有关中药饮片和制剂的企业生产逐步规范, 生产规模 设备条件 技术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出现许多新的中药剂型并得到推广 1953 年起出版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枠, 至 2000 年已有 7 版 自 1963 年起, 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枠一部为中药部分 每隔 5 年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枠定期修订, 使中药的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 国家组织整理 辑复 校注 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 如枟神农本草经枠 枟名医别录枠 枟本草经集注枠 枟新修本草枠 枟本草拾遗枠等相继问世, 枟证类本草枠 枟滇南本草枠 枟本草品汇精要枠 枟本草纲目枠 枟本草纲目拾遗枠等分别出版, 对古本草文献的研究和保存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中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 新的中药学著作大量涌现,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枟中药志枠, 原分 4 册, 修订后为 6 册 ; 江苏新医学院的枟中药大辞典枠

17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5 上册 下册及附编, 载药 5767 味 ; 枟全国中草药汇编枠上册 下册及图谱, 载药 3786 种, 彩图 1152 幅 枟原色中国本草图鉴枠 25 册, 收载彩绘中药 5000 种 ;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纂的枟中国民族药志枠, 首次介绍多民族药物 1200 种 此外, 徐国钧枟药材学枠 谢宗万枟中药材品种论述枠 刘寿山枟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枠 宋立人枟现代中药学大辞典枠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学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 1999 年 9 月出版的枟中华本草枠,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 南京中医药大学总审定, 全国 63 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507 名专家参加, 历时 10 年完成 以继承发扬 整理提高为宗旨,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医药结合 多学科协作, 系统总结了我国 2000 多年来本草学成就并反映当代中药学研究的成果, 是一部集中国传统药学之大成的巨著 全书共 34 卷 前 30 卷为中药, 分为 10 册, 收载药物 8980 味, 插图 8534 幅, 篇幅达 2808 万字 ; 中药部分总论 1 卷 药物 26 卷 附编 1 卷 索引 2 卷 ; 涉及中药品种 栽培 药材 化学 药理 炮制 制剂 药性理论 临床应用等中药学科的各个方面 ; 后 4 卷为民族药, 分为藏 蒙 维 傣药各一卷, 即将陆续发行 枟中华本草枠对中华民族 2000 余年以来的中药学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研究, 既对古代本草文献认真查核 详实考证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又集中反映了 20 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 ; 不仅对中医药教学 科研 临床治疗 资源开发 新药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而且对中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 2 节中药的采制 中药的品种 产地 采集 储藏 炮制与制剂等因素, 对中药的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可直接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 它们每一个过程都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密切相联 因此, 对这些影响中药品质优良度的诸多因素, 都应该给关注与重视 一 品种与产地 目前, 中药的同名异物 同物异名现象极为普遍, 严重影响了中药的质量 同名异物, 是指有多种不同来源的中药作同一中药使用 例如, 白头翁有 4 科 20 多种, 贯众有 6 科 35 种之多等 它们常常是与正品中药不同科属的植物 ( 或动物 ), 不同种间的不同遗传物质导致了它们各自化学成分的差异, 因此它们药效显然不同 同物异名, 是指同一药物有不同的称号与名字, 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作不同的中药使用 例如玄参科植物阴行草 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 在华北及东北地区做 刘寄奴, 而在南方则做 土茵陈 ; 显然对临床上不同的疾病显效是不同的 另外, 有研究表明 : 甚至在同一种群内不同的个体间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 中药种质资源的质量优劣对疗效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不同的产地, 自然环境中的水土 气候 日照 生物分布 海拔等不完全相同, 甚至相差很

18 6 中药方剂学基础 大 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 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 形成了与产地相关的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或称地道药材, 指来自传统产区, 质量好 疗效高的中药材 道地药材的形成, 是由于自然地理 气候等因素, 与生产 管理技术有关, 并有一定的历史 文化因素 如四川的黄连 川芎 附子 川贝母, 河南的地黄 菊花 牛膝 山药等 四大怀药, 浙江的白术 菊花 芍药, 玄参 玄胡 浙贝 温郁金 麦冬等 浙八味, 广东的陈皮 砂仁 广藿香, 东北的人参 细辛 五味子, 云南的三七, 山东的阿胶, 宁夏的枸杞, 甘肃的当归, 山西的党参等, 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使道地药材发生变化 如三七原产于广西, 称为广三七 田七, 云南产者后来居上, 称为滇三七, 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由于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 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及药用动物的驯养, 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 结合现代的技术, 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和动物驯养, 以满足一些药材的需求, 并不断取得一定的成效 例如, 西洋参在国内的引种成功, 天麻的人工栽培, 人工培育牛黄等 当然, 在这些引种或驯养工作中, 应以确保该品种的原有性能和疗效作为前提 二 采集与储藏 药物治病防病的物质基础 有效成分的质与量及其他成分的变化也与采集 储藏有关, 因此采集 储藏是保证中药性能和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采集及科学的储藏方法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一 ) 采集中药大部分是植物药, 在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及不同的器官组织中, 其化学成分的种类 比例与含量积累是不相同的, 药性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植物的根 茎 叶 花 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 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度作为依据 因此中药材采集都有一定的采收季节 时间和方法 1 畅全草类药材大多在植物充分生长 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地上部分入药的直接割取茎叶, 如益母草 荆芥 薄荷 紫苏等 带根入药的全草则应连根拔起全株, 如车前草 蒲公英 紫花地丁等 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 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 如夜交藤 忍冬藤等 有的须用嫩苗或带叶花梢, 则应适时采收, 如茵陈蒿 夏枯草等 2 畅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 最适于采收 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 药力雄厚 如大青叶 枇杷叶 艾叶等 荷叶在荷花含苞欲放或盛开时采收, 此时色泽翠绿, 质量最好 有些特定的品种, 如霜桑叶 橘叶, 则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3 畅花类药材多在花蕾期或花正开放时采收, 由于花朵次第开放, 所以要分次采摘, 采摘时间很重要

19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7 若采收过迟, 则易致花瓣脱落和变色, 气味散失, 影响质量, 如菊花 旋复花 有的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 如金银花 辛夷等 有的则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 如月季花 玫瑰花 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收 至于蒲黄 松花粉之类以花粉入药的, 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4 畅果实和种子类药材除枳实 青皮 乌梅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 通常当果实成熟时采集, 如瓜蒌 马兜铃等 以种子入药的, 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 可以割取整个果序, 悬挂在干燥通风处, 以待果实全部成熟, 然后进行脱粒 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 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 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 或果壳开裂, 种子容易散失, 如豆蔻 牵牛子等, 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采取 容易变质的浆果, 如枸杞 女贞子, 应在刚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 5 畅根和根茎类药材一般于秋末或早春, 此时有效成分含量高, 产量质量均佳, 古人以二月 八月采集为上是有科学道理的 如天麻 苍术 葛根 桔梗 大黄 玉竹等 此外, 也有少数例外的, 如半夏 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6 畅树皮和根皮类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 ( 即春 夏时节 ) 植物生长旺盛, 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 此时药性较强, 疗效较高, 容易剥离, 而且采制后植物容易存活, 如黄柏 杜仲 厚朴等 但肉桂多在十月采收, 此时油多, 易剥离 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 如丹皮 地骨皮 桑白皮等 7 畅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 采收时间和方法各异 具体时间, 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及保护资源为原则 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 过时则虫卵已孵化 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 其皮厚质佳 小昆虫等, 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捉, 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 二 ) 储藏中药在储藏保管的过程中, 受外界环境及自身性质的影响, 常会发生一些物理或是化学性质的变化, 出现霉变 虫蛀 变色 泛油等变异现象, 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 储藏保管好中药, 也是保证药物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1 畅药物的防霉中药表面附着的真菌在适宜的温度 (20 ~ 30 C) 湿度 ( 相对湿度 75 % 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 15 % ) 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 进行生长繁殖, 分泌酵素, 分解和溶蚀中药组织, 使中药腐坏 防霉措施主要是控制库房的湿度在 65 % ~ 70 % 为宜, 药材的含水量一般应低于 15 % 为此, 应创造产地加工的良好卫生环境 ; 加强药物的入库验收 ; 控制库房的温湿度 ; 保管储藏的合理安排, 掌握 发陈储新 先进先出 的原则 ; 对已经霉变的药物进行刷洗 晾晒等 2 畅药物的防虫中药常含淀粉 蛋白质 脂肪等营养物质而成为害虫的良好滋生地, 适宜的温度 (18 ~ 32 C) 湿度 ( 相对湿度 70 % 以上 ) 和药材的含水量 (13 % 以上 ) 均能促进害虫的繁殖 虫蛀对药物的影响很大, 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 破碎, 甚至蛀成粉状, 蛀虫的排泄物又会污染药物, 引

20 8 中药方剂学基础 起霉变等其他变异现象, 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虫害的防治措施有物理及化学方法 物理的方法有太阳曝晒 烘烤 ; 低温冷藏 ; 密封等 化学方法主要使磷化铝熏杀等 杀虫措施现有所发展, 如高频介质电热 黑光灯诱杀 亦可采用传统的对抗同贮法杀虫, 如花椒与动物拎药材同放 泽泻与丹皮同贮等 3 畅其他变异现象及防治变色是指中药自身固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变色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不稳定 ( 如含酚羟基成分 ), 或是由于酶的作用而发生氧化 聚合 水解等反应产生了新的有色物质 ; 药物的变色还与温度 湿度 日光 氧气等有关 因此防止药物变色, 常须干燥 避光 冷藏等 泛油是指药物表明呈油样的变化 泛油的中药常含有脂肪油 挥发油 黏液质惑糖质等 ; 泛油温度 湿度等有关 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是冷藏与避光保存 4 畅药物储藏的新技术药物储藏新技术有气调 干燥剂及除氧剂的应用 放射灭菌等 这里仅介绍一下气调, 气调是指在密闭的容积内, 冲入氮气, 造成低氧状态 (2 % 以下 ) 或是冲入二氧化碳, 造成其高浓状态 ( 至少 20 % 以上 ) 气调是一种绿色的储藏方法, 它不仅无残留 适用范围广 安全无害 经济节省, 而且能有效地防治药物的霉变 虫蛀 变色等多种变异现象 三 炮制与制剂 炮制是药物根据医疗 配方 制剂的不同要求, 结合自身特点, 在应用或制成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古代称为炮炙 修治 修事等 制剂则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要求和中药药材的性质, 以及生产 贮藏 运输 携带与服用等方面的需要, 将中药制备成适宜的剂型, 并指导合理应用 药物的炮制与制剂都要遵循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原则 ( 一 ) 炮制的目的不同的药物, 有不同的炮制目的 ; 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 又往往具有几方面的目的 总的说来, 炮制的目的,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增强药物作用, 提高临床疗效 在药物的炮制过程中, 常常加入一些辅料 辅料有液体固体之分 添加辅料的目的各异, 但主要用于增强药物的临床疗效, 尤其是液体辅料, 如蜂蜜 黄酒 姜汁 胆汁等, 它们本身就是药物, 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在与被拌和的药物的某些作用之间, 存在着协同配伍关系 如蜜炙百部, 能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 酒炒大黄, 能增强活血上行作用 ; 醋炙玄胡, 能增强入肝止痛 ; 荆芥炒炭, 能增强止血作用 (2)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 烈性或副作用, 保证用药安全 如附子 草乌 半夏 天南星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 炮制后能降低毒性 ; 巴豆去油取霜, 可缓解峻下之烈性 ; 酒炒常山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等 (3)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 使之能适应病情的需要或扩大应用 药物经过炮制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性能和功效的改变, 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 如地黄生用凉血, 制熟后

21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9 则性由凉转微温, 功由清变补, 并以滋阴补血见长 ; 何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 制熟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专补肝肾 另外, 一些具有多种功效药物往往不能适应于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症状, 须适当炮制 如麻黄辛温, 发汗解表和平喘止咳, 对于风寒表实而兼咳喘者, 可全面发挥其功效 ; 对肺热咳喘汗出者及老人小孩, 应当蜜炙或制绒, 缓其辛温发汗之力, 并增强平喘止咳之力, 从而更加适合临床实情 (4)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 便于贮存 制剂或服用 如一般饮片要切片 ; 贝壳 种子 矿物类药物要粉碎处理, 便于有效成分溶出, 也利于制成各种剂型及临床应用 ; 有些药物在贮藏前要进行烘焙 炒干等干燥处理, 使其不易霉变或腐烂等 (5) 纯净药材, 矫味矫臭, 利于服用 药材应去除非药用部位及泥沙等杂质, 才能保证剂量的准确, 山茱萸挑去核, 金樱子挖去毛, 昆布漂去腥咸, 滑石粉炒水蛭等, 利于服用 ( 二 ) 炮制的方法历代本草记载的炮制方法很多, 结合现代的实际炮制经验, 可分为以下的类型 (1) 修制 : 通过纯净处理 ( 挑 拣 颠 筛 刮 刷等 ) 粉碎处理( 捣 碾 镑 挫等 ) 切制处理 ( 切 铡 ) 等方法, 以纯净药材, 便于储藏 调剂 制剂和服用为目的, 是炮制中药的最初阶段 (2) 水制 :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 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 软化药材 调整药性 常用的有洗 淋 泡 润 漂 水飞等 水洗漂海藻, 去泥沙及腥咸 ; 槟榔水润, 软化药材利于切片 ; 水漂吴茱萸, 除去烈性 其中 水飞 较为特殊, 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常用于矿物药 贝壳类药物的制粉 如飞朱砂 飞炉甘石 飞雄黄等 (3) 火制 : 是用火加热处理药材且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 炙 煅 煨 烘焙等 1 炒法 : 有不加辅料的清炒和加 ( 固体 ) 辅料炒之分 根据炒制程度不同, 清炒分为有炒黄 炒焦 炒炭 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炒黄 ; 用中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 内部颜色加深, 并有焦香气者称炒焦 ; 用武火炒至材表面焦黑, 部分炭化, 内部焦黄, 但又保留药材固有气味 ( 即存性 ) 者称炒炭 炒黄 炒焦主要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 并缓和药性 种子类药物炒后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如炒王不留行 山楂等 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 副作用, 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 如炒乌梅 藕节 加辅料炒有土炒 麸炒 米炒等 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增强疗效, 如土炒白术 麸炒积壳 米炒斑蝥等 与砂或滑石 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 可使药物受热均匀 酥脆, 易于有效成分煎出或便于服用, 如砂炒穿山甲 蛤粉炒阿胶等 2 炙法 : 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 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 以改变药性, 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 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 酒 醋 姜汁 盐水等 如蜜炙黄芪, 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 酒炙川芎, 可增强活血之功 ; 醋炙香附, 可增强疏肝止痛之效 ; 姜炙厚朴, 可缓解对咽喉的刺激性 ; 盐炙杜仲, 可增强补肾功能 3 煅法 : 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猛火煅烧, 使质地松脆, 易于粉碎, 充分发挥疗效 直接放明火上或不密闭容器内加热者, 称为明煅, 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多用此法, 如龙骨, 石决明等 将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者, 称为密闭锻或焖煅, 多用于质地轻松 易炭化的药材, 如煅丝瓜络 煅棕榈炭等, 以增强止血作用 4 煨 :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 湿纸中, 放入热灰中加热, 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称为煨法 此

22 10 中药方剂学基础 法可减轻药物的烈性或毒副作用 如煨甘遂 煨肉豆蔻等 5 烘焙 : 将药物用微火加热, 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 如蜈蚣 虻虫 (4) 水火共制 : 是指利用水或液体辅料与火对药物共同加工的方法 常见的有煮 蒸 ( 沸水中短暂浸煮 ) 淬 ( 药物煅红后趁热投入液体中 ) 等炮制方法 如甘草水煮远志, 生地黄蒸熟, 杏仁嫹去皮, 醋淬磁石等 (5) 其他制法 : 常用的有制霜 发酵 发芽等 1 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 称为霜 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 如巴豆霜, 去油以降低毒性 2 发酵将药材与辅料拌和, 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 利用真菌使其发酵 生霉, 并改变原药的药性, 以生产新药的方法, 称为发酵法 如六神曲 半夏曲 3 发芽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 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使其萌发幼芽, 称为发芽 如谷芽, 麦芽 ( 三 ) 制剂的目的中药制剂的目的有两点 : 一是适应医疗需要 因病有缓急, 证有表里, 须因病施治, 对症下药, 所以对剂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二是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药物的性质也是决定剂型的主要因素 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 第一要适合医疗 预防和诊断的需要 ; 第二要适合药物本身性质的要求 例如治疗急性病, 为使药效迅速, 宜用汤剂 气雾剂 注射剂等剂型 ; 有些疾病则需要药物的持久或延缓作用, 可用丸剂 膏剂 缓释片剂 混悬型注射液或其他长效制剂 另外, 为了适应给药部位的特点和治疗需要, 也要选用不同的剂型 如皮肤疾患一般可选用硬膏 软膏 糊剂 涂膜剂等 ; 而对某些腔道疾患, 如痔疮 溃疡 瘘管等则用栓剂 膜剂 条剂等为宜 ( 四 ) 剂型的分类 (1) 按剂型的物态, 将其分为气体 液体 半固体和固体等类 气体剂型如气雾剂 吸入剂等 ; 液体剂型如汤剂 合剂 酊剂 酒剂 露剂 注射剂等 ; 半固体剂型如外用膏剂 膏滋 糊剂等 ; 固体剂型如散剂 冲剂 丸剂 片剂 胶囊剂等 (2) 按剂型的制备方法, 将主要工序采用相同方法的剂型归为一类 例如汤剂 酒剂 酊剂 流浸膏与浸膏剂等, 均采用浸出方法制备, 因而归纳为 浸出制剂 ; 注射液 滴眼液 口服液等均采用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 故统称为 无菌制剂 等 (3) 按给药途径和方法, 一般可将剂型分为如下几类 经胃肠道给药 : 有汤剂 合剂 糖浆剂 内服膏剂 散剂 冲剂 丸剂 片剂 胶囊剂以及经直肠给药的栓剂 灌肠剂等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有 : 各种注射剂 ; 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 膏药 橡胶膏 搽剂 洗剂 离子透入剂等 ; 黏膜给药的有滴眼剂 滴鼻剂 含漱剂 吹入剂 栓剂 膜剂及含化丸剂或片剂等 ; 呼吸道给药的有吸入剂 气雾剂等 (4) 按分散体系又可分为气体 固体及液体分散体剂型 3 类 气体分散体剂型如气雾剂等 液体分散体剂型又分为 : 真溶液类 胶体溶液类 乳浊液类 混悬液类, 如露剂 胶浆剂 乳剂 混悬剂等 固体分散体剂型有散剂 冲剂 片剂 丸剂等

23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11 ( 五 ) 常用的剂型中药传统剂型有丸 散 膏 丹 酒 汤等, 现代剂型有片 针 气雾剂等 在此, 主要介绍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剂型 (1) 汤剂 : 又称汤液 煎剂, 是指组方后的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 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而成 一般作内服 ( 口服 ), 但也可外用 ( 洗浴 熏蒸及含漱等 ) 其特点 : 吸收快, 显效快, 并能随证加减变化, 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适宜于病势较急 病情较重的患者 (2) 散剂 : 是指将药材粉碎 混匀, 制成粉末状的一种制剂形式 既可内用直接冲服, 又可外部使用 散剂作外敷局部应用时, 应研细, 避免对皮肤的刺激, 尤其是点眼 吹喉用的散剂, 一定要研成极细粉 其特点 : 制作简单, 吸收较快 ( 但不及汤剂 ), 服用方便, 便于携带, 能节约药材, 且不宜变质 (3) 丸剂 : 是指将药材研成的细粉或其提取物, 加上适量的黏合剂, 制成类球体状的固体剂型 根据黏合剂和制法的不同, 又有蜜丸 ( 蜂蜜为黏合剂 ) 水丸 ( 蒸馏水或酒 醋 蜜水等为黏合剂 ) 糊丸 ( 米糊 面糊等为黏合剂 ) 浓缩丸 ( 药物煎汁浓缩成膏, 再加蜂蜜 药汁制成丸剂 ) 蜡丸 滴丸等 丸剂的特点 : 吸收慢, 药效长, 用量小, 体积小, 节约药材, 便于服用和携带 常用于一些慢性 虚弱疾病, 需久服缓治者 有的丸剂可作急救之用, 如安宫牛黄丸用于闭证神昏 ; 部分有毒或作用峻猛的药物, 宜制成丸剂, 使其缓缓起效, 又不致发生毒副反应 (4) 膏剂 : 是指将药材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浓缩制成的剂型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根据制作方法不同, 内服膏剂有流浸膏 浸膏 煎膏 ( 又称滋膏 ) ; 其中流浸膏 浸膏大多数作制配糖浆剂 冲剂 合剂 片剂 胶囊剂等的原料 外用膏剂又有硬膏和软膏之分 其特点 : 内服膏剂有体积相对小, 服用方便, 缓缓起效的特点 ; 外用膏剂可直接接触病变部位, 利于吸收, 疗效持久 (5) 酒剂 : 又称药酒, 是指将药材用白酒或黄酒浸泡, 或加温隔水, 去渣所得的澄明浸出液制剂 也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常见类型有补药酒 祛风湿药酒 活血酒等, 主要用于阳虚证 气血虚证 风湿痹证 跌打损伤等病证 其特点 : 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而增强药效, 长于发散, 并能行气 活血 (6) 丹剂 : 狭义是指用含汞 硫磺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 制成剂量小, 作用强的不同结晶状的制剂, 多为外用丹剂, 如红升丹 白降丹等 广义上是指有名贵药材或药效显著者, 实为丸 散 锭剂等, 亦称为 丹, 如至宝丹 活络丹 ; 紫雪丹 ( 散剂 ) 玉枢丹 ( 散剂 ) 等, 多为内服丹剂 (7) 茶剂 : 是指将药材粉碎加工成的粗末制品, 或加入黏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 用沸水泡汁或煎汁, 类似饮茶, 不定时服用 现代多用于保健, 如减肥茶 降脂茶 降压茶 刺五加茶 (8) 露剂 : 是指用新鲜且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 用蒸馏法制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 多用作饮料及清热解暑剂, 如银花露 青蒿露等 (9) 锭剂 : 是指将药材研成细粉, 单独或与赋形剂混合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 有圆柱状形 条形 纺锤形等 研末调服或磨汁服, 外用磨汁涂患处 如紫金锭等 (10) 条剂 : 又称药捻, 是指将药材研成细粉, 用桑皮纸黏药后搓捻成细条, 或将桑皮纸捻

24 12 中药方剂学基础 成细条再捻药粉制成 如红升丹药条, 多外用插入疮口或瘘管, 发挥拔毒化腐, 生肌敛疮功效 (11) 线剂 : 又称药线, 是指将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共煎煮, 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 常作为引流, 用于瘘管 痔疮或赘生物等, 便于引流通畅, 或腐蚀赘生物使之萎缩 脱落 (12) 搽剂 : 是指将药材与相宜的溶媒制成适合外用于皮肤表面或涂于敷料贴用的溶液 乳状液或混悬液制剂 具有镇痛 保护皮肤 抗刺激等作用 如松节油 樟脑油等 (13) 栓剂 : 又称坐药或塞药, 是指将药材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常用于腔道 ( 直肠 阴道 ) 给药, 使其融化或溶解而发挥药效 可减少药物在肝脏的 首次通过效应, 直接进入体循环, 可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也避免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 用于腔道疾病, 又可直达病所 (14) 冲剂 : 是指将药材提取物与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混合制成的干燥颗粒 ( 又称颗粒剂 ) 或块状制剂, 是现今临床常用剂型之一 如感冒退热冲剂 抗病毒冲剂等 具有体积小, 服用方便, 口感较好, 显效较快等特点 (15) 片剂 : 是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根据不同赋形剂, 还有口含片和泡腾片等制剂 其特点 : 用量小而准确, 体积小, 服用方便 外加糖衣, 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不良气味, 利于服用 ; 加上肠溶衣, 使之在肠道中崩解 (16) 口服液 : 是指将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 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多用于保健 滋补类药物的制剂 如人参蜂王浆口服液, 复方阿胶浆口服液等 有吸收快, 口感适宜, 剂量较小, 服用方便等优点 (17) 糖浆剂 : 是指将药材煎煮去渣取汁后, 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制剂 具有味甜量小, 吸收较快, 服用方便等特点, 尤其适宜于小儿用药 如止咳糖浆等 (18) 注射剂 : 又称针剂, 是指将药材经过提取 精制 配制 灭菌等工艺而制成灭菌溶液 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液体的无菌粉末, 供皮下 穴位 肌肉 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 其特点 : 显效快, 剂量准确, 便于急救, 不受消化系统的影响 如生脉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等 (19) 膜剂 : 又称薄片剂, 是指将中药材提取物 ( 或极细粉末 ) 溶解或均匀分散在成膜材料配制的溶液中, 制成的薄膜状制剂 可供局部应用, 如口腔黏膜 眼结膜囊内 阴道内给药及皮肤黏膜创伤 烧伤或疮疡表面的溃烂面给药等, 也可口服, 如丹参膜剂 以上各种剂型各有所长, 临床应用时, 应当根据病情需要及方剂的特点酌情选择 另外还有胶囊剂 含漱剂 气雾剂 灌肠剂 灸剂 裹剂等剂型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大多数现代剂型已用于中药剂型的制备 第 3 节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药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简称药性 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气五 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毒性等 中医学认为, 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 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

25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13 调 脏腑功能失常的结果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就在于帮助机体祛除病邪, 调整阴阳平衡, 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药之所以具有上述作用, 是由于各种药物具有各自的若干特性, 前人称之为药物的偏性 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谓之以偏纠偏 所以熟悉药物的性能, 掌握每味药的特点, 对于临床正确使用药物,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 颜色 气味 质地等, 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而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的反应归纳出来的, 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两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不同, 不能混淆 一 四气五味 药物的性味, 通常是指药物的四气和五味 1 畅四气四气, 又称四性, 是指药物的寒 热 温 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类, 温热属阳, 寒凉属阴 温与热, 凉与寒分别具有共性, 但程度上又有差异 有些药物还以大热 大寒, 微温 微寒标示等, 这也仅仅是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一般认为, 微温次于温, 温次于热, 热次于大热 ; 微寒即凉, 凉次于寒, 寒次于大寒 此外, 还有一种平性药, 这类药物作用平和, 温热或寒凉之性不显著 但所谓平性, 并非绝对, 只是相对而言, 仍有微温 微寒之偏, 未越出四气范围 药性寒热温凉,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 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 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 如石膏 大青叶对发热口渴 咽喉肿痛等热证有泻火清热 利咽 解毒作用, 表明其具寒凉之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如附子 干姜具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作用, 对脘腹冷痛, 四肢厥逆等寒证能够减轻或消除, 表明其具温热性质 药性寒热与治则密切相关 枟黄帝内经枠载有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枟神农本草经枠提出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都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 阳热证用寒凉药, 阴寒证用温热药, 这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至于寒热错杂证, 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 对于真热假寒证, 则当以寒药治本, 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 真寒假热证, 则当以热药治本, 必要时反佐以寒药 药性寒热的确定与药物功效之间具有相关性 药性寒热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 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 它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的抽象概括, 具有共性特征 药物功效则比较具体, 往往反映了具体药物作用的个性方面 例如黄柏和大黄, 药性属寒, 都适宜于热证, 清热是两者的共性 但黄柏的作用主要是清热燥湿, 大黄的作用主要是泻下攻积,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具体病证, 反映了两者功效上具有不同的个性 2 畅五味五味, 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 甘 酸 苦 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此外, 还有淡味和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 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 故习称五味 药味的确定, 初始基于口尝, 最终定于临床 即经口尝辨别滋味, 经临床证实, 将口尝之味

26 14 中药方剂学基础 与临床作用联系起来, 确定药物的药味 枟黄帝内经枠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 即辛散 酸收 甘缓 苦坚 咸软 五味按阴阳属性分, 辛 甘 淡味属阳, 酸 苦 咸味属阴 现将五味的作用分述如下 : 辛 : 能散 能行, 有发散 行气 行血作用 如麻黄 薄荷等解表药多具有辛散作用, 用于治疗表证 木香辛温, 可行气止痛, 红花 川芎辛温, 能活血化瘀, 用于气血阻滞证 麝香 冰片 苏合香等气味芳香, 也标为辛味, 这类药物除有行 散作用特点外, 还具有芳香开窍 芳香辟秽等作用, 用于神昏窍闭证 辛味药大多易耗气伤阴, 凡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 : 能补 能和 能缓, 有补虚 和中 缓急 调和药性等作用 可补益阴阳气血之虚, 如黄芪 大枣 蜂蜜补中益气, 熟地滋补精血, 白芍缓急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都具甘味 甘味药多质滋润而善于润燥 但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 令人中满, 凡湿阻 食积 中满气滞者慎用 酸 : 能收 能涩 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止咳 止汗 止血 止泻 固崩 止带 固精 缩尿等作用, 用于久病体虚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 盗汗 久咳虚喘 久泻 遗精 滑精 遗尿 尿频 崩带不止等滑脱病证 如五味子敛汗涩精, 五倍子涩肠止泻, 乌梅止咳止泻等 另外, 酸能生津 安蛔, 如木瓜 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易收敛邪气, 凡邪未尽者均当慎用 涩 : 能收敛固涩, 与酸味作用相似 如龙骨涩精止遗, 赤石脂涩肠止泻, 乌贼骨收敛止血 止带 但涩味药的作用与酸味药不尽相同, 酸味药大多具有生津或酸甘化阴的作用, 涩味药则不具备 涩味大多能收敛, 实邪未尽者慎用 苦 : 能泄 能燥 能坚 泄, 有通泄 降泄 清泄之分 如大黄通泄荡涤肠道燥屎 ; 杏仁降泄肺气以平咳喘 ; 栀子清泄火热以除烦 燥, 即燥湿, 用于湿证 如苍术味苦性温, 用于寒湿证 ; 黄连味苦性寒, 用于湿热证 苦坚的含意有二 : 一是指苦能坚阴, 意为泻火存阴, 如知母 黄柏等 ; 二是指坚厚肠胃, 如少量投以苦味的黄连等有厚肠止泻的功效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 败胃, 津大伤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咸 : 能软 能下, 软, 有软坚散结 泻下通肠作用, 如鳖甲 海藻 昆布, 治瘕 瘿瘤 痰核等病证, 芒硝治疗坚结便秘 淡 : 能渗 能利, 有渗湿利水作用 多用于治疗水肿 小便不利等症, 如茯苓 猪苓等 气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 两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例如桂枝 薄荷皆有辛味, 能发散表邪, 但桂枝辛温, 能发散风寒 ; 薄荷辛凉, 能发散风热 生地黄 黄芪皆有甘味, 但生地黄甘寒, 有养阴生津 清热凉血作用 ; 黄芪甘温, 有温养中焦 补中益气作用 对于某一药物来说, 气只能有一个, 味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由于药物的气和味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 对药物性能的全面了解和准确认识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 例如人参 黄芪性味皆为甘温, 都有补气作用, 但人参能大补元气, 且有生津 安神作用, 而黄芪则能升阳固表 托疮生肌 利水消肿, 两者功效各有特点 因此, 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合参对药物性能的全面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27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15 二 归 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 是指药物对作用部位的归属 ; 经, 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概称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 以说明药物的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 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药物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古人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 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 甚至没有作用 例如黄芩 黄连 黄柏同属苦寒清热药物, 但黄芩偏清肺热, 黄连偏清心胃热, 黄柏偏清下焦相火 沙参 麦冬 鳖甲皆为补阴药, 但沙参偏补肺胃之阴, 麦冬偏补心肺之阴, 鳖甲偏补肝肾之阴 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 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 理论化, 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按脏腑经络理论, 人体各个脏腑都有相应的经脉, 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 从而把各个组织器官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 脏腑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 人们通过临床观察病证的表现, 推断病变所在部位, 在确定治疗方法后, 选用归该经的适宜药物进行治疗 因此, 掌握归经, 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疗效, 起到执简驭繁作用 在学习和应用归经理论时, 需要注意两点 : 一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上有关人体组织器官的涵义 理解和认识方法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 中医学的定位以组织器官的功能为主, 现代医学则以生理解剖部位为准 例如,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 当出现精神思维 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 如昏迷 癫狂 痴呆 健忘 失眠等, 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 ; 中医把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 如开窍醒神的麝香 镇惊安神的朱砂皆入心经, 现代医学则认为是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二是归经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 而不完全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因此, 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归经理论时, 应充分考虑到这种认识方法上的差异 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 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 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相反 升, 是上升举陷, 趋向于上 ; 降, 是下降平逆, 趋向于下 ; 浮, 是发散向外, 趋向于表 ; 沉, 是泄利向内, 趋向于里 气机的运动 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当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 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 产生不同的疾病趋向 病势趋向表现为向上, 如呕吐 喘咳 ; 向下, 如泄利 脱肛 ; 向外, 如自汗 盗汗 ; 向内, 如麻疹内陷 相对而言能够针对这些病情,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 也就分别具有向下 向上 向内 向外的作用趋向 一般具有升阳发表 祛风散寒 涌吐 开窍等功效的药物, 都能上行向外, 药性主升浮 ; 具有泻下 清热 利水渗湿 重镇安神 潜阳息风 消导积滞 降逆止呕 收敛固涩 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 则能下行向内, 药性主沉降 但有些药物具有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 又能止咳平喘 利水消肿 前者作用趋向表现为升

28 16 中药方剂学基础 浮, 后者作用趋向表现为沉降, 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炮制或配伍等方法, 使其作用趋向呈现单一性, 有利于提高疗效, 减少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而言, 性温热 味辛甘的药物大多主升浮 ; 而性寒凉 味酸苦咸涩者, 大多主沉降 药物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前人认为花 叶 皮 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主升浮 ; 种子 果实 根茎 矿物 贝壳等质重者大多主沉降 然而上述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 如旋复花降气消痰 止呕止噫, 药性沉降 ; 苍耳子为植物种子, 能祛风解表, 善通鼻窍, 药性升浮 此外, 药物升降浮沉还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例如, 酒炒则升, 姜汁炒则散, 醋炒则收敛, 盐水炒则下行 在复方配伍中, 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 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 ; 反之, 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 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的制约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 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 使之恢复正常, 或因势利导, 有助于祛邪外出 中药复方中常有升浮和沉降之性的药物配伍同用 根据病证需要, 利用药物升降配合以调理气机, 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 例如, 血府逐瘀汤中用柴胡 枳壳一升一降, 以助气血周行 ; 止嗽散中用桔梗与白前 百部配伍, 一升一降, 有利于化痰止咳 四 毒 性 毒性, 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作用 毒, 在中药学上有广义与狭义之说 广义的 毒 为药物的总称, 也就是说 毒 就是药, 药就是 毒 ; 毒 指药物的偏性, 药物之所以能治病, 就在于药的偏性, 这种偏性既能治疗疾病, 又可能对人体有害, 关键在用法 ; 毒 指药物对机体的损伤, 此为狭义的毒, 是现代一般的认识 一旦毒性对机体造成了伤害, 这种现象称为毒性反应, 简称中毒 药物的毒性对人体危害性大, 甚至可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 对中药的毒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并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及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药物毒性有大小强弱之分, 古代本草著作中, 常分为大毒 有毒和小毒三级 迄今枟药典枠对毒药分级, 大多仍沿袭历代用药经验 大毒 有毒 小毒之间的界定有些不是十分明确 一般而言, 药物毒性大小强弱, 取决于药物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 比值越大, 安全范围越小, 毒性越大 ; 反之, 比值越小, 安全范围越大, 毒性越小 学习和研究药物的毒性, 应注意以下三点 (1) 中药毒性, 一般指的是药材生品或其炮制品的毒性 中药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 中药所含某一活性成分毒性与药材整体显示的毒性及毒性强弱大小不尽相同 (2) 古代文献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 但也有一些谬误 如枟本经枠认为丹砂无毒, 且列为上品药之首 ; 枟本草纲目枠认为马钱子无毒等 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在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研究中不断加深, 不断有新的发现 例如, 关木通对肾脏的毒性, 黄药子对肝脏的毒性等 因此, 我们应当借鉴古人的用药经验, 又重视当代毒理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报告, 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的毒性 (3) 毒性反应 副作用和过敏反应都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但三者是有区别的 副作用, 是指药物在常用剂量时在机体出现与治疗无关的药理作用, 一般症状轻微, 对机体危害不

29 第 1 章中药学的一般知识及基础理论 17 大, 停药后能消失 例如, 麻黄具有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等作用, 用它治疗咳喘病而无明显表证者, 能带来汗出的不适反应, 即被视为麻黄的副作用 过敏反应, 属个体反应, 往往与过敏体质有关, 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并不相干 中药过敏反应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 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不外乎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两个方面 人们在应用药物治病时, 总希望有效而安全 药物的毒性作用与药物的剂量 使用的时间 贮存 加工炮制 配伍 剂型 给药途径及患者体质 证候性质等密切相关 剂量过大, 用药时间过久, 即使 无毒 的药物, 也可能出现中毒的表现 例如, 人参 五加皮等皆有发生中毒反应的报告 ; 反之, 若严格控制合宜剂量和用药时间, 即使有毒药物也并不一定出现毒性反应, 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 疥癣 麻风 癌肿等积累了丰富经验, 获得了 以毒攻毒 之效 炮制不当也会引起中毒, 如曾有人服用生草乌而中毒的报道 剂型不当, 也会导致中毒, 如砒石不能作酒剂, 违之服用则毙命 ; 等等 因此, 使用药物时, 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做到用量适当, 采制严格, 用药合理, 识别体质和及早防治, 避免中毒发生 第 4 节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涉及配伍 禁忌 用法 用量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 对提高药物疗效, 保证用药安全,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配 伍 配伍, 是根据病情 药物的性能及治法, 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也是组成方剂的基础 其主要目的是 : 增强治疗效能, 扩大治病范围, 适合复杂病情, 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通过配伍, 相互之间产生了协同 抑制或对抗作用 前人将这种用药规律总结为药物的 七情 现分述如下 (1) 单行 : 指单味药治疗疾病, 不用其他药物辅助, 也称单方 适宜病情比较简单, 或病症较轻者 如独参汤一味人参补气固脱, 清金散单用黄芩治疗轻度肺热咳血等 (2) 相须 : 指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 以提高疗效 如石膏和知母配合, 可增强清火泻热的功效 ; 大黄和芒硝共用, 能加强攻下泻火的作用 ; 麻黄和桂枝合用, 解表发汗之功加强 (3) 相使 : 指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同用, 一药为主, 一药为辅, 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 辅以利水健脾的茯苓, 能明显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 黄连清热燥湿 解毒止痢, 木香行气止痛 调中宣滞, 二药配合, 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

30 18 中药方剂学基础 (4) 相畏 : 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 相杀 : 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与相畏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 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6) 相恶 : 指两药合用, 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 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 相恶只是两药配伍后在某方面或某几方面功效减弱或丧失 如生姜恶黄芩, 生姜温肺 温胃的功效与黄芩清肺 清胃的功效互相牵制而影响疗效 ; 但在生姜和胃止呕功效与黄芩清泄少阳邪热功效方面, 两药合用不一定相恶 如小柴胡汤中生姜与黄芩合用 因此, 两药配伍是否相恶, 与所治证候有关 总之, 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 但根据病证需要, 也有可利用的一面 (7) 相反 : 指两种药物合用, 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甘草与甘遂相反, 乌头与贝母相反 以上七个方面, 除单行外, 其配伍的临床意义是 :1 相须 相使 因药物配伍后能增进疗效, 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2 相畏 相杀 因药物配伍后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 故临床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的配伍方法 3 相恶 因药物配伍后可能互相对抗而抵消 削弱原有的功效或部分功效, 因此, 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4 相反 因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属于配伍禁忌, 原则上应避免配伍同用 二 禁 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 是指用药时一般应有所避忌 用药禁忌主要有配伍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1 畅配伍禁忌枟本经枠序例指出 : 勿用相恶 相反者 如前面药物 七请 所述, 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 而并不是所有功效都减弱, 它仍有可以利用的一面, 故并非绝对禁忌 相反, 原则上属配伍禁忌 金元以来, 医家将配伍禁忌概括为 十八反 和 十九畏 十八反 : 乌头反贝母 瓜蒌 半夏 白蔹 白及 ; 甘草反甘遂 大戟 海藻 芫花 ; 藜芦反人参 苦参 沙参 丹参 玄参 细辛 芍药 十九畏 : 硫磺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 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赤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值得注意的是 十九畏 与配伍关系中的 相畏 具有不同的含意, 相畏是临床用药的需要的配伍关系, 不属于配伍禁忌, 故不能混淆 对于十八反 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 目前医药界亦有持不同意见者 有人认为两者并非绝对禁忌 相反药配伍同用, 古代经方中就有, 现代临床上也有 认为相反药同用, 能相反相成,

FJXBQ

FJXBQ 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 ( 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 方剂学 闫润红 主编 2 0 0 1 内容简介本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对中医方剂的基本理论, 如治法 君臣佐使 剂型 剂量等及其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各论部分对常用方剂的主治病证 配伍意义 临床应用 加减变化规律及现代研究概况等内容, 按分类进行了系统阐述 在保证方剂学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

More information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www.cyikao.com 2017 年中医助理医师 中药学 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 细目五 : 毒性 1.

More information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 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士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药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 一 ) 四气 考试科目.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More information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More information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2019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045700000787 东北大学 07030 分析化学 05 校外调剂 07030 无机化学 68 66 94 04 34 063700000004 沈阳药科大学 07030 分析化学 04 校内跨专业调剂 070303 有机化学 73 56 9 00 30 0007008903 北京大学 0780Z 药学类 05 校外调剂 070303 有机化学 75 67 09 8 4 085750830 苏州大学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20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 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四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中西医助理医师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医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More information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中药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1788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 32 课程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 二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是本科的专业方向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 功效 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初级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学科中学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一 性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论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四 ) 归经.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师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 药 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More information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主管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中学 考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 试 科目 学 科 中 一 性理论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学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More information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第一单元总论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九味羌活汤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16 年初级中药士 专业实践能力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药药剂学 一 绪论 二 制药卫生 单元细目要点 三 粉碎 筛析与混合 ( 一 ) 中药药剂学性质与常 用术语 ( 二 ) 药物剂型的分类 ( 三 )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 一 ) 制药卫生标准 ( 二 ) 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 三 )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 四 ) 防腐 ( 一 ) 粉碎方法 ( 二 ) 筛析 考试科目 1. 中药药剂学的性质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More information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More information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四套 1. 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温胆汤 C. 四逆汤 D. 当归四逆汤 E. 理中丸 答案 :1.B 2. 与方剂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 无关的是 A. 药味用量 B. 主治证候 C. 药力大小 D. 药物的药性 E. 剂型 答案 :2.E 3. 慢性疾病的治疗宜选用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号 书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号 书 做事细节全书 赵彦锋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11 ISBN 7-80197-338-0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026-4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136676 号 书 名 : 做事细节全书 作 者 : 赵彦锋 责任编辑 : 吴太刚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2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More information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过红玲顾浩王耘 ** 乔延江 100102 目的 : 建立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揭示中药功效间的联系, 明确功效概念网络的应用途径方法 : 通过整理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记载的中药功效, 对中药功效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系 统分析, 构建功效概念网络, 并从中抽提特定功效的子网络, 利用网络聚类算法发现连锁出现的功效群结 果 : 构建包含 422 个功效概念的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More information

( 三 ) 浸提液的分离 常用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4 方法 ( 四 ) 常用精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 五 ) 浓缩 1. 常用浓缩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4 2. 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4 ( 六 ) 干燥 常用干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4 中药药学 六 浸出药七 液体药 ( 一 ) 浸出

( 三 ) 浸提液的分离 常用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4 方法 ( 四 ) 常用精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 五 ) 浓缩 1. 常用浓缩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4 2. 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4 ( 六 ) 干燥 常用干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4 中药药学 六 浸出药七 液体药 ( 一 ) 浸出 考试学科中药药学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81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中药士考试大纲 - 专业实践能力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 试 科 目 一 绪论 ( 一 ) 中药药学性 1. 中药药学的性质 4 质与常用术语 2. 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4 3. 中药药的常用术语 4 ( 二 ) 药物型的分 1. 按物态分类 4 类 2. 按制法分类 4 3. 按分散系统分类

More information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A1 型题 1. 药物寒热 温凉的依据是 A. 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 素问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C. 本经 :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 口尝的滋味 答案 :1.D 2. 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A. 咸 B. 酸 C. 苦 D. 辛 E. 甘 答案 :2.D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2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列入我国 的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剂 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列入我国 的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剂 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第 卷第 期 年 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化剂与人体健康 尤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应用工业协会 北京 主要综述了对植物多酚黄酮类物质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 其内容包括 茶多酚 甘草黄酮 竹叶黄酮 大豆异黄酮以及从各种鲜果提取物的功能成分 如葡萄提取物 杨梅提取物 橄榄提取 物 乌饭树果提取物等 介绍了植物多酚黄酮的国际市场信息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 多酚 黄酮 健康 食 品 与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士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 药性理论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ml

ml 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中药学笔记 主编吴庆光副主编刘明平吴依娜 陈芳 刘四军 北京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的一本, 结构概括为 两栏三框 :1 板书与教案栏 : 针对中医各种考试参照教材不一的情况, 本书按近 20 年来国家统编的五版 六版 人卫版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枟中药学枠教材配套, 综合浓缩教材精华, 省去记录及相互参照时间, 使学习效率倍增 ;2 测试与考研栏 : 采众多中医院校考研专业课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沈郎文字 ) ISBN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沈郎文字 ) ISBN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 沈郎文字 ) ISBN 7-5343-6512-0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843 号 出版者社址网址出版人 南京市马家街 31 号邮编 :210009 http://www.1088.com.cn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4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 药性理论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4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三期 谭杨 本次自习室主讲内容 : 1. 笔试复习计划 2. 中药学讲解 剩余复习时间从明天 6 月 27 号算起还有 60 天就要考试了,60 天时间我应该怎么复习? 如何安排计划? 怎样有针对性的复习? 60 天的时间, 一千多页的教材怎样复习? 如果第一遍我还没有复习完? 我该怎么办? 我该如何存在?!!! 下面就给大家算算时间, 安排学习计划 中医医师板块 我将我们要考试的

More information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2017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按摩与保健 205 图 6唱 17 常用穴位示意图 三 选穴原则 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进行点 按 揉 推等多种手法的刺激 引起局部出现 酸 麻 胀 痛或温热感觉 一般每天按摩 1 2 次 每次可选用 3 6 个 对 穴 位交替进行按摩 同时 穴位的选择应根据人体的体质和病情 从全身的穴位中 选出一些对某种病症有效的穴位 也称配穴 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一 一般规律 虽然全身的穴位很多 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又有不同

More information

广东省果梅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鉴定评价 周碧容 易干军 甘廉生 吴和原 李宝林 谢耀明 黄永红 张海彪 阐述了广东省果梅种质资源的果实主要性状 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 主要包括栽培类型 果形 果重 肉质 果实可食率 果实内含物 果核核尖尖度 果实成熟期 花 树型和抗病性等 结果表明 广东果梅种质资源变异广泛 蕴含有大量可供生产利用的优良种质 栽培上有白梅 青梅 红梅和黄梅 类 成熟期 月上旬至 月上旬

More information

( 三 ) 中药功效与 2. 主治病证主治病证的表述主治病证 (1) 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3. 相互关系 (2) 性能特点 功效主治 配伍应用的关系 1. 配伍目的配伍的目的 ( 四 ) 中药的配伍 2. 单味药配伍 (1) 七情配伍的内容 (2) 七情配伍的应用原则 3. 中成药配伍 (1) 功

( 三 ) 中药功效与 2. 主治病证主治病证的表述主治病证 (1) 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3. 相互关系 (2) 性能特点 功效主治 配伍应用的关系 1. 配伍目的配伍的目的 ( 四 ) 中药的配伍 2. 单味药配伍 (1) 七情配伍的内容 (2) 七情配伍的应用原则 3. 中成药配伍 (1) 功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试大纲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 壹医考手机整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 中药与方剂 1. 神农本草经 2. 本草经集注 3. 新修本草 ( 一 ) 历代本草著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学术价值作 5. 本草纲目 6. 本草纲目拾遗 7. 中华本草 1. 中药性能理论 (1) 药性理论的内容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2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87 - 7 Ⅰ 全 Ⅱ 国 Ⅲ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ISBN 7-5343-6528-7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0 号 出版者社址网址出版人 南京市马家街 31 号邮编 :210009 http://www.1088.com.cn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第一站 辨证论治 2016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试大纲 2016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24 小时医学搜集整 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1. 神农本草经 ( 一 ) 历代本草著作 2. 本草经集注 3. 新修本草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5. 本草纲目 6. 本草纲目拾遗 7. 中华本草 学术价值 1. 中药性能理论 ( 1 ) 药性理论的内容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药专业知识一 ----- 王老师 2 内容 :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中药与方剂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中药制剂与剂型中药药理与毒理常用中药的鉴定 3 章节内容分值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5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6 第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27 第四章 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14 第五章 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 犆犐犘 ) 数据中药药理学 / 顾江萍主编.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Ⅰ.1 中 Ⅱ.1 顾 Ⅲ.1 中药学 药理学 高等学校 教材 Ⅳ.1R28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15) 第 号 中药药

图书在版编目 ( 犆犐犘 ) 数据中药药理学 / 顾江萍主编.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Ⅰ.1 中 Ⅱ.1 顾 Ⅲ.1 中药学 药理学 高等学校 教材 Ⅳ.1R28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15) 第 号 中药药 中药药理学 主编顾江萍副主编王春丽编者章飞芳金郁徐静 图书在版编目 ( 犆犐犘 ) 数据中药药理学 / 顾江萍主编.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8 ISBN9787562843528 Ⅰ.1 中 Ⅱ.1 顾 Ⅲ.1 中药学 药理学 高等学校 教材 Ⅳ.1R28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15) 第 181605 号 中药药理学主编 / 顾江萍责任编辑 / 李晔责任校对

More information

眼病防治

眼病防治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1...2...3...5...5...6...7...9... 11...13...14...15...17...18...19...20...21 I II...21...22...23...24...25...27...27...28...29...30...31...33...33...34...36...38...39...40...41...42...43...45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八)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八) ( 20 010010) 7871092 1/32 356.25 4 760 2004 8 1 2004 8 1 11 000 ISBN 7-204-05943-3/Z102 1026.00 ( 18.00 ) ...1...2...2...4...6...7...8...9... 10... 11... 12... 13... 13... 14... 15... 17... 18... 19...

More information

(1) 功效的认定 1. 功效 (2) 功效的表述 (3) 功效的分类 2. 主治病证 主治病证的表述 ( 三 ) 中药功效与主 (1) 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治病证 (2) 性能特点 功效主治 配伍应 3. 相互关系用的关系 1. 配伍目的 配伍的目的 ( 四 ) 中药的配伍 2. 单味药配伍 (

(1) 功效的认定 1. 功效 (2) 功效的表述 (3) 功效的分类 2. 主治病证 主治病证的表述 ( 三 ) 中药功效与主 (1) 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治病证 (2) 性能特点 功效主治 配伍应 3. 相互关系用的关系 1. 配伍目的 配伍的目的 ( 四 ) 中药的配伍 2. 单味药配伍 (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试大纲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1. 神农本草经 2. 本草经集注 3. 新修本草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5. 本草纲目 ( 一 ) 历代本草著作 学术价值 6. 本草纲目拾遗 7. 中华本草 1. 中药性能理论 (1) 药性理论的内容 (2) 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 (1) 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 (2) 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3) 寒凉性所示的效用 2. 四气 (4) 温热性所示的效用

More information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文都医考小编整理了与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不同之处,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More information

考生编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 1 科目 1 分科目 2 科目 2 分总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方式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 45 生物综合 38 生理学缺考 药理学全国统考 思想政治理论

考生编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 1 科目 1 分科目 2 科目 2 分总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方式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 45 生物综合 38 生理学缺考 药理学全国统考 思想政治理论 100019008910001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 45 生物综合 38 生理学缺考 83 078006 药理学全国统考 110190172 100019008910002 思想政治理论 61 英语一缺考药学综合 ( 缺考生理学 51 112 078006 药理学全国统考 110199187 100019008910003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缺考生物综合缺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缺考 --

More information

六 浸出药七 液体药八 注射 ( 附 : 眼用溶液 )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四 ) 常用精制 1.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方法 2. 膜分离法的原理与应用 4 3. 树脂吸附分离与应用 4 ( 五 ) 浓缩 1. 常

六 浸出药七 液体药八 注射 ( 附 : 眼用溶液 )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四 ) 常用精制 1.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方法 2. 膜分离法的原理与应用 4 3. 树脂吸附分离与应用 4 ( 五 ) 浓缩 1. 常 考试学科中药药学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81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专业实践技能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 试 科 目 一 绪论 ( 一 ) 中药药 1. 中药药学的性质 4 学的性质与常用 2. 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4 术语 3. 中药药的常用术语 4 ( 二 ) 药物型 1. 按物态分类 4 的分类 2. 按制法分类 4 3.

More information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http://www.cyikao.com/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程序员的数学. 3, 线性代数 /( 日 ) 平冈和幸, ( 日 ) 堀玄著 ; 卢晓南译. 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 ISBN Ⅰ. 1 程 Ⅱ. 1 平 2 堀 3 卢 Ⅲ. 1 电子计算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程序员的数学. 3, 线性代数 /( 日 ) 平冈和幸, ( 日 ) 堀玄著 ; 卢晓南译. 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 ISBN Ⅰ. 1 程 Ⅱ. 1 平 2 堀 3 卢 Ⅲ. 1 电子计算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程序员的数学 3: 线性代数 [ 日 ] 平冈和幸堀玄著 卢晓南译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程序员的数学. 3, 线性代数 /( 日 ) 平冈和幸, ( 日 ) 堀玄著 ; 卢晓南译. 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3 (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 ISBN 978-7-115-41774-9 Ⅰ. 1 程 Ⅱ. 1 平 2 堀 3 卢 Ⅲ. 1 电子计算机 数学基础 2

More information

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5. 实例 : 秦皮 前胡 五味子 厚朴 ( 六 ) 黄酮类化合物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 分布 结构与分类 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性状 溶解度 酸碱性 显色反应 ( 基于黄酮母核的反

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5. 实例 : 秦皮 前胡 五味子 厚朴 ( 六 ) 黄酮类化合物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 分布 结构与分类 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性状 溶解度 酸碱性 显色反应 ( 基于黄酮母核的反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药学院 100800 中药专业 中药综合 一 中药化学 一 考试内容 ( 一 ) 绪论 1. 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围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3. 当前中药研究概况 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 二 )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 1.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及生合成简介

More information

天津市 06 年度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血站 0 专技岗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专技岗 专技岗 专技岗 0 03

天津市 06 年度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血站 0 专技岗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专技岗 专技岗 专技岗 0 03 天津市 06 年度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3 03 0 专技岗 4 04 0 专技岗 5 05 0 专技岗 6 06 0 专技岗 7 07 0 专技岗 8 08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0 0 招聘招聘条件招聘代人数简介专业学历其他码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从事放疗物理师工作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 从事临床影像技术工作 0 临床医学

More information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2.07 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分析 王天琪, 陈婷, 闫海峰, 王怡 (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摘要 :[ 目的 ] 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 [ 方法 ] 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 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 164 首, 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V2.5),

More information

心理障碍防治(下).doc

心理障碍防治(下).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2...2...3...4...5...6...7...8...9...10... 11...12...13...15...16...17...19...21 I ...23...24...26...27...28...30...32...34...37...39...40...42...42...44...47...50...52...56...58...60...64...68

More information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59 (ii) (iii) (iv) (v) 500,000 500,000 59I 18 (ii) (iii) (iv) 200,000 56 509 (ii) (iii) (iv) (v) 200,000 200,000 200,000 500,000 57 43C 57 (ii) 60 90 14 5 50,000 43F 43C (ii) 282 24 40(1B) 24 40(1) 5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P2018_Report_Chi _12Apr2012_.doc

Microsoft Word - MP2018_Report_Chi _12Apr2012_.doc 人 力 資 源 推 算 報 告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二 零 一 二 年 四 月 此 頁 刻 意 留 空 - 2 - 目 錄 頁 前 言 詞 彙 縮 寫 及 注 意 事 項 摘 要 第 一 章 : 第 二 章 : 第 三 章 : 第 四 章 : 附 件 一 : 附 件 二 : 附 件 三 : 附 件 四 : 附 件 五 : 附 件 六 : 附 件 七 : 引 言 及 技 術 大 綱 人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 i -------------------------------------------------- ii iii iv v vi vii 36~39 108 viii 15 108 ix 1 2 3 30 1 ~43 2 3 ~16 1 2 4 4 5 3 6 8 6 4 4 7 15 8 ----- 5 94 4 5 6 43 10 78 9 7 10 11 12 10 11 12 9137

More information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3 1 2 3 4 4 5 6 7 8 9 5 10 1 2 11 6 12 13 7 8 14 15 16 17 18 9 19 20 21 22 10 23 24 23 11 25 26 7 27 28 12 13 29 30 31 28 32 14 33 34 35 36 5 15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ore information

皮肤病防治.doc

皮肤病防治.doc ...1...1...2...3...4...5...6...7...7...9...10... 11...12...14...15...16...18...19...21 I ...22...22...24...25...26...27...27...29...30...31...32...33...34...34...36...36...37...38...40...41...41...42 II

More information

性病防治

性病防治 ...1...2...3...4...5...5...6...7...7...7...8...8...9...9...10...10... 11... 11 I ...12...12...12...13...14...14...15...17...20...20...21...22...23...23...25...27...33...34...34...35...35 II ...36...38...39...40...41...44...49...49...53...56...57...57...58...58...59...60...60...63...63...65...66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一)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一) ...1...1...2...3...3...4...5...6...7...7...8...9... 10... 11... 13... 13... 14... 16... 17 I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More information

全唐诗24

全唐诗24 ...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10...10...10...11...12...12...12...13...13 I II...14...14...14...15...15...15...16...16...16...17...17...18...18...18...19...19...19...20...20...20...21...21...22...22...23...23...23...24

More information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2018 年秋季报考博士上线考生名单 序号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外语成绩专业基础课成绩报考类别 备注 1 18037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2 18039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3 180427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4 18043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5 180474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一 药性理论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四

More information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上线考生名单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 1 业务 2 总分 报考类别 考试方式 备注 103357000912484 72 72 242 0 386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2003 71 72 242 0 385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503 77 73 234 0 384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098

More information

ZYWGML

ZYWGML 21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教 材 供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用 中 医 五 官 科 学 毋 桂 花 主 编 北 京 内 容 简 介 本 书 是 21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教 材 ( 供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类 专 业 用 ) 中 的 一 种, 主 要 论 述 耳 鼻 咽 喉 口 腔 疾 病 及 眼 科 疾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诊 断 治 疗 本 书 的 编 写

More information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第 卷第 期 年 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山药多糖研究进展 王洪新 王远辉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苏无锡 山药是药食兼用植物 山药多糖被认为是山药中重要的活性物质 综述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 纯化方法 化学结构分析和生理活性研究的现状 为未来研究山药多糖的新提取工艺 探讨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山药多糖 研究进展 提取与分离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第 期 王洪新等 山药多糖研究进展

More information

三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四 固体制剂 8.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 1. 灭菌与无菌制剂常用的技术 2. 注射剂 ( 小容量注射剂 ) 3. 输液 ( 大容量注射剂 ) 4. 注射用无菌粉末 5. 眼用液体制剂 6. 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 7. 注射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1. 粉体学基础 2. 固体制剂简

三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四 固体制剂 8.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 1. 灭菌与无菌制剂常用的技术 2. 注射剂 ( 小容量注射剂 ) 3. 输液 ( 大容量注射剂 ) 4. 注射用无菌粉末 5. 眼用液体制剂 6. 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 7. 注射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1. 粉体学基础 2. 固体制剂简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 绪论 二 液体制剂 1. 概述 (1)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 (2) 剂型 制剂 制剂学等名词的含义 (3)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1)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练 (2) 药物剂型的分类 (3) 药物的传递系统 3. 辅料在药剂中的应用 5. 溶胶剂 6. 混悬剂 201 药学初级 ( 师 ) 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 2. 药物剂型与 DDS 4. 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 5.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2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95 - 2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 三 ) 辛凉解表药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柴胡的主要胡药理作用 (3) 柴胡配黄芩,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菊花配枸杞子, 蝉蜕配胖大海, 桑

( 三 ) 辛凉解表药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柴胡的主要胡药理作用 (3) 柴胡配黄芩,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菊花配枸杞子, 蝉蜕配胖大海, 桑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 壹医考搜集整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 一 ) 用知总要 ( 二 ) 辛温解表药 2. 分类 3. 配伍与使用注意 解表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 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 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 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

Mo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中药学 戴兴泉 E-mail: dragondxq@gmail.com Website: www.acupuncturepeople.com 第一章中药的概念及发展史 中药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 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1. 从产地来看, 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 2.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 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

More information

2014 年度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信息

2014 年度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信息 序号 1 军事交通学院讲师 研究生 : 新闻传播学本科 : 新闻传播学类 天津 022-84657561 2 军事交通学院讲师 研究生 : 俄语语言文学本科 : 俄语 天津 022-84657561 3 军事交通学院讲师 1 硕研以上音乐与舞蹈学天津 022-84657561 4 军事交通学院药师 研究生 : 药学本科 : 药学类 天津 022-84657561 5 军事交通学院护师 3 大专以上

More information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2. 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 中药药理学概念 :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 研究中药和机体间 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中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2. 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 中药药理学概念 :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 研究中药和机体间 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中 中药药理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024.0.1 课程名称 : 中药药理学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开课 ( 二级 ) 学院 : 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 : 限选专业基础课 学分 :2.5 学分 学时 : 本课程总学时为 36 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 36 学时 前期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学 方剂学 药理学 授课对象 : 中医学专业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国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国 考试编号 录取学院 录取专业 录取类别 100023111502601 林学院 林业 非在职 100023122409117 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非在职 10003300500009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非在职 100033069001339 人文学院 哲学 非在职 100033069110101 人文学院 哲学 非在职 100033070108695 人文学院 哲学 非在职

More information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110659850003734 211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110659850004303 211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110659850007372 211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110659850009803 245 日语 ( 外 ) 65 无误 110659850005177 308 护理综合 170 无误 110659850006267

More information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国内高等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评价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参考国内外各项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一套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从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三方面一共涉及 34 项指标, 对全国 39 家校的 12 个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进行了评价 我们已经连续做了 4 年的评价,2012 年度的评价结果见下表或 http://library.bjmu.edu.cn/ 名 次 2012 年度国内高等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

More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 2010 年本科招生分省录取情况统计 省份 科类 本一线出档线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文史 理工 北京 文史 理工

厦门大学 2010 年本科招生分省录取情况统计 省份 科类 本一线出档线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文史 理工 北京 文史 理工 厦门大学 2010 年本科招生分省录取情况统计 省份 科类 本一线出档线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文史 573 624 631 624 627.9 理工 562 634 655 634 640.7 北京 文史 524 567 620 567 592.5 理工 494 583 648 587 609.3 福建 文史 557 594 622 594 603.5 理工 539 602 650 602

More information

学年 ( 上 ) 期末考试安排 (84 期,2017 级 )(2-2) 2018 年 1 月 9 日 (20 周周二 ) 2018 年 1 月 11 日 (20 周周四 ) 无机化学 大学英语 Ⅰ 药物分析 1 三教 101 环境科学 1 2 三教 304 药物分析 2 三教 1

学年 ( 上 ) 期末考试安排 (84 期,2017 级 )(2-2) 2018 年 1 月 9 日 (20 周周二 ) 2018 年 1 月 11 日 (20 周周四 ) 无机化学 大学英语 Ⅰ 药物分析 1 三教 101 环境科学 1 2 三教 304 药物分析 2 三教 1 2017-2018 学年 ( 上 ) 期末考试安排 (84 期,2017 级 )(2-1) 2017 年 12 月 8 日 (15 周周五 ) 2017 年 12 月 14 日 (16 周周四 ) 2018 年 1 月 2 日 (19 周周二 ) 高等数学基础药学基地班图一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导论 中医学基础 基础药学基地班 图一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三教 102 中药资源与开发三教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疗法(下).doc

中医疗法(下).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2...3...4...13...15...17...17...24...25...26...26...28...28...29...31...31...33...33

More information

全唐诗28

全唐诗28 ... 1... 1... 1... 2... 2... 2... 3... 3... 4... 4... 4... 5... 5... 5... 5... 6... 6... 6... 6... 7... 7... 7... 7... 8... 8 I II... 8... 9... 9... 9...10...10...10...11...11...11...11...12...12...12...13...13...13...14...14...14...15...15...15...16...16...16...17...17

More information

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PDF

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PDF i 1 1.1 1 1.2 1 4 2.1 4 2.2 5 2.3 7 2.4 9 2.5 11 2.6 1 2 1 5 3.1 1 5 3.2 1 5 19 4.1 19 4.2 19 4.3 2 1 4.4 29 4.5 38 4.6 4 3 4.7 47 50 5.1 5 0 5.2 5 0 5.3 6 2 5.4 9 4 5.5 1 2 6 ( ) 1 2 7 ( ) 1 31 ( ) 1

More information

Ñ Ö Ö

Ñ Ö Ö Ö Ö Ö Ñ Ö Ö Ö Ö Ö Ö Ñ Ö Ö Ù Ñ Ö Ö Ñ Ö Ö Ö Ö Ö Ö 中国药典 年版药用辅料标准起草工作交流会 月 日于西宁召开 国家药典委员会于 年 月 日组织承担药用辅料标准起草任务的 个药品检验所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辅料 标准起草工作交流会 国家局药品注册司派员参加了会议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魏富财副局长到会致欢迎词 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就药用辅料标准起草工作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疗法(上).doc

中医疗法(上).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1...1...2...4...5...7...13...15...17...18...19...21...23...24...24...26...26...27 I ...28...29...30...30...31...32...33...34...35...36...37...39...40...41...42...43...43...45...46...47...47...48

More information

穨ecr2_c.PDF

穨ecr2_c.PDF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26 27 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 4 41 42 43 5 44 45 46 6 47 48 49 50 51 52 1 53 2 54 55 3 56

More information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 ii - - iii - - iv - - v - - vi - - vii - - viii - (1) 2.1 (2) (3) 13.6 (4) 1.6 (5) 21 (6) (7) 210 (8) (9) (10) (11) ( ) ( 12) 20 60 16 (13) ( ) (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20 .. ===== ===== ===== ===== ===== ======.. 21 22 ===== ===== ===== ===== 23 24 25 26 27 28 29 ==== ====

More information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问 答 目 录 一 总 论...9 1.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的 方 针 是 什 么? 如 何 正 确 理 解 这 个 方 针?... 9 2. 为 什 么 强 调 发 展 党 员 必 须 保 证 质 量?... 9 3. 如 何 做 到 慎 重 发 展?... 10 4. 如 何 处 理 好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中 的 重 点 与 一 般 的 关 系?...11 5.

More information

i

i 9 1 2 3 4 i 5 6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1 1 1 2 3 4 2 5 6 2 3 2.10 ( 2.11 ) ( 2.11 ) ( 2.9 ) 7 8 9 3 10 5% 2% 4 11 93% (2001 02 2003 04 ) ( ) 2,490 (100%) 5 12 25% (2.57% 25%) 6 (2001 02 2003 04 ) 13 100%

More information

39898.indb

39898.indb 1988 4 1998 12 1990 5 40 70.................................................. 40.............................................................. 70..............................................................

More inform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考前绝密押题! 扫码免费送! 每科 60 道题目, 每道都是必考点! 2018 年壹医考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知识点速记 1. 生姜 高良姜 姜黄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鱼蟹 半夏及天南星毒 干姜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 温里药 )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 止血药 ) 高良姜 姜黄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2. 夏枯草 青葙子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