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School’ in China: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The ‘English School’ in China:"

Transcription

1 人道主义文化 : 亚太的视角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 编者 ) 威廉姆 马雷吉瑞米 英格兰德长有纪枝希捷 芮彦同管佳 鲁鹏 ( 译者 ) MIWA HIRONO AND JACINTA O HAGAN (EDITORS) WILLIAM MALEY JEREMY ENGLAND YUKIE OSA SIGIT RIYANTO JIA GUAN AND PENG LU (TRANSLATOR)

2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Canberra September 2012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Entry. Title: Ren dao zhu yi wen hua : Ya Tai de shi jiao = Cultures of humanitarianism: perspectives from the Asia-Pacific / edited by Miwa Hirono, Jacinta O Hagan. ISBN: (ebook : pdf) ISSN Series: Subjects: Keynot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ep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1. Humanitarianism.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Asia. Pacific Area. Other Authors/Contributors: Hirono, Miwa, editor. O Hagan, Jacinta, edito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ep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ublisher. Dewey Number: Published by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 Strategic Studies ANU College of Asia &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CT 0200 Australia Tel: Fax: intrel@anu.edu.au Web: ips.cap.anu.edu.au/ir Series Editor Lorraine Elliott Managing Editor Mary-Louise Hickey Cover by RTM Desig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 目录 前言 1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MIWA HIRONO AND JACINTA O HAGAN) 在多文化世界中追求人道主义 : 重要问题与关键矛盾 The pursuit of humanitarianism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Critical issues and key tensions 3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MIWA HIRONO AND JACINTA O HAGAN) 人道主义的普世性 : 一个受质疑的概念?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itarianism: A questioned concept? 10 威廉姆 马雷 (WILLIAM MALEY) 人道主义援助是可接受的么? Is humanitarian aid acceptable? 14 吉瑞米 英格兰德 (JEREMY ENGLAND) 中国对灾害地区提供援助的观念 China s conception of assistance in disaster areas 20 广野美和 (MIWA HIRONO) 人道主义在日本的演变 Evolving Japanese humanitarianism 24 长有纪枝 (YUKIE OSA) 人道主义行动在印度尼西亚 : 挑战与希望 Challenges and hopes for humanitarian operations in Indonesia 27 希捷 芮彦同 (SIGIT RIYANTO) 作者简介 31 iii

4

5 前言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复杂人道主义紧急事件与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发生频繁且损害严重, 人道主义问题 尤其是如何看待与实践人道主义 越来越和快速全球化的世界息息相关 虽然传统上人们将人道主义视为一种超越时空背景的 普世 价值, 但实际上这个概念远非如此, 它的复杂含义极具有争议, 存在多种多样的诠释 人道主义行动的社会 - 文化背景通常使情况更加复杂 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 不同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对人道主义持相同的理解? 对人道主义的不同理解如何影响特定社会与文化对人道主义责任与挑战的回应方式? 随着非西方政府和非西方社会对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立场的改变以及它们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作用的增强, 这些问题变得越发重要 亚太地区是这一演进的重要场所 这一不断变化的区域不仅是一系列危机的发源地, 引发各种人道主义需求, 也是人道主义机构的重要活动场所 官方行为体和公民社会行为体在应对国内 地区以及国际人道主义危机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 理解非西方行为体对人道主义援助相关概念的认识和态度就至关重要, 这关系到与这些非西方行为体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 并对亚太地区乃至国际人道主义行动的一致性与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本专题试图解决一些亚太地区的伦理 概念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到亚太地区对人道主义的理解 本专题中的文章审视了人道主义概念的普世性以及人道主义在中国 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实施途径, 藉此来探寻人道主义在不同背景下从概念到实践方面的异同 广野美和 (Miwa Hirono) 与欧荷根 (Jacinta O Hagan) 的文章在不预设人道主义定义的前提下, 通过问题阐明人道主义在亚太地区从概念到实践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文章同时分析了由于对人道主义理解的差异性 复杂性以及争议性所导致的主要矛盾 威廉姆 马雷 (William Maley) 的文章探讨了人类的存在 人性以及人道主义的含义, 并指出这些含义对人道主义实践产生的挑战, 从而讨论了人道主义概念的复杂性 接着, 吉瑞米 英格兰德 (Jeremy England) 一文论述了清晰界定人道主义的概念和严格将人道主义与其它干涉形式 比如发展援助, 区分开的必要性 他将人道主义界定为 一种有别于其它议程的援助 他指出将 人道主义 援助与其他种类的干涉混为一谈的做法模糊了人道主义援助的透明度与职责 接下来的三篇文章审视了中国 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视角下的人道主义的定义与实践 广野美和指出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受到两个历史性概念的影响 : 关于国家合法性的观点以及国家与人民团结一致的观点 但她也指出将这些观点付诸实施的具体方式随着国内国际政治与社会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希捷 芮彦同 (Sigit Riyanto) 一文聚焦印度尼西亚, 该文审视了人道主义在印度尼西亚的哲学 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 在印度尼西亚实施人道主义过 1

6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Page 2 程中遇到的挑战, 以及人道主义未来在印度尼西亚充分希望的源泉 大众在人道主义行动上的日益增长的真正的团结 最后, 长有纪枝 (Yukie Osa) 讨论了不同行为体的不同特性, 以及不同行为体在不断演变的日本人道主义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 她进一步探讨了日本人道主义行为体所面临的根植于历史的复杂挑战 这六篇文章指出道德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的矛盾, 也涉及一些与地区权力 代表和机构相关的问题, 从而反映该区域在文化 规范和政治三方面的复杂性 对人道主义的文化的探讨才刚刚开始, 这些文章所涉及到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这些文章的出版得益于 2011 年 8 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行的 人道主义文化 : 亚洲的视角研讨会 上的发言和讨论 该研讨会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政治战略学院国际关系学系主办 在此鸣谢豪日 ( 澳大利亚 - 日本 ) 交流基金会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以及诺丁汉大学亚太研究所对此次研讨会和本书的鼎力资助 同时我们感谢与会发言者 讨论者以及参会者的深刻评论 这些评论影响并深化了这本书 我们还要感谢玛丽 - 路易丝 何姬 (Mary-Louise Hickey) 出色的编辑, 路易丝 苏丽文 (Louise Sullivan) 为本书所做的研究协助工作, 管佳和鲁鹏的翻译, 以及管佳与许蔓舒的校对工作

7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追求人道主义 : 重要问题与关键矛盾 1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鉴于人道主义复杂紧急情况与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严重性与频繁性, 关于人道主义的问题, 特别是如何看待和实践人道主义, 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考虑到当代国际社会固有的异质性, 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秩序为人道主义行为体的行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被认为是由超越时空背景的 普世 价值构成 但在现实中, 这一复杂概念存在各种不同理解 因此人道主义的含义充满争议 此外, 人道主义行动的具体社会 - 文化背景通常会加剧这些不同理解间的分歧, 并使不同理解间的紧张关系复杂化 人道主义复杂紧急情况尤为如此, 这些复杂紧急情况肇始于国内政治问题, 如果未能妥善处理当地社会 - 文化中的敏感问题, 即使是善意的行为也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因此, 质疑我们对于人道主义习以为常的观点 任何社会都以同样的方式来理解人道主义 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追问不同文化在何种程度上对人道主义持有相同理解, 对人道主义的不同理解如何反过来影响不同社会和文化对人道主义职责和挑战作出的回应 这些问题在亚太地区尤为重要 变化的亚太地区是一系列危机的多发地, 不仅引发各种人道主义需求, 也是人道主义机构的重要活动场所 官方和市民社会行为体在应对国内 地区以及国际人道主义危机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没有优先采用当前占主导地位的人道主义概念, 而是探寻人们对以下问题的看法 : 人道主义责任和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合法反应模式是由什么因素构成的 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 比较与对照行为体在面对以下三个核心问题时对人道主义必要性的理解 : 危机中人道主义行动的主体与对象是谁? 行动主体为何行动? 行动主体如何行动? 我们特别关注中国 印尼以及日本的人道主义观和人道主义实践 这三个国家提供了亚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当然这些并不是本地区的全部观点, 但可作为继续探究和意见交换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细化这些问题, 然后指出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关键矛盾, 最后思考这些发现带来的启示 对于发展一条人道主义途径, 既尊重差异性又有助于建立超越文化和 1 我们对艾斯特拉达 - 哈里斯 (Gilberto Estrada-Harris) 约范童 (Pichamon Yeophantong) 和苏丽文 (Louise Sullivan) 对此文的协助表示感谢 3

8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Page 4 环境的一致性的启示 文中勾勒的问题 概念 矛盾和挑战在这一专题的系列文章中有更深入的探讨 导引 : 问题的提出 危机中人道主义行动的主体与对象问题在任何人道主义危机中, 都有一系列的行为体和机构参与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人道主义反应的参与者有国家机构 非国家行为体 跨国家行为体 军事组织以及当地社会 但是, 不同行为体的参与程度极为不同, 扮演的角色迥然各异, 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千差万别 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差异源自危机的性质和背景, 也会因政治 社会 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同 在任何社会中, 主导人道主义援助结构框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 谁是被视为有责任对人道主义需求做出回应的行为体? 而负责任的对象又是谁? 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探寻关于人道主义援助的合法提供者与接受者的各种看法, 而不是预设答案 与此同时, 必须承认人们对于不同行为体的不同角色和责任的看法不是一成不变 始终一致的 随着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 这些看法因时而异 此外, 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之中, 关于谁是人道主义合法机构的看法也有可能存在争议 鉴此, 各种行为体 代表 所涉的政治因素就值得我们警惕了 行动主体为何行动? 要确定是否存在多种人道主义文化, 必须考虑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的社会中那些促进人道主义道德责任和援助的各种传统与原则 这些传统和原则与人道主义文化之间可能的交集与分歧是什么? 这些传统与原则通常是在特定社会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来, 因而并非一成不变 它们与社会内外的各种因素辩证互动, 并且随时间推移而演进 因此, 关于人道主义必要性的认识应该置于其所处的社会与政治变迁背景中来衡量 行动主体如何行动? 在所有社会中, 关于谁是人道主义行动主体及其为何要行动的看法构成了人道主义观念和实践的基石 ; 同理, 行动主体如何行动的问题指导着什么是合法的人道主义实践的认识 这一问题涉及到如何实现人道主义责任的构想 虽然在每一个危机关头都有一系列因素促成了人道主义反应, 但我们主要强调两个因素 这两个因素能够引出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不同观点 第一个因素涉及揭示危机本质的方法 具体而言, 复杂紧急情况和自然灾难能够引发关于人道主义反应是否恰当与可行的不同看法 第二个因素涉及机构问题以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不同 人道主义 机构之间的关系 关于合法机构的认识有助于预测危机中特定行为体的行动, 同时也影响到行为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在众多的人道主义努力中存在三种类型的划分 : 民间和军方的区分, 国际 国家和地方的区分, 以及技术政策文化与本地社会文化的区分 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 在亚太

9 在多文化世界中追求人道主义 Page 5 地区, 对于这三种划分, 不同文化之间的协商与管理方式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重要矛盾 上述问题试图提供一种审视跨文化与跨社会的人道主义概念与实践的途径 这一途径不去预设某种特定的方式能够提供关于人道主义的决定性概念 就针对亚太地区人道主义的研究而言, 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工具, 它们可以凸显出本地区关于人道主义概念的协同性与差异性 与此同时, 这种途径也凸显出一些矛盾 这些矛盾部分是由对人道主义认识的差异性导致的, 部分是由人道主义富有争议的复杂性质所引起的 在这里我们指出三对重要矛盾 : 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 ; 道德责任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以及技术政策文化与本地社会文化之间的矛盾 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在人道主义概念化的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矛盾就是概念的普遍性与不同文化与背景下的偶然性 人道主义需要同时涵盖普遍性与特殊性两方面的因素 正如 Yukie Osa 所注意到的那样, 人道主义是一个普世的表达, 但当它触及亚洲地区时, 人道主义 [ 的含义 ] 不再放诸四海而皆准了 那些试图为人道主义行动找到共同标准的尝试, 或如国际红十字委员会表述的 人道主义核心原则, 具体体现了人们对找到超越时空的人道主义 本质 的愿望 然而问题在于, 是否人道主义行为体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 - 文化背景, 都会将 人道 公正 中立和独立 这些原则视为根本? 在探索亚太地区人道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 我们得出四个要点 第一, 不同的文化与环境下会对人道主义有不同的解释 这导致人道主义解读的多元化 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对 人道主义 含义的特定 理解 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人道主义行动及行为模式 而特定的政治 社会与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人们理解市民社会行为体的工作 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人道主义的倡议团体就是例证 这两个国家里的人道主义倡议更为低调,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更依赖于国家的 善意 这使得它们与西方人道主义的倡议团体在行动上产生了很大区别 这影响了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时机和方式, 同时也影响了对公正原则的理解 问题是如果有一个对人道主义的共同理解作基础, 这些差异能否调和 第二, 虽然文化的差异性影响了人道主义概念的界定, 但这种差异性并非永远不可调和 这修正了第一个要点 就援助和保护而言, 穆斯林对人道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根植于伊斯兰的传统思想 这些观念能追溯到伊斯兰信仰和神圣法, 并随后一直指导着穆斯林信仰组织的行动 虽然这些组织在行动层面不尽相同, 但它们在 神启方面是一致的 它们最终建立在对责任和需求的认识之上, 这一点与广义的人道主义原则是相容的 就这方面而言,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10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Page 6 在印度尼西亚, 理解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以及建国五项原则 (Pancasila) 五项原则中 正义和文明的人道主义原则 便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例子 该原则规定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是真主有尊严的创造物 虽然这些原则所表达出的 人道主义 观点来自于伊斯兰传统与伊斯兰思想, 但它超越了当地的宗教文化, 从而在整个印度尼西亚产生了共鸣 与此同时, 这些原则的实践情况各不相同 地方政治文化能影响甚至阻碍这些原则的实施 比如, 印度尼西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以下两个问题持续复杂化 : 援助的分配问题以及对受灾群体援助的授权问题 这说明, 即使对于人道主义原则的解读有很强的共识, 但是由于当地政治环境的影响并塑造, 可能使这些共识在实际运用中变得模糊 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第三个要点是, 人道主义概念在被不同社会和行为机构使用时所体现的广度问题 英格兰德 (Jeremy England) 主张人道主义应该具有 清晰的定义 并且 严格与其它形式的干涉, 比如发展援助, 区分开来 因为把特定的人道主义途径与出于其他目的而开展的援助联系起来, 可能 损害特定的人道主义途径, 削弱我们分析人道主义途径的能力 另一方面, 如同长有纪枝 (Osa) 和广野美和 (Miwa Hirono) 所指出的那样, 在涉及日本或中国的事例而言, 国家是人道主义的主要行为体之一 这两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将人道主义行动置于更广泛的外交政策与国家发展举措之中 通过定义可以看到, 人道主义在这些国家里与 其它议程 比如政治需要混为一谈 这就产生了政治需要与道德责任之间的矛盾问题, 从而引出本文将要讨论的第二对矛盾 第四, 在审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相互关系时, 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人道主义的 各种文化 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如约范童 (Pichamon Yeophantong) 所述, 人道主义不是静态的, 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它已经演进而且正受到各种历史与政治因素的影响 这一点不仅对于宽泛的人道主义概念如此, 对于不同文化与社会中的人道主义也是如此 在中国和日本社会中, 一种 社群的道德责任 认为个人的道德责任以同心圆的方式扩展 长久以来已经成为思考人道主义的主要模式 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 这一立场被继续置于国家的外交政策决策中, 认为中国的首要责任是对自己的人民负责 尽管如此, 随着中国成为一个国际行为体, 中国对人道主义的认识也在继续发展 由于中国不断加强与亚太之外的地区比如非洲地区的接触, 中国正在逐渐改变自己对发展中地区人道主义危机提供国际援助的立场 在日本存在着同样的转变 1991 年爆发的第一次伊拉克战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这一战争引起了大众对政府的施压, 促使政府在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中更为积极 关于中国和日本为什么会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中的问题, 分析者通常认为这是出于国家利益而非全球道德责任感 这种看法回应了具有争议的现实主义者的论点 : 国家追求自身的战略利益, 为此它们虽然口头上宣称

11 在多文化世界中追求人道主义 Page 7 坚守国际道德, 但实际上却极少顾及 这再一次将我们引向将要讨论的第二对矛盾 人道主义基于道德责任还是政治需要 这对矛盾贯穿在对亚太地区人道主义文化的比较分析之中 道德责任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人道主义行动中通常混合着道德责任与政治需要两方面因素 在实践当中, 二者其实很难明确区分 摆在亚太地区人道主义公民社会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平衡这两方面因素 在日本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 公民社会行为体通常不得不首先讨论那些由国家引导的人道主义议程 长有纪枝 (Osa) 通过日本援助协会 (AAR) 对北朝鲜饥荒救助的案例, 具体说明了试图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与 ( 非国家的 ) 人道主义项目之间保持平衡所遇到的挑战 日本与北朝鲜的紧张政治关系极大限制日朝关系, 因而日本官方禁止日本的组织机构向北朝鲜提供正式援助 这一立场也适用于大多数日本的人道主义机构 这给日本救援协会落实其饥荒援助计划造成了障碍 与此同时, 日本援助协会的支持者希望该组织能够作为一个 独立的 和 公正的 人道主义组织去为所有的需求提供援助, 而不必考虑政治说服 广野美和 (Hirono) 的文章中同样强调如何平衡政治需求与道德责任的问题 该文揭示了中国将国内灾后援助工作政治化的做法 援助被用来动员中国人民以接受共同的目标, 例如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国的救灾以国家为中心并且卓有成效, 因为国家拥有强大的能力应对灾害 然而, 中国的公民社会行为体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在快速提高, 在此情形下, 如何调和以国家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援助途径与越来越多的公民社会行为体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今后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这些矛盾也许并非亚太地区文化或社会所独有 它们凸显出一个事实, 即所有的人道主义行为都是在广泛的政治背景下开展的 了解危机的政治因素至关重要 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了解隐藏于 人道主义的政治 背后以权力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其它地区也是如此 政治与道德因素是同时存在的, 认识到这一点是有效开展人道主义行动必要的前提条件 将政府对复杂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反应相比较, 我们就会发现政治需要与道德责任之间的矛盾同样存在 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反应不那么 政治化, 因而显得更乐于进行援助 以中国为例, 与复杂紧急情况的援助相比, 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行动少有争议 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可以避开很多争议, 比如在进行人道主义行动之前必须取得 ( 受援国 ) 的同意, 以防止 人道主义干涉 问题 自然灾害中的人道主义援助必须由灾害发生国提出请求 这对援助者与受援国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在面对 2004 年 12 月亚齐海啸所带来的灾难时, 印度尼西亚政府就比面对冲突时更愿意接受国际灾难援助 这是因为印度尼西亚政府从 非政治化 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灾害

12 广野美和 嘉欣塔 欧荷根 Page 8 技术 / 政策文化与社会 / 本地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亚太地区人道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中出现的第三对矛盾是本地与外部行为体之间的沟通, 以及援助机构的技术性语言和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和当地社会建立与维持沟通至关重要, 但关键问题在于 当地机构与当地关系网在何种程度上 以何种方式被认可并协助人道主义行动 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对地方性机构及关系网重要性的认可, 也涉及到确保外部行为体和当地行为体之间有效沟通以便建立信任与合作的问题 有效的沟通对 人道主义空间 的谈判非常关键 正如英格兰德认为的那样, 人道主义空间 是脆弱的和不连贯的, 不能将它理所当然 正是对人道主义的接纳才产生了 人道主义空间 这种接纳要通过互动和建立信任而实现 外部机构需要同各种一线的行为体 日复一日地 通过信任与合作 协商与再协商人道主义空间 根据英格兰德的经验, 你可能在一个下午就失去通过多年努力才赢得的 [ 信任 ] 良好沟通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能促成有效的合作, 还在于能够建立信任以便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当地 有效的交流需要我们细心地认识到语言分歧的危险性 这一分歧会困扰人道主义行动 人道主义实践者 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有各自独特的语言 各自期待的标准以及思维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群体拥有自己的 文化, 这种 文化 具有自己的技术和职业特点 技术和政策语言通常不容易为当地人所理解 人道主义实践者毫无恶意, 他们的目的是找到中立并且适用于所有文化背景的框架和途径 然而他们的努力可能是徒劳的, 而且技术性途径反而可能成为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障碍而非纽带 井上浩子 (Hiroko Inoue) 以东帝汶为例揭示出这一问题 她指出技术性语言使得东帝汶觉得外来人道主义机构对本地文化缺乏了解 人道主义行为体在复杂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开展工作时, 这种认识可能会导致一个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 削弱人们对人道主义援助的信任和接纳, 同时损害人道主义援助的有效性 此外, 人道主义援助所使用的语言通常将受益者描述成 受害者 和 被动的 受援者, 而不是将其描述为构成整个人道主义援助过程所必需的 主动的 行为体 正如井上浩子 (Inoue) 所指出的, 这 对当地人和人道主义行为体如何认识他们自己的身份以及对他们的期待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论 : 前进的方向 在多元文化世界中追求人道主义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人道主义的理论要求和实践要求总是存在矛盾 : 一方面是人们要求确认并巩固人道主义普世性的原则和概念, 另一方面人们要求人道主义实践能够提供一个共同行动的平台, 这个平台能够理解并融入各种人道主义途径和立场 我们在对人道主义进行严格定义和进行宽泛定义之间摇摆不定 不管怎样, 首要的挑战是我们如何超越而不是仅仅认识文化特殊性与差异性, 从而让人道主义政策接受文化差异与多样性 要迎接这一挑战, 就意味着提高这样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平衡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对人道主义的不同理解 这必然要求我们创建和推广一种 通用的 人道主义语

13 在多文化世界中追求人道主义 Page 9 言, 这种语言可供所有人使用, 而不必考虑差异性问题 只有既认识到关于人道主义的理解在本质上存有争议, 又承认人道主义替代性概念的存在, 那些抑制人道主义在不同文化间有效沟通的障碍才能被逐渐消除 要实现这一目标, 人道主义机构必须进行 自我反思 行为体要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主观性, 并对自己的目的性有清醒认识 与此同时, 自我反省 必须受到意愿和能力的平衡, 即愿意并能够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当务之急 这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 因为这要求人道主义行为体超越自己的人道主义理解并且对其它的视角保持开放的态度, 不论其身份和所处层级 ( 地方性的 国家性的还是全球性的 ) 由于信任是 人道主义最重要的公共产品, 在人道主义行为体和受众之间就有必要继续保持开放的交流渠道, 以建立与维持 信任 这涉及到一系列的训练, 包括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以及应对人道主义紧急事件反应所需的专业技能 这有助于加强外部人道主义行为体同受惠者和当地行为体之间建立关系和人际网络, 增进双方的理解 信任 接受与接触 加强国家机构 ( 包括军队 ) 非国家行为体以及跨国行为体之间的接触非常重要 ; 同时, 我们也需要承认这些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因社会的不同而不同 这些行为体特定的专业知识 不管是技术上的 政策上的还是文化上的 都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 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人道主义空间, 也能够促进人道主义努力的实际开展 在亚太地区, 人道主义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文化途径来研究 这不仅必须包括在宽泛的概念维度上对人道主义的讨论, 也应该包括对特殊问题和案例的专门研究 这种全面的议程, 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实证见解, 洞悉亚太地区人道主义概念和实践的延续和变化 这对于提高人道主义援助的设计和实施水平至关重要

14 人道主义的普世性 : 一个受质疑的概念? 威廉姆 马雷 毫无疑问, 人道主义的概念极其复杂 有多种原因导致这一复杂性 原因之一是, 在持续进行的人道主义重要性的讨论中, 很多人给出了他们自己对人道主义的理解 原因之二是, 人道主义的观念建立在很多复杂的概念基础上, 但是在讨论人道主义的时候, 通常并没有对这些复杂概念进行严格梳理 人道主义观念源于对人性的认识, 而对人性的认识来自于何谓人的看法 原因之三是, 即使人们对人道主义广泛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 但是对于这些重要性能否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或者人道主义是否只应在特定的社会中实施, 仍存在热烈讨论的空间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在运用以上具有争议的观念时所遇到的问题 人 人性与人道主义 两千多年以来, 哲学家们一直在探寻 人 的含义 柏拉图在其 政治家 中将人定义为无毛的两足动物 此后, 哲学家们采用越来越精密的方式讨论关于人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拓展宗教情感的能力 知觉的存在 同情他人的能力 营造相互信任关系的能力, 甚至包括什么是人这一首要问题的重要性 由于存在着这些不同途径, 加上林奈分类系统中将人界定为智人 (homo sapiens), 什么是人这一问题就显得神秘而高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近代出现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是大量伪科学途径的繁衍 这些途径将智人依据指定的身份划分为不同类型 从高比诺 (Gobineau) 的种族理论开始, 这种危险的局面就比比皆是 当纳粹发明了劣等人 (Untermenschen) 这一个概念以及 1942 年 1 月万湖会议 (Wannsse Conference) 之后出台的解决犹太人最终办法时, 这种局面达到了顶峰 而这一局面在现在也时有发生, 比如 1994 年的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 而且即使是 文明 这一貌似不会招致反对的概念也存在很多极大的危险 文明 一词长期被用于讨论国际事务, 然而它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温和无害 1 在某些情形下, 非人性化仍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政治战略 人性同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这主要是因为人性一词本身存在歧义 : 人性既是一个集合名词又具有特定的价值观 尽管人性作为一个集合名词, 其语义却不具有普世性 然而有证据表明英语中的集合名词 人民 (people) 一词在欧洲语言中能找到几乎等同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比如法语中的 gens 一词, 德语中 1 See Gerrit W. Gong, The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Brett Bowden, The empire of civilization: The evolution of an imperial ide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10

15 人道主义的普世性 : 一个受质疑的概念? Page 11 的 Leute 一词, 以及俄语中的 liudi 一词 2 作为一种价值标签, 没有理由期待 人性 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普世性 什么被认为是仁慈的, 或者什么被认为是人性的体现, 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因时因地而异 这是因为人们对导致人道行为的因素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些理解指导着各种人及群体的行动 这对普世性人道主义概念的形成制造了极大困难 从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可以很容易找到被认为是 人道 的特定行为 比如, 1601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慈善用途法 与 1863 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成立 然而, 要找到一个概括性的或者普世性的关于人道主义的概念却极其困难 实际上, 有人甚至认为人道主义本质上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 3 这一看法或许太过极端, 但是确实有理由承认, 不同文化的记载影响了对于什么是人道主义以及什么构成人道主义要求的不同理解 这反过来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 什么样的社会可能影响这样的文化记载 共同体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被视为一种承诺, 它要求迅速缓解人类所遭受的苦难, 不管苦难在何地发生 这种看法似乎表明一个全球人类共同体的存在, 然而这至多是一种比喻或者一种理想, 并非世界各地政治行为的真实反映 极少人会将自己视作 世界公民 尽管全球化对 21 世纪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但是私人关系 隶属关系以及合作关系仍然一如既往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影响人们确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因此, 对于人道主义理想化的理解就会与当地关于互惠 团结以及协作的规范相冲突 这些规范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广为人知的话语中, 比如 仁爱始于家, 也在一些更为严谨的哲学探讨中体现出来, 比如布莱德利的著名文章 我的车站与它的职责 4 即使是那些持一神论观点的普世主义者, 在那些本地的身份认同模式面前也不得不有所妥协 如同在神圣罗马帝国消亡时幻想一个统一的基督教共同体一样, 在哈里发领导下的穆斯林普世共同体的观念 (ummah) 不过是 21 世纪的乌托邦 这使得不少人转而求助于国家, 将其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行为体 毫无疑问, 很多人道主义机构都从国家预算中获取资助, 一些机构比如国际救援委员会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就长期与各国政府密切合作 5 但是依赖国家在人道主义领域发挥主要作用会导致三个严重的问题 首先, 将自己与 2 Anna Wierzbicka, Semantics: Primes and universa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See W.B. Gallie,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56, : F.H. Bradley, Ethical stud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5 See Aaron Levenstein, Escape to freedom: The 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83).

16 威廉姆 马雷 Page 12 某个特定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可能会给人道主义工作者带来危险 其次, 国家总是被一系列的利益和考量所左右, 而人道主义最多只能算其中之一 在一个民主政体中, 统治者通常认为自己有义务回应多数人的意见, 甚至还会制定政策迎合所预期的多数民意 第三, 在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中, 有可能出现 搭便车 问题, 干扰人道主义的努力 国家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有限资源, 这很可能导致国家不再履行早先对人道主义事业许下的承诺, 而期待其它国家填补这一空白 人道主义的挑战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 人们做了很多努力探究如何以适当地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实施人道主义行动 例如特里 (Fiona Terry) 里夫(David Rieff) 和肯尼迪 (David Kennedy) 等研究者仔细而且巧妙地研究了人道主义行动的悖论 6 巴内特 (Michael Barnett) 指出一个困境 : 应该在现有体系内开展人道主义行动还是寻求建立新的体系 7 最严厉的批评认为人道主义延长了冲突进而加重苦难 8 这种论调或许太过极端, 然而由于这些分析, 人们不能继续想当然地认为人道主义行动是纯粹的善行 人道主义行动确实带来很多正面的效果, 但是人道主义行动也可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人道主义并不是人们试图推广或者捍卫的唯一的正面价值 理论上人道主义也许是值得期待的, 然而在实践中它可能会与其它价值诉求相竞争 这些价值诉求包括民主责任制 正义或者个人自由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二战时期对纳粹集中营的访问就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案例 9 正如马格列特 (Avishai Margalit) 最近对世人发出的提醒, 现实世界充满妥协, 通常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就是这些妥协, 从而不至于完全牺牲核心价值 10 从行动的结果来捍卫人道主义是有吸引力的 这是因为总体上而言这些结果是积极的 然而如果仅仅从结果来捍卫人道主义, 那么一旦人道主义被视作无效, 人道主义也就面临着无从捍卫的危险 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陷入绝境 即使不能被视为一 6 See Fiona Terry, Condemned to repeat? The paradox of humanitarian ac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David Rieff, A bed for the night: Humanitarianism in crisi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2); David Kennedy, The dark sides of virtue: Reassessing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See Michael Barnett, Empire of humanity: A history of humanitarian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1). 8 See Richard Betts, The delusion of impartial intervention, Foreign Affairs, 73(6) 1994: 20 33; Edward N. Luttwak, Give war a chance, Foreign Affairs, 78(4) 1999: See Jean-Claude Favez, Une mission impossible? Le CICR, les deportations et les camps de concentration nazis (Lausanne: Éditions Payot, 1988). 10 Avishai Margalit, On compromise and rotten compromis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7 人道主义的普世性 : 一个受质疑的概念? Page 13 种普世价值, 即使不能完全取得正面的结果, 人道主义仍然可以作为特定社会里的一种核心文化价值取向而被捍卫 如同人权呼吁者努力克服对人权本土化的挑战一样, 人道主义也可以在不同文化的传统与实践中寻找新的基础, 而如何实现这一点正是这个论文集的关注点

18 人道主义援助是可接受的么? 吉瑞米 英格兰德 摘要 捐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它反映了捐赠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强调了不公平的状态, 尽管捐赠缓解了受助者的不幸 卢梭 认为礼物是基于赠受双方同意而达成的契约 只有遵循这一规则 [ 双方的同意 ], 人道主义才得以尊重人的尊严 1 当前, 一项旨在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人道主义, 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如何被表述和被理解的课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这一课题的需求不但越来越大, 而且也越发复杂 由于以下情况的出现, 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成倍增长 : 在实际救助过程中涌现出新的捐助者和新的行为体, 以及新科技的运用使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行动并且相互作用 人道主义的行为对象越来越有能力, 消息更为灵通, 人道主义受援国更有主见 ; 与此同时, 受援群众和受援国也对人道主义援助的真实动机更持怀疑态度 在人道主义援助中, 出于各种动机操控援助以及从上述不平等关系中获益的现象早已有之, 然而这种现象在当今更为广泛也更加自觉 人道主义援助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太多妥协 什么是人道救援, 应该将什么融入人道主义援助, 以及如何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近年来, 一些复杂的重大紧急情况中的人道主义援助效果并不好, 比如海地地震 巴基斯坦洪水或是索马里粮食安全危机 在多极化的当代世界里, 不管是援助部门作为一个整体, 还是人道主义援助作为一个分支, 它们都受到世界金融 安全以及外交部门的压力 在一个分支众多的援助部门里, 人道主义援助需要彰显它和其它干涉形式不同的特点, 需要证明它的意图以及实现目标的能力 简而言之, 人道主义援助需要证明其专业性 当前人道主义充斥着多种诉求, 或是体现公益或是出于私利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人道主义援助希望提供特定的价值观, 它就必须要具有更广泛的所有权, 并对其基本信条 ( 公正 中立和独立 ) 有更一致的解释, 从而使得人道主义援助更为清晰明确 人道主义援助建立在很多的复杂因素之上, 因其数量众多, 本文无法一一讨论 本文关注人道主义援助的三个重要方面 : 普遍接受的国际法规范以及国家观点 超越文化和宗教的共有的人道主义观念, 以及 受援群体自己的实际感知 1 André Dur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221(March April) 1981: 59 75, at

19 人道主义援助是可接受的么? Page 15 本文认为, 以上三方面表明我们有必要对人道主义提出更清晰的定义, 并且使其更严格地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干涉 ( 比如发展援助 国际司法 维和, 或者反暴乱战略, 这些更易于被视为干涉的各种表现形式 ) 与此同时, 这三方面要求人道主义援助树立更为远大的目标 人道主义援助不但需要回应那些有迫切需求而又得不到关怀的人们, 还需要有助于 早日恢复重建 以及长期弹性机制的建立 本文的结论是 : 明晰的概念和定义对于评估人道主义援助及其效果不可或缺 定义问题 人道主义一词已被滥用, 这或许是因为使用者对其价值的青睐 然而, 将任何以 全球善行 为目标的行为都置于人道主义的标签之下, 不仅损害了特定人道主义实现的途径 ( 将人道主义和出于其它考虑的援助混为一谈 ), 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对人道主义进行有意义分析的能力 将苹果和橘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硬凑在一起比较, 我们就很可能扔掉整个水果篮 将各种人道主义危机和援助发生的不同背景都涵盖到人道主义定义里面, 会导致我们在评估援助的透明性和责任方面遇到问题, 因为这使我们更加无法确定我们究竟在衡量什么动机或者使命 本文对人道主义采取一种狭义的定义 将它视为有别于其它议程的一种援助形式, 去衡量人道主义者对最需要援助的人提供援助的能力, 不管在何时何地需要这种援助, 它必须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 这个定义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 : 人道主义国际法, 以及受害群体与冲突各方对于透明度的要求 本文不去假定某种形式的援助好于其他援助, 而是去说明什么样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主要关注复杂的人道主义紧急情况, 这是因为冲突和灾难对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群 少数民族和安全议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意味着从本质上说任何大规模的危机都是复杂的并具有政治性 法律与政治的分析框架 即使在危机中, 比如国际武装冲突存在着广泛的猜疑和不安, 联合国成员国一致认可某种形式的援助干涉的可能性 通过联合国成员国的实践 ( 以国际惯例的形式记录下来 ) 和条约法 ( 比如普遍接受的日内瓦公约 ), 2 各国表明政府 当权者或者类似行为体对受害群众提供基本保护和服务的责任, 以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条件 总而言之, 此类援助必须得到当事人的同意, 并基于公正 非歧视 独立以及严格的人道主义 3 日内瓦公约并没有正 2 联合国的 194 个成员国都批准了 日内瓦公约 至今为止, 仅 日内瓦公约 和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是得到全球支持的公约 3 Protocol Additional to the Geneva Conventions of 12 August 1949, and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Victims of 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s (Protocol I),8 June 1977, Art 70.1: Relief actions; Protocol Additional to the Geneva Conventions of 12 August 1949, and

20 吉瑞米 英格兰德 Page 16 式要求人道主义援助采取中立的态度, 但它明确要求此类援助必须与其它利益脱钩, 并且要赢得冲突各方的信任 相应地, 出于快速行动和安全的理由, 在一定时效后国家不得阻止此类援助 4 此条款同样适用于非国家间的武装冲突, 虽然适用性稍弱 回顾以往 20 年内联合国关于人道主义合作的决议, 5 人们不断重申可以接受的人道主义有一个根本特性, 即体现中立 人道 公平以及独立的原则 为各国所认可的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章程也采取同样准则 这些规范性与强制性的法律框架使人道主义援助得以与其它形式的援助区分开来 其它合法并有价值的援助包括双边援助 发展援助 贸易援助 对社会或体制变革的援助, 以及稳定局势的援助等等各种形式 在发生危机时, 国家显然想确切控制那些它们有义务必须接受的任何援助 文化与宗教的分析框架 国际法并不是唯一的视角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考量冲突或危机的局限 从中产生的责任和我们需要何种援助 实际上对大多数人而言, 国际条约和章程跟人道主义援助没有什么关系, 宗教 文化 历史和传统才更为重要 早在日内瓦公约之前, 当战争或其它暴力发生时, 世界上的各种社会就已经开始决定提供援助和庇护 这些先例构成验证人道主义行为的基础, 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这些先例在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中和亚太地区可以观察到 在那些地方, 一系列戒律和行动保护了那些远离部落间 争斗 的人 6 在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立和独立是援助被部族争斗所殃及的人们的原则性前提 部落代表一再要求援助提供者确定他们不会去判定 争斗 的合法性问题, 也不会去干涉争斗的结果 同样也有例子表明部落也愿意保护援助行动并且使援助者远离暴力 7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Victims of Non-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s (Protocol II), 8 June 1977, Art 18.2,: Relief societies and relief actions. 4 Protocol I, Art 71.3: Personnel participating in relief actions Jean-Marie Henckaerts and Louise Doswald-Beck,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Vol. I: Ru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ICRC, 2005), Rule 例如, 联合国大会决议 66/L.28(2011) 关于加强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条款重申了联合国大会决议 46/182(1991) 中的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中立 人道 公正和独立 的原则以及 促进与完全尊重这些原则 的责任 6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palm: Wars of dignity in the Pacific (Suva: Regional Delegation in the Pacific, ICRC, May 2009). 7 Results of an ICRC survey on the containment of tribal violence (unpublished, 2011) and of ICRC s negotiations with individual highland tribes in PNG for the provision of assistance during tribal fights (2011/12).

21 人道主义援助是可接受的么? Page 17 认知机制 在实际操作层面, 单凭特定的法律 信仰或习惯不可能保证人道主义立场被关注和被接受 ; 反而是人道主义行为主体所采取的方式显得极为重要 要真正衡量受众 武装分子以及政府对于人道主义行为体的接受程度, 我们就必须与当事人建立关系并且征得他们的反馈 这一点通常是显而易见的 国际红十字会 (ICRC) 的高级代表在 2010 年与阿富汗反政府部落首领进行了谈话, 后者坦言人道主义援助与非人道主义行为援助之间的区别 : 今天, 如同 20 年前一样, 你来此的目的是确认犯人 伤员得到善待, 我们的家人免遭轰炸 饥饿或者侮辱 我们对此表示敬意 但是, 我的忠告是 : 如同我们不指望你们支持我们的宗教 社会和政治观点以及我们的行动, 我们同样不希望你们以任何方式支持我们的敌对方 一旦你们意识到人道主义行动陷入当地的冲突, 请立刻停止行动 8 建立接受性安全模式 (acceptance-based security), 既是人道主义部门 9 获取安全进入的一种通常做法, 也是获得人道主义优良项目所有权使用的一套方法 国际红十字会使用了这个方法 其简化版本参见图表 1 这套方法的起点是认知, 即特定社会对国际红十字会的认识 国际红十字会通过听取各种社会活动家的意见 ( 包括男女老少 宗教界 部落 军界 法律界 医疗界等等 ), 并和他们交换意见, 从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对国际红十字会的看法 接下来, 向他们阐明并和他们讨论红十字会工作的方式, 这其中包括国际红十字会为何 如何以及在哪里开展活动, 也包括红十字会工作方式的局限性问题 如果得到当地社会的认可, 国际红十字会就有机会进入该区域, 直接对该地区的需求进行评估 ( 需求评估对于保证该组织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极其重要 ), 并展开适当的行动 这些行动应该有助于增强当地人对人道主义努力的正面看法, 从而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 但是如果国际红十字会或者其它援助提供者言行不一, 那么就会削弱该社会对于寻求援助和保护 以及允许红十字会继续介入的信任 例如, 在国际刑事法庭起诉苏丹总统奥马尔 巴希尔的当天, 苏丹政府下令驱逐达尔富尔地区的 14 个非政府组织 不管这种看法确切与否, 苏丹政府认为这些机构除人道主义行动外还有更多其它意图, 比如寻求社会公正甚至是搜集情报 8 Fiona Terr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n Afghanistan: Reasserting the neutrality of humanitarian ac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93(881) 2011: , at 在此 人道主义部门 用来指代中立的 提供紧急援助和服务的各种援助者

22 吉瑞米 英格兰德 Page 18 图表 1 接受性安全模式 由军队 宗教甚至前宗主国主导的人道主义援助也会引起疑惑或者混淆 这提醒我们 人道主义的空间 (humanitarian space) 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它是由观察者而不是由客观的原理决定的, 是经过日复一日的互动被慢慢接受的 当地的人道主义机构虽然因一致的文化认同, 地位相对牢固, 但也有可能和国际人道主义机构一样受到灾难受害者的质疑 这是因为, 他们认为当地的援助机构和国际援助机构一样, 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 并且会卷入当地的权力斗争或者当地的宗教 民族或者阶级矛盾之中 结论 人道主义概念很具争议性, 人道主义事业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和质疑 对于人道主义呼吁者而言, 人道主义需要有更强的专业精神和训练, 同时也需要将它与其它形式的援助更明确地区分开来 人道主义援助尤其需要突出以下几点 : 赢得当地社会和所在国家的信任, 不偏不倚地回应需求, 以及不被其它目的所左右 地方性的和国际的人道主义行为体需要深入了解, 在受援方眼里, 人道主义行为体代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利益 因为最终对人道主义作出评价的, 不是援助的提供者或者理论家, 而是受援国的群众 文化和政治当局 对本土的人道主义传统进一步研究和交流将有助于加强对人道主义的理解, 也有助于确立人道主义行动的共同基础 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家层面, 共同的文化参照能够激发双方对人道主义的信心, 促进两者表述的一致, 并且鼓励彼此之间的合作 每个国家都在鼓励助人为乐, 并对提供帮助设定标准 ( 不仅仅是对援助者, 对援助者的支持者也是如此 ) 这些共同标准应是人道主义国际法的基础 为了对人道主义行动进行恰当的评估, 我们必须仔细区分各种类型的援助和人类善行 人道主义总体而言被一概而论, 对援助的预期也未进行严格规定, 从而导致了很多不准确且缺乏说服力的结论与判断 我们需要从以下角度来衡量人道主义援助 : 当受难者最需要援助的时候, 人道主义行为体是否能以一种可预见的 不引起争议的且为当地人接受的方式, 与受难群体一起努

23 人道主义援助是可接受的么? Page 19 力, 并为他们提供援助 人道主义援助必须保证双方的尊严, 不去支持具有争议的或冲突中的某一方 人道主义援助不是为了强化某一套价值体系或者权力模式而去反对另一种价值体系或权力模式, 也不是为了推动社会变革或者政治问题的解决 人道主义者们需要保持谦逊 他们不是去提供实现所有抱负的方案, 也不是实现所有形式的团结或者援助的工具

24 中国对灾害地区提供援助的观念 广野美和 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对人道主义危机的援助, 从而产生了对何谓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合法性形式的大讨论 尽管有时候受援国政府本身就是导致人道主义危机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援助仍然是基于政府间合作而开展的, 这就绕过了广泛的公民社会行为体 分析者通常批评中国政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方式, 他们认为中国固执于主权国家原则而无视受援国政府的性质 中国政府的援助方式被视为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以苏丹为例, 中国与苏丹总统奥马尔 巴希尔交好, 将达富尔危机的原因复杂化, 中国此举就被视作是出于获取长期稳定的能源的考虑 1 尽管如此, 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声称其政府对政府提供援助的方式不仅仅促进了本国国家利益, 也惠及受援国, 加强了受援国的稳定和自主性 这就是所谓的 双赢 途径 但是批评者反过来指出中国不过是利用花言巧语来推广自己的良好形象 2 以上两种看法表明, 如何评价中国作为人道主义行为体的本质和角色的争论陷入了僵局 本文并不否认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实用主义的一面, 然而本文认为, 当前的争论没能涉及到中国在道德义务方面的传统和原则, 但正是这些传统和原则促成了中国以这一特定方式向人道主义危机提供援助 理解这些原则与传统对于西方人道主义的传统援助者而言非常重要 缺乏对这些原则和传统的了解不仅会阻碍与中国开展建设性的接触, 而且会加剧业已存在的对中国的怀疑以及与中国的矛盾 为了形成一个坚实的基础以便开展更为细致入微的对话, 协助各方走出这一僵局, 了解中国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就至关重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对受灾地区提供援助的看法, 以此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对上述传统和原则缺乏了解的问题 什么是支撑中国人道主义救援方式的关键概念? 在变动中的国际与国内社会与政治环境下, 对于这些关键概念的理解是如何演变的? 审视中国对受灾地区提供援助的看法时,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看法从理论到实践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中国如何回应国内的灾害, 以及中国如何回应国外的人道主义危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国家在提供和管理援助方面都发挥着主要作用 国家应该在人道主义援助中扮演主要角色, 这一观念不但在中国的历史中根深蒂固, 而且深深地内嵌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之中, 尽管这一观点可能与国际上的现状相矛盾 1 For example, see Stefan Halper, 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 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0). 2 For example, see Joshua Kurlantzick,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 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

25 中国对灾害地区提供援助的观念 Page 21 本文强调了关于合法性和团结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 它们影响到中国对受灾地区援助的看法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如何在国内和国际上运用这些概念 本文认为中国的援助受到两种历史性概念的影响 : 一是国家的合法性概念, 二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团结的概念 而对于这两种概念的认识也一直在演变 因而中国对援助的认识具有两面性 既有历史的一面又有演进的一面 认识到这一点, 将有助于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捐赠者提高自己克服陷入上述争论僵局的能力 在研究中国提供人道主义危机援助的途径时, 我们遇到的一个首要挑战是复杂的术语问题, 特别是将 人道主义援助 一词翻译为中文的复杂性 人道主义援助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一词严格的中文翻译与 救灾 (assistance in disaster relief) 这一宽泛的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别 人道主义援助 一词形容那些发生在中国之外的紧急情况下的援助 在此类情况下, 中国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 资金或派出救援人员 3 与之相对, 中国政府 媒体以及中国人更多使用 救灾 一词来形容国际和国内背景下的援助行动 救灾 不仅仅包括紧急救援, 也包括了重建方面的努力, 比如国内外的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 与官方的定义相比, 救灾 一词在实际运用中所涵盖的范围更广 将中国对危机的援助局限于 人道主义援助 这一比较狭窄的定义将会阻碍我们对一些概念细致入微的理解 这些概念已经深入中国的历史和社会, 成为中国对人道主义认识的基础 因此, 实际上人道主义在中国被宽泛地运用, 为了理解中国对于人道主义的看法, 本文采取了 救灾 这一更宽泛的词语 历史性概念 : 合法性与团结 中国提供国内外援助的方式反映出两个重要的概念 : 合法性与团结 中国援助的概念与国家在历史上和当代的合法性紧密相连 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很多天灾人祸 这其中包括旱灾 瘟疫, 以及黄河地区的洪涝灾害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里, 就救灾而言, 国家长期被看作最主要的合法行为体以及道义上的重要行为体, 因此人们认为国家应该在为受灾者提供援助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与此同时, 国家通过救灾也加强了自身的合法性 儒家思想将团结定义为家庭 社会以及国家间通过群体共识而实现的某种程度的和谐 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 国家与社会是合 3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hina s foreign aid, 21 April 2011, 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0/china/ /21/c_ htm (accessed 16 August 2012). ( 译者 : 中文原文为见 ) 国际公约同样不将 人道主义 用于对国内的援助, 因为 人道主义 具有将援助提供给本国公民以外的人们的含义

26 广野美和 Page 22 二为一的 4 在这种和谐状态下, 人们假定整个社会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这种团结的看法也体现在中国对国内外受灾地区的援助上 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途径承认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统一原则 通过向受灾地区成功提供援助必然将加强国家与该国人民之间的和谐程度 这一观点从中国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的援助途径就能看出来 发展基础设施被视为通过加强国家的能力而对社会做出了长期的贡献 5 中国援助的两个方面 : 国际和国内中国的国内和国际救援行动都涉及到合法性和团结 在国际上, 中国在接到受援国请求并获得受援国同意以后才决定何时给予援助 中国援助以国家为中心的特点体现在其对双边基础上 ( 政府对政府 ) 援助的强烈偏好, 而不是通过多边渠道或者通过受援国地方组织提供援助 6 这样一来, 中国明确传递出对受援国政府的主权认可与尊重的信号, 同时也表达出对于受援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灾害救助管理权的认可与尊重 这也就强化了受援国政府的合法性 如上文指出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的援助途径一样, 中国的援助观念中预设了受援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一致性 在中国国内, 中国政府在灾难治理中具有核心地位 成功而且完备的救灾对于维持或者提高政府合法性以及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团结必不可少 这一点在 2008 年 5 月发生的汶川地震中体现出来 汶川是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聚居地 虽然很多公民社会行为体向当地提供援助, 然而它们都是作为政府引导下的次级行为体开展行动的 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政治讲话以及官方新闻报道都明确表达了 中华民族 的 团结 思想 7 例如, 胡锦涛指出 :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 举国上下同心协力, 海内外同胞和衷共济, 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8 演进中的中国人道主义实践方面, 中国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与实践具有历史传统与延续性的一面, 而另一方面, 这些概念与实践并非静止不变 它们随着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在思考中国的 人道主义文化 时, 分析者通常关注儒家思想以及儒家对强大国家的支持 虽然传统 4 Tu Wei-ming, 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 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p 国家新闻办公室发布的 中国的对外援助 报告中强调了政府发展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6 Miwa Hirono, Another complementarity in Sino-Australian security cooperatio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1(3) 2011: ; Adele Harmer and Ellen Martin (eds), Diversity in donorship: Field lessons, Humanitarian Policy Group Research Report 30 (Lond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April 2010). 7 中国政府将 中华民族 定义为 55 个少数民族以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 8 Hu Jintao, Zai Chuxi jinian sichuan wenchuan teda dizhen yizhounian huodongshide jianghua [Speech at the Ceremony Commemorating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Sichuan Wenchuang Great Earthquake], Renmin Ribao [People s Daily], 13 May 2009, data.people.com.cn/directlogin.do?target=101 (accessed 14 August 2012).

27 中国对灾害地区提供援助的观念 Page 23 因素, 比如儒家思想, 确实影响我们理解中国关于援助的概念, 但是为了避免文化本质论, 我们必须在借助儒家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时格外小心并注意进行具体的分析 中国关于援助的认识, 尤其是中国人对于合法性与团结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在变动的国际与国内政治环境中不断地被重构, 也不断地发展 例如, 过去中国只有在提供国内灾害救助时才涉及到中国政府的合法性评估问题 然而, 随着中国在 21 世纪初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 中国对合法性的认识也具有了国际性的一面 现在, 合法性成为中国追求 负责任大国 国际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团结的看法也在演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随着国家对灾害的反应能力的增强, 中国公民对于政府作为灾害主要反应者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这些期望得不到满足, 例如国家没能很好地应对灾害或者没有对灾害做好准备,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对于国家的失望就很可能削弱他们对于国家的信任, 进而损害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团结 如同车维德 (Victor Cha) 所指出的, 中国政府 面对来自社会日益高涨的期待将不断地要求政府为社会契约提供空间, 因此当中国政府无法处理好下一个非典危机或者下一次地震灾害的时候, 今天的爱国主义就会轻易地变成为明天的公愤以及对变革的要求 9 结论 本文指出中国的援助受到两种历史性观念的影响 : 国家合法性的概念以及国家和人民之间团结的观念 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处理灾害的能力的增强, 中国人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在变动中的国内和国际政治环境中, 中国对于援助的看法被重新塑造而且不断演进 那么对于西方传统捐赠者而言, 这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 这意味着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即中国对国际和国内受灾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基于对国家合法性与国家和国民团结一致的认识 中国认为当前自己奉行的援助方式是适宜的 西方传统捐赠者如果忽略了这一点, 将很难与中国开展细致入微且有建设性的讨论, 以便在事关未来国际人道主义挑战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其次, 中国关于国家合法性和团结的理解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改变而发展 国际合作要能够协助中国接受这些改变, 比如针对冲突所在国的政府合法性及其变化, 与中国交换看法, 进行更深入的接触与对话 9 Victor D. Cha, Politics and the Olympic transaction: Measuring China s accomplish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7(14 15) 2010: , at 2377.

28 人道主义在日本的演变 长有纪枝 日本在亚太地区人道主义事务中发挥着重要角色 多年以来, 日本政府已经成为多边人道主义援助框架中的重要的捐助者和参与者 此外, 在最近数十年中, 日本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 (NGOs) 的数量显著提高 这些组织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危机援助 本文讨论了日本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总体结构, 与此同时, 特别关注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面对的挑战 日本人道主义援助结构的变迁 日本政府有着提供海外援助的传统, 它是通过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进行的 对于日本政府而言, 发展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在二战中受其所害的亚洲邻国提供了某种形式的补偿, 这种形式的援助主要由日本政府与具体受援国共同管理 与此相对, 日本政府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在联合国的多边框架下进行的 日本政府向联合国提供资金, 并且批准通过联合国机构实施官方人道主义援助 日本人道主义援助结构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 日本政府通过联合国机构间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而日本非政府组织是本国最早提供直接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机构 在 90 年代中期, 一些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开始游说政府, 期望政府不仅对发展援助提供资金, 也对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 尽管如此,1999 年的科索沃危机明显揭示出资金的缺乏削弱了日本非政府组织 ( 人道主义援助能力 ) 一些日本非政府组织试图应对逐渐升级的科索沃危机, 但它们在筹款及其应对方面的迟缓使日本非政府组织抵达科索沃之时, 该地区早已被西方非政府组织占领 这些西方非政府组织更有财力也更有经验, 因而留给日本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寥寥无几 基于在科索沃的经历, 日本非政府组织制定了一项旨在获得政府资助的计划 日本平台 (Japan Platform) 该计划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日本平台作为一种基金而预先注入大量资金 当人道主义危机或灾难发生之时, 非政府组织就能立即获得资金, 从而能够迅速开展它们的救助行动 35 个非政府组织 日本外交部以及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 (Nippon Keidanren) 参与了日本平台计划 这些非政府组织包括本国的和国际的非政府组织 ( 例如日本救助儿童会和日本红十字会 ), 也包括一些宗教组织 ( 比如佛教非政府组织 Shanti 以及基督教非政府组织世界宣明会 World Vision) 日本平台已经完成了一些世界范围的项目, 并在日本东北地区 阿富汗 巴基斯坦 海地 斯里兰卡以及南苏丹继续实施援助 与政治接触所带来的挑战 虽然日本平台取得了成功, 日本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仍然面对着很多挑战 人道主义危机主要有两种形式 自然的和人为的 24

29 人道主义在日本的演变 Page 25 由于日本对海啸和地震有着相当的切身体会, 因而日本社会极其同情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 正因如此, 日本商界对于针对自然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慷慨解囊 但是私人企业对于人为冲突中的受害者, 比如在巴基斯坦或阿富汗, 就不太愿意提供资金进行援助 私人企业不愿意涉及冲突中人道主义援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 一是这类冲突的政治敏感性, 二是私人企业担心自己被误认为是带有特定政治目的的政治组织 因此, 通过日本平台对人为冲突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资金几乎全部直接来自于日本政府 此外, 日本分析人士以及没有参加日本平台的日本非政府组织都批评日本平台对日本政府的依赖性 他们认为, 日本平台对日本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不愿意直接资助的人道主义危机 ( 比如北朝鲜 ) 就不提供援助, 这威胁了日本平台的人道主义原则 对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所赖以生存的各种传统的讨论, 使得我们能够探讨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所处政治环境的影响 这些传统与不同非政府组织的身份认同 使命 价值取向以及历史有关 根据它们对人道主义的活动空间 独立性以及具体实施政策的不同理解, 斯图达特 (Abby Stoddart) 将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分为两种传统途径 : 一种是极简主义者 (minimalist) 或者说是杜南主义者 (Dunanatist) 的途径 ; 另一种是极大主义者 (maximalist) 或者说威尔逊主义者 (Wilsonian) 的途径 1 前者立足于红十字运动并致力于四个核心原则 : 人性 公正 中立和独立 斯图达特认为, 医生无国界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乐施会 (Oxfam) 以及救助儿童会 (Save the Children) 等国际组织体现了极简主义者传统 而极大主义者传统或者说威尔逊主义途径更趋向于与政府合作 带有极大主义者传统的非政府组织认为, 人道主义目标与政府的外交政策之间是基本兼容的 威尔逊主义 一词反映了美国总统威尔逊试图将美国价值观和影响力运用到战后国际关系的抱负 斯图达特认为这一途径主要在美国的非政府人道主义组织中较为盛行 然而还存在第三种途径, 即实用主义者的途径 很多比较小的非政府组织摇摆于杜南主义与威尔逊主义之间, 它们试图根据具体事件中自身的愿景与使命来决定自己的运作政策 大多数的日本非政府组织都属于此类实用主义者类别 与军方接触所带来的挑战 以上三种途径影响了非政府组织与其它政治行为体, 尤其是和政府之间的接触方式 它们同样也影响了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与军方之间的接触方式, 而军方已经成为人道主义紧急事件中越来越重要的行为体 传统途径影响了非政府组织与军方在政策与具体 1 Abby Stoddard, Humanitarian NGOs: Challenges and trends, in Joanna Macrae and Adele Harmer (eds), Humanitarian action and the global war on terror : A review of trends and issues, Humanitarian Policy Group Report 14 (Lond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03).

30 长有纪枝 Page 26 事务上的合作方式 采取杜南主义者途径的非政府组织仅仅与军方进行必要的联络协调, 而采取威尔逊主义的非政府组织则因关注援助的后勤保障从而更乐于和军方合作 多数日本非政府人道主义组织则采取更为实用的路线 它们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与军方协作 这一决策过程受到多种重要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军队执行任务的性质 ( 它们是和平的 维和的 强制和平的还是战斗性质的 ) 军队的公正性 政治环境以及当地人如何看待军队 此外, 一些日本的非政府组织认为与孟加拉军方合作是不道德的, 无论孟加拉军方是作为孟加拉国内的行为体还是作为国际上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皆是如此 因为在这些非政府组织看来, 孟加拉军方代表了压迫孟加拉国少数民族的 有组织暴力 在 2011 年 12 月, 孟加拉国派出一万多名军事人员,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最大军队赞助国 虽然孟加拉维和人员在国际上仅仅是 维和人员, 他们在国内为了 维持安全 却犯下了践踏当地少数民族人权的暴行 对于那些在孟加拉国内目睹了此类暴行的日本非政府组织而言, 即使孟加拉国军队在孟加拉国境外以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身份出现, 与孟加拉军队合作也是不能接受的 在日本国内环境下, 与军方 也就是与自卫队 (SDF) 接触同样给日本的非政府组织带来了挑战与冲突 日本在 2006 年修订了自卫队法, 将海外人道主义援助作为一项新的使命 对非政府人道主义组织而言, 这一法律修订的挑战在于 : 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需要找到与自卫队合作的平衡点, 因为就捐助而言, 日本人民的看法仍然是重要的 面临政策层面的这些挑战, 日本的非政府人道主义组织仍然与自卫队在具体人道主义任务方面开展着合作 自卫队院校邀请非政府组织代表讲授人道主义援助的讲座, 并且征询他们的建议以便改进自卫队与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关系 双方 2010 年在海地的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个初步成果 : 日本非政府组织在当地重建了一个残疾人机构, 而自卫队则协助清理废墟 结论 日本的人道主义在继续发展 一方面, 人道主义行动涵盖了比冷战时期更为广泛的参与者, 另一方面, 这些人道主义行动的参与者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虽然这些挑战具有特定历史背景而且不可能很快被克服, 但具体的经验是未来日本人道主义发展的关键

31 人道主义行动在印度尼西亚 : 挑战与希望希捷 芮彦同 了解印度尼西亚人如何看待人道主义需要研究三个重要问题 : 人道主义的哲学 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 实施人道主义时遇到的挑战, 以及未来发展的着眼点 本文指出尽管印度尼西亚政府不优先考虑促进本国的人道主义活动, 但是人道主义活动却越来越被印度尼西亚社会所普遍接受 这给人道主义部门提供了在将来克服一系列挑战的希望 人道主义的哲学 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 潘查希拉 (Pancasila) 是印度尼西亚立国的哲学基础 这一哲学基础根植于印尼所有传统之中 潘查希拉包括五项原则 这些原则鼓励印尼所有社会成员以良民的标准行事 五项原则中有一条是 正义和文明的人道主义 原则 (Kemanusiaan yang Adil dan Beradab) 这一原则规定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是真主有尊严的创造物 这与印尼人的宗教教义以及印尼社会的所有传统相呼应 这一原则为人道主义在印尼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哲学基础 潘查希拉同样是印尼宪法和政治机构的核心元素, 并且所有的立法都必须以此为依据 随着 1998 年苏哈托时代的结束, 印尼修正了针对人权与人权保护的宪法第 28 款,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人权法 此外, 为数众多的国家人道主义机构在过去十年中建立起来 这些机构包括国家人权组织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 红十字会以及保护目击者与受害者委员会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Witnesses and Victims) 在过去五年中, 高校中也建立了许多中心研究灾害管理, 并将人道主义研究系统地融入学校的教学与研究中 这些规范的 制度的和法律的框架对人道主义观念和行为在印尼的演进至关重要 它们积极表明人道主义相关问题对印尼社会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挑战 尽管如此, 人道主义在印尼面临着许多阻碍 有些阻碍反映出人道主义援助在全球范围内所遭遇的难题, 而另外一些阻碍则是印尼在应对人道主义需求时遇到的特有挑战 本节首先勾勒出国际人道主义机构遇到的主要问题, 接着介绍印尼政治版图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的环境复杂性 敏感性和脆弱性 在最近数十年中, 国际组织不断地收到来自由自然和人为灾害所导致的人道主义援助 灾后重建计划以及灾后发展方案的请求 很多这样的请求来自于一些政治动荡或者陷入内战的地区, 以及陷入国际或者国内武装冲突的地区 例如, 在过去的十年中, 在危险地区部署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数量增加了 4 倍, 达到了 4 27

32 希捷 芮彦同 Page 28 万人以上 1 在九十年代初期, 一些恶意行为导致联合国工作人员伤亡增加 令人遗憾的是联合国以及其它国际人道主义机构的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安全环境越发恶化 2 部分出于对援助机构以及利益攸关方各种诉求的回应, 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将它们的行动和行动方案从传统的人道主义和救灾援助扩展到以下工作范围 : 以权利为基础的计划 重建和发展 直至冲突的防范甚至冲突的解决 这意味着人道主义机构逐渐成为稳定武装冲突地区紧张局势的各种努力的一部分 这些机构从事着政治上越来越敏感的行动和项目, 从而加剧了自身的脆弱性, 也将它们自己暴露在危险中 无国界医生组织 (Médecin San Frontieres) 的雇员祁乐夏 (Andrias Karel Keiluhu) 与哈弗 (Philippe Havet) 于 2011 年 12 月在索马里遇害一事就反映了世界各地的人道主义工作者遇到的危险 人道主义援助机构遇到的第二个挑战是如何进行协商与合作的问题 这包括在人道主义援助中进行协商的行为体数量 事先制定计划的机会以及所在国对人道主义援助情况的态度 人道主义援助需要对紧急和重大事件做出快速反应,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 少有机会对人道主义援助预先做好计划或准备, 于是临时准备反而成为了常见做法 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咨询主要利益攸关方以便制定周详的战略计划或形成共识就非常困难 然而要实现人道主义的目标, 行为体之间的协商就非常重要 这些行为体包括非政府组织 政府 当地民众以及宗教和文化群体 它们需要就援助方案 援助的实施以及如何接近受众等问题进行协商 人道主义机构既代表受众又代表机构本身 为实现机构的原则 项目和利益 进行谈判 对危机做出反应的人道主义组织数目的增加也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协商的必要性 即使对于联合国机构而言, 协调也是必要的 这一点从参与安置境内流离失所人群的联合国机构数量就能看出来 3 非联合国组织让这一援助队伍更加壮大 虽然在国际组织 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机构之间建立合作机制非常重要, 将外来行为体与当地社会一起纳入人道主义合作与协商过程中也相当重要 与此同时, 需要承认当地社会的作用, 并需要将它融入人道主义协商与规划过程中 这意味着不仅要承认国家领导人比如政府首脑的作用, 更需要认识社会各阶层以及各阶层中具有诚意的领袖人物的作用 各阶层的领袖人物包 1 Claude Bruderlein and Pierre Gassmann, Managing security risks in hazardous missions: The challenges of securing United Nations access to vulnerable groups, Harvard Human Rights Journal, 19, 2006, 63 94; also se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Safety & Security, Mission statement, (accessed 6 August 2012). 2 比如, 在非洲 ( 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 索马里以及苏丹 ), 中亚 ( 阿富汗 ) 和中东 ( 伊拉克 ) 等地区的高危任务 3 比如, 由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避难所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健康医疗保障 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的食物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水和卫生设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教育服务等

33 人道主义行动在印度尼西亚 : 挑战与希望 Page 29 括青年 宗教和社会文化领袖, 他们也是推进印尼社会人道主义的重要行为体 第三个挑战源于人道主义行动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 人道主义机构越来越多地需要同各种武装团体进行谈判, 这些武装团体可能从事政治暴力甚至犯罪活动 在这种背景下,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谈判工作人员需要和冲突中的各方打交道, 并且说服他们参与 人道主义议题 的对话 这种谈判的专业技能对于实现人道主义援助至关重要 与上述挑战相关的另一个挑战是人道主义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不仅存在于国际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这一纵向层面上, 也存在于人道主义行动受益者与人道主义提供者这一横向层面上 某些人道主义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会加剧而不是缓解灾情 第四个挑战在于国际人道主义合作方面缺乏一项基本政策, 或一个标准的综合应对机制 这部分是因为所应对的情况通常很紧急并且没有先例, 部分是因为各机构没有联合起来提出一个囊括各个组织机构行动机制的综合行动机制 而这一挑战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同时发生时变得更为复杂, 比如在印尼的亚齐 缅甸 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的南棉兰老岛发生的灾难 尤其是人为的分裂对峙往往导致中央政府只允许向支持政府的人提供援助 同样的问题在宗教冲突中也时有发生 例如在印尼的马鲁古群岛, 一些组织只被允许在基督徒聚集区提供援助, 而另一些机构则只能进入穆斯林地区, 这是因为基督徒和伊斯兰教信徒之间存在的隔离 在印度尼西亚的人道主义行动者面临着上述所有问题 此外, 印尼的政治格局使得情况雪上加霜 在实际操作层面, 较低的政治意志削弱了印尼的人道主义事业 最重要的是, 精英阶层狭隘的利益诉求导致对于国家主权的狭隘诠释, 从而使得援助只有在得到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施行 此外, 印尼正在经历政治转型, 这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使政府不得不面对许多问题, 比如脆弱的政治和法律体制以及各种不成熟的政治传统 在这一背景下, 人道主义行动并不总是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 由于印尼常常作为一个受援助方, 大多数印尼国家机构对精心策划的国际人道主义合作缺乏基本的理解, 再加上精英阶层对国家主权狭隘的诠释, 这使得印尼的人道主义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 一些国际组织希望处理印尼的国内问题, 但是印尼政府不太愿意国际组织涉入其中 这些问题包括安置国内流民问题 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 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很难获得印尼政府的同意, 也很难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 前进的道路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 但希望仍然存在 印度尼西亚民众广泛真诚地支持人道主义事业 在许多人看来, 这种支持源于印尼经历过的各种人道主义危机 这其中包括各种武装冲突 2004 年发生在

34 希捷 芮彦同 Page 30 亚齐省的海啸以及 2006 年的日惹大地震 此外, 在诸如马鲁古群岛苏拉威西和加里曼丹等地区, 来自于岛外的人道主义者带来各种医疗援助并鼓励冲突各方回到谈判桌达成和平协议, 这些行动也让印尼人支持人道主义事业 这些危机在加强印尼人民支持人道主义的意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们使得印尼人民重新思考人性和人道主义的问题, 也重新唤起了对人类和人道主义问题的关注 很多印尼民众进一步下定决心要解决那些引发或加剧人道主义危机的各种冲突, 并已经在亚齐 马鲁古群岛 西加里曼丹和中苏拉威西有所作为 同时他们也将目标转向调解前文所提及的纵向和横向矛盾 这些矛盾有时抑制了人道主义援助, 妨碍了促进地区合作的机会 例如, 可以在地区一级采取一些政策以加强人权以及人道主义方面公文的实施 在印尼 泰国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已经采取 受害者保护 途径 这一途径的重要性必须向某些东南亚政府进一步强调, 从而说服这些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国家机关将人权视为其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而不仅仅是一个由国际机构和国际行动者所提出的概念 此外, 也应该对某些个别政府施加压力, 让它们在尊重并实现人权及人道主义需求上承担责任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东盟 ) 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进其成员国在人道主义问题上的团结 这可以包括解决与地区安全有关的问题, 以避免本地区人道主义问题的复发 也可以通过东盟地区论坛鼓励国际安全机构去设计区域保护机制, 并使该地区的人道主义合作成为主流 这也将包括推广相对主权的观念, 促进对主权进行更为积极的解释, 从而使主权更容易认可并满足各种保护的需求 此外, 必须制定一个全面的行动计划来解决非东盟成员国所面临的人道主义行动问题 例如, 由于对主权的狭隘理解, 导致东盟成员国无法进入缅甸 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参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与越南提出的一项解决难民和政治避难者问题的综合行动方案 最后, 本地区国家必须更加平等地承担责任, 如此才能在所有的国家间建立起共同的框架和信任

35 作者简介 Jeremy England( 吉瑞米 英格兰德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ICRC) 马来西亚 新加坡和文莱区域代表团团长, 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澳大利亚办事处主任 Miwa Hirono( 广野美和 ), 英国研究理事会研究员,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William Maley( 威廉姆 马雷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外交学院教授, 院长 Jacinta O Hagan( 嘉欣塔 欧荷根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国际关系学系研究员 Yukie Osa( 长有纪枝 ), 日本立教大学社会学教授, 日本救援协会主任 Sigit Riyanto( 希捷 芮彦同 ), 印度尼西亚加札马达大学 ( 雅加达 ) 法学院副院长 ( 负责学术与合作事务 ) 31

36 Keynotes 01 The day the world changed? Terrorism and world order, by Stuart Harris, William Maley, Richard Price, Christian Reus-Smit and Amin Saikal 02 Refugees and the myth of the borderless world, by William Maley, Alan Dupont, Jean-Pierre Fonteyne, Greg Fry, James Jupp and Thuy Do 03 War with Iraq? by Amin Saikal, Peter Van Ness, Hugh White, Peter Gration and Stuart Harris 04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Four-plus-two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by Peter Van Ness 05 The challenge of United Nations reform, by Christian Reus-Smit, Marianne Hanson, Hilary Charlesworth and William Maley 06 Religion, faith and global politics, by Lorraine Elliott, Mark Beeson, Shahram Akbarzadeh, Greg Fealy and Stuart Harris 07 APEC and the search for relevance: 2007 and beyond, by Lorraine Elliott, John Ravenhill, Helen E. S. Nesadurai and Nick Bisley 08 Australian foreign policy futures: Making middle-power leadership work?, by Lorraine Elliott, Greg Fry, William T. Tow and John Ravenhill 09 Australia s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Ideas for 2020, by William Maley, Hilary Charlesworth, Hugh White, Andrew MacIntyre and Robin Jeffrey 10 Humanitarianism and civil military relations in a post-9/11 world, by Katherine Morton and Jacinta O Hagan, Michael Barnett, Archie Law and Jacqui Whelan, Brian Cox, Megan Chisholm and Raymond Apthorpe 11 Cultures of humanitarianism: Perspectives from the Asia-Pacific, by Miwa Hirono and Jacinta O Hagan, William Maley, Jeremy England, Yukie Osa and Sigit Riyanto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外交 年第 期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白云真 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应属当下中国外交新的转型的必要内涵和关键环节 外交制度的合理建构有助于促进中国外交健康且持续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公民身份和国家 认同有效且理性的塑造 为此 笔者将尝试运用国家 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诠释与理解中国外交 制度的创建 发展及其创新 以历史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进程 从而能够更好 地为当下中国外交制度的创新提供某些重要的思考或启示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启示意义•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启示意义• - 1 Pax Americana Pax Romana Pax Britannica 2 3 20 60 4 1 1998 4 2 Joseph S. Nye,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p.50. 3 Immanuel Wallerstein, Three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 理想与现实 赵怀普 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构成了美欧关系的基础 但由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称 美欧联盟关系带有从属性质 冷战结束和欧盟崛起对传统的美欧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冲击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成为美欧双方的共同议程 美欧在跨大西洋关系重构问题上的互动和博弈表明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和目标上的深刻分歧 短期内并不具备形成一种新的全面和机制化的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2DBED4B2A4A9D2A9DBA5CDB8EAB054A7B9BEE3AAA92DB3D5A468AF5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2DBED4B2A4A9D2A9DBA5CDB8EAB054A7B9BEE3AAA92DB3D5A468AF5A2E646F63> 持 續 國 內 領 先 打 造 國 際 知 名 淡 江 大 學 國 際 事 務 與 戰 略 研 究 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TKU 碩 士 班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博 士 班 105 學 年 度 招 生 資 訊 應 試 參 考 建 議 資 料 如 有 報 考 意 願 請 洽 本 所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¹ ¹

¹ ¹ 论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塔利班化 王 联 由于持久的经济恶化与社会动荡 腐败的政府政治架构 在反恐议题上同西方进一步结盟与合作等原因 巴基斯坦的部落地区不 断塔利班化 主要表现为极端主义 武装暴力和群众参与 其主要后果是严重影响到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稳定 西方军事力量将可能长期驻扎在 阿富汗 而中巴两国 全天候 的关系也将面临激进宗教势力和分离主义 势力的挑战 地区与国别政治 巴基斯坦 宗教极端主义 塔利班化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歩 1 See Donold E. Nuechterlei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terests World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73), 172. 2 1992 6 178 3 5 9 1991 1 4-7 25 4 2001 12 27-8 5 2000 5 205 6 5 9 1991 1

More information

)

) 德 塔尼娅 波泽尔忻! 华译! 伍慧萍校!! 本文旨在探讨现有的 欧洲化 方案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欧盟边界 扩展至那些在国内制度的效率和民主合法性方面以 恶治 为特征的东部和东南部邻国 这些 欧洲周边国家 既无意愿 亦未必有能力调整自身以适应欧盟的要求 甚至缺乏入盟动力 不愿承担入盟成本 本文探究当将 欧洲化 概念和因果关联机制运用于此类国家时 需要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进一步限定 笔者认为 只要欧盟不对那些它并不想接纳为成员的国家调整其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Henry Paulson A Strategic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 /October 2008 http / / www. foreignaffairs. com /articles /63567 /

Henry Paulson A Strategic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 /October 2008 http / / www. foreignaffairs. com /articles /63567 / 1 1 1 2008 30 2009 2 2 1 Henry Paulson A Strategic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 /October 2008 http / / www. foreignaffairs. com /articles /63567 /henry-m-paulson-jr /a-strategic-economic-engagement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 合作型施压 美国对华战略的策略调整 王 帆! 尽管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在加深 但保持不对称的相互依存 关系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 在不对称相互依存的前提下 美国对中国开始实施了 一种新的合作型施压策略 该策略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手段之一 作者分析了在相互 依存条件下美国对华实施合作型施压政策的背景 目的 相关议题和实施手段 并以谷歌事件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三个案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 Zhu Lumin's Chnese Working Paper - 东北亚和平繁荣与中国的角色.doc

Microsoft Word - Dr. Zhu Lumin's Chnese Working Paper - 东北亚和平繁荣与中国的角色.doc 东 北 亚 和 平 繁 荣 与 中 国 的 角 色 朱 陆 民 东 亚 论 文 第 87 期 ISSN 0219-1415 ISBN 978-981-08-8122-1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同 意 不 得 转 载 出 版 日 期 :2011 年 2 月 9 日 东 北 亚 和 平 繁 荣 与 中 国 的 角 色 朱 陆 民 内 容 提 要 : 东 北 亚 和 平 繁 荣 与 稳 定 的 核 心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 20 20 70 80 1 20 90 20 90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41-42. 2 19 1985 80 Gerald D. Nash,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 60% 40% 80% 54 40% Devandra Kaushik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in I

% 60% 40% 80% 54 40% Devandra Kaushik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in I * * ** 1 * ynuy200919 ** 1 See John W. Garver Protracted Contest Sino - India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hington D. C.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pp. 275-312 Robert D. Kaplan Center Stage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¹ º»

¹ º» ¹ º» 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孙学峰 王海滨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 分 享石油资源 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 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 大国 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 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 进入国家 的抵制 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 从中国能源外交的实践来看 有 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 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 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EAI Working Paper 中国在东南亚外交 _Dr Sheng Lijun_.doc

Microsoft Word - EAI Working Paper 中国在东南亚外交 _Dr Sheng Lijun_.doc 中 国 在 东 南 亚 外 交 : 用 势 与 用 力 盛 力 军 东 亚 论 文 第 71 期 ISSN 0219-1415 ISBN 978-981-08-3505-7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同 意 不 得 转 载 出 版 日 期 :2009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 在 东 南 亚 外 交 : 用 势 与 用 力 * 盛 力 军 国 际 关 系 中 排 座 次 历 来 以 硬 实 力 论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July Arab World Studies No Judith Goldstein Robert Keohane ideas interstate Robert O. Keohane, Judith Goldstein, eds., Ideas and F

July Arab World Studies No Judith Goldstein Robert Keohane ideas interstate Robert O. Keohane, Judith Goldstein, eds., Ideas and F 2013 7 July 2013 4 Arab World Studies No.4. 20 Judith Goldstein Robert Keohane ideas interstate Robert O. Keohane, Judith Goldstein, eds.,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特别报告:中国NGO概览 (final, April 2, 2013).doc

Microsoft Word - 特别报告:中国NGO概览 (final, April 2, 2013).doc Shawn Shiehand Amanda Brown-Inz 8 NGO 17 2 3 NGO NGO NGO NGO NGO NGO NGO NGO GONGO NGO 4 1 Tsinghua University NGO Research Centre, ed., The 500 NGOs in China (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 川 日 本 論 語 詮 釋 史 論 ( 增 訂 二 版 ) 目 次 自 序... i 導 論 第 壹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1 一 引 言... 1 二 儒 家 思 想 脈 絡 中 經 典 性 的 三 個 面 向... 8 三 儒 家 的 經 典 性 三 個 面 向 間 之 關 係... 26 四 結 論... 36 第 貳 章 從 中 日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章 影響中共與越南關係發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影響中共與越南關係發展的主要原因 1 2280 2 7868.58 2002 Kenneth 3 Waltz James Rosenau pre-theory idiosyncratic role governmental societal systemic 4 Joshua S.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5 1950 1 1964 6 1 2 1998 1 421 3 Kenneth N.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 & % % ( (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 & % % ( (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 及其演变规律 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 金太军 袁建军 以价值 资源 影响力 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关系分析的新框架可以深刻诠释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微观互动 信息控制 自由裁量 制度供给和身份认定构成了转型时期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基本模式 信息控制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神经网 自由裁量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特质 制度供给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保障 身份认定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助推剂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国 国 国

国 国 国 1 * 1995 1 3 1994 200 2 2 国 国 国 1979 1987 201 1. 3 2. 4 3. 5 4. 6 5. 7 3 15 586 1975-1981 4 19 704 5 24 833 6 80 2607 7 42 1481 202 6. 8 7. 儁 9 8. 効 10 9. 11 10. 12 11. 13 12. 8 58 1878 9 71 2311 60 2273

More information

第11卷第9期 中華民國102年9月 壹 前言 中國大陸注重多邊外交工作 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冷戰後之霸權行徑與超級 大國的地位 及在處理大國關係上的霸道思維及單邊主義 1 且亦逐步認知到多 邊制度可以用來制約自己 反過來也可以用來制約其他國家 且能夠使一個國 家 在 國 際 關 係 中 學 會 用 規

第11卷第9期 中華民國102年9月 壹 前言 中國大陸注重多邊外交工作 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冷戰後之霸權行徑與超級 大國的地位 及在處理大國關係上的霸道思維及單邊主義 1 且亦逐步認知到多 邊制度可以用來制約自己 反過來也可以用來制約其他國家 且能夠使一個國 家 在 國 際 關 係 中 學 會 用 規 A Review and Outlook of Mainland China 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汪毓瑋 Wang,Yuh-Woei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兼國境警察學系主任 摘要 隨著中國大陸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其在多邊舞臺上也將發揮比以往更大的 作用 多邊外交 能夠使一個國家在國際關係中 學會用規則保護自己 並 用規則合法的追求更多利益 但同時也可能被視為 有心 國家的順勢牽制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 目 前 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年国民政府发动的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而对于 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 关注的还很不够 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 师资最强大 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 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 同时 拟就不 同阶段的从军意识 动员方式 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

More information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 20 70068 20 7 9 6 7 000 900 5 65 93 956 55 * YJC770059 0&ZD5 67 202 2 4 7 60 2005 6 2 68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70 2 3 820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 夏传玲 :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定性研究在最近 多年的发展概况, 总结 了定性研究的六个发展趋势和分析策略上的三种流派 在上述两种背景下,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给定性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它和手工操作对比时的优势和劣势, 以及应用这种定性分析技术所可能面临的困难 : 定性研究定性分析 文化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China 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Keyword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ypes of fertility policy fertility behavior sex preference Bongaarts 5 119

China 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Keyword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ypes of fertility policy fertility behavior sex preference Bongaarts 5 119 2014 4 205 POPULATION & ECONOMICS No. 4 2014 Tot. No. 205 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 陈卫 1 2, 靳永爱 1. 100872 2. 100872 : 本文在微观视角上考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分析违反政策生育行为发生 的水平和影响因素根据 2005 年全国 1% 抽样调查数据计算,1990 年以来违反政策生育的 比例为 18. 95%,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汪庆华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 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 该 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 死者的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 了新的契机 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 在名誉权问题上 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 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 也就是说 从非 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 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 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Adam Smith), ( ) ( ),, ( ), ( ),,,,,, ( ),,,,,, 1,,,,,,,,,,,, 1 [ ] :,,, -

,,,,,, :, ;, ;,,, ;, ;,,,,,,,, ( ),,,, (Adam Smith), ( ) ( ),, ( ), ( ),,,,,, ( ),,,,,, 1,,,,,,,,,,,, 1 [ ] :,,, - 转型经济国家的社会变迁与制度建构 : 理解中国经验 熊跃根 : 制度的持久性与变迁是制度研究中两个核心的议题 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国 家, 中国过去 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变迁既是在经济与理念层面发生的制度变迁的结 果, 也是国家行动与政党体制的制度持久性的体现 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治理与 组织建设经验后, 如何理解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之间的关联仍然是论证中国未来制度建 构的一个关键问题 : 转型经济国家

More information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本文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方式这一新的视角, 对北京著名的外来农村人口聚 居区 浙江村 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状况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深入分析 指出 : 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力 的流动, 它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 经营者的流动 浙江村村民进入城市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过程, 并 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聚居为基础的产业加工基地, 作者将这种类型的流动称为产

More information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2004 19461969 1970 1950 1969 1950 1 1969 1969 1963 1967,1975:13 1982:100, 2002 1 2 1970 1970 1970 2002;2003 1969 1 1969 1970 2 1969 2 1969 1950 19691970 1990 1970 1970 19471970 Barclay 1954, 1982, 1986

More information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當前台灣制憲修憲問題之試析─以中華民國憲法之病理病徵為中心 1. 2. 3. 4. 5. 89 115 913 1 1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praetorian 44 20 2002.12.30 2 armed forces 3 objective civilian control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praetorianism civil supremacy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91 6 63 88 * ** * ** 64 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 Vogel, 1979 developmental state Johnson, 1995 2000 14 1 1 1986 6-31 91 6 65 2001 24-31 Wolferen, 1989: 25-35 Johnson, 1995: 1-17 Curtis,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 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而取得公众信任的 能力 是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 政府公信力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 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 政府公信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发轫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不到位是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主要原因 提高政府公信力 要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来实现 目前有 必要通过制度建设 政府建设 政策制定与管理创新

More information

1959 1960 8 9 196 瑏 瑠 1 1959 1957 196 10 5 6 7 197 1 8 1961 196 5 9 1 5 6 7 8 瑏 瑠 189 197 199 1955 1960 196 105-0105 - 08 0-00059 - 08 1990 1960 105-0

1959 1960 8 9 196 瑏 瑠 1 1959 1957 196 10 5 6 7 197 1 8 1961 196 5 9 1 5 6 7 8 瑏 瑠 189 197 199 1955 1960 196 105-0105 - 08 0-00059 - 08 1990 1960 105-0 016 0 60 1956 1957 1 10 1 1957 7 1 9. 5 0 007 01 1950 1 Kotkin and Clive Scholield eds. 1955 1 British Columbia Press 015 pp. 10-17 1955 0 1956 0086-01 0-00888 - 1990 005 009 196 011 01 0 60 Department

More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岳经纶 陈泽涛! 中国既是产烟大国 也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公众 的吸烟状况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对于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乃至社会发展 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对中国控烟运动和控烟政 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 指出中国的控烟运动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 动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概念 分析了中国控烟运动疲弱的原因 并尝试提出推动中国控烟运动的政策措施! 控烟运动 控烟政策

More information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2015 3 Mar. 2015 2 Arab World Studies No.2 Margot Badran, Dual Liberation Feminism and Nationalism in Egypt 1870~1925, Spring, 1988, p.24. 77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More information

2003 3 6 4 i ii ...i... - 1 -... - 1 -... - 3 -... - 5 -... - 5 -... - 7 -... - 9 -... - 11 -... - 12 -... - 14 -... - 16 -... - 16 -... - 17 -... - 19 -... - 21 -... - 23-21... - 27 -... - 30 -... -

More information

美国智库对当前中美关系的评析综述 卢 静 美国智库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智库认为 美中关系是 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而依存与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主轴 其中合作是竞争性的 美国智库建议美国政府通过 巧实力 外交 全面接触 中国 其短期目的是让中国承担更多的 国际责任 而长远目标是塑造和改变中国 美国智库 中美关系 竞争性合作 卢静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江红英 进行人力管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 实施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在于抗战的需要 即推行兵役制度 保障军需后勤 建设后方工业 平衡人力资源 国民政府为实施人力管制 设置了专门机构 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与登记 制订出一系列法规 人力管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为 一般人力管制 技术员工管制 工资管制 实施国民义务劳动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 年代初期 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为坚持持久抗战 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政策上的保证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第三章 The Reluctant Supplier: U.S. Decisionmaking for Arms Sales (Cambridge, Mass.: Oelgeschlager, Gumm & Hain, 1983) Dscisionnaking for Arms Transfers.. 84 U.S.Taiwan Arms Talks F-16 85 F-16 26 OH-58D 42 AH-1W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001-5558 2011 04-0059-19 C912.4 E Asia Trends * 2011 4 Asia Trends 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ng on 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1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1, :,,, ;,,,, (, ),,,,, 1,,, (,, )

,,,,,,, ;,, ;, ;, (, / ),, ;,,.,,,,,,,,,,,,,,,,, ;,,,,,,, 1, :,,, ;,,,, (, ),,,,, 1,,, (,, ) 刘世定 内容提要 : 本文在嵌入性视角的引导下, 进入关系合同理论领域 对关系合同的 分析, 以威廉姆森的合同治理结构理论作为基点 在分析了他的理论脉络和隐含假 设后, 本文提出了三个假定, 即约前关系导入 多元关系属性 对关系属性的有限控 制 在新的假设下, 首先讨论了合同治理结构和嵌入关系结构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 并特别探讨了两者间的结构性摩擦 继而, 在关系合同的研究中引入了委托 - 代理关系,

More information

1 Randall Hansen and Patrick Weil, editors, Dual Nationality, Social Rights and Federal Citizenship in the U. S. and Europe,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1 Randall Hansen and Patrick Weil, editors, Dual Nationality, Social Rights and Federal Citizenship in the U. S. and Europe,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SOCIOLOGY OF ETHNICITY 47 2008 4 20 21 Nathan Glazer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Randall Hansen and Patrick

More information

Sept Arab World Studies No.5. Paul D. Miller, The Fading Arab Oil Empire,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ly/August 2012, Number 120, pp. 38-4

Sept Arab World Studies No.5. Paul D. Miller, The Fading Arab Oil Empire,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ly/August 2012, Number 120, pp. 38-4 2013 9 Sept. 2013 5 Arab World Studies No.5. Paul D. Miller, The Fading Arab Oil Empire,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ly/August 2012, Number 120, pp. 38-43. 59 IEA 2012 11 2015 2017 2012 9 2012 6 Pramod Kulkarni,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44 2 Vol.44.2 ( )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 2016 3 Mar.2016 DOI:10.14182/j.cnki.j.anu.2016.02.005 X * 顾 辉 ( 230051) : 社会流动 ; 阶层固化 ; 二代 现象 :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 各阶层之间流动 尤其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否公平合理

More information

2

2 2001.3~2003.4 1 2 3 ABSTRACT Key words: WTO Accession, Sino-US Trade Relations, Foreign Trade Strategies 4 5 6 ...9... 16... 16... 21... 25... 29... 32... 37... 37... 42... 45... 49... 53... 53... 61...

More information

<303331335F32303133A4A4B0EAA448C576B3F8A7695FA5C1A544B0F2AAF7B77C2E696E6464>

<303331335F32303133A4A4B0EAA448C576B3F8A7695FA5C1A544B0F2AAF7B77C2E696E6464>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本 出 版 品 係 由 財 團 法 人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負 責 出 版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是 一 個 獨 立 非 營 利 的 機 構, 其 宗 旨 在 促 進 臺 灣 以 及 全 球 民 主 人 權 的 研 究 與 發 展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成 立 於 二 三 年, 是 亞 洲 第 一 個 國 家 級 民

More information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2005 5 May12005 2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12 [ ]? (early modern)?? [ ] 2004-11 - 15 [ ] [ ] 81 1960-1970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1 1968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 :,,, ; ; 80 %,,,,,,,,,, 1945, 48,,,,,,,,, (), 19 70,,,, 2001, 8116 %, 88 %, 100 %, 95

, :,,, ; ; 80 %,,,,,,,,,, 1945, 48,,,,,,,,, (), 19 70,,,, 2001, 8116 %, 88 %, 100 %, 95 :,,,,,,,,,, :,,,,,,,,,,,,,, 70 %, 90 %, 100 % 60 %,,, 20 % 94 , :,,, ; ; 80 %,,,,,,,,,, 1945, 48,,,,,,,,, (), 19 70,,,, 2001, 8116 %, 88 %, 100 %, 95 2006 1,,,, 11000,, 1973,,,,,,,,, () 1000 20 70,,,,,,

More information

非政府組織與台灣人權發展

非政府組織與台灣人權發展 1 1 tychang@mail.nhu.edu.tw 1 2 Philippe Schmitter 3 2 Leon Gordenker and Thomas Weiss, Pluralizing Global Governance: 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 Dimensions, in Gordenker and Weiss, eds., NGOs, the UN,

More information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及完善 王琳瑜 杜治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中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 发展 加速推进三个阶段 呈现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日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进行立法 重构现有制度并使其系统化 建立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

More information

YZPORTALVol6No22009WANGgalley

YZPORTALVol6No22009WANGgalley New Perspectives Report : The New Function of Print Media in Mainland China the Case of New Weekly Xiaolu Wang, Sichuan University, P. R. China English Abstract Based on New Weekl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ore information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本 出 版 品 係 由 財 團 法 人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負 責 出 版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是 一 個 獨 立 非 營 利 的 機 構, 其 宗 旨 在 促 進 臺 灣 以 及 全 球 民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本 出 版 品 係 由 財 團 法 人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負 責 出 版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是 一 個 獨 立 非 營 利 的 機 構, 其 宗 旨 在 促 進 臺 灣 以 及 全 球 民 2010 -mail: ebsite: 9 789868 290471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本 出 版 品 係 由 財 團 法 人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負 責 出 版 臺 灣 民 主 基 金 會 是 一 個 獨 立 非 營 利 的 機 構, 其 宗 旨 在 促 進 臺 灣 以 及 全 球 民 主 人 權 的 研 究 與

More information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7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No. Jul. 0 郭 卫 东 0087 K 0 A 000-99 0 0-0- 8 8 7 79 8 00 00 0 9 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 9 00 97 7 00 Nassau 7 000 0 08 000 00 Trumball

More information

* * 2012 L12AGJ002 2013 4 36 1 35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 2013 4 1 2 1 2 2011 261 2006 55 2 1 2 P 100 U lim P 100 50 < P U < 100 = P > 50 2012 4 5 13 960 9200 29. 98 GDP 2011 2247.

More information

DOI 10. 19561 /j. cnki. sas. 2017. 05. 139 * D634. 3 A 1008-6099 2017 05-0139 - 14 1 2 3 / / 2014 / 2015 * 1 2 1982 1985 1985 1987 1987 1989 1989 1995 2006 2000 8 2002 2005 2006 7 2010 9 2007 2011 4 3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1978 Naughton (1995)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Standard and Poor) 45 8500 (Holland and Lague, 2004) (quasi-market) (Oi, 1992; 1995; Walder, 1995) 1 WTO Naughton, 1995; Shirk, 1994; White, 1993; Goldstein,1995;,

More information

CSSCI

CSSCI 01 / 008 011 11 008 011 11 01 / 30 6 106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6 008 011 1 008 3 30 1 1995 005 007 9 5 005 56 7 000 1 3 9 00 3 90 195 003 3 6 8 003 1995 005 006 CSSCI 001 005 007

More information

非暴力的公共政治:香港经验与中国模式

非暴力的公共政治:香港经验与中国模式 非 暴 力 的 公 共 政 治 : 香 港 经 验 与 中 国 模 式 夏 循 祥 中 山 大 学 社 会 学 与 人 类 学 学 院 通 讯 地 址 : 广 州 市 海 珠 区 新 港 西 路 135 号,510275 电 话 : +86-20-84113167, 18689440867 Email: xiaxx2000@163.com 非 暴 力 的 公 共 政 治 : 香 港 经 验 与 中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赈济会的难民救济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周术槐 难民 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产生难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战争因素 是导致难民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国内因战争而形成的难民问题 成为当时中国 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支援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 每日都有大量来自沦 陷区的难民涌入 国民党政府因此不仅对难民救济机构进行了必要调整 同时 还制定了相应的难 民转移方案

More information

将民族文化认同置于一个多民族交往和对话 互相激荡影响的场域中予以考察 包括对少数民 族网络的官方话语 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话语 商业诉求 个人表达四类话语形态的分析 在民族文化认知 情感表达等方面 网络都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场域 在网络的场域下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地域认同 国家意识形态相互浸润 形成了多层次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少数民族 电子网络媒介 陈静静 云南大学新闻系讲师 庄晓东 哲学博士

More information

N A J A

N A J A 2014 7 36 4 Modern Law Science Jul. 2014 Vol. 36 No. 4 1001-2397 2014 04-0164 - 12 蒋悟真 330013 精神赡养是亲属法规范中的重要内容, 事关老年人权益的保障与和谐社会秩 序的维护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权既是一项道德权利, 又是一项法定权利作为一种特殊的 权利样态, 精神赡养权具有与一般权利不同的特点 : 形式上的不明确性

More information

熫紖年代çı—å¤©ä¸»æŁŽå¤§å°‹è†¯æœ…

熫紖年代çı—å¤©ä¸»æŁŽå¤§å°‹è†¯æœ… 思想香港 = Thinking Hong Kong Volume 4 第四期 基督教與公民社會 Article 2 6-2014 火紅年代的天主教大專聯會 Kwok Ming MA Wing Sang LAW lawws@ln.edu.hk Kwok Wai NG Kim Ling LAU Lai Leng LAU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http://commons.ln.edu.hk/thinkinghk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引言 1 2 Szelenyi Kostello (1996) Gordon (2000) (Alcock, 1997, pp92-96; Burden, 2000; Duffy, 1998; Gordon et al, 2000; Jordan, 1996; Saraceno, 1997; SEU, 2001) (Bauman, 1998 Silverman & Yanowitch, 1997) 1979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