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道德之意向 ( 慚愧心 ) 及三種增上中道的德行, 出發於善心而表現為合理的 有益自他的行為 又以合理的善行, 淨化內心, 使內心趨向於完善 無漏 所以論到德行, 應從內心與事行兩方面去分別 (<< 佛法概論 >>p.181) 佛說 : 慚愧心 自增上, 法增上, 世間增上 即是說 :

Similar documents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_17_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有關《印順法師年譜》的一些問題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17-72c-1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佛法是救世之光 1 pp 壹 總標 壹 佛法是什麼 一 佛法的兩大類 可分為教法 證法 現在就 佛法是什麼 說到我們所一定要信仰的 佛法有二大類 一是教法 教 這 由釋尊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一切經典 制度2 說明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解深密經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目次 壹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1-62 貳 談入世與佛學 / 參 大乘是佛說論 / 肆 平凡的一生 ( 略 ) II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佛教提議的解脫如何可能 以 雜阿含經 為主要依據 壹 前言 一 研究動機 宗教關心生命的重大議題, 著眼於生命出路的探討 因此生死的問題成了宗教難以避免的重大課題 許多宗教的重要教義, 都涉及帶出解脫或是解救 救贖的理論系統 基督宗教主要訴諸於神的全能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NAAC_FNEC.indd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Microsoft Word - 013第十一章 緣起法ok.doc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Microsoft Word - \302\370\252\374\247t\270g\244G\244Q\277\357.doc)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Buddhist studies monographs published in German, Austrian and Swiss series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如是比丘! 諸所有行, 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內 若外, 若麤 若細, 若好 若醜, 若遠 若近, 比丘諦觀 思惟 分別 諦觀 思惟 分別時, 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 ; 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 無常 苦 空 非我 所以者何? 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6. 識如幻師諸比丘! 譬如幻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No 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 %!!##$ & (!##$ %!!##$ &!##$!##(!##$! "

<4D F736F F 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4D F736F F 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參 性空學探源 p.60 ~ p.72: 我無法有 的真義 一 從阿含看, 我無法有 是釋尊說法的基本方式 二 命與身 我與世間 我與一切法, 都是以 有情為中心 說到一切 19 三 無常相續 的假名我, 是有 ; 在因果相續之外 加執的我, 則無 19 四 我我所見, 是自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Microsoft Word - ~ doc

untitled

<4D F736F F D20B9A4D2F8B3C9B3A B0EBC4EAB1A82DC8ABCEC42E646F63>

<4D F736F F D C2E0BEC7A6D2A4ADB14DB0EAA4E52DB8D5C344A8F72E646F63>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A A A I have a dream A 故事緣由 100 μm a

佛法教材系列 A7 目錄 五陰誦 ( 蘊品 ) 資料與主題項目 01 要義 要義 5 09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從 象 耳 出 照 象 頂 上, 化 作 金 臺 其 象 頭 上 有 三 化 人 : 一 捉 金 輪 一 持 摩 尼 珠 一 執 金 剛 杵 舉 杵 擬 象, 象 即 能 行, 腳 不 履 地, 躡 虛 而 遊, 離 地 七 尺 地 有 印 文, 於 印 文 中 千 輻 轂 輞 皆 悉 具 足, 一

<4D F736F F D20BEC7A6F2AABAB0F2A5BBBB7BC3D1332E35AA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BEC7A6F2AABAB0F2A5BBBB7BC3D1332E35AAA92E646F63>

Transcription:

依阿含經及大乘三系分辨 外遇 ( 或煩惱 ) 是假的 2016.10.6 於正信佛青會一 引言 ( 本報告係以 四正勤 之精神自他共勉 ) ( 一 ) 緣起 : 某講座的主題為 先生有外遇? 練習當假 ( 暫時 ) 的看就不苦 及 從阿含經看 假的! 真的 討論會 ( 二 ) 陳履安居士託正信佛青會流通 眾生出版社 白教創巴仁波切著作之事緣 ( 筆者表示, 因為創巴仁波切在美國曾涉及數樁妨害家庭之訴訟案件, 不同意流通其書, 陳居士答以創巴仁波切之事件乃是 示現行跡 筆者隔年 1999 年時請示印順導師之看法, 導師示以 示現? 先把人做好! ) ( 三 ) 導師曾私下談及 : 慈濟某法友聽信密教上師( 自稱有靈通之力 ) 告知其配偶有外遇, 導致家庭不和 事業失敗, 後查知並無此事, 但傷害已造成 ( 四 ) 本雅難陀禪師去年於正信主持小參時, 回應某師姊之 煩惱本空 ( 五 ) 大虛大師所述 田雞和尚 公案之省思我在重慶, 曾與太虛大師談及 : 一般學佛者談悟證, 每以為悟得清淨解脫, 於因果事相, 視為無所謂, 陷於 不落因果 的邪見 大師說道 : 普陀山從前有一田雞和尚, 極用功禪觀, 而每天必吃田雞 別人責他不該殺生, 他即答以 : 我一跏趺坐, 即一切都空 但田雞和尚到底是錯的, 一切皆空, 為何吃田雞的惡習不能空? 我說 : 依 阿含經 意 : 先得法住智, 後得涅槃智, 修行取證性空解脫, 必須依世俗而入於勝義, 也即龍樹菩薩所說 : 若不依世俗, 不得第一義 田雞和尚對緣起因果缺乏正確的勝解, 所以不能即緣起而觀空, 不能在空中成立因果緣起, 墮於邪見 他那裏能正見空, 不過是落空的邪見 (<< 中觀今論 >>p.237 ~ p.238) 二 外遇是假的 這個命題可能涉及之道德判斷諍論 ( 以下摘自林建德教授之 如何判斷道德的對錯 善惡? 道德的正誤與善惡的區別 1. 兩種道德判斷 : 道德善惡 道德對錯 2. 道德善惡 用以評價 人 3. 道德正誤 用以評價 行為 ( 編按 : 避世譏嫌 ) 4. 倫理學 所關心的議題在於: 如何判斷行為的道德正誤 ( 一 ) 道德之因素 道德的心理因素, 如道德的根源, 是 無貪 無瞋 無癡, (<< 佛法概論 >>p.181) 1

( 二 ) 道德之意向 ( 慚愧心 ) 及三種增上中道的德行, 出發於善心而表現為合理的 有益自他的行為 又以合理的善行, 淨化內心, 使內心趨向於完善 無漏 所以論到德行, 應從內心與事行兩方面去分別 (<< 佛法概論 >>p.181) 佛說 : 慚愧心 自增上, 法增上, 世間增上 即是說 : 慚愧應依 ( 增上是依義 ) 於自 法 世間三者的助緣來完成 (<< 佛法概論 >>p.182) 依世間 : 人類生而為依存於世間的, 世間的共同意欲, 雖不一定完全合於真理, 但世間智者所認為應該如何的, 在某一環境時代中, 多少有他的妥當性 所以離惡向善的慚愧心, 不能忽略世間而應該隨順世間 釋尊說 : 我不與世間( 智者 ) 諍 ( 按 : 雜阿含 37 經 ) 由於尊重社會意旨, 避免世間譏嫌, 即能引發慚愧而使它更正確 從上面看來, 道德是源於人類的道德本能, 而他的引發增長到完成, 要依於重人格 重真理 重世間 道德的所以是道德, 應該如此非如此不可, 即依這三者而決定 德行的增長完成, 即對於自己人格 社會公意 宇宙真理, 在向善離惡的抉擇中, 作得恰到好處 (<< 佛法概論 >>p.183 ~ p.184) 三 佛法中是否有 假 ( 暫時 ) 的 這種論說? ( 一 ) 阿含經的 假名 雜阿含 1202 經 ~ 別譯雜阿含 218 經 : 汝謂有眾生, 此則惡魔見, 唯有空陰聚, 無是眾生者 如和合眾材, 世名之為車, 諸陰因緣合, 假名為眾生 別譯雜阿含 218 經 眾魔生邪見, 謂有眾生想, 假空以聚會, 都無有眾生 譬如因眾緣, 和合有車用, 陰界入亦爾, 因緣和合有 雜阿含 581 經 : 世尊說偈答言 : 已離於我慢, 無復我慢心, 超越我我所, 我說為漏盡 於彼我我所, 心已永不著,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雜阿含 582 經 : 世尊說偈答言 :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唯持最後身 說我漏已盡, 亦不著我所,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2

( 莊春江譯註 ) 平等假名說, 別譯雜阿含經作 隨順世俗故, 南傳作 他會只以慣用語的程度說 (Vohāramattena so vohareyyā),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他使用這樣的詞僅當作表達 (He uses such terms as mere expressions) ( 二 ) 阿含經的 不淨假想觀 ( 本經可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不必然於禪觀中 ) 雜阿含 1165 經 ( 呵欲三部曲 : 母 姊 女想 不淨 32 身分 守護根門, 善攝其心 若眼見色時, 莫取色相, 莫取隨形好 善護其身, 善攝諸根, 由此煩惱不能蔽心 ) 尊者賓頭盧答言 : 如佛所說 如來 應 等正覺 所知 所見, 為比丘說 : 汝諸比丘! 若見宿人, 當作母想 ; 見中年者, 作姊妹想 ; 見幼稚者, 當作女想 當於爾時, 心亦隨起, 貪欲燒燃, 瞋恚燒燃, 愚癡燒燃, 更有因緣, 如世尊說 如來 應 等正覺 所知 所見, 為比丘說 : 此身從足至頂, 骨幹肉塗, 覆以薄皮, 種種不淨充滿其中 周遍觀察 : 髮 毛 爪 齒 塵垢 流唌 皮 肉 白骨 筋 脈 心 肝 肺 脾 腎 腸.. 人心飄疾, 若觀不淨, 隨淨想現, 頗更有因緣, 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 安隱樂住, 乃至純一滿淨不? 尊者賓頭盧言 : 大王! 有因有緣, 如世尊說 如來 應 等正覺 所知 所見, 告諸比丘 : 汝等應當守護根門, 善攝其心 若眼見色時, 莫取色相, 莫取隨形好, 增上執持 ( 三 ) 阿含經的 不有不無中道觀 雜阿含 262 經 : 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 則不生世間無見 ;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 如來離於二邊, 說於中道 ( 四 ) 阿含經的 五蘊如泡如幻 阿含 265 經 :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燄,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 五 ) 金剛經的 如夢 幻 泡 影 ( 金剛般若 約 中品般若 集成的時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一切有為法, 如夢 幻 泡 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CBETA, T08, no. 235, p. 752, b28-29) 中品般若 集合為十喻 : 如幻 如焰 如水中月 如虛空 如響 如揵闥婆 3

城 如夢 如影 如鏡中像 如化 )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73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1 序品 : 解了諸法如幻 如焰 如水中月 如虛 空 如響 如揵闥婆城 如夢 如影 如鏡中像 如化 (CBETA, T08, no. 223, p. 217, a21-23) 四 印度各期佛教的思想體系如何界定此說 ( 外遇等緣起事件 ) ( 一 ) 阿含經的 如實 ( 正 ) 觀 雜阿含 24 經 : 佛告羅睺羅 : 當觀諸所有色, 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內 若外, 若麤 若細, 若好 若醜, 若遠 若近, 彼一切非我, 不異我, 不相在, 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如是受 想 行 識, 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內 若外, 若麤 若細, 若好, 若醜, 若遠 若近, 彼一切非我, 不異我, 不相在, 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比丘如是知 如是見, 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 無有我 我所見 我慢, 使 繫著 羅睺羅! 比丘如是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 無有我 我所見 我慢 使 繫著者, 超越疑心, 遠離諸相, 寂靜, 解脫 ; 是名比丘斷除愛欲, 轉去諸結, 正無間等, 究竟苦邊 雜阿含 66 經 : 世尊告諸比丘 :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 內寂其心 所以者何? 修習方便禪思, 內寂其心已, 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如實觀察此色, 此色集, 此色滅 此受 想 行 ( 此 ) 識, 此識集, 此識滅 多聞聖弟子, 如實觀察色集, 色滅, 色昧, 色患, 色離, 如實知故, 不樂於色, 不讚歎色, 不樂著色, 亦不生未來色 ; 受 想 行 識, 亦如是廣說 色不生, 受 想 行 識不生故, 於色得解脫, 於受想行識得解脫, 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是名色滅, 受 想 行 識滅 是故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 內寂其心, 精勤方便, 如實觀察 重視緣起之緣生事實 : 有因有緣世間集 雜阿含 53 經 : 爾時 聚落主大姓婆羅門, 坐一面 白世尊曰 : 沙門瞿曇! 何論 何說! 佛告婆羅門 : 我論因 說因 又白佛言: 云何論因? 云何說因? 佛告婆羅門 : 有因有緣集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滅 依緣起顯不執著離二邊之中道觀 雜阿含 262 經 : 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 則不生世間無見 ;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 4

見 迦旃延! 如來離於二邊, 說於中道 :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 闡陀比丘遠塵 離垢, 得法眼淨 爾時 闡陀比丘見法, 得法, 知法, 起法, 超越狐, 疑, 不由於他, 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 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 : 正應如是, 如是智慧梵行, 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 我今從尊者阿難所, 聞如是法, 於一切行皆空, 皆悉寂, 不可得, 愛盡, 離欲, 滅盡, 涅槃, 心樂正住解脫, 不復轉還 ; 不復見我, 唯見正法 時阿難語闡陀言 : 汝今得大善利, 於甚深佛法中得聖慧眼 ** 本雅難陀禪師去年於正信主持小參時, 回應某師姊之 煩惱本空 ( 二 ) 部派的 三世一切有 及 現在有 ( 破斥了說一切有, 以曾有當有說過 去未來, 這都依種子說而成立 ) 等 ( 三 ) 大乘三系 : 依實立假 與 緣起幻有, 畢竟性空 1 虛妄唯識系重在( 依實立假 之) 世俗不空 : 依他起是自相安立的世俗有但有一分學者, 像妄識論者, 從世俗諦中去探究, 以為一切唯假名是不徹底的, 不能說世俗法都是假名 他們的理由, 是 依實立假, 要有實在的, 才能建立假法 譬如我是假的, 而五蘊等是實在的, 依實在的五蘊等, 才有這假我 所以說, 若假名所依的實在事都沒有, 那假名也就無從建立了 這世俗諦中的真實法, 就是因緣所生的離言的十八界性 這真實有的離言自性, 在唯識論中, 又解說為三界的心心所法 意思說 : 離言的因緣生法, 是虛妄分別識為自性的, 所以成立唯識 這樣, 世俗可分為二類 : 一 是假名的, 就是假名安立的遍計執性 二 是真實的, 就是自相安立的依他起性 假名的遍計執性, 是外境, 是無 ; 真實的依他起性, 是內識, 是有 所以唯識學的要義, 也就是 唯心無境 這把世俗分為假名有的 真實有的兩類, 與龍樹說世俗諦中, 一切唯假名, 顯然不同 在這點上, 也就顯出了兩方的根本不同 虛妄唯識論者, 以為世俗皆假, 是不能建立因果的, 所以一貫的家風, 是抨擊一切唯假名為惡取空者 他們既執世諦的緣生法 ( 識 ) 不空, 等到離遍計執性而證入唯識性時, 這勝義的唯識性, 自然也因空所顯而不是空, 隱隱的與真心論者攜手 (<< 中觀論頌講記 >>p.12 ~ p.13) 2 真常唯心系重在( 依實立假 之) 勝義不空 : 不空如來藏 ( 佛性 ) 是真實有真心論者, 從勝義諦中去探究, 以為勝義一切空, 是不了義的 本來大乘經中, 也常說聲聞聖者證入法性後, 沈空滯寂, 不能從空中出來, 不能發菩提心度眾生, 好像說性空是不究竟的 其實, 聲聞的不能從空中出假, 是悲心薄弱, 是願力不夠, 是生死已盡, 這才不能引發大行, 不是說法性空的不究竟 要知道菩薩大行 5

到成佛, 也還是同入無餘涅槃 但真心論者, 把性空看成無其所無, 只是離染的空 菩薩從空而入, 悟入的空性, 是存其所存, 是充實的不空 諸法的真性, 也可以叫空性, 是具有無邊清淨功德的, 實在是不空 所以 涅槃經 說 : 不但見空, 並見不空, 這是不以性空論者的勝義一切空為究竟的, 所以把勝義分成兩類 : 一是空, 一是不空 後期大乘的如來藏 佛性等, 都是從這空中的不空而建立的 真心者, 側重勝義諦, 不能在一切空中建立假名有的如幻大用, 所以要在勝義中建立真實的清淨法 這像 瓔珞經 的 : 有諦( 俗 ) 無諦, 中道第一義諦 ( 真中又二 ); 涅槃經 的: 見苦( 俗 ) 無苦 ( 真空 ) 而有真諦 ( 真不空 ), 都是在勝義中建立兩類的 他們把真常的不空, 看為究竟的實體, 是常住真心 等到討論迷真起妄的世俗虛妄法, 自然是, 如此心生, 如此境現, 公開的與妄識者合流 這後期大乘的兩大思想, 若以龍樹的見地來評判, 就是不理解緣起性空的無礙中觀, 這才一個從世俗不空, 一個從勝義不空中, 慢慢的轉向 (<< 中觀論頌講記 >>p.14 ~ p.15) 3 性空唯名系的 緣起幻有, 畢竟性空 : 法法畢竟空, 法法宛然有大乘經說一切法空, 早在龍樹之前就有了 這性空又叫真如 實相 法性 實際等 不解性空真義的, 從實在論的見地, 去體解這一切法空, 看為是真 是實 是如, 應該是很早就有了, 但還沒有說唯心 到了笈多王朝, 梵我論抬頭, 大乘也就明白的演進到真心論 同是一句 一切法空, 性空者通達勝義諦的畢竟性空, 真常者看作諸法常住的實體 智顗說 : 通教的共空, 當教是緣起的一切空 ; 若從空中見到不空, 這就是通後別圓的見地了 智顗以空中見不空為究竟, 我們雖不能同意, 但解空有二類人不同, 卻是非常正確的 有了一切空的經典, 就有把一切空看為真實常住的, 所以說真常妙有在龍樹以前, 自然沒有什麼不可 可是到底不是一切法空的本義, 更不是時代思潮的主流 從空轉上不空, 與真常心合流, 思想演變到 涅槃 勝鬘 楞伽 等經的真常唯心論, 卻遠在其後 所以經中判三教, 都是先說有, 次說性空, 第三時才說空中不空的真常 或者說先有真常, 後有性空, 把 華嚴 般若 等大乘經 ( 在龍樹之前就有了的 ) 的一切性空不生, 看為真常的 不錯, 這些大乘經, 真常者是容易看做真常的 不過龍樹以前是一切法空思想發揚的時代, 雖或者有人看做真常的, 但不是性空的本義 像真常空與真常心合流的真常唯心論, 都比一切空要遲得多 從龍樹的作品去看, 他所引的 無行 思益 持世 維摩 法華 十住 不可思議解脫經, 都還不是明顯的真常唯心論的思想 所以, 要論究龍樹學, 必須理解妄識者的世俗不空 真心者的勝義不空, 才能窺見龍樹學的特色 (<< 中觀論頌講記 >>p.15 ~ p.16) 4 三系比較: 真常 空太過 ; 妄識 空不及 ; 性空恰中道大乘的三家, 法相唯識者是從不及派引發出來的, 於諸法性空的了解不夠 ; 失空即失有, 所以不能不說自相有 真常唯心者是從太過派引發出來的, 破壞緣 6

起而另覓出路, 是對於緣起有不夠了解, 結果是失有也失空 這二派都是 依實立假 的, 異法是空, 異法不空 的 唯有中觀論者依緣起顯示性空, 即空而不壞緣有, 始能善巧中道 中土的天臺宗, 從龍樹的思想而來, 受時代思潮的影響, 多少有妙有不空的氣息 但法法畢竟空, 法法宛然有, 較之他宗, 仍與中觀義相近 (<< 中觀今論 >>p.192) 導師的 法法宛然有, 法法畢竟空 一生難忘是因緣, 我不妨片段的寫出些還留存在回憶中的因緣 因緣雖早已過去, 如空中鳥跡, 而在世俗諦中, 到底是那樣的真實, 那樣的不可思議! (<< 平凡的一生 ( 重訂本 )>>p.3) 中觀之三假 : 名假 受假 法假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名假施設 受假施設 法假施設, 如是應當學 一切唯有假名, 名字也只是假名, 在般若中, 一切都是不可得的 然從世間一切去通達假名不可得, 也不能不知道世俗假名的層次性 多樣性, 所以立三種假 依 大智度論, 三假施設, 是三波羅聶提 波羅聶提, 義譯為假, 假名, 施設, 假施設等 這三類假施設, 大智度論 的解說, 有二復次 ; 初說是 : 五眾 [ 蘊 ] 等法, 是名法波羅聶提 五眾因緣和合故名為眾生, 諸骨和合故名為頭骨, 如根 莖 枝 葉和合故名為樹, 是名受波羅聶提 (<< 空之探究 >>p.234 ~ p.235) 受假 取假, 依論意, 不能解說為心的攝取, 而是依攬眾緣和合的意思 (<< 空之探究 >>p.235) ( 四 ) 與禪定有關之 假想觀 在此不深入討論 假想觀 ( 勝解作意 ) 與真實觀 ( 真實作意 ) 勝解是假想觀, 依定所起的假想觀 ( 或以假想觀而得定 ), (<< 華雨集第二冊 >>p.154) 如修不淨觀 數習觀或是念佛觀, 都是由分別觀察開始而達到成就, 這些都是假 想觀 而真正般若, 則是觀一切法空, 無自性, 不生不滅, 由分別到無分別, 終 而得到般若 (<< 華雨集第一冊 >>p.56) 勝解的假想觀, 是不能得究竟解脫的, 但也有對治煩惱, 斷除 ( 部分 ) 煩惱, 增強心力的作用, 所以釋尊應用某些方便來教導弟子 假想觀中, 主要是不淨觀, 如青瘀想, 膿爛想, 骨想等 (<< 空之探究 >>p.73) 7

修觀慧, 有勝解作意與真實作意 勝解作意是假想觀, 如不淨觀 [ 念 ] 成就, 見到處是青瘀膿爛 真實作意中, 有自相作意, 如念出入息 ; 共相作意, 如觀 諸行無常 等 真如作意, 如觀 一切法空, 不生不滅 等 勝解作意對修持有助益的, 但不能得解脫 勝解觀成就, 自心所見的不淨或清淨色相, 與事實不符, 所以是 顛倒作意 這種 三摩地 [ 定 ] 所行色, 大乘瑜伽者是看作 現量 性境 的 (<< 印度佛教思想史 >>p.402 ~ p.403) 考察印度佛教思想演變之準繩 真實觀 與 假想觀 ( 一 ) 佛法 以真實觀( 勝義觀 ) 為究竟 ( 二 ) 初期大乘 假想觀之萌發 不忘失勝義觀 ( 三 ) 後期大乘 假想觀之昂揚 勝義觀之淡化 ( 四 ) 秘密大乘 的異方便 別立三摩地 ( 假想觀 ) 菩提心 ( 五 ) 秘密大乘 假想觀發展之極致 欲樂與定樂的統一 六 修行道次第之省思 ( 一 ) 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 ( 二 ) 導師的 三重因緣觀 ( 三 ) 先分別說諸法有, 後說畢竟空 ( 依有明空 ) ( 四 )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 依世俗入勝義 ) ( 五 ) 由名假到受假, 破受假而達法假, 進破法假而通達畢竟空 成佛之道 ( 增註本 ) p.a3 說 : 如來說法, 總是先說 端正法 布施, 持 戒, 離欲生天 ( 定 ) 然後對有出世可能的, 授以出世法門 諸佛常法 所說的 過去的 現在的 未來的佛, 始終是佛佛道同 的教誡, 如同 七佛通戒偈 所示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 先修人天布施持戒善法, 再而進修定慧法門, 自淨其意 ), 這是七佛共宣的道次第, 其實質內涵如同導師在 成佛之道 所解說的 : 以得增上生, 漸得決定勝, 正等覺說此, 方便如梯級 的修道次第 ; 也就是 先說端正法, 後說正要 之 如諸佛法 次第 佛說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這是 從世間法轉向出世 8

間法 的修道次第, 佛為眾生說法, 先依人世間的正行 諸惡莫作, 眾善奉 行, 而引向 內淨其意 的定慧熏修, 趨向出世解脫 所以提婆菩薩 百論 在第一品 ( 初品 ), 開宗明義即為 捨罪福品 : 百論 卷 1 1 捨罪福品 : 生道次第法, 如垢衣浣染, 如垢衣先浣後淨, 乃染浣淨不虛也 所以者何? 染法次第故, 以垢衣不受染故 如是先除罪垢, 次以福德熏心, 然後受涅槃道染 外曰 : 捨福依何等? 依福捨惡 ; 依何捨福? 內曰 : 無相最上 ( 大正藏 30 冊, p. 170, b26-c3) 印順導師對於上述論文解釋為 : 論上說 : 先以福捨罪, 次以捨捨福 ( 學佛三要 p.201) 所以 百論 說 : 先依福捨罪, 次一步必依捨捨福, 才能得入無相 ( 佛法是救世之光 p.155) 因為人天法的善與惡仍是 貪 瞋 痴 有為法, 它們都是從我見無明產生的, 如導師在 成佛之道 之頌文說 : 佛攝諸煩惱, 見愛慢無明 我我所攝故, 死生永相續, 有古德以 第一義 而直說 動念即乖, 並非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不重要, 它乃是修道的必經初階, 如龍樹菩薩 大智度論 卷 18 1 序品 所說的 : 觀真空人, 先有無量布施 持戒 禪定, 其心柔軟, 諸結使薄, 然後得真空 ; 邪見中無此事, 但欲以憶想分別, 邪心取空 ( 也就是印順導師所說的 : 信戒無基, 憶想取一空, 是為邪空 ) 智論 所明的三假, 是顯示修行次第的, 即由名假到受假, 破受假而達法假, 進破法假而通達畢竟空 (<< 中觀今論 >>p.178) 般若經 明一切法但假施設, 依 大智度論 所說, 有次第悟入的意義, 如說 : 行者先壞名字波羅聶提, 到受波羅聶提 ; 次破受波羅聶提, 到法波羅聶提 ; 破法波羅聶提, 到諸法實相中 諸法實相, 即是諸法及名字空般若波羅蜜 (<< 空之探究 >>p.23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