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_SGP_06.doc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_SGP_06SC.doc

前面普眼菩薩請佛開示修行的漸次也就是漸修的次第既然不能頓悟就用漸修的方法一樣可以悟到圓覺漸修的第一步是持戒修定接下來就是觀慧所以修行的漸次第二個是觀慧就是前面的「戒定」方便來助成後面的「觀慧」這樣三學相由,就回答了「修行漸次」的問難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各位居士大德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Microsoft Word - CDtc_liumiaomen_2009__03.doc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1.doc


Microsoft Word - 百法_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JueZhi_HGH__01.doc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Microsoft Word - 百法_2.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Session 15-Col-1.pdf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2 part 01 浴室 浴室收納原則 要在浴室用的東西一定要收在浴室 從內容物只剩一點的洗滌劑容器開始整理 減少相同物品的數量 多的物品只要 1~2 個就夠了 每天要用的東西別放在浴室櫃子裡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untitled

附件一:

Microsoft PowerPoint 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大家好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2.doc

02 2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2-21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B8D5C5AAA5BB2E706466>

14: 6 不做清單上的事, 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 ; 我們不做, 是為了更深一層的原因 同樣, 也沒有人會因不受這些清單的捆綁, 就更能活出 豐盛的生命來 14: 15 8: : 17 在所有十誡中, 第十誡往往是最先遭破壞的一條 22: 37, 39 凡是使我們不能愛神與愛

Microsoft PowerPoint - 遊戲企劃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NAAC_FNEC.indd

CU0594.pdf

2 (Diffraction) 400nm 700nm Young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測驗_行為觀察記錄紙_G2版本

<3131A4EB5FA4DFAFD1AD5DAE452E696E6464>

contents K 0.9K 05 () 0.9K 3.2K K 9.8K K 20.6K K 28.9K K 41K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我 到 的 以 8 到 12 的 複 時, 的 不 的 不 要, 要 著, 並 所 所 srs lds org videos 用 3 到 4 的 用 2 到 3 的 時, 並 看 用 2 到 4 的時 的 讀 用 5 讀 你 等 要, ii

indd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8.doc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楞嚴經(第二講) 楞嚴經重點提示電子書.pdf

Erwin Schrodinger

25K-CH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_圓瑛大師著_

關於 BRILINTA BRILINTA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BRILINTA BRILINTA Plavix (clopidogrel bisulfate) 12 FDA BRILINTA FDA BRILINTA BRILINTA BRILINTA BR

他還記得,一切都是由那天開始的‧‧‧

佛教楞嚴經(第八十四講)緣起浮塵幻化電子書.pdf

從收到錄取通知起,現在新年也過完了,是該開始著手準備赴美的事情了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每一部經的開端,都一定有六個內容,稱為「六成就」

各位居士阿彌陀佛:

精子來自男人, 卵子來自女人 男女大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Sperm are from Men, Eggs are from Women Joe Quirk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COVER STORY 文 林亞偉 圖 采泥藝術 霍剛的圓滿藝境 甲子風華 今 年 會是東方畫會 再被人們憶起的一年 60年前 的1956年 一群熱血的青年 他們20出頭 全身 投入擎起現代藝術大旗的事業 他們就像更早一輩的林 風眠 徐悲鴻 劉海粟 顏文樑領軍下的藝壇子弟 曾 經徘徊於東方與西方藝術

Microsoft Word P9-14《六祖壇經‧行由品》釋義(一).doc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untitled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福慧圓滿 

8 3C 3C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 )

Microsoft Word - CDtc_liumiaomen_2009__04.doc

Most of the notes taken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楞嚴經(第七十八講)身體健康修行電子書.pdf

untitled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選擇學校午膳供應商手冊適用於中、小學 (2014年9月版)

Microsoft Word p 止觀禪修法.doc

慧律法師佛學問答錄

3C 8 3C 3C 3C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untitled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10/23(三) 自我管理與激勵-自信自在就快樂 主講人:傅佩榮教授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楞嚴經(第七十三講)煩惱障所知障電子書.pdf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ErShiSong_07.doc

探索死亡的世界(三)

Transcription:

圓覺經第六講普眼章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經文四緣假合, 妄有六根 六根四大, 中外合成, 妄有緣氣, 於中積聚, 似有緣相, 假名為心 善男子! 此虛妄心, 若無六塵, 則不能有 ; 四大分解, 無塵可得 於中緣塵, 各歸散滅, 畢竟無有, 緣心可見 善男子! 彼之眾生, 幻身滅故, 幻心亦滅 ; 幻心滅故, 幻塵亦滅 ; 幻塵滅故, 幻滅亦滅 幻滅滅故, 非幻不滅 譬如磨鏡, 垢盡明現 善男子! 當知身心, 皆為幻垢 垢相永滅, 十方清淨 善男子! 譬如清淨摩尼寶珠, 映於五色, 隨方各現 諸愚癡者, 見彼摩尼, 實有五色 善男子!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彼愚癡者, 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身心自相, 亦復如是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是故我說,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說名菩薩 垢盡對除, 及無對垢, 及說名者 善男子! 此菩薩, 及末世眾生, 證得諸幻滅影像故, 爾時便得, 無方清淨, 無邊虛空, 覺所顯發 覺圓明故, 顯心清淨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講圓覺經第三章 普眼章 我們昨天已經討論, 知道這個色身不是我, 它只是四大的和合 今天我們要進一步討論 : 那這個 心, 是不是我? 我們所謂的 心, 是什麼心呢? 是真心? 還是妄心? 我們每天用的是什麼心呢? 要先弄清楚 所以, 我們今天就討論這個 心, 是不是我? 我們看經文 : 四緣假合, 妄有六根 這個 四緣, 就是四大因緣, 我們昨天說的這個色身是地 水 火 風, 四大因緣和合而有的, 它是假合的 妄有六根, 就是在這個四大因緣假合的身相上, 妄有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根 為什麼說妄有六根呢? 因為由地 水 火 風四大因緣所假合的這個是妄身, 我們昨天已經討論過, 這個是虛妄的身體, 不是真實的, 是虛妄的, 現在這個虛妄的身上有六根, 所以這個既然是虛妄的身體, 在這個妄身上面的六根, 也是虛妄的, 所以叫做 妄有六根, 虛妄而有六根 六根四大, 中外合成,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1

外有六根, 中有四大, 就是這個妄身, 是四大和合的, 它在中間, 外面有六根, 這樣中外湊合而成這個虛妄的身體 所以, 這個妄身有什麼呢? 是由中間的四大, 還有外在的六根, 中外和合而構成了這個妄身 這個妄身中間, 有一股生命的動能, 它好像寄居在我們的六根上面, 不然我們為什麼眼根接觸色塵的時候, 你就知道看到什麼, 本來眼根是眼根, 六根是六根, 外面的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六塵境界是六塵境界, 這中間本來是沒有關聯的, 對不對? 你的六根跟外面的六塵怎麼產生關聯呢? 它就有一個好像能攀緣外在六塵境界的那個作用, 那個作用我們把它當作是我的心, 我在看 我在聽 我在感覺 我在知覺, 這個見 聞 覺 知, 就是我們生命的功能, 生命本來就具有這樣的功能 這個能夠產生這樣的作用的, 它是在哪裡呢? 看起來好像是積聚在我們的六根上面, 這個功能好像是寄存在我們的六根上面, 所以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我們才能夠很快的反應, 知道看到了什麼 聽到了什麼 身體有種種的什麼感覺, 為什麼能夠反應這麼快? 就是那股生命的動能, 是好像積聚在六根上面, 積聚在六根上面, 讓它能夠攀緣外在的六塵境界, 這個見 聞 覺 知的作用, 我們就把它當作是我的 心 在看 我的 心 在聽,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 心 所以, 我們看經文上怎麼說呢? 妄有緣氣, 於中積聚, 似有緣相, 假名為心 這個妄身中間, 有一股生命的動能, 就是我們自性的作用, 讓我們能夠見 聞 覺 知的這個功能, 它能夠積聚 或者是留存在這個六根裡面, 似乎有攀緣六塵境界的作用, 我們給它一個假的名稱, 就叫做 心 我們所謂的 心, 就是這個心, 它不是真正的心, 所以假名為心 那為什麼這個心是假的名稱, 而不是指的是真心呢? 因為這個假名為心的這個意識心, 它是六根面對六塵境界的時候, 所產生的六識的作用, 眼根接觸色塵, 產生眼識, 耳根接觸聲塵, 產生耳識, 所以它是六識的作用, 我們把這個六識的作用, 當作是我們的心, 我們每天都是認為我在看 我在聽, 那個是六識的心, 不是真心, 所以我們都妄把妄心當作是真心來用, 其實它是虛妄的心 那為什麼這個意識心, 就是假名呢? 因為這個意識心, 必須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才能夠產生, 如果沒有六塵境界, 就不能夠產生這個意識心 這說明什麼呢? 沒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我這個意識心能夠產生嗎? 沒有辦法, 沒有色塵境界現前, 我的眼根沒有辦法產生眼識的作用, 沒有聲塵境界現前, 我的耳根沒有辦法產生耳識的作用, 所以必須要有六塵境界現前, 我才能夠產生六識心,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識的心, 這說明什麼呢? 有六塵境界, 它才有這個六識的心, 沒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它就沒有, 有時候有, 有時候沒有, 說明什麼呢? 它是生滅法, 不是永恆存在的, 境有則有, 境無則無, 這個意識心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2

可是, 真心它是不生不滅的, 不論是有外境 還是沒有外境, 它是恆常存在, 所以我們才會說現在這個假名為心, 為什麼是假名呢? 因為它是生滅的, 這個意識心是生滅的, 所以它不是我們的真心, 真心是不生不滅, 永恆存在的 所以, 就說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每天用的, 面對六塵境界用的那個都是妄想心, 是意識心, 本來是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但是前五識, 因為它是現量, 前五識是現量, 它只是看 聽, 但是它沒有分別, 第六意識才有分別, 所以我們說前五識是現量境, 第六識它有三量 : 現量 比量 非量, 就是說你看的當下, 你怎麼知道看到什麼? 那個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的比量, 現量沒有分別, 只是看 聽 那為什麼知道看到了什麼? 就是因為第六意識加進去, 產生了種種的分別 所以, 以這個六識心, 六根攀緣六塵境界產生的六識心, 但是因為是第六意識在作主, 就是第六意識來決定說你看到了什麼, 喜歡不喜歡, 這個是分別之後才有的東西, 所以就變成說雖然是六識, 但是我們是以第六意識為主, 雖然是六個識都有產生作用, 我們自性都有這個功能, 就是剛才講那個見聞覺知的功能, 見聞覺知就是六識的功能, 但是我們所謂的妄心, 這邊假名為心, 這個心, 最主要指的是第六識, 因為它分別的力量最強, 所以我們每天都用分別心在看東西, 看的當下就知道是什麼, 然後馬上就喜歡不喜歡, 就生煩惱, 然後造業, 所以第六意識造業的力量也是最強 我們都錯把第六意識的這個妄心, 把它當作是我們的真心, 把它當作是我的心, 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平常用的這個心, 並不是真心, 因為它是生滅的, 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你才有六識的作用, 沒有境界現前, 你就沒有, 說明它是生滅 無常 變化的, 因此它絕對不是我們的真心 因此佛說 : 善男子! 此虛妄心, 若無六塵, 則不能有 ; 這個虛妄的意識心, 若是沒有六塵境界現前就不能有, 它就沒有辦法產生作用 可是我們去分析它, 這個六塵境界, 這個六塵是哪裡來的? 四大來的, 六塵是四大所構成的, 先有地 水 火 風四大, 然後才有六塵境界, 所以這個六塵境界是不是永恆存在的呢? 不是, 當地 水 火 風四大分解的時候, 六塵境界也不可得了, 那你說 : 我的心在哪裡? 找不到了嘛, 所以就可以證明這個虛妄的心不是我, 不是我的心, 這個就是 觀心無我 的修法 所以, 我們看它經上面說 : 四大分解, 無塵可得 當四大分解的時候, 六塵則不可得, 當四大分解的時候, 則沒有六塵可得, 因為六塵是四大所構成的, 當四大分解的時候, 六塵當然也不可得 所以, 就可以證明六塵境界不是永恆存在的, 四大分解的時候, 六塵境界也沒有了 那你說六識心要怎麼產生? 沒有辦法, 因為要有六塵境界現前,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3

你才能夠產生你的六識的心, 可是六塵境界它不是恆常有, 當四大分解的時候, 它就沒有辦法存在, 沒有辦法存在, 因此你的六識心也沒有辦法發揮它的作用, 由此就可以證明, 這個意識心是妄心, 不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 接下來它就說 : 於中緣塵, 各歸散滅, 就在這個能緣 所緣的中間, 哪一個是能緣? 哪一個是所緣呢? 你能緣, 就是能緣的心, 能緣六塵境界的這個心, 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意識心 ; 什麼是意識心的所緣? 就是六塵境界, 是意識的所緣, 意識心的所緣 所以我們藉由前面這一連串的觀察, 在這個能緣跟所緣中間, 如果所緣的四大六塵, 各自回歸本性而散滅的時候, 則畢竟沒有能緣的意識心, 可見你能緣的心, 是緣什麼呢? 緣六塵境界, 可是當四大分散, 六塵境界不可得, 那你這個能緣的心還有沒有? 也沒有辦法發揮作用 所以, 它就說 : 當四大 六塵各自散滅的時候, 你就找不到能緣的意識心在哪裡? 畢竟無有, 緣心可見 所以當四大分解, 則沒有六塵可得, 沒有六塵, 則沒有意識心, 那這時候的心又在哪裡呢? 你就找不到了 找不到是什麼意思? 就證明什麼? 這個妄想的意識心不是實有的, 它不是我的心, 就可以證明 觀心無我, 這個修法就可以成立了 所以, 講到這裡, 祂就是告訴我們, 佛就告訴我們, 前面昨天講的是怎麼修 觀身無我, 今天講的是怎麼樣修 觀心無我, 觀察這個意識心, 其實它不是我的心, 不是我的真心 那在前面 文殊章 裡面說 : 一切眾生,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那個是頓悟頓證的法門, 上根利智的, 當下聽了佛說這句話, 就知道身心是不可得的, 身心是無我的, 可是一般的眾生, 都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就是把這個虛妄的身體, 這個四大和合, 把它當作是我的身 ;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六塵緣影, 就是今天講的, 六根攀緣外在的六塵境界, 產生這個六識的心, 把這個六塵緣影, 當作是自心相, 當作是我的心 這是一般眾生把這個四大假合, 當作是我的身 ; 攀緣六境的這個, 六塵緣影的這個作用, 把它當作是我自己的心,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所以前面文殊章的時候, 如果聽到這一段話, 沒有辦法當下證到 觀身無我, 觀心無我 的話, 那在這一章裡面, 因為它已經告訴我們漸修的次第, 要怎麼分析觀察, 去證明這個身不是我, 證明這個心不是我, 因此就能夠體證到文殊章裡面所說的 : 一切眾生,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就可以藉由這個漸修的法門, 能夠證得, 這個就是所謂的 我空觀 怎麼樣證明 我 不是真實存在的? 你就正念思惟觀察, 這個色身是四大和合而有的 ; 心呢? 攀緣六塵境界而有的, 都不是真實存在, 所以修觀身無我 觀心無我, 就可以證得我空, 這就是我空觀的修法, 身不是我, 心不是我,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4

就證明 我 不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是我空觀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 法空觀 眾生既然妄認這個身 心是我, 他就會同樣的把四大 六塵當作是真實的法, 把身 心當作是真實的我, 把四大 六塵當作是真實的法, 一個是我執, 一個是法執 我執, 藉由前面講的 我空觀 可以破除, 法執呢? 就是藉由以下要介紹的這個觀法, 也可以破法執, 而證到法空 所以,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 就是 法空觀 我們看經文 : 善男子! 彼之眾生, 幻身滅故, 幻心亦滅 ; 佛說 : 善男子! 這些修觀的眾生, 以智慧觀察, 了悟此身是四大和合, 實同幻化, 這個時候, 幻身就滅了 就是我們前面講的, 怎麼樣來觀察 了悟這個身, 是四大的和合, 就好像是幻化一樣的不真實, 這個時候, 就可以證明這個身體是虛妄的, 這個時候, 幻身就滅了 因為幻身滅, 幻心也跟著滅, 為什麼幻身滅, 幻心就跟著滅? 因為剛才我們講的, 四大和合, 然後才妄有六根, 六根攀緣六境, 才產生了什麼? 這個虛妄的心, 可見這個妄心是由妄身來的, 對不對? 因為先有妄身, 然後在這個妄身上妄有六根, 對不對? 六根再攀緣六塵境界, 而產生了六識的作用, 所以可見妄心是由這個妄身來的, 妄身上面的六根去攀緣外境, 才產生了六識的作用, 所以當你可以證明這個妄身不是真實存在的話, 那個妄心當然也不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當幻身滅的時候, 幻心也滅, 因為幻心是從幻身來的 接下來 : 幻心滅故, 幻塵亦滅 ; 由於幻心滅的緣故, 幻塵也滅, 為什麼呢? 因為幻心是依幻塵而有的, 就是我們所謂的妄心, 是依外在的六塵境界才有, 六塵境界不現前, 你妄心就沒有, 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你才能夠產生虛妄的心, 這個六識的心, 所以這個幻心, 是依幻塵而有的 現在幻心滅了, 幻塵自然也不存在, 對不對? 更何況前面講六塵是依四大而有, 四大分解, 六塵也不可得, 所以不管怎麼觀, 都可以證明這個六塵境界也是虛妄的, 所以幻心滅, 幻塵也滅 幻塵滅故, 幻滅亦滅 當觀到幻塵滅的時候, 能觀幻滅的智慧也滅 這個 幻滅, 就是指能觀幻滅的智慧, 我們前面用智慧觀察, 一步一步觀, 先觀幻身滅, 因為幻身滅, 所以幻心也滅 ; 因為幻心滅, 所以幻塵也滅, 因此幻身 幻心 幻塵都是所觀的, 你用智慧觀察, 觀身 心 六塵, 所以這個是所觀的, 還有一個能觀的智慧, 當這個所觀的滅的話, 當然能觀的智慧也不需要了, 所以它才會說 幻塵滅故, 幻滅亦滅 幻身 幻心 幻塵, 都是所觀的對象, 現在所觀的對象都滅的時候, 這個時候, 能觀的智慧也不需要, 所以說 幻滅亦滅, 就是能觀幻滅的智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5

慧也滅了 一個是能觀, 一個是所觀 ; 所觀的, 就是身 心 塵, 是你的所觀的境界 ; 你用什麼觀呢? 用能觀察的智慧觀 現在一一的, 你所觀的對象都滅了, 幻身滅了 幻心滅了 幻塵也滅了, 所觀的對象沒有了, 你能觀的智慧, 還需不需要? 就不需要了, 所以它才會說, 所觀的這些都滅了之後, 能觀的智慧也滅, 也不需要了 重點來囉! 當能觀 所觀都滅的時侯, 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能所雙亡之後, 會發生什麼事呢? 當能滅的都滅了以後, 還剩下什麼? 所觀的境界, 能觀的智慧, 這個都是能夠滅的, 首先滅掉所觀的這些境界, 身 心 塵都滅了, 所以能觀的智慧也不需要, 所以它也跟著滅了, 能所都滅了之後, 剩下什麼? 還有沒有剩下? 找找看, 還有沒有剩下? 能觀 所觀都滅了, 還剩下什麼? 那個很重要, 好好找一找, 還有一個不會滅的, 那個就是我們的圓覺真心! 這個很重要, 想要開悟, 就從這邊修, 能觀 所觀都滅的時候, 還有一個不會滅的, 那個就是我們的真心, 因為真心是不生不滅的, 所以, 你所有能滅的都滅光了, 還有一個不會滅的, 剩下來的那個就是我們的真心, 真心怎麼找? 就這麼找, 能滅的都滅光之後, 剩下那個就是我們的真心, 它是不會滅的 所以, 佛說 : 幻滅滅故, 非幻不滅 當一切的幻都滅了之後, 那個不屬於幻的, 它不會滅, 那個就是我們的圓覺真心 所以, 當能觀幻滅的智慧也滅了, 幻滅, 我們前面講了, 幻滅就是能觀幻滅的智慧, 也滅的時候, 就是能觀 所觀都滅了之後, 非幻, 有一個不屬於幻的, 叫做非幻, 不是幻的 ; 不滅, 有一個不屬於幻的, 它不會滅, 那個就是了, 我們要找的, 修了半天, 要找的, 就是那個東西, 好像不難嘛! 我們難就難在我們著相, 著身是我 心是我 六塵境界都是我, 都是讓我起心動念的, 讓我生煩惱的, 讓我產生貪瞋癡的, 所以就沒辦法悟囉, 所以除非你都把它放下了, 知道身心不是我, 就破我執了 ; 六塵境界不是我, 就破法執了, 我執 法執就破了, 自性就現前 這種情況好比什麼呢? 佛做了一個比喻 : 譬如磨鏡, 垢盡明現 這種情況, 就好像我們要磨去鏡子上面的塵垢, 當這個塵垢磨盡的時候, 鏡子的光明自然顯現 這裡的塵垢, 就是比喻剛才的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智, 能觀的智慧也是幻的, 所以叫做幻智, 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智, 這個就是現在講的塵垢 鏡子的光明, 比喻我們的圓覺真心, 所以就是當塵垢磨盡的時候, 鏡子的光明自然顯現, 你只要把灰塵擦乾淨, 那個鏡子的光明是本來有的, 它自然就顯現了, 所以就比喻我們的真心什麼時候顯呢? 就是當這些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智都滅了, 那圓覺真心自然顯現, 因為它是本有的, 就好像鏡子的光明, 它是本來有的, 只是蒙上了灰塵, 我們的圓覺真心也是本來有的, 只是被遮障了, 被我們的執著遮障了,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6

執著身 心 世界, 這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 因此我們的真心不能夠顯現 我們現在就知道了, 前面這個 普賢章 講的,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如果不是利根的眾生, 沒有辦法當下頓離的話, 沒有關係, 現在佛就告訴我們離幻的方便, 怎麼用漸修的方法, 一步一步離幻, 就是剛剛講的那個重點, 先以智慧觀察, 這個身是幻 ; 其次再觀察, 這個心也是幻 ; 然後再觀, 六塵也是幻, 幻身 幻心 幻塵, 對不對? 最後觀, 能觀的智慧也是幻, 這個就是幻智, 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智, 這樣能觀 所觀都滅了, 對不對? 能觀的智慧, 觀什麼呢? 幻身 幻心 幻塵, 現在幻身 幻心 幻塵都滅了, 能觀的智慧也滅, 所以幻智也滅, 能觀 所觀都滅了, 還有一個不會滅的, 那個就是我們的真心, 修的次第就是這樣, 漸修的次第 所以禪宗更簡單, 它就說一句話 : 萬緣放下, 它就講完了, 萬緣放下, 就包含我們現在講了半天的, 萬緣放下, 就是身啊 心啊 六塵境界 能觀的智慧, 能觀 所觀都放下, 它就是萬緣放下, 這個是最快的一句話, 如果一句話沒辦法那麼快也可以, 禪宗也常常說 : 把身放下 把心放下 把境界放下, 境界就是六塵, 六塵境界, 還有一個沒有辦法放下的, 那個就是了, 全部能放下都放光了, 還有一個沒辦法放的, 那個剩下來的, 就是我們的真心 或者是你兩腿一盤, 就開始觀了, 把身空掉 把心空掉 把外在的世界也空掉, 就是六塵境界也空掉, 把那個想要空掉的那個, 再把它空掉, 那個就是能觀的智慧, 懂嗎? 因為你說我要把身空掉 把心空掉 把世界空掉, 就是要空掉 要空掉的那個, 再把它空掉, 因為你一路都說要把什麼空掉 什麼空掉, 就是還有一個要把它空掉的那個心, 對不對? 所以當你身 心 世界都空掉之後, 把那個空掉的再空掉, 就是能觀的智慧再空掉的意思, 剩下的那個就是空不掉的, 那個就是我們的真心 很多辦法, 對不對? 看你是要用放下也可以, 你要空掉也可以, 所以很快開悟囉, 這樣子的話, 好像很接近, 對不對? 所以前面 普賢章 講的,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就是現在講的這個漸修的次第, 是一樣的 我們現在講說 滅, 這個 滅, 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剛才講說幻身滅 幻心滅, 不是身沒有了 心沒有了, 不是, 這個 滅, 是遠離的意思, 你要知道它是幻的, 然後你就遠離對這個色身的執著, 這個身就空掉了, 所以這個空掉不是沒有身, 你明明就一個色身坐在這裡, 你不能說我把身體空掉, 然後就沒有了, 這座上沒有人, 不是的, 是遠離的意思, 所以前面講這個 滅, 都是遠離的意思, 你知道它是幻的, 你就遠離 ; 身是幻的, 遠離 ; 心是幻的, 你就遠離, 你就能夠遠離對它的執著 ; 六塵境界是幻的, 你就能夠遠離六塵境界的執著, 所以當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 每天我們這個身心當下有什麼覺受, 還是有什麼狀況的時候, 你都能夠遠離對它的執著, 不再被它束縛, 是這個意思, 這個就是 知幻即離 嘛, 對不對? 知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7

道它是如幻的, 你當下就能夠遠離, 只是我們沒有辦法, 前面沒有經過分析, 就馬上契入這個境界, 我們現在用分析的方法, 也是一樣可以契入這個境界, 也是知道它是如幻的, 就能夠遠離 身 心 塵 智都是幻的, 我就遠離, 這就是什麼? 知幻即離, 知道它是幻化的, 我就能夠遠離 等到一切能夠遠離的, 都遠離了, 剩下那個不能夠遠離的, 就是我們的圓覺真心, 對不對? 這個就是 離幻即覺, 對不對? 所以也是一個可以證得前面 普賢章 所講的 :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也是藉由這個修法, 思惟 觀察 分析就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 所以, 到目前為止, 就可以藉由觀身無我, 觀心無我, 證到我空, 而破除我執 ; 再由剛剛的那個思惟 觀察, 修法空觀, 來破除法執, 就是一路空, 空到你的真心現前 開悟, 這個時候法執也破了 等到這兩種執著都破除了之後, 有兩種障礙也跟著破除, 什麼障? 煩惱障 所知障, 煩惱障是由我執來的, 所知障是由法執來的, 現在我執跟法執既然能夠破除, 當然煩惱障跟所知障也跟著破, 等到這兩障都破盡的時候, 我們的圓覺真心就能夠現前, 這個就是所謂的大徹大悟, 禪宗的大徹大悟就是這個時候的境界 這個就是二空觀, 我空觀跟法空觀, 我們一般說二空觀的修法, 就是這樣子來修 接下來是 法界觀 我們看經文 : 善男子! 當知身心, 皆為幻垢 垢相永滅, 十方清淨 佛說 : 善男子! 應當了知身心都是自性上的塵垢, 當這些幻垢永遠滅盡, 十方法界就清淨了 就是說當我們證到前面講的, 身心都是幻的時候, 就是幻身 幻心 幻塵 幻垢, 當這些幻垢永遠滅盡, 就是永遠都遠離了, 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智都遠離了, 這時候六根 六塵 六識 四大 世間法 出世間法, 就是這邊講的十方法界, 所有都清淨了 你的六根清淨 六塵清淨 六識清淨 四大 世間法 一切出世間法, 全部都清淨了, 只要你能夠遠離諸幻, 十方法界就清淨了, 可是當我們的圓覺真心沒有現前的時候, 我們就很容易被外相所迷惑 所以, 佛接下來所比喻的, 就是我們沒有明心見性, 沒有開悟之前, 圓覺真心沒有現前之前, 我們都會被外相所迷惑, 不管是剛才講的身 心 還是六塵境界, 都會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 然後起了我執跟法執 所以, 佛說 : 善男子! 譬如摩尼清淨寶珠, 映於五色, 隨方各現 諸愚癡者, 見彼摩尼, 實有五色 比喻那個清淨的摩尼寶珠, 就好像清淨的摩尼寶珠, 它能夠隨東 南 西 北 中五方, 五個方位, 一般就是五個顏色來代表五個方位, 那顆清淨的摩尼寶珠, 它本身是透明的, 晶瑩剔透的, 沒有任何顏色, 可是當譬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8

如東方的綠色現前的時候, 你看摩尼寶珠, 它就是綠色的, 紅色現前的時候, 你看摩尼寶珠就是紅的 我們愚癡的眾生不明白, 就以為說摩尼寶珠就是紅色的, 你看到綠色的, 你就說摩尼寶珠是綠色的, 或者是它是黃的 黑的 藍的 白的, 這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才會執著以為摩尼寶珠真實有這五種顏色, 其實摩尼寶珠它本身只是有映現的功能, 它本身的體性是清淨的, 但是它能夠隨東 南 西 北 中五方, 映現出青 黃 赤 白 黑五色, 那愚癡的眾生看見了, 就以為摩尼寶珠真實有這五種顏色 這個 摩尼 的意思, 就是 如意, 它是梵語 如意 的意思, 因為它能夠如我們人的心意, 降下各種的寶物, 所以就稱為摩尼寶珠, 用這個來比喻它有映現的功能, 但是它本身的體性是清淨的, 就好像我們的圓覺自性, 本來是清淨的, 但是它又能夠顯現各類眾生不同的身心世界, 就好像摩尼寶, 它可以映現五色, 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 佛說 : 善男子!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彼愚癡者, 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身心自相, 亦復如是 同樣的道理, 在我們圓覺的清淨自性中, 能隨各類眾生顯現出不同的身心相貌, 愚癡的眾生見了, 就以為說清淨的圓覺自性中, 真實有這些身心的相貌, 這種情況, 就好像摩尼寶珠這種情況, 是一樣的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是故我說, 身心幻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眾生不能夠遠離種種幻化的原因, 所以我才說身心是虛妄的塵垢 這些幻垢, 在我們清淨的自性當中, 它是本來沒有的, 是隨眾生不同的業力, 顯現出不同的身心相貌, 隨不同的業力, 不同的緣, 隨染緣 隨淨緣 隨染緣, 而現六道凡夫的身心世界 ; 隨淨緣, 清淨的緣, 而現四聖法界, 所以六凡加四聖, 就是所謂的十法界, 十法界的身心世界, 都是我們真心所變現的, 就是一念無明 真心無念, 我們講了很多次, 真心無念, 可是你沒有辦法安住再這個無念的境界當中, 你只要一動念, 就起了無明, 起了無明, 就有八識, 八識的自證分就現出了見分跟相分, 然後再變現出十法界的身心世界 我們愚癡的眾生, 不明白它是我們真心起了無明所變現出的境界, 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是這邊講的, 這就是為什麼不能夠遠離幻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我們以為它是真實存在的, 不明白它是我們真心起了無明所變現的身心世界, 不同的業力, 顯現出不同的身心相貌, 所以除非見性, 見到了我們的圓覺真心, 才能夠真正的明了, 在這個清淨的自性當中, 本來沒有這些幻垢 既然本來沒有, 就能夠遠離這種種的幻垢, 見到了真心, 就知道真心當中本來沒有這些幻垢, 因此就能夠遠離這些幻垢 這個時候, 還能不能再叫眾生呢? 就不能叫眾生了, 對不對? 應該給他一個名稱, 叫做 菩薩 別教稱為初地菩薩, 圓教稱為初住菩薩, 說明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9

什麼呢? 他至少破一品無明, 才能夠契入現在講的這個境界, 破一品無明才能夠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 你說破見思惑, 可不可以見到? 沒辦法 ; 破塵沙惑, 可不可以見到? 還是沒有辦法見性, 除非破一品無明, 就能夠見一分法身, 這個時候真心才能夠真正的顯現, 除非破一品無明, 我們剛才講的那個圓覺自性的那個真心, 才能夠現前, 就是我們破一品無明開始, 真心就能夠現前, 這個時候就不能夠叫他眾生了, 就要叫他菩薩 所以, 我們看經文說 : 對離幻垢, 說名菩薩 相對那些能夠遠離幻垢的人, 我們就稱為菩薩 ; 不能夠遠離幻垢的, 我們稱為眾生 所以, 相對這個眾生來說, 他的名稱叫做菩薩, 所以菩薩是相對眾生來說的, 因為眾生不能夠遠離種種的幻垢, 相對這個眾生來說, 能夠遠離種種幻垢的, 我們給他一個名稱, 就叫做菩薩 所以, 一旦所要對治的幻垢都除盡了, 那麼能對治幻垢的智慧也不需要了, 所以佛說 : 垢盡對除, 這就是剛才我們講的那個能所的關係, 所要對治的幻垢, 既然已經完全的清淨了, 完全除盡, 就是剛才講都遠離了, 能夠離的都遠離了, 那能對治幻垢的那個智慧也跟著除滅, 所對治的幻垢已經滅了, 能對治幻垢的智慧也跟著滅, 對不對? 因為你所要對治的已經沒有了, 那你能對治的那個也不需要存在, 這就是 垢盡對除 的意思 那這個時候, 還需不需要佛呢? 我們要知道, 佛祂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 佛是教導眾生怎麼離幻的, 現在已經遠離種種的幻化, 還需不需要佛來教導眾生, 怎麼遠離幻化? 需不需要? 就是說現在菩薩, 已經證到菩薩, 已經遠離種種的幻垢, 還需不需要佛? 還需不需要? 他已經離幻了, 佛是教眾生怎麼離幻的, 現在已經離幻了, 還要不要佛來教? 不需要了, 對不對? 所以 : 即無對垢, 及說名者 下面這一句, 這個 對垢, 就是指相對能夠離垢的菩薩 ; 說名者, 就是說法的佛, 所以這個時候, 就沒有所謂能夠遠離幻垢的菩薩, 也沒有教導如何遠離幻垢的說法者, 就是佛了, 都沒有了, 都不需要存在了 所以, 在清淨的圓覺自性當中, 是本來沒有幻垢 和遠離幻垢的人, 也沒有教導如何遠離幻垢的佛, 在我們清淨的自性當中, 是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的 那後面是怎麼產生眾生? 有眾生, 就要有佛來教導, 然後又可以成就什麼破一品無明以上的菩薩, 這種種的內容, 是怎麼衍化出來的呢? 話說一念無明起, 就是從這邊開始的, 所以當你見到你的清淨自性的時候, 這些都不存在了, 為什麼? 因為你已經破了一品無明, 懂嗎? 無明破了, 你的真心顯現, 你的真心裡面本來沒有這些東西,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無明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10

的產物, 當你的無明破了, 這些東西本來不存在的, 就是虛空中的花朵, 就是這樣子來的 虛空中的花朵, 本來沒有, 是無明才看到虛空中有花朵, 所以在清淨的自性當中, 本來沒有這些, 什麼眾生 菩薩 佛都沒有, 是因為有無明, 才變現出十法界的身心世界, 然後才有佛要教導眾生, 怎麼遠離種種的幻化等等的 好, 到了這個時候, 就算觀行成就了, 一切的幻垢都遠離了, 只剩下那個不能夠遠離的圓覺自性, 在清淨的自性當中, 沒有一方不清淨 剛才說十方法界都是清淨的, 所以現在十方都是清淨的, 沒有一方不清淨, 就算是無量無邊的虛空, 這時候看起來也好像是從自性當中所顯發出來的, 這就是下面佛所說的 : 善男子! 此菩薩, 及末世眾生, 這個就是指前面所說 欲求清淨圓覺 的人 證得諸幻滅影像故, 由於證得一切諸幻影像都滅的緣故, 也就是觀行成就的緣故 爾時便得, 無方清淨, 這個時候, 只剩下清淨的圓覺自性, 在清淨的圓覺自性當中, 沒有一個方所是不清淨的, 就是十方都是清淨的, 只要你清淨的自性現前, 沒有一個地方不清淨的 無邊虛空, 覺所顯發 無邊的虛空, 就像是從圓覺自性中所顯發出來的 我們的圓覺自性本來是靈明不昧的, 它是廣大無邊的, 但是就是因為一念無明的遮障, 就變成了十方的虛空, 所以這邊的十方的虛空, 指的是物理的虛空, 它是有相的虛空 我們常常說 自性如虛空, 這個是無相的虛空, 哪一個比較大? 物理的虛空, 有相的虛空比較大? 還是我自性的虛空, 無相的虛空比較大? 當然是自性的虛空比較大 所以, 在經論上就有這樣的形容, 楞嚴經上面講的, 就是說你物理的虛空, 在你的自性虛空裡面, 如片雲點太清, 片雲, 就是一片雲, 在那個太清, 太清, 就是表示那無量無邊 自性的虛空, 就好像太清裡面的一片小小的雲朵, 這樣子而已, 所以有相的虛空, 跟我們無相的虛空, 自性的虛空相比較, 只是無量無邊的太清裡面的一小小的一片雲, 這樣子而已 所以, 它這邊才會說, 這時候看虛空, 好像是我們自性裡面所顯發出來的, 因為它只是我們自性裡面的一片雲而已 那這一片雲是怎麼造成的? 就是那一念無明的遮障, 本來那個廣大無邊的, 靈明不昧的圓覺自性, 就變成了頑空, 頑空就是現在講的這個物理的虛空, 十方虛空, 現在無明既然破了, 十方虛空在剎那之間就頓時消亡, 這就是禪宗常常比喻, 什麼是開悟的境界? 它就會說 虛空粉碎, 大地平沉, 我們現在就明白為什麼 虛空粉碎, 真的虛空粉碎? 不是, 就是無明破的那一剎那, 我們自性現前的那一剎那, 十方虛空頓時消亡, 就好像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11

虛空粉碎一樣, 它是一種比喻開悟的境界 ; 大地平沉, 整個大地就沉下去了, 也是一種比喻, 這個時候就是剛才講的, 能夠滅的都滅完了, 所以虛空粉碎, 大地平沉, 在頓時間都消亡了, 在自性現前的那一剎那, 無明破的那一剎那, 虛空粉碎, 大地平沉 所以這個時候, 我們反觀十方無邊的虛空, 就好像是由自性中所顯發的, 就是這樣子來的, 好像虛空相對自性來說, 就是如一片雲, 太清裡面的一片雲而已 覺圓明故, 顯心清淨 ; 這個時候, 由於覺性圓滿光明的緣故, 因此我們的心就顯得清淨 這個才是真正的清淨心現前, 我們平常說要保持清淨心, 哪裡有真的清淨? 身也沒忘, 心也沒忘, 六塵境界也沒忘, 沒有一個忘了, 所以心怎麼可能真的清淨? 所以要到達你真正的清淨心, 就是這個時候, 你的圓覺真心現前, 這個時候心才是真的清淨 所以, 在我們沒有悟道之前, 想要去妄想 斷煩惱 得清淨心, 都做不到, 也沒辦法做到, 你有我執 法執, 統統都在, 怎麼可能真正的有清淨心, 所以那個時候說我要保持我的清淨心, 也不是真的清淨 所以一直要等到見性, 就是見到我們清淨的自性, 心才是真正的清淨 所以它這邊形容了半天, 就是禪宗所謂大徹大悟的境界, 它也是一真法界的相貌, 什麼時候一真法界現前? 就是這個時候, 真心現前的時候, 心真的清淨的時候, 那個當下就是一真法界, 也是我們大徹大悟的境界 所以只要心一清淨, 十法界沒有不清淨的, 十法界, 六凡 四聖, 十法界沒有不清淨的 所以, 我們就知道, 一切唯心造, 心淨則國土淨 所以, 接下來就要講六凡四聖, 它的身心世界一一都是清淨的, 不過它很長, 我們可能要明天才講, 它一口氣就講了七種的清淨, 所以今天一定講不完, 我們留到明天講好了 今天就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圓覺經 6 普眼章 ( 講於新加坡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