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钦晓 徐婷婷等 : 解读金陵女大 : 文化冲突的视角 从学校创立之际要求文理科学生毕业前必须修完 20 个学分的国文课程的规定中, 可以看出金陵女大对中国文化科目也比较重视 具体表现在不仅将国文课程规定为所有科目中学分要求最高的课程, 而且办学过程中不断增加中文课程的比重, 并规定学生在四年学程内

Similar documents
Ⅰ Ⅱ Ⅲ Ⅳ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Ⅰ Ⅱ Ⅲ


旅游科学

!!!!!!!!!!!!!!!!!!!!!!!!!!!!!!!!!!!!!!!!!!!!!!!!!!!!!!!!!!!!!!!!!!!!!!!!!!!!!!!!!!!!!!!!!!!!!!!!!!!!!!!!!!!!!!!!!!!!!!!!!!!!!!!!!!!!!!!!!!!!!!!!!!!!!!

ISBN /G




( ) ; % 2 ( 2.45 ) % 20 ( ( ) ) ( )

U RF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07 9~9 9 ( ) 7 70 ( ) 7 ; ; 9 瑏瑠 : ; 瑏瑡 : 0 ; : 0 9~ ; : 0 ~ ; : 0 ; : : 0 ~7 ; : ( ) : 0 ~ ;: ( ) : 0 7~0 ; : (97~ 97 ) : 0 ~7 ; : 009 ~9 ; 0 : ( ) 0




Ⅰ Ⅱ Ⅲ Ⅳ


P134 ~ P329 ~ P P 瑏瑡 P P 瑏瑢 P197 ~ 198 2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 % % R&D % R&D 122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蒋维乔思想研究


; : : : : % ; % ; %



1 6 [] 瑏瑢 瑏瑣 瑏瑤 : 939 瑏瑠 7 / 瑏瑠 11 瑏瑡 : 1932 瑏瑢 瑏瑣 70 20

中北中学 ( 初中 ) 大寺中学 ( 初中 ) 富力中学 ( 初中 ) 富力中学 ( 初中 ) 06 中学历史教师 0 07 中学物理教师 0 08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 0 08 中学物理教师 0 中等专业学校 09 中学语文教师 0 中等专业学校 09 中学英语教师 0 中等专业学校 09 中学美术

: ( ) ( ) ( ) 4 10



标题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表 1-2 师资队伍概况 单位 :( 人 教师 总计 598 其中 : 女 性 323 双师型 101 具有行业背景 89 其中 : 教 授 81 副 教 授 98 讲师 299 助教 114 无 6 博士 29 硕士 316 学士 246 无 7 35 岁及以下 ~45 岁 215 4

A A B 1

http / /lady. people. com. cn /GB /1089 / html# http / /www. consumer. org. hk

一 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实施的现状 莙政基 莙政基金 外 在学生中有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 % % % % % %!


目录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Ⅰ Ⅱ Ⅲ Ⅳ





高职教育资讯

厦门市 - 同安区 厦门市 - 同安区 厦门市 - 同安区 厦门市 - 同安区 62

( ), ,,,, 5, 6,, ,, , , 1575 瑏瑠 , , 50 瑏瑡 2010, 瑏瑢 瑏瑣 +, 瑏瑠 瑏瑡 瑏瑢 瑏瑣,, :, 20



: : 50 : : : : : 148

瑏瑡 瑏瑢 瑏瑣 瑏瑤 瑏瑥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级英语 学年第三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外语系年级 / 专业 :2017 级英语 ( 医学英语 ) 班级 : (2) 人数 :64 人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

Microsoft Word - ChineseLetter.docx

B2 C A % % % % 瑏瑡 7 > > > > > 瑏瑢 8 瑏瑣 瑏瑤 1-97 瑏瑥 2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 http / /cdmd. cnki. com. cn /A

? Ⅰ Ⅱ Ⅲ Ⅳ ~


2018 4, 3,, ( ) ( );, ;,,,,,,,, 4 2., 5,,,,,,, : ; ;,,,,,, ( ),,,, 3 SeeJamesJ.Fishman,TheDevelopmentofNonprofitCor- porationlawandanagendaforreform,3

山西 体育教育 ( 师范类 ) 体育文 368 休闲体育 体育教育 ( 师范类 ) 体育理 350 运动人体科学

省份批次科类录取专业招生数 录取 最低分 备注 艺术 音乐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业成绩 美术学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综合成绩 提前艺术体育本 科 提前一批本科 体育 ( 文 ) 体育 ( 理 ) 文史 体育教育 ( 地方免费师范生 ) 专

! " : ; ( ) ( ) : 20% 16 4~

( 二 ) 衡阳贿选事件 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破坏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通贿选事件 2


招聘岗位所属准考证号教育综合专业知识 幼儿教育教师 厦门市 - 同安区 幼儿教育教师 厦门市 - 同安区 幼儿教育教师 厦门市 - 同安区 62

中国佛教净土宗教育研究




通识教育课程类学分结构毕业审核标准必修实践与创新环节模块通识教育课程类必修学分通识教育课程类选修学分专业教育课程类必修学分专业教育课程类选修学分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模块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模块选修教育学教育学

CIP ISBN Ⅰ Ⅱ Ⅲ - - Ⅳ G CIP htp


I

2019 年太仓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笔试成绩公布 2019 年太仓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笔试成绩现予以公布 本次考试中学物理教师岗位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53 分 ( 平均分 ) 中学化学教师岗位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分 ( 平均分 ) 中小学体育教师 1 岗位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分

图一 各年份论文数 二 研究主题及其变迁

31 中学语文教师 进入面试 32 中学语文教师 进入面试 33 中学语文教师 进入面试 34 中学语文教师 进入面试 35 中学语文教师 进入面试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4 Peter Hall Kathy Pain %


Transcription:

JOURNAL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EducationalSciences No.4,2014 解读金陵女大 : 文化冲突的视角 胡钦晓 徐婷婷 (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曲阜 273165) 摘要 :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女校, 不仅开创了女子教育的全新局面, 而且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金陵女大的产生及发展恰逢中国近代文化冲突的剧烈时期 从中西文化冲突来看, 金陵女大将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引入中国, 打开了中国知识封闭的大门 ; 从性别文化冲突来看, 金陵女大催生了女性的觉醒, 培养了一批现代新职业女性, 加速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 从古今文化冲突来看, 金陵女大引进了现代大学办学模式, 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 文化冲突的视角, 既揭示了金陵女大成功办学的深层原因, 也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借鉴 关键词 : 金陵女子大学 ; 文化冲突 ; 中西文化冲突 ; 性别文化冲突 ; 古今文化冲突 金陵女子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名校之一, 不仅提升了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层次, 而且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基督教传教士看到当时中国并无比中学程度更高的女校, 希望在长江流域建立一所能成为中国本土女学示范的女子大学, 遂于 1915 年在南京创建金陵女子大学 金陵女大的建立, 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制度, 在其 36 年办学过程中, 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发生着碰撞 从文化冲突的视角来研究金陵女大, 在理论上为揭示我国比西方用更短的时间实现大学教育近代化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实践上也可为当下高等学校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冲突 性别文化冲突 古今文化冲突三个方面来解读金陵女子大学 一 中西文化冲突与金陵女大金陵女大作为一所教会大学, 无疑是中国和西方之间架起的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让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 教会大学的特色就是宗教课程和宗教性质的活动, 金陵女大也不例外 根据文献分析, 金陵女大最初的办学宗旨 : 一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基督教事业, 二是为培养领导者提供更高程度的教育, 三是培养服务基督教的女性, 四是促进基督教影响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1 因此学校办学非常重视宗教教育 1915 年金陵女大刚成立时就规定 : 文 理两科学生毕业前都必须修完 20 个学分的国文课程 15 个学分的英文课程和 10 个学分的宗教课程 2 学校不仅将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课程设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而且还通过早祷课 默祷会等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宗教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 身为传教士的教师并不会对不信教的学生施加压力, 而是注意将宗教思想灌输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 作为学校核心文化体现的校训 厚生, 源自 圣经 约翰福音 第十章第十节的 我来了, 是为了叫人得生命, 并且得的更丰满 厚生 就是让学生们学会服务社会, 对自身来说, 通过刻苦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对于自身之外, 学会乐于助人, 培养奉献精神, 从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厚生 校训深深扎根于每个金陵儿女心里, 并且她们的一生都在践行着 厚生 理念 在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 金陵女大的宗教色彩逐渐淡薄, 世俗化特征日趋明显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开始, 学校将宗教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并将一切宗教性质的活动改为自由参加 基金项目 :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14BJYJ04) 112

胡钦晓 徐婷婷等 : 解读金陵女大 : 文化冲突的视角 从学校创立之际要求文理科学生毕业前必须修完 20 个学分的国文课程的规定中, 可以看出金陵女大对中国文化科目也比较重视 具体表现在不仅将国文课程规定为所有科目中学分要求最高的课程, 而且办学过程中不断增加中文课程的比重, 并规定学生在四年学程内都要研习中国古典著作 国文科开设的课程有 : 中国语言 中国典籍 中国哲学 诗歌及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和当代中文写作等 3 金陵女大的办学宗旨体现着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 但从不贬低中国的传统理念, 始终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校长德本康 (LawerenceThurston) 夫人曾说过 : 金陵女大坚持从不贬低中国文化, 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 我们发现强调中文学习是有难度的, 但我们的理念始终是坚持高标准的中文学习, 以保留中国文化价值观 4 从学校建筑的中西合璧式风格上, 也可以看出金陵女大为坚持中国传统中的优良部分所做出的诸多努力 为符合教会宗旨, 金陵女大按照英美大学办学标准, 不仅课本全部选用英美大学的原版教科书, 教师课堂教学基本上也是用英语授课 学校要求学生用英文来记笔记 写报告或答考题, 平时学生听 说 读 写英语的机会也较多, 文章的参考文献, 日常的阅读书籍也以英文为主 在教师指导下, 以前许多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水平提高很快 尽管如此, 对于学校以英文作为主要教学用语的情况, 社会上仍有许多争议, 甚至本校的一些学生也认为几乎所有课程均使用英文课本不是完全恰当的, 甚至说 学习那么多英文有什么用? 你可能一辈子也不能指望在国外教书, 可你肯定得用中文教自己人 5 但是学校坚持认为质量好的翻译书籍很少, 对于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来说, 原始英文资料比译本的价值更高, 也更为准确, 所以学生必须通晓英文, 以便从国外一手文献中汲取有益的知识 重视英文教学是教会大学的共同特点, 对于金陵女大来说, 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即学生一旦能够熟练掌握英文, 就能与男子一样获得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 从而受到更好的教育 金陵女子大学校刊十周年纪念特刊 中记载,1919 1925 年的毕业生共有 68 人, 其中赴美国深造, 攻读硕士 博士 医学博士学位者达 13 人 6 这些学生英文水平较好, 加上刻苦努力, 不仅自身的学识修养水平得以提高, 而且也为母校赢得了高质量的学术声誉 尽管金陵女大重视英文教育, 但也没有忽视中文学习 学校初建时就规定各种国文课程中所写作的文章必须使用文言文 在 1917 年白话文兴起后, 学校根据现实需要, 又改为提倡用白话文进行写作和研究现代文学 金陵女大强调中西文化并重的理念, 可以从 金陵女子大学校刊 的编写中中英文内容所占比例得以印证 表 1 金陵女子大学校刊 (1924 1929) 出版年度及卷期英文页数中文页数 1924 年第 2 期 27 34 1925 年第 3 期 30 34 1925 年第 4 期 38 28 1925 年纪念特刊 53 70 1926 年第 6 期 39 30 1926 年第 7 期 38 24 1926 年第 8 期 36 35 1926 年第 9 期 27 41 1929 年第 11 期 54 70 总计 342 366 由表 1 不难看出, 尽管说在 校刊 每一期中, 中英文内容所占比例互有多寡, 但是总体而言份量是相当的 这也恰恰印证了金陵女大 校刊的华英合璧, 篇幅各占一半, 英文部对外旨在 能宣传东方文化, 讨论问题, 互通声气, 联络感情, 国语部对内旨在 砥砺品性, 发表主张, 提倡互动, 促进学业 7 的办刊宗旨 另外, 金陵女大早期曾因 藏书楼中文书太少, 学生中文程度低 而多次遭到社会各方的诋 11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2014 年第 4 期 诟, 校方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极力加以改善, 到 1925 1926 学年底, 学校藏书量总计达 11246 本, 其中中文书籍 6418 本, 英文书籍 4828 本 8 可以说, 中英文书籍比例达到了基本平衡, 这为学校的中英文并行教育, 提供了有力的图书资料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 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在中西文化冲突中, 并没有被外域文化所淹没, 其爱国热情依然高涨 1926 年, 大沽案传来, 本校 ( 金陵女大, 笔者注 ) 学生分会全体通过, 设立爱国团, 为根本救国之策 计分国货调查部 制爱国歌部 平民教育部 管理阅报部 9 爱国团成立后, 学生或撰词呼吁外抗强权内除国孽, 强调巾帼不让须眉 ; 或创办平民学校, 捐物捐款, 抵制外货, 提倡国货救国 每两星期周五定期举行的爱国礼拜, 更是将金陵女大的爱国情节常规化和制度化 二 性别文化冲突与金陵女大中国传统思想强调 男尊女卑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根本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顶多只能接受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的的家庭教育, 教育的基本内容为 三从四德 1904 年, 以裨治文 (Bridge man) 学院为基础, 建立了专门招收女生的华北女子联合学院 (TheNorthChinaUnionColegefor Women);1908 年, 在一所女子教会学校的基础上, 又出现了华南女子学院 1911 年, 几个外国传教团体经过几年的酝酿以后, 在南京建立了金陵女子学院 直到 1919 年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成立, 妇女才开始正式进入中国的公立大学 10 不难看出, 正是私立的教会女子大学率先为中国女性打开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 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立大学向女学开禁 金陵女大因地处南京, 作为诸多女校中的翘楚, 引领着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男权社会的一种挑战 针对女性特点, 学校设置特色系科, 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社会学 家政学 医预科 护预科等是金陵女大女性特色专业, 这些专业迎合了当时女性的选择倾向和就业需要 金陵女大于 1923 年开设了社会学, 自开办以来, 一直都是学生选修人数最多的专业 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 除有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题研究之外, 还有实习和论文等环节, 其规范与严谨程度不亚于现代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 社会学系的学生发挥自身学科优势, 结合实际需要, 在乡村设立服务处, 为邻里提供帮助, 比如 1944 年在成都办校时期设立儿童福利实验所, 招收临近失学的学龄儿童 此外, 他们还针对社会现实问题, 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撰写调查报告 严格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培养了切合社会需要的既精通理论又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 深受社会欢迎 与此同时,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调查, 并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家政系开设于 1940 年, 虽开办较晚, 但发展很快 金陵女大的家政系划分为儿童福利 营养 应用艺术三个组, 课程有儿童发展 儿童健康 托儿所管理 普通心理学 营养学 膳食与疾病 烹饪学 应用艺术 生理学等 瑏瑡家政系并不是为了培养一个懂得处理家事的 家庭太太, 而是希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因而家政系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医院任营养师, 或者在幼儿园 中小学工作 通过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 金陵女大分别于 1924 年设立医学预科 1933 年设立医护预科 当时社会上适合女生的工作不多, 相对而言医生 护士职业对女生接纳度较高, 所以金陵女大在设置系科时充分考虑到女性特点, 比较重视医学预科 医护预科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金陵女大从校长 教导主任到系主任, 基本都是由女性担任, 仅个别系科由男性担任, 教师队伍中女性也具有绝对优势 据 金陵女大教师名录 中统计, 学校先后共聘用 488 名教师, 其中女教师占 73. 4%, 男教师仅占 26.6% 并且男教师在校工作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3 年, 超过 10 年教学的仅有 4 人 瑏瑢金陵女大无论是教授 普通教师, 还是学校管理人员, 都以女性为主体, 这是区别于其他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的特点之一 与金陵女大办学情况相似的华南女大, 学校将男女授受不亲当做戒律, 国学课程不得不聘请男性教师时, 会尽量选聘科举出身又受过教会洗礼的老先生担任, 并且规定女教师的专用备课室和休息室, 男教师不得入内, 男教师也不能进膳厅和女教师 女学生一同用饭 瑏瑣金陵女大中男女界限虽然没有华南女大森严, 但对男女教师的管理也十分严格 因学生 教师多为女性, 未免显得沉闷, 所以学校会积极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 新年晚会 迎新晚会 毕业晚会 话剧表演 114

胡钦晓 徐婷婷等 : 解读金陵女大 : 文化冲突的视角 等文娱活动使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春游 野营 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也体现了学校对女生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 为加强学生间的情感联系, 特别是使刚入学的新生快速地适应学习生活, 学校安排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组成姐妹班, 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以姐妹相称, 新生宿舍里会有一个高年级的 姐姐 同住, 以便在各方面照顾新生 在高年级同学的关心照顾下, 低年级同学能够很快习惯新生活, 对于培养同学之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大有裨益, 以致学生毕业后多年也相互保持着亲密联系, 对母校有着很深的感情 抗日战争后学校在迁回南京的过程中, 得到了各地校友的大力帮助, 校园重建的费用有很大一部分便来自校友捐赠 不管在办学方面做得如何出色, 在男权思想的教育体系中, 金陵女大仍不可避免地遭受排斥 社会上很多声音在质疑金陵女大, 就连基督教联董负责人克雷西 (EarlHerbertCresy) 都说, 金陵女大的学生 独来独往, 不太符合大学生的标准 瑏瑤金陵女大和金陵大学是在同一城市中的教会大学, 两校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合作, 但也发生过多次合并风波, 每一次合校动议都遭到金陵女大上下一致的坚决 瑏瑥抵制 金陵女大的师生认为, 女子大学有着男女合校中不会有的优势 : 首先, 女子大学可以让女教师自己管理学校, 处理学校各项事务, 这样可以增长女性的管理经验, 有助于训练妇女领袖人才 而在男权思想为重的男女合校中学校行政领导多为男性, 女性的意见难以得到重视 其次, 现时的男女合校实质上不能为女性提供对等机会 尽管男女合校也希望增加女教员, 但是很少有女性能够符合大学任教的学历, 并且男生的数量总会多于女生数量, 因而不能保证一些课程设置不会偏向男性学生的需求 第三, 男女合校不利于女性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金陵女大中女教师多, 方便关心女生各方面的生活, 而在以男教师居多的男女合校中难以做到这一点, 不利于女生自信心的培养, 反而会抑制女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所以金陵女大一直坚持办学独立, 力图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体系中, 创设一个不受男性干扰的可以让女性决定自我的教育机构 金陵女大办学 36 年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 其中批评最多的是金陵女大毕业生的独身问题 据统计金陵女大 1919 1927 年毕业的 9 届 105 人的婚姻, 发现已结婚的仅占 16% 瑏瑦而 1947 年一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调查显示, 在 164 位金陵女大毕业生中, 已婚者 74 人, 占 44. 8%; 订婚者 11 人, 占 6.6%; 未婚者 80 人, 占 48.4% 瑏瑧可见金陵女大学生的独身率还是相当高的, 这在仍有封建思想残留的社会中激起了强烈的非议, 甚至认为金陵女大的教育是一种 畸形教育 对此, 第一任校长德本康夫人毫不客气地予以辩驳 她指出女大学生不嫁, 不是女子的错, 而是 那些喜欢在家庭关系中有优越感的男士并不愿意选择受过新观念教育的妇女, 并且 浪漫的爱情观至今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婚姻关系中, 而且婚姻本身并没有特别吸引对知识更感兴趣的女性 瑏瑨换言之, 女子受高等教育之后就有了追求独立的思想, 一方面不愿屈从于无爱情基础的男子霸权主义的婚姻生活, 另一方面也有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服务的权利和自由, 独身仅是对男权文化的一种反抗姿态 无论学生选择独身还是结婚, 学校也从来不施加外部压力 对于选择结婚的学生和教师, 学校和校长都会报以忠心的祝福 三 古今文化冲突与金陵女大 金陵女大由美国教会创办, 其大学运作模式基本全部引进西方现代教育制度 因此, 金陵女大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中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 在此过程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首先, 在教育观念上, 我国传统教育重人文轻科技 重道德轻功利, 不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 而金陵女大开设了各类近代课程, 并且冲破传统界限, 按近代学科的类别设置系科 不仅如此, 还通过实验 社会实践等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 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 如引进了物理 化学 生物学等近代课程, 这些课程都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训练, 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通才教育,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旧教育体制空疏迁谬 陈腐狭隘的面貌, 瑏瑩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扩展了学生的知识 11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2014 年第 4 期 领域 此外, 金陵女大还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 重视体育 不仅设有固定的体育课, 更于 1925 年开设了体育系, 这也是中国近代唯一一个由教会兴办的四年制本科女子体育专业系科 体育系的办学宗旨明确, 就是为了发展与振兴女子体育事业, 培养学科基础扎实, 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小学女性体育教师和体育行政管理人员, 以培养现代良好公民 在每周四节的体育课上, 体育教师不仅教体育技术, 对学生站立 走路 坐的姿势都很注意 学生的凹胸凸腹 弯腰驼背等不正姿势都需纠正 瑐瑠经过如此训练的金陵女生坐姿 站姿都十分优美, 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气质提升 富有朝气, 这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 文弱书生 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 在师生关系模式上, 金陵女大引进或独创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 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 金陵女大还十分强调情感的投入, 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加强学生互动的范例就是前面所述的姐妹班, 注重师生互动的范例则是实行导师制 金陵女大早期实行的是类似导师制的顾问制, 之后吴贻芳校长对此加以完善形成导师制 关于导师制, 吴贻芳认为 : 学校实行过导师制 每个学生可以找一位教师当导师 一位导师带八九个学生, 用小组活动或其他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 生活上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导师制密切了学生与学校的联系 瑐瑡金陵女大对导师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 强调导师要通过个别谈话和团体指导等方式,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学习成绩 身体状况, 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在学生毕业时导师也要准备训导证书, 以作毕业时获取学位的必要证明 导师制的实行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营造了金陵的家庭氛围, 使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找到了心灵的依托, 从而在学业 生活 体质 心理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不管是导师制还是姐妹班, 这些措施使学生对教师和同学不仅有师生之情 同窗之情, 还有亲情之感, 毕业后仍然对母校有着浓浓的眷恋之情 瑐瑢这种情感与中国传统 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的师徒思想相似, 但感情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 第三,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金陵女大实施学分制 积点制 (PointSystem) 弹性学制, 采用主辅修制度, 有着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 这与中国传统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金陵女大实行学分制, 规定学生在修完一定的学分后才能准予毕业 金陵女子大学对学业成绩实行学分制, 学分计算标准为 :1 一二年级每一学分是指每周上课一小时外加课外预习一个半小时 ;2 三四年级每一学分是指每周上课一小时外加课外预习两小时 ;3 每周实验三小时为一学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0 世纪 30 年代, 学校还实行学分制和积点制相结合, 即学生不仅要修够一定的学分, 而且每门课要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达到规定的积点, 积点的标准是根据各门课的学分多少和考试分数多少而定, 这反映了学校对学生成绩要求的严格性 学校的学分制较为灵活, 譬如学生若因健康或他种关系, 宜少读学分者, 校方可减少其功课, 准许于 4 年以上修毕大学课程 这样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离校工作一段时间再返校读满规定的学分, 不会因为离校而失去学籍 另外, 对于一些成绩良好的学生, 可以在富裕的时间里选修其他课程 弹性学制的实施效果很好, 很多学生在毕业时的学分总数都超过学校规定 金陵女大从 1925 年起实行了主辅修制度, 即设立主修科和辅修科 由于后来教育部强调学科的高度专业化, 主辅修制于 1939 年被取消, 但主辅修制的积极作用却不容忽视 实行主辅修制, 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了学生接触多学科的机会, 在当时战事频繁 时局动荡的社会中, 不失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项积极举措 学校对考试制度非常严格, 以此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考试分数采用百分制, 分数低于 50 分的学生只能选择重修该课程 每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两部分构成 期考成绩占 1/3, 平时成绩占 2/3 毕业生还要参加毕业考试 这种严格的考试制度有助于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 而不能只在考试前临时突击, 对于提高办学质量 促进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金陵女大在当时中国高校中是为数不多的 以严格学籍管理制度而闻名的学校 对于学生注册 更改选定课程 转学 休学 缺席 旷课等方面都有着细致的规定 这些规定详细 严格, 又不失灵活性, 例如学生要更改已选定课程, 须先得主修学系顾问之签字许可, 取得学程更改单, 再至课程指导员处得其签字许可后交至注册组, 方能实行更改 凡未经正式注册之课程, 不得随意听讲, 凡不能按时 116

胡钦晓 徐婷婷等 : 解读金陵女大 : 文化冲突的视角 入学注册上课之学生, 每课课程第一堂缺席做双倍缺席计算, 其余缺席按照正常计算, 缺席至三星期之久者, 须少读若干学分, 如果缺席五周以上者, 则该学期所读课程一律不给予学分 瑐瑣正是这些严格的管理制度, 才使得金陵女大学生形成了严格自律的习惯 学校既培养出了一大批女性社会精英, 也赢得了在教学管理上以严格著称的声誉 注释 : 1A.J.Bowen, TenthAnniversaryoftheFounding,GinlingColege, GuilingColegeMagazine,December,1925,12,p.7. 25 瑐瑣张连红 : 金陵女子大学校史, 南京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第 60 58 131-135 页 38 朱峰 :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金陵女大与华南女大比较研究, 福州 :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第 297 243 页 4Mrs.LawrenceThurston, AddresbytheRetitingPresident, GuilingColegeMagazine,March,1929,p.8. 6LiuYungszi, NewsfromtheAlumnae, GuilingColegeMagazine,December,1925,p.44. 7 编辑部 : 满意不满意, 金陵女子大学校刊 1925 年 4 月 9 编辑部 : 校闻概录, 金陵女子大学校刊 1926 年 7 月 10[ 加拿大 ] 许美德 : 中国大学 1895-1995: 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许洁英译,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 第 62-72 页 瑏瑡吴贻芳 : 回顾金陵女子大学, 管仲伟编 : 江苏文史资料集萃 ( 教育卷 ), 南京 : 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5 年, 第 61 页 瑏瑢徐海宁 : 中国近代教会女子大学办学研究 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2008 年, 第 165 页 瑏瑣 瑏瑧王奇生 : 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哲社版 ) 1996 年第 2 期 瑏瑤 Dr.Wu,LuncheonSpec,UBArchivesBox148Folder2922,1943,p.1045. 瑏瑥黄洁珍 : 从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看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实践, 硕士学位论文,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宗教及神学学部,1996 年, 第 73 页 瑏瑦王晓慧 : 文化霸权 教育控制与女性解放 对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历史考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2012 年第 1 期 瑏瑨 Mrs.LawrenceThurstonandMisRuthM.Chester,GiningColege,UnitedBoardforChristianColegesinChinaPrintedintheUSA, 1955,p.71. 瑏瑩郭卫东 : 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历史档案 2001 年第 4 期 瑐瑠 瑐瑡吴贻芳 : 金陵女大四十年, 孙岳等编 : 吴贻芳纪念集,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年, 第 110-111 113 页 瑐瑢程思辉 孙海英 : 厚生务实巾帼楷模 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年, 第 142 页 ( 责任编辑胡岩 ) AnAnalysisofGinlingGirls Colege:PerspectiveofCulturalConflict HUQinxiao XUTingting (ColegeofEducationScience,QufuNormalUniversity,Qufu273165) Abstract:GinlingGirls Colege(GGC)usedtobeafamousinstitutioninChinesemodernhistoryof highereducation.itnotonlyopenedgirls educationinchinabutalsogreatlycontributedtothemoderniza tionofhighereducationinchina.thefoundationanddevelopmentofggccoincidedwiththeviolentconflict inchinesemodern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theculturalconflictbetweeneastandwest,ggcintro ducedintochinaagreatdealofwesterncivilization,whichopenedthenation'sdoortonewknowledge.from theperspectiveoftheculturalconflictbetweenmenandwomen,thecolegeawakenedmanychinesewomen andtrainedhundredsofmodernwomenintelectuals,whichacceleratedtheprocesofwomen'sliberationin 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theculturalconflictbetweenpastandpresent,itintroducedintoChinaamod ernmodeofuniversity,whichchalengedthetraditionaleducationsystem.theaboveperspectivesofcultural conflictrevealstheunderlyingdynamicsofggc ssuccesandprovidesanexampleforhighereducationre formincontemporarychina. Keywords:GinlingGirls Colege(GGC);culturalconflict;culturalconflictbetweeneastandwest; culturalconflictbetweenmenandwomen;culturalconflictbetweenpastandpresent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