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算计机接口技术》教材编写大纲

Similar documents
Ps22Pdf

( ), 16/ 32 Intel 8086, Intel, , Intel8086 Intel I/ O,, ( CIP ) /,,. :, ( ) ISBN T P36 CIP ( 2002) 0

DPJJX1.DOC

考试时间课程名称级人数考试地点 机械工程 17 级卓越 1 30 D-386 机械工程 17 级卓越 2 30 D-386 自动化 17 级 1 30 D-3108 自动化 17 级 2 30 D-3108 电子信息工程 17 级 1 32 C-170 电子信息工程 17 级 2 32 C-242

C. 大规模集成电路 D. 晶体管 参考答案 B 8.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中的 A. 第 4 代 B. 第 3 代 C. 第 2 代 D. 第 1 代 参考答案 A 9. 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 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 晶体管 B. 集成电路 C. 电子管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材料(讲义)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考生编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 1 科目 1 分科目 2 科目 2 分总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排名考试方式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 62 英语一 78 数学一 108 普通物理 ( 包括力学 电磁学 光学 ) 物理电子学 1 全国统考 11

电子技术基础 ( 第 版 ) 3. 图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图 4-1-3) 电路名称电路原理图波形图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u 1 u u sin t a t 1 u 0 A B VD I A VD R B


新开放专科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考生编号 政治 政治分 外语 外语分 科目 1 科目 1 分 科目 2 科目 2 分 总分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排名 考试方式 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 47 英语一 33 数学一 59 电子与通信基础 电子与通信工程 57 全国统考 11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半 导 体 学 报! " # $%&'%' $!&' #% #$1 /#1 $'! / ?/ ?/ / 3 0,?/ ) * +!!! '!,!! -. & ' $! '! 4% %&1)/1(7%&)03 (% )

B. 工资管理软件 C.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一个练习程序 D.Windows 操作系统 86.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种 A. 系统软件 B. 应用软件 C. 工具软件 D. 调试软件 参考答案 A 87. 下列 4 种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 财务管理系统 B.DOS C.Windows 98 D.

cs

2

Microsoft PowerPoint - Ch0-绪论.pptx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学习和掌握微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 : 16 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32 位微机的原理 目的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深入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掌握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和接口技术的设计能力, 熟悉 16/

untitled

微机第02章1(指令寻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 级通信工程 学年教学计划 班级 : 通信 1601, 通信 1602 人数 :67 第一学期 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讲课实验实践上机讨论开课学院备注 选修 选修 通信类专业写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选修通信系统实验 3.0

<4D F736F F D20B5DAC8FDCBC4D5C2D7F7D2B5B4F0B0B82E646F63>

HD ( ) 18 HD ( ) 18 PC 19 PC 19 PC 20 Leica MC170 HD Leica MC190 HD 22 Leica MC170 HD Leica MC190 HD Leica MC170 HD

TD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ystems /18-243, spring st Lecture, Jan. 12th

小儿疾病防治(四).doc

NC MCP MPG


學 習 內 容 元 素 一 直 透 過 中 小 學 校 課 程 相 關 課 題 培 養, 如 : 小 學 常 識 科 人 文 學 科 和 科 學 科 等 這 些 從 沒 有 因 為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課 程 指 引 在 2012 年 擱 置 而 有 任 何 改 變 4. 教 育 局 持

Microsoft PowerPoint - 第01章 基础知识.pptx


附件2:2013年实验教学中心完成实验教学情况

奥运风云榜(上).doc

水晶分析师

<4D F736F F D20C7B6C8EBCABDCFB5CDB3C9E8BCC6CAA6BFBCCAD4B4F3B8D92E646F63>

2009 年第 6 期 高清总动员 35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厨房小知识(四)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4D F736F F D 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避孕知识(下).doc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一).doc

i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七).doc

i

Microsoft Word -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

C++ 程序设计 告别 OJ2 - 参考答案 MASTER 2019 年 5 月 3 日 1

1 CPU

Autodesk Product Design Suite Standard 系统统需求 典型用户户和工作流 Autodesk Product Design Suite Standard 版本为为负责创建非凡凡产品的设计师师和工程师提供供基本方案设计和和制图工具, 以获得令人惊叹叹的产品

Microsoft Word - 最新正文.doc

第5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Microsoft Word - zw

目录 1 IPv6 快速转发 IPv6 快速转发配置命令 display ipv6 fast-forwarding aging-time display ipv6 fast-forwarding cache ipv6 fas

目 录 第 一 章 总 论 概 述 编 制 依 据 和 原 则 企 业 概 况 项 目 提 出 的 背 景 及 投 资 必 要 性 可 行 性 研 究 的 工 作 范 围 可 行 性 研 究

L1 computer system overview

,,, PCB, AR M VxWorks DSP,,,,,,,,,,, (CIP) /,,.:,2005 ISBN TP36 CIP (2005) : ( 10 ) : : (010 ) : (010)

教材 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 第二版 ) 科学出版社楼顺天, 周佳社, 张伟涛编著

尿路感染防治.doc

Undergraduate Schedule Course For Clinical Medicine on Jiangsu University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第五版 )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阎石主编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第二版 ) 图 1 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1944~1945 年间, 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 如图 1 2 (a) 所示 ) 应邀参加 ENIAC 计算机研制任务 在研制中, 他深刻认识到 ENIAC 不能存储

册子0906


1 2 / 3 1 A (2-1) (2-2) A4 6 A4 7 A4 8 A4 9 A ( () 4 A4, A4 7 ) 1 (2-1) (2-2) ()

Microsoft Word - CI Panel Paper (Chi)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A) (A) (A) (A) (A)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有机化学及实验 有机化学及实验 有机化学及实验 有机化学及实验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1) 临潼校区重修上课安排

学年本科教学和思政工作情况汇报

4 / ( / / 5 / / ( / 6 ( / / / 3 ( 4 ( ( 2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32BCC6CBE3BBFACFB5CDB32E BBCE6C8DDC4A3CABD5D>

第 期 曹 源 等 形式化方法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例 如, 一 个 含 有 2000 个 记 录 的 文 件, 每 个 磁 盘 块 可 容 纳 250 个 记 录, 则 该 文 件 包 含 8 个 磁 盘 块 然 后 对 该 文 件 作 二 路 归 并 的 外 排 序, 每 次 往 内 存 读 入 两 个 磁 盘 块, 排 序 后 再 写 回 磁

I

信息与工学院 学年第 1 学期实验 实践表 ( 一 ) 电子 B1201 电子 B1301 电子 B 人 27 人 19 人 三 半导体照明技术实验 ( 第 2 组第 8 周 ) 商莹 (1S305) 半导体照明技术实验 ( 第 2 组第 12,16 周 ) 商莹

閱 立 法 會 CB(2)1907/14-15(01) 號 文 件 ) 為 確 保 督 導 委 員 會 的 建 議 得 以 及 時 推 行, 醫 管 局 承 諾 在 三 個 月 內 制 定 一 份 行 動 計 劃, 以 期 在 三 年 內 推 行 各 項 建 議 5. 醫 管 局 成 立 了 專 責

专科疾病诊治(二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年教学计划 班级 : 计 1601, 计 1602, 计 1603 人数 :99 选修 选修 人机交互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选修计算机图像处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计 :


新生儿护理(下).doc

(Chi)_.indb

Microsoft Word - tp cb c.doc

14A 0.1%5% 14A 14A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五日會議


穨_2_.PDF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解析

重点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报告-音视频产品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院系▲

I 2001年我国计算机制造业的基本运行状况

01

西安美术学院福建公安高等专科.doc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第三章

Transcription:

1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修订大纲 四川理工学院 贾金玲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针对西部地区一般本科院校电类专业 ( 含计算机专业 ) 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总结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 现对 2000 年编著出版的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和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进行全面修订 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定位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或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主要研究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 工作原理及其与外部的接口技术 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等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各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随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 社会对电类专业学生微机开发应用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相应的本科培养计划中都将这门课程作为主要课程, 并开设相应学时的实验和课程设计, 这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结合新一轮本科培养计划的调整, 我们科学地构建了微机硬件课程体系 该体系突出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念, 以新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 注重专业教育和工程训练,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本次修订内容 1. 原教材错漏之处 ; 2. 调整教材结构, 将数 / 模和模 / 数转换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单独设置为一章 ; 3. 完善习题 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4. 在总线一章中强化 PCI 总线的内容 ; 5. 在串并行接口一章中增加 USB 接口及其应用 ; 6. 在人机接口一章中增加 8279 接口原理及应用 ; 7. 强化高档微处理器和现代微机新技术 ; 8. 增加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内容 ; 9. 将理论教学 实验指导和课程设计指导集成化, 并提供使用的附录 ; 10. 供教材电子版, 并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 ; 11. 教材名称改为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理论 实验 课程设计 四. 修订说明 1. 将数 / 模和模 / 数转换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单独设置为一章的考虑是基于在微机应用系统中前向通道应用模 / 数转换器和后向通道应用数 / 模转换器的普遍性 并在整部教材结构上进行较大调整, 使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更加科学合理 2. 关于习题 : 完善每章后的习题, 并加几套测试题, 给出参考答案, 以方便自学 考虑到篇幅和教学需要, 除章后习题外, 习题 测试与解答单独成册 2

3. 由于现代微机系统中 PCI 和 USB 接口的广泛使用, 本次修订对原教材中 PCI 总线部分进行强化, 并给出应用实例 而 USB 属于串行接口标准, 将其增加到串并行接口一章 4. 鉴于在中小规模微机应用系统中矩阵键盘和 LED 数码显示器使用较多, 因此, 除了介绍它们的一般接口外, 增加专用接口 8279 的内容这在多数微机原理教材中是一个欠缺 一般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有所介绍, 但因该课程学时很少, 许多教师将其砍掉不讲, 而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又较为困难, 又由于一些实验设备中 LED 和键盘的接口控制是由该芯片完成的, 因此本教材在人机接口一章中增加这一内容 5. 考虑到在讲透微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时, 还应使学生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微机发展新技术, 本书将高档微机部分予以加强, 由原来的一章改为两章, 主要介绍微处理器的发展和微机系统中涉及的新技术 6. 原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仅是针对计算机专业而编写的, 由于计算机专业单独开设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故原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不包含这部分内容 但其它电类专业 ( 如通信工程 自动控制 电气工程 电子技术应用 电子信息科学 电子信息工程等 ) 所开设的 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是包含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 因此, 为了扩大教材的使用面, 为更多的专业提供更好的教材, 本次修订将增加这部分内容, 即 8086/8088 的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MASM 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7.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微机原理及应用是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一般都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和一定学时的课程设计 从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们感到学生在计算机硬件知识特别是硬件动手能力上是一个薄弱环节, 从开发应用能力培养的角度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实验和课程设计这两个教学实践环节 而从目前的教材来看, 规范实验指导和课程设计的书很少, 教师在指导实验特别是指导课程设计时随意性较大 2001 年我们编写的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经过几年的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修订除对原有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外, 还将把理论教学 实验指导和课程设计指导集成到一起出版, 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方便 并且提供的软硬件方案都是调试通过的 尽管各校使用的实验设备有所不同, 其实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只是端口地址和具体电路有所差别 因此我们考虑以某种较为典型的设备为例给出软硬件方案, 若使用其它型号或厂家的设备, 可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 这种集成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我们已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进行了集成化的尝试, 获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8. 关于教材的立体开发 : 除了编写集理论教学 实验指导和课程设计指导于一体的教材外, 还准备编写与其配套的习题 测试题与解答, 并制作教材电子版光盘和多媒体课件 9. 由于本书中加入了汇编语言和程序设计的内容, 故书名应改为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理论 实验 课程设计 五. 参考教学计划 本教材建议学时数 : 计算机专业本科可分为两门课开设, 即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参考学时分别为 40~60 和 60~70, 其中实验学时分别为 10~20 和 14~20, 另开设 40 学时课程设计 其他电类专业本科总学时 80, 其中理论教学 60 学时, 实验 20 学时, 另开设 40 学时课程设计 以下给出其他电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学时分配 : 3

1. 理论教学第 1 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1 学时编制习题 6~10 题, 必做作业 3~5 题 第 2 章 Intel 8086/8088 微处理器 6 学时编制习题 15~20 题, 必做作业 9~12 题 第 3 章 Intel 8086/8088 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8 学时 10~16 题 编制习题 18~25 题, 必做作业 第 4 章 Intel 8086/8088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 学时编制习题 20~30 题, 必做作业 12~15 题 第 5 章总线技术 2 学时编制习题 6~10 题, 必做作业 3~5 题 第 6 章内存储器及其管理 4 学时编制习题 10~15 题, 必做作业 6~8 题 第 7 章输入与输出技术 4 学时编制习题 10~15 题, 必做作业 6~8 题 第 8 章中断技术与中断控制器 6 学时编制习题 15~20 题, 必做作业 9~12 题 第 9 章串并行接口技术 6 学时编制习题 15~20 题, 必做作业 9~12 题 第 10 章定时 / 计数技术及接口 4 学时编制习题 10~15 题, 必做作业 6~8 题 第 11 章数 / 模和模 / 数转换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3 学时编制习题 8~10 题, 必 做作业 4~6 题 第 12 章人机接口技术 4 学时编制习题 10~15 题, 必做作业 6~8 题 第 13 章 32 位微处理器 2 学时编制习题 6~10 题, 必做作业 3~5 题 第 14 章现代微机新技术 4 学时编制习题 8~12 题, 必做作业 6~8 题 2. 实验安排 1 软件实验 : 实验一 :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及上机过程训练实验二 :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实验三 :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实验四 : 串操作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实验五 : 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实验六 : 软件综合实验 2 硬件实验实验一 : 并行输入 (8255A) 实验二 : 并行输出 (8255A) 实验三 :D/A 转换实验实验四 :A/D 转换实验实验五 :8259 中断实验实验六 :8253 定时器 / 计数器实验实验七 : 串行接口实验实验八 :DMA 实验实验九 :8279 控制键盘和 LED 实验实验十 : 继电器控制实验实验十一 : 直流电机调速实验实验十二 : 硬件综合实验 3. 课程设计第 1 章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应达到的目标讲解课程设计的目的 要求 步骤 设计报告的撰写以及选题要求等 2 学时 4

第 2 章列出课程设计题目 30~50 个, 并给出题目要求, 教师应指导学生分组选题设计时间 38 学时 ( 含设计报告撰写 ) 第 3 章课程设计实例分别给出 CPU 系统设计 存储器扩展设计和接口技术应用实例 3~5 个, 并撰写出设计报告,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设计和报告撰写范例, 供参考 六.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修订版目录 第一部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第 1 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史与展望 1.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分类 1.3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1.4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及实例习题与思考题 第 2 章 Intel 8086/8088 微处理器 2.1 8086/8088 的编程结构 2.2 8086/8088 的引脚功能和工作模式 2.3 8086/8088 的总线操作和时序 2.4 8086/8088 的存储器组织和 I/O 组织 2.5 IBM PC/XT 主机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习题与思考题 第 3 章 8086/8088 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3.1 8086/8088 的寻址方式 3.2 8086/8088 的指令系统习题与思考题第 4 章 8086/8088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句格式 4.2 表达式 4.3 伪指令 4.4 顺序程序设计 4.5 分支程序设计 4.6 循环程序设计 4.7 子程序设计 4.8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4.9 有关 I/O 的 DOS 功能调用 4.10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习题与思考题 5

第 5 章总线技术 5.1 总线技术概述 5.2 局部总线 5.3 系统总线 5.4 通信总线习题与思考题 第 6 章内存储器及其管理 6.1 存储器概述 6.2 半导体存储器 6.3 半导体存储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6.4 PC 微机的存储器习题与思考题 第 7 章输入和输出 7.1 微机接口概述 7.2 CPU 与输入和输出设备之间的接口信息 7.3 接口部件的 I/O 端口 7.4 CPU 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7.5 DMA 控制器 7.6 微机接口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习题与思考题 第 8 章中断技术 8.1 中断技术概述 8.2 8086/8088 中断系统 8.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C59A 8.4 高档微机中断系统习题与思考题 第 9 章串并行接口技术 9.1 概述 9.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9.3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 8251A 习题与思考题 第 10 章定时 / 计数技术及接口 10.1 定时 / 计数技术概述 10.2 可编程定时器 / 技术器 8253/8254 10.3 8253 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10.4 高档微机的定时器习题与思考题 第 11 章数 / 模和模 / 数转换 6

11.1 概述 11.2 数 / 模 (D/A) 转换接口 11.3 模 / 数 (A/D) 转换接口习题与思考题 第 12 章人机接口技术 12.1 键盘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12.2 显示接口 12.3 可编程键盘 / 显示接口 8279 12.4 打印机及其接口技术 12.5 其他交互式人机接口及有关设备习题与思考题 第 13 章 32 位高档微型计算机 13.1 从 8086 到 Pentium 微处理器 13.2 80386 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 含新增加指令 ) 13.3 Pentium 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 含新增加指令 ) 习题与思考题 第 14 章现代微机新技术 ( 含内存管理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等, 具体分节待定 )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部分实验指导 一 软件实验 实验一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及上机过程训练 实验二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 实验三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 实验四 串操作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 实验五 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 实验六 软件综合实验 二 硬件实验 实验一 8255A 转弯灯实验 实验二 8255A 模拟交通灯管理实验 实验三 D/A 转换实验 实验四 A/D 转换实验 实验五 8259A 中断实验 实验六 8253 定时器 / 计数器实验 实验七 8251 串行接口实验 实验八 DMA 实验 实验九 8279 控制 LED 显示实验 7

实验十继电器控制实验实验十一直流电机调速实验实验十二硬件综合实验 第三部分课程设计指导 第 1 章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1.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应达到的目标 1.2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的主要内容 1.3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 第 2 章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2.1 CPU 系统与存储器扩展设计 2.2 接口技术应用设计 第 3 章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实例 3.1 CPU 系统设计实例 3.2 存储器扩展设计实例 3.3 接口技术应用设计实例 附录 附录 I ASCII 码字符表附录 II 8086/8088 指令表附录 III 80386 指令简表附录 IV Pentium 指令表附录 V 常用 DEBUG 命令附录 VI 常用 INT 21H 功能调用详解 参考文献 七. 原教材目录 1. 原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目录 第 1 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史与展望 1.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分类 1.3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1.4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及实例习题与思考题 第 2 章 Intel 8086/8088 微处理器 2.1 8086/8088 的编程结构 8

2.2 8086/8088 的引脚功能和工作模式 2.3 8086/8088 的总线操作和时序 2.4 8086/8088 的存储器组织和 I/O 组织 2.5 IBM PC/XT 主机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习题与思考题 第 3 章总线技术 3.1 总线技术概述 3.2 局部总线 3.3 系统总线 3.4 通信总线习题与思考题 第 4 章微机接口技术概述 4.1 微机接口基本概念 4.2 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4.3 接口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4.4 接口的译码 4.5 常用外围接口芯片 4.6 微机接口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4.7 微机接口设计与分析实例习题与思考题第 5 章并行接口技术 5.1 并行接口技术概述 5.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5.3 微机系统中的并行接口及其应用习题与思考题 第 6 章串行通信与串行接口技术 6.1 串行通信概述 6.2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 8251A 6.3 微机系统中的串行接口及其应用习题与思考题 第 7 章中断技术 7.1 中断技术概述 7.2 8086/8088 中断系统 7.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C59A 7.4 高档微机中断系统 第 8 章定时 / 计数技术及接口 8.1 定时 / 计数技术概述 8.2 可编程定时器 / 技术器 8253/8254 8.3 8253 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9

8.4 高档微机的定时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 9 章 DMA 技术与 DMA 控制器 9.1 DMA 技术概述 9.2 可编程 DMAC8237A 9.3 DMA 技术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9.4 高档微机的 DMA 功能习题与思考题 第 10 章内存储器及其管理 10.1 存储器概述 10.2 半导体存储器 10.3 半导体存储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10.4 PC 微机的存储器习题与思考题 第 11 章人机接口技术 11.1 键盘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11.2 CRT 显示器原理及接口技术 11.3 LED 显示器原理及接口技术 11.4 LCD 显示器原理及接口技术 11.5 打印机及其接口技术 11.6 其他交互式人机接口及有关设备习题与思考题 第 12 章 32 位高档微型计算机 12.1 从 8086 到 Pentium 微处理器 12.2 80386 的体系结构 12.3 高档微机存储器的扩展技术 12.4 Pentium 机及多媒体微机系统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I ASCII 码字符表 附录 II 8086/8088 指令表 附录 III 80386 指令简表 附录 IV Pentium 指令表 参考文献 2. 原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目录 10

第 1 章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1.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应达到的目标 1.2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的主要内容 1.3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 第 2 章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2.1 CPU 系统与存储器扩展设计 2.2 接口技术应用设计 第 3 章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实例 3.1 CPU 系统设计实例 3.2 存储器扩展设计实例 3.3 接口技术应用设计实例 附录 附录 1 TPC-1 实验箱的结构及使用说明 附录 2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附录 3 常用 DEBUG 命令 附录 4 常用 INT 21H 功能调用详解 附录 5 所用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图 参考文献 11

第一部分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12

第 1 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20 世纪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自 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变革, 使计算机逻辑部件经历了电子管时代, 晶体管时代, 集成电路时代, 大规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超大规模 超高速集成电路时代 同时, 计算机内存的容量不断增加, 软 硬件不断丰富, 特别是多媒体 超媒体技术的发展, 使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 网络时代, 它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充当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主角 而在计算机中人们接触最多的是微型计算机 本书以 16 位微处理器 Intel 8086/8088 及 16 位微型机算计 IBM PC/XT 系统为例, 对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工作原理 接口技术及现代高档微机的组成结构和相关技术等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本章作为全书的引导介绍微机的发展 特点 分类 应用, 并给出实例, 以建立对微机的初步认识 1.1 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史与展望 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向微型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标志的 自 1971 年出现微处理器开始到 1993 年, 仅 20 多年的时间, 推出了五代微处理器产品 第一代微处理器是以 Intel 公司 1971 1972 年推出的 4004 4040 和 8008 作为典型代表, 其集成度为 2000~3300 个晶体管 / 片 第二代微处理器是 1974 1977 年由几家公司分别推出的产品, 以 Intel 的 8080/8085, Motorola 的 M6800,Rockwell 的 R6502 和 Zilog 的 Z80 作为典型代表, 其集成度达 9000 个晶体管 / 片 二十世纪 70 年代后期,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进一步推动微型计算机向更高层次发展 1978 1980 年出现了第三代微处理器, 以 Intel 的 8086/8088,Motorola 的 M68000 和 Zilog 的 Z8000 作为典型代表相继问世, 其集成度高达 29000 个晶体管 / 片, 成为当时国内外市场上最流行的三种微处理器 它们采用 HMOS 高密度工艺, 运算速度比 8 位机快 2 5 倍, 赶上和超过了 70 年代小型机的水平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后, 微处理器进入第四代产品, 向系列化方向发展,Intel 公司相继推出了性能更高 功能更强的 80186 和 80286, 它们与 8086 向上兼容 到 1985 年 Intel 公司又率先推出了 32 位微处理器 80386, 它们与 8086 80186 和 80286 向上兼容, 它们逐步形成了 80X86 系列微处理器 与此同时,Motorola 公司推出了 32 位微处理器 M68020, 集成度高达 68000 个晶体管 / 片 HP 公司推出的 μp 32 位微处理器芯片, 集成度高达 45 万个晶体管 / 片, 时钟频率达到 18MHz, 速度之快, 性能之高, 足以同高档的小型机乃至中型机相匹敌 进入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后,Intel 公司在开发新一代微处理器技术方面继续领先,1993 年 3 月,Intel 公司发布了第五代微处理器产品 Pentium, 其使用亚微米级的 CMOS 技术, 使集成度高达 310 万个晶体管 / 片 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 2000 年底达到 733MHz,2001 年进一步上升到 13

766MHz 而作为 Pentium III 后续产品的 Willaette 的工作频率达 1.5GHz 以上 目前 Pentium 4 的工作频率为几个 GHz 在 1965 年, 美国化学家, 现为 Intel 公司名誉董事长的戈登 摩尔 (Gordon Moore) 就在一篇论文中宣布, 他通过对 1959 1965 年实际生产的集成电路的考察, 发现在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隔 18 个月会翻一番, 芯片的性能也随之提高一倍,30 多年中微处理器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规律, 因而被人们称为 摩尔定律 随着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 技术的应用, 将会使计算机的速度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在其它性能和功能方面也成指数规律的上升, 可以预计, 微处理器今后的发展将会突破 摩尔定律 在过去十年内, 电脑创造的信息远远超过人类五千年历史所留下的文化 今天, 微处理器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在衣服和身体中都可以嵌入 CPU 可以肯定, 在未来的三十年内, 计算机界将发生一场革命, 光通信 广泛互联 普遍计算 传感器 全球公用信息设施建设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将对信息领域, 特别是计算机领域产生广泛的而深远的影响, 从而出现神经网络计算机 光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 它们除性能成数万倍, 甚至数百万倍的提高以外, 结构将完全改变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 世界范围的高速宽带网在实质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每台电脑 24 小时在线, 共享所有电脑资源, 并完成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 未来微处理器的三个发展方向是 : 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人工智能和网络, 即性能超强化 系统微型化 功能智能化 通信网络化 媒体多样化 微机的发展如此之快, 我们实在无法确切地知道未来将会怎么样 1.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分类 1.2.1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 主要取决于其独具的特点 1. 形小 体轻 功耗低经过大规模集成化的电路, 尺寸小, 重量轻, 功耗低 如拥有 6800 个晶体管的 M6800 的芯片尺寸是 5.2 5.4mm 2,16 位的 M68000 的芯片尺寸是 42.25mm 2, 最初的 Pentium 机拥有 310 万个晶体管, 其芯片尺寸是 13.94cm 2, 现在的 Pentium 处理器尺寸更小, 功耗更低 外壳形状有长方形的双列直插式, 有方形的针筒形和贴片形 使用为数不多的片子, 在一块印制板上就可组成一台微机的主板, 其功耗 : 小型的只有几瓦, 一台通用的 IBM PC 系列微机也只有 200 瓦左右 2. 价格廉一般的微处理器芯片只要十几 几十元, 组成的主板也不过几百元 而且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日趋成熟和生产批量的加大, 价格还会继续向下浮动 微型计算机正像电视和手机一样地普及开来 3. 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由于微型计算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集组成, 使系统内的组件数目大幅度下降, 印制板上的接插件和焊接点比采用中 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机器减少若干个数量级, 加之新型的制造工艺使芯片功耗低 发热量小, 使微机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失效率一般好于 0.0005/ 千小时, 因而微机易做到数千小时不出故障 4. 灵活性好 适应性强由于微型计算机结构采用总线形式, 因而结构非常灵活, 易于构成满足各种需要和利用形态的应用系统, 也易于进一步扩展 而且, 由于微型计算机基本部件的系列化 标准化, 更增强了微机的通用性 另外, 微型计算机具有可编程和软件固化的特点, 使得同一系列的 14

机器, 仅通过改变程序就可适应不同的任务, 加之标准化的总线结构, 让微机适应性强, 研制周期也大大缩短 1.2.2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微型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1. 按字长分类字长是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CPU 的字长 到目前为止, 微型计算机按字长可分为 : 4 位微型计算机 : 字长为 4 位, 其 CPU 的典型代表为 Intel 4004 8 位微型计算机 : 字长为 8 位, 其 CPU 的典型代表为 Intel 8080/8085,Motorola 的 M6800, 和 Zilog 的 Z80 16 位微型计算机 : 字长为 16 位, 其 CPU 的典型代表为 Intel 8086/8088,Motorola 的 M68000, 和 Zilog 的 Z8000 32 位微型计算机 : 字长为 32 位, 其 CPU 的典型代表为 Intel 80386,Intel 80486 Pentium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为 32 位, 而外部数据总线为 64 位 64 位微型计算机 : 字长为 64 位 这里要多说几句, 当 32 位微处理器逐渐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主流芯片时, 以图形工作站的服务器为代表的高档微机就开始走向 64 位 CPU 近几年来较有影响的 64 位芯片有 Sun 公司的 Ultrasparc,HP 公司的 PA-RISC 8000 系列,DEC 公司的 Alpha 21164,Intel 公司的 Itanium, 以及由 Motorola 加盟的 Power PC 620 等 2. 按利用形态分类按微机的利用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 单片机 : 将 CPU 存储器 外设接口等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所形成的微机 如 MCS-51 系列等 单板机 : 将 CPU 存储器 外设接口等做到一块印制电路板上所形成的微机 如 TP801 Z80 多板机 : 由多块插件板组成的一台微机 如 STD 总线结构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微机套件 : 针对特定的用途, 选用合适的微机组件 ( 如 CPU 存储器 接口电路或芯片等 ) 专门设计的微型计算机 微机系统 : 购买现成的微机系统 如 IBM PC 及其兼容机系统 3. 按应用环境分类随着微机用途的不断拓展, 其应用环境有了较大的差异, 对微机的结构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按应用环境分类可使用户对不同场合使用的微机有较全面的理解, 从而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微机 单片机 : 已如前述 个人计算机 : 简称 PC(Personal Computer), 它是 20 世纪后期一种最重要的计算机模式 随着市场的发展, 个人计算机现已形成商用 PC 机 便携式 PC 机和多媒体 PC 机等 3 个重要分支 目前 PC 机的主流仍为 32 位机 工作站 / 服务器 : 工作站 (Workstation) 在这里泛指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工程工作站或图形工作站 服务器 (Server) 则通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各类服务器 工作站 / 服务器通常使用 32 位和 64 位机 网络计算机 : 网络计算机 (Network Computer 简称 NC) 是一种依赖于网络的微型计算机, 它不具备 PC 的高性能, 但实现了较简单的操作和较低的购买与维护价位 1965 年, 美国 Oracle 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 (L.Ellison) 率先提出了用 NC 来代替 PC 的主张, 迅速获得了 Sun IBM 等公司的响应 随即联合制定了一个 NC 参考规范, 针对当时 PC 机的弱点提出了 NC 的 5 项基本特征, 即硬件的平台无关性 购置成本低于 PC 总体拥有成本大大低于 15

PC 使用和管理明显的容易和有效的安全功能 4. 按制造工艺分类微型计算机按其制造工艺可分为 : MOS 型微机 : PMOS 型微机 P 沟道 MOS 电路制造而成 ; NMOS 型微机 N 沟道 MOS 电路制造而成 ; CMOS 型微机 P N 互补 MOS 电路制造而成 ; HMOS 型微机 混合 MOS 电路制造而成 双极型微机 : STTL 型微机 肖特基 TTL 电路制造而成 ; ECL 型微机 射极耦合电路制造而成 ; I 2 L 型微机 集成注入式电路制造而成 ; I 3 L 型微机 平面集成注入式电路制造而成 1.3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机的一般用户和微机硬件的初学者往往对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 等概念以及对微机软 硬件的界定存在模糊认识, 本节以图 文并茂的形式阐明了这些概念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1.3.1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这是三个含义不同但又有着密切依存关系的基本概念 1.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简称 μp 或 MP(Microprocessor), 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部件, 又称为微处理机 它本身并不等于微型计算机, 而只是其核心部分 有时为区别大 中 小型中央处理器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与微处理器, 而称后者为 MPU(Microprocessing Unit) 但通常在微型计算机中直接用 CPU 表示微处理器 ( 在写法上并没有区分 ) 2. 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 Microcomputer), 简称 μc 或 MC, 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 配上内存储器 输入 / 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 ( 又称主机或微电脑 ) 当把微处理器 存储器 输入 / 输出接口电路统一组装在一块或几块电路板上或集成在单个芯片上, 则分别称之为单板 多板或单片微型计算机 3. 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 (Microcomputer System), 简称 μcs 或 MCS, 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 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 电源和辅助电路 ( 统称硬件 ) 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1.3.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只有硬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人们是通过软件使用计算机的, 所以, 当将其配上系统软件时才成为真正可以使用的计算机系统 由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可知, 我们平时使用的微机实际上是微机系统 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 1.2 也清楚地表明了 μp μc μcs 三者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6

2. 微机系统硬件的组成及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结构如图 1.2 所示 图中, 微处理器是微机的运算 控 制核心, 用来实现算数 逻辑运算, 并对全机进行控制 存储器 ( 简称主存或内存 ) 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入 / 输出接口是主机与外设之间的界面, 协调二者的工作 微型计算机系统 (μcs) 硬件 微型机算计 (μc) 外围设备 电源 外部设备 过程控制 I/O 通道 微处理器 (μp) 寄存器阵列 (CU) ROM PROM EPROM EEPROM 内存储器 SRAM RAM DRAM 并行 I/O 接口电路输入 / 输出接口电路串行 I/O 接口电路 地址总线 (AB) 系统总线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键盘 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仪等 外存储器 : 磁带 磁盘 光盘 A/D D/A 转换器 算数逻辑单元 (ALU) 控制单元 ( U) 开关量 信号指示 I/O 器等 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图 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入接口 运算器 控制器 输出接口 输出设备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 (a) 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AB 定时电路 电 源 微处理器 ROM RAM I/O 接口 外设 CB AB (b) 微机系统的硬件结构 图 1.2 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结构 17

3. 微机系统的软件结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两大类 :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不需要用户干预的能 生成 准备和执行其它程序所需的一组程序 究竟应配置多少系统软件才能满足特定计算机系统的需要, 这取决于具体的用途 微机系统软件的分级结构如图 1.3 所示 应当指出, 微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不明显, 总的趋势是两者统一融合, 在发展上互相促进 一个具体的微机系统应包含多少软 硬件, 要根据应用场合对系统功能的要求来确定 系统 操作系统 常驻监控程序 文件管理程序 I/O 驱动程序 文本编辑程序 编译程序 连接程序 装入程序 系统程序库 用户 应用程序 用户程序库 用户数据库 图 1.3 微机系统软件的分级结构 1.3.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一个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由它的系统结构 内存容量 指令系统 外设及软件的配置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因此, 应当用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微处理器的性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最常用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项 1. 字长字长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计算机术语中, 通常不用位来表示基本信息单元, 而是用一个计算机字 ( 简称字 ) 来表示 一个字就是一组二进制数, 字长就是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的位数 字长标志着计算精度, 字长越长, 它能表示的数值范围越大, 计算出的结果的有效数位就越多, 精度也就越高 但字长越长, 制造工艺越复杂, 成本就越高 微机的字长有 4 8 16 32 64 等多种 在一般的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中, 通常使用的字长是 8 位, 微机内存也以 8 位为一单元, 因此普遍采用 8 位字长为一个信息段, 称为一个字节 (Byte) 如此, 在 8 位机中, 每个字由一个字节组成, 而在 16 位机和 32 位机中每个字分别由两个和四个字节组成 当用字长较短的微处理器处理问题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可以采用双倍或多倍字长运算, 只是速度要慢一些 2. 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存储器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总量 通常以字节为单位来计算的, 例如 :1K 内存为 2 10 个字节 =1024 个字节,1M 内存为 2 20 个字节 =1048576 个字节等等 现代微机软件越来越大, 运行这些软件所需要的内存容量也就越来越大,80286 构成的系统只有 16M, 而一台 Pentium 机可能有 128M 或 256M 的内存, 当然这里所说的内存不是 CPU 能直接寻址的内存, 而是由基本内存和扩展内存两部分组成的 可见, 微机系统的内存容量越大, 可运行的软件就越多, 使用起来越方便 3. 指令系统每一种微处理器都有自己的指令系统, 所谓指令系统就是微机所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一般来说, 指令的条数愈多, 其功能就愈强 例如, 同样是 8 位机,Intel 8080 CPU 18

有 78 条指令, 而 Z80 CPU 在它的基础上扩大到 158 条, 显然,Z80 处理数据的能力比 Intel 8080 要强 有的微处理器是用增加寻址方式的办法来改善性能的, 如在 16 位机中,Z8000 CPU 有 8 种寻址方式, 而 Intel 8086/8088 CPU 可由 7 中基本寻址方式派生出 24 种寻址方式, 所以 Intel 8086/8088 的功能比 Z8000 更强 4. 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微机结构性能的综合表现, 它是指微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率 由于执行不同的指令所需的时间不同, 这就产生了如何计算速度的问题, 目前有三种方法 : 一是根据不同类型指令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频率, 乘上不同的系数, 求得统计平均值, 这是平均速度 ; 二是以执行时间最短的指令或某条特定指令为标准来计算速度 ; 三是直接给出每条指令的实际执行时间和机器的主频 5. 容许配置的外设数量容许挂接的外设数量越多, 微机的功能就越强 例如,Z80 微机能直接实现对 256 个输入 / 输出通道的寻址, 也就是说, 它容许配置近百台外设 而 Intel 8086/8088 能直接实现对 64K 个输入 / 输出端口的寻址, 因此, 若按每台设备平均占用 4 个端口计算, 则以 Intel 8086/8088 为 CPU 的微机系统可以挂接 16K 个外设 6. 系统软件的配置系统软件的配置主要是指微机系统配置了什么样的操作系统 及其它系统软件和实用程序等, 这决定了计算机能否发挥高效率 1.4 进制及码元 计算机重要基础之一是进制和码元换算, 因为计算机内采用的是二进制数值或编码, 而在各种汇编语言中习惯使用十六进制, 也可使用八进制 二进制和十进制, 在 C 语言中同样可使用八进制 十六进制和十进制, 特别是调试程序时更要与进制和码元换算打交道 所以掌握进制和码元换算的快速方法, 对学好有关计算机课程特别是汇编语言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非常重要 1.4.1 进制转换及计算 1. 进制现实生活中除了最常用的十进制外, 还有秒分之间的六十进制 月年之间的十二进制以及古代钱两斤之间的十六进制等, 在计算机内主要采用的是二进制 ( 后缀 B,Binary) 八进制 ( 后缀 O 或 Q,Octal,O 易于 0 混淆, 所以一般用 Q 替代 O) 十进制( 后缀 D, Decimal, 或不要后缀 ) 和十六进制 ( 后缀 H,Hex) N 进制的每个数据位取值范围为 0~N-1, 进制算术运算规则同十进制, 只不过是逢 N 进一 借一等于 N 而已 例如, 二进制只有 0 和 1, 逢 2 进 1, 借 1 等于 2; 十六进制有 0~ 9 A~F( 分别代表 10~15)16 个数字, 逢 16 进 1, 借 1 等于 16 2. 进制转换的一般方法进制转换的一般方法如图 1.4 所示 任意进制 按位 ( 权 ) 展开求累加和 整数 : 除基取余, 逆写小数 : 乘基取整, 顺写 (a) 任意进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关系图 十进制 八进制 一展三 三合一 二进制 四合一 一展四 十六进制 (b) 二 八 十六进制之间转换关系图 图 1.4 进制之间转换关系 19

例 1.1 (101100) 2 =101100B=1 2 5 +0 2 4 +1 2 3 +1 2 2 +0 2 1 +0 2 0 =44 例 1.2 116.5Q=1 8 2 +1 8 1 +6 8 0 +5 8-1 =78.625 例 1.3 234=11101010B=352Q=EAH 3. 进制计算 进制计算主要有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其他进制加减乘除等算术 运算的运算方法与十进制的运算方法类似, 要点是逢 N 进一 借一等于 N 与或非等逻辑 运算一般是指二进制的逻辑运算, 将 1 当成真, 将 0 当成假 4. 二进制数据的表示范围 二进制数据的表示范围要分有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 无符号数的所有二进制位 (bit) 均作为数值位 ; 有符号数的最高位代表符号位,1 代表负 0 代表正, 其余位才是数值位 n 位二进制无符号数的表示范围为 0~(2 n -1) n 位二进制有符号数的表示范围还要再看其 用的是什么编码方案, 补码为 -2 n-1 ~+(2 n-1-1); 原码 反码的表示范围为 -(2 n-1-1)~ +(2 n-1-1) 原码 反码 补码的概念在下一节介绍 计算机中存储器容量以字节 (B, Byte) 为单位, 一个字节由 8 个二进制位构成 ( 即 1B=8b) 8 位二进制数 (1 字节 ) 的无 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255, 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 -128~+127;16 位二进制 (2 字节 ) 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65535, 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 -32768~+32767 1.4.2 码制及其转换 1.BCD 码 常见的 BCD 码有 8421 码 2421 码以及余 3 码等, 一般使用 8421 码, 它又分为压缩 BCD 码和非压缩 BCD 码 压缩 BCD 码是用 4 位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一个字节 可以表示两位十进制数 (00~99); 而非压缩 BCD 码是用 8 位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位十进制 数, 高 4 位无效, 一个字节只能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0~9), 高 4 位为 0 时则叫标准非压缩 BCD 码 例如, 十进制数 35 的压缩 BCD 码为 35H, 其标准非压缩 BCD 码为 0305H 2.ASCII 码 现在计算机中通常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ASCII 码 基本 ASCII 码使用 7 位二进制编码, 占一个字节, 最高位为 0 常用的 7 个字符的 ASCII 码值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常用的 7 个字符的 ASCII 码值 字符 ASCII 码十进制值 ASCII 码十六进制值 LF( 换行 ) 10 0AH CR( 回车 ) 13 0DH SP( 空格 ) 32 20H $ 36 24H 0 48 30H A 65 41H a 97 61H 0 ~ 9 的 ASCII 码依次加 1, A ~ Z 的 ASCII 码依次加 1, a ~ z 的 ASCII 码也是依 次加 1, 所以记住 0 A 以及 a 的 ASCII 码, 也就记住了 62 个字符的 ASCII 码 0 ~ 9 的 ASCII 码是一种特殊的非压缩 BCD 码 例如 35 是十进制 35 的非压缩 BCD 码即 3335H 3. 汉字内码汉字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内存储 处理以及传输所用的编码称为汉字内码 目前, 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国际内码 (GB2312), 它在计算机内占用两个字节, 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 1, 最多可表示 2 14 =16384 个可区别代码 4. 原码 反码和补码原码 反码和补码用于将二进制有符号数的正 负号也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它们所代表的实际数值称为 真值 原码是直接在真值的绝对值之前增加一个符号位, 并取正数的符号为 0, 负数的符号为 20

1 正数的反码 补码与原码相同 ; 负数的反码为原码的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变反而得, 负数 的补码为原码的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变反加 1 而得 负数的三种编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5 所 示 : 真值原码符号位不变其他按位变反 +1 补码 +1-1 符号位不变其他按位变反 反码 图 1.5 负数三种编码之间的转换关系例 1.4 求 8 位二进制数的原码 反码和补码 +97=+61H=+1100001B=(01100001) 原码 =(01100001) 反码 =(01100001) 补码 -97=-61H=-1100001B=(11100001) 原码 =(10011110) 反码 =(10011111) 补码 1.5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及实例 1.5.1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广泛的应用所推动的, 正是微机的普及将普通人与计算机联系起来, 从而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 以下仅是微机应用中的几个主要的方面 1. 科学计算许多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 这是在过去只有大 中 小型机才具有的 特别是多个微处理器构成的系统, 其功能往往可与大型机相匹敌, 而成本却低到足以使大型机趋于淘汰 比如, 美国 Seguent 公司用 30 个 Intel 80386 集合起来, 构成 Symmetry 计算机, 速度为 120 MIPS, 达到 IBM 3090 系列最高档大型机的性能, 价格却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 用更多的微处理器构成的并行处理机甚至可以超过大型机的速度和性能 比如, Intel 公司用 128 个微处理器构成的 IPSC 机, 速度达 512 MIPS, 这比任何一种商用大型机的速度都高 Intel 公司用一台 32 个微处理器构成的 IPSC 机运行一个广泛使用的科学计算程序, 结果比 Cray 公司的大型机 X-MP/2 快 40% 2. 信息处理和事务管理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信息的处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微型计算机配上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后, 可以很灵活地对各种信息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 检索 转换 存储和打印, 加上一些专用部件 ( 如传感器 ) 后, 还可以处理光 热 力 声等物理信号 3.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微机系统应用最多, 也是最有效的方面之一 现在, 在制造工业和日用品生产厂家中都可以看到微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 微机在这些部门的应用为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开辟了广阔前景 4. 仪器仪表控制在仪器仪表, 特别是电子设备中, 已逐步用微处理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部件或分离的电子部件, 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 价格比 此外, 微处理器的应用还导致了一些新仪器 智能仪器的诞生 如智能示波器 逻辑分析仪等, 它使得人们能同时观察众多的信号波形及它们之间的时序关系 在医学领域, 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部件的 CT 扫描仪 超声扫描仪等智能化的医疗设备, 这就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确诊速度和确诊率 5. 计算机辅助教学 辅助设计等随着微机系统软 硬件的不断丰富, 逐步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比如, 用微机辅助设计 (CAD) 机械 电子等产品, 可以降低成本 缩短研制周期 ; 用微机辅助测试 (CAT) 数字设备 集成电路性能指标或检查设备故障等, 可以节约测试时间 提高测试准确率及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 用微机辅助教学 (CAI), 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目前 21

各高校都在建设越来越多的多功能教室, 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法 ; 此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不断涌现辅助服装设计 ( 客体服装设计 ) 电脑选发型等用微机提供的各种全新的服务项目 6.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是指把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 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互连起来, 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紧密结合使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 工业控制等, 也更多的用于信息的收集 加工 处理和传输 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能将计算机 群集 起来, 快速而有效的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 Internet 功能的不断增加和用户的不断扩充, 使地球变为一个村庄 微机作为信息高速公路 ( 一种高速信息网络体系 ) 的终端其功能是电话 电视 多媒体电脑汇集而成的 家庭信息中心, 它是一个新的高技术浪潮, 在它的冲击下,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将改变 7. 家用电器和民用产品控制用微电脑控制的洗衣机 电冰箱 空调等已经是很普遍的民用电器了 此外, 用微处理器控制的自动报时 自动报警系统已进入发达国家的家庭 装有微处理器的娱乐产品将智能融于娱乐之中,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盲人阅读器则能自动扫描文本, 读出文本的内容, 为盲人带来了福音 确切的讲, 微处理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受到的主要限制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创造力和技巧上的问题 1.5.2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实例 如上所述, 微型计算机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其应用实例不胜枚举, 下面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基于 PC 机的函数发生器 : 所谓函数发生器是指能产生正弦波 三角波 脉冲波 锯齿波等多种波形, 并且频率和幅度可变的信号源 它是电子技术领域最常用的仪器设备之一 传统的函数发生器是由普通的电子器件构成的, 一旦做成产品, 其功能就不能扩展, 性能不能提高 而且, 由于它完全由硬件组成, 随着器件的老化, 性能会不稳定或有所下降 在微机如此普及的今天, 只要在通用的微机上增加少量软 硬件即可使其具有函数发生器的功能 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案如图 1.6 所示 : PC BUS CPU 系统 D/A 转换器 放大与驱动电路 信号输出 通用 PC 机 译码电路 扩展硬件 ( 插卡 ) 图 1.6 基于 PC 机的函数发生器原理框图将需要扩展的硬件做成标准插卡, 直接插入通用 PC 机的主机板扩展插槽中 ; 编程实现信号的生成 输出以及频率和幅度的调节 ; 定义 PC 机键盘上的不同按键实现输出波形的选择 频率和幅度的改变等 ; 在 PC 机系统的 CRT 上显示频率 幅度 波形等信息 ; 输出的信号由主机后面板引出 这样构成的函数发生器, 量程可随意改变, 可靠性高, 升级容易 习题与思考题 1. 什么是字长? 什么是内存容量? 2.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软 硬件的层次结构 3. 简述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4. 单片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区别是什么? 5. 进制转换 126 = H= B= Q 22

1234 = H= B= Q 4EH = B= Q= D 345Q = B= H= D 6. 进制计算 101101B+1101001B= B 3FC9H-0FFFH= H 7 AND 8= D 7 OR 8= D 7. 数据表示范围一个字节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有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一个字的无符号数 表示范围为, 有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N 位二进制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有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8. 30H 代表的 ASCⅡ 字符为, 代表十六进制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代表 压缩 8421BCD 码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代表非压缩 8421BCD 码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9. 0FFH 代表无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代表补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 为, 代表反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代表原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 十进制值为 10. -27 的 8 位二进制补码为, 原码为, 反码为 +127 的 8 位二进制补码为, 原码为, 反码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