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嘉言錄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印光大師嘉言錄"

Transcription

1 嘉言錄題詞 印光法師嘉言錄皈依弟子李圓淨謹編 淨土大法門, 其大無有外, 如天以普覆, 似地以普載 等覺欲成佛 尚復作依賴, 逆惡將墮獄, 十念登蓮界 普被九界機, 咸皆勤頂戴, 暢佛度生心, 唯一了無再 我以宿業力, 曾作一闡提, 傚法韓歐等, 其愚莫能醫 幸得病數年, 時復深長思, 古今眾聖賢, 豈皆無所知 彼既悉尊奉, 我何敢毀訾, 雖聖有不知, 韓歐焉足師 因茲皈依佛, 剃髮而披緇, 自諒宿業深, 宗教非所宜 唯有仗佛力, 或可副所期, 專心修淨業, 庶得預蓮池 近十餘年來, 人或謬見問, 所答亦以此, 不敢稍越分 海鹽徐蔚如, 以其切而近, 再三于京滬, 為之付排印 語言雖樸質, 人皆不見慍, 遺跡而究益, 多有生正信 圓淨李居士, 宿根深復深, 注釋諸經論, 闡明如來心 繼以費精神, 衰病每相侵, 捨博而守約, 立志追東林 又欲利初機, 作修持規箴, 節錄文鈔語, 分類以編紝 並自出淨資, 印施諸有緣, 冀使一切人, 勉力希聖賢 敦倫而盡分, 各完己性天, 眾善悉奉行, 諸惡盡銷蠲 信願勤念佛, 求登九品蓮, 臨終佛來接, 有若月印川 直下往西方, 永出生死淵, 見佛悟無生, 漸致福慧圓 因請為著語, 以期廣流傳, 俚言入雅目, 徒招誚且憐 赧顏貢愚誠, 祈各自審焉, 若未超等覺, 且預回向員 民國十六年丁卯仲春常慚愧僧釋印光謹撰 1

2 嘉言錄重排序淨土法門, 理極高深, 事甚簡易 由茲天姿聰敏, 知見超特者, 每每視作愚夫愚婦之事, 而不肯修持 豈知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上成佛道, 下化眾生, 成始成終之究竟法門乎 彼以愚夫愚婦能修, 遂并法門而藐視之 何不觀華嚴所證與普賢等, 與諸佛等者, 尚須以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期圓滿佛果乎 藐視淨土法門而不屑修, 其于華嚴, 將復視作何等 又于華嚴末後歸宗一著, 為復尊重之也, 為復藐視之耶 此無他, 蓋未詳審通途特別法門之所以, 及自力佛力大小難易而致然也 使詳審之, 能不附于華嚴海眾之班, 一致進行, 同求往生乎 光自束髮讀書, 即受韓歐程朱闢佛之毒, 幸無韓歐程朱之才, 使稍能相埒, 則必致自誤誤人, 生身陷入阿鼻地獄矣 自十四五後, 病困數年, 從茲徧思古今, 詳繹經書, 始知韓歐程朱之作此說者, 全屬門庭知見, 絕不計及堂奧中事之所致也 乃于弱冠之次年, 出家為僧, 專修淨業, 誓盡此生, 作自了漢, 決不建立門庭, 廣收徒眾, 以致後世子孫, 敗壞佛法, 并拉光于阿鼻地獄中, 同彼受苦也 至光緒十九年, 普陀法雨寺化聞和尚, 入都請藏經, 命查印刷, 事畢, 邀同來山 知其不喜作事, 故令住一閒寮, 隨意修持, 于今已三十有五年矣 在山日久, 有以筆墨事見託者, 絕不用印光名字 即自己有必須署名之文字, 亦只隨便寫二字即己 以故二十年來, 絕無人客過訪, 及信札往來諸紛擾 民國啟元, 高鶴年居士, 紿去數篇文稿, 登佛學叢報, 不敢用印光名, 以印光常稱常慚愧僧, 故署名常漸 徐蔚如居士, 及周孟由, 謬為見賞, 打聽三四年, 了無知者 後孟由來山拜謁, 遂祈歸依, 持去數篇廢稿, 寄于蔚如, 乃于京師排印, 名印光法師文鈔, 以致徧剌雅目, 愈增慚愧耳, 時為民國七年 八年, 又搜羅若干篇作續編, 并初編同排之 九年令上海商務印書館, 排作兩冊, 留板, 十年春出書 光又于揚州將九年所排者, 刻一書冊板, 作四冊 十一年, 又于商務印書館排作四冊, 當時諸居士任者有二萬部, 而商務印書館印以出售者, 不在此數 十四年冬, 又令中華 2

3 書局排增廣本, 亦作四冊, 比先增百餘頁, 今年夏出書 以工潮等, 其價甚昂, 只印二千 原訂打四付紙板, 二歸本局, 二歸于光 乃令杭州浙江印刷公司, 先印一萬, 以後續印, 一任因緣 圓淨居士李榮詳, 近數年來, 專心佛學, 于起信楞嚴圓覺, 各為疏解 光謂青年人宜先著實用念佛功夫, 待其業消智朗, 障盡福崇時, 再行發揮, 自可闡明佛意, 宣傳宇宙 當時彼尚不以為然, 後以用心過度, 形神日衰, 始知光言不謬 乃復詳閱文鈔, 不勝歡喜, 遂摘錄要義, 分門別類, 編作一冊, 祈光為作題詞 擬用報紙印一千冊, 以應急欲即閱者 ( 以先曾逐次登居士林林刊, 故屢有催促令印之者 ) 及光五月至申, 乃與其妻, 同受歸依 八月書出, 不久送完 函索者紛至沓來, 遂令漕河涇監獄署排作書本, 陳荻洲居士願任排工, 並打四付紙板費, 又任印二千冊, 一時任者, 將近二萬 其紙板擬留本獄署一付, 以作上海流通之備 一歸圓淨居士保存以備已及諸善士之用 一送哈爾濱宣講堂, 俾關外信心者, 易于購閱 一送南洋新加坡商會, 俾各島華僑, 同得讀誦 其所錄之出處, 某卷某頁, 一一備載, 庶可以文鈔全文相對閱 由其于諸文中載取要義, 匯歸一類, 故每有文義稍同, 而不即刪削者, 冀閱者受反復勸勖之益, 冀其直下斷疑生信也 其出處卷及頁數, 皆依增廣文鈔, 以增廣文鈔, 作永久流通之本, 餘則久後必無再印之舉也 又以文鈔繁廣, 初機或難于簡別其易曉了而合機宜者, 欲令先得其門徑, 從茲著實進修, 自至其極, 免致望洋興歎, 或至退屈之虞 因錄文鈔選讀目錄, 附于嘉言錄序後, 庶未曾研究佛學之人, 得以坐進斯道, 其利人之心, 可謂親切周摯, 無以復加矣 因為敘其所以然, 以期閱者共知 所願見者聞者, 勿以所說皆平實庸常而棄之, 以求其高深玄妙者 夫堯舜之道, 孝弟而已, 如來之道, 戒定慧而已 能于平實庸常之事而實行之, 行之及極, 其高深玄妙之理, 豈待別求 否則高深玄妙, 但屬口頭活計, 生死到來, 一毫也用不著, 願閱者悉注意焉 民國十六年丁卯夏曆臘月八日古莘常慚愧僧釋印光謹撰 3

4 印光法師嘉言錄目錄 一 讚淨土超勝... 1 二 誡信願真切 甲 示真信切願 乙 勸祛疑生信 丙 誠具足信願 三 示修持方法 甲 示念佛方法 乙 明對治習氣 丙 論存心立品 丁 評修持各法 戊 勉行人努力 四 論生死事大 甲 警人命無常 乙 誡專仗佛力 丙 示臨終切要 臨終舟楫 ( 附錄 ) 五 勉居心誠敬 六 勸注重因果 甲 論因果之理 乙 明因果之事 丙 釋劫運之由 丁 示戒殺之要 七 分禪淨界限 八 釋普通疑惑 理事 心性 悟證 宗教 持咒 出家 謗佛 師道 戒律

5 經典 中陰 四土 舍利 境界 神通 秘傳 扶乩 煉丹 事須適宜 富強 預防災禍 九 諭在家善信 甲 示倫常大教 乙 論家庭教育 丙 勸處家宏法 丁 誡居塵學道 十 標應讀典籍 附 示柴也愚書 復俞慧郁陳慧昶二居士書 ( 附來書 ) 覆愚僧居士書 覆邵慧圓居士書 附記

6 一 讚淨土超勝 大矣哉, 淨土法門之為教也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直指人心者, 猶當遜其奇特 即念念佛, 即念成佛, 歷劫修證者, 益宜挹其高風 普被上中下根, 統攝律教禪宗 如時雨之潤物, 若大海之納川 偏圓頓漸一切法, 無不從此法界流 大小權實一切行, 無不還歸此法界 不斷惑業, 得預補處 即此一生, 圓滿菩提 九界眾生離是門, 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捨此法, 下不能普利羣萌 是以華嚴海眾, 盡遵十大願王 法華一稱, 悉證諸法實相 最勝方便之行, 馬鳴示于起信 易行疾至之道, 龍樹闡于婆沙 釋迦後身之智者, 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 彌陀示現之永明, 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 匯三乘五性, 總證真常 導上聖下凡, 同登彼岸 故得九界咸歸, 十方共讚 千經併闡, 萬論均宣 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 一乘無上之大教也 不植德本, 歷劫難逢 既獲見聞, 當勤修習 ( 序一 ) 教理行果, 乃佛法之綱宗 憶佛念佛, 實得道之捷徑 在昔之時, 隨修一法, 而四者皆備 即今之世, 若捨淨土, 則果證全無 良以去聖時遙 人根陋劣 匪仗佛力, 決難解脫 夫所謂淨土法門者, 以其普攝上中下根, 高超律教禪宗 實諸佛徹底之悲心, 示眾生本具之體性 匯三乘五性, 同歸淨域 導上聖下凡, 共證真常 九界眾生離此法, 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捨此法, 下不能普利羣生 所以往聖前賢, 人人趣向 千經萬論, 處處指歸 自華嚴導歸之後, 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 無一不求生淨土 由祇園演說以來, 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 末後皆結歸蓮邦 ( 書一 ) 一 古人云 : 人身難得, 中國難生, 佛法難聞, 生死難了 我等幸得人身, 生中國, 聞佛法 所不幸者, 自愧業深障重, 無力斷惑, 速出三界, 了生脫死耳 然又幸得聞我如來徹底悲心所說之大權巧, 異方便, 令博地凡夫帶業往生之淨土法門 實莫大之幸也 若非無量劫來, 深植善根, 何能聞此不思議法, 頓生真信, 發願求生乎 ( 書一 ) 三 1

7 竊聞淨土者, 乃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 高超一切禪教律, 統攝一切禪教律 略言之, 一言一句一偈一書, 可以包括無餘 廣說之, 雖三藏十二部之玄言, 五宗諸祖師之妙義, 亦詮不盡 縱饒盡大地眾生, 同成正覺, 出廣長舌, 以神通力, 智慧力, 塵說剎說, 熾然說, 無間說, 又豈能盡 良以淨土本不思議故也 試觀華嚴大經, 王於三藏 末後一著, 歸重願王 法華奧典, 妙冠群經 聞即往生, 位齊等覺 則千經萬論, 處處指歸者, 有由來也 文殊發願, 普賢勸進 如來授記於大集, 謂末法中, 非此莫度 龍樹簡示於婆沙, 謂易行道, 速出生死 則往聖前賢, 人人趣向者, 豈徒然哉 誠所謂一代時教, 皆念佛法門之註腳也 不但此也, 舉凡六根所對一切境界, 所謂山河大地, 明暗色空, 見聞覺知, 聲香味等, 何一非闡揚淨土之文字耶 寒暑代謝, 老病相摧, 水旱兵疫, 魔侶邪見, 何一非提醒當人速求往生之警策耶 廣說其可盡乎 言一言統攝者, 所謂淨也 淨極則光通, 非至妙覺, 此一言豈易承當 於六即佛頌研之可知也 一句者, 信願行也 非信不足以啟願, 非願不足以導行, 非持名妙行, 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淨土一切經論, 皆發明此旨也 一偈者, 讚佛偈也 舉正報以攝依果, 言化主以包徒眾 雖只八句, 淨土三經之大綱盡舉也 一書者, 淨土十要也 字字皆末法之津梁, 言言為蓮宗之寶鑑 痛哭流涕, 剖心瀝血, 稱性發揮, 隨機指示 雖拯溺救焚, 不能喻其痛切也 捨此則正信無由生, 邪見無由殄也 ( 書一 ) 三 須知吾人自無始以來, 所作惡業, 無量無邊 華嚴經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 十方虛空, 不能容受 豈泛泛悠悠之修持, 便可消盡耶 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 痛念眾生無力斷惑, 特開一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之法門 其宏慈大悲, 雖天地父母, 不能喻其恆河沙分之一 只宜發慚愧心, 發懺悔心, 自可蒙佛加被, 業消身安耳 ( 書一 ) 一二 善導和尚云 : 若欲學解, 從凡夫地, 乃至佛地, 一切諸法, 無不當學 若欲學行, 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 專精致力, 方能速證實益 否則經劫至劫, 尚難出離 所謂契理契機之法, 無過信願持佛名 2

8 號, 求生西方 ( 書一 ) 一五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 此名淨土三經, 專談淨土緣起事理 其餘諸大乘經, 咸皆帶說淨土 而華嚴一經, 乃如來初成正覺, 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一乘妙法 末後善財徧參知識, 於證齊諸佛之後, 普賢菩薩為說十大願王, 普令善財及與華藏海眾, 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期圓滿佛果 而觀經下品下生, 五逆十惡, 具諸不善, 臨命終時, 地獄相現, 有善知識, 教以念佛, 彼即受教稱念佛名, 未滿十聲, 即見化佛授手, 接引往生 大集經云 : 末法億億人修行, 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 若愚若智通行之法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以其專仗佛力, 故其利益殊勝, 超越常途教道 昔人謂餘門學道, 似蟻子上於高山 念佛往生, 如風帆揚於順水 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 書一 ) 五一 大覺世尊, 愍諸眾生, 迷背自心, 輪迴六道, 久經長劫, 莫之能出 由是興無緣慈, 運同體悲, 示生世間, 成等正覺, 隨順機宜, 廣說諸法 括舉大綱, 凡有五宗 五宗維何, 曰律 曰教 曰禪 曰密 曰淨 律者佛身, 教者佛語, 禪者佛心 佛之所以為佛, 唯此三法, 佛之所以度生, 亦唯此三法 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 則即眾生之三業, 轉而為諸佛之三業 三業既轉, 則煩惱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矣 又恐宿業障重, 或不易轉, 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 以熏陶之, 若蜾蠃之祝螟蛉, 曰似我似我, 七日而變成蜾蠃矣 又恐根器或劣, 未得解脫, 而再一受生, 難免迷失 於是特開信願念佛, 求生淨土一門, 俾若聖若凡, 同於現生, 往生西方 聖則速證無上菩提, 凡則永出生死繫縛, 以其仗佛慈力, 故其功德利益, 不可思議也 須知律為教禪密淨之基址, 若不嚴持禁戒, 則教禪密淨之真益莫得, 如修萬丈高樓, 地基不固, 則未成即壞 淨為律教禪密之歸宿, 如百川萬流, 悉歸大海 以淨土法門, 乃十方三世諸佛, 上成佛道, 下化眾生, 成始成終之法門 故華嚴入法界品, 善財蒙普賢加被開示, 已證等 3

9 覺, 普賢乃令發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期圓滿佛果, 復以此普勸華藏海眾 而觀無量壽佛經, 下品下生, 乃五逆十惡, 將墮阿鼻地獄之人, 蒙善知識教以念佛, 或念十聲, 或但數聲, 即便命終, 亦得蒙佛接引, 往生西方 觀此, 則上自等覺菩薩, 不能出於其外, 下至逆惡罪人, 亦可入於其中 其功德利益, 出於一代時教之上 以一代時教, 皆仗自力, 以出生死 淨土法門, 未斷惑者, 仗佛慈力, 即可帶業往生, 已斷惑者, 仗佛慈力, 遂得速登上地 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不可以常途教道, 相為並論也 以故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 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 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 悉皆顯闡讚導, 普勸往生 ( 書二 ) 五五 夫釋迦彌陀, 于往劫中, 發大誓願, 度脫眾生 一則示生穢土, 以穢以苦折伏而發遣 一則安居淨土, 以淨以樂攝受而鈞陶 汝只知愚夫愚婦, 亦能念佛, 遂至藐視淨土 何不觀華嚴入法界品, 善財于證齊諸佛之後, 普賢菩薩, 乃教以發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期圓滿佛果, 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乎 夫華藏海眾, 無一凡夫二乘 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同破無明, 同證法性, 悉能乘本願輪, 于無佛世界, 現身作佛 又華藏海中, 淨土無量 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 可知往生極樂, 乃出苦之玄門, 成佛之捷徑也 以故自古迄今, 所有禪教律叢林, 無不朝暮持佛名號, 求生西方也 ( 論 ) 二 一切眾生, 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由迷真逐妄, 背覺合塵, 全體轉為煩惱惡業 因茲久經長劫, 輪迴生死 如來愍之, 為說諸法 令其返妄歸真, 背塵合覺 使彼煩惱惡業, 全體復成智慧德相 從此盡未來際, 安住寂光 猶如結水成冰, 融冰成水 體本不異, 用實天殊 然眾生根有大小, 迷有淺深 各隨機宜, 令彼得益 所說法門, 浩若恆沙 就中求其至圓至頓, 最妙最玄,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普被三根, 統攝諸法, 上聖與下凡共修, 大機與小根同受者, 無如淨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 何以言之, 一切法門, 雖則頓漸不同, 權實各異 皆須修習功深, 乃得斷惑證真, 出離生死, 超凡入聖 4

10 是謂全仗自力, 別無倚託 倘惑稍未盡, 則仍舊輪迴矣 且皆理致甚深, 不易修習 若非宿有靈根, 即生實難證入 惟有淨土法門, 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工商一切人等, 皆能修習 由阿彌陀佛大悲願力, 攝取娑婆苦惱眾生, 是故較餘門得果為易也 ( 論 ) 八 眾生一念心性, 與佛無二 雖在迷不覺, 起惑造業, 備作眾罪 其本具佛性, 原無損失 譬如摩尼寶珠, 墮于圊廁 直與糞穢 了無有異 愚人不知是寶, 便與糞穢一目視之 智者知是無價妙寶, 不以汙穢為嫌, 必於廁中取出 用種種法, 洗滌令潔 然後懸之高幢, 即得放大光明, 隨人所求, 普雨眾寶 愚人由是, 始知寶貴 大覺世尊, 視諸眾生, 亦復如是 縱昏迷倒惑, 備作五逆十惡, 永墮三途惡道之人, 佛無一念棄捨之心 必伺其機緣, 冥顯加被, 與之說法 俾了幻妄之惑業, 悟真常之佛性, 以至於圓證無上菩提而後已 於罪大惡極之人尚如是, 其罪業小者, 其戒善具修禪定力深者, 亦無一不如是也 以凡在三界之中, 雖有執身攝心伏諸煩惑之人 而情種尚在, 福報一盡, 降生下界 遇境逢緣, 猶復起惑造業, 由業感苦 輪迴六道, 了無已時 故法華經云 :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若非業盡情空, 斷惑證真, 則無出此三界之望 此則唯有淨土法門, 但具真信切願, 持佛名號, 即可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 則入佛境界, 同佛受用 凡情聖見, 二皆不生 乃千穩萬當, 萬不漏一之特別法門也 時當末法, 捨此無術矣 ( 序 ) 四七 佛光者, 十法界凡聖生佛, 即心本具之智體也 此體靈明洞徹, 湛寂常恆 不生不滅, 無始無終 豎窮三際, 而三際由之坐斷 橫徧十方, 而十方以之消融 謂之為空, 則萬德圓彰 謂之為有, 則一塵不立 即一切法, 離一切相 在凡不減, 在聖不增 雖則五眼莫能覰, 四辯莫能宣 而復法法承他力, 處處得逢渠 但由眾生從未悟故 不但不得受用, 反承此不思議力, 起惑造業, 由業感苦 致令生死輪迴, 了無已時 以常住之真心, 受生滅之幻報, 譬如醉見屋轉, 屋實不轉 迷謂方移, 方實不移 全屬妄業所現, 了無實法可得 以故我釋迦世 5

11 尊, 示成佛道, 徹證佛光時, 歡曰 : 奇哉奇哉, 一切眾生, 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若離妄想, 則一切智, 自然智, 無礙智, 則得現前 楞嚴云 : 妙性圓明, 離諸名相, 本來無有世界眾生 因妄有生, 因生有滅, 生滅名妄, 滅妄名真 是稱如來無上菩提, 及大涅槃, 二轉依號 盤山云 : 心月孤圓, 光吞萬象 光非照境, 境亦不存 心境俱亡, 復是何物 溈山云 : 靈光獨耀, 迥脫根塵 體露真常, 不拘文字 心性無染, 本自圓成 但離妄念, 即如如佛 是知佛祖種種言教, 無非指示眾生本具心性, 令其返迷歸悟, 復本還元而已 然眾生機有淺深, 迷有厚薄 不假種種言教開導, 種種法門對治 則迷雲障于性空, 何由令其一一徹見心月也哉 以故如來最初成道, 演大華嚴 直談界外大法, 不與權小所共 俾宿根成熟一類大機, 同證真常, 誕登覺岸 復以鈍根眾生, 未能得益 遂為循循善誘, 隨機演說 或以五戒十善, 攝彼人天二乘, 令其種入佛道之勝因 或以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 攝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 令其得證佛道之近緣 始自阿含, 以迄般若 莫不曲順根性, 而為宣說 令其漸次增進, 就路還家 佛之本懷, 秘而不宣 迨至法華會上, 開權顯實 開跡顯本 人天權小, 皆是一乘 客作賤人, 實長者子 普授三根之記, 大暢出世本懷 與最初華嚴, 始終互映 可謂一大事因緣, 全體咐囑, 了無餘蘊矣 又以末世眾生, 根機陋劣, 斷惑證真, 實乏其人 以故特開淨土一門, 俾上中下根, 若聖若凡, 同于現生, 出此娑婆, 生彼極樂, 以漸證夫無量光壽 其深慈大悲, 實屬至極無加矣 ( 序 ) 五十 佛法深廣, 猶如大海 博地凡夫, 孰能窮源徹底, 一口吸盡 雖然, 倘能生正信心, 自可隨己份量, 各得其益 譬如修羅香象, 及諸蚊蝱, 飲于大海, 各取飽腹而已 如來出世, 隨順眾生, 為其說法, 各令得益, 亦復如是 而末世眾生, 業障深厚, 善根淺薄, 心智狹劣, 壽命短促 加以知識希少, 魔外縱橫 修餘法門, 欲于現生斷惑證真, 了生脫死, 誠為甚難希有之事 唯淨土一法, 專仗佛力 以故不論斷證, 唯恃信願 信願若具, 雖罪大惡極, 將墮阿鼻地獄之流, 尚可以 6

12 仗十念之力, 逕蒙佛慈, 接引往生 噫 如來大慈普度, 一物不遺 唯此一法, 最為周摯 ( 序 ) 六一 念佛法門, 其來尚矣 以吾人一念心性, 猶如虛空, 常恆不變, 雖常不變, 而復念念隨緣 不隨佛界之緣, 便隨九界之緣, 不隨三乘之緣, 便隨六道之緣, 不隨人天之緣, 便隨三途之緣 由其緣之染淨不同, 致其報之苦樂迥異, 雖于本體了無改變, 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 譬如虛空, 日照則明, 雲屯則暗, 雖虛空之本體, 不因雲日而為增減, 而有顯現障蔽之相, 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 如來以是義故, 普令眾生緣念于佛 故曰若眾生心, 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 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 又曰諸佛如來, 是法界身, 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此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諸佛正徧知海, 從心想生 夫隨佛界之緣, 則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矣 若隨眾生各界之緣, 則是心作眾生, 是心是眾生矣 了此而不念佛者, 未之有也 念佛一法, 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 即此萬德洪名, 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 由其以果地覺, 為因地心 故得因該果海, 果徹因源 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 如蜾蠃之祝螟蛉, 久則化之 即生作佛, 轉凡成聖, 其功能力用, 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 以一切法門, 皆仗自力, 斷惑證真, 方得了生脫死 念佛法門, 自力佛力, 二皆具足 故得已斷惑業者, 速證法身, 具足惑業者, 帶業往生 其法極其平常, 雖愚夫愚婦, 亦能得其利益, 而復極其玄妙, 縱等覺菩薩, 不能出其範圍 故無一人不堪修, 亦無一人不能修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為論判也 末法眾生, 福薄慧淺, 障厚業深 不修此法, 欲仗自力斷惑證真, 以了生死, 則萬難萬難 ( 序 ) 七五 粵自大教東流, 廬山創興蓮社, 一倡百和, 無不率從 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 北魏則有曇鸞, 鸞乃不測之人也 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 後復歸北 武帝每向北稽首曰, 鸞法師, 肉身菩薩也 陳隋則有智者 唐則有道綽, 踵曇鸞之教, 專修淨業 一生講淨土三經, 幾二 7

13 百徧 綽之門出善導, 以至承遠, 法照, 少康, 大行, 則蓮風普扇于中外矣 由此諸宗知識, 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 自利利他矣 至如禪宗, 若單提向上, 則一法不立, 佛尚無著落處, 何況念佛求生淨土 此真諦之一泯一切皆泯, 所謂實際理地, 不受一塵, 顯性體也 若確論修持, 則一法不廢, 不作務即不食, 何況念佛求生淨土 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 所謂佛事門中, 不捨一法, 顯性具也 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 則非真諦也 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 身既不存, 心將安寄也 若即俗諦以明真諦, 乃實真諦也 如在眼曰見, 在耳曰聞, 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 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 但未廣顯傳述, 故非深體祖意, 則不得而知 然于百丈立祈禱病僧, 化送亡僧之規, 皆歸淨土 又曰 :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及真歇了, 謂淨土一法, 直接上上根器, 傍引中下之流 又曰 : 洞下一宗, 皆務密修 以淨土見佛, 尤簡易于宗門 又曰 : 乃佛乃祖, 在教在禪, 皆修淨土, 同歸一源 可以見其梗概矣 及至永明大師, 以古佛身, 乘願出世 方顯垂言教, 著書傳揚 又恐學者路頭不清, 利害混亂 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 可謂提大藏之綱宗, 作歧途之導師 使學者于八十字中, 頓悟出生死證涅槃之要道 其救世婆心, 千古未有也 其後諸宗師, 皆明垂言教, 偏讚此法 如長蘆賾, 天衣懷, 圓照本, 大通本, 中峰本, 天如則, 楚石琦, 空谷隆等, 諸大祖師 雖宏禪宗, 偏讚淨土 至蓮池大師參笑巖大悟之後, 則置彼而取此 以淨業若成, 禪宗自得 喻已浴大海者, 必用百川水 身到含元殿, 不須問長安 自後蕅益, 截流, 省庵, 夢東等, 諸大祖師, 莫不皆然 蓋以因時制宜, 法須逗機 若不如是, 則眾生不能得度矣 自茲厥後, 佛法漸衰 加以髮匪回匪, 則法輪幾乎停轉 雖有知識, 各攻其業 以力不暇及, 置此道於不問 有談及此事, 聞者若將浼焉 幸有一二大心緇白, 刊刻流布 令祖教不滅, 使來哲得聞, 實莫大之幸也 ( 書一 ) 一 迨至大教東來 遠公大師, 遂以此為宗 初與同學慧永, 欲往羅浮, 以為道安法師所留, 永公遂先獨往 至潯陽, 刺史陶範, 景仰 8

14 道風, 乃創西林寺以居之, 是為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歲也 至太元九年甲申, 遠公始來廬山, 初居西林, 以學侶浸眾, 西林隘莫能容, 刺史桓伊, 乃為創寺於山東, 遂號為東林 至太元十五年庚寅, 七月二十八日, 遠公乃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 結蓮社念佛, 求生西方 命劉遺民作文勒石, 以明所誓 而慧永法師, 亦預其社 永公居西林, 於峯頂別立茅室, 時往禪思 至其室者, 輒聞異香, 因號香谷, 則其人可思而知也 當遠公初結社時, 即有一百二十三人, 悉屬法門龍象, 儒宗山斗, 由遠公道風遐播, 故皆群趨而至 若終公之世, 三十餘年之內, 其入蓮社而修淨業, 蒙接引而得往生者, 則多難勝數也 自後若曇鸞 智者 道綽 善導 清涼 永明, 莫不以此, 自行化他 曇鸞著往生論註, 妙絕古今 智者作十疑論, 極陳得失, 著觀經疏, 深明諦觀 道綽講淨土三經, 近二百徧 善導疏淨土三經, 力勸專修 清涼疏行願品, 發揮究竟成佛之道 永明說四料簡, 直指即生了脫之法 自昔諸宗高人, 無不歸心淨土 唯禪宗諸師, 專務密修, 殊少明闡 自永明倡導後, 悉皆顯垂言教, 切勸修持矣 故死心新禪師勸修淨土文云 : 彌陀甚易念, 淨土甚易生 又云 : 參禪人正好念佛, 根機或鈍, 恐今生未能大悟, 且假彌陀願力, 接引往生 又云 : 汝若念佛, 不生淨土, 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真歇了禪師淨土說云 : 洞下一宗, 皆務密修, 其故何哉 良以念佛法門, 逕路修行, 正按大藏, 接上上器, 傍引中下之機 又云 : 宗門大匠, 已悟不空不有之法, 秉志孜孜於淨業者, 得非淨業見佛, 尤簡易於宗門乎 又云 : 乃佛乃祖, 在教在禪, 皆修淨業, 同歸一源, 入得此門, 無量法門, 悉皆證入 長蘆賾禪師, 結蓮華勝會, 普勸道俗, 念佛往生, 感普賢普慧二菩薩, 夢中求入勝會, 遂以二菩薩為會首 足見此法, 契理契機, 諸聖冥贊也 當宋太真二宗之世, 省常法師, 住持浙之昭慶, 慕廬山遠公之道, 結淨行社 而王文正公旦, 首先歸依, 為之倡導 凡宰輔伯牧, 學士大夫, 稱弟子而入社者, 有百二十餘人, 其沙門有數千, 而士庶則不勝計焉 後有潞公文彥博者, 歷仕仁英神哲四朝, 出入將相五十餘年, 官至太師, 9

15 封潞國公 平生篤信佛法, 晚年向道益力, 專念阿彌陀佛, 晨夕行坐, 未嘗少懈 與淨嚴法師, 於京師結十萬人求生淨土會, 一時士大夫多從其化 有頌之者曰, 知君膽氣大如天, 願結西方十萬緣, 不為自身求活計, 大家齊上渡頭船 壽至九十二, 念佛而逝 元明之際, 則有中峰 天如 楚石 妙叶 或為詩歌, 或為論辯, 無不極闡此契理契機, 徹上徹下之法 而蓮池, 幽溪, 蕅益, 尤為切摯誠懇者 清則梵天思齊, 紅螺徹悟, 亦復力宏此道 其梵天勸發菩提心文, 紅螺示眾法語, 皆可以繼往聖, 開來學, 驚天地, 動鬼神 學者果能依而行之, 其誰不俯謝娑婆, 高登極樂, 為彌陀之弟子, 作海會之良朋乎 ( 書二 ) 五六 迨至眾生機盡, 如來應息 而大悲利生, 終無有盡 由是諸大弟子, 分布舍利, 結集經藏 俾徧界以流通, 冀普沾乎法潤 及至東漢, 大教始來 但由風氣未開, 故唯在北方流通 至孫吳赤烏四年, 康僧會尊者, 特開化建業 蒙如來舍利降臨, 致孫權極生信仰 遂修寺建塔, 以宏法化, 此法被南方之始也 至晉而徧布高麗, 日本, 緬甸, 安南, 西藏蒙古諸國 自茲以後, 蒸蒸日上, 至唐而諸宗悉備, 可謂極盛 天台 賢首 慈恩, 以宏教 臨濟 曹洞 溈仰 雲門 法眼以宏宗 南山, 則嚴淨毗尼 蓮宗, 則修專淨土 如各部之分司其職, 猶六根之互相為用 良以教為佛語, 宗為佛心, 律為佛行 心語行三, 決難分屬 約其專主, 且立此名 唯淨土一法, 始則為凡夫入道之方便, 實則是諸宗究竟之歸宿 以故將墮阿鼻者, 得預末品, 證齊諸佛者, 尚期往生 如來在世, 千機並育, 萬派朝宗 佛滅度後, 宏法大士, 各宏一法 以期一門深入, 諸法咸通耳 譬如帝網千珠, 珠珠各不相混 而一珠徧入千珠, 千珠悉攝一珠 參而不雜, 離而不分 泥迹者謂一切法, 法法各別 善會者則一切法, 法法圓通 如城四門, 隨近者入 門雖不同, 入則無異 若知此意, 豈但諸佛諸祖所說甚深諦理, 為歸真達本明心見性之法 即盡世間所有一切陰入處界大等, 一一皆是歸真達本, 明心見性之法 又復一一皆即是真是本, 10

16 是心是性也 以故楞嚴以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 皆為如來藏妙真如性也 由是言之, 無一法非佛法, 亦無一人非佛也 無奈眾生, 珠在衣裡, 了不覺知 懷寶循乞, 枉受窮困 以如來心, 作眾生業 以解脫法, 受輪迴苦 可不哀哉 以故宏法大士, 不憚艱辛, 種種方便, 而為開導 令其諦了十法界因果事理, 徹悟即心自性, 以迄究竟圓證也 由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 足一千年, 聲教弗替 雖不及唐時之盛, 猶可稱伯仲之倫 自咸同來, 兵火聯綿, 飢饉薦臻, 高人日希, 庸人日多 國家不暇提倡, 僧侶無力振興 由是在家高人, 以未嘗研究故, 謬襲韓歐故套, 遂致一敗塗地 至清末之時, 大開學界, 天姿高者, 遂皆翻閱佛經, 始知道本在是, 遂皆息心以研究焉 ( 雜著 ) 二九 11

17 二 誡信願真切甲 示真信切願 所言信者, 須信娑婆實實是苦, 極樂實實是樂 娑婆之苦, 無量無邊 總而言之, 不出八苦 所謂生 老 病 死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 五陰熾盛 此八種苦, 貴極一時, 賤至乞丐, 各皆有之 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 諦思自知, 不須詳說, 說則太費筆墨 第八五陰熾盛苦, 乃現在起心動念, 及動作云為, 乃未來得苦之因 因果牽連, 相續不斷 從劫至劫, 莫能解脫 五陰者, 即色 受 想 行 識也 色, 即所感業報之身 受想行識, 即觸境所起幻妄之心 由此幻妄身心等法, 於六塵境, 起惑造業, 如火熾然, 不能止息, 故名熾盛也 又陰者, 蓋覆義, 音義與蔭同 由此五法, 蓋覆真性, 不能顯現 如濃雲蔽日, 雖杲日光輝, 了無所損, 而由雲蔽故, 不蒙其照 凡夫未斷惑業, 被此五法障蔽, 性天慧日, 不能顯現, 亦復如是 此第八苦, 乃一切諸苦之本 修道之人, 禪定力深, 於六塵境界, 了無執著, 不起憎愛 從此加功用行, 進證無生 則惑業淨盡, 斬斷生死根本矣 然此工夫, 大不容易 末世之中, 得者實難 故須專修淨業, 求生極樂 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 則蓮花化生, 無有生苦 純童男相, 壽等虛空, 身無災變 老病死等, 名尚不聞, 況有其實 追隨聖眾, 親侍彌陀 水鳥樹林, 皆演法音 隨己根性, 由聞而證 親尚了不可得, 何況有怨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樓閣堂舍, 皆是七寶所成, 不假人力, 唯是化作 則翻娑婆之七苦, 以成七樂 至於身則有大神通, 有大威力, 不離當處, 便能於一念中, 普於十方諸佛世界, 作諸佛事, 上求下化 心則有大智慧, 有大辯才, 於一法中, 徧知諸法實相, 隨機說法, 無有錯謬 雖說世諦語言, 皆契實相妙理, 無五陰熾盛之苦, 享身心寂滅之樂 故經云 :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也 娑婆之苦, 苦不可言 極樂之樂, 樂莫能喻 深信佛言, 了無疑惑, 方名真信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 妄生猜度, 謂淨土種種不思議勝妙莊嚴, 皆屬寓言, 譬喻心法, 非有實境 若有 12

18 此種邪知謬見, 便失往生淨土實益, 其害甚大, 不可不知 ( 書一 ) 二四 既知娑婆是苦, 極樂是樂 應發切實誓願, 願離娑婆苦, 願得極樂樂 其願之切, 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 又如繫牢獄之切念家鄉 己力不能自出, 必求有大勢力者提拔令出 娑婆世界, 一切眾生, 於逆順境, 起貪瞋癡, 造殺盜淫, 穢污本有妙覺明心, 乃無底之廁坑 既造惡業, 必受惡報, 久經長劫, 輪迴六道, 乃不赦之牢獄 阿彌陀佛於往劫中, 發四十八願, 度脫眾生 有一願云 : 若有眾生聞我名號, 求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誓願度生, 若眾生不求接引, 佛亦無可奈何 倘志心稱名, 誓求出離娑婆者, 無一不蒙垂慈攝受也 阿彌陀佛有大勢力, 能拔娑婆無底廁坑不赦牢獄之人, 直下出離其中, 悉皆安置於極樂本有家鄉, 令其入佛境界, 同佛受用也 ( 書一 ) 二五 彌陀為我發願立行, 以期成佛 我違彌陀行願, 以故長劫恆淪六道, 永作眾生 了知彌陀乃我心中之佛, 我乃彌陀心中之眾生 心既是一而凡聖天殊者, 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 如是信心, 可為真信 從此信心上, 發決定往生之願, 行決定念佛之行 庶可深入淨宗法界, 一生取辦, 一超直入如來地, 如母子相會, 永樂天常矣 ( 書一 ) 六五 念佛一事, 最要在了生死 既為了生死, 則生死之苦, 自生厭心 西方之樂, 自生欣心 如此則信願二法, 當念圓具 再加以志誠懇切, 如子憶母而念 則佛力法力, 自心信願功德力, 三法圓彰 猶如杲日當空, 縱有濃霜層冰, 不久即化 ( 書二 ) 四十 試問心外無佛, 佛外無心, 不懇切而能然乎, 無信願而能然乎 ( 書一 ) 六八 凡我有情, 聞是淨土法門者 當信娑婆極苦, 西方極樂 當信多生已來, 業障深重, 匪憑佛力, 驟難出離 當信求生決定現生得生 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 由是堅定一心, 願離娑婆, 如囚之欲出牢獄, 13

19 絕無繫戀之心 願生西方, 如客之思歸故鄉, 豈有因循之念 從此隨分隨力, 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 無論語默動靜 行住坐臥 迎賓待客 穿衣吃飯 務令佛不離心, 心不離佛 ( 論 ) 八 阿彌陀經云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 今現在說法 又曰 :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眾生,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 其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者, 由阿彌陀佛福德智慧, 神通道力, 所莊嚴故 吾人所居之世界, 則具足三苦, 八苦, 無量諸苦, 了無有樂, 故名娑婆 梵語娑婆, 此云堪忍 謂其中眾生, 堪能忍受此諸苦故 然此世界, 非無有樂 以所有樂事, 多皆是苦 眾生迷昧, 反以為樂 如嗜酒耽色, 畋獵摴蒱等, 何嘗是樂 一班愚夫, 耽著不捨, 樂以忘疲, 誠堪憐愍 即屬真樂, 亦難長久 如父母俱存, 兄弟無故, 此事何能常恆 故樂境一過, 悲心續起 則謂了無有樂, 非過論也 此世界苦, 說不能盡 以三苦八苦, 包括無遺 三苦者, 一苦是苦苦 二樂是壞苦, 三不苦不樂是行苦 苦苦者, 謂此五陰身心, 體性逼迫, 故名為苦 又加以恆受生老病死等苦, 故名苦苦 壞苦者, 世間何事, 能得久長 日中則昃, 月盈則食 天道尚然, 何況人事 樂境甫現, 苦境即臨 當樂境壞滅之時, 其苦有不堪言者, 故名樂為壞苦也 行苦者, 雖不苦不樂, 似乎適宜 而其性遷流, 何能常住, 故名之為行苦也 舉此三苦, 無苦不攝 八苦之義, 書中備述 若知此界之苦, 則厭離娑婆之心, 自油然而生 若知彼界之樂, 則欣求極樂之念, 必勃然而起 由是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以培其基址 再加以至誠懇切, 持佛名號, 求生西方 則可出此娑婆, 生彼極樂, 為彌陀之真子, 作海會之良朋矣 ( 序 ) 四十 觀此娑婆, 濁惡甚於圊廁 信彼極樂, 即我本有家鄉 不求此世來生, 人天王等福樂 唯願報終命盡, 蒙佛接引往生 朝斯夕斯, 念茲在茲 念極功純, 感應道交 臨命終時, 必克果願 既生淨土, 頓悟無生 回觀世間富貴, 奚啻陽燄空華, 直同囹圄毒海耳 ( 雜著 ) 四一 14

20 乙 勸祛疑生信 淨土法門若信得及, 何善如之 若己智有不了, 即當仰信諸佛諸祖誠言, 斷不可有一念疑心 疑則與佛相背, 臨終定難感通矣 古人謂淨土法門,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登地菩薩, 不能知其少分 夫登地大士, 尚不全知 豈可以博地凡夫, 妄生臆斷乎 ( 書一 ) 十三 果能生死心切, 信得及, 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則雖未出娑婆, 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極樂, 即是極樂之嘉賓 見賢思齊, 當仁不讓 豈肯因循怠忽, 以致一錯而成永錯乎哉 有血性漢子, 斷斷不肯生作行尸走肉, 死與草木同腐矣 勉旃勉旃 ( 書一 ) 一五 其餘法門, 小法則大根不須修, 大法則小根不能修 唯茲淨土一門, 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 不能超出其外 下之則五逆十惡, 阿鼻種性, 亦可預入其中 使如來不開此法, 則末世眾生, 欲即生了生脫死, 便絕無企望矣 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又極簡易 由此之故, 非宿有淨土善根者, 便難諦信無疑 不但凡夫不信, 二乘猶多疑之 不但二乘不信, 權位菩薩, 猶或疑之 唯大乘深位菩薩, 方能徹底了當, 諦信無疑 能於此法深生信心, 雖是具縛凡夫, 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喻如太子墮地, 貴壓群臣 雖其才德未立, 而仗王力故, 感如此報 修淨土人, 亦復如是 由以信願持佛名號, 即能以凡夫心, 投佛覺海 故得潛通佛智, 暗合道妙也 欲說淨土修法, 若不略陳諸法仗自力了脫之難, 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 則不是疑法, 便是疑自 若有絲毫疑心, 則因疑成障 莫道不修, 修亦不得究竟實益也 由是言之, 信之一法, 可不急急講求, 以期深造其極乎哉 ( 書一 ) 二四 淨土法門, 釋迦彌陀之所建立也 文殊普賢之所指歸也 馬鳴龍樹之所弘揚也 匡廬 天台 清涼 永明 蓮池 蕅益之所發揮倡導, 以普勸夫若聖若凡或愚或智也 此諸菩薩大士, 於千百年前, 早已為吾徧研藏教, 特地揀出此不斷惑業, 得預補處, 即此一生, 定出 15

21 樊籠, 至圓至頓, 至簡至易, 統攝禪教律而高出禪教律, 即淺即深, 即權即實, 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 吾信仰佛祖, 以古為師 豈不如親近今時知識之為愈乎 華嚴一經, 王於三藏 末後一著, 歸重願王 華藏海眾, 悉證法身, 咸求往生, 企圓佛果 吾何人斯, 敢不景從 捨爾狂心, 力行斯道 功德利益, 當自證知 何待徧參, 方為知法哉 ( 書一 ) 三八 刻實論之, 大乘法門, 法法圓妙 但以機有生熟, 緣有淺深, 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 善導, 彌陀化身也 其所示專修, 恐行人心志不定, 為餘法門之師所奪 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 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 末至十方諸佛, 盡虛空, 徧法界, 現身放光, 勸捨淨土, 為說殊勝妙法, 亦不肯受 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 不敢違其所願 善導和尚, 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 渺無定見, 故作此說, 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 誰知以善導為師者, 尚不依從 則依從之人, 殆不多見 豈夙世惡業所使, 令於最契理契機之法, 覿面錯過, 而作無禪無淨土之業識茫茫, 無本可據之輪迴中人乎, 哀哉 ( 書一 ) 四八 修行淨土, 有決定不疑之理 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 縱舉世之人, 皆無效驗, 亦不生一念疑心 以佛祖誠言可憑故 若問他人效驗, 便是信佛言未極, 而以人言為定 便是偷心, 便不濟事 英烈漢子, 斷不至捨佛言而取信人言 自己中心無主, 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 可不哀哉 ( 書一 ) 六十 眾生習氣 各有所偏 愚者偏於庸劣, 智者偏於高上 若愚者安愚, 不雜用心, 專修淨業, 即生定獲往生, 所謂其愚不可及也 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 猶然從事於仗佛慈力, 求生淨土一門, 是之謂大智 倘恃己見解, 藐視淨土 將見從劫至劫, 沈淪惡道, 欲再追隨此日之愚夫, 而了不可得 彼深通性相宗教者, 吾誠愛之慕之, 而不敢依從 何也, 以短綆不能汲深, 小楮不能包大, 故也 非曰一切人皆須效我所為 若與我同卑劣, 又欲學大通家之行為 直欲妙悟自心, 掀翻教海, 吾恐大通家不能成, 反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 16

22 憐憫 豈非弄巧翻成大拙, 騰空反墜深淵乎哉 一言以蔽之, 曰自審其機而已矣 ( 書一 ) 六五 羅台山之不往生墮福處, 在於文字氣習重耳 此習既重, 則雖曰念佛, 實念念在文字裡做工夫 念佛工夫, 祇是支撐門面而已 此文人通病, 非臺山一人而已也 世智辨聰, 佛謂為八難之一者, 正為此也 ( 書一 ) 六六 人之處世, 一一須按當人本分, 不可於分外妄生計慮 所謂君子思不出其位 又曰君子素其位而行 須知了生死, 愚夫愚婦則易 以其心無異見故也 若通宗通教, 能通身放下, 做愚夫愚婦工夫, 則亦易 否則通宗通教之高人, 反不若愚夫愚婦之能帶業往生 淨土法門, 以往生為主 隨緣隨分, 專精其志, 佛決不欺人 否則求升反墜, 乃自誤耳, 非佛咎也 ( 書二 ) 八 淨土一法, 乃如來一代時教, 最玄最妙, 至圓至頓之法門 ( 一法具一切法名圓, 即生修, 即生證名頓,) 博地凡夫, 亦能入此法中 等覺菩薩, 不能出此法外 實上聖下凡, 速成佛道之一條捷徑 諸佛諸祖, 普度眾生之一隻慈航 於此不生信心, 或信不真切, 便是業障深重, 不合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 永劫永世, 在此世界, 常輪六道, 無有出期 縱得人天, 為時甚少, 如客邸寄居 一墮三途, 則其時甚長, 如安住家鄉 每一思及, 衣毛皆豎, 不惜苦口, 懇告同人 ( 書二 ) 二四 諦觀來書, 種種議論 一言以蔽之, 曰以凡夫知見妄測佛智而已 且吾人從生至死, 內而身心, 外而境界, 何一能知其所以然 從自有知識以來, 見前人之所為, 而自亦為之 遂得身體成立, 諸事順適, 身心安樂 從生至死, 受用自在 若如來諭, 己不知佛之所以然, 及淨土之所以然 雖佛祖誠言, 亦不肯因之生信 推是以求, 閣下終日喫飯, 終日穿衣, 其充飢御寒之所以然, 為知也, 否也 若道知, 則知者為誰, 請的的指出 若指不出, 猶依前人成規穿衣喫飯, 何于 17

23 了生死第一妙法, 必企其先知所以然而生信, 斷不肯因佛祖之誠言而生信耶 又閣下有病, 須服藥者 為先徧閱本草脈訣, 知其藥性病原, 方始按病立方, 而後服藥耶 為即請良醫診脈, 立即服藥耶 若立即服藥, 則治病與學佛相悖矣 縱令徧閱本草脈訣, 知其藥性病原, 亦與學佛相悖 何以故, 本草脈訣, 係前人之成言 汝未能親見, 何可取信 若謂本草脈訣之言, 不可不信 則佛祖善知識之言, 何以皆不生信, 必欲自見方信耶 如汝知見, 刻實論之 當先見某藥走某經, 治某病, 方肯開方服藥 斷不肯依本草脈訣所說, 以開方服藥 何以故, 以未見故 今充飢禦寒治病之所以然未見, 而即穿衣喫飯服藥 佛與淨土之所以然, 己未親見, 縱佛祖誠言, 皆不生信者, 此何故也 一則以性命相關, 雖不知不敢不如是行 一則以高明自詡, 必徹見方肯修持其法 古今來幾多出格豪傑, 由此知見, 畢生不沾佛法實益 彼謂為愚夫愚婦者, 初亦不知 而能依前人成規, 顓蒙念佛 因茲潛通佛智, 暗合道妙 遂得帶業往生, 及斷惑往生者 將見悉證佛果, 況徒知之而已乎 而此種自命出格者, 因疑生謗, 將從劫至劫, 長墮惡道 被彼愚夫愚婦念佛往生者之所憐憫, 欲垂救援亦不可得 何也, 以宿世之不信惡業所障也 閣下之智, 如干將莫邪, 切玉如泥 以不善用其智, 如以干將莫邪切泥, 則泥無所成, 徒損鋒鋩 可不哀哉 ( 書二 ) 二五 佛法乃心法, 非世間一切法所能喻 其喻者, 不過令人會其義 何得死執其事, 而敵體論之, 舉扇喻月, 動樹訓風 必於扇上求光明, 於樹上求披拂 是尚得名為智乎 夢境是假的, 因果是真的 亦不妨以夢境喻因果, 悉令敵體相符 何也, 妄心是因, 夢境是果 若無妄心, 決無夢境 此決定不易之論也 善惡及修持之心之事是因, 得善惡及修持之果報是果 閣下為信也, 否也 妄心為夢因, 則得夢境 念佛之心為佛因, 則近之即得往生西方, 遠之畢竟圓成佛道 是滋君之疑也, 抑起君之信也 ( 書二 ) 二六 佛為究竟有無且置 閣下必欲致詰佛之有無, 且問閣下自己畢 18

24 竟是有是無 若謂是無, 此一上絡索, 是誰述說 若謂是有, 請的的指出其述說者語言, 係喉舌與識心相即而有 文字, 亦識心手筆運動而現 二者皆不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 皆非閣下自己 離此五法指得出, 許閣下問佛究竟有無為大智慧問 若指不出自己之有無, 欲先知佛為有無, 乃狂妄無謂之問, 非切己窮理之問也 佛畢竟是有, 因汝凡情未滌, 決不能見 閣下自己亦是有, 因汝五蘊未空, 亦不能離色受想行識, 的的指出也 ( 書二 ) 二六 金剛經令發菩提心菩薩, 發心度盡一切眾生, 令其皆證無餘涅槃, 而不見有一眾生得滅度者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而行佈施 佈施為六度萬行之首, 舉佈施則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乃至萬行, 皆當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修 此經文略, 唯舉佈施以該其餘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我人眾生壽者相, 修一切善法 如上所說, 且道是有相耶, 是無相耶 如此廣大光明之相, 逼塞太虛, 而謂之為無, 是何異於生盲乎哉 其言無一眾生得度, 不住相, 無相, 無所住者, 欲人不滯凡情聖見之執著相耳 其言度盡眾生, 行佈施, 生心, 修善法, 欲人稱性修習自利利他之法, 以期自他同得圓滿菩提而後已 不於此中著眼, 妄執無相為究竟, 與噇酒糟漢同一知見, 尚得謂有智慧人乎 信有何難起, 疑有何難去 汝決定不肯起, 決定不肯去 雖佛親與之說法, 亦無如之何, 況吾儕具縛凡夫乎 ( 書二 ) 二六 欲知佛之虛實, 淨土文, 西歸直指, 所論之理, 所載之事, 何不於此起信斷疑 將謂此種言論事跡, 皆係妄造謠言, 不堪寓目乎 若作此見, 則靈魂決定不墮餘五道, 唯在阿鼻地獄, 盡未來際, 長享隨心所現之鑊湯爐炭劍樹刀山, 種種自在受用之樂境耳 其為樂也, 莫能喻焉 必欲知佛虛實, 雖淨土文西歸直指所說, 皆非實, 唯自己親見親證方為實 今有一事相問, 汝須直心相酬, 不得含糊躲託 北通州王鐵珊者, 前清曾作廣西藩台, 其時廣西土匪甚多, 彼於作兵備道時, 即設計勦滅其黨, 所殺甚多 四年前得病甚重, 一合眼即見在黑屋中 其屋甚大, 又甚黑 其鬼無數, 皆來逼迫, 遂即驚醒 久則 19

25 復合眼, 其境仍如是, 復驚醒 三晝夜不敢合眼, 其人已奄奄一息 其妻因諭之曰 : 你如此只麼樣好 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巴, 念佛總會好 鐵珊一聞此言, 遂拌命念 未久, 即睡著, 遂睡一大覺, 了無境界可得, 而病亦漸漸痊愈矣 因長齋念佛 鐵珊前年與陳錫周來山, 親與 ( 某 ) 說耳 設閣下當此境, 為先知佛之虛實而後念耶, 為一聞即念耶 若此時不暇究虛實而即念, 則現在何得并前人與人示虛實之言論事跡, 概指為妄 唯求於仲, 援救此惝恍迷離之心境 而欲涕泣求之耶 富貴尚能如敝屣, 何不以執著亦作敝屣, 淨盡棄之乎 汝將謂此知見為入道之門耶, 不知乃墮阿鼻地獄之達道也 以夢喻佛者, 妄心為因, 夢境為果 喻念佛為因, 往生見佛為果 何可以金剛六喻為證 夫世間語言文字, 雖是一字一事, 不妨尊卑並詮, 美惡兼訓 即如子之一字, 稱夫子亦好單用, 稱平人亦好單用, 稱兒子亦好單用 必須以文定義, 斷不能將稱夫子者, 亦作兒子訓也 佛國為夢境, 須待閣下成佛以後說 此刻就說, 則唯損無益矣 ( 書二 ) 二七 事理性相空有因果混而不分 但可學愚夫愚婦, 顓蒙念佛, 須致恭致敬, 唯誠唯懇 久而久之, 業消智朗, 障盡福崇 此種疑心, 徹底脫落 則佛之有無, 己之有無, 入佛之門徑, 彼岸之確據, 何待問人 若不專心致志念佛, 而于別人口裡討分曉, 亦與看金剛經, 而不知實相 看淨土文, 西歸直指, 而不生信心 以業障於心, 不能領會, 如盲覩日, 日固在天, 覩固在眼, 其不見光相, 與未覩時無異也 倘復其明, 則一覩即見光相矣 念佛一法, 乃復明之最切要法 欲見實相之相, 當竭誠於此法, 必有大快所懷之時矣 真我欲親見, 非大徹大悟不可 欲證, 非斷惑證真不可 欲圓證, 非三惑淨盡, 二死永亡不可 若論所在, 則閣下之長劫輪迴, 及現今之違理致詰, 皆承真我之力而為之 以背覺合塵, 故不得真實受用 譬如演若之頭, 衣裡之珠, 初未嘗失, 妄生怖畏, 妄受窮困耳 ( 書二 ) 二七 世間所有若根身,( 即吾人之身 ) 若世界,( 即現所住之天地 ) 皆由眾生生滅心中同業 ( 世界 ) 別業 ( 根身 ) 所感 皆有成壞, 皆不 20

26 久長 身則有生老病死, 界則有成住壞空 所謂物極必反, 樂極生悲者, 此也 以因既是生滅, 果亦不能不生滅也 極樂世界, 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 隨心所現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 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 譬如虛空, 寬廓廣大, 包含一切森羅萬象 世界雖數數成, 數數壞, 而虛空畢竟無所增減 汝以世間之樂, 難極樂之樂 極樂之樂, 汝未能見 虛空汝雖未能全見, 當天地之間之虛空, 汝曾見過改變否 須知一切眾生, 皆具佛性, 故佛 ( 指釋迦佛 ) 令人念佛求生西方 以仗阿彌陀佛之大慈悲願力, 亦得受用此不生不滅之樂 以根身則蓮花化生, 無生老病死之苦 世界則稱性功德所現, 無成住壞空之變 雖聖人亦有所不知, 況以世間生滅之法疑之乎 ( 書二 ) 六二 淨土法門者, 如來徹底悲心, 普度眾生之法門也 令彼無力斷惑, 具縛凡夫, 信願持名, 現生了脫 與觀音勢至同為伴侶 上而至於等覺菩薩, 位鄰佛果 尚須往生, 方成正覺 至頓至圓, 徹上徹下 超越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 以故當佛說彌陀經時, 六方諸佛出廣長舌, 一音讚歎, 稱為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又謂我釋迦世尊, 能為甚難希有之事 而我世尊, 自敘宿因 謂我於五濁惡世, 行此難事, 得證菩提,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 是為甚難 令其聞者, 信受奉行, 以究竟暢己出世之本懷而已 然此法門, 甚深難測 雖經諸佛本師交相勸信 而世之疑者, 猶復甚多 不但世智凡情不信, 即深通宗教之知識, 猶或疑之 不但知識不信, 即已證真諦, 業盡情空之聲聞緣覺, 猶或疑之 不但小聖不信, 即權位菩薩, 猶或疑之 即法身大士, 雖能諦信, 尚不能窮源徹底 良以此之法門, 以果覺為因心, 全體是佛境界 唯佛與佛, 乃能究盡, 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 我輩凡夫, 仰信佛言, 依教奉行, 自獲實益 若得聞此不思議法門, 便是多劫深種善根, 況信受奉行乎哉 ( 序 ) 九 華嚴一經, 王于三藏 乃如來初成正覺, 為界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所說一生成佛之法 其一生成佛之歸宗結頂究竟實義, 在於以 21

27 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期圓滿佛果 夫善財所證, 已得與普賢等, 與諸佛等, 所謂等覺菩薩也 等覺去佛, 特一間耳, 尚須回向往生 舉華藏世界海諸菩薩, 同稟此教, 同修此法 豈今之通宗通教者, 其根性之利, 證入之深, 悉能超過此等菩薩乎 千經萬論, 處處指歸 往聖前賢, 人人趣向 豈此諸經論, 皆不足遵依 此諸聖賢, 皆愚夫愚婦也 一言以蔽之, 曰 : 業深障重, 未應解脫 故致日用不知, 習矣不察而已 ( 序 ) 一九 或曰, 阿彌陀佛, 安居極樂 十方世界, 無量無邊 一世界中念佛眾生, 亦復無量無邊 阿彌陀佛, 何能以一身, 一時普徧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 答, 汝何得以凡夫知見, 推測佛境 姑以喻明, 使汝惑滅 一月麗天, 萬川影現, 月何容心哉 夫天只一月, 而大海大江, 大河小溪, 悉現全月 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 無不各現全月 且江河之月, 一人看之, 則有一月當乎其人 百千萬億人, 於百千萬億處看之, 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 若百千萬億人, 各向東西南北而行, 則月亦於所行之處, 常當其人 相去之處, 了無遠近 若百千萬億人, 安住不動, 則月亦安住不動, 常當其人也 唯水清而靜則現, 水濁而動則隱 月固無取捨, 其不現者, 由水昏濁奔騰, 無由受其影現耳 眾生之心如水, 阿彌陀佛如月 眾生信願具足, 至誠感佛, 則佛應之, 如水清月現也 若心不清淨, 不至誠, 與貪瞋癡相應, 與佛相背, 如水濁而動, 月雖不遺照臨, 而不能昭彰影現也 月乃世間色法, 尚有如此之妙 況阿彌陀佛, 煩惑淨盡, 福慧具足, 心包太虛, 量周法界者乎 故華嚴經云 : 佛身充滿于法界, 普現一切群生前 隨緣赴感靡不周, 而恆處此菩提座 故知徧法界感, 徧法界應 佛實未曾起心動念, 有來去相 而能令緣熟眾生, 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 懷此疑者, 固非一二 因示大意, 令生正信云 ( 序 ) 四一 須知淨土法門, 正攝上上根人 是以善財已證等覺, 普賢菩薩猶令以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 以期圓滿佛果 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 22

28 是知回向生往生淨土一法, 乃圓滿佛果之末後一著也 世有狂人, 不審教理 以愚夫愚婦皆能修習, 遂謂之為小乘而藐視之 不知其為華嚴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終第一法門也 亦有愚人, 知見狹劣 自己工夫淺薄, 業力深厚, 何能即生 不知眾生心性, 與佛無二 五逆十惡, 將墮地獄, 遇善知識, 教以念佛, 或滿十聲, 或止數聲, 隨即命終, 尚得往生 觀經所說, 何可不信 彼尚往生, 況吾人雖有罪業, 雖少工夫, 校彼五逆十惡, 十聲數聲, 當復高超多多矣 何可自暴自棄, 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 如來稱此淨土法門為難信之法者, 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其圓頓直捷廣大簡易, 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 非宿有善根, 決難信受奉行也 吾常曰 : 九界眾生離斯門, 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捨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萌 蓋紀實也 ( 序 ) 五三 淨土法門, 三根普被 正接上上根器, 旁引中下之流 愚人每每闢為淺近小乘, 總因未閱大乘經論, 未親具眼通人 以己顛倒執著之心, 測度如來原始要終之道 如盲覩日, 如聾聽雷 彼固不見不聞, 宜其妄相評論也 須知信願念佛一法, 乃如來普度眾生, 徹底悲心之所宣說 唯觀音勢至, 文殊普賢等菩薩, 能究竟擔荷 彼見愚夫愚婦, 皆能念佛, 便目之為淺近小乘 是何異見小星懸空而小天, 小蟲行陸而小地耶 若於此法, 能生信向, 即是多劫深種善根 若能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則即凡夫心, 成如來藏 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 現在與佛氣分相接, 臨終有不感應道交, 蒙佛接引者乎 ( 雜著 ) 四三丙 誠具足信願 縱令恪修五戒十善, 得人天身 然人間福樂, 乃墮落之根本 天上雖不比人間煩惑猛利, 然天福一盡, 決定下生 由宿福未盡, 故享福 由享福, 故造業 既造業已, 則墮落惡道, 直在瞬息間耳 況有由天命終, 承宿世惡業已熟之力, 直墮惡道者乎 故古德以修行之人, 若無正念修持淨業, 唯得人天福報者, 名為第三世怨 法華經云 : 23

29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知好歹者, 當以急求出離, 企得安隱, 為上計也 ( 序 ) 一一 念佛一法, 乃仗佛力出三界, 生淨土耳 今既不發願, 亦豈有信 ( 有真信者, 必有切願 ) 信願全無, 但念佛名, 仍屬自力 以無信願, 故不能與彌陀宏誓, 感應道交 若見思惑盡, 或可往生 若全未斷, 及斷未淨盡, 則業根尚在, 何能即出輪迴 五祖戒, 草堂青等, 即是確證 須知去卻信願念佛, 與宗家之參究無異 若得往生, 則因果不相符契矣 蕅益云 : 得生與否, 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 全由持名之深淺 乃鐵案也 ( 書一 ) 九 平生絕無信願者, 臨終決定難仗佛力 既云善惡俱時頓現, 且無論阿彌陀佛四字不現者, 不得往生 即現, 亦不得往生 何以故, 以不願生故 以不求佛, 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華嚴經云 : 假使惡業有體相者, 十方虛空不能容受 古德云 : 如人負債, 強者先牽 心緒多端, 重處偏墜 今善惡皆現, 由無信願, 便不能奈惡業何矣 須知仗自力, 則惡業有一絲毫, 便不能出離生死, 況多乎哉 又無信願, 念至一心, 無量無邊之中, 或可有一二往生 決不可以此為訓, 以斷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之善根 何以故, 以能仗自力, 念至業盡情空, 證無生忍者, 舉世少有一二 倘人各依此行持, 置信願而不從事 則芸芸眾生, 永居苦海, 無由出離, 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 而其人猶洋洋得意, 以為吾言甚高 而不知其為斷佛慧命, 疑誤眾生之狂言也 哀哉 ( 世間善業不出輪迴, 若對信願具足之往生淨業, 則彼善業, 仍屬惡業 ) 淨土一法, 須另具只眼, 不得以常途教義相例 使如來不開此法, 則末世眾生之了生死者, 不可得而見之矣 ( 書一 ) 十 當須發決定心, 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 不願更受 即為人天王身, 及出家為僧, 一聞千悟, 得大總持, 大宏法化, 普利眾生之高僧身, 亦視之若毒荼罪藪, 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如是決定, 則己之信願行, 方能感佛 佛之誓願, 方能攝受 感應道交, 蒙佛接引, 直登九品, 永出輪迴矣 ( 書一 ) 二十 24

30 須知西方極樂世界, 莫說凡夫不能到, 即小乘聖人亦不能到 以彼係大乘不思議境界故也 小聖回心向大即能到 凡夫若無信願感佛, 縱修其餘一切勝行, 并持名勝行, 亦不能往生 是以信願最為要緊 蕅益云 : 得生與否, 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 全由持名之深淺 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也 能信得及, 許汝西方有分 ( 書一 ) 二一 若論念佛法門, 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 三法具足, 決定往生 若無真信切願, 縱有真行, 亦不能生 況悠悠泛泛者哉 蕅益所謂得生與否, 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 全由持名之深淺 乃三世不易之常談, 三根普被之妙道也 宜通身靠倒, 庶親證實益耳 信願行三, 十要中皆悉詳示 而第一要, 彌陀要解五重玄義中, 第三明宗, 發揮三法, 最為精詳 其後節節段段, 皆有指示, 宜細參閱 此不備書 ( 書一 ) 二二 欲生西方, 最初須有真信切願 若無真信切願, 縱有修行, 不能與佛感應道交, 只得人天福報, 及作未來得度之因而已 若信願具足, 則萬不漏一 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 指信願具足者言也 ( 書一 ) 二五 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 及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之事, 悉皆以此回向西方 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 其餘功德, 另去回向世間福報, 則念不歸一, 便難往生 須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間福報, 而自得世間福報 ( 如長壽無病, 家門清泰, 子孫發達, 諸緣如意, 萬事吉祥等 ) 若求世間福報, 不肯回向往生, 則所得世間福報, 反為下劣 而心不專一, 往生便難決定矣 ( 書一 ) 二六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 自可仗佛慈力, 免彼刀兵水火 即宿業所牽, 及轉地獄重報, 作現生輕報, 偶罹此殃 但於平日有真切信願, 定於此時蒙佛接引 若夫現證三昧, 固已入於聖流, 自身如影, 刀兵水火, 皆不相礙 縱現遇災, 實無所苦 而茫茫世界, 曾有幾人哉 ( 書 25

31 一 ) 四十 願離娑婆, 如獄囚之冀出牢獄 願生極樂, 如窮子之思歸故鄉 若其未生淨土以前, 縱令授以人天王位, 亦當視作墮落因緣, 了無一念冀慕之想 即來生轉女為男, 童真出家, 一聞千悟, 得大總持, 亦當視作紆曲修途, 了無一念希望之心 唯欲臨命終時, 蒙佛接引, 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 則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 位居不退, 忍證無生 回視人天王等, 及出家為僧, 不知淨土, 修餘法門, 歷劫辛勤, 莫由解脫者, 如螢火之與杲日 蟻垤之與泰山矣 可勝悲哉, 可勝悼哉 以故修淨土人, 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 及來生出家為僧等 若有絲毫求來生心, 便非真信切願, 便與彌陀誓願間隔, 不能感應道交, 蒙佛接引 以此不可思議殊勝妙行, 竟作人天有漏福因 而況享福之時, 必造惡業 既造惡業, 難逃惡報 如置毒於醍醐之中, 便能殺人 不善用心者, 其過如是 必須徹底斬斷此等念頭, 庶淨土全益, 通身受用矣 ( 書一 ) 五二 縱壽百年, 彈指即過 一息尚存, 當求出路 毋使臨終, 悔之無及 每憶經云 : 人身難得, 中國難生, 佛法難遇, 信心難生 四者幸備, 尤當努力 如登寶山, 要得摩尼 良以在凡夫地, 未斷惑業, 生死不了, 難免墮落 故如來極勸眾生, 發真信心, 及切願心, 持佛名號, 求生淨土 當以供養三寶, 守戒一生, 一切所作, 種種功德, 不求來生人天福報,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 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則與佛誓願相契相合, 感應道交, 定滿所願 如人墮海, 有船來救, 若肯上船, 即登彼岸 求人天福, 不求往生, 如不上船, 難免沈溺 佛欲令汝超凡入聖, 汝卻願得有漏之福 福報一盡, 永墮三途 如摩尼珠, 用彈黃雀 所得者少, 所失者多 可不惜哉, 宜警省焉 ( 書一 ) 五九 若欲此生親得實益, 當依淨土法門, 信願念佛, 求生西方, 則可決定了生脫死 若不依念佛法門, 且莫說未得佛教之真傳者不能了, 即得亦不能了 何以故, 以得真傳, 乃大徹大悟, 非是實證 證則可了, 悟則未了 修餘法門, 皆須斷惑證真, 方了生死 淨土法門, 但 26

32 具真信切願, 持佛名號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正助合行, 不但決定往生, 而且品位優勝 不但精粹純篤之人, 決定往生 即五逆十惡之流, 臨終能生大慚愧, 生大怖畏, 志心念佛數聲, 隨即命終者, 亦得決定往生 以佛慈廣大, 專以度生為事 一念回光, 即蒙攝受 所謂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也 末世眾生, 不依淨土, 修餘法門 但得人天福報, 及作未來得度之因緣而已 以無力斷惑, 則生死根尚在, 何能不發生死之苗芽乎哉 ( 書二 ) 一八 念佛之法, 重在信願 信願真切, 雖未能心中清淨, 亦得往生 何以故, 以志心念佛為能感, 故致彌陀即能應耳 如江海中水, 未能了無動相 但無狂風巨浪, 則中天明月, 即得了了影現矣 感應道交, 如母子相憶 彼專重自力, 不仗佛力者, 由于不知此義故也 ( 書二 ) 四八 約通途教道, 在凡夫地, 欲了生死, 大非易事 若約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之特別法門, 則即於現生, 悉得了脫 果具真信切願, 萬中決不漏一 末世眾生, 唯此一法, 堪為恃怙 以故法運愈晚, 此法愈當機, 善知識提倡愈切 而真實修持, 得遂往生之證驗, 時或見之 ( 雜著 ) 十六 淨土法門, 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有信願, 無論行之多少淺深, 皆得往生 無信願, 即到能所兩忘, 根塵迥脫之地步, 亦難往生 以真證到能所兩忘, 根塵迥脫之實理, 便可自力了生死, 則不必論 若但有工夫見此理, 尚未實證, 若無信願, 亦難往生 禪家說淨土, 仍歸於禪宗, 去信願說, 果能依之而做, 亦可開悟 而未斷惑業, 欲了生死, 則夢也夢不著 以凡夫往生, 由信願感佛, 故能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 今既不生信願, 又將佛及土一一說歸自心, 何由感佛 感應不符, 則生自生, 佛自佛, 以橫超法, 作豎出用, 其得益淺而受損深, 不可不知 得益者, 依彼所說, 亦能開悟 受損者, 既去信願, 則無由仗佛慈力 吾故曰 : 真修淨土人, 用不得禪家開示, 以法門宗旨不同故 ( 書二 ) 五十 27

33 三 示修持方法甲 示念佛方法 既有真信切願, 當修念佛正行 以信願為先導, 念佛為正行 信願行三, 乃念佛法門宗要 有行無信願, 不能往生 有信願無行, 亦不能往生 信願行三, 具足無缺, 決定往生 得生與否, 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 全由持名之深淺 言念佛正行者, 各隨自己身分而立, 不可定執一法 如其身無事累, 固當從朝至暮, 從暮至朝, 行住坐臥, 語默動靜, 穿衣吃飯, 大小便利, 一切時, 一切處, 令此一句洪名聖號, 不離心口 若盥漱清淨, 衣冠整齊, 及地方清潔, 則或聲或默, 皆無不可 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 及至穢污不潔之處, 只可默念, 不宜出聲 默念功德一樣, 出聲便不恭敬 勿謂此等時處, 念不得佛 須知此等時處, 出不得聲耳 又睡若出聲, 非唯不恭, 且致傷氣, 不可不知 ( 書一 ) 二五 雖則長時念佛, 無有間斷 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 先念阿彌陀經一徧 往生咒三徧畢, 即念讚佛偈, 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 念偈畢, 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六字, 或一千聲, 或五百聲當圍繞念 若不便繞, 或跪或坐或立皆可 念至將畢, 歸位跪念觀音, 勢至, 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 然後念淨土文, 發願回向往生 念淨土文者, 令依文義而發心也 若心不依文而發, 則成徒設虛文, 不得實益矣 淨土文畢, 念三歸依, 禮拜而退 此為朝時功課, 暮亦如之 若欲多多禮拜者, 或在念佛歸位之時 則拜佛若干拜, 九稱菩薩, 即作九禮 禮畢即發願回向 或在功課念畢禮拜 隨己之便, 皆無不可 但須懇切至誠, 不可潦草粗率 蒲團不可過高, 高則便不恭敬 若或事務多端, 略無閒暇 當於晨朝盥漱畢, 有佛則禮佛三拜, 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 盡一口氣為一念, 念至十口氣, 即念小淨土文 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 念畢禮佛三拜而退 若無佛即向西問訊, 照上念法而念 此名十念法門 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 無暇修持者所立也 何以令盡一口氣念 以眾生心散, 28

34 又無暇專念 如此念時, 借氣攝心, 心自不散 然須隨氣長短, 不可強使多念, 強則傷氣 又止可十念, 不可二十三十, 多亦傷氣 以散心念佛, 難得往生 此法能令心歸一處, 一心念佛, 決定往生 念數雖少, 功德頗深 極閒極忙, 既各有法 則半閒半忙者, 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 ( 書一 ) 二五 念佛一法, 乃背塵合覺, 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 於在家人分上, 更為親切 以在家人身在世網, 事務多端 攝心參禪, 及靜室誦經等, 或勢不能為, 或力不暇及 唯念佛一法, 最為方便 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 禮拜持念, 回向發願 除此之外, 行住坐臥, 語默動靜, 穿衣吃飯, 一切時, 一切處, 皆好念 但於潔淨處, 恭敬時, 或出聲, 或默念, 皆可 若至不潔淨處,( 如登廁等 ) 或不恭敬時,( 如眠睡洗浴等 ) 但宜默念, 不宜出聲 非此時處不可念也 睡出聲念, 不但不恭敬, 又且傷氣, 久則成病 默念功德, 與常時一樣 所謂念茲在茲, 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也 ( 書一 ) 一四 欲心不貪外事, 專念佛 不能專, 要他專 不能念, 要他念 不能一心, 要他一心等 亦無奇特奧妙法則, 但將一個死字, 貼到額顱上, 掛到眉毛上 心常念曰 : 我某人從無始來, 直至今生, 所作惡業, 無量無邊 假使惡業有體相者, 十方虛空, 不能容受 宿生何幸, 今得人身, 又聞佛法 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一氣不來, 定向地獄鑊湯鑪炭劍樹刀山裡受苦, 不知經幾多劫 縱出地獄, 復墮餓鬼, 腹大如海, 咽細如針, 長劫飢虛, 喉中火然, 不聞漿水之名, 難得暫時之飽 從餓鬼出, 復為畜生, 或供人騎乘, 或充人庖廚 縱得為人, 愚癡無知, 以造業為德能, 以修善為桎梏, 不數十年, 又復墮落 經塵點劫, 輪迴六道 雖欲出離, 末由也已 能如是念, 如上所求, 當下成辦 所以張善和, 張鍾馗, 臨終地獄相現, 念佛數聲, 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 如是利益, 一代時教, 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 吾常曰 : 九界眾生離此法, 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捨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萌者 此之謂也 ( 書一 ) 一四 29

35 至於念佛, 心難歸一, 當攝心切念, 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 莫先於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 欲攝莫由 既至誠已, 猶未純一, 當攝耳諦聽 無論出聲默念, 皆須念從心起, 聲從口出, 音從耳入 ( 默念雖不動口, 然意地之中, 亦仍有相 )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 耳根聽得清清楚楚, 如是攝心, 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 即用十念記數, 則全心力量, 施於一聲佛號 雖欲起妄, 力不暇及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在昔宏淨土者, 尚未談及 以人根尚利, 不須如此, 便能歸一故耳 ( 某 ) 以心難制伏, 方識此法之妙 蓋屢試屢驗, 非率爾臆說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 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 當念佛時, 從一句至十句, 須念得分明, 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 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 隨念隨記, 不可掐珠, 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 或分為兩氣, 則從一至五, 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 當從一至三, 從四至六, 從七至十, 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 記得清楚, 聽得清楚, 妄念無處著腳, 一心不亂, 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 與晨朝十念, 攝妄則同, 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 盡一口氣為一念, 不論佛數多少 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 若二十三十, 則傷氣成病 此則念一句佛, 心知一句 念十句佛, 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 從一至十, 縱日念數萬, 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 最能養神 隨快隨慢, 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 無不相宜 較彼掐珠記數者 利益天殊 彼則身勞而神動, 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 或難記數, 則懇切直念 作事既了, 仍復攝心記數 則憧憧往來者, 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利根則不須論 若吾輩之鈍根, 捨此十念記數之法, 欲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 乃即淺即深, 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 但當仰信佛言, 切勿以己見不及, 遂生疑惑, 致多劫善根, 由茲中喪, 不能究竟親獲實益, 為可哀也 掐珠念佛, 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 由手動故, 神不能安, 久則受病 此十念記數, 行住坐臥皆無不宜 臥時只宜默念, 不可出聲 若出聲, 一則不恭, 30

36 二則傷氣 切記切記 ( 書一 ) 二二 既有真信切願, 必須志心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 無論行住坐臥, 語默動靜, 穿衣喫飯, 及大小便利等, 總不離此六字洪名 ( 或四字持亦可 ) 必須令其全心是佛, 全佛是心, 心佛不二, 心佛一如 若能念茲在茲, 念極情忘, 心空佛現 則於現生之中, 便能親證三昧 待至臨終, 生上上品 可謂極修持之能事也已 ( 書一 ) 五二 念佛時各隨所宜 今叢林念佛堂, 皆先念彌陀經, 經完, 念往生咒, 或三徧或一徧 然後舉念佛偈 至偈畢, 接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即繞念 須從東至南至西至北繞 此為順從, 為隨喜 順從有功德 西域最重圍繞 此方亦與禮拜均行 若從東至北至西至南, 則是反繞, 有罪過 不可不知 繞念一半, 即坐默念, 約一刻, 又出聲念 念畢跪念佛十聲, 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各三聲, 然後念發願文 在家人恐室小難繞, 則立跪坐念, 皆須按己精神而定, 正不必令他人為立法則也 ( 書二 ) 三二 念佛雖貴心念, 亦不可廢口誦 以身口意三, 互相資助 若心能憶念, 身不禮敬, 口不持誦, 亦難得益 世之舉重物者, 尚須以聲相助, 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 所以大集經云 : 大念見大佛, 小念見小佛 古德謂大聲念, 則所見之佛身大 小聲念, 則所見之佛身小耳 而具縛凡夫, 心多昏散 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 則欲得一心, 末由也已 ( 書一 ) 九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 有大神通, 有大智慧 其宏闡淨土, 不尚玄妙, 唯在真切平實處, 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 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 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 口業專稱,( 凡誦經咒, 能志心回向, 亦可名專稱,) 意業專念 如是則往生西方, 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 回向往生 以心不純一, 故難得益, 則百中希得一二, 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 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 書一 ) 三六 31

37 發願文, 文雖宏大 然須真實從心而發, 方名為願 否則心口相違, 何名為願 現世之願, 雖亦無妨 欲生福慧子孫, 須從大積陰德廣行方便中求 ( 書一 ) 一七 念佛回向, 不可偏廢 回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 然回向祇宜於夜課畢, 及日中念佛誦經畢後行之 念佛當從朝至暮不間斷 其心中但具願生之念, 即是常時回向 若夫依儀誦文回向, 固不得常常如是 諸大乘經, 經經皆令諸眾生直成佛道 但恨人之不誠心念誦, 致不得其全益耳 ( 書一 ) 四二 日用之中 所有一絲一毫之善, 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 皆悉以此功德, 回向往生 如是則一切行門, 皆為淨土助行 猶如聚眾塵而成地, 聚眾流而成海, 廣大淵深, 其誰能窮 然須發菩提心, 誓願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 則如火加油, 如苗得雨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 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 若不知此義, 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 雖修妙行, 感果卑劣矣 ( 書一 ) 五二 發願當於朝暮念佛畢時 ( 晨朝十念, 亦先念佛後發願 ) 或用小淨土文 若身心有暇, 宜用蓮池大師新定淨土文 此文詞理周到, 為古今冠 須知發願讀文, 乃令依文發願耳 非以讀文一徧, 即為發願也 ( 書一 ) 六八 每日功課回向, 一一當與法界眾生 若此功課為此, 彼功課為彼, 亦非不可 然必又有普回向之願, 方為與三種回向相合 三種回向者, 一回向真如實際, 心心契合 二回向佛果菩提, 念念圓滿 三回向法界眾生, 同生淨土 人各有志, 人各有業 ( 業, 謂職業 ) 但隨緣隨分即可, 不必與一切人皆同也 ( 書二 ) 六乙 明對治習氣 念佛欲得一心, 必須發真實心, 為了生死, 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 念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 從口而出, 從耳而入 一句如是, 百千萬句亦如是 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 心佛自可相契矣 32

38 又須善於用心, 勿致過為執著, 或致身心不安, 或致起諸魔事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依此而行, 決無歧誤 ( 書一 ) 六六 念佛時不能懇切者, 不知娑婆苦, 極樂樂耳 若念人身難得, 中國難生, 佛法難遇, 淨土法門更為難遇 若不一心念佛, 一氣不來, 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 墮三途惡道, 長劫受苦, 了無出期 如是則思地獄苦, 發菩提心 菩提心者, 自利利他之心也 此心一發, 如器受電, 如藥加硫 其力甚大, 而且迅速 其消業障, 增福慧, 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 ( 書一 ) 七四 念佛要時常作將死, 將墮地獄想 則不懇切亦自懇切, 不相應亦自相應 以怖苦心念佛, 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 書二 ) 五 治習之心, 唯勤唯切 而消習之效, 未得未見 其故何也 蓋以生死心不切, 而只將此超凡入聖, 消除惑業, 成就淨念, 作口頭活計, 故無實效也 倘知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淨土法門更為難聞 今幸得此大丈夫身, 又聞最難聞之淨土法門 敢將有限光陰, 為聲色貨利消耗殆盡, 令其仍舊虛生浪死, 仍復沈淪六道, 求出無期者乎 直須將一個死字,( 此字好得很,) 挂到額顱上 凡不宜貪戀之境現前, 則知此吾之鑊湯鑪炭也 則斷不至如飛蛾赴火, 自取燒身矣 凡分所應為之事, 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 則斷不至當仁固讓, 見義不為矣 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 豈必屏絕塵緣, 方堪修道乎 蓋心有所主, 不隨境轉, 則即塵勞為解脫 所以金剛經屢屢令人心不住相 發心度盡一切眾生, 而不見能度之我, 所度之人與眾生, 並所得之無餘涅槃之壽者相, 方為真行菩薩道 若見有我為能度, 生為所度, 及無餘涅槃之所度法者 雖則度生, 實於一乘實相之道, 未能相契 以不了眾生當體是佛, 佛性平等平等, 妄起凡情聖解 致無為利益, 成有為功德矣 何況聲色貨利貪戀粘著乎哉 ( 書二 ) 一六 念佛不能純一, 必須制心不令外馳 久久自會純一 成片者, 33

39 純一無雜之謂也 ( 書二 ) 三二 初心念佛, 未到親證三昧之時, 誰能無有妄念 所貴心常覺照, 不隨妄轉 喻如兩軍對壘, 必須堅守己之城郭, 不令賊兵稍有侵犯 候其賊一發作, 即迎敵去打 必使正覺之兵, 四面合圍 俾彼上天無路, 入地無門 彼自懼獲滅種, 即相率歸降矣 其最要一著, 在主帥不昏不惰, 常時惺惺而已 若一昏惰, 不但不能滅賊, 反為賊滅 所以念佛之人, 不知攝心, 愈念愈生妄想 若能攝心, 則妄念當漸漸輕微, 以至於無耳 故云 : 學道猶如守禁城, 晝防六賊夜惺惺, 將軍主帥能行令, 不動干戈定太平 ( 書二 ) 四十 念佛心不歸一, 由於生死心不切 若作將被水衝火燒, 無所救援之想 及將死, 將墮地獄之想 則心自歸一, 無須另求妙法 故經中屢云 : 思地獄苦, 發菩提心 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 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 地獄之苦, 比水火之慘, 深無量無邊倍 而想水衝火燒則悚然, 想地獄則泛然者 一則心力小, 不能詳悉其苦事 一則親眼見, 不覺毛骨悚然耳 ( 書二 ) 四一 念佛亦養氣調神之法, 亦參本來面目之法 何以言之, 吾人之心, 常時紛亂, 若至誠念佛, 則一切雜念妄想, 悉皆漸見消滅 消滅則心歸於一, 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 汝不知念佛息妄, 且試念之, 則覺得心中種種妄念皆現 若念之久久, 自無此種妄念 其最初覺有妄念者, 由於念佛之故, 方顯得心中之妄念, 不念佛則不顯 譬如屋中, 清淨無塵, 窗孔中透進一線日光, 其塵不知有多少 屋中之塵, 由日光顯, 心中之妄, 由念佛顯 若常念佛, 心自清淨 孔子慕堯舜周公之道, 念念不忘, 故見堯於羹, 見舜於牆, 見周公於夢 此常時憶念, 與念佛何異 佛以眾生之心口, 由煩惱惑業致成染污 以南無阿彌陀佛之洪名聖號, 令其心口稱念, 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 念之久久, 業消智朗, 障盡福崇, 自心本具之佛性, 自可顯現 ( 書二 ) 六四 若夫妄念滿腔, 憧憧往來, 朋從爾思 由未真提正念故也 倘 34

40 正念真切, 則朋從於專注一境之正念矣 所謂調御得法, 即寇賊皆為赤子 調御失道, 雖手足亦作怨家 在凡夫地, 誰無煩惱 須於平時預先提防, 自然遇境逢緣, 不至卒發 縱發亦能頓起覺照, 令其消滅 起煩惱境, 不一而足 舉其甚者, 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 若知無義之財, 害甚毒蛇, 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 與人方便, 究竟總歸自己前程, 則無窮急患難求救, 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 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 常存若姊若妹之心 縱是娼妓, 亦作是想, 生憐憫心, 生度脫心 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 夫婦相敬如賓, 視妻妾為相濟繼祖之恩人, 不敢當作彼此行樂之欲具 則無徇欲滅身, 及妻不能育, 子不成立之煩惱 子女從小教訓, 則無忤逆親心, 敗壞門風之煩惱 至於橫逆一端, 須生憐憫心 憫彼無知, 不與計校 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 今因此故, 遂還一宿債, 生歡喜心 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 然上來所說, 乃俯順初機 若久修大士, 能了我空 則無盡煩惱, 悉化為大光明藏 譬如刀以磨利, 金以煉純 蓮因淤泥滋培, 方得清淨光潔 ( 書一 ) 二一 君子之學為己, 乃念念叩己而自省耳 夢覺一如, 唯功夫到家者方能 但於覺時操持, 久之夢中自能無大走作矣 ( 書一 ) 四三 學道之人, 道念重一分, 則凡情輕一分, 此必然之勢也 然未斷惑之人, 常須努力 若一放縱, 舊病定至復發 見思惑斷盡者, 讒好任運騰驤, 無須制束攝持也 ( 書一 ) 四九 貪瞋癡心, 人人皆有 若知彼是病, 則其勢便難熾盛 譬如賊入人家, 家中主人若認做家中人, 則全家珍寶, 皆被彼偷竊淨盡 若知是賊, 不許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 必須令其遠去淨盡 庶財寶不失, 而主人安泰矣 古德云 : 不怕念起, 只怕覺遲 貪瞋癡一起, 立即覺了, 則立即消滅矣 若以貪瞋癡為自家正主, 則如認賊為子, 其家財寶必致消散矣 ( 書一 ) 七四 被境所轉, 係操持力淺 則喜怒動于中, 好惡形於面矣 操持 35

41 者, 即涵養之謂也 若正念重, 則餘一切皆輕矣 是以真修行人, 於塵勞中煉磨 煩惱習氣, 必使漸漸消滅, 方為實在工夫 ( 書一 ) 七四 其於對治自心之煩惱習氣, 置之不講, 則由有外行, 內功全荒 反因之生我慢, 自以功利為德, 則所損多矣 譬如喫飯, 須有菜蔬佐助 亦如身體, 必用衣冠莊嚴 何於長途修行了生死之道, 但欲一門深入, 而盡廢餘門也 一門深入盡廢餘門, 唯打七時方可 平時若非菩薩再來, 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 以凡夫之心, 常則生厭故也 天之生物, 必須晴雨調停, 寒暑更代, 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 使常雨常晴, 常寒常暑 則普天之下, 了無一物矣 況吾儕心如猿猴, 不以種種法對治, 而欲彼安於一處, 不妄奔馳者, 甚難甚難 人當自諒其力, 不可偏執一法, 亦不可漫無統緒 ( 書二 ) 九 向外馳求, 不知返照回光 如是學佛, 殊難得其實益 孟子曰, 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汝學佛而不知息心念佛, 於儒教尚未實遵, 況佛教乃真實息心之法乎 觀世音菩薩, 反聞聞自性 大勢至菩薩,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 乃至萬行 心經照見五蘊皆空 皆示人即境識心之妙法也 若一向專欲博覽, 非無利益 奈業障未消, 未得其益, 先受其病矣 ( 書二 ) 三一 作事時, 不能念茲在茲者 以未到一心不亂境界, 則心無二用, 難免間隔 苟能常存覺照, 亦無所礙 ( 書二 ) 三二 色欲一事, 乃舉世人之通病 不特中下之人, 被色所迷 即上根之人, 若不戰兢自持, 乾惕在念, 則亦難免不被所迷 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 固足為聖為賢 祇由打不破此關, 反為下愚不肖, 兼復永墮惡道者, 蓋難勝數 楞嚴經云 :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 其心不淫, 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汝修三昧, 本出塵勞 淫心不除, 塵不可出 學道之人, 本為出離生死 苟不痛除此病, 則生死斷難出離 即念佛法門, 雖則帶業往生 然若淫習固結, 則便與佛隔, 難於感應道交矣 36

42 欲絕此禍, 莫如見一切女人, 皆作親想, 怨想, 不淨想 親想者, 見老者作母想, 長者作姊想, 少者作妹想, 幼者作女想 欲心縱盛, 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 視一切女人, 總是吾之母姊妹女 則理制於欲, 欲無由發矣 怨想者, 凡見美女, 便起愛心 由此愛心, 便墮惡道 長劫受苦, 不能出離 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 比劫賊虎狼, 毒蛇惡蠍, 砒霜鴆毒, 烈百千倍 於此極大怨家, 尚猶戀戀著念, 豈非迷中倍人 不淨者, 美貌動人, 只外面一層薄皮耳 若揭去此皮, 則不忍見矣 骨肉膿血, 屎尿毛髮, 淋漓狼藉, 了無一物可令人愛 但以薄皮所蒙, 則妄生愛戀 華瓶盛糞, 人不把玩 今此美人之薄皮, 不異華瓶 皮內所容, 比糞更穢 何得愛其外皮, 而忘其皮裡之種種穢物, 漫起妄想乎哉 苟不戰兢乾惕, 痛除此習 則唯見其姿質美麗, 致愛箭入骨, 不能自拔 平素如此, 欲其沒後不入女腹, 不可得也 入人女腹猶可 入畜女腹, 則將奈何 試一思及, 心神驚怖 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 須於未見境時, 常作上三種想, 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 否則縱不見境, 意地仍復纏綿, 終被淫欲習氣所縛 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 方可有自由分 ( 書二 ) 三八 所言俗務糾纏, 無法擺脫者 正當糾纏時, 但能不隨所轉, 則即糾纏便是擺脫 如鏡照像, 像來不拒, 像去不留 若不知此義, 縱令屏除俗務, 一無事事 仍然皆散妄心, 糾纏堅固, 不能洒脫 學道之人, 必須素位而行, 盡已之分 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 終日逍遙物外 所謂一心無住, 萬境俱閒,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者, 此之謂也 ( 書二 ) 四十 欲令真知顯現, 當於日用云為, 常起覺照 不使一切違理情想, 暫萌於心 常使其心, 虛明洞徹 如鏡當臺, 隨境映現 但照前境, 不隨境轉 妍媸自彼, 於我何干 來不預計, 去不留戀 若或違理情想, 稍有萌動 即當嚴以攻治, 除令盡 如與賊軍對敵, 不但不使侵我封疆, 尚須斬將搴旗, 滅餘黨 其制軍之法, 必須嚴以自治, 毋怠毋忽 克己復禮, 主敬存誠 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 曾子之三 37

43 省, 蘧伯玉之寡過知非 加以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與之相對, 則軍威遠振, 賊黨寒心 懼罹滅種之極戮, 冀沾安撫之洪恩 從茲相率投降, 歸順至化 盡革先心, 聿修後德 將不出戶, 兵不血刃 舉寇仇皆為赤子, 即叛逆悉作良民 上行下效, 率土清寧 不動干戈, 坐致太平矣 如上所說, 則由格物而致知, 由致知而克明明德 誠明一致, 即凡成聖矣 其或根器陋劣, 未能收效 當效趙閱道日之所為, 夜必焚香告帝, 不敢告者, 即不敢為 袁了凡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命自我立, 福自我求, 俾造物不能獨擅其權 受持功過格, 凡舉心動念, 及所言所行, 善惡纖悉皆記, 以期善日增而惡日減 初則善惡參雜, 久則唯善無惡 故能轉無福為有福, 轉不壽為長壽, 轉無子孫為多子孫 現生優入聖賢之域, 報盡高登極樂之鄉 行為世則, 言為世法 彼既丈夫我亦爾, 何可自輕而退屈 ( 序 ) 一五 設或根機陋劣, 未能證入 且約生滅門中, 指其趣證之方 既由迷心逐境, 向外馳求 全智慧德相, 變成妄想執著 固當唯精唯一, 執持彌陀聖號, 真信切願, 企其往生西方 持之久久, 心佛一如 不離當念, 徹證蘊空 妄想執著既滅, 智慧德相亦泯 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 不離當處, 冥契寂光 唯此一處, 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 ( 跋 ) 四 人生世間, 幻住數十年 從有知識以來, 日夜營謀, 忙忙碌碌 無非為養身家, 做體面, 遺子孫而已 推其病根, 只因執著有我, 不肯放下 其念慮固結, 雖佛與之說法, 亦莫之能解 而于自己主人公本來面目, 則反置之不問 任其隨業流轉, 永劫沈淪, 可不哀哉 ( 序 ) 三二 修行之要, 在於對治煩惱習氣 習氣少一分, 即工夫進一分 有修行愈力, 習氣愈發者 乃只知依事相修持, 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當於平時, 預為隄防 則遇境逢緣, 自可不發 倘平時識得我此身心, 全屬幻妄 求一我之實體實性, 了不可得 既無有我, 何有因境因人, 而生煩惱之事 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決方 38

44 法也 如不能諦了我空, 當依如來所示五停心觀, 而為對治 ( 五停心者, 以此五法, 調停其心, 令心安住, 不隨境轉也 ) 所謂多貪眾生不淨觀, 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散眾生數息觀, 愚癡眾生因緣觀, 多障眾生念佛觀 ( 雜著 ) 四四 貪者, 見境而心起愛樂之謂 欲界眾生, 皆由淫欲而生, 淫欲由愛而生 若能將自身他身, 從外至內, 一一諦觀 則但見垢汗涕唾, 髮毛爪齒, 骨肉膿血, 大小便利, 臭同死屍, 污如圊廁 誰於此物, 而生貪愛 貪愛既息, 則心地清淨 以清淨心, 念佛名號 如甘受和, 如白受采 以因地心, 契果地覺 事半功倍, 利益難思 ( 雜著 ) 四四 瞋者, 見境而心起忿憎之謂 富貴之人, 每多瞋恚 以諸凡如意, 需使有人 稍一違忤, 即生瞋怒 輕則惡言橫加, 重則鞭杖直撲 唯取自己快意, 不顧他人傷心 又瞋心一起, 於人無益, 於己有損 輕亦心意煩躁, 重則肝目受傷 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 則疾病消滅, 福壽增崇矣 昔阿耆達王, 一生奉佛, 堅持五戒 臨終因侍人持拂驅蠅, 久之昏倦, 致拂墮其面 心生瞋恨, 隨即命終 因此一念, 遂受蟒身 以宿福力, 尚知其因 乃求沙門, 為說歸戒 即脫蟒身, 生於天上 是知瞋習, 其害最大 華嚴經云 : 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古德云 : 瞋是心中火, 能燒功德林 欲學菩提道, 忍辱護瞋心 如來令多瞋眾生作慈悲觀者, 以一切眾生, 皆是過去父母, 未來諸佛 既是過去父母, 則當念宿世生育恩德, 愧莫能酬 豈以小不如意, 便懷憤怒乎 既是未來諸佛, 當必廣度眾生 倘我生死不了, 尚望彼來度脫 豈但小不如意, 不生瞋恚 即喪身失命, 亦只生歡喜, 不生瞋恨 所以菩薩捨頭目髓腦時, 皆於求者, 作善知識想 作恩人想, 作成就我無上菩提道想 觀華嚴十回向品自知 又吾人一念心性, 與佛無二 只因迷背本心, 堅執我見 則一切諸緣, 皆為對待 如射侯既立, 則眾矢咸集矣 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 佛心空無所有 猶如虛空, 森羅萬象, 無不包括 亦如大海, 百川眾流, 無不納受 如天普蓋, 似地均擎, 不以蓋擎自為其德 我若因小拂逆, 便生瞋恚 豈非自小 39

45 其量, 自喪其德 雖具佛心理體, 其起心動念, 全屬凡情用事 認妄為真, 將奴作主 如是思之, 甚可慚愧 若於平時, 常作是想 則心量廣大, 無所不容 物我同觀, 不見彼此 逆來尚能順受, 況小不如意, 便生瞋恚乎哉 ( 雜著 ) 四四 愚癡者, 非謂全無知識也 乃指世人於善惡境緣, 不知皆是宿業所招, 現行所感 妄謂無有因果報應, 及前生後世等 一切眾生, 無有慧目 不是執斷, 便是執常 執斷者, 謂人受父母之氣而生, 未生之前, 本無有物 及其已死, 則形既朽滅, 魂亦飄散 有何前生, 及與後世 此方拘墟之儒, 多作此說 執常者, 謂人常為人, 畜常為畜 不知業由心造, 形隨心轉 古有極毒之人, 現身變蛇 極暴之人, 現身變虎 當其業力猛厲, 尚能變其形體 況死後生前, 識隨業牽之轉變乎 是以佛說十二因緣, 乃貫三世而論 前因必感後果, 後果必有前因 善惡之報, 禍福之臨 乃屬自作自受, 非自天降, 天不過因其所為而主之耳 生死循環, 無有窮極, 欲復本心以了生死者, 捨信願念佛, 求生西方, 不可得也 貪瞋癡三, 為生死根本 信願行三, 為了生死妙法 欲捨彼三, 須修此三 此三得力, 彼三自滅矣 數息一觀, 可不必用 以當念佛時, 攝耳諦聽 其攝心與數息相似, 其力用與數息天殊也 念佛一觀, 但看印光文鈔, 及淨土著述, 自知 ( 雜著 ) 四五 問 : 若如所云, 即喪身失命, 亦只生歡喜, 不生瞋恨 設有惡人, 欲來害己, 將不與計校, 任彼殺戮乎 答 : 凡修行人, 有凡夫人, 有已證法身之菩薩人 又有以維持世道為主者, 有以唯了自心為主者 若唯了自心, 及已證法身之菩薩, 則如所云 以物我同觀, 生死一如故也 若凡夫人, 又欲維持世道 則居心固當如菩薩深慈大悲 無所不容 處事猶須依世間常理, 或行捍御而攝伏之, 或以仁慈而感化之 事非一概, 其心斷斷不可有毒恚而結怨恨耳 前文所示, 乃令人設此假想, 消滅瞋恚習氣, 此觀若熟, 瞋習自滅 縱遇實能害身之境, 亦能心地坦然, 作大佈施 仗此功德, 即生淨土 校彼互相殺戮, 長劫 40

46 償報者, 豈不天地懸隔耶 ( 雜著 ) 四五 瞋心乃宿世之習性, 今作我已死想, 任彼刀割香塗, 於我無干, 所有不順心之境, 作已死想, 則便無可起瞋矣 ( 書二 ) 六八 所言瞋心, 乃宿世習性 今既知有損無益, 宜一切事當前, 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 則現在之寬宏習性, 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 倘不加對治, 則瞋習愈增, 其害非淺 至于念佛, 必須按自己之精神氣力, 而為大聲, 小聲, 默念及金剛念 ( 即有聲, 別人聽不見者, 持咒家謂之金剛念,) 之準則, 何可過猛, 以致受病 此過猛之心, 亦是欲速之病 今既不能出聲念 豈心中亦不能默念, 何可止限十念乎 況病臥在床, 心中豈能一空如洗, 了無有念 與其念他事, 何若念佛名號之為愈乎 是宜將要緊事務, 交代家人, 長時作將死, 將墮地獄想, 心中不挂一事 於此清淨心中, 憶想佛像, 及默念佛名, 并觀世音菩薩像及名號 果能如是, 決定業障消除, 善根增長, 疾病痊瘉, 身心康健矣 蓋閣下之病, 屬於宿業, 因念佛過猛而為發現之緣, 非此病完全係念佛過猛而有 使不念佛, 又當因別種因緣而得 世之不念佛者多多, 豈皆不得一病, 長年康健乎 了此自可不誤會, 謂念佛致病, 有損無益也 ( 書二 ) 六七 病與魔, 皆由宿業所致, 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 則病自痊瘉, 魔自遠離 倘汝心不至誠, 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 則汝之心, 全體墮於黑暗之中, 故致魔鬼攪擾 汝宜於念佛畢回向時, 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 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 超生善道 此外概不理會, 彼作聲, 也不理會作怕怖, 不作聲, 也不理會作歡喜 但至誠懇切念, 自然業障消, 而福慧俱皆增長矣 看經典切不可照今人讀書之毫不恭敬 必須如佛祖聖賢降臨一般, 方有實益 汝果能如是, 則心地正大光明, 彼邪鬼邪神, 便無地可安身矣 倘汝心先邪, 則以邪招邪, 何能令彼遠離不擾也 他心通, 鬼神雖有, 小而且近 若業盡情空, 則猶如寶鏡當臺, 有形斯映 汝不至心念佛, 而欲研究此之真相, 不知此心, 便成魔種 譬如寶鏡, 無絲毫塵垢, 自會照天照地 汝之心, 被塵垢封 41

47 蔽深固, 而欲得此, 如塵封深厚之鏡, 斷不能發光 或有發者, 乃妖光, 非鏡光也 此事且置之度外, 如墮水火, 如救頭然以念佛, 則無業魔不消矣 ( 書二 ) 五四 學道之人, 凡遇種種不如意事, 只可向道上會, 逆來順受 則縱遇危險等事, 當時也不至嚇得喪志失措 已過則事過情遷, 便如昨夢, 何得常存在心, 致成怔忡之病 汝既欲修行, 當知一切境緣, 悉由宿業所感 又須知至誠念佛, 則可轉業 吾人不做傷天損德事, 怕什麼東西 念佛之人, 善神護佑, 惡鬼遠離, 怕什麼東西 汝若常怕, 則著怕魔 便有無量劫來之怨家, 乘汝之怕心, 來恐嚇汝, 令汝喪心病狂, 用報宿怨 且勿謂我尚念佛, 恐彼不至如此 不知汝全體正念歸于怕中, 其氣分與佛相隔, 與魔相通 非佛不靈, 由汝心已失正念, 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 祈見 ( 某 ) 字 痛洗先心 我只一夫一妻, 有何可慮 即使宿業現前, 怕之豈能使其消滅 唯其不怕, 故正念存而舉措得當, 真神定而邪鬼莫侵 否則以邪招邪, 宿怨咸至, 遇事無主, 舉措全失矣 可不哀哉 今為汝計, 宜放開懷抱, 一切不可以計慮, 不可以擔憂 只怕躬行有玷, 不怕禍患鬼神 ( 大雲月刊 ) 若病苦至劇, 不能忍受者, 當于朝暮念佛回向外, 專心致志, 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觀音現身塵剎, 尋聲救苦 人當危急之際, 若能持誦禮拜, 無不隨感而應, 即垂慈佑, 令脫苦惱而獲安樂也 ( 書一 ) 十三 醫之善者, 亦只醫病, 不能醫業 即如子重病腸癰, 醫云非開剖不可, 汝四嬸不放心, 遂不醫, 與德章拌命念佛念金剛經, 五日即愈, 此病可謂極大, 極危險矣, 然不醫而五天即愈 子庠之顛, 乃屬宿業, 汝四嬸以至誠禮誦, 半年即愈 汝父既皈依佛法, 當依佛所說, 不當信從洋醫, 特往彼醫院去醫也 使一切病皆由醫而始好, 不醫便不好者, 則古來皇帝, 及大富貴人, 皆當永不生病, 亦永不死亡 然而貧賤者病少, 而壽每長, 富貴者病多, 而壽每短 其故何哉 以一則自造其病, 二則醫造其病, 有此二造之功能, 欲脫病苦, 其可得乎 42

48 祈為汝父說, 不必往上海求西醫, 就在家中求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之大醫王, 則自可勿藥而愈矣 求西醫好否參半, 求大醫王, 或身軀上即好 即身軀上未好, 而神識上決定見好 若妄欲即好 完全廢棄先所持之戒, 大似剜肉做瘡, 有損無益 西醫未入中國, 中國有病皆不治乎 固宜放下妄想, 提起正念, 則感應道交, 自可全愈矣 ( 書一 ) 九三 業障重, 貪瞋盛, 體弱心怯, 但能一心念佛, 久之自可諸疾咸愈 普門品謂若有眾生, 多於淫欲瞋恚愚癡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 便得離之 念佛亦然 但當盡心竭力, 無或疑貳, 則無求不得 ( 書一 ) 四六 每日除了己職分外, 專心念佛名號 朝暮佛前, 竭誠盡敬, 懇切懺悔無始宿業, 如是久之, 當有不思議利益, 得於不知不覺中 法華經云 : 若有眾生, 多於淫欲,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 便得離欲 瞋恚, 愚癡, 亦然 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 貪瞋癡三惑, 自可消除也 又現今乃患難世道, 須於念佛外, 加念觀音聖號, 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之轉迴 庶不至宿業現前, 無法躲脫耳 ( 書二 ) 三九 觀世音菩薩, 於往劫中, 久已成佛, 號正法明 但以慈悲心切 雖則安住常寂光土, 而復垂形實報方便同居三土 雖則常現佛身, 而復普現菩薩, 緣覺, 聲聞, 及人天六道之身 雖則常侍彌陀, 而復普於十方無盡法界, 普現色身 所謂但有利益, 無不興崇 應以何身得度者, 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普陀山者, 乃菩薩應跡之處, 欲令眾生投誠有地, 示迹此山 豈菩薩唯在普陀, 不在他處乎 一月麗天, 萬川影現, 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 各各皆現全月 若水昏而動, 則月影便不分明矣 眾生之心如水, 若一心專念菩薩, 菩薩即於念時, 便令冥顯獲益 若心不志誠, 不專一, 則便難蒙救護矣 此義甚深, 當看印光文鈔中, 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 名觀世音者, 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 果上由觀眾生稱名之音聲而施救護, 故名為觀世音也 普門者, 以菩薩道大無方, 普隨一切眾生根性, 令其就路還家, 不獨立 43

49 一門 如世病有千般, 則藥有萬品 不執定一法, 隨於彼之所迷, 及彼之易悟處, 而點示之 如六根六塵六識七大, 各各皆可獲證圓通 以故法法頭頭, 皆為出生死成正覺之門, 故名普門也 若菩薩唯在南海, 則不足以為普矣 ( 書一 ) 七七丙 論存心立品 若境遇不嘉者, 當作退一步想 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 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 但得不飢不寒, 何羨大富大貴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 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 若疾病纏綿者, 當痛念身為苦本, 極生厭離, 力修淨業, 誓求往生 諸佛以苦為師, 致成佛道 吾人當以病為藥, 速求出離 須知具縛凡夫, 若無貧窮疾病等苦, 將日奔馳於聲色名利之場, 而莫之能已 誰肯於得意烜赫之時, 回首作未來沈溺之想乎 孟子曰 :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 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順受也 然孟子所謂大任, 乃世間之爵位, 尚須如此憂勞, 方可不負天心 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 直欲上承法王覺道, 下化法界有情 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 則凡惑日熾, 淨業難成 迷昧本心, 永淪惡道 盡未來際, 求出無期矣 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 爭得梅花撲鼻香者, 正此之謂也 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 斷不可起煩躁心, 怨天尤人, 謂因果虛幻, 佛法不靈 ( 書一 ) 一二 蘧伯玉行年五十, 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孔子年將七十, 尚欲天假之年, 卒以學易, 以祈乎無大過 聖賢之學, 未有不在起心動念處究竟者 近世儒者, 唯學詞章 正心誠意, 置之不講 雖日讀聖賢書, 了不知聖賢垂書訓世之意 而口之所言, 身之所行, 與聖賢所言所行, 若明暗之不相和, 方圓之不相入, 遑問究及於隱微幾希之間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 以期斷盡無明, 圓成佛道 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 尚於二六時中, 禮十方諸佛, 以期無明淨盡, 圓證法身 況其下焉者乎 而博地凡夫通身業力, 不生慚愧, 不修懺悔 雖一念心性, 與佛 44

50 平等 由煩惱惡業障蔽心源, 不能顯現 ( 書一 ) 一四 至於止惡修善, 刻實檢察, 雖莫善於功過格 然使心不主於誠敬, 縱日記功記過, 亦是虛文 功過格此間未有其書 若約予所見, 但當主敬存誠, 於二六時中, 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 及與世人酬酢, 唯以忠恕為懷 則一切時, 一切處, 惡念自無從而起 倘或宿習所使, 偶爾忽生 而誠敬忠恕在懷, 自能念起即覺, 覺之即失 決不至發生滋長, 舉三業而隨之矣 小人之所以偽為善而實為惡者, 意謂人不我知 不知其不知者, 但止世間凡夫耳 若得道聖人, 固了了悉知 而天人鬼神, 雖未得道 以報得他心通, 亦了了悉知 況聲聞緣覺菩薩諸佛, 他心道眼, 圓見三世, 如視諸掌者乎 欲無知者, 唯己不知則可耳 己若自知, 則天地鬼神佛菩薩等, 無不悉知之而悉見之矣 若知此義, 雖暗室屋漏之中, 不敢怠忽 人所不知之地, 不敢萌惡 以天地鬼神諸佛菩薩共知 縱不知慚愧者, 知此亦當慚愧無地矣 況真修實踐之士哉 故欲寡其過, 先須從畏此諸聖凡悉知悉見起 見先哲於羹牆, 慎獨知於衾影, 猶是約世間情見而淺近言之 實則我心與十方法界, 覿體脗合 由我迷故, 其知局在於一身 彼十方法界聖人, 徹證自心本具之法界藏心 凡法界中一切有情舉心動念, 無不親知親見 何以故, 以同稟真如, 自他無二故 若知此義, 自能戰兢惕厲, 主敬存誠 初則勉力息妄, 久則無妄可得矣 ( 惡念原屬妄想, 若不覺照, 便成實惡, 倘能覺照, 則妄想滅而真心現矣 )( 書一 ) 十九 寡過一事, 實為儒佛切要功夫 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使人謂其欲寡其過而未能 此實在意地上用功, 非身口動輒有過也 在家居士, 日與常人酬酢, 固宜刻刻堤防 否則不但意業不淨, 即身口亦或污穢不淨 欲其自他兼利, 莫過於多識前言往行, 以存龜鑑 ( 書一 ) 二十 夫欲學佛祖了生死, 須從慚愧懺悔止惡修善而來 ( 慚愧懺悔止惡修善, 即自訟寡過, 克己復禮, 若能自訟, 自然寡過, 寡過即克己 45

51 之實行, 既能克己, 自然復禮矣 ) 持齋警策, 意甚真切 但須腳踏實地, 盡力做去 否則便成妄語中妄語 知之匪艱, 行之維艱 世間多少聰明人, 皆以唯說不行, 了此一生 徒入寶山, 空手而歸 可痛惜哉 可痛惜哉 ( 書一 ) 二一 凡夫在迷, 信心不定, 故有屢信屢退, 屢修屢造之跡 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 使最初從淺近因果等起, 便不至有此迷惑顛倒也 然已往之罪, 雖極深重, 但能志心懺悔, 改往修來, 以正知見, 修習淨業, 自利利他, 而為志事, 則罪障霧消, 性天開朗 故經云 : 世間有二健兒, 一者自不作罪, 二者作已能悔 悔之一字, 要從心起, 心不真悔, 說之無益 譬如讀方而不服藥, 決無愈病之望 倘能依方服藥, 自可病愈身安 所患者立志不堅, 一暴十寒, 則徒有虛名, 毫無實益矣 ( 書一 ) 八六 境無自性, 損益在人 三業四儀,( 四儀即行住坐臥,) 常持顏淵之四勿 五戒十善, 必效曾氏之三省 暗室雖無人見, 而天地鬼神咸知 念始萌乎隱微, 罪福判若天淵 若能如是修省, 將見舉動皆善, 惡無從生矣 此實正心誠意之宏規, 切勿謂釋氏瑣屑, 不若儒者之簡捷也 ( 書一 ) 二一 念佛之人, 必須事事常存忠恕, 心心提防過愆 知過必改, 見義勇為 方與佛合 如是之人, 決定往生 若不如是, 則與佛相反, 決難感通 ( 書一 ) 二六 法華經云 :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天之所以成就人者, 有苦有樂, 有逆有順, 有禍有福, 本無一定 唯在當人具通方眼, 善體天心, 則無苦非樂, 無逆非順, 無禍非福矣 是以君子樂天知命, 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隨遇而安, 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 所以素富貴行乎富貴,( 素者現在也, 行者優遊自得之意, 富則周濟貧窮, 貴則致君澤民, 盡其富貴之分, 是之謂素富貴行乎富貴也 ) 素貧賤行乎貧賤,( 若家無餘財, 身未出仕, 則守乎貧賤之節, 不敢妄 46

52 為 ) 素夷狄行乎夷狄,( 若盡忠被讒, 貶之遠方, 如雲貴兩廣黑龍江等, 則心平氣和, 不怨君上, 不恨讒人, 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樣 ) 素患難行乎患難 ( 或者不但遠貶, 且加之以刑, 輕則楚打監牢, 重則斬首分尸, 或至滅門, 仍然不怨君上, 不恨奸黨, 若自己應該如此一樣, 人與之患難, 尚然如是, 何況天降之患難, 豈有怨恨者乎, 如是之人, 則人愛之, 天護之, 或在此生, 或在後世, 或在子孫, 決定有無窮之福報, 以酬其德矣 )( 書一 ) 二七 凡人改過遷善, 並修淨業, 惟貴真誠, 最忌虛假 不可外揚行善修行之名, 內存不忠不恕之心 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如此方可希聖希賢, 學佛學祖 為名教之功臣, 作如來之真子 固不在窮達緇素上論也 ( 書一 ) 三二 念佛求生西方, 必須知因識果 身之所行, 心之所念, 須與佛合 若與佛悖, 則縱能念佛, 亦難往生 以感應之道, 不相交故 若能生大慚愧, 大怖畏 改過如去毒瘡, 立志如守白玉 則萬無一失, 各得往生 ( 書一 ) 七四 所言長齋念佛外之應守規律, 即是敦行孝友, 恪盡倫常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居心動念, 不干邪僻, 並及虛偽 與人做事, 克盡厥職 遇有緣者, 勸令入道 其種種行相, 不須具標 但勤看印光文鈔, 及安士全書自知 須知為佛弟子, 凡所作為, 必須超過世俗所行, 方能自己得真實益, 令他相觀而善 若口說修行, 心懷不善 於父母兄弟, 以及一切世人上, 未能盡其本分 如是之人, 名為假善人 因地既偽, 實益何得 聖賢之學, 皆從格物致知, 誠意正心而始 況欲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者乎 格物致知, 當看四書蕅益解重刻序, 及袁了凡訓序 ( 書二 ) 二九 諸惡眾善, 皆須在心地上論 不專指行之於事而已 心地上了不起惡, 全體是善 其念佛也, 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矣 欲得心地唯善無惡, 當於一切時處, 主敬存誠, 如面佛天, 方可希企 心一放 47

53 縱, 諸不如法之念頭, 隨之而起矣 ( 書二 ) 三十 念佛須善發心者, 心為修持之主 心若與四宏誓願合, 則念一句佛, 行一善事, 功德無量無邊 況身口意三業, 恆以念佛利生為事乎哉 心若唯求自利, 不願利人 所行之事雖多, 而所得之功德甚少 況或再加以傾人害人之意, 及自衒自矜之心 則所念之佛, 所行之善, 亦非全無功德 實屬百千萬億分中, 僅得一分半分 而其惡念之過, 亦復不少 故修行人, 皆須善於發心, 不止念佛人耳 ( 書二 ) 三一 須知佛法, 原不離世間法, 凡諸社友, 必須各各恪盡己分, 如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倡婦隨, 主仁僕忠等 又須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戒殺護生, 不餐葷酒, 閑邪存誠, 克己復禮, 自利利他, 以為己任 如是則基址堅正, 堪受法潤, 果具真信切願, 當必往生上品 世之愚人, 每多不修實行, 偏欲得一真修之虛名, 以故設種種法, 妝點粉飾, 成一似是而非之相, 冀人稱讚於己 其心行已汙濁不堪, 縱有修持, 亦為此心所汙, 決難得其真實利益, 此所謂好名而惡實, 為修行第一大忌 倘具前之所當行, 無後之所當忌, 則於世間則為賢人, 於佛法則為開士 以身率物, 由家而鄉, 由鄉而邑, 以至全國, 及與天下 則禮義興而干戈永息, 慈善著而災害不生, 庶天下太平, 人民安樂矣 ( 書二 ) 五八 既念佛求生西方 必須發慈悲心, 行方便事, 息貪瞋癡, 戒殺盜淫, 自利利人, 方合佛意 否則心與佛背, 感應道隔 但種來因, 難獲現果 若志誠念佛, 行合佛心, 心口相應 如是之人, 至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 與諸聖眾, 必然親垂接引, 往生西方 一生西方, 則超凡入聖, 了生脫死, 永離眾苦, 但受諸樂矣 此則全仗佛力, 不論功之深淺, 惑之有無 但具真信切願, 決定萬不漏一 ( 論 ) 八 學道之人, 居心立行, 必須質直中正, 不可有絲毫偏私委曲之相 倘稍有偏曲, 則如秤之定盤不準, 稱諸物而輕重咸差 如鏡之體質不淨, 照諸像而妍媸莫辨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展轉淆訛, 莫之 48

54 能止 故楞嚴經云 : 十方如來, 同一道故, 出離生死, 皆以直心 心言直故, 如是乃至終始地位, 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書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 序 ) 二三 觀經以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及受持三歸, 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 與發菩提心, 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 為淨業正因 此十一事, 有其一種, 以深信願, 回向往生, 皆得如願 ( 雜著 ) 一八丁 評修持各法 竊維修持法門, 有二種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 以迄斷惑證真, 了生脫死者, 名為通途法門 若具真信切願, 持佛名號, 以期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者, 名為特別法門 通途全仗自力, 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 即有深修定慧斷惑之功, 而無真信切願念佛求生, 亦屬自力 今以喻明, 通途如畫山水, 必一筆一畫而漸成, 特別如照山水, 雖數十重蓊蔚峰巒, 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 強者日不過百十里, 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 一日即可徧達四大部洲 吾人既無立地成佛之資格, 又無斷見惑任運不造惡業之實證, 若不專修淨業, 以期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 則恐盡未來際仍在三途六道中, 受生受死, 莫由出離也, 可不哀哉 願我同人, 咸生正信 ( 序 ) 七二 念佛一法, 約有四種 所謂持名, 觀像, 觀想, 實相 就四法中, 唯持名一法, 攝機最普, 下手最易, 不致或起魔事 如欲作觀, 必須熟讀觀經 深知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及心淨佛現, 境非外來 唯心所現, 不生取著 既不取著, 則境益深妙, 心益精一 能如是, 則觀想之益, 殊非小小 如觀境不熟, 理路不清 以躁妄心, 急欲境現 此則全體是妄, 與佛與心, 皆不相應, 即伏魔胎 因茲妄欲見境, 心益躁妄, 必致惹起多生怨家, 現作境界 既最初因地不真, 何能知其魔業所現 遂生大歡喜, 情不自安 則魔即附體 喪心病狂 縱令活佛現身救度, 亦末如之何矣 須自量根性, 勿唯圖高勝, 以致求益 49

55 反損也 善導和尚云 : 末法眾生, 神識飛颺, 心粗境細 觀難成就 是以大聖悲憐, 特勸專持名號 以稱名易故, 相續即生 誠恐或有不善用心, 致入魔境也 宜自詳審 又志誠懇切, 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 宜竭盡心力以行之, 則幸甚 ( 書一 ) 八二 且勿謂緣想一佛, 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 須知阿彌陀佛, 是法界藏身 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 阿彌陀佛一佛, 全體具足 如帝網珠, 千珠攝於一珠, 一珠徧於千珠 舉一全收, 無欠無餘 若久修大士, 緣境不妨寬廣 境愈寬而心愈專一 若初心末學, 緣境若寬, 則心識紛散 而障深慧淺, 或致起諸魔事 故我佛世尊, 及歷代諸祖, 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 待其念佛得證三昧, 則百千法門, 無量妙義, 咸皆具足 古人謂已浴大海者, 必用百川水 身到含元殿, 不須問長安 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 書一 ) 一八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 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 夫四種念佛, 唯持名最為契機 持至一心不亂, 實相妙理, 全體顯露 西方妙境, 徹底圓彰 即持名而親證實相, 不作觀而徹見西方 持名一法, 乃入道之玄門, 成佛之捷徑 今人教理觀法, 皆不了明 若修觀想實相, 或至著魔 弄巧成拙, 求升反墮 宜修易行之行, 自感至妙之果矣 ( 書一 ) 五三 如來說法, 原為被機 故有為實施權, 開權顯實, 五時施化之事 又以仗自力了脫則難, 仗佛力了脫則易 兼以末世眾生, 根機陋劣 故特開淨土法門, 俾上中下三根, 等蒙利益, 同登不退 世有好高務勝者, 不觀時機, 每以多分不能契悟者, 令人修習 其意雖亦甚善, 然約教而遺機, 則其用力也多, 而得益者少矣 ( 書一 ) 六五 於未得一心前, 斷斷不萌見佛之念 能得一心, 則心與道合, 心與佛合 欲見即可頓見 不見亦了無所礙 倘急欲見佛, 心念紛飛 欲見佛之念, 固結胸襟, 便成修行大病 久之, 則多生怨家, 乘此躁妄情想, 現作佛身, 企報宿怨 自己心無正見, 全體是魔氣分, 一見 50

56 便生歡喜 從茲魔入心腑, 著魔發狂 雖有活佛, 亦末如之何矣 但能一心, 何須預計見佛與否 一心之後, 自知臧否 不見固能工夫上進, 即見更加息心專修 斷無誤會之咎, 唯有勝進之益 世間不明理人, 稍有修持, 便懷越分期望 譬如磨鏡, 塵垢若盡, 決定光明呈露, 照天照地 若不致力於磨, 而但望發光 全體垢穢, 若有光生, 乃屬妖光, 非鏡光也 ( 某 ) 恐汝不善用心, 或致自失善利, 退人信心, 是以補書所以耳 永明云 : 但得見彌陀, 何愁不開悟, 今例其詞曰 : 但期心不亂, 不計見不見 知此當能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矣 ( 書一 ) 六六 閉方便關, 拒絕不急事緣, 甚為有益 ( 書一 ) 六六 於關中用工, 當以專精不二為主 心果得一, 自有不可思議感通 於未一之前, 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一心之後, 定有感通, 感通則心更精一 所謂明鏡當臺, 遇形斯映, 紜紜自彼, 與我何涉 心未一而切求感通, 即此求感通之心, 便是修道第一大障 況以躁妄格外企望, 或致起諸魔事, 破壞淨心 ( 書一 ) 六七 刺血寫經一事, 且作緩圖, 當先以一心念佛為要 恐血耗神衰, 反為障礙矣 身安而後道隆 在凡夫地, 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 是則是效 但得一心, 法法圓備矣 ( 書一 ) 七三 觀想一法, 非理路明白, 觀境熟悉, 無躁妄欲速之心, 有鎮定不移之志者, 修之, 則損多益少 至於實相念佛, 乃一代時教, 一切法門, 通途妙行 如台宗止觀, 禪宗參究向上等皆是 所謂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如是念實相佛, 說之似易 修之證之, 實為難中之難 非再來大士, 孰能即生親證 以此之難, 固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勸了 贊此而猶欲仗自力以斷惑證真, 復本心性 不肯生信發願, 執持佛號, 求生西方者, 無有是處 以實相徧一切法 持名一法, 乃即事即理, 即淺即深, 即修即性, 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 於持名識其當體實相, 則其益宏深 外持名而專修實相, 萬中亦難得一二實證者 能 51

57 得蘇東坡 曾魯公 陳忠肅 王十朋等之果報, 猶其上焉者 了生脫死一事, 豈可以志大言大而成辦乎哉 ( 書一 ) 八二 念佛之樂, 唯真念佛者自知 然必須志誠懇切, 攝心而念, 不可著外境相 否則心地不通, 觀道不熟, 魔境現前, 亦不了知, 則殆矣 切囑切囑 今之真宏淨土者, 實難其人 徧參知識之念, 改作一心念佛, 則利益大矣 否則徒成一箇勞碌奔跋而已 ( 書二 ) 三二 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者 乃念到相應時, 雖常念佛, 了無起心動念之相 ( 未相應前, 不起心動念念, 則不念矣 ) 雖不起心動念, 而一句佛號, 常常稱念, 或憶念 故云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也 無念, 不可認做不念 無念而念, 謂無起心動念之念相, 而復念念無間 此境殊不易得, 不可妄會 ( 書二 ) 三二 觀想一法雖好 必須了知所見佛像, 乃屬唯心所現 若認做心外之境, 或致著魔發狂 不可不知 唯心所現者, 雖其像歷歷明明, 實非塊然一物 若認做外境, 作塊然實有, 便成魔境矣 合眼開眼, 但取合宜可也 ( 書二 ) 三二 他人教人, 多在玄妙處著力 ( 某 ) 之教人, 多在盡分上指揮 設不能盡分, 縱將禪教一一窮源徹底, 也只成一個三世佛怨而已 況尚無窮源徹底之事乎 ( 書二 ) 三五 無信願念佛, 雖校參禪看話頭功德大 然自未斷惑, 自力不能了脫 又無信願, 不能蒙佛接引了脫 猶是仗自力之通途法門 其證道也, 大非容易 且勿謂信願求生為卑劣 華藏海會, 同以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 為華嚴末後一著 況淨土諸菩薩祖師, 所有言教, 皆示信願求生 ( 書二 ) 四二 觀雖十六, 行者修習, 當從易修者行 或作如來白毫觀, 或作第十三雜想觀 至於九品之觀, 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 但期了知即已, 正不必特為作觀也 觀之理, 不可不知 觀之事, 且從緩行 若或理路不清, 觀境不明, 以躁心浮氣修之, 或起魔事 即 52

58 能觀境現前, 若心有妄生喜悅之念, 亦即因喜成障, 或復致退前功 故楞嚴云 : 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 若作聖解, 即受群邪 祈一心持名, 以為千穩萬當之行 待至心歸於一, 淨境自會現前 ( 書二 ) 四九 須知法身入想, 理實甚深 心作心是, 事本平常 平常非常, 甚深非深 能圓悟者, 方名達人 於第十三觀, 特為劣機眾生, 開方便門, 令觀丈六八尺之相 第十六觀, 又令惡業重者, 直稱名號 由稱名故, 即得往生 是知相有大小, 佛本是一 觀不能作, 稱即獲益 於此諦思, 知持名一法, 最為第一 末世行人, 欲得現生決定往生者, 可弗寶此持名一行哉 ( 序 ) 六二 今人多半是要體面, 憑空造樓閣, 有一分半分, 便說有百千萬分 如某居士錄, 其境界皆是手筆所做, 不是心地所做 汝固不妄, 誠恐或有此習氣, 則其過不小 佛以妄語列於根本五戒者, 正為防此弊也 若或見言不見, 不見言見, 乃妄語之流類 若憑空造樓閣, 妄說勝境界, 即犯大妄語戒, 乃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 其罪甚於殺盜淫百千萬億倍 其人若不力懺, 一氣不來, 即墮阿鼻地獄, 以其能壞亂佛法, 疑誤眾生故也 汝切須慎重, 所見之境有一分, 不可說, 一分一, 亦不可說九厘九, 過說亦罪過, 少說亦不可, 何以故 以知識未得他心道眼, 但能以所言為斷耳 此種境界, 向知識說, 為證明邪正是非, 則無過 若不為證明, 唯欲自衒, 亦有過 若向一切人說則有過, 除求知識證明外, 俱說不得 說之則以後便永不能得此勝境界 此修行人第一大關, 而台教中屢言之 所以近來修行者, 多多著魔, 皆由以躁妄心, 冀勝境界 勿道其境是魔, 即其境的是勝境, 一生貪著歡喜等心, 則便受損不受益矣, 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 倘其人有涵養, 無躁妄心, 無貪著心, 見諸境界, 直同未見, 既不生歡喜貪著, 又不生恐怖驚疑 勿道勝境現有益, 即魔境現亦有益 何以故, 以不被魔轉, 即能上進故 此語不常對人說, 因汝有此種事, 固不得不說也 汝最初禮佛所見之大士像, 不的確 以若果實是, 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 然汝由此信心更切, 是亦好因緣 但不宜常欲見像, 53

59 但志誠禮拜而已, 庶無他慮 臨睡目前白光, 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 雖屬善境, 不可貪著, 以後不以為冀望, 當可不現 窺汝根性, 似是宿生曾習禪定者, 故致屢有此相也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 久之, 遂有先知, 能預道天之陰晴, 人之禍福 彼歸依蓮池大師, 大師聞之, 寄書力斥, 謂彼入於魔羂, 後遂不知矣 須知學道人, 要識其大者, 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 勿道此種境界, 即真得五通, 尚須置之度外, 方可得漏盡通 若一貪著, 即難上進, 或至退墮, 不可不知 ( 書二 ) 四九 修淨業人, 不以種種境界為事, 故亦無甚境界發生 若心中專欲見境界, 則境界便多 倘不善用心, 或致受損, 不可不知 ( 書二 ) 五十 譚碧雲之著急, 不獨彼一人獨犯此病, 一切學佛之人, 多多皆犯此病 既有此病, 不是招感魔境, 便是未得謂得 須知心本是佛, 由煩惱未除, 枉作眾生, 但能使煩惱消滅, 本具佛性自然顯現 如磨鏡然, 止期垢淨, 勿慮無光 如醫目然, 但能去翳, 自復本明 若於垢未淨, 翳未去時, 即欲大放光明, 曷可得乎 若發, 便是妖魔所現, 決非鏡目之真正光明也 凡初發心人, 俱宜以此意告之 ( 書一 ) 九六 念佛之人, 當存即得往生之心 若未到報滿, 亦只可任緣 倘刻期欲生, 若工夫成熟, 則固無礙 否則只此求心, 便成魔根 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 則險不可言 盡報投誠, 乃吾人所應遵之道 滅壽取證, 實戒經所深呵之言 ( 梵網經後偈云 : 計我著想者, 不能生是法, 滅壽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 但當盡敬盡誠, 求速生 不當刻期, 定欲即生 學道之人, 心不可偏執, 偏執或致喪心病狂 則不唯無益, 而又害之矣 淨業若熟, 今日即生更好 若未熟, 即欲往生, 便成揠苗助長 誠恐魔事一起 不但自己不能往生, 且令無知咸退信心, 謂念佛有損無益, 某人即是殷鑑 則其害實非淺鮮 祈將決定刻期之心, 改作唯願速往之心 即不速亦無所憾 但致誠致敬, 以期盡報往生則可 無躁妄團結, 致招魔事之禍 ( 大雲月刊 ) 54

60 戊 勉行人努力 人生世間, 具足八苦 縱生天上, 難免五衰 唯西方極樂世界,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經云 :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人命無常, 速如電光 大限到來, 各不相顧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於此猶不惺悟, 力修淨業, 則與木石無情, 同一生長於天地之間矣 有血性漢子, 豈肯生作走肉行尸, 死與草木同腐 高推聖境, 自處凡愚 遇大警策而不憤發, 聞聖賢佛祖之道而不肯行 是天負人耶, 抑人負天耶 ( 書一 ) 三一 心跳惡夢, 乃宿世惡業所現之兆 然現境雖有善惡, 轉變在乎自己 惡業現而專心念佛, 則惡因緣為善因緣 宿世之惡業, 翻為今世之導師 惜世人多被業縛, 不能轉變 遂成落井下石, 苦上加苦矣 ( 書一 ) 四一 今之時, 是何時也 南北相攻, 中外相敵 三四年來, 人死四五千萬 自有生民以來, 未聞有如此之慘淒者 又復風吹, 水沖, 地震, 瘟疫, 各處頻頻見告 又兼水旱, 不一年中, 每兼受其災, 諸物之貴, 比昔幾倍 當斯時也, 幸而得生, 敢不竭力專修淨業, 以期往生淨土乎 敢以幸得之身, 游逸其志, 不注定一法, 而泛泛然致力於不契時機之法門乎 倘或一息不來, 而欲再聞如此之徑直法門, 恐無有如是之儌幸也已 ( 書一 ) 四九 身乃招苦之本, 厭乃得樂之基 宿因厚而現善濃, 則多劫之重報, 轉而現生輕受 罹災戾而猛修持, 則娑婆之痛苦, 即是極樂導師 當作償債之想, 懊悶自消 倘生怨尤之心, 罪障續起 逆來順受, 始為樂天知命之人 厭此欣彼, 方是修淨念佛之士 ( 書一 ) 五九 一句佛號, 包括一大藏教, 罄無不盡 通宗通教之人, 方能作真念佛人 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 但止口會說話, 亦可為真念佛人 去此兩種, 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 依教與否耳 ( 書一 ) 六十 倘淨土法門, 能仰信佛言, 決定無疑 真信切願, 以修實行 55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印光大師法語—攝心念佛法

印光大師法語—攝心念佛法 印光大師法語 攝心念佛法 復高邵麟居士書四當攝心切念, 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 莫先於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 欲攝莫由 既至誠已, 猶未純一, 當攝耳諦聽 無論出聲默念, 皆須念從心起, 聲從口出, 音從耳入 ( 默念雖不動口 然意地之中 亦仍有口念之相 )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 耳根聽得清清楚楚, 如是攝心, 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 即用十念記數, 則全心力量, 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 力不暇及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

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 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皈依弟子李圓淨謹編 德森鑑定 皈依弟子徐志一後學釋廣覺頂禮敬編 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序法華經云 : 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所謂一大事因緣者, 無非欲令眾生,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之知見, 眾生本自具足 奈因煩惱惑業, 障蔽妙明, 不假諸佛啟迪, 眾生無由開示悟入 所以我釋迦世尊, 初成正覺時, 歎曰 : 奇哉, 一切眾生, 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More information

不可以墮胎

不可以墮胎 不 錄 流 量 殺 裡 什 殺 了 什 來 不來 來 殺 來 了 來 來 殺 了 更 了 不 不 不 錄 刺 異 了 異 亂 留 兩 不 惡 不 來 類 來 累 不 了 女 切 來 女 不 女 不 來 什 女 說 切 來 殺 殺 了 來 更 了 了 了 不 不 樂 切 累 惡 惡 狀 說 1 不 了 不 療 不 不 參 參 來不 了 說 不 不 陸 不 六 了 李 陸 了 念 度 李 錄 女 不 裡來

More information

淨土安心法門││彌陀大願攝眾往生

淨土安心法門││彌陀大願攝眾往生 淨土安心法門 彌陀大願攝眾往生 鄭振煌居士講述 明宣整理緒言淨土宗的修行方法, 是很特殊的, 雖然淨土經典最初以梵文寫成, 來自印度, 但是淨土法門在印度並沒有成為宗派, 南傳佛教沒有淨土的修行法門, 藏傳佛教也沒有淨土宗, 唯獨在中國成宗, 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 中國佛教傳到韓國, 照理講, 韓國應該有淨土宗才對, 可是淨土修行在韓國依然沒有成立宗派 佛教由韓國再傳到日本, 日本接受韓國佛教, 也間接地接受中國佛教和文化,

More information

勢至圓通疏鈔菁華

勢至圓通疏鈔菁華 勢至圓通疏鈔菁華淨空學 楞嚴者 一切事究竟堅固也 圓通者 聖性法門 無不通也 勢至 啟教之人 念佛 修行之法 文雖二百四十字 義括淨土諸典 教機法喻 生佛感應以遍含 自他因果而該徹 作心境之月燈 聖凡之舟楫 念佛教興 具多因緣 ( 一 ) 指出捷徑修行門路 ( 二 ) 直示當人念自心佛 ( 三 ) 欲令悟入佛之心性 ( 四 ) 為顯生佛心無差別 ( 五 ) 度脫凡外橫超三界 ( 六 ) 接引權小圓成佛果

More information

福慧圓滿 

福慧圓滿  福慧圓滿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墨寶原文 : 佛是福慧圓滿, 大乘表大智慧, 無量壽表第一大德, 莊嚴即是真善美慧 此皆一切眾生本自具足, 但以妄想執著, 而不能證得 聖佛教人, 修清淨 平等 慈悲心 ; 十善 六度 利生行, 則能自證大覺, 名曰成佛 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此是佛陀 佛陀教育宗旨如是 大乘無量壽經, 是其治要, 世法佛法盡在其中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智慧 理念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臨終助念之形成

臨終助念之形成 臨終助念之形成 / 釋果定 壹 前言提到臨終就會聯想到助念, 臨終助念以稱名念佛幫助瀕死者提起正念, 並將往生極樂當作是一種生死的超越 佛教重視往生去處, 是淨土教的特色 稱名念佛沒有繁瑣的教理思辨, 簡單 易學, 容易被佛教徒接受, 故成為現代佛教對臨終者的關懷 本文探討的目的, 為了解臨終助念形成的背景因緣及助念的理論依據, 釐清佛法正義, 避免將念佛視為往生極樂的 空中餡餅 貳 佛教對臨終的看法在探討臨終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佛教與現代醫學對死亡的定義認定不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jingxiu淨修捷要.DOC

Microsoft Word - jingxiu淨修捷要.DOC 1 淨修捷要(一名五念簡課)菩薩戒弟子夏蓮居撰淨宗一法 易行難信 非探教海 莫窺津涯 雖華嚴以十願為歸 天親以五念為門 而末法淺學 未易遽入也 必須熟讀大經 方能略明綱要 然而今之修淨業者 大率僅持小本 於小本僅持秦譯 能持唐譯且誦大經者 殊不易睹 此其所以號稱習淨者多 而具深信切願者少 信願未深 而欲得真實受用不亦難乎 庚辰之歲 病中發願 敬集經文 副以祖意 作為簡課 俾授初機 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

More information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精華講記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精華講記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精華講記1行策大師淨土警語精華講記淨空法師講述劉承符居士筆記師諱行策,字截流,姓蔣,宜興人 父全昌老儒也,與憨山清公為友 憨山既示寂之三年,為天啟六年 一夕,全昌夢憨山入室而生子,因名之曰夢憨 及長,父母相繼逝,發出世志 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箬庵問公出家 脅不至席者五年,頓徹法源 問公化去,師住報恩寺,遇同參息庵瑛師,勸修淨業 又遇錢塘樵石法師,引閱合教,乃同入淨室,修法華三昧,宿慧頓通,窮徹教髓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rb16-02印光法師文鈔上冊

rb16-02印光法師文鈔上冊 印光法師文鈔 印光法師文鈔上冊 題詞並序是阿伽陀. 以療羣疚 契理契機. 十方宏覆 普願見聞. 歡喜信受 聯華萼於西池. 等無量之光壽 庚申暮春. 印光老人文鈔鐫板 建東. 雲雷. 囑致弁辭 余於老人向未奉承. 然嘗服膺高軌. 冥契淵致 老人之文. 如日月歷天. 普燭羣品 寧俟鄙倍. 量斯匡廓 比復敦促. 未可默已 輒綴短思. 隨喜歌頌 若夫翔繹之美. 當復俟諸耆哲 大慈後學弘一釋演音稽首敬記識無量病.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年 A 年 林 年 六 朗 年 滑 年 年 年 B 年 六 略 不 1 藍 兩 兩 不 了 不 了 不 不 不 不 練 練 說 練 說不 流 不 說 不 不 不 什 老 見 了 連 了 了 了 裡 不 不 說什 什 2 了 了 說什 了 了 不了 說 了 了 了 不 不 了 裡 什 不 了 什 了 切 不 了 不 年 裡 了 了 不行 來 不領 連 不 年 來 不 裡 不 了 不 了 了 來 3

More information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導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導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導 轉載自 明倫雜誌 第三一三期吳聰龍持戒為先修行不外修戒 定 慧,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中國大乘八宗之禪 淨 密 律側重於此, 故此四宗攝歸行門 首言戒 戒為定慧之本, 猶如大樓地基 ( 如前已說 ), 故戒為各宗之共同科目, 而律宗之所專講者也 律藏浩瀚, 而在家眾之戒, 則唯五戒 八戒 菩薩戒耳 五戒最為基本, 殺 盜 淫 妄為 根本重戒, 倘根本一破, 則終非道品, 修行全荒,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4 年 07 31-54 論 李 玲 見 類 六度 見 度論 利 吝 念 不 不 惡 臨 療 念 行 臨 念不 惡 見 念 若 行 不 立 31 Offerings with Bodhisattva s pity --A topical subject of Organ Donation according to offering inner properties of Huayanjing Lee,

More information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壇經 中的阿含精神 林崇安 (2001) 在中國佛教史和禪宗的源流上, 壇經 佔有非常顯著的地位 流傳中的 壇經, 有敦煌本 曹溪本 惠昕本 德異本等不同的版本 壇經 的思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 本文依敦煌本 壇經 來分析其中所具的阿含精神 今分述如下 : 一 現法的精神 依據阿含的觀點, 修習正法後, 就在此世, 可以親見煩惱的不斷減除, 在此時此刻就可以得到正法的利益, 不用等到來世,

More information

各位居士大德

各位居士大德 圓覺經第一講文殊章 ( 上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淨名佛學社 經文如是我聞 : 一時, 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身心寂滅, 平等本際, 圓滿十方, 不二隨順,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 於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其名曰 :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來 練 力 不行了 不行了 裡 句 力 了 不 了 老 裡留 了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來 練 力 不行了 不行了 裡 句 力 了 不 了 老 裡留 了 212 03 212 18 212 21 212 24 劉 110 41 1 312 27 藍 2 206 45 藍 3 21 4 206 46 良 5 312 03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度 度 林 李 年 錄 說 理 參 度 六 離 行 理 行 行 行 陸 參 錄 錄 離 錄 錄 行 立 歷年 理 令 離 不 離 離 益 離 若 行 離 見 令 律 行 年 行 來 見不 行 行 年 立 立 度 行 行 說 論 理 料 參 度 不 來 離 離 離 來 度 參 行 離 行 理 行 行 年 行 行 行 六 陸 說 行 行 來 行 離 理 行 益 行 來 參 來 行 年 度 離 行 易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logarithms of number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s life

More information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五 生之挫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五 生之挫 老病自序 V 生之艱難與生之使命 1 序幕 : 喜耀合唱團獻唱 誰會關注明天 3 一 生老病死 是生命的永恆主題 5 5 二 生之喜悅與生之驚懼 6 6 7 8 9 10 11 12 死目錄 VII 生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14 14 15 18 19 20 22 24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26 1. 27 2. 29 3.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4 年 01 173-216 論 林 立 行 行 六 異 便 2002 年年 91 年 3 2-3 北 立 樓 樓 錄 論 略 兩 匿 見 兩 了 更 更 說 論 不 論 論 兩 略 說 (1) Ta,b,c 欄 例 T46.35a 46 35 欄 (2) a,b,c,d 欄 欄 欄 欄 例 99.44a 99 44 欄 林 理 理 173 行 便 見 不 理 不 不 度 便 行 切 切 行 來說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U-N-N-S.12.12 了 說 來了 了 不理 度不 靈 留 來 拾 切 理 樂 了 U-N-N-S.12.15 來不 了 來 了 來了 了 了 不 來 切 了 1 了 不 U-N-N-S.12.16 樂 不 說 不 來 煉 了 說 略 了 不 句 利 了 不 了 不 煉了 不 句 了 不 U-N-N-S.12.17 若 什 淋 了 來 暈 了 什 不 2 留 不 U-N-N-S.12.19 了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北 麗 律 北 98 年 4 29 錄... 2 年... 2 立 度切 ---- 立精神 參... 2 1. 立... 2 2.... 4 行 度切... 5 1.... 5 2. 行... 5 3. 行... 8 參 參... 9 年 行 行... 9 年 數不... 10 行 不... 11 行 不 參 利... 11 論... 12 1 北 97 年 老 數 老 數 數 北 益 北 沈淪 令

More information

rb16-04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上冊

rb16-04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上冊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上冊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發刊序淨土法門. 其大無外. 如天普蓋. 似地均擎 無一法不從此法建立. 無一人不受此法鈞陶 以如來一代所說. 一切大小乘法. 皆隨眾生根性而說 或契理而不能徧契羣機. 或契機而不能徹契至理 因玆如來出世度生之本懷. 鬱而不暢 眾生即生了脫之大法. 卷而未舒 華嚴雖已導歸西方. 而人天權乘未聞 諸經亦多略示端倪. 而法門綱要未著 由是如來興無緣慈. 運同體悲.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

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 淨空法師講述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HTU 淨)UTH (製空法師專集網站UTHTU 簡作 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2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淨空法師講述弟子劉承符筆記諸位同修: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機緣,在美國第一次講 無量壽經 全部經文,甚為難得 我們每週講六次,共十二週,大概有一百多個小時,對於大經的研究,在時間上是夠用了 經本帶來很多,大家可以人手一冊 這個小本子是這部經的講義,也就是概要 從前道場講經先講玄義,在講經之前先說概要,使大家對於全經要旨先有一個印象,然後講入正文就容易懂了

More information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目錄 自敘...1 印光法師開示錄敘...1 第一日說念佛吃素為護國息災根本...3 第二日說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4 第三日申述因果原理并證以事實...8 第四日說成佛大因果并略釋四料簡...12 第五日略釋天台宗六即義兼說吃素放生...18 第六日以真俗二諦破除執見並述近時靈感...21 第七日說大妄語罪與佛之大孝及致知格物老實念佛等...27 跋...37 附印老法師由上海回至靈巖開示法語...37

More information

安樂集 唐 道綽禪師 撰 凡夫 譯 緣起 凡夫 佛法浩瀚如海 博大精深 如何下手研讀 實是一大問題 然而也不是問題 因為 法法頭頭 皆能入門 只要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 再鑽研下去 就能找到源頭 雖然如此 佛典經論對初機者而言 實不易懂 因此本系列叢書 以把佛典經論及 古大德註釋 簡單譯成白話文為主

安樂集 唐 道綽禪師 撰 凡夫 譯 緣起 凡夫 佛法浩瀚如海 博大精深 如何下手研讀 實是一大問題 然而也不是問題 因為 法法頭頭 皆能入門 只要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 再鑽研下去 就能找到源頭 雖然如此 佛典經論對初機者而言 實不易懂 因此本系列叢書 以把佛典經論及 古大德註釋 簡單譯成白話文為主 安樂集 唐 道綽禪師 撰 凡夫 譯 緣起 凡夫 佛法浩瀚如海 博大精深 如何下手研讀 實是一大問題 然而也不是問題 因為 法法頭頭 皆能入門 只要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 再鑽研下去 就能找到源頭 雖然如此 佛典經論對初機者而言 實不易懂 因此本系列叢書 以把佛典經論及 古大德註釋 簡單譯成白話文為主 俾便利有心者閱讀 文採原文與白話文對照方 式刊出 一來希望讀者能逐漸養成閱讀原文之習慣 以便將來自己能更深入閱讀經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7 年 行 行 玲 行 更年 行 李 龍 復 落 更年 行 更年 念 更年 女 見 更年 識不 力量 老 老 老 老 靈 年更年 ~ 更年 年更年 ~ 更年 都不見 更年 年更年 ~1~ 更年 年 更 了 更年 不 更年 念 更年 靈 見 更年 臨 更年 年 更年 更年 林 玲 更年 識不 力量 老 老 更年 率 降 念 不論 論 女 了 理 論 精 論 讀 更 更年 ~2~ 更年 年 靈 更年 力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前言 諸位法師 諸位大德 同修 : 今日承應韓瑛 鄭英良居士啟請的殊勝因緣, 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與大眾同學研習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 以二十二年的時間演說般若, 前後共有十六會, 由此可知, 般若 是整個佛法教學的中心 大般若經 中文譯本有六百卷, 據說藏文有千卷之多 這樣大部的經典, 讀誦已經相當困難, 何況受持 演說 因此, 世尊特別在第九會, 由博而約,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女 女 金 女 女 不 不 茶 省 來 茶 了 金 不 茶 女 了 女 來 陸來 玲 來 茶 了 離 蓮 茶 理 不 力 力 茶 理 不 利 來 裡 茶 女 論 力 不 諒 來 來 金 聯 凌 了 女 離 茶 了 來 裡 省 玲 兩 離 歷 流 不 女 了句 1 說 茶 數 茶 茶葉數 數 茶 茶 爐 爐 茶 茶 老 茶 茶 不 了 了 茶 茶葉 了數 露 了 茶 了 數 兩 2 說 茶 更 來

More information

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教師數學教學評量的知覺

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教師數學教學評量的知覺 六年 數 量 呂 立 北 數 論 數 量 量 量 老 量 行 了 不 量 更 行 行 更 數 樂 老 量 老 老 數 臨 量 麗 數 量 數 量 量 老 不 數 量 來 老 數 量 量 4 識 六年 力 年 異 六年 料 量 異 異 數 量 更 益 數 量 六年 數 量 量 數 量 來說 類 類 類來 刺 類來 來 異 度 力 濾 類 刺 力 異 來 來 刺 刺 5 刺 來 理 論 更 易 數 量

More information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 隨機施化 雖歸元無二, 而方便多門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 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 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 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 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 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 普被三根 攝事理以無遺 統宗教而無外 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古來註疏 代不乏人 世遠就湮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唯說念佛-淨土宗略要文略講 - 淨宗叢書 034

唯說念佛-淨土宗略要文略講 - 淨宗叢書 034 淨宗法師講述佛恩居士整理 唯說念佛 -- 淨土宗略要文 略講 ( 二 二年四月講於山東龍口 )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淨土宗網站地址 :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 150 巷 22 弄 41 號電話 :02-27580689 (2009 年 7 月版本 ) 緣起 念著 南無阿彌陀佛, 你是否被佛的慈悲感動過? 佛法本來是最有人情味兒的, 因為佛愛眾生甚於父母愛孩子 因果的沉重 六道的恐怖令我們心急如焚, 豈不知佛的心比我們還焦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1.doc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1.doc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1 ( 發菩提心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中士道 大家都知道中士道是解脫道, 解脫就是解脫三界, 從六道當中跳出輪迴 修完解脫道, 是不是我們的修行就結束了呢? 因為很多人覺得說娑婆世界太苦, 我發誓不要再來了, 因為太辛苦, 所以像這一類的發心, 他可能就是修完解脫道, 他的修行就到此為止, 就不願意再繼續 可是, 佛陀祂教導我們中士道,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2. 年 年 2 利 金 3 不 不 量 不 不 不 不 8. 不 不 不 不 9. 4 10. 不 5 爐 6 13. 量 不 7 8 不 9 1 不了 2 了 年 年 來 葉 炙 年 不 見 離 3 兩 力 力量 利 切 金 見 易 4 老 見 離 5 見 31 年 6 奈 不了 爐 律 律 度 律 7 8 9 不 不 見 73 113 不 鍊 金 10 力量 11 不 不 念 老 不老 不

More information

從收到錄取通知起,現在新年也過完了,是該開始著手準備赴美的事情了

從收到錄取通知起,現在新年也過完了,是該開始著手準備赴美的事情了 5 1 7 30 1 見 了 來 見 不 了 來 年來 了 來 什 識弄 念 什 識 留 來 便 了 旅行 留 什 旅行 了 切 不 落 不 旅行 說 旅行 識 旅行 不論 不 不 不 說 了 了 不 金 理 了 念 行 數 了 了 便 行 了 不 旅行 力量 聯 了 了 連參 了 不 若 力 易 說 露 來 念 2 來 不 易 來 不 識 留 Winni 若 勵 落 淪落 了 說不 了 不 立 來

More information

家庭

家庭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踰矩 家庭 夢想 中台灣的曼哈頓七期, 兩把刀 圖文 004 推薦序一 005 006 推薦序二 007 008 新 夢的解析 給新 逐夢小子 推薦序三 009 010 四十歲的夢想 推薦序四 011 012 Ole Scheeren, born in 1971 in Germany, a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trigonometrical logarithm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圓覺經第九講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 經文 善男子!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 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從真起妄 一念不覺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粗 三細 : 1 業相生相無明 2 轉相 3 現相六粗 : 住相無明 1 智相 2 相續相 3 執取相 4 計名字相異相無明 5 起業相滅相無明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64 97 124 132 140 159 168 174 隆 178 179 181 183 184 北 186 年 191 隆 197 223 235 239 倫 253 257 年 來說 了 了 年 了 路 年 裡 連串不 離 裡 離 路 路 不 不 離 留 異 不 不 屢 不 來 練 不 不易 怒 歷 擄 裡 來 不 了 切 見 1 年 見 年 裡 錄 什 不 連 不 錄 來 不 行 不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異 不 劉 劉 例 屢屢 行 1 念 理 論 不 禮 禮 念 錄 不 不 讀 不 不 識 識 理 1 81 19 76 2 勵 行 3 讀 理 理 4 兩類 列 禮樂 5 見 6 7 2 嵐 3 4 5 嵐 北 見 6 例 見 樓 見 兩 識 說 錄 錄 屢 不 北 見 女 簾 露 女 隸 豈 錄 見 輪 見 見 北 沈 陸 不 不 若 禮 輪 說 77 輪 說 蘭 數 廊 行列 不 不 輪 輪 龍

More information

陳摶神數秘旨

陳摶神數秘旨 數 數 75 數 數 數 數 9 數 數 行 96 數 64 數 數 數 兩數 便 數 數 數 數 數 1 4 7 2 5 8 離 3 6 9 金 老 離 老 老 臨 老 金 泥 離 泥 泥 數 1 2 3 4 5 6 7 8 9 臨 臨 臨 臨 臨 例 女 辰 雷 數 數 9544 數 數 6 6 數 9544 9544+6+6=9556 81 數 =127 數 =79 數 =79 數 =11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2-劉正山.doc

Microsoft Word - 02-劉正山.doc 習慣領域期刊 * 第 7 卷第 1 期 2016 年 3 月 頁 39-61 DOI 10.3966/199891212016030701002 從學佛念佛領略習慣領域的奧趣 劉正山摘要 從學理與佛法來看, 習慣領域 的確存在, 電網 也不只是一個絕妙的比喻或構想 電網 概念使佛法經典中深奧的概念, 更容易被現代人所理解與掌握 本研究呈現了一個學佛念佛人學習習慣領域理論的心得, 透過對方法論的討論,

More information

慧律法師佛學問答錄

慧律法師佛學問答錄 慧律法師佛學問答錄 慧律法師主講 ( 一 ) 問 : 請師父講一些鼓勵大眾的話 : 答 : 說到鼓勵他人, 古來高僧大德, 都離不開下面這幾句話 學佛第一個要有長遠心 以前, 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 有一位剛進入普覺佛學社的學長, 大一剛進來, 就發心說要出家, 大二交到女朋友, 後來就結婚了! 現在, 住在美國 這就是沒有長遠心, 而且亂發願 隨便發願的人, 學佛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第二要有慈悲心

More information

大 乘 無 量 壽 經 指 歸

大 乘 無 量 壽 經 指 歸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十方諸佛 共同稱讚 千經萬論 處處指歸 壹 前言一 清代彭紹升曰 : 無量壽經 者, 如來稱性之圓教, 眾生本具之化儀 二 日本釋道隱曰 : 如來興世之正說, 奇特最勝之妙典 ; 一乘究竟之極說, 速疾圓融之金言 ; 十方稱讚之誠言, 時機純熟之真教也 三 梅光羲居士云 : 無量壽經 者, 如來稱性之極談, 眾生本具之化儀 ; 一乘之了義, 萬善之總門 ; 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

More information

印光法師文鈔下冊

印光法師文鈔下冊 目次 印光法師文鈔下冊 印光法師文鈔目次 ( 下 ) 卷三... 1 序印施極樂圖序... 1 重刻佛說阿彌陀經序... 2 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勸持序... 2 隨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 3 石印普陀山志序... 5 紹興何閬仙家慶圖序... 7 募設千僧齋序... 8 重刻明宋文憲公護法錄序... 9 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并序...11 佛學指南佛學起信編六道輪迴錄總序... 12 重刻安士全書序一...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類 : 類 : 例 : 李 立 老 : 老 讀 不 歷 屢 不 參 泥 歷練 度 落 不 不 泥 略 切 行 不 利祿 行 行 不 不 林 1980 論 論 行 不 行 便 不 屢歷 若 樂 若 不 數度 行 行 不 更 例 來 年 立 惡 磊落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兩 不 量 里 淚 行 1998 見兩 年 論 列 寧 年 寧 年 1 不 力 行 論 李 說 年 離 北 練 不 年 年 臨 年

More information

CBM PROPOSAL

CBM PROPOSAL Maya Grigorovich-Barsky EDU 605 Fall 2011 Professor Durham CBM PROJECT Counting 1-10 in Japanese Recognizing the Kanji Characters and Correctly Pronouncing Them Student Information Name: Melinda Baskin

More information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淨空法師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諾市(CUPERTINO)淨宗學會講 心經,為期一週 承張德聲居士惠賜錄音帶七卷,恭聽之後,摘要筆記,彙成斯篇,供養讀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2各位同學:今天我們有這麼好的機緣,在美國淨宗學會與大家研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殊為慶幸 古大德常說: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世尊一代時教,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的時間最長,佔了二十二年,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例 1. 2. 不 不? 3.? 4. 立更 5. 6. 臨 7. 8. 理 () 9. 10. 讀 率 11. 12. 13. 料 14. 15. 16. 參 烈 讀 讀 來 什 參 1987 參 狀 參 了 1987 立 (1989) (1993) 路 不 不 不 不 句 例 不見 不見 利 來 數 什 易 1. 力 2. 來 4. 念 5. 讀 6. 7. 狀不 ? 讀 數 來說 參 更 念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997 1 參 六 參 年來 力 力 不 不 來 力 力 利 行 爐 不 若 力 力 行 不 不 老 行 不 更 理念 兩 烈 了 年 了 烈 領 不 烈 不 力 便 來 年 不 落 例 例 1997 2 參 六 年 兩 了 力 來 不 落 勞 不 來 數 論 力 落 聯 落 不 不 年 了 年 例更 年 樂 不 離 冷 例 不 不 了 勞 不 了 錄 行 來 易 不 度 理論 來 1997 3

More information

幸 福 向 前 走

幸  福  向  前  走 福 兩 北 兩 北 不 了 留 北來 北 樂 利 路 不 易 懶 不 北 北 度 年 不 北 不 老 不 不 來 連 樂 利 陸 路 冷 留 北 北 來 老 老 都 了 了 不 玲 北 來 飯 館 年 龍 來 來 劉 不 不 遼寧 劉 福 劉 連 識 老 連 北 了 料 老 老 連 老 女 藺 女 了兩年 路兩 車 裡 車 說 了 北 年 車 路兩 車 福 了 來 了 飯 裡 連 樂 了 說 了 不

More information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 淨宗叢書 022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 淨宗叢書 022 淨慈居士編 慧淨法師講演集 ( 一 )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淨土宗網站地址 :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 150 巷 22 弄 41 號電話 :02-27580689 (2010 年 8 月版本 ) 總目錄... 編者序一... 一 佛教的無常觀一... 二 六字名號的意義一四... 三 念佛之殊勝利益三六... 四 阿彌陀經 兩文解釋四九... 五 第十八願 略解六四... 六 難易二道判九一... 七 人生的目的一五六...

More information

我的學思歷程

我的學思歷程 領 歷 年 立 不 六 了 說 歷 兩年 年 不 度來 歷 論 年 裡 禮 來 裡 都 理 劉 勞 理 說 理 來 不 不 例 了 歷 都 什 什 什 什 類 都 什 理 領 不 不 什 來 了 什 說 不 不 年 數 Andrew Wiles Andrew Wiles 林 了 兩 年 數 Fermat s Last Theorem Fermat 數 n n n 論 x +y =z n 2 數 來

More information

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怎樣念佛佛淨往生不退成淨宗修行重要開示作空法師專集網站簡製 諸位大德..這本小冊,是淨宗極重要的開示, 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的機緣,就在每個人的眼前,果能信解依教修行,則萬修萬人去矣,珍重,珍重!願我同倫共勉之 淨業學人釋淨空頂禮奉勸 釋世了敬述妙真法師鑑定飭終須知 眾生心性,與佛同儔,由迷背故,輪迴不休 如來慈悲,隨機說法,普令含識,就路還家 無奈根性,萬有不齊,非出格入,決難出離 因茲特開,淨土一門,普攝一切,上中下根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契 切 聯 力 梁 葉 不 刺 了 林 更 力 度 落 更 切 來 力 梁 35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Human Realm Buddhism -Focusing on the venerable Tashi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 偶戲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第七章    偶戲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裡 度 聯 兩 異 來 裡 不 樂 籠 不 了 見 歷 不 歷 不 年來 不 不 年來 不 烈 裡 論 裡 不 類 禮 切 331 裡 樂 了 裡 樂 樂 樂不 浪 樂 歷 歷 令 不 樂 說 裡 度 離 異 說來 樂 說 樂 了 不 說 裡 了 易 了 論 數 不 332 弄 離不 類 說 倫 兩 樂 不 樂 裡 樂 不例 樂 不 說 切 更 切 說 離不 度 陵 類 不 類 律 律 1 1 論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見 理 不 了 理 了 令 理 理 便 精神 理 行 聯 立 1 he Yao standard politics. Mei hwa-chou The abstract 2 見 不 流 不切 錄 1 來 屢 不 易 便 說 來 葉 來 列 若 塞 2 不 裂 理 行 了 葉 來 理 3 說 參 離 聯 理 什 1 里 見 北 聯 1994 年 11 6 論 1957 年 7 135-146 2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年 行 年 行 暴 行 料來 暴 浪 令 暴 率 暴 數 暴 更 暴 路 不 例 見 狼 暴 浪 暴 女 若女 車 女 暴 例 樓 樂 樓 暴 暴 不 1 21 暴 不 量不 離 了 了 行 都 力 不 不 說 不 不 離 女 行 不理 說 不 度 了 了 不 不 說 說 不 不 兩 度 不 留 女 行 讀 若 裡 不 都 了 行 來 神 來 不 度 女 略 女 禮 說 不 不 度 了 略了 2 21

More information

往生禮讚偈 唐.. 善導大師編著 作者簡介 善導大師 ( 西元六一三 六八一 ), 唐代 隨煬大葉九年生, 山東臨淄人, 俗姓朱, 號中南大師 善導十四歲時依止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學習 < 法華 > < 維摩 > 等經, 後讀誦觀無量壽佛經, 乃依之修習時十六種觀行 一日, 善導見西方變相圖而大受感

往生禮讚偈 唐.. 善導大師編著 作者簡介 善導大師 ( 西元六一三 六八一 ), 唐代 隨煬大葉九年生, 山東臨淄人, 俗姓朱, 號中南大師 善導十四歲時依止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學習 < 法華 > < 維摩 > 等經, 後讀誦觀無量壽佛經, 乃依之修習時十六種觀行 一日, 善導見西方變相圖而大受感 往生禮讚偈 唐.. 善導大師編著 作者簡介 善導大師 ( 西元六一三 六八一 ), 唐代 隨煬大葉九年生, 山東臨淄人, 俗姓朱, 號中南大師 善導十四歲時依止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學習 < 法華 > < 維摩 > 等經, 後讀誦觀無量壽佛經, 乃依之修習時十六種觀行 一日, 善導見西方變相圖而大受感動, 發願往生淨土 一回, 善導大師請問道綽念佛是否真能往生淨土, 道綽示意扇導兩人各取蓮花一朵, 精進念佛七日,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來 都 都 立 行 立 領 不 行 立 更 見 來 立 林 若 亂 力量 說 度 立 行 更 更 數量 不 1 度 立 利益 見 不 行 更 兩 力 凌 裡 理念 更 更 都 不 見不 1 來 論 論 論 不 23 見 不 益 流 不 利益 便 不 見 更 行 諾 識 諸 林 不論 立 律 立 立 利益 力 行 立 諾 行 行 立 兩 行 理念 立 羅 力量 見 不 律 力量 力 年 立 論 年 六

More information

角色簡介:

角色簡介: 行 ~ 路 老 車 來 樓 車 女 鱗 樓 來 理 來 車 來 ~ 塞 樓 來 路 ~ 來 行 車 車 女 盧 車 行 行 裡 尿尿 行 行 行 兩 車 行 行 理 ~ 車 來 車 來 索 行 行 樓 見 理 見 ~ 理 理 論 女 來 不 不 識 女 離 行 兩 行 令 淚 行 六 ~ 拉 陋 靈 異 說 兩 論 索 亂 行 行 裂 錄 喇 喇 料 北 宅 北 拉 宅 樓 宅 樓 樓 簾 亂 料

More information

詩歌與文化

詩歌與文化 1 說 流 歷 禮樂 數 不 數 1 度 量 來 略 力 流 列 論 履 更 2 行 六 靈 了不 金 立 了 量 論 契 3 不 不 更 更 量 聯 不立 流 1 北 館 1986 年 3 1 1193 33 685 2 梁 北 1992 年 9 1 11 論 426 3 見 2002 年 4 1 439 2 行 錄 來 理 了 不立 不離 立 4 量 理 北 北 不 來 不 5 度 切 6 精

More information

陰宅斷

陰宅斷 宅 宅 陵蘿 李 1 靈 宅 宅 宅 靈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異論 宅 宅 宅 度 路 來 龍 異 2 流 臨 流 路 路 狼 宅 3 靈 陵蘿 靈 靈 見 不, 曆 路 金 理參 金 梨 六洞 靈 靈 陵羅 論 靈 異 論 不 不 來龍 羅 見 參 來 便 宅 不 不 句 金不 不識 不數 靈 若 參 李 靈 宅 殺, 狀 離 臨 參 不 狀 兩 不 麗 參 年 見 年 兩 見 連 數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說 說 度來 老 度 六 兩 說 說 車 理 老 年 龍 老 說 六 女 六 女 連 兩 不 樂 兩 車 說 老 路 女 樂 樂 樂 亮 了 不 樂 了 不 樂 說 來 說 來 不 淚不 不 來 不 來 不 說 老 老 老 度 來 說 了 不 了 老 說 老 說 不 樂 不 不 說 樂 老 樂 說 說 了 老 老 來 來 來 不 樂 念 不 來 念 老 說 不 說 樂 不 來 不 女 說 女 了 來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荀子「心」概念的分析

第三章  荀子「心」概念的分析 1 念 說 論 說 兩 不離 烈 兩 聯 來 論 理 力 理 來說 說裡 裡 來 識論 說 歷 識 識 力 料 sense data 來 理 力 行 行 不 便 論來 理 力 立 來 便 不勞 力 識論 類 識 說 識 論 不 2 來 1 若不 識 留 識 2 梁 3 說 4 若 便 了 行 說 類 識 說 識 來 料 省 料 來 力 累 5 來說 若 力 識 不 不見 雷 不 見 論 見 識 1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拉 理 行 行 行 行 流 例 例 1 行 行 異 度 列 利 行 理 異 異 行 行 年 年 年六 年六 行 年 年 年六 年六 行 行 益 切 行 列 行 列 行 行 識 行 行 列 不 2 行 行 行 利 行 行 不 料 行 六 不 列 行 理 留 留 留 行 六 落 落 六 行 不 行 六 列 理 留 留 留 行 列 車 年 令 行 異 理 行 3 離 離車 行 理 易 行 列 車 識 精

More information

人命倪子貴等戍 《盟水齋存牘》p

人命倪子貴等戍  《盟水齋存牘》p 料 讀 歷 2004/02/06 料 讀 北 年 年 北 隸 理 年 年 年 滑 隸 隸 滑 寧 量 例 寧 隸 北 隸 滑 兩 隸 理 來 寧 北 北 北 省 北 狀 立 行 北 北 立 省 寧 隸 連 行 行 行 了 不 更 了 理 度 理 隸 隸 寧 隸 林 1 參見 度 行 2 1990 便 行 106-136 行省 271-276 參見 復 歷 理 論 2001 北 25 1 寧 寧 說

More information

大乘無量壽經易解簡註

大乘無量壽經易解簡註 大乘無量壽經簡註易解夏蓮居大士會經淨空法師專集網(沙門釋淨空註解製作)站簡 大乘無量壽經簡註易解2 序往年韓 老居士在美國舊金山,曾依黃智海居士的 彌陀經白話解,節要改寫成為 彌陀經易解 出版之後,很受大眾歡迎,確能契合當代眾生機宜 一九九五年,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冬季佛七法會中,再遇茗山老和尚,茗老當面囑咐韓老居士說: 應當再為 無量壽經 作一易解 廣度眾生,功德無量 韓老居士歡喜受命 爾後一直以身體欠安而未能執筆,往生前一日猶念念不忘此事

More information

900??indd

900??indd 900 432 中華民國一 二年七月十六日 中鋼半月刊 第九版 六月份公司業務概況 八 碳鋼產量 六九九 七 三公噸 碳 鋼銷量 七三六 九公噸 合併營收 二五 八七五 一七五千元 福利金收支統計 項 福 利 資 訊 請 參 閱 EIP 快速選 單 總務福利資訊平台 本公司福委會一 二年六月 份福利金收入及各項補助之人 數 金額統計如下表 至於各 一 二年合併累計營收 二千元 一七三 一五五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 第 四 十 三 期 發行單位 銘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發 行 人 沈佩蒂 主任 指導教授 張國保 教授 施明發 教授 編 輯 主編 莊偉聖 地 址 桃園縣 山鄉大同村德明路 5 號 電 話 (03)350-7001 分機3282 網 址 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educlass/index.htm 電子信箱 yichuang@mail.mcu.edu.tw

More information

他還記得,一切都是由那天開始的‧‧‧

他還記得,一切都是由那天開始的‧‧‧ 切 說什 了 不 不 不 不 不 什 不 什 什 說 說 來了 了 離 了 來 來 了 爐 兩 奈 了 156 來了 裡 不 了 不 不 數 了 料 女 了什 什 不 1 了 歷 兩 不 了什 來 來 說 不 歷 料 說 不 不 女 不 不 來 拉 不 領 拉 女 不 來 女 不 六年了 不 裡 什 不 讀 女 不 年 不 了 說 不 讀 讀 女 讀 了 perfect 來 不 說不 來 不 了 來

More information

今夜不回家-張婷婷

今夜不回家-張婷婷 不 禮 朗 樓 理 不 度 來 女 女 了 了 說 樂樂 兩 識 了 樂樂 不 懶 不 樂樂 行 力 不切 冷 不 老 老 不 老 來 來了 禮 了 不 弄 路 車 老 了 禮 禮 弄 不 了 不 拾 拾 淋 落 禮 了 老 不 什 禮 老 禮 老 禮 說 不 老 不 禮 說 說 裡 老 奈 拾 說老 來 不 老 禮 老 不 不 不 禮 老 裡 老 不說 不 禮 老 禮 老 說 不 老 不 禮 不

More information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觀心品第十 讀後感 ( 二 ) 本文榮獲九十三學年度慈航導師獎學金 許勝雄貳 心地微妙法門 釋義四祖道信禪師, 上牛頭山欲度法融, 見他端坐不動, 旁若無人 祖問: 在此作什麼? 曰: 觀心 祖問: 觀是何人? 心是何物? 融無言以對, 便起作禮而問曰: 大德高棲何處? 祖曰: 貧道不決所止, 或東或西 問: 是否認識一位道信禪師? 祖曰: 為何問他? 融曰: 久來嚮往其德, 心冀能一禮謁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行 略 說 行 略 路 略 度 論 行 略 理 量 類 利 年 年 1 類 年 不 年 量 2 類 度 來 來 廉 便 不 量 力 類 鍊 PEPPPVC 1 不 利 識 參 聯 里 略 行 量 行 識 行 行 落 行 2 了 年 洛 年 行 類 麗龍 不便 年 更 41 年 料 年 量 10.5 年 6.5 200 兩 2.5 料 利 理 不 行 流 塞 不良 類 流 林 年 理 理 PVCPS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戀戀 錄 六 念 料 行 1 / 32 All in One 戀戀 度 都 了 識 了 便 精 便利 不便利 類 不 不 念 論 都 力 便 戀戀 了 更 了 便 行 來了 來 力 類 異 行 兩 類 度 說 了 臨 不易 便 類 力 不 來 行 了 來 度 不 理 了 率 念 2 / 32 All in One 戀戀 復 年 不 年 年 復 年 年 年 降 狀 年 狀 量 復 來 數 年 利 度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16DA4BBAFAABEC2B867A145B0D1BDD0BEF7BD74B2C4A4BBA16EBA4BBFFDA15DC4F2A15E2E646F63>

<4D F736F F D20A16DA4BBAFAABEC2B867A145B0D1BDD0BEF7BD74B2C4A4BBA16EBA4BBFFDA15DC4F2A15E2E646F63> 六祖壇經 參請機緣第六 摘錄 ( 續 ) 淨空法師講述 邱淑真整理 僧志道, 廣州南海人也 請益曰 : 學人自出家, 覽 涅槃經 十載有餘, 未明大意, 願和尚垂誨 志道禪師到曹溪請益, 說明自己出家以來都是讀誦 涅槃經 涅槃經 有兩種譯本 : 北涼時代曇無讖譯, 四十卷, 稱為北本 涅槃經 ; 另一種是劉宋時代譯的, 三十六卷, 稱為南本 此處是指北本四十卷經, 在大乘佛法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志道禪師在這部經用了十年多的時間,

More information

校園正向管教範例徵選內容格式

校園正向管教範例徵選內容格式 例 狀 良 良 索 索 索 歷 索 年 良 類 不 落 不 易 力 不 說 料 良 年 年 35 10 年 31 7 年 說 良 不 離 Cl9 1-1 良 不 精靈 來 1. (1) 不 什 都 都不 不 都不 理 (2) 不 都 讀 都不 都 (3) 不 力 不 (4) 什 都不 說 說 不 (5) 零 都 說 零 來 不 讀 不 不 不 不 (6) 裡 說 不理 不 說 都 來 良 說 不 裡

More information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為 五世紀時北印度人 世親菩薩 ( 西元 420 年 ~500 年 ) 所作, 翻譯者菩提流支亦為北印度人 西元六世紀初, 時值中國南北朝,

More information

神相鐵關刀

神相鐵關刀 1 異 靈 不 金 異 數 亂 金 率不 不見 拾 不 識 金 兩 淚 溺 淚 淚 不 淚 溺 溺 不 溺 林 林 女 陵 林 陵 林 不 林 殺 2 殺 不 不 兩 不 不 離 年 年 若 若 蘭 來 年 兩 若 來 來 不 不 兩 金縷 令 金縷 令 令 令 不 不 不 兩 行 兩 不 若 不 不 祿 祿 祿 3 龍 來龍 兩 林 陵 樂 金 兩 林 兩 不 不 不 來龍 樂 隆 來 不 淚 露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2. 一 人無禮不立 你, 想要把自己當成 人 嗎? 自尊而後人尊, 自重而後人重 二 擁有禮儀就擁有就業力 7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2. 一 人無禮不立 你, 想要把自己當成 人 嗎? 自尊而後人尊, 自重而後人重 二 擁有禮儀就擁有就業力 7 Etiquette 要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2. 一 人無禮不立 你, 想要把自己當成 人 嗎? 自尊而後人尊, 自重而後人重 二 擁有禮儀就擁有就業力 7 . 3. 2006 6 (C)= (K)+ (S) (A) 美而無德, 好像沒有香味的花一樣, 虛有其表 迪福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4. 三 禮儀是獲致成功與快樂的關鍵 四 禮儀維護人的自由與權益 . 5. 經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