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译丛 面向政府 服务决策 2010 年 12 月 20 日第 4 期总第 4 期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本期主题 :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巴西经济增长简史塑造印度奇迹 : 加速高增长印尼超越复苏 : 一个岛国的复苏战略南非的可持续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主办

Similar documents
untitl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第 106 期 2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

表 年北京 伦敦 东京 纽约人口净迁移规模比较 图 1 伦敦 东京 纽约 北京净迁移率 (%) 比较 109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R&D % R&D 122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D F736F F D20B9FAB1EACEAFD7DBBACF3739BAC5A3A8B9D8D3DAD3A1B7A2A1B6B1EAD7BCBBAFCAC2D2B5B7A2D5B9A1B0CAAEB6FECEE5A1B1B9E6BBAEA1B7B5C4CDA8D6AAA3A9>


2015–2016年采矿与金属业面临的业务风险

¼ ½ ¾ ¼ ½ ¾

赵燕菁 #!!!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 统考拟招生计划数 00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经济学院 经济史 全日制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全日制 经济学院

年第 期


untitled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¹ º» ¼ ¹ º» ¼



IV

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1,,,,,, ( ), ( ), ( ), ( ),,,,,,,,,, : +,,, + +,,. + : +,,,,, (, ),,,,,,,,,,, ( ),,,,,, 1,, -,,,.,,,, :

2 MAR. 2015

电子-12页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2 2011

AA+ AA % % 1.5 9


,,, (, ),, ( ),,, :,,,,,,.,.,, (, ),., : (, ),,.. ( ),.,,,, ;,,,,,,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从不良债权的处理看日本经济发展前景 3 一 金融机构破产频繁发生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3,, :,,??,,,, :, ( ),,,,, :,, :, ( ) ( ),!,?,,,??,,??,,?,,,?, :,,,,, 1,,,, : 1 : ( ), :,

2007年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生流向地域分析


!!


二 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关系的文献综述

MONTHLY REPORT 月报大连期货市场

¹ º» ¹ º»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untitled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19% 28% 39% 25% 1 http/ /www. moe. edu. cn 2 GDP 2008 http/ /data. worldbank. org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 ;,,,, ( ), ; ;,,,,,,,,,,,,,,,,,,,,,,,,,,,,,,,,,,,,,,,,,,,, ( ),,,,,,.,,,,,,,,,,,,,,

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 Vol.33 Apr.2014 : (2014) DOI: / j.issn * 骆进仁 1, 张蕊 2, 常小刚 3

未命名-1

锦成说33期 (电子)

月报大连期货市场 MONTHLY REPORT 期货 (Futures) 期权 (Options)

» º ¼ ½ ¾ º» ¼ ½ 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晶分析师

! %! &!! % &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 %

[2] [8] [3] 100 [9] [4] [10] ; 1949 [5] / % 3160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11 永乐 浙商银行永乐 2 号人民币理财产品 182 天型 BC 是 5.51% 永乐 浙商银行永乐 1 号人民币理财产品 180 天型 AC 是 5.25%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报告(草案公示版)

Transcription:

赛迪译丛 面向政府 服务决策 2010 年 12 月 20 日第 4 期总第 4 期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本期主题 :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巴西经济增长简史塑造印度奇迹 : 加速高增长印尼超越复苏 : 一个岛国的复苏战略南非的可持续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主办

赛迪研究院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知名智库, 直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凭借自身在数据渠道 行业资源和知识密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致力于为政府提供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标准研究和公共政策制定等决策咨询和支撑服务, 服务对象既包括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与各类开发区, 又涵盖电子 通信以及原材料 装备 消费品工业等行业与企业用户 详情请浏览网站 :www.ccidgroup.com 北京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 66 号赛迪大厦 15 层国际合作处邮编 :100048 联系人 : 姚丹电话 :010-88559543 13811086893 传真 :010-88558833 电子邮箱 :yaodan@ccidgroup.com 华东 地址 : 上海市蒲汇塘路 11 号博大商务楼 1603 室邮编 :200030 联系人 : 黄铭电话 :021-64689608 电子邮箱 :huangming@ccidgroup.com 华南 地址 : 广州东风中路 445 号越秀城市广场北塔 1205 室邮编 :510030 联系人 : 林紧电话 :020-83557153 电子邮箱 :Linjin@ccidgroup.com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卷首语 过往十年, 新兴经济体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 新兴经济体国家紧紧把握历史机遇, 通过挖掘资源禀赋, 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发生后,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际分工 治理结构等开始面临调整和变革, 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环境相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诸多制约甚至阻碍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的因素开始显现, 有关国家的发展前景似乎比以前更加充满了变数 尽管如此, 得益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努力寻求未来发展科学路径的不懈努力, 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并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稳步向前, 甚至能够对全球金融体系建设和改革发挥日渐突出的作用 对此, 博鳌亚洲论坛 2010 年会发布的 新兴经济体发展 2009 年度报告 也明确指出, 新兴经济体相对于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复苏中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 为加强对当前涌现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进行更加深入的对比研究, 把握它们各自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特色差异, 探讨它们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OECD) 之间的金融贸易联系, 了解它们如何抵御全球经济衰退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本期 赛迪译丛 特选译 OECD( 经合组织 ) 发布的 巴西 中国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报告的部分内容, 期望借此了解巴西 印度 印尼和南非等四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对该报告的解读, 我们发现 : 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 能否随着资本积累提高以及要素禀赋结构提升逐步推进本国产业发展, 引导本国支柱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成为其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显然, 通过研究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和可持续战略选择, 也有利于我国政府加深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深入把握, 有利于我国利用自身优势并在汲取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高效的发展策略, 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10 年 12 月 20 日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目录 CONTENTS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章巴西经济增长简史 4 一 巴西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中断 4 二 巴西经济增长核算 4 三 产出波动 5 ( 一 ) 趋势 周期和贸易条件 5 ( 二 )1918 年 -1966 年 : 进口替代工业化 5 ( 三 ) 从库比契克时期到军事政变 6 ( 四 ) 从反对出口到出口补贴 6 ( 五 )1967 年 -1979 年 : 经济增长奇迹 6 ( 六 )1980 年 -2008 年 : 从 失去的十年 到新时代 7 ( 七 ) 一个新的时代? 8 四 结论 8 第二章塑造印度奇迹 : 加速高增长 9 一 增长的历史模式 : 趋势和特点 9 ( 一 ) 增长阶段一 :1951-1952 年至 1979-1980 年 9 ( 二 ) 增长阶段二 :1980-1981 年至 2003-2004 年 10 二 增长动力和加速度 11 ( 一 ) 总需求和总供给 12 ( 二 ) 行业增长驱动 13 ( 三 ) 区域经济增长 13 三 维持高增长的政策措施 : 最近经济放缓和复苏时期 14 2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四 结论 15 第三章印尼超越复苏 : 一个岛国的复苏战略 17 一 引言 17 二 印尼宏观经济缩影 17 三 以强劲的内需弥补出口的下滑 18 四 印尼贸易和东亚生产网络 19 五 国内市场一体化 19 六 改进国内基础设施, 推动需求增长 20 七 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21 八 结论 21 第四章南非的可持续增长 23 一 国外资本注入 23 ( 一 ) 国际直接投资 23 ( 二 ) 证券投资流动 24 ( 三 ) 资本流入的组成 24 二 个人资本积累及其决定因素 24 三 基础设施建设 25 四 市场的扭曲与约束限制 26 五 增长 创新与人力资本 26 六 开始注重服务业的重要性 27 七 结论 27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第一章巴西经济增长简史 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增 长差距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 1750 年 到 1900 年间 美国等西方国家抓住 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迅速增 长, 而巴西等继承了殖民主义剥削 制度遗留的国家则落在了后面 到 20 世纪初, 美国人均 GDP 已是巴西 的 10 倍 1900 年到 1980 年间, 美国和巴 西生活水平的鸿沟逐渐缩小 ;20 世 纪末, 巴西人均 GDP 达到美国的五 分之一, 也由此开创了 21 世纪经济 增长新局面 2004 年至 2008 年间, 贸易条件改善和债务负担减轻同时 促进了巴西经济增长 这其中, 贸 易条件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充足的 流动性 高通货膨胀分别在不同时 期对巴西经济增长和产出波动产生 了重要影响 一 巴西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中断 巴西拥有丰富的资源 几个世 纪以来, 各类产品出口为巴西带来 了经济繁荣 例如, 糖出口在 17 世 纪 50 年代达到顶峰 ; 淘金热在 1750 年到达最高点, 年产量达 15 吨 ; 1822 年巴西独立时, 棉花 糖和咖啡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 ;19 世纪末, 巴西又经历了一段由橡胶出口带来的经济繁荣 通过研究和分析各国经济增长及其变化, 发现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微乎其微, 而贸易扩张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关联 将这一结论应用到巴西在 1900 年至 2008 年期间的经济增长, 我们得出巴西经济增长的最小中断点数为 3, 从而可以将这段时期经济增长分为四个时期 :1900 年 -1917 年, 1918 年 -1966 年, 1967 年 -1979 年以及 1980 年 -2008 年 二 巴西经济增长核算 巴西全要素生产率 (TFP)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前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 70 年代之后的几十年中又呈现出大幅下滑的趋势 以二战时期划分, 战后第一个时期 (1951 年 -1966 年 ) 和第二个时期 (1967 年 -1979 年 ) 巴西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资 4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本和劳动力变化影响较小, 对人均产出的贡献大约只有 2% 然而, 战后第三个时期 (1980 年 -2008 年 ) 出现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率同时下降的局面 巴西的长期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 基础设施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协调关系 因此, 第二个时期 (1967 年 -1979 年 ) 生产率提高可以部分归因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 而第三个时期 (1980 年 -2008 年 ) 生产率降低则可以部分归因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减少 三 产出波动 20 世纪 30 和 40 年代, 世界经济 大萧条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巴西孤立起来, 外部融资渠道的缺乏推动了进口替代工业化 50 年代, 巴西甚至包括整个拉丁美洲都笼罩在唯意志论中, 他们相信政府干预比市场更有效 60 和 70 年代, 贸易增长引发了一场土地和税收改革的争论 70 年代, 宽松的信贷环境导致政府和私人部门过度借贷, 进而引发经济过热 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和 1980 年利率上升影响, 巴西陷入债务危机, 经历了长达 15 年的经济低增长和高通胀 90 年代, 私有 化和贸易自由化成为趋势 高债务带来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使得巴西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战略, 采取以市场为驱动 贸易为导向的政策 ( 一 ) 趋势 周期和贸易条件虽然巴西是个出口大国, 产品价格对 GDP 增长的影响很小, 但贸易条件与巴西人均 GDP 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 贸易条件与实际产出缺口 ( 相对于趋势水平 ) 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 二 )1918 年 -1966 年 : 进口替代工业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没有进口产品的竞争, 国内生产者纷纷投资于工业 20 世纪前半期, 巴西咖啡在世界咖啡市场上拥有垄断地位 为控制咖啡市场价格, 政府借入外债用于买卖国内咖啡 1928 年至 1930 年间, 咖啡价格下跌了近 40%, 导致出口收入减少 GDP 下降 据估计,1930 年巴西人均 GDP 下降 3.4%,1931 年下降 4.6% 大萧条 恶化外部融资环境, 政府财政吃紧, 被迫放弃控制咖啡价格的计划 20 世纪 40 年代后, 咖啡开始丧失其在巴西出口产品中的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首要地位 如今, 巴西的出口已经多样化, 主要出口产品是铁矿砂 大豆和石油, 其出口集中度指数为 9.1, 已达到 OECD 国家的水平 ( 三 ) 从库比契克时期到军事政变 20 世纪 50 年代, 库比契克政府利用通货膨胀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 建立汽车工业并建设全新的首都巴西利亚 通货膨胀成为政府应对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的手段 随着通货膨胀的流行以及人们尽可能缩短持有货币的时间, 政府预算收入下滑 尽管如此, 在人们学着预计将钱用于购买消费还是存入能产生利息的银行帐户之前, 政府已有时间从通货膨胀税中取得收入 这解释了库比契克政府如何能在没有中央银行和政府债券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从巴西银行借款为政府投资计划提供资金 然而在 60 年代初期, 阻止通货膨胀恶化的不是资本外逃, 而是军事政变和新政府的政策 ( 四 ) 从反对出口到出口补贴反对出口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偏见一直盛行到 60 年代中期, 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实际汇率的高估, 在 1947 年实行外汇管制 1947 年到 1953 年间, 国内货币高估越来越严重 许可证制度抑制了进口需求 1953 年初, 1807 法 创建了一个外汇交易的初期市场, 允许资本及其收益的流入和流出, 以及出国旅游用汇的买卖 1953 年末, 多功能的外汇管理体制建立, 取代了通过拍卖进行的直接数量管制 1957 年, 巴西外汇管理体制发生了进一步变化, 引入从价税, 汇率种类缩减为两种 在政治危机笼罩的 1962 至 1964 年期间, 官方汇率严重滞后于通货膨胀, 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1964 年以后, 军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出口, 包括废除州级出口税收 简化出口商管理制度 引入税收激励政策和出口商信贷补贴 财政补贴 这些政策的变化对出口多元化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份额从 1974 年的不到 10% 增长到 1981 年 50% 多 出口多元化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和 1967 年产出的突破性增长 ( 五 )1967 年 -1979 年 : 经济增长奇迹 1964 年军事政变后, 政府引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入了 PAEG 计划, 该计划促进了重要的结构性变革, 例如通过减少支出以及增值税等税制改革减少预算赤字, 进行重大的财政调整 这一计划同时推动了金融市场改革, 例如建立了中央银行 因此有学者指出, 巴西经济增长的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因于 PAEG 计划推动下的改革带来的效应 在 1974 年石油危机冲击之前, 巴西经济运行良好 1973 年至 1976 年间,GDP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 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开始显现, 总需求在 70 年代末出现下降 为应对冲击 避免经济衰退, 政府放任通货膨胀上升并利用外债为当前赤字融资 ( 六 )1980 年 -2008 年 : 从 失去的十年 到新时代近 100 年来巴西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部金融冲击下经济的脆弱性, 每个时期经济增长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危机 外部资本充裕时期常常是消费繁荣时期, 而资本稀缺将导致经济增长崩溃 没有外部融资, 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遭遇失败 20 世纪 80 年代, 巴西外债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 直到 1993 年, 外债才得到偿还 在国内, 巴西政府试图通过通货膨胀为财政赤字融资, 这使巴西人学会了资本外逃 尽管如此, 通货膨胀确实将外债问题隐藏了起来 随着通货膨胀的恶化, 巴西国内人心浮动 一方面, 工资跟不上物价的上涨, 另一方面, 通胀将财富从中产阶级转移到能获取更多信息和投资机会的上流阶层 1980 年以后积累的问题对巴西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冲击 高通胀是 80 年代巴西经济趋势增长出现中断的原因 在巴西政府多次采用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失败之后, 于 1987 年暂停了这一系列调控 科罗尔总统尝试了冻结银行存款等更为激进的措施, 结果导致 1990-1992 年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90 年代后半期, 政府将公共债务指数化到利息率, 以控制通货膨胀 1994 年中期以后, 卡多佐总统将汇率作为调控的手段 由于有国际资本充裕的支持, 赤字账户继续维持成为可能 然而,GDP 在 1993 年后开始增长, 接近潜在 GDP 水平, 但由于缺少基础设施投资, 低于前期的发展水平 GDP 在 2003 年出现下滑, 随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后在 2004 年实现 5% 的增长 但随着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GDP 在 2005 年又开始下降 ( 七 ) 一个新的时代? 2002 年至 2008 年间, 巴西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 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对巴西出口产品的需求 2002 年中期至 2005 年中期, 巴西半加工出口产品的价格增长了 43%, 基本产品的价格增长了 59% 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是显著的 一方面, 汇率升值减少了外债, 另一方面, 出口价格上涨促进了原材料生产的投资 2008 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构成对巴西经济繁荣的直接威胁 然而, 巴西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举措与以往不同 在 2002 年以前, 本币贬值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 进而迫使央行提升利率, 政府增加预算盈余,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随着变化 这次金融危机, 由于政府在贸易条件改善的经济繁荣期积累了不少外汇储备, 指数化于汇率的国内债务存量没有受牵连, 央行还能降低利率 尽管如此,2008 年 10 月, 外 部冲击对巴西经济的破坏作用开始显现, 很多公司集体休假, 并推迟投资计划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3 月, 制造业产业下降幅度超过 10% 2009 年下半年, 经济开始逐渐恢复 因为金融市场相对稳固, 金融市场监管恰当, 使巴西能够成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之一 四 结论 巴西 1968 年后经济增长的加速可归因于生产率的提高, 而生产率的提高是由 1965 年 -1968 年改革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引起的 1981 年经济增长停滞以生产率和资本积累下降为标志 第三个时期经济增长下降可以解释为基础设施投资降低和持续到 1994 年的高通货膨胀 近几年, 巴西摆脱了持续到 1994 年中期的不稳定的宏观经济, 走向繁荣 可以发现, 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和产出波动有着重要影响 在贸易条件恶化情况下以高额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当遇到外部资金枯竭, 注定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从刺激巴西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财政改革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促进生产率的提高非常重要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章塑造印度奇迹 : 加速高增长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20 世纪 60 年代, 印度经济是经济学家和政策顾问们最喜欢的战场 事实上在那个时期, 发展经济学的主流思想影响了印度发展策略, 同时那个时期的发展理论深受印度发展经验影响 然而, 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时候, 西方世界开始对印度失去兴趣, 这个国家开始自求发展 紧接着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阶段后, 当时对印度经济最普遍的描述就是把它比喻为一只熟睡的猛犸, 正等待着苏醒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东亚经济像一只敏捷快速成长的老虎, 正开始对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建立新的基准, 并认为印度经济会注定运行在低水平 在 2003 年 -2008 年这 5 年的时间里, 印度经济每年增长率达 9%, 全球风险投资对其未来充满兴趣 可见, 这只猛犸终于开始苏醒了, 而且充满活力把失去的时间弥补回来 在最近的几年中, 在这些进展累计的影响下, 特别是由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产生的进展以及在外部环境利好的形势影响下, 创造了印度经济增长新高点的奇迹 一 增长的历史模式 : 趋势和特点 ( 一 ) 增长阶段一 :1951 年 -1952 年至 1979 年 -1980 年 经济增长第一次结构性的突 破使印度经济偏离了人们普遍描 述的印度增长率轨迹 ( 约 3. 5 % 到 5.5%), 这主要是由于政策私企的 态度由过多控制和限制逐步开始向 自由化转变 1980 年以前的阶段是 市场改革实验阶段, 这个增长阶段 每年 GDP 的增长速率是 3.6%, 每年 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是 1.4% 这个时 期有两个子阶段, 一个子阶段是 从 1951 年 -1952 年至 1964 年 -1965 年期间, 而第二个子阶段从 1965 年 -1966 年至 1979 年 -1980 年期间, GDP 每年的平均增速是 2.9% 从政 策体制方面看, 第一子阶段比第二 子阶段政策氛围要相对自由些 第 二子阶段由于外汇局限和规章的强 制使得国内外投资 进口控制非常 严格 尽管印度独立主张采用结合 个人的主动性和规划的混合经济的 框架, 本阶段印度经济发展的特点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是有意识提高经济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主要是在公共部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产出率的增长速度 此外,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依靠低收入者对初级产品需求弹性来提高出口经济能力是悲观的 因此, 考虑到国外援助规模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印度选择了进口替代战略, 通过对国内资源的日益依赖来资助不断上升的投资需求 第一个子阶段 (1951 年 -1952 年至 1964 年 -1965 年 )GDP 增长的分阶段显示每年全要素生产率 (TFP) 为 1.6% 在该子阶段每年增长 7.9% 的投资力度由政府每年增长 11.6% 投资主导, 政府消费的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私人消费的增长 因此, 政府对私人消费的比例也大幅上升 第二个子阶段 (1965 年 -1966 年至 1979 年 -1980 年 ) 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进一步扩大国家在多层次面上的影响 随着银行 石油公司 煤矿以及其他各种行业的大规模国有化, 国家在工业活动领域加强控制, 具有较高边际税率的征税制度以及在有组织部门的劳动力裁员的障碍的出现, 印度社会出现一些混 乱, 这破坏了私人企业和束缚经济增长 经济体制被形容为许可证的配额统治 这个阶段 TFP 每年增长率为 0.2% 第二个子阶段还体现了印度发展策略中的重分配因素, 这是为了消除贫困 主要在对一些公众项目进行干预, 包括重视个人和家庭的捐赠 土地的重新分配和个人资产的分配等, 在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方面还是没有得到重视 70 年代的政府采取的很多措施很难扭转后期的局面, 经济继续被拖累, 即使到现在很多地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总体上看, 分析显示 GDP 的增长在第一阶段是非常稳定的 尽管有些孤立的措施, 但是监管生产者作用以及调控的内容和官僚控制是相矛盾的 ( 二 ) 增长阶段二 :1980 年 -1981 年至 2003 年 -2004 年在经济增长的第二阶段,GDP 每年增长率从 3.5% 增长到每年平均 5.8%, 而且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有个明显的加速期 但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增长趋势突破本来应该是在政策体制重要改变后的 1990 年 -1991 年左右出现, 实际上是在 10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2003 年 -2004 年才出现 从政策体制角度看, 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特点是 : 从鼓励进口到促进出口的转换, 同时利用自由竞争扩大进口自由度 因此, 私有投资开始发展起来, 由于大商品的进口扩大, 投资构成慢慢转向机械和设备的投资 1991 年 -1992 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比起之前的改革更加体系化和广泛化, 它包括财政 金融 工业以及经济的外部因素, 目的是为了加强印度工业的竞争能力和加强指导微观经济发展的透明度与纪律性 其结果是不仅仅形成工业许可体制, 而且进口税率也大大降低了 此外经济开始对外开放, 许多外国投资开始涌入, 税收系统已经形成, 而且渐进变化开始慢慢转向财政合并 金融部门自由监管, 特别倾向于国内私有企业 第二阶段的 G D P 平均增长率是 5. 8 %, 比第一阶段增速明显加快 每年人均 GDP 增长达到了 3.7% 主要伴随着个人消费的增速, 从第一阶段每年 3.2% 增至到第二阶段的 4.6% 由于收入和个人消费的高增长, 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在第二阶段每年下降 0.8%, 因此政策的转化大大刺激了经济增长和贫困率的下降 80 年代政策改革对 GDP 增长的影响和 90 年代大范围的政策改革对 GDP 增长的影响相抵消, 并没有很大的改变 在子阶段 1980 年 -1981 至 1991 年 -1992 年每年平均 GDP 增长率是 5.5% 而第二子阶段的 1992 年 -1993 至 2003 年 -2004 年是 6.1% 在严重保护经济体制下, 主要依靠进口自由化导致生产力增长的放慢 生产力再加速增长需要经历一个延迟, 原因在于, 首先随着封闭经济的开放, 税收的降低以及限制条件量化, 使得历史性扭曲物价再平衡, 同时有证据显示行业生产线不断改变来适应新需求 而废弃的产品线以及相关的股本, 依旧是测量资本的一部分 第二, 新投资也会有延后以及新产品的开发需要适应新技术和生产工艺 第三, 培训的人力资源也需要时间和资本 此外, 当新技术代替老技术的时候, 一些具体的技能会丢失, 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二 增长动力和加速度 2003 年 -2004 年左右 GDP 增长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11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在统计学意义上有个显著的突破, GDP 增长趋势从第二阶段大约 5.6% 增加到 8.6% 经济开始进入高增长阶段 在 2003 年 -2004 年至 2007 年 -2008 年阶段,GDP 实际增长率达到了 9% 人均 GDP 增长翻倍, 从每年 3.5% 增长至 7.2% 如果这个趋势依旧维持的话, 十年内, 人均 GDP 将会再翻一倍 2008 年 -2009 年以及 2009 年 -2010 年经济的放缓 (GDP 增长分别为 6.7% 和预计 7.2%) 主要是归因于全球经济的放缓 在过去的 20 年中, 印度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高收入与 OECD 国家的关系不是很紧密 尽管在 2003 年 -2004 年和 2008 年 -2009 年期间, 印度经济向上的增长看似和全球以及 OECD 的增长相一致, 以及后期 GDP 增速的下降也和全球的类似 正如许多分析学家认同的一样,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全球过剩流动性驱动的 因此破裂的资产价格泡沫, 降低杆杠风险的痛苦过程以及崩溃的资产流动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一些分析家认为 2009 年甚至到 2010 年印度经济增长会跌至 4.0%-4.5%, 中期会恢复到 5.0%-5.5% 最近的一项研究 表明, 这样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 分析最近几年供需趋势是有益于理解 GDP 的加速增长 ( 一 ) 总需求和总供给 2003 年 -2004 年左右的印度经济增长速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这个国家国内投资和储蓄比率 投资比率从 2002-2003 年的 25.2% 增加到了 2007-2008 年的 39.1% 其中个人贡献了四分之一, 其他是公共事业投资 2002-2003 年后五年投资增长率比之前五年的投资翻了 3 倍 个人投资的增长率也从不到 5% 增长到了近 7% 值得一提的是, 尤其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 对外经济的贡献 ( 例如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 ) 的增长从 1990 年以来一直是负数, 除了 1998 年 -1999 年和 2002 年 -2003 年这 2 个时期 尽管在过去十年印度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惊人, 对外贸易翻倍从 1997 年 -1998 年的 18.6% 增加到了 2008 年 -2009 年的 40%, 比其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的国家, 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还不是很强 支持 GDP 增长的需求扩张是由国内主导的, 而且主要是由于国内投资快速增长 12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国民储蓄总额从 2002 年 -2003 年占 G D P 的 2 6. 4 % 增长至 2 0 0 7 年 -2008 年占 GDP 的 37.7% 个人和公共部分都对国民储蓄做出了贡献, 前者贡献率超过 50% 在这个时期在国民储蓄中公共部分的份额也显著增加了 从 2001 年 -2002 年至 2003 年 -2004 年期间, 存储比率超过了投资比率, 导致了经常项目盈余的增长, 但在 2004 年以后又变成了赤字 在 1998 年 -1999 年到 2003 年 -2004 年期间, 经常账户收支从平均占 GDP 的 0.9% 到 2003 年 -2004 年到 2007 年 -2008 年期间占 GDP 的 0.4%, 这表明投资总额以及 GDP 中外币存储的贡献适度 因此显著的外国资本的流入增长对缩小国内存储投资的差距影响不大, 但是对促进满足长期国内工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以及风险资本的财政资源调节是重要的 此外, 虽然国内资本可利用, 但相对外国资本而言都很昂贵 ( 二 ) 行业增长驱动从行业构成部分看, 制造业 贸易 通讯 农业以及建筑业构成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 服务业一直持续增长, 特别是信息和通 信行业 在 2003 年 -2004 年至 2007 年 -2008 年之间, 农业每年增长超过 4%, 每年粮食的生产量增长 1000 万吨, 在 2007 年 -2008 年达到超过 2 亿 3 0 0 0 万吨 制造业每年增长 9.5%, 通信业每年增长 27%, 建筑业每年增长 13.5% 在 2004 年 -2005 年至 2007 年 -2008 年之间, 制造业的投资每年增长大约在 30%; 在建筑业 制造业以及贸易 酒店和餐饮业中 2007 年 -2008 年底的资本额是 2002 年 -2003 年的 1.5 倍 这主要得益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的持续更新 ( 三 ) 区域经济增长全国经济增长从第一阶段 (2000 年 -2001 年至 2003 年 -2004 年 ) 的每年 5.6% 的增长率增加到第二阶段 (2004 年 -2005 年至 2007 年 -2008 年 ) 的 8.9% 32 个州有 27 个州以及联盟地区经济在第二阶段都有很大发展 在这 27 个州以及联盟地区中的 9 个州 ( 德里 卡纳塔克邦 泰米尔纳德邦 恰尔肯德邦 比哈尔 马赫拉斯特拉邦 果阿 中央邦 曼尼普尔区 ) 在第二阶段经济增长率都翻一番了 昌迪加尔是唯一一个在两个阶段都维持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13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两位数增长的区域 三 维持高增长的政策措施 : 最近经济放缓和复苏时期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 维持经济的高增长态势变得 越来越复杂了 从世界大部分国家 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遇到类似挫 折是很正常的 但是, 高增长经济 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些困难是可以通 过正确 务实以及敏捷的措施来解 决的 也就是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 中少数国家可以一直维持高经济增 长率, 而大部分的国家会在调整中 失败并承担后果 在过去的 3-4 年中, 印度经济 经历了 3 次大的外部挑战, 第一个 是突然上升的资本流入, 对货币政 策和物价稳定是挑战 第二个是全 球商品价格的通货膨胀, 在 2008 年 中给印度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 三个是全球金融动荡和国际交易萧 条, 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正 常化 金融经济危机初期, 主要通过 降级杠杆风险和风险回避影响印度 经济, 这个导致资本流入的回流, 其中 5 个月的时间有 160 亿美元回流印度 后来随着 2008 年 9 月份的雷曼兄弟的破产, 信任危机导致国际银行市场的没落, 影响贸易融资和物价的下降 导致出口下降, 从而金融危机蔓延到了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对印度经济的影响还不那么严重, 主要是因为印度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低, 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国内资源和服务行业 然而,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变缓, 印度 GDP 增长从 2008 年前半年的 7.8% 降至 2009 年后半年的 6% 投资增长率是-2.4% 而这一切正好发生在印度政治选举年, 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2009 年 -2010 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大概是 7.2%, 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是 8.2% 和 8.7% 经济的恢复有下面 3 个原因 : 第一, 尽管在农业产出方面有 0.2% 的下降, 但是主要是因为季风的影响造成的 第二, 制造业强劲的增长, 其增长率比 2008-2009 年的 3.2% 翻了一倍, 在 2009-2010 年的增长是 8.9% 第三, 固定资产强劲恢复 当个人和政府的消费拖延个人需求的话, 在个人投资上有一定的增长, 同时, 14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商品出口开始恢复增长 2009 年 -2010 年的经济恢复主要是由财政刺激促进消费导致的 中央政府采取的财政扩张手段应对全球经济放缓, 其中财政扩张通过减税促进需求以及增加公共事业的支出来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共资产 相对成功的财政刺激包括降低间接税来提高可支配收入 扩大公共支出 ( 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方案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工资和养老金修正以及减免农民债务 事实证明, 这些政策是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的特别是刺激个人消费 由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 私人资本流入不断下降, 严重影响了印度的风险投资, 因此需要快速拓展国内金融中介渠道, 能更好的使用国内的储蓄资金 财政部门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 包括 : 发行长期债务证券 深化公司债务市场 这些都会提高基础设施的资金流, 稳定市场 如果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维持经济的高增长, 印度需要充足能源供给 当前全球低需求和高能源价格可以使能源价格自由化 同时需要激励无污染的能源的发展, 例如 : 太阳能 生产力增长是维持印度工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形下 这给印度投资很大压力 因此在这些领域, 为了促进国内生产力提升, 消除政策障碍和制度束缚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 : 限制对外投资 不完善的劳动法 例如土地使用作为城市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和农业有关的政策改革 同样还需要教育自由化 现代管理体系创新, 促进技术发展, 这些都能促进经济加速发展 四 结论 印度经济在 2010 年 2 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很快回到增长阶段 面对全球经济放缓, 印度经济运行良好, 开始回到危机之前的状态 展望未来, 经济复苏过程中有一些积极进展, 正反映了经济潜在的优势 印度经济要继续维持高增长, 由于国内外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特别是印度国内一些政策风险需要谨慎处理 2009 年印度经济增长的经验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投资和个人消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15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费需求的复苏, 其次是从 2009 年 11 月开始的突破出口增长记录 第三是工业增长的恢复, 第四是基础设施服务好转, 包括铁路交通 电力 通信以及民用航空 第五是资本市场的恢复, 包括资金流的扩大以及商业氛围不断浓厚 最后是农业恢复 这些都足够维持财政的高增长 在最基础的层面上, 印度国内市场的大小 财政系统的稳定程度, 维持高储蓄和高投资的能力以及资本账户逐渐自由化的政策创造了印度经济优势 不确定性主要和全球经济复苏有关, 特别是影响印度主要的出口产业 还有高失业率 增长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投放的级别 这些因素会影响财政刺激和货币调节的反转 随着全球经济的 复苏, 对增长的物价特别是能源都存在不确定性, 国内目前最担忧的是西南季风对 2010-2011 年农业的影响 2009 年 -2010 年第二季度, 还有 2 个政策风险 第一个是财政刺激退出的时间和后果, 另一个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 总的来说, 印度经济还是在不断向前向上发展, 那些下滑危机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并不是主要的 在 2010 年 -2011 年财政年 GDP 可能回到危机之前的状态 在中期的时候, 从目前的增长和全球经济的复苏角度看, 印度经济可能恢复进入高增长轨迹, 预计年增长率在 8.5%-9.0% 之间 在未来的几年内, 经济是否能突破两位数的增长, 还要看具体的发展情况 16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章印尼超越复苏 : 一个岛国的复苏战略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印尼与其邻国相比, 损失较轻 尽管由于商品价格的暴跌以及制造业产品需求的下滑, 印尼出口遭受重创, 但 GDP 仍然增长显著 内需是促进 GDP 增长的主要因素, 然而如果依靠出口维持经济增长, 那么在国内深化经济一体化和改善国家贸易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 为了降低国内交易成本, 印尼已经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中投入了大量财力 一 引言 印尼已经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由于印尼的政治与经济基础已经遭受过亚洲金融风暴破坏, 因此避免 2008 年末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崩溃和社会不稳定尤为重要 然而对于印尼来说, 尽管出口同其它国家一样有所下降, 但经济持续增长 伴随全球经济的复苏, 相对于其它国家, 印尼内需的增长快速地缓冲和支撑经济活动的恢复 二 印尼宏观经济缩影 印尼正在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 全球经济复苏的力量将影响印尼经济增长的前景 近期东亚的贸易数据显示了积极的增长态势 印尼尽管出口业绩差, 但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 旺盛的内需推动 2009 年 GDP 的增长达到 4.5% 2008 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出现, 印尼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 卢比相对于美元贬值了 30% 对外贸易是金融危机影响印尼的主要方式,2008 年第 4 季出口同比下滑了 21%,GDP 增长同比放缓至 5.2%, 相比之下第 2 3 季度放缓至 6.3%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初期,2009 年第二季度较上一季度增长减缓至 2.3%, 2009 年上半年同比于 2008 年 GDP 增长 4.2% 2009 年第二季度, 增长开始呈现良好的势头, 最近 GDP 的增长已经超过预期 在供应方面, 非流通行业活动非常激烈, 对于应付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很重要 2009 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 交通和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17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通信行业增长了 15.5%, 电力 天 然气 水行业增长了 13.8%, 其它 服务行业增长了 6.4% 相比之下, 贸易对于 2009 年 GDP 的增长只贡献 了 1.6% 因而从金融危机中可以得 到的经验之一是非流通行业在维持 GDP 增长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 以 政策推动经济, 可以采取一定的裁 员措施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仍然较 差, 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还没 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然而, 即 使内需是有希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 劲驱动力, 印尼仍然需要排除官僚 效率低下 高交易成本 基础设施 瓶颈 监管不利等不利因素, 以利 于长远发展 另外, 在全球需求下 滑的情况下, 以政府财政手段刺激 内需实际上可能会损害贸易平衡 三 以强劲的内需弥补出口的下滑 对比其它亚洲经济, 尽管印 尼出口所占印尼 GDP 的份额不大, 然而出口近几年已经成为经济增长 的重要驱动力 印尼这几年出口对 GDP 的贡献率仍然在增长, 在 2000 年到 2004 年期间平均每年出口量增 长了 4.6%,2004 年至 2008 年平均每 年出口量增长了 11% 在过去的几年间, 印尼在出口商品领域的投资增长显著, 尤其在矿石和农业产品领域 据悉, 非耐用商品的销量相对于其它出口商品增长较快 然而, 印尼出口和其它亚洲经济一样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 欧洲 日本和美国是最直接的因素, 占了印尼 40% 的出口市场 ; 亚洲需求减少是印尼出口下滑的间接因素 实际上, 印尼的出口对比前几年平均下滑了 26%, 相对于 2000 年, 情况尤为严重 幸运的是印尼国内需求十分有弹性 2009 年第二季度, 出口下滑的同时内需增长了 5.3% 在 2009 年第二季, 私人消费增长了 4.8%, 为该季度的 GDP 增长贡献了 2.7% 政府财政刺激和上升的开支使得政府开支的增长也在 2008 年的第三季度开始回升 另外,2008 年私人投资 ( 资本形成总额 ) 增长较快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了投资的信贷额度并且推高了借贷成本,2009 年上半年, 私人投资明显被削弱 印尼经济在第二季度在内需增长的刺激下保持持续增长 在危机期间印尼的国内需求相对强劲 个人消费相当有弹性, 18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 卢比贬值和 2008 年 10 月一晚 印尼股市交易指数 10% 的下跌后, 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短暂的下跌后, 又迅速反弹 舒缓通货膨胀和稳定 的汇率对于加固消费者的信心非常 重要 和平的总统选举之后的持续 的政治稳定是推动消费者信心的另 一个因素 尽管实际零售销售牵制 了消费者信心指数, 但实际销售数 据已经反弹 内需对于全球经济危 机期间 GDP 增长的重要性具有普适 性 至少在亚洲, 那些内需占 GDP 份额不变或增长的国家, 基本都经 受起了金融危机的考验 四 印尼贸易和东亚生产网络 东亚贸易以区域生产网络为 基础, 该网络实现生产共享, 在区 域流程中大部分是部件或组件, 而 不是最终产品 行业内部贸易在东 亚国家中为主要贸易流, 如电子产 品 摩托车 计算机行业等 这种 生产网络的出现深化了经济一体 化, 有助于发展规模经济和降低贸 易成本, 以及通过境外直接投资的 技术外溢 生产网络已经成为经济 增长的重要的驱动力 印尼在参与生产网络方面是落后者, 但对于汽车工业是个例外, 开始有少量的生产厂商在配件和组件方面参与到区域内贸易 实际上, 印尼的出口组成与其它亚洲国家具有较大差异, 制造业产品出口较少 印尼专注于农业和矿石产品出口 五 国内市场一体化 通过实现国家整体经济进入全球经济体系, 使得一体化国内市场成为促成内需增长的重要外部因素 从爪哇岛 苏门答腊岛的制造商以及外部岛屿的供给商的贸易机会中产生 企业需要与上游产业较强的纵向联系, 例如农产品加工, 可能选择离苏拉威西岛或苏门答腊岛近的地方, 这些地方会继而产生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一体化市场允许岛外企业以低运费方式到达外部区域市场 如果连接不同地区的服务成本降低, 产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成本优势, 定位不同阶段的产品到不同的地区 印尼国内一体化的成本要高于国土相对大的其他国家 由于存货成本和不同运输模式, 在岛国国家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19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运费可能呈现非线性 高运输成本 限制了需求的增长 例如在极端情 况下, 岛屿间的贸易市场不完善, 交易成本可能降低或阻止贸易在其 他岛屿的增长 距离和交通的障碍 也可能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因 此,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推动 了贸易增长而且提升了经济福利 六 改进国内基础设施, 推动需求增长 印尼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必须进 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进一步实现国 内市场一体化 海域面积占据了印 尼国土的 75%, 使得岛间运输成为 需求传递的主要途径, 而且在不同 地区采取不同的行动也是一个重要 环节 热带森林和山岭地带也是内 陆运输改善的重要问题 由于市场缺乏一体化, 地区 间的价格差异较大 在偏远地区尽 管购买力低下, 但生活必需品的价 格异常高 国内运输费用贵而且耗 时 在印尼, 从工厂运输商品到港 口价格非常昂贵 因此, 进口可能 会产生更高的利润率 后勤障碍和落后的国家基础 设施也限制了供给的扩大, 后勤保 障是印尼商业的主要瓶颈 由于公 共开支的下降和大量私有基础设施工程的取消, 不良的基础设施环境降低了经济的供给能力 研究表明后勤占了印尼生产成本的 14%, 比日本 (4.9%) 要高 研究同时指出, 输入 输出 内部后勤成本分别占了总体后勤成本的 7.2% 4% 2.9% 主要的后勤问题是落后的公路设施 未经授权的港口付费方式 政府规章 LPEM 和亚洲基金联合研究表明, 复杂的规章制度和高的国内运费正在削弱商品出口的竞争力 印尼的海关是低效的 低效加重了以出口为导向和进口稠密型行业的运输成本 在印尼港口包括等候 临近和空闲的平均周转时间大约为 65 个小时 运营改善是成功的,2007 年每小时转移集装箱的数量达到 60 个, 然而增长了集装箱运输和进出口港的阻塞, 还有通关时间, 使得 2008 年每小时集装箱的转移量下降为 40%-45% 后勤障碍正在制约印尼的国内和外部经济一体化 目前, 进口关税相对于其它地区较低 具有印尼最惠国待遇的平均关税为 6.9%, 比中国 越南 泰国低 然而, 印尼的后勤设施比这些国家差 在世界 20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银行调查的 125 个国家中, 印尼国内后勤成本排 93, 基础设施质量排 44 印尼航运的及时性也比其它国家差 另外, 印尼软基础设施中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尤其在规章制度和官僚主义方面, 它将影响商业成本 企业利润 投资决策 生产定位和扩大就业 七 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对于印尼的政策制定, 管理贸易自由化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 汇率变化和成本增加推动通货膨胀, 对政治造成压力, 那些更满足现状而反对进一步自由化的人正在对政府施加压力 反对自由化的压力来源于印尼的那些努力开创国内外市场的生产商 来自于中国或越南的低成本商品, 减少了印尼劳动密集型制造产品的市场份额 同时爪哇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正同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进行竞争, 东亚有关国家由于参与到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因此具有成本和规模经济的优势 除了基础设施瓶颈大, 印尼制造商还面临着不灵活劳工法和繁重的规章成本 不解决阻碍印尼国内一体化的 后勤瓶颈, 就很难进一步达到贸易自由化 印尼制造商可能认为自由化相关于直接成本, 例如裁员和公司重组, 将来的利益难于捉摸 对于由于仲裁成本较高导致本土企业迄今不能开发的市场, 本土企业可能拒绝国外竞争者进入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制造商去游说政府采取地方贸易保护政策 因此对于一个联盟政府来说, 立即执行全面的政治改革是困难的 基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改革议程可以博得更多人的支持 考虑印尼的地理特征, 克服基础设施和后勤的障碍将会在企业间找到利益平衡点 企业将欢迎公众参与进来, 从而减少仲裁成本, 并加强与进口产品竞争的能力 降低交易成本将使得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制造商扩大国内市场, 形成更有效的竞争 八 结论 全球金融危机使印尼认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 内需的增强不需要依靠贸易保护制度 诸如后勤 交易成本 拉动内需和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一系列政策有待解决 在这方面, 制定贸易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21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自由化和结构改革方面的举措, 以刺激内需, 有吸引相关利益群体支持的政治经济优势 需要说服利益群体不改革直接损失超过长期收益补偿 因此, 提升竞争力 改善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改革得到利益群体的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 改善后勤对于印尼许多地区的打开发展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是所有制还是贸易定位的区别,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其 他瓶颈正在降低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帮助实现国内一体化经济, 因此应该最优先发展包括国道 港口 岛间交通系统和货运服务 然而在这些领域的努力结果依靠公共机构的质量 因此, 印尼官僚障碍应该根除, 限制非竞争行为, 简化商业许可的流程, 全日制运营港口, 协调规章制度, 改善商业环境, 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2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第四章南非的可持续增长 南非经济经过 1970 年至 1995 年长期的减速, 从 1996 年开始回到正增长, 并且维持发展的态势 而 2008 年 -2009 年增长率的下降, 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 扭转了自 1980 年以来长久下降的趋势 尽管自 1995 年后南非的经济增长表现并不明显, 但南非经济发展恢复正常 南非人均产出在 1960 年至 1990 年基本不变, 由于上世纪 90 年代正规部门劳动力的大量减少, 人均产出有所上升, 自 2000 年就业开始回升, 人均产出呈下降状态 就业机会似乎已与生产力的损失相关, 而不是收益 经济在逐渐恢复并强劲增长的同时, 就业问题逐渐显现 此外, 南非的高失业率和收入不平等导致福利制度成为财政预算的重大负担 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支占 GDP 的 3%-4%, 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一 国外资本注入 南非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其国内储蓄率较低, 因此, 国际直接投 资和证券投资流动对南非发展至关重要 ( 一 ) 国际直接投资在南非国际直接投资在 1956 年至 1994 年逐渐下降, 而在 1994 年至 1998 年开始回升,1999 年南非四家大型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 使得当年国际直接投资激增 从长远来看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性, 这意味着从国外到国内资本的过程中存在着积极的技术外溢效应 尽管国内投资远少于国际直接投资, 但这种影响只限于短期 此外, 国际直接投资更倾向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这表明它是横向 ( 不同行业 ) 的而不是纵向 ( 产业链 ) 的投资 南非市场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 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1% 的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约 13.6% 的增长 ) 相反, 南非的公司税和工资成本增加阻碍国际直接投资 开放的贸易制度对国际直接投资也有很大的影响 从政治体制上看, 财产权利和政治稳定使得南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23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非对国际投资更具吸引力 产权制度也对国际投资产生影响, 政治动荡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远远小于证券投资或国内私人投资的影响 鉴于国际直接投资的长期性, 其对产权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政治稳定的期盼 南非的政策应着眼于减少政治风险 确保财产权利 促进工资合理化 ( 最好通过降低实际工资 ) 降低企业所得税率, 使南非与世界经济充分融合 ( 二 ) 证券投资流动南非的资本流动预期与国内较高资产收益成正比, 与存在风险的 具有较高回报的国际收益成反比 高收益率和低风险促进资本流入, 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相同, 资本流动对政治风险较为敏感 政治权利的变化和政治的不稳定性影响资本流动, 政治不稳定和政治自由化的趋势促使资本外流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南非的资本流动和资本外逃 但是, 降低政治的不确定性和为潜在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率应成为南非政府政策关注的焦点 ( 三 ) 资本流入的组成南非在 1994 年的政治自由化使 其逐步融入世界经济 自 1994 年以 来南非吸引的证券投资多于国际直 接投资 1994 至 2002 年, 南非国际 直接投资流入总额为每年国内生产 总值的 1.5%, 证券投资流入为每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5% 二 个人资本积累及其决定因素 自 1970 年以来, 南非的资本 积累不断下降, 制约了南非经济 增长, 因为南非是一个中等收入 的国家, 要素积累为人均实际国 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重要组成部 分 然而, 固定资产对 GDP 的比例 20 世纪 70 年代初曾从最高点下降 30% 以上,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大约低 于 15%,2009 年的第一季度大约是 25% 同时, 投资比例上升, 本世 纪以来主要的资金主要投向公共服 务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反, 制 造业 金融服务 保险 地产以及 商业服务等投资依旧保持低水平, 低于总收入附加值的 10% 在采矿 业 采石业以及交通业 仓储和通 信业的投资也有增长 总储蓄并没 有像投资一样增长, 持续的社会福 利的支出减少了储蓄值, 南非的储 蓄值的提升受到包括信赖资本流入 24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等具体政策的影响 因此政策目标应该是创造一种稳定 可预知, 没有突然意外的投资行为的环境 实际上, 低风险不仅仅直接刺激投资, 而且能充分发挥其他政策的杆杠作用, 以有效达到这一目标 储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具有约束力 家庭储蓄量的急剧下降被企业储蓄的上升所补充 尽管边际税率下调, 但由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和税基的扩大, 企业部门的税务负担急剧上升 随着股息支付的增加与留存收益的降低, 也促使了企业储蓄率的下降 同时, 公共储蓄率的上升也缓解了企业储蓄率的下降 财产权利不但直接影响投资, 政治的不稳定也影响投资, 同时犯罪率也是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 社会和人力资本是密切相关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而人力资本积累和犯罪是对政治体制长期演化结果, 进而直接影响投资 综上所述, 不确定性是对在南非投资的重要威胁, 其政治体制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为投资创造有利的气氛 财产权利的保证 政治的稳定和犯罪率影响投资, 同时宏观经 济的稳定和投资回报的可预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 基础设施建设 南非基础设施的投资急剧下降, 从 1970 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1% 下降到 2000 年的 2.4%, 低于 3%-6% 的国际平均水平, 人均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了 72% 南非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其生产力的影响显著, 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额增长成正比 在电力 铁路 航空运输等具体措施方面, 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 明显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与总要素生产率 值得注意的是, 从增长的角度来看, 虽然有一定比例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恢复基础设施建设, 而社会福利负担日益加重, 限制了增加基础设施支出, 同时在教育和卫生保健改善方面的花费,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下降 从南非的历史来看, 社会福利的提供成为对社会发展的承诺, 这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值得称赞的, 但长期下去会成为南非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收入不平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25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等 贫困的发生几乎没有显示出改 善的迹象, 自 1990 年代中期起有进 一步恶化的趋势 在社会福利支出 大幅上升的背景下, 这一结果显示 出政策的失败或者政府开支使用的 低效 四 市场的扭曲与约束限制 市场的结构或许可以解释南 非相对较差的经济增长表现 要解 决这个问题, 需要集中解决以下问 题 : 产品市场结构及其对生产力的 增长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僵化 服 务部门特别是金融服务部门的规模 及表现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 要 商品市场的竞争压力 南非的 制造业具有市场定价权 尤其是对 低层产品的竞争, 制造者的定价权 对产出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约束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 南非就业形势低 迷,2000 年开始慢慢回升 在金融 行业尤为明显, 在采矿业都有体 现 在劳工成本决定就业的情况 下, 制造业的就业复苏仍显缓慢 工资补贴不利于解决高失业率, 劳 动力成本上升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 有效运作 五 增长 创新与人力资本 创新和人力资本作为生产率增 长的核心 研发成本和人力资本对 产出增长都有影响, 并且对南非制 造业而言研发成本对其产出增长有 着更大的影响 正如按全要素生产 率测量一样, 人力资本的质量指标 与生产率增长的联系更为紧密 此 外, 贸易的开放度对生产率的增长 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行业集中度有 着消极的影响 在南非, 研发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和其他中等收入的国家相 当, 但是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 科学家的数量却相对较低 最近更 多数据指出研发投入需要得到进一 步的改善, 其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仍不足 1%, 远远低于 2% 到 4% 的水平 鉴于南非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 赖于全生产要素, 在研发投入成本 方面仍持续低速 同样令人担忧的 是教育系统, 尤其是学校系统在作 为长期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数 学和科学两个方面出现不良表现 在数学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以及自 26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然 工程及数学科学在大学学科中 的份额都有下降趋势, 尽管在教育 方面的费用支出已经有很高水平, 但在自然 工程以及数学等学科方 面的改进仍受到限制 因此, 由于 教育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技能教育 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供不应求 六 开始注重服务业的重要性 南非的出口结构特殊, 服务业 的贡献率相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 而言较高, 甚至和发达国家比较类 似 服务业从 1970 年到 2000 年持续 出现赤字, 从 2000 年以来出口增长 一直快于进口, 这种趋势显示南非 在服务业方面相对制造业具有比较 优势 南非金融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 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例如 : 在 1850 年到 2007 年期间的美国金融业出口 从来没有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 10% 以上, 然而在 2005 年到 2009 年期间 南非金融业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例大约达到 18% 从 20 世纪 60 年 代中期以来在南非这一比率就一直 保持上升趋势 金融政策问题是和南非金融业 占据很大规模以及它们长期对经济的影响有关 南非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融入到世界的金融体系, 但这不能被视作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金融服务业份额稳定上升的原因 金融服务业的稳定增长主要基于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可替代性, 以及在制造业领域生产率的快速提高 对南非而言, 金融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0.22) 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0.06) 工人的人均实际产量 (0.04) 以及在制造业方面工人的人均实际产量 (-0.02) 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低 七 结论 影响南非可持续增长的因素 : ( 一 ) 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 妨碍国内资本积累和外国资本的流入 特别是产权保障方面, 有关文件法规仍不完善 ( 二 ) 尽管基础设施投资在过去的十年中持续增加, 但仍然低于资本深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三 ) 市场扭曲继续成为南非经济的特点 商品市场的竞争不充分阻碍了生产率增长 然而自 1994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27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年以来, 进口关税名义上在下降, 尽管贸易自由化, 但是价格还是由企业和行业层面来决定, 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 四 ) 体制僵化使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导致持续的高失业率 ( 五 ) 人力资源与研发的不足制约着经济向全要素生产率密集的 增长方式转型 ( 六 ) 南非的金融部门非常庞大, 南非金融中介需要提高效率 ( 七 ) 南非公共财政选择了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保障体系是否会限制提升国家竞争力所需要的维持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力资本开支的财政预算 本文译者 : 安晖 13810027908 刘琼 15910294911 韩健 13811332858 张鼎 18601129987 陈阳 15910461915 吕海霞 13501184207 刘云龙 13146566857 anhui@ciirnet.com liuqiong@ciirnet.com hanjian@ciirnet.com zhangding@ciirnet.com chenyang@ciirnet.com lvhaixia@ciirnet.com liuyunlong@ciirnet.com 28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29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30

OECD 巴西 印度 印尼 南非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名智库 产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研究公共政策制定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两化融合路径研究区域竞争力提升咨询 机构名称 :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 66 号赛迪大厦 15 层层国际合作处邮政编码 :100048 联系人 : 姚振智王乐联系电话 :010-88559582 :010-88559684 13811441410 13701083941 传真 :010-88558833 电子邮件 :service@ccidgroup.com :oversea@ccidgroup.com 赛迪译丛 2010 年第 4 期 31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赛迪译丛 编辑部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 66 号赛迪大厦 15 层国际合作处邮政编码 :100048 联系人 : 姚丹王乐电话 :010-88559543 13811086893;010-88559684 13701083941 传真 :010-88558833 电子邮件 :oversea@ccidgroup.com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