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是 轉障之祕術, 淨土之洪因, 故沈吟嗟味流通宋國 8 藥王藥上觀 即是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T.20, no. 1161), 現收錄於大正藏密教部經典 此二經於劉宋時代, 被以認定具有 轉障秘術 而宏傳, 值得深思研究 後代僅僅熟知 觀經 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顯教經典, 甚少提及具有密法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經是 轉障之祕術, 淨土之洪因, 故沈吟嗟味流通宋國 8 藥王藥上觀 即是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T.20, no. 1161), 現收錄於大正藏密教部經典 此二經於劉宋時代, 被以認定具有 轉障秘術 而宏傳, 值得深思研究 後代僅僅熟知 觀經 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顯教經典, 甚少提及具有密法"

Transcription

1 探究 觀無量壽佛經 觀想法門 與密續佛教之相關性一 問題意識本文基於學界近年對 觀想 (Visualization) 的熱議和新視角, 重新探索淨土佛教 (Pure Land Buddhism)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的 觀想法門 與密續佛教 (Tantric Buddhism) 之間相關性 觀無量壽佛經 ( 以下簡稱 觀經 ) 在敦煌石窟 中國 日本等寺院曾被繪製成淨土圖 經變圖, 或稱淨土變相圖等 日本奈良當麻寺天平寶字七年 (763) 2 曾以 觀經 為內容製作出的 當麻曼荼 ( 陀 ) 羅 (Taima Mandala) 3, 聞名於世 曼荼羅 ( 壇城 maṇḍala), 無疑可視為密續佛教的重要特徵, 但 觀經 在佛教史上未曾被判屬為密教部經典, 現存藏文大藏經 甘珠爾 也未見收錄 觀經 何以發展出相似密教的曼荼羅以供修持觀想, 此點是引發本文研究興趣的前脈絡之一 美國 Robert H. Sharf 論漢傳密教 (On Chinese Esoteric Buddhism) 4, 概括了六部 觀經 5 (discernment sūtras) 具有密教的元素和靈驗特徵, 其中包含 觀無量壽佛經 : 觀經 不僅詳細記載了涉及神像 密咒 觀想及其他常與密教關聯在一起的元素的祈禱步驟, 更允諾它們在斷滅最難根除的惡業 治療疾病與趨避災難等方面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這一允諾又通常是與密教相聯繫的 6 陳兵教授更進一步指出, 觀無量壽經所示十六觀法, 全符密法事項, 具道場觀 本尊觀等, 其入手之日想觀, 與密乘彌陀法的 紅玻璃密法, 可謂同出一轍 7 高僧傳 對畺良耶舍的記載, 也曾提到 藥王藥上觀 及 無量壽觀 此二 1 收錄於 大正新脩大藏經 ( 以下稱 大正藏 ) 第十二冊寶積部, 經號 365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常簡稱為 觀無量壽佛經 或 觀經 ; 觀經 則指六部 觀經, 見下註 5 2 此為可能年代, 依據百橋明穗 (Akio Donohashi) 言, 甚難證明實際的製作地點與年代, 參 日本的阿彌陀淨土圖與敦煌的淨土變 南藝學報 2 期 ( 2011 年 6 月 ), 頁 當麻曼荼羅 (Taima Mandala), 日本又稱 綴織当麻曼荼羅図 曼荼羅 (maṇḍala), 中文或稱壇城 4 張淩暉譯, 收錄於 何謂密教? 關於密教的定義 修習 符號和歷史的詮釋與爭論 一書, 沈衛榮主編,( 北京 : 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 年 ), 頁 觀經 包含:(1) 觀佛三昧海經 (T.643)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劉宋畺良耶舍譯 (T.365) (3)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T.277), 劉宋元嘉年曇無蜜多 (4)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T.452) 劉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5) 觀虛空藏菩薩經 (T.409), 劉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6)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T.1161), 劉宋畺良耶舍譯, 密教經典 6 如註 4, 頁 陳兵, 淨土經論 念佛訣要 ( 西安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 年 ), 頁 177 1

2 經是 轉障之祕術, 淨土之洪因, 故沈吟嗟味流通宋國 8 藥王藥上觀 即是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T.20, no. 1161), 現收錄於大正藏密教部經典 此二經於劉宋時代, 被以認定具有 轉障秘術 而宏傳, 值得深思研究 後代僅僅熟知 觀經 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顯教經典, 甚少提及具有密法 秘術特點 松長有慶曾概述觀想就是密教的特點之一, 月輪觀更是東密行者初步修行觀想的重要階段 就此觀點來看, 觀經 可否也歸屬密續佛教, 值得再度討論 以上即是引發筆者意欲重新爬梳 觀經 整體的文獻義理, 並希冀就觀修的思想理論和方法, 釐清其與密續佛教之間的相關性部份 觀經 未被收錄在 甘珠爾, 其起源地, 一如密續佛教的起源和定義, 學界爭論百年不休 9 佛教的觀修方法, 多仰賴有實修經驗之師父指引 薪傳, 本文參考佛教史上第一位註解 觀經 的藏傳佛教論師索達吉堪布的專著, 佐以現代學界對密續觀想的定義和相關說明, 以初步對比 釐清密續佛教之觀想與 觀經 之間的相關性或殊異處 二 學界研究成果概略觀看 觀想 觀修是東西方哲學之樞要, 各宗教家或思想家多以觀看為甚深 10 的生命開展之道, 如 : 老子 首章即提到以 觀 洞悉有無之道 ; 現象學家胡賽爾以本質直觀 (ideation or eidetic intuition) 透析事物真相 佛教研究中, 對此議題甚有啟發者, 如 : 蔡耀明發表過 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介面, 闡明大乘佛教 能斷金剛經 空性的 非陷落式 觀看足以成為修行者的生命出路 成佛依據 11 David L. McMahan 空之視覺景象 (Empty Vision) 12 一書, 尚提及大乘佛教的觀想 (visualizaing in contemplation) 思想, 足以讓當代視覺哲學借鏡 13 觀經 的註解, 自劉宋時代漢譯 ( ) 以來, 流傳至中日韓等亞洲各地, 歷代祖師論述至少達百家以上, 部分已逸失, 現存主要可參考 大正藏 經疏部 37 冊, 經號第 ; 日本部分可參考 大日本全書 日本的現代研究汗牛充棟, 需另專文介紹, 以下初步概覽歐美成果 8 T.50, no. 2059, p. 343c 9 關於 密教 的適切定義, 是近兩百年學界熱門的討論問題, 參考沈衛榮 關於密教的定義 歷史建構和象徵意義的詮釋與爭論 - 對晚近西方密教研究中幾篇重要論文的評述,( 北京 : 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 年 ), 頁 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 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11 蔡耀明, 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 以 大般若經. 第九會. 能斷金剛分 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 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 ( 臺北 : 文津出版社,2012 年 ), 頁 David L. McMahan, Empty Vision Metaphor and Visionary Imagery in Mahāyāna Buddhism. Routledge Curzon, ). 作者探討了大乘佛教以前的視覺性修行文本 大乘佛教般若經的視覺和空觀的關聯, 一直到密續佛教的視覺性修練, 並與西方視覺性哲學對話 13 McMahan 所討論的有 : 法國現象學家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德國哲學家 Hans Jonas ( ), David Chidester 專長比較宗教學等 梅洛龐蒂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Maurice Merleau-Ponty,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ed. by Claude Lefort ; trans. by Alphonso Lingi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3 Alexander Coburn Soper 於其 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文獻證據 (1959) 14 最早從藝術圖像學角度粗略介紹 觀經 和阿彌陀佛 觀音 大勢至菩薩等形象 Stephan Beyer 在 1997 年發表過一篇 大乘佛教的觀法 ( 視覺 ) 追求紀要 (Notes on the vision quest in early Mahāyāna) 15, 後來發表論述 密續 ( 佛教 ) 前的觀想 (Visualization Before Tantra) 16, 從藏傳佛教的明觀 (gsal-snang གསལ ང ;Eidetic visualization;vivid appearance) 談及密續高度觀修者, 足以令觀想之像真實化現為明晰 立體的本尊或幻化身, 其略為考察釐清 密續之前 17 鳩摩羅什禪觀經典 般舟三昧經 觀無量壽經 等與觀想有關之經典 山部能宜 (Nobuyoshi Yamabe) 觀佛三昧海經之觀佛研究 : 從中亞地區中國和印度文化所混合影響呈現的第五世紀偽經 (The Sūtra on the Ocean-Like Samādhi of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Buddha: The Interfusion of the Chinese and Indian Cultures in Central Asia as Reflected in a Fifth Century Apocryphal Sūtra), 18 以 觀佛三昧海經 為主, 研究相關六部 禪觀經典 19 另外, 藤田宏達對 觀經的文獻起源研究 被收入在 Robert E. Buswell 所編之 中國佛教疑偽經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20 一書, 此書影響不小, 如 Cuong T. Mai 等論文多延此脈落重新檢視 觀經 Cuong T. Mai Visualization Apocrypha and the Making of Buddhist Deity Cul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ults of Amitābha, Maitreya, and Samantabhadra., 考察中古初期中國之 觀經 等形成的阿彌陀佛 彌勒菩薩 普賢菩薩信仰, 就 觀字 提出其可能引發各歧異性詮釋 並認為中國接受此類經典的需求大於考察來源, 因字義模稜兩可, 讓後代諸家藉此發揮賦予新義 Paul Williams 大乘佛教: 教義之基礎, 第十章 信仰和虔誠 : 多佛多菩薩的信仰 也概略地介紹了阿彌陀佛的淨土三經和中國淨土信仰 21 Eric Matthew Greene 博論 中國佛教中古初期的禪定 懺悔 觀修經驗研究 22 第二章介紹 禪觀經典 包括 觀無量壽佛經 等, 第三章主要探討佛教的視覺和視覺化思想 Greene2016 年也發表了相關論文 視覺和觀想 : 第五世紀的中 14 Alexander Coburn Soper III ( ) 著有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rtibus Asiae Supplementum 19. Ascona, Switzerland Artibus Asiae, 研究中國早期佛教, 特別是中亞和印度的影響, 特別從五部觀經 ( 觀無量壽佛經 觀佛三昧海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 等圖像學 (Iconography) 角度研究 15 Stephan Beyer, Notes on the vision quest in early Mahāyāna. In L. Lancaster (ed.). Prajñāpāramitā and related systems Studies in honor of Edward Conze. Berkeley, CA Berkeley Buddhist Studies Series http// 發表日期 :Jan 20th, 2014) 17 因為密續的起源 18 Nobuyoshi Yamabe, The Sūtra on the Ocean-Like Samādhi of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Buddha The Interfusion of the Chinese and Indian Cultures in Central Asia as Reflected in a Fifth Century Apocryphal Sūtra.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Cuong T. Mai, Visualization Apocrypha and the Making of Buddhist Deity Cul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ults of Amitābha, Maitreya, and Samantabhadr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藤田宏達 (Fujita Kōtatsu). The Textual Origins of the Kuan Wu-Liang-Shou Ching A Canonical Scripture of Pure Land Buddhism. Kenneth K. Tanaka(tr.). In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Robert E. Buswell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pp Paul Williams,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pp NY. Routledge, Eric Matthew Greene, Meditation, repentance, and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4 國和 19 世紀的實驗心理學 23 Kenneth K. Tanaka 研究隋代淨影寺慧遠 觀無量壽經義疏 24, 而 Julian F. Pas 研究善導的 觀無量壽佛經疏 ( 又稱觀經四帖疏 ;T1753) 25, 兩者皆有出版, 前 者尚有中文版 26 觀經 的最初集結地, 學界爭議多年, 有以下諸說 ; 印度撰述說 27 中亞說 28 中國撰述說 29 階段說 編輯說 會通說等 30 ; 末木文美士 31 香川孝雄 32 藤田宏達 33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Jonathan A. Silk 34 等, 都對其起源 23 Eric Matthew Greene,"Visions and Visualizations In Fif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and Nineteenth-Centu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istory of Religions 55.3 (2016) 隋代慧遠 ( ); 一生住在淨影寺, 後世尊稱淨影法師, 或 淨影寺慧遠 十三歲隨沙門僧思出家 16 歲隨湛律師赴鄴都, 博覽大小乘經典,20 歲從法上受具足戒, 從大隱習四分律 ; 著 有大乘義章 十地經論義記 華嚴經疏 大般涅槃經義記 法華經疏 維摩經義記 勝鬘經義記 無量壽經義疏等 25 唐代善導 ( ), 後世尊為蓮宗三祖, 俗姓朱 隨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誦 法華 等, 習十六觀 貞觀 15 年 (641), 謁見道綽, 修學方等懺法 在長安光明寺, 傳淨土法門 曾與金剛法師論說念佛之勝劣 高宗時, 洛陽龍門造立大盧舍那佛像時, 任檢校之職 永隆二年示寂 著觀無量 壽佛經疏 (T.1753)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T.1959)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T.1979) 往生禮讚偈 (T.1980)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T.1981) 26 Kenneth K. Tanaka,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Ching-ying Hui-yuan's Commentary on the Visualization Sutra. SUNY Press, 肯尼斯 K 田中 (Kenneth K.Tanaka) 著 ; 冯焕珍 宋婕譯, 中囯净土思想的黎明净影慧远的- 观经义疏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 頁 Julian F. Pas, Visions of Sukhavati Shan-Tao s Commentary on the Kuan Wu-Liang Shou-Fo Ching.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Julian F. Pas, (1974). Shan-Tao s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ditative vision of Buddha Amitāyus. History of Religions, 14(2), 代表學者 : 早島鏡正, 浄土教の清浄業処観について 一文收入於 干潟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 ( 日本福岡 : 干潟博士古稀記念会出版,1964 年 ), 頁 代表學者 : 春日井真也, 観無量寿仏経に於ける諸問題 仏教文化研究 通号 3(1953 年 11 月 ), 頁 現今所說的中亞 (Central Asia), 約同古代西域區域, 按西方學者的說法, 狹義上指亞洲中部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土庫曼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等地 廣義上, 包括阿富汗 伊朗東部的呼羅珊地區 巴基斯坦北部 蒙古 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亞南部等地 但此處所講的是與佛教傳播密切相關之地區, 參考 : 李四龍, 歐美佛教史- 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 第五章 中亞傳統, 頁 代表學者 : 月輪賢隆 (Tsukinowa Kenryū, ), 論文 仏典之始終一一仏在世の経典と支那製作の経典特に六觀経に就いて一 收入於 仏典の批判的研究,( 京都 : 百華苑,1971) 色井秀譲, 観仏三昧海経と観無量寿経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通号 25(1965 年 1 月 ), 頁 山田明爾, 観経攷- 無量寿仏と阿弥陀仏 龍谷大学論集 通号 408(1976 年 4 月 ), 頁 聖凱, 晉唐彌陀淨土的思想與信仰,(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中心,2010 年 ), 頁? 31 末木文美士, 專文討論者有 : 1 末木文美士, Some Problems of the Kuan-wu-liang-shou-ching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通号 61 (1982 年 12 月 ), 頁 末木文美士, 観無量寿経 の諸本について 東洋文化 通号 66(1986 年 2 月 ), 頁 末木文美士, 観無量寿経 研究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 通号 101(1986 年 11 月 ), 頁 末木文美士, 観無量寿経一觀仏と往生 收入於 浄土仏教の思想: 第 2 卷,( 東京 : 講談社, 1992 年 ), 頁 香川孝雄, 観無量寿経 の成立問題試考 浄土教の総合的研究/ 仏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別冊 ( 京都 : 仏教大学総合研究所,1999 年 ), 頁 Fujita Kōtatsu ( 藤田宏達 ). The Textual Origins of the Kuan Wu-Liang-Shou Ching: A Canonical Scripture of Pure Land Buddhism. Translated by Kenneth K. Tanaka. In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Robert E. Buswell Jr.(ed.), pp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i Press, 藤田宏達, 観無 4

5 和四 五世紀流傳有相關探討, 近年仍有後續研究 35 如此, 觀經 是否與佛教密續化發展如何密切發展相關, 仍值得深入考究 另就 心理分析 之研究進路, 瑞士心理學榮格 (Carl G. Jung; ), 逐一剖析 觀經 十六觀, 更試圖闡發其觀日 觀水等所觀物的象徵意義和意識 作用, 亦闡釋其第八觀 法界身 入一切心想中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等關鍵思想 ; 榮格以為, 此為一種積極想像 (positive thinking), 所謂的佛陀即是冥想者自 身 36 初略而言, 持此類論點者, 中國淨土佛教中不乏其人, 特別是禪淨合一之傳統 榮格只是初步地理解觀經, 未認知佛教專業的禪修技術築基在高度 長久實 修深厚的禪修技術之上, 非一種單純的想像創造或自我催眠 湯浅泰雄的 浄土の瞑想の心理学 收錄於 極楽の世界 ( 頁 15-38) 蔡昌雄亦從自我意識轉化的 角度撰注 彌陀淨土法門的解脫之道 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的定善觀論自我轉化的修證 一文 37 尚有從比較宗教的研究脈絡者, 如 Halvor Eifring 於 東亞靜坐的傳統 對佛教觀法有一綜合整體的說法 : 量寿経 の撰述問題再説 收入於塚本啓祥教授還暦記念論文集刊行之 知の邂逅 仏教と科学 : 塚本啓祥教授還暦記念論文集 ( 日本東京 : 会佼成出版社,1993 年 ) 頁 藤田宏達, 浄 土経典研究の現状と課題, 龍谷大学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 通号 43(2004 年 11 月 ), 頁 藤田宏達, 浄土三部経の研究 ( 岩波書店, 再版 ) 34 Jonathan A. Silk 平行比較考察 觀經 序分阿闍世王 (Ajātaśatru) 和其父瓶婆娑羅王 (Bimbisāra) 的故事, 此故事在 大般涅槃經 (T.374 和 T.375) 版本, 和梵文 根本説一切有部律 (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 以及耆那教白衣派 (Śvetā mbara) 的文獻裡, 都可以發現類似的故事片段, 作者傾向 觀經 其集成不單只是中亞 中國, 還需考察印度等複雜集結得源流與歷史 Jonathan A. Silk,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uan wuliangshoufo-jing: Some Buddhist and Jaina parallels to its narrative frame."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25.2 (1997): 日譯 :Jonathan A. Silk( 著 ), 平岡聡 ( 譯 ), 観無量寿経 の成立に関する問題 世界文化と仏教: 山田明爾教授還暦記念論文集 ( 京都 : 永田文昌堂,2000 年 ), 頁 Jonathan A. Silk,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uan wuliangshoufo-jing: Some Buddhist and Jaina parallels to its narrative frame."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25.2 (1997): 相關研究 :Michael Radich, How Ajaatasatru Was Reformed: The Domestication of 'Ajase' and Stories in Buddhist History, Studa Philologica Buddhica, Monograph series XXVII,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Tokyo, Japan., 呉娟 The Story of the Previous Life of Ajātaśatru/Kūṇika in Buddhist and Śvetāmbara Jain Texts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通号 133(2014 年 3 月 ) 頁 呉娟, Stories of King Bimbisāra and His Son Ajātaśatru in the Cīvaravastu of the Mūlasarvāstivāda- vinaya and Some Śvetāmbara Jaina Texts, インド哲学仏教学研究 通号 21(2014 年 3 月 ) 頁 其他學者: 西川利文之 観無量寿経 の構成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 仏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 通号 7(2000 年 3 月 ) 頁 高橋審也(Takahashi Shin'ya), 観無量寿経の成立地について 宗教的真理と現代 : 雲藤義道先生喜寿記念論文集 ( 東京 : 教育新潮社,1993 年 ), 頁 此議題近年相關文章 :Cuong T. Mai, Visualization apocrypha and the making of Buddhist deity cul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ults of Amitābha, Maitreya, and Samantabhadra. Indiana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Eric Matthew Greene, Meditation, Repentance, and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Greene, Eric M. "Visions and Visualizations: In Fif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and Nineteenth-Centu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istory of Religions 55.3 (2016): 參考 : 榮格, 楊儒賓譯, 東洋冥想的心理學- 從易經到禪,( 臺北 : 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年 ) 37 蔡昌雄, 彌陀淨土法門的解脫之道 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的定善觀論自我轉化的修證 紀念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圆寂 1210 周年暨淨土文化論壇 http//lads2.nhu.edu.tw/people/writing_seminar.php?sn=102 5

6 佛教 ( 非指密宗體系 ) 和道教對 觀 一詞的使用存在基本的差異 前者的 觀 是指靜坐時的觀照或注意, 無涉及任何感官 ; 然而, 後者的 觀 ( 尤其在道教的內丹修煉發展起來之前 ), 則是指具體的視覺, 反而比較近似 視 窺 或 看 等字眼 因此雖然佛教和道教都把自己的靜坐修習稱之為 內觀, 但佛教靜坐所稱的 內觀 是指靜坐時把注意焦點放在身體 呼吸或心靈的自然流動, 與視覺上的看完全無關 ; 而道教所稱 內觀 則是與影像有關 ( 也稱之為內視 ) 這種與影像有關的靜坐方式在佛教也有, 常稱之為 觀想 或更具體些, 稱之為 觀像 但在與道教相較下, 此一方式在佛教靜坐傳統上比較不具重要性, 主要出現於有崇奉傾向的淨土宗 38 Eifring 所提到的佛教之觀想和觀像傳統, 即是源自淨土宗的根本經典 觀經 很明顯 觀經 初觀日想觀就以觀日為 視覺性的觀看 修煉, 非如其所說只有內視經驗 可見, 學界對於觀經仍存在殊異的見解 本文原應就密續佛教的初期觀修法門, 提出大量的經文以比對釐清, 但限於投稿篇幅二萬字, 仍錨定於 觀經 為研究主軸, 並參考史上第一本藏傳佛教論書師的觀經注疏來申論之 至於 觀經 與密續佛教起源之錯綜複雜的歷史或交涉, 或其餘諸多中外研究深論觀想是密續佛教的特徵, 在此無法完整說明, 諸多松長有慶論 密教的觀想方法 39 Alexander Berzin 在其 Berzin 佛學資料庫中介紹了 密續的觀修 (Visualization Practice in Tantra) 40 劉俊哲於 藏傳佛教哲學思想研究 41 提及密教的特徵就是修觀等等, 期待後續完整研究補足之 三 觀經 之義理思想源流 觀經 歷來被視為阿彌陀佛信仰之 淨土經典, 未被判屬為密續佛教經典, 以下先介紹學界曾對 觀經 的思想判定 (classification) 1. 判屬於 觀經系列 望月信亨於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 最早將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與 觀佛三昧海經 等視為 觀經 系列之一 除了經題為以觀字為首, 經文中常出現 如是觀者名為正觀, 若異觀者名為邪觀 等對於觀修方法的正 邪判定 42 藤田宏達 38 楊儒賓 馬淵昌也 艾皓德 (Halvor Eifring) 合編, 東亞靜坐的傳統,( 臺北 :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 ), 頁 松長有慶, 東方智慧的崛起- 密教, 吳守鋼譯,( 臺北大千出版社,2008 年 ), 頁 亞力山大. 伯津 (Alexander Berzin), 哈佛大學畢業, 精通藏文 梵文 中文, 創辦 伯津資料庫 (The Berzin Archives), 至今上千萬人瀏覽, 流通超過 150 多萬項文字語音佛學資訊 此資料庫, 提供了廣泛的佛學相關詞彙, 以及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資料 網址 http//studybuddhism.com/en/advanced-studies/vajrayana/tantra-advanced/visualization-practice-in-tantra 41 劉俊哲, 藏傳佛教哲學思想研究,( 北京 : 民族出版社,2013 年 ), 頁 提到藏密的特色就是修 觀 42 望月信亨,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 臺北 : 嚴寬祜基金會,2003 年 ), 頁 126 6

7 也認為 觀無量壽佛經 屬於五部 觀行 經典 43 印順法師提及, 西元四 五世紀, 出現了一系列的大乘 念佛菩薩的觀法, 觀無量壽佛經 即是屬於此類以 念佛菩薩的 觀經 系列, 印順多列出了西晉聶道真 ( ) 所譯的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44 譯者望月信亨印順法師藤田宏達 末木文美士 1. 劉宋畺良耶舍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 2. 劉宋畺良耶舍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劉宋曇摩蜜多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4. 劉宋曇摩蜜多觀虛空藏菩薩經觀虛空藏菩薩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5. 劉宋沮渠京聲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6. 劉宋沮渠京聲觀世音觀經觀世音觀經 7. 西晉聶道真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8. 東晉佛陀跋陀羅觀佛三昧海經觀佛三昧海經 慧遠 觀無量壽經義疏 判 觀經 以 觀佛三昧為宗 46 ; 善導判定除了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47 釋道昱於 隋唐初期禪觀對西方淨土法門的 影響 ( 上 ) 一文中闡釋到慧遠的判法是延續自南北朝盛行的 禪觀思想 48 禪觀 和 觀佛三昧 或禪經典和三昧經典實有所不同, 末木文美士曾更精確地闡明過, 49 但肯定的是 觀經 第八 九觀呈現佛像 - 生身 - 法身 - 十方諸佛的展開之修行典型和 思惟略要法 所述相似, 觀佛三昧受到禪觀法的影響很大 藤田宏達, 原始淨土的思想, 頁 釋印順, 華雨集 第二冊第三節念佛菩薩的觀法,ttp//yinshun-edu.org.tw/en/book/export/html/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收入大正藏密教部經典 CBETA, T20, no 第三須知經之宗趣, 諸經所辨宗趣各異, 如涅槃經涅槃為宗,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 大品經等以慧為宗, 華嚴法華無量義等三昧為宗, 大集經等陀羅尼為宗, 如是非一, 此經觀佛三昧為宗 (T37, no. 1749, p. 173, a13-18) 47 觀無量壽佛經疏 : 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 維摩經 以不思議解脫為宗 如 大品經 以空慧為宗 此例非一, 今此 觀經 即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 : 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 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 今此 觀經 菩薩藏收, 頓教攝 (T37, no. 1753, p. 247, a16-22) 48 這些禪觀經典例如, 鳩摩羅什譯出的 禪秘要法經 坐禪三昧經 禪法要解經 思惟要略經 ; 曇摩蜜多 五門禪要法經 ; 佛陀跋陀羅翻譯 達摩多羅禪經 ; 劉宋沮渠京聲譯出 治禪病秘要經 慧遠則延續南北朝 禪觀 的思想而認為觀經是依 觀佛三昧 為宗, 智顗則依 心觀為宗, 實相為體 來解釋, 吉藏更以 不二為體, 因果為宗 來詮釋 除此之外, 唐朝的法聰 法常 惠感 湛然 懷感 等還有多人對觀經都有註解 不論 觀無量壽經 是否是宋元嘉年間來華的畺良耶舍所譯的, 它流傳於禪觀思想濃厚的南北朝時代, 其思想則淵源於 觀佛三昧 參考 : 釋道昱, 隋唐初期禪觀對西方淨土法門的影響( 上 ) 普門學報 第 21 期 (2004 年 5 月 ), 頁 第八觀 :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第九觀 : 但當憶想令心明見, 見此事者, 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以見諸佛故, 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 名觀一切佛身, 以觀佛身故, 亦見佛心, 諸佛心者, 大慈悲是 50 末木文美士, 妙傑 妙盛 覺亞譯, 觀佛思想的形成, 普門學報 第 9 期 (2002 年 5 月 ), 頁

8 2. 判屬 觀佛 - 見佛 與 般舟三昧經 密切相關 觀經 提到 見此事者, 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51 陳敏齡 般舟三昧經的阿彌陀佛觀 提及 : 可從兩方面來認識 一是和淨土經典的相關性 般舟經 的見佛說和淨土三部經所強調的見佛往生, 在用語及概念上均顯示許多類似之處 二是在淨土思想的歷史發展過程中, 般舟經 所占地位之重要程度 特別在淨土思想發展的初期, 廬山慧遠的念佛即係依 般舟經 而修, 此外, 天台智者的常行三昧 善導的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 慈愍的 般舟三昧讚 等, 亦無一不是依 般舟經 來闡明淨土的念佛三昧 52 末木文美士在 觀佛思想的形成 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說法, 般舟三昧經 是空 - 般若的思想, 般舟三昧可視為阿彌陀佛和般若思想的結合 53 又認為 觀經 經歷兩重思想的統合, 第一重 阿彌陀佛信仰與般舟三昧, 第二重 從般舟三昧到觀佛三昧 54 般舟三昧 (pratyutpanna-buddha saṃmukhāvasthita samādhi), 漢譯 現在佛悉前立三昧, 即十方諸佛示現在行者面前的三昧, 進入此三昧的方法, 是以阿彌陀佛為對象而集中心念 55 末木認為, 般舟三昧念佛見佛的原型非從阿彌陀佛信仰而來, 而是與修證般若的空觀可體證見佛有關 判定與 華嚴經 相關 觀經 第八 九觀, 除了與 般舟三昧經 的見佛三昧有關, 釋慧嚴等亦舉出, 與 華嚴經 心 佛 眾生三無差別 57 思想一致 : 觀無量壽佛經 中 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及 以觀佛身故, 亦見佛心, 都是在告訴我們, 佛心不在外, 而是我們眾生自己的心, 這也令我們想起前述 般舟三昧經 中說的 心作佛 心自見, 心是佛 及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的 華嚴經 名句, 在此, 華嚴唯心佛陀觀的思想, 如何呈現在彌陀淨土教的信仰領域裏, 已可明白看出 58 末木文美士也提到了此點, 除了般若空性思想, 還有 唯心 的華嚴系思想, 望月信亨,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 臺北 : 嚴寬祜基金會,2003 年 ), 頁 126 原文: 見此事者, 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T12, no. 365, p. 343 b) 52 陳敏齡, 般方三昧經的阿彌陀佛觀 東方宗教研究 舊第一期(1987 年 9 月 ) 頁 4 53 末木文美士, 妙傑 妙盛 覺亞譯, 觀佛思想的形成, 普門學報 第 9 期 (2002 年 5 月 ), 頁 同上註, 頁 同上註, 頁 揭前註, 頁 或末木文美士, 觀無量壽佛經, 淨土佛教の思想 二, 頁 123~ 華嚴經 :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 一切從心轉 (T.9, no.278,p.466a) 58 釋慧嚴, 彌陀淨土信仰對漢儒內心世界的影響 中華佛學學報 第 14 期 ( 2001 年 ), 頁 陳宗元, 善導大師在 觀無量壽經疏 中 佛身 觀的研究-- 從唯識的觀點 圓光佛學學報 第 26 期 (2015 年 12 月 ), 頁 http// 59 末木文美士, 妙傑 妙盛 覺亞譯, 觀佛思想的形成, 普門學報 第 9 期 (2002 年 5 月 ), 頁

9 但筆者以為無須冠上唯心一詞 4. 判定與 如來藏思想 相關日本學者平川彰 水古幸正 香川孝雄等, 都主張淨土內部理論與如來藏思想相當密接 60 印順法師引 觀經 第八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說明此語與 如來藏 契合 在三昧中現起的佛, 不但是相好莊嚴, 光明徹照, 而且是能行動, 能答問 這樣的佛, 出現於自己心中, 瑜伽者終於悟到了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的道理 修習念佛的, 從佛在前立, 進展到佛入自己身心中 這一修驗, 與 如來藏 說相契合 61 印順法師提及, 觀經 從唯心到祕密大乘, 繼而心作佛 心是佛等思想, 與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相契, 但印順認為如來藏受到印度的神我思想影響, 62 此點學界或教界駁異者眾 本文暫不處理, 誠如日本學者所言, 觀經 具有如來藏的思想, 已經是通論 以下就十六觀的觀修方法比較之 四 觀經 的修行思想和方法與密續佛教之初步比較 Sharf 僅從一般對密教的特徵 ( 密咒 觀想 效果 ) 說到 觀經 具有密教元素, 以下透過實際分析 十六觀 試圖析釐出是否有其他密教特徵的思想和實踐 63 法, 特別以藏傳佛教論師索達吉堪布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和相關實修觀想的密教文獻進一步考察 因為 觀無量壽佛經 並無藏文版, 索達吉堪布應該是藏傳佛教第一位宣講並註解出版 觀經 者, 具歷史意義 ( 一 ) 第一觀 : 日想觀 觀經 第一觀日想觀 64, 強調 專心繫念一處, 想於西方, 繫念等於係念, 一切經音義 : 繫念( 古文 繫 繼 二形, 今作 係, 同古帝反 說文 : 係, 結束也 ; 亦連綴不絕也 ) 即言令心安住於清靜的所緣境( 日輪 ), 並令心堅住 專想不移, 心不馳亂, 憶念西方, 西方即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要修練 60 平川彰, 作為如來藏之法藏菩薩 頁 , 水古幸正, 淨土與如來藏 頁 ; 此兩篇收錄於 法印集 17 淨土教思想論,( 臺北嚴寬怙文教基金會,2004 年 ) 香川孝雄, 浄土教と如来蔵思想 仏教論叢 通号 17(1973 年 3 月 ), 頁 3-10 水谷幸正, 浄土教と如来蔵思想 仏教大学大学院研究紀要 通号 8(1980 年 3 月 ), 頁 http// 62 如來藏一詞, 顯然有印度神我的影響, 但也不能說全是外來的, 也還是 大乘佛法 自身的發展 釋印順, 修定 修心與唯心. 秘密乘 ( 臺北 : 正聞出版社,1989 年 ), 頁 索達吉 (Khenpo Sodargye;1962-) 現為當今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中國四川省色達五明佛學院的教授師, 曾受邀至美國哈佛大學 耶魯大學 史丹福大學 德國哥廷根大學 中國大陸清華 北 京大學等世界各大學演講, 當代深具影響力的藏傳佛教論師, 著作等身, 相關資料, 可見英文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enpo_sodargye 64 原文 : 佛告韋提希 : 汝及眾生應當專心, 繫念一處, 想於西方 云何作想? 凡作想者, 一切眾生自非生盲, 有目之徒, 皆見日沒 當起想念, 正坐西向, 諦觀於日, 令心堅住, 專想不移 見日欲沒, 狀如懸鼓 既見日已, 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是為日想, 名曰初觀 作是觀者, 名為正觀 若 他觀者, 名為邪觀 ( T12, no. 365, p. 341c-p. 342a) 9

10 到不管 開目閉目, 皆令明了, 日想觀的初步成就是一心不亂, 而且閉眼時, 還能夠見到日輪明明了了 65 曾赴日修習東密的惟勵法師也曾修煉過 觀經 的日觀說, 認為其為一種光波訓練, 能令身體和意識狀態改變, 消除身心業障, 自在清靜 筆者的修法與過去所行略有改變, 今採立功方式, 雙足打赤腳, 在旭日東昇與夕陽西下時修法, 以啟發整個身體和意識的轉變 觀想日輪 注視太陽, 從散亂心到專注 放鬆 調息, 由空中太陽之光慢慢引到鼻與面門, 再導入內心 此時之日輪, 直徑約有一尺左右, 其光明清清楚楚, 日輪漸漸擴大到二尺 到包圍整個身體充滿光明 ( 能量就是光譜 ), 接著, 日輪再擴大至遍虛空, 是云 廣觀 這樣的修法可以消除修行上的障碍 煩惱與恐懼感, 對治忿怒 嫉妒與貪欲的邪念, 使精神健康, 身心自在, 回返原來清淨的本性 66.( 略 ) 67 此觀作用, 一如善導 惟勵法師等主張, 主要可攝心淨心, 引心入定, 成就觀門, 甚至禪宗門下也以日觀為攝定之前方便 二者, 狀如懸鼓的日輪也象徵光明圓滿, 可去除無明黑暗, 也可藉由觀想光明讓智慧不斷彰顯 從理則或作用來看, 密續佛教當然也有此說 68 日本東密行者常修持如日般的滿月月輪觀, 修到心境一片光明, 讓自性清靜心 - 佛智或菩提智慧顯現, 以作為進道築基功夫 69 自古禪宗 天台宗行者也都融攝此觀, 以觀日為攝心定心方便法門, 或以此疏解觀佛 試進一步而言, 此日想觀和密續佛教唐卡之日輪觀 70, 是否都是淨土世界的日輪? 從 觀經 上下文看, 佛陀教韋提希的觀法, 是觀西方極樂世界之法, 似 65 釋惟勵 ( ), 民國 49 年十方大覺寺剃度, 師事懺雲法師 靈源老和尚 道源法師等 民國 年, 至日本高野山學習真言宗 幸心方 與 中院 ( 中院即南山八葉之中心, 即今龍光院 ) 屏東縣高樹鄉建立道場, 即 不動寺, 以不動明王為本尊, 顯密兼弘 著有 密教概論 - 研究密教思想與內容之入門書 不動明王信仰 菩提心論註疏 一字禪 - 阿字觀 發菩提心論 等 66 釋惟勵, 真言密教之密契經驗 輔仁宗教研究 第 16 期 (2007 年冬 ), 頁 摘錄相關說明 : 開發頂輪 ( 百會 ) 眉間輪等查克拉(cakra) 潛能, 可幫助人從人生痛苦的煩惱 ( 生 老 病 死 ), 乃至身心不協調或業障疾病中得到釋放 因為太陽能量或沖水的力量直接了當, 有助身心的協調, 並且由於供給生命能量, 使身心充電飽滿, 容易激活 心 的無限能力 各種心理壓力引發的身心障礙 ( 業障疾病 ) 與生理疾病, 透過 陽光能量, 增強記憶力和精神力量, 進而開啟智慧 --- 智即知, 是靜態的, 可止散亂心 ; 慧是動態的, 能判斷事物差別之妙用 ; 即 止觀雙運 之妙用.. 眼睛是太陽能量進入的窗口, 含藏多項潛能 ( 肉眼 天眼 慧眼 法眼 佛眼 ) 而眼睛就是大腦最完整的啟動電源的插頭 大腦接收陽光, 不僅提昇神經元再生, 減緩老化過程, 並活化元氣精力, 且身心充滿太陽能量後, 自會降低食慾, 穩定意識, 進而發揮真實潛能 透過日輪觀 ( 太陽能量 ) 的實修, 有助延長瑜伽 ( 相應 ) 和沈思 ( 坐禪 ) 技術 在能量轉化過程中, 可能間接激發松果體的主要功能 吾人若能運用太陽光的能量, 與身心查克拉的光, 可消除修行上的障碍, 在改變虛妄心方面, 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且在心靈上, 也將會更進一步開發無限的潛能 ( 從肉眼開發至心眼 ) 經典上說 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 即是此意 透過太陽能開始看見無限的精神光明, 從有限的現實, 變現無限的愛與慈悲 肉眼是太陽能量進入人腦之門, 是心靈的窗子 68 參考化育網站 : 阿彌陀佛法門實修教授問答, 創古仁波切回答問題 : 坐在蓮花月墊上, 佛陀坐在月墊上和日輪上有何不同, 有何分別? 仁波切 : 太陽的墊子也好, 或是月亮的墊子也好, 它們是扁扁的舖在上面 月亮的墊子它代表清涼, 非常的清涼 ; 太陽代表溫暖 那是什麼意思呢? 月亮的墊子代表清涼, 它能夠消除一切眾生的苦 太陽代表的是溫暖, 是一種智慧的開顯, 智慧它能夠消除各種無明的意思 69 松長有慶, 東方智慧的崛起- 密教 ( 臺北 : 大千出版社,2008 年 ), 頁 單增多杰編著, 唐卡中的西方極樂世界 ( 西安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 頁 15 10

11 乎隱射此極樂世界的日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 如來今者, 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 說清淨業 善哉韋提希! 快問此事 阿難! 汝當受持, 廣為多眾宣說佛語 如來今者, 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 以佛力故, 當得見彼清淨國土, 如執明鏡自見面像 見彼國土極妙樂事, 心歡喜故, 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T12, no.365, p.341c) ( 二 ) 第二觀 : 水觀此經一般簡稱水觀, 但不只觀想水而已, 尚須觀琉璃地 七寶金幢 光明臺 百寶樓閣 樂器樂音 清風法音等等, 換言之, 是一個富含多彩多光 多色 多 根據索達吉, 此觀由水到冰 由冰觀成琉璃, 類似密法中 生起次第 之 變化觀想法, 先觀種子字, 後觀成本尊 72 ( 三 ) 第七觀 : 座觀第七觀, 又稱花座想 73, 佛教中佛菩薩像皆可看到蓮花寶座 此中提到, 欲觀彼佛者, 當起想念, 於七寶地上作蓮花想, 索達吉說, 此觀想無量壽佛的蓮花座, 此觀成就後接著要觀想無量壽佛 此觀想方法, 在密宗方法裡面也有 ; 先觀想蓮花座, 再觀想蓮花座上面的種子字, 後觀想種子字變成本尊 74 ( 四 ) 第八觀 : 像觀第八觀 : 次當想佛 所以者何?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諸佛正遍知海, 從心想生,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 諦觀彼佛 多陀阿伽度 阿羅呵 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 先當想像 第八觀最核心 法界身, 不僅牽涉如來藏思想,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也和華嚴思想一致 法界身 (dharma-dhātu-kāya), 周遍於法界的身體, 亦即佛三身 ( 法 報 化 ) 中之法身 Kāya: 身體 行驅 集合體的概念 ; 梵文複合詞, 表 法之集合體, 或特指 法此一身體, 並非一般肉身的實體概念, 佛法強調由修行佛法所開發出來的集合體 但此處從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眾生心 71 T.37, no. 1749, p. 179, b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 / 講解,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 香港 : 心一堂出版,2015 年 ), 頁 40 生起次第(the generation stage; 藏 kye rim 梵 utpatti-krama) 是密續佛教無上瑜伽部父續法中佛觀的第一階段, 相對於圓滿次第 此法主要藉由觀想力為方法達到修行者的轉變, 觀想對身本尊或者自身本尊 在修行生起次第法時, 要先得到上師的加持灌頂 之後在佛像或曼陀羅唐卡之前靜坐, 觀想本尊的外貌以及曼陀羅壇城 經由觀想本尊及曼荼羅壇城, 生起佛慢, 了解自己與佛陀無異, 進入三摩地之中, 而得到內在證悟 73 T12, no. 365, p. 342c-p. 343 a 74 參考索達吉一書, 頁 寶等複雜的觀想, 經文提出除了得一一作觀之外, 尚須反覆觀想, 恆憶此事 此觀 : 一作水想, 二變水成氷, 三者變氷以為瑠璃, 四觀瑠璃以成大地 71

12 想中, 根據善導解釋, 一般修行者用心作想觀佛時, 佛能夠以無礙知, 入修行者心中 法界者, 有三義 :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 身隨於心, 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 是所化之境, 即眾生界也 言身者, 是能化之身, 即諸佛身也 言入眾生心想中者, 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 佛即以無礙智知, 即能入彼想心中現 但諸行者, 若想念中 若夢定中見佛者, 即成斯義也 (T37, no. 1753, p. 267, a9-18) 法界身 在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 又稱 大日經 ) 增益守護清淨行品 : 願令凡夫所住處, 速捨眾苦所集身, 當得至於無垢處, 安住清淨法界身 75 一行的 大日經疏 對法界身有解說: 諸尊隨現成第三重漫荼羅 爾時弟子都成漫荼羅身, 若更深釋, 即是普門法界身 76 普門法界身, 是指 法華經普門品 中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法界觀 ; 故引申為漫荼羅 (maṇḍala) 身即是法界身 大日經疏 轉字輪漫荼羅行品 : 外漫荼羅, 法界自性加持菩提心發趣者, 作法界自性觀也 ; 法界即是如來之身, 觀自身即同一切佛法界身也, 以此加持住菩提心也 77 法界即是如來之身, 這是密續觀想的方法和理論, 同時觀自身為一切佛的法界身 對法界身, 中國祖師大德各有判定, 有判屬法身佛或報身佛者, 如天台智者 觀無量壽佛經疏 : 法界身者, 報佛法性身也 眾生心淨法身自在, 故言入眾生心想中 78 但善導主張, 此並非為 唯識法身觀 : 或有行者, 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 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 其意甚錯, 絕無少分相似也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 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 有身而可取也 然法身無色, 絕於眼對, 更無類可方, 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又今此觀門等, 唯指方立相, 住心而取境, 總不明無相離念也 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 立相住心尚不能得, 何況離相而求事者 如似無術通人, 居空立舍也 79 陳宗元進一步解釋, 善導認為非唯識宗的最高法身佛, 應是化佛或報佛 80 諸家爭論, 留待深論 但明顯的是其法界身和密續佛教經典所談的修持理論一致 關於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 索達吉則指出, 第八觀的理論和密宗 即身成佛 理論依據相同, 密教的大圓滿法也基於此觀點 此處的道理我曾講過無數次, 我本人對此有深刻的定解 其實這正 75 T18, no. 848, p. 46, c T39, no. 1796, p. 666, b T39, no. 1796, p. 713, a T37, no. 1750, p. 192, b T37, no. 1753, p. 267, b 陳宗元, 善導大師在 觀無量壽經疏 中 佛身 觀的研究-- 從唯識的觀點 圓光佛學學報 第 26 期 (2015 年 12 月 ), 頁 網路電子檔: http// 12

13 是密宗 即身成佛 的理論依據 大圓滿中經常說 : 心性本來就是佛, 認識心性就是見到了普賢王如來 大幻化網 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教證 其實漢傳佛教也有這樣的說法, 比如黃檗禪師曾說 : 汝心是佛, 佛即是心, 心佛不異, 故雲即心是佛, 若離於心別更無佛 現在漢地有些人不承認密宗的即身成佛, 其實這些人應該想一想 : 既然漢傳佛教也認為心就是佛 佛就是心 見到心性就是成佛, 那密宗的即身成佛有什麼不對? 觀經 中說, 心想阿彌陀佛時, 此心就是阿彌陀佛 密宗的說法與此完全相同 我聽過阿秋喇嘛的一個教言, 他說 : 當我們觀想蓮花生大士時, 當時的這個分別念就是蓮花生大士 同樣, 我們的心觀想上師時, 因為上師的智慧沒有不遍之處, 所以當下這顆心就是上師 當我們觀想文殊菩薩時, 當下的這顆心就是文殊菩薩 不僅內心觀想的聖尊, 口中念的咒語也是如此 81 惟勵法師論 真言密教之密契經驗, 其提到 心是佛, 心作佛 是相信自己就是 毘盧遮那佛 ( 梵文 Vairochana 或 Mahāvairocana) 82, 並顯現與佛一樣的清靜心, 以成就佛果 依據上文所述, 如法地實踐, 體會心 佛 眾生三無差別之理, 以差別之相改變凡夫意識 ( 妄識 ), 得到真實的慈心 悲心 悟徹 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 之理, 在定靜中顯現妙有 ; 證入 真空妙有 妙有真空 之境, 成就與佛不二的念力 相信自己就是毗盧遮那佛, 自己所作一舉一動就是佛作 因此改變所有的行為 乃至起心動念, 從心靈上充滿光明 ( 智慧 ), 消除惡緣, 我即是佛, 佛即是我, 在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的理念上, 顯現與佛無二無別的清淨心, 究竟成就菩提道 83 觀經 與 華嚴經 心 佛 眾生三無差別之理, 前段已有說明, 此處與淨土佛教最大的差異, 淨土僅以觀阿彌陀佛 ( 無量壽 無量光 ) 為主, 東密行者實際的觀想方法上是觀自身為毗盧遮那佛 ( 大日如來 ), 藏傳佛教行者改成觀各式本尊觀, 同時是上師如本尊 ( 五 ) 第九觀 : 佛 ( 身 ) 觀第九觀是觀無量壽佛之身相莊嚴和光明, 無疑和密教觀想阿彌陀佛一樣注重光明觀 索達吉提及, 密宗的生 圓次第, 也觀想佛陀身相, 遍滿虛空 其次, 見此事者, 即見十方一切佛, 索達吉說, 中觀 提到只要見到一法之空性, 即可見到萬法之空性 84 故, 觀經 之說和密宗類似 除了第八觀 心作佛 心是佛, 此處 以觀佛身, 故亦見佛心, 索達吉認 81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 / 講解,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 香港 : 心一堂出版,2015 年 ), 頁 Mahāvairocana:Mahā 是大,vairocana 日光遍照, 故稱大日如來, 和光明有關, 故學界也討論過與阿彌陀佛 ( 無量光 ) 之間的比較 83 釋惟勵, 真言密教之密契經驗 輔仁宗教研究 第 16 期 (2007 年冬 ), 頁 參考註 80, 頁 72 13

14 為和密宗所說的 自己的心跟上師本尊無二無別, 此點密教論師也極為明了中國佛教論師無此說, 也將其歸為 顯教 並無觀想上師之法 觀經 非常深奧, 它的觀點跟密宗非常類似, 前面的經文中說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此處又說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這些說法與密宗所說的 自己的心跟上師本尊無二無別 幾乎相同 其實, 密宗的很多修法都能在顯宗經論裡找到相應的依據 : 密宗行人觀想上師瑜伽, 目的是為了見到上師的智慧, 而 觀經 也說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 密宗行人將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融為一體時, 上師在自己面前從來沒有入涅槃, 而 法華經 也說在有信心者面前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入於涅槃 當然, 顯宗和密宗還是有區別的 密宗有許多觀想上師本尊的具體修法 在自己前方擺設唐卡或者佛像, 首先睜開眼反復看, 然後閉目觀想 ; 而顯宗當中這種觀想方法很少 此外, 密宗要求將自己直接觀為上師或本尊, 而顯宗幾乎沒有這種修法, 即使有也不明顯 85 ( 六 ) 第十二觀 : 普想觀索達吉說普想觀, 是見到自己轉生西方極樂世界, 於蓮花中跏趺坐, 也是密教的觀想法, 但顯教中甚少 此處講到, 觀想自己轉生到極樂世界, 在蓮花中結跏趺坐 這種觀想方法在顯宗比較少, 這非常類似密宗的觀想方法 當然, 密宗分為事部 行部 瑜伽部 無上瑜伽部, 按照無上瑜伽部的要求, 修淨土法時要把自己觀想為阿彌陀佛, 並且觀想自己的心和阿彌陀佛的智慧無二無別 而此處沒有要求觀想自己是阿彌陀佛, 只是觀想自己轉生到極樂世界 86 可見, 觀經 的普想觀與密續佛教的觀想方法高度相似 ( 七 ) 第十三觀 : 上輩觀此觀描述, 上輩觀分成上 中 下三品, 其中上品上生者 : 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是名上品上生者 87 陀羅尼 (dhāraṇī) 88, 即是真言咒語之意, 密續佛教的特徵, 此處提及上品上生成就時將獲得咒語的成就 誠如 Sharf 所言, 本經諸多處都富含密教元素 ( 八 ) 第十六觀 : 下輩觀西藏甘珠爾中只有 無量壽經, 故只有三輩往生說, 不流行九品階位說 關於下輩觀, 索達吉提到, 下品上生可聽聞經名, 滅除千劫極重惡業, 從某角度而言, 相當於密宗的 見解脫 聞解脫 繫解脫 89 觀經 多處言及, 觀想可滅 85 參前註, 頁 參前註, 頁 T.12, no. 365, p. 345, a Dhāraṇi 的音譯, 意譯作總持 能持 間持 能遮等 其原意篇憶持不忘 ' 具有記住不再遺忘的能力因此由詞源上來看, 陀羅尼最早是記憶方法的名稱 學界對陀羅尼的相關甚多, 可進一步參考 89 參前註 123, 頁

15 極惡重罪, 也證明 Sharf 所提到的密教特點, 就是修法有迅速滅除重罪效驗, 立竿見影神效 五 結語與省思 觀經 歷代被中日祖師視為淨土經典, 本文進一步爬梳學者對此經的思想源流和理論背景研究, 顯然此經只被視為阿彌陀佛信仰或 彌陀觀法, 不足完整 理解 觀經, 其念佛三昧與禪觀經典 觀像思想 般舟三昧 空性觀 見佛思想 華嚴理論和如來藏思想等等, 深度密切相關 本文在知其思想梗概之上, 進一步 析探 十六觀法, 有哪些如 Robert H. Sharf 初步指出, 具有密續佛教的特徵 爬梳 觀經 的十六觀, 本文藉由史上第一部藏傳佛教論師索達吉堪布所宣講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逐一檢視十六觀, 至少有八觀 : 第一觀日觀 第二觀水觀 第七觀華座觀 第八觀像觀 第九觀佛身觀 第十二普想觀 第十三觀上輩觀 第十六觀下輩觀中的修行方法和理論, 與密續佛教所說的思想或觀法雷同或高度一致 尤其是法界身 心作佛和心是佛等思想, 索達吉更認為即是密教觀想自身為本尊和大圓滿思想之立論根據 但唯有密續在具體觀想方法上, 尚觀本尊等同上師, 或觀自身為本尊, 此點顯密殊異 由此大致回應本文探討的議題, 觀經 和密續佛教之間, 其觀想方法和理論高度相關, 尤其是觀想最樞要的理據 心是佛 心作佛 觀經 以往生淨土為終旨, 在中國佛教宋代以後更只重視念佛一門, 忽視其深刻的觀修方法 從以上的梳理, 可知 觀經 的觀法同時可為見佛 見彌陀淨土之法門, 和密續佛教觀想方法上諸多雷同 觀經 唐代以後被中國天台宗 唯識宗 三論宗 禪宗諸師薪傳, 而日想觀被疏解為禪宗攝心的方便法門, 此等啟發筆者反思, 現行學術對淨土經典的定義, 甚至對顯密二分的定義, 仍值得再度深入研究與爬梳 若從 觀經 的整體文義和其觀法之複雜性, 對比 大日經 之前等密續經典的觀想義理或密續化佛教之歷史起源初期的觀想法門, 此等將更能完整地理解 觀經 之觀想法門之重要特色 參考文獻一 原典文獻 15

16 佛說般舟三昧經 T.13, no. 417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T.15, no.643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T.9, no.277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 no.365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T.14, no. 452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 T.47, no 往生禮讚偈 T.47, no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T.47, no 觀無量壽佛經疏 ( 觀經玄義 ) T.37, no 觀無量壽經義疏 T.37, no 觀虛空藏菩薩經 T.13, no.409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T.14, no.452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T.20, no.1161 大方廣佛華嚴經 T.9, no.278 坐禪三昧經 T.15, no. 614 達摩多羅禪經 T.15, no. 618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T.18, no. 848 二 中日文專書 論文 網路資源等 Robert H. Sharf (2013) 論漢傳密教(On Chinese Esoteric Buddhism) 張淩暉譯 沈衛榮主編 何謂密教? 關於密教的定義 修習 符號和歷史的詮釋與爭論 北京 : 中國藏學出版社 水古幸正 (2004) 淨土與如來藏 收錄於 法印集 17 淨土教思想論 臺北 : 嚴寬怙文教基金會 水穀幸正 (1980) 浄土教と如來蔵思想 仏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 通號 8(1980 年 3 月 ), 頁 平川彰 (2004) 作為如來藏之法藏菩薩 收錄於 法印集 17 淨土教思想論 末木文美士 (1992) 浄土仏教の思想第 2 巻 : 觀無量壽經 東京 : 講談社 末木文美士 (2002) 妙傑 妙盛 覺亞譯 觀佛思想的形成, 普門學報 第 9 期 (2002 年 5 月 ), 頁 田中かの子 (1989) 観無量壽経 の視覚的功能について 宗教研究 通號 279 頁 石垣源瞻 (1976) 観無量壽経における三昧に就いて 日本仏教學會年報 通號 41 頁 石垣源瞻 (1976) 観無量壽経の要旨 西山學報 通號 25 頁 1-18 石垣源瞻 (1979) 観無量壽経の 観 に就いて 印度學仏教學研究 通號 54(1979 年 3 月 ), 頁

17 百橋明穗 (2011) 日本的阿彌陀淨土圖與敦煌的淨土變 南藝學報 第 2 期 頁 7-42 松長有慶 吳守鋼譯 (2008) 東方智慧的崛起- 密教 臺北 : 大千出版社 肯尼斯 K 田中 (Kenneth K.Tanaka) (2008) 馮煥珍 宋婕譯 中囯淨土思想的 黎明淨影慧遠的 - 觀經義疏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香川孝雄 (1973) 浄土教と如來蔵思想 仏教論叢 通號 17(1973 年 3 月 ), 頁 3-10 柴田泰山 (2014) 観無量壽経 の信仰と実踐 日本仏教學會年報 通號 79 頁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 / 講解 (2015)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香港 : 心一堂出版 能仁正顕 (1993) 観無量壽経 の念仏三昧とその背景 印度學仏教學研究 通號 82 頁 望月信亨 (2003)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 臺北: 嚴寬祜基金會 陳兵 (2014) 淨土經論 念佛訣要 西安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敏齡 (1987) 般方三昧經的阿彌陀佛觀 東方宗教研究 舊第一期 單增多傑編著 (2008) 唐卡中的西方極樂世界 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儒賓 馬淵昌也 艾皓德合編 (2012) 東亞靜坐的傳統 臺北: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増田治人 (1970) 観経 における観の問題 親鸞教學 通號 17 頁 榮格 楊儒賓譯 (1993) 東洋冥想的心理學- 從易經到禪 臺北 : 商鼎文化出版社 劉俊哲 (2013) 藏傳佛教哲學思想研究( 上下冊 ) 北京: 民族出版社 蔡耀明 (2012) 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介面: 以 大般若經. 第九會. 能斷金剛分 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 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 臺北: 文津出版社 橫田善教 (1999) 観無量壽経 における 観 の語 浄土教の総合的研究/ 仏教大學総合研究所紀要別冊 京都 : 京都仏教大學総合研究所 頁 橫田善教 (2001) 六観経に見られる 念 の語 仏教學浄土學研究: 香川孝雄博士古稀記念論集 京都 : 永田文昌堂 頁 藤田宏達 (1970) 原始浄土思想の研究 岩波書店( 再版 ) 藤田宏達 (1995) 浄土仏教の思想 第 2 卷 東京 : 講談社 藤田宏達 (2005) 淨土三經新解 臺北: 財團法人嚴寬祜文教基金會 藤田宏達 (2007) 浄土三部経の研究 東京: 岩波書店 釋印順 (1989) 修定 修心與唯心. 秘密乘 臺北 : 正聞出版社 釋惟勵 (2007) 真言密教之密契經驗 輔仁宗教研究 第 16 期 (2007 年冬 ), 頁 78 釋道昱 (2004) 隋唐初期禪觀對西方淨土法門的影響( 上 ) 普門學報 第 21 期 17

18 (2004 年 5 月 ) 頁 174 釋慧嚴 (2001) 彌陀淨土信仰對漢儒內心世界的影響 中華佛學學報 第 14 期 頁 三 英文專書 論文 網路資源 Beyer, Stephan Notes on the vision quest in early Mahāyāna. In L. Lancaster (ed.). Prajñāpāramitā and related systems Studies in honor of Edward Conze. Berkeley, CA Berkeley Buddhist Studies Series. Greene, Eric Matthew Meditation, repentance, and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PH.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Greene, Eric Matthew "Visions and Visualizations In Fif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and Nineteenth-Centu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istory of Religions 55.3.pp Grotenhuis, Elizabeth Ten Japanese mandalas representations of sacred ge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Kenneth Tanaka.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Kōtatsu, Fujita The Textual Origins of the Kuan Wu-Liang-Shou Ching A Canonical Scripture of Pure Land Buddhism. Kenneth K. Tanaka(tr.). In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Robert E. Buswell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 Mai, Cuong T Visualization Apocrypha and the Making of Buddhist Deity Cul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ults of Amitābha, Maitreya, and Samantabhadr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McMahan, David L. 2002, Empty Vision Metaphor and Visionary Imagery in Mahāyāna Buddhism. Routledge Curzon. Pas, Julian F Shan-Tao s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ditative vision of Buddha Amitāyus. History of Religions, 14(2), pp Pas, Julian F Visions of Sukhavati Shan-Tao s Commentary on the Kuan Wu-Liang Shou-Fo Ching.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oper III, Alexander Coburn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rtibus Asiae Supplementum 19. Ascona, Switzerland Artibus Asiae. Stevenson. Daniel Pure Land Buddhist Worship and Meditation in China. In Buddhism in Practi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anaka, Kenneth K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Ching-ying Hui-yuan's Commentary on the Visualization Sutra. SUNY Press. Williams, Paul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 NY. Routledge. 18

19 Yamabe, Nobuyoshi The Sūtra on the Ocean-Like Samādhi of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Buddha The Interfusion of the Chinese and Indian Cultures in Central Asia as Reflected in a Fifth Century Apocryphal Sūtra.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四 參考網址 Alexander Berzin:The Berzin Archives: http//studybuddhism.com/en/advanced-studies/vajrayana/tantra-advanced/visualiza tion-practice-in-tantra Beyer, Stephan Visualization Before Tantra http// 釋印順, 華雨集 第二冊第三節念佛菩薩的觀法, 網址 : http//yinshun-edu.org.tw/en/book/export/html/2785 釋隆蓮講 弟子弘永記 阿彌陀經講記一 陳宗元, 善導大師在 觀無量壽經疏 中 佛身 觀的研究-- 從唯識的觀點 圓光佛學學報 第 26 期 (2015 年 12 月 ), 頁 網路電子檔: http// 蔡昌雄, 彌陀淨土法門的解脫之道 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的定善觀論自我轉化的修證 紀念淨土宗五祖少康大師圓寂 1210 周年暨淨土文化論壇 http//lads2.nhu.edu.tw/people/writing_seminar.php?sn=102 19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禪學與生活補充教材 397 35 淺原才市念佛入禪的心識轉化 ( 下 ) / 三 超凡入塵 36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37 叁 評論才市的禪境與疑情 38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一 才市是否有禪病? 39 二 淨土宗如何消除業障? 40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Bhaktiyoga 41 三 有相念佛 42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43 四 唯心淨土 44 397 補充教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 办 单 位 : 中 国 社 会 与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人 类 学 研 究 所 第 150 期 中 国 社 会 学 会 民 族 社 会 学 专 业 委 员 会 2013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论 文 只 有 一 个 中 华 民 族 民 国 时 期 改 废 少 数 民 族 称 谓 的 历 史 考 察 论 移 民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892411H007028

892411H007028 1 N. J. Girardot 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Theme of Chaos Chun-Tun 2 Girardot 3 1 9 1 2 1971 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3 1982 55 1 4 4 1989 253 254 268 269 2 5 6 creation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doc

Microsoft Word -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doc 論 東 亞 儒 者 理 解 經 典 的 途 徑 及 其 方 法 論 問 題 黃 俊 傑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特 聘 教 授 臺 大 東 亞 經 典 與 文 化 研 究 計 畫 總 主 持 人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合 聘 研 究 員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0 7 7 950 95 950 99 95 958 5 950 95 9 95 8 0 95 8 99 78 950 6

0 7 7 950 95 950 99 95 958 5 950 95 9 95 8 0 95 8 99 78 950 6 0 7 99 ~ 956 * K7 A 00-708 0 0-00 - 0 * 0 7 ~ Linda Grove Rebecca Nedostup Jennifer E. Altehenger Daniel Koss Michael J. Shapiro ed. Language and Politic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8 Igal Halfin

More information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簡說漢譯佛教大藏經的發展與數位藏經的編輯 杜正民 Aming Tu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DDBC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More information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001-5558 2011 04-0059-19 C912.4 E Asia Trends * 2011 4 Asia Trends 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ng on 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1

More information

穨attitudes

穨attitudes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1999929 2000514 20008 1937) 69-74 1978 20 1979 100-101 1982 121-126 1983 60 1983 68-6989 1984 33-55 1984 37 1986 5764-77 1988 3647-48 1989 118-119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 川 日 本 論 語 詮 釋 史 論 ( 增 訂 二 版 ) 目 次 自 序... i 導 論 第 壹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1 一 引 言... 1 二 儒 家 思 想 脈 絡 中 經 典 性 的 三 個 面 向... 8 三 儒 家 的 經 典 性 三 個 面 向 間 之 關 係... 26 四 結 論... 36 第 貳 章 從 中 日

More information

No. 1 2013 samudra B / samudt r samūdra sāgara samudra 4363 1 Sāgara 2 6 1 3 2 3 4 5 6 1 2009 1 108-121 2 T1 /476a 1 100 1922-1932 3 1998 2 4-7 216

No. 1 2013 samudra B / samudt r samūdra sāgara samudra 4363 1 Sāgara 2 6 1 3 2 3 4 5 6 1 2009 1 108-121 2 T1 /476a 1 100 1922-1932 3 1998 2 4-7 216 陈 明 Samudra manthan /Sāgar manthan Churning of the Milky Ocean 215 No. 1 2013 samudra B / samudt r samūdra sāgara samudra 4363 1 Sāgara 2 6 1 3 2 3 4 5 6 1 2009 1 108-121 2 T1 /476a 1 100 1922-1932 3 1998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預期壽命與生命之道——以當代中國與法國哲學家為例

預期壽命與生命之道——以當代中國與法國哲學家為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中外醫學哲學 Volume 12 Issue 2 Article 8 2014 預期壽命與生命之道 以當代中國與法國哲學家為例 Huaihong He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More information

“ÆƱj

“ÆƱj 2004 3 293 330 1 2 3 1 1 9 7 6 [1815] 48 821 2 1973 2 408 3 1974 8 2519-293- 4 (398-445) 5 6 4 1974 6 1984-1985 5 7 2 273 1 971 3 8 25 ( 583-666 ) 6 1973 6 72 1661-294- 7 8 7 1 984 3 1 003 2 7 31-732 1

More information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Antonino Forte Antonino Fort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Antonino Forte Antonino Fort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 78 200433 Cakravartin K207 A 027-0246 2013 11-0078-11 mandate 2 Cakravartin 1 2012 12CZS020 12YJC7700 98 1 18 2012 2 2000 79 1 2 3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399 41 4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137-165 19 1 90 6 ** * ** NSC87-2411-H-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2000 9 28 2000 10 10 2000 10 25 2001 2 7 137 138 19 1 1 2 shamanism shamanic illness

More information

051_072_Zhang_yi

051_072_Zhang_yi !"#$%&'()*+,-!"#$%&' *!"#$%& * 1 2!"#$%&'()*+,-./0!12345678("#$90!"#$%&'()*+,-.#/0123#45(6789:;#&!"#$%&'()*+(,-./0123456789:;2

More information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Marxism s Sinicization and Communist China 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Discourse Privilege 趙春山 (Chao, Chun-Shan)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林祐斳 (Lin, You-Chin)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 Soft Power

More information

872412H156001

872412H156001 The Pacification of Plagues Ritual as Performed in Donggang--An analysis of Cults to the Lords on Taiwan, Dean, Kenneth 1988 Taoism and Popuilar Religion on Southeast China: History and Revival, Dissertatio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Stephen F. Teiser Stephen F. Teiser,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48-62. 61 1990 2007 1942 1964 62 198419941939 1974 1984 1994 2004 63 5 2004

More information

穨yinmen.PDF

穨yinmen.PDF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Beauty Women and War -- Confronting Cannons with Naked Women in Ming-Ching China 199961112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June 11-12, 1999 Taipei,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穨_1_.PDF

穨_1_.PDF d:\taoism\medicine\sick2.doc (2000.10.24)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2000928 20001010 20001025 1963 260-261Rolf A. Stein, "Un exemple de relations entre taoïsme et shamanism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Hans-Georg Gadamer) 4 (Hans-Georg Gadamer)

(Hans-Georg Gadamer) 4 (Hans-Georg Gadamer) 006 45 5 有邪? 無邪? 王弼對 老子 之道的詮釋 一 前言 5 5 5-54 -145- (Hans-Georg Gadamer) 4 (Hans-Georg Gadamer) 4 6-146- 5 (effective-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6 5 (Hans-Georg Gadamer) (44) (0) 6 44-44 6 (Hans-Georg Gadamer)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z-ww470-04

Microsoft Word - z-ww470-04 抒 情 傳 統 與 現 代 情 感 政 治 南 社 文 學 文 化 重 探 張 春 田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思 勉 人 文 高 等 研 究 院 摘 要 南 社 是 清 末 民 初 一 個 重 要 的 文 學 社 團, 與 抒 情 傳 統 的 關 係 至 為 密 切 在 南 社 人 的 作 品 中, 體 現 出 經 典 意 義 上 的 抒 情 傳 統 的 延 續 和 回 歸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More information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1)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1)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 (1) 近康法師 2016 年 12 月 26 日中午講於金佛聖寺 諸佛菩薩, 上人, 諸位法師, 諸位蓮友, 阿彌陀佛! 這裡是近康 我們適逢彌陀七, 所以法師設計這個禮拜跟大家介紹淨土的祖師, 由我 先跟各位介紹淨土宗的起源 形成及發展 淨土宗, 我們常常聽到又有稱為 蓮宗, 它是我們漢傳佛教的十宗之一 它的根源取於大乘佛教的淨土信仰, 在古印度的經典裡面有很多談到有關淨土的國土,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2011/12 第一學期 (2011年9月1日至12月7日)

2011/12 第一學期 (2011年9月1日至12月7日) 2013/14 第 三 學 期 (2014 年 5 月 26 日 至 7 月 12 日 ) 科 目 編 號 科 目 名 稱 CC5104 民 間 信 仰 與 術 數 方 技 (Folk Beliefs and Occult Science) 學 分 3 程 度 5 任 教 老 師 王 章 偉 博 士 上 課 時 間 及 地 點 5 月 27 日, 星 期 二,18:30-21:30,( 地 點 :PQ304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 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如何考古 06 2013 9 489 經由人骨中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提供考古學家另一個探討古代攝食系統的途徑 另外, 可以藉由鍶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群的來源與遷移過程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13 15 13 12 15 14 13 15 13 12 15 13 15 13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2013 9 489 07 δ

More information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鄭燕祥教授演講座座無虛席專題追蹤電子學習電子學習如何提升 學與教 模式? 學與教博覽 2010 論壇直擊報道 整理 : 蘇家輝 2 學與教博覽 2010 於本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其中 電子學習提升 學與教 模式 論壇邀請了多位學者 專家和官員就相關話題發表意見, 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觀點, 值得老師參考和細思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More information

畺良耶舍:劉宋‧元嘉元年(424),經沙河抵達建業(南京),元嘉19年(442)示寂

畺良耶舍:劉宋‧元嘉元年(424),經沙河抵達建業(南京),元嘉19年(442)示寂 觀無量壽經 此經的漢譯是畺良耶舍在劉宋元嘉年中(424~442) 建業 ( 今南京 ) 鐘山道林精舍譯出 ( 不確定哪一年時間 ) 又稱 觀無量壽佛經 無量壽佛觀經 無量壽觀經 或 十六觀經, 簡稱 觀經 收在 大正藏 第十二冊 本經之梵本現已不存, 西藏本亦無, 而漢譯本亦僅存畺良耶舍譯本 然在新疆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之殘卷 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英國牛津大學馬克士 穆勒之請, 據現行本譯成英文, 與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z-ww477-02

Microsoft Word - z-ww477-02 中 古 道 教 史 中 的 三 皇 文 傳 統 研 究 謝 世 維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宗 教 研 究 所 摘 要 本 文 探 討 道 教 三 皇 文 之 歷 史 與 文 獻 三 皇 文 傳 統 扮 演 著 多 重 的 角 色, 一 方 面 作 為 三 洞 中 的 洞 神 部, 被 塑 造 成 為 三 大 經 系 之 一, 在 道 教 經 典 結 構 乃 至 傳 度 儀 式 當 中 扮 演 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 Zhu Lumin's Chnese Working Paper - 东北亚和平繁荣与中国的角色.doc

Microsoft Word - Dr. Zhu Lumin's Chnese Working Paper - 东北亚和平繁荣与中国的角色.doc 东 北 亚 和 平 繁 荣 与 中 国 的 角 色 朱 陆 民 东 亚 论 文 第 87 期 ISSN 0219-1415 ISBN 978-981-08-8122-1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同 意 不 得 转 载 出 版 日 期 :2011 年 2 月 9 日 东 北 亚 和 平 繁 荣 与 中 国 的 角 色 朱 陆 民 内 容 提 要 : 东 北 亚 和 平 繁 荣 与 稳 定 的 核 心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YZPORTALVol6No22009WANGgalley

YZPORTALVol6No22009WANGgalley New Perspectives Report : The New Function of Print Media in Mainland China the Case of New Weekly Xiaolu Wang, Sichuan University, P. R. China English Abstract Based on New Weekl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Title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醮儀紀實 Author(s) Palmer, DA; Yu, WT Citatio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香港, 2011 年 4 月 21-23 日. I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p. 469-502 Issued Date 2013 URL http://hdl.handle.net/10722/205323

More information

tween elite and popular worship and the intertwining of visual and literary forms of art. Keywords: Xuanzang; portraits of religious founders; itinera

tween elite and popular worship and the intertwining of visual and literary forms of art. Keywords: Xuanzang; portraits of religious founders; itinera DUNHUANG RESEARCH NO. TOTAL 1 2 ( ; ) : ; : ; : ; ; ; ; : : ( ) The Making of a Saint: Images of Xuanzang in East Asia Dorothy C.WONG 1 Trans. ZHANG Shanqing 2 (1. Art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ontent_no36_.doc

Microsoft Word - content_no36_.doc 當 代 史 學 第 9 卷 第 4 期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Review Vol. 9 No. 4 2008 年 12 月 December 2008 目 錄 Contents 專 題 論 文 首 任 清 廷 駐 日 公 使 團 的 日 本 觀 感... 林 啟 彥 105 文 化 探 索 動 漫 史 學 芻 言 : 從 漫 畫 到 動 畫 的 文 化 考 察... 周

More information

,,,,,,,,,,,,, :, ;,, :,,,, ( ),,,,,,, history( ), his( ) story( ),,,,, 1 2,,,,,,,,,,,,, :, ;,,,,,,,,,,,,,,,,,,,,,, ,,,,,,,, :,, :,,,,,,,,,,,,,,,,, 3 1 1. : 2 2. : 11 3. : 16 4. : 23 33 1. : 34 2. :, 38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2000 mental image 23 M e r l e a u - P o n t y, 1945 2003 Horta, 1992 1 992 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 signifying fact signifying practices H o o p e r - Greenhill, 1991 Roland Barthes c o n n o t a t i

More information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2005 5 May12005 2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12 [ ]? (early modern)?? [ ] 2004-11 - 15 [ ] [ ] 81 1960-1970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1 1968

More information

2 3 13 17 22 26 1 2 8 100738 +86 (10) 8508 5000 +86 (10) 8518 5111 www.kpmg.com.cn 2006 4 2002 2006 1 28% 2006 17 8 500 2006 2006 2006 7 2.5 2 1 500 500 40% 500 10 16 14 12 10 8 6 4 2 2002-2006 5.1 5.9

More information

Religious study tour programme

Religious study tour programm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Master of Arts in Buddhist Studies Term 2 Alternative Saturday, 9:30am-12:30pm,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SAGE 2010

Microsoft PowerPoint - SAGE 2010 SAGE Journals Online -Communication Studies 大綱 SAGE 簡介 Communication Studies 收錄內容 SJO 平台功能介紹 首頁 瀏覽功能 檢索功能 進階服務 SAGE Content 超過 520 種人文 社會科學 理工 科技領域電子期刊 SAGE 與超過 245 個國際知名的學會合作 ( 包括 American Sociological

More information

參 本經宗旨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 四帖疏, 另參考智者大師之 觀經疏 1. 四帖疏 : 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前指十三觀, 後指三福九品 2. 智者疏 妙宗鈔 : 以實相為體 以修心妙觀 能感淨土為宗 生善滅惡為力用 肆 十六觀的名稱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參 本經宗旨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 四帖疏, 另參考智者大師之 觀經疏 1. 四帖疏 : 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前指十三觀, 後指三福九品 2. 智者疏 妙宗鈔 : 以實相為體 以修心妙觀 能感淨土為宗 生善滅惡為力用 肆 十六觀的名稱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觀無量壽佛經疏 綱要簡介 壹 本經概說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四帖疏 一 序分 : 1. 證信序 : 如是我聞 2. 發起序 : 細分為七 (1) 化前序 (2) 禁父之緣 (3) 禁母緣 (4) 厭 苦緣 (5) 欣淨緣 (6) 散善顯行緣 (7) 定善示觀緣 二 正宗分 : 1. 定善 : 十三觀, 佛應韋后之請, 說觀想西方依正之法 2. 散善 : 後三觀 ( 三福以為正因, 九品以為正行

More information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目錄 生命的價值 2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 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 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8 墮胎是不尊重個體的生存權 28 栽培自我, 展現生命之光 40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More information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 年 03 月 02 日 御製無量壽佛贊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紺眼弘澄四大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 年 03 月 02 日 御製無量壽佛贊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紺眼弘澄四大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 34 2016 年 03 月 02 日 御製無量壽佛贊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紺眼弘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諸毛孔 一孔遍含諸大千 一界中有一河沙 沙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復如是

More information

HENRO Guide Map 佛教傳播概略圖 四國朝聖歷史 前1世紀 一般認為佛教起源於釋迦牟尼在印度開悟 在6世紀經由中國 朝 1世紀 帕米爾 鮮半島傳播到日本 佛教傳入日本後持續分支 發展過程獨特 各 毽陀羅 流派開山祖師甚至比佛陀更為信徒所崇敬 於日本確立真言密教的 前3世紀 弘法大師 空海 也是其中之一 阿姜達 西元12世紀初的文獻中首次出現四國朝聖相關記載 一般認為目前 前3世紀 環繞88站的朝聖形式確立於西元16世紀末至17世紀間

More information

253-277

253-277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253-277 21 1 92 6 1085 1055-1101 1 *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 1 253 254 21 1 1036-1101 2 : 3 1048-1116 1977 280d 10 1974 6b-7a 1991 155 2 11 7b-8b 26 1982 1374 809

More information

140 2007 3 70, 3, 14,,,, 3,,,,,,, :,,,,,,,,,,,, :,,!,,,,,,,,, :,,,,,,, ( 114-115), :,,, ( 31-32),, ( 5-7),, :,,,, :,,,,, ;,,,, :

140 2007 3 70, 3, 14,,,, 3,,,,,,, :,,,,,,,,,,,, :,,!,,,,,,,,, :,,,,,,, ( 114-115), :,,, ( 31-32),, ( 5-7),, :,,,, :,,,,, ;,,,, : :, 90,,,, : :,, (03BZW 057) T itle: S ix Pa ram itas Sutra and Chinese Folktale Abstract: S ix Param itas Sutra was translated by Kang Senghui, a Buddhist monk of the W estern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More information

06

06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141-163 20 2 91 12 414?-466 403-444 * 141 142 20 2 420-479 439 1745-1794 129 121 1 438 444 2 444 436-453 3 453 442-453 1 2000 106 2 Su Jui-lung, Versatility within Tradition: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2313420B3AFC3FDA6705FA8E2A7BAA4A7BBDAAABAA473A4F4B565B74E5FA5FEA4E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2313420B3AFC3FDA6705FA8E2A7BAA4A7BBDAAABAA473A4F4B565B74E5FA5FEA4E52E646F63> 兩 宋 之 際 的 山 水 畫 意 陳 韻 如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書 畫 處 助 理 研 究 員 一 前 言 宋 代 山 水 畫 發 展 上 的 一 樁 歷 史 公 案, 見 於 鄧 椿 畫 繼 記 載 先 大 夫 在 樞 府 日, 有 旨 賜 第 於 龍 津 橋 側 先 君 侍 郎 作 提 舉 官, 仍 遣 中 使 監 修 比 背 畫 壁, 皆 院 人 所 作 翎 毛 花 竹 及 家 慶

More information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7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No. Jul. 0 郭 卫 东 0087 K 0 A 000-99 0 0-0- 8 8 7 79 8 00 00 0 9 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 9 00 97 7 00 Nassau 7 000 0 08 000 00 Trumball

More information

穨theme

穨theme * 1987 1988 1997 199752 4 1997 1998 Anna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Cahiers d'extrême-asie 5 (1989-1990), pp. 223-347 1444 1930 1992 1519-1546 1997 1992 541-72 1994 323-39

More information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 1 * Paul Katz 2002321 2002415 200277 1 (1994-2000.5) (2000 1918 1114 2 1091 3 1937 329 1941 578 4 1945 5 1970 6 1976 7 1982 8 ) 40-90 1951-1990 (2001)( ) 2 ( 1937) ( )1(1942) 90-102 3 ( 1992) 18 4 5

More information

以经解影之《一代宗师》:《周易》作为华莱坞电影分析的新框架

以经解影之《一代宗师》:《周易》作为华莱坞电影分析的新框架 周 易 作 为 华 莱 坞 电 影 分 析 的 新 框 架 : 以 经 解 影 之 一 代 宗 师 1 姚 锦 云 ( 浙 江 大 学 传 播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10028) [ 摘 要 ]: 华 莱 坞 电 影 分 析 的 最 大 问 题, 就 是 缺 乏 本 土 理 论 框 架, 言 必 称 西 方 本 文 尝 试 用 周 易 的 理 论 框 架, 来 解 读 王 家 卫 电 影

More information

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

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 * * -109- 1 2 (Kujula Kadphises, A.D. 50-78) (Kaniska, A.D. 187-212) 3 1 1933 41.9 1930 1-30 193-96 197-240 2 1993 3 49 60-157 -110- 4-9 4 (Gandhavati) 67 171 324-56 175-6 Huviska, c.a.d.130-162 389-94

More information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00-5558 208 03-0089- 207 3 7 C92.4 E 20 90 2 5 8 949 208-05-0 / 0087 Fei Xiaotong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Brian H. Turner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7. DOI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在 台 灣 傳 統 社 會 當 中, 民 眾 常 會 懷 疑 某 些 人 無 故 離 奇 的 失 蹤 與 魔 神 仔 (mô-sîn-á) 有 關 魔 神 仔 的 傳 說 在 台 灣 流 傳 廣 泛 而 長 久, 幾 乎 台 灣 各 地 或 各 個 主 要 的 族 群 都 有 類 似 的 傳

摘 要 在 台 灣 傳 統 社 會 當 中, 民 眾 常 會 懷 疑 某 些 人 無 故 離 奇 的 失 蹤 與 魔 神 仔 (mô-sîn-á) 有 關 魔 神 仔 的 傳 說 在 台 灣 流 傳 廣 泛 而 長 久, 幾 乎 台 灣 各 地 或 各 個 主 要 的 族 群 都 有 類 似 的 傳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宗 教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張 珣 摘 要 在 台 灣 傳 統 社 會 當 中, 民 眾 常 會 懷 疑 某 些 人 無 故 離 奇 的 失 蹤 與 魔 神 仔 (mô-sîn-á) 有 關 魔 神 仔 的 傳 說 在 台 灣 流 傳 廣 泛 而 長 久, 幾 乎 台 灣 各 地 或 各 個 主 要 的 族 群 都 有 類 似 的 傳 說 而 魔 神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69 期 ( 民 國 99 年 9 月 ),41-78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剪 髮 易 服 與 晚 清 立 憲 困 局 (1909-1910) * ** 樊 學 慶 摘 要 蓄 留 髮 辮 穿 著 滿 式 服 飾 是 清 朝 統 治 的 基 本 國 策 但 為 推 行 預 備 立 憲, 載 灃 攝 政 後 對 辮 服 禁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敦煌写卷所见受道教避谷食气思想影响的佛经

敦煌写卷所见受道教避谷食气思想影响的佛经 敦煌写卷所见受道教避谷食气思想影响的佛经 作者 : 萧登福 作者单位 : 台中技术学院 刊名 : 宗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 : RELIGIOUS STUDIES 年, 卷 ( 期 ): 2002,(2) 引用次数 : 0 次 参考文献 (7 条 ) 1. 李颐之. 郭庆藩 庄子集释 引 2. 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 一书 1990 3. 引书 的抄写年代 1990(10) 4. 大正藏 5. 大正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概 念 革 命 所 導 致 的 文 化 變 革 : 以 戀 愛 文 化 為 例 * 華 梵 大 學 哲 學 系 冀 劍 制 摘 要 : 概 念 是 人 們 思 考 的 基 本 工 具, 依 據 不 同 的 概 念 就 會 產 生 不 同 的 思 考 而 文 化 則 是 由 一 群 人 所 組 成 的 社 群 藉 由 一 些 共 同 的 想 法 與 做 法 所 形 成 的 風 俗 習 慣 與 認 知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927-\275\327...doc)

(Microsoft Word - 1010927-\275\327...doc) 幼 兒 圖 畫 書 提 問 教 學 之 行 動 研 究 黃 鳳 芬 高 雄 市 中 芸 國 小 附 設 幼 稚 園 教 師 bana1231g@yahoo.com.tw 鄭 瑞 菁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幼 教 系 副 教 授 jccheng@mail.npue.edu.tw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應 用 學 習 風 格 進 行 圖 畫 書 提 問 教 學, 提 升 幼 兒

More information

, : (1),,,,?? (2),,,,,??? (3),,, 1962,? (4),,,,,??,?,,,,,,,,,,,,,,,,??,,,,,,,,,, 399,,,,,,,,,,,,,,, :,,,,, ;,, :,, ( 600 ) ( madhyadesa),, 1983, 7 :,,

, : (1),,,,?? (2),,,,,??? (3),,, 1962,? (4),,,,,??,?,,,,,,,,,,,,,,,,??,,,,,,,,,, 399,,,,,,,,,,,,,,, :,,,,, ;,, :,, ( 600 ) ( madhyadesa),, 1983, 7 :,, ,,,,,,, :,,,, ; ;,, ;, ;,, 88 2010 1,,,,, ;,,, 21, :,,,,,,, : :,, 2007, 4 , : (1),,,,?? (2),,,,,??? (3),,, 1962,? (4),,,,,??,?,,,,,,,,,,,,,,,,??,,,,,,,,,, 399,,,,,,,,,,,,,,, :,,,,, ;,, :,, ( 600 ) ( madhyades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社 會 從 痛 苦 和 己 所 不 欲 的 狀 況 下 獲 得 解 脫 的 方 式, 而 傳 統 宗 教, 比 如 猶 太 教 基 督 教 的 教 義 中 對 女 性 的 負 面 評 價, 無 一 不 顯 示 女 性 固 有 的 原 罪 只 有 通 過 宗 教 的 方 式 才 能 夠 獲 得 最 終

社 會 從 痛 苦 和 己 所 不 欲 的 狀 況 下 獲 得 解 脫 的 方 式, 而 傳 統 宗 教, 比 如 猶 太 教 基 督 教 的 教 義 中 對 女 性 的 負 面 評 價, 無 一 不 顯 示 女 性 固 有 的 原 罪 只 有 通 過 宗 教 的 方 式 才 能 夠 獲 得 最 終 壹 前 言 中 國 大 陸 女 作 家 徐 小 斌 以 血 代 墨 的 傑 作 羽 蛇, 自 1998 年 出 版 伊 始 至 今 已 再 版 8 次 這 部 被 作 家 本 人 稱 為 迄 今 為 止 最 令 她 滿 意 的 一 部 作 品 自 投 入 市 場 後, 歷 經 了 由 讚 不 絕 口 到 失 寵 於 社 會 話 語 的 孤 獨 者 的 巨 大 轉 變, 個 中 原 因, 除 了 大

More information

北洋新政时期天津中医界的改革活动与地域社会

北洋新政时期天津中医界的改革活动与地域社会 1 90 199290 (1993) (1999) 2002 2 Carol Benedict, 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00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0106.doc

Microsoft Word - chbj0106.doc 中 華 佛 學 學 報 第 1 期 (pp.137-152):( 民 國 76 年 ), 臺 北 :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 (1987)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 7132 壇 經 與

More information

穨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PDF

穨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PDF 147-189 A.D. 189-220 A.D 217 A.D. 151 A.D. 161 A.D. 166 A.D. 171 A.D. 173 A.D. 179 A.D. 182 A.D. 398-445 A.D. 184 A.D. 1965 7 296-297308317 8 322 334342346 184-220 A.D. 185 A.D. (217 A.D.) 1982 336-374

More information

1 Clifford Geertz 2 Marc Howard Ross 3 Edmund Leach Ra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

1 Clifford Geertz 2 Marc Howard Ross 3 Edmund Leach Ra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 專題研究 China s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 toward Taiw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1987 12 20 2000 2008 3 22 Cultura Celere inhabit cultivate protect honour with worship culture and manurance

More information

一、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1. Chapter III :Rules for the Distinction of the Normal from the Pathological, in Durkheim, Emile,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nd Selected Texts on Sociology and its Method RSM,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More information

World Congress of Partisans of Peace World Peace Council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1949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19 Scie

World Congress of Partisans of Peace World Peace Council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1949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19 Scie 1939 1954 1959 John D. Bernal 1901-1971 X 1934 X 1937 Birkbeck College 1945 1949 - Frédéric Joliot-Curie Sage of Science 1920 Ogden's Bookshop [Goldsmith 1980, p. 27] 1900-1958 World Congress of Partisans

More information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光山版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光山版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佛光山標點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三萬二千, 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 王舍大城有一太子, 名阿闍世, 隨順調達惡友之教, 收執父王頻婆娑羅, 幽閉置於七重室內, 制諸群臣, 一不得往 國大夫人, 名韋提希, 恭敬大王, 澡浴清淨, 以酥蜜和麨, 用塗其身, 諸瓔珞中盛葡萄漿, 密以上王 爾時, 大王食麨飲漿,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人權影像 : 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 1984 摘要 1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48 1984 1984 1984 1 98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84 1984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84 40

More information

1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8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9! "#$%&'()*+=! A case study on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in his Chinese composi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longitudinal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