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王子乘坐七宝轮车, 从东门出游, 看见一老人, 伛偻曲背, 手扶竹杖, 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 心生忧郁 又一日, 他从南门出游, 见一病人, 面色痿黄, 形容枯槁, 气喘呻吟, 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 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 见一死者, 直挺僵卧

Similar documents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蔡 序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蒋维乔思想研究

IDEO_HCD_0716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图书馆 年第 期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年第 期

, 3,, :,,??,,,, :, ( ),,,,, :,, :, ( ) ( ),!,?,,,??,,??,,?,,,?, :,,,,, 1,,,, : 1 : ( ), :,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Microsoft Word - fy.doc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未命名-7

“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 : 00 9 : : : : : : : : : : : :

国度、权柄、荣耀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每一部經的開端,都一定有六個內容,稱為「六成就」

,

¼ ½ ¾ À Á Â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目编号:02

牙买加美食.cdr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赵燕菁 #!!!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佛学基础 顾问 : 仁虚法师审委 : 王翰缘 林琬绯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 弘法部 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目录 第 课 悉达多太子的诞生 7 第 课 悉达多太子的童年 11 第 课 悉达多太子的青年时期 15 第 课 四种景象 ➊ 衰老 ➋ 病痛 19 第 课 四种景象 ➌ 死亡 ➍ 出家 25 第 课 太子出家 30 第 课 追求真理 六年的苦行 37 第 课 追求真理 魔罗的诱惑 42 第 课 证悟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 ~ : ; [1] : 327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Ø Ø fi» ` ˆ ˇ `ƒ»» `ƒ` `

一 出家 1. 何为出家 2.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3. 佛陀出家的启示二 求道 1. 参访仙人, 修学禅定 2. 修习苦行 3. 放弃苦行, 寻找通过觉悟的正道三 降魔 1. 战胜魔军 2. 魔性和佛性四 成道 1. 修习四禅, 开发三种智慧 (1) 修习四禅 (2) 得宿命智 (3) 得有情


Microsoft Word - fa_hai_5s_1_2web

佛一生讲经说法 49 年, 其中说小乘 阿含经 12 年, 说大乘方等经 8 年, 说诸部 般若经 22 年, 最后又说 妙法莲华经 及 大般涅槃经 8 年, 于此亦可见, 佛差不多用了他一生讲经说法一半的时间, 来宣讲般若系的经典, 般若经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不想而知 尤其这一部 般若心经, 它具

韩国首家齿科医疗机构 延世大学齿科医院带您体验最佳的齿科保健体系 2

離苦七-首頁-簡

<453A5C65626F6F6B5CB7F0BAA3C6F4BABD5CB7F0BAA3C6F4BABD20C4BFC2BC E342E372E646F63>

就业办口袋书

锦成说33期 (电子)

细说“执著”

鈥㈠簭鈥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




indd


1-16页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Microsoft Word - XinJing_sc_07.docx



修正佛法讲义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未命名-1

大乘百法明門論,這本書是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57


“百日筑基”活动

觉悟之路

1 芸芸众生相 2 博闻强志人 二 人天善道路 1 三皈五戒保人身 2 十善业道升天界 三 声闻缘觉道 1 二乘修习法要 2 声闻缘觉阶位 四 菩萨十进阶 1 大乘修习法要 2 菩萨三贤十地 五 圆满大解脱 1 佛身圆满 2 智慧圆满 3 解脱圆满 大智善巧行 发展的智慧一 出世即入世 实践智慧 1

缘起 二 在缘起的语言中, 没有所谓的 人 自我 我们 他们 可成为受苦的人 灭苦的人, 或在轮回中流转的人 三 在缘起的语言中, 没有所谓的 乐, 只有 苦 和 苦的止息, 因为 乐 是常见的所依 因 乐 易引生常见, 而 苦 易引生断见, 所以缘起中不谈 乐 除非用在日常用语的解说上, 才把不苦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第一章 太子出家

PAGE 1

人大传声2011年第12期V2.cdr


! #!! #!! #!! # %! # %!! #!!! #! # %& ()

Cycling in NZ130305

我是谁?十二因缘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Transcription:

第一章走进佛教 2500 多年前的一个凌晨, 明星现于天上, 在一棵菩提树下, 有人忽然发出了一声赞叹 : 奇哉! 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个人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自这天以后, 释迦牟尼就四处传播他在菩提树下静悟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等道理 释迦牟尼, 姓乔达摩, 名悉达多 ( 公元前 566 年 ~ 公元前 486 年 )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 ( 今尼泊尔境内 ) 的王子, 属刹帝利种姓 佛教的创始人 后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陀 因为他属于释迦族, 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崇奉敬仰, 但他是人不是神, 在获得觉悟之前, 也曾有过疑惑痛苦, 但他超出常人之处, 是以己之苦推及众生之苦, 从而生起解脱之无上悲愿, 他舍弃了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财富 王位 妻儿, 毅然出家修道, 历经六年, 艰苦备尝, 终于断除各种无明烦恼, 觉悟到宇宙人生的实相, 获得无上正觉 佛陀在世说法时, 有著名的十大弟子, 他们是 : 大迦叶 ( 头陀第一 ), 目犍连 ( 神通第一 ), 富楼那 ( 说法第一 ), 须菩提 ( 解空第一 ), 舍利弗 ( 智慧第一 ), 罗睺罗 ( 密行第一 ), 阿难陀 ( 多闻第一 ), 优婆离 ( 持律第一 ), 迦旃延 ( 议论第一 ), 阿尼律陀 ( 天眼第一 ) 比丘尼众中的皎皎者, 则有大爱道比丘尼 莲花色比丘尼等 佛陀年 80 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无余涅槃 第一节 释迦出生出家 悟道 传教 涅槃 释迦出生 二千五百多年前, 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玛拉雅山脚下, 有个叫迦毗罗卫国 ( 今尼泊尔境内 ) 的王国, 这里山上有茂密的森林, 平原盛产稻米, 草原适合畜牧业, 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那时, 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 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 国王叫净饭, 王后叫摩耶 太子的诞生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许多和乐的气氛, 给膝下久虚的净饭大王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喜悦 小王子诞生刚七天, 母亲因病去世了 净饭王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闍波提接进宫中, 托付她抚养王子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 聪明伶俐, 无出其右 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呵护, 身体异常健康, 发育也非常迅速, 就如同尼拘陀树, 得种肥沃之土, 正与日俱长 释迦出家 1

一日, 王子乘坐七宝轮车, 从东门出游, 看见一老人, 伛偻曲背, 手扶竹杖, 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 心生忧郁 又一日, 他从南门出游, 见一病人, 面色痿黄, 形容枯槁, 气喘呻吟, 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 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 见一死者, 直挺僵卧, 淤血流溢, 臭积难闻, 一家老小, 号哭送之 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 惶恐苦闷 又一日, 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 看见一出家之人, 圆顶缁袍, 相貌不俗, 精神朗澈, 威仪有度 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 王子听后, 决计弃绝富贵享乐, 刻意修行, 以求解脱 老 病 死 苦 太子回宫后, 心中自想 : 生老病死之苦, 虽贵为王侯, 亦终难免, 就是国家民族也必有衰亡之日 一切皆是无常, 绝不永久 那么, 眼前的富贵安乐, 岂不如浮云一般, 难于执着? 这样, 又有何可贵呢? 是什么缘故, 世事竟是这样无常多变, 没有公允呢? 怎样才能得到持久真实的快乐, 从生老病死诸苦解放出来呢? 出外游观的所遇所闻, 与宫中奢华的生活相比, 更显出后者的虚幻不实, 如同假象, 在后面隐伏了无限的失落与苦恼 太子心里想 : 一切世间稀有的欲乐我都尝遍了, 还要浪费多少光阴在这些短暂的 必要坏灭的欢乐上? 他觉得时间迫切, 再不能耽于宫中糜烂不长进的生活, 在虚假的欲乐里浪费光阴, 无助地等候无常的来临去吞噬一切了 他要找寻灭苦之法, 真正快乐解脱之道 忆起城外所见满脸吉祥瑞相的沙门, 他相信出家修行, 可能是唯一能导致解脱之法 经过缜密的思惟, 他终于决定离家学道, 就在二十九岁那年一个晚上, 为了避免父王后妃的阻挠, 他只带了近侍车匿一人, 偷偷地离开皇宫, 踏上修行的道路 悉达多太子离开了皇宫, 便向诸道人修行之处进发 到达之后, 便把须发割下, 卸下华服, 换上袈裟, 着近侍车匿回宫, 向父王禀明他出家的因由 求道的志愿 近侍回宫, 便把一切告诉净饭王 大王听罢, 心中非常懊恼, 但是深知太子坚强不屈的个性, 知道绝无法把他追回, 强留于皇宫之内 因此, 唯有任由太子在外流浪求法, 只希望有一天, 他厌倦了修行生活, 会重返皇宫, 与自己再享天伦之乐 但是, 大王对太子的安全, 却很担忧 于是, 便暗中派人追随保护, 使他不致为猛兽毒蛇所害, 遇事也能得照应 太子在诸道人修道之处走动, 不久便找到了一群修苦行的道人, 为首的是跋伽道人 2

他看到各道人都在作种种逼迫损害自己身心的举动, 使自己陷于极大的苦恼煎熬之中太子惊诧不已, 便细问他们自我虐待的原因 他们都说 : 今生尽量受苦修苦, 苦便能尽 ; 来生便更无苦可受, 得享大福荫 因此, 现今受苦越多, 未来得乐越大, 自受苦恼, 乃是种乐之方 太子对这种只求生天享福 不求究竟解脱的修行法, 绝不表赞同, 便对他们说 : 以受苦作为得乐之因, 纵得生天于一时, 可是天福尽了, 一样要轮转生死, 苦实不能尽去, 况且苦行未必就是导致生天享福之因哩! 你们又何苦要以苦生苦呢? 苦行实非解脱之道 说罢, 太子便向北而行, 走向另一位素负盛名的道人阿罗逻迦兰修行之处 太子见到道人, 便请教解脱之道 道人说 : 要断生老病死的苦恼, 当修禅定 修到 非想非非想处, 便得解脱 太子问道 : 非想非非想处, 有没有 我 的存在呢? 如果没有 我, 是哪个去 非想, 哪个去 非非想 呢? 如果根本没有 我 的存在, 就不能说有 非想非非想 境界存在了 如果仍然有 我 存在, 他是有知觉的, 还是无知觉的呢? 如果有知觉的, 便仍有所渴念, 仍陷入得失苦恼之中, 并非清净的解脱 如果没有知觉的话, 便与木石等没有生命的东西无异, 这又有何可贵呢? 若有任何 我 或 我想 的状态存在, 仍是有所执着, 未曾抛下烦恼, 未得解脱的状态, 又怎能算是究竟呢? 因此, 你所说 非想非非想 的境界, 实非解脱的彼岸 纵能入禅定甚深如此, 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绝难因而断生死轮转, 除去一切束缚 道人听罢太子一番议论, 便答道 : 余修习禅定, 已经一百零四年, 所得境界, 不外如此 看来, 还未获究竟, 实是惭愧 沙门年少若此, 竟如是睿智过人, 见解精辟, 他日必能成无上道 惟愿成道之时, 先来度我 太子答应了, 便与他道别, 再访其他的道人, 穷研解脱成道的法门 但是, 所遇所闻, 皆无新意, 且多乖谬, 令他求师的热忱也冷却了 太子遍访道人之后, 发觉竟无一人堪为导师, 只好内求于己, 凭自己心中的灵力, 摸索解脱的途径 这样, 他便与父王派来侍候的比丘侨陈如等五人, 到迦闍山苦行林中, 作无师的修行了 苦修六年 悉达多太子与五比丘在苦行林中, 远离一切物欲的纠缠, 穿的是极粗糙的 3

袈裟, 喝的只是清水, 吃的只是极少量的麻粟, 居处只求能避烈日风雨, 终日只顾禅定思惟, 期望能悟出解脱之道 在这种情况下苦修, 一下子便过了六年 但太子在证悟上, 似乎没有寸进 从前雄姿英发 温文尔雅的太子, 如今只剩得一个形容枯槁 皮包着骨的活骷髅, 旧时的王者风范, 已无余剩 太子自想 : 六年的苦修, 竟然毫无寸进, 莫非是走错了道路, 修法欠妥? 他心里烦闷, 便从座中起来, 步行到座处附近的尼连禅河 行到河边, 他看到沿岸秀丽的景色, 碧绿的草地 艳丽的花丛 茂盛的树木 清澈的河水 无牵无挂的游鱼和自由自在 高低飞翔的小鸟 清风徐来 流水淙淙 花香鸟语, 使太子的精神为之一振, 竟暂忘却了修行的事, 兀自陶醉在当前美景之中 他看到清凉诱人的河水, 竟不假思索, 脱下袈裟, 便跳进水里, 愉快地浮沉于河水之中, 得意地舒展四肢, 尽情地洗个澡 太子洗澡后, 心情轻松愉快得多了 他的咀嘴露出悠然自得的微笑, 也不急于回座静修, 却游目四盼, 在河边漫步 一会儿, 一名牧牛女, 赶着牛群过来吃草, 遇着太子, 便与他热情地交谈起来, 及知道他是一位修道已久的沙门, 心中更起敬仰 为了表示心中的敬意, 她送给太子一大碗鲜牛乳作供养, 而太子也绝不客气, 欣然的接受, 并且一饮而尽 他很高兴地与牧牛女再倾谈一会, 才愉快地与她道别, 步向静坐之处 同修的五比丘, 一直注意着太子的动态, 看到适才的光景, 认定太子已失道心, 又复贪著世间的物欲, 已无精进之意 于是, 心中起了鄙视, 不愿再与他一同修道, 见他悠然向座处而回, 便相率离去, 也不道别, 便留下太子一人不顾 太子从河边向静修处走, 遥见五比丘交头相议一会 便神色不悦地相率离去, 心中已明原委, 但却毫不介意, 也不去追赶解释 秀丽的景色 身体的洁净 牧牛女鲜乳的供养, 使他身心清明舒畅 精力充沛 斗志昂然, 与起坐时的颓态, 实有天渊之别, 前后判若两人 他回到禅定之处坐下, 以无比的决心立誓言 : 我今若不证无上道, 宁可碎是身, 亦终不起于此座 精神 体力 意志都处于极佳状态的太子, 进入了从未曾经历过的极深定境, 遨游于无边际的精神界里, 无尽的新奇事物, 接踵而来, 令他目不暇接 但是, 他以无比的定力, 只作一位淡淡的旁观者, 于一切无动于衷, 绝不起执着 然后, 一切人性弱点的化身, 排山倒海般浮现于他心灵的跟前 4

人性的贪 嗔 痴 种种欲念与执着, 皆现作无量的幻境, 变成极难抗拒的诱惑, 挑逗太子尘心的复起, 使他失去自持, 再陷入五欲之乐中, 与在家的俗人无异 醇酒佳肴 热情淫荡的美女 金银珠宝 广大无尽的国土与臣民 令人飘飘然的礼拜称颂 无上的权威与荣耀, 以不同的形式, 出现于太子的跟前, 等待他的受纳 只要他稍一动心, 便即陷魔境, 迷失正道, 从前修持所得, 便尽付流水了 但是, 太子已参透了世间欲乐的虚幻, 以坚定的意志, 心无所住, 于一切引诱试探, 皆视作境花水月, 心境寂然不动 于是, 这些心魔幻境, 便如早晨的薄雾, 给太子智慧的骄阳, 驱散得无影无形了 太子战胜了 他已从世间一切极难祛除的欲念束缚中解放出来, 得到完全的自由了 他深知一切邪魔鬼怪, 皆是幻化之物 只要心中不起执着, 不自起畏惧, 他们便无能为力, 对他难起损害 他也深知, 就是自己假合之身, 也同是幻化之物, 实不足惜 他深信, 只有平等的法身, 才是真实 因此, 他能起完全的勇毅, 面对一切魔怨, 毫不动容 睿智给他坚定的信念, 信念给他难以摧折的勇气 就是这无比的勇气, 使一切魔怨徒劳无功, 全军败退, 永远失去一位能受滋扰的对象 至此, 太子已克服了一切有情的苦恼惊怖 一切的软弱无助, 而成为一位无坚不摧的强者 征服者 他的智慧与定力, 彻底地摧毁了对世间所有荣辱得失 爱欲苦恼的执着, 使他真正地从身心的系缚中解放出来 一切魔怨皆已降伏 现在, 他已是一位解脱者了 道成肉身 在一场智慧 信心 定力的大决斗 大试探之后, 太子的心中, 犹若雨后天晴 太阳再现, 实是清新舒畅无比 一切烦恼牵挂, 全都洗净无余了 太子的内心充满从未曾有 难以形容的喜悦 他感到与万法合一 与宇宙浑然而成一体, 感受到一种难以解说 超越你我相对的存在, 且自觉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他随意回顾以往, 发觉从前种种, 竟随念而现前 从前的善恶行止 父母眷属 各次轮转生死 历世修行, 以至无限久远的事情, 皆历历在目, 应念而活现, 丝毫不漏 他发觉他能随意观察宇宙万法, 清楚明白, 不论远近 体积大小, 一一如 5

在目前 他发觉他能随意收听宇宙一切的声响, 清楚明白, 就是从极远而来 极微弱的音声, 亦能听闻, 清楚如发于耳畔 他发觉他能随意得知众生心中所想何事, 于他们从前所作种种事亦复清楚明了 他觉得一切太奇妙了! 他要了解一切新获得的能力, 于是随意现法 他发觉一切物, 竟随他的心愿而转, 绝无任何限制 就是他的自身, 也超越了时空的窒碍, 能无处不在, 随意同时或异时, 游于过去 现在 未来之中 此刻, 他明白自己心识的力量, 经历世的修行, 今已全部觉醒了 这充满无限喜悦 无限解脱 能起无量神变 能得无尽智慧的境界, 就是修行证果的终极了 困扰他已久的宇宙人生奥秘, 在这不可思议的境界里, 已是昭然若揭, 尽在他掌握之中 如今, 他知道一位佛陀已经诞生, 他已经道成肉身 得成正觉, 与三世诸佛平等无异了 转法轮 佛陀住于觉者的大涅槃中, 静坐了相等于人间的四十九昼夜, 仔细地观察宇宙生命的缘起, 细看一切法如何生 如何灭, 众生如何生死轮转 如何能获得解脱 他遨游于过去 现在 未来之间, 把一切自然规律 造化玄机, 一一领会掌握 之后, 他才从定中起, 重入世间 他以凡夫之身入定 但是, 出定的时候, 他已是一道成肉身的觉者了 出定后, 他慨叹地说 : 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 皆有佛性, 能入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 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 不见自性真心, 恒作种种颠倒执着, 以致轮转生死海中, 受大苦恼, 久不能出, 真是可怜可惜! 他继续思惟 : 我今已成无上道, 得一切解脱之法 但是解脱法门, 皆甚深难懂, 唯有证果的佛陀, 才能彻底明白知晓 众生在浊世之中, 为贪欲 愚痴 邪见 骄慢, 虚妄所覆, 又复福薄根钝 无有智慧, 焉能解我所得之法? 若我为彼等转大法轮, 传无上道, 彼等必心生疑惑, 不能信受, 反易生诽谤, 因而堕于恶道, 受大苦恼 若是能害众生如此, 我宁愿默然毁弃此肉身, 永灭于世间, 长住于大涅槃, 不留痕迹于世, 更不宣示我所得法 正思惟间, 诸天的天王天众, 知道如来成道, 便各从居所, 来到佛前顶礼, 恳宣说解脱法门 佛陀喜见诸天众求法心切, 便即时为他们开了一次法会, 使他们各有得着, 在颂赞声中, 雀跃而去 6

接着, 诸大菩萨, 亦不约而同, 来与佛所礼拜, 为觉者的成道而欢呼 称颂, 更向先觉者求稀有难得之法 于是, 佛陀便高兴地为他们再主持一次法会, 把他们的疑问, 一一解答清楚, 使大众心悦诚服 满心欢喜地离去 二次说法后, 佛陀对世间众生, 重生哀悯 因为他们自种苦因而不觉, 又不求解脱, 只有世世浮沉于苦海之中 若无圣者点化, 恐永难得生于善道, 且莫说断生死轮转 佛陀心想 : 普度众生乃是我修行之本愿, 岂可因众生难度而起舍离之心, 必要在此假合之身未坏之年, 努力弘法, 始不枉我在此成佛之因缘 众生虽愚钝颠倒, 但我可随其根器, 方便说法, 大智者为说大法, 小智者为说小法, 使普天下皆能受法雨的滋润, 令渐趣向解脱之路 思惟已毕, 便忆起先前曾答应成道后要先度阿罗逻迦兰道人之诺言, 但从定中, 得知该道人已经去世 于是决意先以小法, 度同修侨陈如等五比丘 鹿野苑度五比丘 佛陀将至鹿野苑处, 便为五比丘所遥见 他们心里仍然责怪太子弃苦行 退道心 接受牧女的供养 于是相约, 如佛陀到来, 不须起立欢迎, 亦不敬礼, 坐立随他自便, 决不理会, 只把他视作陌路人 可是, 当佛陀来到他们跟前的时候, 他们便为佛陀的威严灵力所摄, 不由自主地从座中起, 肃立欢迎, 恭敬礼拜, 亲切地呼唤太子的名字 佛陀便对五比丘道 : 为什么对天人的导师 证果的佛陀, 直呼姓名, 毫无敬意呢? 我今心如空虚, 对毁誉已无所分别介怀了 但是你们的骄慢, 是会自招恶果的 做子女的, 若直呼父母的名字, 在世仪当中, 犹尚不可, 何况我现在已成道果, 已登佛位, 堪作一切之父母哩! 五比丘听了佛陀的话, 便羞惭地对佛说 : 昔日见世尊苦行六年, 又复受饮食之乐, 误以为道心已失 今又不知世尊已成正觉, 心生不敬, 真是愧悔万分, 望世尊恕不知之罪 佛陀答道 : 你们实不应随便量度我不能成道的 你们须知, 身在苦中, 心则恼乱 ; 如身在乐中, 又被欲乐所缠, 不得自在 所以苦 乐二者, 都不是成道之因 若能舍弃苦乐二边, 行于中道, 内心才能安静下来修行正道, 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佛陀观五人根器堪受佛法, 便向侨陈如等说 : 世间所有的人, 都不能免除生老病死之苦 与亲爱的人, 必要分离 ; 互相怨恨的人, 却时常相遇 ; 梦寐以求的东西, 又难到手 ; 现有的尊荣欲乐难得永享, 终有失去之日 为什么这些苦恼会出现呢? 7

这都是因为众生有了 我 想, 而所有贪欲 嗔恚 愚痴, 皆从 我 生 若灭 我 想及贪 嗔 痴, 苦根便从此断了 因此, 你们必须知道苦的起源, 断绝不良的习气, 发心灭尽一切苦恼和勤奋地修行能导致解脱之法 这就是知苦 断集 证灭 修道的道理, 是解脱的根本 成道的真谛 佛陀广说四圣谛意义毕, 五比丘便觉得未曾有, 于是顶礼佛足道 : 我等深服世尊所教, 愿随世尊, 更学无上之法, 愿世尊慈悲, 允收作弟子 世尊欣然答应, 于是世间始有佛 法 僧三宝, 而弘法于人间的事业, 也从这时开始了 第一位在家佛弟子 有一长者的儿子, 名叫耶舍, 聪慧多能, 家财千万, 生活无忧, 各种欲乐, 皆无匮乏 一天晚上, 他与众妓女玩乐完毕, 便各自就寝 但是在夜中却辗转反侧, 不能安睡 于是起床, 欲到四处闲逛, 以解闷意 当他走出大厅时, 见到诸妓女, 有仰眠 有伏卧头发蓬乱, 口流唾液, 袒胸露体, 颠倒纵横, 丑态毕露, 深觉荒唐不经 回想自己同是生活于如是境况之中, 同是一般荒唐不经, 心中便生起羞愧厌离之心, 期望能入于清净高尚之道 当他内心作这样思量的时候, 天上突然出现一道慈光 他心里觉得奇怪, 竟被吸引着, 不由自主地向光明出现的地方, 信步走去 他感到心里似觉有人呼唤 : 善哉耶舍, 我有无上清净解脱之法, 你可速来领受 耶舍以光引路, 不久, 竟来到鹿野苑佛陀的住所 到达鹿野苑, 他见到威德具足 慈悲满脸的佛陀, 便喜不自胜, 躬身下拜, 伏愿佛陀收为弟子, 授以清净解脱之法 佛陀即遂他的心愿, 收为弟子, 为他广说离苦清净之法 耶舍的父亲在天明时, 发觉儿子不在, 便四处找寻 但是遍访不获, 心中苦痛莫名 行至河边, 见爱子的鞋掉在一旁, 心想儿子必定涉水而过, 若渡河至彼岸, 或可找到他的下落 于是便雇艇渡河, 沿着足迹而行, 直至鹿野苑处 这时, 佛陀知道长者前来, 为寻儿子, 若见耶舍已出家学道, 成一沙门, 不能与他日夕相见, 心中必生大苦恼, 甚至痛绝亡身, 逐使耶舍回避, 不令相见 长者到时, 便善言劝慰, 然后向他广说无常 无我及解脱之法, 令长者爱欲执着之心稍减, 才告以耶舍出家之事, 令父子相见 见面后, 父对子说 : 儿啊! 我很高兴你能拜佛陀为师, 学无上道 就是我 8

自己, 对佛陀的法, 也同是心悦诚服 今天因你而来到佛陀之处, 也是我的福气 我不但不会反对你出家修行, 就是我自己, 也同欲出家于佛陀的座下 说罢, 便跪于佛前, 请收为弟子 佛陀对他说 : 住于俗世之中, 行俗世之事, 若能克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厌离官能的欲乐, 便与出家无异了 若处于山林之中, 身虽披袈裟, 食住简陋, 但却念念不忘俗世的欲乐, 那么, 便徒有出家之名, 而无出家之实 一切的善恶, 皆从心生 因此, 真正的出家, 不在于身而在于心 就是处于俗世, 也同能修行正果 我看你的根器因缘, 在家修行较出家学道尤为合适 这样, 我便答允收你为在家弟子, 此后以居士身在家修道弘法吧! 耶舍父快慰莫名, 连忙称谢, 受佛陀所教在家修行之法后, 便满心欢喜地离去, 成为佛陀第一位在家的弟子 应世缘尽 佛陀到处弘法四十余年, 广收出家 在家弟子无数, 现在已经八十高龄, 色身垂垂老矣 他知道应世的因缘快要尽了, 便要选择一个最适宜圆寂的地方 因为佛陀入灭是一件大事, 不应仓促忙乱, 便于一天, 告诉近侍弟子阿难 : 我今欲往俱尸那城弘法 阿难是佛陀的大弟子, 侍奉于老师的左右, 有多闻第一之称, 听到吩咐, 便恭敬地侍候世尊前往 途中, 佛陀接受了一名铁匠供养的蘑菇为食 因为蘑菇有毒, 便以此因缘, 使老朽的色身生起病来 佛陀腹背疼痛, 遂命阿难把所携的袈裟铺地, 然后卧于其上, 稍作休息 又命阿难到河边取水, 洗净足面, 除去污垢 静休一会儿后, 佛陀便起而作跏趺座, 禅定思惟, 观察入灭之事 一名朝中大臣路过, 见佛陀于座中仪容端正, 令人乐见, 心生敬重, 便即上前供奉黄金色布帛一匹, 在佛陀接受后, 才欢喜地离去 佛陀对阿难说 : 我欲穿用此大臣供奉的布帛, 请把它剪裁成合身的袈裟给我吧! 阿难便依佛陀之言, 把布帛剪成合适袈裟侍奉老师穿上 但是, 耀眼的黄金色袈裟披于佛陀身上, 却比不上佛身发出的灵光, 因而顿失光泽 阿难心里奇怪, 便向佛陀道 : 我随世尊学道二十多年, 从未见佛身发如是光明, 亦未见世尊容颜如是光耀焕发 不知是何因缘, 世尊现如此威光? 佛陀回答说 : 有二因缘, 如来现此光芒, 异于常日 一是作为一位修行的 9

菩萨, 他将于即夜, 得无上正觉, 成就佛果 二是如来将弃色身, 入无余大涅槃 佛陀继对阿难说 : 我将于是夜, 在俱尸那城娑罗林中入灭, 你应在两树之间为我安设卧具 我将北首而卧, 中夜必入涅槃 阿难听到佛陀这番说话, 知道跟随多年的导师, 色身即夜便要相舍, 而自己尚未证道, 不能在佛入灭后, 以禅定力相随, 心中虽生大懊恼, 却不得不强忍愁哀, 为导师尽心办好这最后一件事 是夜, 阿难与诸弟子侍奉佛陀休息后, 便悄悄地走到他背后, 在他觉察不到的地方, 偷偷哭泣起来, 心里想着 : 为什么待我们恩深如海 情如父子的人天导师, 那么快便要入无余涅槃, 令我们失去怙恃呢? 况且还有那么多同门的师兄弟尚未赶到, 世尊却不待他们来临便要圆寂, 不让他们见最后一面, 这不是会令他们觉得很遗憾吗? 佛陀休息一会, 精神好了一点, 有事要找阿难, 在身边看不到他, 便问其他的比丘 : 你们的阿难师兄在哪里呢? 众比丘们说 : 阿难师兄知道世尊快要入灭, 正在躲着悲恸哭泣哩! 佛陀于是呼唤阿难到跟前, 慈祥地对他说 : 阿难! 我不是说过, 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 总有一天要败坏离散的吗? 所有可爱称意的事, 亦皆一样终皈于无常的 实没有一法能够例外 如来已断了所有惑业, 不须再受色身的羁绊了 如来入灭后, 虽无色身可见, 但是法身遍于宇宙一切虚空, 能时刻与你们感应相通 这样, 你又何必如是哀伤呢? 况且, 世间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是我数十年所传之教, 是宇宙的原理和本质 就是佛陀有无限神通, 也只能随顺, 却不应违逆 否则, 便令众生执着虚妄为真实, 自毁自己所传之教了 若是如来于高龄仍不入灭, 便是鼓励众生执着假合之色身, 闭塞解脱之道, 不能示涅槃的寂静解脱, 反使有情迷失于世间的假象, 永无出离之日 阿难, 就是这缘故, 一切佛陀, 应世缘尽, 便要入灭, 住于离色身的无余大涅槃 待因缘和合时, 再下生就化, 或以化身, 现于各处 因此, 你是不应对如来有形相的色身, 作任何执着, 否则, 便如无知的俗人一样, 不能得到解脱 阿难, 能生于佛生之世, 为佛的弟子, 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今你难遇能遇, 已是极大的福气 虽是缘尽在即, 亦应视此殊遇为快乐的事, 不应再生悲恸啊! 佛陀入无余涅槃 阿难向快要入灭的佛陀问道 : 世尊住世的时候, 我们有导师耳提面命, 替 10

我们解答疑难 世尊入灭后, 我们以何人为师呢? 佛陀答道 : 阿难, 不要说如来灭后, 便失却了导师 我入涅槃后, 你们当以我所传的法, 我所授的戒律为师, 自增福慧, 自求解脱 这样, 便与我住世时一样, 凡事皆有所依循, 能踏上证果之道了 然后, 再对各比丘说 : 我多年弘扬的道理, 你们有没有疑问呢? 若有的话, 就请立即把握时机发问吧! 不要等到如来入灭后才后悔, 在如来住世时不晓发问, 到有疑难时却没有人解答就好了 比丘们啊! 你们要珍惜时光, 把握机会 因为, 佛住世时, 能为佛的弟子, 是极不容易的事 佛陀如是再三劝请他们发问, 比丘们都默然无语, 在老师面前恭敬地站着, 谁都不愿意在这时刻, 还要劳烦世尊重演教义 佛陀无奈, 只好说 : 若有人心里存在疑难, 却又不好意思自己发问的话, 那么, 就请一位同修代问也是好的 可是, 对佛陀充满敬意 正伤别离的弟子, 没有一个愿意提出任何质询 于是, 阿难便对佛陀说 : 世尊所传稀有难得之法, 大家都深信奉行, 毫无疑惑, 真的没有疑问啊! 这样, 佛陀便向德行最高的大弟子摩诃迦叶说 : 我涅槃后, 你当结集我所说的法, 利益人天 不能因导师入灭, 便使殊胜妙法, 隐没于世 摩诃迦叶答道 : 善哉世尊, 我当肩负此重责, 善为结集圣教, 使无上解脱之法, 得永住于世 佛陀听罢, 便对众比丘说 : 无底的生死海, 我已经渡过 这色身就好比载我渡海的木筏, 现在彼岸已达, 正是舍弃的时候了 如来摆脱肉身的束缚, 进入超越形相桎梏的无余大涅槃就在此刻 佛陀说完这番话, 便即入初禅 次第入二禅 三禅 四禅, 然后由四禅出入三禅, 由三禅出入二禅, 由二禅出入初禅, 再由初禅入至四禅, 便寂然不动 佛陀如是顺逆进出四禅定后, 神识便永远地离开色身, 入无余大涅槃了 圣者应化之身, 卧姿安祥, 面容慈顺, 嘴角仍挂着快乐的微笑, 但是已经了无生机 毫无动静 天人的导师, 溘然长逝, 只留下佛法在人间了 第二节教理和教义 教理, 又作教义 宗义 宗旨 宗乘 原始佛教教理, 是佛陀教法的代表, 是佛教与世界上其他宗教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 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 : 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 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 宗教方面 道德说教方面 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 既与其它一切宗教 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 又自有其 11

殊胜之处 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 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 哲学方面 辩证思维方面 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 是建立在佛教修行 ( 主要是禅悟 ) 基础上的成果 当然, 从具体内容上看, 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 主要是 : 缘起 法印 四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因果业报 三界六道 涅槃, 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缘起 缘起, 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在 杂阿含经 中, 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 :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在 中阿含经 中, 释迦牟尼又说 : 若见缘起便见法, 若见法便见缘起 在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中, 说缘起有 11 个意义 :(1) 无作者义 ;(2) 有因生义 ;(3) 离有情义 ;(4) 依他起义 ;(5) 无动作义 ;(6) 性无常义 ;(7) 刹那灭义 ;(8) 因果相续无间断义 ;(9) 种种因果品类别义 ;(10) 因果更互相符顺义 ;(11) 因果决定无杂乱义 在 造塔功德经 中, 有法身偈 ( 又作诸法缘起颂 ) 云 : 诸法因缘生, 我说此因缘, 因缘尽故灭, 我作如是说 在 初分说经 卷下中, 有缘起偈 ( 又作缘起法颂 ) 云 : 若法因缘生, 法亦因缘灭 ; 是生灭因缘, 佛大沙门说 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 为佛教之基本原理 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 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之根源, 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谓缘起论, 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 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缘起论系以 法印 为基础, 以 十二因缘 四谛 八正道 为中心思想 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 随着佛教的发展, 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 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 赖耶缘起 真如缘起 法界缘起 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法印 什么叫法印? 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 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只要世间人有智慧, 也能通晓的道理, 称为世间法 十善业道就是一种世间法 除了这些世间法外, 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 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 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 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这三法印 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法, 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 比如说, 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 追求人生的快乐, 这是不符合三法印 ; 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 走上解脱之道的佛法, 才是符合这三法印 三法印并非能印证一切佛法, 它只能印证佛陀所讲的法是否究竟 佛法中有究竟法与不究竟法, 究竟的佛法能引 12

导我们走上解脱生死之康庄大道 ; 不究竟的佛法只能引导我们朝向善道, 但还是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 凡是究竟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 不究竟的佛法是善法, 但不一定符合三法印 那怎样才是究竟法呢? 世间的真实即是真正的道理, 称为究竟法, 所以三法印一定符合真理 三法印, 即 杂阿含经 卷 10 所说 : 一切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 涅槃寂灭 通常作 :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 : 意指世间一切事物, 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 无一常住不变 有为诸法概皆无常, 众生执以为实, 认假作真, 而起诸妄想, 或求长生不老, 或徒务粉饰色身, 不识 亘古不变, 仍不免 刹那生变, 无常者, 乃是世间之自然法则, 此方是 真常 了悟变化无常乃是生命的特征, 于一切境, 随遇而安, 在悲智双运中, 得见生命之究竟义 想得到幸福, 就要从真理下手 真理要从心下手, 心要从悟下手 悟就要从观照无常下手 能观照就有大慈悲心, 因为能观照无常, 就没有得失的观念 一旦失去什么, 就不会感到痛苦, 因为你知道 这就是无常 诸法无我 : 意指世间诸法, 无论有为 无为, 皆是缘起幻有, 并无恒常不变 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 世尊殷勤嘱咐 : 应于二六时中观照 无我 无我所 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躯, 凡我之物皆是为我所用, 非我所有 若真有我, 何以我之心绪 生死皆非己能掌控? 足见 我 无从主宰 我所有, 有 我 即生对立, 而我执则为一切众生之通病, 唯有放下我执, 方可觅得真我 唯有了知无我, 始能与世界和平共处 涅槃寂静 : 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 意指不生不灭, 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 若离开涅槃思想, 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 只能称之为劝善, 不能体会因性本空, 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奥义 未入正信者, 每以涅槃为死亡, 此乃严重之误解 倘如其所言, 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 岂非生死未了? 众生长劫轮回之苦, 乃受业力所牵, 作不得主 只有佛陀为究竟涅槃, 以其死即不复再生, 不生则不灭, 盖已打破无始无明, 彻见本来面目, 此乃称为佛教最可贵之处 四法印, 即 增一阿含经 卷 18 所说 : 一切诸行无常, 一切诸行苦, 一切诸行无我, 涅槃永寂 通常作 :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受皆苦, 涅槃寂静 所谓五法印, 即 菩萨地持经 卷 8 在四法印外, 再加上 一切法空, 则成五法印 通常作 :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受是苦, 一切法空, 涅槃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 称 实相印 所谓诸法实相, 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 或真实之理法 不变之理, 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 本然之真实 四谛 13

四谛, 又作四圣谛 谛, 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即 :(1) 苦谛 : 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 充满了痛苦烦恼 (2) 集谛 : 集是集合 积聚 感招之意 集谛, 指众生痛苦的根源 谓一切众生, 由于贪 嗔 痴等造成种种业因, 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 从根本上来说, 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 即对于佛法真理 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 ; 正因为无明, 众生才处于贪 嗔 痴 慢 疑 恶见等等烦恼之中, 由此造下种种恶业 ; 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 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 这样反复自作自受, 轮回不休 (3) 灭谛 : 指痛苦的寂灭 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 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 称为灭 (4) 道谛 : 指通向寂灭的道路, 主要指八正道 佛教认为, 依照佛法去修行, 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 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 八正道, 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 又称八圣道 即 :(1) 正见 : 正确的见解, 离开一切断常邪见 (2) 正思维 : 正确的思维, 离开一切主观分别 颠倒妄想 (3) 正语 : 正确的言语, 也就是不妄语 不慢语 不恶语 不谤语 不绮语 不暴语, 远离一切戏论 (4) 正业 : 正确的行为活动, 也就是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等, 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5) 正命 : 正确的生活方式, 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 如赌博 卖淫 看相 占卜等 (6) 正精进 : 正确的努力, 去恶从善, 勤奋修行, 不懒散度日 (7) 正念 : 正确的念法, 即忆持正法, 不忘佛教真理, 时时以惕励自己 (8) 正定 : 正确的禅定, 即专注一境, 身心寂静, 远离散乱之心, 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 获得人生的觉悟 十二因缘 所谓十二因缘, 就是 : 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老死 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 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 故称十二因缘 具体而言 :(1) 无明缘行 : 无明, 指众生对佛法真理 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 正因为无知, 由此产生行, 即盲目的冲动, 亦即意志活动 (2) 行缘识 : 正因为有意志活动, 因而产生心识, 识即精神活动, 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 (3) 识缘名色 : 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 名, 指概念, 精神方面 ; 色, 指色质, 物质方面的形体 (4) 名色缘六处 : 六处, 又称六入, 在此指六根, 即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 这时, 胎质逐渐成熟, 即将诞生 (5) 六处缘触 : 触指接触, 指胎儿出生后, 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 (6) 触缘受 : 受即感受 接受, 由于身心逐渐发育, 六根与色 声 香 味 触 法六境接触频繁, 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 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7) 受缘爱 : 爱指爱欲 贪爱, 随着年龄的增大, 在不断感受 14

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 有了爱恶之情 (8) 爱缘取 : 取即执着 追求, 正因为有了贪爱, 到了成年以后, 爱欲强盛, 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 (9) 取缘有 : 这里的有, 指思想 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 即业, 分为善 恶 无记三种性质的业 由于执着, 造下了种种业 (10) 有缘生 : 正因为有了业, 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 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 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11) 生缘老死 : 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 死 这样, 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 互为因缘, 即是十二因缘 由此可见, 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 根源在于无明, 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 反之, 只要破除无明, 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 佛说 : 无明的起源不可见, 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 ; 但同时, 佛又说 : 凡是真正见到苦的, 必也见到苦的生起, 必也见到苦的止息, 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因果, 或称因果律, 为佛教教义系统中, 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 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 有因必有果, 有果必有因, 己作不失, 未作不得 若否认这种因果之理的存在, 则称 拔无因果 地藏轮经 云 : 拔无因果, 断灭善根 中阿含经 卷 14 云 : 不畏后世, 无恶不作 佛教认为, 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 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 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 此称善因善果 恶因恶果, 或称善因乐果 恶因苦果 这种因果之理, 俨然不乱, 称为因果业报, 又作因果报应 善恶业报 若从实践修行上论因果关系, 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 这称为修因得果 修因感果 与因缘果报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业 业, 音译作羯磨, 造作之义 意谓行为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动 若与因果关系结合, 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 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之果的力用, 称为业力 业的果报, 则称业报, 又称业果, 即善恶业因招致的苦乐果报 业, 本为印度自古流行的一个重要思想, 佛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 要指出的是, 佛教虽然强调因果法则是普遍的宇宙规律, 但并不承认宿命论 佛教在强调业力的同时, 也充分肯定心力的作用 认为心能造业, 心也能转业, 业力与心力是相互作用的 优婆塞戒经 业品 云 : 遇善知识, 修道修善, 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 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 云 : 业果若不定, 便成无因果 ; 业果若决定, 众生不成佛 当知业可转, 如二水相投 : 热多冷从热, 冷多热从冷 彻悟禅师云 : 业由心造, 业随心转 因果, 最简单的解释, 就是 种什么因, 得什么果, 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 佛教的因果观源自 缘起性空 的道理, 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 因 托 缘, 才有 果 的生起, 而此 果 又成为 因, 待 缘 聚集又生他 果, 如是辗转相摄, 乃成森罗万象 因此, 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 从天体到微尘, 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经云 : 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 是人人心中的 15

一把万能尺, 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运, 也刻划著人世间善恶的长短, 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 空, 是佛教重要的教义, 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 般若心经 云 : 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空义 ; 世间诸法皆因缘所生无独立的自体, 所以叫 空 空是什么? 空是正见, 能由现象的存有之中发觉本体真空的真谛 ; 空是般若智慧, 由此可以了悟宇宙各种现象 ; 空是因缘, 空是不二法门, 空蕴含无限, 所以虚空无相, 无所不相 空象数字中的 0 放在 1 的后面, 就是 10 ; 放在 10 的后面, 就是 100, 可以无限的增加至天文数字 空也象数字中的 X, 无所不可代表, 无限广大 空又象 阿弥陀佛 这句圣号, 有无量的意义, 可以代表一切感谢与祝福 空是真理, 是万有, 就如同虚空孕育了万有, 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 空并不是无, 而是要我们大破大立, 空去一切有无对峙, 空去一切差别观念, 空去一切戏论, 甚至连这个空都空去, 然后才能享有一个大圆满 大自在的世界 附 : 浅谈何为正法 学佛须具正知见, 开悟更须正知见 欲得正知见, 理应依法修行 何者为法? 法是佛陀的发现和教导 ; 是事事物物皆存在 ; 是胜义谛的经验 真理不能创造, 因为其本来即存在 释迦世尊发现世间宇宙 人生的真理, 发现缘起性空 三法印的真理, 体悟到众生皆有如如不动之清净本性, 皆有成佛之可能, 为令具缚沉溺众生看破世间假相, 了幻非实, 远离妄执, 乃不辞辛劳, 慈悲宣说 每一个时空皆是缘起性空, 法就存在于每一动点 每一角度, 行住坐卧皆是法的展现 眼见耳闻, 于一切生灭无所住著, 念念消皈自性, 皈无所得 小乘破我执, 证我空 大乘破法执, 证法空 胜义谛 ( 第一义谛 ) 乃是究竟义, 谓空空, 即是连空的观念亦破除 若不起心动念, 则无染污, 切勿知见立知, 便可见本来面目 修学之始, 以守住 保任 观照为用功初阶, 日久功深, 自可当相即道, 见处即真, 一切相皆属缘起性空, 见一切相即是佛性之影现 弘一大师言 : 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谬见, 而与以正见 ; 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 而与以正信 ; 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恶行, 而与以正行 ; 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幻觉, 而与以正觉 世间义理甚浅, 行之却很复杂 ; 出世义理极深, 行之却很简单 人生在世若未逢正法, 当可谓福薄障重 何以故? 无因缘了生死故 今所谓正法, 举凡四谛 十二因缘 六度 四念处 五停心观 八正道 16

三十七道品 皆属之 万法回皈自性, 名为正法 若离体说法, 即名相说 离现前一念清净本性, 即是外道 金刚经 云 :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盖五蕴本空, 若以见闻觉知求法, 乃是求见闻觉知而非求法 唯有放下妄想, 不被相黏住 ( 盖相乃因缘聚合, 当体即空 ), 方可入万人之中, 如入无人之境 究竟而言, 本来无一物也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如盲龟值浮木 听闻无上大法, 自当信受奉行 是以成就佛道之七圣财, 以 信财 为首 ; 净土三资粮, 亦以 信 为先决条件, 可知 信 乃生死长夜之明灯, 当以法为船筏, 心领神会, 信解行证, 直达涅槃 然值此今日, 邪说横流, 异端并起, 谈玄说怪, 不一而足 欲修道者, 倘能掌握佛陀教法之真正精神即得正法之精髓 凡人皆贪生畏死, 因世间他事, 皆有解决之道, 唯独死亡, 无可商量 圣者超脱物外, 于现实生活中, 即是不生不灭之涅槃妙心, 所谓 : 不染六尘名护法 ; 不生妄想名涅槃 心外见法, 名为外道 ; 若悟自心, 即是涅槃 生死与涅槃本无距离, 只在当下一念间 若体悟本性, 生死 涅槃皆不可得 吾人但不造生死业, 即得大涅槃 ; 若求大涅槃, 即不造生死业 一实相印者, 指真实无二, 离诸虚妄之大乘义理 即吾人所谓真如 法性 倘能在缘起法中, 远离种种知见, 内外俱空, 活生生的现象界, 便是寂灭之清净心 了悟万法如梦幻泡影, 即见本体空性 虽处处如幻, 亦处处实相 只须幻相看得开, 实相自显现 三藏十二部, 浩如烟海 ; 八万四千门, 多似恒沙 欲以有限生命, 开启永恒慧命, 当以法四依为根据, 借此入道 依法不依人 : 正法有二, 一为世俗正法, 系指文字三藏, 事相上的大藏经, 一为胜义正法, 指证得无漏 ( 真空无生 ) 之理 行者应以教法 真理为凭, 不可盲目信赖缘起幻有之臭皮囊 盖法可脱在缠诸苦, 指引菩提之道 人则难免主观我见, 若不契佛说, 则当舍离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 : 三藏中有了义经与不了义经, 前者指中道实相之谛理, 后者乃为弘法而权巧之方便宣说 两者权冲, 自当依了义经方能究竟解脱 依义不依语 : 语言文字为传达义理之工具, 其作用在诠释真理, 然究非真理 切不可舍本逐末, 率尔依循表相文字, 断章取义, 而轻忽其中所欲传达之内在意涵 依智不依识 : 智者, 非世智辩聪, 而是真实圆满之般若智慧 识者, 乃迷惑妄心攀缘尘境所生之虚幻认知及觉受 行者当以般若为依凭, 不应以人间情识为指皈, 方可得证究竟涅槃 佛子当信解正法, 更当护持正法 就事相而言, 要竭尽所能护持三宝, 就理体而言, 尤应护持当下之起心动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