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Similar documents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甘露文库14 谈谈闻思修和再谈闻思修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等 所以, 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 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 保有清净无染之心, 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 无非是善用其心, 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 不必过分关注结果, 关键是要善用其心, 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 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八步骤三种禅修 济群法师 2015 年 3 月辅导员培训开示 一 真诚 认真 老实 5 二 认识八步骤 前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第八步 25 三 观察修与安住修 观察修的心理基础 31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加行实修:引导一 睱满难得 2特法圆满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1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因为每种外在结果都是内在心行的外化 三恶道, 是由内在烦恼所导致 ; 佛菩萨, 也就是由生命品质所决定 我们找到问题根源, 也就知道修行的重点在哪里, 需要调整的是什么 道次第 中, 宗大师为我们建立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 中士道 上士道的修学引导 其中的每一部分, 都是通过对某个法义的思维和观修,

修心七要 耳传略释 讲义 加哲无著尊者 著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节课 2005 年 7 月 6 日晚上 9 时 这次 我利用开 普贤云供法会 的八天 时间 为大家宣讲 修心七要 耳传略释 一般来说 在藏传佛教历史上 众多寺院 的高僧大德经常开演此法门 甚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菩提大道 第一卷

Microsoft Word - fa_hai_5s_1_2web

<4D F736F F 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2D2DC1BFB04F5F312D32325FA4DFBDE E646F63>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1.doc

fz-02

Microsoft Word - _全_道前基礎SC.doc

所以, 我们思维的必要和目的叫遣除增益和损减, 也就是说正确地 理解法的意义 遣除增益 损减之后对法的意义产生定解, 我们通 过思维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得到的智慧叫思所生慧 修所生慧的前提一定是思所生慧, 修行缘思所生慧得到的定解, 缘这个定解开始反复地观修, 反复地串习, 这叫 修 通过修行

第一部分说法前行0 1 5 第二部分道前基础0 6 3 第三部分共下士道3 0 7 第一册目录嘉瓦仁波切序0 0 4 译者序0 0 6 流通序0 1 1 念死无常3 0 8 三恶趣苦3 3 9 归依三宝3 5 8 深信业果4 0 5 归敬颂0 6 6 造者殊胜0 8 1 教授殊胜1 0 3 闻说轨理

道次第文库系列22·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2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有理性的 经过真实智慧抉择后的如理修行, 这样怎么可能 现前修佛法的殊胜功德呢? 般若的加持最强大大家想想, 万法当中, 对治烦恼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 般若就是大智慧 没有般若的凡夫, 不管是闻思修, 或者是做利他的事情, 肯定处在执著之中, 很难摆脱我执 自

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佛法修学的基础与简明途径 三主要道颂讲记 一 开场白 : 修学五大要素 二 序 分 ( 一 ) 礼赞 ( 二 ) 著者之发愿 ( 三 ) 策励听闻三 正宗分 ( 一 ) 出离心 ( 二 ) 菩提心 ( 三 ) 空性见四 结束分 五 后 记

Microsoft Word - 至尊哈尔哇.doc

法海奇珍 大圆满前行文库 祖师心髓 1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于修行成就者的代代传承来维系不堕 中国的宗派佛教有着自身特色 首先, 每个宗派皆有各自的依据典藉, 如天台宗依 法华经, 华严宗依 华严经 其次, 各宗还有自身的思想传承, 或渊源于印度, 如唯识宗以弥勒菩萨为初祖, 三论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 ; 或萌芽于本土, 如前面所说的净土宗及天台宗 第三, 各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xlong.cdr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开启智慧, 或者说通过思维来产生定解, 趣入法义的殊胜引导 不 管是相应于闻, 还是思和修, 都会对我们的修行产生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文殊菩萨化现的麦彭仁波切的智慧大海当中 流露出来的殊胜金刚句 不管我们能不能听得懂, 金刚句本身的加持力非常大, 如果能 够和金刚句结缘也有很大的利益和

《基础班课程·如何做功课》第四课

<453A5C65626F6F6B5CB7F0BAA3C6F4BABD5CB7F0BAA3C6F4BABD20C4BFC2BC E342E372E646F63>

2 第五十九课 16 第六十课 32 第六十一课 43 第六十二课 54 第六十三课 65 第六十四课 71 第六十五课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4 第一节菩提心的殊胜...6 一 大乘教法的殊胜...6 二 菩提心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10 第二节菩提心如何发起...18 一 七因果修法...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一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4D F736F F D20C4EAC7E1C8CBD2B2D0E8D2AAB7F0BDCC2DB2CAC9AB2E646F63>

道次第文库23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一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1.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2.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3. 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 4. 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二 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1.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2. 念死无常 3. 念三恶道苦 4. 深信惟有三宝能救度三 认识三宝 1. 何为三宝 2. 三宝

起信心, 没有信心就得不到加持, 得不到加持就不能成就 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要转变环境先转变自己, 要具足信心先解决疑惑 断除疑惑是生起信心的首要条件, 若是没有丝毫的怀疑, 就成就了, 就什么都好了, 就什么都有了 因此说, 明理 断除疑惑至关重要, 这是修学佛法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都是实修者,

月称菩萨说过 : 经说外境悉非有, 唯心变为种种事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 当中也曾指出 : 心为一切诸法之源, 故名为普作王 为什么称为普作呢? 因 为它既能作清净的涅槃, 也能显现不清净的轮回 萨 哈尊者说 : 心乃轮涅之 根 如 大幻化网 中对心和智慧所作的分析, 这里所说的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根本,

,

第九课

说, 你也不要装模作样 本来不是活佛而你自己却好像表面上装着活佛的样子, 可能就会破别解脱戒中的妄语戒 就像以前在印度, 如果自己没有证得阿罗汉果 位, 是不能坐在花黄垫子的上面一样 现在很多人经常说某某是此活佛, 某某是彼活佛 当然活佛里有真的假的两种, 真活佛弘法利生的事业的确不可思议, 而假的

发殊胜菩提心全文PDF.doc

过修持使之寂止, 或者换个角度讲, 它是生起寂止的一种方便, 是 断除相续中粗大烦恼的窍诀 我们的相续获得了寂止的功德, 或者 通过修持前面出离心的窍诀, 我们的相续相对平静之后, 在这个基 础上就可以修持增上大乘殊胜菩提心的窍诀了, 这个窍诀中有自他 平等和自他相换的修法 前面我们跟随寂天菩萨的智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苦乐的作者在外境上根本不存在, 其实真正的作者就是我们内心中的分别念 若我们的分别念中生起慈悲心和信心, 那我们将获得解脱和安乐, 只要具有无漏的智慧, 无疑我们就会达到圆满究竟的佛果 如果我们经常生起贪嗔而造了恶业, 所感受的就只有是地狱饿鬼等恶趣的痛苦 据此我们明了分别念是一切苦乐的根源, 那就

IDEO_HCD_0716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道次第文库 菩提道次第广论原文

《掌握完美》

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目录 ⱘⷚ 㩰㬇㘏䅕㒛ⱁゴ 䔑䎀 2 3

( ) ( % % % ) % %

《入菩萨行论》73课李鸿0-15分钟

菩提道次第廣論

总说要义 因缘品 中云 : 非以发髻非以棍 1 经中说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而并没有说 改造身语, 是诸佛教 诚如经中言 : 心清净令身清净, 身清净非令心净 所有僧人, 是生者的依托, 是死者的呼援, 因此必须治疗自心的疾病, 而治疗心的疾患 业和烦恼病的良药就是妙法, 本来 法 的名称涉及十个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闻法行为

到达心灵的彼岸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窍诀宝藏论释

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圆满的唯一之路

《入菩萨行论》177课0-10分钟李鸿打

哦休息好了之后呢,咱们再继续学习下面的几个课词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七册_ _.doc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入菩萨行论》91课马士茵编辑0-40分钟

本稿仅为方便内部学习所用,非正式文稿,仅供参考!

《远唤上师》

目目录 修心门扉讲记 序文... 1 修心门扉讲记... 3 一看破今世... 8 二弃离亲友 三抛却眷仆 四屏弃相似利他 五割弃利养 六放弃储蓄资具 七唾弃饮食贪执 八不贪受用 九 休得随顺...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浅释》第二课

法名:格勒克珠 降白降措四世夏坝活佛1968 年 10 月 6 日 ( 农历八月十五日 ), 出生在四川省理塘县下坝觉悟村 1976 年,8 岁, 归依佛门, 拜在西藏帕绷喀大师和康萨仁波切的弟子赤勒绕央大师门下, 剃度出家, 开始学习经论 1985 年,17 岁, 被下密院主持果硕仁波切和西藏意希

净土文库31 谈谈熟溜病的对治

兜率百尊 无缘悲心赞导论 讲授者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版次 2015 年 10 月第 1 版 ( 电子书 ) 责任编辑 云丹 装帧设计张安 地 址沈阳市崇山东路北塔街 27 号护国法轮寺 邮编 结缘电话 网 信 站 箱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译 序 众 生 的 无 上 怙 主 全 知 无 垢 光 尊 者 的 色 身 虽 已 融 入 法 界, 然 而, 为 悲 悯 我 们 这 些 浊 世 愚 昧 的 众 生 而 留 下 了 以 甚 深 古 萨 里 派 四 心 滴 广 行 班 智 达 派 七 宝 藏, 以 及 三 休 息 三 解 脱 为 主

前行系列4 祖师心髓5-暇满难得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4.doc

前言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

Transcription:

安乐道论 释 02 法音法师讲授 前讲提要前讲已略述了 安乐道论 不但教授殊胜, 其传承法源也极为殊胜 事实上, 佛由语事业宣说了不同道次第而满足不同众生的希求与愿望 这样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到上师为止, 都如理如量的趣入闻思修证的法行之中, 从未间断过 ; 同时在西藏的四大教派也都极为重视此一教法, 影响所及, 这已成为各派法脉的主流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 这个教法是 : 1. 初由佛说 2. 中由印度诸大菩萨以无垢正理而安立 3. 后由许多大修行者如实修持 4. 最后由师长依于教理传承予作诠释 同时, 由于这个教法具足二种特色 : 1. 可予以观察抉择而得净信 2. 可予以修证而得成果 所以作者造论的目的, 显然是为了结合行者心续 引导趣入实修而诠说道次第, 并不是为对辩等其它目的而造论的 众所周知, 菩提道次第广论 是宗大师的重要著作之一, 也是本论的能知依据与所诠法源 此外, 宗大师所弘扬的教法至少具有四种不共特色, 即 : 1. 理论精辟, 知见正确 2. 极为重视实践, 指向于调心 3. 体系严密, 道体圆满 4. 先显后密, 次第井然 1

譬如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 从依师之理乃至 奢摩他 为止的教授中, 主要依于无着菩萨论典而说 ; 在教授 毗婆舍那 时, 主要依于龙树菩萨论典而说, 如是阐述大乘深广二道 可以说, 论典的特色乃是以具有文殊菩萨的口诀作为依据, 诠释时则结合了诸多菩萨祖师的论典, 不但含盖了三藏的内容, 也是趣入密续的基础 ; 由于密乘的教义甚深独特, 必先来自于显乘的共道基础才得以趣入, 那么, 为了令所修的密法产生利益, 必须具有圆满的前行诸道, 若已经学习显乘道次第, 为能进一步趣入宗大师道次第教授的究竟意趣者, 修学本论实属必要 虽然我们不可能观阅所有的三藏经论, 但是至少必须掌握三藏的精华, 故应娴熟于三士道次教授, 以及三主要道的精要, 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 : 人生有涯, 佛法无涯 意即, 修学佛法应先认识佛说的教理, 再依教义趣入修行之理, 所以设法掌握教法的精髓是有必要的 此外, 修学佛道, 不应得少为足, 或以方便为究竟, 甚至以相似法为正道, 不求正确与圆满 故对于甚深义海, 应慢慢加深加广的深入学习, 令所学的教法能质正量圆, 就像鹅王能分出牛奶跟水的能力一样 ; 同时, 也不能只唯祈求三宝救护, 自己不勤加修学, 因为成办佛道, 不是安然舒适的学习与修行就得以成就的, 必须立下决心长劫而修, 就像立誓要将铁杵磨成针一样, 才能成就 不但如此, 更不能只是死记或硬背书上所说的, 书上所说的如同钥匙, 应藉此而开启闻所未闻 思所未思, 常常作意思惟修学所知之义, 这样才能开发智慧 所以, 为了将听闻道次第教授能解行合一 知验双运,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每一一法类之后 从依止善知识起直到缘空性的止观为止, 最好随所学任一法类之后, 而能上座观修法义, 这样边学 边修, 经由自内修证而获得定解 与法相应, 假以时日法力与法念必能随而增长, 甚至任运而有 以上共勉! 正文 : 2

此中,( 所展示的 ), 是引领一个具足福缘善根行者趣行佛地的方便 菩提道次第甚深教授 是说, 当下主要展示的对象, 是特别引导一位具足善根福德因缘 发心意乐广大 目标一心利他 誓愿现证佛果的同一相续的大乘行者, 成办趣向佛果的方法 那么, 成办趣向佛果的方法是什么呢? 是修习菩提道次第教授, 因为菩提道次第教授是成办趣向佛果的方法, 是成就三菩提果的巧方便, 也是能令众生获得增上生 决定胜义利的唯一之道 因此, 理应定解 : 成办趣向佛果的方法就是修学具足体性无误 次第井然 数量足够 质正量圆 道体完整 作为成佛方便 具足深广二道 含盖三藏要义 以及圆满显密二道的扼要的菩提道次第甚深教授 由于果随因行, 有为诸法必然随行于相顺因缘而有 ; 或说由无误圆满之因而得正确圆满之果, 所以要能成办圆满佛果, 必须于因位时, 种下正确的因, 这一点, 对于修学佛道是极为重要的 确切的说, 获得成就, 主要关键在于 : 方法正确与持续精进, 若不如此, 就会像经论所说, 在牛角上挤不出牛奶 挤沙不出油的例子一样, 无有是处 如所周知, 菩提道次第教授具足了四种殊胜, 即 : 1. 通达圣教无违殊胜 2.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3. 易于获得圣者密意殊胜 4. 极大恶行自趋消灭殊胜 同时, 菩提道次第教授也具足了三种特色, 即 : 1. 具足显密教义, 命题圆满 2. 集摄一切要诀, 易于调心 3. 以二大车轨教诫而为庄严 3

择要言之, 佛说八万四千法蕴的精华含摄在菩提道次第教授之中, 而菩提道次第的精华在于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的精华在于深广二道, 深广二道的精华在菩提心 那么, 具足深广二道 圆满佛道方便的菩提道次第教授, 主要的分类是什么呢? 当知, 佛法极为甚深浩瀚 广大无边, 若就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的内涵而言, 则可概分为三类, 即 : 1. 由舍现世心摄持, 修习皈依学处而奉行业果 ; 或说, 以主断恶行为主的下士道修心 2. 由出离心摄持, 修习戒定慧增上三学 ; 或说, 以主断恶心为主的中士道修心 3. 由菩提心摄持, 修习广大利他的六度 四摄 ; 或说, 以主断恶心习气为主的上士道修心 依此三类而含盖三士道修心, 其实出离心 菩提心 空正见的三主要道, 也可含盖着三士道修心 事实上, 三士道是阿底峡尊者在 菩提道炬论 中所安立的名言, 这也是为了分别利益下 中 上根器 心量 福报的行者而各别宣说的, 可以说, 三士道法要是击中要害之教, 也是佛说的精华, 无论是禅 净 律 密任一论典, 大多不会离开三士道的教授内涵, 皆是成佛的方便, 只是命题侧重不同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不摧灭今生贪着, 心不得入法 ; 不摧灭来世贪着, 心不得解脱 ; 不摧灭自利作意, 必不得成佛, 这是一贯的前后因果关系, 是不争的真理 ; 特别是大乘菩提道的现观次第, 从舍弃今生贪着乃至成佛, 三士道的教授内涵是无一法可舍的 这一点, 也说明了法无高下, 更无胜劣之分, 一切佛说都是直接或间接引导众生趣入佛地的方便, 都是观待众生不同根器, 契机契理而开示, 因此定解一切圣教无违殊胜是有必要的, 只有这样, 才不致于由邪知 无知 少知而造成谤法的过失 4

纲要教授内涵有二 : 壹 道的根本为依师轨理, 贰 依师已如何修心次第 这是说本论的教授内容或纲要约分为二大项, 依此而广释, 即 : 一 道的根本是依师之理 二 依师已如何修心次第 这二大项是 菩提道次第广论 科判的第四大门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内分出来的二大项目 首先, 道的根本为依师轨理 : 由于从下士道乃至密乘道的道的整体次第不同, 所以依师之理的深浅难易也有不同 譬如佛在戒经中就有宣说了善知识的徳相, 乃至于无上密续也有宣说上师徳相, 表示依师确实是大关要 当下, 主要是说圆满成就佛道的根本在于如理依师, 如果不如理依师, 则有必堕恶趣 远离佛位等过失 ; 因此若不如理依师, 诸佛也只有叹息 悲悯了 那么, 为什么显密二道的根本, 都在于如理依师呢? 直接的说, 所谓道, 顾名思义就是道路或称为方便, 道又区分为二种 : 第一种, 是指地道的道, 即资粮道 加行道 见道 修道 无学道等五道 第二种, 是指道次第的道, 即下士道 中士道 上士道等三士道 也就是说, 无论是圆满成佛前的一切方便与功德, 或是成就未入道的一切方便与功德, 都是取决于如理依师 这充分显示了, 修学佛法除了具足佛性为主因 暇满为内缘之外, 还要有修学佛法的外缘, 就是依止师长 唯有透过听闻师长教授正确圆满的教法, 而如理修习, 才得以成就 简单的说, 能够让我修学正确圆满的教法, 乃至成就者, 唯一就是师长 ; 也正因为亲近 依止师长闻思修学正法, 才能成办道果功德, 所以, 无论是显乘或密乘, 生起功德的根本都在于依师, 理由即在于此 不过, 若单单 5

亲近 依止师长, 自己却不闻思教法, 不如理修行, 也是难以成就的, 因此如理依师, 并且依师学教 修行, 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 为何如理依师极为重要呢? 因为成佛之道就是究竟解脱之道, 是了脱生死之大事 是生生世世必须投入的伟大工程, 所以对于具有正法传承 具足上师德相 能教授我正确无误圆满正法的师长, 经由观察之后即应如理依止, 为什么呢? 因为依师是为学法而依, 既然要学法就必须依止师长, 并且依师教授如法修行, 这才是依师的主要目的与长远意义 ; 此中, 如理依师主要以依教奉行为主 其次, 依师之后如何修心, 其次第为何呢? 由于万善根源皆来自于如理依师而有, 故应常常思惟 : 我能如理依师确实没有任何错误, 是自己具足了极大福德, 已成为极大贤善, 何况上师是生生世世引导我成佛的善知识 ; 而让我累积福德资粮的福田是上师, 让我净除罪业的所依是上师, 让我获得现前增上生与究竟决定胜也是上师, 所以应如理依师受教 学法 修心, 且凡所作必能令师欢喜, 若能这样, 就如 上师六座瑜伽文 所说 : 世出世间诸成就, 咸从诚归上师得, 见此殊胜利益故, 为令师喜勤三业 之义 相反地, 若不如理依师, 不依师学法 调心, 凡所作令师不喜, 则佛道必也不得圆满 因此, 经由如理依师之后, 即应如理作意依教奉行修习三士道修心, 譬如由思惟远离八无暇, 获得十圆满的暇满人身, 义大难得如宝筏, 不令空过, 以具足十八要件的内缘暇满身来修学三士道修心 如上说明了成就佛道的根本在于依师, 以及依师已如何修心的次第的重要性 壹 道的根本为依师轨理 6

首先,( 道的根本为依师轨理 ), 分二 :( 一 ) 上座之体性如何行持之理, ( 二 ) 下座时如何行持之理 首先, 正式展说道的根本在于依师轨理, 这是说, 若不如理依师, 唯靠自力是难以成办佛道的 ; 为什么呢? 看看已经圆满佛道的释迦佛, 于因位时也是经由长劫的如理依师学法修习而成就的, 因此佛的随行者亦复如是, 无一例外, 基于此, 才安立道的根本为依师之理 那么, 依师轨理的修持, 又怎么区分的呢? 对此, 区分为二 : 一 上座之体性如何行持之理 : 是指上座如充电的静态修, 譬如在佛堂观修法义 作早课或晚课 诵经 打坐等等, 属于静态的修习, 称为上座修 那么, 什么是上座观修法义的意思呢? 就是经由听闻了知佛法要义之后, 以具相或随顺的止观为心所依, 上座思惟 观察 修习所闻之法义, 让心更加熟悉 更接近于法, 令所闻思的法义与心相应, 有所觉受乃至体悟, 并且在下座时能将法的暖气结合于生活之中, 避免所学的佛法流于文字游戏, 或沦为口舌之辩 譬如若常常串修无常的三根本 九因相 三决定, 久而久之, 渐渐地就能生起无常之量, 就能积极为来世道粮作准备, 不再有常执之心 又如若数数上座以意乐依止法修习依师之理, 那么, 自然地很快在下座时, 就能如理依师, 依教奉行 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观察, 为什么一直以来知道却作不到呢? 那是因为闻而不思的缘故, 或者对于善所缘境不够熟悉, 或为恶法习气映蔽所致 ; 显而易见地, 令心流转成法流, 主要还是必须依于思惟串习正法而有, 也唯有不断地思惟串习法义, 才能渐渐熟悉法义, 与法相应, 这都是常常思惟 串习 忆持而改变的 所以, 虽然知道不可能马上作到, 但是经由自内思惟, 真切修习, 或是透过上座修习法义而生定解的佛法, 那种本质与功德是不同的, 若能修证相应就更不同了, 甚或能成为烦恼的对治 7

因此, 为了避免所学的法义落为学问, 将所闻思的教法指向于调心, 培养上座观修是很重要的, 若能这样即能符顺于师长的教诫 : 由广闻知生定解, 而后专注修所缘 的意趣 二 下座时如何行持之理 : 是指下座如放光的动态修, 譬如下座之后, 能以上座所相应的法义, 令暖气任持不失, 以法念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一顺逆境, 以缘为师, 对境而修, 解行合一, 让烦恼日日递减, 善心功德分分增长, 以佛法作为调心 对治烦恼的方便,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相反地, 若没有法义摄持 没有法念生活, 不能以法调心, 一旦面对顺境时即生贪, 遭到逆缘时即生瞋, 不能对治烦恼, 反而为烦恼所自在 ; 就像有些人不懂佛法时尚且还会谦卑, 当稍微有点法义时, 就生慢心 嫉妒心, 甚或轻视他人 ; 即便是善行, 也为三毒所坏, 则变成任所善行, 仍是染污的轮回业 由此看来, 上座如充电的静态修与下座如放光的动态修, 二者前后是相续而有 息息相关的, 实应重视此二座互助成立的修习之理 此外, 在上座观修道次第法类时, 若心不能安住于观修的法义, 有沉没 掉举, 成效不佳, 这是正常的现象, 毕竟我们还是凡夫, 只要能持续养成观修的法习, 慢慢就会有所改变, 将心流变法流 ; 至于下座时, 是否能将所修的法义善巧运用于每一境界之中, 大多取决于定解法力的强弱和串修的熟悉程度而定, 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 也就是, 任有多少的上座观修力, 就有多少的下座对治力, 这也是成办佛法的功德与调心的最好方式, 如果学习佛法区分为解法与行法, 恐怕变成损坏教法之因了 又举个例子来说, 若有人自以为闭关 念诵仪轨时才名之为修行, 平常任所法行都不称为修习, 这样就像点了火熄灭了又再点燃, 不断重复相同动作一样, 其实应在火的暖气不失时再予点燃, 也就是说, 上座时将护所缘, 予作调心, 下座时具足正知正念而行, 二座的修习互相增益才有成效 以上, 是略述了上座之体性如何行持之理与下座时如何行持之理 8

第一 ( 上座之体性如何行持之理 ), 分三, 即 : 前行 正行 后行 接着, 略述第一项, 上座修时的行持之理, 分有三种, 即 : 虽然关于所知之义及所修之理, 各家的主张与看法不尽然相同, 但是, 重视所知法义及修习之理的 无误 和 圆具, 诚然非常重要 所谓无误, 是指法义的体性无误, 次第无误 ; 所谓圆具, 是指修法必具足前行 正行 后行 譬如以观修依师之理为正行 ; 那么, 在趣入正行之前, 先修习皈依发心及六加行就是正行观修依师之理的前行 ; 最后将观修依师之理的胜妙功德, 以三差别法摄持, 悉数回向于无上大菩提, 就是后行的清净回向 依此类推, 修习其它法类, 如日课以念诵 佛说阿弥陀经 为正行, 之前的造作动机就是前行, 诵完经典之后的回向, 就是后行 由于正行法类不同, 其前行也有不同, 譬如, 以修习依师之理到空性止观为正行, 修习净地设像等六加行就是前行 ; 或者以菩提心为正行, 修习共下士道 共中士道就是修习菩提心的前行 ; 甚至以修习大乘密乘为正行时, 大乘显乘则为密乘的前行, 这都是观待来说的 总之, 上座任修每一法类, 或下座任行一切善行, 都必须具足三行清净圆满 ; 倘若三行不甚圆满, 此一座法行 此一善行便不圆满, 譬如正行念诵 佛说阿弥陀经 时, 或者沉没 或者掉举, 不能清明安住 有力执持于所修境 ; 或前行时以染污的世间八风为动机 ; 后行时只回向给自己, 不愿广大回施转向给一切众生, 没有法界观, 这样就是三行不圆满的例子, 所以, 在修习三行时能清净圆满, 对于成办无漏功德是极为重要的 对此, 也可反观我们在积造善业时, 几乎三行既不清净, 也不圆满, 对于所造的善行, 几近于质劣量少 ; 相反地, 在造恶业时, 不须刻意就能三行圆满, 譬如前行时以恶心为动机, 正行时以残忍手段令他方受到极大痛苦, 后行时不但随 9

喜自己所造的恶业, 还自以为是, 沾沾自喜, 基于果随因行, 所以当来必感得猛利之恶果 在藏传佛教无论是共修法会 讲经说法时, 都十分强调与重视三行圆满, 这是有其道理, 也是值得我们效学的 此外, 质好的修行必须具备三种不可或缺的条件, 就是很好乐于修习 动机清净 于所修的法类具有正确的内容与次第, 由此认知之上来检视与策励自己, 那么, 法念的增上就指日可待了 首先 ( 前行 ), 即于适意随顺处的安乐座上, 行八支坐法或尽可能安坐后, 善予观照自心, 在具足特别善心之上, 如是观想 : 首先, 略述前行 : 意即在未上座前必须有一适合自己的修行处所, 彼处所必须空气流通, 这样才能避免昏沉或掉举的情况 观修的座垫需前低 后高, 最好其下是中空, 并有画一个卍字或摆有吉祥草的安乐座 端坐后, 最为以端严的毘卢遮那佛七支或八支坐法而端坐, 八支坐法是 : 一 眼视鼻尖 : 是指眼睛可采用半闭或全开方式来进行观修 ; 若眼睛全开易受干扰, 除非极为专注 ; 最好双眼不要全闭, 虽然全闭可以阻隔外缘, 不受视觉影响, 但是若长时闭目观修, 易于掉入昏沉, 所以尽可能以半闭的方式质量为佳 ; 不过双眼的开合, 可依各人习性而定, 主要能让自己专注就可以, 倒是没有一定的准则 二 头微俯 三 双肩平放 四 背脊挺直 五 舌抵上颚, 可以生津, 比较能持久安坐 六 唇齿自然平放 10

七 双盘 单盘 散盘 或坐椅子如弥勒菩萨的贤善坐姿随一皆可 ; 无论是跏趺坐 半跏趺 散盘可任意作调整, 只要心不会受身体影响就可 ; 此外, 不能朝着佛像伸腿, 可以伸往别的地方, 跪坐也可以 八 呼吸法, 即九节风呼吸法 : 就是右手压住右鼻孔, 先以左鼻孔平顺 平稳的呼吸三次 ; 再以左手压住左鼻孔, 以右鼻孔平顺 平稳的呼吸三次 ; 最后以二边鼻孔平顺 平稳的呼吸三次, 这种保持平顺平稳的呼吸方式, 称为九节风呼吸法, 主要是以调心为主, 不是单单数息而已 以上是选择上座处所与身姿应留意的方式 以下是安座之后的调心之理 : 善予观照自心, 在具足特别善心之上, 如是观想 : 这是指观察修, 不是安住修 ; 因为刚入座时, 心跳较为急促 不平静 不平稳, 心猿意马, 所以最好先透过数息的方式令心渐趋于平静, 将原来散乱 烦躁或无记性的心转为善性为本质的心来作观察修 重点思考 : 1. 关于菩提道次第教授, 在其传承中, 初 中 后三期如何传持? 2. 宗大师弘扬的教法, 具有哪四种不共特色? 3. 菩提道次第教授, 所具足的四种殊胜是指什么? 4. 为什么必须别别宣说三士道修心? 5. 菩提道次第教授, 所具足的三种特色是指什么? 6. 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的内涵, 可概分为哪三类? 7. 本论的教授内容, 分为哪二大项? 8. 所谓 道, 略分为哪二种? 9. 修法时, 上座修是指什么? 下座修是指什么? 11

10. 上座修与下座修的关系为何? 11. 上座修, 可分哪三行? 12. 于所知法义及修习之理的 无误 与 圆具, 各是指什么意思? 13. 质好的修行, 有哪三个条件不可或缺? 14. 毗卢遮那佛八支坐法, 是指什么? 15. 如何修习九节风呼吸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