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Churchist-N0812_v2.doc

Similar documents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NAAC_FNEC.indd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領袖指南 – 自立

heepwoh-cover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Untitled-2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7-72c-1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本刊經文引自 和合本修訂版, 版權屬香港聖經公會所有, 蒙允准使用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446-mustardSeed-output.indd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WHO Qatar 2013 MERS MERS 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 MERS V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4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壹 前言 貳 政教關係下的講經弘法交流模式 一 大陸基協邀請基督教領袖赴陸交流


善盡我對神的職責 亞倫聖職持有人用本 DutytoGod.lds.org Intellectual Reserve, Inc /08 1/08 Fulfilling My Duty to God: for Aaronic Priesthood Holders Chinese 06746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COVER STORY 文 林亞偉 圖 采泥藝術 霍剛的圓滿藝境 甲子風華 今 年 會是東方畫會 再被人們憶起的一年 60年前 的1956年 一群熱血的青年 他們20出頭 全身 投入擎起現代藝術大旗的事業 他們就像更早一輩的林 風眠 徐悲鴻 劉海粟 顏文樑領軍下的藝壇子弟 曾 經徘徊於東方與西方藝術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精子來自男人, 卵子來自女人 男女大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Sperm are from Men, Eggs are from Women Joe Quirk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一章  緒論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第六章社區關係 6.1 廉潔教育工作 圖表二十二 年講座統計總表 86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untitled

求學 1925 Mount Holyoke Alpha Omega Alpha 4,000 走入麻醉科領域 Dr. Allen Whipple, : changingthefac

目錄


參、社會 黎萬民 吳允明 華士傑

42Contents

1

三 有情世界 57 人人都當環保警察 57 把仇恨留在過去 60 從兩岸伸出友誼的手 63 心靈環保解仇恨 66 把怨仇一筆勾銷 69 到窮國當義工 72 閏七月的鬼月禁忌 75 不棄養狗 78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Microsoft Word - ok翁志文、張佳音...doc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Erwin Schrodinger

目錄

C3特教班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蔡 序

14: 6 不做清單上的事, 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 ; 我們不做, 是為了更深一層的原因 同樣, 也沒有人會因不受這些清單的捆綁, 就更能活出 豐盛的生命來 14: 15 8: : 17 在所有十誡中, 第十誡往往是最先遭破壞的一條 22: 37, 39 凡是使我們不能愛神與愛


t14phip

, , 四畫

雲端時代來臨 產業新革命 工業 Smart Factory 企業自動化營造高產值, 漸成趨勢 小工廠創造好效率 product life 快樂升學 25

AFF2016_FullBrochure_SC_UD_Preview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B ( 2 A ) ( ) 4 9 B ( 2 A )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會訊完成婉婷970918修.doc


FishSCSeaChi2ndEd19_9.indd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厨房小知识(四)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Transcription:

教會歷史 目錄 第一課 教會歷史的意義...2 第二課 教會歷史的分段...2 第三課 初期教會的擴展...3 第四課 逼迫中成長的教會...4 第五課 教會的組織演變...5 第六課 教會信仰的衝擊與回應...5 第七課 國教時期的教會新階段...6 第八課 神學會議與辯論...7 第九課 羅馬教廷與教皇制度...8 第十課 中世紀教會 ( 一 ) 外族宣教...8 第十一課 中世紀教會 ( 二 ) 教權興衰...9 第十二課 中世紀教會 ( 三 ) 修道主義...10 第十三課 中世紀教會 ( 四 ) 回教與十字軍...10 第十四課 中世紀教會 ( 五 ) 改革先鋒...11 第十五課 改革運動的背景成因...12 第十六課 馬丁路德和德國改革運動...12 第十七課 加爾文與瑞士改革運動...13 第十八課 改革運動的貢獻和影響...14 第十九課 天主教改革與三十年戰爭...15 第二十課 十八世紀的時代與思潮...15 第廿一課 教會復興運動 ( 一 ) 德國 英國...16 第廿二課 教會復興運動 ( 二 ) 北美洲...17 第廿三課 教會復興與宣教運動...18 第廿四課 十九世紀之世局變化...18 第廿五課 基督宗教的主要發展...19 第廿六課 宣教事工的蓬勃發展...20 第廿七課 學生運動與普世宣教...21 第廿八課 二十世紀戰爭與教會...21 第廿九課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22 第三十課 時代挑戰與神的作為...23 教會歷史 v2 1

第一課 教會歷史的意義 1. 有人會好奇, 甚至覺得奇怪 a. 為什麼要學習 教會歷史 呢? b. 這方面的知識, 有什麼用途呢? 2. 對信徒們, 亦想知道 a. 主的教會 如何發展到今天這個情況? b. 如何從耶路撒冷 猶太地方, 演變成為今天這個遍佈全球的教會呢? c. 從第一個世紀開始, 直到今天, 教會歷程中曾經發生了什么事? 其中的經過怎樣? E. 真理的學習 參與真理的建立維持 教會歷史, 包含了基督教神學發展史, 從中可認識過去出現的 異端, 知道教會如何在真道上持守茁壯! 譬如, 信經 的建立過程 ( 第四 五世紀 ) 訂出清楚的基要真理, 免受異端的騷擾和影響, 避免信仰的偏差, 有助于真理的造就! F. 信徒的見証 得勝信徒的見証集 1. 希伯來書 12:1: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証人, 如同雲彩圍著我們, 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 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 存心忍耐, 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2. 教會歷史 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歷代以來基督耶穌的見証人, 激勵我們的信心! 教會歷史 的意義 A. 知識的增加 基督徒應當具備的知識 認識 教會歷史 的知識, 其實是與 基督教信仰 本身有直接的關係 譬如說 : 1. 新約聖經是如何被鑑定出來的? 2. 基督教和天主教, 彼此有什麼分別呢? 他們的關係又如何? B. 誤會的澄清 消除不必要的困惑誤會 許多人在尚未接觸福音和教會之前, 就已經先有偏見或誤會 譬如 : 基督教是封建社會的玩意兒! 基督教是資本家和帝國主義的工具! C. 經驗的學習 為教會帶來警惕校正 從歷史中清楚可見 教會 曾經犯過的錯誤, 所以我們從中不但可以看見人的軟弱, 亦能從其中學習許多寶貴的功課 譬如, 中世紀的羅馬教廷, 曾經陷入一段黑暗腐敗的時期 因著 政教之間 的磨擦, 教會面對權力和名利的試探 暸解過去, 才能夠明白今天 D. 眼光的拓展 神對普世教會的計劃 1. 使我們意識到教會屬于一個龐大的國際組織團體, 無論在歷史上, 在世界文化上, 教會都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2. 我們必須超越自己所處的那個小框框, 去認識一個近二千年歷史的教會, 如何能在逆境中擴展 茁壯! 也更能因此認識 體會神的大能和神奇妙的計劃! 第二課 教會歷史的分段 基督教會, 是在耶穌升天以后, 聖靈降臨時成立的 時間大約是主后 33 年多, 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 ; 可分為六個時期來學習 其中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 以及具代表性的事件 教會歷史的六個時期 A. 第一個時期 ( 主后 100-300 年 ) 這個時期中的教會, 充滿了迫害 又稱為使徒時期的教會 有許多人是親眼見過主耶穌的 教會遍佈地中海一帶 B. 第二個時期 ( 主后 300-600 年 ) 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康士坦丁 他是第一個擁護基督教的羅馬君王, 教會也因此被接納為合法的團體, 后來更成為羅馬的國教 這個時期基督教會與羅馬帝國建立友善關係 C. 第三個時期 ( 主后 600-1500 年 ) 主后 600-1000 年, 屬中世紀的前期 這時期最具影響和代表性的人物是羅馬主教大貴格利 貴格利 是他的名, 大 是一個稱號, 表示他的舉足 教會歷史 v2 2

輕重, 也可以從其他叫貴格利的主教中分別出來 他可算是第一任教皇! 在大貴格利的影響下, 教會變得制度化, 權力也越來越大 羅馬主教以天下教會的首領自居, 演變成日后的 教皇 主后 1000-1500 年左右, 屬于中世紀的后期, 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基督徒, 有修士法蘭西斯 神學家阿奎那, 和翻譯聖經的威克里夫等等 教廷種種不合聖經的措施, 導致基督徒的反省和抗爭, 教會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第三課初期教會的擴展 教會歷史的第一個時段, 一般指第一世紀到第四世紀, 即由教會誕生到康士坦丁大帝的這段時期 其間, 教會不斷擴展, 也遭受極大的逼迫 ; 教會制度漸漸形成, 卻也面對信仰的衝擊以及新約聖經的確定, 作為信仰的依據 D. 第四個時期 (1500-1700 年 ) 代表人物是馬丁路德 一位向傳統教會表示抗議的德國修士 這個時期的教會, 紛紛脫離傳統教會組織, 成為新的改革基督教會 原來由羅馬教皇所帶領的, 就成為天主教會 E. 第五個時期 (1700-1800 年 ) 著名的人物有約翰衛斯理和威廉克理 這是個教會大復興的時期 歐洲和美洲的教會, 都有明顯復興, 教會也積極對外傳揚福音 F. 第六個時期 ( 主后 1800 至今 ) 十九至二十世紀, 出現了許多宣教士, 也建立了很多的基督教會, 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和擴展 這是個宣教的時代 在世界文化潮流的挑戰下, 教會更需要積極完成福音的大使命 A. 歷史背景 1. 羅馬帝國的形勢政治統一, 地中海一帶安定繁榮, 道路的建設, 交通的方便, 都有助于廣傳福音 社會上貧富不均, 奴隸制度, 心靈的空虛等等, 正是人渴慕福音之時機 2. 希腊文化的影響因著希腊文化, 帶來文字統一, 語言統一, 有助于福音廣傳 新約聖經就是用希腊文字寫成 另外, 希腊哲理無法解決人生的痛苦和艱難, 人需要的是救主和真理的信仰! 3. 猶太宗教的預備僵化的猶太教, 不能帶來真正生命的改變 ; 但是他們的 會堂 卻為福音舖路 很快地, 在福音被傳開之后, 各地都出現了教會 B. 福音擴展的實況 教會, 像主所說的芥菜種, 雖是最小, 但卻成長得驚人 ; 福音的擴展, 在短短的兩百多年, 已傳遍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足以看見福音的威力和神的大能 C. 初期教會擴展途徑 1. 聖靈的工作見使徒行傳第 1 章五旬節的經歷, 顯明神福音的大能 使徒大大被聖靈充滿, 成為神合用的器皿 2. 逼迫的來臨, 反而帶來積極的作用 a. 信徒向外發展, 遠離本地, 帶出福音的傳播! b. 信徒真實的見証, 使不信者親眼看見福音的真實 逼迫之下, 依然對神大有信心 盼望! c. 宣教士的興起 這段時期, 有一位特別的宣教士使徒保羅, 透過他的努力, 福音明顯地被傳揚到外邦人中! 保羅的貢獻包括 : 教會歷史 v2 3

i. 開荒佈道的先驅, 到從未聽過福音的地方傳道, 建立教會 ; ii. 聖經的作者, 領受神的啟示, 並向教會傳遞所領受的神寶貴的話語! 主后第一至第四世紀, 在神的歷史計劃中, 實在是一個福音廣傳的好時機 ; 因此, 教會雖然面對重重的考驗, 但是在神的恩典和保守下, 福音不斷地擴展, 教會也在各處如雨后春筍, 被建立起來! d. 最后一位是丟克理田, 他想消滅教會, 以保持羅馬的宗教傳統 B. 信徒面對逼迫的五方面反應 1. 事奉 聚會照常進行 2. 信徒之間更以愛心相對, 共渡難關! 3. 以為主受苦和殉道為榮! 4. 有護教和衛道的文章和著作發表 5. 努力傳福音, 使得救人數增加 第四課 逼迫中成長的教會 眼看教會的擴展, 撒旦不會袖手旁觀, 牠藉著不同的人和方法, 要阻止教會的前進步伐, 于是不斷興起逼迫和壓力 A. 教會所受逼迫的實際情況和原因 1. 按使徒行傳來看, 初期 30 年內的教會, 主要的逼迫者是猶太人 原因 : a. 怕基督徒人數多起來, 傳統勢力失去地位 b. 以為基督教和基督徒是信仰的背叛者! 2. 60 年以后, 逼迫者轉變為羅馬人 原因 : a. 政治因素 : 怕教會人數多起來! b. 宗教因素 : 羅馬帝國盛行 君主崇拜, 所以對基督徒信奉獨一真神的教義反感! c. 因信奉獨一真神, 觸犯拜偶像的社會群體! d. 教會的教訓和當時社會之利害關係有衝突, 如反對販賣奴隸和販賣偶像 e. 謠言中傷, 守聖餐被誣告吃人肉喝人血! 3. 六位逼迫教會的羅馬皇帝 a. 第一世紀有尼祿 主后 64 年, 把羅馬城的火災推在基督徒身上, 于是對信徒大肆屠殺 另有多米田, 也照樣逼迫基督徒 b. 第二世紀有他雅努 他正式立法禁止教會聚會, 甚至以性命威脅, 命令信徒放棄信仰 另馬可奧熱流, 他把大小天災人禍, 都推說是因基督徒所引起的, 因而大加迫害! c. 第三世紀有德修, 他把羅馬的興衰責任都推給教會 C. 因著逼迫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1. 正面的祝福 a. 學習信心和忍耐的功課, 靈命更為增長 b. 因著信心的考驗, 教會信徒對神的信心更真實 ; 教會因而更加煉淨 c. 受苦和殉道之信徒所經歷的見証, 更是格外感動人心 信主的人反而增加, 為主作了美好的見証 2. 負面的后果 a. 因著情勢, 真理上很難深入解釋清楚 b. 初期教會的許多記錄 檔案, 都不能保存整齊, 甚至流失! c. 殉道者被過度高舉, 看人的能力過于神的榮耀! d. 在逼迫時期放棄信仰者, 願意再回到教會, 這樣的信徒應否接納, 教會為此產生了爭論與予盾, 致使內部不和! 教會歷史 v2 4

第五課教會的組織演變 教會的組織, 其演變過程是因應教會的需要而漸漸形成的! A. 教會組織的演變 教會的組織, 可以說是 從無變有 初期教會的組織, 基本上依附在傳統的猶太教組織裡, 直到基督徒人數增加, 招致猶太人的反感和逼迫, 便從猶太人中分別出來! 在神的帶領下, 有了新的制度和職份 第一世紀的教會在組織化的過程中, 有 4 個關鍵的職份 : 1. 使徒的權柄 ( 徒 1-2 章 ) 使徒是教會首批領袖, 由主耶穌選召, 所以他們是親自見過主耶穌的, 是教會組織形成前, 唯一的領導人 2. 執事的選舉 ( 徒 6 章 ) 執事, 即僕人 ; 執事分擔庶務之事工, 使徒們便可專心以祈禱 傳道的事為念 ; 有時亦協助牧養教會 3. 長老和監督的設立 ( 徒 20:17-35) 長老或監督, 即牧師, 和使徒的事奉類似 使徒不在場時, 便由教會長老來領導 各地方的教會, 都有一群長老一起集體領導, 幫助教會在初期成立之時, 有一個簡單而獨立的組織 4. 主教的形成到第一世紀末 第二世紀初, 教會的組織產生變化 本來是集體領導的教會, 慢慢出現了個人的領導, 使教會的領導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這就是從監督演變出來的 主教 B. 區主教制的形成 到了第二世紀初, 主教 制度漸漸演變出一種 區主教 的制度來 在一個地區的好幾個教會中, 或是好幾位主教中, 出現一位有權威和代表性的領袖 1. 區主教之所以產生出來的原因 a. 當時的教會仍然嚮往第一世紀使徒權威 b. 期望教會在組織 行政等各方面的合一 2. 區主教制度的優點 a. 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 能使教會紀律 團結起來, 更有力量抵擋異端 b. 組織合一, 帶來方便, 也使教會容易團結! C. 區主教制度的缺點 1. 區主教地位提高, 甚至與主耶穌平等, 和聖經真理衝突! 2. 權力集中一身, 導致日后弄權危機! 3. 主教權力太大, 限制了傳福音的 牧師和教師等其他有恩賜信徒的發展! 到了第三世紀, 教會的組織, 越來越趨向大公教會的模式, 主教權力也越來越大, 逐漸發展成為專權的體制, 產生日后教皇制度的問題 第六課 教會信仰的衝擊與回應 基督真理歷久不變, 是神所啟示! 但是在正確的信仰以外, 常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的異端 ; 現在, 我們看看教會如何在異端的騷擾中, 回應衝擊, 建立純正和堅固的信仰 A. 異端和世俗思想的衝擊 1. 世俗思想是指希腊的哲學思想, 特點是 : a. 希腊人愛用腦筋, 思想也豐富, 追求智慧, 注重哲學, 多于實際 b. 希腊人習慣 二元論 思想方式, 即把宇宙分為 物質 和 精神 兩個世界 : 物質都是醜惡的, 而精神才是美善 這是一個巨大的思想潮流, 對基督教信仰的衝擊也很大! c. 希腊人因此傾向苦修主義, 這又與 因信稱義 的救贖恩典背道而馳! 2. 異端, 即教會中不純正的 不符合聖經的思想 早期有三個影響最大的異端 : 教會歷史 v2 5

a. 諾斯底主義 : 認為 智慧 是得救之法 肉體是不好的 ; 所以, 耶穌是靈, 從來沒有真正的肉體生命, 也沒有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大工! b. 馬吉安主義 : 不接受舊約聖經, 認為舊約的神太殘酷, 所以, 把信仰集中在耶穌身上, 要把舊約的根基扔掉 ; 也提倡嚴厲的禁慾主義 c. 孟他努主義 : 否認教會原有的職份, 如主教 按手禮等, 不承認其權威 所謂的新預言, 是一種相當危險的超自然現象和超然的經歷, 脫離全面的聖經基礎 他宣傳主快再來, 提倡狂熱的厭世主義和教會懲戒, 態度非常偏激 B. 教會面對異端衝激的反應 1. 主教們團結和努力 : 常聚在一起開會討論, 以團結的力量來宣佈異端的錯誤! 弊端是 : 因防範異端之故, 主教權力越來越大, 甚至宣佈使徒權柄可以遺傳和承繼 2. 新約聖經正典的確立 ( 參考下面第 3 點 ) 3. 教會開始注重信徒的真理教育 : 把聖經主要的真理, 列成 信條, 讓信徒背誦, 表明自己的信仰, 抵擋異端, 得以分辨真假信仰 4. 主教們的著作 : 為反駁異端的言論而寫, 也成為教會日后的寶貴資產 C. 新約聖經正典的確立 1. 第二世紀, 編錄 收集早在使徒時代神已默示的經典, 使之成書, 指導信徒的信仰和生活, 有助面對外在環境 異端和異教的壓迫或引誘 2. 鑑別經典的原則 a. 必須是在第一世紀內完成的書卷 b. 必須從起初就被各教會所傳閱和誦讀 c. 內容必須以基督和基督的福音為中心 d. 書卷必須具備使徒的權威 e. 書卷的性質和效用, 要符合聖靈在教會中所帶領的工作 到了主后 300 年, 教會公認從馬太福音到啟示錄的 27 卷書為新約正典 第七課國教時期的教會新階段 教會歷史第二段時期, 主后 300-600 年的歷史, 其間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帶來教會發展的徹底改變! A. 教會與世俗政權關係之轉變 主后的頭 300 年, 教會一直沒有合法的地位 ; 但是,300 年以后, 情況轉變 鼎鼎大名的君主康士坦丁在位期間, 對教會有極大的優待, 甚至頒佈命令, 容許信徒有絕對的自由和合法的地位, 並歸還逼迫時期所沒收的財產, 使教會重新擁有經濟 財產的主權! 1. 正面的影響 a. 聖職人員可以免稅 因此鼓勵更多的人參與聖職人員的工作 b. 允許教會有權承受遺產 經濟能力可以恆久保持! c. 康士坦丁又命令百姓在星期天停止工作, 參加主日聚會 如此, 不但聚會的人數增多, 禮拜堂的建築物也越來越多! d. 允許自由傳福音, 信主的人自然增多了! e. 發展下來, 最后是禁止一切的異教! 2. 負面的影響 a. 教會被世俗政權所利用, 皇帝為了政治因素干涉 控制教會的行政 b. 教會也攙雜了許多動機不純正的人, 使得教會信徒的素質大大減低 c. 教會從以前受人逼迫, 現在反過來去逼迫異教徒, 這是不合乎聖經教導的, 使教會失去了應有的見証 B. 教會面對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和影響 主后 200-300 年, 日耳曼民族發展成很多不同的部族, 有哥德人 法蘭克人等 ; 因軍力強大, 慢慢遷徙, 進入歐洲和羅馬, 成為一種武力移民 主后 378 年, 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族, 攻進了羅馬城, 羅馬城就由教會負起帶領的責任, 教會也負責教導異族, 向他們傳教, 改變他們的異教信仰 日耳曼人的出現, 帶來幾方面的影響 : 教會歷史 v2 6

1. 教會向日耳曼人主動宣傳福音 2. 教會推行新的群體歸主宣教策略, 先向酋長傳福音, 若酋長信主, 則整個部落也容易信主了 3. 日耳曼人信主后, 也把他們喜歡的敬拜圖像風俗帶入教會 4. 因教會受異族的影響, 使得追求靈性的信徒, 紛紛退到深山野地, 發展了修道文化 5. 教會的權力和主教的勢力在羅馬城因此提高, 對日后出現的 教廷和教皇制度 很有影響! C. 修道主義的影響 1. 正面的影響 a. 幫助保留大量典籍和文化藝術 b. 推動宣教, 把福音帶到偏遠地區 c. 開展慈惠服事, 接濟窮苦大眾 2. 負面的影響 a. 許多優秀人才不能在社會上直接影響 b. 容易產生驕傲感, 看不起教會裡面的人士 c. 有人想藉著逃避世界而達到聖潔的地步! d. 離開純正的聖經教導, 轉向禁慾主義! 極端的會 否定自我, 苦待身體 第八課 神學會議與辯論 主后 300-600 年間, 神學方面的探究和辯論有著特別的表現和貢獻 A. 神學大辯論 1. 背景教會有責任保持信仰的純正 初期教會, 一直在逼迫和限制的環境中, 所以就沒有機會好好的維護真理的純正, 舉行神學的討論 ; 但主后 300 年以后, 教會開始有長期的和平安定, 因此產生了一些關于神學辯論的大規模會議 這些會議, 先后決定了一些重要信條, 幫助鑑定信仰! 2. 教會在神學辯論的重點 a. 關于三一神論一位長老亞流, 指神不是三位一體的, 因為基督是被造的, 只能算是半個神, 既是半個神, 就不是三位一體了! 神學家起來反駁, 作衛道的工作 經過多時間的努力和研究, 教會有正式的會議和宣言, 來判定亞流的錯誤 這些會議有 325 年的尼西亞會議, 和 381 年的康士坦丁堡會議 ; 會議中訂定了一些信條, 把三位一體的真理, 再一次清楚的說明出來 b. 關于基督論辯論主要集中在基督神人二性的討論 當時, 許多人都想不通, 基督怎麼會又是神, 又是人, 于是就產生許多錯誤的說法 有的說成 基督二性二位說, 就把基督歪曲為位格分裂的人 ; 另又說成 基督一性說, 以為耶穌成為人之后, 神性就被人性吞沒了, 以致二性混合, 不能分別 教會在主后 452 年, 召開迦克墩會議, 判定以上的二種說法為異端, 再一次說明關于基督所具神性和人性的事實 c. 關于救恩論伯拉糾主張人的意志是可以糾正自己, 可以成就救恩 ; 因過份強調人的意志, 以致損害了救恩的道理 伯拉糾把人的罪性問題一併輕看, 認為人犯罪是因為教育不足 環境不良, 原罪也是沒有的! 著名的奧古斯丁起來反駁 教會于 431 年, 在以弗所開會, 定伯拉糾主義為異端, 強調 因信稱義 的真理 B. 神學大辯論產生的結果 1. 對教會歷史來說, 教義 被建立了, 信條 被擬定了 這些教義和信條, 在以后千年的教會歷史中, 產生中流砥柱的作用 2. 這些資料, 也成為信徒的教育, 有助于在神學知識上的充實 3. 異端之出現, 也提醒我們, 許多異端的提倡者, 本來都是教會的一份子, 只因在有關神的事上, 過份自高, 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 就產生了異端 ; 所以, 應當高舉神 榮耀神, 而不是高舉自己, 要在神的面前, 存謙卑的信心來領受和學習, 不可妄自尊大! 另外, 在解釋聖經上, 要注意上下文的聯貫 及背景資料的認識, 並且要注重聖經全面一貫的思想, 切忌斷章取義, 如此, 才可以避免錯解聖經 教會歷史 v2 7

第九課 羅馬教廷與教皇制度 在多方面因素推動下, 羅馬主教從眾地區的主教中脫穎而出, 成為領導 大貴格利就任第一任的教皇 讓我們認識這位人物, 了解他對教會的貢獻和錯誤的影響 A. 羅馬主教脫穎而出的原因 1. 羅馬城在地理環境 和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優勢, 令羅馬教會相對突出 羅馬教會成為人數最多 最富有的教會 ; 羅馬城的主教, 也就比其他地區的主教, 更受人尊敬和重視! 2. 羅馬教會宣傳 彼得磐石說, 以馬太福音 16:18-19 為根據! 也有人相信彼得在羅馬住過, 甚至在此殉道 ; 因此, 羅馬教廷就以彼得為第一任主教, 而且說日后的羅馬主教, 都是彼得的直接繼承人, 因此享有和使徒彼得一樣的權威 換言之, 羅馬主教也應該被承認為基督在世上的代表, 是眾教會的領袖 3. 在古世紀的羅馬教會, 出現了好幾位傑出的主教 他們率領信徒面對異端, 又能堅守真道, 並向外宣教, 野蠻民族入侵之時, 使教會屹立 ; 這一切成就, 鞏固了羅馬教會的地位 B. 大貴格利 ( 公認的第一位教皇 ) 他擔任主教的那一年起, 羅馬主教的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教會歷史, 一般都以大貴格利為歷史時期的分界線 他就任那一年, 即主后 590 年之前, 被稱為 古世紀 ; 該年之后就是 中世紀 1. 背景出生于基督徒參議員的家庭, 環境優越 長大后, 曾任羅馬城的行政官, 但心中並不在意這些名利金錢 34 歲, 決定過修道的生活, 變賣財產, 放棄高官要職, 去深山建造修道院, 作了修士 離開修道院后, 到康士坦丁堡, 任羅馬主教的使者 他的領導才幹和各方面的才能, 被充分的發掘出來, 深受信徒的愛戴, 當羅馬主教去世, 大家就都推舉大貴格利出任羅馬主教的要職! 2. 貢獻 a. 在宣教方面很有熱忱, 差派宣教士去海外傳福音, 對英國的宣教影響尤其深遠 b. 他是著名的講道家, 傳講在生活中操練敬虔方面的信息, 很激勵信徒 c. 他是神學思想家, 最大的貢獻是把奧古斯丁的神學理論大眾化了, 易于明白接受! 3. 流弊 a. 提出 教皇無誤 理論, 以鞏固權勢 b. 自稱使徒彼得的繼承人, 是基督在世人中的代表, 高于所有主教 c. 對于信徒中流傳的錯誤真理, 不加制止, 反而更加強調 例如向死去的聖徒禱告, 相信煉獄的存在等等! d. 提倡崇拜聖人 聖地 聖徒遺物 圖片和聖像等等 第十課 中世紀教會 ( 一 ) 外族宣教 野蠻民族的入侵, 消滅了西羅馬帝國, 這反而是他們得聞福音的好時機 教會藉著教育, 將文學藝術 法律知識等帶給歐洲的蠻族, 對日后歐洲的文明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福音在歐洲的傳揚 A. 法國 法王克洛維斯在一次戰役中, 看見空中出現一十字架的異象, 他就禱告說, 如果這次戰役打贏了, 就要信主! 結果他打勝了, 于是就率領士兵們一起受洗 法國人也就成為信奉神的民族! B. 英國 大貴格利差派修士奧格司丁等前往, 結果, 福音在英國得以廣傳, 使英國成為日后的宣教基地, 為羅馬教會開拓影響力 C. 德國 英人波尼法修, 被稱為 德國人的使徒, 在他之前, 也有不少人前去傳福音, 但是效果不彰 ; 到了中世紀早期, 波尼法修抵達德國傳福音, 時機成熟了, 德國人一一接受福音 教會歷史 v2 8

D. 北歐 當西歐和中歐漸次進入穩定后, 修士積極向北歐實踐宣教使命 北歐蠻族的歸信, 在時間上要比西歐和中歐晚了兩個世紀, 大約到了主后 1000 年左右才完成 E. 東歐 東歐斯拉夫族在主后第九世紀首先接受了東方教會的宣教工作, 然后又有羅馬教會的宣教士到來, 不少教會改而歸入羅馬教會的領導 F. 俄國 皇室的信任和歸信, 願意受浸, 加入教會 ; 接著, 拆毀了境內偶像, 也要求百姓都受浸, 因此, 俄國也成為一個信仰神的國家 教會在中世紀時期, 創下了輝煌的成績 蠻族所成立的新興國家, 在入侵后 500 年間, 先后成為基督教國家 ; 再 500 年后, 這些國家各自發展出基督教文化的民族特色, 奠定中世紀后歐洲文明的基礎 教會在中世紀靠主恩典, 完成了時代使命, 成為黑暗時期的一大亮點! 第十一課 中世紀教會 ( 二 ) 教權興衰 中世紀, 教皇和君王之間爭權奪利, 形成政治和宗教上的混亂 教皇權力一度高漲, 凌駕政權, 並與東方教會決裂 ; 但最終漸漸衰微, 種下惡果, 必須革新! A. 教權和政權相爭的起因 1. 追溯到第八世紀時, 教皇立查理曼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這史無前例的行動, 好像說明教皇的地位高于君王! 2. 各地的貴族諸侯, 紛紛割據土地, 自立為王 ; 有些支持教會, 但有些也否認教會的權力 此后, 教權與政權之間, 就時有紛爭 B. 教皇制度的強盛 1. 貴格利七世是十一世紀最出色的教皇, 他把教皇的權威推展至最高峰! 連德王亨利四世都曾向他負荊請罪, 才能保住王位 ; 他也重新挽回了聖職人員的屬靈領導地位 2. 依諾森二世, 成功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以主人與奴隸的身份比喻教皇與主教的關係 3. 依諾森三世, 是第一個使用 基督的代表 的宣稱, 指說彼得和他的繼承者不祇有權管理教會, 其權柄更是向整個世界而言的 C. 東西方教會分裂的原因 1. 政 教關係的影響 : 當時, 東方教會深受政權的轄制, 一直聽命于政權 ; 西方教會則認為, 教會應該在屬靈的事上完全獨立, 權柄更在國家之上, 因著彼此的歧見和紛爭, 造成雙方面的衝突, 終于成為東西教會的一道裂痕 2. 東西方教會的領袖始終彼此爭權奪利, 互不相讓 : 羅馬教皇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 不惜偽造文件, 假傳御旨, 提高自己的地位, 雙方始終水火不相容, 最后導致決裂! 3. 東方教會的自滿自足相對于西方教會的積極進取, 雙方差距很大 ; 所以, 常常在枝節的教義小事上, 產生磨擦 爭執 種種複雜因素, 終于促使東西方教會在主后 1054 年, 正式分裂! D. 教皇制度的衰落 1. 教皇們往往置身于教權與政權的紛爭中, 無法安定下來整頓內部, 謀求改進, 教會也因此受虧損, 爭權奪利的結果, 使教皇步向衰微的路! 2. 民族意識覺醒與興起 : 新興的歐洲諸國, 為了維護利益, 抗拒外來勢力, 教皇也被排斥! 3. 教廷在百姓心目中的聲譽日漸低落, 聖職人員隨意娶妻納妾, 道德敗壞 因經濟問題, 大量抽稅, 假公濟私, 買賣聖職, 謀取財富! 4. 主后 1370-1377 年, 教廷被迫遷至法國, 被稱為 教廷被擄期 ;70 年后, 雖重回羅馬, 但聲譽大不如前, 也有同時出現二位或三位教皇的情況, 相互咒詛攻擊! 教皇的素質和表現令人失望, 遭受厭棄 數百年以來, 教會和政權之爭, 使教會受虧損, 浪費人力 物力, 失去屬靈權柄, 也使福音工作大受攔阻 這樣的教訓, 是今日的基督徒和教會當三思和警惕的! 教會歷史 v2 9

第十二課中世紀教會 ( 三 ) 修道主義 本課的重點, 是中世紀的修道主義, 如何成為敬虔生活的守護防線 ; 並會介紹當中較有代表性的本篤規修 克呂尼修道運動和方濟修道會 這修會以重演基督的精神與工作為原則 主旨 ; 以模倣基督為職志, 以愛結合 ; 並在極度貧乏中, 共同生活! 認為若要有榮神益人的工作, 就必須放下世界 ; 所以小弟兄會反對財富, 甚至沿途乞討以作為謀生途徑 他們也非常注重對外的宣教! 由于修士的委身服侍, 帶來歷史上亨負盛名的貢獻與影響 A. 中世紀修道院的形成 在第四 第五世紀, 當基督教得到合法地位, 發展成為國家宗教時, 修道主義就成為抗衡這種宗教世俗化的運動 修士的守貧 敬虔 順服 祈禱, 靜悄悄地影響著整個基督教圈子 除了個別修道人士選擇隱居荒漠之外, 這時期出現了聚居一起的修士群體, 甚至有些團體是由教會所組織和管理的 由于修士團體的成形, 需要在組織和制度上有更好的安排, 讓修道生活的對內和對外生活都有所規劃, 發展積極的影響 B. 有代表性的修道規條與團體 1. 本篤規條第六世紀起, 本篤的修道規條, 慢慢成為西方修道院的主流 發展到第十世紀, 這些修道規條成為公認的參照, 散佈在歐洲的每一角落 本篤 強調順服的操練, 以院長為基督的代表, 達致自我的捨棄 修院生活多數先有一段考驗期, 大約一年的時間, 並要誓願在道德上貞潔, 在物質上守貧, 在意志上順服 2. 克呂尼修道會與過去修道院最大的不同是, 只順服教皇, 受教皇保護, 向教皇效忠, 而不受任何主教或是政府的管轄 克呂尼修道院的改革運動, 既重振修道精神, 也重新成為修道主義的楷模, 改善了教會的屬靈光景, 也喚起覺醒! 3. 方濟會士起初是法蘭西斯個人, 在神面前的領受, 要活像基督, 四處傳道, 扶助困苦無依的人 馬太福音 10:7-10 是影響他一生事奉的重要經文 他立志效法基督, 作個謙卑順服的神僕, 像基督一樣徹底愛人 后來, 有些志同道合的人與他一起, 願意同守這樣的原則, 過簡樸的生活 人數漸增之后, 他們就正式向教皇申請, 請求成立一修道團體, 取名為方濟修道會, 以后又改稱小弟兄會 第十三課 中世紀教會 ( 四 ) 回教與十字軍 除了教會內部的不同發展, 教會與政治社會的關係角力外, 中世紀另一重要的課題, 是關乎外來敵對勢力的興起, 所指的是回教的崛起, 還有西方世界作為回應的十字軍東征 A. 中世紀期間興起的 回教 1. 回教 又稱為 伊斯蘭教, 有 順服真主, 獲得平安 之意 在中國, 回教又被稱為 清真教 或者是 大食教, 大食 就是指阿拉伯 2. 背景 : 阿拉伯是位于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 阿拉伯人, 多以遊牧為生, 文化低落, 生活清苦, 崇尚武力 ; 所信奉的是多神教, 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神, 就是阿拉 部落間的仇視和爭戰, 造成古代阿拉伯的混亂! 3. 穆罕默德 : 主后 570 年出生 15 歲那年, 阿拉伯發生了四年的內戰, 他也參與, 學會了刀槍 射箭 騎馬等枝術 這次的經驗, 對他日后領導回教徒與敵人爭戰, 有很大的幫助!40 歲那一年, 宣稱得到真主阿拉的啟示, 要召他作先知, 並將教訓的話也啟示他, 記載在可蘭經內, 並以此教導世上的人 他從此開始宣揚此宗教, 雖然勸勉信徒多作善事, 賙濟窮人, 但同時又主張, 為了傳揚及保衛回教, 不惜使用武力! 在穆罕默德死后, 回教急速發展 回教向外廣泛傳揚, 加上有效的軍事行動, 其佔領版圖從阿拉伯擴散到中東 北非 東歐, 成為西方的一大威脅 教會歷史 v2 10

B. 十字軍東征的原因 1. 是由教皇所發起的戰爭自古以來東西方之間, 本來就有許多戰爭, 但這卻是首次由教皇主動發起的, 稱為 十字軍, 想藉此恢復教會的版圖與聲譽 2. 是因西方經濟的極度不景氣當時社會民眾都在困苦擾亂中, 人們期望環境能有所改變, 聞得成立十字軍東征, 就一呼百應! 3. 是為了商業的利益耶路撒冷是東西的通商要道, 但當時卻被回教徒佔領, 所以商人也大力支持十字軍東征 4. 是信徒無法忍受聖地受辱短短百多年間, 歐洲東部的幾個主要教會的城市, 如康士坦丁堡 安提阿 耶路撒冷等紛紛落入回教徒手中 ; 教會立意反攻, 收復聖城 C. 十字軍的成立與影響 1. 成立主后 1095 年 11 月, 教皇烏爾班二世向群眾演講, 挑旺激情, 眾人誓言要從回教徒 土耳其人手中奪回聖城, 開始 聖戰 為鼓勵人參與, 參軍者有罪得赦免的特權 ; 為 聖戰 而喪生的人, 必得永生 ; 參戰者, 也可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等等 種種特權, 漸使參軍者的素質參差不齊, 最后成為一群烏合之眾, 帶來惡名! 主后 1096-1291 年, 共有多次十字軍東征, 敗多勝少, 最終耶路撒冷還是落在異教徒手中! 2. 十字軍東征, 帶來幾個結果 : a. 對教廷來說 i. 十字軍提高了教廷的地位 ii. 為教廷帶來貴族與商人支持的土地與財富 iii. 教皇擁有軍事權柄剷除異己, 震懾君王 b. 對社會來說 i. 為要增加參軍人數, 宣赦法則一再放寬, 有違聖經啟示的赦罪原則 ii. 促進歐洲文化進展, 文藝復興在此時萌芽! iii. 東西方接觸帶動商業和貿易的繁榮! iv. 釋放大量勞動力, 農奴制度解體 ; 崇尚自由與獨立的中產階級抬頭, 刺激宗教改革的思考 第十四課 中世紀教會 ( 五 ) 改革先鋒 雖然中世紀后期的政治或教會, 都陷在黑暗混亂之中, 然而, 我們仍然可以看見神的帶領, 正在預備改革的領袖! 本課要介紹幾位對后來的教會及教會的改革具有重大影響的愛主忠僕, 當中首推英國人約翰威克里夫 ( 主后 1320-1384 年 ) A. 俄坎的威廉 十四世紀初的英國人 當時頗具影響力的神學家之一 在他的著作裡, 曾經大力批評 教宗無誤論 的錯誤, 指出教會最高權威不是教皇, 只有 聖經 才是絕對的權威, 也是信徒生活的準則 雖然后來他被逐出教會, 但是, 他的思想卻深深的影響了威克里夫和馬丁路德 B. 改革時期的晨星 威克理夫 1. 推動改革的目的針對當時教會的腐敗, 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威克理夫希望藉著改革來矯正錯誤的教義和不完善的教會體制! 最大的貢獻之一, 是將聖經由拉丁文翻譯成英文, 鼓勵信徒多讀聖經 2. 威克理夫的神學思想 a. 教皇論 : 基督才是教會的頭, 教皇不是 ; 大大反對教皇論 b. 聖職論 : 任何信徒, 都可成為聖職人員, 若有失職, 都理應受罰, 甚至撤職 c. 聖禮論 : 反對 聖餐化質說 d. 赦罪論 : 羅馬書 3:23-24: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虧缺了神的榮耀 如今卻蒙神的恩典, 因基督耶穌的救贖, 就白白的稱義 否定 教皇無誤論, 所以教皇沒有赦罪和售賣贖罪券的權力! e. 權威論 : 聖經才是信仰的絕對權威和思想中心, 而不是教皇或教會, 所以, 信徒讀經是非常重要的! C. 約翰胡司 捷克人, 深受威克里夫的著作所影響, 認識聖經真理, 責備教廷的腐敗, 清楚知道教皇的錯誤, 受 教會歷史 v2 11

民眾所支持 曾經發動過一次的改革運動, 可惜時機未成熟 ; 后被教會革除和拘捕, 結果, 胡司被教皇判作異端, 活活的被燒死 D. 共同生活弟兄會 在荷蘭和德國興起的 共同生活弟兄會, 以 虔誠生活 為目標, 藉著教育 講道和傳福音的途徑, 盼能達到改革教會的目的 強調必須以聖經的真理, 教導信徒, 設立了幾間著名的學校, 因此造就了不少人才, 如韋索的約翰 伊拉斯姆 多馬肯培等思想偉人 ; 他們的著作與貢獻, 對日后的教會改革, 有很深遠的影響 第十五課 改革運動的背景成因 們因此對古代文學 藝術 科學的研究和地理環境的探索, 都產生相當的熱心和行動 其間, 歐洲出現了著名的科學家, 如 : 伽利略發明了望遠鏡, 麥哲倫發現了地球是圓的, 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等等 ; 十五世紀印刷術的普及使用, 更有助于編印聖經和改革著作 2. 宗教改革前, 歐洲君主銳意發展獨立的民族國家, 爭取國內教會的控制權, 容易支持教會改革 社會經濟脫離純粹的農業模式, 商業發展, 中產階級興起, 令傳統教會的屬靈牧養脫節, 需要尋求新的變革 十六世紀歐洲社會, 無論知識拓展 政治局勢, 以及社會經濟變化等等, 都有利于宗教改革 教皇的權力一再削弱, 教廷也難再像以前一樣地控制人民的思想生活, 整個舊有的教會體系受到嚴重的威脅, 改革時機已經成熟 這一課進入討論教會第四個時期, 就是主后 1500-1700 年的 改革運動時期 這段時期和今日的基督徒, 有很密切的關係 教會之所以分為天主教和基督教, 也是從改革時期開始的 A. 改革運動的原因 1. 最主要的原因, 是當時的羅馬教廷的腐敗, 未能進行內部的自省更新, 並迫害那些改革領袖 2. 聖職人員生活腐化, 聖職買賣, 追逐名利 3. 教廷賣贖罪券歛財, 濫用權柄, 違背救恩真理 4. 宗教裁判所 淪為排斥異己 濫用私刑 打擊改革領袖和信徒的殘酷工具 5. 神要潔淨祂自己的教會, 興起宗教改革的勇士, 起來為真理而戰, 要將教會帶回真理的路上去! 面對近一千年的教皇體制, 教會的改革實在需要走一段漫長的路 馬丁路德以前, 已經出現許多愛主的改革先鋒, 他們的思想言論, 發起的一些改革運動, 和成立的組織等, 先后預備了當時代的人心, 奠定日后宗教改革的成功! B. 教會改革前的社會背景 1. 十四世紀開始的 文藝復興, 喚起人們獨立思想 探索, 拒絕盲目附和, 也肯定自我價值 ; 人 第十六課 馬丁路德和德國改革運動 1500-1700 年, 有兩個主要的宗教改革運動 一是德國的改革運動, 由馬丁路德發起 ; 二是瑞士的改革運動, 由慈運理所發動, 卻由加爾文來完成 A. 馬丁路德 1483 年出生于德國 有著剛毅和果斷的性格 在他心中, 主耶穌是一位嚴厲的法官, 而不是憐憫人的救主, 所以, 他每天憂慮擔心死后的去向, 對得救也沒有把握 直到他成了神學院的教授, 他的心被聖靈感動, 他才甦醒, 也明白了 因信稱義 的寶貴真理 同一段時期, 他目睹教廷的流弊和離開聖經真理, 改革思想開始在心中萌芽! 當路德看見信徒盲目的聽從教廷, 瘋狂的買賣贖罪券, 他再不忍心看到信徒如此的偏離正道, 決定採取抗議的行動 他寫下 九十五條, 于 1517 年貼在大教堂門口, 抨擊當時種種錯誤的宗教行為 九十五條 中路德主要提出了有關贖罪券的不同主張 : 贖罪券只能并且僅僅能免除教會所加的懲罰, 卻不能免除神所加的 教會歷史 v2 12

懲罰 贖罪券決不能赦免罪過, 教皇本人無權作此赦免, 赦免罪過之權屬于神自己 贖罪券對煉獄里的亡靈并無效力, 教會所加的懲罰只能對于生者, 死后無效 ; 教皇能施于煉獄里的亡靈的是祈禱, 而不是使用裁決權或鑰匙權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無需贖罪券就得到神的赦免, 基督要求每一個人做這種真正的悔改 真正的贖罪功德在于神的榮耀和恩典的福音 這 九十五條 論點, 馬上被印成傳單, 傳遍德國, 帶來很大的迴響 縱然教皇要追殺他, 但因著貴族的保護和人民的支持, 馬丁路德得以平安度過餘生 主后 1555 年, 馬丁路德的信仰才得到合法的承認 從此, 除羅馬天主教外, 歐洲有了路德派 ( 信義會 ) 的新教團體 B. 馬丁路德的貢獻和影響 1. 教義方面, 強調聖經的權威, 因信稱義, 及信徒皆祭司等真理 2. 推動宗教教育, 他的著作也留給教會許多的幫助, 讓信徒更明白真理! 3. 將聖經翻譯成德文, 方便百姓讀聖經! 4. 重建教會的制度和崇拜的儀式 以本土語文 ( 德文 ) 代替拉丁文來舉行崇拜, 著重講道和讚美詩歌等等 5. 鼓勵聖職人員結婚 他自己也放棄了修道士生涯, 與一位女修道士結婚 C. 馬丁路德的缺失 1. 將國家的政權放在教會之上 日后, 也成為教會靈性軟弱的一個主要原因 2. 單方面強調信心, 忽略信徒 行為 的重要 3. 不能容納他人的神學思想, 拒絕和人合作 第十七課 加爾文與瑞士改革運動 基督教改革運動並沒有統一的組織和領導, 是歐洲國家地區的自發運動, 目的訴求基本相同, 卻各有特色和重點, 相互間也有一定的關連 馬丁路德推動的改革, 就大大的影響了西歐多國 在教會歷史的改革時期,1500-1700 年間, 除德國之外, 另一個重要而有代表性的, 就是瑞士的改革運動, 由慈運理所發動, 后由加爾文來完成 A. 慈運理 瑞士改革運動發起人慈運理,1484 年出生于瑞士, 在文藝復興的影響下接受教育 大學畢業后進入教會事奉,1519 年成為瑞士蘇黎世教會的牧師 最初希望藉教育來改善教會, 后被馬丁路德影響, 起來評擊教會的地位 賣贖罪券 圖像和聖徒崇拜 煉獄教義等等 ; 后在與教皇的武力衝突中被殺 慈運理喪生后, 改革火種繼續燃燒 B. 約翰加爾文 1. 背景 1509 年出生于法國 天賦才華,14 歲已前往巴黎大學進修 當時, 巴黎已有改革氣息, 強調 靠恩得救 的真理 加爾文在巴黎, 努力學習古典語文學 邏輯學 教父著作 法律等 由于與改革派有關, 曾經歷逃亡生涯 期間, 出版了 基督教原理, 這書是新教信仰最重要的注釋, 直到今天仍被公認為最偉大的解經書之一 寫這本巨著時, 加爾文才 26 歲 馬丁路德的作品和改革, 令他深受影響 后來清楚神的旨意, 加入改革運動, 在瑞士日內瓦推動教會更新, 對改革宗教會造帶來深遠的貢獻 2 加爾文對基督教會的影響. a. 提倡教育, 包括信仰以外的學問 他相信知識教育的學習, 可以幫助人明白真道 ; 故不但設立學校, 也鼓勵人接受初級教育 日內瓦學術研究院是全世界第一間基督教大學 b. 加爾文的著作 i. 包括解釋聖經方面的 注重歷史背景, 和經文文法來解經 教會歷史 v2 13

ii. 關于基督教教義方面 著 基督教原理, 是基督教的第一本系統神學 iii. 護教真道的著作 評論羅馬教會及極端教會運動份子 iv. 將聖經翻譯為法文 v. 有關 預定論 的思想 強調人得救是出于神的命定和揀選, 確保能永遠得救 vi. 強調 神的榮耀, 這是教會最主要的目的, 也是基督徒在世努力追求的目標 第十八課 改革運動的貢獻和影響 本課的重點, 是改革運動的一些補充資料, 包括英國和蘇格蘭的改革運動 ; 然后, 對整個改革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和貢獻, 作一個總結 A. 英國的改革運動 1. 由英國國王來領導 英王亨利八世宣佈英國國教脫離羅馬教會, 正式獨立 a. 為了個人利益及因素因亨利八世欲廢后另娶, 但羅馬教會不許, 以致反目 ; 又加上英國百姓早就不滿教廷, 亨利八世就利用民心取向, 領導英國改教 所謂改教, 是由國王領導教會, 改的不過是行政和組織, 而不是改革教義的內容 b. 亨利八世去世后, 其子愛德華曾帶來改革的新政和進步 ; 但瑪利女王繼位, 又重新承認羅馬教皇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 也殘酷迫害別宗派的基督徒, 故有 血腥瑪利 之稱 c. 瑪利死后, 其妹以利沙伯繼位, 也因為個人因素而反對教皇, 因她是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所生, 教皇反對她當女皇 從以利沙伯開始, 全面推動新教政策, 脫離羅馬教會 2. 英國改革運動過程中脫離國教的其他教派 : a. 清教徒 : 主張留在教會, 進行改革 b. 獨立派 : 主張脫離英國教會而獨立 c. 重洗派 : 反對嬰兒洗禮, 強調政教分離, 不參政, 不當兵, 不盡公民義務等等 d. 門諾派 : 創立一個和平友愛的團體, 主張個人的悔改, 強調信徒的見証等 e. 浸信會 : 強調浸禮, 注重宣教, 福音事工 B. 蘇格蘭的改革運動 由著名的約翰諾斯帶領, 進行加爾文式的改革 聞名的蘇格蘭長老會被建立起來, 成為長老會制度的典範 加爾文的教會理想得以在整個國家實踐 C. 總結宗教改革的影響和貢獻 1. 聖經權威 聖經 是信仰唯一絕對的權威, 是信徒行事為人的準則 一切教義的基礎 主日講道, 以傳講聖經為主, 看重信徒查經, 聖經翻譯工作興旺 2. 因信稱義重申 因信稱義 真理 ; 信徒不再盲目地倚靠善行和功德去賺取救恩, 辨明當時羅馬教會教訓的是與非, 也重視個人重生得救的經歷 3. 信徒皆祭司信徒與神之間的關係是直接的 密切的, 不需要神職人員作中保 ; 教會事奉, 不再是聖職人員的專利 ; 祇要是信徒, 都可以參與教會的事奉! 4. 糾正中世紀 敬虔 觀念過去認為 敬虔 就是守獨身和避世 改革后的基督教會正視婚姻生活, 鼓勵信徒建立基督化家庭, 也鼓勵進入社會, 發展信仰的積極影響 5. 提倡教育馬丁路德和加爾文, 都是提倡普及教育的人 他們認為, 所有人都應該接受教育, 令基督教會積極推動了全世界的教育發展 總括來說, 宗教改革不但在信仰和教義方面, 對教會發展帶來貢獻 ; 它的影響全面, 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改寫了政治 經濟 文化的方向, 引領人類歷史從中世紀邁向近代 教會歷史 v2 14

第十九課 天主教改革與三十年戰爭 1500-1700 年, 發生了幾件重要事件, 反映基督教會與天主教會的關係 :(1) 天主教改革運動 ;(2) 耶穌會的成立 ;(3) 三十年戰爭 A. 天主教的改革運動 1. 原因因改革運動相繼出現, 教廷知道再不採取行動, 教廷和教皇制度將面臨崩潰 2. 會議教皇保祿三世召集了一次大會, 地點在義大利北部的小城天特, 從主后 1545-1563 年, 間歇性的舉行會議 3. 內容在教會的行政組織與生活紀律方面, 有相當的改革, 例如, 聖職人員的道德行為和日常生活受到更嚴厲的監督, 且要接受更完整的訓練和教育 信仰教會方面卻沒有改動, 教皇依然是決定一切教義的唯一代表 基本上接受 因信稱義 的真理, 但要加上善行, 積功德才能得救, 且遵守一切聖禮都是得救的條件之一 天特會議 強化和團結了天主教體制, 提高教廷的聲譽, 抗衡外在的教會改革, 並開始反擊改教份子, 在歐洲削弱了改教運動, 直到三十年戰爭之后 1. 第一階段 : 為期 5 年 羅馬天主教大勝 2. 第二階段 : 為期 6 年 整個歐洲都捲入戰爭漩渦裡 ; 結果, 又是天主教大勝, 收回失去土地, 也驅逐境內所有基督徒 3. 第三階段 : 為期 3 年 因天主教裡面的分裂, 加上瑞典君王主動出兵, 幫助基督徒對抗天主教徒 結果, 基督教轉危為安, 天主教國家四分五裂 4. 第四階段 : 持續 16 年之久 宗教戰爭已經變質為政治利益的爭奪戰, 祇要有利可圖, 誰與誰聯合, 變成次要問題 16 年的戰爭, 雙方都傷亡慘重, 筋疲力竭 1648 年 10 月, 在韋斯發理亞簽定和約 這份和約結束了百多年來的宗教鬥爭, 從此, 無論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可自由地發展, 基督教的復興和大規模的宣教工作, 也逐漸出現 第二十課 十八世紀的時代與思潮 教會復興期 是主后十八世紀 ( 即 1700-1800 年 ) 緊接著宗教改革的時期 顧名思義, 在這段時期中, 許多教會同時經歷聖靈的復興, 也有很多人悔改信主, 歸向真神! 在認識教會復興之前, 我們要先瞭解, 在復興之前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思潮 B. 耶穌會的成立 天主教改革出現修道團體,1540 年成立 最大的特征, 是對教皇絕對的順服, 因此, 成為羅馬教會對付基督徒的工具 另一方面, 耶穌會注重教育, 所以在歐洲各國設立規模宏偉和設備完善, 極具水準的學校和神學院 ; 也關懷弱勢, 熱心行善, 賙濟窮人, 更熱心對外宣教, 傳到中美洲 南美洲 非洲及遠東一帶國家 到了十七世紀, 耶穌會的宣教士利瑪竇, 成功地進入中國 C. 三十年戰爭 1618-1648 年, 歐洲各國的天主教會和基督教會之間, 發生了長達三十年的戰爭, 當中也包含了國家之間複雜的政治考量 : A. 復興之前的時代背景 1. 改革時期的最后一件大事, 就是三十年戰爭, 把許多國家和百姓都弄得筋疲力竭 因著恨惡戰爭, 國與國之間的爭執大大減少, 宗教也不再成為國家之間所執著的問題 2. 教皇政權的瓦解 因著宗教的改革, 以及國家主義的興起, 各地方的教會, 紛紛脫離羅馬教廷 ; 也因著國家意識的抬頭, 不再以 教皇 為最高權威 3. 此時, 信徒的靈性, 大體說來是更趨世俗化的, 教會整體在時代的動盪之中, 也表現得很軟弱! 教會歷史 v2 15

B. 十八世紀的歷史背景特點 1. 無論是教會歷史或世界歷史, 這都是一個 由簡單變為繁複 的階段 ; 國與國之間, 相互影響牽扯, 事情關係總是縱橫交錯 2. 人類的文化與交流, 變得更加頻繁 航海家發現新大陸, 也展開海外移民, 增進國際互動 3. 人類的思想, 變得複雜多元 啟蒙運動下, 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和自然神論, 在此時興起 ; 人推崇理性與懷疑, 拒絕一些過去公認的道理 基督教面臨反信仰思潮的沖擊 C. 啟蒙運動下的新思潮 1. 理性主義凡事要求一個通得過理性的解釋, 如果不能通過, 就不能相信, 甚至加以否定 其實, 理性 原本是人的天賦, 是神所賜的禮物, 所以, 基督教絕對不是反對理性 祇是到了十七世紀的 理性哲學, 發展到 唯理主義 的極端程度, 高舉 唯有理性 才是最高和最終極的標準 2. 經驗主義英國哲學家中間所興起的一種思想 強調 經驗 的重要性 認為人一切的知識, 都是從經驗得來的, 所以, 經驗 才是事物存在的衡量尺度, 甚至在 理性 之上 表面上看來兩者不同, 但是, 實際上都是以 人 為中心! 經驗主義發展到最后也成為懷疑主義, 甚至連神的存在和神蹟的可能性, 都可以懷疑, 不信, 甚至否定! 3. 自然神論基督教從開始就認定 神的啟示, 乃是認識神的唯一途徑 但是, 自然神論者卻不以為然, 他們認為, 人可以透過大自然來認識神 自然神論並不否認神, 只是認為神在創造之后立下法則, 自然按規律而行, 人的理也是規律之一, 人只需探求這些法規而不用直接探索神 神的啟示 被認為不重要, 最后, 甚至到了否定神蹟 復活 神的預言的地步! 神的作為奇妙, 在理性懷疑的時代, 同時興起屬靈領袖, 帶來敬虔運動, 使歐美教會大得復興, 產生大規模悔改回應, 以更堅定的信心迎向時代挑戰 第廿一課 教會復興運動 ( 一 ) 德國 英國 在 教會復興期 內, 包括 : 歐洲 英國與北美洲各地, 都有教會復興的盛況! 復興 乃是神在教會中的作為, 是聖靈奇妙的工作 但是, 復興 並不表示教會本身已經做得很好了, 相反地, 復興 往往是發生在教會失敗和靈性低落的時候, 聖靈降臨在教會中間, 格外顯出神的大能 眷顧, 和憐憫 十七世紀的教會, 一般都呈現軟弱 退后的現象 但是, 踏進十八世紀, 各地的教會都出現復甦現象 到了 1740 年左右, 各地的教會都出現群體悔改的高潮, 這些奇妙的回轉, 我們稱之為 復興 A. 教會的復興, 神的作為 1. 從復興運動本身的跡象來看, 乃屬于聖靈的工作, 帶來整個城市的改變, 道德和秩序煥然一新 2. 復興的前夕, 各地教會都非常低沉, 若靠人的方法來復興, 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 況且, 也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 看見這麼神速的果效! 3. 十八世紀的教會復興, 發生在許多不同的地方, 如歐洲 英國 北美洲等地, 除非是神的手親自作工, 人力是難以完成的 B. 德國的復興 這是歐洲最顯著的一個復興 在十八世紀開始時, 德國的復興, 就醞釀在一群追求敬虔生活的信徒中間 他們注重信仰的實踐 生活的聖潔 讀經禱告 彼此相愛 在教會歷史中, 我們稱之為 敬虔運動 德國敬虔運動的推動者為施本爾 富朗開和最具代表的親岑多夫, 先后建立影響深遠的團契, 操練敬虔, 讀經禱告, 深化靈性! 神喜悅 敬虔行動 的態度和操練, 因此, 蒙神的祝福, 發展成為十八世紀教會復興的一個器皿 敬虔運動 普遍流行在中歐和北歐, 尤其在德國, 因有許多牧師的認同參與, 提倡教育, 栽培宣教士和訓練人才, 設立印刷場 圖書館等, 出版屬靈的書籍 這一切的工作, 都為十八世紀的教會復興作出貢獻 教會歷史 v2 16

C. 英國的復興 十八世紀復興前夕, 英國教會陷入一個屬靈低潮, 變得不冷不熱, 虛有表面儀式, 沒有活潑的生命見証 1720 年左右, 英國教會開始出現一些復甦的現象, 先是威爾斯教會的復興, 成為英國教會復興的前奏! 而英國教會復興的最高潮是發生于 1738-1742 年間! 談到英國大復興, 就得介紹兩位主要的領袖人物, 一位是懷特菲德, 另一位是約翰衛斯理 懷特菲德是很有能力的佈道家, 擅長于露天佈道, 在空曠的地方, 每次都向一 二萬人講道, 這種大型的講道聚會, 可以說是由懷特菲德開始 ; 聖靈給他特別的恩賜, 藉著他叫聽道的人扎心悔改, 受感動的人越來越多, 復興教會 約翰衛斯理, 是循道會的創始人, 出身自清教徒牧師家庭 在父母悉心培育下, 與弟弟查理衛斯理都成為操守敬虔的信徒領袖, 對社會和宣教都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英國, 他使許多不冷不熱的教會轉變過來, 也使許多人渴慕真理 他被神重用, 也是個有行政才幹的人, 組織起悔改的信徒, 成立 循道會, 推動了英國教會和信徒的復興 第廿二課 教會復興運動 ( 二 ) 北美洲 復興主義發展得最深遠最蓬勃的地方是北美洲, 又稱為 大覺醒 運動 事實上, 二百多年后的今天, 美國基督教會仍然有著這段短暫但卻重要的復興時期的氣氛和影響 我們先了解美洲教會的背景, 然后認識大覺醒的復興情況 a. 追求宗教上的自由, 尊重和承認 b. 建立真正的基督化社會 c. 為了宣教的理想, 以傳福音為人生目標! 2. 英國清教徒移民的影響 1620 年 9 月 6 日, 第一批英國清教徒乘著 五月花號, 從普里茅斯港口出發, 到新大陸尋找宗教自由 當英國的逼迫仍在繼續, 一批一批數以千百計的清教徒, 啟程前往新大陸, 出現大移民潮 這些清教徒在自由的空氣中建立教會及家園 他們大多是極其敬虔 勤奮的加爾文主義者, 以民主的形式管理教會 日后美國的民主政制, 便由此奠下基礎 除了民主政制外, 他們生活的各方面都帶著濃厚的信仰色彩 他們的信仰對于日后美國文化的孕育與發展, 有很大的關系 B. 北美洲的復興 大覺醒的復興高峰發生在 1735-1740 年間 復興的先兆, 開始在十多年前, 由歐洲過來北美洲事奉的 敬虔運動 的牧師, 他們教導神的話語, 默默撒下復興的種子, 于是, 敬虔之風逐漸蔓延! 1. 愛德華茲最著名的領袖人物, 是愛德華茲 他經歷神的主權, 使他立志, 一生事主 大復興是從他所事奉的教會引發出來的, 他也在印第安人中傳道 愛德華茲一系列因信稱義的道理, 生動地描述了神的震怒, 力勸罪人盡速悔改, 逃避審判 很快教會有了屬靈的復興, 人人都關心永生的問題, 接下來的幾年間, 不同地區都發生大復興, 悔改信主之人多如潮湧 2. 懷特菲德從英國來的福音派講員懷特菲德對美洲大覺醒運動的作用甚大 他有講道的恩賜, 前后 7 次在美洲旅行布道, 有力地喚醒教牧, 復蘇他們的會友 這運動持續約有半個世紀之久, 有許多人為罪而痛悔, 在意自己是否重生得救, 信徒更加愛主火熱, 教會不分宗派, 有著靈性的大復興 A. 美國教會的起源和增長 1. 美國教會的起源跟美國這個國家的起源差不多, 是從歐洲大陸移民過來的 這些移民中不少基督徒, 在遷移到北美洲后, 就成立了教會, 很自然地, 撒下福音的種子 基督徒移民到美國的原因有三 : 教會歷史 v2 17

第廿三課 教會復興與宣教運動 十七至十八世紀, 這段 教會復興期 的海外宣教, 是向更遠的地方, 從未聽聞過福音的人群傳福音, 充滿著宣教的熱情與動力! 3. 教會普遍注重聖經的教導, 以至于信徒得以明白主的吩咐, 甘心樂意遵主命令, 作生活準則 4. 教會對社會的服務, 如辦學校 救濟貧窮 辦孤兒院 醫院及關懷老弱等, 這些教會對社會服務的經驗, 成為宣教士在工場上的有效模式 5. 產生許多不同形式的事奉, 適應世界和社會的時代需要 例如, 推動主日學 青年輔導工作 學生佈道工作 解放奴隸 反酗酒運動 國際和平運動等, 教會事奉更多元化和深入社會 A. 殖民主義 和宣教的關係 十六世紀時, 基督教才正式從宗教改革中產生出來, 所以, 基督教對外的宣教, 也是從十七世紀開始 當時, 歐洲的國家正熱衷于對外的殖民, 所以, 教會的宣教, 很自然的就和 殖民主義 拉在一起, 以至于在 殖民主義 的陰影下, 也使得教會的宣教蒙受困難和誤會 例如, 當年東印度公司壟斷一切英國和中國之間的接觸, 連宣教士也必需要透過該公司才能來中國 當然, 因為東印度公司唯利是圖, 這和宣教士的意願目的完全背道而馳, 也因此容易造成中國人對外國宣教士的誤會了! B. 教會復興前的宣教 德國莫拉維弟兄會最先回應大使命, 積極差派宣教士到各地傳道, 留下佳美腳蹤 英國設海外傳道會, 配合國家的殖民政策發展, 向殖民地內土著傳福音, 但成效並不顯著 C. 教會復興和宣教歷史 十八世紀教會大復興后, 基督教的宣教工作踏進一個新紀元, 不再倚靠人的謀算, 乃倚靠聖靈的大能 ; 正如使徒行傳所記載的, 因著聖靈的降臨, 教會大復興, 人數增多, 教會也開始積極的對外傳福音, 發展為普世的宣教工作 教會復興 和 宣教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D. 十八世紀復興運動對普世宣教的預備 1. 神在歐洲各處基督教會的不同宗派中, 廣泛地興起宣教的感動, 好使福音能遍傳未及之地! 2. 信徒注重個人的重生得救, 明白得救出于神的恩典, 信靠耶穌才是得救的基礎和唯一方法 這也帶來徹底的自我奉獻, 願意當作活祭擺上, 到偏遠地方, 傳揚主的福音, 完成大使命 第廿四課 十九世紀之世局變化 藉教會歷史, 我們看見神在歷史中, 以及在教會中, 所行的奇事 ; 十八世紀是教會的復興期, 而從十九世紀開始, 進入教會普世的擴展時期, 見証福音的廣傳 本課開始, 我們踏進 普世宣教的時期, 學習從 1800 年, 直到今天的教會歷史! 本課學習的是十九世紀的時代背景, 因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教會的普遍擴展, 有著密切的關係! A. 認識十九世紀的時代背景 十九世紀, 是個急劇變化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中, 世界經歷了三種重要的革命, 即工業和經濟的革命 思想和學說的革命, 以及政治和社會的革命 ; 所以, 稱得上是個 革命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進行改革的時代中, 舊的社會制度漸漸廢除, 取而代之的, 是新的現代化制度 在這期間, 發生了美國南北戰爭 歐洲的德法之戰, 反映出社會和政治的變遷 除此以外, 思想學說 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變, 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達爾文的 進化論, 都是這個世紀才興起的思潮 ; 此外就是 工業革命, 帶來經濟制度的變化 這些情況和改變, 彼此互相牽連 ; 連串的變動, 使舊的生活方式成為過去, 新的生活方式應運而生 在這個新世紀, 人類更多運用知識, 許多的科學家 發明家, 日以繼夜的鑽研, 紡織機 蒸氣機 火車 汽船 等等發明, 英國成為第一個經歷工業革命成功的頭等強國 教會歷史 v2 18

B. 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1. 經濟方面 : 經濟富裕, 導致國家向外發展, 並積極尋找貿易對象 ; 因此, 富強與擴張, 就成了工業革命在經濟方面帶來的結果 2. 社會的改變 : 隨著工廠的普遍, 機器取代人工, 因此, 在城市裡, 貧富懸殊的現象愈加嚴重 C. 十九世紀中, 基督教面對的思想挑戰 十九世紀的另一項革命, 就是思想界的革命, 而基督教面對的思想挑戰, 來自三方面 : 1. 科學界的 進化論 2. 哲學界的 新世界觀 3. 神學界的 批判學 新思潮和新學說, 不但對教會造成打擊, 也吸引了不少人, 不再相信神的存在 ; 甚至, 聖經在十九世紀的批判時期, 也遭受到嚴重的質疑 西方思想家一窩蜂地以批判的方式來研究聖經, 結果, 出現了許多反基督教的聖經學者, 他們並不以聖經為神的話, 祇為了批判而研究! 雖然教會面對這樣的沖擊, 但也有不少基督徒學者, 花了許多工夫來研究神的話 ; 甚至, 考古學家也發現了無數的遺跡, 証明了聖經的可靠, 成功回應了批判聖經的人! 基督教在每一個時代都會遇上新的挑戰和沖擊, 不過, 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証明, 神必定保守祂的教會, 教會也靠著神的恩典, 勝過各式各樣的挑戰, 並在波折和挑戰中, 反得以剛強茁壯地成長 第廿五課 基督宗教的主要發展 從教會歷史中, 我們看到 1054 年教會分裂成西方的羅馬教會和東方的希臘正教 ; 然后 1517 年改革運動后, 西方教會又分成羅馬天主教和改革而生的基督教會, 新成立的基督教在不同國家又各有宗派的發展 廣義來說, 以上的教會都包含在基督信仰的大範圍之內 今天我們看看十九世紀后, 幾個主要地區的教會如何產生出多元的發展 A. 歐洲羅馬天主教的情況 1815-1914 年, 可說是天主教的復興時期, 教皇的權威重新被建立起來, 可以控制歐洲 美洲 亞洲及非洲各地的天主教會 ; 令十九世紀的天主教, 重新有了組織, 也充滿活力, 積極而努力地對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天主教復興的主要原因 : 1. 法國大革命造成巨大的混亂不安 政府相信教會能穩定社會, 允許重新建立教會的權柄 2. 浪漫主義 的影響, 社會嚮往中世紀教會下的舊有文化, 使天主教會受到尊重! 3. 教會本身付出努力, 信徒關懷教會事工 4. 修道主義的復興, 尤其關懷社會大眾的需要, 以及海外的宣教, 也參與普及教育 B. 希臘東正教會的發展 東方教會與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基本相同, 但東方的希臘正教不承認教皇權柄, 由自己的大主教來管治 十六世紀末, 俄國的正統教會成為國家教會, 成為東方教會的大國與領袖 十九世紀, 俄國教會經歷過復興, 隨者俄國領土的擴張而派出宣教士, 推行類似專政主義的宗教政策 十九世紀末, 東南歐多族人民因政治問題, 大量逃亡到美國, 最后在紐約成立主教總局, 管治全美的正教教會 C. 英國基督教會的貢獻 1. 十九世紀末, 國家教會成功地廢除奴隸制度, 協助工人成立工會, 甚至參政 2. 關心社會貧苦大眾, 貧民樂于加入教會! 3. 傳福音團體的產生 : a. 救世軍 于十九世紀中, 由卜威廉創辦 他把信徒如軍隊般組織起來, 傳福音之外, 立志在貧窮人中間工作, 成效理想 b. 青年會 (YMCA) 是威廉斯諾哲爾創辦, 組成青年人的團體, 用查經 禱告和活動來吸引年青人 ; 反應理想, 成為一個國際性組織, 后來, 更成立 女青年會 (YWCA) D. 美國教會的興旺與海外宣教 踏進二十世紀, 美國教會是差出宣教士最多的一個國家, 所以美國教會的發展值得認識, 從中學習寶貴的教訓! 教會歷史 v2 19

1. 因著移民立國的背景, 美國包容了歐洲各地不同宗派的基督教會, 大家自由傳教, 也能彼此合作 加上平等的觀念, 信徒都有事奉的參與 2. 藉著十八世紀的 大覺醒運動, 神幫助教會成長, 並且認識宣教的重要性 ; 雖然缺乏經驗, 卻勇于委身, 回應大使命 3. 美國教會參與海外宣教 十九世紀, 神興起 自願運動, 使信徒在神直接的呼召下, 自動自發投入宣教事奉! 在校園中, 興起學生工作, 激勵年青人, 為主踏上宣教之途 第廿六課 宣教事工的蓬勃發展 十九世紀是宣教事奉蓬勃發展的世紀, 宣教團體興起, 積極地將福音帶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 A. 教會歷史中宣教拓展的三個階段 1. 第一個階段是主后 1000 年之內完成的 首先, 由使徒保羅將福音帶到歐洲, 不到 300 年, 福音就傳遍整個羅馬帝國 后來, 日耳曼人入侵, 教會帶領他們信主 從初期教會, 到主后 1000 年, 差不多所有的歐洲人民都加入了教會 2. 第二個階段在中世紀末期, 也就是約在主后十五世紀 ; 此時, 歐洲的航海事業發達, 大批歐洲移民, 遷移到新大陸, 福音也就跟著前往 3. 第三個階段就是十九世紀 ; 在短短的 100 年之內, 福音傳遍大洋洲 非洲和亞洲, 使基督教成為普世性的宗教, 印証了福音乃是神的大能 B 威廉克理的印度宣教 全球性宣教的擴展, 來自一位鞋匠威廉克理 (1761-1834) 他靠自學而通曉多種語文 1779 年, 成為浸信會的傳道人,1792 年籌組 浸信會差會, 舉家前往印度宣教 30 年間他翻譯聖經 建立教會 學校 印刷所 威廉克理的一生完全奉獻給印度, 他的宣教報告與見証, 引發了基督教會對海外宣教的重視, 刺激了當時所有英 美的教會, 陸續成立海外跨文化宣教差會 威廉克理被稱為 現代宣教之父 C 非洲內地的宣教 隨著殖民主義的擴張, 許多白種人移民到非洲, 宣教士也就隨著漂洋過海而來 最先來到的是天主教的宣教士, 直到十九世紀, 基督教的宣教士才到達非洲 非洲這塊 黑色大陸, 在宣教史裡被稱為 白人的墳場, 不少西方宣教士在瘟疫 瘧疾 霍亂等疾病中犧牲生命 1841 年, 大衛 李文斯敦 (1813-1873) 在倫敦會的差派下來到非洲內陸, 留下了吸引世人的偉大探險事蹟外, 更重要是致力福音的宣揚, 同時也努力對抗販奴集團 1873 年, 他在非洲內陸的宣教站安息 在當時的交通和衛生條件下, 非洲內地宣教仿如死亡任務, 但忠心的宣教士還是勇敢地回應使命 一些以非洲內陸為宣教目標的差會陸續成立, 如 非洲內地會 蘇丹內地會 D 中國內地的宣教 1807 年第一位基督教宣教士馬禮遜來華傳教 當時, 中國是一個閉關自守的國家 1853 年, 戴德生 (1832-1905) 來華, 並憑信心成立跨越宗派的差會 中國內地會 ( 今 海外基督使團 ), 並將總部設于宣教工場中 中國內地會的成立, 激起了其他差會對中國內陸廣大福音需要的重視, 相繼加入, 把福音傳給中國人, 建立教會, 興辦社會關懷事業 E 十九世紀, 遍遠地區的宣教方式 1. 關懷社會大眾的需要, 提供實際的福利 包括興建醫院, 興辦學校, 破除不良風俗, 反抗社會流弊, 如解放奴隸等等 ; 切實讓人感受到主的大愛 2. 開荒佈道, 建立教會 宣教士直接向當地人傳講福音, 帶領他們歸主, 在他們當中建立教會 3. 文字工作 當時, 宣教士需要作的一件重要事工, 是將聖經繙譯成為工場的文字 ; 另外, 也繙譯屬靈書籍, 印發佈道單張等等 教會歷史 v2 20

第廿七課 學生運動與普世宣教 十九世紀, 宣教發展從沿岸進入內陸, 英美兩地大學生對宣教的熱情與委身, 直接影響十九世紀普世宣教運動的興旺 A 劍橋團契 英國劍橋畢業生查理西門于 1804 年帶領學生成立 英國與海外聖經公會, 回應宣教與聖經翻譯的需要 他又成立一個查經班, 訓練領袖, 為學生宣教奠定了信仰與神學的基礎 查經班發展成后來的劍橋大學團契, 回應李文斯敦在非洲的宣教異象, 成立 劍橋中非宣教差會 1882 年, 在美國奮興佈道家慕迪的激勵下, 許多畢業生加入 英國海外佈道會, 投身工場 戴德生的中國內地會, 鼓勵了許多劍橋學生作出回應 ;1885 年, 七位劍橋畢業生同時加入中國內地會, 史稱 劍橋七傑 B 乾草堆運動 在美國, 乾草堆運動 于 1806 年開始, 指的是威廉斯學院的一群同學, 在撒母耳米勒帶領下的宣教禱告會 一次暴風雨, 他們在乾草堆中禱告, 聖靈大大充滿 1808 年, 他們成立了 弟兄會, 以推動宣教為事奉異象 在往后的 60 年裡, 這小小的團契有 527 人加入, 約有半數蒙召前往海外宣教 米勒和同學們要求公理會成立差會, 接受差派到海外宣教 這差會在十九世紀的宣教中, 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乾草堆運動同時影響了宣教史上極為重要的學生自願運動的形成 C 學生自願運動 一位乾草堆運動 弟兄會 團契的畢業生羅義爾, 被差往印度宣教, 后因健康問題回美國療養 ; 他的兒子羅伯特因著父親的鼓勵, 在讀書期間成立了 普林斯頓海外宣教團契, 誓約 : 若出于神的許可, 我們願意並渴望被差到福音未得之地 為了更有效的推動和維持學生宣教運動,1888 年組成 學生自願運動, 他們的口號是 : 在我們這一代把福音傳遍世界 受到美國學生志願運動的鼓勵, 在英國 南非 北歐各國的學生團契也紛 紛成立類似的組織 1895 年, 世界基督教學生運動正式在瑞典成立為一個組織 學生宣教工作迅速傳到日本 印度 澳洲 新西蘭等亞太各國 1888-1919 年, 學生自願運動共差派 2,524 位宣教士來到中國 1910 年, 中國學生自願運動成立 第一次大戰后, 上述的學生宣教團體開始用教育 醫療 社會運動取代了福音救贖的本質, 因而失去傳福音的動力, 最終萎縮停頓! D 劍橋基督徒學生聯會 當上述學生自願運動日益萎縮的同時, 神興起了劍橋大學的基督徒學生聯會, 秉持忠于聖經的福音立場, 成為影響著二十世紀的學生福音運動 第一次大戰后, 英 美兩國大學基督徒團契繼續活躍, 以廣傳福音為念, 推動青年宣教, 直到今天 第廿八課 二十世紀戰爭與教會 回顧歷史, 我們看見神在二千年的歲月裡, 一直保守教會 基督徒可以透過歷史, 體驗到這位掌權的神, 是昔在, 今在, 以后永在的全能真神! 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 對教會歷史造成很大的影響! A. 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和原因 1. 工業革命的影響 a. 城市人口突增, 社會上貧富懸殊, 因而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b. 交通的進步,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接觸和磨擦大幅增加 c. 科技的發明, 一日千里 ; 同時, 軍事工業的發達也製造了許多先進的武器 2. 思想革命的影響十九世紀興起了不少 以人為本 以人為大 的思想, 其中達爾文的進化論和 適者生存 的理論 極權強國的世界觀等等, 都反對信仰, 遠離和平, 加劇了各種鬥爭仇恨 教會歷史 v2 21

3. 政治革命的影響十九世紀, 歐洲的革命運動引發影響, 激發民族主義的政治思想漸取代過去的貴族政權, 屢為國家利益而引發國際爭端 B. 第一次大戰對教會的影響 1. 歐洲參戰國多為天主教勢力較強的國家, 戰爭的損耗連帶搖動了羅馬天主教會 2. 教會在戰亂中的見証與回應 : 戰爭期間, 教皇本篤十五向世界呼籲和平, 敦促敵對國化解歧見, 以教會設施照顧受傷軍兵, 推動賑災工作 基督教會不分宗派, 盡力服侍戰俘及傷兵 3. 和平運動的推行 : 不同宗派的基督教會積極提出和平立場, 爭取民間支持 4. 投入服侍苦痛與貧困 : 兩次大戰間, 最威脅和平穩定的是經濟衰退 歐洲充滿通脹 失業, 及嚴重的社會不安 美國出現經濟大蕭條, 教會在苦痛與社會不安困擾中, 學習服侍失業及貧困者 C. 第二次大戰對教會的影響 1. 戰爭倫理的重建 : 二戰期間, 各國教會有支持國家參戰的 有反戰的 也有對抗極權政府的, 引發教會對戰爭的神學立場的深思 2. 經歷慘痛戰爭, 忿怒及悲痛等情緒令人心質疑神的作為 ; 戰爭為日后的虛無主義與世俗主義埋下種子, 進一步挑戰信仰 3. 第二次大戰留下的直接政治后果, 是把世界劃分為兩大政治陣營 : 西方民主國家與蘇聯為首的國家, 意識形態分歧, 政治 經濟 社會不同, 教會也在自由或限制下, 各有歷史際遇與發展 D. 戰爭中的教會, 四方面重大的發展 1. 在地域上的拓展, 基督教已經正式成為世界性和國際性的宗教 2. 教會已經在第三世界中紮根成長, 即使宣教士撤離, 當地信徒亦可承接牧養和傳福音的重任! 3. 教會因著宣教事工的共同異象, 比前更為合一 4. 教會在世界上的影響, 有了明顯的提高! 不少重要的世界性組織, 都由基督徒直接或間接推動而成立 例如, 紅十字會 聯合國 救世軍 基督教青年會等, 這些國際組織, 代表了信仰的見証, 也讓教會成為推動和維護和平的主力 第廿九課基督教與近代中國 基督教傳入中國, 前后有四次的嘗試, 分別是唐朝貞觀年間 元朝 明末清初和晚清 不同傳統的基督教傳教士都曾踏足中國, 卻因政治問題, 之前三次的傳教努力都中止了, 相互間也沒有任何承傳關係 第一位基督教宣教士馬禮遜在 1807 年來華時, 等同開荒, 進入一個完全未聞福音之地 A. 馬禮遜來華 (1807) 1807 年, 基督教宣教士馬禮遜到達廣州, 開始了基督教來華的二百年宣教史 馬禮遜從事文字工作, 如翻譯聖經, 編輯字典, 印刷單張, 並培育本地信徒, 從基層札根 這段時期因中國尚無傳教自由, 加上資源不足, 宣教果效有限 B. 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 1853 年, 戴德生來華, 憑信心成立跨越宗派的差會 中國內地會, 並將總部設于工場中, 推動了其他差會的相繼加入, 把福音傳到中國, 建立教會, 興辦各種社會關懷事業 西方教會主要有兩種宣教策略 : 一種是深植民眾, 直接佈道, 由下而上 ; 另一種是影響精英, 福音預工, 由上而下 C. 傳教事工面對的排拒 基于文化上的嚴重差異, 加上中國人的排外與反教心理, 于十九世紀全國各地爆發了近千的民教衝突 ( 教案 ) 其中最大的一次教案, 當數 1900 年的義和團事件, 傳教士和信徒廣受逼害, 教會元氣大傷 滿清覆亡, 民國之初, 不少知識份子相信基督教是西方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基礎, 期望藉基督教來改造國民, 從而改造中國, 令基督教深受歡迎, 發展迅速 但在五四運動激發的民族主義浪潮下, 反教風潮再起, 產生了非基督教運動 基督教被指責為西方侵華行動不可分割的部份, 導致傳教士撤離內陸地區, 傳教工作再受打擊 D. 中國教會本色化自立時期 回應民族主義, 傳教士積極推動教會本地化, 扶植本地教會領袖, 促使堂會自立自養 不少教會易 教會歷史 v2 22

名或加以改組, 權力逐漸移交華人手裡 華人教會領袖致力推動本色化運動, 也有中國信徒自立門戶, 從事奮興佈道工作, 或建立本地堂會和宗派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 傳教士大多被迫離華回國 由于大量人口遷移西南, 許多學生隨校西移, 大后方的學生福音工作在抗戰時期蓬勃開展, 激發不少青年人投身邊疆佈道 1949 年, 新中國成立, 全球最大的宣教工場對外關閉, 當時約有 70 萬信徒的中國基督教會, 進入新階段的調適與考驗 第三十課時代的挑戰與神的作為 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從歷史的過程中, 驗証了聖經話語的真實性 : 基督是教會的頭, 祂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 弗 5:23) 面對前路, 神必帥領, 令屬祂的教會繼續成長茁壯! A. 教會的挑戰與回應 1. 戰后反省與福音運動二十世紀初, 科技發展急速, 經濟產業繁榮, 人文主義 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成為主流 但兩次大戰將人類的自信擊破, 重現罪惡的真實 精神的空虛 心靈的乾渴, 正是福音向人說話的時候 二十世紀, 歐洲及美國的福音運動產生不少成果 同時, 科學與信仰的爭論漸趨平息, 很多科學家開始瞭解到宇宙的奧秘 ; 只有對科學一知半解的人, 才會用科學全然否定信仰 2. 宣教退潮與本土神學民族主義興起, 獨立國家湧現, 過去在西方文化及信仰影響下的各民族都尋求自我的身份, 因而對宣教士出現抗拒 十九世紀的宣教運動到了二十世紀漸失活力 同時, 各地區的教會也尋求自立, 信徒的恩賜與活力得到更深廣的發揮, 成為教會增長的祝福 各地教會訓練自己的領袖, 建立自身的神學, 本色神學或本土神學因而興起 3. 福音派神學抗衡新派神學十九世紀產生的新派神學曾一度佔領學術界 二十世紀初, 福音派興起迎抗, 有見識有才學的信徒在知識界內重新建立地位, 並且收復在大學及 神學院失去的陣地 福音派的神學院一間接一間的開辦, 在學術水平上, 直追大學內的神學系 新一代福音信仰的神學家在四零年代相繼出現, 為福音信仰之神學建立穩固基礎 B. 神在現今時代的作為 1. 教會繼續向上仰望, 並且 舉目向田觀看 a. 傳福音, 建立教會的工作, 依然是需要極大, 但是又困難重重! b. 要付上禱告的代價, 向上支取能力, 才能完成 福音傳遍天下 的大使命, 得著信心! 2. 今天在世界各處, 神依然彰顯大能和恩典, 使不同國籍和民族的人, 繼續歸入基督的名下 a.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 各地教會的興旺和增長, 遠超過人所能想像的 例如 : 韓國教會, 就是蒙神賜福, 增長很快的教會 在印度, 基督教也在蓬勃的發展中 中國教會在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中, 仍能保持成長壯大, 信徒和教會的數字不斷增加 b. 在神眼中, 任何一個人都是寶貴的, 神實在沒有遺忘任何一個民族, 因為 神愛世人, 神願意萬人得救, 不願一人沉淪! 總結 在過往的教會歷史中, 教會經歷了來自四方八面 多種多樣的攻擊挑戰, 也經歷過內部的失敗 ; 但神在歷史的變動中, 依然是教會的主, 看顧著教會的發展 向前看, 教會的最大挑戰仍然是宣教, 而亞洲 ( 中國 回教國家 ) 是最大的宣教工場 教會必須重新建立傳福音的熱忱, 宣教運動必須再度興起, 否則, 教會的增長便永遠趕不上人口的膨脹 教會歷史 要告一段落了 本課程中我們看見了教會的建立, 教會的興盛, 和教會的失敗 ; 但是從中, 我們也更認識到神的大能 我們知道, 教會雖然常會遭遇到困難和壓力, 卻也會一直看見教會的得勝和祝福! 讓教會歷史成為我們信徒今日的推動力, 鼓勵我們更能 忘記背后, 努力面前, 向著標桿直跑, 敢于向神求大事, 為神作大事, 以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迎接廿一世紀 使 教會的歷史 更能寫下榮神益人的一頁! 神必定繼續牽引著我們, 奔那擺在前面的路程! 教會歷史 v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