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計畫2.0 Plan B 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雷斯特 R. 布朗 著 曾育慧 譯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 出版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B計畫2.0 Plan B 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雷斯特 R. 布朗 著 曾育慧 譯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 出版"

Transcription

1

2 B計畫2.0 Plan B 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雷斯特 R. 布朗 著 曾育慧 譯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 出版

3 目錄 序 言 i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1 新世界的本質 2 中國的啟示 6 以史為鑒 7 匱乏政治的形成 10 匡正價格 11 B計畫 帶來希望的模式 12 第一部分 文明陷入危機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15 石油減產時代到來 15 石油密集的糧食生產 19 小麥換購石油匯率下降 21 食物與燃料爭地 22 產油高峰過後的城市和郊區 27 產油高峰過後的世界 29

4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32 地下水位下降 33 江河斷流 38 湖泊消失 40 農村不敵城市 42 水短缺跨越國界 44 食物泡沫經濟 45 第四章 氣溫增高 海面上升 47 大氣溫度上升及其影響 48 氣溫升高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51 高空 水庫 53 冰山的融化與海平面上升 54 風暴更加頻繁 59 更具破壞力 造成氣候變化的行為竟得到補貼 第五章 自然系統負荷沉重 森林面積縮小 代價巨大 64 土壤在流失 67 牧地在退化 69 沙漠在推進 71 漁場在崩潰 73 植物和動物都在消失 75

5 第六章 走向衰亡的初期徵兆 79 兩極化的世界 80 健康面臨的挑戰不斷增長 82 一次性經濟難以為繼 86 人口與資源的矛盾 88 環境難民正在增加 91 失能國家與恐怖主義 93 第二部分 回應策略 B計畫 第七章 消弭貧窮 穩定人口 97 普及基礎教育 98 穩定人口數量 100 全民更健康 103 遏制愛滋病毒流行 106 對內減少農業補貼 對外減免他國債務 107 掃除貧窮預算書 109 第八章 還給地球本來面貌 112 保護和恢復林相 113 土壤保育與復育 117 讓自然得到供水 120 振興漁場 122 保障動植物多樣性 124

6 修復地球的花費 第九章 養活七十億人 對土地生產力的再思考 129 提高水的生產力 132 提高蛋白質生產效能 135 蛋白質生產新體系 138 向食物鏈下層移動 140 多條戰線同時開打 142 第十章 穩定氣候 144 提高能源生產率 146 駕馭風能 147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與風力發電 151 將陽光變為電能 153 來自地球的能量 156 迅速減少碳排放 157 第十一章 打造永續城市 161 都市生態學 163 重新設計城市交通 165 城市農作 168 減少城市用水量 171 來自都市貧民窟的挑戰 173 以人為本的城市 175

7 第三部分 帶來希望的新選擇 第十二章 構建新經濟 179 稅項轉移 180 補貼轉移 184 環保標章 花錢做選擇 186 新物資經濟 188 新企業 新就業 192 環境革命 195 第十三章 創造未來的B計畫 197 留心預警 198 戰時總動員 200 全民動員 拯救文明 202 接受使命 走向偉大 206 創造未來 209 你我責無旁貸 參考資料 212 注釋 219

8 序言 現行的經濟發展模式 姑且稱之為 A計畫 使世界走上經濟衰退 環 境終將崩潰的不歸路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經濟持續進步 就必須轉往新的道路 B計畫 這是作者於2003年撰寫本書的初衷 然而 促使作者決定更新和擴展2003年的版本 推出 B計畫2.0 有許多原 因 而其中最主要的 是人們迄今尚未對建立新經濟體系的必要性 形成廣泛共 識 對於新經濟的內容更是缺乏清晰的圖像 本書目的是為建立新經濟提供更具 說服力的例證 對內容進行更詳細的闡述 並描繪從現行經濟模式轉到新模式的 路線圖 創作這本新著還有若干其他理由 首先是強而有力的新證據 顯示西方的 經濟模式並不適合中國 第二 日益緊張的石油供給成為大家關注的新課題 第 三 如果經濟的自然支持系統繼續惡化 貧窮將無法消除 因此在第一版的消除 貧困之外 本書又增加地球復育的內容 第四 由於近幾年的科技進步 對於扭 轉危害未來環境趨勢 提供了各種令人振奮的可能途徑 第五則是來自原版讀者 出乎意料的熱情迴響 中國目前在基本資源的消費上已經超過美國 這有助於說闡明上述第一點理 由 在食物 榖物和肉類 能源 石油和煤炭 和工業經濟 鋼鐵 等主要商 品中 除了石油 中國在其它方面的消耗量都已經超越美國 如果中國在平均消費水平趕上美國 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假設中國的 經濟繼續以每年8 的速度成長 每人平均收入將在2031年達到美國目前的水準 如果2031年的中國人平均消費水平等同於今天的美國 那麼預期的14.5億中國人 口消費的榖物將是目前全球榖物產量的三分之二 用掉的紙張是目前世界產量的 兩倍 每天要燃燒9900萬桶石油 超過目前每日8400萬桶的總產量

9 ii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西方的經濟模式不適用於中國 在印度也一定不適用 因為印度2031年的人 口甚至會比中國還多 對於也在做著 美國夢 的其他開發中國家的30億人口 西方的經濟模式也必然不適用 而且 在日趨一體化的世界經濟中 所有國家競 爭的都是同一批石油 榖物和礦產資源 現行的經濟模式在工業國家早就無以為 繼 以化石燃料為基礎 小汽車為中心和一次性產品泛濫的經濟 已經到了山窮 水盡的地步 石油的前景迅速變化 衍生出各種新問題 這和中國資源消耗增加有著密切 相關 舉例來說 以前會關心油價上漲對食物生產成本的影響 現在則更擔心價 格上漲對食品需求帶來的後果 因為我們所吃的各種東西 實際上都可以由乙醇 蒸餾廠或生質柴油提煉廠轉化為汽車燃料 昂貴的油價正在為農產品開闢巨大的 新市場 燃料製造業者和食品加工業者直接爭購小麥 玉米 大豆 甘蔗和其他 食物 變成超級市場和加油站爭購同樣的商品 石油價格會決定食物價格 因為只要食物做為燃料可賣得較高的價錢 就會 被轉化為燃料 隨著越來越多的乙醇蒸餾廠和生物柴油煉製廠的出現 世界上富 裕的有車族就會和世界上的貧困大眾爭奪同樣的商品 原版的 B計畫 曾提出消除貧窮的預算 但如果經濟的環境支持系統崩 潰 除貧的目標便無法實現 如果耕地繼續受到侵蝕 收穫不斷減少 如果水位 繼續下降 水井不斷乾涸 如果牧地繼續沙漠化 牲畜不斷死亡 如果漁場繼續 崩潰 如果森林繼續縮小 如果氣溫上升使更多作物枯萎 除貧計畫再怎麼精心 設計或擴大推廣 也不會獲致成功 基於這個道理 我們增加使地球恢復肥沃潔淨的修復預算 使之與除貧預算 相輔相成 這項預算包括保護和復育土壤 森林 牧地和漁場 以及保存地球生 物多樣性的費用 這也會避免沙漠的擴張 使上百萬人民免於離鄉背井的威脅 修訂 B計畫 的最後一個理由 是各項新科技的出現 為日益嚴峻的形勢 帶來希望 油電複合車和風力發電在設計上的進步即為顯例 為發展替代汽車燃 料經濟打下基礎 有了備用蓄電池和充電插頭的設備 短途行駛時就可以完全靠 電力驅動 若再結合風力發電 將可大量提供成本低廉的動力給複合車使用 在 用電離峰時段利用風力為蓄電池充電 相當於1加侖汽油只花50美分 這只是建 設新經濟各種可能性的其中之一 能夠在經濟持續進步的同時 節省金錢 減少

10 iii 序言 對石油的依賴 並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致力寫作 B計畫2.0 也是基於第一版所得到的廣大迴響 出版後的前幾個 月 我們的銷售資料庫發現許多讀者都是在訂購了第一本之後 又陸續訂購5本 10本 20本 甚至50本以上來分送給同事 輿論影響者 政治領導人物和其他人 士 針對這些回應 我們把訂購5本以上的人組成 B計畫聯誼會 目前這個團 隊約有650人之多 泰德 特納 Ted Turner 就購買了3,569本送給美國各界的領 導人 部會首長 財經前五百大企業執行長 美國國會和其他人士 是當之無愧 的會長 隨著新版的出現 我們希望 B計畫聯誼會 的成員能夠增加 在短時 間內匯集上千名熱心人士 積極來促進這個拯救人類文明的模式 人們愈來愈關心世界的未來 改變發展模式的意識也正在增強 油價的攀升 以及石油爭奪戰日漸激烈 正在為這種關注加溫 無獨有偶的是氣候變化的各種 徵兆 如冰體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颶風卡崔娜留下的2千億美元帳單 是過去任何 暴風雨損失的七倍 這些都是對全世界的警告 人們的密切關注也許會使決策過程朝著正確的方向 使世界邁向經濟與環境 皆達永續的路途 此書可從網站免費下載 複製或者節錄也可向地球政策研究所的麗雅 賈尼 斯 考夫曼 Reah Janise Kauffman 聯繫後取得 雷斯特 R 布朗 於2005年10月 地球政策研究所 Earth Policy Institute 1350 Connecticut Ave.NW, Suite 403 Washington, DC 電話 傳真 電子信箱 網址 有關本書的詳細資料請上網

11

12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全球的經濟發展正逐漸超出地球所能承載的極限 將人類文明推向衰退甚至 崩潰的境地 由於過分著眼財務報表和經濟增長的目標 我們忽視了人類經濟活 動與地球資源之間的巨大關聯 一百年前 我們以10億美元為單位來衡量全球經 濟的年成長 現在這個衡量單位已提高為1兆美元 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 是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度遠超過它們的再生速度 地球上的森林面積正在大幅縮減 牧地在消退 地下水位下降 漁獲資源枯竭 土壤流失 石油耗用的速度 快到我們沒有時間去規劃如何應對石油減產後的局 面 人們釋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超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 使得地球氣溫處於自 農業誕生以來最明顯的上升階段 現今的文明並不是第一次走上這條使自然環境失去平衡的道路 許多早期 文明社會也遭逢自己造成的環境危機 正如杰拉德 戴蒙德 Jared Diamond 在 崩潰 社會如何選擇成功或失敗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to Failor Succeed? 一書中所述 某些文明能夠成功地改變方針 避免文明的衰退 有些 則不能 我們從對蘇美人 瑪雅人 復活島居民 以及其他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 中證實 這些古人都沒能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 1 幸好當今的科學家已經在為需要做出那些改變取得基本共識 經濟要能持續 發展 就需要用新的模式來代替以化石燃料為基礎 以小型汽車為主和一次性產 品氾濫的經濟 新型經濟將以豐富的可再生能源 如風力 太陽能 地熱能 水 力發電以及生質燃料等 來代替化石燃料 未來的交通工具將不再以小汽車為主 而是廣泛使用輕型鐵路 公共汽車 自行車和小型汽車所組成的多元化運輸 目的是發揮交通系統的最大效用 而非 追求汽車數量

13 2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一次性產品將轉換為可多次反覆使用 即再生利用 從小型汽車到計算機等 消費性產品 都會設計成可拆解 完全回收再利用的形態 而像易開罐這類一次 性產品將會被淘汰出局 在各地萌芽的新形態經濟值得欣慰 我們已經能夠設計和建造如油電動力混 合車 先進的風力機 高效能電冰箱和省水灌溉系統等新型節能產品 我們可以看到新型經濟正在一點一滴地累積 隨著風力發電場 屋頂太陽能 板 紙張再生設備 自行車專用道和恢復植被計畫的實施 人類離永續發展的經 濟模式就更近一步 相反地 如果我們繼續依循目前的經濟模式 問題就不是環境惡化是否導致 經濟衰退 而是何時開始衰退 環境支持系統一旦崩潰 人類經濟活動絕對無法 倖存 即使技術再先進也於事無補 新世界的本質 我們剛進入一個新紀元 同時也是進入一個新世界 在這個新世界中 人 類的需求與自然循環系統之間的衝突變得司空見慣 也許是另一波使農作物枯萎 的熱浪 也許又有一座因沙塵暴而遭遺棄的村莊 或者又是一處被抽乾的地下水 井 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行動扭轉局勢 這些看似獨立的事件會越來越頻繁 累 積到一定程度 最後決定人類的未來 經過無數地質世代積累的資源 正在被人類用一個世代的時間消耗殆盡 我 們正要跨過大自然設定的門檻 只是自己沒有發現 我們也正在步向大限 只是 不曾意識到 最後期限是大自然決定的 政治無從左右 人們常常在跨過自然界設下的門檻後 才驚覺為時已晚 現今快節奏的世界 裡 當你意識到某個門檻存在的當下 可能已是邁過之後 沒有回頭的時間了 舉例來說 當我們超過漁類資源的可替補量 水產數量便會開始縮減 一旦超過 限度 即使喊停或減少捕獲量 能彌補過來的時間卻所剩無幾 如果我們未能及 時在漁獲枯竭之前有效控制 那麼水產的種族和數量會縮減到難以再生的地步 漁類資源便從此消耗殆盡 我們從早先的文明中得知 經濟活力下降的第一項訊號不是經濟活動本身

14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3 而是環境 第一個是森林樹木 接下來是土壤 最後才是文明 對於這些事件發 生的順序 考古學家最清楚 現今的局面更具挑戰性 因為除了森林面積縮小 土壤流失之外 我們還必 須面對地下水位下降 使農作物枯萎的熱浪不斷出現 漁業衰敗 沙漠擴張 牧 地退化 珊瑚礁瀕臨死亡 冰河融化 海平面上升 暴風雨*更強烈 物種消失 等問題 此外還有即將來臨的石油供給縮減 儘管有些情況在某些國家內稍有改 善 但上述問題當中 還沒有任何一項有全球性的改善 因此 現在我們面臨的世界正處於生態學家所說的 因過致潰 的情形 過 去因過度消費自然的狀況 在全球各地小範圍內曾出現過無數次 現在這種現象 已經擴大到全球 各處的森林面積正在縮小 漁場衰敗隨處可見 每片大陸上的 植被都在退化 許多國家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 各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超過大 氣環境的代謝能力 在2002年 由 全球足跡網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的負責人馬西 斯 瓦肯納格爾 Mathis Wackernagel 帶領的科學家小組指出 1980年前後 人 類的總需求量第一次超出地球的可再生能力 美國科學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的研究報告指出 全球的需求在1999年超過地球再生能力的20 以每 年約1 成長的速度推算 現在的增加速度應該更高 人類消耗地球自然資產來滿 足當前需求的同時 也導致了經濟活動開始下滑與崩潰 2 美國航空環境公司 Aero Vironment 的創辦人兼董事長 也是第一架太陽 能飛機的設計者保羅 麥克雷迪 Paul MacCready 以人類在地球上作為物質 的存在時間 算出陸地和空中所有脊椎動物的比重 他指出 當農業剛出現時 人類 家畜 家禽和寵物的數量 總比重不到0.1 時至今日 這個群體則佔了 地球所有脊椎動物比重的98 野生動物只有2 其中包括所有的鹿科 羚羊 象 大型貓科動物 鳥類 小型哺乳動物等等 3 這裡的風暴 storm 並不是指得到氣象學家嚴格定義的氣象事件 存在著氣旋 風 速在一定範圍內 並伴有強降水等 而是比較廣義的 涉及到強風的種種氣象事件 也 就是說 既包括單純的 也包括伴有強降水 雨或雪 過程的強風 還包括海洋和湖泊 水面的尋常升降 風暴潮 在特殊情況下甚至也指未必伴有強風的強降水 本書第四 章中專門論述到風暴災害的一節內容中 指的就是這裡所包括的多種氣象事件 譯 者

15 4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生態學家對 因過致潰 現象非常熟悉 其中一個最常引用的例子是發生在 1944年 當時美國海岸巡邏隊把29隻馴鹿帶到白令海上的聖馬太島 St. Matthew Island 做為島上19名工作站人員的食物補給來源 一年後戰爭結束 基地關 閉 人員撤離該島 1957年 當美國魚類與野生動植物管理局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的生物學家戴維 克萊因 David Kline 來到聖馬太島時 發現這裡一 片興旺 1,350隻馴鹿分布在332平方公里的島嶼上 島上供它們進食的地衣有4英 吋厚 由於食肉動物的威脅不存在 馴鹿數量猛增 1963年已經高達6,000隻 然 而 當他1966年再度來此 卻發現島上遍布馴鹿的屍骨 同時地衣已所剩無幾 只存活著42隻 41隻雌鹿和1隻並不健康的雄鹿 幼鹿則一頭也沒有 1980年左 右 這些碩果僅存的馴鹿也全部死光 4 人類也像那些聖馬太島上的馴鹿 過度消耗地球的自然資源 過度有時導 致數量下降 有時則導致全部崩潰 結果究竟如何是未知數 就前者而言 資源 耗竭的結果 只讓部分人口或部分經濟活動得以倖存 比如位於南太平洋的復活 島 隨著環境資源的惡化 島上人口從幾個世紀前20萬人的高峰 下降到現今的 4,000人以下 後者的例子 則是曾經格陵蘭島上有500年歷史的挪威移居者 在 15世紀的惡劣環境中全部減絕 5 就2005年的情況來看 由於出生率的下降 人口保持穩定或總數略有下降的 國家約有42個 但是 人口學家第一次做出預測 認為有些國家的人口將由於死 亡率提高使得人口數下降 比如波札納 賴索托 納米比亞和史瓦濟蘭 由於小 家庭的趨勢並沒有普遍出現 這類國家恐怕還會持續增加 6 根據最近聯合國發布的人口推估數據 世界人口將從2000年的61億增長到 2050年時的91億 但考慮到世界諸多地區維生環境的惡化 如此的大幅增長可能 性很低 世界人口數量不會達到91億 是因為我們能很快消除全球的貧窮並降低 出生率 還是因為無法消除全球的貧窮和降低出生率 致使死亡率開始上升 一 如許多非洲國家目前的情況呢 因此 我們面臨著兩個急迫的重大挑戰 重新建 構全球經濟活動 以及穩定世界人口數 7 即使在經濟活動面臨環境支持系統惡化的情況下 全球仍不計後果地瘋狂開 採石油 權威的地質學家們認為 油產會很快達到高峰並開始下降 日益增長的 石油需求與資源有限之間的衝突 僅僅是一連串衝突中最近發生的 儘管沒有人

16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5 確切知道產油高峰何時到來 但供給已經落後需求 直接使得油價飆漲 8 在這個新的世界裡 油價開始影響食物價格 原因固然與農業和食品加工業 耗油成本的增加有關 但另外的因素在於我們所吃的食物被轉化成汽車燃料 在 高油價的時代中 超市和加油站將在市場中競爭 爭奪基礎食物商品如小麥 玉 米 大豆和甘蔗 進入市場的小麥也許會做成麵包供給超市 或者會轉化成乙醇 供給加油站 大豆油可能會擺上超市貨架 或者送去加油站作柴油燃料 世界上8 億輛汽車的車主 將會和每天低於1美元生活費的12億人口爭奪食物資源 9 面對猶如無底洞的燃料需求 農民們將會更大規模地砍伐尚存不多的熱帶雨 林 以種植甘蔗 棕櫚以及其他高產燃料作物 這方面的投資已達數十億美元 實際上 油價上升正在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造成新的巨大威脅 隨著對農產品需求的攀升 國際貿易關注的焦點正從以往只看市場佔有率 轉向確保供給來源 依賴進口榖物提供人民食用的國家開始擔心 來自燃料加工 廠的買主們會以更高的價錢買走榖物 隨著石油安全存量狀況的惡化 食物來源 也將逐漸失去保障 由於石油地位下降 全球化進程也將發生根本改變 在上個世紀 世界對 石油的大量需求 使全球化的能源經濟 加重了對為數不多的幾個中東國家的依 賴 進入21世紀後 當今世界把目光轉向風力 太陽能和地熱能的同時 我們可 以看到世界能源經濟將趨向區域化 更高的石油價格增加國際間食物運輸的費用 世界食物經濟的全球化也將 大為改觀 因此 飲食會開始重視本地當季食品 更趨向食物生產與消費的局域 化 全球正在面臨因稀少產生的地緣政治危機 這在中國 印度以及其他開發中 國家極力爭取石油來源的行動中看得很明顯 在未來 問題將不僅僅是誰能獲得 中東石油 還將擴及到誰能得到巴西的乙醇和北美的榖物 隨著對生質燃料需求 的提高 世界大部分地區本已十分沉重的土地與水資源壓力將更為嚴重 資源稀 少導致文明 因過致潰 很早就發生過 如同在馬雅文明式微後 城市間的食物 競爭 10 如果放任目前的環境發展趨勢 全球經濟最終將會徹底崩潰 這種結局 即

17 6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使不是生態學家也可以看出 我們並不缺乏知識 而是各國政府能否在局面變成 無法扭轉的地步之前 穩定人口和重新建構經濟 看看中國正在發生的事就會明 白 該是起而行的時候了 中國的啟示 多年以來 環保人士一直指出 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者 人口佔世界的 5 卻消耗著近三分之一的地球資源 儘管這一度是事實 現在已不復如此 中 國已經取代美國 成為基本商品的最大消費者 11 在五大基本食物 能源和工業用品 榖物 肉類 石油 煤炭和鋼鐵 除了 石油外 中國的消費量都已超過了美國 在榖物方面中國遙遙領先 2005年消耗 3.8億噸 美國為2.6億噸 三大榖物中 中國的小麥和稻榖消費量都高於美國 只 有玉米低於後者 12 雖然漢堡是美國飲食生活的固定內容 但2005年中國肉類消費量為6,700萬 噸 已遠遠超過美國的3,800萬噸 美國人對牛肉 豬肉和禽肉的攝取量大致相 等 在中國豬肉佔絕對的主導地位 實際上 中國目前擁有全球一半的豬隻 年美國的油品消費仍穩居首位 用量是中國的三倍多 每日2,040萬桶 而中國為每日650萬桶 但在1994年至2004年間 美國用油成長率是15% 而中國 的成長率是美國的兩倍還多 中國目前已超過日本 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石油消費 大戶 14 中國所使用的能源中有三分之二來自煤炭 中國每年燒煤9.6億噸 遙遙領先 美國的5.6億噸 以這樣的煤炭消耗量 再加上石油和天然氣用量的快速攀升 中 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追上美國是早晚的事 屆時 地球上將會出現兩大促成氣候 變遷的國家 15 作為工業發展基本指標之一的鋼鐵消費量 中國目前約是美國消費量的2.5 倍 2003年中國鋼鐵用量是2.58億噸 美國1.04億噸 隨著中國進入發展的建築階 段 國內興建數以萬計的工廠 高樓住宅和辦公大樓 鋼鐵的使用量在任何國家 都是前所未見的 16 關於日常消費品 中國的手機 電視機和冰箱使用已處於領先位置 美國人

18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7 目前仍居個人電腦消費量之首 但這個寶座看來也撐不久 汽車方面很快也會出 現類似的情況 17 中國的基本資源消費量已經趕上了美國 我們不禁要問 假如中國人的平均 消費量趕上了美國人 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中國經濟持續以每年8%的速度成長 到2031年時 中國人平均收入將與美國人2004年的平均收入相同 如果我們進一 步假設 2031年的中國大量人口 屆時將達14.5億 消費模式與2004年的美國大 致相同 則答案將令人瞠目結舌 18 目前美國人平均榖物消費量是900公斤 其中包括工業用糧 按此標準 2031 年的中國榖物消費量約等於世界現有榖物年總收成量的三分之二 如果2031年中 國人平均用紙量達到美國的現有水準 會用掉3.05億噸紙 這是全球現有產量1.61 億噸的兩倍 這樣一來 全世界的森林就將蕩然無存 而且 如果到2031年中國 人平均石油消費量達到美國的水準 每天會用掉9,900萬桶石油 目前全球的產油 量是每天8,400萬桶 以後大概再也不會大幅提高 這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中國石 油消費量的快速增長 已使得所謂的 匱乏政治 出現 19 再來看看汽車 若中國達到目前美國每四個人擁有三輛汽車的時候 中國車 隊將會有11億輛汽車 遠超過現在世界汽車總量8億輛 倘若為這些車修建大小道 路和停車場 舖路的區域相當於中國的全部稻田面積 而稻米正是中國的主要糧 食作物 20 我們從這些預測可以下的結論是 中國要達到和美國一般的消費水準 資源 是不夠的 西方經濟模式 以化石燃料為基礎 小型汽車為中心和一次性產品氾 濫的經濟 不適用2031年中國的14.5億人口 如果它不適用中國 那在印度也行 不通 預計印度到2031年人口會比中國還多 對於其他開發中國家那些正在做 著 美國夢 的30億人來說 一樣不適用 此外 在日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制 下 世界各國都在為同一批資源競爭 石油 榖物 鐵礦石 現有的經濟模式也 將不再適於工業國家 21 以史為鑒 21世紀的全球文明並不是首次面對這種因環境致使經濟衰退的情況 問題在

19 8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於人類將如何應對 我們擁有一項很特別的資源 就是考古記錄 歷史告訴我們 早期文明曾經如何遭逢環境危機卻未能度過 杰拉德 戴蒙德在 崩潰 社會如何選擇成功或失敗 一書中指出一些早期 社會在陷入環境危機後能夠及時改弦易轍從而避免經濟衰亡的例子 六百年前 冰島人意識到在高地草原上過度放牧 使得當地本就貧瘠的土地出現嚴重的土壤 流失 面對失去牧場而導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農民們決定合作來計算牧場可以 承受的羊隻數目 然後限額分配 因而保護了自己的牧場 避免了後來加勒特 哈定 Garrett Hardin 所稱 公有地的悲劇 tragedy of thecommons 的出現 22 冰島人明白過度放牧的結果 把羊隻數量減少到永續存在的水準 我們也明 白燃燒化石燃料和二氧化碳集聚在大氣層的結果 但我們與冰島人不同的是 他 們能夠限制牲畜的數量 我們卻沒能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不是所有的社會都像冰島人那樣走運 能夠繼續出產羊毛 經濟持續興盛 早在西元前四千年便已存在的蘇美文明是相當出色的 先進程度是之前任何社會 無法相比的 發達的灌溉系統造就高產能的農業 農民的食物生產有了剩餘 形 成了最早的城市 管理灌溉系統需要複雜的社會組織 蘇美人建立了最早的城邦 國家 並發明最早的書面語言 楔形文字 23 以任何標準來衡量 它都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文明 但是其灌溉系統的設計 存在一項環境瑕疵最終破壞了食物供給 聚集在橫跨幼發拉底河壩後面的水 從 自流溝渠網輸送到田地 部分被農作物吸收 部分則蒸發掉 還有的滲入地表 這片土地的地下水排輸功能不良 緩慢地滲透使地下水位上升 當水位接近地表 時 水就開始蒸發到大氣中 把鹽分留在土壤 久而久之 累積在土壤表面的鹽 分降低了土地的生產力 24 隨著鹽分的累積 小麥產量不斷降低 蘇美人轉而種植較耐鹽的大麥 這雖 然延緩蘇美文明的衰落 但只是治標不治本 當鹽分繼續增加 大麥產量也最終 下降 食物供給的縮減 摧毀了這個昔日偉大文明的經濟基礎 隨著土地生產力 的下降 文明也一步步邁向衰敗 25 考古學家羅伯特 麥克亞當斯 Robert McC. Adams 研究推斷昔日蘇美城邦 的位置位於幼發拉底河沖積平原中心 今日則是一片空曠荒涼的耕地外緣 在他

20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9 面前的景象 是 紛亂的沙丘 長久棄置的溝渠 當時居所已經成為瓦礫廢墟 只剩一片貧乏 這裡植物稀疏 很多地方幾乎沒有植被 但此地曾經是世界文 明的核心 世界的腹地 矗立著世上最古老的城市 還存在過文字文明 26 美洲的馬雅文明與蘇美文明相似 這個發源於現今瓜地馬拉的文化 從西元 250年起一直興旺繁榮 直到西元900年左右才告終結 就像蘇美人一樣 馬雅人 也發展出複雜的耕作方式 產量可觀的農業 他們把農田修在高起的地塊上 周 圍環以引水的溝渠 27 如同蘇美文明一樣 馬雅文明的結束明顯地與食物供給下降有關 對這一支 美洲文明來說 砍伐森林和土壤流失是農業遭到破壞的原因 氣候的變化也可能 對農業造成一定影響 食物短缺顯然激起馬雅各城鎮間因爭奪食物導致的內部衝 突 這裡如今已被叢林掩蓋 重新交還給大自然 28 馬雅文明消失之後的數百年 一個新的社會又在遙遠的復活島 Easter Island 發展起來 復活島地處南太平洋 距南美大陸約3,200公里 面積166平方 公里左右 離它最近 有人煙的所在是皮特凱恩島 Pitcairn Island 也在2,200 公里之外 這一文明在西元400年左右在火山島內開始興盛 島上土壤肥沃 植被 豐富 有些大樹直徑達2公尺 高25公尺 考古資料顯示島上居民大都以海產為 食 主要食用哺乳動物海豚 常需乘大型獨木舟遠航到海中用魚叉獵捕 29 復活島的繁榮持續了好幾個世紀 人口估計曾達2萬人 隨著人口數量逐漸 增多 砍伐的樹木超過森林的永續供給能力 最後用來建造牢固獨木舟的大樹消 失 島上的居民無法出海捕食海豚 食物供給明顯縮減 考古學家發現有些地點 出現混雜的人骨與海豚骨 可能表示這個社會已經絕望到人吃人的地步 如今 這個島上只有約二千名居民 30 關於這些早期文明 存在著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他們是否了解是什麼造成 自己文明的衰落 蘇美人知道是水蒸發後 土壤中鹽分升高使小麥減產嗎 如果 他們知道 是不是無法得到政治支持 集體努力使地下水位下降 猶如今天的世 界面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必要卻一籌莫展呢 許多早期文明走上了讓自然無法承受而經濟衰敗的路 以上三個只是例子 我們目前也同樣走在這條道路上 環境惡化有很多種途徑 任何一種都會破壞人

21 10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類文明的存續 就像決定古蘇美人的經濟灌溉系統存在瑕疵一樣 過分使用化石 燃料的能源系統也是現代經濟的死穴 對於蘇美人而言 上升的地下水位破壞了 他們的經濟 對我們來說 則是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威脅著經濟發展 無論是 蘇美人還是我們 發展趨勢都是難以一眼看出的 無論是耕地鹽化的蘇美人 森林消失 土壤侵蝕的馬雅人 還是砍光樹木 喪失遠海捕魚能力的復活島人 他們早期文明的崩壞都與食物供給的下降有關 目前 全球超過60億的人口以每年增加七千多萬的速度增長 地下水位同時在下 降 氣溫上升 石油供給迅速縮減 這些都顯示食物供給可能會成為環境和經濟 關係中的脆弱環節 31 匱乏政治的形成 國際社會將要面對的第一次重大匱乏可能和石油或榖物有關 如果與後者有 關 則可能發生在中國 中國從1998年到2005年間 榖物產量下降3,400萬噸 降 幅為9 如果轉向從國際市場大量進口三千萬噸 五千萬噸甚至是1億噸榖物的 時候 這種需求很快將使全球榖物市場難以滿足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 中國將不 得不向掌握全球榖物出口總量 約2億噸 40 以上的美國 32 因此 特殊的地理政治形態將由此形成 中國超過13億的消費者在2004年對 美國有16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足以買下美國年收獲榖物的兩倍 會和美國人競 爭美國的榖物 促成美國食物價格上漲 這種情況若出現在30年前 美國會老實 不客氣地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 但是現在中國已經是美國的大金主 逐月認購美 國的債務 反成了美國沉重財政赤字的緩解因素 33 往後的幾年中 每天可能會有一艘或兩艘裝載榖物的貨船從美國駛往中國 這隻橫跨太平洋的綿延船隊 將如同提供營養的臍帶 密切地聯繫著兩個國家的 經濟 面臨用榖物生產乙醇燃料的廠家比重不斷加大的趨勢 美國如何在榖物分 配上同時滿足兩國消費者的需求 將成為美國新世紀外交的最大挑戰 全球如何回應中國 印度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對於巨量榖物 石油和其他資源 的需求 會決定這股讓地球不堪負荷的壓力是否得到紓解 而低收入進口國如何 在這場榖物競爭中生存 也會影響未來政治的穩定性 中國對榖物持續增加的需

22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11 求導致美國國內糧價上漲的情勢 美國政府最終將如何應對 也會對許多正在面 臨匱乏政治的國家帶來諸多啟示 最迫切的危機是中國進入世界市場之際 加上農產品不斷地向生質燃料分 流 造成榖價的飆漲 致使許多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無力進口足夠糧食 而大規 模的食物價格攀升和政局不穩 必然會阻礙全球經濟前進的腳步 當年因環境惡化而走向衰敗的早期文明 基本上都是獨立運作的 但是在 今天日趨全球化 相互依賴的世界經濟體中 如果真的面臨文明衰落 那會是全 面的 因為大家的命運休戚與共 然而 如果我們把過時的 國家利益 拋在腦 後 便可轉劣勢為優勢 使互賴成為互惠的機會 匡正價格 政府所面臨的問題 在於是否能及時阻止這些威脅不要演變成災害 如何應 對地下水耗損 氣溫上升 沙漠擴展 極地冰帽融化 以及石油供應量縮減等問 題 目前幾乎談不上有什麼寶貴經驗 這些新的趨勢將挑戰我們行政機構和領導 階層的能力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 有的社會會出現尼祿 古羅馬暴君 有幸的 將有邱吉爾型的領袖 最主要的挑戰 亦即建立新經濟的關鍵 就是讓市場直接反映生態現實 當 代機能不健全的全球經濟 已經被不符環境成本的市場價格扭曲和左右 目前的 環境困境多半是由市場嚴重扭曲所造成的 在這些扭曲狀況中 惡果最為顯著的是在1998年夏天 4億中國人所居住的長 江流域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洪災 經濟損失達300億美元 價值超過全中國一年 的水稻收成 34 災後幾周 中國政府在8月中旬發布長江流域禁止伐木的命令 理由是存活樹 木的價值是被砍前的三倍 森林可調節洪水水量 價值是木材價格的三倍 也就 是說 木材的市場價格比存活樹木的價值低了兩倍 分析結果證明 在長江流域 內砍伐樹木是不符合經濟利益的 35 汽油方面也有類似的問題 在美國 2005年年中的汽油零售價為每加侖2塊多 美元 這個價格只反映石油從油田抽出 精煉到運達加油站的費用 並不包括對

23 12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石油工業的稅額補貼 如油源消耗補助 對石油抽取 生產和使用的各項補助 另外還有用於確保石油供給的軍事開支 從哮喘到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治療的醫 療費用 也者不含在內 此外 最重大的項目就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代價 36 如果將上述這些數字合起來 根據國際技術評估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 在1998年的估計 在美國每用掉一加侖的石油代價是9美 元 再加上汽油本身成本2美元 開車的人在加油站應該支付的費用是每加侖11美 元 裝滿20加侖的油箱需要220美元 可見油真的是非常昂貴 然而 市場卻反映 出便宜的油價 導致經濟結構的嚴重失真 當前各國政府面臨的挑戰 是通過系 統的計算將各項成本以稅收的方式併入市場價格 以使價格真實表現社會的全部 付出 37 如果我們從過去幾年的教訓中學到什麼的話 就是體認到一個事實 無法反 映真實情況的會計系統 終究將會付出極高的代價 有些大型企業的破產 成千 上萬人失去一生的積蓄 退休金和工作 就是由於這個原因 沒有在各項商品的 生產和各種服務的提供中加入龐大的環境成本而形成扭曲的價格 後果會更為嚴 重 就是全球性的破產和經濟衰退 B計畫 帶來希望的模式 我們面對的挑戰固然嚴峻 但仍有樂觀之處 首先 所有使環境惡化的情況 其實都是人為的 其次 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現有的技術化解 再者 已經有不 止一個國家開始行動 打造了使世界經濟邁向環境永續的基礎建設 市面上現有的新技術中 可看到取代 一切照舊 的B計畫替代概念 在能 源方面 利用先進科技設計出的風力發電機產生的能量跟一口油井不相上下 日 本工程界推出真空密封式電冰箱 耗電量只有十年前冰箱的八分之一 另外 每 加侖汽油可跑55英里的油電車 效率是當前汽車平均值的兩倍多 38 許多國家都不斷在充實B計畫的內涵 以丹麥為例 目前20 的電力是來自 風力發電 並預計在2030年將比例擴大到50 無獨有偶地 巴西也正在努力達 到汽車燃料自足的目標 在2005年 40%的汽車燃料是來自甘蔗提煉出的乙醇 極可能在近幾年的時間內與汽油告別 39

24 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13 在食物生產領域 印度採用小規模牛乳生產模式 全用剩餘農作物作為飼料 來源 產量自1970年以來加倍成長 超越美國 位居世界第一 印度的乳製品在 2002年總產值已經超過稻米 40 另一個部分是漁業養殖 中國在這方面有較大的進展 特別是生態鯉類共生 養殖 使中國成為第一個養殖產量超過捕撈量的國家 事實上 中國的水產養殖 量在2003年是2,900萬噸 幾乎相當於全球海產捕撈總量的30 41 B計畫為世界帶來的新風貌 也展現在南韓的山林重造上 這個一度光山禿 嶺的國家 如今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5 發揮防洪和抑制土壤流失的作用 使韓 國的鄉村重新恢復到高度穩定的自然環境 42 美國在過去的20年中 有十分之一的農田休耕 其中大多是易受侵蝕的土 地 同時改用保護性耕作 不但減少40 的土壤流失 同時還使美國榖物產量提 高了五分之一以上 43 若干創新措施也已經進入城市 阿姆斯特丹發展出多樣化的都市交通運輸系 統 市區交通有35 以自行車為工具 這個友善自行車的運輸系統不但大幅降低 空氣污染 紓解交通堵塞 還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運動的機會 44 新技術不僅可行 有些還能相互結合 開創新局 帶有二組蓄電池和充電 插頭的油電車 再加上風力發電場提供的廉價電能 表示我們的日常駕駛可以大 量利用風所提供的電力 只要支付低廉的電價 成本相當於每加侖汽油只花50美 分 在國內市場 風力發電將可取代進口石油 45 當前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建立新經濟模式 並以戰時的速度將之建立 使我 們不致於越過自然的極限 承擔經濟體系瓦解的後果 本章是以下五個章節的導 讀 綜述全球文明所面臨的主要環境挑戰 接下來的七章將扼要論述B計畫的各 個面向 包括我們的目標 以及抵達目的地的途徑 參與新型永續經濟的建設 是一項令人振奮的工作 而新經濟帶來的優質生 活 也同樣令人鼓舞 我們將可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城市的擁擠 喧囂和污染都 將得到改善 想像我們將居住在一個人口成長穩定 森林面積增加 二氧化碳排 放量降低的地球 更值得欣喜

25 第 一 部 分 文 明 陷 入 危 機

26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2004年底石油價格突破每桶50美元時 大眾的關注焦點都放在全球石油供應 量是否充足的問題上 尤其是產量何時到達高峰而開始下降 專家對於這個問題 並沒有達成共識 但幾位聲名卓著的分析人士相信產油高峰期即將到來 1 石油塑造21世紀的文明 影響所及 從農業機械化到人們搭噴射客機旅行 產量下降將會是震撼性的經濟事件 導致一個前所未聞的時代來臨 當歷史學家 把這段時期載入史冊的時候 很可能會畫分為兩個階段 產油高峰前段和產油高 峰後段 分別以英文縮寫BPO before peak oil 和APO after peak oil 表示 石油產量高峰即將出現 正是世界面臨著眾多挑戰之時 諸如氣溫上升 地 下水位下降和其他環境惡化的情測 針對縮減的石油供給進行調整 乃是經濟重 新建構的一部分 也是經濟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石油減產時代到來 關於分析石油的未來 可以用數種不同的方法來分析 石油公司 石油顧問 公司和各國政府 對於未來石油的產量和價格 都相當依賴電腦進行預測 這些 樣本所計算出的結果 會隨著輸入樣本的數值和假設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 現 在我們就來檢討幾種不同的分析方法 方法之一 是依據儲存量和產量的關係 得出未來產量的趨勢 這是由美國 地質調查局地質學家 本身也是傳奇人物的金 哈伯特 King Hubbert 在幾十年 前所提出 他認為 按照已知的石油生產過程 可預測出新儲存量的峰值和產量 峰值之間的時間間隔 根據美國新儲存量的發現在1930年前後到便已達到高峰 他一語道中 預測美國的石油產量在1970年達到頂峰 因此這個實例和後來其他 國家的經驗 使他的基本模式被當前許多石油分析家所沿用 2

27 16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第二種方法很有啟發性 是把世界主要產油國分成兩類 一類是產量正在下 降的 另一類是產量仍在上升的 23個主要產油國中 有15個國家的產量似乎已 達高峰 還有8個仍在上升 這些已過峰值的國家包括美國 除沙烏地阿拉伯以 外 唯一日產量曾高於900萬桶石油的國家 委內瑞拉 其石油產量在1970年 達到峰值 兩個北海產油國英國和挪威 其產量分別在1999年和2000年達到峰 值 美國的石油產量從1970年達到頂峰的每日960萬桶 降到2004年的每日540萬 桶 下跌了44 委內瑞拉的產量自1970年以來下降達31 3 在8個尚未達產油高峰的國家中 最重要的是佔主導地位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俄 羅斯 其他在增產仍具有相當潛力的國家是加拿大和哈薩克 前者主要是因為豐 富的焦油砂蘊藏 後者則仍在開發當地石油資源 其他4個尚未達到產油高峰的國 家是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中國和墨西哥 4 在這8個國家中 最讓人難以評估的是沙烏地阿拉伯 技術上而言 它的產量 在1980年已達到高峰 每天990萬桶 而現在日產量下降了100萬桶 之所以被當 成增產國僅僅是因為沙國官方聲稱可以生產更多的石油 不過 沙烏地阿拉伯是 否能大幅度提高目前產油量 有些分析家表示懷疑 沙國的一些老油田已接近抽 取一空 而新油田的產量是否足以補足老油田的減產 目前則是未定數 5 這個分析牽涉到8個未達產油高峰國家的增產量 是否足夠補償已經過了高峰 期的15國減少的產量 單就產量而言 這兩組的總生產力目前大致相同 但如果 前8國中有任何一國產量開始下降 總產量便立即向另一邊傾斜 6 第三種判斷石油生產前景的方法 是觀察大型石油公司採取的措施 儘管一 些公司高層宣稱未來的產量會繼續成長 但他們的行動透露出的訊息 卻不怎麼 樂觀 跡象之一就是一些主要石油公司做出重金回購石油的決定 例如埃克森 美孚公司 Exxon-Mobil 這家曾在2004年最後一季創下盈利84億美元歷史 記錄的石油巨人 砸下將近100億美元回購它之前賣售出的石油 雪弗龍公司 ChevronTexaco 也拿出盈餘的25億美元買回石油 由於近年來幾乎沒有發現 新油田 而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卻迅速增長 石油公司似乎已意識到要開始囤積產 品 以為日後更高價賣出做準備 7

28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17 無獨有偶的是 儘管油價目前已高於每桶50美元 2005年在油源勘探與開發 的投資上 卻不見任何實質性的增加 這意味著石油業界可能同意石油地質學家 的觀點 認為世界上95 的石油都已經被找出來了 整個世界早就用地震測油 法細細勘察過了 進行獨立研究而非受雇於任何石油公司的地質學家柯林 坎 貝爾 Colin Campbell 說 地質學在過去30年中有很大的進展 很難想像如今 還會漏掉什麼大油田 這也就是說 要找出剩餘的5 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進行 地質勘察和探鑽 8 石油蘊藏的新發現和主要石油公司產量的比率 清楚地證明石油儲量的縮 減 各大石油公司的報表中 2004年石油產量大幅超越新油田發現量的公司 包 括荷蘭皇家殼牌石油集團 Royal Dutch/Shell 雪弗龍集團和康納科 菲利普斯 公司 Conoco-Phillips 這說明了大公司的石油儲量正在逐年遞減 地質前 景 地球資源必將控制國與個人 GeoDestinies:The Inevitable Control of Earth Resources Over Nations and Individuals 一書的作者 地質學家沃爾特 揚奎斯特 Walter Youngquist 指出 從全球的總體情況來看 2004年石油產量為305億 桶 但該年只發現75億桶的儲量 9 在未來的幾年裡 會對石油生產造成難以估計的影響 應該是作者稱之為 耗竭心理 的心態 一旦石油公司或石油出口國意識到產量即將達高峰時 便 會開始認真考慮如何拉長自己的保有時間 當稍許的減產使世界石油價格提高一 倍時 石油的長期價值更是顯而易見 地質證據表明 世界產油高峰的到來只會提前 不會延後 西蒙斯國際公 司石油投資銀行 Simmons and Company International 的主事者 同時也是業界 領袖馬特 西蒙斯 Matt Simmons 對新油田的看法是 我們再也搞不出大工 程來了 這不是錢的問題 如果這些石油公司真的有大工程的話 他們早就做 開發新油田 了 一位備受尊敬的地質學家 曾在石油工業任職 目前任教 普林斯頓大學的肯尼思 德菲耶斯 Kenneth Deffeyes 在2005年撰寫 石油之 後 源於哈伯特的高峰論 Beyond Oil 一書 其中寫著 依我看 產油高 峰將出現在2005年年底或是2006年的前幾個月 沃爾特 揚奎斯特和伊朗國家 石油公司 Iranian National Oil Company 的A M 薩姆桑 巴克蒂亞里 A.M. Samsan Bakhtiari 都認為石油產量將在2007年達到高峰值 10

29 18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曾任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Aramco 勘探與生產部主任 最近才退 休的薩達德 阿爾 胡賽尼 Sadadal-Husseini 與 紐約時報 的彼得 馬斯 Peter Maass 探討世界的產油情況 馬斯的基本觀點是根據電腦算出的數值 新油田的產量既要能滿足全球日增200萬桶的年成長率 又能彌補現有油田每日少 400多萬桶的年減產率 胡賽尼認為 這種形勢就彷彿每隔幾年便需要一個新的 沙烏地阿拉伯 這一點都不永續 11 石油公司去哪裡找到更多的石油 除了可以輕易抽取的普通石油外 還有大 量的石油貯存在焦油砂中 油頁岩裏也有石油 加拿大阿爾伯它省的阿薩巴斯卡 Athabasca 焦油砂中的石油總儲量估計有1.8兆桶 但據說只有不到3,000億 桶是採得到的 委內瑞拉境內也有豐富的超重油蘊藏量 估計達1.2兆桶 其中三 分之一應該是容易取得的 如果委內瑞拉的開採規模夠大 石油產量也許會超過 1970年的歷史峰值 美國也有油頁岩礦藏 集中分布在科羅拉多州 懷俄明州和 猶他州 其中含有大量的油母質 是一種可以轉化成油和氣的有機物質 12 有多少石油可用具備經濟效益的方式從油頁岩中開採出呢 美國在70年代 末期曾下了很大的工夫在科羅拉多州的洛磯山脈西麓開採油頁岩 但油價在1982 年的下跌 導致了油頁岩業的崩潰 埃克森公司很快便從這個價值50億美元投資 的工程中撤出 其他公司不久也紛紛效仿 由於每提煉一桶石油需要消耗好幾桶 水 油頁岩業在未來復甦的機會 很可能因為該地區水資源不足而大受限制 13 加拿大阿爾伯它省目前正在開發焦油砂 這個在80年代初期開始的工程 現 在每天生產100萬桶石油 足以滿足美國5 的石油需求 然而 用這種方式得到 的石油並不便宜 還會大規模破壞環境 加熱焦油砂來提煉石油需要大量使用天 然氣 而北美洲的天然氣產量已經達到高峰 14 因此 雖然焦油砂和油頁岩中的石油儲備量很豐富 但用它們生產石油既花 錢又費時 這兩者的發展 充其量只能延緩世界石油產量下滑的過程 15

30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19 石油密集的糧食生產 現代農業大量使用汽油和柴油翻耕 栽種 培植及採收 灌溉水泵使用柴 油 天然氣以及燃煤電力 生產肥料也是大量耗能 磷肥 鉀肥的原料開採 製 造和國際間運輸全都依賴石油 天然氣又被用來合成氮肥中的基本成分氨 16 根據美國可信的數據顯示 農業中汽油和柴油的總使用量 已從1973年的 77億加侖的歷史高峰 降到2002年的46億加侖 下降幅度是40 由於美國的農 業開始普遍注重效能 因此生產每噸榖物所需要燃料量 從1973年的33加崙降到 2002年的13加崙 降幅達59 十分驚人 17 這個轉變其中一項因素 是全美約有五分之二的耕地 實施最少量耕作法和 免耕法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9,500萬公頃的土地採用免耕法 主要集中在美國 巴 西 阿根廷和加拿大 美國以2,500萬公頃的最低量耕作或免耕面積最高 其次是 巴西 18 當美國農業正在減少使用汽油和柴油之時 許多開發中國家卻讓農耕機代替 牲畜 使燃油的消費持續上升 在上一代 中國的耕地大部分是畜力耕作 如今 大多需借助農耕機 19 在美國農場的能量消耗方面 肥料佔20 這個數字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是稍 高 世界各國每生產13噸的榖物 平均消耗1噸的肥料 但這個數字每個國家相差 甚遠 比如在中國 1噸肥料產出9噸榖物 在印度是11噸 而在美國是18噸 20 美國肥料的效率高 主要是因為農場會定期做土壤測試 以便準確測定農作 物的養分需求 另外 美國也是大豆的主要生產地 大豆可以提供土壤固氮的植 物 大豆在這裏作為和玉米競爭的作物之一 通常和玉米輪作 有時也和冬麥輪 作 由於玉米會吸收大量的氮 玉米和大豆的隔年輪作可大為降低玉米對氮肥的 需求 21 都市化增加對肥料的需求 由於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 使得人類排泄物中的 養分在土壤中循環的量減少了 比較嚴重的是 日益增長的國際食物貿易 使生 產者與消費者相距十萬八千里 嚴重破壞了養分的循環 以美國為例 它每年出 口約8,000萬噸榖物 而榖物中存儲著大量植物生長所需的基本養分 氮 磷 鉀 這些養分如果不能以化學形式得到補充 不斷的出口將使美國耕地中固有的

31 20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養分慢慢耗竭 22 商業化的禽畜飼養場也跟城市一樣 往往將生產者與消費者分開 使得營養 成分的循環變得困難 事實上 動物排泄物中的養分對農民來說 應該是一種財 富 在飼養場卻成了負擔 通常要以很高的成本處理 當石油和消耗石油生產的 肥料變得越來越昂貴的時候 大規模禽畜飼養場的經濟效果將愈來愈低落 另一項高耗能活動是灌溉 正在吞噬地球上愈來愈多的能源 在美國 光是 抽水就用了將近19 的農業總耗能 另外兩個糧食生產大國 中國和印度 的灌 溉量極為巨大 因此其耗能比例無疑也要高得多 23 全球灌溉面積自1950年以來擴展成原來的三倍大 從9,400萬公頃攀升到2002 年的2.7億公頃 此外 在20世紀上半葉 從大水壩及自流引水溝渠網進行灌溉是 大宗 之後即轉為鑿井抽水灌溉 提高灌溉用燃料的使用量 24 包括採用免耕法在內的一些新趨勢 讓農業密集耗油的情況稍有緩解 但是 肥料用量的增加 農業機械化的普及 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 使得食物生產更加 依賴於石油 這說明了農人現在表現出對生質燃料的關注 為的是用乙醇代替汽 油 用生質柴油代替柴油 下一章將討論人們對這些燃料的重新關注 雖然我們比較注重農業的能源消耗 但這在美國只佔糧食類能源消耗總量的 五分之一 運輸 加工 包裝 銷售和廚房烹煮 佔了糧食類能源消耗的五分之 四 事實上 我的同事丹妮爾 莫雷 Danielle Murray 發現美國用在食物經濟 的能源相當於法國全體經濟活動的消耗量 25 食物類總耗能的14 用於運輸 把商品從農民手中輸送到消費者端 約佔食 物生產過程耗能的三分之二 另外 據估計有16 用於加工過程 從罐裝 冷凍 到乾燥 生產出冷凍濃縮柳橙汁或豌豆罐頭之類的食品 26 像小麥這類的主食一向是長距離運輸的 以海運從美國運到歐洲 如今又出 現新鮮水果和蔬菜的長途空運 能源密集的程度 恐怕是其它經濟活動難以望其 項背 27 食物哩程 食物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在廉價石油的時代是不 斷增加的 在北半球的冬季 從南半球北運的新鮮農產品 如紐西蘭的藍莓到英 國 就屬最長的運送距離 作者所居的華府市中心的一家超市中 冬季裡的新鮮

32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21 葡萄通常是從智利空運來的 跨越了差不多5,000英哩 偶爾還會來自南非 在這 種情況下 從葡萄架到餐桌的距離有8,000英哩 可繞地球三分之一周 28 新鮮農產品最常見的定期長途路程之一 是從美西的加州到人口稠密的美 東 這類農產品大多用冷藏卡車運輸 一位石油分析家評論未來農產品的長距離 運輸 表示以3,000哩外的蔬菜做成一盤凱撒沙拉的日子 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29 包裝消耗的能源大的驚人 佔了食物類總耗能的7% 花費在包裝上的能源往 往超過食物本身所含的能量 更糟糕的是 超市裏幾乎所有的包裝都被設計成用 過即丟的形式 30 這條食物鏈中最耗能的部分是廚房 家中冷藏和烹調食品消耗的能源 比用 在生產端的高出許多 食物耗能系統的大宗是廚房中的冰箱 而非農耕機 31 食物系統的生產部門耗用石油 消費部門用的則是電 通常來自煤或燃 氣 在低油價時代發展起來的石油密集型現代食物系統 在目前能源價格不斷 攀升的情況下 將無法繼續存在 主要的調整手段之一 就是增加本地食物生 產 以及少買成本高的畜產品 轉向耗能較少的食物鏈初期產品 小麥換購石油匯率下降 正當我們把焦點放在生產食物耗用石油時 用食物換購的石油數量卻在急劇 下降 小麥與石油間的交換關係變化一直是很劇烈 從1950年到1973年 小麥和 石油的價格 如同兩者間的比率一樣 一直都非常穩定 在這23年間 全球市場 上一蒲式耳 bushel 穀物單位 一蒲式耳約為35公升 小麥一直可以換得一桶 石油 見表 然而 從1973年起 小麥和石油的相對價值有了顯著變化 在2005年 買一 桶石油需要13蒲式耳小麥 受到這個顯著轉變影響最深的兩個國家 是這兩種商 品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 33 身兼最大石油進口國和最大榖物輸出國的美國 為這場小麥 石油價位的轉 化付出昂貴的代價 自1973年以來提高到13倍的小麥 石油比價 使美國背負史 上最大的財政赤字和外債 相反地 沙烏地阿拉伯 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和 榖物進口國 則獲利匪淺 34

33 22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當榖物與石油的價格比不斷下跌時 美國的石油進口量卻一直在上升 1970 年代初期 石油輸出國組織所定的油價攀升之前 美國能夠輕鬆地用榖物出口支 付它的石油進口帳單 但是在2004年 榖物出口所得的1,320億美元 只能支付石 油進口帳單的13 35 石油與小麥之間的第一次巨大價格調整是在1973年末 那一年 石油輸出國 將油價提高了兩倍 1974至1978年間 買一桶石油需要付約3蒲式耳的小麥 1978 年時的油價為每桶13美元 到了1980年油價漲到了30美元一桶 這是石油輸出國 組織第二次調漲油價 這時買一桶石油就需要8蒲式耳小麥了 36 石油購買量的巨大增長 導致歷史上最急劇的財富轉移 沙烏地阿拉伯 科 威特 伊拉克和伊朗開始日進斗金 而石油進口國的錢包卻迅速消瘦 今後小麥和石油的比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沒有人能夠確知 但是 以榖 物為原料來製造乙醇 作為汽車燃料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榖物變燃料帶來的盈利 機會 也許會使小麥 石油比價穩定下來 美國目前仍不斷向沙烏地阿拉伯施壓 企圖讓後者生產更多的石油 這是本 末倒置的作法 美國即使有這個能耐也不能這麼做 而是應該減少石油消費 如 果不帶頭做 沙烏地阿拉伯不僅會繼續控制石油與榖物的交換比率 還會主宰美 國的汽油價格 食物與燃料爭地 過去 全世界的農民一向只生產糧食 飼料和纖維 如今 他們也開始種 植燃料了 既然幾乎人們所食用的一切都能轉化為汽車燃料 高昂的油價就成為 農產品的支撐 也決定了食物的價格 現在 全球商品市場無時不存在著兩類買 家 一方代表糧食生產者 另一方代表生質燃料生產者 在加油站和超市同時競 爭同類商品之際 食物和燃料之間的界線突然變得模糊起來 生質燃料是由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引發 主要是巴西用甘蔗 和美國用玉米 轉化成乙醇 這項替代能源迅速發展了若干年 在90年代出現停滯 但隨著2000 年油價大幅上漲 生質燃料又出現生機 見圖2-1 歐洲在同時 由德國和法國 為首 也開始從含油種子中萃取生質柴油 37

34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年的生質燃料產量接近世界汽油用量的2 從2000年到2005年 全世界 的乙醇生產 從46億加侖增加到了122億加侖 增長了165 生質柴油從2000年 少量的2.51億加侖 上升到2005年約7.9億加侖 增長了兩倍多 38 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以及減少進口石油 許多國家的政府採取支持生質 燃料生產的立場 以生質燃料代替汽油可以減少碳排放 有些政府已將生質燃料 代替汽油視為本國達到減少碳排放目標的措施之一 就地生產燃料能創造就業機 會 並減少資金外流 也有助益於本國經濟 以甘蔗為原料生產乙醇的巴西 目前年生產值約為40億加侖 滿足本國汽車 燃料需求的40 以玉米為原料的美國 在2004年生產34億加侖乙醇 但由於國 內汽車數量過多 佔總能源使用的比例不到2 根據2005年的預測 美國的乙 醇產量將超過巴西 也許會暫時領先 歐洲在乙醇燃料產量中排行第三 其中法 國 英國和西班牙佔的比例最大 歐洲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甜菜 小麥和大麥 39 當油價在2004年中期陡升到40美元一桶的時候 人們對生質燃料的關注大大 提升 世界最大的甘蔗生產國巴西成了全世界的農場燃料生產的領先國家 巴西 2004年的全部甘蔗產量中 有一半用於生產蔗糖 而另一半用於生產乙醇 巴西 擬將2005年的530萬公頃甘蔗田擴大到800萬公頃 這將使巴西在幾年後在繼續維 持其蔗糖生產和出口的同時 成為汽車燃料自給自足的國家 40 儘管巴西已經不再補助乙醇生產 然而 到2005年中時 民間企業對未來5年 投入製糖工廠和乙醇蒸餾廠的資金已達51億美元 巴西目前只出口少量的乙醇 但很努力地朝這方面發展 並正與日本和中國商訂供應合約 在油價每桶60美元 的全球市場中 每加侖60美分的乙醇價格 使巴西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41 美國的乙醇生產幾乎完全以玊米為原料 政府提供每加侖54美分的價格補 貼 對產業發展幫助不小 在美國 用每蒲式耳3美元的玉米生產出的乙醇 每加 侖的成本為1.4美元 比巴西由甘蔗製成的乙醇生產成本高出一倍多 雖然美國用 了十年才發展出10億加侖的蒸餾能力 又用了十年增加到20億加侖 但達到30億 加侖卻只用了兩年 而增加為40億加侖似乎會用更短的時間 除了企業之外 美 國的農場組織也投入大筆資金在乙醇生產上面 42 在世界第二甘蔗生產大國印度 已經有10座乙醇蒸餾廠投入營運 還預備在

35 24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表 年的小麥與石油價格及石油-小麥比率 年份 每蒲式耳小麥 美元 每桶石油 *2005年的數字是作者根據1至8月數據的推估結果 每桶石油換得小麥蒲式耳數 兌換率 資料來源 見附註 年底之前再增加20座可以開始生產的製造廠 中國也計劃在2005年底使4座工 廠投產 最多可提供3.6億加侖的乙醇 大部分將由玉米和小麥製成 43 哥倫比亞和一些中美洲國家 則是另一個生質燃料的明日之星 哥倫比亞的 乙醇工業起步迅速 計劃從2005年8月起到年底 每月都會有一座乙醇工業蒸廠投 入生產 它所面臨的挑戰 是使甘蔗田擴大的腳步跟得上蒸餾廠增加的速度 44 歐洲是使用生質柴油的先驅 德國在2004年生產3.26億加侖生質柴油 目前 已能滿足本國柴油燃料需求的3 德國的生質柴油幾乎全部來自油菜籽 歐洲的 主要烹飪用油來源 目前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產量提高一半 45 法國在2004年生產了1.5億加侖生質柴油 計劃到2007年產量將增加一倍 法 國跟德國一樣 也用油菜籽做為原料 促使兩個國家發展生質柴油的推力 是來 自歐盟制定的目標 生質燃料在2010年達到汽車燃料需求的5.75 歐洲的生質 燃料與汽油 柴油不同 不用被課以重稅 46 自從每加侖補貼一美元的議案在2005年1月生效之後 美國做為生質柴油生產 的後起者 產量正在快速成長 愛荷華州是主要的大豆生產地 也積極參與以大 豆生產生質燃料的工程 現在已經有三座運轉中的生質柴油廠 有一座正在興建 中 另有五座正在設計規劃階段 根據州政府估計 生質柴油廠將會在幾年裡 每年用2億蒲式耳大豆來製造2.8億加侖的生質柴油 全州大豆總產量為5億蒲式

36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25 耳 萃取油之後的剩餘物 有五分之四是富含蛋白質的家禽家畜飼料 價值比 油還要高 47 其他已經或準備生產生質柴油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 印尼和巴西 馬來西亞 和印尼亞是棕櫚油生產大國 可能會以高產量的油棕櫚種植園作為柴油的原料供 應地 至於雄心勃勃地計劃大幅提高生質柴油產量的巴西 或許也會以棕櫚油為 原料 48 農作物的生質燃料生產評估有兩個關鍵指標 一是每英畝的生質燃料產能 一是生質燃料的淨能 表2-2 若干農作物每英畝的乙醇和生質柴油產量 量 即前者減去種植 燃料 作物 燃料產量 加 和提煉所耗用的燃料 侖 714 乙醇 甜菜 法國 量 乙醇的最高單位 662 甘蔗 巴西 產量位於種植甜菜的 法國 每英畝714加 410 木薯 奈及利亞 侖 種甘蔗的巴西 374 高粱 印度 為每英畝662加侖 354 玉米 美國 見表2-2 種玉米的 美國是每英畝354加 277 小麥 法國 508 生質柴油 油棕櫚 侖 大概是甜菜和甘 蔗的一半 椰子 油菜籽 102 花生 90 葵瓜子 82 大豆 56 作者的估算數字 注 作物單位產量變化非常大 上述乙醇產量得自最佳生長區域 生物柴油的產量是保守估計 乙醇的能量含量是汽油的67 生質 柴油的能量含量是柴油的90 資料來源 見注49 在生質柴油的 產量方面 油棕櫚為 每英畝508加侖 名 列第一 其次是椰 子油 每英畝230加 侖 油菜籽為每英畝 102加侖 以提供蛋 白質為主的大豆 每 英畝只能產56加侖生 質柴油 50

37 26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圖 年全球乙醇和生質柴油產量 從單位淨產值來說 利 用甘蔗生產乙醇的巴西獨占 鰲頭 在生產甘蔗和乙醇蒸 餾中每消耗一單位的能量 便 能 產 出 8 個 單位 以 上 的 能 量 甘蔗中的糖汁榨出後 含有纖維質的甘蔗渣可以用 做燃料 以提供蒸餾所需的 熱量 無須外加能源 這正 是巴西用甘蔗生產的乙醇每 加侖成本只有60美分的原因 之一 51 以甜菜為原料生產乙醇的法國 每投入一單位能量 能產出1.9單位的能量 用玉米生產乙醇的美國 主要是燃燒天然氣來蒸餾 因此在用於乙醇生產的3種 主要原料中能源效率低了一截 排名第三 投入一單位能量 只能產出1.5單位能 量 52 另一種生產乙醇的方式更被看好 就是用 促成纖維素分解 纖維素的來源可 以是柳枝稷草這類生長快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也可以是快速生長樹種 比如雜 交白楊樹 加拿大有一座小型實驗工廠正在用纖維素生產乙醇 柳枝稷草能夠生 長在易受侵蝕和不適合種植一年生作物的土地上 所以它也許會像某些分析家所 主張的 將為乙醇生產帶來重大突破 在以農作物生產乙醇的全球競爭市場中 甘蔗和柳枝稷草是明日之星 53 據估計 用柳枝稷草生產乙醇 產量是每英畝1,150加侖 甚至比甘蔗還高 不過它的淨能源產量大概是4 遠比玉米的1.5高 但是低於甘蔗的8 54 *據部分科學家認為 在地球長達40億年的歷史上 曾先後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 其中 一些非常嚴重 曾導致生命體90 以上死亡 最近一次發生在距今6,500年的白堊紀末 恐龍就是在這次大滅絕中從地球上消失的 譯者

38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27 除了應用潛能被看好的纖維素 現有的和計劃中乙醇的生產來源都是甘蔗 甜菜 玉米 小麥和大麥等食物作物 舉例來說 美國在2004年用3,200萬噸玉 米 生產34億加侖的乙醇 雖然這還不到美國玉米總產量的12 但以世界平均 榖物消費水準來衡量 已足夠提供一億人食用 55 在石油短缺的世界中 農業以交通運輸燃料生產者的面貌出現 會對經濟和 環境產生何種影響呢 面對一個巨大的 實際上可說是無限的汽車燃料市場 農 業在全球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明顯地更形重要 能夠生產甘蔗或棕櫚油的熱帶與 亞熱帶國家 將會充分利用全年均為作物生長季的氣候條件 在世界市場中取得 強大的相對優勢 隨著生質燃料的發展 全球油價將會成為農產品的支撐價格 如果食物和飼 料的價格較低而石油價格較高 燃料生產業者就會買下食物和飼料 舉例來說 在歐洲市場中交易的植物油 終點站也許是在超市 也許會在加油站 為達經濟目的 巴西的稀樹草原和亞馬遜平原被開發為甘蔗田 或是印尼和 馬來西亞等國大力發展油棕櫚種植 將會造成對動植物多樣性的新威脅 如果缺 乏政府引導 不斷上漲的油價可能會迅速成為對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 導致目 前已在發生的物種消失浪潮 演變為人類歷史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面對油價高得足以吸引全球大規模投資燃料作物的可能性 原本已因養活65 億人口而舉步維艱的世界農業經濟 將會面臨更多的生產需求 世界如何處理這 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新局勢 將會大幅影響能源短缺的21世紀文明的未來 56 產油高峰過後的城市和郊區 現代城市是石油時代的產物 第一批城市在6000年前左右 在美索不達米亞 平原形成 但一直到跨入20世紀之前 都市化的進程一直是緩慢 幾乎無法察覺 到的 到了20世紀初 才有了少數幾座上百萬人口的城市 然而到了今日 這種 大城市已經有400多個 其中20個是人口1000萬以上的超級城市 57 都市的新陳代謝依賴大量集中的食物和物資 還要處理垃圾和人體廢棄物 只憑運輸距離和數量有限的馬車是難以創建大城市的 但是靠便宜石油運轉的卡 車卻改變了一切

39 28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隨著都市發展越來越大 都市附近的垃圾掩埋場又達到飽和狀態 垃圾必須 送到更遠的垃圾場 油價只要漲到一定程度時 許多一次性產品將由於價格問題 而不復存在 由於石油產量下降和價格上升 都市生活費用可能將隨之上升 這引發了一 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種上漲是否意味著 都市化過程能否在APO階段 產油高 峰後階段 繼續進行 或許 這種過程會隨著人們尋找較少依賴石油的生活方式 而得到扭轉 即將到來的石油減產將嚴重打擊城市 但在郊區會更加嚴重 在設計不合理 的郊區 人們不僅一切生活用品需要從外頭取得 而且通常由於遠離自己的工作 地點和商店 必須駕車去買所有的必需品 居住在郊區往往就意味著 哪怕是一 塊麵包或一袋牛奶 都要用到汽車 郊區創造了通勤方式 在美國 平均每人每天的往返通勤花費將近1小時 在 汽車大行其道之前 歐洲的城市大致已經發展成熟 然而在美國這個發展較晚的 國家 城市受到了汽車的左右 在歐洲 城市的邊界通常很明確 而且人們不願 意將良田變成住宅用地 但美國人卻不考慮那麼多 原因之一是他們富於開拓精 神 另一個原因是農田在美國一直被視為過剩商品 發展得醜陋無比的市郊和公路商業區並非美國特有的景觀 在拉丁美洲和東 南亞都看得到 現在中國也愈來愈多 從上海飛往北京的路上 可以很清楚看到 這個問題 一片散亂的建築 住宅區和工廠混雜在一塊兒 還有修築中的一般道 路和高速公路 這和中國延續了上千年的集村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 諸如威名百貨等為人熟知的購物中心和大型量販店 全都是靠人為因素造成 的廉價石油在維持 從生態學和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受高價汽油制約的郊區是無 法維持的 新出版物評論 Alternative Press Review 的編輯托馬斯 惠勒 Thomas Wheeler 認為 世界石油危機的加深 和郊區房價的直線滑落 將 使人們最終競相離開郊區 58 *標準普爾作為金融投資界的公認標準 提供被廣泛認可的信用評級 獨立分析研究 投 資諮詢等服務 標準普爾公司為世界各地超過22萬家證券及其基金進行信用評級 目 前 該公司已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資訊品牌與權威的國際分析機構 譯者

40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29 產油高峰過後的世界 所謂 產油高峰 是指石油產量停止增長的那一刻 此後將不可避免地會 出現長期的產量下降趨勢 日益增長的需求 意味著油價的提高 即使產量短期 成長會延緩產油高峰的出現或使產量達到高原期 供應吃緊的現象仍將推動價格 上漲 只是形勢比較不那麼嚴峻 幾乎沒有任何國家計劃縮減國內的石油使用量 事實上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 IEA 和美國能源部的預測 到2030年時 全球石油消耗量將由現在的每日約 8400萬桶上升到1.2億桶 根據這項分析 在今後20年內 各國的石油消耗量將平 均增長一半左右 他們是如何算出這麼樂觀的結果呢 我不妨再次引述托馬斯 惠勒的話 眾多分析家和領導人難道全然 沒有注意到地球燃料蘊藏表上閃亮的 紅燈嗎 59 儘管石油產量高峰可能近在旦夕 但大多數國家仍然計劃在未來幾十年內消 耗更多的石油 打算興建汽車製造廠 舖設道路和高速公路 建造停車場和郊區 住宅 彷彿航空客運和貨運能無限度擴增一般 全球油產在下降 任何一個國家 要想獲得更多的石油 別國的額度就會減少 60 全球性經濟活動中 一些石油密集產業將比其他產業更容易受影響 其中 包括汽車業 食品業和航空業 即使在2004年中油價開始攀升之前 美國汽車工 業所受的壓力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 曾經對高耗油跑車的銷售充滿信心的通用 汽車公司和福特公司 如今卻由於耗油議題陷入困境 標準普爾* Standardand Poors 降低這些公司的信用等級 公司債券現在淪落為垃圾債券 通用汽車公司 甚至在2005年6月宣布2007年底前 將從現有的11萬名美國員工中裁員2.5萬 61 雖然報紙上只報導油價上升使汽車製造業陷入困境 但汽車周邊產業也同樣 受到影響 包括汽車零件和輪胎製造業 食品業會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是油價提高增加生產成本 食物價格跟著 水漲船高 二是油價上漲將造成人們轉向食物鏈底層 並開始消費更多本地當令 食品 飲食組成將更偏向於本地和當季產品 在此同時 上升的油價還把農業資源引到燃料作物 乙醇或生質柴油的生 產 過高的油價 使在富裕的有車族和低收入的消費者開始爭奪食物資源 這將

41 30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是世界性的 一個新而複雜的道德問題 提供客運和貨運的航空公司 將繼續受到航空燃油價格攀升的困擾 因為燃 料是最高的營運支出 雖然業界預測航空客運在未來十年裡將增長5 但這似乎 不太可能 便宜的空中客貨運費用也許將很快成為歷史 62 航空貨運也許會受到更嚴重的打擊 甚至開始衰落 油價上升造成的一個早 期犧牲品 可能會是把新鮮農產品從南半球運到地處冬季的北半球工業國的大型 噴射貨機 這種非當令的新鮮產品 價格很可能會高得買不起 在低油價的年代裡 工業國家興建了大規模 需要耗用大量能源來維護的汽 車基礎設施 例如 美國的道路有260萬英哩的路面是用瀝青等材料舖設的 另有 140萬英哩未舖設路面 所有這些路面均需維護 能源高價格也許會導致道路維修 的危機 63 除了要更有效地使用石油之外 全球也在尋找其他替代能源 雖然核能作為 石化燃料的替代物 已受到媒體的關注 但核能電廠發電代價高昂 若在沒有政 府補貼 一切公平競爭時 核能是無法勝出的 如果指望電力公司支付核廢料處 置 事故保險和廢棄核電場拆除等費用 核電廠便無法營運 此外 隨著國際恐 怖主義愈演愈烈 核電場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再加上有些國家企圖以它們為取得 核武的墊腳石 實際上排除了以核分裂做為未來能源資源的可能性 64 煤炭蘊藏雖然相對豐富 在某些地區成為頗具吸引力的能源 但是隨著人們 越來越關心氣候變化 它將很快成為眾矢之的 這也就是說 可再生性能源才有 未來 包括風力 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集熱器 太陽能熱電廠 地熱能 水力發 電 波浪發電和生質燃料 能源供應方式的轉變即將發生 這會形成優勝劣敗的形勢 如果各國不提早 計畫如何提高石油效率技術和開發新能源 將會導致人民生活水準降低 政府如 不能掌握能源供應的轉變 將導致人民對領導階層失去信心 造成國家失能 石油供應銳減 不但對近代經濟史 也為整個人類文明史上帶來重大危機 但許多國家的領導階層似乎不願直接面對並預謀對策 隨著石油日益稀少昂貴 目前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都市化和全球化 很可能會在一夜之間發生逆轉 人口的不斷增加 加上不斷縮減的石油供應使每人平均石油使用量的日趨下

42 第二章 產油高峰過後 31 降 會使開發中國家受到雙重打擊 可能迅速導致生活水準下降 如果世界最大 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 美國能大幅降低石油用量 將可以換取時間 順利進入後 石油時代 當今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石油 而是更有效的領導者

43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非洲的查德湖曾經是飛行員環繞地球飛行時的參考地標 但現在從太空已很 難發現它的芳蹤 該湖位於查德 尼日和奈及利亞三國中間 這三國人口增長之 快在世界名列前茅 使查德湖自1960年代以來縮減的面積比例達95 這個地區 的灌溉用水居高不下 河川溪流的水幾乎被用磬 使查德湖難以為繼 這個湖不 久後很可能會完全消失 現今的正確位置對後人而言 將會留下一個謎 1 我們似乎每天都能聽到湖泊消失 水井乾涸 江河斷流的消息 但這些報 導通常只侷限在局部地區 直到我們開始編纂各國的個案研究 把長達824頁的 中國水形勢的分析報告 世界銀行對葉門水形勢的研究報告 以及美國農業部關 於美西灌溉前景的詳細評估報告 等跨地區資料串連在一起時 才發現全世界缺 水的情況竟如此嚴重 直至此時 我們才意識到超量用水和水資源損耗的嚴重程 度 2 我們似乎每天都能聽到湖泊消失 水井乾涸 江河斷流的消息 但這些報導 通常只侷限在局部地區 直到我們開始編纂各國的個案研究 把長達824頁的中國 水形勢的分析報告 世界銀行對葉門水形勢的研究報告 以及美國農業部關於美 西灌溉前景的詳細評估報告 等跨地區資料串連在一起時 才發現全世界缺水的 情況竟如此嚴重 直至此時 我們才意識到超量用水和水資源損耗的嚴重程度 目前全球已出現巨大的水赤字 整體來看似乎是無形的 從歷史上觀察也是 近期才發生的 但赤字的擴大十分迅速 水的損耗多由超抽地下水產生 因此表 面看來不明顯 這個問題和森林大火 沙漠進逼不同 只有當掘井抽不出水的時 候 才會發現地下水位已經下降了 全球性缺水是近年才發生的 是過去半個世紀水需求量倍增的結果 全球各 地挖了數百萬個水井 許多蓄水層的補給量已經抵不上抽取量 許多政府沒有把

44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33 抽水量限制在蓄水層可持續的供水能力內 致使全球有超過半數人口的地區裡 地下水位都在下降 3 與地下水位下降相比 江河斷流 湖泊消失是缺水的明顯徵兆 現在不論在 國內還是國際 河流的上下游權益人之間正形成一股 缺水政治 水資源短缺 的影響還因為國際榖物貿易而跨越了國界 供水能力已達極限的國家 大多會把 農業灌溉用水拿來滿足城市和工業需求 然後再進口榖物來抵消降低的農業生產 力 水和食物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 一個人每天平均飲用或攝取近4公升水 而生 產每人每日所需食物至少耗水2,000公升 是飲用水量的500倍 這正好說明 為 什麼70 的用水都集中於灌溉這單一用途 其次 有20 用於工業 10 用於民 生 隨著三大用途的需水量不斷增加 各產業之間的用水競爭日益加劇 而在這 場競爭中 農民多半是輸家 4 地下水位下降 全世界幾十個國家都超量抽取地下水 以盡力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包 括三個榖物生產大國 中國 印度與美國 這三大國的人口 連同其他一些地下 水位已經下降的國家的人口 加起來超過了世界人口的一半 見表3-1 5 蓄水層有兩種類型 可回灌蓄水層和不可回灌蓄水層 或稱原生水蓄水 層 印度的大部分蓄水層和中國華北平原的淺層蓄水層都是可回灌的 它們的 抽水量最多不能超過回補量 不然就會耗竭 美國面積廣大的奧加亞拉蓄水層 Ogallalaaquifer 中國華北平原深層蓄水 層和沙烏地阿拉伯蓄水層都是原生水蓄水層 這些蓄水層一旦發生耗竭 就再也 抽不出水來 得不到灌溉用水的農民只得轉向低產的旱作農業 靠天吃飯 而在 那些更乾旱的地區 如美國的西南部和中東地區 沒有灌溉就等於沒有農業 地下水位下降已經影響到一些國家的農業收成 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榖物生 產國 中國 2001年8月中國政府發布的一項地下水調查顯示 在小麥產量佔全國 一半以上 玉米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的華北平原 地下水下降速度又加快了 超 量抽水已使淺層蓄水層趨於枯竭 於是鑽井者把目標轉向該地區的深層原生水蓄

45 34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表 年蓄水層被過度抽汲的國家 國家 人口 百萬 1316 中國 印度 1103 伊朗 70 以色列 7 約旦 6 墨西哥 107 摩洛哥 31 巴基斯坦 158 沙烏地阿拉伯 25 韓國 48 西班牙 43 敘利亞 19 突尼斯 10 美國 298 葉門 21 資料來源 見附註5 水層 而這種蓄水層是不可回灌 的 6 這項調查是由北京的中國地 質環境監測院進行的 調查結果 顯示 位於華北平原中心位置的 河北省 其深層蓄水層的平均水 位每年下降3公尺 該省某些城 市的地下水位更以兩倍的速度下 降 據該院地下水監測部門的負 責人何慶成說 隨著深層蓄水層 的耗竭 華北平原正逐漸喪失最 後 也是唯一能起安全緩衝作用 的水儲備 7 一份世界銀行的報告也反映 出類似情況 該報告指出 據 傳北京周圍需要打1,000公尺深的 水井才能抽到淡水 使得供水成 本急劇上升 報告還用罕見的 強烈措辭警告說 如不儘快恢復 供水能力和用水量之間的平衡 將給子孫後代帶來災難性的後 果 8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在報告中說 中國一些地區的麥農需從300公尺深處抽取地 下水 從這麼深的地底下抽水成本太高 農民不得已會放棄灌溉 改種低產能的 旱作植物 9 在中國幾個快速工業化的省份 同時出現地下水位下降 土地用途改變 農 村勞動力流失等不同的問題 糾結在一起便嚴重影響全國的榖物產量 小麥主要 產於氣候半乾燥的中國北方地區 這種作物易受缺水影響 在1997年小麥達到最 高產量1.23億噸之後 過去8年中有5年減產 2005年為9500萬噸 下降了23 10

46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35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報告還提及 近年中國稻榖減產部分原因也是缺水 1997年水稻產量達到最高 為1.4億噸 之後8 年內有4年減產 到2005年大約減至 1.27億噸 只有國內第三大作物玉米的產量沒有下降 這是因為玉米糧價走高 而且又不像小麥和水稻那樣依賴灌溉 11 整體來看 中國的榖物產量從1998年最高值3.92億噸 下降到2005年的3.58億 噸 如果做個比較 中國歉收的3,400萬噸榖物 比加拿大全年的小麥收成都多 在2004年之前 中國靠著動用大量的存糧來彌補減產 2004年 中國進口了700萬 噸榖物 12 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 中國北方三個流域 即流經北京 天津的海河流域 黃河流域以及黃河以南的淮河流域 現在都在超量取水 由於生產1噸榖物需消耗 1,000噸水 海河流域每年缺水近400億噸 立方公尺 這表示一旦蓄水層消耗 殆盡 榖物產量就會下降4,000萬噸 相當於1.2億人一整年的穀物食用量 13 目前榖物生產大國當中 只有中國的產量出現了可觀的下降 即便由於某些 地區出現糧荒而促成糧價上漲 使得生產得到刺激 灌溉用水短缺仍會使中國難 以恢復過去的榖物生產水準 14 中國固然嚴重缺水 但在溫飽問題尚無力解決的印度 缺水情況更為糟糕 弗雷德 皮爾斯 Fred Pearce 在 新科學家 New Scientist 雜誌中發表印度 水狀況調查 指出在這個堪稱全球打井之冠 有2,100萬口水井的國度 境內大部 分地區的地下水位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中 北古吉拉特邦 North Gujarat 的地下 水位每年下降達6公尺 15 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 Tamil Nadu 有6,200多萬人口 這裏幾乎井井皆 乾 據泰米爾納德農業大學的庫潘南 帕拉尼薩米 Kuppannan Palanisami 說 由於地下水位下降 小農擁有的水井95 都已乾涸 使得該地的灌溉面積在過去 10年裡減少一半 16 地下水位下降迫使印度利用油井鑽探技術來挖井找水 有些地區已打到上千 公尺深 有些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已完全枯竭 農業只能靠天吃飯 連飲用水也得 從外面運進來 國際水資源管理協會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古吉拉特地下水監測站負責人圖沙阿爾 沙 Tushaar Shah 評論 一旦泡沫破

47 36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裂 整個印度農村將陷於史無前例的無政府混亂狀態 17 從目前形勢來說 印度的主要榖物 小麥和稻榖產量仍在繼續增長 但是不 出幾年 灌溉用水的匱乏將會壓倒技術的進步 使一些地區減產 步上中國的後 塵 18 美國農業部報告表示 美國3個榖物生產大州 德州 奧克拉荷馬和堪薩斯的 地下水位已經下降30多公尺 造成大平原南部數千個農場的水井乾涸 雖然超抽 地下水已使美國榖物生產蒙受損失 但美國灌溉農地的產量畢竟只佔穀物總產量 的五分之一 不像印度和中國 印度接近五分之三 中國則佔五分之四 19 擁有1.58億人口 每年增加300萬人的巴基斯坦 同樣存在著地下水超抽的問 題 肥沃的旁遮普 Punjab 平原 巴基斯坦境內的地下水位下降情況與印度相 似 位在伊斯蘭馬巴德 Islamabad 和拉瓦爾品第 Rawalpindi 這兩個姊妹城 市附近的一些觀測井顯示 從1982年到2000年 該地區的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 至2公尺 20 在俾路支斯坦 Baluchistan 首府奎達 Quetta 附近 地下水位以每年3.5 公尺的速度下降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的水資源專家理 查德 加斯唐 Richard Garstang 參與巴基斯坦的水調查 他在2001年時表示 如果目前的耗水量保持不變 不出15年 奎達人就會無水可喝 21 俾路支斯坦缺水是全省性的 根據奎達市乾旱地區研究所 Pakistan s Arid Zone Research Institute 前所長薩達爾 里亞茲汗 Riaz A. Khan 的報告 有6個 流域的地下水已經用光 致使灌溉土地嚴重歉收 他預計在10到15年之內 該省 內所有流域的土地 除了渠道灌溉的農田以外 其他都會因地下水損耗大大影響 榖物收成 22 由於地下水虧造成的灌溉用水減少 無疑將使巴基斯坦的榖物產量大幅降 低 從全國範圍來看 最主要的作物小麥產量目前仍在增加 但增長速度跟比以 前相比已大為減緩 23 現有人口7,000萬的伊朗 目前正以平均每年50億立方公尺水量的速度超抽 地下蓄水層 供給全國榖物收成的三分之一 伊朗東北部的奇那平原 Chenaran Plain 面積不大 但農業較發達 1990年代末期 該平原的地下水位以每年2.8

48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37 公尺的速度下降 原因是發展灌溉和提供附近的馬沙德市 Mashad 用水而新挖 了很多井 隨著伊朗東部一些村莊水井乾涸 人們舉家遷移 形成了所謂 水難 民 24 有2,500萬人口的沙烏地阿拉伯是個富油國 但同時也是貧水國 該國主要依 靠財政補貼大規模發展灌溉農業 水源主要來自深層的原生水蓄水層 國家利用 石油收入支撐5倍於世界糧食市場的小麥價格 幾年下來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因財 政問題而削減補貼 該國的小麥產量從1992年的最高值410萬噸 減少到2005年的 120萬噸 降低71 25 克雷格 史密斯在 紐約時報 上撰文說 從空中鳥瞰這片乾旱土地 那 些渴望成為這個國家糧倉的圓形麥田 就像散落在褐色沙漠上的綠色籌碼 但周 圍逐漸退化成沙漠曠野上幽靈般的影像 卻遠遠超過了前者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在農業上的這場賭博 正在吸乾寶貴的蓄水層 有些農夫目前得從4,000英呎 即約五分之四英哩 1英哩 1.61公里 深的地方取水 年進行的沙烏地阿拉伯水資源調查表示 該國原生水儲量為4,620億噸 據克雷格 史密斯說 這一儲量可能已經消失了一半 這表示灌溉農業只能再維 持10年左右 然後就不復存在了 灌溉面積到那時將變得極為有限 灌溉用水只 能來自淺層地下水 補給也只能來自少得可憐的降雨 這是一個食物經濟因過至 潰的典型實例 27 沙烏地阿拉伯的鄰國葉門有人口2,100萬 該國大部分地區的地下水位每年約 以2公尺的速度下降 蓄水層的水量已經入不敷出 據估計 位於葉門西部的薩 那流域 Sana sbasin 年抽水量為2.24億噸 而回補量只有4,200萬噸 相差5 倍 致使地下水位每年下降6公尺 世界銀行預測 作為葉門首都薩那 Sana 所 在地 居住200萬人口的薩那流域 到2010年時地下水將會被全部抽乾 28 為了尋找水源 葉門政府在該流域打了幾口2,000公尺深的試驗井 這個深 度一般只有鑽探油井時才會達到 但即便如此 還是打不出水來 因此葉門必須 迅速作出抉擇 或者從海邊搭建管道引淡化的海水 如果經濟上許可的話 至薩 那 或者遷都 不管是哪種選擇 都將是代價高昂 危機重重的舉動 29 葉門人口每年增長3 全國各地地下水位都在下降 這個國家在水問題上很

49 38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快就會變得無能為力 世銀官員克里斯托弗 沃德 Christopher Ward 分析說 除了地下水超採給首都造成的惡果外 葉門 地下水開採如此之快 可能會導致 該國的農村經濟在一個世代人內滅亡 30 以色列雖然在提高灌溉水生產力方面較為進步 但它的兩大蓄水層都發生了 損耗 一是沿海蓄水層 一是與巴勒斯坦共享的山地蓄水層 在自然增長和移民 因素的雙重作用 以色列的人口增長已超出供水能力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因水資 源分配引起的衝突時有所聞 由於嚴重缺水 以色列現已禁止灌溉麥田 31 墨西哥有1.07億人口 預計2050年會達到1.4億人 用水需求現在已然超出供 水能力 墨西哥城的用水問題是出了名的 而農村的供水也頗嚴重 比如在以農 業為主的瓜納華托州 Guanajuato 地下水位每年下降2公尺或更多 從全國來 看 目前抽取的地下水有51 是取自超抽的蓄水層 32 由於地下水超抽在很多國家幾乎同時發生 蓄水層耗竭和隨之而來的農業歉 收也有可能會相繼出現 從目前蓄水層的損耗速度來看 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潛在的食物短缺將會難以收拾 江河斷流 如果說地下水位下降是潛藏的危機 江河斷流不能入海的現象 則是明顯地 在人們眼前出現的 兩條河 一是美國西南部主要河流-科羅拉多河 另一條是中 國北部最大的河流-黃河 已經出現這種跡象 其他或者已經斷流 或者在旱季只 剩涓涓細流的大河還包括埃及的生命線尼羅河 巴基斯坦灌溉用水主要來源印度 河 以及流經印度人口密集的恆河流域的恆河 很多小河流則已經完全消失了 33 半個世紀以來 全球用水需求增加2倍 水力發電需求也快速成長 水壩和引 水工程使得很多河流遭到斷流的命運 由於地下水位下降 原先作為江河源流的 溪泉均告乾枯 因而減少了江河的水量 34 *新月形是伊斯蘭教的象徵圖符 為信仰這一宗教的阿拉伯人所居住的兩河流域便通稱 新月之土 譯者

50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年以來 大型水壩 高於15公尺者 的數量從5,000道增加到45,000道 每一道都剝奪了河流的部分流量 工程師常辯稱建壩發電不會從河流取水 只會 從河流中獲取能源 這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水庫會增加蒸發量 在乾旱或半乾旱 地區修建水庫 由於蒸發量高 每年損失的水量會相當於水庫容量的10 35 科羅拉多河的河水現在幾乎無能入海 科羅拉多州 猶他州 亞里桑那州 內華達州 特別是加州 都相當依賴科羅拉多河水 這使得河水在還沒注入墨西 哥灣之前就涓滴無存 這種過度用水破壞了河流的生態系統 包括漁業在內 36 中亞亦存在著類以的情況 阿姆河 Amu Darya 與錫爾河 Syr Darya 是 鹹海的二支源頭 前者的水現在已經被上游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的棉農用光 斷流 之後 鹹海僅靠錫爾河少於以往的流量維持著 總算沒有完全消失 37 中國的黃河綿延4000公里 流經五個省分後注入黃海 水位下降的壓力數十 年來不斷上升 終於在1972年發生第一次乾涸 而自1985年以來 河水經常無法 入海 38 尼羅河是另一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 河水如今也難以入海 水資源分析專家 桑德拉 波斯特爾 Sandra Postel 在 沙柱 Pillar of Sand 一書中指出 亞 斯文大水庫修建之前 每年約有320億立方公尺的水注入地中海 大壩建成之後 由於灌溉 蒸發及其他用水需求 入海水量已降至不足20億立方公尺 39 巴基斯坦跟埃及一樣 也是一支河流文明 高度仰賴印度河 印度河發源於 喜馬拉雅山 向西流入印度洋 印度河不僅提供地表水 還為巴基斯坦農村星羅 棋布的灌溉水井提供蓄水層的補給水 由於水需求的增長 印度河下游目前也出 現斷流 巴基斯坦已經面臨危機 然而該國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到3.05億 40 東南亞地區 由於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數座水壩 使河的流量大為減少 柬埔寨 寮國 泰國和越南等下游國家 人口加起來有1.68億 常抱怨湄公河流 量減少 但卻無濟於事 中國照樣繼續開發湄公河的水電和淡水資源 41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兩河均發源於土耳其 流經 *這是針對 聖經 出埃及記 中所記古代以色列人在摩西帶領下逃出奴役國埃及 行至浩瀚的紅海受阻 因神助海水分開 以色列人得以步行穿過的傳說與加利利海的現 狀相對比而說的 譯者

51 40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敘利亞和伊拉克後注入波斯灣 兩河流域是蘇美文化和其他若干早期文明的發源 地 現在也遭過度開發 聳立在土耳其和伊拉克的大水壩 使流向曾是 豐饒新 月之土 *的水量大幅減少 過去大面積的濕地創造了富庶的三角洲 如今遭破壞 的面積達90 以上 42 上述這些流域的水幾乎已全被利用 如果上游再多用一些 下游就只能節衣 縮食 靠自力救濟 湖泊消失 由於江河流量減少甚至斷流 以及過度抽取導致的水位下降 使湖泊面積縮 小 甚至整個消失的命運 正如我的同事珍妮特 拉森 Janet Larsen 所指出 有些正在消失的湖泊是舉世聞名的 如中非的查德湖 中亞的鹹海和加利利海 也稱太巴列湖 43 美國許多湖泊情況也不妙 在加州 20世紀初面積廣達為200平方英哩的歐文 斯湖 Owens Lake 已經消失 1913年 歐文斯湖又分流給缺水的洛杉磯 嗣後 僅十幾年 這個湖泊就不復存在 44 加州的莫諾湖 Mono Lake 在地理學上是北美最古老的湖泊 眾多冬季水 鳥遷徙途中的攝食站 卻成為洛杉磯無限制取水的犧牲品 1941年 流向莫諾湖 的河川開始向洛杉磯分流之後 迄今湖面已經下降35英呎 45 路透社記者梅甘 戈爾丁 Megan Goldin 針對加利利海的湖岸不斷向內萎 縮的情況說道 走過加利利海 凡人也能做到 *當作者第一次看到從 利亞 流入以色列的約旦河時 親眼目睹這條河脆弱的情形 跟許多國家的河川相比 它恐怕只能稱為小溪或河溝 但是它卻是加利利海的主要水源 從北端流入 南 端流出 繼續南流大約105公里後進入死海 46 流過以色列的約旦河流量進一步減少 使死海比加利利海萎縮得更快 過去 40年中 死海的水平面下降約25公尺 由於約旦河向南進入以色列以後被分流使 用 以及約旦岸的地下水位迅速下降 死海可能會在2050年時完全消失 47 在所有萎縮的湖泊和內海之中 最引人關注的無過於鹹海 它的港口曾經 是區域商業中心 現在則像美國西部礦盡人散的礦區 全部閒置而不再有利用價

52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41 值 鹹海曾經是世上最大的淡水湖泊體 但從1960年以來已經有五分之四的水量 消失 昔日往來如梭的船隻 如今擱置在古老海底的沙灘上 舉目望去 滴水不 見 48 鹹海邁向死亡的起因從1960年開始 那時前蘇聯的中央計劃官員決定把錫爾 河和阿姆河流域變成巨大的棉花種植區 以供應全國的紡織工業 隨著棉花擴大 種植 供給鹹海的兩條大河被分流了 以往年捕撈量曾達50,000噸的興旺漁業 連同魚類捕撈船隻和加工廠 如今已蕩然無存 49 兩條河流每年流入鹹海的水量從650億立方公尺下降到現在15億立方公尺 要 扭轉鹹海萎縮的趨勢非常不樂觀 海岸線離原先各個港口城市的距離已經長達250 公里 其間是大面積的裸露海床 每天從海床刮起的千萬噸沙土和鹽粒 破壞著 周圍的草地和耕地 50 蘇聯科學院 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s 在1990年召開討論鹹海未來的會 議 安排外國學者空中視察整個區域 作者乘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顯赫一 時的單引擎雙翼飛機 從數百英呎上空俯視乾涸的 被鹽粒覆蓋的海床 看起來 像是月球的表面 沒有植物 沒有任何生命跡象 全部都是荒地 51 湖泊消失的狀況在中國也許看得最清楚 中國西部的青海省 有黃河的主流 穿過 曾經擁有4,077個湖泊 最近的20年中 已經有2,000多個消失了 環繞北京 的河北省 情況更為嚴重 由於整個地區水位迅速下降 河北的1,052個湖泊中已 經消失了969個 52 亞洲其他國家 包括印度 巴基斯坦和伊朗在內 境內湖泊也陸續在消失 中 例如印度克什米爾山谷 許多湖泊已經消失 德爾湖 Lake Dal 面積曾經 達到75平方公里 現在已經縮小到12平方公里 由於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印度 的許多湖泊正在消失 有的則迅速縮小 53 在墨西哥 人口的增長也超出淡水的供應力 最大的查帕拉湖 Lake Chapala 是爪達拉哈拉市 Guadalajara 500萬人口的主要水源 由於該地區 擴大灌溉 查帕拉的湖水已經減少80 54 每一個大陸的湖泊都在消失 而且是由於同樣的兩個原因 從河流過度分 水 從蓄水層過度抽水 沒有人能夠準確說出 過去的半個世紀之中 多少湖泊

53 42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已經消失 但是我們明確地知道 成千上萬的湖泊 現在只存在於古老的地圖上 了 農村不敵城市 國際間的水衝突經常上頭條新聞 但是 對國內城市與農村的互相爭水 地 方政治領袖則不大放在心上 在這種競爭中 經濟掛帥的用水原則總是不利於農 民 因為農民生產食物用水太多 舉例來說 生產1噸鋼價值550美元 只用14噸 水 而用1,000噸水生產出1噸小麥才值150美元 在著重擴張經濟和創造就業的國 家中 出現農業置於末位的政策也就不足為奇 55 全球許多大城市所在之處 所有可用水源都已經派上用場 像墨西哥市 開 羅和北京 要增加用水量 唯有從其他流域引水 或者從農業用水中調撥 世界 上目前有數百個城市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正在不斷地跟農民搶水 這 個描述一點也不嫌誇張 美國的聖地牙哥 洛杉磯 拉斯維加斯 丹佛和厄爾巴 索都是如此 美國農業部對於西部11個州的研究顯示 從1996年到1997年平均每 年出售水權達16.5億噸 足以生產165萬噸榖物 56 世界銀行估計 在人口密集 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韓國 隨著生活用水和工業 用水增加 在2005年可供給農業的用水 將從130億噸下降到70億噸 世界銀行還 預測 從2000年到2010年 中國的城市用水需求將從500億噸增加到800億噸 上 升60 與此同時 工業用水量將從1,270億噸增加到2,060億噸 上升62 數百 個城市都在為滿足未來的用水需求打農村的主意 在北京周邊 從1994年就開始 禁止農民從供應北京用水的水庫取水 57 由於中國努力加速黃河上游地區的經濟發展 該區新興企業獲得用水的優先 權 上游水用多 下游農民得到的水自然就減少 在特別乾旱的季節 黃河之水 流不到入海前的最後一個省份 山東 58 長期以來 山東農民的灌溉用水約有一半取自黃河 一半取自水井 現在這 兩項來源都在消失中 中國榖物產量的下降趨勢 可以從這個生產全國五分之一 玉米和七分之一小麥的省份灌溉用水的減少 得到佐證 59 其他國家數百座城市 為了滿足往後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 從農民那裡搶走

54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43 用 搶 來形容實在是一點都不過分 其賴以為生的灌溉用水 例如 土耳其 西部城市伊茲密爾 Izmir 就十分依賴鄰近的馬尼薩 Maniza 農業區的水井區 供水 60 在美國南部大平原和西南部 所有的水幾乎都已 名花有主 要滿足城 市和眾多小鎮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唯一的出路是向農業要水 加州的 水戰略 家 The Water Strategist 月刊 每期都專門以數頁篇幅刊登前一個月美國西部 水銷售的明細 幾乎每天都有賣水交易 通常在10項交易中有8項是農場主人或者 他們的灌溉區賣給其他大小城鎮的 61 人口迅速增長的科羅拉多州 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水市場 在這個遷入人口 眾多的州 各個規模的城鎮都在發展 因此不斷向農場和牧場主人購買原來用於 農牧業的水權 在阿肯色河的上游地區 佔科羅拉多州四分之一的東南部 科 羅拉多斯普林斯和奧羅拉 Colorado Springs and Aurora,丹佛市郊區 已經買下了 該流域三分之一的農田水權 奧羅拉購買的是曾用於灌溉阿肯色河谷9,600公頃 23,000英畝 農作物地的水權 62 加州城市購買水權的胃口則更大 2003年 聖地牙哥就從鄰近因皮里爾流域 Imperial Valley 的農戶購買每年2.47億噸的水權 成為美國史上把水從農村轉 售給都市最大的一筆交易 合約期間長達75年 在2004年 一家供應南加州數個 城市1,800萬居民用水的水公司和農戶簽訂一項合約 在未來35年當中每年向農戶 買水.1.37億立方公尺 沒有水來灌溉 這些農 擁有的肥沃土地會成為荒地 如果 希望賣掉水權的農 繼續耕種 那麼向政府買水的花費可能會超過收成帶來的收 入 63 但是在許多國家 農民並沒有因失去灌溉用水得到補償 比如在2004年 流 經北京的拒馬河下游沿岸農民發現河水不再流動 原因是首都附近興建一座分流 壩 河水供給國有企業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農民強烈抗議卻終舊無效 對於分流 壩下游的12萬村民 水的消失等於是危害他們的耕作生計 64 農業用水無論是政府全權徵用 還是被都市高價收買 或都市比農村能挖更 深的水井 全世界農民在水的爭奪戰中都是失敗者 在許多情況 農民不僅面臨 水資源的短缺 在短缺的水資源中分得的比例更是愈來愈少 形勢的發展固然緩 慢 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 儘管農民力求能夠提供食物給每年增加的7,000萬人

55 44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口 但許許多多的城市仍然不斷地與農民爭水 65 水短缺跨越國界 從歷史上看 缺水是地方性問題 各國政府可以針對本國各地水的供應與 需求加以調節 但現在情況正在改變 透過榖物的國際貿易 缺水問題跨越了國 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生產1噸榖物要用1,000噸水 進口榖物比進口水效益更 高 事實上 許多國家正是靠進口榖物來彌補本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榖物的期 貨交易幾乎就是水的期貨交易 66 在中國和印度之後 還有大量缺水的二級國家 阿爾及利亞 埃及 伊朗 墨西哥和巴基斯坦 其中阿爾及利亞 埃及和墨西哥三國 進口的榖物量已經佔 國內消費量很大的比例 而缺水的巴基斯坦與中國同時在2004年突然轉向世界市 場採購150萬噸小麥 今後的進口數量可能還會攀升 67 西起摩洛哥 東至伊朗的中東和北非地區 已經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榖物 進口市場 驅動榖物需求增加的因素 一是人口迅速增長 二是生活日益富裕 後者主要是靠出口石油 這個地區的每個國家實際上都已直逼供水極限 而不斷 增長的城市用水 只有靠爭奪農業灌溉用水來滿足 68 人口約7,400萬的埃及 近年來已成為主要的小麥進口國 和傳統的小麥最大 進口國日本爭奪第一把交椅 它現在進口的榖物佔全國供應總量的40 隨著人 口增長超過尼羅河水所能支持的榖物產量 這個比例會不斷地上升 69 阿爾及利亞這個擁有3,300萬人口的國家 進口的榖物已經超過消費量的一半 以上 也就是說 進口榖物中所包含的水量超過本國資源可提供的各種用途的水 量 由於大量依賴進口 阿爾及利亞很容易受制於外在形勢的變化 其中一項即 為出口國實施榖物禁運 70 整體來說 去年中東和北非進口的榖物和其他農產品所需要的生產用水 已 經和尼羅河在亞斯文水域年流量相等 這個地區的水赤字 等於是第二條尼羅河 以進口榖物的形態流入該區 71 人們常說 未來的中東戰爭因爭水而起的可能性會超過石油 不過 水資源 的爭奪會表現在世界的榖物市場 在這場競爭中 處於優勢的 將是具有財力優

56 第三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45 勢 而未必是武力最強的的國家 72 要知道未來榖物進口需求將集中在何處 只需觀察今天水赤字在什麼地方加 劇 到今日為止 大幅進口榖物的都是小國 現在我們關心的焦點是水赤字快速 升高 各自有超過10億人口的中國和印度 全世界用水量和可持續供應量之間的差界 年年都在擴大 每年地下水位 的下降都大於上一年 地下水損耗和水資源向城市分流 必將加大灌溉用水的赤 字 因而增加許多缺水國家的榖物赤字 食物泡沫經濟 正如前面指出 過度抽取地下水是滿足食物需求日益增長的方法之一 然 而 一旦蓄水層耗竭 必然導致未來食物產量急劇下降 許多國家實際上是在製 造一種 食物泡沫經濟 食物產量的人為膨脹 靠的是不永續地開採地下水 幾十年前農民尚未開始大量抽取地下水時 過度抽水的結果並不顯著 與大 規模的地表供水系統相比 抽取地下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為農民可以在作物 需要的時候及時澆灌 增加水的使用效率 地下水在旱季仍然可以抽取 便於溫 帶地區農民進行輪作 以印度旁遮普邦用井水灌溉的農田為例 該區榖物單位產量是每公頃5.5 噸 而用溝渠引水灌溉的農田 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3.2噸 南部安拉邦 Andhra Pradesh 也是抽水較引水灌溉優越 井水灌溉的榖物單位產量平均每公頃5.7噸 引水灌溉的農田只可達3.4噸 73 在美國 灌溉用水有37 來自地下 63 來自地表資源 但是 德州 堪薩 斯和內布拉斯加三個榖物大州 每個州有70 90 的灌溉水都取自奧加拉拉蓄 水層 這基本上是原生水蓄水層 回灌的水很少 用地下水灌溉提高的生產力 將因地下水用盡而喪失 導致食物產量不成比例的大幅下降 74 缺水到何時會轉變為缺糧 哪些國家會由於地下水損耗 使灌溉用水消失 而陷入榖物產量急劇下降的局面 國際水資源管理協會戴維 塞克勒 David Seckler 和他的同事所組成 具世界級影響力的水研究團隊 對這個問題作了很 好的總結 中國 印度 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等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以及中東

57 46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及北非的所有國家 在過去20年或者30年間 可以說是無償地大量消耗他們的地 下水資源 對於這種寶貴資源管理不當 大自然就要開始懲罰了 不必誇張 這 些國家將吞下災難的苦果 而且由於他們在國際間的關鍵地位 整個世界也將被 波及 75 灌溉面積擴大曾促成世界榖物產量從1950年到2000年增長兩倍 那麼水資源 緊縮會導致榖物減產也是可想而知 許多實施農業灌溉的國家走的是典型 因過 致潰 的模式 如果過度抽取地下水 不迅速減少用水和穩定水位 食物產量的 急劇下降幾乎無法避免的結果 76

58 第四章 氣溫增高 海面上升 2004年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戴維 金爵士 Sir David King 發表報告 內容分析過去74萬年間的大氣狀況 提出具有啟發性的研究新成果 證實大氣中 二氧化碳的濃度與地球氣候的溫度之間是有關聯的 英國科學家們研究過一根 取自南極的3千公尺冰蕊 結果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值始終介於冰河期的 200ppm *和暖期的270ppm之間 在冰期與暖期的多次反覆交替中 二氧化碳濃度 的變化一直沒有超出這個範圍 1 在工業革命初期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270ppm 2004年達到 377ppm 不僅遠遠高於過去74萬年的水平 而且可能是5,500萬年來未曾出現過 的 5,500萬年前的地球是一顆溫暖的行星 極地處沒有冰帽 海平面比現在高出 80公尺 2 高溫帶來的災難影響處處可見 近幾年來的熱浪導致農作物枯萎 使主要產 糧區的榖物收成降低 2002年破紀錄的高溫伴隨著乾旱 造成印度 美國和加拿 大榖物減產 使得全球糧食總產量下降9,900萬噸 美國中西部俗稱 玉米帶 的 玉米種植地區在2005年酷熱和乾旱的減產 造成全球榖物產量減少3,400萬噸 3 這樣強大的熱浪還使人類付出了生命代價 1995年的熱浪侵襲奪走700名 芝加哥居民的生命 2002年5月 印度高達50 的熱浪中 僅安得拉邦 Andhra Pradesh 就有1,000多人喪生 4 在2003年創下高溫記錄的熱浪遍襲歐洲 奪去了八個國家4萬9千人的生命 光是義大利就有1萬8千人喪生 而法國死了1萬4千多人 這次熱浪中死亡的人 *化學分析與環境監測術語part per million 的縮寫 表示 百萬分之 譯者

59 48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數 比2001年9月11日世貿中心和五角大廈恐怖襲擊中的死亡人數還高出14倍以 上 5 在氣溫升高的種種現象中 大自然的冰層消融及其對海平面的影響引起科學 家們的高度關注 隨著海平面升高 一些低海拔的島國 如吐瓦魯 馬爾地夫 以及一些沿海都市 如倫敦 紐約和上海 將會首先感受這些影響 6 保險業痛苦地意識到高溫與惡劣氣候現象的關係強度 隨著與天氣相關的損 失賠償急劇增加 保險公司以及更上游的再保險公司 過去幾年中收入都減少 同時還開始恐慌信譽降低 一直以歷史記錄為基準 計算有關未來風暴損失投保 利率的保險公司 開始體認到過去的數據不再是參考的可靠指標 7 不僅是保險行業 所有人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人類改變地球的氣候 從 而造成我們自身未必理解 結果更難以預料的種種趨勢 大氣溫度上升及其影響 美國國家航空飛行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的科學家們 從全球800多個 氣象監測站組成的全球網路系統收集數據 測量地球的平均氣溫變化 他們收集 的氣溫記錄可追溯到1880年 歷時125年 8 自1970年以來地球的平均氣溫升高了8 在這個時期中 每十年的氣溫升高 幅度都大於上一個十年 見圖4-1 氣象學家們注意到 自從1880年有氣溫記載 以來 記錄中的22個最熱的年份都出現在1980年以後 最熱的6個又都出現在最近 8年裡 這6個最熱的年份中的2002年 2003年和2005年 主要產糧區都因破紀錄 高溫出現產量嚴重下降 9 自工業革命以來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便出現明顯增長 主要又出現在自 1959年開始精確記錄二氧化碳含量之後的年份中 從那時起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 量逐年增長 成為世界最準確的環境變化趨勢之一 從圖4-2可以看出 二氧化碳 濃度在1960年左右開始升高 氣溫也隨之開始上升 10 鑒於這些破紀錄的增溫事件 國際氣候變遷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對21世紀地球的平均氣溫將升高 的預測

60 第四章 氣溫增高 海面上升 圖 年間的全球平均氣溫 圖 年期間全球二氧化碳濃度 49 看來是極為可能 發生的 根據如 阿拉斯加 加拿 大西部和西伯利 亞等北國地區氣 溫上升的近期資 料 再加上格陵 蘭冰帽的加速融 解 全球山地冰 川的消融以及讀 者看到這本書時 所得到的2005年 全球氣溫極有可 能又創新高的論 斷 所有這些情 況都指出 全球 氣溫的升高可能 將更接近於國際 氣候變遷委員會 預計的高點 這 種程度的升溫 在一個世紀裡升 高5.8 可媲美 從最後一個冰河 期迄今的升高值 將形成一個對 我們極為陌生的 世界 11 實際來看 國際氣候變遷委員會所估計的 只是全球氣溫上升的平均情況 其實氣溫上升將會非常不均衡 陸地將大大高於海洋 高緯度地區將明顯高於赤

61 50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道附近 內陸地區將顯著高於沿海 12 高溫會降低農作物產量 融化山區用於補給河流冰雪的 水庫 造成破 壞力更凶猛的風暴 不但加劇乾旱地區的災情 還會引起更頻繁 猛烈的森林大 火 年1月 美國大氣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一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 向美國氣象學會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在加 州聖地牙哥召開的年會提交一篇論文 詳細報告過去幾十年裡 全球受乾旱影響 土地面積巨幅增加的情況 研究者表示 情況處於嚴重乾旱的土地 在20世紀的 70年代佔地球土地面積不到 年則擴大為約佔30 該論文歸結出兩個 原因 即氣溫升高和降水量減少 而在後期階段尤其以氣溫升高的作用較大 該 報告的第一作者戴愛國提到 乾旱地域大多集中在歐洲和亞洲 加拿大 西南非 以及大洋洲東部 14 美國農業部林業局的研究人員報告指出 夏季氣溫只要升高1.6 就能使西 部11個州森林火災的受災面積增加一倍 這項發表在2004年8月號 保育生物學 Conservation Biology 雜誌上的研究成果 是根據長達85年森林火災報告及氣 溫記錄的資料歸納而成的 15 美國國家野生生物聯合會 NWF 報告說 如果氣溫繼續升高 到2040年 時 太平洋西北洋區五分之一河川裡 鮭魚和鱒魚將因高溫而無法生存 該會西 北地區自然資源中心主任波拉 德爾 朱迪契 Paula Del Giudice 指出 全球 暖化將對本地尚存的冷水魚主要棲地造成巨大壓力 16 全球的每個生態系統都會受到溫度上升的影響 而影響的方式往往難以預 見 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 Pew Center for Global Climate Change 曾主持過一 項大規模的研究計畫 該計畫集中分析約40份關於生態系統溫度變化的科學報 告 計畫中提及的種種變化包括 美國春季提前近兩週到來 燕子提前築巢 築 巢期比40年前提早9天 紅狐棲息地向北遷移 侵占北極狐的棲息地 知更鳥的出 現嚇到了過去從未見過這種鳥的因紐特人 Inuits 生活在北美最北端的愛斯基摩 人 他們的詞彙裡沒有這種鳥類的存在 17 上述皮尤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赫克托 加爾布

62 第四章 氣溫增高 海面上升 51 雷思 Hecto Galbraith 指出 氣候變遷造成的各種影響預期的更早出現 他還說 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比人們十幾年前所認知的要大得多 保育國際組織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進行的一項研究成果預測 持續 的氣候變化很可能導致四分之一的陸地動植物滅絕 18 美國野生生物聯合會高級科學顧問道格拉斯 英克利 Douglas Inkly 向該 會提交一份由他主筆的研究報告 裏面談到 如果我們再不改變的話 人類面 臨的未來 將會是目前所知的野生動物世界 以及我們數十年來努力為野生動物 提供的眾多避難所和棲息地 都將不復存在 19 氣溫升高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農作物單位產量的變化是氣溫升高最敏感的經濟內容之一 在許多國家 農 作物都是生長最佳或接近最佳的溫度環境中 因此對任何溫度變化都十分敏感 在生長季節 只要相對溫度略微升高1 或2 就能引起主要產糧區的減產 不 管是中國的華北平原 印度的恆河平原 或是美國中西部的 玉米帶 都是如 此 20 氣溫升高會削弱甚至阻斷光合作用 妨礙授粉和導致作物乾枯脫水 儘管導 致氣溫上升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也能提高單位產量 但是 高溫對主要農作物的 有害影響甚於二氧化碳產生的肥效作用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莫漢 瓦利 Mohan Wali 等人在一項區域生態系統永續 發展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隨著氣溫升高 作物的光合作用活性也隨之增加 升至 20 之後會處於穩定狀態 光合率在氣溫到達35 後會開始下降 等到氣溫升高 到40 時 光合作用便完全停止 21 植物的生命週期中 最脆弱的階段是授粉期 世界上三種主要糧食作物 水 稻 小麥和玉米中 以玉米尤為脆弱 為了繁殖 花粉必須從玉米的雄穗散落到 玉米苞軸端抽發出的縷縷花絲上 每一縷花絲都連著玉米苞的一顆籽粒 這顆籽 粒要發育 必須要有一粒花粉落在連著它的那縷花絲上 花粉中的營養分才會輸 送到籽粒 溫度過高時 花絲很快就乾掉 無法在授粉過程中正常發揮作用 菲律賓有人詳細研究氣溫對水稻授粉的影響 在那裡工作的科學家們說 在

63 52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34 的氣溫下 水稻的成功授粉率為100 氣溫達到40 時則接近為0 導致作 物顆粒無收 22 高溫也能導致植物乾枯脫水 氣溫對水稻授粉究竟有何影響 也許還要科學 家進行一番研究 但高溫會影響玉米植株卻很容易就看得出來 當玉米捲起葉片 以減少陽光的曝曬時 光合作用也隨之減少 為避免失水而關閉葉子背面的氣孔 時 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就減少了 從而限制光合作用 在理想條件下產量非常高 的玉米 也會在高溫下 中暑休克 在過去幾年裡 一些國家的農作物生態學家們一直在致力研究氣溫與作物 產量間的明確關係 他們的發現看在氣溫不斷上升的年代裡 相當令人不安 這 些研究中最全面性 是由世界級頂尖的水稻研究機構 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 進行的 由該所傑出農作物學家組成 的研究小組注意到 從1979年到2003年 在其研究測試站 年平均氣溫大約上升 了 研究團隊在1992年至2003年間 針對處於最適條件的水稻試驗田的農作物產 量數據進行研究 結論證實專家們歸納出的經驗法則 在正常溫度下 氣溫每升 高1 小麥 水稻和玉米的產量就會下降10 國際水稻研究所的這項發現和近 期一些研究計畫得出的結果是一致的 科學家們由此斷言 因全球暖化導致的 氣溫上升 將使得養活增長中的全球人口這項任務日益艱鉅 24 在水稻產量研究計畫正在進行的同時 美國也開展氣溫影響玉米和大豆產量 的實證歷史分析 結論是 溫度上升對這些農作物產量的影響更甚 戴維 洛具 爾和格雷戈里 阿斯納 David Lobell and Gregory Asner 分析618個城鎮的玉米 和444個城鎮的大豆在 年間的產量數據 得出結論 氣溫每升高1 單位產量則下降17 有鑒於美國中西部玉米帶的氣溫預估會上升 而該地區生 產的玉米和大豆在世界總產量中佔相當大的比例 這些結論會讓那些負責世界食 物安全的人士焦慮不安 25 印度的兩名科學家卡維 庫馬爾和喬蒂 帕里克 K.S. Kavi Kumarand Jyoti Parikh 對溫度升高影響小麥和水稻產量的現象做出評估 他們從10個實驗站 取得數據並建立一套模式 得出的結論是 北印度平均溫度若只升高1 不會造 成小麥的明顯減產 但是升高2 時 幾乎各站的小麥產量都會減少 當他們只研

64 第四章 氣溫增高 海面上升 53 究溫度變化時 發現每升高2 會導致引水灌溉的小麥產量減少37 58 把 溫度升高的負面影響和二氧化碳增肥的正面影響綜合起來看時 不同的實驗站的 產量仍是全面下降 減產幅度範圍為8 38 這個趨勢對於本世紀中葉人口預 計增加5億的印度 可謂前景堪憂 26 高空 水庫 山脈的冰雪是天然的淡水 水庫 大自然以這種方式將水貯藏起來 夏天 乾旱時用以補給河流 現在 氣溫升高對這些天然 高空水庫 形成了威脅 在 山區 氣溫即使只升高1度 雪在降水總量的比例會大大減少 而降雨會在同時增 加 兩者的消長促成雨季洪水更劇烈 旱季補充河流的融雪反而減少 這些 高空水庫 對某些農業區來說 是灌溉和飲用水主要來源 比如在美 國西南部 農業灌溉用水主要來源於科羅拉多河 大部分河水來自融化的洛基山 脈積雪 加州除了十分依賴科羅拉多河以外 還依靠東部內華達山脈的融雪 內 華達山脈及沿海山脈將灌溉用水提供給加州的中部山谷地區 這是世界的水果蔬 菜產區 美國西部三大主要水系 哥倫比亞水系 薩克拉門托水系和科羅拉多水系 受上升溫度影響的初步分析結果顯示 供應三大水系水源的山區 冬天的積 雪將大為減少 而冬季降雨量和山洪則會相對增加 27 根據全球氣候模式的預測 如果能源政策仍一切照舊 到21世紀中葉 美國 西部山區的積雪量將減少70 一份由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對亞基 馬河谷 Yakima River Valley 位於華盛頓州的大型水果產區 進行的詳盡研究 顯示 由於積雪量降低導致灌溉水流量減少 將使產區的水果收成日益銳減 當 氣溫升高2 時 該河谷地區的農場總收入會減少9,200萬美元 氣溫升高4 則 會減少1.63億美元 幾乎等是該農場目前收入的四分之一 28 在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 土庫曼 吉爾吉斯 哈薩克 塔吉克和阿富汗等幾 個國家 農業灌溉用水嚴重依賴興都庫什山脈 帕米爾山脈和天山山脈的融雪 在鄰近的伊朗 用水大多取自位於德黑蘭和裏海之間5,700米高的厄爾布爾土山 29 喜馬拉雅山上的冰雪是農業最大水源 亞洲是世界一半人口居住的人口大

65 54 B計畫2.0 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 洲 每一條主要河流都發源於喜馬拉雅山 包括印度河 恆河 湄公河 長江和 黃河 如果氣溫升高 喜馬拉雅山的降雨量增加而降雪量減少 雨季時會有更多 山洪氾濫 旱季由融雪供應的水量則會減少 30 供應黃河水流的積雪減少 將使全球最大量的中國小麥收成降低 長江水 流的變化則將直接影響中國的稻榖收成 這也是世界數量最大的稻榖收成 小麥 產量僅次於中國的印度 收成將受到印度河和恆河兩支水系流量的影響 湄公河 夏季流量只要有一點點減少 都將對主要稻榖出口國 越南的稻榖收成量產生影 響 31 喜馬拉雅山冰川的退後可能會影響到億萬人口的用水供應 在印度和中國境 內 雨季時以雪和冰的形式大量貯存 等到旱季再行使用的水可能會減少 而在 某些情況下根本無以為繼 結果就是初夏時缺水更為嚴重 洪災卻一年比一年更 厲害 32 還有更多山脈的冰雪儲存正在移動和變化 其中包括阿爾卑斯山脈和安第斯 山脈 世界的大山以冰和雪的形式貯存大量的水 由於它們在農業出現之前就已 經存在 一直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而取用 如今情況已經不同以往 如果我們繼 續使地球升溫 就將冒失去高空 水庫 的危險 城市和鄉村將因此失去依靠 33 冰山的融化與海平面上升 2001年初 國際氣候變遷委員會發布了重要的第三次評估報告 該報告預 測 氣溫升高 冰雪融化產生的後果 是海平面在本世紀內將升高 公 尺 該報告發表四年之後 另外有大批研究結果顯示 地球冰原的融化速度遠超 過該評估報告的預測 34 科羅拉多大學北極和阿爾卑斯山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在2002年的研究報告顯 示 阿拉斯加西海岸和加拿大北部的廣袤冰川正在加速融化 之前的數據指出 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每年上升0.14公釐 但1990年代的最新數據顯示冰川的融化 速度正在增加 現在海平面每年上升0.32公釐 上升速度快了一倍多 35 美國地質調查局所作的研究也是有力的佐證 該局的研究表示 阿拉斯加境 內共11條冰川都在縮小 更早的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報告指出 美國國家冰川公

66 第四章 氣溫增高 海面上升 55 園的冰川數量已從1850年的150條 減少到現在不足50條 剩下的冰川預計30年內 都將消失 幾十年後的遊客也許會對園內的許多名稱感到疑惑 36 美國地質調查局另一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 利用 星資料測出全球冰川覆蓋 區的變化 結果發現多座山地冰川都在加速融化 包括南美的安地斯山脈 瑞士 段的阿爾卑斯山脈 以及法國和西班牙的庇裏牛斯山脈 37 整個安地斯山脈的冰川融化趨勢都在增強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冰川學家 朗尼 湯普林 Lonnie Thompson 報導說 位於秘魯安地斯山脈克爾卡婭 Quelccaya 冰帽西側的柯瑞卡里 Qori Kalis 冰川 從1998年到2000年間的年 平均退縮速度 比1995年到1998年間快了兩倍 而1995年到1998年間的年平均退 縮速度 也比1993年到1995年間加大了一倍 湯普森預測克爾卡婭冰帽在2010年 到2020年間將完全消失 在鄰近秘魯的厄瓜多 提供首都基多 Quito 一半用水 量的安蒂薩納 Antisana 冰川 在最近8年裡已經退縮近100公尺 38 法國政府的 研究和發展研究所 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部主任具爾納 佛朗哥 Bernard Francou 認為 在未來的15年內 南美80 的冰川將會消失 對於玻利維亞 秘魯 厄瓜多爾這些以冰川為家用和灌溉提 供水源的國家 這個消息顯然不樂觀 39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也正遭受嚴重的冰川融化 蘇黎世大學科學家們的報告指 稱 瑞士的冰川在1973年到1985年間退後1 而從1985年到2000年竟退後了18 他們評論道 當這些變化將瑞士風光無限的綺麗冰谷變成了亂石嶙峋的荒 涼山谷 絕對會影響做為瑞士重要經濟支柱的旅遊業 隨著冰川的消失和雪線 的後退 冬天的滑雪季節必將縮短 40 朗尼 湯普森對吉力馬扎羅山的研究顯示 從1989年到2000年 在這座非 洲第一高山上 30 的水源都消失不見 他預測到2015年 山頂上的積雪都會消 失 2005年3月 倫敦 報 報導說 非洲最高峰上的皚皚山頂 是世界上最 容易識別的目標 但是這張航拍照片卻顯示 吉力馬扎羅山標高5895公尺最出名 的積雪 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比科學家預言的提前了15年 41 喜馬拉雅山的廣袤冰雪也正在消退 據國際聯合登山協會 The 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Associations d Alpinisme 報導 1953年埃德蒙 希拉里

Final Final Report

Final Final Report 1 1 Anonymous Donor American Canoe Association, Dixie Division Beneficia Foundation Gilbert and Ildiko Butler Foundation The Coldwater Conservation Fund Community-Based Restoration Program, National Oceanic

More information

c87-0411041excerpt.pm

c87-0411041excerpt.pm Courtesy of the U.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A 2001年5月2日北大西洋海面溫度的 星照片 紅 綠 藍分別代表溫暖 中和及寒冷水溫 左邊黑影部分是美國東 岸 雲層所遮蔽部份以白色表示 自左下角往東北方向延伸的暖水帶顯示強大的灣流 Gulf Stream 驅使高溫海水從低緯 Courtesy of the U.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EO17+booklet-+final print+CN.pptx

Microsoft PowerPoint - EO17+booklet-+final print+CN.pptx bp.com/energyoutlook #BPstats bp.com.cn/energyoutlook2017 BP 1 4 9 23 45 46 50 54 58 63 2 70 72 76 82 86 88 90 92 95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1975-1995 1995-2015 2015-2035 0% 1% 2% 3% 4% 1975-1995

More information

生態倫理的環境哲學思維探討

生態倫理的環境哲學思維探討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氣 候 變 遷 下 之 土 地 倫 理 吳 惠 巧 副 教 授 兼 銘 傳 大 學 國 際 教 育 暨 管 理 科 學 基 金 會 執 行 長 摘 要 人 類 為 了 追 求 更 好 的 物 質 生 活, 不 斷 地 從 事 經 濟 活 動, 在 高 度 重 視 科 技 文 明 之 下, 形 成 過 度 或 不 當 地 開 發 或 使 用 土 地 資 源,

More information

當 代 史 學 第 8 卷 第 3 期 (2007 年 9 月 ) 文 博 專 輯 香 港 近 十 年 來 文 博 事 業 的 發 展 周 佳 榮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成 立 以 來, 本 地 的 文 博 事 業 有 了 很 大 的 進 展, 博 物 館 數 目

當 代 史 學 第 8 卷 第 3 期 (2007 年 9 月 ) 文 博 專 輯 香 港 近 十 年 來 文 博 事 業 的 發 展 周 佳 榮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成 立 以 來, 本 地 的 文 博 事 業 有 了 很 大 的 進 展, 博 物 館 數 目 當 代 史 學 第 8 卷 第 3 期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Review Vol. 8 No. 3 2007 年 9 月 September 2007 目 錄 Contents 文 博 專 輯 香 港 近 十 年 來 文 博 事 業 的 發 展... 周 佳 榮 69 清 代 堡 壘 式 客 家 村 莊 上 窰 民 俗 文 物 館 介 紹... 黃 曉 恩 74 具 象

More information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及措施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及措施 88 (Oct. 2003) 93 * ** *** **** 1992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1997 (Kyoto Protocol) Kaya 1. 2. 3. * ** *** **** 94 2001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ore information

风暴守望者

风暴守望者 风 暴 守 望 者 天 气 预 报 风 云 史 原 著 John D. Cox 译 者 闻 新 宇 贾 喆 朱 清 照 献 给 对 大 气 科 学 感 兴 趣 的 年 轻 人 风 暴 守 望 者 天 气 预 报 风 云 史 闻 新 宇 xwen@pku.edu.cn 贾 喆 jiazhe0909@163.com 朱 清 照 paradiso13@163.com 北 京 大 学 物 理 学 院 大 气

More information

............................... 7.436 1.761............................... 6.542 2.448............................... 5.114 2.026.....................

............................... 7.436 1.761............................... 6.542 2.448............................... 5.114 2.026..................... (1) (2) 6 21USDA National Nutrient Database for Standard Reference, Release 21 49 ............................... 7.436 1.761............................... 6.542 2.448............................... 5.114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1303531325FA5C3C4F2A4BDA640A475B57BAC46B5A6A5D5A5D6AED12DBAF1ABD8BF76ADD7A5BFAAA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1303531325FA5C3C4F2A4BDA640A475B57BAC46B5A6A5D5A5D6AED12DBAF1ABD8BF76ADD7A5BFAAA92E646F63> 永 續 公 共 工 程 - 節 能 減 碳 政 策 白 皮 書 ( 修 正 本 ) 行 政 院 公 共 工 程 委 員 會 100 年 5 月 目 錄 壹 緣 起... 1 貳 現 況 分 析... 2 參 永 續 公 共 工 程 定 義... 5 肆 願 景... 5 伍 政 策 目 標... 6 陸 推 動 策 略... 6 柒 結 語... 18 壹 緣 起 一 前 言 自 工 業 革 命 開

More information

創新綠能與減碳環境之建構

創新綠能與減碳環境之建構 台 中 市 西 屯 區 公 所 九 十 九 年 度 研 究 報 告 創 新 綠 能 與 減 碳 環 境 之 建 構 陳 宜 慧 書 記 / 兵 役 課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三 十 一 日 摘 要 自 20 世 紀 中 葉 以 來, 人 為 溫 室 氣 體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 濃 度 增 加 而 導 致 全 球 帄 均 地 表 溫 度

More information

1 2 3

1 2 3 Why Kyoto University 1 2 3 9 Kyoto 49.6 50,000 100,000 44.2 100,000 200,000 6.2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me for East Asia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udies Undergraduate International Course

More information

明星资料大全(八).doc

明星资料大全(八).doc ...1...3...4...5...5...7...9...10...12...16...18...19...21...23...24...28...29...32...34...35...40...43...44 I II...46...46...48...48...50...51...52...53...54...55...56...57...59...60...61...63...66...76...78...80...82...85...86...88...90...91

More information

COMPUTERS TEXT 1

COMPUTERS TEXT 1 OECD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2006 PISA 2006 樣 本 試 題 正 式 施 測 科 學 Project Consortium: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CER) Unité d analyse des systèmes et des pratiques

More information

2003 3 6 4 i ii ...i... - 1 -... - 1 -... - 3 -... - 5 -... - 5 -... - 7 -... - 9 -... - 11 -... - 12 -... - 14 -... - 16 -... - 16 -... - 17 -... - 19 -... - 21 -... - 23-21... - 27 -... - 30 -... -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引言 1 2 Szelenyi Kostello (1996) Gordon (2000) (Alcock, 1997, pp92-96; Burden, 2000; Duffy, 1998; Gordon et al, 2000; Jordan, 1996; Saraceno, 1997; SEU, 2001) (Bauman, 1998 Silverman & Yanowitch, 1997) 1979

More information

mm 400 mm 15 mm EOF mm/10a Fig. 1 Distributions

mm 400 mm 15 mm EOF mm/10a Fig. 1 Distributions 7 2 2011 3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Vol. 7 No. 2 March 2011 1673-1719 (2011) 02-0097-07 1961 2007 77 5 5 6 2 3 8 11 1980 1980 1990 2015 8 11 P426.6 A 7.86% 4 50 0.35 5 6 19 7 8 9 1 1906 200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1.doc

Microsoft Word - ch01.doc 第 1 章 資 產 管 理 的 概 念 一 選 擇 題 D1. 下 列 有 關 資 產 管 理 的 敘 述 何 者 有 誤? (A) 投 資 人 將 資 金 委 由 資 產 管 理 機 構 管 理 (B) 投 資 人 須 承 擔 所 有 的 投 資 風 險 (C) 資 產 管 理 機 構 會 向 投 資 人 收 取 管 理 費 (D) 資 產 管 理 的 契 約 愈 標 準 化, 投 資 門 檻 愈

More information

1.2 资 金 的 管 理 1.1 权 利 义 务 来 源 MOU 1.3 数 据 的 使 用 和 保 护 2 国 际 空 间 站 资 源 分 配 方 案 54

1.2 资 金 的 管 理 1.1 权 利 义 务 来 源 MOU 1.3 数 据 的 使 用 和 保 护 2 国 际 空 间 站 资 源 分 配 方 案 54 第 29 卷 第 12 期 全 球 科 技 经 济 瞭 望 Vol. 29 No. 12 2014 年 12 月 Glob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Dec. 2014 刘 阳 子 (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信 息 研 究 所, 北 京 ) 摘 要 : 空 间 探 索 既 复 杂 艰 巨 又 耗 资 甚 大, 因 此, 世 界 各 国 无

More information

普 門 學 報 第 34 期 / 2006 年 7 月 第 2 頁, 共 19 頁 時 間 : 二 五 年 十 月 七 日 晚 間 七 時 三 十 分 至 九 時 地 點 : 美 國 西 來 大 學 遠 距 教 學 教 室 主 持 人 : 星 雲 大 師 英 文 翻 譯 : 妙 光 法 師 對 象

普 門 學 報 第 34 期 / 2006 年 7 月 第 2 頁, 共 19 頁 時 間 : 二 五 年 十 月 七 日 晚 間 七 時 三 十 分 至 九 時 地 點 : 美 國 西 來 大 學 遠 距 教 學 教 室 主 持 人 : 星 雲 大 師 英 文 翻 譯 : 妙 光 法 師 對 象 普 門 學 報 第 34 期 / 2006 年 7 月 第 1 頁, 共 19 頁 當 代 問 題 座 談 紀 實 之 十 九 佛 教 對 環 保 問 題 的 看 法 星 雲 大 師 講 弟 子 滿 觀 記 錄 大 自 然 與 生 物 之 間, 原 本 是 和 諧 共 存 的, 但 是, 隨 著 人 類 生 活 的 方 便, 物 質 的 富 裕, 這 種 和 諧 美 好 的 關 係, 已 逐 漸 蕩

More information

Agric Tech Mgmt & Education: Agric Tech Mgmt Emphasis: Field Crop Production & Mana 农 业 信 息 系 统 Agric Tech Mgmt & Education: Agric Tech Mgmt Emphasis:

Agric Tech Mgmt & Education: Agric Tech Mgmt Emphasis: Field Crop Production & Mana 农 业 信 息 系 统 Agric Tech Mgmt & Education: Agric Tech Mgmt Emphasis: University of Arizona 亚 利 桑 那 大 学 全 美 综 合 排 名 120 名 一 学 校 简 介 亚 利 桑 那 大 学 创 立 于 1885 年, 是 一 所 模 范 的 研 究 型 公 立 大 学 亚 利 桑 那 大 学 是 美 国 大 学 协 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认 可 的 全 美 60 所 大 学 之 一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前  言 股 票 直 效 技 术 分 析 操 盘 圣 经 傅 吾 豪 / 著 当 代 中 国 出 版 社 目 录 特 立 独 行 的 传 道 者 -- 傅 吾 豪 老 师 小 传... 5 直 效 技 术 分 析 应 用 之 缘 起... 7 直 效 技 术 分 析 应 用 之 展 望... 9 导 言 - 正 确 的 投 资 观... 10 第 一 篇 永 不 套 牢 法... 13 第 1 章 直 效

More inform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俄 罗 斯 研 究 中 心 工 作 简 报 (20 2011 年 第 四 季 度 ) 基 地 建 设 综 览 俄 罗 斯 研 究 中 心 举 办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开 题 报 告 会 2011 年 12 月 20 日 由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重 点 研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2DBED4B2A4A9D2A9DBA5CDB8EAB054A7B9BEE3AAA92DB3D5A468AF5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2DBED4B2A4A9D2A9DBA5CDB8EAB054A7B9BEE3AAA92DB3D5A468AF5A2E646F63> 持 續 國 內 領 先 打 造 國 際 知 名 淡 江 大 學 國 際 事 務 與 戰 略 研 究 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TKU 碩 士 班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博 士 班 105 學 年 度 招 生 資 訊 應 試 參 考 建 議 資 料 如 有 報 考 意 願 請 洽 本 所

More information

(Nunamiut Ethnoarchaeology), 1991,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2003 2000, (Leiden University) ;2001,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Soc

(Nunamiut Ethnoarchaeology), 1991,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2003 2000, (Leiden University) ;2001,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Soc 2011 4 * () (Lewis Binford) () (Colin Renfrew) ( ) ( ) : (Lewis Roberts Binford), ( ) 1931 11 21, (Norfolk)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wildlife biolog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57

More information

2006年会讯第一期

2006年会讯第一期 目 录 第 42 期 2007 2015 年 12 6 月 总 第 115 83 期 主 办 : 中 国 气 象 学 会 地 址 : 北 京 市 中 关 村 南 大 街 46 号 邮 编 :100081 电 话 :(010)68406821,68409840 传 真 :(010)68406821 网 址 :Http://www.cms1924.org :http://www.cms1924.org

More information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 月 出 版 第 73 期 專 載 考 選 政 策 的 願 景 策 略 與 目 標 林 嘉 誠 本 文 將 探 討 我 國 考 選 制 度 未 來 的 施 政 重 點, 以 及 考 選 部 面 臨 外 在 環 境 的 挑 戰, 如 何 利 用 組 織 內 有 形 與 無 形 資 源, 提 出 願 景 與 目 標, 並 根 據 願 景 與 目 標, 規 劃 具 體 執 行

More information

1 1986 1992 2000 1987 2001 3394.6 70% 2276 1 1.5 3500 3.6 2002 2001 1.32% 40.9 19.65 1 1953 2 1976 6 1

1 1986 1992 2000 1987 2001 3394.6 70% 2276 1 1.5 3500 3.6 2002 2001 1.32% 40.9 19.65 1 1953 2 1976 6 1 LABOR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ENTER ZHEJIANG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 SERIES 1 1986 1992 2000 1987 2001 3394.6 70% 2276 1 1.5 3500 3.6 2002 2001 1.32% 40.9 19.65 1 1953 2 1976 6 1 3 6 1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5413980_4

Microsoft Word - 75413980_4 中 国 资 产 管 理 业 翘 首 等 待 修 订 后 的 证 券 投 资 基 金 法 及 配 套 法 规 的 施 行 2012 年 12 月 28 日, 业 内 期 盼 已 久 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证 券 投 资 基 金 法 ( 新 基 金 法 ) 修 订 通 过, 自 2013 年 6 月 1 日 起 施 行 为 了 支 持 新 基 金 法 的 实 施, 有 关 监 管 部 门, 主

More information

郑州大学(下).doc

郑州大学(下).doc ...1...10 ( )...12...14...18...20...24...26...30...33...37...39...42...45...48...52...53 I ...57...63...65...74...82...84...85...87...91...95...97... 101... 103... 106... 109... 115... 124... 126... 128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六)

厨房小知识(六) ...1...1...2...2...4...6...7...8...9...10...13...14...17...18...20...20...21...23...24...24...26...27...28 I II...31...32...32...35...36...39...40...41...41...42...43...44...47?...49...50...52...53...54...54...60...67...68...69

More information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发 展 党 员 公 示 制 实 施 办 法...189 关 于 推 荐 优 秀 团 员 作 为 党 的 发 展 对 象 工 作 的 意 见...192 后 勤 管 理 工 作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新 引 进 教 职 工 周 转 房 管 理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发 展 党 员 公 示 制 实 施 办 法...189 关 于 推 荐 优 秀 团 员 作 为 党 的 发 展 对 象 工 作 的 意 见...192 后 勤 管 理 工 作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新 引 进 教 职 工 周 转 房 管 理 目 党 政 工 作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党 委 理 论 中 心 组 学 习 制 度...1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职 工 政 治 理 论 学 习 制 度...4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党 风 廉 政 建 设 责 任 制 实 施 办 法 ( 试 行 )...6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党 风 廉 政 建 设 暂 行 规 定...18

More information

2005 2005 12

2005  2005 12 2005 2005 http://www.nsfc.gov.cn 2005 12 2005...1 1-1 2005...1 1-2 2005...2 1-3 2005...5 1-4 2005...6 1-5 2005...7 1-6 2005...8 1-7 2005...9 1-8 2005...10 1-9 2005 200...11 1-10 2005...21 1-11 2005...61

More information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doc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doc I...1...2...18...32...37...39...40...40...41...41...41...42...42...42...43...44...44...44...45...45...45...46 ...46...46...47...47...47...47...48...48...48...49...51...72...80...82...85...86...91...94...97

More information

金融英语证书考试大纲

金融英语证书考试大纲 金 融 英 语 证 书 考 试 大 纲 第 一 部 分 考 试 说 明 一 考 试 目 的 金 融 英 语 证 书 考 试 是 国 家 级 行 业 性 专 业 外 语 水 平 考 试, 旨 在 通 过 统 一 的 标 准 化 考 试 程 序 和 测 试 标 准, 为 中 国 金 融 业 提 供 金 融 英 语 水 平 行 业 参 考 标 准, 测 试 并 认 定 应 试 人 员 的 金 融 英 语

More information

I...1...2...3...4...6...7...8...10... 11...12...13...14...16...17...18...20...21...22...23...25...26...27...28...30 II...31...33...34...35...37...38...39...41...43...44...45...47...49...50...52...54...55...56...57...59...60...61...62...63...64...65

More information

健康知识(二)

健康知识(二) I...1...6...7...8...10...12...14...15...17...19...22...26...28...29...30...31...32...34...36...37...38...39...40 II...41...42...43...46 7...47...48...49...53...55...56...57...58...60...66...67...68...69...69...70...73...73...74...75...78...79...79

More information

中南财经大学(二).doc

中南财经大学(二).doc 2004...1...3 2004...5...9 2004...10 2004...13...16...18...19...23...35...39...42...44...46...50 I ...53...54 ( )...57...58...62... 121... 124... 149 ( )... 151... 152... 154... 157... 158... 159... 163...

More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一).doc

广西大学(一).doc .....1... 11...14...15...16...17...19...19...22 ( )...30 ( )...32...34...39...44 ( )...63...64...67...69 I ...75...77...79...81...87 ( )...88...92...93...95...98... 100... 104... 114... 116... 124 ( )...

More information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2011年9月19日正式开课,也是我校迁址蓬莱的第一学期开学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2011年9月19日正式开课,也是我校迁址蓬莱的第一学期开学 济 南 大 学 泉 城 学 院 2014 届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前 言 济 南 大 学 泉 城 学 院 是 国 家 教 育 部 和 山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正 式 批 准 成 立, 实 施 本 科 层 次 学 历 教 育 的 综 合 性 高 等 院 校 自 2005 年 建 校 以 来, 学 院 依 托 济 南 大 学 雄 厚 的 办 学 实 力, 坚 持 以 学 生

More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一).doc

山东大学(一).doc ...1...8...23...27...30 ( )...33...36...40...44...46...52 ( )...53...54...54 I ...55...56...58...59...60 ( )...63...75...88...92...99 ( )... 110... 118... 138... 142... 148 ( )... 152 2004 2006... 156

More information

主 编 : 杨 林 副 主 编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评 审 顾 问 : 杨 林 张 新 民 评 审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李 忆 萍 徐 如 雪 文 字 编 辑 : 曹 纯 纯 邹 兰 李 雅 清

主 编 : 杨 林 副 主 编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评 审 顾 问 : 杨 林 张 新 民 评 审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李 忆 萍 徐 如 雪 文 字 编 辑 : 曹 纯 纯 邹 兰 李 雅 清 主 编 : 杨 林 副 主 编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评 审 顾 问 : 杨 林 张 新 民 评 审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李 忆 萍 徐 如 雪 文 字 编 辑 : 曹 纯 纯 邹 兰 李 雅 清 周 秋 婷 李 忆 萍 徐 如 雪 何 雯 技 术 编 辑 : 李 雅 清 曹 纯 纯 薛 莞 陈 敏

More information

最新文物管理执法全书(十四).doc

最新文物管理执法全书(十四).doc I...1...3...5...8...12...15...19...23...25...28...30...34...37...39...43...47...50...52...55...59...60...63...67...70 ...75...79...82...83...85...90...92...95...99... 103... 106... 113... 117... 119...

More information

园林常识(二).doc

园林常识(二).doc I...1...1...1...2...32...33...36...38...41...42...43...43...43...44...45...45...46...48...49...56...62...65 ...68...77...84...98... 103 :... 104... 105 :... 107 :... 109... 110...111... 126... 127... 130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二 一 六 年 四 月 四 日, 兒 童 節, 誕 生 了 一 件 美 事 : 中 國 作 家 曹 文 軒 在 意 大 利 博 洛 尼 亞 國 際 童 書 展 榮 獲 國 際 安 徒 生 文 學 獎, 是 該 獎 創 設 六 十 年 來, 第 一 位 摘 桂 的 中 國 作 家, 意 義 重

前 言 二 一 六 年 四 月 四 日, 兒 童 節, 誕 生 了 一 件 美 事 : 中 國 作 家 曹 文 軒 在 意 大 利 博 洛 尼 亞 國 際 童 書 展 榮 獲 國 際 安 徒 生 文 學 獎, 是 該 獎 創 設 六 十 年 來, 第 一 位 摘 桂 的 中 國 作 家, 意 義 重 目 錄 前 言 i 童 年 1 關 於 肥 肉 的 歷 史 記 憶 ( 節 錄 ) 7 疲 民 15 水 邊 的 文 字 屋 23 海 邊 的 屋 29 紅 葫 蘆 37 追 隨 永 恆 ( 草 房 子 代 跋 一 ) 53 因 水 而 生 草 房 子 寫 作 札 記 59 書 香 人 家 73 朗 讀 的 意 義 79 知 無 涯, 書 為 馬 85 讀 是 誰 91 給 孩 子 講 課 文 學

More information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I 目 录 第 一 章 2015 年 度 培 训 概 况 1 1 基 本 情 况 1 1.1 项 目 申 报 情 况 1 1.2 项 目 实 施 情 况 3 1.3 学 员 来 源 情 况 5 1.4 项 目 经 费 情 况 7 2 组 织 管 理 9 2.1 学 校 设 立 培 训 项 目 实 施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9 2.2 施 训 学 院 设 立 项 目 实 施 办 公 室 9 3 培

More information

上海外国语大学(二).doc

上海外国语大学(二).doc ...1...3...4...9...10 ( )... 11...12...16...31...33...34...50...56...58...60...62 I II...63...65...68...74...75...75...76...76...78...87...92...96 ( )...96 ( )...97 ( )...98 ( )...99... 100 ( )... 101

More information

2009 陳 敦 德

2009 陳 敦 德 前 言 : 發 掘 香 港 歷 史 獨 有 的 寶 藏 2010 2009 陳 敦 德 目 錄 前 言 發 掘 香 港 歷 史 獨 有 的 寶 藏 / i 第 一 章 香 港 設 立 八 路 軍 辦 事 處, 青 年 廖 承 志 為 主 任 /1 一 毛 澤 東 認 為, 八 路 軍 駐 香 港 辦 事 處, 是 個 獨 特 的 辦 事 處 /10 二 毛 澤 東 親 自 點 將, 為 小 廖 舉

More information

切 实 加 强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和 职 业 技 能 的 培 养 周 济 在 职 业 教 育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工 作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深 化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推 进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质 量 在

切 实 加 强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和 职 业 技 能 的 培 养 周 济 在 职 业 教 育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工 作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深 化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推 进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质 量 在 目 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职 业 教 育 法... 1 国 务 院 关 于 大 力 推 进 职 业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决 定... 7 国 务 院 关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决 定... 17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关 于 实 施 国 家 示 范 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建 设 计 划 加 快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意 见...

More information

鸽子(三)

鸽子(三) ...1...3...5...7....9...12...20...28...30...33...39...52....53...56...60...61...64...67....86 I ...88...90...95.... 102... 107... 112... 115... 125... 127... 128... 134... 139... 149... 151... 152... 156...

More information

兽药基础知识(四)

兽药基础知识(四) ...1...1...3...4...9...10... 11...13...14...15...16...18...19...23...24...26...29...32...34 I ...36...38...39...40...41...43...45...47...49...50...52...53...54...55...57...59...61...64 E...68...69...72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十).doc

园林植物卷(十).doc I II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十七).doc

园林植物卷(十七).doc I II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More information

临床手术应用(三)

临床手术应用(三) ...1...5...5... 11...16...16...24...30...34...36...38...42...49...49...51...53...55...57...58...58...61 I ...63...65...67...69...73...73...75...80...83...85...86...88...92...94...94...98... 101... 102...

More information

家装知识(二十)

家装知识(二十) I..1...2...5...7...10... 11...12...14...17...19...20...21...25...26...27...30...32...33...37...40...42...44...45 II...49...50...53...54...56...61...62...63...64...67...68...69...71...74...75...76...79...80...81...81...82...83...87...90...91...93

More information

医疗知识小百科

医疗知识小百科 ...1...3...4...7...8...9... 10... 12... 13... 13... 14... 15... 17... 19... 29... 30... 32... 34... 37... 38... 39... 42 I ... 47... 48... 52... 53... 57... 58... 59... 61... 63... 65... 66... 67... 69...

More information

家庭万事通(一)

家庭万事通(一) I...1...2...3...5...7...9...10... 11...12...14...14...16...18...19...21...22...24...27...28...29...31...32...34 II...36...37...38...39...41...45...46...46...49...50...51...52...54...56...58...59...67...69...71...72...73...75...77...78...80...83

More information

家装知识(三)

家装知识(三) I...1...2...3...4...7...8... 11...13...16...18...19...20...21...23 10...25...26...30...31...33...35...38...42...44 II...45...47...49...51...53...54...56...57...59...62...64...66...68...69...71...75...77...80...81...82...83...85...85...88...90...91

More information

园林绿化(一)

园林绿化(一) ( 20 010010) 7871092 32 162.50 2004 12 1 2004 12 1 11 000 495.00 ( 19.80 ) ...1...2 605...5 84K...7 9...9...12...15...17...18...20...30...32...36...40...40...43...45...50 ( )...52 I ... 106... 113... 121...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十五).doc

园林植物卷(十五).doc I II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More information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一百五十).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一百五十).doc ................................ I ............................. 2000.................. II ...... III [2002]5 1 2 3 4 5 6 1 2 3 1993 8 14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兽药基础知识(三)

兽药基础知识(三) ...1...2...5...8...10... 11...16...18...20...24...26...27...30...31...35...39...43...45...46 I ...49...50...52...53...54...54...57...61...62 ()...64...65...67...68...71...73...75...77...77...78.....80...81

More information

奥运档案(四).doc

奥运档案(四).doc ...1 2012...1...2 (2004.3.22 28)...2 (2004 3 15 21)...8 (2004.3.8 14)...14 (2004.3.1 3.7)...21 (2004.2.23 29)...28 (2004.3.8 14)...34...41 2012...45...48...50 1964...51 1968...59 1972...69 1976...79 1980...90

More information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五十).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五十).doc ............................ ( )... I ................................. II ..................... III @ 3 12 2 2 1 ( ) ( [1999]9 ) ( [2001]21 ) 1. 2. 3.

More information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三百八十四)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三百八十四) [1999 2 5 1999 7 ]............... I ... 1998... 1998................... II ....................... III [1999 2 5 1999 7 ] 30 30 2 1 15 30 30 B 15 1 1 2 2 l 2 1 5 12 5 10 18 10 24 1 1 2 1 l 24 1 12 13 24

More information

中华美食大全4

中华美食大全4 I...1...1...2...3...5...6...8...9...12...13...14...16...17...19...20...21...23...24...26...27...28...30...31...33 II...35...37...39...40...41...43...44...45...47...48...49...50...52...54...55...56...57...58...60...62...63...65...66...67...69...70

More information

动物杂谈_二_.doc

动物杂谈_二_.doc I...1...2...4...5...6...7...12...13...14 :...16...18 10...19...21...23...24...24 50...25...26...27 :...28...29...30 :...31...32 II...33...34...35...35...36...37 -...43...44...45...49...50 8000...54...54...57...58...60...61...63...65...68...77...78...79...90...93

More information

抗非典英雄赞歌(三)

抗非典英雄赞歌(三) ...1...8... 16... 25... 30... 34... 38... 45... 48 15... 50... 51... 53... 54 :... 56 309... 61... 64 I ... 67.. 70... 73... 76... 80... 85... 87... 91... 94... 98... 100... 103... 106 80...116...118...

More information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务全书(三十五)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务全书(三十五) ....................................... I ................................. II ...... 90 90... III ' ' 1 2 3 4 1 2 3 30 90 02 0.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2 11 12

More information

经济法法律法规第十九卷

经济法法律法规第十九卷 ...1...6...12...18...29 ( )...34...39...53...62...67...76...83...87 (2001 )...92...99 I ...111... 118... 120... 122... 128... 134... 137... 140... 141... 144... 151... 152 II ... 153... 158... 163 ()...

More information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九).doc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九).doc ...1 ----...15...41 2...41...41...42...43...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7...58...59 I II...60...61...63...64...65...66...66...67...69...70...70...71...72...73 ---...78...79...79...79...80...80...80...80...81...81...82...82

More information

火灾安全实例

火灾安全实例 ...1...2...3...4... 19... 21... 26... 30... 40... 41... 43... 45... 51... 58... 61... 63... 66... 73... 79... 95... 97 I ... 98... 103... 105...113 ( )... 126... 135... 137... 144... 149... 157... 161...

More information

兽药基础知识(七)

兽药基础知识(七) ...1...4...5...7...9... 11...14...15...17...19...21...24...27.....28...29...31...32...38...39 I ...42...43...46...47...48...50...52...54...56...57...62...64...65...66...69...71...78...79...82...83...87

More information

实用玉米技术(二)

实用玉米技术(二) 1...1...6...10...16...18...20...22...24...26...26...31...32...32...34...35...37...42...43...44...46 I ...47...50...52...53...54...55...57...58...59...62...63...66...67...69...72...80...80...81...82...84...85...87

More information

中国政法大学(一).doc

中国政法大学(一).doc ...1...6...7...31...32...35...36...40...45...53...60...67...79...82 () I ...88...96... 108... 120 ()... 124... 126... 128 ( )... 132... 134... 143 ( )... 143 ( )... 146... 160... 163... 166 II ... 169

More information

水产知识(一)

水产知识(一) I...1...2...4...5...6...7...10...12...13...19...20...22...23...25...28...30...31...32...33 :...36 ...37...38...40...42...44...47...48...51...51...55...57...58...59...59...61...70...73...74...76...76...78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1.1.1.1.4. 4.....5...11.13... 13...23.........31........42....42 57.......70...70... 75.......83......83......88....100..115.115.127.130..137.137.138..141 III 1979 860 1 1979 1980 4 1987 1979 3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05-mpc-min-chi.doc

Microsoft Word - 405-mpc-min-chi.doc 城 市 規 劃 委 員 會 都 會 規 劃 小 組 委 員 會 二 零 零 九 年 十 月 九 日 上 午 九 時 舉 行 的 第 4 0 5 次 會 議 記 錄 出 席 者 規 劃 署 署 長 伍 謝 淑 瑩 女 士 黃 遠 輝 先 生 主 席 副 主 席 陳 華 裕 先 生 陳 弘 志 先 生 梁 乃 江 教 授 林 雲 峰 教 授 杜 本 文 博 士 邱 小 菲 女 士 陳 家 樂 先 生 陳

More information

穨cwht.PDF

穨cwht.PDF 1 3 3 4 5 6 6 8 10 12 13 13 14 15 16 ii 17 17 18 19 20 21 21 22 22 23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iii 29 29 29 30 30 31 31 32 33 1 85 000 70% 2 1 1 41 3 1 1 1 2 1 3 (a) 4 (b) (c) (d) 1 4 1 5 1.6% 457 000

More information

900502_Oasis.indb

900502_Oasis.indb 2010 1 22 93 1996 4 1 2009 8 27 2015 4 24 2005 5 1 94 12 95 2013 5 15 2 2005 12 1 2015 5 30 1993 11 12011 1 8 96 1994 10 11 1996 2005 3 28 2005 5 1 2009 10 11 97 98 (i) (ii) (iii) 2002 11 1 2014 8 31 2015

More information

bnb.PDF

bnb.PDF - 1 - - 2 - - 3 - - 4 - - 5 - 1 2 3 4 5 6 7 8 9 10-6 - 5 5 900,000,000 2 10 10 10 10-7 - - 8 - - 9 - -14,833.25 (%) (%) - 10 - - 11 - 277.84 0 21,003.87 6668.57 355.99 18,421.47 405.7290.67 0 0 399.79-12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16 3 175,688 163,875 510,091 493,725 (85,912) (81,373) (253,533) (262,191) 89,776 82,502 256,558 231,534 3 611 827 3,158 7,011 3 656 326 2,768 1,480 (53,355) (48,544) (148,127) (120,526) (12,592) (14,056)

More information

招行200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PDF

招行200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PDF 2 2 12 13 13 16 19 19 1 2 7088 518040 14,444 2,744-370 -1,955-864 14,889 3 4 8% 16.38 14.01 10.26 11.39 11.93 11.61 4% 10.73 9.69 4.23 10.89 11.11 11.30 15% 6.43 7.59 8.15 10.64 9.28 11.44 75% 55.67 57.7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outline for Genesis 9\243\2721\243\25529.doc)

(Microsoft Word - outline for Genesis 9\243\2721\243\25529.doc) 創 世 紀 9:1-29; 神 的 憐 憫 及 與 挪 亞 立 約 韋 江 傳 道 暖 身 問 題 : 當 別 人 無 意 識 地 踩 到 你 的 腳, 確 一 句 話 不 說 就 走 開 的 時 候, 你 會 怎 麼 樣 做? 注 意 : 大 綱 中 問 題 較 多, 但 顯 然 不 是 所 有 的 都 需 要 討 論 到, 比 較 多 的 是 供 你 們 參 考 所 以, 每 一 個 帶 領 者

More information

穨Shuk-final.PDF

穨Shuk-final.PDF : : ( ( ( ( ( D : 20 25 -, -, - :, D ( ( ((,! ( ( ( 15 20 ( - - - ( ( ( 1985 33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85 35 1. ( ( ( ( ( 2.

More information

2

2 1 2 3 4 4 5 5 6 6 I 17 27 31 63 II 79 87 91 99 103 107 113 119 III 129 135 137 141 145 153 163 165 169 175 177 181 7 187 193 195 199 201 7 8 9 9 10 11 11 12 12 I 13 13 14 14 I.... 17... 27 15... 3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om388-rnt _excl Items 16 & 38_ 23.1.09 _final_for uploading_.doc

Microsoft Word - om388-rnt _excl Items 16 & 38_ 23.1.09 _final_for uploading_.doc 城 市 規 劃 委 員 會 鄉 郊 及 新 市 鎮 規 劃 小 組 委 員 會 二 零 零 九 年 一 月 二 十 三 日 下 午 二 時 三 十 分 舉 第 3 8 8 次 會 議 記 錄 行 的 出 席 者 規 劃 署 署 長 伍 謝 淑 瑩 女 士 主 席 陳 偉 明 先 生 簡 松 年 先 生 梁 廣 灝 先 生 吳 祖 南 博 士 鄭 恩 基 先 生 鄺 心 怡 女 士 陳 漢 雲 教 授

More information

% 25% (i) 95% 96,290,900 (ii) 99.9% 17,196,000 (iii) 99.9% 89,663,100 2

% 25% (i) 95% 96,290,900 (ii) 99.9% 17,196,000 (iii) 99.9% 89,663,100 2 01165 2016 12 30 (i) 95% 96,290,900 (ii) 99.9% 17,196,000 (iii) 99.9% 89,663,100 1 14.22 14.07 5% 25% 14 14 2016 12 30 (i) 95% 96,290,900 (ii) 99.9% 17,196,000 (iii) 99.9% 89,663,100 2 2016 12 30 (i) (ii)

More information

¨Æ·~½g¡ã¾·~¤ÀÃþ

¨Æ·~½g¡ã¾·~¤ÀÃþ 事 業 篇 年 級 課 題 名 稱 目 標 1. 讀 書 時 讀 書 遊 戲 時 遊 戲 生 活 計 劃 初 2. 一 寸 光 陰 一 寸 金 處 事 態 度 3. 職 業 分 類 職 業 資 訊 1. 個 人 每 天 生 活 時 間 表 生 活 計 劃 中 2. 誰 的 工 作 處 事 態 度 3. 十 條 問 題 猜 一 猜 職 業 資 訊 1. 時 間 投 資 大 拍 賣 生 活 計 劃 高

More information

1050502公務員懲戒法實務及新制

1050502公務員懲戒法實務及新制 公 務 員 懲 戒 實 務 及 新 制 智 慧 財 產 法 院 法 官 林 欣 蓉 修 法 沿 革 74 年 5 月 3 日 修 正 89 年 10 月 19 日 函 送 立 法 院 審 議 91 年 3 月 15 日 函 送 立 法 院 審 議 91 年 8 月 29 日 函 送 立 法 院 審 議 94 年 11 月 23 日 函 送 立 法 院 審 議 99 年 2 月 9 日 函 送 立 法

More information

大小通吃-糖尿病

大小通吃-糖尿病 壹 前 言 貳 正 文 ㆒ 認 識 糖 尿 病 1. 病 因 2. 症 狀 3. 高 危 險 群 4. 類 型 5. 併 發 症 ㆓ 糖 尿 病 的 治 療 1. 飲 食 方 面 2. 運 動 方 面 3. 藥 物 方 面 4. 糖 尿 病 的 良 好 控 制 ㆔ 糖 尿 病 的 併 發 症 1. 急 性 併 發 症 2. 慢 性 併 發 症 ㆕ 糖 尿 病 的 問 題 Q1 是 否 禁 菸 禁 酒?

More information

1065 # [1994]21 [1995]1 (2014)19 ... 1... 3... 4... 6... 7... 10... 12... 17... 21... 37... 40... 50... 56... 57... 59... 62... 71... 72 ... 83... 86... 87... 89... 93... 94... 95... 96 [1992]45 009079

More information

98825 (Project Sunshine) Chi_TC_.indb

98825 (Project Sunshine) Chi_TC_.indb 60 19501992 2005 2008 12 15 97.5%0.6%0.6%0.6%0.6% 2008 12 16 2008 2010 6 2011 7 160 2012 1 2013 5 2014 6 3 5 4 1 E 2016 13 1 2016 161 300,000,000 2010 36,000,000 200,000,000 536,000,000 2011 64,320,000

More information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二).doc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二).doc ...1 III...1...2...7... 11...14...21...29...32 4...38...50...55...56...61...62 2...66 3...88... 101... 124... 134... 134... 138... 141 I ... 145... 148... 150 II 1 III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ore information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一).doc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一).doc I...1...5...5...12 2...12...13...13...14...15...15...16...17...17...18...19...20...21...21...22...23...24...24...25 II...26...27...27...28...29...30...30...48...48...51...54...63 -...67...67...75...81...86...89...94...94...97...

More information

臺灣農會政治自主性角色之變遷

臺灣農會政治自主性角色之變遷 通 識 教 育 與 跨 域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十 二 月 頁 2 7 ~ 頁 5 0 General Education and Trandisciplinary Research No.13 Dec., 2012 pp.27~50 通 識 教 育 臺 灣 農 會 自 主 性 角 色 之 變 遷 劉 華 宗 南 華 大 學 國 際 暨 大 陸 學 系 公 共 政 策

More information

Marc AZEMA/Fotolia.com

Marc AZEMA/Fotolia.com 21 年 代 的 中 国 重 新 平 衡 增 长 加 强 社 会 安 全 网 络 Marc AZEMA/Fotolia.com 21 年 代 的 中 国 : 经 济 增 长 再 平 衡 和 强 化 社 会 安 全 网 OECD 为 中 国 发 展 高 层 论 坛 供 稿 21 年 3 月 2-22 日 北 京 前 言 差 不 多 在 十 年 前,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OECD) 发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