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流變課程──德勒茲、編織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

Similar documents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untitled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73 二 課程簡介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行為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untitled

21,000 X 126,000 / , ,000 X 7%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heepwoh-cover

C3特教班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劉宗銘 以漫畫創作開啟繪畫生涯 用圖畫說故事的人之五 熱愛漫畫的年少時光 劉宗銘的漫畫 最好的禮物, 刊登在 時勢新聞週刊 開啟創作圖畫書的機緣 劉宗銘的圖畫書作品 稻草人卡卡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民國 96 年 8 月號.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17-72c-1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1999 ISBN

Microsoft Word - 手冊.doc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當無人飛行器越做越小時, 拍翅型的飛行方式應該是人類要參考及學習的 MAV P V 2 b P V b 0.96 P V 2 b L b 4 L b 4 W b 3 W b 3 2 向自然學習 MAV 3 升力與推力共生的拍翅運動 拍翅頻率的尺度變化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第一章  緒論

An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Examination Distance about the Infant s Speed-run Chen-kuan Kao Associate Professor, Humanities and Scienec Education C

agenda_setting_assignment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Erwin Schrodinger

(burn-out) ( ) 01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SARS 灰信網 (freesion)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Chapter 1 091

教育開支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 95% 1:15 2,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6 期 論未來世代的權利 : 原初位置的啟示 楊士奇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 摘 要 original position the Non-Identity Problem 關鍵詞 : 未來世代, 人格不同一問題, 權利, 原初位置 105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1 狂想 凌駕地平線 雙門轎跑的動感 豪華休旅的性能 別懷疑 夢想中的合而為一 正是駕馭它的實際感 受 來自突破型態的車款 The GLC Coupé 將性能 豪華與美感設計融為一體 集合所有 人偏愛的新世代完美座駕 無論都會 野地 它總用愜意從容的態勢 定義著 何謂突 破 何謂改寫

AASS HK Brochure r6 OP-web-Single page w 2 pages table

10-2 SCJP SCJD 10.1 昇陽認證 Java 系統開發工程師 的認證程序 Java IT SCJD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信誼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信誼 Bookstart 10 週年 Bookstart 10 Bookstart 10 Bookstart Bookstart Bookstart Day 10 Bookstart Day

面試學 1.2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拼版(勘誤頁數增加).indd

1 開放式課程與著作權 2 本指導原則概述 2 著作權 5 著作的使用 ( 授權使用 ) 5 合理使用 7 給開放式課程教師的建議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建筑学院建筑学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

untitled

untitled

BQY.PS2

<4D F736F F D20322EABEDA473A5C1B6A1B6C7BBA1AAECB1B4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8-柯香君-原稿初修-0516.doc

untitled

书 名 : 额 尔 古 纳 河 右 岸 作 者 : 迟 子 建 出 版 社 : 北 京 十 月 文 艺 出 版 社 出 版 日 期 : 开 本 : 正 16 开 页 数 :262 ISBN:

untitled

Ps22Pdf

)001 (131 ) : ISBN / :

...T.U.p65

书 名 : 作 者 : 出 版 社 : 中 国 电 影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 烨 子 工 作 室 类 别 : 中 国 传 世 情 爱 小 说 出 版 时 间 :2005 年 10 月 字 书 数 :150 千 字 号 :ISBN /B 0030

untitled

ISBN Z

untitled

Ps22Pdf

Ps22Pdf

untitled

: : ISBN /B 007 :

untitled

()001 ( 131 ) : ISBN / I1021 :7.50

untitled

untitled

Ps22Pdf

马来西亚、约旦(上).doc

untitled

untitled

()001 ( 131 ) : ISBN / I1020 :6.50

Microsoft Word - 黃玉緞 _民間文學教案設計_民歌擬作舉隅

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重大项目

绝 非 钻 象 牙 塔 的 兴 趣, 而 是 针 对 时 弊 而 起 的 去 人 之 史, 在 今 日 中 国, 实 际 是 文 明 得 以 输 入 建 设 而 异 化 的 一 项 先 决 条 件 因 为 那 建 设 异 化 不 是 凭 空 发 生 的, 它 需 要 友 善 的 投 资 环 境, 包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33期.indd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論文全文

2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A071. 民主審議與公民行動 5F 多功七 一年二班 F191. 插畫設計與版畫創意 4F 圖書館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C091. 打開潘朵拉的盒

1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4D F736F F 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F5.docx

Transcription:

教科書研究 第十卷 第一期 2017 年 4 月 185-191 8 書評 幼兒流變課程 德勒茲 編織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 Young Children Becoming Curriculum Deleuze, Te Whāriki and Curricular Understandings by Marg Sellers Routledge, 2013, 199 pp. ISBN 978-0-415-53611-0 楊宏琪 0 壹 關於本書 本書 幼兒流變課程 德勒茲 編織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 Young 1 children becoming curriculum: Deleuze, Te Whāriki and curricular understandings 出 版於 2013 年 是 Gunilla Dahlberg 和 Peter Moss 主編的 爭論中的幼兒 教育 Contesting early childhood 叢書中的一冊 作者 Sellers 本來是紐西蘭 New Zealand, Aotearoa 的幼稚園教師 目前為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 學教育系 RMIT University 邦多拉校區 Bundoora Campus 的講師 近三年的主要著作有 2015 年的 和 一 分裂分析運轉 和 分裂 分析運轉 Working with (a) rhizoanalysis...and working (with) a rhizoanalysis 2013 年的 與遊戲遊玩 關於遊樂的輕盈書寫 Playing with play(ing): play-fully writing about play 以及本書 楊宏琪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博士 E-mail: jking306@gmail.com 1 Te Whāriki 為毛利語 象徵毛利人的一種文化傳統 以編織的手法將各種事物整合起來

186 教科書研究 第十卷 第一期 叢書編者達爾柏格和莫斯在本書的前言說 Sellers 撰寫本書的風格 是以 部署 assemblage 的方式去 散布 想法與內容 不論是部署 或散布 都與有計畫的安排或陳列相對 部署本身以無中心的放射方式 運轉 由此讓媒材得以連結與銜接 讓意義得以被創造出來 Sellers 承 襲 John Dewey 1859~1952 的概念與 Gilles Deleuze 1925~1995 的筆 2 觸 並以類似 千高原 資本主義與分裂分析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以下簡稱 千高原 的書寫模態將本書內容 幻化為一座座的 高原 plateaus 在這書原中 讀者可以從任何的角 度欣賞文貌 也可以從任一章節進入閱讀 更可以任意組裝 所以 書 沒有僵化的 目 只有 快意 的讀 故在 Sellers 的本書中 沒有過 去繁瑣與序列的編排原則 只有內容與內容之間的更迭與遞送 也只有 高原與高原間的綿延及震動 貳 內容導讀 一 序言 沒有起點與終點 只有流變與繚繞 Sellers 開始接觸 Deleuze 與 Guattari 合著的 千高原 一書時 便深 深地被 地下莖 rhizome 與 多元連結系統 等概念所吸引 地下 莖的方式凸顯每個 莖節 nodes 彼此之間的相互串流 讓每一個莖 節彷彿是一個具生命意義的有機體 在它之間沒有所謂的限制性 彼此 互聯的結果顯露出 Deleuze 與 Guattari 所競逐的 部署 特性 此特性 襯托出媒材的隨意布置以及恣意揮灑 而非過往序階的線性思維 2 此書乃 1980 年由 Deleuze 與 Guattari 所合著 前者是一位哲學家 後者則是一位心理 學家 儘管兩人的學術背景是如此不同 卻能以四手聯彈的方式創作出一本極具挑戰 性的文本 此書最大的特色在於消除了作者的聲音以及沒有章節序列的編序 讓讀者 可以自由閱讀與詮釋

書評幼兒流變課程 德勒茲 編織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 187 二 重新構思課程 : 繪製一幅 / 多幅流變之環境 身為一名 Deleuze 或後結構主義的研究者,Sellers 欲藉由 地下莖 中間生成 (in-between) 的方式讓媒材 知識與課程之間的關係活絡 她將 閱讀 書寫 思考 (reading-writing-thinking) 等方式串聯, 建立起一種複合式的動態元素 此元素不僅是 Sellers 將 Deleuze 的概念轉化成實際操作的 工具, 更是一種 非哲學 (non-philosophy) 式的思考 而書寫正是在工具與思考之間的擺盪, 才能瑰麗出鮮活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何 Sellers 喜愛讓學生透過雙手的操作去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意義 作者延展 Deleuze 地下莖 的概念, 取消書中章節的順序, 在沒有固定 起點 也沒有最後 終點 的框架上進行書寫, 將閱讀變成為一種 悅 讀, 也是一種 越 讀 以 Deleuze-Guattari 的部署哲學作為本書的建構依據, 強調的是沒有固定的起點, 任何一點都很可以發展成另一種思考點, 如此不斷地延伸 由此所發展出的課程, 導向將學生學習導引到一種 運動 性質的學習生命 (living-learning), 不斷開展變化的運動模態 這對 Sellers 而言, 學習的生命不是答案的獲尋, 而是一種將異質媒材的部署, 它總是在中間依賴著其他生物體的運動與生物性本能的速度, 所以學習只有快慢, 沒有優劣 在本書中, 作者取消了循序漸進的章節流程, 只留有內容的意境而無章法 以下是論者從書中擷取出的意義圖像以分享給各位閱聽者 : ( 一 ) 重思課程 中間生成的流變繪製重思課程 幼兒流變課程 及 課程流變幼兒 指的是課程的內涵來自幼兒的體驗, 而幼兒的經驗又將成為課程 早期幼兒發展的課程都是以心理學中幼兒發展的觀點為主, 並輔以科學研究的角度去蒐集幼兒認知, 但此種依身心階段發展而劃分的學習方式有違當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 已受到許多挑戰 作者 Sellers 為凸顯課程乃多元媒材的部署, 於本書中引介了紐西蘭於 1996 年所推行的一種 Te Whãriki 幼兒教育課

188 教科書研究第十卷第一期 程,Whãriki 乃毛利語, 原指編織的草席 (woven mat)(pp. 38-39) 對毛利人而言, 此字象徵著 : 將各種圍繞在幼兒周遭的主題或議題交互編織的一種隱喻, 以供人站立其上 此課程所賦予的空間讓所有語言與文化得以保留與運作, 它不是為主流文化價值所添加, 而只是提供一個方向 它像是一個沒有食譜的課程, 提供著諸多可能性的解釋 Te Whãriki 課程是一種兼具 複雜 與 生態性 的生命學習, 為了拓廣生命的學習,Sellers 將 Deleuze 關於 和 (and) 的概念轉化至課程教學中, 包含了幼兒的語言與非語言 學校權力系統的運作與個體生命能量運轉等的內容加以混合, 由此開展出多元的敘寫遊戲 (graphic-narrative play) Te Whãriki 創造出的課程, 類似蜘蛛結網而非傳統心理學 情緒理論或社會技巧般那麼重視步驟與流程, 所以 Te Whãriki 提供了一種多元視野的課程觀點 Sellers 將 Deleuze 的地下莖概念視為一種繪製地圖的工具, 藉由編織草蓆與繪製圖形的方式去進行 解疆域化 (de-territorializing) 的運動 課程內容成為了一種在 中間 (milieu) 生成與流變的部署, 在各種環境與各類媒材中不斷被具現化, 沒有傳統的起點或終點, 只有思想與思維的方向引導, 以展現課程即游牧的解疆域行動 Sellers 透過 Te Whãriki 與 Deleuze 的學說, 融合了 中間 與 節奏 (rhythm) 感於其中, 以凸顯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遊戲的表現力量 (force) 力量是一種媒材之間相互牽引的張力, 它沒有中心也無法預測, 只有不斷運動 ( 二 ) 根莖式繪製與遊戲 遊戲 在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遊戲做為課程的活動, 乃 Sellers 結合課程的理念與 Deleuze 的方式, 所產生的一種兼容課程與教學的實踐 此實踐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表述空間, 讓學生得以有參與和表現課程的機會 至於學生是如何將此複雜的課程表現出, 根據文脈,Sellers 以三種課程遊戲來進行擘畫 :(1) 金髮 ;(2) 巧克力工廠和 (3) 泥怪 每一種遊戲都是透過學生所喜愛的大眾文化所設計, 在巧克力工廠的遊

書評幼兒流變課程 德勒茲 編織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 189 戲中,5 名學生 (Kane Rylie Callum Alec 及 Nic) 為一組, 主要的任務是將沙與水混合並裝入不同容器中 此外, 在巧克力的遊戲之中, 其他 4 名學生 (Nic Alec Kane 及 Josh) 也會進行玩泥怪遊戲, 以沾滿泥沙的雙手去型塑不同的怪獸 而其他學生 (Libby Lee 及 Alice) 則進行金髮女孩的遊戲, 透過沙與水的混合去製造出蛋糕, 不同於先前的製作巧克力的遊戲 Sellers 將這些遊戲串聯, 為這三種遊戲之間締造了彼此的逃逸路線, 將錯縱複雜的關係連結, 讓每一位遊戲者可穿梭其他的遊戲, 就彷彿一位行者以行動在不同的高原間穿梭, 而每一個遊戲之間則透過平滑時刻產生連結, 讓遊戲與遊戲之間是不斷延續與發展 這些遊戲是將 Deleuze 地下莖流動的概念置入課程中的一種運作, 它消除 單一 領導的階層管理, 並以 和 的方式將 無論何時 無論如何 與 無論什麼 等串聯起來, 藉此可以看見學生對想法 創新及創造力的想像 ( 三 ) 幼兒 / 動能的流變 幼兒流變 充滿動能的流變 除了遊戲之外,Sellers 於本書亦透過後結構主義者的觀點重新闡述關於 幼兒 (children) 與 幼兒期 (childhood) 的差異, 以此凸顯幼兒的主體性及 Deleuze 對於單子 游牧式的流動的概念 於此, 她省思過去西歐傳統上對於主體的概念以及現代性下的 增權賦能 (empowerment) 一詞的說法, 她認為這是一種某人對某人應做某事的一種由上到下的互動關係, 內隱著 控制 的氛圍 此概念對幼兒的學習而言, 也表達著成人對幼兒學習的介入, 方能使其成為一種成人觀點下的 存在狀態 (state of being) 為了加強 動能 的概念於孩子的表現上, 她將 Deleuze 與 Guattari 於 千高原 一書中所引介的兩種法文 能 (pouvoir) 與 能量 (puissance) 來解釋 power 3 一詞 前者傾向 Foucault 對權力的解釋, 而後者則被導向是複 3 此處筆者之所以不翻譯, 是因為一旦翻譯, 便會為 power 一詞下了註腳, 故此仍以原文呈現

190 教科書研究第十卷第一期 雜 非線性的多元互動關係, 它表達的是 可能範圍 (range of potential) Sellers 所談的流變幼兒及其充滿動能, 彼此之間是相互 穿梭 的動態歷程, 完整的敘述應該是 : 充滿動能是流變的過程 流變幼兒 流變充滿動能! 動能因為流變的關係變成無所不在, 也賦予幼兒學習過程的多樣性 此呼應 Deleuze 對動能的解釋 : 動能沒有本質, 它單純的只是操作與關係的互動 Deleuze 鼓勵人們於思想中進行思索 (thinking in thought), 這部分的實作也被 Sellers 用於課程中, 讓孩童們在遊戲世界中得以有創作的空間 課程變得複雜與有趣, 不再是固定的形式了 ( 四 ) 內容 素材的再思在 物質性內容 物質性素材 上, 作者闡述了自己一路書寫的心路歷程, 她將 流變 研究 書寫 思考 等不同方式交錯綜橫成為一體, 思考 書寫 反映的是該如何處理重要的議題, 也就是該如何將人類 / 媒材的關係形塑成高原 漾 4 態的 流變 研究, 而不是以過去的線性附加模式處理 為了捕捉文意的流變,Sellers 歷經多次挫折, 曾有一位同事對此建議 : 就寫啊, 然後再改! 但此方式與過往的書寫並無太大的差異 所以為了更加捕捉 Deleuze 的書寫模態, 作者採取信封 皺褶 (envelop) 的方式讓文句之間不是單向的傳遞, 而是以一頁雙行的方式 (pp. 161-170) 來表現書寫的內涵, 讓閱讀及書寫彷彿在高原中游走, 得以交錯以生新意 高原中的學習過程, 既沒有目的也沒有方向, 只有在 速度 休息 流動 與 運動 等的生物性狀態下不斷進行的學習生命 不論是閱讀或書寫, 它沒有終點, 有的就只是不停轉換與 和 的連結 ( 不停換到其他高原 ) 4 漾 一詞, 論者採取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站之解釋 : 水波搖動的樣子, 用以指陳非固定形式的多變化, 所以不以 樣態 為名

書評幼兒流變課程 德勒茲 編織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 191 參 評論 作者 Sellers 結合紐西蘭傳統的編織課程, 並將再概念化學派對與課程的拉丁字根 currere 與 Deleuze 等人之學說加以整合, 以 中間 根 繪圖 (rhizo-mapping) 力量 與 遊戲 (play) 等概念型塑一套 Deleuze 式的課程 本書的體例仿造 千高原 漾態, 打破過往循序漸進的章節鋪陳, 目的在於將閱讀的方式導向一種無順序的樣式, 讀者可任意從文本中的內容處作為起點, 進行閱讀 但這對非熟識後結構主義者而言, 無疑是一種閱讀上的挑戰, 畢竟大多數的讀者都早已習慣有順序與結論式的文本, 突然間以開放閱讀的方式讓讀者可徜徉其中, 對某些人而言確實會有適應上的難處 對此, 作者的處理方式似乎亦是有顧慮到此, 故除了在序言中清楚交代如何以 Deleuze 的書寫進行表述外, 在後續的雜記上亦以 雙行並列 的方式去闡述她個人是如何讓文意產生流動 但對於 Sellers 以雙行並列的方式處理文本, 筆者對此稍有疑慮, 畢竟 Deleuze 撰寫 千高原 之用意之一便是在突破文本中的 上下階層 與 二元分立 的關係, 但雙行並列的方式並非理想, 且有可能會加深此差距 若對此欲尋求一種解套, 筆者認為回歸到 Deleuze 的理論以尋求突破時, 同心圓 的高原模式不失為一種撰寫策略, 作者可依 主題 分述各種內容, 跳脫二元分立的思維架構, 讓各種文本中的意義彼此間有了更多的交流, 如此應更能貼近 Deleuze 所倡導的沒有起點與終點之閱讀 最後, 身為一名課程研究者,Sellers 將 Dewey 與的概念加以連結, 以 currere 的字義與 rhizo 的字詞作為開展課程, 避免二元對立的侷限, 以開創出一種流動 不斷更迭與兼具脈絡性的知識 此方式所呈現出的一種再概念學派與後結構主義之間的課程研究, 對我國的課程研究而言, 特別是那些欲從事此方面研究的人員而言, 無疑是一種參考範例 Sellers 藉由 Deleuze 對於解 / 再疆域的方式模糊了課程的界線, 創造出一種新的逃逸路線 讓學習者在這條線上, 有了製造聲音的表現自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