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演示文稿

Similar documents
5 2.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三 知识结构图 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课 程 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旅游科学

标题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幻灯片 1

????????

第六章教育第五章教育制度七章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四章教育目六 个案研究法第的研究方上节回顾 一教育目的作用 :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理论 : 社会 个人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全面发展教育 : 德 智 体 美 劳 一西方学制 : 单轨制 双轨制 分支制 二旧中国学制 : 壬寅

幻灯片 1

山西医科大学 2016 级一系 学年第五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第一临床医学院年级 / 专业 :2016 级一系班级 : (10) 人数 : 315 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幻灯片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实施的现状 莙政基 莙政基金 外 在学生中有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级英语 学年第三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外语系年级 / 专业 :2017 级英语 ( 医学英语 ) 班级 : (2) 人数 :64 人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级护理学 学年第二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护理学院年级 / 专业 :2017 级护理班级 :10 人数 :303 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 %! &!! % &

C.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D. 忽视了劳动对教育产生的作用 (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 (2) 第一位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教育家是 ( 裴斯泰洛齐 );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第四节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 中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 学记


云南中医学院 701 中药学综合 1 全套考研资料 <2016 年最新考研资料 > 1-1 本套资料没有真题注 : 若考前收集到最新考研真题, 我们将免费邮件发送给购买资料的考生, 若考生自己购买到的话, 本店以市场价格报销购买真题的费用! 2-2 中药学 笔记, 此笔记为高分研究生复习所用, 借助

四 课程学时学分 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 一 )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第 2 章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第 3 章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第 4 章 信息检索 加工与利用方法 第 5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三 主干学科教育学 心理学四 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原理 教育哲学 德育原理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现象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统计学 教育政策与法规 课程与教学设计 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等 五 主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识教育课程范俊玉 1 08:00-08:50 数值分析 专业必修课程张亚楠 2 09:00-09:50 苏州大学 学年第 1 学期数学科学学院课程表 班级名称 :2014 基地人数 :37 辅导员 : 周扬实行日期 : 201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 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化学课程结构 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 化学新课程目标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技能 化学说课与评课技能 化学专题教学 化学教育研究等内容 要求理解 掌握上列有关内容中包含的概念 原理 方法和技能 不仅要懂得 是什么, 而且要懂得 为什么是这样 以

中北中学 ( 初中 ) 大寺中学 ( 初中 ) 富力中学 ( 初中 ) 富力中学 ( 初中 ) 06 中学历史教师 0 07 中学物理教师 0 08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 0 08 中学物理教师 0 中等专业学校 09 中学语文教师 0 中等专业学校 09 中学英语教师 0 中等专业学校 09 中学美术

% %

57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D % R&D 122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教育发展研究 笮 儿童学课程的设置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走向 由于能够体现教师作为儿童研究者的存在本质 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基础和增强教师教育课程对社会的适应性, 儿童学课程的嵌入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的教育现实出发, 借鉴国际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全救护教学设计 一 教学导入 教学过程设计 二 学情了解 三 学习新课 1. 指压止血法

¹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 非在职 经济管理学院 国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第二初级中学 中小学基础学科教师职业素养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第二初级中学 中小学基础学科教师职业素养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第二初级中学

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中心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自主学习中心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其认可度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

C04 初中地理教师 C04 初中地理教师 C04 初中地理教师 C04 初中地理教师 C04 初中地理教师 C04 初中地理教师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佘燕云 杜文超 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度、权柄、荣耀

专业年级 :2015 级会计专科业余班 ( 第 1 期 ) 学生人数 : 3 人 2015 年 7 月 课程名称总学时主讲教师联系电话课程名称总学时主讲教师联系电话备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作业 英语 ( 一 ) 网络课程 阮先玉 作业 高等数学 网络课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必背考点 : 1. 教育概念 广义 ( 社会 家庭 学校 ); 狭义 ( 学校教育 ) 孟子 : 最早将 教 和 育 连用 许慎, 说文解字, 最早对教育进行解释 2. 教育活动三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 教育内容, 教育措施 ) 3. 教育的本质 有目的地培养人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º» ¼ º» ¼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方法

花桥经济开发区招录学校工作人员考试成绩公示 准考证号 报考岗位 考试成绩 是否取得面试资格 A1 美术 - 小学 成校临时代课教师 62 进入面试 A2 数学 - 小学 成校临时代课教师 74 进入面试 A3 幼儿园临时代课教师 71 进入面试 A4 美术 - 小学 成校临时代课教师 62 进入面试

山西医科大学 2016 级临床医学 ( 5+3 一体化 ) 学年第二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第二临床医学院年级 / 专业 :2016 级临床医学 ( 5+3 一体化 ) 班级 :5 人数 :148 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课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 知识扫描 1. 孟子 尽心上 2. 说文解字 3. 日本 4. 描述性 纲领性 规定性 5. 培养人 6.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7.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8. 教育影响 9. 社会 个体 10. 显性 隐形 11. 永恒性 长期性 12. 历史性 13. 继

课程设置—国民经济学



fdsa

GVANGJSIH GYAUYUZ 28 J SAT GMAT eteach PPT 2007 萨尔曼 汗与加州洛斯拉图斯学区合作, 把汗学院系统 用于课堂 TED2011 Blackboard YouTube You

省份批次科类录取专业招生数 录取 最低分 备注 艺术 音乐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业成绩 美术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综合成绩 提前艺术体育本 科 提前一批本科 体育 ( 文 ) 体育 ( 理 ) 文史 体育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

(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岳阳公务员考试网:

蒋维乔思想研究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2016年苏州高新区公开招聘教师

<4D F736F F D20B3A4B4BACAA6B7B6B4F3D1A72E646F63>

招聘岗位所属准考证号教育综合专业知识 幼儿教育教师 厦门市 - 同安区 幼儿教育教师 厦门市 - 同安区 幼儿教育教师 厦门市 - 同安区 62

¼ ½ ¾ ¼ ½ ¾

LH D0010 初中生物教师 否 LH D0010 初中生物教师 否 LH D0011 初中英语教师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年第 期

兰州工专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程安排表(一)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校历.xls

文档3

新闻与传播研究

二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状况

Transcription:

系统精讲 04 教育学

第二部分 教师职业素养

模块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 2008 年修订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的蓝本和准则 爱 与 责任 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单选

判断 : 教师道德 私德 判断 公德 = 教师职业道德 = 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 = 师德 教师道德 = 师德

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规范的内容 : 口诀 : 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核心内容

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爱岗敬业 本质要求关爱学生 灵魂 精髓为人师表 内在要求教书育人 根本任务 天职终身学习 成长不竭动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P118 一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 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 挖苦 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 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 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 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 尊重同事, 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 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 勇于探 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单选 多选

考点 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单选 多选 大学 入学教育课 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职前 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在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途径 在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实践 职后 拜师 自我修养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要求

模块二教学设计技能

04 第一章教学基本理论

考点一 教学的概念 单选 多选 1. 广义的教学广义的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 狭义的教学狭义的教学是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考点二 教学的意义 单选 多选 1.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 教师是传授系统知识, 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3.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考点三 教学的任务 单选 多选 1 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技巧 ( 首要任务 ) 2 发展学生智能,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发展学生体力, 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考点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过程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2. 教学是师生互动 积极交往 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人生教程

Page 22

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 备课 上课 中心环节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考点一 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内容 : 教学计划 :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学计划 1 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 单元 ( 课题 ) 教学计划 3 课时计划 ( 教案 )

考点二 上课 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课的类型 2.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等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 目标明确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要尊重 气氛热烈 重点突出 组织严密 好课的 标准 内容正确 表达清晰 方法得当

考点三 作业检查与批改 布置作业的要求 : 作业的内容要有代表性 作业份量要适当 难易适度 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考点四 课外辅导 内容 : 1 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做好作业 ; 2 为基础差和因事 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 3 给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做个别辅导; 4 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 5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要求 : 1 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 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2 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考点五 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俗称测验或考试, 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测验的质量指标 : 效度 : 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 最为重要 ) 信度 : 又称测验的可靠度, 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难度 : 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 : 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Page 30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 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个别教学制 分组教学制 文纳特卡制 班级授课制 设计教学法 道尔顿制 特朗普制

考点一 个别教学制 单选 古代教育大多数都是个别教学制 含义 : 教师对学生一个个轮流的教, 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 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 优点 : 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使教学内容 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足 : 难以完成系统化 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 教学效率不高

考点二 班级授课制 定义 单选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 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 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产生与发展 1632 年,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阐述, 后经赫尔巴特的发展基本定型 1862 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堂, 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1904 年, 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 癸卯学制 ) 后, 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广

考点二 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 复式教学 单选 简答 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 ; 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优点 :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 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 不利于因材施教 ; 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 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考点三 分组教学制 单选 含义 : 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是集 体教学的一种, 一般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 :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 : 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 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优点 : 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别性

考点四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单选 设计教学法 : 杜威首创, 克伯屈改进 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 打破传统的 界限, 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在自己设计 自己负责任 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 学生自选教材 ) 道尔顿制 : 帕克赫斯特创设 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 而只为学生分 别指定自学参考书 布置作业, 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 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 ( 教师制定教材 )

考点五 文纳卡制 单选 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芝加哥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其课程被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 由学生个人自学读 写 算和历史 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 ; 另一部分通过音乐 艺术 运动 集会以及开办商店 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社会意 识 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 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考点六 特朗普制 单选 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 特朗普提出 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 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实行大班上课, 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 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 ; 小班研究, 每个小班 20 人左右, 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 研究 讨论大班授课材料 ; 个别教学, 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 部分作业指定, 部分作业自选, 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其教学时间分配为 : 大班上课占 40%, 小班研究占 20%, 个别教学占 40%

Page 39

考点一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 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考点二 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 ( 一 ) 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 单选 代表人物孔子思孟学派赫尔巴特杜威夸美纽斯 观点学 思 行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统觉 ; 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困难 问题 假设 验证 结论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考点二 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 ( 二 ) 教学过程的性质 单选 多选 1 教学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 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 认识的间接性 (2) 认识的交往性 (3) 认识的教育性 (4 ) 有领导的认识

考点三 教学过程的特点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单选 多选 论述 简答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 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 3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 赫 : 教育性教学原则 )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Page 44

考点一 教学原则的概述 单选 判断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 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教学原则 VS 教学规律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单选 多选 案例分析 直观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巩固性原则 观其序, 巩教轮 科学思想是力量 因材施教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一 ) 直观性原则 单选 多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 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基本要求 : 1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 直观要和讲解相结合 3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观点 : 夸美纽斯 :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 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 三种直观 :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 : 儿童是靠形式 颜色 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二 ) 启发性原则 单选 多选 论述 定义 :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生动活泼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 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动手,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发扬教学民主 观点 : 孔子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苏格拉底 : 助产术 学记 :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第斯多惠 :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三 ) 循序渐进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单选 多选 定义 :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 1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 注意主要矛盾, 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观点 : 学记 :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四 ) 因材施教原则 单选 多选 论述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个性差异出发, 有的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 : 1.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 采取有效措施,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朱熹 : 孔子施教, 各因其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五 ) 巩固性原则 单选 定义 :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 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 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 : 1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观点 : 孔子 :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 : 复习是学习之母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六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单选 学懂会用 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 : 1.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裴斯泰洛奇重视 知识与知识的应用 乌申斯基 : 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理论不能脱离实际, 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 七 ) 量力性原则 单选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是指教学的内容 方法 分量和进度要 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是他们能接受的, 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他们经 过努力才能掌握的,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最近发展区思想

考点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单选 ( 八 )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引导 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 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真题再现 01 生物课上, 李老师先让学生弄清小麦的特征再向其传授禾本科的概念, 然后 才学习野稗 狗尾草等; 李老师这一教学方法遵从了 ( A. 运用丰富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 B.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 C. 同时显示多种事例, 便于分化泛化 D. 显示相反事例及时巩固引用 ) 教学原则

Page 56

考点一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考点二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单选 多选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练习法 演示法 发现法 欣赏教学法 谈话法 实验法 参观法 情境教学法 讨论法 实习作业法 读书指导法 实践活动法

Page 59

考点一 教学策略的定义 单选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而在对教学活 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 具有综合性 操作性 灵活性特点

考点二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 所形成的教学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 任务出发, 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Page 6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 容, 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简而言之, 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 : 1.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 单选 2. 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3. 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 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 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 简约化概括, 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考点一 - 六 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模式 提出者 : 赫尔巴特六个环节 范例教学模式 提出者 :M 瓦根舍因单选适合原理 规律性的 知识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提出者 : 罗杰斯教学程序 : 自学 讨论 80% 启发 总结 练习巩固 提出者 : 布鲁姆 传递 接受式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学 辅导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 抛锚式的教学方法 ----- 搭建脚手架 主动学习 合作学习 步骤 : 创设情境 自主活动 总结转化 情境 - 陶冶式 又叫 引导 ---- 发现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 问题 假设 验证 总结提高

考点七 新课改下提倡的其他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式 自主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模块二教学设计技能

04 第二章教学的实施

教育目的 ----- 国家培养目标 ------ 学校课程目标 ------ 学科教学目标 ------ 课堂

Page 70

考点一 教学目标的含义 ( 一 ) 教学目标的定义 单选 多选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内涵 ( 多选 ) 预期性 生本性 具体性 分类 : 远程 中程 短程

考点一 教学目标的含义 单选 多选 ( 二 )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 学习者的需要 2.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3.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考点二 教学目标的功能 多选 导向测度控制交流激励

考点三 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之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单选 目标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行为动词举例界定 描述 指出 标明 列举 选择 说明 背诵转换 辩护 区别 估计 解释 引申 归纳 举例解答 运用 示范 表现 计算图示 区别 指明 举例说明联合 归纳 重组 重写 总结比较 检讨 解释 鉴别

考点三 教学目标分类 单选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之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目标层次接受反应价值的评定价值的组织性格化 行为动词举例发问 选择 描述 找出遵守 支持 帮助 选择描述 解说 评价 分享 研究坚持 联合 比较 申辩 说明 统整建立 表现 实践 提议 服务

考点三 教学目标分类 单选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之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分类 目标层次知觉心向模仿机械化复杂反应创造 行为动词举例描述 使用 抄写 理解 解释 研习等选择 建立 安置等制作 复制 混合 依从 建立等操作 装卸 练习 改换 修理 固定等组合 修缮 解决 折叠 改正 计算 示范等制造 设计 发展 筹划 编辑等

考点三 教学目标分类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单选 1. 言语信息 2. 智慧技能 3. 认知策略 4. 动作技能 5. 态度 :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 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考点四 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 单选 多选 1. 从整体效应出发, 注意纵向 横向之间的关系 2. 从学生实际出发, 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 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3. 从师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 制订明确 集中 适度的课时教学目标

考点五 教学目标的陈述 1. 认知观的陈述 单选 ( 我国最常用 ) 了解 懂得 欣赏 含糊动词 理解 领会 掌握 2016/7/18

考点五 教学目标的陈述 2. 行为观的陈述 它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特定而可观察的行为及其内容 单选 多选 目标编写方法 2016/7/18 A 学生 D 行为标准 abcd 编写方法 行为的标准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B 实际的行为及其结果 C 行为条件 1) 环境因素 ( 气温 光线 地点 噪音等 ); 2) 人的因素 (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小组合作进行 学生独自完成等 ); 3) 设备因素 ( 设备 工具 图纸 计算器 说明书等 ); 4) 信息因素 ( 教科书 笔记 资料 图表 词典等 ); 5) 问题明确性的因素 ( 为证实学生的行为表现, 提供什么刺激条件以及刺激的数量如何等 )

考点五 教学目标的陈述 2. 行为观的陈述 行为表述方法 : 对象 行为 条件 标准 在指认和书写中, 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出 10 个生字 C( 条件 ) A( 对象 ) D( 标准 ) B( 行为 ) 在热胀冷缩实验中, 每个实验小组要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 填写出实验报告 C( 条件 ) A( 对象 ) B( 行为 ) D( 标准 ) 2016/7/18

考点五 教学目标的陈述 3. 内外结合陈述法 单选 目标编写方法 2016/7/18 内外结合编写方法 外在行为编写方法忽略了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 由于学生因学习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变化除包括行为的变化以外, 还包括认识 能力和心理倾向方面的变化, 并且认识 能力和心理倾向的变化又很难行为化, 因此为了全面准确编写教学目标, 教育心理学家格朗兰指出,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首先明确陈述如理解 记忆 欣赏 掌握等内在的心理变化, 然后再列举反映这些内部变化的行为表现样例

Page 83

考点一 教案概述 教案, 也称课时计划, 是预设的教学活动方案, 是教学设 计工作的一种书面化表述 无论教师年龄和经验如何, 都有必要 设计和运用教案

考点二 教案的构成要素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多选 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行为教学媒体时间分配

考点三 教案的基本形式 单选 多选 记叙式教案 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案形式编写方式 : 一是讲稿式的详案, 二是纲要式的简案 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 两种形式 : 一是教案纲要提示 ; 二是教学内容提示和材料补充

考点四 教案编制的一般原则 单选 多选 自然性原则 把教学过程自然地叙述出来, 把各种问题的设计与提出能自然地展现出来, 内容之间的衔接也要能自然地把握好明确性原则 教学的具体细节都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系统性原则 内容的组织要有一个系统, 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过程性原则 一堂课教学的整个过程, 新知识的导出过程, 发现解题思路并对问题加以解决的过程, 知识 思想方法归纳概括的过程, 学生可能的学习接受过程等

考点五 教案编制的要求 ( 一 ) 科学规范 ( 二 ) 简洁明了 多选 ( 三 ) 形式多样 ( 四 ) 理念先进

考点六 教案编制的程序 研制课程标准 多选 详细研究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情境 选择教学策略 设计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导入新课 (3) 讲授新课 (4) 巩固新课 (5) 布置课后作业

考点七 电子教案概述 一 电子教案概述 单选 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于记录介质 ( 磁盘 光盘 ) 中的现代教案 它通过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进行设计和教学, 将图 文 声 像等多种媒体整 合在一起 二 制作电子教案的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 ; 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 编制电子教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2. 主体性原则 3. 内容性原则 4. 目标性原则 5. 整体性原则 6. 技术性原则 7. 思想性原则 8. 程序性原则 9. 美学原则

考点七 电子教案概述 单选 四 制作电子教案的常用软件 1. 文字处理软件 Word 2.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3. 网页制作软件 FrontPage DreamWeaver 4. 动画制作软件 Flash

真题再现 01 在编写教案时, 要能把教学过程自然地叙述出来, 把各种问题的设计与提出自然地展现出来, 内容之间的衔接也要能自然地把握好, 这说明编制教案要遵循 ( ) A. 自然性原则 B. 明确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过程性原则

模块四教学评价技能

04 第一章教学评价概述

考点一 教学评价的定义 单选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 对教与学 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 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6/7/18

考点二 教学评价的类型 单选 多选 分类依据 按评价基准分类 类别 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时机分类 准备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按是否采用数学方法分类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按评价主客体不同 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 按评价的范围不同 单项评价 综合评价

真题再现 01 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 应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 下列 ( ) 做法与这一原则一致 A 鼓励学生同伴 教师等的积极参与 B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C 他评和自评相结合, 以自评为主 D 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 以综合性评价为主 E 以上选项都正确

考点三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单选 多选 ( 一 ) 评价内容 : 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 忽略了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心理素质以及情绪, 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 ( 二 ) 评价标准 :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 ( 三 ) 评价方法 : 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 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 ( 四 ) 评价主体 : 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 被动的地位, 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 家长, 学生, 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 互动的评价模式 ; ( 五 ) 评价重心 : 过于关注结果, 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 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016/7/18

考点四 教学评价的原则 单选 多选 方向性 科学性 客观性 整体性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目的性 原则 可行性 原则 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原则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016/7/18

考点五 教学评价的功能 单选 多选 诊断激励调控教学 区分和鉴别

04 第二章课堂教学评价

考点一 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单选 多选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评价, 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及其效 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广义的课堂教学评价通常有过程和结果 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维度 课堂教学评价三种方式 : 1. 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如教师 学生 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进行评价 2. 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评价中心 3.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往往是在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进步所进行的评价 2016/7/18

多选 ( 二 )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途径 领导评价 同行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2016/7/18

考点二 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单选 多选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相反, 它更是激励教师 有目的性 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 改进 提高的过程 简要地说,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具 有如下重要作用 1.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2.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 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3.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4.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功能, 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7/18

考点三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单选 多选 多维性原则 ( 内容 主体 方法 ) 过程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2016/7/18

考点四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多选 随堂听课 量表评价法 标准化测验 课堂观察与调查 2016/7/18

考点五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1. 教育目的 多选 2. 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学组织形式与结构 5. 教师的教学素质 6. 课堂教学效果 2016/7/18

真题再现 01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不包括 ( ) A.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体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B.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 C.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应表现出主体性并有发展的趋势和效果 D.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启发式教学

04 第三章学生学业评价技能

考点一 学生学业评价的含义 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是指在一定的阶段性学习时间内进行的, 对 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多选 2016/7/18

考点二 学生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种类 多选 ( 一 ) 按测验的标准划分 标准化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 二 ) 按测验题目的特性划分 客观式测验与主观式测验 ( 三 ) 按测验的用途划分 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 四 ) 按测验的特征划分 学科测验与综合测验 ( 五 ) 按测验的形式划分 操作测验与书写测验 ( 纸笔测验 ) 2016/7/18

考点三 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单选 1. 目标模式 学业评价看做是学生学习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对照的过程, 学校为工厂 2. 诊断模式 将学业评价看做是诊断与改进教和学的过程, 教室如诊所 3. 过程模式 将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都纳入到评价范围的学业评价方式, 教学如旅行 4. 主体模式 将学业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 具体来说, 就是教师, 学生和家长等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 校园如花园 2016/7/18

考点四 新课标下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多选 ( 一 ) 提问评价 ( 二 ) 日常作业评价 ( 三 ) 日常行为观察评价 ( 四 ) 活动性表现评价 ( 五 )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 六 ) 纸笔测验评价 2016/7/18

考点五 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 ( 一 )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 二 )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 三 ) 有利于教育科研的研究 ( 四 ) 有利于学校和家长了解教学情况 2016/7/18

真题再现 01 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 ( ) A. 学校评价 B. 学生评价 C. 教师评价 D. 学业成就评价

04 第四章教学反思技能

考点一 教学反思的含义 单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 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课前反思 : 前瞻性 课中反思 : 监控性 课后反思 : 批判性 2016/7/18

考点二 教学反思的特征 针对性 多选 反省性实践性时效性过程性 2016/7/18

考点三 教学反思的形式 1. 课后教案 多选 2. 反思札记 3. 交流探索 4. 自评教学录像 5. 借鉴听课评价 6. 行动研究 ( 最高境界 ) 2016/7/18

考点四 教学反思的意义 单 多选 教学反思是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1) 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2) 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3) 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 2016/7/18

考点五 教学反思的内容 多选 (1) 反思教学态度 (2) 教学目标 (3) 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结构 (4) 反思教学内容 (5) 反思学习过程与课堂组织管理 (6) 反思教学策略 (7) 反思媒体的配置与使用 (8) 反思教学评价

考点六 教学反思的要求 多选 (1) 要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2) 要会用 教学反思 的方法 记录成功经验书写学生的创新捕捉教学机智总结失败原因尝试 再教设计 (3) 要打通反思的途径 ( 自我控制 请他人监督 与学生协作 ) 2016/7/18

第四部分 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

知识线索 课程开发的几个步骤

04 第一章课程概述

考点一 课程的概念 单选 ( 一 ) 课程的词源 我国 : 课业 + 进程 朱熹 : 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 ( 功课及其进程 ), 第一次使用 课程 西方 : 拉丁语 (cureree)= 跑马道 ; 斯宾塞 : 课程 (curriculum) 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 ----- 斯宾塞

美 博比特在 1918 年出版的 课程 一书, 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他提出了课程研究的 活动分析法, 即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 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等, 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 单选

( 二 ) 课程的概念 单选 广义 :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 : 特指某一门学科 广义课程涉及 : 1. 德 智 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 2. 不仅包括各门学科, 课内教学, 也包括课外活动 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 3. 课程兼有计划 途径 标准的含义 ;

考点二 课程的类型 单选 多选 分类依据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划分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划分 类型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考点三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单选 多选 案例分析题 社会需求 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学科知识水平

考点四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单选 多选 ( 一 )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 : 布鲁纳和施瓦布 2. 基本观点 : (1)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 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 二 ) 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 单选 多选 1. 代表人物 : 杜威 罗杰斯 2. 基本观点 : (1)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 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 三 ) 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 单选 多选 1. 代表人物 : 布拉梅尔德 弗莱雷是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其主要形式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2. 基本观点 : (1) 社会 ( 改造 ) 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秩序为方向, 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 (3) 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反思 (4) 社会问题而非知识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5) 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04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单选 考点一 课程目标的内涵及特征 ( 一 ) 内涵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 在发展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 它是确定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多选 考点二 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对学生进行研究 对社会进行研究 对学科进行研究 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考点三 课程内容 ( 一 ) 含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 观点 原理和问题, 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课程内容的取向 :

( 二 )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单选 多选

1. 课程计划 定义 : 课程计划是课程安排的整体规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 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基本组成部分 : (1) 学科设置 ( 核心问题 ) (2) 学科顺序 (3) 课时分配 (4)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即学科课程标准, 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 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3. 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是知识传授活动的主 要信息媒介, 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科书, 它 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04 第三章课程资源

考点一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一 ) 内涵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 编制 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 物力以及自 然资源的总和 单选

( 二 ) 课程资源分类 多选 分类依据 类型 课程资源的空间分类 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 显性课程资源 隐形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素材性资源 条件性资源

考点二 新的课程资源 : 综合实践活动 1 地位与作用 2 概念 3 课程性质 4 特点 5 指定领域的内容

一 地位与作用 是 3 6,7 9 年级 ( 新课改 : 从小学到高中 ) 的一门必修课 二 概念 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 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 综合性 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地一类新型课程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性质 综合性 全面性 经验性 实践性 分级管理 国家规定 地方管理 校本实施 多选

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 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单选 多选 2 回归于生活世界 3 立足实践 最根本特点 4 着眼创新 5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五 指定领域的内容 一研二技二社 多选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 如 : 班团队活动 校传统活动 ( 科技节 体育节 艺术节 ) 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 也可以单独开设, 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二者互为补充

真题再现 01 某中学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田地里帮助农民干活, 此活动属于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中的 ( ) A. 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B. 社会实践活动 C. 劳动 工艺活动 D. 科学技术活动

考点三 校本课程开发 1. 校本课程概述 单选 (1)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 个性化 (2) 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3) 实质 : 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2. 价值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 凸显学校特色

3 开发程序 : 4. 开发途径 : (1) 新编 (2) 改编 (3) 选择 (4) 单项活动设计

考点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多选 论述题 (1) 将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吸收进课堂 (2) 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 (3) 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包括图书馆 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 专用教室等 (4) 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 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 技能和素质, 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 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自然与人文环境 各种机构 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 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 提高使用效率

04 第四章课程设计

概念 ( 了解 ):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 ( ) A 课程的价值 B 课程的基本结构 C 课程的主要任务 D 课程的根本目的 E 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考点一 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一 )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多选

( 二 )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多选 1. 课程目标 2. 学生的需要 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 社会发展 4. 科学文化知识

考点二 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单选 多选 ( 一 ) 课程组织的原则 提出者 : 泰勒

( 二 ) 课程组织的方式 多选 纵向组织 横向组织 逻辑顺序 心理顺序 直线式 螺旋式

考点三 课程设计模式 ( 一 ) 泰勒的目标模式 单选 多选 1. 基本观点 学校应努力达成目标 ( 目标 )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 内容 ) 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 方法 ) 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 评价 ) 即 :1. 确定课程目标 ;2. 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 3. 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 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 二 ) 过程模式 单选 过程模式是斯腾豪斯对泰勒目标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 关注整个课程包括教学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 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

04 第五章课程实施

单选 考点一 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 本途径 课程实施是落实课程改革 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考点二 课程实施基本取向 单选 多选 辛德等人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

考点三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多选 1 改革本身因素 2 学校内部因素 3 学校外部的因素

考点四 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 考点四 课程实施的结构 分析学生的 双基 体力 智力 能力 情感 态度 品德 个性心理品质 学生学习的特点 : 独特性 稳定性 发展性 灵活性 简答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04 第六章课程评价

考点一 课程评价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 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 实现的程度如何, 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 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考点二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 一 ) 目标评价模式 单选 1. 代表人物 : 泰勒 ( 教育评价之父 )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 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 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 2. 目标评价原理可以概括为七个步骤, 其中, 确定目标是最关键的一步

( 二 )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单选 1. 代表人物 : 斯克里文 ( 美 ) 2. 主要观点 : 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 主张把评价重 点从课文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 三 ) 背景 输入 过程 成果 (CIPP) 评价模式 单选 1. 代表人物 : 斯塔弗尔比姆 2. 观点 : 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 息, 应该为课程的改革服务

真题再现 01 1. 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 可以把课程分为 ( ) A.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C.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D. 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

真题再现 02 2.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 ) A. 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 教材 B. 教材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C. 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 教材 D.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

真题再现 03 3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学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 A. 课程 B. 课程标准 C. 课程计划 D. 课程目标 4.( 多选 )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 ( ) AB A 量化评价方法 B 质性评价方法 C 观察法 D 调查法 E 自我评价法

真题再现 05 5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 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 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性课程 C. 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D. 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04 第七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考点一 新课程课改的背景 ( 一 ) 内涵 1 新课改的含义 单选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 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 1999 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 我国新课改的产生和发展 1999 年 6 月 15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 2001 年 5 月 29 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正式颁布; 2001 年 7 月, 教育部颁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确立 ; 2005 年秋, 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 单选

( 二 )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 三 ) 理论基础 多选

1 建构主义

(1) 建构主义知识观 :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 建构主义学习观 : 主动建构性 社会互动性 情境性 (3) 建构主义学生观 :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 另起炉灶, 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 (4) 建构主义教学观 : 情景式教学 合作学习

2 多元智力理论 多选 案例分析题 加德纳在 心智的架构 中提出的

3 人本主义理论 主要观点 : 第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第二 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 第三 课程的中心应该从重视知识 关注结果转到人生 人性, 即人性中心课程 第四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提倡从实践中学习, 鼓励学习者自由探索 第五 应重视价值 态度 情感等因素的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点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新课程与旧课程本质的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 :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内涵 : 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面向每一位学生 ; 关注学生全面 和谐的发展 1 关注学生作为 整体人 的发展 2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 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

考点三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 一 ) 新课程的总目标 :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 三大任务 )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2 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 多选

( 二 ) 具体目标 1. 课程功能的转变 2. 课程结构转变 3. 课程内容转变 4. 学习方式转变 5. 评价和考试功能的转变 6. 课程管理方式转变

( 三 ) 新课程目标的特点 第一,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第二, 注重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 第三, 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第四,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五, 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考点四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 一 ) 课程目标的改革 1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 2 课程目标的类型: (1) 行为取向性目标 : 是学习前事先规定的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 具有操作性, 适合技能课和训练课 ( 泰勒 布鲁姆 ) (2) 生成性取向目标 : 不是事先规定的目标, 而是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 (3) 表现性取向目标 : 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表现, 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

( 二 ) 课程结构改革 单选 多选 课程结构改革的具体要求 : (1) 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 从小学到高中把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程 (3) 农村课程设置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特点 : 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 三 ) 课程内容改革 1 有关课程内容的三种观点 (1) 赫尔巴特 : 课程 = 教材 (2) 杜威 : 课程 = 活动 (3) 泰勒 : 课程 = 学习经验 2 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 (1) 素质教育理念 (2) 突破学科中心 (3) 改变学习方式

( 四 ) 课程实施改革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课程实施改革

1. 理念改革 论述 案例分析 (1) 学生观 钱 ( 潜 ) 是个坏 ( 怀 ) 玩 ( 完 ) 意 ( 异 ) 儿

(2) 现代教师观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尊重 赞赏 民主 互动 教学相长 在对待教学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 引导 启发 在对待自我上, 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在对待其他教育者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合作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3) 现代创新观 破除知识中心观 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破除智育 智力中心观念 培养问题意识 不唯书, 不唯师, 不唯智, 问题意识 (4) 现代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过程 教学是师生互动 积极交往 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科学 人生教程

2. 方式改革 多选 (1) 教学方式改革 (2) 学习方式改革 (3) 现代学习方式 :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4) 现代学习方式主要特征 : 主动 合作与独立 问题与探究性

( 五 ) 课程评价改革 单选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1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2 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 : 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 3 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4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1) 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2) 教师要采用多样 有效的评价方法 (3)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 反映学生的进步过程和结果 (4) 学生成绩的评定尽量采用等级制, 不得将成绩公布或成绩排队, 评语应采用激励语言, 或描述学生的潜力, 不可只提及学生的不足 (5) 每学期结束时, 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 并明确 简要的引导制定学生下阶段的学习目标

5 新课改革下考试的宗旨 (1) 目的 : 发现学生潜能,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2) 内容 : 涉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知识, 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方法 : 形式多样, 笔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测验相结合 (4) 成绩评定 : 实行等级制, 甚至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 而且必须遵守 不公布成绩和进行成绩排队 的规定

( 六 ) 课程管理改革 1 国家对课程管理 2 地方对课程管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 ; 实行 以省为主 分级管理 社会参与 的体制 3 学校对课程管理

系统精讲 04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