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等 所以, 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 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 保有清净无染之心, 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 无非是善用其心, 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 不必过分关注结果, 关键是要善用其心, 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 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

Similar documents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为深远 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 认为本品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 那就是 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所谓 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是因为本品乃修习菩提心的殊胜法门 ; 所谓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是因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门修行, 能指引我们直接通过临摹而成就佛道 若按 行愿品 着手修学, 会发现

因为每种外在结果都是内在心行的外化 三恶道, 是由内在烦恼所导致 ; 佛菩萨, 也就是由生命品质所决定 我们找到问题根源, 也就知道修行的重点在哪里, 需要调整的是什么 道次第 中, 宗大师为我们建立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 中士道 上士道的修学引导 其中的每一部分, 都是通过对某个法义的思维和观修,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于修行成就者的代代传承来维系不堕 中国的宗派佛教有着自身特色 首先, 每个宗派皆有各自的依据典藉, 如天台宗依 法华经, 华严宗依 华严经 其次, 各宗还有自身的思想传承, 或渊源于印度, 如唯识宗以弥勒菩萨为初祖, 三论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 ; 或萌芽于本土, 如前面所说的净土宗及天台宗 第三, 各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道次第文库系列22·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图书馆 年第 期

蒋维乔思想研究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Microsoft Word - fy.doc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入,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教学相长吧 从我自己来说, 开始讲课时, 说的也是戒定慧, 是缘起 轮回 解脱 涅槃, 二十多年过去, 说的仍是这些名相, 这些道理, 但认识和以往是截然不同的 当时所说的佛法, 更像是摆在店里的水果, 是批发来的 而现在, 更多是长在自家果园里, 需要时就可以现摘 二 对学院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IDEO_HCD_07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

º» ¼ º» ¼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¼ ½ ¾ ¼ ½ ¾


2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有理性的 经过真实智慧抉择后的如理修行, 这样怎么可能 现前修佛法的殊胜功德呢? 般若的加持最强大大家想想, 万法当中, 对治烦恼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 般若就是大智慧 没有般若的凡夫, 不管是闻思修, 或者是做利他的事情, 肯定处在执著之中, 很难摆脱我执 自


年第 期 1 :,,,,,,,,,,? :,, :. ( ) :, ( ) :, ( ) : :,. : :, 1,,, ;,,,,, :,,,,,,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内在的心灵? 下面, 我想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心的名称及分类 首先, 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心的名称和分类 在佛教里, 关于心的阐述有心 意 识 和心王 心所这几个概念 1 心 意 识 通常, 我们所说的心就是指我们的肉团心, 而佛教里对

年第 期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鱼虾蟹!鱼虾蟹游戏 H5手机小游戏系统源码开发定制

闲云野鹤, 却对世界保有热情 活在当下而不是关注轮回 3 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态问题 9 弘法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14 快速静心的 秘诀 : 无所得 18 爱 惹麻烦 的闲云野鹤 20

Ø Ø fi» ` ˆ ˇ `ƒ»» `ƒ` `

净土文库4 请入普贤愿海

¼ ½ ¾ À Á Â

,, 1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453A5C65626F6F6B5CB7F0BAA3C6F4BABD5CB7F0BAA3C6F4BABD20C4BFC2BC E342E372E646F63>

修心七要 耳传略释 讲义 加哲无著尊者 著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节课 2005 年 7 月 6 日晚上 9 时 这次 我利用开 普贤云供法会 的八天 时间 为大家宣讲 修心七要 耳传略释 一般来说 在藏传佛教历史上 众多寺院 的高僧大德经常开演此法门 甚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基础班课程·如何做功课》第四课

面目模糊的主人 所以说, 学法的重点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佛教的一切法门, 一切经典, 无非是要完成这一任务 这在禅宗表现得尤为突出, 禅和子们每天坐在那里干什么? 参话头 参念佛是谁, 参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 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这是对自己最深层的认识, 是透过表象看本质式的认识 我们每天最关心

Microsoft Word - CDsc_WeiShiErShiSong_01.doc

可获 因为佛的内涵不是其他, 就是生命的彻底觉醒, 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 同样源于对内心的改造 佛法认为, 凡夫因处在无明状态而无法看清生命真相 我们时时都在关心自己, 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一切, 但究竟什么代表着我? 什么是世界真相? 大多数人信赖自己的感觉, 事实上, 我们的所知所见只是主观意识

3

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杨超群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2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五 ) 做一个完美的人 ( 60) 真善美从智慧生 ( 67) 五 倡孝道师道 ( 72) 学佛关键 孝亲尊师 ( 72) 六 谈习讲方式 ( 76) 观机的重要 ( 76) 掌握机会成就道业 ( 81) 七 持道场风范 ( 87) 修行成败在遇缘不同 ( 87) 八 谈多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1.doc

净土文库 34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智圆法师 编述

)

菩提道次第廣論

哦休息好了之后呢,咱们再继续学习下面的几个课词

道果法前行•三现分庄严宝论

《入菩萨行论》91课马士茵编辑0-40分钟

到达心灵的彼岸

indd

兜率天上师瑜伽修法导论 讲授者夏坝仁波切 版次 2015 年 10 月第 2 版 ( 电子书 ) 责任编辑 云丹 装帧设计张安 地 址沈阳市崇山东路北塔街 27 号护国法轮寺 邮编 结缘电话 网 信 站 箱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归依问答录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4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WeiShiSanShiSong_08.doc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3SC.doc

Microsoft Word - 前行广释6.doc

第九课

各位居士大德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上师人生开示录 不离 法王晋美彭措口述索达吉堪布编译 2

益西措嘉修法·如意宝珠讲记05

序言 宗喀巴大士曾说, 戒学者, 定慧一切功德之所依, 千经万论之所赞 欲求证得定慧, 先须具足净戒为增上缘 往昔历代祖师大德, 都是以护持戒体为一切成就的根本 然而如今世上有些修行者, 未通经教, 未闻正法, 不明了佛陀为弟子制定诸多戒律的甚深妙义, 也不体察自身深重的烦恼习气, 假借方便的名义,

<4D F736F F D20C4EAC7E1C8CBD2B2D0E8D2AAB7F0BDCC2DB2CAC9AB2E646F63>

57


那么, 真正的佛菩萨应该是一种什么神情? 他是无限的安静 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 而是内在的安静 仿佛静静的大山, 静到极致, 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 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 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 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 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 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 也会使

《入菩萨行论》177课0-10分钟李鸿打

Transcription:

菩提道次第 实修理路 2004 年 5 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法师 道次第 是一部实修性很强的论著, 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更以简明的修学套路, 将理论一一落实于实修 本论在 略示修法 部分, 以依止法为例, 为我们示范了修习任何法门必须具备的四个步骤, 即加行 正行 结行与未修中间 道次第 的实修理路, 便是围绕着这一纲领展开 一 加行 修法的共同基础 加行, 也称为前行, 即正式修法前应作的准备 在佛法修证体系中, 不论大小乘皆有资粮位 加行位的进程 具备扎实的加行基础, 正修时就较易上路 藏传佛教各宗派的修行, 有着大致相通的前行 在 道次第 中, 关于加行的内容主要是六点, 称为六加行 1. 洒扫住处 修行应在如法的坛场进行, 洒扫整洁并营造庄严的氛围, 如是才易于安住身口意所依 因为凡夫的特点是放逸, 如法的环境可令人油然而生恭敬之心, 并使内心清净安详 而在嘈杂的环境中, 各种妄想纷至沓来, 没有相应的定力, 很容易放逸散乱 同时, 洒扫也是用心方式之一 修依止法, 可以扫除对师长的不恭敬 ; 修念死无常, 可以扫除我们对生的贪著 这种用心方法, 华严经 净行品 中有许多开示, 如 洗涤形

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等 所以, 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 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 保有清净无染之心, 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 无非是善用其心, 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 不必过分关注结果, 关键是要善用其心, 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 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在汉传佛教地区, 因受禅宗影响, 不太注重陈设供养之类的外在形式 事实上, 礼佛 供佛不仅仅是形式,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修行意义 学佛, 首先是皈依三宝, 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作为我们依赖的对象 如果我们时刻想着衣食, 心就会和衣食相应 ; 时刻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 心就会和佛菩萨相应 所以, 皈依 忆念三宝功德的过程, 就是见贤思齐的过程, 使自身和三宝相应, 成就三宝的功德 作为学佛者, 必须保持对三宝的神圣感 恭敬供养, 能使我们的心更谦恭 更柔和, 从而与佛法相应 有一分恭敬, 才能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对三宝的恭敬, 须通过一些外在形式来体现, 如拜佛 供佛 陈设供品, 包括工作取得的成就, 都可奉献于三宝 如此, 就能在恭敬中获得无量福德 必须注意的是, 应以清净无谄诳之心行供养 一是供品的来源清净, 非不法手段得来 ; 一是直心供养, 不作颠倒 谄诳之想 直心和清净心, 本身就接近于心的自然状态, 而颠倒 谄诳则是心的扭曲状态, 是典型的凡夫心 修行, 正是要恢复心的本来状态 供养时, 对佛菩萨应真诚坦荡, 而不是带着贪婪之心祈求 当然, 我们可以为利益众生而希求三宝加被 修行人应养成拜佛 供佛的习惯, 看到佛像即礼拜供养 这种习惯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皈依, 使佛菩萨在我们心中产生更大的力量 不断加强这种力量, 最终就能唤醒生命内在本具的三宝品质 3. 身具威仪, 从殊胜的发心修皈依 修法之前, 必须具备两点认识 其一, 应忆念三宝功德 我们所以要皈依三宝, 正是基于其殊胜的功德 佛菩萨不仅

调伏了自身烦恼, 更以无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 对三宝功德的景仰, 还可使我们自身得到净化 阿含经 中有六念法, 即念佛 念法 念僧 念戒 念死 念天 念, 不只是简单地念诵, 而应以虔诚心真切地 如母忆子般时时忆念 恒常保持这种忆念, 既是将佛陀作为学习楷模, 还能帮助我们将自身融入三宝功德之中, 实为修行捷径 其二, 对佛陀和佛像保有恭敬之心 凡见到佛像及有关的法宝, 皆视为圣物而发自内心地恭敬 有些人因接受了 空 无相 等观念, 以为不重视外在形式就是不著相, 这其实是误解 要知道, 对法宝 圣物生起不共的信心, 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我们不妨反省一下 : 对经书法宝, 对听闻之法, 是否保有足够的恭敬? 是否仅仅将其作为学术著作进行研究? 甚至当做普通书籍随意翻阅? 认识到恭敬的意义, 便不会随意将 空 无相 作为借口 若我们连佛菩萨的功德都认识不到, 是没有资格谈 无相 的 佛陀是福智二足尊, 既具福德资粮, 又具智慧资粮 如果否定佛菩萨的功德, 甚至认为这些都不存在, 便会落入断见 即使在空性的层面, 修行也并非空无所有 佛菩萨在因地行种种难行苦行, 方能成就果位上的无量福德 在学修过程中, 人们往往会把握不当, 或落入断见, 或落入常见, 这都是应当特别警惕的 所以说, 我们既要以佛菩萨功德作为观想的皈依境, 也不能因此著相 认识三宝功德, 是为了帮助我们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 很多人以为, 皈依仅仅是学佛的开始 事实上, 三宝便代表了佛法的整体 阿底峡尊者在藏地期间, 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人说皈依, 言不知皈依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佛法, 因而被称为 皈依喇嘛 由此可见, 皈依三宝贯穿了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 到最终成就内在的三宝 这一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 : 一是从出离心 菩提心 六度四摄等方式渐次修行 修学任何一个法门, 都要发心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 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心行 作如是发心, 任何一种修行皆能成就无量功德 我们的能力有限, 所做的事情也有限, 但我们的心却可以无限 菩提心正是以无限的心行为基础, 因而, 佛菩萨的慈悲是无限的, 所证得的空性是无限的 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心行上, 永远无法通达无限 一是直接以佛菩萨的功德作为临摹对象 我最近所讲的 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

核心便是如何临摹佛菩萨功德, 以此迅速成就菩提 这是我在修学过程中发现的最高 最直 接的修法, 且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通过这一步骤着手修行, 成就佛道不再遥不可及 4. 观想资粮田 资粮田的具体观修, 可观想十方诸佛菩萨, 深观 广行二派祖师及造论的宗喀巴大师 禅宗丛林有 不立佛殿, 唯立法堂 之风, 简约之极 而在藏地寺院中, 不仅供奉着诸多佛菩萨造像, 还供有历代祖师造像 从观修意义而言, 这是很有必要的 借助具体的佛像, 可使观修达到更直观的效果 如上师传承图, 就为观想资粮田提供了入手处 当观想更为清晰之后, 进而将这一观想扩展至尽虚空 遍法界 最后, 不仅观想十方虚空充满诸佛菩萨, 更能将所有一切观想为佛菩萨功德的化现 正如 普贤行愿品 所言 : 所有尽法界 虚空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 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一一佛所, 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起深信解, 现前知见 这一观修的意义, 是极为殊胜的 5. 积资净障 正修之前, 必须忏除罪业, 积集福报 佛陀乃福智两足尊, 成佛, 即成就佛菩萨所具有的福德和智慧 但这些福德无量无边, 我们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成就? 若以有限之心去做, 终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 只怕也无法成满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我们的罪业又如此深重 正如 地藏经 所言 : 南阎浮提众生, 举止动念, 无不是罪, 无不是业 亦如 普贤行愿品 所云 :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 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已如此之多, 更令人惊心的是, 我们还在不断造作, 所谓旧债未了又添新债 如何才能尽快将无量罪业一并消除, 不复再造? 最好的方法, 便是根据 普贤行愿品 的七支行愿进行观修, 以此祈福 忏罪 藏传佛教也非常重视 普贤七支供 的修习 据说藏文的 普贤行愿品 没有长行部分, 从观修意义而言, 长行本身就是极为殊胜的观修仪轨, 比偈颂更容易操作 不过, 这一教法需要深厚的教理基础才能运用于实修中 如何观想尽虚空 遍法界有微尘数的诸佛? 如何将山河大地皆观想成无量无边的供

具? 如有中观和唯识学的理论基础, 观想起来便会容易得多 中观认为, 一切皆是无自性空, 皆无特质可言 既无特质, 就可随观想变化为无量 而唯识认为, 一切皆唯心所造, 皆是内心影像 观想者赋予它什么内涵, 它就具有什么内涵 具备中观和唯识的教理基础, 对于理解 普贤行愿品 的观修并付诸实践会很有帮助 但对于大部分信众来说, 接受 普贤行愿品 这一建构于极高见地的观修方法, 的确有相当难度 藏传佛教的加行中有供曼扎, 也是非常殊胜的观修法门 将曼扎观想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部洲, 并于其上安放相应的供养物, 然后观想它们充满整个宇宙 同样的道理, 我们也可在世界地图上供奉香 花 灯 烛等, 观想世界各地遍布供品 然后进一步扩大, 观想三千大世界乃至无量虚空皆充满供品 作如是观想时, 我们的心就打开了 实物供养, 再多也是有限, 故应赋予如法观修使之增长 有限之物乘以无量之心, 即可成就无限功德 基于这一原理, 当我们拜佛时, 亦应观想同时在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若能以无限之心礼拜 供养, 即可成就无量福德 更重要的是, 我 和 我所 也因此失去了落脚点 6. 三事求加 积资净障已, 于皈依境前请求加持 : 一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 二愿对善知识速疾生起清净心, 三愿摧灭一切内外障难 每个法门的修行, 皆有所缘境界 如念死, 死亡便是所缘境 ; 念恶道苦, 恶道苦便是所缘境 ; 念死无常, 死无常便是所缘境 ; 修依止法, 念上师功德便是所缘境 因为正行中的所缘不同, 在 三事求加 中祈求加持时内容也要相应的调整 以上明加行 二 正行 止观实践 略示修法 中关于正行的内容, 主要是讲述止观 从 道次第 的整体内容来看, 正行应当是三士道 为什么 略示修法 将重点放在止观呢? 原因在于, 止观是三士道修学 的着力点 任何法门的修习, 都要落实于止观才能产生作用, 故止观是修法的核心内容

1. 止观的修习意义 止和观, 乃修行落实处 未修止观者, 往往视其为深奥玄妙之境 据传, 旧时西康地区即有 宁背石头, 不学止观 之说 事实上, 止观无非是对心行的训练 : 止, 是安住于正念 正行中 ; 观, 则为调整心行, 照破妄执的影像 止观所要做的, 就是帮助我们将心从颠倒妄想中脱离出来, 安住并熟悉正念 我们的世界由心和境构成, 环境有种种不同, 心念亦有种种差别 在心灵舞台上, 既有贪 嗔 痴等负面力量, 亦有慈心 悲心等正面力量, 凡夫念念皆随所缘境而转, 变幻不定 贪有贪心的所缘境, 嗔有嗔心的所缘境, 慢则有慢心的所缘境 任何心行皆有各自的对象, 即唯识学所说的见分和相分 对于这些境界, 我们又会进行虚妄分别, 赋予自我的情绪和观念 正是对境界的错误解读, 导致了种种烦恼 由凡夫心呈现的世界, 便是一堆纷扰交错的影像, 及由此而来的颠倒妄想 如何才能规范这颗动荡不安的心? 唯有通过止观的修行 2. 何为止观 止, 即止心于一处 略论 云 : 所谓修道者, 即于善所缘, 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 止观的修习, 需要选择一个善的所缘, 然后安住其心 止为安住修, 训练心安住境界的持久性 瑜伽师地论 大毗婆沙论 讲到 九住心, 代表着心从散乱到安住 持续 稳定的过程 止与观不同, 无分别一心为止, 是说止为安住修, 毋须对所缘对象进行分别 判断, 安住即可 止的用心方式除有所缘 ( 即有所止 ) 的用心方法外, 还有无所止的用心方法 无所止, 即没有所缘对象, 直接体悟心的本质, 要求心不造作地安住 藏传佛教大手印 大圆满及汉地禅宗的修行, 都属于这类用心 观也包含两个层面 : 一为比量, 一为现量 比量即正思维, 建立在听闻经教的基础上 格鲁的教法特别重视闻思, 因为闻思不仅是修的基础, 本身也是修的一部分 道次第 所说的观察修, 正是通过如理思维来转换观念 调整心行

道次第 中, 宗大师特别强调观察修的重要性, 批驳了唯有无分别安住才是修行的观点, 明确指出 : 如理分别的观察修也是修行 当然, 观察修与单纯的理论思维有所不同 观察修是选择一善所缘境, 在经教指导下, 于此所缘境如理思维 观察, 以此完成观念及心行的调整 道次第 中, 依止法 念死无常 念三恶道苦 思维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及菩提心的生起, 皆以观察修为主 通过观察修, 将心调整到正确的观念及心行上, 并安住于此 止和观是相辅相承的 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 安住于善所缘境离不开止, 否则便无法进行如理思维 但初修的凡夫很难长时间安住于正念中, 往往妄念纷飞, 一不留神就陷入凡夫的颠倒心行中 所以, 必须通过观察修不断调整心行, 逐渐摆脱乃至彻底降伏颠倒妄念, 方能无造作地安住于正念并熟悉这一心行, 最终任运自在 比量和现量, 即分别与无分别, 前者为后者的基础 不少人对此有误解, 认为修行便是无分别 但若一开始就无分别, 如何获得正见? 而没有正见为指导, 则易走入盲修瞎炼的误区 所以, 有分别的观察修是现量 ( 无分别 ) 证得空性的基础 经典中, 有时批判分别的过患, 提倡无分别的殊胜, 这是针对凡夫的虚妄分别所说 其实, 如理分别在修学佛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未现量证得无分别的空性前, 必须依比量层面的观察修获得正见 正念, 这是契入空性的关键 无分别智证得的空性, 当然高于凡夫的比量分别 通常, 凡夫的分别是建立在妄识的基础上, 而无分别智则是圣者契入空性的智慧 很多人未能厘清分别和无分别 现量和比量之间的关系, 或开始即提倡无分别, 认为分别乃无分别之障 ; 或始终在文字中打转, 纠缠于虚妄分别之中 我们要知道, 若不经过闻思经教 如理分别的阶段, 无分别智便是空中楼阁 比量与现量, 代表了修行两个不同层面的用心 因为根本智是超越分别的, 故经论谈及究竟真理时, 谓之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言忘虑绝, 不可思议 作为正行部分的主要内容, 止观修习贯穿了整个 道次第 我在 汉传佛教的反思 中, 提出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点, 其中就谈到如何将闻思正见落实于止观 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契入空性, 也关系到所学教理能否于心行产生作用 唯有依靠止和观的力量, 教理才能真正成为调整 净化心行的方法

3. 注意事项 对于正行部分的内容, 道次第 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是确定修习内容, 其次是明确修习过程中的应修之量 道次第 认为, 初学打坐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关键是保证质量, 但应每天多修几座, 如胃病患者宜少食多餐那样 通常都以为, 打坐数小时不动就很有修行, 夜不倒单更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我们却很少关心, 这几个钟头坐在那里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虽然用功, 但修到最后非但未得法喜, 反而养成很多不良习惯 所以, 刚开始修行的人, 必须通过作意才能进入特定的所缘境 除非将此法门修习纯熟, 无须用功亦可任运自如 作意, 即通常所说的注意力, 初时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 所以, 每座时间不必长, 但次数要多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保持观修的长期性 最重要的是, 不应为打坐而打坐, 否则, 养成昏沉 掉举等不良习惯, 徒耗时光 关键要考虑如何用心, 如何安住于所缘境 在修行中, 应时时正念分明 我们有种种不良心行, 及对种种所缘境界进行的错误判断 修习止观, 就是从内心训练正念, 使心不至失足于情绪和妄想的陷阱中 同时, 对特定的善所缘境作智慧观照, 而不是想入非非 心能否安住于善所缘, 正是止观修习的关键所在 三 结行与未修中间 正行之后, 还必须注意结行与未修中间 1. 结行 结行, 即修完每一座法之后的回向 通常, 我们念的是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此外, 普贤行愿品 十大愿王最后的 普皆回向 也非常好 :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 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愿令众生, 常得安乐, 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 皆悉不成 所修善业, 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 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若诸众生, 因其积集诸恶业故, 所感一切极重苦果, 我皆代受, 令彼众生, 悉得解脱, 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 虚空界尽,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

此回向, 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 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 无有疲厌 总之, 回向应建立于广大发心的基础上 当我们从菩提心出发进行回向, 修行便能成 就无限功德 心处于无限时, 一切都是无限 ; 心落于有限中, 一切则是有限 2. 未修中间 在座下时, 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 如何保任? 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 连绵不绝 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 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 而是源于日常的积累 若希望禅修进展顺利, 座下功夫也很重要 拥有健康 如法的生活, 座上才有较为安定的心, 修行也才能相应 若平日拼命攀缘 执著, 想上座就平静下来, 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最执著的, 一定是座上出现最频繁的妄想 如果拥有平常心, 于一切淡然面对, 座上自然容易入静 心念是延续往返 洄流不止的 所以, 我们既要重视座上的观修, 更要注意座下的如法生活 生活中, 我们应注意以下四点 : 首先是守护根门 根 尘相对时, 往往会喜顺厌逆 凡夫面对顺境即生贪著之心, 面对逆境即生嗔恨之心 此时应以正念和智慧观照, 不使心粘著于顺 逆之境 虽知境界顺逆, 但了知一切如幻, 不随其动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修行不是对外境没有感觉, 否则即与木石无异, 并非修行正道 我们应保持心的灵敏性, 保持对境界的正知 同时, 了知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不起丝毫贪 嗔之心 其次是正知而行, 包括两个不同层面的修行 从基础层面的修行来说, 即此应作, 此不应作, 如受持戒律 但从更高层面的观修来说, 能对各种境界保持觉知即可, 无需再对境界进行判断, 既不执取, 亦不生厌, 这是回归生命本原的直接手段, 一旦拥有这种力量, 就不会被境界伤害 归根结底, 禅修是要培养不受境界和念头左右的能力 第三是饮食知量 用餐时应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少, 避免贪著之心, 并心存五观 同时还要有利他心, 为更好利益众生而吃, 也为身上八万四千虫而吃, 若不进食, 它们也会感到饥饿 最后是勤修悎寤瑜伽 佛遗教经 云 : 初夜后夜, 亦勿有废 即初夜 后夜要专心修行, 中夜可以稍微睡一下, 但不能睡得太深, 并以吉祥卧的姿势入睡, 否则容易放逸

养成良好的习惯, 于睡眠时也能用心 白天如何用心, 也应带着这种用心方式进入睡眠 若能做到这一点, 即使在睡眠中, 也不会空过的 如果做到这几点, 无论是在座上座下, 都能贯穿着如法的修行生活 道次第 中 略示修法 的部分, 主要针对依止法而言 事实上, 念死 念恶道苦 菩提心等很多观修内容, 皆可按加行 正行 结行 未修中间的步骤进行修习 除更换正行部分外, 加行 结行和未修中间大致相同 乃至我们学习唯识 中观等法门, 也可根据这一流程落实于止观实践中 2007 年 10 月修订版 济群法师主页 http://www.jiqun.com 济群法师博客 济群法师微博 http://blog.sina.com.cn/sjiqun http://t.sina.com.cn/jiqun 西园论坛 http://bbs.jcedu.org 戒幢佛学教育网 西园寺法宝结缘处 http://www.jcedu.org http://book.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