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 由 50 年代的全面对抗到 60 年代开始缓和 ) 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很大程度与经济有关 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的表现 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 的出笼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三 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 由 50 年代的全面对抗到 60 年代开始缓和 ) 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很大程度与经济有关 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的表现 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 的出笼"

Transcription

1 学年度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 ( 完整版 ) 目录 第一讲冷战... 4 什么是冷战?( , 是最后结束的时间 ) 各国对冷战的观点 各国的观点都不一样 ; 美苏各不同, 和其他国家也不同... 4 ⑴ 前苏联... 4 ⑵ 西方国家 : 将与苏联看法的最大不同是把冷战看成一种状态, 而非政策... 4 ⑶ 中国 : 政策及政策实施所造成的状态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4 ⑴ 苏联 : 主流观点认为冷战开始于二战后... 4 ⑵ 美国 ( 西方国家 ): 观点更多... 5 ⑶ 中国 冷战的分期 冷战的起源... 6 ⑴ 美国方面 ( 研究最多, 三派观点 ):... 6 ⑵ 苏联 ( 俄罗斯 ) 方面... 7 ⑶ 中国方面... 8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 ( 美苏关系 )... 9 表现 1: 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9 表现 2: 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 表现 3: 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 表现 4: 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 争夺第三世界 表现 5: 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 一 美苏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 (40 年代 ) 五国和约问题 ( 略 )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 重要 ) 二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赫鲁晓夫将与美国缓和放在首要的位置 日内瓦首脑会晤 ( 比较简单 ): 战后第一次首脑会晤 戴维营会谈 U-2 飞机事件 :1960 年 5 月 1 日, 美苏蜜月结束 ( 可能考名词解释 ) 维也纳首脑会晤 ( 此时第二次柏林危机已经爆发了 ) 第二次柏林危机 年 ( 前两天保研面试的题目, 危机处理 ) 古巴导弹危机 / 85

2 三 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 由 50 年代的全面对抗到 60 年代开始缓和 ) 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很大程度与经济有关 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的表现 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 的出笼 对美苏缓和及其影响的评价 四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 很重要 ) ( 一 ) 新冷战时期 大力支持反苏力量, 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 军备竞赛 登峰造极 技术战和经济战 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 二 ) 新缓和时期 频繁的首脑会晤 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 里根主义 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 一 朝鲜战争 朝鲜分裂 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二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又一场热战 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卷入是逐步深入的, 可以分为如下 5 个阶段 越南战争中的大国因素 越南战争的影响 三 中东战争 ( 略, 未讲 ) 四 阿富汗战争 (1979 年 12 月爆发 ) 阿富汗战争爆发的背景 阿富汗战争的过程 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第四讲冷战的结束及其原因 冷战的结束 / 85

3 1. 东欧剧变 德国统一 华约瓦解 苏联解体 第五讲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 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单极格局论 单 - 多极格局论 复合格局论 一超多强论 多极格局论 过渡时期论 二 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 一 ) 关于两极格局的瓦解 ( 二 ) 关于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冷战时期的多极化倾向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 三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新闻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 四 冷战后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现象 新问题 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 冷战思维的影响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冷战结束后,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 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大大增强 战后国际关系分为两个大的时期, 一个是冷战时期, 一个是冷战后时期 冷战时期是 45 年, 特别是 47 年到 89 年之间的国际关系 ; 冷战后时期是从 89 到现在, 包括 89 到 91 冷战结束的过渡期 设计三方面 : 历史 现状和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冷战的起源, 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 冷战时期的重大国际事件, 冷战的结束及其影响, 冷战后的事件和大国的调整 3 / 85

4 第一讲冷战 什么是冷战?( , 是最后结束的时间 ) 冷战一词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 形容德国对法国的神经战, 与现今概念不同 1947 年 9 月美国政论家沃尔特 李普曼发表 冷战 一书, 该概念逐渐被接受 冷战的定义到现在还是存在着争议, 目前国内学术界认为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 ( 时间 主角, 即是一种政策也是一种状态 ) 冷战实际的影响非常大, 持续了四十多年, 影响广泛, 政治 经济 生活 文化 意识形态 思维方式等等各个层面的影响 持续的时间长, 涉及面广, 影响深刻 最大的影响是人们的思维模式固化 冷战思维 1. 各国对冷战的观点 各国的观点都不一样 ; 美苏各不同, 和其他国家也不同 ⑴ 前苏联最权威的解释, 前外长葛罗米科 外交辞典 第三卷, 代表的官方和学术界,1986 年出版, 定义为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美国为首等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政策 ; 美国进行冷战的目的是断送二战的积极成果, 剥夺苏联人民和世界民主力量的胜利果实 ; 冷战的主要特征 : 加紧军备竞赛, 建立包围苏联的军事基地, 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 反共反苏宣传 ; 冷战的实质 : 试图阻止世界革命的进程, 反映了西方最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 特别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 后果 : 军备竞赛 阻碍各国交流等 该定义的特点 : 时间短 认为 60 年代后开始缓和, 但现在认为缓和是冷战的一部分 ; 只认为是一种政策 ; 使用批判性的政治语言 美国搞军备竞赛, 建立包围和威胁苏联的军事基地, 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⑵ 西方国家 : 将与苏联看法的最大不同是把冷战看成一种状态, 而非政策 A. 冷战是东西方特别是美苏之间的一种冷漠麻木的冻结状态 ; B. 冷战是一种敌对的战争状态但又没有爆发大战 在西方世界眼中, 冷战是东西方之间充满地适于紧张, 但又未能造成武装冲突的状态 双方在政治上进行对抗 : 外交争吵 心理战 经济战 军备竞赛等等 ; C. 英国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定义 : 二战后美苏及其盟友间公开而有限的敌对状态, 只在政治 经济宣传方面, 很少借助武力 ; ⑶ 中国 : 政策及政策实施所造成的状态 辞海 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不少帝国主义国家把他们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成为冷战 冷战史 ( 刘金质 ) 中的定义 : 既把它看成一种政策, 也看成一种状态 美苏争夺全球利益, 遏制与反遏制所形成的国际体系 2.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⑴ 苏联 : 主流观点认为冷战开始于二战后 A. 葛罗米柯 : 学术和官方普遍看法开始于 1947 年 3 月 12 日 杜鲁门主义 苏联认为 杜 4 / 85

5 鲁门主义 的实质就是公开表明和共产主义作斗争, 从盟国变成敌人 杜鲁门主义 : 背景 : 希腊 土耳其政局变动 ; 时间 :1947 年 3 月 12 日 ; 内容 : 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共产主义进行反击, 对希腊 土耳其政府进行军事 经济援助 ; 影响 : 是美国二战后首次公开放弃与苏联合作的盟国政策, 将其看作敌人 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 它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重要步骤,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 B. 阿尔巴托夫 : 开始于 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因为他认为冷战是美国对苏联的核威慑, 核威慑也是冷战的开始 C. 雅科夫列夫 (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设计者 ): 开始于 1917 年 11 月, 十月革命后, 两种社会制度存在以来 ⑵ 美国 ( 西方国家 ): 观点更多 A. 开始于 1917 年十月革命后西方对苏俄的封锁和制裁 ; B. 开始于两次大战期间 (1919 年至 1939 年 ), 这期间, 美国长达 16 年不承认苏联 ( 不承认中国 23 年 ), 阻止苏联进入国联, 西方国家通过慕尼黑阴谋试图祸水东引, 苏联推行两套体系的政策, 通过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企图祸水西引 ; C. 第三, 冷战开始于二战期间, 热战与冷战同时进行, 虽然有战时同盟, 是盟国, 但是基本矛盾没有调和, 如德国进攻苏联后美英法缺乏对苏联真正的信任, 典型表现是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很晚, 以消耗苏联 ; D. 开始于二战之后, 年间, 这期间苏联建立情报局, 与东欧整合 ; 第一次柏林危机 ; 苏联支持朝鲜北方进攻南部引发朝鲜战争 标志是 : a.1946 年 2 月 9 日的斯大林演讲, 提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是各种政治 经济势力在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自然结果, 意思是战争有可能再次发生, 将美国作为假想敌 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 : 战争的发生是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世界各种经济和政治势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危机的结果 在二次大战中, 苏维埃国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证明 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 更稳固 这一演说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 b.1939 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1946 年 3 月 5 日, 丘吉尔 铁幕演说 ( 但英国当时是美国的重要伙伴, 人们还是更愿意从美国身上找到开始的标志 ) 地点 : 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 ; 内容 : 和平砥柱 的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 扩张, 宣称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苏联对 铁幕 以东的中欧 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对苏联的扩张, 不能采取 绥靖政策 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 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主张英 美结成同盟, 英语民族联合起来, 制止苏联的 侵略 ; 影响 : 反映了实力下降的英国已经不能在国际舞台上单独起作用, 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抗衡苏联, 也符合美国战后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 为杜鲁门主义公开做了舆论铺垫 ⑶ 中国 冷战的开始时间还是二战之后 学术界比较权威的看法, 认为还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作 5 / 85

6 为冷战的宣言比较合适 杜鲁门主义主要就是防范共产主义和渗透 冷战标志,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走向公开的全面对抗 确定冷战开始的三个原则 : A. 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 主要在美苏之间进行, 其他盟国跟随他们二战时, 美苏两国是盟国, 尽管有矛盾 美苏之间在二战之后才视对方是真正的敌人 B. 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二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 之前社会主义影响力有限 真正意义上的两种制度斗争激烈起来从十月革命开始 社会主义在世界推广之后, 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才能够称为全球的冷战 C. 冷战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均势 : 欧洲的均势是在冷战后形成的, 美苏之间有均势才能够维持冷战 : 以德国为界, 两种政治制度在东西欧间形成均势, 有清晰的地理范围, 势力相当 3. 冷战的分期 现在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应该分为五个阶段 :47-48 是开始阶段 ;49-62 是扩张时代 ;63-79 是缓和时期 ;80-84 是新冷战时代,85-91 是结束的阶段 4. 冷战的起源 ⑴ 美国方面 ( 研究最多, 三派观点 ): A. 传统派, 出现于 50 年代, 很早, 占优势比较右, 冷战的罪魁祸首是苏联, 是苏联挑起了冷战 因素包括 : 第一, 苏联的极权主义 一党制 ; 第二, 苏联意识形态的扩张, 包括马列主义扩张性, 搞输出革命, 占领东南欧 ; 第三, 历史上沙俄的扩张本性的传统和苏联对它的继承 ; 第四, 斯大林个人因素 冷战的偶然性因素包括个人因素, 斯大林是偏执狂, 不正常 ; 第五, 二战后的力量对比和国际结构 结论是苏联应该对冷战的发生负责 美国方面对自己的定位是, 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避免大战再次爆发, 不得已采取非战争手段对抗苏联威胁, 美国行为是对苏联扩张的自卫反击 苏联将东南欧占领, 擅自扩大势力范围, 有可能将共产主义强加给欧洲, 美国在冷战开始方面没有责任 这个观点强调苏联的侵略性 进攻性和残酷无情 认为苏联在东欧的行动破坏了战士同盟的协议和谅解, 苏联随时准备进攻西欧, 把共产主义强加于欧洲 这个观点包括制度 意识形态和历史的依据 美国的这个观点把自己择得很干净, 自己是面对苏联的进攻被迫进行反击 这派在美国依然具有市场 代表性人物 : 阿瑟 小施莱辛格 冷战的起源, 外交季刊 1967 年 10 月该主张又分为 : a. 保守派 : 传统派里面的保守派是更为偏右的, 认为美国的反应不够强硬, 没有采取强硬措施阻止苏联的进攻 b. 自由主义派 : 比较温和, 肯定美国政策, 认为遏制政策很到位 恰到好处, 符合美国利益 6 / 85

7 B. 修正主义派, 流行于 60 年代修正传统派观点, 对苏联外交政策肯定, 否定美国政策, 冷战的责任在于美国, 是美国的错误造成了冷战的爆发 试图从美国政治 经济利益等制度层面解释冷战原因 : 二战后美国是要通过军事力量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和自己的独特地位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美国领导层为满足国内垄断寡头, 构建有利于美国的秩序, 利用战后有利地位推行全球霸权, 建立开放帝国主义 苏联卷入冷战是被动的, 二战后苏联外交政策是温和的, 现实的, 负责任的, 西方的好战政策引起了苏联反击 修正派完全对传统派进行颠覆 代表人物 :Williams, 美国外交的悲剧 ; 沃尔特 拉夫贝, 美国 俄国和冷战 出现的原因 : 与国际环境有关 该主张又分为 : a. 激进派 : 美国的制度本身是冷战的根源, 认为美国在国际要建立自己主导的新秩序导致冷战, 将苏联视作敌人 ; b. 温和派 : 强调领导人个人的因素, 杜鲁门及其周围的人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这是偶然的因素, 杜鲁门政府改变了和苏联结盟的路线, 他们抛弃了罗斯福的政策, 改变了与苏联合作的政策 如果罗斯福在, 冷战可能晚点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 杜鲁门误解了苏联的政策, 否决了苏联在东欧的合理利益, 态度敌视而粗暴, 无视苏联的利益和要求, 对苏联构成明显的威胁, 迫使苏联进行冷战 C. 后修正主义派 ( 调和派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影响很大 代表人物 : 加迪斯修正了修正主义派的观点, 采取了折衷的办法, 把传统派和修正主义派的观点融合起来 认为研究冷战不是找责任, 而是要找到真正原因是什么 后修正主义派人为不能感情用事或者带着偏见研究冷战 这个派别的特点是吸收了前两种派别的优点, 找到了自认为公正的观点 他们认为冷战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美苏各自行为方式的互动, 国内政治, 双方都推行了教条主义政策 ; 领导人的品行 ; 国家利益和制度等等 后修正主义的做法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认为战后初期, 领导人都教条主义, 冷战的成因双方都有, 不是一方造成的 后修正主义认为, 苏联战后在东欧划分势力范围并向南欧推进, 这一行为破坏了谅解, 使战时同盟的瓦解 苏联的不断扩张造成西方的恐惧 西方错误的估计了形势, 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 总之, 认为主要是苏联的错, 进攻性, 损害西方利益, 倾向传统派 ⑵ 苏联 ( 俄罗斯 ) 方面苏联方面和俄罗斯方面对冷战起源的研究要晚于美国, 成果比较有限 国内无独立学术研究, 起步较晚, 戈尔巴乔夫年代才开始, 之前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研究, 冷战是因为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苏反共政策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提出公开性原则, 学术界观点发生变化, 谢纳尔戈纳德提出了外交新思维, 对外交进行反思, 重新评价过去的政策, 认为过去意识形态太强, 简单化, 政策不恰当 苏联反思的结果是, 冷战的起源是苏联战后制定的外交政策过于意识形态化, 强调斗争 7 / 85

8 性, 没有必要的妥协, 太僵化, 这种做法把极其复杂的斗争简单地归结为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 根据意识形态化的导引下, 苏联采取了很多不恰当的政策 对美国政策错误反应, 加剧了紧张 认识到了双方各有责任 苏联解体后, 各种限制消失, 俄国学者目前很活跃, 因为可以接触到新揭密的档案, 观点和传统派 后修正主义派接近, 把责任归结到斯大林和前苏联 ⑶ 中国方面中国方面对冷战研究起步比较晚, 原因有三方面 : 第一, 很长时间内研究是解释政策服务的, 较长时间内无独立学术立场 ; 第二, 受当时的对外关系的影响, 在 年代, 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沿用苏联的路线, 中苏关系破裂以后, 我们和苏联又对着干 ; 第三, 资料缺乏, 档案公布的比较晚, 公布到 50 年代 没有资料, 我们研究苏联的资料, 后来我们的研究受限制, 西方资料又接触不到 近几年, 我们从自己的档案做自己的文章, 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材料 中国学术界虽然起步晚, 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与西方相比, 相差还是比较远的 白建才, 田华, 二十年来我国对冷战史的研究, 历史研究, 我国对冷战的认识有四种观点 :A. 冷战是美国酝酿和发动的, 苏联是被动应战 在学者中占支配地位 ;B. 冷战是双向过程, 是美苏双方互动的结果 双方进攻政策 ;C. 英国对冷战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D. 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盛发的斯大林与冷战一书中概括了中国学术界的观点 :A. 美国负有主要责任, 占支配地位 ;B. 认为冷战是美苏双方强硬政策综合结果造成的 中国学者倾向于认为美国负主要责任, 又找出了英国的作用, 强调互动的结果 推荐书 : 刘金质, 冷战史 ; 张小明, 冷战及其遗产, 从国际体系 国家 个人三个层面区分 ; 张曙光, 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 其他角度理解冷战 : 1. 填补真空理论欧洲力量在二战后陷入真空, 美苏都想填补 2. 安全困境理论战后初期, 美苏处于安全的困境中, 双方都认为不安全, 片面加强自己的实力, 对方又觉得不安全, 恶性循环, 相互刺激 3. 均衡理论乔治 凯南, 遏制之父 战争发生之前, 美英在欧洲搞实力均衡, 当时有两个对手, 苏联和德国, 需要联合一个打另一个, 二战中联合苏联打德国, 最终德国战败, 这造成苏联在东欧获得势力范围, 在欧洲得到了很多好处, 美国曾经的敌人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达到新的均势又联合欧洲打击苏联 4. 国内政治理论 ( 美国国内政治角度 ) 美国国内的厌苏反共情绪, 对于冷战起源也有影响 8 / 85

9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 ( 美苏关系 ) 冷战时期最主要的大国关系就是美苏关系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核心就是美苏关系, 其他的大国关系都附属在美苏关系之下, 都是配角 美国和苏联当时不是两个国家, 而是两个力量中心, 围绕两个国家都有国家集团, 是两个对立的国家集团, 在冷战时期美苏关系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就有美苏关系, 由此可见美苏关系当时的重要程度 从战后到冷战结束双方关系的特点 : 美苏在冷战时期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与争夺 表现 1: 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体现了双方提出了诸多的政治和外交战略, 这种战略都是针对对方的 即对抗性的政治和外交战略 : 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 遏制战略 ( 八千字电报,X 文章, 见课本 ), 但不同的总统在位期间根据国内状况 政党倾向和国家实力提出具体的战略和政策, 但目标都是遏制苏联, 促使苏东国家发生演变 这种战略贯穿 40 年, 贯穿了冷战的始终, 一直到老布什才提出 超越遏制, 但是其中每个政府又提出了在大的遏制战略框架下的一些小战略 : 艾森豪威尔时期提出了 解放政策, 目标针对苏东国家, 从铁幕下解放 ; 肯尼迪 和平战略 ; 尼克斯 缓和政策 ; 里根 现实主义 实力对话战略 ; 后来老布什提出 超越遏制战略 所有这些战略政策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都是遏制苏联, 都是服务于大的 遏制战略 之所以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战略, 因为不同时期美苏的政治力量对比不一样, 不同的政府提出了不同的政策 苏联方面也是一样, 经过了几次调整, 与美国不同的是政府更迭没有美国频繁, 有四次大的调整, 最早是斯大林时期 两大阵营 的提法, 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东方和西方 ; 赫鲁晓夫 和平共处总路线 ; 勃列日涅夫时期 缓和战略 ; 戈尔巴乔夫 外交新思维 从战后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前期, 美苏在政治外交上处于严重的对峙状态, 双方都想用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战胜对方 美国方面 : ⑴ 乔治 凯南 遏制理论 : 遏制之父 时间 :1946 年 2 月 22 日, 八千字电报, 阐述战后苏联的理论 政策 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的应对政策 1947 年 7 月, 在 外交季刊 上发表 苏联行为的根源 进一步阐述 ; 内容 :A. 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 不安全感, 对西方更好的社会抱有畏惧心理, 担心外国渗透, 因而谋求安全的唯一方法是彻底毁灭同它竞争的国家 ;B. 苏联行为的理论依据 :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台不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C. 苏联的政策目标 : 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 ; 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 ; 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 ;D. 美国对苏的政策 : 长期的 耐心然而坚定 并且时刻保持警惕的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美国若拥有足够的实力, 并表明准备使用实力时, 几乎用不着动武, 便可遏制住苏联 ;E. 遏制苏联的目标 : 美国应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遏制苏联扩大势力范围的努力, 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其本土及东欧之内, 阻止其进一步向外发展, 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苏联政权的垮台或逐步软化 ; 影响 : 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 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 为杜鲁门主义提供 9 / 85

10 了理论基础 ⑵ 艾森豪威尔 : 解放政策, 解放苏东受压迫人民 ⑶ 肯尼迪 : 和平战略 背景 : 认为遏制战略是建立在当时美国处于两个垄断的基础上的 美国垄断了核力量和能对外进行资本输出与提供技术援助 现在美国丧失核优势, 在于苏联对抗中处于落后地位 另外赫鲁晓夫执政以来在外交方面有重大转变, 国际共运内部瓦解, 提供可能性 ; 时间 :1960 年 1 月 1 日提出 ; 内容 :A. 以军事实力为后盾, 强调用和平的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和平演变, 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 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加强军事力量, 推行 灵活反应战略, 消除美苏间的导弹差距, 用军事手段遏制苏联扩张 B. 寻求同苏联的对话 共同利益的幼芽 : 摆脱军备竞赛所造成的沉重负担 ; 不希望爆发核战争 ; 垄断核武器 ; 发展经济和取得科学成就 C. 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 进行和平演变 D. 以援助开道, 向第三世界扩张 E. 坚定维护西方利益 ⑷ 尼克松 : 苏联实力大增, 甚至超过美国, 缓和政策 ⑸ 里根 : 冷战的重要人物, 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对美国对苏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任期 新遏制政策, 第二任期 现实主义 实力对话 战略 ⑹ 老布什 : 超越遏制 苏联方面 :( 提法不多, 因为领导人更替少, 内容与领导人个人关系大 ) ⑴ 斯大林 : 两大阵营, 有人认为中苏关系破裂后阵营瓦解 ⑵ 赫鲁晓夫 : 和平共处总路线 ⑶ 勃列日涅夫 : 缓和战略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⑷ 戈尔巴乔夫 : 外交新思维 到戈尔巴乔夫前期为止, 二者战略都相互斗争, 目的是都想用自己的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价值观念战胜对方 表现 2: 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当代也很重视军事, 但现在更重要的是经济, 冷战时期军事在美苏关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实力的最重要表现是军事实力, 核力量 常规力量 军事研发能力 军事对抗表现为军备竞赛和军事威胁, 没有直接交手, 尽管很多次一触即发 双方进行军备竞赛的理论基础 : 核威慑理论 ( 到现在依然屡试不爽 ), 首先要发展核武器 核力量, 就可以让对手看到一旦发动进攻, 将受到更惨重的损失 双方都知道核武器无法真正使用, 因为失大于得, 只能起到威慑作用 用于威慑的力量也都是核力量 尽管冷战结束, 朝鲜等国家仍然坚持核威慑 战后几十年, 美苏双方的不同政府也提出了诸多的政策或战略 美国方面 : ⑴ 杜鲁门 : , 遏制战略 ( 军事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同 ) ⑵ 艾森豪威尔 : , 大规模报复战略 10 / 85

11 ⑶ 肯尼迪 约翰逊 : , , 灵活反应战略 ⑷ 尼克松 福特 卡特 : , 现实威慑战略 ⑸ 里根 : , 新灵活反应战略 ⑹ 老布什 : , 地区防务战略 苏联方面 :( 苏联方面关于军事的战略比较少, 公开的讲的不多 ) ⑴ 赫鲁晓夫 : 火箭核战略 ( 赫鲁晓夫特别迷信火箭的威力, 认为火箭诞生后, 常规武器就没什么用了, 当时炒的也比较热, 后来观察苏联的实践采用的是核威慑战略, 但没有公开承认 ) ⑵ 戈尔巴乔夫 : 单纯防御战略, 由于经济下滑, 缺乏巨额的维持费用, 不具备与美国在进行军备竞赛, 坚持 合理足够原则, 只要具备第二次核打击的能力就行 表现 3: 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意识形态的斗争就是对外宣传战, 冷战时期, 美苏都把意识形态当作斗争的武器, 美国的方法是利益国际舆论, 用控制舆论等宣传工具 联合国 美国之音 自由欧洲电台等广播媒体, 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瓦解苏东国家, 或者利用 CIA 对其他国家进行策反 颠覆 苏联也将意识形态斗争看的很重, 苏联给自己总结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针锋相对,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 干扰西方广播媒体信号, 莫斯科电台对外广播, 大力发展自己的新闻媒介 表现 4: 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 争夺第三世界 世界上会有很多的意识形态并不明确的其他国家, 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是双方争夺的主 要对象 双方也都提出了口号和计划 美国方面 : 第四点计划 ( 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计划 ), 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计划 ; 派出 和平队 1949 年 1 月 20 日杜鲁门就职演说中关于美国外交行动计划中的第四点, 目的是通过技术援助在亚非拉地区扩大影响 美国国会最初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但随着新中国成立, 杜鲁门敦促国会出台援助方案 1950 年 6 月 5 日, 美国国会通过 对外经济援助法案, 其中 国际开发法案 写入第四点计划内容 规定, 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各国人民开发本国资源和改善当地劳动 生活状况, 其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 通过技术援助, 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 在亚非拉第三世界扩大美国的影响 就是美国派出发展中国家执行第四点计划的组织 是肯尼迪在竞选过程中提出来的, 正式成立时间是 1961 年 1950 年 9 月 8 日, 设立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 出资金 ; 派出人员 ( 和平队 ) 到落后国家, 这些人员都是招募的志愿者, 其中 50% 担任老师 ( 传播理念效果最好 ), 26% 在农业部门任职 ( 第三世界基本都是农业国, 受欢迎 ),15% 从事社会发展工作, 所以也有自己的独立性 到了 70 年代已经派出 58 个国家 评价 : 是美国打着反共产主义和技术援助的旗号, 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战后初期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带动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输出, 并未美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11 / 85

12 苏联方面 :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冷战时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 特别是支 持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国家, 这些国家由于苏联的支持而亲苏, 甚至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也在这些国家扶植自己的傀儡 表现 5: 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经济斗争不是核心的, 是比较边缘的, 不同于现在, 但是也存在 主要反映在苏联反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经济歧视和制裁 西方国家处于主动, 对东方国家进行经济制裁和贸易歧视, 对苏联一直没有提供最惠国待遇, 利用经济对苏联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 小国对经济压力承受能力差 苏联通过开辟其他市场抵抗, 在友好国家开辟 平行市场, 以此削弱对苏联的不利影响 集团对峙 : 以美苏为首结成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和集团, 两个集团对峙也是冷战时期重的标志性要特征 美苏当时在集团的责任也比较重大, 需要对盟友进行帮助 维护安全 两个集团势均力敌 实行核威慑的状态下, 双方都不敢真正交火, 反而维护了世界的相对安全 一 美苏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 ( 了解美苏对德国问题的争夺和第一次柏林危机, 40 年代 ) 1. 五国和约问题 ( 略 ) ⑴ 意大利殖民地问题 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 1945 年 9 月 11 日 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在战争结束时处于英国控制之下, 英国想独自占有, 美国提出由联合国对意大利殖民地托管十年, 中国支持美国, 法国主张继续由意大利进行统治, 苏联提出将的黎波里塔尼亚交给苏联单独托管, 以便在地中海有一个 商船基地, 英法转而支持美国 最后按美国提案达成协议 : 托管意属殖民地 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 1946 年 4 月 25 日 ( 第二届外长会议 ): 将多德卡尼斯群岛划归希腊, 由于在由谁托管问题上有争议, 意属非洲殖民地前途缓期处理 ⑵ 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问题战争中意大利人口占多数的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被南斯拉夫军队解放 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 : 美国提出该地主权归属意大利, 行政上 国际共管, 苏联主张该地归属南斯拉夫 最后商定结果 : 意大利南部边界应考虑人种分布情况划界, 的里雅斯特则不问其主权归属而辟为自由港, 由国际共管 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 : 采纳法国建议的意南边界限, 以东归南斯拉夫, 以西建立中立的由联合国管理的自由区 ⑶ 对罗 保政府的外交承认问题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 : 美国认为罗 保不民主, 除非实行 自由选举, 美国将不承认这两个国家的现政权, 要求改组两国政府, 否则将不参与对他们的和约讨论 10 月 2 日, 会议结束, 没有签署文件 1945 年 12 月 16 日 -26 日, 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 确定和约制定步骤 :A. 五国合约分别由曾在有关的停战书上签字的各国的外长会议起草 ;B. 在巴黎召开和会,21 个与会国对五国和约草案进行讨论, 对文本进行建议 ;C. 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准备和约最后文本 ;D. 所有国家签字 劝告保 罗政府适当扩大, 这之后英美予以承认 1946 年 7 月 29 日巴黎和会 : 基本通过对罗保匈芬合约草案, 在赔偿问题上达成妥协, 有关的里雅斯特法规和多瑙河航行制度上存在分歧 1946 年 11 月 4 日 -12 月 12 日纽约第三届外长会议 : 确定最后文本 : 对意大利和约, 对罗马尼亚和约, 对保加利亚和约, 对匈牙利的和约 12 / 85

13 2.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 重要 ) 处置德国问题的斗争非常激烈, 险些引发大战 持续时间长, 一段时间的斗争焦点, 主要是由于国家利益的完全对立 在二战中矛盾即出现, 在战争后期, 苏联控制了东欧国家, 在这些地区扶植共产党组阁 : 德国和奥地利被苏美英共同占领, 意大利本土被美英占领, 希腊是英国控制, 苏联占领的大部分东欧国家, 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都夺取了政权, 或共产党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 这种情况美国和英国看得很清楚, 感到惶恐, 苏军攻克柏林之前, 丘吉尔认为苏联是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胁 最初双方考虑肢解德国, 避免引发新的大战, 后来苏联的实力上升成为主要敌人之后, 美英考虑通过控制德国作为对抗苏联的基地, 而不是肢解德国 ; 苏联此时也不愿意肢解德国, 因为已经拥有了缓冲地带, 扩大了领土范围, 以前西方作为反苏的防御地带已经被苏联控制了, 德国已经对苏联构不成威胁了, 苏联很实际的考虑是经济上的, 非常关注德国的赔偿问题, 如果德国是整体, 要赔偿会更容易, 而且苏联当时已经占领了东德 1945 年 7 月, 苏美英波茨坦会议, 几大国不再要求肢解德国, 而将德国看作统一的经济实体, 波茨坦公告规定把德国作为统一的经济单位看待 可是最后德国还是被四大国分别占领, 四国占领期间双方都想根据自己的模式对占领区进行改造, 美英法和苏联的矛盾非常激烈, 这使得德国的分裂不可避免 ⑴ 德国的赔偿问题美苏第一次因为德国问题公开闹翻, 波茨坦公告规定, 苏联除了在本战区获得赔偿, 还可以在其他占领区, 及西方占领区获得赔偿 但美国鉴于本占领区面临的极其严重的经济困难, 保持美占领区的工业生产能力,1946 年 5 月 3 日, 美占区军事长官克莱在盟国管制委员会上宣布, 除了已经交付的赔偿外, 停止从美国占领区向苏联提供赔偿 这事情之后, 美苏双方的矛盾升级 ⑵ 英美占领区合并美英占领区最先开始合并 美国动议合并英美战区为双占区 (1946 年 8 月 ), 法国最后同意合并, 成为西占区 1948 年 2 月英美背着苏联, 与法 荷 比 卢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 中心议题就是希望合并双战区和法战区, 协调经济政策, 共同管理对外贸易, 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 选举联邦政府, 还包括改革货币, 扶植一个傀儡 美英之所以合并占区, 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抗苏联, 美英经常背着苏联商讨事情 苏联作出强烈反应, 认为这实际上是分裂德国, 为抗议这一会议, 禁止西方三国代表进入柏林苏占区 1948 年 3 月 20 日, 苏联占区军事长官索科洛夫斯基要求三国公开伦敦会议内容, 遭到拒绝, 苏联退出四国管制委员会 3 月 31 日, 苏联发布命令, 凡是进入柏林的军事列车和军事人员要经过苏方检查,4 月 1 日, 凡是规定进入柏林的民用货车也要经过苏联城防司令部批准 西方试探, 美占区军事长官克莱派出军车试探 以上都是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前奏 ⑶ 西方战区的货币改革美英不理睬苏联做出的反应, 背着苏联秘密进行货币改革, 使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是柏林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1947 年底, 新的德国马克在美国印制完毕并秘密发送到法兰克福 英美称货币改革计划为 捕鸟猎犬行动 1948 年 6 月 18 日, 西占区宣布 3 天后发行新马 13 / 85

14 克 B 记马克, 这样导致德国货币就混乱了 第二天苏联发表声明为了防止对苏战区货币制度的破坏, 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西柏林的通道进行管制, 封闭公路和铁路 6 月 21 日, 新马克发行,23 日新马克扩展到柏林西占区, 苏联也在东德发行新的 D 记马克, 要求覆盖整个柏林 美国还认为, 苏联的行为就是要将西方赶走, 迫使美国让步和丢脸, 使美国丧失在盟国中的信誉, 让别人认为美国无法保护西柏林, 杜鲁门政府也表示必须留在柏林 而苏联对货币改革的报复措施直接导致第一次柏林危机 ⑷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 年 6 月 年 5 月, 共 11 个月 也称 柏林封锁, 是美苏在柏林问题上的第一次严重对抗 (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 年 ) 四十年代末, 东西方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柏林危机 背景 : 西战区的货币改革使得苏联与美英等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最终导致了苏联封锁柏林的 柏林危机 过程 : 首先, 封锁通往柏林的陆上交通, 发行 D 记马克 ;6 月 24 日, 苏联开始封锁西方通往柏林的水上交通, 柏林封锁全面展开 ;8 月 4 日, 柏林和西部三个占领区之间的水上和陆路交通被全部切断 ( 对于苏联封锁柏林, 在苏联看来, 完全是西方破坏和约在先 在西方看来, 认为苏联的做法是一种进攻, 要把西方赶出去, 因为柏林在苏战区里 美国认为苏联的行动是迫使美国作出让步, 损害美国的信誉 美国认为如果保护不了西柏林, 美国威信大失 ) 美国的应对方案是派出大量飞机进行空投, 日用品 粮食 燃料, 共 140 多万吨, 空头航次达 19 万 5 千多次, 每 30 秒起飞一架,28 名飞行员死亡, 空运了 11 个月 苏联没有封锁空中, 证明留有余地 美国还进行了反封锁, 派战机进驻西欧, 在英国和德国建立的战略空军基地, 进驻 B-29 轰炸机, 切断所有从西欧通向德国苏占区的陆路和水路交通 这是二战结束后, 又一次接近战争的紧张局面 危机处理 : 这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间第一次阶级战争边缘的紧张对峙, 但美苏对这次危机的处理却耐人寻味 这表现为, 美苏一方面紧张对峙, 另一方面又都留有余地, 双方都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 都没有触及底线, 通过私下的试探, 避免冲突的升级 余地 : 苏联没有封锁空中 ; 美国没有使用武力手段突破封锁线 解决 : 最先让步的还是苏联,1949 年 1 月 31 日, 斯大林接见美国记者, 透露了想法, 解除封锁很容易, 只要西方推迟建立联邦政府即可, 对于货币改革没有提到 ( 斯大林已经把条件降到很低了 ) 美国积极反应, 通过秘密代表进行谈判, 达成了谅解 苏联要求确定四国解决德国问题的四国外长会议的时间, 西方同意推迟建立联邦德国,5 月 4 日, 苏美英法发表声明达成取消柏林封锁和反封锁的协议,5 月 5 日发布公告, 要从 5 月 12 日解除封锁, 达到之前的状态 23 日四国外长会议召开, 第一次柏林危机宣告结束 评价 : 这次柏林危机以苏联的退让而结束, 但西方也给苏联的让步提供了台阶 还反映出的问题就是苏联处于劣势, 不得不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强硬压力下让步 原因是双方实力差距比较大, 苏联当时没有核武器, 美国还垄断着核武器 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 苏联没有达到目的 ( 货币改革 不合并西占区 不希望联邦德国政府成立 ), 而失去了在西柏林的民心, 西方国家倒通过空运物资获得民心, 老百姓对美国更加亲近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影响深远, 它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敌视, 深化了欧洲的分裂, 加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柏林封锁期间, 柏林出现了两个市政府, 柏林的分裂成 14 / 85

15 为德国分裂的先导 反映了很多问题 : 美苏从合作到对抗, 双方的余地, 影响 ⑸ 德国的分裂柏林出现两个政府, 首先分裂为两个部分, 柏林的分裂促成了德国的分裂 1949 年 9 月 20 日联邦德国政府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 月 7 日成立 苏联对柏林的封锁加剧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恐惧,1949 年 3 月 11 日北约形成, 苏联也加大了在东欧的驻军,1955 年 5 月 14 日苏东 8 国成立华约, 两大集团对峙形成, 这时冷战的集团对峙的特征才完全形成, 之前不明显 二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五六十年代发生的事情很多,1953 年斯大林去世, 之后进入赫鲁晓夫时代, 推出 和平共处总路线 1. 赫鲁晓夫将与美国缓和放在首要的位置赫鲁晓夫时期主要的表现就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 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原则 关于和平共处总路线 :A. 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能够和平共处, 将其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原则 ;B. 认为和平共处是 现实的事实 和选择, 必须和平共处 ;C. 认为和平共处就是 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由于经济 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干涉内部事务, 平等互利和共处 和平共处意味着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应该彼此和平相处, 彼此并肩存在 共处 ( 对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认为要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进行和平竞赛, 两种不同的社会主制度通过和平共处后, 就进入了和平竞赛的环节, 通过和平竞赛来体现各自制度的优越性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能够通过竞赛胜出, 他很有信心, 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有优越性 ( 让我们在实践中竞赛, 互不干涉内政, 让我们用事实来证明谁的制度好 让人民决定哪一种制度更好 在建设住宅 学校 福利方面进行竞赛 波兰火腿 ) 在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缩短工作日 增进人民福利等方面竞赛 预计到 70 年左右, 苏联在人均工业品产量上超过美国 ( 重点, 创新之处 );E. 认为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情况下, 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存在 不希望战争, 也不放弃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不能共存, 国家可以并存 措施 : 主动改善和美国与西方的关系, 倡导首脑会议 2. 日内瓦首脑会晤 ( 比较简单 ): 战后第一次首脑会晤 ⑴ 背景 : 苏联动议, 在和平共处总路线指引下, 积极要求, 得到了美国的积极回应 ;5 月份开了一个筹备会议, 关于日程设置发生分歧, 苏联想讨论欧洲集体安全 禁止核武器, 西方提出要讨论东欧的地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欧洲安全等 ⑵ 时间 :1955 年 7 月 日, 艾森豪威尔, 法国总理富尔, 英国首相艾登, 苏联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 ⑶ 内容 : 在欧洲集体安全和德国统一问题上, 西方国家将德国问题放在首位, 希望德国统一, 支持西德, 希望德国成为成为北约成员国, 苏联不同意, 关注裁军问题, 希望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在裁军问题上, 苏联建议与会各国承担不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的义务, 就裁军 15 / 85

16 和禁止原子武器建立国际监督机构, 西方各国只谈对现有军备和武装力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艾森豪威尔建议 开放天空 ( 和 U2 有关的 ), 美苏两大国之间相互提供各自领土上军事设施的示意图和彼此计划, 空中摄影的机会, 只有这样做才能不会突然袭击, 不会爆发世界大战 ; 当时苏联考虑的主要威胁不是美国本土而是它在欧洲部署的军事力量, 美国 天空开放 于苏并没有多大益处 在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接触上, 苏联主张经贸交流, 西方主张思想文化交流 由于存在根本分歧, 会议没有达成有意义的协议 ⑷ 意义 : 是二战后第一次四大国最高首脑的会议, 国际社会期望很高, 但成果很小 它的召开本身就说明国际间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 敌对双方能够坐下来讨论了一系列问题, 准备会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 继续没有达成一致的问题 关系确实改善 : 经贸往来增多, 文化交流也有,1958 年文化交流协议,1959 年 1 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访问美国谈经贸问题 3. 戴维营会谈 ⑴ 背景 : 赫鲁晓夫一直希望有美苏首脑会议, 并且希望双方关系能够缓和,1958 年签署文化交流协议,1959 年 1 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访问美国谈经贸问题, 是战后苏联对美国最高级别的访问, 表达了召开首脑会晤的想法, 双方关系比较缓和 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 三和路线, 赫鲁晓夫提出结束冷战的愿望, 提出美苏首脑会晤, 解决柏林问题 1959 年 7 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科兹洛夫在美国访问, 艾森豪威尔通过科兹洛夫对赫鲁晓夫发出邀请 ( 还有别的说法 ) 美国的考虑是回应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的意图, 教育 了解一下赫鲁晓夫, 也试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赫鲁晓夫很兴奋, 希望能够解决很多遗留问题 ⑵ 过程 :1959 年 9 月 15 日, 行程两个星期, 赫鲁晓夫开始对美国访问, 第一个阶段, 美国让赫鲁晓夫周游美国 ( 纽约 洛杉矶 好莱坞 旧金山 匹兹堡 依阿华的农场 ) 第二阶段是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举行会谈, 谈到德国问题 柏林问题 裁军问题 9 月 28 日, 发表联合公报 当时第二次柏林危机, 苏联作出让步, 同意不再坚持就柏林问题在 6 个月内达成协议, 否则苏联将采取单方面行动, 赫鲁晓夫同意解决柏林问题不规定时间的限制并把它作为首脑会议的一项议程, 美国同意举行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 艾森豪威尔接受回访邀请 还有和中国有关的问题 ⑶ 意义 : 战后两国首次首脑会晤, 达成一定谅解,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两国关系 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创造了美苏最高首脑见面的机制, 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性质的, 但创立了首脑会晤机制, 作为首脑外交的一种方式被两国领导人接受, 两国领导人经常利用这种最高级会晤来调整两国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 双方对会议评价很高, 特别是赫鲁晓夫对戴维营会谈和艾森豪威尔评价很高 苏联大谈戴维营机制 戴维营精神, 这也是赫鲁晓夫改善美苏关系的结果 但双方根本分歧没有得到解决 4.U-2 飞机事件 :1960 年 5 月 1 日, 美苏蜜月结束 ( 可能考名词解释 ) ⑴ 背景 : 四国首脑会晤时艾森豪威尔提出开放天空, 苏联拒绝 美国派出飞行高度很高的 U-2( 当时最先进的高空侦察机 - 两万米, 但是靠人驾驶, 后来有了间谍卫星之后就不用了 ; 16 / 85

17 当时主要侦查军事目标, 核试验基地 空军基地 导弹发射台 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 是美国搜集帝国军事信息的主要手段, 当时苏联早就发现了, 但不太容易能打下来 ) 飞机从 1956 年 7 月开始到苏联侦查, 成为美国获得苏联信息的主要途径 苏联抗议多次, 美国不承认 ( 因为苏联也没有证据, 一直到 1960 年 5 月 1 日 ) ⑵ 过程 :1960 年 5 月 1 日, 美国空军中尉弗朗西斯 鲍尔斯驾驶 U-2 飞机从白沙瓦机场起飞, 飞经苏联上空被击中, 人赃俱获 美国并不知道人被抓获, 谎称气象飞机坠毁 (U-2 飞机的飞行员都经过特殊训练, 不能被活捉, 因为都属于间谍活动 ) 赫鲁晓夫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宣布, 苏联击落了一架侵入领空的美国飞机, 并谴责这一侵略性挑衅行为,1960 年 5 月四国首脑会议即将召开, 苏联不想将矛头指向艾森豪威尔, 因此并没有批评艾森豪威尔总统 ( 这个时机很微妙, 因为马上就要开四国首脑会议, 而且这个是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时进行让步才争取的, 还有就是柏林危机的背景, 于是给艾森豪威尔留了面子 ), 而是归咎于想破坏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的军国主义和好战主义分子, 与艾森豪威尔无关, 给艾森豪威尔一个台阶下 但是美国并没有领情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掩饰 5 月 7 日, 赫鲁晓夫公布有关详情 美国继续辩解, 双方展开舌战 赫鲁晓夫提出举行首脑会议的前提 ( 通过戴高乐和麦克米伦转告美国 ), 第一, 美国必须谴责这种挑衅行为, 第二, 美国要保证制止类似行为的继续发展, 第三, 并严厉处分负责人, 谴责空军行为 美国没有理会, 赫鲁晓夫又通过戴高乐让艾森豪威尔承认, 但美国不接受, 并且艾森豪威尔明确说就是自己派出的, 四国首脑会议破产, 艾森豪威尔的访苏计划取消 ( 当时赫鲁晓夫已经到了巴黎准备开会了 ) ⑶ 评价 : 赫鲁晓夫提出的和平共处是单方面的愿望, 美国方面没有配合, 没有积极地回应, 背后的原因仍是实力, 使苏联的缓和努力泡汤 美苏关系走出蜜月 5. 维也纳首脑会晤 ( 此时第二次柏林危机已经爆发了 ) ⑴ 背景 :1960 年 5 月巴黎首脑会晤因美国 U-2 飞机事件流产, 赫鲁晓夫取消对艾森豪威尔的邀请, 把解决柏林问题 改善美苏关系的希望寄托于新总统 ( 赫鲁晓夫把希望寄托于肯尼迪, 认为合作的可能性大, 在肯尼迪竞选过程中赫鲁晓夫也帮忙了, 虽然没有考证, 但是当时的美苏关系对美国总统竞选也至关重要, 比如重要人物的释放时间等 ) 肯尼迪就职后, 赫鲁晓夫发出私人贺电, 肯尼迪上任第二天, 赫鲁晓夫向美国驻苏大使提出举行两国首脑会晤的倡议, 之后又给肯尼迪写信, 表现出真诚 还释放了两个美国飞行员, 撤销在联合国对美国的抗议 1961 年 4 月, 正式发出倡议, 提出会面要求 肯尼迪当时对苏政策是 和平战略 ( 其实还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 强调用和平的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 总体来说, 这个政策还是冷战政策的延续 目的确立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有别于艾森豪威尔, 但实际上苏联还是主要对手, 只不过相对于艾森豪威尔更灵活, 坚持在对抗中寻求某些对话, 而且希望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限的交流与合作 ; 当然, 和其他美国领导人一样, 肯尼迪也认为美苏间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 不能进行完全的合作 : 冷酷的事实是, 苏美冲突的真正根源不是通过谈判能解决的, 我们的民族根本利益相冲突, 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世界各地, 我们作为自由世界最强大的领袖的抱负和他们作为社会主义最强大领袖的抱负相冲突, 但双方还是可以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这些共同利益的幼芽反映在军备竞赛 17 / 85

18 造成的沉重负担, 双方都不希望爆发核战争, 不希望核扩散 ) 美国策动入侵古巴失败, 东德人流入西德增加 ⑵ 时间 :1961 年 6 月 3 日 -4 日,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会谈 ⑶ 内容 : 会谈涉及到禁止核试验 柏林问题 老挝 古巴 刚果和联合国问题 禁止核试验和柏林问题是会谈的重点 柏林问题 : 苏联表示希望能通西方达成协议, 按苏联的要求签订条约, 否则它要和东德单独签约 苏联和西方国家均撤出柏林, 让柏林成为 自由城市 ( 让美英法撤出西柏林 ), 美国表示不会撤出柏林 这个让赫鲁晓夫非常失望, 发现肯尼迪也很强硬 ⑷ 评价 : 双方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地位而采取了不恰当举动 赫鲁晓夫认为美国正处在衰落时期, 尤其是肯尼迪政府在利用雇佣军入侵古巴后遭到惨败后借此压他做出更多的让步, 把西方从柏林挤出去 6. 第二次柏林危机 年 ( 前两天保研面试的题目, 危机处理 ) 在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 10 年之后,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又围绕着西柏林的地位问题, 发生了一次严重危机, 这被称为第二次柏林危机 与第一次不同, 时间很长 ( 三年, 很多事情都在其中发生 ), 过程曲折, 且首先挑事的是苏联 ( 第一次是西方 ), 相同之处是事件的性质和美苏的处理方式 这次柏林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苏联, 目的是试图迫使美 英 法三个占领国退出柏林, 而美英法则固守阵地, 决不退让 ( 结果是修建 柏林墙 ) ⑴ 背景 : 美国对西欧的政策, 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复兴, 效果很明显, 西欧国家很快复兴, 联邦德国是重点扶植的对象, 复兴快, 经济发展很快 西德通过马歇尔计划比东德在苏联帮助下的速度快得多, 西德的生活水平比东德强得多 西柏林也好得多, 西柏林代表了西方世界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水平 赫鲁晓夫称其为 资本主义的橱窗 ( 西柏林代表了当时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水平, 产生了巨大吸引了 ), 造成东柏林的人向西柏林跑, 东德的人向西德跑 年间 ( 柏林墙 建立前 ), 共有 250 万人逃亡西德, 占东德人口 20%,1961 年间 ( 柏林墙建立的一年 ) 就跑了 20 万, 这些人恰恰是能够在新环境下生存的技术人员, 对东德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路径是先进入西柏林, 再通过陆路 航空或水路逃亡西德 西柏林是逃跑的必经之路 西柏林的另一个角色是西方世界进行宣传和开展秘密活动的据点, 是卡在苏联咽喉的鱼刺 ( 毒瘤 ) 为此苏联想让西方力量撤出 苏联选在 1958 年的原因 : 第一,1958 年前后, 苏联的战略地位发生变化, 实力和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苏联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 ; 第二,1957 年用导弹领先放飞了人造卫星 ( 在运载工具方面领先于美国, 美国非常震惊, 很受刺激 ) 由于这些成就, 苏联认为可以采取试探性的行动赶走西方在西柏林的力量 1958 年 11 月 10 日, 赫鲁晓夫发表讲话 : 西方的大国正在利用西柏林作为前哨阵地, 对东德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侵略活动, 在西欧国家部署核武器 苏联绝对不能任形势发展, 提出柏林作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局势应当 正常化 ⑵ 过程 : 以 1958 年 11 月 27 日苏联的照会和赫鲁晓夫当天的讲话为标志, 第二次柏林危机拉开了序幕 照会中专门解释了柏林 正常化 的意思 : 苏联准备就移交柏林的权利问题与 18 / 85

19 民主德国进行谈判, 与民主德国签订合约, 建议英法美三国应该从西柏林撤走驻军, 结束西柏林的占领状态, 使西柏林成为非军事的 中立的自由城市 中立自由的西柏林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 置于联合国的监管之下, 要求西方三国也进行与民主德国的谈判 同一天, 赫鲁晓夫在讲话中提出时间限制 :6 个月内,1959 年 5 月底, 就德国和柏林问题达成协议 如果不行, 苏联就单独采取行动 西方反映强烈, 美国政府 艾森豪威尔 : 德国统一之前, 西方三国在柏林的权利不容侵犯, 美国必须寸步不让, 要让赫鲁晓夫知道, 只要我们想行动就压上全部筹码,1958 年 12 月 31 日, 三国回复照会, 明确拒绝苏联的建议, 要求苏联履行之前签署的关于柏林地位的协议 但在危机处理过程中, 美苏都心照不宣, 坚持了如下原则 : 通过对话和沟通寻求和解的方式, 避免冲突失去控制而引发战争 表面上很紧张, 很强硬, 但是私下急性接触和交流 言辞激烈但都不想打 苏联首先试图沟通, 最后通牒发表几天后, 克格勃驻德国官员向尼克松传话 : 不要担心柏林, 不会有战争 1958 年 12 月, 又传话 : 赫鲁晓夫希望尼克松访问莫斯科 尼克松回复 : 条件是如果在柏林问题上两国有平静的时期 ( 前提 ), 愿意访苏 1959 年 1 月,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苏联, 赫鲁晓夫表示 6 个月期限不是最后通牒, 同年 5 月和 7 月举行的两阶段四国外长会议缓解了柏林危机 1959 年 9 月, 戴维营会谈, 赫鲁晓夫终于访问美国, 缓和了两国关系, 艾森豪威尔在会上提了条件, 如果不取消最后通牒就不参加四国首脑会议 ( 主要是赫鲁晓夫太重视这个会议了 ), 赫鲁晓夫让步不再坚持 6 个月内的解决期限 但 1960 年 5 月 U-2 飞机后, 四国首脑会议还是夭折了, 美苏关系重新紧张 赫鲁晓夫期待美国的新总统 尼克松或肯尼迪上台后能有所改变, 苏联对年轻的肯尼迪抱很大希望, 有意帮助肯尼迪 肯尼迪一当选, 赫鲁晓夫示好, 以个人名义发贺电, 在肯尼迪就职的第二天, 接见美国驻苏大使, 希望会见, 还通过写信表示希望彻底改善两国关系, 释放两名美国飞行员, 撤销向联合国提交的 U-2 飞机的抗议,1961 年 4 月, 正式提出正式首脑会晤的建议, 肯尼迪同意, 定在 6 月 3 4 日 在维也纳举行了首脑会晤 ( 肯尼迪的 和平战略 : 以军事实力为后盾, 以和平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 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和扩张 仍然将苏联作为首要对手, 不可能改变, 但当时希望对苏政策中在坚持对抗的同时寻求对话, 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限的合作 美苏冲突的真正根源不是通过谈判能够解决的, 两国民族利益在全世界都有冲突, 美国是自由世界最强大的领袖, 苏联是共产主义世界最强大的领袖, 但可以在某些领域有 利益的幼芽, 如摆脱军备竞赛的沉重负担, 不希望爆发和战争, 防止核扩散 ) 维也纳会谈谈到禁止核试验和柏林问题的时候, 赫鲁晓夫坚持照会中的观点 认为如果西方不同意的话, 苏联将单独和东德签订协议 肯尼迪的态度非常强硬, 当时就表示柏林对美国的安全至关重要, 说了一些狠话 赫鲁晓夫提出了新的底线, 要求在年底前必须解决 柏林危机在维也纳会谈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首脑会议不但没有和解, 反而进入新高潮 :1961 年 6 月 15 日, 赫鲁晓夫在电视广播中又给出最后期限 1961 年年底, 柏林危机进入新高潮 会晤后激烈较量 积极备战, 1961 年 7 月, 苏联国内暂停军队复原, 军费增加三分之一 ; 肯尼迪要求国会同意总统随时 19 / 85

20 动用后备军, 追加 35 亿美元国防预算 1961 年 7 月 25 日, 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 指出柏林是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 美国绝不允许被共产党人赶出柏林 赫鲁晓夫认为是宣战, 不久, 赫鲁晓夫会见肯尼迪特使, 苏联将坚决应战, 威胁如果肯尼迪胆敢发动战争肯尼迪可能成为美国最后一任总统,8 月 7 日, 赫鲁晓夫发表电视讲话, 对肯尼迪的讲话进行答复 双方言辞激烈, 但行动谨慎, 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对抗, 寻找谈判机会 美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肯尼迪虽然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些军事准备, 但没有立即采取什么实质性行动 7 月 25 日的讲话中也表示随时可以谈判 ; 赫鲁晓夫在讲话中指出希望通过理性解决问题 ( 双方留了一些余地 ) ⑶ 结果 : 东德建议封锁东西德之间的边界, 苏联同意, 没有签署和约改变柏林地位 1961 年 8 月 13 日, 华约声明 : 建议民主德国在西柏林的边界可靠地堵塞威胁社会主义的道路 之后放置了路障和铁丝网 8 月 17 日, 竖起混凝土墙 西方没有推倒, 默认其存在, 表明西方不想直接冲突, 肯尼迪派副总统访问西柏林, 派 1500 人的装甲部队到墙下, 但没有推倒 1961 年 9 月, 赫鲁晓夫又写信 苏联构筑 柏林墙 成为了最后解决柏林危机的有效方式 柏林墙 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产物, 成为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标志 1961 年 10 月, 苏共二十二大, 赫鲁晓夫提出不坚持在当年年底缔结对德和约, 收回最后通牒, 持续达 3 年之久的柏林危机终于结束 ⑷ 影响 :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在欧洲斗争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两国和东西方都放弃了以施加压力的手段来改变欧洲战后的现状 ( 双方也看到用这样的方法无法解决问题, 看到了对方的底线 ) 从此之后东西方没有在欧洲 柏林问题上发生类似的严重冲突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后果和古巴导弹危机促成了 60 年代东西方有限缓和的到来 60 年代后期 ⑸ 评价 ( 特点 ): 紧张而理性, 都没有想过转化成军事冲突, 双方配合默契, 留台阶, 妥协途径 第二次柏林危机从 1958 年 10 月到 1961 年 10 月赫鲁晓夫取消签约的最后期限而基本结束 在这期间, 东西方都曾发布过强硬的声明 采取过相应的措施, 都在考验对方的信心和意志力 但是, 双方采取了克制态度 柏林危机的结束确定了德国分裂的局面, 双方都难以通过武力统一德国, 争斗双方只好承认现实 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中, 美苏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考验对方的忍耐力, 形成了双方均能接受的处理危机的游戏规则, 多给对方回旋余地 7.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在欧洲之外的一次激烈对抗, 双方再次走到了战争的边缘 危险程度更高 近年来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档案解密很多 ⑴ 背景缘于古巴特殊的地理位置, 离美国很近, 只有 90 海里, 美国绝对不希望被对立的力量控制 ( 战略意义 ) 古巴从独立以来长时间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后, 关塔纳摩仍是美军基地 1959 年 1 月, 卡斯特罗革命成功, 推翻亲美的独裁政权, 建立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左翼民族主义政权, 但劳尔和格瓦拉是共产党 美国对其采取敌视态度 ( 美国政策有一定失误 ), 当时对卡斯特罗的不信任最终把古巴和卡斯特罗推向了苏联的怀抱 1960 年 5 月苏联和古巴回复外交关系, 副总理米高扬访问古巴, 签订贸易和援助协议 引起美国恼火, 肯尼迪政府希望推翻卡斯特罗政府 20 / 85

21 猪湾事件 (1961 年 4 月, 也称吉隆滩入侵 ), 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雇佣军组成的入侵行动, 卡斯特罗进一步亲苏, 古巴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战场 ( 卡斯特罗最开始不是共产党政权, 而是美国政策迫使卡斯特罗与苏联关系拉近 ) 1952 年巴提斯塔上台, 卡斯特罗组织 726 运动, 在马埃斯特拉山组织游击战,1958 年 9 月卡斯特罗上台 赴美访问, 古巴是人道主义国家, 但美国意识到他不是纯粹的民族主义者 美国停止进口古巴糖 圣约瑟宣言诋毁古巴革命, 认为共产主义势力在美洲出现, 古巴的哈瓦那宣言进行反击 美国开始策反古巴内部,1961 年 4 月 15 日, 被称为 古巴旅 的雇佣军登录猪湾,4 月 19 日, 行动失败 将古巴推向社会主义,726 运动改名为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 古巴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战场 ⑵ 过程 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由苏联在古巴秘密建造导弹基地引发的 古巴导弹危机是赫鲁晓夫的又一次冒险行动, 是赫鲁晓夫 1962 年 4-5 月份的突发奇想 ( 就是自己想的 ), 很冒险, 苏联高层 ( 米高扬 葛罗米科 ) 反对, 赫鲁晓夫认为值得一试 付诸实施, 开始派人去古巴征求卡斯特罗意见, 卡斯特罗很愿意,1962 年 7 月, 卡斯特罗秘密访问苏联, 签署协议部署中程导弹 :42 枚 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 SS4 和 SS5, 还有 IL-28 轰炸机, 米格 -21 战斗机, 被美国认为是进攻性武器 如果从当时美苏冷战的大背景来看, 改善苏联的战略地位应该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首要动机 ( 次要动机也可能有包围古巴的因素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披露: 苏联的举动的基本动机是保卫古巴, 阻止美国对古巴的入侵, 除了保卫古巴, 我们的导弹也可以在达到西方所谓的均势中起些作用, 成为筹码, 抵消美国的战略核优势 卡斯特罗在一次古巴导弹危机研讨会上认为接受苏联建议不是保卫古巴, 而是为了增加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地位, 苏联的主要动机是改善在战略核力量中的力量对比, 他当时太相信苏联的宣传, 如果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当时会谨慎行事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高潮 1962 年 8 月 2 日, 开始通过船向古巴运导弹和武器, 秘密建设导弹基地 ( 除了赫鲁晓夫只有 5 个人知道 ), 赫鲁晓夫估计美国不太可能知道, 即使发现美国的反应也不会太激烈, 认为肯尼迪面对国内的中期选举, 可能没有胆量公布这个事情, 采取强硬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证明美国很快知道了, 首次发现武器是在 8 月 31 日,1962 年 10 月 14 日,U-2 侦察机侦查到苏联正在古巴建 6 个中程弹道导弹基地 ( 但当时没有确认核弹头是否运到古巴,90 年代两位苏联将军确认已经运到, 已经部署了战略核武器, 苏联派出 人,1992 年 1 月, 美国 俄罗斯 古巴的学者和官员在哈瓦那召开古巴导弹危机研讨会, 苏联军官证实部署 6 个战术核武器和 9 枚战术核弹头 ) ( 十三天 : ) 美国对于此反应大, 美国一名 U-2 飞机侦查到照片 ( 该飞机后来被古巴打下来, 飞行员被打死了 ), 肯尼迪组成小组 10 月 16 日 -22 日昼夜开会 10 月 22 日, 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 宣布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核武器, 表示美国不能容忍 这是对整个美洲和平安全的威胁, 是对美国的有意挑衅 对策 : 对所有正在运往古巴的船只进行严密隔离和封锁, 加强对古巴的监视, 宣布从古巴发射的任何攻击西半球的导弹都将引起对苏联的全面报复, 要求停止建设基地, 撤走武器 以 10 月 22 日肯尼迪的电视讲话为标志, 古巴导弹危机全面展开 美国出动大量舰只 :16 驱逐舰,3 巡洋舰等准备拦截和检查苏联船只 美军三军进入战备状态 21 / 85

22 驻古巴军属撤离 美国在国际社会 ( 联合国 ) 谴责苏联, 苏联和古巴手足无措, 抗议美国隔离政策, 辩解武器不是进攻性的, 苏联没有撤回, 船只继续前行, 基地加紧建设 虽然美苏两国领导人都言辞激烈, 但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的态度却十分谨慎, 双方都极力避免危机升级 在危机期间, 美苏两国领导人通过秘密渠道,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美国面临的选择很多 : 军方主张轰炸古巴, 直接入侵 ; 肯尼迪反对 巴斯克和邦迪主张外交解决, 肯尼迪认为无益于问题解决 麦克纳马拉提出进行封锁 肯尼迪政府采取了风险较小的 隔离 方法 苏联也没有硬闯 隔离 线, 载有武器的苏联船只陆续停驶或改航,10 月 26 日苏联的船只全部都掉头返航 同一天, 苏联发布信息, 如果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 苏联可以撤出导弹 最重要的是, 在危机期间, 美苏两国领导人通过秘密渠道,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962 年 10 月 22 日 -12 月 14 日, 两人来往信件 25 封 大约一半信件在 1992 年 1 月前是绝密的, 内容的类似之处是, 一方面先互相指责, 之后都表达不要陷入核大战和通过谈判解决的愿望 苏联撤走中程导弹和轰炸机, 保证不将进攻性武器运到古巴 ; 同时美国向苏联承诺永远不侵略古巴, 拆除在土耳其部署的导弹 为了避免危机升级, 赫鲁晓夫拒绝了卡斯特罗要求消灭美国的建议 (10 月 21 日, 卡斯特罗建议苏联首先实施核打击 ;1962 年 10 月 27 日古巴还打下来一架 U-2 飞机, 让赫鲁晓夫很紧张, 赫鲁晓夫其后要求古巴的苏军只能听从莫斯科的指挥 ) ⑶ 结果两国达成的解决危机的协议内容 : 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 IL-28 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 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 ; 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 并且同意今后拆除部署在土耳其的 木屋 导弹等 1962 年 11 月 20 日, 美国解除海上 隔离,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⑷ 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是冷战的 最高潮 双方各有得失, 苏联在美国的压力下船只掉头, 很丢面子 苏联也有所得 : 不侵略古巴, 在美国后院永远有一个社会主义力量, 美国同意撤走土耳其的导弹是意外的收获 美国消除了一大隐患 既是冷战的高潮也是冷战的转折点和分水岭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充分认识到了核时代两国直接对抗的危险, 推动了两国日后签订军备控制协定的进程 双方开始谈判和改善关系, 签署核控制协定, 并建立领导人热线 古巴导弹危机也使苏联认识到自己的战略核力量仍落后于美国, 因此加快了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步伐, 促使了美苏军备竞赛的步步升级 到 70 年代, 苏联和美国相当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此后美苏开始采取较为缓和的较量方式, 进入有限缓和时期, 在地区冲突中更多地以支持第三方反对对方的方式进行斗争, 代理人战争 再次反映了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 紧张激烈, 但没有导致战争, 根本原因是现代战争的毁灭性, 不爆发核大战是两方的共同利益, 核威慑的力量, 是的双方都避免触及对方的底线 22 / 85

23 三 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在七十年代, 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 六十年代是有限缓和 缓和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 从而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是处于一个中间的位置, 介于关系正常化和真诚合作之间 比有外交关系好一点, 比有密切合作差一点 ( 苏联在双方的关系紧张的时候多次让步, 那么苏联的国家的根本利益在哪儿?)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 即 60 年代, 肯尼迪 约翰逊时期为有限缓和时期 ) 成熟于尼克松 福特政府时期, 即 70 年代, 终结于卡特政府时期 即美苏缓和开始于 60 年代古巴导弹危机之后, 成熟于 70 年代, 衰退于 70 年代后期 ( 六七十年代的主要特点就是缓和 ), 标志是苏联入侵阿富汗 1. 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 由 50 年代的全面对抗到 60 年代开始缓和 ) ⑴ 核恐怖的震慑作用战后国际关系史, 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核武器 核武器根本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的认识, 主要的原因就是核武器的杀伤效果 古巴导弹危机使得双方到了核大战边缘 核武器的出现, 其超强破坏力在日本已经体现, 但当时是初级原子弹只有 2 万吨当量 ( 我国最开始的原子弹也是这样 ), 破坏力有限 但已经达到巨型炸弹破坏力的 倍以上, 死亡 17 万人, 十多万相继死亡 核冬天 : 爆炸烟尘会遮住太阳, 地球温度下降, 人类无法生存 使用核武器不仅杀伤人, 更是毁灭地球 氢弹的破坏性更大, 相当于几十颗原子弹 使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变化, 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样式 阵地战变成一个按钮 洲际导弹可以覆盖全球 核战争本身的特点就是自杀性的, 没有胜利者, 不能独自生存, 任何企图在核战争中战胜对方的想法都是不可能的, 因为现在所有的核大国都有二次打击能力 正是由于对核武器的这些特写, 美苏对核战争有清醒的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 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的道路是非常迫切的 缓和是这个时候进行核裁军的一个基本条件 ⑵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60 年代美苏力量发生根本变化, 相对于苏联而言, 美国的军事实力最好的时期是核垄断的时期, 之后是一个核优势的时期, 紧接着是一个核均势时段, 美国是一个逐渐走下坡路的过程, 苏联是走上坡路的过程 美国从拥有核垄断 占有核优势 变成核均势, 最终处于核劣势 古巴导弹危机时期苏联退却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处在军事上的劣势 洲际弹道导弹 : 美国 枚, 苏联 50-75; 战略轰炸机 : 美国 600, 苏联 200; 美国还拥有 144 枚潜射导弹 苏联认识到差距, 开始大力提高核力量,1964 年有所缩小, 苏联威慑能力增强,1969 年双方达到均势 ( 还是在比核武器数量阶段 ),1971 年苏联战略武器总数超过美国,60 年代末实现战略均势, 是推动美苏缓和的助产士, 战略均势是谈判的基础 一方居于优势无法谈判, 优势一方没有必要谈, 弱方在谈判中只能让步 美苏力量均势是缓和的前提和基础, 也使缓和成为必要 ⑶ 多极化倾向的出现 在两极体系内, 两大集团内部其他力量的崛起 冷战时期是典型的两极体系, 在六十年代开始, 国际体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种变化来在双方的内部 西方阵营内部 : 美 欧 日, 欧洲和日本崛起, 欧洲 日本的经济地位变化, 开始有了 23 / 85

24 政治要求, 西欧国家 年的增长率高于美国, 欧共体 9 国在世界经济所占比重开始增加且发展速度高于美国, 西欧的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 英国 法国拥有核武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的时候西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力量中心 日本从倒数第一到 1965 年的第三, 并进一步进步到第二 在这种情况下, 西方内部的其他国家开始向美国挑战 60 年代以后, 德国希望获得欧洲的直接领导 ; 法国希望取得北约内部的领导权, 被拒绝, 法国遂将总部赶出法国, 退出北约 ; 西欧是冷战的主战场 最前沿, 希望美苏缓和, 英法德三国领导人访问苏联 ; 法国的 越顶外交, 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 打开了西方阵营通往东方阵营的缺口 东方阵营内部 : 最大的问题出在中苏之间 从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 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中苏关系破裂, 赫鲁晓夫访美同意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施压,1959 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的秘密协议,1960 年 7 月, 撤走苏联在华专家 ; 其它问题包括边界争端, 策动新疆边境分裂 : 年苏联在边境挑事 9000 多起 1962 年 3 月挑起了新疆边界的叛乱, 鼓动 人叛逃到苏联, 苏联对中国的统一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 ;1962 年 10 月, 在中印争端上苏联站在印度一方, 提供米格 -21 给印度 60 年代初对于中国外交史最恶劣的时期, 两个超级大国都对中国敌视, 后来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也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于 1964 年 10 月和 1967 年 6 月分别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是东方阵营内多极化的最重要表现 60 年代初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关系破裂, 退出华约和经互会 ;1963 年 10 月, 南斯拉夫铁托访问美国 ; 罗马尼亚与美国接触 弱化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立的局面, 意识形态对立有所减弱 因此美苏间对于利益的关注更多, 为谈判和接触排除了障碍, 两大集团内部矛盾加大也促进两大国关系缓和, 处理内部事宜 东方阵营的这种变化和西方阵营的变化产生了多极化倾向, 对美苏关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东西方阵营内部的相互接触, 弱化了两大集团的对立和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 美苏两国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排除了美苏对话的障碍 没有了集团的对立, 两国的接触和对话就容易的多了 这个时期, 中国因素对美苏关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中国因素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 中国的角色变化很大,60 年代肯尼迪美国和赫鲁晓夫苏联联手遏制中国, 60 年代后期中国地位变化是美国政策和中国实力上升的结果, 中美开始联手压苏联 大三角关系 2. 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很大程度与经济有关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 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备竞赛的步伐, 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 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 为了谈判, 就要对双方的关系进行缓和 苏联追赶美国的结果是经济压力, 赫鲁晓夫也非常清楚 : 大不了大家没有裤子穿 苏联的国内压力尤其很大, 因为生活水平一直没有提高,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美国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 负担沉重, 越南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美国派出了几十万的军队, 巨额的军费耗费, 而且越打越失败, 国内反战和平运动很多 24 / 85

25 3. 美苏缓和的实现 ( 美苏缓和是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 ) ⑴ 关岛主义 尼克松主义 关岛主义 : 美国总统尼克松 1969 年 7 月 25 日在关岛发表讲话, 阐述了新亚洲政策, 应对陷于越南泥潭的情况 11 月 3 日, 公布于世 内容 : 美国要恪守条约的义务, 对于该地区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务, 美国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国家自己来处理, 由亚洲国家自己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 美国将继续在亚洲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入想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 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 但不要发号施令 诱因就是越战, 想从越难脱身, 是某种从亚洲撤出的愿望 美国直接的目的就是从越南抽身, 避免再次被拖入类似的泥潭 尼克松主义 :1970 年 2 月 8 日, 尼克松向国会提出的关于外交政策的国情咨文, 将对亚洲的政策推广到全球外交 将 关岛主义 中的政策推广为全球, 是在全球的战略收缩 尼克松主义 是在 关岛主义 基础上提出的 内容 : 美国仍将参与盟国与友邦的防御和发展, 但不能也不会为自由国家拟定全部计划, 制定全部决策, 承担全部防务责任, 如果我们的援助在某地显著生效而且对美国有利, 将会提供援助 尼克松主义 ( 实质就是把关岛的亚洲政策推广到全球 ) 要素 ( 特点 ): 强调以伙伴关系为核心, 以实力为后盾, 以谈判为手段, 最终目的是遏制苏联的全球扩张, 要发展与友邦和盟国的关系 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日本和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 共同对付苏联威胁 要实施有效的威慑, 拥有强大的实力, 不仅是军事上的也是意识形态上的 谈判是美国处理同共产党国家关系的主要途径 ⑵ 苏联的 缓和战略 与六七十年代美国实力下降形成鲜明对比, 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这一时有了明确的加强 加强的同时, 在外交上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和美国平起平坐,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这个时期正好是勃列日涅夫的时代 勃列日涅夫对缓和的解释 : 缓和是紧张的松弛, 短暂的缓和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 同冷战的长期紧张是对立的 ( 苏联与美国对缓和的看法不同, 将缓和看为与冷战并列的时期, 而非冷战中的一个阶段 ), 意味着愿意使用和平手段而不是武力来解决分歧和争端, 而且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信任和能够考虑彼此的合法利益 苏联将缓和当作外交战略, 作为与西方斗争和竞争的方式和手段, 希望通过缓和的过程, 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 1971 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确认缓和是外交政策的首要地位, 六点 和平纲领 : 将 缓和 放在巩固和发展和平共处政策的首位, 同美国进行友好的对话和谈判, 勃列日涅夫开始积极缓和攻势 25 / 85

26 4. 美苏缓和的表现 ⑴ 政治缓和 : 多次首脑会晤并签署一系列重要文件第一个双边条约 苏联政府和美国政府领事条约 ( 1964 年达成协议,1967 年批准 ); 1969 年尼克松就职之后全面缓和, 双方都开始有明显的意向缓和下来 5 次首脑会晤 A.1972 年 5 月 日, 尼克松访问苏联, 成果非常显著, 签署 9 项文件签署 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决定 苏美相互关系原则 防止海上事件 进行科技合作 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医学和卫生合作 探索和利用宇宙空间合作等 9 个重要文件 这些文件的共同特点 : 确认了美苏战略均势地位, 明确同意以 和平共处 和 缓和 作为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 美国承认苏联的和平共处政策, 美国承认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世界大国地位 是 勃列日涅夫缓和战略无可置疑的成功 尼克松认为这次会面使得双方达到战后关系最好的时期 苏联与美国相互关系基本原则, 尼克松称之为 缓和的路线图, 一共 8 条 ( 看书解决具体内容 ) 内容:a. 和平共处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出发点, 双方确信在和时代保持两国关系, 除和平共处外没有其他基础,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并不成为发展两国以主权 平等 不干涉内政和互利原则为基础的正常关系的障碍 ;b. 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是首要任务, 在相互关系中要克制 互惠 互利, 不允许考牺牲另一方获得单方面优势 ;c. 双方保证尽力避免进一步发生紧张局面的情况 ;d. 加强两国在政治 经济 科技等方面的合作 ; 扩大交往的条约和法律基础 ; 最高级会晤 ; 促进贸易经济联合 ;e. 双方将致力于解决战略武器和全面裁军的问题 军备控制, 最终任务是彻底裁军和确保有效的国家安全体系 ;f. 促进两国贸易经济联合, 科技合作, 加深文化交流 ;g. 美苏本身在国际事务中不起求任何特权或优势, 也不允许任何特权和和优势 h. 美苏的发展不针对第三国利益 ; 承认所有国家主权平等, 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B.1973 年华盛顿会晤, 勃列日涅夫回访 年缓和前所未有,1973 年勃列日涅夫回访 6 月 日, 签署 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 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 等 9 个议定书 联合公报 : 两国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基础上 ; 双方要求减轻军备竞赛负担 达成限制和裁军协议 ; 讨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加强国际安全问题 ; 加强经贸关系 ; 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 ; 最高级会晤制度化, 定期举行 C.1974 年莫斯科会晤, 尼克松再次访问 1974 年尼克松再次访问苏联,6 月 27 日 -7 月 3 日举行多次会晤, 签署 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 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议定书 等文件 公报 : 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共同努力减少战争的危险, 特别是核战争 ; 进一步限制战略武器和裁军 ; 促进国际问题解决 ; 贸易协定付诸实施 ; 确定在对方建立 2-3 个总领馆 D.1974 年海参崴会议, 勃列日涅夫会见福特 11 月 日福特到苏联进行工作访问, 与勃列日涅夫在海参崴会谈, 是苏联缓和政策的黄金时代 发表 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 和 联合公报 E.1979 年维也纳会晤 1979 年 6 月 日, 双方就地区问题 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陈述了各自的立场与观 26 / 85

27 点, 但未进行认真对话 苏美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公报 : 进一步加强在完全平等 同等安全 尊重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合作 ; 不谋求军事优势 ; 支持环节国际紧张局势的进程 ; 文化 教育 科技交流 ⑵ 军备控制 ( 军备竞争 军事竞赛是美苏关系最核心的内容, 竞赛主要是核武器的竞赛 ) 苏美缓和的主题是举行军备控制和裁军谈判, 限制对方军事实力发展而争取保持自身的优势 在这个时期双方进行谈判, 达成了很多的条约 : 1963 年 8 月 5 日, 美苏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名 禁止在大气层 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1967 年 7 月, 外层空间条约 1968 年 7 月, 美苏英 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NPT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现在的核不扩散体制也是依据这个条约建立的 在限制战略武器上,1972 年 5 月 26 日, 反弹道导弹条约 苏美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1973 年 6 月 22 日, 苏美防止核战争条约, 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武器 1974 年, 反弹道导弹议定书 限制地下核试验条约 ;11 月, 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 福特 1976 年 5 月, 关于核爆炸用于和平目的条约 1979 年 7 月 16 日, 苏美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⑶ 危机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方面, 吸取古巴导弹危机和几次战争威胁边缘的教训, 达成很多协议 建立直接联络的热线 1963 年 6 月, 签订 通讯热线谅解备忘录, 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设置有线电报线 ( 要经过赫尔辛基 斯德哥尔摩 哥本哈根 伦敦, 是较早的一条 ) 和无线电通讯 ( 经过丹吉尔 ) 共两条线 美苏首脑有了可以直接秘密联络的通道 热线建立之后, 又签订了一些文件进行改善 1971 年 9 月, 热线协定进一步更新 : 防止意外事故措施协定, 苏联美国关于改进两国直接通信措施的协定 热线是几次危机导致战争边缘之后, 使得双方都要求建立的 ⑷ 经贸 文化交流这是缓和的副产品, 对百姓的生活,60 年代签订的都是非常具体的协议, 包括美苏谷物贸易 ( 最早 ), 直接航线, 宇航员救援, 捕鱼海域,1972 年 10 月, 双方签订贸易协定, 美苏商会 1974 年又签订新的贸易协定 5. 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 的出笼美苏缓和的终结是在卡特的后期 卡特时期, 美苏关系就已经开始紧张了 1977 年卡特上台的时候, 美国对于缓和很失望, 美国国内对缓和的批评就很多了, 认为苏联借缓和四处扩张 卡特在竞选的时候也在激烈批评缓和政策 卡特上台之后, 也尖锐地批评卡特, 批评的焦点是人权问题 人权问题是卡特政府外交的主要内容之一 1978 年 6 月, 卡特在海 27 / 85

28 军学院的毕业典礼, 严厉批评苏联的军事和人权问题, 认为两国关系接近低谷 缓和终点的典型标志是 卡特主义 从 78 年春天, 美苏关系已经陷入到了僵持阶段 在 1979 年 12 月份发生的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导致美苏缓和最终结束, 事件发生之后, 美苏关系降到了十几年来最低点 缓和终结的标志就是卡特主义的出现 背景 : 卡特刚上台的时候, 对苏联的进攻态势还是有所迁就, 如果没有阿富汗事件, 缓和的结束还会向后托 1979 年其他事件也导致了美苏关系的转变 例如伊朗霍梅尼的上台等 阿富汗事件影响很大, 在美国人看来, 阿富汗事件是苏联赤裸裸的进攻行为, 认为是二战之后最严重的事件 1979 年 12 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 卡特政府开始了强硬政策 1980 年 1 月 4 日, 卡特演说, 宣布制裁措施 : 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撤回在参议院的审查请求, 部分粮食禁运, 严禁向苏联出售有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高科技项目, 削减苏联在美国海域捕鱼特权, 召回驻莫斯科大使, 中止一切官方交往, 包括科技和文化项目, 抵制 1980 年奥运会, 倡议全世界国家一起抵制, 最后 61 个国家抵制,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号召抵制, 只有 17 个国家抵制 1980 年 1 月 23 日, 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 卡特主义 ( 这是 卡特主义 真正诞生的时间 ): 任何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被认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 美国要利用一切必要手段包括武装力量在内进行反击 强调地区性安全结构 宣布准备同该地区国家建立一个相互协作的安全结构, 这种结构尊重不同价值观和政治信仰, 然而却能巩固所有国家的独立 安全和繁荣 卡特主义实际上把美国最关注的几个地区联结起来, 根据这种安全结构的设想, 通过中东将欧洲和远东联系起来, 美国开始加强同波斯湾国家的联系, 提供援助, 如巴基斯坦 沙特等, 巴基斯坦是美国抗击苏联南下的前哨阵地, 鼓励阿以和谈, 发展军事力量, 调整核战略, 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威胁如果反动核打击就要报复 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6. 对美苏缓和及其影响的评价美苏缓和时期是冷战时期的小阶段 缓和和冷战有不同的含义, 布热津斯基 : 美苏间的对立是正常现象, 缓和是异常现象 冷战高潮的时候, 美苏关系的特点就是美苏对峙, 紧张到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 双方采取热战以外的一切手段,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激烈的竞赛, 目的是削弱和战胜对方 在缓和时期, 美苏关系的特点是有所变化的, 美苏缓和也是一种竞争, 但表现为一种合作性的竞争, 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 如军备控制, 美苏进行合作, 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 试图为竞争制定某种规则, 意味着克制和互利, 双方不以牺牲对方利益谋取单方面的好处 双方各有所得 : 美国在不利的战略态势中最大限度遏制了苏联的战略扩张, 并且建立了稳定的均势结构 美国在缓和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苏联帮助美国体面地从越南撤出 苏联获得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地位, 获得美国的认可, 战后在东欧的权益合法化, 苏联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和西方展开贸易 28 / 85

29 美苏缓和的影响 : ⑴ 表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 而且可以很好的和平共处 ; ⑵ 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 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 ⑶ 缓和也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 多极化的倾向与缓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它是缓和的驱动力, 而缓和本身又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 ; ⑷ 缓和带动了东西方的缓和和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 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 : 美苏首脑会晤 5 次 : 同政治缓和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谈判 (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 第一阶段 ( ):1969 年 11 月 17 日 年 5 月 27 日, 赫尔辛基和维也纳 实质性内容或中心议题是在数量上 冻结 双方的核力量 美国希望在数量上限制苏联的发展, 有利于自己在质量上的提高 ; 苏联想规定最高限额, 实施战略武器的现代化 主要争论问题 : 战略武器的概念 ; 谈判的程序和内容 ; 最高限额 ; 反弹道导弹系统 签署 苏美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某些措施的的临时协定 :1 从 1972 年 7 月 1 日开始不再开始建造另外的以地面为基地的洲际弹道导弹固定发射器 ; 规定导弹限额 ; 可以对协议规定的导弹进行现代化和更换 ; 进行有限核查 第二阶段 ( ):1972 年 11 月 21 日 年 6 月 18 日, 目标是把临时协定变为永久性协定 美国希望削减苏联占优势的陆基导弹, 组织苏联导弹多弹头化 ; 苏联力图保持进攻性武器数量和投掷重量的优先地位 1979 年 6 月 18 日卡特和勃列日涅夫在维也纳签署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 每一方拥有进攻性战略武器运载工具的数量限制 ; 只可试验一种新型洲际导弹 ; 禁止重型导弹 数量限额较高, 对苏联有利, 遭到美国国会反对,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 卡特要求国会终止关于该条约的辩论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华约组织倡议召开 1973 年 7 月 3 日 年 8 月 1 日, 赫尔辛基, 维也纳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 强调指导与会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要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 ; 在经济 科学 技术和环境领域进行广泛合作 促进在地中海的安全与合作问题 ; 人道主义和其他领域合作 肯定了二战后欧洲确立的边界现状, 推动欧洲合作交流, 有利于欧洲局势缓和 中欧裁军会议在欧洲常规兵力对比中, 苏联和华约组织占优势 1973 年 10 月 30 日, 双方在对欧洲的军事力量的对比估计上 裁减原则上 裁减范围 裁减监督上不能取得共识, 因为中欧是对峙的主战场 四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 很重要 )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主要指的是里根时期的美苏关系, 是战后美苏关系的重要时期 ( 卡特执政 1979 年到 1981 年, 里根执政府执政 8 年, 整个八十年代, 美国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就是里根 ) 里根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 第一任期与苏联全面对抗, 也称 新冷战 时期 ( 是 29 / 85

30 美苏关系的最低点 ); 第二任期与苏联开始缓和, 史称 新缓和 时期 是导致苏联解体的 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对苏联的损耗很大 ( 一 ) 新冷战时期里根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 主张从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 渗透 制裁 而苏联则力图保持已有的霸权地位, 对于美国的遏制和争夺毫不相让, 针锋相对 里根是共和党的保守派, 比较反共 上台之后, 美苏关系处于一种严重的对抗状态 1983 年 1 月草签国家安全决策指示第 75 号文件, 不要只想着和苏联体制共存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它, 推动其向自由体制转变 美国在 80 年代的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 在对苏政策中, 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 他主张全方位对苏联进行遏制 苏联方面针锋相对, 双方关系紧张对抗 里根是共和党保守派, 他的思想是非常反共的, 对共产主义一点儿好感都没有, 他的对外政策有鲜明的反共政策, 曾经签署文件, 强调美国不要与苏联共存作为目标, 而是要最终改变苏联, 让他们向自由主义过渡 现在来看, 里根实行的政策是苏联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克格勃的将军认为, 美国八十年代的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美国这个时期的政策, 都是围绕着搞垮苏联进行的, 具体的操作是利用苏联体制内部的裂缝加速苏联崩溃的过程 ) 新遏制政策 : 里根政府认为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 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 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 里根政府以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 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 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 恢复对苏联的遏制 : 扩充美国军事实力, 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 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 以实力为后盾, 执行 以实力求和平 的方针 ; 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 ; 进行意识形态战 这些政策具体表现为 : 1. 大力支持反苏力量, 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 ⑴ 阿富汗 : 阿富汗是环境比较恶劣, 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是国际关系中的 大国杀手 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关系陷入低谷 里根上台以后, 继续执行卡特时期支持阿富汗穆斯林游击部队抵抗苏联的运动, 加大支持反苏游击队的力度,CIA 具体负责, 情报局长比尔 凯西负责, 每年经过巴基斯坦向阿富汗运输武器和弹药 (1 万吨 ) 一直持续到 8 年任期结束,1985 年运输 6.5 万吨, 阿富汗反抗组织的装备水平逐渐提高, 拥有了反坦克导弹等先进武器 1985 年 3 月, 签署国家安全决策指示 116 号, 从战略高度阐述美国干预阿富汗战争的目标 提出在阿富汗行动的目标 : 在阿富汗彻底击败苏联军队获得彻底的胜利 使得游击队得到的武器比美国盟国的还要好, 如可以打下飞机的毒刺导弹, 高空图片 苏联节节败退, 游击队越战越勇打到苏联塔吉克斯坦, 苏联伤亡严重, 对苏联打击非常大 苏联在整个战争中死亡 1 万多人, 最后在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9 年 ) 撤出了阿富汗, 整个战争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巴基斯坦阿富汗局的尤素夫将军评价, 在打败苏联的过程中, 美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30 / 85

31 ⑵ 波兰 : 支持团结工会 美苏关系史上很重要的国家, 如 年解密档案, 波兹南事件, 社会主义阵营首先出问题的国家, 这与二战之后的局势有关系, 二战后决定波兰自由选举, 但苏联扶植了共产党, 被认为是冷战的起源之一, 苏联的进攻政策 波兰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第二大国家, 它出问题是 80 年代以后, 出现了一个叫团结工会的反政府组织, 给波兰和苏联带来很大麻烦 团结工会经常组织罢工, 经济陷入瘫痪状态 波兰是苏联和西方的缓冲地区, 苏联对它也十分关注 苏联担心东欧其他国家受到波兰的影响, 投入西方阵营 80 年代国内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 由瓦文萨领导, 进行经常的罢工 苏联不满, 不禁担心波兰的动荡, 也担心连锁反应, 希望平息态势 : 一种是苏联出兵镇压, 另一种是向波兰政府施压, 让其自己平息 苏联考虑出兵引起了美国的关注,1981 年 4 月里根写信给勃列日涅夫, 警告苏联不要对波兰的进行军事干涉 ; 同时拉拢波兰, 给波兰提供了食品援助, 给波兰政府经济援助,81 年 7 月份提供 7.4 亿美元的援助 波兰面临苏联的压力和美国的诱惑 从 80 年代开始, 经济因素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苏联考虑到入侵波兰后果严重, 决定帮助波兰政府出面镇压 1981 年 12 月 9 日, 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库里科夫元帅监督波兰的军事管制,1981 年 12 月 13 日开始军管, 实施宵禁, 掐断电话线, 抓捕 500 多名团结工会成员, 驻波兰苏军守卫铁路和交通要冲, 封锁波兰和邻国捷克 东德的边界, 华约组织国家协调一致 雅鲁泽尔斯基宣布处于战争状态, 救国军事委员会接管国家权力 军管之后, 苏联提供石油天然气 棉花等援助 波兰军事管制法的发布, 成为美国政府对苏政策的一个转折点 1982 年 3 月, 里根签署文件 国家安全决策指示第 32 号, 美国要抵消苏联对东欧的控制, 批准通过秘密方式支持反苏组织, 三个目标 : 秘密支持东欧为了摆脱共产主义统治而发动的地下运动 ; 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心理战 ( 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电台加强广播 ); 寻求外交与贸易的途径使这一地区的政府失去对莫斯科的信任 由 CIA 负责执行, 制订了具体计划 :1. 向团结工会提供决定性的资金援助, 每年 800 万美元 ;2. 为团结工会组织有效的地下网络 ;3. 给团结工会培养可以使用美国提供的先进设备的人员 ;4. 动用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来源帮助团结工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美国还利用外交和经济杠杆, 把团结工会的生存和波兰政府的存在挂钩,1982 年 10 月, 里根宣布停止给予波兰最惠国贸易待遇, 使得关税上涨 300%-400%, 将波兰产品挤出美国市场 ; 将是否允许波兰延期还债将团结工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 任何关于最惠国待遇和延期还债的考虑, 都与团结工会合法化和双方对话联系起来 团结工会度过了军事管制的艰难岁月 80 年代的波兰是美苏角斗的战场 波兰和西方的贸易停止,1986 年波兰形势恶化,7 月 22 日宣布大赦, 释放全部政治犯, 团结工会重振旗鼓 这之后美国一直支持团结工会到 1989 年上台, 最终夺取政权 2. 军备竞赛 登峰造极里根时期的军备竞赛有了新的亮点, 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军事较量是美苏冷战的核心, 军事力量是衡量实力的最重要方面, 是美苏两国进行争夺的实力支柱 美国逐渐被苏联追上, 到里根时期 70 年代末, 苏联风头正劲, 里根希望重新夺回优势, 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军事政策 里根政府判断, 苏联享有军事优势, 美国要大力发展军备, 减轻苏联的军事威胁, 迫使苏联在谈判桌上让步 这个时期的苏联领导人也在继续发展军备, 保持住自己的超级大国地 31 / 85

32 位 双方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 年, 苏联军费增长率 4%-5%, 美国军费 年增加 7.8% 和 7.1%,84 年达到 8.8%; 竞赛的内容从数量优势争夺转向质量竞争, 开始太空领域的竞争 因为双方的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已经饱和, 足够把对方消灭无数次, 都有第二次打击能力, 形成了僵局, 为了突破僵局, 里根政府开始考虑要研制高技术战略防御体系, 星球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1983 年 3 月 23 日, 里根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新的战略防御战略, 就是 星球大战计划, 缩写 SDI(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目的 : 用防御的手段来对抗令人生畏的苏联导弹的威胁, 把苏联的战略弹道导弹拦截并摧毁在到达美国国土和盟国之前, 以达到消除战略弹道导弹的威胁的目的, 在宇宙空间建设多层防御体系, 把太空作为除了陆海空以外的第四战略领域, 夺取战略制高点, 夺取优势, 形成对苏联的进攻态势 这个计划提出之后, 美国政府开始筹措资金 1984 年 1 月,119 号国家安全决策指示, 1985 年开始, 五年时间投入 260 亿美元研制反卫星 反导弹 定向能武器, 能够攻击卫星和拦截导弹的多重防御武器, 希望在 20 世纪末耗资 亿美元 国会批准 年 亿 后来取得了突破, 包括现在的 TMD 和 NMD 深层次目标: 科技竞赛, 财力竞赛, 是一场资源之战, 人力和财力资源之战 是美国推行强硬的军事新政策的反映, 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的转变 也是对苏联发展核力量和防御项目的反应 美国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星球大战计划的初衷似乎是为了争夺军事优势, 但背后是科技和经济的支撑, 这实质上是科技和经济的竞赛 美国一旦提出这个计划, 苏联肯定会跟进应战 很快苏联方面相应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方面立刻发出强硬声明, 四天之后安德罗波夫在 真理报 表示, 苏联人表示震惊, 天基武器将打开所有战略武器竞争的闸门, 一旦打开就难以停止, 苏联不会束手无策, 绝不能落后 年苏联国防预算增长 45%, 苏联官方认为这些投入还不足以抗衡美国的在高技术的挑战, 严重影响了国内的经济生活 80 年代苏联的经济已经相当脆弱了, 使得苏联虚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苏联花费了数百亿美元才勉强对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进行响应 现在来看, 苏联对美国星球大战的极度不安上了美国的当, 不应战就是认输, 应战的结果也是失败 加剧了苏联的衰落和崩溃 名词解释 星球大战计划 : 战略防御计划, 简称 SDI 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 里根在冷战后期 (1983 年 3 月 23 日 ) 一个著名演说 星球大战 发表后,1985 年 1 月 4 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 正式名称是 : 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 计划于 1994 年开始部署 其核心内容是 : 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 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 ( 如微波 激光 高能粒子束 电磁动能武器等 ) 或常规打击武器, 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美国的许多盟国, 包括英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以色列 日本等, 也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 计划由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 和 反卫星计划 两部分组成 其预算高达 1 万多亿美元 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 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 用常规弹头或定向武器攻击在发射和穿越大气层阶段的战略导弹 ; 由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 ; 由天基定向武器 电磁动能武器或 32 / 85

33 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 ; 用反导导弹 动能武器 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 漏网之鱼 经过上述 4 道防线, 可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 99% 摧毁率 同时在核战争发生时, 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 打击削弱敌方的监视 预警 通信 导航能力 由于系统计划的费用昂贵和技术难度大, 许多计划中的项目, 如著名的 X-30, X-33 等最终无限期延长甚至终止 加上苏联后来的解体 美国在已经花费了近千亿美元的费用后,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宣布中止 星球大战计划 3. 技术战和经济战里根时期很成功的战略, 严重损耗了苏联 技术战 : 苏联希望走捷径引入技术, 美国封锁 长期以来苏联一直在引进西方技术方面很成功, 技术情报和经济间谍很成功 苏联军工委员会通过合法采购和非法购买以及窃取的方式获得西方技术 ( 三种方法 ), 对军事方面的高科技非常重视, 军事的拨款用来购买或者窃取技术, 苏联有 10 万人专门从事技术资料翻译工作, 苏联航空工业部, 年通过非法获得西方技术节约 8 亿美元研究费用, 相当于 10 万人一年的工作量, 还从欧洲市场购买了一些零件 苏联获取西方技术的事情美国早就发现了, 美国对此的应对 :1979 年 出口管理与控制法, 设立巴黎多边出口管制委员会审查和监控出口 里根上台后认为这样不行, 加大力度控制新技术外流, 美国当时扩大了 巴统 委员会的权限,1982 年 1 月, 巴统 在巴黎召开会议, 美国的三点建议 :1. 更严格地执行向苏联出售关键技术 高技术产品的禁令, 包括计算机等 ;2. 所有与苏联签订的 1 亿美元以上的合同订单都要自动经审核报委员会批准 ; 3. 高度机密的禁运清单要扩大到最新技术和产品上 有针对性 : 对苏联急需的内容控制 1982 年 5 月, 里根签署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 ( 秘密的高技术备忘录 ), 短期内禁止向苏联转让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技术 此时苏联正在修建一条从苏联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 美国希望控制苏联向欧洲的出口 欧洲当时急需苏联的天然气资源, 并没有严格执行, 美国根据出口限制法, 将管理范围扩大到了许可供应山和美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 这个措施确实限制了从美国外流的高技术 由于美国严格执行限制技术流失的措施, 苏联每年损失几十亿美元 另外还使用假情报和假技术,1984 年 CIA 和五角大楼制定了运用假情报蒙蔽苏联的计划, 主要是苏联对西方有依赖性的领域和苏联经济和核心领域 为了有效果, 保证苏联能够上当, 美国给苏联的情报都是半真半假, 很难鉴别 这个计划收到了效果, 苏联的一个化工厂损失很大 苏联通过中间人买到一些故意损坏的电脑芯片, 导致设备和装备损坏, 使得苏联对购买技术疑心重重 针对苏联卖资源的特性, 美国联合中东国家打压国家石油价格, 打压苏联的石油收入 1981 年 4 月,CIA 局长凯西访问沙特, 希望沙特帮忙压价, 美国承诺给沙特先进的军事装备, 保护沙特在美国的 750 亿美元投资 1985 年初, 沙特国王法赫德访美, 回国后石油战争打响, 增产石油, 每天 900 万桶, 石油由 30 美元跌倒 12 美元 苏联损失了 200 亿美元, 占苏联外汇收入的一大半 除了压低油价值外, 极力限制苏联资源的对外出口 苏联是一个资源大国, 出口资源丰富, 是换取外汇的主要来源 80 年代苏联和欧洲法意德三国签约建天然气管道, 每年输送 1.3 亿立方米, 计划双线, 全场 3600 英里, 预计收益每年 300 亿美元 美国首先派官员到欧洲游说不要用苏联的天然气, 欧洲国家不同意 ; 第二, 美国控制天然气管道技术转让, 控制 33 / 85

34 苏联实现项目过程中继续的设备和技术 ; 第三, 里根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施压, 希望将双线减为单线 最后减为单线, 虽然没有夭折, 但推迟了两年 苏联预计损失 亿美元 后来一位 CIA 专家认为 ( 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 ): 如果不是地缘政治挫折 经济损失 无法获得技术的累积效应, 苏联共产主义体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必然要灭亡的体制, 而是美国的政策使苏联不能渡过难关 4. 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⑴ 在欧洲的争夺 : 冷战时期, 美苏双方争夺的核心都在欧洲 里根时期, 双方也在大肆争夺战略优势 ⑵ 在第三世界的争夺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是要提一些, 里根提出新冷战政策, 在第三世界争夺非常激烈 里根希望在这个时期恢复美国的影响, 抵消苏联的影响 第三世界的竞争局限于几个点, 在亚洲双方都有自己的代理人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双方的争夺也很激烈, 美国不允许苏联在美国的后院搞动作 培植代理人 : 亚洲 苏联的越南, 美国的日本和韩国中东 苏联的叙利亚, 美国同沙特 埃及 以色列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 战略一致, 特别是和以色列建立了 战略合作 关系非洲 苏联的安哥拉 莫桑比克 埃及, 美国的南非入侵格林纳达 :1983 年, 美国入侵了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国家非常小,1979 年, 国内的新宝石运动, 建立人民革命政府, 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 搞和苏联古巴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不能容忍, 采取了军事行动, 运用上万人拿下了格林纳达, 实现了政权更替, 挫败了苏联势力在后院的扩张 5.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80 年代两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主要体现在里根政府实行了和平演变的过程, 和平演变这个词, 是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延续 美国进行和平演变, 苏联进行反和平演变的过程 1982 年 12 月, 里根签署 75 号国家安全政策指令, 把鼓励苏联向伟大的自由主义转变作为长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里根在 1983 年 2 月成立促进民主运动的特别行动小组, 同时, 当时美国的国务卿向国会要拨款进行和平演变, 宣扬思想和价值观上的和平竞争, 通过思想和观念的传播影响苏联人民和东欧人民, 加强对苏联的宣传攻势瓦解苏联内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里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用美国之音 自由欧洲电台进行广播 美国国会认为, 电台广播就是足以颠覆社会主义的手段 为此, 美国政府给电台进行大量拨款 1983 年给 VOA 拨款 10 亿,1984 年给美国新闻署 7.1 亿 除此之外, 美国政府斥巨资搞宣传技术, 促使宣传工具的现代化, 加快卫星传播技术应用 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苏联相当反感, 进一步恶化了美苏关系 苏联也大力开展宣传, 但是除了原来的宣传手法之外, 在广播中大肆谩骂里根政府 在里根的前三年, 里根的名字在苏联变成一切罪恶的代名词 苏联给里根起外号 智力上的侏儒, 最好战最反动, 精神变态,1933 年两国关系最低点 到了里根任期的第四年, 有所缓和 34 / 85

35 ( 二 ) 新缓和时期在里根第二任期, 美苏关系进入了 新缓和时期 实施 现实主义 实力 和 对话 方针 其实界限不分明, 第一任期的政策有连续 新缓和从美国的大选开始,1984 年是大选年, 里根为了连任, 开始主动和苏联寻求缓和, 为了营造和平友好的气氛, 里根政府安排双方外长的非正式见面 里根总统竞选连任, 第一任期美苏关系僵局, 好战 ; 希望在第二任期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 进行和平攻势 之前两国高层接触停止,1984 年在斯德哥尔摩, 美苏外长实现接触 之后里根频频示好, 因此 11 月里根连任后苏联来电祝贺 进入里根的第二任期, 双方关系有所缓和, 有了相当的发展, 被称为新缓和时期 ( 要与 70 年代的缓和进行对比 ) 具体表现 : 1. 频繁的首脑会晤 5 次最高级会晤 第一次 :1985 年 11 月 日, 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举行阿富汗战争之后的第一次首脑会晤, 讨论军备控制 地区冲突 双边关系和人权问题 双方观点对立, 在军控和地区冲突上没有达成一致, 没有实质性结果 积极成果 : 再次确认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 不能爆发核战争, 同意把美苏的各个级别对话机制化, 双方决定在对方大城市纽约和基辅建立总领事馆 虽然成果有限, 但为日后的会晤铺平道路, 对美苏关系发展有积极影响 第二次 :1986 年 10 月 日, 苏联提议下, 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会谈, 讨论削减战略武器 中程导弹 禁止核试验等问题, 在中程导弹问题上取得进展, 但在星球大战计划上没有突破, 不欢而散 苏联在中导上做出巨大让步, 不再坚持把能达到苏联领土的美国中程导弹和部署在前沿阵地的武器都算作战略武器的要求 第三次 :1987 年 12 月 7-10 日, 在华盛顿, 成果显著 签署了 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INF), 条约规定消除双方达成协议的中程导弹和发射装置, 双方拥有就地检查权 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新的缓和时期, 标志缓和大到高潮 尽管只销毁了 4% 的导弹, 但开了先例 中程导弹条约的签订及执行在美苏裁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表明美苏已走上实际裁减军备的道路, 中程导弹作为一类核武器的销毁, 提高了世界对美苏核裁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信心, 减轻了中程核武器对欧洲的压力, 推动欧洲常规兵力的谈判, 加强了美苏间的信任 除了条约以外, 双方在削减战略武器问题 战略防御方面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第四次 :88 年 5 月 29 日 -6 月 2 日在莫斯科, 发表联合声明, 交换中导条约批准书, 签订两国进行联合核查试验的决定, 签订提前通报弹道导弹发射情况的协定, 文化交流计划 第五次 :1988 年 12 月, 纽约, 含义特殊, 承上启下的作用, 布什当选但没上任, 里根未卸任 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里根在促进美苏关系上的作用, 希望布什继承政治遗产 2. 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 里根主义 背景 : 里根担任总统四年后, 美国恢复了力量和信心 苏联在第三世界扩张引起美国注意 定义 : 美国要承担抵抗苏联及由它支持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侵略, 支持反共产主义的起义并击退共产主义, 在第三世界建立美国式的民主 强调对苏联进行缓和的同时, 以实力为后盾, 以苏联为主要对手, 运用各种手段压缩苏联势力维护美国利益的总方针 这 35 / 85

36 些被归纳为 里根主义 里根主义是美国抵抗苏联, 以及由他支持的在第三世界击退苏联的进攻 实质就是争夺第三世界国家 里根主义的核心就是把苏联从扩展的地方推回去 里根主义的针对性也非常明确, 大目标就是针对美国的后院地区 根据里根政府的言论和实践, 里根主义在军事 政治上的表现 军事上加强对各地反苏自由战士的支持, 提供装备和弹药, 推行 低烈度战争 ( 局部战争 游击战争 恐怖活动 ) 和 有限推回 ( 利用第三世界国家内部自由战士推回 缩小苏联的势力范围 ) 战略, 把共产主义扩展势力推回去 里根主义的核心是低烈度冲突主义 ( 推回战略 低烈度战争指的就是规模程度比较小的战争, 例如内战 宗教冲突等 ) 政治上推行地区民主政策, 巩固美国的势力 ; 推行美国人为的民主, 介入地方冲突, 辅佐民主势力上台 在海地和菲律宾扶植第三方民主势力 经济上诱导发展中国家走 开放和自由化 的道路, 用经济援助施加影响, 把他们纳入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 评价 : 是美国里根政府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 特别是争夺拉丁美洲的政策 是美国的力量与信心得到恢复和发展滞后提出与实施的, 是里根对苏联推行新遏制政策的一个方面 同杜鲁门主义的形同之处 : 在美国国家实力强大 充满信心的情况下提出, 具有明显的进攻性和挑衅性 ; 用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 经济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改造世界 统治世界 ; 打击目标是苏联以及扩张活动 ; 特别注重意识形态的斗争 3. 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1980 年 10 月美苏就欧洲的中程导弹问题开始预备会议 1981 年 11 月里根提出 零点方案, 主张苏联全部拆除已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 美国则取消在此部署新导弹的计划使双方在欧洲的中程导弹的数量均为零 1981 年 11 月 30 日, 美苏关于中程导弹的谈判重新开始 苏联提出把美苏在欧洲的中城导弹冻结在原有水平的 冻结方案 1982 年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先后提出了 分阶段裁减方案 和 同等裁减建议,1983 年谈判陷入僵局 1985 年 3 月 12 日, 美苏中程导弹谈判复会, 最为 一揽子谈判 的内容之一 1986 年冰岛会晤中双方同意消除部署在欧洲的全部中程导弹 1987 年 12 月 8 日在华盛顿签署 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条约要求两个国家在 3 年内消除全部的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 军控领域双方很难进行让步, 中导条约达成是苏联做了四方面让步 第一个让步是把中程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脱钩 ; 第二个是把中程核武器和太空武器脱钩 ; 第三方面让步是把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一起消除 ; 第四方面是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 这个条约重要, 是因为在军控领域开了 5 个先例 : 是第一个美苏在核武器方面向下平衡的条约 ; 是第一个消除一类核武器的条约 ; 美苏实现了不对称裁减, 苏联吃了一些亏, 苏联销毁了 1752 枚导弹, 美国销毁了 800 多个导弹 ; 美苏在核裁军方面实行了欧亚并重的先例 ; 美苏第一次可以进行现场核查的条约 4. 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苏联侵略阿富汗后每年 40 亿美元开支, 在国际社会处境被动, 阿富汗问题成为苏联与 36 / 85

37 美国 中国缓和关系的最大障碍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主张新思维,1986 年 7 月 28 日在海参崴宣布分阶段撤军,1988 年 4 月 14 日联合国出面调停, 达成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决议, 苏联从 5 月 15 日开始撤兵,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互不干涉内政, 美苏不干涉阿富汗内政 美苏作为保证国签字, 美国帮助苏联体面撤出,1989 年 2 月 15 日之前全部撤出, 结束 8 年的占领 ( 阿富汗是帝国杀手, 很多大国都在栽倒在这个国家 ) 思考题 : 新缓和和 70 年代缓和原因的不同? 新缓和的特征 : 在内容上更加像是, 范围更加广泛 ; 对话频繁, 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谈判对话机制 ; 苏联改变了在 70 年代缓和中的逼人攻势, 在新缓和中步步妥协与退却, 如中导协议 ; 美国利用新缓和之机, 加紧推行对苏 和平演变 战略 两次缓和的不同点 : 苏联的实力变了, 具体的表现变了 ; 等等 布什政府的 超越遏制战略 ( 在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 布什政府时期对苏联推行的是 超越遏制战略 ) 背景 :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两极化向多极化发展, 美国实力在里根时期取得发展, 赫鲁晓夫外交政策新思维时间 :1989 年 5 月 12 日, 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提出其政府经过三个多月的回顾和审议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 内容 :1. 是新形势下的对苏战略, 最关键的是 超越遏制战略 强调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 加强美苏合作, 促使苏联逐渐实现 自由化, 把苏联拉进 国际大家庭, 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 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 今后美国和北约组织对苏政策的主要重点将转向更多地同苏联的公开性和经济改革打交道 在对苏保持警惕的同时, 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缓和, 发挥美国的相对优势, 抓住戈尔巴乔夫的 新思维 所提供的历史机会, 运用经济 政治 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 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 用 和平演变 的方式, 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 使苏联同过去的政策彻底决裂 对苏联国内, 促使其实现政治多元化和经济自由化 ; 对外, 要使苏联采取不干涉主义, 重新回到世界秩序中来, 成为国际体系中的正式成员 要使苏联的这种变化不受苏联某一个人的观点 权力和在位时间长短的影响, 能长期巩固下来 ;2. 针对欧洲特别是东欧提出建立 一个开放 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3. 强调实力地位政策, 以实力为后盾, 美国必须在经济上 外交上和军事上保持强大 评价 : 布什政府超越遏制战略实施和以前的政策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频繁和苏联领导人举行首脑会晤 同时还表现在美国对戈尔巴乔夫政府的经济援助, 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仍然是遏制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只不过斗争策略发生变化 促进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演变 表现 : 1. 推进美苏最高级会晤, 在政治上支持戈尔巴乔夫 :5 次首脑会晤广泛讨论人权 军备控制 地区冲突以及双边关系问题 :1989 年 12 月 2-3 日马耳他会晤 ;1990 年 5 月 31 日 -6 月 3 日华盛顿会晤 ;1990 年 7 月 7 日伦敦会晤 ;1990 年 9 月 9 日赫尔辛基会晤 ;1991 年 7 月 30 日 -8 月 1 日莫斯科会晤 ; 2. 提供经济援助, 支持与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 : 彻底改变苏联社会经济制度为基本条件 ; 3. 借助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 促使东欧变化和瓦解华沙条约组织 37 / 85

38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 一 朝鲜战争从大国关系的角度看待这个事件, 以冷战为大背景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 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 以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 但它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 表现为美国直接派兵参战, 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 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 朝鲜分裂朝鲜的分裂不仅是朝鲜战争的背景, 而且是朝鲜战争的直接导因 朝鲜的分裂本身和战争的关系密切, 是战争爆发的背景和直接导因, 而且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第一个热战, 从表面上看和背后反映的大国关系是有很大距离的 表面 : 韩军和联合国军 VS 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 实质上 : 朝鲜战争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间争夺的结果 表现为美国直接参战和苏联以在幕后支持盟友 ( 朝鲜北部和中国 ) 的方式和美国交战, 两个集团的盟主没有直接交手, 但争斗很激烈 苏联虽然没有参战, 但是手伸得很长的 说是美苏争夺的结果, 苏联在军事上支持盟友与美国较量, 美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为了避免直接冲突, 苏联处心积虑 早在二战没有结束时, 美国希望独自控制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1945 年 2 月, 雅尔塔会议上, 美苏达成谅解, 在如何处置朝鲜上, 将朝鲜交给美苏英中共同管理, 美国希望这种托管是美国主导的 7-8 月, 波茨坦会议, 美苏的军事长官划分了双方海空军事作战的区域, 没有讨论地面战斗划分的区域,1945 年 8 月 8 日, 苏联对日宣战, 苏联进攻很顺利, 美国希望抢在苏联之前占领朝鲜半岛的计划落空, 苏联很快占领了朝鲜半岛大面积区域 ( 主要是三八线以南 ) 1945 年 8 月 10 日, 美国国务院和军界开会研究阻止苏军南下, 美国提出将 38 度线作为陆上作战分界线 但这时候苏联已达到 38 度线以南 8 月 14 日, 杜鲁门总统批准建议, 第二天给斯大林写信征求意见,16 日斯大林回信同意 38 度线作为陆上分界线的建议 其实苏联当时可以很容易地占领朝鲜半岛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苏联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苏联想遵守雅尔塔会议上的谅解, 更重要的是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和盟国的关系, 希望和美国继续合作 1945 年 9 月 8 日, 苏联进入朝鲜一个月后, 美国军队开始在仁川和釜山登陆, 苏军开始撤到 38 线以北 这样就形成了以三八线为界, 美苏分别占领的状况 在占领区内按自己的模式改造, 最终导致了分裂, 这与德国相似, 但不同的是新产生的两个政权最终打起来了 1948 年 9 月, 朝鲜正式分裂, 美苏各支持一方, 朝鲜南北方的对峙局面也正式形成 1945 年 9 月 19 日, 形成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南朝鲜军政府, 将李承晚从美国接到南朝鲜作为领导人 美苏双方曾努力建立统一的临时政府,12 月 27 日成立美苏联委员会, 帮助朝鲜成立统一的临时政府 但美国方面不能容忍共产党进入联合政府, 苏联也反对亲美人员进入政府, 因此联合政府不可能成立起来 所以在各自占领区酝酿政府 1948 年 8 月 15 日, 大韩民国政府成立, 总统李承晚 9 月 9 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和德国很相似, 西方支持下的政府成立得早 朝鲜正式分裂 38 / 85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彭安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为 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 冷战 政策 朝鲜半岛是 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 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 也是 冷战 政策的必然产物 冷战 政策 朝鲜战争 美国 苏联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 理想与现实 赵怀普 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构成了美欧关系的基础 但由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称 美欧联盟关系带有从属性质 冷战结束和欧盟崛起对传统的美欧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冲击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成为美欧双方的共同议程 美欧在跨大西洋关系重构问题上的互动和博弈表明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和目标上的深刻分歧 短期内并不具备形成一种新的全面和机制化的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美国智库对当前中美关系的评析综述 卢 静 美国智库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智库认为 美中关系是 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而依存与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主轴 其中合作是竞争性的 美国智库建议美国政府通过 巧实力 外交 全面接触 中国 其短期目的是让中国承担更多的 国际责任 而长远目标是塑造和改变中国 美国智库 中美关系 竞争性合作 卢静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¹ ¹

¹ ¹ 论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塔利班化 王 联 由于持久的经济恶化与社会动荡 腐败的政府政治架构 在反恐议题上同西方进一步结盟与合作等原因 巴基斯坦的部落地区不 断塔利班化 主要表现为极端主义 武装暴力和群众参与 其主要后果是严重影响到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稳定 西方军事力量将可能长期驻扎在 阿富汗 而中巴两国 全天候 的关系也将面临激进宗教势力和分离主义 势力的挑战 地区与国别政治 巴基斯坦 宗教极端主义 塔利班化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 合作型施压 美国对华战略的策略调整 王 帆! 尽管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在加深 但保持不对称的相互依存 关系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 在不对称相互依存的前提下 美国对中国开始实施了 一种新的合作型施压策略 该策略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手段之一 作者分析了在相互 依存条件下美国对华实施合作型施压政策的背景 目的 相关议题和实施手段 并以谷歌事件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三个案例

More information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年第 期 刘少华 高祖吉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 印度崛起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 印度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也增添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变数 加大了中印边境问题解决的难度 影响中国在中亚的发展 对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和南亚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印度崛起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印度崛起 地缘政治 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

) 德 塔尼娅 波泽尔忻! 华译! 伍慧萍校!! 本文旨在探讨现有的 欧洲化 方案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欧盟边界 扩展至那些在国内制度的效率和民主合法性方面以 恶治 为特征的东部和东南部邻国 这些 欧洲周边国家 既无意愿 亦未必有能力调整自身以适应欧盟的要求 甚至缺乏入盟动力 不愿承担入盟成本 本文探究当将 欧洲化 概念和因果关联机制运用于此类国家时 需要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进一步限定 笔者认为 只要欧盟不对那些它并不想接纳为成员的国家调整其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郭洪茂 满铁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产物 铁路在满铁经营中始终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 满铁铁路运输业务不断膨胀 铁路工人数量也迅速增大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 尤其七七事变以后 满铁铁路运输日益紧张 劳动力供求矛盾也不断加剧 铁路劳动力严重不足 从业员素质下降 铁路事故增多 战时经济日趋窘迫 在这种形势下 满铁庞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赖以运转和经营的广大铁路工人 一方面在自身素质不断恶化条件下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运输劳务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战争制胜的秘密 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 胜利与失败 李 卓 近年来 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 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一书 对书中提出的 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 的研究问题 分析框架 经验论证等主要研究环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本文从理论 方法论等角度总结了此书的成就 认为该书通过构建以 军事力量部署 这一非物质变量为核心的安全理论

More information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张善余 彭际作 俞 路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欧洲各个地区中 东欧是 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 在北欧和西欧地区 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 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 大约在 年间 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 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 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¹ º»

¹ º» ¹ º» 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孙学峰 王海滨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 分 享石油资源 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 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 大国 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 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 进入国家 的抵制 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 从中国能源外交的实践来看 有 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 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 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

More information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 冷战 与和平 说明 : 本试卷分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满分 100 分, 时间 80 分钟 第 Ⅰ 卷 ( 选择题,64 分 ) 一 选择题 : 本卷共 32 小题, 每一小题 2 分, 共 64 分 在每一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 冷战 与和平 说明 : 本试卷分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满分 100 分, 时间 80 分钟 第 Ⅰ 卷 ( 选择题,64 分 ) 一 选择题 : 本卷共 32 小题, 每一小题 2 分, 共 64 分 在每一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 冷战 与和平 说明 : 本试卷分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满分 100 分, 时间 80 分钟 第 Ⅰ 卷 ( 选择题,64 分 ) 一 选择题 : 本卷共 32 小题, 每一小题 2 分, 共 64 分 在每一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1 铲除德国 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2 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5 -,,,,, :,,,,,,,,,,,,,,,,,,,, :,,,,,,, 7,?,,?,,,,,, :,,, 5, 7, ( ):,,,

,,,,,,,,, :,,,,,, (,,, :,,,,,,,,,, ) :, ;,,, ;,,,,,,, :,,,,,,,,,,,, :,,, (,, ) 5 -,,,,, :,,,,,,,,,,,,,,,,,,,, :,,,,,,, 7,?,,?,,,,,, :,,, 5, 7, ( ):,,, 左双文 [ ]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 国民政府继续对苏强硬, 一再放弃和平解决事件的机会, 并几度阻挠东北地方当局和平解决的尝试, 中苏交涉陷于停顿 苏联遂在边境发起一系列军事进攻, 使东北方面损失惨重 在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国内变乱频生的情况下, 国民政府应对乏力, 只得放松了对东北方面自谋局部交涉的限制, 事件乃以中方接受苏联最初提出的条件而草草收场 [ ] 中东路事件国民政府张学良中苏关系,,,,,,,,,,,,,,,,,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长城汤姆. 伯恩斯 内容提要 : 本文对本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 析与综述 从 年代以来的熊彼特, 经济社会学法国学派到现在的经济社会学家.. 伯恩斯. 斯韦德伯格. 马尔蒂利等, 对他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 与归纳 尽管不可能对欧洲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进行全面地综述, 但也反映了欧洲经 济社会学的大体轮廓 文中指出目前欧洲经济社会学研究主题集中在经济社会学的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谭 刚 抗战时期 为保证大后方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国民政府制定了大量交通法规 涉及到交通人事 业务 工务和财务方面 也包含了国民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具体管理内容 这些法规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体系 大量交通法规的颁布 体现了国民政府在交通管理上的一些特点 包括实行交通统制 军需优先 提倡节约和地方协作等特点 但由于在实际的交通管理中存在交通机构变动频繁 运价过低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莫子刚 抗战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征兵制度 为了办好役政 抗战时期的贵州省国民政府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 制订征集兵源办法和防漏堵逃措施 开展军民训练的基础扎实工程 采取宣传 抚慰 督导 奖惩和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推进手段 役政基本上取得成功 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弊端和不足 此时的征兵运动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但其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日本帝国主义者 抗战时期 贵州省军政当局 役政 征兵!! #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110 小 说 历 史

More information

美国研究 # 国内学者对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法关系有过一些总体性论述 但两国在支付领域的矛盾至今 还未见到专文探讨 参见资中筠主编 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 北京 世界知识 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张锡昌 周剑卿 战后法国外交史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姚椿龄 也谈戴高乐的对美政策 世

美国研究 # 国内学者对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法关系有过一些总体性论述 但两国在支付领域的矛盾至今 还未见到专文探讨 参见资中筠主编 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 北京 世界知识 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张锡昌 周剑卿 战后法国外交史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姚椿龄 也谈戴高乐的对美政策 世 浅析肯尼迪政府时期美法在支付领域的矛盾 温强! 内容提要 肯尼迪政府时期 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 美欧联盟在政治 经济 军事等领域的分歧开始凸显 美法因支付不平衡而起的矛盾即为其中之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法支付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 以美元危机和美国黄金外流为中心 两国在联盟方针和冷战战略上展开激烈较量 美国政府内就如何解决美法支付矛盾曾有过激烈辩论 肯尼迪政府最后以从欧洲撤军相要挟 迫使戴高乐在弥补美国赤字安排上让步

More information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邓兰华 张 红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五 十月革命后的华侨华人! 一 改革与两国关系正常化给中俄两国人民提供了重新往来的机会 ! 二 早期留学生为两国间的民间交往和商贸穿针引线!! ! 三 留学垃圾 损坏中国人形象! 四 战挫败 国营公司进军独联体市场首 五 从! 倒爷 生意一波三折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 六 独特的华人群体 七 中的地位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 世纪中叶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通 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它把美国经济区域连成一片 标志着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在这一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的重大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在工程中 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 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More information

bp.com/statisticalreview #BPstats 1 2 3 4 5 # 6 () 150 120 160 140 120 90 100 80 60 60 40 30 20 0 85 90 95 00 05 10 15 0 2.5 47.3 7.6 3.0 55.0 8.1 9.1 12.5 6.4 3.5 58.9 10.1 14.0 11.3 16.3 7.4 7.5 19.4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2015–2016年采矿与金属业面临的业务风险

2015–2016年采矿与金属业面临的业务风险 2015 2016 年采矿与金属业面临的业务风险 从后座转到驾驶席 目录 安永采矿与金属业业务风险雷达 1 概要 2 十大业务风险 4 1. 重返增长轨道 9 2. 生产力提高 12 3. 资本获取 14 4. 资源民族主义 16 5. 社会经营许可 20 6. 价格和汇率波动 23 7. 资本项目 26 8. 能源获取 28 9. 网络安全 30 10. 创新 33 商品的主要风险 36 风险雷达图之外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 º ¼ ½ ¾ º» ¼ ½ ¾

» º ¼ ½ ¾ º» ¼ ½ ¾ 美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与政策困局之反思 兼及对我国金融监管之启示 罗培新 对美国金融监管困局的反思表明 多年来 做大 金融市场份额即等同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迷思 使美国陷入了监管失效的困境 同时 美国现行联邦和州多重监管的体制 导致监管成本高企 效率低下 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 监管竞次 和 监管套利 等重重积弊 此外 过于陈旧落后而不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的金融法规 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屡被特殊利益集团俘获 更直接导致了监管灾难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王奇生 湖南会战是 年 一号作战 中交战时间最长 国民政府军队抵抗最为顽强的一次战役 以湖南会战为个案 具体而微地剖析国民党军的战略决策机制 情报信息系统 官兵素质 后勤补给 兵役军纪以及民众动员等情形 也许有助于从军事史的层面加深或纠正我们对抗战正面战场的既有认知 湖南会战衡阳保卫战一号作战!!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湖南会战 中国军队对日军 一号作战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江红英 进行人力管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 实施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在于抗战的需要 即推行兵役制度 保障军需后勤 建设后方工业 平衡人力资源 国民政府为实施人力管制 设置了专门机构 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与登记 制订出一系列法规 人力管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为 一般人力管制 技术员工管制 工资管制 实施国民义务劳动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 年代初期 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为坚持持久抗战 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政策上的保证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孔繁岭 七七事变后 主要激于爱国义愤 欧美留学生的近半 关内留学生的几乎全部 毅然回国 投入抗战洪流之中 在教育 科技 文化等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有 名左右滞留海外 战时 鉴于外汇的紧缺和战后的需要 国民政府留学政策经历了前严后松的变化 约有 名学子被派赴海外 主要前往美英 与此同时 沦陷区各伪政权积极推行留日奴化教育 连同台湾 约有 万人前往敌国 整个抗战时期 这两万余名在海外的学子 情况各异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第 106 期 2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第 106 期 2 第 106 期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106 2014 年 12 月 3 日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1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第 106 期 2 第 106 期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3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 : 大不能倒? 第 106 期 图 1 2008 年金融危机前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出口贸易增幅对比 ( 单位 :%) -23 世界

More information

立场一直与俄国尖锐地对立着 这构成了日俄战争前因后果的关键一环 就此而论 清政府本无中立的前提

立场一直与俄国尖锐地对立着 这构成了日俄战争前因后果的关键一环 就此而论 清政府本无中立的前提 文 史 哲 年第 期 总第 期 喻大华 在百年前因争夺东北而爆发的日俄战争中 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 长期以来 人们对此不予深究 简单否定 然而 清政府局外中立的表象掩盖着形形色色的真相和矛盾 事实上 出于维护东北主权 联日拒俄的考虑 在战争中 清军和奉天当局暗中为日军提供了帮助或便利 全国舆论更是袒日拒俄不加掩饰 同时 日俄两国也并未尊重清政府的中立 破坏中立的举动屡见不鲜 可见 对于中日俄这三国来说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气候变化与欧盟北极战略 何奇松 气候变暖改变了北极地缘政治环境 年 月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 欧盟与北极地区 通讯 年 月 欧盟理事会通过 北极问题决议 这两个文件基本上勾勒了欧盟的北极战略 即保障和维护北极地区及其居民的权利 促进北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北极多边治理 实际上 欧盟希望通过执行北极战略来体现欧盟作为全球气候政策的领先者 北极的经济价值驱使欧盟加入北极的地缘政治博弈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保证欧盟油气资源的供应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 裴长洪 张青松 年日本丧失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这与日本 年以来对华投资增速放缓 占外商对华投资中的比重下降有着密切关系 只要日资企业继续提升投资结构和技术水平 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 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就能带动设备和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使中国从日本进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这样 日本仍有可能恢复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对华直接投资

More information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田苏苏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 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的华北 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资料和证据的缺乏 目前对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具体情况的揭露还远远不够 本文以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 结合实地调查 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日本侵华 慰安妇政策 华北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核武器与美苏冷战

核武器与美苏冷战 简论冷战时期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 赵学功 内容提要 : 核战略主要包括核威慑政策 核力量使用政策 核武器发展政策及核裁军政策等几个方面, 并且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冷战时期, 美国的核打击目标主要是针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 并且将核威慑视为实现其国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随着美苏关系的变化以及核技术的发展, 美国政府对核战略也多次进行了调整,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一 五三 的 济案 与 五九 的 二十一条 一样是日本帝国主 义利用卖国军阀侵略中国的纪念日子 济案 的结束 比 二十一条 更可 耻得多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中共党史资料 年第 期 三 代表资产阶级的蒋介石 在 济案 发生以后 不但做了许多卖国的

More information

自然状态 学说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研究综述 孙雪峰 房乐宪 自然状态 约翰 洛克 托马斯 霍布斯 霍布斯和洛克最早提出的 自然状态 学说是西方著名的政治学说之一 对西方政 治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学界 对他们的 自然状态 学说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学术界关于霍布斯与洛克 自然状态 学说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 并评估了各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表 年北京 伦敦 东京 纽约人口净迁移规模比较 图 1 伦敦 东京 纽约 北京净迁移率 (%) 比较 109

表 年北京 伦敦 东京 纽约人口净迁移规模比较 图 1 伦敦 东京 纽约 北京净迁移率 (%) 比较 109 刘长安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100070)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规模接近 2000 万的特大城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 以及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快步迈进, 北京正在日益向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市看齐通过对北京与国际大都市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移民的现状比较研究, 了解北京与国际大都市的异同以及存在的差距, 并探索原因 ; 总结分析北京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人口迁移 ; 国际移民 ;

More information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 77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4 9.4 %2000 2006 R&D R&D 62.9%R&D 76.1% 80% 5-2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 目 前 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年国民政府发动的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而对于 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 关注的还很不够 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 师资最强大 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 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 同时 拟就不 同阶段的从军意识 动员方式 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

More information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王跃生 依据抽样调查资料和阶级成分档案资料 冀南农村的分家行为与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仍是传统色彩浓厚的社会 尽管合爨共财受到推崇 但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大家庭状态并非易事 兄弟婚后分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差异只是从结婚到分家的间隔有长短之别 中国家庭财产的平均继承制度和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家庭的存在基础 当然在不同阶层中 家庭分合的力量是有差异的 贫穷阶层缺少维系大家庭的物质基础 各自谋生成为主流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米彦军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 与日本社会现实不符 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改变主张 狂热鼓吹以皇室为中心对外侵略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极大伤害 皇室中心主义是包含家国同构 忠君爱国 神国思想和武士道等在内的天皇专制国体思想 其实质是内行尊皇之 王道 外行霸道 继承和发展了唯心主义的皇国史观 对当今日本右翼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 学习资料汇编 党委宣传部 (2016 年 3 月 )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P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P8)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 (P17)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 :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 尤其是上世纪 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 省级面板数据, 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 而且运用 方法检验了可解释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变动模式的重要变量 本文发现, 在控制了经 济发展水平 金融深化改革以及其他因素之后, 地方政府之间在 招商引资

More information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本文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方式这一新的视角, 对北京著名的外来农村人口聚 居区 浙江村 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状况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深入分析 指出 : 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力 的流动, 它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 经营者的流动 浙江村村民进入城市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过程, 并 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聚居为基础的产业加工基地, 作者将这种类型的流动称为产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孙新兴 本文以大量的历史事实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两次侵占青岛时期在青岛实施的殖民教育和奴化归附教育 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当年以教育为侵略武器 在青岛培养殖民统治者 并且妄图从思想上征服中国人民 最终吞并中国的侵略野心 日本侵占青岛 殖民教育 奴化归附教育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岳经纶 陈泽涛! 中国既是产烟大国 也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公众 的吸烟状况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对于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乃至社会发展 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对中国控烟运动和控烟政 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 指出中国的控烟运动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 动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概念 分析了中国控烟运动疲弱的原因 并尝试提出推动中国控烟运动的政策措施! 控烟运动 控烟政策

More information

三国时期墓葬特征述论 韩国河 朱 津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 汉制向 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 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 但又 出现了一些新器型 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 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 晋制 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 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 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三国 汉制 薄葬 晋制 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 净土真 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作者 : 忻平 作者单位 : 相似文献 (1 条 ) 1. 期刊论文秦永章.Qin Yongzhang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 西本愿寺派与中国西藏地 方政权及藏传佛教界的接触 - 世界民族 2007(2)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这个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步西方列强之后尘, 开始向外开疆拓土, 近邻中国便成为日本军国 主义者蚕食的对象.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More information

余玉苗 田 娟 朱业明 当前审计环境中 审计合谋现象普遍存在 双重审计制度可以看作是阻止审计合谋的一种制度设计 在分析审计合谋成因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包括引入第二个审计师的概率因子 融合外部监督惩罚与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 对阻止审计合谋的条件进行了均衡分析 研究结果 显示 当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强化后与适当的激励机制存在时 双重审计制度有利于降低对审计师的监督成本 从而为其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多期博弈角度看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社会学研究.,,, ;, ( ),, ( ),,,,,,,,,,,, ( ),,,,,,,,,,,,,,,,,,,,

社会学研究.,,, ;, ( ),, ( ),,,,,,,,,,,, ( ),,,,,,,,,,,,,,,,,,,, 吴铮强 : 科举制度本是官僚帝国实现普遍化权力的手段 皇权扩张的工具 均田制崩溃之后, 中华帝国出现了掌握经济资源却没有稳固政治地位的绅士阶层 由于遭到绅士集团的抵制, 宋朝试图通过科举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张国家权力的企图失败了 儒家学者扩张自身文化权力的学校取士方案不能 被帝国采纳, 最终放弃了主导文化教育和推举官员的要求, 仅提议通过科举理学化提升绅士集团的政治地位, 为科举制度发展 功名身份的终身制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抗日战争研究 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 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 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 大学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 学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编辑部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史学月刊 编辑 部 安徽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将民族文化认同置于一个多民族交往和对话 互相激荡影响的场域中予以考察 包括对少数民 族网络的官方话语 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话语 商业诉求 个人表达四类话语形态的分析 在民族文化认知 情感表达等方面 网络都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场域 在网络的场域下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地域认同 国家意识形态相互浸润 形成了多层次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少数民族 电子网络媒介 陈静静 云南大学新闻系讲师 庄晓东 哲学博士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汪庆华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 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 该 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 死者的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 了新的契机 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 在名誉权问题上 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 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 也就是说 从非 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 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 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学习目标 1. 2. 3. 4. 5. 导言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工程合同管理 一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1 主体 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三要素 客体 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内容 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图 1-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 2. 2 3. 1 2 3 4 3 工程合同管理 1-1 A. B. C. D. C C C A B D 二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 1-1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日 蒲丰彦 中日战争时期 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以外 日本政府还向华南地区的一个岛屿!!! 三灶岛 派出过农业移民团 对此少有人知 且至今也没有过学术探讨 日本海军在 年 月攻占了该岛 修建军用机场 由于他们此前在华南地区还没有地面航空基地 三灶岛上的该航空基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了给这个基地供给粮食 或者也可能是出于军事警备上的需要 日本冲绳县向该岛派出了农业移民共 人左右 中日战争日本农业移民广东省三灶岛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刘志彪 吴福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 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 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 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贸易量越大 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 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CEBFBC3231C6DAD1A7CFB0D3EBCBBCBFBCC4DAD2B3>

<4D F736F F D20B2CEBFBC3231C6DAD1A7CFB0D3EBCBBCBFBCC4DAD2B3> - 1 - 学习 决定 应把握的十大看点和亮点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开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与对策初探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上接第 23 页 加快发展 推动 发展 - 19 - - 20 - - 21 - - 22 -

More information

江西抗日战争史

江西抗日战争史 Ⅰ Ⅱ Ⅲ Ⅳ 绪 论 2 江西抗日战争史 绪论 2 2 3 4 江西抗日战争史 绪 论 5 6 江西抗日战争史 目 录 / 第一节江西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形成 5 0 第二节新四军的组建与开赴抗日最前线 4 4 29 36 43 第三节江西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53 53 58 /65 第一节临战前的江西战场 65 65 70 江西抗日战争史 目录 第二节日军侵占赣北 77 77 92 00 第三节万家岭大捷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