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2 措施, 明确革命遗址的管理保护责任主体, 杜绝各种人为破坏革命遗址现象的发生, 同时吸收历史 文化 旅游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小组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完善的革命遗址保护机制, 强化管理手段 落实管理措施, 保障管理资金,

Similar documents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江西抗日战争史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论抗战时期江西的保学教育! #! # % % % % % % % % % % % % # #

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1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R&D % R&D 122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57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发展述论 # # # # #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蒋经国 赣南新政 时期的社会动员! % &! % & # # # # # #

35 坊子区街道事业单位 A 职位 综合管理 坊子区街道事业单位 A 职位 综合管理 坊子区街道事业单位 A 职位 综合管理 坊子区街道事业单位 B 职位 综合管理 2018

46 LH201811WH013 观澜中心小学 - 小学数学 ****** LH201811WH013 观澜中心小学 - 小学数学 ****** LH201811WH013 观澜中心小学 - 小学数学 ******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关于公布2015年度兰陵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入面试资格审查范围人员名单的公告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2016年苏州高新区公开招聘教师

2019 年伊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 ( 选调 ) 面试成绩 准考证号报考部门名称报考职位名称部门代码面试成绩 伊春市纪委监委 科员 伊春市纪委监委 科员 伊春市纪委监委 科员 2019

????????



,,,,,,,,,,,,, ;,,,, ( ), ; ;,,,,,,,,,,,,,,,,,,,,,,,,,,,,,,,,,,,,,,,,,,,, ( ),,,,,,.,,,,,,,,,,,,,,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关于公布 2019 年沂南县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教师考试总成绩的通知 根据 2019 年沂南县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简章 的规定, 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按照笔试成绩 面试成绩各占 50% 的比例百分制计算 笔试成绩 面试成绩 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尾数四舍五入 现将 2019 年沂南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关于领取2016年度兰陵县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面试通知书的通知


曲周县 2018 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成绩及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考场考号报考科目笔试成绩是否进入面试 第一考场 01 初中语文 67 是 第一考场 02 初中语文 0 第一考场 03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4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5 初中语文 58 第一考场 06 初中语文

市直属 (2019/2/22) 岗位名称岗位代码招考人数报考人数审核通过人数已缴费人数 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Microsoft Word - fy.doc

淮南市第十三普通高中中学 体育 淮南市第十五初级中学中学 语文 淮南市第十五初级中学中学 英语 淮南市第十七初级中学中学 数学 淮南市第十七初级中学中学 物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2019 年滨州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总成绩 面试通知单号报考部门报考职位面试时间 面试抽签号 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 滨州市人民法院机关司法行政职位 2019 年 6 月 22 日上午第 1 考场 滨州市人民法院机关司法行政职位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二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的共同特征 三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诞生的原因 一 四川省新一批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创办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 -312



初中语文教师 63.1 进入专业技能考试范围 初中语文教师 63.1 进入专业技能考试范围 初中语文教师 63 进入专业技能考试范围 初中语文教师 63 进入专业技能考试范围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3 物理学 2 2 普通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3 俄语 3 3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3 3 海事管理 4 4 海洋技术 2 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4 4 海洋资源与环境 2 2 汉语国际教育 3 3 汉语言文学 3 3 化学 2 2 环境工程 3 3 旅游管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七七事变前冀东伪军述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序号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岗位代码 拟招 / 报名 工作地点 442 D 陆军装备部某 单位 助理工程师 /30 天津市 449 D 陆军装备部某 单位 助理会计师 /34 天津市 1005 D 陆军某部队助理工程师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北京市招生情况一览表 专业 年份 专业名称 2014 招生计划 最高分 文 2015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招生计划 最高分 类 文 2016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招生计划 最高分 类 文 最低分 史 平均分 类 金融学 财政学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大力发扬 走转改 精神兴起迎接十八大宣传热潮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¼ ½ ¾ ¼ ½ ¾

省份批次科类录取专业招生数 录取 最低分 备注 艺术 音乐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业成绩 美术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综合成绩 提前艺术体育本 科 提前一批本科 体育 ( 文 ) 体育 ( 理 ) 文史 体育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


四川省 2014 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参加 2019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招生考试录取名单 考生号 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考试成绩排序成绩成绩 录取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表 浙江每 万人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及居全国位次 表 年按不同学业完成情况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长沙中韩互助社成立时间和社址考 # 长沙中韩互助社 证三年度第二七号 所在 中华民国长沙小吴门正街 小学校内 组织年月日 民国三年三月十七日 目的 联络与发展中韩两国人民之感情 计划两国国民之事业为目的 组织人 发起人姓名 中国人及朝鲜人 朝鲜方面 李愚氓 黄永熙 外务部临时宣传员 李基彰中国方面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各区 县人民政府 市政府各委 办 局 各市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 制 市政府决定 对在发展首都科技事业 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 技人员和组织予以奖励 根据 北京市科学技

Transcription:

中共兴化市委副书记兴化是革命老区, 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兴化人民, 从来不甘忍受沉重的阶级压迫 阶级剥削和外族欺凌 在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兴化各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 遗迹, 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兴化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蕴含着兴化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 不屈不挠 一往无前 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是对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红色印记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收集了全市境内的重要革命遗址或遗迹, 图文并茂, 史料翔实, 是反映兴化境内党组织建立 政权建立 党和人民艰苦卓绝开展革命斗争的基本原貌, 是党组织领导兴化人民为推翻旧的落后统治 建设人民政权 成立新中国所作出巨大牺牲的历史见证 编辑出版 红色印记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能使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特别是子孙后代更加深刻地了解兴化红色历史, 牢记这可歌可泣 催人奋进的伟大史实, 更好地保护利用革命遗址, 大力弘扬传承革命精神, 为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宣传介绍革命遗址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要完善保护机制, 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 各级政府要对各类遗址采取必要的保护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序 1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2 措施, 明确革命遗址的管理保护责任主体, 杜绝各种人为破坏革命遗址现象的发生, 同时吸收历史 文化 旅游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小组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完善的革命遗址保护机制, 强化管理手段 落实管理措施, 保障管理资金, 科学指导, 用较短的时间对各类革命遗址进行有效的维修和保护建设 保护好革命遗址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要加大革命遗址价值的开发和利用, 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 保护和利用革命遗址,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既是尊重历史的客观需要, 又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因此, 根据兴化各类革命遗址的现状, 着眼党史资源与红色旅游的有机融合, 制定适合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规划尤为重要, 合理的规划能使革命遗址在保护中开发利用, 在开发利用中完善保护措施 今年 8 月 31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 以法律形式将 9 月 30 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并规定每年这一天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这正是为了缅怀烈士功绩, 传承革命精神, 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此之际, 红色印记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的出版,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兴化的党史资料, 也为全市广大党员 干部 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极好地发挥了 存史 资政 育人 的作用, 它也必将转化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坚强动力, 为我市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是为序 2014 年 10 月

序 第一部分 : 烈士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一 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千秋广场 3 二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 6 三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10 四 李健烈士陵园 13 五 严昌荣烈士陵园 纪念碑 16 六 茆健群烈士之墓 19 七 周奋烈士陵园 22 八 袁舜生烈士陵园 25 九 高原烈士之墓 28 十 李默烈士墓园 30 十一 陈兴泰烈士墓园 32 十二 尹志芳烈士陵园 34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录址集萃目 1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一 中共兴化县委旧址 39 二 兴化县政府旧址 ( 老圩翻身中学 ) 42 三 沙沟市政府旧址 44 四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支部旧址 47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萃2 五 苏中公学旧址 50 六 朱严师范旧址 54 七 华中人民报社旧址 58 八 华中军区第一野战医院旧址 60 九 沈云楼故居 63 一 梓辛河伏击战遗址 69 二 杨家碾战斗遗址 72 三 夜袭钓鱼庙战斗遗址 74 四 唐子战斗遗址 77 五 收复兴化城战斗遗址 79 六 激战胡家庄遗址 83 七 穆家堡战斗遗址 86 八 北季庄大捷战斗遗址 89 九 从柏林伏击战遗址 92 十 姜家庄战斗遗址 95 后记 97

第一部分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墓 碑 塔 ) 址集萃纪念馆 陵园 1

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2

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念馆地处城区中心, 海池河东侧, 占地 6.4 亩, 由纪念馆和千秋广场组成 纪念馆于 1974 年 10 月经兴化县革命委员会批准筹建,1976 年 4 月初落成 主厅为陈列室, 面积 240 平方米, 系仿广州 农民讲习所 造型, 庄严古朴 中间正厅陈列革命烈士遗像 45 帧, 其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 名 ; 抗日战争时期 8 名 ; 解放战争时期 28 名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8 名 中央站牌书裱各战争时期牺牲烈士 3115 名, 东西两厢陈列烈士资料和遗物 1982 年 5 月续建办公用房和接待用房 1 幢, 面积 154 平方米, 系仿古建筑, 风格与正厅协调 两侧栽植雪松 龙柏及其他花木, 葱茏苍劲, 馥郁清馨, 全年常青, 四季花香 2007 年 10 月兴化市委 市政府将烈士纪念馆定为 金钥匙 工程, 投资 150 多万元新建了 900 多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兴化市革命烈士纪 3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文化墙显得庄严 肃穆 阵地 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教育基地 千秋广场萃4 平方米的千秋广场, 大型花岗岩浮雕呈现收复兴化城的壮烈情景, 八名著名烈士雕像更增加了广场的气氛, 东边 70 多米的 每逢清明时节, 兴化市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 广大群众及青少年学生在此举行悼念活动, 是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主 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市 ( 县 ) 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被市委列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防主义教育基地 千秋广场, 坐落在市烈士纪念馆北侧, 占地 900 多平方米, 是一个开放式广场 进入广场, 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座高 4 米 长 10 米的花岗岩浮雕 ; 广场两侧矗立着 8 尊不同时期革命先烈的铜像, 他们的名字是 : 沈云楼 严昌荣 周奋 袁舜生 汪仪云 李健 茆健群 朱廉贻 正面的大型浮雕名为 收复兴化城, 它艺术地再现了 1945 年收复兴化城战斗的历史场景 浮雕采用了中国传统的

千秋广场 三联画方式 将整个浮雕分 为一主二辅的形式 分别定 名为 水上抢渡 智 逼城下 浴血鏖战 其中 浴血鏖战 为主画 浮雕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 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水上抢渡 表现的是新四军 民兵 民工夜晚乘小木船从西门强行登岸的场面 智逼城下 表 现的是我攻城军民群策群力 用方桌覆盖湿棉被作为 流动 掩体 向前推进 并打通民房墙壁 使攻城主力逼近城下的 场面 浴血鏖战 表现的是我攻城军民用竹制云梯 奋力攻城 整个浮雕线条流畅 简洁 人物 造型栩栩如生 浮雕的制作精细 完美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艺术 的享受 8 座烈士的半身铜像 全部 采用大理石底座 大理石底座上 镌刻着烈士的英名 塑像的作者 参考了大量的历史图片 完美地 再现了革命烈士光辉形象 艺术 地表现了烈士们的浩然正气 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供稿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最终将红旗插上兴化城墙的场面 红 色 印 记 5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馆组成 萃6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 陵园位于兴化市安丰镇北首, 盐宁一级公路东侧, 由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 1945 年 11 月, 我华中解放区成立了苏皖边区政府, 苏中第一行政区改建为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 又称华中二分区, 先后辖兴化 溱潼 ( 后并入兴化 ) 宝应 高邮 江都 邗东 ( 后并入江都 ) 扬州 仪征等县 市, 1949 年 5 月改称扬州行政区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为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 二分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 万众一心, 同仇敌忾, 经过浴血奋战, 终于战胜了凶恶残忍的日本帝国主义,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 于 1946 年 6 月 26 日, 公然撕毁了国共谈判协议, 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7 月, 开始向我苏皖解放区进攻 我华中主力部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 敌人有生力量, 在苏中地区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后, 主动实行战略转移, 二分区的大部分城镇和乡村相继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在此期间, 敌人一方面对我中心区频繁 清剿 反复 扫荡, 妄图摧毁我地方武装及基层组织, 另一方面则纠集逃亡地主和封建恶霸 地痞流氓等组成 还乡团, 疯狂反攻倒算, 残酷杀害我地方党员 干部和积极分子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 我华中二分区广大军民没有被吓倒 被征服, 他们高举革命旗帜, 认真贯彻二地委提出的 巩固兴化, 坚持宝应, 开辟溱潼, 恢复江 ( 都 ) 高 ( 邮 ) 的方针, 在敌后与强大的敌人展开殊死的战斗, 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胜利果实, 保卫解放区 自 1946 年 7 月至 1947 年 11 月的一年多时间里, 华中二分区军民遵循党的指示, 坚持原地武装斗争, 不惜抛头颅 洒热血, 前赴后继, 顽强战斗, 涌现了周山 李健 袁舜生 周奋 郑光耀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为继承先烈遗志, 激励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队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 7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的全面胜利 萃8 全分区党政军民的斗志, 华中二分区于 1947 年 11 月在机关所在地兴化县安丰镇 ( 原中圩乡 ) 盛家庄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塔 27 日和 28 日两天, 二分区党政军机关和各界代表 6000 余人在纪念塔前隆重地举行了公祭仪式和追悼大会, 纪念在此期间为坚持敌后斗争而英勇牺牲的 1546 名死难烈士, 学习烈士们的革命精神, 更好地坚持敌后斗争, 夺取自卫战争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塔自建成以来, 一直是广大党员 干部 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但因自然灾害的侵蚀, 加之年久失修, 原有纪念塔及其附属设施损坏严重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 1997 年, 在原兴化县委书记戴为然等许多老领导的关心和省政府的支持下, 多方筹措资金, 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 在安丰镇盐宁一级公路东侧重建了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史料陈列室 重建的纪念碑碑高 19.47 米, 象征着纪念碑始建于 1947 年 ; 碑基座高 5 米, 象征着纪念塔存在的 50 年历史 ; 碑顶高 1.997 米, 象征着纪念碑 1997 年重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 重建的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由于设施简陋 陈列室狭小, 已不适应形势需要 为更加充分发挥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2005 年 11 月, 在老领导戴为然的关心和倡议下, 兴化市启动了新建华中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 在省委 泰州市委 兴化市委的高度重视下, 在省委党史工办 扬州市委党史办 泰州市史志档案办公室以及原华中二分区所属各地党史部门的积极参与下,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工作于 2007 年底顺利完成, 成为兴化市及周边县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兴化市安丰镇政府负责承办, 展厅的资料收集整理及布展工作由兴化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负责承办 新修建的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陵园的正南方, 建筑面积为 338 平方米, 纪念馆收集的烈士名录由原先的 1946 年 10 月至 1947 年 11 月期间牺牲的 1546 名, 增加为抗战胜利至 1949 年 5 月江苏解放前夕华中二分区成立期间所有牺牲的 2642 名 ( 据不完全统计 ) 展厅陈列的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前言 华中二分区区域图 1947 年华中二分区各机关驻兴化中圩示意图 祭文 及纪念文章 第二部分 60 名主要烈士的生平简介和照片 第三部分 华中二分区区域内的几次重大战斗介绍及图片 第四部分 华中二分区建立期间所有牺牲的 2642 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 据不完全统计 ) 挽歌 后记 领导题词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作 9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家垛 萃10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兴化市大营镇集镇中心张 抗日战争期间, 侵华日军从 1938 年开始入侵兴化,1940 年 1941 年两度占据兴化城, 并从 1941 年 2 月至 1945 年 8 月盘踞兴化城近 5 年之久 侵华日军及汉奸 伪军在兴化城乡野蛮 疯狂地烧杀奸淫抢掠, 无恶不作, 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的惨案, 给兴化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兴化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击, 浴血奋战, 涌现出许多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人物, 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为弘扬民族气节 纪念先烈 激励后人, 中共兴化县委 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在大营乡大营村南首渡口建牌坊并立 兴化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以纪念那些为抗击日寇而英勇牺牲的先烈 1943 年 7 月 23 日纪念塔落成, 铭刻烈士英名严昌荣 朱廉贻等 90 人, 塔旁是祭平 高乾江两座烈士墓 兴化县委 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于纪念塔落成之日组织公祭 时任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的蔡公杰为纪念塔及牌坊题字 浩气长存 后由于年久日深, 河坎坍塌, 塔前牌坊受到影响, 发生倾斜 1976 年, 原大营公社报请原兴化县革委会批准, 将牌坊和纪念塔后移 因原塔距海沟河边较近, 边坎塌方, 占地偏小, 交通不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同意, 于 1987 年 4 月将原塔迁址集镇中心张家垛重建, 新塔除保持原有风貌外, 占地近 3 亩, 三面环水, 绿树成荫 纪念塔为水泥结构, 塔身高 19.43 米 ( 寓意 1943 年 ), 呈方锥形 塔座长 12 米, 宽 12 米, 占地面积 144 平方米 塔座四周设台阶, 另有大平台, 平台上建有内外两重水泥护栏 新塔正面书有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右上方书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始建, 公元一九八七年重建, 左下方书 兴化县长蔡公杰题 纪念塔背面镌刻着严昌荣团长 朱廉贻县长等 90 位烈士英名 纪念塔顶端为 四星朝天, 寓意新四军 其中央为一枝高 1.76 米的长枪, 刺刀直指蓝天 此外, 在塔上安装有避雷针和电灯, 象征指引人们前进的明灯, 也可诠释为一支蜡烛, 点燃自己, 照亮别人, 体现革命者的无私无畏精神 纪念塔前用多头柏组成 6 个花圈, 点缀着雪松 花卉, 分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大营乡党委 政府经请示原兴化县人民政府址集萃便等诸多原因 11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立两侧 塔外筑有高 2.5 米 周长 168 米的围墙 纪念塔正门前为开阔地, 绿树成荫, 鸟鸣啾啾 塔前辟有长 36 米 宽 4 米的大道, 铺设水泥方砖 大道两旁设有 108 块大理石小墓碑, 散刻着 101 名从周边乡镇迁移过来的烈士名录 纪念塔前还建有一座三门牌坊, 其的伟大 和 死的光荣 萃12 中间正门上方书有 浩气长存, 左 右门上方分别书 生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近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见证了艰苦卓绝的兴化抗日斗争史, 具有重要的光荣革命历史教育作用 70 多年来,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每年都吸引着几千名广大党员 干部 群众尤其是学生前往祭扫 1986 年,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被兴化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0 年 7 月, 作为兴化文保单位经市政府第 29 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被划定了具体位置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李健烈士陵园 李健烈士陵园位于兴化市李中镇兴健村, 地处李健河与顾赵大河交界处, 占地约 2200 平方米 陵园的西北角是刻有 李健烈士永垂不朽 的烈士纪念碑, 碑高约 14 米, 底座上刻有李健烈士的生平简介 陵园的东侧设有 51 块大理石小墓碑, 散刻着 51 名从周边村庄迁移过来的烈士名录 陵园内栽有柳树 柏树, 北侧的水面上建有亭阁 回廊, 整个陵园的环境显得十分清新幽静 李健, 原名李玉琴,1919 年生于江苏铜山县 ( 现沛县 ) 陈杨楼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938 年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举办的抗日军政学校学习 1939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在泰县 ( 今泰州市 ) 保安警察一中队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同年, 成立泰县县委, 任泰县县委委员兼姜堰区委书记 1940 年 5 月, 李健在任国民党保安队少尉服务员时暴露了身份, 受中共泰县县委的派遣来到兴化城 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兴化县警察局的警察, 主要任务是在兴化至泰州的水上运输船上和兴化警察局内部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7 月, 任兴化城工委 ( 秘密 ) 书记, 负责领导兴化城地下党的工作 10 月, 国民党江苏省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李健烈士陵园 13

第一部分 纪念馆 陵园 墓 碑 塔 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 司令韩德勤在兴化城李 氏祠堂 为在黄桥战役 中 毙 命 的 敌 89 军 军 长 李守维开 追悼会 李健利用在警察局工作 的公开身份 乘参与布 置灵堂之机 巧妙地制 造了轰动一时的 挽联事件 当国民党各方要人鱼贯而入时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红 色 印 记 14 却在会场显眼处看到一幅犹如重磅炸弹的挽联 上联 摩擦分裂走向死路 下联 抗日团结才有前途 横批 李守维死了 落款 兴化民众公挽 这幅锋芒尖锐的挽联 让在场的官员们惊慌失措 丧魂落 魄 韩德勤更是气急败坏 下令全城戒严 捉拿共产党 结果 一无所获 1942 年 12 月 苏 中 区党 委 组建 了兴 化 县 委 李 健 任 兴 化 县 委 委 员 兼 组 织 部 长 1944 年 5 月 任 兴 化 县县长 1945 年 10 月 调 任高 邮 县委 书记 领 导 高邮 的 惩奸 与土 地

李健烈士陵园 了高邮城 此时, 革命形势严峻, 白色恐怖严重, 斗争异常艰苦, 李健同志率高邮全党开展自卫, 坚强地进行恢复阵地的战斗 他深入群众 深得人心, 创造的恢复阵地 生根立足 的经验曾受到区党委的表扬 1947 年 10 月 24 日, 敌对高邮地区实施梳篱式 清剿, 李健率部分人员隐蔽进草荡与敌人周旋, 坚持反 清剿 斗争 28 日, 李健同志在黄邳区刘家沟 ( 黄邳区原属高邮, 后区划调整划归兴化 ) 遭遇敌人袭击, 由于连续战斗, 疲惫不堪, 最后体力不支昏倒落水, 光荣牺牲在芦苇荡中 他的遗体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被发现 解放后, 为纪念李健的业绩, 兴化县政府将黄邳区命名为 李健区, 后又将李健区所辖 烈士乡 改名 李健乡 1992 年 9 月在戴为然和储江等老同志的关心和倡议下, 原李健乡党委 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多方筹集资金, 在乡政府所在地陆阳村 ( 现李中镇兴健村 ) 修建了李健烈士陵园 后因行政区划调整, 李健乡与舜生镇合并为李中镇 2004 年 3 月, 李中镇政府及市民政局对烈士陵园大门楼 围墙及河驳岸进行了修建 由于陵园地处低洼地带, 围墙倒塌, 碑身出现裂痕,2014 年 8 月市民政局和李中镇政府又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 陵园自建成以来, 就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1946 年 10 月 7 日, 新四军北撤, 国民党重新占领址集萃改革工作 15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严昌荣烈士陵园严昌荣烈士陵园位于合陈镇幸福村 陵园占地约 2500 平方米, 由烈士纪念碑和陈列室两部分组成 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的正中央, 碑基座高约 2 米 占地约 65 平方米, 碑身高约 16 米 碑正面刻有 严昌荣烈士永垂不朽, 背面刻有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陈列室约 60 平方米, 位于陵萃16 园西北侧, 陈列着严昌荣烈士生平简介及烈士的照片等 陵园东侧设有大理石小墓碑, 散刻着 27 名从周边村庄迁移过来的烈士名录 严昌荣,1914 年生, 湖北省松滋县沙道观人 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士 班长 排长 连长 随军参加长征到陕北后, 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 年, 调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任军事教

严昌荣烈士陵园 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团长 严昌荣曾跟随贺龙当过警卫员, 贺龙的战斗指挥艺术给了他很大影响 他在指挥战斗中, 既能执行上级指示, 又能根据战地情况机动灵活地布置战斗 1941 年他奉调一师七团后, 首战泰州, 消灭李长江伪军一个团 以后他转战南北, 指挥和参加过多次战斗 在苏中四分区坚持敌后斗争中, 为粉碎日寇 伪军扫荡屡立战功 1943 年 9 月 7 日, 奉军区指示, 严昌荣团长和彭德清政委亲率七团攻打唐子镇 战斗中, 由于敌人防御工事坚固, 火力很猛, 我出击船只屡被击沉, 难以登岸 为了压制敌人火力, 掩护部队冲击, 严昌荣团长身先士卒, 亲临前线指挥, 并用掷弹筒向龟缩的敌人发起猛攻, 不料因掷弹筒意外爆炸, 严昌荣团长壮烈牺牲, 年仅 29 岁 兴化人民为纪念严昌荣, 经上级批准将唐子镇命名为昌荣镇 翌年, 在合塔圩奚塔庄为其建墓树碑 1970 年 4 月原舍陈镇人民政府又将墓碑迁到舍陈庄 1992 年 4 月, 兴化市民政局及原舍陈镇人民政府在舍戴公路东侧的范吕庄 ( 现合陈镇幸福村 ), 重建严昌荣烈士陵园 陵园内松柏林立, 显得庄严肃穆, 每年都吸引着许多党员 干部 群众尤其是学生前往祭扫, 成为合陈镇及周边地区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后, 址集萃员 后调皖南任三支队四团 五团营长 17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严昌荣烈士纪念碑大道两旁柏树排列整齐, 肃穆庄重 萃严昌荣烈士纪念碑位于兴化市昌荣镇唐子村南侧, 塘港河 西岸 纪念碑于 1995 年 4 月由兴化市人民政府立, 碑高约 16 米, 上书 严昌荣烈士纪念碑 及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碑下部刻有严昌荣烈士的生平简介等, 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 400 平方米 纪念碑的西侧是一条水泥大道, 长约 50 米 宽约 3 米, 18

茆健群烈士之墓 茆健群烈士墓位于兴化市垛田镇芦洲村北水坝头, 斜港河畔的一块垛型农田上 墓底座为正方体, 东侧刻有 茆健群烈士墓志铭 ; 上部为东低西高的斜面, 刻有文字 茆健群烈士之墓 整个墓高约 1.5 米, 全部为大理石贴面, 建筑面积约 9 平方米 茆健群, 原名立庆, 字慰农,1916 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浒浦镇一个职员家庭 13 岁时, 因父亲病逝, 被迫辍学 1930 年 9 月起, 先后在苏州做过学徒, 在上海做过司账 交通警察等 1936 年 7 月回到家乡在浒浦渔民子弟小学任教, 并开始接触地下党, 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 1938 年冬天, 受地下党委派, 参加当地盐民吴文信组织的游击队任副大队长, 做了大量争取改造的工作 1939 年 5 月, 新四军东进, 吴文信秘密投敌, 茆健群发动了游击队起义, 率领 150 余人携带轻机枪五挺 步枪百余支加入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 任三连连长 8 月, 民抗 改编为 江抗 三路二营, 茆健群协助营长搞军事工作兼书记员 10 月, 任 江抗 二团团部见习参谋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茆健群烈士之墓 19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战科长 萃20 11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 年 2 月, 茆健群调 江抗 二旅六团一营任营长 10 月, 六团一营改编为淮宝支队, 任支队长, 开辟淮宝地区 1942 年 4 月, 调二旅旅部参谋处任作 1943 年 10 月, 茆健群调任兴化独立团参谋长 11 月 9 日, 他率领三连在刘家沟伏击湖北庄拆庙回归的伪二十二师沈致祥部, 毙伤伪军副营长以下 30 多名 12 月 20 日, 他又率领一 三两个连配合分区特务团三连, 驾着轻舟, 由草冯庄悄悄驶向兴化城南郊高家荡伪据点, 打得伪军措手不及 激战 3 小时, 击毙伪军 50 名, 生俘伪营长以下 200 名, 缴获轻机枪 1 挺 步枪 90 余支 电台 1 部, 并解救了被伪军抓捕的群众数十人, 创造了水网地区奔袭战斗成功的战例 茆健群在战斗中果敢决断, 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 受到军分区党委的表扬 1944 年 6 月, 茆健群参加苏中党校整风学习 1945 年 1 月, 调任江都独立团参谋长, 该团后上升为苏中教导旅 ( 独立旅 ) 二团 1945 年 8 月 28 日, 在解放兴化城的战斗中, 茆健群所在部队担任主攻西门的任务 当天晚上, 茆健群率领二团前卫营 ( 三营 ) 指战员分乘 200 余条舢板船飞速驶向西门外的阵地 担任偷渡 突击任务的七连的 17 只小船, 刚过河中心即被敌人发现, 立即遭到岸上暗堡里的敌人各种火力的疯狂射击 在逼近西水关的水域,

茆健群烈士之墓 在全县人民庆祝胜利解放兴化城的时候, 兴化党政军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 沉痛悼念茆健群烈士, 并将西门一带命名为 健群镇, 把北门麦粉厂命名为 健群麦粉厂 部队决定将茆健群安葬在其妻王健华身边, 当时王健华所在的新四军第七纵队军工所驻扎在芦洲, 战友们将茆健群安葬在芦洲叫吴家窖的垛子上, 并立了一块石碑 1946 年, 我军主力北撤, 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重新占领兴化, 对我地方武装 革命干部 进步人士和革命家属进行疯狂报复 反动派来到芦洲, 将茆健群的墓碑砸断, 挖出灵柩, 将烈士遗骨抛到河里 敌人走后, 芦洲群众偷偷把烈士墓碑就地埋藏, 把烈士灵柩和部分遗骨悄悄安葬到村北一片叫水坝头的坟地上 2003 年, 兴化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 在原址重新修建了茆健群烈士之墓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英勇牺牲, 年仅 28 岁 址集萃茆健群被敌人暗堡里射出的枪弹击中 21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周奋烈士陵园周奋烈士陵园位于周奋乡新集镇开发区中心地带, 东靠李中河 南临子婴河, 占地约 5000 平方米, 由烈士纪念碑和陈列室两部分组成, 于 1997 年重建 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的正中央, 碑宽 1.9 米 厚 0.47 米, 碑萃22 身凸出部分 0.023 米, 象征周奋烈士牺牲于 1947 年 4 月 23 日 ; 碑身高 8 米, 象征着周奋烈士诞辰 80 周年 ; 碑基 50 级台阶, 象征周奋烈士牺牲 50 周年 ; 碑体全部采用大理石构造 陈列室位于陵园北侧, 建筑面积约 200 平方米, 陈列着周奋烈士和周奋乡牺牲的其他 22 名烈士的像片 生平简介及陵园简介等 周奋, 原名周连章, 浙江省鄞县瞻岐人,1917 年出生 他 5 岁丧父,8 9 岁时就为生活所迫, 开始学做篾匠活, 先后做过篾匠 服装店徒工 饭店服务员 医院工人, 后到上海慈联总会学习驾驶和修理技术 他一边做工一边勤奋学习, 文化程度很快提高 1938 年, 他担任了上海女

周奋烈士陵园 逐步树立起革命人生观, 并促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1 年 7 月, 周奋到苏中三分区如西县委工作 1942 年 7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担任夏令营文化教员 民运工作队队长 芦港区农抗会长 马塘区和浦西区区长 区委书记等职 1944 年 8 月, 周奋调苏中党校参加整风学习 1945 年 3 月任沙沟市副市长 1945 年 9 月 1 日兴化城解放, 经苏中区党委批准, 沙沟市与兴化县合并, 周奋任副县长 沙沟市作为一个区, 隶属兴化县, 周奋兼任沙沟区区委书记 ( 沙沟市的名称对外仍继续使用 ) 1945 年底经华中二地委批准, 重新组建沙沟县, 周奋任沙沟县副县长,1946 年 7 月任沙沟县县长 10 月 29 日沙沟县被撤销, 周奋调二分区建设专科学校工作 1947 年春, 周奋调任高邮县副县长 当时高邮县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白色恐怖严重, 斗争异常艰苦 周奋带领全区干部深入农村, 发动群众抗丁 抗粮 抗税 抗租, 开展武装斗争 他率领时沙武工队武装穿插, 时而化装成商人, 时而化装成渔翁, 同敌人周旋, 同敌人战斗 1947 年 4 月 21 日周奋率武工队在时堡区开展革命活动, 夜间宿营在时堡 仲寨之间的顾家墩子 第二天清晨遭受国民党军队袭击, 由于敌众我寡, 他沉着指挥武工队边打边向芦苇荡撤退, 自己殿后掩护, 最后因子弹打尽, 脚被戳伤, 敌人搜荡时, 在南荡边被捕 在敌人面前, 他临危不惧, 大义凛然, 慷慨陈词, 痛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要害 敌人押他在沙沟镇大街上游行, 他当着广大群众, 边走边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可耻罪行 4 月 23 日,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他阅读进步书刊, 接触进步青年, 址集萃子中学英文教员 在这期间 23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崔垛三村建立了周奋烈士陵园 萃24 周奋被押赴刑场, 他从容镇定, 一路高呼 共产党万岁! 打倒反动派! 最后, 他被敌人连刺了十几刀, 壮烈就义 周奋的这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革命精神, 这种无所畏惧 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深受人民群众的崇敬 解放以后, 上级政府将时堡镇命名为周奋乡, 以永志烈士的英名 1987 年 3 月周奋乡政府在乡政府所在地 为纪念周奋烈士, 更好地传承周奋烈士精神,1997 年 10 月, 在储江和戴为然等老同志的关心下, 周奋乡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多方筹集资金 60 万元, 在周奋乡新集镇开发区中心地带重建了周奋烈士陵园 陵园内松柏林立, 显得庄严肃穆, 每年都吸引着许多党员 干部 群众尤其是学生前往祭扫, 成为周奋乡及周边地区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997 年 10 月, 周奋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兴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袁舜生烈士陵园 袁舜生烈士陵园位于李中镇草王集镇西侧, 舜生河的北岸 陵园占地面积约 1500 平方米, 建有烈士纪念碑, 碑高约 16 米, 上书 袁舜生烈士永垂不朽 袁舜生原名袁其瑞, 曾用名袁顺森,1919 年生于宝应郭桥乡一个地主家庭 1940 年 7 月参加新四军服务团, 任通讯组组长, 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 1941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四军一师政治部将他派往东台县拼茶区工作 后来袁舜生又到过兴化 高邮 宝应等县从事革命斗争工作, 先后担任区长 区委书记, 民运部 宣传部 组织部部长, 副县长等职 在发动群众性斗争中, 袁舜生富有开辟新地区打开工作局面的组织才能 1942 年, 拼北地区敌伪据点林立, 但他发扬了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 始终在内线艰苦坚持, 虽屡经敌伪袭击追逐, 从不气馁后退, 仍高举抗日民主的革命旗帜, 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和地方武装, 机智灵活地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使拼北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袁舜生烈士陵园 25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区群众斗争的面貌焕然一新 萃26 地区成为当时东台县革命工作做得最好的一个地区 1943 年夏收时期, 东台县委为继续加强边区斗争, 迅速 扭转海丰地区的后缩局面, 决定由袁舜生前往该地区任区委书记 到任后, 袁舜生和区委其他同志一道积极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并大力组织区队 民兵等地方武装进行广泛的游击战, 使反抢粮 反伪化 反蚕食的斗争一直挺进到东台城下, 海丰地 1946 年 五四 土改期间, 袁舜生任宝应县副县长 他深入基层, 发动群众斗地主 分田地, 支持基层干部工作, 说服母亲第一个在大会上献田 60 亩, 对当地土改运动产生很好的影响 1947 年, 高邮县敌后坚持斗争十分艰苦, 一批县 区干部相继牺牲, 为加强高邮县对敌斗争的领导力量, 袁舜生被调任中共高邮县委委员 组织部长 他顽强斗争的精神一如既往, 经常出入沙沟水荡的敌我边缘地区 当年 3 月, 蒋匪占领沙沟后, 黄邳区变成了内线 为了克服一些干部的畏缩思想, 他带头进入内线黄邳区坚持斗争, 积极进行武装穿插, 不断打击国民党军队和 还乡团 武装 同时广泛地开展群众工作, 迅速打开了局面, 建立了临东基地, 开创了临东斗争新局面, 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在内线坚持斗争的信心 1947 年 7 月 10 日, 袁舜生在黄邳区

袁舜生烈士陵园 在了他亲手创立的临东基地上, 却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地矗立起了一座丰碑 为纪念袁舜生烈士, 解放后, 兴化县人民政府将他的牺牲地草王镇命名为舜生镇 ( 后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与李健乡合并为李中镇 ) 1999 年 3 月, 当地政府在李中河与舜生河交界处南侧建立了袁舜生烈士墓 因原烈士墓十分简陋, 为缅怀烈士, 2014 年 10 月, 市民政局和李中镇政府筹措资金在李中镇草王村西侧新修建了袁舜生烈士陵园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撤退时因不谙水性不幸落水牺牲 袁舜生倒址集萃草王镇同敌遭遇 27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高原烈士之墓高原烈士墓位于兴化市垛田镇高家荡村南部田野中的一块垛子上, 四面环水, 离村前公路约 500 米, 无陆路连通 该烈士墓为水泥封面的圆形坟茔, 高约 4 米, 占地约 20 平方米 墓顶树立着由兴化县人民委员会敬立的刻有 烈士高原之墓 字样的纪念碑, 萃28 纪念碑高约 1 米, 宽约 0.3 米 坟茔上的两棵柏树枝繁叶茂 雄伟挺拔, 犹如两位威风凛凛的卫士守卫着烈士的英灵 高原, 原名高廷元,1917 年出生于垛田高家荡的贫苦农民家庭 母早逝,7 岁入塾,15 岁入城内开元观小学读书 1934 年转学于高邮界首师范附小, 同年秋季考入界首师范 1938 年春入江苏 二临中 师范部读书, 是年秋参加江苏省乡师科会考毕业 尔后, 在大任舍 舍陈庄 草冯庄 白沙湖等地小学教书 1941 年日军占领兴化, 学校停课, 高原回本村设塾教书 在家教书期间, 应同学孔策之约参加青年抗日游击队, 担任事务长 不久游击队编入兴化县独立团, 他转到二区署工作

高原烈士之墓 队, 并于当年秋编入兴化独立团八连, 任副连长, 后又调回团部供给处 11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 年初, 高原调兴化县独立大队任副官 1943 年 3 月, 任临城区区队副 1944 年, 任临城区副区长 1945 年 9 月任得胜区区长 1946 年 10 月 29 日, 我县委 县政府和县独立团撤出兴化城, 高原根据县委指示, 带领得胜区区队和民兵骨干, 坚持原地斗争 国民党军队占领兴化城后, 多次派部队下乡 扫荡 11 月 8 日, 县独立团三连和得胜区机关住在北刘舍 因发生敌情, 县独立团参谋长葛东和区长高原等共同研究决定离开北刘舍 傍晚, 正当他们准备转移时, 敌人已从西 南两面包围过来 高原临危不惧, 一面命令其他同志赶紧撤退, 一面将身边的文件全部烧毁, 然后身背驳壳枪扛起子弹箱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出住所, 奔到河边, 毅然跳入河中, 准备渡河撤退 然而, 由于他身负重伤, 背上枪弹沉重, 加上不善水性, 天气寒冷, 不幸沉没河底, 光荣牺牲 高原牺牲后, 敌人将其头颅割下挂在芦洲示众 几天后, 亲属设法将其遗体运回高家荡安葬 解放后, 家人对其坟墓进行了多次修葺 1956 年 3 月, 当时的兴化县人民委员会为高原烈士立碑纪念 1981 年 3 月, 当地学校牵头集资重修了烈士墓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10 多名青年农民成立六乡人民抗日游击址集萃后根据上级指示组织 29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李默烈士墓园萃30 李默烈士墓园位于 沈伦镇李默村王家舍东南角, 占地约 50 平方米, 园内建有纪念塔, 塔高约 4 米, 塔正面为 李默烈士永垂不朽 字样, 塔前竖立着为纪念李默牺牲 10 周年而立的 李默烈士之墓 的墓碑 整个墓园三面环水, 四周建有围墙, 园内柏树 水杉林立, 安静而又肃穆 李默,1921 年 3 月出生于上海南汇的一个西药房职工家庭 1938 年在中法工学院读书时, 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抗日活动 1939 年冬参加浦东抗日游击队,1940 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初夏, 分配到江抗西路一支队新兵连任政治指导员 不久, 调到新四军第六师五十一团任宣教干事 1941 年夏, 调第六师十八旅教导大队任教育干事 在一次战斗中, 部队指挥员负伤, 李默豪不犹豫接替指挥员, 沉着指挥部队作战 在完成任务后撤退时, 又遭 5 倍于己的日伪军袭击 他不顾一夜疲劳饥饿, 坚持抗击 6 小时之久 当接到转移命令时, 主动殿后, 掩护部队安全转移 是年, 李默随部队开赴苏中根据地

李默烈士墓园 主力北撤, 李默留宝应县望直区任区委书记, 带领群众坚持原地斗争 1947 年春夏之交, 李默被调到溱潼县大垛区 ( 后划归兴化 ) 任区委副书记 同年 7 月, 沈伦 大垛 竹泓相继被敌军占领 李默带领小股武工队在敌人包围圈中坚持斗争, 给敌人以狠狠打击 7 月 30 日午夜, 沈伦北面安塘 7 8 名土顽, 奔袭至复兴庄北舍, 搜索革命同志 李默从庄上查岗哨回北舍刚睡下, 由于叛徒的告密, 不幸被捕 敌人企图将他活捉到沈伦据点去, 李默顽强抵抗, 厉声说 : 共产党人是不会投降的, 要活的去没有! 敌人恐被附近区武工队发觉, 向他连开数枪, 弹中左右胸及腰部而光荣牺牲 群众惊闻李默牺牲的噩耗, 悲痛万分, 次日配合武工队冒着生命危险, 从敌我边缘地区将李默遗体抢运回来, 安葬至其工作时间较长的王家舍 为纪念李默烈士, 根据群众意见, 政府将复兴庄 王家舍等附近几个村子, 命名为李默乡, 后因区划调整, 李默乡被撤消 现李默村为王家舍和袁陆舍所合并 建国后, 当地政府和市民政部门多次对李默烈士墓园进行修缮, 使之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1943 年 3 月被分配到宝应县工作 1946 年 6 月, 苏中解放军址集萃31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陈兴泰烈士墓园萃32 陈兴泰烈士墓园 位于兴化市戴南镇裴马村, 占地约 300 多平方米, 由烈士墓 烈士纪念碑以及碑前广场组成 烈士墓为水泥浇筑, 墓前是 1951 年春当时的中共裴马乡委员会为烈士立的石碑, 高约 0.5 米, 上书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陈兴泰烈士之墓 ; 烈士纪念碑为戴南镇党委政府于 2009 年 3 月修建, 高约 4 米, 为大理石碑面, 碑正面书有 陈兴泰烈士永垂不朽, 背面为陈兴泰烈士的生平简介 ; 碑前广场为水泥路面, 栽有柏树 冬青等树木, 显得宁静幽雅 简洁自然 陈兴泰,1924 年出生, 戴南镇裴马村人 1940 年 10 月参加新四军投身抗日 他作战勇敢, 入伍不到两个月即升任班长,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至 1948 年 2 月, 历任排长 连长 边城区副区长 溱潼县武工队队长 他英勇善战, 出生入死, 屡立战功, 先后身负战伤二十多处, 曾令敌人闻风丧胆 其所率溱潼县武工队纪律严明, 战术过硬, 长期坚持敌后作战, 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曾被溱潼县委表彰为 " 神兵大队 ", 其被称为 神

陈兴泰烈士墓园 痛击敌还乡团, 迫使敌退到沙甸乡三里泽, 大筑防御工事 由于敌人兵力胜过我方数倍, 工事坚固, 火力集中, 武工队冲不上去, 又退不下来, 被敌人压在了三里泽附近一个三面环水的独垛上, 几次突围都未能成功 千钧一发之际, 陈兴泰当机立断, 自己和两个警卫员 两个卫生员 一个司号手组成机枪组, 吸引和压制敌人火力, 掩护大部队突围 6 个人向敌人猛烈射击, 终于压住了敌人的火力 大部队顺利突围, 而他自己却因左胸中了敌人的子弹壮烈牺牲 陈兴泰牺牲的当天, 战友们将他的遗体运到茅山乡高家庄, 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老百姓闻讯后纷纷赶来向烈士致哀 在追悼会上, 陈兴泰被上级追授 特等战斗英雄 称号 三天后, 战友们又冒着危险, 把陈兴泰的遗体安葬到他的家乡 裴马村 建国后, 为缅怀烈士英名, 陈兴泰牺牲的地方 沙甸乡被当地政府改称为兴泰人民公社, 后称兴泰乡, 即现在的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 多年来, 陈兴泰烈士墓园所在地政府和市民政部门多次对陈兴泰烈士墓园进行修缮, 使之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1948 年 2 月 14 日, 陈兴泰率 4 个排的兵力, 迎头址集萃兵队长 33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尹志芳烈士陵园萃34 尹志芳烈士陵园位 于兴化市竹泓镇志芳村, 占地约 2500 平方米 陵园中间建有纪念碑, 碑高约 6 米, 上书 尹志芳烈士永垂不朽, 碑底座高 0.6 米, 占地约 30 平方米 碑前为长约 30 米 宽 3 米的水泥大道, 大道两旁柏树排列整齐, 肃穆庄重 尹志芳,1920 年出生于上海崇明的一个工人家庭 小学毕业后便进印刷厂打工, 并开始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教育, 参加革命斗争 1941 年接受党组织的派遣, 离别上海来到苏北台北县 ( 今大丰市 ) 工作 1943 年春尹志芳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调兴化临城区工作分工开辟九里乡 九里乡 ( 现属竹泓镇 ) 是临城区委与县委 县政府和游击区 ( 临城区 ) 与根据地 ( 草冯区 ) 联系的主要通道, 地处该区最北部, 位于九里港两侧, 尖沟敌伪据点盘踞其中, 西边是伪二十二师驻地 ( 兴化城 ), 环境险恶, 斗争艰苦 尹志芳以党的利益为重, 不畏艰险, 毅然来到该乡 他刚到时,

尹志芳烈士陵园 换上老百姓的衣服 他白天和农民一起下田劳动, 夜晚便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做工作 虽然他晒黑了, 但和当地群众贴得更紧了, 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 尹老大 他发动群众成立农抗会和武装联庄会, 建立了一支 50 人 配备 3 支长枪和若干手榴弹的民兵组织 乡党支部也在斗争中建立起来, 尹志芳任乡党支部书记兼民运工作指导员 他带领地方武装, 利用黑夜和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 给了伪军有力的打击 尹志芳在九里乡的活动, 给敌人造成直接的威胁, 敌人把尹志芳看成眼中钉, 必欲除之而后快 由于叛徒的告密, 正带病工作的尹志芳不幸被捕并被押到尖沟据点 敌人对他软硬兼施, 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1943 年 7 月 14 日, 尹志芳被敌人秘密杀害, 临刑时, 他从容地说 : 我为人民的解放 民族的独立而死, 死得其所! 为纪念尹志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象个白面书生, 为了适应环境, 他立即脱去长袍, 址集萃身着长袍 35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芳, 经兴化县政府批准, 将九里乡改称 志芳乡 ( 后因区划调整撤销 ), 将他工作过的蚂蚁舍村改为 志芳村, 他的遗体被埋在庄后大庙后面 1987 年, 志芳村划出村南 3.6 亩桃园建尹志芳烈士陵园, 同时在中央建碑, 以示纪念 解放以来, 每年清明节, 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尹志芳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 由老同志介绍尹志芳烈士英雄事迹, 尹志芳烈士陵园一直发挥 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萃36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第二部分 37

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38

中共兴化县委旧址 中共兴化县委旧址位于兴化市戴窑镇新兴东街中心巷 33 号, 是一座由三间瓦房和门楼厢房组成的院落, 占地约 120 平方米 该建筑初为戴窑镇伪镇长朱国应的旧宅, 民国期间建筑, 座北朝南, 天井大门朝东, 房屋结构为传统三间五架梁 青砖小瓦 平门隔扇, 正屋旁有一附属小房作厨房 正屋的堂屋中间挂有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的大幅相片, 两侧木板墙上挂有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条幅和一些革命前辈的纪念题字 西房间是史料陈列室, 挂有兴化县委首任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李华楷 李健 张莫棠 孙顾 朱光等人的照片和文字简介, 并摆放有史料陈列柜及贴有 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文件柜 字样的一老式立式橱柜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 这里是中共兴化县委机关所在地, 也是党领导兴化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指挥中心 1940 年 10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中共兴化县委旧址 39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40 月中旬, 黄桥决战胜利后,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二纵队第二团奉命向北追歼残敌, 直扑海安 东台, 与南下增援的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第一团在白驹 刘庄之间的狮子口村 ( 当时属兴化六区 ) 胜利会师, 揭开了创建兴化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同年初冬至翌年春, 新四军二纵 ( 旅 ) 二团 六团奉命相继进驻兴化开辟抗日根据地, 首先进入兴化东部农村和圩内地区, 戴窑地处兴化东部, 远离当时的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部占领的兴化城 40 多公里, 群众基础相对较好 其时, 一批外地干部和青年学生受党的动员和派遣, 相继来兴化, 他们紧密配合新四军的武装开辟, 深入农村宣传 发动和组织群众, 积极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帮助组建基层民主政权, 为在兴化建立党政军领导机构, 从思想上创造了重要条件 是年 12 月, 中共兴化县工委在戴窑成立, 对外称 民运部, 陈干为负责人, 成员有李健 孙顾 工委是县委的前身, 为兴化县委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41 年 1 月 7 日, 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亲临戴窑, 于现在的县委旧址主持召开了中共兴化县工委成员会议, 宣布苏北区党委决定, 撤销中共兴化县工委, 成立中共兴化县委, 由李华楷任书记, 李健任组织部长, 张莫棠任宣传部长, 朱光负责青年工作, 孙顾任妇女部长 兴化县委成立不到一个月, 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在兴化县各区联合办事处的基础上宣告成立, 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秘书长 民主人士朱廉贻担任兴化县县长 3 月, 以新四军一师二旅六团一个营为基础, 吸收部分民众自卫武装, 组建了兴化县独立团, 由李华楷兼任政委 温凤山任副团长, 刘赤任政治

中共兴化县委旧址 然任兴化县委副书记, 7 月任兴化县委书记 中共兴化县委在戴窑成立后并没有常驻戴窑, 由于革命形势的复杂, 县委和县政府机关先后辗转于兴化境内的西毛庄 杨十五庄 何家桥 灶里三庄 草冯庄 魏庄 陶庄 大顾庄等地 中共兴化县委的成立标志着兴化县党的建设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它使全县党 政 军 民有了一个坚强领导核心, 为兴化人民在兴化水网地区长期坚持革命斗争, 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 80 年代末, 在兴化县委的关心下, 兴化县党史办和戴窑镇党委 政府等共同发起修缮中共兴化县委旧址 按照修旧如旧 恢复原样的原则, 对县委旧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建 时任南京军区领导的中共兴化县委第一任书记李华楷亲笔题写了 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 几个刚健有力的大字 1991 年元月, 中共兴化县委旧址正式挂牌命名为兴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年, 兴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0 年 7 月 16 日, 经市政府第 29 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 中共兴化县委旧址作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4 月底, 戴为址集萃处主任 41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兴化县政府旧址位于兴化市老圩乡集镇所在地肖家村, 占 地面积约 150 平方米, 由正房和院落组成 正房占地约 60 平方米, 为三间小砖瓦木结构平房, 中间为客厅, 西房间为当时县长俞乃章的办公室, 东房间为政府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室, 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保存尚完好 院落占地约 90 平方米, 建有东大门楼, 门楼南北各有一间厢房, 院落南侧也建有三间小 兴化县政府旧址 ( 老圩翻身中学 ) 厢房, 由于年久失修自然损毁, 原有面貌已不复存在 萃兴化县政府于 1947 年冬移至老圩肖家办公, 当时, 俞乃章同志任县长 为了有计划地培养干部, 提高在职干部的政治 42

兴化县政府旧址 ( 老圩翻身中学 ) 翻身中学, 由俞乃章兼任校长, 张理任副校长, 罗莹任教导主任, 戎杰为党支部书记 当时翻身中学位于县政府办公地的北面, 现均为民居, 已看不出当年的痕迹 翻身中学秉承 为早日解放全中国, 培养优秀人才, 提高革命水平 的办学宗旨, 从 1948 年 4 月创立至同年秋, 先后办了三期, 其中仅第一期就培训乡干 109 人 教师 110 人, 为革命事业和教育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48 年 12 月 13 日, 兴化城解放, 兴化县党政军机关进驻兴化城, 老圩肖家的兴化县政府办公地完成历史使命 2009 年 11 月 4 日, 兴化县政府旧址作为我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被市政府确定为兴化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兴化县委决定创办一所址集萃文化水平 43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沙沟市政府旧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44 沙沟市政府旧址位于原沙沟镇杨家家祠, 现沙沟镇后大街大仙堂巷 3 5 号, 是四进多个院落的普通民宅, 原址的轮廓清晰可辨, 原市政府门槛依旧存在, 大门的两个石门档及门前的两个石狮也在老百姓家保存完好 最后一进民房当时作为市政府招待所 ( 大仙堂巷 5 号 ), 当年周奋 郑光耀两位革命先烈曾在此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早在 1927 年, 沙沟 时堡 中堡 大小李庄就有地下党的秘密活动, 受高邮县委领导, 后因叛徒出卖, 地下党组织亦随之遭到破坏 1939 年, 苏北特委派陈干到兴化西北 高邮临东重新发展党组织 1940 年, 沙沟建秘密支部, 刘平为支书 抗日战争期间, 沙沟 中堡 时堡 崔垛等地为日伪军先后侵占并设立据点 1945 年 2 月 22 日, 我苏中军区攻克兴 ( 化 ) 高 ( 邮 ) 宝 ( 应 ) 盐 ( 城 ) 四县间的重要据点沙沟 崔垛两地, 盘踞在中堡 时堡据点的伪军相继撤逃 3 月 9 日苏中行政公署决定成立沙沟市, 沙沟 崔垛 时堡 中堡镇和附近村庄划归沙沟市, 直属苏中区党委和苏中行政公署领导 全市含时堡 崔垛 中堡 民主 团结 繁荣 兴隆

沙沟市政府旧址 胡少鸣为中共沙沟市委书记, 黄公正为沙沟市市长, 周奋为副市长, 刘平为公安局长 17 日, 市政府召开成立大会, 苏中行署代表周山致词, 胡少鸣 黄公正以及沙沟市著名士绅在会上讲话 沙沟市职工总会, 商抗会和工人纠察队随之成立 4 月, 苏中民抗二团驻防沙沟市, 政委杨逸麟兼任沙沟市委书记 5 月, 苏中区党委决定, 储江任中共沙沟市委书记 沙沟是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 加之商业的兴起, 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 工 农 商 学 兵一应俱全, 阶级成分非常复杂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怎样遵照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汇成一股抗日的洪流 沙沟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 苏中分区 人民报 上报道了 沙沟市的工作经验 1945 年 9 月 1 日兴化城解放, 经苏中区党委批准, 沙沟市与兴化县合并 储江任兴化县委副书记, 黄公正任兴化县县长, 周奋任副县长 沙沟市作为一个区, 隶属兴化县, 周奋兼任沙沟区区委书记 ( 沙沟市的名称对外仍继续使用 )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7 个镇, 汤董 高桂 合兴 3 个乡, 东西 30 华里, 南北 15 华里 址集萃45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46 1945 年底经华中二地委批准, 重新组建沙沟县 ( 对外仍称沙沟市 ), 储江为县委书记, 陈寒为县委副书记 (46 年 2 月到职 ), 周奋任副县长 (46 年 7 月任县长 ), 陈寒兼组织部长, 林云峡为宣传部长, 夏雨为民运部长, 董必成为社会部长兼县公安局长, 陈一候为县委秘书, 何惠民任县政府民政科长, 常春元任教育科长, 张达之任司法科长, 史佑庭任县政府秘书 沙沟县除辖中堡 时堡 沙沟区外 宝应县射阳区也划归沙沟县管辖 1946 年 1 月 17 日沙沟市时堡区政府成立, 刘平为区委书记, 陈忠廉任区长 21 日沙沟市沙沟区政府成立, 王朋为区委书记, 左光华任区长 10 月 29 日地委决定, 为适应今后斗争形势, 撤销沙沟县, 储江调任兴化县委副书记, 周奋调二分区建设专科学校工作 ( 后调高邮县任副县长 ), 林云峡调任溱潼县委宣传部长 射阳 时堡 沙沟 3 个区划归宝应县, 中堡区划归兴化县 原沙沟县独立营选出 50 名战士成立分区行动大队, 由公安局长董必成任大队长, 徐协为教导员, 坚持原地斗争, 直属专署领导指挥 沙沟市政府原办公用房在解放战争中毁于战火, 之后杨家后人在原址上按原进数和院落样式修建了住宅居住 2007 年, 兴化市政府将沙沟市政府旧址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支部旧址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支部旧址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 学校支部旧址位于兴化 市大邹镇团结桥东北 由于时代变迁 原先学 校支部所在地关帝庙早 已不复存在 原址上已 抗大路 的路标及 抗 大遗址 的石碑 提示 着后人要永远铭记这所学校支部曾经为抗日作出的贡献 1927 年开始 兴化北部地区的大邹一带就有地下党组织 活动 当时的地下党负责人叫郑洪 1931 年郑洪叛变革命 大邹及其他地区的党组织也遭到破坏 抗日战争期间 原江苏省的八所乡村师范学校解散 各校 大部分学生则各奔东西 只剩下少部分学生通过考试录取到了 这所住在大邹的省立临时乡村师范学校 当时的学校设在大邹 的关帝庙内 前后三进的庙大厅做教室 东西两侧的厢房做宿 舍 设有南门和西门 学校有 4 个班级 200 多名学生 其中 有地下党员 20 多人 1939 年 苏北特委派陈干到高邮临东和 兴化西北地区发展地下党组织 成立临泽工委 基层设党支部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建成一户户民居 只有 红 色 印 记 47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48 1940 年, 省立临时乡村师范学校在大邹开设后, 临泽工委在学校秘密建立了党支部, 由夏雨任党支部书记 1941 年兴化县委成立后,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划归兴化县委领导, 支部书记仍是夏雨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属兴化县委领导后, 县委交给支部的第一个任务, 就是团结争取学校校长法度的工作 当时学校里有同乡会组织, 夏雨任高宝同乡会主席 为了争夺知识分子, 争夺青年学生, 住在兴化城的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曾多次派人到大邹庄动员校长法度到兴化办学, 把学校迁移到兴化城 兴化县委分析了这个情况后, 决定派夏雨以同乡会主席的身份做校长法度的工作 法度是镇江人, 字审仲, 在当时的教育界有很高的名望, 此人颇有正义感 爱国心, 对国民党腐败政府早已看透, 不愿与国民党同流合污 经过夏雨一番艰苦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 并答应法度学校教师的薪金由县抗日民主政府发给, 教师的思想由支部来动员, 最终法度同意学校继续留在大邹开课 为了把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建成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的基地, 学校党支部利用各种机会向青年学生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使他们进一步地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无能的真面目,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同时,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 以及新四军 八路军坚持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事迹 渐渐地, 青年学生和教师思想觉悟逐步提高, 对共产党的认识逐步加深, 不少学生在宣讲会上激昂地说 : 我们不当亡国奴! 我们要负起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责任, 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一时, 学校的抗日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支部旧址 断壮大支部的力量, 为革命队伍输送干部做准备, 于是, 秘密发展了十多名青年学生入党 这些学生入党后, 宣传抗日的热情更高 有一次, 支部组织青年学生到范公堤迎接从盐城大冈过来的八路军, 并把他们带到大邹, 当晚还召开了欢迎会 部队负责同志很高兴, 见师范学校学生素质这么好, 又有不少女学生, 部队负责同志向支部提出动员学生参军, 特别是适宜搞宣传鼓动工作的女学生 支部经过请示县委, 同意了部队的要求, 介绍了 5 名女学生参军, 其中 4 名是地下党员,1 名是进步青年 后来, 由于支部书记夏雨等负责人急于到高宝地区开辟工作, 法度的统战工作没有能继续做下去, 加之后来教师的薪资也没处领了, 大邹临时乡村师范学校在大邹只存在了不到 1 年的时间, 最终不能再继续办下去 随后关帝庙也被拆毁, 其建材被用来在大邹镇北面建筑封锁坝, 以阻挡从盐城过来的日军的水路进犯 解放后, 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该校支部为抗日所作的贡献, 便把该校附近的一条路命名为 抗大路, 并建立了一块 抗大遗址 石碑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夏雨决定在学生中发展党员, 不址集萃情绪非常浓厚 见时机已到 49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苏中公学旧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50 苏中公学旧址位于原沙沟镇三元宫, 现沙沟镇后大街虹桥巷 2 号 1945 年 8 月 23 日苏中公学迁至沙沟镇, 至 11 月 1 日该处一直作为苏中军区培养军队和地方干部的苏中公学校部所在地 1944 年 2 月 10 日,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 培养抗日救国人才, 苏中区党委 苏中军区作出决定, 在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的基础上, 创建苏中公学 新四军 1 师师长 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 苏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长, 新四军 1 师 1 旅副旅长张藩任专职副校长 校委会书记, 夏征农任教育长 1944 年 4 月, 苏中公学在 苏中报 上刊登了招生消息 招生简章上明确 : 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 招收初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入学 学校设有政治 文化 军事 财政 民主等专业, 学制半年 军事系只要求初中毕业, 其它系需要高中毕业 这条消息使大批的热血青年大为动心, 纷纷决定报考相关专业

苏中公学旧址 后到达宝应县东北地区的曹甸安丰一带, 苏中公学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 一是各分区 县选送的干部 ; 二是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上招收的学生 ; 三是沦陷区地下党组织输送来的进步知识青年, 其中也有地方党政干部 地下党员和一部分小学教师 学生中以苏南来的初中生为最多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只考政治和语文, 政治题目考的是民主集中制 三三制 中国革命动力 鸦片战争等基本知识, 语文题目考的是 敌后青年之路 1944 年 6 月 1 日晚, 在校部驻地金吾庄的一个广场上, 召开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学员毕业和苏中公学第一期开学的大会 粟裕 管文蔚 夏征农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并作重要讲话 学员编为 6 个队, 每队设 3 个区队 9 个班, 每班 10 至 12 人 队长 指导员 区队长为抗大九分校调来的 学校给学员们发了军装, 每班发了两支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作为自卫, 经过大约两周的队列和军人举止礼节等训练后, 就转入政治教育 1945 年 2 月 22 日, 沙沟第一次解放, 沙沟特别市委 市政府随之成立, 沙沟镇职工会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1944 年 5 月初, 从苏中各地区分批来到苏公的学员, 先址集萃51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52 农抗会 教抗会 儿童团 民兵武工队等也相继成立, 抗日救国的各项活动在苏北这个水乡小镇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由于沙沟的地理位置特殊且易攻难守, 在这期间, 日寇勾结各种反共势力多次对沙沟进行报复性的偷袭和扫荡, 所以经常出现我退敌占, 敌逃我进的状况, 群众称之谓 拉大锯 加之沙沟镇是个阶级成份错综复杂的商业重镇, 部分民众对我党我军的抗日政策还存在着忧虑和不理解的现象, 新生的抗日民主政府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 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果断命令苏中公学迁驻沙沟, 肩负宣传发动群众, 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的神圣使命 8 月中旬, 夏征农同志接任苏中公学校长, 一千多名学员在他率领下, 于 8 月 23 日由水路到达沙沟, 苏中公学的到来, 受到了沙沟各阶层人民的欢迎, 他们亲切地称苏中公学叫 苏公 苏中公学的领导机关设在镇东的古庙三元宫内, 学员们则按分队编制分散居住在三元宫周围的居民家中 苏公到沙沟后, 各个分队的宣传组就成立起来, 并迅速开展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 全校在夏征农校长的领导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片热火潮天的景象 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 沙沟镇上一片欢呼 千名苏公学员和沙沟市人民在公共体育场召开了隆重的庆祝胜利大会 1945 年 11 月 1 日, 苏中公学全体学员在夏校长的带领下奉命撤离沙沟迁往大丰台北 1946 年 5 月 10 日, 苏中公学与雪枫大学 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合并, 组成华中雪枫大学 苏中公学办学共历时两年, 先后办了 5 期, 为军队和地方培养输送

苏中公学旧址 4000 多名干部 苏中公学虽然在沙沟只有短短的 70 天, 但苏公学员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他们为居民挑水 扫地, 教居民识字, 在沙沟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了我党我军的优秀形象, 与驻地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 同时苏公学员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群众工作, 使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深入人心, 各阶层群众的抗日斗志日益高涨, 沙沟市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受到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领导的表扬 当时的沙沟市因为苏中公学的存在而被人们称为苏北的 乌克兰, 这给千年古镇的历史又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2007 年, 兴化市政府将苏中公学旧址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了 53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朱严师范旧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54 朱严师范旧址位于原永丰镇徐扬庄东南角的西隐寺, 当时寺庙的大殿为教室, 东北角的方丈室和套房做校长室和科校合署办公室, 大殿南面的几间附属用房做油印 文书 储藏室, 西厢房做职工宿舍, 东厢房做厨房和炊事员宿舍 后因寺庙破损严重被拆除, 旧址上现为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原先学校里的三棵柏树和一棵冬青树依旧枝繁叶茂, 见证着朱严师范学校开办的这段历史 1944 年初, 兴化县委 县政府决定筹办一所简易师范, 为纪念在兴化牺牲的朱廉贻和严昌荣两位烈士, 遂定名为兴化朱严师范, 校址设在永丰镇徐扬庄东南角的西隐寺, 这个庄子是老根据地的中心, 当时有 兴化的莫斯科 之称 学校与县文教科合署办公, 以便统一行动, 适应战争环境 县长李健兼任校长, 后由罗洛 王文乾任正副校长 该校创办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根据地师资缺乏的问题, 培养适合当时抗日救国 保卫家乡 巩固根据地需要的文教干部和小学教师 该校用延安抗

朱严师范旧址 农民家里, 冬天睡稻草地铺, 夏天睡门板 学校特别注意教育学员发扬延安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 严格执行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同新四军一样, 每天要求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并帮助房东挑水, 搞好群众关系 晚上几个人一组, 在一盏油灯下抄写笔记或写小结, 或写发言提纲 经常吃萝卜干 咸菜下饭, 吃面糊或疙瘩也是常事 还自己养猪 种菜, 改善伙食 遇到日伪下乡 扫荡, 学校立即转移 不管严冬酷暑, 还是白天黑夜, 学员们随时打起背包就出发, 有时行军达几十里, 再找临时 校舍 住下来, 坚持游击教学 学员的学习科目大致分政治 文化 业务三大类 教材大都是从毛泽东 刘少奇同志的著作中选出, 还有 社会发展简史 大众哲学 以及报纸上重要的社论和文章等 业务教材则采用报纸 文件或实际工作经验总结 教学方法采取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和官教兵 兵教官 兵教兵的方法 学校每期学习的人数与时间不定, 视客观情况和需要决定, 人数有时四 五十人, 有时百十人甚至几百人 由于处在战争环境, 每期学习时间以十天半月居多, 采取长会短训方法 但有时也有长到两三个月的 任课老师除学校的几个负责人和教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艰苦, 平时分散住在址集萃大精神办学 55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56 师外, 还有县政府的干部 学校坚持政治挂帅, 每期开始都要安排学员听政治形势报告 除特殊情况外, 都是县长李健亲自作报告 县委宣传部长郑光耀, 还有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 二地委副书记俞铭璜都亲自到校作过政治形势报告 不久, 苏中行署教育处召开会议, 研究和布署实行新乡制后, 要求各县设立县学和乡学 县委 县政府决定朱严师范为县学 每乡设一名脱产的文化教员 这样朱严师范的训练范围就扩大到乡干和各乡的专业干部, 如文化教员 财粮员 会计人员等 在学生中, 除了有党团干部, 还建了青年先锋队, 这是群众性组织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 并配合中心工作, 参加反霸斗争和开展扫盲活动 朱严师范建立之初, 还办了朱严师范附属小学, 校长是姚迁, 由刘烁夫任专职教师, 兼任教师都是朱严师范的人员 全县区乡儿童团团长和部分骨干三十多人曾集中到附小学习 训练 师范停办以后, 附属小学并入徐扬小学 1945 年 8 月, 日寇投降后, 学校和县文教科一道奉命作进城准备 9 月, 学校开进兴化城后, 一方面成立了宣传队, 向居民

朱严师范旧址 恢复开学上课 此后不久, 朱严师范奉命停办,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朱严师范在开办的一年多时间里, 先后培养了 1000 多名区乡文教干部和小学教师, 为建设根据地, 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纪念朱严师范, 原徐扬乡政府将集镇主街道命名为 朱严路, 街上的主桥命名为 朱严桥 2002 年经兴化市教育局批复, 永丰镇人民政府创办了一所全日制 寄宿制 九年一贯制公办民营学校 为纪念朱严师范, 学校取名为 朱严学校, 教学楼取名为 廉贻楼 和 昌荣楼, 原兴化县委书记戴为然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11 年, 因教育体制改革, 该校改名为 兴化市永丰中心校小学部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另一方面则忙于接受学校 训练旧人员, 尽快址集萃宣传党的政策 57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华中人民报社旧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58 华中人民报社全称为华中二分区人民报社, 其旧址位于兴化市下圩镇朝阳村西马自然村的居民家中, 因时代变迁, 原址面貌均已不复存在 1944 年 6 月 12 日中共苏中一地委在宝应成立人民报社, 创办了机关报 人民报 1944 年 12 月, 苏中二地委 二专署撤销, 所属兴化 溱潼两县划归一地委 一专署管辖 1945 年 11 月, 华中解放区成立了苏皖边区政府, 苏中第一行政区改建为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 ( 又称华中二分区 ), 苏中一地委改称华中二地委, 人民报社也改称苏皖边区二分区 ( 华中二分区 ) 人民报社 1949 年 4 月, 华中二地委称为扬州地委 在此期间, 人民报 一直为地委机关报, 直至 1949 年 11 月后停刊 1947 年春, 为了当时蒋后战争宣传需要, 躲避敌人的收剿, 华中二分区人民报社由华中二地委机关所在地中圩秘密搬迁至下圩西马庄, 并将报社印刷机分散五处印刷, 直到是年冬天搬离 人民报 主要进行党的政策宣传, 以及战地消息

华中人民报社旧址 报道, 为发动各级农抗会 妇抗会 青抗会 儿童团等组织, 培养新生力量, 壮大革命队伍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此期间, 报社还进行 人民画报 的编印工作, 由 人民报 印刷厂手摇石印机印刷 人民画报 是 人民报 的一个支报, 对外称为华中二分区人民画报社, 于 1947 年 3 月 10 日创刊 人民画报 由 人民报 陈广生同志兼任主编, 并担任编辑 绘图等工作 人民画报 开始为半月出一期, 后又改为十日刊 五日刊, 最后发展为三日刊 负责绘画的有陈广生 李亚如 华骏等同志 ; 李晓晖 李人怡 王槐泽负责文字编辑和文娱材料创作 画报为八开四版, 一版 四版是彩版套印两色三色不等, 最多套四色 内容为当前政治军事形势宣传画, 主要报道华中二分区对敌斗争取得的战绩, 还有时事政治 ; 二 三版是小幅画 单色, 有独幅画 连环画 文艺宣传等 1949 年 2 月 人民画报 随人民报社迁进扬州城出版,1950 年 1 月 12 日移到泰州市继续出版 至 1950 年 9 月 10 日停刊, 共出 196 期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访贫问苦 减租减息等新闻的 59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华中军区第一野战医院旧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60 华中军区第一野战医院旧址位于兴化市林湖乡西丁村, 原为该村的念佛楼, 解放后改为西丁小学, 现为西丁村村委会办公场所, 虽几经修建 改建, 现仍有六间约 300 多平方米的房舍保存完好 1946 年 5 月苏中战役前, 我华中野战军结集于海安 如皋一线, 进行战斗准备 陈毅指示原新四军卫生部部长崔义田从山东临沂去淮安, 和华中军区卫生部部长齐仲桓 副部长李振湘同志一起, 向粟裕同志请示这次战役的伤员救治工作 粟裕同志对他们说 : 为配合这次战役, 你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救治好每一个伤员, 就能更好地鼓舞战士勇敢作战 根据粟裕同志 救治好每一个伤员 的指示和战役部署, 华中军区卫生部对华中野战卫生工作力量作了统

华中军区第一野战医院旧址 原有的野战医院和后方医院 野战医院随前方司令部行动 ; 后方医院随时接收从前方转运来的重伤病员 齐仲桓留守兴化, 从华中军区卫生部 后方医院 医校 ( 一 二 三队 ) 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在兴化县中部的草冯区唐子镇 ( 现昌荣镇 ) 建立了伤员转运站, 在该区西丁乡的西丁庄 ( 现林湖乡 ) 东林镇的魏庄 ( 现林湖乡 ), 草冯庄 ( 现昌荣镇 ), 永丰区徐扬 蔡家 戚家等村庄先后组建了三个临时野战医院及其附属机构, 随时赴前线收容 救治 转运重伤员到设在兴化的临时医院中治疗 1946 年 5 月 12 日, 华中军区第一野战医院在西丁庄佛教场所念佛楼内成立, 首任院长由时任苏中军区卫生部医务主任兼苏中军区二分区卫生部长的徐杰三担任, 医院分设院部 政治处 手术队 医疗队 收转队等, 下设的多个室 组分散在西丁庄周边附近村庄 1946 年 7 月 13 日, 苏中战役第一战宣泰战斗打响后, 医院组织精干力量赴前线收容接运回了第一批 1326 名重伤员, 这些伤员经手术处理后, 分类转移到周边村庄治疗养伤 战线拉长后, 医院有关单位曾奉命临时移驻东台 白驹 草堰 刘庄等地, 开展就近收治从前线转运来的伤员工作 8 月 27 日战役结束后, 院长由医务主任刘振之接任 160 多天的时间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扩建了址集萃一的调整 61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62 内, 该院 100 多名医务人员在军区卫生部长齐仲桓 副部长李振湘, 军区直属队政治部主任魏天禄 院长徐杰三 刘振之等人的领导下先后对 4000 多名重伤员进行了及时的治疗, 从而保证了部队作战的胜利 粟裕在总结战役工作时曾说过, 苏中七战七捷救治伤员工作的成绩, 一大半是苏中人民群众的功劳 烽火连天的年代, 医院先后转战苏 鲁 豫 闽 浙 皖等省, 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 孟良崮 济南 开封 淮海 渡江 上海 福建沿海 抗美援朝等著名战斗战役, 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医院名称几经更替, 组建时被命名为华中军区第一野战医院, 不久一分为二, 赴前线的保留原称, 留守西丁庄的改称华中军区卫生部第五后方医院, 采用一套班子 两块牌子建制 ;1947 年 3 月改为华东野战军第五野战医院, 同年 11 月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第四野战医院 ;1952 年 12 月改为华东军区陆军第六医院 ;1953 年 9 月, 医院由浙江嘉兴移驻安徽当涂县, 1954 年 8 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六医院至今 2011 年 七 一 前夕, 解放军第八六医院为纪念医院前身诞辰 65 周年, 组织专人 3 次到西丁村在诞生地举行挂牌 宣誓 慰问老区群众等仪式与活动, 重温医院辉煌的历史, 表达对兴化革命老区群众的感激之情

沈云楼故居 沈云楼故居位于垛田镇湖西口村, 为青砖黛瓦 木构架的民宅, 共有四进三个院落, 占地 200 多平方米, 虽经百年历史, 但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现为沈氏家族后人居住 沈云楼,1913 年 5 月 11 日出生于一个富庶家庭 他幼时生活于农村, 目睹农民劳苦终年, 不得温饱, 时作不平之鸣 他志向远大, 言行与大众异, 不满于家庭生活之安乐, 立志为人民做一番事业 1928 年毕业于兴化城开元小学,1929 年考入南京晓庄师范中学部读书 在校期间, 他加入了地下党组织, 后因工作需要, 改名为沈一山, 改籍为六合县 沈云楼入晓庄师范后, 有幸得到校长陶行知的教诲和熏陶, 他拥护陶先生推行 改造全国乡村教育 的主张, 崇敬陶先生之为人 在晓庄师范地下党组织的教育下, 他积极参加党的活动, 热情为党做社会工作 1930 年 4 月 5 日, 即南京 四 三 惨案 * 后两天, 南 京晓庄师范 中大 金大学生和部分工人五百余人举行集会, 成立 四 三 惨案后援会, 通过罢工罢课支援和记工厂斗争的决议 会后, 市委委员刘焕宗率领队伍示威游行, 沈云楼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沈云楼故居 63

第二部分 : 旧址 故居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64 在队伍最前列 游行队伍走到城门口时, 军警们在城楼上架起机枪相威吓, 沈云楼面无惧色, 奋勇前进 反动当局为阻止游行队伍前往和记工厂, 慌忙关闭挹江门, 不让队伍通过 沈云楼与学友站在队伍前高呼口号, 散发传单, 向市民群众讲演, 揭露 四 三 惨案真相, 并与警察激烈争斗, 终于使游行队伍和随同的数万群众冲出挹江门, 前往下关和记工厂, 向工人们表示声援和支持 4 月 10 日, 晓庄师范学校因学生参加声援 四 三 惨案的示威游行被国民党政府强行封闭, 并以 企图暴动 为名, 下令通缉校长陶行知, 学校不得不停课放假 4 月中下旬, 学校地下党组织以党 团员为骨干, 组织了数十人的护校团, 率领在校坚持的师生包围教育部, 质问当局 沈云楼亦参加了这一活动 在轮流护校期间, 沈云楼曾利用假期回乡探亲, 但当他得知反动当局无理逮捕留校学生时, 立即返校, 设法营救被捕师生 有一次, 沈云楼与两个同学到南京城里做秘密工作, 中途被国民党侦探侦获, 两同学当场遇害, 沈云楼因未搜出佐证而幸免 但他不因为险此遇难而畏缩, 相反地更加坚定了斗争意志, 顽强地继续坚持战斗 此时, 他不仅在晓庄师

沈云楼故居 上参与传达我党领导的重要消息 1930 年 8 月 10 日, 国民党首都卫戌司令部稽查处在成贤街破坏我南京市委机关, 搜出一张通讯员名单, 上面列有沈云楼的名字, 沈云楼因此被暴露身份, 当日沈云楼在白霞路太安旅社被捕 在押期间, 沈云楼虽经严刑逼供, 但毫不屈服, 严守了党的秘密, 保护了同志 8 月 18 日, 沈云楼在雨花台就义, 就义时面无惧色, 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牺牲时年仅 17 岁 沈云楼是兴化在外地加入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 也是在外地最早牺牲的烈士之一, 他短暂的一生, 闪耀着青春的光辉,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陈列有沈云楼的遗像 穿过的线鞋和在晓庄师范读书时所写的日记一卷, 沈云楼虽死犹生, 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2009 年 11 月 4 日, 沈云楼故居作为我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被市政府确定为兴化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与南京市委也取得了联系, 并在沪宁线址集萃范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65 * 注 : 南京 四 三 惨案 :1930 年 4 月 3 日, 南京和记工厂英国厂主撕毁同罢工工人达成的复工协议, 勾结国民党当局, 派军警及流氓打手镇压罢工工人, 有数十名工人受伤, 中共和记工厂支部书记徐文禄等 5 人被捕

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66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第三部分 67

第一部分 : 纪念馆 陵园 ( 墓 碑 塔 )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68

梓辛河伏击战遗址 梓辛河伏击战遗址 位于兴化市林湖乡戴家村南向西 500 米的梓辛河畔, 该处南接南荡, 北通得胜湖, 河沟纵横, 垛田棋布, 芦苇丛生, 地形复杂如同 八卦阵 为执行苏中区党委 关于粉碎敌人对我根据地扫荡 蚕食的阴谋, 集中一切力量积极发展武装, 建立根据地 的指示, 我苏中新四军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 以多打小胜仗, 活捉日本鬼子, 来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使其时时处于被动挨打之中 1941 年 5 月 11 日, 新四军一师二旅六团三营获悉情报 : 侵占兴化城的日军定于 5 月 11 日从兴化城乘装甲船, 沿梓辛河向东, 前往东台参加军事会议, 拟于 5 月 15 日上午再从东台按原路返回兴化城 三营营长赵云鹤奉命率三营在戴家村南梓辛河西端进行伏击 为确保首战告捷, 赵云鹤先实地勘察地形, 进行周密部署 地方党和政府也派出几十条船和四五十个船工予以配合 15 日拂晓前, 部队按预定部署进入伏击阵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梓辛河伏击战遗址 69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地, 全神注视着东台方向的敌人汽艇, 等了整整一个上午仍然不见敌艇踪影, 但干部战士不顾疲劳和饥饿仍静静地坚守在阵地上 到下午 1 时 20 分, 才从东面传来隐隐约约的马达声, 一只插有日本旗的巡逻艇从梓辛河东面向西开过来, 艇上有两名鬼子在瞭望警戒 敌艇只顾开足马力全速破浪前进, 万万没有想到已进入新四军的伏击圈 当敌艇距三营伏击点约 100 米处时, 八连连长王挺首先命令机枪班和特等射手瞄准敌艇开火 艇上敌人遭到突然袭击, 立即慌成一团, 一面进行还击, 一面开足马力企图强行冲过火力封锁线 这时, 三营所有火力集中向敌艇射击, 驾驶员当即被击毙 敌艇眼见失去控制, 歪歪斜斜靠到北岸, 有几个日本鬼子跳上岸奔逃 赵营长立即命令战士们捉 活鬼子 八连一个排的战士从东南面沿小河穿越梓辛河, 朝河北岸冲去 ; 北边的地方部队也从田里包抄上来, 形成三 五个人围捉一个鬼子的战斗场面 有两个负轻伤的鬼子拒不投降, 结果被三营战士用绑带捆得结结实实抬上了船 与此同时, 到艇上搜索的三营战士亦遭到鬼子的顽强抵抗 战士 70

梓辛河伏击战遗址 大, 敌艇慢慢沉没河底 这场伏击战只用了 1 个多小时, 共打死 烧死 淹死日寇官兵 26 名, 活捉日本鬼子 2 名 日本妓女 2 名, 6 名凫水潜逃, 而我仅牺牲 1 名机枪手 梓辛河伏击战是新四军主力进驻兴化地区第一次与日军交战, 也是六团驻防兴化后的首战胜利, 受到了旅部的嘉奖, 三营被授予 捉鬼子第一 的奖旗一面 此战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 鼓舞了我抗日军民的战斗士气, 为新四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的贡献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敌艇机器房的油箱被击中爆炸着火, 火越烧越址集萃们猛投手榴弹 71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杨家碾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72 杨家碾战斗遗址位于兴化市永丰镇港中村杨家碾自然村西南面的一片田地上, 七十多年前, 这里爆发了兴化抗战以来一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武装斗争, 也是兴化抗日根据地开辟初期发生的一次有重大影响的战斗 1941 年冬, 创建不久的永丰 合塔 老圩抗日根据地, 遭到驻扎在安丰的伪二十二师八十五团马佑铭部的侵袭和骚扰 12 月 19 日清晨, 该部出动一个营, 肆无忌惮地自西向东 扫荡 永丰圩内的塔垛 兴刘 范家 杨家碾等村庄, 一路上杀人放火, 抢劫财物 杨家碾地处永丰圩的中心, 雄港河西岸, 四面环水, 有几座小桥通向村外, 全村约有七十多户人家, 村庄四周大都是河沟相隔的垛田 伪军 扫荡 的消息很快传到杨家碾村, 早起的保长一边集合村民往村东疏散撤离, 一边组织人员急奔村西把通往村里的桥板抬起扔到河里, 并藏

杨家碾战斗遗址 明报信 当一切刚安排妥当,100 多名伪军就由范家庄窜到了杨家碾村西 他们见桥板被人扔到了河里, 气急败坏, 由于是冬天, 伪军费了很大周折, 才把桥板搭起来 伪军进了村庄, 放火烧着了 5 6 家房屋, 一时鸡飞狗吠, 把个清静的村庄弄得乌烟瘴气 伪军折腾了个把小时, 没遇见一个人影, 就大摇大摆地出了庄 没想到, 刚到村北就遭遇到营长陈刚带领的独立团二营的阻击 伪军一个个惊惶失措, 四处逃散, 可四周都是撤了桥的小河, 敌人是进也不得, 退也不得 县独立团打伪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周围村庄, 给群众以极大的鼓舞, 他们手握叉子 扁担 大锹 棍棒, 纷纷投入围歼伪军的战斗 二营战士在永丰区游击连及广大群众的配合下, 兵分两路, 一路利用群众送来的船只乘船由水路迂回侧击, 一路从陆上发起正面进攻 陷入重围的伪军被打得丧魂落魄, 晕头转向, 最后龟缩到杨家碾村西南的一个四截垛子上 愤怒的群众乘胜追击, 从不同方向包抄过来, 将四截垛子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的伪军毫无斗志, 溃不成军, 纷纷丧命在战士们的枪下和人民群众的棍棒大锹之下 激战从上午持续到下午, 根据地军民共打死打伤伪军近 140 人, 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而我根据地军民只牺牲 1 人 此次战斗的胜利, 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鼓舞了群众的抗日信心, 也初步取得了在水网地区反 扫荡 的斗争经验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同时派人赶往合塔圩凌葛庄向县独立团团长刘史址集萃好所有船只 73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夜袭钓鱼庙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74 夜袭钓鱼庙战斗遗址位于钓鱼镇集镇东部原米厂所在地, 地处海沟河与渭水河的交汇处, 历来为兴化东西水路交通必经要道 1941 年秋冬, 钓鱼庙 ( 又称 钓鱼姜太公庙 ) 被日伪占据, 驻有伪二十二师八十五团一个主力连, 约 120 余人 钓鱼庙据点依庙而筑, 四周开挖了四 五米宽的水沟, 筑有两米多高的圩子 钓鱼庙据点与海沟河边的安丰 黄庄 西鲍三据点构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严重分割我三 五区根据地的联系 附近几个乡的群众经常受到钓鱼庙伪军的骚扰 烧杀和劫掠 因此, 拔除钓鱼庙据点, 不仅是策应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 牵制敌人兵力的需要, 而且也是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 1943 年 5 月下旬, 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奉命拔除钓鱼庙日伪据点 傍晚, 七团出动一个营的兵力,

夜袭钓鱼庙战斗遗址 俞炳辉的率领下, 部队分乘几十只木船从合塔圩出发 夜 11 时许, 部队到达南蒋庄 彭政委和俞参谋长与兴化三区区委书记李健 区长张松和等碰头研究, 对配合主力作战的三区游击连和附近几个乡的民兵进行了分工部署 除主力部队一个连和区游击连一个排警戒从安丰 兴化方向来犯援敌外, 其余都参加主攻钓鱼庙的战斗 午夜 12 时, 船队经东张青到胡家庄绕道过海沟河 为避免敌人听见响声, 过了海沟河后船民们丢掉木浆改用竹篙行船 当船队行至离钓鱼庙西南约一里路的棒徐村时, 部队靠岸登陆, 与钓鱼乡民兵接上头, 分水陆两路, 向钓鱼庙据点包抄过去 棒徐村与钓鱼庙之间隔着一条河, 河上架着木桥, 桥离敌人据点 30 多米 陆路部队就伏在桥南脚下, 等尖兵排控制据点南大门, 便从桥上发起冲锋 水路是主攻部队, 由主力部队三连和区游击连一个排组成 在离据点稍远处, 主攻部队乘上民兵接应的船只渡河登陆, 埋伏于据点西北两侧, 完成了对据点的包围 尖兵排迅速登岸攀上土圩子, 摸掉了岗哨, 抢占了南大门 在丁学礼排长的指挥下, 全排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大门, 活捉了 20 多名伪军 丁排长勇猛过人, 夺过机枪向庙里扫射, 掩护战士们冲锋 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 后续部队从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在团政委彭德清 参谋长 75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76 桥上猛冲过来, 埋伏在据点西 北两侧的战士一拥而上, 越过水沟, 搭起人梯, 爬上土圩, 很快攻占了土圩 整个庙宇已陷入新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一排战士飞速冲进大殿, 惊魂未定的伪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做了俘虏 当后续部队向北大殿冲锋时, 遭到了伪军的顽强反击 设在大殿两侧碉堡里的机枪不停地喷吐着火舌, 严密封锁了新四军前进的道路 隐蔽在南大殿一角的俞参谋长果断地命令机枪手掩护爆破手炸碉堡 突然, 轰! 轰! 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顿时伪军的机枪哑了 原来, 这是北边的部队已攻上来, 抢先一步炸毁了敌碉堡 战士们扑进大殿, 迫使残存的敌人乖乖地举手投降 至此, 钓鱼庙据点全部被新四军攻克 此战前后历时近两小时, 全歼伪军 1 个连, 生俘伪连长张海青以下 112 人, 毙伤 13 人, 缴获轻机枪 4 挺 小炮 3 门 掷弹筒 3 只 新四军伤 2 人, 阵亡 1 人 钓鱼庙战斗胜利结束后, 海河区民兵把敌人的工事及钓鱼庙全部摧毁 1955 年当地政府在原址上建立了一座米厂 2008 年, 当地老百姓在原址东侧填夯河沟, 重新建造了一座钓鱼庙

唐子战斗遗址 唐子战斗遗址位于兴化市昌荣镇唐子村东侧, 塘港河的东岸 抗战时期的唐子镇是兴化境内的水上交通要地, 它地处塘港河的西岸, 北临车路河, 西通兴化, 东连戴窑, 南接大垛, 北与安丰 合塔圩 永丰圩隔河相望, 在军事上易守难攻 1941 年秋, 唐子镇被敌伪侵占, 由于其战略位置显要, 敌人派了重兵把守, 驻扎有一个营的伪军 敌伪在镇的四周筑了一道高二米的土圩子, 并在东北角 西北角构筑了坚固的碉堡 同时, 在镇子南边不远处的包徐村还驻有一个连的敌人, 可随时对镇子进行增援 伪军倚仗其坚固的据点, 时常对我根据地进行 扫荡, 气焰十分嚣张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斩断敌人的魔爪, 苏中军区命令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拔掉唐子镇的敌伪据点 七团团长严昌荣 政委彭德清根据情报, 决定把东边 南边作为突破口, 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攻打唐子镇 1943 年 9 月 7 日晚 8 时, 战斗打响 从东边主攻的二营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唐子战斗遗址 77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78 在团首长的直接指挥下组成一支突击队, 利用夜幕的掩护, 乘着一只只小舢板船悄悄向对岸划去 由于不小心发出的水声惊动了敌人, 敌人立即集中火力向河中射击 我方岸上的战士随即也向敌人开火, 想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以掩护突击队员们向滩头冲击 然而, 由于敌人居高临下, 加之防御工事坚固, 火力很猛, 担任掩护任务的战士们根本压制不了敌人的火力 眼看着我出击船只屡被击沉, 难以登岸, 焦急万分的严昌荣团长再也按捺不住, 他亲赴前沿阵地, 重新组织冲锋, 掩护部队冲击 为了压制敌人火力, 严昌荣团长身先士卒, 抢下掷弹筒向龟缩的敌人发起猛攻 他打了一发又一发, 就在他说 : 再打一发! 时, 掷弹筒意外爆炸了, 严昌荣团长不幸牺牲, 彭德清政委头部也负了伤 战士们闻讯后悲愤异常, 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 此时, 南边的敌人已增援至唐子, 我军腹背受敌, 政治处主任蒋新生看到团长牺牲 政委重伤, 为避免损失过大, 便决定部队停止进攻, 撤出战斗 为纪念严昌荣烈士, 经上级批准将唐子镇命名为昌荣镇

收复兴化城战斗遗址 1945 年 8 月 28 日晚, 我苏中军区集中新一旅 ( 教导旅 ) 全部, 特务三团 五团, 二分区特务一团 二团以及兴化独立团共 7 个团约 8000 人的兵力, 发起围攻兴化城的战役 经过 3 天 4 夜激战, 于 9 月 1 日凌晨收复兴化城 当时战斗异常惨烈, 敌伪军凭借坚固的城墙及碉堡, 负隅顽抗, 我军将士视死如归, 冒着枪林弹雨, 前赴后继 为了收复兴化城, 我军对敌伪的工事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随着兴化城的收复, 部分城墙也被炸毁 之后, 随着历史的变迁, 因城市建设和内外交通需要, 大部分城墙和所有城楼被拆除, 现如今仅存东城外城脚跟南巷一段, 见证着收复兴化城时那惨烈的战斗场面 1945 年 8 月 17 日 24 日, 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主席, 分别指示苏中部队 : 首先集中力量解决伪军, 或迫其投降 缴械, 力争占领中小城市及乡村, 迅速设法占领运河沿线及串场河沿线各城市, 将苏中 苏北 淮南 淮北打成一片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收复兴化城战斗遗址 79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苏中军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 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了猛 烈的进攻 在各县地方武装 的紧密配合下 连续收复了 掘港 马塘 黄桥 官庄 分界 芦庄等重要据点 打 下 了 三 垛 周 庄 23 日 攻 克 宝 应 并 控 制 了 高 邮 至 淮 安 180 里的运河线 此时 盘踞在兴化的原伪 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 红 色 印 记 80 二十二师师长刘湘图已在蒋介石的授意下 摇身一变成了国 民党第二路军第二军第六师师长 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所部 合编为 3 个主力团 1 个特务营 2 个补充团 共 7000 余人 在对伪二十二师多次劝降无效的情况下 苏中区党委和 苏中军区为了巩固苏中 苏北解放区 报请中央军委批准 决定集中兵力解放兴化 兴化城四面环水 抗战时期 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 德勤就看中了兴化这个易守难攻的水乡泽国 迁省政府于此 在城内修筑了不少永久性的 防御工事 刘湘图盘踞兴化 后 又大修工事 城四郊建 有各式碉堡 17O 余座 在层 层 碉 堡 的 拱 卫 内 还 有 10 米高 3 米多厚的城墙 四 城门各有炮楼一座 左右有 高出城墙的蔽式碉堡 分上

收复兴化城战斗遗址 地道相通 这些, 给攻城部队至少设下了十道以上的死亡线 再加上城四周近 20 米宽的护城河, 真可以说是一座 固若金汤 的 水上要塞 战场指挥是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藩 战役分为两个阶段 : 肃清城外据点和围攻兴化城 并决定由军区新一旅担任主攻, 攻打敌人设防最巩固的西门 ; 二分区特务一团 特务二团佯攻东门 ; 苏中特三团 特五团及兴化独立团分别攻打南门和北门 8 月 28 日晚, 肃清外围据点的战斗开始, 至 29 日下午, 各路部队成功占领城下外围据点 29 日傍晚 18 时 45 分, 苏中军区前敌指挥部下达了总攻兴化城的命令 30 日, 攻城总指挥部移至西门外, 设在被攻占的一座很大的蔽式碉堡内 经反复研究, 确定改主攻西门为佯攻, 东门部队设法占领制高点文峰塔, 变佯攻为主攻,31 日晚进行决战 经过三天四夜的激烈战斗, 至 9 月 1 日凌晨收复兴化城战斗结束, 兴化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此战共毙 伤伪军 2000 余人, 俘日军 4 人 刘湘图及其以下官兵 5000 余人, 缴获山炮 平射炮 小炮和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计 64 门, 轻重机枪 122 挺, 各种枪支 3324 支, 弹药若干, 兵工厂两座, 电台 4 座, 汽艇 4 艘, 收缴伪币 125.5 万余元 新四军苏中部队和兴化地方部队也伤亡 1230 余人, 其中团级干部 2 人 营连排干部 86 人 战后, 苏中军区首长管文蔚 陈丕显 张藩 吉洛 梅嘉生传令嘉奖参战部队, 指出此战 创造了我苏中部队攻城夺地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左 中 右三面均可发射, 各碉堡之间还有址集萃中 下三层枪眼 81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82 的模范战例, 丰富了我苏中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苏中区党委机关报 苏中报 也于 9 月 3 日发表评论指出 : 兴化战役在兴化抗战史上创造了全新的纪录, 战斗的激烈, 战果的巨大, 都为苏中空前未有 现存的城墙其原状为单层外墙, 约 70 米, 高 5.5 米, 墙底宽 1.6 米, 顶宽 0.8-1.1 米, 上部砖封呈矩形, 以糯米石灰浆砌筑 1986 年 10 月, 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兴化文物保护单位,2002 年 10 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 10 月, 市政府召开城区古城墙维修保护会议, 要求在保持明代风格的基础上对现有古城墙按照制定的规划进行修缮, 并确定首先修缮东城外脚跟南巷地段古城墙 2007 年 10 月底, 首期古城墙修缮工程按照既定计划如期完工, 对外开放

激战胡家庄遗址 激战胡家庄遗址位于兴化市海南镇胡家村南金家舍北的广阔田野里 当时, 大片麦田以及田中的几条河流, 都成了我新四军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围剿国民党海军及 还乡团 的战场 1947 年 2 月 4 日拂晓, 驻兴化国民党海军 28 人, 率 还乡团 200 余人, 乘一艘炮艇和一艘美制登陆艇, 沿海沟河向北进犯, 企图 扫荡 吉成庄地区, 掠夺粮食等战略物资 敌人北犯的消息, 迅速传到正在兴化城北郊待机歼敌的二分区主力四团二营 二营辖四 五两个连, 虽缺乏重武器, 但该部作战经验丰富, 战斗意志旺盛, 战斗作风顽强 他们决心利用敌人狂妄的心理及有利的地形, 痛击来犯之敌 10 时半, 敌人在钱家垛 胡家庄 老舍一带登陆 骄横的敌人自恃装备精良, 气焰十分嚣张 敌艇长吴文德带 8 名海军, 携 3 挺轻 重机枪上岸, 随 还乡团 行动, 担任警戒 其余留在艇上 船上尽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激战胡家庄遗址 83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84 情地嘻笑玩闹, 毫无戒备, 坐等 捷报 飞来 登陆的 还乡团 以为有 国军 掩护, 便肆无忌惮地挨家挨户抢粮, 搞得钱家垛 胡家庄 东西老舍等村庄鸡飞狗叫 正当敌人满庄乱闯 胡作非为时, 四团政委张玉辉立即命令二营迅速出动 平旺区委动员群众集中大小木船 80 余条, 并在 7 条小河上架起了浮桥, 使参战部队按预定部署展开 下午 2 时左右, 敌人从胡家庄成一路纵队沿大河边前进 当敌人进入四团伏击圈时, 早已严阵以待的五连及平旺区游击连 区武工队, 立即以密集的火力, 对劫掠胡家庄之敌先行开火 敌人突遭打击立即慌作一团, 敌艇上的国民党海军不顾岸上 还乡团 的死活, 开足马力向西鲍方向仓惶逃遁, 其中一艘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被击伤 岸上的敌人一见登陆艇逃之夭夭, 更加慌乱不堪, 顾不上天寒水冷, 纷纷泅水逃命 五连战士迅即由胡家庄向南对逃窜之敌发起冲击, 穷追猛打 四连及平旺区民兵联防队也从金家舍一带由南向北压过来 附近村庄的农民群众也纷纷拿起钉耙 大锹 木棍赶来助战, 还送茶送饭 捉俘虏 抬担架 敌人一心只顾逃命, 不仅美式武器成了累赘, 被扔进河里, 连身上的衣服也脱得精光 几十个 还乡团 挤上两只小船, 不想逃到大河西岸, 纷纷落水,

激战胡家庄遗址 命, 经不住河水一冻, 旋又爬上岸来, 乖乖地举手投降 激战至傍晚时分, 登陆之敌大部就歼于胡家庄以南 钱家垛以西 金家舍以北的地区, 只有少数残敌脱逃 此战共击毙敌 ( 包括泅水逃命时淹死的 ) 海军参谋 保安中队长以下 40 余人, 生俘敌海军艇长以下 11 人 还乡团 70 余人, 缴获轻重机枪 3 挺 长短枪 60 余支 而我方仅牺牲 2 人, 伤 3 人 此次战斗以极小代价, 获得较大胜利, 苏中军区首长于 2 月 9 日传令嘉奖参战部队, 称此战创水网地区作战的范例 注 : 因这场战斗发生在胡家村南金家舍北的田野里, 因而此次战斗又称 金家舍战斗, 由于两村当时同属吉成庄地区, 因而此次战斗又称 吉成庄大捷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结果成了俘虏 十多个国民党军先是下水逃址集萃爬上岸又向南逃 85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穆家堡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86 穆家堡战斗遗址位于兴化市沈伦镇薛鹏村 解放战争时期, 这里曾是溱潼县境内的中部重镇 穆家堡镇, 地处蚌蜒河的北岸, 居于大垛 沈伦 顾庄三角腹地, 作为当时重要的土顽据点, 穆家堡外围有河水环绕, 四周筑有土圩子和碉堡 炮楼, 西头唯有一座木桥通到外面, 桥头筑有蔽式碉堡, 配置有强大的火力网 现如今, 原先的土圩和碉堡均已不复存在, 只有蚌蜒河水依旧在静静地流淌, 仿佛在叙说着那激烈的战斗经过 1947 年春, 为打开溱潼县蚌蜒河南的斗争局面, 华中二地委决定拔除土顽据点穆家堡 盘踞据点的 还乡团 头子董 明甫 * 是血债累累 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 他经常纠集 还乡 团 骚扰百姓, 捕杀地方干部子女, 对解放区构成严重威胁 2 月 27 日, 华中二分区主力四团一 二营奉命由宝应白鼠村出发, 冒着严寒, 登上了在兴化待命的木船, 连夜水上

穆家堡战斗遗址 登陆, 决定由二连实施偷袭 由于天黑路滑, 二连进展并不顺利, 还未进入偷袭阵地, 就被敌人发觉, 偷袭受挫 改由一连强攻敌董明甫据点, 二连攻打西南角的炮楼 1 个小时后, 一连组织了三个班的突击队向对岸发起突击, 战士们几次涉水渡河, 都因敌火力密集而未能成功 为赢得时间, 争取主动, 四团领导决定从桥上正面强攻 午夜, 三连从东北角首先发起佯攻, 吸引敌火力 接着, 炮兵抵近阵地前沿, 连发数发炮弹, 将敌人数座炮楼摧毁 与此同时, 一连战士在团长叶克守的直接指挥下, 所有轻重型武器齐开火, 掩护突击队突破敌人封锁, 冲过木桥, 用土圩子作掩护, 接近敌构筑工事 敌人困兽犹斗, 疯狂地冲上土圩子向突击队员投掷手榴弹 一颗手榴弹落在战士脚下嗤嗤作响,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战斗英雄任荣凯不顾个人安危, 连忙捡起冒烟的手榴弹塞进了敌人碉堡机枪眼, 给突击队炸开了一条通道 部队冲上去与敌人展开近战, 突击队的战士手榴弹打光了, 就扔砖头 砖头扔光了, 就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就在二连与敌人在土圩子展开激烈战斗之时, 一连也神速冲进庄子, 避开敌人架在房顶的机枪扫射, 直扑位于庄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长途奔袭穆家堡 当晚 9 时, 一营率先进抵穆家堡外围址集萃行军 87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88 子东南角的青龙庵大门, 击毙门口 3 名守敌, 吓得机枪手弃枪而逃, 庵中之敌闭门不敢出战 一名战士爬上屋顶, 用手电一照, 只见 3 个敌人在黑暗中抱成一团 大声喊话, 不听回声, 向下扔了一颗手榴弹, 吓得敌人跪地求饶 一连战士趁机撬开大门, 近一个班的敌人被活捉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战, 歼灭保安队 1 个中队及 5 个乡的 还乡团, 俘虏 还乡团 头子董明甫及以下 96 名, 伪乡长 3 名, 缴获轻机枪 4 挺 短枪 7 支 步枪 81 支 子弹 4174 余发 四团一营副营长薛鹏 一连连长张英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此战胜利, 开创了自卫战争初期二分区地方武装在水网地区攻坚战的范例, 打击了敌守备信心, 严重威胁了敌人的交通线, 为我挺进蚌蜒河南 收复失地扫除了障碍 从此, 溱潼地区对敌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 为纪念薛鹏烈士, 兴化县政府决定将穆家堡镇改名为薛鹏镇, 后因行政区划调整, 现为薛鹏村 * 注 : 水乡风云 兴化人民革命斗争史 上记载为 董明甫, 当地老百姓称应为 董明根

北季庄大捷战斗遗址 北季庄大捷战斗遗址位于兴化市戴南镇季家村北季庄 北季庄三面环水, 原先经历了战火洗礼的 30 米宽的河流已被一条狭长的景观河所取代, 这条河流将北季庄分成了东西两片, 中有一桥相连 六十多年前, 国民党东台县长李侠夫率部退守北季庄河西, 撤去桥板, 妄图利用其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势, 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负隅顽抗 1947 年 4 月 13 日, 国民党东台县长李侠夫在蒋军四十九师主力 80 余人保护下, 带领顽保安队两个连及顽东台六 七 八 九等区 还乡团, 共 400 余人, 乘汽艇两艘 民船数十艘, 携迫击炮两门 重机枪 6 挺 轻机枪 20 挺, 由东台 溱潼出发 扫荡 我蚌蜒河南, 企图进占穆家堡一带, 找我地方武装决战 李部在运动中, 不断遭到我区队 民兵的袭扰 15 日, 敌在蚌蜒河南的北季庄 南季庄 花杨庄结集, 企图从关口北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北季庄大捷战斗遗址 89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90 犯, 寻我主力决战 我华中二分区四团一 二两个营和溱潼团 3 个连组成的南进大队于敌大摇大摆进抵关口附近时, 即加以阻击, 并以一部绕至南季家切断其后路, 将敌包围至北季庄河西 敌利用其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势, 企图负隅顽抗, 撤去桥板, 占据河西沿岸的民房, 并以轻重机枪严密封锁通向河西的道路 我军四团一营二连 23 名勇士组成突击队, 在我方 10 多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下, 从河面最狭处泅水强渡, 冲上对岸, 轮番向敌人猛投手榴弹, 迫使敌人弃阵地而逃 突击队员立即占领突破口, 掩护部队冲锋 战士们冲进对岸, 穿过敌人燃起的熊熊大火, 奋力杀向敌人位于庄西的大庙据点 自下午 2 时许发动反击起, 战斗至 16 日拂晓始告结束, 除蒋记东台 县长 及几名 区长 等狼狈溜走外, 共击毙 俘虏敌人约 200 人, 其中毙敌 50 余人, 俘敌 100 余人 击沉汽艇一艘, 缴获八二迫击炮 1 门 掷弹筒 2 个 重机枪 3 挺 轻机枪 11 挺

北季庄大捷战斗遗址 日式手枪 1 支 步枪 130 余支 缴获弹药七九子弹 7218 发 六五子弹 1674 发 卜壳弹 25 发 汤姆弹 241 发 炮弹 1 只 掷弹筒弹 21 只 榴弹十八只 此战意义重大, 苏中军区管文尉 吉洛 胡炳云 李干辉 周文在等首长于 4 月 20 日联名传令嘉奖参战部队 华中二分区 人民报 1947 年 4 月 19 日第 534 期 23 日第 536 期 25 日第 537 期对北季庄大捷进行了连续报道, 并发表了社论 蚌蜒河畔之捷 指出, 北季庄大捷是华中二分区半年来坚持游击战争中最光辉的战果之一, 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宝应地区的反 清剿 斗争, 而且会对全分区今后斗争起重大影响 ; 同时, 还直接地改善了溱潼地区特别是蚌蜒河南的斗争局面, 并且将有力地帮助江都地区恢复工作的开展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5 挺 汤姆式 2 支 快慢机 3 支 手枪 9 支 址集萃加拿大冲锋枪 91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从柏林伏击战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92 从柏林伏击战遗址位于梓辛河北岸, 兴化市荻垛镇从刘村从柏林自然村东北角的一片田野里 1947 年 6 月 8 日晨, 大雾弥漫, 盘踞大垛据点的国民党整编四师二七 团二六六连, 乘新四军和我地方武装主力西进老阁之机, 伙同 还乡团 计 160 余人, 携大民船 16 条, 从大袁庄兵分两路向东进犯, 企图到梓辛区抢粮 一路以国民党军为主, 加上少数 还乡团 100 余人, 经从柏林 扫荡 至周刘庄 ; 另一路 还乡团 60 余人到南北石庄抢掠, 以配合南线主力 扫荡 为狠狠打击来犯之敌, 保卫群众夏收果实, 溱潼县独立团在获悉敌人来犯的情报后, 决定从挺进老阁途中回师东进, 在从柏林附近伏击敌人 从柏林位于梓辛河北岸, 只要占领从柏林的东坝头, 切断水路, 敌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插翅难逃 是日晨, 溱潼独立团出动一 六 九 3 个连在廉贻区游击连的配合下, 由团长陈连标 政治处主任郑竹波率领, 利

从柏林伏击战遗址 伏在梓辛河南的弥陀寺, 放敌进去后, 占领从柏林, 切断敌人退路 ; 九连在窦子庄钳制南北石庄的敌人 ; 六连随团部和县直机关在陶庄待命 整个伏击阵地成袋形之势, 只待敌人到来 上午 9 时许, 当一股敌人大摇大摆地通过从柏林坠入袋中时, 一连迅速占据从柏林东坝头将袋口封闭, 九连也从窦子庄奔袭南北石庄 正在南北石庄骚扰百姓的 还乡团 不堪一击, 慌忙缩回大垛镇 下午 2 时, 另一路敌主力从周庄到从柏林吃饭, 六连当即从陶庄出发, 分两路向敌隐蔽运动, 一路直插敌后, 占领周刘庄, 断敌退路 ; 另一路两个排和炮排由团长陈连标率领从正面向北阻击 几乎同时, 九连也从南石庄向南猛扑过来 敌人遭溱潼独立团有力伏击, 慌忙朝梓辛河南打炮, 并仓皇向从柏林逃窜 溱潼独立团猛追猛打, 至下午 3 时, 将敌人压缩在周刘庄至从柏林之间的一块麦田里 陷入重围的敌人妄图跳出包围圈向西突围, 在机枪火力掩护下, 对独立团一连东坝头阵地连续发动三次疯狂冲击, 均被击溃 溱潼独立团趁敌人溃退之际发起冲锋, 步步紧缩包围圈, 激战数小时, 敌伤亡惨重, 敌连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 按预定部署进入伏击阵地 : 一连埋址集萃用大雾笼罩的有利天气 93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长被击毙, 其余纷纷缴械投降 此战, 我部共击毙匪连长薛建业 ( 薛岳的侄子 ) 还乡团 团长黄福昌及匪兵 还乡团 分子 20 人, 伤敌 25 人, 生俘 62 人, 缴获迫击炮 3 门 轻重机枪 7 挺 短枪 4 支 步枪 37 支 各式子弹两小船 我部仅阵亡 3 人 从柏林伏击战, 是继北季庄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它首创了溱潼地武歼灭洋顽的范例, 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骄横气焰, 使龟缩在大垛据点的土顽不敢下乡骚扰, 蚌蜒河南为我控制的地区更加巩固与稳定, 极大地振奋了解放区军民战斗的信心, 大大改善了敌后坚持斗争的环境, 对扭转战局改变敌强我弱的军事态势, 对鼓舞士气改善武器装备, 提高战斗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柏林战斗的胜利还标志着溱潼军民已由全面坚持进入了 一面坚持 一面进攻 的阶段 溱潼县地方武装力量逐渐南移, 迫使有些据点的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94

姜家庄战斗遗址 姜家庄战斗遗址位于兴化市茅山镇姜太村东北角 姜家庄战斗又称 三 三大捷, 是解放战争后期发生在溱潼县境内最大的一次歼灭战, 它粉碎了敌人对溱潼县蚌蜒河南解放区的 扫荡, 有力地支持了江 ( 都 ) 高 ( 邮 ) 地区的斗争, 受到上级的通令嘉奖 1948 年 4 月 11 日 ( 农历 3 月 3 日 ), 驻沈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一师四十一旅一二二团一营两个连, 配合保安大队及 还乡团 一部, 分两路 扫荡 茅山, 一路沿水路乘船进犯姜家庄, 另一路窜扰茅山西面, 企图抢粮破坏春耕生产, 围剿 区乡民主政府 溱潼县独立团一 六 九连及团部特务连一部, 在副团长兼参谋长葛东的率领下, 于战斗前夜进驻姜家庄 次日上午, 敌人向该团驻地发动冲击 溱潼团六连当即阻击正面之敌, 一连 1 个排阻击北面敌人, 一连另两个排和九连待机出击 当时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姜家庄战斗遗址 95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96 第三部分 : 战斗遗址 刮着强劲的西南风, 敌人全部上岸, 因无人掌舵, 船都被风吹走了 这股敌人北方人居多, 不识水性, 被六连火力压制在庄外的田里动弹不得, 既不能冲进庄里, 又回不到船上, 只得在原地拼命抵抗 为了防止另一路窜往茅山方向的敌人逃跑, 九连先敌占领茅山 姜家庄战斗历时 1 小时即告结束, 共歼敌 1 个主力连, 毙敌一连连长以下 40 名, 俘敌三连连长以下 40 余名, 缴获六 O 炮 1 门 轻机枪 9 挺 掷弹筒 4 个 萃长短枪 61 支 另一路敌人被江都团和溱潼团九连协同作战, 大部歼灭, 共活捉敌 50 多名, 打死打伤 50 多名, 缴获各类轻机枪 12 挺 掷弹筒 3 个 步枪 20 多支, 其中, 溱潼团九连俘敌 40 余人, 缴获轻机枪 3 挺及步枪 20 余支

后记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 遗迹, 这些遗址 遗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 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也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兴化是革命老区, 有许多革命遗址, 但是多年来, 始终没有一部较为完整 真实反映兴化革命遗址的资料 虽然随着时间流逝 岁月更替, 加之人为 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遗址已经消失, 但仍保存有一些革命遗址, 涵盖了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 十分珍贵 为了记载反映兴化丰富的红色历史, 让社会各界对这些地方 这些历史有更多了解, 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开发, 进一步弘扬兴化革命精神, 我们将其编印成书 此书记录的革命遗址, 是在 2009~2010 年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基础上, 查阅有关史料, 逐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并通过走访亲身所历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的 三亲 人员以及有关老领导, 又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核实, 作了调查补充, 新增了部分重要革命遗址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 得到了相关乡镇 村干部及文化人士的大力支持, 各相关乡镇的组织委员或帮助组织或亲自参与了当地革命遗址的调研工作, 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的文稿参考了 水乡风云 兴化人民革命斗争史 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记址集萃后 97

化市革命遗址集萃后记 兴化市志 兴化史志资料 兴化革命烈士传 以及各乡镇出版的 群英谱 等相关资料, 同时查阅了当时苏中区出版的 苏中报 及华中二分区出版的 人民报 等历史档案, 并进行了认真核实 有些文稿还参阅了遗址所在乡镇的党史工作爱好者如颜国强 袁幸福 黄书胜等所撰写的相关文章, 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年代久远, 知情人员很少, 难免存在遗址遗漏 史料不够详尽等问题, 敬请社会各界给予批评指正 红色印记兴编者 2014 年 10 月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