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FIT)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内页.FIT)"

Transcription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实践教学 学习材料 姓名 : 学号 : 学院 : 专业 :

2 为使学生更为扎实地掌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内容, 本教研室特编制了这套材料, 以用于我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的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平时复习 编写这套材料以用于课程实践教学, 实属初创, 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以备于日后进一步完善之用

3 目录 学习导读 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学习导读 1 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学习导读 2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 学习导读 3 四 共产党宣言 学习导读 4 五 反杜林论 学习导读 5 六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学习导读 6 七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学习导读 7 八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习导读 8 九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学习导读 10 十 谈谈辩证法问题 学习导读 11 十一 论粮食税 学习导读 12 十二 实践论 学习导读 13 十三 矛盾论 学习导读 14 十四 论十大关系 学习导读 15 十五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学习导读 16 十六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学习导读 17 十七 在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学习导读 19 十八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学习 导读 21 附录 : 习题 绪论 23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6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33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8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4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48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9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1

4

5 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学习导读 学习导读 1841 年 3 月, 马克思大学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年间参加 莱茵报 工作, 直接投入德国的现实斗争 期间他开始关注物质利益问题并为市民社会 ( 经济基础 ) 与国家 ( 上层建筑 ) 关系问题而 苦恼 莱茵报 因革命民主主义的鲜明立场被反动当局查封后,1843 年 5 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小镇克罗茨纳赫 在这里, 他开始了对历史和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入研究, 以求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着自己的国家与市民社会 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等问题 这一研究和探索的最重要成果就是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通过这部著作, 马克思确立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在世界观上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但他进一步认为, 对经济基础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德法年鉴 停刊后, 马克思便开始了经济学的研究,1844 年 4~8 月写作出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以下简称 手稿 ), 也称 巴黎手稿 所以, 手稿 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开始, 也是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的继续 这份手稿直到 1932 年才被发现, 第一次全文发表在 马克恩格斯全集 1932 年国际版第 1 部分第 3 卷 手稿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初创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 它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 但内容极为丰富, 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手稿 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对共产主义进行了哲学和经济学的探讨, 初步论证了实践范畴, 探讨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问题和辩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手稿 还比较系统地论及了人的问题, 它以复归人性 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为尺度, 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异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 剖析了劳动异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后果, 阐释了扬弃异化的途径和目标, 开启了对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包括对人性 人的存在 人的本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的解放及其途径等问题的探究 手稿 是 两个转变 ( 马克思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 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 ) 思想的总结 虽然 手稿 还未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 但更应看到的是, 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手稿 对人和社会的研究, 从政治的批判追溯到经济的分析, 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剖析和批判提供了逻辑前提 ; 手稿 是科学世界观 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祥地,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生产的根本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等新哲学的根本观点已经确立起来 ; 手稿 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性思考, 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的哲学策源地 ; 手稿 是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理论发源地, 是它们的雏形或重要思想萌芽 思考题 : 1 怎样理解 手稿 在马克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 付国强编写 ) 1

6 学习导读 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学习导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以下简称 提纲 ) 是马克思于 1845 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一个提纲式的笔记, 当时题为 关于费尔巴哈, 是他进一步研究的提纲, 生前没有发表 提纲 是时代的产物, 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 马克思是通过接受 青年黑格尔派 的思想开始他的理论生涯的 青年黑格尔派依据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治要求竭力批判宗教,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 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 提纲 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 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1888 年恩格斯在写作和出版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单行本时, 在文字上进行修改之后把它作为附录发表, 并命名为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现在的标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是前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在发表这个提纲时另外加上的 提纲 将 手稿 确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提升为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科学的实践观在这里已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 提纲 的基本观点, 实践思想是 提纲 的灵魂, 它像一条红色主线, 贯穿于 提纲 的每一条之中 提纲 第一次从根本上分析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把科学的实践观纳入哲学体系之中, 为建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 恩格斯出版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时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认为它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是非常宝贵的, 后来又说它是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在世界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代, 提纲 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它所包容的理论原则对于我们澄清思想 把握真理 认识人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纲 涉及的某些观点成为了当代的热点问题, 如实践的唯物主义 人的生存及其意义 生活世界的 二重化 即异化问题等 思考题 : 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及其当代价值? 2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付国强编写 ) 2

7 学习导读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 学习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经典文献, 也是他们继 神圣家族 之后共同撰写的第二部著作 1845 年 1 月 25 日, 在普鲁士政府的强烈要求下, 马克思被巴黎当局内务大臣基佐下令驱逐出境, 遂于 1845 年 2 月初移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同年 4 月, 马克思的战友恩格斯也迁居到这里, 两人正式开始并肩战斗, 他们所做的第一项工作, 就是对 神圣家族 中所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这一研究成果就是两人合著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两卷, 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批判分析费尔巴哈 布 鲍威尔和麦 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批判 真正的社会主义 或 德国社会主义 的各式各样代表的哲学观点, 表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基本观点如下 : 1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 因为它构成了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 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 食 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 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 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 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但是, 对于全部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的意识形态即整个上层建筑来说, 决定它们性质的是经济基础 具体说明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 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恩指出 :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是他们生活的现实过程,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4 共产主义要实现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是人们使用现实的物质手段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变革来实现的 5 人类历史赖以存在的四个前提: 物质资料生产 需要的生产 人口的生产 社会关系的生产 6 分工既是生产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推动着生产发展 7 支配物质资料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8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 ( 生产关系 ) 之间的矛盾 思考题 : 1 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它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哪里? 2 马恩制定的唯物史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 3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运动? 它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 ( 高丽萍编写 ) 3

8 学习导读 四 共产党宣言 学习导读 19 世纪 40 年代, 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 并在英 法等国取得统治地位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斗争日益激烈 一些国家爆发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在这些斗争中, 无产阶级已经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 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 因为缺乏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 面对这种情况, 马克思 恩格斯积极参与工人运动, 并且期望在运动中创立共产党组织, 并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 1845 年, 马克思 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846 年, 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初步准备 此后, 又把国际性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彻底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使之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雏形 1847 年 11 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 草拟了一份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这就是 1848 年 2 月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 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 特点和基本纲领, 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 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和通向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分析其社会阶级根源和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 第四章从共产党对待各种反对党的态度上, 集中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 宣言 最后向全世界宣告: 共产党人的 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提出 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的战斗口号 思考题 : 1 马恩是怎样论述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的? 2 如何理解马恩实行的 两个彻底决裂? ( 高丽萍编写 ) 4

9 学习导读 五 反杜林论 学习导读 19 世纪 70 年代, 欧洲工人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 资产阶级为扩大其在工人中的影响, 开始极力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 当时柏林大学的讲师欧根 杜林 (1833~1921) 企图构建包括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整套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攻击 他的学说宣扬以庸俗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折衷主义,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 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主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实现 劳动平等 和 分配平等 由于杜林的论述具有很强的蛊惑性, 迷惑了一大批学生和工人, 甚至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一些主要领导人也对其学说表示了赞同 针对这一情况, 恩格斯应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威廉 李卜克西等人的请求, 出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学说 使工人运动健康地发展的目的, 撰写了 反杜林论, 全面彻底地批判了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 反杜林论 共由 序言 引论 哲学 政治经济学 和 社会主义 几部分组成 序言 主要有恩格斯分别作于 1878 年 1885 年和 1894 年三版序言, 该部分内容对 反杜林论 一书出版的历史背景给予了说明 引论 包括 概论 和 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两章内容, 主要对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一编 哲学 部分共分十二章, 通过批判杜林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部分共分十章, 通过深刻分析批判杜林的庸俗政治经济学观点, 阐明了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三编 社会主义 部分共分五章, 对杜林所谓的 社会主义理论 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反杜林论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比较全面 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在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在历史上, 该书对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提高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水平, 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工人阶级中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 学习该书对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自觉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及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题 : 1 反杜林论 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2 在当今, 学习 反杜林论 具有怎样的意义? ( 包羽编写 ) 5

10 学习导读 六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学习导读 19 世纪 年代, 欧洲工人运动获得了新的发展, 一些主要国家开始创建了工人阶级的独立政党 但与此同时, 这些无产阶级政党却面临着多种错误思想的不利影响和渗透 在德国,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很多成员受到了杜林学说的迷惑 是以杜林主义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 直接关系到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无产阶级性质, 也关系到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 在法国, 法国工人党的指导思想中混杂着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思想 这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出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无产阶级政党 批判杜林学说的错误思想以捍卫马克思主义, 以及为了阐述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 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恩格斯撰写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书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依据 反杜林论 引论 中的 概论 部分和该书第三编 社会主义 部分的 历史 理论 两章改写而成 该书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阐明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全书由马克思所作 1880 年法文版前言 恩格斯所作 1882 年德文第一版序言 1891 年德文第四版序言 1892 年英文版导言以及正文部分构成 正文部分共由三章构成,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 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从历史和思想的角度, 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贡献和理论缺陷 2 阐明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 阐明这两大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是恩格斯为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要求, 用通俗的语言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被马克思称为 科学社主义的入门 这一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成熟的重要标志 该书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 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时代化和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学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对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题 :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2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包羽编写 ) 6

11 学习导读 七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学习导读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以下简称 起源 ) 一文是恩格斯适应时代和无产阶级斗争发展的需要而写作的, 是一部系统阐述原始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理论的代表作 起源 写作于 1884 年 3 月至 5 月, 同年 10 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 后来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这部著作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 路易斯 亨 摩尔根 古代社会 一书摘要, 结合他本人多年研究的成果, 写就的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 是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原始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为批判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国家理论, 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而撰写的 起源 包括 1884 年第一版序言 1891 年第四版序言, 以及正文九章 在正文中, 第一 二章主要根据摩尔根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与之相对应的家庭婚姻形态 ; 第三 四 五 六 七 八章分别以易洛魁人 希腊人 罗马人和德意志民族为个案, 追溯了氏族组织的特征, 以及从氏族向国家演进的历史, 由此说明了国家的特征 历史类型 形成方式 第九章是总结部分, 系统论述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全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 : 两种生产理论 ( 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 ) 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及国家的起源和实质等思想 起源 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原始社会历史和国家起源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这部著作丰富 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揭示了国家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该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地位 今天学习 起源, 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思考题 : 1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保德编写 ) 7

12 学习导读 八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习导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以下简称 讲话 ) 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 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 对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一生给予了热情赞扬, 对这位伟人毕生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做出崇高评价 1883 年 3 月 14 日,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卡尔 马克思在伦敦与世长辞, 享年 65 岁 马克思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他的逝世在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中引起巨大的悲痛 1883 年 3 月 17 日, 马克思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等马克思生前的战友 同志和亲人朋友参加了葬礼并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 随后恩格斯发表了这篇不朽的讲话 在长达 40 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形成了最亲密 最崇高的革命友谊 正是这种伟大的友谊, 决定了只有恩格斯才最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 才最有资格 最能科学地评价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实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当时是用英文发表的, 后来以德文刊登在 1883 年 3 月 22 日 社会民主党人报 上,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个标题是编者加的 恩格斯在 讲话 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一生 恩格斯指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正是这两个伟大发现,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 马克思认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 一个社会的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而国家设施 法的观念 艺术和宗教观念等, 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的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相反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必然导致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引起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 ; 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整个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恩格斯把这个历史规律的发现归功于马克思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指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资本分为购买物质生产资料的部分和购买劳动力的部分 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物质生产资料的形态, 其本身的价值并不增加 而后者即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则可以生产出一个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所以马克思称前者为不变资本, 后者为可变资本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了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称其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发现,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在 讲话 中恩格斯还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其他贡献, 包括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和各种革命活动等 8

13 学习导读 讲话 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一生 科学贡献和崇高品格, 成为人们研究马克思的生平 事业和历史贡献的重要文献, 激励着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 讲话 发表后, 被译成各种文字, 广泛流传, 影响巨大 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讲话 高度赞美了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为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而百折不挠 不懈奋斗的光辉风范 讲话 指出,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斗争是他生命的要素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 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 不谋私利, 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马克思的伟大至今为人们所怀念,1999 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人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伟大品格和科学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 讲话, 就要努力学习马克思的伟大品格和科学思想, 加强党性修养, 锻炼意志品质, 提升精神境界, 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思考题 : 1 恩格斯所概括出的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这两大发现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 ( 杨慧敏编写 ) 9

14 学习导读 九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学习导读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是列宁批判经验批判主义哲学思潮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作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在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的新变种 经验批判主义, 又称 马赫主义 它很快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用来 补充 和 修正 马克思主义 与此同时在 1905 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之后, 反动势力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活动都十分猖獗, 唯心主义和宗教也泛滥起来,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一部分人也加入了唯心主义的行列 他们歪曲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哲学意义, 妄图用马赫主义 修正 和 发展 马克思主义 1908 年, 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从哲学上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 列宁写了这一著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从四个方面对经验批判主义做了分析批判: 首先, 把经验批判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比较, 说明用新的谬论 术语和诡计掩饰起来的经验批判主义在全部认识论问题上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其次, 确定了经验批判主义在现代其他哲学学派中的地位 第三, 考察了马赫主义与新物理学的联系, 戳穿了所谓马赫主义是 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 的谎言, 分析了 物理学危机 的唯心主义实质 最后, 指出俄国马赫主义者妄图把马赫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完全是徒劳的, 经验批判主义与唯物主义以及自然科学是根本对立的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有力地批判了马赫主义, 粉碎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 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它是代表列宁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也是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思考题 : 1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 王志宏编写 ) 10

15 学习导读 十 谈谈辩证法问题 学习导读 谈谈辩证法问题 是列宁在 1915 年写的一篇心得文章, 是列宁在这一时期关于辩证法研究成果的简要总结, 该文的问世适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发展的需要 列宁在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文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 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 着重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 为后人研究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总纲 写作 谈谈辩证法问题 也反映了当时俄国革命实践发展的需要 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国际上和俄国国内的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 为了和当时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作斗争, 列宁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 研究和阐发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写了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文 谈谈辩证法问题 全文大约 2800 字, 共计 20 个自然段 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一是对立统一规律, 二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围绕这两大问题, 列宁阐述了以下主要观点 : 1.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 列宁指出 :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 他所阐述的这个观点是 谈谈辩证法问题 最主要的思想 2.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列宁在阐述了两种发展观的内容后指出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反映了事物活生生的现实, 是科学的认识 ; 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常常会走向唯心主义, 因而是与科学相违背的 3. 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 斗争是绝对的 列宁认为, 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 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易逝的, 因而是相对的 ; 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正如运动 发展是绝对的一样 4. 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列宁不仅考察了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而且将辩证法运用于人的认识领域, 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观点 5. 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列宁把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都贯彻到认识论中, 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系统化 体系化奠定了基础 6. 唯心主义认识论产生的根源 列宁的 谈谈辩证法问题 是一篇论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文献, 虽然篇幅不长, 但内容丰富 思想深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列宁的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文理论价值在于为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化 体系化奠定了基础 其现实意义是, 列宁的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 稳定的关系提供了理论 思考题 : 1 谈谈辩证法问题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谈谈辩证法问题 有怎样重要的理论意义? ( 保德编写 ) 11

16 学习导读 十一 论粮食税 学习导读 1917 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迫使苏维埃政权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和余粮收集制 这些经济政策在保证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保障国内战争胜利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战争和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苏维埃国家没有充分的工业品来交换农产品, 余粮收集制不实行工农业产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不能使农民从经济上关心经济发展 因此在国内战争结束后, 这种制度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为此列宁在 1921 年 4 月写了 论粮食税, 同年 5 月以小册子形式出版 论粮食税 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意义以及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是实现由 战时共产主义 向新经济政策, 由余粮收集制向粮食税政策的转变的纲领性文件 论粮食税 包括两部分内容 文章的第一部分,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后, 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五种经济成份, 综合这五种经济成分斗争的特点, 列宁分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进步性, 认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虽然需要付出代价, 但却可以使无产阶级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文章的第二部分则论述了粮食税 贸易自由 租让制等问题 列宁认为, 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必须通过粮食税 贸易自由等政策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论粮食税 所阐述的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原则, 具有普遍意义 以粮食税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 1921 年春天提出来的, 到 1923 年时, 新经济政策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表明,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国家成功地实现了从书本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到从实际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转变 这表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与时俱进, 从实际出发而不应该完全从书本出发, 建设社会主义也必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思想对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 思考题 : 1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状况是否会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 王志宏编写 ) 12

17 学习导读 十二 实践论 学习导读 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 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 在这段革命历史进程中, 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其中, 主观主义 特别是教条主义曾经使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损失 因此,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开创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并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写成 辩证唯物论 ( 讲授提纲 ), 并于 1937 年 7 8 月间为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 实践论 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1950 年 12 月 29 日在 人民日报 全文发表 毛泽东在 实践论 中不仅指出解决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而且指明研究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 首先, 系统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实践历程, 提出以人类生产活动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人的认识的基本来源 ; 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人的认识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才是判断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 正确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是认识的目的 其次, 通过对实践和认识矛盾运动过程的考察, 全面论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即在实践基础上,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回到革命实践, 这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两次能动的飞跃 最后, 揭示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科学地概括出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即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学习 实践论 要掌握的基本原理有 :1 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2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4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实践论 是毛泽东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作 在这篇著作中, 毛泽东紧紧抓住实践和认识这一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 系统阐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具体分析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科学揭示了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揭露了中国共产党内主观主义 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认识论的根源,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一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仍然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 遵循唯物辩证法的知行统一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当代中国实践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 勇于创新, 在积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坚持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思考题 : 1 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为什么仍然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 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 娜日斯编写 ) 13

18 学习导读 十三 矛盾论 学习导读 20 世纪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 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根本抛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使中国革命惨遭失败 毛泽东根据当时严峻形势, 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 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 写作了 辩证唯物论 ( 讲授提纲 ), 并于 1937 年 78 月到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 矛盾论 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原题目为 矛盾统一法则 1952 年 4 月 1 日, 人民日报 正式发表时名为: 矛盾论 矛盾论 分为八个部分 : 引言 两种宇宙观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论 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 1 引言部分, 说明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毛泽东开宗明义提出 : 事物的矛盾法则, 即对立统一的法则, 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特别强调, 我们现在哲学研究工作, 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 2 两种宇宙观: 这是全文的总论 毛泽东指出,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 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 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 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 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毛泽东阐述了两种宇宙观的基本特征 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 ; 认为辩证法的宇宙观, 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 并根据这种分析, 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3 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包括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部分 学习 矛盾论 要把握的基本原理有 : 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2 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4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矛盾论 是毛泽东集中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 特别是完整而严密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如果说 实践论 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那么, 矛盾论 则是从辩证法的高度再次论证了这个基本原则 学习毛泽东的 矛盾论, 最根本是要学会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 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过程, 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认真学习理论, 解决好全党对理论的真学 真懂 真信 真用的问题 2 全面认识 准确把握中国国情, 是实现 相结合 的重要条件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 曲折的历史过程 当前, 我们依然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 改革的实际相结合, 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思考题 : 1. 你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娜日斯编写 ) 14

19 学习导读 十四 论十大关系 学习导读 论十大关系 是 1956 年 4 月 25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后经整理并曾经毛泽东审定,1976 年 12 月 26 日在 人民日报 上公开发表 后收入 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论十大关系 是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 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 :1 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 国家 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后五个关系, 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 :1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2 党和非党的关系 ;3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4 是非关系;5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基本思想是 :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服务 ;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 论十大关系 的主要内容是:1 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 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 应大力发展内地工业 ; 为了发展内地工业, 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必须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 尽量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 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4 国家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必须兼顾国家 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无论不顾哪一头, 都不利于社会主义, 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 5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 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6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 7 党和非党的关系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原则 8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要按照不同情况, 对反革命分子采取杀 关 管 放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也应当给他们以生活出路, 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 9 是非关系 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的方针, 一要看 二要帮 10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一切民族 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政治 经济 科学 技术 文学 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 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地学, 不能一切照搬照抄 论十大关系 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尝试, 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考题 : 1 论十大关系 中论述了哪些关系? 2 论十大关系 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就的? ( 桑杰编写 ) 15

20 学习导读 十五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学习导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是毛泽东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 由 1957 年 2 月 27 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 ( 扩大 ) 会议上讲话修改和补充而成, 同年 6 月 19 日在 人民日报 上发表 全文阐述了 12 个问题, 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 : 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文章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 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不具有对抗性, 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不断地得到解决 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 以赞成 拥护社会主义建设, 或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 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作为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 他指出, 这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求尽可能地促成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 以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毛泽东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 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 指出, 要用民主的方法, 用 团结 批评 团结 的公式, 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 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 应依据发展生产, 统筹安排, 兼顾国家 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 科学文化上的问题, 应采取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方针 ; 民族关系中的矛盾, 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 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 ; 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 应实行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等 根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状况的估量, 毛泽东适时地指出,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 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进行一场新的战争 向自然开战, 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 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方针和方法,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思考题 : 1 贯穿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全文的基本思想什么? 2 请结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写作背景谈一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意义 ( 桑杰编写 ) 16

21 学习导读 十六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学习导读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是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总结报告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备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是在 文化大革命 结束以后, 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 冲破 两个凡是 的禁锢,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粉碎 四人帮 后, 党开始进行拨乱反正, 但是此时, 两个凡是 的禁锢尚未冲破,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尚未端正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 经过十年的 文化大革命, 中国积累了大量政治 经济 社会问题, 困难成堆 问题成堆 百废待举 百业待兴 粉碎 四人帮 后, 广大人民渴望迅速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 生活秩序, 祈盼国家安定团结, 经济迅速发展, 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 而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 以阶级斗争为纲 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并提出了 两个凡是, 使党和国家的工作总体上受到严重阻碍, 出现了两年的徘徊状况, 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要抉择 当时存在着三种可能 : 一是按照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办, 走老路 ; 二是实行全盘西化, 走邪路 ; 三是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为指导,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了党的中央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原定了农业问题,1979 年 1980 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问题和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议上的讲话三个议程 在讨论这些议题之前, 还有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 即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也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 但是, 以什么指导思想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实现工作重点转移要扫除哪些障碍, 要不要彻底纠正 文革 及其以前的 左 倾错误, 实际上涉及到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问题 经过从 1978 年 11 月 10 日到 12 月 12 日一个多月的讨论和思想交锋,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做了题为 解放思想, 实事求事,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讲话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篇讲话共分四个部分 : 1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 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解放思想, 破除思想僵化是当务之急 是否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 民主不仅指政治民主, 还指经济民主 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 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 3 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既是解放思想的需要, 也是安定团结的需要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 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是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 对待犯错误同志的方针, 邓小平指出对一般党员处理要宽些, 对领导干部要严些, 特别是对高级干部要更严些, 做到既分清是非, 又团结同志 对选拔干部要严格 邓小平指出, 对那些搞打砸抢的 帮派思想严重的 出卖灵魂陷害同志的 连党的最关紧要的利益都不顾的人, 绝不能重用 对于看风使舵 找靠山 不讲党的原则的 17

22 学习导读 人, 也不能轻易信任 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 要科学地历史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 4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向前看, 就要及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尤其是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 管理制度 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研究和学习 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 善于重新学习, 要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学习经济学 科学技术和管理, 还要向实践学习 邓小平的这篇讲话, 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 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作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提出许多重要理论观点, 从而在实践上为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开辟了道路, 指明了方向, 在理论上,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 1 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作了充分思想准备 邓小平的讲话, 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 倾错误, 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 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全会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确定政治路线, 为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从而实现伟大转折的战略决策, 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 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实现拨乱反正, 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小平的讲话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提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 这就从根本上为党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 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 左 倾错误,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党的各方面政策, 结束长期的社会动乱奠定了基础, 为健全民主和法制, 使社会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 法律化 制度化起到了指导作用, 为使我国实现安定团结 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它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在思想上开辟了道路 邓小平的讲话冲破了 两个凡是 的禁锢, 从而打破了长期存在的思想僵化状态, 把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 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直接变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党确定改革开放总方针 为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 4 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许多重要的新理论 新观点, 特别是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的观点, 为冲破长期以来把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马列主义当作神圣教条的精神禁锢, 用科学观点看待马列主义, 突破与实践相悖的旧观点 旧理论, 创立与实践相符合的新观念 新理论开了先河 从而为三中全会以后, 突破马克思主义旧有的社会主义概念和旧的社会主义模式, 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 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 产生出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邓小平的这篇讲话, 是由思想解放运动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转折点,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动员令, 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 思考题 : 1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篇讲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结合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写作背景, 谈一谈这篇讲话的历史意义 ( 杨慧敏编写 ) 18

23 学习导读 十七 在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学习导读 1992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 邓小平在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视察期间, 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 简称 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 是在如下背景下发表的 : 1 南方谈话 是在国际形势处在重要转折时期发表的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 和平与发展逐渐取代战争与革命而成为时代主题 同时, 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 以信息科学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发展更为迅速, 日益取代传统技术,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 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 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 邓小平强调要利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抓住机遇,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 强调发展经济, 主要应依靠科技和教育 ; 强调应对苏东剧变的消极影响,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 南方谈话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发表的 从改革开放而言, 面临 左 的思潮的干扰和束缚 一是在党的工作中心问题上, 八九 政治风波后, 有人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要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 干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二是在计划和市场的问题上, 有人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建立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和 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的机制提出质疑, 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 因而主张对改革开放的每一项措施都要问一问姓 社 还是姓 资 面对这样的国内形势, 邓小平强调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强调经济要加快发展, 力争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 南方谈话 的主要内容如下 : 1 第一部分主要讲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这一部分中, 邓小平论述了两个问题 : 第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邓小平指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关键是坚持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2 第二部分主要讲加快改革开放 邓小平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在理论上和政策上要解决四个问题 : 第一, 姓 社 和姓 资 的问题 明确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 是非 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得出的重要结论 第二, 计划和市场的问题 邓小平针对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就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 第三, 先富 和 共富 问题 邓小平针对长期存在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防止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指出 : 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一部分, 邓小平还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指出 :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 19

24 学习导读 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级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第三部分主要讲要抓住时机, 加快经济发展 这一部分中, 邓小平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 : 第一, 经济发展要快一点, 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二, 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 4 第四部分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 要坚持两手抓, 两只手都要硬 两手抓是指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第二, 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 要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 5 第五部分主要讲培养接班人问题 邓小平论述了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 他指出,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人 所以, 革命接班人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是由于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 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 而 中国要出问题, 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清醒, 要按照 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的标准, 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6 第六部分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 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第二, 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 第三, 邓小平鼓舞我们要埋头苦干,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用一百年的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 思考题 : 1 应该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 结合 南方谈话 的写作背景, 谈一谈该谈话的历史意义 ( 斯日古椤编写 ) 20

25 学习导读 十八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学习导读 2012 年 11 月 8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的报告 ( 以下简称 报告 ) 报告 指出 :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 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为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强大精神动力 有力舆论支持 良好文化条件 报告 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1 关于大会的主题, 报告 指出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实际上指明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 旗帜 道路 精神状态和到达目标 2 关于科学发展观, 报告 指出 :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报告 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道路是 实现途径, 理论体系是 行动指南, 制度是 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里, 首次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写入了党的报告 报告 还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 指出 : 建设 是过程, 建成 是结果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 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 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 建成 小康社会, 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 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 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5 关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实践路径, 报告 指出 :(1)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6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报告 指出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倡导富 21

26 学习导读 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倡导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报告用 24 个字, 分别从国家 社会 公民三个层面, 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 最大公约数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2) 文化要坚持 二为 三贴近 (3) 要弘扬时代新风 7 关于加强社会建设, 报告 指出 : 加强社会建设,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8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 指出 :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 关于党的建设, 报告 指出 :(1) 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其内容包括 :1 一条主线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建设 ;2 两个 坚持 : 坚持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3 三型政党 : 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 ;4 四自能力 : 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 ;5 五个建设 :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制度建设 (2 ) 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报告首次提出 纯洁性建设, 表达出要高标准 从严治党 的决心 思考题 : 1 五位一体 基本内涵是什么? 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要抓好什么工作? 3 结合个人情况, 谈谈如何把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 斯日古椤编写 ) 22

27 附录 习题 绪 论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 ) A.19 世纪四十年代 B.19 世纪五十年代 C.19 世纪六十年代 D.19 世纪七十年代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 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A. 新陈代谢 B. 科学性与革命性 C. 合逻辑性 D. 与时俱进 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 C. 消灭国家 D. 消灭两极分化 6. 黑格尔哲学是 ( ) A. 唯心主义辩证法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不可知论 7. 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 ) A. 圣西门 B. 亚当 斯密 23

28 习题 附录 C. 傅立叶 D. 欧文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 合理内核 是 ( ) A. 唯物主义思想 B. 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 A. 马克思和亚当 斯密 B. 马克思和大卫 李嘉图 C. 马克思和恩格斯 D.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10. 马克思主义是 ( ) A. 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1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 ) A. 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 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12.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 A. 逻辑性 B. 理论性 C. 战斗性 D. 实践性 13.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 A. 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善于独立思考 14. 马克思 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 ( ) A. 全盘否定和抛弃 B. 全盘肯定和继承 24

29 附录 习题 C. 把二者结合起来 D. 批判地继承 15. 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 ) A. 实践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辩证的观点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的 基本内核 是 ( ) A. 唯物主义思想 B. 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17.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 (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25

30 习题 附录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 哲学是 (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 ) A. 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 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 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 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 )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5.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 恩格斯认为,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 )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6

31 附录 习题 8.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 ( ) A. 不可知论者 B. 所有唯心主义者 C. 唯物主义者 D. 可知论者 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0.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这种观点属于 (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1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这是指 ( )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2. 所有唯心主义都主张 ( )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理在事先 C. 心者, 天地万物之主 D. 精神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1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4.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 理在事先 B. 感觉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D. 世界是 绝对精神 的产物和表现 15.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 万物皆备于我 B. 生死由命, 富贵在天 27

32 习题 附录 C. 心外无理 D. 存在就是被感知 16.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 ) A. 客观存在的 B. 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 C. 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 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17. 诗经 上说 :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就是说, 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 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 ( ) A. 朴素辩证法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18.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 A. 朴素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B. 唯物辩证法 社会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 系统辩证法 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 革命辩证法 19. 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 所以, 以后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推演出来 这是一种 (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0. 主张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 的观点, 属于 ( )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 精细物质 的机械唯物论 2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2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 A. 实物性 B. 运动 C. 客观实在性 28

33 附录 习题 D. 结构性 2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24.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 A. 手脚分工 B. 语言的产生 C. 社会的出现 D. 劳动 25. 意识的本质是 ( ) A. 人脑的分泌物 B. 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C. 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D. 观念的综合 26. 相对静止是指 ( )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27.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说明 ( )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统一 28. 天不变, 道亦不变 这是一种(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朴素辩证法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29.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又进一步指出 : 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 ) A. 前者是辩证法, 后者诡辩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 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 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 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30. 坛经 中记载 : 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 不是风动, 29

34 习题 附录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3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时间和空间是 ( ) A. 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B. 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C. 绝对观念 的外在表现形式 D.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3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 ) A. 矛盾性 B. 存在性 C. 物质性 D. 可知性 33.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 ( ) A. 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B. 主观的精神活动 C. 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 D. 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34.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B.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观点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35.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 这句话体现了 ( ) A. 形而上学孤立观点 B. 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诡辩论观点 36. 观察问题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只见部分, 不见整体 这属于 ( ) A.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 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 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37. 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 : 一棵正常生长 50 年的树, 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 最多值 300 多美元 ; 但从它产生的氧气 减少大气污染 涵养水源 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 则值 20 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 30

35 附录 习题 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38. 发展的实质是 ( )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 运动和静止的相互统一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9. 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 A. 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 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 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 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40.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4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规律 42.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43.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44.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31

36 习题 附录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45.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 ) A. 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 B.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C.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 D.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46.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联系的多样性 C.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 事物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47.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绝对性和相对性 48.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 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49.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 90% 90% 90% 90% 90%=? 其答案是约 59% 90 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然而, 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 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 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 肯定中包含否定 B. 量变引起质变 C.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 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50. 辩证否定即 扬弃 是指 ( ) A. 彻底抛弃旧事物 B. 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 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 D. 完全否定旧事物 32

37 附录 习题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 列宁提出的 :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是 (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 A. 实践观点 B. 反映论的观点 C. 辩证观点 D. 唯物的观点 3. 天才论是 ( ) A. 唯物主义反映论 B. 唯心主义先验论 C. 不可知主义怀疑论 D.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4.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 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这是 (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6. 实践的主体是 ( )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 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7. 实践的客体是 ( )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8. 实践的中介是 ( ) A. 各种形式的工具 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33

38 习题 附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 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9.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10.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 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 ( 理论的 ) 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性格,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的性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1. 纸上得来总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2. 听其言必责其用, 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 ( )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3.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这是 ( ) A. 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4. 马克思说 :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 离开实践的思维 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 ) A.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B.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D.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15. 我们通过眼 耳 鼻 舌 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 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 这种反映形式是 ( ) 34

39 附录 习题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16. 感觉 直觉 表象是 ( ) A. 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 意识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7.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把握 D. 借助了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1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 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 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 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9.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 下列说法中既坚持唯物论, 又坚持辩证法的有 ( ) A.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 只有经过理性认识, 才能达到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20. 法国的笛卡儿 荷兰的斯宾诺莎, 是哲学史上的 唯理论 的代表 他们认为, 感觉给人以欺骗 英国的培根 霍布斯则认为, 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 他们主张只谈 一秒钟 一分钟 一立方米 二立方米, 而不必承认 时间 空间 这样的概念 这两个对立派别的共同错误是 ( ) A. 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 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 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 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 21. 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 ( ) A. 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B. 善于思考,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C.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 ) A. 从实践到认识 B.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5

40 习题 附录 C. 从认识到实践 D. 从具体到抽象 23.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 ) A. 感觉 知觉 表象 B.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C. 概念 判断 推理 D. 经验 理论 经验 理论 24. 认识开始于感觉, 这是 ( ) A. 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的观点 C. 唯心主义坚持的错误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正确的观点 25.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这是 ( )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26.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 的看法是 ( )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27.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 A. 具体性 B. 客观性 C. 终极性 D. 全面性 28. 客观真理论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是 ( ) A. 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 B. 同一意义的问题 C. 本质与现象的辩证统一 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9.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 )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30.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 这种观点是 ( ) A. 辩证唯物主义 36

41 附录 习题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31. 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共同特点是 ( ) A. 否认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B. 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C. 承认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D. 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32.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要看它 ( )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对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由 ( )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4.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 A. 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 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 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 D. 不同的人 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35. 此亦一是非, 彼亦一是非 的命题, 其含义是 ( )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36.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于 ( ) A. 真理是绝对的, 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 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 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37.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是 (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37

42 习题 附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在社会生活中, 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 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 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 C. 既是必然的, 又是偶然的 D. 有些人是必然的, 有些人是偶然的 5.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 A.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 宿命论的历史观 C. 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 循环论的历史观 6.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 A. 客观的物质世界 B.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7.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38

43 附录 习题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8.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 A. 科学技术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管理方式 9.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 A. 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国家政权 D. 政体 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 )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 生产方式是 ( )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3. 费尔巴哈说 : 皇宫中的人想的问题和茅屋中的人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说明了 ( )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4.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 ( )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发展先进文化 C. 发展科学技术 D.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9

44 习题 附录 15. 社会形态是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16. 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中介是 ( ) A. 社会关系 B. 社会意识 C. 地理环境 D. 生产劳动 1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是指 ( ) A. 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B. 人类自身生产各种条件的总和 C. 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8. 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A. 人口少 增长慢 B.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C. 人口多 密度大 D. 人口不增也不减 19. 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 ) A. 上层建筑 B. 阶级和国家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 从事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 20. 国家的实质是 ( ) A. 以血缘关系划分的组织 B. 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C.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D.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1. 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 A. 生产工具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2.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 A. 劳动者 40

45 附录 习题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23. 唯物史观认为,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2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 人与自然的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阶级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5.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6.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它 (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7. 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28.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 方针 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这说明 ( ) A. 经济基础的发展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41

46 习题 附录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制约 30. 上层建筑是指 ( )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3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32.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33.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在于 (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3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 剧中人, 又是历史 剧作者, 这是 (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衷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35.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 A. 阶级斗争史 B. 思想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文化发展史 36.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42

47 附录 习题 3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38.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 D. 文化水平 39.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 40. 国体是指 ( ) A. 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B.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 政权构成形式 D.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41. 政体是指 ( ) A. 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有组织力量 B. 国家的政治制度 立法司法制度 C. 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D. 阶级统治的工具 42. 社会形态是指 ( ) A.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D. 国家形态的一种形式 43.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指 (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B.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C.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D. 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43

48 习题 附录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 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 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 ) A. 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 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C. 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D. 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 ) A. 自然分工 B. 社会分工 C. 企业内部分工 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 3.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 ) A. 社会分工 B.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 生产资料私有制 D. 生产资料公有制 4.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值形式 5.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6. 交换是价值的 ( ) A. 基础和内容 B. 表现形式 C. 物质承担者 D. 根据和原因 7. 马克思认为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是 ( ) A. 商品二因素理论 B. 劳动二重性理论 44

49 附录 学习导读习题 C. 货币理论 D. 价值规律理论 8.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9. 货币的第一种职能是 ( ) A. 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10.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 ) A.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 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1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 ) A. 它被消费时, 使用价值消失, 价值也消失 B. 它被使用时, 使用价值消失, 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 它被消费时, 使用价值不变, 价值也不变 D. 它被使用时, 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1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 ) A. 劳动过程 B. 价值形成过程 C. 价值增殖过程 D. 新价值形成过程 13. 资本是 ( ) A. 一定的货币量 B. 一定的劳动对象 C.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 一定的劳动资料 14.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 ) A. 固定资本 B. 流动资本 C. 可变资本 45

50 习题 附录 D. 不变资本 15. 下列属于马克思经济学特有的范畴是 ( ) A. 价值 B. 剩余价值 C. 利润 D. 利息 1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 ) 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 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 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 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17. 剩余价值率是 ( ) A. 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 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C. 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8.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 ) 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 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 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 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19. 资本主义工资是 ( ) A. 劳动的报酬 B. 劳动的价值 C. 劳动的价格 D. 劳动力的价值 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 生产过剩 B. 生产绝对过剩 C. 生产相对过剩 D. 生产供过于求 21.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竞争, 形成了 (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超额剩余价值 C. 平均利润 D. 社会价值 46

51 附录 学习导读习题 22.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 ) A.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 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23.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 A. 增加资本总量 B. 扩大生产规模 C. 提高竞争能力 D. 扩大剥削 24. 下列不能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本是 ( ) A. 借贷资本 B. 产业资本 C. 商业资本 D. 银行资本 25. 下列比例关系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是 ( ) A.90C+10V B.80C+20V C.70C+30V D.60C+40V 2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 ) A. 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 消费过程的周期性 C. 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周期性 47

52 习题 附录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 ) A.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 垄断利润的获得, 主要是通过 ( ) A. 自由竞争实现的 B. 垄断价格实现的 C. 市场调节实现的 D. 行政干预实现的 3.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 ) A. 代理制 B. 个人联合 C. 企业联合 D. 参与制 4.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计划化 ( ) 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5. 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 ) A. 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 B. 获得高额利润和利息 C. 完全代替商品输出 D. 阻止落后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 ) A. 国际托拉斯 B. 国际卡特尔 C. 国际辛迪加 D. 跨国公司 7.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 ( ) A. 经济危机规律作用的结果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 C.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D. 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 48

53 附录 学习导读习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 除我国之外, 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 A. 苏联 B. 南斯拉夫 C. 越南 D. 古巴 2.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两大阵营的形成 D.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 ) A. 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 生产关系为标准 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 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4.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C. 坚持党的领导 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 A. 进行阶级斗争 B. 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D.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7.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9

54 习题 附录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8.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 A. 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 ) 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 受压迫的地位 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 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消灭资产阶级 10.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 ) 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 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50

55 附录 学习导读习题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人的依赖性关系 是 (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物的依赖性关系 是 (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实现了人的 自由个性 的发展, 是 (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4. 必然王国 和 自由王国 是 ( ) A. 时间性概念 B. 空间性概念 C. 历史性概念 D. 物质性概念 5. 马克思主义认为, 消灭 三大差别 的关键在于 ( )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消灭利益差别 6.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是 ( )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7.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 ( )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 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 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51

56 习题 附录 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8.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 A. 两种不同的状态 B. 两种不同的选择 C. 两条不同的道路 D. 两种不同的理想 9.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 )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52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 二 ) 事物的永恒发展 41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3 ( 一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3 ( 二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5 ( 三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6 ( 四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 二 ) 事物的永恒发展 41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3 ( 一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3 ( 二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5 ( 三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6 ( 四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 年修订版 ) 目录页码索引 By Cindy 诸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 ( 一 )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 ( 二 )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7 ( 三 )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1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4 ( 一 )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 学习资料汇编 党委宣传部 (2016 年 3 月 )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P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P8)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 (P17)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理论分析并解答当今社会发展实践在社会意识层面的理论观念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理论分析并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现实理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理论分析并解答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关于人自身发展的各种理论观念问题二 考试内容 1.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2. 马克思主义哲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理论分析并解答当今社会发展实践在社会意识层面的理论观念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理论分析并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现实理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理论分析并解答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关于人自身发展的各种理论观念问题二 考试内容 1.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2. 马克思主义哲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各占 50%) 考试科目代码 :[610] 一 考试要求 1. 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世界观 ; 方法论 ;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 观 ;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 意识 ; 唯物辩证法 ; 普遍联系 ; 永恒发展 ; 矛盾 ; 质 量度 ; 辩证的否定

More information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 评冯金华 价值转形 一个伪问题 丁堡骏 长春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 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 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 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 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 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冯金华 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 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 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

More information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彭安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为 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 冷战 政策 朝鲜半岛是 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 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 也是 冷战 政策的必然产物 冷战 政策 朝鲜战争 美国 苏联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中考试题(一).doc

中考试题(一).doc 2003...1 2003...14 2004...49 2004...76 2004...99 2003... 118 2003... 133 2003... 141 2003... 151 2003... 163... 174 2004... 180... 192 I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03 14 15 16 17 18 19 3 1 3

More information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田苏苏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 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的华北 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资料和证据的缺乏 目前对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具体情况的揭露还远远不够 本文以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 结合实地调查 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日本侵华 慰安妇政策 华北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破解斯蒂德曼的联合生产之谜 斯蒂德曼声称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方法来计算价值 则在联合生产中 就会出现负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从而出现负剩余价值与正利润并存的现象 这是不正确的 其原因是 斯蒂德曼在确定不同生产过程中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时 根据的是自然时间 而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实际上 如果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不同生产过程中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则即使是在联合生产的条件下 也不可能出现负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从而更谈不上负剩余价值与正利润并存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CEBFBC3231C6DAD1A7CFB0D3EBCBBCBFBCC4DAD2B3>

<4D F736F F D20B2CEBFBC3231C6DAD1A7CFB0D3EBCBBCBFBCC4DAD2B3> - 1 - 学习 决定 应把握的十大看点和亮点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开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与对策初探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上接第 23 页 加快发展 推动 发展 - 19 - - 20 - - 21 - - 22 -

More information

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1

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1 浙江大学党支部理论学习 参考资料 2016 年第 9 期 党委宣传部编 2016 年 10 月 12 日 目录 学系列讲话 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1 2 3 4 习近平在参观 英雄史诗不朽丰碑 主题展览时强调 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

More information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年第 期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 以组织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杭州经验 郑杭生 杨 敏 多年来 以 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的价值共识作为共同行动的基础 杭州经验 通过连续不断的系列创新 对 中国经验 的内核 构建 国家 社会 新型关系 促进 政府 企业 社会 的三维合作 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形成优化配置 给予了独特的探索 最近几年中 杭州经验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的新跨越 对 政府 企业

More information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米彦军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 与日本社会现实不符 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改变主张 狂热鼓吹以皇室为中心对外侵略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极大伤害 皇室中心主义是包含家国同构 忠君爱国 神国思想和武士道等在内的天皇专制国体思想 其实质是内行尊皇之 王道 外行霸道 继承和发展了唯心主义的皇国史观 对当今日本右翼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本文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方式这一新的视角, 对北京著名的外来农村人口聚 居区 浙江村 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状况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深入分析 指出 : 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力 的流动, 它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 经营者的流动 浙江村村民进入城市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过程, 并 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聚居为基础的产业加工基地, 作者将这种类型的流动称为产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战争制胜的秘密 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 胜利与失败 李 卓 近年来 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 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一书 对书中提出的 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 的研究问题 分析框架 经验论证等主要研究环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本文从理论 方法论等角度总结了此书的成就 认为该书通过构建以 军事力量部署 这一非物质变量为核心的安全理论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马 艳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理论假定 新的释义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反向变动关系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们将马克思经典 成反比 理论中关于劳动因素做了重新假定 即假定在科技进 步的条件下 伴随劳动客观因素的变化 劳动主观因素也发生同方面的变化 并假设劳动主观 条件的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变化幅度 那么 我们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 量之间呈现正向变动趋势的结论

More information

DOI:10.16197/j.cnki.lnupse.2014.01.008 42 1 2014 1 Vol. 42 No. 1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an. 2014 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 陈墀成 1 余玉湖 2 361005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表

More information

2

2 2016 2 1 2 目录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 年 11 月 8 日 ) 3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3 年 11 月 12 日 ) 45 7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2014 年 10 月 23 日 ) 9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5 年 10 月 29 日 ) 100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以为朋友的信中说 : 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来源! 这段话说明 (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以为朋友的信中说 : 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来源! 这段话说明 (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2017 成人高考专升本 政治 ( 马哲部分 ) 练习 主讲 : 魏海涛 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以为朋友的信中说 : 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来源! 这段话说明 (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研究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莫子刚 抗战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征兵制度 为了办好役政 抗战时期的贵州省国民政府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 制订征集兵源办法和防漏堵逃措施 开展军民训练的基础扎实工程 采取宣传 抚慰 督导 奖惩和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推进手段 役政基本上取得成功 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弊端和不足 此时的征兵运动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但其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日本帝国主义者 抗战时期 贵州省军政当局 役政 征兵!! #

More information

从制度视角看马来西亚华人的参政空间 朱陆民 华人参政是华人维护自身政治 经济利益的必经之路 基于马来西亚历史 文化传统的主要制度结构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华人参政的广度和深度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视角对马来西亚影响 制约华人参政的主要制度进行了剖析 由此揭示了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参政空间 作者认为 华人的政治参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制度的视角或许并不能解释该问题的全部 但制度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着华人参政的前景和命运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 李培林李炜 : 改革开放 年来,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 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基于 年和 年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的数据, 对近年来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年数据反映出农民工在收入水平较低 劳动强度较高的情况下, 却保持着较为积极的社会态度 ; 近两年的新变化是,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广州市 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 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 理想与现实 赵怀普 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构成了美欧关系的基础 但由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称 美欧联盟关系带有从属性质 冷战结束和欧盟崛起对传统的美欧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冲击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成为美欧双方的共同议程 美欧在跨大西洋关系重构问题上的互动和博弈表明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和目标上的深刻分歧 短期内并不具备形成一种新的全面和机制化的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More information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从 的译名谈起 领导权还是 霸权! #!! # & ( ) +,! # & ( ) +, & ( ) +)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 ) +, 年第 期 # ) # # + 二 葛兰西对霸权概念的拓展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 1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景天魁 内容提要 : 本文认为时空特性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 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 概念是建构社会理论的核心 本文从时空角度讨论了传统 现代和后现代的关系, 确定了社会时空的基本含义, 在此基础上界定和阐释了时空压缩概念, 并针对吉登斯的 时空延伸概念作了一些讨论 本文用时空压缩概念描述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性结构, 初步显示了这一概念的解释力??,,,? :,,,,,,,,,,,,,,,,,,,,,,,,,,,,,,

More information

贾根良 马国旺 后凯恩斯经济学 多样性 共同基础 综合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 凯恩斯革命 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 流产 的 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 凯恩斯 卡莱茨基 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 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 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 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More information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及完善 王琳瑜 杜治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中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 发展 加速推进三个阶段 呈现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日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进行立法 重构现有制度并使其系统化 建立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课上随堂考课后作业, 找不到, 请问班主任哦 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问答列表区留言 不建议买教材 以课件为主哦 老师我明白啦 1 老师我完全不懂 2 课上有随堂考试, 课后有课后作业, 还要记得给老师打五分哦 ~~

课上随堂考课后作业, 找不到, 请问班主任哦 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问答列表区留言 不建议买教材 以课件为主哦 老师我明白啦 1 老师我完全不懂 2 课上有随堂考试, 课后有课后作业, 还要记得给老师打五分哦 ~~ 课上随堂考课后作业, 找不到, 请问班主任哦 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问答列表区留言 不建议买教材 以课件为主哦 老师我明白啦 1 老师我完全不懂 2 课上有随堂考试, 课后有课后作业, 还要记得给老师打五分哦 ~~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 :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 尤其是上世纪 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 省级面板数据, 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 而且运用 方法检验了可解释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变动模式的重要变量 本文发现, 在控制了经 济发展水平 金融深化改革以及其他因素之后, 地方政府之间在 招商引资

More information

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李庆刚 中共党史 重大事件 研究新进展 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直是党史学界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 来 党史学界围绕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 或有新材料发现 或有 新观点提出 或有不同观点交锋 总体看来 对于诸多事件的看法 争论多于共识 这给研究者 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和路径 鹍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认为 八年抗战 鹍指出 七七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钞晓鸿 郑振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浙江大学党支部理论学习 参考资料 2015 年第 2 期 党委宣传部编 2015 年 1 月 13 日 年度回眸 目录 评论改革 党建工作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〇一四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14 15 16 17 18 19 教育改革打响攻坚战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岳经纶 陈泽涛! 中国既是产烟大国 也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公众 的吸烟状况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对于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乃至社会发展 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对中国控烟运动和控烟政 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 指出中国的控烟运动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 动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概念 分析了中国控烟运动疲弱的原因 并尝试提出推动中国控烟运动的政策措施! 控烟运动 控烟政策

More information

2013ÄêºÚÁú½�´óѧ807Öйú»¯Âí¿Ë˼Ö÷Òå»ù±¾Ô�Àí¿¼ÊÔ´ó¸Ù

2013ÄêºÚÁú½�´óѧ807Öйú»¯Âí¿Ë˼Ö÷Òå»ù±¾Ô�Àí¿¼ÊÔ´ó¸Ù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科目代码 :[807] 一 考试要求考生应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掌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More information

相一致的 (4)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 相互联系, 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 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

相一致的 (4)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 相互联系, 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 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 绪论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1)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 ( 客观条件 )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 阶级基础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 人民宪章 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2 产生时间: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 3 马克思主义三大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4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More information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44 2 Vol.44.2 ( )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 2016 3 Mar.2016 DOI:10.14182/j.cnki.j.anu.2016.02.005 X * 顾 辉 ( 230051) : 社会流动 ; 阶层固化 ; 二代 现象 :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 各阶层之间流动 尤其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否公平合理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星 内容提要 : 本文通过对住房商品和住房市场的分析, 剖析了住房市场构架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特点, 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及作用 作者 认为住房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特点为有限开放性 地域性 层次性和价格 的差别性, 市场交易的非物流性以及住房市场上的投机性和投资性 住房商品的社 会属性表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 低收入家庭 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More information

邱 江 吴玉亭 张庆林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选取 个具体内容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 以小四 初一 高一 大三的学生为被试 探讨了命题内容对青少年条件推理的影响机制及其发展特点 结果表明 对同一年级而言 不同内容的条件命题的相同推理 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对不同年级而言 相同内容的条件命题的四种推理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青少年的条件推理过程似乎是一种基于对事件发生概率估计的直觉判断 这一判断过程主要取决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玉市教函 2010 132 号 签发人 : 杨希初 各县 ( 市 区 ) 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学校 : 现将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表彰 2010 年度全区优秀学生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 桂教 2010 6 号 ) 转发给你们, 请你们及时在校内公布获得表彰的学生名单, 以资鼓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班集体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以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为榜样,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郭洪茂 满铁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产物 铁路在满铁经营中始终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 满铁铁路运输业务不断膨胀 铁路工人数量也迅速增大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 尤其七七事变以后 满铁铁路运输日益紧张 劳动力供求矛盾也不断加剧 铁路劳动力严重不足 从业员素质下降 铁路事故增多 战时经济日趋窘迫 在这种形势下 满铁庞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赖以运转和经营的广大铁路工人 一方面在自身素质不断恶化条件下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运输劳务

More information

2013ÄêÕã½�Å©ÁÖ´óѧëÔó¶«Ë¼ÏëºÍÖйúÌØÉ«Éç»áÖ÷ÒåÀíÂÛÌåϵ¸ÅÂÛ¿¼ÊÔ´ó¸Ù

2013ÄêÕã½�Å©ÁÖ´óѧëÔó¶«Ë¼ÏëºÍÖйúÌØÉ«Éç»áÖ÷ÒåÀíÂÛÌåϵ¸ÅÂÛ¿¼ÊÔ´ó¸Ù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 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是为招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水平和素质, 包括对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江红英 进行人力管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 实施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在于抗战的需要 即推行兵役制度 保障军需后勤 建设后方工业 平衡人力资源 国民政府为实施人力管制 设置了专门机构 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与登记 制订出一系列法规 人力管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为 一般人力管制 技术员工管制 工资管制 实施国民义务劳动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 年代初期 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为坚持持久抗战 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政策上的保证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京佳官方网站 :www.jingjia.org 知识结构 一 唯物论 2 个核心 : 物质 意识 2 大原理 : 唯物主义一元论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 辩证法 2 个核心 : 联系 发展 3 大规律 : 质变量变律 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律 5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京佳官方网站 :www.jingjia.org 知识结构 一 唯物论 2 个核心 : 物质 意识 2 大原理 : 唯物主义一元论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 辩证法 2 个核心 : 联系 发展 3 大规律 : 质变量变律 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律 5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700-9270 (VTPGJ HN)12180 中国 京佳 内部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京佳教育集团公考研究院 编写 京佳网站 :www.jingjia.org 京佳网校 :www.ccse.cn 勇于开始, 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京佳格言 第 1 页共 13 页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京佳官方网站 :www.jingjia.org 知识结构 一 唯物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延风 内容提要 :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基金预筹积累的个人帐户制度 在向新制度的转轨过程中, 核心的问题是解决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 年以来的改 革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以致于陷入困境 作者认为改革的思路是用国有资产存量偿 还对老职工的养老金负债,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全的个人帐户制度 医疗和失业保障 改革也应转换思路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应打破城乡分割问题,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 失业保障不能通过失业保险解决,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邓兰华 张 红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五 十月革命后的华侨华人! 一 改革与两国关系正常化给中俄两国人民提供了重新往来的机会 ! 二 早期留学生为两国间的民间交往和商贸穿针引线!! ! 三 留学垃圾 损坏中国人形象! 四 战挫败 国营公司进军独联体市场首 五 从! 倒爷 生意一波三折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 六 独特的华人群体 七 中的地位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周 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体育 (1

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周 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体育 (1 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周 考查 10720011 体育 (1) 1 2 考查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考查 10640532 英语 (1) 2 2 考试 10420963 大学数学 (1)( 社科类 ) 3 3 考试 30700213 经济学原理 (1) 3 3 考试 20700012 社会学概论

More information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黄 茂 曾瑞炎 年抗日战争爆发 日军企图摧毁中国教育事业 对高等教育机关狂轰乱炸 使中国高等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 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 国民政府教育部作出内迁的决策 据此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也对医学高校的内迁作了规划 并以这次内迁为契机 对西南 西北及华中地区的医学教育加以了重视 随着国府的迁都重庆 四川成为了抗战后方重地 为此 有不少高校迁往了四川 其中医学高校就有 所 这些医学高校在四川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医学教育事业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

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 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 李文英 近代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 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日本走了一条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的 捷径 日本的成功为落后国家的发展 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勇于和善于学习外国的教育经验 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适时调整相应的学习方针 建立健全留学制度 等等 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教训 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

More information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 77 2006 2006 2006 3800 2005 300 8.6% 2005 268 289 5-1 2000 1000 2006 1600 2000 40.0% 2006 42.1% 19991300 2003 1570 2006 R&D 150.2 2005 13.7 10.1% R&D 122.4 9.4 %2000 2006 R&D R&D 62.9%R&D 76.1% 80% 5-2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考研政治张鑫团队基础班讲义s

考研政治张鑫团队基础班讲义s 考研政治张鑫团队基础班讲义 s 真题分析 一 单选 (16 题,16 分 ) 1,2,3,4 5,6,7,8 1. 马原 : 约 22 分 (4 单 4 多 1 分析 )8 章 :195 个考点 考试特点 9,10 (22 分,12 年 24 分 ) 分析 : 辩证法认识论 / 选择 : 章均 1 个 (1) 基础体系 11,12,13,14 (2) 理解能力 15,16 (3) 时代特征 二 多选

More information

教学输入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温晓虹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讨 论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习得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 输入的语言素材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 即使接收了的内容也并不会自动进入中介语的体系 而是需要进一步对输入语言进行 分解 归类等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处理 在语言 内化 的基础上 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才能 够不断地得到重新组合 趋于目的语 另外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前和输出时需要调节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C. 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握事物的度 12.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 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A. 主观性中把

C. 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握事物的度 12.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 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A. 主观性中把 一 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哲学是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A. 朴素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着力培育爱心和责任感 余心言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话说思想工作 出版发行 专题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各区 县人民政府 市政府各委 办 局 各市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 制 市政府决定 对在发展首都科技事业 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 技人员和组织予以奖励 根据 北京市科学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各区 县人民政府 市政府各委 办 局 各市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 制 市政府决定 对在发展首都科技事业 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 技人员和组织予以奖励 根据 北京市科学技 2013 年 北 京 市 科 学 技 术 奖 励 公 报 北 京 市 人 民 政 府 二 〇 一 四 年 一 月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各区 县人民政府 市政府各委 办 局 各市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 制 市政府决定 对在发展首都科技事业 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 技人员和组织予以奖励 根据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秦 燕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法律与习俗 两性关系 新旧婚姻观念之间的冲突 表明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边区政府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婚姻家庭变革的实践促进了边区的建设和持久抗战 并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继续实行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陕甘宁边区 婚姻家庭 变革!!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More informatio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二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的共同特征 三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诞生的原因 一 四川省新一批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创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二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的共同特征 三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诞生的原因 一 四川省新一批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创办 李谢莉 四川省民族地区历史上曾创立过四家正式的藏文报纸和新中国唯一的彝文报纸 这在中国少数民族报业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对 世纪 年代以来各时期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创立的社会背景 传播格局 具体特征和历史地位做出了简要阐述 特别针对它们当前所普遍面临的读者滑坡 发行量低迷 收支倒挂和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四川省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 中国新闻史 一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的诞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