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膜之運輸 -. 擴散 -. 滲透 -. 質壁分離 -. 主動運輸 6.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 細胞週期 : 間期 ( 複製 ) 和有絲分裂 ( 前期 中期 後期 末期 ) -. 染色分體 赤道板 單倍體 雙倍體 體細胞和生殖細胞 基因體 配子 互換 -. 第一及第二減數分裂 ( 二 ) 微

Similar documents
9-2

1 單元 1 生物的生存環境與基本組成 一 填充題 : A B C D E F A B C D : 2 8 A 46 B 35 C D E F G H : A F 2 B G 3 C H 4 D I 5 E J

??????1 [???e????]

实验一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原生动物观察

(Microsoft Word \245|\247\336\244G\261M-\271A\267~\270s\261M\244G\270\325\303D)

医学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植物蟲害及防治概論

第一章 生命的共同性與

( CIP) /. :, ISBN Q94 CIP ( 2005) : : : : * : : 174 ( A ) : : ( 023) : ( 023)

第十章 基因的作用

Microsoft Word - ws_ch19_c.doc

Microsoft Word - Bio_c_ doc

91 在宇宙中的這一顆藍色星球上, 居住著難以數計的生物, 自從三十幾億年前第一個生命出現以來, 便逐漸演化出今天這樣多采多姿的生物 由於目前人類所知有生命的世界只有地球, 希望藉由本章的內容你能好好認識身邊的每一個生命, 珍惜生存環境, 並尊重各種生命的存在

<4D F736F F D20B2C435B3B92020B0CAAAABAABABA63B379BB50A55CAFE02E646F6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光感應_ pptx

第 一 节 头 索 动 物 代 表 动 物 白 氏 文 昌 鱼 (Branchiostoma belcheri) 1 主 要 特 征 终 生 具 纵 贯 全 身 的 脊 索 ; 背 神 经 管 ; 咽 鳃 裂 ; 具 围 鳃 腔 ; 肛 后 尾 ; 闭 管 式 循 环 ; 无 心 脏 2 内 部 构

Microsoft PowerPoint - ex4.ppt

1. G H G1 瑏瑢 4 4. G1 瑏瑣 Anodonta woodiana Osteichthyes Carassius auratus Cyprinus carp

1.1.1 材 料 本 实 验 研 究 的 植 物 为 球 果 假 水 晶 兰, 分 布 于 山 地 林 下, 腐 殖 质 较 多, 阴 湿 避 光 的 红 松 树 下 常 成 簇 生 长, 花 期 为 每 年 的 6-8 月 份, 植 株 为 多 年 生, 高 6 15 厘 米, 花 白 色, 开

壹 前 言 一 研 究 動 機 前 陣 子 新 聞 報 導 有 人 因 食 用 未 完 全 煮 熟 的 肉 類 食 品, 導 致 身 體 異 樣, 檢 查 後 發 現 體 內 有 絛 蟲 寄 生 ( 楊 宜 中,2011), 衛 生 條 件 良 好 的 臺 灣 居 然 傳 出 此 案 例, 社 會

梨.doc

Microsoft PowerPoint - 藻介紹1005f-2003

Perissodactyla Owen, 1848 Equidae Gray, 1821 Equus Linnaeus, 1758 Equus przewalskii Poliakof, CLM A82324 ( 1), p2 p4 m3 7316mm 8711

目 錄 軟 體 動 物 門 腹 足 綱 ( 軟 體 動 物 )...3 節 肢 動 物 門 綱 ( )...9 蛛 形 綱 ( 蜘 蛛 ) 唇 足 綱 ( 蜈 蚣 ) 脊 索 動 物 門 魚 綱 ( 魚 類 ) 兩 棲 綱 ( 兩 棲 類 ) 爬 綱

Microsoft PowerPoint 分類學.ppt

第 2 章生命的基本單位 反應物 2 介質 3 溶劑 4 轉運 5 冷卻 6 形狀 7 支撐 8 浮力 9 氮 10 葉綠素 11 鈣 12 骨骼 13 血紅蛋白 14 生物分子 15 碳 16 碳水化合物 17 葡萄糖 18 儲備 19 纖維素 20 脂質 21 甘油三酯 22 細胞膜

untitled

Microsoft PowerPoint - 東坑芋頭解說

李東垣 元氣陰火論

<4D F736F F D D322DA57CA7DEA447B14D2DBDC3A5CDBB50C540B27AC3FEB14DA440B8D5C344>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98 Grus sp. 1 G G G Canis familiaris G G8 G G8-1 瑏 瑦 2 G8-2 1 G G H776 1 H h5 2

大 湖 野 生 慈 鯛 繁 殖 與 築 巢 行 為 之 深 究 摘 要 一 次 校 外 教 學 加 上 一 個 偶 然 的 邂 逅, 師 生 無 怨 無 尤 埋 首 於 台 北 市 大 湖 公 園 野 生 慈 鯛 愛 之 巢 的 探 測 與 研 究, 前 後 將 近 三 年 的 時 間, 沒 有 生

Microsoft Word - statistics04-1_doc.docx

Microsoft Word - MA285CH_CAC_GL_41_1993_Amd_2010_.doc

第二次段考試題 高一基礎生物

<4D F736F F D C2E0BEC7A6D2A4ADB14DB0EAA4E52DB8D5C344A8F72E646F63>

中国商人必胜宝典--各地商人性格特征剖析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商 周 三 代 年 代 學 的 研 究 經 過 近 五 年 的 努 力, 完 成 夏 商 周 年 表 本 大 事 概 覽 中 夏 商 周 三 代 的 大 事 紀 年, 即 採 用 夏 商 周 斷 代 工 程 的 考 論 成 果 對 於 無 法 考 證 年 份 的 史 事 或 發 生 在 史 前 時

第 三 条 实 验 室 技 术 安 全 工 作 贯 彻 以 人 为 本 安 全 第 一 预 防 为 主 综 合 治 理 的 方 针 各 单 位 及 教 职 工 学 生 应 树 立 安 全 意 识, 履 行 安 全 义 务 承 担 安 全 责 任 第 四 条 实 验 室 技 术 安 全 工 作 坚 持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4D F736F F D204238A67EABD7B2C4A447BEC7B4C1BCCCBEF0B0EAA4A4B0CFB0ECA4E8AED7A5D3BDD0AED >

500 C ~ C 2

101¦~«ü©w¦Ò¸Õ¸ÑªR-¥Íª«¦Ò¬ì

X 傳統育種技術 分子育種技術 基因改良育種

精 品 库 我 们 的 都 是 精 品 _www.jingpinwenku.com A 型 题 第 1~90 小 题, 每 小 题 1.5 分, 共 135 分 第 91~120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60 分 B 型 题 X 型 题 第 121~150 小 题, 每 小 题 1.5

(Microsoft Word -

前 言 广 西 普 通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是 广 西 普 通 高 中 新 课 程 改 革 实 施 工 作 中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自 2012 年 秋 季 广 西 普 通 高 中 全 面 进 入 新 课 程 改 革 以 来,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命 题 施 测 质 量 分 析

( 四 )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 比較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核糖體膜狀胞器染色質 原核細胞有 ( 肽聚糖 ) 有有無有無 DNA 真核細胞動物缺乏有有有有有 DNA 蛋白質 A 原核生物 : (1) 原核生物缺少細胞核及膜狀的胞器 (2) 個體微小, 直徑約 1~10μm, 為單細胞生物, 主要

<4D F736F F D D312DA57CA7DEA447B14D2DBDC3A5CDBB50C540B27AC3FEB14DA440B8D5C344>

幻灯片 1

若能利用生物科技來改變外觀體色, 使熱帶魚有了特殊色澤, 便能大大地提高這魚種的觀賞價值及國際競爭力 GM pet fish DNA DNA DNA 觀賞水族界的新寵兒 Time Qrio 水產轉殖科技的活教材

( ) 電腦閱卷 日期 : ( 二 ) 第 2 頁 / 試題共 4 頁 {B4} 保存完整的長毛象遺體 (D) 恐龍的足跡 D) 枯葉蝶長像枯樹葉的型態演化 和排泄物 25. ( ) 下列何者不屬於化石?(A) 海生館水族箱 16. ( ) 有關眼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具葉

篇名:

科目 : 生物科選擇題 : 共 100 題, 每題 1 分 ( D ) 1. 下列功能基 (functional group), 哪個是非極性的? (A) 羥基 (hydroxyl group) (C) 磷酸基 (phosphate group) ( C ) 2. 下列關於 蛋白質結構 的敘述, 何

螞蟻作品本2.doc

Microsoft Word - 2-5原生生物.doc

九年一貫課程

桃園縣六和高級職業學校 學年度第 學期

中 文 學 名 : 巴 西 胡 椒 木 (02) 學 名 :Schinus terebinthifolius Raddi 俗 名 : 巴 西 乳 香 乳 香 黃 連 木 科 別 : 漆 樹 科 Anacardiaceae 形 態 特 徵 : 中 喬 木, 樹 形 優 美 老 莖 有 垂 直 的 深

3講-植物科技史.PDF

第一單元 生命的特性

總複習教材

tab. 1 Value of chief environmental factors 10 φ ( ) ( ε ) ( ) ( %) ( )

<4D F736F F D20BDC3A5CDBB50C540B27AC3FEB14DA440A1CFC2B2B5AA>

untitle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2C43037B6672DAEFCAC76C0F4B9D2C5DCBE45BB50A56AAEFCAC762DB0EAA5DFA4A4A473A46ABEC7AEFCAC76A661BDE8A4CEA4C6BEC7ACE3A873A9D2B169B5FAD979B1D0B1C22D D E707074>

学年度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國三自然(生物部分)複習講義

Microsoft Word - 第2章 遺傳.doc

黄 海 生 态 区 : 全 球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宝 贵 财 富 ( 图 片 来 源 :WWF 保 护 科 学 项 目 ) 位 列 全 球 200 佳 的 黄 海 生 态 区 (203)( 仅 含 海 洋 和 淡 水 生 态 区 ) 黄 海 大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LME #48) 和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及物种数据整合

中国注册营养师资格认证(上海试点)考试大纲(讨论稿)2015

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


102康熹學測模擬試卷生物考科

植物的演化 投稿類別 : 生物類 篇名 : 植物的演化 作者 : 許仁榜 嘉義市立嘉義高級中學 高三 13 班 柯佳良 嘉義市立嘉義高級中學 高三 13 班 官耿佑 嘉義市立嘉義高級中學 高三 13 班 指導老師 : 翁惠珍老師 P.1



retrieve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 Thomas Südhof 從突變的酵母菌看出控制基因 DNA DNA Roger David Kornberg 謝克曼利用酵母菌突變株篩選出可調控細胞不同情況傳輸系統的多種基因, 這一發現為

<313831B4C1ABCAADB12E696E6464>

3. 感應與運動 (1). 動物因感應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稱之為趨性, 例如飛蛾的趨光性 (2). 植物因產生反應的機制 / 成因不同, 可區分成向性與傾性兩類 例子成因變動反應 向性 向光性 向地性 生長素不均 與刺激方向有關 整體 不可逆 膨壓改變 傾性 睡眠 觸發 捕蟲運動 與刺激方向無關 局

文档 1

Microsoft Word 衛生與護理類-專_一_.doc

南台科技大學

第 16 章人體的協調 神經 2 內分泌 3 中樞 4 腦 5 脊髓 6 外圍 7 腦神經 / 脊髓神經 8 脊髓神經 / 腦神經 9 神經元 10 細胞體 11 樹突 12 細胞體 13 軸突 14 外 15 髓鞘 16 絕緣 17 非目標 18 加快 19 感覺神經元 20 感受器

Microsoft Word - 兽医全科类大纲.doc

株為白花性狀 根據遺傳法則的判斷, 在此受精作用中, 精細胞中所含控制花朵顏色的遺傳因子最可能為何? (A)A (B)a (C)aa (D)A 或 a ( )15. 附圖是由某學生身上觀察到的性染色體,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這對染色體由女生的卵細胞所觀察到的 (B) 這對染色體是由男生的精細

1. 列有關被子植物配子體的敘述, 何者正確? (A) 花粉粒內含管核及生殖核, 是為雄配子體 (B) 雌蕊含柱頭 花柱及子房, 是為雌配子體 (C) 雄蕊含花葯及花絲, 是為雄配子體 (D) 胚珠含珠被及珠心等構造, 是為雌配子體 2. 影響植物蒸散作用的因素很多, 列的敘述, 何者錯誤? (A)

Phylum 门 Class 纲 Order 目 Family 科 Genus 属 Species 种 Annelida 环节动物门 Clitellata 环带纲 Arhynchobdellida 无吻蛭目 Hirudinidae 黄蛭科 Whitmania 金线蛭属 Whitmania pigra

生物 15. 下列有關動物生殖與發育的敘述, 何者正確? (A) 兩生類的胚胎與母體關係類似哺乳類 (B) 兩生類的卵可充分供應胚胎發育所需的養分 (C) 一般爬蟲類和鳥類利用體溫使卵孵化 (D) 一般兩生類和昆蟲行體內受精 16. 下列哪個思想是達爾文及拉馬克演化學說所共有的? (A) 演化來自於

(Microsoft Word \245\315\252\253.doc)

6

總複習教材

目录

6.

<4D F736F F D F313033B74FC0D9ABE1A4A4A16DA5CDAAABA16EB8D5C344B5FBAA522E646F63>

B indd

Transcription:

IBO 命題範圍及配分比例理論測驗 : 涵蓋以下七個領域 一 細胞學 (20%) ( 一 ) 細胞構造與功能 1. 化學組成 - 單醣 ; 雙醣 : 多醣 ; - 脂質 - 蛋白質 : 胺基酸縮寫 蛋白質的構造 蛋白質的化學分類 簡單蛋白質 複合蛋白質 蛋白質的功能性分類 結構蛋白質與酵素 - 酵素 化學構造 : 脫輔基酶和輔酶 酵素與受質作用的模式 酵素的活化與去活化 命名 - 核酸 :DNA RNA - 其他重要化合物 :ADP ATP NAD+ NADH NADP+ NADPH 2. 胞器 - 細胞核 : 核膜 核仁 核基質 染色體 - 細胞質 : 細胞膜 透明質 (hyaloplasm) 粒線體 內質網 核醣體 高基氏體 溶體 液泡 原質體 質粒體 : 葉綠體 雜色體 白色體 例如澱粉質粒體細胞壁之構造與功能 3. 細胞代謝 -.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 呼吸 ) 及無氧分解 ( 呼吸 ) 糖解作用 檸檬酸循環 氧化磷酸化作用 -. 脂質及蛋白質的分解 -. 合成 光合作用 光反應 暗反應 ( 卡爾文循環 ) 4. 蛋白質合成 -. 轉錄 -. 轉譯 -. 遺傳密碼 1

5. 膜之運輸 -. 擴散 -. 滲透 -. 質壁分離 -. 主動運輸 6.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 細胞週期 : 間期 ( 複製 ) 和有絲分裂 ( 前期 中期 後期 末期 ) -. 染色分體 赤道板 單倍體 雙倍體 體細胞和生殖細胞 基因體 配子 互換 -. 第一及第二減數分裂 ( 二 ) 微生物學 1. 原核生物細胞 2. 形態學 3. 光合自營及化學自營 ( 三 ) 生物技術 1. 發酵作用 2. 遺傳工程 二 植物解剖和生理學 ( 特別強調種子植物 ) (15%) ( 一 ) 組織器官之構造和功能 1. 光合作用 蒸散作用和氣體交換 -. 葉的構造 氣孔之功能 2. 水 礦物質之運輸和吸收 -. 根的構造 ( 內皮 ) -. 莖的構造 ( 維管束 ) 3. 生長和發育 -. 頂端分生組織 形成層 -. 發芽 4. 生殖 ( 包合蕨類和蘚苔類 ) -. 無性生殖 -. 有性生殖 花的構造 授粉 雙重受精 -. 種子植物 蕨類 蘚苔植物之世代交替 三 動物解剖和生理學 ( 特別強調脊椎動物和人類 ) (25%) ( 一 ) 器官和組織之構造及功能 2

1. 消化和營養 -. 消化道 ( 包括肝, 膽和胰臟 ) -. 食物的機械和化學分解 -. 吸收 -. 食物之組成 ( 水 礦物質 維生素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和脂質 ) 2. 呼吸 -. 呼吸的機制 -. 氣體交換 -. 呼吸器官 3. 循環 -. 血液 : 血漿 紅血球 白血球 血小板 -. 血液循環 : 動脈 微血管 靜脈 心臟 -. 淋巴系統 : 組織液 淋巴 4. 排泄 -. 泌尿系統之構造 -. 尿液的形成 5. 協調作用 ( 神經和荷爾蒙 ) -. 神經系統 : 周邊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 脊髓和腦 ) 自主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 反射作用 感覺器官( 眼和耳 ) -. 內分泌系統 : 腦下腺 甲狀腺 胰島腺 腎上腺髓質 腎上腺皮質 卵巢 睪丸 6. 生殖與發生 -. 男性與女性生殖系統的構造和功能 -. 排卵和月經週期 -. 受精作用 -. 外胚層 中胚層 內胚層的形成 -. 胚外膜 7. 免疫系統 -. 抗原及抗體 四 行為學 (5%) 1. 行為系統與行為學方法 2. 本能及學習行為 3. 社會結構 溝通與衝突 4. 獵食行為 5. 防衛行為 6. 配偶及親代照顧 7. 生物週期性 3

五 遺傳學和演化論 (20%) 1. 變異 : 突變和修飾 2. 孟德爾的遺傳特性 -. 一對基因雜交 -. 二對基因雜交 -. 多對基因雜交 3. 複對偶基因 重組 性聯遺傳 4. 哈溫定律 5. 演化的機制 -. 突變 -. 天擇 -. 生殖隔離 -. 適應 -. 適應度 六 生態學 (10%) 1. 個體生物 -. 一元和組合式的個體 2. 族群 -. 族群的結構 分布 年齡 體型大小 性別 -. 動態平衡 出生率 死亡率 對數或級數成長 負荷量 -. 族群控制 動態平衡 3. 群集 -. 物種的豐富度與多樣性 生態區位 競爭及排他原則 -. 種間互動 競爭 捕食 共生 -. 群聚動態 消長 -. 陸生生物圈 -. 水生生物圈 4. 生態系 -. 營生結構 食物網 食物鏈 -. 營養層級 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 能量之流轉 4

-. 生產量 初級淨生產值 能量轉換效率 物質流經生態系 全球生物 - 地質 - 化學物質之循環 5. 生物圈和人類 -. 人口結構 人口成長 -. 污染 生物多樣性危機 就地保育 移地保育 七 系統分類學 (5%) 包括各群典型生物在構造與功能, 演化與生態之關聯 植物分類至科 (Family) 以下之階層 ; 動物分類至目 (Order) 以下之階層 ( 一 )Domain Archaea ( 古菌生物域 ) Methanobacterium ( 甲烷菌 ) Halobacterium ( 嗜鹽菌 ) Thermoplasma ( 熱漿菌 ) Sulfolobus ( 嗜硫菌 ) ( 二 )Domain Bacteria ( 細菌生物域 ) Rhizobium ( 根瘤菌 ) Agrobacterium( 土壤菌 ) Bacillus( 枯草菌 ) Salmonella ( 沙門氏菌 ) Streptomyces ( 鏈絲菌 ) Escherichia ( 大腸菌 ) Anabaena ( 念珠菌 ) ( 三 )Domain Eukarya ( 真核生物域 ) 1.K Protista ( 原生界 ) D Rhodophyta ( 紅藻門 ) Chondrus ( 紅藻 ) D Phaeophyta ( 褐藻門 ) Sargassum ( 馬尾藻 ) D Bacillariophyta ( 矽藻門 ) Navicula( 舟形藻 ) D Euglenophyta ( 眼蟲門 ) Euglena ( 眼蟲 ) D Chlorophyta ( 綠藻門 ) Chlamydomonas( 單胞藻 ) Spirogyra( 水棉 ) Chlorella( 小球藻 ) Ulothrix( 綠藻 ) P Rhizopoda ( 根足蟲門 ) Amoeba ( 阿米巴 ) 5

P Zoomastigophora ( 鞭毛蟲門 ) Trypanosoma ( 錐蟲 ) P Apicomplexa ( 孢子蟲門 ) Plasmodium ( 瘧原蟲 ) P Ciliophora ( 纖毛蟲門 ) Paramecium ( 草履蟲 ) 2.K Fungi ( 真菌界 ) D Zygomycotina ( 接合菌門 ) Mucor ( 黏菌 ) D Ascomycotina ( 子囊菌門 ) Claviceps ( 麥角菌 ) Penicillium ( 青黴菌 ) Saccharomyces ( 酵母菌 ) D Basidiomycotina ( 擔子菌門 ) Agaricus ( 松蕈菌 ) 3.K Plantae ( 植物界 ) D Bryopsida( 苔綱 ) Polytrichum ( 土馬騌 ) Sphagnum( 泥炭苔 ) D Hepatophyta( 蘚門 ) Marchantia( 地錢 ) D Rhynophyta( 原始裸蕨門 ) Rhynia( 原始裸蕨 ) D Lycopodiophyta( 石松門 ) Lycopodium( 石松 ) D Equisetophyta( 木賊門 ) Equisetum( 木賊 ) D Polypodiophyta( 蕨門 ) Pteridium( 蕨 ) D Ginkgopsida( 銀杏綱 ) Ginkgo( 銀杏 ) D Pinopsida( 松綱 ) Pinus( 松 ) D Cycadophyta( 蘇鐵門 ) Cycas( 蘇鐵 ) D 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門 ) C Magnoliopsida ( 雙子葉植物綱 ) F Magnoliaceae( 木蘭科 ) Magnolia( 木蘭 ) F Ranunculaceae( 毛莨科 ) Ranunculus( 毛莨 ), Pulsatilla( 白頭翁 ) F Rosaceae( 薔薇科 ) Rosa( 薔薇 ), Malus( 蘋果 ), Prunus( 櫻桃 ) F Fabaceae( 豆科 ) Pisum( 碗豆 ) F Oleaceae( 木犀科 ) Syringa( 丁香 ) F Fagaceae( 殼斗科 ) Quercus( 櫟屬 ) F Cactaceae( 仙人掌科 ) Opuntia( 仙人掌 ) F Brassicaceae( 十字花科 ) Brassica( 蕓苔 ) F Lamiaceae( 唇形科 ) Lamium( 野芝麻 ) F Solanaceae ( 茄科 ) Solanum( 茄 ) F Asteraceae( 菊科 ) Helianthus( 向日葵 ) C Liliopsida( 單子葉植物綱 ) F Liliaceae( 百合科 ) Lilium( 百合 ), Allium( 蔥 ) F Orchidaceae( 蘭科 ) Orchis( 紅門蘭 ) F Poaceae ( 禾本科 ) Zea( 玉米 ), Triticum( 小麥 ), Bambusa( 竹 ) F Arecaceae( 棕櫚科 ) Cocos( 可可椰子 ) 6

F Araceae( 天南星科 ) Monstera( 龜背竽 ) 4.K Animalia ( 動物界 ) P Porifera ( 海綿動物門 ) Euspongia ( 海綿 ) P Cnidaria ( 刺胞動物門 ) C Hydrozoa ( 水螅綱 ) Hydra ( 水螅 ) C Scyphozoa ( 缽水母綱 ) Aurelia ( 海月水母 ) C Anthozoa ( 珊瑚蟲綱 ) Corallium ( 珊瑚 ) P Plathelminthes ( 扁形動物門 ) C Turbellaria ( 渦蟲綱 ) Polycellis( 渦蟲 ) C Trematoda ( 吸蟲綱 ) Fasciola ( 肝吸蟲 ) C Cestoda ( 絛蟲綱 ) Taenia ( 豬肉絛蟲 ) P Nematoda ( 線形動物門 ) Ascaris, Trichinella ( 蛔蟲, 旋毛蟲 ) P Mollusca ( 軟體動物門 ) C Gastropoda ( 腹足綱 ) Helix ( 底圈蝸牛 ), Arion( 蛞蝓 ) C Bivalvia ( 斧足綱 ) Ostrea( 牡蠣 ), Mytilus( 虫聖 ) C Cephalopoda ( 頭足綱 ) Sepia, Octopus ( 烏賊, 章魚 ) P Annelida ( 環節動物門 ) C Polychaeta ( 多毛綱 ) Nereis ( 沙蠶 ) C Oligochaeta ( 貧毛綱 ) Lumbricus ( 蚯蚓 ) C Hirudinea ( 蛭綱 ) Hirudo ( 蛭 ) P Arthropoda ( 節肢動物門 ) SbP Crustacea ( 甲殼亞門 ) SbP Chelicerata( 螯肢亞門 ) C Arachnida ( 蛛形綱 ) 7 Astacus, Daphnia, Cyclops ( 螯蝦, 水蚤, 劍水蚤 ) Euscorpius, Araneus, Ixodes ( 真蠍, 金蛛, 蜱 ) SbP Myripoda ( 多足亞門 ) C Chilopoda ( 唇足綱 ) Scolopendra( 蜈蚣 ) C Diplopoda ( 倍足綱 ) Julus( 馬陸 ) SbP Hexapoda ( 六足亞門 ) C Insecta ( 昆蟲綱 ) O Thysanura ( 纓尾目 ) Lepisma ( 衣魚 ) O Odonata ( 蜻蛉目 ) Libelulla ( 玳瑁蛉 ) O Blattaria ( 蜚蠊目 ) Blatta ( 蜚蠊 ) O Phasmatodea( 竹節蟲目 ) Carausius( 竹節蟲 ) O Isoptera ( 等翅目 ) Kalothermes( 柏蟻 ) O Orthoptera ( 直翅目 ) Gryllus, Locusta ( 蝗蟲 ) O Phthiraptera ( 蝨目 ) Pediculus ( 蝨 ) O Hemiptera ( 半翅目 ) so Homoptera( 同翅亞目 ) Aphis, Cicada, ( 蚜蟲, 蟬 ) so Heteroptera( 異翅亞目 ) Gerris,Nepa,Cimex

( 水黽, 紅娘華, 臭蟲 ) O Coleoptera ( 鞘翅目 ) Calosoma, Leptinotarsa, ( 金花蟲 ) Ips,Tenebrio, ( 水蟷, 擬蚑 ) Dytiscus( 榜蜋 ) O Diptera ( 雙翅目 ) Anopheles, Drosophila, Musca ( 瘧蚊, 果蠅, 家蠅 ) O Lepidoptera ( 鱗翅目 ) Papilio, Bombyx ( 蝶, 蠶蛾 ) O Hymenoptera ( 膜翅目 ) Apis,Ichneumon,Formica ( 蜜蜂, 姬蜂, 蟻 ) O Siphonaptera( 微翅目 ) Pulex( 蚤 ) P Echinodermata ( 棘皮動物門 ) C Echinoidea ( 海膽綱 ) Echinocardium( 海膽 ) C Asteroidea ( 海星綱 ) Asterias( 海星 ) C Holothuroidea( 海參綱 ) Holothuria( 海參 ) P Chordata ( 脊索動物門 ) SbP Urochordata ( 尾索動物亞門 ) Ascidia ( 海鞘 ) SbP Cephalochordata ( 頭索動物亞門 ) Branchiostoma ( 文昌魚 ) SbP Vertebrata ( 脊椎動物亞門 ) SuperC Agnatha ( 無顎上綱 ) Petromyzon ( 八目鰻 ) SuperC Gnathostomata ( 有顎上綱 ) C Chondrichthyes ( 軟骨魚綱 ) Scyliorhinus ( 貓鯊 ) Caraharodon ( 食人鯊 / 大白鯊 ) C Osteichthyes ( 硬骨魚綱 ) SbC Actinopterygii ( 條鰭魚亞綱 ) Acipenser ( 鱘 ) Clupea ( 鯡 ) Salom( 鮭 ) Carassius( 鲋 ) Muraena( 鯙 ) SbC Sarcopterygii ( 肉鰭魚亞綱 ) Lepidosiren ( 肺魚 ) Latimeria ( 腔棘魚 ) C Amphibia ( 兩生綱 ) O Caudata ( 有尾目 ) Salamandra ( 蠑螈 ) O Anura ( 無尾目 ) Rana ( 赤蛙 ) Bufo ( 蟾蜍 ) C Reptilia ( 爬蟲綱 ) O Testudinata ( 龜虌目 ) Testudo ( 陸龜 ) O Crocodylia ( 鱷目 ) Crocodylus ( 鱷 ) O Squamata ( 有鱗目 ) Lacerta, Vipera ( 蜥屬, 蝮蛇 ) C Aves ( 鳥綱 ) O Struthioniformes ( 鴕鳥目 ) Struthio ( 鴕鳥 ). O Sphenisciformes ( 企鵝目 ) Spheniscus ( 企鵝 ) O Ciconiiformes ( 鸛鷺目 ) Ciconia ( 鸛 ) O Anseriformes ( 雁形目 ) Anser ( 雁鴨 ) 8

O Falconiformes ( 鷹形目 ) Falco ( 隼 ) O Galliformes ( 雞形目 ) Gallus ( 雉 ) O Columbiformes ( 鴿形目 ) Columba ( 鴿 ) O Strigiformes ( 鴞形目 ) Strix ( 林鴞 ) O Piciformes ( 啄木鳥目 ) Dryocopus ( 啄木鳥 ) O Passeriformes ( 雀形目 ) Parus ( 山雀 ),Passer( 雀 ) C Mammalia ( 哺乳綱 ). O Monotremata ( 一穴目 ) Ornithorhynchus ( 鴨嘴獸 ) O Marsupialia ( 有袋目 ) Macropus ( 袋鼠 ) O Insectivora ( 食蟲目 ) Erinaceus, Talpa ( 刺蝟, 鼴鼠 ) O Chiroptera ( 翼手目 ) Myotis ( 鼠耳蝠 ) O Rodentia ( 囓齒目 ) Mus ( 小鼠 ), Rattus( 大鼠 ) O Carnivora ( 食肉目 ) Ursus, Canis, Felis ( 熊, 犬, 貓 ) O Proboscidea ( 長鼻目 ) Elephas ( 亞洲象 ) O Perissodactyla ( 奇蹄目 ) Equus ( 馬 ) O Artiodactyla ( 偶蹄目 ) Sus, Bos ( 豬, 牛 ) O Cetacea ( 鯨目 ) Delphinus( 海豚 ) O Primates ( 靈長目 ) Cebus, Macaca,Hylobates, Pan, Gorilla, Pongo,Homo ( 卷尾猴, 獼猴, 長臂猿, 黑 猩猩, 大猩猩, 紅毛猩猩, 人 ) Virales ( 病毒 ) bacteriophage ( 噬菌體 ) Lichenes ( 地衣 ) Parmelia, Cladonia ( 梅衣, 石蕊 )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