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報 新42卷第4期 編輯委員會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清華學報 新42卷第4期 編輯委員會"

Transcription

1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張 亨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摘 要 本文試圖從 老 莊 的文本詮釋出先秦道家的淵源 追溯他們的哲理玄思的 由來 從而理解道家與原始宗教的關係 這原始宗教我們稱之為 巫史傳統 盛行於 南方楚地的 巫史傳統 有複雜的歷史背景 也蘊有深邃的智慧 莊子 天下 提供 了可信的線索 也指出道家特殊的宗教性質 事實上 老莊雖然源出這 巫史傳統 卻 對它作了極大的變革 原初的 太一神明 轉化為形而上的 道體 原生的神話也變 為寓言 一切儀式 崇拜 甚至魔咒都被免除 不過 這些變革並不能抹去其蘊含的宗 教性 只是被後世遺忘了 老子之為 博大真人 莊子之為 天人 至人 都應 從宗教意義上來理解 從 無為 無待 的修為工夫導致的心靈自由是這一宗教的 最高境界 本文的論點簡單 所以只略分章節而不加標題 以免喧賓奪主 反而失焦 又本文溯其歷史淵源 探究其本質 非關考據 故渾圇名之 說道家 云 關鍵詞 道家 道 老子 莊子 巫史傳統 本文作者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 本文曾經審查先生提供指正意見 謹此致謝 清華學報 新 42 卷第 4 期 民國 101 年 12 月 第 567~624 頁

2 清 568 華 學 報 I 莊子 天下 在論及諸子之說時 都會加上一句 古之道術有在於是 者 聞其風而悅之 1 這說明諸子之學都是前有所承的 後世歸入道家的關 尹 老聃和莊子也不例外 不過 天下 的作者並未詳細說明其 道術 的內 涵 也沒追溯所謂 古 到甚麼時候 只是這些籠統的稱道之語卻也饒有意趣 以本為精 以物為粗 以有積為不足 澹然獨與神明居 古之道術有在 於是者 關尹 老聃聞其風而悅之 建之以常无有 主之以太一 以濡 弱謙下為表 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2 這無法確定 悅之 以上是 古之道術 原有的文本 還是 天下 作者從已知的 關 老思想中歸納出來的 而 建之 以下則應該是關 老依古之道術發展出來 的 這種分辨並非必要 但是對 澹然獨與神明居 和 主之以太一 的理解可能 有不同的意義 成玄英 疏 解釋前者說 故清廉虛淡 絕待獨立而精神 3 解後者說 太者廣大之名 一以不二為稱 言大道曠蕩 無不制圍 括囊萬 有 通而為一 故謂之太一也 4 這兩注都可以另作詮釋 下面試分別討論 1.1 如果統觀 天下 所謂的 道術 是指各家 思想 學說 而言 這 樣解釋應無問題 澹然獨與神明居 取其象徵義 也就是 老子 致虛極 守 靜篤 5 之意 神明 是可以指謂這種 精神 境界的 但是 如果推到 思想 學說 之前的 道術 這 神明 就可能有不同的指謂 天下 開始就說 神何由降 明何由出 又說 配神明 稱神明之容 6 則 神明 是超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 天下 頁 同前引 頁 1093 同前引 頁 1092 同前引 頁 1094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9 頁 13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天下 頁 1069

3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69 越於人之上的存有 祂降於人 才有聖 王 天人 至人 神人之生 下文論及莊 子的 古之道術 的時候 也有 神明往與 之語 成疏解云 故共神明往 矣 7 神明 既是可 與居 可 共往 它其實就是指 神 而言 只是 後世在理性的思考下 不願接受 與神共居 這種理解 事實上 天下 作者的 態度並不是很清楚 這 神明 可以是神格加上贊語或形容詞 明 也可以視同 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 像 易 繫辭 聖人以此齋戒 以神明其德夫 或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8 都是就 人 而言 但是 易傳 的時代比較晚 9 較早的 左傳 則有三處提到 神明 都是說神的 10 而 左傳 多用 明 神 11 明之形容神就很清楚 把一個形容詞放在前面或後面 本來沒什麼差 別 也是古書習見的 後來把 神明 當成一個複合詞 用來指涉 人 的時候 才出現歧義 概略來看 這種詞意的變遷實隱涵著思想變化的痕跡 從 敬恭明 神 詩 大雅 雲漢 轉移到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顯然有一個漫長而屈 折的過程 澹然獨與神明居 如果是關 老悅之的 在他們之前的 道術 就 可能不是 思想 學說 的語言能解釋的 如果將這句話視為敘事句 這古之有道 術者 平淡地 孤獨地跟 神明 共居 換言之 神明 只降臨於這人 使他成 為一個有道術者 參看下文 這 古 之 有道術者 實類似 巫 或 覡 關 於 巫 覡 的討論非常之多 無法詳論 本文只擷取較早的 相關的文獻 試作 說明 1.2 國語 楚語 楚 昭王問於觀射父曰 周書 所謂 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 何也 若無然 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 非此之謂也 古者民神不 同前引 頁 1099 善本易經 臺北 考古文化事業公司 1992 頁 十翼 或稱 易傳 是解釋 周易 的著作 共七種十篇 彖 上下 象 上下 文言 繫辭 上下 說卦 序卦 雜卦 舊說為孔子所作 今人考證各篇非 出於一人一時之手 為戰國後期之作 其中所引孔子之言 恐係經師所托 參朱伯崑 易學哲 學史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4 頁 42 但如說它們是受孔子的影響 或發展了孔子的思 想 應無問題 見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臺北 源流出版社 1982 襄公十四年 襄公二十五 年 昭公七年 同前引 成公九年 成公十二年 莊公三十二年 僖公二十九年 襄公九 年 襄公十一年 哀公十二年 等

4 570 清 華 學 報 雜 民之精爽不攜貳者 而又能齊肅衷正 其智能上下比義 其聖能光 遠宣朗 其明能光照之 其聰能聽徹之 如是則明神降之 在男曰覡 在女曰巫 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 而為之牲器時服 而後使先聖之後之 有光烈 而能知山川之號 高祖之主 宗廟之事 昭穆之世 齊敬之 勤 禮節之宜 威儀之則 容貌之崇 忠信之質 禋絜之服 而敬恭明 神者 以為之祝 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 犧牲之物 玉帛之類 采 服之儀 彝器之量 次主之度 屏攝之位 壇場之所 上下之神 氏姓 之出 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 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 是謂五官 各司其序 不相亂也 民是以能有忠信 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異業 敬而不瀆 故神降之嘉生 民以物享 禍災不至 求用不匱 及少皞之 衰也 九黎亂德 民神雜糅 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 家為巫史 無有要 質 民匱於祀 而不知其福 烝享無度 民神同位 民瀆齊盟 無有嚴 威 神狎民則 不蠲其為 嘉生不降 無物以享 禍災荐臻 莫盡其 氣 顓頊受之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 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使復舊 常 無相侵瀆 是謂絕天地通 其後 三苗復九黎之德 堯復育重黎之 後不忘舊者 使復典之 以至於夏商 故重黎氏世敘天地 而別其分主 者也 其在周 程伯休父 其後也 當宣王時 失其官守 而為司馬 氏 寵神其祖 以取威於民 曰重實上天 黎實下地 遭世之亂 而莫 之能禦也 不然 夫天地成而不變 何比之有 12 觀射父這段話涉及相當多的問題 主要的他是以理性的態度來詮釋 絕地天通 的 傳說 對 巫 覡 的說明也有些理想化 不必全合於事實 不過卻透露出不 少訊息 做一個巫者要具有特異的秉賦和德性 既要精明專一 敬肅中正 又要有 智 聖 明 聰之能 這種人 其實已近乎一般所謂的聖賢 而還得要 明神降 之 才能成為 巫 覡 巫 覡 掌管百神宗廟之祭典禮儀 能使神降福於 民 使民生不匱 也教化人民 因而具有極高且受尊崇的地位 觀射父在下文中就 直接稱之為 神 所謂 民是以能有忠信 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異業 這 民 神 對舉的 神 顯然是指 巫 覡 而言 觀射父是楚國的 大 巫 這種說法應是有根據的 只是 巫並非皆具明德 假神明為非者亦多有之 觀射父則歸罪於政事混亂 使得民神 巫 雜糅 家為巫史 民神 巫 同位 神 12 韋昭注 國語 楚語下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6 卷 18 頁 73

5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71 巫 狎民則 以至於禍災屢至 亂世中相信神的人多起來是可能的 作為人神間 媒介的巫自然也多起來 這種雜糅 同位的結果 巫的地位必然下降 不可能使民 有忠信 也不可能降福於民 顓頊所以絕地天通 實際是革除這種混亂的情況 把 巫者納入管轄之下 不再任其自然發展 欺凌人民 基本上 觀射父認為天地本來 懸隔 從來也沒比近過 上天下地之說只是巫史的後裔故神其說而已 1.3 觀射父這種理性的態度跟那個時代應有密切的關係 國語 楚語 記 載觀射父與楚昭王對話有兩處 不知是在楚昭王 約 BC 初年還是他出 奔隨 (506BC) 之後 孔子是西元前五百年為魯大司寇 左傳 魯哀公六年楚昭 王歿前不肯祭河 孔子稱讚他 知大道矣 13 則觀射父與孔子的年代相近 子 產也不過比他們略早 14 齊之晏子 晉之叔向 也差不多是同時 所以說觀射父 雖是巫者 其識見議論與當時賢者相去不遠 這種理性的論事態度實在是當時共同 的趨勢 這些說法即使雜有 國語 作者的意見 也應該不致去春秋之末過 遠 但是 所謂 重實上天 黎實下地 是不是僅僅重黎之後 為 寵神其 祖 以取威於民 見 1.2 引文 而編造出來的 恐不能如此斷言 楚昭王的問 題可能有兩個來源 一是 尚書 呂刑 皇帝 乃命重黎 絕地天通 罔有降格 15 一是 山海經 大荒西經 顓頊生老童 老童生重及黎 帝令重獻上天 令黎邛下地 下地是生 噎 處於西極 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16 這兩則其實同出於一個神話 只是記載略有不同 這既然見之於 尚書 必 然是比較重要的傳說 只是兩處的 帝 恐怕都是指 上帝 而言 17 呂刑 中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魯哀公六年 頁 1636 又據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考證 史記 會注考證 孔子世家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72 卷 47 頁 楚昭王曾助孔子解陳 蔡之阨 又擬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為令尹子西勸止 案 此說或有人疑之 子產卒於 522BC 見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昭公二十一年 頁 1422 屈萬里 尚書釋義 臺北 中華文化事業出版會 1956 呂刑 頁 138 袁珂 山海經校注 臺北 里仁書局 1981 頁 402 同注又謂 後世或有以重黎為一 人者 亦神話傳說演變之故 不足異也 參屈萬里 尚書釋義 頁 138 今文 尚書 中僅 呂刑 一篇用 皇帝 一詞 應即 皇

6 572 清 華 學 報 無 顓 頊 之 名, 而 觀 射 父 說 顓 頊 受 之, 則 應 是 承 山 海 經 大 荒 西 經 的 說 法 顓 頊 是 傳 說 中 非 常 重 要 的 帝 王, 據 說 他 是 黃 帝 之 孫, 有 聖 德 焉 18 這 種 傳 說 應 有 相 當 的 可 信 度 不 過, 在 山 海 經 中 也 有 神 話 說 他 化 為 魚 婦 死 即 復 蘇 的 故 事 19 化 與 不 死 是 古 神 話 裡 常 見 的 觀 念, 也 與 巫 術 有 關 楚 辭 天 問 說 鯀 的 神 話 有 化 為 黃 熊, 巫 何 活 焉? 20 這 故 事 也 見 於 左 傳 引 子 產 之 言, 21 只 是 沒 提 及 巫 的 功 能 顓 頊 之 化 為 魚 婦 及 死 而 復 蘇, 未 見 有 外 力 介 入 ; 鯀 則 由 巫 活 之 我 們 可 試 推 想 顓 頊 自 身 就 是 巫, 他 既 有 人 間 的 權 力 也 有 神 能 神 話 雖 不 可 信, 卻 可 表 示 古 人 相 信 他 有 超 自 然 的 能 力 ; 也 才 能 使 絕 地 天 通 這 跟 人 類 學 家 所 謂 的 人 神 非 常 類 似 22 顓 頊 應 該 是 人 間 帝 王 而 兼 為 巫 師 這 可 能 是 在 漫 長 的 許 多 世 紀 中 發 生 的 事, 顓 頊 既 不 是 開 始 也 不 是 結 束 而 像 觀 射 父 所 說 一 般 的 巫, 可 能 沒 有 帝 王 那 麼 大 的 權 力 ; 但 有 的 依 附 在 政 治 權 力 之 下, 展 現 不 同 的 影 響 力 這 些 巫 也 成 為 執 行 祭 典 禮 儀 的 專 家 即 使 不 參 與 行 政 工 作 的, 也 恃 其 巫 術 與 降 神 之 能, 成 為 一 種 謀 生 的 行 業 巫 者 愈 來 愈 多, 應 是 出 於 社 會 的 需 求, 並 不 只 是 迷 信 後 世 ( 直 到 現 代 ) 迷 信 之 風 從 未 稍 戢, 而 巫 者 的 地 位 卻 日 益 低 落 巫 者 之 受 到 尊 崇 也 不 只 是 他 的 神 能 與 巫 術, 如 觀 射 父 所 言, 其 聰 明 聖 智, 齋 莊 中 正 之 德 與 盡 力 於 祭 祀 教 化 之 功 能, 都 是 被 尊 崇 的 原 因 無 論 如 何, 巫 者 愈 多, 必 然 良 莠 不 齊 到 夫 人 作 享, 家 為 巫 史 的 情 況, 觀 射 父 所 謂 的 流 弊 就 發 生 了 顓 頊 應 該 是 想 改 革 這 種 狀 況, 得 到 相 當 的 成 效, 才 成 為 神 話 和 傳 說 天 上 帝 ( 召 誥 ) 之 意 黃 帝 崩 其 孫 昌 意 之 子 高 陽 立, 是 為 帝 顓 頊 也 司 馬 遷 著, 瀧 川 龜 太 郎 考 證, 史 記 會 注 考 証 五 帝 本 紀, 卷 1, 頁 17 黃 帝 妻 雷 祖 生 昌 意, 取 淖 子 曰 阿 女, 生 帝 顓 頊 袁 珂, 山 海 經 校 注, 海 內 經, 頁 442 有 魚 偏 枯, 名 曰 魚 婦 顓 頊 死 即 復 蘇 風 道 北 來, 天 乃 大 水 泉, 蛇 乃 化 為 魚, 是 為 魚 婦 顓 頊 死 即 復 蘇 袁 珂 注 云 : 據 經 文 之 意, 魚 婦 當 即 顓 頊 之 所 化 袁 珂, 山 海 經 校 注, 大 荒 西 經, 頁 參 看 臺 靜 農, 楚 辭 天 問 新 箋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72), 頁 鄭 子 產 聘 於 晉 對 云 : 昔 堯 殛 鯀 於 羽 山, 其 神 化 為 黃 熊, 以 入 于 羽 淵, 實 為 夏 郊, 三 代 祀 之 楊 伯 峻, 春 秋 左 傳 注, 昭 公 七 年, 頁 1290 楚 辭 天 問 雖 晚 於 子 產 的 時 代, 所 問 的 神 話 則 應 早 於 子 產 巫 術 類 的 人 神 只 不 過 是 一 個 凡 人, 但 他 擁 有 不 同 一 般 的 權 力 公 眾 巫 師 占 據 著 一 個 具 有 很 大 影 響 力 的 位 置, 如 果 他 是 個 慎 重 能 幹 的 人, 就 可 以 一 步 步 爬 上 酋 長 或 國 王 的 寶 座 在 未 開 化 的 野 蠻 社 會 中, 許 多 酋 長 和 國 王 擁 有 權 威, 在 很 大 的 程 度 上, 應 歸 之 於 他 們 兼 任 巫 師 所 獲 得 的 聲 譽 弗 雷 澤 (J. G. Frazer) 著, 汪 培 基 譯, 金 枝 ( 臺 北 : 久 大 / 桂 冠 出 版 社,1991), 頁 國 語 周 語 下 引 顓 頊 建 日 月 星 辰 之 位 後, 亦 有 人 神 一 詞, 注 謂 凡 人 合 神 人 之 樂 也 其 意 略 似 顓 頊 時 代 應 已 不 是 未 開 化 的 野 蠻 社 會, 卻 傳 承 了 巫 師 的 神 能 參 韋 昭 著, 國 語 周 語 下, 卷 3, 頁 45

7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觀射父這種理性的態度卻不必是古早的巫者 乃至一般的人所能接受 的 山海經 裡有不少神話記載巫者登天的事 巫咸國在女丑北 右手操青蛇 左手操赤蛇 在登葆山 群巫所從上下 也 23 有靈山 巫咸 巫即 巫昐 巫彭 巫姑 巫真 巫禮 巫抵 巫謝 巫羅十巫 從此升降 百藥爰在 24 華山青水之東 有山名曰肇山 有人名曰柏高 柏高上下於此 至于 天 25 有九丘 以水絡之 名曰 神民之丘 有木 青葉紫莖 玄華黃實 名曰建木 百仞無枝 大皞爰過 黃帝所為 26 這些都是關於上下於天的神話 或憑高山 或藉高樹 以至於天 淮南子 墜形 篇 亦云 建木在都廣 眾帝所自上下 又云 昆侖之丘 或上倍之 是謂 涼風之山 登之而不死 或上倍之 是謂懸圃 登之乃靈 能使風雨 或上倍之 乃維上天 登之乃神 是謂太帝之居 27 淮南子 這種踵事增華的說法顯然是 晚出的 把群巫的上下 改成眾帝 帝也顯然就是巫 山海經 比較原始而素樸 的記載 應該是較早的傳說 這並不是說較早的傳說就可以相信 而是越古的人可 能越 信 巫能登天之說 事實上 這種信並不是針對巫者 而是出於對神明的信 仰 巫不過是溝通人神的媒介 人因為信仰神明 才認為神明所降的巫能登天接受 神的意旨 下而宣告眾人 或登天得 不死之藥 以治人之病 28 所謂 神明 只是泛稱 日月風雲雷電及山岳河流等自然神 各種職司的功能神 跟眾神之上的 天帝都是神明 至於巫之登天要藉高山或建木之外 還要憑借其它的 術 如占 卜龜策 樂舞 藥 酒 乃至特異的動物等等 袁珂 山海經校注 海外西經 頁 219 同前引 大荒西經 頁 396 同前引 海內經 頁 444 袁珂注 大皞爰過 云 過非經過之過 乃上下於此 至於天之意也 同前引 海內 經 頁 高誘注 淮南子 臺北 世界書局 1955 頁 57 開明東有巫彭 巫抵 巫陽 巫履 巫凡 巫相 皆操不死之藥以拒之 郭璞注云 為距卻死氣 求更生 袁珂 山海經校注 海內西經 頁 參看張光直 考古學專題六講 臺北 稻鄉出版社 1988 第一講 頁 6-10

8 清 574 華 學 報 對這些神明的崇拜和祭祀形成一種原始的宗教 所謂的宗教 簡單地說 是 相信自然與人類生命的過程乃為一超人的力量所指導與控制 並且這種 超人的力量是可以被邀寵或撫慰的 對超人力量的信仰 以及討其歡心 使其息怒的種種企圖 這兩者中 顯然信仰在先 因為必須相信神的存在才會想要取悅於神 30 這一說法顯然不足以盡所謂宗教的義蘊 31 不過 這裡指出的 信 是一切宗教 形成的必要條件 信仰神明超人的力量 能降福或降禍於人 從而產生尊敬或恐懼 的情緒 在不可知的神明與平常人之間 巫者就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逐漸形成為神 的代言人 以至於神的本身 經過祭典 儀式 習俗 神話 禁忌 占卜 技藝種 種文化活動 累積出一種宗教出來 因此巫者實在是這種宗教的基本角色 巫術也 可加強信念 安撫心靈 平衡情緒 並非完全無用的騙人把戲 巫者的智慧豐富了 這種宗教的內涵 他們也是使這種宗教得以傳承或演化的動力 這在下文將進一步 討論 至於神話中巫能 上下於天 顯然是對具有特殊神能者的信念 深一層的意 義則是天地之間原是相連接的連續體 天 地 人的架構早已在古人意識中成立 這隱含著古人的宇宙觀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基本上 天人之間不是截然分隔的 不過 這同時表示巫者勢力的極端膨脹 人民的信仰氾濫 已經 沒了常識和理 性 不肖的巫者逞其巫術侵瀆人民 人民也自為巫史 民神同位 造成社會秩序的 混亂和不安 1.5 顓頊以他兼具人神的身份 絕地天通 是古代社會宗教史上一件大 事 所謂 湯武革命 不過是朝代更替 絕地天通 則是宗教性的變革 也是文 化上的進展 其重要性遠過於政權的轉移 研究古代社會的學者多認為這是政治權 力擴張 壟斷了交通上帝的大權 32 對被簡化的神話記載來說 這固然是一種可 能的解說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意義 這可參照一個類似的神話 見弗雷澤著 汪培基譯 金枝 頁 77 同前引 弗雷澤認為關於宗教的性質意見紛雜 不可能有使人人滿意的定義 本文大致採取格爾 茨視宗教為一種文化體系的意見 參克利福德 格爾茨 (Clifford Geertz) 著 韓莉譯 文化的 解釋 南京 譯林出版社 1999 第 4 章 頁 參看張光直 考古學專題六講 第一講 頁 10-11

9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75 像許多民族一樣 丁卡人相信 神 所在的天和人居住的地最初是相 連的 天就在地的上面而且是用繩子聯接在一起的 所以人可以根據意 願在兩個世界走動 沒有死亡 第一對男女每天只允許得到一粒穀子 當時是他們一天的全部所求 有一天 女人出於貪婪 決定種比允許的 更多的穀物 在她忘我的勤勞中 無意間用鋤頭碰著了神 神受到冒 犯 切斷了繩子 退回到今天這樣遙遠的天空 留下人類為自己的食物 而勞作 忍受疾病和死亡的折磨 還要體驗與造物主 他們的生命之 源 的分離 33 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 這一神話涵蘊的意義與 絕地天通 自然不會盡同 只就切 斷天地間的聯繫 使人不能登天一點是類似的 人類學者認為丁卡人的神話是 神 撤離人 這 反映的是丁卡人知道生存的現實 34 但是 絕地天通 並不在 於 神撤離人 而是使神的使者 巫 不能登天 事實上 只是一般的巫者不 能 而握有權力的 人神 還是可以的 顓頊賦予 重 這種權力 可能是他的曾 孫的 啟 也有 三賓於天 的神話 35 只是一般巫者在經過這一變革之後 地 位大為降低 這自然也涵有神的影響減弱的意思 他們有些功能也被政治權力所 吸收 形成一種原始的 政教合一 的形態 神並未撤離 只是被現實權力作了轉 化 使原來親近的人神關係也略為疏遠 從另一面來看 這是人類理性發展的自然 趨向 顓頊把握住了這一契機 事實上 巫者雖然不能隨意上天 他們仍然憑藉他們信奉的神明 對現實政治 和社會發生極大的影響 巫成為政治結構中的官吏 巫之賢能者也介入大的政事 尚書 君奭 云 周 公曰 君奭 我聞在昔 成湯既受命 時則有若伊尹 格于皇 天 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 在太戊 時則有若伊陟 臣扈 格于上帝 巫咸 戊 乂王家 在祖乙 時則有若巫賢 在武丁 時則有若甘 克利福德 格爾茨著 韓莉譯 文化的解釋 頁 131 同前引 頁 134 西南海之外 赤水之南 流沙之西 有人珥兩青蛇 乘兩龍 名曰夏后開 案 開即啟 開上 三嬪於天 得九辯九歌以下 此天穆之野 高二千仞 開焉得始歌九招 袁珂 山海經校 注 大荒西經 頁 414 啟棘賓商 九辯九歌 與 山海經 為同一神話 參看臺靜 農 楚辭天問新箋 頁 52

10 清 576 華 學 報 盤 率惟茲有陳 保乂有殷 故殷禮陟配天 多歷年所 故一人有 事於四方 若卜筮 罔不是孚 36 商代的巫者活動仍很頻繁和重要 用龜甲獸骨來占卜就是最常見的巫術 商王的生 活行動 戰爭 祭祀 祈雨 寧風 都經過巫者的占卜 對占卜結果 所謂吉凶 的判斷 基本上也是巫者來決定的 問卜者的商王也可能是巫 37 巫者如果沒 有豐富的常識及對現實問題的理解是無法勝任的 巫戊和巫賢更是最傑出的巫者 如觀射父所謂德智兼備者 其 明神降之 則是 格于上帝 甲骨文的研究者發 現商代最尊的神是 上帝 帝居天上的 帝廷 有鳳鳥之類的使者傳達其旨 意 不過 殷人一般先祈求他們死去的先公先王 由先公先王轉求上帝 因此 先公先王的功德與意象成為重要的判斷因素 這使祖先崇拜更落實了 所謂 陟配天 甲骨文的用語是 賓于帝 或 在帝左右 38 不過是先公先 王死去之後 才能賓于上帝 不像古早的巫者那樣能任意登天 這顯然是顓頊 絕 地天通 的影響 直到周代 文王陟降 在帝左右 39 也是指死後才升天的尊 寵和神威 1.6 商代的 賓于帝 和 周書 的 配天 雖都是指人間帝王死後可以升 天 但內涵並不完全相同 這關係到殷人和周人對於上帝和皇天的想像有異 對人 和上帝的關係也有差別 因為甲骨文所見的 天 字只有兩三處 而且都是 大 的意思 40 所以或 認為殷人對上帝只稱帝不稱天 周人才稱天 這表示他們是不同的民族 文化也不 同 這種說法已被質疑 陳夢家特別討論了殷之帝與周之天的異同 殷 上帝 帝令 賓帝 在帝左右 敬天 王與帝非父子關係 周 帝 天 天令 配天 其嚴在上 畏天 王為天子 41 實際上 帝令與天令 命 敬天與畏天都沒有大的差異 對上帝的信仰並沒 屈萬里 尚書釋義 君奭 頁 111 陳夢家 商代神話與巫術 燕京學報 20 北京 1936 頁 535 陳夢家 殷墟卜辭綜述 臺北 大通書局 1971 第 17 章 宗教 頁 屈萬里 詩經釋義 臺北 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 1955 文王 頁 203 見方述鑫等編 甲骨金文字典 成都 巴蜀書社 1993 頁 3 陳夢家 商代神話與巫術 頁 535

11 說 道 家 作 為 一 種 文 化 體 系 的 宗 教 577 有 根 本 上 的 不 同 商 周 文 化 也 是 延 續 性 的 不 是 斷 裂 的 42 孔 子 云 : 殷 因 於 夏 禮, 所 損 益, 可 知 也 ; 周 因 於 殷 禮, 所 損 益, 可 知 也 ; 其 或 繼 周 者 雖 百 世 可 知 也 43 禮 的 本 身 三 代 沒 有 不 同, 只 是 在 禮 儀 形 式 上 有 所 增 損 而 已 帝 或 天 也 都 是 最 高 的 神 明 在 詩 和 尚 書 中 天 與 帝 是 錯 雜 用 的 商 代 詰 誳 聱 牙 的 盤 庚 就 同 時 用 天 和 帝 44 學 者 多 認 為 盤 庚 是 殷 末 或 宋 人 之 作, 45 則 他 們 可 能 是 用 了 周 人 習 慣 的 的 稱 謂 ; 但 是, 即 使 盤 庚 晚 出, 稱 帝 為 天 可 能 已 經 沿 用 很 久 甲 骨 文 沒 有 天 帝 的 天 字, 可 能 因 為 甲 古 文 並 不 是 商 代 書 寫 文 獻 的 全 部 ; 也 可 能 以 天 指 謂 帝 是 民 間 語 言, 鄭 重 的 祀 典 占 卜 則 用 雃 言 ( 帝 ) 天, 由 指 人 頭 上 的 部 份 46 天 空 ; 進 而 是 上 帝 的 居 所 ( 帝 廷 ) 因 而 稱 帝 為 天 是 很 自 然 的 事 ( 尤 其 是 帝 被 王 室 獨 佔 之 後 ) 周 人 也 順 應 民 間 的 語 言 的 加 以 運 用, 成 為 習 慣 因 此, 絕 不 能 因 為 這 點 差 異 就 說 帝 與 天 是 他 們 不 同 的 宗 神 不 過, 這 些 次 要 的 差 異 也 不 是 沒 有 意 義 陳 氏 說 商 代 王 與 帝 非 父 子 關 係, 詩 商 頌 玄 鳥 記 商 代 的 始 祖 神 話 說 : 天 命 玄 鳥, 降 而 生 商 47 這 也 許 可 以 解 釋 成 玄 鳥 是 商 的 圖 騰 ; 但 商 不 是 由 上 帝 直 接 生 出, 則 無 疑 ; 而 對 照 詩 大 雅 文 王 說 周 的 始 祖 神 話 是 姜 嫄 履 帝 武 敏 歆, 48 則 后 稷 為 上 帝 之 子 陳 說 應 是 可 信 的 這 自 然 是 周 人 故 意 神 聖 化 其 始 祖, 然 而 直 接 說 是 上 帝 之 子, 等 於 把 上 帝 納 入 倫 理 制 度 中 來, 這 使 得 政 治 與 宗 教 產 生 更 緊 密 的 結 合 相 對 的, 上 帝 的 超 越 性 減 低 比 起 商 代 來 說, 商 代 的 上 帝 反 而 較 多 超 越 性 與 客 體 性 這 點 差 異 還 會 衍 生 出 一 些 問 題 至 少 人 對 上 帝 的 想 像 可 以 不 同 一 方 面, 經 過 文 王 周 公 的 延 續 與 斷 裂 的 觀 念, 見 張 光 直 著, 郭 淨 陳 星 譯, 美 術 神 話 與 祭 祀 ( 臺 北 : 稻 鄉 出 版 社,1993), 頁 155 其 後 記 中 謂 連 續 性 的 文 明 人 類 與 動 物 之 間 的 連 續, 地 與 天 之 間 的 連 續, 文 化 與 自 然 之 間 的 連 續 張 光 直 亦 云 : 三 代 文 化 是 相 近 的 三 代 都 是 有 獨 特 性 的 中 國 古 代 文 明 的 組 成 部 分, 其 間 的 差 異, 在 文 化 民 族 的 區 分 上 的 重 要 性 是 次 要 的 張 光 直, 考 古 學 專 題 六 講, 頁 133 亦 可 見 張 光 直, 中 國 青 銅 時 代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社, 1983), 頁 347 朱 熹,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 臺 北 : 大 安 出 版 社,1987), 論 語 集 注, 為 政, 頁 59 盤 庚 篇 中 天 五 見, 多 與 命 連 言 上 帝 一 見 參 屈 萬 里, 尚 書 釋 義, 盤 庚, 頁 42 天, 顛 也 至 高 無 上, 從 一 大 許 慎 著, 段 玉 裁 注, 說 文 解 字 ( 臺 北 : 廣 文 書 局, 1969), 頁 1 大 是 人 正 面 象 形, 一 在 金 文 是 一 圓 點, 象 人 頭 至 高 無 上 可 以 指 蒼 蒼 者 天 之 高 遠 無 限, 也 可 以 指 天 的 地 位 至 高 無 上, 暗 示 天 神 或 天 帝 這 雖 是 漢 人 的 理 解, 卻 可 能 是 古 代 共 有 的 意 識 屈 萬 里, 詩 經 釋 義, 玄 鳥, 頁 290 注 云 : 履, 踐 也 帝, 上 帝 也 武, 足 跡 也 敏, 拇 也, 足 大 指 也 歆, 欣 也 同 前 引, 頁 222

12 578 清 華 學 報 制 禮 與 轉 化, 形 成 一 新 的 人 文 性 的 宗 教 上 天 固 然 可 以 降 命, 但 天 命 靡 常, 會 因 為 人 王 之 修 德 與 否 而 改 變 49 所 謂 政 教 合 一 是 指 這 種 人 文 宗 教 商 周 乃 至 更 早 傳 說 或 神 話 中, 都 沒 有 上 帝 創 造 宇 宙 萬 物 的 觀 念, 祂 可 以 主 宰 賞 罰, 卻 不 是 創 造 者, 這 使 得 上 帝 的 神 能 受 到 限 制, 上 帝 就 不 是 無 限 體 周 代 把 上 天 又 納 入 人 倫 關 係 之 中, 上 天 的 尊 嚴 更 受 到 減 殺 現 實 政 權 的 墮 落, 所 謂 王 綱 失 墜 造 成 的 災 禍 使 上 天 也 受 到 怨 尤 和 詛 咒 這 在 詩 經 中 屢 見 不 鮮, 大 雅 的 板 蕩 桑 柔 雲 漢 瞻 卬 召 旻 等 篇 都 有 疾 威 上 帝 天 降 喪 亂 之 類 的 怨 言 因 此, 在 這 種 宗 教 中, 天 作 為 人 格 神 的 符 號 會 被 更 理 性 化 的 態 度 賦 予 不 同 的 義 涵 巫 者 和 巫 術 逐 漸 喪 失 其 地 位 與 舞 臺, 甚 至 巫 術 也 被 理 性 化 50 這 種 背 景 下 孕 育 出 的 儒 家, 更 進 一 步 作 了 理 性 化 的 發 展, 把 超 越 的 天 轉 化 成 內 在 於 人 的 資 源 然 而, 另 一 方 面 有 智 慧 的 巫 者 從 這 種 宗 教 中 游 離 出 去, 不 再 滿 意 於 一 個 被 獨 佔 的 跟 現 實 政 權 合 作 的 上 帝 想 像 一 個 不 同 的 上 天, 可 以 回 到 顓 頊 絕 地 天 通 之 前, 巫 者 能 夠 隨 意 上 下 天 地 的 時 代 他 們 把 記 憶 中 流 傳 了 若 干 千 年 的 神 話 和 傳 說 記 錄 下 來, 作 為 他 們 的 經 典 山 海 經, 並 且 在 南 方 找 到 他 們 發 展 的 溫 床 1.7 觀 射 父 回 答 楚 昭 王 的 問 題, 一 是 歷 史 的, 一 是 當 時 的 所 謂 當 時 是 以 楚 地 文 化 作 背 景 比 起 中 原 地 帶 來, 楚 文 化 自 有 其 特 色 所 謂 楚 有 江 漢 川 澤 山 林 之 饒, 民 食 物 常 足, 信 巫 鬼, 重 淫 祀 51 信 巫 鬼, 多 祭 神 的 活 動 固 然 是 楚 地 本 有, 也 接 受 了 巫 史 的 傳 承 楚 之 始 祖 出 自 顓 頊, 52 伴 隨 而 來 的 巫 的 傳 統 可 能 出 自 顓 頊 之 前 觀 射 父 就 是 延 續 傳 統 的 重 要 的 巫 者 他 的 祖 先 觀 丁 父 曾 為 楚 武 王 軍 率, 卓 有 戰 功 53 楚 平 王 時 有 觀 從, 求 為 卜 尹, 並 謂 其 先 曾 佐 開 卜 54 觀 從 應 是 觀 射 父 的 父 親 或 叔 伯 觀 射 父 成 為 大 巫, 又 是 楚 國 三 參 看 徐 復 觀, 中 國 人 性 論 史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9), 第 2 章, 頁 25 如 易 本 來 是 占 卜 之 書, 繫 以 卦 爻 辭, 已 經 被 理 性 化, 到 易 傳 的 哲 理 化, 就 不 能 視 為 巫 術 了 參 看 下 文 1.11 見 班 固, 漢 書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55), 地 理 志, 頁 861 楚 之 先 祖 出 自 帝 顓 頊 高 陽 高 陽 者 黃 帝 之 孫, 昌 意 之 子 也 司 馬 遷 著, 瀧 川 龜 太 郎 考 證,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卷 40, 楚 世 家, 頁 2 帝 高 陽 之 苗 裔 兮 洪 興 祖, 楚 辭 補 注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86), 離 騷, 頁 12 楊 伯 峻, 春 秋 左 傳 注, 哀 公 十 七 年, 頁 1708 ( 楚 ) 平 王 封 陳 蔡, 召 觀 從, 王 曰 : 唯 爾 所 欲 對 曰 : 臣 之 先 佐 開 卜 乃 使 為 卜 尹 楊 伯 峻 注 云 : 刻 龜 曰 開, 取 閱 卜 書 亦 曰 開 佐 謂 為 卜 師 之 助 手 同 前 引, 昭 公 十 三 年, 頁 1348

13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79 寶 之一 可謂其來有自 55 他們類似商代的巫戊和巫賢 觀從之前 楚靈王尤 其信巫 桓譚 新論 云 昔楚靈王驕逸輕下 簡賢務鬼 信巫祝之道 齋戒潔鮮 以祀上帝 禮 群臣 案 當作神 躬執羽紱 起舞壇前 吳人來攻 國人告急 而 靈王鼓舞自若 顧應之曰 寡人方祭上帝 樂明神 當蒙福祐焉 不敢赴救 而吳兵遂至 俘獲其太子及后姬 甚可傷 56 楚靈王所祀的 上帝 應是商 周以來的上帝 於禮天子才能祭天 諸侯只能祭境 內社稷 楚國並不全遵守周制 楚靈王是以歌舞娛神的方式來祭祀 也不合於周人 敬恭明神 的態度 換言之 他是以 巫 的身份來祭明神 這 上帝 既可被 娛樂 跟 詩經 中威嚴可怕的 上帝 不同 57 實際上 他相信的上帝應是楚 地自己的上帝 東皇太一 楚辭 九歌 東皇太一 云 吉日兮辰良 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 璆鏘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鎮 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 奠桂酒兮椒漿 楊枹兮拊鼓 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 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 君欣欣兮樂康 58 這種歌辭雖然可能經過後人的改寫或潤色 應該仍保留著祭典的特色 所祭的 東 皇太一 就是楚地的上帝 59 但這種祭典是地方性的 非出於侯王或官方 王逸 九歌章句序 云 九歌 者 屈原之所作也 昔楚國南郢之邑 沅湘之間 其俗信鬼而 好祠 其祠必作歌舞以樂諸神 屈原 出見俗人祭祀之禮 歌舞之 韋昭注 國語 楚語下 卷 18 頁 79 嚴可均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 卷 13 頁 540 旻天疾威 天篤降喪 天之方虐 敬天之怒 屈萬里 詩經釋義 召旻 頁 259 板 頁 234 洪興祖 楚辭補注 頁 99 參看文崇一 楚文化研究 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67 第 6 章 楚的神話與 宗教 頁 140

14 580 清 華 學 報 樂 其辭鄙陋 因為作 九歌 之曲 60 這雖是推測之詞 如跟 九歌 他篇對照來看 是地方性的 俗人 祭典是可能 的 但被侯王採用於廟堂之上也是可能的 重點是這楚地的上帝是被想像成和樂欣 悅的神明 不是以嚴厲的賞罰控制下民的天帝 61 在盛妝姣好的巫者 靈 以曼 妙的舞姿伴以華麗的音樂 美酒嘉肴 上皇於是愉快地欣然降臨 其所渲染的氣氛 跟楚靈王之祀上帝是類似的 這樣的上帝不是被侯王獨佔的 人人都可以參與祭 典 人神的關係親密而不緊張 王逸並未推測 東皇太一 之神始於何時 而在楚地則一直延續 稍後宋玉 高唐賦 有云 進純犧 禱旋室 醮諸神 禮太一 劉良註云 諸神 百 神也 太一 天神也 天神尊敬稱禮也 62 漢代因楚俗也祠太一 史記 封 禪書 云 天神貴者太一 63 可見楚地所祀上帝謂之 太一 已經是一種宗 教傳統 從 九歌 所祀的其它諸神來看 雲中君 雲神 東君 日神 大司命 少司命 命運之神 河伯 河神 山鬼 山神 湘 君 湘夫人 湘水之神 這些是楚人所祀 百神 的代表 基本上跟商周文 化中的神明沒有不同 但從對神的想像與人神間的關係來看 差異就非常大了 在 這些祭典所形成的神話中 巫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他們才是這一宗教傳統中的主 角 也可以說他們藉由楚地的特殊環境 回復到顓頊 絕天地通 之前的地位 以 他們的智慧尋回不受現實政權獨佔的 皇天 64 這些自然之神所顯現的與人或 巫的關係 蘊含著人與自然根本上的和諧 沒有神是控制或主宰人的命運 甚至 司命 也充溢著對人關切之情 不是嚴厲的裁判者 這些神話不可能是屈原才開 始的 在楚地流傳必然有極長久的時間 甚至在沒形成文字之前 1.8 上文觀射父對楚昭王問的時候 曾說 夫人作享 家為巫史 顯示 巫 史 之間的密切關係 它們的職掌並不是劃分得很清楚 古籍中多有巫 史連言者 如 周易 巽 九二 用史巫紛若 65 禮記 禮運 王前 洪興祖 楚辭補注 頁 98 參看彭毅 楚辭詮微集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9 第 4 篇 析論 楚辭 九歌 的 特質 頁 見蕭統輯 六臣註 文選 臺北 華正書局 1981 頁 346 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考證 史記會注考証 卷 28 頁 48 屈原 離騷 皇天無私阿兮 覽民德焉錯輔 見洪興祖 楚辭補注 頁 45 善本易經 頁 255

15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81 巫而後史 卜筮瞽侑皆在左右 66 也有明顯的記載史官行卜筮之事 如 左 傳 莊公二十二年 陳厲公 生敬仲 其少也 周史有以易見陳侯者 陳侯 使筮之 遇觀之否 曰 是謂觀國之光 利用賓於王 67 左傳 僖公十五 年 初晉獻公筮嫁伯姬於秦 遇歸妹之睽 史蘇占之曰 不吉 68 等 其實史官也通曉神明之事 也參與祭禮 如 國語 周語上 惠王 十 五年 有神降於莘 69 內史過就對周王說明神降之理 或見神以興 亦或以 亡 在於君人是否修德愛民 且推想這是丹朱之神 因虢國將亡而降臨 王使 太宰忌父帥傅氏及祝史奉犧牲玉鬯往獻焉 70 太史過也到虢國去參加祀典 史 官之卜筮祭祀跟巫者沒有不同 國語 楚語下 說左史倚相云 又有左史倚相 能道訓典 以敘百物 以朝夕獻善敗于寡君 使寡君無 忘先王之業 又能上下說于鬼神 順道其欲惡 使神無有怨痛于楚國 71 這段話 前一部分是一般史官之責 後一部分安撫 討好鬼神的工作跟巫沒有什麼 分別 左史倚相跟觀射父一樣 同被視為楚國之 寶 觀射父也 能作訓辭 以 行事於諸侯 72 他們都是以理性的態度參與國事 以豐富的歷史知識教導楚 王 楚地的巫史同有崇高的地位 史官的職務非常廣泛 戴君仁先生 釋史 云 據王國維 釋史 謂大官庶官均稱史 並謂 內史實執政之一人 蓋樞 要之任 我想由史知天道 故其原始職務掌祭祀而包括卜筮星 曆 都屬於天道神事 降而兼及人事 乃有冊命封爵和記事的職 務 巫和史本是一類人 可能最早只是一種人 巫之能書者 即別 謂之史 所以史字形狀 象人手執簡冊 史是古代教育極不普 陳澔 禮記集說 臺北 啟明書局 1952 頁 128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頁 222 同前引 頁 363 又如 左襄九年之 史 左昭七年之 史朝 左昭三十二年之 史墨 左哀九年之 史趙 史墨 史龜 以及 國語 晉語 之 筮史 同前引 頁 韋昭注 國語 晉語四 卷 10 頁 129 同前引 周語上 卷 1 頁 10 同前引 說 媚也 同前引 楚語下 卷 18 頁 79 同前引

16 清 582 華 學 報 及狀況下的知識分子 對於文化的流傳 有莫大的貢獻 73 因此 我們可以稱這是一個 巫史傳統 巫在文字發明之前已有之 74 史應是 有文字之後才日趨重要 他們把原始宗教 禮儀 星曆 政事 德行揉合在一起 構成一個特殊的文化體系 巫和史成為這種文化的主幹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巫者早 已不是僅依賴 神降 和 巫術 而是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 像觀射父這類在現 實政事上能產生影響力的 尤其如此 事實上 楚地的巫風雖然很盛 能夠像觀氏一族 有機會參與政事的 並不多 見 巫者自身本來就具有超離現實的性質 一般巫者即使參與祭祀儀典等活動 卻 對現實政事是疏離的 也就是因為他們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 才能深入洞察人生的 種種問題 這些巫者正是促使巫史傳統宗教轉化的動力 天下 所謂的 澹然獨 與神明居 應該就是指這類巫者 1.9 前面已經討論過 這句話可以不從成玄英的疏解 只當作 思想 學 說 式的理解 老子之前就有這種神明所降的巫者 他們不參與一般巫者的現實活 動 獨自離開塵世的繁華與煩囂 只與神明為伴 沉思與體驗傳統宗教的意義 他 們已經悟得 以本為精 以物為粗 以有積為不足 超越現象界探求根本的真 實 這實際上已從巫術信仰轉化出來 開始了理性思維的方向 宗教知識份子意識到 傳統的 混亂的儀式與信仰已經不再恰當 而逐 漸地以明確的形式意識到意義問題 75 本 精 和 物 粗 都可以說是形上概念的語言 本 是否指 東 皇太一 難以妄測 而基於對 神明 的體認則無疑 事實上 這種 宗教知識份 子 的思維是開放的 有的直接把 太一 之神轉化出一幅宇宙生成的圖式來 例 如 太一生水 之說 太一生水 水反輔太一 是以成天 天反輔太一 是以成地 天地 復 相輔 也 是以成神明 神明復相輔也 是以成陰陽 陰陽復相輔也 戴君仁 梅園論學集 臺北 臺灣開明書店 1970 釋史 頁 但至少在仰韶時代我們已有巫師的具體跡象了 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的彩陶盆上有 魚形裝飾 的人頭花紋 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張光直 考古學專題六講 頁 5 克利福德 格爾茨著 韓莉譯 文化的解釋 頁 208

17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83 是以成四時 四時復 相 輔也 是以成冷熱 冷熱復相輔也 是以成 濕燥 濕燥復相輔也 成歲而 後 止 故歲者 濕燥之所生也 濕燥 者 寒熱之所生也 寒熱者 四時之所生也 四時者 陰陽之所生 也 陰陽者 神明之所生也 神明者 天地之所生也 天地者 太一之 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於水 行於時 周而又 始 以己為 萬物母 一 缺一盈 以己為萬物經 此天之所以不能殺 地之所不能厘 陰陽之所 不能成 君子知此之謂 下 土也 而謂之地 上 氣也 而謂之 天 道亦其字也 請問其名 以道從事者 必託其名 故事成而身長 聖人之從事也 亦託其名 故功成而身不傷 天地名字並立 故過其 方 不思相 當 天不足 於西北 其下高以強 地不足於東南下 其 上 不足於上 者 有餘於下 不足於下者 有餘於上 天道 貴弱 削成者以益生者 伐於強 貴於 76 這篇大約是公元三百年前的文獻 近年才跟楚墓郭店本 老子 一起出現 有的學 者認為它應是 老子 傳本出現之後著成的 77 這當然可能 但也可能在老子之 前 因為老子雖然是 主之以太一 卻並未直接就 太一 來說話 或者說用 道 取代了 太一 而 太一生水 還沒走到那一步 這當然不是能確定的說 法 而主要的是這 太一 與 東皇太一 間的關係 是 太一神明 從神位上走 下來 還是巫者思考的移位 人類學者以為 宗教符號在一個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特 殊的形而上學之間形成了基本的對稱 並認為 宗教將人的行為諧調進想像中的 宇宙秩序 並將宇宙秩序的意象投射進人類知識的層面 78 天神貴者太一 跟 形上概念的太一顯然是一種對稱關係 太一生水 也顯示出宇宙秩序的意象 太一生水 的宇宙圖式自成一套形上體系 雖然很簡單 但非常不同於 管 子 水地 的說法 水地 說 水者何也 萬物之本原也 79 並沒有發展 出一套形上的論述 而 太一生水 是以 太一 為 本體 以己為萬物 母 水 是次要的元素 太一藏於水 水反輔太一 都顯示 水 的 荊門市博物館 郭店楚墓竹簡 北京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 頁 125 學者考定墓的下 葬年代為公元前三百年上下 引文參考龐樸 一種有機的宇宙生成圖式 道家文化研 究 17 北京 1999 頁 文中 是荊門市博物館原文所加 是龐文所加 許抗生 初讀 太一生水 道家文化研究 17 頁 克利福德 格爾茨著 韓莉譯 文化的解釋 頁 110 安井衡 管子纂詁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6 卷 14 頁 6

18 清 584 華 學 報 重要 卻不是本體 水的位置有點像 老子 的 德 所謂 輔 或 反 輔 相輔 都表示其有所不足 甚至 太一 也需要 水 的 反輔 它就 不是超越絕對的主宰 這應該跟楚人 東皇太一 的意象有關 見上文 同時 輔 顯現的是和諧的 萬物一體的關係 而非衝突分隔的關係 而 輔 字之義 也近乎 老子 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80 輔 只是 不輔之輔 太一 生水 雖未明言此理 應該涵有此意 後文提到 天道貴弱 及 道 名 諸 義也大致近乎老子 只是都不夠深入 它的思維方式也止於因果式的推論 是 以 如何如何 泥滯於現象和 概念 因此推想它是早於老子 比較素樸的 思想 當然 也可能是學老未至的想法 莊子 列禦寇 有一段話 似可藉以批 評這種說法 小夫之知 不離苞苴竿牘 敝精神乎蹇淺 而欲兼濟導物 太一形虛 若是者 迷惑于宇宙 形累而不知太初 彼至人者 歸精神乎无始 而 甘瞑乎无何有之鄉 水流乎无形 發泄乎大清 悲哉乎 汝為知在豪 末 而不知大寧 81 籠統來看 這段話很像是批評 太一生水 的 認為它 迷惑于宇宙 形累而不知 太初 所想像的宇宙圖式 為形所累 未能探道之本 太一 本是 形虛 而使 藏于水 則成不虛 用 藏 字也似為一物 故是 為形所累 更主要 的 太一生水 未涉及 主體 所謂 至人 則表主體 大寧 形容主體所 達之境 這兩處的 太一 都已從 天神太一 轉化出來 但 太一生水 的 太 一 客觀義較強 列禦寇 篇顯然是晚出的道者歸向主體的思想 1.10 列禦寇 這段話是誰說的 未加標明 大概既非莊子也不是列子 82 是誰說的並不重要 而是從 莊子 書所引用 或莊子所託之重言或寓言足見當時 學 道 者之盛 莊子或假托 或杜撰其姓名 多與其哲思有相關之處 如支離 疏 叔山無趾 哀駘它 闉跂支離無脤 王駘等等 這些固然是莊子用反諷 象徵 的手法 為破除表相的執著而設計的 不必實有其人 而這些形體殘缺的人 實際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56 王叔岷 莊子校詮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88 頁 1263 關於莊子書的考證問題甚多 參看王叔岷 莊子校詮 序 及 附錄 莊學管窺 列 禦寇 是以本篇篇首名篇

19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85 上都是被他讚美的 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得道者 他們是 巫 者 或者說他們是依 巫者的意象塑造的 荀子 王制 云 相陰陽 占祲兆 鑽龜陳卦 主攘擇五卜 知其吉凶妖祥 傴巫跛擊之 事也 83 譬之 是猶傴巫跛匡84 大自以為有知也 這自然不是說所有的巫覡都是有殘疾者 同時荀子也帶有歧視的語氣 可能是故意 強調 不過這也很可能是許多巫覡的特徵 莊子正是同情這種受現實社會輕賤的 人 也深刻地知道他們傳承和轉化原始宗教的貢獻 莊子 大宗師 藉 女偊 之口論修道的歷程和境界 女偊 就是女傴 也 就是女巫 古注中只說 女偊 古之懷道人也 一云 是婦人也 85 沒 有說她是女巫的 如果再審視這個 偊 字 可以發現它正是指肢體殘障而言 偊 與踽古常通用 詩 唐風 杕杜 獨行踽踽 傳 踽踽 無所親也 86 列子 力命 汝悉往而返 偊偊而步 有深愧之色邪 釋文 云 偊 邱羽切 本或作踽 字林 云 跛行貌 87 漢書 東方朔傳 行步偊旅 注 偊旅 曲躬貌也 88 又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 旁行踽 僂 注 踽僂 傴僂也 89 這些都說明女偊是傴僂跛行的婦人 是荀子所形 容的 傴巫 當然 這女偊可能是莊子虛構的 並無其人 所論 朝徹 見 獨 的 聖人之道 更不必是巫者所能 聞 90 不過 莊子把他最重要的哲 思正面地說出 是借女偊之口 顯然是有深意的 我們所關切的是想像當時有的 擊疑借為 覡 說文 覡能齋肅事神明也 在男曰覡 在女曰巫 從巫從見 見梁啟 雄 荀子簡釋 臺北 華正書局 1975 王制 頁 112 楊倞注 匡讀為尫 廢疾之人 王先謙 荀子集解 臺北 藝文印書館 2000 正 論 頁 458 引文出自成玄英 疏 及 釋文 王叔岷 莊子校詮 頁 237 獨行踽踽 毛 傳 踽踽 無所親也 瑞辰按 說文 踽 疏行貌 廣雅 踽踽 行也 踽通作偊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 臺北 廣文書局 1971 頁 107 引 字林 跛行貌 或作 疏行貌 楊伯峻 列子集釋 臺北 明倫出版社 1970 頁 122 班固 漢書 卷 65 頁 1301 蕭統輯 六臣註 文選 卷 19 頁 349 參王叔岷 莊子校詮 頁 237

20 清 586 華 學 報 精爽不二 而 神明降之 的傑出巫者 他們 澹然獨與神明居 保存和發展 了 古之道術 並不認為所有巫者都能夠如此 由巫的地位明顯的降落 他們在 新的 宗教變革 中 大部分被淘汰了 莊子一方面尊重那類巫者的意象 一方面 寄望他們能進一步對道有深層的體悟 至於是否真有女偊其人 或者她是不是巫並 不重要 這類 澹然獨與神明居 的巫者 依據原始信仰提出新的思維方向 才使關 尹 老聃 聞其風而悅之 老聃是 猶龍 的人物 連名字都讓人捉摸不定 沒 有人說他是巫者 而傳說他是史官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 云 老子者 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 名耳 字聃 姓李氏 周守藏室之史 也 91 老子曾任 史官 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文引戴先生的說法 史官是古代的知識份 子 同時 在 家為巫史 之前 史與巫已經是不可分的關係 同屬於一個巫史傳 統 特別從地理環境言 這個通常被接受的 老聃 92 不僅是楚人 而他居住的 苦縣 原屬 陳國 後併入楚 這跟前文提到的觀射父一族接鄰 觀射父與孔 子年代相近 孔子或嘗見老子 老子年齡可能略長 這種文化地理的影響是不能 排除的 因此 我們有理由相信 主之以太一 成為 本體 概念是從宗教中的 太一天神 轉化出來的 這有文化歷史的積澱 也有老聃等人的智慧 老子傳中 還提到老萊子和太史詹 也被懷疑就是老子 司馬遷也不能確定 造成一些爭論 除非楚墓或考古工作能提供可信的資料 無法加以證實 相信在這巫史傳統中 他 們類似一個 學術社群 有相當接近的意見 但是老聃之為老聃 不能視為虛 構 他的智慧跟個人的創造性是不能取代的 老子 書也許雜有後人附加之言 卻絕不是集體著作 其原初作者必然是 智 聖 明 聰 又 神明降之 的個 人 莊子 內七篇的作者是晚於老聃的莊周 也是很明顯的 這類考證的問題自 有專家去處理 我們只能從事理上去推想 1.11 這個 巫史傳統 的發展其實是很曲折的 尤其是因為和政治與社會體 制糾纏在一起 上文常用 理性化 來說明這種發展 理性化 這個詞語難以清 楚的解釋 這裡只能是一種現代人常識性的用法 如說 絕地天通 是政治勢力的 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卷 63 頁 2 莊子 內篇曾出現 老聃 之名五次 一般相信內七篇是莊子自著

21 說 道 家 作 為 一 種 文 化 體 系 的 宗 教 587 膨 脹, 也 是 一 種 宗 教 改 革, 基 本 上 則 是 一 種 理 性 化 的 進 程 觀 射 父 認 為 巫 能 制 神 之 處 位 次 主 於 是 乎 有 天 地 神 民 類 之 官, 是 謂 五 官 各 司 其 序, 不 相 亂 也 也 可 謂 是 理 性 化 的 制 度 所 謂 顓 頊 受 之, 乃 命 南 正 重 司 天 以 屬 神, 命 火 正 黎 司 地 以 屬 民 自 然 是 一 種 理 性 的 措 施 至 於 稱 夫 天 地 成 而 不 變, 何 比 之 有? ( 以 上 引 文 並 見 1.2) 就 完 全 是 經 驗 認 知 的 理 性 態 度 如 果 不 去 吹 毛 求 疵, 我 們 可 以 籠 統 地 稱 之 為 理 性 化 的 作 為 或 者 稱 之 為 具 體 的 理 性, 它 是 從 具 體 經 驗 中 產 生, 基 本 上 是 實 用 性 的 ; 所 以 有 別 於 運 用 邏 輯 思 考 的 抽 象 的 理 性 後 者 是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中 比 較 缺 少 的 93 這 種 具 體 的 理 性 呈 現 在 巫 史 傳 統 的 發 展 中, 因 此, 巫 或 巫 術 被 這 種 理 性 貶 抑 或 轉 化 最 明 顯 的 例 子 是 易 本 為 占 卜 之 書 較 早 的 數 字 卦 94 可 能 還 沒 有 文 字, 商 周 之 際 才 演 化 出 卦 爻 辭 卦 爻 辭 雖 多 是 象 徴 性 的 語 言, 而 在 所 示 吉 凶 之 外, 多 含 有 警 誡 或 道 德 的 勸 告, 乾 九 三 就 有 君 子 終 日 乾 乾, 夕 惕 若, 厲 無 咎 這 就 是 說 : 言 能 憂 懼 如 是, 則 雖 處 危 地, 而 無 咎 也 95 這 至 少 表 示 人 的 處 境 並 非 占 卜 決 定 的, 而 是 人 的 道 德 行 為 占 卜 的 結 果 需 要 理 性 的 解 讀 而 非 由 巫 術 來 決 定 這 一 點 在 左 傳 裡 所 記 載 的 一 些 占 卦 的 例 子 都 可 以 見 到 無 論 所 占 是 否 靈 驗, 占 者 對 卦 象 的 結 果 都 有 一 番 解 說 這 些 解 說 基 本 上 出 於 理 性 的 思 考 最 顯 著 的 一 例 是 左 傳 襄 公 九 年 魯 宣 公 妻 穆 姜 被 遷 於 東 宮, 她 占 得 隨 卦, 史 官 認 為 是 吉, 可 以 出 走 但 穆 姜 認 為 她 自 己 無 德, 不 可 能 像 隨 卦 顯 示 的 無 咎 終 於 死 在 東 宮 96 後 來 孔 子 引 用 恒 卦 : 不 恆 其 德, 或 承 之 羞, 跟 左 傳 的 詮 釋 方 向 是 一 致 的 到 荀 子 甚 至 說 : 善 為 易 者 墨 辯 名 家 荀 子 都 能 作 抽 象 思 維 的 理 性 活 動, 只 是 他 們 不 是 傳 統 文 化 的 主 流 他 們 的 發 展 也 受 到 限 制, 或 者 逸 出 邏 輯 規 範 之 外, 成 為 詭 辯 具 體 的 理 性 受 到 經 驗 和 情 感 的 影 響, 並 非 單 純 的 理 性 它 是 能 轉 化 傳 統 而 不 是 棄 絕 傳 統 以 尋 求 絕 對 超 越 的 理 性 參 M. 蘭 德 曼 (Michael Landmann) 著, 閻 嘉 譯, 哲 學 人 類 學 ( 貴 州 : 貴 州 人 民 出 版 社,2006) 參 看 張 政 烺, 試 釋 周 初 青 銅 器 銘 文 中 的 易 卦, 考 古 學 報,4( 北 京 :1980), 頁 朱 熹, 周 易 本 義 ( 臺 北 : 考 古 文 化 事 業 公 司 影 本,1992), 頁 58 穆 姜 薨 於 東 宮 始 往 而 筮 之, 遇 艮 之 八 史 曰 : 是 謂 艮 之 隨 隨, 其 出 也 君 必 速 出! 姜 曰 : 亡! 是 於 周 易 曰 : 隨, 元 亨 利 貞, 無 咎 元, 體 之 長 也 ; 亨, 嘉 之 會 也 ; 利, 義 之 和 也 ; 貞, 事 之 幹 也 體 仁 足 以 長 人, 嘉 會 足 以 合 禮, 利 物 足 以 合 義, 貞 固 足 以 幹 事 然, 故 不 可 誣 也, 是 以 雖 隨 無 咎 今 我 婦 人, 而 與 於 亂 固 在 下 位, 而 有 不 仁, 不 可 謂 元 不 靖 國 家, 不 可 謂 亨 作 而 害 身, 不 可 謂 利 棄 位 而 姣, 不 可 謂 貞 有 四 德 者, 隨 而 無 咎, 我 皆 無 之, 豈 隨 也 哉? 我 則 取 惡, 能 無 咎 乎? 必 死 於 此, 弗 得 出 矣 楊 伯 峻, 春 秋 左 傳 注, 襄 公 九 年, 頁 966

22 588 清 華 學 報 不占 97 易 的巫術性質尤為減弱 不過 易傳 並未放棄 以卜筮者尚其 占 及 大衍之數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98 的占法 就卜筮的本身提升其意 義 易 無思也 無為也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 其孰 能與於此 這就遠過於占卜吉凶的要求 所謂 夫易 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 也 顯然也不是一般巫術意義下活動 因此 易傳 是依 神而明之 存乎其 人 自己的 理性 而構成一套 形上學 形而上者謂之道 99 它自然 也不只是一種形上學 而是承續了 巫史傳統 中 陰陽不測 的 神 的宗教部 份 因此 傳統宗教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並存的 所謂宗教的理性化不是 一個全有或全無 不可逆轉的或不可避免的過程 但是在經驗上 它是一個真實的 過程 100 因為在占卜之術中 或這個 宗教傳統 中隱含的 信仰 神 明 並不是理性能完全參透的 單由理性 我們不能夠透入信仰的奧祕 但這些奧祕並不矛盾於理性 它們補足和完成了理性 101 因此 理性化雖然是 巫史傳統 發展演化的基本 卻不是其全部 在信仰面前它 自會讓步 理性會知道自己的限度 換個方向來說 理性 會以不同的面貌和形 式呈現 或者說宗教理性化有不同的方向 也有不同的層次 在比較之下 有大同 異也有大同而小異 同樣承續這一 巫史傳統 中庸 的 誠者 天之道也 誠之者 人之道也 102 跟 易傳 就有小異 而儒與道之間則有比較大的歧 異 但它們仍是在一個大的文化系統之中 跟不同的文化體系間的差異就更顯著 了 1.12 在這 巫史傳統 的理性化過程中 浮現出一個重要的詞彙 道 事實上 是 道 使巫史傳統理性化 進而取代了巫史傳統 然後分化為儒家之 道 與道家之 道 在分化之先 道 已經是意義豐富的符號 甲文裡沒出 梁啟雄 荀子簡釋 大略 頁 378 善本易經 繫辭上 頁 297 同前引 頁 參克利福德 格爾茨著 韓莉譯 文化的解釋 頁 210 卡西勒 (Ernst Cassirer) 著 劉述先譯 論人 臺中 東海大學出版社 1959 頁 84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 頁 31

23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89 現 道 字 但並不能說商代還沒這一詞彙 尚書 洪範 就有 無有作好 遵王之道 無有作惡 遵王之路 無偏無黨 王道蕩蕩 無 黨無偏 王道平平 無反無側 王道正直 103 是篇撰成或較晚 104 也必在儒 道出現之前 這段話的 道 字的義涵卻值得注 意 一般用 道 字是 道路 之意 但 道 字從 首 應是 先導 引 導 的意思 因此除 道路 之意外 也延伸有行的方向 方法等義 再抽象其層 次 就有不同的指謂 而 道 的普遍性與客觀性也益顯 這裡從道路到王者的道 路 到遵從王者之路 應該如何遵行王者之路 然後 王者之路 又凝結為意義更 豐富的 王道 一般道路應有的平 直被用作 王道 的象徵 而這象徵指向 道德 的方向 作為王者所當為公平正直 作為臣民也應該公平正直 作 好 作惡 或偏頗都是不客觀 不理性之故 這種道德理念和實踐成為 道 的核心 也成為終極的價值判準 尚書 顧命 皇天用訓厥道 付畀四 方 訓厥道 即 告以道 105 詩 書 中用例 皇天 皆指上帝而 言 這說明 道 出於皇天 而由天子轉告天下 但道可訓說 就涵著客觀之理 這樣的 道 就兼具有宗教的和理性的涵蘊 在 左傳 和 國語 的用例中可以 看出來 所謂道 忠於民而信於神也 106 夫正 德之道也 端 德之信也 成 德之終也 慎 德之守也 守終 純固 道正事信 明令德矣 107 左傳 裡最常見的是批評政治人物的 無道 不道 失道 亡之道 也 長亂之道 等等 這些負面的批評正是以道為準則來判別 而到孔子的時 代 道 的蘊涵才更增添了深度與高度 屈萬里 尚書釋義 洪範 頁 61 關於 洪範 著成年代的考證 同前引 頁 同前引 顧命 頁 133 如 厥 釋為 其 指 皇天 道 為皇天之道 亦通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桓公六年 頁 111 韋昭注 國語 周語 卷 3 頁 31

24 清 590 華 學 報 子曰 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 論語 述而 子曰 朝聞道 夕死可矣 論語 里仁 子曰 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矣 論語 里仁 子曰 道之將行也與 命也 道之將廢也與 命也 論語 憲 問 子曰 人能弘道 非道能弘人 論語 衛靈公 108 這些 道 已經顯露其形上的 本體的以及實踐的性質 到 易傳 的 形而上者 謂之道 不過一步之遙 這樣的 道 實際上已取代了 天 或 帝 但 畏天 命 論語 季氏 式的宗教意識並未消失 只是對早先的 巫史傳統 已經 作了極其重大的變革 這仍在一種理性的發展中 但它的層次109 和涵蘊必須有更 深入的理解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人需要自己去弘道 不須祈求天的恩寵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110 天 性 人 道可謂是一體 在儒家和道家出現之前 還有 天道 一詞 造成不少糾葛 其實在 詩 書 等較早文獻中尚未見 天道 之語 到 左傳 襄公以後才見有四處 而三 處都與火災有關 因為相信火災是由於星宿之故 所以說 宋災於是乎知天 道 111 子產說的 天道遠 人道邇 非所及也 何以知之 112 也都是因火 災而言 晏子說的 天道不慆 不貳其命 113 是因 齊有彗星 這些所謂的 天 應指 天象 而言 國語 越語下 天道皇皇 日月以為常 也是此 意 114 不過 如 國語 魯語上 夫天道導可而省否 又 越語下 天道盈而不溢 就把 天道 與人事聯接起來 115 中庸 說 誠者 天之道 引文皆出自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論語集注 頁 在人的理性之上還存在神的或世界的理性 M.蘭德曼著 閻嘉譯 哲學人類學 頁 101 這個說法能否被接受是個問題 但是 認為 理性 可以有不同的層次 似乎可說 如把 道 屬之於 神的或世界的理性 層次 應該不算僭越或誇張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 頁 17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襄公九年 頁 963 同前引 昭公十八年 頁 1395 論語 中提到子貢曰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也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論語集注 公冶長 頁 78 所謂 天道 也應該是 子產所說的 天道 為星宿運行之道 故孔子不言 子貢未聞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昭公二十六年 頁 1479 韋昭注 國語 越語下 頁 103 同前引 魯語上 頁 48 越語下 頁 99

25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91 也 116 易 謙 彖 天道下濟而光明 117 則是孔子之道的形上展延 無論道或天道都指向形上之道 道家更獨特地使道成為一種特殊的形上學 以它精 微的玄思呈現出道體的種種 使 道 幾乎成為道家專有的語言 然而 道家仍然 是 巫史傳統 發展下的產物 早期的道或天道的用語也不是與它毫無干涉 我們 必須時時回溯 才能比較完整地詮釋其內涵與意義 上文曾經引述一則簡單的關於 宗教 的說法 1.4 只指出宗教基本上出 於 信仰 經過 巫史傳統 長期的演化 到 道 的觀念出現 道 又分化 為儒與道之異 兩家都自成一套 形上的 說法 然而並不能忽略 道 原初就蘊 有的宗教性 格爾茨探討的 宗教 的意義很值得參考對照 宗教決不僅僅是形而上學 因為對所有的人來說 崇拜的形式 媒介和 對象都充滿著深刻的道德嚴肅 宗教中處處都有著內在的義務 它不僅 僅是鼓勵虔信 它還要求虔信 它不僅僅是誘發理智上的贊同 而且還 強化情感承諾 無論它是被描述成馬那 (Mana) 還是梵 (Brahma) 還 是聖三一 (Trinyti) 它都超越世俗 不可迴避地被認為對人的行為取向 有深遠的涵義 宗教決不僅僅是形而上學 而且也決不僅僅是行為規 範 因為它的道德生命力的源泉被認為存在於對現實的本質的忠實表述 之中 有力的強制性的 應當 (ought) 被感覺到是產生于無所不包的事 實上的 是 (is) 由此 宗教奠定了在人類存在的最一般的情景中對人 的行為的最獨特的要求 118 這兒所謂的 形而上學 應該不是指嚴謹思辨下的形而上學 因為他不是從一 神教的立場來討論宗教 也不是認同某一種形上學 當然也不是指儒 道的 道 道本來就不僅僅是形而上學 籠統來看 道 跟 馬那 等頗有相當之處 不僅 道 是超越世俗 對人的行為取向有深遠的涵義 它也不僅僅是行為規範 而更深入地探討道德的根源 儒 道都不重視頂禮膜拜和祈禱的形式 卻並不忽略 根本的 信 因此 說它們也是 一種 宗教 並無不可 只是這宗教要作為一 文化體系來看 不是從一神或多神來定的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 頁 31 善本易經 頁 122 見克利福德 格爾茨著 韓莉譯 文化的解釋 頁 155

26 清 592 華 學 報 Ⅱ 這個 道 雖然儒 道兩家都用它 在內涵上出入頗大 但就它們形上道體的 性質而言 則有互相重疊之處 只是道家特別重視呈現此道體 因而獨受 道家 之名 追溯原始 必須回到 主之以太一 的詮釋 上文從 澹然獨與神明居 討 論到 巫史傳統 對早期文化乃至宗教的貢獻 我們相信楚地信奉的 太一天神 是老聃 關尹 主之以太一 的來源 他們以深邃的智慧 轉化那個傳統 也可以 說是一種宗教性的變革 119 成玄英解釋的 太一 完全不涉及涵蘊其中的傳統義 涵 只作純哲理的詮釋 顯然有所不足 因此 下文將試圖從老 莊的文獻中尋索 其 傳統 的痕跡 以期對道家思想能有完整的理解 下面我們將籠統地視老莊為 一體 也不分辨莊子 內 外 篇的異同 因為有些枝節性的歧異並不重要 2.1 天下 雖然說關尹 老聃 主之以太一 但是今本 老子 及郭店 本 帛書本都沒出現 太一 這一辭彙 莊子 書中除 天下 外 也只見於比 較晚出的 列禦寇 篇一次 見上文 倒是可能更晚出的 呂氏春秋 大樂 有 云 萬物所出 造於太一 化於陰陽 高誘注 造 始 道也者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不可為狀 有知不見之見 不聞之聞 無狀之狀者 則幾於知之矣 道也者至精也 不可為形 不可為名 彊 為之 謂之太一 120 這兩處顯然是取自 老子 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 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 及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 這是就老莊的道家思想出現後 從巫術性的宗教轉化而言 實際上 幾乎是根本上的變革 歷史 上 祭祀 太一 之神到漢代還存在 只是所謂 封泰山 類太一 見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 考證 史記會注考證 封禪書 卷 28 頁 不過是政治表演 沒有多少 宗教 意 義 而道家這種轉化跟漢以後發展出的 道教 也不相干 高誘注 呂氏春秋 臺北 世界書局 1955 頁 47 案 荀子 禮論 亦見 太一 一詞 然其義似不相涉 見王先謙 荀子集解 頁

27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93 曰希 繩繩不可名 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121 只是 老子 這裡不曾提及 太一 呂氏春秋 依他對 老子 的理解 認為 道 就是 太一 是萬物之所出 應該是根據 莊子 天下 的說法 不過 老子 書中雖然不見 太一 一詞 而實際上並未棄去其義 只是只用一個 一 而省略了 太 字 最明顯的是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 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122 這些 一 不同於 道生一 的 一 它就是 道 是 道 的代表符號 這 種用法還出現在第十章與第二十二章 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123 天下 明明說 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 建之以常無有 主之以太一 何 以 老子 書中省去 太 字 一個簡單的推測是 太一 源於 東皇太一 與 神明 有關 為了要從原有的宗教意識中轉化出來 用 道 來取代 太一 而用 得一 之 一 指謂 道 一 即 太一 之 一 所謂 得 暗 示 一 中的神性 一 並非簡單的符號 而 一 比較容易被解釋為哲理的語 言 而非宗教語言 事實上 道家雖然致力於把原始信仰哲理化 而跟 巫史傳 統 還是免不了藕斷絲連的關係 莊子 大宗師 有更具體的說明 夫道 有情有信 无為无形 可傳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見 自本自 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 在太極之先而不為 高 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 先天地生而不為久 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狶 韋氏得之 以挈天地 伏戲氏得之 以襲氣母 維斗得之 終古不忒 日月得之 終古不息 堪坏得之 以襲崑崙 馮夷得之 以遊大川 肩 吾得之 以處大山 黃帝得之 以登雲天 顓頊得之 以處玄宮 禺強 兩句引文出自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同前引 頁 34 同前引 頁 7 19

28 清 594 華 學 報 得之 立乎北極 西王母得之 坐乎少廣 莫知其始 莫知其終 彭祖 得之 上及有虞 下及五伯 傅說得之 以相五丁 奄有天下 乘東 維 騎箕尾 而比於列星 124 這段話是對道的體用最完整的說明 大意全同於 老子 其中 得之 類同 於 老子 之 得一 皆指道而言 殆無疑問 近人嚴復云 夫道以下數百 言 是莊文最無內心處 不必深究 125 就莊子哲學而言 這樣說不無道理 然 如追根溯源 這些神話和傳說中的名字就極有意義 這些人物其實是 巫史傳統 中的重要傳承者 上文一再提到的顓頊 就是承先啟後的一位 其他多為亦神亦人 者 如伏戲 黃帝 彭祖 傅說之類 莊子一方面接受老子對道體性格的形上詮 釋 一方面由得道者回溯道的歷史展現 雖然道不在時空序列之中 得道之人卻 有先後之別 莊子實際上在繞過老子去追溯這道所從來 換言之 他要從神話中詮 解出原始信仰的意涵 因此 他 聞其風而悅之 的 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 就與 老子有些微差異 而直接有得於 巫史傳統 流傳的神話和傳說 2.2 莊子書中引用大量的神話 除 逍遙遊 篇明引 齊諧者 志怪者 也 126 他多用 山海經 中出現過的神話 而改寫成寓言或加以詮釋 有時借 用神話中的人名或地名以助其玄思 或者襲用神話中的觀念而引伸其義 等等 筆者曾經在 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 一文中舉例加以討論 127 事實上是莊子深入 理解這些神話中蘊涵的意義 然後轉化成他自己的思想 莊子 應帝王 南海之帝為儵 北海之帝為忽 中央之帝為渾沌 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 沌之地 渾沌待之甚善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 曰 人皆有七竅以視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錢穆 莊子纂箋 香港 大東書局 1955 引 頁 52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逍遙遊 頁 4 張亨 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 東方文化 21.2 香港 1983 頁 後收入張 亨 思文之際論集 臺北 允晨文化公司 1997 頁 文中探討道家思想的淵源 曾引聞一多 聞一多全集 第 1 冊 臺北 里仁書局 1999 道教的精神 一文中以道家 出於 巫教 之說 其說近是 然有未盡之處 而聞氏之先見不可沒也

29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95 聽食息 此獨无有 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 七日而渾沌死 128 這則寓言故事明顯的是從 山海經 神話中轉化來的 有神焉 其狀如黃囊 赤如丹火 六足四翼 渾敦無面目 是識歌舞 實為帝江也 129 渾敦 之沒有面目就是沒有七竅可以視聽食息 也就是沒有知識的能力 莊子編 造出儵 忽的莽撞 表示他對 知識 的反感 不可追逐無涯之知 是莊子的一個 基本論點 因為知識的性格跟道的體悟是相反的 道是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不能用分析性的知識去理解 也不在主客對立的架構中 渾敦 之為 黃 囊 無面目 正表示它是渾成一體 無可分析 無知無識 然而能識歌舞 以見其能 感應 非無生命之物 謂之 帝江 則是尊之為最高神祇 所謂中 央之帝 130 莊子把這一神話轉化成寓言故事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 神話 只是 陳述 描述 並不顯示其意義 莊子改編成 寓言 雖然仍是引而不發 其傳達 的意義則較可理解 莊書 大抵皆寓言 所謂 寓言 是 藉外論之 131 這表 示他用寓言的方式是經過 設計 的 渾沌的故事是根據渾敦的神話設計的 這種 設計基本上是理性的活動 這種理性也應是神性的理性 他只是把原藏在神話中的 意義用他的設計重現出來 同時也顯示他接受和汲取了神話中的思想 因而他也創 造了一種具體理性的表達方式 但還是常常藏頭露尾 讀者對解讀這種方式並不是 順利的 再加上 曼衍 的 巵言 和弔詭的 重言 132 歧解錯出 莊子可以得 意地說 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 知其解者 是旦暮遇之也 133 然而 既是 言 必有解 只是其中隱約的神話性質不易言說而已 莊子 逍遙遊 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 鯤之大 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 其名為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應帝王 頁 309 袁珂 山海經校注 西山經 頁 55 袁珂以帝江即黃帝 同前引 頁 56 張亨 思文之際論集 頁 107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寓言 頁 948 同前引 頁 947 同前引 齊物論 頁 104

30 清 596 華 學 報 鵬 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 海 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 天池也 齊諧者 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 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 也 134 袁珂認為莊子這裡 似乎非僅寓言 實有神話之背景存焉 山海經 的 禺彊 是 人面鳥身 的海神 然而禺彊不僅海神而已 實又兼風神職司 亦即莊子逍遙游之大鵬 袁說是也 莊子的寓言應是從這神話而來 只是把神 話做了點修改 其所以為神話 從 化而為鳥 的 化 字即可知 現實中當然不 會有魚能化為鳥的事 山海經 曾多次用 化 字 如 帝女死焉 化為瑤 案 當從艸 草 蛇乃化為魚 棄其杖 化為鄧林 135 在神話中 異類或有生命與無生命之間互相轉化是常見的 莊子這裡只是借用化的觀念使鲲 化 為鵬之為可能 其用意則在比較受環境限制之物轉化為較能 自由 之物 成玄英疏云 鳥是凌虛之物 魚乃滯溺之蟲 是不錯的 不過 又說 捨 滯求進 故舉南北鳥魚以示為道之逕耳 136 就太快了 莊子只是說明這種捨滯 仍在環境的拘限中 即使大鵬能摶扶搖而上至九里的高空 還是不能突破經驗中的 空間 就像上古的大椿 以八千歲為春 以八千歲為秋 也無法突破時間的限制 時空所指的即現象界 莊子所嚮往的自由不在現象界 即使 列子御風而行 泠然 善也 137 也要有待於風 所以在現象界中都是有待的 相對的自由 而莊子的 理想是破除這些限制網 138 得到絕對的自由 而破除時空的限制只能回到內在的 心靈活動 所謂 明至人之心 修道者至 无己 无功 无名 之境 也就是致虛守靜到極處 才能破除限制 超越相對 而能逍遙無待 139 這樣理 解 莊子似乎不是直接得於神話 像渾沌的寓言一樣 但他仍然是把兩則神話的生 動意象改寫成寓言 還增添了 蜩與學鳩 的對話 寓言式的 同時 若追溯神 同前引 逍遙遊 頁 2-4 袁珂 山海經校注 中山經 頁 大荒西經 頁 142 海外北經 頁 見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逍遙遊 頁 4 同前引 頁 17 參看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5 頁 同前引 頁 此支道林說 一般認為支說勝向 秀 郭 象 莊子注 但牟先生認為支 說無異於向郭注 且未及向郭注之圓滿

31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97 話中 化 的意涵 其實寓有 萬物一齊 孰短孰長 之意 140 至樂 篇云 胡蝶胥也化而為蟲 青寧生程 豹也 程生馬 馬生人 人又反入於機 141 萬物之間既然可以互相化生 自然沒有高低之分 長短之別 也就沒有 比較 的 需要 大鵬之能高 斥鴳之能下 椿木之能長 朝菌之能短 142 都是自然如 此 非相待而然 莊子從神話中蘊育出他的哲思 並不必要與原初的神話完全符 合 莊子接受神話中的寓意 但他的思維卻早已超出巫史傳統侷限 應帝 王 有一寓言故事 鄭有神巫曰季咸 知人之死生存亡 禍福壽夭 期以歲月旬日 若神 鄭人見之 皆棄而走 列子見之而心醉 歸 以告壺子 列子與之 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 嘻 子之先生死矣 弗活矣 不以旬數矣 吾見怪焉 見濕灰焉 列子入 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壺子曰 鄉吾 示之以地文 萌乎不震不正 是殆見吾杜德機也 嘗又與來 明日 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 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 有瘳矣 全然 有生矣 吾見其杜權矣 列子入 以告壺子 壺子曰 鄉吾示之以 天壤 名實不入 而機發於踵 是殆見吾善者機也 嘗又與來 明 日 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 子之先生不齊 吾无得而相焉 試齊 且復相之 列子入 以告壺子 壺子曰 吾鄉示之以太沖莫 勝 是殆見吾衡氣機也 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立未 定 自失而走 壺子曰 追之 列子追之不及 壺子曰 鄉 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與之虛而委蛇 不知其誰何 因以為弟靡 因 以為波流 故逃也 143 壺子以其修為展現不同的容狀 季咸無得而相 無所施其巫術 終於自失而走 壺 子展現的 境界 示之以地文 示之以天壤 示之以太沖莫勝 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成玄英疏借佛家義 以為它們相當於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秋水 頁 584 同前引 至樂 頁 625 向郭注語 同前引 逍遙遊 頁 20 同前引 應帝王 頁

32 598 清 華 學 報 第一 示妙本虛凝 寂而不動 無門 第二 示垂跡感應 動而不 寂 有門 第三 本跡相即 動寂一時 亦有亦無門 第四 本寂 兩忘 動寂雙遣 非有非無門 144 牟先生以為成疏用天臺宗 圓教四門 來詮釋莊子此文 理之所在 固應如 此 145 不能說是比附 成疏固然是極為適切地引佛家義詮釋莊子的哲思 事實 上 這跟 老子 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 146 都是描述 得道者的容狀 莊子只是用具體的寓言故事重現出來 因此 我們可以相信所謂 杜德機 善者機 衡氣機 之稱不必全是莊子杜撰 而是古之修道者的 功夫進境之稱 季咸之類的 小巫 有別於觀射父 女偊之類的大巫 成疏即稱 之為 小巫 僅略知相人之術而非善為士者 莊子並非菲薄小巫的淺陋 而是指 出修道者的最高境界需要更深邃的實踐功夫 從另一層面看 莊子想解決的生死問題已不同於巫者用 巫術 的方式 換言 之 他已超越一般巫者的生死觀 大宗師 篇討論了很多 死生 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 若人之形者 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其為樂可勝計邪 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 吾與之友矣 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 而遊乎天地之一氣 彼以生為附贅縣 以死為 147 決疣潰癰 夫若然者 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 把生死視為自然之化 巫者也就無能為力 壺子的四種境界顯示人的自我修為能超 越生死現象 不同於巫者之有賴於術 因此 對 得道者 而言 朝徹 而後能 見獨 見獨 而後能无古今 无古今 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如果這些話不全是 莊子自道 如果女偊實為巫者 這表示不同於季咸的巫者已經轉化為一種新的方 向 子桑戶 孟子反 子琴張 子與諸人 並見 大宗師 如非莊子虛構 他們 正是莊子 聞其風而悅之 下與外死生无終始者為友 148 的 友人 即使 同前引 頁 300 見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頁 228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12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同前引 天下 頁 1099

33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599 這不過是莊子的 重言 本無其人 不可泥滯 莊子這種生死觀也是源出於原始 的宗教和神話 前述 山海經 中的 化 指生命的樣態可以變形 並未死亡 神 話學者認為 在某一義下 整個神話思想 可以解釋為一種對死亡的現象的恆常和固 執的否定 由於這種對生命的不能打破的統一性和連續性的堅信 神話 必須清除這一種死亡的現象 原始宗教恐怕是我們在人類文化中所發現 的最強烈也最有力的對生命的肯定了 149 莊子之視死生存亡為一體 而外生死 雖然不是全同於神話中強固地否定死亡 他 意圖超越死亡是非常明顯的 這是延續神話思想而非另創新說 只是這 延續 中 的 轉化 正是莊子主要的貢獻 事實上 莊子並非為發展一種 思想 壺子的四種生命樣態 或境界 女 偊得道之 色若孺子 都是具體的呈現而不是抽象思考 因此 得道 是體悟實 踐的結果 所以壺子批評列子說 吾與汝既其文 未既其實 而固得道與 列 子先前所學只是 文 而未能盡道之 實 文 只是外在的論述 必須進入 實踐的功夫才能得其實 因此 這種思維是伴隨著 功夫 的活動 或者可以視同 具體的理性活動 但應放在 神聖的理性 層次 它不受邏輯思維的侷限 也超越 一般合理化的經驗 老子的 致虛極 守靜篤 和莊子的 心齋 與 坐忘 都是 這種思維的特色 牟宗三先生稱之為 智的直覺 150 儒家與佛家也有類似的思 維形態 這種思維形態轉化了巫史傳統對神明的倚賴 夫循耳目內通而外於心 知 鬼神將來舍 而況人乎 151 天下 的作者雖然把莊子置於老子 關尹之 後 但認為莊子另有所承 所以說莊子 聞其風而悅之 的是另一種 古之道術有 在於是者 此所謂 古之道術 的要旨是 芴漠无形 變化无常 死與生與 天地並與 神明往與 芒乎何之 忽 乎何適 萬物畢羅 莫足以歸 卡西勒著 劉述先譯 論人 頁 96 牟宗三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1 第 19 章 頁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人間世 頁 150 同前引 天下 頁 1098

34 清 600 華 學 報 歷來注家都把這段話當成是莊子的思想來解說 這自然不算錯 但如真是莊子 聞 其風 像老聃 關尹一樣 這段話與後文所稱莊子的哲思必多少有些出入 只就 語意來看 這段話只是對生死問題提出疑問 並沒有提供解決之道 這跟莊子以生 死為自然之化 能呈現 上與造物者遊 而下與外死生无終始者為友 的工夫境 界 應有稍異 對莊子的稱述是以肯定的語氣 而前者僅對生死問題表示疑問或困 惑是不夠的 後文的贊語稱莊子 其於本也 弘大而闢 深閎而肆 其於宗也 可 謂調適而上遂矣 這自然是說莊子對 道 的體證與開拓遠過於其所悅之 古之 道術 當然 我們也可以理解兩者之間必然有相當的 同處 所以注家才以莊 子的哲思注釋這段文字 莊子 知北遊 引述莊子之言說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 所謂道 惡乎在 莊子曰 无所不在 東 郭子曰 期而後可 莊子曰 在螻蟻 曰 何其下邪 曰 在稊稗 曰 何其愈下邪 曰 在瓦甓 曰 何其愈甚 邪 曰 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 153 這段有趣的對話很可能是學莊者的轉述或編造的 但非常類似莊子寓言的風 格 是不是莊子真 曾 說過 並不重要 道无所不在 顯然是莊子的一個基本信 念 這類似 老子 二十五章 周行而不殆 之意 但莊子並非作形上思考的延 伸 而是以具體指陳的方式說明 在語意上更強調了 道 的 物性 與實存性 這樣說道的屬性 很類似上文引格爾茨意見中提到的 瑪納 卡西勒曾解釋說 波來尼西亞人的瑪納 像我們在世界其他部分找到的對應概念一樣 表 現了這種糢糊流動的性格 它沒有個體性 不論是主觀的或客觀的 它 被當作一般的共同的神祕的質素 瀰漫於一切事物之中 它可能是 一個靈魂的或者精神的屬性 但它本身又不是一個精靈 它能在任 何事物中找到 而不問它們的種性和類別 154 這當然不能說 狶韋氏 等 得之 的就是這種 東西 也不會就是 天得一以 同前引 知北遊 頁 卡西勒著 劉述先譯 論人 頁

35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01 清 的 一 不過 這種 遍在 一切的質性顯然極為類似 它的 糢糊流動 也近似 有物混成 與 周行不殆 只是老子較強的形上傾向不易令人回溯到遠 古的原始宗教信念 事實上 道 是可以與它 對應 的 只是經過長期的發展 之後 不同文化的特殊性介入 其間的差距自然就變大了 如格爾茨說的 宗教不 僅僅是形上學 我們認為老莊雖然可視為 一種 形上學 但不能否認它是從 巫史傳統 中發展出來的 也就是說它蘊涵的 宗教性 並未完全消失 跟瑪納 的比較可以提醒我們這一點 卡西勒又說 神話和原始宗教決不是完全不聯貫的 它們並不缺少常識或者理性 但 是它們的連貫更依靠於感覺的統一性 而不是依賴邏輯規則 它 初民 的生命觀是一個綜合的觀點 而不是一個分解的觀點 生命不 被分為類和次類 它被感受為一個不斷的連續的全體 不同生命領 域之間並沒有種類的區別 沒有任何事物具有一定的 不變的和固定的 形狀 由一種突然的變形 一切事物可能轉化為一切事物 如果神話世 界有任何特色和突出的性格 有任何統治支配它的律則的話 那就是變 形的律則了 155 這些對 神話 特性的詮釋並不限於某一民族和文化 而是所有 神話 普遍共有 的特性 上文引述的 鯤鵬神話 之類 某某化為某某 的 都可以藉這種詮釋 來理解 皆合於 變形的律則 生命被感受為一個不斷的連續的全體 因此 可以說 莊子汲取了神話中蘊藏的 意義 轉化成他的思維的內容 也可以說 莊子對原始宗教 或 巫史傳統 作了無形的 然而是重大的變革 156 用壺子的 方式取代了季咸的巫術 解除了巫術的魔咒 也避免了抽象的形上思考 進而達至 齊物論 中 天地與我並生 萬物與我為一 的理境 這 理境 難道跟由神話 中感受到的生命之為 不斷的連續體 毫無關係嗎 2.3 上文已經說到老子的 主之以太一 是從楚地信仰的太一天神轉化成的 同前引 頁 93 這種變革跟孟子對 天 的詮說是一樣的 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則知天矣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 離婁上 頁 349 只是採取了不同的立場 各自傳承了 不同的 意義 茲不及詳論

36 清 602 華 學 報 形上思想 得一 與莊子 得之 也都指 太一 或 道 道 跟古早宗教 或神話的關係已經很清楚了 不過在 老子 文本中 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隱伏的 痕跡 如 老子 第六十章 治大國 若烹小鮮 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傷 人 非其神不傷人 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傷 故德交歸焉 157 一般多欣賞首句奇妙的比喻 而不甚注意下面的一段話 這段話可類比於壺子之勝 過季咸 道行則鬼神無所作用 擴大言之 道取代了 巫史傳統 的原始宗教 或 者說道取代了太一之神 只是 不神 或 不傷人 並不是全無作用 而是不顯現 其作用 行道之聖人也不顯現其作用 如不擾民 158 換言之 神的作用已經涵 於道中 所以說 故德交歸焉 因此 可以推想 道 得自 太一 的宗教性 這種從神話與巫史傳統演化來的宗教性 自不止一端 不過 最重要的一點是 信仰 格爾茨說 作為我們可稱之為 宗教觀 的基礎 基本原理在各處都 是相同的 要知必須先信 159 這 信 在神話中是先已存在的 在神話幻想 中 永遠隱含著一種信仰的活動 不信對象的實在性 神話乃將自失其基礎 160 對 道 而言 信也是其形上思維的前提 老子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 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 及今 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 以此 161 道雖然是恍惚不可名狀 但非空無 而是有物有象 只是物 象並非真有形 象 實是窈冥不可得而見 不能見而實存故謂之精 真 何以知其實存 因其中有 信 莊子也說 夫道 有情 實也 有信 无為无形 162 這自是說道中 有信 這也顯示道之客觀性與普遍性 但是 道中之信可以是形上的客觀存有 也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52 王弼注云 道洽 則神不傷人 神不傷人 則不知神之為神 道洽 則聖人亦不傷人 聖人不 傷人 則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也 同前引 頁 53 見克利福德 格爾茨著 韓莉譯 文化的解釋 頁 135 見卡西勒著 劉述先譯 論人 頁 87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18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246

37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03 可以從得道者主觀的信仰來說 得道者之信與道本有之信是糾結難分的 因此 老 子不是以思辨的論述來形成一套客觀的形而上學 而是藉由原始宗教或神話中的信 轉化為他的特殊的形上學的基礎 而 轉化 則是出於 致虛極 守靜篤 的實踐 和體悟 莊子 庚桑楚 云 老子曰 衛生之經 能抱一乎 能勿失乎 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 能 止乎 能已乎 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 能翛然乎 能侗然乎 能兒子 乎 163 這段話也不一定是老子說的 不過 抱一 勿失 即 老子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能勿離乎 能兒子乎 即 專氣致柔 能嬰兒乎 這當然出 自老子 然而這段話並不是只說 衛生之經 而類似上文引壺子之教訓列子的說 法 基本上是以內在的實踐工夫取代巫術信仰 不求之卜筮 也不求之於人而反求 諸己 所謂 抱一 即 抱道 道可以抱 則道似有客觀性 而反求諸己 則道 又內在於人 只是這 己 應是 至人无己 逍遙遊 之 己 或 坐忘 大宗師 墮肢體 黜聰明 離形去知 同於大通 道 164 之己 2.4 老子第六章以 谷神 喻道 可能是另一神話痕跡 谷神不死 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165 王弼注全從形上之理解釋 166 固然不誤 只是稱之為 谷神 並不是上文引 老 子 第六十章的鬼神 而是 與太極同體 的 天地之根 如同 大宗師 說的 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 167 老子 第四章 也說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168 河上公與王弼注都釋 帝 為 天帝 同前引 頁 785 同前引 頁 284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5 王弼注云 谷神 谷中央無者也 無形無影 無逆無違 守靜不衰 物以之成而不見其形 此 至物也 處卑守靜 不可得而名 故謂之玄牝 門 玄牝之所由也 本其所由 與太極同體 故 謂之 天地之根 也 欲言存邪 則不見其形 欲言亡邪 萬物以之生 故 綿綿若存 也 無 物不成而不勞也 故曰 用而不勤 也 同前引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4

38 清 604 華 學 報 這帝其實可視為原始的宗教信仰 老子意圖用 道 轉化此信仰 所以推崇道在帝 之先 第五十一章也說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 尊 德之貴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69 這些話自然可以向形上方面解釋 但明顯地推尊道 道是被尊貴的對象 也應是被 信仰的對象 因此用 谷神 譬喻並不僅是形上意義 只是老子不像莊子對於古宗 教和神話繫戀的程度那麼深 莊子直接編造出一個 神人 來呈顯道體 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膚若冰雪 綽約若處子 不食五穀 吸風 飲露 乘雲氣 御飛龍 而遊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 使物不疵癘而年穀 熟 170 莊子把道變成一幅生動的圖象 這跟老子用形上語言說明的道體並無意涵上的差 距 這樣的 神人 都可以用老子說道之體用的語句來詮釋 然而莊子這種表述的 方式則顯然與老子有異 一方面莊子接受老子 道 是不可道 言說 的觀點 一 方面他也感受到這種說 道 的方式之不足 谷神 之 神 的意涵並未充分 呈現 因此 用神話的方式 以 神 的形象來展現 應該寓有以其它方式表達不 出的部份 這些可能就是原始宗教和神話中的遺留部份 莊子之 聞其風而悅之 的 當然莊子也儘量用他的 荒唐之言 無端崖之辭 來說理 但取之於神話或運 用神話應是莊書最大的特質 因此可以說莊子並未完全順承老子只往形上之道去發 展 而延續了較多的宗教氛圍 大宗師 對於 真人 的描繪也多用神話式的形 容 當然 道之神化的表現跟季咸的巫術傳統還是非常不同的 Ⅲ 老子和莊子賦予 道 最高的位置 而幾乎完全轉化了 太一 的神格 這對 原始的宗教傳統而言實在是一種極大的變革 這種變革既是對巫史傳統也是對疲弊 同前引 頁 44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逍遙遊 頁 28

39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05 的 周文 171 因此 一定要從宗教意義的層次來理解道家 可是先秦諸子大多 不能從這一層去理解 只是以自己的需要採取或扭曲其觀念 老莊的 虛靜 本是 體悟道的實踐工夫 荀子變成理性思維的方式 韓非子成為君主之 術 172 其 解老 喻老 也是基於工具性的層次來理解 或者完全拖到政治層面論述如 黃帝四經 之類 倒是較晚出的 管子 中有四篇有明顯的受莊老影響之處 如 內業 云 摶氣如神 萬物備存 能摶乎 能一乎 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 能止 乎 能已乎 能勿求諸人而得之己乎 思之思之 又重思之 思之而不 通 鬼神將通之 非鬼神之力也 精氣之極也 173 跟這段話幾乎全同的又見於 心術下 事實上 它們都出於先前 莊子 庚桑 楚 引老子之言 莊書可能是依托 不過 兩相對照 並非全然相同 管子 內 業 強調的是 氣 這並不是一般的氣 而是 精氣 高於一般物質性的氣 專一此氣即能生道 精也者 氣之精者也 氣 道乃生 生乃思 思乃知 知乃 止矣 174 專一精氣如神則不須要卜筮之術 不求之於外 而得之於己 這根本 上同於 庚桑楚 篇老子之說 也是要走出巫史傳統 只是它發展的方向和思維方 式大不相同 老子說 能翛然乎 能侗然乎 能兒子乎 是順物無心 回歸自 然 不用智故 內業 篇強調之 思 是歸向理智思辯 這不僅與莊老成背反 更丟棄了道隱含的宗教意涵 因此 對老莊的闡釋 要到魏晉時代才有深入的理 解 3.1 天下 篇說到老子 關尹之前的 古之道術 已有 以本為精 以 物為粗 之語 這顯然已經是 哲理化 的或 形上 性質的語言 這其實跟 太 一 神明並不衝突 形上語詞也可能出現甚早 到關 老既聞其風而悅之 進一步 作深層的體悟 才使 道 表述成一套完整的形上思維 不過 老子並非想構設一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3 頁 87 韓非之術不同於 天下 道術 之術 韓非子 難三 云 術者 藏之於胸中 以偶眾端 而潛御群臣者也 故法莫如顯 而術不欲見 陳奇猷 韓非子集釋 臺北 河洛出版社 1974 頁 868 張舜徽 周秦道論發微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3 管子 內業 頁 293 張舜徽疏證云 氣必得道而始生 有氣始有思 有思始有知 有知則有得於己 即精氣之所止 矣 同前引 頁 285

40 清 606 華 學 報 套 形上學 尤其不是一般哲學意義的 形上學 而是為取代 太一 的 道 作些解說 老子 書中大約有十二 三章涉及到形上道體 因為基本上老子認為可以言 說之道並不是他悟得的 常道 換言之 道 在語言世界之外 所以 老子用 語言表出的既非 道 之自身 也只是有限的一部分 主要的 不可言說的部分還 是在 隱蔽 中 因此在理解老子之 道 的時候 不可以忘記還有他沒說出的部 分 即使他說出的部分也是經過他的揀擇與運用 看似 概念 詞語 卻不能限制 在 概念 上 王弼最能理解這種表達的方式 夫 道 也者 取乎萬物之所由也 玄 也者 取乎幽冥之所出也 深 也者 取乎探賾而不可究也 大 也者 取乎彌綸而不可極 也 遠 也者 取乎綿邈而不可及也 微 也者 取乎幽微而不可 覩也 然則 道 玄 深 大 微 遠 之言 各有其義 未盡其極者也 然彌綸無極 不可名細 微妙無形 不可名 大 是以篇云 字之曰道 謂之曰玄 而不名也 然則 言之者 失其常 名之者離其真 是以聖人不以言為主 則不違其常 不以 名為常 則不離其真 然則 老子之文 欲辯而詰者 則失其旨 也 欲名而責者 則違其義也 故其大歸也 論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 性 演幽冥之極以定惑罔之迷 因而不為 損 順 而不施 崇本以息 末 守母以存子 賤夫巧術 為在未有 無責於人 必求諸己 此其大 要也 175 基於這種理解 不泥於字義語意 王弼對 老子 作了深刻的詮釋 如 老子 第 十章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之注 不塞其原 則物自生 何功之有 不禁其性 則物自濟 何為之恃 物 自長足 不吾宰成 有德無主 非玄而何 凡言玄德 皆有德而不知其 主 出乎幽冥 176 老子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也有跟第十章相同的四句 老子僅說 生而不 王弼 老子指略 收入樓宇烈 老子王弼注校釋 臺北 華正書局 1981 頁 196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8

41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07 有 卻未說 生 字之義 王弼注以 自生 解之 道 只要 不塞其原 不加干預 則物自生 自生猶之自然而生 非有主之者 亦即 有生於無 四十 章 之意 道即無 然道之謂無 只是無形無相 不有不宰 並非空無 而有 始 物之妙 第一章注 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 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 然 即 有德而無主 之意 有德而無主 故謂之 玄德 玄者 冥默而無 有也 177 玄之又玄即幽冥無盡 無主 說明了道雖是 萬物之所由 或 萬 物以始 卻不能說道創生萬物或道是 造物者 王弼解老子的 自然 之義也 與此相應 老子 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王弼之 注 道不違自然 乃得其性 法自然也 法自然者 在方而法方 在圓而法圓 於自然無所違也 自然者 無稱之言 窮極之辭也 178 道不違自然 乃得其性 則道即自然 並非道之外別有一自然 自然 是 自 己如此 自然而然 之意 王注舉 在方而法方 在圓而法圓 為例 意最切 當 179 物之自生 自濟 自長而無主之者 也就是自然而然 自己如此 王弼 老子指略 又云 老子之書 其幾乎可一言而蔽之 噫 崇本息末而已矣 180 本 即 道 即 無 末 即 有 凡有皆始於無 故未形無名之時 則為萬物之始 及其有形有名之 時 則長之 育之 亭之 毒之 為其母也 萬物 以始以成而 不知其所以然 玄之又玄也 181 綜合上引文來看 王弼對於老子之道的形上體用之可道者 都有明晰的玄解 而他 在 指略 中說 故見素以絕聖智 寡私欲以棄巧利 皆崇本以息末之謂也 同前引 頁 1-2 同前引 頁 22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頁 王弼 老子指略 頁 196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1

42 清 608 華 學 報 又云 故絕聖而後聖功全 棄仁而後仁德厚 則其所謂 崇本息末 固不限於 形上道體 其所關注尤在現實之用 3.2 王弼之後 向 秀 郭 象 注 莊 182 對莊子之 寄言出意 握其 深旨 推求至極 辯示以理 大暢玄風 試看 齊物論 天籟 注 此天籟也 夫天籟者 豈復別有一物哉 即眾竅比竹之屬 接乎有生之 類 會而共成一天耳 無既無矣 則不能生有 有之未生 又不能為 生 然則生生者誰哉 塊然而自生耳 自生耳 非我生也 我既不能生 物 物亦不能生我 則我自然矣 自己而然 則謂之天然 天然耳 非 為也 故以天言之 以天言之 所以明其自然也 豈蒼蒼之謂哉 而 或者謂天籟役物使從己也 夫天且不能自有 況能有物哉 故天者 萬 物之總名也 莫適為天 誰主役物乎 故物各自生而無所出焉 此天道 也 183 郭象注中 自生 與 自然 之義 基本上與上引王弼注差異不大 也不悖乎 莊老之旨 只是詮表方式有異 從而其所偏重也就不同 王弼雖說 自生 而須先 立 不禁 不塞 不宰 之 玄德 玄德雖無主之者 只是 無 之妙 用 而 無 既稱之為 本 則 自生 之後似有主之者 郭象強調 自生 連 無 也加否定 無既無矣 則不能生有 郭象又說 若無能為有 何謂 無乎 如此解無只為顯示物之 塊然而自生 所以又說 一無有則遂無矣 無者遂無 則有自欻生明矣 184 物既自生 自爾獨化 則無造物者 齊物論 注 夫造物者 有耶無耶 無也 則胡能造物哉 有也 則不足以物眾形 故明眾形之自物而後始可與言造物耳 是以涉有物之域 雖復罔兩 未 莊子注 一般多用郭象之名 近人湯用彤 王叔岷及牟宗三等諸先生都有考辨 以郭注中雜有 向秀注 故宜稱向郭注 或單稱郭象 亦當含向注在內 參湯用彤 魏晉玄學論稿 臺北 育民出版社 1980 王叔岷 莊學管闚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78 牟宗三 才性與 玄理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齊物論 頁 50 同前引 庚桑楚注 頁 802

43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09 有不獨化於玄冥者也 故造物者無主 而物各自造 185 王弼亦云 天地任自然 無為無造 萬物自相治理 186 只沒強調並無 造物 者 兩家其實都是承接老莊之意 向前推進一步 從 無為 上玄想 而減弱了 無不為 老子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187 的意義 也可以說他們對 道 之不可道的遺忘 老子 尊道 而郭象注 道 無能也 此言得之於道 乃所以明其自得耳 然則凡得之者 外不資於道 內不由於己 掘然自得而獨化也 188 這跟老子 天得一以清 莊子 狶韋氏得之 以挈天地 一 和 之 皆 指道 其義大相逕庭 不過郭象雖然排除了天和道 卻用了莊子的 玄冥 之說 而且解釋說 玄冥者 所以名無而非無也 189 這 玄冥 就不同於 無既無 矣 則不能生有 之 無 而類似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190 之意 不過 郭 象視 玄冥 為 獨化之境 況乎卓爾獨化 至於玄冥之境 191 玄冥 是 一 境界 不能視為道或本體 則似又有別於老子 故 名無而非無 可以是 非 無非有 亦有亦無 之境 此境可玄之又玄 以至 重玄之域 192 王弼 郭象基本上都是從 語言 入手理解老莊 老子的 正言若反 莊子 的 得意忘言 和 弔詭 都給他們啟示 只是他們都在可道的 言 上運思 自 成一套 玄理 在哲理思辯層次上窮極精微 而對 道 之體悟及實踐工夫則幾 未措意 嚴格說 他們在學術上貢獻極大 但對於 道家 之為 道家 貢獻則有 不足 因為他們遺忘了道家的 宗 教 傳承 3.3 牟宗三先生在 才性與玄理 中 就王弼 向郭注文分別給予詮釋 並 討論他們對 老 莊 詮解的義蘊 從而辨析出老子道體的主宰性 先在性 同前引 齊物論 頁 111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4 同前引 頁 31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251 同前引 頁 257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18 郭象注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241 成玄英 疏 同前引 大宗師 頁 257 此節可參看陳榮灼 王弼與郭向玄學思想之異 同 東海學報 33 臺中 1992 頁

44 清 610 華 學 報 普遍性 生成性等形上特性來 進一步 牟先生說 道以何方式而為萬物之宗主 道非實物 以沖虛為性 有 不塞其 源 不禁其性 不吾宰成 之沖虛玄德 則物自然而生 自然而濟 自 然而長足 此即沖虛玄德之妙用也 而即以此德為萬物之宗主 則即 不主之主 也 193 這是順承王弼注所作的詮釋 不過 重要之點是如何理解這一 沖虛玄德 此沖虛玄德之為萬物之宗主 亦非客觀地置定一存有型之實體名曰沖虛 玄德 以為宗主 若如此解 則又實物化而為不虛不玄矣 是又名以定 之者矣 此沖虛玄德之為宗主實非 存有型 而乃 境界型 者 194 境界型 這一深刻洞見的提出 對理解道家的形上道體極有幫助 所謂 境界 型 為 蓋必本於主觀修證 致虛守靜之修證 所證之沖虛之境界 即由此 沖虛境界 而起沖虛之觀照 此沖虛玄德之 內容的意義 完全由 主觀修證而證實 非是客觀地對於一實體之理論的觀想 故其無外之客 觀的廣被 絕對的廣被 乃即以此所親切證實之沖虛而虛靈一切 明通 一切 即如此說為萬物之宗主 此為境界形態之宗主 境界形態之體 非存有形態之宗主 存有形態之體也 以自己主體之虛明而虛明一切 一虛明 一切虛明 而主體虛明之圓證中 實亦無主亦無客 而為一玄 冥之絕對 然卻必以主體親證為主座而至朗然玄冥之絕對 故 沖虛之 無 之在親證上為體 亦即在萬物上為宗也 195 境界形態基本上是出於修證 也就是經由 致虛守靜 的實踐工夫才能證成 或至 於 坐忘 心齋 喪我 之境 僅僅作玄理的思辯是不夠的 牟先生又 云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頁 140 同前引 頁 141 同前引

45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11 此境界形態之先在性乃消化一切存有形態之先在性 只是一片沖虛無跡 之妙用 此固是形上之實體 然是境界形態之形上實體 此固是形上的 先在 然是境界形態之形上的先在 此是中國重主體之形上心靈之最特 殊處也 196 這樣推究至極 則由一般 形上學 的觀點來詮釋老子 顯然有所不足 老子之道 的客觀性與實體性只是一種 姿態 莊子則以 辯證的融化 消化而泯之 純成 為主觀之境界 所謂逍遙 自得 無待 就是在其自己 只有如此 萬物才能保 住自己 才是真正的存在 這只有在無限心 道心 的觀照下才能呈現 無限心的 玄覽 觀照也是一種智的直覺 但這種智的直覺並不創造 而是不生之生 與物一 體呈現 197 假如把道家義理看成是一個形上學 那它便是一個境界形態的形 而上學 道家不是從客觀存有方面講 而是從主觀心境方面講 因此屬於境界 形態 198 牟先生又提出 哲學名理 與 教下名理 的分別 以王弼 向郭的玄理本質 上實為 哲學名理 道家之教的意味並不甚強 故其本質實只是哲學家 199 不過 後來在演講中 他一直稱道家為 大教 200 並不只視為哲學家 同時 他要求要從 縱貫的文化背景 來了解老子 道家的 無 是 對周文疲弊而 發 無 是實踐的精神境界 是修養工夫 201 因此 基本上 道家應該是 教 是一種比較特殊的 教 3.4 道德經 的出現奠定了道家的基礎 它自身就提供了哲理和玄思 因 而承接這些哲思加以詮釋和延伸 道家的哲學性愈顯 雖然必須把 哲學 限制在 特殊的意義下 前人已將這些哲思推究至極 呈現出無窮深奧的意義 不過 這樣 的詮釋方向固然是勢所必至 也就是說 道德經 容許這樣被解讀 或者說它明顯 地蘊涵了這種解讀的可能 問題是 如果我們回溯 天下 的意見 它的目的並非 為構設一套形上學 即使是不一樣的形上學 它只是對 道 的 體悟 這種體 悟也是前有所承的 關尹 老聃聞其風而悅之 所承者可能是所謂的 巫史傳 同前引 頁 143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頁 122 同前引 頁 128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頁 見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頁 同前引 頁 88-94

46 清 612 華 學 報 統 而實際上老子對這傳統作了極大的變革 它幾乎完全廢除了一切儀式化的要 求 相對於儒家 它徹底排除外在的儀式 乃至形式化了的道德行為 為道日 損 的結果只剩下 離形去知 的 坐忘 或 隱機 的 吾 不要說類似九歌 的祀典不復出現 一切巫術與 魔咒 也被解除 更不需要膜拜與祈禱 這完全不 同於一般對 宗教 的想像 自然可以說它不是 宗教 尤其是現代人心目中的 宗教 202 但是 如果不泥滯在詞語上 應可視為 一種 既傳統又創新 既 理性又直覺 既形上又實踐 既論說又無言的 特殊的 宗 教 老子自稱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 無為之 益 天下希及之 203 莊子也說 固有不言之教 無形而心成者邪 204 老 莊 都自稱為 教 這 教 固然不能說是宗教之教 甚至不用 言說 教 然而 既是可教 可傳 205 所傳之道必有可以共同理解或信仰的客觀性 老 子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 大笑之 不笑 不足以為道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言有宗 事有君 206 道可被聞 故女偊說 我聞道矣 進而說 夫卜梁倚有聖人才而无聖人之 道 我有聖人之道而无聖人之才 吾欲以教之 庶幾其果為聖人乎 207 雖說她 猶守而告之 則以 言 傳是很明顯的 而進一步的 外天下 外物 外生 以至於 朝徹 見獨 就必須是不言的體道工夫 道可傳而不可 受 可得而不可見 就包含了 言 與 不言 兩個層次 以得道之淺深 工夫之 境界而異 道既可聞 可傳 則道應有 客觀性 宗 雖然這種客觀性會因體 道者之主觀證悟而有差異 其可得 可受者也必有其同處 因而 如視為一種 境 界形態 實踐的形上學 當然可以說這 客觀性 或 普遍性 等 只是一種 陳熙遠 宗教 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 新史學 13.4 臺北 2002 頁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2 38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德充符 頁 187 同前引 大宗師 頁 246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大宗師 頁 252

47 說道家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 613 姿態 如果視為一種可傳 可受的 教 就可以容許不同的理解 所謂 客 觀性 並不是從主 客對立的層次言之 而是就超越這一層次的 信仰 來說 只 是這信仰經過老子 神聖的理性化 之後 隱蔽在 不言 裡 3.5 莊子 天下 的作者208 並非為評論諸子得失 也不是一篇學術史的著 述 而是為傳播老 莊之 教 只是它稱 教 為 道術 因為他憂心諸子 各得一察焉以自好 道術將為天下裂 才追溯原始 從根本上闡明 古之 道術 進而以老 莊為此 道術 之傳承者 以及他們所造之境界 成為 真 人 和 至人 天下 把道術之根源歸之 神明 而問 神何由降 明何由出 209 則 神降 之意與觀射父所言之 明神降之 1.2 應該意同 上文已經討論 過 至於下文 皆原於一 之 一 不離於宗 以天為宗 之 宗 乃 至 精 真 等都是 神明 的另一種表達符號 或者說 神降 之後 人 天人 神人 至人 真人 聖人 所得之 道 因此 神明 一方面有神 格 如 莊子 天道 天尊地卑 神明之位也 210 一方面降於人而為 人 神 所謂至人 真人 都是人而神的人神 這 人神 雖不同於上古時代 如 顓頊之類 而是人得道實踐的結果 但是 神明 所指謂的並無差別 所以說 古之人其備乎 配神明 醇天地 育萬物 和天下 澤及百姓 211 相反的 百家眾技 一曲之士 則 寡能備於天地之美 稱神明之容 212 進而 我們可以由對 至人 之類的形容 理解所謂 神明之容 莊子 注家如馬驌 陸長庚 王夫之 姚鼐等都以 天下 為莊子 自序 王叔岷先生則以 此篇非莊子作 觀其稱述 莊周 皆以第三人稱 彼 其 應非莊子自著 疑為莊子之 高弟或學道之智者 其文采洞識迥出諸家之上 故或以為莊子自作之序文 見王叔岷 莊子校 詮 第 3 冊 頁 1293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天下 頁 1065 同前引 天道 頁 469 同前引 天下 頁 1067 同前引 頁 1069 成疏 稱神明之容貌 同前引 頁 1071 王叔岷以 美 容義近 或以容為 包容 之 容 王叔岷 莊子校詮 頁 1302 恐非是

48 清 614 華 學 報 至人之自行邪 忘其肝膽 遺其耳目 芒然徬徨乎塵垢之外 逍遙乎无 事之業 是謂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至人者 歸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鄉 水流乎无形 發泄乎太 清 214 莊子書中這種描述至人的言詞非常之多 大宗師 解說 何謂真人 云 古之真人 若然者 登高不慄 入水不濡 入火不熱 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 若此 215 這些如視為象徵的語言 可謂都是對 道 之體悟 如視為修道者 工夫所至 則為超離現實 無為 無待之境 至人 真人都是 神明 的 人 化 天下 作者認為這是神降於人 人才能 登假 至也 於道 神何由 降 也可以改成問 神由何而降 換言之 神 從哪裡來 這神自然是出自 巫史傳統 具體地說 它是從 東皇太一 及楚地所祀的 百神轉化來的 楚地 並不限於戰國時代 而是可以追溯到遠古 連 太一 之 名都未出現之時 圖騰崇拜不是某種動物 某個人或某種意象的宗教 而是一種無名的且 非屬於個人力量的宗教 這些事物中的每一個都可顯現此種力量 但是 這種力量並不屬於其中任何一個 無一個體完全擁有它 但是全體均參 與它 它具體表現於各個特殊個體 但是又對他們獨立 它先於他們 而又對他們為充分的 我們如果拿它做最廣義的解釋 可以說它就 是神 每一個圖騰宗教所崇拜的神 但是它是非個人的神 沒有名 沒 有歷史 屹立在世界上 散布在無數的事物上 216 涂爾幹這種說法 幾乎可以套用在任何形式的宗教上 217 上文提到的 瑪納 也類似這種神 涂爾幹也討論到它 認為它是一種無名的 普遍的力量 也討論過 道 跟這種神的類似性 這裡再提出 無名 一點 尤其與 道 之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達生 頁 663 列禦寇 頁 1047 同前引 大宗師 頁 226 見雷蒙 艾宏 (Raymond Aron) 著 齊力等譯 近代西方社會思想家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86 頁 51 同前引 同前引 頁 52-53

49 說 道 家 作 為 一 種 文 化 體 系 的 宗 教 615 道 常 無 名 ( 三 十 二 章 ), 道 隱 無 名 ( 四 十 一 章 ) 相 符 應 事 實 上, 老 子 可 能 是 從 無 名 的 神 明 思 考 到 無 神 明 本 是 無 形 無 象 的, 稱 之 為 太 一 也 是 從 無 形 無 象 上 著 眼 ; 神 明 因 其 無 性 才 能 遍 在 宇 宙 萬 物 天 下 萬 物 生 於 有, 有 生 於 無 ( 四 十 章 ) 這 有 無 是 關 老 建 之 以 常 無 有 的 無 和 有, 219 不 是 經 驗 中 有 無 對 立 的 觀 念 稱 之 為 建, 是 前 所 未 有 關 老 是 依 主 之 以 太 一, 把 太 一 ( 神 明 ) 隱 於 常 無 之 中 常 無 就 不 是 一 般 的 無 向 前 發 展, 無 就 是 本 體 無 當 然 亦 是 一 種 有, 此 是 無 限 的 有 此 無 限 的 有 以 無 限 的 妙 用 來 規 定 因 此, 無 限 的 有, 無 限 的 妙 用, 就 是 無 220 如 果 向 後 反 溯, 這 無 就 是 神 明 和 神 明 的 作 用 ( 有 ) 莊 子 說 的 藐 姑 射 山 的 神 人 就 不 只 是 象 徴 道 體, 而 是 對 神 明 的 具 體 想 像 易 說 卦 : 神 也 者, 妙 萬 物 而 為 言 者 也 ( 第 六 章 ) 221 大 概 也 是 說 這 種 神 明 3.6 天 下 篇 說 澹 然 獨 與 神 明 居 ( 參 1.1), 這 自 然 顯 示 出 對 於 神 明 的 信 仰 而 澹 然 則 表 示 他 無 所 求 於 神 明, 而 與 居, 則 此 神 明 不 是 居 於 高 位 崇 拜 的 對 象 ; 獨 則 不 需 要 任 何 儀 式 和 祀 典, 更 不 要 求 歌 舞 來 娛 神 這 獨 是 免 除 了 一 切 外 在 的 形 式 化 的 干 擾, 回 歸 淡 然 ( 虛 靜 ) 之 我 這 既 不 同 於 巫 史 傳 統 必 有 的 祀 典 儀 式, 也 不 像 一 般 宗 教 的 祈 求 福 祐 無 責 於 人, 必 求 諸 己, 王 弼 已 經 指 出 這 一 點 222 因 此, 如 果 說 它 是 個 人 意 義 的 宗 教 也 是 可 以 的 ; 只 是 它 是 普 遍 的 個 人 意 義, 而 不 是 主 觀 的 個 人 意 義 223 天 下 稱 關 尹 老 聃 為 古 之 博 大 真 人 哉! 推 崇 他 們 遠 在 在 諸 子 之 上 謂 之 博 大 自 是 有 別 於 百 家 一 曲 之 士 成 疏 云 : 古 之 大 聖, 窮 極 微 妙, 冥 真 合 道 ; 教 則 浩 蕩 而 弘 博, 理 則 廣 大 而 深 玄 224 從 理 上 說, 其 深 宏 往 往 由 正 言 若 反 來 表 出 ; 須 覃 思 才 能 解 其 意 ; 就 教 而 言, 則 多 直 接 正 言 天 下 所 摘 選 的 老 子 幾 乎 不 涉 及 形 上 道 體 部 份, 而 從 人 事 修 為 言 之 以 濡 弱 謙 成 玄 英 疏 云 : 建 立 言 教, 每 以 凝 常 無 物 為 宗 似 以 無 有 連 讀 王 叔 岷 先 生 曰 : 常 無 建 有 似 兼 常 無 常 有 而 言 老 子 一 章 : 常 無,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觀 其 徼 所 謂 建 之 以 常 無 有 也 王 叔 岷, 莊 子 校 詮 下 冊, 頁 1339 此 處 因 常 無 有 斷 句 不 同, 說 者 紛 如, 多 逞 己 見 茲 不 贅 牟 宗 三, 現 象 與 物 自 身 (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75), 頁 善 本 易 經, 頁 339 見 王 弼, 老 子 指 略, 頁 126 參 看 博 藍 尼 (Michael Polanyi) 著, 彭 淮 棟 譯, 意 義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社,1984), 第 10 章, 對 宗 教 的 接 受, 頁 195 郭 慶 藩 輯, 莊 子 集 釋, 天 下, 頁 1098

50 清 616 華 學 報 下為表 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可謂是其基本教義 這兩句裡也隱含著 無為而無 不為 的原則 也可以伸展到形上的 無 但 空虛 云云是由自我修為做起 使自我虛空 無知無欲無為 才能使萬物 復歸其根 萬物復其本然 始能有真 實的意義 常寬容於物 不削於人 225 虛空與寬容是互相關聯的 虛才能 容 老子 書中反覆言之 知常容 容乃公 王注 乃能包通萬物 無所不容 無所不包 通 則乃至於蕩然公平也 226 老子 常以 谷 來譬喻或象徵虛空與寬容 曠兮其若谷 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 常德乃足 復歸於樸 227 谷是虛空 所以能容受 能容受 能寬容 故能成其大 老子說 我有三 寶 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28 第六十七章 慈就是 寬容 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229 第四十九章 慈是超越善與不善的對立 包容一切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 故無 棄人 常善救物 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 善人 之資 230 第二十七章 如慈母之於子女 豈有不救 儉 則 少私寡欲 231 第十九章 寡欲則不爭 所謂 不敢為天下先 即不爭 不爭即涵著無為 因 此 語言雖有不同 其要義皆可通 而 寬容 是其根本 老子這類 正言 如視 為教義較之視為一套哲理尤為接近 這些教言 不是教條 尤其是攸關治術的 是老子 執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第十四章 232 的人生智慧 不應閒置在哲學 的冷宮裡 同前引 頁 1095 王弼等注 老子四種 頁 13 同前引 頁 同前引 頁 57 同前引 頁 42 同前引 頁 23 同前引 頁 15 同前引 頁 11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1 1 7 7 9 12 22 22 26 29 33 34 39 51 51 65 71 71 79 88 91 94 1 97 98 107 116 121 121 132 137 146 151 2 1 2 3 241 B.C. 1 2 3 1 82.2 80.10 5 7 2 1982.11 2510 59.5 12 16 3 3300 48 1 2 1997.6 2738 1 4 5 6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0 3 #!!! $%!!!!!!!!!!!!!!!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投 标 邀 请 书 一 招 标 单 位 : 广 东 白 云 城 市 酒 店 有 限 公 司 二 招 标 地 址 : 广 州 市 环 市 西 路 179 号 三 公 告 时 间 :2016 年 7 月 27 日 2016 年 8 月 1 日 四 工 程 名 称 : 广 东 白 云 城 市 酒 店 外 围 卫 生 清 洁 外 包 项 目 五 工 程 內 容 : 酒 店 外 围 区 域 卫 生 清 洁,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1 此 書 是 美 尚 先 生 遺 稿,2011 年 網 上 版 是 唯 一 版 本 2 小 小 子 ( 兒 ), 坐 門 檻 ( 兒 ), 哭 哭 啼 啼 想 媳 婦 ( 兒 ) 想 媳 婦 ( 兒 ) 幹 嗎? 點 燈 做 伴 ( 兒 ), 吹 燈 說 話 ( 兒 ), 清 早 起 來 梳 個 大 小 辮 ( 兒 ) ------ 就 我 記 憶 所 及, 這 是 我 出 生 兩 三 歲 時 母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漢 初 黄 老 學 說 的 經 世 觀 及 其 實 踐 研 究 生 : 楊 芳 華 撰 指 導 教 授 : 夏 長 樸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六 月 論 文 摘 要 黃 老 思 想 在 中 國 學 術 史 上 是 一 個 重 要 課 題, 也 在 漢 初 政 治 上 產 生 過 相 當 大 的 影 響, 漢 初 的 文 景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89,,,,,,,,,,,,,,,,?,???,,,,,,,,,,,,,

89,,,,,,,,,,,,,,,,?,???,,,,,,,,,,,,, :,,,,,,,,, : ; ;; ;,,,,, 89,,,,,,,,,,,,,,,,?,???,,,,,,,,,,,,, 90,,,,,,,, ( ),?,,, A B,C C?,,,,?,,,,,,,,,,,,,,,,,, 91 ( ),,,,,,,,,, :,,,,,,,,,,,,,,,,, ; ;, ;,,,,, 92,, (),,, (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8*! +1)7(0707%!1 1(&))717 8*! +1)7(77!& )"&0!1! 1"!7"1!1

More information

張 院 長 從 小 浸 濡 在 中 醫 的 藥 香 環 境 中, 祖 母 與 母 親 更 擅 以 食 材 配 合 來 滋 補 調 養 身 體, 在 數 十 年 前, 就 極 具 食 療 的 養 生 觀 念, 更 將 藥 食 同 療 的 理 念 發 揮 極 致 張 維 鈞 院 長 從 小 在 藥 香

張 院 長 從 小 浸 濡 在 中 醫 的 藥 香 環 境 中, 祖 母 與 母 親 更 擅 以 食 材 配 合 來 滋 補 調 養 身 體, 在 數 十 年 前, 就 極 具 食 療 的 養 生 觀 念, 更 將 藥 食 同 療 的 理 念 發 揮 極 致 張 維 鈞 院 長 從 小 在 藥 香 五 代 中 醫 救 命 養 生 帖 內 容 簡 介 咳 嗽 咳 不 停, 該 怎 麼 辦? 吃 新 鮮 白 蘿 蔔 就 可 以 止 咳! 喉 嚨 失 聲, 講 不 出 話 來 怎 麼 辦? 來 一 杯 蛋 清 熱 茶, 聲 音 快 速 恢 復! 肝 不 好, 容 易 疲 勞, 如 何 護 肝? 黃 金 蜆 湯 幫 助 修 復 肝 功 能! 長 期 偏 頭 痛, 誰 來 幫 我 擺 脫? 蘆 筍 百

More information

2011-论文选集-2.cdr

2011-论文选集-2.cd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zt

z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2009年挑战乔戈里

2009年挑战乔戈里 2009 年 挑 战 乔 戈 里 活 动 概 况 : 乔 戈 里 峰 海 拔 8611 米, 它 是 喀 喇 昆 仑 山 脉 的 主 峰, 是 世 界 上 第 二 高 峰, 国 外 又 称 K2 峰 乔 戈 里 峰, 国 际 登 山 界 公 认 的 攀 登 难 度 较 大 的 山 峰 之 一 乔 戈 里 峰 峰 巅 呈 金 字 塔 形, 冰 崖 壁 立, 山 势 险 峻, 在 陡 峭 的 坡 壁 上

More information

《哈佛考考你·智力》

《哈佛考考你·智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0!!""#!

! #$% & ())*! ++, +- +.)! ++ ())* / 0!!#! !!!!!!!!!!!!!!!!!!!!!!!!!!!!!!!!!!!!!!!!!!!!!!!!!!!!!!!!!!!!!!!!!!!!!!!!!!!!!!!!!!!!!!!!!!!!!!!!!!!!!!!!!!!!!!!!!!!!!!!!!!!!!!!!!!!!!!!!!!!!!!!!!!!!!!! "!!!!!!!!!!!!!!!!!!!!!!!!!!!!!!!!!!!!!!!!!!!!!!!!!!!!!!!!!!!!!

More information

戲劇研究 創刊號 詞之雅化 實為 折子戲 源生之三個重要背景 歷代戲曲劇種如先秦至唐代之 戲曲小戲 宋金雜劇院本 北曲雜劇四折每折作獨立性演出 乃至明清民間 小戲與南雜劇之一折短劇 均實為折子戲之 先驅 則明正德至嘉靖間北劇南 戲選本之 摘套 與 散齣 迎神賽社禮節傳簿 中之 零折散齣 均可 視之為

戲劇研究 創刊號 詞之雅化 實為 折子戲 源生之三個重要背景 歷代戲曲劇種如先秦至唐代之 戲曲小戲 宋金雜劇院本 北曲雜劇四折每折作獨立性演出 乃至明清民間 小戲與南雜劇之一折短劇 均實為折子戲之 先驅 則明正德至嘉靖間北劇南 戲選本之 摘套 與 散齣 迎神賽社禮節傳簿 中之 零折散齣 均可 視之為 戲 劇 研 究 200 年1月 創刊號 頁1 2 論說 折子戲 曾永義 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緒論 折子戲 這一戲曲名詞 大家耳熟能詳 但如果進一步思考 1. 折子戲 之名始於何時 2. 折子戲 之詞彙結構如何形成 3.如果把 折子戲 當作一生命體 那麼其源生 形成 成熟與衰老的不同 階段 各自如何 其源生 形成的背景如何 其成熟興盛和衰老頹廢的原因又是 如何 4.當折子戲成熟之時 折子戲本身具有何等樣的周延義涵

More information

Clifford Geertz 1926~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American Ethnologist ~ ~ [2]

Clifford Geertz 1926~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American Ethnologist ~ ~ [2] 2012 07 303 2012 07 MINZU TRIBUNE No 07,, 2012 General No. 303 530006 [ ] 1973 1983 [ ] [ ] C95 [ ] A [ ] 1007-8592(2012)07-0072-13 [1] (Paul Shankman) Clifford Geertz 1926~2006 20 50 [ ] 1. 1989 2012

More information

防 東 北 季 風, 遌 植 棘 竹 可 以 防 盜 竹 子 還 能 夠 生 產 竹 材 製 作 農 具 和 籬 笆, 竹 筍 則 是 餐 桌 上 的 菜 餚 但 隨 著 建 材 及 房 屋 結 構 的 改 變, 傳 統 竹 圍 已 逐 漸 被 樓 房 取 代 6. 竹 圍 的 功 用 正 面 :

防 東 北 季 風, 遌 植 棘 竹 可 以 防 盜 竹 子 還 能 夠 生 產 竹 材 製 作 農 具 和 籬 笆, 竹 筍 則 是 餐 桌 上 的 菜 餚 但 隨 著 建 材 及 房 屋 結 構 的 改 變, 傳 統 竹 圍 已 逐 漸 被 樓 房 取 代 6. 竹 圍 的 功 用 正 面 : 水 與 宜 蘭 生 活 / 參 觀 活 動 單 教 師 指 引 展 示 簡 介 多 雨 的 環 境, 豐 沛 的 水 資 源, 使 宜 蘭 的 農 耕 稻 作 非 常 發 達, 因 此 本 展 區 由 農 業 生 產 談 起, 由 農 業 用 具 切 入, 並 藉 由 實 物 標 本 造 景 縮 小 模 型 電 腦 導 覽 影 片 展 示 圖 文 等, 說 明 水 與 宜 蘭 生 活 的 關 聯,

More information

女人常揉三陰交,保妳終身不變老 (對男人也有效

女人常揉三陰交,保妳終身不變老 (對男人也有效 女 人 常 揉 三 陰 交, 保 妳 終 身 不 變 老 ( 對 男 人 也 有 效...) 常 揉 三 陰 交, 終 身 不 變 老, 如 果 你 的 父 母 給 你 存 了 一 筆 幾 千 萬 的 財 產, 你 卻 不 知 道 用 還 每 天 到 處 借 錢, 過 得 窮 困 潦 倒, 那 是 多 麼 可 惜 的 事 情 呀? 愛 美 是 女 人 的 天 性, 如 今 日 子 越 過 越 好,

More information

四維段1135地號私有土地提供本府施作青青草園未滿3年期限產權移轉建屋事宜協調會議紀錄

四維段1135地號私有土地提供本府施作青青草園未滿3年期限產權移轉建屋事宜協調會議紀錄 澎 湖 縣 政 府 辦 理 澎 湖 縣 大 倉 媽 祖 觀 光 文 化 園 區 興 辦 事 業 計 畫 及 使 用 土 地 第 2 次 公 聽 會 會 議 紀 錄 一 事 由 : 澎 湖 縣 大 倉 媽 祖 觀 光 文 化 園 區 興 辦 事 業 計 畫 及 使 用 土 地 公 聽 會 二 開 會 日 期 :101 年 3 月 20 日 上 午 9 時 30 分 三 地 點 : 白 沙 鄉 大 倉

More information

2006 11 200637 2

2006 11 200637 2 2006 11 2006 11 2006 11 25 200637 2 62 1 2006 11 200637 2 2006 11 3 5 6 7 9 11 12 16 18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30 31 32 34 35 36 37 39 40 2006 11 4 40 41 41 42 43 44 45 46 48 50 52 52 53 54 55 56 57 58

More information

2.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A. 水 手 在 伦 敦 讲 东 印 度 群 岛 的 所 见 所 闻, 匠 人 在 火 炉 边 讲 自 己 的 人 生 经 历, 他 们 讲 的 故 事 各 有 特 点, 但 同 属 于 传 统 故 事 模 式

2.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A. 水 手 在 伦 敦 讲 东 印 度 群 岛 的 所 见 所 闻, 匠 人 在 火 炉 边 讲 自 己 的 人 生 经 历, 他 们 讲 的 故 事 各 有 特 点, 但 同 属 于 传 统 故 事 模 式 2016 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生 全 国 统 一 考 试 ( 新 课 标 卷 2) 语 文 第 I 卷 阅 读 题 甲 必 考 题 现 代 文 阅 读 (9 分, 每 小 题 3 分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宇, 完 成 1 3 題 人 们 常 说 小 说 是 讲 故 事 的 艺 术, 但 故 事 不 等 于 小 说, 故 事 讲 述 人 与 小 说 家 也 不 能 混 为 一 谈

More information

2 1991 9 24 1 2 3 4 1 1 2 3 4 1 2 3 4 5 2 3 1997 11 29 2003 6 1 1 Tabu Taboo Tabu Taboo 2 mana mana 1987 3 mana mana mana 4 1 2 mana 3 4 5 6 5 1 1 2 1 2 3 4 6 2 5 6 1 2 3 4 7 8 1 2 9 10 11 1 2 3 4

More information

二, 国 内 著 名 财 经 记 者 其 中 财 经 资 讯 的 主 要 需 求 者 选 择 中 国 经 营 报 的 忠 实 读 者, 于 200 3 年 7 月 1 4 日 ( 总 期 第 1514 期 ) 随 报 刊 登 出 问 卷, 回 收 问 卷 1103 份, 其 中 有 效 问 卷 10

二, 国 内 著 名 财 经 记 者 其 中 财 经 资 讯 的 主 要 需 求 者 选 择 中 国 经 营 报 的 忠 实 读 者, 于 200 3 年 7 月 1 4 日 ( 总 期 第 1514 期 ) 随 报 刊 登 出 问 卷, 回 收 问 卷 1103 份, 其 中 有 效 问 卷 10 第 四 章 人 气 与 品 牌 : 人 气 指 数 问 卷 调 查 的 统 计 分 析 一 人 气 指 数 问 卷 调 查 的 统 计 结 果 1. 概 念 由 来 对 企 业 竞 争 力 进 行 数 量 化 的 评 测, 方 便 可 行 的 是 使 用 直 接 量 化 的 显 示 性 指 标, 如 销 售 收 入 利 润 率 等 这 些 指 标 能 把 企 业 在 市 场 上 的 竞 争 力 结

More information

學運書寫與歷史再現:以《五四歷史演義》 與《新生代》 為例

學運書寫與歷史再現:以《五四歷史演義》 與《新生代》 為例 學 運 書 寫 與 歷 史 再 現 : 以 五 四 歷 史 演 義 與 新 生 代 為 例 劉 毓 晴 政 大 中 文 博 士 生 摘 要 晚 清 以 來 少 年 的 發 現 與 民 族 國 家 棟 梁 的 期 待, 使 得 知 識 少 年 取 代 以 往 國 家 所 徵 之 白 丁 或 參 政 的 太 學 生, 學 生 參 與 公 共 事 務, 組 織 社 會 運 動, 成 為 現 代 中 國 的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1 ,,,,!, :, :,?,,,, 2 ( 1 ) 7 0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7 ) ( 18 ) ( 19 ) ( 21 ) ( 22 ) ( 23 ) ( 25 ) ( 26 ) ( 27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More information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穨yianshen.PDF

穨yianshen.PDF 465-520 8 51 1086-1094 347 11009 18 340-341 -659 340 32-92 29-109 95 2477-78 618-626 57 2293 744 134 4562-64 531-603 494-498 6 92 439-518 518 83 1834-35 560 550-559 5 76 733-794 132 3649 313 95 2476 286-336

More information

试卷

试卷 ( 试 题 中 凡 主 观 题 答 案 意 思 对 即 可, 若 与 答 案 不 同 而 言 之 成 理, 亦 可 酌 情 给 分 ) 一 ~ 二 (45 分 ) 1.B( 原 文 并 未 说 网 络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与 现 实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不 同 ) 2.D( 服 务 网 络 收 集 到 的 数 据 要 和 关 系 网 络 的 数 据 整 合 在 一 起,

More information

思明区现代朊务业发展规划

思明区现代朊务业发展规划 思 明 区 十 二 五 商 贸 业 发 展 规 划 思 明 区 是 厦 门 市 中 心 城 区, 商 贸 业 是 拉 动 全 区 经 济 增 长 的 主 导 产 业 之 一 在 建 设 全 国 强 区 和 推 进 岛 内 外 一 体 化 建 设 的 进 程 中, 思 明 区 确 立 了 打 造 商 贸 产 业 集 群 构 建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重 要 的 消 费 购 物 中 心 的 战 略

More information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 考 语 文 陕 西 卷 试 题 以 及 答 案 解 析 本 试 卷 分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Ⅱ 卷 1 至 4 页, 第 Ⅱ 卷 5 至 8 页 考 试 结 束 后, 将 本 试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交 回 第 Ⅰ 卷 注 意 事 项 : 1. 答 题 前, 考 生 在 答 题 卡 上 务 必 用 直 径 0.5 毫 米 黑 色 墨 水 签 字 笔 将 自 己 的 姓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06F776572506F696E74202D20393931303131ABE1A4A420A4A4C2E5BEC7B7A7BDD720C2E5BEC7B7BDAC79BB50B56FAE6920ADD9B0B7AFE82E707074205BACDBAE65BCD2A6A15D>

<4D6963726F736F667420506F776572506F696E74202D20393931303131ABE1A4A420A4A4C2E5BEC7B7A7BDD720C2E5BEC7B7BDAC79BB50B56FAE6920ADD9B0B7AFE82E707074205BACDBAE65BCD2A6A15D> 中 醫 學 源 流 義 大 醫 院 中 醫 部 倪 健 航 醫 師 + 世 界 三 大 傳 統 醫 療 體 系 ( 一 ) 中 國 醫 學 體 系 ( 陰 陽 五 行 ) ( 二 ) 印 度 醫 學 體 系 ( 長 壽 治 病 身 心 靈 ) ( 三 ) 整 脊 醫 學 體 系 ( 徒 手 操 作 ) 1 + 研 究 人 體 生 理 病 理, 以 及 疾 病 的 診 斷 和 防 治 等 的 一 門

More information

1-2 第 七 屆 生 命 實 踐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1 本 文 以 史 記 中 出 現 在 秦 漢 之 際 楚 漢 相 爭 的 主 要 謀 略 人 物 作 爲 探 析 對 象 此 一 時 期, 只 有 八 年, 時 間 雖 短, 却 變 動 激 烈, 頗 值 探 討 秦 末 亂 世 中

1-2 第 七 屆 生 命 實 踐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1 本 文 以 史 記 中 出 現 在 秦 漢 之 際 楚 漢 相 爭 的 主 要 謀 略 人 物 作 爲 探 析 對 象 此 一 時 期, 只 有 八 年, 時 間 雖 短, 却 變 動 激 烈, 頗 值 探 討 秦 末 亂 世 中 1-1 shuwha@mdu.edu.tw 始 皇 暴 虐, 二 世 無 道, 項 羽 劉 邦 高 舉 反 秦 大 旗, 兵 鋒 直 指 咸 陽, 但 秦 朝 覆 亡 不 久, 楚 漢 相 爭 又 起 留 侯 以 其 智 才 輔 佐 劉 邦, 從 下 邳 到 下 邑, 由 楚 地 到 關 中, 本 文 首 先 從 歷 代 點 評 側 見 留 侯 形 象 與 韜 略 : 剛 烈 復 仇 智 深 能 忍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每 月 聚 焦... 2 长 航 物 流 平 台 与 国 家 物 流 平 台 对 接 工 作 交 流 会 召 开... 2 浙 江 智 慧 港 航 将 为 世 界 互 联 网 大 会 保 驾 护 航... 3 杭 州 跨 贸 综 合 试 验 区 单 一 窗 口 平 台 上 线... 3 地

目 录 每 月 聚 焦... 2 长 航 物 流 平 台 与 国 家 物 流 平 台 对 接 工 作 交 流 会 召 开... 2 浙 江 智 慧 港 航 将 为 世 界 互 联 网 大 会 保 驾 护 航... 3 杭 州 跨 贸 综 合 试 验 区 单 一 窗 口 平 台 上 线... 3 地 内 部 刊 物 注 意 保 存 浙 江 交 通 信 息 化 简 报 2015 年 第 6 期 ( 总 第 62 期 ) 浙 江 省 交 通 信 息 中 心 2015 年 6 月 30 日 编 者 按 长 江 航 运 物 流 公 共 信 息 平 台 与 国 家 交 通 物 流 公 共 信 息 平 台 对 接 工 作 交 流 会 在 武 汉 召 开, 双 方 签 署 了 国 家 交 通 运 输 物 流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吳修安.doc

Microsoft Word - 01-吳修安.doc 從 2016 年 6 月, 頁 1-46 DOI: 10.6243/BHR.2016.055.001 先 秦 九 州 說 及 其 對 後 世 的 影 響 兩 漢 刺 史 部 到 唐 代 地 理 文 獻 編 纂 吳 修 安 摘 要 關 鍵 詞 : 本 文 完 成 於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選 人 培 育 計 畫 (103 年 度 ) 資 助 期 間 初 稿 承 蒙

More information

逢甲大學實習工場

逢甲大學實習工場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實 習 場 所 安 全 衛 生 工 作 守 則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一 月 十 五 日 訂 定 實 習 工 場 安 全 衛 生 工 作 守 則 第 一 章 總 則 一 為 防 止 職 業 災 害, 保 障 工 作 安 全 與 健 康, 確 保 工 場 之 正 常 運 作, 特 依 勞 工 安 全 衛 生 法 之 規 定 訂 定 本 守 則 二 本 守 則

More information

广州鲜花送货上门 中国鲜花礼品网_广州鲜花送货上门 深圳鲜花送货上门

广州鲜花送货上门 中国鲜花礼品网_广州鲜花送货上门 深圳鲜花送货上门 广 州 鲜 花 送 货 上 门 中 国 鲜 花 礼 品 网 _ 广 州 鲜 花 送 货 上 门 深 圳 鲜 花 送 货 上 门 5303.net.cn http://www.5303.net.cn 广 州 鲜 花 送 货 上 门 中 国 鲜 花 礼 品 网 _ 广 州 鲜 花 送 货 上 门 深 圳 鲜 花 送 货 上 门 来 为 你 讲 解 内 衣 对 于 宝 宝 的 重 要 性 这 种 烙 印

More information

穨199901

穨199901 * 1 2 313-238 B.C. 1 369-286 B.C. 372-289 B.C. 2 3 4 1 1992 2 1980 p. 277 3 1993 69 4 1981 80 [] [] 3 5 6 7 1. 8 5 1980 52-53 1934 6 1994 165 1992 7 172 8 1986 46-49 4 9 10 1-1. 1-2. 9 1953 5 1994 198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63\\\254f\244\252-\244p\275\327\244\345_\245v\246a\303\376_.doc)

(Microsoft Word - \263\\\254f\244\252-\244p\275\327\244\345_\245v\246a\303\376_.doc) 投 稿 類 別 : 史 地 類 篇 名 : 太 平 洋 戰 爭 的 始 作 俑 者 - 山 本 五 十 六 作 者 : 許 柏 云 私 立 立 志 中 學 高 一 1 班 林 韋 馨 私 立 立 志 中 學 高 一 1 班 指 導 老 師 : 洪 一 銘 老 師 壹 前 言 在 歷 史 上, 最 具 毀 滅 性 以 及 戰 火 波 及 範 圍 最 廣 泛 的 戰 爭, 莫 過 於 第 二 次 世 界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340_1 340_2 340_3 1 340_4 340_5 2 340_6 340_7 3 340_8 340_9 bc 340_10 4 340_11 5 340_12 340_13 340_14 6 340_15 340_16 340_17 7 340_18 340_19 8 340_20 340_21 340_22 9 uu 340_23 340_24 10 11 340_25 12 13,

More information

20160310194320_題目卷

20160310194320_題目卷 國 二 歷 史 B4 L3 練 習 卷 年 班 座 號 : 姓 名 : 一 單 一 選 擇 題 州 (D) 南 京 1. ( ) 義 和 團 給 中 國 帶 來 了 嚴 重 的 後 果, 但 不 包 括 下 列 何 者? (A) 列 強 畫 分 勢 力 範 圍 (B) 拆 除 北 京 至 出 海 口 的 炮 臺 (C) 各 國 駐 兵 北 京 (D) 巨 額 賠 款 10. ( ) 下 列 對 興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1.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第 十 五 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五 次 会 议 关 于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人 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的 决 议 (1) 2.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人 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 3.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第 十 五 届 人

目 录 1.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第 十 五 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五 次 会 议 关 于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人 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的 决 议 (1) 2.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人 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 3.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第 十 五 届 人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第 十 五 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五 次 会 议 文 件 汇 编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常 务 委 员 会 办 公 室 编 二 〇 一 五 年 五 月 目 录 1.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第 十 五 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五 次 会 议 关 于 广 州 市 荔 湾 区 人 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的 决 议 (1) 2. 广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出師表〉補充講義-1214.doc

Microsoft Word - 〈出師表〉補充講義-1214.doc 出 師 表 補 充 講 義 更 新 版 出 師 表 補 充 講 義 一 關 於 作 者 ---- 孔 明 (AD181~AD234): ( 一 ) 字 號 : 字 孔 明 ( 二 ) 籍 貫 : 瑯 琊 郡 陽 都 縣 ( 山 東 沂 南 市 ) ( 三 ) 諸 葛 家 世 簡 圖 諸 葛 珪 諸 葛 謹 ( 仕 吳 ) 恪 喬 ( 亮 之 養 子 ) 諸 葛 玄 融 諸 葛 亮 ( 仕 蜀 ) 喬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CNS)1387 A ( ) B ( ) C ( ) ( A B ) D ( ) (CNS)1387 ABC BC D A B C X X X X X X X X D X X X X X X ( ) X ( ) B ( ) CNS 441 ( ) ( ) 1211 1301 ( ) BC ( ) ABC ABC ( ) D ( ) C ( ) BC ABC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09 6 20 17 864 2008 200978 2 200979 4 200981 25 200982 26 60 200983 27 200984 28 20093857 31 1 200978 200625 5 20098 2009 3 5 14 14 2008 2 2008 14 2008 14 4247317.56 3620679.57 2008 4296147.94 3624433.77

More information

《革命烈士诗抄续编》

《革命烈士诗抄续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A B C D E F 3 B C D E F A 3 1995 13 27 299 1993 45 29 301 1995 47 5 12 30 6 12 31 67 17 1 1 4 8 00 2 145 1 1 11 12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2 6 12 20 30 42 56 72 1 1 1 1 2 + + + + 1 3 3 5 5 7

More information

东 奥 解 析 (1) 小 规 模 纳 税 人 销 售 货 物, 应 按 照 3% 的 征 收 率 计 算 应 纳 税 额, 不 得 抵 扣 进 项 税 额 ;(2) 计 税 依 据 含 增 值 税 的, 应 价 税 分 离 计 算 应 纳 税 额 知 识 点 小 规 模 纳 税 人 应 纳 税 额

东 奥 解 析 (1) 小 规 模 纳 税 人 销 售 货 物, 应 按 照 3% 的 征 收 率 计 算 应 纳 税 额, 不 得 抵 扣 进 项 税 额 ;(2) 计 税 依 据 含 增 值 税 的, 应 价 税 分 离 计 算 应 纳 税 额 知 识 点 小 规 模 纳 税 人 应 纳 税 额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1. 根 据 企 业 所 得 税 法 律 制 度 的 规 定, 下 列 关 于 企 业 所 得 税 税 前 扣 除 的 表 述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企 业 发 生 的 合 理 的 工 资 薪 金 的 支 出, 准 予 扣 除 B. 企 业 发 生 的 职 工 福 利 费 支 出 超 过 工 资 薪 金 总 额 的 14% 的 部 分, 准 予 在 以 后

More information

《太平广记》第二册

《太平广记》第二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高中國文科期末考            年班號姓名:

高中國文科期末考            年班號姓名: 金 陵 女 高 九 十 八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國 文 科 期 末 考 試 試 卷 範 圍 ; 翰 林 五 冊 10.12- 附 1. 含 語 練 論 孟 : 論 \ 古 人 成 語 P249-264 補 充 8-10 模 卷 13-14 國 學 : 賦 原 體 諸 子 現 代 詩 韻 文 日 期 :98 年 1 月 14 日 高 三 班 號 姓 名 : 一 單 一 選 擇 題 1 至 25

More information

1162 1994 1165 1994 è é B.C.65 8 é é é 1793 1794 1757 1834 1789 37 68 1758 1794 1793 1794 1685 1759 è é é é é 1754 1838 è é é é 1639

More information

第一条 为了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工作,提高估算编 制质量,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投资,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工作,提高估算编    制质量,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投资,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本办法 市 政 工 程 投 资 估 算 编 制 办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建 标 [2007]164 号 第 一 章 总 则 第 一 条 为 了 加 强 市 政 工 程 项 目 投 资 估 算 工 作, 提 高 估 算 编 制 质 量, 合 理 确 定 建 设 项 目 投 资, 结 合 市 政 工 程 建 设 特 点, 制 定 本 办 法 第 二 条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的 编

More information

北京金英杰医学考试中心

北京金英杰医学考试中心 目 录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备 考 提 示... 1 2013 年 大 纲 变 化... 1 法 理 学 备 考 提 示... 1 2013 年 大 纲 变 化... 1 法 制 史 备 考 提 示... 3 2013 年 大 纲 变 化... 3 宪 法 备 考 提 示... 4 2013 年 大 纲 变 化... 5 经 济 法 备 考 提 示... 8 2013 年 大 纲 变 化...

More information

2014 6 No. 6 2014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5 Sum No. 195 610064 K26 A 1006-0766 2014 06-0031-13 1 20 2 3 4 1971 1 7 2004 171 2 2006 44 3 1994 6-9 31-36 4 1 51 336-337 31 195

More information

www.i-enet.com

www.i-enet.com 深 圳 大 学 城 快 报 2015 年 第 九 期 ( 总 第 60 期 ) 深 圳 大 学 城 管 理 办 公 室 2 0 1 5 年 1 0 月 9 日 要 闻 哈 工 大 ( 深 圳 ) 筹 建 办 公 室 和 临 时 党 委 成 立 哈 工 大 ( 深 圳 ) 筹 建 办 临 时 党 委 书 记 唐 杰 到 校 本 部 调 研 大 学 城 管 理 办 新 学 期 走 访 哈 工 大 深 研

More information

( ) 16. 老 年 人 因 老 化 現 象 導 致 聽 力 較 差, 溝 通 時 應 以 高 頻 率 音 調 說 話 較 佳 編 碼 :01743 出 處 :0105 來 源 : 課 本 ( ) 17. 老 年 人 因 為 對 甜 鹹 的 味 覺 遲 鈍, 因 此 口 味 會 偏 重 此 時 可

( ) 16. 老 年 人 因 老 化 現 象 導 致 聽 力 較 差, 溝 通 時 應 以 高 頻 率 音 調 說 話 較 佳 編 碼 :01743 出 處 :0105 來 源 : 課 本 ( ) 17. 老 年 人 因 為 對 甜 鹹 的 味 覺 遲 鈍, 因 此 口 味 會 偏 重 此 時 可 高 中 健 康 與 護 理 ( 乙 版 )Ⅰ 第 一 章 我 的 健 康 我 作 主 第 五 節 面 對 老 化 Are you ready? 一 是 非 題 : 共 29 題 編 碼 :01727 出 處 :0105 來 源 : 課 本 ( ) 1. 聯 合 國 衛 生 組 織 訂 定 標 準 70 歲 以 上 即 稱 為 老 人 編 碼 :01728 出 處 :0105 來 源 : 課 本 (

More information

壹、前言

壹、前言 新 書 評 論 課 程 研 究 3 卷 2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17-122 敘 事 探 究 : 質 的 研 究 中 的 經 驗 和 故 事 導 讀 與 評 論 * 何 縕 琪 書 名 : 敘 事 探 究 : 質 的 研 究 中 的 經 驗 和 故 事 原 著 主 編 :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 審 校 : 陳 向 明 譯 者 : 張 園 出 版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4 # # # /# 02-1 / 0 /? / 0 / 0? # # / >

# # # # # # = #, / / / / # 4 # # # /# 02-1 / 0 /? / 0 / 0?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 4 1. 04 0 #. ##1 2-1 0 1. 04 # # # 3 4 0 4 3 < # : # 1 0 5 5 5 # # : # 4 678 #. 0 # 0. #678 # 0 678 678 # 0 # 4 0 : =>8 # 0 =>8 # 4.?@= # 0 0 # 4 # 0 : =>8 0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目 前 言... 1 一 发 展 背 景... 2 ( 一 ) 发 展 优 势...2 ( 二 ) 机 遇 挑 战...6 ( 三 ) 战 略 意 义...8 二 总 体 要 求... 9 ( 一 ) 指 导 思 想...9 ( 二 ) 基 本 原 则...10 ( 三 ) 战 略 定 位... 1

目 前 言... 1 一 发 展 背 景... 2 ( 一 ) 发 展 优 势...2 ( 二 ) 机 遇 挑 战...6 ( 三 ) 战 略 意 义...8 二 总 体 要 求... 9 ( 一 ) 指 导 思 想...9 ( 二 ) 基 本 原 则...10 ( 三 ) 战 略 定 位... 1 吉 林 省 东 部 绿 色 转 型 发 展 区 总 体 规 划 吉 林 省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2015 年 1 月 目 前 言... 1 一 发 展 背 景... 2 ( 一 ) 发 展 优 势...2 ( 二 ) 机 遇 挑 战...6 ( 三 ) 战 略 意 义...8 二 总 体 要 求... 9 ( 一 ) 指 导 思 想...9 ( 二 ) 基 本 原 则...10 ( 三

More information

中華民國青溪協會第四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資料

中華民國青溪協會第四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資料 - 1 - 中 華 民 國 第 八 屆 第 四 次 理 監 事 聯 席 會 議 程 序 表 日 期 中 華 民 國 1 0 4 年 1 2 月 1 9 日 ( 星 期 六 ) 地 點 臺 南 南 紡 夢 時 代 雅 悅 會 館 五 樓 ( 臺 南 東 區 中 華 東 路 一 段 366 號 ) 項 次 程 序 起 訖 時 間 使 用 時 間 主 持 人 或 報 告 人 報 到 16:30~17:00

More information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國文科期末考試題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國文科期末考試題 台 北 市 立 成 功 高 級 中 學 一 0 二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範 圍 1. 課 本 : 第 五 冊 L13 典 論 論 文 第 六 冊 L1 諫 逐 客 書 L4 庖 丁 解 牛 2. 課 外 讀 本 : 與 吳 質 書 高 三 國 文 科 期 末 考 試 題 電 腦 卡 上 請 將 班 級 座 號 姓 名 劃 記 清 楚, 錯 誤 者 一 律 扣 十 分 一 單 一 選 擇 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郭澤寬.doc

Microsoft Word - 05郭澤寬.doc 國 立 臺 北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8 年 10 月 第 四 屆 文 學 與 資 訊 學 術 研 討 會 會 前 論 文 集 第 113~125 頁 數 位 書 寫 場 域 的 隱 喻 與 轉 喻 郭 澤 寬 摘 要 隱 喻 與 轉 喻 原 為 修 辭 法 之 兩 種, 是 文 學 修 辭 的 重 要 方 法, 也 普 遍 存 在 於 日 常 生 活 語 言 中, 在 數 位 場

More information

B. 高 估 自 己 C. 低 估 自 己 D. 发 掘 特 长 解 析 : 自 知, 就 是 认 识 自 己 ; 自 己 明 了 ; 或 自 然 知 晓 自 己 有 什 么 特 点, 优 势 劣 势, 自 己 都 很 清 楚 BC 说 法 都 不 对,D 说 法 不 符 合 题 意, 所 以 选

B. 高 估 自 己 C. 低 估 自 己 D. 发 掘 特 长 解 析 : 自 知, 就 是 认 识 自 己 ; 自 己 明 了 ; 或 自 然 知 晓 自 己 有 什 么 特 点, 优 势 劣 势, 自 己 都 很 清 楚 BC 说 法 都 不 对,D 说 法 不 符 合 题 意, 所 以 选 2013 年 江 苏 省 宿 迁 市 中 考 政 治 试 题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共 48 分 ) 第 Ⅰ 卷 共 33 题, 其 中 第 1~18 题 为 政 治 部 分 每 小 题 1 分 ; 第 19~33 题 为 历 史 部 分, 每 小 题 2 分 每 小 题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最 符 台 题 意 1. 十 八 大 报 告 中, 成 为 中 国 特

More information

!! "#$% & ()*+,-. &/ 00 " %0#0 % 00 " %0#0 %1% 2 %1$ 2 % )869:;.,*8656<,*= 9*>? *> A6)5, B,55, C,*D, B6 E)*)7)55) " F9D,

!! #$% & ()*+,-. &/ 00  %0#0 % 00  %0#0 %1% 2 %1$ 2 % )869:;.,*8656<,*= 9*>? *> A6)5, B,55, C,*D, B6 E)*)7)55)  F9D, !!!!!!!!!!! !! "#$% & ()*+,-. &/ 00 " %0#0 % 00 " %0#0 %1% 2 %1$ 2 %13 4-+567)869:;.,*8656?884 2 @@@=.,*8656 A6)5, B,55, C,*D, B6 E)*)7)55) " F9D, G8)5H=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135 第 期 2015年2月6日 2015年2月6日 一周精粹 明 星 组 合 金 牛 实 盘 模 拟 组 合 初 始 资 金 为 50 万 对 热 门 板 块 成 长 股 重 组 股 和 价 值 股 稳 健 配 置, 结 合 市 场 热 点 转 换 进 行 灵 活 操 作 和 仓 位 管 理, 以 期 获 得 最 大 收 益 组 合 鉴 于 公 司 大 力 发 展 电 子 商 务, 推 进 网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小百科全书(6):文学与艺术》

《中国小百科全书(6):文学与艺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消 费 特 征 贸 易 对 象 客 户 群 体 跨 境 电 商 出 口 占 据 绝 对 比 重, 进 口 增 长 迅 速 出 口 端, 美 国 和 欧 盟 市 场 较 为 稳 定, 东 盟 等 群 体 增 长 迅 速 ; 进 口 端 以 日 本 韩 国 新 西 兰 等 发 达 国 家 为 主 主 要

消 费 特 征 贸 易 对 象 客 户 群 体 跨 境 电 商 出 口 占 据 绝 对 比 重, 进 口 增 长 迅 速 出 口 端, 美 国 和 欧 盟 市 场 较 为 稳 定, 东 盟 等 群 体 增 长 迅 速 ; 进 口 端 以 日 本 韩 国 新 西 兰 等 发 达 国 家 为 主 主 要 我 国 跨 境 电 子 商 务 行 业 发 展 情 况 作 者 : 王 立 焘 1 行 业 概 况 在 国 家 一 带 一 路 及 自 由 贸 易 区 等 国 家 战 略 背 景 下, 跨 境 电 子 商 务 已 成 为 外 贸 产 业 中 一 匹 黑 马, 成 为 推 动 中 国 外 贸 增 长 的 重 要 力 量 目 前 我 国 跨 境 电 商 进 口 试 点 城 市 有 9 个, 为 宁 波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 1.3.5 12 12 13 23 27 29 33 34 34 46 55 57 61 63 65 65 69 74 82 88 88 90..93..98..99 100 101 104 105 125 129 > -- 1 2 3 4 Geertz 1926~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lifford Geertz 1999 165-169

More information

2005年第一季度报告(含报表上网版).doc

2005年第一季度报告(含报表上网版).doc 1 1.1 1.2 8 8 1.3 1.4 2 A 000009 1002 28-29 0755-25170336 0755-25170382 0755-25170300 25170367 0755-25170300 25170367 loubing@163.net kdl2000@163.net bianyijun@chinabaoan.com 2.2 2.2.1 5,105,410,333.59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穨莊騷與巫文化.PDF

穨莊騷與巫文化.PDF 1 shaman 1 1 1. 2. 3. 4. 2 3 2 3 4 5 2 M. EliadeShamanismp335373412 3 81 1 4 130 4 5 7 1 1989 5 6 6 7 mana 7 MLurker, 1996 198199 8 9 8 8 10 1984 55 9 1969 10 9 11 1984 43 10 alter ego 12 12 1 89 11 13

More information

(20150329\223\374\217\334\216\322.xls)

(20150329\223\374\217\334\216\322.xls) 第 1 回 キッズバドミントン 東 北 2015 大 会 種 目 優 勝 準 優 勝 三 位 参 加 数 2015.03.29 9 男 子 単 佐 藤 瑠 活 中 村 勇 耶 須 藤 暉 斗 佐 藤 楓 河 57 宮 城 野 体 育 館 ( 仙 台 大 和 ) ( 仙 台 大 和 ) (みゆきジュニア) (マジッポズ) 8 男 子 単 猪 股 佑 仁 髙 坂 悠 陽 井 上 椋 太 大 石 琢 望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感 謝 詞.... 摘 要.. 目 錄.. 表 次.. 緒 論.. I II III V VI 第 一 章 婚 姻 的 本 質 功 能.. 1 第 一 節 婚 姻 制 度 的 形 成.. 1 第 二 節 婚 姻 的 社 會 功 能.. 2 第 三 節 婚 姻 儀 式 的 功 能 與 意 義

目 錄 感 謝 詞.... 摘 要.. 目 錄.. 表 次.. 緒 論.. I II III V VI 第 一 章 婚 姻 的 本 質 功 能.. 1 第 一 節 婚 姻 制 度 的 形 成.. 1 第 二 節 婚 姻 的 社 會 功 能.. 2 第 三 節 婚 姻 儀 式 的 功 能 與 意 義 台 南 神 學 院 神 學 系 所 道 學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文 哲 牧 師 台 灣 傳 統 婚 禮 習 俗 的 文 化 意 義 及 基 督 教 信 仰 回 應 學 生 : 周 家 慶 撰 主 後 2014 年 5 月 目 錄 感 謝 詞.... 摘 要.. 目 錄.. 表 次.. 緒 論.. I II III V VI 第 一 章 婚 姻 的 本 質 功 能.. 1 第 一

More information

但 洋 糖 最 终 乘 船 溯 江 而 上, 再 加 上 民 国 初 年 至 抗 战 前 夕 二 十 余 年 间, 四 川 接 连 不 断 遭 受 水 灾 旱 灾 地 震, 平 均 每 月 爆 发 两 次 军 阀 混 战, 乡 村 遭 受 极 大 破 坏,( 赵 泉 民,2007) 农 村 经 济

但 洋 糖 最 终 乘 船 溯 江 而 上, 再 加 上 民 国 初 年 至 抗 战 前 夕 二 十 余 年 间, 四 川 接 连 不 断 遭 受 水 灾 旱 灾 地 震, 平 均 每 月 爆 发 两 次 军 阀 混 战, 乡 村 遭 受 极 大 破 坏,( 赵 泉 民,2007) 农 村 经 济 原 载 黄 宗 智 主 编 : 中 国 乡 村 研 究 ( 第 八 辑 ), 福 州 : 福 建 教 育 出 版 社 2010 年 4 月 第 一 版, 第 196-241 页 北 京 联 合 大 学 李 安 平 抗 战 时 期 四 川 内 江 农 贷 个 案 研 究 摘 要 :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四 川 内 江 蔗 农 在 承 受 高 利 贷 盘 剥 的 严 酷 境 遇 中, 利 用 中 国

More information

内文标题采用宋体小三,居中,加粗;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宋体五号,行测讲义答案由于均为选择题,则段首无需空格,申论讲义答案段首需空两格;全文使用1

内文标题采用宋体小三,居中,加粗;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宋体五号,行测讲义答案由于均为选择题,则段首无需空格,申论讲义答案段首需空两格;全文使用1 2011 年 吉 林 省 考 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模 拟 试 卷 ( 甲 级 ) 这 项 考 试 共 有 四 个 部 分,100 道 题, 总 时 限 90 分 钟 各 个 部 分 部 分 别 计 时, 但 都 给 出 了 参 考 时 限, 供 你 参 考 分 配 时 间 请 在 机 读 答 题 卡 上 严 格 按 照 要 求 填 写 好 自 己 的 姓 名 涂 写 好 准 考 证 号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1 1

第一章 §1 1 期 中 综 合 测 试 题 本 卷 分 为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Ⅱ 卷 ( 非 选 择 题 ), 满 分 100 分, 时 间 90 分 钟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共 48 分 ) 一 选 择 题 ( 在 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最 符 合 题 意 的 本 大 题 共 24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48 分 ) 1. 阅 读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279-306 21 1 92 6 * 279 280 21 1 1 1130-1200 Ernst Cassirer, 1874-1945 Sprache und 1 1990 1 1 281 Mythos symbols organs 2 holy priority 3 2 1998 9-10 3 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

More information

〖BT1〗高考通关卷

〖BT1〗高考通关卷 高 考 通 关 卷 2016 年 新 课 标 全 国 高 考 语 文 模 拟 试 题 ( 一 ) 本 试 题 卷 分 第 Ⅰ 卷 ( 阅 读 题 ) 和 第 Ⅱ 卷 ( 表 达 题 ) 两 部 分 考 生 作 答 时, 将 答 案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 答 题 注 意 事 项 见 答 题 卡 ), 在 本 试 题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考 试 结 束 后,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More information

zt

z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A 2-1,;!/) +2(192>*.) /0-1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EF6B2DFB2CEBFBC32303134B5DA3130C6DAD7DC313131C6D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EF6B2DFB2CEBFBC32303134B5DA3130C6DAD7DC313131C6DA2E646F63> 决 策 参 考 第 10 期 ( 总 第 111 期 ) 临 沂 市 人 民 政 府 研 究 室 2014 年 9 月 26 日 关 于 临 沂 义 乌 两 地 电 子 商 务 发 展 情 况 的 考 察 报 告 临 沂 商 城 管 理 委 员 会 临 沂 市 商 贸 物 流 研 究 院 为 进 一 步 加 快 临 沂 电 子 商 务 发 展, 推 动 商 城 国 际 化, 加 快 国 际 商 贸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a b 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c x a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a b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C A B C A B A B A x B C x D A B C a b c a b x x x x x x x A B A

More information

2006 8 2006 7 41.5 2005 2001 50 43 2007 2 100 0.5 0.6 30 1.8 30 1950 1970 30 10 20 10 1950 70 80 6 18 59 5 15 20 20 200 280 ppm 280 ppm 380 ppm 100 21 560 ppm 65 45 100 120 21 1,000 ppm 280 ppm 4 21 1.1

More information

《全宋词》

《全宋词》 mm 0 2 !! " "! # 0 ! U V ,s tu :! ! ; J * 0 -. k F ! " H V 3 ! !!! , 7 7 q b q ; 6 < q F = > 3? @ ( ( A F k B C D E F G F 7 J H $ A q 8 I h J F A * K R %

More information

解 答 ( A ) 摧 心 剖 肝 : 形 容 極 度 哀 傷 ( B ) 甑 塵 釜 魚 : 比 喻 生 活 困 苦 清 寒 ( C ) 戴 笠 乘 車 : 朋 友 相 交 始 終 如 一 不 因 貴 賤 而 有 所 改 變 (D) 懲 忿 窒 欲 : 遏 止 忿 怒, 窒 塞 情 慾 5. 史

解 答 ( A ) 摧 心 剖 肝 : 形 容 極 度 哀 傷 ( B ) 甑 塵 釜 魚 : 比 喻 生 活 困 苦 清 寒 ( C ) 戴 笠 乘 車 : 朋 友 相 交 始 終 如 一 不 因 貴 賤 而 有 所 改 變 (D) 懲 忿 窒 欲 : 遏 止 忿 怒, 窒 塞 情 慾 5. 史 市 立 成 功 高 中 101 學 年 第 一 學 期 期 末 考 高 三 國 文 科 試 題 範 圍 : 翰 林 版 孫 子 選 登 樓 賦 蘭 亭 集 序 補 充 教 材 禮 記 檀 弓 選 一 單 一 選 擇 題 : 每 題 2.5 分, 共 50 分 1. 下 列 字 音 完 全 相 同 的 選 項 是 : (A) 鍥 而 不 捨 / 修 禊 事 / 楔 形 文 字 (B) 臨 文 嗟 悼

More information

导言

导言 RESEARCH REPORT 2007 1 2007 2 2007 3 2007 4 2007 5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1 2 3 2007 2007 4 5 6 2007 7 2007 8 1 2007 2007 1 2a bc de f g 3 4 a b c 2 2007 1 2007 ST ST 2007 1 3 2007 2a

More information

zt

zt !!!"# $%& &() *( +, -".&"# +)% /0(," 1(234" 52&%" (6 7&80 9:0((,!! ! 210!"# $%&&%!!"# $%&&% # $%&&%!"#!"# $%& ())(* +,-,.$ /"#* $"0(1"*2 +,*.)3/ ( 4 )$,-2.$( $%& ())(* 3""2 +"* %-")$(* ""2 "- )$(.# 5(6)

More information

视点

视点 目 录 视 点 1/ 美 国 楼 市 并 非 淘 金 之 所 : 想 两 三 年 翻 倍 不 太 可 能 3/ 经 济 学 家 称 亚 洲 或 成 新 一 波 债 务 危 机 爆 发 地 5/ 我 们 该 如 何 讨 论 税 负? 观 点 7/ 做 高 端 品 牌, 还 是 中 低 端 品 牌? 11/ 基 业 长 青 的 两 个 法 宝 : 创 新 和 管 理 14/ 未 来 十 年 15 吴 晓

More information

1 Clifford Geertz 2 Marc Howard Ross 3 Edmund Leach Ra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

1 Clifford Geertz 2 Marc Howard Ross 3 Edmund Leach Ra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 專題研究 China s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 toward Taiw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1987 12 20 2000 2008 3 22 Cultura Celere inhabit cultivate protect honour with worship culture and manurance

More information

比较之维

比较之维 比 较 之 维 此 岸 与 彼 岸 中 西 方 文 明 的 两 个 世 界... 周 沁 (2) 世 人 笑 我 太 疯 癫 中 西 疯 癫 体 验 论 之 比 较... 曹 舒 怡 (10) 文 明 的 进 步 及 其 无 奈 从 规 训 与 惩 罚 看 中 西 方 思 想 差 异... 骆 之 凡 (14) 东 西 方 悲 剧 意 识 论 由 尼 采 悲 剧 的 诞 生 所 想 到 的... 张

More information

Burawoy1999, 175 Erving Goffman Goffman 1 Goffman Goffman 1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 ) (presentation) 2

Burawoy1999, 175 Erving Goffman Goffman 1 Goffman Goffman 1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 ) (presentation) 2 ( ) Kenneth Burke( 1973: 9 ) 1 Burawoy1999, 175 Erving Goffman Goffman 1 Goffman Goffman 1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 ) (presentation) 2 2.... 8~10 2 3 .. 14~19 12 XXX 3 Burawoy making

More information

2 7

2 7 1 2 7 3 % -3.05% 8.56% 11.61 % -7.11% 6.82% 13.93 4 1 2 2 5 6 1-6 2055 181 9.66% 664 57 9.39% 6 1 71,686,794.91 136,376,851.19-64,690,056.28-47.43 23,697,282.21 37,588,815.47-13,891,533.26-36.96 22,338,224.2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國文封面

Microsoft Word - 國文封面 臺 北 區 公 立 高 中 九 十 七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大 學 入 學 指 定 科 目 第 一 次 聯 合 模 擬 考 試 國 文 考 科 - 作 答 注 意 事 項 - 考 試 時 間 :80 分 鐘 題 型 題 數.. 選 擇 題 共 24 題 非 選 擇 題 共 二 大 題 作 答 方 式 : 選 擇 題 用 2B 鉛 筆 在 答 案 卡 上 作 答, 修 正 時 應 以 橡 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全稿.doc

Microsoft Word - 全稿.doc 幼 儿 教 师 教 育 技 能 主 编 赵 惠 玲 副 主 编 柳 阳 辉 张 松 刘 振 民 编 审 委 员 会 名 单 主 任 靳 建 禄 副 主 任 吴 长 运 田 俊 芳 焦 元 庆 主 编 赵 惠 玲 副 主 编 柳 阳 辉 张 松 刘 振 民 编 委 ( 按 姓 氏 笔 划 排 序 ) 田 俊 芳 关 少 华 任 占 国 刘 振 民 吴 长 运 张 松 陆 水 东 柳 阳 辉 赵 惠 玲

More information

单 元 / 页 数 内 容 标 准 学 习 标 准 教 学 步 骤 及 活 动 教 具 BC 1.1 男 孩 女 孩 BC 2.1 白 纸 有 礼 貌 地 与 人 沟 通 BC 3.3 认 识 字 词 ( 第 1 页 ) 单 元 一 : 我 1 男 女 作 出 反 应 BC 2.1.4(a) 应 用

单 元 / 页 数 内 容 标 准 学 习 标 准 教 学 步 骤 及 活 动 教 具 BC 1.1 男 孩 女 孩 BC 2.1 白 纸 有 礼 貌 地 与 人 沟 通 BC 3.3 认 识 字 词 ( 第 1 页 ) 单 元 一 : 我 1 男 女 作 出 反 应 BC 2.1.4(a) 应 用 edaya 华 语 ( 三 ) 学 习 标 准 BC 1.1.2 辨 别 简 单 的 句 子 BC 1.1.4 聆 听 及 明 白 单 项 指 示 与 要 求, 并 在 教 师 的 辅 导 下 作 出 适 当 的 反 应 BC 1.1.8 (b).1 有 礼 貌 地 发 问 和 BC 2.1.3 有 礼 貌 地 提 出 要 求 BC 2.1.4 (a) 应 用 浅 白 的 语 言 介 绍 自 己.5

More information

DVD 篇 名 集 數 內 容 頁 碼 第 一 篇 懺 悔 析 義 一 二 壹 為 何 懺 悔? 貳 懺 悔 的 名 義 貳 懺 悔 的 名 義 參 懺 悔 的 種 及 方 式 肆 懺 悔 理 論 5-9 9-17 三 肆 懺 悔 理 論 17-23 四 肆 懺 悔 理 論 伍 結 論 23-31 五 第 一 次 問 答 第 二 篇 梁 皇 寶 懺 大 義 六 七 八 九 1 梁 皇 寶 懺 懺 首

More information

通 向 死 亡 的 道 路 有 很 多 通 往 胜 利 的 道 路 却 只 有 一 条 冰 窟 箴 言 第 一 条 加 布 里 埃 尔 菲 尔 兹 几 乎 透 不 过 气 来 不 流 通 的 空 气 散 发 着 热 烘 烘 的 垃 圾 味, 而 当 船 舱 里 其 他 二 十 四 个 可 怜 虫 开

通 向 死 亡 的 道 路 有 很 多 通 往 胜 利 的 道 路 却 只 有 一 条 冰 窟 箴 言 第 一 条 加 布 里 埃 尔 菲 尔 兹 几 乎 透 不 过 气 来 不 流 通 的 空 气 散 发 着 热 烘 烘 的 垃 圾 味, 而 当 船 舱 里 其 他 二 十 四 个 可 怜 虫 开 冰 窟 作 者 Michael O Reilly 和 Robert Brooks 1 通 向 死 亡 的 道 路 有 很 多 通 往 胜 利 的 道 路 却 只 有 一 条 冰 窟 箴 言 第 一 条 加 布 里 埃 尔 菲 尔 兹 几 乎 透 不 过 气 来 不 流 通 的 空 气 散 发 着 热 烘 烘 的 垃 圾 味, 而 当 船 舱 里 其 他 二 十 四 个 可 怜 虫 开 始 呼 气 的

More information

1 住 房 保 障 10BA 住 房 保 障 索 引 号 : 000013338/2010-00187 主 题 名 称 : 住 房 保 障 发 文 单 位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发 文 日 期 : 2010-4-2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部, 中

1 住 房 保 障 10BA 住 房 保 障 索 引 号 : 000013338/2010-00187 主 题 名 称 : 住 房 保 障 发 文 单 位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发 文 日 期 : 2010-4-2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部, 中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政 府 信 息 公 开 目 录 (2010-1-1 2010-12-31) 1 住 房 保 障 10BA 住 房 保 障 索 引 号 : 000013338/2010-00187 主 题 名 称 : 住 房 保 障 发 文 单 位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发 文 日 期 : 2010-4-2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部, 中 华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