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Similar documents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7. 感冒的病程是 C A.1~3 天 B.3~5 天 C.3~7 天 D.7~10 天 E. 长短不定 8. 除下列哪项外均为感冒的特征 E A. 恶寒发热 B. 鼻塞声重 C. 头身疼痛 D. 喷嚏流涕 E. 咳喘痰多 9.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此语出于 A A. 素问 B. 诸病源候

2 感冒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肢节酸疼, 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 时流清涕, 咽痒,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或浮紧 ( 表湿重 - 羌活胜湿汤 )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

幻灯片 1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 桑杏汤 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 & 三子养亲汤 内伤咳 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嗽 肝火犯肺 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 黛蛤散 & 加减泻白散 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3 哮病 冷哮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Microsoft Word ZW-新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例会抽查表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第四部分 方剂学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中医内科学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头痛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6 号题 6 月 17 日第一站 :1 哮病, 肺脾气虚, 六君子汤 2 痔疮湿热证, 脏连丸 1 哮病缓解期 - 肺脾气虚证主症 : 有哮喘反复发作史 气短声低,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无力, 食少便溏, 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色白, 舌质淡, 苔白, 细弱 证机概要 : 哮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年我国新发病例约 % 万 占全球总发病数的 &0 死亡 1 万 占全球总死亡数的 0 中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高 尤其浙江嘉善 嘉兴地区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 高危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 年生存率为 0 &0

ml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例会抽查表

附件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7 % ),(,, 1 : " ( 2,2, (, (, 1), ) ) ( ( ) ) ") ( ") ) (" 4, 数据挖掘是现代研究名老中医辨证用药思路的方法之一 名老中医临床著作文献中记载了可信度较高的临床信息数据 其中载录的临证经验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外科学】:女,30岁

1. 肺虚证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加减 2. 脾虚证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3. 肾虚证 补肾纳气 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 肺炎球菌肺炎 ( 咳嗽 喘证 肺炎喘嗽 ) 1. 邪犯肺卫证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化痰, 宽胸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吸入药粉 烟尘 异味气体 上 2. 饮食不当生冷伤及脾阳 寒饮内停 干 酸咸 肥甘 积痰蒸热饮食不化精微而为痰浊 于 海鲜 发物 脾失健运 肺 3.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木不疏土 脾失健运 水湿蕴成痰浊 郁怒伤肝 木旺乘土 4. 体虚病后禀赋素差脾虚水湿不化 肺脾肾虚损肾虚水湿不能蒸化痰浊内生 病后体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幻灯片 1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题号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60 题全 ) 第一站 001 病案分析 : 1. 感冒 - 暑湿感冒 2. 肠痈 - 湿热证解析 :1 暑湿伤表证 主症 : 身热

【外科学】:女,30岁

痛较剧, 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 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 口苦心烦 胸闷纳呆 目黄肤黄等症 胃脘痛病变在胃, 虽肝气胃痛可病连两胁, 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 疼痛部位较局限, 病变在胃, 常伴有嗳气 泛酸 纳差 呕吐等症状 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 耻骨毛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Zynkml.mps

(Microsoft Word \361\351???????\320\374\322\366\315\305??? \360\257\354\351\363\327)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实用中医临床诊治备要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世界中医药 2017 年 9 月第 12 卷第 9 期 2119 气虚重证 室壁瘤患者心功能不全, 直接影响心 脑 肾及其他脏气的供血, 表现为头晕, 消化不良, 肾脏供血不足, 甚者肾功能的减退, 也有反复肺部感染者等临床多种情况 灵枢 口问篇 :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7]

基于文献分析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特征

中医内科学

【外科学】:女,30岁

8.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9.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灵颗粒说明书 通用名称 : 清热灵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第二节 气血辨证

许某, 男,15 岁 2017 年 2 月 18 日就诊 患者家族中有哮病史, 幼年时反复出现发作性的喉中痰鸣气喘, 两天前因天气转凉而出现喉中哮鸣, 声如拽锯, 呼吸困难, 喘急胸满, 但坐不得卧, 咳痰黏腻难出, 白色泡沫痰液, 无明显寒热倾向, 自觉鼻 咽 眼 耳发痒, 鼻塞, 流涕, 胸部憋

概述 概念 肺痿 : 肺气痿弱不振, 主症为多唾浊沫 短 气的慢性虚弱疾患 肺不伤则不痿 肺痈 : 感受风邪热毒, 肺生痈脓, 主症为 咳嗽 胸痛 咯吐腥臭脓痰的疾病 咳嗽上气 : 咳嗽 痰多 气喘 但坐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 ( 第 条称其为 " 肺胀 ") 2

VIP 咨询热线 :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 A 型题 :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 B C D E 5 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请选 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下列非五行相生次序排列者是 A. 呼 笑 歌 哭 呻 B. 角 徵 商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C. 诊人迎 太渊 太溪三部脉 D. 诊人迎 寸口 趺阳三部脉 11. 防己的功效是 A. 祛风散寒, 通络止痛 B. 祛风通络, 定惊止搐 C. 祛风除湿, 强筋健骨 D. 祛风止痛, 利水消肿 12. 既能清热化痰, 又能清心定惊的药物是 A. 瓜萎 B. 礞石 C. 天竺黄 D. 浙贝母 13

Χ¾ø¾�ÆÚ×ÛºÏÕ÷

广州医科大学

中医助理医师第二单元模拟题答案 + 解析 A1 型题 (1~76 题 )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 尿色红赤, 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 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 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 不

4. 下列哪项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最为密切? A 心 肝 脾 胃 冲脉 督脉 B 心 肺 肾 胃 阳明脉 带脉 C 心 肝 肾 胃 冲脉 任脉 D. 心 肺 脾 肝 冲脉 任脉 E. 心 肝 脾 肾 冲脉 任脉 5. 经筋的生理功能是 津液 A. 主蓄积渗灌气血 B. 主联络机体内外 C. 主运行气血

世界中医药 2018 年 11 月第 13 卷第 11 期 2885 ChineseherbswereHerbaEphedrae,SemenArmeniacaeAmarum,andHerbaSchizonepetae.Forthetreatmentofwindheatinva dingthelung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附件7

A. 魂不守舍 B. 髓海空虚 C. 肝血不足 D. 肝升太过 E. 心神失养 7. 阴损及阳的病机主要是指 A. 阴虚不足, 虚阳上越 B. 外感阴寒之邪, 伤及阳气 C. 阴液亏损, 虚热内生 D. 阴寒雍盛, 阳气浮越于外 E. 阴液亏损, 累及阳气化生不足 8. 灵枢 经脉 所载 " 实则狂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 1. 西医病因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与分级 3. 并发症 4.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 诊断 6. 西医治疗 7. 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二 : 支气管哮喘 要点 : 1. 西医病因 发病机制 2. 中医病因病机 3. 临床表现 4

【外科学】:女,30岁

附件7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D6D0D2BDD4BAA1AAA1AAB6ABB3C7C7F8C9E7C7F8BBF1B5C3D0D4B7CED1D7BCE0B2E2D2A6CEC0BAA3205BBCE6C8DDC4A3CABD5D>

(Microsoft Word \361\351???????\320\374\322\366\315\305??? \360\257\354\351\363\327 +?\340\367)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Microsoft Word - sd_lung.doc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中医药通报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之门诊 病房 住院 胃镜室 年龄最小者为 岁 最大者为 岁 平均年龄 患有 慢 性 胃 炎 且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研 究 之 连 续 病 例 ± 岁 职业分布情况 工人 例 例 农 民 例 干 部 例 诊断标准 采用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四制香附丸说明书 通用名称 : 四制香附丸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理气和血, 补血调经 用于血虚气滞, 月经不调, 胸腹胀痛 [ 规格 ] [ 用法用量 ] 口服 一次 9 克, 一日 2 次 [

证机概要 : 脾湿生痰, 上渍于肺, 壅遏肺气 治法 :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代表方 :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肠痈热毒证证候 : 腹痛剧烈, 全腹压痛 反跳痛, 腹皮挛急, 高热不退, 或恶寒发热, 时时汗出, 烦渴, 恶心呕吐, 腹胀, 便秘或似痢不爽 ; 舌红绛而干, 苔黄厚干燥或黄糙

沉细 答案 : 咳嗽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乳癖 -- 冲任失调 -- 调摄冲任 -- 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7 号题 1: 韩某, 女,30 岁, 已婚, 职员 2015 年 10 月 9 日初诊 患者自幼有发作性痰鸣气喘病史, 多在秋季发病 今晨突然出现鼻痒, 咽痒, 喷嚏, 鼻塞,

说明:

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 ; 或肝肾阴虚, 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 视物模糊 病变进展期脾肾阳虚, 水湿潴留, 泛溢肌肤, 则面足水肿, 甚则胸水 腹水 ; 阳虚不能温煦四末, 则畏寒肢冷 病变晚期肾体劳衰, 肾用失司, 浊毒内停, 五脏受损, 气血阴阳衰败 肾阳衰败, 水湿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ICS **

请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答案解析中医疾病诊断 : 湿疮 ; 中医证候诊断 : 脾虚湿蕴证 辨病辨证依据 ( 含病因病机分析 ) 饮食失节, 脾胃受损, 失其健运, 湿浊内生, 又兼外受风邪, 内外两邪相搏, 风湿浸淫肌肤所致 中医治法 : 健脾利湿止痒 方剂 : 除湿胃苓汤加减 药物组成及煎煮方法 (

4. 灵枢 本神 所言 因志而存变 谓之 A. 志 B. 智 C. 虑 D. 意 E. 思 5. 肺为水之上源 是指其能 A. 宣发布散津液 B. 其气肃降, 有利于大肠主津 C. 辅助心脏, 转输气血津液 D. 肃降水液, 通调水道 E. 宣发卫气, 调节汗液排泄 6. 肝的生理特性是 恶抑郁 A

Transcription:

内科 ( 十一五 ) 目录 系病名页数 肺系 感冒 1 肺系 咳嗽 3 肺系 哮病 6 肺系 喘证 10 肺系 肺痈 13 肺系 肺痨 15 肺系 肺胀 17 肺系 肺痿 19 心系 心悸 20 心系 胸痹 23 心系 真心痛 26 心系 不寐 28 心系 健忘 30 心系 多寐 31 心系 癫证 32 心系 狂证 32 心系 痫病 34 心系 痴呆 36 心系 厥证 38 脾胃系 胃痛 40 脾胃系 吐酸 42 脾胃系 嘈杂 43 脾胃系 痞满 44 脾胃系 呕吐 46 脾胃系 噎膈 48 脾胃系 反胃 50 脾胃系 呃逆 51 脾胃系 腹痛 53 脾胃系 泄泻 55 脾胃系 痢疾 57 脾胃系 便秘 59 肝胆系 胁痛 61 肝胆系 黄疸 63 肝胆系 积聚 66 肝胆系 鼓胀 68 肝胆系 头痛 70 肝胆系 眩晕 72 肝胆系 瘿病 74 肝胆系 中风 76 肝胆系 疟疾 80 肾系 水肿 82 肾系 淋证 85 肾系 尿浊 87 肾系 癃闭 89 肾系 关格 91 (18/10/17 第三版 ) 肾系 阳痿 93 肾系 遗精 95 肾系 早泄 97 气血津液系 郁证 98 气血津液系 血证 100 气血津液系 痰饮 106 气血津液系 消渴 109 气血津液系 自汗, 盗汗 111 气血津液系 内伤发热 112 气血津液系 虚劳 114 气血津液系 肥胖 118 气血津液系 癌病 120 肢体经络系 痹证 125 肢体经络系 痉证 127 肢体经络系 痿证 129 肢体经络系 颤证 131 肢体经络系 腰痛 133 附录一 : 病名 证型 方剂目录 135 附录二 : 病名 证型 方剂表 149 方剂索引 159 病名索引 176

[ 方解中的 (X X) 为常用药而非方剂组成 ] 肺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证候分析方解 感冒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暑湿伤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肢节酸疼, 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 时流清涕, 咽痒,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或浮紧 ( 表湿重 - 羌活胜湿汤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 风寒外束, 腠理闭塞, 卫阳被遏头项疼痛, 肢节酸痛 - 寒邪犯表, 太阳经气不舒鼻塞, 声重, 喷嚏, 流涕, 咳嗽 - 邪客于肺, 肺气失宣, 肺窍不利口不渴, 或渴喜热饮 - 表寒无热苔薄白, 脉浮紧 - 风寒在表之象 身热较著, 微恶风, 汗泄不畅, 头胀痛, 面赤, 咳嗽, 痰黏或黄, 咽燥, 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 鼻塞, 流黄浊涕, 口干欲饮, 舌苔薄白微黄, 舌边尖红, 脉浮数 恶寒轻, 或微恶风 发热较著 - 风热外袭, 卫表失和头胀痛, 面赤, 鼻塞, 喷嚏, 流黄浊涕 - 风热上犯, 肺窍不利咳嗽痰稠, 咽喉乳蛾红肿疼痛, 口干欲饮 - 热邪伤津, 蒸液成痰, 肺失清宣舌边尖红, 苔薄黄, 脉浮数 - 风热在表 身热, 微恶风, 汗少, 肢体酸重或疼痛, 头昏重胀痛, 咳嗽痰黏, 鼻流浊涕, 心烦口渴, 或口中黏腻, 渴不多饮, 胸闷脘痞, 泛恶, 腹胀, 大便或溏, 小便短赤, 舌苔薄黄而腻, 脉濡数 发热, 微恶风, 汗少, 汗出热不退 - 暑湿伤表, 表卫不和鼻塞流浊涕, 头昏重胀痛 - 暑湿上扰胸闷脘痞 泛恶 - 湿热中阻, 气机不展心烦, 口渴黏腻, 渴不多饮, 小便短赤 - 暑热内扰, 热灼津伤, 湿邪困中苔薄黄腻, 脉濡数 - 暑热夹湿之象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清暑祛湿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达 : 荆芥 防风 苏叶 白芷 橘红 杏仁 赤苓 生姜 葱头 炒建曲败 :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枳壳 桔梗 前胡 茯苓 甘草 达 : 荆芥 防风 苏叶 葱头 白芷 生姜 : 解表散寒橘红 杏仁 : 化痰利肺赤苓 炒建曲 : 化湿助运败 : 荆芥 防风 : 解表散寒羌活 獨活 川芎 : 發散風寒濕邪, 除頭痛身痛柴胡 : 升清透表, 散肌表之熱前胡 枳殼 桔梗 : 下氣化痰, 宣肺止咳茯苓 甘草 : 益氣健脾, 以固胃氣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银 : 金银花 连翘 ; 薄荷 牛蒡子 荆芥 淡豆豉; 竹叶 芦根 桔梗 ; 甘草葱 : 葱白 豆豉 薄荷 连翘 栀子 竹叶 桔梗 甘草 银 : 金银花 连翘 竹叶 芦根 : 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薄荷 荆芥 淡豆豉 : 宣发卫气, 散热出表桔梗 牛蒡子 甘草 : 利肺化痰葱 : 葱白 豆豉 : 解肌发表, 疏风散邪薄荷 桔梗 : 散风清热连翘 山栀 : 清热解毒甘草合连翘 山栀 : 利咽淡竹叶 : 清心除烦 新加香薷饮加减 银花 连翘 : 清暑解热香薷 : 发汗解表扁豆 厚朴 : 化湿和中 香薷散 ( 香薷 ; 厚朴 ; 扁豆花 ) 加金银花 连翘 1

虚体感冒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恶寒较甚, 发热, 无汗, 头痛身楚, 咳嗽, 痰白, 咯痰无力, 平素神疲体弱, 气短懒言, 反复易感, 舌淡苔白, 脉浮而无力 ( 阳虚外感 再造散 ) ( 表虚自汗 - 玉屏风散 ) 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恶寒发热, 无汗, 或热势不高, 鼻塞流涕, 头痛身楚 - 风寒表证, 卫阳被遏, 肺窍不利咳嗽痰白, 咳痰无力, 平素神疲体倦, 乏力 - 风寒袭肺, 肺气失宣, 气虚表现舌质淡, 苔薄白, 脉浮无力 - 气虚无力感受外邪之象 身热, 微恶风寒, 少汗, 头昏, 心烦, 口干, 干咳少痰, 舌红少苔, 脉细数 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 紫苏叶 ; 葛根 人参 ; 前胡 法半夏 桔 梗 橘红 枳壳 木香 茯苓 ; 甘草 生 姜 大枣 滋阴解表 发热, 微恶风寒, 无汗或有汗, 口干, 干咳少痰, 鼻塞流涕 - 风热表证, 卫表失和, 肺窍不利盗汗, 头晕心烦, 手足心热 - 阴虚内热, 虚火上炎舌红少苔, 脉细数 - 阴虚之象 人参 [ 党参 ] 甘草 茯苓 : 扶正以祛邪 ; 苏叶 葛根 前胡 : 疏风解表 ; 陈皮 半夏 枳壳 桔梗 : 宣肺化痰止咳 ; 生姜 大枣 : 调和诸药 ; 木香 : 行气健脾 全方合用, 具有益气解表, 化痰止咳之效 适用于气虚感冒之证 加减葳蕤汤化裁 葳蕤 ( 玉竹 ) 薄荷 ; 葱白 豆豉 ; 白薇 桔梗 大枣 ; 炙甘草 玉竹 : 滋阴, 以资资源 ; 甘草 大枣 : 甘润和中 ; 豆豉 薄荷 葱白 桔梗 : 疏表散邪 ; 白薇 : 清热和阴 全方合用, 具有养阴解表之功 定义 : 感受触冒风邪, 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痛 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 脉浮等 病因 : 外感六淫 时行之邪, 侵袭肺卫 风邪为主因病位 : 肺卫 内经 中已有记载. 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 仁斋直指方 诸风. 冬春季节为多病机 : 卫表不和, 肺失宣肃主症 : 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痛 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 脉浮等辩证 : 外感属表实证 ; 区别风寒 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治则 : 解表达邪 2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咳嗽 外感 风寒袭肺 风热犯肺 风燥伤肺 证候分析 咳嗽声重, 气急, 咽痒, 咯痰稀薄色白, 常伴鼻塞, 流清涕, 头痛, 肢体酸楚, 或见恶寒发热, 无汗等表证, 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 咽痒, 咳嗽声重, 咳痰稀薄色白 - 风寒束肺, 肺气壅遏, 气不布津, 痰浊内生鼻塞流清涕 - 风寒上受, 肺窍不利头痛, 肢体酸楚, 恶寒发热无汗 - 风寒外束, 郁于肌表, 经气不舒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 - 风寒之象 咳嗽频剧, 气粗或咳声嘶哑, 喉燥咽痛, 咯痰不爽, 痰黏稠或黄, 咳时汗出, 常伴鼻流黄涕, 口渴, 头痛, 身楚, 或见恶风, 身热等表证, 舌苔薄黄, 脉浮数或浮滑 咳嗽频剧, 气粗或咳声嘶哑 - 风热犯肺, 肺失清宣咳痰不爽, 痰粘稠或稠黄 - 肺热内郁, 蒸液成痰喉燥咽痛, 口渴 - 肺热伤津鼻流黄梯, 头痛, 肢楚, 恶风身热 - 风热犯肺, 卫表不和, 肺窍与经络不利苔薄黄, 脉浮数或浮滑 - 风热之象 温燥 : 干咳, 连声作呛, 喉痒, 咽喉干痛, 唇鼻干燥, 无痰或痰少而粘, 不易咯出, 或痰中带有血丝, 口干, 初起或伴鼻塞 头痛 微寒 身热等表证, 舌质红干而少津, 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或小数干咳, 连声作呛 - 燥邪犯肺, 肺失清润, 肺气上逆咽喉干痛, 唇鼻干燥, 口干 - 燥伤肺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 不易咳出 - 燥热灼津为痰痰中带血丝 - 燥热伤肺, 肺络受伤鼻塞, 头痛, 微寒, 身热 - 风燥外袭, 卫表失和舌质红干而少津, 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或小数 - 燥热之象凉燥 : 燥证与风寒并见, 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 咽干鼻燥, 兼有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 舌苔薄白而干等症 3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寒燥伤肺肺失清肃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方解 三 : 麻黄 杏仁 甘草 ; 止 : 紫菀 百部 ; 桔梗 白前 ; 荆芥 陈皮 ; 甘草 三 : 麻黄 : 宣肺散寒杏仁, 甘草 : 宣肺利气, 化痰止咳 止 : 百部 紫菀 : 温而不燥, 止咳化痰桔梗 白前 : 桔梗宣白前降, 一宣一降, 化痰止咳甘草 陈皮 : 宣利肺气, 化痰止咳荆芥 : 疏风解表桑菊饮加减桑叶 菊花 ; 薄荷 桔梗 杏仁 ; 连翘 芦根; 甘草夹暑 合六一散 荷叶桑叶 菊花 薄荷 连翘 : 疏风散热桔梗 杏仁 : 开宣肃降肺气而止咳芦根 生甘草 : 清热生津, 调和诸药 桑杏汤加减 桑叶 杏仁 ; 淡豆豉 贝母 沙参 ; 栀子皮 梨皮 桑叶 豆豉 ( 薄荷 ): 疏风解表 ; 杏仁 ( 前胡 牛蒡子 ): 肃肺止咳 ; 南沙参 梨皮 贝母 ( 花粉 芦根 ): 生津润燥 ; 山栀 : 清肺泄热 全方合用, 具有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之效 杏苏散加减苏叶 杏仁 ; 前胡 桔梗 枳壳 ; 半夏 橘皮 茯苓 生姜 大枣; 甘草苏叶 生姜 : 发表散邪, 宣发肺气杏仁 前胡 : 肃肺止咳桔梗, 枳壳 : 宣降肺气 理肺化痰半夏, 橘皮 : 燥湿化痰, 理气行滞茯苓 : 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甘草 大枣 : 甘润和中, 调和诸药

内伤 痰湿蕴肺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肺阴亏耗 咳嗽反复发作, 咳声重浊, 痰多, 因痰而嗽, 痰出咳平, 痰黏腻或稠厚成块, 色白或带灰色, 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 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 胸闷, 脘痞, 呕恶, 食少, 体倦, 大便时溏, 舌苔白腻, 脉濡滑.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咳嗽反复发作, 咳声重浊 - 痰湿上干, 壅遏肺气痰黏腻或稠厚成块, 痰多易咳 - 脾湿生痰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 进甘甜油腻物加重 - 痰湿蕴脾, 脾运不健胸闷, 脘痞, 呕恶, 食少, 体倦, 大便时溏 - 痰湿中阻, 脾气不运, 气机不畅, 胃失和降苔白腻, 脉濡滑 - 痰湿内盛之象 咳嗽, 气息粗促, 或喉中有痰声, 痰多质黏厚或稠黄, 咯吐不爽, 或有热腥味, 或咯血痰, 胸胁胀满, 咳时引痛, 面赤, 或有身热, 口干而粘, 欲饮水, 舌质红, 舌苔薄黄腻, 脉滑数咳嗽气息粗促, 或喉中有痰声 - 痰热郁肺, 肺失清肃痰多, 质粘稠色黄, 或有腥味, 难咳 - 热蒸液聚成痰咳吐血痰, 胸胁胀满, 咳时引痛 - 热伤肺络, 气机郁滞苔薄黄腻, 质红, 脉滑数 - 痰热津伤之象 上气咳逆阵作, 咳时面赤, 咽干口苦, 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 量少质粘, 或如絮条, 胸胁胀痛, 咳时引痛, 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红或舌边红, 舌苔薄黄少津, 脉弦数 上气咳逆阵作 - 肝郁化火, 上逆侮肺, 肺失肃降咳时面赤, 口苦咽干 - 肝火上炎痰少质粘, 或如絮条, 咳之难出 - 木火刑金, 炼液成痰胸胁胀痛, 咳时引痛 - 肝肺络气不和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 肝郁火盛舌红或舌边红, 苔薄黄而少津 - 肝火伤津脉象弦数 - 弦主肝旺, 数为热之象干咳, 咳声短促, 痰少黏白, 或痰中带血丝, 或声音逐渐嘶哑, 口干咽燥, 或午后潮热, 颧红, 盗汗, 日渐消瘦, 神疲, 舌质红, 少苔, 脉细数干咳 咳声短促 - 肺阴亏耗, 虚火内灼, 肺失濡润痰少黏白, 或痰中带血丝 - 虚火灼津为痰, 肺损络伤口干咽燥, 嘶哑, 手足心热, 午后潮热, 颧红 - 阴虚肺燥, 虚火上炎舌红, 少苔, 脉细数 - 阴虚内热之证 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 : 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苍术 厚朴三 :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病情稳定后服六君子汤合杏苏二陈丸 二 : 半夏 陈皮 : 燥湿化痰, 理气和胃苍术 厚朴 : 化湿健脾, 行气除满甘草 : 健脾和中, 调和诸药 三 :( 病情稳定后服六君子汤合杏苏二陈丸 ) 紫苏子 莱菔子 : 降气化痰白芥子 : 温肺化痰 清金化痰汤加减 黄芩 山栀 知母 桑白皮 麦冬 茯苓 贝母 栝蒌仁 桔梗 陈皮 甘草 黄芩 桑白皮 山栀 知母 : 清泄肺热 ; 橘红 茯苓 贝母 桔梗 栝蒌仁 : 化痰止咳 ; 麦冬 : 养阴润肺 ; 甘草 : 化痰止咳, 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 具有清热肃肺, 化痰止咳之效 ( 杏仁 海蛤壳 竹沥 半夏 射干 : 清肺化痰 ;)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黛 : 青黛 海蛤壳 ; 加 : 泻白散 ( 桑白皮 ; 地骨皮 ; 粳米 甘草 ) 加黄芩 知母 桔梗 青皮 陈皮 黛 : 青黛 海蛤壳 : 清肝化痰, 清热利肺泻 : 桑白皮 地骨皮 黄芩 黄芩 知母 : 清肺热桔梗 : 宣肺化痰青皮 陈皮 : 开胸行气粳米 甘草 : 养胃和中 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 麦冬 玉竹 天花粉 生扁豆 桑叶 甘草 沙参 麦冬 玉竹 花粉 ( 百合 ): 滋养肺阴 ; 桑叶 : 清热润燥生扁豆 ( 白扁豆 ): 益气和中消暑甘草 : 甘缓和中 ; 诸药合用, 具有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之效 ( 贝母 杏仁 : 润肺化痰 ; 桑白皮 地骨皮 : 清肺泄热 ) 4

定义 : 咳嗽是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 咯吐痰液而言, 为肺系疾病主要证候之一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有痰有声为咳嗽病因 : 外感六淫, 内邪干肺咳嗽的病名首见于 内经, 景岳全书 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病位 : 在肺, 与肝脾有关, 久则及肾 素问咳论 指出咳嗽是 皮毛先受邪气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病机 : 邪犯于肺, 肺气上逆主症 : 咳嗽, 咯痰辩证 : 辨外感内伤, 辩证候虚实 ( 内伤咳嗽, 病理因素主要为 痰 与 火 痰有寒热之别, 火有虚实之分 ) 治则 : 外感咳嗽多为实证, 应祛邪利肺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 标实为主者, 治以祛邪止咳, 本虚为主者, 治以扶正补虚 5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冷哮 喉中哮鸣有水鸡声, 呼吸急促, 喘憋气逆, 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 痰少咯吐不爽, 色白而多泡沫,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形寒怕冷, 天冷或受寒易发, 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射 : 射干 麻黄 细辛 半夏 生姜 紫菀 款冬花 五味子 大枣小 : 麻黄 桂枝 ; 干姜 细辛 ; 五味子 芍药 半夏 ; 炙甘草 哮病 肺脾肾 发作期 热哮 呼吸急促,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 - 寒痰伏肺, 遇寒触发, 痰升气阻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 咳痰量少 - 肺气闭郁, 不得宣畅痰色白 稀薄而有泡沫, 或呈粘沫状 - 痰从寒化为饮面色晦滞带青, 形寒怕冷 - 阴盛于内, 阳气不得宣达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 病因于寒, 内无郁热天冷或受寒易发 - 外寒引动伏饮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 寒湿之象 喉中哮鸣如吼, 喘而气粗息涌, 胸高胁胀, 咳呛阵作, 咯痰色黄或白, 黏浊稠厚, 排吐不利, 口苦, 口渴喜饮, 汗出, 面赤, 或有身热, 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 舌苔黄腻, 质红, 脉滑数或弦滑 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喘而气粗息涌, 喉中痰鸣如吼, 胸高胁胀, 咳呛阵作 - 痰热壅肺, 肺失清肃, 肺气上逆, 阻塞气道咳痰粘浊稠厚, 排吐不利, 或黄或白 - 热蒸液聚生痰, 痰热胶结于肺烦闷不安, 汗出, 面赤, 口苦 - 痰火郁蒸, 火热上炎口渴喜饮, 不恶寒 - 病因于热, 肺无伏寒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或弦滑 - 为痰热内盛之象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射 : 射干 麻黄 : 宣肺平喘, 化痰利咽细辛 半夏 生姜 : 温肺化饮降逆紫菀 款冬花 : 化痰止咳五味子 : 收敛肺气大枣 : 和中 小 : 麻黄, 桂枝 : 发散风寒, 宣肺平喘化饮细辛 半夏 干姜 : 温肺化饮降逆白芍 : 和营养血五味子 : 收敛肺气, 防肺气耗散甘草 : 理气和中, 调和诸药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定 : 麻黄 白果 ; 杏仁 苏子 半夏 款冬花 ; 桑白皮 黄芩 ; 甘草越 : 麻黄 石膏 生姜 大枣 甘草 半夏 定 : 麻黄 : 宣肺平喘白果 : 敛肺, 防麻黄过于耗散杏仁 苏子 半夏 款冬花 : 化痰降逆黄芩 桑白皮 : 清热肃肺甘草 : 调和诸药 越 : 麻黄 石膏 : 清热宣肺平喘半夏 生姜 : 祛痰降逆甘草 大枣 : 和养胃气 6

寒包热哮 喉中哮鸣有声, 胸膈烦闷, 呼吸急促, 喘咳气逆, 咯痰不爽, 痰黏色黄, 或黄白相兼, 烦躁, 发热, 恶寒, 无汗, 身痛, 口干欲饮, 大便偏干, 舌苔白腻罩黄, 舌边尖红, 脉弦紧 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 喘咳气逆 - 素有痰热壅肺, 复感风寒, 客寒包火, 肺失宣降发热, 恶寒, 无汗, 头身痛, 脉弦紧 - 风寒外束, 卫阳被遏, 经气不利之表寒证烦躁, 口干欲饮, 便干, 舌苔白腻微黄 - 里热较甚, 耗伤津液胸膈烦闷, 咳痰不爽, 痰粘色黄, 或黄白相间 - 热郁蒸痰, 气机不畅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小 : 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芍药 半夏 炙甘草 生石膏 ; 厚 : 厚朴 麻黄 石膏 杏仁 半夏 五味子 干姜 细辛 小 : 麻黄, 桂枝 : 发散风寒, 宣肺平喘化饮细辛 半夏 干姜 : 温肺化饮降逆白芍 : 和营养血五味子 : 收敛肺气, 防肺气耗散甘草 : 理气和中, 调和诸药生石膏 : 请泻肺热 风痰哮 虚哮 喉中痰涎壅盛, 声如拽锯, 或鸣声如吹哨笛, 喘急胸满, 但坐不得卧, 咯痰黏腻难出, 或为白色泡沫痰液, 无明显寒热倾向, 面色青黯, 起病多急, 常倏忽来去, 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 喷嚏, 鼻塞, 流涕, 胸部憋塞, 随之迅即发作, 舌苔厚浊, 脉滑实 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喉中痰涎壅盛, 声如拽锯 或鸣声如吹哨笛 - 风痰阻肺, 冲击声门咳痰粘腻难出, 或为白色泡沫痰液 - 风痰壅盛喘急胸满, 或胸部憋塞, 但坐不得卧 - 肺气郁闭, 升降失司起病多急, 发前自觉鼻 眼 耳发痒, 喷嚏, 鼻塞, 流涕, 随之迅速发作 - 风邪外袭, 官窍不利舌苔厚浊, 脉滑实 - 风痰壅盛之象 喉中哮鸣如鼾, 声低, 气短息促, 动则喘甚, 发作频繁, 甚则持续哮喘, 口唇爪甲青紫, 咯痰无力, 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 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 口不渴或咽干口渴, 形寒肢冷或烦热, 舌质淡或偏红, 或紫黯, 脉沉细或细数喉中哮鸣如鼾, 气短息促, 动则喘甚 - 哮病久发, 肺肾两虚, 摄纳失常发作频繁, 甚则持续喘哮 - 肺不主气, 肾不纳气口唇 爪甲青紫, 舌质紫暗 - 肺失治节, 瘀血内阻咳痰无力, 痰涎清稀或质粘起沫 - 气虚肺不布津, 津凝为痰面色苍白, 形寒肢冷, 口不渴, 舌质淡, 脉沉细 - 阳虚失温颧红唇紫, 咽干口渴, 烦热, 舌质偏红,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厚 : 麻黄 石膏 : 清热宣肺平喘厚朴 杏仁 : 降气五味子 : 定喘细辛 半夏 干姜 : 驱客寒而涤痰三子养亲汤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加味 白芥子 : 温肺利气涤痰 ; 苏子 : 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 莱菔子 : 行气祛痰 ; 诸药合用, 具有祛风涤痰, 降气平喘之效 ( 麻黄 : 宣肺平喘 ; 杏仁 僵蚕 : 祛风化痰 ; 陈皮 半夏 厚朴 : 降气化痰 ; 茯苓 : 健脾化痰 ) 平喘固本汤加减 党参 五味子 冬虫夏草 胡桃肉 沉香 灵磁石 脐带 苏子 款冬花 法半夏 橘红 党参 五味子 冬虫夏草 : 补益肺肾之气胡桃肉 脐带 沉香 磁石 : 纳气归肾苏子 款冬花 半夏 橘红 : 燥湿化痰, 降气平喘 7

喘脱危证 哮病反复久发, 喘息鼻煽, 张口抬肩, 气短息促, 烦躁, 昏蒙, 四肢厥冷, 面青, 汗出如油, 脉细数不清, 或脉浮大无根, 舌质青黯, 苔腻或滑. ( 喘急面青, 烦躁不安, 汗出肢冷, 舌淡紫, 脉沉细 另吞黑锡丹 ) 哮病反复久发, 喘息鼻煽张口抬肩, 气短息促 - 肺肾气虚, 肺不主气, 肾不纳气烦躁, 昏蒙 - 正气欲脱, 神明散乱汗出如油, 脉细数不清 - 阴液耗伤, 阴虚欲脱四肢厥冷, 舌质青暗, 苔腻或滑, 脉浮大无根 - 阳虚不温 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虚 补肺纳肾, 扶正固脱 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 回 : 附子 干姜 肉桂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五味子 生 :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回 : 附子 肉桂 干姜 : 温里回阳, 祛寒通脉白术 茯苓 陈皮 人参 甘草 半夏 ( 六君子汤 ): 益气补虚, 利气行津五味子 : 补益心气 生 : 人参 : 益元气, 补肺气, 生津麦门冬 : 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 : 敛肺阴生津 缓解期 肺脾气虚 肺肾两虚 气短声低, 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 色白,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无力, 食少便溏, 舌质淡, 苔白, 脉细弱 哮病日久, 肺虚不能主气, 脾虚健运无权, 气不化津, 痰饮蕴肺, 肺气上逆 平时自汗怕风 易于感冒, 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 - 卫气虚弱, 卫阳不能充实腠理, 故外邪易侵发前喷嚏, 鼻塞流清涕 - 外邪犯肺, 肺气失宣气短声低, 咳痰清稀色白 - 肺虚不能主气, 气不布津, 痰饮内蕴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 - 痰饮伏肺, 气道不利面色㿠白, 舌质淡, 脉细弱 - 肺气虚弱之征象 短气息促, 动则为甚, 吸气不利, 咯痰质黏起沫, 脑转耳鸣, 腰酸腿软, 心慌, 不耐劳累 或五心烦热, 颧红, 口干,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 或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 质胖, 脉沉细.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补肺益肾 黑 : 升降阴阳, 坠痰定喘六君子汤加四君子汤 ( 人参 ; 白术 ; 茯苓 ; 炙甘草 ) 加减半夏 陈皮 生姜 大枣 人参 白术 : 健脾益气 ; 茯苓 山药 苡仁 : 甘淡补脾 ; 陈皮 半夏 : 燥湿化痰 ; 五味子 : 敛肺气以平喘 ; 甘草 生姜 大枣 : 补气调中 诸药合用, 共凑健脾益气, 补肺平喘之功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生 :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金 : 当归 熟地 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平素短气喘息, 动则为甚, 吸气不利 - 久病肾虚, 摄纳失常, 气不归原痰吐起沫, 或痰少质粘 - 肾虚水泛, 或虚火灼津为痰脑转耳鸣, 腰酸腿软, 心慌, 劳累后易发 - 肾虚精气亏乏, 失于充养或畏寒肢冷, 自汗 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 质胖嫩, 脉沉细 - 阳虚外寒或颧红, 五心烦热, 汗出粘手,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8 生 : 六味地黄丸加生脉饮 六 :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 滋补肾脾肝之阴 ( 三补 ) 泽泻 茯苓 丹皮 : 泻肾浊, 渗脾湿, 清虚热 ( 三泻 ) 生 : 人参 : 益元气, 补肺气, 生津麦门冬 : 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 : 敛肺阴生津

金 : 熟地 当归 : 滋阴养血, 滋肺肾之不足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 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 定义 :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元 朱丹溪首创 哮喘 病名 医学正传 将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分病因 : 痰伏于肺, 每因外邪侵袭 饮食不当 情志刺激 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病位 : 肺, 涉及脾肾病机 : 痰壅气道, 肺气宣降功能失常主症 : 发作时喉中哮鸣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辩证 :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当分寒 热 寒包热 风痰 虚哮五类 ; 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应辨阴阳之偏虚, 肺 脾 肾三脏之所属治则 : 发时治标, 攻邪为主 ( 祛痰利气 ); 平时治本, 扶正为主 ( 补肺 健脾 益肾 ) 9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喘证 实喘 风寒壅肺 表寒肺热 痰热郁肺 喘息咳逆, 呼吸急促, 胸部胀闷, 痰多稀簿而带泡沫, 色白质黏, 常有头痛, 恶寒, 或有发热, 口不渴, 无汗, 苔薄白而滑, 脉浮紧. ( 寒饮伏肺 - 小青龙汤 ) 咳喘气逆, 呼吸急促, 胸部胀闷 - 风寒客肺, 邪气壅实, 肺气不宣痰多稀薄而带泡沫, 色白质粘 - 寒邪伤肺, 津聚成痰兼头痛, 鼻塞, 无汗, 恶寒, 发热 - 风寒袭表, 奏理闭塞, 肺窍与经气不利舌苔薄白而滑, 脉浮紧 - 为风寒在表之象 喘逆上气, 胸胀或痛, 息粗, 鼻煽, 咳而不爽, 吐痰稠黏, 伴形寒, 身热, 烦闷, 身痛, 有汗或无汗, 口渴, 苔薄白或罩黄, 舌边红, 脉浮数或滑喘逆上气, 息促, 鼻煽 - 邪热郁肺, 肺失宣降, 气逆于上咳而不爽, 吐痰稠粘 - 痰热内蕴胸胀或痛 - 热邪郁肺, 气机不畅形寒, 身痛, 无汗 苔薄白 - 风寒在表, 奏理闭塞, 经气不利身热, 口渴, 汗出, 烦闷, 苔黄 - 里热已盛, 灼伤津液脉浮数或浮滑 - 浮为表, 数为热, 滑为痰喘咳气涌, 胸部胀痛, 痰多质黏色黄, 或夹有血色, 伴胸中烦闷, 身热, 有汗, 口渴而喜冷饮, 面赤, 咽干, 小便赤涩, 大便或秘, 舌质红, 舌苔薄黄或腻, 脉滑数 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喘咳气涌, 胸部胀痛, 痰稠粘色黄, 或有血痰 - 邪热壅肺, 蒸液成痰, 肃降无权, 热伤肺络伴胸中烦闷, 身热, 有汗, 口渴而喜冷饮, 咽干, 面红 - 痰热壅盛, 热灼津迫液外泄尿赤便秘 - 热盛于里苔薄黄 黄腻, 脉滑数 - 为痰热之象 宣肺散寒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麻黄汤合华麻 : 麻黄 ; 桂枝 ; 杏仁 ; 炙甘草盖散加减华 : 麻黄 桑白皮 紫苏子 杏仁 赤茯苓 陈皮 甘草麻 : 麻黄 桂枝 : 解表散寒, 宣肺平喘杏仁 : 降利肺气甘草 : 调和诸药 华 : 麻黄 : 解表散寒, 宣肺平喘紫苏子 杏仁 : 降气化痰陈皮 茯苓 : 理气化痰, 健脾渗湿桑白皮 : 泻肺平喘甘草 : 调和诸药麻杏石甘汤麻黄 石膏 ; 杏仁 ; 炙甘草加减 麻 : 麻黄 : 宣肺解表 ; 石膏 ( 黄芩 桑白皮 ): 清泻里热 ; 杏仁 ( 苏子 半夏 款冬花 ): 降气化痰 ; 甘草 : 和中化痰止咳 诸药合用, 具有解表清里, 化痰平喘之效 桑白皮汤加减 桑白皮 黄芩 黄连 栀子 杏仁 贝母 半夏 苏子 桑白皮 黄芩 山栀 黄连 : 清泻肺热 ; 贝母 ( 知母 射干 瓜蒌皮 前胡 地龙 ): 清热化痰定喘 半夏 苏子 杏仁 : 化痰平喘 诸药合用, 具有清热化痰, 宣肺平喘之效 10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塞, 甚则胸盈仰息, 咳嗽, 痰多黏腻色白, 咯吐不利, 兼有呕恶食少, 口粘不渴, 舌苔白腻, 脉象滑或濡 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喘而胸满闷塞, 甚则胸盈仰息, 咳嗽, 痰多粘腻色白, 咳吐不利 - 中阳不运, 积湿生痰, 痰浊壅肺, 肺气失降兼呕恶纳呆, 口粘不渴 - 痰湿中阻, 肺胃不和苔白厚腻, 脉滑或濡 - 痰湿之证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 : 半夏 ; 陈皮 ; 茯苓 生姜 乌梅 ; 炙甘草 三 :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二 : 陈皮 半夏 茯苓 : 健脾化痰 ; 生姜助半夏 : 化痰降逆, 和胃止呕 ; 乌梅 : 收敛肺气 ; ( 杏仁 紫菀 旋复花 : 肃肺化痰降逆 ) 甘草 : 和中健脾 ; 虚喘 肺气郁痹 肺气虚耗 肾虚不纳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 发时突然呼吸短促, 息粗气憋, 胸闷胸痛, 咽中如窒, 但喉中痰鸣不著, 或无痰声 平素常多忧思抑郁, 失眠, 心悸 苔簿, 脉弦 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 郁怒伤肝, 肝气冲逆犯肺, 失于肃降发时突然, 呼吸短促, 息粗气憋, 胸闷胸痛, 咽中如窒 - 肝气犯肺, 肺气郁闭常伴精神抑郁, 失眠, 心悸 - 肝气郁滞, 心神失宁苔薄, 脉弦 - 为肝郁之候 喘促短气, 气怯声低, 喉有鼾声, 咳声低弱, 痰吐稀薄, 自汗畏风, 或见咳呛, 痰少质黏, 烦热而渴, 咽喉不利, 面颧潮红, 舌质淡红或有苔剥, 脉软弱或细数 ( 中气虚弱, 肺脾同病, 清气下陷, 食少便溏, 腹中气坠 配合补中益气汤 ) 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 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开郁降气平喘 补肺益气养阴 喘促短气, 气怯声低, 喉有鼾声 - 肺虚不能主气, 失于肃降咳声低弱, 痰吐稀白 - 肺气不足, 气不化津自汗畏风 - 肺虚卫外不固咳呛, 痰少质粘, 烦热口渴, 咽喉不利, 面颧潮红, 苔剥, 脉细数 - 肺阴亏耗, 阴虚火旺, 灼津为痰, 燥热内生舌质淡红, 脉软弱 - 为肺气虚弱之象 喘促日久, 动则喘甚, 呼多吸少, 呼则难升, 吸则难降, 气不得续, 形瘦神惫, 跗肿, 汗出肢冷, 面青唇紫, 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 脉微细或沉弱 ; 或见喘咳, 面红烦躁, 口咽干燥, 足冷, 汗出如油, 舌红少津, 脉细数. 肾阴虚 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补肾纳气 喘促日久, 呼多吸少, 气不得续, 动则喘甚 - 久病肺虚及肾, 肺不主气, 肾不纳气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 - 肾虚不固形瘦神疲, 汗出肢冷, 面唇青紫, 或有跗肿, 舌淡苔薄, 脉沉弱 - 真阳衰微, 肢体失温, 水湿泛滥或见喘咳, 面红烦躁, 口咽干燥, 足冷, 汗出如油, 舌红少津, 脉细数 - 肺肾阴虚, 虚火偏旺, 阴津亏损, 燥热内生 三 : 三子养亲汤 : 则化痰下气平喘 紫苏子 莱菔子 : 降气化痰白芥子 : 温肺化痰 五磨饮子加减 沉香 槟榔 乌药 木香 枳实气滞腹胀, 便秘 加大黄以降气通腑 ( 六磨汤 ) 沉香 木香 枳实 ( 川朴花 ): 行气解郁 ; ( 苏子 金沸草 代赭石 杏仁 : 降逆平喘 ;) 乌药 槟榔 : 理气降逆 诸药合用, 具有开郁降逆平喘之效 生脉散合补生 : 人参 ; 麦冬 ; 五味子肺汤加减补 : 人参 黄芪, 熟地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生 : 人参 : 益元气, 补肺气, 生津麦门冬 : 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 : 敛肺阴生津 补 : 人参 黄芪 五味子 : 补益肺气熟地 : 补肺阴紫菀 桑白皮 : 降气消痰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金 : 附子 桂枝 ; 干地黄 山茱萸 山药 ; 泽泻 茯苓 丹皮参 : 人参 蛤蚧 金 : 附子, 桂枝 : 温补肾阳熟地 山药 山茱萸 : 滋补肾脾肝之阴泽泻 茯苓 丹皮 : 泻肾浊, 渗脾湿, 清虚热 参 : 蛤蚧 人参 : 补肺肾, 定喘嗽 11

正虚喘脱 喘逆剧甚, 张口抬肩, 鼻煽气促, 端坐不能平卧, 稍动则咳喘欲绝, 或有痰鸣, 心慌动悸, 烦躁不安, 面青唇紫, 汗出如珠, 肢冷, 脉浮大无根, 或见歇止, 或模糊不清 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咳逆甚剧, 张口抬肩, 鼻煽气促, 端坐不能平卧, 稍动则喘剧欲绝 - 肺气欲绝, 肾不纳气心慌动悸, 烦躁不安, 面唇青紫, 汗出如珠 - 心肾阳衰, 摄纳失司喘汗欲脱脉浮大无根, 或见歇止, 或模糊不清 - 为阳气衰竭之象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参 : 人参 熟附子, 生姜 大枣黑锡丹合蛤蚧粉参 : 人参 附子 : 回阳益气救脱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 黑 : 升降阴阳, 坠痰定喘 蛤 : 蛤蚧 : 补肺肾, 纳气定喘定义 : 喘即气喘 喘息 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 症状, 病因, 病机 - 首见于 内经 病因 : 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内伤为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劳欲久病等病位 : 主要在肺与肾 涉及肝脾病机 : 邪壅肺气, 宣降不利 ; 阳气不足, 阴津亏耗, 肺肾出纳失常 主症 : 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辩证 : 分虚实 ; 实喘又辩外感内伤 ; 实喘在肺 ; 虚喘主要在肾治疗 : 实喘治肺 ( 祛邪利气 ); 虚喘主要治肾 ( 培补摄纳 ) 12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初期 恶寒发热, 咳嗽, 咯白色黏痰, 痰量日渐增多, 胸痛, 咳则痛甚, 呼吸不利, 口干鼻燥, 舌苔薄黄, 脉浮数而滑 发热, 微恶寒 - 风热犯肺, 卫表不和咳嗽, 胸痛, 咳时尤甚, 呼吸不利 - 邪热蕴肺, 清肃不行, 络脉痹阻咳白色黏痰, 痰量日渐增多 - 热蒸津液为痰口干鼻燥 - 风热上犯苔薄黄, 脉浮数而滑 - 为风热夹痰之象 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 连翘 ; 薄荷 牛蒡子 荆芥 淡豆豉 ; 竹叶 芦根 桔梗 ; 甘草 银花 连翘 芦根 竹叶 : 疏风清热解毒 ; 桔梗 甘草 牛蒡子 ( 贝母 前胡 ): 利肺化痰止咳 ; 荆芥 豆豉 薄荷 : 疏风解表 成痈期 身热转甚, 时时振寒, 继则壮热, 汗出烦躁, 咳嗽气急, 胸满作痛, 转侧不利, 咳吐浊痰, 呈黄绿色, 自觉喉间有腥味, 口干咽燥, 舌苔黄腻, 脉滑数 ( 热毒蕴结, 咯脓浊痰, 腥臭 犀黄丸 ) 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千 : 苇茎 ; 生薏苡仁 冬瓜仁 ; 桃仁 如 :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 桔梗 甘草 肺痈 身热转甚, 时时振寒, 继则壮热, 汗出烦躁 - 邪热入里, 热毒内盛, 正邪交争咳嗽气急, 胸满作痛, 转侧不利 - 热毒壅肺, 肺气郁闭, 肺络不和咳吐浊痰, 呈黄绿色, 自觉喉中有腥味 - 痰浊郁热, 邪阻肺络, 痰热与瘀血互结成痈口干咽操 - 内热壅盛, 津液耗伤苔黄腻, 脉滑数 - 为痰热内盛之象 千 : 苇茎 : 清肺热薏苡仁 冬瓜仁 桃仁 : 化浊行瘀散结 如 :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 泻火解毒桔梗 甘草 : 宣肺排脓 溃脓期 咳吐大量脓痰, 或如米粥, 或痰血相兼, 腥臭异常, 有时咯血, 胸中烦满而痛, 甚则气喘不能卧, 身热面赤, 烦渴喜饮, 舌苔黄腻, 舌质红, 脉滑数或数实 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排脓解毒 加味桔梗汤加减 桔梗 甘草 贝母 橘红 银花 薏仁 葶苈子 白及 陡然痰量增多, 咳吐大量脓血, 或如米粥, 腥臭异常 - 血败肉腐, 痈脓内溃外泄有时咯血 - 热毒蕴结, 肺络损伤胸中烦满而痛, 甚则气喘不能卧 - 脓毒蕴肺, 肺气不利身热面赤, 烦渴喜饮 - 热毒内蒸, 灼伤津液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或数实 - 为脓毒内盛, 热壅营血之象 桔梗 : 宣肺祛痰, 排脓散结苡仁 贝母 橘红 : 化痰散结排脓金银花 甘草 : 清热解毒 : 鱼腥草 金荞麦根 败酱草 芦根葶苈子 : 泻肺祛壅白芨 : 祛腐生肌, 消痈止血 13

恢复期 身热渐退, 咳嗽减轻, 咯吐脓痰渐少, 臭味亦淡, 痰液转为清稀, 精神渐振, 食纳好转 或有胸胁隐痛, 难以平卧, 气短, 自汗盗汗, 低烧, 午后潮热, 心烦, 口燥咽干, 面色无华, 形体消瘦, 精神萎靡, 舌质红或淡红, 苔薄, 脉细或细数无力 或见咳嗽, 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 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 病情时轻时重, 迁延不愈 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 清养补肺 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沙 : 北沙参 生黄芪 太子参 合欢皮 白及 生甘草 桔梗 苡仁 冬瓜子 桔 : 桔梗 杏仁 甘草 银花 贝母 枳壳 红藤 连翘 夏枯草 百合 麦冬 阿胶 身热渐退, 咳嗽减轻, 咳吐脓痰渐少, 臭味亦淡, 痰液转为清稀 - 脓毒渐净精神 食欲均见好转 - 正气渐复胸胁隐痛, 难以平卧 - 肺络损伤, 溃处未敛气短, 自汗, 面色不华, 精神委靡, 舌质淡红, 苔薄, 脉细或细数无力 - 肺脾气虚低热, 午后潮热, 盗汗, 心烦, 口燥咽干, 形体消瘦, 舌质红,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沙 : 生黄芪 太子参 北沙参 : 益气养阴桔梗 苡仁 冬瓜子 生甘草 : 排脓祛痰消痈白及 合欢皮 : 祛腐消痈止血 桔 : 桔梗 杏仁 枳壳 : 宣肃肺气银花 连翘 夏枯草 贝母 : 清热解毒化痰, 消肿散结红藤 : 解毒消痈, 活血止痛阿胶, 麦冬, 百合 : 滋阴清热止咳甘草 : 调和诸药 定义 : 肺痈是肺叶生疮, 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属内痈之一 临床以咳嗽 胸痛 发热 咯吐腥臭浊痰, 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肺痈病名首见于 金贵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备急千金要方 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病因 : 感受风热, 痰热素盛病位 : 肺病机 : 邪热郁肺, 蒸液成痰, 邪阻肺络, 血滞为瘀, 痰热与瘀血互结, 蕴酿成痈, 血败肉腐化脓, 肺损络伤, 脓疡溃破外泄主症 : 咳嗽 胸痛 发热 咯吐腥臭浊痰, 甚则脓血相兼辨证 : 总属实热之证 辨初期 成脓期 溃脓期 恢复期治则 : 祛邪 ( 采用清热解毒, 化瘀排脓法 ); 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 脓已成需排脓解毒 14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肺阴亏损 干咳, 咳声短促, 或咯少量黏痰, 或痰中带有血丝, 色鲜红, 胸部隐隐闷痛, 午后自觉手足心热, 或见少量盗汗, 皮肤干灼, 口干咽燥, 疲倦乏力, 纳食不香, 苔薄白, 边尖红, 脉细数 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滋阴润肺 月华丸加减 沙参 麦冬 天冬 生地 熟地 阿胶 山药 茯苓 桑叶 菊花 獭肝 百部 三七 川贝母 干咳, 咳声短促, 或咳少量黏白痰 - 阴虚肺燥, 肺失滋润, 灼津为痰痰中带血丝或血点, 色鲜红, 胸部隐痛 - 肺络损伤, 气机郁痹午后手足心热, 皮肤干灼 - 阴虚则内热口干咽燥 - 肺阴耗伤, 津不上承舌边尖红, 苔薄白, 脉细数 - 为阴虚之象 沙参 麦冬 天冬 生地 熟地 ( 玉竹 百合 ): 滋阴润肺 ; 百部 獭肝 川贝 : 润肺止咳, 抗痨杀虫 ; 阿胶 三七 ( 白芨 ): 补肺生肌止血 ; 桑叶 菊花 : 清肺止咳 ; 茯苓 山药 : 健脾补气, 以资生化之源 ; 虚火灼肺 呛咳气急, 痰少质黏, 或吐痰黄稠量多, 时时咯血, 血色鲜红, 混有泡沫痰涎, 午后潮热, 骨蒸, 五心烦热, 颧红, 盗汗量多, 口渴心烦, 失眠, 性情急躁易怒, 或胸胁掣痛, 男子可见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形体日益消瘦, 舌干而红, 苔薄黄而剥, 脉细数 ( 咯血 : 十灰散 )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百 : 百合 熟地 生地 ; 麦冬 玄参 ; 当归 白芍 贝母 ; 桔梗 生甘草 秦 : 秦艽 鳖甲 柴胡 当归 地骨皮 青蒿 知母 乌梅 肺痨 咳呛气急, 痰少质黏, 或吐痰黄稠量多 - 肺肾阴伤, 虚火上炎, 灼津为痰时时咯血, 血色鲜红 - 虚火灼伤肺络午后潮热, 骨蒸颧红, 五心烦热, 盗汗量多 - 水亏火旺, 逼津外泄心烦失眠, 性急易怒, 胸胁掣痛 - 心肝火旺, 肝肺络脉不和, 气机痹阻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 相火偏亢, 扰动精室, 冲任失养苔薄黄而剥, 脉细数 - 为阴虚燥热内盛之象 百 : 百合 麦冬 : 滋阴润肺熟地 生地 玄参 : 滋阴补肾当归 白芍 : 养血和血桔梗 甘草 贝母 : 止咳化痰 秦 : 鳖甲 知母 当归 : 滋阴养血秦艽 柴胡 地骨皮 青蒿 : 清热除蒸乌梅 : 敛阴止汗 气阴耗伤 咳嗽无力, 气短声低, 咳痰清稀色白, 量较多, 偶或夹血, 或咯血, 血色淡红, 午后潮热, 伴有畏风 怕冷, 自汗与盗汗可并见, 纳少神疲, 便溏, 面色 ( 白光 ) 白, 颧红, 舌质光淡 边有齿印, 苔薄, 脉细弱而数 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 益气养阴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保 : 人参 黄芪 白术 赤白茯苓 大枣 天冬 麦冬 生地黄 熟地黄 五味子 当归 赤白芍药 莲须 地骨皮 柴胡 陈皮 生姜 黄柏 知母 甘草 厚朴参 : 人参 白术 茯苓 ; 山药 莲子肉 白扁豆 薏苡仁 ; 砂仁 ; 桔梗 甘草 15

咳嗽无力, 气短声低 - 肺脾两虚, 肺气上逆咳痰清稀色白, 量较多 - 肺气虚弱, 气不布津, 痰浊内生偶或夹血, 或咯血, 血色淡红 - 肺络损伤午后潮热, 盗汗, 颧红, 舌质淡红, 脉细数 - 阴虚火旺怕风, 畏冷, 神倦, 自汗, 纳少, 腹胀, 便溏, 面色㿠白, 舌边有齿痕 - 肺脾气虚 保 : 人参 黄芪 白术 赤白茯苓 甘草 : 补肺益脾, 培土生金天冬 麦冬 当归 白芍 大枣 : 育阴养荣, 填补精血地骨皮 黄柏 赤芍 知母 柴胡 莲须 : 滋阴清热厚朴 陈皮 生姜 : 理气运脾熟地黄 生地黄 五味子 : 滋肾水以润肺燥 阴阳虚损 咳逆喘息, 少气, 咯痰色白有沫, 或夹血丝, 血色暗淡, 潮热, 自汗, 盗汗, 声嘶或失音, 面浮肢肿, 心慌, 唇紫, 肢冷, 形寒, 或见五更泄泻, 口舌生糜, 大肉尽脱, 男子遗精阳痿, 女子经闭, 苔黄而剥, 舌质光淡隐紫, 少津, 脉微细而数, 或虚大无力 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三脏俱损 滋阴补阳 参 : 人参 白术 山药 莲子肉 白扁豆 甘草 : 益气健脾茯苓 薏苡仁 桔梗 : 渗湿降浊 升清砂仁 : 化浊醒脾利气 补天大造丸加减 人参 白术 当归 黄芪 枣仁 远志 芍药 山药 茯苓 枸杞 熟地 紫河车 龟板 鹿角 咳逆喘息, 少气, 咳痰色白有沫 - 肺虚气逆, 气不布津或夹血丝, 血色暗淡 - 肺络损伤声嘶或失音 - 声道失润, 金破不鸣面浮肢肿, 肢冷, 五更泄泻 - 脾肾阳虚水泛, 失于温煦心悸, 唇紫 - 肺病及心, 心营不畅口舌生糜, 大肉尽脱, 男子遗精 阳痿, 女子经少, 经闭 - 阴虚形体失充, 肾精不藏, 宗筋与冲任失养舌质光淡隐紫, 少津, 脉微细而数, 或虚大无力 - 为阴阳两虚之象 人参 白术 黄芪 山药 茯苓 : 补益肺脾之气当归 龟板 枸杞 熟地 芍药 : 培补阴精紫河车 鹿角 : 助真阳而填精髓远志 枣仁 : 镇心安神 定义 :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虚弱疾患, 以咳嗽, 咯血, 潮热, 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因 : 传染 痨虫, 正气虚弱 ( 禀赋不足 酒色劳倦 病后失调 营养不良 ) 病位 : 肺 内经 对本病的临床特点有记载病机 : 痨虫蚀肺, 耗损肺阴元 葛可久 十药神书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主症 : 咳嗽 咯血 潮热 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辨证 : 辨病变脏器 ( 肺损及脾 肾 ) 及病理性质 ( 气 阴 阳亏虚 ) 治则 : 补虚培元, 抗痨杀虫 16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痰浊壅肺 胸膺满闷, 短气喘息, 稍劳即著, 咳嗽痰多, 色白黏腻或呈泡沫, 畏风易汗, 脘痞纳少, 倦怠乏力, 舌暗, 苔薄腻或浊腻, 脉小滑 ( 属表寒里饮证者 宗小青龙汤意加麻黄. 唇甲紫暗, 舌苔浊腻者 涤痰汤加丹参 地龙 桃 红 赤芍 水蛭 ) 肺虚脾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肺失宣降 胸膺满闷, 短气喘息, 稍劳即著 - 肺脾虚弱, 痰浊内生, 上干于肺, 肺失宣降咳嗽痰多, 色白黏腻或呈泡沫 - 肺脾气虚, 运化无力, 气不布津, 痰浊内生畏风易汗 - 肺气亏虚, 卫外不固脘痞纳少, 倦怠乏力 - 脾虚不运, 气血生化乏源舌暗, 苔薄腻或浊腻, 脉小滑 - 为肺脾虚弱, 痰浊内蕴之象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苏 : 苏子 ; 半夏 厚朴 前胡 ; 肉桂 当归 生姜 苏叶 ; 炙甘草 大枣三 :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 烦躁而喘, 脉浮 小青龙加石膏汤 ) 苏 : 苏子 : 下气祛痰, 治痰壅气逆主症厚朴 前胡 : 降气平喘, 宽胸利膈当归 苏叶 : 治咳逆上气, 行气宽中半夏 生姜 : 燥湿祛痰肉桂 : 温补下元, 纳气平喘炙甘草 大枣 : 和中益气 肺胀 痰热郁肺 痰蒙神窍 咳逆, 喘息气粗, 胸满, 烦躁, 目胀睛突, 痰黄或白, 黏稠难咯, 或伴身热, 微恶寒, 有汗不多, 口渴欲饮, 溲赤, 便干, 舌边尖红, 苔黄或黄腻, 脉数或滑数 咳逆, 喘息气粗, 胸满, 目胀睛突 - 肺失清肃, 肺气上逆, 气机郁痹痰黄或白, 粘稠难咳 - 痰浊化热, 痰热蕴肺口渴欲饮, 尿黄, 便干 - 郁热伤津舌边尖红, 苔黄或黄腻, 脉数或滑数 - 为痰热壅盛之象 神志恍惚, 表情淡漠, 谵妄, 烦躁不安, 撮空理线, 嗜睡, 甚则昏迷, 或伴肢体瞤动, 抽搐, 咳逆喘促, 咯痰不爽, 苔白腻或黄腻, 舌质暗红或淡紫, 脉细滑数. 痰浊内蕴郁而化热痰热壅肺清肃失司 痰蒙神窍引动肝风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涤痰, 开窍, 熄风 三 : 紫苏子 莱菔子 : 降气化痰白芥子 : 温肺化痰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越 : 麻黄 石膏 : 清热宣肺平喘半夏 生姜 : 祛痰降逆甘草 大枣 : 和养胃气 越 : 麻黄 石膏 生姜 甘草 大枣 半夏 桑 : 桑白皮 黄芩 黄连 栀子 杏仁 贝母 半夏 苏子 桑 : 桑白皮 苏子 杏仁 半夏 : 泻肺平喘, 降气化痰黄芩 黄连 栀子 : 清泄肺热贝母 : 清化痰热涤痰汤加减制半夏 陈皮 甘草 生姜 制南星 枳实 茯苓 人参 石菖蒲 竹茹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 神志恍惚, 谵妄, 烦躁不安, 嗜睡, 昏迷 - 痰迷心窍, 蒙蔽神机肢体瞤动 抽搐 - 痰浊内蕴, 肝风内动咳逆喘促, 咳痰不爽 - 肺虚痰蕴舌质暗红或淡紫 紫绛, 苔白腻或黄腻, 脉细滑数 - 为痰浊瘀血之象 半夏 茯苓 陈皮 南星 生姜 : 涤痰熄风竹茹 枳实 : 清热化痰利膈石菖蒲 : 开窍化痰降浊甘草 人参 : 鼓舞正气, 助正祛邪 17

阳虚水泛 心悸, 喘咳, 咯痰清稀, 面浮, 下肢浮肿, 甚则一身悉肿, 腹部胀满有水, 脘痞, 纳差, 尿少, 怕冷, 面唇青紫, 苔白滑, 舌胖质黯, 脉沉细 心肾阳虚水饮内停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真 : 炮附子 ; 茯苓 白术 ; 生姜 白芍 五 : 泽泻 ; 猪苓 茯苓 ; 白术 桂枝 肺肾气虚 心悸, 喘咳不能平卧 - 阳气亏虚, 水饮凌心射肺咳痰清稀 - 水化为痰饮面浮, 下肢水肿, 甚则一身尽肿, 腹部胀满有水 - 阳气亏虚, 气不化水, 水邪泛滥脘痞, 纳差 - 脾阳虚衰, 运化无力尿少, 怕冷 - 阳虚有寒, 寒水内盛面唇青紫, 舌胖质暗, 苔白滑, 脉沉细 - 为阳虚血瘀水停之象 呼吸浅短难续, 声低气怯, 甚则张口抬肩, 倚息不能平卧, 咳嗽, 痰白如沫, 咯吐不利, 胸闷心慌, 形寒汗出, 或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或尿有余沥, 舌淡或黯紫, 脉沉细数无力, 或有结代 肺肾两虚气失摄纳 呼吸浅短难续, 声低气怯, 甚则张口抬肩, 倚息不能平卧 - 肺肾两虚, 不能主气纳气咳嗽, 痰白如沫, 咳吐不利 - 气虚不能布津, 津凝为痰胸闷心悸, 形寒汗出 - 心肺气虚, 气损及阳, 阳虚生寒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或尿有余沥 - 肾气亏虚, 肾气不固舌淡或暗紫, 脉沉细无力, 或结代 - 为肺肾气虚血瘀或心阳虚之象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真 : 附子 : 温肾助阳茯苓 白术 生姜 : 健脾利水白芍 : 利水, 缓急止痛 五 : 桂枝 : 温阳化气利水泽泻 猪苓 茯苓 白术 : 健脾利水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平 : 党参 五味子 冬虫夏草 胡桃肉 沉香 灵磁石 脐带 苏子 款冬花 法半夏 橘红补 : 人参 黄芪 熟地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平 : 党参 五味子 冬虫夏草 : 补益肺肾之气胡桃肉 脐带 沉香 磁石 : 纳气归肾苏子 款冬花 半夏 橘红 : 燥湿化痰, 降气平喘 补 : 人参 黄芪 五味子 : 补益肺气熟地 : 补肺阴紫菀 桑白皮 : 降气消痰 定义 :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导致肺气胀满, 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 喘息上气, 咳嗽痰多, 烦躁, 心悸, 面色晦暗, 或唇甲紫绀, 脘腹胀满, 肢体浮肿等 灵枢 经脉篇 首先提出肺胀病名 丹溪心法 咳嗽篇 提出肺胀病理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 可用四物汤加桃仁等治疗, 开活血化瘀治疗肺胀之先河 病因 : 久病肺虚, 感受外邪病位 : 首先在肺, 继则影响脾肾, 后期病及于心病机 : 久病肺虚, 肺不主气, 呼吸失常, 肺气壅滞, 还于肺间, 肺气胀满, 张缩无力, 不能敛降主症 : 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 喘息上气, 咳嗽痰多, 烦躁, 心悸, 面色晦暗, 或唇甲紫绀, 脘腹胀满, 肢体浮肿等辨证 : 标实本虚, 有偏实偏虚的不同治则 : 祛邪与扶正共施 18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肺痿 虚热证 虚寒证 咳吐浊唾涎沫, 其质较粘稠, 或咳痰带血, 咳声不扬, 甚则音嘎 sha( 声音嘶哑 ), 气急喘促, 口渴咽燥, 午后潮热, 形体消瘦, 皮毛干枯, 舌红而干, 脉虚数 咳吐浊唾涎沫, 其质较粘稠 - 肺阴亏虚, 盛火内炽, 灼津为痰或咳痰带血 - 阴虚肺燥, 咳伤肺络咳声不扬, 甚则音哑 - 肺津不足, 金破不鸣气息喘促 - 肺失滋润, 宣降失职, 肺气上逆口渴咽燥, 午后潮热, 皮毛干枯 - 虚火内盛, 阴亏津伤, 皮毛失荣舌红而干, 脉虚数 - 阴虚火盛, 肺津不足之象 咯吐涎沫, 其质清稀量多, 不渴, 短气不足以息, 头眩, 神疲乏力, 食少, 形寒, 小便数, 或遗尿, 舌质淡, 脉虚弱 肺阴亏耗, 虚火内炽, 灼津为痰 肺气虚寒, 气不化津, 津反为涎 咳吐涎沫, 其质清稀量多 肺气虚寒, 气不化津, 津反为涎, 口不渴 - 肺虚有寒气短不足以息 肺气亏虚头眩, 神疲乏力, 食少 - 脾气亏虚, 运化无力, 精微不足, 形体失养形寒肢冷, 面白虚浮 肺脾虚寒, 失于温养小便数, 或遗尿 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舌质淡, 脉虚弱 肺气虚寒 滋阴清热, 润肺生津 温肺益气 麦门冬汤麦 : 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合清燥救肺汤加清 : 桑叶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减枇杷叶麦 : 人参 甘草 粳米 大枣 : 益气生津, 甘缓补中麦门冬 : 滋肺养阴半夏 : 降逆化痰 清 : 桑叶 石膏 : 清泻肺经燥热人参 甘草 : 益气生津, 甘缓补中胡麻仁 阿胶 麦门冬 : 滋肺养阴杏仁, 枇杷叶 : 降逆止咳化痰甘草干姜汤甘 : 甘草干姜或生姜甘草汤加生 : 生姜人参甘草大枣减 甘 : 干姜 : 温中阳甘草 : 补中气 生 : 生姜 : 散寒温中甘草 : 补中气人参, 大枣 : 益气生津 定义 : 肺痿, 是指肺叶痿弱不用, 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 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病病因 : 久病损肺 误治津伤病位 : 在肺, 但与脾 胃 肾等脏密切相关病机 : 肺脏虚损, 津气严重耗伤, 以致肺叶枯萎. 主症 : 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辨证 : 主要辨虚热 虚寒 治则 : 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虚热证 : 治当生津清热, 以润其枯 ; 虚寒证 : 治当温肺益气而摄涎沫 19

心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 善惊易恐, 坐卧不安,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 恶闻声响, 食少纳呆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气血亏损, 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神摇不安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加减 人参 茯苓 茯神 菖蒲 姜远志 龙齿 心血不足 心悸, 善惊易恐, 坐卧不安, 如恐人将捕之 - 心胆气虚, 心怯神伤, 心神不能自主多梦易醒, 恶闻声响 - 心不藏神, 心神不宁食少纳呆 - 脾气亏虚, 健运失职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 心胆气虚之象 心悸气短, 头晕目眩, 失眠健忘, 面色无华, 倦怠乏力, 纳呆食少, 舌淡红, 脉细弱 心血亏耗, 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龙齿 ( 琥珀 ): 镇惊安神 ; 茯神 石菖蒲 远志 ( 枣仁 ): 养心安神 ; 人参 茯苓 ( 山药 ): 益气壮胆 ; ( 天冬 生地 熟地 : 滋养心血 ;) ( 少量肉桂 : 鼓舞气血生长 ; ) ( 五味子 : 收敛心气 ) 归脾汤加减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 当归 龙眼肉 ; 茯苓 酸枣仁 远志 木香; 生姜 大枣 心悸 阴虚火旺 心悸气短 - 心脾亏虚, 心血不足, 血不养心失眠多梦 - 心失所养, 神不守舍面色无华, 头晕目眩 - 血虚不能上荣纳呆食少, 倦总乏力, 腹胀便溏 - 脾气虚弱, 健运失司舌淡红, 脉细弱 - 心脾气血不足 心悸易惊, 心烦失眠, 五心烦热, 口干, 盗汗, 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 伴有耳鸣腰酸, 头晕目眩, 急躁易怒, 舌红少津, 苔少或无, 脉象细数 肝肾阴虚, 水不济火心火内动, 扰动心神 心悸易惊, 心烦失眠 - 肝肾阴虚, 不能上济于心, 心火独亢, 火扰神明头昏目眩, 耳鸣, 口燥咽干 - 阴虚于下, 阳亢于上, 热灼津伤五心烦热, 盔汗, 急躁易怒, 舌红少津, 苔少或无, 脉细数 - 阴虚火旺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 益气健脾, 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 龙眼肉 ( 熟地 ): 补养心血 ; 枣仁 ( 茯神 ) 远志 大枣 : 宁心安神 ; 木香 生姜 : 理气醒脾, 使之补而不滞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天 : 生地 ; 天冬 麦冬 当归 酸枣仁 柏子仁 ;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远志 玄参 丹参 朱砂 ; 桔梗朱 : 朱砂 ; 黄连 ; 生地 当归 ; 炙甘草 天 : 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 养阴清热当归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 益气养血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丹参 : 养心安神朱砂 : 镇心安神桔梗 : 载药上行 朱 : 朱砂 : 清心安神黄连 : 清热泻火生地 当归 : 滋阴补血甘草 : 和养胃气 20

心阳不振 水饮凌心 瘀阻心脉 心悸不安, 胸闷气短 动则尤甚, 面色苍白, 形寒肢冷, 舌淡苔白, 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心阳虚衰, 无以温养心神 心悸不安 - 心阳不足, 心失温养胸闷气短, 动则尤甚 - 胸中阳气不足, 动则气耗形寒肢冷, 面色苍白 - 心阳虚衰, 血液运行迟缓, 肢体失于温煦舌淡苔白, 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 心阳不足, 鼓动无力 心悸眩晕, 胸闷痞满, 渴不欲饮, 小便短少, 或下肢浮肿, 形寒肢冷, 伴恶心, 欲吐, 流涎, 舌淡胖, 苔白滑, 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脾肾阳虚, 水饮内停上凌于心, 扰乱心神 心悸眩晕, 胸闷痞满 - 水饮上犯凌心, 清阳不升, 气机阻滞恶心呕吐, 流涎 - 饮邪上逆渴不欲饮, 小便短少, 或下肢水肿 - 阳虚则不能化水, 水邪内停形寒肢冷 - 阳虚失于温养舌淡胖, 苔白滑, 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 阳虚水盛之象 心悸不安, 胸闷不舒, 心痛时作, 痛如针刺, 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或结或代 血瘀气滞, 心脉瘀阻心阳被遏, 心失所养 心悸不安, 胸闷不舒 - 瘀血阻于心络, 心失所养, 心胸气机不畅心痛时作, 痛如针刺 - 心血瘀阻, 脉络不通, 不通则痛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 或结或代 - 心血瘀阻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桂 : 桂枝 炙甘草 煅龙骨 煅牡蛎参 : 人参 熟附子 生姜 大枣 桂 : 桂枝 炙甘草 : 温通心阳龙骨 牡蛎 : 收敛心神以治烦燥 参 : 人参 附子 : 大补元气, 温壮元阳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苓桂术甘汤加茯苓 ; 桂枝 ; 白术 ; 炙甘草减 茯苓 ( 泽泻 猪苓 车前子 ): 淡渗利水 ; 桂枝 炙甘草 : 通阳化气 ; 白术 ( 人参 黄芪 ): 健脾益气助阳 ; ( 远志 枣仁 茯神 : 宁心安神 ) 诸药合用, 具有温通心阳, 化气行水, 宁心安神之效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桃 : 丹参 赤芍 桃仁 红花 川芎 香附 延胡索 青皮 当归 生地桂 : 桂枝 炙甘草 煅龙骨 煅牡蛎 桃 : 桃仁 红花 : 逐瘀行血川芎 赤芍 丹参 : 活血化瘀香附 青皮 延胡索 : 理气通脉止痛当归 生地 : 补血活血 痰火扰心 心悸时发时止, 受惊易作, 胸闷烦躁, 失眠多梦, 口干苦,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 痰浊停聚, 郁久化火痰火扰心, 心神不安 心悸时作时止, 受惊易作, 烦躁不安, 失眠多梦 - 痰火互结, 舍于心位, 扰及心神痰多, 胸闷, 食少, 泛恶 - 痰浊中阻, 气机不畅, 胃失和降口干口苦,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 痰火内郁, 津液被灼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 - 痰热内蕴之象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桂 : 桂枝 炙甘草 : 温通心阳龙骨 牡蛎 : 收敛心神以治烦燥 黄连温胆汤加减 温胆汤 ( 半夏 ; 竹茹 陈皮 枳实 ; 茯苓 大枣 ; 炙甘草 ) 加黄连 本方清心降火, 化痰安中 黄连 ( 山栀 ): 苦寒泻火, 清心除烦 ; 竹茹 半夏 茯苓 ( 胆南星 ) 陈皮 ( 全瓜蒌 ): 清化痰热, 和胃降逆 ; ( 生姜 ) 枳实 : 下气行痰 ; ( 远志 枣仁 生龙骨 生牡蛎 : 宁心安神 ) 甘草 大枣 : 甘润和中诸药合用, 具有清心降火, 化痰宁心安神之效 21

定义 :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一般多呈发作性, 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 常伴胸闷, 气短, 失眠, 健忘, 眩晕, 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病因 : 体虚劳倦 七情所伤 感受外邪 药食不当等 心悸的病名, 首见于, 金贵要略 和 伤寒论 病位 : 在心, 与脾 肾 肺 肝四脏密切相关 病机 : 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 心神不宁 主症 :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 ( 常伴胸闷 气短 失眠 健忘 眩晕 耳鸣等 ) 辩证 : 分虚实 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实者多指痰饮 瘀血 火邪上扰治则 : 虚证分别予以补气 养血 滋阴 温阳 ; 实证则应祛痰 化饮 清火 行瘀 22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胸痹 心血瘀阻 气滞心胸 痰浊闭阻 心胸疼痛, 如刺如绞, 痛有定处, 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或痛引肩背, 伴有胸闷, 日久不愈, 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 舌紫暗有瘀斑, 苔薄, 脉弦涩 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心胸疼痛, 如刺如绞, 痛有定处, 入夜为甚 - 瘀血阻滞, 心脉不通胸闷 - 瘀血痹阻, 气机不畅舌质紫暗, 有瘀斑, 苔薄, 脉弦涩, 或结 代 - 血瘀脉络 心胸满闷, 隐痛阵发, 痛有定处, 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 或兼有脘宇胀闷, 得嗳气或矢气则舒, 苔薄或薄腻, 脉细弦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心胸满闷, 隐痛阵作, 痛无定处 - 情志抑郁, 气机不杨, 胸阳失展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剧 - 气机郁滞加重脘胀嗳气, 时欲太息, 或得嗳气 矢气则舒 - 肝气横逆, 犯其脾胃, 胃失和降苔薄或薄腻, 脉细弦 - 肝郁气滞之象 胸闷重而心痛微, 痰多气短, 肢体沉重, 形体肥胖, 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 伴有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 咯吐痰涎, 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 苔浊腻或白滑, 脉滑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胸闷重而心痛微 - 痰浊内阻, 痹阻心脉, 气血阻滞痰多气短, 肢体沉重, 形体肥胖 - 痰湿偏盛倦怠乏力, 纳呆便塘, 咳吐痰涎 - 痰湿困脾, 气机不畅, 纳运失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苔浊腻或白滑 - 痰湿内盛之象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 红花 ; 赤芍 川芎 牛膝 ; 当归 生地 柴胡 枳壳 桔梗 ; 甘草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 活血化瘀, 和营通脉 ;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 调畅气机, 行气活血 ; 当归 生地 : 补养阴血 ; 甘草 : 调和诸药 ( 降香 郁金 : 理气止痛 ) 诸药合用, 具有祛瘀通脉, 行气止痛之效 柴胡疏肝四逆散 ( 柴胡 ; 白芍 ; 枳实 ; 炙甘草 ) 加川芎 香附 陈皮散加减 柴胡 枳壳 : 疏肝理气 ; 香附 陈皮 : 理气解郁 ; 川芎 ( 赤芍 ): 活血通脉 ; 芍药 甘草 : 又能缓急止痛 故诸药合用, 具有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止痛之效栝蒌薤白栝 : 瓜蒌 薤白 半夏 白酒半夏汤合涤痰汤涤 : 制半夏 陈皮 甘草 生姜 制南星 枳实 茯苓 人参 石菖蒲 竹茹瓜 : 瓜蒌 薤白 : 化痰通阳, 行气止痛半夏 : 祛痰散结白酒 : 活血散痰结 涤 : 半夏 茯苓 陈皮 南星 生姜 : 涤痰熄风竹茹 枳实 : 清热化痰利膈石菖蒲 : 开窍化痰降浊甘草 人参 : 鼓舞正气, 助正祛邪 23

寒凝心脉 气阴两虚 心肾阴虚 卒然心痛如绞, 心痛彻背, 喘不得卧, 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 伴形寒, 甚则手足不温, 冷汗自出, 胸闷气短, 心悸, 面色苍白, 苔薄白, 脉沉紧或沉细 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猝然心痛如绞, 心痛彻背, 喘不得卧 - 阴寒内盛, 心脉不通, 不通则痛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 - 寒为阴邪, 遇寒加重心悸, 胸闷气短, 手足不温, 冷汗自出, 面色苍白 - 寒凝胸中, 胸阳失展, 清阳不升苔薄白, 脉沉紧或沉细 - 阴寒之象 心胸隐痛, 时作时休, 心悸气短, 动则益甚, 伴倦怠乏力, 声息低微, 面色 ( 白光 ) 白, 易汗出, 舌淡红, 舌体胖且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虚细缓或结代 心胸隐痛, 时作时止 - 思虑劳伤, 耗损气阴, 不荣则痛心悸气短, 动则益甚 - 心气不足, 动则气耗倦怠乏力, 声低气微, 面色㿠白 - 心脾气虚, 气血生化乏源舌淡红, 舌体胖且边有齿痕, 脉虚细缓或结代 - 气阴两虚之象 心痛憋闷, 心悸盗汗, 虚烦不寐, 腰酸膝软, 头晕耳鸣, 口干便秘, 舌红少津, 苔薄或剥, 脉细数或促代 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心痛憋闷时作, 虚烦不眠 - 心肾阴虚, 水不济火, 虚火内灼, 心失所养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 肾阴亏虚, 失于濡养舌红少津, 苔薄或剥, 脉细数或结代 - 阴虚火旺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枳实薤白枳 : 瓜篓实 薤白 ; 枳实 厚朴 ; 桂枝桂枝汤合当归四逆当 : 当归 桂枝 ; 白芍 细辛 ; 通草 大枣 ; 炙甘草汤加减枳 : 桂枝 : 通阳散寒瓜蒌实 薤白 : 化痰通阳, 行气止痛枳实 : 理气通脉 当 : 当归, 白芍 : 补血活血, 养血和营桂枝, 细辛 : 温经散寒, 除痹止痛通草 : 通行血脉大枣 甘草 : 甘以缓急, 和养胃气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生 : 人参 ; 麦冬 ; 五味子人 : 人参 熟地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黄芪 陈皮 五味子 桂心 炒远志 生 : 人参 : 益元气, 补肺气, 生津麦门冬 : 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 : 敛肺阴生津 人 : 人参 黄芪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陈皮 : 补脾肺之气熟地 当归 白芍 : 滋阴补血 养血桂心 : 助阳, 鼓舞气血生长五味子 远志 : 收敛心气, 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天 : 生地 ; 天冬 麦冬 当归 酸枣仁 柏子仁 ;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远志 玄参 丹参 朱砂; 桔梗炙 : 生地 ; 炙甘草 人参 大枣 阿胶 麦冬 火麻仁 ; 桂枝 生姜 清酒 天 : 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 养阴清热当归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 益气养血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丹参 : 养心安神朱砂 : 镇心安神桔梗 : 载药上行 炙 : 炙甘草 人参 大枣 : 补益心气, 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 麦冬 生地 火麻仁 : 滋心阴 养心血桂枝 生姜 : 温心阳, 通血脉清酒 : 温通血脉, 以行药力 24

心肾阳虚 心悸而痛, 胸闷气短, 动则更甚, 自汗, 面色白光白, 神倦怯寒, 四肢欠温或肿胀, 舌淡胖, 边有齿痕, 苔白或腻, 脉沉细迟 心悸而痛, 胸闷气短 - 阳气虚衰, 胸阳不振自汗 - 气虚不能敛汗面色㿠白, 神倦怯寒, 四肢欠温 - 心肾阳虚, 形休失于温养四肢肿胀 - 阳虚水停舌质淡胖, 边有齿痕, 苔白或腻, 脉沉细而迟 - 脾肾阳气不足 病因 :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 病位 : 在心, 涉及肝 脾 肾 肺 病机 : 心脉痹阻 主证 : 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 轻者 : 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 : 胸痛严重者 : 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参 : 人参 熟附子 生姜 大枣右 : 制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萸肉 山药 枸杞子 姜杜仲 炙甘草 参 : 人参 附子 : 大补元气, 温壮元阳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 右 : 制附子 肉桂 姜杜仲 : 温补元阳, 振心阳熟地 枸杞子 山茱萸 山药 : 益髓填精, 阳中求阴炙甘草 : 益气复脉 定义 :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 甚致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辩证 :1. 辨标本虚实 : 标实应区别气滞 痰浊 血瘀 寒凝, 本虚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2. 辨病情轻重 : 疼痛持续时间短瞬息即逝者多轻, 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者多重, 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不休者常为危重症侯 胸痹 首见于 金贵要略 治则 : 发作期以标实为主, 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治则应先治其标, 后治其本 标实当泻 ( 疏理气机 活血化瘀 辛温通阳 泄浊豁痰, 尤重活血通脉 ) 本虚宜补 ( 补气温阳 滋阴益肾, 纠正脏腑之偏衰, 尤重补益心气之不足 ) 25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治则方剂组成 气虚血瘀 心胸刺痛, 胸部闷窒, 动则加重, 伴短期乏力, 汗出心悸, 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 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 舌苔薄白, 脉弦细无力 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保 : 人参 黄芪 肉桂 甘草 生姜血 : 桃仁 红花 ; 赤芍 川芎 牛膝 ; 当归 生地 柴胡 枳壳 桔梗 ; 甘草 真心痛 寒凝心脉 正虚阳脱 心胸刺痛 - 血行瘀滞, 胸阳痹阻, 心脉不畅胸部闷窒, 动则加重, 伴短气乏力, 汗出心悸 - 心气不足, 动则气耗, 气虚不能敛汗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 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 舌苔薄白, 脉弦细无力 - 气虚夹瘀之象 胸痛彻背, 胸闷气短, 心悸不宁, 神疲乏力, 形寒肢冷, 舌质淡黯, 舌苔白腻, 脉沉无力, 迟缓或结代 胸痛彻背, 胸闷气短 - 阴寒内盛, 心脉不通心悸不宁, 神疲乏力, 形寒肢冷 - 寒凝胸中, 胸阳失展舌质淡暗, 苔白腻, 脉沉无力, 迟缓, 或结 代 - 阴寒之象 心胸绞痛, 胸部憋闷或有窒息感, 喘促不宁, 心慌,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 重则神识昏迷, 四肢厥冷, 口开目合, 手撒遗尿, 脉疾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温补心阳散寒通脉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心胸绞痛, 胸中憋闷或有窒息感 - 阳气虚衰, 胸阳不振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重则神识昏迷, 四肢厥冷, 口开目合, 手撒遗尿 --- 阳气暴脱之证脉疾数无力, 或脉微欲绝 - 阳气衰竭, 鼓脉无力 保 : 人参 黄芪 : 益气扶正肉桂 甘草 生姜 : 温通阳气 血 :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 活血化瘀, 和营通脉 ;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 调畅气机, 行气活血 ; 当归 生地 : 补养阴血 ; 甘草 : 调和诸药 ( 降香 郁金 : 理气止痛 ) 诸药合用, 具有祛瘀通脉, 行气止痛之效 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炙甘草 大枣 通草加味 : 附子 人参 三七 丹参 当归 芍药 大枣 : 补血活血, 养血和营桂枝 附子 细辛 : 温经散寒, 除痹止痛人参 甘草 : 益气健脾通草 三七 丹参 : 通行血脉四逆加人参汤四 : 人参 附子 干姜 甘草加减 ( 阴竭阳亡, 生 : 人参 麦冬 五味子合生脉散 ) 四 : 人参 附子 : 大补元气 大温元阳甘草 干姜 : 助人参益气 助附子回阳 生 : 人参 : 益元气, 补肺气, 生津麦门冬 : 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 : 敛肺阴生津 定义 :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 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伴心悸 水肿 肢冷 喘促 汗出 面色苍白等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 : 胸痹严重者, 心脉突然闭塞, 心胸猝然大痛, 发为真心痛. 心律失常 : 心气不足, 运血无力, 心脉瘀阻, 可见心动悸, 脉结代. 病因 : 年老体衰 阳气不足 七情内伤 气滞血瘀 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 痰浊化生 寒邪侵袭 血脉凝滞 病位 : 在心, 其本在肾 26

病机 : 心脉痹阻, 本虚标实 主症 : 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伴心悸 水肿 肢冷 喘促 汗出 面色苍白等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 辩证 : 辨标本虚实 治则 : 发作期必须选用有速效止痛作用的药物, 以迅速缓解心痛症状 缓解期予以辩证施治, 常以补气活血温阳通脉为法, 可与胸痹辩证互参 27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不寐 肝火扰心 痰热扰心 心脾两虚 不寐多梦, 甚则彻夜不眠, 急躁易怒, 伴头晕头胀, 目赤耳鸣, 口干而苦, 不思饮食, 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 脉弦而数 不寐多梦, 甚则彻夜不眠 - 肝气郁滞, 肝失条达, 气郁化火, 上扰心神性情急躁易怒 - 肝郁化火, 肝火偏盛伴头晕头胀, 目赤耳鸣 - 肝火上扰清窍口干口苦, 便秘尿赤 - 肝火偏盛, 伤阴耗液不思饮食 - 肝郁乘脾舌红苔黄, 脉弦而数 - 肝火炽盛之象 心烦不寐, 胸闷脘痞, 泛恶嗳气, 伴口苦, 头重, 目眩, 舌偏红, 苔黄腻, 脉滑数 心烦不寐, 胸闷脘痞 - 痰浊宿食壅遏于中, 积而生热, 痰热扰心泛恶嗳气, 厌食吞酸 - 痰食中阻, 气机不畅, 胃失和降头重目眩 - 痰浊上扰, 蒙蔽清阳舌偏红, 苔黄腻, 脉滑数 - 痰热中阻之象 不易入睡, 多梦易醒, 心悸健忘, 神疲食少, 伴头晕目眩, 四肢倦怠, 腹胀便溏, 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 不易入睡, 多梦易醒 - 心脾亏虚, 生血无源, 运血无力, 血不养心头晕目眩, 心悸健忘 - 气血亏虚, 不能上奉于脑, 脑失所养神疲食少, 四肢倦怠, 腹胀便溏 - 脾虚运化失职, 形神失养面色少华, 舌质淡 - 血虚不能上荣脉细无力 - 气虚血少之象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 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清化热痰和中安神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 黄芩 栀子 ; 车前子 木通 泽泻 生地 当归 ; 生甘草 柴胡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 清肝泻火泽泻 车前子 木通 : 清利湿热当归 生地 : 滋阴养血和肝柴胡 : 疏畅肝胆之气甘草 : 和中 ( 生龙骨 生牡蛎 磁石 : 镇心安神 ) 诸药合用, 具有疏肝泻火, 镇心安神之效 黄连温胆汤加减 温胆汤 ( 半夏 ; 竹茹 陈皮 枳实 ; 茯苓 大枣 ; 炙甘草 ) 加黄连 陈皮 半夏 枳实 茯苓 大枣 : 健脾化痰, 理气和胃 ; 黄连 竹茹 : 清心降火化痰 ; ( 龙齿 珍珠母 磁石 : 镇惊安神 ;) 生姜 : 和中降逆 甘草 大枣 : 甘润和中诸药合用, 具有清化痰热, 和中安神之效 归脾汤加减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 当归 龙眼肉 ; 茯苓 酸枣仁 远志 木香 ; 生姜 大枣 人参 白术 甘草 : 益气健脾 ; 远志 枣仁 茯苓 龙眼肉 大枣 ( 茯神 ): 补心益脾安神 ; 当归 黄芪 : 补气生血 ; 木香 : 行气舒脾, 使之补而不滞 ; 生姜 : 和中 诸药合用, 养血以宁心神, 健脾以资化源 28

心肾不交 心胆气虚 心烦不寐, 入睡困难, 心悸多梦, 伴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 咽干少津, 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 脉细数 心烦不眠, 入睡困难, 心悸多梦 - 肝肾阴虚, 心肝火旺, 虚火扰神头晕, 耳鸣, 健忘 - 肾精亏耗, 髓海空虚, 精明失养腰膝酸软 - 肾虚腰膝失养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 咽干少津 - 阴虚火旺, 津液耗伤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 肾阴亏虚, 冲任失养, 或虚火扰动精室舌红少苔, 脉细数 - 阴虚火旺之征象虚烦不寐, 触事易惊, 终日惕惕, 胆怯心悸, 伴气短自汗, 倦怠乏力, 舌淡, 脉弦细 虚烦不寐, 多梦易醒, 触事易惊 - 心胆虚怯, 心神失养终日惕惕, 胆怯心悸 - 心胆气虚, 神魂不安伴气短自汗, 倦怠乏力, 小便清长 - 气虚失于固摄收敛舌淡, 脉弦细 - 心胆气虚之象 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 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六 : 熟地 ; 山药 山茱萸 ; 泽泻 丹皮 茯苓 交 : 黄连 肉桂 六 :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 滋补肾脾肝之阴 ( 三补 ) 泽泻 茯苓 丹皮 : 泻肾浊, 渗脾湿, 清虚热 ( 三泻 ) 交 : 肉桂 : 温肾阳以助气化黄连 : 泄心火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安 : 人参 茯苓 茯神 菖蒲 姜远志 龙齿酸 : 酸枣仁 ; 茯苓 知母 ; 川芎 ; 甘草 安 : 朱砂 龙齿 : 镇惊安神远志 石菖蒲 : 心开窍, 除痰定惊茯神 : 养心安神茯苓 人参 : 健脾益气, 协助主药宁心除痰 酸 : 川芎 酸枣仁 : 调血养心知母 : 清热除烦茯苓 甘草 : 益心胆之气 定义 :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 睡眠时间 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 生活 学习和健康 病因 : 饮食不节, 情志失常, 劳逸失调, 病后体虚 病位 : 主要在心, 涉及肝 胆 脾 胃 肾 病机 : 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 一为阴虚不能纳阳, 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主证 : 睡眠时间 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正常工作 生活 学习和健康 辩证 : 分虚实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 心失所养 ; 实证为邪热扰心治则 : 补虚泻实, 调整脏腑阴阳 实证泄其有余 ( 疏肝泻火, 清化痰热, 消导和中 ); 虚证补其不足 ( 益气养血, 健脾补肝益肾 ); 并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 ( 养血安神, 镇惊安神, 清心安神 ) 29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剂 组成 心脾不足 健忘失眠, 心悸神倦, 纳呆气短, 脘腹胀满, 舌淡, 脉细弱 补益心脾 归脾汤加减 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 当归 龙眼肉 ; 茯苓 酸枣仁 远志 木香 ; 生姜 大枣 健忘失眠, 心悸神倦, 纳呆气短, 脘腹胀满 - 劳伤心脾, 气血化生不足 人参 黄芪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 益气健脾 当归 龙眼肉 : 补血养血 酸枣仁 远志 : 养心安神 木香 : 健脾理气 健忘 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肾精健忘, 形体疲惫, 腰酸腿软, 头晕耳鸣, 遗精早泄, 五填精补髓河车大造丸加减熟地黄 紫河车 杜仲 天门冬 麦门冬 龟板 黄柏 牛膝 亏耗 心烦热, 舌红, 脉细数 健忘, 伴腰酸腿软, 头晕耳鸣, 遺精早泄, 五心烦热 - 肾精不足, 阴虚火旺 紫河车 : 大补精血 ; 熟地 杜仲 龟板 牛膝 : 填精补髓 ; 天冬 麦冬 : 养阴生精 ; 黄柏 : 清相火 ; ( 人参 : 益气生津 ;) ( 枣仁 五味子 : 养心安神 ;) ( 菖蒲 : 开窍醒脑 ) 全方具有益气养阴生精, 填精补髓之效 痰浊扰心 健忘嗜卧, 头晕胸闷, 呕恶, 咳吐痰涎, 苔腻, 脉弦滑 化痰宁心 温胆汤加减 半夏 ; 竹茹 陈皮 枳实 ; 茯苓 大枣 ; 炙甘草 健忘嗜卧, 头晕胸闷, 呕恶, 咳吐痰涎 - 痰浊内生, 上蒙清窍 半夏 枳实 竹茹 ( 苍术 ): 化痰泄浊 ; 茯苓 ( 白术 ) 甘草 大枣 陈皮: 健脾益气 ; ( 菖蒲 郁金 : 开窍解郁 ;) ( 生姜和中 ) 血瘀痹阻 遇事善忘, 心悸胸闷, 伴言语迟缓, 神思欠敏, 表现呆钝, 面唇暗红, 舌质紫暗, 有瘀点, 脉细涩或结代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 红花 ; 赤芍 川芎 牛膝 ; 当归 生地 柴胡 枳壳 桔梗 ; 甘草 遇事善忘, 心悸胸闷, 伴言语迟缓, 面唇暗红, 舌质紫暗, 有瘀点 - 瘀血痹阻脑络 定义 : 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 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病因 : 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 房劳久病年迈, 肾精亏虚 ; 七情所伤 ; 久病入络, 致瘀血内停, 痰浊上蒙 病位 : 在脑, 与心脾肾虚损, 气血阴精不足有关 病机 : 心脾肾虚损, 气血阴精不足, 脑海失养 ; 肝郁气滞, 瘀血阻络, 痰浊上扰 主症 : 记忆力减退, 遇事善忘 辩证 : 辨虚实 临床以本虚标实, 虚多实少, 虚实兼杂者多见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牛膝 : 养血活血 ; 柴胡 枳壳 桔梗 : 行气以助血行 ; 甘草 : 益气扶正 30

病名 多寐 证型临床表现治法方剂组成 湿盛困脾 瘀血阻滞 脾气虚弱 阳气虚衰 头蒙如裹, 昏昏嗜睡, 肢体沉重, 偶伴浮肿, 胸脘痞满, 纳少, 泛恶, 舌苔腻, 脉濡 燥湿健脾醒神开窍 平胃散加减 苍术 ; 厚朴 ; 陈皮 ; 甘草 生姜 大枣 头蒙如裏, 昏昏嗜睡, 肢体沉重, 胸脘痞满, 泛恶 - 湿邪内停, 脾失健运 苍术 : 燥湿健脾 ; 陈皮 : 理气和中 ; 厚朴 生姜 : 宽中理脾祛湿 ; ( 藿香 : 芳香化浊 ;) ( 菖蒲 : 醒脾化湿, 提神开窍 ;) 大枣 : 和中安神 甘草 : 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具有燥湿健脾, 醒神开窍之效 神倦嗜睡, 头痛头晕, 病程较久, 或有外伤史, 脉涩, 活血通络 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药 川芎 桃仁 红花 麝香 老葱 鲜姜 大枣 黄酒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神倦嗜睡, 头痛头晕, 或有外伤史, 舌质紫暗, 脉涩 - 瘀血阻滞血脉, 蒙蔽心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 活血化瘀 窍 鲜姜 黄酒 : 温通以助行血 老葱 麝香 : 开窍醒脑 大枣 : 顾护正气 嗜睡多卧, 倦怠乏力, 饭后尤甚, 伴纳少便溏, 面色萎 健脾益气 香砂六君子汤加 木香 砂仁 党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黄, 苔薄白, 脉虚弱 减 嗜睡多卧, 倦怠乏力, 伴纳少便溏, 面色萎黄 - 脾气虚弱, 清阳不升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 健脾益气 ; 陈皮 半夏 : 化痰和中 ; 木香 砂仁 : 理气醒脾 心神昏浊, 倦怠嗜卧, 精神疲乏懒言, 畏寒肢冷, 面色晄白, 健忘, 脉沉细无力, 舌淡苔薄 益气温阳 心神昏浊, 倦怠嗜卧, 精神疲乏, 懶言, 畏寒肢冷, 面色咣白 - 阳气虚弱, 心窍失荣 附子理中丸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附 : 附子 干姜 : 温补脾肾之阳人参 白术 炙甘草 : 益气健脾 附 : 炮附子 炮姜 人参 白术 炙甘草人 : 黄芪 人参 防风 升麻 地黄 川芎 炙甘草 五味子 肉桂 人 : 黄芪 人参 炙甘草 : 补脾益气肉桂 防风 : 温里祛寒升麻 : 升举阳气地黄 川芎 五味子 : 滋补阴液, 阴中求阳定义 : 是指不分昼夜, 时时欲睡, 呼之即醒, 醒后复睡的病证 病位 : 在心 脾, 与肾关系密切 病机 : 本虚为心 脾 肾阳气虚弱, 心窍失荣 ; 标实为湿邪 痰浊 瘀血等阻滞脉络, 蒙塞心窍 主症 : 不分昼夜, 时时欲睡, 呼之即醒, 醒后复睡 辩证 : 辩虚实 31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 病机 治法 方剂 组成 精神抑郁, 表情淡漠, 沉默痴呆, 时时太息, 肝气郁滞 理气解郁化 逍遥散合顺 逍 : 柴胡 ; 白芍 当归 ;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烧生 痰气 言语无序, 或喃喃自语, 多疑多虑, 喜怒无常 脾失健运 痰醒神 气导痰汤加 姜 郁结, 秽洁不分, 不思饮食, 舌红苔腻而白, 脉弦 痰郁气结 减 顺 :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胆星 枳实 木香 滑 蒙蔽神窍 香附 癫证 狂证 心脾两虚 痰火扰神 精神抑郁, 表情淡漠, 沉默痴呆, 妄见妄闻 - 肝郁乘脾, 脾失健运, 聚液成痰, 阻于心窍喃喃自语, 多疑多虑, 喜怒无常, 秽浊不分 - 痰迷心窍时时太息, 不思饮食 - 肝郁不舒, 肝气乘脾舌红苔腻而白, 脉弦滑 - 气滞痰结之象 神思恍惚, 魂梦颠倒, 心悸易惊, 善悲欲哭, 肢体困乏, 饮食锐减, 言语无序,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 癫证日久脾失健运生化乏源气血俱衰心神失养 神思恍惚, 魂梦颠倒, 心悸易掠, 善悲欲哭 - 癫病日久, 气血两虚, 心神失养面色㿠白, 肢体困乏, 饮食锐减 - 脾虚血亏, 健运失职言语无序, 幻觉, 妄闻 妄见 - 气血俱虚, 神明失养, 灵机混乱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 - 心脾不足之象 起病先有性情急躁, 头痛失眠, 两目怒视, 面红目赤, 突发狂乱无知, 骂詈号叫, 不避亲疏, 逾垣上屋, 或毁物伤人, 气力愈常, 不食不眠, 舌质红绛, 苔多黄腻或黄燥而垢, 脉弦大滑数 五志化火痰随火升痰热上扰清窍神明昏乱 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平素急躁易怒, 头痛失眠, 两目怒视, 面红目赤 - 五志化火, 鼓动阳明痰火, 上扰清窍突发狂乱无知, 骂詈叫号, 不避亲疏 - 痰火扰乱神明, 神机错乱不食不眠 - 气火有余之象舌质红绛, 苔多黄腻或黄燥而垢, 脉弦大滑数 - 痰火壅盛之象 逍 : 柴胡 薄荷 白芍 当归 : 疏肝解郁, 养血和血白术 茯苓 甘草 : 健运脾胃, 实土御木 顺 : 枳实 木香 香附 : 理气解郁半夏 陈皮 胆星 : 理气化痰茯苓 甘草 生姜 : 健脾益气和中 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养 : 黄芪 人参 炙甘草 茯苓 茯神 半夏曲 当归 川芎 柏子仁 酸枣仁 远志 五味子 肉桂越 : 香附 ; 苍术 川芎 神曲 山栀 养 : 人参 黄芪 茯苓 五味子 甘草 : 益气生血当归 川芎 柏子仁 酸枣仁 远志 茯神 : 养血宁心肉桂 半夏曲 : 温中健脾, 助气血之生化 越 : 香附 川芎 : 疏肝散结, 行气活血苍术 神曲 : 燥湿健脾, 消食化滞栀子 : 泻火解郁 生铁落饮加减 天冬 麦冬 贝母 胆星 橘红 远志 菖蒲 连翘 茯苓 茯神 玄参 钩藤 丹参 辰砂 生铁落 胆星 贝母 橘红 : 清涤痰浊菖蒲 远志 茯神 茯苓 钩藤 : 宣窍宁心安神生铁落 朱砂 : 镇心安神玄参 天冬 麦冬 : 滋阴清火, 除烦安神连翘 丹参 : 清泻心火 32

癫狂 痰热瘀结 火盛阴伤 癫狂日久不愈, 面色晦滞而秽, 情绪躁扰不安, 多言不序, 恼怒不休, 甚至登高而歌, 弃衣而走, 妄见妄闻, 妄思离奇, 头痛, 心悸而烦, 舌紫暗, 有瘀斑, 少苔或薄黄苔干, 脉弦细或细涩 气郁日久痰结日深血气凝滞瘀热互结神窍被塞 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癫狂日久不愈, 躁扰不宁, 恼怒不休 - 痰瘀互结, 机窍阻塞面色晦滞而秽, 舌质紫暗, 有瘀斑, 少苔或薄黄苔干, 脉弦细或细涩 - 气滞血瘀痰结之证 癫狂久延, 时作时止, 势已较缓, 妄言妄为, 呼之已能自制, 但有疲惫之象, 寝不安寐, 烦惋焦躁, 形瘦, 面红而秽, 口干便难, 舌尖红无苔, 有剥裂, 脉细数 心肝郁火或阳明腑热久羁耗津伤液心肾失调阴虚火旺神明受扰 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癫狂久延不愈, 时作时止, 其势较缓, 呼之已能自制 - 胃肠积热, 心肝之火势已渐挫有疲惫之象 - 久病不已, 正气被耗夜不安寐, 烦惋焦躁 - 虚火扰神, 心神不安面红而垢, 形瘦, 口干便难, 舌尖红无苔 有剥裂, 脉细数 - 阴虚火旺, 阴液耗伤 癫狂梦醒汤加减 半夏 陈皮 桃仁 柴胡 香附 青皮 大腹皮 赤芍 木通 桑白皮 苏子 甘草 桃仁 赤芍 : 活血化瘀柴胡 香附 青皮 : 疏肝理气陈皮 半夏 苏子 桑白皮 : 燥湿化痰, 降逆下气木通 大腹皮 : 利水渗湿甘草 : 调和诸药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加减 二 :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黄连 枣仁 茯苓 木通 生甘草 灯心 竹叶琥 : 琥珀 龙齿 远志 牛黄 石菖蒲 茯神 人参 枣仁 生地黄 归身 黄连 柏子仁 朱砂 金箔 二 :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 养阴清热黄连 生甘草 灯心草 木通 : 泻热清心安神茯苓 枣仁 甘草 : 养心安神 琥 : 黄连 牛黄 : 清心泻火, 凉肝熄风生地黄 归身 : 滋阴养血人参 茯神 枣仁 柏子仁 远志 石菖蒲 : 交通心肾, 安神定志龙齿 琥珀 朱砂 金箔 : 镇心安神定义 : 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 癫病以精神抑郁, 表情淡漠, 沉默痴呆, 语无伦次, 静而多喜为特征 ; 病因 : 七情内伤, 饮食失节, 先天不足 病位 : 主要在心肺, 涉及脾胃, 久而伤肾 病机 : 癫为痰气郁结, 蒙蔽神机 ; 狂为痰火上扰, 神明失主 癫狂病名首见于 内经, 癫病称之为 癫疾, 后世医家有有 呆病 花痴 等名 狂病以精神亢奋, 狂躁不安, 喧扰不宁, 骂詈毁物, 动而多怒为特征 辩证 :1. 辨癫证与狂证 2. 辨病性虚实 : 初病属实, 久病则多属虚实夹杂治则 : 初期以邪实为主, 治当理气解郁, 畅达神机, 降 ( 泄 ) 火豁痰, 化瘀通窍 ; 后期以正虚为主, 治当补益心脾, 滋阴养血, 调整阴阳 同时, 移情易性, 加强护理 33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痫病 风痰闭阻 痰火扰神 发病前常有眩晕, 头昏, 胸闷, 乏力, 痰多, 心情不悦 发作呈多样性, 或见突然跌倒, 神志不清, 抽搐吐涎, 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 或短暂神志不清, 双目发呆, 茫然所失, 谈话中断, 持物落地, 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 舌质红, 苔白腻, 脉多弦滑有力 发病前有眩晕, 头昏, 胸闷, 乏力, 痰多, 心情不悦 - 风痰上逆, 气机不畅发作呈多样性, 或突然跌倒, 神志不清, 抽搐吐涎 - 肝风痰浊蒙闭心神舌质红, 苔白腻, 脉弦滑有力 - 痰浊或痰热内盛之象 发作时昏仆抽搐, 吐涎, 或有吼叫, 平时急躁易怒, 心烦失眠, 咯痰不爽, 口苦咽干, 便秘溲黄, 病发后, 症情加重, 彻夜难眠, 目赤,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 发作时昏仆抽搐, 吐涎, 或有吼叫 - 肝风痰火, 上扰脑神平时急躁易怒, 心烦失眠, 目赤, 口苦咽干, 便秘尿赤一肝火偏盛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 - 痰火内盛之象 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干清窍 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 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定痫丸加减 竹沥 川贝母 胆南星 半夏 陈皮 茯苓 全蝎 僵蚕 天麻 ; 菖蒲 远志 茯神 ; 丹参 麦冬 琥珀 辰砂 ; 甘草 姜汁 天麻 全蝎 僵蚕 : 平肝熄风镇痉 ; 竹沥 川贝 石菖蒲 胆星 半夏 : 涤痰开窍降逆 ; 琥珀 辰砂 茯神 远志 : 镇心安神定痫 ; 陈皮 茯苓 生姜 : 健脾益气化痰 ; 麦冬 : 养阴安神 ; 丹参 : 理血化瘀通络 ; 甘草 : 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 具有豁痰开窍, 熄风定痫之效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龙 : 龙胆草 ; 黄芩 栀子 ; 车前子 木通 泽泻 生地 当归; 生甘草 柴胡涤 : 制半夏 陈皮 甘草 生姜 制南星 枳实 茯苓 人参 石菖蒲 竹茹 龙 :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 清肝泻火泽泻 车前子 木通 : 清利湿热当归 生地 : 滋阴养血柴胡 : 疏畅肝胆之气甘草 : 和中 瘀阻脑络 平素头晕头痛, 痛有定处, 常伴单侧肢体抽搐, 或一侧面部抽动, 颜面口唇青紫,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 舌苔薄白, 脉涩或弦 多继发于颅脑外伤 产伤 颅内感染性疾患后, 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平素头晕头痛, 痛有定处 - 瘀血阻窍, 脑络不通常伴单侧肢体抽搐, 或一侧面部抽动 - 肝风内动颜面口唇青紫,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 舌苔薄白, 脉弦或涩 - 瘀血内阻 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涤 : 半夏 茯苓 陈皮 南星 生姜 : 涤痰熄风竹茹 枳实 : 清热化痰利膈石菖蒲 : 开窍化痰降浊甘草 人参 : 鼓舞正气, 助正祛邪 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药 川芎 桃仁 红花 麝香 老葱 鲜姜 大枣 黄酒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 活血化瘀 ; 麝香 老葱 黄酒 : 通阳开窍, 活血通络 ; ( 地龙 全蝎 僵蚕 : 熄风定痫 ; ) 姜 大枣 : 和中养血安神 诸药合用, 具有活血化瘀, 熄风通络, 醒脑通窍之效 34

心脾两虚 反复发痫,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 面色苍白, 体瘦纳呆, 大便溏薄, 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细而弱 痫证反复发作,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 - 心气虚弱, 心神失养面色苍白, 形体消瘦, 纳呆, 大便溏薄 - 脾气亏虚, 运化失职, 形体失养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细而弱 - 心脾亏虚之象 痫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伤心神失养 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六 : 四君子汤 ( 人参 ; 白术 ; 茯苓 ; 炙甘草 ) 加半夏 陈皮 生姜 大枣归 : 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 当归 龙眼肉 ; 茯苓 酸枣仁 远志 木香 ; 生姜 大枣 六 : 人参 白术 茯苓 : 健脾益气半夏, 陈皮 : 燥湿化痰甘草 大枣 生姜 : 补气健脾, 调和营卫 心肾亏虚 痫病频发, 神思恍惚, 心悸, 健忘失眠, 头晕目眩, 两目干涩, 面色晦暗, 耳轮焦枯不泽, 腰膝酸软, 大便干燥, 舌质谈红, 脉沉细而数 痫病日久心肾精血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痫病频发, 神思恍惚, 心悸, 健忘失眠, 头晕目眩 - 反复发作, 致肾精不足, 脑失所养两目干涩, 面色晦暗, 耳轮焦枯不泽, 腰膝酸软 - 肝肾阴虚, 失于濡养舌质淡红, 脉沉细而数 - 心肾阴虚内热之象 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归 : 人参 黄芪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 益气健脾当归 龙眼肉 : 补血养血酸枣仁 远志 : 养心安神木香 : 健脾理气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 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左 : 熟地 ;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龟板胶 鹿角胶 ; 菟丝子 川牛膝天 : 生地 ; 天冬 麦冬 当归 酸枣仁 柏子仁 ;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远志 玄参 丹参 朱砂; 桔梗 左 :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龟板胶 : 滋阴补肾鹿角胶 菟丝子 川牛膝 : 温肾壮腰, 阳中求阴 天 : 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 养阴清热当归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 益气养血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丹参 : 养心安神朱砂 : 镇心安神桔梗 : 载药上行定义 :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 亦名 癫痫, 俗称 羊癫风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 甚则仆倒, 不省人事, 强直抽搐, 口吐涎沫, 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 移时苏醒, 一如常人为特征 病因 : 七情失调, 先天因素 脑部外伤, 六淫之邪, 饮食失调, 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 病位 : 五脏均有关联, 但主要责于心肝 病机 : 总以痰为主, 每由风 火触动, 痰瘀内阻, 蒙蔽清窍 主症 : 突然意识丧失, 甚则仆倒, 不省人事, 强直抽搐, 口吐涎沫, 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 移时苏醒, 一如常人 辩证 : 确定病性 ( 属风 痰 热或瘀 ) 辩病情轻重 ( 持续时间长, 发作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 持续时间短, 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 ) 治则 : 宜分标本虚实 频繁发作, 以治标为主, 着重清肝泻火, 豁痰熄风, 开窍定痫 ; 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 宜益气养血, 健脾化痰, 滋补肝肾, 宁心安神 35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 病机 治法 方剂 组成 智能减退, 记忆力 计算力 定向力 判断力明显减退, 神 肾精亏虚 补肾益髓填 七福饮加减 熟地 当归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远志 杏仁 髓海 情呆钝, 词不达意, 头晕耳鸣, 懈惰思卧, 齿枯发焦, 腰酸 髓海失养 精养神 不足 骨软, 步履艰难, 舌瘦色淡, 苔薄白, 脉沉细弱 智能减退, 神情呆钝, 词不达意 - 脑髓空虚, 脑神衰退头晕耳鸣, 腰酸骨软, 齿枯发焦, 步履艰难, 懈惰思卧 - 肾精亏虚, 不能上奉于头窍, 下荣于腰骨舌瘦色淡, 苔薄白, 脉沉细弱 - 肾精不足之象 熟地 : 滋阴补肾 ; 当归 : 养血补肝 ;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 益气健脾 ; 远志 杏仁 ( 枣仁 菖蒲 ): 宣窍化痰 ( 鹿角胶 龟板胶 阿胶 紫河车 猪骨髓 : 补髓填精 ;) 痴呆 脾肾两虚 表情呆滞, 沉默寡言, 记忆减退, 失认失算, 口齿含糊, 词不达意, 伴腰膝酸软, 肌肉萎缩, 食少纳呆, 气短懒言, 口涎外溢, 或四肢不温, 腹痛喜按, 鸡鸣泄泻, 舌质淡白, 舌体胖大, 苔白, 或舌红, 苔少或无苔, 脉沉细弱, 双尺尤甚 气血亏虚肾精不足髓海失养 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表情呆滞, 沉默寡言, 记忆力减退, 失认失算, 口齿含糊, 词不达意 - 脾肾亏虚, 气血衰少, 元神失用伴食少纳呆, 气短懒言, 口涎外溢, 肌肉萎缩 - 脾虚不运, 气血不足四肢不温, 腹痛喜按, 鸡鸣泄泻, 腰膝酸软 - 脾肾阳虚, 失于温煦舌质淡白, 舌体胖大, 苔白, 脉沉细弱, 双尺尤甚 - 脾肾两虚之象 还少丹加减 熟地 枸杞子 山萸肉 肉苁蓉 巴戟天 小茴香 杜仲 怀牛膝 褚实子 茯苓 山药 大枣 菖蒲 远志 五味子 人参 熟地 杞子 山萸肉 : 滋阴补肾 ; 肉苁蓉 巴戟天 小茴 : 助命火, 补肾气 ; 杜仲 楮实子 怀牛膝 : 补益肝肾 ; 党参 ( 白术 ) 茯苓 山药 大枣 : 益气健脾 ; 菖蒲 远志 五味子 : 宣窍安神 痰浊蒙窍 表情呆钝, 智力减退, 或哭笑无常, 喃喃自语, 或终日无语, 呆若木鸡, 伴不思饮食, 脘腹胀痛, 痞满不适, 口多涎沫, 头重如裹, 舌质淡, 苔白腻, 脉滑 痰浊上蒙清窍被阻 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表情呆钝, 智力减退, 或哭笑无常, 喃喃自语, 或终日不语, 呆若木鸡 - 脾胃虚弱, 聚湿成痰, 痰积胸中, 蒙蔽清窍伴不思饮食, 脘腹胀痛, 痞滿不适 - 脾虚不运, 痰湿中阻, 气机不利口多涎沫, 头重如裹, 舌貭淡, 苔白膩, 脉滑 - 脾虛痰湿內盛之象 涤痰汤加减 制半夏 陈皮 甘草 生姜 制南星 枳实 茯苓 人参 石菖蒲 竹茹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 理气化痰, 和胃降逆 ; 制南星 : 去胶结之顽痰 ; 菖蒲 ( 郁金 远志 ): 开窍化浊 ; 甘草 生姜 : 补中和胃 人参 : 鼓舞正气, 助正祛邪诸药同用, 具有健脾化浊, 豁痰开窍之效 瘀血内阻 表情迟钝, 言语不利, 善忘, 易惊恐, 或思维异常, 行为古怪, 伴肌肤甲错, 口干不欲饮, 双目晦暗, 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 脉细涩 瘀血阻滞脑脉痹阻 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表情迟鈍, 言语不利, 善忘, 易于惊恐, 或思維异常, 行为古怪 - 瘀血內阻, 脑脉不通, 脑神逆乱伴肌肤甲错, 口干不欲饮 : 瘀血痹阻, 津不上承双目晦暗, 舌质暗, 或有瘀点, 瘀斑, 脉细涩 - 瘀血内阻之象 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药 川芎 桃仁 红花 麝香 老葱 鲜姜 大枣 黄酒 麝香 : 芳香开窍, 活血散结通络 ;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酒 ( 当归 丹参 ): 活血化瘀 ; 老葱 鲜姜 ( 菖蒲 郁金 ): 通阳宣窍 大枣 : 和中 36

定义 :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 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 以呆傻愚笨, 智能低下, 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轻者可见神情淡漠, 寡言少语, 反应迟钝, 善忘等证 ; 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 或闭门独居, 或口中喃喃, 言辞颠倒, 行为失常, 忽笑忽哭, 或不欲食, 数日不知饥饿等 病因 : 年迈体虚, 情志所伤, 久病耗损 病位 : 主要在脑, 与心 肝 脾 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病机 : 髓海不足, 神机失用 主症 : 以呆傻愚笨, 智能低下, 善忘为主要临床表现 轻者可见神情淡漠, 寡言少语, 反应迟钝, 善忘 ; 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 或闭门独居, 或口中喃喃, 言辞颠倒, 行为失常, 忽笑忽哭, 或不欲食, 数日不知饥饿等 辩证 : 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上以虚实夹杂者多见 辩证时需分清虚实 治则 : 以开郁逐痰 活血通窍 平肝泻火治其标, 补虚扶正, 充髓养脑治其本 37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实证 由情志异常 精神刺激而发作, 突然昏倒, 不知人事, 或四肢厥冷, 呼吸气粗, 口噤握拳, 舌苔薄白, 脉伏或沉弦 肝郁不舒气机上逆壅阻心胸内闭神机 开窍顺气解郁 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通 : 皂角 细辛 五 : 乌药 沉香 槟榔 枳实 木香 气厥 由情志异常 精神刺激而诱发,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口噤握拳 - 肝气不舒, 气机逆乱, 上壅心胸, 阻塞心窍呼吸气粗 - 肝气上逆于肺, 肺气郁閉不宣四肢厥冷 - 阳气被郁, 失于温煦苔薄白, 脉伏或沉弦 - 肝气郁滯, 气閉于內 通 : 皂角 : 辛温开窍细辛 : 走窜宣散通诸窍 五 : 乌药 沉香 : 降气调肝槟榔 枳实 木香 : 行气破滞 厥证 血厥 虚证 实证 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 恐惧 疼痛或站立过久等诱发因素, 发作时眩晕昏仆, 面色苍白, 呼吸微弱, 汗出肢冷, 舌淡, 脉沉细微 元气素虚清阳不升神明失养 补气回阳醒神 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等诱因, 发作时眩晕昏仆, 面色苍白, 呼吸微弱 - 元气素虛, 遇事即发, 清阳不升, 痹阻清窍肢冷 - 阳气衰微, 难以温通汗出 - 卫外不固舌淡, 脉沉细微 - 阳虚气陷之象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 突然昏倒, 不知人事, 牙关紧闭, 面赤唇紫, 舌黯红, 脉弦有力 怒而气上血随气升菀阻清窍 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牙关紧闭 - 暴怒伤肝, 肝气上逆, 血随气升, 閉阻清窍面赤唇紫, 舌暗红 - 由于气逆血菀于上脉弦 - 肝气上逆之征象 生脉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四味回阳饮 人参 大补元气制附子 炮姜 : 温里回阳炙甘草 : 调中缓急 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四 : 人参 制附子 炮姜 炙甘草 羚 : 羚羊角 钩藤 ; 桑叶 菊花 ; 鲜生地 白芍药 川贝 鲜竹茹 茯神; 生甘草通 : 归尾 红花 山楂 乌药 青皮 木香 香附 泽泻 羚 : 羚羊角 钩藤 桑叶 菊花 : 清热平肝熄风鲜生地 白芍药 生甘草 : 舒筋柔肝缓急川贝 鲜竹茹 : 清热化痰通络茯神 : 宁心安神 通 : 归尾 红花 山楂 : 活血通络 行气散瘀乌药 青皮 木香 香附 : 理气开郁泽泻 : 利水, 引血下行 38

虚证 常因失血过多, 突然昏厥, 面色苍白, 口唇无华, 四肢震颤, 自汗肢冷, 目陷口张, 呼吸微弱, 舌质淡, 脉芤或细数无力 血出过多气随血脱神明失养 补养气血 急用独参汤灌服, 继用人参养营汤 人 : 人参 黄芪 当归 熟地 白芍 五味子 白术 茯苓 远志 甘草 肉桂 生姜 大枣 陈皮 痰厥 常发生于出血之后, 突然昏厥, 面色苍白, 口唇无华 - 失血过多, 血虚不能上荣四肢震颤 - 气血不能达于四末, 筋脉失养目陷口张, 自汗肢冷, 气息低微 - 营阴內衰, 气随血脱舌质淡, 脉芤或细数无力 - 血虚气耗之象 素有咳喘宿痰, 多湿多痰, 恼怒或剧烈咳嗽后, 突然昏厥, 喉有痰声, 或呕吐涎沫, 呼吸气粗, 舌苔白腻, 脉沉滑 肝郁肺痹痰随气升上闭清窍 素有咳喘宿疾, 多湿多痰, 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 - 痰随气升, 上闭清窍喉有痰声, 或呕吐涎沫 - 痰壅气道, 痰气相击, 或胃气上逆胸闷气粗 - 痰浊阻滞, 气机不畅舌苔白腻, 脉弦滑 - 痰浊内阻之象 人参 黄芪, 陈皮 : 益气, 行气当归 熟地 白芍 五味子 : 养血敛阴白术 茯苓 远志 甘草 : 健脾安神肉桂 : 温养气血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行气豁痰导痰汤加减半夏 陈皮 茯苓 生姜 甘草 制南星 枳实 陈皮 枳实 : 理气降逆 ; 半夏 南星 茯苓 : 燥湿祛痰 ; ( 苏子 白芥子 : 化痰降气 ;) 生姜 甘草 : 健脾和中 诸药合用, 具有燥湿化痰, 行气开郁通窍之效 定义 :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情轻者, 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 但病情重者, 则昏厥时间较长, 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病因 : 情志内伤 体虚劳倦 亡血失津 饮食不节病位 : 主要在心 肝, 涉及脾 肾病机 : 气机突然逆乱, 升降乖戾, 气血阴阳不相顺接主症 : 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 四肢逆冷厥证的病名首见于 内经 辩证 : 分虚实 ; 辨气血治则 : 醒神回厥 实证 : 开窍 化痰 辟秽而醒神 ; 虚证 : 益气 回阳 救逆而醒神 39

脾胃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寒邪客胃 胃痛暴作, 恶寒喜暖, 得温痛减, 遇寒加重, 口淡不渴, 或喜热饮, 舌淡苔薄白, 脉弦紧. 若寒邪郁久化热, 寒热错杂, 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 寒热并调 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香 : 紫苏叶 ; 香附子 ; 陈皮 ; 炙甘草良 : 高良姜 香附子 胃痛暴作 - 寒积于胃, 寒凝气滞, 不通则痛恶寒喜暖, 得温则痛减, 遇寒加重 - 寒遏胃肠, 温则寒散口淡不渴, 或喜热饮 - 胃内有寒苔薄白 - 寒痛之象脉弦紧 - 弦脉主痛, 紧脉主寒 高良姜 ( 吴茱萸 ): 温胃散寒 ; 香附 陈皮 ( 乌药 木香 ): 行气止痛 ; 苏叶 : 疏散风寒 ; 甘草 : 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 具有温胃散寒, 行气止痛之效 饮食伤胃 胃脘疼痛, 胀满拒按, 嗳腐吞酸, 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后痛减, 不思饮食, 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 舌苔厚腻, 脉滑 饮食积滞阻塞胃气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加减 山楂 ; 神曲 莱菔子 ; 半夏 陈皮 茯苓 连翘 胃痛 肝气犯胃 胃脘疼痛, 胀满拒按 - 暴饮暴食, 饮食停滞, 气机阻塞, 不通则痛嗳腐吞酸, 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后痛减 - 宿食不化, 食浊之气上逆不思饮食 - 宿食停滞, 脾胃受损大便不爽 - 食积下迫, 大肠传导失司苔厚腻, 脉滑 - 宿食停滞之象 胃脘胀痛, 痛连两胁, 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嗳气, 矢气则痛舒, 胸闷嗳气, 喜长叹息, 大便不畅, 舌苔多薄白, 脉弦 胃脘胀痛, 痛连两胁 - 肝气郁滞, 肝气犯胃, 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情志怫郁, 气郁加重胸闷嗳气, 善太息 - 肝气郁结, 肝气乘脾, 胃气上逆大便不畅 - 气机不利苔多薄白, 脉弦 - 肝郁气滞之象 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山楂 神曲 莱菔子 : 消食导滞 ; 陈皮 茯苓 半夏 : 和胃化湿 ; 连翘 : 清热散结 全方具有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之功 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 白芍 ; 枳窍 ; 炙甘草 川芎 香附 陈皮 柴胡 川芎 香附 芍药 ( 郁金 ): 疏肝解郁 ; 陈皮 枳壳 炙甘草 ( 佛手 ): 理气和中止痛 诸药合用, 具有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之效 湿热中阻 胃脘疼痛, 痛势急迫, 脘闷灼热, 口干口苦, 口渴而不欲饮, 纳呆恶心, 小便色黄, 大便不畅,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加减 黄连 栀子 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草豆蔻 胃脘疼痛, 痛势急迫, 脘闷灼热 - 湿热蕴结于胃, 胃气郁滞, 不通则痛嘈杂, 口干口苦, 口渴不欲饮 - 湿热中阻, 胆失疏泄纳呆恶心 - 湿热中阻, 胃气上逆小便色黄 - 湿热内盛, 下注膀胱大便不畅 - 湿热蕴结于肠, 气机不畅苔黄腻, 脉滑数 - 湿热中阻之象 黄连 栀子 : 清热燥湿 ; 半夏 茯苓 草豆寇 : 祛湿健脾 ; 陈皮 甘草 : 理气和中止痛 本方具有清化中焦湿热, 理气和中止痛之效 40

瘀血停胃 胃阴亏耗 脾胃虚寒 胃脘疼痛, 如针刺 似刀割, 痛有定处, 按之痛甚, 痛时持久, 食后加剧, 入夜尤甚, 或见吐血黑便,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胃脘疼痛, 痛如针刺, 或似刀割 - 瘀血内阻, 胃络壅滞, 不通则痛痛有定处, 入夜痛甚 - 血属阴, 夜间瘀血加重或见吐血黑便 - 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舌质紫暗, 有瘀斑, 脉涩 - 血瘀之象 胃脘隐隐灼痛, 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 五心烦热, 消瘦乏力, 口渴思饮,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 胃脘隐隐灼痛 - 郁火伤阴, 阴虚生热, 胃络失于濡润, 不荣则痛似饥而不欲饮食 - 虚火消谷则似饥, 胃虚不能消磨水谷则不欲食口干咽燥, 或口渴思饮 - 胃阴不足, 津液不能上承消瘦乏力 - 胃虚精微不足, 形体失养大便干结 - 津液不足, 大肠失润五心烦热, 舌红少津, 脉细数 - 阴虚火旺之象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 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神疲纳呆, 四肢倦怠,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迟缓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 喜温喜按 - 脾胃虚寒, 胃络失于温养空腹痛甚, 得食痛减 - 借饮食之暖, 以温通胃络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 劳则气耗, 受寒则虚寒加重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 脾阳虚, 失于运化, 四肢失于温养舌淡, 脉虚弱或迟缓 - 脾胃虚寒之象 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定义 :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 : 外邪犯胃, 饮食伤胃, 情志不畅和素体脾虚病位 : 主要在胃, 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病机 : 胃气阻滞, 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主症 :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 ( 常伴有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嘈杂泛酸, 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 辩证 : 辨虚实寒热 ; 在气 ( 初病 ), 在血 ( 久病 ) 1. 实者 : 多痛剧, 固定不移, 拒按, 脉盛 ; 虚者 : 多痛势徐缓, 痛处不定, 喜按, 脉虚 2. 寒证 : 遇寒则痛甚, 得温则痛减 ; 热证 : 胃脘灼痛, 痛势急迫, 遇热则痛甚, 得寒痛减 3. 气滞 : 多见胀痛, 或涉及两胁, 或兼见恶心呕吐, 嗳气频频, 疼痛与情志有关 4. 气虚 : 除见胃脘疼痛或空腹痛显外, 兼见饮食减少, 食后腹胀, 大便溏薄, 面色少华, 舌淡脉弱 5. 在血者 : 疼痛部位固定不移, 痛如针刺,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 或兼见呕血, 便血治则 : 理气和胃止痛 失笑散合丹参失 : 五灵脂 ; 蒲黄饮加减丹 : 丹参 檀香 砂仁失 : 五灵脂 : 活血散瘀止痛蒲黄 : 行血消瘀 丹 : 丹参 : 活血化淤止痛檀香 砂仁 : 行气和胃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一 : 生地黄 ; 当归 枸杞子 麦冬 北沙参 ; 川楝子芍 : 芍药 甘草 一 : 北沙参 麦冬 生地黄 枸杞子 : 养阴益胃当归 : 活血养血川楝子 : 理气止痛 芍 : 芍药 : 敛阴, 柔肝止痛甘草 : 缓急止痛 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加小建中汤 ( 饴糖 ; 白芍 桂枝 ; 生姜 大枣 ; 炙甘草 ) 黄芪 : 补中益气 ; 桂枝 生姜 : 温脾散寒 ; 芍药 大枣 甘草 饴糖 : 缓急止痛 诸药合用, 具有温中散寒, 和胃止痛之效 41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治法方剂组成 吐酸 热证 寒证 吞酸时作, 嗳腐气秽, 胃脘闷胀, 两胁胀满, 心烦易怒, 口干口苦, 咽干口渴, 舌红, 苔黄, 脉弦数 吐酸时作, 胃脘灼热 - 胃内有热口苦口臭, 心烦易怒, 两胁胀闷, 舌红, 脉弦数 - 肝郁化火之征吐酸时作, 嗳气酸腐, 胸脘胀闷, 喜唾涎沫, 饮食喜热, 四肢不温, 大便溏泻, 舌淡苔白, 脉沉迟 吐酸时作, 兼吐清水 - 胃内有寒口淡喜暖, 脘闷食少, 少气懒言, 肢倦不温 - 脾阳气不足大便时溏, 舌淡苔白, 脉沉弱或迟缓 - 中虚有寒, 脾阳虚弱之象 清泄肝火和胃降逆 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左金丸加味左 : 黄连 吴茱萸加味 : 黄芩 山栀子 乌贼骨 煅瓦楞子黄连 吴茱萸 黄芩 山栀子 : 清肝泻热乌贼骨 煅瓦楞子 : 制酸香砂六君子香 : 木香 砂仁 党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半汤加味夏加 : 干姜 吴茱萸干姜 吴茱萸 : 温中散寒党参 白术 茯苓 : 健脾益气木香 砂仁 : 行气和胃陈皮 半夏 : 和胃降逆甘草 : 调和诸药 定义 : 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 又称泛酸 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 若随即吐出者称为吐酸, 常与胃痛兼见 有寒热之分, 以热证多见 病因 : 属热者, 多由肝郁化热犯胃所致 ; 因寒者, 多因脾胃虚弱, 肝气以强凌弱犯胃而成 病机 : 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 主症 : 胃中酸水上泛, 又称泛酸 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 若随即吐出者称为吐酸, 可单独出现, 但常与胃痛兼见 辩证 : 辩寒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 :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42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剂 组成 胃热 嘈杂而兼恶心吞酸, 口渴喜冷, 口臭心烦, 脘闷痰多, 多食 清热化痰和 温胆汤加味 温 : 半夏 ; 竹茹 陈皮 枳实 ; 茯苓 大枣 ; 炙甘草 易饥, 或似饥非饥, 舌质红, 苔黄干, 脉滑数 中 加 : 黄连 栀子 嘈杂而胃中灼热 - 热结于胃, 胃气郁滞 黄连 栀子 : 清泄胃热 恶心吐酸或口苦, 渴喜凉饮, 或善食易饥, 或不饥纳呆, 嗳腐臭气 - 热阻中焦 半夏 陈皮 茯苓 枳实 : 健脾化痰, 理气和中 小便黄, 大便干, 舌红苔黄干, 脉滑数 - 热邪内盛之证 竹茹 : 清热化痰 甘草 大枣 : 甘润和中 嘈杂 胃虚 嘈杂时作时止, 口淡无味, 食后脘胀, 体倦乏力, 不思饮食, 舌质淡, 脉虚 健脾益胃和中 四君子汤加味 四 : 人参 ; 白术 ; 茯苓 ; 炙甘草加 : 山药 蔻仁 嘈杂时作时止, 口淡无味 - 胃气虚弱, 纳运失常食后脘胀, 体倦乏力, 大便干结, 舌淡, 脉虚 - 脾胃虚弱, 运化不利 人参 白术 : 益气补中健脾山药 蔻仁 : 补脾养胃, 温中行气 茯苓 : 健脾渗湿 炙甘草 : 甘缓和中 胃阴不足, 饥不欲食, 大便干结, 舌红苔少脉细者 益胃养阴 益胃汤 生地 麦冬 ; 北沙参 玉竹 ; 冰糖 麦冬 北沙参 玉竹 冰糖 : 滋肺胃阴津生地 : 滋养肾阴血虚嘈杂而兼面白唇淡, 头晕心悸, 失眠多梦, 舌质淡, 脉细弱益气养血和归脾汤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 当归 龙眼肉 ; 茯苓 酸枣仁 中远志 木香 ; 生姜 大枣嘈杂而兼面白唇淡, 头晕心悸, 失眠多梦, 舌质淡, 脉细弱 - 血虚之象人参 黄芪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 益气健脾当归 龙眼肉 : 补血养血酸枣仁 远志 : 养心安神木香 : 健脾理气生姜 大枣 : 调和营卫, 以助气血运行定义 :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 似饥非饥, 似辣非辣, 似痛非痛, 莫可名状, 时作时止的病证 可单独出现, 又常与胃痛 吞酸兼见 病因病机 : 痰因火动, 食郁有热, 气血亏虚 病位 : 在胃 主证 : 胃中空虚, 似饥非饥, 似辣非辣, 似痛非痛, 莫可名状, 时作时止 可单独出现, 又常与胃痛 吞酸兼见 辩证 : 辩胃热 胃虚之不同 43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饮食内停 脘腹痞闷而胀, 进食尤甚, 拒按, 恶食呕吐, 或大便不调, 矢气频作, 味臭如败卵, 舌苔厚腻, 脉滑 饮食内停胃腑失和气机壅滞 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保和丸加减 山楂 ; 神曲 莱菔子 ; 半夏 陈皮 茯苓 连翘 痰湿中阻 脘腹痞闷而胀, 进食尤甚, 拒按 - 饮食停滞, 胃腑失和, 气机郁滞嗳腐吞酸, 恶食呕吐 - 食滞胃脘, 胃失和降大便不调, 矢气频作, 臭如败卵 - 食滞作腐, 气机不畅舌苔厚腻, 脉滑 - 饮食停滞之象 脘腹痞塞, 胸膈满闷, 头晕目眩, 身重困倦, 呕恶纳呆, 口淡不渴, 小便不利, 舌苔厚腻, 脉沉滑 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山楂 神曲 莱菔子 : 消食导滞, 行气除胀 ; 陈皮 半夏 : 和胃化湿, 行气消痞 ; 茯苓 : 健脾渗湿, 和中止泻 ; 连翘 : 清热散结 诸药合用, 具有消食导滞, 和胃降逆, 行气消痞之效 二陈平胃汤加减制半夏 陈皮 茯苓 苍术 川朴 甘草 实痞 脘腹痞塞不舒, 胸膈满闷 - 痰浊阻滞, 脾失健运, 气机不畅头晕目眩, 身重困倦, 呕恶纳呆, 口淡不渴 - 湿邪困脾, 清阳不升, 胃失和降小便不利 - 湿邪下困膀胱, 气化不利舌苔白厚腻, 脉沉滑 - 湿邪偏重之象 半夏 苍术 ( 藿香 ): 燥湿化痰 ; 陈皮 厚朴 : 理气消胀 ; 茯苓 甘草 : 健脾和胃 诸药合用, 具有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 消除痞满之效 痞满 湿热阻胃 脘腹痞闷, 或嘈杂不舒, 恶心呕吐, 口干不欲饮, 口苦纳少,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泻 : 大黄 黄芩 黄连连 : 黄连 厚朴 石菖蒲 制半夏 芦根 栀子 香豉 肝胃不和 脘腹痞闷, 或嘈杂不舒 - 湿热内蕴, 困阻脾胃, 气机不利恶心呕吐, 口干不欲饮, 口苦 - 湿热中阻, 气机不利, 升降失司纳少 - 脾为湿困, 纳运失职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 湿热壅盛之象 脘腹痞闷, 胸胁胀满, 心烦易怒, 善长太息, 呕恶嗳气, 或吐苦水, 大便不爽,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弦 肝气犯胃胃气郁滞 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泻 : 大黄 : 泻热散痞, 和胃开结黄芩 黄连 : 清中 上焦湿热 连 : 黄连 栀子 : 清泻三焦湿热芦根 : 清热和胃, 止呕除烦厚朴 制半夏 : 燥湿醒脾和胃菖蒲 豆豉 : 芳化湿浊 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越 : 香附 川芎 苍术 神曲 山栀 ; 枳 : 枳实 白术 菏叶 脘腹痞闷, 呕恶嗳气 - 肝气犯胃, 胃气郁滞, 失于和降胸胁胀满, 心烦易怒, 善太息 - 肝气郁结, 气机不舒呕吐苦水 - 胆胃不和, 气逆于上大便不爽 - 肠胃不和, 气机郁滞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弦 - 肝气郁滞之象 越 : 香附 川芎 : 疏肝散结, 行气活血苍术 神曲 : 燥湿健脾, 消食化滞栀子 : 泻火解郁 枳 : 枳实 : 行气消痞白术 : 健脾益胃荷叶 : 升养胃气 44

脾胃虚弱 脘腹满闷, 时轻时重, 喜温喜按, 纳呆便溏, 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弱 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司 健脾补气升清降浊 补中益气汤加减 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虚痞 胃阴不足 脘腹满闷, 时轻时重 - 脾胃虚弱, 健运失职, 升降失常喜温喜按, 纳呆便溏 - 脾胃虚寒, 运化失司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 - 脾胃气虚, 形神失养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 - 脾胃虚弱之象 脘腹痞闷, 嘈杂, 饥不欲食, 恶心嗳气, 口燥咽干, 大便秘结, 舌红少苔, 脉细数 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司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黄芪 党参 白术 炙甘草 : 益气健脾, 鼓舞脾胃清阳之气 ; 柴胡 升麻 : 升举清阳 ; 当归 : 养血和营 ; 陈皮 : 理气消痞 本方具有健脾益气, 升举清阳, 消除虚痞之效 益胃汤加减麦冬 生地 ; 沙参 玉竹 ; 冰糖 脘腹痞闷, 嘈杂, 饥不欲食, 恶心嗳气 - 胃阴亏虚, 胃失濡养, 和降失司口燥咽干, 大便秘结 - 阴虚津枯, 津液不能濡润舌红少苔, 脉细数 - 阴虚之象 沙参 麦冬 玉竹 生地 冰糖 : 滋阴养胃 ; ( 香橼 : 疏肝理脾, 消除痞满 ) 诸药合用, 具有滋养胃阴, 消除痞满之效 定义 :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 胸膈胀满, 触之无形, 按之柔软, 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 心下痞等 心下痞即胃脘部 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 又可称胃痞 凡有邪有滞而痞者, 实痞也, 无物无滞而痞者, 虚痞也 有胀有痛而满者, 实满也 ; 无胀无痛而满者, 虚满也 实痞实满者, 可消可散, 虚痞虚满者, 非大加温补不可 这种虚实辨证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病因 : 外邪犯胃,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 肝气郁滞, 或忧思伤脾病位 : 主要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 : 中焦气机不利, 脾胃升降失职辩证 : 辨虚实 实证多由外感, 食积, 痰湿, 气滞等所致 虚证则属脾胃虚弱, 有气虚, 阴虚之别 治则 : 调理脾胃升降, 行气除痞消满 45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方剂组成 外邪犯胃 突然呕吐, 胸脘满闷, 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 舌苔白腻, 脉濡缓 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 ; 半夏曲 陈皮 白术 茯苓 ; 紫苏 白芷 厚朴 大腹皮 桔梗 生姜, 大枣 ; 甘草 呕吐 实证 食滞内停 痰饮内阻 突然呕吐 - 外邪犯胃, 扰动胃腑, 浊气上逆胸脘满闷 - 湿阻中焦, 气机不利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 - 邪束肌表, 卫阳被郁舌苔白腻, 脉濡缓 - 湿浊内阻 呕吐酸腐, 脘腹胀满, 嗳气厌食, 大便或溏或结, 舌苔厚腻, 脉滑实 呕吐酸腐 - 食滞内阻, 浊气上逆脘腹胀满, 嗳气厌食 - 脾失健运, 气机受阻大便或溏或结 - 食滞于中, 升降失常, 传导失司苔厚腻, 脉滑实 - 食滞内停之象呕吐清水痰涎, 脘闷不食, 头眩心悸, 舌苔白腻, 脉滑 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 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藿香 苏叶 白芷 桔梗 : 芳香化浊, 散寒疏表 ; 大腹皮 厚朴 : 理气除满 ; 陈皮 半夏 : 和胃降逆止呕 ; 白术 茯苓 : 化湿健脾 ; 生姜 : 和胃止呕 ; 大枣 甘草 : 健脾和胃 诸药合用, 具有芳香化湿, 散寒解表, 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保和丸加减山楂 ; 神曲 莱菔子 ; 半夏 陈皮 茯苓 连翘 山楂 神曲 莱菔子 : 消食和胃 ; 陈皮 茯苓 半夏 : 理气降逆止呕 ; 连翘 : 清热散结 诸药合用, 具有消食导滞, 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小半夏汤合苓桂小 : 半夏 ; 生姜术甘汤苓 : 茯苓 ; 桂枝 ; 白术 ; 炙甘草 肝气犯胃 呕吐清水痰涎, 脘闷不食 - 脾不运化, 痰饮内停, 胃气上逆头眩 - 水饮上犯, 清阳之气不展心悸 - 水饮凌心呕而肠鸣有声 - 痰饮停胃, 气机升降失常苔白腻, 脉滑 - 痰饮停留之象 呕吐吞酸, 嗳气频繁, 胸胁胀痛, 舌质红, 苔薄腻, 脉弦 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小 : 半夏 : 化痰饮和胃止呕生姜 : 温胃散寒止呕 苓 :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 健脾化湿桂枝 : 温化痰饮四七汤加减苏叶, 制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大枣 呕吐吞酸, 嗳气频繁 - 肝气不舒, 横逆犯胃, 胃气失于通降胸肋满闷, 可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 - 肝郁气滞, 胆失疏泄, 胃失和降舌质红, 苔薄腻, 脉弦 - 肝气郁滞, 肝胃不和之象 苏叶 厚朴 : 理气宽中 ; 茯苓 半夏 生姜 大枣 : 和胃降逆止呕 诸药合用, 具有理气宽中 ; 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