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药物化学原理 摘要 : 介绍 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 组成 作用机理 合成 一些缺点及其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 关键字 : 青霉素, 发现, 种类, 机理, 合成, 不良反应, 前景 正文一 青霉素的发现 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 1928 年,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

Similar documents
材料 方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材料! 方法! # 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第八章抗生素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研究报告 NOV 20, 2010, 37(11):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 * 钱丽红陶妍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青霉素发明者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 弗罗里

考生编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 1 科目 1 分科目 2 科目 2 分总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方式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 45 生物综合 38 生理学缺考 药理学全国统考 思想政治理论

青霉素类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目录 一 2014 年全院 5533 株细菌分布及前 10 位主要细菌耐药性结果 二 按照标本类型 ( 或感染部位 ) 进行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1 呼吸道标本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2 尿液标本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3 血流 骨髓标本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4 皮肤软组织标本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5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成绩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业务 1 业务 2 总成绩 备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 期 黄雪莲等 响应面优化绿色木霉菌培养基 材料与方法 菌种 仪器与试剂 菌种的活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优化试验 优化工艺的验证 数据处理 结果与分析

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有 所医院, 其中上报数据医院共 所 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 379 所, 三级医院 所 ; 经过数据审核, 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 所, 其中二级医院 336 所, 占

Slide 1


未命名-1

PowerPoint Template

李冀, 等. 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 419 了解这一大类蛋白质, 以期发现细菌耐药性的分 子机理 1 青霉素结合蛋白概述 1.1 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发现 尽管临床上很早就开始使用抗生素, 但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 人们才发现青霉素是通过干扰细 菌细胞表面结构而发挥作用的 到了 60 年代, 细


知识目标 : 了解抗生素的来源 分类及抗菌谱 学习目标 了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理解各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及青霉素 头孢菌素 大环内酯类的结构改造 掌握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各种类型的基本结构 掌握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 掌握各类抗生素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及作用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图 3-1 细菌结构与抗生素作用示意图 第一节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历史 一 微生物间拮抗现象的发现 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 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 微生物间的拮抗现象被各 国学者陆续发现并报道 1874 年, 罗伯茨 (William Roberts) 在英国 皇家 学会会报 上首次发表拮抗现象

目录 附录 A 实验室结果统计汇总和评价... 1 附录 A1 菌落总数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1 附录 A2 大肠菌群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5 附录 A3 粪大肠菌群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9 附录 A4 大肠杆菌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附录 A5 沙门氏菌项目结果

复旦学报 医学版 上海多家三甲医院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淋巴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励菁菁 朱 琦 王 椿 胡 炯 陈芳源 施菊妹 郝思国 刘 澎 俞夜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上海 上海交

第39章 抗微生物药物.ppt

7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94* 4 ' % 论著!! "# $ #% %"&!%'!! $ "( )& * $ +,-.)/ ) 01 " * ). " 2")3 )01 ( /" 433% /1 " 0 "51 " -.)/$ 6',)") 4.))%) 0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3037CFB8BEFAB5C4D2A9CEEFD6CEC1C6BACDC4CDD2A9D0D42D4C4F4E C BBCE6C8DDC4A3CABD5D>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考生编号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成绩 复核结果 翻译硕士英语 66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65 无误 翻译硕士英语 58 无误 日语 ( 外 )

福建农业学报 材料与方法 试验菌株 引物 主要仪器 主要试剂 细菌培养 模板的制备 反应条件 扩增产物的检测 特异性试验 敏感性试验 分离菌株检测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结果与分析


-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新型 - 内 酰胺类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D2BBA3AC C4EAB0E D6B8C4CFBDE2B6C12E BBCE6C8DDC4A3CABD5D>

北京市2011年1-2月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幻灯片 1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Microsoft Word - 陈威_new_.doc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 '! * " - -## ' " *2-2 ( 9 " - : ;-# -!! %4! '9 % %-#! - 9 # #! 2-4 '9 % %-# - % " " # --# 2 ; - # # 2! (# ; -!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列入我国 的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剂 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4D F736F F D20C0A5C3F7D2BDBFC6B4F3D1A C4EACBB6CABFD1D0BEBFC9FAC8EBD1A7BFBCCAD4B3F5CAD4B3C9BCA8>

材料 方法

No Slide Title

Microsoft Word _ doc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2014 年度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信息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4 "4'& 4$'4 5 $4 67 """&$ $ 4 $ 06 ' 4'4 5 84" 4 4 $ 4 $ 4 $ 4 $ " 6$ $" " " 4!" 4 6 & &' $ $4 84


图 书 在 版 编 目 渊 悦 陨 孕 冤 数 据 历 史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筑 聂 幼 犁 主 编 援 要 杭 州 院 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袁 圆 园 园 猿 援 怨 渊 圆 园 园 源 援 猿 重 印 冤 渊 新 课 程 学 科 教 学 论 丛 书 筑 钟 启 泉 主 编 冤 陨

714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31 卷第 5 期 2016 年 5 月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门诊的重要部分, 由于患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此类疾病又具有起病急 发展迅速的特点, 因此如何迅速 有效地控制感染, 延长抗菌药物作用时效成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任务的重中之重 随着抗

1! & ""- 1 &!" #! & ( & 1$1 & ## #! 1!#! " " 1 " 1 && $!# 1 &!" & ( & 1 1 % && $!# $ ' & &1! " '!! & $!! % && $!" 21!3 4 '"$ 5 "# $1!"! 6 7 "$! 8 & $1

Microsoft PowerPoint - 1 Introduction.pptx


bnb.PDF

1- 环境工程学报第 卷 近年来 抗生素的滥用使得残留抗生素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中 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及抗性基因的增殖 因此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 归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 / 抗生素生产废水是抗生素进入环境的一个重要来源 / 废水中除了抗生素母体之外 还残留一些中间产物 前驱体或者生产副产物


第 卷第 年 月 电化学 I3JA=*"3<'"'7 A37B'K AL M C =C * C# # ),,C C -.G, N $ 0 #G & >> 1 1-4C;42C 62C1! "



株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杨璐等 strains, 49.%), Staphylococcus epidermis (96 strains, 22.4%), 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 (75 strains, 8.6%); the

3828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2014 年 11 月第 8 卷第 21 期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November 1,2014,Vol.8,No.21 drug resistance was only 12.9%. Conclusi

Microsoft Word doc

材料导报 研究篇 年 月 下 第 卷第 期 种球的制备 单步溶胀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洗脱处理 种子溶胀聚合机理 种球用量的影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象 方法

543 年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 1 数据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重庆市荣昌区中医院 2013 年 9 月 2015 年 9 月门诊及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 株 1.2 方法收集患者痰 血液 尿液 ( 晨中段尿 ) 粪便 分泌物 胸腹水等标本,

第十四章 抗生素(Antibiotics)

目 录 一 本院全年标本类型构成, 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本院全年标本类型构成 全院标本类型构成变化 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

目 录 一 本院全年标本类型构成, 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本院全年标本类型构成 全院标本类型构成变化 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


第十五篇 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药物

第 期 牛文翰等 模板辅助合成氮掺杂的多孔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5 (/(

李小曼 等 溶菌酶与 05 二钠的协同抑菌作用 优势 开发利用新型天然抗菌剂是当前抗菌药物研 # 发的热点? 溶菌酶 又名胞壁质酶或 ( 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天然抑菌剂之一 溶菌酶作为一种抑菌免疫蛋白 存在于人的鼻黏液 泪液 唾液 乳汁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 溶菌酶化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804 新乡医学院学报 htp:// 年第 34 卷 specimensofesbls producingklebsielapneumoniaestrainsofelderlypatientsweremainlyfrom urine(36 67%),sputu

附 件 :2015 年 度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专 业 备 案 和 审 批 结 果 教 育 部 2016 年 2 月 16 日 抄 送 : 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财 政 部 国 家 卫 生 计 生 委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部 内 发 送 : 有 关 部 领 导, 办 公

目录样品说明 :... 3 一 [ 计数 ]Drinking Water ENUMERATION TESTS 饮用水计数检测 [ 计数 ]Total Coliforms and E. Coli 总大肠菌群 & 大肠杆菌 [ 计数 ]Colony Counts 菌落计数..

FIT Document(\\Server\f\!医科大学学报\2014xb\ \ FIT)

2053 近年来, 伴随着抗菌药物用量的不断增加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介入技术的使用, 医院感染和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1]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会随着不同时间 不同地区 不同医院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2] 所以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状况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价


没有幻灯片标题

对虾病毒病的症状

微生物学通报 JUN 20, 2008, 35(6): 913~917 Microbiology 2008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研究报告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1 韩永斌 2 朱洪梅 1* 顾振新 1 范龚健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滥用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一个前提和三个要素 一个前提 对感染的准确诊断 三个要素 对临床微生物学的了解 对抗菌药物的了解 对机体生理 病理 免疫状态的了解

Transcription:

作者 :07 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志勇 00710020 李跃星 00710021 胡墨 00710007 张振宇 00710022

青霉素的药物化学原理 摘要 : 介绍 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 组成 作用机理 合成 一些缺点及其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 关键字 : 青霉素, 发现, 种类, 机理, 合成, 不良反应, 前景 正文一 青霉素的发现 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 1928 年,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Fleming) 在实验室中无意发现, 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 在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均被杀死, 而在离霉团较远的葡萄球菌仍然存活 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 这种霉菌生长很快, 形成一个白中透绿的霉团 通过鉴定, 他发现这种霉菌是青霉菌的一种, 葡萄球菌 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 这种经过过滤而含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 青霉素 1929 年, 弗莱明 (Fleming) 发表了学术论文, 报告了他的发现, 但当时未引起重视, 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 40 年代, 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通过对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 提纯和强化, 并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 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 从此, 青霉素便大量生产, 拯救了千百万肺炎 脑膜炎 脓肿 败血症患者的生命, 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 青霉素的出现, 当时曾轰动世界 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 弗莱明 钱恩 弗罗里于 1945 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图 2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 弗罗里因进行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图 1 青霉素发明者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内究, 而与弗莱明分享 1945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

二 青霉素的种类抗生素原称抗菌素, 是指由细菌 放线菌 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一种产物, 而青霉素类抗生素是 β- 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目前已发展了三代 : 第一代青霉素指天然青霉素, 如青霉素 G( 苄青霉素 ); 第二代青霉素是指以青霉素母核 6- 氨基青霉烷酸 (6-APA) 改变侧链而得到的半合成青霉素, 如甲氧苯青霉素 羧苄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 第三代青霉素是母核结构, 它带有与青霉素相同的 β- 内酰胺环, 但不具有四氢噻唑环, 如硫霉素 奴卡霉素 天然的青霉素共有 7 种, 其中以青霉素 G 效用较好, 含量也比其它青霉高 表 1 七种天然的青霉素 生物合成的或以 6- 氨基青霉烷酸 (6-APA) 半合成的青霉素, 它们具有下面共同的基本结构 : ( 注 : 图 1 中的 R 即表 1 中所示的 R ) 图 3 半合成青霉素主要是通过对天然青霉素的侧链进行化学改造而合成的 2

三 青霉素的作用机理青霉素霉素的抗菌作用是 : 低浓度时抑菌, 高浓度时杀菌, 但机理却比较复杂 已发现所有细菌以及衣原体等的细胞膜上均具有一些能与青霉素和其它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的蛋白, 即青霉素结合蛋白 (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 这些存在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是青霉素作用的靶分子 PBPs 系分子量为 4 万到 12 万的膜蛋白, 是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D,D- 肽酶, 如转肽酶 羧肽酶 肽链内切酶等, 它们是在细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不同细菌 PBPs 种类及数量有很大差异,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有 4 种 PBPs, 大肠杆菌则至少有 7 种 青霉素和其它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 PBPs 底物的结构类似物, 竞争性地与酶活性位点共价结合, 从而抑制 PBPs,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细菌对 β- 内酰胺类的敏感性主要由于其 PBPs 对这类药物具有高亲和力, 各种 PBPs 与不同 β- 内酰胺类的亲和力有所不同 大肠杆菌 E 的高分子量 PBPs(PBP1a 和 1b) 包含有与肽多糖合成有关的转肽酶, 而其它的 PBPs 对维持细菌杆状形态和菌体分裂间隔形成是必需的 PBPs 中最重要的一种 PBP 即为转肽酶, 转肽酶的抑制可导致球形细胞形成, 并迅速溶解 然而其它的 PBPs 活性的抑制可能使溶解延迟 (PBP2), 或产生线状细菌 (PBP3) 青霉素 β- 内酰胺环中的酰胺键可使转肽酶乙酰化而失活, 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 在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缺损的同时, 还使细菌细胞壁中的自溶酶抑制剂失活, 使自溶酶活化, 从而导致菌体细胞裂解 细菌细胞壁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 主要成分为胞壁黏肽 (mucopeptide, 也称肽聚糖,peptidoglycan), 是由两股改变氨基糖的线性多糖链 (N- 乙酰葡萄糖胺, N-acetylglucosamine, GNAC;N- 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nic acid, MNAC) 通过肽链交联而成 1 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有 50-100 个分子厚, 而革兰阴性细菌仅 1-2 个分子厚 其生物合成可分为 3 个阶段 :1 胞质内黏肽前体的形成 ;2 胞质膜上为乙酰胞壁五肽与乙酰葡萄糖胺连接 ;3 在细胞膜外, 通过转肽作用完成交叉连接过程 青霉素含有高活性 β- 内酰胺环, 与连接 MNAC 的五肽的最后二肽 ( 即 D- 丙氨酰 -D- 丙氨酸 ) 结构相似, 转肽酶与 β- 内酰胺环的酰胺键共价结合, 形成乙酰化转化酶, 使转肽作用不能进行, 交叉联结受阻, 致细胞壁缺损, 而失去保护屏障 由于菌体内渗透压高, 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 致细胞肿胀 变形, 在自溶酶激活影响下, 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1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是根据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的结果来区分的 如果将细菌作革兰氏染色, 凡染后菌体呈紫色的, 称 革兰氏阳性菌, 菌体呈伊红色, 称 革兰氏阴性菌 无论阳性菌还是阴性菌都有杆菌和球菌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原菌, 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球菌,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阴性菌中的肠杆菌科, 除大肠杆菌以外, 临床较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还有变形杆菌 沙门氏菌 克雷白杆菌 ; 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 为非发酵菌, 是临床常见的较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3

上面已提到 PBPs 是在细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所以青霉素对处于繁殖期 正大量合成细胞壁的细菌作用强, 而对已合成细胞壁, 处于静止期者作用弱, 故称繁殖期杀菌剂 哺乳动物和真菌无细胞壁结构, 故对人类毒性小, 对真菌感染无效 四 青霉素的合成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发酵液中提取的, 青霉素 G 的生产一般要经过菌种发酵和精制提取两步 半合成青霉素则是通过各种有机合成方法改变天然青霉素的侧链来得到 如使用相应的酰卤或酸酐酰化 6-APA 上的氨基, 就可得到半合成青霉素 也有报道说用固定化的酶可直接催化侧链与 6-APA 缩合 4

图 7 6-APA 五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耐药问题 不良反应 1 主要毒性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引起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 用药期间如发现轻度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应立即停药, 一般可恢复 氯霉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虽少见, 但难逆转, 常可致死, 多发生于儿童长期反复用氯霉素者, 偶有用量很少而发病者 2 过敏反应较常见, 如药疹 荨麻疹 药热 支气管哮喘 脉管炎 血清病样反应, 甚至剥脱性皮炎及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包括速发性和迟发型 : 速发型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 迟发型临床表现为斑丘疹 接触性皮炎 血清样等 为防止过敏反应, 在注射青霉素前要明确过敏史, 做皮试, 并做好及就准备 3 可引起精神症状如幻觉 谵妄, 大多发生于用药后 3~5 日, 停药后两日内可消失 4 口服后可发生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 呕吐 腹泻 食欲不振等 耐药问题 1 由于药物靶位 PBPs 结构的差异而天然耐药 而且敏感株也可能通过发育和在不同菌株间的 PBP 基因间对等重组, 产生可降低抗生素亲和力的高分子量 PBPs 而获得耐药性 2 耐药性也可由药物不能穿透到作用部位而引起, 不同菌种外膜上的孔蛋白的数量及大小不同, 也影响到 β- 内酰胺类的敏感性 3 细菌还可以通过产生 β- 内酰胺酶而水解失活 β- 内酰胺类 β- 内酰胺酶分为窄谱 ( 底物专一性强, 如青霉素酶 头孢菌素酶 ) 及广谱 超广谱三大类 广谱 超广谱对底物选择性差, 可水解多种 β- 内酰胺类 六 发展前景青霉素虽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但由于 β- 内酰胺环的高度不稳定性, 在酸 碱条件下或 β- 内酰胺酶存在下, 均已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 一旦 β- 内酰胺环被破坏, 青霉素立即失去抗菌活性 金属离子 温度和氧化剂均可催化其分解 通过合成耐酸 碱 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这些问题目前已基本得到解决 5

但即使这样仍有过敏反应及耐药问题, 从抗菌方面虽已获得不少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抗菌能力较强的广谱青霉素, 然而因为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种类繁多, 半合成的青霉素对青霉素型 β- 内酰胺酶耐受性较好, 但抵御头孢菌素型的 β- 内酰胺酶的能力却比头孢菌素差, 这和 β- 内酰胺环接有五元环的青霉素比接六元环的头孢菌素更容易被酶水解有关 所以至今还没有找到对所有 β- 内酰胺酶都稳定的半合成青霉素, 在这方面就不得不让位给半合成头孢菌素了 Woodward 教授合成青霉烯核, 被认为是抗菌作用强的基本结构 美国先令公司据此合成的乙硫青霉烯 (sch29.482) 便是一个证据 ( 见下图 ) 它的抗菌谱和氧哌羟苯唑青霉素相似, 抗革兰氏阴性细菌与其它第三代头孢菌素不相上下, 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活性较后者为优, 对 β- 内酰胺酶有高度稳定性, 比氧哌羟苯唑头孢菌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稳定 抗菌基本结构青霉烯核的发现为合成广谱, 耐酶的新型青霉素开辟了新的方向 青霉素本身结构尽管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发展的前途还是广泛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报道了一些对真菌 病毒及肿瘤有效的衍生物, 这使我们对青霉素的前景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6

参考文献 1Eiks, J,Recent Advance in the Chemistry of β-lactam Antibiotics. The Chemical Society Barlington House(1977) 2Selwen, s, The Beta-lactam Antibiotics, Hodder and Stongton(1980) 3 Perlinan, 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emisynthethic, Ademic Pree(1977), 1,61,87,161. 4Nishikawa, J et al, J. Antibiot, 35 (1982),1972, 1729 5Seluyn, S, J, Antimicrob, chemother, 9,supp.B. (1982),1. 6Enciso, M. D.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2(1982),1064. 7наващин,C.M.и др.антибиотикт, 25(1980), 51. 8Поворов, Л.C., ibid.,24(1979),376. 9Kitano, K., Progress in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Vol. 17,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83),37. 10 Wright G D, Chu D T. Burer s Medicinal Chemistry & Drug Discovery. 6 th ed.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2003. 607-736 11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技术情报室, 国外抗生素动态, 总 17 期,β- 内酰胺抗生素专集 ( 一 )(1981); 总 27 期,β- 内酰胺抗生素专集 ( 二 )(1982) 12 仉文升, 李安良 药物化学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 抗生素 科学出版社王岳方金瑞主编 (1988) 14 邬行产等,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2),31,298,378,385. 15 夏辛强, 抗生素,6(1981),51. 16 国外药学, 抗生素分册, 1(1980),1,23. 17 药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南京药学院主编沈阳药学院,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 南京药学院合编 18 药物化学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李瑞方主编 19 寥福荣 国外医药 抗生素分册,1996,17(6):409 20 张致平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见 : 彭司勋主编 药物化学进展 (1)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69-180 21 江程, 尤启冬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见 : 彭司勋主编 药物化学进展 (3)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4-7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