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簡報

Similar documents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妙法蓮華經 梵文為 Saddharma- 經典 pundarika sutra Saddharma 竺法護譯為 正 妙法 指微妙 究竟 圓滿 正 法 鳩摩羅什譯為 妙法 pundarika 原指白蓮 確的法 即佛所說法微妙無上 是佛所 花 漢譯 蓮華 sutra 為經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投影片 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Untitled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學佛五講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知恩與報恩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當中, 父母親對子女的恩德是最大的 在 佛說父母恩重經 裡, 說明人生於世間, 必定要接受父母親的養育 處胎時, 子女依著母親的身血逐漸成長, 出生之後, 也依著母親的乳汁與悉心照顧長大成人, 作父母的從不計較辛苦, 為了生活四處奔波, 並將最好的食物與衣物提供給子女使用

T050X_02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尋得旨之匠, 起自支安 支公之論無生, 以七住為道慧陰足, 十住則群方與能 在迹斯異, 語照則一 安公之辯異觀, 三乘者, 始簣之日稱 ; 定慧者, 終成之實錄 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 入解則其慧不二 譬喻亦云, 大難既夷, 乃無有三 ; 險路既息, 其化即亡 此則名一為三, 非有三悟明矣 生公云,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而立, 本非真實, 故應非之 三心代表一切妄心, 故掃之即成了不可得之玄心 四相內攝諸相, 及俱生我法二執, 非之即成不可思議之妙心 所謂破處即是顯處 若不掃此妄心, 何處覓得真心 若不非此四相, 何處尋求實相 思之思之 而一卷般若經之正義得矣! 茲將五重玄義, 述之於下 一釋經題 此經以法喻為名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TablesDivision_Chinois

無有三 險路既息其化即亡 此則名一為三 非有三悟明矣 生公云 道品可以泥洹 非羅漢之名 六度可以至佛 非樹王之謂 斬木之喻 木存故尺寸可漸 無生之證 生盡故其照必頓 案三乘名教 皆以生盡照息 去有入空 以此為道 不得取像於形器也 今無量義亦以無相為本 若所證實異 豈曰無相 若入照必同 寧曰有漸 非漸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目次 編輯手札 成為一個圓滿的典範 專 輯 04 究竟 成佛 妙法華 悅讀經典 二 06 原來是座化城 法華經 七譬喻 14 什麼是 法華經 法華經 十個入門 26 如是本末究竟 法華經 十如是 36 開敷的蓮華 法華經 十類圖說 50 汝等皆當作佛 法華經 十個故事 編輯組 釋自衍 黃國清 黃錦珍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0, No. 1161

Most of the notes taken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根本大智, 即緣自性本具的智慧, 如不動智佛 無礙智佛等十智佛號 ( 二 ) 約如來示成正覺, 約自德緣, 以成佛號 : 十方諸佛以自己成就的德行, 應機現身示成正覺, 共具如來 應供 正遍知等等十通號 ( 三 ) 約如來利生方便緣, 約位進修, 以成佛號 : 就利益眾生的方便, 導入法身本智, 按

PowerPoint 簡報

法華經 序品, 從無數弟子聚集靈鷲山聆聽釋尊的說法開始 方便品 第二中 諸法實相 的法理, 是迹門的重點 自 譬喻品 第三, 直至 授學無學人記品 第九, 闡述另一則重要法理 二乘成佛 由這些教義, 天台大師樹立 十界互具 和 一念三千 的法門 從 法師品 第十開始, 即轉為有關佛陀滅後弘經的說法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其文藏有三譯 元魏留支. 陳天竺真諦二譯 要不如姚秦鳩摩羅什所譯 辭特簡明 義無脫誤 是以震旦誦習 日月爭光 而註釋多門 意見差別 愚自弱冠志學 即知三教會通 丙辰歲 以梁生奇緣 皈依憨山大師 于東遊之日 得受金剛決疑 以為指歸 其大意謂 佛說法三十年 上首弟子猶是懷疑 此經隨空生所疑處 即便逐破


(Microsoft Word - \244j\304_\277n\270g\265L\266q\271\330\246p\250\323\267|.doc)

費燒柱香, 圖個吉利 目 錄 一 靈感事跡 : ( 一 ) 治病篇 1 讀誦 金剛經, 腫瘤不翼而飛 /57 頁 2 老和尚的告誡 自己造業自己平, 念上千部 金剛經 ---5/57 頁 3 痔瘡自愈, 夢見亡故親人求回向超拔 ---6/57 頁 4 金剛經的不可思議功德 ---6/57


(Microsoft Word - \252\367\255\350\270g01-ok.doc)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酬願因者 方便品云 舍利弗善聽 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 所願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令入於佛道 壽量品云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於 佛道速成就佛身 若昔因中若今果位 皆每發願令眾生猶如我身得入佛道故酬本願而 說此經 亦令眾生發此願故 行願相符致出世故 酬求因者 天授品云 吾於過去求法

Erwin Schrodinger

酬因說斯妙法勸脩因行 酬願因者 方便品云 舍利弗善聽 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 所願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令入於佛道 壽量品云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於 佛道速成就佛身 若昔因中若今果位 皆每發願令眾生猶如我身得入佛道故酬本願而 說此經 亦令眾生發此願故 行願相符致出世故 酬求因者

酬因說斯妙法勸脩因行 酬願因者 方便品云 舍利弗善聽 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 所願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令入於佛道 壽量品云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於 佛道速成就佛身 若昔因中若今果位 皆每發願令眾生猶如我身得入佛道故酬本願而 說此經 亦令眾生發此願故 行願相符致出世故 酬求因者

untitled

《學佛三要》


認識佛教


全彰 念念不忘 文自現 或問酬深妙 而句義玄微 詳究元因 略陳數段 庶一問一答 其文明若日星 重辯重徵 其義曉如白黑 義隨文 而文隨義 左右逢源 珠走盤 而盤走珠 縱橫無礙 信解受持者 洞明真性 見聞隨喜者 咸悟菩提 流通天上人間 普徧微塵剎海 太虗無際 法施何窮 以斯般若功勛總報四恩三有 咦 將此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3456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投影片 1

14: 6 不做清單上的事, 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 ; 我們不做, 是為了更深一層的原因 同樣, 也沒有人會因不受這些清單的捆綁, 就更能活出 豐盛的生命來 14: 15 8: : 17 在所有十誡中, 第十誡往往是最先遭破壞的一條 22: 37, 39 凡是使我們不能愛神與愛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3456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Microsoft Word - KINH KIM CUONG_CD

妙法 指佛的知見 佛的知見在這部經即稱為 妙法 如同 般若波羅蜜多心 經 整部經在講 般若波羅蜜多心 妙法蓮華經 整部經是在 指引眾生佛的知見 知見 感知與見識 指的是我們眼 耳 鼻 舌 身 意的 覺知 感知世界 我們看世間林林總總 無非使用眼 耳 鼻 舌 身 意在看 然而一般凡夫所看的 他的知見與

妙法蓮華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3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No. 262 [Nos. 263, 264] 御製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成佛之道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華嚴經》譬喻說法之探討~以〈如來出現品〉為主

地藏菩薩本願經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Microsoft Word - no.93悲華經.doc

目次 6 前言 緒論 序發大乘心, 自然相應 / 開發內心的金剛 / 建設祖師禪林的真實義釋 金剛經 經題及其精神神變莫測, 金剛大用 / 實證般若, 當下彼岸 金剛經 譯者及背景簡介優美流暢的譯文 / 佛儒的生命落實 上卷 法會因由分第一念佛恩德,

2013年6月份會訊

17-72c-1

【第35義】中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Transcription:

法華經 與 改變的力量 講師 : 果慨法師

功課作了沒?

我的佛國世界記述佛名 國名 國土的情形 時代名 佛的壽命的長短 正法與像法的時期

學佛, 是為了遇見自己, 不是為了遇見佛 本來面目

通過修行, 最終得到了什麼? 佛陀答 : 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問 : 那您還修行做什麼呢?. 佛陀微笑 :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的東西,. 我失去憤怒 憂慮 悲觀和沮喪. 失去焦慮不安 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貪嗔痴三毒,. 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無知習氣障礙,. 也失去了對老和死亡的恐懼

是一乘思想和以一乘思想為基礎的聲聞授記 文殊菩薩 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的經驗 推斷佛陀, 出三昧後, 也必然講說法華經

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智為能度 師父 三寶 自己 信

經中之王 -- 法華經 他經但記菩薩, 不記二乘 但記善 不記惡 但記男 不記女 但記人天 不記畜 今經皆記 隨 智顗 法華文句 卷 7 上 釋授記品, 大正 34 97 上 - 中

信受世尊壽命的長遠的人獲得的功德與利益 世尊壽命的長遠 世尊入滅後, 由誰來受持弘通 法華經

三誡三請 重請重誡的儀式 爾時 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 : 諸善男子, 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復告大眾 : 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又復告諸大眾 : 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是時菩薩大眾, 彌勒為首, 合掌白佛言 : 世尊, 惟願說之, 我等當信受佛語 如是三白已, 復言 : 惟願說之, 我等當信受佛語

如來壽量品十六 法華經 云 : 自我得佛來, 所經諸劫數, 無量百千萬, 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 無數億眾生, 令入於佛道 爾來無量劫, 為度眾生故, 方便現涅盤, 而實不滅度, 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於此, 以諸神通力, 令顛倒眾生, 雖近而不見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慧, 速成就佛身

世尊的壽命, 自無始往昔以來, 到無終的終了, 沒有生死 沒有流轉 常住不滅 歷史 究竟 現像 實相 生滅 不生不滅

實相 實相, 是一切現象的本相 根本相 ; 是不動的 不變的, 永遠在那兒, 不論有沒有佛出世, 都是不會變的 一切現象皆起起滅滅, 無常不住 ; 但是現象不離實相, 離開實相就無現象 所以, 實相無相, 無相又無不相 換言之, 無一事物可背離實相 諸法實相乃森然萬象之本性, 也就是空性, 這是 離文字相 離言語相 的

事物的實相非假非空, 而且是假是空 中 ( 不共般若 ) 假 事物因緣和合而現的假相 ( 發菩提心 ) 空 事物是因緣和合的結果, 沒有任何自性自體 ( 共般若 )

世界一切現象, 從凡夫立場看, 都是以假為真 ; 從小乘人看, 都是以假為空 ; 從中道來看, 則非假非真, 即假即空, 便是中道第一義諦 -- 摘自 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p. 78 良醫的譬喻

現象 實相 這是修行的根本要素, 因你若知道自己的本性不來不去 非有非無 不生不滅, 就會無所畏懼, 且能安住於究竟的向度 --- 涅槃 當下, 你不必死亡以到達涅槃, 當安住於自己的真實本性時, 就以安住於涅槃

生 滅 ; 高 低 ; 始 終 ; 來 去 ; 有 無

梵文本 -- 陶器的譬喻 當陶匠使用同一種黏土製作陶器時, 根據不同的用途而製作出各種容器, 包括 : 砂糖的容器 酸奶的容器 乳酪的容器 穢物的容器 同一種性質的黏土象徵了唯一的佛法, 各種容器象徵各種教說 如果結合三草二木譬喻來解釋這個譬喻的話, 也可以這樣來理解 各種容器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也就是說, 容器的差別, 只在於用途上的不同, 但是, 這種差異是次要的, 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用同一種黏土製成的, 當然還能變成同一種容器 同樣的聲聞緣覺菩薩等各種存在的形態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他們本來的素質就是能夠同一平等成佛的菩薩

信受世尊壽命的長遠的人獲得的功德與利益 世尊壽命的長遠 世尊入滅後, 由誰來受持弘通 法華經

佛之演法目的在度眾, 此依據是 佛之行願 ; 然眾生能受益多深, 此依據則在 眾生之信解 上 佛之演法度眾無非欲令眾生終能成就如佛般之莊嚴功德, 然眾生終因 信解 受持不同, 則一切眾生所成之功德亦將有別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1 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 得無生法忍 ; 2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 得聞持陀羅尼門 3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得樂說無礙辯才 4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得百千億無量旋陀羅尼 ; 5 復有二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能轉不退法輪 ; 6 復有三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能轉清淨法輪 7 復有小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8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9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二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11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12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發菩提心

十信 ------ 發菩提心十住 ------ 無生法忍此十二得益, 根據天十行 ------ 聞持陀羅尼台大師, 是藉菩薩斷十回向 ------ 樂說無礙辯才除其煩惱的階級次第, 初地 ------ 旋陀羅尼舉出所得的利益 二地 ------ 轉不退法輪三地 ------ 轉清淨法輪四地 ------ 八生 得阿耨菩提十地五地 ------ ( 七生 ) 六地 ------ ( 六生 ) ( 天台說, 經文略此三者 ) 七地 ------ ( 五生 ) 八地 ------ 四生 得阿耨菩提九地 ------ 三生 同十地 ------ 二生 同等覺 ---------------------- 一生 同 ( 補處菩薩 ) 妙覺 ( 佛陀 )

現在的四信及滅後的五品 現在的四信是 : 一念信解 ; 略解言趣 ; 廣為他說 ; 深信觀成 一念信解者, 也是功德無限, 最後實證報身報土, 因此相信此說 弘揚此說的功德, 實在偉大, 這是四信的旨趣 滅後五品是 : 初隨喜品 ; 讀誦經典第二品, 更加說法第三品 ; 兼行六度第四品 ; 正行六度第五品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五十展轉隨喜功德 一念隨喜者的功德, 無量無邊, 但關於須臾聽法 分座聽法 勸伴聽法三種人 天台說, 這些隨喜之人的果報, 當然是成佛, 但這裡所舉的不是真果報, 而是華報 果大致有二種 : 一為正果, 一為副果 在此教說中, 若從滅後五品而言, 一心聽說是初隨喜品, 讀誦是第二品, 說法是第三品, 第四 第五兩品具有如說修行的文字 總之, 一念信解之功, 初隨喜之德, 都來自行者的聞法 說末代法華成佛的真因, 完全是聞法下種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諸佛神力, 如是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若我以是神力, 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為囑累故 說此經功德, 猶不能盡

四句要法 如來一切所有之法, 如來一切自在神力, 如來一切秘要之藏,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 皆於此經 宣示顯說

囑累品第二十二

佛囑 : 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 而作是言 : 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修習 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 付囑汝等, 汝等當受持 讀誦 廣宣 此法, 令一切眾生 普得聞知 弟子答 : 如世尊敕, 當具奉行, 唯 然, 世尊, 願不有慮

地上 序品 靈山會 二處 空中 寶塔品囑累品 虛空會 三會 地上 勸發品 靈山會

囑累 經名妙法蓮花經地藏本願經梁皇寶懺 品別 囑累品第二十二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囑累第四十 能囑釋迦釋迦懺主 所囑法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 受囑諸大菩薩地藏菩薩諸大菩薩

與他人分享

人生不在於你發生了什麼事, 而是你用什麼態度去看待生命中所發生的事, 因為那個態度才是改變生命的關鍵

日期單元品別 0924( 一 ) 總說 緒論 1002( 二 ) 回心歸向最圓滿的路 1~13 1009( 三 )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10~22 1023( 四 ) 永遠的菩薩道 12 20 23~28 1030( 五 ) 修持法華三昧 ( 上 ) 法華三昧懺儀 1106( 六 ) 修持法華三昧 ( 下 ) 法華三昧懺儀 1113( 七 ) 從觀音道場走入聖嚴師父的內心世界 25

他經但記菩薩, 不記二乘 但記善 不記惡 但記男 不記女 但記人天 不記畜 今經皆記 隨 智顗 法華文句 卷 7 上 釋授記品, 大正 34 97 上 - 中

提婆達多品 共有三個主題 提婆 達多 文殊 教化 龍女 成佛

提婆達多所犯三大逆罪 接替佛的位子 出佛身血 索眾 污腳入法堂弒阿羅漢 蓮華色比丘尼勸說 破和合僧 離間 批評 煸動的手段

於過去無量劫中, 求法華經, 無有懈惓, 於多劫中, 常作國王 為於法故, 捐捨國位, 委政太子 擊鼓宣令, 四方求法 誰能為我說大乘者, 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時有仙人, 來白王言 : 我有大乘, 名妙法華經, 若不違我, 當為宣說 王 即隨仙人供給所須, 採菓 汲水 拾薪 設食 乃至以身而為床座, 身心無惓, 于時奉事, 經於千歲, 為於法故, 精勤給侍, 令無所乏.. 佛告諸比丘 : 爾時王者, 則我身是 時仙人者, 今提婆達多是. 成等正覺, 廣度眾生, 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以大乘佛法幫助一人成佛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 同時襯托出世尊對於一位曾經在他學佛道上有過恩惠的人, 永遠銘記感念, 也是佛陀報恩心懷的流露

提婆達多的立場 眾生 佛 心 無差別

六祖壇經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師父說 : 沒有壞人, 只有好人做了壞事

我皈依佛, 回到佛陀的身邊, 皈依佛陀

佛陀的立場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令我具足六波羅蜜, 慈悲喜捨,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紫磨金色, 十力 四無所畏 四攝法 十八不共 神通道力, 成等正覺, 廣度眾生, 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妙莊嚴王本事品地二十七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 告妙莊嚴王言 : 如是如是! 如汝所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 世世得善知識, 其善知識能作佛事, 示教利喜, 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一 ) 示, 即顯示其義, ( 二 ) 教, 即教導其行, ( 三 ) 利, 即獲得義利, ( 四 ) 喜, 即歡喜行成,

什麼叫善知識? 善知識 順增上緣 逆增上緣 貴人 恩人 在我們人生旅途, 成就大法需要善知識引導 有善知識才能夠圓滿善行 成就所有的道業

於 法華經 中, 為之授記, 說提婆達多於未來世, 必定成佛, 又在 大方便佛報恩經 卷四也提到 如來常以慈悲力, 愍而哀傷, 我以值遇提婆達多故, 速得成佛 ; 念其恩故, 常垂慈愍

在逆境之中微笑, 在順境之時警惕 善知識提供的是順境或逆境, 不是問題重點 關鍵在於怎麼轉我們的觀念.. 我們不可能改變全世界, 要改變的是你的心跟觀念 想辦法讓自己身心自在 心念轉, 念頭就轉

境緣無好醜 心若不強名 妄情既不起 好醜起於心妄情從何起真心任遍知 -- 道信禪師

找一位對象, 練習從 事像 進入 理則, 加油

日期單元品別 0924( 一 ) 總說 緒論 1002( 二 ) 回心歸向最圓滿的路 1~13 1009( 三 )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10~22 1023( 四 ) 永遠的菩薩道 12 20 23~28 1030( 五 ) 修持法華三昧 ( 上 ) 法華三昧懺儀 1106( 六 ) 修持法華三昧 ( 下 ) 法華三昧懺儀 1113( 七 ) 從觀音道場走入聖嚴師父的內心世界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