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刑法"

Transcription

1 - 1 - 笔记说明 1, 例子 : 注释法学派 (2006 ) 说明: 括号内的年份代表是这一年的真题, 是名词解释, 是简答, 是论述 2, 例子 :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说明 : 号越多的, 表示我认为这章或者这节越重要 3, 厦大的真题重复率挺高的 要重视真题 有些历年真题在现在的参考教材里没有出现的, 就没有摘录了 4, 笔记的字体跟字号大小, 可以自己调整 刑法 第一部分刑法论 (1, 导论 2, 概说 3, 基本原则 4, 效力 )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刑法概说 (1, 概念与分类 2, 特征 3, 机能 )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分类 14( 一, 刑法的概念 二, 刑法的分类 ) 刑法, 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以国家名义颁布的, 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 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又社会性和文化共同性 第二节, 刑法的特征 16 (1, 调整对象不特定 2, 最后手段性 3, 最严厉的强制性 ) 一, 刑法调整对象的不特定性 二, 刑法的最后手段性 三, 刑法具有最严厉的强制性 1 刑罚是刑法的主要强制手段, 是最为严厉的 ;2 刑事法律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 ;3 以规定各类犯罪行为成立 要件为主要内容 第三节, 刑法的机能 18 (1, 规制 2, 保护 3, 保障 ) 刑法的机能 ( ) 刑法的机能, 即指刑法的作用, 这是客观上对刑法的评价 一, 刑法的规制功能 即规范人们行为的机能,1 评价机能, 即告诉人们如何评价各种行为的机能 ;2 导向机能, 即引导人们实施合法 行为, 不实施非法行为的机能 二, 刑法的保护机能

2 - 2 - 即保护合法权益不受犯罪侵犯的机能 三, 刑法的保障机能 即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以及犯罪的人不受法外制裁的功能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1, 概述 2, 罪刑法定 3, 罪刑相适应 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21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22 (1, 意义与沿革 2, 理论基础 3, 派生原则 ) 简述罪行法定的派生原则 ( ) 一, 意义与沿革 罪行法定原则, 法无规定不为罪, 法无规定不处罚 ; 又什么样的行为构成什么样的犯罪, 应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都必须根据明文规定的法律来论断 最基本的法治意义在于防止刑罚权的擅用和抑制刑罚权的滥用, 以保障人的基本 权利和自由 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罚 ; 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罚 二, 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民主主义思想, 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 对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 应由人民自己决定 而人民的决定是由人们 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 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得到实现的 人权保障思想, 为了保障人权, 不致阻碍人民的自由行为, 不致使人民的行为产生不安感, 就要使人民事先能够 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因此, 应罪刑法定 三, 派生原则 (1, 排斥习惯法 2, 禁止类推解释 3, 不溯及以往 4, 禁止不定期刑 ) 1, 从刑法的渊源上排斥习惯法 2, 禁止类推解释 类推解释, 是对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事实与法律给予规定的事实, 根据其类同性质, 来适 用法律的情况 这种类推适用法条, 完全超过该法条预想的范围 实质是在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适用刑罚 不 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3, 刑法不溯及既往 禁止根据行为后的法律作出对行为人不利的刑事判决

3 - 3-4, 禁止不定期刑 不定期刑, 是指法官在判决时不宣告应服刑的期间, 而是根据罪犯的具体表现再行决定 又两项新的要求,1 明确性原则, 即要求刑法对犯罪构成及刑罚的规定必须具体 明确 ;2 刑法内容适当原则, 即要求刑事立法的实质内容具有 合宪性 第三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 29 (1, 意义与沿革 2, 我国规定 3, 论说 ) 罪责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以及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2002 ) 一, 意义与理论沿革 基本含义,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我国刑法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 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 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事古典学派, 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刑事实证学派, 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二, 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1 刑罚的轻重, 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相适应 ;2 刑罚的轻重, 与犯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故我国刑法 的规定, 是主客观的统一 罪刑相适应是主要的 基本的 ; 而责行相适应是从属性和补充性 三, 关于罪刑相适应的论说 第四节,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4 1 定罪平等 ;2 量刑平等 ;3 行刑平等 不否认差别, 相同情况相同对待,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1, 空间效力 2, 时间效力 )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36 (1, 概念与有关原则 2, 属地原则 3, 其他原则 4, 刑法的适用以及与刑事管辖权 ) 一, 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与有关原则 二, 我国刑法有关属地原则的规定 刑法的属地原则 (2002 ) 我国刑法第六条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 都适用本法 要点,1 领域包括了领陆 领水 领空 ;2 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犯罪, 也适用本法, 但驻外使馆无排他的绝 对行使管辖权 ;3 犯罪地的确定,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

4 - 4 - 和国领域内犯罪,A 全部行为结果,B 只行为, 包括部分行为,C 只结果, 应理解为具体的物质结果 ;4 例外情况, 依 刑法,A 享有外交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B 民族自治区域,C 特别法,D 特别行政区 三, 我国刑法有关其他空间效力原则的规定 属人原则, 领域外,1 普通人 3 年以下可不追究,2 公务员或者军人, 必追究 保护原则, 即主张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犯罪, 不论犯罪人是否本国人, 也不论犯罪地是否在本国领域 内, 都适用本国刑法 以被害人作为关联点 刑法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 1 对我国或者我国公民犯罪, 而按本法规定的 2 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的, 可以适用本法 ; 但是 3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普遍原则, 即主张不论犯罪人是否是本国人, 不论犯罪地是否在本国领域, 也不论是否侵害了本国国家或者公民 的利益, 逮捕地国都有责任依照本国刑法加以处罚 以世界共同利益作为关联点 刑法第九条, 对与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罪行, 中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 权的, 适用本法 条件,1 国际犯罪,2 我国是有关公约的缔结国或者参加国,3 我国刑法也规定为犯罪,4 罪犯出现在我国领域 内,5 罪犯尚未自在其他国家因此罪行受到惩处 四, 刑法的适用与刑事管辖权之关系及相关问题 双重审理, 即一个罪犯经过外国法院审查处刑之后, 回到本国, 若未超过追诉期限, 仍得接受本国法院的裁判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45 ( 一, 刑法的生效时间 二, 刑法的失效时间 三, 刑法的溯及力 ) 溯及力, 是指在刑法生效后, 对于其生效以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第二部分犯罪论 (1, 犯罪概念 2, 犯罪构成 3-6, 客体 客观 主体 主观 7, 排除 8, 停止形态 9, 共同犯罪 10, 罪数 ) 第五章, 犯罪概念 (1, 简述 2, 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 ) 第一节, 犯罪概念简述 51 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及其利弊 (2004 )

5 - 5 - 一, 形式的犯罪定义 从法律形式上观察犯罪, 犯罪, 是刑法明文规定应予以刑事处罚的不法行为 故无刑法也就无犯罪, 也无刑罚 形式的犯罪定义明确限定了国家刑罚权的界限, 使刑法具有保障的功能 二, 犯罪的实质定义 犯罪的实质概念, 试图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所在, 即需找一个 最小公分母, 但不可得 第二节, 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 54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2009 ) 刑法第十三条规定 :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界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 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害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 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 但情节 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特征,1 犯罪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 考虑因素,A 客体 B 后果 C 手段, 注意问题,A 历史发展的眼观 B 全面 C 本质 ;2 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这里的刑法是广义的刑法 ;3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事 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注意 A 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B 犯罪人被免除处罚 第六章, 犯罪构成概说 (1, 历史沿革 2, 概念 3, 要件 4, 与刑事责任 5, 意义 ) 第一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沿革 58( 一, 大陆法系 二, 英美法系国家 三, 前苏联 )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65 (1, 概念与特征 2, 与犯罪概念联系 ) 一, 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构成, 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 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 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特征,1 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 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 而且是该行为成 立犯罪所必需的事实特征 ;3 由刑法所规定的 二,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6 - 6 - 第三节, 犯罪构成要件 70( 一, 我国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观点 二,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 第四节, 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 74 一, 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二, 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刑事责任, 简单说, 刑事责任既是刑法上的否定评价, 又是刑法制裁 即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 针对犯罪行为及 其他影响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案件事实, 犯罪人应当承担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刑法上的否定评价, 是犯罪人应当承担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应当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刑罚制裁的标准 特征,1 对犯罪行为的非难性和对犯罪人的谴责性 ;2 具有法律性与社会性 ;3 具有必然性与平等性 ;4 具有严 厉性与专属性 三, 刑事责任的根据 1 实质根据,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2 法律根据,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 ;3 事实根据, 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 第五节, 犯罪构成的意义 80 (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 第七章, 犯罪客体 (1, 概念与意义 2, 种类 3, 与犯罪对象 )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概念 意义 83 (1, 概念与特征 2, 刑法规定 3, 意义 ) 一, 犯罪客体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特征,1 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2 刑法所保护的,3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二, 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方式 三, 犯罪客体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 88 (1, 一般客体 2, 同类客体 3, 直接客体 ) 一, 犯罪的一般客体 一般客体, 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亦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 二, 犯罪的同类客体

7 - 7 - 同类客体, 是指某一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 亦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 其,1 所揭示的是某一类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共性 ;2 是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 三, 犯罪的直接客体 (1, 简单客体 2, 复杂客体 ) 直接客体, 是指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亦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个 具体部分 复杂客体, 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个以上的直接客体 又分为,1 主要客体,2 次要客体,3 选择客体, 是指某种犯罪刑法刑法明确规定了它所侵害的直接客体, 同时还规定了该种犯罪行为可能侵害的其他客体, 一旦这种 客体实际受到侵害, 就要加重犯罪人的法定刑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91 (1, 概念与特征 2, 与犯罪对象联系 区别 ) 一, 犯罪对象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对象, 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者物 特点,1 只能是一定的具体的人或者物,2 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3 是刑法规定的人或者物 二,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 区别 联系,1 犯罪对象是某种社会关系 ( 即犯罪客体 ) 的具体体现, 也是社会关系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 犯罪客体则 是隐藏在犯罪行为所具体侵害的人或者物背后的社会关系, 是对犯罪对象的理论升华和概括 区别,1 是否决定犯罪性质,2 是否不可或缺,3 是否受到损害,4 是否是犯罪分类的基础 第八章, 犯罪客观方面 (1, 概述 2, 危害行为 3, 危害结果 4, 因果关系 5, 选择性要件 )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95 ( 一, 概念二, 内容三, 意义 ) 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1 必备,2 客观外在表现,3 与犯罪客体联系紧密,4 主导地位 第二节, 危害行为 100 (1, 概念 2, 作为 3, 不作为 ) 一, 危害行为的概念 危害行为, 是指表现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 在客观上危害社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1, 客观上, 是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1 是人的特定行为,2 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8 - 8-2, 主观上, 是表现人的意志或者意识的行为 人的无意志和无意识的身体活动, 即使客观上造成损害, 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如,1 人在睡梦中或者 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2 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3 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但人在受到精神强制 威 胁情况下的行为, 不可排除 二, 作为 (1, 概念 2, 实施方式 ) 作为, 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 1 具备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2 为刑法所禁止实施的行为,3 积极行为,4 一系列积极举动 实施方式,1 利用自己身体,2 利用物质性工具,3 利用他人,4 利用自然力,5 利用动物,6 利用职务 三, 不作为 (1, 概念 2, 构成 3, 义务来源 4, 类型 ) 不作为犯罪 (2009 ) 不作为犯特定义务的来源 (2005 ) 1, 概念 不作为, 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 却未实施的行为, 即应该做也能做却未做的情况 基本特征,1 是危害行为, 具有行为性,A 是行为人的身体动静,B 由心理态度引起,C 具有危害性 ;2 负有某 种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该义务 ;3 没有履行 2, 构成 1 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2 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特定义务,3 产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 3, 义务来源 1 法律明文规定,2 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3 行为人先行行为引起的, 先行行为可以是违法行为也可以是合 法刑法, 亦可以是犯罪行为, 可以是作为, 也可以是不作为 4, 类型 (1, 纯正与不纯正 2, 纯粹与混合 3, 只能不作为 可以作为或者不作为 同时包含与共同犯罪中的 不作为 ) 纯粹的不作为, 不论已经产生还是可能产生后果, 不作为的事实本身和既遂罪一样要受到刑罚处罚 混合的不作为, 即由于不作为而产生了一定的 法律所规定的社会危害结果

9 - 9 - 第三节, 危害结果 112 (1, 概念 2, 种类 3, 物质性危害结果 ) 一, 危害结果的概念 (1, 不同观点 2, 广义与狭义 ) 危害结果, 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对我国刑法诉保护的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包过实际损害以及造成实际损害的现实 危险 二, 危害结果的种类 1, 构成要件与非构成要件 2, 直接与间接 3, 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4, 实害与非实害 5, 一般与加重 6 单一与 复合 三, 法律对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及其意义 第四节,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17 (1, 概念与意义 2, 特性 ) 一, 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和意义 因果关系, 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内在的 必然的联系 对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具有重要意义 1 作为原因的危害行为具有发生危害结果的现实可能性, 是刑法因果关系成立的前提和根据 ;2 危害行为合乎规 律地发生危害结果, 是刑法因果关系形成的根本 ;3 刑法因果关系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二,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性 1, 客观性, 是客观存在的, 并不以人们主观是否认识为前提 2, 相对性, 即原因与结果的区别在现象普遍联系的整个链条中只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 又只能是人的危害 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即特定性 3, 时间序列性, 发生时间上, 原因在先, 结果在后 4, 条件性与具体性, 故要从具体情况出发考虑 5, 复杂性, 如 一果多因 一因多果 6, 偶然性问题, 偶然因果关系中所指的 原因, 仅只是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 第五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件 122( 一, 犯罪事件 地点 二, 犯罪方法 手段和工具 ) 第九章, 犯罪主体 (1, 概述 2, 刑事责任能力 3, 刑事责任年龄 4, 特殊主体 5, 单位犯罪 )

10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126 (1, 概念 2, 共同要件 3, 意义 ) 一, 犯罪主体的概念 主体, 是指 1 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并且 2 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 3 人和单位 二,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 1 必须是自然人, 即有生命存在的人类独立的个体 ;2 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3 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 人 三, 犯罪主体的意义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129 (1, 概述 2, 刑法规定 ) 刑事责任能力 ( ) 一, 刑事责任能力概述 (1, 含义和内容 2, 程度 3, 意义 ) 刑事责任能力, 是犯罪主体的一个必要要件, 即一个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亦即一个人辨认自己行为的 性质 意义和后果并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1 辨认能力, 又称意识能力,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刑法上意义 性质 作用 后果的分辨 识别能力 ;2 控 制能力, 又称行为能力,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全过程的支配能力 ;3 关系, 辨认能力是基础, 控制能力是关键 程度, 年龄因素与精神因素影响,1 完全无,2 相对无,3 减轻,4 完全 意义, 刑事责任能力直接决定了犯罪主体的成立与否, 以及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的轻重程度 二, 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1, 精神病人 2, 醉酒的人 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 1, 精神病人, 根据医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判断,1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2 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A 间 歇性精神病人正常时期,B 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 ;3 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醉酒的人, 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生理性醉酒, 即由于饮酒过量, 超过饮酒者正常承受能力, 导致酒精中毒 而引起的一定程度的精神紊乱从而使饮酒者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所减弱或者丧失的状态 应当负刑事责任, 原因,1 人为造成, 并非不可避免 ;2 医学证明, 仅是减弱, 并未丧失 ;3 醉酒前应当预见到, 故具备主观过错 ;4 生理性醉酒事后较难确证 又,1 主观过错,2 刑罚目的的需要,3 刑事政策的需要

11 - 11-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从轻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节, 刑事责任年龄 137 (1, 概念与划分 2, 刑法规定 3, 相关问题 ) 一, 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与划分 (1, 概念 2, 划分 ) 刑事责任年龄, 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二,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 未满 14 周岁, 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 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3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 是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A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不适用死刑 ;4 已满 18 周岁, 是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三, 关于责任年龄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计算 2, 年龄认定 3, 能否突破年龄界限 4, 跨年龄犯 ) 第四节, 犯罪的特殊主体 144 (1, 一般与特殊 2, 特殊身份 ) 一, 犯罪的一般主体与犯罪的特殊主体 犯罪的特殊主体, 是指我国刑法要求行为人在具备一般主体条件的基础上, 还必须具备法定的特定身份才能构成 犯罪的犯罪主体 二, 犯罪主体特殊身份问题 (1, 概念与分类 2, 对定罪量刑的作用 ) 第五节, 单位犯罪 147 (1, 概念与立法 2, 构成 3, 处罚原则 ) 单位犯罪条件及处罚原则 ( ) 一, 单位犯罪的概念与立法 单位犯罪, 是指由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基本特征,1 主体是 单位 ;2 须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 二, 单位犯罪的构成 (1, 主体要件 2, 客观要件 3, 主观要件 ) 1, 主体要件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 不包括单位内部的自然人 注意,1 单位犯罪的 单位 不以法人单位为限,2 单 位犯罪的 单位 是一个组织机构, 而且是合法组织 单位 具备条件,1 合法性,2 独立性 又,1 派出机

12 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独立主体,2 职能部门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种类, 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 机关 团体 2, 客观要件 即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 要素,1 以单位名义进行,2 体现单位的真实意思, 3 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 注意,1 单位 负责人 应作广义理解,2 以单位名义实施 包括以单位 内部职能部门名义实施的 3, 主观要件 单位成员的认识 意志或者其负责人的认识 意志, 就是单位的认识和意志 故也可以说单位的罪过行使包 括了故意和过失 三,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1 双罚制, 即单位犯罪的, 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负责人均予以刑罚处罚 ;2 单罚制, 只对单位予以处罚, 或者 只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第 31 条规定, 单位犯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故, 我国对单位犯罪实行的是双罚制与单罚制并存的 制度 一般采取双罚制, 单罚制中只有处罚责任人的代罚制 第十章, 犯罪主观方面 (1, 概念 内容 2, 故意 3, 过失 4, 意外事件 5, 目的和动机 6, 认识错误 )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内容 157 (1, 概念 意义 2, 内容 ) 一, 概念 意义 犯罪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他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 特征,1 是人的一定的心理状态,2 是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状态,3 以行为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 果为内容 二, 内容 (1, 必要条件 2, 选择要件 ) 罪过,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一种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分为认识因素与

13 意志因素 特征,1 是行为人一定的心理态度,2 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3 以故意和过 失为内容 第二节, 犯罪故意 160 (1, 概念 2, 法定种类 3, 其他种类 ) 犯罪故意的构成及其认定 (2005 )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2002 ) 一, 概念 (1, 理论学说 2, 刑法规定 3, 基本特征 ) 1 认识主义,2 希望主义,3 容认主义, 即主张在认识因素的基础上, 凡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人主观意志 的, 都属于故意 犯罪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因而构成犯罪的 一种心理状态 基本特征, 认识特征,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包括,1 明知 A 行为内容与性质,B 行为结果内 容与性质,C 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2 明知危害性 ;3 会发生 包括了,A 必然要发生,B 可能要发生 意志特 征, 希望或者放任,1 意志态度,2 意志努力 二, 法定种类 (1, 直接故意 2, 间接故意 3, 相关问题 4, 联系 区别 ) 1, 直接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特征,1 认识特征, 明知 ;2 意志特征, 希望 表现形式,1 明知必然性,2 明知可能性 2, 间接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特征,1 认识 特征, 明知可能,2 意志特征, 放任 表现形式,1 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 却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产生 ;2 追求一 个非犯罪目的, 却放任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 间接故意须注意的问题,1 放任, 实质反映出行为人为追求某种目的, 甘愿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风险而豁出 去的心理态度 亦即不计后果, 放纵后果的发生 A 危害结果人为造成,B 自觉的意志态度,C 与结果有联系 2 明知 的范围, 仅包括可能 3 间接故意不具有犯罪目的 4 不确定的故意是一种间接故意 4,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联系, 区别 联系,1 认识因素上明知,2 意志因素上不排斥 区别,1 明知的程度

14 有差,2 意志不同 三, 其他种类 ( 学理分类 )(1, 突然和预谋 2, 确定和不确定 ) 确定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具体的危害结果, 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不确定故意, 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但对结果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趋向的认识并不 明确 1 概括的故意, 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盖然性了解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并意图实施该行为 ;2 择一的故意, 行 为人对危害结果的了解建立在可能出现其一的基础上, 并意图实施该行为 ;3 未必故意, 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了解建 立在忽然性的基础上, 但仍意图实施该行为 第三节, 犯罪过失 172 (1, 概念与特征 2, 法定种类 ) 一, 概念与特征 (1, 概念 2, 特征 ) 犯罪过失, 是指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 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 二, 法定种类 (1, 疏忽大意的过失 2, 过于自信的过失 ) 1, 疏忽大意的过失 (1 概念与特征 2 认定 ) 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以致发 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特征,1 没有预见, 是指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没有意识到会产生这种结果, 程度 A 完全没有认识,B 只对危害结果 没认识,C 对危害结果的性质没有认识 ;2 应当预见, 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负有预见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义务, 并且具有预见这种结果的能力 条件, 又 A 该预见义务确实存在 具有规范性 合理性 法定性,B 预见可能反映行 为人预见能力及行为当时的客观条件 认定,1 认识义务, 是指行为人作为时应当注意有无侵害某种法益, 不作为时应当注意有无违反某种特定的法律 义务的责任, 是法律义务 2 认识能力, 是指行为人行为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具有认识的可能 性 2, 过于自信的过失 (1 概念与特征 2 与间接故意的联系 区别 )

15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但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危害 结果的心理态度 特征,1 已经预见, 是指行为人一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A 认识程度不确定,B 认识内容 模糊性,C 认识前提假设性, 表现形式,A 认识到盖然性 抽象危险,B 认识到具体的可能性, 具体危险 ;2 轻信能 够避免, 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和客观的有利因素, 而过低地估计了自己行为导致危害 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A 高估自身条件,B 错估客观环境,C 错估他人条件 与间接故意, 联系,1 认识因素, 都预见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 意志因素, 都不是希望 区别,1 认识 因素不同, 间接故意是认为可能性会转化为现实性, 过于自信是认为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2 意志因素不同, 间 接故意不希望, 但并不反对 不排斥, 过于自信不希望, 且不放任 第四节, 意外事件 178 (1, 概念与特征 2, 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 一, 概念与特征 (1, 概念 2, 类型 ) 意外事件, 是指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但并不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 引起的事件 特征,1 客观危害结果,2 主观无故意又无过失,3 由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计的原因引起 类型,1 不能抗拒的原因,2 不能预见的原因 二,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联系,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并因此发生了危害结果 区别, 对危害结果能否预见 判定标准, 我国折中说, 即以主观标准为根据, 以客观标准做参考 理由,1 具体 人的认识能力有差,2 只有针对具体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出发才有意义,3 认识能力存在于具体的客观条件中,4 能得 出准确结论, 不会客观归罪, 也不会轻纵犯罪,5 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是科学的尺度 第五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81 (1, 目的 2, 动机 ) 一, 犯罪目的 犯罪目的, 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即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16 二, 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 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第六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185 (1, 法律错误 2, 事实错误 ) 一, 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1, 假想犯罪 2, 假想不犯罪 3, 罪名与罪刑轻重的认识错误 ) 二, 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1, 客体错误 2, 对象错误 3, 行为性质的错误 4, 工具的错误 5, 因 果关系的错误 ) 第十一章,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1, 概述 2, 正当防卫 3, 紧急避险 4, 其他 ) 第一节,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概述 190 ( 一, 概念 二, 性质 三, 种类 四, 意义 ) 第二节, 正当防卫 194 (1, 历史 概念以及意义 2, 条件 3, 防卫过当 ) 简述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的区别 (2009 ) 正当防卫制度 (2007 ) 1, 概念 2, 区别,1 前提条件不同 正当防卫为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侵害结果尚未发生, 事前救助 ; 而自救行为为不 法侵害行为已经实施终了, 但不法侵害状态仍然存在, 事后救助 2 保护的权利不同 正当防卫可以是为了自己, 也 可以是国家 公共利益 他人的合法权益 ; 而自救行为只为自己的合法利益 3 限度条件不同 正当防卫不超过明显 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即可 ; 而自救行为须具有行为相当性 4 行为的法律属性不同 正当防卫法定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 而自救行为则是依法的精神 社会习惯和公序良俗所得出的结论, 属于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 一, 历史 概念及意义 正当防卫, 是指为了保护国家 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 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主要特征,1 合法行为, 保护 支持 鼓励 ;2 为权利, 积极手段 ;3 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A 必要性,B 相当 性 意义,1 各种权益的最有效保障,2 树立见义勇为 互相帮助的精神,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具有积极意义,3 有 效遏制犯罪

17 二, 条件 (1, 现实侵害 2, 正在进行 3, 防卫意图正当 4, 针对不法侵害人 5, 适度 ) 1, 现实的不法侵害 起因条件, 主要指那些性质严重 侵害程度强 危险恶性较大的具有积极进攻性的行为 不法侵害,1 不仅包括 犯罪行为, 还包括其他违法行为 ;2 限定于紧迫性 暴力性 破坏性或可能难以恢复原状的不法侵害行为 ;3 不限于 故意行为, 亦可以是过失行为, 不限于作为, 亦可以是不作为 ;4 现实存在 2,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即不法侵害已经开始, 尚未结束 1 开始时间, 折中说, 一般情况下, 应以侵害行为已着手实施为不法侵害的开 始, 但是对于某些危险性较大的犯罪行为来说, 可适当提前 2 结束时间, 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停止或者不再继续进行, 不可能继续侵害或者威胁合法权益, 或者说合法权益不再处于紧迫 现实的侵害或者威胁之中 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先 防卫与事后防卫 3, 防卫意图正当 1 防卫认识, 即防卫人认识到正在进行的是不法侵害, 自己的行为是制止不法侵害 ;2 防卫目的, 防卫人希望通 过防卫行为制止不法侵害以保护合法权益的心理态度 例外,1 偶然防卫,2 防卫挑拨,3 相互斗殴 4, 针对不法侵害的本人 5, 没有超过明显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应是有效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 无限防卫, 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实 施的没有任何范围条件和强度限制的防卫行为, 我国刑法所规定, 有条件限制, 无限度约束 无限防卫和普通防卫的区别,1 起因条件不同,A 不法侵害的性质和范围不同,B 不法侵害针对的对象范围不同, 2 限度要求不同 三,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第三节, 紧急避险 214 (1, 历史 概念以及意义 2, 条件 3, 避险过当 4, 与正当防卫异同 ) 一, 历史 概念及意义

18 紧急避险 (2009 ) 紧急避险, 是指为了使国家 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以采 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造成损害的, 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二, 条件 1 现实危险, 不包括职业上 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面临的针对本人的危险 ;2 正在发生的危险 ;3 避险意 图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A 避险认识,B 避险目的 ;4 迫不得已,A 补充性原则,B 相当性原则 ; 5 必要限度内, 只可大于 三, 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四,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相似,1 行为的合法性,2 行为的有益性,3 主观目的的正当性,4 超过必要限度, 责任相同 区别,1 行为的性质与对象, 正对正 与 不正对正 ;2 损害限度,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 害, 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限度较宽 ;3 危害的来源, 正当防卫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 ;4 实施行为的条件, 紧急避险仅 迫不得已 ;5 行为主体条件,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 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违宪 ;6 民法损害赔偿, 紧急避险公平原则, 正当防卫无需赔偿 第四节, 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220 1, 法令行为 2, 正当业务行为 3, 经被害人许诺的行为 4, 基于推定的承诺的行为 5, 自救行为 6, 自损行为 7, 义务冲突 8, 医治行为 9, 安乐死 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 是指经合法权益的主体同意, 损害其权益的行为 条件,1 承诺的内容为被害人有权处分 的个人权益 ;2 承诺人具有责任能力 ;3 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4 承诺须明示或者默示的表示 ;5 承诺在 行为前或者行为时必须存在 自救行为, 是指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人, 若通过法律程序等待国家机关的救助, 因为时机的丧失, 其合法权益不可 能得到保全或者明显难以恢复时, 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恢复和保全的行为 条件,1 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已发生的不法

19 侵害,2 紧急性,3 自救意识,4 行为的相当性 第十二章, 犯罪停止形态 (1, 概述 2, 既遂 3, 预备 4, 未遂 5, 中止 ) 第一节, 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227 ( 一, 概念和特征 二, 存在范围 三, 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 第二节, 犯罪既遂 231 (1, 概念特征 2, 类型 3, 刑事责任 ) 犯罪既遂 (2005 ) 一, 犯罪既遂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既遂, 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 已经具备了构成某种犯罪的全部要件, 即犯罪的完成形态 二, 犯罪既遂的类型 (1, 实质犯与形式犯 2, 即成犯与继续犯 ) 理论,1,1 实质犯, 是指行为对犯罪客体造成了实际危害或者具有实际危害的危险的犯罪 ;2 形式犯, 是指行 为人只要实施了犯罪构成要件所要求的行为, 无论是否造成实际危害或者具有实际危害的危险, 均成立既遂 2,1 即 成犯, 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只要对一定的法益造成侵害或者危险, 即视为犯罪完成或者行为终了的犯罪 ;2 继续犯, 是指在法益受到侵害的持续期间, 犯罪行为仍在继续的行为 实际,1,1 结果犯, 是指以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条件的犯罪 ;2 行为犯, 是指以实行 法定的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备条件的犯罪 ;3 危险犯, 是指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足以发生某种严重危害结果 的危险状态的犯罪 ;4 举动犯, 行为人只要一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行为, 即告犯罪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 要件 三, 既遂犯的刑事责任 第三节, 犯罪预备 234 (1, 概念与特征 2, 与犯意表示 3, 刑事责任 ) 一, 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 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 亦即在着手实行犯罪前的一种为之准备的行为, 但由于行为人意志 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特征,1 主观上是为了实行犯罪,2 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3 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4 由于行

20 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二,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相同,1 反映了行为人主观犯罪意图,2 客观上通过一定行为表现出来 区别, 犯意表示对合法权益没有威胁, 而犯罪预备有威胁 三,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四节, 犯罪未遂 237 (1, 概念与特征 2, 类型 3, 刑事责任 ) 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2004 ) 一, 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未遂,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特征,1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A 主观上犯罪意图已经客观化,B 客观上犯罪行为已经具有危害性且不阻止则继续 ; 2 犯罪未得逞, 即没有发生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结果 ;3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A 存在因素,B 足以阻止 二, 犯罪未遂的类型 (1, 实行终了和未实行终了 2, 能犯和不能犯 3, 造成危害结果和未造成 ) 能犯未遂, 是指犯罪行为本身有可能达到既遂, 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不能犯未遂, 是指由于犯罪分子对有关犯罪事实的认识错误或者法律上的原因, 而使犯罪行为本身不可能达到既 遂而未得逞 1 对象不能犯, 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 该种犯罪对象不在犯罪行为的有效范围内, 或者具有某种 属性, 从而使得犯罪不可能达到既遂 ;2 工具不能犯, 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 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方法不可能使 犯罪达到既遂 区分意义在于, 能犯未遂有发生危害结果的实际可能性, 而不能犯未遂无, 故能犯未遂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量刑区别对待 三, 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及其理由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五节, 犯罪中止 246 (1, 概念和特征 2, 类型 3, 处罚原则 )

21 一, 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中止, 是指在犯罪过程中, 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特征,1 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2 必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3 必须是彻底中止 而不是暂时中断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 是指行为人实行了第一个侵害行为, 未能造成既遂的危害结果, 在当 时存在可以重复进行或者多次重复进行同一侵害行为的可能时, 却自动放弃了继续实施这种侵害行为 二, 犯罪中止的类型 (1, 预备 实行未终了与实行终了 2, 消极与积极 3, 可罚与不可罚 ) 三,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该免除处罚 ; 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 第十三章, 共同犯罪形态 (1, 概述 2, 形式 3, 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254 (1, 概念 2, 成立条件 3, 认定 ) 一,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 主体条件 2, 客观条件 3, 主观条件 ) 1, 主体条件 即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又,1 单一主体实施犯罪, 不是共同犯罪 ;2 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 两个以上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2, 客观条件 共同犯罪行为, 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 彼此联系, 互相配合, 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活动整体, 共同制造犯罪的结果 又,1 每个人的行为都与犯罪结果直接具有因果联系,2 既可以表现为共同作为, 也可以表现为共同不作为, 或 者两者结合 3, 主观条件

22 共同的犯罪故意, 即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 知道自己是和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认识到这种共同的犯罪 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即,1 共同的认识,2 对行为和结果持共同的态度 三, 共同犯罪的认定 (1, 不构成 2, 尚有争议 ) 1,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1 两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 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 ;2 一方故意, 一方过失 ;3 同时犯 ;4 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 犯罪 ;5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没有重合内容的不同犯罪的 ;6 事先无通谋的窝藏 包庇犯罪人的行为 2, 尚有争议的问题 (1 片面共犯 2 仅共谋, 成立共同犯罪 )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263 (1, 任意与必要 2, 通谋与否 3, 简单与复杂 4, 一般与特殊 ) 一, 任意与必要 ( 基于能否任意构成 ) 对向犯, 是以双方或者数个行为人的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 如贿赂罪中的行贿罪与受贿罪 集合犯, 是以不特定多数人基于相同立场, 实施目标一致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 二, 事前通谋与事前无通谋 ( 基于故意形成的时间 ) 三, 简单与复杂 ( 基于共同犯罪人有无分工 ) 四, 一般与特殊 ( 基于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 ) 一般共同犯罪, 是指两人以上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结合松散的共同犯罪 特点,1 暂时性,2 两人以上,3 没有特殊的组织形式,4 不存在随时参与的状态 特殊共同犯罪, 是指三人以上有组织地实施的共同犯罪 犯罪集团, 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某种或者多种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特点,1 三人以上,2 一定的组织性与稳定性,3 目的性,4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268 (1, 分类标准 2, 刑法规定 ) 一,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 二, 我国刑法上各种共同犯罪人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1, 主犯 2, 从犯 3, 胁从犯 4, 教唆犯 )

23 教唆犯 ( ) 1, 主犯, 是指 1 组织 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或者在 2 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 从犯, 是指在共同犯罪中 1 起次要作用或者 2 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应当从轻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 胁从犯, 是指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 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的作用的人 应当减轻或者 免除处罚 特点,1 实施了犯罪行为, 但作用较小 ;2 被胁迫 ;3 不完全自愿但却是自由选择 4, 教唆犯, 故意引起被教唆人实行犯罪的意图, 进而实行犯罪, 但教唆人自己不直接参加犯罪的人 特征,1 教唆对象,A 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B 没有犯罪意图,C 特定 2 客观条件,A 积极 行为,B 明确教唆,C 一定强度 3, 主观条件, 只能是故意 处罚,1 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 教唆不满 18 岁的, 从重处罚,3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未遂,1 独立性,2 从属性,3 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第十四章, 罪数形态 (1, 判断标准 2, 一罪 3, 数罪 ) 第一节, 罪数判断标准 282 ( 一, 罪数形态研究的意义 二, 判断标准 )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284 (1, 实质的一罪 2, 法定的一罪 3, 处断的一罪 ) 一, 实质的一罪 (1, 继续犯 2, 想象竞合犯 3, 结果加重犯 ) 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的区别 (2005 ) 结果加重犯 (2004 ) 实质的一罪, 是指形式上有某些数罪特征的行为, 但实质上是一罪 1, 继续犯, 继续犯, 行为人的行为从着手实行直至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 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特征,1 只有一个性质完全相同的犯罪行为, 且针对同一对象, 侵犯同一法益 ;2 犯罪行为及其引起的不法状态 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 ;3 出于一个罪过 2, 想象竞合犯,

24 想象竞合犯, 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特征,1 一个行为,2 触犯数个罪名,3 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处罚, 从一重处断 法条竞合, 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 同时触犯数个犯罪构成上具有包容关系的刑法规范, 只适用其中一个刑 法规范的情况 区别,1 前者一行为数罪, 而后者一行为数罪名 ;2 前者法条无包容关系, 而后者法条包容关系 ;3 前者从一重 处断, 后者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4 前者往往数结果, 后者只一结果 3, 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 是指故意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 由于发生了更加严重的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特征,1 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犯罪行为, 且造成了加重结果 ;2 均有犯意 ;3 刑法明文规定加重处罚 处罚原则, 不再成立独立罪名, 按照刑法对结果加重犯明文规定了法定刑处罚 二, 法定的一罪 (1, 惯犯 2, 结合犯 ) 法定的一罪, 是指行为本可以成立数罪, 但由于某种原因, 在刑法上将其规定为一罪的情况 1, 惯犯 惯犯, 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危害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1 常业惯犯,2 常习惯犯 特征,1 反复多次侵犯同一或者相同直接客体 ;2 犯罪恶习深 ;3 时间的长期性 行为的多次性和同一性 ;4 社 会危害性大 ;5 法律规定为以一罪论处 理由,1 社会危险性是通过犯罪行为的惯常性表现出的人身危险性 ;2 规定为一罪并加重处罚, 便于司法操作, 且处罚更重 ;3 综合评定构成犯罪 结合犯, 是指 1 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 基于他们 2 直接的客观联系, 根据 3 刑法的明文规定,4 结合成为另 一独立新罪的情况 三, 处断的一罪 (1, 连续犯 2, 牵连犯 3, 吸收犯 ) 牵连犯 (2007 )

25 - 25-1, 连续犯 连续犯, 是指基于连续的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 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性质形态的犯罪行为, 触犯同一罪名的 情况 特征,1 基于连续的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 ;2 实施数个独立的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 ;3 数个行为之间具有连 续性, 必须连续实施 ;4 数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处罚原则, 应当按一罪从重处罚, 或者按一罪作为加重构成情节处罚 2, 牵连犯 牵连犯, 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时, 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特征,1 出于一个犯罪目的,2 实施了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3 数行为之间有牵连关系,4 数行为触 犯了不同罪名 处罚原则, 从一重处断原则定罪处罚 3, 吸收犯 吸收犯, 是指数个行为在客观上成立了数个犯罪, 但被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 仅以此罪定罪论处 特征,1 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2 侵犯同一或者相同的直接客体, 并且指向同一的具体的犯罪对象, 但触犯不同 罪名 ;3 基于一个犯意 ;4 数行为有吸收关系 第三节, 数罪的类型 302 ( 一, 实质与想象 二, 异种与同种 三, 并罚与非并罚 四, 判决宣告以前与 刑罚执行期间 ) 第三部分刑罚论 (1, 概说 2, 体系 3, 裁量 4, 执行与消灭 ) 第十五章, 刑罚概说 (1, 概念 2, 功能 3, 目的 ) 刑罚的目的与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2008 )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304 (1, 定义 2, 基本思想 )

26 一, 刑罚的定义 刑罚, 是指 1 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立的, 由 2 法院根据 3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 4 对犯罪人 适用并通过 5 特定的机构执行的 6 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二, 刑罚的基本思想 (1, 报应思想 2, 预防思想 ) 1, 报应思想 基本含义, 是指人们应为自己的危害行为付出相同代价 深入人心,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现代报应思想, 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使命,1 强调通过正式的刑事追诉, 防止私人报复 ;2 强调对等关系, 比 例关系, 追求 均衡的正义 罪刑均衡 是报应思想的核心, 防止刑罚滥用 三个先决条件,1 国家具有刑罚权 ;2 罪责的程度具有可分性, 故可使其与刑罚的轻重相称 ;3 对犯罪人的处罚 可使社会公众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2, 预防思想 一般性预防, 即凭借刑罚对于社会公众在心理上产生的威慑作用, 收到一种普遍性的预防效果 个别性预防, 即以刑罚作为矫治罪犯的手段, 陶冶犯罪人的品行, 加强其社会责任意识, 帮助其再社会化, 从而 预防犯罪 三个先决条件,1 人的行为可以被确实可靠的预测,2 刑罚依人的人身危险性而定,3 犯罪的倾向可以通过刑罚 得到有效遏制 三, 刑罚的原则 1 保护与尊重罪犯人性尊严,2 禁止把犯罪人作为达到刑罚目的的工具,3 给罪犯以人道待遇, 禁止残酷的刑罚 手段 第二节, 刑罚的功能 308 (1, 惩罚功能 2, 矫治功能 3, 安抚功能 4, 威慑功能 ) 刑罚功能, 是指国家创制 适用和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或者效应 刑罚的首要功能使防卫社会功能, 对刑 法的其他功能具有制约作用, 其他功能均以该功能的存在为前提

27 一, 对犯罪人的惩罚功能 刑罚是对犯罪人的制裁手段, 能够发挥出惩罚的作用, 剥夺或者限制犯罪人一定的权益, 并由此使犯罪人深切感 受到刑法制裁的痛苦, 产生对刑罚的敬畏, 故不再犯 二, 对犯罪人的矫治功能 刑罚在惩罚罪犯的同时, 也有矫治犯罪人, 促使其能悔过自新, 不再犯罪的作用 三, 对被害人的安抚功能 刑罚惩罚犯罪人, 对被害人及其亲属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和补偿 四, 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威慑功能 刑罚不仅对潜在的犯罪人具有威慑作用,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大众也产生教育的效果 刑罚的威慑功能有局 限性 第三节, 刑罚的目的 311 (1, 基本理论 2, 刑法规定 ) 刑罚的目的 (2006 ) 一, 刑罚目的基本理论 刑罚目的, 是指国家创制 适用和执行刑罚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1, 绝对理论, 以报应思想为基础, 认为刑法的目的就是对犯罪人进行公正报应, 以其承受的痛苦来均衡其罪责, 从而实现公平和正义 2, 相对理论, 以预防思想为基础的刑罚目的理论, 故又称预防理论 相对理论认为刑罚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 其自身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 刑罚权的根据正是在于刑罚的合目的性和有效性 1 一般预防理论, 以社会大 众为预防对象, 通过刑事法律的明示和刑事司法的运作, 对社会形成威慑力, 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2 特别预防 理论, 通过教育和矫治犯罪人, 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重新回归社会, 即使其再 社会化, 刑罚只是教育犯罪人 或促使犯罪人再社会化的必要手段 3, 合并主义, 以正义性和合目的性作为刑罚权的根据, 认为刑罚必须是既能满足正义的需求, 又能有效防止犯 罪的刑罚, 应该在公正报应的基础上, 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 强调公正的刑罚必须是讲求罪行均衡的刑罚,

28 不可过分强调预防 4, 分配主义, 将刑罚划分为制刑 量刑 行刑三个阶段, 在制刑阶段, 强调正义 ; 量刑阶段, 强调刑罚的确认 ; 行刑阶段, 则强调预防 二, 我国刑罚的目的 (1, 各种观点 2, 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 3, 实现 ) 1, 特殊预防, 希望通过对犯罪人适用一定的刑罚, 使其不再犯罪 1 死刑, 剥夺再犯能力 ;2 自由刑, 教育和 矫治 ;3 财产刑, 剥夺物质条件 ;4 资格刑, 剥夺利用资格犯罪的可能 2, 一般预防, 系统通过刑罚的制定 适用和执行, 防止社会上的其他人特别是不稳定分子走上犯罪道路 1 威 慑潜在不稳定分子,2 鼓励群众积极同犯罪作斗争,3 防止私人报复 3, 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关系, 目的同一, 功能互补 但对象不同, 故运用方式不同 此外, 在不同阶段有不 同侧重点,1 制刑阶段, 注重一般预防 ;2 适用阶段, 两者并重,3 执行阶段, 注重特殊预防 刑罚目的的实现,1 刑罚公正,A 平等适用,B 罪刑均衡 ;2 刑罚严厉, 反转其所得之快乐 ;3 刑罚迅速, 刑法 对犯罪的迅速回应 ;4 刑罚确定, 犯罪者受惩罚的概率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 (1, 概述 2, 主刑 3, 附加刑 4, 非刑罚处理方法 ) 第一节, 刑罚体系概述 317 ( 一, 概念 二, 确立 三, 特点 ) 刑罚体系, 是指由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秩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第二节, 主刑 321 (1, 管制 2, 拘役 3, 有期徒刑 4, 无期徒刑 5, 死刑 ) 主刑, 是刑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主要的刑罚方法 特点,1 只能独立适用,2 对于一个犯罪只适用一种主刑 一, 管制 (1, 概念,2 特征 ) 管制, 是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劳动改 造的刑罚方法 优点,1 完善了刑罚体系 ;2 体现了预防犯罪的理念 ;3 符合司法经济 规定缺陷,1 适用范围规定不合理 ;2 缺乏执行保障与强制性

29 特征,1 不予关押,2 限制自由,3 一定期限,4 公安机关为执行机关 二, 拘役 (1, 概念 2, 特征 ) 拘役, 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 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弊端,1 时间过短, 不利于教育, 严厉性较弱 ;2 给受刑人带来物质上, 精神上的贫穷 ;3 受刑人容易感染恶习 ; 4 使受刑人丧失对刑罚的恐惧感, 以及自尊心, 不利于防止再次犯罪 ;5 富者罚金, 容易导致不公正 ;6 过多占用拘 禁场所, 负担过大 优点,1 有利于防止初犯 机会犯人 过失犯人再次犯罪 ;2 相比罚金刑, 痛苦更明显 ;3 从一般预防来看, 有 其必要性 ;4 自由刑, 避免罚金不公平 ;5 提高拘禁场所利用率 特征,1 自由的剥夺性,2 期限的短期限,3 执行的就近性,4 待遇的优待性 三, 有期徒刑 (1, 概念 2, 特征 ) 有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 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特征,1 自由的剥夺性,2 期限的有期性,3 执行的专门性,4 劳动的强制性 四, 无期徒刑 (1, 概念 2, 特征 3, 适用对象与适用范围 ) 无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并强制其参加劳动 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特征,1 自由的剥夺性,2 期限的无期性,3 劳动的强制性,4 从刑的必加性 五, 死刑 (1, 概念 2, 特征 3, 适用 4, 执行 ) 死刑, 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特征,1 剥夺权益的生命性 ;2 严厉程度的终极性 ;3 适用对象的少数性 ;4 适用程序的严格性 适用,1 适用条件,A 总则规定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B 分则具体规定适用死刑的条件 ;2 适用主 体, 不满 18 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不适用 ;3 核准程序, 除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 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 核准 ;4 执行制度, 如果不是必须马上执行的, 都可以缓期两年执行 执行, 缓期执行,1 条件,A 罪该处死,B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2 核准, 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3 期满 后的处理, 三种 ;4 期间的计算, 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30 第三节, 附加刑 333 (1, 罚金 2, 剥夺政治权利 3, 没收财产 4, 驱逐出境 ) 附加刑的性质及其种类 (2009 ) 附加刑, 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特点是既能附加适用, 又能独立适用, 且可同时适用两个以上的附加刑 一, 罚金 (1, 概念 2, 适用 3, 执行 ) 罚金刑的利弊 (2008 ) 罚金, 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 优点,1 不影响正常生活 ;2 避免交叉感染 ;3 可以灵活变更, 具有特殊预防作用 ;4 既给予惩罚, 甚至剥夺犯 罪人继续犯罪的资本 ;5 适用于单位犯罪 ;6 误判后容易纠正 ;7 可以增加国库收入 缺点,1 效果因贫富有差, 不公平 ;2 针对财产, 刑罚效果差 ;3 罚金可以由他人支付, 违反专属性 ;4 对营利 性犯罪效果低 ;5 法律难以规定确切数额 ;6 难以执行 二, 剥夺政治权利 (1, 概念 2, 适用 3, 执行 ) 剥夺政治权利, 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属于资格刑 公安机关执行 政治权利包括,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自由的权利 ;3 担任国家机关职 务的权利 ;4 担任国有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三, 没收财产 (1, 概念 2, 适用 3, 执行 ) 没收财产, 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人民法院执行 与罚金的区别,1 没收财产可以没收金钱, 还包括其他财物 ; 而罚金限于金钱 2 没收财产时剥夺犯罪分子现有 的财产 ; 而罚金一定情况下包括以后所取得的财物 3 没收财产不存在减免与分期缴纳 ; 而罚金存在 四, 驱逐出境 (1, 概念 2, 适用 3, 执行 ) 驱逐出境, 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境的刑罚方法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342 ( 一, 赔偿损失 二, 训诫 责令具结悔过 赔礼道歉 三, 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 罚或者行政处分 ) 第十七章, 刑罚的裁量 (1, 概述 2, 量刑情节 3, 累犯 4, 自首与立功 5, 数罪并罚 6, 缓刑 )

31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346 ( 一, 概念 二, 原则 三, 基准 四, 方法 ) 刑罚裁量, 是指人民法院在定罪的基础上, 根据犯罪人的犯罪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 衡量犯罪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的轻重, 从而决定对该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 判处何种刑罚及其程度, 并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如何执行的司法 审判活动 特征,1 主体是人民法院,2 基础是事实清楚 定性准确,3 内容是裁量刑罚,4 性质是一种刑事审判活动 原则,1 据实原则,A 查清基本事实,B 正确认定性质,C 全面掌握情节,D 准确评价危害 ;2 依法原则,A 刑 种 B 刑度 C 从重 从轻 ;3 公平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处刑平衡 刑度适当,C 合理选择 适用酌定量 刑情节 ;4 公开原则 基准, 与罪行的轻重相适应, 其次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第二节, 量刑情节 354 (1, 概念 2, 分类 3, 适用 ) 一, 概念 量刑情节, 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考虑的 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特征,1 应当考虑,2 选择法定刑与决定宣告刑的依据,3 在量刑环节中予以考虑,4 说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 与犯罪危害程度 二, 分类 (1, 法定与酌定 2, 从宽与从严 ) 三, 适用 (1, 法定情节适用 2, 酌定情节适用 3, 禁止重复评价 ) 第三节, 累犯 361 (1, 概念 2, 种类与构成要件 3, 刑事责任 ) 一, 概念 累犯, 是指因犯一定之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 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 罪犯 二, 种类和构成要件 (1, 一般累犯 2, 特别累犯 ) 1, 一般累犯 一般累犯, 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五年内又故意犯罪, 应

32 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构成要件,1 两罪都为故意 ;2 前罪已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后罪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 后罪发生于前罪执 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五年内 又,A 假释期内犯新罪不为累犯, 假释期满后犯新罪为累犯,B 缓刑期内或者期满后犯 新罪, 都不为累犯 2, 特别累犯 特别累犯, 是刑法所规定的基于特定犯罪而构成的累犯 1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2 毒品累犯 三, 刑事责任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1 必须从重,2 一定限制,3 考虑相关因素 第四节, 自首与立功 365 (1, 概念与意义 2, 一般自首 3, 特殊自首 4, 认定 5, 刑事责任 6, 立功 ) 特别自首与立功的成立条件 (2003 ) 一, 概念和意义 自首 (2009 ) 自首, 行为人犯罪后, 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或者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服刑期间, 如实供述司 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本质特征在于犯罪人基于自己的意志将自己所犯的罪行交付或者提请司法机 关追述 特征,1 犯罪以后,2 积极表现,3 自首是犯罪人的一种类型,4 法定量刑制度 二,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一般自首, 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 归案之前, 自动投案, 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 条件,1 自动投案, 犯罪人再犯罪之后 归案之前, 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者个人投案的行为,A 投案 时间,B 投案对象,C 投案意愿,D 投案标志,E 投案效果 ;2 如实供述,A 供述罪行,B 如实 三, 特殊自首的成立条件 1 主体特定,A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B 刑事被告人,C 正在服刑的罪犯 2 自首行为的特殊性,A 所 供述的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罪行,B 本人罪行,C 是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以外的其他罪行, 为不同种罪行

33 四, 自首的认定 (1, 共同犯罪自首 2, 数罪自首 3, 过失犯罪自首 4, 自首与坦白 5, 司法机关未掌握 的认定 ) 五, 自首犯的刑事责任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 可以免除处罚 六, 立功 (1, 概念和意义 2, 种类及表现形式 3, 刑事责任 ) 立功 (2002 ) 立功, 是指犯罪分子 1 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 查证属实的 ; 或者 2 提供重要线索, 从而侦破其他案件的 ; 或者 3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 或者 4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5 或者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或 者重大贡献的行为 处罚原则, 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的, 应当减轻或者免 除处罚 第五节, 数罪并罚 374 (1, 概念与意义 2, 原则 3, 适用 ) 一, 概念与意义 二, 原则 (1, 类型 2, 我国原则 3, 具体适用 ) 1, 类型 1 并科原则,2 吸收原则,3 限制加重原则,4 综合原则 2, 我国原则 兼采各项原则的综合原则 特点,1 包括吸收原则 限制加重原则 并科原则 ;2 吸收原则只适用死刑与无期徒刑, 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 有期徒刑 拘役和管制三种有期自由刑, 并科原则只适用于附加刑 ;3 吸收原则与限制加重原则相互排斥, 并科原则 相对独立 1 死刑吸收原则,2 无期徒刑吸收原则,3 限制加重, 特点,A 双重限制, 即总和刑期与法定最高刑期,B 数罪 中最高刑期以上,C 不得升格,4 附加刑并科

34 三, 适用 (1, 普通数罪 2, 漏罪 3, 新罪 ) ( 看书, 案例涉及 ) 第六节, 缓刑 380 (1, 概念与意义 2, 适用条件 3, 考验期 4, 考察 5, 法律后果 ) 一, 概念和意义 (1, 概念 2, 意义 ) 缓刑, 附条件地对所判处刑罚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 即人民法院对于 1 被判处拘役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 分子,2 基于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 认为对其暂缓执行所盼刑罚, 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3 因而确定一定的考验 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 如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的或者未被发现漏罪, 或者灭有违反法律 法规或 者有关规定, 则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基本特征, 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 但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执行所判刑罚的可能性 二, 适用条件 (1, 一般缓刑 2, 战时缓刑 ) 1, 一缓刑刑 1 拘役或者三年以下,2 不致再危害社会 3 不是累犯 三, 考验期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 不少于两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 不少 于一年 四, 考察 五, 法律后果 第十八掌,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1, 执行 2, 消灭 ) 第一节, 刑罚执行 385 (1, 概念与特点 2, 原则 3, 减刑 4, 假释 ) 一, 概念和特点 刑罚执行, 是指有关 1 司法机关将已经发生 2 法律效力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 3 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二, 原则 三, 减刑 减刑, 是指对判处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服刑人, 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内认真遵守监规, 接受教育

35 改造, 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 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条件,1 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实施 ;2 对象是被判处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 发生 于有罪判决生效以后及刑罚执行期间 ;4 法定事由 ;5 法定限度 四, 假释 (1, 概念 2, 条件 3, 考验期 4, 撤销 5, 程序 ) 假释 ( ) 1, 概念, 假释, 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在执行一定的刑期之后, 因其认真遵守监规, 接受教育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 不致再危害社会, 而附条件的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与缓刑区别,1 对象不同,2 决定时间不同,3 根据不同,4 是否需执行一定刑期不同 2, 条件,1 对象是被判处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 必须行执行一定的刑期,3 必须有悔改, 不致再 危害社会,4 必须不属于法定排除的情形, 累犯以及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的不适用 3, 考验期及其考察, 有期徒刑为剩余刑期, 无期徒刑为 10 年, 附加刑仍需执行 考察,1 遵守法律法规, 服从监督,2 报告活动情况,3 会客,4 离开批准 4, 撤销, 新罪, 漏罪, 违反规定, 表现良好 5, 程序, 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 合议庭审理 第二节, 刑罚消灭 393 (1, 概念与特征 2, 事由 3, 追诉时效 4, 赦免 ) 一, 刑罚消灭的概念和特征 刑罚消灭, 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定原因, 致使国家针对特定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 特征,1 特定人构成犯罪为前提 ;2 一部分刑罚权的消灭 ;3 基于法定事由 二, 刑罚消灭的事由 (1 执行完毕 2 缓刑考验期满 3 假释考验期满 4 死亡 5 超过时效 6 赦免 ) 三, 追诉时效 (1, 概念与意义 2, 追述期限 3, 起算标准 4, 中断与延长 ) 追诉时效 (2005 ) 1, 追诉时效, 是指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有效期限 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打击现行犯罪 实现刑罚的 目的, 都有积极意义

36 - 36-2, 追诉期限,1 法定最高刑不满 5 年的, 经过 5 年 ;2 不满 10 年, 经过 10 年 ;310 年以上的, 经过 15 年 ; 4 无期徒刑 死刑, 经过 20 年 3, 起算标准,1 一般犯罪行为, 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 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起算 4, 中断与延长,1 中断, 是指在追诉时效的进行期间, 由于发生了法定事由, 而使以前经过的实效期限归于无 效, 法定事由消灭后, 重新计算 ;2 延长, 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 由于发生了法定事由, 而使追诉时效暂时停止 进行, 是的对犯罪分子的追诉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四, 赦免 (1, 大赦 2, 特赦 ) 大赦, 是指国家元首或者最高权力机关对一定范围内的罪犯一概予以赦免的制度 罪与刑都归于消灭 更多考研真题 笔记 讲义等专业课资料, 欢迎加入 2018 厦大法学院考研群 : ; 或者加学姐微信 :yantu8977, 可以找学姐免费领取, 每人限领一份 如果有想报 2018 考研专业课辅导班的同学, 可以点击了解 : 或者加学姐微信 :yantu8977, 详细咨询

基本情况一览表 课程基本信息授课教师基本信息适用对象基本信息教材基本信息整体计划 名称 刑法学 ( 总论 ) 性质 必修 总课时 60 周课时 3 姓名 李居全 职称 教授 单位 政法学院 专业 法学 班级 14 法学 1-2 班 人数 专业 法学本科 授课时间 第 2 学期 名称 刑法

基本情况一览表 课程基本信息授课教师基本信息适用对象基本信息教材基本信息整体计划 名称 刑法学 ( 总论 ) 性质 必修 总课时 60 周课时 3 姓名 李居全 职称 教授 单位 政法学院 专业 法学 班级 14 法学 1-2 班 人数 专业 法学本科 授课时间 第 2 学期 名称 刑法 刑法学 ( 总论 ) 教案 ( 法学专业使用 ) 编写人 : 李居全教授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2015 年 2 月 1 基本情况一览表 课程基本信息授课教师基本信息适用对象基本信息教材基本信息整体计划 名称 刑法学 ( 总论 ) 性质 必修 总课时 60 周课时 3 姓名 李居全 职称 教授 单位 政法学院 专业 法学 班级 14 法学 1-2 班 人数 专业 法学本科 授课时间 14-15 第 2

More information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学习目标 1. 2. 3. 4. 5. 导言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 2. 2 3. 1 2 3 4 3 工程合同管理 1-1 A. B. C. D. C C C A B D 二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 1-1

More information

,,,,, 5,,, :,,,,,, ( ), 6,,,,,,,,, 7,, ( ),,,,,,,,,, 8,,,,,,,,,,,,,,,,, 9,,,,, :, :, :, :,,,,,

,,,,, 5,,, :,,,,,, ( ), 6,,,,,,,,, 7,, ( ),,,,,,,,,, 8,,,,,,,,,,,,,,,,, 9,,,,, :, :, :, :,,,,, :. /.....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研究 * 万春 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实行法律监督, 符合人大制度关于权力监督制约的原理, 不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应有的诉讼地位和独立性 权威性, 体现了检察官客观性义务的要求, 具有基本法律依据 开展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应遵循严格限制并减少死刑 切实保障人权 维护公共利益 公平 及时 突出重点等原则 检察机关在死刑复核中的诉讼地位不是公诉人, 而是法律监督者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备案审查

More information

公基之刑法-阎萍萍.docx

公基之刑法-阎萍萍.docx [ 考点精讲 ] 法律之刑法 主讲 : 阎萍萍 } 第 0 页 刑法 目 录 第一节刑法概述...2 第二节犯罪...3 第三节刑罚...7 } 第 1 页 第一一节刑法概述 一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和刑罚的法律 第一部刑法 -1979 年 7 月 1 日通过,198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现行刑法 -1997 年 3 月通过,10 月实施 二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

More information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701 法学综合 ( 一 )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 考试性质法学综合 ( 一 ) 考试是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收法学类专业 ( 含法学专业硕士 ) 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法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以及运用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2,,,,,,,,,,,,,,, ( ); 3,, -,,,,,, ( ),, ( ) ( ) ( ),,,,, 2 3 :, :,,, ( )

( ),,, :,,,,,, :,, ;,,,,,,,,,,,,, ;, ;,, 2,,,,,,,,,,,,,,, ( ); 3,, -,,,,,, ( ),, ( ) ( ) ( ),,,,, 2 3 :, :,,, ( ) :. /..... 当代中国刑罚制度改革论纲 * 赵秉志 当今中国的刑罚制度需要在近年来已有进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改革和完善 在刑种和刑罚体系方面, 需要通过立法和司法进一步严格限制死刑, 完善或充实自由刑 财产刑 资格刑, 并对刑罚体系和结构作整体调整 ; 在刑罚裁量制度方面, 应当将量刑原则明确化, 量刑标准具体化, 某些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 ; 在行刑制度方面, 应当确立开放性行刑的理念,

More information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 0 目 录 概述... 2 犯罪构成... 3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6 犯罪预备 未遂和中止... 7 共同犯罪... 8 刑罚... 9 刑罚裁量... 10 刑罚执行... 11 1 概述 一 基本原则 1 罪刑法定 ;2 刑法适用平等 ;3 罪责刑相适应 北京 2012- 单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 刑法 的基本原则之一, 其含义是 ( ) A.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个人情况

More information

求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结

求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结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 法学综合( 二 ) 考试大纲 (2018 年 8 月 ) Ⅰ. 考查目标 法学综合( 二 ) 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养, 具备分析 判断和解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刑法学具体包括 : 1. 准确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和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2. 正确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More information

适用条件 程序和具体要求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适用条件 程序和具体要求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 法学综合( 二 ) 考试大纲 (2016 年 9 月 ) Ⅰ. 考查目标法学综合 ( 二 ) 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养, 具备分析 判断和解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刑法学具体包括 : 1. 准确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和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2. 正确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自 198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诞生 1997 年 3 月 14 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自 198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诞生 1997 年 3 月 14 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 2017 事业单位公基精讲班 课程 : 刑法学 主讲人 : 徐晓儒 时间 :2017 5 25 1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自 198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诞生 1997 年 3 月 14 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订后的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一 罪刑法定基本内容和体现... 3 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体现... 3 三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3 四 刑法上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 4 五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4 六 意外事件的特征... 5 七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5 八 正当化事

目录 一 罪刑法定基本内容和体现... 3 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体现... 3 三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3 四 刑法上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 4 五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4 六 意外事件的特征... 5 七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5 八 正当化事 2018 考研 法律硕士 - 刑法学白皮书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 目录 一 罪刑法定基本内容和体现... 3 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体现... 3 三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3 四 刑法上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 4 五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4 六 意外事件的特征... 5 七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5 八 正当化事由的种类... 5 九 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More information

用条件 程序和具体要求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用条件 程序和具体要求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 法学综合( 三 ) 考试大纲 (2016 年 9 月 ) Ⅰ. 考查目标法学综合 ( 三 ) 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养, 具备分析 判断和解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刑法学具体包括 : 准确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和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正确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More information

二 多项选择题 ( 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 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每题 1 分, 共 15 分 ) 11.ABCD 12.AB 13.AC 14.ABC 15.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处断的一罪 其实很简单, 处断的一罪实质上是两个以上多个 罪名, 有两

二 多项选择题 ( 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 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每题 1 分, 共 15 分 ) 11.ABCD 12.AB 13.AC 14.ABC 15.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处断的一罪 其实很简单, 处断的一罪实质上是两个以上多个 罪名, 有两 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2004 年考研法律硕士联考刑法真题答案 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历年来都是考研小伙伴复习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 考生可以通过复习历 年考研真题了解考研专业课真题的题型, 也可以推测下一年专业课的命题特点以及重点题 型 文都教育为了方便大家能够很好的利用真题来复习, 小编整理了统考专业课 2000 年 -2016 年的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以下是统考专业课联考刑法真题答案 点击进入 2004

More information

2. 正确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 准确掌握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辩护与代理等基本制度的适用条件 程序和具体要求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

2. 正确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 准确掌握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辩护与代理等基本制度的适用条件 程序和具体要求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 法学综合( 三 ) 考试大纲 (2018 年 8 月 ) Ⅰ. 考查目标 法学综合( 三 ) 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养, 具备分析 判断和解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刑法学具体包括 : 1. 准确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和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2. 正确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3 Ⅱ. 考试形式和结构... 3 Ⅲ. 考查内容... 4 第一部分刑法学... 4 第二部分刑事诉讼法学 Ⅳ. 参考试题 Ⅴ. 参考答案 Ⅵ. 参考书目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3 Ⅱ. 考试形式和结构... 3 Ⅲ. 考查内容... 4 第一部分刑法学... 4 第二部分刑事诉讼法学 Ⅳ. 参考试题 Ⅴ. 参考答案 Ⅵ. 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学综合 考试大纲 ( 本大纲适用于法学一级学科招生初试 ) 2016 年 5 月修订 1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3 Ⅱ. 考试形式和结构... 3 Ⅲ. 考查内容... 4 第一部分刑法学... 4 第二部分刑事诉讼法学... 11 Ⅳ. 参考试题... 14 Ⅴ. 参考答案... 15 Ⅵ. 参考书目... 17 2 Ⅰ. 考查目标 法学综合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More information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结合刑

3. 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 分类以及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 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 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理解和掌握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 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制度, 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结合刑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 法学综合( 三 ) 考试大纲 (2017 年 9 月 ) Ⅰ. 考查目标 法学综合( 三 ) 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养, 具备分析 判断和解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刑法学具体包括 : 1. 准确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和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2. 正确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More information

环球卓越lj ^_^

环球卓越lj ^_^ 2015 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法学考前辅导 教育管理 串讲班讲义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27 号中扬大厦 2 层学习服务电话 :010-51658769 课程咨询电话 :010-51653340 学习网址 :www.geedu.com 二维码 : 扫描二维码获取免费增值课程 1 目录 目录... 2 刑法... 5 第一章刑法概述... 5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分类... 5 第二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More information

download.kaoyan.com_2010ÄêºÚÁú½�´óѧ604ÐÌ·¨ºÍÃñ·¨¿¼ÊÔ´ó¸Ù

download.kaoyan.com_2010ÄêºÚÁú½�´óѧ604ÐÌ·¨ºÍÃñ·¨¿¼ÊÔ´ó¸Ù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 刑法和民法 试科目代码 :[604] 一 考试要求 1.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 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大纲的编写是对该学科的纲目性介绍, 仅供报考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参考使用 2. 熟练 系统 全面掌握刑法学的相关理论并具备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 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技能, 是法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核目标之一

More information

2013年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

2013年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 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学基础 ( 二 ) 考试大纲 ( 试行 )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2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Ⅲ 考查内容... 3 Ⅳ 参考试题... 17 Ⅴ 参考答案... 18 Ⅵ 参考书目... 21 1 Ⅰ. 考查目标 法学基础课 ( 二 ) 包括宪法学和刑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宪法学和刑法学基本 原理 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质, 具备分析

More information

< C3F4D0D0D1EED1DECFBCB7A8CBB6D0CCB7A8B5BCD1A7B6A8B8E52E646F6378>

< C3F4D0D0D1EED1DECFBCB7A8CBB6D0CCB7A8B5BCD1A7B6A8B8E52E646F6378> 09 年敏行法硕培训权威专业品牌 刑法 -- 杨艳霞老师 派生的犯罪构成, 指以标准的犯 犯前款罪, 杀害被绑架人的, 或者故 罪构成为基础, 因为具有较轻或较重 意伤害被绑架人, 致人重伤 死亡的, 处 的法益侵害程度而从标准的犯罪构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没收财产 成中派生出来的犯罪构成, 包括加重 的犯罪构成与减轻的犯罪构成 真题链接. 我国刑法规定, 故意杀人, 情节较轻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More information

理论将酌定量刑情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否卑鄙 恶劣, 表明犯罪分子主观恶性的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比如 : 同是故意杀人, 有的基于图财, 有的出于奸情, 有的源于报复, 有的激于义愤 一般地说前面三种杀人的动机较之于激于义愤杀人的动机要卑鄙 恶劣 如果其他情节相同,

理论将酌定量刑情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否卑鄙 恶劣, 表明犯罪分子主观恶性的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比如 : 同是故意杀人, 有的基于图财, 有的出于奸情, 有的源于报复, 有的激于义愤 一般地说前面三种杀人的动机较之于激于义愤杀人的动机要卑鄙 恶劣 如果其他情节相同, 第三节量刑情节的概念和分类 一 量刑情节的概念 量刑情节, 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量刑时, 据以决定是否处刑以及处刑轻重的各 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情况的总称 量刑情节作为诸种事实情况具有两个特征 : 其一,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 因此, 虚构的 伪造的 杜撰的东西不能作为量刑情节 其二, 它必须与量刑直接有关, 对量刑有影响 有的事实情况虽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与案件无关, 或者虽与案件有关但不直接影响量刑,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3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 Ⅲ. 考查内容... 4 第一部分宪法学... 4 第二部分刑法学 Ⅳ. 参考试题 Ⅴ. 参考答案 Ⅵ. 参考书目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3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 Ⅲ. 考查内容... 4 第一部分宪法学... 4 第二部分刑法学 Ⅳ. 参考试题 Ⅴ. 参考答案 Ⅵ. 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学基础 ( 二 ) 考试大纲 ( 本大纲适用于公安学一级学科招生初试 ) 2016 年 5 月修订 1 目录 Ⅰ. 考查目标... 3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 Ⅲ. 考查内容... 4 第一部分宪法学... 4 第二部分刑法学... 11 Ⅳ. 参考试题... 18 Ⅴ. 参考答案... 21 Ⅵ. 参考书目... 24 2 Ⅰ. 考查目标 法学基础课

More information

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 罪刑法定原则是建立在三权分立和心理强制说基础上的 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三权分立学说, 主张国民委托的立法机关专司立法职能, 司法机关行使审判职能, 从而限制了司法权的滥用, 否定了导致司法专横的罪刑擅断 ; 费尔巴哈所倡导的心理强制说, 犯罪的原因是感情冲动, 利用个人心

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 罪刑法定原则是建立在三权分立和心理强制说基础上的 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三权分立学说, 主张国民委托的立法机关专司立法职能, 司法机关行使审判职能, 从而限制了司法权的滥用, 否定了导致司法专横的罪刑擅断 ; 费尔巴哈所倡导的心理强制说, 犯罪的原因是感情冲动, 利用个人心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也称罪刑法定主义, 是刑法中的最重要的原则 其基本精神就是 :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刑 换句话说,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 对构成犯罪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必须由刑法预先明文规定, 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 不得定罪处刑 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和沿革 从历史的沿革看, 古希腊有 无法无罪, 无法无刑 ( 拉丁文原文为 :Nullu Poena

More information

第十八章刑事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本章考试出题比例大概占比为 5% 以下, 通过本章的学习, 从业人员应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各类型金融犯罪的构成与相应的刑事责任 2

第十八章刑事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本章考试出题比例大概占比为 5% 以下, 通过本章的学习, 从业人员应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各类型金融犯罪的构成与相应的刑事责任 2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Provided by Academy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APA) 银行从业资格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第二十七讲刑事法律制度 (1) 讲师 :Tiffany Tang ACCAspace 中国 ACCA 国际注册会计师教育平台 Copyright ACCAspace.com 第十八章刑事法律制度

More information

中科院2007年考博英语真题

中科院2007年考博英语真题 2010 年司法考试新旧大纲增删说明 : 刑法 2010 司法考试新大纲已经出版, 法律教育网独家整理公布 2010 司考大纲新旧对比 WORD 版本, 供广 大考生参考使用! 下面是 2010 司法考试新旧大纲增删说明 : 刑法部分的整理 新旧大纲增删说明 2010 年刑法大纲又有巨大变动, 犯罪论体系又恢复为四要件理论, 因此总则部分考点的变动很大 今年 新增考点 3 个, 删除考点 7 个,

More information

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分别确定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轻重, 使罪刑 相适应原则得以实现 再则, 刑法分则中各个条款所确定的犯罪构成以及相应的法定刑, 大都以实行犯并以单独犯罪为标本的 ( 少数必要共同犯罪除外 ), 涉及到各个罪的共同犯罪的问题, 就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 作为处理共同犯

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分别确定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轻重, 使罪刑 相适应原则得以实现 再则, 刑法分则中各个条款所确定的犯罪构成以及相应的法定刑, 大都以实行犯并以单独犯罪为标本的 ( 少数必要共同犯罪除外 ), 涉及到各个罪的共同犯罪的问题, 就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 作为处理共同犯 第十二章共同犯罪 第一节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共同犯罪 (joint crimes) 是和单独犯罪相对而言的 单独犯罪是指个人未受他人的教唆和帮助, 独立实施某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虽然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犯罪都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 后者就是刑法所研究的共同犯罪问题 一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研究共同犯罪的意义 我国 刑法 第 25 条规定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More information

第三节犯罪过失 一 犯罪过失的概念 我国 刑法 第 15 条规定 :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是过失犯罪 根据这一规定, 所谓犯罪过失 (negligence),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第三节犯罪过失 一 犯罪过失的概念 我国 刑法 第 15 条规定 :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是过失犯罪 根据这一规定, 所谓犯罪过失 (negligence),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第三节犯罪过失 一 犯罪过失的概念 我国 刑法 第 15 条规定 :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是过失犯罪 根据这一规定, 所谓犯罪过失 (negligence),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More information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法函 号 刘 燕 一 问题的提出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三 会计界的 真实性 概念及其所蕴含的制度理性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四 什么是 虚假验资报告 法律上的含义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More information

修正案同时明确, 该项新犯罪适用于单位行贿人, 并规定了单位和对犯罪负有责任的单位员工的相应刑罚 4 2. 新增各项腐败 / 贿赂相关犯罪的金钱处罚 在原刑法之下, 因腐败活动而处以的罚金仅针对单位, 只有一个例外 :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对个人行贿者处以罚金 :(a) 给予公司 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

修正案同时明确, 该项新犯罪适用于单位行贿人, 并规定了单位和对犯罪负有责任的单位员工的相应刑罚 4 2. 新增各项腐败 / 贿赂相关犯罪的金钱处罚 在原刑法之下, 因腐败活动而处以的罚金仅针对单位, 只有一个例外 :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对个人行贿者处以罚金 :(a) 给予公司 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 中国修订刑法 : 对反腐败执法的影响 反腐败 2015 年 8 月 29 日,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人大 ) 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刑法 ) 的一系列修订 ( 修正案 ) 在反腐败领域, 修正案 (1) 新增了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犯罪 ;(2) 对于腐败相关犯罪, 在其他刑事处罚之外, 还新增了罚金的处罚,(3) 提高行贿人免受处罚的标准

More information

» ¼ ½ ¾» ¼ ½ ¾

» ¼ ½ ¾» ¼ ½ ¾ 黄 韬 在我国 部分金融法律争议案件因为司法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基本法律的规定 没有机会进入到法 院 或在进入法院的过程中被施加了某些限制 这一金融司法现象是与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司法体制运行的 某些特点紧密相关的 但这样的司法筛选机制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金融争议 案件筛选 司法体制 作者黄韬 法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师 ¹ º ¹ º » ¼ ½ ¾» ¼ ½ ¾ Á À

More information

离开所居住的市 县或者迁居, 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其次,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 分子, 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从管制的内容看, 管制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 被判处管 制的犯罪分子如需剥夺政治权利, 应当附加判处, 其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 同时执行 根据我国 刑法 第 56 条的规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

离开所居住的市 县或者迁居, 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其次,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 分子, 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从管制的内容看, 管制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 被判处管 制的犯罪分子如需剥夺政治权利, 应当附加判处, 其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 同时执行 根据我国 刑法 第 56 条的规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 第二节主刑 一 管制 ( 一 ) 管制的概念 管制 (public surveillance), 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但在一定期限内限制 其人身自由及部分政治权利的行使, 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刑罚方法 管制是我国独创的特有的一个刑种 其特点是 : 从服刑地点 改造方式看,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未被关押, 仍在原单位或者原住地工作 劳动 生活, 由当地的公安机关 人民群众对其进行管束或者监督,

More information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及完善 王琳瑜 杜治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中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 发展 加速推进三个阶段 呈现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日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进行立法 重构现有制度并使其系统化 建立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

More information

N A J A

N A J A 2014 7 36 4 Modern Law Science Jul. 2014 Vol. 36 No. 4 1001-2397 2014 04-0164 - 12 蒋悟真 330013 精神赡养是亲属法规范中的重要内容, 事关老年人权益的保障与和谐社会秩 序的维护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权既是一项道德权利, 又是一项法定权利作为一种特殊的 权利样态, 精神赡养权具有与一般权利不同的特点 : 形式上的不明确性

More information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2009 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笔试 专业综合 I 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 目 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3 IV. 参考试题 31 V. 参考答案 38 VI. 参考书目 41 1 I. 考查目标 专业综合 I 考试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 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问题

More information

2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 刑法 第 17 条第二款规定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 抢劫 贩卖毒品 放火 爆炸 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是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而作出的 在我国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 处在中学阶段,

2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 刑法 第 17 条第二款规定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 抢劫 贩卖毒品 放火 爆炸 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是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而作出的 在我国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 处在中学阶段, 第三节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 一 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 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责任能力, 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智力和道德的发展逐步发育成熟的 初生的婴儿 年龄幼小的儿童, 对客观世界认识肤浅, 难于理解行为的社会意义, 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存在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正如谚语所说 : 孩子犯了错误, 上帝都会原谅 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年龄,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2010 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 专业综合 I 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 目 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3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1 V. 参考书目 40 1 I. 考查目标 专业综合 I 考试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 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三 考试内容结构 刑法学 75 分 民法学 75 分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多项选择题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三 考试内容结构 刑法学 75 分 民法学 75 分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多项选择题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一 考试性质 法律硕士 ( 法学 )2017 考研考研大纲 ( 原文 ) 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 ( 法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 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 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确保硕士专业学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犯罪的概念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第二节犯罪的分类 自然犯 法定犯亲告罪 非亲告罪危害国家安全罪 普通刑事罪基本犯 结果加重 犯即成犯 状态犯和继续犯 第三章犯罪构成 了解 : 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犯罪构成的分类 理解 : 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的概念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第二节犯罪的分类 自然犯 法定犯亲告罪 非亲告罪危害国家安全罪 普通刑事罪基本犯 结果加重 犯即成犯 状态犯和继续犯 第三章犯罪构成 了解 : 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犯罪构成的分类 理解 : 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犯罪构成 2011 年司法考试大纲 刑法 刑法 第一章刑法概说 了解 : 刑法的概念 性质 任务 理解 : 刑法的机能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 : 解释刑法的各种方法, 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 性质 任务和机能 刑法的概念刑法的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机能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 刑法的空间效力 ( 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对国内犯的适用原则

More information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第二章利用计算机进行特定犯罪 第一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第二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第三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应用程序罪第四节制作 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1 第二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一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概念二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构成三 处罚四 追诉标准五 常见的犯罪方法及手段六 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应当区分的界限和注意的问题 2 一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概念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法理学 教学大纲... 3 宪法 教学大纲 民法 教学大纲 刑法 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 教学大纲 合同法 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法 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 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 教学大纲 国际法 教学大纲

目录 法理学 教学大纲... 3 宪法 教学大纲 民法 教学大纲 刑法 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 教学大纲 合同法 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法 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 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 教学大纲 国际法 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Law 法学 Law 2012 年 7 月 目录 法理学 教学大纲... 3 宪法 教学大纲... 19 民法 教学大纲... 26 刑法 教学大纲... 53 民事诉讼法 教学大纲... 94 合同法 课程教学大纲...117 行政法 教学大纲...145 刑事诉讼法 课程教学大纲...189 经济法 教学大纲...203 国际法

More information

河南华图网站 咨询电话 : 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 专业综合 I 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 1

河南华图网站   咨询电话 : 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 专业综合 I 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 1 2013 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 专业综合 I 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 1 目 录 I. 考查目标 3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 III. 考查内容 4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3 V. 参考书目 43 2 I. 考查目标专业综合 I 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 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法律语言表达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 和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的罪与罚 第一部分 : 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犯罪一 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犯罪的概念所谓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罪, 根据 刑法 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 是指证券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单位或者非法获取证券 期货内幕信息的人员 单位, 在涉及证券的发行, 证券 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 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 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 ( 统考 ) 专项精讲 A 班 公共基础知识 法律专项训练一答案及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A 解析:A 选项程某和简某一年前领取结婚证形成了婚姻关系, 受到法律的调整, 具备法律关系 ; 同学关系不受法律调整属于社会关系, 排除 B 选项 ; 恋爱关系也不受法律关系的调整, 排除 C 选项 ;D 选项同居关系也不受法律关系的调整, 故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为 A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专题一 : 刑法的解释 解释效力 : 立法解释 > 司法解释 > 学理解释 刑法的解释 : 解释理由 : 文理解释 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 目的解释 解释方法 解释技巧 : 平义解释 扩大解释 缩小解释 反对解释 类推解释 补正解释 ( 一 ) 刑法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分为三种 : 立法解释 司法

专题一 : 刑法的解释 解释效力 : 立法解释 > 司法解释 > 学理解释 刑法的解释 : 解释理由 : 文理解释 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 目的解释 解释方法 解释技巧 : 平义解释 扩大解释 缩小解释 反对解释 类推解释 补正解释 ( 一 ) 刑法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分为三种 : 立法解释 司法 刑法学结构图 刑法的基本概念和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概论 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 罪刑相适应原则 客观要件 : 行为主体, 危害行为, 危害结果, 因果关系客观阻却事由 :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被害人承诺主观要件 : 犯罪故意, 犯罪过失, 事实认识错误犯罪构成主观阻却事由 : 责任年龄, 责任能力,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总论犯罪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犯罪预备

More information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上编专业基础课一 考试性质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二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三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二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第三节刑法的效力范围一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和种类二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 ; 确立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学理根据 : 属地原

二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三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二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第三节刑法的效力范围一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和种类二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 ; 确立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学理根据 : 属地原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上编专业基础课一 考试性质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1& # "## 2 * "## 2 * #,0#334**1,33*2" #+,)0 #"0# #*%1### #*## % ( &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 ( 法学 ) 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上编专业基础课一 考试性质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 ( 法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附件1

附件1 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申报表 (K-1 表 ) 大连商品交易所 第一部分 : 申报人信息 * 姓名 * 个人客户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电话 * 组织机构代码 * 联系电话 单位客户 客户类型 主营业务 A. 生产企业 B. 加工企业 C. 贸易公司 D. 投资公司 E. 其他 ( 请详细说明 ) 第二部分 : 实际控制关系账户信息 1 是否实际控制其他主体 ( 个人客户或单位客户 ) 的期货交易? 如果是,

More information

中考试题(一).doc

中考试题(一).doc 2003...1 2003...14 2004...49 2004...76 2004...99 2003... 118 2003... 133 2003... 141 2003... 151 2003... 163... 174 2004... 180... 192 I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03 14 15 16 17 18 19 3 1 3

More information

»

»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第 期 王 铮 作者结合国际公约以及中国自 年代至今对外缔结的双边条约和 涉外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 总结分析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调查取证方面的各类问题 包括 提供证据和鉴定材料 扣押移交赃款赃物 代为询问证人 移送人员出 庭作证 跨境调查 控制下交付等等 同时 对加强与毒品 经济诈骗 洗钱等跨 国犯罪的斗争和健全我国司法协助制度提出了建议 国际司法协助 刑事 调查取证 ¹

More information

七 将刑法第六十六条修改为 :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 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 都以累犯论处 八 在刑法第六十七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 :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 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可以从轻处罚

七 将刑法第六十六条修改为 :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 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 都以累犯论处 八 在刑法第六十七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 :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 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可以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 八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 第四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 2011 年 2 月 25 日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1 年 2 月 25 日 2011 年 2 月 25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More information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万学海文)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万学海文)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上编 专业基础课 I. 考查目标专业基础课考试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 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法律语言表达的能力 考生应能 : 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刑法学和民法学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刑法学和民法学的重要概念

More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均 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 并符合法律规范和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 术活动规范 ( 试行 ) 声明人 ( 签名 ): 年月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均 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 并符合法律规范和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 术活动规范 ( 试行 ) 声明人 ( 签名 ): 年月日 学校编码 :10384 分类号密级 学号 :12920061150558 UDC 硕士学位论文 国际税收仲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Study on Some Iss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Tax Arbitration System 韩杰 指导教师姓名 : 邱兴隆 专业名称 : 刑法 论文提交日期 : 论文答辩时间 :2009 年 5 月 24 日 学位授予日期 : 答辩委员会主席

More information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1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47160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603-8061 9988; Fax: 603-8061 9933 Email: akitiara@po.jaring.my Website: www.akitiara.com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一 立案的概念和特点二 立案程序的意义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一 立案的材料来源二 立案的条件第三节立案程序和监督一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二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三 立案监督 了解 : 立案的概念 ;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 立案决定的意义 理解 : 立案的材料来源 ;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 对立

一 立案的概念和特点二 立案程序的意义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一 立案的材料来源二 立案的条件第三节立案程序和监督一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二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三 立案监督 了解 : 立案的概念 ;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 立案决定的意义 理解 : 立案的材料来源 ;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 对立 第十一章刑事诉讼证明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刑事证明 刑事证明对象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的概念, 理解证 明对象的范围, 准确把握证明标准的理论内涵以及证明责任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刑事证明的概述一 刑事证明的概念和意义二 刑事诉讼证明的分类第二节证明对象一 证明对象的概念和意义二 证明对象的范围第三节证明责任一 证明责任的概念二 证明责任的承担第四节证明标准一 证明标准的概念二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三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C4EAC8ABB9FACBB6CABFD1D0BEBFC9FAD5D0C9FABFBCCAD4B7A8C2C9CBB6CABFA3A8B7C7B7A8D1A7A3A9D7A8D2B5D1A7CEBBC1AABFBCBFBCCAD4B4F3B8D9>

<4D F736F F D C4EAC8ABB9FACBB6CABFD1D0BEBFC9FAD5D0C9FABFBCCAD4B7A8C2C9CBB6CABFA3A8B7C7B7A8D1A7A3A9D7A8D2B5D1A7CEBBC1AABFBCBFBCCAD4B4F3B8D9>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来源 : 文都教育 Ⅰ 考试性质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 ( 非法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魏 东 刑法总则的修改与检讨 实践自身的发展变迁 2015 年 刑法修正案 九 对刑法总则的修正值得反思 这次对刑法总则的规定共涉及 4 个条文 4 项内容 一是新增规定非刑罚处罚措施 保安处分措施 即禁止从事相关职业 职业禁止 二是对死 刑缓期执行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使得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总体上更科

魏 东 刑法总则的修改与检讨 实践自身的发展变迁 2015 年 刑法修正案 九 对刑法总则的修正值得反思 这次对刑法总则的规定共涉及 4 个条文 4 项内容 一是新增规定非刑罚处罚措施 保安处分措施 即禁止从事相关职业 职业禁止 二是对死 刑缓期执行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使得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总体上更科 刑法总则的修改与检讨 以 刑法修正案 九 为重点 魏 目 东* 次 一 刑法总则修改的合法性问题 二 刑罚制度修改的合理性问题 三 终身监禁创设性修改合法性问题的进一步审查 摘 要 关于刑法修正案对 刑法总则 内容修改的合法性问题的 依法 审查 必须回归 立法 法 的明确规定 笼统地断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修改刑法总则内容并不适当 职业禁止 的保 安处分法典化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刑法上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裁体系的正式形成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刑法概述一 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定义 形式和特征 二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三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二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第三节刑法的效力范围一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和种类二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的

第一节刑法概述一 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定义 形式和特征 二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三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二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第三节刑法的效力范围一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和种类二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的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 ( 法学 ) 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上编专业基础课一 考试性质 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 ( 法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24 小时咨询电话 : 法的概念的争议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法的特征 ( 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程序性可诉性 ) 法的作用 (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 ) 第二节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的含义法的价值的种类 ( 秩序自由正义 )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24 小时咨询电话 : 法的概念的争议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法的特征 ( 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程序性可诉性 ) 法的作用 (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 ) 第二节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的含义法的价值的种类 ( 秩序自由正义 )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24 小时咨询电话 : 4006500111 2011 年司法考试大纲 法理学 法理学 第一章法的本体 (10) 第二章法的运行 (12) 第三章法的演进 (13) 第四章法与社会 (14) 法理学 第一章法的本体 了解 : 法的概念的争议,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法的定义, 法的价值的含义, 法律规则的含义 逻辑结构, 法律原则的概念与种类, 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法的渊源的含义,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一九九八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 并列的一个概念, 是其中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等价刑由于对刑法报应性 宽恕性 奖赏性 人 道性 功利性以及报应和功利的辩证关系均体现不充分, 因而不是一种能完全经得起刑罚理性 检验的刑罚体系 另有学者对作为刑罚价值的自由进行了考察 他认为, 由于人类在社会中设置法律制度,

一九九八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 并列的一个概念, 是其中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等价刑由于对刑法报应性 宽恕性 奖赏性 人 道性 功利性以及报应和功利的辩证关系均体现不充分, 因而不是一种能完全经得起刑罚理性 检验的刑罚体系 另有学者对作为刑罚价值的自由进行了考察 他认为, 由于人类在社会中设置法律制度, 刑法学研究述评 王敏远 刑法学的研究, 同以往一样, 在这一年中仍然显示出了令人难以忽视的进展 就我们所关注的内容来看, 这一年的刑法学研究的进展, 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理论的研究, 二是对新刑法修改问题的讨论 因此, 我们的综述, 也将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 当然, 这里所作的区分是相对而言的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说, 以下所综述的内容均是理论研究成果 作这种相对的区分, 只是为了便于综述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一章 刑法概述 广东培正学院 2016 年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刑法学 考试大纲 I 考试性质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 由专科生参加的, 选拔优秀专科生直接攻读全日制本科的入学考试 各招生的高等院校, 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 根据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原则, 择优录取 作为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 专插本考试应有一定的信誉度 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 试题形式多种, 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

More information

法条串讲

法条串讲 2016 年刑法学讲义 罗翔 1 刑 法 总 则 第一讲刑法的基本知识 考点一 刑法的机能 1 保护机能 保护法益 2 保障机能 保障人权 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 也要面对国家保护犯罪人 不单面对犯罪人 也要 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 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 [德]拉德布鲁赫 考点二 罪刑法定原则 三大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罪刑法定原则 这是司法考试的绝对重点 对于这个考点 要 注意如下问题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720BEABC9F1D5CFB0ADD5DFD0CCCAC2D4F0C8CEC4DCC1A6C6C0B6A8D6B8C4CFA3ADD0DEB6A9B0E E646F6378>

<4D F736F F D203720BEABC9F1D5CFB0ADD5DFD0CCCAC2D4F0C8CEC4DCC1A6C6C0B6A8D6B8C4CFA3ADD0DEB6A9B0E E646F6378> 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SF/Z JD0104002 2016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 2016-9-22 发布 2016-9-22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5 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标准... 3 6 附录... 4 附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标准细则...

More information

关于修改我国 行政诉讼法 的若干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 我国 行政诉讼法 亟须作出适当修改 在修法过程中应贯彻公民合法权益保护优先的原则 注重研究解决如下制度创新与改进的课题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作为行政诉讼立法的首要目的 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应坚持司法最终性 应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参加人范围和行政诉讼救济范围 行政诉讼立法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以更有效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 修改

More information

第 3 期 邵栋豪 : 受贿罪量刑失衡问题实证研究 续表 序号 数额 ( 万元 ) 自首 / 立功 / 坦白等 处罚受贿罪主刑他罪及主刑数罪并罚 巨额财产来源不 3 王永春 4856 自首 立功 全部追缴 明 4245 万处 7 年,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处 3 年 20 年 4 郭永祥 4346

第 3 期 邵栋豪 : 受贿罪量刑失衡问题实证研究 续表 序号 数额 ( 万元 ) 自首 / 立功 / 坦白等 处罚受贿罪主刑他罪及主刑数罪并罚 巨额财产来源不 3 王永春 4856 自首 立功 全部追缴 明 4245 万处 7 年,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处 3 年 20 年 4 郭永祥 4346 年 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第 卷第 期 J fc q T y B U y S S E V NO j 受贿罪量刑失衡问题实证研究 邵栋豪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廉政研究中心 重庆 摘 要 从司法实践看 受贿罪量刑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既有潜规则 盛行的因素 又有错误司法的原因 同时 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本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是导致 量刑失衡的制度性要素 革除受贿罪量刑失衡的弊端

More information

JMJJMY-15.indd

JMJJMY-15.indd 目 录 一 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 经营使用的公告 02 二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一 食品添加剂常识 04 二 常见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07 三 食品安全法 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有哪些 具体规定 08 四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 添加剂名单 10 三 常见食品质量基本知识 一 常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16 二 鉴别与选购 19 三 最易 掺 毒的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星 内容提要 : 本文通过对住房商品和住房市场的分析, 剖析了住房市场构架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特点, 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及作用 作者 认为住房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特点为有限开放性 地域性 层次性和价格 的差别性, 市场交易的非物流性以及住房市场上的投机性和投资性 住房商品的社 会属性表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 低收入家庭 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GC61 (Chinese) FINAL for Minmin

Microsoft Word - GC61 (Chinese) FINAL for Minmin 马乐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指导案例 61 号 (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2016 年 6 月 30 日发布 ) 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 中文指导性案例 (CGC61) 2016 年 7 月 6 日 ( ) 此案例的中文引用是 : 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斯坦福法学院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 中文指导性案例 (CGC61),2016 年 7 月 6 日 ( ),http://cgc.law.stanford.edu/guiding-cases/guiding-case-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王晓军 抗日战争期间 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分为三个阶段 给广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目标主要为教育机关 文化场所 医院 庙宇 教堂 居民区 交通设施和工厂企业等可以清楚地看出 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是一种极其凶残的集体屠杀行为 是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 是违背国际公约的 日军航空队 广西 暴行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日军航空队袭击广西暴行述评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余玉苗 田 娟 朱业明 当前审计环境中 审计合谋现象普遍存在 双重审计制度可以看作是阻止审计合谋的一种制度设计 在分析审计合谋成因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包括引入第二个审计师的概率因子 融合外部监督惩罚与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 对阻止审计合谋的条件进行了均衡分析 研究结果 显示 当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强化后与适当的激励机制存在时 双重审计制度有利于降低对审计师的监督成本 从而为其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多期博弈角度看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商浩文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行的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 贪污贿赂司法解释 又对该制度的具体适用作了明确 该制度的确立对进一步完善贪 污受贿犯罪的刑罚结构 限制死刑的司法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 年 11 月公布的 刑法修正案 九

商浩文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行的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 贪污贿赂司法解释 又对该制度的具体适用作了明确 该制度的确立对进一步完善贪 污受贿犯罪的刑罚结构 限制死刑的司法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 年 11 月公布的 刑法修正案 九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年第 1 期 目 商浩文 * 次 一 终身监禁制度之立法确立 二 终身监禁制度之性质 三 终身监禁制度之价值 四 终身监禁制度之未来走向 以死刑改革为视角 五 结语 摘 要 刑法修正案 九 增设的贪污受贿犯罪死缓犯终身监禁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对 贪污受贿犯罪慎用死刑与严惩腐败的有机结合 尤其对于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属 于死缓执行方式之一 只能适用于原本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贪污受贿罪犯

More information

法律硕士(非法学)主观题

法律硕士(非法学)主观题 天学考研官网 :kaoyan.up366.com 报名咨询热线 :400-010-1816 1 中国刑警学院考研内部辅导资料 公安学 2017 公安学考研内部资料 天学考研 - 公安学 - 内部资料 2 天学考研官网 :kaoyan.up366.com 报名咨询热线 :400-010-1816 总序 一 本套笔记适合群体 ( 一 ) 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 ( 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专业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More information

法律知识备考范围主要为基础理论, 注意法理学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等主干法律知识的学习 一 法理学法理学需要注意学习三大块 : 1. 法的本体 ( 例如 : 法的概念和本质等 ) 2. 法律要素 法律关系 3. 法律制定和实施 法律解释 法与道德 知识储备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

法律知识备考范围主要为基础理论, 注意法理学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等主干法律知识的学习 一 法理学法理学需要注意学习三大块 : 1. 法的本体 ( 例如 : 法的概念和本质等 ) 2. 法律要素 法律关系 3. 法律制定和实施 法律解释 法与道德 知识储备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 2018 年河南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 笔试 法律 科目备考指导手册 中公教育考试研究院 法律知识备考范围主要为基础理论, 注意法理学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等主干法律知识的学习 一 法理学法理学需要注意学习三大块 : 1. 法的本体 ( 例如 : 法的概念和本质等 ) 2. 法律要素 法律关系 3. 法律制定和实施 法律解释 法与道德 知识储备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60 35 ä ü ä ü ß 單一立法 附屬立法 非行政類附屬刑法 非行政類之 特別刑法 ü ü 非行政類之附屬刑法 行政罰 非行政類刑法 ß ä 包含秩序違反法及普 通刑法 輔助刑法以 外附有行政罰處罰的 法律, 其法律效果主 要為罰鍰 行政犯 這塊領域在概念上不存 在, 究係刑事犯或行政 犯, 其歸屬問題乃本章 所欲探究者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C4EACBBEB7A8BFBCCAD4BBF9B4A1BEABBDB2B0E0BDB2D2E52DD1EED1DECFBCA3A8CACAD3C34134D6BDD4DAB4F2D3A1B0E6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 C4EACBBEB7A8BFBCCAD4BBF9B4A1BEABBDB2B0E0BDB2D2E52DD1EED1DECFBCA3A8CACAD3C34134D6BDD4DAB4F2D3A1B0E6A3A92E646F63> 目录 2013 年司法考试基础精讲班讲义 - 杨艳霞 上篇刑法总则...1 第一讲刑法概说... 1 第二讲犯罪构成... 4 第三讲排除犯罪的事由... 15 第四讲犯罪形态... 17 第五讲共同犯罪... 19 第六讲罪数形态... 21 第七讲刑罚论... 24 第八讲总则的其他规定... 32 第九讲分则概述... 32 第十讲危害公共安全罪... 34 第十一讲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More information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广州市 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 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

More information

2003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专业基础课试题

2003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专业基础课试题 2003 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专业 基础课试题 刑法学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 1. 我国刑法规定,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 A. 可以从轻处罚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可以从轻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D 考点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 又聋又哑的人 盲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 第 19 条规定 :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卷第 期 06 年 月 Vo l., No. J anua r 06 y,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 na lo fs chuanno rma lun ve r s t So c a lsc enc e sed t on) y(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的价值定位及其适用 以某省司法实践为例 甘 露,何显兵 ( 四川师范大学 法学院,成都 60066; 西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四川 绵阳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 故意与过失 作为与不作为 因果关系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 认识错误 正当防卫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共犯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 罪数 主刑 附加刑 量刑的原则 累犯 自首与立功 假释制度 交通肇事罪 生产 销售伪劣商品罪 有关假币的犯罪 信用卡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 故意与过失 作为与不作为 因果关系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 认识错误 正当防卫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共犯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 罪数 主刑 附加刑 量刑的原则 累犯 自首与立功 假释制度 交通肇事罪 生产 销售伪劣商品罪 有关假币的犯罪 信用卡 2011 年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 : 刑法 2011 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已经出版, 法律教育网独家整理公布 2011 年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 供广大考生参考使用! 说明 : 本文以 的数量代表曾被考核试题数 对于 2011 年考点变动修改处, 在 2011 年大纲正文中用下划线明示, 在 2010 年大纲正文中加阴影明示. 刑法 考点增删说明 在 2009 年前的 3 年司法考试中, 刑法在第二卷选择题部分平均为

More information

先进制造技术是近几年提得较多,叫得较响的一个专用词语,而且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先进制造技术是近几年提得较多,叫得较响的一个专用词语,而且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1 世纪全国高职高专通识课规划教材 新编法律基础知识读本 杜亚敏李安祥主编 内容简介本书紧扣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 坚持以人为本, 从本书使用对象对法律知识了解少 集中统一学习时间相对较少的实际出发, 对学习者进行重点且实用的指导 本书通过基本知识点讲解 重点问题分析和案例评析相结合的方式,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本书可作为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所用的辅导参考用书,

More information

试卷结构 ( 题型 ):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三 考试内容 ( 一 ) 法理学 1. 法理学的对象 性质 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学习法理学的意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外法理学思想及主要流派掌握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想渊源 形成标志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立场 观点 方法与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主

试卷结构 ( 题型 ):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三 考试内容 ( 一 ) 法理学 1. 法理学的对象 性质 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学习法理学的意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外法理学思想及主要流派掌握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想渊源 形成标志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立场 观点 方法与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主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学专业自命题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 : 法学院 考试科目 3: 法理学 中国法制史 宪法学 专业代码 0301 一 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科目 3 考试大纲包括 法理学 中国法制史 宪法学 三门课程, 适用于郑州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理学 作为法学的一般理论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