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ly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ly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

Transcription

1 51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釋妙寬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中文摘要 本文是 初期佛教的戒定慧思想 與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思 想 兩相對讀的初步研究 透過解讀阿含經中精簡扼要的文意 並歸納分析 經論義理之後 確實可以發現在初期佛教思想中 早已蘊含著類同於人間佛 教思想的基本觀念 而這也就顯示了從初期佛教發展到人間佛教思想的 延 續性 意義 此外 同樣的 通過 星雲模式 的人間佛教思想 我們也可 以進一步發掘初期佛教義理思想與大乘人間性之間的關係性線索 關鍵字 初期佛教 人間佛教 阿含聖典 三學 教理

2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ly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Disciplines Shih Miao Kuan M.A., Nanhua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Disciplines as mentioned in Early Buddhism and that in Humanistic Buddhism as advocated b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roug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s from the Agama sutra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doctrines provided, one can see that the Humanistic Buddhist exegesis was already present in early Buddhist thoughts. This also demonstrates a continuing link from early Buddhism to Humanistic Buddhism. Similarly, through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model of Humanistic Buddhism, we can also disco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arly Buddhist thoughts and the humanism as demonstrated in Mahayana Buddhism. Keywords: Early Buddhism, Humanistic Buddhism, the Agamas, Three Disciplines, doctrine

3 51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前言 佛教是理論與實踐合一的宗教 而人間佛教 尤其著重 解行並重 人間佛教的思想根源乃至其歷史脈絡 可追溯到原始佛教時期 證諸阿含經 典中的佛陀語錄 釋迦牟尼佛的教示本來就充滿了人間性 這是不容置疑的 事實 所以 人間佛教的藍圖 可以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經為眾 生規劃完備了 1因此 人間佛教的思想不但沒有違背佛法的根本精神 反而 是承繼了佛陀 世出世不二 的中道思想的具體實踐 在佛陀時代 世尊指導弟子修行都是契其根器 因材施教 重視落實人 生的實際問題來談修行 因此表現出來的往往都是生活性的思想 質言之 其教說乃是一種積極表現弘化人間 遊行人間的入世精神 並且這種積極的 入世精神 在原始佛教聖典中可謂比比皆是 而班班可考 2此外 誦讀阿 含聖典 我們往往可以強烈感受人間的真實性 舉凡行 住 坐 臥與食 衣 住 行 乃至語 默 動 靜之際 阿含佛法都流露出了修行實踐與具 體生活是無法分割的氛圍 從阿含聖典中找到人間性思想的進一步詮釋 立足在日常生活中與根塵 接觸的當下覺知 藉由不斷地泯除對自我的執著 從而建立人與人之間自然 和諧的對等關係 這種境界當下即是解脫 就是 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 的 人間淨土的思想 質言之 阿含聖典中佛陀的教示往往都直指日常生活而實 踐菩提道分 並藉之以體驗無常 無我的諸法特性 來達到滅苦的終極目 標 因而這也說明了其教義理論具有人間性 人間性與實踐性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特徵 本文嘗試從歷史和現實兩方面 展開探索 一方面以溯源佛教人間性思想為出發點 同時也是為了讓佛教 更貼近現實生活 古典教理思想與人間性乃至現代性的 視域融和 (fusion

4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3 of horizons) 即是思想意義的一種延伸 同時也是理論思惟與修行實踐的接 軌 本文以原始佛教聖典 阿含經 為經證 目的乃在溯源初期佛教 3思 想 而引經據典的目的 也是為了對佛陀人間性思想而就教理發展史作若干 梳理 一 初期佛教的 戒定慧 4思想 戒定慧 三學可以說是涵攝了初期佛教的教義及修行方法 而且也包 含有次第完成的意義 所謂因戒而生定 依定而發慧 在原始佛教聖典中所 說的一切修行德目 皆可分類在三學之中的任何一種 而諸經論中每提及三 學 多冠以 增上 二字 而此 增上 adhi-pati 就字義上而言 有 殊勝 的意味 意此三法功德殊勝 可趣無上涅槃 有 增勝 之意 是 以戒為依止 在戒的基礎上進修定 慧二學 由慧得解脫 三學彼此是互相 依持 互相增勝 故名增上 所以稱 三無漏學 三增上學 或 三 勝學 然 阿含經 作為佛教的原始經典 被視為佛教思想的總根源 許多 教法思想皆為芻論或芻型 當然 有關三學的內容與說法散星羅列 極具有 考察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5本文徵引 雜阿含 八三二經 經文對照 因其較 具有完整性的敘述內容 隱含著總結與貫串之意 經云 有三學 何等為三 謂增上戒學 增上意學 增上慧學 何等為 增上戒學 若比丘 住於戒 波羅提木叉 具足威儀 行處 見 微細罪則生怖畏 受持學戒 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 若比丘 離諸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 乃 至第四禪具足住 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 若比丘 此 苦聖諦如實知 此苦集聖諦 此苦滅聖諦 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

5 51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知 是名增上慧學 6 下文就增上三學為綱目 略述之 一 增上戒學 adhis lasikkh 戒 梵語作Sila 梵言 三婆羅 此譯云 禁戒 者 亦禁義也 亦律之別義也 7梵語的意譯 意指防非止惡的道德行為規範 主要在規範身 語的行為 乃至意念的清淨 並能於所犯如法懺悔 還得清淨 原始佛教時 期 聲聞弟子的修行生活 著重在身 語 意 淨命的規範及聖戒的成就 讓身心處於清淨的生活 以養成與修道相應的性格 在佛教修持德目中 戒為道德實踐的要道 是解脫道的基礎 戒律的根 本精神 是去惡從善和內心清淨解脫 也就是說其根本特質 就是人的自由 展現 而不是外在的規範 佛遺教經 云 汝等比丘 於我滅後 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 如闇遇明 如貧 人得寶 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 若我住世 無異此也 8 佛陀臨涅槃時囑咐弟子要 以戒為師 佛陀入滅以後 戒律一直是維 繫著教團的慧命 僧團的健全 須賴規矩秩序的建立 戒律即是維繫佛教於 不墜的綱常 戒學中 有三說不同 1 具足戒法 是離十不善業 離一切不如法的 生活 如 梵網經 所說的小戒 中戒 大戒 是通於在家的 2 四種清 淨 身 語 意及命清淨 身語意清淨 就是離十不善業 命清淨是離一切 不如法的生活 3 戒成就 在僧團中所遵行的戒法 有關戒學的所修 在 雜阿含經 學相應 的經中談到 何等為增上戒學 若比丘住於戒9 波羅提木叉律儀10 威儀11

6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5 行處具足12 見微細罪則生怖畏13 受持學戒14 15 安住具戒等六支 或許可視為戒學定型句 是著重在淨戒的持守 並指 出戒學修習的具體內容 雖然只是短短六句 而內容已涵蓋身 語 淨命 聖戒這幾方面 此一類的次第 一致說是依 四禪 而得解脫 即 心離諸 漏而得解脫 或說漏盡明漏盡通 三明 六通 也是 明解脫 16的說 明 17 此外 在阿含中佛陀的教法是廣泛的 許多教法思想皆為芻論或芻型 戒 也不例外 如歸依佛 法 僧三寶的三皈依 是參加佛教教團之第一 條件 也稱為三皈戒 另經典中具體記載了許多釋尊針對當時的宗教界 家 庭社會 國家治世的化導 並一再說到 戒定慧解脫 具足律儀 三皈五戒 及 八正道 十善戒 種種的行為規範 皆是值得探討 課題 二 增上定學 adhicittasikkh 增上定學又作 增上心學 增上意學 屬於禪定方面 指首 先當遠離欲界一切不善法 修得初禪乃至四禪 現法樂住 阿含 經 中對 現法樂住 即是現世的喜悅或安樂 產生就是四種增上心法 adhicittasikkh 的四禪 如 雜阿含經 第六一六經 中提到 由四念處 轉向四禪 再由四禪之 現法樂住 進趣涅槃 經云 身身觀念住 斷上煩惱 善攝其心 內心寂止 正念 正知 得四 種 增 上 心法 現法樂住 得所未得安隱涅槃 18又 云何比丘樂 此比丘離欲 離惡 不善之法 乃至得第四禪成 就遊 是謂比丘樂 19

7 51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佛教出家眾之喜悅或安樂 匯歸且繫於禪修 至於四禪何以能夠有 現 法樂住 之殊勝 則可由四禪個別的禪定支來理解其線索 20 在 雜阿含 八三二經 中云 何等為增上意學 若比丘 離諸惡不善法 有覺 有觀21 離生 喜樂22 初禪具足住23 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是名增上意學 24 談到的增上意學 其就是以守護淨戒 離欲界不善法為基礎 進一步修 四禪 令身心輕安 能觀照而生起慧觀的狀態 而 初 二 三 四 空入 處 識入處 無所有入處 非想非非想入處及想受滅 正定現前的 九次第 定 就是具足四禪為根本 也成為原始佛教定學的核心系統 可以涵攝八 勝處 八解脫 十遍處 四無量心 等定學範疇 依據 阿含經 記載佛陀成道的禪定 可歸納為二類 其一是依循四禪 而開發出三明 以明 慧而證四聖諦法 這是在 阿含經 中記載佛陀解脫 行道出現最多的 其二 也是依循四禪的進路 並繼而進入四無色界定的次 第進昇 最終達滅盡定而慧觀得解脫 就是所謂九次第定的方法 是觀十二 緣起法而成就 總言之 世尊是從依四禪而成正覺的 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入 涅槃的 在三學的修行次第中 得四禪 而後漏盡解脫 佛教所說的種種禪 定法 多數是依觀想成就而得名的 概言之 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 應該就 是四種禪 原始佛教的禪定可開展的課題相當多元 如三學的擴充就是 八正 道 而以 正定 來維持學戒的穩定性 所以 正定 是含有 解脫 或 可達至解脫的進路 的意義 因此 佛陀開示的教法 是來自禪觀的正 受 由於正定解脫而保障傳承聖教的心法 此外 三三昧 四念處 以收攝念頭為能事 四神足 之中的心神足 五根 當中的念根和定

8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7 根 五力 當中的念力和定力 七覺支 以成就定覺支為重心所在 八正道 當中的正念 正定 八勝處 八解脫 以及九次第定 這些一組 一組的法數是佛法的綱領所在 也是定學內在的中流砥柱 三 增上慧學 adhip ññ sikka 增上慧學 則強調對於苦 集 滅 道四諦的如實知 現觀諸法 依據 雜阿含 八三二經 云 何等為增上慧學 若比丘 此苦聖諦如實知 此苦集聖諦 此苦 滅聖諦 此苦滅道跡25聖諦如實知 是名增上慧學 26 對於四聖諦能如實知 能如是知其苦果 集因 並依正道而修行 才能 使苦止息 慧學的根本所在 而其具體實踐內容就是八正道 依於清淨的身 語意 透過止觀雙運 以慧觀來覺證菩提 所以經中云 修戒獲定 得大果報 修定獲智 得大果報 修智心淨 得等解 脫 盡於三漏 欲漏 有漏 無明漏 已得解脫 生解脫智 生死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27 而在初期佛教中 涅槃 的概念是什麼呢 雜阿含經 卷十八 涅槃者 貪欲永盡 瞋恚永盡 愚痴永盡 一切諸煩惱永盡 是 名涅槃28 在最初佛陀說法時 八正道 正是成就涅槃的路徑 29 熄滅貪瞋痴 是一種非常素樸的概念 沒有抽象玄思的哲學思辯 一切就是生活的實踐 這個實踐即是佛教人間性的具體表現 以八正道為主 但在後來的聖典中 趨於涅槃的方法 包括了四念處

9 51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等 合稱為卅七道品 循此 精勤修持不懈 在家出家的佛弟子 依道修行 確有如實的悟證境地 這是 經中隨處可見的 四聖諦 是一種具實踐意義的真理 在原始佛教中 則透過這種步驟 階段來達到滅的境界 經中亦云 何等為增上慧學 是比丘重於戒 戒增 上 重於定 定增上 重於慧 慧增上 如是知 如是見 欲有漏心解脫 有有漏心解脫 無明有漏心解脫 解脫知見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 作 自知不受後有 是名增上慧學 30 增上慧學所修是如實觀四聖諦 所斷的是三漏 所證的是阿羅漢果 不 僅在五根 五力中以慧為究竟 而且戒為菩提的根本 由戒生定 因定發 慧 具足增上慧學 才能達到解脫 而戒和定都是求得慧的手段 只有獲得 慧 具一切智 才能達到最終解脫的涅槃境界 此外 與空相應緣起的隨順法 展現活用佛教 如 雜阿含 三三五 經 所言 31依緣起而開示的二諦說 俗數法 與 第一義空法 就 第一義諦來說 淨化身心靈而面對生命和生活的的共同性與普遍性 不因時 空而有改變 就俗數法 世俗法 而言 為了安定身心靈 處理生命與生活 的差異性 特殊性 適應時代背景 地域而需要調整 提供方便法 這就是 人間性的生活佛教 二 人間佛教的 戒定慧 思想 人間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 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 佛陀出生在人 間 修行在人間 成道在人間 弘化在人間 佛陀所有的言說無一不是以人 為對象 可以說人間佛教就是佛陀的本有的教化 32而佛教人間性 是在 不同層面和視角因應現代化問題的挑戰 其在當代漢語佛教界具有象徵的歷

10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19 史意義 有關國內外各種探討人間佛教的學術會議 座談會 以及專刊 論 文 隨處可見 太虛大師 印順導師 星雲大師三位當代 人間佛教 的典 範人物 無論其思想主張或實踐進路 對當代佛教人間性弘傳與思潮運動是 具影響力的 因此 其思想和實踐的維度上都有相當豐富的意義資源 也都 蘊含很大的論述空間 民國初年佛教復興運動的領袖太虛大師提倡 人生佛教 旨在糾治明 清佛教偏離佛陀正法的弊端 將倚重出世 重鬼神的佛教引向以現實人生為 本 而印順導師曾不諱言 其宣揚 人間佛教 當然是受了太虛大師的影 響 但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指陳太虛大師的思想核心是中國佛教的傳統 是後期大乘思想 33 但印順法師受日本佛教學術研究的影響 嚴謹有餘而 圓融不足 34 其強調以原始經律精神為根基的人間佛教 從宗教社會學 看 他主張的人間佛教與中國化佛教的各宗派對立起來 輕忽了中國 化佛教各宗派現代化的可能 同時 也排斥了借鑒國外宗教現代化的成功經 驗 這樣 反使人間佛教理論失去了應有的普遍意義 35 星雲大師主張 人間佛教追本溯源就是佛陀之教 36 也就是 佛 說的 人要的 善美的 淨化的 本來就包含 生活層面 和 精神層 面 也包括了 入世思想 和 出世思想 提倡 八宗兼弘 五乘 共法 的人間佛教 37 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 只要對人類的利益福址有所 增進 只要能饒益眾生的都是人間佛教 強調弘揚人間佛教要以 菩提 心 為主 菩薩道 為行 修 戒 定 慧 來淨化 凡 具有人間性 利他性 喜樂性 生活性 普濟性 時代性 助於 幸福人生之增進的教法 就是人間佛教 38 人間佛教必須把佛陀人間化 我們要從人間佛陀的信仰上 建立一個真實的信仰 然後慢慢昇華 再認識 般若的法身 真理的佛陀 好比一個人從小學 中學讀上去 才能念大學

11 52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佛陀的功行廣大無邊 不是一想可知 也不是一眼可以望盡的 當然更需要 一步一步的去認識 39 外來的佛教要在中國裡傳播和發展 必須使自身教義和實踐適應本土文 化的傳統 走向人間化 佛教人間化是一種歷史過程 思想藍圖的形成為人 間佛教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 40星雲大師闡揚 人間佛教 思想 這是中國 佛教的一次重大革新 讓佛教朝國際化方向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41佛教經 典汗牛充棟 雖有 三藏十二部 但是歸納起來 總不出 戒定慧 三無 漏學 是佛教的實踐綱領 也是學佛者所必修的課目 三學是佛法的根本 三學次第相倚 由戒生定 由定發慧 由慧趣入解脫 42大師之 人間佛教 的戒定慧 一文 43針對修行次第內容 理論歸納分析 以下將摘要重點 做為援引人間佛教的 戒定慧 思想的依據 一 戒學 1 戒的制訂 因時制宜 時開時遮 本著佛教慈悲願行 以及活用 戒法的精神而 時或開許 時或遮止 是戒律的特徵 也是人間佛教所強 調的持戒的意義 而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便曾 殺一救百 這就是菩薩的慈 悲方便權智 佛陀也曾為讓阿那律尊者到南方調解紛爭 而規定比丘可以多 擁有一件僧衣 也曾為了信徒供養阿難一個鉢 而放寬 蓄鉢 的規矩 可 見在生活細節上的小小戒 即使在佛陀時代就已經 隨遮隨開 了 在佛光山僧團中 大師在開山之初便著手訂定各項組織章程 建立各種 制度 恪遵佛制 根據六和敬 戒律和叢林清規 以 序列有等級 獎懲有 制度 職務有調動 以及 集體創作 制度領導 非佛不作 唯法所依 等 寺務運作的準則 認為制度就是戒律 唯有健全的制度 才能健全僧團 才能帶動佛教的

12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21 復興 主張根本戒可以保持 但對於一些 小小戒 應該就時代需要或者因 為風俗 氣候 地域等不同 加以彈性調整 從積極面來認識佛法戒律 才 不會辜負佛陀制戒的圓融及隨機方便的精神 戒的制訂相關內文請見 人 間佛教的戒定慧 上 頁 戒的精神 止惡行善 饒益有情 主張佛教的戒律 不必在形相 上刻板的執著教條 應該重視的是戒的精神 意義及人間性 所謂人間化的 戒律 一方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 止惡息罪 一方面更應積極廣修善行 廣作善事 發揮菩薩戒服務奉獻的精神 強調 三聚淨戒 是人間佛教戒律 的特色 也主張應以戒律 不侵犯 的根本精神推廣五戒 菩薩戒 方能匡 救當今道德淪喪 社會失序的時弊 唯有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 生活化 現 代化 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自利利他的戒行 以八正道 四攝六度為戒 律的內容 才能饒益眾生 所以 人間佛教主張 八正道才是戒律 六度萬 行才是戒律 四攝法門才是戒律 具有饒益有情的內容 才是真正的戒律 相關內文參閱前揭書 頁 戒的實踐 服務奉獻 自他兩利 主張在平時生活中 若能時 時行 三好 44 就是淨化三業 就是在實踐 七佛通戒 的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了 重視持戒的積極意義 如受持 五戒 能予他 人無畏施 因持戒清淨 不擔心受侵犯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 佛教的戒 律雖然有出家 在家的區別 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 以 不殺 生而謢生 不偷盜而布施 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 不妄語 而讚歎他人 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 45強調現實生活裡 行事如 儀 彼此尊重包容 不侵犯他人 就是 止持 戒律 進一步給人信心 給 人歡喜 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 就是 作持 也就奉行 人間佛教戒學 典範 相關內文參閱前揭書 頁43-76

13 52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4 戒的終極 人格完成 菩提圓滿 對於人格的尊重 經過持守戒 律來實踐 昇華 而達到尊重 人權 也能尊重 生權 這是未來提昇 人類人格素質的重要目標 透過五戒 十善 乃至菩薩三聚淨戒的實踐 而 完成人格 圓滿菩提 繼而自利利他 自度度人 而為 人間佛教 戒學 的終極目標 相關內文參閱前揭書 頁 二 定學 1 定的目標 不求成佛 只求開悟 悟是親證的體會 悟是明確 的觀念 是透視的能力 是自性的覺醒 是明白的領會 是生死一體 是動 靜一如 是有無一般 是觀念的改變 是智慧的體現等 此外開悟之後的 生活是智慧重於感情的生活 是淨化私情私受 充滿睿智靈慧的生活 注 重 悟後起修 雖然開悟了 不實踐 也不能成佛 悟道要依道而修 依 法而行 要在人間 行佛 從生活裡服務大眾 培養福慧資糧 等到因緣 具足 自能開悟成佛 這也是諸佛都能在人間成道的原因 相關內文請見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中 頁 定的修持 清素生活 止息觀心 認為參禪主要的是把禪活用 起來 在生活裡 把禪活用 主張禪的思想 在於平常 平實 平衡的意境 涵養 但盡凡心 別無聖解 禪修的內涵 在於信心 道心 悲心的長養 增進 不變隨緣 慈悲喜捨 禪修的生活 在於規律 簡樸 惜福的用心 實踐 依戒生活 知足澹泊 禪修的精神 在於承擔 無畏 精進的落實 行履 自心是佛 直下承擔 禪修的運用 在於生活 生趣 生機的權變妙 用 觸處皆道 機趣無限 因而人間佛教重視的是 生活禪 46強調唯有透 過實踐 才不失去佛教的真實意義 而把握禪的風光 相關內文參閱前揭 書 頁

14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定的妙用 不隨境轉 自我提升 一文中指出 若自我認識不 夠 心中不能自主 就會受外境影響 若心不被境轉 就是禪定的功夫 人 間佛教認為 禪就是淨心 當下肯定自己 完成自己 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 活 以覺觀智慧 讓 見聞覺知 不隨境界而轉 而能從凡夫 差別 的世 界到聖賢 平等 的世界 從凡夫 動亂 的世界到聖賢 寂靜 的世界 從凡夫 生滅 的世界到聖賢 涅槃 的世界 從凡夫 垢穢 的世界到聖 賢 清淨 的世界 從凡夫 缺陷 的世界到聖賢 圓滿 的世界 從凡夫 苦惱 的世界到聖賢 安樂 的世界 把身心安住在 寂靜 的 禪定 裡 過 禪者 的生活 是安樂之道 是禪的妙用 相關內文參閱前揭 書 頁 定的利益 滅除妄想 安忍身心 禪坐的目的 在求得身心脫 落 分別心的脫落 是澄心靜慮的功夫 以調心為上 心地柔軟清淨如江水 澄澈無波 菩提現前 而息滅妄想 安忍身心 讓心定於一境 心物相應 在 一 中體會 無限 自能獲得身心自在 明心見性 便是坐禪的最大 的利益 此外 透過禪修 可以獲得無量禪悅法喜的利益 是現代人的生活 泉源 可消除生活壓力 增進身體健康 提升內在涵養 享有禪悅之樂 開 發本具智慧 終能見性成佛 達到不迷不悟 完全解脫自在的境界 相關 內文請見 相關內文參閱前揭書 頁 三 慧學 強調苦 空 無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是世尊所說的三法印 也指示對 涅槃寂靜 的追求 主要讓眾生知苦 離苦 而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1 慧的根本 般若緣起 人間慧本 般若是正見緣起 了悟諸法空 性的智慧 因而能認識緣起性空 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成就佛道 是一

15 52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種透徹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為六度的根本 是一切善法的淵源 能夠度越 生死之海 到菩提彼岸 舉凡 佛說的 三皈五戒 四攝六度 四無量心 緣起中道 無常苦空 五停心觀 三十七道品等有助於提升人性之 淨化 善美 本質 就是人生所需要的教理 都是人間佛教所要弘揚的佛法 相 關內文請見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下 頁 慧的開發 知識巧思 人間慧解 般若不等於知識 般若不必外 覓 般若是從我們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智慧方便 但般若自性的開發 則 需要透過 聞思修 才能進入 三摩地 要 多聞薰習 要 法門無 量誓願學 要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因而要具備各種知識 能力 人 間佛教主張佛法要能融會古今 尤其世法 佛法要能相互為用 相關內文 參閱前揭書 頁 慧的應用 生活行儀 人間慧用 重視叢林清規 禮法有度 叢 林生活 祥和有序 也強調語默動靜安詳 一切合法合宜 就是禮儀 身語 意的行止 表現在外 就是生活的禮儀 就是無言的說教 相關內文參閱 前揭書 頁 慧的圓滿 同體共生 人間慧圓 世間靠眾緣和合 一切事物都 是相因相成 眾生之間也都是 同體共生 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懂得 同體 共生 的重要 彼此和合共生 世界才會和平 人間才能安樂 人間佛教提 倡 同體共生 重視 眾緣成就 彼此互為因緣 圓滿人間 相關內 文參閱前揭書 頁 文中 最後也歸納了人間佛教 戒定慧 三學 提出其為適合人類趣進 佛道門徑的特性 息滅貪瞋痴三毒的良方 是經律論所詮 涵攝八正道及符 合六度行思想的重要性 惟有勤修戒定慧和息滅貪瞋痴 是獲得人生的幸福

16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25 安樂之道 三 初期佛教與人間佛教之 戒定慧 對照 佛教思想長河的淵源可追溯到原始佛教時期 就歷史脈絡 義理思想貫 穿了佛教人間性的思想 以下就有關原始佛教與人間佛教思想之 戒定慧 的比對 略述之 一 戒觀考察 在戒觀考察方面 世尊本身就是道德實踐的典範 強調 諸惡莫作 眾 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教化眾生從道德實踐中淨化自己 除了規 範身心 止息惡罪 另一方面更應該積極廣修善行 廣作善事 是一切修行 法門的根本 一切善根功德 皆悉由戒而產生 在 長阿含經 中 世尊對 於異教諸學說 亦首以破除邪見導以正見為要 故 八正道 為其具體實踐 德目 八正道 是透過身行 口行 意行來表現其善行 就是所謂的 十善 行 遵行十善法 應從心 意 出發 以止惡行善的戒行來達到自心的清 淨 同時也帶給他人和平 尊重 是人間佛教戒觀的核心價值 三學次第相 倚 由戒生定 由定發慧 由慧趣入解脫 由無漏慧或空慧的正見 持戒合 宜 而能與時俱進 發揮安頓身心 淨化人間的功能 茲將初期佛教與人間佛教之戒觀 列表如下 初期佛教 戒 觀 雜阿含 八三二經 住於戒 波羅提木 叉 具足威儀 行處 見微細罪 則生怖畏 受持學戒 是名增上戒學 人間佛教 戒 觀 戒的制定 因時制宜 時開時遮 戒的精神 止惡行善 饒益有情 戒的實踐 服務奉獻 自他兩利 戒的終極 人格完成 菩提圓滿

17 52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因此 戒觀考察方面 人間化的戒律 一方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 止惡息罪 一方面更應該積極廣修善行 廣作善事 47以身 口 意三業 修行的 三好 及六度的 四給 48 為宗教實踐方法 三好 是三業淨 化 也是 七佛通戒 四給 是 作持 服務奉獻 自他兩利 現代 社會需要積極為善的佛教 應該規範出人間化的戒法 以戒律的根本精神 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 生活化 現代化 建立佛教人間性自利利他的戒行 以八正道 四攝六度為戒律的內容 饒益眾生 匡正倫理 傳承了佛陀原始的教導 在尊重與平等的原則下 融和了各家的義理與 特長 在現代文明的社會裡 建立起一套理論一貫 思想一致的體系 以簡 馭繁 其旨是在因應時代 針對此 世間 的一切有情眾生 經由在實際的 生活中積極進取 依法修行 而能離苦得樂 受持菩薩道的戒行 自利而又 利他 不拘泥於形式化的戒條 與時俱進 49 在原始佛教係具體記載了釋尊針對當時的宗教界 家庭社會 國家治世 的化導 並一再說到 戒定慧解脫 具足律儀 三皈五戒 及 八 正道 十善戒 種種的行為規範 依照上表 顯示原始佛教到人間 佛教的 戒 觀考察 其中有蘊藏諸多時空的演變思想及考察範圍 現今有 關人間性的研究課題頗多 如 佛教倫理學 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佛陀的人間性 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 另關於戒律方面的論題 也很多 諸如 戒律與道德 戒律與人間淨土的建立 佛教道德與 當今社會 概言論括 其側重乃以倫理與道德方向議論 以 戒 來考察人間性 在目前的研究上 尚不是具體明顯的課題 若 探討戒的人間性內涵 可以顯示人間性整體的重要層面 即對佛教人間性的 表達 如以 五戒 十善戒 為例 1 它們是佛陀最初期的教法之 一 50能看出佛陀一開始說法的 人間性 即可以聯繫到佛教 人間性思

18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27 想的起點 2 其戒適合出家也適合在家 是包含一切佛教徒 故其雙回 向 人間性 思想 具有普遍性 3 戒 是人間行為的規範 是調整 人間行為進入 生死即涅槃 的人間修行 並規範著修行活動環繞 涅槃即 生死 的方向展開 是最具體的雙回向 人間性 思想 因而 從五戒而成十善 由十善會成三業 從三業出八正道 八正道會 成三學 由三學而出六度 所以 依三學而行 是趣向解脫的正道 而出生 死者 必修八正道 修八正道實又不出戒定慧三學 八正道是四聖諦的主要 內容 其中正語 正業 正命屬於戒學 而正見 正思是慧學 正念 正定 則是定學 正精進則通戒 定 慧三學 因而八正道與三學的會合關係是值 得探討 二 定觀考察 心 是定學的通稱 阿含經 說心本淨 所以 淨 說禪定 佛陀 時代 正是由於當初弟子們的根機及各種因緣 因此開示了許多勝解禪觀的 法門 予以對治的方便 其便是原始佛教人間性禪定的特質 而第四禪 現 法樂住 入出息滅而輕安 是心的安定 無私平等心的心理狀態 為原始 佛教禪定學系統中最重要的核心 達到世間法中 身心輕安 最寂靜的境 地 四禪功德 非其他定法所能及的 茲將初期佛教與人間佛教之定觀 列表如下 初期佛教 定 觀 雜阿含 八三二經 離諸惡不善法 有覺 有觀 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 乃至第四禪具 足住 是名增上意學 人間佛教 定 觀 定的目標 不求成佛 只求開悟 定的修持 清素生活 止息觀心 定的妙用 不隨境轉 自我提升 定的利益 滅除妄想 安忍身心

19 52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定觀 阿含經 重四禪 所以部派佛教傳出的六 波羅蜜 稱定為禪波羅蜜 大乘佛法 繼承了部派佛教的舊說 也豐富 了禪波羅蜜的內容 然從初期大乘經典看來 大乘禪定是重於三昧 三摩缽 底 的 而三昧是定 然在 阿含經 中 三昧是隨觀慧的內容立名 如 空三昧 等 在 雜阿含經 中說 修習於止 終成於觀 修習觀已 亦成於止 謂聖弟子止觀俱 修 得諸解脫界 51 佛教所說的種種定法 多數是依觀想成就而得名的 牽涉的問題正是 定慧等持 或是 止觀雙運 而解脫 修止 奢摩他 可得定 修觀 毘缽舍那 可成慧 一定要止觀雙修 才能得 深淺不等的 種種境界 雜阿含經 中質多長者說四種三昧 無量心三昧 無相心三 昧 無所有心三昧 空心三昧 52 對空 無我 我所而言是相同 的 在般若經裡 這三種三昧的修習 旨在培養大乘菩道在實踐上 不可 或缺的無執著的精神 也就是所謂 無我的般若行 或 空行 53 大 智度論 說 三三昧 同緣一實相 三法印 就是一實相 因而可說這 就是解說的引申 而三三昧與四種三昧 都是隨觀慧的內容立名的 其實 在後期佛教所指稱的 九次第定 在阿含聖典中 是沒有此等 同的名相 然阿含經中是否有 九次第定 的階梯呢 肯定是有的 如在 長阿含 遊行經 中 即載明了世尊臨入滅前由初禪至二禪 入滅想 定 然後再從入滅想定至 初禪 再由初禪次第至 四禪 而涅槃此一 事實 54而 從初禪起 復入二禪 從二禪起 復入三禪 從三禪起 復入 四禪 從四禪起 復入空處 識處 不用處 有想無想處 從有想無想起 入滅盡定 從滅盡定起 入有想無想處 從有想無想起 入不用處 識處

20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29 空處 從空處起 入第四禪 從第四禪起 入第三禪 從第三禪起 入第二 禪 從第二禪起 入初禪 從初禪起 入第二禪 從第二禪起 入第三禪 從第三禪起 入第四禪 此則名為 師子奮迅三昧 55 九次第定 就 是後期天台所說的 練禪 鍛鍊有漏之禪 使其成為清淨之無漏禪 而 師子奮迅三昧 則是天台所說的 薰禪 薰熟諸禪 使其通達無礙 轉 變自在 如上所言 在大乘佛法的開展中 從阿含的三昧 開展成大乘禪觀三 昧 也影響了中國天台禪學的發展 56此外 中國各宗派也均各依其教理而 修禪定 另也有行菩提達磨所傳的禪法 其以源於 楞伽經 等之思想 主 張 教外別傳 不立文字 意即不依經典文字 專以坐禪及棒喝等方法 令眾生悟其本來面目 這就是禪傳入中國後所成立之禪宗 原始佛教禪定學 是生命體驗的法門 是理論與實踐的並行 後來的佛弟子傳承聖教法 也開 展了後期大乘禪觀思想 與豐富了學術的內涵 如在佛陀時代 世尊 拈花 微笑 師徒心意剎那交會 從印度傳到中國 為中國禪宗思想史留下一筆 寶貴的文化遺產 禪本來就是很有人間性 初期佛教中重四禪而成就三昧 三昧是隨觀慧 的內容立名 人間佛教以 生活禪 為參禪理念 在日常的生活起居 在平 時的行 住 坐 臥之間參禪悟道 此外 因應現代人的需要與修持 人間 佛教的定學也重新列舉提出許多種生活的禪修法門 三 慧觀考察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當中 梵文Prajñà 音譯 般若 意譯 智慧 指如實瞭解一切事物的智慧 了表示與和一般智慧的不同 大乘佛教稱之 諸佛之母

21 53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茲將初期佛教與人間佛教之慧觀 列表如下 初期佛教 慧 觀 雜阿含 八三二經 此苦聖諦如實知 此 苦集聖諦 此苦滅聖諦 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 知 是名增上慧學 人間佛教 慧 觀 慧的根本 般若緣起 人間慧本 慧的開發 知識巧思 人間慧解 慧的應用 生活行儀 人間慧用 慧的圓滿 同體共生 人間慧圓 依據上表考察 其與大乘人間性之關係的線索 在佛教義理思想對於當 代佛教的實踐具有重要的貢獻與啟發 四聖諦 三法印 緣起說是佛陀教法 的根本代表 三法印 是 緣起說 的思想基礎 而 四聖諦 則是緣起 思想的具體型態 從中可見後來大小乘思想的經論 莫不由此開展 特別大 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據 57在義理思想發展上雖不及大乘思想豐富 但大乘 教的空 緣起 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術語 三十七道品 三增上學 四攝 事 四弘願等 都是源於此中 例如大乘的四弘誓願 即是四聖諦而發起深 誓弘願 因為修習四聖諦而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 要實踐菩薩道 就要以四 弘誓願來闡揚四聖諦的真義 58 原始經典對緣起的定義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 此 滅故彼滅 此種關涉對待之間的依存關係有兩種 一種是同時的依存關 係 一種是異時的依存關係 異時的依存關係 即所謂的 此生故彼生 此為因而彼為果 同時依存的關係 即所謂 此有故彼有 此為主而彼為 從 因此因果主從也不是絕對的 換另一觀點來看 因果主從可以倒置過 來 故 雜阿含經 云 譬如三蘆 立於空地 輾轉相依 而得豎立 若去其一 二亦不 立 若去其二 一亦不立 輾轉相 而得豎立59 自利利他的因果主從關係如豎二蘆 彼此相依存 彼此相互益彰 從緣

22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31 起法中可以知道 任何事物的結果 皆是由因緣所成 人生要獲得快樂 則 必須培植好因好緣 要怎樣收穫就要怎樣栽 有因有緣眾生垢 有因有緣 眾生淨 60 如是 因 而有如是 果 當然 其中也不能忽略了 緣 的成就 想要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就須廣結善緣 同體共生 因此 從自 利到他利 或者他利到自利的實踐模式中 其就緣起的法則來看 其 超越 自利 利他二元對立的層次 61是一種自利利他二利兼融 彼此互惠的人 間性思想 此外 龍樹的 空 無著的 有 顯然皆受了阿含思想的影響 尤 以龍樹更為甚 因此阿含內容所含極為廣泛 絕非限於小乘局部的思想 是 一切大乘佛教思想的淵源 尤其對於空 緣起 中道及一般的思想 都有深 刻的發揮 這一思辨體系以 般若 空性慧 為中心展開 通過一系列抽 象論辯 達到對 四諦 三法印 的認識 完成由現實的此岸邁向解脫 彼岸之完整思想體系 後期大乘佛教強調以 聞思修 才能進入 三摩地 聞是 聞所成 慧 思是 思所成慧 修是 修所成慧 凡是經過聞思修的階段 才能到達目標 三慧 的修行 可以從閱讀 聽聞而得 聞所成慧 從 實踐 修行 而得到 修所成慧 可以從思考 研究 而得到 思所成 慧 在後期部派或大乘思想經常被廣為討論 若要回溯其思想起源處 散 布初期聖典各處中 如 十上經 三成法 62的 親近善士 耳聞法音 法法成就 或四預流支與三慧63的關係亦值得再深思 雜阿含經 云 三學具足者 是比丘正行 增上戒 心 慧 三法勤精進 勇猛 堅固城 常守護諸根 64 總而言之 依增上戒學 過日常生活 依增上心學 過宗教生活 依增

23 53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上慧學 過般若慧的生活 以生活化的佛法 才能夠將佛教自身信仰與社會 群體密切結合起來 而生活的時 空不離菩提道場 解脫道場 成佛道場 了解契時契機的時代性教法 為每一時機因緣提供了應世之道 即是 與時 俱進 的最佳寫照了 二千五百年來的佛教史 是一部 創造的詮釋學65史 即對於原始佛 教的根本教理所作的 詮釋再詮釋 建構再建構 的思維理路發展史 尤其 大乘佛法的代代深化發展 如一條永不枯竭的思想大河 教義多面性及辯證 性的開放 是容許創造的詮釋者不斷地重新詮釋 重新發展 重新擴充 重 新深化 66按上述三學課題研究 所言簡略 非單篇論文所能論說 不容全 面觀照去探討 但以此來看 三學的教義理論 已隱含著類同於大乘佛教所 強調的基本觀念 顯示了從初期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的 延續性 意義 四 結論 本文原則上是 初期佛教的戒定慧思想 與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戒定 慧思想 兩相對讀的研究 並且嘗試進一步從彼此的義理上加以細部考察 首先 在說明研究動機時 提出希望透過經典在義理上的對讀 擬出解讀初 期佛教人間性法義的一條路徑 經過正文 第二段落解讀 阿含經 中精簡扼要的經證 歸納比對義 理 分析解釋文意 至第三部分摘要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思想 之後 確實 在原始佛教思想中大部分的義理都能相應 且蘊含著類同於人間佛教思想的 基本觀念 顯示了從初期佛教發展到人間佛教思想的 延續性 意義 也通 過 星雲模式 的人間佛教思想 發掘與大乘人間性之關係的線索 1 戒觀考察 人間佛教主張以戒律 不侵犯 為根本精神 三好 是三業淨化 也是 七佛通戒 四給 是 作持 服務奉獻 自他兩

24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33 利 三好 修行即是 八正道 的三業實踐 而以 三好 四給 為宗教實踐方法 為人間佛教思想實踐的功夫論 2 定觀考察 初期佛教中重四禪而成就三昧 三昧是隨觀慧的內容 立名 人間佛教重視 生活禪 的參禪理念 主張思想在於平常 平實 平 衡的意境涵養 因應現代人的需要與修持 也重新列舉提出許多種 止觀雙 運 定慧等持 的生活禪修法門 3 慧觀考察 四聖諦 是緣起思想的具體型態 從 星雲模式 人間佛教慧學這一思想體系不僅將 般若緣起 升為一種方法論 而且通過 一系列論辯 達到對 四聖諦 三法印 緣起 的認識 而使之成 為哲學思想 完成由現實的此岸邁向解脫的彼岸 人間慧圓 的完整思想體 系 總言之 以聞 思 修 三慧及戒 定 慧三學 來改進身 口 意 三業 務期心境一如 確實實踐發願 淨行 懺悔 回向 如能依此實修 內能圓滿六度 外能建設人間淨土 67 上述針對 初期佛教的戒定慧 與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的思想 根據經證與引文對照而為大略的整理和初步 的論陳 希望呈現人間佛教思想極豐富且不可限量的開展性 無意建構僵化 體系 也基於如此而認識到初期佛教人間性思想 繼而檢視後期佛教如何轉 化思想 將其納入各自修學體系而構成體系的教說與論談 乃至對照當今人 間佛教思想為研究課題 因個人學術涵養有待增強 及在有限篇幅與時間裡僅能概略說明 無法 將初期佛教思想中的人間性周全論陳 文章疏漏之處 自是所在多有 敬請 師長先輩指教

25 534 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釋 1.參閱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何處尋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 2012年 頁145 2.就思想意義而言 世尊四十九年教化 深入世間 往詣恆河流域展開教化工作 足 跡遍及當時十六大國 除了積極化導眾生的身教 亦鼓勵弟子們弘化人間 清楚呈 顯了佛陀人間性和弘化的社會性 這在原始經典中 是有跡可尋 如 中阿含 舍 梨子相應品 師子吼經 中載 在結夏安居訖 尊者舍利子欲遊行人間 廣為人間 弘化 世尊不但鼓勵而還授予教化眾生的神聖使命 從人間弘化的意圖來看 可清 晰了解到佛陀的 示教利喜 之性 在結夏安居體證法味 自利 後 皆不捨眾生 利他 的積極入世的精神 此中 不論言教或身教都充分彰顯了菩薩道的利他性 思想 從解脫道思想考察 諸未度者當令得度 諸未脫者當令得脫 諸未般涅槃 者令得般涅槃 這種思想意涵有別於傳統對二乘人的理解 為自身解脫實踐佛法 人間性的差異 中阿含經 卷五 舍梨子相應品 師子吼經 第四 大正 藏 冊2 頁452中 3. 原始佛教 時期的界定 原始佛教 Primitive Buddhism 是指佛陀在世到根本 分裂的阿育王時代 約自公元前五至三世紀的兩百年間 primitive Buddhism 意指佛教發展的 原初 階段 或指在這 原初 階段裡始可見佛陀的 原初 教 義 又稱 初期佛教 原始佛教的研究資料 以巴利藏的經 律為對象 漢譯藏 則主以四阿含 五種律為核心 兼及與巴利藏相通的文獻 如 法句經 本事 經 等 參見 三枝充 初期佛教の原像 京都 法藏館 1999年初版 頁 作者在此處又主張將 原始佛教 Primitive Buddhism 改成 初 期佛教 Early Buddhism 能否通行 學界各有所見 初期佛教 目前已為 許多佛教研究者之間認同的慣用詞 本文援引採用 4.早在佛陀時代已確立 三學 的綱目分類 並由弟子們口口相傳並記載下來 非後 人歸納佛陀一代時教而得出 被收納在 雜阿含經 學相應 中 而有關三學成 立的起源 日本宇井伯壽曾發表相關的作品 提到戒的起源是佛陀規定佛弟子不可 犯 不應做不道德的行為時所留下的 律的起源是在不邪婬戒 須提那比丘 的制 定 這是在佛陀成道十二年後的事 而定 慧的起源可從 長部 的第二經得知 請參見宇井伯壽 戒定慧の起原 印度哲學研究 第三 頁 有關三學文句內容 林崇安針對 長阿含經 及釋性願也對 雜阿含經 作若干經 文的比對 文句差異簡短 曾發表相關文章 在 雜阿含經 部分 以第八三二經

26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35 文句短而扼要 可視為三學完整的基本內涵 請參考 林祟安 長阿含經 的 三學 定型句 法光 一六五期 台北 法光雜誌編輯委員會 2003年6 月 釋性願 雜阿含經 學相應 之研究 以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為主要 考量依據 碩士論文 2001年 6. 大正藏 冊2 頁213下 巴利文參閱 A3,88Ai 唐 慧琳撰 一切經音義 卷五十九 CBETA,T54, 0698c07 8.CBETA,T12, no , p.1110,c17 9.安住具戒 是指身 語二業無缺犯 起心動念但未造作身 語二業時 尚不構成犯 戒 10.波羅提木叉 p timokkha 另譯為 從解脫 戒 義譯為 最基本的善 引申為 解脫 別別解脫 即佛陀所制訂之一條條 別別 學處 戒條 的編 纂 所以也稱為 波羅提木叉經 另作 戒經 ) 持之而能導向解脫者 參看 印順法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p.113,139 參閱莊春江編譯 雜阿含經南北 傳對讀 即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 佛 弟子為求解脫 各有所受持的別別防護律儀 如比丘持之二百五十餘學處 持守 一條戒圓滿就得到一分解脫 完全守持 則得全分解脫之意 以護持應學的律儀 而能速得出離生死 11.威儀 南傳作 舉止 (iriya 另譯為 威儀 行動 ) 英譯為 行為的方式 way of conduct 參閱同註10 即軌則圓滿 指行 住 坐 臥應具威儀 自身生活作息 讀誦受持及行善行之事 如法而行 12.行處具足即應遠離非處所 如唱令家 婬女家 酤酒家 國王家 旃荼羅羯恥那 家 這些處所與求解脫的目標相違 所以應遠離 但於應行處則也應知時而行 13.見微細罪則生怖畏 即對於輕微的學處有所毀犯 應盡速懺悔 令得清淨 切莫 因為小小罪的毀犯 覆藏 引生不善果 而心生怖畏 造成將來感生惡趣乃至不 能證果的遺憾 14.受持學戒 南傳作 在學處上受持後學習 sam d ya sikkhati sikkh padesu 英譯為 承擔調馴規定後 在它們中訓練 Having undertaken the training rules, he trains in them 學戒 或 學處 sikkh pada 即 戒條 參閱同註 10 指於戒師處得聞學處 聽聞別解脫經 能自誓修習一切學處 15. 大正藏 冊2 頁213下 巴利文參閱(A3,88Ai ) Katam ca, bhikkhave, adhis lasikkh? Idha, bhikkhave, bhikkhu s lav hoti pe sam d ya sikkhati sikkh

27 53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padesu. Aya vuccati, bhikkhave, adhis lasikkh. 16.在初期佛教聖典中常以 明解脫 Vijj -vimutti 或 涅槃 來表示實踐道之終 極境地 17.有關戒定慧三學的修證次第 明確的揭示以依戒而修定 依定而修慧 依慧而解 脫 但在阿含聖典諸經中 師資的傳承修習中有不同的體系 如三學勤修之前 還有四預流支的修學過程 印順法師在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中 文獻上有 分類整理 但此一次第 一致依四禪而得漏盡或說 心離諸漏而得解脫 三明 六通 明解脫 (印順法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台北 正聞出版社 1988 頁 ) 18. 雜阿含經 第六一六經 大正藏 冊2 頁172中 19. 中阿含經 第七 經 轉輪王經 大正藏 冊1 頁524中 20.色界四禪講的是喜樂之覺受及其昇華 初禪 離 生喜樂 藉由遠離而產生歡 喜和安樂 第二禪 定 生喜樂 藉由禪定力而產生歡喜和安樂 第三禪 離喜 受樂/離喜之樂 藉由遠離歡喜而以整個身體來感受所產生之安樂 第四禪 捨 念清淨 不苦 不樂 由平衡的狀態產生的念頭上的清淨 而且 苦痛和安樂這對立的二端都不現起 21.有覺 有觀 覺觀 南傳作 有尋 有伺 (savitakka savic ra ) 英譯為 被 想法與檢查陪同 (is accompanied by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參閱同註 離生喜 樂 南傳作 離而生喜 樂 (vivekaja p tisukha ) 英譯為 帶著 隔離所生的狂喜與快樂 (with rapture and happiness born of seclusion) 參閱同註 具足住 南傳作 進入後住於 (upasampajja viharanti 逐字直譯為 具足 住 ) 英譯為 進入及住在 (enter and dwell in) 參閱同註 大正藏 冊2 頁213下 巴利文參閱(A3,88Ai ) Katam ca, bhikkhave, adhicittasikkh? Idha, bhikkhave, bhikkhu vivicceva k mehi pe catuttham jh na upasampajja viharati. Aya vuccati, bhikkhave, adhicittasikkh. 25.滅道跡 南傳作 導向滅道跡 (nirodhag mini pa ipada ) 英譯為 導向其停止 的路 (the way leading to its cessation) 參閱同註 大正藏 冊2 頁213下 巴利文參閱(A3,88Ai ) Katama ca, bhikkhave, adhipaññ sikkh? Idha, bhikkhave, bhikkhu ida pe aya dukkhant i yath bh ta dukkhanirodhag min pa ipad t i yath bh ta paj n ti. Aya paj n ti vuccati,

28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37 bhikkhave, adhipaññ sikkh. Im kho, bhikkhave, tisso sikkh ti. Navama. 27.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Khi a j ti, vusita acariya, kata brahm karan ya, n param itthat ty ti paj n ti. 巴 這在阿含聖典中 常見的對於有關解脫的一種說明 生已盡 Kh n b jo 即煩惱業縛已盡 可 證阿羅漢果 從過去的煩惱 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成為真正自在的人 梵行 已立 即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 只有正行 正精進而沒有邪行 所作已 作 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 不受後有 即現在已得解脫 將來不再受束縛 不 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 不墮 死界 得到 正生 長阿含經 卷第二 遊行 經 大正藏 冊3 頁12中 28. 雜阿含經 卷第十八 第四九 經 大正藏 冊2 頁126中 29.同前註 復問 舍利弗 有道有向 修習多修習 得涅槃耶 舍利弗言 有謂八正道正見 乃至正定 30. 雜阿含經 卷第廿九 第八二 經 大正藏 冊2 頁210上 31.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 諸比丘 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 如是眼不實而 生 生已盡滅 有業報而無作者 此陰滅已 異陰相續 除俗數法 耳 鼻 舌 身 意亦如是說 除俗數法 俗數法者 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如無 明緣行 行緣識 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又復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 滅 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如是廣說 乃至純大苦聚滅 比丘 是名 第一義空法經 雜阿含經 卷十三 第三三五經 大正藏 冊2 頁92下 32.參閱星雲大師 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普門學報 2001年 33.印順法師 華雨集 四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台北 正聞出版社 1989年 頁44 34.參閱陳兵 正法重輝的曙光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普門學報 一 頁 參閱鄧子美 人間佛教理論的建構與運作 法音 第七期 1998年 頁26 36.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上 人間佛教的藍圖 上 台北 香海 文化 2008年 頁 大師所提出的 人間佛教的經證 其包括了初期佛教經典 部派佛教經論乃至 後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經典 參閱星雲大師著 佛教叢書 十 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的經證 佛光出版社 1995年 38.關於星雲大師的 人間佛教 思想 參閱其 人間佛教系列 套書 其中包括了

29 53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人間佛教的經證 人間佛教的藍圖 人間 佛教修行法 人間佛教現代化的依據 可以說把人間佛教的義理 思 想 理念 定義 起源 發展 實踐等皆攘括 39.星雲大師 序文 釋迦牟尼佛傳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55年 40.可參閱星雲大師在 人間佛教的藍圖 一文中 將有關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 就 佛教法經論 整理而略論經證包括了 倫理觀 居家之道 道德觀 修養之 道 生活觀 資用之道 感情觀 情愛之道 社會觀 群我之道 忠孝 觀 立身之道 財富觀 理財之道 福壽觀 擁有之道 保健觀 醫療之 道 慈悲觀 結緣之道) 因果觀 緣起之道 宗教觀 信仰之道 生命 觀 生死之道 知識觀 進修之道 喪慶觀 正見之道 自然觀 環保 之道 政治觀 進修之道 國際觀 包容之道 未來觀 發展之道 以 建立人間佛教的藍圖與理念 參閱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下 台 北 香海文化 2008年 頁 大師悲願宏深 弘道之毅力 締造無數佛教盛事 陸續於全球五大洲創建200餘所 道場並創辦16所佛教學院 21所美術館 26所圖書館 出版社 12所書局 50餘 所中華學校及高中 中小學 幼稚園及海內外辦4所大學 也成立育幼院 佛光 精舍 慈悲基金會 設立雲水醫院 佛光診所 開辦老人公寓 並與福慧基金會 於大陸捐獻佛光中 小學和佛光醫院數十所 並於全球捐贈輪椅 組合屋 從事 急難救助 博學多識 才辯文學 大師著作等身 總計近二千萬言 並譯成英 德 日 韓 西 葡等十餘種語言 流通世界各地 並設立電視台 報紙 雜 誌 出版社 對佛教制度化 現代化 人間化 國際化的發展 可說厥功至 偉 可參閱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星雲大師略傳 tp:// biography.htm 42.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上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 頁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一文 為 於紅磡香港體育館的演講稿 經整理後 收錄於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上 中 44. 三好 是1998年星雲大師與當時任副總統連戰 於中正紀念堂 恭迎佛牙舍利 顯密護國祈安法會 首次與全民共同宣誓 做好事 說好話 存好心 三好運動 共同宣誓奉行三好運動 身口意三業 身多做好事 口多說好話 意多存好心 45.有關大師對五戒的現代意義重新估定 可參閱 三皈五戒的人間意義 參閱星 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上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年 頁

30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所謂 生活禪 指舉手投足 揚眉瞬目充滿禪趣 日常的生活起居 行住坐臥 之間都有禪 如 飲食禪 隨他禪 放下禪 觀佛禪 作務禪 義工禪 書中 禪 等 一文中指出參禪的方法很多 重新提出列舉提出四十種生活的禪修法 門 參閱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上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中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年 頁 星雲大師 佛光教科書 六 高雄 佛光文化 1999年 頁87 48.星雲大師提出佛光人對工作應秉承下列四個信條 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 給人希 望 給人方便 49.如國際佛光會提倡 七誡 運動 就是希望社會大眾共同遵守七種道德規範 一 誡煙毒 二誡色情 三誡暴力 四誡偷盜 五誡賭博 六誡酗酒 七誡惡口 而 誡 是自我教育 自我警示 遠離這七種惡事 就可以生出許多善法功德 50.首次皈依者是商人且授五戒 此事在憍陳如等五比丘之前 中國偽經 波利提謂 經 盛傳之提謂即Tapassu 波利即Bhalika 中村元在巴利律藏發現確有其記載 為佛陀菩提樹下成道前皈依的在家信徒 兩人身份都是商人 中村元 ゴータマ ブッダ I 中村元選集決定版第11冊 東京 春秋社 1993年7月 頁 以下引資料供參 除下引外尚有 五分律 卷 十五 第三分初受戒法上 大正22 頁103-以下 有部破僧事 卷五 大 正24/125以下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三 大正3/643以下 方廣大莊嚴 經 卷十 商人蒙記品第二十四 大正3/601以下 51. 雜阿含經 卷十七 四六四經 大正藏 冊2 頁118上 52. 雜阿含經 卷廿一 五六七經 大正藏 冊2 頁149下 53.參閱萬金川著 中觀思想講錄 嘉義 香光書鄉 1998 頁 長阿含經 卷四 遊行經 第二後 大正藏 冊1 頁26下 55. 增一阿含經 卷十八 四意斷品 第廿六 大正藏 冊1 頁640上 56.可參閱冉雲華 從智顗的 摩訶止觀 看中華佛教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 式 一文所研究 台北 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 1990年 頁 如 中論 所云 若一切世間皆空無所有者 即應無生無滅 以無生無滅故 則無四聖諦 何以故 從集諦生苦諦 集諦是因 苦諦是果 滅苦集諦名為滅 諦 能至滅諦名為道諦 道諦是因 滅諦是果 如是四諦有因有果 若無生無 滅 則無四諦 四諦無故 則無見苦 斷集 證滅 修道 又四聖諦無故 法寶亦無 中論卷四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CBETA,T30, No. 1564

31 54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0032b23 58.參閱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上 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 論大小乘佛 教融和的開展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年 頁 雜阿含經 卷十二 第二八八經 大正藏 冊2 頁81中 尊者舍利弗與尊者 摩訶拘絺羅的對話 論及 言名色非自作 非他作 非自他作 非非自他作無因 作 名色緣識生 此義云何 拘絺羅的回應則以束蘆的關涉依存關係來引喻 60.參閱 長阿含經 十上經 二難解法 大正藏 冊1 頁52下 61.參閱上田義文著 陳一標譯 大乘佛教思想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2002 年 頁 參閱 長阿含經 十上經 三成法 大正藏 冊1 頁53上 63. 流者 謂八聖道 入流分者有四種 謂親近善男子 聽正法 內正思惟 法 次法向 入流者成就四法 謂於佛不壞淨 於法不壞淨 於僧不壞淨 聖戒成 就 CBETA, T02, no. 99, p. 215, b15-c2 在聲聞教裡 從初學到現證 有 四預流支 即 親近善士 多聞熏習 如理思惟 法隨法行 即初發心修學 首要就是親近善知識 依善知識的教導 次第修習聞 思 修 在這方面大乘教 典也揭示十法行 書寫 供養 施他 諦聽 披讀 受持 諷誦 開演 思惟 修習 這些修行項目 前八 屬於聞慧 思惟 屬於思慧 修習 屬於修 慧 全在三慧含攝之內 可見聞 思 修三有漏慧 為進修佛法之趣 是大小乘 佛教一致公認的 從修證程序而言 是不能輕忽聞 思 修的基礎 64. 雜阿含經 卷第廿九 第八一六經 大正藏 冊2 頁210上 65.傅偉勳先生所提的 創造的詮釋學 共分為五個層次 實謂 層次所關涉的是 原典校勘 版本考證與比較等等校勘學 文獻學基本課題 意謂 層次則是通 過語意澄清 脈絡分析 前後文表面矛盾的邏輯解消 多面義理分析 原思想家 的時代背景的考察等工夫 儘量客觀忠實地了解並詮釋原典或原思想家的意思或 意向 蘊謂 層次則探討種種思想史的理路線索 原思想家與後代繼承者之間 前思惟聯貫性的多面探討 歷史上已經存在的種種原典詮釋等等 通過此類研究 方式 了解原典或原思想家學說的種種可能思想蘊涵 超越 意謂 層次上可能 產生的詮釋片面性或詮釋者的個人主觀臆斷 當謂 層次 詮釋者在原思想家 教義的表面結構底下掘發深層結構 據此批判考察在 蘊謂 層次所找到的種種 可能義蘊或蘊涵 從中發現最有詮釋理或強度的深層義蘊或根本義理出來 為自 身的詮釋學洞見 必謂 創造的詮釋學者不但是要講活原思想家的教義 還要

32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41 批判地超越原思想家的教義局限性或內在難題 為後者解決後者所留下末能完成 的思想課題 創造的詮釋學之所以與普通意義的詮釋學訓練不同 而有其獨特的 性格 亦即哲理創造性 即在於此 參考傅偉勳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 學 哲學與宗教 第四集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0年 頁 同前揭書 頁 人間福報電子報 星雲大師著 佛光菜根譚 PageList.aspx?classid=303966,2013/5/3 參考書目 一 經典 1 阿含經 大正藏 冊1 2 2 佛光大藏經 阿含藏 高雄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1995年 3 漢譯 南傳大藏經 增支部 冊19 4 巴利本Pali Text Society sti-pitaka. (A3,88Ai.235) 5 CBEAT電子佛典 2006年 二 辭典 1 佛光大辭典 電子版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佛光出版社 2007年 2 雲井昭善編 パ一り語佛教辭典 東京 山喜房佛書林 1997年 三 專書 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1 星雲大師 釋迦牟尼佛傳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55年 2 宇井伯壽 印度哲學研究 第三 戒定慧の起源 東京 岩波書店 1965 年 3 印順法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台北 正聞出版社 1988年 4 印順法師 華雨集 四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台北 正聞出版社 1993年 5 中村元 ゴータマ ブッダ I 中村元選集決定版第十一冊 東京 春秋

33 54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社 1993年 6 傅偉勳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 哲學與宗教 第四集 台北 東大 圖書公司 1990年 7 星雲大師 佛教叢書 十 人間佛教 佛光出版社 1995年 8 萬金川 中觀思想講錄 嘉義 香光書鄉 1998年 9 星雲大師 佛光教科書 高雄 佛光文化 1999年 10 上田義文著 陳一標譯 大乘佛教思想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2002年 11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論文集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年 12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何處尋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 2012年 四 期刊論文 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1 冉雲華 從智顗的 摩訶止觀 看中華佛教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 式 中華佛學學報 第三期 1990年 2 鄧子美 人間佛教理論的建構與運作 法音 第七期 1998年 3 星雲大師 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高雄 普門學報 2001年 4 陳兵 正法重輝的曙光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高雄 普門學 報 2001年 5 釋性願 雜阿含經 學相應 之研究 以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為主 要考量依據 圓光佛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1年 6 林崇安 長阿含經 的 三學 定型句 法光 一六五期 台北 法光雜誌編輯委員會 2003年 五 網路資源 1 莊春江編譯 雜阿含經南北傳對讀 htm 2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星雲大師略傳 htm 3 人間福報電子報 星雲大師著 佛光菜根譚 NewsPage.aspx?Unid=303966,2013/5/3

34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心 543 煩惱者, 會把小事變成複雜, 好事變化成壞事 ; 智慧者, 會把小事做成大事, 壞人感化成好人 ~ 佛光菜根譚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目錄 一 可以再多想想, 放下自殺念頭 4 二 正確的價值觀, 破解自殺迷思 9 三 肯定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11 四 落實人文關懷, 成功防治自殺 15 五 放下自責內疚, 勇敢承擔責任 19 六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23 七 重新檢視媒體, 重視精神生活 28 八 重建媒體道德, 善盡社會責任 30 九 不做成功的人, 做個實在的人 33 十 逆境讓人成長, 打擊磨練意志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學習輔導 課業輔導 381 19 學習輔導 五至七章重點整理 第五章 在學學生的學習輔導 / 第一節 中學生的學習特徵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381)019-030 學習輔導.indd 19 2007/5/31 2:44:08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 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如何考古 06 2013 9 489 經由人骨中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提供考古學家另一個探討古代攝食系統的途徑 另外, 可以藉由鍶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群的來源與遷移過程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13 15 13 12 15 14 13 15 13 12 15 13 15 13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2013 9 489 07 δ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目錄 生命的價值 2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 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 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8 墮胎是不尊重個體的生存權 28 栽培自我, 展現生命之光 40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 五 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星雲大師所講的人間佛教是廣義的人間佛教 而不是狹義的人間佛教 也不是學界 所認為的當代中國佛教 所謂廣義的人間佛教是指回歸到以人為本的 傳統的 根本佛 教教理上來的人間佛教 大師說 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 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 陀 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 修行在人間 成道在

二 一 五 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星雲大師所講的人間佛教是廣義的人間佛教 而不是狹義的人間佛教 也不是學界 所認為的當代中國佛教 所謂廣義的人間佛教是指回歸到以人為本的 傳統的 根本佛 教教理上來的人間佛教 大師說 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 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 陀 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 修行在人間 成道在 興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佛 學博士 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 現任教於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 心 曾擔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新加坡佛教學院客座教授 研究領域為 中國佛教 佛教倫理 早期佛教 早期 大乘佛教 目前學術計畫分為兩方面 一為 中國佛教孝道研究 二為 佛 教與中國文化 個人著作有英文版 佛陀觀的演變 與發展 中文版 人間佛陀 歷史佛 陀觀 等專書 並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 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Marxism s Sinicization and Communist China 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Discourse Privilege 趙春山 (Chao, Chun-Shan)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林祐斳 (Lin, You-Chin)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 Soft Power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目錄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2 婚姻的意義 4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7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9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婚姻的意義 婚姻的意義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 一 ) 以宗教信仰來促進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 二 ) 以家庭的淨化, 提昇人品 淨化人間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大國 是怎樣 崛起 的? 馬克思對經濟學的革命 002 金箍棒 與 緊箍咒 : 債務驅動的暴力 010 人 如何成為 世界貨幣 026 文明的辯證法 049 反對 資本主義 不等於反對 資本 066 社會主義與金融 085 第二章古典經濟學的 扯淡 批判 與 扯淡 122 市場經濟的起源 125 信用 : 貨幣化的道德 140 銀行券 : 債務貨幣 157 怎樣讀懂 資本論 167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 1 2 3 32 1 2 3 2014 9 15 4 33 http://www.hisp.ntu.edu. tw/ 34 ID ID 2014 9 15 4 35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 圖三 文獻與案例蒐集資料截圖示意 三 網路平台與資料庫建置 配合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建置資料庫與網站供計畫成員與大眾進 行資源分享與交流 本網路平台目前已建置完成 內容包含計畫之說明 實 踐研究團隊 政治大學

More information

校園倫理 25 觀念作育英才, 相互愛敬 實踐因材施教, 潛移默化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增進溝通與合作明訂法令, 保障權益 自然倫理 32 觀念自然是人類共有的大身體珍惜唯一的地球 實踐少砍樹, 多種樹美化環境保護水資源重視水土保持以身作則, 帶動他人 場倫理 42 觀念良好互是職場倫理的根本 實踐互助互

校園倫理 25 觀念作育英才, 相互愛敬 實踐因材施教, 潛移默化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增進溝通與合作明訂法令, 保障權益 自然倫理 32 觀念自然是人類共有的大身體珍惜唯一的地球 實踐少砍樹, 多種樹美化環境保護水資源重視水土保持以身作則, 帶動他人 場倫理 42 觀念良好互是職場倫理的根本 實踐互助互 法鼓山的新時代倫理觀心六倫 目錄 前言 3 家庭倫理 9 觀念家庭是社會的基石 實踐多付出, 不計較舉行家庭會議提昇家庭教育善用 四它 制定家庭規約延伸家庭倫理到社區關懷 生活倫理 17 觀念和世樂群, 對生活負責資源有限, 珍惜共享 實踐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徹底做好資源回收廢棄物再利用避免製造噪音 校園倫理 25 觀念作育英才, 相互愛敬 實踐因材施教, 潛移默化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增進溝通與合作明訂法令,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百回本《西遊記》之唐僧「十世修行」說考論 謝明勳 撰

百回本《西遊記》之唐僧「十世修行」說考論            謝明勳  撰 19997 115-130 百 回 本 西 遊 記 之 唐 僧 十 世 修 行 說 考 論 115 百 回 本 西 遊 記 之 唐 僧 十 世 修 行 說 考 論 引 言 1 1 2 116 二 唐 僧 不 凡 來 歷 之 演 化 過 程 5 3 4 5 117 貫 6 7 8 緟 6 0 7 8 9 118 10 11 12 10 11 12 119 13 15 13 14 15 120 16 戟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禪學與生活補充教材 397 35 淺原才市念佛入禪的心識轉化 ( 下 ) / 三 超凡入塵 36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37 叁 評論才市的禪境與疑情 38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一 才市是否有禪病? 39 二 淨土宗如何消除業障? 40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Bhaktiyoga 41 三 有相念佛 42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43 四 唯心淨土 44 397 補充教材

More information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保華建業集團 業務方針 業務方針 保華建業1946年始建於上海 逾六十年來致力為香港及各 地城市打造宏偉景觀與世界級基建設施 保華建業作風穩 健 積極進取 專注發展其多元化的工程及房地產業務 保華建業的核心業務涵蓋承建管理 物業發展管理及房地 產投資 集團於香港 澳門 中國內地以至海外均擁有龐 大的客戶網絡 保華建業集團 願景 以創新精神 專業態度以及對品質的追求 提供一條龍的房地產服務 從而在香港

More information

人間佛教與21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學術價值與宗教意義

人間佛教與21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學術價值與宗教意義 人 間 佛 教 與 21 世 紀 教 育 的 融 和 之 學 術 價 值 與 宗 教 意 義 21 () ()21 21 () () 21 21 人 間 佛 教 與 21 世 紀 教 育 的 融 和 之 學 術 價 值 與 宗 教 意 義 1890-1947 1 1933 10 2 1934 3 1993 4 1928 1947 1947 1966 1966 2006 2006 1928 9 4 1947

More informatio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3,1052,272 791222101452 2014719 58339347 396634355 196413164 28269 26 27 28 29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鄭燕祥教授演講座座無虛席專題追蹤電子學習電子學習如何提升 學與教 模式? 學與教博覽 2010 論壇直擊報道 整理 : 蘇家輝 2 學與教博覽 2010 於本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其中 電子學習提升 學與教 模式 論壇邀請了多位學者 專家和官員就相關話題發表意見, 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觀點, 值得老師參考和細思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1830 Barthelemy Thimonnier 1840 Elias Howe 1846 250 2014 2 494 51

1830 Barthelemy Thimonnier 1840 Elias Howe 1846 250 2014 2 494 51 奇 縫 高 手 縫 紉 機 2 18 科 學 史 上 著 名 的 夢 Singer 1790 Thomas Saint 50 2014 2 494 1830 Barthelemy Thimonnier 1840 Elias Howe 1846 250 2014 2 494 51 實 用 的 家 用 縫 紉 機 誕 生 1853 Issac Singer 20 S 對 後 世 深 遠 的 影 響 40

More information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社交活動對老人的影響 文 / 張麗芳 RN, 新樓醫院護理部督導, 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研究所進修中 前言 7 28 1993 7 2007 10 65 233 133 10.16 57.6 95 2.4 2005 65 29.52% 65.20% 55.16% Mendes de Leon Glass Berkman 2002 34.1% 43.2% 2005 社交活動的概念一 社交活動的定義 socia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 ICO 智慧型微投影機 使用手冊 電話 + 8 8 6-2 - 2 7 9 0-6 3 0 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90號4樓 w w w. q p o i n t e k. c o m * 內容僅供參考 功能會隨系統版本有所變動 * 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洽詢經銷商 本公司或至官網 支援服務..T.I. QP Q.P.T.I. Corporation 索 引 1. 內 容 物 2. 功 能

More information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宣 道 會 鄭 榮 之 中 學 科 目 : 通 識 教 育 科 教 學 進 度 表 2015-16 級 別 : 中 ( 六 ) 級 編 寫 人 姓 名 : 黃 志 偉 老 師 其 他 任 教 老 師 : 黃 愛 敏 老 師 譚 活 幹 老 師 顏 燕 玲 老 師 教 科 書 : 1. 雅 集 新 高 中 通 識 教 育 現 代 中 國 (2012 年 更 新 版 ) 2. 採 用 校 本 教 材 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財 訊 雙 週 刊 2012 年 8 月 30 日 81 把 非 主 流 變 主 流 將 推 向 舞 辦 楚 並 因 此 功 將 推 向 請 要 複 製 這 樣 經 驗 當 年 讓 舞 上 引 起 注 目 生 1942 年 現 職 珠 寶 牌 Chi ha paura... 共 同 辦 人 暨 總

財 訊 雙 週 刊 2012 年 8 月 30 日 81 把 非 主 流 變 主 流 將 推 向 舞 辦 楚 並 因 此 功 將 推 向 請 要 複 製 這 樣 經 驗 當 年 讓 舞 上 引 起 注 目 生 1942 年 現 職 珠 寶 牌 Chi ha paura... 共 同 辦 人 暨 總 封 面 故 事 開 講 專 訪 楚 辦 人 海 斯. 巴 克 要 甩 掉 複 製 膽 秀 自 己 他 屢 獲 獎 知 將 送 上 舞 重 要 推 手 而 且 他 也 淵 源 甚 深 深 知 業 優 缺 點 財 訊 地 赴 專 訪 楚 辦 人 海 斯. 巴 克 以 他 協 助 打 天 豐 富 經 驗 娓 娓 道 對 建 議 www.wealth.com.tw 80 財 訊 雙 週 刊 2012 年 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關心教會 溝通會友 關心教會 溝通會友 探索生命 溝通會友 探索生命 2009年3月1日 第30卷第1期 香港浸信教會家訊 屬於全體會友的家訊 馨風 創刊至今已30年 你可曾見證 她 的面世與改變 又或 許伴著你成長 她 可曾幫助你認識教會的人和事 當中的 生命故事 也曾給你激 勵和提醒 展望未來 我們仍朝著創刊的目標 關心教會 溝通會友 探索生命 讓 馨 風 成為每位讀者的祝福 我們更需要您的參與和支持

More information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透視地球深處 的窗戶? extreme condition extreme environment 94.5 1 270 21 3.9 12.3 6,400 300 4,000 1864 Jules Gabriel Verne 1959 2008 1990 Paul Preuss 2003 24 2013 2 482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More information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您選對雷射了嗎 40 1917 1959 Maiman 1963 20 1983 AndersonParrish 22 2013 5 485 以往須以手術 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 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 此外, 各種皮膚血管病變 痣 疤痕, 乃至於皺紋的去除, 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585 590 595 600 1.5 40 4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八十八學年度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八十八學年度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 ) 88 11 18 ( )123014 00 -- 1. 2. -- 1. 2. 3. 4. -- -- -- 1.2.89 3 4 3. --- 11 9 9 10 1. 1 TEA 2 (Commission on Standars 50 2. (Examination for Certification of Educators in Texas student teaching 1.

More information

2

2 990027 Chinese 248 30 (02)2299-9006 (02)2299-9110 99 5 1 1 二 詩 詩 文 本 趙 幼 文 曹 植 集 校 注 一 書 2 2 3 4 2 此 處 論 點 參 見 張 淑 香,< 三 面 夏 娃 - 漢 魏 六 朝 詩 中 女 性 美 的 塑 像 >, 中 外 文 學 第 15 卷 第 10 期 ; 及 趙 彩 花,< 先 秦 到 漢 代 詩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Layout 1

Layout 1 視 為 優 講 燈 1 講 開 場 簡 報 隨 齡 發 視 變 資 訊 討 論 檢 討 會 與 會 將 夠 幾 點 與 變 關 視 變 兩 種 視 習 慣 個 問 專 業 員 問 題 講 1 燈 2 隨 齡 長 會 視 變 視 變 會 動 變 難 閱 讀 電 腦 視 變 會 裡 絆 體 風 險 藥 護 務 駕 車 動 難 會 響 並 導 慮 鬱 過 適 當 應 對 視 變 繼 續 動 並 減 關 慮

More information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目 錄 緣 起 聖 嚴 法 師 2 一 我 們 環 保 的 目 標 推 動 全 面 社 會 的 淨 化 4 二 禮 儀 環 保 的 基 礎 觀 念 的 淨 化 與 個 人 的 淨 化 8 ( 一 ) 觀 念 的 淨 化 : 負 責 任 盡 責 任 8 ( 二 ) 個 人 的 淨 化 : 心 儀 口 儀 身 儀 8 三 禮 儀 環 保 的 重 要 性 10 ( 一 ) 個 人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專 題 研 究 從 十 三 五 規 劃 剖 析 大 陸 經 濟 發 展 前 景 An Analysis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高 長 (Kao, Charng)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公 共 行 政 學 系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摘 要 2020 (GDP) 2010

More information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Title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醮儀紀實 Author(s) Palmer, DA; Yu, WT Citatio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香港, 2011 年 4 月 21-23 日. I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p. 469-502 Issued Date 2013 URL http://hdl.handle.net/10722/205323

More information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文考科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發行人 陳炳亨 出 版 民國一 一年九月 總召集 周耀琨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總編輯 蔣海燕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主 編 陳俊龍 電 話 (06)2619621 #314 校 對 游振姍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美 編 宋易儒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先睹為快 蓮生活佛最新文章 華光佛的神通第一 詳細內容請看第3版 2012 國內郵資已付 台 許 北 郵 可 局 證 台北字第4222號 台灣郵政台北雜字第112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華光 龍開新局 傳承 聖尊蓮生活佛慈悲願行 2012年華光功德會 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愛在一起 開播 歡迎十方大眾踴躍贊助 華光功德會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即贈送獨一無二的 蓮生活佛加持開運印鑑 開創真佛宗電視媒體新紀元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2

2 4 1 2 第一節清末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大陸保險市場 3 第二節中共建政初期的大陸保險市場 3 2001 24 4 第三節大陸保險市場的發展階段 5 4 1990 72-73 6 2-1 7 2-1 12 Trans America New York Life Met Life CIGNA Allianz AXA Gerling Scadinavia Samsung 8 第一節大陸保險法規的演進過程

More information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14 16 24 30 24 25 26 26 27 27 28 29 29 一 組織系統二 董事 監察人 總經理 副總經理 各部門及分支機構主管資料三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 ( 一 ) 董事會運作情形 ( 二 )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及其與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 三 ) 揭露公司治理守則及相關規章之查詢方式 ( 四 ) 揭露其他足以增進對公司治理運作情形瞭解之重要資訊 ( 五 ) 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狀況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69AD59ABC2A4BDA571B6C5B56FA6E6A4CEB56FA6E6A4CEC2E0B4ABBFECAA6B3130323036323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69AD59ABC2A4BDA571B6C5B56FA6E6A4CEB56FA6E6A4CEC2E0B4ABBFECAA6B31303230363238> 波 若 威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國 內 第 一 次 無 擔 保 轉 換 公 司 債 發 行 及 轉 換 辦 法 一 債 券 名 稱 波 若 威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以 下 簡 稱 本 公 司 ) 國 內 第 一 次 無 擔 保 轉 換 公 司 債 ( 以 下 簡 稱 本 轉 換 公 司 債 ) 二 發 行 日 期 民 國 102 年 7 月 8 日 ( 以 下 簡 稱 發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