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標題:試論咒語發音的未來 – 以宗薩欽哲仁波切在台傳尊勝法為例



Similar documents
6-1-1極限的概念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xls

貳、研究動機

Microsoft Word doc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第一章 緒論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4D F736F F D20A4A4B0EAA4E5A4C6A46ABEC7C0B3A5CEBCC6BEC7A874BEC7B873C3D2AED1B1C2BB50BFECAA6B F F2E646F63>

printing.indd

Microsoft Word - dsejdoc_ _03.doc

Annual General Meeting statements – Chinese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Apr (chi)_Traditional

16

<4D F736F F 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 A14B>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2教師升等說明會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Microsoft Word - ch07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度 ph 度 降 量 量 phph 糖 ph 度 更 3 說 酪 不 不 什 參 度 識 不 度 1

簽 呈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4D F736F F 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Microsoft Word 網頁設計.doc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4D F736F F D D313032A7DEC075BAC2BC66B56EB04FB44EC5AAA7D3C440A7C7A874B2CEBEDEA740A4E2A5552E646F63>

Microsoft Word _C.doc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中華民國 第51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查 詢 股

sle cover 1

Microsoft Word - 15

章節

(1) 參 加 直 轄 市 縣 市 性 比 賽 : 可 得 6 分, 可 得 5 分, 可 得 4 分, 可 得 3 分, 第 5 名 可 得 2 分, 第 6 名 以 後 可 得 1 分 (2) 參 加 性 比 賽 : 直 轄 市 縣 市 性 比 賽 各 之 得 分 乘 以 2 (3) 參 加 國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ART_RAE16_ticket_cn_p.1

???T????????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Chinese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投影片 1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Microsoft Word - 15-刪空白頁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A2: 國 中 基 測 是 一 種 標 準 化 測 驗, 測 驗 結 果 是 以 量 尺 分 數 表 示 量 尺 分 數 是 透 過 統 計 方 法, 由 答 對 題 數 轉 換 而 來, 其 目 的 是 要 呈 現 每 一 位 考 生 的 每 一 測 驗 學 科 在 所 有 考 生 中 的 相 對

一、報考資格: 碩士班: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畢業生或應屆畢業生,或具報考大學碩士班之同等學力資格,並符合本校各所訂定之條件者

1、目的

Microsoft Word - ATTCH4.docx

Microsoft Word - 全華Ch2-05.doc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99年版人口推計報告

作一個跑的快的橡皮動力車

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再申訴評議書(草案)


Microsoft Word - Press release_chi_revised09Jul.doc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國立台灣大學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食 生 系 碩 士 生 學 位 考 試 申 請 說 明 ( 一 ) 申 請 步 驟 說 明 : 步 驟 一 : 準 備 紙 本 文 件 (1) 論 文 考 試 申 請 書 (2) 教 師 擔 任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論 文 口 試 明 細 表 及 聘 函 (3) 歷 年 成 績 單 ( 系 上

<4D F736F F D20AEFCAE6CA8E2A9A4B941B2A3AB7EA662A578C657A544AD6EA558A466A5ABB3F5A4A7C476AAA7A4C0AA522D D30382D31352DB941A14B>

<4D F736F F D2045A4C6AA41B0C8C2E0ABACBB50B3D0B7735FA4A3A650AAC0B873B5B2BA63A455AA41B0C8C4DDA9CAA76CA4DEA44FB1B4B0515F46696E616C5F325F2E646F63>

文 ( 一 ) 閱 讀 理 解 英 語 數 學 社 會 自 然 及 國 文 ( 二 ) 語 文 表 達 等 各 科 此 外 嘉 義 區 則 另 外 單 獨 辦 理 測 驗 五 專 亦 有 辦 理 特 色 招 生 考 試 分 發 入 學, 與 高 中 高 職 分 開 辦 理, 但 成 績 同 樣 採

題目:中醫師配發藥材及合成中成藥簡介會

Microsoft PowerPoint - sp2 [相容模式]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4D F736F F D20B773AAA9ADBBB4E4BAF4B8F4BBC8A6E6BEDEA740A4E2A5555FABC8A4E1BADD2DADD3A448AAA95F2E646F63>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e-Submission System Quick Reference Guide for Publication Related Matters (Chinese version)

Microsoft Word - labour_comparison.doc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Layout 1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互 補 : 若 兩 個 角 的 和 是 一 個 平 角 ( ), 我 們 稱 這 兩 個 角 互 補, 如 圖, + = 80, 故 我 們 稱 與 互 補 互 餘 : 若 兩 個 角 的 和 是 一 個 直 角, 我 們 稱 這 兩 個 角 互 餘, 如 圖, + =90 0, 故 我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七 同 意 主 管 機 關 委 請 相 關 機 關 ( 構 ) 查 詢 申 請 登 記 人 之 債 信 刑 案 素 行 及 考 核 資 料 之 同 意 書 前 項 各 款 文 件 應 於 登 記 時 備 齊, 交 付 受 理 登 記 機 關 文 件 不 齊 者, 不 予 受 理 登 記 ; 其 需

Microsoft Word - 推估報告 doc

瑞興銀行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表 二 105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英 語 科 閱 讀 與 聽 力 答 對 題 數 對 應 整 體 能 力 等 級 加 標 示 對 照 表 閱 讀 答 對 題 數 聽 力 答 對 題 數

Microsoft Word - 4.關鍵教學--陳秀湘new.doc

Transcription:

試 論 國 際 共 修 藏 傳 咒 語 表 記 法 的 發 展 以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藏 梵 文 尊 勝 咒 本 為 例 林 光 明 副 主 任 佛 光 大 學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mantraom@ms72.hinet.net 摘 要 傳 統 上, 藏 傳 咒 語 是 以 藏 文 或 與 其 對 等 音 的 羅 馬 拼 音 或 當 地 文 字 ( 例 如 漢 字 ) 來 表 記 也 許 由 於 國 際 化 發 展 的 需 求, 近 年 以 來, 新 的 依 正 式 梵 文 轉 寫 的 羅 馬 轉 寫 咒 本 逐 漸 出 現, 而 且 有 愈 來 愈 普 遍 的 趨 勢 本 文 舉 達 賴 喇 嘛 的 網 站 宗 南 嘉 楚 仁 波 切 的 CD 與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尊 勝 法 本 為 例, 說 明 此 現 象 ; 並 就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藏 文 咒 本 及 羅 馬 轉 寫 咒 本, 作 深 入 的 研 究 與 分 析, 發 覺 : (1) 他 的 藏 文 本, 將 音 節 點 用 來 標 示 梵 文 單 字 的 區 隔, 是 創 新 中 的 傳 承 與 傳 承 中 的 創 新 (2) 他 的 藏 文 咒 本, 除 了 附 上 天 城 體 梵 文, 也 逐 句 附 上 咒 語 意 譯, 代 表 他 也 贊 成 解 釋 咒 語 (3) 他 的 羅 馬 轉 寫 本, 幾 乎 已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只 有 幾 處 與 通 行 的 梵 文 轉 寫 規 則 稍 有 差 異, 如 :w s c h 與 r 等 雖 然 他 的 作 法 有 許 多 好 處, 但 這 種 變 革 在 堅 持 傳 承 的 保 守 人 士 之 間, 必 有 反 對 的 聲 浪, 他 勇 於 採 用 這 種 能 利 益 更 多 新 進 信 眾 的 新 表 記 法, 讓 人 非 常 欽 佩 與 感 動 相 信 他 採 用 此 種 轉 寫 法, 一 定 有 他 的 理 由 他 的 這 種 轉 寫 法 也 有 幾 個 問 題, 例 如 : 無 法 據 之 用 來 直 接 查 閱 梵 英 梵 漢 梵 和 等 字 典 此 外, 本 文 也 指 出 他 們 在 共 修 念 誦 時, 幾 個 特 殊 字 的 發 音 仍 受 到 傳 統 藏 音 影 響 的 實 例 為 了 方 便 作 梵 文 本 的 比 較, 我 們 選 用 正 式 發 表 過 的 法 鼓 山 焰 口 本 尊 勝 咒 的 梵 文 重 建 本, 與 宗 薩 本 作 分 段 並 列 比 對, 二 者 除 了 少 數 幾 點 差 異, 幾 乎 可 說 是 同 本 異 譯 其 後, 說 明 宗 薩 本 能 給 我 們 的 啟 發 之 處 也 期 望 他 的 尊 勝 法, 能 更 為 弘 傳, 澤 被 大 眾, 讓 更 多 國 際 人 士 參 與 而 據 我 們 的 觀 察, 跟 隨 他 的 信 眾 們, 似 乎 以 文 人 雅 士 及 高 級 知 識 分 子 為 主 最 後, 我 們 覺 得 至 少 就 國 際 共 修 咒 語 的 版 本 而 言, 咒 語 的 標 準 梵 文 化, 似 乎 是 未 來 的 趨 勢, 本 文 試 著 分 析 這 種 趨 勢 的 理 由, 並 對 未 來 的 趨 勢 簡 單 說 明 我 們 的 看 法 關 鍵 字 : 尊 勝 咒 宗 薩 梵 文 咒 語 羅 馬 拼 音

一 藏 傳 咒 語 傳 統 的 表 記 方 式 佛 教 的 傳 布 過 程 中, 在 各 地 幾 乎 都 會 有 地 方 化 的 現 象, 主 要 的 經 典 幾 乎 都 被 譯 成 當 地 的 文 字 在 漢 傳 的 經 咒 中, 經 文 都 被 意 譯 成 漢 文, 但 是 咒 語 或 因 五 不 翻 的 原 則, 通 常 是 以 音 譯 的 方 式 呈 現 但 表 記 這 種 音 譯 的 漢 字, 在 中 日 韓 等 地 區, 又 因 當 地 的 發 音 習 慣, 被 轉 念 成 適 合 各 地 發 音 的 念 法 以 大 悲 咒 為 例, 中 日 韓 地 區 所 用 的 其 實 是 同 一 咒 本 ( 即 伽 梵 達 磨 本 1 ), 但 中 日 韓 的 發 音 差 異 頗 大 暫 且 不 論 中 日 韓 等 國 與 國 之 間 的 差 異, 即 便 是 中 國, 也 有 各 地 方 言 的 不 同 例 如 : 台 灣 人 聽 不 懂 上 海 人 所 持 的 咒 音, 廣 東 人 聽 不 懂 北 京 人 所 誦 的 咒 語, 雖 然 所 用 的 是 同 一 個 梵 文 漢 譯 咒 本 藏 傳 咒 語 與 漢 傳 咒 語 的 表 記 方 式 不 一 樣 藏 文 的 字 母 系 統 是 利 用 梵 文 字 母 來 設 計 的, 經 文 是 使 用 三 十 字 母 的 系 統 來 意 譯, 而 咒 文 則 用 五 十 字 母 系 統 來 音 譯 而 五 十 字 母 系 統 不 只 與 梵 文 字 母 有 一 對 一 的 對 應, 它 所 寫 出 來 的 東 西, 根 本 就 是 梵 文, 只 是 穿 著 藏 文 的 外 衣 而 已 傳 統 的 藏 文 咒 語 表 記 方 式, 就 是 指 這 種 五 十 字 母 的 系 統 再 強 調 一 次, 它 就 是 梵 文 而 只 要 原 先 它 自 梵 文 轉 寫 成 藏 文 時 是 正 確 的, 再 加 上 若 回 翻 轉 寫 的 方 法 也 正 確, 則 自 藏 文 回 翻 轉 寫 出 來 的 羅 馬 拼 音, 就 一 定 是 標 準 的 梵 文 藏 傳 咒 語 若 用 原 先 設 定 的 梵 音 規 則 來 念 誦, 念 起 來 一 定 是 標 準 梵 文 但 由 於 時 間 長 遠, 在 傳 播 的 過 程 中, 發 音 多 少 會 走 樣 ; 再 加 上 藏 文 另 有 三 十 字 母 的 系 統, 有 時 誤 用 三 十 字 母 的 規 則 來 發 五 十 字 母 轉 寫 的 咒 語 的 音, 會 產 生 差 異 乃 屬 必 然, 還 有 西 藏. 那 唐 譯 師 讀 咒 法 2 的 規 定, 也 影 響 了 藏 文 咒 語 的 發 音 對 非 藏 文 使 用 者 而 言, 例 如 漢 人, 藏 傳 咒 語 傳 統 上 的 表 記 方 式, 至 少 還 有 二 種, 即 (1) 漢 字 音 譯,(2) 羅 馬 拼 音 不 過 二 者 都 是 依 藏 傳 發 音 的 方 式 來 表 記 例 如 : 六 字 大 明 咒 中 的 padme, 依 藏 文 三 十 字 母 發 音 系 統 的 拼 音 規 則 會 ( 誤 ) 寫 成 beme 而 依 藏 音 的 拼 音 漢 字 是 : 貝 美 本 文 只 簡 單 討 論 以 藏 文 及 羅 馬 拼 音 表 記 的 方 式 二 新 的 咒 語 表 記 方 式 自 從 藏 傳 佛 教 開 始 向 全 世 界 傳 播 以 來, 最 早 期 的 咒 本 是 利 用 藏 文 書 寫, 其 次 才 出 現 以 羅 馬 拼 音 ( 或 其 他 當 地 文 字 ) 轉 寫 藏 式 發 音 的 咒 本 以 六 字 大 明 咒 來 說, 早 期 都 是 轉 寫 成 om mani beme hong 的 情 況 我 在 十 餘 年 前 就 注 意 到 這 種 現 象, 也 憑 直 覺 預 測 到 將 來 會 逐 漸 改 成 正 式 的 梵 文 羅 馬 轉 1 大 正 藏 第 二 十 卷,T-1060 千 手 千 眼 觀 世 音 菩 薩 廣 大 圓 滿 無 礙 大 悲 心 陀 羅 尼 經,T-1064 千 手 千 眼 觀 世 音 菩 薩 大 悲 心 陀 羅 尼,T-1113B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觀 世 音 自 在 王 菩 薩 廣 大 圓 滿 無 礙 自 在 青 頸 大 悲 心 陀 羅 尼 2 西 藏. 那 唐 譯 師 僧 伽 室 利 著, 約 完 成 於 十 二 十 三 世 紀 左 右 其 漢 譯 文 收 於 拙 著 藏 語 讀 咒 入 門 中

寫 很 巧 合 地, 我 好 像 部 分 猜 對 了, 因 為 這 幾 年 採 用 正 式 梵 文 羅 馬 拼 音 轉 寫 的 情 形 陸 續 出 現 此 處 僅 利 用 在 台 灣 可 見 較 普 遍 的 三 種 情 形 為 例, 即 :(1) 達 賴 喇 嘛 的 網 站,(2) 宗 南 嘉 楚 仁 波 切 的 CD,(3)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尊 勝 法 等 三 種 情 形 說 明 如 下 ( 一 ) 達 賴 喇 嘛 的 網 站 達 賴 喇 嘛 的 網 站, 從 早 期 只 將 六 字 大 明 咒 的 padme 寫 成 beme 的 藏 文 發 音, 到 後 來 藏 梵 同 時 並 列, 即 列 出 :om mani beme hong 外, 同 時 也 列 出 標 準 梵 文 的 oj mani padme huj 由 此 可 看 出 這 種 表 記 方 式 由 純 藏 文 拼 音 向 藏 梵 併 列 式 發 展 ( 其 中 om 變 成 oj,ni 變 成 ni, be 變 成 pad ) 毫 無 疑 義 地, 說 到 藏 傳 佛 教 在 全 世 界 的 最 重 要 角 色, 一 定 是 達 賴 喇 嘛, 他 的 影 響 層 面 極 廣, 從 一 般 人 到 高 級 知 織 分 子 皆 有 ( 二 ) 宗 南 嘉 楚 仁 波 切 的 CD 宗 南 嘉 楚 仁 波 切 所 傳 的 蓮 花 生 大 士 本 尊 咒, 採 用 正 式 梵 文 的 oj ah huj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j, 而 不 是 通 常 藏 傳 常 用 的 om ah hong benja( 或 beja) guru bema siddhi hong 從 此 點 也 可 看 出 這 個 表 記 方 式 的 改 變 據 我 所 知, 他 在 歐 美 與 華 人 世 界 的 影 響 雖 然 也 遍 及 一 般 人, 但 主 要 以 知 識 分 子 與 企 業 界 人 士 為 主 ( 三 ) 宗 薩 仁 波 切 尊 勝 咒 本 宗 薩 仁 波 切 於 2006 年 4 月 來 台 傳 尊 勝 法, 所 用 梵 文 羅 馬 轉 寫 咒 本 及 他 所 根 據 的 藏 文 咒 本, 用 了 很 新 的 咒 語 表 記 法, 值 得 好 好 研 究, 這 也 是 本 文 的 主 要 討 論 重 點 為 何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例 子 值 得 寫 成 一 篇 文 章, 主 要 是 因 為 這 個 咒 本 很 長, 可 提 供 分 析 的 資 料 非 常 豐 富 詳 見 下 文 以 我 的 觀 察, 他 在 歐 美 與 華 人 世 界 的 影 響, 以 所 謂 的 文 人 雅 士 等 高 級 知 識 分 子 為 主 ( 此 處 所 謂 高 級 一 詞, 只 是 隨 順 通 俗 的 用 法, 並 無 意 將 行 者 區 分 為 高 級 與 非 高 級 等 二 分 法 ) 三 宗 薩 仁 波 切 來 台 傳 尊 勝 法 宗 薩 欽 哲 仁 波 切 於 今 年 (2006)4 月 27 日 來 台 傳 尊 勝 法, 翌 日 (4 月 28 日 ) 起 至 5 月 7 日 主 持 共 修 關 於 尊 勝 咒 及 宗 薩 仁 波 切 傳 法 的 情 況, 茲 簡 介 如 下 : ( 一 ) 尊 勝 咒 目 前 流 行 的 情 況 尊 勝 咒 這 個 在 歷 史 上 曾 比 大 悲 咒 興 盛 而 且 是 佛 教 經 幢 濫 觴 的 咒 語, 這 幾 年 突 然 在 華 人 地 區 熱 門 起 來 先 是 台 灣 中 研 院 的 劉 淑 芬 教 授 連 續 發 表 幾 篇 有 關 尊 勝 經 咒 的 論 文 3, 接 著 也 有 大 陸 學 者 李 小 榮 教 授 的 研 究 成 果 4, 其 次 是 拙 著 漢 傳 唐 本 尊 勝 咒 研 究 5 的 出 3 主 要 有 兩 篇 :(1)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與 唐 代 尊 勝 經 幢 的 建 立 經 幢 研 究 之 一,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集 刊 67, 1(1996), 頁 145-193 (2) 經 幢 的 形 制 性 質 和 來 源 經 幢 研 究 之 二,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集 刊 68,9(1997), 頁 643-786 4 敦 煌 密 教 文 獻 論 稿 第 二 章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信 仰, 頁 42-73 北 京.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2003 年 7 月 第 一 次 印

版 此 外, 尊 勝 法 會 也 霎 時 之 間 在 台 灣 興 起, 例 如 : 無 所 得 佛 堂 於 四 月 二 日 舉 辦 念 誦 漢 傳 尊 勝 咒 的 法 會 ; 而 藏 傳 佛 教 在 三 四 五 月 份 的 活 動 中, 有 : 薩 迦 法 林 總 部 於 三 月 廿 九 日 所 舉 辦 的 尊 勝 法 會 ; 而 應 慧 炬 雜 誌 社 鄭 振 煌 社 長 之 邀, 來 台 傳 法 的 珠 脫 仁 波 切, 也 在 四 月 十 六 日 舉 辦 一 場 灌 頂 法 會 又 國 際 聞 名 的 宗 薩 欽 哲 仁 波 切, 也 在 四 月 廿 七 日 做 了 一 場 傳 法 灌 頂, 其 後 連 續 舉 行 為 期 十 天 的 尊 勝 法 會 再 者, 由 佐 欽 大 圓 滿 佛 學 會 所 主 辦 的 尊 勝 法 會, 也 於 五 月 十 三 日, 在 全 德 佛 教 文 物 廣 場 舉 行, 由 宮 渤 仁 波 切 主 持 ( 二 ) 取 得 宗 薩 仁 波 切 藏 梵 咒 本 的 因 緣 由 於 我 多 年 研 究 尊 勝 咒, 且 出 版 過 漢 傳 唐 本 尊 勝 咒 研 究, 對 尊 勝 咒 在 各 地 的 傳 播 情 形 一 直 相 當 注 意, 此 外 也 多 次 參 加 漢 傳 與 藏 傳 的 尊 勝 咒 法 會, 試 圖 瞭 解 咒 語 實 際 唱 誦 的 情 況 宗 薩 仁 波 切 此 次 來 台, 我 當 然 也 不 會 錯 失 良 機 4 月 27 日 法 會 之 前, 鍾 妍 老 師 傳 來 在 宗 薩 仁 波 切 網 頁 上 公 佈 的 尊 勝 咒 梵 文 咒 本, 法 會 現 場 也 發 給 每 人 一 份 梵 文 咒 本 我 一 見 內 容, 就 對 這 種 以 羅 馬 拼 音 表 記 的 方 式 感 到 非 常 欣 喜 ; 不 過 其 中 有 幾 個 疑 惑 之 處, 讓 我 相 當 期 盼 能 夠 見 到 藏 文 咒 本, 經 與 大 會 聯 繫 結 果, 對 方 表 示 手 中 也 無 此 資 料, 因 此 無 法 提 供 5 月 5 日 我 打 電 話 給 好 友 奕 皖 先 生, 他 就 是 宗 薩 網 站 所 公 告 兩 個 咒 語 聲 音 檔 的 唱 誦 者 之 一, 他 唱 誦 梵 文 版 本, 且 一 人 唱 四 部 共 十 二 音 軌, 好 聽 動 人, 建 議 讀 者 可 多 多 參 考 我 詢 問 他 手 中 有 無 宗 薩 仁 波 切 藏 文 法 本 資 料, 他 立 刻 將 手 中 資 料 傳 來, 並 同 意 我 說 明 此 原 件 資 料 是 直 接 來 自 宗 薩 仁 波 切 ( 三 ) 宗 薩 在 國 際 間 被 普 遍 認 定 的 地 位 國 際 上 對 宗 薩 仁 波 切 最 普 遍 的 印 象, 應 該 是 他 是 全 世 界 絕 無 僅 有 的 喇 嘛 導 演 他 曾 被 亞 洲 週 刊 讚 譽 為 亞 洲 最 會 說 故 事 的 導 演 紐 約 時 報 (New York Times) 稱 許 他 為 天 生 的 拍 片 家 倫 敦 晚 報 (London's Evening Standard) 則 指 出 他 是 當 今 最 紅 的 新 秀 導 演 天 才 之 一 他 所 執 導 的 幻 化 成 真 紀 錄 片, 及 高 山 上 的 世 界 盃 旅 行 者 與 魔 術 師 等 電 影, 都 非 常 膾 炙 人 口 宗 薩 仁 波 切 全 名 宗 薩 蔣 揚 欽 哲 仁 波 切,1961 年 出 生 於 不 丹, 是 西 藏 非 常 出 名 的 不 分 宗 派 大 師 宗 薩 蔣 揚 欽 哲 旺 波 的 第 三 世 他 曾 在 薩 迦 學 院 研 習 佛 教 哲 學, 並 接 受 頂 果 欽 哲 仁 波 切 達 賴 喇 嘛 葛 瑪 巴 薩 迦 法 王 及 敦 珠 仁 波 切 等 各 派 大 喇 嘛 的 灌 頂 和 教 授 目 前 經 常 在 世 界 各 地 宏 法, 由 於 他 的 機 智 過 人, 教 學 方 法 清 新, 因 此 廣 受 歡 迎 ( 四 ) 參 加 宗 薩 法 會 人 員 的 特 色 依 我 簡 單 觀 察, 且 用 簡 單 語 言 描 述 觀 察 結 果, 上 面 所 舉 三 個 藏 傳 梵 文 化 的 例 子 的 活 動 的 參 加 人 員 特 色 如 下 : (1) 達 賴 喇 嘛 的 跟 隨 者 與 學 習 者, 各 種 社 會 階 層 人 士 皆 有 刷 5 台 北. 嘉 豐 出 版 社,2006 年 4 月 初 版

(2) 宗 南 嘉 楚 仁 波 切 的 信 眾, 主 要 是 針 對 企 業 界 與 專 業 界 人 士 為 主 6 (3)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追 隨 者 說 來 有 點 特 別, 我 覺 得 是 以 文 人 雅 士 和 高 級 知 識 份 子 為 主, 宗 薩 法 會 的 另 一 特 色 是 國 際 人 士 甚 多, ( 五 ) 採 用 梵 文 咒 本 傳 法 一 事 分 析 (1) 國 際 共 修 面 臨 的 問 題 此 次 在 台 法 會 也 與 宗 薩 過 去 的 法 會 相 同, 有 不 少 弟 子 與 追 隨 者 自 世 界 各 地 前 來 參 加, 從 外 型 即 可 看 出 : 不 只 歐 美, 尚 包 括 來 自 印 度 東 南 亞, 及 港 澳 星 馬 等 地 的 華 人, 我 在 現 場 無 法 區 分 是 否 有 大 陸 人 士, 但 我 相 信 也 有 此 次 法 會 所 用 的 法 本 是 梵 文 本, 但 梵 文 以 羅 馬 轉 寫 與 漢 字 音 譯 表 記, 大 家 在 宗 薩 仁 波 切 及 其 維 那 的 帶 領 下, 一 開 始 可 以 見 到 大 家 對 持 誦 此 剛 學 會 的 新 咒 語 的 生 澀 情 景, 也 可 聽 到 不 同 人 士 傳 出 帶 有 鄉 音 的 發 音 情 形, 不 過 持 誦 一 段 時 間 後, 那 種 和 諧 莊 嚴 的 咒 語 唱 頌 聲, 不 只 好 聽, 實 在 也 令 人 感 動 國 際 人 士 共 修 的 機 會, 隨 著 地 球 村 的 形 成 與 交 通 的 便 利, 加 上 追 隨 大 師 的 風 尚, 將 會 日 益 普 及 國 際 共 修 所 面 臨 的 最 大 問 題, 我 認 為 是 語 言 首 先 是 上 師 傳 法 究 竟 要 用 哪 種 語 言? 其 次 是 該 如 何 翻 譯, 才 能 讓 現 場 多 國 不 同 人 士 同 時 獲 益 但 這 不 是 本 文 討 論 的 重 點 本 文 想 討 論 的 是 : 在 國 際 共 修 會 中, 大 家 所 共 同 唱 誦 的 咒 語, 究 竟 要 用 何 種 版 本 較 恰 當? 我 個 人 的 感 覺 是 : 回 到 標 準 梵 文 版 本 且 使 用 羅 馬 拼 音 表 記, 這 可 能 是 最 好 的 解 決 之 道, 理 由 如 下 文 分 析 (2) 梵 文 化 可 能 是 解 決 之 道 在 多 國 人 士 共 修 時, 例 如 有 : 歐 美 印 度 東 南 亞 中 日 韓 等 人 參 加 時, 假 如 大 家 各 自 使 用 本 國 語 言 的 咒 語 版 本, 當 然 同 樣 具 修 行 效 果, 但 在 共 修 場 合 且 考 慮 共 修 的 統 一 性 與 凝 聚 力, 則 回 歸 採 用 標 準 梵 文 咒 語, 應 是 最 能 為 大 家 所 共 同 接 受 的 模 式 因 為 大 家 都 知 道 梵 文 是 佛 教 咒 語 的 源 頭, 是 有 根 據 的, 因 此 對 此 來 源 不 會 懷 疑 如 同 這 些 年 我 的 多 本 著 作 所 言, 梵 文 有 多 種 字 體 或 表 記 方 式 在 唐 朝 與 日 本 大 正 藏 用 的 是 悉 曇 體 在 宋 朝 遼 金 雲 南, 及 高 麗 藏 用 的 是 城 體 在 元 明 清 之 後, 用 的 是 蘭 札 體 至 於 藏 傳 地 區, 則 用 藏 文 五 十 字 母 的 梵 文 轉 寫 體, 或 是 用 被 他 們 認 為 是 聖 字 的 蘭 札 體 來 表 記 ; 而 現 代 則 使 用 天 城 體 ( 事 實 上 宗 薩 的 藏 文 咒 本 中, 同 時 附 上 天 城 體 咒 語 的 內 容 ) 當 然 要 認 識 這 麼 多 種 梵 文 字 體, 並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 事, 但 由 於 教 育 普 及 與 電 腦 的 普 遍, 羅 馬 拼 音 的 表 記 方 式, 幾 乎 是 人 人 可 上 手 的 文 字 工 具 因 此 若 用 羅 馬 拼 音 表 記 或 轉 寫 梵 文, 並 採 用 國 際 通 用 的 轉 寫 方 式, 如 USLC( 美 國 國 會 圖 書 館 ) 的 轉 寫 法, 當 有 助 於 梵 咒 的 學 習 與 6 2005 年 11 月 12-13 日, 宗 南 嘉 楚 仁 波 切 在 台 北. 天 母 農 訓 中 心, 針 對 企 業 與 專 業 人 士 舉 辦 為 期 2 天 的 覺 行 禪 修 營

普 及 羅 馬 拼 音 也 是 梵 文 字 體 或 表 記 的 方 式 之 一 關 於 USLC 的 轉 寫 法, 有 下 列 幾 個 好 處 ; (a) 與 梵 文 有 一 對 一 的 對 應, 且 被 國 際 公 認 是 表 記 梵 文 的 最 佳 方 式 之 一 (b) 此 表 記 方 式 只 要 略 知 轉 寫 原 則, 往 後 對 通 曉 羅 馬 拼 音 的 人, 都 沒 有 辨 識 上 的 困 難 (3) 梵 文 化 面 對 的 問 題 由 於 因 緣 不 具 足, 本 文 完 成 之 前 無 法 向 宗 薩 仁 波 切 或 其 弟 子 請 教 此 梵 文 本 的 一 些 問 題, 也 無 法 瞭 解 他 們 採 用 此 文 本 所 面 臨 的 困 難 但 我 猜 想 這 種 呈 現 方 式, 對 藏 傳 佛 教 而 言 是 一 大 變 革 任 何 變 革 一 定 會 受 到 傳 統 力 量 的 抵 制 和 反 對, 反 對 未 必 是 壞 事, 因 為 有 時 堅 持 傳 統 也 是 正 確 的 ; 同 樣 變 革 也 未 必 是 壞 事, 因 為 變 革 可 讓 更 多 人 以 更 方 便 簡 易 的 方 法 接 觸 與 學 習 咒 語 由 於 藏 傳 佛 教 非 常 重 視 傳 承, 所 以 有 傳 法 就 一 定 有 傳 承 的 問 題, 雖 然 早 期 的 傳 承 也 是 來 自 印 度, 但 現 代 的 傳 承 幾 乎 全 是 西 藏 化 的 咒 音, 面 對 傳 統 的 巨 大 壓 力, 尋 求 回 歸 梵 音 談 何 容 易 考 慮 到 世 界 的 快 速 變 化, 變 革 也 必 然 是 需 要 面 對 與 進 行 的 所 以 可 以 想 見 宗 薩 仁 波 切 面 臨 變 革 所 產 生 的 困 難, 而 對 他 勇 於 嘗 試 新 方 法 以 面 對 更 廣 大 需 求 群 眾 所 採 用 新 的 教 學 法 一 事, 讓 我 十 分 敬 佩 讚 嘆 與 感 動 四 宗 薩 傳 法 所 用 的 藏 文 梵 文 重 建 本 及 其 等 之 特 色 宗 薩 所 用 的 藏 文 梵 文 重 建 本 的 特 色 及 問 題 如 下 : ( 一 ) 藏 文 本 的 特 色 宗 薩 的 藏 文 本 咒 本 的 表 記 方 式, 有 其 改 良 之 處 在 介 紹 他 的 特 色 之 前, 我 們 先 談 藏 文 本 目 前 一 般 常 見 的 問 題, 主 要 只 針 對 音 節 點 而 言 ( 1 ) 目 前 的 問 題 一 般 的 藏 文 本 咒 本, 依 傳 統 習 慣, 在 每 個 音 節 後 都 附 上 一 個 音 節 點, 例 如 大 藏 全 咒 藏 密 寶 典 五 本 西 藏 大 藏 經 的 作 法 幾 乎 都 相 同 好 處 在 於 能 完 全 呈 現 梵 文 的 每 一 個 音 節, 但 缺 點 是 除 非 梵 文 程 度 夠 好, 否 則 不 知 連 結 與 分 隔 點 在 哪 裡, 因 此 在 唸 誦 時, 很 可 能 發 生 停 頓 點 的 句 讀 位 置 不 對 的 現 象 ( 2 ) 宗 薩 改 善 的 表 記 方 式 2-1 創 新 中 的 傳 承 --- 仿 英 文 單 字 間 分 隔 的 用 法, 但 依 咒 語 梵 文 單 字 分 隔 宗 薩 改 善 的 藏 文 表 記 方 式 非 常 高 明, 他 有 一 大 創 新 他 可 能 考 慮 到 一 般 人 梵 文 程 度 不 足, 不 能 瞭 解 像 天 城 體 這 種 用 上 加 一 橫 線 將 整 句 梵 文 連 結 在 一 起 的 方 式, 因 而 採 用 類 似 英 文 單 字 間 的 分 隔 用 法, 不 過 使 用 的 分 字 原 則 仍 是 西 藏 大 藏 經 傳 統 的 依 詞 彙 分 隔 的 方 式

茲 舉 第 9-11 句 為 例, 漢 傳 的 四 本 佛 陀 波 利 本, 即 : 唐 本 7 宋 本 8 明 本 9 高 麗 本 10, 皆 依 梵 文 連 音 規 則 寫 成 hrdayadhisthanadhisthite, 而 大 正 藏 T-1320 的 瑜 伽 焰 口 本, 也 一 樣 作 連 音 連 音 當 然 也 對, 但 對 梵 文 推 廣 是 個 考 驗 但 法 鼓 山 本 以 及 所 有 西 藏 本, 皆 依 單 詞 分 隔 而 寫 成 hrdaya adhisthana adhisthite, 這 就 是 本 文 稱 為 依 西 藏 大 藏 經 傳 統 分 法 所 指 的 方 式 茲 再 試 舉 一 個 英 文 實 例, 說 明 詞 彙 分 隔 的 現 象 如 英 文 的 :I want to study the mantra, I 與 want 之 間 有 分 隔,want 與 to 之 間 也 有 分 隔, 這 種 分 隔 法 的 最 大 好 處 是 意 思 清 楚, 單 字 分 隔 也 清 楚 宗 薩 仁 波 切 採 用 的 藏 文 咒 本 表 記 方 式 與 此 類 似, 是 將 梵 文 單 字 與 單 字 間, 以 音 節 點 做 分 隔, 與 傳 統 每 個 音 節 就 加 音 節 點 的 方 式 不 同, 這 是 一 大 創 新 為 何 說 這 是 創 新 中 的 傳 承, 這 是 因 為 他 分 隔 時 所 使 用 的 分 隔 點, 都 依 梵 文 各 單 字 每 一 個 字 分 開 的 分 法 來 分, 並 不 受 梵 文 連 音 規 則 所 影 響, 而 這 種 分 隔 法, 如 上 所 述, 是 所 有 西 藏 本 以 及 法 鼓 山 本 所 作 的 分 隔 法, 這 種 分 法 是 長 遠 以 來 的 傳 統, 因 此 是 創 新 中 的 傳 承 2-2 傳 承 中 的 創 新 --- 回 到 翻 譯 名 義 大 集 的 用 法, 但 給 音 節 點 一 個 新 用 法 為 何 說 宗 薩 傳 承, 因 為 他 所 用 的 這 種 不 將 每 個 音 節 都 加 上 音 節 點 的 作 法, 是 早 期 的 翻 譯 名 義 大 集 就 採 用 的 翻 譯 名 義 大 集 11 成 書 於 西 元 九 世 紀 初, 是 西 藏 官 方 所 規 定 有 關 梵 文 翻 譯 的 方 式 的 一 本 書 拙 著 藏 語 讀 咒 入 門 中 也 提 到 過 這 種 方 式, 依 翻 譯 名 義 大 集 的 規 則, 每 個 橫 格 位 置 就 是 一 個 音 節, 而 此 音 節 並 不 需 要 音 節 點 做 區 隔 為 何 我 說 宗 薩 是 傳 承 中 的 創 新, 這 是 因 為 他 基 本 上 像 翻 譯 名 義 大 集 一 樣, 無 音 節 點 也 可 以, 而 他 使 用 音 節 點 時, 此 音 節 點 被 改 變 用 法, 不 再 做 音 節 與 音 節 間 的 區 隔, 而 放 在 梵 語 詞 彙 與 詞 彙 之 間 做 區 隔 換 句 話 說, 等 於 類 似 英 文 單 字 與 單 字 間 的 分 隔 的 意 思 一 樣 雖 然 我 多 少 也 見 過 一 些 藏 語 咒 本, 可 是 宗 薩 所 採 用 的 新 方 法 乃 我 首 見, 至 少 就 長 咒 的 使 用 而 言 是 首 見, 我 認 為 這 種 作 法 非 常 正 確 且 未 來 影 響 深 遠, 甚 至 將 來 會 變 成 藏 傳 咒 語 乃 至 藏 文 的 羅 馬 拼 音 的 標 準 用 法 2-3 音 節 點 用 法 的 實 例 上 文 所 提 及 的 音 節 點 的 用 法, 茲 以 第 5-4 句 的 sahasra rawmi sajcodite 作 說 明 這 一 句 法 崇 本 將 之 個 別 註 為 : 千 光 明 與 驚 覺 12 在 傳 統 的 藏 文 寫 法 中, 如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594 經 作, 其 中 可 見 在 sa ha sra rawmisajco di te 之 後 各 有 一 個 音 節 點, 而 第 595 經 作, 則 是 rawmi sajco 之 間 再 插 入 一 個 音 節 點 分 隔 最 後 的 直 線 是 分 句 點 對 梵 文 單 詞 不 熟 悉 者, 看 到 這 種 內 容, 不 易 做 正 確 的 斷 句 與 意 義 的 查 詢 此 句 宗 薩 本 作, 換 句 話 說, 宗 薩 本 的 這 一 句 只 有 兩 個 音 節 點, 即 :sahasra( 千 ) 與 rawmi 7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卷 三 十 九, 頁 1028a-1032c 8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卷 十 九, 頁 352a-b 9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卷 十 九, 頁 352b-c 10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卷 十 九, 頁 350b-c 11 日 本. 東 京 国 書 刊 行 会 發 行 梵 藏 漢 和 四 譯 對 校 飜 譯 名 義 大 集,1981 年 發 行 12 大 正 藏 第 三 十 九 卷,T-1803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教 跡 義 記,p.1030c

( 光 明 ) 之 後 各 有 一 個 音 節 點, 最 後 在 sajcodite 之 後 有 一 個 分 句 點 這 種 作 法, 與 594 595 幾 乎 每 個 音 節 都 有 一 個 音 節 點 的 現 象 比 較 起 來, 對 梵 文 字 義 的 查 閱 與 了 解 較 容 易 當 然 對 梵 文 程 度 夠 好 的 人 而 言, 他 可 以 立 刻 憑 記 憶 去 做 串 連 與 分 隔 單 字 的 動 作, 因 此 這 種 多 音 節 點 的 現 象 對 他 們 也 許 不 致 有 太 大 的 困 擾, 但 是 這 類 人 畢 竟 是 少 數 對 一 般 人 來 說, 還 是 能 依 詞 彙 分 隔, 對 正 確 的 斷 句 與 意 義 的 瞭 解 較 容 易 宗 薩 本 這 種 音 節 點 的 新 使 用 法, 在 我 見 過 的 咒 本 中 是 第 一 本 採 用 這 種 方 式 的 咒 本, 至 少 是 長 咒 中 的 第 一 本, 我 覺 得 這 種 作 法 非 常 好, 也 希 望 將 來 能 有 更 多 人 採 用, 讓 此 種 做 法 更 普 遍, 因 為 它 不 只 能 幫 助 讀 誦 者 在 正 確 的 位 置 作 出 正 確 的 斷 句, 而 且 對 梵 文 咒 語 意 義 的 了 解, 有 非 常 大 的 幫 助 (3) 天 城 體 梵 文 本 的 並 列 我 自 奕 皖 先 生 所 取 得 的 藏 文 咒 本 只 有 七 頁, 我 不 知 此 咒 本 真 正 的 來 源 為 何? 不 過, 既 然 它 是 宗 薩 仁 波 切 用 於 他 的 尊 勝 法 會 中, 我 就 姑 且 簡 單 稱 之 為 宗 薩 本 據 我 所 知, 宗 薩 擁 有 佛 學 院, 我 猜 想 這 本 咒 本 應 該 是 他 的 佛 學 院 的 學 者 們, 在 宗 薩 的 領 導 下 所 完 成 的 作 品 這 個 作 品 的 特 色 很 多, 其 中 之 一 就 是 每 句 藏 文 咒 語 之 下, 都 同 時 列 出 以 天 城 體 梵 文 書 寫 的 梵 文 咒 語, 這 一 點 對 佛 教 正 處 於 復 興 中 的 印 度 而 言, 是 特 別 好 用 的, 相 信 此 作 法, 對 佛 教 在 印 度 的 復 興 會 有 相 當 助 益 此 外 在 歐 美 與 漢 地, 通 曉 或 學 過 天 城 體 梵 文 的 人 並 不 少, 這 種 作 法, 對 這 些 懂 天 城 體 梵 文 的 人 而 言, 也 非 常 方 便 (4) 咒 語 意 義 的 藏 譯 傳 統 上, 在 漢 地 咒 語 屬 五 不 翻 的 範 圍, 因 此 咒 語 往 往 不 做 意 義 上 的 翻 譯 或 解 釋, 但 以 尊 勝 咒 為 例, 歷 史 上 也 有 人 曾 作 咒 語 的 逐 句 釋 義, 例 如 : 大 正 藏 第 十 九 卷 T-974D, 不 空 曾 作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注 義 13 第 三 十 九 卷,T-1803, 法 崇 作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疏 14 我 一 向 主 張 : 咒 語 的 釋 義 對 新 的 學 習 者 而 言 有 很 大 助 益 因 為 了 解 意 義, 有 助 於 記 憶, 對 背 誦 有 好 處 ; 再 加 上 了 解 意 義, 有 助 於 作 正 確 的 分 句 與 句 讀 此 外, 一 般 的 咒 語 用 梵 文 書 寫, 其 實 對 懂 梵 文 的 人 來 說, 他 一 聽 或 一 看 就 知 道 其 意 義, 因 此 我 不 覺 得 咒 語 有 不 准 解 釋 的 問 題, 而 且 解 釋 咒 語 應 該 是 一 件 很 正 確 的 事, 至 少 對 現 代 的 新 學 習 者 而 言 宗 薩 本 每 一 句 咒 語 的 第 一 行 是 藏 文 咒 語, 緊 接 著 第 二 行 是 該 句 的 天 城 體 咒 語, 第 三 行 就 是 咒 語 的 意 義 這 種 作 法 與 十 幾 年 來 我 們 作 咒 語 研 究 所 採 用 的 : 傳 統 漢 字 音 譯 梵 文 羅 馬 轉 寫 漢 文 咒 語 意 義 的 解 釋 等 三 者 並 列 的 作 法,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也 讓 我 有 吾 道 不 孤 的 感 覺 因 此, 我 從 奕 皖 手 中 拿 到 這 個 咒 本, 真 的 是 喜 出 望 外, 為 宗 薩 的 這 種 作 法, 大 為 讚 嘆 與 感 動 ( 二 ) 羅 馬 轉 寫 本 的 特 色 (1) 幾 乎 已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從 宗 薩 本 的 羅 馬 轉 寫 本, 可 看 到 他 幾 乎 已 經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他 的 梵 文 轉 寫 也 考 慮 到 藏 傳 b v 混 用 的 問 題, 而 將 應 該 轉 寫 成 v 的 b 字, 完 全 正 確 地 轉 成 v 13 大 正 藏 第 十 九 卷,T-974D,p.388b 14 大 正 藏 第 三 十 九 卷,T-1803,p.1012a

要 說 唯 一 的 缺 點 的 話, 就 是 下 文 所 說 的 w s c h r 等 字 的 轉 寫 問 題 詳 見 下 文 (2)w s c h 與 r 的 轉 寫 問 題 此 次 法 會 所 用 的 法 本, 幾 個 轉 寫 規 則 為 :w 以 shi 轉 寫,s 以 sh 轉 寫,c 以 ts 轉 寫,h 以 : 表 示,r 以 ri 轉 寫 15 ( 當 然, 有 下 加 線 的 問 題, 本 文 暫 略 之 不 說 ) 有 關 此 問 題, 我 們 的 簡 單 意 見 如 下 : 2-1 關 於 w s 轉 寫 的 問 題, 用 shi 與 sh 當 然 也 可 以, 但 有 混 淆 的 可 能, 且 以 今 日 電 腦 軟 體 的 發 達, 對 w 與 s 應 無 大 問 題 2-2 c 轉 寫 成 ts 的 問 題, 畢 竟 單 獨 一 個 子 音 c 和 兩 個 子 音 t s 合 併 成 一 字 ts 是 不 同 的 2-3 至 於 h 以 : 表 示, 除 非 略 懂 梵 文 及 藏 文 的 人 才 能 了 解 2-4 r 字 代 表 一 個 母 音, 它 與 ri 可 解 釋 成 一 個 子 音 r 加 上 母 音 i 所 組 成 的 方 式 不 同 ( 三 ) 羅 馬 轉 寫 本 的 缺 點 其 實 假 如 只 考 慮 一 個 團 體 內 部 使 用 的 情 形, 藏 文 的 轉 寫 要 使 用 何 種 方 式 都 可 以, 甚 至 用 自 己 獨 創 的 方 式 也 通, 只 要 使 用 者 認 得 與 記 得 轉 寫 的 規 則, 並 照 規 則 去 唸 誦, 即 可 發 出 原 先 轉 寫 設 計 者 正 確 的 發 音 因 此, 宗 薩 所 寫 的 羅 馬 梵 文 本, 只 要 他 們 的 使 用 者 能 跟 著 原 先 設 定 的 規 則 來 唸 咒, 念 出 來 的 當 然 就 是 標 準 梵 文 不 過 考 慮 到 宗 薩 的 共 修 法 會 往 往 充 滿 了 多 種 國 籍 人 士, 而 就 我 現 場 所 看, 對 新 來 者, 因 為 沒 有 人 能 為 他 說 明 講 解 這 種 轉 寫 的 方 式 與 規 則, 只 能 跟 著 大 家 直 接 照 著 念, 這 麼 做 當 然 也 可 以, 只 是 初 期 會 有 一 些 混 亂 的 情 形 乃 在 所 難 免 據 我 個 人 有 限 的 能 力 所 做 的 有 限 的 觀 察, 我 覺 得 宗 薩 的 轉 寫 本 主 要 有 二 個 小 缺 點 : (1) 對 已 熟 悉 通 行 的 羅 馬 轉 寫 者 有 些 奇 怪 對 熟 悉 通 用 的 轉 寫 法, 例 如 USLC 法 ( 美 國 國 會 圖 書 館 法 ) 或 者 是 學 過 現 代 梵 文 的 人 來 說, 宗 薩 所 用 的 幾 個 字 有 點 奇 特, 與 所 學 或 所 知 有 些 許 差 異 這 些 字 如 :sh shi ts : ri, ( 當 然 假 如 知 道 這 些 字 就 等 於 s w c h r 的 話, 就 亳 無 問 題 ) (2) 查 字 典 有 困 難 一 般 人 看 到 一 個 以 梵 語 羅 馬 轉 寫 的 咒 本, 若 翻 查 梵 英 等 辭 典, 例 如 :Monier- Williams 的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6, 或 是 荻 原 雲 來 的 梵 和 大 辭 典 17, 乃 至 翻 閱 我 們 所 出 版 的 梵 漢 大 辭 典 18, 就 可 大 約 瞭 解 咒 語 的 意 義 但 是 直 接 使 用 宗 薩 的 轉 寫 者, 除 非 知 道 將 上 述 的 sh shi ts : ri, 回 改 為 s w c h r, 否 則 在 字 典 上 查 不 到 該 字, 更 遑 15 他 們 在 這 些 字 之 下, 都 有 下 加 線, 從 此 現 象 可 看 出 他 們 做 此 轉 寫, 最 主 要 可 能 是 因 電 腦 鍵 盤 的 問 題, 因 此, 以 shi 轉 寫 w, 而 以 sh 轉 寫 s 至 於 c 用 ts 轉 寫, 可 能 是 為 了 區 隔 英 文 的 c 發 k 音 的 情 形, 而 h r 可 能 是 鍵 盤 上 無 法 直 接 打 出 此 字 16 Monier-Williams 著,1995 年, 倫 敦.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 版 17 日 本. 荻 原 雲 來 編 纂,1979 年, 台 北.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 影 印 出 版 18 林 光 明. 林 怡 馨 編 譯,2005 年 4 月, 台 北. 嘉 豐 出 版 社 出 版

論 得 以 知 道 該 字 的 意 思 ( 四 ) 法 會 實 際 唸 誦 咒 語 時 的 特 色 (1) 幾 乎 已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以 法 會 現 場 來 看, 其 實 宗 薩 所 採 用 的 咒 語 幾 乎 已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了, 其 中 可 分 四 部 份 來 談 : 1-1 宗 薩 本 人 的 口 傳 四 月 廿 七 日 的 灌 頂 法 會 裡, 宗 薩 仁 波 切 的 開 場 白 中, 很 客 氣 的 說 到 : 他 的 梵 文 沒 有 印 度 人 標 準, 之 後 才 開 始 口 傳 事 實 上, 就 我 聽 來, 他 的 口 傳 幾 乎 已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不 過 11 次 的 vajra 中, 還 是 有 一 次 因 習 慣 性 念 法 而 唸 成 benza; 此 外 還 有 jvala 被 唸 成 jola,svaha 被 唸 成 soha 的 情 形 這 些 都 是 受 傳 統 藏 文 習 慣 影 響 所 致, 不 能 說 是 錯 的 1-2 在 現 場 跟 隨 宗 薩 的 西 藏 喇 嘛 所 唱 誦 的 結 果, 情 況 類 似, 主 要 以 梵 文 為 主, 但 在 快 速 唸 誦 時, 偶 爾 也 出 現 藏 文 習 慣 的 念 法 1-3 奕 皖 先 生 在 宗 薩 網 站 中 所 公 告 的 聲 音 檔, 此 部 分 內 容 是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了, 他 是 台 灣 唱 誦 梵 文 咒 語 最 有 名 的 專 家 之 一, 值 得 下 載 1-4 蘇 南 堪 布, 此 為 聲 音 檔 之 二, 內 容 也 是 標 準 梵 文 (2) 仍 有 部 分 受 藏 音 影 響 之 處, 如 vajra svaha 2-1 vajra vajra 一 般 藏 傳 會 念 成 beza 或 benza 甚 至 benzara 法 會 中 的 情 況, 雖 然 多 半 依 梵 文 念 成 vajra, 但 是 也 偶 見 習 慣 難 改 的 部 分, 例 如 在 尊 勝 咒 所 收 十 一 次 的 vajra, 當 宗 薩 仁 波 切 本 人 親 自 傳 法 時, 雖 有 十 次 念 vajra, 但 也 有 一 次 念 成 beza; 而 跟 隨 他 的 喇 嘛, 在 唱 誦 時 也 一 樣, 雖 然 多 半 也 念 成 vajra, 但 是 也 會 有 念 成 benza 的 情 形 說 到 vajra 會 唸 成 benja 的 現 象, 我 聽 過 多 人 提 出 這 個 疑 問, 但 第 一 次 有 人 提 出 解 答, 好 19 像 是 我 參 加 佛 光 山 在 日 本 富 士 山 的 本 栖 寺 國 際 會 議 中 所 發 表 的 論 文, 其 內 容 後 來 被 收 在 拙 著 藏 語 讀 咒 入 門 20 中 2-2 svaha 我 在 拙 著 藏 語 讀 咒 入 門 一 書 中, 指 出 影 響 藏 文 讀 咒 的 因 素, 主 要 有 二 :(1) 受 藏 文 三 十 字 母 系 統 的 影 響,(2) 受 讀 咒 法 的 規 定 影 響 svaha 的 va, 依 藏 語 讀 咒 法 發 音 規 則 第 14 點 的 規 定, 讀 起 來 有 o 音, 這 就 是 為 何 svaha 會 念 成 soha 的 理 由 我 向 來 主 張 各 民 族 應 相 互 尊 重, 藏 族 唸 成 soha 就 像 漢 族 將 娑 婆 訶 唸 成 sapohe 一 樣, 兩 者 都 是 忘 了 原 來 的 轉 寫 規 則 漢 傳 者 因 為 忘 了 娑 婆 之 後 有 個 二 合, 本 來 應 該 唸 成 sva 而 念 成 19 2004 年 8 月, 由 佛 光 山 所 主 辦 的 宗 教 與 當 代 世 界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題 目 : 論 咒 語 持 誦 的 梵 音 化 密 教 全 球 化 的 起 跑 點 20 林 光 明 編 著, 台 北. 嘉 豐 出 版 社,2005 年 元 月 初 版

sapo 因 此 漢 藏 兩 族 應 相 互 尊 重 彼 此 的 傳 統 念 法, 不 應 有 彼 非 我 是 的 觀 念 我 覺 得 未 來 會 回 歸 標 準 梵 音, 因 此 還 是 主 張 將 此 字 唸 成 svaha 與 svaha 類 似 的 字, 在 本 咒 中 還 有, 如 8-4 句 jvala 中 的 va 也 有 變 音 成 o 的 現 象, 因 此 在 法 鼓 山 本 此 字 也 被 漢 譯 成 左 五 宗 薩 本 與 法 鼓 山 的 重 建 梵 文 本 的 比 對 及 主 要 差 異 試 析 我 們 能 找 到 的 以 梵 文 羅 馬 轉 寫 的 藏 傳 尊 勝 咒 本 的 資 料 不 多 雖 然 我 們 手 上 自 己 將 所 有 漢 藏 傳 的 尊 勝 咒 都 作 過 羅 馬 轉 寫, 不 過, 漢 傳 的 只 有 發 表 過 唐 本 宋 本 明 本 與 高 麗 本, 而 藏 傳 系 統, 則 只 發 表 過 與 之 幾 乎 可 說 是 同 一 本 的 法 鼓 山 焰 口 本 的 轉 寫 本 21 本 文 為 了 方 便 比 較, 因 此 參 考 使 用 了 我 們 已 經 正 式 發 表 過 的 法 鼓 山 重 建 梵 文 本, 並 拿 它 與 宗 薩 的 重 建 梵 文 本 作 比 較, 從 並 列 比 對, 其 實 不 必 我 們 多 說, 讀 者 都 可 以 自 己 看 出 其 差 異 ( 一 ) 梵 文 本 逐 句 並 列 宗 薩 本 1. 1-1 oj bhruj svaha, 法 鼓 重 建 本 01. om namo bhagavate 1-2 oj namo bhagavate, sarva trailokya prati-vi-shii-shtaya buddhaya te nama: 2. 02. tadyatha 2-1 tad yatha, om bhruj bhruj bhruj 3. 03. shiodhaya shiodhaya vishiodhaya vishiodhaya, asama samanta-avabhasa spharana 04. gati (04.) gagana svabhava vishiuddhe 1-3 sarva trailokya prativiwistaya buddhayate namah, 2-2 oj bhruj bhruj bhruj, 3-1 wodhaya wodhaya, viwodhaya viwodhaya, 3-2 asama samanta avabhasa spharana, 3-3 gati gagana svabhava viwuddhe, 4. abhishibtsantu maj 4-1 abhisibcantu maj, 05. sarva tathagata: sugata 06. pravatsana (06.) amrita-abhishaikair mahamudra mantra padai: 4-2 sarva tathagata sugata vara vacana amrta abhisekair, 4-3 maha-mudra mantra padaih, 07. ahara ahara 4-4 ahara ahara, mama ayus sajdharani 4-5 mama ayur sajdharani, 21 發 表 於 2006 年 5 月 13 日, 由 現 代 佛 教 學 會 主 辦 的 佛 教 史 與 佛 教 藝 術 : 明 復 法 師 圓 寂 一 週 年 紀 念 研 討 會, 論 文 題 目 為 : 瑜 伽 焰 口 尊 勝 咒 梵 文 重 建 本 試 作 以 法 鼓 山 瑜 伽 焰 口 本 為 例

5. 08. shiodhaya shiodhaya vishiodhaya vishiodhaya 5-1 wodhaya wodhaya, viwodhaya viwodhaya, 09. gagana svabhava vishiuddhe 5-2 gagana svabhava viwuddhe, ushnisha vijaya parishiuddhe 5-3 usnisa vijaya pariwuddhe, 10. sahasra-rashimi sabtsodite 5-4 sahasra rawmi sajcodite, sarva tathagata-avalokini 5-5 sarva tathagata avalokani, 11. shatparamita paripurani 5-6 sat-paramita paripurani, sarva tathagata mate 5-7 sarva tathagata mate, 12. dashia bhumi pratishthite 5-8 dawa-bhumi pratisthite, 13. sarva tathagata hridaya adhishthana-adhishthite mudre mudre mahamudre 5-9 sarva tathagata hrdaya adhisthana adhisthite, 5-10 mudre mudre maha-mudre, 14. vajrakaya sajhatana parishiuddhe 5-11 vajra kaya sajhatana pariwuddhe, sarva karma-avarana vishiuddhe 5-12 sarva karma avarana viwuddhe, 6. 15. pratinivartaya mama ayur vishiuddhe 16. sarva tathagata samaya-adhishthana-adhishthite 17. om muni muni mahamuni vimuni vimuni mahavimuni 18. mati mati mahamati (18.) mamati sumati 6-1 pratinivartaya mama ayur viwuddhe, 6-2 sarva tathagata samaya adhisthana adhisthite, 6-3 oj mani mani maha-mani, vi-mani vi-mani maha-vimani, 6-4 mati mati maha-mati, ma-mati su-mati, 7. tathata bhuta koti parishiuddhe 7-1 tathagata bhuta koti pariwuddhe, 19. visphuta buddhi shiuddhe 7-2 visphuta buddhi wuddhe, 20. he he jaya jaya (20.) vijaya vijaya 21. smara smara, sphara sphara spharaya spharaya 8. sarva buddha-adhishthana-adhishthite 7-3 he he, jaya jaya, vijaya vijaya, 7-4 smara smara, sphara sphara, spharaya spharaya, 8-1 sarva buddha adhisthana adhisthite, 22. shiuddhe shiuddhe buddhe buddhe 8-2 wuddhe wuddhe, buddhe buddhe, 23. vajre vajre mahavajre suvajre 8-3 vajre vajre maha-vajre, su-vajre, 24. vajra garbhe jaya garbhe (24.) vijaya garbhe vajra jvala garbhe 8-4 vajra garbhe, jaya garbhe, vijaya garbhe, vajra jvala garbhe, 25. vajrodbhave vajra sajbhave 8-5 vajrodbhave, vajra sajbhave,

26. vajre vajrini 8-6 vajra vajrini, vajraj bhavatu mama shiariram 9. 27. sarva sattva nabtsa kaya parishiuddhir bhavatu me sada 28. sarva gati parishiuddhishi-tsa sarva tathagatashi-tsa maj samashivasayantu 8-7 vajraj bhavatu mama wariraj, 9-1 sarva satvanab ca kaya pariwuddhe bhavatu, 9-2 sada me, 9-3 sarva gati pariwuddhiw ca, sarva tathagataw ca, 9-4 maj samawvasayantu, 29. buddhya buddhya siddhya siddhya 9-5 buddhya buddhya, siddhya siddhya, 30. bodhaya bodhaya (30.) vibodhaya vibodhaya motsaya motsaya vimotsaya vimotsaya 31. shiodhaya shiodhaya vishiodhaya vishiodhaya 9-6 boddhaya boddhaya, viboddhaya viboddhaya, 9-7 mocaya mocaya, vimocaya vimocaya, 9-8 wodhaya wodhaya, viwodhaya viwodhaya, 32. samantan motsaya motsaya 9-9 samanta mocaya mocaya, samanta rashimi parishiuddhe 33. sarva tathagata hridaya adhishthana-adhishthite 9-10 samanta rawmi pariwuddhe, 9-11 sarva tathagata hrdaya adhisthana adhisthite, 34. mudre mudre mahamudre 9-12 mudre mudre maha-mudre, mahamudra mantra padai: 9-13 maha-mudra mantra padaih, 10. svaha svaha ( 二 ) 內 容 差 異 說 明 (1) 第 1-1 句, 宗 薩 本 沒 有, 所 有 的 尊 勝 咒 中, 只 有 指 空 本 八 思 巴 本 焰 口 本 等 三 本 有 此 句, 法 鼓 山 本 屬 焰 口 本, 因 此 也 有 此 句 (2) 第 1-3 句 namah, 宗 薩 本 作 nama:, 這 種 轉 寫 方 式 當 然 也 可 以, 只 是 一 般 人 會 看 不 懂, 除 非 他 學 過 梵 文, 或 者 是 藏 文 式 的 梵 文 類 似 namah 的 情 形, 還 有 第 4-3 與 9-13 句 的 padaih, 宗 薩 本 寫 成 padai: (3) 第 1-3 句 的 prativiwistaya 與 第 3-1 句 的 wodhaya, 其 中 w 皆 被 轉 寫 成 shi, 此 字 與 4-1 的 abhisibcantu 5-6 sat 中 的 s 被 轉 寫 成 sh 一 樣, 是 宗 薩 本 與 梵 文 本 轉 寫 的 最 大 歧 異 處 宗 薩 本 中,w 全 部 轉 寫 成 shi, 共 出 現 32 次 ;s 全 部 轉 寫 成 sh, 共 出 現 15 次 (4) 第 1-3 句 的 buddhayate, 宗 薩 將 te 分 隔 成 另 一 字, 作 buddhaya te (5) 第 3-3 句, 兩 本 皆 作 gagana, 但 在 早 期 的 其 他 漢 傳 本 作 gahana 較 多

(6) 第 4-2 句 的 tathagata, 宗 薩 本 作 tathagata: 其 中 也 有 以 : 表 示 h 的 情 形 這 個 字 最 後 的 ta, 諸 家 寫 法 各 異, 使 用 長 短 音 或 者 有 無 h 皆 有 用 例 (7) 第 4-2 句 的 vara vacana, 宗 薩 本 作 pravatsana(pra-vacana), 可 說 是 兩 本 內 容 歧 異 最 大 的 地 方 因 為 其 他 的 差 異, 頂 多 只 是 轉 寫 法 或 長 短 音 或 結 尾 方 式 的 差 異, 而 此 處 的 差 異 較 大 照 理 說, 藏 文 的 vara 常 被 寫 成 bara, 此 字 萬 一 被 寫 成 para, 應 該 也 屬 正 常, 而 且 para 應 該 是 兩 個 音 節, 而 不 是 pra 的 兩 個 子 音 連 在 一 起 另 外, 此 字 在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594 至 598 經 與 大 正 藏 T-1803 經 皆 作 vara, 大 藏 全 咒 與 藏 密 寶 典 也 作 vara( 雖 有 b 與 v 混 用 的 情 形 ), 而 漢 文 本 大 正 藏 T-967 作 嚩 囉 T-969 作 跋 囉, 對 音 應 也 是 vara 關 於 vara vacana, 法 崇 本 註 : 殊 勝 教 vara 一 字 據 梵 漢 大 辭 典 所 載, 有 最 勝 妙 勝 妙 等 義 至 於 pra 一 字, 雖 然 一 般 常 作 : 在 前 在 先 等 義, 但 在 經 文 中 也 有 譯 作 勝 的 情 況, 因 此 宗 薩 本 作 pravatsana, 意 思 也 通 (8) 第 4-2 句 的 amrta, 法 鼓 山 本 作 r, 宗 薩 本 作 ri, 其 實 兩 者 皆 通 不 過 過 去 由 於 電 腦 軟 體 不 夠 發 達, 要 打 r 有 相 當 問 題, 因 此 寫 成 ri 是 無 可 厚 非 可 以 接 受 的 事 但 是 現 在 電 腦 軟 體 非 常 發 達, 要 打 r 毫 無 問 題, 我 覺 得 寫 成 r 較 好, 因 為 此 字 代 表 一 個 母 音, 它 與 ri 可 解 釋 成 一 個 子 音 r 加 上 母 音 i 所 組 成 的 方 式, 到 底 還 是 不 一 樣 (9) 第 4-2 句 的 abhisekair, 梵 文 本 作 se, 而 宗 薩 本 作 shai, 兩 者 除 子 音 s sh 用 法 不 一 樣, 也 有 母 音 e 與 ai 的 不 同 此 字 是 灌 頂 之 意,se 較 正 確 (10) 第 4-5 句 的 梵 文 本 作 ayur, 宗 薩 本 作 ayus, 二 者 均 可, 不 過 從 連 音 規 則 來 看, 由 於 後 接 字 為 saj, 因 此 用 ayuh 可 能 更 正 確 說 到 ayur, 在 6-1 句 也 有 一 個 mama ayur viwuddhe, 據 梵 文 的 連 音 規 則, 此 處 作 ayur, 也 是 正 確 的 (11) 第 5-1 句 的 wodhaya, 同 前 述 (3) 的 問 題 一 樣, 宗 薩 本 的 w 作 shi (12) 第 5-2 句 的 viwuddhe, 也 有 shi 的 問 題 (13) 第 5-3 句 的 usnisa, 有 兩 次 s 的 問 題, 宗 薩 本 的 s 皆 作 sh (14) 第 5-4 句 的 rawmi, 是 一 個 值 得 稍 作 深 入 討 論 的 字 其 實 轉 寫 不 管 用 哪 種 方 式 都 可 以, 只 要 轉 寫 的 方 式 一 定, 且 被 瞭 解, 大 致 就 沒 有 問 題 宗 薩 本 以 sh 與 shi 來 轉 寫 s 與 w, 若 用 咒 本 主 要 用 於 弟 子 間 的 傳 誦 而 已 的 使 用 的 角 度 來 看, 毫 無 問 題 不 過 若 要 根 據 它 來 查 字 典, 就 有 些 不 方 便, 除 非 他 知 道 在 字 典 上,shi 等 於 w, 而 sh 等 於 s 以 shi 轉 寫 w 的 一 個 不 合 理 之 處, 就 是 違 反 下 述 兩 個 原 則 : (a) 轉 寫 系 統 最 好 是 一 對 一 的 對 應 以 此 處 來 說, 因 為 sh 等 於 s, 所 以 shi 也 可 能 等 於 si,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就 有 兩 個 對 應 梵 文, 一 個 是 w, 一 個 是 si ( 當 然 我 們 瞭 解 宗 薩 本 在 sh 與 shi 之 下 有 下 加 線 )

(b)w 只 是 子 音, 而 shi 容 易 被 誤 解 成 有 母 音, 除 非 他 知 道 這 個 轉 寫 規 則 而 rawmi 的 w, 在 正 式 的 梵 文 裡, 只 有 子 音 的 w, 而 無 母 音 的 i 存 在, 因 此 此 處 容 易 引 起 誤 解 最 好 的 解 決 方 法, 還 是 採 用 w 較 方 便 此 處 若 要 深 談, 尚 有 不 少 值 得 探 討 之 處, 因 為 w 本 來 就 帶 有 一 點 i 音 在 後 梵 文 的 s w s, 它 的 對 應 字 在 中 文 的 注 音 符 號 有 ㄙ ㄒ ㄕ, 從 ㄒ 字 的 發 音, 可 知 它 的 字 尾 真 的 帶 有 (sh)i 音 而 英 日 藏 文 韓 文 等, 基 本 上 只 有 ㄒ(sh) 與 ㄙ(s) 的 發 音, 而 沒 有 s(ㄕ) 的 發 音, 亦 即 這 四 種 文 字 都 沒 有 捲 舌 的 ㄕ 的 發 音 系 統, 因 此, 對 這 四 種 語 文 的 使 用 者 來 說, 除 非 他 學 習 s 的 發 音, 否 則 他 們 不 容 易 了 解 此 音 而 從 發 捲 舌 音 的 角 度 來 看, 宗 薩 本 將 此 字 轉 寫 成 sh 也 算 正 確, 因 為 這 麼 轉 寫 的 也 大 有 人 在 s 在 通 用 藏 文 的 三 十 字 母 中 不 存 在 一 事, 也 讓 我 想 到 這 個 字 在 咒 語 中 常 被 念 成 ka 的 問 題, 藥 師 咒 會 被 念 成 bekanja, 就 是 因 為 這 個 字 (15) 第 5-4 句 sajcodite 的 saj, 宗 薩 本 作 sab 在 西 藏 大 藏 經 的 譯 本 中, 第 594 598 經, 此 字 的 字 首 作 saj, 但 595 596 597 等 三 經 作 sab, 依 梵 文 文 法, 兩 種 寫 法 都 正 確 梵 漢 大 辭 典 第 1088 頁 中, 此 字 字 首 亦 作 saj 此 字 宗 薩 仁 波 切 作 sabtsodite, 其 中 c 寫 成 ts, 是 因 轉 寫 的 方 式 不 同, 他 可 能 採 用 通 用 藏 文 三 十 字 母 的 轉 寫 法 在 廖 本 聖 教 授 的 實 用 西 藏 文 法 22 中, 可 見 到 十 五 種 不 同 的 藏 文 轉 寫 法, 所 以 宗 薩 這 種 用 法 也 是 正 確 的 不 過 我 覺 得 此 處 若 能 用 五 十 字 母 的 USLC( 美 國 國 會 圖 書 館 ) 轉 寫 法 會 更 好 (16) 第 5-5 句 的 avalokani, 宗 薩 本 作 avalokini 藏 文 本 的 寫 法, 都 同 於 宗 薩 本 不 過 日 本 學 者 修 訂 的 高 麗 本, 其 中 的 ki 多 作 ka 而 成 avalokani, 唐 本 一 書 也 同 從 此 字 的 漢 字 音 譯 也 有 作 結 的 情 形 來 看, 結 字 的 梵 文 對 音 作 ka 或 ki 都 合 理, 但 是 從 梵 文 的 意 義 來 看, 作 ka 較 易 解 釋, 因 此 我 在 另 一 篇 論 文 中 23, 將 焰 口 本 的 此 字 轉 寫 成 ka 但 是 在 我 們 的 藏 文 重 建 梵 文 本 中, 此 字 則 依 藏 文 習 慣, 轉 寫 成 ki (17) 第 6-3 句 的 mani, 宗 薩 本 均 作 muni 此 字 漢 文 本 多 半 作 mani( 摩 尼 寶 珠 ), 而 藏 文 本 則 全 作 muni( 聖 者, 釋 迦 牟 尼 梵 文 Wakya-muni 中 的 muni 即 此 字 ) 照 漢 字 的 音 譯 習 慣,mani 是 寫 作 摩 尼, 而 muni 則 寫 作 牟 尼, 而 且 漢 文 本 多 作 摩 尼 (mani) 不 過 在 我 們 的 藏 文 重 建 梵 文 本 中, 我 們 也 依 藏 傳 轉 寫 成 muni, 同 宗 薩 本 一 樣 (18) 第 7-1 句 的 tathagata( 如 來 ), 宗 薩 本 作 tathata 此 字 在 大 正 藏 所 收 的 十 數 本 漢 譯 尊 勝 咒, 及 所 有 藏 文 資 料 卍 正 藏 龍 藏 中, 毫 無 例 外 地, 全 作 tathata( 真 如 ) 不 過 法 鼓 山 的 通 行 本 寫 成 荅 塔 葛 達 (tathagata, 意 為 如 來 ), 而 卍 續 藏 (X-1083 X-1084) 也 都 作 答 塔 葛 達 22 23 廖 本 聖 著,2002 年 5 月, 台 北. 法 鼓 文 化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出 版 同 前 註 21

二 者 意 思 不 同, 但 在 咒 中 二 字 皆 通 (19) 第 8-4 句 的 jvala, 宗 薩 本 作 jvala, 兩 個 a 都 作 長 音 依 長 短 音, 此 字 有 四 種 組 合 型 態, 即 :jvala jvala jvala jvala, 其 中 除 了 jvala 在 梵 漢 大 辭 典 中 查 不 到 外, 其 餘 三 字 均 有 火 焰 之 意 七 本 藏 文 本 中, 有 五 本 作 jvala (20) 第 8-6 句 的 vajra, 宗 薩 本 作 vajre (21) 第 9-1 句 的 satvanab ca, 宗 薩 本 作 sattva nabtsa 另 一 字 pariwuddhe, 宗 薩 本 作 parishiuddhir, 字 尾 最 後 ddhir 中 的 r, 在 宗 薩 藏 文 本 中, 加 有 去 母 音 符 號 (22) 第 9-2 句 的 sada me, 宗 薩 本 作 me sada 此 字 在 藏 文 本 中 有 下 列 寫 法 : (a)sada me, 如 :594 596 597 (b)me sada:595 598 藏 密 寶 典 法 天 978 法 天 974A 慈 賢 本 八 思 巴 本 韋 利 本 (c)satvame: 大 藏 全 咒 T-1320 24 由 於 梵 文 是 一 個 不 太 重 視 詞 序 的 語 文, 所 以 me sada 與 sada me 兩 者 不 只 皆 通, 而 且 意 思 也 完 全 一 樣 民 國 二 十 八 年, 孫 景 風 先 生 研 究 瑜 伽 焰 口 的 尊 勝 咒 時, 提 出 了 有 名 的 三 個 問 題, 其 中 第 三 是 嚜 薩 達 與 薩 埵 彌 其 音 完 全 不 合, 待 考 證 者 三, 即 sada me 與 me sada 的 問 題 如 上 所 述, 二 者 皆 通 (23) 第 9-9 句 的 samanta, 宗 薩 本 作 samantan 諸 版 本 有 :samanta samantana samantar samantat samantat samanta samantan 等 多 種 寫 法, 其 中, 只 有 韋 利 本 用 samantan 和 宗 薩 本 一 樣 這 是 一 種 較 特 別 的 寫 法, 我 所 見 過 的 其 他 藏 文 本 皆 無 此 用 法 宗 薩 本 在 最 後 一 個 n 之 下 加 有 去 母 音 符 號 此 字 與 前 面 第 4-2 句 的 pravatsana 一 樣, 是 宗 薩 本 用 字 較 奇 特 的 兩 處, 但 是 意 思 都 通 ( 三 ) 比 對 綜 合 結 語 事 實 上, 仔 細 比 對 宗 薩 本 與 法 鼓 山 本 的 內 容, 可 見 除 了 一 些 字 尾 的 變 化 不 計 以 外, 二 者 的 主 要 差 異 只 有 下 列 四 點 : (1) 宗 薩 本 沒 有 第 1-1 句 的 oj bhruj svaha (2) 第 4-2 句 的 vara vacana, 宗 薩 本 作 pravatsana(pra-vacana), 其 他 本 毫 無 例 外 地 皆 作 vara vacana (3) 第 6-3 句 宗 薩 本 的 muni, 法 鼓 山 本 依 漢 音 作 mani (4) 第 7-1 句 的 tathagata, 宗 薩 本 作 tathata 除 法 鼓 山 本 及 前 述 卍 續 藏 經 作 tathagata 外, 其 他 版 本 毫 無 例 外 地 皆 作 tathata 除 了 上 述 四 點 以 外, 其 他 都 是 字 尾 的 小 差 異 而 已 因 此 這 二 種 尊 勝 咒 本 可 說 是 同 本 24 大 正 藏 第 二 十 一 卷 瑜 伽 集 要 焰 口 施 食 儀

異 譯 只 是 一 本 做 成 漢 譯, 一 本 做 成 藏 譯 ( 當 然 也 有 可 能 法 鼓 山 本 的 原 始 本 是 建 立 在 藏 文 本 的 基 礎 上 面 做 成 的 ) 六 宗 薩 本 給 我 們 的 啟 發 ( 一 ) 國 際 共 修 型 法 會 對 咒 本 的 需 求 為 了 方 便 共 修, 而 且 能 讓 大 家 在 共 誦 咒 語 時, 能 用 同 一 種 發 音 念 誦 同 一 種 咒 本, 我 覺 得 國 際 共 修 型 的 法 會, 應 該 使 用 標 準 梵 文 的 羅 馬 拼 音 本 作 標 準, 就 此 而 言, 宗 薩 仁 波 切 此 次 在 台 的 尊 勝 法 會, 基 本 上 已 經 做 到 了 ( 二 ) 宗 薩 本 給 我 們 的 啟 發 我 覺 得 宗 薩 仁 波 切 所 用 的 梵 文 羅 馬 拼 音 本, 基 本 上 已 經 是 95% 的 完 美 我 覺 得 只 要 將 其 中 的 s w c h r 等 的 轉 寫 方 式 改 變 一 下, 結 果 就 是 100% 非 常 完 美 的 一 個 梵 文 羅 馬 拼 音 本 如 此 改 變 有 幾 個 好 處 : (1) 對 懂 梵 文 的 人 而 言, 這 是 一 種 國 際 通 用 的 熟 悉 的 轉 寫 法 (2) 若 使 用 此 梵 文 本 的 信 眾, 想 要 查 梵 英 梵 漢 等 字 典, 用 這 種 修 訂 後 的 轉 寫 法, 就 能 查 得 到 單 字 的 意 義 七 咒 語 回 歸 標 準 梵 文 化 的 理 由 試 析 我 覺 得 咒 語 將 來 會 回 歸 標 準 梵 文 化, 以 下 分 五 點 簡 單 說 明 我 們 的 看 法 ( 一 ) 國 際 共 修 的 需 求 我 覺 得 將 來 共 通 的 咒 本, 為 了 避 免 中 國 人 堅 持 用 中 國 人 的 發 音 日 本 人 堅 持 用 日 本 人 的 發 音 韓 國 人 堅 持 用 韓 國 人 的 發 音, 最 好 的 方 式 是 回 到 梵 文 本 的 基 礎 上, 但 這 種 基 礎, 我 認 為 最 可 能 的 是 使 用 羅 馬 拼 音 型 的 梵 文 我 覺 得 羅 馬 拼 音 本 的 咒 語 會 是 未 來 的 主 流, 這 當 中 特 別 要 考 慮 到 個 人 電 腦 手 機 等 的 快 速 發 展, 由 於 這 種 便 利 的 傳 輸 工 具, 羅 馬 拼 音 將 更 會 成 為 主 流 由 於 每 個 人 的 教 育 程 度 提 高, 使 用 羅 馬 拼 音, 一 點 問 題 都 沒 有, 利 用 便 利 的 傳 輸 工 具, 對 這 種 羅 馬 拼 音 的 傳 播 與 使 用, 更 有 著 推 波 助 瀾 的 功 效 ( 二 ) 新 一 代 高 教 育 水 準 行 者 的 需 求 新 一 代 的 行 者, 多 半 受 過 高 等 教 育, 對 他 們 而 言, 有 些 人 由 於 對 知 識 追 求 的 熱 誠, 傳 統 的 教 學 法 與 傳 統 的 法 本 所 使 用 的 語 言, 是 無 法 讓 他 們 滿 足 的 他 們 知 道 咒 語 來 自 梵 文, 往 往 對 梵 文 的 咒 語 有 較 多 的 興 趣, 而 且 也 知 道 透 過 梵 英 梵 漢 等 字 典, 就 可 了 解 咒 語 用 字 的 意 義 對 這 些 人 而 言, 咒 語 使 用 標 準 梵 文, 而 且 用 羅 馬 拼 音 的 表 記 方 式, 是 有 其 需 要 的

( 三 ) 歐 美 人 士 通 梵 文 者 不 少 自 從 十 八 世 紀 歐 美 的 學 者 注 意 到 印 度 與 歐 洲 的 語 言 可 能 來 自 同 一 來 源 之 後, 在 歐 美 就 有 不 少 人 學 習 而 且 精 通 梵 文 對 這 類 通 梵 文 的 歐 美 人 士 而 言, 他 們 雖 然 知 道 padme 在 藏 文 被 念 作 beme, 但 是 要 他 們 接 受 beme 是 標 準 的 梵 文, 可 能 就 有 點 困 難 因 此 對 這 些 通 曉 梵 文 的 人 來 說, 咒 語 的 表 記 方 式, 至 少 也 必 須 是 梵 文 與 藏 音 共 同 呈 現, 或 者 只 呈 現 標 準 的 梵 文 而 他 們 接 受 在 傳 法 時 將 padme 念 成 beme 一 事, 可 能 只 表 示 這 是 一 種 對 傳 承 與 上 師 的 尊 敬 而 已 ( 四 ) 流 行 的 風 尚 流 行 是 一 個 有 趣 的 現 象, 我 覺 得 咒 語 的 梵 文 化 多 少 與 流 行 和 風 尚 有 關, 其 情 形 有 點 類 似 時 下 青 少 年 說 話 時, 常 喜 歡 夾 雜 幾 個 英 文 或 日 文 單 字 的 情 形 一 樣 國 際 知 名 的 梵 文 學 者 王 邦 維 教 授, 現 任 北 京 東 方 學 院 院 長, 曾 指 出 尤 其 是 在 唐 代, 佛 教 的 密 宗 和 悉 曇 都 盛 行, 二 者 互 相 結 合, 文 人 學 士, 士 大 夫 等 也 常 常 以 能 書 寫 悉 曇 字 為 時 尚 他 並 以 王 維 的 苑 舍 人 能 書 梵 字 兼 通 梵 音 皆 曲 盡 其 妙 戲 為 之 贈 一 詩 為 例, 實 際 說 明 25 他 的 這 段 文 字, 說 明 在 唐 代 梵 字 曾 經 是 流 行 的 風 尚 26 隨 著 金 磚 四 國 的 崛 起, 梵 文 將 來 會 再 度 流 行 的 可 能 性, 也 不 能 說 沒 有 ( 五 ) 本 分 析 的 局 限 性 本 文 的 分 析 共 取 了 達 賴 喇 嘛 宗 南 嘉 楚 與 宗 薩 仁 波 切 等 三 例 略 作 說 明, 並 就 宗 薩 的 情 形 作 深 入 分 析 這 樣 的 取 樣 標 準, 當 然 有 它 的 局 限 性, 但 仍 有 一 葉 知 秋 之 效 從 這 種 小 轉 變, 不 難 看 出 大 局 的 變 化 方 向 我 覺 得 至 少 在 國 際 共 修 的 場 合, 回 歸 梵 文 化 及 採 用 標 準 羅 馬 拼 音 的 表 記 方 式, 還 是 有 成 為 主 流 的 趨 勢 八 未 來 的 趨 勢 任 何 事 件 的 觀 察, 其 實 無 法 以 簡 單 的 二 分 法 來 做 事 實 的 描 述, 所 以 本 文 只 作 簡 單 的 分 析 我 覺 得 咒 語 未 來 的 發 展, 會 在 梵 文 化 與 地 方 化 ( 在 地 文 化 化 ) 二 者 並 行 間 交 互 影 響 ; 若 就 共 修 的 角 度 來 看, 長 遠 來 說, 梵 文 化 會 成 為 主 流, 至 少 在 所 謂 高 級 知 織 分 子 的 族 群 間 會 成 為 主 流 ( 一 ) 國 際 共 修 在 法 會 與 共 修 的 場 合, 我 覺 得 使 用 共 同 的 咒 本, 是 大 勢 所 趨 畢 竟 在 法 會 上, 若 個 人 各 用 自 己 的 音 聲 持 咒, 相 信 一 定 有 損 於 共 修 的 感 應 與 成 效 而 且 在 跟 著 大 眾 念 誦 的 情 況 下, 只 要 有 法 本 在 手, 共 修 者 很 容 易 就 會 受 大 眾 的 影 響, 而 融 入 所 使 用 的 共 同 咒 本 與 共 同 發 音 法 之 中 25 見 梵 字 悉 曇 入 門 王 序,p.(6), 台 北. 嘉 豐 出 版 社,1999 年 9 月 初 版 26 目 前 有 人 將 全 世 界 四 個 快 速 發 展 中 的 大 國, 即 : 巴 西 俄 羅 斯 印 度 中 國, 各 取 國 名 的 第 一 個 英 文 字 母, 稱 為 BRIC, 由 於 此 字 與 brick( 磚 ) 同 音, 因 此, 有 人 稱 這 四 個 國 家 為 金 磚 四 國

所 以 這 部 分 的 發 展 方 向, 會 朝 向 統 一 化, 也 就 是 大 家 使 用 統 一 的 咒 本, 並 以 同 一 種 發 音 念 誦, 而 這 時 所 用 的 咒 語 語 文, 我 推 斷 採 用 梵 文 的 羅 馬 拼 音 的 表 記 咒 語 方 式, 將 會 成 為 主 流 ( 二 ) 我 對 咒 音 及 其 表 記 方 式 未 來 發 展 的 看 法 隨 著 地 球 村 的 形 成, 異 國 人 士 的 交 往 更 為 密 切, 而 多 國 人 士 共 修 法 會 的 機 會 也 增 加, 用 同 一 咒 本 卻 發 音 各 異 的 現 象, 將 更 為 明 顯 從 趨 勢 學 的 角 度, 可 看 到 目 前 的 情 況 有 以 下 幾 點 變 化 : (1) 由 於 科 技 的 發 達, 交 通 更 為 方 便, 國 際 間 的 旅 行 變 得 極 為 容 易, 不 像 當 年 玄 奘 取 經 用 走 的, 因 此 國 際 人 士 共 修 的 機 會 更 多 (2) 由 於 通 訊 的 發 達 與 個 人 電 腦 的 發 展, 人 們 溝 通 的 機 會 大 為 增 加, 國 際 間 人 士 的 溝 通, 必 須 要 有 一 種 通 用 的 文 字, 而 目 前 是 以 英 文 或 羅 馬 拼 音 為 主 (3) 教 育 的 普 及 : 世 界 上 雖 然 還 有 很 多 文 盲, 不 過 全 世 界 大 多 數 國 家 的 基 本 教 育, 在 中 等 以 上 的 學 校 中, 都 會 教 授 第 二 種 外 國 語 文, 而 目 前 是 以 英 文 為 最 大 的 選 項 由 於 英 文 教 育 的 普 及, 羅 馬 拼 音 幾 乎 成 為 每 個 受 過 教 育 的 人 都 能 使 用 來 溝 通 的 文 字 十 幾 年 來, 我 的 主 要 工 作 幾 乎 都 是 環 繞 在 梵 文 字 典 與 梵 文 咒 語 的 整 理 與 研 究 工 作 上, 其 根 本 原 因 只 因 為 我 相 信 一 個 信 念 咒 語 的 回 歸 梵 文 化 這 個 信 念 也 許 有 一 天 會 破 滅 也 不 一 定, 不 過 十 幾 年 來, 隨 著 研 究 與 整 理 的 更 進 一 步 的 發 現, 以 及 觀 察 我 所 能 接 觸 到 的 世 界 各 地 的 演 變, 至 今 為 止, 我 還 是 認 為 我 的 信 念 是 正 確 的 而 梵 文 化 後, 將 來 在 國 際 上 最 能 廣 為 大 眾 接 受 的 表 現 方 式, 我 覺 得 是 羅 馬 拼 音, 尤 其 是 類 似 USLC( 美 國 國 會 圖 書 館 ) 的 轉 寫 法 九 結 語 從 以 上 的 分 析 可 看 到 藏 傳 咒 語 的 表 記 方 式, 逐 漸 在 變 化, 而 且 是 朝 向 依 標 準 羅 馬 轉 寫 的 方 向 在 前 進 我 覺 得 對 新 一 代 的 學 習 者 而 言, 以 及 在 國 際 共 修 的 場 合 裡, 這 種 變 化 方 向 都 是 好 的, 有 助 於 藏 傳 佛 教 的 廣 傳 當 然, 這 種 變 革 必 定 會 有 一 些 反 對 的 聲 浪 所 以 對 那 些 敢 於 提 出 變 革 的 人, 我 們 的 態 度 是 讚 嘆 與 欽 敬, 而 且 也 希 望 他 們 的 變 革 可 以 成 功, 因 為 這 種 改 變, 對 信 眾 與 佛 教 二 者 都 有 好 處 本 文 首 先 提 出 宗 薩 在 其 藏 文 咒 本 中 所 開 創 的 新 的 音 節 點 使 用 法, 說 明 這 是 創 新 中 的 傳 承, 也 認 為 這 種 作 法 影 響 會 非 常 深 遠 其 次 指 出 他 的 羅 馬 轉 寫 本, 幾 乎 已 完 全 標 準 梵 文 化, 只 差 s w c h r 等 幾 個 字, 若 能 回 歸 梵 文 轉 寫 的 主 流, 這 將 是 一 本 很 理 想 的 將 藏 傳 尊 勝 咒 作 梵 文 羅 馬 拼 音 化 的 咒 本 本 文 接 著 指 出 使 用 s w c h r 等 字 母 的 最 大 好 處, 在 於 能 據 咒 本 內 容, 查 閱 梵 英 梵 和 梵 漢 字 典 為 了 方 便 比 較, 我 們 附 上 法 鼓 山 焰 口 本 的 重 建 梵 文 本, 作 分 段 比 對 最 後 在 未 來 的 趨 勢 一 節 裡, 本 文 指 出 至 少 在 國 際 共 修 的 場 合 裡, 我 們 相 信 梵 文 的 羅 馬 轉

寫 表 記 方 式 將 會 更 為 普 遍, 以 利 於 國 際 信 眾 以 相 同 的 原 音 諷 誦 同 一 咒 語

尊 勝 長 咒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1. 佛 說 一 切 如 來 烏 瑟 膩 沙 最 勝 總 持 經, 藏 文, 宋. 法 天 譯, 大 藏 全 咒 第 8 冊,M3743, p.142-150 2. 佛 說 一 切 如 來 烏 瑟 膩 沙 最 勝 總 持 經, 漢 文, 宋. 法 天 譯, 大 正 藏 第 19 冊,No:978, p.407c-408a 3. 最 勝 佛 頂 陀 羅 尼 經, 漢 文, 宋. 法 天 譯, 大 正 藏 第 19 冊,No:974A, p.383c-384b 4. 于 瑟 抳 沙 毘 左 野 陀 囉 尼, 漢 文, 韓 國. 指 空 譯, 大 正 藏 第 19 冊,No:979, p.410a-410b 5. 慈 賢 本 漢 文, 慈 賢 譯, 房 山 石 經 北 京 : 華 夏 出 版 社 6. 尊 勝 呪 漢 文, 元. 八 思 巴 譯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藏 7. 藏 密 真 言 寶 典 中 國 藏 語 系 高 級 佛 學 院 研 究 室 中 國 佛 教 文 化 研 究 所 編 北 京 :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2002 年 12 月 一 版 四 刷 8. 尊 勝 呪 藏 文 本, 台 北 版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十 八 冊, 經 號 594 9. 尊 勝 呪 藏 文 本, 台 北 版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十 八 冊, 經 號 595 10. 尊 勝 呪 藏 文 本, 台 北 版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十 八 冊, 經 號 596 11. 尊 勝 呪 藏 文 本, 台 北 版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十 八 冊, 經 號 597 12. 尊 勝 呪 藏 文 本, 台 北 版 西 藏 大 藏 經 第 十 八 冊, 經 號 598 13. 韋 利 (A.Wylie) 的 修 訂 梵 文 本, 韋 利 (A.Wylie) 修, 國 外 早 期 西 夏 學 論 集 ( 一 ) 華 北 居 庸 關 古 代 佛 教 銘 文 考 p.5 14. 韋 利 (A.Wylie) 英 譯 本, 韋 利 (A.Wylie) 譯, 國 外 早 期 西 夏 學 論 集 ( 一 ) 華 北 居 庸 關 古 代 佛 教 銘 文 考 p.6 15. 瑜 伽 集 要 焰 口 施 食 儀, 漢 文, 大 正 藏 第 21 冊,No:1320, p.480c-482a 16. 瑜 伽 集 要 焰 口 施 食 儀, 悉 曇 文, 大 正 藏 第 21 冊,No:1320, p.480c-482a 17. 修 習 瑜 伽 集 要 施 食 壇 儀, 漢 文, 清. 法 藏 著 卍 續 藏 經 第 59 冊,X-1083,p.321a-321b 18. 瑜 伽 焰 口 註 集 纂 要 儀 軌, 漢 文, 清. 寂 暹 纂 卍 續 藏 經 第 59 冊,X-1084,p.346c-347a 19. 瑜 伽 焰 口 金 陵 本, 漢 文, 藏 密 修 法 秘 典 卷 二 二,p.533 20. 尊 勝 佛 母 陀 羅 尼 經, 漢 文, 民 國. 孫 景 風 譯 藏 密 修 法 秘 典 卷 二 二,p.519